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角2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14 08:32:19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画角教学设计2

《画角》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线与角)第六课时(画角)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度量之后学习的,本节课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角的画法而且能进一步理解角的度量。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画法时需要准备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为了确保课堂活动人人都可以积极参与,课堂伊始老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检查学习工具,借着检查三角板之机请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一个角,由此拉开探索画角的序幕,在探索活动中以小组合作共同进步的方式进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同时也是问题的解决者,最后学生还是问题经验的总结者,本节课设计充分遵循《课标》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倾听、学会互助。教学重点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利用三角板灵活的画角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正确画角的能力

2、会利用三角板、量角器灵活的画角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教案、三角板、量角器;

2、学生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检查学具、习惯养成教育

昨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度量,同学们还知道我们需要使用那些测量工具吗?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要使用三角板和量角器,请同学们用右手拿出你们的量角器,不错同学们准备很充分,好放下。请同学们用左手拿出大一点的那个三角板。

2、激发兴趣、牵出课题

老师发现我们每个同学都准备的非常充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左手中的三角板它有几个角,大小一样吗?你最喜欢那个角?你能把它画出来吗?试试看。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板书课题画角)

设计思路:通过课前检查学生文具,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保证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工作,二是通过学生动手和观察等操作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满足了小学生爱动手、爱操作的心理特点,通过以上活动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索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 共释疑难

1、用三角板初探角的画法 活动一:学生独立画,老师巡视检查

生 学生独立尝试利用三角板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师 巡视检查,主要观察学生画图中存在哪些问题

设问1 角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 一个顶点二条边

设问2 你画的角符合角的三要素吗?

生 邀请老师检查

师 在每组找到两个正确的画法指定他们为组长 活动二:小组讨论,明确三角板画角的方法,评价各组的学习效果。

生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定角的画法,两个组长负责

并检查组员的画法

师 明确评价方法和标准:我们将以组间互查的方式检查每组的学习结果,根据各组正确的作图个数为各组加分。

生 抓紧时间讨论,相互请教,相互帮助,形成学习的合力

师 观察各组的进度,把握学习时间,宣布检查。

生 小组开始互查,组员用端正的坐姿迎接检查 师 表扬坐姿端正的小组并给加分鼓励,处理学生之间因检查产生的分歧,宣布检查的结果并点评各组的情况 师 老师给各组的赋分是否准确无误呢,请同学们对照老师的画法,看看小组长检查的准确吗?板演用三角板画一个角。

师 表扬听讲认真的小组,让学生看看自己组的得分;老师再给大家一次得分的机会,哪个组能总结一下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生 总结画法:用铅笔描画三角板的一个角,画完不封口。

活动三: 小组比赛 练习巩固 引出疑难深入探究 师 画一个30度的角 画一个90度的角

生 画

师 抽查并宣布抽查结果。肯定各组的表现

师 请同学们画一个150度的角,引出探究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设计思路:活动三目的有二,第一是巩固三角板画角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二在学生情趣高涨时设计画150的角,产生疑难,为下文探究量角器的画法做下伏笔。

2、探究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活动

一、探究150角的画法

师 设置疑难请同学们画一个150度的角,怎么画呢?想一想 生 独立思考一分钟,试着画

师 提示同学们可以看看课本P29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 生 打开课本自学用量角器画角

师 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量角器画角一共有几步?每一步分别是什么? 生 读一读画一画

师 巡视各组优秀学生的画法,指导检查他们的操作,帮助他们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师 点评各组表现好的同学,命令各组开始组内互帮互学,研究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

生 开始集体学习,优秀学生指导组内学困生练习画法,讨论画法步骤。

师 请各组长汇报自己组学习情况,存在什么问题。 师 板演示范量角器画角

设计思路:用量角器画角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设置大角150度角的画法激发学生探究用量角器如何画角,在这里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用量角器研究画角,教师通过提醒学生看书自学的方法完成,为了更

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指导各组组长正确掌握量角器的画法后,组织组长们指导帮助组员学习画法达到共同进步,为了提高组长的威信和明确画法,最后老师在同学们基本掌握的情况下板演用量角器画角,让学生体会画角的步骤,此时画角的步骤仍悬而不说。 活动

二、牛刀小试,探究规律

1、用量角器画60度的角

师 我们比赛看哪个组画的又快又好可以相互请教 生 合作完成,组间互查,并赋分

2、用量角器画80度角

师 同学们要不要再比试比试,我们再比赛画个80角,

激发学生斗志。

生 独立完成,组间互查,点评赋分。

3、想一想量角器画角有哪几步?

要求:分组回答,每组只说一步,赋分鼓励

设计思路:活动二紧跟在初探量角器的使用后,由于部分学生只是简单的感性认识,并不会归纳出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因此特设此两道练习题,使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量角器的画法,练习完成后学生便能水到渠成的归纳出量角器的画法,注重启发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在学生展示上采用每组只说一点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练习拓展

1、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各角。

30度 80度 105度 160度

活动要求:

1、在规定的时间内各组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相互检查帮助完成

2、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从各组抽查部分同学的作品投影出

来师生共同检查。

3、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各组做最后一次学习成绩赋分。

设计思路:本节课知识点少,操作简单,但学生活动较多,时间紧,因此在练习设计上设计了一道发散型习题,不仅能让学生训练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统筹的思想观念,特殊角可以用三角板快速画出。

四、课后小结

1、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分组谈一谈,不要重复噢!

2、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各组的课堂表现,选出最美组。

五、作业设计

1、用量角器画出下面各角

30度 80度 105度 160度

设计思路:本节重点内容是用量角器画角及选择恰当的方法画角,为此我在作业上设置了画四个大小不同的角的题目,有用三角板直接可以画出的,也有用量角器直接可以画出来的,其中三道题目是要用量角器画角的,用量角器画角必须要让学生掌握。 板书设计:

画角

一、画你最喜欢的一个角。

3、画60度角

二、探索用量角器画角。

4、画80度角

比赛:

1、画30度、90度角 画法:

1、画射线

2、标点

2、画150度角

3、连线。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处: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本节课属于操作性较强的课型,因此学生都能很容易的参与进来,合作学习能极大的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在评价法式上采用组内自查、组间互查的方式,这样能更有效的调动和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学习效率的有效达成。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采用学生互学互查的学习方式需要很多的时间,教学任务难以保障按时完成。

2、由于组大,教学时很难做好每个学生的任务落实工作,部分同学可能老师没有检查督促到位。

解决措施:在今后同课型教学时,每组多培养两名组长,当下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使他们尽快成为老师课堂中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小老师,发现学生的能力并发挥学生互学互助的能力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点评:

1、本节课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创设了生动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完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能够联系前后教学情景创设问题导入新课,使教学内容彼此之间联系紧密,课前通过检查学生文具的准备情况,培养了学生课前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很好的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让组长辅导本组组员合作学习,一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3、本节课教师采用了积分评价法,教师根据各学习小组的学习热情、学习结果分别给以积分表扬,很好的调动了全体学生为本组的荣誉而努力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用奖罚积分制很好的管理了课堂纪律。

4、本节课在知识点的呈现上,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自己试验自己总结出用三角板、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注重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性培养

5、本节课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个别同学还没有能积极参与进来,个别学生课堂技能的掌握还不到位,有些学生还不能熟练的应用量角器画角,分不清楚量角器数据的具体使用,教师要在这方面想想办法,课堂中如何能更好的关注角落里的学生,怎样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参与度,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完美。

推荐第2篇:画角教学设计2

画角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掌握画角的方法。

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3.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资源:课件,量角器。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启动导入

1.复习铺垫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锐角( ) 钝角( )

直角(

平角( )

周角( )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师:说一说你是如何度量角的? 3.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角。(板书课题:画角)

二、主动探索

1.请同学们画一个任意角,并说一说你是如何画角的? 2.同桌两人互摆角。

请第一个同学指定一个角度,另一个同学拿量角器和两根小板摆一个指定的度数,第一个同学用量角器检验。完成后第二个同学指定度数,第一个同学拿量角器和两根小板摆指定角,第二个同学用量角器检验。两同学互说摆角的过程。 [学情预设:第一个步骤,学生已经学习过角的概念,知道从一点引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让学生画一个任意的角,不会存在多大的坎,学生应该是能够完成的。第二个步骤,是让学生用量角器和两根小棒摆一个已知角,学生开始也可能摆的不太对,但是两根小棒是能够移动的,通过移动操作以后,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但由于同学对于量角器掌握的程度不同,也可能有的同学摆出了要摆角的补角的情况。这时,教师可通过巡视过程加以点拨。] 请摆角好的同学介绍自已成功摆角的经验。

3.请同学们先画一条射线,并以这条射线的端点为顶点,用量角器画一个650的角,另一个同学用量角器检验。然后,另一同学用量角器画角,第一个同学用量角器检验。完成后和同桌按下面的提纲交流。 ①你是怎样画的。

②讨论:按怎么样的顺序画比较方便。

③画角时特别应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前先请画角不对的同学讲一讲自已在画角时遇到的问题,然后再请同学按提纲汇报,并说一说画角要有几个步骤。

[学情预设:由于有第

一、二个步骤的铺垫,缓解了画角的难点,所以大多同学是能够画出指定角的度数的,但学生对于画角的步骤学生是较难总结的,所以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并通过后面同学的自学课本来解决这个问题。] 4.自学课本,步骤质疑 (1) 自学课本第42页“画角”。

(2) 书中画角的步骤与刚才同学的步骤是否相同,质疑书中画角的步骤。 (3)

总结画角的步骤:

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设计意图:通过第

一、二个步骤,主要是要给同学们画角做一个铺垫,给学生一个思维的台阶,缓解画角的难点,第三个步骤是让学生经历画角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体验画角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第四个步骤自学质疑,确实让同学们不仅仅明白是什么,而且明白为什么,确实让学生通过自学质疑辨是非、明事理,从而让学生在辨中求真。

三、巩固深化

1.以下面的一条射线为角的一条边,用量角器分别画出500、800和1150的角。

2.分别画出750和1050的角。

师:请你说一说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填空:

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是:第一步,先画一条(

),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

)重合,0刻度线和(

)重合;第二步,在量角器上与所画角的度数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

);第三步,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

),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

)。这样就画出了一个角。

设计意图:

1、2题是对于所学知识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的一个巩固练习,由易到难,3题是一个操作方法步骤的填空题加深对方法的记忆和理解。这些题目都是基本题,要确实让全体同学掌握。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用量角器你会画一个角的度数了,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角吗?(用三角板的一个角画角)

学生用三角板的一个角画300的角后,集体订正。 师:只用三角板的一个角哪些角最好画出?为什么?

1.用一副三角板分别画出750和150的角,并说说你是如何用三角板画角的? 学生交流不同的画法,教师板书:两角和、两角差

2.用一副三角板分别画出900、1500、1200、1350、1650的角各一个。3.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量角的大小,要用(

)。

A.直尺

B.量角器

C.三角板 (2)用量器画角时,要先画一条(

)。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3)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

A.100的角

B.150的角

C.300的角 4.判断

(1)画指定的角一定要用量角器。

(2)1850的角是无法画的,因为量角器上最大的度数1800。

) (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1500的角。

5.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吗?并和同桌交流你折角的过程。 900

450

1350 6.将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师:你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角了,会用三角板画出特殊的角了,你也会用纸折出一些特殊的角了,你会画出指定的三角形吗?

7.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的夹角是1200。根据这些条件画出这个三角形,并说一说你是如何画的。

设计意图:

1、2题是让学生用三角板来画一些特殊的角,这是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加深和拓展,

3、4题是所学知识的选择和判断,有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通过课堂的练习也要让学生掌握。5题中的3个题是一个操作性的题目,成阶梯性,第一个是折一次,第二个是折两次,第三个是先折后展的拓展性,这样的编排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第6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第7题是一个难度较高的操作题,这样,体现因材施教。]

五、小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

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课后反思:

推荐第3篇:角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角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 题

1、射线、直线和角 教 学目 的 让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并结合角的图形认识表示角的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 教材分析

重点 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连线

难点 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教具 电脑投影

教 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射线。

谈话导入:这里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光线、直直的、长长的)你会画这些射线吗?夜景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动手试着画一画,再集体交流。

讲述: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先画一条线段,再将一端端点擦除将其延长。) 让学生通过想像体会无限延长。 提问:请你和同桌说说什么是射线?

2、认识直线。

讲述: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提问:你会画直线吗?

学生自己画一画,然后交流在画的过程中是怎样体验无限延长的。

3、比较。

提问:射线、直线和线段相比,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 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完成板书: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直 有两个端点 有限长 射线 有一个端点 无限长 直线 ─— 的 没有端点 无限长

4、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提问: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呢? 学生动手画一画后集体交流。 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问:那么经过两点呢? 学生动手画一画后集体交流。 结论: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指出: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你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交流,举例,教师随机指导。

5、认识两点间的距离。出示图:aAaA

谈话:这里画了连接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 学生思考判断,指名交流。

连接这两点的其他线段与这条比,长度怎样? 讲述: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二、进一步认识角

1、角的组成。

你会从一个点起画两条射线吗?画一画,看看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独立画一画后交流。(板书:角)

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你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角是怎样的图形吗? 学生体会角的两边无限延长。

谈话:我们认识角,不光要看到它的顶点和两条边,还要看到两条边夹的这些部分,所有画角时还应把这些部分表示出来。(在学生画的两个角内画弧)

2、角的记法和读法。学生自学、汇报。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作业

练习与测试p15 板书设计

1、射线、线段、直线和角

图示 相同点 不同点

射线 线段 直线(略)

符号:∠

角: 计作:∠1 读作:角一 后记 本节课中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从中体会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明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注意强调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是无限长的,使学生对角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学 设 计

职素青 2012/9/24

推荐第4篇:《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四、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角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角,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谁愿意来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生活中的角,可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角与你们刚才指出的角还有些不同,想知道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是什么样子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入图形王国,来认识这位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评析: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生活情境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实践探究,认识角

1、找一找,直观感受角的样子。

(1)师: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缌观察,你就能找到它。看,(出示剪刀,三角板图),在这把剪刀上面,你发现角了吗? 生:剪刀的两个刀刃组成一个角。

师:找得真准!

师:(出示三角板图)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角板,在它的上面你们能找到角吗?

生:三角板上面有角,两边也有角。

师:你可真了不起!在三角板上面一下子发现了三个角。 (2)师:(课件出示图形中的角)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角。角长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些角,把它们的样子记在心里。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像出其中一个角的样子,可以一边想一边用手比划出来,好,睁开眼睛,谁愿意用说说角长什么样子? 生1:角有尖。

生2:角都有两条边。

生3:角的两条边很直。

生4:角像大于号。

生5:角像对号。

2、折角,画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经过同学们的描述和丰富的联想,我们对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角呀?

生:想!

师:请听清要求:请同学们用老师给你的纸折出一个角来,折好后,同桌两个人互相指一指角的样子。听清了吗?好,咱们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

师: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你折的角。

生:这是我折的角。这是其中的一个角。

师;好,同学们,谁愿意评价一下,她折的角怎么样?

生1:我觉得不错!

师:评价时能先发现别人的优点,真是个谦虚的孩子!

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折好的角,那么同桌互相摸一摸,什么感觉?

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尖尖的,直直的。

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直直的两边我们叫角的边。(课件)

师:再摸一摸不规则的那边,你能找出角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两边不是直的。

师:恩。说的真棒!角的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2)师:刚才我们认真仔细的观察了角,又亲自动手折出了角,接下来,我们再亲手来画一个角好不好?

师:下面的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我先在这点一个点,我个点叫什么了?(顶点)我再从这个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这叫做角的什么?(边)(边说边板书)好,谁来说说,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师:对,角就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这样的一个角,我们通常用个小“ )”线把两条边连起来,写上1,在数学中,我们通常把这样的角,用符号来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让学生跟着做。如果一个图形中有很多角,我们就可以依次往下写角2,角3,角4……明白了吗?

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4)练习; (课件)

A、下图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B、下面图形有几个角?

C、书67页练习

[评析:教师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汇报交流,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角的表象概念,充分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几何教学的直观性与实验性。]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请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做出一个角。做出角后可以自己玩一玩,看是否会得到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师:你们得到大小不同的角了吗?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把角变大的?又怎么变小的?

生;把角的边往外拉,角就变大了,角的边往里拉,角就变小了。

生2:边往外拉,再往里拉,角就会变大,也能变小

师:其他同学,你们也发现这个小秘密了吗?好,我们再来玩一玩。

师:谁愿意再来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师:其它同学,你们同意吗?正如这几位同学所说,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师:好,现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角,请把它举起来,保持住角的大不不变,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找同学到前面比,并说出比角的方法)

师:老师这有两个角,猜一猜哪个角大?

生1:红色的角大。

生2:蓝色的角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比一比呢?

生1:红色的角大。因为它张开的大,所以大。

师:能马上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真善于动脑。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呢?

生: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练习:下面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评析:通过让学生运用所给材料,自己动手做活动角,敢于让学生自己动脑创新,进一步明确角的含义,并以游戏变魔术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能够就地取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联系实际、感受角

说一说角在生中的应用。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假如你是一个角,遇到这么多新朋友,你会怎样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评析: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再次将总结放给学生,让学进行梳理、内化新知。]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学习氛围的创设,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知识是密切联系的,注重数学知识的主动构建,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改的新理念,教师教学理念新颖、设计科学。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画角──比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了活动教学思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推荐第5篇:设计 《认识角》教学

《认识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四册 P64——66 页内容。

【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两次“试一试”。第一

道例题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作为图形的角,教 学角各部分名称。第一次“试一试”安排学生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并指出它 的顶点和两条边,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第二道例题是观察钟面上的 时针和分针转动所形成的角,比较三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大小,并初步 感受角有大小。第二次“试一试”安排学生用两根硬纸条钉成角,在比较角的大 小,进一步加深对角的大小的感受,并初步学习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想 想做做”一共安排了 4 道题,大体可分为两部分,第

1、2 题是第一部分,主要 是让学生根据对角的初步认识,直观地辨认角。第

3、4 题是第二部分,主要是 通过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个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2、让学生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 叉开的程度有关,会凭观察或用重叠的办法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 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设计理念】:“认识角”是传统的几何知识的教学内容。著名的教育家皮亚 杰老师曾说过:“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 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反思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步加深对角的本质的认识。”所以 本课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结合生活情境来认识角。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 经验,形成对角的感知,并亲身经历从客观事物中抽象成数学模型。

【设计思路】:

1、紧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表象,在初步认识角时,首先引导 学生,观察实物,抽象出角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然后,让学生从给出的 图形中找出更多的角。

2、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折折、拼拼、比比等活动中加深对角的 认识。例如,在初步认识角的时候,设计了做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活动。

3、要把握知识展开的基本思路,有层次地组织教学活动,需要组织的教学 活动多次。因此,如何做到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就显得很重要。按照由实物抽象 出图形并辨认图形——做角并认识角的大小——体会两条边叉开越大角就越大 ——用多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 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注意看他们是谁?

这时多媒体出示插图:(多媒体闪烁小男孩、小女孩两人。小男孩叫小博士,小 女孩叫小天使。)再过几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博士和小天使相约在 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给小明作生日礼物。瞧,他们做得多认真啊!(出 示主题图)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细看,这些物品上有没有我们以前认识过的 图形啊? (闹钟的面是圆形、纸工袋的面是长方形„„) 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 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设疑今天会认识一 位新朋友,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并有助于把新知纳入到原有的知 识结构中。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交流展示:(角的特征)

1、认识角。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儿呢?(拿出剪刀,开、合)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我

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谈话:许多物体的面上都有角,你能在图中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学生自 由发言。看到小朋友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老师也想参与进来,欢迎吗?(出示 金字塔、高压电塔、五角大楼等图片)你们想看哪一幅图?(逐一出示,稍作介 绍,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小结:生活中藏着很多角,只要做个有心 人,还能发现更多。

教师拿出一把三角尺,提问:谁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 指明到前面指角,教师注意纠正指角的方法,边讲述边示范:先从三角尺的

一个顶点起沿着两条边移动手指,再在两条边之间用手画弧线。让这名学生用这 种方法指出三角尺上的另外两个角。

谈话:刚才同学们指认了物体面上的角,把这些角从物体上移下来就成了数 学上的角,下面大家看看数学上的角是怎样得到的?(课件展示角的抽象过程, 屏幕上只留下三个角)这三个图都是角。

2、画角。看一看老师是怎样画角。边画边讲述:先画一点,再从这一点开始画两条直

直的线,再在这里画弧线,这样就成了一个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 的线都是角的边,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谁到前 面来指指这个角?以后指角的时候也可以只指角内的这条弧线。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展示角的抽象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作为几何图形的 角来源于生活中物体面上的角,而作为作为几何图形的角更显示出角的本质。 示范画角,使学生更清楚的感受到角的组成,然后相机教学角各部分的名称。 特别交代指角时要指角内的弧线,而不是只指角的两条边,为教学角的大小做 准备。

互动探究:(做角)

1、提出要求:老师给每组发了一些材料:有小棒、皮筋、钉子板、纸条、图钉、彩纸等,请组长带领,小组合作用这些材料做角,并且指出所做出的角的 顶点和边。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做得多、做得好,并且说得好。

2、汇报交流,展示各组作品。

3、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种做角的方法,虽然它们材料不 同,大小不同,但他们表示的都是――角。 角的大小。 (教学第 65 页例题)

1、拿出学生做的活动角,慢慢拉大一条边,问:现在角和刚才比发生了什 么变化?(变大了)继续拉大,问: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得更大了) 慢 慢合拢一条边,问:现在角有发生什么变化了?(变小了) 小结:看来角是有 大小的。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2、出示三个钟面。提问: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你是 怎样看出来的?在小组里交流。

小组活动后指明回答。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格子,用硬纸条做的角比,用 纸折出的角比„„)

4、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重点用电脑演示书上介绍的重合方法。[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做的角,感知角有大小,在启发学 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使学生掌握凭观察直观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迁移应用:(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角,那么角在我们生活中究竟有什么用呢?

2、出示挖土机工作图、学生用指甲钳剪手指甲动态图,先让学生明确角在 哪里,再仔细观察,说明角的大小变化有什么用。

3、除了这些,你还找出一些角的大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吗?

三、组织练习。

1、完成 P65“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各自读题、思考,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指名回答,让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并让全班同学在课本上画出角的符号。 提问:第二个和第四个图形为什么不是角?这说明了什么?(角的边必须是

直直的线,角的顶点必须是一个点)

2、做“想做做做”第 2 题。 学生各自在括号里填写角的个数。 指明回答,如发生意见分歧,就组织争论。 谈话:三角形中有三个角,五边形中有五个角,你想到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各

有几个角吗?虽然角也是平面图形,但它有时存在于很多图形中。

3、做“想做做做”第 3 题。

谈话:请你们打开纸扇,将纸扇打开,指出纸扇上的角。课件出示打开的纸 扇,闪现角的顶点和边,让学生观察。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角吗?先交流再指 名回答。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角的大小变化吗?

4、做“想想做做”第 4 题。 同学们,你们观察真仔细,就连调皮的角也不得不佩服,现在它要和我们一

起做游戏啦!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出一个角,教师把折好的角贴到黑板上, 指指折出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第一个要求:你也折出一个角,展示你折的角在哪儿,指一指顶点和两条边。 第二个要求:增加点难度,敢挑战吗?把你折的角变小。想一想:你准备怎 么做?请 1 名同学上去折一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再演示,生观察。 谈话:你是怎么折的?角的顶点不变,一条边往后退就能再折一个小些的角, 请同学试一试。你还能折出更小的角来吗?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多折几个角后,再打开纸看折痕,比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第三个要求:现在加大难度,提问:你能想折大就折大,想折小就折小吗? 先不要折,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对剪刀的开合操作,学生已经直观体会到角有大小的变化, 再通过折角比大小,同时问如果要使角大一点或小一点该怎么办,让学生边思 考边操作,进一步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延伸。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上课发言很积极,也很爱思考,如果老师用符号评价大

家,你猜是什么?对,老师就是“√”来评价你们,这上面有角吗?请一个同学 上来比画比画,是啊,角真是无处不在。

推荐第6篇:任意角教学设计

任意角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角的概念的推广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之一,是初中相关知识的自然延续。为进一步研究角的和、差、倍、半关系提供了条件,也为今后学习解析几何、复数等相关知识提供有利的工具。 本节课是三角函数的第一节课,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的推广尤为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和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象限角的表示方法及判断。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结合实例体验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从运动的观点出发,进行角的概念推广,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2.能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表示终边相同的角,即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3.能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理解象限角、坐标轴上的角的概念,并能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表示;

4.在角的概念的推广的过程中,树立运动变化观点,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5.通过正角、负角、零角与正数、负数、零的类比,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6.通过画图和判断角的象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把终边相同的角、象限角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 1.学生在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上,会出现障碍,其原因是:刚刚将角的概念推广,还不是很适应终边相同的角的“周而复始”这个现象的本质;

2.学生在学习了教材例1后,做p6第4题,仍然感到困难,其原因是:当角为负角时,在00~3600范围内找出终边相同的角,不知怎样计算,教学时应给学生介绍计算方法; 3.学生在学习了象限角的概念后,怎样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象限角(如:第一象限角),会出现障碍,其原因是:对第一象限角是有无数个区间构成,它们的终边是“周而复始”的现象的刻画还不了解,教师要进一步的解释k·3600的运用特点。 四.学习行为分析

1.初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角的定义,角的范围仅限于00~3600。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由教材的“思考”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角的推广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内在动力,利用类比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如:几何画板),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体会“既要知道旋转量,又要知道旋转方向”才能准确的刻画角的形成过程的道理。学习本节角的概念的推广困难不大。

2.“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可以从特例出发,通过填空的方式,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数值到一般的k值的抽象过程,学生易于接受。这里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如:几何画板),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画出任意角,并测出角的大小,同时旋转角的终边,让学生观察角的变化规律,从而将数与形联系起来,使角的几何表示和集合表示相集合。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如:几何画板),制作课件。【可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教师用书》后的光盘中数学4的资源】

1.角的推广在角的旋转量、旋转方向上给学生以动态的体会;

2.动态的表现角的终边旋转过程,有利于学生观察到角的变化与终边的位置关系,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发现并验证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创设情境

↓ 组织探究

↓ 例题分析

↓ 尝试练习

↓ ——

——

——

——

实际问题出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角的概念的推广,象限角的定义、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通过例题,进一步理解任意角、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

象限角的判断、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让学生复习本节主要内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作业与反馈,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 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小结与反思 ——

↓ 评价设计

↓ 课外活动

——

——

2.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环节 创 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说明角的概念扩展的必要性

师生双边互动

学生: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容易回答前面一个问题,但在回答后面一个问题是会发现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 快了1.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设

多少度?

教师:[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00~3600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1.任意角概念的引入

回顾已有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展示课件]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

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⑴.问题:过去我们是如何定义一 个角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组 ⑵.举出不在

⑷.给出任意角的定义 例,并加以说明。

⑶.你认为刻画这些角的关键是什么?

让学生认识到

的角的实

举例,再说明所举例的结合具体的实形.学生:

00角为什么不在0~360。 例,感受角的

概念推广的必要性

教师:提供教材中的几个例子。

学生:组织讨论

刻画这些角不教师:引导学生从旋转量、旋转仅要用旋转量,还要用旋转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正数、负数和零,定义角的正角、负角

利用新概念重和零角的概念。

新认识问题。

学生:观察图1.1-3,进一步认

方向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象限角

通过尝试探

识正角、负角。

教师:让学生利用任意角的定义,

究,由学生感回答本节开始的“思考”中的表受没有统一标的校正问题。

学生:画图探究,讨论、交流,不难给出合理的放法。

(先让学生以同一条射线为始边作出下列角:210?/span>,-150?/span>,-660?/span>)

⑵.给出象限角的概念

3.终边相同的角

探究:将角按照上述的方法放在直

探究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关

⑴.问题:如果把角放在直角坐标准时,角的表系中,那么怎样放比较方便、合示不方便。 理?

系,理解并掌教师:在总结分析合理放法的基握改关系。 础上,给出象限角的概念,并说

从具体问题入手,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关系。

然后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直接感受象限角的概念。

学生:思考每组角的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含有其中一个明在同一坐标系下讨论角的好处。

角坐标系中后,给定一个角,就有 唯一的一条终边与之对应。反之,对于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一条射线从具体到一ob(如图1.1—5),以它为终边的般,认识终边角的关系式表示另外的角。 角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那么终相同的角的关边相同的角有什么关系? ⑴.在直角坐标系内标出

系及其表示。 由几何位置“终边相同”210?/span>,-150?/span>角的终探讨其代数特

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在旋转终边的过程中发现

“终边相同”的角的关系,并利边,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怎样的征的“统一”。 数量关系?328?/span>、-32?/span>、-392?/span>角的终边呢?

⑵.直角坐标系内,角α对应了唯一一条射线(终边),那么是否存在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如果存在,如何表示? 4.练习

教科书p6练习第1~2题 例1.在00~3600范围内,找出与例 -950012′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 题

分 它是第几象限角.

例2.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例3.写出终边直线在y=x上的角

通过例题,进一步理解任意角、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

用集合表示出来。

学生:口答

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答案。

教师:分析、板书例1。

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出这两个集合求并集的关键是把2700改写成900+1800,然后重新组合。

师生:共同完成例3,注意k的正确取值是关键。 析 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0≤α≤7200的元素β写出来.1.教科书p6练习第3~5题 尝 2.补充: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掌试 ①时针经过3小时20分,则时针握象限角的判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断、终边相同转过的角度为 ,分针转过的练 的角的表示方学生:回答结果

角度为 。

法。

习教师:给出评价

②若角α是第二象限角,则180啊?i>α是第 象限角。 问题: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小 吗?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让学生复习本学生:回答,讨论交流,补充

结 2.你掌握了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节主要内容,的集合的表示方法吗?

完善学生的认与

知结构,体会3.本节课你体会到哪些数学思想教师:归纳总结,突出重点知识;

数学思想方反 方法?

解决学生的疑惑点。 法。

思 4.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评 作业与反馈:

教科书p10习题1.1a组第1~3 1.题 价

2.选做题:

①.写出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设

②写出终边在y= 合。

3.【发展要求】

上的角的集能用集合和数

2.判断角是第几象限角;

1.终边相同角的表示; 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

计 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0≤学语言表示终α

件的角;

③若α、β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 ;若α与β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 ;若α、β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 。

在实际生活中1.你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3600的角和负角”的例子吗?与课

同桌交流,并熟练掌握它们的表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外 示,进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特点. 活

2.【探究学习】如果角α是第二动

象限角,那么 在哪里?

探究学习,激

等角的终边落发学习兴趣。

推荐第7篇:《画角》教学设计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画角》教学设计

正阳县兰青乡杨楼小学

范长军

一、概述

1. 课题《画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第42页的内容。

2. 本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 40分钟。

3.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在学习本节课之间学生已经掌握了度量角的方法和技能,并且能使用一副量角器拼出已知角的和或差,这些都是学生用量角器画角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 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用量角器画角方法形成的过程,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画角的方法,并能准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学习的经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

2.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度量角的方法和技能,并且能使用一副量角器拼出已知角的和或差,这些都是学生用量角器画角的基础。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我反馈式、竞争式、随机导拨式等教学策略,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利用阅读、创新写作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量角器、三角板,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谁能回忆起我们昨天学了哪些知识?

(1)角的分类。

(2)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这节你最想学习有关角的什么知识?揭示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

画一个65度的角。

(1) 今天我们要画一个65度的角,你认为量角与画角有联系吗?(画角与量角是相对应的)

(2)教师示范:画65度的角。(教师边画边对应讲步骤)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

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学生操作,指导画角。

(1)教师巡视,同时请一个学生上来画。

(2)教师总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①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②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点(一看);

③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3.能不能画一个与刚才所画的角的位置不同的角。

(三)、合理运用:

1、在生活区中其实我们能用各种方法确定许多角的度数:

A.用一副三角板。

先请说说这幅三角板中每一个角的度数。

怎样拼成75度角。

135度、120度、75度、15度呢?

B.用折纸法:

能折出45度的角吗?135度呢?

2、

哪种方法更方便、更常用?画什么度数的角使用三角尺方便?

3、练一练:

(1)画出40度70度115度的角。

(2)小芳要画一个15度的角,但她只有两块三角板,怎样利用两快三角板画15度的角呢?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画角,你能想出几种画角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设计

1.教学一开始,教师便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自然地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根据学生学生预习的实情做出恰当的处理,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学习画法。

3.学生在自然而然之中学会了知识和方法,体现了新课不新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八、帮助和总结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在学习本节课之间学生已经掌握了度量角的方法和技能,并且能使用一副量角器拼出已知角的和或差,这些都是学生用量角器画角的基础。本节课是一节技能操作课,画角的方法与度量角的方法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之处。需要学生静上心来仔细地去琢磨,去感悟其中和奥秘。数学动作技能的学习不是独立的、简单的一种动作的学习,往往是与认知学习交织在一起的。学习“画指定度数的角”的动作技能,首先要了解:角的知识、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还要明确:(1)画什么样的角?(2)如何画?(3)使用了学具?(4)为什么要这么做?„„不仅老师心中要有底,而且学生也要清楚。所以在教学时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铺垫,确保学生具备本节课学习的技能。

推荐第8篇:《任意角》教学设计

《任意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小节是人教版A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角的概念的考查多结合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进行,对求角的集合的交、并等计算技能的考查,有一定综合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不过多比较浅显。三角函数的意义与三角函数的符号一般在最基本的层面上用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此节是三角函数的基础,在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再利用单位圆进一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这样,在研究三角函数之前,就有必要先将角的概念推广,从而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技术的使用可动态表现角的终边旋转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观察到角的变化与终边位置的关系,进而更好地了解任意角和弧度的概念,体会角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为

研究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的概念;

(2)理解任意角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3)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角;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4)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

角)的表示方法;

角和负角,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5)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6)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7)树立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转体三周半,逆(顺)时针旋转”,角有大于

角、零角和旋转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等,说明角不够用了,引入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得到推广以后,将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列出几个终边相同的角,画出终边所在的位置,找出它们的关系,探索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表示;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广以后,知道角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及象限角的含义.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之前的学习使我们知道最大的角是周角,最小的角是零角.通过回忆和观察日常生活中实际例子,把对角的理解进行了推广.把角放入坐标系环境中以后,了解象限角的概念.通过角终边的旋转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弄清楚角的表示符号,以及正负角的表示.另外还有相同终边角的集合的表示等.教学用具:电脑、电子白板,粉笔,三角板

四、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思考:

1、初中时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角的范围是多少?

2、如果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 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学生活动:

1、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范围(0°,360°)

2、[实际操作]看看我们教室的时钟,会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之前的之间的角已经不够用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 设计意图:形象,具体的让学生感知角可以通过终边不停的旋转得到,以前的角度范围明显不满足现实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推广 【探究新知】

1、初中时,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

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着它的端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线叫做角的始边,

叫终边,射线的端点

,就形成角 叫做叫

,绕

.旋转开始时的射的顶点.记做:∠AOB或说明: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或“”可以简记为.

图1

2、再如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即转体2周),“转体1080o”(即转体3周)、自行车车轮、两个齿轮旋转的示意图等都是按照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要准确地描述这些角,不仅要知道角形成的结果,而且要知道角形成的过程,即必须要知道旋转量,又要知道旋转方向。为了区别起见,

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positive angl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negative angle).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zero angle).

[展示课件]看图读角,形象的感知任意角,理解其含义 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any angle)。 注意:(1) 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是零角则 =0°;

o(2)角的概过推广后,括正角、负零角.

3、

念经已包角和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象限角这个概念.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quadrant angle).练习:①说出下列各角分别位于第几象限。175°,225°,-300°

②那 0°,90°,180°,270°呢?(电子白板演示)

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称为轴线角.

4、探究与发现

① -60°,-420°,300°与-660°的终边有什么关系? ② 如图,与 终边有什么特点,并说出角的终边落在射线OB上的角度是2多少?答案是否唯一,为什么?(演示动画)

分析:不难发现,-60°,-420°,300°与-660°的终边相同,且 -420°=-60°+(-1)×360° 300°=-60°+

1 ×360°

-660°= -60°+

2 ×360° 一般地,我们有: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

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S={ β | β = + k·360 ° ,k∈Z},即任一与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⑷ 角 + k·720 °与角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5、[展示投影]例题讲评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请举例说明。(1)第二象限的角一定比第一象限的角大; (2)锐角是第一象限的角,第一象限的角是锐角 ; (3)小于90°的角是锐角;

(4)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个,在0°~360°范围内与已知角β终边相同的角有且只有一个。

分析:不要混淆“锐角”“ 第一象限的角”“小于90°的角“等概念;注意终边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角,均可正可负,所以不能直接比较大小。 例

2、在0°~360°范围内,找出与-950°12′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是第几象限角.

分析:(1)用所给的角除以360,将余角作为β;(2)负角除以360,要保证余角为正角。

解:∵-950°12‘‘= 129048‘‘-3×360°

∴在0°~360°范围内, 与-950°12‘‘角终边相同的角是129°48‘‘, 它是第二象限角.练习①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 ⑵ 640 °

3、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用0°到360°的角表示).解:在0°~360°范围内,在终边在y轴上的角有两个,90°,270° ∴与90°角终边相同的角构成的集合

S1={β|β=90°+k∙360°,kÎZ} ∴与270°角终边相同的角构成的集合

S2={β|β=270°+k∙360°,kÎZ}

={β|β=90°+180°+2k∙180°,kÎZ} 所以,终边落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S=S1∪S2={β|β=90°+2k∙180°,kÎZ}∪{β| β=90°+(2k+1)180°kÎZ}

={β|β=90°+n∙180°,nÎZ} 例

4、写出终边在直线y = x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 β

分析:用终边相同的角表示集合S,然后求解不等式,取整数解。

6、[展示投影]练习

教材P5第

1、

2、

3、

4、5题.

7、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8、经验交流

1.角的概念推广后,角的大小可以任意取值.把角放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研究,对于一个给定的角,都有唯一的一条终边与之对应,并使得角具有代数和几何双重意义.

2.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个,在0°~360°范围内与已知角β终边相同的角有且只有一个.用β除以360°,若所得的商为整数k,余数为α(α必须是正数),则α即为所找的角.

五、作业:

教材P9习题1.1 A组

1、

2、3 思考题:

(1)终边落在轴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终边落在轴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

(2)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 (3)各象限角的范围如何表示?

推荐第9篇:任意角教学设计

1.1.1 任意角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 营迎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体验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能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论任意角,并能熟运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2.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任意角概念的学习,体验角的概念扩展的必要性,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认识,用数学知识认识世界,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0~360的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难点:角的概念的推广,终边相同角的表示。 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引导下的讨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发现就概念、就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而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概念,突出数形结合思想与方法在概念形成与形式化、数量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一节体现数学的逻辑性、思想性比较强的 教学过程

00一.创设情境(引入):(互动)请两名同学起立,做由“面向黑板转体背向黑板”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各转体了多少度?(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量着两个要点)。 我们会发现角已不仅仅局限于0~360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

二.探究新知,建立概念 (1) 任意角概念的引入

问题1:过去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课件]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问题2:你能举出不在0~360的角的实例,并加以说明吗

学生:举例,再说明所举例的角为什么不在0~360。教师:提供教材中的几个例子。 (2)概念讲解

1.角的概念的推广:

(1)定义:一条射线OA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一定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OB,就形成了角α。其中射线OA叫角α的始边,射线OB叫角α的终边,O叫角α的顶点。 2.正角、负角、零角概念(类比正负数的规定)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如果一条射

- 1

00

0

四.练习

1.与-1778°的终边相同且绝对值最小的角是___________ 。 2.A={小于90°的角},B={第一象限的角}则A∩B等于 ( ) A.{锐角} C.{第一象限的角} B.{小于90°的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五.小结

1.任意角的概念 2.象限角 3.终边相同的角 4.象限角的判断

六.思考 终边在第

一、

二、

三、四象限的角的集合分别如何表示?

七.作业:红对勾训练1课时 八.板书设计:略 九.教学反思:

推荐第10篇:《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

教具与学具:

1多媒体、一个大三角板、纸张、纸做的各种图形等。

2、学具:纸张、尺子、小纸条、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在哪里站着呢?

学生:墙角

师:、那老师的手在哪里放着呢?(课桌角)

学生:桌角

师:墙角、桌角,那你们知道角吗?

学生:知道或不知道

师:没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角,探索角的奥秘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探索新课

师:那同学们就来找一找图中的角(出示图例让学生找)

学生:找桌角、红旗图中的角、剪刀的角,钟表的角,三角板的角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你能不能折一个角呢?(照着那几个角折----剪刀、三角板、钟表)先示范折一个角

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可以选几个折的好的或具有代表的角展示

师:那你现在摸摸它,看看它,想一想角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点、边)学生:分组讨论

师:每个组推选一个代表讲一下你们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

师:角也有它自己的名字,我们就来认识它

画一个角标出顶点、边,

师:如何来标记角呢?我们用一条短弧线来标记它,

记作、1,读作角

1三、巩固练习

师:再重复一遍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两个条件都要满足,现在老师就检查一下看同学们掌握了没,出示火眼金睛

学生:做题,一道一道讲并且订正

师:看它是不是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顶点和两直边

(出示下一道题)

师:我们刚才学习标记角用、短弧线来标记,现在同学们先找出图里的角并把它用弧线标记出来,可先示范一个(可叫学生板演)

学生:

师: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出示图)

学生:数角,回答(并订正)

师:我们学习了角,知道它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的,而且

我们还会标记角,读它,那同学们就找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角?

学生:

四、课后小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认识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的,还知道了角的各组

成部分的名字

五、课后作业

第11篇:《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范季桂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 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生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新情境,引入新知。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认识图形王国里的一们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它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们看一看它是谁?

2.课件出示一些实物,闪烁“角“的部分,引导学生欣赏。 3.它是谁?这些物体中都有角,角就是我们这节订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认识角)

二、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自主发现

1.想: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来说一说。2.课件出示几个物体,让生仔细观察,找它们上面有角吗? ①(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 ②钟面上的角又藏哪儿啦?(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

③红领巾上的角呢?(课件展示) 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下来 .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 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 (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

2.摸角并感知角 .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说说你的发现。

(三)认识角各部分名称。1.让生摸一摸角,说说有什么发现? 角有个尖,很刺手。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你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2.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顶点和边 看看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四)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1.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2.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 (我们先画一点, 这是它的„„ (点出一点) 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 这是它的„„, 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 为了便于区别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 “ ) ”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 1,读作:角 1。 (教师板书) 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3.学生画角,标出它的顶点和边。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课件出示相关练习)

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课本 63页“练一练”中的第二题,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请一名 学生板演 集体讲评) 。

四、比较角的大小

1.玩一玩, (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 教师出示活动角

师: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 就藏在你们课桌里面, 请你拿出来, 玩一玩。 在玩的过程,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

2.角是有大小的。你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 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 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 小吗? 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师:你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里是怎么说的。 (出示课件) 3.比一比

既然角是有大小的,怎么比较呢? 请同学们将自已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位的同学比一比,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指两名学生上前比,说说比的方法

老师小结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 观察我这儿的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一个边短但张口大) ,你们认为哪个角大? 学生讨论汇报

通过比两个角。发现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 , 角的秘密还有很多 ,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 , 找到更多的角 , 发现角更多的秘密。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记作:∠ 1

第12篇:《认识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67页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新课标中提出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必要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许多物体中存在“角”,学生对它也是相当熟悉,我在课前也了解过,学生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沿,或是转角的地方,就是角。”这些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是本课的学习起点。同时低年级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认识事物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 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增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教 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的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法学法: 学 法: 1、操作法

在动手实践中,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看得着、摸得到的东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学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观察思考法

学生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 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正方形纸、两根硬纸条、图钉 学 具:三角板、正方形纸、两根硬纸条、图钉

教学过程:

基于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方面:

1、做数学。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就会忘记;看见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这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2、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3、“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在教学中力求不拘泥于教材,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依据以上几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的讲桌上有一个——(引导学生说出三角板) 师:谁能猜猜为什么把它叫做三角板呢? 生:因为它是三角形的,有三个角。

师:有3个角?你能给大家指一指它的3个角在哪儿?

请一名学生上前指出3个角,此时学生指的一定是三角板的3个顶点。 师:噢!尖尖的这个是角?想想你指的完整吗?老师将你指的这个地方画在黑板上,它好像就是一个点,你能将这个角完整的指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指角方法,“∠”这样的图形是一个角。 师:现在同学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请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和老师一起来摸一摸这3个角。(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指角方法进行摸角) 师:手摸到其中的一个角上,(教师指角的顶点处)摸到这里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有点戳手。

师:角的两边又是怎样的?(教师指角的2条边)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角有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起进角的世界,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对角角已有了一定的感知,因此课始,我出示学生熟悉的三角板,通过“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的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角”。这个活动学生喜欢,既能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探究体验、加深理解

1、找生活中的角

师:角是一个颇皮的家伙,就藏在我们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上及平面图形之中,让我们找一找图中的角。

课件出示:红领巾、钟表、剪刀,请个别学生上前指出图中的角,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纠正语言,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师语言:红领巾的两边组成了一个角,钟表上两根指针相交于一点上形成了一个角,剪刀上的2个刀刃形成了一个角。

师:咱们将图中的角都请下来。(课件显示从立体到平面)

【设计意图】:从实物中抽象角,丰富学生的感知。本环节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这一层次我先出示三个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从中找角,学生找到一个角我就点击课件让角闪烁。三个物品中的角全部找出后我移下其中的三个角,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中的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数学中角的样子。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2、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这些图形都被我们称作角,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尖尖的一个点。(教师随机板书:·)

生:有两条直直的边/两边直直的。(教师随机板书:∠)

师:我们将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2条直直的边叫做角的2条边,(教师随机板书)角的2条边相交于这一点上,所形成的夹角就是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的角,注意看!像这样的一个图形我们叫做角。(教师用手势表示角:∠)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1个顶点,2条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2条直直的边)

师:说的真棒!一个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直的边。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安排了及时的观察、对比与发现,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3、游戏辨认角

师:知道了角的特点,我们来认一认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设计“判断”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4、角的标记

师:真聪明!当角的个数过多时,我们一般会在角符号的后面标上数字或字母来区别。例如:这个角,我们用小弧线连接这2条边,在后面写上1,想一想,它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是第一个角。

师:表示这个第一个角,我们怎么读它呢? 教师引导学生读角,读作:角1(板书)

师:我们在写它的时候可以记作:∠1 (板书),同学们看这个符号就像一个小小的角。

师:如果还有第2个角,我们读作角?记作∠?

生:读作:角2,记作:∠2

4、标出图中的角

师:真不错!那让我们找出下面图形中的角,并给它们标上数字来区别。

课件出示: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图中各有几个角,并标上角符号。提问学生图⑵除了上面的4个角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角。帮助学生加深对角的特点的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用圆弧标出找到的角,并标上序号。这一组题目是对前面学习的记角方法的运用,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

三、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1、做活动角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来制作一个角呢?(想)

请用你面前的两根硬纸条和图钉来制作一个角,小心不要将手儿扎了,不会做的同学看老师示范。(教师进行示范)

师:请把你做好的角举起来展示一下。

学生举起活动角

师:老师也制作了一个角,请将你手中的角的大小调整到与老师手中的角一样的大小。

学生活动

师:请把你手的角变大一点,再变大一点。

师:请把你手的角变小一点,再变小一点。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师:想一想,你是如何使手中的角变大变小的?1分钟与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

请个别学生说一说,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

例如生:把两根纸条往外拉,角就大,往里拉,角就小。

教师纠正:2根硬纸条就是角的2条边,把2根硬纸条往外拉,其实就是将2条边向外张开,张开的越大,张口越大,角越大,相反,往里拉,就是将角的两边向里合拢,合拢的越小,张口越小,角越小。你能再说一遍吗?

师:还有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再请一名学生说说

师:真棒!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演示活动角变大变小,并出示文字: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难点之一是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先让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角,并进行将角变大变小的活动让学生思考:如何让小的角变大,又如何让大的角变小呢?这里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活动后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要将这个角copy成2个角,2个角的大小怎样?(课件出示)

生:一样大。

师:好!现在我要将蓝色的角变大,角有没有变大?(课件显示将角的两条边沿长)

学生讨论,开始有说变大的,也有说没有变大的,经过思考之后回答没有变大。教师询问学生原因。

师:其实,要想知道角有没有变大,只要比较一下就ok了,我们现在就来比一比这两个角的大小,可是怎么经较呢?

生:将两个角重叠。 师:好主意,生活中我们经常用重叠的方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1条边也对齐,来比较2个角的大小,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课件演示比较的过程) 师:从这里,我们发现角的大小与2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课件演示将变长的2条边再次缩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是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出示大小一样的两个角,并将其中的一个角的边沿长,问学生角变大了没有?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这时我就让双方进行辩论,经过辩论与说理学生发现要想知道角有没有变大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的,通过观察重叠后的角小结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接着又用多媒体演示将变长的2条边再次缩短,加深学生对这一发现的印象。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玩角,比角,自主探究角的奥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深化训练、拓展升华

1、课件出示习题,学生比较角的大小。

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角的智力游戏,你们想现吗?(想) 师:请拿起桌上的正方形纸,它有几个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课件出示题目:请你在这个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角,数一数剩下的图形有几个角? 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活动,教师最终以课件形式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题,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剪法,针对同一种剪法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找到的角的个数也是不同的,同时在剪角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3、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善于动脑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动脑想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评价。

第13篇: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能创造性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角.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活动角的模型;制作角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和工具(纸若干张、剪刀、扇子、钟面、毛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课。

1. 创设情境:出示书上64页主题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在这些图形中还隐藏着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把它找出来。(多媒体演示,抽象出角)你知道它们都叫什么?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发言)

2.出示:上面的图形都是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一)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1.感受角的基本特征

谈话:看到这么多角,想不想自己动手摸一摸。(出示三角板) 学生摸角的顶点和边并说出摸的感觉。

让学生摸摸一个顶点,有什么感觉。(尖尖的)顺着点往两边摸,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师:我们刚才摸到的就是角。 2.学习画角

师板书画角:先画点,顺着点画一条线,这条线什么样的?顺着点再画一条线,这条线也是什么样的?这就是数学上的角。(画出角的符号)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数学家为了称呼方便,给各部分起了好听的名字: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这条直直的线也叫角的边。(多媒体演示画角,学生书空)

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找一找:在你的周围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可让学生具体指出某一平面上相应的角的顶点和边,以突出角的定义)

(二)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听说我们今天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呢,那它们到底是不是角呢,请看大屏幕。(“想想做做”1)

1.学生判断思考,哪些是角,对于反例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2.继续看,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想想做做”2)

(三)制作角——提供材料,操作内化。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既然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做个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角,好吗?那现在,用准备好的材料,小组活动,开始。

2.独立尝试。请学生合理选择自己身边的材料亲自做几个角。

3.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制作方法,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要求小组内交流时说清楚是用的什么材料,是怎么做出来的?

4.展示成果。

展示作品,介绍一下你做的角,说出各部分名称。

(四)比大小——自主探索,意义建构。1.动手操作,感悟体验。

其实除了小朋友的这些方法外,我们的钟面上也可以造出一些角来呢,请看大屏幕。

① 出示65页例题,转动钟面上的指针,引导学生:钟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确角是有大小的)你能看出那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② 两位同学,一人拿一个活动角。先一人做一个角。

谈话:他们两做的角一样大吗?怎样比较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让学生体会两个角重合比较大小的方法)

提问:你能做的比现在这个角大一些吗?大家看,他是怎么做的?那你能把这个角边小一些吗?他又是怎么做的呢?那我们看现在这两位同学做的角,谁的大,谁的小呢?

使学会体会:要改变角的大小,就要改变两条边叉开的角度。 2.实践比较,迁移内化。(“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演示,说说扇面或剪刀上的角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进一步讨论: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打开时,上面的角越来越大;合拢时,上面的角越来越小。)

总结: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三、学生总结角的特征。

如果你是角的话,你怎么向大家介绍你。

四、展示生活中的角。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其实我们就生活在角的世界里。在我们的身边就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角。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欣赏生活中奇妙的角。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其实角还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去继续探索和学习。

第14篇: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案

教学内容:64~65页内容。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

教学难点:是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三角板、纸、剪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吧!那同学们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呢?老师可是最喜欢孙悟空了。他不仅有七十二变的金箍棒,而且还有一样别人没有的本事啊。那就是善于辨别妖怪的火眼睛睛。有一天啊,唐僧带着孙悟空、八戒、还有沙僧来到了数学王国,他们遇见了一个妖怪,这个妖怪啊突然间就变成了三个图形,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悟空说只有第三个才是真正的妖怪,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好好观察一下啊!

哪个同学来告诉我们大家为什么啊?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表扬回答得好的同学。并在黑板的右边板书以下内容:

一、有一个点;

二、有两条直直的线;

那同学们知道第三个妖怪叫什么名字吗?我们数学上把它叫做“角”。板书“认识角“。我们把妖怪的这个点叫做:“顶点”,把这两条直直的线都叫做“边”。并把这个内容对应板书在先前板书内容的后边。

二、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面上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大三角板上面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数数共有几个角(注意:老师在示范时要规范,不能只指着角的顶点。) (2)出示钟面,指名学生指出钟面上的角,示范时用手指着从顶点起沿两条边指,说明这就是角。

(4)再转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指出哪里是角,然后老师演示出大小不同的角,边演示,边说明时针和分针张开得大,角就大;张开得小,角就小,(只是引导观察,不做进一步说明。),并板书张得越大,角越大

2、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1)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哪些角?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什么东西的上面有角。

三、制作角,感悟角的大小

1,我们认识了角,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角吗?

(1)提问;一个角必须具备些什么条件?(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要尖,边要直。)

(2)学生动手操作。

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初步感悟。

出示钟面模型,从 12点开始转动分针。

提问:现在时针和分针叉开的角度怎样?(越来越大。),它们所形成的角又有什么变化,(角也越来越大。) (3)出示第69页4幅钟面图。

提问: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因为它们时针与分针叉开的角度最大(或最小)。) 追问:通过观察,你觉得角有没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与谁有关? 3.进一步感知。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请学生们用手边的扇子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

(2)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一边动手,一边观察角的大小、扇子两边开合的大小。

(3)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请学生们用剪刀再操作一下,观察一下。 (4)提问:你现在明白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角大,说明什么两条边的张口就大,角小,又说明什么?所以我们说:“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口大小有关,和两边的长短无关。”(并板书)

四、比较角的大小

1.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角是大小之分的,那么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呢?

2.出示第70页的两幅钟面图: (1)请学生指出钟面上的角。

(2)组织分组讨论: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3)组织全班交流,只要方法合理均可。 3.重点说明重叠比较法。

课件演示:先把用硬纸条做成的角拉成与左边钟面上的角一样大,再把它放到右边钟面上,就可以看出右边钟面上的角比较大。

4.动手比一比。

请学生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可以四人一组进行活动、交流,教师注意巡视,做适当的指导。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当学生数出角的个数后,再让他们指一指分别是哪几个角。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们独立完成。

(2)组织讨论:通过这里的三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3)提问: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五、全课总结

师问:“今天可是认识了一个妖怪,它长得是什么样的啊?它叫什么名字啊?”

生答:“它叫角”

师:“对,它就叫“角”,它有一个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那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答:“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大的角就大,张口小的角就小”

师:“同学们真聪明!”

第15篇: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橡皮筋、钉子板、小棒、纸、硬纸条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三、教材分析: “认识角”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第二学段继续认识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作好铺垫;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1、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角、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创造角、比较角等活动让学生直观的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同时初步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知道角有大小。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2、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长短无关。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形象、与学生互动的手段探究新知,分别运用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猜图形:猜一猜老师的袋子里分别装着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角星、三角形、六边形) 问:这些图形上都有什么呢?(都有边,都有角)每个图形上都有几条边?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入,调动起学生想参与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例题图:

【百度搜索】电子教材:http://www.daodoc.com/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的活动过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

2、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大小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以及角的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两个难点,教师还是没引导好。在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开的大小有关时,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但是环节的设置不是很好。应该先出示老师的大三角板和学生的小三角尺,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引导学生直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是有困难的,此时应该借用一个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其它的角来用重叠的方法比。如果这样安排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一点。

3、体会角的大小与比角这两个活动可以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比角中去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比比看谁的角大,角大的要怎么变小;角小的要怎么变大。”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可以说数学活动在每个课堂都有,有的数学活动开展的热热闹闹,但活动后到底有没有取得效果呢?是否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呢?是否真正体现了数学的魅力?这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16篇: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课本第67-6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和“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难点与关键

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课件;课堂练习作业纸。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根吸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张老师和大家来上一节课.据说,你们班个个都很聪明.是真的吗?希望大家课堂上积极思考,认真发言.上课,同学们好.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在这些物体中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出示物品图(课件显示)。如果有人说角是三角形。

师:真的吗?我们来比一比。引导学生在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个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角。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课件出示)。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钟面的角藏在哪儿?红领巾上的角 呢?下面我们把这些角请出来。哦,原来角是这个样子。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的人,还会发现更多。

二、探究新知。

1.做角。⑴做一做。刚才我们认识了角,我们也可以用吸管做个角。把老师给你们的吸管拿出来,用它来做个角。(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师在巡视时,发现做好的同学问他做的角在哪?不会的指给他看一下,特别是直直的两条边,(手划给他看)(整体看差不多了说)把你做好的角举起来。⑵你做的角在哪里?用手指一指。(找3---4学生说。先找会指或跟他说过的学生上来指)师评价:你真会学习,指角的过程非常的规范。你真会观察。没事的,你很勇敢。老师告诉你应该在这儿。(3)摸一摸。摸一摸手里的角,然后和同桌说说有什么感受?(4)同桌间交流。交流摸时感受。如果只说“尖尖的”“扎手”(在哪里?)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生不说,师引导,这尖尖的地方只是角的一部分师用手划给学生看从这到这或直直的也是角的一部分)如果生全部说到。师说你摸的很细心。老师同意你的想法。⑷全班交流 ,

师总结。引导学生感觉“顶点”尖尖的,而“两边”直直的两条边。

2.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请把你做的角放在桌子上。(1)(等生放下后讲解)师边说边画边板书在黑板上画角。(用尺子画大点)(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直直的地方”叫角的边。(3)表示方法和读写法。

我们可这样“)”把这个角标出来。同学们看一下老师怎标的?在这里还有一个角2指出各部分名称。请学生上去标大一点。应该用“记作”两字。

3.练一练。好了,同学们,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现在用你的火眼金睛判断一下哪些是角?⑴ 课件显示判断角。班级交流,错误的角。小朋友们的眼睛太明亮了。请同学们再看一题。拿出课堂练习纸(1),把各图形的角标出来。用展示台展示学生作业,班级交流。你与老师的想法一样的。恩,你很认真。没标完,师:有没有补充的?

4.做活动角。刚才你们可真厉害!被好客的蓝猫看在眼里,所以他想请大家去它家做客。但是在去它家前我们小朋友必须来做个活动。⑴拿出刚才用吸管做好的角。你们能不能把这个角变大一点呢?你是怎么变大的?象我们做伸展运动。这个瞒有趣的,

谁上来表演给大家看?(生演示,说一说)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角变小一点呢?你是怎么变小的?(生演示,说一说)师小结:角两边叉开,角越大。角两边合小,角越小。小朋友真棒。不仅让角变大,也可以变小。那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⑵把吸管收好放在桌子上。请看这里有个角。(师课件演示)⑶全班交流。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口有关。(齐读)

5.比一比。我们玩得这么高兴。可两只蓝猫为了两个角大小争吵了起来。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利用刚才的知识,来帮助它们吗?⑴比一比两角大小。对,很仔细。(课件出示题目并演示比的过程)。⑵那这两个呢?真的吗?我们利用刚才移动的方法验证。(师先演示过程。)再用三角板比(师指定角).师先指一个角,生找一个角和我一样的.小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齐读)(少找学生说)我们把它俩的问题给解决了。可是蓝猫又遇到了问题,我们一起帮忙,好么?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题目。

1.找各部分名称。拿出课堂练习纸(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全班交流)幻灯片展示。

2.数角。嗯,和老师想的是一样的。嗯,很好。我们一关一关都过了,现在可以到蓝猫家做客了。

四、课堂总结。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生自由说放出来)

五、欣赏角。看来同学收获真不少。在我们校园里就有许多的角,我们一起来感受。(课件出示图片。)

六、拓展题。智慧老爷爷看了图片后,给小朋友们出了这样一题。(课件出示题目。)

教学反思:

现实生活中平面的角往往是具体的,所以,在开课时,我预设借助剪刀,红领巾,钟面来解决,让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中感知平面图形中的角,在从图中抽象出角,形成表象,为下面学习角做准备。在探究角的特征时,我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设计了折角,摸角等活动探究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在学生认识角后,“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这一结论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用硬纸条做角,玩角,改变角的大小来发现秘密,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点燃了学生参与热情。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我的预设是利用课件出示两个大小相同但长短不同的两个角,通过平移重叠方法发现并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识

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充实的过程。

第17篇: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今天想和同学们一起去图形王国里参观,想去吗? 生:想 课件出示图片 师:都有什么呀? 生自由说

师:它们都是由哪些图形拼搭成的?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是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它们了。(师边说边课件演示)

师:如果把这些图形进行分分类,你会怎么分? 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分好了吗?谁来分?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分为一类;圆分为一类。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有角,圆没有角 师: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吗?

师:是的,角是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这(板书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几个物体,请你仔细观察,它们上面有角吗?(课件出示)

请生到大屏幕上来指一指

师:那数学上的角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把它变出来?(课件出示物体中的角)

师: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自由发表 生:有两条直直的线、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师:你的小眼睛真亮,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角吗? 生自由发表

(二).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同学们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生活中的角,现在你想不想动手摸一摸角呢?

师用三角板示范,生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一个角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这个地方尖尖的,刺刺的

师:请你用手沿着这个尖尖的地方摸一摸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摸到这两条线是滑滑的、直直的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

师: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了,最后我们用小弧线把这个角表明,表示这里有一个角

师: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师:角这个新朋友你认识了吗?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生齐读)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我们认识了角朋友,接下来我们把角画出来,你知道怎么画吗? 生:……………指一名生画,其他生画在作业纸上 师先示范画,指一名生画,其他生画在作业纸上

师:同学们都把角画得很漂亮,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漂亮的名字,我们也给黑板上的这个角取个名字吧?

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在它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它读作:角1;记作∠1 师:我们来看角这个符号与以前学过的那个符号很像? 生:小于号 (师在边上板书小于号) 师:那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角这里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师:那下面,你也给自己画的角取个名字吧? 指生回答

(四)练一练

师:看来你们都和角成为了好朋友?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1.辩角 (课件出示)

师:你能找出那些事角,那些不是角吗? 师:那判断是不是一个角,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生: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师:是的,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课件出示) 生拿出作业纸完成

三、动手操作,感受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关系

(一)玩一玩

师:你们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来鼓励一下自己! 棒棒棒我最棒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 (师出示活动角)

师:这是一个活动角,它可厉害了,能变大也能变小(师示范),你也赶快拿出来玩一玩?

师:怎么把角变大呢?

生:把活动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了; 师:怎么把角变小呢?

生:把活动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了。 师:谁上来演示一下? 指生演示

师:那我们先一起来把角变大? 边做边说大大大大 师:我们再一起把角变小? 边做边说小小小小

师:我们在把角变大变小的过程中,其实是活动角的什么在变化? 生:角的张口在变化 (师引导) 师:角的张口变大,角就? 生:角就变大

师:角的张口变小,角就? 生:角就变小

师:因此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与角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就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二)比一比

师:接下来,谁来做一个比我大的角? 师:再做一个比我小的角?

师:能做一个跟老师一样大的角吗? 指生上台 师:怎么知道我们的角是不是一样大? 生:把两个角重叠

师:是的,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其中一条边也对齐,看另一条边,谁在里面,这个角就小。

2.(课件演示)

师:我们玩的这么高兴,可有两个小伙伴不知道什么原因争吵起来,瞧,是谁?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吗? 生:没有关系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第18篇:《画角》教学设计

《画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4、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认识并学习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我们常用的三角板的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呢?

学生复习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小结:在三角板中,其中两条边等长的三角板的度数分别是90°、45°、45°; 另一个三角板的度数分别是30°、60°、90°

二、探究新知

教师:刚才我们测量得很好,现在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试着画一个60°的角。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学生用量角器画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画角的方法。 学生分别演示不同的画角的方法。

如:两人合作用两个30°的角拼成60°的度,用量角器画„„。 教师要鼓励那些想出不同的画角方法的同学。 总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1)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2)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

(3)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教师:你能画出150°的角吗?先说一说怎样画。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两个三角板的角拼成150°角,还可能会想到用量角器画角。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拼的办法画角150°的角,然后再用量角器量,也可以先用量角器画出150°的角,最后用拼成的150°的角验证。

提问:用量角器画角和用三角板画角,哪种方法更常用?

小组可以交流后再发言。

用量角器画角使用更广泛,它可以画出任意度数的角。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追问:画什么度数的角使用三角板方便呢?(试一试第3题) 学生:画30°60°90°45°75°105°135°120°150°的角比较方便

先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准备一张三角形的纸,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然后画出其中一个角。(独立完成,同桌互查,全班交流方法)

2、教材第29页“试一试”第2题

学生画完之后,同桌互查。展示画好的作品

四、课堂小结

教师: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怎样画角,你能想到几种画角的方法?其中用量角器画角应用最广泛。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是什么?

第19篇:《画角》教学设计

《画角》教学设计

洋喜小学四年级

朱 倩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的过程。

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3、在画图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难点: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课前准备:量角器、三角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多媒体出示不同的角,生答是什么角。

小于90度的角叫什么角?大于90度的角叫什么角?等于90度的角叫什么角?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什么角?一条射线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什么角?

2、按度数分类。90°、125°、75°、1°、89°、180°、360°、179°、91°。

二、自主画角。

1、提出画角要求。

师:我们认识了各种角,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测量出它的度数,并指出是什么角。

2、交流学生画出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画出的是一个什么角?是多少度? 学生交流。

三、按要求画角。

1、谈话引出画指定度数的角,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画40°的角,教师最后示范画40°的角。师:刚才同学们都画出了自己想画的角,并测量出了角的度数。如果让你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怎样画?留时间学生自己探索画角。 教师总结画法:

⑴先画一个点作角的顶点,再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作角的另一条边;

⑵用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与这条射线重合; ⑶在量角器40°的刻度线上点一个点; ⑷从射线的端点过这一点画出一条射线;(教师提问:这是应用了我们学过的哪个知识?) ⑸最后在画出的角上标上40°。

2、让学生画出一个45°的角,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说画法。学生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教师提出画一个开口向左的45°角的要求,鼓励学生自己画。

4、交流画的角。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让学生了解用量角器画开口向左的角时,要根据外圈的数来确定另一条边的位置。

四、用三角板画角。

1、提问:刚才我们学会了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现在考考大家,还可以用什么来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2、拿出一副三角板,让学生指出三角板上45°的角。让学生用这个三角板画一个45°的角。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怎样画误差小。 学生画角,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提出画75°的角。

师:刚才画的角是三角板上有的度数。那么三角板上没有的度数如75°怎样画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可以用两块三角板,45°的角和30°的角拼到一起就是75°。 学生试着画一画。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

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五第2题。

3、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再提要求:除了刚才这几个角,你用三角板还能画出什么度数的角?试着画一画,画的越多越好。

板书设计 画 角

第20篇:《画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画角》的教学设计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二小学

刘玉香)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画角这一操作活动,加强学生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并通过画角与量角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步骤,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度量角的方法和技能,并且能使用一副量角器拼出已知角的和或差,这些都是学生用量角器画角的基础。本节课是一节技能操作课,画角的方法与度量角的方法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之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地去琢磨,去感悟其中的奥秘。数学动作技能的学习不是独立的、简单的一种动作的学习,往往是与认知学习交织在一起的。学习“画指定度数的角”的动作技能,首先要了解:角的知识、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还要明确:(1)画什么样的角?(2)如何画?(3)使用了什么学具?(4)为什么要这么做?……不仅老师心中要有底,而且学生也要清楚。所以在教学时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铺垫,确保学生具备本节课学习的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用量角器画角方法形成的过程,在探索中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学习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初步学会用一副三角板画特殊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画图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会画指定角的度数。 难点:选择恰当方法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操作、探究。学法: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怎样用量角器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说说一副三角板上的角各是多少?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量角,那么这些角又是怎样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角。(板书课题:画角)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意识到画角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究新知:

师: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测量出它的度数,并指出它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刚才同学们都画出了自己想画的角,并测量出了角的度数。如果让你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怎样画?

1、画一个60°的角。

(1)学生甲:我用三角板画60°的角。(课件演示) ①谁来说说用三角尺画角的方法:

②然后出示:(1.画一条射线;2.把三角尺60°角的一边与射线重合,60°角的顶点与射线的端点重合;3.从射线的端点出发沿60°角的另一边画一条射线。)

简单地记就是:一画射线;二重合;三画射线。 (2)学生乙:我用量角器画角。(课件演示) ①学生尝试画角,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说画法。 ②指名板演,说画角的步骤。

③学生讨论、交流:说说画角的步骤是什么?

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是:第一步,先画一条( 射线

),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 端点

)重合,0刻度线和(

射线

)重合;第二步,在量角器上与所画角的度数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

);第三步,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

),第 四步,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

射线

)。这样就画出了一个角。 师板书:一画线

二重合

三找点

四连线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画角,再通过讨论,得出画角的步骤,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2、教师演示60°的角是外圈的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就看外圈的刻度。

3、巩固练习:

请分别画出70°和110°的角,比一比在画它们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1)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画角的过程和方法。

(2)着重汇报画70°和画110°有什么不一样和要注意的地方。(课件演示)

(3)师:对于画角,你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请教大家或要提醒别人要注意的问题?

一定要注意:从0刻度开始哟!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个钝角,并比较画钝角和锐角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画法,训练了学生有条理归纳问题的能力。

4、用三角板画出30°、45°、90°的角。

5、师: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用其他方法画一个150°的角吗? (1)学生讨论、交流。

(2)师介绍三角板画角:三角板上没有75°角,那怎样画呢? (3)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可以用两个三角板,90°的角和60°的角拼到一起就是150°的角。 (4)学生试着画一画。

(5)想一想,用一副三角板,还可以拼出那些角? (还可以拼出75°、105°、120°、135°、150°、15°) (6)15°是怎样拼出的呢?

45°-30°=15°(三角板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三角板来画一些特殊的角,这是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加深和拓展,同时也是训练学生归纳能力及按一定规律进行思考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是什么?

师:画角时,要根据角的度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以便准确快速的画出角。

四、布置作业:数学书第43页的“做一做”。

五、板书设计:

角的画法

1、用量角器画角: 一画线(画一条射线);

二重合(中心点对齐,0刻度线对齐); 三找点(找到所画度数,点上点); 四连线(连接两个端点)。

2、用三角板画角:

用三角板可以直接画出:30°、45°、60°、90°。 用三角板可以拼出:75°、105°、120°、135°、150°、

180°15°。

角2教学设计
《角2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