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鹿与狼故事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4:07:47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狼与鹿的故事》

第一课时

师:有人告诉我啊,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外语学的好,但汉语可能学的很一般,甚至比较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两个同学的在皱眉。呶,你的眉头皱成一个疙瘩,为什么?

生:我想,您这是听说的,他们不了解我们的。

师: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不了解我们班的实际情况。你的心里话其实是:我们不但英语学的好,汉语学的也好,甚至更好,是不是?

生:是。(众笑)

师:她有没有代表大家的心声?

生: (齐) 有!

师:真的?

生: (大声,齐) 真的!(众笑)

师:我非常欣赏你们的自信!咱们现在开始上课。来,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鹿和狼的故事。

师:六年级了,预习了吧?

师:基本的内容,哪怕是只言片语,应该能知道一点吧?

生:能。

师:真好。下面问大家一个问题:鹿和狼的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一起说。

生:凯巴伯森林。

师:嗬,记得非常清楚。两位举手的学生可能想说,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亚里桑那州的凯巴伯森林。 (课件:伴随着悠扬的乐声出示图片)

大家看,这就是凯巴伯森林。美吗?

生:美!

师:这音乐美吗?

生:美!

师:咱们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再看一看里面的景色。(接着,课件相继出现了奇花、小熊、蒲公英,学生完全沉浸在优美的情境之中)

师:看着这美丽的画面,听着这优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的心情一定非常的愉快。如果怀着愉快的心情,咱们把课文读一读,然后再完成一项简单的作业,愿不愿意呀?

生: (点头) 愿意!

师:请打开课文,自由地读吧。读完后,打开作业纸,把课文出现的这些词语补充完整。 (学生伴着音乐默读课文、勾画词语、完成词语填空)

师:真好,写字的姿势非常端正。(巡视)填的真快,大部分同学都填完了。咱们对一对, (课件示答案) 看看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错误请马上改过来。(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检查自己的作业)

师:请注意,“苟延残喘”的“延”,(范写)第三笔是竖折,一笔写成。相互看一下,有没有把它写断变成了两笔了呀?(学生互相检查)还有啊,“森林毁灭”的“毁”左上角的那个“臼”字,我发现有三个同学笔顺错误。请看黑板,它的笔顺应该是这样的 (边说边板书示范): 撇、竖。请注意:问题就在这儿了——先写左边的短横,然后再写右边的横折、横、横。看看自己的,中间的那两条短横是不是连在一起了(学生自查并修改)。来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些词读一遍。

生:(读词)松杉葱郁、生机勃勃、面目全非、森林毁灭、生态灾难、生态平衡、凶恶残忍、一命呜呼、美丽善良、罪魁祸首、苟延残喘、相互制约。

师:一般情况下,老师希望你们把这些词查字典、查词典,解释一下。赵老师觉得,能不能理解,关键要看你会不会用这些词。会用了,用的准确、恰当了,就说明你真正的理解了。 (课件:再次出示凯巴伯森林的图片,伴着轻音乐) 这么美的凯巴伯森林,咱们刚才填的词有很多优美的词语,能不能找一个或者两个来形容形容这美丽的画面?

生:我觉得是“松杉葱郁”和“生机勃勃”。

师: (画面上出示这两个词语) 这就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的景象。

[ 点评:从默读全文,完成“词语填空”,的作业切入,营造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巧妙,又很扎实。由学生互检和教师巡视中获取信息,生成以纠错为主的指导环节,又富有针对性和教学效益。]

(课件出示森林夜景 ,图上配有“ 月笼轻纱,恬静优美”八个字)

师:这就是凯巴伯森林到了夜晚的美景。一起读下面的字。

生:月笼轻纱,恬静优美。

师:读得再慢一点儿,再轻一点儿。注意哦,是夜晚的美景,很幽静,皎洁的月光如纱一般笼罩着整个凯巴伯森林。 (范读) 月笼轻纱,恬静优美!

生: (美读) 月笼轻纱,恬静优美。

师:啊,太美了!朗读课文或者词语时,要想读得有感情,不一定非得高声地扯着嗓子喊,那样的话,不光累,还没有感情。请注意,美丽的夜景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课件出示 ,伴着狼的吼叫声) 谁来了?

生:狼来了!

师:森林幽静美丽夜景的刹那间消失了,原因就是有了狼。 (课件出示群狼并伴着狼吼声)

师:有的女同学刚才被吓了一跳! (对着一女生) 你好像最害怕,谈谈你对狼的印象。

生:很凶恶,很残暴。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狼在不凶恶,不残暴的时候,给人的印象也是挺美的。

师:有见地!

生:我觉得它很血(xu ě)腥。

师:注意,要么读血(xi ě)腥——口语,要么读血(xu è)腥。来,大家一起读:血(xu è)腥。

生:我不同意××同学的的意见。我认为狼,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我认为狼也有它美丽的一面。因为,如果说狼血腥啊,我们人类就更血腥啦!我们不仅残杀了狼,还残杀了很多比狼更弱小的动物——我们人类是比狼更凶残的动物。而它(狼)捕杀弱小的动物,是它的本性,它的生性就应该是这样。所以说,我们不可以这样说狼;所以说,狼也有他们美丽的一面。

师:我听你说了这么多,不管你的观点正确不正确,我想送你四个雅号:小小哲学家, 小小慈善家,小小辩论家,小小演说家。我知道你还有许多话想说,但是请你等一等再说。(面向全班学生)请问有哪些同学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有很多学生举手并点头)

师:我有点不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我知道一些成语或者词语,只要带“狼”字的,几乎没好的!你们能不能说出几个?

生:狼狈为奸、狼心狗肺……

师:哇,太难听了!

生:狼吞虎咽。

师:“狼吞虎咽”有点中性,比如在家里吃饭时,爸爸妈妈就希望你狼吞虎咽的吃啊!

生:狼子野心。

师:嗯,大奸大恶之徒,不好。

生:鬼哭狼嚎。

师:形容敌人的惨像,比如日本鬼子被八路军打得——

生:鬼哭狼嚎。(众笑)

生:引狼入室。

师:要小心哪,千万不要把坏人引到家里来。(众笑)

生:声名狼藉。

师:如果一个人坏事干多了,臭名昭著了,肯定会声名狼藉。

生:如狼似虎。

师:如狼似虎——凶神恶煞。

生:杯盘狼藉。

师:乱糟糟的。

生:豺狼当道。

师:谁还敢过?(笑声)大家说了这么多,真了不起。我也找了几个, (课件示)请大家 看一看,读一读。

生:狼心狗肺、如狼似虎,引狼入室、与狼共舞,鬼哭狼嚎、狼狈不堪,声名狼藉、狼狈为奸。

师:有没有一个好词呀?

生:没有。

师:一个都没有!刚才咱们填的词语中也可以找到一个词送给狼,看一下。

生:凶恶残忍。

[ 点评:唤起对狼的传统看法,教师以相关成语、词组的集结予以佐证,除体现在本课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外,还有着积累词语、比较词语的情感色彩等多种教学价值,很有语文味。]

师:凶恶不了几天了,残忍不了几日了。好消息来了: (课件出示课文片段并伴随着枪声) 凶恶残忍的狼被消灭了!我看到有的同学露出欣喜的笑容。“枪声在森林中回荡——”读。

生:“枪声在森林中回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几声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 年的猎捕,有六千只狼先后毙命。”

师:请女孩子注意啊! (课件示梅花鹿的图片)

生:(小声地但是又抑制不住地)哇——

师:想“哇”就“哇——”,想“耶”就“耶——”。(笑声)可爱吗?

生:可爱!

师:喊可爱的几乎都是女生。请大家从咱们刚才填写的词语中找一个词送给这只可爱的小鹿。(随着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美丽善良” )请女同学一起读。

生:美丽善良!

师:再看。 (课件出示:鹿的图片标注“美丽善良”,狼的图片标注“凶恶残忍”) 按照同学们的观点,鹿是美丽善良的,狼是凶恶残忍的。没错吧?

生:没错。

师: 但是,(课件词语调换位置:鹿的图片标注“凶恶残忍”,狼的图片标注“美丽善良”) 读完这篇课文以后,我非常固执地坚持这样一个观点:鹿是凶恶残忍的,而狼是美丽善良的。同意不同意我的观点?

[ 点评:子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老师此处的“非常固执”]

生: 我认为说狼“美丽善良”还说的过去,但“凶恶残忍”用在鹿的身上真的是很离谱!(笑声)

师:这个词用的巧妙——“很离谱”。他同意一半,其他同学?

生:我认为不应该把“美丽善良”套在狼的身上,因为从它那双眼睛就可以看出,它不是一个美丽而且很善良的动物。

师:有一句话叫“人不可貌相”;同样的,狼也不可貌相哟!(笑声)

生:理论上说,老师的这个观点太绝对了。(笑声)我觉得狼不但有凶恶残忍的一面,也有美丽善良的一面;鹿不仅有美丽善良的一面,也有凶恶残忍的一面。(笑声、掌声)

师:好一个“理论上说”!非常精彩!不过你的这个观点可能有点太深奥了,现在大家可能还不理解。请大家开始认真的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意我的观点的同学,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理由;不同意我的观点的同学要注意,要换位想一想:咦?赵老师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得出一个这样让大家感到“离谱”的结论?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可以互相讨论。

(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班同学的读书习惯很好,刚一读书,我就发现有三个同学拿起笔把重点的地方画了下来,非常好!(很多同学迅速拿出笔准备勾画重点词句)

师:对不起,同学们,打扰大家一下。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 (板书:批注) 这两个字肯定都认识,知道他的意思吗?知道的举手?把手放下,不用回答了,愿意这样去做的同学,请付诸行动。 (学生读书批注)

师:(巡视)我看到了两个同学画了重点词句之后,在旁边写了一个字,我觉得同学很会读书啊。 (继续巡视) 刚才这位小哲学家在课文第三自然画出了这样一段话:“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一直画到最后,“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她怎么批注呢?写了两个字:“凶恶”。然后呢,又加了一个问号。可不要小看这个问号哟,这说明她的心理矛盾得很——说它们不凶恶吧,可是它们还真的有点凶恶;说它们凶恶吧,可这近乎懦弱的小鹿怎么能凶恶呢?就这样,字不用多,一个汉字,一个符号就可以表达一种意思。 (继续巡视)

师:这位同学在课文第五段后面写了一句话:“森林毁灭的罪魁祸首。”我觉得概括的很好。一句话也可以,如果能够在关键的地方谈出看法,写上两句话,写上几十个字,谈出自己的观点,才是更高水平的。读自己的书的时候,可以在书上圈点勾画,这是读书笔记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方式,对学习的帮助可大了。 (继续巡视)

师:我又发现一个同学很有见地啊!课文第五段说“ 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他写了一个矛盾的句子,叫“善良中的残忍”,我觉得很有水平,他这是受到了“小哲学家”的那个问号的启发,越写水平越高。 (继续巡视) 师:这位同学写的是:“鹿是凶恶残忍的,因为她不断的在蚕食美丽的森林”。有水平,可以再写多一点。 (继续巡视)

师:啊,同学们,容我再给你们念一个!这位女同学读了第六段以后,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编一个有关„善良的狼‟的童话,让大家意识到狼也是善良的?”多好啊!同学们,读书就是这样的,一边读一边思考。 (继续巡视)

师:哇,再来关注一下这位高水平的“小哲学家”,她看到了鹿破坏森林的那一段,这样写:“我认为真正的罪魁祸首并不是鹿。鹿残忍吗?如果人类不肆意破坏生物链,美丽的凯巴伯森林会消失吗?”厉害,厉害!她想到了人类破坏生物链这个问题,思想越来越深刻。 (继续巡视)

师:同学真不错啊,在每一个关键的地方都加上了自己的批注。不用老师教你们了,这篇很深很长的文章你自己就读懂了。

[ 点评:看似随便读读学生的批注,实为润物无声的阅读指导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老师这“随意”的闲聊中,不断纠正自己的阅读和思维方向,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表述,潜潮涌动,人文交融。]

师:这位同学非常好,她自己想说一下。你告诉大家你的批注批在哪儿?

生:我批在第七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我写了这样一句话: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问题片面去看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师:听到了吗?这就是辩证地看问题!还有谁愿意说自己的见解,我们一边写一边交流。

生:我读第五段的批注。

师:好,大家看看第五段。

生:(先读课文)罗斯福总统下决心要保护的数量超过了十万只的鹿,肆意破坏森林,才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所以我认为,鹿不仅善良而且也有恶的一面。凡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不应该只看她其中的一面。

师:说得非常精辟!同学们,他已经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给概括出来了。好,谁再来?

生: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全恶也没有至善,好人总有野心,坏人也有善意。

师:听到了没有,同学们?多精彩啊!没有全恶也没有至善,就是说狼不全恶,鹿不至善。 多精彩啊!

生:我是找到最后一自然段的后面两句话:“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我认为狼和鹿都是平等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们是平等的、彼此依护的关系。

师:“彼此依护”这个词用的非常巧。

生:我画的是第三自然段末尾的“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以及第四自然段的“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 1942 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我批注的是:人类间接制造了惨剧。

师:听到了没有,听到了没有?“人类间接制造了惨剧” !我想把你这句话中的“间接”给改一改。是间接的吗?是谁下令猎杀狼?

生:罗斯福。

师:是谁去杀狼的?

生:猎人。

师:如果不把这些狼杀了,鹿的数量会无限制的扩大吗?

生:不会。

师:如果鹿还保留在原来的种群数量上,凯巴伯森林会毁灭吗?

生:不会。

师:那你说说人类对森林的破坏是间接还是直接的?

生:间接。

师:你认为人没有直接去砍去伐森林,就是间接的破坏?

生:是。

师: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好样的!

生:“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我的批注就是:罗斯福聪明反被聪明误。

师:“聪明反被聪明误”?怎么说?

生:就是说他的本意是好的,可是却干坏事了。他是为了鹿更好的繁衍生息,所以就下令把狼全部捕杀了,结果,狼差不多死光了。鹿呢?尽管还有八千只,但大部分都不是健康的鹿,已经是病鹿了,已经在苟延残喘,快要灭绝了。

师:说的多好啊,多么深刻啊!谁再来?

生:我说的也是第五段。(读课文“这是因为……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我想说的是,其实狼也是美丽善良的,它把那些病鹿吃掉以后,也就控制了疾病,对鹿和我们人都有益处。

师:我觉得用这个同学的观点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鹿和狼都是善良的,也都是凶恶的。它们的优点与缺点都呈现在大自然中,我们不能单独以善良、凶恶、残忍来形容鹿和狼,因为他们都拥有美与丑,善与恶,罪魁祸首不是它们,而是人。

生:我非常同意××同学的看法。我认为,大家一开始说狼很残忍,现在又说鹿很凶恶,到底残忍在哪里,凶恶在哪里?狼捕杀鹿是它的天性,它不捕杀鹿就会饿死;鹿它啃食树皮、绿色植被,也是它的本性,它如果不啃食这个,它也会死。凯巴伯森林的毁灭,是因为鹿实在太多了。然而真的是鹿造成森林的消失吗?其实是人类。人类把狼杀了,所以鹿才繁衍的那么快、那么多,才会造成森林的毁灭。那么人损失了什么?其实,人损失的只是一片森林,而鹿损失的是整个鹿群,狼损失的也是整个狼群啊!人的损失只是森林,却还把罪名加在鹿身上,难道人类不虚伪吗? (掌声)

师:不愧为小小哲学家、辩论家、演说家!好犀利的一张嘴,好厉害的一番话!我暂且不管她的“难道人类就不虚伪吗”是否完全正确,但是,她刚才说的已经帮我们总结了这篇课文。根据同学们说的,如果单纯说鹿是美丽善良的,是错误的;单纯说狼凶恶残忍,也是错误的。同样的,单纯说鹿是凶恶残忍的,狼是美丽善良的,也是不对的。也就是说,狼吃鹿是生存的本性,鹿吃植被也是它们生存的必须呀!关键是我们人类不能干涉它们的生活,不能人为地破坏它们之间的生物链,破坏大自然的这种生态平衡。同意我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本来准备了很多想讲的内容。你们看啊, (课件出示课文的重点段落)我本来要 把这些内容拿出来让大家讨论,现在看来,没必要了。知道吗,你们自己认认真真的读书,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做一些批注,就能把课文读懂了!

我给大家提个建议:从今天开始,你们再学语文的时候,哪怕学数学的时候,学其他任何一门功课的时候,老师让你预习,你读到哪儿就在哪个地方做个批注,把重点的语句画下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试试看,你要用这种学习的方法去学,坚持个两三年,你的语文成绩,你的语文素养将会提高一大截。

[ 点评:以“批注法”指导学生读书,是本案的重要特色,也是最出彩的亮点。教师从“以生为本”“学会学习”的高度,在“分段讲问”的传统模式中突围,真正落实了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点拨的探究式学习的要求,许多地方 都是可圈可点,可赞可赏。 ]

第二课时

师: (课件示图片,图片下方带有一大串问号,伴着凄美的音乐)

有没有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幅图?

生: (摇头)

师:底下一串的问号大家看到没?注意画面上的一段文字,大家齐读。

生:人类总说我们凶残,可是对于森林来说,谁凶恶?

师:停。对于森林来说,谁凶恶?

生:(答案不一)鹿。过多的鹿。人类。

师:我知道,要单独说鹿不行,因为少量的鹿不能毁灭森林,是过多的鹿。有几个同学小声地说是人类,不错,是人类,但应该说是那些干涉生态平衡,干涉鹿和狼生活的人类。不能完全地一棍子打死地说是人类,咱们都是人啊!再读。

生:对于六千多条狼的生命来说,谁残忍?

师:谁残忍?

生:猎人。

师:还有谁?

生:罗斯福。

师:再接着读。

生:谁能还我们一个公道?

师:狼在问,谁能还我们一个公道?谁能?

生: (陆续举手)

师:你能,你能,还有谁能?其他同学呢?凡是刚才已经做了批注的同学请举手。

生: (全部举手)

师:好。只要做了批注,只要认识到了狼不仅能够保护森林,还能在适当的条件下保护鹿群的种群稳定这一点,你就能还狼一个公道。不仅能还给一个,还能还两个、三个,乃至四个、五个。下面我们先还狼第一个公道。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狼的图片,标注“凶恶残忍”) 我已经帮你们还了一半。大家看,“凶恶残忍”我已经给它加了个什么符号?

生:双引号。

师:双引号的意思明白吗?

生:明白。

师:不用说了。再看看咱们刚才写的词语,除了凶恶残忍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词语可以送给狼?

生: (思考)

师:这个要动点脑筋了。

生:现在我想用“美丽善良”了。

师:对于所森林来说,可以用。

生:我觉得可以用“难逃厄运”了。

师:是啊,很悲惨。六千多只狼啊,大狼小狼都难逃厄运。

生:我觉得还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生机勃勃。

师:咦?怪事。注意了,“生机勃勃”是送给凯巴伯森林的,她说要送给狼,为什么?

生:其实“生机勃勃”不一定只指景物,它也可以指生物、人类,像狼发出的声音一样是充满生机的。这幅图片上的狼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活泼的。所以我觉得把“生机勃勃”送给狼再合适不过了。

师:对——,你看 (指课件狼的图片) 看 到没有,狼充满生机,生机勃勃的。我跟你想的一样,我不但把“生机勃勃”送给狼,我还把“松杉葱郁”送给狼,我还把“生态平衡”送给了狼 (课件随机出示这几个词语)。 想想,有没有意见?有意见就举手。

生:我认为“松杉葱郁”不应该给狼,因为狼是动物,“松杉葱郁”是形容植物的。

师:说得很有道理。那请大家想一想,赵老师为什么非要把一个形容植物的词送给动物呢?

生:因为狼是吃鹿,如果狼不吃鹿,鹿大量繁殖,把森林啃光了,森林就不会“松杉葱郁”了。就是因为狼吃鹿,把鹿群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数量的时候,森林才会变得“松杉葱郁”。

师:才会——

生:生机勃勃。

师:他明白我的意思啦。

生:我想把“松杉葱郁”这个词送给狼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师:哇,“是再合适不过了”?

生:因为“松杉葱郁”是形容植物,就是说植物长得非常茂盛非常美丽,而狼也有美丽的一面,他们也有爱,也有情感,所以我认为是非常合适。

生: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我想否定的是“生机勃勃”,就是从那些画面看到的,我感觉狼不是“生机勃勃”,感觉它的眼睛里带有一点凄凉,一点悲伤。

师:(回放画面) 你从这副画面中看出狼的眼光中透出了凄凉,是吧?

生:嗯。

师:哎哟,真是个善良的孩子!因此,你认为凄凉的眼光就不能表现出狼的“生机勃勃”,咱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凶恶残忍的狼控制了鹿群的数量,维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对吗?

生:对。

师:请听我用“凶恶残忍”造一个句子:正因为凶恶残忍的狼维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才使凯巴伯森林松杉葱郁,生机勃勃。通吗?

生:通。

师:那么现在我要把这三个词送给它,还有意见吗?

生 (摇头) 没有。

师:咱们看问题不能光从表面看,从它的作用看,要学会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第一个公道还给它了。 (再次出示伴着枪声狼被打死的图片)

刚才那位从狼的眼睛里看出狼的凄凉的同学,请你站起来。现在还狼第二个公道,如果你能把这一段话读好了,读出了你看到的凄凉,就说明你代表全班同学还了狼第二个公道。

生: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 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

师:我听得出你心里的沉重和凄凉了。但是在语气上、语调上,还稍微显得高亢了一点儿。谁再来读?

生: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 掌声)

师:本来我还想给大家示范一下,你读了以后我不敢了(笑声)。你读得太精彩了!该快的快,该慢的慢,整个朗读的基调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让人心痛,让人心碎啊!来,全班同学一起再读一读。速度慢一点,语调低一点,就能读出凄凉的味道。

生:(齐读)“枪声在森林中回荡……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

师:读得多好啊!特别是最后两个字“毙——命——”,一字一顿,字字感人,声声动心。我想如果狼听到大家为它讨回公道的声音,一定很感动。然而,它需要的不仅是我们的同情与怜悯,它更需要我们给它正名。 (课件示语段) 这一次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不用我教了吧。

生:“罗斯福下令捕杀的饿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掉的是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师:真好。这是我们换给狼的第二个公道。请看三还公道。 (课件出示需要填空的语段)

①狼是凶残的,要消灭;鹿是善良的,要保护 。 ( ) 罗斯福总统用这个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政策, ()下命令消灭狼,造成凯巴伯森林的毁灭。

②总统先生下达猎杀命令的时候,没弄明白,( )狼吃鹿,( )能维护鹿群的种群稳定。

③( )没有狼,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 )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森林中( )需要鹿,( )需要狼。 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我们要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这些句子都是课文中的最关键的语句,还有同学们刚才的感慨。请大家读读这些句子,在画横线的地方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果你能填好了,就说明你把这些语句读懂了;如果你能读懂了,你就能还狼一个公道。作业纸上有,打开,填。如果有困难就举手,我会帮助你。当然,也可以和同桌商量。 (生填写,师巡视)

师:不错,又快又准。你们填的这么快,秘诀在哪儿?就是你们刚才做批注做的。你一认真做批注,就必然认真读课文;只要认真读课文,加上咱们班同学个个聪明人人伶俐,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咱们。请起看大屏幕,这里有参考答案,对照一下,如果有问题咱们再交流。

(师生一起商讨关联词的用法,对表示转折、假设关系的不同词语进行了简要的辨析)

[ 点评:这里能紧扣“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让学生体悟应当还狼一个公道,既让学生品味了课文语言的内蕴,在言语实践操练中感受课文表达的精当,又深化了对所传递的思想内容的认识,很好地体现了“人文就在语文中”。 ]

师:下面我们要请一位重要人物出场了。(出示罗斯福照片) 知道是谁吗?

生:西奥多 .罗斯福总统。

师:是的。这就是下令捕杀狼的美国第 26 位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有没有人讨厌他?

生:有!

师:为什么?

生:他根据童话原则制定政策,杀害了那么多的狼,还造成了凯巴伯森林的毁灭。

生:这样的人怎么能当总统呢?一点生物知识都没有。

师:哈哈,你们这次可能也要犯一概而论的错误了。这可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哦!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还 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对环境保护有长远规划的总统。他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鸟类保护区,创建了众多的国家地质公园,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我们今天读的这篇文章里,罗斯福因为出于好心而办了坏事,充当了一个不大光彩的角色,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的一个错误就抹杀了他的历史贡献,尤其是在环境保护上的贡献。至于生物知识嘛,罗斯福总统也是懂得很多的,他从小可就是一个动物迷哦!不过,他的确不懂得上节课同学们说的生物链、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知识,但那是上个世纪初期,那个时期的生物科学研究远没有今天这样先进。

这样吧,咱们给他写封信,就从我们刚刚填写关联词语的四个句子中选择一句或者两句告诉他。如果他地下有知,一定会改正自己的错误的。

课件出示:

总统阁下:

您好!

一只狼(鹿)

2008 年 月 日

( 1942 年)

能看懂这封信的特殊要求吗?

生:要以狼的名义写信。

师:是的,也可以以鹿的名义写信。还有,写信的日期也是很久讲究的哦。时间关系,咱们的信不要写的太长,看看五六分钟的时间内能不能完成。开始写吧。哦,对了,可以适当借鉴一下你们手中的资料。(学生写信,教师巡视)

[ 点评:关于罗斯福总统的相关资源的开发,显得自然而贴切,由此介入的写信训练,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操作,而富含了人文内涵。其设计之精到,于此可见一斑。 ]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信读给大家欣赏一下?

生:总统阁下,首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引狼入室”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我知道,去世的您当然一定会很高兴的。现在,您当年 因为根据童话原则制定政策, 下命令消灭狼,造成凯巴伯森林的毁灭的错误决定早已作废了,凯巴伯森林早已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哎呀,狼来了, 快闪吧。一只被群狼追赶着的鹿。(笑声) 2008 年 10 月 28 日 。

师:被狼追着还能给总统写一封信!(笑声)在信中还高度赞赏一个叫“引狼入室”的计划。同学们,在他的信中,“引狼入室”成了好词还是坏词呀?

生:好词。

师:看到没,正如大家所说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引狼入室”现在就成了好词了。谁还来读?

生:总统阁下,您好!我就是受您保护的鹿,现在已经苟延残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师:嗬,“生命的最后一刻”,(笑声)好!继续!

生:在生命的需后一刻,我想对您说: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我们要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亲爱的总统,醒醒吧,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拯救狼就会拯救鹿,让更多的狼来到凯巴伯森林,维护他,爱护他吧。一只痛苦的鹿绝笔。 1942 年 3 月。(笑声、掌声)

师:悲凉的遗言呐!(笑声)写信难不难?

生:不难!

师:写作文难不难?

生:不难!

师:如果我现在布置一个作业,回去以后把这封信写成三百字以上或者四百字以上的作文,能不能写出来?

生:能!

师:就接着他的那个问题,先把总统做了什么决定简单地写一下,然后把自己的幸福生活描绘一下,接下来写幸福之后乐极生悲。最后再写苟延残喘的鹿的绝笔。(笑声)再请一位同学。

生:总统阁下,您刚开始下达的猎杀狼的命令时,是否考虑过狼死光以后,我们鹿的生命还会有保障吗?

师:停一下。我欣赏他这句话,第一句就告诉我们,写这封信的主人公。是谁?

生:鹿。

师:对,接着读。

生:但是猎人似乎是杀上瘾了,一下子将所有的狼都杀光了……

师:抱歉,停一下。没有都杀光,应该是几乎都杀光了。请继续。

生:您的原意是让我们鹿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事实恰恰相反,您的这一举动不是保护我们,而是害了我们啊!一旦没有了狼,我们的种群就会无限制的扩大,就会啃食所有的植物,啃食完了只能饿肚子,还会有传染病。所以说,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我们要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这种相互关系。一只幸运的还没死的鹿。(笑声、掌声) 1942 年 3 月 18 日 。

师:他一边读一边看大屏幕,什么意思啊?

生:还没写完那句话。

师:在适当的时候,比如演说的时候,没有时间准备,临时想一个精彩的词句,是可以随时加进来的,这叫即兴发挥,随机应变。小脑瓜儿,聪明!我相信你们都会写的非常好。行了,到现在为止,咱们已经四还狼的公道,本课就结束了。

现在,我向大家推荐这样一个网站: (课件出示,学生赶紧抄写) 不要记,你们的作业纸上有啊。仔细看看,有没有?

生:有。

师:网站里都是什么?

生: 狼!(笑声)

师:对,都是狼。有没有鹿?有——动物网站嘛。打开网站,你会对动物们有更加详细的了解。

(课件) 我还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狼图腾》。看过这本书的同学举手?哇,这么多人看过!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好班级! (拿出书) 还没看过的请注意哦,我建议大家看一看这本书。如果你不想买,我这有啊!如果你能把这篇文章写好了,写成四百字左右,能写得让我看后心里感动,我就可以把这本书借给你们看,大家互相传阅,好吗? (学生小声议论,虽跃跃欲试,但又有写胆怯)

师:没人敢哪?!我的要求很简单的,这篇作文只要做到下面三点要求就可以了:第一,语句通顺,简单吧?

生:简单。

师:第二,书写工整;第

三、格式正确。简单吧?

生:简单!

师:没了,就这三条。你做到了之后我就感动了;我一感动,书就借给你看了。好不好呀?

生:好!

师:请看过真本书的同学告诉我,作者是谁?

生:姜戎。

师: (课件示简介并有感情地朗读) 在姜戎先生的生花妙笔之下,狼成了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它们的智慧与谋略、血性与亲情、坚忍与忠贞,尤其是它们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无不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 看过的同学有没有这个感受啊?

生:有。

师:确实写得好。当然,还有很多关于狼的作品,国内外都有,但我觉得最特别的还是这本。也许同学们觉得赵老师对狼有一点特别的钟爱,但是我的内心情感正如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所有的小动物都是可爱的。(课件示:鹿和狼都是我们的朋友)

生:鹿和狼都是我们的朋友。

师:同意我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出示 QQ 号码) 同意者就可以加我,不同意者免谈。

(笑声中,学生非常兴奋地记QQ 号码)

师:你写好了作文就发在我的 QQ 上,放在那儿,当留言,我就能看到。看到了,感动了,你就能得到这本书了。 哦,别忘了最后落款一只狼或者一只可爱的鹿之后,一定要告诉我你是谁哟!(笑声)

生:写在 QQ 空间上可不可以啊?

师:不但可以,而且非常好!善于学习的同学,完全可以在你的 QQ 空间写自己的感想,这就是自己的作文啊!你坚持一年试试看,你就会达到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水平。别说赵老师夸张,你试试看。回去坚持一周两篇,一篇也行,不要长,一般写一两百字就可以了,要坚持下去。

[ 点评:教学内容的合理延伸,让课内、课外互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的阅读视界和读写空间,而且显得科学合理而情趣盎然。 ]

还有什么问题?没了?好的。

不好意思,八十分钟了,不知道大家辛不辛苦。

生:不辛苦!

师:我给大家造成了间接的体罚,表示深深的歉意!下课!(掌声)

[ 总评 ]

在自读批注中快乐探究

在“新课改”进入到“决战课堂”的关键时刻,我们遽然醒悟许多课堂依然沉溺在教师逐段讲问分析的基本模式之中而难以自拔。“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景依然是镜花水月。读赵志祥老师《鹿和狼的故事》(课堂实录),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教师引导学生在自读批注中的快乐探究,给我们以如何改变学习方式的强烈启示。

“批注阅读法”是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中的重要方法,可是已为当下课堂所鲜见。其实,教中国语文还得用中国功夫。“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清·李光地语)。赵老师将自读批注与自主探究融为一体,可谓推陈出新。教师则巡视点拔,相机诱导,既一开阅读教学之新模式,又破了落实自主探究之壁障,确实值得称颂。

推荐第2篇:小学六年级优秀教案《鹿与狼的故事》

小学六年级优秀教案《鹿与狼的故事》

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吗?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3.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读准字音。

练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理解词语:

厄运:不幸的遭遇。

锐减:急剧地减少。

维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维护保持。

糟蹋:浪费或损坏。

威胁:用威力逼迫或恫吓使人屈服。

相悖:相反,违反。

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十分厉害。

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3.说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发表各自的见解。

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

思考题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组交流讨论。

3.汇报。

汇报思考题1。

甲组: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②雇请猎人捕杀狼。

乙组:这项决定的结果是①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②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③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④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4.追问:什么原因是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5.追问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甲:狼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维护了鹿群的相对稳定。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样就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

6.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1.投影出示《蛇与庄稼》、《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这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

1.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以“环保小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2.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你的朋友听。

推荐第3篇: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唱着《大风车》这首歌到凯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吗?

小朋友,《大风车》将开到凯巴伯森林中去,你们想不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看看美丽的大森林?

2.小朋友,睁开眼吧,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凯巴伯森林,仔细的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投影1 森林鹿小鸟)(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时是那样的开心,无忧无虑,可这些鹿为什么一边做着游戏,一边东张西望,还向后看呢?它们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见到鹿就吃?它会挑什么样的鹿来吃?能用“但是或可是”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难的小鹿,你会想些什么?

3.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希望把狼消灭掉,让美丽可爱的小鹿生活下去,凯巴伯森林周围的人们也恨透了狼,于是,猎人们一起背起了猎枪,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样了~~~~~

狼在死之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进行说话练习和想像训练) 好,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现在鹿已经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没有天敌的鹿在森林里生儿育女,于是鹿越来越多,而森林是不会变大的,粮食来自树木,它们会怎么办?森林会变成什么样?不如我们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 (森林鹿小鸟)你们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间( )

( )的小鸟在( )

鹿为什么会无精打采的?小朋友,你来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饥饿、生病) 鹿饿了,干吗不去找吃的?这么多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生病了呢?

5.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森林狼鹿)

通过这件事,我们能不能把狼消灭掉?为什么?(师小结)

6.小朋友,让我们走出森林,回到课堂,把我们看到的情景编成故事讲给森林外面的人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

7.刚才两位小朋友都讲得不错,以下面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把刚才的故事表演出来吗?老师这儿有头饰,谁有信心上来试一试,请下面的小朋友配合一下。

8.演得很好,老师把这些头饰奖给你们,下面再请你们说一说,听了故事看了小品,你们明白了什么?

9.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天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吗?

推荐第4篇:《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课前谈话:

1、“从你知道我是谁吗?”引出评价和价值观的问题。

2、因为用的是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学生,引出汉语和英语的关系问题。

一、导入

1、课件出示课题《鹿和狼的故事》,齐读,听音乐(开阔的、舒服的)。

2、这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3、看画面,“凯巴伯森林”。先看整个森林的全景图,再看特写:小花、小蜜蜂、蝴蝶、蒲公英)

在看蒲公英画面时,师问:给你什么感觉: 生:飘飘然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蒲公英自由地飞,这就叫飘飘然。

师:不过,现在,飘飘然有不同的解释。谁知道还有什么解释? 另一生:骄傲。 „„

二、练习:填充词语、理解词语。松杉( )郁 生机( )( ) „„

(词语来自课文,既是好词,也是帮助理解课文的关键词)

1、学生填空,不懂的看书。

2、看给出的答案,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醒要注意的生字。

3、再看图,用上刚填的词语形容。

4、图1:松杉葱郁 生机勃勃

5、图2:到了晚上怎样? 松柏挺秀 星光灿烂

6、图3:雾中的森林 薄雾如纱 恬静幽美

如果我们在这里散步,会有什么感觉?(舒服、优美)

7、传出狼声,月光下一匹狼出现,学生说词语:阴森恐怖 凶恶残忍 读这两个词语、读出害怕。

出示与狼有关的成语: 狼心狗肺 豺狼之吻 „„

8、如果用其中一个词语来形容你,你愿意吗?

9、出示小鹿图。找一个词语形容。

师小结:鹿美丽善良,狼凶恶残忍,这就是千百年来人对这两种动物的看法。

三、课文学习

1、自由读课文,看能否改变你对鹿和狼的印象,找出句子划起来。(老师指导学生如何作批注,并不时发现好的感想在班内交流)

2、出示毁灭森林图,用一个词形容。出示词语:面目全非 森林毁灭 生态灾难

仔细看画面,把画面记在你的脑海。

3、看鹿图 把词语送给鹿

罪魁祸首 苟延残喘 生态灾难 用“罪魁祸首”、“生态灾难”说一句话。

4、出示狼图。(狼露出哀怨的眼神) 师在哀怨的乐曲中说:这是森林中剩下的狼,出示狼说的一段话:人类总说我们凶残,可是,对森林来说,谁凶恶?

5、再出示狼悲惨图。齐读:枪声在森林里„„

现在,你还能用哪些词送给他们?

四、练习填空

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罗斯福总统用找个习惯看法和原则制定政策,下命令消灭狼。总统先生下这个猎杀命令的时候,没有弄明白 „„

五、拓展 介绍罗斯福

六、作业

1、用狼或者鹿的口吻给罗斯福写一封信。提醒信的格式,语气要委婉。

2、推荐《狼图腾》 看书中的一个片断,读。

推荐第5篇:语文《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那么,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可能谁也不会想到,那就是得到特别保护的宠儿——鹿。课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板书:狼的故事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爱听故事吧,还记得小时候听过的狼的故事吗?在这些故事中你觉得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它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鹿和狼的故事》,在这篇课文中你们将会对狼有不同的认识,并懂得新的道理。(板书完整:鹿和狼的故事)

二、阅读提示,初读课文。

1、请学生阅读提示,说说这篇课文要学习什么?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你从这篇课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将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3、你还知道类似的故事吗?讲给大家听。

2、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说说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0世纪中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四千只鹿出没林间,狼是鹿的大敌,美国罗斯福总统决定由政府雇猎人去消灭狼,森林中的鹿成了宠儿,大量繁殖,十万只鹿开始啃食树皮,植被。结果森林中的植被吃光了,鹿大量死亡,疾病流行,枯黄的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2.说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发表各自的见解。

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

思考题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组交流讨论。

3.汇报。

汇报思考题1。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②雇请猎人捕杀狼。

这项决定的结果是①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②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③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④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4.什么原因使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假如你就是当时的狼或鹿你想对罗斯福说些什么?

(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剧下降。)

5.汇报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狼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维护了鹿群的相对稳定。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样就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

6.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五、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这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告诉我们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

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

3.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情境:让学生给美国已故总统罗斯福写一封信,告诉他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才能挽回损失。

(凯巴伯森林的现状:美国政府为挽救护鹿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的计划。而当时该项计划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到实施。当年美国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从此凯巴伯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荐第6篇:三年级语文《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味课文中生动的语句,知道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的原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感悟对比之处,展开想象,积累语言,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三维目标的整合点:森林和鹿群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合理想象,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对比设疑,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在你的印象中,狼是怎样的动物呀?(卡片:贪婪而凶残)指导读好词语。狼贪婪而凶残,真令人讨厌。

那鹿呢?(卡片:活泼而美丽)指导读。

它活泼而美丽,多惹人喜欢呀。

3、这是我们的印象,课文中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出示一段话: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这里把凶恶的狼称为“功臣”,而把我们认为是可爱的小鹿称为是“祸首”,到底有什么有力的证据这么说呢?徐老师跟大家一样心里充满着疑问,为了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这节课咱们就来通过学习课文解决这些疑问。

二、合作探究,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森林和鹿群在一百多年间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边读边画,画出能够看表现森林和鹿群变化的句子,在旁边作出批注,在书上留下读书的痕迹。

2、四人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读一读所画的句子,议一议发生的巨大变化。

三、抓住对比,感受灾难

第一组:森林的变化

(一)一百多年前的森林

1、看图想象,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1)师:瞧,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你们说,这是一片怎样的森林?

这里——(出示卡片读:一片葱绿)

绿得生机盎然——(再读:一片葱绿)

到处都是这样迷人的绿——(三读:一片葱绿)

(2)想像,感受图中没有的美好景象,进一步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比如: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草地上,野花竞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 (3)小结:凯巴伯森林是快乐的,和谐的,葱绿的树木,美妙的歌声,欢快的身影,真是(出示卡片读:生机勃勃)

2、朗读品味,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出示句子: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1)画面美,课文的语言更美,快读读,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刚才看到的画面。

(2)能用你的朗读向大伙儿展示看到的美景吗?(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读,把这森林的美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吧。

(二)一百多年后的森林

1、看图对比,感受森林的一片荒凉 (1)图片对比,感受“绿色在消退”:

森林中的绿色呢?刚才满眼的绿呢?

(引导和森林以前的景色对比说,小树、野草、野花都不见了踪影,甚至连树叶、树皮、树根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绿色的植物在越来越少……)

(2)图片对比,感受“枯黄在蔓延” :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

(地上光秃秃的,小河干涸了,到处尘土飞扬,森林里很荒凉,枯黄的范围越来越广;森林已毫无生机了……)

2、朗读品味,感受森林的一片荒凉

出示句子: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小树没有了,嫩枝啃光了,树皮、草根、这一切都没了;

枯黄象熊熊的烈火,在森林中蔓延开来,它吞噬着可爱的绿,令人痛心呀,用你的声音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此刻的心情吧!(指名读,齐读)

第二组:鹿群的变化

1、感受鹿数量的变化

森林中的鹿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出示: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指名抓住数字来谈谈感受)

两个冬天死去六万只,最后只剩八千只病鹿。这些数字真是触目惊心!(朗读体会)

2、感受鹿生活质量的变化

光是数量在变化吗?生活状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引导学生想像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鹿群虽然要时刻提防着狼,但生活中没有饥饿、没有疾病。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鹿是怎样生活的?(生说)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与鹿共存,狼要吃鹿,鹿时刻提防。这样,一些生病的、弱小的鹿,就被狼吃了,而逃过狼的毒手,生存下来的鹿则十分健康。(读句子)

(2)引导学生想像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时,起初鹿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时间一久,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 (出示枯黄的画面)配上音乐,师深沉地叙述:是啊!鹿群原来生活的是那样快活,那样悠闲,而如今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它们有的痛苦地死去,有的生活在死亡的边缘。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小结:它们拖着虚弱的病体苟延残喘,为一丁点食物同类相残,无时无刻不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读句子)

四、读中练说,感悟道理

1、森林由生机勃勃到一片荒凉,鹿群由活泼美丽到疾病缠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捕杀了狼。

再次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2、为什么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呢?(自由读第4小节,练习说话。

3、师小结:同样是一座森林,在一百多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读: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三自然段)

4、请再读读这两句话,鹿是真正的祸首吗?真正的祸首是谁?为什么?

五、拓展延伸,感触生活

1、如果说,凯巴伯森林的悲剧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好心办了坏事。他们可真后悔呀!我们来当一回环保小专家,怎样才能使森林恢复生机?

2、当我们在合理利用大自然的同时,更加要懂得维护生态平衡,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永远幸福!徐老师这里就有几个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考虑一下,这里的生态平衡分别体现在哪些事物身上,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课件出示三段话):

(1)澳大利亚大量养牛后,牧草退化,牛粪成灾,蝇虫滋生,后来控制养牛量,引进以粪便为食物的蜣螂,牧场又青草茵茵,生机勃勃了。 (2)当密密麻麻的蝗虫疯狂吞食庄稼时,得到人们爱护的海鸥从海上飞来,帮助人们消除了蝗灾,让庄稼能茁壮成长,百姓能安定地生活。

(3)白蚁和黑蚁是一对冤家,一旦相遇就会大动干戈,往往出现大兵团作战的场面。结果常常是黑蚁战胜白蚁,白蚁损兵折将,活着的只好纷纷撤离逃命。这就启发了人们用黑蚁来防治毁坏建筑物的白蚁。

2、同学们,你们作为未来地球的主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题目的旁边空白处。

六、布置作业,综合实践

三项课外作业,学生任选一题完成。

1、续编故事,想象《凯巴伯森林的明天》;

2、了解和搜集有关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知识和故事;

3、办一份维护生态平衡的小报,服务于大家。

推荐第7篇:三年级语文狼和鹿教案

14.狼和鹿

一、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狼和鹿》,请同学们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边读、一边写。下面请大家回顾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之前是否需要朗读一遍课文)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狼和鹿生活的凯巴伯森林在一百多年以前是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在如此美丽的森林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领悟表达,积累运

(一)出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课文中讲到了狼、鹿和人之间的哪些事?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首先根据问题,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明原因。

2.现在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中讲到了狼、鹿和人之间的哪些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

①(狼吃鹿)但鹿群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时刻要提防狼的暗算。

(1)这段话中哪个词体现出了狼的性格特点?(贪婪而凶残) (2)狼是怎样对待鹿的?找出二个关键词。(下毒手。。暗算)联系文中内容,理解怎么样是下毒手,怎么样是暗算。

(3)如果你是当地的居民,你有什么感想。

(4)指导朗读。(其它同学点评,感情是否到位)

②(人杀狼)“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专门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吓,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二十五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1)在这句话中哪个词体现出了人们对狼的态度。(恨透了) (2)人们又是怎样对待狼的?

(3)如果你是当地的居民,看到这些现象,你又会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

③“鹿毁森林”“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1)什么是饥荒,文中的哪个词能体现出“饥荒”严重性。(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2)森林有了怎样的变化。“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意词。什么是“消退”,什么是“蔓延”,什

1 么在消退,绿色又是指什么?

(3)鹿群只是闹起了“饥荒”吗,谁还有补充。“疾病”。为什么说“疾病”是更大的灾难。

(4)说说你的感受。 (5)指导朗读。

(二)课文讲到这里,请同学们想一想,狼被人打死了,鹿也因为繁殖的太快,死的死,病的病,森林也毁了。是谁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为什么呢?

(是人)

为什么,文中是怎样写到的。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繁殖得太快太多,森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罪魁祸首”。

是呀,其实,在这一过程中,狼是既悲壮又无辜的。因为,人们只看到它们是残害鹿群的凶手,却没有看到狼为保持生态平衡所做出的贡献。人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因为他们盲目的爱,造成这爱的悲剧,因为他们无知的恨,最后使一切都毁灭了。悲剧已经造成了,让我们捧起书,再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让这惨痛的教训铭记在心中。

(三)拓展思维:了解到这里,你们想对狼以及人类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地发挥。提示:对狼说:“对不起,以后会保护你们的。”对人类说:我们应该看到各种动物在保持生态平衡中起到的作用,保护各种动物......)

[生物间有一种平衡关系,就像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只有狼吃掉一些鹿,天平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平衡,就叫生态平衡。便是一旦这样的平衡被打破,就像狼被人们大量捕杀。这架天平就将倾斜,一边轻一边重。甚至倒塌,狼和鹿就是这样一目,惨痛的教训,向人们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

三、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着类似复杂关系的自然事物呢?(引导说一说,如蛇、老鼠、庄稼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教师引导概括:这都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像人们还经常乱砍乱伐,向空中排放。向水中排放。大自然也正在用沙尘暴干旱,洪涝,地球气温上升等来历手段给人们以惩罚,所以我们现在大声的发出呼吁。保护生态平衡。

四、课堂小结 总结:《狼和鹿》一课,用事实告诉我们: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我们要树立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为维持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推荐第8篇:小学教学课件《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评价。

3、指名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⑴ 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⑵ 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⑶ 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四、体会升华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板书:

14*《鹿和狼的故事》

狼 鹿

猎人

(道理)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预习: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初读课文,标出段序,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解决。

2、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试着解决课后思考题。

4、探究课文的写法。

推荐第9篇:修改 教案《鹿和狼的故事》

14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以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自然界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同生物之间互相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本课的写作思路是先叙述具体事例,再分析这一事例产生的 严重后果的原因,最后从教训中概括出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本–课书为自读课,所以“‘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并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事例。

2.能准确、简洁地概括出凯巴伯森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 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三、教学活动

⒈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出示投影):鹿是一种温顺、善良、惹人怜爱的动物;而狼在人们的心目中则凶狠、残忍、在童话故事中几乎永远担着欺负弱小的恶名。如果这两种动物遭遇,人们自然会保护鹿消灭狼,然而这样做一定是对的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入《鹿和狼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⒉回顾学习自读课文的方法。

师: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谁能给说说一般学习自读课文的方法是什么?(指名一人回答)

生:学习自读课文分为三步:①阅读课文导语,明确学习任务。②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③精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⒊读课前导语,明确自学目标。

师:好,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独立学习。谁能为大家读一读课文导语,请大家找到我们的学习任务。

生:一人朗读课文导语。

师: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导语,并画出本课的学习任务。

(预设一)生:本课的学习任务是:①用较快的速度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凯巴伯森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②认真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师:你为大家提炼的学习任务准确、清晰。(投影出示学习任务) (预设二)生:本课的学习任务是:①用较快的速度读读下面的课文。②想一想凯巴伯森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③认真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师:你们同意他的回答吗?为什么?

生:导语中使用了一个“;”说明有两条学习任务。“①用较快的速度读读下面的课文。”和“②想一想凯巴伯森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应该合并为一条。

师:你读书非常仔细,值得大家学习。(投影出示学习任务) 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

个什么故事,哪一段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生分读课文。

师:谁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这篇课文讲了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的故事。最后一段告诉我们其中的道理。

师:请学生读文章最后一段。

师:谁和他找的一样?请举手。

师请学生说说对这段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要不偏离主题) 指名再请同学读一读。

⒌精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⑴师:我们初读课文理解了文章大意,现在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

谁来再为大家读一读第一条学习任务。

生看投影朗读第一条学习任务。

师: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那几个段落具体写了“凯巴伯

森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的内容。

或2.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那几个段落具体写了“凯巴伯森

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森林的情形”。

(预设一)生:文章是从第四到第六自然段具体写这一内容的。 (预设二)生找到的内容不完整。

师点拨:①谁还有补充。②请你们仔细读题是“凯巴伯森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造成了怎样的后果”,还有补充吗?

(预设三)生找到的内容多。

师点拨:①谁还有不同意见。②请你们仔细读(多找的段落),看看

这段话与我们的问题有关吗?

⑵师:请大家默读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请边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

出了凯巴伯森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造成的后果。请你

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

学生默读,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作出批注。

师:找完的同学把意见在小组内交流、补充。一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汇报。

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指导中注意点拨学生对答案

的把握)

师:哪个组愿意来汇报?

生汇报师板书。

1鹿的数量巨增。

2森林遭受严重的破坏。

3剩下八千只病鹿。

师板书后,问学生从哪些语句中找到的答案,请读一读。

小结学习方法

师: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概括的。

生:找出相关段落,再找到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重要的语句),再用

自己的语言提炼概括,是一种好的方法。

师:通过我们对后果的分析,你有读懂了什么。

生:结合中心段说一说(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

生物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要维护生态平衡。)

师:(播放幻灯:生态灾难,音乐起)的确,由于狼被猎杀,给给凯

巴伯森林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令所有的人都心痛,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生态的舞台上……(引读中心段)

师:(播放幻灯:书信)正是罗斯福总统的片面认识造成的严重后果,

请你根据下文的内容以书信的形式给罗斯福总统写几句

话,在信中向他阐明他决策失误的原因,并帮他想想办

法,看怎样才能挽回损失,找回昔日的凯巴伯森林。

生在音乐生中写信。

师:谁来给大家读读你写的信。

师评价:1·你的信不仅能紧扣课文内容,条理清晰的向罗斯福总统

阐明他决策失误的原因,而且使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获

得了启迪。

2·你给罗斯福总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播放幻灯:生机勃勃的凯

巴伯森林)正是用“引狼入室”的办法使凯巴伯森林又恢

复了往日的生机。鹿和狼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自

然之道,让我们牢记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

平衡。(板书中心内容)

让我们一起记住凯巴伯森林的故事,一起记住:在生态的舞台上(引

读中心段)

推荐第10篇:鹿和狼的故事公开课教案

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师:说起鹿和狼同学们熟悉吗?生:熟悉。

师:那么它们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呢? 生:善良、温顺、美丽……

师:是的,在我们眼里鹿美丽、温顺简直就是天使的化身,那么狼给你们的印象如何? 生:凶恶、残忍……

师:嗯,在我们的习惯看法中,这两种的动物完全是两种极端的动物,人类尽其所能的给狼冠以种种恶名,其实当我们有机会走进狼,我们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今天我们就跟随科普作家胡勘平先生去美国凯巴伯森林中看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对比质疑,确定支点

1.多媒体出示图片,师讲解:这就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凯巴伯森林,在20世纪初,这里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4千只鹿在林中出没。而到了1942年,这里却成了这副光景:(出示荒凉的图片)凯巴伯森林 中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苟延残喘。 2.质疑

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总结质疑:为什么会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 下面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出示自学提示:

自读课文, 边读边想: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词语。出示

狩猎 宠儿 厄运 维持 控制 相悖 葱郁 凶恶 承载 疾病 几乎 糟蹋 苟延残喘 罪魁祸首 面目全非 一命呜呼

2、学生总结主要内容。

3、小组交流第二个问题并汇报

(美国总统罗斯福,他为了保护鹿,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②雇请猎人捕杀狼。 结果(1)对狼来说:生读第三段说理解

师小结:这项决定的结果是使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多么可悲啊,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

指导读第三自然段,品味森林里狼群的悲哀。

结果(2)对鹿来说:学生汇报鹿数量变化的句子。

出示句子:

1.20世纪初叶,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2.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3.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

4、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2)、出示鹿变化的数字加以体会。

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鹿的王国)四万只(饥饿疾病)八千只(病鹿)。 ①将表示鹿群数量变化的数词找出来;②4000只鹿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③为什么鹿的数量很快就超过了十万只?④后来鹿怎么又只剩下不到8000只了呢?⑤老师深情描述:4000——10万——8000,不仅仅数字在变化,还有很多事物都发生了改变!狼死了!林毁了!本想保护的鹿也挣扎在死亡线上!这些森林的“宠儿”数量锐减的原因是什么?(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别下降。)

小结:狼被枪杀后,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2)、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3)、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结果(3)对森林来说:

凯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25年后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生读句子汇报

森林:原来松杉葱郁 生机勃勃;25年后绿色减少 枯黄扩大。

过渡:是啊,同一座森林25年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为什么?

4、课上到这,我想问同学们,作者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板书: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出示句子: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个道理呢?(对比、数字、举例)

这就是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齐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五、总结扩展 齐读最后一段,谈理解;罗斯福错在哪儿?

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给美国已故总统罗斯福写一封信,告诉他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才能挽回损失。 (凯巴伯森林的现状:美国政府为挽救护鹿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的计划。而当时该项计划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到实施。当年美国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从此凯巴伯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教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1、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育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自主性地学习,因此,我在本课中设置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自主的空间里进行。课堂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感悟、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学习目标。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利用问题:凯巴伯森林的狼被猎杀后出现了什么后果?并写写你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在课前,我预先布置了让学生查找有关“自然界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在查阅有关书籍或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建立大信息容量语文课堂

在本课中我努力建立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努力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提升阅读的质。如开课导入时,我询问学生:“听过或看过有关鹿或狼的故事吗?在你印象中,鹿和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谈对鹿和狼的认识,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以使学生对鹿和狼已有的认识与课文的描述产生矛盾,从而使学生对课文讲述的“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这个道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又如在学完整篇课文后,我利用课前预先布置让学生查找有关自然界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让学生相互分享介绍相关的例子,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之余努力建立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 本节课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遗憾,先学后教在时间的分配上我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有些不足,让学生交流问题还是放手不够,怕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没让学生自查自纠,讲的有些多。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做点评讲解;学生回答问题涉及到几个方面之后,教师做归纳总结讲解;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举一反三的时候,教师做延伸拓展讲解。要充分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让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鼓励学生广开言论,畅所欲言,畅发己见,并学会倾听,快速思考;要让学生学会补充,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今后在教学中我要努力学透并灵活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精髓。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诸多遗憾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11篇:14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14*鹿和狼的故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3.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生态平衡意识。

1.理解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狼(贪婪凶残)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美丽善良)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让我们对狼有了新的认识。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出示:厄运相悖啃食自由自在面目全非 承载灌木糟蹋苟延残喘罪魁祸首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的大意是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使鹿得到有效的保护,采取了消灭狼的方法,结果不仅使森林遭到了破坏,也使鹿的数量急剧减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狼和鹿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写总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是相悖的。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总结全文,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研读课文

(一)森林的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勾画:描写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指名读:“20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理解:“生机勃勃”什么意思?(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想象:由“生机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3狼和鹿的关系怎样?(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生快速浏览课文。

勾画: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齐读:“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过渡:读着这句话,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5指名读,齐读。

(二)狼的变化

过渡:是呀,同一座森林,几十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1读课文,找原因。 点拨:谁是破坏森林的罪魁祸首?(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是善良美丽的鹿。) 之前的森林同样有鹿,为什么能生机勃勃呢? 什么原因导致鹿增多呢?

过渡: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2为什么要捕杀狼呢?谁能用书中的话回答?指名说。(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3当地居民是怎样残忍地猎杀狼的?读读第3自然段,找出重点词语: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假设同学们当时就在猎杀现场,你会看到怎样的场景。想象一下,并说一说。 过渡:狼的遭遇很悲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的无忧生活。

(三)鹿的变化 1齐读第4自然段。

经过25年的猎杀,森林里的狼所剩无几,它们只能躲在角落处苟且偷生。而人们如愿以偿,这一片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自由王国还可以说成自由世界、自由天堂)

2鹿没有了狼这一后顾之忧,它们在这一王国里会怎样地自由生活呢?找出课文中相关句子。

出示: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3教师引导:是呀,没有了后顾之忧,它们饿了可以„„,渴了可以„„,累了可以„„ 教师小结:总之,在这一自由王国里,它们可以自由地散步,可以安心地睡觉,可以毫无约束地生儿育女。

4于是,鹿的总数很快就超过了十万只。

25年前,鹿还只有四千只左右,现在一下子猛增到十万多只,是当年的25倍。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是鹿。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还是鹿,密密麻麻的鹿呀!

5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两年之后,结果又怎么样呢?(森林里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

6讨论:鹿怎么减少的?(自己死了) ①饿死。为什么会饿死?

过渡: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②病死。(为什么二十多年前疾病没有在鹿群蔓延?)

7因此,短短的几个冬天,十万只鹿只剩下不到八千只,而且是病鹿。同学们,假设你是那八千只病鹿中一员,你的症状是怎样的,你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过渡:多么悲凉的画面!得到保护的鹿一样未能幸免悲惨的结局。面对惨痛的事实,人们终于醒悟了。

四、深入探究,领悟道理 1引读第7自然段。

“狼吃鹿看起来很残忍„„”

2引导理解:狼吃病鹿,控制了疾病,保护了鹿。狼追鹿,让鹿更强壮。而强壮的鹿又跑得飞快,使病弱的狼又饿死了。这就达到了一种生存的理想状态。同学们,生物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和谐共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如果天平的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必将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板画:天平;板书:生态平衡)

3《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板书:保护生态平衡)

齐读“保护生态平衡”,再次大声呼吁。请同学们把这六个字永远记在心中! 4同学们,鹿想当这个“祸首”吗?它们有这个本事吗?真正的“祸首”是谁? 过渡:罗斯福当初做出决定,本意是想保护鹿,但事与愿违,结果痛心不已。让鹿“与狼共处”吧,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美的!

过渡:同学们,尽管人们如此不断地大声疾呼,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贪图一时的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平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则事例,然后谈谈感想。

五、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宠物兔撒野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洲定居,随身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后来,宠物兔子陆续逃亡到了野外,100多年后,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这24只野兔的上亿“子孙”给整个澳大利亚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野兔发现,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严重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

专家估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澳大利亚人开始想尽办法控制兔子的扩散和繁殖——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引进天敌狐狸等。但是,兔子的繁殖力极为惊人,一对兔子一年可生下成百上千只兔子。因此,至今澳大利亚的兔子仍是祸害。

六、疑难探究

1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

对罗斯福决策的失误,课文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一是为了保护鹿而消灭狼,结果事与愿违。因为狼吃鹿,“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而没有了狼,鹿无限度繁殖,“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对上述道理,罗斯福不仅不了解,甚至“想不到”。二是罗斯福制订这项政策依据的是“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而不少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仅仅是“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并不符合客观规律。

2作者借“鹿和狼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在叙述完“鹿和狼的故事”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明确地告知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这是生物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结论告诉人们,要客观地认识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不能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如果根据自身的片面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影响动物之间的平衡关系,就会犯严重的错误。

七、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

八、布置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示例:请不要再打伤狼,维护凯巴伯森林的平衡,让世界更美好。

本文是一篇关于鹿和狼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本文事中寓理,道理浅显易懂,因此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结构,把握内容,为下面的探究作好准备。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学,交流狼被杀后产生的后果,最后明理谈体会。

第12篇:鹿和狼的故事 教案和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林间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鹿在快乐地嬉戏。可是,在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凶恶残忍的狼,一只只鹿接连遭受毒手。为了保护鹿群,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消灭狼。

2、结果是否如他所愿,鹿群是否得到了保护。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鹿和狼的故事》,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吧。

二、出示自学提示(课文导语部分) 边读边想: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朗读词语。出示

狩猎 宠儿 厄运 维持 控制 相悖 葱郁 凶恶 承载 疾病 几乎 糟蹋 苟延残喘 罪魁祸首 面目全非 一命呜呼

2、学生说主要内容。

3、汇报自学提示问题2 (美国总统罗斯福,他为了保护鹿,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②雇请猎人捕杀狼。

结果(1)对狼来说:生读第二段说理解

师小结:这项决定的结果是使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多么可悲啊,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

指导读第三自然段,品味森林里狼群的悲哀。

结果(2)对鹿来说:学生汇报鹿数量变化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①20世纪初叶,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②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③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

4、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

(1)、出示鹿变化的数字加以体会。

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鹿的王国)四万只(饥饿疾病)八千只(病鹿)。 ①将表示鹿群数量变化的数词找出来;②4000只鹿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③为什么鹿的数量很快就超过了十万只?④后来鹿怎么又只剩下不到8000只了呢?⑤老师深情描述:4000——10万——8000,不仅仅数字在变化,还有很多事物都发生了改变!狼死了!林毁了!本想保护的鹿也挣扎在死亡线上!这些森林的“宠儿”数量锐减的原因是什么?(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别下降。)

小结:狼被枪杀后,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2)、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3)、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结果(3)对森林来说:

凯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25年后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生读句子汇报

森林:原来松杉葱郁 生机勃勃;25年后绿色减少 枯黄扩大。

过渡:是啊,同一座森林25年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为什么?

4、课上到这,我想问同学们,作者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板书: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出示句子: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作者用什么方来说明这个道理呢?(对比、数字、举例)

这就是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齐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五、总结扩展

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

结语:同学们,任何生物体都有生存于自然界的道理,我们千万不能随意性地加以破坏,从而使生态失去平衡,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齐读最后一段,谈理解;罗斯福错在哪儿?

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给美国已故总统罗斯福写一封信,告诉他错在哪儿,应该怎样 做才能挽回损失。

(凯巴伯森林的现状:美国政府为挽救护鹿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的计划。而当时该项计划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到实施。当年美国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从此凯巴伯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因此,这课时我着重从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感悟,构建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策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注重学法的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注重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于是,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以“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感悟表达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鹿和狼已有的认识与课文的描述产生矛盾,从而使学生对课文讲述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个生物界都有这种相互关系。人类所要做的不能一厢情愿地改变它,而是尊重。”并结合科学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将这个道理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角度,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自主、探究方式学习策略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由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利用学生质疑和老师设计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并在旁边批注,读、圈、点、勾、画等方法融汇其中,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小组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情感朗读表达。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合作精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根据单元的重点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参与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要做到这些,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很重要。因此,我认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应该从我们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出发。我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能不能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目前我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地一个方向。

回想这节课后, 存在一些不足和遗憾。先学后教在时间的分配上我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有些不足,让学生交流问题还是放手不够,怕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没让学生自查自纠,讲的有些多。还有学生不断地向我提出问题,我吃力地回答学生问题的情景一直在脑中回映,说不出什么原因,我的心情总是不能平静,仔细想想,感触更深。虽然我的答案学生是通过了,但过后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总觉得有时我给学生的答案不够全面。要是我知识再丰富些,要是我课前准备再充分些,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场面。我想起这样一句话:教师言传身教,给学生人格榜样的同时,还要以渊博的科学知识去影响学生,才能使自己的教师形象更丰满,更具魅力。同时,要努力学透并灵活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精髓。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诸多遗憾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13篇:鹿和狼的故事教案(推荐)

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评价。

3、指名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⑴ 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⑵ 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⑶ 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四、体会升华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板书:

14*《鹿和狼的故事》

狼 鹿

猎人

(道理)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预习: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初读课文,标出段序,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解决。

2、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试着解决课后思考题。

4、探究课文的写法。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教学《鹿和狼的故事》这课,我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阅读感悟,采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策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按我校打造高效课堂“三学三探”的教学模式教学,注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策略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由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利用问题:简要讲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关于鹿和狼的故事,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自己去找答案,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小组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情感朗读表达。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合作精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注重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感悟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鹿和狼已有的认识与课文的描述产生矛盾,从而使学生对课文讲述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的认识更加深刻。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结合单元的训练要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留给学生展开联想的空间不足,使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如:鹿生活得很幸福时会说些什么?在苟延残喘时又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一匹狼,你会对总统或人类说些什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14篇:14《鹿和狼的故事》 教案

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

授课教师:刀美玲 授课地点:六甲班教室 授课班级:六甲(70)班 组别:语文组

授课时间:2012年9月25日

参加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14* 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叙述具体事例,再分析这一事例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最后从教训中概括出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课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狼和鹿的故事。第二部分讲鹿和狼与森林的关系。第三部分讲的是人们对狼与鹿的认识同现实相悖。第四部分总结全文,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课文用不容置辩的事实来说明一个道理,生动、深刻,很有说服力。

二、学情分析:

1.课件引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文前请学生分别讲讲 对鹿、狼的认识,说出对鹿、狼的不同印象。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自学。运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事物间相互制约的道理。 3.收集一些动植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4、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动物,激趣导入,借助提示,自读课文。

2、自学反馈,感知大意,直奔中心,重点品析。

3、读读议议,深化认识,文道结合,明理启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四、重难点与关键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五、课时划分:

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文字课件、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学了上一篇课文,我们明白了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要从一个真实的故事中获得更多启示,首先我们先来认识这个故事中的一个主角。

(课件出示“鹿”,谈谈对鹿的认识,练习用词语来形容鹿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2、教师过渡:鹿在我们心中是美丽又温柔的使者,深受人们的喜爱,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这个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要角色。

(课件出示“狼”的图片,说说狼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也用词语形容。)

3、教师小结揭题:是啊!狼在我们心中就是凶残的化身,极不受人类的欢迎,而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鹿和狼这两种性格不同的动物身上。

4、教师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提纲导路,自读课文。

1、出示提纲,明确自学任务。

(1)自由读课文,准确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的意思。

(2)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关键语句)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2、自学反馈,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3)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找出文中揭示道理的语句,全班齐读。

(5)分段反馈,集体交流,达成共识,理清脉络。

(三)直奔重点,品析感悟。

1、快速默读课文。

2、画:用“一”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所采取的措施,用“~~~”画出罗斯福的作法所产生的结果。

3、指名反馈,结合学生的发言,重点品析好句子。

4、组织讨论:这一切并不是罗斯福总统所希望的,他曾经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鹿群,可最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学生默读课文7—9自然段,动笔画出相关语句。

5、教师小结引读: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文小结:

1、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2、总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斯福总统为保护鹿群下令消灭狼,结果造成了鹿死林毁的悲剧。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他警示着人类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不要仅仅根据自身的

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否则会犯严重的错误。

(五)布置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八、板书设计:

鹿和狼的故事

(保护)

(猎杀)

森林面目全非

鹿群苟延残喘

(破坏生态平衡

带来生态灾难)

九、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文字与图片课件,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认真自读课文,用心与文本对话通过朗读、感悟,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让学生质问,自解的发放来完成教学的内容,这是我们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是在给学生分段的时候,没有给学生肯定的答案,使学生有疑惑感,在给学生拓展训练的时间很紧凑,有待加强。

第15篇:14《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关注让学生由体及里地学习课文,明了用词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设想:

一、引入课文

出示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

同学们,近六年语文学习,阅读积累,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一下这片森林呢?

(郁郁葱葱,古木参天,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青山绿水 奇山秀水 巍峨壮丽 繁花似锦

有一个故事就发生这个森林里

出示题目。

我们在六年的语文课文中,一共有三课的课题是带有“故事”二字的。二下,14 邮票齿孔的故事。三下,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凡是课题有故事二字的文章,写法上往往有一个什么特点?

是啊。这类文章往往讲了故事后,一定有什么道理蕴含其中的。有的是写出来的,有的是没有写出来。

培养对题目的敏感,是我们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二、读:

1.文章说了一个什么故事,想要说明什么?

可以说说你初读课文的感受吗?可以引用文章中的话。

2.你能根据这个提示把文章暂且分成两部分吗?(故事,道理) 看来这篇文章的道理有点深度,所以要写明白,一般说来,如果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往往不会写出来。

3.咱们先来看这个故事,在故事的开头,告诉我们在凯巴伯森林里有狼有鹿,课文中一个词语来形容狼,是哪个?凶恶残忍,凶恶一般形容什么?残忍一般形容什么?这两个词语能不能互换?由表及里,所以位置不能换的。

虽然狼的外表凶恶,但是人们就由此武断地断定它的行为残忍,心性残忍,所以就有许多有狼有关的成语,

谁能说出一到两个?

在童话故事中,狼也同样成了符号式的恶人的代表。东方有狼来了的故事,西方有小红帽的故事,

说狼残忍,这是一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

同时,鹿也习惯性成了什么的化身,人们总是用哪些词来赞美鹿?

由凶恶而判断残忍,由美丽而推断善良,

三、知

1.如果说狼是凶恶的代言人,那么鹿就是善良的化身,由于狼和鹿以及其他动物的存在,郁郁葱葱,山清水秀的凯巴伯森林变得?生机勃勃。(板书。老师补充说明:在许多的形容森林的词语中这个词语可以作一个总结概括)写出森林之形,而这个词语写出森林之神采,所以两个词语放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

板书说明:狼吃鹿,鹿以林为生,而森林又提供了它们生存的环境,庇护着狼与鹿,以及一切生灵,这说明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然而,到了后来,森林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森林中的植被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如果说以前的森是生机勃勃,那么现在的森林是怎样的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现在的森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片萧条,满目疮痍。

3.凯巴伯森森林从松杉葱郁到树木枯萎,从生机勃勃到一潭死水,死气沉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三四十年,生活在其中的狼与鹿也都鼎盛走向衰败甚至灭亡,那么鹿和狼?谁更可怜?请你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抓住一个或两个核心的词语,给你感受最深的词语,在词语的边上写下你的感受。

重点词语有:一命呜呼 自由自在 难逃厄运 苟延残喘 罪魁祸首天性 数量 丛林的勇士 4.先读一读你所要对你感受最深的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谈你的想法。

5.有些可怜是一眼而便知的,有些可怜要细读再三的。有的可怜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的。

如果说钳狼的可怜是一看而知,清晰可见的,那么鹿的可怜更为让人心酸。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鹿更加可怜的是,它还要为这一切负责,说它是:罪魁祸首。哪个同学发现了这里有两组近义词:罪祸 魁首魁和首的意是一样的,都是指头,为首的,作恶犯罪的头目。)

盛世危机却毫无意识之可怜,无食可觅,饥饿度日之可怜,疾病流行,苟延残喘之可怜,背负骂名,死后不得超生之可怜。

6.怎么写出鹿的可怜的?

7.也有人说,森林才是最可怜的,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鹿奄奄一息,狼在猎人的枪口下胆战心惊,森林中绿色的版图在日渐缩小,这一切究竟是谁之过?

四、解

认识总统,资料: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19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04年3月14日,他在佛罗里达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鸟类保护区,也是野生动物庇护系统的雏形。罗斯福设立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比其所有前任所设总和还多。26

1.看起来,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现在突然觉得这个人也很可怜,同学们,你们和我有同感吗?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写一句话说说“人类”与“森林”的关系。

这许多的话语,归结成课文中的一句话就是

2.出示: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五、拓。

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件事的最后结果吧。

1.美国政府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 “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以实施。时年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

绕了一个世纪,结果还是回到老路上来了,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2.无独有偶,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一个故事,麻雀的冤枉,哪一位同学知道?、

3.我们读书要学会比较,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什么?

4.读: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第16篇: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经过。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学习提示:

1、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

2、人们是怎样捕杀狼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人们捕杀狼前和捕杀狼后凯巴伯森林有什么变化?导致森林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人们捕杀狼前和捕杀狼后,凯巴伯森林的鹿群有什么变化?

5、课文多次说过多的鹿是森林的罪魁祸首,真是如此吗?你认为造成凯巴伯森林被毁的罪魁祸首是谁?

6、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堂联系: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

2.比喻勉强地暂时维持生存。()

3.模样与原来的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很大。()

4.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二、在句子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森林中()需要鹿,()需要狼。

2.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灾难。

三、按原文填空,想想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1.20世纪初,有()只左右的鹿在森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2.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只。

3.两年后,鹿群的总量从()只锐减到()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第17篇: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案例

《鹿和狼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教师:同学们,鹿,在你们的印象中是怎样的动物呢?(板书:鹿) 狼,又是怎样的动物?(板书:狼)

学生:在我的印象里,鹿是美丽、可爱、善良的动物;狼,则是凶恶、残忍、丑陋的动物。学生:在许多书中,还经常把鹿作为吉祥物呢!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题目是《鹿和狼的故事》。

板书:和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讲了鹿和狼之间的怎样一个故事呢?会带给我们哪些阅读的收获呢?好,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我们先把这个故事读一遍。好,开始吧。

(学生读)教师:初次阅读,同学们产生了哪些阅读的感受啊?咱们说一说,请你讲。 学生:读完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我没想到的。我原本以为在狼被消灭之后,鹿群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学生:老师,我认为这个故事不像别的故事,我读完了就完了,它还能引起我的一些思考呢。 教师:你看,你们的这些感受啊,有的是从故事中得来的;有的呢,是从故事之外得来的。你们发现了没有,这篇阅读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好,你试着说说。

学生:我认为这篇文章有这样一个特点,前面是先给大家讲了个故事,后面是讲道理。 教师:是不是这样? 学生:是。

教师:它是叙事说理的一篇阅读课文。那你们说我们怎么才能学懂这样一篇阅读课文呢? 学生:我觉得我们可以采用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

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来学习这篇阅读课文。

教师:你们说得不错。根据这篇课文先叙事后说理的特色,我们给自己制订一个怎样的读懂的目标呢?能具体说说吗?好,请你讲。

学生:我认为,应该首先弄明白,这个故事讲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然后想一想它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学生:我来给他补充一点,我认为我们还要体会文章是怎么把这个道理说明白的。 教师:那我归纳一下,刚才同学们给自己定了三个读书的目标。有知事的,有明理的,还有领悟表达方法的。是不是呀?

(板书:事、理、表达)

教师:你们这个读书目标定得很全面。你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呢?你们过去运用的比较成功的方法有哪些呢?好,你来说。

学生:我们运用画批的方法。

学生:我们也可以用朗读的方法来体会这篇文章。

学生:我觉得还可以用给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来学习这篇文章。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学习方法,都是在过去的阅读实践当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你看,我们就可以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来读书,可以把能够引起自己思考、感悟的语句圈画出来,做上批注,还可以像你们说的那样一边读一边体会。我们一会儿可以在自学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下面,开始自学(学生自学) 教师:刚才,同学们自学很认真,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学成果。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学生:我们组通过认真地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怎样一件事,我弄明白了。课文的大意是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使鹿得到有效的保护,采取了消灭狼的方法,结果不仅使森林遭到了破坏,也使鹿的数量急剧减少。

学生:老师,我还认为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组在认真读书后,弄明白了。我们认为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我们组为了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做了一个图表。

教师:很好,把你们做的图表贴在前面,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来讲解一下。

学生: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这幅图。首先狼吃掉鹿,从而保护森林,一旦没有狼的话,鹿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超出了森林的限度,那么它也会毁灭森林的。所以我们人必须要尊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王寒宁,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听完你们组的发言,我认为你们组的这个图画得非常好,你们的讲解也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这幅图是不是缺了一个人呢?人,为了保护鹿,而消灭了狼,导致鹿的数量过多,破坏了森林,所以我觉得人更应该尊重万物之间的关系。

学生:谢谢你对我们组的补充。人为了保护鹿,而消灭狼。一旦没有狼的话,鹿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超出了森林的限度,那么它也会毁灭森林的。所以我们人一定要尊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画图)

教师:刚才你们组的图表非常有创意。孩子,你说话的时候有一个口误,就是鹿的数量急剧增多,超过了合理的限度。你讲得很好,请回去。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学习。这是今天你们创造的一个新的读书方法,你看你们的图表就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要说明的道理表现得非常清楚,通过你们的汇报,我们就知道了“世界万物是一体,相互关系很紧密”。 (出示:“世界万物是一体,相互关系很紧密”。) 教师:下面继续交流你们的自学成果,哪个小组?请你来汇报。

学生:老师,我们组重点读的是

五、六段,下面我就给大家汇报一下学习成果,我先来给大家读一下第五自然段:“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一天天在扩大。”同学们看,这段话中的“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就啃食大树”、还有“难逃噩运”,“噩”在这儿指的是不好的命运,还有“减少与扩大”这对反义词,都清楚准确地表达森林在一天天变化。

学生:我再给大家读第六自然段:“灾难终于降临在鹿群身上„„苟延残喘。”这段话中的十万、四万、八千都是表示数量的词,文章用准确的数字说话,会更使人信服。

学生:我们组对第六自然段也有自己的理解感受,我们组分两类记了些词,这段里有“先”、“接着”、“两年后”、“到”。这些都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运用这些词就能很好地把灾难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讲得很清楚。

学生:这段话里还有“大量死亡”、有“消灭踪影”、有“锐减”,还有“苟延残喘”。这些词写出了灾难的具体情况,这些词把这段话表达得非常生动。

教师:刚才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归纳起来,看看你们是不是从这样三个方面来体会的:第一体会到叙述很有条理;第二,文章语言生动、准确,读后确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第三,同学们还体会到表达上运用了数字,这样就更有说服力。同学们,你们在这些方面做了批注,让我们再把这样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一下。

学生:刚才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从课文第七自然段的叙述里对鹿和狼又产生了新的认识,现在我来给大家读一读:“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学生:我们组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明白了这一部分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谈的。第一个方面是从狼来谈的。狼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原因有两点:第一点,狼吃鹿,把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不让鹿把森林糟蹋得面目全非;第二点,狼吃的是病鹿,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对鹿群的威胁。第二个方面是从鹿来谈的,一旦没有了狼,鹿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超出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那么它们也会成为森林的破坏者的。

学生:你说得很对,狼和鹿的数量合理就会保护森林,优化鹿群,从这个事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相互关系。

教师:你们组学得也很有收获。正像你们说的这样,我们正确认识,不片面,要尊重它们之间的联系才有益。出示“正确认识不片面,尊重联系才有益”。)

教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中说理的部分很好地读一读,体会体会。好,开始吧!

教师:同学们,咱们这节课的学习很有收获,你们看,咱们课前给自己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实现了吗?

学生:实现了。

教师:很好,我们还把学习的收获形成了一首小诗呢!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世界万物是一体,相互关系很紧密。

正确认识不片面,尊重联系才有益。 教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了不少启发,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好,同学们,这节语文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18篇: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案例

山东济宁乔羽学校 张荷青

题目:鹿和狼的故事

所用教材:人教社小学语文第九册

授课教师:张荷青

授课班级:五年级四班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狩、宠、厄、悖”4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罗斯福总统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结论。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有关鹿和狼的寓言故事?在你们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有关鹿和狼的特别的故事,(板书课题)它不仅会让你对鹿和狼重新认识,而且还会让你明生物界存在的客观规律。

二、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学课文

1、师生共同明确自学要求。

2、生自学,师巡视。

3、生谈感受并质疑。

三、讨论、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练习讲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细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想一想:20世纪初叶,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自由练习讲故事。

3、四人小组内讲故事,组内评价。

4、小组内推选代表讲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二)、讨论、交流,感悟道理。

1、默读第七至九自然段,想一想:罗斯福总统错在哪儿?为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自读自悟。

3、小组内交流讨论。

4、班内师生共同交流。

5、请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7、生物界还有许多这样相互制约的例子,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

8、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塞翁失马》)

6、请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四、小结,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客观规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呢?

五、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关“生物圈”、“生物链”的有关知识,以及生物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的故事,写成演讲稿,准备参加“不能破坏生物链”的主题队会。

第19篇:鹿和狼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自然界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本课的写作思路是先叙述具体事例,再分析这一事例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最后从教训中概括出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

2、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板书:狼)同学们听过哪些与狼有关的故事?(生回答)从这些童话故事中我们感受到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预设:凶狠 残暴 狡猾)是啊,提起狼,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想起凶狠、残暴这样的词,就连与狼有关的成语也多是贬义的,你能说几个吗?(生回答,适时表扬,积累到课本上)

2.(板书:鹿)你认为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温柔 善良 美丽)鹿往往是我们心中美丽的使者。

过渡:在我们的印象中,鹿是可爱温顺的应该受到保护,而狼是凶狠残暴的,要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在凯巴伯森林里(板书:林)却发生了一件令人们对他们改观是事,大家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鹿和狼的故事》去探个究竟。

二、概览文本,初知大意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首先请同学们读一读导读提示,并动手画出学习要求。

2、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要求一起学习这一课。相信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3、出示词语,朗读词语

亚利桑那州 凯巴伯森林 西奥多.罗斯福 狩猎 宠儿 厄运 维持 控制 相悖 葱郁 凶恶 承载 疾病 几乎 糟蹋 苟延残喘 罪魁祸首 面目全非 一命呜呼

4、词语掌握得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为我们讲述了鹿和狼的故事?(1——6自然段。)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读完后与同桌讲一讲“鹿和狼”的故事。指名同学讲故事。 狼吃鹿——猎杀狼 鹿兴旺——吃森林 林被毁——鹿衰亡

三、聚焦重点,

1、同学们,听完故事,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说。

2、是谁的什么决定造成了鹿死林毁这样悲惨的后果呢?请同学们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指名回答)

3.这个决定本身是想要保护鹿的,但是罗斯福的目的最后达到了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师:4000——10万——4万——8000,看到这样的数据,你想说点什么?

5、凯巴伯森林里仅仅是鹿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吗?还有哪些变化?(指名答)

6、是啊!凯巴伯森林里的一切都变了,狼被猎人残忍的杀死了!原本松杉葱郁的凯巴伯森林也不复存在!为什么美丽和谐的自然会变成这样?你找到原因了吗?

7、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

7、8自然段,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惨重的后果。(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

8、仅仅凭借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决定动物的善恶是不对的,作者也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你找到了吗?在哪里?(课件出示末段),让我们把这个道理告诉罗斯福总统听。

9、只让罗斯福总统知道就行了吗?不,那让我们再响亮地读给所有人类听。(再读)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为了保护鹿,原本松杉葱郁的凯巴伯森林变成了黄土,我们如何去拯救呢?(放狼)真是好办法,你的想法与美国政府不谋而合。这场灾难出现后,美国政府为挽救错误决策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想不到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这个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以实施。当年从加拿大运来的第一批野狼放入森林,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没想到我们一向认为凶恶残忍的狼却成为了森林的保护者(板书:保护),这更加说明了动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板书: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我们人类应该尊重生物界的客观规律,自觉维护生态平衡。

2、练笔: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老师想让你们去告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尊重动植物,请你们结合这节课所学,写一则保护生态平衡的公益广告语,看谁写得最吸引人,最能令人震撼,好吗?

3、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间有一种平衡关系,而我们人类要做的就是自觉维护这种平衡。

第20篇:鹿和狼的故事

14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材解析

文章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而且,文章所叙述的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全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写狼鹿共处,自然统一。第二部分(

2、3),写狼被捕杀,灾难降临。文章从两方面展开描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狼,枪声响了25年,杀掉狼6000多只。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造成严重饥荒,疾病流行,结局悲惨,后果始料不及。第三部分(4),写狼鹿易位,深刻教训。从分析可知:作者是按照“平衡-失衡-启发”的思路来谋篇的,深刻的道理予以鲜明的故事之中。

本文的写作特色主要包括:由事及理,对比分明。狼和鹿本来共处于凯巴伯森林之中,互相制约、互相依存,自然统一,但人为地杀狼,鹿群失控,导致灾难降临,这就由事及理,说明了必须保持自然平衡的道理。对比体现在:一是森林状态前后的对比。以前是“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后来是“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前后对比,指示着生态失衡带来的恶果。二是鹿群前后对比。凯巴伯森林原有4000多只“活泼而美丽”的鹿,后来超过十万只。不久饥荒、疾病降临,鹿群骤然死亡,剩下八千只“病鹿”。前后对比,说明了生态失衡的悲剧。三是狼鹿易位的对比。人们心目中对二者认识的易位,昭示着一个道理:必须保持生态的平衡,否则恶果自食。

二.背景资料:

本文作者胡勘平,胡勘平拯救过藏羚羊,写过《鹿和狼的故事》。今做完议会,前往新疆和甘肃。他是中国自然林业会议人员,是中国林业编辑会员,登录绿色时报。作为自然之友的出版物,由胡勘平主持编写的《地球家园》(1997),至今仍被读书界认为是中国儿童环保读物中最好的一本。

胡勘平在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戈德曼环境奖评奖委员会中,于2006年4月2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市向今年荣获该奖项的6位生态保护人士颁奖.在保护中国云南生态环境和推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流域\"主任于晓刚先生成为本年度该奖在亚洲的唯一得主。它的主要内容是:在美国一个森林里有四千只鹿出没,凶恶的狼是鹿的天敌,美国总统下令猎人消灭狼群。很快鹿增多了,达到了十万只。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绿色植物一天天减少,饥饿造成鹿大量死亡,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死亡

三.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学生生态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学生生态意识。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引发共鸣

今天我们学习《鹿和狼的故事》? (点击课件)齐读课题猜一猜,课文讲的是什么呢? (点击课件)说说你心目中狼和鹿是怎么样的动物?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讲故事还是讲道理? 这篇课文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讲道理。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课文到底是讲一个什么道理呢?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我们来读最后一自然段。 (点击课件)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说说理解。

(点击课件)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这种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要遵守客观规律。

(点击课件)出示前后森林对比图片,原先松杉葱郁,生机勃勃的凯巴伯森林,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这就是没有遵守客观规律造成的严重后果。

(四)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点击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在凯巴伯森林里鹿和狼发生了什么故事?

默读1——6自然段,想想这个故事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痛快?哪些地方让你心里很不是滋味?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2认读生字词语

3逐题交流思考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课件)出现内容 4.积累名言:

我们古人真聪明,这样的道理他们早就明白了。

(点击课件)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5.(点击课件)面对这样的严峻的现实,怎么办?大家有何高见?

我们都主张放狼,那么我们把自己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吧。为了做到有理有据,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这场灾难出现后,美国政府为挽救错误决策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想不到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这个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以实施。当年从加拿大运来的第一批野狼放入森林,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狼吃鹿,一是可以控制数量,二是可以减少疾病。我想还有一条理由,鹿为了不被吃掉,就会拼命地奔跑,这样鹿就会更加强壮。

8.小结:大家再来看黑板,最初消灭狼是为了什么?(生:保护鹿)(板书:保护)结果呢?(生:森林被破坏了,鹿也死了)(板书:害森林、害鹿)所以我们必须记住这个教训,一定要遵守客观规律。(点击课件)

(四)根据事例,分析原理

1.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生态链关系密切: 狼吃鹿而又控制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鹿一旦超过森林的承受极限,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三者是稳定的生态关系。

2.课文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尊重生态关系,还带给我们根据事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

表达方法,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文章结构。(板书:事例—分析—结论) 3.想一想,你还读到过这样的文章吗?《蛇与庄稼》 (点击课件)阅读拓展《蛇与庄稼》

(五)作业设计:

(点击课件)课文内容,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 )狼吃鹿看起来残忍,( )它能维护鹿群的种群稳定。

2.( )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 )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3.森林中( )需要鹿,( )需要狼。

六、板书设计

14鹿和狼的故事

保护鹿

猎杀狼

事例

害森林

害鹿

分析

遵守客观规律

结论

七、课后链接:

《森林里的故事》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想把森林管理好。一天, 他亲自到森林里去看了看,觉得森林真乱,除了那些高大的树木以外,树下到处是短树丛、杂草,还堆满了枯枝烂叶。他感到实在不顺眼,想改变这种面貌,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命令去做,把那些矮树统统砍光,杂草除尽,连同地上的枯枝烂叶统统烧掉。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间又宽敞又整洁,连一根野草也没有。林务官看了,心里乐滋滋的。然而,森林却就此遭了殃。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破扫把,有一些树木枝叶发黄枯死了。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儿?原来,是异想天开的林务官的瞎指挥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

在澳大利亚布尔纳格城的广场上,有一座奇怪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塑有一条大毛虫。 人们为什么要为毛虫建立纪念碑呢?这里面有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

澳大利亚孤悬于太平洋西南部,因而大陆上的生物品种非常原始、稀缺。于是,人们不断从其他大陆引进一些新的生物,如小麦、牛、羊等,使得澳大利亚境内的物种不断繁多起来。

19世纪初,有人从阿根廷带来了仙人掌。由于它开的花很美丽,又浑身都是刺,人们就把它栽在住宅、牧场和田园的周围,既可欣赏,又可作围墙。但是,人们万万没有料到,

仙人掌对那里的气候、土壤特别适应,又无天然敌害,于是迅速发展,不断侵占草场和农田。 人们用拖拉机将它连根翻起,但它还是不断生长蔓延„„真可谓是铲不尽、挖不绝。美丽的“围墙”一下子变成了人们的祸害。

就在一片恐慌之际,人们将目光投向了阿根廷,为什么阿根廷的仙人掌没有泛滥成灾? 生物学家苦苦寻找,终于发现,原来那里有专门吃仙人掌的加布克拉斯毛虫。于是人们从南美洲引入了这种毛虫。毛虫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帮助人们把仙人掌控制住了。人们为了感谢毛虫,就特地建立了这座毛虫纪念碑。

小学语文鹿与狼故事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鹿与狼故事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