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活板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22 07:48:13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活板》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活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教学重点:疏通全文 教学难点:

1、课文第二段的分析。

2、本文的写作手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本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者作品

1、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2、作品简介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 1 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四、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和(huò) 炀(yáng) 更(gēng)互 燔(fán)土 讫(qì) 予群众(zòng)

2、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播放《活板》音频)。

3、自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4、翻译课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自己翻译,并释疑解难)

5、概括段落大意

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②为第二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看书,完成学习任务,时间5分钟) 讨论后明确:

第一段:介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

第二段:具体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第一层: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

第二层: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 第三层: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 第四层:活版的印刷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

6、归纳全文内容

请同学们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来归纳全文的内容。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文章重点介绍了由毕昇发明的活版的制作和使用流程及显著效果。

五、合作探究:

本文着重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明确:全文采用了时间顺序;主体部分采用了程序顺序:刻字——排版——印刷——拆版。

六、课堂复习整理(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三。

2、熟读课文第二段,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基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重点分析课文第二段以及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二、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吗?

三、研读文本、讨论交流:

1、为什么要先介绍“雕板印刷”?

讨论后明确:既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作铺垫。

2、找出制作活板过程中的动词。

3、怎样用活板印刷?

讨论后明确:制字——设板——排字——炀板——平字——印刷

4、有重复的字怎么办?

讨论后明确: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5、如何贮字?

讨论后明确: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6、有生僻字怎么办?

讨论后明确: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7、为什么用胶泥做原料?

讨论后明确:一是刻起来方便;二是胶泥经火烧后变得坚固,可多次使用;三是拆板方便。(不用木料原因(1)木头遇水容易变形(2)容易和药物粘连)

8、尾段有何作用?

讨论后明确:结构上:与上文“庆历„„又为活板”照应;内容上:更加突出毕昇创造活版印刷的真实性,令人可信。

四、释疑探究:

1、提问:写好说明文的关键是什么? 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

2、思考: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说说活板的“活”体现在哪里? 明确: 对象:活板 特征:活

体现:刻字是活的;排板是活的;印刷方法是活的;字印数目是活的;做法是活的;拆

3 版是活的。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快速浏览,试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明确:

①举例子: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之内有重复者。

②列数字:数百千本,二十余印„„

③作比较:A.“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殊不沾污”,通过比较指出木料的缺点“沾水则高下不平”,明确了不用木料而是用胶泥的原因。B.“若止印三二本„„则极为神速”,这句话是针对雕版而言,准确说明了活板“印速快”的优点。

④打比方:“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们对胶泥字模的形状、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准确形象。

五、拓展延伸:

除了四大发明,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发明居世界首位?

示例: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八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纸币;公元九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扑克牌„„

六、课堂总结:

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七、课堂整理复习(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八、课后练习:

1、假如你是博物馆活字印刷展厅的讲解员,你最想为参观者介绍“活板”的哪一个特点,会怎样介绍呢?请写150字左右的小文章。

2、完成课后练习及《伴你学》同步练习。

推荐第2篇:《活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活板的制作过程及“活”的特点。(重点)

2、了解说明顺序。(难点)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外国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

(2)今天,我们幸学习《活板》一文,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作者作品简介。

3、指出下列一词多义字的意义和用法。

(1)唐人尚未盛为之;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3)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4)不以木为之者;

(5)每字为一印; 未未简易;

(6)其印未予群从所得;

(7)满铁范为一板;

(8)极为神速

(9)不以木为之者;

(10)唐人尚未盛为之;

(11)更互用之;

(12)旋刻之

(13)火烧令坚;

(14)持就火炀之;

(15)用讫再火令药熔?

(16)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7)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18)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19)其法:用胶泥刻字。

推荐第3篇:活板

《活板》学教案

主备人:刘素艳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文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及其效能;3.理清课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4.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介绍毕昇和他的活板印刷术,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2.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文词语 3.疏通文意。 学习过程:

一、1.2.

3.作者简介。你了解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史吗?把你了解到的情况写下来,课上交流。 预习导学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沈括,北宋科学家、文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祐八年(1063)进士。曾任扬州司理参军、提举司天监、翰林学士等职,参与王安石变法。元丰五年(1082)遭打击排斥被贬为均州团练副使。晚年隐居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平生博学善文。所著《梦溪笔谈》不仅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也是一部重要的笔记文学著作。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方面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

4.朗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毕昇( ) 薄( )如钱唇( ) 蜡和纸灰( ) ....持就火炀之( )

字平如砥( ) 更互用之( ) ...瞬息可成( ) 以纸贴之( ) 每韵( ) ...木格贮之( )

与药相粘( ) 不若燔土( ) ...予( ) 群从( )

旋刻之( ) ..

二、学习研讨 1.导入

2.检查交流预习导学

3.朗读课文(可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出朗读最好的小组) 4.对照注释翻译课文,用圈点勾画法疏通词句,做到能口译全文。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⑴板: ⑵盛为之

⑶ 已后: ...⑷布衣: ⑸又为活板 ⑹ 火烧令坚 ..⑺和:(huò)

⑻持就火炀之 ⑼极为神速 ..⑽第二已具 ⑾ 更互用之 ⑿ 瞬息可就 .....⒀以纸帖之 ⒁ 每韵为一帖 ⒂ 奇字 ....⒃旋刻之 ⒄ 用讫再火令药熔 ⒅从 ..5.学生展示自己的翻译成果。 6.师生留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2.能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明确活版的工作程序,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3.学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点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按自然段说明,课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活版印刷的工作程序。

3.在介绍完活版的制作方法后,作者还介绍了活版的特点。你觉得活版的特点可以用文中的那个词语来概括?

4.提高活版印刷功效的具体方法有两条,请你用原文中的两句话回答。

5.活版在印刷时有哪些事项应该注意?

6.那些活字的最终下落是什么?

二、学习研讨 1.检查导入 2.交流预习导学 3.研讨重点,合作探究

(1)在介绍完活版的制作方法后,作者还介绍了活版的特点。你觉得活版的特点可以用文中的那个词语来概括?

(2)提高活版印刷功效的具体方法有两条,请你用原文中的两句话回答。

(3)活版在印刷时有哪些事项应该注意?

(4)那些活字的最终下落是什么?

(5)文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4.师生留白。

三、拓展延伸。

【甲】 宋朝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胶泥作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印书时,就把一个个活字块,按照书稿的次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乙】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上;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再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点拨】甲文和乙文表现的是同一内容,但各有侧重。甲文重在介绍书籍的演变因而介绍得比较概括,乙文重在介绍活字印刷的工序,因而说明得具体而详细。

【精练】1.甲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厚”字的意思_______;乙文划线的句子中的“薄”字的意思是_______。

2.乙文中哪些句子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了甲文中说的“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在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这个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_______词,意为_______;甲文说“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_______词,读_______。

4.甲文和乙文为了说明活字印刷“活”的特征,都用了适当的说明方法,甲文主要用的是_______;乙文则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等方法。

5.选出加着重的字的词性相同的一项( )

A、每字为一印 若止印三二本 ..

B、火烧令坚

再火令药熔 ..

C、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

D、木格贮之

以手拂之 ..

6.从乙文中找出同义词和反义词各一组。

同义词:

反义词:

7.乙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甲文概括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意义的一句话是_______

,甲文中概括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一句话是_______ 。

推荐第4篇:活板 教案

活板

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二、能正确翻译课文。

三、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四、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3、说明对象的特点,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4、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难点: 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点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

三、释题并简介作者

这篇课文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它是有关活字印刷术的最早、最相近的记载。活板,就是活字版。板,同“版。

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学、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代表作有《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其中以大量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详细地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本报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四、自主学习:

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解决。

2、给加点字注音。

毕昇( ) 以松脂和纸灰之类( ) 持就火炀之 ( ) 以纸帖之( ) 更互用之( ) 燔土( ) 用讫( ) 以手拂之( ) 予群从( )

3、解释加点词语

盛为之 布衣毕昇 薄如钱唇 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持就火炀之 字平如砥 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

第二板已具 素无备者 旋刻之 用讫

极为神速 不若燔土 殊不沾污 予群从

五、合作探究:

1、辨析词义 (见PPT)

2、翻译句子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2、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3、持就火炀之。

4、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5、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6、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7、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8、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六、课堂检测(见PPT)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2、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正确停顿。

三、自主学习:

1、雕版印刷术早在什么时候就已出现?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最后大规模应用在什么时候?

讨论明确:从“唐人尚未盛为之”一句可知,雕版印刷术早在唐朝时就出现了。从“五代时始印五经”的“始”字可知五代是雕版印刷术开始推广应用的时间。从“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中的“皆”字可知,应用的广泛;“已后”点明普遍应用的时间。

2、第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讨论明确:说明活板印刷发明之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历史。

3、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雕板印刷术发明的历史? 讨论明确: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作铺垫。

4、“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待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突出毕昇的身份?

讨论明确:交待了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身份。“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5、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根据课文内容具体说出制版的程序。讨论明确: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印刷工作程序顺序即制版→ 印刷→ 拆版的顺序来说明的。制版是按制字、设板、排字、炀板、平字的顺序说明的。

6、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打比方,如“薄如钱唇”,“字平如砥”;作比较,如将用木头刻字与用胶泥刻字进行比较;举例子,“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列数字,如“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每字有二十余印”

7、作者将用木头刻字与用胶泥刻字进行比较,突出胶泥刻字的优点,请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胶泥刻字的优点。

讨论明确:沾水不变形,容易拆版,不被弄脏。

8、课文最后一段交待活板的下落,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这一段交待活版的下落。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至今”

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活版的毕昇所创制时确凿无疑的。“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的收存。

四、合作探究

1、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紧扣什么特征来说明的?“活”体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明确:作者介绍活版印刷术紧扣“活”的特征来说明的。这个“活”字体现在活版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如“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字皆有数印”,字印的数目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做法是活的;用讫拆版,便于下次重行排版印刷,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字的活用,体现了活版的灵活性。

2、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讨论明确: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唐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到了宋代有了高度发展。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这是我国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后来,流传到亚洲和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五、课堂检测(见PPt)

六、反馈评价

七、作业布置:课后题

1、2

推荐第5篇:活板课堂实录

活 板

一、本单元是初中阶段的第三个说明文单元,《活板》是第三篇文言文说明文(《黄鹤楼》、《于园》)。前两个说明文单元和《苏州园林》都是事物说明文,而本单元是学生初步接触事理说明文,但《活板》体现的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可姑且把它当成一篇事物说明文来处理。 课标及中考内容中把文言文的考查定位在以下四点: 1、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2、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所以疏通文意是学习本篇文言文的首要任务。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4、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本课作者及《梦溪笔谈》虽不是中考范畴,但却是本阶段乃至本册书中的重点,应让学生重点掌握。

另外,课标中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点要求在本文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教学时也应予以关注。

二、基本教学思路:

本文文字比较浅显,无论是住宿班学生还是平行班的学生,结合文下注释,大体都可读懂。因此,翻译文章应以学生的自学、讨论为主,共同问题可在课上解决,老师可辅导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单音节词的翻译方法。

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加以归纳,并通过朗读、复述、讨论,对文章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再利用重点的讲解、发言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点、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2、学习文章用准确、朴实、简洁的语言,抓住活字印刷术“活”的特点,运用程序顺序进行说明的特色,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本文比较浅显,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领悟,再经过小组合作探讨疏通文意,教师作适当点拔。

2、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出活版的制作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文化、热爱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掌握全文重点语句的翻译。 掌握按制作程序进行说明的顺序。

2、难点:

理解活字印刷术“活”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介绍沈括和《梦溪笔谈》,介绍毕升和印刷术

2、疏通文意。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你能说出中华民族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吗?

导语: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板印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为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其中,活板印刷是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的,它节省了印刷材料,提高了印刷功效,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文章——《活板》。

二、简介作者和《梦溪笔谈》(提前预习完成)

1、走进沈括:

沈括,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他博学多才,成就卓著。他是王安石变法集团的重要成员,积极支持新法的推行。新法失败,他受到保守派的排斥和打击。晚年定居润州梦溪园,他潜心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一部闻名中外的综合性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被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活板》就是其中一篇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文章。

2、关于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不管现代印刷技术如何先进,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印刷术发展很早,在北宋以前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毕升生活在雕版印刷全盛时期的宋朝。雕版印刷就是仿照印章和石刻的办法,选用硬质木料锯成大小一般的木板,在上面刻制字画,再印刷出书。毕升看到这种方法费工费料,又不好更正错字或错句,于是他开始印刷术的研究。他在总结前人和当时雕版印刷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用胶泥做成一些规格一致的小方块毛坯,刻上阳文反手单字,然后用火烧硬,成为单个胶泥活字。这样把刻板改为活字。衽排版印刷,错了可以调换;书印好后,字还可以再用。这比雕版印刷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快印刷速度,提高印刷质量。这种方法很快传遍世界,使印刷技术发生了巨大变革。

现在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来源开毕升。毕升不愧为活字印刷之父。

三、听录音朗读全文,要求同学参照注释,注意字音。

毕昇( ) 薄( )如钱唇 松脂( ) 和( )纸灰

火炀( ) 药稍熔( ) 如砥( ) 更互( ) 每韵( ) 燔土( ) 木格贮( ) 用讫( ) 殊不沾( )污 予( )

四、学习课文第1段。

(一)指名朗读第1段,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翻译,画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如小组仍解决不了的,班内解决。教师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子: a) 板,刻板、雕板,这里义为“用雕板”;

b) 尚,还;盛,广泛的,大规模的;为,动词,做,使用;之,代词,指“板印书籍”这种方法,

c) 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d) 已后,以后,已,通“以”;

e) 典籍:泛指各种重要书籍。可译为“经典文献”。 f) 为,判断动词,是; g) 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教师指导总结翻译方法:

1、专用名词:朝代、书名、人名、地名、官职等不译。如“五代”、“五经”等。

2、文言文省略较多,译为现代汉语时,要疏通上下文意,补上。如“五代时始印五经”译时要在“印”的前面加“用雕版”三个字。

3、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译时有很多单音节词要补上一字变成双音节词。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1)照顾上下文,准确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这一种方法。

(二)请同学译出第1段全文:

(三)提问:

1、课文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归纳: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板书)

2、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写“雕版”?

归纳:一是说明活板印刷的发明不是凭空的,而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的。二是以雕版为比照,以雕版的不便,突出活板的优越性。

(教师可在此提问总结:本处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并板书)

五、疏通第2段文意。

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板书),请根据以上几点给第二段分层。

(一).学习第一层。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动词,发明。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板(印刷)。

提问:这一句十二个字,介绍了什么?

归纳:活板发明时间、发明人身份及姓名。(板书)“布衣”二字,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进步态度。“又”字呼应第一段,说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础上的新创造。

(二).疏通第二层文意。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层,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方法同上)。教师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子:

(1)其,指活字印刷的;

(2)每字为一印:为,刻;一印,一(个)印模,省略量词;

(3)火,名词,在这里是“用火”义。

(4)令坚:即“令之坚”,之,代指“字模”,可译为“它”。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其,那,代铁板;以,介词,用;两个“之”用法不同,前一个,助词,可省去,后一个,代词,指铁板,可译为“它”。

(6)“置”后省略介词“于”(在)”;乃,于是;满,用作动词,排满;三个“则”字,都是顺承关系连词,可译作“就”。

(7)持就火,即“持之就火”。

2、请学生译出本层意思。

(总结:此层交待字印的制作和排版,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并出示幻灯片,加深印象。)

(三)、疏通第三层文意:(方法同上)

(1)止,通“只”; 为,认为,算做;

(2)瞬息:很快;

毕、就、成:完成

学生翻译。

(四)疏通第四层文意。

这一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事项。共四句话,分别请四位同学朗读、翻译。 (1)第一句译文:每一个文字都有几个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个文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一块板面内有重复出现(这些字的时候用)

(2)第二句译文:(活字)不使用时,就用纸条标记它们,每个韵部标上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藏它们。

(3)第三句译文:有生僻文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随即雕刻它,用草火烧烤,转眼间就能够制成。

(4)第四句译文:不用木头雕刻活字的原因,因为(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浸湿后就会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药物粘结在一起,(拆板)时不能够取下;不好烧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烧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摸擦它们,那些印模就自动脱落,一点也不会沾药弄脏。

同学齐读第三层。

六、学习第3段。

指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介词,被;予,我。

学生翻译。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们得到,到现在还(妥善的)保存收藏着。——这段介绍了毕昇活字模的下落,证明自己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是确切无疑的。这段说明是必要的。

七、朗读、并布置作业:

1、整理并熟记全文的翻译。

2、完成学案

三、四题。

3、自制材料,如“字印、‘铁板’、铁范、药、平板”等,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重点分析课文第二段,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活板》,疏通了文意,我们为毕升的创新精神所感动,为中华民族的智慧而自豪。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是因为有了沈括的正确而详实的记载,后人才得以了解我国印刷术由雕版印刷发展到活字印刷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再一次学习这篇课文,来学习沈括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二、重点分析第二段,思考:

(一)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1、活板的印刷工作程序到底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根据作者的介绍加以归纳总结。制字(刻字、火烧)——设板(药物冒之、置铁范)——排板(布字、炀板、平字)——印刷(一板单印,二板更互)——拆板(炀板、拂印)——贮存(板书) 2、学生互动: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按照课文所介绍的制板印刷的程序,逐项进行演示。其余学生朗读相应的语句,与台上演示相对应。

3、提问总结: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本文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时间顺序)。完全按照工序,可将复杂的制版过程写的井然有序。

(二)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归纳:

“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刻字“活”。

“密布字印”——排版活。

“二板更互用之”——印刷活

“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活

“奇字旋刻”——造字活 “用讫„„殊不沾污”——拆板活

“木格贮之”——贮存活

归纳: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三)快速浏览,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三、总结。

1.提问:本文写了什么?反映出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归结: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1)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将复杂的过程写的井然有序。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四、布置作业:《训练与检测》阅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推荐第6篇:5556活板

周恩来红军中学初二语文教案 NO.55 课题:《活板》 主备人:

一、教学重点

顺畅阅读文章,理解文意,了解文章语言特点。

二、教学难点 弄清文中“印”、“火”、“就”、“为”等文言字词的用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沈括的相关情况吗?

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学、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代表作有《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其中用大量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详细地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目标展示】

1.顺畅阅读文章,理解文意,了解文章语言特点。2.弄清文中“印”、“火”、“就”、“为”等文言字词的用法。 【新知研习】 新知研习

1.你能读准字音,断准句读吗?

2.学习第一段,集体解疑、解释。

板印:用雕版印刷。 尚:还。

盛:盛大,此为“大规模”之意。 为:动词,做,使用。 之:代词,代“板印书籍”。 始:才,开始。 已:同“以”。 典籍:这里泛指书籍。 皆:都。 为:表判断,可译为“是”。 讨论:文中的“盛”、“始”、“皆”、“已后”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盛”字说明唐代还没有广泛应用雕板印刷。“始”字说明五代是雕板印刷开始应用的时间。“皆”字说明应用的广泛。“已后”点明应用广泛的时间。从“尚未盛为”到“始印”再到“皆为”点明雕板印刷发展过程和规律。

本段小结:本段文字介绍了雕板印刷发展的情况。 学生再次齐读第一段文字。 3.阅读“庆历中……则字平如砥”。

学生译文句,教师作补充解释。 重点字解释:

为:做;这里是创造的意思。 活板:活字版。

其:代词,它的,代活板的。 法:方法。 胶泥:有粘性的泥土。 薄如钱唇:薄得像铜钱的边缘。 如:像,跟。 为:做,制成。 一印:一个字印。 火:用火。 烧:烤。 令坚:即“令之坚”;令,使;之,代词,代字印;坚,坚固,坚硬。 设:准备。 其:它的,代铁板的。 以:用。 之:它,指铁板。 欲:想。 则:就。 置:放。 乃:于是。 布:排列。 满:排满。

为:是。 之:它,指铁板。 按:按压。 砥:磨刀石。 讨论分析:

(1)句中的“庆历中”、“布衣”、“又”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庆历中”交代活版发明的时间。“布衣”介绍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发明人是平民。“又”有呼应上下文的作用,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雕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这一句话,说明了活板发明的时间和发明者的身份姓名。 (2)“其法”、“胶泥”、“薄如钱唇”在句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其法”二字,总领全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胶泥”说明刻字的材料,从而把以整块木板作为印刷底板的雕板区别开来。“薄如钱唇”说明了刻字的深度。

归纳:这句话写活板制作的第一步:刻字。

(3)这部分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字平如砥”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作者先写铁板与辅料,接着写“排字”和“炀药”,然后写“按字”。完全按照工序,将复杂的制版过程写得井然有序。句中的“其法”、“炀”、“稍”等词表达恰当准确。“字平如砥”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表明整块字模表面的平整。

归纳:这几句话介绍了排版的方法。这是活板制作的第二步。 【归纳总结】

文章第一段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的情况。第二段开头这一层又说明了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板、制板两项。 【巩固拓展】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活板印刷的过程吗? 【预习指导】

结合书下注释,翻译剩下部分字、词、句子。

四、板书设计

活 板 沈 括

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的情况

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板、制板)

五、教学反思

周恩来红军中学初二语文教案 NO.56 课题:《活板》 主备人:

一、教学重点

理清第二段的说明结构,使学生掌握并学习程序说明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

学习用简洁贴切、浅显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特点。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抽查重点字词翻译 【目标展示】

理清第二段的说明结构,使学生掌握并学习程序说明的写法。

【新知研习】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与写法 新知研习

1.学生齐读后理解“若止印

三、二本……殊不沾污”。学生翻译,教师再作补充理解。 重点字解释:

若:如果。 止:只。 未:不。 为:是。 神速:速度快得惊人。 常:通常。 作:做。 布:排。

此:这。 者:……的(铁板)。 则:那。 之:它们,指两块铁板。 瞬息:一转眼的功夫,形容极短时间。 则:就。 以:用。 帖:用标签标出。

为:作为。 之:它们。指不用时字印。 皆:都。 以:用来。 者:……的(字)。 以:用。

这:刻。 之:它,代字印。 素:平时。 旋:随即。 之:它,指奇字。 以:用。 者:……的原因。 文:纹。 则:就。 与:和。 不若:不如。 讫:完。 火:用火烤。 以:用。 之:它,代活字印。 其:那些。 自:自行。 2.问题探讨

(1)分析“未为……极为”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活板的优点在于印得越多越好,越多越快。 归纳:这几句话写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

(2)“一板……一板……更互用之”说明的是什么?“瞬息可就”照应上文的哪一句话?

明确:“一板……一板……更互用之”一句话介绍了两板轮换印刷的办法。“瞬息可就”紧扣上文的“极为神速”一句话。

归纳:这一句话介绍印刷的程序,突出了印刷的效率。 (3)为什么每个字要有数印?用书中原话回答。 明确:“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归纳:这句话说明一字要有数印,以解决板内重复出现的字使用。 (4)句中“瞬息可就”一语有何作用?说明了什么? 明确:再次呼应“极为神速”,说明困难可以及时克服。 归纳:这几句话介绍了解决奇字的方法。 (5)“用讫……沾污”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介绍活板印刷后拆版的程序,这是第四步。 (6)第二段写了什么?

明确:第二段重在介绍活板的制作、用法和功效,它构成文章的主体。 3.朗读最后一段文字,教师作补充解释。

重点字解释:

其:他的。 为:被。 保藏:保存、收藏。 讨论分析:“保藏”一词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收藏。 归纳:这几句话交代了活板的下落。 4.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因为制活板中的字是活的,排版是活的,字的印数是活的,生僻字的刻制是活的,印刷拆版后字仍是活的。 5.文章的题目是“活板”,文章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明确:因为写雕板是为说明雕板的不便,以便进而说明活板的“神速”。 6.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明确:因为这不是本文所要说的内容。 7.本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

明确:

制字 (1)活字原料——胶泥

(2)活字形状——薄如钱唇 刻字

(3)与雕板不同处——每字为一印,印时,排在铁板上

(4)活字成型——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制板

(1)先设一铁板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排板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持就火炀之

(5)药稍熔,则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印刷

(1)一板单印

(2)二板更互替之 【归纳总结】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本文抓住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们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巩固拓展】

完成课后习题 【预习指导】 熟读《核舟记》

四、板书设计

活 板

沈 括

特征:活 顺序:程序

方法: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

五、教学反思

推荐第7篇:活板 教案

活板

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二、能正确翻译课文。

三、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四、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3、说明对象的特点,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4、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难点: 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点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

三、释题并简介作者

这篇课文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它是有关活字印刷术的最早、最相近的记载。活板,就是活字版。板,同“版。

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学、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代表作有《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其中以大量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详细地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本报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四、自主学习:

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解决。

2、给加点字注音。

毕昇( ) 以松脂和纸灰之类( ) 持就火炀之 ( ) 以纸帖之( ) 更互用之( ) 燔土( ) 用讫( ) 以手拂之( ) 予群从( )

3、解释加点词语

盛为之 布衣毕昇 薄如钱唇 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持就火炀之 字平如砥 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

第二板已具 素无备者 旋刻之 用讫

极为神速 不若燔土 殊不沾污 予群从

五、合作探究:

1、辨析词义 (见PPT)

2、翻译句子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2、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3、持就火炀之。

4、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5、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6、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7、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8、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六、课堂检测(见PPT)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2、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正确停顿。

三、自主学习:

1、雕版印刷术早在什么时候就已出现?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最后大规模应用在什么时候?

讨论明确:从“唐人尚未盛为之”一句可知,雕版印刷术早在唐朝时就出现了。从“五代时始印五经”的“始”字可知五代是雕版印刷术开始推广应用的时间。从“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中的“皆”字可知,应用的广泛;“已后”点明普遍应用的时间。

2、第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讨论明确:说明活板印刷发明之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历史。

3、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雕板印刷术发明的历史? 讨论明确: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作铺垫。

4、“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待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突出毕昇的身份?

讨论明确:交待了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身份。“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5、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根据课文内容具体说出制版的程序。讨论明确: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印刷工作程序顺序即制版→ 印刷→ 拆版的顺序来说明的。制版是按制字、设板、排字、炀板、平字的顺序说明的。

6、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打比方,如“薄如钱唇”,“字平如砥”;作比较,如将用木头刻字与用胶泥刻字进行比较;举例子,“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列数字,如“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每字有二十余印”

7、作者将用木头刻字与用胶泥刻字进行比较,突出胶泥刻字的优点,请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胶泥刻字的优点。

讨论明确:沾水不变形,容易拆版,不被弄脏。

8、课文最后一段交待活板的下落,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这一段交待活版的下落。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至今”

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活版的毕昇所创制时确凿无疑的。“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的收存。

四、合作探究

1、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紧扣什么特征来说明的?“活”体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明确:作者介绍活版印刷术紧扣“活”的特征来说明的。这个“活”字体现在活版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如“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字皆有数印”,字印的数目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做法是活的;用讫拆版,便于下次重行排版印刷,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字的活用,体现了活版的灵活性。

2、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讨论明确: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唐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到了宋代有了高度发展。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这是我国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后来,流传到亚洲和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五、课堂检测(见PPt)

六、反馈评价

七、作业布置:课后题

1、2

推荐第8篇:活板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按照工作程序依次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掌握课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近义词;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目的一。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说明事物的顺序。

教学关键:同难点。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学生用“阅读提示”充分自读及讨论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借助注释运用“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三、引导讨论:

1讨论第一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是从木制印刷发展而来的。

小结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术及发展。

2讨论第二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的姓名、身份。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活板印刷技术。

1)制字印、排版技术,及活板制作技术,先介绍制字印、再介绍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3)说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讨论第三段时着重领会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技术的珍爱之情。

4讨论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围绕“活”字说明,作者从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术等方面作了重点的说明;而对于“活”的特点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则一字不写。

2)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四、练习:

1完成书后练习

一、

二、三。

2参观附近工厂、学习用“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的写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参观记。

作文训练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顺序:从说明的目的出发和对象出发,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程序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用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教学方法:

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以本单元的课文为范例。

作文提示:

针以课文提供的“参考题目”,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说出不用的说明顺序。

(1)《我喜爱的一座建筑》

明确:空间顺序;如果把某一座建筑与史实结合起来介绍,也可采用“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2)《——发展小史》

明确:填上具体要说明的事物,如火柴、邮票、钱币等,时间顺序。

推荐第9篇:活板教案

《活板》教案

第一教时 导读课

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掌握“帖、旋、砥、就……”等字的含义及“火、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能力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文言字词含义及用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结合注释翻译文言语句;通过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画简要的工作流程图,从而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思想教学目标:学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点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疏通文言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教具准备 :

1、录音机、磁带

2、投影仪、投影片

3、铅字打印机的字模、字框

教法:能力型教学模式(省级教改课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分钟)

(教师以简短的导语提示课文知识重点,凝聚同学们的注意力)

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话题,然后导入新课:同学们,我手上这一个个的是铅字打印机上的字模,如“是”“我”“国”“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国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压平,就可以反复印刷了,印完之后这些字模拆下来可以反复使用。这可以说就是“活字印刷”的雏形。你知道印刷技术在哪个国家的什么时代发明的?(学生参与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教师报导读题 (1分钟)

(教师按课文重点归纳出五六个知识点,化解为若干个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课文的经络重点。报导读题时,要求学生不看书,不作记录,静听默记) 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疏通词句,做到能口译全文。

在原文中找出练习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义及用法。(投影片1)

请你根椐说明内容,画出简要的工作流程图。然后说说第二段在具体介绍活版时是按什么说明顺序介绍的,按这样的顺序说明有什么好处?

文中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结合你现有的历史知识,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

听课文录音(3分钟)

(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明确一些字词的读音,并思考导读题)

默读课文,做书间笔记 (8-10分钟)

(学生用铅笔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作批注)

快速在每个自然节前,依次编上节码,例:

1、

2、3……

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文言文还应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的理解)。 用( )括出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的句子。

把握行文思路,给课文分段、分层(用“11”隔开)

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于篇眉)

总结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写于页角)

学习组讨论 (5分钟)

(前后两桌四个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讨论导读题及其它常规的书间笔记,分析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集思广益,准备作班内交流)

自言自语整理书间笔记 (1分钟)

(学生把通过自学独立完成,又经过学习组交流的书间笔记作口头整理)

学生自告奋勇在全班交流书间笔记 (5分钟)

(由几个同学串讲课文的文言字词 结合导读题3~6题,交流在疏通文言字词句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齐读课文 (3分钟)

(在自学、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读,整理思路)

教师精讲课文 (10-15分钟)

(重在点拨,归纳概括学生的书间笔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本文的作者和出处可见注注,要补充的是作者沈括曾在我们余杭生活过,沈括墓就在余杭安溪。这是我们余杭人民的骄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下列几个字词意义、用法需要我们掌握的(展示投影片1):板:(通“版”) 为:(做,使用) 已:(通“以”)

布衣:(平民) 又为活板(做,引申为“发明,创造”) 火烧令坚(用火,名作状) 和:(huo,混合,拌和) 持就火炀之(接近,靠拢) 极为神速(快,迅速)

第二已具(准备好,齐备) 更互用之(交替,轮换 ) 瞬息可就(完成)

以纸帖之(贴上标签,动词) 每韵为一帖(标签,类,名词) 奇字:(冷僻)

旋刻之(随即,马上) 用讫再火令药熔(用火烤,动词)

从(弟侄辈) 为……所(被动用法)

我认为这篇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一、(1)交代活版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时间和使用情况

二、(2)点明活版发明时间

三、(3)交代活版下落

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的:

1、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展示投影片)、制字 制版 排版 (印刷) (拆版)布字 火炀 按平

2、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功效:印数越多越好,极为神速;措施: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一字数印,分类贮存 ●概括: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思想教育:学习了《活板》,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为毕升的创新精神所感动,现在,计算机技术正日益普极,印刷业有了更新的发展(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能随意设置字号、字体、文字的色色彩……这些都是活版所做不到的),但还有更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创造,希望我们努力做21世纪的毕升、张衡、祖冲之……

十、学生朗读并试背课文第二段 (2分钟)

(一个学生朗读,其余同学仔细听,整理、修改书间笔记,然后以投影片2为提纲,试背)

十一、请学生上讲台,口述有关活版的制作、特点、功效等情况(若时间允许。鼓励学生利用铅字打印机字模、字框辅助说明)

十二、布置作业(1分钟)

熟读课文,把重点字词句分类整理在本子上。

完成课后练习

二、三。

思考:小作文:介绍一种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 (视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情况)

第二教时 演练课——听记

能力训练目标:学生通过静听、默记教师按行文思路提出的题目,并追忆作答,培养按行文思路复习,理出重点,迅速记忆等综合能力;进一步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按时间、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答题,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教 学 过 程

习字五行(要求临帖,上节课结束时布置)

表扬上次听记训练中作业做得较好的同学(2分钟)

注音(3分钟,用投影仪出示)

字平如砥 ( ) 腊和( )纸灰 和( )面 随声附和( )更( )互 燔( )土 群从( ) 火炀( )

教师报听记题目(3-5分钟)

(根据行文思路,理出课文重要知识点,学生不作记录,不作交头接耳,静听默记)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你知道另外三大发明是什么吗?请你写出来。(火药、指南针、造纸术)

活板》一文的作者系我国古代某个朝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请你写出他是哪个朝代,叫什么名字。(北宋,沈括)

课文就选自他写的笔记体学术著作,请你写出这部著作的名称。(《梦溪笔谈》)

“活板”的“板”是个通假字,是通哪个字,文中还有其它的通假字,请你写一个。(板棸妫褩以)

课文第一节介绍了活版出现之前的雕板印刷的情况:“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第二节介绍了活版发明的时间“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这里两面个“为”意义有何不同?

1、使用、推广

2、创造、制作)

接着,作者介绍了活板的制作方法,制字是用胶泥刻,“薄如钱唇”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

字刻好以后,再“火烧令坚”,印刷结束后拆版时,是“火令药熔,以手拂之”,这里有两个“火”字,意义有何不同?(

1、名词作状语,用火

2、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排版时,“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这里的“就”和下文“瞬息可就”的“就”有什么不同?(1靠近

2、完成)

在介绍完活版的制作方法后,作者还介绍了活版的特点及提高工效的两条措施,活版的特点可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来概括?(神速)

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的两句话回答。(

1、常作二板

2、每字皆有数印)

在印刷中,“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请翻译这句话。

最后,作者交代了活版的去向,请你用现代汉语,写出这句话意思。

学生答题 (约15分钟)

(学生按课文的思路,追忆题目,独立完成答题。答题用黑色墨水的钢笔)

学生自改 (4分钟)

用蓝色圆珠笔自我修改、补充,可以翻书讨论)

学生互改 (约8——10分钟)

(用铅笔互改,互改时按教师在黑板上画的符号交换听记本进行,互改可采用圈圈画画,指出没有完成或有错误的问题)

自我完善 (2分钟)

(每人在学习组内总结:记住了几题,答对了几题,同上次比有了什么进步,还存在哪些不足)

第三教时 演练课——作文训练

能力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模仿范文写作实践,初步学会运用工作程序说明事物的能力,训练按要求快速组织材料进行书面语言训练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思考教师提出的几个写作题目,并选择其一写作,激发学生善于发挥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表扬上次作文

推荐第10篇:十三.《活板》docx

十三《活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

2、了解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学会翻译文言文。

3、掌握“溶、帖、旋、拂、砥、讫”等6个字。

4、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和《梦溪笔谈》。

2、疏通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简介作者和《梦溪笔谈》

学生快速阅读注释一和注释二。合上书本比赛掌握情况。(幻灯,填空)教师补充。

(三) 解题:活板,即为活字板,“板”同“版”。

(四)老师范读,学生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五) 检查学生朗读。(准确程度、流畅程度)

(六) 疏通全文。学生一人一句,遇到疑难句,同桌帮忙。(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将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

(七) 注意下列词的落实:

第一段:板印、盛为之、已后、皆为扳本

第二段:布衣、又为活板、薄入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持就火炀之、则字平如砥、止印、未为简易、已字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重复者、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不以木为之者、文理又疏密、兼与药相粘、燔土、用讫、拂、殊不

第三段:其印、为、予、群从

(八)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现代文翻译第二段。

3、找出三个词类活用、四个通假字、五个一词多用。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结构层次。

2、了解说明顺序。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的内容。(出示幻灯。)

一、解释下列各词:

1、板印___

2、盛为之___

3、已后___

4、皆为扳本___

5、布衣__

6、又为活板___

7、薄如钱唇

8、每字为一印

9、火烧令坚

10、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__

11、以一铁范置铁板上___

12、乃___

13、持就火炀之__

14、则字平如底___

15、止印___

16、未为简易___

17、已自布字

18、更互用之__

19、瞬息可就__ 20、重复者

21、以纸帖之__

22、每韵为一帖__

23、奇字

24、素无备

25、旋刻之

26、不以木为之者

27、文理___

28、兼与药相粘__

29、燔土___ 30、用讫__

31、拂__

32、殊不__

33、其印___

34、为予群从所得______

二、写出四个通假字:

三、写出三个词类活用字:

(二)完成课后练习二。

(三)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

1、思考:本文三个自然段各记述了什么情况?

(简要交代活版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具体时间和使用情况。详细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以及有关的问题。 交代毕升所制字模的下落。)

2、由以上分析看出本文总体上是以什么为序? (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

3、本文课题是“活板”,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活版,而是从雕版印刷写起的? (从雕版印刷到活版印刷是印刷术的一个飞跃。)试问,雕版印刷的缺点是什么? (死,不灵活。)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出活版印刷的优点和特点。

(四) 分析第二段:(重点段)

1、齐读,思考:按照活板制作和使用的程序,本段可分几层?  第一层(1):简介活板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  第二层(2—4):介绍活版的制作方法。  第三层(5—9):说明活版印刷的功效和提高印刷效率的方法。  第四层(10):说明用胶泥刻字的原因忽然拆版的方法。

2、分析第二层,齐读。

①提问:这一层共有三句话,每一句话记述了活版制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要求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制字——制版——排版)

②排版部分又是怎样的一个程序?(布字——火炀——按平)这是根据什么顺序介绍的?(活版制作的程序或以工艺流程。也就是时间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显得科学、精确、条理。不仅使读者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而且使文章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活版印刷的特点使什么?(极为神速。)提高功效的措施使什么?(一使“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二是“一字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木头二用胶泥作字模的原因,使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活版印刷地特点使什么?(活)介绍活版的功效、字印的贮存、用胶泥刻字的好处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逻辑顺序。)

3、总结:本文说明紧扣中心,条理清楚、自始至终抓住一个特征“活”字作文章。

(五)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完成作业本。

3、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感受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已学知识。(各部分的说明顺序。)

(二) 分析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

2、思考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要举出实例。⑤⑥ ①打比方:“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们对胶泥字模的形状、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准确形象。 ②作比较:“若止印三二本„„..极为神速”“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 作用:说明印刷的特点和胶泥刻字的优点。 ③举例子:如“之、也”等字。 ④列数字。

(三) 总结全文。

(四) 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一词多义字的意义和用法。为: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每字为一印 未为简易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满铁范为一板 极为神速 不以木为之者 之:不以木为之者 唐人尚未盛为之 更互用之 旋刻之 火:火烧令坚 持就火炀之 用讫再火令药熔

其: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其法:用胶泥刻字

就: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贴:每韵为一帖 则以纸帖之

(五) 布置作业:

1、订正课堂上错误的地方。

2、预习。

第11篇:活板 导学案

...

《活板》教案及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

一、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二、能正确翻译课文。

三、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四、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3、说明对象的特点,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4、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

智。

难点:

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纸棋子组合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

三、释题并简介作者

这篇课文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它是有关活字印刷术的最早、最相近的记载。活板,就是活字版。板,同“版。

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学、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代表作有《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其中以大量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详细地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本报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四、自学课文

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课文大意。

五、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结合字词学习指导单音节词的翻译方法 (常见的文言句式、实虚词等)

六、理解课文

1、雕版印刷术早在什么时候就已出现?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最后大规模应用在什么时候?

讨论明确:从“唐人尚未盛为之”一句可知,雕版印刷术早在唐朝时就出现了。从“五代时始印五经”的“始”字可知五代是雕版印刷术开始推广应用的时间。从“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中的“皆”字可知,应用的广泛;“已后”点明普遍应用的时间。

2、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雕板印刷术发明的历史?

讨论明确: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作铺垫。

3、“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待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突出毕昇的身份?

讨论明确:交待了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身份。“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4、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根据课文内容具体说出制版的程序。下列题目,可以用什么说明顺序?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巍巍中山陵》 《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讨论明确: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印刷工作程序顺序即制版→ 印刷→ 拆版的顺序来说明的。制版是按制字、设板、排字、炀板、平字的顺序说明的。

5、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打比方,如“薄如钱唇”,“字平如砥”;作比较,如将用木头刻字与用胶泥刻字进行比较;举例子,“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列数字,如“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每字有二十余印”

6、课文最后一段交待活板的下落,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这一段交待活版的下落。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至今”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活版为毕昇所创制是确凿无疑的。“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的收存。

(语言的简明性,机动处理)

七、合作探究

1、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紧扣什么特征来说明的?“活”体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明确:作者介绍活版印刷术紧扣“活”的特征来说明的。这个“活”字体现在活版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如“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字皆有数印”,字印的数目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做法是活的;用完拆版,便于下次重行排版印刷,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字的活用,体现了活版的灵活性。

2、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讨论明确: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唐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到了宋代有了高度发展。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这是我国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后来,流传到亚洲和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马克思、雨果、培根等都曾给予高度评价,说她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杠杆”、“一切革命的胚胎”、“改变了全世界表面和一切事物状态”。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更把她排在食、衣、住、行之后,视为人类生活必需的五大要素之一,并说“人类非此无由进步”。活板印刷术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3、你能介绍印刷史的发展历程吗?

战国时期,私人印章——玺

唐代印章和拓碑合流,发明了雕版印刷,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

4、现在,计算机技术正日益普及,印刷业早就有了更新更快的发展(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能随意设置字号、字体、文字的色彩„„这些都是活板印刷术所为能做到的),学习了《活板》,我们有哪些感受和启迪?

八、布置作业

(一)依据一定方法(理出文脉),熟读以达到背诵 提示:

1、抓住活板的“活”

2、根据本文所介绍的工作流程以及本文的说明顺序

(二)字词巩固作业:

1、给加点字注音。

毕昇(

以松脂和纸灰之类(

) 持就火炀之 (

) 以纸帖之(

更互用之(

燔土(

用讫(

以手拂之(

予群从(

2、解释加点词语

盛为之

布衣毕昇

薄如钱唇

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持就火炀之

字平如砥

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

第二板已具

素无备者

旋刻之

用讫再火令药熔 极为神速

不若燔土

殊不沾污

予群从

3、翻译句子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2、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3、持就火炀之。

4、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5、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6、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三)以“怎样煮饭”为题,用简明的文字,写一篇介绍工作程序的小作文。

板书设计:

活板

说明对象——说明顺序——特点

(工作流程)时间顺序 制字

制版

排版

字印活

排版活

印数活

检字活

做法活

第12篇:《活板》文言文翻译推荐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活板》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活板》原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字词翻译

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之,指“板印书籍”。盛,大规模地。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始,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已后:即“以后”。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其:其,代词。做活板的方法。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印模、字印。

令坚:使……坚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盖。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

止:同“只”。

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

自:别自,另外。

具:准备好。

更(gēng)互:交替、轮流。

以:用来。

以纸帖(tiě)之:用纸条给它做标记。帖,用标签标出。

每韵为一帖(tiè),木格贮(zhù)之: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韵,指韵部。帖,标签,名词。唐宋时,人们按照诗歌押韵的规律,把汉字分为206韵,后来又合并为106韵。

奇(jī)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旋:随即,很快地。

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

文理:纹理,质地。

兼:又。

不可取:拿不下来。

燔(fán)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

讫(qì):终了,完毕。

拂(fú):擦拭,掸去。

殊不:一点也不。

予:我。

群从(cóng):堂兄弟及侄子辈。

《活板》全文翻译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重要书籍都是版印出来的。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着。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毕昇(毕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第13篇:活板原文及译文

活板 原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⑤,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译文: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第14篇:文言文复习之《活板》

2018年文言文阅读篇目

1.曹刿论战

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扁鹊见蔡桓公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陈涉世家 7.出师表 8.桃花源记 9.三峡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活板

13.岳阳楼记 14.醉翁亭记 15.祖逖

16.记承天寺夜游 17.核舟记

12.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一、注释:

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之,指“板印书籍”。盛,大规模地。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始,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已后:即“以后”。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1 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其:其,代词。做活板的方法。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印模、字印。 令坚:使„„坚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盖。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 止:同“只”。

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 自:别自,另外。 具:准备好。

更(gēng)互:交替、轮流。 以:用来。

以纸帖(tiě)之:用纸条给它做标记。帖,用标签标出。

每韵为一帖(tiè),木格贮(zhù)之: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韵,指韵部。帖,标签,名词。唐宋时,人们按照诗歌押韵的规律,把汉字分为206韵,后来又合并为106韵。 奇(jī)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旋:随即,很快地。

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 文理:纹理,质地。 兼:又。

不可取:拿不下来。

燔(fán)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 讫(qì):终了,完毕。 拂(fú):擦拭,掸去。 殊不:一点也不。 予:我。 群从(cóng):堂兄弟及侄子辈。

一、通假字

1.活板 “板”同“版”,版本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从 3.若止印三二本 “止”同“只”,仅仅

4 .文理有疏密 “文”同“纹”,花纹、纹路

2

二、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 2.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3.用讫再火令药熔 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4.则以纸帖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三、一词多义 1.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使用、应用 (2)皆为板本 是 (3)又为活板 发明 (4)每字为一印 刻

(5)满铁范为一板 作为 (6)未为简易 算是 (7)极为神速 是

(8)每韵为一帖 做,制成 (9)不以木为之者 刻制

(10)为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 ,被动用法2.以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 (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

(3)以一平板按其面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3.帖

(1)则以纸帖之 (2)每韵为一帖 4.就

(1)持就火炀之 靠近

(2)瞬息可就 完成 5.若

(1)不若燔土 如,像 (2)若止印三二本 如果

四、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火烧令(之)坚 省略“之”,代指字模 (2)则以一铁范置(于)铁板上 省略“于”,在 (3)持(之)就火炀之 省略“之”,代铁板 2.被动句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为„„所„„”表被动的句式重点实词提示 需要注意的词语:

介词,用,拿 连词,用来 介词,用 动词,用标签标出 名词,标签 3

盛、和、冒、范、持、炀、砥、具、更互、就、奇字、旋、文理、燔、讫、拂、殊不

《活板》全文翻译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重要书籍都是版印出来的。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着。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毕昇(毕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4

第15篇:活板节选阅读答案

【原文】

《活板》节选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问题】

10.填空。(2分)

(1)《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不以木为之者”中的“以”

的意思是:【 】。

(2)《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一句中“若”是“你”的意思,《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一句中的“若”是“如果”的意思,文中“若印数十百千本”中“若”的意思是:【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1)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翻译:【 】

12.下面是有关文中“印刷术”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个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个空用原文回答)(4分)

早在北宋年间,布衣毕昇发明了印刷术,他发明的印刷术集中体现了一个

字“①”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印刷过程:刻字、

制板、②、印刷,各个环节都体现这一特点。文中介绍活板印刷的功效是③,提高印刷功效的措施之一是④。

【参考答案】

10.(1)用

(2)如果(每空1分)

11.(字模)像铜钱的边缘一样薄,每一个字是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变坚硬

(每个要点1分)

12.①活

②排版

③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④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每一字皆有数印;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每空1分,第④空答出其中一点即得分)

第16篇:四巧板教学设计

《神奇的四巧板》教学设计

刘方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掌握制作四巧板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趣味拼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归纳出制作四巧板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通过拼摆不同形状的图案,体会图形的变换,并对作品作出适当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制作四巧板,并利用四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运用四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课件演示法、示范指导法、合作交流法、作品展示法。

四、课前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水彩笔、直尺、三角板一套、PVC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玩玩具吗?你都喜欢玩什么玩具?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种玩具,这种玩具是一种智力玩具,它特别的神奇,只要你肯动脑筋,他就能在你手中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你们信吗?下面老师就请大家先来欣赏几幅由他拼成的图案。你们可要瞪大眼睛,仔细瞧约(课件出示)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图案?那你们知道这些形象的图案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二、启迪思维,了解来历

哪些同学玩过四巧板?你能把四巧板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吗?大家说得真好!(出示课件)教师介绍有关四巧板的资料。

三、引导探究,获取新知

听了刚才的介绍,你们有什么感受?想不想拥有这种玩具?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个这样的玩具?在做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四巧板。(出示四巧板)

1、研讨做法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四巧板,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它是由一个长方形分割的四个板块组成。它包含有一个三角形、两个直角梯形、一个五边形。)现在你们手中都有一张长方形的PVC板,怎样才能把它制作成四巧板呢?(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分几步完成。)集体交流最后归纳为:画线、裁剪、装饰三个步骤。

2、动手制作涂色

下面我们就先来做第一步——画线。请同学们准备好尺子和铅笔,跟着老师来做,注意精力要集中,画线要仔细,动作要麻利。(出示课件,教师边演示学生边跟着做。)画完以后,沿线剪出四巧板。剪好后,把四个板块用彩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搭配的颜色最好看。(教师巡回指导)。

3、趣味拼图

(1)四巧板做成了,想不想动手拼拼?(出示图案)请看,这是老师拼好的两个图案,请大家看一看像什么?你想拼出这些图案吗?请你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图案,仔细看清它们是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再开始快速地拼出来。

(2)激情创作。大家拼得真好!模仿力真强!这几个图形都是模仿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拼出来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形状可以用四巧板拼,下面,就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像力,当一回小设计师。用四巧板拼出你最喜欢的图形,并试着给所拼图形取个有趣的名字。注意:(出示友情提示)

(1)想好自己要拼什么图案,再开始动手拼;

(2)拼的过程当中,尽可能小声点;

(3)图案拼好后,给作品取个名字。

让学生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拼摆,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刚才我看到同学们拼出了这么多图形,老师真高兴!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拼的图形?

(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说出自己的创意。随后,师生进行个性化评价。)

5、智力大比拼

大家的表现真棒!四巧板的神奇在你们的手中得到了验证。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大比拼。以小组为单位看那个小组率先在15分钟时间里完成表中的图形,在拼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注意合理分工。

6、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7、总结收获

同学们,四巧板好玩吗?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收获,拓展创新

今天,我们学习了神奇的四巧板,同学们通过努力都能够拼出各种漂亮的图形和图案,祝贺你们!图形的世界是奇妙而有趣的。除了四巧板,还有“五巧板”“七巧板”“九巧板”“十巧板”等等,形状上除了长方形,还有正方形、圆形、心形等等。希望大家继续探索它的奥秘。课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试着再去拼一拼,你肯定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

第17篇:第13课《短文活板》教案

活板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2.掌握“为”、“就”、“火”、“印”、“之”、“以”、“则”等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了解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设想

1.本文文字比较浅易,文章也较简短,结合课文下注释,学生大体可读懂。因此,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加以归纳,并辅导学生掌握文言中单音节词的翻译方法。

2.学习按工作程序说明的顺序,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可以结合疏通文字初步提出,之后再强调分析。行文的简洁,语言的准确也应作适当讲解。

3.准备《辞海》一部和若干铅字印模,备用。

4.安排两课时,连上最好。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介绍毕昇和他的活板印刷术,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2.疏通文意,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板书:活板(科技说明文)

这篇文章的作者沈括,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请同学朗读“阅读提示”的有关介绍。

板书: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二、范读全文,要求同学参照注释,注意字音。

板书下列汉字(或出示卡片),提问学生,其中多音字要求学生连同词一起读。

昇shēng、薄bó、唇chún、和huò、炀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韵yùn、贮zhù

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从zòng

旋xuàn。

三、学习课文第1段。

指名朗读第1段,教师指导学习。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这里义为“用雕板”;印,动词,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尚,还;盛,广泛的,大规模的;为,动词,使用;之,代词,指“板印书籍”这种方法,可译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时,时候;始,开始;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已后,以后;典,经典,例如“五经”;籍,一般书籍;皆,都;为,判断动词,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总结:

(一)专用名词:朝代、书名、人名、地名、官职等不译。

(二)文言文省略较多,译为现代汉语时,要疏通上下文意,补上。

(三)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译时有很多单音节词要补上一字变成双音节词。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1)照顾上下文,准确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这一种方法。

请同学译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代的人还没有广泛的使用它,从五代的时候开始(用雕板)印刷五经,以后(各种)经典书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绍活板,先说雕板,既说明了活板渊源又提出了比较对象。“尚未盛为”,并非绝无,用词考究。“尚未„„始印„„皆为”,干净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发展过程,自然的引向说明中心——活板。

提问:课文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归纳: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加黑字板书) 学生齐读。

四、疏通第2段文意。

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

(加黑字板书) 1.学习第一层。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动词,发明。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板(印刷)。

提问: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为之”的“为”译为“使用”,这里的“为”译为“发明”,根据什么?

归纳:根据上下文意。前一处宾语“之”指“板印书籍”的方法,“为”译为“使用”;这一处宾语是“活板”,所以“为”译为“发明、创造”。

提问:这一句十二个字,介绍了什么?

归纳:活板发明时间、发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书)“布衣”二字,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进步态度。“又”字呼应第一段,说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础上的新创造。 2.疏通第二层文意。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层(“其法„„瞬息可就”),教师指导,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毕昇;胶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个)印模,省略量词;火,名词,在这里是“用火”义。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胶质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铜钱的边缘,每个文字制作一个印模,用火烧烤使(它)坚硬。——这句介绍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学们注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的方法。

同学齐读这一句(“其法„„火烧令坚”)。

(2)其,那,代铁板;以,介词,用;两个“之”用法不同,前一个,助词,可省去,后一个,代词,指铁板,可译为“它”。

请学生译文,同学校正,教师评判。(以下各句同)

译文;预先设置一块铁板,那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一类东西蒙盖它。

同学齐读这一句(“先设„„冒之”)。

(3)“置”后省略介词“于”(在)”;乃,于是;满,用作动词,排满;三个“则”字,都是顺承关系连词,可译作“就”。

译文:想要印刷时,就拿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满铁框子就算作一块活板,拿着(它)靠近火边烧烤它;等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张平板按压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了。——以上两句介绍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学齐读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为,认为,算做;神速,极快、快得惊人。

译文:如果只印刷两三本,不能算作简单方便;如果印刷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却快得惊人了。——这句介绍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单印。

同学齐读这一句(“若止印„„极为神速”)。

(5)请学生译文,同学校正,教师评判。

译文:经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铁板印刷,一块铁板另外排布字模,这一块印刷的刚刚印完,那第二块板已经备好,交替轮流使用它们,转眼间就能够完成。——这句介绍两板交替。

同学齐读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说明重点。 3.疏通第三层文意。

这一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事项。共四句话,分别请四位同学朗读、翻译。

(1)第一句译文:每一个文字都有几个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个文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一块板面内有重复出现(这些字的时候用)

(2)第二句译文:(活字)不使用时,就用纸条标记它们,每个韵部标上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藏它们。

(3)第三句译文:有生僻文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随即雕刻它,用草火烧烤,转眼间就能够制成。

(4)第四句译文:不用木头雕刻活字的原因,因为(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浸湿后就会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药物粘结在一起,(拆板)时不能够取下;不好烧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烧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摸擦它们,那些印模就自动脱落,一点也不会沾药弄脏。

同学齐读第三层。

五、学习第3段。

指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介词,被;予,我。

学生翻译。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们得到,到现在还(妥善的)保存收藏着。——这段介绍了毕昇活字模的下落,证明自己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是确切无疑的。这段说明是必要的。

六、朗读、背诵。

同学齐读全文。背诵第二段,教师可将每句起首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作为提示。 布置作业

1.根据第2段第二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完成练习二。

2.根据第2段第三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的具体事项是什么,用四个短语归纳概括这一层的四句话,参照完成练习一。

3.反复朗读全文,争取能够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课文第二段。

2.处理课文后练习。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2段第二层。

1.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其法”既总括这一句,又总领这一层。因为“活字”是“活板”的关键环节。选“胶泥”为原料,因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烧坚;“薄如钱唇”,用比喻写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为一印”点出与雕板不同的特点。从选材到雕刻、烧制、毕昇一定经过多次实验,小小印模闪射着智慧、毅力和科学精神的光辉。现代铅合金印模、铅字就是在它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传示铅字字模)

提问归纳:这一句介绍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点、成型四方面内容,真是言简意赅。

2.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冒”、“就”、“炀”、“烧”,用词准确。两句写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写得具体详尽,层次清楚,文字简洁。

提问: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骤?

归纳:包括: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就火炀、平模面六个步骤。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3.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术的先进;形容适度,未超出说明文语言平实的总体要求。两板交替,更灵活快速。试想雕板印刷就无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应“神速”,体现了活板印刷的先进。其特点一言以蔽之:“活”。

二、分析第2段第三层。

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或背诵这一层的四句话,要求同学具体分析各项工艺要求怎么体现“活”的特点的,并用短语归纳各句大意。

1.第一句。多备常用字字模,以备重复使用,体现了“活”的特点。这一句讲的是: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积,除非再印,毫无用处。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灵活,为避免因“活”而乱,分类贮藏,考虑周到,办法实用。这一句讲的是:按韵贮印。

3.第三句。制板时,难免遇上生僻字,对此,毕昇也想出了办法。又一个“瞬息”,说明有“奇”字也不会误工,的确十分灵活。这一句讲的是:奇字旋刻。

4.第四句。补充说明不以木头制字模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比较说明,扣住一个“活”字,并与本段开头相呼应。这一句讲的是;舍木取泥。

同学齐读第2段。

三、总结。

1.提问:本文写了什么?反映出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归结: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1)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是合理的顺序。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四、检查、解答上节课留的作业。

1.同学回答,教师归纳。

2.根据板书订正。

3.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

(1)印。“五代时始印五经”,孤立看这一句,解为“印刷”也可以了,但结合上下文,就觉得欠精确。上文“板印书籍„„”,可推知这个“印”应是“板印”的略写,译为“用雕板印刷”。它在句中是谓语,动词。“其印自落”,印模。在句中是主语,名词。“密布字印”,印模。在句中是宾语,名词。

(2)火。“火烧令坚”,“火”本来是名词,在这里表明烧的方法,解为“用火”。“再火令药熔”,使药熔化的方法是“用火烧”,“火”,动词。

(3)以。“不以木为之者”,“以”和后面的“木”,构成介词短语,用来修饰动词“为”,“以”,介词,用。“以备一板内重复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余印”,两句是目的关系,“以”是表示目的的连词,解为“来、用来”。

(4)就。“瞬息可就”,动词,用来陈述活板印刷,译为“完成”。“持就火炀之”,动词,支配的宾语是“火”,译为“靠近”。

(5)为。“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动词,它的宾语“之”,代指“板印书籍”的方法,解为“使用、采用”。“满铁范为一板”,动词,它的宾语是“一板”,解为“算作、当作”。“右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前一个“为”,动词,宾语是“简易(简易之法)”,解为“算是、认为是”;后一个“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极神速”也讲得通,“为”在这里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补充,“为”之在本文中用法很丰富,多为动词,具体解释,以与宾语搭配为标准。此外,“其印为予群众所得”,“为”,介词,被,也应注意。

总结:由这题可以看出辨别一词多义需:(1)顾及上下文意(2)分析本句成分(3)注意搭配对象。 布置作业

1.在积累本上总结一词多义现象。

为、就、火、印、之、以、则

2.完成练习四

第18篇:把静物写活教学设计

五年级习作指导课

把静物写活

教学内容

1、知道什么是静物;

2、掌握观察静物的方法;

3、学会如何描写静物。教学目标

1、明确静物的范围,从身边选取写作素材;

2、通过范文分析,了解静物的写作方法;

3、培养对身边的事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认真细致地观察静物,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静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将静物写得生动形象。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暑假过去了,玩得开心吗?还想不想继续玩呢?那好,上课之前,我们就来玩一玩,猜几个谜语:

A 人脱衣服,它穿衣服;人脱帽子,他戴帽子。(大一家具)

衣帽架 B 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打一家电)

冰箱

C 一个老头,不跑不走;请他睡觉,他就摇头。(打一物)

不倒翁 D 无事横起,有事立起,上磨脑袋,下磨脚底。(打一文具)

铅笔 E 黄金布,包银条,中间玩玩两头翘。(打一水果)

香蕉

2、好,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刚刚猜的谜底都是写什么吖?(静物)好了,我们玩也玩过了,现在该继续学习了,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把静物写活。

二、范文领航,体会方法

1、现在我们来看一篇文章,看的时候思考几个小问题。

A 作者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小泥猪的?(来历、外形、用途)

B 小泥猪的外形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从整体到局部,从多么漂亮到胖乎乎的小屁股,到小尾巴,到小嘴、鼻子、花蝴蝶、眼睛) C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小泥猪的喜爱)

2、同学们,思考完上面几个问题,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品析一下这篇文章。首先我们看看这个题目,它跟我们平时的作文题目有何不同呢?(用了拟人,将小泥猪写活了),那我们以后是不是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拟题呢?

3、刚刚同学们已经读完了文章,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好吗?好在哪儿?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来给我们听一听。

(它浑身洁白无瑕,胖乎乎的小屁股上,卷着个细细的小尾巴。小嘴高高地向上.撅着,几乎和鼻子连在一起,鼻子上还顶着个小花蝴蝶,显得俏皮可爱。它那一双笑眯眯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目不转睛的看着我,多么有趣啊!

这句话写得非常好,动词将小泥猪写活了,就好像这头小泥猪真的就那样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虽然小泥猪已经碎了,但是它脸上满意的笑容却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结尾点题,表达对小泥猪的喜爱之情,也升华了主题)

三、集体讨论,构思写法 同学们,看了刚刚的范文,那你们有没有想到你们日常生活中喜欢的物体呢?那如果让你们写,你们想写什么呢?打算怎么写呢?请同学们自己思考,然后待会请同学起来分享一下。

介绍来历(表达总体思想感情)

外形描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可以写它的:颜色、形状、质地—什么材质做成的,要求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用途

展开合理的想象(神态、语言、动作等等) 点题、表达思想感情

下面请同学们将你们之前的构思再修改一下,并将最终的修改结果写下来。

四、动笔实践

请同学们们将你们的构思写成一篇作文。要求写出它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使之变得生动形象。 板书设计

介绍来历

外形描写(形、色、质地、)

按顺序描写

用途

展开合理想象

总结(点题、表达感情)

作业设计

1、收集静物描写的词语,记录下来;

2、找一篇你喜欢的有关静物描写的文章,读给老师同学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第19篇:10用纸箱板作画教学设计

10.用纸箱板作画 课时 1 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授课人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重点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

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

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

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

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

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后反思: 用纸箱板作画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对瓦楞纸板的巧妙利用和加工,在创作过程中,使他们的手、脑、眼相互配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能够培养激发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其发现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瓦楞纸板创作出形式多样的作品。

2.在构思和制作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善于发现和利用材料美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瓦楞纸板的巧妙利用和加工,在创作过程中,使他们的手、脑、眼相互配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其发现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作品的工艺精细,造型美观。教师准备教具:瓦楞纸板作品实物数件,瓦楞纸箱、美工刀、刀片、垫板,外加“创可贴”。

学生准备学具:瓦楞纸板、美工刀、剪刀、直尺、垫板、乳胶、铅笔、图画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好多商品都需要包装,我只想问问大家哪些商品的包装是用瓦楞纸板制成的?(学生说一说)看来瓦楞纸板箱的用途太大了,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发明及发展的呢?据记载早在 1856 年,英国人爱德华希利兄弟俩发明了在纸上加压成波纹瓦楞作为箱子的内衬,用来透气并吸汗; 1920 年双瓦楞纸板问世,用途迅速扩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瓦楞纸在包装中已经占到 8 0%.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瓦楞纸有什么特点,并说一说。(

1、表面有条纹状的凹凸;背面光滑,正反面颜色相同;侧面有波浪状的花纹,可以顺着条纹弯折····)瓦楞纸的优点很多,具有质轻、抗压、抗散裂和缓冲等性能,能够循环再利用,经济轻便易堆放,对环境无污染。可大家知道吗?它在我们课堂上还可以制作许多精美的作品:

二、欣赏分析教课书的范例通过教科书中的范例,启发学生要充分利用瓦楞纸板的几个特点来制作作品

(1)瓦楞纸板有一定的厚度 (2)瓦楞纸有波浪形的纹理

(3)可以利用瓦楞纸的特殊肌理制作版画 (4)还可以利用瓦楞纸的韧性

三、指导学生对一些瓦楞纸板的加工方法学生用瓦楞纸板切割一些直、孤形。讨论:“怎样切割才能使刀口更平整。”小结裁切要领:裁切时必须使用垫板;切割直线用尺比较好,要垂直切下,下刀要稳,可分几次用力,注意安全。

四、交流讨论欣赏实物、课本中瓦楞纸动物造型作品,分组探究瓦楞纸动物作品设计、制作要点。指导要点:

1、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按比例分解画在瓦楞纸上。(造型:抓住特征、概括、夸张、变形。)

2、剪好后插接完善作品。(注:插接口要稍小于纸板的厚度。)

五、设计.制作展示一实物作品:用瓦楞纸制作的别墅模型。启发学生,根据瓦楞纸的特点还可以用来制作些什么小摆设呢?

六、交流评价发表意见小结我们要注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我们的设计制作,把它们变成装点美化生活的“宝”

第20篇:箱板上的新发现教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学科:美术

年级:六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学情: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六年的美术学习,对美术各种的创作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箱板画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绘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深得学生喜爱,学生掌握很多造型手法,箱板画的绘画方式会让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策略: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运用使用纸箱板这种特殊的材料,再结合特殊的技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本课程运用了回忆总结式导入,多媒体与教师现场展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学习箱板画,动手实践与互评自评部分,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箱板画艺术活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 教学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新授课: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导入(师生问答的方式)

1、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绘画的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2、导入新课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既环保又有利用价值的新朋友——纸箱板。(开始放映多媒体) (教学意图:回忆以前学习的多种绘画方式,引入新的绘画方式—箱板画)

三、分析思考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通过多媒体图片欣赏,还有动手自己尝试撕一撕。)(师生问答的方式)

撕一撕:

1、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根据纸箱的薄厚不同瓦楞纸的层数也不同,有的两层、有的三层;

2、纸箱的表面有光滑的牛皮纸,并且这些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

3、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教学意图:通过动手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欣赏箱板画作品(做媒体放映) 欣赏完作品:

1、学生谈论一下自我的感受

2、这些作品用了哪些材料

3、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开拓学生眼界,观察能力。)

五、介绍箱板画绘画过程(教师现场展示制作过程)

1、准备一张箱板,可以提前做好底色

2、把准备好的图案绘画到箱板上

3、根据构图完整、协调等原则,用手撕掉(或者用刻刀刻掉)图案的边缘线,(小面积的地方可以整体都撕掉,比如:一片云彩、动物的眼睛等。) 4.根据画面需要,调整构图,添加颜色,直至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教学意图:直观的展示过程,让学生更加形象的学习,训练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六、学生分小组制作(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

七、评价展示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师生问答的形式)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

八、拓展,展示用箱板制作的立体的作品。(教学意图:拓展学生的眼界,刺激学生的创作新思维。)

板书设计:结合多媒体教学

作业设计:可以用箱板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立体作品(选作)

活板教学设计
《活板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