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任务型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11 08:38:0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任务型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任务型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和开展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立足于学生本身,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与其他语言教学途径相比,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途径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有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

任务型教学中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完善小组分工,促进合作与交流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他们在学习中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依据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把性格相似、学习兴趣差不多的学生分配在一组,当然一个小组中应由成绩优良中差的学生组成。这种分配方式能让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更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学习,他们会讨论自己所感兴趣的话题,也会查找有关课题的相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果一个小组中全是成绩优秀或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到成就感和愉悦感。小组中有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之间能有更多的交流,成绩好的学生能主动帮助成绩稍差的学生,逐渐带动这种发展模式,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潜移默化地提高班级整体成绩,这都是小组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成效。保障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打破了传统的说教式、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在实施和开展任务教学法时,教师应当把握好任务部署和难易程度,避免因为任务难度太高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感,或者任务太容易而缺乏挑战性、新鲜感,造成学生失去兴趣等问题的发生

一、明确任务目标任务目标是任务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不同的任务目标其所实施和开展的方法、手段是不同的。对于每一个任务而言,应当确保其目标或者目的明确,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比如说,对于课堂导入,教师所设计的提问、看图、调查或者游戏等小活动,是为了调动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欲望和热情;又如在阅读准备阶段,让学生依据文本标题、图片等信息,猜测故事、内容的主题,或者略读,找出文本设定的情景和背景,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阅读材料、的背景、情景,激发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在细节阅读阶段,通过阅读,需要学生掌握文本信息,并学习相关词汇、语法的用法。该阶段的任务设计通常是寻找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语句,或者让学生采取列清单、制表格等方式组织归纳文本的大意等等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即“学生中心,从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具体运用

二、在通过围绕“阅读任务”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学习精神和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任务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素材重点知识的理解感悟,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水平。任务型”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在近年的中考阅读能力考查中提倡并施行对“Task-basedreading”的考查。而我们教师往往搞题海战术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累得疲备不堪,然而效果适得其反。实践着,逐渐真切地体会到“Task-basedreading”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三、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途径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新发展,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学习任务组织阅读教学,既能强化语言的实际应用过程,又能充分体现语言阅读的交际本质。完成阅读的过程能促进学习自然地和有意义地运用语言,有利于营造语言习得的最佳环境。任务型阅读教学活动具有真实性,形式与功能相结合性的特点,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任务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即阶梯型任务链使得一堂课阅读任务的明确,阅读任务的完成,阅读任务成果的展示得以顺利地进行,使得学生随着阅读任务的不断深化,他们阅读的过程越来越自动化和主动化,从而达到自如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终目的。阅读过程也是阅读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体现阅读学习过程,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阅读学习思维,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探究中掌握更为全面的语言学习方法。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优化,不仅有助于充分暴露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足够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学习。应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阅读思考,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应尊重学生的探究方法选择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同桌讨论、小组探究等方式进行阅读学习。任务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更要求学生能够在围绕任务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好自身的想象思维,提高阅读学习效率。

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获取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学习思维和方法,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层层递进,人人参与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情景的真实性以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们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英语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内英语学习活动,例如讲故事的接力赛、英语猜谜、填字游戏、趣味句子传递、幽默看图说话、趣味话题讨论、争议话题辩论等。它们可以为学生创造表达机会,激发兴趣,提高实际表达能力。学生只有在经过战胜困难后取得成功时,才会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把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给不同学生,共同执行一个大任务。执行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优差结合,团队成员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合作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文本阅读中的思维发散点予以反思整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应该培养学生的丰富语言认知想象力,鼓励学生从细微的情节之处体味的表达内容;应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思维创新之处予以表达,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灵感;建议学生运用书面表达的形式予以体现,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感悟。

五、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老师还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用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谓的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来完成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常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效率。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带有目的的学习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任务型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虽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几乎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地帮助。

六、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必须要得到重视,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将一些新型的阅读任务开发和寻找出来,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一些漫画文化题材的英语阅读素材或是将我国的一些文化历史作为英语的阅读素材,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效率。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只有学习目标明确了,才能使得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压力较大,再加上枯燥无味的英语阅读任务,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应使用类型不同的阅读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考核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步骤,它能影响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英语教学考核不能体现出任务型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对各种英语知识的掌握不全面。不过对阅读小组的考核要体现出团体性,让学生在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团队合作思想,全面保证英语阅读教学考核评价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学会了“用英语做事情”。通过实践还可以发现,任务型阅读教学围绕一系列的任务开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了学生阅读英语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情绪。当然,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实践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一线的英语老师通过不断地实践、改进和完善,使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合理利用课本阅读材料,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对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提升学生英语的应用水平,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实现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即让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英语思维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出现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科学地安排和应用,也需要学生配合教师的教。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进而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意义。使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赋能者,那我们的英语课堂必定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推荐第2篇:谈谈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

谈谈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

谈谈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 谈谈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目标明确、计划性强、有组织、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去较多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于是,教师为知识、为教科书、为应试而教,把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抹杀了。重知识讲解、轻能力培养等做法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提高。大部分教师不能按照大纲的要求从是教学活动,他们凭 “经验”处理教材,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语言输入量。这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与经验型教

学十分普遍。

现代英语课堂教学不能限于教师领读、解释词义和讲解课文、语法和句型,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在当前推进素质 教育的大潮下,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形势下,广大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着手研究如何摒弃“满堂灌”,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任务型为核心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

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就是课堂教学设计。这样的设计使诸要素之间联结起来,有利于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可以说,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总体结构、具体环节及其有关层面,预先做出行之有效的策划,是英语教师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所谓科学,一是要求正确运用教育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既切合教学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又反映英语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两者相辅相成;二是要求这种思维流程顺畅、清晰,富于条理性。思想正确性和思维逻辑性的有机结合,便是英语教学设计科学性的基本内涵。所谓艺术,就是要求英语教学设计日臻精致、完美、行之有效和富于创造性,能极大地刺激学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研究和掌握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学

生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思想,并主张把对学生综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那么,什么是“任务型”的语言学习呢?“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他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ist hypotheis)

(Ellis,1999),可以溯源到对基础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认知心理学说。

Krashen(1982)区分出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ve-input)。假如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习得就自然而然地产生。Long(1985)提出,语言必须通过“对话性互动”(conversationl interaction)才能习得。Long比Krashen更重视输入如何被理解。他认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修正性互动”(modified interaction),学生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可理解的输人与输出的机会。根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修正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task)。

Long给task下的定义是:“认务”就是为自己或为别人、无偿地或有偿地完成的一项工作,可以是油漆篱笆、给小孩穿衣等等。换言之,“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娱乐时或其它时间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1985:89)。Jane Willis对 task 下了这样的定义:“任务”就是学生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使用目的语来获得产出的活动(1996:23)。

尽管对交际学习认务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但是把认务作为课堂的一种语言学习活动,至少具备以下特点:①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因此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于自然的习得;②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应是笼统的或是现实世界中某种活动的翻版,而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③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能使其产生成就感。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采用了“任务型”语言学习

模式。

三、任务型课堂设计的三个步骤

Nunan(1989)认为,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task)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①教学目标(goals):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Canale, Swain, 1980)。②输入(input):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data)(Nunan, 1989)。输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报刊、小说、学生的作品、电视作品、课本、歌曲等。③活动9activity):活动是指任务,而不是指练习。④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传送与接收)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促进者(facilitator)、组织者(organizer)和监控者(monitor),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partner)。⑤环境(setting):环境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个人操作还是两人或小组合作)和任务时间的分配,也包括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

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

个步骤:

1.任务前(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

a.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完成情况;

c.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a.分析(analysis)——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来讲,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英语学科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它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项教学目标演变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这里的任务(task)不是通常所有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为达到交际目的而使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来取得共识的那些活动。简言之,就是“做”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interactional)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用学习者语言习得和内化的(internalized)支持环境。

四、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系列。要使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仅是现成的语言知识点。这样,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笔者以“What is a healthy diet?”(SEFC Book1B leon 58)为例来说明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

Ⅰ.指导思想: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原则。

2.贯彻英语学习的交际型原则,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

3.教师的作用: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等。

Ⅱ.课堂教学步骤:

任务前:

1.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长得很胖、一个身材修长的女士或先生,对两者进行比较,然后问

学生想用有哪一种体形;

2.问学生早餐、午餐、晚餐以及两餐之间吃些什么。展示学生提到的所有食物,并且再列举一些

其它食物;

3.迅速了解一下学生最喜欢的食物,例如,谁最喜欢鸡肉、鸭肉、甜食或者咸肉、饺子、面条;

然后让学生结伴讨论喜爱的原因。

任务循环:

任务:学生两人一组讨论什么是健康的饮食。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两栏,分别列出中国食物和西方食物。学生阅读课文并作笔记。此时教师扮演监控者的角色,当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提示,以便

让他们作出结论。

计划:每一对同学与组里其他人讨论他们的发现,并作好准备向班上其他同学汇报最后的结果。

同时商定好先后发言的顺序。

报告:

1.每组派一名学生依次汇报他们的结论;

2.告诉学生从中可以学到什么,让学生知道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防止发胖;

3.教师监控学生的讨论,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加汇报活动。为了全面完整地理解课文,每位学生都会饶有兴趣地倾听其它组的汇报。

语言聚焦:

分析:教师可对语言结构进行简单的叙述。接着讨论一下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可以表达的意义。

操练:

1.教师准备一份练习,对任务中呈现的示例进行挖空。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讨论需要传达什么意

义,并讨论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2.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有用的语言点;

3.写出课文概要,其中至少包括:为什么中国的饮食是合理的,西方一些国家的饮食不合理在什么地方;然后要求学生作好准备,下一节课向全班汇报。

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enabling condition),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最终掌握语言。需要指出的是,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任务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同时,也有批评者认为它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要求太高而显得不切实际。尽管如此,其教学思想和设计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我们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推荐第3篇:中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中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董莉

摘要:本文对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介绍该教学模式的基本设计步骤、

课堂活动设计原则,以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

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实验稿的形式颁布,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步骤。新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一、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出自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任务”一词原指语言课堂上的练习。目前仍有学者把任务和教学技能(technique)相提并论,认为任务是“技能的一种特殊形式”(Brown,1994,83)。自任务型教学大纲将任务的设计、排序与组合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手段后,人们开始关注并分析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任务型教学模式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1.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instructional), 而是体验性的(experiential)。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以实用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学习活动和语言内容一样重要。在某些情况下,学习过程是第一性的,而学习内容是第二性的。任务型学习是就是让学生体验的过程。

2.Nunan 对“任务”的定义进行了归纳(1989):1)任务是指自己或他人从事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工作,即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玩耍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这类任务不含学术成分,也无语言意义。2)任务是由教师设计和控制的,学生获得信息并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一种活动。3)任务是指一系列促进语言学习的计划,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结果等基本特点。纽南认为,交际任务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产生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完全有别于语法练习。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构建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按照教学大纲的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目的,以学生为主体,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中心,使课堂教学能力化,评价方式过程化。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1.Rivision用上一堂课所学的语言、语法知识设计成有一定质量的听写、翻译、对话、复述,或检查预习情况等,通过板演、教师抽查、学生互查等方式纠正错误,量化成绩,以达到复习旧知的目的。

2.Presentation呈现任务型课堂教学有关的背景知识。

3.Tasks设计为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组任务, 明确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完成各项任

务。

a.对话教学要实现由“伪交际---准交际---真交际”的训练过程。学生首先应该熟练掌握课本的对话内容,通过个人或小组的操练,然后做一些相关的替换练习,最后能用当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相关话题的对话,即真交际。

b.课文教学要分“三步走”:即完成由“感觉、感知到感悟”的阶梯型课文教学过程。学生通过略读,初步领会课文大意;教师通过设计细节问题,调动学生去细读课文,教师辅以适当的难句讲解,使学生领会故事的细节以及作者的意图,即达到了感知课文。学生为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所进行的活动就是他们熟悉课文的过程。如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上升为能力,则需要教师设计更多的活动任务,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把德育教育贯穿活动之中,进行大量的话题探讨、采访、角色表演等,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完成了“感悟”的过程。

4.Task-Demo.任务展示。各小组或个人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5.Check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6.Homework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点,以 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具体、可查的任务性练习以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三、任务型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

1)情景设计的真实性

设计认为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具体实际的话题认为,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交际功能和语言规律, 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

2)优化任务内容,做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

设计任务时要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应有一定的导入性,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的功能,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

3)渐进性任务设计

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到知识的渐进性,活动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先输入后输出,使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

4)体验性原则

整个任务型课堂教学是通过完成具体的活动任务来学习语言,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知识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语言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因而任务设计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四、任务型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任务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执行一系列任务化、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熟悉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因而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语法项目所设计的活动内容,要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针对性要强,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让形式有话可说,活动起来,才能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2)学生的参与度

评价任务型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设计活动内容要难易适中,要求明确,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敢于动口、善于动口的良好习惯,并且有固定的讨论和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课堂提问的面要宽,对一些需要动脑的问题要不断变换提问方式,避免提问方式的单一化和顺序化,好中差学生

兼顾,让每个学生都有紧迫感,这样课堂教学就不会出现死角,绝大部分学生必须认真思考,积极参与,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评价过程的竞争性

学习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驿站,教师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评价方式,并量化评价结果,引进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优秀学习素质的养成。

4)作业布置具体化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而优化课后作业的布置,使作业布置具体化、任务化,并加强督促检查,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中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任务型课堂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的角色将有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师生的互动,完成语言交际任务,达到设计的教学目标。

推荐第4篇: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任务教学法在语言意义的基础上力图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本文浅谈了对任务型教学的内涵,设计原则的认识及一堂高中英语阅读课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尝试。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是外语教学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结合的产物。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家Jane Willis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前期任务、任务环及语言聚焦。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1.真实性原则。鲁子问在英语真实任务教学理论中提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真实的教学材料,设计真实学习任务与真实运用任务,解决学生的课堂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平衡问题。”

2.功能、形式、任务相结合原则。让学生在任务履行中感受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生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

3.梯度性原则。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以适应不同的学生,满足学生不同需要。

三、The Advertising Game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实践

笔者在北师大版必修模块四The Advertising Game的教学实践当中,根据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内涵和任务设计的原则,初步探索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课堂教学中的模式。

本课的中心任务是阅读教学,旨在通过设计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了解广告游戏的相关信息,了解广告的构思、设计、影响及作用,欣赏广告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任务前

在设计阅读任务前,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几幅画面精美的广告图片,特别是本地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广告,并观看了CCTV拍的公益广告FAMILY。让学生充分感受广告的无限魅力,激发了他们阅读The Advertising Game的兴趣与欲望。

2.任务中

阅读任务一:利用已掌握的Skim和Scan的阅读策略,完成T or F问题。

任务组织形式:Individual silent reading;任务完成形式:Check and answer。本项任务针对全体学生设计,参与面广,难度较低,能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阅读任务二:学生仔细阅读、关注细节并完成以段落、内容的表格:如:

任务组织形式:Careful reading individually;任务完成形式:Pair work。本项任务设计同样针对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默读的形式,利用上下文的线索精确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深刻理解作者在文章当中所表达的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广告及其功用和影响。

阅读任务三:Language focus,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奥秘,了解句法、固定搭配和掌握词液体墙纸 http://www.daodoc.com

汇,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继续为完成后面的交际任务做好准备。同时关注课文中的Gerunds,为下一节课的语法教学做准备。

3.任务后

完成各项任务后,学生对Advertising Game有了更加深刻和丰富的认识,要求学生:①用所提供的词或词组分成四人小组讨论对Advertising Game的看法并在班级进行汇报。②课外通过网络等收集知名品牌广告或小组合作某一产品并为之做广告,下节课在班级进行汇报。

笔者通过分析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和任务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并尝试将这些原则贯穿在教学设计与实践当中,让学生体验了“做中学”的快乐,培养了一定的协作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发展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当然,这一教学模式还需在今后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与完善,以求达到更佳效果。

液体墙纸 http://www.daodoc.com

推荐第5篇: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

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 (task)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

教学目标 (goals):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输入(input):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输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杂志、学生作品、影视作品、歌曲等。 活动(activity):活动是指任务,而不是指练习。 师生角色(teacher / student role):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传送与接收)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促进任务性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项教学目标演变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任务型教学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需要指出的是,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任务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尽管如此,其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推荐第6篇: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贵州省 沿河县第三中学

田姝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产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前初中英语课堂的任务。由于英语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无形中对教授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英语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仅限于教师的领读,解释词义及讲解课文、语法和句型,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合理采取任务型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和有关教学资料,联系实际教学,谈谈关于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的看法和认识。

一、以人为本,贴近生活

英语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教师本身和环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重视语言运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完成任务,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以单词的记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反复讲解和强化训练为重点;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字斟句酌,惟恐“超纲 ”,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课堂千篇一律,教师“唱独角”,学生做听众,课后抄抄写写,“题海战术”,这样使得教师讲得累,学生更是学得身心疲惫。教师要认真备教材,认真备学生,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和教学因素调整任务,并设计出具体的运用性任务。若教材

1 没有提供任务建议,则可以从其他资料中选择合适的任务。设计完任务后,要检查任务是否符合真实任务的基本要求,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者(教师和学生)等因素对任务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使之更符合教学要求。我们可以按照各位成员的学习态度、能力、爱好特长、性格等在全班新编各个英语课堂活动所需要的“group”和“team”。教师要认真研究,保证学习成绩好、中、差不同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要落实好角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贴切生活,只有教师尽量创造了较为真实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兴趣去学,去完成任务。教师设计任务必须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呈现任务具有科学性、发展性和可拓展性.

二、层层递进,人人参与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情景的真实性以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们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英语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内英语学习活动,例如讲故事的接力赛、英语猜谜、填字游戏、趣味句子传递、幽默看图说话、趣味话题讨论、争议话题辩论等。它们可以为学生创造表达机会,激发兴趣,提高实际表达能力。

学生只有在经过战胜困难后取得成功时,才会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把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给不同学生,共同执行一个大任务。执行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优差结合,团队成员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老师还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用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 2 生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在学习和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推荐第7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两个女主人公的道德沦丧的探析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 Self-Discovery:An Analysis of Celie in The Color Purple 浅谈我国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论惠特曼的战争诗歌

中美商务谈判差异研究及建议 化妆品说明书特征及其汉译技巧

重压之下的人之风采——以海明威《老人与海》为例 《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分析 对比不同思维方式下事物的中英文描述差异 The Analysis of Hesitation in Oral Communication A Study on the Game Teaching Strategy for English Young Learns On Paul’s Self-development in Sons and Lovers Sister Carrie:a Girl with Ascending but Unfulfilled Desires The Two Mrs.De Winters of Manderl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I” and Rebecca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英汉缩略语的比较与互译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态度系统分析小说《简•爱》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浅析海尔的企业制度文化

从桑提亚哥看海明威的奋斗人生 浅论英汉翻译中词的转译 麦当劳的制胜之道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语境教学中的应用

对中国英语语言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 解读《紫色》中的妇女主义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从最佳关联原则看口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Cro-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

The Pervasive Agitation of Humbert in Lolita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文化视角下的商标语翻译策略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On Nabokov’s ―Lolita‖ and Its Adaptation into the Movie by Stanley Kubrick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珍妮姑娘》主人公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隐喻在英语政治演讲辞中的认知功能—以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辞为例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因素与女主人公性格完善的关系 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影响以及其规范性 试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传统意识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的尝试性研究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An Analysis of Jude’s Pursuit of Love in Jude the Obscure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威廉福克纳与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女性角色分析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精神力量分析 《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特点分析

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 由个性反映出爱—《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通往真正的人性之路:《紫色》中西丽的转变 解析《紫色》中妇女意识的形成

On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from Skopos Theory Perspective 西方文化中的吸血鬼形象与东方文化中的鬼形象之对比

你是爱丽丝吗?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人物看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写作意图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

浅谈公示语英译

On the Differences of Rules for Eye Contac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87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88 《抽彩》和《蝇王》的艺术魅力比较 89 汉语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探微 90 《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91 英语歌曲名称汉译研究 92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93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94 Feminism in The Awakening 95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96 论神话中的民族精神——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之比较 97 中西文化差异对品牌翻译的影响 98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99 交际教学法在当前高中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 100 论《宠儿》中的象征意象

101 小说《老人与海》中曼诺林的象征意义 102 从空间语言的角度分析中美隐私观念的差异 103 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个性特点

104 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 105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 106 比较中美民事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 107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调查研究

108 A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money between Scarlett and Gatsby 109 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开题报告+论) 110 浅论现代汉语新增词语的英译方法

111 从华裔少女的自传《此时,彼地》看中美两国校园文化差异 112 浅谈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113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114 《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15 从绝望到适应——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心理变化 116 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

117 永不凋落的玫瑰—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中的海斯特 118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119 A Feminist Study of William Shakespeare’s As You Like It 120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效率的非语言因素

121 A Study of the 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122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 123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124 Women in the Roaring Twen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Sun Also Rises 125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126 中国大学机构名称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127 浅析俚语在美国亚文化群中的使用及其成因 128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29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30 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131 浅析《爱玛》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132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的演说词

133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Word of Bai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34 Shaw and the Discuion Play 135 论爱丽丝·沃克《紫色》中西丽女性自我的缺失与重塑 136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 137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138 追求自然和谐的童真理想—解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139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140 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导入

141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142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143 The Impact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44 从功能理论看汉英广告翻译

145 The 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Wedding 146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147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

148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ism in Creating the Inner World of Laura in The Garden Party 149 《等待戈多》的荒诞色彩

150 Unavoidable Tragedy – A Case Study of Te of the d’Urbervilles

151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宠儿》中塞斯的内心世界——黑人民族精神重塑

152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Self-identity Lo of Black People in The Bluest Eye 153 从文化视角浅析英汉数字的翻译

154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 155 探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 156 浅析哈利波特中的女巫形象

157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58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

159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60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

161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16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63 论《紫色》中西莉的精神意识的创建 164 简爱与嘉莉妹妹女性形象比较

16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166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67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 168 母语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169 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170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171 剖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对自由的追求 172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3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研究 174 论小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75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176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 177 论《推销员之死》基于传统希腊悲剧的发展 178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179 CET-和IELTS阅读培训课对比研究 180 论《爱玛》中女性的婚姻观 181 英语广告语篇中名物化的研究

182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弗兰克的人物分析 183 从时间视角分析伍尔芙的《达洛卫夫人》

184 从寂寞到超然—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书信体的内心独白 185 浅析“欧亨利式结尾”在其小说中的主题揭示 186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对比 187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中英语外来语及翻译 188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189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190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

191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 192 在现实与理想间挣扎——论巴比特的无助与无奈 193 浅析“冰山理论”调动读者参与的作用

194 奇幻作品中所反映的欧洲民族神话—以《指环王》为例

195 An Analysis of Realistic Literature Under the Enlightenment in Robinson Crusoe 196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

197 从自然主义视角分析《嘉莉妹妹》 198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 199 “误译”现象的合理性探析 200 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推荐第8篇:小学英语词汇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探讨

小学英语词汇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探讨

〓〓任务型教学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注意趣味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阶梯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和拓展性原则。

〓〓在小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即教什么,如何教。只有首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词汇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尝试设计不同的任务,把词汇学习寓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交际任务中,使学生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词汇,从而脱离枯燥乏味的单词记忆活动。结合我们所教学的PEP教材,其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

一、Leading-in 引入

〓〓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不同的任务,可以采取不同的引入方式, 如播放录像、听歌曲、展示图片、TPR、游戏以及讲故事等,目的是为所教授的内容创设情景,达到既调节学生情绪,使他们进入角色,又能唤起学生的记忆,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作铺垫。

〓〓

二、Pre-task任务前

〓〓在前任务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则、拼写及用法,达到音形意相结合,并给出该单元词汇教学所涉及的相关指令,以帮助学生做好交际任务的准备。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可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向学生详细地布置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如学习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Module 3 “English food”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播放一段去KFC就餐的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服务员与客人在点餐时所使用的语言以及食品名称,并学会如何用英语短语表达出来。如:What can I do for you? Can I help you? Hamburger, sandwich, sausage等。

〓〓

三、While-task 任务中

〓〓教师根据主任务设计出若干子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如PEP教材五年级上 Unit 3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并运用食物的单词tofu, tomato, potato, milk, bread, eggplant,cabbage,green beans,结合句型“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today? I have eggplant…”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Task 1: Ask and write〓〓

〓〓(1)启发学生说说提问早餐和晚餐吃什么的问句: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dinner?同时板书显示breakfast和dinner.

(2)在问答中完成以下表格:

Task 2:Make a survey(调查学校一周的中餐菜谱)

The Menu of our school for lunch

〓分配方式:独立式、合作式(合作式的互动活动有利于产生合作性的人际关系和活动过程,它要求合作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设计原则:可操作性、真实性、实用性。

〓〓

四、Post-task任务后

〓〓这个步骤是在学生完成了任务后,向全班汇报,展示他们的成果。

〓〓

五、Checking and consolida-

tion评价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教师总评完成汇报的任务后,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任务完成后并不表示课堂结束了,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对自己所完成的任务做客观的评价,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也有利于加深所学的语言材料。教师的综合评价也非常重要,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一定要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总评,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也进一步对该节课所学词汇的进行归类总结,有利于学生的强化记忆。

〓〓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与探讨,运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英语词汇的课堂教学,证实了以下几点:任务型词汇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记忆单词的作用;任务型词汇教学设计的真实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活动的词汇任务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学习精神;有意义的交际性操练取代大量枯燥的机械性操练,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词汇知识,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词汇任务型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设计理想的任务活动,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课堂的掌控能力和教学技巧,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需要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在实施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将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探索,使这一教学模式更富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魏文琦

推荐第9篇:任务型教学研究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牛津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之实践研究

常熟市梅李中学英语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纵观中国的英语教学,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英语的授课方式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大部分老师将外语教学理解成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思维的训练,对审美情趣的熏陶,对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扩展,对合作能力的培养,对情感体验置于不顾,甚至会觉得它们浪费学习时间。因此,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查阅资料、准备了大量的试卷,搞题海战术,结果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更累。随着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的继续,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大为减弱,乃至厌恶,更不用说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与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新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为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指明了方向。它的基本理念就是要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要提供多种选择,以适应个性需要;要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要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要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需要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3、05年秋季实施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无疑是全面落实新《英语课程标准》精神的好教材,但对于擅长传统教学的广大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有困难,有困惑,怎样用新课程的理念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是摆在一线老师面前急需要解决的课题。

4、英语是人与人之间获得和交换信息的一种工具。根据本校情况,学生听说能力低下,整体素质差,“哑巴英语”现象极为普遍。

二、概念的界定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它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假设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假设

1、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OR Task-based

Instruction,TBLT OR报TBI)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机或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途径。

2、研究假设:将英语学科内容与任务型教学途径整合起来,建构新型的“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应试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二)理论依据

第一位将任务型教学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的是Prabhu。1979年,Prabhu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开始了把当时看来很激进的理论假设付诸于实践的大胆教学试验。他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 , 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Prabhu被认定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创始人。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是Jane Willis。她在1996年写的一本关于“任务型学习”的著作“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出版后获得BEN WARREN国际图书奖。Jane Willis 认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强调的是学习语言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这就要求Learners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with some kind of communication purpose”)真实的使用语言(“proce the text for mea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 task”)。而这种活动需要学生参与到“reading , listening or reviewing” 之中。

那么什么是任务呢? 纽南(David Nunan,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包含五个方面:

1、任务目标

2、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

3、给予输入材料的各项活动、4 任务所隐含的教师和学习者的作用

5、任务执行的环境。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也就是说,任务重是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是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的完成。外语教学课堂中的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以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感性一点的定义时,任务是学习在其发生的活动。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庞继贤教授则认为,所谓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制定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这种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支持环境。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对文献的学习,确立正确的任务型教学观念。

2、探索出不同课型的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完成任务的情况分析,探索提高任务完成率的条件和有效方法。

4、建立与任务型教学相配套的新的评价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任务型教学的内涵、特征、条件、意义等要素研究 (文献研究法)

课题研究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需要研究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任务型教学的内涵、特征、条件、意义等。我们将课题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相结合。原则上,每周进行一次理论学习,自学与研讨相结合,定内容定主讲人。并充分运用图书室、网络等,努力使理论学习达到最优化。转变课题组的全体教师教育观念。努力跨越狭隘的学科界限,建立起“大学科”的观念。摈弃了将外语教学理解为仅仅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对思维训练、对审美情趣熏陶、对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扩展、对合作能力的培养、对情感体验置于不顾的传统作法。其次在课堂上,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的observer, a helper and supporter 等。

2、任务型教学法在教材不同版块(不同课型)中具体运用的研究(行动研究法)

(1)教学模式是对课堂教学整体进行科学设计的方法及其表现形式。经研究讨论要形成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2)要通过研究形成写作教学的模式。

(3)要探索对话课的教学模式:。对话课以激趣—导学—活动—评价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环环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在活动的过程中,若让每个学生表演是不可能的,这时适宜组织小组合作,将对话按角色分,再按情节汇合,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保证每位同学会开口,又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学习效率。

3、与任务相配套的评价方法的研究 (行动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

(1)注重过程,关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表格式的累积,从学生的课堂行为观察记录及表现、调查问卷、小组合作学习的记录、学生个人的言语报告、学生学习行为的调查、课业档案累积等多角度、多层面地科学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这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的参与和促进,从而逐步过渡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策略形成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开设多层次的口语测试。在中期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开设多层次的口语测试,老师设计多种材料,满足不同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如:学习能力后进的同学,只要求朗读单词、句子、短文或看图说出简单的一到两句英语句子即可。中等的同学则多增加了看图说话(图材料来自于课文);学习优秀的同学则是通过情景的设计给予“角色扮演”的口语测试,充分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成功与喜悦的感,达到全体发展。

(3)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运用和参与评价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质性的评价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数,不仅具体直接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对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比较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形成性评价强调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质性的评价方法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

4、提高任务完成率的策略研究(经验总结法)

1)学案导学策略 导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是设计预习任务,正确地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起到导读、导思、导用的作用。2)课堂互动策略 课堂互动包括认识互动、信息互动和角色互动。这一切都是以完成任务为前提。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答、讨论、辩论等任务使师生、生生在课堂上互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帮助者,指导者,倡导者等角色。3)课后活动策略 各种活动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辟各种途径和创造各种场合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学校开办校园广播站,举办英语口语、演讲、圣诞晚会等,进行小型的研究性课题,在上课前5-10分钟轮流展示他们的成果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经验,写读书笔记,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2、行动研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诊断,从而发现问题,制定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始行动(观察、记录),进而作出评价(分析、归纳)。

3、调查和统计研究: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设计问卷等形式,采用询问法、问卷法,了解有关情况,交流成功经验。

4、经验总结研究:把某类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分析,加以总结。

七、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07年4月——8月)建立课题组、进行申报、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启动课题研究

2、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10年2月)按照课题成员分工、全面实施计划、修改方案、总结经验、写出阶段论

推荐第10篇: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统的课堂活动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任务型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话题为主线,发展学各方面的素质。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将任务型教学运用到人教英语教材中,学生的英语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人教版

初中英语教学

学生语言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语言教学模式。它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实质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态势。

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中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Linguistic product)同样重要(张建伟、陈琦,1996)。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而以任务型教学活动为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其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外语课堂教学中具有的“变化性互动”而形成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通过可以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对话性互动,来完成老师设计的各项任务,进而产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二、《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活动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

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和任务去学习,日常学习中许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都能得到很快的解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的学习潜能。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以教学为中心的形式,转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权威、导师和学者,而是交际中的一方,是课堂中的引导者,是交际活动中的促进者。在完成老师设计的各种各样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较好的主动型和创造型,从而得到交际的机会和动力,有了较大的交际空间,因此学生可以领会、运用语言知识与交际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以及交流、协调、合作等交际技能。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国语言学家 Jane Willis 于 1996 年提出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任务前 (Pre-task)、任务中 (While-task) 和任务后 (Post-task)。我们认为它合理、简便、易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检查评价和家庭练习两步,形成了五个基本步骤: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检查评价和家庭作业,使课上与课下浑然一体。具体步骤如下:

1.任务前 (Pre-task)

(1)介绍目标和任务。呈现和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如果可能的话让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去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在前一节课向学生说明任务,使学生有时间去完成任务,有关资料也可由教师课前准备。

(2)让学生回忆列出所学的相关知识。 2.任务中 (While-task)

(1)完成任务。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首先,根据任务让全班学生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其次,让学生完成任务。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如生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或互相问,或查字典,最后再问教师。然后,各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在小组学生积极帮助下准备好材料向全班展示,此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走动以帮助学生。

(2)展示成果。教师让各组学生代表依次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各组所选代表每次应该是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小组展示完时,其他学生或教师如有疑问,可以向小组代表咨询有关问题。回答问题时,既可以是学生代表,也可以是小组同伴帮助回答。完成此步骤任务时,教师作必要的小结。

(3)听录音,使学生对课文有全面了解。

3.任务后 (Post-task) 在这一步骤里,学生主要处理语言、词汇和短语、重点句型和语言知识等。采取的方式可以由学生先讨论,教师指导他们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4.检查评价 (Aement) 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和语言知识掌握情况,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5.家庭作业 (Homework) 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做相关练习。练习内容可以是写出完成任务的过程、内容和体会或其他与任务有关的内容,也可以是完成与任务有关的作业,如写对话、把各组讨论的问题写下来、把自己小组讨论的内容写下来等。

四、教学模式示例

(GO for it!-(Book Two)-Unit Nine How was your weekend?) 1.教学目标

(1)学会谈论上周末做的事情;

(2)学会谈论过去式;

(3)了解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4)了解同学间周末都如何度过并学会表达。

2.语言目标

(1) —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I played the soccer./We went to the beach.

(2) —What did she do last weekend?

— She did her homework.

(3) What did he do last weekend? —He went to the movies.(4) What did they do last weekend? ——They played tennis.

3.单元任务

Task 1:哪些同学的周末过得有意义?并说出其理由。

Task 2:问每位同学的周末过的怎么样。

Task 3: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Task 4:看哪位学生做得最棒!

Task 5:要求学生在网上搜寻国内外名人的周末活动和喜好。 4.教学过程

Step 1.Pre-task:哪些同学的周末过得有意义?并说出其理由。 Names Activities you gue Activities he / she did

Li Ming Went to the cinema Watched TV at home

①Lead-in Do you know your clamates / or your close friends well?

Do you know what did they do last weekend? ②在表中填写你的三个同学或朋友的姓名,先猜一猜他们在上周末做了什么事,然后分别去核实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除了问他们上周末干了什么以外,还询问他们为什么要做那些事)。

③小组活动:每个学生都向本组汇报采访的结果,评出谁的周末过得最好。 ④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由全班评出周末过得最好的同学。 ⑤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

●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atched TV at home.

● —Why did you like watching TV? —Because it\'s relaxing.

● —How was your weekend? —It’s great! I went to the beach.

It was OK.I did my homework and watched TV.It was not good.I cleaned my room and studied for the math test.

Step 2.While-task: 多少量的课外活动是合理的?

① Lead-in 让学生说出上周末除了学习以外还进行的其它活动。例如:played computer games, did exercise, read books.

②让每个学生填写以下表格: 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 (Activity) It was great! Because…..It was OK.Because …..It was not OK.Because….Read English books

Listened to English songs Talked in English Wrote a diary in English

③小组活动:学生4人一组就表中的内容互相问答,并作记录。

④根据记录整理并统计出各项活动相应的百分比。

⑤把调查结果写成小短文,让学生分析有些活动是否进行得太多或太少。

⑥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How was your weekend?

Step 3.Post-task: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此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①If we want to improve our English, what can we do? (让学生就以上问题自由发言,教师帮助。) ②把英语学得较好的同学分到各个小组,由组员分别对他们进行采访(采访内容见下表),了解他/她是怎样学习英语的。

注意:可根据实际情况替换动词或表示频度的短语。 ③让学生根据表格中填写的内容总结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④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 ●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Did you listen to English on the radio every day? ● What else did you do? Did your parents help you with your English?

Step 4.Aement 看哪位学生做得最棒!

(1)小组代表汇报各小组总结学习英语的方法后,可以在小组自评的基础上,全班互评、教师总评,并评选出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2)把评选出的方法形成文字贴在班级版报上进行展览交流。 Step 5.Homework 要求学生在网上搜寻国内外名人的周末活动和喜好。根据课堂任务内容,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网上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国内外名人,掌握如何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些可以从介绍名人的文章或个人资料中查找,把各自的成果向班上报告,并完成一篇相关短文。

五、关于任务教学模式的初步认识和反思

1.一直以来,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法来展开教学,学生所做的事情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然而,任务型教学“再现社会情境的真实性”的特点使得活动的结果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任务活动与语言练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任务活动不是机械死板的,它侧重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

2.任务型教学一般在教学的开始就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目标的明确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3.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有意义构建,以达到解决某个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地掌握了有意义的语言运用,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内化语言的环境。

4.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对思维的挑战性等特点,它较好地体现了现代语言教育中关于交际能力、认知过程、感受与经历、信息分析与整合、学习策略以及合作学习等理念,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5.倡导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任务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师生观念,改变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线形关系,发展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多向的互动合作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伙伴、促进者等多重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学生之间建立了良性的竞争与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倡导教学民主,就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充分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独立的个性,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提供成功创造的机会,引导他们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合理的评价。

6.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高,在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7.无论使用什么教学方式,教师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其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紧密相关;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也应有足够的语言准备和清楚的语言知识指导,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完全回避语法讲解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六、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它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理念。当然,任务型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实施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力争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更具生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01 年.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年.3.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大出版社.1982 年.4.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02 年.5.Go for it.《新目标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年.7.曹文山.简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中小学英语教改与探索.2003,(1).

第11篇:任务型作文

任务型作文

一、何为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

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

(1)拼板式任务:此类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 (2)信息差任务: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

(3)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4)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

(5)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在此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在对2015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及相关问题解读的一篇题为《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了2015年高考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

“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他认为,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我们不妨重温一下2015年两套课标卷作文题目中的“任务指令”:

2015新课标全国一卷:女儿举报老爸(材料作文)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2015新课标全国二卷:谁最有风采(材料作文)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Ⅰ卷:“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Ⅱ卷:“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这两条“任务指令”,我们均能在前面提到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找到照应点。

其中Ⅰ卷照应第(4)点“做决定式任务”,所谓“做决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这封信写给谁;二是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Ⅱ卷照应第(5)点“交换意见式任务”,“交换意见”主要体现在“思考、权衡与选择”之后的“无须达成一致”上,也就是说,三个人物中,考生选择任何一个人“更具风采”都是可以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出,2015年作文题目是在借鉴基础上的创新,也暗含了教育改革、考试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大的趋向。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的构成要素 ▲作文材料

有人认为,任务驱动型作文仍是材料作文,这种说法过于泛泛。因为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我们不妨结合2015年的作文材料进行分析。

Ⅰ卷: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Ⅱ卷: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1)材料的内容思想紧扣“主旋律”

高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作文试题格外强调重视其教育功能,实现试题的育人使命,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渗透依法治国理念,让考生说真话,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Ⅱ卷“风采人物评选”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创设一个情境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寓言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有很大的不同。Ⅰ卷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是湖北“荆楚网”记者钟剑桥的一则报道,命题时基本保持事件原貌;Ⅱ卷提供的是“风采人物评选”的真实情景。这种真实性暗含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命题意图。

(3)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表现在:第一,材料往往具有争议性,争议性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第二,关涉的人物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或几类人,这就保证“任务”的指向有多种选择;第三,命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性。这样的材料,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写作。

Ⅰ卷,如果这封信写给小陈,态度可以分为赞成、反对、辩证看待三种基本的态度。如赞成小陈的做法,需重点回答小陈的做法的本质是“爱”,对家人的爱,对父亲的关心,对生命的尊重,对“大义灭亲”品德的弘扬;特别是面对“情”与“法”的冲突,小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如反对小陈的做法,重点需要回答“为什么”,这种“大义灭亲”式的举报,出发点是“善”,但结果会成为“恶”,父女不再信任,亲情出现隔阂。如辩证看待,可以阐述小陈行为的利弊,还可以给小陈提出建议:如何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既呵护了亲情,又教育了父亲。

如果这封信写给老陈。可以从老陈违法行为的原因、危害的角度对老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可以站在小陈的角度分析女儿为什么这样做,希望老陈理解女儿等,还可以向老陈阐述你对“情”与“法”的看法等。

如果这封信写给“其他相关方”。从材料看,“其他相关方”包括“警方”和“媒体”。若写给警方,可以肯定警方的秉公执法,也可以与警方探讨“发在官方微博”是否妥当,是否有悖保护举报人的基本准则。若写给媒体,可以认同媒体纵深报道展开讨论“正本清源”的做法,也可以否定其推波助澜的做法,因为这样做会加重小陈、老陈心理负担,影响当事人正常生活。

Ⅱ卷,大李、老王、小刘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年龄段、三个不同的职业(科研、生产、摄影)、三个不同的领域(高科技、实用技术、摄影艺术)和三个不同的身份(科学家、工艺师、摄影师),分别着重表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侧面。其中,在大李身上着重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老王身上着重体现的是敬业精神;在小刘身上着重体现的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友善的分享精神。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特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穿靴带帽”、空发议论。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与此相反的某些消极落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此外,就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不能一味好高骛远,在任何岗位上都可以体现人生价值,让事业成功,让生命出彩;创新、创业、创客等,都是不错的立意。

▲任务驱动

在作文材料之后,命题者提供“任务驱动”,也就是发出“写作指令”,考生需要在“任务指令”的范围内完成写作任务。

Ⅰ卷“任务指令”:“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一“任务指令”就是要求考生对新闻材料形成基本的判断,如“小陈举报父亲合适与否”“为什么老陈屡教不改”“警察的做法合适与否”等,完成这项任务,是为下一步的选择做准备。

“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这一“任务指令”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明确了对象,即这封信写给谁;二是明确了本次写作的文体任务,那就是写一封信,要符合书信体格式要求,包括称谓语、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等要素构成,还要注意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关系,关系不同则写法不同,措辞上要注意分寸。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指令”最核心的内容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也就意味着就事论事,就事说理。如果从材料中引出一个观点加以证明,泛泛议论“情与法”的关系,就有偏题的嫌疑。在阐述看法时可以运用其他论据说理,但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证明,而是要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即所谓“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Ⅱ卷:“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三个人都具风采,但“任务指令”指向的是“谁更具风采”。“更”是“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结合本题说,应该是三个人物都具有风采,你认为都有风采,谁更具风采呢?这就要求你的作文必须对三个人物进行比较,表明了必须用“比较的写法”来作文,在比较中说明你的理由。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材料内容及含意”即他们都很有风采,分别是创新的典型、技术的典型,酷爱的典型,请你选出一位最具风采的,说出你的理由。“思考、权衡、选择”,就是优中选优。选择,主要考虑的是哪一个更具风采;权衡,主要是比较,比较谁更具风采;无论是权衡还是最后的选择都要注意最优化原则。选择后开始写作,重点阐释你做出选择的原因,包括他们各自的成就,以及对他们的贡献、价值、意义作用的评判。

第12篇:任务型作文

2015年全国课标甲卷(Ⅱ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场作文1:创新铸就辉煌

吉林考生

我国杰出的画家李可染曾说: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德国著名作家歌德也说过:要成长,必须要独创才行。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发展迅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新。因为创新缔造文明,创新铸就辉煌,创新最具风采。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大李之所以能在破解生命科学之谜方面有重大贡献,是因为他笃学敏思,矢志创新;袁隆平四十多年来之所以能始终站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是因为他有着不断创新的勇气和灵感;马云能创造阿里巴巴的神话,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他的洞见、他的创新;王选能成为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和他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息息相关-----创新让我们的生活远离空洞,远离乏味;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激情,充满乐趣;创新让我们的人生实现梦想,更具价值。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

文字的发明及运用让人类摆脱了烦恼和遗忘,使社会的灿烂文明得以世代传承;电灯的发明让人类远离漫漫长夜,迎来黑夜中的光明;蒸汽机的发明让社会获得巨大的创造能力,加速了物质文明的进步;电话的发明让我们跨越千山万水,缩短了彼此的感情距离;电视的发明让我们尽览四海风光,熟悉各国民族的风俗人情;网络的发明变天涯海角为尽在咫尺,使世界成为地球村------是创新改变了大千世界,是创新丰富了人类生活,是创新促进了社会进步。

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创新。

历史上,商鞅变法让秦国从众多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一统天下;赵武灵王顺应形势需要,冲破重重阻碍,果断地实行胡服骑射政策,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理想。清末,闭关锁国,因循守旧,不思改革,最终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当今中国,国家领导人大胆创新,在国家经济领域里,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策略;在国家统一问题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灵活原则。这些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全面发展,取得了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创新。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赞誉。古往今来,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创新,才能让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只有创新,才能让一个民族繁荣富强;只有创新,才能让一段历史灿烂辉煌!

不管是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还是国家的繁荣,都离不开创新。让我们用知识去充实自己,用创新去武装自己,从点滴做起,开拓异彩纷呈的人生!因为创新是东升旭日,让光照之处灿烂辉煌;创新是和煦春风,让吹拂之处绚丽多姿;创新是活水源头,让流淌之处生机勃勃!

考场作文2: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辽宁考生

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尽管,大李潜心钻研学术,可能无暇修饰外貌,难以兼顾家庭,但他极为丰富的内涵尤为珍贵;尽管,高端的学术研究看似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关系甚微,但我们的生活定会因为大李们的付出得到积极的改变,而我们的后代,人类的未来,也会因此受益。

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请判断一下,哪一篇符合作文要求。

【提示】

作文1《创新铸就辉煌》是一篇考场满分作文,它是一篇典型的优秀传统新材料作文,全文从作文题目的材料中提炼出“创新”这一关键词,开头引用名言并在分析中提出中心论点“必须创新”“创新缔造文明,创新铸就辉煌,创新最具风采”,然后以三个分论点论证创新的必要性。最后归结全文,响应开篇。

按传统材料作文要求,本文以“选材丰富,论证严谨”而被评为满分作文。但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却只能在二等以下三等评分。

文章完全置作文题目材料中的“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于不顾,既没有告诉我们三个中谁最具风采,即没有“选择”,也看不出对三人的各自风采进行“比较”“权衡”的内容,材料中的其他内容和含意也没有涉及,文中仅对于“大李”和“风采”各点名一次。所以完全不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

作文2《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是一篇较为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开篇选定任务,表明看法,肯定大李最具风采。接着扣住材料中的“风采人物”阐述,肯定其他两位的风采,回到最具风采的那个。运用因果分析中的“原因分析”与“背景分析”,紧扣材料中“当代”一词,分析大李“最具风采”的理由,阐述自己看法。第4段,紧扣“学术”一词,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第5段,从历史层面,紧扣“科学”一词,进一步证明大李的最具风采。第6段,紧扣“贡献”一词,从人的存在价值层面,再次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第7段,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请大家根据上述评价,梳理中国高考作文出现的以下几个概念:

1、标题作文;

2、材料作文;

3、话题作文;

4、新材料作文;

5、任务型作文。

1、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特别强调审题,有最佳立意,若审题不当,全文皆输。必须围绕材料来进行作文。

2、由于材料作文过于死板,所以随后的高考出现了极能打开学生思维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 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最经典的,是可以完全不顾材料,只顾及所给的话题就行。如上面的考场作文1,只抓住“话题”——“创新”——即可行文。

3、鉴于话题作文过于宽泛,高考作文又出现了一种给材料,但不给话题的形式,这种材料,不像最早的材料作文要求那么严格,在材料中,没有最佳立意,而是包含多个角度,多个立意。所以,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是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可有多个立意,已经不存在最佳立意。为区别原来的给材料作文,我们将2006年高考以来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

请辨析以下作文属于什么类型的作文。

2005年全国Ⅰ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6年全国Ⅰ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新材料作文有进步的方面,有一定的优点,但可随意确立写作角度,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套作和宿构的材料作文,例如上面考场作文1那篇满分作文,其实是把作文题的好多要求丢掉了,用的还是话题作文的写法,把材料和要求简化为一个阐释,全按“创新”关键词来行文了。面对这种套作和宿构作文,就出现了通过在作文题材料中添加任务指令,介入到考生写作过程和考试阅卷标准制定之中的任务型作文。

我们先看看近几年在都是的精心指导下,学生面对材料作文的通常采用的几种写作套路:

最常见的写法:从材料中抠出一个所谓的关键词(角度),例如“创新”,然后文章开篇用“创新”造一组看上去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文章主体举三至五个事例,说张三很创新,李四很创新,王五很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创新。

稍微高级一点的写法:作文开篇或直接或间接引述材料,然后不顾材料整体意思,强行给材料套上一个话题,比如“创新”。然后通篇以类似这样的几个句子串联起来:“创新是成功的捷径”,“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源泉”。

再高级一点的写法:能对所论述的话题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递进论述,比如“创新,就是告别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创新,可以给个人带来成功,推动国家民族发展”,“创新,需要巨大的勇气”。这种写法一般还会被称赞很有深度。

以上的这些作文写法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它们充其量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的写法,完全不符合材料作文以材料内涵为核心,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推动文章行文的内在要求,然而这样的作文在多年的材料作文阅卷实践中,并没有通过判低分来引导,主要原因是分省阅卷分省招生的体制,各省为了保持语文平均分的稳定和体现录取的层次性,评卷组在制订评分细则时不得不从当次写作现实出发,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现状作出妥协。

而许多一线老师在教学生学习写作高考材料作文时,也较少有人真正把材料的解读和分析作为核心来教,大多数是舍本逐末地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文章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上。

为了让学生写出形式结构清晰的文章,很多老师还总结了一系列所谓文章结构的样式,比如什么“总分式”、“并列式”和“递进式”,再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式。

还有在文章语言上下功夫的,比如要求学生在文章的什么位置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在文章什么位置一定要联系实际等等。

在审题立意方面,也主要是教学生从材料中多角度审题后寻找一个有话可说的概念关键词进行写作,例如从材料中找出一句话提炼出一个话题“细节”,接下来大谈特谈什么叫做细节,注重细节成功成才,不注重细节一败涂地。这就是把材料作文当作阐释型话题作文来教来写的。

更有走极端的,要求学生按主题背范文以备套作,把高考作文分成“毅力”、“信念”、“创新”、“环保”之类的若干个主题,每种主题配几篇陈词滥调的范文,考场直接套用,这就是所谓的“宿构”或“套作”,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和各省高考评卷组已经三令五申要求严打的对象。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解决“宿构”或“套作”的有效手段。

第13篇: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铺集小学 徐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目录基本概念 产生 方法介绍 优点 作用 基本要素 基本原则 本质 基本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产生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方法介绍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

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优点

其优点是:

1.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则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此类教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履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基本要素

(一)目标。如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务一样,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它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如前所述,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案件侦破”任务中,其非教学目的便是根据不断增加的线索进行讨论推理,直到最后找出罪犯。但设计任务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则可能是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交流感受语言,增强语言意识,提高交际能力,并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诸如表示假设、因果关系,或“肯定”“可能”“也许”等目的语表达形式。作为促进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更多地关注它的教学目的。

(二)内容。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实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三)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怎样做”。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等。

(四)输入材料。所谓输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如前面提到的“案件侦破”任务,就需要打印在若干张纸条上的一系列线索,任务就从第一条线索的推理和讨论开始,在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时,依次增加线索,直到真相大白。输入材料可以是语言的,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产品使用说明、天气预报等;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如一叠照片、图表、漫画、交通地图、列车时刻表等。尽管有些课堂任务并不一定都要使用或依据这样的输入材料,但在任务设计中,通常提倡准备和提供这样的材料,使任务的履行更具操作性,更好地与教学结合。

(五)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并非都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履行中的角色,但任务都会暗含或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参与者,也可以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在任务设计中,设计者也可考虑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促进任务更顺利有效地进行。

(六)情景。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在任务设计中,应尽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实,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意识。 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此原则是指在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履行任务的情景以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当然,“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形式/功能原则。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便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学习者在任务履行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

(三)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涉及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和程序,即怎样使设计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学上和逻辑上的连贯与流畅。任务型教学并非指一堂课中穿插了一两个活动,也并不指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上毫无关联的堆积。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学通过一组或一系列的任务履行来完成或达到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学中,一堂课的若干任务或一个任务的若干子任务应是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教学目的或目标指向,同时在内容上相互衔接。

(四)可操作性原则。在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必要时,要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

(五)实用性原则。任务的设计不能仅注重形式,而不考虑它的效果。课堂任务总是服务于教学的。因此,在任务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

任务。任务设计者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六)趣味性原则。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便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复重复的任务类型可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因而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趣味性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履行中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 本质

任务与传统的“练习”(exercise)或通常意义上的“活动”(activity)究竟有什么样的本质差别呢?首先,任务具有目的性。这里的“目的”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的,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而练习通常只具有教学目的。其二,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总是产生语言性结果。比如,根据所听天气预报的信息,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或根据火车和汽车时刻表,选择哪几趟车能方便准时地赶到某地开会,任务完成后所得到的结果是非语言性的,而课堂练习,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等,其结果总是语言性的。第三,任务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任务的履行并非有一套预定的模式或途径,或者会达到统一的结果,完成任务的途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性的。第四,任务具有交际性或互动性。任务通常是集体性和合作性活动,任务的履行通常以交际或互动的方式进行,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

英语阅读教学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

关于阅读教学,Torgesen(1998)曾提出这样一个原则: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针对具体的学生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把握适当的教学难度,争取最好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及早阅读

在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着重在学词汇、句型、背对话上,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母语习得上得到启示,小孩天生喜欢阅读,他们远在正规上学前就开始“读”了,如在父母陪伴下读漫画书,小人书,读他们身边的广告牌等,这种早期的快乐阅读经历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整个学习生涯。经研究发现,一年级阅读能力低下,其阅读能力将持续低下(Francis,Shaywitz,Stuebing﹠Fletcher1996;Torgesen﹠Burge,1998),开始的错误将会导致永久的低效,受此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每况越下。可见,英语阅读要抓得早,并在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和策略,所谓“Catch them before they down”(Torgesen,1998).(二)量力而行,步步推进

小学生阅读能力有限,所读材料不能脱离他们实际,宜由浅入深,逐步加大难度,让他们始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开始可读童谣、广告、标签、简易配图故事,到了高年级可以涉猎科普、童话、游记等。教师应做好学生总体阅读规划,分级推进,稳步发展,并要时时检讨,及时调整内容和方法,保证英语阅读实效。

(三)方法得当,质量第一

1、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模式有三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互补偿。(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尽

管很多研究都好像在说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应受到重视(构成阅读困难的主要是词汇问题),但如果太注重词汇的训练则会剥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所以阅读教学应采取以自上而下的模式为主,以自下而上的模式为辅。 2.采用正确的教学步骤

阅读教学的开展应包括“读前活动”,“阅读活动”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背景知识的激活,二是提前学习新词。教师应根据学生和阅读材料的具体情况学则适当的操作方式。开展“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1)激发学生阅读动机(2)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3)引出话题(4)为进一步阅读扫清障碍

“阅读活动”阶段以学生阅读为主,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必须交代阅读任务,该阶段所涉及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具体可采用如下活动:(1)浏览以了解文章大意(2)捕捉具体信息(3)将信息图表化(4)记录文章的要点和具体信息(5)构画文章结构(6)回答事实性问题(7)回忆推理性问题(8)将事件排序(9)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10)理解文中的复指现象

“读后活动”阶段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根据阅读内容所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二是鼓励学生将自己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具体包括:(1)读质量的检查评估(可通过提问,书面检查等形式) (2)对学生阅读表现评估(如通过学生自我汇报的方式)

(3)对策略使用的评估(如组织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讨论,也可通过问卷和读书笔记方式进行)

(4)依据所阅读的材料进行口头和笔头练习(如角色扮演,大意复述,采访活动)

(5)将阅读信息与材料外的信息相连(如换角色讲故事,介绍自己类似的经历,模仿写作等)

阅读教学的策略

小学英语应安排适当的课时进行阅读专项教学并应重视对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加强对学生阅读训练的指导,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王笃勤在其《英语教学策略论》中指出:“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

教学的策略性表现在采用模式的正确性、阅读过程处理的合理性、阅读评估的规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学性。”书中他介绍了9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主要看一下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CSR-Collaborative Strategic Reading)

通过使学生参与合作的活动培养阅读理解的技巧(Pollincsar ﹠Brown,1984;Johnson﹠Johnson,1989),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扩充词汇、促进学生间合作的教学手段,对于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尤为有效。实验证明被试者阅读理解能力有明显提高,词汇量增加,合作技巧得到发展,大大丰富了学习内容(Kling﹠Vaughn,1998).该策略有四部分组成。 1.读前准备(preview)

该阶段的目的是:

(1) 使学生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 (2) 激活有关话题的背景

(3) 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该阶段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一部阅读奠定基础。

该阶段有两部分组成:

(1) 通过脑激励使学生了解有关阅读话题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其写出他们知道的所有与话题有关的信息,然后再给一分钟汇总他们的信息;

(2) 预测自己可能读到的内容,这是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将其预测写出来。 2.细节阅读(click and clunk)

该阶段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监控自己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注意自己什么地方理解,什么地方不理解,当学生确定了自己不理解的语段后,学生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理解:

(1) 阅读句子,寻找关键词帮助理解单词; (2) 阅读上下句,寻找线索,猜测题意; (3) 寻找单词的前缀或后缀; (4) 拆分单词,寻找其合成部分。 3.大意理解(get the gist)

该阶段要求学生做到两点:

(1) 寻找段落中最主要的人物、地点、事件等;

(2) 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有关这些人物、地点、事件的最重要的观点。

具体操作中,教师可首先提出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主要意思,然后检查小组活动情况,请一个小组宣读自己所总结的中心大意,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发表自己不同意见。 4.巩固(wrap up)

该阶段用于扩充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对阅读内容的记忆。操作中一般是采用组织学生就阅读材料进行提问的方式。为使学生能进一步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教师可给学生示范各类问题的提问方式。

2010-12-17

第14篇:任务型阅读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邱宁瑞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信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技能教学目标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课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及提升阅读能力的作用,本文主要依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原则、《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进行阅读课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依据 1.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训练方法简单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训练学生阅读的方法基本上是解答考试阅读 理解题,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规定的材料,然后从设计好的题目中选出最佳答案。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几乎始终处于被动阅读状态,失去了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思考动力。

(2)教学重心偏差

许多教师在上阅读文章时,把重心搞错了。阅读教学,顾名思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阅读材料分解成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语阅读材料的应有功能。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绝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交给的阅读任务,从不会自己自觉地定时阅读一些课外资料,以此来积累词汇、习语、结构和句型,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上面所涉及到的问题已经成为阻止学生阅读能力的瓶颈,急需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设计出可行的阅读课教学方法,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2.教育部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任务,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多种形式,达到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发展形态,它以语言学习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者在真实和模拟真实的情景中运用目标语做事情,从而获得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语言家herbert h.clark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学习语言既不是背诵孤立的单词,也不是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更不是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应当教会学生使用适当的语言把要求的事情做好。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很适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还必须懂得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设计原则(Breen,1989)是: (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2)尽可能接近或类似生活中的真实活动; (3)必须有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过程; (4)学生必须做事情(讨论或实际操作等); ( 5)学生使用语言时,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 ( 6)必须有具体的任务活动结果。

应注意的是,任务不应过于容易或过难,任务过于简单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不利于学习。任务过难则不利于学生获得有效的产出。有组织且让学生感到真实交际心理压力的任务能使学生的语言更准确、更流利。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步骤

根据Willis(1996)提出的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我们通常把阅读教学任务分为读前活动(pre-reading tasks),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tasks)和读后活动(after-reading tasks or post-reading tasks).(1)读前任务(pre-reading tasks) 在读前活动中,教师运用提问、讨论、图像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把任务呈现给学生,引入阅读文章话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充分做好阅读准备,熟悉阅读任务。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内部动机得以驱动,他们根据己有知识和自身的经验,纷纷发表看法,兴趣盎然。比如对于模块三第二单元的Healthy eating,在上课不久我会在电子屏幕上呈现两张关于超重人的图片,并问“What problems can the overweight people meet with in their daily life?\"。由于图片非常有趣,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对此问题的回答有:1.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sit in a chair.2.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find a job.3.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board on a plane (maybe they need two or three tickets each).4.They are likely to be caught when going through a door.5.They may be looked down upon by others.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我们需要Healthy eating.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们生动有趣的回答很快使本节课在开课不久就进入到一个小高潮。

(2)读中任务(while-reading task ) 经过阅读前活动,学生无论在心理、情感还是在认知结构上,都得到了预热,整个状态已开始进入第二步骤的阅读中。这期间,教师提出若干阅读任务,并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发现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并予以矫正,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阅读中的活动通常分为速读、精读两个环节。

①略读((skimming and scanning) 任务环阶段的第一步是略读文章(skimming)即通过阅读课文的首尾段和各段的首尾句来了解文章各段的段落大意、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并完成确定标题、标题配对、找出中心词、主题句等任务。略读环是阅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完成略读环的活动,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明确文章的体裁、中心议题等。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教师布置浏览(scanning )任务,让学生通过浏览从文章中获取具体信息,掌握基本事实,理清时空顺序等,从而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②精读(detailed reading or intensive reading) 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也是任务型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为了鼓励学生一边字斟句酌地阅读,一边深入地分析、比较,以理清句子的内部关系,理解陈述的隐含意思,汲取词汇和语法知识,教师还要设计精读活动。“根据上下文,猜词判义”、“找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句”、“评判文中人物或事物”等都是通常实施的任务。执行这些任务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分析、比较、判断、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对文章作出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3)读后任务(after-reading tasks) 阅读后活动是整个阅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在完成阅读中活动后,对学生做一些阅读后活动去温习、讨论并且从文章中评估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来鼓励学生进行反思,综合评价他们所阅读的文章。

事实说明,在运用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情况, 不能照搬照抄。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核心精神就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合作学习”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这些精神,我们的英语课堂一定会焕发出生机。

第15篇:任务型写作

任务型写作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要求写一篇150字左右的英语短文。

Many students fail to perform well in an exam not because they lack ability, but because of the preure of the exam room ---the tense atmosphere, the ticking clock on the wall, the teacher walking around, and the thought that their future will be decided by the exam. It’s not just students who will face preure.Human beings are competitive animals and we evaluate each other, whether in exams or in job interviews, so all of us occasionally get nervous.Removing preure from life is an impoible dream. However, there are some ways which can help reduce our preure.We are likely to overcome the preure when we are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 we are about to face.Of course, even when we are well-prepared, we may still feel nervous, but at least we will be more equipped to deal with our nervousne.Furthermore, we may remind ourselves that the big moment is not that big from a different viewpoint.Even a huge exam is not as important as a loving family, or good health.写作内容

1.以约30个词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以约120个词就压力进行议论,内容包括: (1) 简述正确面对压力的重要性。

(2) 你现在面对哪些方面的压力?

(3) 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压力?

写作要求

1.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者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

用原文中的句子。

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The paage mainly tells us not only students but also other people will feel streed on different occasions.So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on how to reduce preure. When summer or winter vacation comes, some students can’t stand wandering about with nothing to do.Now,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looking for part-time jobs.Wang Danning, a high school student, works as a hoste during winter vacations to earn some pocket money.Hostees are paid per event, which normally lasts for one day or several hours.They can earn 150-300 yuan a day.Different from Wang, Guan Zhang focuses more on the experience he can get from part-time jobs.The 22-year-old student, who studies at Tsinghua University was recommended by his schoolmates to work as a coach at a winter camp.His responsibility was to take care of a group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uring their six-day tour around Beijing.Guan earns 150-200 yuan a day, but he thinks the value of his part-time job lies more in the personal skills he acquires.“I am graduating this year.This experience will help me get ready for my future job,” he said.In fact, when choosing a certain part-time job, students need to be cautious about the employer’s credibility. 写作内容

1.以约30个词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以约120个词就“中学生假期打工”进行议论,内容包括:

(1) 简述你对中学生假期打工的看法。

(2) 列举你或他人的一次打工经历。

(3) 谈谈你的感受或收获。

写作要求

1.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者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

用原文中的句子。

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The paage mainly tells us nowadays more and more students do part-time jobs during vacations to earn some pocket money or gain some experience.However, they are warned to be careful when choosing a part-time job. 荐荐荐荐贫高满分诚穷

作信与

富生文高有作

中高文(3000

中作作素字

) 荐高中800字作文精选 [1500字]

第16篇:任务型学习心得

“学然后知不足”-“英美散文选读”任务型学习心得之一

摘要: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作为一名研究生,已有足够的知识体系与综合能力进行自学,也就是本科属于输入阶段,而研究生属于输出阶段,应养成良好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疏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本学期,老师因材施教,采取了符合我们身份,基于我们能力之内但又给我们学习机会,进行反思总结的学习模式-任务型教学,对我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合理有效地协作等都有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论文,本人将以项目式教学法为理论基础,就自身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收获与困扰进行反思总结。在我们小组内,本人的任务是课堂陈述的Background与Author部分,因此,本论文以自身感受最深的两个小点进行总结,即协作式学习与课堂陈述方面。 1.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即用语言来做事, 以达到掌握语言、学会运用语言的目的。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以意义为中心, 尽量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资源, 进行意义共建, 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从教学任务的选择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价都是围绕任务进行的。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注重教学互动性、真实性和过程性。龚亚夫(2003)认为,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

2.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概念为一个由学员组成的小组有一项确定的工作,他们自己计划并且完成工作。结束时应当有一个正确的结果或展示。其过程分为五个阶段:①明确项目任务;②制定计划;③实施计划;④检查评估;⑤归档或应用。各个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3.操作过程

(1)教师示范:本学期初,老师讲了几次课做示范,我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2)明确任务:接下来,老师便分配任务,我们小组选中的是讲解十二单元:Salvation。

(3)制定计划:在具体接受了老师分配的任务之后,我们小组进行了协商讨论,把任务细分为各个小节。我们小组有五个人,相对人数较多,而老师安排我们这组presentation与其他两组一起做,所以平均下来的时间较少。于是决定采取三位同学上台做presentation,其他两位协助查找资料及翻译课文。在presentation中,我们又再次划分为三部分,即Background & Author,Detailed Reading,Translation,具体到个人,最后再综合。于是,我们各司其职,负责好各自的部分。

(4)实施计划:分配好任务之后,我们积极有效地从书本,期刊,网络中收集资料,力求收集的资料详实充分。然后整理做成ppt。

(5)展示ppt: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后,到了上台展示的环节。在上台的前一天,我们在寝室演练了一遍,相互提出中肯有益的意见,心情愉悦地完成了我们的成果展示。 4.重点、难点

本人在此项目中负责ppt展示中的Background & Author部分。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工作量主要在于对信息的收集筛选。然而,就我个人而言,难点并不在内容上,而在个人综合素质上。具体来说,即口语和在公众面前展示的心态。首先,口语。由于长期缺乏重视及没有花狠功夫练习,语音面貌一直是我的弱项。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作为一门交流的工具,口语是最直接最客观的评判方式。因为我们这组的ppt是最后一次课,即学期末,于是这也成为催促我练习口语的动力之一。在这个学期中,我花了大部分时间练习口语,自感有一定进步。而我口语不好的原因主要在单词重音没读准及一些辅音发音不标准。鉴于此,我在学期初就借了一本语音书及六级词汇书,重新复习语音知识及纠正原来读错的单词。同时,多听演讲及新闻,模仿及就与纠正与自己惯常发音不同的单词。其次,公众展示的心态上。为了减除没必要的紧张,我做了充分准备,即收集资料让自己有内容可讲,并在讲的同时力求增加趣味性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在演讲的过程中,保持从容冷静,有条理有逻辑地讲解,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 5.收获

传统的外语教学是一种满堂灌、填鸭式的以输入为主,而忽视输出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其后果是忽视了交际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在这种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这样的学习不会激发学生太大的兴趣与热情,学习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特别是对于研究生,应该有足够的自学能力及动机,而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的知识传授。而任务型外语学习则是重视输出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习者积极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在这种学习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强调和突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参与的重要性。虽然教师不是学习活动的中心,但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师是任务的主要设计者,并监控任务进行的情况。对于已是成年人的高等教育者,这种模式极具优势。

在此次任务中,本人感受最深的收获主要有:

(1) 深刻体会到了合作,理解及资源共享的意义。作为一个小组,虽然把任务细分到个人,但最终要归纳综合,这就需要每个人通力合作,相互沟通。中间会出现意见的分歧,需要讨论协商,这些,都让我深刻感悟了合作及理解的重要性。其次,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将收集的资料互相借鉴分析,减轻了工作量,节省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2) 加深了同学感情。在此次任务中,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口语和心态不好。在练习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动于同学的热心大方,这份情谊将陪伴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让我们更努力更有信心动力地充实提高自己,成为人生中永不忘的伙伴,让生活变得更温暖,更丰富有意义。

(3) 锻炼了心智。每一次上台都是一次有益的经验,在台上,从容地讲解,同学们安静好奇地倾听,鼓励的眼神,让自己信心倍增。在以后的上台展示中,要更平静更自信。

(4) 获得了知识。为了使展示生动精彩,要搜集分析整理大量的资料,在这过程中,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对作家文章背景都有了很深的认识。 6.不足

(1)参与太少。由于分到个人,惰性使然,没有积极主动地给组员建议,以后需要改正。在一个团体中,要主动承担任务,尽最大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2)缺乏互动。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置的互动环节太少,与同学的交流不够。 (3)对知识缺乏神钻细研的精神。讲解完ppt后,同学问我在讲的故事中,有一个词“道”是怎么翻译的,为什么这样译。而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这个词,简单地译成了“power”。这位同学寻根究底的精神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自以为然,不求甚解,要具备作为一名研究生应有的品质。 7.思考

教学要因材施教,对于研究生,因为已有的知识结构及自觉性,不需要一谓的填鸭式教育,更多的是要实践操作,在这方面,任务型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一方面,给同学们输出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鼓励同学们相互合作,增强沟通能力。这些都是生活中重要的技能。这种方法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既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又通过观察分析其他同学的展示获得间接经验,提升自己,是一种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此外,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老师能给予每一次的展示以点评,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及时纠正进步。谢谢老师。

第17篇:任务型教学法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培英学校 张晓燕

一、前言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件苦差事,费时、低效,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传统的语法教学把语法课搞成“满堂灌”的知识课,给学生造成语法“难、繁、杂”的印象。进入课改以后,任务型教学法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有的教师走入另一极端:不教或少教语法。任务型教学是否意味着不教语法呢?这是个倍受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英语语法教学能够迅速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英语专家葛传槼先生曾说:“语法是语言的法则。”英语语法是英国语言的实际用法,是通过语法家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而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的鲁子问教授认为,虽然现在英语教学强调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然而语法是技能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法,才有条件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要求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 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三、英语语法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地位

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奠基人威尔金斯在《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一书中明确提出:语法是学习的中心,是保证表情达意的必要手段。任务型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活动量与学生的参与。实际上,许多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都把语法、语言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对于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学生不可能有象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进而自然习得英语。在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同时,学生必须学一些语法,这对语言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会使学生认清、判别和理解语言现象,并正确使用语言,从而为学习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少走弯路,对将英语作为外语来学的学习者来说,称得上是一条学习的捷径。

四、传统语法教学与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对比

长期以来,3P方法(介绍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产出production)被用来编写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由教师来介绍个别的语言项目(比如说现在进行时态),然后通过口头和书面练习来进行操练(通常是模仿练习),然后学习者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来进行较少控制下的口语和书写活动。Harmer(2001)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方法与PPP方法正好相反,教师应先让学生完成任务,当任务完成后,教师才与学生讨论语言的运用过程,并对使用不当或错误给予恰当的建议或纠正。任务型语言教学最大的优点是语言在真实的交际中得到运用,并且在学习者为向全班汇报做准备时,他们不得不从整体上考虑语言形式,而不仅仅像PPP模式那样,只是把重点放在某一种形式上。习惯于语法学习传统方法的学习者可能会很难适应,但是如果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教师能够把语法词汇的系统学习与任务活动结合起来的话,它将是一种能够适合所有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

五、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语法教学上的一些尝试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愉快的学习氛围。如何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把语法学得更好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情景法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表演等,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中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话题创造情景

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1的语法项目是频度副词的用法,若生硬地将所有的频度副词都罗列出来,让学生认读并记住它们的含义与用法,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可利用本单元的话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地引出频度副词:Do you watch TV every day? Oh, I see.You watch TV three times a week.How about you?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Oh, you hardly ever watch TV….一边与学生交流,一边板书含有频度副词的句子,并用彩色粉笔将频度副词three times a week, never, hardly ever, sometimes, often等标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总结新语言内在规律,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些。

(2)利用图片创造情景

作为传统教具的图片形象、直观、便于携带,因此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在语法教学中,如果使用图片,也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总结“It’s + adj.+ for sb.+ to do”的句型时,借助图片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首先呈现一幅小男孩在街上踢球的图,然后师生对话:

T: What is the boy doing? S: He is playing football. T: Is it dangerous? S: Yes. T: It is dangerous for the boy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板书) 然后再出示几幅图片,引出以下几个句子:

It’s bad for our eyes to read in bed.It’s good for our health to do sports.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句型,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所学句型造句。在以这种以图片创设情景的活动中,语法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使语法学习降低了难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3)利用表演创设情景

在学习句型结构“be + adj.+ enough to do sth.”和“be too + adj.to do sth.”时,教师可让班内一高一矮两位学生A和B站在讲台前,然后指着日光灯对他们说:“Try your best to reach the light, will you?”学生A很容易地触到了灯。 教师便指着他说:“A is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light.”

而学生B跳了几次都碰不到,教师可指着他说:“B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light.”在以上情景活动中,语法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从而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4)利用实物创设情景

如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可以拿三个大小不相同的东西(apple),一个比一个大。一边问,一边答: A: What\'s this? B:It\'s an apple. A: Which is bigger? B: The first one is bigger. B: Which is the biggest of all? B: The second one is the biggest of all. 这种自问自答,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重复几遍,直到他们自己能够独立进行表演为止,然后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可以再举一些例子,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比较等级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2.归纳法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不定冠词a /an的用法的时候,先列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他们: It’s a new book.

I read an interesting story. Lily wants to buy an eraser. Tom is a clever boy. 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马上就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了不定冠词a /an;接着启发学生继续观察a/an后面的词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a/an后面要跟可数名词单数。接下来可问学生为什么有些名词前用a,而有些却用an呢?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名词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用an;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用a。

3.对比法

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在一段时间内就会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某些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启发他们找出关键点,最终发现其差异点。

如:树上有一个梨。There is a pear the tree.(on, in ) 学生通常会选择介词“on”来填空,这是对的;可是再来一题:树上有一只小鸟。There is a bird the tree.(on,in )学生还是选择介词“on”这就错了。学生说:“老师,不都是在树上吗?怎么会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真思考“a pear”和“a bird”跟“树”有什么关系。分析、讨论后,同学们就发现:原来“a pear”是“树”上本身长出来的,而“a bird”是外来的事物,不是“树”上长出来的。所以,虽然都是在“树”上,但是所选择的介词却完全不同。经过观察、对比、讨论和分析,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4.游戏法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游戏活化语法规则。设计精巧、难易适度的游戏活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现在进行时态时,可进行“a gueing game”,请一些同学到讲台上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测。可以用What are you doing? Are you reading/writing/playing basketball…?这些问句对表演者进行提问,从而进一步掌握现在进行时态。

5.讨论法

小组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能积极参与,在交际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如在教情态动词should 的用法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What should I do?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后,可能给出以下答案: You should say sorry to her. You should call her up. You should write her a letter. You should buy her a present. 那么,通过讨论,学生将会更快地掌握情态动词should 的用法。

6.图表法

有些语法知识难以区分,运用图表就能一目了然,如在教a little; little; a few; few这几个词的用法时,就可采用图表,如:

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

肯定意义 a few A little 否定意义 few little

六、结束语

笔者做了一个尝试,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中,一个班(9班)用传统教学,另一个班(3班)则采用任务型教学。结果发现:3班的学生不仅交际能力强,而且笔试的成绩也比9班的学生好。由此可以看出,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但同时也有明确的语法讲解,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都更好。

第18篇:任务型教学法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培英学校 张晓燕

一、前言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件苦差事,费时、低效,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传统的语法教学把语法课搞成“满堂灌”的知识课,给学生造成语法“难、繁、杂”的印象。进入课改以后,任务型教学法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有的教师走入另一极端:不教或少教语法。任务型教学是否意味着不教语法呢?这是个倍受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英语语法教学能够迅速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英语专家葛传槼先生曾说:“语法是语言的法则。”英语语法是英国语言的实际用法,是通过语法家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而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的鲁子问教授认为,虽然现在英语教学强调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然而语法是技能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法,才有条件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要求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 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三、英语语法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地位

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奠基人威尔金斯在《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一书中明确提出:语法是学习的中心,是保证表情达意的必要手段。任务型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活动量与学生的参与。实际上,许多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都把语法、语言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对于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学生不可能有象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进而自然习得英语。在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同时,学生必须学一些语法,这对语言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会使学生认清、判别和理解语言现象,并正确使用语言,从而为学习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少走弯路,对将英语作为外语来学的学习者来说,称得上是一条学习的捷径。

四、传统语法教学与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对比

长期以来,3P方法(介绍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产出production)被用来编写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由教师来介绍个别的语言项目(比如说现在进行时态),然后通过口头和书面练习来进行操练(通常是模仿练习),然后学习者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来进行较少控制下的口语和书写活动。Harmer(2001)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方法与PPP方法正好相反,教师应先让学生完成任务,当任务完成后,教师才与学生讨论语言的运用过程,并对使用不当或错误给予恰当的建议或纠正。任务型语言教学最大的优点是语言在真实的交际中得到运用,并且在学习者为向全班汇报做准备时,他们不得不从整体上考虑语言形式,而不仅仅像PPP模式那样,只是把重点放在某一种形式上。习惯于语法学习传统方法的学习者可能会很难适应,但是如果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教师能够把语法词汇的系统学习与任务活动结合起来的话,它将是一种能够适合所有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

五、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语法教学上的一些尝试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愉快的学习氛围。如何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把语法学得更好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情景法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表演等,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中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话题创造情景

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1的语法项目是频度副词的用法,若生硬地将所有的频度副词都罗列出来,让学生认读并记住它们的含义与用法,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可利用本单元的话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地引出频度副词:Do you watch TV every day? Oh, I see.You watch TV three times a week.How about you?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Oh, you hardly ever watch TV….一边与学生交流,一边板书含有频度副词的句子,并用彩色粉笔将频度副词three times a week, never, hardly ever, sometimes, often等标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总结新语言内在规律,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些。

(2)利用图片创造情景

作为传统教具的图片形象、直观、便于携带,因此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在语法教学中,如果使用图片,也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总结“It’s + adj.+ for sb.+ to do”的句型时,借助图片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首先呈现一幅小男孩在街上踢球的图,然后师生对话:

T: What is the boy doing? S: He is playing football. T: Is it dangerous? S: Yes. T: It is dangerous for the boy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板书) 然后再出示几幅图片,引出以下几个句子:

It’s bad for our eyes to read in bed.It’s good for our health to do sports.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句型,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所学句型造句。在以这种以图片创设情景的活动中,语法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使语法学习降低了难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3)利用表演创设情景

在学习句型结构“be + adj.+ enough to do sth.”和“be too + adj.to do sth.”时,教师可让班内一高一矮两位学生A和B站在讲台前,然后指着日光灯对他们说:“Try your best to reach the light, will you?”学生A很容易地触到了灯。 教师便指着他说:“A is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light.”

而学生B跳了几次都碰不到,教师可指着他说:“B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light.”在以上情景活动中,语法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从而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4)利用实物创设情景

如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可以拿三个大小不相同的东西(apple),一个比一个大。一边问,一边答: A: What\'s this? B:It\'s an apple. A: Which is bigger? B: The first one is bigger. B: Which is the biggest of all? B: The second one is the biggest of all. 这种自问自答,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重复几遍,直到他们自己能够独立进行表演为止,然后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可以再举一些例子,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比较等级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2.归纳法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不定冠词a /an的用法的时候,先列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他们: It’s a new book. I read an interesting story. Lily wants to buy an eraser. Tom is a clever boy. 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马上就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了不定冠词a /an;接着启发学生继续观察a/an后面的词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a/an后面要跟可数名词单数。接下来可问学生为什么有些名词前用a,而有些却用an呢?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名词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用an;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用a。

3.对比法

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在一段时间内就会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某些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启发他们找出关键点,最终发现其差异点。

如:树上有一个梨。There is a pear the tree.(on, in ) 学生通常会选择介词“on”来填空,这是对的;可是再来一题:树上有一只小鸟。There is a bird the tree.(on,in )学生还是选择介词“on”这就错了。学生说:“老师,不都是在树上吗?怎么会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真思考“a pear”和“a bird”跟“树”有什么关系。分析、讨论后,同学们就发现:原来“a pear”是“树”上本身长出来的,而“a bird”是外来的事物,不是“树”上长出来的。所以,虽然都是在“树”上,但是所选择的介词却完全不同。经过观察、对比、讨论和分析,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4.游戏法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游戏活化语法规则。设计精巧、难易适度的游戏活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现在进行时态时,可进行“a gueing game”,请一些同学到讲台上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测。可以用What are you doing? Are you reading/writing/playing basketball…?这些问句对表演者进行提问,从而进一步掌握现在进行时态。

5.讨论法

小组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能积极参与,在交际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如在教情态动词should 的用法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What should I do?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后,可能给出以下答案: You should say sorry to her. You should call her up. You should write her a letter. You should buy her a present. 那么,通过讨论,学生将会更快地掌握情态动词should 的用法。

6.图表法

有些语法知识难以区分,运用图表就能一目了然,如在教a little; little; a few; few这几个词的用法时,就可采用图表,如:

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

肯定意义 a few A little 否定意义 few little

六、结束语

笔者做了一个尝试,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中,一个班(9班)用传统教学,另一个班(3班)则采用任务型教学。结果发现:3班的学生不仅交际能力强,而且笔试的成绩也比9班的学生好。由此可以看出,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但同时也有明确的语法讲解,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都更好。

提要 本文讨论了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学习语法,阐述了在语法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策略及语法教学的任务设计模式.从而使语法课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语法更加轻松愉快。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模式 语法教学 教学策略 任务设计

目前,英语语法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课上教师讲授语法时还是实施“填鸭式”教学,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自己在讲解,学生并不能将学到的语法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这种单调的语法教学,不能充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能更扎实的掌握语法。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语法教学思路,而应该在语法课堂上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指教师围绕某个话题,某种语言形式选择,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理解使用语言。

它具备以下特点:

(1)任务教学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的中心活动,而不是以操练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活动。

(2)任务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3) 任务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它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将任务置于教学法的重点,它最显著的特点 是“学而致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互动进行意义协商来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语言目标设计出明确而有具体的任务,学生通过询问,交流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法在当今英语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可以更快速地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进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要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要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语法知识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只有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才能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语法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 以往的语法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反复的练习,而忽视了语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新课标提倡:语法教学要注重能力,在日常的交际中运用语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教师设计出丰富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从而参与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语法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策略 1.利用情景教学法,设置教学任务 教师设计一些虚拟的语言环境,可以用教具图片,玩具,或利用多电脑技术设计出动漫的画面,使英语语法课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更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法,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

1.生动导入、有序铺垫。

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连结学习的动力。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连结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充分地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融洽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为以下的授课做了铺垫。

2.深切探索追究,巧妙导出。

《新课标》提倡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重在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不能局限在语法自身的范畴内,而必须与逻辑思维,篇章语境等接洽起来,以帮助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咱们常讲教师不应该做传授器,而应该做引航灯。教师并不是直接给学生做解释,灌输语法点,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察看,探索追究,发现,归纳并能自己最终得出答案,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更愿意去学,去参与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因此也就使得课堂更加活跃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步发现和认识语法规则,归纳语法规则,这样会让学生体验探索追究的乐趣,连结了课堂的原动力——求知欲。

3.情景交融,深层透析。

语法教学要结合交际。各类语法形式都是为现实表达服务的,在教一个语法项目时,应尽有可能地讲到它的现实应用,要尽有可能地将其放在语境中教学。学生们在身临其境和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乐趣便会得到激发,易于接管和理解所学的新的语法现象。

4.及时操练,当场巩固。

语法教学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发现和认识法则,归纳法则,从而能运用法则。有了前面的积累铺垫,学生也会蠢蠢欲动,急切地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掌握本节课的语法内容。此时应及时满足他们的这类需要,给他们适当的练习是很必要的,趁热打铁,学生们不但得到了巩固,而且又再次让课堂“动”了起来。

5.合作游戏,活学活用。

语法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让学生发现和归纳出语言形式规则的层面。咱们要的是学生会适当的使用。只有会用,才能帮助学生内化语法规则,学生们才能够真正地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法课“动”起来,让学生真正献身课堂中呢?

新课标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声誉和成绩感,发展合作精力。”章兼中教授也提出:“应大力发展相互协作,合作的小组活动。”pairwork, teamwork 这类主动参与学习的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法教学中开展一些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良性学习循环和思维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寓教于乐。当然,也充分地调动了课堂气氛,使语法课“动”了起来,因此,课堂也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运用交际教学思想和任务型教学模式不是淡化或不重视英语语法教学。首先,交际教学和任务型教学都是一种英语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更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传导,方法不能决定内容,它只不过是为内容服务。其次,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不能被淡化。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语法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习者不可能在日常的条件下潜移默化习得语言规律,学习者只有通过系统的语法学习才能更有效的掌握英语。

本人的语法教学方法第一,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设计。

第二,做好语法展示。归纳和演绎,这两种展示方法应在真实的语法活动中得到贯彻和实施。语法活动的真实性表现在五个方面:情景设置的真实,目的的真实,活动中的人物角色的真实,活动形式的真实以及活动语境的真实。 第三,在任务真实的前提下,上好语法应用课。语法应用课的主要内容为语法习得的评价,首先要结合课标制定评价标准,然后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以小组活动或者个体活动的组织形式,积极开展学生间的互评与自评。在这一活动中,要切忌采用竞赛的方式开展评价,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另外,应给予学生尽可能充足的讨论时间,尽量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19篇:任务型教学法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桂林市龙胜中学/文世英

摘自:《教师纵横网络杂志》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信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技能教学目标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课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及提升阅读能力的作用,本文主要依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原则、《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进行阅读课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任务设计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依据

1.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一般来说,过去大多数教师在上阅读课时都采用逐字逐句解释,指出重要的短语,语法知识点,再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就算完事。或者先通过预习,再讲解,口笔训练,背诵等,这种教法固然能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及语法,也能基本应付考试。但从发展的观点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由于方法上过于呆板、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引导学生探讨全文的主题,思想含义等深层次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一般采用提问的形式来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设问,解答和指导等教学环节,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单向交流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但是,如果问答式教学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就会导致以下一些问题:1)控制性教学活动过多,导致学生忙于应付回答问题,不利于培养思维能力。2)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对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上;而且经常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捧着课本念,其实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良习惯,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无法真正开口说英语,捧着课本回答问题,看似在回答问题,答案也基本正确,但只能说是朗读。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回答问题时不会看着文本念。还有,尽管花了一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但并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而常常是把包含答案的整个答案念出来而已。这种回答并不完全符合问题的要求。在公开课上,授课教师为了赶时间,不耽误上课进度,常常就做出了越俎代包的事情。3)参与问答活动的人数少,只能在几个学生的范围内进行,大部分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4)从平常相互听课及教研交流中发现,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仍然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忽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绝大部分教师是把语法和词汇同课文分离。

2.教育部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任务,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多种形式,达到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发展形态,它以语言学习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者在真实和模拟真实的情景中运用目标语做事情,从而获得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美国的杜威以实用主义的认识能力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家Herbert H.Clark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学习语言既不是背诵孤立的单词,也不是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更不是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应当教会学生使用适当的语言把要求的事情做好。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很适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还必须懂得任务型教学的原则。纵观所有的原则,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应该是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法的关键。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教语言的材料要尽可能真实;另一个方面是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习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运用。任务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由于地域、师资和学习英语的起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在英语水平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照搬教师参考书,就可能导致所设计的教学无法开展,任务无法完成。

如:NSEFC Book2A 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中pre--reading部分,教材编写者设计了以下任务:Do you know how a volcano works? If you do,describe it.该任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步的阅读作铺垫,同时要求学生联系地理学科的知识理解课文,在本校的一次公开课上,有一教师从某部影片中,剪辑了火山喷发的场景,然后就让学生完成教材编写者设计的任务,结果出现了冷场,无法完成该任务,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相关知识,未能掌握有关词汇。

四、阅读课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案例

在设计阅读任务时,教师要坚持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的原则。阅读前,教师可根据课文标题、图片、多媒体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阅读中的任务设计应紧扣中心思想,关注主要信息,不苛求对字句的理解;阅读后的任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依据这一思路,课文教学可以分以下三个主要部分: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1.阅读前的任务(Pre-reading Task):导入话题,激活背景知识,导入新课,根据课文标题、图片、多媒体预测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设计导入活动时,教师要从阅读材料的内容着手,特别关注学生兴趣。

以NSEFC2A Unit9中的Reading部分Welcome to the English Summit为例

Activity1: Lead-in 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地沙漠化、气候变暖等图片资料,请学生谈论图片内容,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引出单元话题,Saving the Earth T: What the pictures reflect is true about the earth, what do you think we must do? S: We must save the earth.Activity2: Discuion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What is the biggest problem facing the earth? ②What causes these problems? ③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这些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在结合图片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利用课文中三幅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第一幅“地球峰会”的剪影;第二幅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第三幅呈现的是贫穷与落后依旧困扰着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学生看了图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

T: What is the text about by looking at three pictures? S; I can gue that the reading is about a big meeting and environmental iues.T: Ok.Now work together you’re your partner and write down what you think each part of the text will be about.第一个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第二个问题对课文的篇章结构进行了预测。

2.阅读中的任务设计(While-reading tasks) 阅读中的任务设计应紧扣中心思想,关注主要信息,不苛求对字句的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转换手段,设计有效的任务和活动,以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将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和事件,故事的发展过程和场景等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中,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是: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in the text?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预测课文内容的任务,鼓励学生灵活运用Skinning和Scanning等阅读策略,迅速捕获文章中的主要信息或事实,并验证阅读之前做出的预测。

以NSEFC2A Unit9为例:

Activity1:以播放录音的形式呈现课文,整体呈现后,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略读(Scanning)技巧快速找到答案,验证读前活动的预测。

1) What is the Earth summit? 2) What is its purpose? Activity2: Detailed–reading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was one of the main themes of the Earth Summit held in Johannesburg in 2002? 2) What are the three biggest killers in the world? 3) How should we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oming years? 4) Why did Premier Zhu Rongji say that withou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not prosper, nor will sustainable developing be poible? 5) Why are conferences like the Earth Summit important? 6) Which of these iues discued at the Earth Summi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部分段落(paragraph2\\5\\7)。读第二段时,应读出惊讶的语气,以表示对“三大公害”引起死亡人数的震惊,从而激起听者的共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读第五段时,应富有一定的感召力,从而让听者耳边萦绕着作者的呼吁----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读第七段时,应带着无比的憧憬,既让听者感悟到“地球峰会”的意义和价值,又能使他们勾勒出未来生活的光明前景。

3.阅读后的任务设计(Post-reading tasks) 阅读后的任务要求对文章主要内容做出鉴定和判断。这种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ctivity1:识别文章功能及作者的写作风格

识别文章功能是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的第一步。如果不了解阅读材料的功能,学生很容易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歧义或误解。如完成“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后,让学生明白“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reading paage?”

Activity2:组织讨论

语言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思想教育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讨论结束后,各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陈述本组观点。

Activity3:课后延伸

写一篇演讲稿,号召人们树立“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意识,内容包括以下要点:

1.地球作为我们唯一的家园的重要性,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号召大家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3.文章要有感染力。 4.词数100左右。

五、几点反思

1.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利用信息转换手段,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任务,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方式理解阅读材料,获取课文的主要信息,提高其语篇分析能力,使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

2.了解中西外语学习文化差异。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外语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教学重点,以阅读为主要学习途径,以扩大词汇量为主要教学目标,形成了以语言输入为主的外语学习文化。这种外语学习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重教轻学。而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是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为目标。这种学习文化的特征是重视语言的运用和输出的过程,以达到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能力、性格、气质、风格和思维方式来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以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任务型教学的本土化。

3.教师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任务型教学模式,并学会反思和创新。任何一节好的英语课都不是某一种教学方法的结果,而是多种教学法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在尝试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时,必须把它与传统的外语教学的积极经验相结合。如在阅读课教学中,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完成了设计的任务后,阅读课中的语言点教学必须采用巩固性练习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因为我国学生离开英语课本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来使用英语,希望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英语。

六、结束语

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情、学情及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阅读教学,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吸收别人的优秀教育理念,教师要继承和发扬原有的有效教学经验,努力使它与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整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任务型教学本土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葛文山2006。课文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2004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英语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龚亚夫.罗少茜2003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皮连生.2002教学设计----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胡春洞、王才仁主编.王才仁著.1996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第20篇:任务型教学法

摘 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本文概述了任务教学法在国外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任务的界定、任务的选择与设计,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原则与实施模式。从而更有效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关键字:任务型语言教学 实施原则

Abstrac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 meaning-focused teaching method, aiming at fulfilling language communicative task.The teacher accords on the goal of curriculum and combines course content, desire concrete teaching activities, to attract and organize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these activities.The students can learn and use English and complete the task by thinking, investing and discu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ay. Key word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育职能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教学方法也与传统教法有了本质的区别。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培养社会所需具有外语应用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 Elaine Tarone和George Yule (1999:17)指出:“近年来在语言的教学上究竟应该教什么?人们的视角已发生重要转变。简单地说,已将强调的重点从把语言作为一套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形式(语法的、音位的和词汇的)转向把语言作为一种用于实现多种交际目的的功能系统”这种视角的转变也正在中国发生。国内外语言教学工作者已达成共识,认为语言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将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改变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由此,以围绕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语言教学研究开始出现了。交际法在向多元化发展中形成了“结构———功能”法、“功能——结构”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培养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部2001 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可见,任务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其差异在于前者以交际活动为核心,注重信息的沟通,学习活动具有真实性。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正由于任务型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在当前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运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

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它是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生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去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创新。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以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必须有思考的过程,即学生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英语语言形式, 它把英语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生在完成真实、有意义的任务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做事情来感受语言、体验语言、使用语言,并在这些过程中学习语言。这种语言学习途径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任务型学习活动有较明确的目的,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能感到自我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语言的内动力。任务型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能力。在任务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语言技能或一项语法知识,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和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任务型学习活动与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相似,因此有利于学生为真实交际做准备。任务型学习有利于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普拉布在印度开展了一个为期5年的实验项目,他通过真实情境中“意义”的创建,将原来的直接教学转化为交际力的培养。随着研究的深人,任务型教学于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近年来,国内外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方兴未艾,其定义与定位也各有不同。学者们提出了诸多理论,也开展了诸多实践研究。坎特林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任务的难度进行了评定,包括认知负担、交际压力、任务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语言规则的复杂性、过程的连续性等若干维度。布列恩则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并提出通过让学习者关注学习策略,来让他们开启计划和监控自身学习的可能性。薛基汉从认知角度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注意分配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学习者的注意是有限的,在任务型教学情境中,学习者容易把注意集中在实例上,而忽视了语法、结构的内化,所以要合理分配学习者在语言应用的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上的注意力,取得平衡。英国语言学家威利斯为教师在课题上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指导。她在一书中提出了任务实施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要接触有意义且实用的语言,要使用语言任务促使学生运用语言,在任务轮的某一点上要注重语言本身,不同时期要不同程度地出现语言。 (二)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社会建构理论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维果茨基(1962)的语言和学习理论,因而有其心理语言学基础。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人的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 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有四个主要因素:即学生、教师、任务和外围因素—环境。社会建构主义学说确认了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维果茨基把心理、社会、语言结合起来,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任务教学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而言, 学习者是在社会交往、相互作用中发现、学会并运用知识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观,使学生在一种社会性环境中接受教育。 2.语言习得理论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 教学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他认为这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应该为i+1,即语言的输入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在教学中可以将输入变得丰富、真实些,即语言的输入有其上下文语言背景,不仅仅有书面的语言输入,还更应该包括口头的交际语言。围绕Krashen的输入理论,Swain(1985)提出了“输出理论”,认为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语言习得不能成功,对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有充足的机会使用语言至关重要。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可以说,任务教学法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创造了良机, 而输入和输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举足轻重。 (三)任务的定义及任务设计原则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进行了界定。纽南(1989)认为,在语言教学中,任务是练习和理解语言的一个行动(活动),或是一系列促进语言学习的计划,它是由教师控制和调节、学生获得信息并进行思维加工, 最后输出语言的活动。薛基汉(1998)则认为,任务是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产生了学习。较以往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的活动而言,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活动,它以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等的与现实世界有关的问题为焦点;同时具有具体的任务结果,这个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以下是多数学者倡导的任务的定义: ———任务是教学过程中有非常明确目的的活动。 ———交际型任务是一种涉及到学习者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 ———任务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有相似之处,它是人们日常交际过程的再现。 ———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活动。 ———任务应是一个完整的交际活动。任务往往有一个非语言的结果。因此,衡量一个任务是否成功,要看这个任务有没有一个结果。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设计原则是:

(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2)尽可能接近或类似生活中的真实活动;(3)必须有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过程;(4) 学生必须做事情(讨论或实际操作等);(5)学生使用语言时, 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6)必须有具体的任务活动结果。应注意的是,任务不应过于容易或过难,任务过于简单容易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不利于学习。任务过难的话则不利于学生获得有效的产出。有组织且让学生感到真实交际心理压力的任务能使学生的语言更准确,更流利。为了更好地选择设计学习任务,除了要考虑上述与任务有关的因素外,还要遵循以下任务设计原则(Richards, 1994: 39): (1)反应原则,即任务要包含处理信息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反应、协商争论等。(2)交际原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要有真实的交际机会和行为。 (3)复杂原则,即任务要有难度,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还应考虑心理语言学原则:语言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做出决定的过程;是协商的过程;是非线性与非累增式的,是偶然的; 大多数是无意识活动;并且是强调意义的活动。同时设计的任务活动要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要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用外语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与交流,通过做事来使用英语,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

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

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模式比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威利斯的三阶段模式和薛基汉的三步骤模式。威利斯(1996)把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入任务,与学生一起探讨话题,着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和准备任务,学生可以在其问听一听其他人所做的类似任务的录音。任务中阶段(while task),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执行任务,教师并不直接指导;然后各组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最后通过小组向全班报告或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的形式比较任务的结果。任务后阶段(post—task)即语言焦点阶段(1anguage focus),包括分析和操练。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情况和在课文录音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特点。分析中或分析后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威利斯区分了教学中常用的六类任务:列举、排序与分类、比较、解决难题、交流个人经验和完成创造性任务,并指出基于任务的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语言。她强调语言学习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要求学生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真实地使用语言。薛基汉(1998)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分为任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和任务后活动三个步骤。任务前活动(pre-task)包括教的活动、意识提升活动和计划。教的活动与介绍新的语言知识和重构语言结构密切相关,教的方式可能是直接和明确的,也可能是间接和含蓄的。意识提升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意识,激活学生原有相关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课文探讨、接触其他人做过的类似任务、任务前的集体讨论等活动。计划就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准备任务,这其中会给学生一些提示。任务中活动(while—task)包括执行任务、计划后面的报告、报告三个方面。任务后活动(post— task)包括分析和操练。在薛基汉提出的这三个步骤中,任务前活动非常重要。后两个步骤与威利斯的模式大同小异。通过分析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步骤可以看出,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通常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这些步骤对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把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具有较大启迪和借鉴意义。任务教学法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症结,为外语教学与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英语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英语新课程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任务教学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大纲,只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任务或任务材料,在任务类型设置、难易度以及评估等方面很大程度要靠教师的能力来判断。虽然如此, 任务型教学法将日益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Brown, D.(2001).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 M] ( 3rd e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2]Ellis, R.(1999).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3]Foley, J.(1991).A psycholinguistic 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 [J], 12, 62-75.[4]Long, M & Crookes, G.(1991), 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TESOL Quarterly [J], 26, 27-55.[5]Nunan, D.(2001).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6]Prabhu,N.S.(1987).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7]Richards ,J.C.(1990).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8] Skehan, P.(1998).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9]Willis, J.(1996).A framewoe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don: Longman.[11]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17-20.[1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黄露,韩金龙.任务教学法与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 [J].外语界,2003(5):51-56.[14]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8-32.[15]廖晓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1):10-12.[16]Vygotsky, L.S.1962.Thought and Language [M].中译本:《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7]夏纪梅.“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2001(6).

任务型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任务型课堂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