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诗教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9:45:34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诗教工作计划

诗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巩固诗教工作成果,凸现凸现诗教特色,着力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增强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诗词阅读、欣赏和创作能力,拓展素质教育的语文天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工作

1、在校报上开辟诗词赏析专栏。

2、班级板报继续开设诗词角。

3、在三年级普遍开设诗词课程。

4、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诗词知识讲座。

5、认真组织各年级师生明确古诗词必背目录。

6、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

⑴本学期,我们积极倡导各年级举行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各年级可结合重大节日和值得关注的国内外大事开展诗歌活动,并将学生创作的作品及时汇编。 ⑵举行一次诗词吟唱活动。

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星光诗社”招收成员

2、诗社课程正常活动

3、“歌唱祖国”诗朗诵

10月份:

“歌唱祖国”童诗作品征集

11月份

1、举行革命诗歌诵读比赛

2、开展“走进秋天”系列诗词赏读活动

12月份

总结会。

清河镇中心校

2009年8月26日

组织机构

组长:王学文 副组长:赵春艳成员:白晓春

王淑兰 汤洪敏 王艳华 郭显德 程晓坤 王新欣 张继新

清河镇中心小学

2009年3月

组织机构

组长:王莉 副组长:郭显德 组员:姚宏梅王鹤程晓坤张美玲王艳华张继新王新欣汤洪敏

清河镇中心小学

2009年8月

清河镇中心小学诗社名称:星光诗社

诗刊名称:《绿野》

推荐第2篇:学校诗教工作计划

月明潭乡中学2014年诗教工作计划

为贯彻汉寿县教育局和县诗词协会的统一要求,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激发广大师生诵读诗、欣赏诗、创作诗的热情,以诗教活动为载体,发挥诗教的启智、立德、育美、燃情、创新的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落实上级关于中华诗词进校园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计划如下:

一、主要任务

1、开展丰富多彩诗词教育活动。学校初中部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觉把诗词教育工作摆上应有位置,积极拓展诗教活动层面。如开展诗词欣赏讲座、举办诗歌朗诵会、组建诗词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诗词小组负责人撰投稿件,经筛选后转投县诗词协会刊物或其他文学刊物上发表。

2、开发校园诗词资源。加强课堂诗词教学资源和课外诗词资源的利用,动员和支持团队活动,语文教师及师生诗词爱好者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诗词教学活动。增强师生在各种场合学诗、用诗的意识,不断提高师生的诗词素养。

3、积极鼓励师生搞好诗词创作。在办好学校小荷文学社社基础上,学校定期向县诗刊推荐发表作品。学校将对诗词教育工作中作品优秀、表现出色的年组、班级或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主要工作

1、成立月明潭中学诗教工作领导小组,确保诗教工作有效开展。

组长:胡建军(中学校长)

副组长:龙海波(副校长)、刘涛彩(县诗词协会联络员)

组员:朱培干、黄新发、贺晋、柏光辉、杨元保、杨益、刘盛开、

刘寿军、刘永庆、张祖年、全乡语文老师。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刘涛彩。负责日常收集师生稿件、布置活动安排及整理工作,负责师生稿件的筛选及修改工作

2、扎实开展诗教工作:(1)、做好诗教的宣传工作。首先,通过初中部全体教师会宣传,让大家了解诗教工作的意义。然后,班级进行宣传,盈造氛围,活动材料及时上交中学诗教小组办公室。(2)、教师的诗词作品每年至少三篇,由教师交到诗教小组办公室;学生诗词作品每班每个月至少2篇,由语文教师负责筛选后报送学校诗教小组办公室。全体教师要重视诗教工作。积极撰写的诗词,踊跃投稿,优秀作品将向上级报送。

3、规范诗教工作档案,对开展的活动要有详实记载并装入档案盒(有标签、编号)。

4、营造校园诗教工作氛围,各班要利用好板报、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诗教工作开展情况。

5、每学期向汉寿诗词协会投稿诗词不少于10篇;书法或美术作品五幅并发表。

汉寿县月明潭乡中学

2014年3月

推荐第3篇:诗教工作总结

2008诗教工作总结

2008年度,我院诗教工作继续深入开展,通过不同形式,使诗教工作在校内外不断扩大影响,获得更多的认可。通过一年的努力,我院诗教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获得了不少的荣誉。诗教理论研究和诗教课题更是为我院诗教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动力。在这一年中,我院诗教主要开展了如下一些工作和活动:

一、做好日常工作,持续建设诗教平台

在2007年取得一系列成果和荣誉的基础上,继续稳扎稳打,认真完成中华诗教促进中心和兴华诗社的日常工作。按时高质量地编印了六期《中华诗教》报,刊发了全国各地诗人名家的作品和文章,展示和宣传了我院的诗教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维护和及时更新“中华诗教网”,拓宽诗教的交流平台,增加与外界的联系。

二、巩固诗教品牌,开展校园诗教活动

2008年,在兴华诗社成立十周年之际,开展了一系列的诗教品牌活动:组织了三次“西湖梦寻”人文之旅、二次诗书画创作大赛,举办了兴华诗社成立十周年“绿韵”诗词吟唱晚会,与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共同举办了“江南毓秀”诗书画笔会。

积极组织人文讲座活动,开展讲堂文化。邀请诗教促进中心成员、人文社科部的文科老师举办“露曦”诗性文化讲座,一年中,共举办了七场以诗词为主要内容的诗性文化讲座。另外还邀请了浙江师范大 1

学陈兰村教授,做了名为《借鉴名人传记,走好自己的路》的人文讲座,得到了良好的反响。

积极参与校外的诗词文化活动,参加了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自编自导的《心中日日有离骚》端午组诗朗诵获得了优胜奖。

三、积累诗教成果,编印相关诗教材料

继《八荣八耻》、《和谐理念》中华文化之根手册之后,中华诗教促进中心又组织力量编印了《大爱精神——中华文化之根系列丛书之三》手册,并向学院师生及校外相关单位、个人发送,手册获得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通过实地走访、拍摄、资料搜集等,继续编印了“人文之旅”资料手册——《杭州著名爱国主义历史名人遗迹》,拓宽了“人文之旅”品牌活动的活动路线;有序整理学院的诗教资料与成果,编印了我院第五卷《诗教实践与理论探索集》(2007.1—2008.5);另外,代表近两年学生诗词创作成果的《新蘖三集》也即将出版。

四、扩大诗教影响,加强外界经验交流

为扩大我院诗教的影响,同时吸取各地诗教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鲜经验,积极与各诗教单位、诗词组织和兄弟院校进行广泛交流和学习。5月16日,诗教促进中心副主任孔汝煌、秘书长郑芝玲、成员沈利斌在杭州参加了“第四届华东地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

孔汝煌、郑芝玲两位老师在会上发言,介绍了我院的诗教和文化素质教育,并在会上播放了我院的诗教宣传片。

诗教促进中心积极发挥着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功能,沈利斌老师于08年4月,参加了由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和余杭诗词与楹联学会组织的采风诗会,并参观了当地开展诗教活动的小学。孔老师于暑期给杭州西子湖小学时行了题为《诗词赏析的视角》讲座,在该校获得了良好的反响。11月,孔汝煌代表中华诗教促进中心参加全国第二十二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并在会上做特邀发言。同月,孔老师参加2008海内外诗人“中国·龙游石窟行”诗词大会。

五、带好学生团体,鼓励学生诗词创作

认真、负责地指导兴华诗社学生分社开展活动和诗词创作,并有组织地进行专题诗词创作,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等国家大事中,学生都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同时推荐社员的优秀作品在各类诗词刊物上发表,2008年,学生在外发表作品达三百余首。

积极参与相关的诗词创作比赛活动。除了组织了两次学院的诗书画创作大赛外,还鼓励学生及教师参加校外的诗词创作比赛。如参加了中宣部、教育部等六部委的“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共青团中央指导、“我们的文明”活动组委会主办的“为奥运喝彩”全国网络诗歌大赛,并都获得了佳绩。

六、重视理论研究,争取多出理论成果

在2008年,我院的诗教理论成果丰硕,除了邵院长主持的教育部规划课题《以诗教为突破口的职业院校美育实践研究》进展顺利之外,我院其他教师在诗教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潘军老师的《诗教的当代育人价值刍议》、《西湖诗词与杭州诗性文化》,斯静亚老师的《传统诗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探析》、《中华诗词的生命美育价值探析》都在相关的期刊上发表。孔汝煌老师也在诗词和诗教、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了多篇论文:《诗教的广义美育视野》、《中华诗教与中国高职教育》、《当代诗教正在创造历史》、《意象——意境论及其应用浅说》。

2008年,是我院兴华诗社成立的第十年,同时也是我院诗教开展十周年。这在一年里,我院诗教和去年一样,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通过十年来的不断努力,诗教已经成为我院的特色品牌。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要拓宽渠道,创新亮点,争取让我院的诗教和文化素质教育取得新的成果。

推荐第4篇:诗教汇报

诗教汇报

勤耕诗田禾苗壮

------台江县第二中学诗教工作介绍

我校是台江县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也叫台拱民族中学,学校始建于1979年秋天,现有教职工九十余人,学生一千八百余人,有三十一个教学班,学生来自全县各乡镇及周边县的部分偏僻乡镇,苗族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多为农村孩子。

我们的诗教工作应该是从2001年开始算起,从2001年到2005年算是不自觉阶段,当初只是为了培养部分爱好诗词学习的同学,提高语文学习兴趣,部分老师的指导也是断断续续的。从2006年起,我们就开始了有组织,有领导的诗教工作,并且也有了一点点成绩。 现就学校诗教工作向大家作点介绍,希望得到大家进一步的关心支持。

一、重视领导,将诗教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中

从2006年开始,我们的诗教活动从不自觉的阶段转向自觉阶段,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全县召开了“诗词教育进校园”会议,学校非常重视这项工作,领导班子清醒的认识到重视诗教工作与重视教学工作,不但不相矛盾,而且是相得益彰。学生能吟诗、诵诗、品诗,恰恰是检验我们诗歌教学的一块试金石,学生能创作诗歌又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向课外的延伸,是学以致用,是审美情趣的提升,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古往今来,诗教更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于是在行政会上安排由爱好诗歌写作,又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王振伦筹备组织成立了“诗词教育进校园”领导小组,由校长刘宗华任组长,副校长王振伦、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有校长,党支部书记、教务主任、学校办公室主任、政教主任、校团委领导、语文教研组长、县诗词学会的会员、骨干语文教师,学校爱好诗词写作的其他学科教师组成,并将诗词教育定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必须学习提高自己的诗词知识和写作水平,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自己和学生进行培训。

学校领导和诗教领导小组的老师利用外出参观学习机会到处为语文老师收集和购买诗词学习材料,学校教务处和政教处还多组织开展以“爱我校园”、“树荣辱新风”等主题的诗词朗诵活动,配合“荣辱观教育”“禁毒教育”和“整脏治乱活动”,利用学校的墙报,校园广播、校刊《九月果》等园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促进“诗词教育进校园”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真正使它成为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提高学生素质、振兴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又一阵地。

二、借助民族优势,开展诗词教育

苗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他们热情好客,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特别是在热闹的场合总会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许多人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人物或场景编唱不同内容的劝酒歌或情歌,有时在庆祝活动中还能即兴飞歌一曲,在劳动中还能够唱山歌,学生在父母的影响下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继承,这是我们开展诗词教育,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极好条件。每年在县城举办的三月十五“姊妹节”大型民族活动更是展现能歌善舞,出口成诗(歌)的才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语文教师就充分利用这种氛围,训练学生的诗歌写作,让学生把看到的一些好的或不好的现象用酒歌、山歌的形式编出来,进行表扬或批评,把它当作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这样的活动相当有趣味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所以兴趣很浓,效果很好,活动成果(作品)用班级壁报或班上交流的形式进行展示,更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我们发现民族民间歌谣对学生诗歌写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于是在学校的支持下,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由11位语文老师进行探索研究,并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个性化作文研究课题组进行汇报,申报为一个子课题,于2009年1月获得批准实施,课题名称为“民族民间歌谣对初中生诗歌写作的促进作用研究”,目前正在进行民族民间歌谣的收集之中,计划选用当中思想健康、语言优美、修辞和表达方式好、便于学习模仿的歌谣,进行分析点评,编成校本教材,作为诗教的校本教材。将民族文化传承与诗教工作结合起来,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探索途径,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又一途径。

三、提供阅读材料,开展诗词写作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要想开展好诗教活动,让学生能读能品、能写,没有一定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本上的古典诗词数量有限,光读这些是远远达不到继承文化遗产,培养诗词一代新人的目的的,为此,我们语文教师,经常性的将报刊和网络上能够得到的风格迥异、文质兼美的诗词曲联作品精选抄写在黑板上或打印发给学生,供阅读欣赏。王振伦老师因为爱好古典诗词,多次从《中华诗词》《东坡赤壁诗词》《南英诗刊》《黔东南诗词》《当代千家诗词丛书》《苗疆文艺》《苗疆夕阳情》及网络上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佳作数百首印发到爱好诗歌的学生或全体语文教师手中供学习背诵、朗读借鉴,许多老师还把自己学写的作品朗读给学生听,与学生一起讨论修改。

为了提高学生的借赏能力和修改能力,王振伦、杨琴、周继文、廖玉玲等老师还收集学生写的诗歌,进行修改,将原文和改文并排打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老师改稿的启发下再次进行修改,还组织班上学生进行讨论,一步步的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爱好。

在让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诗词后和对学生进行修改训练后,在初二下学期或初三,就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写作诗词,在课堂上讲一些简单的格律知识,然后让他们仿写,采取调动情趣,打破神秘,发挥主动性的方式,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创造诗词,鼓励学生借助苗族酒歌、山歌、情歌的形式,进行学习,适时将学生练习中较好的诗作在班上朗诵,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许多语文老师,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每学期都要进行一两次诗歌写作,考试作文也允许学生写诗,或半诗半文。

从2006年到现在,诗教领导小组还组织了三次全校性的学生诗歌写作比赛活动,它们分别是“迎春杯诗歌赛”、“瑞雪杯诗歌赛”、“爱我家乡、宣传台江诗歌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有效的促进了诗教工作的开展。

四、搭建作品展示平台,让学生才华得到展示。

学生的作品光是在班上交流是不够的,还不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对此我们语文组先将校刊《九月果》的一半作为诗教成果的展示平台,将学生的优秀诗歌作品登在上边,在全校师生中进行交流,随后将校刊赠送给来我校进行教研交流的其他学校或老师,扩大她的交流范围,受到好评,对学生鼓励很大。

随后,我们师生的作品不断在《苗疆文艺》、《苗疆夕阳情《》、《黔东南诗词》等刊物上发表,这又成为作品展示平台的新平台,《黔东南诗词》杂志社的各位老师对我校的诗教工作倍加关心和重视,两次重点介绍我校的学生作品和工作,多次了解工作开展情况,给师生巨大的鼓舞和帮助,诗社杨再将、罗国刚、杨长福、陈学之等领导和前辈热心的送诗书给我校部分老师和学生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台江县文联主席张少华、杨莉、李芳菲等领导和老县长王兴德、政协老主席潘昌基老人也倍加关心我校的诗教工作,为我校师生作品展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学校诗教领导小组为了更好的展示学生的作品,促进诗教工作,于2009年第一天就在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诗教网易博客《黔山诗苗》,让师生将自己的写诗体会和诗歌作品展示在上面,进行交流学习。 另外,我们还要求各班在教室里必须张贴诗词条幅,还要求各办公室也要这样做,以进一步的营养造书香氛围,促进诗歌学习。

五、勤耕瘠土禾苗壮,诗教换来百花香。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诗教园地越种越宽,“诗苗”越长越壮,从2006年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名学生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近两百首,有三十多名学生在县里或州里举办的诗歌比赛上获奖,相当多的学生能够应用诗歌这一文体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歌颂农村的新生活,感谢老师和父母的关心爱护,描写家乡的优美的自然风光。 通过诗教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净化了灵魂,陶冶了情操,培育了美感,提高了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浓了,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期末考试或中考语文上都有巨大帮助。

学校于2006年被省诗词学会和省教育厅评为“诗教先进单位”,2007年又受到州诗词学会的表彰,县文联和县宣传部也多次表扬我校的诗教工作。

但是,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加上是苗族地区,学生汉语表达水平还差,又是初中学生,教师也没有专门学习过诗歌写作,对诗歌的理解欣赏就不够,这项工作做得不够,许多资料都没有系统的整理和保存下来,还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实践,才能更好的做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文学新人。

2009年6月

推荐第5篇:诗教进校园

义丰初中“百草园”文学社

“诗歌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彰显我校的人文教育特色;为了进一步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推行新课程教学,丰富学生的业余学习与生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相关要求,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案:

一、建立组织阶段

为了巩固上学年的诗教成果,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二0一一年九月份是本次活动的第一阶段。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成立校级“诗歌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王林书同志担任,副组长是吕宝乾同志、徐怀才、王志军同志,由教务处负责本次活动的具体实施;成员由各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担任。各班成立相应的“诗歌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相关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担任,由学生骨干担任班级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并明确专人负责本班的诗歌诵读工作。

二、宣传发动阶段

二0一一年十月份是本次活动的第二阶段。本阶段的工作重心就是利用广播、周会、晨会、学校橱窗、班级墙报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利用多种机会和渠道造浓诗词进校园的氛围,聘请钱忠纯老校长为学生辅导古诗词知识,让全体教师、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重视诗教工作、行动中重视开展诗教工作,学习中体现诗教工作,将本次活动营造成全体教师、学生耳熟能详并能积极主动参与实施的全校性活动,让大家体会到诗词进校园的巨大魅力,从而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的热情。

三、全面实施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是本次活动的第三阶段,时间从二0一一年十一月份到二0一一年的十二月份。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由教务处负责利用广播、晨会、学校橱窗等可用媒体定期对学生大量地广播或刊出《中学生必背100首古诗》和许多不要背诵,但能熟读体会的古诗词。

2、由各班班主任或语文老师会同班级中学习骨干利用班级墙报每周刊出一期《诗词专场》,登载必背古诗或有意义的古诗,必背古诗要求学生做到当天古诗当天背诵,其他古诗能做到熟读即可,不必要求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思。

3、在学生中间要形成互查互背互问共提高的学习诗词的浓厚氛围。

四、组织竞赛阶段

本阶段是本次诗歌进校园活动的第四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他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本次诗教工作的成功与否,因此,从进入二0一二年一月份开始第一周,少先队就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提出竞赛验收的要求。为了体现我校诗歌进校园活动的工作水平,要求学校全体学生都要参加到诗歌朗诵的活动中去。具体做法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初赛阶段。本阶段的活动时间定于二0一二年一月7日下午第

三、四节课,活动主体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相关的评委工作小组,全班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诗歌朗诵活动中去。基本流程是学生任选一首诗歌进行脱稿朗诵,从语速、语感、神态等方面进行评判,选出班级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其中班级一等奖获得者作为选手进入学校年级段竞赛活动中。

第二方面是校级竞赛阶段。本阶段活动时间为1月14日下午第

三、四节课。在比赛进行前成立各年级段评委小组,成员由各年级主任和语文老师担任,原则上语文老师不担任本年级段评委工作。比赛的过程为学生各朗诵一首固定古诗,接着自选一首古诗进行背诵,综合这两首古诗背诵情况进行评判,设立校年级段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其余参与者均获鼓励奖。

五、总结提高阶段

本环节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彰,再发展再提高阶段。校级诗歌朗诵比赛结束后,教务处根据各年级段选手获奖情况做好表彰前的准备工作,接着由学校校长在全体师生大会上宣读获奖名单,由学校校长进行发奖并进行总结发言,提出新的诵读要求与希望,最后,由教务处联合政教处做好本次诗歌进校园活动的材料整理和资料归档工作,做好迎接上级单位和领导对本次工作的检查验收,为下一步继续做好“诗歌进校园”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学年度百草园文学社指导计划 “诗教进校园”具体工作安排

义丰初中“百草园”文学社 “诗歌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彰显我校的人文教育特色;为了进一步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推行新课程教学,丰富学生的业余学习与生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相关要求,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案:

一、建立组织阶段

为了巩固上学年的诗教成果,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二0一0年九月份是本次活动的第一阶段。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成立校级“诗歌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王林书同志担任,副组长是吕宝乾同志、徐怀才、王志军同志,由教务处负责本次活动的具体实施;成员由各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担任。各班成立相应的“诗歌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相关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担任,由学生骨干担任班级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并明确专人负责本班的诗歌诵读工作。

二、宣传发动阶段

二0一0年十月份是本次活动的第二阶段。本阶段的工作重心就是利用广播、周会、晨会、学校橱窗、班级墙报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利用多种机会和渠道造浓诗词进校园的氛围,聘请钱忠纯老校长为学生辅导古诗词知识,让全体教师、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重视诗教工作、行动中重视开展诗教工作,学习中体现诗教工作,将本次活动营造成全体教师、学生耳熟能详并能积极主动参与实施的全校性活动,让大家体会到诗词进校园的巨大魅力,从而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的热情。

三、全面实施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是本次活动的第三阶段,时间从二0一0年十一月份到二0一0年的十二月份。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由教务处负责利用广播、晨会、学校橱窗等可用媒体定期对学生大量地广播或刊出《中学生必背100首古诗》和许多不要背诵,但能熟读体会的古诗词。

2、由各班班主任或语文老师会同班级中学习骨干利用班级墙报每周刊出一期《诗词专场》,登载必背古诗或有意义的古诗,必背古诗要求学生做到当天古诗当天背诵,其他古诗能做到熟读即可,不必要求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思。

3、在学生中间要形成互查互背互问共提高的学习诗词的浓厚氛围。

四、组织竞赛阶段

本阶段是本次诗歌进校园活动的第四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他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本次诗教工作的成功与否,因此,从进入二0一二年一月份开始第一周,少先队就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提出竞赛验收的要求。为了体现我校诗歌进校园活动的工作水平,要求学校全体学生都要参加到诗歌朗诵的活动中去。具体做法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初赛阶段。本阶段的活动时间定于二0一二年一月7日下午第

三、四节课,活动主体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相关的评委工作小组,全班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诗歌朗诵活动中去。基本流程是学生任选一首诗歌进行脱稿朗诵,从语速、语感、神态等方面进行评判,选出班级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其中班级一等奖获得者作为选手进入学校年级段竞赛活动中。

第二方面是校级竞赛阶段。本阶段活动时间为1月14日下午第

三、四节课。在比赛进行前成立各年级段评委小组,成员由各年级主任和语文老师担任,原则上语文老师不担任本年级段评委工作。比赛的过程为学生各朗诵一首固定古诗,接着自选一首古诗进行背诵,综合这两首古诗背诵情况进行评判,设立校年级段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其余参与者均获鼓励奖。

五、总结提高阶段

本环节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彰,再发展再提高阶段。校级诗歌朗诵比赛结束后,教务处根据各年级段选手获奖情况做好表彰前的准备工作,接着由学校校长在全体师生大会上宣读获奖名单,由学校校长进行发奖并进行总结发言,提出新的诵读要求与希望,最后,由教务处联合政教处做好本次诗歌进校园活动的材料整理和资料归档工作,做好迎接上级单位和领导对本次工作的检查验收,为下一步继续做好“诗歌进校园”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学年度百草园文学社指导计划 “诗教进校园”具体工作安排

推荐第6篇:诗教方案

建湖县裴刘学校创建

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工作方案

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为积极响应镇党委、镇政府在全镇大力开展创建全国“诗词之乡”活动的号召,确保诗词之乡创建工作出特色,出成绩。根据《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创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弘扬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伟大旗帜,紧跟镇党委、镇政府创建全国“诗词之乡”工作部署,积极行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大力开展丰富多采的“中华诗词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化“爱我裴刘学校、发展裴刘学校”为主题,加快推进诗词特色强校进程,为确保我镇全国“诗词之乡”创建工作圆满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组织机构

1、成立裴刘学校创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工作领导小组。校长陈继任组长,副校长刘大东、肖达、中华诗词协会会员王友庆为副组长,成员有孙振兴、刘晚生、乔振、周晓胜、陈建昌、严以萍、刘长勇、李霞、王海霞、刘德宏、成中良、罗玉、曹友春。

2、成立裴刘小学“蓓蕾诗文社”。

社长:陈继

副社长: 刘大东、肖达、王友庆

员: (教师) 祁立泉、刘晚生、乔振、陈建昌、严以萍、刘长勇、周效胜、李霞、王海霞、刘德宏、成中良,(学生)黄颖颖、刘港、肖建业、陈秀珠、陆心连、陆玥、毛厚娟、吴玲娟、刘康、吴志明、翟

霖、刘玉红、吉玉庆、祁琳琳、周其、成鹏、嵇婷婷、肖仕欢、毛清、刘克洋、刘玉金、陈珂、吴丹丹、蔡玉、祁伟伟、刘家欣、刘维萱、谢亚东、林汉华、滕洁、夏云、郑金玮、冯锦涛、郑世秋、翟凯、陈芸、周楠、刘婷、陆洋、刘垚、肖正培、刘存晖、田娅、刘龙豪、祁雨欣、彭正帆、朱胜男、刘禹、陶亚宇、滕亚楠、钟婷、滕亚欣、周玉希、刘逸凡、陈垚淼、翟航宇、彭立益、王玮 紧跟镇党委、镇政府工作部署,乘借全镇宣传发动创建全国“诗词之乡”的强劲东风,搞好学校创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的宣传发动工作。

一是召开校班子成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谋划工作思路,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岗位职责。二是组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创建全国“诗词之乡”的有关精神,全面部署全国“诗词之乡”创建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为全面启动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的创建和诗教特色工作作出总动员。三是利用镇“蒹笳诗声”刊物搞好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创建的宣传报道工作,每期刊登学校诗词创建工作内容,师生创作的诗词作品,在全校上下营造爱读诗词、会教诗词、能写诗词、会欣赏诗词的良好文化氛围。

2、组织实施

搞好诗词教育培训。一是在假期时间,聘请蒹笳诗社的诗人和中华诗词协会会员王友庆老师组织诗词教育培训,培训对象为学校中青年教师及校“蓓蕾诗文社”领导小组成员。二是聘请县内外诗词专家开展讲座,对我校创建工作进行现场指导。通过教育培训,使全校中青年教师具备诗词格律基本知识,为带头学诗、写诗和教了诗词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大力推广中华诗词进校园。一是成立校“蓓蕾诗文社”,发动广大师生参加诗文社,要确保校中青年教师人人参与。二是抓好诗词进课堂,搞好诗教。具体要做到“六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活动、有阵地、有成果。有组织就是要成立学校诗教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诗教工作组织。有计划就是各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诗词教学工作方案,使诗教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有教材,就是除了现行的语文课本外,校至少要编订一套诗词教学校本教材,为学校诗教工作提供参考。有活动,就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引导学生阅读诗词,品赏诗词,体会意义,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有阵地,就是以校园广播站、橱窗、板报、县镇诗词学会会刊等为主要阵地,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平台;有成果,就是在诗教中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广成果,展示成果,做到有诗词刊物,有校园诗人,从而形成人人爱诗、读诗、写诗、品诗的浓厚氛围。要形成以学校──年级──班级为一体的诗教网络,要积极组织开展诗词教学比赛活动,加强课堂诗词教学的督促和检查,确保诗词教学出效果。三是抓好诗教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学校墙报、板报、校园广播站的宣传功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校性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诗词教学中成长,让诗词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使诗词事业后继有人。

开展诗艺活动。一是学校要分月开展诗教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学习诗词,学会创作和赏析诗词,并积极加入县、镇诗词学会,积极向县学会刊投稿。同时采取诗词讲座、采风笔会、诗词创作大赛、诗词朗诵会等形式,丰富诗教内容,陶冶教师情操。二是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展征文赛、诗词朗诵、手抄报、主题班会、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的诗教活动,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开展一次以上大型赛诗及文艺演出活动。

3、迎接验收

一是活动阵地准备。学校专门布置一间诗教活动成果陈列室,办公室内“组织建设”、“队伍建设”要有示意图或图表上墙,陈列室要集中反映“创办刊物”、“采风活动”、“社会影响”等,诗词书画作品要装裱上墙,刊物作品集、奖品、奖励证书等要分类陈列。

二是宣传阵地准备。在教室走廊加挂诗词展示匾牌,充实“诗词长廊”,营造浓厚的诗教氛围,力争成为全镇“诗词进校园”先进典型。学校要在已有的诗词宣传阵地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集中优势,突出特色,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校园诗廊、诗栏或诗墙阵地,使宣传阵地更加美化,宣传内容更加丰富,宣传氛围更加浓厚,把诗词进学校工作轰轰烈烈的抓起来。

三是诗词成果展示。成果离不开诗词作者和诗词作品。一是积极参会。学校积极配合县、镇诗词学会,大力发展会员,鼓励广大师生踊跃参与,加入到县、镇诗词学会。二是搜集作品。学校要安排专人,组织好本单位的诗词创建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是镇党委、镇政府安排的重要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崇文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根据镇里的统一部署,成立学校诗教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蓓蕾诗文社”,切实做好“诗词进校园”、“诗词进课堂”工作,及时开展诗教活动,把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2、强化责任,加强调度。要明确任务,指导和督促做好校的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学校要立足实际,把诗词教学列入教师培训内容,迅速组织教师诗词教学培训班,要安排充足时间,挑选专业辅导老师,做好培训辅导记录。要强化工作责任,学校 全国“诗词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校长陈继为第一责任人,刘大东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要加强调度,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克服困难,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3、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学校要安排专人,抓好队伍建设。要安排专项经费,提供经费保证。要结合实际,拿出具体、详细的活动方案。要制订学校诗教工作和师生诗教培训计划,完善诗教阵地建设。要扎实有效地开展诗教活动,培养和宣传诗教典型。

推荐第7篇:中国古代的诗教

中国古代的诗教

诗教,初指《诗经》的教育。如前所言,《诗经》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实的教育,前文已论。在这背后,还有礼乐的教育。在这背后,又有周代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的教育,它和儒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以《关雎》为例。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诗经》把《关雎》排第一?不管孔子删没删过《诗经》,至少《诗经》是经过他的手传下来的,也就是说,孔子同意把《关雎》排第一。为什么呢?

《关雎》五章四韵,分别押平入上去。换韵为一段,所以是四段。这四段的情绪都是用韵来表达,因为韵字的时长占了全篇的近一半。这四个韵分别表达了爱恋、痛苦、喜悦、坚决,对应一见钟情、求婚被拒、再求得应、山盟海誓四个阶段。这个在吟诵课上有详细的分析,在此不赘。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孔子最喜欢《关雎》的末章。因为前面都是人情之常,最后一章是人伦之重。在宗族社会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横向关系。纵向关系有血缘,横向只有情义。夫妻稳定,则宗族稳定。所以,发誓很重要。《关雎》就是教育贵族子弟:找好配偶很重要,要找就要找淑女,找到就追求她,不要错过。被她拒绝怎么办?继续追!想办法,下工夫。追到以后怎么办?对她发誓,永远对她好,让她快乐!

《毛诗大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这段话以前说是附会,现在看怎样?《诗经》是什么?以前说是男女情歌,还把朱熹的话搬出来曲解。男女情歌怎么“风天下而正夫妇”?难道周杰伦的歌也能“风天下而正夫妇”?

是为早期诗教。

先秦时,“诗”就是指《诗经》。《诗经》以外的,叫“歌”、“赋”、“辞”等,不叫“诗”。屈原作的,就是“辞”、“歌”、“赋”。到了汉代后期,才有人慢慢把新创作的韵文叫做“诗”。这是一种抬高身份的表现吧。孔子不作诗,孟子也不作诗。曾子子思都不作诗。但是他们作歌。当时的歌、辞、赋,形式上和《诗经》里的诗或有差异,或无区别,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汉代以后统称为“诗”,亦无不可。

从另一个角度考察,第一个称得上是诗人的,是屈原。因为屈原是第一个“作”诗的人。以前的诗,不是“作”的,是自然流出来的。把作诗当作一件事,自觉地去作诗,屈原是第一个。他的诗有署名,这在以前是很罕见的。以前的诗一般都不知道作者,只有偶然留下姓名的。《九歌》《九章》两组诗,显然是有构思有刻意的创作。《诗经》里也有祭祀诗,但是基本上是承命而作的感觉。屈原的诗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像是命题作文。总之,屈原是第一个自觉作诗的人,所以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也许屈原之前就有诗人,但是我们不知道。在文献的范围内,他是能确认的第一位诗人。

屈原作诗,和《诗经》里的诗,创作目的有所不同。第一,屈原是士大夫,而且是贵族、王族,他的身份决定他的人生态度,就和《诗经》中的绝大多数作者不同。剩下的贵族大夫之作,和屈原也有差异。屈原的诗有强烈的个人抒情色彩,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又剩下的诗,如《诗经王风黍离》等,还是跟屈原的诗有差异。屈原一直在强调他的高洁,香草美人,内美修能,实际上一切抒情都是围绕着个人的人格确认进行的。

屈原以后,诗歌进入了楚辞时代。大江南北皆歌楚辞、作楚歌。楚辞成了流行歌曲。汉朝更是楚人所建之朝,楚文化一时成为时尚文化。由屈原直至汉武帝,汉诗的主体是楚辞。汉武帝时才告结束,转向汉赋主体。由此,屈原成为了后世诗人的模仿典范。 屈原给后世诗人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除了他的诗歌之外,还有两样。一是吟诵,“形容枯槁,披发行吟于泽畔”。屈原是吟诵着创作的!从那以后,诗人都吟诵着创作。另一样,就是诗歌的创作目的。以往诗歌创作的目的,主要是抒情,此外还有祭祀。屈原把修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虽然他还谈不上是作诗为修身,但在诗中,他是处处自命高洁,并以此为核心,组合起其他内容。

此后,经汉魏文人诗、六朝诗,到唐诗,文人作诗的修身目的上升到了第一位。到了杜甫,完全确立,并在宋诗中得到了极大发扬。宋元明清,都是这个路数。

至此,“诗”已不是原来的“诗”,当然“诗教”也就不是原来的“诗教”了。我更重视的是后世的“诗教”,是文人以作诗为生命状态的那个“诗教”。在孔子时代,作诗或者作歌不是必须的,作歌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或抒发感情,并没有把它当成修身功夫。这个转变,是由屈原、曹植、陶潜、杜甫等人接力共同完成的。

在历史的后半段,作诗已经成为儒士的必修功课。我们就在这里来说“诗教”。

现在的语文、文学课,所有的影视剧,鉴赏类书籍,说到诗歌创作的时候,都在背后暗含这一个观念:诗歌是抒情用的。李白为什么要创作《静夜思》?为了抒情啊。如此等等。但,果真如此吗?

后世文人皆作诗。哪个文人不会作诗啊?这里面,有好人,也有坏蛋。比如,秦桧也作诗,严嵩也作诗,和珅也作诗。他们的诗都是什么内容呢?如果作诗是为了抒情,那么秦桧的诗一定有几首是抒发害岳飞之快的,严嵩的诗一定有几首是抒发弄权之喜的,和珅的诗一定有几首是抒发贪污之乐的。有吗?没有。严嵩和珅的诗,跟其他人的诗一样,主题也是伤春悲秋、人生苦短之类。所以说,文人作诗主要不是用来抒情的。

再看诗本身。文人诗的主题,是基本固定的,不外乎伤春悲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咏史怀古、咏物言志、唱和酬答、友情亲情、思乡怀归、羁旅思妇等等。相对于浩如烟海的汉诗来说,实在是太少了。相对于今天的自由诗来说,也是太少了。诗的结构也是基本固定的,即所谓起承转合,罕有意外者。诗的因素,就是构成单位,是意象,而中国人的意象是全民族共通的,很少有个人意象。格律也是基本固定的,押韵也是必须遵守的,等等。总之,你要作一首诗,一开口,有一半就已经作好了,大家都一样。如果诗是用来抒情的,这不是太不靠谱了吗?

再计算几个数字。一个文人一生能作多少首诗?正确答案:十万首以上。多乎哉?不多也。十万首是什么概念?就是这个人十岁才开始作诗,作到六十岁就不作了,每天只作五首诗。古人既不是十岁才作诗,又不是六十而止,且不是一天只作五首诗。古人作诗,那是他的生命状态,就像今天发短信一样。不发短信你能活吗?古代文人不作诗也活不了。你一天只发五条短信吗?明白了吧,古人作诗,很简单的。比如《红楼梦》的开篇,甄士隐去见贾雨村,那天是中秋节,贾雨村那个晚上吟了三首诗。三三得九,照这样一天就是九首诗。另外,历史上真的有几个人留下了差不多十万首诗,比如乾隆皇帝。

可是我们见到的文集,一般只有几百首,能上千首就算多了。十万首?那其余的九成多都哪里去了? 首先,大部分直接飘散在空气中。古人作诗先吟后录,而且大部分时候是吟而不录。贾雨村那晚吟了三首诗,一首也没记录下来,于是就在空气中飘散了。

只有特别好的,他满意的,才会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叫做“稿”,就是禾苗高,乱七八糟未经整理的意思。而我们见到的一般是“集”,集者辑也,经过编辑的,这其中,大部分又会被毁掉。《红楼梦》有“黛玉焚稿”,黛玉为什么要焚稿?很多人都以为是因为宝玉抛弃了她。那就是今天的辣妹,分手了,就要把以前的照片啊、情书啊什么的,一股脑儿撕碎,扔他脸上去:哼!凭什么甩我?林黛玉是大家闺秀啊,不是90后。为什么要焚稿?因为知道自己命不久长。文人的习惯,死前要把自己的稿子处理掉,因为诗文都是自己的隐私。诗是作给谁的?作给自己的。除此之外,只有少量是作给特定的人的。所以,我们见到的诗集,其中很多是唱和酬答的内容,因为这些本来就是给别人的。文人会在自己的诗文稿中,选择那些可以公开的,编一个集子。有钱就出版,没钱就交给儿子,传之后代。 所以,文人是给谁作诗作文?主要是给自己。其次是给特定的人。没有给陌生人、给大众的。现在创作诗文都是为了发表,唱歌都是为了发唱片。此等事情,过去只有失去了人身自由的人才肯干。创作时是吟诵的,周围没有人听,创作完就飘散了,偶然记录下来的,又大部分烧掉了,还是没人看。所以,创作是为自己。

为自己有什么用?就是修身。儒家以修身为本,什么都是修身。做官是一种修身,隐居也是修身。琴棋书画是修身,打拳练功也是修身。当然,诗词文赋也是为了修身。

诗词文赋怎么修身?我们就以伤春为例。伤春怎么修身?比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的翻译说:诗人早晨在睡梦中被鸟叫声吵醒了。“吵醒”!天哪,是准备拎支枪出去打吗?这就是不会吟诵的问题。这首诗押的是上声韵。上声是细小亲密的意思。上古的上声字都有这个意思。韵字拖得最长。你把“鸟”字拖长试试,感觉不到那深深的恋爱之意吗?古人是用声音作诗的,口头创作,而声音是有意义的。详见我写的《声音的意义》。诗人是多么喜爱那些鸟啊,怎么可能是“吵醒”!“夜来风雨声——”,听到了那无情的声音了吗?平声字结尾,平声是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字。“花落知多少——”,又是上声结尾,对于那落花,是无限的惋惜啊。

文人为什么见花落泪,闻鸟惊心?是因为文人太酸、太浪漫?当然不是。这是文人的心灵的真实的声音,没有做作,没有夸张。因为中国人是万物一体观,物就是我,我就是物。鸟鸣了,就是我在鸣。新的一天,新的生命,所以醒来是无限欢喜,对于鸟鸣中的欣喜感同身受。花落了,就是我落了,旧的一天已经过去,永远不再。我的生命已逝去了一部分,对于落花的凄凉,也感同身受。所以文人见景生情,感物起兴,所作之诗多以景写情,情在景中。这不是今天的娱乐作秀。

他连花落都感伤,鸟鸣都欣喜,试问这样的人会害人吗?这就是修身。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千字文》:“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一个好的社会是什么样子?鸟儿在竹林里自由地鸣叫,马儿在草原上自由地吃草。不仅是所有的人,而且是所有的动物,都从这个社会中得到了恩惠,幸福快乐。不仅是动物,连草木植物也得到了恩惠,幸福快乐。不仅是有机物,连无机物也得到了恩惠,各得其所。这是什么样的景象啊,这是何等的胸襟!跟现在掠夺资源、资源配置式的发展模式是何等的不同!如果有了这样的精神,还需要喊环保吗?还需要喊和平吗?这样的人,他的心灵也是安详的、慈悲的,他的人生也是积极的、健康的。这就是修身的目的。

儒家修身,有很多方法,甚至可说无事不可修身,而且各有次第,在此不谈。作诗,就是一种修身的方法,自屈原始,在汉魏六朝得到加强,在唐确立。杜甫无事不入事,已把作诗变成了一种生活状态。这个传统在宋朝普及,成为后半期中国文人的常态。

文人每天的感慨,都习惯性地以作诗为表达。诗就成了最贴近心灵的事。而作诗,如前所述,主题是定的,结构是定的,格律是定的,意象也是共同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发乎情,止(指向,不是停止的意思)乎礼义,这是诗歌的传统。不如此不叫诗歌。看看历史上受嘲笑的那些诗吧,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没有用来修身,二是没守诗的传统。现在都把作诗当成是抒情,也这么看待古人。流行的话都是什么什么时候,我们就怎样怎样(一句名诗),什么什么时候,又怎样怎样(又一句名诗),诗歌表达了中国人最丰富的感情啊,也是最浪漫的感情。我一听这种朗诵诗式的句子就起鸡皮疙瘩。

中国人的诗歌首先是修身用的!

每天作十首诗,在风花雪月中感受生命的珍贵,纯洁自己的心灵,这是何等样的生活!一个民族,有一半的人,每天作十首诗,这是何等样的民族!所以我们叫文明古国,天朝上邦。所以我们能体会到马可波罗是如何仰视、赞叹、羡慕中国社会的,尽管他只是个商人,大部分时候都盯着钱。

现在,代替每天作十首诗的,一半中国人每天都在做很多次的是什么?麻将?微信?骂人? 诗教,就是每天自己作诗教育自己。这是诗教的最高境界。当然,读(即吟诵)别人的诗,体会人生也是诗教。

一个孩子,他会每天自己作诗教育自己,调整自己,抒发自己,提升自己,你作为父母,还担心什么?为什么中国儒士不自杀?现在可以有答案了。

而且这种形式还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自己的感情的回味,而且还是一种创造,是自己作词自己作曲自己吟唱,而且还那么美,那么好听……天下哪有如此等好事?而让我们中国人得着。是不是应该再次感谢孔子,感谢屈陶李杜,感谢我们的祖先。

古代的儿童,一般在蒙学后半期开始进行作诗的训练,大概是五六岁、六七岁的样子。因为更小的时候,不能接受不均匀戒节律,而汉诗尤其是近体诗,大都是不均匀节律的。不均匀节律是节律的高级形式,所以要晚些接触。

作诗从对对子开始。这个时间,是跟读诗同时开始的。因为古人读书就是吟诵。会吟诵自然会作诗,因为诗的格律,无论是近体的还是古体的(比如韵字拖长),都是吟诵的结果,不是谁谁强行制定的。都是为了吟诵时好听,是汉语和吟诵自然发展呈现的结果。所以,格律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会吟诵,格律自然迎刃而解。所以古代但凡认字的都会作诗,现在,呵呵。

开蒙应自蒙学始,不是诗。蒙学是歌谣体,是均匀节律的。还有童谣。还有故事。稍大,则教读诗。这时候就是平长仄短的了,因为先教的是近体诗。为什么不先教古体诗?因为古体诗规矩少,所以难作难读。现在很多人上手就作古体,以为古体没有格律,好写,岂知写出来就是顺口溜。近体呢,因为有格律,再顺口溜也像个诗。以此类推,则最难读难作的是古文。然也!再推,则最难作的是白话自由诗。更然也!白话诗就是两种倾向,一是看不懂,说揭示人生的荒谬;一是拟人比喻腻死人,意思还是大白话。有韵味、有感动的诗太少了。所以我主张恢复我们几千年用声音作诗的传统,用吟诵来作白话诗。不是天方夜谭,已经在实践了。

好了,回到古代。五六岁教读诗,一读,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依字行腔,格律就出来了。于是很容易就可以作诗。会吟诵就会作诗。

可是,在技术上,还缺少两个最重要的能力:对仗和意象。

对偶和后来的对仗,是汉诗除了押韵以外最重要的手法。押韵是说汉语的人天生的本领,需要训练的就是文读切韵而已。所以要练对仗。

对仗从对对子开始,就是对联。对联就是对仗的。先练一个字对,然后两个,然后三个,到五个,一联诗就出来了。

对对子难吗?对那么小的孩子是不是太难?太枯燥?大错特错!我是从我女儿那里首先发现的。自从跟她说了对对子的要求,她那一段天天缠着我对,简直入了迷。后来发现古人也是这样的。后来推荐给别的老师,发现孩子们全喜欢对对子,因为那是一种语言游戏!是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的时刻!每当对上,特别开心,对不上,也是哈哈大笑。是游戏的力量!再难也抗不住他喜欢是不是?再次感谢祖先,发明了这么好的游戏!

老师们啊,一定要尝试啊。就像吟诵一样,孩子们也喜欢对对子,也喜欢创作。要把吟诵从诵读向前推进到创作啊,创作才是终点!什么是吟诵教学的结果?就是随便一个学生,你随便出个题,他十分钟能作出一首诗来,格律工整,情感端正,遣词造句不让人笑话,而且还能马上吟诵,而且还是他自己的调子! 今晚我在岳阳,参加全国青少年吟诵比赛的启动仪式,陈芙格玥出场展示了吟诵,自己作诗,自己吟诵,自己抚琴,轰动全场。格玥九岁,学习吟诵一年。她能做到,你的学生也做得到。 读诗与作诗相结合,读什么诗,就可以尝试作什么诗。一边读一边模仿。薛瑞萍老师她们提倡儿童仿作儿童诗,一切从模仿开始。这非常好啊。古代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的语文,只读不作,可惜了,读也读不扎实。

《千家诗》是古代蒙学课本中比较有名的一种。它选择的都是平和美丽的诗,没有暴力,没有仇恨,没有凄凉,也没有狂喜。这符合现代教育学吧。只是,有些诗的水平不甚高。不甚高,也是高的,就是不甚高。

忽然想起现在的语文课本,选了好多描写儿童的庸诗。想来就是因为描写了儿童吧,就入选了,可是真不是好诗啊。这可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吧,可是,古诗的魅力并不在此啊。舍本逐末。

与读诗、作诗同时的,是教授意象知识。

意象是什么呢?就是有意的象。中国的汉诗文有一整套的意象系统,所作出的诗几乎没有一个字是原来的字义,是那个物理学、自然科学,或者说生活中的那个东西的意思。太少太少了。绝大多数那个字都是一个意象。

中国的这个意象,首先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周易,就有这么一套意象。后来这种思维方式,扩展到方方面面。这个意象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民族的,它有一个民族共同性。这才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那个意象,见到同一个象都会知道它背后的那同一个意义,互相之间全都知道,这样才形成了一个价值的体系。

比如我送你一首诗,开头第一句:“君似一棵松”,下面是赞美你还是骂你呢?当然是赞美,因为松树在中国的意象系统中,就是坚强的意思。因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几千年来,中国积累了大量这样的意象。所以他们说话的时候,就可以不再用那个“意”去说话,而改用“象”去说话。这好像编了一套密码一样,就用密码来说话,这样就是我们中国的诗,包括文的叙述方式。

比如“白日依山尽”,并不是亮闪闪的太阳顺着山落下去了。“白日”并不是亮闪闪的太阳,“白日”是什么意思呢?白日是生命,是壮丽的生命。《诗经小雅 天保》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所以它的反义词叫“末日”。

“依”是什么意思啊?依就是靠上去,但中国人看到“依”不会仅是这样的,因为《诗经·小雅·采薇》有这样一句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所以我们经常说“依依不舍”。所以“依”这个字有不舍的意思。山也不是mountain,在中国的诗当中,“山”的含义经常是屏障,所以它也是边界。“依山尽”,靠着山落下去了,靠着山的哪一边啊?落到山的那一边,因为落到的是山的那一边,就是我永远也抓不到的了,如果落到山的这一边呢,它就还是我的。为什么“山”会是这样的呢?因为我们中国是农业文明,中国人生活在平地上。中国的山,从山顶、山中、山下,生活着三个不同的民族。上面就是彝族啊,中间就是苗族啊,底下就是汉族啊或者是侗族啊,所以叫平坝民族。他们对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汉人是农业民族,农业总是在田里耕作的,梯田是我们现在发明的,以前都是在山下面。所以抬头看山和站在山上往下看是不同的。所以“山”是屏障的意思。依山而尽,那就是消失了。

“尽”就是没了,没有了。但是和end是不一样的。汉语表示结束的词,是表示彻底的结束。但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都不是这样的。中国人的人生观,是“有始有终”。儒家的人生是有始有终的,佛家的人生是无始无终的,基督教的人生是有始而无终的。有始有终意味着什么?中国人的生命力是最强的,因为生命只对中国人是只有一次的。所以什么叫“尽”呢?就是没有了。“白日依山尽”的意思,不是说明天又升起,绝对没有这个意思。不然他不会用这个词,他会用另外一个词,比如说落,或者说失,他会用其它的字。但是当他用“尽”的时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太阳永远不会回来了。

所以,白日依山尽,五个字,你都要看到它的意象,才明白他的意思。“黄河入海流”,黄河不是yellow river,黄河是最大的河,最大的河就是最大的生命,入海流,一下子就到海里去了。“入”是入声字,短音。“海”是什么?百川东到海,“海”就是归宿。所以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下面才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想要抓住那个时间,又抓不住,这才是这首诗的意思。这就是意象。

意象是从哪里来的呢?意象是由于全体中国文人儒士都读同样的书而形成的。这个过程在今天依然存在,比如说“非诚勿扰”,明白了吧?什么叫“非诚勿扰”?我们都知道,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经历,看过共同的东西。意象就是这么形成的,以前也是这样的。因为所有的文人,他们读共同的书。所以意象首先从四书五经来,其次是史书。还有什么?诸子。集就很少了。

所以我们的诗是由意象来表达的,你要不知道意象,你其实读不懂任何一句诗。如果你“白日依山尽”都读不懂,那肯定是什么都没读懂了。我们现在的语文也好,文学史也好,大部分情况下,是根本涉及不到这个意象系统的,就是讲浮在表面上的一些字义,所以存在大量的误读和表面化的这种理解。意象才是真正构成中国诗文的最小单位。它非常重要。它的存在的基础就是民族共同性。

要了解这个意象怎么办呢?要读经史子,虽然难,也必须读。不读,就读不懂诗词文赋,那也就是个识字的文盲。

古代有意象方面的专门的辞书,比如《佩文韵府》,也可以在各种注疏中学习。在蒙学阶段,也有办法。

《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是现在最有名的两本蒙学中的声韵类课本。当时还有很多。这种书教什么呢?教三件事。

第一,教平水韵。凡押韵的字,都属同韵,这样就不必背平水韵而就能记住韵部中的常见字了。 第二,教对仗。从一个字到七个字的对仗全有。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的对仗,用于词曲。五个字、七个字的对仗,用于诗。四个字、六个字的对仗,用于骈文。骈文俗称四六,因为主要是四字句和六字句构成的。现在还有个俗语叫“不着四六”,就是不靠谱的意思。骈文很重要。古代最多的是骈文,不是古文。所以韩愈、欧阳修他们才搞“古文运动”。骈文是古代的应用文,从圣旨到请假条都用骈文,写信写文件,都是骈文。不会骈文,寸步难行啊。所以要从小学四六字的对仗。

第三,就是这个意象系统了。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云是什么?是物理学的云吗?雨是什么?是rain吗?雪是什么?中国在温带!风是什么?这次周坚老师在讲解古希腊雕塑群的时候,指着一大块残雕说:这是天后赫拉,驾着马车出来了。她的马有四匹,分别是: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我就会心一笑。在中国,这四风是碰不上面的。东风是什么?春风。东风无力百花残。西风是什么?秋风。古道西风瘦马。南风是什么?夏风。五月南风兴。北风是什么?冬风。北风吹雁雪纷纷。冬天就不许刮个西风?生活中可以,诗中不可以,要不人家以为你是秋天了。

《声律启蒙》之类的声韵书,就是在传授这种意象知识。这一节,是一定需要老师讲的。不讲是不行的。意象来自哪里?都来自典故。语典和事典。语典可以解释来源和意思,事典可以讲故事。

有了《声律启蒙》这样的书,孩子们掌握声韵就容易得多,而且,短时间内可以掌握大量的辞藻,更重要的,是意象。以前儿童八岁以前是要全文背过的。看看那个辞藻的量,数量和质量,足令今天的教授咋舌。

《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区别,主要在用词上。前者较古雅,后者较通俗。 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作诗了。

读诗和作诗的顺序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古体诗、骈文、古文、词、曲。词曲最后,是因为小道也,自学也可。古文是最难的。

至于格律、平水韵、入声字等等这些关卡,都有诀窍通过。学过吟诵课的就明白了。 至学馆,每天至少创作一首诗。自此,作诗就成了这个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他一辈子离不开诗了。 诗怎么才能作得好?这是个古今难题。其实也不难。最管用的就是:多读诗。《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作诗,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这就是说熟背五百首,熟读五千首,就可以作诗入门。这个难吗?一点不难。我们现在就是背的太少,而泛读几乎没有,当然作不出诗了。你都没有词,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表达,还作什么诗!

还有,看得出林黛玉强调整本读。读诗,一旦过了最初的阶段,就要整本读。古人自进学馆,就无课本,一律读原著。为什么要整本读?因为如果只读选本,就如现在的语文和文学课,所有的诗都是互相割裂的,且与其作者的背景割裂。只有整本读,才能进入作者的背景,了解到他什么情况下作什么诗,什么情况下又作什么诗,这样才学会作诗。现在只挑好诗读,结果反而作不出好诗了。薛瑞萍老师她们强调读整本书,说的是现代文,其实古诗文也一样。所以,整本读,大量读,泛读,配合精读,是学会作诗,把古诗真正学到肚子里的基础。

这还只是说入门,没有说高处。还有诗话呢?还有注疏呢?诗的技巧,能说到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现在的诗歌鉴赏的水平也很难恭维,所以精读也难读出真金来。

不过,这些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修身。作诗为修身。

唱和酬答皆用诗,酸甜苦辣皆入诗,这样的人,是修身的儒士。现在老说诗人、诗人,古代没有诗人,只有文人、儒士。

顺便解释一下,为什么南怀瑾、王财贵等先生不重诗词,强调经典。表面上,这些先生都是说经典更重要,当然,这是当然的。但是他们也明白孔子为什么重诗教、乐教。只有经典,只有礼教,这个教育能成功吗?没有兴,没有成,只有立,掐头去尾取中间,这能行吗?我想这些先生心里都明镜儿似的。但是,他们面对的现实,是一穷二白的基础。比孔子所面对的礼崩乐坏还糟糕,怎么办?只能权衡轻重,先迈第一步。谁都知道没有右腿走不了路,但是你也不能两腿一块儿迈啊。

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什么?就是诗词文赋、琴棋书画、唱歌跳舞、雕刻绣花,全成了艺术!可怕的艺术。 作诗的,不再是文人儒士,而是诗人!弹琴的,不再是文人儒士,而是音乐家!写字的,不再是文人儒士,而是书法家!唱歌的,不再是文人儒士,而是歌唱家!他们都是艺术家!艺术家什么样?艺术家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男的留长发,女的剃寸头,男的留胡子,女的戴骷髅,男的穿唐装,女的穿蚊帐,男的浪漫脸,女的狐媚相。他们创造艺术,是为了沾沾自喜地向大众展现痛苦的自我。他们都不知《论语》为何物。

试问,把这群人引进国学课堂,会是什么景象?所以,宁可没有诗教乐教,也决不能把他们招来。 再多说句,其实他们也不是艺术家。艺术是西方概念。艺术是对纯粹人性的追求。艺术家首先要真诚。没有追求作一名艺术家就作成艺术家的。艺术是对真、善的反抗,是对自由的向往,是人类的航标灯。我们的艺术家还信着真善美统一呢,怎么能懂艺术。作艺术家,需要最大的勇气,跟儒士的担当是一样的勇气。

我们的现状,叫做中不中西不西。

现在,我们从吟诵做起,从国学内部做起,从儿童做起,从教育做起,从自己做起,恢复诗教乐教,恢复中国的文艺。这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路

推荐第8篇:木兰诗教学案

木兰诗教学案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

赐().

理云bìn()pèi头()扑shuî()雄 chí()阿

z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安能辨()()...

我是雌雄

3.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戎()傍()

折()戍()滂()

柝()戊()榜()

析()戌()谤()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

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

愿作

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

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

5.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的巾帼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来源:学。科。网]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⑥.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⑦.诗中的“、”一句,用

和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一句诗文。该成语的意思是: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

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合作交流: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二)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

军书,

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

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

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来源:学&科&网Z&X&X&K]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习射(少年时)B.市鞍马(买) ..

C.长而益精(更加)D.易男装(穿)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数()建奇功 ..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

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巩固训练拓展提升:

阅读《木兰诗》,完成练习。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①策勋十二转( )A.次B.回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A.多B.大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 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 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 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 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答案:

[基础巩固]

4.D

5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②东„„西„„南„„北„„③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⑥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⑦“将军„„壮士„„”,对偶、互文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6.C7略

[能力提升]

(一)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2.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 坐 脱 着 理 帖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4.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5.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二)

1、D

2、hángshuî

3、因为因而(所以)

4、①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②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5、

C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参考答案

1.A C B A 2.A 3.C 4.B 5.B 6.C 7.A

推荐第9篇:五年级诗教教案

1.《爸爸的鼾声》(1课时)

备课时间:3月2 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1 教学目标:

1.感悟儿童诗特点,准确选题,发挥想象,创作儿童诗。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 3.学会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睡觉打鼾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创作诗歌。 教学过程:

一、聊诗激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年级起,我们每一册的语文课本都会给我们安排一些诗歌。老师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诗歌吧,谁来给大家背一背?(学生背) 2.积累了这么多的诗歌,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语言简称,意境优美,充满童趣„„)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一)赏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1.课件诗歌《爸爸的鼾声》

A.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首小诗后你感触最深是什么? B.你喜欢爸爸的鼾声吗?(不喜欢)

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这首诗吗?为什么?

2.带着自己的体会,合作朗读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3.指名读——齐读。

三、激发想象,诗意再现

1.写诗一定要展示想象的翅膀,多一点夸张,添一些童趣,诗的意境会更浓。想不想自己动笔写一首儿童诗,当一回真正的小诗人。 2.学生自由选择创体,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诗作,交流评价。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好玩的儿童诗,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你们的心田,希望同学们在童诗的天地里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遨翔,最后成为一个个童诗高手。当然,只有多看多写,才是创作成功的秘决! 附诗《爸爸的鼾声》内容: 爸爸的鼾声使我担心

就像山上小火车火车出了轨 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森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爸爸的鼾声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总是断断续续 板书设计: 贴近生活

充满想象童趣横溢 语言凝炼 巧用修辞 2.《老马》(1课时)

备课时间:3月9 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创作,使学生明白诗歌要注意押韵。

2.了解一些基本的韵脚,并能够根据提供的韵脚创作诗歌。 教学重难点:

根据提供的韵脚创作诗歌。 教学过程:

一、出示藏克家作品《老马》说说读后的感受。(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

二、简单介绍同韵字:一般指韵尾相同的字。1.请学生把《老马》中每一个诗内的句尾字都标出标音,确定韵尾,引导他们发现同韵字。 2.再举举例子,找找韵脚。 3.再次读《老马》,感受压韵带来的琅限上口的感觉。 4.学生有感情诵读。

三、根据老师提供的韵脚,编诗歌。(交流反馈评议)

四、根据同学提供的韵脚,编诗歌。(交流反馈评议)

五、通过查工具书诗方法给一些觉见韵旧归类。

六、总结:写诗歌压韵,会使诗歌再有诗味。3.《落叶》(1课时)

备课时间:3月18 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觉得写诗并不难,发挥新奇的想象创写诗歌; 2.合作试写以落叶为材料的小诗。 教学重难点:

发挥新奇的想象,合作试写以落叶为材料的小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是秋天? (引出“落叶”的话题,板书“落叶”二字)

二、实践体验

1.你们观察过落叶是怎样飘落的吗?(课件小演示动画) 2.组织学生到老樟树下捡拾落叶。

3.观察捡的落叶,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提炼好读板书在黑板上:一片片,摇摇摆摆、打着圈子儿、荡秋千) 4.引导连成一首小诗。(内容略)

三、赏析比较

1.课件出示两首小诗《茶叶》与《苹果》,反复诵读这两首小诗,分析这两首小诗的新奇比喻:

茶叶——小鱼

苹果——太阳的孩子,爱江脸的小胖子等 2.比较前面写的《落叶》和这两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一首好的诗里往往要有新奇大胆的比喻。

3.试着给落叶进行大胆夸张的比喻。(随即板书)

4.挑选一个或几个新奇的比喻在小组的合作下写成一首小诗。 5.挑选写得好的几首小诗后同学们诵读。 6.帮助修改几首小诗。 板书设计:

拟人:一片一片摇摇摆摆 打着圈儿荡秋千 比喻:金蝴蝶邮票 小鸟信„„ 4.《满江红》(1课时)

备课时间:4月1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地吟诵《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所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以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2.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请学生介绍有哪些古诗词被吟唱成歌曲?复习《忆江南》、《渔歌子》、《水调歌头》等,引出《满江红》。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

1.请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展示图片) 2.教师小结:

岳飞,宋朝抗金英雄,天数次击退敌寇进犯,是著名的爱国将军。他一生精忠报国,受到老百姓的称颂。

三、整体感知诗文

1.教师范读,并解决生字词。(配乐) 2.学生放声朗读——培养语感 (个人自由朗读)

3.学生读后的感悟描述

4.通过提问,介绍词的大意,简单介绍作品

问题:①上下阅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 ②岳飞一生的追求可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明确,交流示范。

5.小声吟诵读——体味本词意思(小组自由读)

四、赏析本词

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

五、欣赏歌曲《满江红》,通过音乐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爱国词。本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全词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的愤怒的叫声。

七、板书设计: 满江红

上阕:精忠报国 下阕:还我河山 5.《水调歌头》(1课时)

备课时间:4月10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落实背诵要求;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把握词句的意象,感受词作的意境;

3.要想象与拓展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词

1.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写来。同学们在抬头赏月之时,想起哪些古代诗人们写到的月亮的诗句呢? 2.背一背、诵一诵。

3.引出苏轼的《水调歌头》。

二、诵读:初品其味 1.字正腔圆地读。 注急“阙”、“不胜”、“统”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

3.小组间共同讨论,疏通全文。

三、赏读:深深其蕴

1.作者把酒问青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愿望? ——望月痛饮,向往飞升

2.天上与人间、幻想一现实的比较,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四、欣赏歌曲,深入品味

共同欣赏流行歌曲《但愿人长久》,细细品味苏轼在中秋之夜抒发的情感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五、联系生活,延伸思考

1.中秋之夜,妈妈思念在外上学的哥哥,你会用《水调歌头》中哪句话劝慰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离家在外,你会用《水调歌头》中的哪句话表达你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古代诗歌仍具有现代人生的参照借鉴价值。 ①引进新闻材料,举例说明。 ②小组交流讨论。

六、教师总结

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随时都可能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们应该:失意时,莫泪丧;若同时,莫彷徨;受挫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直面人生,我们定会成功。 6.《如梦令》(1课时)

备课时间:4月17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初识诗人

1.我们曾学过《夏日绝句》哪位同学背一下? 2.简介词人李清照。

3.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生活的写照。

二、学习《如梦令》

1.请自由朗读《如梦令》。

2.指名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把握词的节奏。 4.互动探究:

先小组交流不理解的意思,再班汲交流。 5.学生尝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三、读悟词情

1.指名学生说说读词后的感受。 2.请同学们静静地再读一读《如梦令》,找一找词的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儿向你传递着高兴?可在纸上做批注。

3.词人为何“不知归路”仅仅沉醉于酒?请你品品“沉醉”这个词,还有什么也醉人呢? (美丽的景色,快乐美好的心情。)

四、领悟意境,再识词人

请同学们品读每个词每句话,边读边想,随词人一起郊游,走进李清照所描绘的意境中。展开想象,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1.同桌交流自己朗读感悟的情况。 2.交流展示:

指名说说自己感悟出来的急境。 3.一齐诵读《如梦令》

五、板书设计: 如梦令 沉醉日暮 不知归路 7.《天净沙-秋思》(1课时)

备课时间:4月22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先听一段音乐,放松放松。(播放音乐)

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二、简介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三、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

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感受它的意境美。

①示图,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感情? ②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③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④小结: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国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然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莫和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

四、课外拓展(创造性阅读) 1.请听名家朗读《天净沙-秋思》(播放录音),你能够想到什么? 2.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小组二人说想法,一人执笔,一人汇报。 3.交流反馈

五、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以景托情 小桥流水人家(落寞、哀愁) 夕阳断肠人 8.《木兰诗》(1课时)

备课时间:4月28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

1.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2.这个故事最早却来原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介绍作品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清编的《乐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三、整体感知

1.范读诗歌,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急,说说情节: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四、赏析人物

1.学生读诗歌,四人一组讨论: 要求以“我从读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句式来说。 (教师抓住关键词随机板书)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 (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 3.学生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

五、板书设计: 木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热爱国家渴望和平9.《树》(1课时)

备课时间:5月2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9 教学目标:

通过三首立意不同,风格炯异但题材类似的诗作的阅读、欣赏、分析,促进学生理解诗作的主题、意境、思想感情,语言艺术,写作方法等,以达到学生训练语言,积累诗情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三首诗作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语言,积定学生诗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雪野的诗体《树叶》

为了能听到/好多的意见/为了能让自己/长得直/长得高()——《树叶》 1.失让学生读尾

2.出示雪野诗歌的结尾:树/才长出了/那么多的/绿色的小耳朵 3.反复诵读,感受诗作的哲理。 4.诵读比赛。

二、出示王宜振的《树的苦恼》

一只小鸟/给一棵树讲了许多飞翔的故事/树听着听着流泪了树也是一只鸟/树有许多翅膀/树不能飞翔树的苦恼/是夜晚老做飞翔的梦——《树的苦恼》 1.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它与前面的诗作有什么异同。 2.诵读作品。 3.诵读比赛。

三、出示邱易东的《五个杈丫的小树》

1.说说这首诗作表达了什么情感,它与前面的诗作有什么异同。 2.小结:

不是写实物树,而是写精神树,写出了自己希望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 3.诵读。

四、反复诵读这三首诗作后,讨论从这三首作品的欣赏中,你发现了什么?

五、小结: 同样是写树,但他们决不雷同。雪野的《树叶》富有哲理,王宝振的《树的烦恼》偏重情感,邱易东的《五个杈丫的小树》不是写实物树,而是写精神树。正是作者视角的不同,诗歌所表达的主旨,思想就不同。通过对“树”的主题的几首诗的对比学习,我们对树有了重新的认识,自己也会迸发出许多灵感、思考、创作。

六、独立思考,创作以树为主题的诗歌。

七、展示评议。10.《夏天好》(1课时)

备课时间:5月10日上课时间:累计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了解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2.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激发写诗的兴趣。

3.在说话和评价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创作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激发写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快乐情境。 2.这首歌好听吗?你知道歌词是谁写的呢? 3.出示乔羽照片,简介乔羽。

(二)赏诗 A.赏语言

1.师:要想学会写诗,首先要学会欣赏诗。让我们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诗这首诗,想想它的句子有些什么特点。

2.和平时学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3.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儿童诗语言简洁、形式活泼的语言特点。 B.赏韵律

1.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来朗读你喜欢的小节吧。

2.为什么读起来是那么琅琅上口?(引导学生观察每小节双行的最后一个字) 3.师:在古代,每首诗大多是为歌而作的,诗和歌是分不开的,所以叫诗歌。(给诗歌谱曲) 教师伴奏示范唱,学生跟唱。 C.赏画面

1.读着读着,唱着唱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想象,说自己喜欢的画面。)

(三)想象生活中的画面,仿编诗歌。1.(出示冬天堆雪人图片)想想这是哪个季节发生的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汇报)

2.你能从画面中想到哪些押韵的词组呢? (如,雪花飘‘带红帽等)

3.想不想把这快乐的画面化作一行行美妙的诗句呢?咱们试着编一编。 4.学生边讨论边创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共同完成一小节。 5.鼓励学生编诗,说说创作诗的感受。

(四)回忆四季生活的画面,激发写作的兴趣。

1.四季生活,多姿多彩。让我们打开记乙的匣子,一起来畅想生活中的快乐画面吧!(出示四季生活图片)

2.边看画面老师边用语言创设快乐情境。 3.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学生作品,讲评。

(六)拓展

推荐第10篇:诗教串词

裴刘小学“校园诗声”文艺演出串词

男:尊敬的领导

女:各位来宾

合:下午好!

男:来到芦沟,走进裴小,我们仿佛徜徉在一个诗的世界中,遨游在诗的海洋里。

女:身临其境的人都说:裴小的校园,让人体味到诗的意境;师生的言行,让人体味到诗的品味;学校的管理,让人体味到诗的格调。

合:我们说:“国运昌隆造就了一个诗的时代。”

男:在中华诗词进校园的活动中,我校抢抓机遇,以诗文朗读为契机,强化以诗教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围绕诗教扎实开展了系列活动,打造出特色显著的“校园诗声”品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了盐城市“校园诗声”特色学校,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的殊荣。

女:在这里,我们将采撷校园诗教生活中的朵朵浪花,奉献给各位领导和来宾。

合:裴刘小学“校园诗声”文艺汇报现在开始: 男:首先请欣赏《说唱古诗》。

女:你们好!倾述了裴小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美好祝愿,请欣赏《你们好》。

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的招引下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我们为你自豪,为你骄傲,请欣赏《五星红旗》。

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人们企盼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望,请欣赏舞蹈《愿人长但久》。

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欣赏舞蹈《虞美人》。

女:花朵的艳丽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学生的成长离不了辛勤园丁的培育,请欣赏组诗朗诵——《诗情画意颂老师》。

男:“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千古绝唱曾使多少让人为之感怀,请欣赏歌伴舞《相见时难别亦难》。

女: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牵动了全中国的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四川人民站起来了,学生在简陋的帐篷下坚持学习,立志报国,帐篷下一片书生朗朗,请欣赏《帐篷学校书声琅琅》。

男:好儿女上学堂,勤学习,为国家请欣赏《上学堂》。

合: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汇报到此结束,谢谢你们的光临。再见!

第11篇:诗教检查欢迎词

岔河中学诗教工作迎检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春红未尽,万物勃发,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夏之交,我们欢聚一堂。能邀请到这么多尊贵的领导和朋友、诗词界知名的专家,我们倍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岔河中学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鼓掌)

今天,不辞辛劳莅临我校的领导和专家有:原毕节地区行政公署专员暨现乌蒙诗社名誉社长吴学香老领导,原毕节地区教育局副教研员 、乌蒙诗社副秘书长吴守飞同志,原毕节地区党史办公室主任、现毕节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谢正发同志,原毕节市人大副主任、现七星关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汪寿先同志,七星关区人大副主任张媛同志,七星关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燕金祥同志,毕节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七星关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周遵鹏同志,岔河镇镇长张培林同志,七星关区宣传部和七星关区文明办相关领导。

岔河中学新校址建于2002年,今年就是建校10周年。校园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6686平方米。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49人。风雨同舟走过十年,岔河中学一直继承着优良的传统,举“素质教育”之大旗,走“创新发展”之远路,与时俱进,搏浪扬帆。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诵读理解前贤诗词名句时,我们学会了鉴赏美景,学会了调整心态,潜移默化中影响莘莘学子树立了崇高的理想。诗歌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还是一种心灵教育,它对塑造人格、陶冶情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诗词进校园正在全国各地铺开。岔河中学从2008年参加教育局举办的第三次中小学生创作中华诗词大赛以来,一直都在坚持打造诗意校园。在毕节市、七星关区两级文联、两级文明办、两级教育局以及两级诗词学会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在多方人士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努力下,我校于2009年9月29日正式成立了“龙潭诗社”,同时创办校园刊物《龙潭诗词》,到目前为止,《龙潭诗词》正式印行6期,约30万字,受益面普及校园师生及周边诗词楹联爱好者。近几年来,我校诗教活动蔚然成风,诗教成果亦硕果累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诗教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虔诚企盼今天莅临我校的领导和专家们多多指导,传经送宝,以便让我们的诗教活动进行得更好更成功。

最后,预祝我校诗教工作迎检取得好成绩!祝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二零一二年五月七日

第12篇: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上)诗教工作计划

吴红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4更新时间:2011-1-17

一、指导思想新学期,在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进一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紧紧围绕“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借助校本教材,把诗化教育这项工作向各学科横向推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高修养和表达能力,给他们一个诗意童年,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2010年(上)诗教工作计划。

二、具体工作

(一)凸显课题研究意识,大力开展“诗词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1、诗词教学课题按照既定计划,将于2010年10月份结题。本学期我校必须组织开展一次较大规模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课题研究阶段性汇报活动。现在已是2月底,时间紧迫,因此在邀请专家来指导之前,我们要尽早拿出活动方案,准备相关材料。(初步设想为4月份,主题围绕“诗词综合实践活动”)

2、扎实、有效开展每周一次的诗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色活动课在40分钟内必须呈现一个主题,主题应注重与《诗意童年》挂钩,同时着力体现年级组特点,避免千篇1律,力求变化,确定时可由教研组长召集成员商量确定,也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主题的实施应该注重序列化,开学初各位语文教师必须上报一学期的安排,以月为单位,一月一重点。(比如:X月份X班诗词手抄报创作,分为四周进行:第一周:课堂辅导;第二周:查找资料;第三周:自我或小组创作;第四周:作品交流、展示)。

3、诗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途径要多样化,可以是诵、画、唱、演,在活动中学习诗词,根据班级特点逐步深化,更提倡学生课外自主选材学习,自选、自读,并在诗社活动情景下拓展,享受成功,工作计划《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2010年(上)诗教工作计划》。低年级段,必须定位于有趣、好玩,与学生的生活零距离接触;中年级段,在学生已能背诵指定篇目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体验融于诗句,吟诵、吟唱古典诗歌,(吟唱和诵读的要求应有别于低年级,要体现层次性);鼓励学生完成诗配画,尝试模仿别人的诗词作品,写一些自己的小诗;高年级段,提倡学生动手办诗词手抄报,组织诗词知识竞赛、诗词擂台、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创作有自己想法的作品。

4、在诗化教育日益深入推进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诗化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学科领域,是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还要适度拓展,大胆延伸,努力向其它学科、其他教师辐射,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必须在新学期中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带有诗词韵味或痕迹的课例、教学流程,让诗化教育从多角度、多途径潜移默化,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

(二)多样化、有效化组织评价考核上学期,在学生诗词积累考核方面,教师普遍反映比较枯燥,学生没有兴趣,事实上的确如此。为此,我们在诗词教学方面大胆调整,将校园每周一诗和《诗意童年》中篇目的背诵积累时间,集中到每周

一、

三、五中午15分钟;诗词考核时,这些背诵的诗词不再列入考核范围。那么考核什么呢?主要看任课教师通过诗教课诗词实践活动给予了学生怎样的收获。这学期,我们将坚持这样的考核方式,紧紧围绕“诗词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展板展示、专人走进活动现场等途径给予教师诗教工作量化打分,力争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兴趣,教师教得乐在其中。

(三)依托活动等载体,提高师生表达能力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觉得要全面打响自己的特色品牌,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自己、依靠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一批,成长一批。我们将打破学科界限,鼓励全体教师参与粉笔字、毛笔字、诗歌朗诵比赛;借助传统节日效应,联合学校工会组织全体教师诗歌创作及诗画比赛,利用展板展出优秀作品;组织乡镇级诗化教育专项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诗词教学论文参评,以此激励每一位教师提高诗歌鉴赏、表现、运用能力。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要求在学校诗词文学社的总领下,各位教师成立自己的班级分社,组织社名社徽征集活动,从学生中筛选出有潜力的苗子,开展指导活动,重点培养一批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使得诗教活动正常化,网络化,真正让诗词渗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四)年级化、特色化营造文化氛围。学校诗词长廊更新2次;结合德育处打造特色班级活动,班级内两块诗词展板要求语文教师配合班主任更换2次,杜绝简单的粘粘贴贴,应着力体现班级特色和年级特点。诗社将编制两期诗报和师生诗集各1本。

第13篇: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下)诗教工作计划

吴红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1更新时间:2011-1-17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2010年(下)诗教工作计划指导思想:新学期,在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进一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紧紧抓住课题结题契机,围绕“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和“诗词书法周周练”,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把诗化教育这项工作向各学科横向推进,走向学生家庭,走向社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高修养和表达能力,打造诗意童年,诗化校园,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2010年(下)诗教工作计划。重点工作:

一、紧抓课题结题契机,总结过去成败得失。“培养小学生赏析传统诗词能力研究”课题从立项到具体开展研究工作已有几年时间,按照科学规律及当初所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结合课题发展的具体情况,将于11月份展开结题工作。为了确保顺利结题,扩大课题的影响力,向外推广经验和做法,因此这学期开学初,我们必须与上级部门保持好联系,多听取,多采纳,要拟定好详实的课题结题方案,撰写好课题结题汇报材料,总结过去的成败得失,整理好对外展示的过程资料,完成新一期《教科研通讯》和一套师生作品集。

二、优质、均衡、常态开展诗化教育,塑造诗意童年。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往,在学生诗词积累和考核方面,我们曾经改变一些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诗文素养,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学生的诗词知识面狭窄,积累量正在减少。为此,我们在新学期诗词积累方面作出调整,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必修部分为:校园每周一诗和《诗意童年》中指定篇目整合为各个年级一学期必备诗词篇目,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上,由任课教师安排到每周

一、

三、五中午15分钟积累;每月底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由行政领导和教研组长负责检查学生的诗词积累情况。选修部分为: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要求他们在休息之余,能够去品读一番,吟诵一番,扩大知识面,可以的话写写读后感,表达自己的心声。建议篇目:一年级:《三字经》选读《三字经》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儿童读物,流传广泛,家喻户晓。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二年级:《弟子规》选读《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当时最通行的蒙学课本 ,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是旧时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三年级:《增广贤文》选读《增广贤文》原名《惜时贤文》,自清后期以来,即风靡全国,影响极大,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此书语句精辟,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一经成诵,便终身不忘。这些格言警句有的集自雅句,有的采自谚语,所谓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劝善言、勉诫言、在家出家言,有仕宦治世言、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四年级:《千字文》选读《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一千个字。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工作计划《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2010年(下)诗教工作计划》。

五、六年级:《诗词曲文》选读《诗词曲文》选读主要编选了唐诗、宋词、元曲和古文中的佳作,是最醇正的古代文学经典。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化教育的主阵地——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其实施途径要多样化,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特点,采取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活动形式,可以是诵、画、唱、演、赛,可以是学生课外自主选材学习,自选、自读,并在综合实践活动情景下拓展……鼓励教师凝心静气,充分认识到诗教工作对于学生的长远意义,能够由被动转为主动,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静下心来去学习诗词、表现诗词,享受诗词,从而真正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牢牢树立“我的地盘我做主”意识,结合自身的特点,考虑到班级学生的组成情况,从关注“明星学生”走向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平等成长,特别是外来民工子弟,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开展诗化教育活动,保证他们在能够上学的基础之上,上好学,真正通过诗词,陶冶品德,净化心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避免千篇1律,力求变化,呈现主题多元化。低年级段以吟唱等趣味性活动为主,辅以一定量的诗词篇目积累;中年级段,以吟诵、诗画等模仿性活动为主,尝试写一些简短的小诗;高年级段以诗词手抄报、诗词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等创造性活动为主,开拓自主学习空间。月底考核时通过展板展示、专人走进活动现场等途径给予教师诗教工作量化打分,力争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兴趣,教师教得乐在其中。

4、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诗化教育日益深入推进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诗化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学科领域,是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还要适度拓展,大胆延伸,努力向其它学科、其他教师辐射,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打算在新学期中段调整学校诗教工作小组成员,重新建构,提高本校教师参与研究面,吸纳各学科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等经验丰富的教师,以点带面,共同研究诗词与数学、英语及小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让诗化教育从多角度、多途径潜移默化,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

5、笔尖生辉如凤舞,行云流水似龙游。我们既然花物力、财力开发了《诗词书法周周练》这一校本课程教材,就要让所有学生每周练习一首,读写结合,周周练,周周清,用好,用出效果。考虑到各年级的实际情况,我们打算将周

二、周四的中午15分钟写字时间安排为书写《诗词书法周周练》,由语文教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指导大家写一手好字。

6、书画盈家室,遍地诗书声。诗化教育要想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必须走出校园,走进学生家庭,走进每一个社区,我们设想通过背诗、联句,共同作诗配画,办小报,古诗文艺术创作,编成表演短剧或相声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性活动的开展,借助艺术的形式表现诗意,使抽象化的东西变形象了,增强学生对原作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在无形中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渗透到众多家庭之中,熏陶和影响广大的家长,促进家长和子女诗文素养的提高,滋润诗化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壤,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他工作:

一、依托活动等载体,提高师生参与兴趣。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觉得要全面深化诗化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学校自身开展的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一批,成长一批。我们将借助传统节日效应,联合学校工会组织、教导处组织师生毛笔字、诗歌朗诵、诗歌创作比赛,利用展板展出优秀作品;组织乡镇级诗化教育专项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诗词教学论文参评,以此激励每一位教师提高诗歌鉴赏、表现、运用能力。

二、抓好班级分社建设,提升综合素养。我们要求在学校诗词文学社的总领下,各位语文教师重新成立自己的班级分社,组织社名社徽征集活动,从学生中筛选出有潜力的苗子,开展多样化的指导活动,可以课内指导,可以走出校园,外出采风……通过自身建设,自我挖掘,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观的的形成,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重点培养了一批在这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使得诗教活动在各班能够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年级化、特色化营造文化氛围。学校诗词长廊更新2次;结合德育处打造特色班级活动,班级内两块诗词展板要求语文教师配合班主任更换2次,杜绝简单的粘粘贴贴,应着力体现班级特色和年级特点。诗社将编制一期星芽诗报。

第14篇:让诗教焕发活力

让诗教充满活力

宁波市雅戈尔小学成小丽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学生去回味品评的。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获得对古诗的认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又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在古诗教学中的几点比较可行的做法。

一、“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拘一格学古诗

1、运用“通感”,感悟诗境。

中国古诗讲究意境,作品的高下优劣都要靠它来评判。如何使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单纯从文字到文字的讲解效果并不好。我们可以利用“通感”,借助一种美的感觉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或由对某一门艺术的感觉转化为对另一种艺术的感觉,使之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把古诗用文字创设的意境,借助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手段,让学生看到形、体验到情、享受到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的意境。例如,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壮志未酬的悲愤及诗歌愤慨、悲凉的意境,我选取了两段截然不同的音乐,一段是优美舒缓的江南丝竹乐《春江花月夜》,另一段是悲凉愤慨的《秦桑曲》,让学生选择哪段音乐更符合诗歌的意境?经讨论,大家的意见取得了统一,然后再让学生配乐读古诗,在音乐的渲染之下,一个忧国忧民、感慨万千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他们走入诗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了共鸣。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音乐更是融合着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和境”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与诗人的感情产生

共鸣。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另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意境,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从而使学生能从诗句原有的意境中跳跃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古诗,感悟古诗。鉴于小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以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心中之境,心中之情,借助画笔在白纸上描摹出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景: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诗人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学生通过作画,小组间的讨论,领略到了这首诗明朗畅快的意境,深深地感受到两位诗人的洒脱和豪放。我还当场选出几幅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放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中展出。这样一来,学习古诗时的呆板、凝固的学习气氛便不复存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就更浓了。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再现了诗的意境,融入了自己的独特的想像,受到美的感染,同时也给了擅长书画的同学一个广阔的天地,较“实在”地构建起一个诗歌表现的艺术空间。

2、演中求创,理解诗意。

对于有人物活动,隐含对话情节,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的古诗,我指导学生根据古诗展开想像,用表演的方法,使静态的图文活起来,从而创设出双向互动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像,上台表演作者跟童子松下对话的情景。在教学《赠汪伦》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像李白和汪伦分别的场面:“假如你是李白,会对汪伦说些什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如在语文活动课上可以让孩子们选择几首古诗,根据诗的意思进行表演,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这些小演员们表演的是哪首古诗,并背诵出来。这样的活动能帮

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实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也在双向互动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

3、巧背古诗,厚积薄发。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古诗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我认为惟有引导学生巧背古诗,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才能加强背诵效果。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形式多样的背诵方法:可以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事先确定一个主题,如:背背写“花”的诗,有《题菊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梅花》等;背背 “送别”诗,有《黄鹤楼》、《别董大》、《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引导学生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能促使他们分清类、背得多;也可以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例如,我在三年级学生古诗文背诵汇报时,就采用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从《早春》、《春晓》到《夏日》、《小池》;从《山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这种形式大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帮助学生有系统地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背诵的形式还有很多很多,有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有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画背、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对背诗感到枯燥乏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而且教给了学生一些好的记忆方法,使他们更快更有效地背诵更多的古诗。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别出心裁用古诗

1、巧设情境用古诗。

诗文源于生活,在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后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词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在平时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孩子们运用学过的古诗,如,我经常把古

诗作为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有效载体,创设这样的情境:当你看到浪费粮食的小朋友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吟诵出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你看到两个小朋友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时,你会怎样劝他们?学生就能用上“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的诗句。在实习老师欢送会上,我引导孩子们用学过的“送别”诗来表达对实习老师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感同身受的情况下,学生对诗歌中充溢着的浓浓情谊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体会。在绿草遍地、群芳争艳的时节,我带着孩子们去春游,路途中遇见与古诗词描写的景物有所相似之处时,引导孩子们用上学过的古诗词,一路上,“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处,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描写春天的诗句不绝于耳,孩子们兴致盎然,诵唱声此起彼伏。这样的活动使学过的古诗有了用武之地,使古诗词悄然地走进了学生的生活,那些背诵过的诗词如一汪清泉流淌在他们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2、巧用古诗练表达

习作中运用古诗文的形式有很多,可以在写景中用,在叙事中用,也可以在抒情和议论时用;可以是对诗句的引用,也可以是对写作技巧的运用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据诗作文,有些古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可以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等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或扩写,或改写,或写读后感,或写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像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像,趣味盎然,入诗境,悟诗情,写出精美的文章来。如:在教学完白居易的《暮江吟》一诗后,让学生放飞想像,把诗中描写的美景写下来,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写景片断训练。在教学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学完《游子吟》一诗后,要求学生写写读后感,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还有很多,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回乡偶书》、《山行》、《赠汪伦》等。只要悉心钻研,许多古诗都可以拿来让学

生进行文章的练笔。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情动辞发仿作诗

在孩子们诵诗、赏诗的时候,那与诗情词意而融通的心灵似受过春风暖意的抚慰般草长莺飞。记得那年“六一”节,校园里到处都洋溢着欢乐,一位小朋友突然触景生情,动情地吟诵了一句“满园欢乐关不住,一片笑声出墙来。”让我兴奋异常,我对此大加赞赏,并鼓励学生改写学过的古诗,创作属于自己的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于是,我常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产生创作激情的氛围,引导孩子大胆地对古诗名句进行改编,对孩子们的诗作充分肯定,大加赞赏,并充分满足一些学生想获得成功的欲望——让他们面对全班同学大声诵读自己的作品,之后展示在教室的墙报上。渐渐地,作诗成了孩子们一种内在需求,成了一种精神享受与审美体验,也成了培养孩子们创造力的沃土。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不应把教学局限于对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进行剖析、理解,而应该让诗教焕发活力,使其充满亮色,变得鲜活、生动。让孩子们能漫步于经典诗歌的长廊,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并走进仿写诗歌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纵情挥洒才思,这对于丰厚孩子的人文素养,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5篇:10木兰诗教学案

10木兰诗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学习重点】

1、熟读成诵,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3、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对偶、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

学习北朝乐府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 第一课时

【预习提示】

1、诵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查找资料了解乐府诗。

2、能够复述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内容。

3、细读资料助读和学海拾贝,自己勾画重点。课 前 自 学

一、导入新课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就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满怀激情地记叙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二、学海拾贝

(一)关于“修辞”

1、互文: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2、复沓:两句更换少数词语(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3、顶针: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与后一句开头的词语相同。

4、借代: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

(二)关于节拍

同样是五字句,节拍不同:“二一二”节拍;“二三” 节拍;“二二一” 节拍。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唧唧 军帖 帖花黄 可汗 鞍鞯 辔头 鸣溅溅 燕山 胡骑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 策勋十二转 扶将 阿姊 霍霍 著我旧时裳 云鬓 雄雌

2、按拼音填汉字

闻 叹 马 赏 红

3、形近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朔 杼 柝 析

塑 抒 拆

4、文学常识填空

《木兰诗》选自 代 编的 卷二五,这是 时北方的一首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我朗读、我监督

【学习提示】在组内展开自由朗读,小组同学互相监督朗读全文。

2、展示朗读——我喜欢、我选择

。 【学习提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最喜欢的语段来展示朗读,并说明理由。 我来理清每段内容:

3、美读修辞——我判断、我美读

【学习提示】在文中找出使用修辞方法的语句,美美地读。 第二课时

一、旧课复习:抽生朗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默写填空,并给该句划分节奏。 【学法指导】

同样是五字句,节拍不同:“二一二”节拍;“二三” 节拍;“二二一” 节拍。 1.,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 2.问女何所思, 。 3.,可汗大点兵。 4.,从此替爷征。

5.不闻爷娘唤女声, 。 6.不闻爷娘唤女声, 。 7.,关山度若飞。 8.将军百战死, 。 9.归来见天子, 。 10.,对镜帖花黄。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读质疑

【学习提示】结合书下注解或古汉语字典,自读翻译课文第1-4段,并将不理解的词圈划出来写在下面。 我读不懂的词有:

2、译读课文,积累实词。

【学习提示】在把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第1-4段。

重点词语提示: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 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 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脱离书本独立译读课文第1-4段(翻译接龙)。

4、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的大意: 第二段的大意: 第三段的大意: 第四段的大意:

5、问题探究:

①木兰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②写木兰买骏马和马具,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反复去写?运用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③第三段两次写“不闻……,但闻……”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第三课时

一、旧课复习:抽生背诵1至4段

二、预习检测;

理解性默写,并大声地朗读。 ①《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 。 , 。 ②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 。

③《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句子是:

, , , 。

④《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

, 。

⑤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衬托思亲之情的句子是:

。 。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自读质疑

【学习提示】结合书下注解或古汉语字典,自读翻译课文第4-7段,并将不理解的词圈划出来写在下面。 我读不懂的词有:

3、组内交流

【学习提示】在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并把还未能解答出来的提交老师,写到黑板上,待全班交流解答。 我们读不懂的词有:

4、师生解疑

【学习提示】小组代表说说解决不了的词,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4、译读课文,积累实词。

【学习提示】在把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第5-7段。

重点词语提示: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 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 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5、脱离书本独立译读课文第5-7段(翻译接龙)。

6、概括段落大意:

第五段的大意:

第六段的大意:

第七段的大意:

四、课堂检测

1、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选自 代 编的 ,这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 ,采用 顺序,以 先后来写的。本文与 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通假字 ⑪对镜帖花黄:

⑫出门看火伴:

3、成语积累

4、理解性默写

①《木兰诗》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

②《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最能反映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的句子是: , 。

③《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名句是:

, 。

④《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

⑤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⑥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富贵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 , 。

⑦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语句: , 。 ⑧描写木兰回家,家人兴高采烈的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 ;

, ;

, 。 ⑨描写木兰回到后喜悦心情的句子:

, ,

, ,

, 。

⑩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用比喻巧妙解答木兰女扮男装奥秘的句子)是:

, ;

第16篇:冰心诗四首教学案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学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2.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3.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 2.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3.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把握则是难点

三、教具和教学手段

以读开路,导学案引领,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

一、学前预习准备:

1、填空:

⑴冰心,原名

,现代著名

等。

2、字词

巢(

)里

叠(

)成

惊羡(

妄(

)弃 嫩(

)绿

珍(

)重

浸(

)透

倘(

)若

3、你能结合对四首诗歌的赏读品味,说出每首诗里所运用的比喻吗?

4、补充《纸船 寄母亲》写作背景:

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写几个)

二,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提示:

1、默写基础字词

2、脱稿口述交流冰心资料

3、试背诵四首诗歌 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用铅笔划出诗歌中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3、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着感情朗读。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

1、体味“躲”“从来”“留着”“一只一只”的妙处,写出自己的看法。

2、你觉得这两首诗里面还有哪些词用得很好,也可以写下来,谈谈体会。

3、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五、比较鉴赏,感情诵读

1、《母亲》和《纸船》都是母爱主题,仔细品味和辨析这两首诗,你能找出其中微妙的区别吗,先写下来,准备交流。第一首的情感侧重于: 第二首的情感侧重于:

2、你能读出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吗,试一试。六,拓展延伸:

1、《纸船》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自主练笔,准备课上交流,教师进行点拨。例,我从不肯乱花一分钱,总是留着留着,在母亲节来临之时,为母亲捎上一支康乃馨,„„(流星、月亮、千纸鹤等)

2、阅读泰戈尔的《母亲》,完成1~7题

母亲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1、诗中反复说“我不记得我的母亲”,有什么好处?

2、诗中写母亲的记忆,写了哪三个片断?

3、你怎样理解“我觉得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4、从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你能谈谈你印象中母亲对你的关切、对你的爱吗?

5、《纸船》和泰戈尔《母亲》这两首诗,你最喜爱哪一首?谈谈你的看法?

七、

1、教师总结,学生整理笔记

2、自我总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八、布置作业

1、作业本,p11第一题

2、《同步练习》:P9“课内阅读”

3、尝试背诵这两首小诗,熟读下面的两首小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和感恩之心再次来诵读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两首小诗?请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我们总想活得潇洒,不辜负青春韶丽的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中,应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怎样获得成功呢?冰心这两首会为我们指明方向。

二、研读《成功的花》探究

1、这首诗中的“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两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2、感悟人生哲理: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请同学找出蕴含此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

3、收集名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一个事例,或是你的亲身经历,并写一段感想谈你的看法。

三、研读《嫩绿的芽儿》探究

(1)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2)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

明确:“

”显示了“芽儿”

”蕴涵“花儿”

”象征“果儿” (3)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

诗人以

生长喻

的成长,劝勉青年人

4.合作探究

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之后,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过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50字谈谈

四、探究讨论:课本P11书后练习

二、三

五、拓展阅读

课后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并向同学介绍作品

附《繁星春水》名著导读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同样是在《晨报副镌》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

例: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繁星》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

春水温静地答谢我说:

“我的朋友!

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春水》

妙语佳句

◆青年阿!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描你现在的图画。

◆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空中的鸟!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你自有你的天地。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

六、自我总结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问

七,总结新课,布置作业

1、《同步练习》p10“课外拓展”

2、背诵四首诗歌,准备默写

第17篇:清中诗教工作总结

传承诗词经典,培育诗香校园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3年诗教工作总结

诗歌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中华经典诵读基地学校,多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市语委组织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深入推进中华经典诵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教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不断探求丰厚师生文化底蕴的育人渠道,努力搭建展示师生才艺的成长舞台,积极传承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诗教文化。我校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诗教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队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

强化组织领导,以稳定的机构营造诗教工作氛围。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诗教工作领导小组,以诗教工作为抓手,全面部署实施学校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每学期都对在诗教活动中做出成绩,在国家、省市各类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尤其是江苏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开始以来,陈欣校长、周建洋副校长多次召开会议,布置工作,着力督促,学校以稳定的组织机构、扎实的过程领导保障了诗教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推动着诗教工作的高效运行。

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

师和学生宣传实施诗教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晨会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中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通过宣传发动,全校形成了爱经典、诵经典的浓厚氛围。

构建有效机制,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诗教工作推进。

学校按照“全面+特色”的育人思路和“合格+特长”的人才标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把经典诗歌诵读相关内容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唐宋诗词中的春夏秋冬》《古诗词鉴赏新视角》《中国古典诗歌探微》《播音主持》等校本课程,每两周开设一次。文学社、阅读社、朗诵社团活动课纳入活动计划,确保朗诵社团活动每周2课时。校本课程每学期开设一节汇报课,每年开设一节面向市内外的观摩课。充分利用早读课开展经典诗歌诵读活动,每天安排一两句经典名句记诵,每周早读课利用15分钟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活动。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指导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学生在诗歌美文中体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境界。

重视队伍质量,以雄厚的师资保证诗教工作质量。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诗教工作的有效保证。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特别是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明确诗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教研活动、专题讲座加强诗教工作业务学习

和培训。以沙龙、网络为载体,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原著,并开展清中“1116”工程(每个人每个月读一本书,全校6000多师生每月读6000多本书),以扩展视野,强化内功,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学校现有4名江苏省普通测试员,杨晓旭老师是“淮安市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江苏省推广普通话明星”,语文组所有老师都是诗教工作的义务顾问与兼职指导。所有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都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他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力突出,带领学生持续开展训练,参与各级活动演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各级领导与业内同行的高度赞誉,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注重方法指导,以奉献的精神推进诗教工作运行。

学校通过专题研讨、专家指导,在经典诗歌诵读的时间、形式、方法上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推动了诗教工作不断提升层次。

在搞好平时活动训练的基础上,学校每年重点围绕各级各类比赛和演出的文件要求,积极谋划,研究策略。暑假中,赵守兵、杨晓旭等一批诗教工作老师放弃了休息时间,组织精英力量认真准备、扎实训练,为学校工作无私奉献。市教育局与学校领导常亲临鼓劲指导,学校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团委等部门与多位教师专家从不同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倾情关心。学生勤奋刻苦,潜心钻研,团

结互助,迎难而上。多方合力汇成了巨大的力量,师生的精神感动着清中人,清中人的决心与信心也激励着师生。在奉献与团结的诗教声部里,跳动着清中人能做事、做成事的韵律。

加强硬件建设,以一流的保障夯实诗教工作基础。

清中每年投入相当数量的经费保障诗教活动正常开展,建设诗歌教学活动场馆,配备活动开展所需的音响、电脑、空调等各类设备,购足活动所需的服装、化妆品等用品,学校公共场地优先保证诗教工作所需。充足的投入、一流的设施设备为诗教工作正常运行夯筑了厚实的基础。

搞好活动开展,以出色的成果培育诗教工作品牌。

秉承优质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学校把诗教工作作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平台,发挥素质优势,积极开展活动,培育特色品牌,在各项比赛活动中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每年3月,高一举办诗歌节,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先在班级内选拔,然后参加学校内比赛,组织评委现场打分,评出奖项。作为学校传统经典活动,每一次朗诵都焕发着“新意”。高一全体同学及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了朗诵会,学校校长、副校长、老师、淮海晚报的特邀嘉宾及高三的学生代表也出席朗诵会。每年4月,学校举行艺术节,包含古诗词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选手们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他们以优美的语言为大家诵读了名家们脍炙人口的传世美文。每年10月份在高一举行演讲比赛,在高二举行辩论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经典诗文不仅是停留在记忆、欣赏的层面上,而是要运用到

实际的口语交际运用中去,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多次获得省市级诗歌朗诵、创作比赛一等奖的基础上,2013年4月,清中诗歌朗诵节目《我骄傲我是淮安人》在全市2013年世界读书日诗歌吟诵会中喜获“最佳表演奖”。2013年8月,在淮安市教育局主办的“我与淮安同行”朗诵比赛中,获得全市第一名。2013年9月,在市“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中,清中师生的朗诵节目再次分别夺得教师、学生组第一名的好成绩。2013年10月,学校团队代表淮安市参加江苏省“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再次荣获江苏省一等奖。此外,学校还多次组队参加省市级活动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跨越辉煌,漫天云锦。清中诗教工作人发扬“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清中精神,开创进取,奋勇争先,传承诗词经典,培育诗香校园,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同时,诗教工作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坚持不懈,积极推进,实现诗教工作的的更高发展目标。

第18篇:第二次校园诗教总结

让诗教之花在阳光校园里尽情绽放

(2006年11月27日) 建湖县裴刘小学校长

刘大东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富于美感和教益,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中华诗词进校园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和远大理想的追求。自2001年以来,我校积极开展了“校园诗声”特色教育活动,让校园的书声和诗声同步进行,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师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达到了治学终身,终身受益的人文素质教育目的,在诗教过程中我们的感触多多: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让诗词走进大、中、小学校园”的口号感召下,在诗词这朵艺术奇葩开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大好形势下,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把“中华诗词进校园”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学校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古诗文的熏陶,以科学发展观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领域,达到提高人和教育人的目的。几年来通过推进诗教,以诗育人,我校各方面的工作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次受到上级主管或有关部门的表彰,先后被命名为:建湖县绿化达标学校、建湖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盐城市安全文明学校、江苏省校园诗教先进单位,2003年、2004年分别被县、市评为“诗词特色学校”。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校园诗声”特色活动以来,我校多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孙轶青会长的《全国第十一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开幕辞》以及著名学者,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等重要论述,让教师写心得,谈体会,大家一致认识到中华诗词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堪称国粹;中华诗词进校园是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举措,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推进诗教,以诗育人,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思想,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成立组织,形成网络

为了加强诗词诵读创作教学,有序推进特色建设,首先建立组织,成立以诗教辅导员为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诗教工作领导小组;其次学校成立“蓓蕾诗文社”,各班成立了“蓓蕾文学小组”,形成诗教网络,确保活动的正常化、制度化。

3、加强培训,夯实基础

开展诗教以来,我们多次聘请镇“蒹笳诗社”诗人来我校传经送宝,并请市、县的诗词名人来我校进行各类讲座,组织教师走出去,向诗词进校园的兄弟学校学习,为我所用,提高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水平。

其次,我们以“蓓蕾诗文社”为阵地,先抓诗社成员的学习和培训,每周安排周二下午两节课和周六上午半天作为他们学习和培训的时间,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组织他们读诗、背诗、写诗,然后让他们在班级中推广。同时我们用好校本教材,让学生前学古诗人,近学身边小诗人,激发学生的情趣,形成浓厚的诗教氛围。

4、明确要求,加强督查

诗教工作开展得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师,为此我们对教师的工作时间作科学安排,明确要求,平时我们要求教师加强诗词兴趣小组的指导,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定期检查、上交个人诗作,教师一周上交诗歌一首以上,并纳入个人教学工作考核。

5、诗教成果,成绩喜人

我校“校园诗声”特色活动于2001年9月开展以来,一直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运行,以强劲发展态势取得了喜人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开展诗教活动以来,全校师生共写诗13200余首,开赛诗会32次,办诗词手抄报28期,出刊了《小学生诗歌100首》、《园丁诗选》、《校园诗词选》、《校园雅韵》,有数百首诗词在原《建湖报》、《江海诗词》、《盐城政协》、《蒹笳诗声》上发表。教师王有庆同志被吸纳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多篇诗教报道见诸报端,极大鼓舞了我校师生的创作热情,校园诗情空前高涨。2003年作为盐城市小学界的唯一代表,出席全国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荣获江苏省诗词协会、教育学会联合授予的“江苏省校园诗教先进单位”奖牌。中科院院士杨叔子,省诗词协会会长凌启鸿等诗词名家纷纷为我校题词。

另外,我校以本镇《蒹笳诗声》系列丛书为载体向外界宣传展示,正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诗词征集活动,近三十篇师生佳作刊登在《江苏校园诗选》一书中,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创设诗教氛围,营造诗育环境

在开展校园诗教活动中,我校着力于校园诗词文化氛围的营造,先后投资数万元,树立了巨型喷绘诗词屏风,新建8扇诗词橱窗,三十米彩色诗词喷塑壁画长廊,三十多面定期更换的诗词展示镜。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诗育氛围。走进校园,就会让人置身于诗海之中,令人心情激荡,诗情彭湃。

2、开展活动,展示才艺

在校园诗声特色活动中,我校能够注重四个结合:即(1)诗教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教学促诗教,以诗教促教学;(2)诗教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形成浓郁的诗教氛围;(3)诗教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指导学生正确观察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认识人生价值,同时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同;(4)读、写、赏相结合,指导低年级学生诵读古诗,中年级学生欣赏古诗,高年级学生创作诗词,不同层次明确不同要求。其次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投身到诗教活动中来:(1)积极开展诗教主题活动,围绕诗词语言的提炼,字句的工整,含义的隽永及押韵等进行研讨;(2)开展低年级接诗、对诗、诵诗;中年级唱诗、画诗、解诗谜;高年级演诗、作诗等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评选“十佳诗词朗诵能手”,利用橱窗、墙报刊登出优秀诗篇,介绍诗教经验;(4)及时宣传报道诗教新内容、新动向、新举措,使诗教工作层层推进,不断深入;(5)每学年我校都向社会进行诗教“开放日”活动,广泛宣传,让家长深入课堂,领略课堂教学的魅力;参与班级特色活动,接受学生赠送的诗词作品;到影剧院去欣赏学生精彩的诗词文艺表演,感受诗词进校园的乐趣。

四、拳拳爱忱付学子,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校开展诗词教学以来,处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我们依托镇蒹笳诗社,定期组织学生写诗,请诗社诗人润笔,并提供发表机会,同时我们带领学生参加“走进自然,聆听物语”,“关心政事,心怀祖国”,“投身节日,诉说胸怀”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开阔学生眼界。

开展校园诗声活动以来,我校出现了两大变化,两大提高。两大变化是:师生精神面貌大变化,爱国爱家,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文明有礼成为师生的新规范,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充满人际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精神乐园展现在人们面前;社会评价大变化,学生家长,社会群众,村居组织对学校办学效益、办学质量有了很高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诗教活动使学校成为公众满意认同的好学校。两大提高是:教学质量大提高,诗教促进教学的效果十分明显,历次教学质量调研,我校都处于全镇前茅,全县上游;学生综合素质大提高,诗教活动促进学校管理上了新台阶,学校管理更民主、更科学、更规范,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正是特色学校的创建,提高了我校的办学品味和办学层次,顺利实现了我校各项工作全镇创一流,全县争上游,村小站排头的奋斗目标。

第19篇:张冲乡中心学校诗教工作计划(草案)

张冲乡中心学校诗教工作三年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金寨县教育系统实施方案》部署,进一步营造文化氛围,提高人文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着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强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诗歌阅读、欣赏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展素质教育的新天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此诗教工作计划。

二、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动相关师生深入广泛地开展诗教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规划之中,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把诗词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重要位置,为加强领导,学校成立校园诗教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徐翔

副组长:赵杰、冯先立、万成开

成员:孔祥彬、胡述新、屠允成、高传琴、黄浩、

王振林、朱凯军、张贵松、王欢欢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中心学校教务处

三、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提高参与意识。

为了使诗教活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并进行教师诗教培训,激发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窗、黑板报、广播等媒体进行专题系列报道和讲座,提高师生认识水平,使活动深入人心。并掀起吟诵中华优秀诗词的热潮,努力提高校园诗教的水平。

2、积极开展诗艺活动,努力营造氛围。

以语文教师为主体,在全体教师中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把诗词教育列入教学内容,引进课堂。在师生中开展原创诗歌征集及朗诵比赛活动。成立校园诗社,开展诗歌征集、评比活动,让优秀经典诗文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3、上好诗词鉴赏及写作课

语文教师要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认真领会新课标精神,上好诗词鉴赏课。诗词鉴赏课以新课标考纲为指导,以诵读为手段,以必背篇目为突破口,以老师的赏析指导为依托,让学生在诵读鉴赏中全面领悟诗意,感受事情,理解内容,品味艺术,从而提高诗词鉴赏力。可以适当增加一部分优秀诗词作为学生补充阅读篇目。

4、通过诗词诵读,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开展学生诵读诗词活动。各班级继续开设诗词阅读角。陈列各种诗词图书相互交流阅读,通过开展诗歌背诵、诗歌接龙活动,培养学生争先创优意识。开展学生全员参与诵读教材外诗文的活动,每名学生至少每周背诵一首诗词。举办全体学生参与的诗文背诵擂台赛。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初赛,在初赛的基础上学

校组织决赛。

5、通过诗文鉴赏、创作培训活动,引领活动的开展。

学校安排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举办诗歌创作知识讲座,选配有诗歌特长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师。让全体语文教师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熟练地教好语文课程。通过举办诗词培训、诗词讲座、诗词朗诵会、创作大赛、诗词研讨会等活动,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加入创作队伍,同时加大对诗词创作骨干和业余爱好者的培训力度,争取在全校范围内培养出一批创作能手。

6、举行节日文艺演出。

在每年秋学期的元旦晚会和春学期的读书月,学校组织相关活动,搭建舞台,丰富诗教活动形式,展示诗词魅力,展现师生风采。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准备阶段(2014.05-2014.07)

5月: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6月:(1)确定诵读篇目,落实诵读材料,在此基础上编订校本教材。

(2)在校园网开辟中华优秀诗词吟诵与创作专栏和互动平台。

2.实施阶段 (2014.09-2016.12)

9月:

1、诗教辅导员全员培训。

2、学员诗教活动成果展(第二年起实行)。

3、校园诗社招收学员,确定诗社负责人,制定诗社活动计划。

10月:

1、开展专题讲座。

2、诗社正常活动,确保每周进行古诗赏析.

3、结合语文教研组活动,上好诗词赏析观摩课,诗词欣赏公开课,开展诗词教学研讨会等,促进诗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11月:指导学生准备中华经典诗词硬笔书写比赛并举办书写比赛。

12月:辅助学生精心准备元旦晚会,将诗词与歌唱、舞蹈、绘画等有机结合。 1-2月:督导学生独立进行诗词赏析,有效利用假期扩大课外诗词阅读量,并尝试进行诗词创作。

3月:指导学生准备诗词诵读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赛,选出参赛选手。 4月:主题诗词创作指导,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推荐参赛选手。

5月:举办中华优秀诗词吟诵与创作比赛。

6月:

1、收集各种资料,装订成册,展示诗教工作成果。

2、对学校诗教工作和诗社的工作进行总结。

张冲乡中心学校

2014年5月18日

第20篇:寿县小甸中心学校实施诗教工作计划

寿县小甸中心学校实施诗教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社科〔2013〕3号)精神,按照《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六宣发〔2013〕27号)要求,为认真做好我校诗教工作,结合教育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1、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通过大力开展中华优秀诗词吟诵和优秀诗词创作活动,完善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和文化素养,助力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讴歌新时代、新生活,助推改革开放,倡导健康、淳朴、高尚、友善的社会道德情操,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教育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2、在上级诗词学会的大力指导下,通过扎实开展校园诗教,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诗教,达到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通过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不断总结提高,逐步扩大校园诗教范围和规模;坚持吟诵与创作相结合,在鼓励和引导师生大力吟诵中华传统优秀诗词的同时,培养创作诗词的兴趣,努力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和情感的优秀诗词。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

1、通过三年(2014-2016年)努力,引导参与诗教的学校师生诵读教育部义务教育所推荐的优秀诗词作品、教育部推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中的诗词部分、中华诗词学会推荐的优秀作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小学版)。引导有兴趣的师生积极学习诗词创作,努力创作一批优秀诗词。通过诗教活动,在教育系统培养一支诗教教师队伍和一批诗词创作人员。

根据诗教工作和学校教育的特点,我校诗教工作的重点是引导师生吟诵、欣赏优秀中华诗词,其中学生吟诵是重中之重。小学低年级,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高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

诗词创作主要在教职工中和部分有诗词创作爱好的学生中进行。

2、学校诗教工作必须坚持与学校教育等有机结合的原则,注意做到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深化语文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与落实校本课程和教材相结合,与学校创立“一校一品”特色相结合,与创立学校文学艺术社团相结合,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多种诗教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三、实施步骤和主要措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4-5月):(1)广泛宣传发动,使全校师生了解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目标任务;(2)学校及时成立诗教组织,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员;(3)学校及时制定诗教工作计划;(4)学校根据诗词诵读基础和年级段的不同,科学确定诵读篇目,及时落实诵读材料;(5)学

校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营造良好的诗教环境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1)学校根据选定诵读中华优秀诗词篇目和材料,以班级为单位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广泛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赏析、诵读活动,通过晨诵午读,实现多数学生对多数篇目达到熟读成诵;(2)有意识地将诗词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通过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落实诗教要求;(3)定期开展学生诵读或吟唱比赛,开展中华诗词教学或赏析观摩课比赛,录制精品视频课;(4)在各级诗词学会的支持下,通过讲座等形式对有关教师和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诗词知识培训;(5)结合诗教活动,鼓励师生进行诗词创作。

3、总结评比阶段(2015年10-12月):(1)根据学校诗教工作评比标准,对各班级诗教进行评估、表彰;(2)总结学校诗教工作的经验,分析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推动第二个诗教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四、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校要通过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学习,对《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的研读,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是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一系列困难、问题和挑战的需要,是学校适应“增加中华诗词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新变化的需要。中小学中华诗词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中华诗词教育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上级教育部门的部署,是中小学教育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工作。

2、加强领导,大力实施。学校要把诗教工作作为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形成与工会、少先队、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性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学校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对本校诗教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导。要学校诗教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工作。

3、加强资源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学校要抓住国家全面完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机遇,完善学校图书馆建设,充实诗教资源;加强校园网建设,支持和鼓励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诗词”专栏和互动平台。充分利用本地诗词学会资源优势,发挥其咨询、指导作用。大力组织学校相关教研人员、语文教师等加强诗教培训,组成强有力的资源队伍,保障诗教研究和教学需要。

4、完善评价和督导机制。将中华诗词教育纳入学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寿县小甸中心学校

2014年5月20日

诗教工作计划
《诗教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