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建筑的特征》原创教案讲解

发布时间:2020-03-02 07:04: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 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 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 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 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 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 50周年的清华建 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课题 。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 人, 梁启超先生之子。 1915年至 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到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 1931年。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他 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 他的学术著述, 是我 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文明演进, 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 中国建筑 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 早年就读清华大学, 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 筑, 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

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是再合适 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 并从地域和历史, 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 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 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 1500年时,这个体 系就 " 已经基本形成了 " ,并 " 一直保留到了近代 " ,在 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 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 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 " 户外的空间 " 。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 以 " 木材做立柱和横梁 " 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 " 现代的钢筋 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 " 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 说明斗拱的作用, 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 定义:拱是 " 弓形短木 " ,斗是 " 斗形方木块 " ,它们组合起来称 " 斗拱 " 。它不但可 " 用以减少立 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 " ,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 " 举折,举架 " 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 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 " 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 ,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 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 " 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 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 ,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

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 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 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 " 文法 " 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 风格,既有一定之规, " 有一定的约束性 " ,表现出 " 千篇1律 " 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 " 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 ,表现出 " 千变万化 " 的 一面。作者以 " 词汇 " 和 " 文法 " 为喻,说明了 " 建筑的 ' 文章 "' 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 的建筑相比较, 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 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 不但具有实用 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 " 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 ' 可译性 ' 的问题 " ,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 " 建 筑语言 " 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 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 " 文法 " 和 " 词汇 " 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 文。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可以看 作是引论; 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 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 " 为什么 " 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 " 文法 " 和 " 词汇 " , 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 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 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并不是平均用笔的, 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

难易程度有所侧重, 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 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 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 " 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 一 " ;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 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 " 中国建筑的 ' 文法 '" ?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 " 文法 " 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 " 中国建筑的 ' 文法 '" ,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 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 " 拘束性 " ,但也有它的 " 灵活性 " ,体现在具 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 " 可译性 " ? 【明确】这也是用 " 语言和文学 " 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 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 表达同一个意思, 语言形式却不相 同一样。所谓的 " 可译性 " ,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 " 同一性质 "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 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材料]

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教师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原创教案讲解
《《中国建筑的特征》原创教案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