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测量电压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3 07:36:27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测量电压》教学反思

上节教学了《测量电压》这节新课,再加上一节讲解课后,布置了一些相关作业,但学生普遍反映还是难,连班里最厉害的姚志远都叫着电压的作业题好错,是不是我的课堂出了问题?初想一想,还真没有找到原因。电压是初中电学的基本概念,正确使用电压表是学生必须要学会的基本实验技能。本节知识也是今后学习欧姆定律、电阻的重要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这节课教学效能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中规中矩。

一、关于电压概念的学习:

通过类比的方式得到电压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持续的电压。结合实际,我还谈了干电池的型号与电荷量的关系,使他们知道一号电池与七号电池只是容量和用途的区别,其两端电压是相同的,因此,当把一号电池用七号电池代替时,对小灯泡的作用是相同的,从而加深了他们对电压的理解。通过了解人体安全电压,关注安全用电问题,懂得珍爱生命。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都得到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了这样的知识类比:

水压——水流——对水轮机做功(通过水轮机做功时水流不减小)

电压——电流——对小灯泡做功(通过小灯泡做功时电流不减小)

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类比推断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对于他们掌握电压知识还是大有好处的。

二、电压表的认识教学处理

由于有了电流表的认识与学习体验,学生们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电压表说明书打出其中与电流表不同的地方进行探讨,这类知识的迁移对于电压表的认识与使用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省时省力的。

学生能够很容易找到他们量程不不是并能够正确读取电压表的刻度;他们能够同样看到“正入负出”的要求及“快速试触”选择量程的方法,教学中完全可以一带而过;当看到“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时”,展开了讨论:“为什么电压表需要与被测电路并联?其在电路中是否与电流表一样相当于导线?如果与被电路串联会出现什么后果?”为此,我在黑板上用实际电路让他们看到了电压表串联后的结果,并进一步告诉他们: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串联后会造成电路相当于被开路,用电器中几乎是没有电流的。(问题1:为什么与用电器串联后灯泡不发光,电压表却测量了电源电压?)也就是说,电压表也可以直接测量电源电压而不会短路。对此,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得到了印证。类比观察电流表的方法,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通过问题、阅读、讨论、和实验,自己探究并发现电压表的使用特点,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而且进一步认识和学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他们的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

三、串并联电压特点的探究教学:

对于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的认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难点,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测实际测量并记录数据,让他们直接分析得出结论,孩子们都能很快的得到正确结论,即串联分电压而并联等电压。在这部分的处理上,由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实验,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由“静”变为“动”,由观察者变为操作者,由动脑变为手脑并用。在此基础上我再提出多将实验的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如果实验次数过少会在实验数据中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或得出什么样的错误结论?怎样进行多次实验,不同的方法(更换不同型号的灯泡方法与改变电源电压)会有什么样的数据变化?学生通过实验的反思和实验方法的调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而这里的难点却出现在了课堂练习上:即电压表测量的到底是哪部分电压问题。(问题2:如何判断电压表与谁并联,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因为在作业题中往往是很难直接看出电压表是与谁并联的,有时还会出现由于开关的控制形成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改变问题,学生们头痛不已。由于课堂容量的局限性,老师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比较全面的问题疏理,也形成了课堂中学生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现象,应该说这是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后练习相脱节造成的。所以说,对于电压的课后练习的讲解与分析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让学生对电压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四、反思教学:

电压的教学重点是实验与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起关于电压的知识构成是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然后知不足”,本身感到很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也会有遗憾和感慨。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给学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基本上把视野投放于教材之中,踏实于教材却没有能够脱离教材,没有把知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没有照顾到可能有不同想法的这一部分同学来进一步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讨,以让问题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能够听懂,能够记住结论,却不能够进行拓展,举一反三,使学生的课后练习有了知识高度上的障碍。

通过教学反思的实践,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善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学水平。让自己的教学实现朴实、高效!

推荐第2篇:电压测量教案

电压测量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了解一些常见电压及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2、知道电压表用途、符号,会正确连接电压表,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3、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体会类比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联系实际的意识。

预习提示:

1、__________是电压。

2、__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在国际单位单位中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___,符号是 __________。

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_______,实验中的电压表有_____个接线柱,_____个量程。

5、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并联电路电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开关、涡轮类比电灯、抽水机类比电源、水位差类比电压.让学生体会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类比“电源是形成电源的原因”;用“流动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类比“流动的电荷使灯泡发光”。

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是学生感觉到“电压”就在我们身边。

电压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充分体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把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说明使学生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演示一个显示电路通电的实验(小灯泡发光),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们的正确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课。

一、用类比法讲解电流形成电原因 对初中学生可以采用类比方法,说明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接下来用挂图进行类比说明:

水路---------电路 阀门--------开关 小锅轮------小灯泡 抽水机------电源 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 水压是产生水流的原因。 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 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

注意:讲授电压时,还需着重指明是那段电路两段的电压.常说的“电路上的电压”,指的是“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电压的高低与单位

教师向学生说明:

先从水压有大小引出电压也应有大小(高低),

(1)用1节、2节、3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个小灯泡通电(选用额定电压为3.8V的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2)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教师归纳总结

1.符号: U 2.单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 1 kV =103V 1 mV =10-3V 3.记住: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1.5 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 2 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不高于36V 家庭电路的电压 220V

三、电压表:

1.作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的仪表。 2.符号:V 3.量程和分度值 4.学生练习读数 练习:

出示挂图,让学生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四、电压表使用方法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2、电压表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事先不能估测出电压大小,用试触法)

4、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测出的示数是电源的电压。学生练习:

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测的各是哪只灯泡的电压?

五、实验探究: 学生动手实验、教生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结论:

串联:U= U 1+ U 2

并联:U= U 1= U 2

六、当堂检测:

(1)、1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_____V,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V。

(2)、如图,若电压表是0~3V量程,指针指的电压是_______V,若用0~15V量程时,电压为______V。

(3)、如图,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所测的电压是( ) A、灯L2的电压 B、灯L1的电压 C、电源的电压 D、电源和灯L2的电压

板书设计:

测量电压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符号及单位

电压用 U 表示

单位: V(伏特) KV(千伏) mV(毫伏)

μV(微伏)

换算:1KV=103V 1mV=10-3V 1μV=10-6V

3、用电压表测电压

4、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串联:U= U 1+ U 2

并联:U= U 1= U 2

推荐第3篇:《15.5测量电压》 教学反思

《15.5测量电压》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本章中是重点,整个电学中则是基础。它是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及学生使用电压表这一常用电表的使用技能,所以说对本节内容的学习直接关系到今后学习电学好坏。

电压的概念是历来教学的难点,它很抽象,不能通过实践活动直接去体验.如果利用水流来引导学生来分析理解电压,来突破难点,而关于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这个教学重点,学生在前面学习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具备了使用电学仪器的初步认识,电压表与电流表类似但又有不同,此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回忆复习电流及电流表然后对比,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中各层次学生合作,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体现了各个层次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了解决问题过程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认识了课程目标要求中的知识,培养了课程目标要求中的多种技能,在学习过程体验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知识应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发现了学生有可挖掘的巨大潜能,教师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课堂上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或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疑问大胆提出进行交流,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在这方面表现更不能令人满意,这也许跟这部分同学缺乏自信有关。今后将注重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面对分层次教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应更新,充分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从满堂灌中退出,应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到每位学生的不同。课堂应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发挥教师的组织、导控的作用。在课堂中教材的处理应是有所舍弃、有所加强,若要面面俱到,必将面面不到.

推荐第4篇:“电压”教学设计

“电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

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难点:

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现象提出问题: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都需要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开关、涡轮类比电灯、抽水机类比电源、水位差类比电压。让学生体会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类比“电源是形成电压的原因”;用“流动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类比“流动的电荷使灯泡发光”。

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是学生感觉到“电压”就在我们身边。

电压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充分体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把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说明使学生容易理解。

教法建议

演示一个显示电路通电的实验(小灯泡发光),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们的正确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课。

1.用类比法讲解电流形成电流原因

对初中学生可以采用类比方法,说明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首先作好课本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A、B两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冲动涡轮转动的原因,当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动。要让水持续流动,就需要用抽水机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两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接下来进行类比说明:

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水的流动是因为有水压,电荷作定向移动是因为有电压。因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

注意:讲授电压时,还需着重指明是那段电路两段的电压。常说的“电路上的电压”,指的是“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 电压的高低和单位

先从水压有大小引出电压也应有大小(高低),在做下面的实验:

(1)用1节、2节、3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个小灯泡通电(选用额定电压为3.8V的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2)介绍电压的单位:伏特(V)。一接干电池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比伏大的单位有千伏(kV),高压输电线间的电压达几千伏甚至到几万伏。比伏小的单位友毫伏(mV)。

(4)在讲完电压的单位之后,认真地介绍课本图6-4的几种电压值,还可以多介绍一些生产、生活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值,可以布置查找记录电源、用电器额定电压值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当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的新理念,为避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一系列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一、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电灯发光、电冰箱制冷等用电器工作时都有电流通过,电荷是怎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呢?在学生思考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进行下面的活动。

二、类比说明,讲解电压

1.演示水流冲动涡轮机转动实验,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流动?怎样才能使水持续流动?两容器水面有高度差,水才会流动;抽水机不断地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使两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水面高度差。

2.演示小灯泡发光实验,用类比方法讲解“电压使电路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类比的方法要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

3.对电压高低的认识,要从具体现象入手,使学生对电压的高低有直观的认识。可以演示“利用不同节数干电池给同一小灯泡供电,观察其亮度的变化。”由此说明,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表现出灯泡发光越亮。在此基础上,再演示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三、电压的单位

1.电压的单位教学可以直接给出定义,但对伏特、千伏、毫伏间的换算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落实。

2.对电压单位的初步认识,可以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电源、用电器的电压标值中确认识、去了解。 以上教学要求和方法,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一般的学校和学生都应该能做到。如果有的学校没有小抽水机和涡轮,可以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实验。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讨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典型例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例题 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无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无电压

C.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

D.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练习电压单位换算。如:220V=______kV, 4.5V=______mV。

【板书设计】

一、电压:

电源—电压—电流—用电器工作 字母表示:U 单位:伏特,伏,V

千伏,KV

1 KV=1000V,1V=10-3 KV

毫伏,mV

1 mV=10-3V, 1V=1000 mV

1 KV=106 mV, 1 mV=10-6 KV

二、电压表:

1, 并联在电路中 2, 黑:“—”与电源负极相连,红“3V”“15V”与电源正极相连。 3, 电压表的量程:1—3V,0—15V

三、电池的电压

串联起来的电池的电压:n*1.5V

并联起来的电池的电压:1.5V 【教学反思】

1.“电压”这堂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易被学生掌握。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只要求知道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和电压的单位。至于电压的定义、公式和电压的单位──伏特的物理意义留待高中再讲,在这节课内不要出现这些内容,否则因难度过大使学生不能接受。 2.用水流作比喻来讲电压,对于学生来说形象、生动,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这里利用水压引出电压,从而认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3.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在讲水流的形成时,最好用复合幻灯片模拟出它的动态过程。有条件的,用电脑设计出程序,将有更好的效果。

推荐第5篇:“电压”教学设计

“电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层面上进行实验探究,并凸显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移动实验室”来体验探究的愉悦,从而获得知识并树立足够的学习信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有关,从实际中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并初步掌握电压的单位、常见的电压值,初步掌握电压表的连接方法、读数方法及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技巧。●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说明书,从中收集到有关电压表连接方法和在电压表上读数的方法的一些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实验探究,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得到电压表的一般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打破学生对电的神秘感,增强实践能力,感受学物理的愉悦,从而树立足够的学物理的信心。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电压表的连接和读数。【教具与学具】学生自己准备“移动实验室”:电池、电池组(三节)、小灯珠、导线若干、手电筒等。电压表(老师提供)【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感受 引入新教师:生活中“电压”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印象?学生(踊跃地交流着自己的生活感受):雷电很厉害,可以击死人和牲畜;高压危险,不能靠近;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V;秋冬的晚上脱毛衣时可摩擦生电;有些生物体内可以产生较高的电压──生物电;自然中,我们做了摩擦起电的实验……教师:非常不错。看来,学习“电压”之前,大家就具备了相关知识。其实,很多电现象,都是电压在起作用。

二、探究灯珠发光 分析原因教师:你们能猜猜,一节干电池和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一样吗?学生:肯定不一样,当然是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要亮。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家里有一手电筒,用三节干电池时,灯泡发光非常亮,只用2节时,灯泡要暗一些。我经常用,体会太深了。教师: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电池越多,灯泡越亮。教师:搬出我们的“移动实验室”试一试。学生:进行不完全探究活动,得出结论。教师:大家通过实验发现:连入2节干电池时比连入1节干电池时要亮。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学生:电压越高,灯泡越亮。教师: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1.电压:(板书)电压: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的单位:千伏(v),伏特(v),毫伏(v)1v=1×103v,1v=1×103v(1A=1×103A,1A=1×103A)

三、阅读说明用书学用电压表教师:电压的大小如何测量呢?请同学们带着教材P的4个问题去阅读P6的电压表说明书。并在“使用”中找出关键词:______。2.怎样连接电压表。(板书)学生:①并联;②“-”接线柱、靠近、负极;③量程。(学生边叙述,老师边板书。)教师:与电流表的连接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呢?3.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板书)教师:大家回顾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学生:(学生叙述,老师板书)。①明确电流表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②确定电流表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③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教师: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是怎样的呢?学生:基本一致。教师:如果教材上图6.1-6接“-”和“3”两个接线柱,请问表盘上的读数应是多少?学生:指针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1V,共6小格,所以应读成0.6V。教师:对。如果接“-”和“1”两个接线柱读数是多少呢?学生:指针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V,共6小格,所以应读成3.2V。教师:不错。请大家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3题,分别把读数用铅笔写在书上。学生:交流答案。

四、探究电池组测量总电压教师:请大家拿出“移动实验室”探究电池组的电压规律。学生:实验得出,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之和。【交流、小结与延展】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学生1:在实验中我们探究到了串联电池组中,各节电池组的电压等于组成电池组的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学生2:我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连接导线过程中,应将线头顺时针方向绕在接线柱上,否则,越旋越松。教师:看来,你从实验探究中学到了书中学不到的实验操作技巧,你很有实践经验,不错。学生3: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与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基本一致。先弄清楚所接量程,再看一小格表示多少,最后读数。学生4:电压越高,灯泡越亮。学生:我觉得,有些知识其实可以通过自己阅读,然后对比电流表的操作方法去掌握,不需老师讲解。教师:是的,大家已经长大了,完全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学生6:在不知道被测电压值的情况下,先用大量程去试触,如果指针偏转较太小,就换用小量程。教师:大家的这节的收获确实不少,把老师要说的都说了。现在完成教材上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题和第4题。教师结束语:导电的盐水溶液也是电池。教材上“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2题就是介绍的这种电池,大家可回家去试一试。西红柿等一些水果也可形成水果电池。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上网查一查这方面的资料。【板书设计】

电压1.电压电压: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的单位:千伏(v),伏特(v),毫伏(v)1v=1×103v,1v=1×103v2.怎样连接电压表3.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推荐第6篇:电压教学设计

电压教学设计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用对比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电珠,开关,导线。

(六)[教学过程]

b,伏打电池,小 (一)引入新课

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因为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

必须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

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

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一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在原图上根据需要逐步添画,最后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

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连通器。

若把阀门k打开会有什么现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原因使水由a流向b?

因为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但水流无法持久工作下去。当a、b两液面高度相同时,水流停止,水轮机也停止转动。这是因为压强差消失,水位差不存在了。

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

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差。这样小水轮机f就可连续转动。它们之间的水压形成持续不断的水流。

由式可见: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而流动的水可以做功。

2.电压形成了电流

演示:取一个伏打电池,把它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小灯泡相连,当开关闭合,小电珠发光。表明有电流通过。

演示后,教师边讲、边画。最后板书。

伏打电池的正极a板(铜板)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它是高电位。负极b板(锌板)聚有大量负电荷,它是低电位,a、b两板间存在有电位差,即电压。这个电压使得正电荷由正极向负极移动,负电荷由负极向正极移动(金属导体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这样电路中的自由电荷由b向a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小灯泡发光(电流做了功)。如果负极锌板上的多余的自由电子全部移到了正极铜板上和正电荷中和完毕,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了,小灯泡也停止发光。但是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正极、负极各自始终保持有大量的正电荷及负电荷,使电路两端始终有一定的电压,电路中就有了持续电流存在。所以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源保持(提供)了电压,电压形成了电流。

由此可知,电压是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则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压,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也不相同。

电压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简称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需熟记的有几种电压:

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其他见教科书第75页图6-4。

(三)巩固新课

提问:电压的作用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填写教科书第75页练习。

2.观察了解你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但要注意安全)。

(七)[板书设计]

由此可知: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压的符号u

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推荐第7篇:《电压》教学设计①

《电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设备,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2.知道电压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用符号V表示,其他单位有kV,mV,μV。掌握它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3.了解一些常用电压值,记住人体的安全电压值,家庭电路电压值。

4.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路的电压。

5.知道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电压之和。

二、过程和方法

1.体会利用类比方法引入电压概念,明确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设备。

2.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认识电压表,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电压的学习,体会类比方法的运用,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培养学生爱护仪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投影仪、家用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呢?

老师可以补充列举:手电筒里电池有电压,电压值是1.5 V,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用的电池也有电压,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

到底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哪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电压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1.电压的概念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图并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串联电路。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小灯泡发光。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小灯泡不亮。

导线和灯丝都是金属制成的,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吗?为什么灯不发光呢?只有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小灯泡才会发光。取走电源,换上导线,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不发生“定向”移动,所以没有电流,小灯泡不亮。

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也就是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电压”。

板书: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池的多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相同吗?接入电路中的电池不同时,灯泡的亮度不同。接入两节电池时比用一节电池时灯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压不同,不同的电压产生的效果不同。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电压的概念已有了解。

2.电压的单位

哪位同学知道电压的代表符号及单位是什么?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单位符号是“V”。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V 1mV=10V 1μV=10V。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书中小数据,了解常见电压值,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值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将数据中以千伏、毫伏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伏特为单位,以伏特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千伏或毫伏为单位。同学们练习,教师巡视。同学们已经知道电池有电压,在闪电的云层间也会有很高的电压。

3.电压表的使用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电池及电压已有所了解。如果老师现在有几节不同的电池,由于不小心将电池上标称的电压值磨掉了看不清楚,但必须知道其电压值是多少,大家可以帮助我吗?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但是,什么样的表是电压表呢?

出示几种电表,让同学们分辨。请一位同学从这几块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就是电压表。因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标有“A”的是电流表。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标有“V”的就是电压表。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如演示用表、学生用表等。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电路中电压表又该如何表示呢?电路中电流表符号是A,电压表符号应该是V。

请同学们观察如投影所示的电压表,根据以前学过的电流表的知识,认识电压表。

3-

3-6

①该电压表的零刻度线在表盘的最左端。

②该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一个公共的“-”接线柱和两个“+”接线柱。

③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3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1 V”,每一小格表示“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15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 V”,每一小格表示“0.5 V”。

④电压表中间的旋钮可以调零。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电压表。该怎样用它来测量,如何使用电压表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使用说明书”,回答书中提出的问题,总结出电压表使用的一般规则。

4.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种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关系

(1):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具体接法是什么?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某元件两端电压时应与这个元件并联。具体的接法是:标有“+”号的接线柱应靠近电源的正极,标有“-”号的接线柱要靠近电源的负极。教师通过引导应使学生明白:双量程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中有一个是公共的接线柱标有“+”或“-”。如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如果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

(2):如何确定电压表要使用的量程?电压表的量程必须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如果能判定被测电压不超过15 V,可以先用“0~15 V”的量程测;如果测出的电压不超过3 V,可以改接“0~3 V”的量程,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使用电压表。现在请两位同学将电压表接入我们开始连接的串联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另两位同学一起在原来画出的电路图上加入电压表,并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的“+、-”接线端。接入电压表后的电路。

全体同学认真检查。电路无误后合上开关,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如何读数呢?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得越多,表示电压越高。读数时,首先应该看清选用了电压表的哪个量程,知道满刻度表示的电压值。第二,要看清该量程下一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每一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第三,看清测量时,指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然后读出来。如果指针没有指在刻度线上,而是指在两刻线之间,该如何读数呢?

电流表、电压表都不需要估读。测量时,指针的位置离哪条刻线近,就按哪条刻线算。

同学们一起归纳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板书:二要、一不、二看清

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想想议议]

电压表的接线柱旁都标有“+、-”号。使用规则要求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接线柱通入,从“-”接线柱流出;还要求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请同学们思考:

1.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

3.如果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怎样选择量程?

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反向偏转,即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的指针可能会超出刻度盘上的刻度线。经过大家的讨论并结合演示(注意不允许学生效仿),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强调这两种情况的后果是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损坏电表。

在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试触”的办法来选择量程。连接好电路后,在合上开关时轻轻接触一下就断开,同时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偏转过激,指针超出了表盘刻度线,则电压表量程太小,应换用较大量程;如果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则电压表量程太大,应换用小量程。

“试触”的方法在电学中很重要,利用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

[想想做做]

出示家用手电筒及干电池若干节。

请一位同学将干电池装入手电筒,并能使手电亮起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装电池,才能使手电发光?第一节电池正极朝前,第二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一节电池的负极接在一起,第三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二节电池的负极连在一起。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画出来。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图形,并请一位同学将正确的图画在黑板上。(结合学生画出的正确的电路及电路图)说明:像这样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依次连接起来就叫电池的串联,这几个电池合在一起叫电池组,余下的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就是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探讨什么是电池的并联。请同学们分组测量每节电池的电压和电池组的电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压,就要把电压表并联在电池两端。电压表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吗?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这也正是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中的一个区别。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操作完毕,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第一组:用两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电池组电压为3 V.

第二组:用三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电池组电压是4.5 V.

第三组:„„

根据各组的实验结论,谁能总结出电池电压和电池组电压之间的关系?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和。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再比较电池的倒接和顺接究竟有什么不同,电池“并联”成电池组电压会怎样变.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三、小结

利用投影仪投影如下的表格,请同学们填写。

参考答案:

推荐第8篇:《电压》教学设计③

《电压》教学设计

河北省迁安市野鸡坨镇野鸡坨中学 牛春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能说出电压的单位和一些基本的电压值,并会进行单位换算。

3.能说出电压表的用途及规范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4.相信自己能设计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简单电路图,初步学会使用电压表。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悟物穷理的能力。

3.通过电压概念的建立,使学生领会类比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伏特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通过认识安全电压值,渗透“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电压的单位;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1.电流的成因;2.电压表的规范使用。

【教具】

多媒体,示教板一块,干电池两节,灯泡一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实验,提问,引入新课

实验:(学生演示)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电流)没有了电源电路中还有电流吗?

引入新课:为什么电路里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电压

1.水流的形成:

(出示课件)思考:(1)水轮机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动?在什么条件下又停止了转动?学生回答后师生小结: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水压消失水流停止,水轮机停止转动。(2)怎么样才能得到持续的水流?用抽水机提供水压,就能得到持续的水流。

板书:抽水机→水压→水流。

2.电流的形成:

(出示课件)类比水流的形成,得到电流的形成原因──电压。

板书:电源→电压→电流。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1)实验探究:怎样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即改变电池两端的电压)电压是有大小的。

(2)单位:(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的电压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3)电源之父:伏特(录音播出)

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善于思考、喜欢探求、勇于实践的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电学实验,他读了很多电学的书,他的实验超出了当时已知的一切电学知识。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发明了伏打电堆,这一神奇发明,对电学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伏特被称为“电源之父”。后人为纪念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把电压的单位规定为伏特。

(4)常见的电压值:(打出幻灯片)

一节干电池:1.5V。

一个蓄电池:2V。

家庭电路:220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一般不高于36V。

老师特别提示:(学生齐读)

国庆佳节到,安全最重要;科学用好电,生命美无限。

(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观察电压表,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思考后回答)

标示:V。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三个接线柱:“-”、

3、和15。标“-”的表示是“-”接线柱,另两个就是“+”接线柱。所标的“3”“15”是表示量程的大小,使用时一定要用“一正一负”的接线柱。

量程和分度值:接“-”和3时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接“-”和15时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

练习从电压表上读数。老师小结,首先要看清所选用的量程,再看清最小分度值表示多少,然后再看清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出正确的读数。

幻灯片打出练习

(1)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电压表

B.它的示数是1.7V

C.它的示数可能是8.5V

D.它有一个负接线柱和两个正接线柱

问题:电压表应如何使用?电压表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对比电流表的使用,学生看书思考后回答:

(1)校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

(2)并联: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压的大小不能超出电压表量程。一般先选用大量程进行试触,如电压表的示数在小量程范围内,则改用小量程。

幻灯片打出电压表使用要做到“一不二要三看清”:

一不: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三看清:看清所用的量程;看清分度值;看清指针所指的位置。

(1)如图所示为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2)下列各图中电压表分别测量的是哪两端电压?

(3)下图是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其中电压表使用正确是(

3.实验探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利用你手边的器材连接电路,进行下面的实验:

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发光时两端的电压。

(2)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不发光时两端的电压。把结果记录在表中。

(3)比较(1)和(2)两次实验现象及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小灯泡的情况

电压表示数(V)

))

发光时

不发光时

方法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后师生总结:

(1)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二必须是通路。

(2)用电压表可以和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测电源两端电压。

(3)可以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

4.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总结)

相同点:

(1)使用前都要较零。

(2)使用时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柱流出来。

(3)被测电流或电压的大小都不能超出电表的量程。

不同点:

~0.6A

0~3A

~3V 0~15V

如图所示为一个正确的电路图,其中a、b是电表,则(

A.a、b均为电流表

B.a、b均为电压表

C.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D.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三、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四、布置作业

推荐第9篇:“电压”教学设计

“电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特、千伏、毫伏及相互关系;

3、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类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情感目标

1、体会类比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联系实际的意识。【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灯泡发光、电动机砖动”现象提出问题: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都需要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开关、涡轮类比电灯、抽水机类比电源、水位差类比电压。让学生体会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类比“电源是形成电源的原因”;用“流动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类比“流动的电荷使灯泡发光”。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是学生感觉到“电压”就在我们身边。电压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充分体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把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说明使学生容易理解。教法建议

演示一个显示电路通电的实验(小灯泡发光),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们的正确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课。1.用类比法讲解电流形成电流原因对初中学生可以采用类比方法,说明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首先作好课本图6-1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A、B两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冲动涡轮转动的原因,当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动。要让水持续流动,就需要用抽水机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两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接下来演示课本图6-2实验并用挂图与图6-1进行类比说明:

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水的流动是因为有水压,电荷作定向移动是因为有电压。因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注意:讲授电压时,还需着重指明是那段电路两段的电压。常说的“电路上的电压”,指的是“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2. 电压的高低和单位先从水压有大小引出电压也应有大小(高低),在做下面的实验:(1)用1节、2节、3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个小灯泡通电(选用额定电压为3.8V的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2)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3)介绍电压的单位:伏特(V)。一接干电池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比伏大的单位有千伏(kV),高压输电线间的电压达几千伏甚至到几万伏。比伏小的单位友毫伏(mV)。(4)在讲完电压的单位之后,认真地介绍课本图6-4的几种电压值,还可以多介绍一些生产、生活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值,可以布置查找记录电源、用电器额定电压值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5)讨论“想象议议”中的问题,可以起到巩固、归纳本节知识的作用:用电器工作需要通过电流,产生电流需要在用电器两端加上电压,提供电压需要电源。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应当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的新理念,为避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一系列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学习方法、片杨能力。

一、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电灯发光、电冰箱制冷等用电器工作时都有电流通过,电荷是怎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呢?在学生思考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进行下面的活动。

二、类比说明,讲解电压1.演示水流冲动涡轮机转动实验,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流动?怎样才能使水持续流动?两容器水面有高度差,水才会流动;抽水机不断地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使两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水面高度差。2.演示小灯泡发光实验,用类比方法讲解“电压使电路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类比的方法要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

3.对电压高低的认识,要从具体现象入手,使学生对电压的高低有直观的认识。可以演示“利用不同节数干电池给同一小灯泡供电,观察其亮度的变化。”由此说明,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表现出灯泡发光越亮。在此基础上,再演示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三、电压的单位1.电压的单位教学可以直接给出定义,但对伏特、千伏、毫伏间的换算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落实。2.对电压单位的初步认识,可以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电源、用电器的电压标值中确认识、去了解。 以上教学要求和方法,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一般的学校和学生都应该能做到。如果有的学校没有小抽水机和涡轮,可以用下面的实验加以说明:如图2,两个玻璃杯容器底部用一根软胶管相连,中间用卡子卡住,两边的水面不相平,当把卡子打开后,看到水从A容器流向B容器。A、B容器水面相平后,水停止了流动。由此说明水面的高度差是使水定向流动的原因。接下来可以提问:要让水持续不断地流动,应当采取什么方法?不断地把B容器中的水舀到A容器中,使A、B容器保持稳定的水面高度差。接下来说明,舀水的工作可以用抽水机来完成,给出挂图说明。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讨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典型例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例题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B.电路中无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无电压C.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D.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练习电压单位换算。如:220V=______kV, 4.5V=______mV。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查阅关于“列车速度”的资料【组织形式】学生小组【参考题材】

1.列车发展的历史,包括我国的发展史和世界的发展史。2.各个阶段的列车的速度。3.各个阶段的列车的形式(例如蒸气机到磁悬浮列车)。4.世界各地区对列车发展的贡献。【评价方案】 1.网上查阅的资料,列出历史记录。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源的丰富性。3.在此基础上,看看学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问题。

推荐第10篇:电压教学设计

《6.1电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能说出电压的单位和一些基本的电压值,并会进行单位换算。

3.能说出电压表的用途及规范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4.相信自己能设计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简单电路图,初步学会使用电压表。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悟物穷理的能力。

3.通过电压概念的建立,使学生领会类比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伏特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电压的概念、电压的符号、单位及换算;

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

难点:对电流形成原因(即电压含义)的理解。

【教具】电子白板板,干电池两节,灯泡、开关、电压表各一个,导线若干。 【学具】学生电压表(每两人一只)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电压

一、概念: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符号:U

单位:伏特,符号为 V

常用单位:“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

换算关系: 1kV=103 V

1mV=10-3 V 1μV=10-6 V

二、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表

使用电压表:一不、二要、三看清。 【教学过程】

一、实验,提问,引入新课

实验:(学生演示)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没有了电源电路中还有电流吗?

引入新课:为什么电路里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电压

1.水流的形成:

(出示课件)思考:(1)水轮机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动?在什么条件下又停止了转动?学生回答后师生小结: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水压消失水流停止,水轮机停止转动。(2)怎么样才能得到持续的水流?用抽水机提供水压,就能得到持续的水流。

板书:抽水机→水压→水流。

2.电流的形成:

(出示课件)类比水流的形成,得到电流的形成原因──电压。

板书:电源→电压→电流。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1)实验探究:怎样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即改变电池两端的电压)电压是有大小的。

(2)单位:(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的电压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3)电源之父:伏特

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善于思考、喜欢探求、勇于实践的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电学实验,他读了很多电学的书,他的实验超出了当时已知的一切电学知识。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发明了伏打电堆,这一神奇发明,对电学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伏特被称为“电源之父”。后人为纪念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把电压的单位规定为伏特。

(4)常见的电压值:(打出幻灯片)

一节干电池:1.5V

一个蓄电池:2V

家庭电路:220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一般不高于36V

(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1、观察电压表,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思考后回答)

标识:V。

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三个接线柱:“-”、

3、和15。标“-”的表示是“-”接线柱,另两个就是“+”接线柱。所标的“3”“15”是表示量程的大小,使用时一定要用“一正一负”的接线柱。

量程和分度值:接“-”和3时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接“-”和15时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

2、电压表的使用

幻灯片打出电压表使用要做到“一不二要三看清”:

一不: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三看清:看清所用的量程;看清分度值;看清指针所指的位置。

3、电压表的读数(投影练习)

(三)归纳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投影出示)

(四)应用举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持续的电流 B.导体只要构成通路,导体中就会有电流 C.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D.电路中有电流不一定有电压

2、关于电压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压,否则会烧坏 B.尽可能选大的量程,以免损坏电压表

C.经试触后,被测电压不超过小量程时,应选用较小量程 D.电压表接入电路时,不用考虑“+”“-”接线柱的接法

3、如图所示,要使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正确的电路图是(

4、将下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其中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L1与L2串联后的总电压,并画出电路图。(用模拟实验探究)

三、课堂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学生对照板书总结)

五、布置作业(略)

【课后反思】

本课的核心在于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出理解电压的概念,由于电压的概念比较抽象,运用电脑动画的手段将水压类比电压,既可以减小课堂时间,又对学生理解电压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效果较好。

学生用电压表每两人一个,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行提问;运用电子白板练习读数,增大可见度,学生的积极性易被调动起来,较好地突破了重难点。 将电压表与电流表在此做一个对比,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高,通过对比记忆也记得牢。

运用模拟电学实验箱,让学生练习电压表的连接,且可验证,学生兴趣很高,参与踊跃,效果也很明显。

第11篇:第六章 电压教学设计

第六章 电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

2.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教学重点:

1.电压的单位。

2.电压的测量。

教学器材:

干电池4节,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合上开关,灯泡发光。电路中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取下电池后,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为什么?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本节相我们开始学习第六章 欧姆定律的第一节 电压

第六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压

1.认识电压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一词听起来并不陌生。例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特;家底电路的电压是220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可达10000伏特、50000伏特甚至更高……

2.电压的作用——想想做做

p4想想做做 用一节电池和两节电池时,小灯泡发光一样吗?有什么启示?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3.电压的单位

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

换算:1kv = 1000v 1v =1000mv

4.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几种常见的电压值,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v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5.怎样连接电压表

⑴认识电压表及其符号

⑵学生阅读p6电压表使用说明书,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

⑶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②要使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

③要使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如果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小,应先用较大量程试触,然后再选择合适的量程或电压表进行测量。

⑷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6.想想议议 p6想想议议。

7.想想做做

电池串联后的正负极,串联电池的总电压与各电池电压的关系。

8.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异同点

仪表元件符号使用规则量程最小刻度读数接法接线柱量程能否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电流表 串联“+”进“-”出不超过量程不能0-0.6a0.02a先看量程再读数0-3a0.1a电压表 并联“+”进“-”出不超过量程能0-3v0.1v0-15v0.5v

三、练习

1.要使用电器能工作,电路中为什么必须接入电源?

2.高压输电的电压为22万伏,合多少千伏?多少毫伏?

3.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为6v,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需要几节串联?如果用蓄电池作电源需要几个?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电压及电压的单位,知道了怎样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干电池,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干电池中含有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容易造成污染,因此,我们不能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在使用中,也不要把新旧电池混合使用。

五、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3,5

六、板书设计

第六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压

1.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

1kv = 1000v 1v =1000mv

2.常见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v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⑴认识电压表及其符号

⑵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②要使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

③要使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如果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小,应先用较大量程试触,然后再选择合适的量程或电压表进行测量。

第12篇:《电压》教学设计(整理)

第十六章 《电压和电阻》 第一节《电压》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3.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作风.【教学重点】

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及读数.【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类比法、分析法.【教学用具】 自制简单电路示教板,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出示简单电路示教板,闭合开关,观察现象。 问:为什么小灯发光工作? 学生回答:因为有电流通过。

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观察现象(小灯不发光了)。 问:闭合电路的导体中不是有大量自由电荷吗?为什么没有形成电流呢?

引导学生思考:单有闭合电路,自由电荷不会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怎样才能形成电流呢?下面我们共同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1.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电压:

出示“水流的形成”幻灯片:原来的A、B容器中水位一样高(问:阀门接通,能否形成水流。学生思考猜想)演示观察有没有水流形成。怎样才能形成水流?(学生讨论回答) 阀门切断水路,往A容器中倒一些水,观察到A、B容器间有水位差(问:阀门接通,能否

形成水流。学生思考猜想);再接通水路,观察现象。(有水流形成)水流持续时间长吗?思考怎样做才能有持续的水流呢?(安装一台抽水机,将水持续的从B抽到A中,产生稳定的水压,就能形成持续的水流) 小结:水压的作用使水路中形成水流。

研究\"电流的形成\":形成水流要有水压,类比来看,形成电流要有什么?(电路两端要有电压)。看来,在一段电路中形成电流,这段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

形成持续的水流,要有稳定的水压,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比思考,形成持续的电流,要有稳定的电压,什么提供电压呢?(电源提供电压)

研究结论: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这段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电源就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大小及单位 :

实验:简单电路示教板电路两端接不同电源,观察小灯发光情况(同一小灯在不同电压下发光明暗程度不同,电压越大灯泡越亮)。

小结:不同电源,可以在电路两端提供大小不同的电压。为此,首先确定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此外,介绍其它单位及换算关系。 看课本“几种常见的电压”。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 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想想做做]

出示家用手电筒(手电筒中无电池)及干电池若干节。 思考:(1)此时闭合手电筒开关,手电筒的灯泡亮吗?为什么? (2)怎样做才能让灯泡亮起来?为什么?电池在这里起何作用?

教学衔接:灯泡发光说明有电流流过,有电流灯泡两端必有电压,用什么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呢?怎样使用呢?下面我们共同研究。

3.小组合作,学习电压表的使用 a、观察电压表

问:测量电压用电压表,现在观察各小组实验器材中的学生电压表,看谁能说出它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

学生活动: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结构。 比较: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结构上的异同。 b、连接电压表

问:同学们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

问题展示:①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 ②电压表的红色、黑色的接线柱应该怎样连接?

③什么情况下使用“3”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15”接线柱? ④从说明书中你还看懂了什么?请你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发现学生表达过程的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 c.学会读数并动手测量电压

问:刚才同学们表现的很好,那谁知道如何进行读数呢? 学生:学生自愿回答

(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全面的回答则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如何进行读数) 教师:选小组代表回答如何进行读数。

读数的方法:(1)看清量程(2)看清分度值(3)看清指针偏转的格数 比较:电压表和电流表在连接时有何异同。

4、小组合作,练习使用电压表

教师:现在各小组用电压表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并用这两节干电池按照下面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测量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看那一组做的最好? 学生: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电路。

教师:巡视,给学生必要的指导。

问:实验完成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1.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2.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当堂检测】

1、学了电压的知识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电路构成通路,导体中就有电流通过 B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会有电流 C.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2

D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2、下图中用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电压正确的是

3、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V = KV= mV

4、在测电压时,先用0-15V量程试触后的示数是2.6V,则下一步应该

5、请读出图中电压表的示数:

6、图中元件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按下列要求连接起来,其中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V测L2两端的电压。【学生小结】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遗憾呢? 【课后活动】

按下图连接电路,测量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及电源电压,测完后分析数据发现什么规律吗?

【教学反思】

3

本节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和前面学习的电流表的使用一样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在这里需让学生比较两者使用方法的异同,另外,本节教学是学习测量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基础。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马上纠正,尤其是电路的连接,电压表的连接,读数可以在学生动手测量后进行,应多测几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并使学生体会使用的电压表量程不同,读数精确程度也会不同。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电压》

一、电压

1.电压的作用:在一段电路中形成电流,这段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2.电源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二、电压表

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刻度、调零螺丝、电压表的符号,注意量程和分度值。 2.电压表的接法:(1)与被测用电器并联(2)正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负极(3)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

3.电压表的读数:(1)看清量程(2)看清分度值(3)看清指针偏转的格数 4.练习使用电压表。

第13篇:电压的测量(教案)(版)

4.6

电压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是提供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推动作用”。

2、知道常见的一些电压值。

3、会把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4、会根据不同的量程读出电压表的读数。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设计 重点:使用电压表--电压的测量 难点:电压的概念

【问题引入】电源接入电路时,为什么电路中就有电流呢? --首先明确:电流时电路中的电荷朝一个方向运动产生的。 --那么,为什么电荷会运动起来呢?

--必定有一种力推着它动起来,这种推动力有谁提供呢? --原来是电源上的电压对电荷产生了推动力--由此引入电压 或者: 【复习】

1、(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当是断开的)。

(2)提问:什么叫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引入新课

【演示】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提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电流时电路中的电荷朝一个方向运动产生的

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

【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3.进行新课

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将装有水的U形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

【演示】向U形管左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图1)。(提问: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如果发生流动,水怎样流动?)打开止水钳,水从左管向右管流动。

甲图中A处的水位高于B处的水位,打开阀门,管中的水从A处通过涡轮向B处流动,水的流动使涡轮转动。A处的水面下降,B处的水面上升,当A、B两处水面相平时,水位相同,水停止流动,涡轮不再转动,幻灯片要显示上述过程。可见,水位差(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

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B处抽到A处(如图3乙所示,将抽水机置入,同时表现出抽水的动态情况)、使A处的水总比B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的水流。

下面我们来看看图4所示的电路(示数板上接好的简单电路)的情况。

说明: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使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或者使负电荷从负极流向正极,于是在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可见,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在电路中,电源在工作时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板书】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用符号U表示

在图3所示装置中,不同的抽水机可以在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位差,即大小不同的水压。同理,不同的电源可以在电路的两端产生大小不同的电压,为此,首先要确定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介绍它们的换算关系。 【板书】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看课本几种电压值的表: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电压:1.5伏;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伏;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 【练习题】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___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22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小结】这节课讲授的电压是电学中又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知识所限,我们用水流作比喻讲述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此外,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阅读】水中的高电压、人体电流

第14篇:初中物理电压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电压教学设计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教学重点】

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电压的作用。 2.学会使用电压表,学会读数。 教学难点: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进行实验探究式学习。

2.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教师提问和点评的自主性学习。物理电压教学设计【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2.通过阅读说明书,从中收集到有关电压表连接方法和在电压表上读数的方法的一些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实验探究,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得到电压表的一般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 练,学会阅读说明书,增强实践能力,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池组(三节)、小灯泡(两个)、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演示电压表、盐水、铜丝和铝丝、电流表、电压表使用说明书(也可用教材上的)。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方案1:情境导入:

自然界的现象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动物也有发电的本领,像电鳐,简直可以说是“水中的发电机”。

播放视频:“电鳐的捕食过程”提出问题:电鳐是怎样捕食的?它有什么秘密武器?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总结:电鳐的身体装备有特殊的“电棍”,它身体的六分之一是由变形的肌肉组成,就像许多微型的电池,电池的总电压足以让其他水中的动物昏厥。电鳐攻击其他鱼类时就是使用它的这种能放电的秘密武器。

(教学说明:利用播放视频来创设学习的情境,很容易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引出课题。) 方案2:实验导入

实验:(教师出示实验器材,请一位学生来演示怎样能让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小灯泡中通过了电流)没有了电源电路中还有电流吗? 引入新课:为什么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都和电源的作用有关。

一、电压

1.探究实验,感受新知

两节电池在灯泡两端产生较高的电压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各小组按照右图(用课件展示电路图)进行实验,看看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通过合作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要想使小灯泡发光,必须把小灯泡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时一定有电流通过。当分别连入1节和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连入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较亮。原因: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2节干电池比1节干电池产生的电压高,电压高时产生的电流大。 2.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电压相关知识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中电压部分的材料,解决如下问题: 设问:(用课件展示) ①我知道的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电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电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电压的符号是____;电压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你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转换了么? ④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 常见的电压呢? 教师活动:

①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

②教师到各个小组当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 ③板书电压相关知识,并纠正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和不足。 学生活动: ①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压的相关知识并初步解答问题。

②将自己没有掌握准确的知识交给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解答问题。 ③小组代表发言,为全班同学解答问题。

④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提出来,其他小组答疑(如果没有,则该步骤不用进行)。 总结:(用课件展示) (1)知识学习方面:①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有: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般是1.5 V、家庭电路中的 电压是220 V等。

②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 生电流。

③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单位有伏特(V)、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1 kV=103 V 1 mV=10-3 V ④生活中常见的电压,要记住: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为1.5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 V。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方面。 3.即学即练(课件展示问题) (1)500 mV=______ V 200 V=______ kV。

(2)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经验证明:不高于______伏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3)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伏,家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选填“并联”或“串联”)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C.电源的正极可能有多余的负电荷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1)0.5 0.2 (2)36 (3)220 并联 (4)B

二、怎样连接电压表 1.创设情境,引出电压表

展示材料:教师拿出几节不同的干电池让学生观察,干电池上的电压值已被磨掉,看不清楚。 设问:大家对电压和电池已有所了解,能否通过什么方式确定这几节干电池的电压? 因为学生前面学习过用电流表测电流的知识,所以会联想到测电压应该用电压表。 展示材料:出示几种电表,让学生分辨。

教师请一位学生从这几块电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总结:表盘上标有“A”的是电流表,表盘上标有“V”的是电压表。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并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如演示用电压表、学生用电压表等,同时介绍电压表的符号(电路图中电压表的符号是 )。观察各小组实验器材中的学生电压表,让学生说出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学生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构成。) 总结:电压表的构成:接线柱、刻度盘、量程、分度值。

2.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类比电流表的使用,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展示:(用课件展示问题) ①电压表应该怎样跟被测用电器连接? ②电压表的红接线柱(或标有“+”号的接线柱)应该连接在什么位置?黑接线柱(或标有“-”号的接线柱)应 该连接在什么位置? ③什么情况下使用标有“3”字样的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标有“ 15”字样的接线柱? ④在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为了保护电压表,应先选择大量程还是小量程? ⑤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⑥从说明书中你还看懂了什么?请你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偏差和错误,引导学生类比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对于说明书中的其他问题,教师注意参与学生们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见解新颖的同学注意让他在全班同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自学结束后,找四名学生分别回答提出的前四个问题,(学生进行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学生在回答每个问题之后,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补充订正。教师板书并及时指出学生回答的不足和错误,对回答精彩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最后由1~2名学生起来谈他从说明书中还看懂了什么。 总结:(用课件展示)①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并联;②红接线柱(“+”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线柱)接负极;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要选择大量程。

三、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1.组内合作,学习电压表的读数

设问:电压的大小需要用电压表来测量,那么如何对电压表进行读数呢?请同学们类比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小组进行讨论,一人执笔,其他同学补充写出电压表读数的步骤。 (学生进行组内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得出电压表读数的步骤。 学生在完成自学任务后,教师选取一组同学总结的读数步骤,投影出来,学生互评,教师最后总结点评。

总结:(用课件展示)电压表的读数步骤:①根据接线柱确定电压表的量程;②认清电压表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电压是多大(分度值);③待指针稳定后看表针向右偏转的格数,读出正确的电压。 2.动手实践,练习电压表的使用

(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想想做做”中测量电池组的电压的探究实验,并在探究中了解电池组的电压和每节电池的电压的关系。) 电压表的作用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 说明:帮助学生时要注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要点拨,用启发性的问题提示学生,使学生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在学生成功完成实验后,教师作简单点评和总结,然后用两个例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3.播放视频: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加深学生对电压表的理解和应用。4.典例精析(用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例题 在实验中,小星同学连接完实验电路,闭合开关,此时的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 V。

解析: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首先要明确电压表可以测量的最大电压,也就是表针指到最右端时电压是3 V还是15 V;其次要确定电压表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压;最后看电压表指针向右偏了多少格,得出电压值。本题从接线情况可知 选用的是0~3 V的量程,那么每一个小格应为0.1 V, 所以电压表示数为2.7 V。 答案:2.7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压表的读数方法。解此类题必须注意两条:①电压表使用的量程;②相应量程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的大小。 [布置作业] 1.巩固复习本节内容;了解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观察家里的可调亮度的台灯是怎样调节亮度的。

2.“动手动脑学物理”

1、3题。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一、电压 电压概念: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符号:U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kV) 毫伏(mV) 1 kV=103 V 1 mV=10-3 V常见电压值:干电池 1.5 V 家庭电路电压220 V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电压表符号 ○V 使用规则二要一不二看清

(略) 活动与探究

课题:探究水果电池

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水果电池的规律;同时也巩固对电压表的使用。 材料:电压表、各种水果、导线、不同种类的金属片、刻度尺,剪刀等。 水果电池

方案1:水果电池的电压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是否有关? 水果电池种类:西红柿电池

实验次数 电极 电极面积和距离 电极间距 水果电池电压 1 铜片和锌片 不变 1 cm 2 铜片和锌片 不变 2 cm 3 铜片和锌片 不变 3 cm 方案2: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的种类是否有关? 实验次数 电极 电极面积 水果种类 水果电池的电压 1 铜片和锌片 不变 苹果 2 铜片和锌片 不变 西红柿 3 铜片和锌片 不变 柑橘

结论:1.水果电池产生的电压大小与电极间距有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电极间距离不同,水果电池产生的电压不同。

2.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的种类有关,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只改变水果的种类,水果电池的电压发生了变化。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设计反思】

本节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由于本节是下学期开学第一节课,部分学生可能遗忘了上学期的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电流表的使用,通过将电压表与电流表进行比较来加深对电压表使用的学习。在进行测量前,教师可先画出电路图,然后让学生动手连接并测量。在学生进行连接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各小组的指导,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马上纠正,读数可以在学生动手测量后进行,应多测几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并使学生体会使用的电压表量程不同,读数也会不同。

第15篇:“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教学设计

富锦市砚山镇中心小学

杨秋迪

《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是让学生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通过实际测量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教材中创设了“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估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测量、比较、找实物等活动体验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估测、操作、分析、判断等能力。

设计思路:

本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未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中,通过具体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获得关于“毫米”、“分米”的直观体验。教学中注重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通过比身高,观察直尺,估测纸条长度,测量书的厚度,判断公共汽车的长度、硬币的厚度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数学模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流程:

一、沟通情感,激发兴趣

2 师:初次见面,老师为每一位新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就放在你们的书桌中,快找一找,拿出来看看吧!(生找出直尺)

师:(出示尺子卡通图)这是把什么样的尺子呢? 生:一把直尺。 生:一把透明的格尺。

师:你们一定不知道,老师送给你们的可是一把神奇的尺子。 生:为什么说这是一把神奇的尺子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自己就会找到答案。

二、观察尺子,认识毫米

师:仔细观察一下手中的尺子,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和伙伴一起说一说。

生:尺子上有一些数字,还有一些线。

师:(指着展台上的尺)这些线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 生:刻度线。

生:尺子上有一些1厘米的格,格中还有一些小格。 师:谁知道1厘米中的这些小格,叫什么名字吗? 生:毫米。

师:(板书:毫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知道的,书上说格尺上的一个小格就是1毫米。 师:没错,书是我们共同的老师,有了问题可以直接向书请教。(指着黑板上的“毫米”)“毫米”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还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

(生齐读两遍毫米)

师:(指着尺子上的小格)格尺上1格小格是1毫米,2格小格呢?6 3 格小格呢?

生:2毫米、6毫米。

师:接着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生: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的小格。

师:你发现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把这个发现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生:1厘米=10毫米

师:(生齐读两遍。师板书:1cm=10mm)

师:现在到你的身边找一找,那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生:这张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一分钱的硬币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这把尺子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猜一猜,认识分米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游戏需要一样道具,就是你们学具袋中的纸条,快拿出来吧!(生从学具袋中取出纸条)

师:不能用格尺测量,猜一猜纸条有多长? 生:我猜这张纸条大约长10厘米。 生:我猜它是11厘米。

师:一诈的长、手指的宽都是我们熟悉的。估测物体长度的时候经常要请它们帮助,它们是藏在我们身上的尺子。

师:纸条究竟多长呢? 生:(经过测量)10厘米。

师:(板书:10厘米)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单位来表示,谁知道是什么?

4 生: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板书:1分米=10厘米)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感谢你们把新知识介绍给大家。它可以用字母dm表示。(板书:dm)试着在本上写一写表示分米的字母。

(生在本上试写,全班学生齐读一遍)

师:(出示米尺)谁能在这把米尺上找一找,从哪到哪之间的长是1分米。

生:从10到20之间是1分米。 生:从45到55之间是1分米。

师:你们找的明明不一样,你们怎么都说对呢? 生:因为他们找的都是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对,像这样10厘米的一段就是1分米。和同桌一起在你们的格尺上找一找1分米吧!(生互相交流)

师:现在我们一起,找一找你身边有没有大约长1分米的物体吧。 生:这个橡皮大约长1分米。 生:我的这支铅笔大约长1分米。

师:只要你细心观察,藏在身边的一分米朋友自己就会跳出来。 师:(出示一条彩带)猜一猜它多长? 生:我猜大概是1米吧! 生:我猜可能是80厘米。

师:大家猜的不一样。请前后桌4个人为一个小组,一起想办法测量它的长度,好吗?

(生分组测量)

组1:我们把4把尺子接起来量,彩带长100厘米,就是1米。(师板 5 书:1米)

组2:我们用这个长1分米的小纸条一段一段地量,量出来正好是10分米。

师:(板书10分米)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很好,因为他们动脑筋了,用纸条来量。

师:对,只要善于动脑筋,一张普通的小纸条,同样是一把神奇的尺子。

师:你们在测量彩带长度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米就是10分米,因为1米是100厘米,1分米是10厘米,100厘米就是10分米,1米也就是10分米。

师:(板书:1米=10分米)这么快就把新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到一起了。

师:刚刚同学们就在动手做,在做中观察和思考、学习中认识了新朋友,获取了新知识。

四、情境练习,巩固新知

师:除了老师送给你的尺子以外,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尺子? 生:米尺、皮尺、卷尺、三角尺。

(课件展示不同的尺子图片,学生认读名称)

师:生活中尺子的种类很多很多,这些形形色色的尺子能方便我们的学习和劳动。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一起看一段淘气的故事(课件出示:淘气的故事)

(生边看边笑) 师:你们笑什么?

6 生:淘气说错了,公共汽车不能是8厘米,应该是8米。

生:机灵狗也不能是5毫米,5毫米(比尺子)就这么点,太小了,应该是――

师:谁来帮助他?

生:机灵狗高大约是5分米。

生:一元硬币不能是2分米,那得是20厘米,不可能,应该是2毫米。 生:淘气怎么能高138米呢?太高了,应该是138厘米。

师:说一说吧,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发现并改正了淘气的错误呢?有什么奥秘吗?

生:应该根据实际来看。 师:你亲自量过它们吗? 生:没有。

师:看来奥秘还是它――神奇的尺子

师: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神奇的尺子,它在哪呢? 生:(举起格尺)这呢!

师:对,这是一把神奇的尺子,还有呢? 生:(边比边说)一诈、一指、一臂。

师:对,生活中这些藏在我们身上的尺子往往更加神奇。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神奇的尺子,只不过现在它们藏起来了,藏在小朋友的――(指)眼睛里,藏在我们的――脑子里,藏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评析】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活动情境,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 7 数学知识。

2、加强了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通过估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想像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关注了学生学习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关注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4、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并能机智地在总结、评价中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评价语言丰富,富有启发性。 8

第16篇:19.无线电干扰电压(RIV)测量

无线电干扰电压(RIV)测量

1.适用范围

三相和单相电力变压器(包括自藕变压器)。 2.试验种类

特殊试验。 3.试验依据

GB 1094.1—1996《电力变压器 第一部分 总则》 GB 11604—1989《高压电器设备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JB/T501—2006《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产品技术条件 4.试验设备

TESA—1250感应调压器

输入额定电压6kV,输入额定电流120A; 输出电压0~6.3kV,输出额定电流120A。

S9—5000/60中间变压器 标准电压互感器 标准电流互感器 参数见空载试验 5.测量仪器

D6000功率分析仪;

COSφ=0.1低功率因数功率表;平均值电压表; 方均根值电压表; 电流表;

Protek3200射频场强分析仪。 6.一般要求

试验应在10℃~40℃环境温度,变压器的温度接近试验时的环境温度。

通常由被试品的低压侧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应尽可能为对称的正弦波电压),其余绕组开路;如果施加电压的绕组是带有分接的,应使分接开关处于主分接的位置;如果被试品绕组中有开口三角形连接绕组,应使其闭和。运行中的地电位处(分级绝缘变压器其中性点、铁心、拉带等)和油箱或外壳应可靠接地。 7.试验前的准备

被试品油箱及测量仪器接地端必须牢固接地; 油浸变压器应放气(包括有载开关)。 8.接线原理图

3. 试验方法

9.试验方法

试验电压应在1.1Um/√3相对地电压下测量。 升压过程按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回路衰减系数Bc的测定:

被试品不供电状态下,将内阻大于20 kΩ的高频正弦信号发生器,并联到试品两端。高频信号发生器在测试频率上,送出1V左右的信号,记下测量仪器的读数B1。

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不变,将CN、L2短路,记下测量仪器的读数B2

Bc=B2-B1 电阻网络衰减系数BR: 测试结果是以试品的300Ω负载上的干扰电平来表示的, BR=20lg[300/(R1/2)] R1=50Ω BR=22dB 测量结果:

被试品在试验电压下仪器的读数为Bm B=Bm+ BR+ Bc U=10(B/20)

(μV) 10.判断准则

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 11.注意事项

应注意带电部位的绝缘距离;

产品存在剩磁时,测量开始时电流偏大,注意设备及仪器是否过载。

第17篇:第1节 电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训练“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并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单位,电压表的使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使用的学习过程。(原因是初次训练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引入新课。(视频资源取自教师用书所配光盘电压的前半部分,播放至银蛇乱舞止)

(若无视频播放设备,采用教师讲解来创蛇情景、激发兴趣的办法引入新课) [预案:对照投影讲解或对照教材第六章首页彩图讲解。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自然界真是奇妙,你知道雷电有多么强大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有趣的问题吧。]

二、新课教学

(一)电压 提问:“电压”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对电压有多少了解,知道哪些电压值?(自己想一想,然后前后左右同学可以简单的议论议论,相互印证,同时将你们所了解的补充的尽量完整)

学生回答,教师利用黑板一角板书(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知道的电压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并板书。 电压的符号:U 电压的单位:伏特(V),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常用单位: 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介绍规定这些单位的目的、用途)。 换算关系: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投影小资料“常见的电压”,并要求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值。 (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尽可能的调动其学习热情)

[预案:抓住学生在回答提问时电压的单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从旁点拨启发学生,其他学生补充完善。利用好知识的正迁移,例如电流的单位……]

提问:同学们对电压了解了很多,那么电压到底有什么作用? 实验:水流是怎样形成的(如图)。

分析:A、B两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同,形成水压,从而使水发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若A、B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就不会有水流了。

若抽水机与阀门连动,抽水机就可以保持A、B两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同,换句话说就是保持一定的水压,形成持续的水流。

问:灯泡中的电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如图)

与形成水流类似,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的作用类似,使电路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从而使电路中不断有电流通过。

板书

电压的作用: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预案:

1、在实验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可以播放视频,教师用书所配光盘电压部分有这个实验的视频。

2、也可以对照投影片讲解,效果虽差一些,但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

3、若在学生回答第一次提问时,谈到了电压的作用,可以按我们原定计划进行新课,也可以抓住这个闪光点,让学生展示一下他的才能,但我们原定的教学计划还得进行,因为这一点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明白的。]

(二)怎样使用电压表 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出示电压表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的构造。

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首先阅读直流电压表使用说明书。 学生阅读,教师巡视。 提问:电压表应如何使用?

两到三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看教材P5的内容,结合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自己整理出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并小组讨论交流,补充完善自己的使用方法。

找两名学生汇报,后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2)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 在预先不知道电流大小时,应先选大量程进行试触。 (5) 电压表读数时,应先认清所连接的量程。

电压表和电流表是电学实验用的两个基本仪表,使用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先看它们作用和表面构造的区别。

投影表格: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

让学生总结出使用规则的区别,找两名学生汇报,后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投影表格,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区别与联系(指出这样处理的好处,给学生以示范)。

(三)用电压表测电压 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

1、认真对照图示实物连接好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每次经检查无误后再闭和开关);

2、按照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

3、准确读数,作好记录(每次读数后要及时断开开关);

4、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1、串联电池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池电压之和;

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的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

课后习题

1、关于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只要有电流,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C电路断开后,电路中电流为零,因此电源电压也为零。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高压输电线路上的电压为100KV。100KV=______V=______mV。

3、居民家庭中照明灯、电视机、电饭锅等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是(A.380V B.220V C.36V D.1.5V

4、分别读出图甲、乙中的电压表的示数。

5、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反向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电压表测量某两点间的电压时发现指针偏转已超过最大刻度,其原因是( ) A“+”“-”接线柱接反了 B电压表量程太大了 C电压表的量程太小了 D无法判断

7、下列各电路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均正确的是图

第18篇:第1节 电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

2、知道电压的单位。

3、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

2.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准确读数。

2、指导学生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并用电压表测出电压值。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课

首先通过一个“电路中先后连入1节和2节干电池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不同的现象对学生的启示”的小实验引入新课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及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出不同的电池组提供不同的电压 。认识到这个实验与我们今天将学习的电压有关。 从而引出本节内容。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探究、导学达标

1.学生自学电压

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看书自学。问题:(1)什么是电压?(2)电压的单位及其符号是什么?(3)记住常见的电压值。学生在几分钟紧张的自学后进行自学检测。这样学生在归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并且在紧张的学习后配以电压的视频。

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电压的符号、单位、及单位换算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所以我采用学生自学后测评的任务教学法。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到简单的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以视频进一步理解电压,这样不但能帮学生理解电压这一难点还能缓和一下紧张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物理课中做到愿学、爱学。

2.电压表的正确读数。(突破重点)

首先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的外部结构,学生不难得出两个量程0-3V、0-15V、分度值分别是0.1V、0.5V,接着我设置了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读数。

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一部分虽然是重点,但因为学生前边已有对电流表读数熟练掌握的基础,对电压表的读数更是不难掌握,加以巩固练习更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因此我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3.电压表的正确使用(突破难点)

(1)本环节我首先设置了让学生阅读课本第6页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而后让学生总结出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方法。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现代社会离不开电器设备及各种器械,每一种不同的电器都有自己的说明书,现代中学生必须必备会读说明书的能力,因此在本节不但要学生会在电路中正确连接电压表,还要培养学生会读说明书的能力,作到物理应用于实际生活。因此我首先采用自学的方法。

(2)接着马上回忆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说出它们的异同点。采用对比法教学。 本环节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采用对比法让学生进一步进行理解记忆。不但能帮助理解本节内容还能回忆旧知识。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和进一步理解。

(3)设置了2个小实验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这一部分学生动手实验后且把电路图画出来,而后在大屏幕上展示。

1、连接电路,要求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并画电路图。

本环节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即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读懂说明书只让学生认识了电压表的正确连接方法,但学生的理解还未达到深的层次,为进一步突破本节的难点,我进一步采用了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去操作,不但加深了对电压表如何连接到电路中的方法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际操作能力。且在大屏幕上展示电路图时暴露问题进一步巩固中考实物图画电路图这一题型。

(4)接着我马上设置又一动手实验,

1、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结果怎样?

2、将电压表与导线并联,结果怎样?让学生亲手进行分组实验,几分钟过后,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这样学生不难得出,电压表与灯串联时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与导线并联灯亮,电压表有示数。

这一环节这样设置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的难点,二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的实验现象在中考题型电路故障题中经常出现。学生亲身观察实验现象将对他们以后做电路故障题很有帮助。三是给学生创造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很好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思想。”

板书

第1节电压

1、电压: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产生电流的条件:有电源、电路必须闭合

2、(1)、符号:U(2)、单位:伏特,符号V, 还有千伏(kV)、毫伏(mV)1kV=1000V 1V=1000mV

3、电压的测量:符号V (1)、电压表的结构: (2)、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2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

第19篇:第1节__电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符号 3.通过练习会将电压表接到被测电路的两端测电压,会读电压表的读数。

2.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电压的单位,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会读电压表的读数。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电路中有了电源形成通路就可以让电荷在电路中做定向移动,开成电流。但同学们再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电荷可以做定向移动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7分钟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55-56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了解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符号,电压常用单位及5

556其换算,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电压值。

2.看课本p—,知道电压表的作用及在电路中的符号,记住电压表的使用5758方法,会使用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电路两端就要有________,在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________。

2.电压用字母________表示,国际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电压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记住几种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______节蓄电池的电压:______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________手机电池的电压:________对人体的安全电压:________ 4.电压表的使用方法:①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________联。②电压表接进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__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__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能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________ 5.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与电流表读数类比)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

三、后教环节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选取4个小组同学分别展1个题目,下面同学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老师要做出及时评价,2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小组合作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并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和干电池两端的电压,进一步总结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四、当堂训练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10分钟完成。

(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关于电池的电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电池只有接入电路中它两端的电压才是1.5V B.电池不使用时没有电压 C.不论电池是否接入电路,电池两端都有电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估计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2-1.5V,如果用双量程的学生用电压表去测量,为使测量结果较准确,所选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应该是( )

A.一定要选0-3V的量程 B.一定要选0-15V的量程 C.要选1.2-1.5V的量程 D.哪个量程都一样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 B.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 C.电压表测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D.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4.请指出在a、b两个电路图中,电压表分别测量的是哪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画出它们的电路图

5.学生喜爱的便携式单放机通常需要的电压为 6V,它需要 ____节干电池____ 联使用,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____ 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____V.

6.220V=________kV;0.39V=________mV;250uV=________mV. 7.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 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 2两端的总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 8.如图所示是两只电压表的刻度盘,已知电 压表V1的示数为4.5V,V2 的示数为2.3V,请 在图中标出两电压表指针的位置

(二)学生展示,反馈矫正。(调查学情,统计疑难问题,先让其他小组补充矫正,教师更正或点拨)

板书

16.1电压

一、电压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符号:U 3.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 1 KV =103 V 1 V=103 mV 4.常见电压值

二、电压表的使用

1.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不对准零刻度线 2.使用规则

(1)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2)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3)电流“+”进“-”出 (4)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第20篇:电压教学反思

电压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电压”这一主题。采用“五环节小版块”授课模式,“小版块”是指学习版块+验收版块。采用了相对独立的三个小版块,通过“小版块”教学来改变课堂组织拖沓、学生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加快授课节奏、增加课堂兴奋点、利于学生实验操作;验收版块要求每个环节最后3分钟进行达标验收,检验学生课堂内容掌握情况,强化“以学定教,当堂验收”。“五环节”强化“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突出有效性。教学时,按“自学导航——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基础运用――回顾反思”五个环节步骤实施。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及可观察检测”的教学目标;开展符合学生逻辑的教学活动,突出启发性活动、发展性活动、总结性活动;针对目标,选取2-3个版块,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主要是:

(一)明确目标

电压的学习与“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在教学结构上有相似之处,所以学习起来较为轻松,其主要内容包括电压、电压表的使用两部分内容。本节课主要以知识为主线,从宏观观察入手,在运用中通过各种辅助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教师自己解放出来,起到启蒙引导和指点迷津的作用,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快速成长。在过程与方法中通过与水流的类比了解电压的概念,初步学会用类比法研究物理问题,学会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废干电池处理”的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整体感知

在编写学案和制作课件时,一直困扰我的就是,如何对“电压的正确理解”进行知识的呈现,如何将电流表的使用迁移到电压表的学习中来。学始于疑,在预习案的设计中,我主要提炼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请说出你对“电压”的理解。2.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的仪器是什么?在使用该仪器时,怎样选择合适的量程?不同的量程在刻度盘上的分度值各是多少?3.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探究案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电压有关的物理现象

1 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探究,打破学生对电的神秘感,增强实践能力,感受学物理的愉悦。如,在学完电压表后,让学生猜想实验验证进行以下知识的拓展,如,1.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2.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3.如果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怎样选择量程?4.运用缺点列举法对学生电压表进行讨论,鼓励大家进行创意改进。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与和谐,体验探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充分利用预习案和探究案进行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通过水果电池可以点亮一排LED灯,再借助于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悟出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能提供能量,还能发电。然后始终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为什么水果能发电,进行高效的学习。通过课后开放实验室自制水果电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所运用的物理学原理的习惯,增强学生对物理的亲近感。

(二)新知与旧知间类比学习,对比分析。

运用水流、水压等前概念的理解类比学习电流、电压,通过表格法来比较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的异同之处,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比较轻松地了解和熟悉了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及其注意事项。课件展示的知识树及整齐、美观、新颖的板书设计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在教学设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节课的活力来源于“电压”概念的引入的设计,但由于未找到合适的水轮机,只能用课件来替代演示实验,通过水路等来学习电路。由于电子白板出现了点故障,只能用它来练习读数,对用电压表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的实物连接,练习较少,美中不足。

测量电压教学设计
《测量电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