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3 07:52:47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园教学设计教案

长大了做什么(诗歌) 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各种职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根据诗歌句式,结合自已喜欢的职业尝试仿编一段诗歌。 3.有长大后建设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切 活动准备: 1.发明家、工业农业技术员、清洁工、解放军战士工作的图片各一张。 2.配套挂图,配套音频。 活动过程: 1.以“长大了你想做什么”为主题导人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1)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2) 结合图片讨论交流: 诗歌里说小朋友长大了做什么? 当工人要做些什么? 能作出哪些贡献? 当科学家要做些什么? 你知道哪此科学家? 他们发明了什么? 你想发明什么? 当清洁工可以创造哪些新能源? 解放军战士会穿什么新式军装,拿起什么新式武器保卫祖国? 3.幼儿学念诗歌。

4.引导幼儿尝试替换儿歌里的部分内容,仿编一段诗歌,老师帮助幼儿提炼语言。活动建议: l,启发幼儿用图画的方式来表现出自己仿编的诗歌内容,并按照诗歌的句式说 教师或家长帮助幼儿记录,或幼儿自己绘画记录。 ,请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同伴互相欣赏。 附:诗歌

长大了做什么

长呀,长呀,长得高来长得壮, 长 大 去 把工人 当。 制造断机器,建筑高樓房, 通 福人 类 真 正棒。

长呀,长呀, 长得高来长得壮,

长 大 去 当 环 保 清 洁 工。 创造新能源,让垃圾发电, 清洁城市人人赞。 ,

长呀,长呀, 长得高来长得壮, 长大去当科学家,

开发新软件,设计断产品, 创造发明本领强。

长呀,长呀 长得高来长得壮, 长大去当解放军。

穿上新军装,背上新武器, 保 卫 祖 国 守 边 疆。

推荐第2篇: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2011-08-21 21:37:54)

标签: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选登杂谈 分类: 经典转载

音乐欣赏:我是小兵

活动目标:

1、初步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并愿意用动作表达感受。

2、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进行曲,摇篮曲各一段,当兵图片,睡觉图片各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放音乐《我是解放军》,让幼儿跟着音乐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

1、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1)教师提问:现在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听起你觉得怎么样?

幼儿答:像解放军走路。。。

(2)教师提问:如果让你们走路你们会怎么样走?

引导幼儿自由的做出自己的动作。

(3)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小结: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学解放军叔叔一样走路,特别有劲有精神。

2、欣赏摇篮曲,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1)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一段音乐,你听了会有什么感觉?

(2)幼儿欣赏摇篮曲

(3)教师提问:你们听了会有什么感觉?

幼儿答:慢慢的,轻轻的。。

3、引导幼儿将摇篮曲与进行曲比较

教师提问:这首音乐和刚才那首有什么不同?那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做什么?(引导幼儿做出动作)

小结:这两首音乐一个像解放军叔叔走路一样刚劲有力,一个像小宝贝睡觉一样轻柔缓慢,是不同的两首音乐。

三、引导幼儿感知乐曲性质,将图片与乐曲匹配。

1、请幼儿再次欣赏进行曲与摇篮曲

2、教师:你听到它是刚劲有力的就用解放军图片表示,如果你听到它是轻柔缓慢的就用宝贝午睡图片表示。

教师:你们真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和音乐玩个游戏把。

四、用游戏表现音乐性质的不同。

游戏规则:你听到什么音乐做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放摇篮曲与进行曲,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五、结束活动

你们表演的真棒,那就让我们学解放军叔叔走路一样到外面让其他小朋友看看

音乐游戏:会动的身体(小班)

设计意图:根据《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欣赏日常中简单的乐曲,并且随乐曲做出简单的动作,进行自我表现。在前段时间,学习音乐游戏《碰一碰》中,幼儿互相来碰,在玩中幼儿非常感兴趣,因此,针对这一情景我设计本次音乐游戏,想让幼儿在音乐游戏的同时,根据音乐快慢的不同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动作,体验音乐游戏活动的乐趣。其次,主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鼓励幼儿动作创新,大胆表现。

幼儿情况分析:小班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并且给孩子们带来音乐的享受。小班幼儿模仿性很强,音乐游戏会动的身体乐曲快慢很明显,并且简单流畅,并且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音乐快慢的明显变化,并且根据音乐节奏的不同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2、让幼儿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去感知音乐节奏的快慢,让幼儿获得丰富,愉悦的情感

体验。

活动准备:音乐一首(快慢明显的音乐),猴子,兔子,蜗牛,乌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放音乐,跟着音乐做游戏。

教师:你们好啊,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游戏把。

教师:刚才,我们的小手和它的好朋友玩的好开心啊。

【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帮助幼儿复习以前学的知识,巩固对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二、欣赏音乐,初步感知音乐的快慢。

第一遍放音乐,引导幼儿区别音乐的快慢。

教师:这是一首好听的音乐,那它们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教师:那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幼儿:有的快,有的慢。

教师:你们真棒,能听出来它们不一样,有时候慢有时候快。

教师:那让我们一起在听一次,看是不是有的地方慢有的地方快。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很对,在这首音乐里有的快有的慢,你们真棒,我非常喜欢你们。

三、根据音乐的快慢,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如果音乐快,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如果音乐慢呢,你又会做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那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动作把,一定要注意节奏的快慢啊。

教师:我来看看谁做的最漂亮,并且和别人不一样,就让他上来给咱们表演。

小结:你们刚才用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快慢,你们很棒,但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着急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也想和你们一样跟着音乐来表演

四、探索不同动物的不同动作,巩固音乐的快慢。

教师出示图片,猴子,兔子,乌龟,蜗牛

教师:猴子,兔子走路是怎么样的?

幼儿:快快的。

教师:那它们应该跟着什么样的音乐走?

幼儿:节奏快的音乐走。

教师:蜗牛,乌龟走路又是怎么样的?

幼儿:慢慢的。

教师:那应该跟着什么样的音乐走呢?

幼儿:节奏慢的音乐走。

教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学小动物走路把。

小结:音乐有快有慢,小动物们走路也有快有慢都不一样,真的好神奇啊。

教师:来把,让我们最后跟着音乐做你自己最喜欢的动作。

五、放音乐,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你们表现不错,但是我们和小动物们玩了这么久,都很累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好好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音乐带来的欢笑,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有趣的音乐很感兴趣,并非常急切的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的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本活动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肯定还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指正。

推荐第3篇: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科学:空气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

2、能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3、简单了解空气的作用,感知空气对人和动植物的重要性。活动准备:

1、袋子、气球、蜡烛、打火机、盆、、毛巾。

2、ppt短片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感知空气的特点。

1、今天,我先请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它是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一种东西。它呢!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没有颜色,但能感觉到,你需要,我需要,离了它,谁也活不了。它是什么呢?(空气)

2、你能看见吗?能摸到吗?闻一闻,能闻到吗?抓一抓,能抓到吗?你们抓不到,但我能把它抓到,你们信吗?现在先请出我的法宝,跟我一起说变变变(用袋子去抓)看,抓到了吗?(我在凳子旁边抓到了空气)

3、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这里有很多袋子,请你也去抓一些空气,然后告诉我,你在哪里抓到了空气。你们都抓到空气了吗?你们是在哪里抓到了空气的?你能看到空气吗?能闻到空气的气味吗?空气是什么形状的呢?小结:对,空气是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气体。刚才大家在我们周围都抓到了空气,说明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空气。

二、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空气的存在。

1、吹在脸上感知空气的存在:(1)看!这是什么?(气球)。(吹)它怎么样了,为什么呢?(松开口)现在又觉到吗?(松开口对着孩子)你感觉到了吗?(2)我们都来玩一玩好不好。吹起来压一压感觉怎么样?(软软的,可以当枕头很舒服)松开口试一试,感觉到空气了吗?小结:空气装进气球里,气球就会鼓起来,软软的很好玩,松开口,空气又会跑出来。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能想办法感觉到它的存在。

2、放在水中产生气泡感知空气的存在:(1)除了空气吹在脸上我们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还有一种玩法,也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你们想不想玩?等一会儿呢,请小朋友吧气球吹大,然后把口放在水中,手指慢慢松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2)幼儿试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生什么了?为什么会有泡泡呢?小结:因为气球中有空气,手松开后,空气就会跑出来,这些泡泡就是气球中的空气。

三、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除了气球里装有空气,还有哪些玩具和你见过的东西里也有空气呢?

2、看课件: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一起看一看还有那些东西里也装有空气。小结:看完这些图片,大家就会发现,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提供了方便。

推荐第4篇: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者:钟智华 执教者:钟智华 时间:07-11

一、教材内容

选自:学习4的相邻数 学科:数学 章(单元) 第一节(课) 具体内容如下(复印剪贴):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二、学生特征分析

广州市某郊区幼儿园小班年龄2-3岁幼儿,幼儿年龄适中,男女幼儿各一半,孩子的独立能力比城市里的孩子要强些,但在接受知识方面偏若了些,通过合理地运用幻灯片,给幼儿以直观具体的形象。更有

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大胆的思考。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课程名称 知识点 学习水平知道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1 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学习4的相邻数之观看、操作通过观看操作学习件,学习4的相邻数,相邻数 间的关系 学具 4的相邻数 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 趣。

学习4的相邻数 2 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3的相邻相邻两数推理 在学习前面的相邻 理能力。 数 多1或少两数基础上学习初 1的关系 步推理能力

3 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4的相邻相邻两数运用多1少说出

2、

3、4的相 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数是3和多1少11的原理知邻数分别是几和几 1的关系,知道4的相5 的关系 道4的要邻 邻数是3和5。 数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见书132页)

知识点 学习水平描述语句 行为动词

1、通过操作学知道 能说出3的相邻数是2和4 说、手势 具、观看课件,

理解 相邻2数之间的关系 观看、操作 学习4的相邻 数,培养幼儿对应用 利用教学具 展示 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知道 回忆所学过的相邻数 记忆 步的思维推理理解 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思考、推出 能力。 应用 会运用相邻两数多1少1的原理,得出4的相邻数 语言表达

3、学习4的相知道 相邻数的关系 掌握 邻数,进一步理理解 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说出

解相邻两数多应用 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可以推出更多的相邻数 推出 1少1的关系,

知道4的相邻数 是3和5。

1、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媒体在 学习媒体 使用 资料 媒体使用知识点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中 水平类型 时间 来源 方式 的作用

1、通过操作 屏幕上出现3朵 学具、观看课 蓝花、4朵黄花和 件,学习4的 幻灯片 数字3和4,引导 自制 相邻数,培养知道 幼儿进行比较,得3分钟 教具 B B 幼儿对相邻 出3比4 少1,4 数的兴趣。 的好朋友是3。

2、培养幼儿 初步的思维理解 推理能力。

3、学习4的 数字

3、

4、5, 把 自制 相邻数,进一 数字"4"请上台 教具 步理解相邻 幻灯片 来,问:"数字4 B 两数多1少应用 你找到朋友了3分钟 E 1的关系,知吗?是几和几?" 道4的相邻数幼儿一起说出结 是3和5。 论:4的好朋友是 3和5。

注: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为:A、展示事实 B、创设情境 C、提供示范 D、呈现过程,解释原理 E、设疑思辨,解决问题 F、其它

媒体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评 B、讲解-播放-概括 C、讲解-播放-举例 D、边播放,边讲解 E、复习巩固 F、其它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

3、

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

3、4之间的关系。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 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

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 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

3、

4、5, 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

3、

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

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

行。

三、结束:组织幼儿收起学具,自然下课。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1、画出流程图 例图: 开 始观看表演 符号 表示的意义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

引入教学内容幼儿做游戏 " 开花" 媒体的应用:录像、投影 创设情境找朋友 幻灯片 学生的活动:如形成性练习学生反应有兴趣学习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开始/结束 教师判断 结 束

2、对流程图作简单的说明:

以观看表演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游戏引入教学活动中,出示幻灯片讲解再以找朋友的游戏

形式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以游戏、图片、操作的方法较容易掌握。

推荐第5篇:幼儿园教案与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地球的大致概况,知道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认识七大洲。 2.知道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国家。 3.跟探索问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对世界上一些常见的国旗、国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

(二)物质材料准备:

1、环境准备:主题墙面:《世界各国国旗》;绘画涂色作品《各国国旗》;教室里悬挂各国国旗卡片。

2、材料准备:立体世界地图;《地球板块变化图》;自制橡皮泥(面粉、油、水)若干;盘子;水;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小国旗插件。

三、活动过程:

(一)运用中国国旗引出话题:

1.这是什么?你们还见过哪些国旗?在哪里见到的?

2、为什么这些地方要挂国旗?是什么意思?(国旗代表国家)

2.你们还知道哪些国家?

3.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什么地方呢?

(二)了解地球的概况。

1.出示立体世界地图,观察并说出,地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2.尝试说出这些陆地的名称。(七大洲)

(三)认识七大洲,知道七大洲与代表国家的关系(从属关系)。

1.演示《地球板块变化图》,用讲故事的形式帮理解七大洲与地球的关系。(七大洲从属于陆地,陆地从属于地球)故事梗概:地球有七个孩子,其中欧洲和亚洲是一对双胞胎兄妹,大家亲密地住在一起,有一天,七个孩子决定分家,欧洲和亚洲首先分开,然后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极洲。然后这些洲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国家,但是因为南极洲太冷,所以没有国家。

2. 看后提问:地球有几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各是什么?这些洲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尝试说说这些洲有那些孩子?

(四)启发运用自制橡皮泥和水制作地球的七个孩子和海洋,并将小国旗插件放入正确的洲。

活动延伸:

了解陆地的概况(高山、湖泊等)和海洋的概况(海岛、火山等),尝试用橡皮泥表示。

推荐第6篇:幼儿园健康设计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噪声是人们制造出来的,让幼儿了解噪音害处,初步了解怎样创造安静环境的基本知识,教育孩子从自身做起,不大声吵闹,减少噪声。

2.能判断某些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3.用图示方法表现噪音。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记录页

基本流程:

带记录页→到室内外找噪音源→记录→倾听同伴讲述自己记录内容

活动开始,小朋友收集噪音源:他们闭眼休息听,听到说话声、搬椅子声、拉饭车的响声、远处混杂的声音。老师带小朋友到到厨房亲历幼儿园最大的噪音源,留心收集噪音制造者。

王自然:我们饭堂洗碗的地方,放饭桶、盖子,洗碗和里面的发动机的声音,小朋友听到发电机隆隆的声音,老师的一个小朋友把饭桶套饭桶、桶盖和桶盖互相碰撞发出声音,这些声音夹杂在一起估计有60分贝。我班的李唐朝说中午睡不着觉,这是一个原因。

黄雨舟:很多人放烟花,鞭炮,他们的声音很噪杂。有的人放录音机很多,喇叭的声音很噪吵得人心烦。回到教室,就噪音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卢艺文:录音机的声音很大。

赵书琳:装修房子,电锯天天发出刺耳的噪音、机器响声、电钻、锤子发出的声音把房子都震动了,我有点怕。

潘子健:我爸爸的汽车的喇叭声音很难听,不能乱响汽笛的。

冼妞妞:我妈妈的车也很嘈的。

陈炫昊:我们家旁边有个高楼大厦,工人在用挖土机挖地基,很响的,嘈到我们睡觉,我早上都起不来床。

周雄逸:许多小朋友的嘴巴在呱啦呱啦的讲话。嘈嘈的,大声嚷嚷,使咽喉发炎。

李俊良:开电视机的声音大大的。

李品睿;大树倒下、大炮、战车、坦克、门铃声、都会有噪音出来的。

蓝 钧:汽车坦克火箭呜呜出声音。

荣一郎;妈妈说我睡觉摩牙,妈妈都谁不了觉,幼儿园睡觉的寝室的电风扇转动时会响的,影响我睡觉。

王自然:我们拿锤子锤钉子。

廖 钰:开水龙头太大了。水流声音很响的,幼儿园的老师推的翻车声音也很响的。

李俊良:我画的录音机,狗叫大声的。

汪炫樱:你画的小树叶是没有声音的,大的树叶才有声音。

钟 悦:冰箱里和怪兽。

刘 辰;火箭烟花。嘈得心烦。耳聋,有的奶奶会得心脏病的。

汪炫樱:床角烂了,床倒发出噪音。

黄雨舟;地不平,开的是旧车,车开了就会发出声音。

反思:

但愿人们在平和的环境里生活,别人为制造噪音,对整天喜欢哇啦啦、走起路来踢踢踏、说起话来叫喳喳的现象影响了邻居行为说“不”。

推荐第7篇:幼儿园教案游戏活动设计

一、教学活动(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骑大马

活动目标:

情绪安定、愉快,逐步建立与教师的依恋关系,适应幼儿园生活。

经验准备:熟悉幼儿的名字。

物质准备:无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坐在老师的腿上,老师搂着幼儿有节奏地上下颠簸,并说儿歌:“骑大马,骑大马,起到哪里去?”

2、请幼儿随意说一个地点。

3、教师和幼儿一起学说儿歌。

4、请坐好的幼儿依次坐在老师腿上玩这个游戏,增进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二、户外活动

1、集体活动:藏蒙蒙

目标:

(1)知道户外活动时,不离开老师。

(2)能听从老师的口令。

过程及指导:

(1)教师蒙住自己的眼睛说:“藏蒙蒙,藏蒙蒙,我的眼睛看不见。睁开眼,瞧一瞧,那个孩子回来了?”

(2)反复练习几次游戏,并逐步加深游戏难度。

(3)模仿练习:听老师的要求,模仿几种小动物的动作。

2、分散活动:大型器械

准备:大型玩具,手头玩具等

指导要点:

(1)教师注意安全,注意提醒幼儿适当休息。

(2)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有没有到别处玩,及时请幼儿回来。

二、案例一:上个星期,和孩子们决定好吃点根据纸张颜色的不同制作不同的营养粥提供给医院。经过一星期材料的收集,制作营养粥的游戏如火如荼的举行着。今天,我在好吃点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过程。“帮我来碗黑米粥。”王晨来到好吃点说道。“好的,等一等。”戈畅说着就开始做起粥来。没过一会儿。戈畅就将做好的黑米粥给了王晨。王晨结果黑米粥回到了娃娃家。可是,没过多久的时间,王晨拿着刚买的粥怒气冲冲的跑回好吃点。“喂!你们卖的粥只有一点点,我们怎么吃呀!”“可是,我们每碗都只有这一点点呀!”戈畅解释道。“你们也太小气了吧!我让别人不要来买粥了!”王晨越说越气愤。戈畅一听急了:“那我给你多加一点粥,你别生气了。”“这还差不多。”于是王晨将粥递给戈畅,戈畅又在粥里加了点材料:“这样差不多了吗?”“嗯。”王晨接过黑米粥满意的走了。“欢迎下次光临。”戈畅有礼貌的与客人道别。

反思:

中班的孩子对“多和少”有着一定的概念。王晨拿着黑米粥发现黑米粥的量不能满足一家人的需求。进而对黑米粥的质量产生了怀疑,于是要求好吃点的老板进行改进。好吃点的老板戈畅也对此也作出了机动的调整,增加了营养粥的量,进而消除了顾客的不满,安抚了顾客的情绪。看到戈畅的做法,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因为孩子们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只是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已经临时做出了处理的办法,但是真正的原因并没有得到根治。营养粥的制作过程比较漫长,制作工序比较复杂,所以顾客等待的时间较长。再加上营养粥正在热卖中,顾客需求量大,导致供不应求。所以好吃点才会偷工减料,引起顾客的不满。看来增加成品和半成品的材料必须赶快实施。

案例二:出现了上一次游戏的状况后,我请工艺坊的孩子们制作了一些营养粥的成品以及半成品材料。这样一来,粥的供应量也就增多了。“给我一杯南瓜粥。”小宇说。“好的。”燃燃马上就将南瓜粥递给了小宇。“多少钱?”“5元。”小宇付了钱走了。“给我一杯黑米粥,给

你钱。”燃燃接过钱看也没看面值就将黑米粥递给了顾客。过了一会儿,第三个顾客家家来了。“我要一杯青菜粥。”“好的。”只见燃燃拿起一棵青菜往杯子里一放,再抓把“米”放进杯子里:“给!”“这粥怎么卖?”“5块钱。”“5块钱?好贵!别的地方志卖1块钱!我只有1块钱。”顾客说道。燃燃想了想:“我们这里粥都是5块钱!你去领了钱再来吧!”“哦,好吧!”只见家家拿着一块钱往银行走去,边走边说:“这粥太贵了。”家家领完钱来到好吃点:“是不是所有的粥都是5块钱?”燃燃点点头。“那我青菜粥不要了,我要吃皮蛋瘦肉粥!划算!”

反思:在好吃点开营养粥时,并没有与孩子们规定粥的价钱,都是孩子们自主买卖的。但是不同的粥卖统一的价格似乎不符合社会的原则。家家的想法非常的现实,但是也非常符合大家的想法——同等价位为什么不可以吃到更好的粥呢?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没有制定固定的营养粥价目表。其实,价目表已经在制作当中,只是还未实施。在游戏评价时,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了不同营养粥的不同价位。孩子们表示可以根据市场价来进行价格的定位。例如白粥和青菜粥可以便宜点,其次是黑米粥和南瓜粥,最贵的是皮蛋瘦肉粥和香菇鸡粥。通过讨论孩子们知道了不同的东西价位是不同的,同时也知道了看价目表进行食物的买卖。我相

信孩子们能够掌握这个游戏规则。只是,价目表要快点制作完成啦!

推荐第8篇: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设计:秋天在哪里

淮北市童台学校 李家喜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它有着非常鲜明的季节特征和可供研究的资源,为了让幼儿在多彩的季节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和收获,激发幼儿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我们预设了本主题活动――秋天在哪里。

对于大班的孩子,感受秋天应从身边景物变化开始,通过观察、体验、比较的方法,感受秋天的变化和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陶冶审美情操,在活动中,幼儿将会看到秋天景物的变化,引发对感受秋天的兴趣,认识到秋天的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一个美丽和丰收的季节。

2、在观察、体验中感受秋天的特征和美好,能够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勇敢大方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热爱.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活动重难点:

1、能用说、朗诵、唱、跳、绘画、制作、剪贴等各种方式表征秋天,体验创作的快乐。

2、在欣赏与秋天有关的文学作品中体验文字的优美,学习创编与秋天有关的故事或儿歌。

3、愿意把自己的研究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活动准备:

1、带幼儿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渗透有关秋天的知识。

2、提供幼儿用来表征的物质材料,如:画纸、笔、颜料、棉签、皱纹纸、插花、树叶、剪刀、胶水等。

3、儿歌音频、儿歌ppt、及有关秋天的图片。活动流程:

一、营造宽阔与自由的学习空间。

1、带领幼儿参加户外观察活动寻找秋天,让幼儿对秋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户外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2、找秋天:幼儿四散开结伴在户外周围找秋天,看谁找到的秋天景象多。

2、在体验中感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1、小朋友们找到的秋天可真多呀,红彤彤的苹果、黄黄的树叶、绿油油的白菜,原来秋天里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

2、有一个小诗人也去寻找了秋天,还编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做\"秋天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听听诗歌里面都有谁?

3、捡拾树叶,观察、体验中感受秋天的特征和美好。(看谁捡的多,看谁捡的最漂亮,看谁捡的种类最多)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热爱,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勇于探究、勤于动脑动手

1、探索活动展示

1、树叶粘贴画。让幼儿把捡回的树叶稍加整理,用它们拓印和粘贴。

2、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同伴看。孩子们对用树叶粘贴制作很感兴趣,虽然难度有点大,但他们都很认真、投入。

2.大胆质疑,动手练习

1、树叶离开妈妈不害怕吗?它为什么要离开大树妈妈?

2、有幼儿提出:树叶落光了,大树妈妈肯定会很伤心。这可怎么办呢?

3、画秋天(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的秋天)

三、交流互动、点拨指导:

1、游戏:穿树叶项链、设计树叶服装、用树叶做娃娃家的蔬菜、食物等,开展相应的角色游戏。

2、欣赏散文诗。感受秋天的五颜六色。

3、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事物,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4、、根据幼儿的讲述在纸上用彩色的油画棒或水彩笔记录(刚才小朋友说的话,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诗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5、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仿编诗歌

四、小结:

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好听的词语、好听的句子、编成好听的诗歌,小朋友真是太棒了,这次老师帮你们记录下来了,可以给其他班的朋友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啊!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将从课堂教学主题入手寻求突围,一切从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为学生营造更为宽阔与自由的学习空间,积极建构以启发、体验、讨论、探究等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培育其崇尚真知、勤于反思和勇于探究的素养,让学生学会在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自主中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生命的高度融合与深度共鸣,朝向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迈进。

推荐第9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5的加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2、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5的数字卡片,“+”和“=”人手一套。实物:苹果、香蕉、桔子、梨各5个。动物图片:老虎、大 象、猴子、长颈鹿、乌龟各5张。

一、手指律动

二、出示老虎的图片,引出课题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小伙伴,看它是谁(出示老虎图片)有几只?引出5的加法。

三、讲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5只老虎来做什么了?它们要通知动物们去参加森林王国举办的运动会,小朋友想知道都哪些动物来参加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1只大象的图片)说,来了一只大象,用数字几表示呀?1表示。过了一会又来了4只(出 示4只大象的图片)用数字几表示呀?4表示。一 共来了几只呀?咱们加法表示来,板书1+4=5

3、用同样的方法出示猴子、长颈鹿、乌龟的图片 1

表示加法,写出算式:2+3=5 4+1=5 3+2=5

4、跟老师一起读算式,并用手指表示来

四、巩固练习

师问:那小老虎哪去了?它呀去给运动员准备水果 去了,看看都是什么水果呀?利用水果巩固练习算 式

五、老师小结讲评

推荐第10篇:如何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

如何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

根据我10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对幼儿园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1、在教学活动前,要确定好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教学活动主题不能脱离幼儿教学实际,要选对幼儿有教育意义和幼儿感兴趣的课题。

2、在教学活动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体与情境。使幼儿在教学活动前期有个初步的印象,以免在教学活动时幼儿对其有陌生感。

3、在幼儿教学活动前,要准备丰富的材料,在幼儿教学活动时,要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发挥创作的热情。

4、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要运用正面的评价,鼓励幼儿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增强自信心。

5、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老师的引导性问题,并鼓励他们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愿和想法。

6、老师讲授内容,鼓励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获得愉悦的心情。

7、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要给予幼儿正面的评价与鼓励,同时准备一些小奖励品,如小红花,五角星等。

第11篇:怎样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

怎样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

面对“以幼儿为本”、“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教育应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等新的教育理念,面对天天进行的多种内容、不同领域的一个个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常常面临许多困惑,感到两难:教学目标怎样表述?改革教学过程能否有规律可循?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还能不能教、怎样教?幼儿园的教育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过程。如何使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探求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现在和教师们共同讨论、寻找破解困惑、难题的策略。

一、关于教学活动的目标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本次活动能够达成的目标。因为活动的目标决定着活动的方向、影响到活动的范围、涉及到活动的难易程度。我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完成教育目标又要考虑儿童的发展;既要考虑情感、态度的发展、形成又要注意知识、技能的学习。

(一)目标的表述方式可以是教育性的也可以是发展性的 目标是一个教学活动所希望达成的标准、指标,目标的指向应突出重点、兼顾多项

对于儿童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诸如:情感、态度、认知经验、技能以及观察力、想象创造等。但是作为一个具体活动来说,由于时间的短少,涉及领域的不同,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和本次活动的重点,筛选出主要目标。

(二)目标的文字叙述应精确、具体、有可操作性

(三)目标应兼顾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

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已逐渐从面向全班的知识传授型——要求人人同时起步学会什么,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力求使每个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作为任何一次教学活动,教师都应增强目标意识,每个活动的目标越清晰越具有教育价值,越能促进幼儿发展。但是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写出几条目标而不认真思考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次教学能否达成等问题

二、关于教学活动的准备

任何一次教学,教师都必须根据课题目标、课题内容作认真的准备,教学准备应该包括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两部分。

(一)物质准备要考虑周到、适宜

物质准备是对于每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具、学具、操作材料、场地等的思考和准备,物质准备充分可以保证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物质准备而忽视孩子的经验准备、心理准备,因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准备应重视儿童的经验准备。

经验准备是教师在备课时对儿童已有基础的分析,教师要树立过程意识,即幼儿的学习、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做到前面的活动为后面的活动作好准备,即前面的活动成为后面活动的铺垫、基础,后面的活动应该是前面活动的发展、提高、升华。只有重视儿童的经验准备才能不断引导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建构新的经验。

例如:大班散文《秋天的雨》

准备:

1.观察、感受过秋天明显的季节变化

2.朗诵的录音带、欢快的轻音乐

3.图画纸及多种美工材料

析:教师在备课时,考虑“教学准备”这一环节时能从儿童认知规律出发在“观察、感受过秋天明显的季节变化”的基础上再学习散文,这样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散文的意境、内容和情绪情感。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过程应突出重点,提高主要目标达成度

幼儿园一次教学活动一般只有十多分钟到二十分钟,即使大班后期也只有三十多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教师要增强“目标意识”,围绕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重点线索,始终思考“儿童在活动中要获得什么”“我应如何设计来促成幼儿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并以这两条线索去设计活动,写明“让幼儿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 ”

或“教师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努力保证幼儿在活动中有显著的收益。好的教学过程应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应突出重点,分析可能出现的难点,使目标在循序渐进的环节中自然达成。

例如:数豌豆(中班、数学)简要过程:

1、感知豌豆夹中豌豆的数量。

看看豌豆夹的外型特征,数数豌豆夹中豌豆粒。

2、剥剥、数数、记记。

每人二个豌豆夹,剥后数一数并用自己的方法作记录。

3、分析记录单:

重点:怎样记录看得清楚?

豌豆夹里的豌豆粒一样多吗?

4、再次操作:

用清楚的方法记录3—5个豌豆夹中的豌豆粒。

5、交流并小结

讨论:豌豆夹里的豆宝宝一样多吗?最多的几粒?最少的几粒?

析:豌豆夹中豌豆粒的差异,可以引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积极性,过程紧紧围绕剥豌豆、数豌豆展开:一个豌豆夹里有几个豆宝宝?多的有几粒?少的有几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为幼儿展现自己的数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又在同伴交流互动的学习情景中,感受记录的不同方法,同时又在分析过程中逐渐把握“怎样才能把几次操作的结果表述清楚”,…….这是一种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比较最多的有几粒和最少的有几粒,

不仅进行了数学能力培养,更调动了幼儿到生活中继续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二)选取合适的方法、途径,讲究教学的实效性。

在基于对教学内容分析、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了解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方法、途径,考虑活动的每一环节。避免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方法的多样”“活动的丰富”和“花样的翻新”等去设计一些与目标和内容没有关联的活动步骤,把简单的事变复杂了,高投入低收获,甚至起反面作用。由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结构性较强的活动,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活动的整体性,强调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的统一。

(三)活动过程应努力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已逐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现知识的过程,更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的过程。活动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幼儿,应努力把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主建构的过程。如果教师不能从“指挥”转化为“指导”,在过程设计中就会表现为形式上的创造性。

总之,一个好的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也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再现,更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体现。只要教师努力学习、潜心研究、勤于思考、不断反思,就一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设计出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2篇:第七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案

第七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识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了解幼儿园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

2、解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原则和方法。

3、会运用幼儿园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指导策略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设计和组织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4、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重点:

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原则、方法;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幼儿园教学的原则;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操作练习法等

第一节 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

2、把握幼儿园教学的特点以及原因。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学的含义;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的案例;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的实录;了解幼儿园和小学教学的情况。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教学的概念 【案例陈述】

大班,某个星期一早上,有个幼儿说到自己周末上超市购物的经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大家争相回忆起自己上超市的有关经历。“超市有玩具卖吗?”有个幼儿若有所思地问。“有啊!”另一个孩子马上回答。“那超市里还有什么东西呢?”于是,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大班教育目标的需要,教师设计组织了以“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到超市参观;每个孩子尝试用一元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们和教师一起津津有味地分享自己采购的食物、谈论自己在超市购物过程中的发现„„当谈到各自购买的食物时,有个孩子说:“我买的酸奶最好喝。因为这是我妈妈单位做出来的。”(这个孩子的妈妈是某酸奶公司的)这一下,孩子们的新问题又来了:“我买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面对幼儿的新问题,教师调整自己的方案,开始新的教学设计„„

【分析讨论】

1、幼儿园教学内容是由什么引发的?

2、幼儿园教学的设计与组织有怎样的特点?

3、幼儿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4、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归纳小结】

1、幼儿园教学的内容是由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的。

2、幼儿园教学的设计与组织是有目的性与计划性的。

3、幼儿园教学是以帮助幼儿获取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经验为目的的。

4、幼儿园教学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幼儿园教学理解为:幼儿园教学是指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以获取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案例陈述】:教学实录片段 片段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师: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重点介绍的是猫。课文写了几只猫呢?

生:课文就写了一只猫,课文第4段第一句“它小时候可逗人爱哩!”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

1、

2、3段写的是大花猫,第4段是写它小的时候。

师:你读书真仔细,还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大家快速默读全文,找找重点句,划划重点词。

生:这是一只性格有些古怪的大花猫。

生:这是只老实的、贪玩的、非常淘气的,但又尽职的猫。

师:这篇课文重点介绍的就是猫的性格特点。大花猫性格古怪,小时候又很淘气,作者是不是讨厌它?

生:不,作者非常喜欢猫。

师:对,正因为小花猫更可爱,所以写作时作者先写大花猫,再写它小时候。大家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句、中心句和总起句,读懂了课文,理清了文章记叙的顺序,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现在,大家细心地读读课文,划划具体表现猫“可爱”的句子,再挑

一、两处你觉得猫最可爱的地方,谈谈你的体会,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片段二: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

一、了解石头特征

1、玩石头

(1)教师玩石头,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幼儿徒手玩石头,教师个别指导。 请小朋友说一说玩的什么游戏,教师小结。 (3)提供辅助材料玩石头。

展示玩的活动,相互看一看,试一试。

2、分组活动

先看看、摸摸、捏捏,再讨论石头的特征和作用。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有趣的玩法,老师奖励你们每人一块石头。看一看,你的石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捏一捏是软的还是硬的。” 幼儿互相讨论并交流。

【分析讨论】

通过上述两段教学片段的比较,结合你所了解的有关幼儿园教学和小学教学的情况,以及幼教专业知识,分析并讨论:

1、幼儿园的教学与小学教学有何不同?

2、幼儿园教学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归纳小结】:

幼儿园教学和小学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幼儿园的教学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与启蒙性 (1)原因分析:

幼儿生活经验较贫乏,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理解能力较差,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2)具体表现

生活性:幼儿园教学要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的感性经验出发,其内容和途径必须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幼儿的实际需要。

启蒙性:在幼儿园教学中,注重在认识简单的事物和现象中,引导幼儿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注意通过教学丰富幼儿的有益经验,帮助幼儿学习并适应生活,获得粗浅的知识,使他们的经验和视野得以拓展。

2、教学方法的游戏性、情境性与活动操作性

(1)原因分析:一方面,与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关,由于幼儿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对事物的理解依赖情境和形象,以及他们的注意容易分散等等原因。另一方面,幼儿主要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活动来获得经验,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幼儿园教学是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强调每个幼儿的实践与参与。

(2)具体表现:

游戏性和情境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要借助一定的游戏或情境,加强幼儿注意的持久性,唤起和调动幼儿的有关经验和感受,吸引他们在游戏的假想情境中积极地交往、活跃地想像、主动地表达„„在玩中学。

活动操作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鼓励他们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或者摆弄摆弄„„以帮助他们在多种活动中更好地认识环境中的事物。

3、幼儿园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1)原因分析: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既有共性,也存在个别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贯彻面向全体,照顾个别差异的教育原则

(2)具体表现:组织教学需要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4、幼儿园是以口头言语进行教学

(1)原因分析:由于幼儿第二信号系统的概括性很差,第一信号系统仍占优势,思维有很大的具体性。

(2)具体表现: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不强调用文字课本教学。在运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直观教具相结合。

【观点辨析】: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不同之处。 分析要点:此观点是对的。

相同点: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都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实施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

不同点:幼儿园教学和小学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第二节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与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2、理解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理解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录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案例学习,讲解幼儿园教育构成要素

【案例呈现】

秋天到了,幼儿园里的果树都挂满了果实。一场秋雨打落了很多成熟的枣儿,有一天,孩子们在院子里还捡到了一个已经变黑的核桃。孩子们对成熟的果实的兴趣,引发了我开展“幼儿园的果树”活动的想法。这一活动从“找幼儿园结果的树”开始,巧妙地渗透了许多相关的数学教育内容,培养了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生活当中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找到结果的树

“幼儿园有多少结果的树,怎样才能找到结果的树”成了孩子们要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幼儿园里所有结果的树都找到,并且还能让别人也知道你找到的是结果的树呢?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立刻引起了孩子们激烈的争论。 “我一看就知道。” “我站在结果的树那儿。” “我抱着它。”

“你也不能老站在那不动呀,你不睡觉、不回家了?” “贴标记,把我们的标记贴在树上。”

“用三角形和正方形贴,正方形代表结果的树,三角形代表不结果的树。”

于是,一个个正方形和三角形标记做成了。孩子们自然分成了两组,兴致勃勃地分头去贴标记。统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怎么能知道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 我向幼儿提出了新问题:怎么能知道? 【问题研讨】

(1)教学过程中活动的主体是谁? (2)教师与幼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3)教师是如何使幼儿获得发展的? 【归纳小结】:

(1)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与幼儿。

(2)幼儿园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双边活动的过程,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关键因素。 (3)幼儿园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幼儿园教学过程理解为:幼儿园教学过程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获得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通过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问题讨论】:根据上述案例以及你所观摩过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你认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包含哪些因素?它们分别在教学过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理论研讨】

1、教师

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是“教”的主体。 具体体现:

教师是“教”的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幼儿的榜样和幼儿潜能的发掘者。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和幼儿的实际需要,确定相应的活动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运用适当的方法,设计科学的环节来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2、幼儿

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具体体现:

(1)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

(2)幼儿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着种种差别。

3、幼儿园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1)幼儿园教学内容

学生阅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二部分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

教师提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划分为哪几个方面?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教学内容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总结:

A、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包含以下五大领域的活动: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学内容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内容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内容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内容

B、教学内容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是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完成教学目标的中介,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C、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内容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应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综合考虑体、智、德、美各育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并结合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益的,粗浅的,具有启蒙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运用教学内容时注意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各种教育因素,促使幼儿得到综合的发展。 (2)幼儿园教学方法与手段

作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 具体体现:

幼儿园教学还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内容,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选择和运用幼儿园常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技能,研究如何以方法与手段为中介,促使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来,进而获得充分的发展。

此内容将在本章的第节中进行详细深入的探讨

【问题讨论】:现实中,一些幼儿园有好的师资、生源和物质条件,但教学质量并不理想,“高耗低效”现象时常出现,请分析原因。

分析要点:主要是由于幼儿园教学过程各因素的利用不合理所致。因此,在实施教学方案时,我们既要考虑要素之间的关系;更要关注和研究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尤其是了解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水平状况和需求;有效控制和消除不利于幼儿发展和教学优化的因素,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2、初步具备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分析幼儿园教学实施情况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教学难点:初步具备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分析幼儿园教学实施情况的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理论研讨】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问题讨论:教师教幼儿认识老虎后,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老虎吗?”,幼儿说“不喜欢,因为老虎会吃小白兔”,教师点头,继续问幼儿“那我们想什么办法对付老虎呢?”„„。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分析要点: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因为老虎是国家级保护动物;缺乏思想性,教师应该教育幼儿保护动物。因此,教师没有很好地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含义: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正确、符合客观规律,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应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教学的思想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施德育,促进幼儿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教师加强学习,以保障教给幼儿科学的知识,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的经验。 B、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科学回答幼儿的提问,帮助幼儿形成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 C、注重情感渗透,切忌说教。

2、积极性原则

问题讨论: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回忆)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分析要点: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应提供条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由此引出积极性原则。

(1)积极性原则的含义:积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引发和促进幼儿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得到发展。

(2)贯彻这个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科学选材、精心设计、灵活调整。

B、加强师幼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多通道参与和创造。

C、关注幼儿与众不同的行为,允许幼儿出错,促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发展性原则

问题讨论: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回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什么原则?

分析要点: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贯彻发展性原则。 (1)发展性原则的含义: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要能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树立终身可持续发展观念。 B、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科学选材。

4、直观性原则

问题讨论:某教师教大班幼儿认识春、夏、秋、冬四季,活动开始后,教师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春、夏、秋、冬”四个字,再给小朋友讲解四季的特征。你认为这位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是否合理?为什么?

分析要点:不合理。教师应该利用图片等直观教具引导幼儿讨论,由此引出直观性原则。 (1)直观性原则的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实物或教具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丰富其感性经验,使他们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2)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及幼儿实际恰当选择和运用直观手段。 B、直观手段要与训练幼儿感官结合。

5、活动性原则

问题讨论:教师教幼儿学习诗歌《小熊过桥》时,先示范朗诵一遍,幼儿跟读一边,再放两遍录音,幼儿跟读,最后幼儿分小组朗诵。你认为这位教师教学组织是否合理?为什么? 分析要点:不合理。教师应组织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理解诗歌的内容。 (1)活动性原则的含义:活动性原则是指教学时应保证幼儿充分地活动,以使他们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

(2)贯彻这条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幼儿组织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较多的同伴交往机会,吸引幼儿选择参加,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B、教师组织的活动要全面多样,以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C、相信幼儿,让幼儿放手活动,并注意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指导,在活动中促进幼儿个性协调发展。

【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案例一:芦苇趣多多(大班)

第一环节、活动开始阶段:亲近湖滩,感知芦苇的特征

教师带孩子们来到湖滩,他们有的亲亲芦苇,有的拉着芦叶握握手,有的把鼻子凑到芦叶上闻一闻,他们争着交流自己的发现。

这时,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却闷闷不乐,羡慕地看着同伴,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摘的芦叶都破了,我鼓励他们再去试试,或者去问问同伴,不一会儿,他们兴奋地过来争着告诉我“摘叶子的时候要又轻又快地向下拉”„„看着他们一脸的得意,我投去赞赏的目光。叶子在孩子们的手上被摆弄出了许多造型,有蚱蜢、小船、小蛇、蜻蜓、蜗牛等,个个非常开心。

第二环节、活动发展阶段:自主探索,发现芦苇的功用

来到探索区,孩子们围着芦苇有的看、有的摸,有的还拿来竹子比较。他们在自由、自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建构了知识。

突然“啪”一声,不知谁踩在了芦柴上,志远叫起来:“老师芦柴踩破了”老师:“为什么会破呢”?只见文文叫起来“呀!这是空心的”、小月说:“我奶奶就是把它放在地上压扁了,然后用板子把它剖开刮平了编席子的”。几个孩子围着我说:“老师,我们也来做做、编编好吗” ,“好啊!我们也来试试看,那边有工具”。我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点,把握时机,将活动的开展引入到高潮。

第三环节、活动高潮阶段:尝试制作,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孩子们便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他们有的在柴上跳、有的用木棍敲、有的用小锤锤、有的和家长推石滚子压,伴着“啪啪”声,他们越干越起劲。

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的动手起来。一会儿,一件件稚拙的作品出来了,有小扇子、小帘子、扫帚、帆船、席子、篓子、还有漂亮的芦苇贴画等,孩子们热情地拉着好朋友来欣赏自己的的作品。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但学会了一些技能,体验了探究的乐趣,还萌发了爱家乡的情感。

案例二:竹子(中班)

教师将幼儿带入竹林。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竹子。

师:竹叶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幼:老师,这是什么?(用手指着竹笋) 师:先看竹叶。(有些不高兴)

幼:这根竹子被人砍断了,里面是空的。 师:先看竹叶。(很不耐烦地) 幼:竹叶是绿色的,是长长的。 师:对。

幼:竹叶是黄色的。

师:错了,竹叶怎么会是黄色的呢?竹叶是绿色的。 师:再看看竹竿是什么样的? „„

2、分析讨论

在上述两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贯彻或违背了哪些教学原则?请具体分析。

3、归纳小结

A、在第一个案例中,教师贯彻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积极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

B、在第二个案例中,教师贯彻了直观性原则,违背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性原则等。

第三节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2、初步具有运用幼儿园教学方法理论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案例;幼儿园教学录像

教学方法:录像、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 【问题讨论】: 问题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问题二:这些教学手段是否完善?怎样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教学手段? 分析小结:

(一)目前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实物,图书,挂图、图片、照片,幻灯片、录像带,以及自制教具等。

(二)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应努力学习使用电脑、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等电化教具,尤其是利用电脑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图片和信息,自制多媒体课件,既方便快捷又经济,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有效手段。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某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时,幼儿始终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兴趣不浓,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具的准备不够充分、教师的教态不够亲切自然、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所致。

(一)活动法 【理论研讨】

含义:这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是实验法、游戏法和操作练习法。 (1)实验法

A、含义:实验法是教师提供一定的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和寻找这些变化或产生变化的原因,验证自己的设想。

B、运用实验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验的安全性。实验所用的器具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实验程序确实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独立操作的。

●教师预先操作实验,以形成完美的实验指导计划,并观察幼儿实验的全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实验法强调的是幼儿的亲自动手,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和归纳实验结果。 (2)游戏法

A、含义:游戏法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游戏组织教学的方法。 B、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既可以将游戏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用一个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使用游戏法时,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所采用的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所选游戏的目标和规则应与教学要求相吻合。

(3)操作练习法

A、含义:操作练习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实践练习而巩固和掌握某种技能的方法。 B、运用操作练习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和方法,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练习。 ●观察幼儿练习的情况,及时做出反馈。

【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一个幼儿抱着大皮球神秘地告诉老师:“老师,皮球还能拍呢” 。“你知道皮球为什么能拍吗?”教师反问她,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里面有弹簧。”边说边用两手按了按球。老师问:“你怎么知道有弹簧呀?”她认真地说:“我们家气筒上面有一个小弹簧,妈妈把小弹簧一打,就打进去了。皮球就能弹起来了。”原来,在气筒上有一小节弹簧,在打气的过程中,弹簧被压下去又弹上来,她便认为弹簧被打到球里去了。与小女孩交谈后,老师找来一个打气筒,鼓励她自己给一个瘪瘪的皮球打气。操作开始,老师引导她将气筒口对着自己的手心打气,看看到底有没有弹簧出来;打好气之后,又让她将皮球中的气挤到手心,看看打进皮球里去的到底是什么„„最后,小女孩终于确认皮球里装的不是弹簧,而是空气。

(2)案例讨论:在上述活动组织中,教师采取了什么方法组织教学?教师在运用此方法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存在哪些不足?

(3)归纳小结:教师运用了实验法。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注意让幼儿有操作的机会;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和归纳实验结果。

(二)直观法

含义:直观法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常用的直观法主要有观察法、参观法、演示和示范。

【理论研讨】 (1)观察法

A、含义: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所选定的客观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方法。

B、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教学要求,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包括:确定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拟定观察计划,创设观察的环境条件。

●观察开始时,教师要向幼儿提出观察目的,用设疑等方法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先让幼儿自由观察,允许他们相互交谈,并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手势的指导作用,从幼儿的兴趣点切入,启发幼儿从不同方面感知并用语言描述观察的对象,学习观察的方法。

●观察结束时,要总结观察的印象,让幼儿将观察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条理化。 (2)演示和示范

A、含义:演示是指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做实验。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幼儿提供榜样。示范分语言示范和动作示范两种。

B、运用演示和示范法时应注意: ●演示和示范经常结合起来进行。

●演示的直观教具和实物要求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实验过程要清楚可见,便于幼儿观察。 ●教师的示范则要富有情趣,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而且力求化繁为简,突出难点重点。 【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生鸡蛋找出来? 幼1:看它的颜色

幼2:摸一摸它是冷的还是热的,冷的是生的,熟的是热的。 幼3:把它一转,生鸡蛋和熟鸡蛋转得不一样。 幼4:闻一闻,一个是有味道和,一个没味道„„ 师:你用什么办法 (教师巡回指导) 幼:我用转的办法。它转得有点快也有点慢。 师:它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刚开始有点快,后来就越来越慢。我不知道它是生的还是熟的。 师:那别的小朋友的蛋是不是也和你一样呢?

(寻找旁边的幼儿,先是看别人转了一次,又两人一起转了一次.) 幼:我找到吴宛柔的和我不一样,我比她转得快。 师:哪一个才是生鸡蛋呢? 幼:我想把它剥开来看看。 师:用你们的办法找到生鸡蛋。 师:你用什么办法?

幼:我用耳朵听的,我觉得我的是生的。 师:你是怎么听的?

幼:先把鸡蛋摇一摇,再这样听一听。 师:你听到什么啦? 幼:我听到它在动。 师:你哪里知道它动的? 幼:我的手知道它动了。

(2)案例分析:教师在此活动中主要让幼儿运用什么方法比较生鸡旦和熟鸡旦的不同?教师在运用此方法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存在哪些不足?

(3)归纳小结:教师主要让幼儿运用观察法比较生鸡旦和熟鸡旦的不同。优点:观察开始时,教师要向幼儿提出观察目的;用设疑等方法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等等。缺点:观察结束时,未总结观察的结果。

(三)口授法 【理论研讨】

口授法是一种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幼儿园常用的口授法有谈话与讨论、讲解与讲述等。 (1)谈话法

A、含义:谈话法是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某一个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方法。

B、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谈话必须在幼儿已具有某一方面知识和印象时才能进行。

●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允许幼儿争论。 ●谈话必须有明确的要求和步骤。 (2)讲解与讲述法

A、含义:讲解是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事物或事情。讲述则是运用语言向幼儿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的对象。

B、运用讲解与讲述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讲解与讲述都要求教师语言生动、形象、清晰、准确,富有感情,简明扼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容易理解和接受。必要时还可适当重复。

●根据需要,可将它与以下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如:讲解与操作相结合;讲解与设疑相结合;讲解与讨论相结合。

【录像分析】 (1)录像播放: 案例三:有趣的弹性(中班科学活动)

1、谈话引入,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察用力拉或压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外形变化。 B、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

小结:刚才我们玩了很多的玩具,当用力拉一拉、压一压或者跳一跳后,它们会变形,可是松开后它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这种现象就叫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感知物体弹性与力的关系

师:再请你们去玩玩那些有弹性的玩具,看看当你用力玩和轻轻玩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与同伴讨论

小结:当用力大的时候,弹性就大;当用力小的时候,弹性就小。

3、说说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地方,还有哪些地方有弹性?

师:有弹性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很多,请你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东西和我们今天玩的玩具一样是有弹性的? 幼儿相互讨论后请个别幼儿讲述

4、看多媒体,教师讲解,使幼儿了解古代和现代人们利用弹性发明的各种物品 出示多媒体一一介绍:弓箭、沙发、弹力绳、手风琴、冲气玩具、弹簧床、拉力器等等

小结:弹性的用途很多,我们的生活上,学习上都有弹性的物体,工业、建筑等行业也都需要弹性的物体。

5、发散思维 ,进一步感知弹性

师:刚才我们玩了,看了那么多有弹性的物体,现在我请你们来当一回小小发明家,我们一起发明有弹性的东西,好吗?那么你想发明什么呢?它有什么用?

幼儿相互讲述后请个别幼儿讲述

小结:你们真会动脑筋,我相信我们的小发明家将来一定能发明出许多神奇的弹性物品。

6、音乐游戏——变变变

(2)录像分析:教师在哪些环节运用了口授法?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3)归纳小结:此活动中,教师基本上在每一个环节都运用了口授法,如第

一、

二、

三、五环节中的谈话法,第四环节中的讲解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法、示范法和操作练习法等。

【操作练习】

(一)练习内容:运用所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水的三态”。

(二)练习要求:过程详细;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科学合理。

(三)练习步骤:

1、每一位学生设计一个方案。

2、分组讲述自己的方案,小组互相评议。

3、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要点:

A、汇总不同的教学方法。 B、分析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

C、总结几种最恰当的方法,提醒教学方法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

教学内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教学的设计要求

2、能运用幼儿园教学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和设计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的案例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案例分析】

1、案例陈述

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计划——听雨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和喜悦的情趣,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2、倾听雨点落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增强对声音的敏感性。

3、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用录音机录下大小不同的雨点声音。

2、雨伞、塑料盆、铁桶若干,沙锤、碰铃、三角铁若干。

3、选择一个下雨天组织此活动。活动过程: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听雨》,引起幼儿的兴趣,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

2、在户外观察下雨的情景,建议幼儿在雨中走一走,看一看雨点在空中像什么?落在地上又怎么样了?踩一踩地上的雨水,说一说有什么感觉?用手接雨水,说说不同大小的雨点打在手上的感觉。

3、仔细听一听不同大小的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雨点落在水泥地上、草地上、树上、池塘里和雨伞上等不同物体上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的雨景和听到的雨声以及雨点的节奏画在观察记录本上,自由地和同伴互相交流。

5、教师再次朗诵散文诗《听雨》,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体验编进诗句并集体朗读。

6、教师播放自己事先录下的雨点声音,幼儿根据自己听到的大小不同的雨点声,编出各种各样的节奏,并尝试用声音、动作和一些玩具、废旧物品、打击乐器等表现下雨的情景或不同大小的雨点的声音、节奏。

7、教师从幼儿创编的节奏中挑选一些有特点的加以组合,编成一首节奏乐,并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声音或乐器表现小雨、中雨和大雨呢?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8、幼儿讨论:下雨天,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活动延伸:

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创作以“下雨”为主题的绘画。 2、案例讨论:

(1)幼儿园教学计划包括哪几个部分? (2)每一部分有什么具体要求? 3、归纳小结

幼儿园教学计划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等几个部分。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指某一次具体活动中幼儿应获得哪些情感体验与态度,掌握怎样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得到哪些方面的能力发展,增进哪些知识与技能等。

(2)活动准备:指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在该活动开展之前所需要做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准备。 (3)活动过程

包括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开始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基本部分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以实现活动目标的过程。

在结束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小结幼儿学习的情况,并对幼儿的学习经验给予评价,引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

设计活动过程时,既可以按三个部分书写,也可以按照活动进行的先后次序逐条写出。 (4)活动延伸

有时,在某个活动结束之后,还可以引发并组织其他的活动以促使该活动目标更好地达成,这些都可以写在活动延伸部分。它属于机动部分,是幼儿园教学连续性的具体体现。

【操作练习】

1、练习内容:以“冬天的雪”为活动内容,设计一个大班科学活动计划。

2、练习要求:格式规范;内容详细;教学中恰当运用多种方法;,能认真贯彻幼儿园教学原则。

3、练习步骤:

(1)学生设计教学计划。

(2)学生呈现自己设计的教学计划。

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并简单介绍自己设计的教学计划。 (3)师生共同点评。 点评要点

(1)格式是否规范 (2)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 (3)是否正确地贯彻了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教学组织与指导策略。

2、能运用幼儿园教学组织与指导策略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知识,初步具备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指导策略;分析和设计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难点: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方式的科学运用;分析和设计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的案例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一)科学运用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方式 回忆:什么是直接“教”?什么是间接“教”? 【理论研讨】

直接“教”和间接“教”时应注意的问题: (1)运用直接教学方式时,教师应注意在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体验,利用直观教具和材料,较多地运用启发、暗示和游戏的方法,和幼儿进行言语和非言语的多种方式的沟通,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切忌简单地灌输。

(2)教师运用间接教学方式时,应注意灵活地协调物质环境、幼儿同伴和教师自身的关系,准确把握和抓住幼儿的兴趣所在,给以及时有效的支持。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小班“好玩的塑料袋”活动中,教师首先出示塑料袋,告诉幼儿塑料袋除了可以装东西外,还是一样很好的玩具,接着,教师演示将一个塑料袋的袋口扎紧,变成“气球”玩,并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小不同的塑料袋并探索它的多种玩法(教师交代探索的任务并演示,这是直接教学)。幼儿很快找到了很多玩法——将塑料袋抛向空中;扎紧袋口当球踢;背在背上当背包;将两只脚套进袋中学袋鼠跳;将袋子套在头上装“蒙面人”等等(利用材料促使幼儿自己发现多种玩法,这是间接教学)。当一个幼儿介绍自己用袋子扮“蒙面人”的玩法时,教师提醒幼儿应注意安全(直接教给幼儿有关自我保护的常识,是直接教学)。大约六分钟之后,大部分幼儿由于找不到更多的玩法而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了,观察到这种情形,教师马上请幼儿看一看他的新办法撕开袋口,将塑料片围在腰际变成“裙子”(当幼儿的探索出现困难时,教师运用直接教学,暗示幼儿在新的思路下探索并拓展玩法,对保护幼儿的自信心、保持其继续探索的兴趣和培养幼儿求异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在教师的提醒下,一些幼儿马上用撕开、捆扎、粘贴等方法将塑料袋变成了“头巾”、“衣服”、“袋子娃娃”、“塑料袋长绳”等等,其他幼儿也纷纷效仿(借助材料和同伴环境,促使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是间接教学)。

(2)案例分析: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是怎样将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

(3)归纳小结: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有机结合的分析已呈现在案例之中。这个例子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教师需要将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情境需要,交替运用两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

(二)指导幼儿自主学习【理论研讨】:

(1)含义: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调控。

(2)幼儿自主学习的特点:更多是指向学习品质的,即强调幼儿应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有主动学习的表现,善于发现问题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不是等待和依赖教师的帮助等。

(3)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幼儿的自主学习:

A、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创设环境,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原有经验提供不同的可操作材料,并使材料蕴涵教学目标,鼓励幼儿对材料进行多种组合操作,力求通过幼儿对材料的自由摆弄实现教学目标。

B、教师应放手鼓励幼儿探索和操作,关注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主动自主地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而不必对幼儿的探究作过高的知识要求。

C、教师还应观察幼儿操作的情况,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敏锐地感知幼儿在学习中所面临的困难,通过问题情境与开放性问题的提供,促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幼儿的学习给予及时有效的支持。

【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在美工区的墙上陈列着一组为幼儿创设的自我学习的环境:剪衣服。我巧妙地用图示法展示了如何把一张正方形手工纸剪成一件衣服的每一个步骤。有不少幼儿就是这样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自我学习的。邵周茗来到了这里,拿起了手工纸和剪刀„„“烦死了!烦死了!”邵周茗显得不耐烦了,一边嚷,一边把手里的剪刀和纸往桌上一扔。我听见了走过去说:“剪坏了吗?你只试了三次,上次老师可是试了五次,第六次才成功呢!这样吧,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你仔细看看墙上衣服的剪法,是从哪一边剪才不会断开?”邵周茗又开始了第四次尝试,她先是走到墙边,把图示翻开看了看,再回到座位,拿起了剪刀。纸张在她手里不停地翻转,她似乎无法确定应从哪一边入手。终于,她动手剪了,这次,是从对折纸开口的一边剪的,这也就意味着她的衣服不再一分为二了,只是在衣服的袖口上出现了一个小缺口,表面看来她己经接近成功,她自己也显得非常意外,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于是我便鼓励她:“真棒!只有一个小缺口了,你再试一次,连小缺口也没有行不行?” “行”她非常肯定地回答。尝到成功滋味的邵周茗心情好得很。这次她下手后速度很快,剪刀“咔嚓”飞舞起来,而就在即将剪完最后一刀时,她突然意识到手中的衣服又被一分为二了,于是她马上刹车,这回她剪出的衣服只剩顶端一线相连了。她用眼睛望着我寻求帮助,我对她说:“剪出来的衣服中间是不能分开的,你可以把墙上的样子拿下来仔细看看。”邵周茗接受了我的建议,将墙上的图示拿下来仔细研究,还把对折的图示打开看看,她看了一会儿似乎有些明白了,于是又开始了新的尝试。这次她找准了方位,特别小心地剪下了第一刀,最终当然是剪出了一件完整的衣服。

(2)案例讨论:在上述活动中,教师是怎样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

(3)归纳小结:教师希望幼儿成为一个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就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手鼓励幼儿探索和操作,在他们碰到困难或准备放弃时,教师要引导、激励他们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组织形式多样化

回忆:幼儿园教学有哪几种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讨论: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的是什么形式?(集体活动)集体活动能否替代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为什么?(面向全体,照顾个别差异的原则,促进全体幼儿得到更大可能的发展,要求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有机结合)

【理论研讨】 (1)小组教学的组织

A、教师在应成为观察者、支持者与合作者,根据幼儿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小组成员之间有效地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学习的成功。

B、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的特点确定明确的小组教学目标以及分组的原则。分组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C、建立必要的纪律和规范,使小组活动朝期待的目标发展。

D、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随时调控,确定对不同组的指导策略和指导的先后顺序等。 E、在小组活动结束时,一般还应该针对各组活动的情况进行集体讲评。 (2)个别教学的组织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还应注意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来设计和实施个别教学,并试图找到和每个幼儿相互交流的特殊方式,以满足每个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4、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

问题讨论:为什么幼儿幼儿所学习的内容最好是有联系的、综合的知识?教师如何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

分析要点:因为幼儿在生活中知识的运用是综合性的,同时教师应注重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地发展,因此,教师应挖掘每个活动素材中所蕴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力图在一个活动中促使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案例讨论:在前面散文诗《听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怎样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

分析要点:散文诗《听雨》讲述的是在下雨天里,蝴蝶妈妈引导自己的孩子——一只无聊的小花蝴蝶从倾听雨声中得到快乐的事情。在引导幼儿欣赏这篇散文诗的过程中,既可以使幼儿感受优美的语言(语言),又可以培养幼儿乐观的生活态度(社会),还可以鼓励幼儿倾听不同的雨点声以及雨点落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增强其听力,增进他们对声音的认识(艺术、科学),等等。

(二)观摩并分析幼儿教学活动

1、观摩内容:大班科学活动“会搬家的水”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以故事形式导入活动,设置悬念,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 看,动物新村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演示多媒体课件) (2) 互相讨论:小兔和小猴为什么争吵?

没有浸到水的一半纱布为什么也是湿的? 第二环节、实验、验证活动:水会“搬家”。

(1)幼儿带着故事中的问题利用纱布和塑料盆进行实验、验证。 (2)你们的纱布有什么变化?

小结:纱布之间有很小的缝隙,能吸水,这种奇妙的现象就叫做毛细现象。 第三环节、幼儿自选区域活动,主动获取信息。

鼓励幼儿自选探索区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玩一玩,进一步感知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A、语音区:

“听一听”让录音机告诉幼儿有关毛细现象的科学知识。 B、图片区:

“看一看”植物吸水的图片。 C、操作区:

(1)“做一做”小实验:新鲜白菜切去根放入红墨水中有何变化;医用采血细管如何吸红墨水的。 (2)“找一找”掰开已经吸了红墨水的芹菜、花菜、生菜等蔬菜的叶脉,看看里面弯弯曲曲的像红线似的“小细管”。

(3)“试一试”把白色皱纸做的花朵吸颜色水变成彩色的花。

(4)“玩一玩”不用倒的办法,想想怎样让小盆里的水住到宽敞的大盆里,分别用毛巾、海绵、棉花、纸等东西来尝试。

第四环节、引导幼儿大胆发问,互相讨论,教师释疑。 (1)刚才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些什么? (2)遇到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要向我们提问? 第五环节、延伸活动

(1)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找,发现还有哪些东西也会有奇妙的毛细现象,并向老师和小朋友介绍。 (2)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奇妙的现象可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大家一起来探索。

2、观摩讨论:在上述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较好地运用了哪些幼儿园教学的指导策略?还存在哪些问题?需如何改进?

2、归纳小结:

(1)是否科学运用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方式 (2)是否指导幼儿自主学习(3)组织形式是否多样化 (4)是否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

(5)其它:如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正确地贯彻了教学原则等。

【操作练习】

1、练习内容:在修改和完善大班科学活动“冬天的雪”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模拟组织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2、练习要求:根据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指导策略,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大班科学活动“冬天的雪”的教学计划;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模拟组织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3、练习步骤:

(1)布置练习任务

(2)学生修改计划,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八人一组,在微格教室模拟组织教学活动。模拟教学后,学生互相评议。教师在主控室全面监控。

(4)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重点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指导策略方面分析,先肯定学生优点,再提出改进意见。

第13篇:《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设计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并书写完整的教案。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教案上课。

3、情感目标:重视备课及教案的书写,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强化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设计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并书写完整的教案。

2、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教案上课。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优秀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人手一份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简单串讲前六章知识点,指出本课是对前六章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是本教程真正的核心。

前六章知识点为:

(1)认识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3)幼儿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教育活动设计 (4)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5)幼儿园早操活动设计 (6)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设计

2、摸索练习。 出示“有趣的长凳”这样一个幼儿园中班体育教学活动方案,让学生现场准备5分钟设计该活动,进而上台表述设计思路,以同学为小朋友展示教学过程。(难点)

3、新课讲授。

(1)、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2)、运用讲解法,教授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设计。教师主导,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为主。(解决教学重点)

4、【巩固与练习】

分组讨论,同样是“ 有趣的长凳”这个中班体育教育活动,通过本节课学习完善教案。(突破难点)

5、【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用练习的方式重复性的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6、【课后延伸】:

1.幼儿健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幼儿的健康水平?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学前教育专业组

2015年6月

第14篇:幼儿园教案教学活动穿衣服

幼儿园教案-教学活动:穿衣服

目的:

1、让幼儿初步学会穿衣方法

2、进一步认识衣服的各个部分,丰富词汇:领子、袖子、纽扣

准备:

每个幼儿一件衣服(可以是自己的外套),一件用袋子装好的衣服(教师用)

过程:

1、开始部分:

大公鸡喔喔叫,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兔子揉揉眼睛起床了,咦 ,衣服怎么不见了?小兔子急的哭了起来,小朋友快来帮帮忙,帮小兔子找一找衣服,提示幼儿到椅子下面去找一找。

衣服找到了,小兔子可高兴了,一边穿,一边还念起了儿歌,你们听:

教师一边用缓慢的速度念儿歌,一边示范穿衣服

“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了,”“吱吱扭扭上房子”

你们听到了吗?

提问:

a、“抓领子,盖房子”是什么意思?

b、“小老鼠”指的是什么?“洞子”指的是什么?

c、“吱吱扭扭上房子”是在干什么?

2、小兔子穿衣服真有意思,老师也真想学一学(教师再次示范穿衣,边念儿歌)

1、你们说小兔子穿衣服有没有意思啊?想不想学啊?幼儿学念儿歌。

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穿衣。

3、小兔的衣服都穿好了,让我们去活动活动吧。

第15篇:幼儿园教案与活动设计文档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音的危害。2.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二.活动准备:

录有乐音和噪音的磁带、打击乐器、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音和噪音,引起兴趣。

1.幼儿从外面走进教室,教室里播放优美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 音乐做动作。

2.音乐停。提问:直接问进来的时候听到什么?为什么听了之后你们会笑眯眯的?(幼儿回答:好听。)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到舒服,想不想再听一听? 3.继续播放音乐。突然音乐停,录音机里发出难听的拖拉桌子的声音。 提问:听得好好的,你们为什么把耳朵捂起来? 你们觉得哪一种声音好听,为什么?

4.小结:原来有的声音让人听了觉得舒服,也有的声音让人听了很难受。

二、区别噪音和乐音

1.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请你听一听,辨一辨哪些声音是噪音?哪些声音是乐音?可以用动作来表示。2.听到了哪些声音?

3.喜欢那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

4.小结:我发现小朋友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时,都是笑眯眯的,并做出优美的动作,这些声音称为乐音,还有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听到时都皱起了眉头,这些声音称为噪音,而不是乐音。

三、敲敲打打,感受声音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1.老师这里有许多打击乐器,你们觉得打击乐器会发出乐音还是噪音? 2.请幼儿自己试一试,并把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录下来,放给 幼儿听,是乐音还是噪音?你们快来听一听,刚才你们的小乐器到底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

3.怎样才能让打击乐器发出乐音?(幼儿一起演奏《小鸡小鸭》) 听后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是乐音还是噪音?为什么?

4.小结:原来同样是打击乐器,大家乱敲乱摇就会发出噪音,大家一起演奏 就会发出乐音。

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在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噪音和乐音?

2.噪音这么难听,我们都不喜欢噪音,现在请幼儿去找一找,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

3.你们找到了什么地方需要特别安静,为什么?

4.如果有些人在医院、寝室里大声讲话,发出噪音,那么你该怎么样?

五、活动延伸

幼儿一起制作静音标志

第16篇:幼儿园冬天教案幼儿园冬天主题活动设计

文档仅供参考

幼儿园冬天主题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冬天大雪纷飞,打雪仗,堆雪人,这些奇妙的景色,有趣的户外活动,会引起幼儿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我们正是利用这神奇的自然现象作为引球,开展以冬天为主题的活动。用各种形式激发幼儿从动脑,动口,动手,使其在丰富的自然科学的同时培养其对物的分类,统计的能力,及对艺术的表现能力,并锻炼他们的意志,陶冶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观察冬季自然现象,知道冬季气候的只要特征。2.了解动物,植物过冬的方式。 3.学习初浅的分类,统计知识。

4.学习用折剪贴等方式合作开展美工活动。

活动准备

1.大幅冬天背景图一张,有关动物,植物过冬的图片若干。2.音乐磁带.雪花头饰。

3.分类统计表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4.小动物图片,白纸.彩笔.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冬天到了

1.游戏>和音乐表演>导入主题____冬天来了。 2.请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说一说冬天的感受(天气冷,手冻僵了......)。

3.出示画面,激发幼儿寻找冬天的乐趣,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冬天的主要特征,启发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较连贯描述观察的结果,丰富幼儿已有的经验。

二)动物过冬办法多

1.教师小结,导入下一环节:人很能干,能想出很多办法使自己暖暖和和地过冬,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2.听故事>,请幼儿讲述动物过冬的办法,并将相应的动物图片贴入背景图中,帮小动物安家。

3.在幼儿观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动物过冬的办法(有换皮毛的.有冬眠的.有储存粮食的.有飞往南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方的)强调动物有适应季节变化保护自己的能力。

4.幼儿操作:按不同的过冬方式给图中动物进行分类,学习用表格统计。

三)植物过冬有办法

1.引导幼儿思考:人和动物都有办法度过寒冷的冬天,植物用什么方法过冬呢? 2.通过看图片,观察实物知道树木有落叶树和常青树几种,了解他们的过冬方式。

3.出示黄瓜西红柿,鲜花,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讨论:这些都是春夏的蔬菜.鲜花,为什么冬天也有呢?(让幼儿了解大棚养殖,玻璃暖房种植,给树捆草绳等人们帮助植物过冬的方式。

四)美丽的雪景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留住冬天吗?(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不停地轮换的)。2.讨论留住冬天的办法。

3.分组活动(折剪雪花.画雪人,帮小动物安家)然后合作布置一幅美丽的冬景图,把冬天留在我们的教室里。

活动延伸

五)暖和我们的身体

带幼儿到户外做走跑跳等交替动作的游戏,使幼儿知道冬天的天气寒冷,多活动能使身体暖和,教育幼儿不要怕冷。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宝宝不怕冷

背景分析:

天气冷了,许多幼儿怕冷都迟迟来园,而且很少出教室参加运动,活动起来也不积极,总是怕冷,心理作用使他们不敢到教室外面去。衣服穿得过多,使幼儿容易感冒生病,身体抵抗力下降,影响幼儿的健康,家长也不太放心幼儿早到幼儿园。幼儿带感冒药到幼儿园吃的人数也多了一些,给老师们增添了一些心理负担。要使幼儿少生病,就要培养他们去适应环境,多去感受天气的寒冷,还要多多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让幼儿健康发展。本主题采用幼儿喜欢的活动内容及形式来吸引幼儿参与户外运动,并通过引导幼儿去发现和感受冬天的乐趣,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案例描述: 案例一:

“今天早上来的时候,我觉的好冷哦,我的手都好冷,不信你碰下?”吴帆拉着张乐乐的手说着。

“真的好冰哦,不过早上来的时候也很冷的,我爸爸给我戴了手套了,所以一点也不冷的。”“戴手套手就不冷了,那我的耳朵很冷的怎么办呢?”

“耳朵冷就戴耳套咯,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漂亮的耳套,上面还有一个小白兔的,很暖和的哦,你也叫你妈妈去买一个呀。”袁令容很得意的说道。

案例二:

在上了“怕冷的恐龙”和儿歌“晒太阳”后,孩子们又开始发现不同于保暖的取暖方式,他们开始慢慢的有了尝试不同的思维的意识,有的幼儿甚至会在出去做操前说我们要去晒太阳/要去运动了!而不仅仅是我们要出去做操。一天上午在外面活动中,我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袁令容小朋友边跳边说:“晒太阳啰!”,顾嘉皓小朋友立刻就背出儿歌“晒太阳”。我也及时进行了鼓励。在运动之前我提醒他们回忆故事里的大恐龙是怎样取暖的。运动之后又及时地问他们是否觉得换暖和。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更加的爱上了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运动,了解了可以用儿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也变得不再怕冷,学会了好多不同的取暖方式。

分析:

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亲生体验来感受天气的变化。他们能根据平时爸爸妈妈给他们的穿戴来感受冬天的到来。对于冷了怎么办,他们已经很有经验了。通过互相的交流与沟通,幼儿之间能相互学习。因此在区角中,我投设了很多围巾、帽子等冬天的物品,增强幼儿对于冬天的感知与培养幼儿不怕冷的情感。

尝试提供不同的答案和时间,在老师及时的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经过提醒,孩子会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他们不仅会懂得运动能取暖这个简单的道理,还会借物抒情,用儿歌来抒发自己的理解。我想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这将是个很好的开始……

孩子们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了解一些常用的防寒保暖的方法,让幼儿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愉快地参与各项活动。现在,孩子们已经越来越喜欢运动。

文档仅供参考

第17篇:幼儿园活动教案《我的设计》

我的设计

(二)

设计意图:

我尝试让幼儿通过撕纸拼贴来塑造“自己的小狗”形象,同时借助油画棒添 画来完成富有童趣的“小狗的故事”。

目标:

1.学习用撕、卷、折、拼贴等技能塑造小狗,并能创造性地表现小狗的动态。

2.通过油画棒添画表现小狗的表情及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

准备:

1.丰富有关小狗的经验,如观察小狗,看小狗的图片,等等。

2.有撕纸拼贴的基础。

3.报纸(剪成方形),小棒(用于卷小狗的鬃毛),油画棒,固体胶,彩色纸(衬底),已撕好的小狗教具,兼作范例的小狗脸谱。

4.活动场地布置各种小狗图片。

过程:

一、自编故事引出课题

„„老巫婆念动咒语,小狗变成了一张报纸,你们能让小狗变回原形吗?

二、师幼共同探讨撕纸拼贴小狗的方法

1.回忆小狗的身休结构。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小狗图片,提间:“小狗长得什么样?”

2.论撕纸拼贴小狗的方法。

(1)小狗的脸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用披纸尝试撕出小狗脸部,并表述自己的方法,教师演示幼儿的有效方法并给予肯定。

(2)鬃毛可以怎么表现?(撕长条后叠加、撕长条后用小棒卷、撕长条后正反叠出波痕形。)

幼儿用披纸尝试撕出鬃毛,并表述自己的方法,教师演示幼儿的有效方法并给予肯定。这是活动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纸制小狗脸谱。

(3)鼓励幼儿自己撕出小狗的身体、四肢及尾巴,然后把它们拼成一只小狗。

3.讨论拼贴小狗的动态。

出示教具,和幼儿一起拼贴几种动态,引导幼儿观察动态与身体各部分之间拼贴摆放的关系。

4.用油画棒添画。

小狗变回原形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们先拼一拼,贴一贴,再用油画棒添画。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拼贴出小狗造型并大胆添画。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借助周围坏境中的图片进行观察、想象、创作。

四、展示、交流

幼儿互相欣赏、交流,讲讲作品中的故事,教师重点围绕撕、动态拼贴、情节刻画等随机点评。

第18篇:幼儿园教案三只小熊 教学设计

幼儿园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经典故事《三只熊》意在帮助幼儿认识大的、比较小的与最小的。从《小花园》主题活动中幼儿个别化学习来看,孩子们能够区分明显的大与小,但对中间的则无明确概念。主题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幼儿掌握按大小排序和匹配,对此我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乐意大胆表诉自己的想法。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和匹配。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对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匹配。

活动准备

三只熊图片,ppt,三只熊及大中小三只沙发(人手一份),粘贴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三只熊的图片,介绍熊的一家。

2.出示三只碗的的图片

提问:你猜猜看这三只碗是谁用的?

3.出示三把椅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三把椅子分别是谁坐。

二、看ppt,听一遍故事。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

2.小姑娘选择了谁的东西?为什么会选择小熊的东西?

三、操作体验

1.今天小熊一家要去买沙发,它们应该买什么样的沙发呢?就请小朋友们来给它们的沙发排排队,让三只熊坐到自己的沙发上。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1)沙发的排序是否有不同方法

2)能否按大小进行匹配

3.分享交流

1)找出和大家排列不同的方法

2)集体讲讲熊爸爸坐在最大的沙发,熊妈妈坐小一点的沙发作文人网 www.daodoc.com 你也可以投稿,熊宝宝坐最小的沙发。

第19篇:幼儿园教案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篇1:小马过河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小马过河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

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为难、难为情。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

活动分析:

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难点是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为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进行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互相讨论: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小松鼠却说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他们有什么不同呀?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欣赏课件,讲述故事,总结故事中讲述的道理。进行生活认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动脑筋想问题,勇于尝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 破。

二、展开 1 &nb sp;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

(3) 小马是怎么做的? 2 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 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 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三、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活动反思:

这一次的优质课活动进行完了,上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课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因此做一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仅以此为诫,好的继续发扬,不好

的加以改正。活动中有95%的幼儿掌握了故事内容,有80%的幼儿懂得了故事里的道理,现将优点与缺点一并分析如下:

一、将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

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故事又蕴含深刻的道理,存在着深与浅的相对性,这一点幼儿难于理解,因此我将这一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出示三种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进行比较,在高矮上加以引导,使幼儿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说的话,其实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所以在活动中我引导

幼儿从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出发,深入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并用故事中的原话来回答。

我是用flash做的课件,在做时只考虑到把主要故事情节展示给孩子就可以了,也许是自己的纵容,抑或是自己水平有限,课件的演示与故事情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时间上不能一致,这属于儿童观的不正确,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

四、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对幼儿进行常规上的培养

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的坐姿不正确,而有些孩子虽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讲出故事所讲的道理,但是回答问题时的站姿不对,回答时有些口吃(或者说是有些口头语),但是我都没有注意到,没有加以纠正。这也暴露了我的调控能力欠缺,对活动的控制能力太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活动的进展,从而使这一活动逊色了很多。 总之这一活动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也象同事们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做法,我想在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使活动的组织形成自己的风格。 篇2:新小马过河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计划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故事《小马过河》

教 师:唐家业

一、教材分析::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小马问老牛,老牛认为过得去;小马问松鼠,松鼠认为过不去。最后在老马的鼓励下,小马大胆去尝试,终于过了河。

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

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二、活动设计意图:

因本班幼儿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遇事不爱动脑筋,学习怕困难,我选择了《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让幼儿通过观看小马过河的经历,使幼儿懂得河水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而言的,从而知道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时还要亲自试一试的道理。才能使自己更聪明。

三、活动目标:

1、能记住故事中名称,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会讲述故事主要人物对话。(知识)

2、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 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能力)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字、词:驮、蹚、深、浅,磨坊、理解为难、难为情。难为情:害羞,脸面不好看;情面上过不去。仔细∶当心;细心。认真: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发展幼儿口头表达能力。有感情地分角色讲述故事。(语言)

4、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教育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情感)

四、活动重点:

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知道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

五、活动难点:

理解妈妈说的话。 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六、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1套、多媒体课件、知识准备:动物马、牛,松鼠的外形及认知。

七、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1、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看见过马吗?(集体回答)你们在哪儿看见过?(个别回答)你们看见过小马吗?看见过小马过河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看小马过河时遇到什么事,它是怎么办的?

2、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小马与老马,小马与老牛,小马与松鼠体形上的比较三

种小动物的高矮比较,涉及过河问题。为宝宝们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做铺垫。

(二) 基本部分:

1、教师不用教具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3)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3、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第二遍故事。

4、提问:讨论

(1)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了什么?

(2) 小马是怎么回答的? (3)小马驮麦子去磨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提问: 1)、老牛是怎么说的? (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松鼠是怎么说的?(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3)、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松鼠却说她的伙伴被淹死了。他们有什么不同呀? 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说的话,其实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老牛和松鼠他们有什么不同呀? 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小马与老马,小马与老牛,小马与松鼠体形上,将三种小动物的高矮进行比较。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从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出发,让幼儿深入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并用故事中的原话来回答。

(围绕故事中的情节与小朋友互动,提出问题,请幼儿互相讨论) 4)、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 5)、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6)、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进行生活认知:知道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5、幼儿分组分角色简述故事一遍。(老师当解说,每组幼儿饰演一个动物角色:老马、、老牛、小马、松鼠)

6、请每个幼儿练习讲述故事一遍。(幼儿自由结合分角色讲述故事。)

7、欣赏课件,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1、总结故事中讲述的道理。

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2、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延伸活动:继续为幼儿提供看图讲述的材料,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角色游戏:(看图片说话,不一定非得是原话,大意正确即可。)

小朋友自己找几位伙伴饰演以下几个角色:

1、老马

2、老牛

3、小马

4、松鼠,在表演区练习讲述。

活动反思:

一、将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

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故事又蕴含深刻的道理,存在着深与浅的相对性,这一点幼儿难于理解,因此我将这一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出示三种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进行比较,在高矮上加以引导,使幼儿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二、将故事中各人物的语言提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说的话,其实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所以在活动中我引导 幼儿从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出发,深入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并用故事中的原话来回答。

三、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对幼儿进行常规上的培养

有些孩子虽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讲出故事所讲的道理,

通过这堂课,我感觉到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生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必须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马过河》小音乐剧》摘要:

五度旋律音程伴奏。其他学生节奏乐伴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

◇课例:《小马过河》小音乐剧

讲故事人:从前,有只小白马,和他的妈妈一起住在一间小磨房里。马妈妈每天磨面,然后给河对面的张爷爷送去,拿到集市上卖。(音乐:马妈妈的音乐)

一天,马妈妈生病了,身体很不舒服,磨完面,她把小马叫过来

马妈妈:小马、小马! (音乐:马妈妈和小马),

小马:哎!妈妈、妈妈,有什么事呀!

马妈妈:小马,妈妈今天不舒服,不能给张爷爷去送面了,好孩子你能邦妈妈去送面吗? 小马:妈妈,我己经长大了,我也该学着帮你干活了,我会送去,您放心吧。 马妈妈:真是妈的乖孩子,路上要当心啊(帮小马扛上面,声响伴奏)??。

讲故事人:小马高兴地背着粮袋在森林小路上跑着(音乐:钢琴弹奏《草原英雄小姊妹》主题,左手主、属音五度旋律音程伴奏。其他学生节奏乐伴奏。)。突然前边-条很宽的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不知该怎么好、在河边走来走去??(音乐、音条刮奏、小马音乐反复奏),这时她看见不远处,牛爷爷在河边吃草,他赶忙跑过去问牛爷爷(牛爷爷音乐加小马音乐,河水音乐) 小马:牛爷爷、牛爷爷您好!

牛爷爷:小马你好呀!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小马:牛爷爷,我妈让我给河对面的张爷爷送面去,可这条河那么宽,它是深还是浅,请您告诉我,能过去吗?

牛爷爷:啊一这事儿很简单,这条河虽然很宽,但它的水很浅、最深的地方才到我的小腿,你可以放心地过河去。 小马:太好啦,谢谢牛爷爷!

讲故事人:小马来到河边,伸脚----刚踩下一脚(单面钹!),这时急急忙忙跳过-只小松鼠(音乐:小松鼠)边跳边喊

小松鼠:小马小马!你可千万不能下河呀!

小马:为什么?

小松鼠:你看,这条河,又宽又大、水可深呢(音乐:水声加上串玲),前天,我们的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到河里被水淹死了(哭声)。

小马:小松鼠你别难过,谢谢你告诉了我,让我好好想想。再见!(小松鼠下)(音乐:小马音乐) 讲故事人:小马心里打上鼓了: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到底这水是深还是浅?——我该听谁的呀!不行,我还得回去问妈妈。于是他又急急忙忙跑回小磨房。(音乐:同前小马跑音乐,速度快一点) 小马:妈妈、妈妈!(喘气状)(音乐:马妈妈与小马) 马妈妈:孩子,你怎么又跑回来了?

小马:我走到半路,迂到一条大河,我不知是深还是浅,问牛爷爷,他说水很浅,可小松鼠又跑耒说水很深,千万不能过。他们的一个小伙伴还刚刚淹死在诃里呢。我不知该怎么办好,只好回来问您了。

马妈妈:孩子,我总是跟你说,遇事要动脑子多想想。你想想,牛爷爷有多高;小松鼠有多矮,他们说的深啦、浅啦,你自己去比一比,你虽然设有牛爷爷那么高,可比小松鼠高多了!这水对你是深还是浅呀?我还告诉过你:干什么遇到困难要自己去试一试,这水到底是深还是浅,你下河去走走,深了就退回来,浅了你就走下去。自己亲自去做一做,你就会真正知道是深还是浅了??。

小马:妈妈、妈妈,我懂了,您放心吧!

讲故事人:小马于是又高高兴兴地上路了。(音乐:小马跑音乐,加一些小鸟叫声)很快,耒到了河边,(水声:哇鸣筒慢刮加串铃)这次他毫不犹豫地向河里走去。小松鼠又跑过耒说

小松鼠:小马小马,你不要命啦!(一把抓住小马往后拖) 小马:小松鼠,我想试一试,你那么小,我这么高,也许我可以过去呀,谢谢你的关心,再见!(音乐:淌水,木质类跟小马动作敲,散响类做水声)。小马走过河抖抖身上的水,高兴地向前跑。(音乐:小马跑路,同时加节奏朗诵) 集体朗诵:

小白马,爱劳动, 邦助妈妈去送粮, 迂到困难不要怕, 动脑筋,想一想, 动手动脚试一试, 再大困难难不倒. 小白马,爱劳动, 聪明能干人人爱.(音乐渐渐减弱,小马招手再见,下台。) 《小马过河》游戏活动

《小马过河》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其机智勇敢的精神。

【活动准备】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平衡木四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音乐伴奏下,老师组织孩子们进入活动场地,进行队形队列练习,大圈——小圈——圆点——四队体操队形结束。

2、听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每人一个沙包: 1)、幼儿自由玩沙包,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根据刚才孩子们的沙包玩法,集体练习。

2、介绍沙包的另一种玩法: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

玩法:平衡木四组,幼儿每人一个沙包 ,听到口令后,幼儿将沙包放于头顶上,两手平举,等上小桥——平衡木,平衡到达另一端,幼儿自由活动,也可以分组比赛活动。

规则:若沙包掉下或幼儿从平衡木掉下即为失误。

4、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自由练习头顶沙包两手平举的动作,老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幼儿练习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注意安全。

6、分组比赛:小马过河

7、幼儿自我评价。

三、活动延伸: 一起探讨沙包的多种玩法。

四、结束部分:

1、听音乐跟随老师做放松运动。

2、整理活动场地。

小马过河新编:

有小朋友都听过这个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提出要求:请孩子听过故事以后告诉我,今天老师讲的《小马过河》跟你以前听过的《小马过河》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有四个孩子听过后找出了不一样的地方!

1::原来故事里小马的妈妈要小马驮一袋麦子去磨坊里磨面粉,现在的故事里小马是要去参加运动会。

2:原来的故事里,小马第二次问的是小松鼠,现在的故事里小马问的是小羊。 3:原来的故事里小马是住在木房子里,现在的故事里小马是住在森林里。 4:原来的故事里小马听完了小松鼠的话,回家问妈妈了,现在的故事里小马没回家问妈妈,而是自己试一试。

孩子会思考了,我真的很高兴!

活动中习惯不好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有的有些进步,对他进行了表扬。对这些孩子是否设计一个观察记录表,记录他们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以及坐不住出现的频率,帮助他们取得一些进步。等有时间的吧! 篇3:《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到问题要动脑筋,从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懂得文章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咱班同学特别喜欢看动画片。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小马过河》的动画及整篇课文的录音)动画片看完了,那你能告诉我它叫什么题目吗?

板书课题:《小马过河》

二.初步读文进行感知

师:你想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边读边把你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小组合作认识刚才圈出的生字。

师:都认识了吗?那现在老师来考考你。(出示词卡:您好、深浅、拦住、甩尾巴、

麦苗、磨坊、趟水、前蹄、吃惊)针对重点词语让学生做动作,说一说是怎样记住的。

开火车读词卡。

师:看来这些词语都认识了。可是它们很调皮,有变成了单个的生字跑到课文后

面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快点试试吧!

生练习读生字。

做“指字游戏”。看谁指得又快又准。(“马棚”的“硼”在哪里?生:“马棚”的“硼”在这里。)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生再读课文了解里面有几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生汇报:我最喜欢小马。因为小马很愿意帮妈妈干活。它很爱劳动。它很有礼

貌。(师板画小马)

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读给大家听听。(指导朗读)

生:我最喜欢老牛。因为老牛很愿意帮助别人。

我最喜欢小松鼠。因为它很热心的帮助小马。

我最喜欢老马。因为它告诉小马遇事要动脑筋。

(生边回答师边板画,并引导学生读相关的段落或句子。)

师:为什么同一条河,老牛伯伯跟小松鼠说的不一样呢?(生自由发言)

如果小松鼠来到这条小河里,河水会到他哪儿呢?(师板画)

四.拓展总结

生:齐读老马的话。

师:以后遇到事情我们也要学会动脑筋。不能光听别人说也要亲自去试一试。在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事情自己去想了想又去试了试才成功的。(生举例)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

第20篇:幼儿园教案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篇1:小马过河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小马过河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

活动分析:

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难点是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为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进行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互相讨论: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小松鼠却说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他们有什么不同呀?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欣赏课件,讲述故事,总结故事中讲述的道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

二、展开 1 &nb sp;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

(3) 小马是怎么做的? 2 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 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活动反思:

这一次的优质课活动进行完了,上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课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因此做一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仅以此为诫,好的继续发扬,不好

一、将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

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说的话,其实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所以在活动中我引导

四、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对幼儿进行常规上的培养

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的坐姿不正确,而有些孩子虽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讲出故事所讲的道理,但是回答问题时的站姿不对,回答时有些口吃(或者说是有些口头语),但是我都没有注意到,没有加以纠正。这也暴露了我的调控能力欠缺,对活动的控制能力太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活动的进展,从而使这一活动逊色了很多。 篇2:新小马过河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计划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故事《小马过河》

教 师:唐家业

一、教材分析::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小马问老牛,老牛认为过得去;小马问松鼠,松鼠认为过不去。

二、活动设计意图:

因本班幼儿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遇事不爱动脑筋,学习怕困难,我选择了《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让幼儿通过观看小马过河的经历,使幼儿懂得河水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而言的,从而知道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时还要亲自试一试的道理。

三、活动目标: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字、词:驮、蹚、深、浅,磨坊、理解为难、难为情。难为情:害羞,脸面不好看;情面上过不去。仔细∶当心;细心。认真: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发展幼儿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教育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情感)

四、活动重点:

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五、活动难点:

理解妈妈说的话。 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

六、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1套、多媒体课件、

七、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2、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小马与老马,小马与老牛,小马与松鼠体形上的比较三 种小动物的高矮比较,涉及过河问题。

(二) 基本部分: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3)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4、提问:讨论

(1)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了什么?

(2) 小马是怎么回答的? (3)小马驮麦子去磨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提问: 1)、老牛是怎么说的? (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松鼠是怎么说的?(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围绕故事中的情节与小朋友互动,提出问题,请幼儿互相讨论) 4)、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 5)、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6)、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6、请每个幼儿练习讲述故事一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一、将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

二、将故事中各人物的语言提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三、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对幼儿进行常规上的培养

有些孩子虽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讲出故事所讲的道理,

通过这堂课,我感觉到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马过河》小音乐剧》摘要:

五度旋律音程伴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

◇课例:《小马过河》小音乐剧

讲故事人:从前,有只小白马,和他的妈妈一起住在一间小磨房里。

一天,马妈妈生病了,身体很不舒服,磨完面,她把小马叫过来

马妈妈:小马、小马! (音乐:马妈妈和小马),

小马:哎!妈妈、妈妈,有什么事呀!

马妈妈:小马,妈妈今天不舒服,不能给张爷爷去送面了,好孩子你能邦妈妈去送面吗?小

马:妈妈,我己经长大了,我也该学着帮你干活了,我会送去,您放心吧。

讲故事人:小马高兴地背着粮袋在森林小路上跑着(音乐:钢琴弹奏《草原英雄小姊妹》主题,左手主、属音五度旋律音程伴奏。其他学生节奏乐伴奏。

小马:牛爷爷、牛爷爷您好!

牛爷爷:小马你好呀!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小马:牛爷爷,我妈让我给河对面的张爷爷送面去,可这条河那么宽,它是深还是浅,请您告诉我,能过去吗?

小马:太好啦,谢谢牛爷爷!

讲故事人:小马来到河边,伸脚----刚踩下一脚(单面钹!),这时急急忙忙跳过-只小松鼠(音乐:小松鼠)边跳边喊

小松鼠:小马小马!你可千万不能下河呀!

小马:为什么?

讲故事人:小马心里打上鼓了: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到底这水是深还是浅?——我该听谁的呀!不行,我还得回去问妈妈。

小马:妈妈、妈妈!(喘气状)(音乐:马妈妈与小马) 马妈妈:孩子,你怎么又跑回来了?

小马:我走到半路,迂到一条大河,我不知是深还是浅,问牛爷爷,他说水很浅,可小松鼠又跑耒说水很深,千万不能过。他们的一个小伙伴还刚刚淹死在诃里呢。

马妈妈:孩子,我总是跟你说,遇事要动脑子多想想。你想想,牛爷爷有多高;小松鼠有多矮,他们说的深啦、浅啦,你自己去比一比,你虽然设有牛爷爷那么高,可比小松鼠高多了!这水对你是深还是浅呀?我还告诉过你:干什么遇到困难要自己去试一试,这水到底是深还是浅,你下河去走走,深了就退回来,浅了你就走下去。

小马:妈妈、妈妈,我懂了,您放心吧!

讲故事人:小马于是又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小松鼠:小马小马,你不要命啦!(一把抓住小马往后拖) 小马:小松鼠,我想试一试,你那么小,我这么高,也许我可以过去呀,谢谢你的关心,再见!(音乐:淌水,木质类跟小马动作敲,散响类做水声)。

集体朗诵:

小白马,爱劳动, 邦助妈妈去送粮, 迂到困难不要怕, 动脑筋,想一想, 动手动脚试一试, 再大困难难不倒. 小白马,爱劳动,

《小马过河》游戏活动

《小马过河》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平衡木四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每人一个沙包:

2、介绍沙包的另一种玩法: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

6、分组比赛:小马过河

三、活动延伸:

四、结束部分:

小马过河新编:

有小朋友都听过这个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提出要求:请孩子听过故事以后告诉我,今天老师讲的《小马过河》跟你以前听过的《小马过河》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有四个孩子听过后找出了不一样的地方!

孩子会思考了,我真的很高兴!

活动中习惯不好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有的有些进步,对他进行了表扬。 篇3:《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小马过河》

二.初步读文进行感知

面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快点试试吧!

做“指字游戏”。看谁指得又快又准。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2、生汇报:我最喜欢小马。因为小马很愿意帮妈妈干活。

生:我最喜欢老牛。

我最喜欢小松鼠。

我最喜欢老马。

师:为什么同一条河,老牛伯伯跟小松鼠说的不一样呢?(生自由发言)

如果小松鼠来到这条小河里,河水会到他哪儿呢?(师板画)

四.拓展总结

师:以后遇到事情我们也要学会动脑筋。

五.布置作业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