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21 07:59:59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共)

篇1: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磁感应强度》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感应强度b的物理意义。

2、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1、通过对电场的研究方法类比探究描述磁场的物理量。

2、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磁场力与电流及长度的关系。

3、通过演示实验,分析总结,获取知识。

瓦房店市第三高级中学 徐军

二、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

磁感应强度是电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本节的重点。

三、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在引入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时,基于学生接受能力不是太强,让学生首先回忆在学习电场强度时的探究方法。

四、设计和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办代替。

通过上面的复习我们可以得到磁场的探究方法,即从磁场的基本性质出发,通过磁场对磁极和电流的作用来寻找描述磁场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北极受力来规定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但是因为小磁针有南极和北极,而不是磁单极子,两极受力会平衡,所以无法通过小磁针受力来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磁场对电流元的作用力来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五、教学手段

蹄形磁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金属杆、导线、铁架台、投影仪、投影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如下表所示,填充电场中内容,并猜测磁场中填充内容:

(二)引入新课

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板书)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

问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能否从小磁针受力的情况来研究?

同学分析讨论后结果:不能。因为小磁针不会单独存在一个磁极,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所受合力为零,因此无法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确定磁场的强弱。

研究电场时我们通过试探电荷受到的力与电量的比值定义电场强度。在物理学中,把很短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与导线长度l的乘积il叫做电流元。但要使导线中有电流,就要把它连接到电源上,所以孤立的电流元是不存在的。

实验结果发现:

磁感应强度(板书)

即 b=f/il 说明:如果导线很短很短,b就是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1 t=1 n/am d、方向: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一些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见教材p84表3.2-1)

(四)小结

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即 b=f/il

1 t=1 n/am d、方向: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五)板书(内容与小结相同)

(六)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受磁场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一定大 b.通电导线在磁感应强度大的地方受力一定大

c.放在匀强磁场中各处的通电导线,受力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

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跟放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就是通以电流i、长为l的一小段导线放在该处时所受磁场力f与i、l的乘积的比值

b.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处一定没有磁场

c.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a处时受磁场力比放在b处大,则a处磁感应强度比b处的磁感应强度大 d.因为b =f/il,所以某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放在该处的通电小段导线il乘积成反比 -2

七、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即:学生通过类比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验测量──分析数据──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这一探究过程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

篇2: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中学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山西师范大学物信学院 0904管驹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

气化和液化》 课题: 《汽化和液化》

【课本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

一章第四节

【学习任务分析】:本课讲述的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过程要吸热及现象解释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是关于液化产生的条件及“白汽”形成的原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认识液化现象是本课的重点。

【学生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他们对物理现象具有直觉的兴趣;对物理活动具有操作的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因果关系的认识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概括性的认识兴趣。他们喜欢活跃的课堂形式,热忠于讨论、归纳、分析、争辩等思维活动,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探究和讨论的风气较浓厚。但他们易于用生活观念代替物理概念,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表现为凝固性、片面性和干扰性障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5)懂得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设计说明】: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活动化的观念。本节内容处在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探究实验,通过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多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2.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和方法教育,还注重能力的培养。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新理念:生活---物理---生活。如:从学生熟悉的晒衣服的例子中,猜测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最后又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解释干手器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但要从现象中得出结论,还需通过实验来认识。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从中观察并分析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本节课也体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认知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物理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节课力图体现这一点。如:“蒸发吸热”和“液化现象”由学生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索,以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观察和实验法。“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使学生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3.采用“情境—活动”课堂教学模式。 把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上。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动手实验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得新知。同时应用媒体画面展现生活实例来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既增长知识,又培养能力,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手段自制课件,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信息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汽化:

师:大家好,很荣幸能来到美丽的大连(用水写“大连”),我来自福建著名的武夷山脚下,欢迎大家到武夷做客(用酒精写“武夷)。

师:嗨,黑板上的几个字怎么啦?

师:到哪儿去啦?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引入蒸发

1.什么叫蒸发

师:刚才黑板上先写的字更迟消失,说明什么呢?说明蒸发有快慢。下面我们就研究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问题。

(三)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师:你如何让这件湿衣服尽快变干,有哪些方法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师:非常好,刚才大家提了好多的方法让衣服更快变干,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方法进行归类,并猜测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

师:那该怎么研究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师:能不能两个瓶盖靠很近扇呢?(师演示)

生:不能

师:如何让碘酒表面积不同呢?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就根据你们的设计方案开始实验。

第三组研究蒸发快慢与表面积的关系;

第四组研究蒸发快慢与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学生实验完成后,请举手),

师:同学们还可以对刚才的实验过程反思一下,你的操作步骤是否合理,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师:要加快液体蒸发可以怎么做呢?

生:??

师:大家知道我国是个水资源紧张的国家,画面上谁能想象这里曾经是黄河的河道?在酷热的新疆,为了减慢水的蒸发,人们利用埋于地下很深的暗渠道输水--坎儿井。坎儿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尽管如此我国西部地区仍然严重缺水,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蒸发吸热

生:可能乙醚会消失

师:为什么杯底水会结冰呢?想要知道原因吗?请同学们用棉签沾些酒清擦在你的手上,说出你的感觉。 [学生实验]:(1)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在室温下观察示数是否相同?

(2)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酒精中,观察示数有否不同?

(3)再将这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并与空气中的那支温度计相比较,观察示数有何不同?

简单分析“杯底水结冰”的原因:因为乙醚蒸发时要从周围吸热,使水的温

师:生活中有蒸发吸热的现象吗?在坐的同学有会游泳的吗?说说当你刚从游泳池上岸时,有什么感觉?

(五)液化

师:回答得很好,生活中还有许多蒸发的现象,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蒸发应用的实例,下节课来汇报。

[演示]:电热棒烧开水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个实验,杯里的水已经开了,从导管口喷出了什么?再认真观察导管口附近这段有什么特征?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是水蒸气

[学生探索实验2]:

1.先观察汤勺的凹面,然后用嘴对着汤勺哈气,再观察,比较有何不同? 2.将汤勺的背面用打火机烧一烧,再用嘴对着汤勺凹面哈气,观察有否变化?

生:

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家中浴室的镜子在洗完澡后都会变模糊?

师:请你设计一个装置,使浴室内的镜子不会变模糊。生活中有没有应用液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交流讨论。

(六)学生抢答

师:画面中的现象你会解释吗?

2.夏天从冰柜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许多水珠,这是饮料瓶被冻裂而渗漏吗?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1.观察了解本节所学的蒸发、液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并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发扬民主,鼓励并尊重每一位学生发表的个人见解,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如:在“请你设计一个装置,使浴室内的镜子不会变模糊。”这一环节中,学生有许多创新的想法。在整堂课中师生情感交流充分,信息反馈及时,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争相举手发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充分的调动。这堂课的学生实验器材均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仅取材方便,还能废物利用(如:酒瓶盖制作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器材;金属汤勺、打火机等)。

本节课中采用的多媒体形式表达的主要是文字、画面、录像等能够交互式处理的信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简捷、和谐、方便、环保。

篇3: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化曲为直,用直解曲 ——《平抛运动》教学案例

黎城一中 刘黎明

【案例背景】:《平抛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的内容。平抛运动作为高中阶段研究的两种典型曲线运动中的一种,它是学生第一次用所学过的直线运动的知识来处理曲线运动的问题,体会分析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经历应用这种方法来探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学习过程,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将曲线运动的问题化为直线运动的问题。

【预设思路】:本节课采用演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来体会是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等效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案例描述】: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以及研究曲线运动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物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做曲线运动?

师: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进行新课]

一、抛体运动与平抛运动

师:阅读教材,理解什么是平抛运动?举出生活中物体做平抛动

将一张小纸团水平抛出,小纸团的运动能否看成是平

抛运动?为什么?

出的纸团的运动是不是平抛运动,通过对纸团运动的

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

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

线,我们如何研究这个曲线运动的规律呢?根据物体

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对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否作出猜

测?

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来研究,将平抛运动分解

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直线运动,分别研究

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且初速为零,与以前

师:作出科学猜想,然后验证猜想,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①介绍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②介绍实验做法:

因弹簧片c受到小锤d的打击,c向

前推动小钢球具有水平初速度,使a 做平抛运动,同时(强调)松开小钢..球b,使b从孔中自由落下,做自由

落体运动. 生:

1、请学生代表做实验,用不同的力来

击打c.

师:提醒学生观察现象

1、a球和b球落地的先后(提醒学生注意用耳朵听

2、用力大小不同时,a球运动的水平距离有什么不

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1、无论a球的水平速度大小如何,它总是与b球同

3、a球水平初速度的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

师:帮助总结、点评实验结论: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沿

强调:物体在空中运行的时间只与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

三、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师:提出问题: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又如何研究呢?

生:思考:物体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且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根据

牛顿第一定律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可能为匀速直线运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掌握实验探究的思路。

师生互动,得出结论: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

四.平抛运动的规律:

1、位移规律:

既然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 水平方向上的位移:x?v0t 竖直方向上的位移:y?gt2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12 在t

轨迹方程:

由x?v0t可得t?11x1x,代入y?gt2?y?g()2?2x2 22v02v0v0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2、速度规律:

水平分速度:vx?v0 竖直分速度:vy?gt t

时刻平抛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 设vt与v0夹角为β,则tan?? 五.实例探究 vyvx?gt v0 一架飞机在距地面500m的高处,以80m/s的水平速度飞行,为了使救

援物资准确投中地面目标,飞行员应该在距目标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投出物资?(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gt2得t?1 2??10s 设投出物资处距目标的水平距离为s,由于物资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s?v0t?80?10m?800m

[课后作业] 练习

【案例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平抛运动为什么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教材己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提供了许多课程资源。做好演示实验和分析好闪光照片是关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实验事实出发,观察现象、初步分析、进行猜想、实验研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篇4: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材分析】

2、无论是前一节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还是本节的楞次定律,首先它们都是电磁感应这一事物本身属性的一个放映,客观存在且发展变化。

3、教材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学情分析】

3、本节课是规律的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

4、面对新现象,新问题,且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学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其思维的发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c)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比较,进一步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仍能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哲学思考:能够用因果关系和矛盾论的辨正观点认识楞次定律;

【重点难点】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

问:大家是否注意到,不同的切割方向,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

1、教师启发,完成电流方向的指示设计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什么呢?

师:如何指示呢?有那些实验器材可以被我们所利用?

生: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能力得到了体现,导致学习热情高涨)

师:该设计怎样的电路来查明电流方向与电表接线柱,或者是电流方向与二极管发光的关系?

生:(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完成设计,对不同的结果给予适当的可行性评价)

师:(从同学的设计中,找到最佳合理设计)如图所示:

2、教师主导,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收集

师:假如让你来研究被污染河水的治理方案,那你第一步要做什么?

生:取来样品分析

师:我们要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生:连接闭合回路,让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并用相应的仪器来指示 师:可以设计那些方案来实现呢?

生:(交流互动,依据电磁感应现象,可能性最大的两种设计如下图所示)

师:请大家利用小组内的器材,选择一种电路,连接器材并完成实验结果记录 (两种方案,设计两种学案)

(在这一环节,需要学生注意磁极的方向和螺线管的环绕方向)

师:(多媒体结果显示)

教师启发:根据实验结果,你能直接说出感应电流的方向由那些因素决定吗?我们知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种形成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本身也能产生磁场,我们能否通过一个“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把引起磁通量变化的磁场和感应电流的方向联系起来?

3、师生共同分析,从个性中找出共性,总结规律

(先由小组汇报的结果,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教师引导: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磁通量的变化存在几种情况?

生:两种,增加和减少

师:我们来看,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反向,“削弱”磁通量的增加;

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同向,“弥补”磁通量的减少;通俗的讲,磁通量增加不行,磁通量减少也不行,用一句话可以怎样来描述呢?

多媒体显示: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三、课堂小结,楞次定律的哲学思考

师:这对矛盾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生: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相反;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同向。

δφ

【教学后记】

1、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篇5: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

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推荐第2篇:物理教学案例

物理教学案例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生活中的物理是我们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

课例1:“电功率的计算”教学片段

师:上周我们要求大家统计了每个家庭一天少用电半小时后少用电能的数量。现在我们报一下数。

生:我们家少用0.5度电。我们家少用0.8度电。我们家少用0.6度电?? 师:现在分别统计一下一天少用0.5度电、0.6度电、0.8度电、1度电的家庭数字。 师:好,少用0.5度电的家庭数是10个;少用??按照一天少用电能的计算,估算一下一个月每个家庭少用的数量;全班同学所有家庭一个月少用的数量;一年少用的数量。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想如果每个家庭每天不必要的用电多半小时.那全国所有家庭一天浪费电能的数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

生:我觉得节约电应从现在做起,回家跟家长讲,尽量做到人走灯灭。 ??

教师首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一天节约电的数量.这就是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学生通过统计一天内每个家庭节约电的数量,来估计整个班级所有家庭一个月或一年节约电的数量。教师创设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体验物理,学生从中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是服务于生活的,物理是生活的物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估算意识,节能意识。通过感受和体验,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更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世界。可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培养学生收集和积累的好习惯,是物理学习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 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条件。

2 知道声速,初步认识声音的传播形式。

3 探究身边的声现象。

重点突破:声音传播所需要的条件和声音的传播形式。

教 具:音叉、小锤。

教学过程:引入: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歌曲非常动听,男女主角的最后对白催人泪下,但是假如没有声音,把男女主角的真情对白改为手语,打手势来表达,那感情表达的还能那么准确吗?还能那么催人泪下吗?由此可见,声音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基础,并且与我们的生活也有密切关系。自然界也有许多声音,既美妙又神秘。 问:自然界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

答:狮吼、虎啸、鸟鸣、青蛙叫、流水潺潺、呼呼的风声?? 问:那这些美妙的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探究并举例:让全班同学都摸正在发声的音叉然后讨论回答,讨论后再举出其他声音产生的例子。注:让同学自己探究,比如摸自己发声的喉咙??最后看书上的图片并填空。

总 结: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出:声源的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sound source )。 过渡:有声源,有物体正在发声,但是有声源你就能听见声音吗?你是怎么听见声音的?钓鱼的时候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为什么?

学生发言:声源振动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传到人耳中,反映到人脑中我们就听见了声音。鱼之所以会被吓跑,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中传入水中把鱼吓跑了。

提示引导: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呢?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呢?大家看课本 31 页后讨论。

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声源振动,引起空气振动,最后传到人耳。由于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就像水波波纹一样有高有低。

结论: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 注:半数以上学生能说出此过程。

总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实验探究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呢?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呢?请同学们讨论后举例回答。

学生讨论后小组发言:

a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例:钓鱼时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把一根管子伸进海水下,可以听见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海豚在海中的叫声能被人听见。)

b: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例:在某一间教室敲暖气管,一座楼的每个教室都能听到敲击声;古代人打仗,先锋官把耳朵贴地听一下,就能听到远处敌军行进的声音;在课桌一端很轻的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桌面就可以清楚的听见敲击声,而不贴桌面就听不见。)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例: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要靠无线电。)

总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如水),固体(如钢铁、木头、土壤)等物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我们把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

引出:介质的定义: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讨论:百米赛跑时,小明先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听到枪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若给你一个秒表,采用什么做法你能估测出枪声从百米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的时间?通过这种做法你能估测出声每秒传播的距离吗?与同学交流合作进行回答。(见课本 33 页)

学生讨论结果:有同学可以说出 s=100m,t是从看见冒烟到听见枪响的时间,则声速 v=s/t。但有同学对未计算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提出质疑,也有同学说光传播速度极快,所以短距离内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讨论总结:声速比光速慢的多,所以光速在短距离内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不计。故 v=s/t 此计算方法可行。

过 渡:声音既然是传播的,那就涉及到一个快慢问题,也就是声音有速度。介质有很多种,各种介质性质都不一样,所以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一样。大家首先看课本上声速的定义,然后看一下表格中列出的声音在各种介质中常温下的传播速度。大家看表格后得出什么结论?

声速的定义:声每秒钟传播的速度为声速。

影响声速的两个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

学生看表格后,得出结论: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注:有半数学生得出了此结论。

本节总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声的传播形式以及声速。本节内容与生活非常贴近同学们家庭作业 探究声是否有能量。(见课本 34 页) 板 书 设 计

§ 1 什么是声音

一 声音的产生。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水源 、声源

二 声的传播 1 、水波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 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3 声速: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 声速的两个决定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

4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

自我点评: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尤其体现在让学生探究声除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固体等物质中传播。探究完声的传播形式、声的介质以后,讨论了页的讨论:声传播有多快。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掌握声的产生原因、传播形式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速等知识。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案例

课 题 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难点: 力的概念(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

教 具: 弹簧、乒乓球、排球、磁铁、小车、铁钉、锯片、汽球、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 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

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

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 什么是力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⑤学生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教师对此进行解释: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多媒体投影)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教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学生懂得从例子中分辨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4、鼓励学生由体验提出疑问:一个物体能否发生力的作用?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从主观感觉出发,有碍概念的理解,例如:紧握拳头时,手没接触别的物体而肌手也紧张,认为一个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处理方法,让学生握拳体会手指与手掌的相互挤压。手指、手掌为两个物体)。 学生总结出: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观察和体验:(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提出问题,再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一个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来的?

1、学生实验:

①让全体学生举手拍书桌

②学生用双手拉弹簧

2、(多媒体投影)

① 站在滑板上的学生推墙后的场面;

②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为什么前进?

③ 观察球从高处落地后的情况,引导学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运用:划船时船浆向哪个方向划?为什么船能前进?(多媒体投影)

5、质疑讨论:

没有?

6

此你获得什么启示?(多媒体投影——火箭)

甲乙两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脸,脸痛手不痛,是脸受到了力而手、做 一 做: 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 原因:气球向后压出气体,反过来气体向前推气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问题:物体间力的作用看不见,

摸不着,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受到了力呢?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教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由学生的实验概括出结论(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1、学生演示:两名学生传接排球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学生演示:

(1)轻压气球

(2)轻拉压弹簧

(3)使锯片变弯

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形状

3、质疑讨论: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压桌面,桌面看不出变化,从而提出: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都是能产生效果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多媒体投影帮助释疑。)

四、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激活学生思维,并使学生获的成就感(穿插于过程)

1.马拉车时车,车随马前进,可见车受力而马不受力对吗?

2.脚踢球时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时受到球作用的物体是什么?

3.人站在地面上不动,人就不受力吗?

4.磁铁能够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吸引磁铁吗?

5.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为什么会碎?

6.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探讨总结(多媒体投影)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

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运用这个知识

解释生活、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实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教师结束语:

有的力很小:小蚂蚁搬着面包屑,细雨纷飞飘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风巨浪,轰然巨响,火箭腾飞,斗转星移,宇宙奇观,力真美妙!关于力还有更神奇美妙的力学现象,同学们回去后按探究问题探究,如果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大家再来共同探讨!

七、探究问题

1、力的大小如何比较?

2、怎样对力进行测量?

3、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吗?

摩擦力》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推荐第3篇:教学物理教学案例

《动能和势能》教学案例

2009.9 孙丽新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并能举例说明。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授课步骤】

一、出示尝试题(2分钟) 教师先用小黑板出示下列尝试题。(课前准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在报刊上看到\"开发能源\"、\"能源危机\"、\"节能先进\"、\"耗能大户\"以及\"原子能\"、\"电能\"等等这些话表示什么含义?

二、自学课本(8分钟)

根据学生解答第一次尝试练习实际情况,教师有必要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进行复习以及对\"开发能源\"\"节能先进\"这些述语进行解释和知识点拨。通过开发利用能源节约使用能源联系到能量的概念,提出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以及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各有什么因素?引入新课。指导学生认真自学课文第二页第二段至第四段与第三页第一段至第三段的内容。

三、尝试练习(8分钟)

学生自学课文结束后,教师可用小黑板出示下列尝试题:(课前准备)

(1)一个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 ;运动的长期物体 越大, 越大, 就越大。

(2)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 越大,举得越 ,它具有的 就越大。

(3)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 就越大。

(4) 和 统称为机械能,机械的大小可以用做 的多少来衡量,机械能的单位是 。

四、学生讨论(2分钟)

通过学生第二次尝试练习发现的问题,知识的疑点、难点,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五、教师讲解(20分钟)

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中的实验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可把本节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如下知识框架结构:

教师通过以上知识框架讲解,归纳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1)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2)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提醒学生注意:(1)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一个物体既可以有动能,又可以有势能。(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能量的大小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功和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六、课后练习(5分钟)

1、课文P3页,练习第一题,P4页练习第二题。

七、课后简记

运用尝试教学法时,(1)必须坚持\"学生先练,教师后讲\"的原则。(2)必 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辅导作用。(3)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巧,并在实验装置设计上有所创新

尝试教学物理教学案例(动能和势能)

七星农场第一中学

孙丽新

推荐第4篇: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大气压强教学案例分析研究

文章摘要:

新课程在现阶段已得到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本文通过对一份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特色分析,着眼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设计,站在教师的角度,体现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从教师向学生直接传递学科知识转为师生探究的场所。并针对案例的特色教学,分析讨论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加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最终用科学的课堂教学培养时代所需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

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

创新 第一章 引言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物理可称中将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新物理课程希望通过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过程,养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物理教育本应该传授给学生系统性的认识,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各种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培养积极能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物理课程教学仍然在着眼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式,对重要概念反复、深刻的讲解,让学生只掌握了支离破碎的科学事实,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获得对物理科学系统性的认识,同时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难以让学生获得拓展性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第二章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与发现

我所选取的教案为2001年陕西省首届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录像课的设计方案,作者荣获了初中组一等奖第一名。此教学案例为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秦春华教学录像的设计方案,由陕西省西安市教委教研室王建国整理,发表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期刊之上。此教学设计的精彩之处有以下几点,且这些精彩之处也是有必要被广大教师所借鉴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一、重视学生实验实践,激发自学探究兴趣

本文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教学理念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的,在整节课中,从一开始学生演示的4个自制实验引入新课开始到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大气会有压强”,再到“天平失衡实验”得出大气有压强的原因以及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大小,并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压强的大小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可以想办法用公式PF或者液体压强公式Pgh来求出大气S压强将问题解决,作者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发现某些物理量不易测定,可以想办法将实验装置做一定的改装,可以方便的测出这些物理量,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最后得出了与托里拆利实验相近甚至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并在课堂中加入讨论“大气压强这么大,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兴趣。

我们知道,目前,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了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现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参与课堂活动实践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作者的巧妙之处却是将学生的思维放活,让学生的课堂活动成为了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整个课堂贯彻自然、社会和自我有机统一的原则,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也是我们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借鉴的地方,让学生 更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作者也清楚的认识到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实验,从新课的引入采用学生自制的4个具有魔力的实验到课堂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突破,采用天平失衡、马德堡半球以及托里拆利实验,这些均是构建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之上的,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探究思维,并且作者在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模拟演示现实生活中不易做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充分开拓自己的思维实现动脑的任务,这也是本案例的一个亮点。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就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动手做实验,而且学生也应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而作者也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制作了4个有趣的实验来引入课程,自己将无法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加以用多媒体介绍,让学生从媒介体验实验,并让学生思索、探究原因,重新选用其他材料来设计完成实验,不断让学生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调动起来,进而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正是将师生互动实验发挥的淋漓尽致。因此,做好物理实验和如何做物理实验是教学中很关键的,也是值得教师深思和研究的。

二、知识迁移,对比学习,更显探究实质

在本案例中,作者巧妙地采用了对比方法,“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作者还用天平进行了试验验证,从而顺利完成了知识能力的迁移,但同时又提醒学生,切记不能不经过分析论证随意迁移,过渡自然贴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动态的处理,以真空和空气中进行了对比,发现存在天平的不平衡,从而通过变换条件和环境,变换了提问的角度,经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联系到现实所学,让学生从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从表及里,由此及彼不断加深探究的深度,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这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学以致用,而此种教案设计方式也值得广大的师生借鉴学习。

三、勇于创新,培养真正的动手能力

作者在教案中敢于也善于改革创新,在介绍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时,一反常规,在缜密分析的引导下,从无法到有法,由难办到易办,再由复杂到简单,尽可能减少非必要因素的干扰,最终创造一个环境,自然而然地将实验对象和操作过程理想化,以暴露事物的真相,这种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对学习科学理论培养科学素质是极为有益的,这也是本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新课程课程教育的核心恰是创新教育,用创新教育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实现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教为主导,学为主题,疑为主线”的模式核心,即教学过程在教师先采用多媒体介绍实验,发现不能够在现实条件下去探究研究来做实验,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压强与密度的大小有关,让学生采取其他方法,最终让学生发现思索换用密度较大的水银来做实验,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堂的主导活动是学生的活动,在本节课教案的设计中,教师的活动则是起到一种辅助作用,教师也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融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离开教师可以进行学习,在此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既没有忽视教师的导,也没有忽视学生的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在教师引导下,自觉主动地学,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神。

因此,本节课将知识的传承适当淡化,而将本节课体现的思维程序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要重视创新,要做好创新我们必须要深入分析课程和学生,探究的重点是要创新,我们只要做到以下方面才能真正将创新做到实处。

四、引入新颖,魔术表演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本案例作者在教学课程引入中采用“四个魔术——看不见的魔力”创设问题教学情景:

实验1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 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稍后, 鸡蛋被吸入瓶内.实验2 给茶杯中装满水, 盖上硬纸片, 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实验3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易拉罐中, 稍后用面团封住易拉罐的口.发现易拉罐被压得变了形.实验4 给底部扎有几个孔的空可乐瓶里灌入水, 在把可乐瓶提出水面之前问学生水会不会流出来(有些学生回答会, 有些学生回答不会).取出可乐瓶, 通过控制瓶盖, 使水一会儿流下来, 一会儿又不流下来

引入新课——“它们都来自于大气的魔力, 都是由大气压强产生的.” 通过此情景的创设,展现了魔术的魅力,同时使学生产生疑问“”大气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能让“瓶吞鸡蛋”、“水不脱杯”、“罐变形”、“流水无序”呢,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而开始进行大气压强的学习,使整个课堂在求知探索之中进行,更彰显探究教学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去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成为大气压强知识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同研究课题那样去进行。此种创设实质是具有新异性、迷惑性、困扰性、矛盾性等特点的问题性情景创设,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困惑、矛盾的心理,唤起他们探求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行为,使学生对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紧张活泼的思维活动,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品尝到探求知识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实现知、情、意的统一。

第三章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转变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们应该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以学生接受能力为线索,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拓宽知识面,增强趣味性。教材注重知识、技能、智力的和谐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针对新课程的诸多特点及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设计:

一、加强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一种不断地开创,标新立异,不断地打破常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教师直接所能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可见,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创设适宜学生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而中学物理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两个: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我们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探究。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创造活动,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内外因的作用,教育才能取得成功。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前提。

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使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并在最能体现学生主人地位的课堂上,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他们创造在课堂上参与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毫不顾虑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就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

2、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具有创新精神为前提的,而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进行训练,使“创新”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首先,科学而巧妙地设问,训练学生不依常规。“思维永远是从疑问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并设置适当的障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求、去解决,并勇于创新。

其次,适当要求学生讨论,开拓学生思维。课堂上的讨论以至争论,是让学生积极思维,开拓思路,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也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形成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对事物的大胆想象是创新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想象,经常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或“别出心裁”,从而增进他们的创新技能。

总之,通过不同的方法手段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反复多次激励学生,使之经常处在“愤”、“悱”状态,使学生常有超越自我的表现,并时常处于“创新”的氛围之中,久而久之,创新便成为习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性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是在课堂上主要由教师操作,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的实验教学方式。这时,教师是实验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是观察的主体,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对演示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要发掘物理演示实验中巧妙的构思和方法,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其思路,挖掘其内涵,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发掘、设计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原有的实验并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有些章节涉及的实验也很少。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增加演示实验,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研究、改进演示实验

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的实验效果不是太好,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对演示实验的改进。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激发学生强烈的科学实践兴趣,进而强化学生勇于进行科学探索和敢于改进前人科学实验方案的创新意识。

3、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与可见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好地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补充做一些典型的趣味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所发生的物理现象,从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增强演示实验的开放性

在演示实验的内容上增加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演示,可以把传统课堂这个封闭的小系统有机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去,进而开阔了学生的观察视角和拓展了思维的广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将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实验(随堂实验) 边教边实验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得到结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故教师应尽可能的将演示实验改成边教边实验的形式。

6、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教师可以把某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因为探索性实验教学比演示实验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极大地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7、用计算机模拟演示实验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对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常常要借助于实物的帮助,有时因脱离实物便无法对物理现象进行抽象思维。教材又有一部分内容没有与之配套的直观教具,因此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由于必要的直观演示不足,所以有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未经感性认识阶段而直接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使得抽象思维较弱的中学生难以认识复杂的物理世界。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演示实验的工具,则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在传统演示教具中无法涉及的地方大显身手,弥补学生直观感觉的不足, 减少其抽象思维的难度,有益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只要教师依据创新教育的理念,对每个演示实验认真分析、处理开发,在安全、科学的精神指导下,要鼓励学生手脑并用,不局限于教材中基本实验技能的要求,为学生实施创新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以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迁移能力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概念、公式无一没有迁移的作用,只有通过迁移,才能使已有知识的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并不能保证他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用于解答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迁移以便排除干扰,促成知识、技能的迁移。那么如何进行知识迁移教学呢?

1、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避免机械性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即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性、生硬性记忆,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对知识掌握程度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也将严重影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探究”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

2、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是实现知识迁移基础。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们都持同化论的观点,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

3、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4、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思维“定势”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 “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势”,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

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要灵活处理,而不是生搬硬套。在应用旧知识时也不要僵化,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形成从不同角度分析、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创设优质情景

在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境,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启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研究。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新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课堂教学的良好情境,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的共同努力中创造和形成的,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是有趣而又有用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给学生传授知识面面俱到,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通过思考去分析、理解、掌握,因此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景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现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成才的先导,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组织教学,挖掘教学中的艺术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理解深透、知识掌握牢固。

总之,一堂成功高效的物理课,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设出来的。教师应积极创设优美,风趣,活跃的课堂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共同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开放、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和谐课堂气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动。同时一个好的教师,重要的是要与学生心灵相通,彼此信任,彼此尊重,与学生和谐相处,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爱屋及乌。

第四章

结束语

新课程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要有质量就要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本文通过对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站在学科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初中物理的教学设计,以最佳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并探究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落到实处。以实验为创新源泉,问题情境为创新动力,实践为路径,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教无定法,即使再好的设计也不一定能够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调动学生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培养创新人才落到实处。

第五章

附教学案例

“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

秦春华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设计思想

“大气的压强”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 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 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 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由于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知道压强以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对于为什么能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强,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 这样导致与托里拆利实验相关的一些问题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为此,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笔者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模式做了大胆的创新改进, 即在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存在压强之后, 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不断发现问题, 不断改进实验, 最后逐步引入到托里拆利实验.

一、教学前的准备 1.实验仪器

天平, 事先抽成真空的烧瓶, 马德堡半球,抽气机, 托里拆利实验整套装置, 另外还有物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在这节课之前自制的验证大气存在压强的四套实验装置(1) 熟鸡蛋, 瓶子, 浸过酒精的棉花, 火柴; (2) 茶杯、硬纸片,水; (3) 空易拉罐, 面团, 浸过酒精的棉花, 火柴; (4) 底部扎有几个孔的空可口可乐瓶.2.自制的CA I 课件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大气的压强’, 在学习新课之前, 请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表演四个魔术——看不见的魔力.”

实验1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 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稍后, 鸡蛋被吸入瓶内.实验2 给茶杯中装满水, 盖上硬纸片, 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实验3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易拉罐中, 稍后用面团封住易拉罐的口.发现易拉罐被压得变了形.实验4 给底部扎有几个孔的空可乐瓶里灌入水, 在把可乐瓶提出水面之前问学生水会不会流出来(有些学生回答会, 有些学生回答不会).取出可乐瓶, 通过控制瓶盖, 使水一会儿流下来, 一会儿又不流下来.引入新课——“它们都来自于大气的魔力, 都是由大气压强产生的.” 2.大气有压强

提出问题 为什么大气会有压强? 实验5 (教师做该实验) 调节天平平衡,称出事先抽成真空的烧瓶的质量, 放入空气后发现烧瓶一端下沉.分析实验 上述实验中天平由平衡到失去平衡, 说明空气有质量.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能流动, 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这就是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把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3.大气压强有多大

提出问题:“既然大气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

实验6 (请学生配合做该实验) 用抽气机将马德堡半球抽成接近真空, 请几位力气较大的男同学上来用力拉开它, 不行.吸入一些空气后, 就可轻易拉开.分析实验 (结合课件中所绘制的马德堡半球剖面图分析为什么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难以拉开, 而内部有了空气的半球则轻易地就能拉开) 该实验说明大气不仅有压强, 大气的压强还很大.4.如何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可以想办法用公式PF或S者液体压强公式Pgh来求出大气的压强.(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不能够直接把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液体密度替换为大气密度、把液体的深度替换为大气层厚度来计算大气压强; 同时提醒学生在物理学习中, 有时公式、规律可以迁移,但切记不能不经过分析论证随意迁移.)引导学生理解在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中, 如果能测出相应的物理量就能够测算出大气的压强.引导学生分析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中, 如果某些物理量不易测定, 可以想办法将实验装置做一定的改装, 可以方便地测出这些物理量.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改进了的实验装置在测算大气压强时有哪些不足之处, 哪种方法更科学、更实用.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改进实验装置,学生最后得出与托里拆利实验相近甚至相同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此时再告诉学生该实验叫托里拆利实验, 因为最早是托里拆利用这样的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的.引导过程如下: ( 1) 从瓶口吞鸡蛋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想到, 如果知道了大气施加给鸡蛋上半部分的压力F 和鸡蛋上半部分的面积S , 就可以利用公式PF算出大气压强.但S这里的压强和面积不易测量, 显然用这个实验装置无法测出大气压强.( 2) 从马德堡半球实验我们同样可以想到, 如果知道了大气施加给半球的压力F 和半球的面积S , 就可以利用公式PF算出大气压强.这个压力F 与刚好把半S球拉开时的拉力的大小相等, 测出拉力的大小就可以知道F 的大小.由于圆形的表面积不方便计算, 我们可以把半球改装成正方体容器, 这样面积S 能较容易的测出.尽管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和装置可以测算出大气压强, 但是, 由于需要很大的拉力才能把半球拉开, 而且刚好把半球拉开的力并不容易确定出来, 所以上述实验缺乏可行性.( 3) 从倒置水杯实验我们可以想到, 大气压强等于水杯内水的压强与杯底对水的压强之和.杯内水的压强可以很方便的测算出, 但杯底对水的压强无法得到, 显然用这样的实验装置无法测出大气压强.(4) 从有孔的可乐瓶能装水这一实验我们可以想到, 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与瓶内水上方气体的压强之和.瓶内水的压强可以很方便的测算出, 但瓶内水的上方气体的压强无法得到, 显然用这样的实验装置也无法则出大气压强.( 5) 将上面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考虑, 我们发现都是水上方的压强无法确定, 那么, 如果我们想办法让水上方的压强为零(这样容器顶不会对水产生压强) , 也不让水的上方有气体(这样就没有气体压强作用在水的上方) , 于是, 只要我们测出水柱的高, 算出水柱的压强,我

图1 们就能得到大气压强(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

( 6) 我们遇到新问题是, 当我们试图把装水的容器上方抽成真空时, 水面在不断地向上升, 为了让水不接触容器顶, 容器得不断地加长(放录像: 抽出管中的空气时, 可以把水抽到高达10 m 以上).显然, 用这种方法来测大气压强必须要有足够长的管子和足够高的空间.在新的问题面前, 我们考虑到在这样的装置下, 大气压强等于液体的压强, 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在大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换用密度较大的液体, 液体的高度应该会按比例降低.于是我们考虑把水换成水银, 发现当水银上方抽成真空时, 水银柱的高度不到1m , 这证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另外, 考虑到使用抽气机把液面上方的空气抽成真空既不方便, 也不好实现, 我们想到, 先把一图1段长1 m 左右的玻璃管内装满水银, 再将其倒置于水银槽内, 这样, 当管内水银面下降时, 上方自然成为真空(如图1 所示).这样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最早是由托里拆利设计的, 所以把这样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叫做托里拆利实验.5.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7 (教师做该实验) 第一步: 规范操作托里拆利实验全过程, 得出此时此地的大气压强的值.第二步:倾斜玻璃管, 让学生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第三步: 换用不同的内径的玻璃管做该实验,让学生读出所测大气压强的值.分析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中, 水银柱液面的高度差与玻璃管内径的粗细、玻璃管是否倾斜无关.根据所测得的数值计算出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的值, 并让学生了解在标准状况下,大气压强可支持760 mmHg, 此时对应的大气压强的值是1101×105 Pa.6.讨论与练习

讨论1 大气压强这么大,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讨论2 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 口朝图2下, 抓住管底向上提, 在筒口离开水面前, 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空的? 是有水, 但不满? 还是充满水? 为什么? 练习1 课本第131 面

1、2 题.图2 练习2 如图2 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示意图, 已知当时的大气压等于760 mmHg 产生的压强, 则A 点的压强、B 点的压强、C 点的压强分别是多少? 7.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

(1) 通过实验确定大气有压强; (2) 托里拆利实验是历史上首次测定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

(3) 在标准状况下, 测出的大气压强与760mmHg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推荐第5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一、教学目标编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2、确定教学目标有三条原则:首先,是具体:指目标的内涵明确,不空泛。列如:《光的反射》中可以具体到: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次,是集中:是指一节课的目标不能过多,能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已很不易。最后,是恰当:恰当的依据是:既依据新课程标准,又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3、确立三维目标:首先,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要求。其次,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恰当。 所谓全面,即要关注到三个维度。所谓具体,即指在本节课中能够具体实现的。所谓恰当,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

二、“光的反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能从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辩认出光的反射现象。

(2)了解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并能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2)通过实验作图,使学生提高欣赏线条美的能力。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推荐第6篇:物理教学案例评析

物理教学案例评析 姜艳玲 导读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亮点来自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超重与失重是不是惯性?体检时站在台秤上看到指针摆来摆去是不是超重和失重?从过山车上下滑感觉到身体轻飘飘的,是不是失重?也许还会有学生提出:直升机竖直下落人会不会飘起来?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诸如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捕获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并正确引导,不断鼓励,最终总结出要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二)设计思路 1.概念理解

情景引入: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开场白:同学们也看过神舟五号升空的实况,都听说过超重和失重这两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超重和失重。

概念提出: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物体放在静止的台秤上,观察台秤的读数,该读数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值,称为视重,此时的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电梯起动的过程,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如果是在电梯中用弹簧秤挂一个重物,电梯开始起动的过程,同样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也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就此提出概念“这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2.实验观察

( 1)让学生手托自己的词典,上下运动体验词典对手的压力,先缓慢上下运动体验压力再突然上下运动体验压力(2)让学生用自制的弹簧秤挂钩码,手提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或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交流“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老师在众多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探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3.理论探究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假设运动(向上或向下、加速或减速),选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支持力的表达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压力的变化进行判断。探究结果:“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 思考:“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组织学生交流,同时屏幕打出以下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投影归纳出来的规律: 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4.结果外推 演示实验: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自由下落过程中上面的水对孔口的水没有产生压力的作用,产生了失重现象。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下落过程考虑到空气的阻力,只是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这种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称为微重力状态。

学生体验: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屏幕打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的思考问题。瓶子抛出,上升和下落的过程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知识应用: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5.方法求新

引言:我们用弹簧秤来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示数变化不定,且瞬间即逝,难于观察,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力传感器”就是这种仪器,它能够帮助你解决观察瞬间受力这个难题。 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力传感器把受力大小转换成电信号,数据采集器把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画出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力随时间的变化就永久记录下来了。根据 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根据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取g=10m/s 2 ) 解: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F′得:最大拉力T m =3.5 N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a得:最大加速度为a m =(T m -G)/m=1.4(m/s 2 ) 6.总结提高

课堂小结,让学生以“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为话题进行评价性总结,同时在屏幕上打出“ (1)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加速度方向向上产生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产生失重,当向下的a=g时,产生完全失重。(2)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重力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3)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杨利伟说:“当飞船升空时,感到有载荷,就是感到胸部受到压力,平时训练时这种压力可达到 8个G”。他说的这段话你现在能理解吗?杨利伟又说:“在船箭分离的时候,感到身体突然被抛了一下,就飘了起来,船里的小尘埃也飘起来了”。也就是说,这时船内的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吗?请以“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或设计一种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方案”为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寒假时间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屏幕打出:研究性课题:“有关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的研究”,同时打出作业布置:“作业布置:P78页实践与拓展第1题,练习第

1、3两题。

(三)前期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电梯中的录像;钻了孔的矿泉水瓶; 杨利伟的一段话;弹簧秤挂钩码;投影等。

2、学生准备:收集并观看宇航员有关太空航行的资料

二、教学设计

【对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标《物理》的课程总目标强调“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为了着力体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教参的教学目标基础上补充了内容。在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补充了“能够对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超重与失重的 F-t图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等三条。把对超重与失重的F-t图象的分析作为目标,是受到华师出给省实的终结性测评试卷的启发,在该卷中就出了一道根据传感器得到的F-t图象分析物体运动过程并进行有关计算的试题。把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作为目标,是因为,超重与失重的问题实质上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通过超重与失重现象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去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设计多次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并产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正确价值观;设计理论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产生探究的成就感,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设计观看有关杨利伟的升空录像片断,根据杨利伟的讲话布置研究性课题,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 【对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为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讨论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本节课只有把探究、讨论和讲练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去引导、去启发、去控制、去答疑、去评价。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围绕超重和失重这个知识点,把问题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本节课设计一系列问题串,问题的不断深入,形成教学的层次感,问题的最终解决过程就是教学的完成过程。首先设计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作为开始教学的情景,就提出了“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的主题;接着引导学生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回答了第 1个问题。在学生进行了两个实验之后提出问题“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在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焦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难以估计,但最终归结到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上来,这就是“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当探究结果出来之后,马上让学生思考问题“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学生回答之后就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产生超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上的运动,产生失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下的运动吗?”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交流,教学难点就此突破。通过演示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实验,提出问题“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此问题引出了完全失重的概念。在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了完全失重现象之后提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此时应用知识解决的问题是:“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一个“是否有把每时每刻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的问题,把教学转移到通过力传感器,利用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上来;课堂的小结也是以回答“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的学生评价性总结的形式来进行。最后以杨利伟的一段话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带回去进行研究性学习。统计下来,一共有11个应该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都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都与一项或多项教学目标相对应。 【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本节课为学生设计了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师生活动(多次个别提问与交流)、生生活动(讨论与交流,学生上台讲解等)、小组活动(分小组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情境。这样做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去交流、去体验成功和失败、去产生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拼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最后设计有关飞船的问题,要求学生去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就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整合在一起了。

三、教学活动实录 师生活动

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这节课的课题:超重和失重

师 :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引导学生注意课题。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生 :观察、回忆、思考并理解概念

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师 :指导学生做两个分组实验,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就超重和失重现象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规范

生 :完成两个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的观察结果,就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讨论,并交流提出的问题

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把探究的问题具体化,为探究进行铺垫。

师 :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 :从运动和受力两方面去寻求理论的支持,对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进行探究,把探究的结果记录在稿纸上,并进行交流

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

明确: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师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同时屏幕打出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生 :和教师一起分析问题,独立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

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完全失重概念

师 :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引出完全失重现象和微重力状态概念。

生 :仔细观察实验,理解完全失重概念

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 明确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师 :提出问题,演示盛水的水瓶上抛的实验

生 :体验完全失重状态,用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 师生:共同得出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反馈学生掌握完全失重概念的情况 ,巩固所学知识.师 :提出完全失重现象的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出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 :思考与同学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

引出: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

师 :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 生 :观察、思考,和老师共同解决习题.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师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生 :思考,整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小结.教师关注学生的小结,并强调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 引出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关注完全失重的应用。

师:一边播放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一边根据画面进行讲解,并及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

生: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进行思考。

师:最后提出课后的研究性课题、布置作业,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而结果。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用学生在学习第三章时制作的弹簧秤来做实验,很多学生是用橡皮筋来制作弹簧秤,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会导致有的学生观察超重和失重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可以统一使用实验室配制的弹簧秤或多配几种规格的钩码来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时,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此要求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应该提示学生从运动和力这两个方面去进行分析,如果疏于引导就会拖延时间,导致后面教学被动。

3.完全失重的演示实验,在这里采用汽水瓶自由下落,让学生观察漏水的情况,由于下落太快难于观察,本节课采用让染红了的水射向白纸,再用实物投影观察白纸上的水迹的方法。如果能够用摄像机拍下下落的过程,再进行慢动作放映,效果就会更好。

4.让学生体验完全失重,弹簧秤自由下落太快看不清刻度值,但在下落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的钩码与弹簧脱节,老师要抓住这个微小的环节,及时要学生分析脱开的原因。

5.对于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本节课仅设计为用课件进行讲解,有成套力传感器的学校应该设计类似下面介绍的用海绵观测超重和失重的装置,现场收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接着进行图象讲解,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一)评教学设计

1、执教者经新课程实施前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理论,加上其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力投入,及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和进行教学反思,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有比较深刻的见解。

在本节课中执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客观地制定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视,目标的设定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执教者以目前使用广东的教材为蓝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大胆的筛选和改进。较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内容容量大,经重组后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究。整节课以设计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设计的11个问题有较合理的梯度,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究。 执教者较有效地组织教学,抓住了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关键点,突破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3、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既能有序地独立自主探究,又能合作讨论,充分交流。

个人认为所选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合理实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4、执教者在教学前做了较为充分准备,教学资源收集了多个渠道的信息源: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录像、教材配套课件、网络资源等。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用了学生自己制作的弹簧秤,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

(二)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

虽然听课的人比较多,但授课教师镇定自若,以亲切自然的笑容,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材料,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关系和谐、民主。

(三)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符合本学科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抓住关键点。例如:„.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内容的呈现自然流畅,利用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渐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控有度。

(四)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式的选择注重教学实际,实用有效,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教学环节合理,课堂内容容量大,思维训练充分。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恰当有效。五)评教学管理

授课教师能根据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学生情绪、态度等进行调控,及时有效。

(六)评教学效果

本节课达到了基本的预期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以我的观察,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评教学特色、风格和教学创新 执教者带着亲切的笑容进行教学,语言富有激励性,作风沉着稳重。课堂设计以问题为主线,在课堂中有效地展开讨论,逐层解决问题。教学中用到学生自制的弹簧秤进行实验也是一种创新。

(八)给执教者的建议:

1、演示实验可见度较低,实验时物体运动较快,能否想办法解决。

2、讨论问题比较分散,能否集中讨论更有价值的问题。

3、时间的控制问题。

4、师生交流还可改进。

5、学生参与程度可以再提高。

推荐第7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摸索探究进行高效的物理科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参与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积极主动、勇于探索、乐意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能力,是目前物理老师所关注的问题。针对我校物理教学现状,结合我校物理科学习实际情况,我组确立了“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力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而其中研究探索提高物理学习力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提高合作学习的策略,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合作学习在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具有显著实效,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被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案例:

在学习《认识动能和势能》这节课时,上课前,我按全班学生的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差的分到一起,分成15小组,每组4人,每组配备钢轨、小球两个、纸杯、斜面、盛沙子的盒子(内有三个小球)、木块、橡皮筋2条等器材,教室的布置尽量营造一种随意宽松的氛围。

整节课的重难点是: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我是这样安排的: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来分组讨论,动能、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各小组学生猜想让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小组长合并类似猜想,我综合总结可能的因素。接着,我把整个实验探究交给各小组来完成,并提醒各小组成员在讨论实验方案中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生活实例、经验或可利用分配给小组的器材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不同意其他成员观点的,要提出反驳。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都能先根据猜想讨论后,得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分工。有的负责设计实验表格,可以填写实验数据,有的负责操作实验,有的负责测量实验结果,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完成实验而竭尽全力。大约20分钟后,我要求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因为质量不同的小球,在铁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后,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动能的大小跟质量有关。”

“因为质量相同的小球,在铁轨的不同高度自由滚下后,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高度有关。”

“因为质量相同的小球,在铁轨的不同高度自由滚下后,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有关。”

“因为质量不同的小球,站在的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后,盒子里原来平坦的沙面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跟质量有关。”

“因为重力不同的小球,站在的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后,盒子里原来平坦的沙面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跟重力有关。”

“因为质量相同的小球,站在的不同高度自由落下后,盒子里原来平坦的沙面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跟高度有关。”

“根据橡皮筋的形变程度不同,这说明弹性势能跟它的材料有关。” „„

我把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全部写在黑板,再让各小组讨论、交流、反思,最后总结出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并且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来分析:

1、“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的车型的限制速度不一样?”

2、“一盆花放在你的身边,你会看到它的美.可是当把这盆花放在楼顶的边沿处,你从下边走过时,这时你注意到的不是它的美,而是心中充满了恐惧.这是为什么呢?”课堂在学生热烈的讨论气氛中结束。

案例分析:

上面这个案例,借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启发诱导更不可少,教师是“学生中的首席”,要参与到讨论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度掌握教学节奏,不断的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整堂课中,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改变了以往传统式教学以“教”为中心教师滔滔不绝的课堂气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实现的诸多功能。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为避免课堂教学中那种仅仅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老师深刻领会合作学习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总结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要保证合作学习较高的实效性,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这是学生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组合,并且让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一般每个小组可以4—7人划分,小组座位的编排的空间格局可以为“T”型、“马蹄”型、“田字格”型等,按照“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促进发展”的理念,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分组完成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组员分工及合作意识的启发,既要使组内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又要让他们知道作为小组的一员,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进行配合,懂得学习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道理。

2、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灵活、开放,也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有一定的难度、问题的结论要有开放性和挑战性。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学生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3、把握合作学习最佳时机。合作的目的是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清晰、全面。它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我们应当正确把握合作时间,合理分配合作时间。一般是在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于解决的问题的情况下,且跃跃欲试的状态下,交流才有意义。或是学生迷惑、混沌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加深理解。或是在出现矛盾时进行,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形成独特的认识。

4、教师要监控和适时指导、点拨或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合作学习,并非意味着教师可以作为旁观者。相反,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监控和适时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如有时学生在实验猜想后,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时,可能会偏离实验主题,或者有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教师都要及时加于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主题来。

通过近半年的课题实践与研究,我们物理组成员在“增强初中生物理学习力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受益匪浅。在教学策略上,我们积极、大胆地实施激发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的各种教学方式,创设一个全员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氛围,实行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尝试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对比实践,改善了课堂内外的物理学习气氛,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学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课题实践与研究,我组在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改进:

1、小组个别成员,特别是下层生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不肯自己动脑子想,但凡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去找组里的好学生询问。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也不利于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

2、组成员的参与机会不均等,由于组员的学习能力不同,有的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故而有时有限的小组合作时间成了好学生的一言堂,中差生只能做听众、当陪衬,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力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不仅决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而且将影响他们未来人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主要举措,它提升我校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力,也提升了我组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已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完善。今后,我们将按照已形成的初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巩固,并不断学习新方法、更新理念,尝试新教法。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机会,既让他们学到知识,又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乐趣。经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们将继续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谱写有关合作学习教学特色的新篇章。

推荐第8篇:物理教学小案例

“透镜”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 2.初识猜想、假设、收集证据等探究要素,分类、比较等思维方法。 3.体现学习的乐趣,增进对物理的情感。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以实验为主线,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的观察、分析揭示透镜成像的特点,把透镜分成两类,再对它们的形状共性进行探究得定义;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进行假设,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为突出知识点,在课件制作上利用了艺术字进行处理,形象直观的表现透镜的特点。为巩固知识,设计了区分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的活动,最后通过常见的冰、水制作透镜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光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观察鱼缸中的金鱼,引发学习兴趣与欲望,将学生从生活引向物理。

师:(手托养有金鱼的鱼缸)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老师所养的金鱼,并用你的手比划它们的大小。

生:„„

师:(捉一条金鱼与学生的比划的大小进行比较,发现实际上的金鱼要小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了揭示这其中的奥秘,我们用下面的几个小实验来进行探究。

2 新课教学

2.1 通过水杯看字等活动体验透镜成像的情况,丰富学生的信息。

实验1:透过装水的透明玻璃杯看近处的字:从侧面看字是放大的;把书放在水杯下,从杯口向下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2:利用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看近处的字:老花眼镜看字是放大的;近视眼镜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3:在透明塑料纸上滴一滴粘纸的胶水,透过这滴胶水看近处的字是放大的;当在这滴胶水上覆盖一层透明塑料纸后再在这滴胶水的中央,用手指轻按一下,透过这滴胶水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4:用老师提供的圆形镜片看近处的字(两类透镜各两个);一类成放大的,一类成缩小的。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相应栏目中) 2.2 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类,知道透镜按成像情况分成两类。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刚才的实验记录中的实验现象,小组交流、讨论,进行分类。老师课前将实验的现象拍成照片,制成课件,适当的时候放出来,请学生对着课件再次进行分类,增加师生的双边活动。) 生:两类:一类能成放大的像;一类能成缩小的像。 2.3 探究两类透镜的外部特征,定义透镜的名称。

师:其实这就是老师今天要讲的两种透镜一种能使近处的物体能成放大的像;一种能使近处的物体能成缩小的像。你们以镜片为代表,探究一下,成放大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成缩小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过程中老师分发被从中间切割成半圆的镜片) 生:成放大像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成缩小像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

师: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这里的透镜是从眼镜店中购买的普通老花和近视眼镜的玻璃镜片,并从镜片的中间切割成两片半圆形。) 2.4 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师:透镜是能透光的,同学们设想一下,一束光线通过透镜后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说明:上课前没有预想到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的内容还能记得,并应用在这里,老师并顺着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介绍光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并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从而增加了环保教育。) 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师:说出你的理由。

生:在小学的自然课上,我们用放大镜在阳光下时能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在光斑处放上火柴后能把它点燃,所以我认为是会聚。

师:这位同学肯动脑筋,结论也对,并且它的这一实验现象也进一步表明,光在传播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同学们这会儿在课堂上,不到外面去用阳光验证他的结论,但我们可以用手电筒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在纸上画出自己的猜测,并用老师提供的手电筒验证自己的猜测。) 生: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光斑变小,通过凹透镜后光斑变大。

(老师通过激光演示仪进一步验证学生得出结论的正确性,并结合实验介绍出相关知识点) 师: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作,所以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又叫发散透镜。凸透镜对光会聚的一点叫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其实就是透镜的焦点。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寻找凸透镜的焦点和测出焦距。

2.5 整理知识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透镜的特点有哪些? (说明:为节约版面,未按原文用艺术字图示) 2.6 以辨别、设计透镜等活动方式,深化和“活化”课堂内容。

师:现在我手上有两副带外框的皮眼镜,现在请一位同学拿去辨别一下,哪一副是老花眼镜,哪一副是近视眼镜?说出你的方法? 生: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用手摸,根据中间和边缘的厚薄来区分;第二种是看近处的字,根据成放大或缩小的像来区分;第三种是放在阳光下,看它对光线的作用来区分。

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好,能把我们本节课的内容正确应用了。但是我现在手上有许多粉笔灰,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眼镜让我摸一下? 生:„„

师:对于重要的光学元件一般不用手摸的方法来区分透镜的种类,所以我们主要提倡另外的两种辨别方法。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看到鱼缸中金鱼比实际的要大? 生:鱼缸和水组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里面的金鱼有放大作用,我们看到的是放大了的金鱼的像。

(由刚才的那位学生讲的凸透镜能使火柴点燃进一步拓展,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师:大家有没有外出旅游?特别是登山? 生:去过。

师:有没有见到过一种特别的警告牌与我们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是什么内容? 生:有。请不要随便丢弃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

师:为什么要这么说? 生:从前面的实验中我们知道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也相当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同时伴随能量的传递,能使火柴点燃,表明也能点燃干草等,容易引发火灾。

师:(借学生的话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除了老师刚才教你们做的一些透镜外,你们讨论一下,还能用哪些材料制作透镜? 生: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透镜。可以把透明塑料纸的四角用线吊着,把中间倒水,制作水透镜。„„

师:(对学生的想法大加赞赏和肯定)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雨过天晴时,种反季蔬菜的农民要及时将透明塑料薄膜上的积水清理掉。

生:„„

一、课程设计背景

授课内容为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将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游乐场的过山车,说明了身边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运用较多的实验器材配合概念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增加了课堂的情趣。我在处理这一节内容时,除了根据教材要求,运用“过山车模型”替代游乐场的过山车导入外,还视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采用其他的替代实验进行演示。但我认为采用教材的导入还不够,若能增加“水流星”的实验导入将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节课将成功一半。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在设计时就将“水流星”的实验增加到导入过程里了。

二、教学过程

上课时,我按照设计好的顺序,首先引导学生观看在南极附近通过慢速暴光得到的 星空照片,体会地球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过山车模型”说明了游乐场过山车的圆周运动。我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开始被激发起来,但还没有达到高潮。这时我拿出了自制的“水流星”装置问:“哪位同学上来表演水流星?”,在大家的推举下,有位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在没有任何指点的情况下表演了“水流星”。由于缺乏经验,这位同学在收回“水流星”装置时,不小心将“水流星”中的水洒了一半到地上,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他有些不好意思,有退缩的表现。这时我鼓励他要大胆表现自己,要勇于克服困难。在我的指导下,这位同学将“水流星”装置重新装满水,再次进行了表演。这次表演“水流星”中的水洒了一点点到地上,只引起同学们轻微的叹息声。接着,我将“水流星”从他的手中接过来亲自表演,并将有关方法向同学们阐述清楚。当表演即将结束时,我照着“水流星”的惯性顺势一带,“水流星”便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一滴水都没掉出来。表演获得了圆满成功,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课程内容上。接下来可想而知,整堂课上得非常活。

三、反思与评价

我对这一堂课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的是我在导入过程增设“水流星”的实验,原本是要增加一些课堂气氛,没想到课堂气氛会那么热烈。第二个想不到的是原本很枯燥的概念课会上得那么活。

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所以我们应做好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能更好地让

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快乐,领悟自然的和谐与奇妙。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小结

实验导入:

1、“大气压强”:准备一个大水槽,一个盛有高浓度品红水的烧杯,一个大试管和一个橡胶管。上课后,将烧杯中的高浓度品红水倒入大水槽的清水中,一水槽的清水倾刻时变成了通红(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开场白:我们知道水面总是水平的,风起浪涌,那是需要外力作用的,今天,我不用风吹人搅就能让水自己竖起一个水柱,而且还能控制它的上升与下降。将试管没入品红水中,使其排尽空气,然后试管口朝下提起试管,便会看到一个竖立的水柱。接着,将一个橡胶管一端封闭,开口一端伸入到试管的底部(可请学生帮忙),松开封闭端稍许,就会看到试管内的水柱下降了,下面通过向橡胶管内吹气、放气就会实现对水柱高度变化的控制。 反思:这个实验引入法,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通过橡胶管吹、放气预知到大气压的作用,可谓一石双鸟。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切不可小觑。

2、流体压强:(1)取一只纸杯,里面放入乒乓球,沿着杯口,水平方向吹去,结果乒乓球跳出了纸杯,好多学生讲,这是怎么回事?一下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籍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烧杯中装水,直立一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先问学生:拿吹风机吹玻璃管上方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有种种猜测。提醒学生仔细看,开始吹,结果有大量水雾从管中喷出,学生哗然。带着兴趣听课,自然收效显著。

3、平面镜成像:(1)演示实验器材:支架、玻璃板和俩根相同的蜡烛 老师:今天给大家给变个魔术,学生都瞪大眼睛好奇的盯着老师的动作。

我首先把俩跟蜡烛前后放在玻璃板两侧,学生从座位上明显看到玻璃板前后俩跟蜡烛。然后老师同时点燃它们,于是我用俩手同时用打火机点燃蜡烛(其实我只点燃了前面一根蜡烛,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未真的点燃),学生从前面看到俩根蜡烛都被点燃了。我说我能够只吹前面的蜡烛就让俩根蜡烛同时熄灭,同学们表示疑惑和不信。于是我轻轻吹灭前面蜡烛,同学们看到俩根蜡烛同时灭了。紧接着我再提出问题:老师还能只点前面蜡烛就能把俩根蜡烛一起点燃。学生惊叹,更集中了注意力,我用打火机只点燃了前面一根蜡烛,同学们看到俩根蜡烛同时被点燃。这时候大家踊跃讨论,有的同学提出来,后面的蜡烛老师根本就没点燃,我这时把装置转过来,大家看到后面蜡烛根本没被点燃。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我让同学们讨论,并开始分组用实验探究,最后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通过魔术表演的方式设疑,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难点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得以解决。(2)把几块大的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再放置一个红色的苹果放在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结果有多个像出现,从而引起了学生新奇的感觉。(3)拿一块平面镜放在桌面上,把一个苹果放在平面镜的前面,让学生观察这时看到了几个苹果,同学们都会说出看到了2个苹果,然后接着提问: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来吃的话,你选哪一个?同学们也都会选前面的那个苹果,继续提问:为什么?这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出后面的苹果是前面苹果的像,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后面根本没有苹果,这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解释并引出新课。这样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

4、汽化:(1)用手指蘸了些水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字,一会儿消失了,引入了蒸发。这样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设疑:医生给病人测体温之前,通常要拿着体温计作一个什么动作(向下甩一甩)?为什么?如果你生病发烧,父母会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退烧,这又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洗澡的时候不冷,刚洗完澡还没穿衣服的时候感到很冷?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

是谁“偷”走了它?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刚从冰柜里面拿出来,包装纸外面有‘粉’,而剥开之后冰棒又会冒‘烟’,再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过一会就会出‘汗’,为什么?

5、压强:(一)、(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碎一段粉笔,或用整只手去捏扁一只乒乓球,或捏开一只核桃。让学生来体验,让学生来想法,引起学生求知欲望。

(2)我们专门做了两块钉板,用两只相同的塑料袋装上同样的水,放在两块钉板上,比较最后的效果。

(3)用两个手指分别顶住铅笔的两端,比较最后的效果,然后看留在两个指头上得印记。以上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学生的积极性最高,学生真正参与了进去,最后他们有渴望学习的念头。课堂效果也较好。而第二种方式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他们觉得有趣,也有质疑,但学习的主动性并不十分强烈。总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入的情境效果越好。而第三种方式,学生时空见惯,不足不奇,不以为然,对后续的学习影响不是太大。由此,我想课堂情境的引入首先要以学生周围的事物为主,不要离得太远。其次,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学生有了质疑想探个究竟,有了想解决问题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找出法子的想法,才能很好的组织教学。

(二)、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小孩在将要破的冰面上,如何逃生来引入课题。

(三)、向学生展示人陷入松软的泥土时的情景和踩在木板上就不会下陷的情景进行对比,提出问题:为什么踩在木板中就不会下陷?

(四)、用两块和物理课本一样大的木板,一块钉上一根钉子,另一块钉上8排6列的同样的钉子,准备两个气球、一块砖,把这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用砖分别压在两个气球上。让学生观察实

验结果,这时全班学生眼睛发亮,被这个实验紧紧吸引。老师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积极思考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在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休的时候,教师顺势引入压强知识,启发学生自主寻找答案的欲望。

6、《大气压强》:(1)趣味实验引入,即在一试管中装满水,将一小试管(内部放有红纸,使现象明显)放在装满水的试管中,倒置后,发现小试管上升。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发问:小试管没有掉下来,反而上升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看看我们周围只有大气,莫不是大气起的作用?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同后,引出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大气压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好大气压强的强烈愿望。(2)准备了一个装满水的小试管和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形似的小蜡头,我把小蜡头放在试管内,小蜡头起初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我发问:如果我把试管倒立,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叽叽喳喳,各抒己见,而后都集中精力观看接下来的结果。当他们看到试管倒立后,惊奇地发现:水往下流,但小蜡头却缓缓上升。这样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很自然地引入了本科主题。(3)把易拉罐放一些热水再到出,把口用橡皮泥封口,放入冷水中,易拉罐变瘪,证明大气有压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瓶吞鸡蛋的实验,不知您考虑过没有怎样把鸡蛋从瓶中取出?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办法,将瓶子倒置,在瓶底浇热水,鸡蛋就出来了。)(4),选一个矿泉水瓶,把它的底和盖钻上一个小孔,做实验时,在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瓶盖,让塑料瓶倒立,水会从瓶盖的孔处流出,让学生仔细观察流水的现象后,接着把瓶底的小孔用手指堵住,过一小会,水不再往下流了。学生看到这种情况,大都很惊奇,充满着疑惑,此时可以趁机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刚才水通过小孔往下流,而现在却不流了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就能自己回答了。”(5)我准备了一盆水,一个杯子和一块干手帕。上课的时候我就对同学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于是我模仿电视上的魔术师,给同学们展示了杯子和手帕,并让同学摸一下,确认手帕是干的,杯子也是正常的。接下来我把手帕放进杯子里,然后把杯子口向下放入水中,水平按住杯子转了几圈。把杯子拿出来,手帕取出,让学生摸,手帕还是干得。这就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兴趣,

为什么手帕还是干得?我于是因势利导,引出了“大气压强”,这节课学生学得很起劲!

多媒体课件导入

1、摩擦力:(1)、录像:在黑暗的夜空中飞过发出耀眼光芒的流星。录像放完以后屏幕逐一显示以下两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流星会发出耀眼光芒?生A:因为流星在大气中高速运动要受到摩擦力作用,而摩擦生热使流星发光。接着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碰到的摩擦力吗?学生举出很多摩擦力,根据摩擦力产生的不同机理,由学生将摩擦力分成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不同类型。从而引入本节的课题。

2、电荷:(1)小实验加上多媒体展示。首先是小实验,一束细塑料丝,越梳越散开得厉害;用摩擦过毛皮的橡胶棒靠近细细的水流,发现水流被吸引过来,跟着橡胶棒移动。多媒体展示:用手摸到静电球后“怒发冲冠”的图片;电闪雷鸣;加油站“严禁用塑料桶盛装汽油”的标语等,让学生观察,讨论,然后引入电现象和电荷的概念,学生很有兴趣,学习也很积极。

(2)问:你知道在干燥的冬季,生活中有哪些人们平常说的摩擦带电现象吗?你如何让你身边的物体摩擦带电呢?

学生:拿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拿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 ;有的学生双手摩擦

教师:你怎么知道你摩擦过的物体带电了呢?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让塑料尺去吸引碎纸屑。孩子们很高兴 师问;为什么双手摩擦不会带电呢? 在学完结构时请同学们告诉老师答案好吗? 学生;认真读书,解答问题

小魔术导入

透镜:我利用小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在学习到凸透镜的作用时,我取出一个口径约20厘米的凸透镜,和一片树叶,故作神秘的说:我能用这块玻璃点燃树叶。同学们质疑。我用这个透镜正对太阳光,让焦点落在树叶上,很快树叶被烤焦并燃烧起来,同学们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到此让学生用小凸透镜模仿刚才的实验,用白纸代替树叶找到透镜的焦点,可发现一段时间后纸也会被烤焦,从而一入焦点、焦距和凸透镜的作用。 故事导入

1、《运动和静止》: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听说过用手抓子弹的事吗?”待学生凝神倾听后,教师便介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一个小虫在身边蠕动,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用手抓住飞行的子弹呢?你想弄明白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运动和静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可以弄明白其中道理了。

2、惯性:(1)小故事:一天,有个老学者坐公交车。车子在行驶的过程中突然来个急刹车。老学者一下子就扑到了一个人身上。 那人回过头来,白了他一眼,然后说“德性”。老学者正了正眼镜说“同志,这不是德性而是。。。。。。。。。"。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改善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2)教师脱下外衣,掸衣服上的灰尘。 问题导入

1、比热的概念时,首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烧开水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讨论很快就能得出:在同样的燃气灶下加热半壶水比一壶水先烧开(沸腾),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在燃气灶下加热同一壶水,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升的越高(在没有沸

腾前),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升高的温度有关。接下来提出如果我们加热的不是水而是其他物质,结果又会如何呢?怎样比较水和其它物质间吸收热量的多少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下研究方案,并加以实验验证,分析归纳一下有什么样的结论。 生活中的煮面条烧热水引起,同样是煮方便面,是多烧水还是少烧水节省时间,是烧半壶水还是更多的水节省时间,很简单很明了解释了吸热多少的影响因素。很多章节都会有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所以老师们都要从生活中的事情出发创设情境,不必拘泥于课本。

2、浮力:(1)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浮力大的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小到却托不起一枚铁针?”简单一句话,却可以引发学生的疑问并进一步提出问题“浮力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进一步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引发学生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2)用酒精和水的混合液里滴入了油,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看油滴的浮沉情况;接着又加入酒精,看油滴的浮沉情况。这种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激发兴趣,并会引起疑问,这样,浮力的教学相对来说,会起到更好的效果。(3)沉浮条件:把一个鸡蛋投入一杯清水,观察到鸡蛋沉入水底,然后不断向水中添加食盐并搅拌,这时鸡蛋漂浮上来,最后再向杯中加水,鸡蛋又沉入水中,鸡蛋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状态呢?如此情境使学生的探究欲望大增,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浮力>>一节时,讲漂浮悬浮 下沉时,我用了三个杯子,装有密度不同的盐水,让鸡蛋在鸡蛋在里面,处于漂浮 悬浮 下沉状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堂效果比较好.

反思物理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摘 要】本文就新课程实施使基础教育和学科教学都有了大幅度的改革,提出了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困惑,借实践中的经验经过反思摸索出自己的对策,以

抛砖引玉,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改革 困惑 对策 情感 兴趣 认知 方法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基础教育和学科教学都有了大幅度的改革,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制度、老师和学生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动手能力普遍很差,而物理学科又有其特殊性,相对其它等级科目学习更加困难,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明显下降,成绩好一些的学生觉得花在学习物理上的时间不如去学习语、数、英;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讲授新课时还略有兴趣配合听课,可完成作业和课后练习却是极其地被动,没有真正起到巩固的作用;而成绩中下等学生则存在较严重的厌学现象,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敷衍了事,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在实验时普遍学生存在着玩的思想,而不是用心地在思考、探究,致使实验器材被大量地破坏却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诸多的因素导致物理的教学质量急剧下降,这一现象如果不及时扭转,势必影响学生将来高中的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不为此困惑呢?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来新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如何改变学生厌学的情绪,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具体对策就是一手抓“情感”,一手抓“认知”。抓“情感”,就是为了提升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情感因素水平;抓“认知”主要是从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法指导入手,教给他们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以期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

一、“情感”———提升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情感因素水平

1.尊重学生,与学生拉近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

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现在有一部分初中生认为是给老师读书,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尤其是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压抑感和自卑感,不太愿意接近老师,有问题也不敢问,他们既怕老师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我平时利用下课或课外活动时间常跟学生聊天、活动,让他们帮我做一些琐碎的事情,这样就能进一步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和心理,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把我当成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聊天时还可以解决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意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实际问题,然后用物理知识向学生解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可物理,喜欢物理。通过师生之间的一起活动,能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促进他们为老师认真学习。

2.保护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有一些学生长期以来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更兼受社会不良习气和网络影响,形成一些不良思想和恶习。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无视老师,故意惹事捣乱,将会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会乱了自己的阵脚,再好的教学计划由于无法实施而变得毫无用处。遇到这些学生,我会事先与这些学生促膝交谈,让他们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理解老师的心情,支持老师的工作,尽量把自己变成他们的朋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大大减少跟他们的矛盾、冲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我从不用粗暴的批评挫伤学生的自尊,造成厌恶学习物理的心理。我会尽量做到多一份真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幽默,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比如讲“运动和静止”时,有“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中穿行……”的歌词,我就带动学生一起唱,活跃了课堂气氛,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有时我会用笑话举例,跟学生一起哈哈大笑,这样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宽容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信心源于成功。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只要是认真地、进步地作业,我都会打上“A”,给予鼓励;作业中有错的地方,我用红笔勾

出,然后一一改正,哪怕我明知他是照抄的;作业乱七八糟的,我会夹张纸条,写上“老师相信你再不会有这样的作业”。在单元考试中,适当降低难度,改卷中我会适当放宽要求,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这样能激发学生敢想、敢写,把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想法,发表出来,有时还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适当降低难度和放宽要求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 利用故事、身边的事、或者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入物理世界。比如讲“摩擦力”时,我将两只相同的不锈钢碗倒放在桌上,其中一只碗上沫了少许油,让一位力气大的男生拿起,另一只碗让一位小女生拿起,结果出乎意料,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如学习“惯性”时,取熟鸡蛋、生鸡蛋各一个,先让熟鸡蛋在桌面上旋转起来,然后用手瞬间按住外壳后再放手,发现熟鸡蛋停止转动了;再换用生鸡蛋重复实验,发现生鸡蛋还能继续旋转,这又是为什么?由此引起课堂教学悬念,让学生的学习产生欲罢而不能的效果,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尽量把难懂的、抽象的知识通过形象的生动比喻等,变得既通俗又易懂的语言。例如:在平面镜成像原理中,像和物等大,虽然这个结论是实验得出的,但许多学生会提出说:他距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我就举例说,当我班某同学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看他又高又大,当他站在对面的城墙上时,我们看他很小,是人在变化吗?同学们哈哈大笑,一下子恍然大悟,问题就解决了。在讲到“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时,我让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自己身体表演,学生坐、蹲、躺、单脚站、脱衣服、拿东西等多种变换,把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在哈哈大笑中领悟了方法。 我还组织了课外学习兴趣小组,鼓励他们多动手,课前布置他们完成一些小制作,比如简易照相机、人造喷泉、简易喷雾器、潜水艇模型、水气压计、机翼模型等,既能在课堂上应用,还能带动许多学生的兴趣,把现实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

有物理、处处是物理,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认知”———进行物理学法指导

1.重视实验,让学生知法。 “知法”即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物理现象的再现。实验是教与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和方法,奇妙的实验现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我特别重视实验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实验,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资源条件,给学生创设“课课要动手,堂堂有实验”的环境。在课堂上将部分演示实验交给学生来做,指导学生进行演示实验的操作,也可将部分演示实验验转化为学生实验,甚至可以将部分演示实验的简单器材让学生自已准备。这样能既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生动有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利用一些瓶瓶罐罐做实验,学生感觉特好奇,兴趣更浓。如在做“光的色散”时,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做实验。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矿泉水瓶和一些沙子做实 在验。 “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用、温度计测温度”等等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去做或者让学生去准备器材。只要勤动手,学生就会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

2.总结归纳,让学生守法 “守法”即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力求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比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就教会学生口诀:“一倍焦距成虚实,二倍焦距成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总是倒立的;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总是正立的。”学生理解口诀意义来轻松解决凸透镜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深化,培养学生科学复习的习惯。每一章节学习完之后,我会让学生归纳章节框架结构图 ,让学生复述本章节重要概念、理论和实验等内容。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3.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悟法 “悟法”即在传授物理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方法,掌握要领。我经常选取典型章节和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学法训练,让学生感受,信服,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指点。例如,利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物理过程→建立坐标→建立方程→解方程→讨论结果,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和应用此方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自觉按这套方法程序解决物理问题,“言传身教”,并引导他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运用这种方法,自悟此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否则,只知道甚至背诵下这种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是不会有帮助的。 中学时期,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正是求学的大好时机,可现实却不容乐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面对困惑,尽自己最大能力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推荐第9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侯爱珍

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

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推荐第10篇:九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探究调光台灯的奥秘——电阻与变阻器

【教学目标】

1. 从自身的动手实践中,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 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 在实验探究合作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实验的不足之处,交流与讨论主动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表达自我意见的能力。 【重点、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实验器材】

电流表、电阻丝、电珠、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舞台灯光”视频,在展示过程中也不断调节音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

展示调光台灯的应用,灯光的亮度同样发生了变化。

引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调光台灯为什么能够调节灯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呢?

对问题进行猜想且学生发表各种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自制调光台灯电路实验

学生根据看到的调光台灯实物,利用手边的器材,连接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电阻丝、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 学生动手实验接电路,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

实验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电路,以及如何操作使得电灯的亮度发生改变,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观察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变了什么从而使灯的亮度发生了改变。

答:灯的亮度是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在操作中我改变了电阻而实现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灯的亮度的变化。

教师提问:在操作中是如何改变电阻的? 答:用导线一端固定,导线另一端在电阻丝上滑动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 教师讲述:像这种能够通过改变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值的电学元件叫做滑动变阻器。 提问:结合刚才的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讲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演示幻灯片):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2. 认识滑动变阻器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电路中,对于灯的亮度的改变还不够多,是因为电阻线太长了不方便,如果还要进一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比较多,那么滑动变阻器该做成什么形状?

答:将电阻线密绕成螺旋状。

各组分发滑动变阻器,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试说出各个构成部件的作用。 (包括滑片、金属杆、四个接线柱、密绕的电阻丝) 介绍滑动变阻器的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符号:

C

P 结构示意图: A

B D 提问:根据对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猜测滑片顶端所标规格的含义? 答: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最大电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 滑动变阻器接法的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只能用两个接线柱。实验同样要达到调光的效果。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接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在指导、巡视的同时,将某些接法对于改变电流无效的进行全班探讨)

提问:如何接滑动变阻器才能有效地改变电流,让灯的亮度变化明显。

学生总结出“一上一下”的接法,以及两种不能改变电流的接法。滑键位于远离下接线柱的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三、为滑动变阻器编写一份说明书(包括结构及接法)

四、教学反思: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种教学理念在教授“变阻器”这个内容时,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

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电学元件,重点在于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的一步步认识。教学的手段&方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学生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下面列举教学中具有意义的几点:

1、在教学的引入中,新的物理课程却是要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所以引入的视频是一位歌星的演唱会片断,这样的引入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具有兴趣的,再联系到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的调光台灯,所以更加激发学生想了解调光台灯的原理的热情度,同时拉近了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先充分调动血色和那个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义务和责任。

2、在引导学生探究变阻器原理的实验中,教师本人给每一小组的学生准备了一块自制钉有电阻丝的木板,学生可以根据这块木板上的电阻丝自己独立思考在把电源、电灯、开关接入电路的同时,如何运用电阻丝改变灯的亮度。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电阻与长度有关,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学生能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确实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在课堂的实验探究中应该充分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教师所包办不出来的。

3、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提出两个学生能自己评价自己的问题(1)今天这堂课你最有兴趣研究的问题的是什么?(2)在今天的实验探究中你最得意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在本节课的引入以及两个实验探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能够体现善于欣赏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自己在学习中的不断进步,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列举缺点,营造一个活跃合作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性的学习,自主提高留有充足的空间,帮助学生尝试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11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提高教学质量外,还要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现象。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煮饭时冒出的“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又如:在学习“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节时,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以下有关资料:酸雨的危害的实例,大气污染的程度数据,家庭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讨论:我们常平空气污染的来源,近几年政府的努力有哪些改善措施,你将来对净化我们的大气有何建议等。随后,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形式多样的调查。形式可以是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环保部门了解情况、实验演示、实地调查测试、问卷调查等。在调查中,我会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性成果进行总结,写成报告或论文,并安排课时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此时,对正确的结论教师予以肯定,对有争议的论点加以解释。通过这样的调查探究,使学生利用自己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了解和解决一些社会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特别要注意组织好学生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教师也应在方法上加以指导,将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最后,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概括,并且迅速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时仍然要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与学生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老师就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技巧点拨,注重学生的总结和提高,使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发掘潜力,使自己的行为具有创造性。

第12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蒸发》

郭国培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落实‘双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设计流程图:

复习回顾

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理解蒸发的概念

通过三组图片,来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通过三个事例,来说明蒸发要吸热

小结本节学习的三个内容,进一步巩固

练习巩固5道基础题8道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节知识是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要吸收热量;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的原理。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蒸发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的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物理科学素养。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笔和纸

2、教师:课件(图片对比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

六、教学过程

课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诊断性评价 第一屏

1、第四章 物态化化

出示内容学生看引起注意

第二屏回顾复习:

固态和液态的转化提问:它们如何转化?在这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学生回顾,并相互交流,回顾,理解。

第三屏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提问:各是怎样的过程学生思考回顾。

第四屏小结:汽化、液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提示:说一说,记忆,理解。

※知识点过度:我们上节学习了《沸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蒸发

第五屏蒸发出示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思考 第六屏两种现象:①容器内装的酒精干了②下雨后的地面干了要求:说说为什么学生思考看看

第七屏蒸发的概念

比较沸腾和蒸发,从三方面理解,从三方面比较,学生分析、比较理解

第八屏提问引起学生思考,要求:结合自己的经验,想一想,

学生思考,知识回顾

第九屏至第十四屏对比:六幅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找出原因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观察,思考。

第十五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三点要求学生根据上面图,自己说说 学生归纳总结,相互交流 分析 归纳

第十六屏日常生活常见三个利用蒸发的例子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分析 边看边思考阅读分析

第十七屏狗对蒸发的利用 要求学生看图,思考 观察,联系生活 说说 分析

第十八屏至第二十三屏小结:

1、蒸发的概念。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蒸发要吸热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图,说说相互交流表达交流表达

第二十四屏至第二十八屏基础题5道应用创新题8道 要求学生看题说说学生阅读交流

七、教学反思

第一,较好的利用了四边互动合作讨论方式。分类活动如果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确实有难度,可喜的是,平日训练的四边互动合作讨论方式在本节课有了充分的体现,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在四边互动合作讨论过程中,各种不同认识的交流和争论,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习过程在交锋中取长补短,互相矫正。这样的讨论能使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交流中解决了很多难题,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讨论结果的正确率非常高。

第二,教师的有效提问与参与促进了互动学习。我在提问时,注意每一个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阶梯性,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讨论方向一步步独立的、顺利的完成任务;参与讨论过程中,除了帮助解决一些难题,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必要知识补充,还把一些思路、方法交给学生;在班级的课堂交流中,通过学生帮助,教师指导,实现了师生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13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谈几点感受。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事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在讲惯性知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车上竖直向上抛东西时,为什么车子在快速开动,人却站在车上不动能够接到抛出去的东西?同学们会想,是的,东西抛上去了,我们和汽车一起在快速前进,怎么还能正好接到被竖直抛出去的东西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象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上面了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都能使使学生真正了解到 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第14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教法展示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课有质量!

二、案例描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为你骄傲。)„„。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2、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

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作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土电话”),介绍“土电话”的使用,老师问:谁想上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效果不难预测。就此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这个结论(我也是这样做的)。由此联想,太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亚语;写字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3、教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查看课本提供的速度数据,比较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其次,介绍信息窗,《天坛回音壁》。本环节主要是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声学水平的赞许和敬佩,引领学生认真学习物理学,树立科学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

三、案例分析

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惟呢!

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四、案例反思

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振动的鼓面,声音立即停止,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本节教学也有不够满意之处: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演示仪”的抽气效果不太好,结论几乎是教师口说和引导出来的。可以改为其他实验方式。如:用注射器对密闭的试管抽气,听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化。

通过这节课教学实录,使笔者感觉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提高。

第15篇:物理教学案例[全文]

一、课程背景材料

2006年11月,我市教研室在新塘大敦中学进行调研活动,一节题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公开课让我印象深刻,授课班级为初三(5)班,授课为人教版2006年三月第三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摩擦力》这一节的内容,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内容多、抽象,而且学生探究时课堂秩序不易把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测出摩擦力大小,然后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接着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继续同样的演示,最后将结论说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并练习,对学生而言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就是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学生分组实验,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将传统上法中老师的演示做出来,并获得结论,然而,我以前听过的以这节为内容的课却事与愿违,探究在一片嘈杂声中结束,很少学生有结论,不少学生茫茫然一节课。究其原因,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背景,试想,科学家在没有认识到这个结论之前,经过了多少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要学生一节课有结论,太难;其次为了学生探究的活动的正常进行,老师应该事先设计合理有趣情境,让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与大致做法;最后是老师应该考虑安排课堂的进程,不能由学生天马行空。基于这样的想法,该老师在设计教案时,以与探究紧密联系的实验和问题引导课堂,效果很好。

二、教学片断

上课时,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演示两个实验

实验(1):将长木板一端抬高30厘米左右,形成斜面,如图1,将火柴盒及长木块同时放在其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火柴和木块都不下滑)。 师:木块和火柴受到摩擦力没有?生:受到摩擦力。 师:朝哪个方向? 生:沿斜面向上。

实验(2):将长木板抬高到40厘米左右,将同样的火柴盒和长木块同时平放在斜面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这时火柴盒下滑,木块不下滑)。 师:木块和火柴它们受不受摩擦力?

生:争论,多数同学说受摩擦力,少数同学说火柴盒不受摩擦力,原因是火柴盒下滑了。 师:建议学生让橡皮从他手臂上滑下,体会感觉。 师:为什么火柴盒有时不下滑,有时下滑? 生:火柴盒倾斜大,压长木板轻一些。 师:为什么有的下滑,有的不下滑?

生:互相讨论,有的同学说火柴盒受摩擦力小。

然后将木块侧放(面积减少),观察(还是不下滑);火柴盒侧放,观察(不下滑了) 师:木块和火柴它们受不受摩擦力? 生:受到摩擦力。

师:为什么火柴盒平放下滑,侧放不下滑? 生:互相讨论。有学生提出要看一看实验器材。 师:你觉得这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气氛热烈,大致的几种结果是:

①、接触面的大小;②、物体的运动速度; ③、压力大小;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⑤物重的大小;

接下来,老师成了旁观者和导师,学生开始为了验证自己猜想而进行实验操作,秩序井然。最终虽然由于时间紧凑,没有将在设计中的巩固练习完成,但大部分学生从自己的操作中知道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且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意犹未尽。

[1] [2] 下一页

三、反思与评价

这一堂课的导入有两个非常巧妙的地方,第一个是巧设实验情景,冥冥之中将探究的目标,探究的操作过程告诉了学生,学生变得“心中有数”。如:让学生把橡皮从手臂上滑下——感受摩擦力,火柴盒与木块比较——压力不同,平放与侧放比较——接触面积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控制变量法潜移默化掌握,成就感油然而生,第二是巧设问题情景,循循善诱,扫清学生实验探究中的困惑,老师没给结论,都是学生讨论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关于木块与火柴盒静止在倾斜的长木板受不受摩擦力,关于火柴盒平面与侧面的差别。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验,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中的意义,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必须首先要创设有利于课堂的情境,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从本次公开课的导入所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创设实验情境、问题情景的重要性。

1、实验情境的创设要围绕以下两点原则: (1)、身边的课程资源是创设实验情境的源泉

学生最熟悉的现象莫过于身边的物理,对身边的物理现象感兴趣,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的经验,这样创设出来的实验情境才有亲切感,才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木块、长木板、火柴盒等器材容易找,将木板抬高、将火柴盒平放与侧放等容易操作。

(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

由于各个学校条件有不同,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在选择实验器材的时候应依据教材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灵活变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巧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验,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抓住如下几个要素: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情景

由于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设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活动找到一条最佳的入题“路径”。

(2)问题情境应与“焦点问题”相配合

焦点问题就是所研究的事物或对象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焦点问题就等于确定了探究活动的主攻方向,便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被研究的问题上。因为问题情境是为“焦点问题”服务的,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与“焦点问题”相脱节,不能把问题作 “花”作“难”,应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长木板抬高30厘米与抬高40厘米时,火柴盒由静止到运动,老师问:为什么火柴盒有时不下滑,有时下滑?为什么有的下滑,有的不下滑?接着将火柴盒侧放又问:为什么火柴盒平放下滑,侧放不下滑?每个问题都是探究时操作的关键。

(3)问题情境应为“焦点问题”而铺垫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能让教师更好地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等情况,设置一些子问题,为学生“铺垫”好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焦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焦点问题的目的。如:开始就问,木块和火柴受到摩擦力没有?在概念的基础上体会。

(4)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体现师生共同参与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即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考虑将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与学生一道共同参与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引起共鸣,产生良好的“入题”效果。如:少数同学说火柴盒不受摩擦力,原因是火柴盒下滑了,老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建议学生让橡皮从他手臂上滑下,体会感觉。

(5)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快乐,领悟自然的和谐与奇妙。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研究还是起步阶段,没有谁是绝对的权威,我们都有机会,只要认真去思考,大胆去探索,紧密围绕学生的学开展工作,一定会有收获,教育的路绝不止一

第16篇:物理案例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

为了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为以后的教师生涯做准备,我在大学期间做了几份物理家教。在我做第一份家教时,我虽然备课很认真,准备的也很充分,学生貌似也听进去了,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好,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下面我将回忆我给学生上过的一节课,并在这里记叙下来,供教学反思之用。

一、我的案例

我在给我的第一个学生讲授《浮力》这节课时,我考虑到这节课知识点很多,练习题也相对较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解题上,在课的一开始,以我为主体,我讲述了什么是浮力(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的 压力差。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我问学生懂了吗,他说懂了,于是我就继续讲下个知识点了,即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我又问他懂了吗,他又肯定的说懂了,所以在讲完了知识点之后,我就给他做练习题,但是做练习题的效果却十分不理想,他做题的正确率非常非常低,我发现他之所以做错题,是因为他只是像所有的物理初学者一样,只是记住了概念、公式,而没有真正做到理解公式和真正去运用这个公式,这就是问题所在。

那教师要怎么样教授学生才能让学生避免进入这个窘境呢?通过自身反思,结合物理这个学科的特点,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让物理教学生活化。

二、传统物理教学的弊端

物理是一门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物理教学是为生活服务,同样,生活素材也可以为物理教学服务,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由于过分偏重理论教学,从而忽视了物理实验教学,忽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使初学者很容易搞不明白物理究竟是什么,从而在一开始就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产生非常不利于后续的学习。

学生缺乏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识,也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在生活中容易迷信权威,缺乏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三、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在物理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就必须注重开发发与利用生活与社会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有必要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更多的涉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事例等生活素材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进行研究。学生的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学生的生活实际都可以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为物理教学、学生发展、课标落实服务,起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利用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素材,让生活为物理教学服务,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让学生从中轻松的获取物理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体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四、让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做法 1、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接触到大量的生活物品,学生对这些物品的特征、属性、用途等都有着很详细的了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优化中选用物品时,可以选用学生有着深刻体验的这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物品,用来演示相关的实验或者改进教材上的一些实验。

2、运用学生生话中熟悉的事例

学生在生活中总在不断的经历着或者感受着各种各样的事例,学生对这些事例不但熟悉,可能还有着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感受,有着自己的理解,将教学中一些学生难理解的概念或者问题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相关的类比,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的学习。

3、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

选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相关现象,来引入新课,能让学生迅速认识到要学习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或者作为问题的素材、背景等让学生在进行相关的分析中提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用生活物品演示实验,增强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对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是物理学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唯一标准。结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意志不稳定等特点,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相关实验为基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让学生获得真知。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环境或身边材料、物品或器具等资源可以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包括“演示实验”、“课堂小实验”、“边学边实验”或“趣味物理实验”等演示实验,将要研究的一些问题的现象重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引导学生通察的同时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正确的建立概念或者认识一些物理规律。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演示实验时,选择教材上编写时设计的演示器材或者实验室的已有器材时,对学生来说总是“意料之中”的,总少了一份“惊奇”。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生活中,身边的一些物品来进行相关的演示实验,不但能起到书本上演示实验的效果,更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演示实验起到优化的效果。

5、作业、练习布置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物理学就是要应用到将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知识点、为了考试而做题,以致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布置作业时可以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有一个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密度及其应用后,结合该校地处农村的特点,他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问题:农民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今配制2L盐水,称得质量2.4Kg,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若不合要求,是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然用到混合物质的密度知识,在知识的迁移过程里,无形中培养了能力。

第17篇:物理教学优秀案例

陈文峰

所教科目:物理

*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让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星火教育长安校区理综科组组长,对高中物理有独特的教学方法;

*提倡高效的学习、轻松的学习、快乐的学习,让学生自我体会学习中的乐趣; *天道酬勤,相信,努力会成功,和学生一起努力.

学生案例模板:

教师姓名:陈文峰

所属科组:物理

学生姓名:邓榟强(东莞中学高二年级)

学生刚进来时候的情况

学习习惯:没有预习及自我发现总结的习惯;不注重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注意细节,看题不够细心,做题习惯不是很好。

性格:比较内向不爱沟通,开导学生要多跟家长及周围的同学多聊天;学习比较主动,但比较粗心大意。

兴趣:比较爱学习,思考问题

成绩:高二物理60多分

进来一段时间后的变化

思想心态:作为高二的的学生,我一直强调书本和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学生也逐渐认识了到书本和预习的重要性,能主动的从书本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性格:认识到了粗心大意带来的后果,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在易出错的地方会加倍留心, 成绩:学习了一个月成绩能达到75分左右。

成绩提高情况:最近的周考月考分数都在75分左右。对物理有了更大的兴趣,除了学习会多看一些有关物理的课外知识。

学生感言:

短暂的时间感觉做题轻松了挺多。

家长感言:

星火的老师很负责,孩子的成绩在进步。

第18篇: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篇1:>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对话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观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篇2: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对摩擦现象, 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篇3: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一、分析归纳中学物理实验设计思想的基本要求

要进行中学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疑难的研究,首先要善于分析、归纳这些实验的设计思想,找出实验中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其解决的方法。有可能的话,还可探究设计者完成这些实验的可 能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不仅要分析整个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而且还特别要注意分析实验中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的设计思想。设计思想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思维的结果。因此,分析设计思想首先要分析、判断设计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评价设计思想的优缺点,进而为评价物理实验实施方案的优缺点提供有实际意义的根据。

【实验教学案例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演示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因此,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实验一定要作好。其作法,一般是采用拆开原电池法。如图4.l所示只是其中之一种方法。

研究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

为什么要拆开原电池呢?拆开原电池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样作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在接受这个实验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孔夫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要了解一个人应该这样,要了解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也应该首先从外表上观察它怎么做、起什么作用,然后分析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后检查它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内容、效果与原理是否一致。

大家都很清楚,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实验需要使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当外电路电阻变化时,(1)内、外电压之和为一常数,(2)内、外电压有明显的变化(具体实验中要使其变化幅度尽可能大些)。

为满足以上两个要求中的第(1)个实验要求应作到:①电源的电动势较稳定;②电池的极化现象要小——电流不能太大,所以内阻不能太小;③测内电压用的探针的极化电动势要小——选合适的材料做探针;为满足第(2)个实验要求应作到:④需加大电池内阻,内阻与外阻的大小关系恰当;⑤演示电表的量程及内阻恰当。这里,增大电源(电池)内电阻是实验方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一实验疑难所在。

测定凸透镜焦距实验

一般情况下,增大电源内阻有两种常用的方法:①在两个内阻很小的电源中串一个电阻,作为模拟电源内电阻,以此来增大内阻;②拆开原电池,控制电池内离子通道,如减小其截面积、增大其长度,以此来增大内阻。图4.l所示的是一个拆开的原电池,在两个半电池之间用盐桥连接以增大内电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实验教学案例2】几何光学实验演示

在几何光学实验中,关键的问题是光路的显示。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光盘(白屏)的漫反射原理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也可以用烟箱中烟尘微粒对光的散射原理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还可以用混入少量的悬浊质的水箱中悬浊质微粒对光的散射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利于抓住实验关键和自制实验装置。其中,用混入少量的悬浊质的水箱中悬浊质微粒对光的散射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疑难是,制作水箱的箱壁的材料、水中悬浊质及其浓度的选择。它们应该满足,箱壁的透过率高,悬浊质对所用光源发出的光的散射较强。用氦氖激光器光源时,由于它发出的激光是波长为632.8nm的红光,所以,制作水箱的箱壁是无色平板薄玻璃,水中滴入少量的淡茶水。也有在水箱中装硫酸铜水溶液的,但是效果不如悬浊液。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第19篇:物理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杨树岭中学

杨景瑞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不仅属于《机械与人》章节的重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八年级(初二)物理学习的集大成章节。其内容包含本章节机械功能特点、功、功率等相关知识,还囊括了多种受力分析、判断和物体运动、平衡等众多知识。可以这样说,本节内容基本上把一本书大部分知识都融汇交织于此。因此不仅是一堂新课,而且还是一堂涵盖面非常广的总结课,当然也是一堂很具有难度的挑战课。

2、本节课不仅学习新的物理概念“机械效率”,能够对于机械效率进行分析和计算,而且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真正的理解”效率”的切实意义,能够在生产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人文和科学的高度结合。

3、本节内容基本上可以认为是8年级物理学习一年以来的收关之课,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把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提升一定的层次和高度。

4、本节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上,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验让学生真切的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考验学生的实验探究,创造性、归纳总结、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通过一年以来的学习,同学们储备了一定量的物理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和具有一定的实验、实践方法和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当主意少数同学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少一些高难度的理论分析和复杂的多步骤计算,尽量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和形象化,让学生通过生活来理解知识,同时利用知识来解释、指导生产、生活。

2、适当的梯度和坡度,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同学,让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学习和思考,有收获。

3、让学习走向生活,给学生预留一定的不同难度的课后实践探究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升知识和能力的高度。

5、根据本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两个教学时进行。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理解机械效率,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达到对机械效率的切实理解,掌握实验探究各种机械效率的方法,为下一节实践探究各种机械效率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践探究课,同学们应用上节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及要求探究不同机械在多种情况之下的机械效率,并且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机械效率的认识理解,同时能够利用所掌握和发现的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来源、联系等关系。

②掌握机械效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③掌握通过实验、实践探究、测量和分析计算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采集数据和分析,初步形象的理解机械效率,然后能够在理论分析的层次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机械效率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活和生产。

3、情感和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究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四、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机械效率,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

难点:对机械效率深入分析,掌握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能够区分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意识。掌握实验探究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设备和教辅工具

多媒体投影仪、滑轮、细线、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钩码等

六、设计思想

本堂课应该有以下几点突出表现:

1、教师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巧妙和高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知识的灌输者,甚至教师要学会装“不懂”让学生教老师,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2、实验、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首先由生活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然后上升到高层次的理论分析,最后又回归到生产生活中。切实的体现物理科技知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3、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教师能够切实的掌握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把握程度,能够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及内容。

4、巧妙铺垫,预留学习内容,为下节实验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教学流程

1、学生课前预习

2、课堂用简明、形象的问题引入新课题

4、小习题训练,检查知识掌握程度

5、对机械效率深层次、高度的理论分析,掌握测量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6、安排课后作业,以及下节学习内容

7、总结

八、教学详细环节以及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简单的知识构建

1、让学生选择搬运砖块的方式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抽点学生回答,让其说明理由

2、分析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克服其他阻碍因素所做的功

总功: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示例,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分析运送砖头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际使用机械的时候,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不得不做额外功。

3、引导分析机械效率

分析引入原因

①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②表达式:

③说明::数值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意义和作用:评估机械的性能,效率。

学生活动:翻看书本,找出答案回答。并且对知识点加强记忆。

(二)实验探究,切实体验实际,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向提问如何进行实验体验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机械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和回答,教师引导

2、学生分组实验,采集数据,分析计算,并且把各组数据公布于黑板之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行评估。

后来改为观看我所做的实验视频

(三)课本例题分析处理,明确规范解题格式、方法和要求。

学生活动:抽点学生分析题目,讲解思路。强化解题格式。

(四)深层次的分析理解机械效率

1、公式的变形应用,配置一道小型的练习题。 练习

1、已知某工地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要把质量为200千克的砖块提升10米,则滑轮组自由端拉力应该做多少功?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练习,记忆强化。

2、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关系

学生活动:讨论效率大越大,则说明机械所做的有用功越多?

机械效率大小跟所做的各种功大小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只说明有用功在总功当中的比例、份额。当控制变量时,讨论相互之间大小关系。

3、讨论思考:机械效率的范围

机械效率小于1,所以各种机械可以按照我们需求省力或者省距离,但是绝对不省功。

4、讨论思考: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能否说机械效率越大,则功率越大,或者说功率越大,效率越大?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机械的性能

5讨论回答: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当有用功一定时,尽量减少额外功(减小总功)提升相同质量的砖头一定高度

当额外功一定时,尽量增加有用功 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尽量增加重物质量,好比打的包车,尽量多座人

当总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电动机提升重物时,尽量减少附载物

6实际操作中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减小摩擦,给滑轮组添加润滑油等

减少、减轻附载物

组合机械越多,效率越低!

(五)、观看实际生产生活中机械的使用,掌握选择机械的方法

(六)、简单习题训练,检测知识掌握程度。

①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C.机械效率越大,功率也越大 D.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②为了提高机械效率,下列各种措施中有效地是( ) A.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B.总共一定,增大额外功

C.有用功一定,减小额外功 D.额外功一定,减小总功

③甲乙两台机器,甲的机械效率是85%,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 ) A.相等的时间内,甲机器所做的功多 B.做同样多的功,甲机器花的时间少

C.甲机器比乙机器省力 D.上述说法都不对 ④一滑轮组,不记绳重和摩擦,用它来提升一重为G的货物时,其机械效率为80%。若用该滑轮组来提升一重为2G的货物时,其机械效率( )

A.大于80% B.等于80% C.小于80% D.无法确定

(七)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引导如何对待生活学习。多,快、好、省。

(八)安排下节教学内容,安排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

1.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1000 N的物体提高2 m,所用的力是550 N,则有用功为_____J,总功为_____J,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动滑轮的重力_____N(不计绳重及摩擦)

2.如图1所示,用此装置拉一重为100 N的重物,使其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所需拉力为8 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N。实际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欲使物体以0.6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前进,那么实际拉力为_____N,拉力在 5 s内做的功为_____J。

3.用500 N的力拉着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移动8 m时,可将滑轮组悬挂的重为1500 N的物体匀速提高2 m,则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是[ ]

A.25% B.75% C.15% D.85%

4.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了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用滑轮匀速提升360 N的物体,假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考虑既省力又方便,问:此滑轮组应由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组成?实际拉绳的力多大?

十、板书设计: 机械效率

1、有用功:

2、额外功:

3、总功:

4、机械效率: ①定义: ②表达式:

十一、课后总结反思:

第20篇:物理教学设计

浅谈在“杜郎口教学模式”下应如何

编写物理教学设计

南华县一街中学

杨显华

摘要: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备课”。当前,“杜郎口教学模式”成为乡镇中学效仿的对象,那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学应怎样设计?笔者认为它应该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认真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开发、利用整合教学资源,以“预习、展示和反馈”三大板块为建构,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策划活动。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展示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某阶段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识结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实际上,所谓教学设计,也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和“学生如何学”进行的规划。

在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少用到“教学设计”这样的概念,实际在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更多的是指教师的

1 课堂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我们更习惯称之为的“备课”活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备课往往只是教师的单方面的准备工作,仅仅凭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教师经验和主观意愿来制定教学方案,往往会忽略了“设计”的含义。目前尽管对教学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我认为“设计”二字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中已有了很好的回答。通过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我认为教学设计应当是以系统方法和设计观为指导,探索解决教学的有效方案,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应当是以关于“教”和“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它综合考虑教学理论和学习的心理,其目的是从学生的有效学习出发。设计教学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应能适应不同的对象,每一个设计都应当是创造性的劳动。

一、什么是物理教学设计呢?

物理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物理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事先对教学活动进行各种规划、安排和策划的过程,通常指的是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在“杜郎口教学模式”下做出一份课堂设计,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学习课程标准

2 国家的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开展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课程的基础,体现着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因而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设计的直接依据,必须认真学习。

2、分析与研究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分析和研究教材是对每个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分析研究教材首先要从整体上去了解教材的体系和结构,也就是教材章节的安排顺序和各章节重点知识。其次是要深入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以便做到透彻的理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1)教材各章节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定律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学生不理解或疑难的地方。

(2)在启发学生动脑或动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可能是什么?

(3)分析教材对科学探究是如何安排的?如何设计的?学生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应如何开展活动?可能会遇

3 到什么困难?

(4)教材中的哪些演示实验可以放手给学生去做?哪些还要求教师演示?演示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

(5)教材中的图表,插图应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如何做出点评?

3、认真查阅教学资源

在“杜郎口教学”模式下,教材早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必须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物理教学设计之中,这样才可以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供保证,在物理教学中,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途径比较多,我认为主要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1)文字资源的利用,如利用各种科技期刊,各种图书报纸。

(2)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如利用幻灯片、投影片、教学挂图、视听光盘、电脑下载资料等。

(3)开发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等。

每节课前,在做教学设计之时,教师都要阅读一些资料,找出与课堂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知识和相关知识的拓展内容。以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如何对物理教学进行设计

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模式体系中,教学过程实行的是三模块,即:预习、展示和反馈。课堂教学分别为: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我认为不管是哪种教学组织形式,身为教师都必须熟悉课标、钻研教材、查阅资料,同时各种课程组织形式都应当具备相应的教学设计,下面谈一谈我对预习课和展示课的一些设计方法:

1、预习课的设计:

(1)学生首先浏览教材,找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的是教师先提示给学生学习目标,有的是由学生自己学习归纳的学习目标,最后师生共同确定重点目标。

(2)学生根据手中的预习提纲,也就是学习目标,阅读教材、翻阅资料、交流认识。

(3)教师根据目标把本节课的知识分配到学习小组,各组合作准备实验,准备展示的知识,准备问题。

2、展示课设计

(1)学生根据交流预习课中的学习内容或做题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确定出本节课的目标。

(2)教师根据订出的学习目标把任务分配到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各组进行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5 (3)学生以组为单位上黑板展示或进行讲解,教师要注意学生讲解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不时地加以引导或点评。

(4)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不时地穿插于各组之间,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加以引导。

(5)做一定量的测评题,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一个“动”字,评价一节课的的标准不是看教师讲解得如何精妙,而是看学生参与率的高低,学生是否参与动手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应在“动”字上多下功夫,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也将能够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解密杜郎口《让学生动起来》,崔其升主编,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2、《物理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周小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物理教学设计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