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31 12:06:29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1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这部书的精彩章节《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文章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以天外来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行为,说那些为了开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他们\"急匆匆来*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看起来和蚂蚁没有什么两样。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卑以自处,他想说明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惟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惟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它们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凝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人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像昆虫那样,发扬光大\"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的古老传统,经常接通我们与社会组织这个庞大网络的电路。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副标题为\"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让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从而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本文采用丁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明确】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明确】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布置作业

推荐第2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段;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建筑特征的独特论述。 【教学过程】 课前音画欣赏:

幻灯片展示中国著名古建筑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一、导入(略)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建筑特征;2.把握课文结构;3.感受传统文化。

三、预习检测

1.字音(略)

2.介绍作者梁思成

四、阅读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

(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2.句中的“文法”、“词汇”和“文章”分别喻指建筑中的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的相应段落找到解释)

文法(第14段):建筑的惯例法式,建筑的风格手法。

词汇(第14段):建筑学上的门、窗、枋、厢房、庭院等。

文章(第15段):建筑

3.欣赏中国建筑,引导学生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展示一:(学生展示特征

一、特征二)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个是个体建筑

特征,一个是群体建筑特征。

展示二:(学生展示特征

三、特征

四、特征五)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中国建筑的结构

方法,斗拱的作用,举折、举架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学生了解木材结构和斗拱的作用)

展示三:(学生展示特征

六、特征

七、特征

八、特征九)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介绍屋顶,着色,

装饰部件,用材方面的装饰)

(多媒体辅助学生了解屋顶的装饰、建筑的大红着

色、彩绘装饰、脊吻装饰、窗户装饰)

小结说明顺序:

按照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和外观装饰展开说

明的。

4.(展示四)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中国建筑与中华文化的相关

性。

明确:建筑中的“中庸之道”;建筑中的森严等级(以太

和殿脊吻为例)等。

5.(展示五)西方建筑的特点

6.梁思成先生在文章的第18段“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

间的‘可译性’问

题”,怎么理解“可译性”?

明确:用“语言和文学”为喻,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畅所欲言:

在强势的城市规划下,摩天大楼像雨季的洪水般涨过了老城南的头顶。南京老城南的躯体正暴露在大锤与推土机之下,拆迁工人们的钢铁机械对准了那些七架梁的木构大宅。死去的雕花门窗散落在倒塌的断壁与碎砖间,粗壮的梁木四处横陈,立向天空的几根残柱像巨型生物的残骸。曾被称为 “画船箫鼓”、“桨声灯影”的十里秦淮河畔,成片的河厅河房皆被夷为平地,只剩下几座省市级文保单位,茕茕孑立于瓦砾中。

思考: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怎样处理好建设新城市和保护古建筑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发言) 明确: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观象。(梁思成)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凝动的音乐,是永恒的艺术。(梁思成)

六、课文结构(略)

七、课堂小结(内容、结构、语言)

八、当堂检测环节

九、推荐阅读:

梁思成作品:《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千篇1律与千变万化》

十、作业布置

推荐第3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盈江一中201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高中课程标准 语文必修(5)

盈江一中201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2、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问题1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 盈江一中201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问题5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四)课外延伸

1、你一定很熟悉家乡的房屋建筑吧?说说这些建筑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在哪些方面又表现出现代风格?

2、用说明文的手法描写校园一处有个性特点的建筑物,不少于200字。

推荐第4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高二语文组 任啊云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①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中国国建筑的特征。②根据分层,归纳概括“文法”“可译性”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力培养目标:①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② 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根据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本文的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理清思路,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中国建筑的“文法”。

教学难点:一,对建筑术语如“所”“斗拱”“举架”的理解。

二、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㈠ 教学方式:

学习说明文,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学习说明文简洁明了的语言,并把学到的技巧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中。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了使本文的教与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三读:通过在预习的基础上浏览、精读、研读三步让学生逐渐深入地掌握课文知识。

2、设置情境:在课堂上,利用课件增强直观性,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说明对象。

3、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课外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建筑,比较他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㈡ 学习方法:

精读研究法: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揣摩课文,深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认识。

对比学习法: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西方的建筑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给大家展示几张图片,你能分别猜出这分别是哪里吗?(幻灯片展示著名建筑图片)。一个古老城市的一个重要符号,就是它独具魅力的古代建筑。这些美丽而典雅的古建筑,有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建筑大师梁思成走近中国传统建筑,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我国建筑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西建筑的比较,领略我国建筑的独特之美。

三、走进文本

(一)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的哪些段落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 明确:课文3——13段

(二)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 ①立体构成

单个的建筑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部分构成的 ②平面布局

(请学生从文本中找具体特征)一户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的空间”。 (四合院小模型展示)

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典型建筑是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堂屋),正房两侧有耳房,正房前后两侧各有东西厢房(东屋西屋),坐南朝北的叫做倒座房(南屋),正方住长辈,东西厢房住晚辈《西厢记》中小姐莺莺就住在西厢房,那么倒座

房谁来住呢?有句熟话“热东屋,凉堂屋,傻瓜媳妇住南屋”,倒座房是仆人住的,这也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强调的“贵贱有等,天幼有别”的礼制。 3木材结构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抢倒屋不大塌”,这种结构以梁柱承重,墙壁只做间隔作用,不承重,因此墙壁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如四根柱子支撑的凉亭,宿舍旁的凉亭。 4斗拱 ○作用:1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刀”,还具有装饰作用。

2在古代,斗拱的尺寸,斗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房屋的面积,小小斗拱,不可小觑。 5举拆举架 ○宋代称举折,清代称举架,其作用是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⑥屋顶

《诗经》描述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成就”。 ⑦颜色

大胆使用朱红色,并用彩绘来装饰 ⑧部件

大到结构部件,如梁头、额枋、斗拱,小到脊吻、瓦当、门环都具有很明显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⑨用材

有色的玻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

(三)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总结顺序 板书:总体——局部结构——装饰

(四)中国建筑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国的建筑,因为它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和风格,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称呼这种风格和手法的呢?

明确:“文法”、“词汇”。作者用语言文字作比喻,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五)虽然东西方建筑风格不同,表现的文化不同,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个民族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怎样理解“可译性”? 提示:在语言文字上,就是指不同民族的语言,语言形式虽不相同,但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互相翻译。

那么,建筑上所谓的“可译性”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19段,画出关键句子,并用自己语言概括)

明确:建筑上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风格、手法不同,但其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六)作者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并把它放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的层面为我们解读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目的何在?请看文章最后一段,找到答案。

明确:最后一段第一句。古为今用,继承优良传统,建造今天的建筑。

(七)了解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请同学们比较分辨哪组图片是中国的?哪组是西方的?说明理由。并思考:东西方建筑有什么不同?

明确:材质、外形等(西方:大量几何图形的运用,体现一种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一种强权意识)

教师小结:正如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所说,“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我们只有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建筑才有了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才有了灵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三、拓展探究

创新是必须以继承为前提的,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所了解的哪些建筑继承发扬了哪些中国建筑的元素?

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坐北朝南;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等。

不管时代怎样进步,建筑怎样融入现代元素,中国建筑都应有“中国”的地方。这中国元素的体现,来源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才有民族的灵魂,而且,我们应以历史的积淀而自豪。

教师总结:说实话,国庆假期,老师去四川是奔着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四川小吃去的。但是,学习了梁思成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在遗憾,没有用心品味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在观察你身边的古建筑或有机会寻访祖国名胜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蕴含。

四、课外延伸

一位旅美作家这样写道:“一样的星巴克,一样的玻璃大楼,站在家乡的路边,我却分不清这是北京、东京、还是纽约„„” 思考:看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什么感想?

请同学们搜集素材,形成文字,真诚地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推荐第5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

2. 学习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作者观点的方法,培养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雅典卫城、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英国的伦敦大桥、法国的凡尔赛宫、美国的白宫、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代表性的伟大建筑,成为人们精神的永恒家园。那么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建筑,有什麽样的特征呢?我们如何理解我们传统的建筑语汇呢?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中国建筑的美,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二、作者介绍: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三、整体感知:中国建筑的特征

1.解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2.结构脉络:

①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 •

②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3-13)

③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14-17) •

④作者最后提出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并提出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18-20)

四、研读赏析

1.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

体系独特

分布广阔

2.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②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③至⑤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⑥至⑨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具体分析:

⑴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 ①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 ②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⑵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③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④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⑤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⑶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 ⑥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

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⑦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⑧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 ⑨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3、小结:

•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

三、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这是比喻的说法,使得说明生动,让读者易于接受。

本文用“文法”来比喻建筑的“规矩”,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

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

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的风格,又具的独特性。

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

所谓类比,即是用不同类(相同类)的两种事物的比较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五、作者提出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讨论: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六、作业:

• 你一定很熟悉家乡的房屋建筑吧?说说这些建筑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在哪些方面又表现出现代风格。

推荐第6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

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1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

二、三”。

推荐第7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培养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其说明顺序 教学方法:

图片欣赏及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错批一人(马寅初),多生几亿;错批一人(梁思成),少了名城。”

三、分析课文

(一)默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段前标上序号) 第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第3-13段: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第14-19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 第20段: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

(二)探究九大“特征”的内涵、说明方法

1、个体建筑构成

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作诠释)

2、群体建筑构成

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 打比方)

3、结构方法

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4、斗拱

出示斗拱图片。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列图表 举例子 摹状貌 下定义)

5、举折、举架

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下定义 摹状貌)

6、屋顶的装饰作用

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作比较 引用)

7、颜色的选择——朱红

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举例子 作比较)

8、部件的装饰作用

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举例子)

9、建筑材料的装饰

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作诠释)

(三)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中 个别建筑构成 整

国 结构 群体建筑构成 体 总体特征 建 主 木材结构

筑 特征 斗拱 的 举折和举架 基 屋顶的装饰作用 结构方法 本 装饰 颜色的选择—朱红

特 次 特征 部件的装饰作用 局

征 材料的装饰作用 部 外观装饰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为了说明这种“文法”,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请举例说明。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

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

这是比喻的说法,使得说明生动,让读者易于接受。 本文用“文法”来比喻建筑的“规矩”,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

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的风格,又具的独特性。

这是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所谓类比,即是用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

——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5、理解 “文法” “词汇” “可译性” (1)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

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 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建筑的特点: A.规则性; B.独创性; C.情感性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题与本课的拓展练习。

2、观察民居并记录各建筑构件的名称。

推荐第8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材料]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三、析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四、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3)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引论。(1-2)

二、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3-13)

推荐第9篇: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11、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反复诵读,了解大概,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四、教学过程:(结合投影)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籍贯广东省新会县。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1915~1923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人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至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子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1.释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这两个字字统摄全文。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2.引子

第一段讲了建筑体系的分布情况,从文中“西至、冬至、南至、北至”等词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体系的分布极广;

第二段讲了建筑体系的历史情况,从文中“至迟、3500年来”等词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体系的历史长久。

作者通过这两段,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性,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3.基本特征:(观察投影上的图片)

立体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 。总体特征平面布置: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

,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结构方法: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

原理。

斗拱的作用: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 ,以减少梁的折断可 能,而且 结构方法

有装饰作用。

举折、举架的作用

屋顶: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

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颜色的使用 :“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外观装饰

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

木架部件。

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

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用材上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

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作者在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的时候,是按照先总后分,先主后次的顺序来写的,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

4.“特征”的形象表述:

1.词意理解:

“文法”——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有“拘束性”, 也有灵活性。

“词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2.句意理解: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解析: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

5.“特征”的外延:

词意理解:

“可译性”——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之所以需要理解,是因为各民族建筑的表现风格不一样;可理解的基础在于它们的“同一性质”。在文中,作者主要强调了各民族建筑在相同的内容中的不同形式。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

(总结文章结构,见投影)

6.“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

据历史记载,北京和平解放之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遭到不公正对待。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是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中国建筑史》)我们通过品读这篇小论文,研究透视其中一些关键语词所传递的信息,感受梁思成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尚的审美境界。

7.讨论、交流与学习(看投影欣赏图片)

① 你能不能举出家乡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

② 探讨中国古建筑的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的交融?

③ 结合所欣赏的图片,你认为中国的建筑和国外的建筑有什么异同?

五、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及相关的练习

2.回去预习下一篇课文

推荐第10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教师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看大屏幕上的成语:

绿树红墙精雕细刻富丽堂皇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勾心斗角美轮美奂 鳞次栉比金碧辉煌 (解释勾心斗角=钩心斗角;金碧:指国画中金色、绿色、蓝色三种颜料。)

(2)这些成语有什么共性?

——都与建筑有关。(勾心斗角:勾心:屋顶的四个檐角指向宫室的中心;斗角:四个檐角两两相对,像兵器要打斗。所以这个成语本义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来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3)这是通过成语看建筑,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图片,直观地欣赏一下建筑之美。——滕王阁、岳阳楼、**、故宫、脊吻、四合院、鸟巢、水立方、中国馆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

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

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1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根据各部分找到的关键词,共同写出本课的提纲(小组合作,写出提纲。)(投影:结构提纲)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3.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四、合作探究

1、什么是“斗拱”“举架”?

2、为什么你能很准确的找到斗拱和举架?本文文体是科学小论文。科学小论文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3、本文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还有的特点就是语言准确,比喻形象,深入浅出。结合课后练习二分析本文运用比喻的妙处。

补充: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五、问题探讨

(Ppt展示材料)北京解放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梁思成先生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毛泽东下令围城部队一定要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

一个月后,1949年1月,傅作义召集北平的学者名流开会。著名画家徐悲鸿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毁。”

康有为先生年逾花甲的女儿康同璧慷慨陈辞:“北平有人类最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绝不能毁于兵燹。”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建筑越来越多,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像梁思成先生描述般的建筑越老越少见了,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

图片:中国目前的建筑(受西方的影响)

少数回归民族传统的建筑(如北京西站)

如果梁思成活到今天,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大家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命运?

第11篇:高中历史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1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

二、三”。

第12篇: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1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

二、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难点: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1915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1) 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

二、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电脑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中外著名建筑图片)观察图片,选择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谈一谈为何这样选择,通过图片对比,说说中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最好用所学的成语描述。

明确:从颜色上,中国建筑以鲜艳的红、绿、黄 为主色调,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其他。(成语:如雕栏玉砌、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登堂入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 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 (过渡)先了解我们的作者梁思成

二、简介作者:(展示图片)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过渡语)筑专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解题:中国建筑——研究对象;特征(主关键词)——研究方向 2.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快速扫描课文,“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九点”, (分组合作:

一、二大组的同学梳理一至五的特征。

三、四大组的同学梳理六至九的特征。

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第二部分:中国建筑九个基本特征

一: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投影:人民大会堂图片)

二:在平面布置上,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 “有户外空间”。(插图为典型四合院的平面图及实物图)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三:中国建筑的以木材结构为主。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投影:“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插图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立体图)

四:“斗拱”是由一些斗形方木块和弓形短木构成的,它可以“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斗拱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投影:“斗拱的组成”图,武汉归元寺的斗拱图)

五:举折,举架的使用可以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投影:举架图例及斜面屋顶)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六:屋顶有巨大的装饰性,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投影:武汉归元寺“华武玄门”的屋顶)

七:在使用朱红和彩绘等色彩装饰上,中国建筑是最大胆的。(投影:朱红与彩绘建筑图片)

八:建筑构件经过各种形状的加工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投影:“霸王拳”“三福云”“脊吻”“瓦当”“门环”图片。) 九:在建筑材料上,有色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都有很强的装饰性。(投影:木刻、彩漆、浮雕、琉璃图片)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提问: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我们一个明晰的印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 学生思考。

(投影:九大基本特征关键词——“个别建筑的构成”“群体建筑的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举架”“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 提问:请大家再次观察关于九大特征的关键词,明确写作顺序。

明确: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投影,写作顺序)

(过渡)展示韩国仁政殿的图片,提问:通过学习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后,大家来判断这是不是中国的建筑呢?

明确:学生很可能会误认为中国的建筑。其实这是韩国的建筑。为什么韩国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会有如此惊人的相似呢?好,我们来看第一二自然段。看中国建筑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找关键词:“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表时间的词“公元前15世纪”“3500年来”讲的是历史的发展。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浏览文章 “14——20”自然段,点击关键词。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1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3.根据各部分找到的关键词,共同写出本课的提纲(小组合作,写出提纲。) (投影:结构提纲)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展示:文章框架结构示意图)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投影)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投影、图片)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合作探究

1、什么是“斗拱”“举架”?

2、为什么你能很准确的找到斗拱和举架?本文文体是科学小论文。科学小论文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3、本文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还有的特点就是语言准确,比喻形象,深入浅出。结合课后练习二分析本文运用比喻的妙处。 补充: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问题探讨

(Ppt展示材料)北京解放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梁思成先生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毛泽东下令围城部队一定要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

一个月后,1949年1月,傅作义召集北平的学者名流开会。著名画家徐悲鸿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毁。”

康有为先生年逾花甲的女儿康同璧慷慨陈辞:“北平有人类最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绝不能毁于兵燹。”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建筑越来越多,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像梁思成先生描述般的建筑越老越少见了,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 图片:中国目前的建筑(受西方的影响) 少数回归民族传统的建筑(如北京西站)

如果梁思成活到今天,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大家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命运?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作家: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大学,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预习检测

1、注音。

帷幕(

屋脊(

接榫(

穹窿(

) 埋怨(

埋葬(

翘起(

翘首以盼(

) 点缀(

辍学(

厦门(

高楼大厦(

) 角色(

凤毛麟角(

门槛(

直栏横槛(

) 哺育(

2、分辨词义

独特•独到

发掘•发现

独特:独有的、特别的。

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

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宫殿庙宇

直言不违

和颜悦色

随声附和 B.如鸟斯革

回廊抱厦

额枋梁架

宣宾夺主 C.砖石墁地

繁文缛节

高潮迭起

叠床架屋 D.招摇装骗

梳妆打扮

世外桃源

桃园结义

4、下列有关建筑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

厢: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 B.替木:联系檩与斗拱的短木枋。

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

额枋:檐柱之间的联系梁,用以承托其上的斗拱。 C.戗兽:垂脊上的兽形装饰构件。

墁:用砖、石等铺的地面。

瓦当:铜瓦的头部,上面多有装饰性的文字、图案。 D.垂脊:从正脊沿屋面下垂的脊。

正吻:正脊上的鸟兽形装饰构件。

正脊:屋顶前后两斜坡相交而成的脊,位于屋顶最高处。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脉络,理清线索: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二、合作探究

(1)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探究 阅读下一段材料,思考问题

良心与勇气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解放后,在教课的同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被邀请参加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梁思成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他不遗余力地建议保护北京城墙。他是那么钟情于它们。关于它们,他有那么美妙的构想: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乐;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成图书馆;护城河可以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

然而,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浪漫梦想而已。随之而来的一切现实却非他所愿,北海团城被拆了,**东西两侧三座门被拆了,古城墙被拆了„„

如今残留也是仅存的一段城墙,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而绵延数百里的北京古城的老城墙都被拆光了。对于深谙其文物价值的梁思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痛苦迷惑的了。

当北京古都已然消失之后,曾经竭力想保留其历史原貌特征的梁思成,就注定要成为人们不断提及、不断感叹的人物。

思考:当你觉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你能像梁思成那样站出来说话吗?你觉得怎么样做才是最合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___________的建筑体系。

(2)考古学家所___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独特

发掘

B.独到

发现

和 C.独到

发现

D.独特

发掘

和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

B.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 C.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D.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B.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同仇敌忾,立即奔赴抗击“非典”“禽流感”的第一线。 C.汉语有些字的构词能力强,认识了常用字便认识了许多词,但其中许多词仍不可以望文生义。 D.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选做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年安徽卷)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做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做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

)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学习反思

第13篇: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电脑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中外著名建筑图片)观察图片,选择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谈一谈为何这样选择,通过图片对比,说说中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最好用所学的成语描述。

明确:从颜色上,中国建筑以鲜艳的红、绿、黄 为主色调,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其他。(成语:如雕栏玉砌、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登堂入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 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 (过渡)先了解我们的作者梁思成

二、简介作者:(展示图片)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过渡语)建筑专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解题:中国建筑——研究对象;特征(主关键词)——研究方向 2.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快速扫描课文,“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九点”, (分组合作:

一、二大组的同学梳理一至五的特征。

三、四大组的同学梳理六至九的特征。

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第二部分:中国建筑九个基本特征 一: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投影:人民大会堂图片)

二:在平面布置上,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 “有户外空间”。(插图为典型四合院的平面图及实物图)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三:中国建筑的以木材结构为主。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投影:“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插图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立体图)

四:“斗拱”是由一些斗形方木块和弓形短木构成的,它可以“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斗拱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投影:“斗拱的组成”图,武汉归元寺的斗拱图) 五:举折,举架的使用可以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投影:举架图例及斜面屋顶)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六:屋顶有巨大的装饰性,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投影:武汉归元寺“华武玄门”的屋顶) 七:在使用朱红和彩绘等色彩装饰上,中国建筑是最大胆的。(投影:朱红与彩绘建筑图片) 八:建筑构件经过各种形状的加工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投影:“霸王拳”“三福云”“脊吻”“瓦当”“门环”图片。)

九:在建筑材料上,有色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都有很强的装饰性。(投影:木刻、彩漆、浮雕、琉璃图片)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提问: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我们一个明晰的印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 学生思考。

(投影:九大基本特征关键词——“个别建筑的构成”“群体建筑的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举架”“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 提问:请大家再次观察关于九大特征的关键词,明确写作顺序。 明确: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投影,写作顺序)

(过渡)展示韩国仁政殿的图片,提问:通过学习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后,大家来判断这是不是中国的建筑呢?

明确:学生很可能会误认为中国的建筑。其实这是韩国的建筑。为什么韩国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会有如此惊人的相似呢?好,我们来看第一二自然段。看中国建筑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找关键词:“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表时间的词“公元前15世纪”“3500年来”讲的是历史的发展。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浏览文章 “14——20”自然段,点击关键词。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1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3.根据各部分找到的关键词,共同写出本课的提纲(小组合作,写出提纲。) (投影:结构提纲)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展示:文章框架结构示意图)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投影)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投影、图片)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合作探究

1、什么是“斗拱”“举架”?

2、为什么你能很准确的找到斗拱和举架?本文文体是科学小论文。科学小论文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3、本文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还有的特点就是语言准确,比喻形象,深入浅出。结合课后练习二分析本文运用比喻的妙处。 补充: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问题探讨

(Ppt展示材料)北京解放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梁思成先生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毛泽东下令围城部队一定要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

一个月后,1949年1月,傅作义召集北平的学者名流开会。著名画家徐悲鸿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毁。”

康有为先生年逾花甲的女儿康同璧慷慨陈辞:“北平有人类最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绝不能毁于兵燹。”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建筑越来越多,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像梁思成先生描述般的建筑越老越少见了,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

如果梁思成活到今天,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大家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命运?

第14篇: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1

《中国建筑的特征》《中 国 建 筑 的 特 征》教学设计之一 中 国 建 筑 的 特 征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属于建筑学小论文。

文章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学家,梁思成学汇古今,融贯中西,一生留下众多的学术著作,其中不仅涉及到中国建筑史、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等学术领域,而且广泛涉及到建筑美学领域。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带有中国建筑师的典型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

立基于强烈的民族文化复兴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审美意识;

以“体形环境”为内核,追求社会、历史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精神; 兼收并蓄的艺术态度;

以辨证统一观念为特征的系统美学思想。

梁思成上述思想,在这篇文质柔美的小论文中,有着确凿的彰显。认真品读课文,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 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 【意图】

梁思成家学渊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染,且学贯中西,养成了谨严的治学风格。探究这篇小论文的语言运用,对于忽视汉语基本功训练的同学,是学习品味语言,锤炼文字的典范教材。善于透视关键语词所传递的语言信息,逐渐形成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对提高阅读和写作小论文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切入点】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简洁,严密,醒目,层次分明,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文,是关键的信息点,可引导学生由透视“特征”内涵入手,探究文本的内容。 1.“特征”的限定范畴 2.“特征”概念的引入

3.“特征”的要点及其逻辑分布 4.“特征”的形象表达 5.“特征”的外延联系

6.“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 【操作】

【讨论】 1。“特征”的限定范畴 【提示】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1 【讨论】 2。“特征”概念的引入

【提示】 从“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最迟在公元前15世纪”、“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年来”等语言信息分析,梁思成引入“特征”的概念并全面展开阐述,反映了作者宏观开阔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构成了这篇小论文的独特视角。 【讨论】 3。“特征”的要点及其逻辑分布 【提示】 作者按照事理顺序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 【讨论】 4。“特征”的形象表述

【提示】 小论文中,要做到形象而又准确地说明事物,必须注意语言的锤炼。梁思成善于运用高度概况的语词,来表达理性的思考。如“拘束性”、“灵活性”、“多样性”、“可译性”等词语,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同时,他也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阐述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关系。

如“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亲缘关系。

如“文法”和“词汇”的形象比喻,不仅是梁思成对建筑学理论的“惯例法式“和建筑构件、要素的形象概括,也奠定了梁思成具有中国特点的“建筑符号学美学”的理论基础。

【讨论】 5。“特征”的外延

【提示】 梁思成并非一味复古之人,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为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宏伟事业。在这篇小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进行对照联系。并在理论上提出“可译性”概念,辨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做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

【讨论】 6。“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

【提示】 据历史记载,北京和平解放之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中国建筑史》)。我们通过品读这篇小论文,研究透视其中一些关键语词所传递的信息,感受到梁思成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尚的审美境界。 2

第15篇:《中国建筑的特征》原创教案讲解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 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 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 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 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 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 50周年的清华建 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课题 。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 人, 梁启超先生之子。 1915年至 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到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 1931年。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他 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 他的学术著述, 是我 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文明演进, 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 中国建筑 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 早年就读清华大学, 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 筑, 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

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是再合适 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 并从地域和历史, 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 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 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 1500年时,这个体 系就 " 已经基本形成了 " ,并 " 一直保留到了近代 " ,在 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 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 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 " 户外的空间 " 。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 以 " 木材做立柱和横梁 " 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 " 现代的钢筋 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 " 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 说明斗拱的作用, 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 定义:拱是 " 弓形短木 " ,斗是 " 斗形方木块 " ,它们组合起来称 " 斗拱 " 。它不但可 " 用以减少立 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 " ,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 " 举折,举架 " 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 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 " 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 ,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 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 " 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 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 ,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

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 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 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 " 文法 " 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 风格,既有一定之规, " 有一定的约束性 " ,表现出 " 千篇1律 " 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 " 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 ,表现出 " 千变万化 " 的 一面。作者以 " 词汇 " 和 " 文法 " 为喻,说明了 " 建筑的 ' 文章 "' 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 的建筑相比较, 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 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 不但具有实用 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 " 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 ' 可译性 ' 的问题 " ,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 " 建 筑语言 " 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 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 " 文法 " 和 " 词汇 " 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 文。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可以看 作是引论; 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 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 " 为什么 " 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 " 文法 " 和 " 词汇 " , 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 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 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并不是平均用笔的, 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

难易程度有所侧重, 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 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 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 " 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 一 " ;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 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 " 中国建筑的 ' 文法 '" ?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 " 文法 " 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 " 中国建筑的 ' 文法 '" ,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 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 " 拘束性 " ,但也有它的 " 灵活性 " ,体现在具 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 " 可译性 " ? 【明确】这也是用 " 语言和文学 " 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 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 表达同一个意思, 语言形式却不相 同一样。所谓的 " 可译性 " ,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 " 同一性质 "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 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第16篇: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3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1.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2.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育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题研究。难点:课题选择。[教学过程]

一、重点选择家乡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

二、有条件的地方,可请专家重点介绍城市建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如上海外滩、小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现代楼宇区,石库门里弄、城隍庙老城厢,陆家嘴陈氏祠堂等1.课余集中分组或个人自行考察。2.确定考察课题、建筑名称、考察方式、考察内容。3.写出考察报告。4.课堂交流参考课题1.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记×××××2.从城市文化的变迁看石库门建筑3.由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宫殿描写谈起4.飞檐的装饰美5.青瓦·红墙·浮雕6.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或选择自己熟悉的家乡建筑。自行确定课题。交流

教师认真批阅学生的考察报告,并选择个性鲜明、材料详实的考察报告,课上交流。以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为载体,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探讨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的交融,探究中国建筑美学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层次。【相关链接】1.梁思成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籍贯广东省新会县。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1915~1923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人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至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子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2.梁思成论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1)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①中国始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其在结构方面之努力,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匠师既重视传统经验,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②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③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一系统之建筑自有其一定之法式.如语言之有文法与词汇,中国建筑则以柱额、斗拱、梁、搏、瓦、檐为其“词汇”,施用柱额、斗拱、梁、搏等之法式为其“文法”。虽砖石之建筑物,如汉阙佛塔等,率多叠砌雕凿,仿木架斗拱形制。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④外部轮廓之特异。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风格之特素。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2)属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他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至少有以下可注意者四:①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阙砖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②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古代统治阶级崇尚俭德。而其建置,皆征发民役经营,故以建筑为劳民害农之事,坛社宗庙,城阙朝市,虽尊为宗法、仪礼、制度之依归,而宫馆、台榭、第宅、园林,则抑为君王骄奢,臣民侈僭之征兆。古史记载或不美其事,或不详其实,恒因其奢侈逾制始略举以警后世,示其“非礼”;其记述非为叙述建筑形状方法而作也。此种尚俭德,诎巧丽营建之风,加以阶级等第严格之规定,遂使建筑活动以节约单纯为是。③着重布置之规制。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至儒教兴盛,尤重礼仪。故先秦两汉传记所载建筑,率重其名称方位,部署规制,鲜涉殿堂之结构。嗣后建筑之见于史籍者,多见于五行志及礼仪志中。记宫苑寺观亦皆详其平面部署制度,而略其立面形状及结构。均足以证明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于建筑平面之……分布上者,固尤深于其他单位构成之因素也。结构所产生立体形貌之感人处,则多见于文章诗赋之赞颂中。④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非士大夫之事。盖建筑之术,已臻繁复,非受实际训练,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非若其他文艺,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然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数千年来古籍中, 2 传世术书,惟宋清两朝官刊各一部耳。(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序》) 3

第17篇: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定稿)

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洛阳外国语学校方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三、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 1

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三、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第一部分(1-2):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3-13):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1) 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第三部分(14-17):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第四部分(18-20):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四、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1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五、问题探究

1、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六、写作特点

七、研讨与练习

八、板书设计

成就中国建筑体系的分布与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的\"文法\"与\"词汇\"

各民族建筑的\"可译性\"

九、教学反思

第18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探究式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

1 / 5

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知识能力整合]

●整体把握

1.文章主旨

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

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2.布局谋篇

第一部分(1—2):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第二部分(3—13):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第三部分(14—19)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第四部分(20):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写法借鉴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作者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概括时,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步步深入,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

2.作者大量运用比喻的方法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规律,把建筑的规律比作文章的文法,建筑如同作文章一样,有拘束性,也有灵活性,各民族建筑之间也有“可译性”问题。用这种方法说明问题,介绍事物非常清晰明确,通俗易懂。

[重点难点互动]

1.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答: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面布置

(二),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方法

(三),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

(四),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屋顶

(六),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特征的典型形象;色彩

(七),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能体会到梁思成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是什么。答: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带有中国建筑师的典型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立基于强烈的民族文化复兴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审美意识;以“体形环境”为内核,追求社会、历史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精神;兼收并蓄的艺术态度;以辨证统一观念为特征的系统美学思想。梁思成上述思想,在这篇文质柔美的小论文中,有着确凿的彰显。认真品读课文,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课后练习详解]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答案]作者按照事理顺序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前五个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后三个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2.在总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作者为什么称之为“中国建筑的‘文法’”?你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答案]“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三.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

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答案]见佳句品味1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答案]见佳句品味2

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答案]本题把建筑的各种类型和文章的多种体裁相比,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既要遵循一定的法式,又有多样性的表现。

四.你一定很熟悉家乡的房屋建筑吧?说说这些建筑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在哪些方面有表现出现代风格。

[提示]结合课文中概括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具体说出家乡的建筑有哪些地方和这九点相同,不同的地方有哪些,找出其中为了适应现代生活需要而改变的建筑特色。如有些地方的建筑墙面的装饰性非常强,屋顶上仍然保留翘起的飞檐,琉璃砖瓦仍然大量使用等,这些都是传统特色。但现在的建筑材料以钢筋水泥为主,铝合金、塑钢窗、玻璃幕墙的大量使用,空调搁板的设计,这些都是现代风格。

第19篇: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高二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案

课时:2执笔人:阙艳丽时间:2010.9.17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2.自然科学小论文

是指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原理、问题等,进行专门的考察、分析、研究所写成的科学小论文。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许多新颖、有发展前途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外空探索、纳米技术、生物遗传与变异等等,都使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成为他们的热门话题。但是中学生如果要对自己接触的自然科学中的某些事物、现象、问题或某个专题,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探索、研究,并加以论述,写成科学小论文,以揭示其特征、本质、原理、意义及规律,这就不是随便说说那么容易了。这种科学小论文的写作难度要比一般议论文的写作难度大得多。它不但使用材料多,写作内容难,而且在概括、归纳、逻辑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它是一般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科学研究论文的起步和准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并学习写自然科学小论文。

二、分层练习

(一)基础知识A级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是()

A.墁(màn)地斗拱(gǒng)房檩(lǐn)接榫(sǔn)

B.柁(tuó)墩蚂蚱(màzha)戗(qiàng)兽水榭(xiè)

C.穹(qióng)隆蒙(mēng)骗提(dī)防唱和(hè)

D.纯粹(cuì)缅(miǎn)甸潜(qián)力脊(jí)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一筹莫展大张旗鼓舍近求远

B.窜改反唇相讥若既若离琼楼玉宇

C.厮杀惝恍迷离鉴往知来穷源竟委

D.羁绊理曲词穷年高德劭反复无常

3、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主要的房屋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阳光。

②这证明屋顶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③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作点缀用的。

A.大多

B.很多

C.一般

D.一般很多 最多 最多 很多 不仅 不但 不但 虽然而且 而且 而且 但都是 都是 纯粹 纯粹 装点装点 装饰 装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族政权相当开放而且外向,出现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大量外国人士也前来中国访问居住。

B戈待旦,日夜巡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C.人民的创造一旦进入学院的殿堂,就会失去它纯真的朴拙,要想归真反璞,语言是无能为力的,形式的改良也是无济于事的。

D.为什么突然会发生这样严重的事情呢?发生了这件事他会怎样?越想越苦闷烦躁,满楼的感觉笼罩心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秉承“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传统的中国,必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得到继承和创新。

B.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事关缩小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差距全局。

C.酿酒种植新型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提高经济收入和大量就业出路,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得种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机会。

D.海风吹拂着,溪流呜咽着,飞萤点点,轻烟飘渺,远山近树,都在幽幽的虫声里朦胧地睡去,等待着另一个黎明的到来。

课内阅读B级

(一)

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想“帷幕”一样,用以割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窗,乃至既没有墙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和上层楼板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刚劲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起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它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下列对第一段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建筑体系中的建筑物都是以木材作为结构方式的,方法是用木材作为梁架。

B.梁架是由木材组成的,包括立柱、横梁以及枋、檩等部分,它们有机结合组成“间”。

D.新材料的建筑物,如钢筋混凝土构架的房屋,结构形式符合中国建筑体系特征。

7、下列对第二段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A.“拱”是一种弓形短木,位置在立柱和横梁之间,作用是减少立柱和横梁之间的剪力。

B.“斗拱”指由“斗”和“拱”组成的一种房屋结构,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C.“斗拱”的前身是“替木”,作用的另一个方面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增加牢固性。

D.柱头挑出去的部分可以承受上面的其他结构,比如屋顶、平坐这样重的房屋结构。

填入上文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能展现出本质结构的美丽

B.不但在木材使用上有应用

C.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D.不但会在木构上得以保存

根据课文给斗拱下一个定义。

(二)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10、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B、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

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的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

D、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中国建军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是使用得最大胆的“文法”。

11、下列对“建筑的‘文章’”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筑的“文章”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鸿篇巨制”。

B、建筑的“文章”中,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

C、建筑的“文章”中,有纯粹用作点缀装饰的“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秀丽文字。

D、建筑的“文章”中,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建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也占有一席之地。

12、“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沿用并发展下来的建筑惯例与审美方式。

B、“一定的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

C、“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D、“多样性的表现”既包括建筑中的“拘束性”和“灵活性”,又包括建筑中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

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的人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让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试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3..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时间顺序举例子分类别

B.逻辑顺序举例子作比较

C.逻辑顺序举例子分类别

D.空间顺序举例子作比较

14.为了使上下文连贯,填入第③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B.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

C.不管他是谁,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D.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谁。

15.第⑥段首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中的“这种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关系?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波浪线画出。

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

B.第⑤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C.第⑥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D.第⑦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能力。

《中国建筑的特征》答案

1、D。脊读jǐ

2、A

3、C。

4、A(食而不化,比喻所学知识没有融会贯通,应该用“故步自封”。B,枕戈待旦,形容时刻准备投入战斗。C,归真反璞:去掉外表的装饰,返回质朴纯真的状态。D,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喻重大事情即将发生时的迹象和情势。)

5、D( A,搭配不当,前半句应改为“中国„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传统”;B,不合逻辑,“缩小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差距”不是“全局”,且“缩小”的应该是“经济差距”不能是“社会差距”;C,成分残缺,在“就业出路”后加“的机会”。

6、D。(A漏掉了“主要”一词,不合文意。B枋、檩等不是梁架的组成部分。C不是所有的墙壁都不是承重的,这里的墙壁指两柱间的墙壁。)

7、AC(A减少剪力这个作用是斗拱的。C斗拱的前身不是替木,替木是斗上的拱形木)

8、C。

9、斗拱是指中国建筑物中用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柱头上逐渐挑起的拱形短木(拱)和两层拱间的斗形方木(斗)综合构成的建筑单位。

10、B(建筑的文法与文章的文法一样,都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11、C(“一面横额、一副对子”是指喻指建筑中“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它指真正的文章的文字,而非比喻性的建筑的“文章”)

12、D(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历史性”和“时代性”)

13.解析:本文先解释“失读症”“失语症”两个名词,继而揭示中国、日本儿童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的现象和原因,接着交代费城的心理学家做的用汉语治疗失读症的试验。层层深入,属逻辑顺序。文章举了美国费城一个五年级学生患失读症和费城心理学家做试验的例子,并且把中国、日本儿童与欧美作了比较。 答案:B

14.解析:C、D两项“不管他是谁”未涉及国家与地区的比较,可排除。B项,“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不合逻辑。答案:A

15.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16.解析:D项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引起联想,不等于把病治好了。答案:D

第20篇:《中国建筑的特征》1

《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说教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高中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这里所说的“小论文”,是科学普及意义上的文章,大多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引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兴趣和热情而写的,可读性很强。学习这类文章,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

本文的作者梁思成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建筑家,认真品读课文,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二、说教学设想

1、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自然科学小论文。因此,学生对这种科学小论文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论述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简介性。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诸如“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

2、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5册实用类文本的有关叙述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 知识教育目标:①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中国国建筑的特征。

②根据分层,归纳概括“文法”“可译性”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力培养目标:①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② 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3、重难点:根据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本文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理清思路,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中国建筑的“文法”。教学难点:一,对建筑术语如“所”“斗拱”“举架”的理解。

二、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三、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学习说明文,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学习说明文简洁明了的语言,并把学到的技巧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中。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了使本文的教与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三读:通过在预习的基础上浏览、精读、研读三步让学生逐渐深入地掌握课文知识。

2、设置情境:在课堂上,利用课件和视频增强直观性,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说明对象。

3、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课外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建筑,比较他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二)学法:

精读研究法: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揣摩课文,深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认识。

对比学习法: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西方的建筑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视频。一段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作者。

(二)课堂教学

1、导入:利用视频《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唐代木亭模型》来引入全文,并且让学生更加鲜明地感知“斗拱”这一概念,以及明确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的传承。

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建筑导入本文,揭示课题,并交代文体,指出其与记叙文的不同。而且简要地介绍作者。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和直观感受,对学习说明文有极大的好处。

这一个步骤所需时间不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学习本文与过去学习记叙性文字有了区别,明确学习目标,初步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归纳全文思路。速读之前,老师予以指导:这其实就是给文章分段,然后总结段意。明确本文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个问题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能快速、独立解决。

3、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我们了解了本文的行文思路,但是“中国建筑的具体特征”却还扑朔迷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分析每一段的具体内容。鉴于此,我给大家出了两道思考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①请把梁思成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建筑的9大特征,再从3个角度高度概括一下。并据此,复述中国建筑的特征。

②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以及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第一组研究第一题,第二组研究第二题,给大家3分钟时间,同桌互助合作完成这项任务。【设计过程及目的】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老师巡视教室,通过询问了解情况,给予点拨。在学生回答的时候,遇到分类归纳不准确的情况时,可以人物为例来类比指导;在学生复述的

时候,大屏幕出现故宫图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多表现为表述啰嗦、拖沓,这就需要老师提前明确方法;

关于文法问题,老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出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那么只需找出对应的本体,就解决问题了。学生的问题更多表现在不够全面,表述比较混乱,逻辑性不强,我就事先强调学生用笔写出来。从而,在与同桌的讨论中探究中保障答案的全面性,在书面的调整中加强语言的严谨性。通过这两道题的设置,可锻炼学生对文本信息筛选和加工能力,不仅让学生明确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加强了文化厚度;而且锻炼学生对使用类文本的归纳概括能力,提高了做题技巧。至此,学习目标基本达成。

4、再读课文,揣摩语言

这篇文章出自科学大师之手,除观点确实、叙说严谨之外,文笔也兼有理趣和情趣。例如本文之中就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请大家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说说运用比喻说明的表达效果。

【设计过程及目的】: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掌握的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准确性,这里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流畅性。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答题模式。(老师首先板书答题模式:即①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这个过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精彩比喻句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本文叙述说明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

5、对比探究:

利用幻灯片展示西方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让学生分析它们不同的建筑特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的认识,以及中国建筑发展中的兼收并蓄问题。

6、检测目标

本着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的学习目标,制定以下检测题目。

①阅读第8自然段,思考:中国建筑中,斗拱的作用有哪些?

②阅读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思考: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7、课外拓展作业:

关注家乡的建筑,可以选择家乡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也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介绍这些建筑的特点。

五、说板书 【教学反思】

1,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中涉及的中国建筑方面的概念术语很多,有些说明文字因为没有图例参考不容易读懂。因此, 我鼓励学生多查找一些图片资料,如网上图片、书中图片、有 关中国民居建筑的邮票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寻访一些就近的名胜古迹,做一些实地考察,加强感性认识,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提供有关中西方建筑的视频和网站,开拓学生的视野。

中国建筑的独特文化和建筑方式,在与西方建筑的对比中会凸显地更为明确。因此我提供了一个西方建筑的视频和相关的网站,让学生能自己动手。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