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方式转变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19 08:44:1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转变教育方式心得体会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心得体会

高一英语组

在近来的讨论中,我认识到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师德素质。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师德表现,我认为需作到以下几点:

1 钻研教材,在新课程新课标下认真备课,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教好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 转变教育理念,从以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3 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总之,我会努力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拥有高素质师德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要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主体性教学思想和反思性教学思想。以此为指导,教师应该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⑴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 含义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动机、指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全面性、为学生提供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要的参考意见等。

⑵“探究——发现”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关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素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这时特别注意探究教学也必须一定的程序。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而问题产生于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的仔细观察。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符合教学活动要求的认知意义,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与问题相适应的观念,而且学生的已有观念又不能对问题情境作出完全理性的解释。

⑶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以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区别是: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

⑷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策略。

学习魏书生教育教学理念心得体会

——学《教育犯错误学生的策略》有感

英语组

王玉珍

魏书生,一位教育圣坛上的奇才,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全新的教育理念,创造了教育史上一个个惊人的神话。他,其貌不扬,却谈吐不凡,他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细嚼他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在感叹的同时,更多的是深思与领悟。

魏老师众多的教育理念令人敬仰。其中魏老师教育犯错误学生的策略,给我印象最为深刻。例如学生犯了错误,魏老师让学生写说明书。而且要求学生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描绘心理活动。这种教育方式,更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而且学生在写犯错误说明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过程。比老师以苍白无力的说服教育效果要更好。这样的教育才是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我们也用类似的方法,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会让学生写“检讨”,写“保证”,学生一开始就处于被动认错的位置。这样的心理,使学生无法心平气和,冷静地思考自己犯错误的经过。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改错的目的。使我们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为教育而教育,这样做的结果是忽视孩子内心的体验与感受,写“检讨”书的孩子要不从此一蹶不振,要不就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权衡比较,我们不得不承认魏老师的教育方法高、妙!

魏老师教育犯错误的学生,还有更让人叫绝的招法——唱歌。哇,多新鲜的惩罚方式!试想,当一个孩子犯错误了,老师竟幽默地让他唱一首歌,怎能不淡化学生的逆反心理。犯错误的学生唱歌之余,便会扪心自问:老师已发现了我的错,却没有责备我,我怎么能再犯这样的小错误呢?

魏书生,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重视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要发展各种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改变只作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使学生充满信心、愉快、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而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做到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共同得到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懂得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

二、数学课堂生活化

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因此我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以下是我在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的一些具体例子。譬如:

1、搜集学过的平面图形实例。

2、搜集学过的立体图形实例。

3、制作平面图形。

4、制作立体图形。这些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收集、统计,认识各种几何图形,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

的状态。再如:星期天购物见闻。介绍临走前手中有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用了多少钱、回来时剩下多少钱以及买东西的见闻。从以上购物事件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又如:介绍你们家的经济状况(每年的收入、支出、余额)、生活状况、你们的消费水平以及你将来的工作收入打算。从中懂得收入、支出、余额的计算以及资金的合理安排。

以前的聋校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1、注重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2、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3、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

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训练创新思维。

4、巧妙安排数学教材,巧妙提出问题,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5、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总之,在教学中,彻底改变传统教育的那种“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己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的是知识,最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推荐第2篇:领导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学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

方式转变”的心得体会

市装饰办 代科

通过对“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相关资料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 领导方式转变与发展方式转变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既是理念、政策、体制、机制问题,又是实践、务实、创新问题;既是宗旨意识、责任意识问题,又是能力、素质和方法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卢展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论述,认真思考怎么转、怎么做,以实际行动体现领导方式转变,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加快我办、我市装饰行业建设,为更加规范装饰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好、持续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转变领导方式的前提保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是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思想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加快领导方式转变还是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清楚装饰行业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要立足自身实际谋求发展。

二、持续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是解决好主动性,适应转变领导方式的有效途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持续强化各级各部门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履责能力,加强责任监督,自觉把为民责任当作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追求,积极体现在为民尽心的政治责任、为民尽力的社会责任、为民尽职的工作责任上,始终把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上,不断增强各级干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全面持续提高素质是转变领导方式的现实需要。实现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一要勤于学习。二要善于思考。能否善于思考决定着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在转变领导方式中,领导干部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经济趋势、市场规律、社会热点、思想潮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深度和广度上,准确了解、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深思“什么是领导方式转变”,还要分析“为什么要转变领导方式”、“怎样转变领导方式”、“如何评价转变领导方式”等基本问题。不仅弄清现状,而且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不仅善于发现新特点、新问题,而且能遵循客观规律和思维规律,拿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举措,真正通过学习思考,成为爱学习、善思考、会工作的新型干部。

四、注重实干,科学总结,实践创新是实现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转变领导方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突出把工作追求放在持续发展上见效,在惠及民生上见效,在和谐稳定上见效上来,按科学规律办事,真抓不乱抓,实干不蛮干,在实干中总结经验,在总结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在提升中实现领导方式的转变。一要注重实干。实干是一种境界,是思想、情感、意志、决心、信心、作风、气节等精神因素的凝聚和升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导带头干,可以唤起群众千百万”,领导处处起表率作用,真抓实干,必然会影响和带动下级苦干实干。二要科学总结。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应倡导并身体力行的重要工作方法,通过科学总结达到提高水平、改进工作、增长本领的目的。要总结出成绩,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起到激励自我、增强干劲的作用;要总结出不足,深入查找主客观原因,勇于挑刺、敢于揭疤,并针对要害强化措施,改进不足,提高整体工作水平;要总结出规律,从特殊性中找到普遍性,从偶然性中看出必然性,从而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要总结出干劲,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激发斗志、坚定决心,把干劲鼓得更足一些,把措施想得更周全一些,努力推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三要实践创新。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决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务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职责和使命迫使领导干部在抓工作干事业中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气魄。要在实干、总结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以创新的胆识和气魄,大胆地试验,科学地论证,形成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模式和路径,这样才会在转变领导方式中实现“跨越”和“突破”,创造出三门峡市装饰行业辉煌的明天!为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的三门峡做出我们的贡献!

2011年2月15日

推荐第3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一周的集中学习,使我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对金融知识、现代服务业基础、沙河玻璃行业现状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宣传好、实践好有着良好的指导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世界经济格局快速调整,技术创新一日千里,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物价的上涨,股票的大跌,雷曼的破产,通用的合并,以前的公司巨头恍惚在一夕之间就破产或是兼并。忽然间在感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以后的事情呢。

现在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以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为代价,经济发展的快,资源也就消耗的快,环境也就污染的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三个转变、两个重点。

三个转变:

1、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由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

耗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两个重点: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由经济大国发展为经济强国,进一步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引导创新技术产业化大发展。

2、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国民经济不断优化升级,才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沙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管理水平,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全面提升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玻璃、炭黑、医药化工、采矿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打造“全国著名的炭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玻璃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机械通用零部件基地,最宜人居、最宜创业的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促进沙河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实践好这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活动,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沙河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第4篇: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浅议在如何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十分广泛,她不但包括科学知识,也包括科学能力、科学态度以及情感和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此阶段能否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待科学的情感与态度,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涯与日常生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就初中生科学素养及其培养对策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1 初中生科学素养概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逐渐从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向方法的教育与能力培养转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势在必行。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初中生科学素养应包含以下内容:1)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具备一定的科学技能,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规律;2)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索能力,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能力,具备收集科学信息,处理科学信息并对其做出解释与评价的能力;3)具备健康的价值观,热爱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善于与人交流和合作,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4)能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了解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区别与练习,关注社会大事尤其是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二、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笔者对如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这一问题展开

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结合初中物理课程设置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育

任何科学研究要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科学原理和基础知识,只有牢固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才能做到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并在其基础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任何一项学科的教学都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初中物理课程内容大多是一些基础性的物理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育,笔者在教学中不是要求学生会背诵概念和规律,而是努力让他们搞清楚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具体来说就是要达到以下要求:1)为什么要引入该物理概念和规律?2)怎样进行研究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或得到了什么数据?3)该物理概念是怎样定义的?规律是怎样叙述的?得到什么数学表达式?4)该物理概念、规律的单位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什么?5)该概念和规律有什么应用?。可以这么说,基础知识是学生未来学习生涯的基础,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基础。

(二)重视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强调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自主探索能力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笔者应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此,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下手段:结合课程内容多进行实验教学,并尽量将实验设计成探索实验,以吸引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同时,在基础知识教学环节也增设一些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试验现象所蕴含的物理原

理做出设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如“液体压强”这一节,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师可以把它设计成探究性的实验,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讨论,并总结归纳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外将自己学到的物理知识、技能有机的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物理课外科技和实践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决定着。因而,教师在开展物理科技实践活动时要有效的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具体方法如下:1)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让学生熟知当前社会的一些新的科技动态,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科技资料,当然所拓展的资料必须紧密联系初中物理教学。如进行“超导材料及其应用前景”“磁悬浮高速列车”“纳米科技及其应用”“载人航天与空间技术”专题讲座;如目前多数家庭所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这不仅是“讲解太阳能的利用”的好素材,也便于学生更加了解光学力学知识及其应用;2)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调查。根据与教材同步的原则,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参观调查。例如讲解完《家庭电路》一节后,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教室照明电路的连接和控制,各个用电器元件如保险丝、灯座、插头等的构造及连接、控制方式、电路组成,引导学生观察用电是否安全,对于不安全的地方详细的讲解解决问题的措施;3)切实加强操作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实际教学适当的创设一定的情景和条件,发挥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的方法如:①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实验和小制作,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实验仪器及模型。如利用医院的空盐水瓶和饮料吸管让学生自制温度计,气压计等。结合所学的知识,及相关的资料写一些小论文等活动。②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开展实践活动课。例如:学生学

完《声现象》中的乐音和噪声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噪声污染的调查活动”,调查日常生活中噪声的主要来源,及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怎样有效的控制噪声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关注科学信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与利用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信息素养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会获取、处理、利用科学信息也已经成为现代初中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对此,初中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科学信息的关注,引导学生学会捕捉信息、理解、处理和利用可续信息,进而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展,倡导学生关注物理科学及其他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相关理论,促使学生关心生活中一切与科学知识紧密相连的事物,培养他们发现科学信息的意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课堂讲解联系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有用条件,在日常教学中同样应引导学生对身边庞杂的科学信息进行筛选,及时吸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科学信息,从而更有效地掌握信息和利用信息;3)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信息,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科学信息与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联系其来,学会学以致用,并通过举一反三等手段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更加灵活的利用信息,以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与信息素养。

三、总结

综上所述,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广大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在深刻理解初中生科学素养的内涵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结合初中物理课程设置情况及实际教学需要改进教学方式,包括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推广探索式教学,积极开展

科学研究活动以及关注科学信息等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彭运明.激励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2(9):105 [2]梁荣忠.在物理实验中提高初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教师.2012(9):81 [3]赵卜强.新课程下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初探[J].新课程:教师.2012(9):110 [4]张丽芳.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2):41

推荐第5篇:教学方式的转变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方式往往出现“教”大于“学”,即教师教的知识学生无法全部吸收,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对于一些学困生,还可能会出现有“教”无“学”。这种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造成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使一些学困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单靠补课,对学习、纪律双困生效果不大。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因此,如何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的整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广大师生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关注学困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但现代教育实践表明并非如此,事实上,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互动形式,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多媒体之间等,因此,将教学活动界定为师生双边活动,难以反映教学活动的本质,显然,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进行的教学改革也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提高课堂效率问题。

现代教育认为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从信息论的观点分析就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和信息论研究表明:以多种互动形式效果最好。但教学效果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其达成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应据实际灵活取舍。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 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前提

教学目标要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克服传统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为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特别注意切合学生的实际,更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否则,随之而来的捣乱等恶作剧的发生,使教师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比方说,学生只能背10公斤的东西,你让他背50公斤,背不动,他就不跟你玩了。目标要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努力使教学要求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日有所得,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此,我借鉴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制定每个章节的双基目标,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达标。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评价功能。全面、具体、适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改变教学方式的前提。

二 实施多样化的“教”与“学”的方式和策略,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是对教师教学形式和学生学习形式的优化设计与实施。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转变“教”的方式)

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爱激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和谐、愉悦教学氛围的核心,它不仅决定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且决定教学的成败。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如今,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师生关系的变化,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精神对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这种需求更加强烈,教学中,要用教师真诚的爱,去点燃学困生心中自信的火种,要让每个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注。用爱心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化学。

2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1)互动式,联系实际激趣。

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2)探究式、合作式,实验激趣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实验感兴趣,我努力创造条件,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实验活动,让学生寻找替代品,如用铁罐头盒做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以得到光亮的铜;在课上让学生表演家庭小实验;增加趣味实验等。结果发现,越是学困生越积极,抓住时机,及时表扬,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梯度练习,成功激趣

注重学法指导,针对实际,选择不同梯度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行达标练习,采用讨论、辩论、质疑、一题多解等多种形式,反馈练习,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4)利用调查与研究,特长激趣

(二)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转变“学”的方式)

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实现。因此,科学探究成为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学科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适合的内容,有计划地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提出要求和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⑴变“组织教学”为“创境激趣”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师生交往的情境中,受到某种刺激,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需求的欲望,进而形成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实践证明,“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友好交往法”等等,都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⑵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探讨”

其目的是让学生摆脱教师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在这一阶段,要突出“自主求索”四个字。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能再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习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应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教在学后,学在教前,生为主帅,师为参谋。这个阶段很重要,也很复杂,操作的难度较大,一般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法”、“主题研究法”、“师生方谈法”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⑶ 变“巩固知识”为“张扬自我”

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一阶段,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工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⑷ 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其目的是让学生打破书本的局限,突破经验教训的禁锢,不做知识的奴隶,不做教师驱赶的绵羊,着力培养自己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

从学习过程的整体上看,这一阶段是实施全过程的归宿环节,前三个阶段原活动都是在为这一阶段的完成蓄积力量。一堂课的学习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这一阶段的质量。因为只有搞好为这一阶段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才能达到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做探险队长、突围队长,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学生解答一个问题后,教师可提问:这是不是最佳办法?此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换一种说法是否效果更好?这里是否有错误或漏洞?以此鼓励学生质疑书本,鼓励学生突发奇想,敢冒风险,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身体力行。

⑸ 变“检查知识”为“合作交流”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同学间、师生间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习方法,感受学习的酸甜苦辣。这一阶段虽然是结尾阶段,但切忌流于形式。成果汇报、学习拾遗、几点补充等,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总之,要让学生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来增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推荐第6篇:app转变教学方式

利用APP转变学习方式

网络教学也为各地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流的学习研讨平台,更为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教研活动世界。

一、实施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在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归跟到底都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关注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机械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试图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帮助学生改变这种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探究如何在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究,并注重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

方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加速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进程,而网络教学成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催化剂。

借助于网络开展的教学活动与常规教学活动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信息容量大,快捷节约。网络的一个特点是信息容量大,如果靠原始的信息传递,速度太慢,效率太低。而且有太多东西它都不可实现,如课例、课件、各校的各种信息,都无法浏览。大信息量的传送只能是通过网络才能实现,而且速度快是网络又一大特点,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送。

二、网络教学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完成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让学生查阅所需资料;利用电子邮件方式,可以解决习题作业批改和答疑,如果采用可视电话加电子白板,还可以更直观形象地满足答疑学生的愿望,学生之间的切磋也完全可以利用BBS进行。所谓网络教学,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员通过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Internet、局域网、校园网已经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开设网络教学的交互平台,为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条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做到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局限于四人小组等小范围内,另外教师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难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而网络教学所具备的强大的交互功能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首先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自己理解的知识,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对于自己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以多花点时间,不再需要跟着全班统一的教学进度;其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BBS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教授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合作也可以通过net meeting、视频会议、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实现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2.形成网络教学的开放环境,为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打下良好基础。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我们一贯主张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一教学原则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个性化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而网络教学的开放环境却为实现个性化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网络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例如我利用局域网上的一节网络课《总复习——约数和倍数》:我把这节复习课分成问题情境、知识点滴、问题解决、分层练习、友情链接等几个大块,有的学生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却要在先复习了相关知识点以后才能解决;有的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觉得第一层练习太容易直接跳过第一层进入第二层甚至第三层进行练习;有的学生还在练习,有的学生已经徜徉在友情链接中汲取网上其他知识的琼浆。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我在每个内容上都设置相应的链接,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

3.丰富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育的社会化,学习的生活化。 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信息的来源更为广泛,信息量也更为丰富,这就使得今后的学习必须由学校的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这是一个教育社会化、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小到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的价钱,交通工具的速度,大到现代数学知识的最新研究成果,国际社会时事,在互联网上都能查到,互联网上的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我们说“数学来源生活,反映生活的需要,也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接近生活的窗口。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教育将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乡村,走向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互联网将成为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化学习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让教师教的更有深度和网络教学是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崭新的教研形式与方法,是指教室扩展到局域网(校园网)乃至互联网上,使教学资源在全校乃至全国、全球范围内共享的教学,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的具体体现。

网络教学也为各地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流的学习研讨平台,更为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教研活动世界。

一、实施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在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归跟到底都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关注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机械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试图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帮助学生改变这种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探究如何在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究,并注重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

方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加速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进程,而网络教学成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催化剂。

借助于网络开展的教学活动与常规教学活动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信息容量大,快捷节约。网络的一个特点是信息容量大,如果靠原始的信息传递,速度太慢,效率太低。而且有太多东西它都不可实现,如课例、课件、各校的各种信息,都无法浏览。大信息量的传送只能是通过网络才能实现,而且速度快是网络又一大特点,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送。

二、网络教学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完成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让学生查阅所需资料;利用电子邮件方式,可以解决习题作业批改和答疑,如果采

用可视电话加电子白板,还可以更直观形象地满足答疑学生的愿望,学生之间的切磋也完全可以利用BBS进行。所谓网络教学,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员通过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Internet、局域网、校园网已经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开设网络教学的交互平台,为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条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做到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局限于四人小组等小范围内,另外教师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难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而网络教学所具备的强大的交互功能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首先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自己理解的知识,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对于自己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以多花点时间,不再需要跟着全班统一的教学进度;其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BBS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教授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合作也可以通过net meeting、视频会议、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实现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2.形成网络教学的开放环境,为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打下良好基础。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我们一贯主张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一教学原则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个性化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而网络教学的开放环境却为实现个性化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网络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例如我利用局域网上的一节网络课《总复习——约数和倍数》:我把这节复习课分成问题情境、知识点滴、问题解决、分层练习、友情链接等几个大块,有的学生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却要在先复习了相关知识点以后才能解决;有的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觉得第一层练习太容易直接跳过第一层进入第二层甚至第三层进行练习;有的学生还在练习,有的学生已经徜徉在友情链接中汲取网上其他知识的琼浆。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我在每个内容上都设置相应的链接,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

3.丰富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育的社会化,学习的生活化。 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信息的来源更为广泛,信息量也更为丰富,这就使得今后的学习必须由学校的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这是一个教育社会化、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小到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的价钱,交通工具的速度,大到现代数学知识的最新研究成果,国际社会时事,在互联网上都能查到,互联网上的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我们说“数学来源生活,反映生活的需要,也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接近生活的窗口。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教育将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乡村,走向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互联网将成为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化学习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推荐第7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认识和协调解决发展问题,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

1 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成了无的放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指导发展的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既强调要时刻铭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强调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

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方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

2 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践表明,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但经济发展却是整个发展的核心内涵。没有经济建设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如果说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要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等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忽视发展甚至背离发展,就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且强调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谋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工业是萧山的“金名片”。近年来,我区牢固确立工业兴区、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8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工业销售产值35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18.48亿元,利税总额185.37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8.1%和10.4%。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区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但也遇到了一些实

3 际困难。但总体来看,国内外宏观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只有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才能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此,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工作,把危机转化为机遇,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应充分认识到加快我区传统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把传统产业升级作为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带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重点来考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手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传统产业升级为主线,组织编制好合理、可行的全区中长期传统产业升级的发展规划。应对其中一些低端行业和一些行业中的低端环节,则按照规划实施有计划的退出和转移。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区传统产业中的推广使用,提高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带动产业结构与产业素质的提升。

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我区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应积极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加快形成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行业研发中心,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引进

4 为主的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要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瞄准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和鼓励他们以转让专利、参股合作等形式与企业结为利益共同体。

3.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我区资源少、环境承受能力脆弱。虽然近年来,我区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环保产业方面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发生根本转变,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二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三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

5

推荐第8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对金融知识、现代服务业基础、沙河玻璃行业现状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宣传好、实践好有着良好的指导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世界经济格局快速调整,技术创新一日千里,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物价的上涨,股票的大跌,雷曼的破产,通用的合并,以前的公司巨头恍惚在一夕之间就破产或是兼并。忽然间在感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以后的事情呢。 现在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以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为代价,经济发展的快,资源也就消耗的快,环境也就污染的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三个转变、两个重点。三个转变:

1、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由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两个重点: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由经济大国发展为经济强国,进一步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引导创新技术产业化大发展。二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国民经济不断优化升级,才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关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此,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管理水平,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全面提升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实践好这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活动,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第9篇:利用网络 转变教学方式

利用网络 转变教学方式

摘要:网络教学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新生事物,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实效,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有效途径。文章从实施网络教学的必要性入手,简述了进行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然后从教师进行网络教学要开设交互平台、形成开放环境、丰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来改变教学方式,并能有效融合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让网络教研充分发挥的自身的优势,做到教与学的更有效结合,做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例谈了自己网络教学的价值及发展前景的认识。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教学方式 转变

网络教学是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崭新的教研形式与方法,是指教室扩展到局域网(校园网)乃至互联网上,使教学资源在全校乃至全国、全球范围内共享的教学,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的具体体现。

网络教学也为各地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流的学习研讨平台,更为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教研活动世界。

一、实施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在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归跟到底都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关注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机械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试图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帮助学生改变这种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探究如何在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究,并注重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加速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进程,而网络教学成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催化剂。

借助于网络开展的教学活动与常规教学活动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信息容量大,快捷节约。网络的一个特点是信息容量大,如果靠原始的信息传递,速度太慢,效率太低。而且有太多东西它都不可实现,如课例、课件、各校的各种信息,都无法浏览。大信息量的传送只能是通过网络才能实现,而且速度快是网络又一大特点,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送。

二、网络教学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完成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让学生查阅所需资料;利用电子邮件方式,可以解决习题作业批改和答疑,如果采用可视电话加电子白板,还可以更直观形象地满足答疑学生的愿望,学生之间的切磋也完全可以利用BBS进行。所谓网络教学,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员通过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Internet、局域网、校园网已经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开设网络教学的交互平台,为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条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做到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局限于四人小组等小范围内,另外教师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难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而网络教学所具备的强大的交互功能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首先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自己理解的知识,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对于自己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以多花点时间,不再需要跟着全班统一的教学进度;其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BBS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教授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合作也可以通过net meeting、视频会议、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实现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2.形成网络教学的开放环境,为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打下良好基础。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我们一贯主张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一教学原则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个性化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而网络教学的开放环境却为实现个性化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网络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例如我利用局域网上的一节网络课《总复习——约数和倍数》:我把这节复习课分成问题情境、知识点滴、问题解决、分层练习、友情链接等几个大块,有的学生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却要在先复习了相关知识点以后才能解决;有的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觉得第一层练习太容易直接跳过第一层进入第二层甚至第三层进行练习;有的学生还在练习,有的学生已经徜徉在友情链接中汲取网上其他知识的琼浆。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我在每个内容上都设置相应的链接,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

3.丰富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育的社会化,学习的生活化。

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信息的来源更为广泛,信息量也更为丰富,这就使得今后的学习必须由学校的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这是一个教育社会化、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小到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的价钱,交通工具的速度,大到现代数学知识的最新研究成果,国际社会时事,在互联网上都能查到,互联网上的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我们说“数学来源生活,反映生活的需要,也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接近生活的窗口。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教育将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乡村,走向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互联网将成为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化学习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让教师教的更有深度和内涵,让学生学的更有兴趣,它是从另一种视角上探索教研的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研更加科学。我们要真正、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不管在现实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何种工具,充当着何中角色,发挥着何种作用,它最终将成为辅助学生认知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而网络教学也必将走近每一个学生,给他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1 [3] 钟祖荣,刘维良.教育理论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研究[M] .2006

推荐第10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认清优势,走出发展困境

改变一“钢”独大,理清“转”的次序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重任,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命题。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河北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而今,破除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结构不合理的瓶颈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发展竞争力,是河北省最重要、最紧迫的发展命题。这是河北人基于世情、国情、省情作出的重大判断。

过去10年,河北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钢铁10年产量增了10倍,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GDP总量跻身全国前6位;多项工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为辉煌成就自豪的同时,河北也越来越感到后继乏力、后劲不足。

长期以来,河北深受传统发展方式之累,一“钢”独大,原材料工业、资源型产业、重化工业占比过大,单位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不堪重负,资源难以为继,发展不可持续。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收益、高速度低质量的路已经步入死胡同。如果不加快转变,河北“不仅难以实现远期的科学发展,而且即期的平稳较快发展也无法保证。”

2009年,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第十九位,新经济实力居全国第十八位。如果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然存在的差距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拉大,河北会被甩得更远。

在最困难的2009年,河北省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0%。今年经济形势好转,按说,增长目标应该比去年高些。不过,河北今年预期目标9%!没有把目标定得过高,就是为了引导各地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要拿出更多的精力调结构、促转变、提质增效。这是河北不得不作出的抉择!

河北肩负重担!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正在崛起的京津冀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历史把京津冀经济圈推向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一极,意味着河北省必须在全国的科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加快转变,已经不只是关系河北未来的必然选择,更有关乎全国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坐拥优势!内环京津,河北紧邻这两个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较高消费水平群体的城市;外环渤海,曹妃甸是中国的“鹿特丹”,天然深水良港;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面海,487公里海岸线后发优势明显。

7月盛夏,河北省委理论中心组在北戴河的集体学习也似天气般“热烈”。专家授课、地市交流、厅局发言、主要领导点评。一周下来,“调结构、促创新、优环境”的理念更加清晰和执着。我们采访组一行在这里看到,河北的领导干部们面对发展难题,有一种“赶考”前的紧迫感、使命感;谈到眼下的结构调整,有一股潮水般奔涌的新思路、新理念。

“河北已经到了不调整经济结构、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了!”省委书记张云川面朝大海,向参加北戴河学习的领导们慷慨发问,“现在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今后5年或10年,路该怎么走?还能沿袭以往过多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过多依赖产品量的扩张和企业规模扩张、过多依赖低成本生产要素维持的发展模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省长陈全国激情满怀,“我们必须保持开拓创新的旺盛斗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河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次序是这样的: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核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全方位调整优化,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城乡矛盾的加快解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减少能耗降低排放,使产业走向高端化和品牌化;充分利用环京津优势和环渤海优势,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瞄准国际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历史长河缓缓流淌,一个小小的转弯,往往需要巨大的努力。只有认清“转”的意义,理清“转”的次序,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去推进。今天的河北,加快转变的进程正如潮汐般在燕赵大地澎湃汹涌。

壮士断腕,淘汰落后产能

不摘“黑帽子”,就摘“官帽子”

钢铁是河北的名片。河北的钢铁产量全国第一,占据1/5的“江山”。

河北人对钢铁“爱恨交加”。爱的是,钢铁这个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脊梁”,也是河北的“脊梁”,作出了不应被忘却的巨大贡献;恨的是,钢铁产业对资源能源的高度依赖,对生态环境的极大损害。

有两个数据令河北如坐针毡:同是世界500强,河北钢铁集团的钢产量是德国蒂森克虏伯的两倍,但营业收入却不到其1/3;同是钢企,河北钢铁的吨钢利润仅为上海宝钢的一半!卖的多,消耗大,挣的却少。

处境尴尬的产业不独钢铁一个,还有水泥、煤炭、玻璃、印染……

淘汰落后产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河北必做的“减法”题。中央有要求,人民有呼声。不“减”是自绝生路;“减”好了,海阔天空。

在调研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河北要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40万吨、炼钢产能200万吨、水泥产能126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64万重量箱。无论在钢铁厂、水泥厂,记者听到的都是一种声音: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5、

4、

3、

2、1,起爆!”随着一声令下,鹿泉市长城建材有限公司一座年产1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瞬间被夷为平地。爆破声,这两年在鹿泉频频响起!市内72座水泥机立窑全部拆除,污染严重的小水泥生产线一一“谢幕”。

不执着就没有执行。河北不要空谈,要的是实效。

质疑、干扰的声音不曾消失过,“仍有利润”是根子,谁愿舍弃?质疑者只算经济账,不算环境账;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何况,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提供了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理由:淘汰落后产能是否会迟滞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脚步?

保增长,环境保护的硬杠杠不能软,淘汰落后的紧箍咒不能松。河北省决策层认为,河北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困难,是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弱造成的,落后产能恰恰是现实困难的催化

剂。

决不能通过保护落后应对危机,必须以淘汰落后为抓手,实施倒逼机制,逼出技术创新,挤出产业升级。河北省在做“减法”时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鹿泉市的水泥机立窑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8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一家远离城区的水泥公司,记者看到,洁净的厂区、封闭的生产线,用余热发电照明的路灯,都是技术革新带来的喜人变化,水泥产业并不天然地与灰尘、黑烟和废气“亲密无间”。鹿泉,这个因“射鹿获泉”而闻名于外的县级市,抛弃小水泥,舍弃百强县,换来山青水绿、天蓝气爽。

抓淘汰,促搬迁,优化布局,这样的场景,正在燕赵大地处处上演,污染企业盘踞中心城区的时代步步远去。腾出的土地,大多地处黄金地段,或改造成绿地,或用以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腾出的市场,由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先进产能来填充。一子落定,满盘皆活。

有一组数据能直观地反映河北省在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上的拼力而为:2009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增长10%。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削减率列全国第二位,二氧化硫排放削减量提前一年半达到“十一五”目标。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

一“增”一“减”,让燕赵儿女欣喜万分、自豪不已。

节能减排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有硬指标,有贯彻落实硬指标的硬措施。“双三十”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就是这样的“硬措施”:河北省对超过全省污染负荷50%的30个县(市)以及3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省级考核,3年内摘不掉“黑帽子”,就摘掉“官帽子”。

节能减排,拒绝理由!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省人大代表每年像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一样审议“双三十”节能减排工作;省政府每季度调度进展情况,强化刚性约束。

从2007年被国务院通报整改的七个省份之一,到2008年成为全国七个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省份之一,河北省使尽浑身解数。令河北人高兴的是,拼搏后的“果实”,很甜。

坚定不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河北的城镇面貌,正经历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巨变。

2008年,河北省提出“三年大变样”战略规划,三年建设,三年发展, 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多年来,河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不得不医的痼疾。河北省期望通过这个抓手,“抓”来经济结构的良性变化。

“三年大变样”实施两年来,河北确实变了样。外地去的人惊讶:这是河北吗?这还是那个省城像县城、县城如乡镇的河北吗?河北的百姓不管这些,惊讶已是两年前的事了,现在有的只是惊喜:原来,城市真的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住房困难的低保户住进了功能齐备的廉租房;普通的城中村村户摇身变成了百万元户;两年前还住在老旧平房的人家,一下子成为拥有多套高档住宅的业主;石家庄市区由东向西以前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如今十几分钟便可穿越……燕赵大地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真似“千树万树梨花开”。

数字显示,2008年河北省城区累计拆迁共完成4168.4万平方米,是2007年拆迁总量的12倍。2009年,河北省继续推进拆违拆危,拆迁面积再超上年。大拆,伴随着质疑,但不容否认的是,“三年大变样”的确是因为河北城市化水平低和城市功能差这个最突出的“省情”而提出的战略决策。

拆之猛,令群众惊叹;建之快,让人们振奋!“石家庄速度”便在这种特殊背景下诞生:常规速度需一年半才能竣工的槐安路高架桥工程、裕华路改造工程,仅用4个月完工;原计划18个月完工的和平路高架桥工程,8个月完成……短短几个月,省城面貌焕然一新。

变,自古多豪杰的河北人不怕,怕的是不变。“大变样”凝聚了人心。问卷调查显示,98.79%的社会群众比较了解“三年大变样”的内容。在河北,“三年大变样”是最流行的词汇,认知度超高。

“三年大变样,今年看邯郸”。两年来,邯郸市投资2000多亿元启动了四大新区建设,改造了65片棚户区、36个城中村,开工兴建了30个标志性建筑,实施了31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每天早上,10万邯郸市民汇聚市中心广场纳凉、晨练,嘹亮的红歌声响彻云霄。谁能想象得到,以前这里是一片杂乱和荒凉。走在古都邯郸的大街小巷,连我们采访组中一位河北籍记者,都已认不出这座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市了。邯郸两年里共拆掉1500多万平方米违章、危旧建筑,但却给每棵古树办理了一个“身份证”,谁砍罚谁,概莫能外。这些古树为城市留下清晰的地标,也为古城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

2008年以来,河北省各市累计拆迁危旧平房、违章建筑1.6亿平方米,而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200多亿元,相当于前5年投资的总和。2010年全省实施的城建项目总投资达5296亿元。城市面貌整治一改过去拆拆补补、洗洗刷刷、小打小闹的做法,而是着眼于提升品质,改造功能,大力实施景观环境整治建设。

“三年大变样”,因民生而变,为民生而变。河北省确定的五个方面量化指标中,居首位的是大气和水质的改善,要让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放心水。

张云川说:我们既要看到城镇面貌的新变化,更要看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看到城镇改造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需要这么股子劲,因为河北城镇和河北人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变”。

“三年大变样”,还“变”出了30多万亩土地,发展工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有了最宝贵的空间。

河北是工业大省,但不是强省。由大到强的路不平坦,河北省决策层谋划了“工业聚集区”战略,看到了自己的短板,意欲复制成功工业园区的模式,达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发挥的目的。

“如果昆山的IT业感冒,全球IT业都会打喷嚏。”河北也想这样,这是河北的“企图”。“单个企业\"独闯江湖\"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了,现在是\"集团作战\"的时代了。”陈全国说。

面朝大海,燕赵打开胸怀

创新引路,抢占技术高端

6月11日,南非世界杯开幕,赛场广告牌上的“中国英利”让人好奇。第二天,“中国英利”就成了搜索引擎上的热词。

英利,一夜出名,成为世界杯80年历史上我国唯一的赞助商。

这是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如今落址于河北省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

像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河北还有很多。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创新是河北的必由之路。2009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85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当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380亿元,同比增长19%。今年一季度,增长幅度更是高达28.9%。

秦唐沧沿海,是河北对外开放的重点;京津冀区域合作,是河北经济崛起的重要一环。中央领导多次到河北考察工作时都强调,要求河北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力争在环渤海地区崛起和首都经济圈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如何有更大作为?出路在哪里?

出路,在创新。

近段时间,河北高新技术产业捷报频传。

时速350公里的“中国第一高速”列车在唐山的中国北车基地投入批量生产;国内第一台隧道全断面掘进盾构机在秦皇岛秦冶重工生产车间下线;世界上成本最低、纯度最高的多晶硅材料新硅烷法生产工艺在英利集团六九硅业投入生产;国际上光电转化率最高的薄膜电池在廊坊新奥集团投入规模化生产……

形势虽好,但是“全局”仍难让人满意。河北决策层认为,河北经济结构不合理,归根到底是产业行业技术水平低、低端产品多、产品的附加值低,这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数字枯燥,但能说明问题。几个数字令河北很尴尬:2009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0.76%,居全国第二十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仅有4.5%;专利授权不到6000项,占全国的1.56%。河北,是经济大省,也是创新弱省。

“U”型线被称为“微笑曲线”。“微笑”的是占据两个高端的产业,河北居于底部,实在笑不出来。

“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推进科技创新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河北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说。大工程、大企业带动,引进吸收再创新,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对“标”对出着力点……务实措施密集出台,为的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近些、再近些。

出路,在改革。

河北是改革的受益者,河北的改革渐入“深水区”。

行业产业要改革。冀中能源入主华北制药、港口集团横空出世……在做大做强钢铁集团、煤炭集团的同时,2009年河北省企业兼并重组继续高歌猛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体现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上,就是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周文夫说,“小、散、弱”是河北企业的现状,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管理体制要改革。财税、金融、环保、土地、贸易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亟待继续深化。多年来,河北省财政改革一直走在前列,为人赞许。通过改革,省、市、县财力比重发生很大变化,省级财力占全省财力的比重由2003年的26.5%下降到2008年的17.6%;县级财力则由48%提高到60%多,基层财政袋子鼓了。“\"等着吃\"会越等越懒,\"挣着吃\"会越挣越勤,这就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导向作用。”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说。

出路,在开放。

开放度有多大,河北的发展空间就应该有多大。

在全国很多人、包括很多河北人的印象中,河北居内陆,河北无海岸。殊不知,河北不但有秦、唐、沧三市487公里长的海岸线,更有曹妃甸这个环渤海湾1000多公里海岸线上少有的天然深水港址。

强化海洋意识,就是强化开放观念。眼下,加大港口建设力度,提升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三大港口的规模和能力,完善综合功能,提高吞吐效益,已成为河北今后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任务;推动港口、港区、港城协调联动,逐步形成由秦皇岛、曹妃甸、黄骅三个百万人口港城组成的沿海城市连绵带,是河北打造经济增长新优势的重要依托。

第11篇:转变方式工作总结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根据《中共济源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局在全系统认真开展了“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现将第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子高度重视,认真进行宣传发动

市委“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之后,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会议,学习市委有关文件,传达市委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1、成立了领导小组。按照市委的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杨学忠同志为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集中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局集中教育活动的领导。

2、制订了详尽的活动方案。集中教育活动办公室根据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结合国土资源部门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对集中教育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召开了动员大会。2月11日,我局召开了“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动员会议,局班子成员、机关党员干部、下属单位和各分局班子成员120余人参加了会议,集中教育活动第一督导组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委动员会议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学忠做动员讲话。会议要求,国土资源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注重效果,要通过集中教育活动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局长杨学忠结合我局实际,强调了几点意见。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各单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认真组织活动,不能走过场,在全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要与各项工作相结合。要与国土资源领域“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相结合,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三基”教育相结合,与信访工作相结合,切实为保障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强领导,认真督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督导组组长梁法剑主任对我局活动的开展提出了要求,他强调,我局作为重点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社会和群众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着新期待,局领导一定要带头走访企业、服务基层,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诚意,看得到我们的转变。

二、学习载体丰富,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 为确保集中教育学习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活动方式:

1、进行集中辅导。由机关党委牵头,纪检监察室、人事科、办公室参与,组成集中教育办公室,制定详尽的活动计划,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加机关组织的集中学习。集中教育办公室为每位同志发放了学习资料和学习笔记。在第一阶段,我局集中学习时间超过了5天。

2、坚持进行自学。为保证学习效果,局党组确定每天下午为集中自学时间,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利用上午时间处理工作,下午时间进行集中学习。要求党员干部每天必须坚持2个小时的学习,每天坚持做学习笔记,每人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

3、进行学习交流。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集中辅导、分组讨论、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并建立了学习园地,将好的学习心得进行公开交流。学习阶段结束,每个党员干部都撰写了高质量的心得体会。

三、开展集中讨论,集中查摆

1、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局一是召开了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先后召开了非煤矿山企业座谈会、采砂企业座谈会、煤炭企业座谈会等。二是在机关内部设置征求意见箱。三是通过走访群众的方式征求群众的意见。四是印制征求意见表800份。通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共收集意见和建议50多条。

2、深刻进行讨论

在第一阶段,按照市委活动办要求,我们采取集中辅导、边学边议、分组讨论、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各单位分别组织召开讨论会,干部职工每人准备一篇立意深刻的讨论稿,单位形成讨论报告。

3、认真查摆,深入剖析,明确整改方向

2月17日下午,我局召开由分局局长、科室负责人和二级机构负责人参加的查摆问题工作会。会议由党组副书记、正处级调研员杨国鸣主持。市政府副市长田志华、市教育活动督导组组长、市人大法工委主任梁法剑一行以及国土局班子参加了会议。会上,党组副书记、正处级调研员杨国鸣首先就国土局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查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被动。二是主动性不够。三是用心不够。并向参会人员通报了向社会征求到的14条意见。直接面向企业、面向机层的5个国土资源局局分局长、局批审重点科室、涉企二级机构15个部门负责人在会上进行了认真查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够,墨守成规,怕出问题,怕承担责任。二是工作作风庸懒,安于现状,作风浮漂。三是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拖沓,有的报件在承诺时限内不能按时办结,督导不力。四是工作不扎实,有的工作人员不谦虚,还有的工作人员素质低下,服务态度不好。五是新政策研究不够,运用不灵活,对济源经济发展动态掌握不够准确。六是国土资源执法检查巡逻不够,与公检法配合不力。七是廉洁自律不够,个别部门存在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市政府副市长田志华就各部门查摆的问题做了点评,他要求,不要背包袱,要从自身工作效率、服务态度、办事程序上去找,要从自身主观上去找。对触及灵魂深处的要深入进行剖析,要把这40多天的活动引向深入,再思考,再挖掘,再提高。

为将排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活动效果,我局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研究确定了七个排查重点,围绕七个重点,即土地征收、拆迁、安置补偿、承包,土地权属争议、宅基地权属纠纷、矿山和非煤矿山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等方面,集中开展排查调处行动,切实做好排查工作。二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排查工作不主动、上报不及时、处理不尽职的,酿成责任事件或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立足职能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规范执法和服务行为,严肃查处影响社会稳定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四是做好老上访户排查工作。切实排查因国土资源问题发生的信访案件,在全系统实行逐一梳理,逐件进行排查和分析,对一些老访户、越级上访户分别落实责任,进行上门约访、宣传和沟通,积极做好老上访户的思想稳控工作,稳定情绪,化解怨气,设身处地解决其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

四、总结经验不足,确保集中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虽然我局集中教育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问题,如少数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不高,学习记录有支差应付现象,党员干部之间在理论学习上不平衡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活动的深入开展:

1、认真总结学习查摆阶段的工作。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做好学习查摆阶段的工作小结,并以支部为单位对第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讨论,查找学习查摆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边学边改。

2、端正学风,建立浓厚的学习氛围。健全和完善机关学习制度,让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国土资源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我市经济发展搞好服务。

3、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求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真心实意地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4、在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中响亮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要求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学先进,比先进,求发展,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机关正气。

5、严格机关各项纪律。确定专门领导牵头,组成专门检查督导办公室,对发现违反学习纪律的人进行批评教育,以正学风。

总之,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委集中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委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第一阶段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次活动中,市委督导组指导非常到位,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汇报,进行安排,先后到我局督导数次,确保了我局集中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一如既往的开展学习,扎实有效的开展活动,圆满完成市委部署的集中教育活动任务。

第12篇:转变领导方式

在接到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学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系列政论文章”活动的通知后,市水利局直属机关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对学习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学习活动采取党组中心组、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专题集中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主题党课教育活动、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对省委书记卢展工关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河南日报》刊发的9篇系列政论文章精神进行全面、深入、透彻的学习。

市水利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仝国良同志强调,卢展工书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现富民强省中心任务的重要举措。何平九论全面系统的反映了省委、省政府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决心和部署,是对卢展工书记的理论文章的进一步解读、丰富和阐释。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各支部和党员必须充分认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推进领导方式转变上来,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学习中要做到:

一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学习活动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单位要制定好学习计划,集中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做到精学细学、学懂学会,真正领会内涵和实质。各支部要规划好学习活动,及时向局党委汇报学习进度,每名职工要撰写1篇以上的学习心得体会,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水利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各单位支部一班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集体学习中要带头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上级安排部署的学习任务,做到首先落实,首先完成,为本单位干部职工作出榜样。

三是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水利资金投入。因此各单位要把深入学习和推进水利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践行“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式,把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在工作实效中。通过学习,推动各项水利工作的开展,以工作成效来检验学习的成效,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

领导干部要在学习和工作中转变思维方式

领导干部如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在学理论过程中转变自已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科学理论本身是对实践经验和认识的升华,是对事物发展规律较高层次的概括和抽象。所以,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不是简单地用理论去对照实际,或者直接到理论著述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1、要在学理论中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必须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潜心思考,领悟贯穿在理论中的基本思想,科学态度和根本立埸,并经

过吸收和消化,变成我们自已认识、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开化长期以来受信息、交通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为此,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不仅领导干部自已本身要带头转变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只要大多数人的观念转变了,我们就能抓住机遇,克服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重大困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过程,不是理论知识的简单填充过程,而是一个有机地理解消化、生长形成自已的理论思维的过程,是把理论转化为自已的认识武器、思想武器的过程。

2、要在学理论中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必须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每个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都面临很多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进行分析、思考,联系实际拿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同志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上做得很不自觉,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真正将科学理论转变成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而是习惯于拿现实问题去找具体的理论进行对号。而对每个具体问题都去进行理论对号,既不科学,又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学习这一科学理论,关键是要把理论变成自已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使之成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理论素质,从根本上解决联系实际不够自觉的问题,加强我们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3、要在学理论中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一贯强调的优良作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总是解决不好,或者理论和实际“两张皮”,或者出现“空对空”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抓住把科学理论转变成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这一重要的环节,甚至干脆省略了这个环节,把学习理论简单化,庸俗化。其结果是,没有做到真正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滑向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同时也损害了科学理论的科学指导性。因此,注重把科学理论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和必不可少的步骤。领导干部在学理论过程中除了带头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外,要针对党员干部在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的一些热点、难点、模糊点,引导大家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辩析是非,用理论解决改革开放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何平九论”用八个关键词(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明确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目前存在问题,只要我们充满信心,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正确对待和努力做好八个方面的问题,中原经济区建设定能开好头、起好步。

一次乘出租车,司机充满信心。他是部队复员军人、也是下岗工人,生活窘迫,失业补偿金也没发放到位。即使如此,他仍说,我相信政府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答复。这就是信心,这是对我们党的信心。作为我们基层工作人员来说,也要如此。

一是心里装着群众。我们基层人员的工作具体接触群众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形象;我们工作好坏,是群众评判的,不要试图欺骗群众,网络发展会使你的图谋暴漏在阳光下。众所周知,内乡县衙有一副楹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只有心里装着

群众,在办事是就能踏踏实实、就能兢兢业业、就能克难攻坚。

二是清醒认识有所为有所不为。卢书记认为:做了很多事情,没有起作用甚至起了副作用,做了等于没做,此“为”就是“不为”;很多事情尊重规律、不去干预不去做,反而会收到很好效果,此“不为”就是“为”。具体到我们基层人员来说,就是做事情是,要多想是不是群众急需的,是不是群众满意,是不是会给群众带来不变,不要一厢情愿,尽力避免好心群众不理解甚至办坏事的情况,不要把素质低、刁民等不和谐的词挂在嘴上,作为工作失误的借口。

三是认真做好“三具两基一抓手”。“三具两基一抓手”:“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三具两基一抓手”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体现了求是的工作理念、求真的工作态度、求效的工作方法、求实的工作作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方法。具体到我们基层人员来说,在执行政策上,要扎实,不走样、不减少;要多思考,多调研,勇于创新;要跟得上,不推诿、不拖拉。

《何平九论》给我们广大党员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意识,我们需要不断深入学习,转变工作作风,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发展理念,将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充满信心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贡献。

第13篇:转变发展方式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田建荣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正是这位地球母亲,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才有了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但是,地球只有一个,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的环境承受力更是有限的,不可以任意地挥霍与破坏。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负重。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我们居住的地球温度在不断上升;北极海冰消失速度加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地球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温室气体已经成了全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最紧要问题,人类正在承受过度向地球索取资源带来的种种危害。近年来,我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今年西南地区大旱灾害、青海玉树地震和新疆60年不遇的风雪灾害……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刚性上升。尽管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导致未来的资源供需形势严峻。在人均资源量少,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基本国情下,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应合理利用新疆各种资源

新疆土地面积虽然辽阔,但是由于水资源稀缺,优质耕地资源少,土地集约程度和利用程度不高。随着新疆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刚性需求增长,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显突出。新疆是资源相对富集的省区,目前已发现矿种138种,探明的储量有94种(119个亚种)。但勘查程度较低,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资源破坏行为时有发生,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和重要能源资源接替基地和国家能源安全大通道,新疆要发展,资源保障是前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是关键。

当前,新疆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已拉开帷幕,新疆将迎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新机遇为国土资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担负着自治区国土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职责。应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并举、促进经济增长与加快结构调整并重,统筹土地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各项工作,切实把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新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服务和提供坚实的国土资源保障。

切实管住和用好土地资源

新疆应按照“严控总量,优化结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深入开展“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充分发挥土地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效的土地管理和服务。

一要继续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按照“约束要硬、责任要明、激励要实、监管要严”的要求,组织开展2010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签订工作,将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耕地 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管理,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突出提高耕地质量,最大限度缓解经济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照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多利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原则,严把土地闸门,严格控制用地。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加快盘活闲置、空

闲土地,继续引导用地单位充分利用“四荒”国有未利用土地搞建设,大力提高土地保护和利用水平。

二要积极主动做好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服务保障工作。今年,自治区初步安排200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新上项目30项。要 优先保障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网、能源资源开 发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重点做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南疆铁 路库尔勒至阿克苏二线、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等20多个在建重点基础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保障工作;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原则,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按期“落地”开工。三要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坚持土地开发整理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倾斜政策,重点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以伊犁河谷地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按照以水定地、节水增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规模效益,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粮 食安全。

切实找到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新疆要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管理工作力度,抓紧抓好重大地质勘查项目,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实施“358”项目,推动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实施祁漫塔格地区铁铜多金属矿、阿吾拉勒地区铁矿、塔什库尔干、乌拉根等重要矿集区整装勘查。继续开展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成矿带的铁、铜(镍、钼)、铅锌、金、稀有金属等重要矿产地勘查和重要成矿区矿产远景调查, 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持续供应能力。扎实推进深部找矿工作,围绕铁、铜镍、铅锌、金等优势矿产,在已发现重要矿床的深部及其近外围做好示范阶段的工作,继续做好彩霞山铅锌矿、喜迎金矿和查岗诺尔铁矿的勘查,启动蒙库铁矿、白山钼矿、哈图金矿的深部找矿工作。通过深部找矿,确保提交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新增一批矿 产资源储量。

二是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抓好“西煤东运”资源区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争短期内完成勘探工作,确保自治区确定 的“„一主两翼‟铁路竣工之日、就是„西煤东运‟生产基地建成之时”目标的实现。

三是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和集约化利用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景观和地 质遗迹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大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力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双赢。

切实维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新疆将进一步强化依法监管工作,严格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认真开展2009年度土地卫生执法检查工作。2010年是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第一次覆盖全国,并依据15号令全面实施问责。要加强土地供需情况的跟踪研判和建设用地批后核查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批地供地、侵犯农牧民利益的行为。

二是继续开展地质勘查项目专项检查工作。依法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层越界开采、“圈而不探、圈而不开”、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以及严重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三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对开垦国有土地的监督管理,规范开垦行为。四是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 。开展“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维护正常的土地管 理秩序。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转变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并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更好地合理保护和珍惜地球资源,更好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14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体要求: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具体分析: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措施: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细化为:

1、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2、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3、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4、必须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

5、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6、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7、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措施:

1、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统筹区域发展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措施:

1、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目标:加快推进“三个转变”,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第15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学生核心素养不仅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方式指明了道路。以下是我的体会:

一、学生核心素养引领着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我国当前的新课改的理念要求也是相适应的。我国的教育模式正逐步走向转型,从注重学科知识转向注重学生的能力素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从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核心素养之所以被提出,其目的就是要打破“知识本位”的牢笼,促进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让其实现真正的学习。而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分不开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影响着其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用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促进我国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总之,教师要在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本着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目的,不断优化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素养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方面

(一)由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使学生未来得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相适应的 因而教师要把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以此为着力点,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是做课堂的掌控者,而是做课堂的调控者、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学生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要本着这个思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从重学科知识转向重视能力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视其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培养起其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应重视其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核心素养的热潮下,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同时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其一生发展有益的素养和品质。

(三)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过程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科知识的获得上,还要更多关注学生适应社会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而这些能力要怎么培养呢?这就贯穿于我们具体的教学当中。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学过程无疑就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方向,是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整个教学的重心。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获得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能力和素养。

第16篇: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主动性

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民乐县丰乐中学 宁华祖

新课改自2003年启动以来,从最初的学生座位变更,课堂活动的丰富多彩,再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等确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现在基本回归于原路。新教材与老教法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和谐之处,呈现出的实际情况是;学生既没有达到旧教材所要求的扎实双基,又没有新教材预期的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两耽误。教者最直观的感受是课堂气氛越来越死,学习缺乏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亟待改变。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首要问题是转变教师观念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校日常管理等全方位的改革。在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以往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课程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方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很难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也就无从谈起。

二、转变教学方式的核心是摆正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课堂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教师牵着学生走,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相互交流、动手实验的空间少、时间少。诸多的教育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中充分强调学生的“做”,如杜威的“从做中学”、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等。因为学生不做,我们既看不出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也看不出他们理解和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才能更进一步在做的过程中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在做中体验学习的责任和乐趣。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其核心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会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相信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做到,而怎样才能使其浅显易懂,有趣深刻,效率值高,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许多教师在教材上挖掘不充分,教学设计上不精细,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或结合不足,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理解困难。要消除弊端,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资源和媒体手段,如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力求教学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其学习需求。

(二)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索、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师生之间共同启发和提高的过程。课堂中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

师要尽可能设计具有一定开放度的教学。许多时候教师往往将一堂课设计的满满当当,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如何答等全部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在教案、幻灯片中设计展现出来,这样的课堂看似完美,但缺乏弹性和涨力,没有发展性。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和问题,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的平台,充分让学生发表观点、意见,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提倡课堂解决方式的多样化。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大力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淡化教师逻辑式的精心讲解,鼓励开放式的探究,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采用的手段与方法解决问题。教师的组织手段也应多样化,如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板演、相互探讨、游戏、竞赛等,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创新性的培养。

(四)灵活选择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尽量使用积极性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成长,可针对学习过程,可针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可针对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可针对课后学习的自主性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方式同样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口头表扬、书面肯定、作业展览、掌声鼓励、课后单独交流等,具体应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评价方式,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性,发挥评价的作用。但评价同样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以批评代替评价;②不做任何评价;③评价不中肯或含糊不清;④评价单一,简单的对错式判断;⑤不能适

时的表扬和鼓励。中肯、及时、合理的评价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功,有效激活课堂,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生活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创设民主教学氛围,构建和谐课堂,呈现教学的真实性。在长期教学中我们形成了一种共识:教师教学风格呈现严的一面,往往学生课堂配合好,学生考试成绩高。但这样的课堂往往有些失真,学生在课堂上的举手有滥竽充数之嫌,不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敢大胆质疑,长期以往,我们逐渐发现学生的能力严重不足,班内找不出突出优秀的学生,因为这样的课堂抹杀了学生的灵性。新课程理念期待充满活力的课堂,这样的环境需要教师来创设和搭建。

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因素是诸多方面的,但课堂作为教与学的主阵地,教师首先要积极改变,改变一切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思想、认识、方法、策略,切实把握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努力还课堂给学生,我想我们心目中所期待的真正的新课题局面一定会呈现在眼前。

第17篇: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山东东营市胜利一中 季甜甜

当前,课程改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课堂教学却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所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积极的情感投入

积极的情感投入是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心理学的成果告诉我们,在正常智力范围内,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在智力的高低和已有知识的多寡,而在情感、意志、个体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激发认识和保证认识深化的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使认知过程、个体品质得到健康发展,其中教师的情感作用影响更大。当学生所敬佩的老师来上课时,学生的感受是兴奋的,情绪是高昂的,注意是集中的,教师的积极情感会加强学生课堂上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的活动,提高智力活动的速度和效率。同时,智力活动的成效、认识和创造的欢乐,又会振奋他的精神,提高他的信心,激发他的兴趣,增强他的意志,使非智力因素活动的能量更大,水平更高。这样互相推进,就保证了他的学习质量,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像古人说的那样“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见”。长此以往,学生的这门功课一定学得好。

(一)教师情感是教学工作的动力

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所教学科的热爱,是他工作的最大动力,他会如饥似渴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才干,并认真地探索教育教学理论,在工作中即使有千难万难也不以为苦,好比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什么事都愿意为他做,而且想尽千方百计为他(她)做好,做圆满,工作也是这样。作为教师我们应重视自己的情感修养,学会用情感去工作。教师丰富、充沛的情感不仅表现对学生的关怀、尊重和信任上,还表现为教学内容一致的高尚道德和强烈的理智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进行认识性的学习,也进行情感性的学习,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作为教师若能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发生的快感或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情感状态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而且影响着学生全部的认识活动,教师真心真意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暗含期待的信息可以通过声音、外貌、动作、眼神等微妙地传递给学生(正所谓“眉目传情”)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信任而受到鼓舞,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动机,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情感,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凡是教师爱护和帮助的学生,必定喜欢 和尊敬 老师,而这种对老师的好感又往往迁移到对老师教学发生兴趣,甚至产生喜爱的情趣,于是主动、积极地去学好这门功课。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甚至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或不满情绪,智力发展受到压抑,这种消极的情感往往迁移到对教师教学产生厌恶之感,对学习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这样再聪明的学生也难有学好的希望,还谈什么课堂学习效率。

因此对教师来说,要使教学获得成功,使课堂效率提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样才能真正启开学生心扉,促其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必要的知识背景

必要的知识背景是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这里说的知识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它还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具体学科专业知识,是关于“教什么”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对“如何教”的理解,是教师将本体性知识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知识的重要方面;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条件性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要丰富自己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要做到把备课当作写剧本;把上课当作演电视;把自己当观众。

(一)把备课当作写剧本。一堂课好比一集电视剧,剧本的好坏直接影响演出效果;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上课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教师天天都在备课或者说抄名优教师的教案,认为有了各优教师的教案,我们就不需要操心备课了。事实上,不是所有名优教师的教案对我们都适用,教案不能复制效果,因此我们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我们平时的备课。

1、备课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但要关注“现在”的发展还要关注“将来”的发展,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备课要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周密的整体策划。任何一种有目标的教学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都必须在活动之前进行周密思考和整体策划,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教学策略是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样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一般认为教学策略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方法的方法,教学策略是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2、备课还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预设,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保证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预设要有预见性,尽可能从学生角度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有所考虑。为什么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答案教师莫明其妙或无言以对,甚至很尴尬,就是预设不全面或者预设太窄。预设要有灵活性,要为课堂教学的调整留有空间,真正实现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备课还要关注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方法为重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学生以高效的学法指导,从预习、听课、记忆、分析、训练、知识梳理、拓展等方面都应该有相应的学法点拨和示范指导,以便学生效仿。

5、提倡三次备课。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和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

(二)把上课当作演电视。电视演得好才能吸引观众,要把电视演好就要善于“导”和善于“演”。在传统的课程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只是作为一个导管,把现成的课程和统一的要求输送到课堂上,送到学生的头脑中,把知识咀嘴烂了,放入学生的口中,生怕学生梗着噎着,以致学生根本吃不出味来,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学生学的是死知识,根本不会用,不懂得怎么去学,任凭教师灌。要改变这种低效的课堂,就必须提倡教法多样化。如:“读”、“议”、“练”、“讲”、“做”。

1、“读”。狭义的读是看书、读书、读课文、读文章,广义的读是不拿笔不读书,是预习、是自学。常言道:“以目观物观其形,用心观物见其情”。读主要是学生的活动,读可以在上课前,也可以在课堂上,以教学内容、用时等有关因素而定。学生可以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读”,也可以学生读后提出问题,还可以兼而有之,读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暴露学生掌握或理解的程度,“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两者在课堂上展示,为“议”提供条件。

2、“议”。议的形式有交流、讨论、探究、辩论等。读是议的前提,没有读拿什么来议,凭什么议,没有根据。议是学生、教师的共同活动,议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与核心环节(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议的本质是让教学走向对话、走向合作、走向学习共同体。锣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议就是针对读所抛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得出正确合理的解释或答案。对话有个体与个体(一“生”对一“生”或师对“生”)、个体与群众(一个学生与多个学生,教师与多个学生),还有群体与群众,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外,还有经验与文本的对话。

3、“练”。练主要是学生活动,练是检验学生“读的怎么样”、“议的怎么样”、是否真的懂了,为讲作铺垫,为讲提供素材,练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前和课后,手段不同,学习方法不同,要求就不同。

4、“讲”。讲主要是教师的活动,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教学,是为了不讲,教师讲的一定要是学生自身读不懂、议不懂、练不懂的内容,学生自己能学懂的老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特别是相异构想(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的讲一定是不完整的(即这节课的所有知识不都是老师讲出来的),但学生学得的一定是完整的,教师的讲并不是学生学的唯一途径,也不应该是唯一途径,课堂教学改学的突破口是教师的讲能不能晚一点,讲的时机能不能准一点。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一节课的内容老师不讲学生已会的有30%左右,老师不讲自己能看懂的有20%左右,靠老师的讲帮助学生看懂的有20%左右,讲了也不会的学生有30%左右,统计表明教师的讲只帮助了20%的学生,有教师常常抱怨我讲了几遍,学生还是搞不懂不会做,因为你的讲对学生是雾里看花,模糊不清,倒不如不讲,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尽量的读,尽量的议,读不懂议不懂的才讲。

5、“做”。新课程推进后,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有二种:第一种是“书中学”或“听中学”,这种方式 主要是间接学习知识,这种知识容易遗忘,还有一种学习方式是“做中学”,这种方式主要是直接获得知识,这种知识难以忘记。现在孩子学骑自行车或很多玩具有谁教过,都是自己学会的,因此不会忘记,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过程、方法产生经验,不要怕孩子“摔跌”,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听中学,书中学”是言传,是文本知识,以听为主。“做中学”是意会,是实践感悟,在做中学,以做为主。学懂以后做出来是内化,是明理,是知识融会;做好以后说出来是外显,是实践智慧逐步清晰化。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做为中心,讲、学、做融为一体,不能孤立。

教学形式要灵活,不确定这五大方法的教学用时,也不拘泥这五大方法的应用完整,不规定这五大方法的教学顺序。

(三)把自己当观众,加强反思,用心感悟课堂,对自已经常照镜子,只有照镜子才能发现美中不足。别人说你好,你只能坚持现在,别人说你不好,你就能更好。

教师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人因思而变,个人的经验可能错误和肤浅。反思是对经验的依据、过程、结论进行深入的、持续的、批判性的审视。反思的目的在于突破经验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从而使反思的过程更有效益,使经验对未来的行动更加具有指导价值。

案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上课前老师们都认为: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第一次上完课后反思:交流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第二次上完课后反思:看来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做出比较和判断,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异同,以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并在比较中让学生寻找合理,简便的算法来培养优化算法的意识。 第三次上完课后反思: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机会,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这才是触及学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三、合理的资源利用。

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课程的资源。

(一)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对教材的处理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 叶圣陶 先生在谈到语文教材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课改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师要做学生和教材之间的桥梁,一切从学生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架驭教材,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教学成为 广大 老师崇尚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程设计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直观而形象。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实现了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还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比的。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摆脱了单纯口授或局限于应用传统媒体进行讲授方式,改变传统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运用现代视听媒体进行讲授,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现代教学媒体形象、生动、动态、直观、教学信息量大的特点,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显著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理利用生活资源。

1、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增添生活气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故事出发,选择教学资源,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又使学习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活动,从而使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学习产生亲切感。

2、创设情景,贴进生活。知识起源于生活,隐藏在抽象知识背后的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不是外衣,重在促进理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问题赋于生活的内涵和情境,使学习具有生命的活力。

3、收集生活中的素材,补充教学内容。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有位教师在教一年级课文《画》时,有同学提出奇思怪想的话——“人来鸟不飞,这是只死鸟”。一时一石激起千层浪,—下子轰起来了。这时教师便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借此让学生讨论。课堂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都参与讨论。就在大家讨论热闹的气氛中,教师适时挂出一幅山水花鸟图,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看图,寻找依据。具体是这样做的;先让差生说自己理解的意思,再让优生说自己感悟的东西,最终大家悟到这是一只活鸟的结论。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想想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这种现象,请善于思考的同学回答,并照样子说说。最后转入自主作业,把“人来鸟不惊”作比较,写下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这样就把精心的预设和生成得到了有效结合。

教学资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事不在。作为教师,我们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般的眼睛,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捕捉信息,善于发现富有特色个性的东西,凸显课堂创新教学这一特点,点燃学生这一火把,挖掘利用课程这一资源,让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激情、幻想与生命活力的源泉,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的改革在课堂,让我们在课堂拼搏中创造有效的教学,有效的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实质。

第18篇:教与学方式转变 教学设计 转变改革

在变教为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活动设计要求不明确,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如何进行探究。二是,活动设计要求过高,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感觉根本解决不了,所以,开始的态度他们就采取放弃的想法,所以在进行活动中他们的状态也不积极。这样的情况造成活动效果不好。

如:圆柱的表面积的设计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经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动过程,体验利用知识迁移到新知 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次设计

导入: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呢?今天我们 一起来研究。 探究:

1.活动一: 利用手中的实物,探究如何解决圆柱体表面积? 2.活动二:一个圆柱体薯片筒,直径10厘米,高30厘米。 (1) 这个薯片筒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侧面用纸板做成,做一个薯片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3) 上下两个面用铁皮做成,做这个薯片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4) 上面和侧面刷上广告色,涂色部分是多少平方厘米? 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 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分析】:活动一的设计,设计者感觉是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手中学具进行探究,给了学生广阔的探究空间。可是,在实际过程中,测量就是问题,加上学生对表面积的理解还不到位,所以这样的设计,距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比较远,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探究,后来我们把设计做了修改!如下:

第二次设计: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谁来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的物体?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圆柱形的物体,你们看,出示圆柱体的油桶。 探究:

1.活动一:一个油桶半径10分米,高20分米,制造这样一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接口处忽略不计)

2.活动二:一个圆柱体薯片筒,直径10厘米,高30厘米。(1) 这个薯片筒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侧面用纸板做成,做一个薯片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3) 上下两个面用铁皮做成,做这个薯片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4) 上面和侧面刷上广告色,涂色部分是多少平方厘米? 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 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又如:

教学内容:折扣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购物中的折扣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折扣的实际含义。

2.引导学生主动迁移,把折扣问题与百分数问题联系起来。

3.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实际理解折扣并加强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次设计:

一、导入: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打折的问题,你们看王老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二、探究:

活动一:利民商店面包平时售价每个4.00元,晚上7点打九折,过了八点会打八折,你选择哪个时间段去买?为什么?

活动二:王老师在商场发现书包打七五折,王老师花了150元,买了一个书包,书包原来价钱是多少呢?

三、质疑: 你有哪些问题?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分析】在活动一的设计中,教师的要求不够明确,学生思考的角度出现偏差,他们从食品的质量,数量,保质期等方面提出想法,发生争执。商家为什么打折?折扣后,商家还有赚吗?怎样能赚到钱呢?这些可能更吸引孩子,于是,我们进行了设计的改革,如下:

一、导入: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打折的问题,你们看王老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二、探究:

1.活动一:利民商店面包平时售价每个4.00元,晚上7点打九折,过了八点会打八折,哪个时间段去买最便宜呢?你怎样想的? 2.活动二:王老师在商场发现书包打七五折,王老师花了150元,买了一个书包,书包原来价钱是多少呢? 3.活动三:现在你是服装店的老板,一种裤子的进价100元,你打算八折出售,还打算赚20元,应该标价多少元呢?

三、质疑: 你有哪些问题?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发现,设计活动时,斟酌每个活动的设计,预设活动的会生成的效果,活动设计要要求明确,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能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19篇: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心得体会

昔阳子弟小学

王志清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困扰,学生形成了被动、单

一、机械式的接受学习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时代,据专家估计,当今时代人类知识总量正在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以知识占有为目的的学习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获取知识途径逐步从单一书本知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实践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将越来越广泛受到关注和重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正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变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方式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一定收获,现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数学课总是由复习旧知到引入新知。这些知识往往都是书本上数学概念、运算法则、计算公式。教师为教数学知识而设计教学,学生为学数学知识而进行学习,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及难学。其实,数学离不开生活,小学数学在生活都能找到原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掌握数学。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教学内容应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如我在教第十一册“利息”这一内容时,由于现行银行利率与教材中的利率有很大差别,课前我就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信用社、邮政储蓄所调查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银行年利率。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利息计算方法后,我创设情境:小红家本月结余1000元钱,小红的妈妈决定将这笔钱存入银行两年。现在有两种理财方案,一种是存一年后将本息再存入银行一年,另一种是直接存入银行两年。如果你是小红,请帮妈妈算算,哪一种理财方案比较好?学生先前调查了一年期的年利率为1.98%,二年期的年利率为2.25%,学生通过计算得到直接存两年期的利息比较多。在此基础上,介入利息税的知识,让学生算算两年后小红妈妈得到本息多少元?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实现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我们教师还应敏锐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数学材料,更好地体现数学时代性。让知识源于书本,又不拘泥于书本,教学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字串1

二、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

传统数学教学比较重视获取知识结论,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直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匮乏。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过程。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过程,已不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它本身也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目的。数学教学应该从重视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材编排上采用先验证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后介绍圆周率及研究史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拓展。对祖冲之这个数学家及圆周率早就有所了解,即使没听说过的学生,也会在课前预习中了解这些内容。因此,我就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先介绍圆周率及研究史实,再让学生亲历探究圆周率是怎么得到的,圆周长是不是刚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我首先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比较几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在我引导下,学生会用“绕线法”和“滚动法”得出厚纸板做的圆的周长,也会用“折叠法”测量出用布做的圆的周长。但对求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觉得有困难。这时,我再次引导学生做实验,探究用一种间接方法计算圆周长,从而得出圆的周长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真理,又感受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还从中学到了不少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 字串8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正襟危坐,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采用的是一种问答式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喜欢采用“打乒乓球”式的提问,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落入教师设计好的“乒乓球桌”为止。如果教师问得浅显直露,看上去是启发教学,实际是灌输的另一种表现,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比如,新教材第三册的“派车问题”,即“30人去机场,面包车坐8人,小轿车坐3人,你怎么派车?”这道题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设计出本组的派车方案。思维活跃的学生设计出好几种方案:

1、可以派4辆面包车;

2、可以派10辆小轿车;

3、可以派2辆面包车和5辆小轿车等。最后经过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推出本组成员认为最佳方案参加全班交流。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大家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比问答式教学来揭示规律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字串8

四、由关注解题技巧向关注思维转变

现在有些教师上课还是以讲授为中心,通过大量练习来训练学生解题技巧。学数学肯定要做练习,不做练习肯定不对。可是,过度练习是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通病。我们要认真研究有效的练习策略。练习可以叫人熟能生巧也可以叫人熟能生笨。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反反复复练习,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当遇到新问题新情境时只会生搬硬套,不会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练习使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追求唯一正确答案,最终形成思维僵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教师十分关注,但这里所讲的数学思考方法,即数学思维,又有多少人关注过呢?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数学思维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和灵活性。关注思维,首先在课堂上要注重习题开放性,在解决问题策略上应呈现思维多样性、选择性的趋向。如学生在学了“百分数认识”后,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六一”前夕,儿童公园为吸引游客特推出如下优惠政策:团体购票满50张或50张以上一律打八折;购票满40张的一律打八五折;满30张的打九折;30张以下一律按原价每张2元,现在有47个小朋友到儿童公园去玩,请你帮他们设计几种购票方案,并挑选出你认为最佳的购票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时而迷茫、困惑,时而轻松、快乐。这是过分关注解题技巧的练习中所难以看到的。这种既结合教材又联系生活实际的开放性问题,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是学生喜欢的,何乐而不为呢?其次,我们教师应关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在应用题教学中出示了一道题目,“某厂加工一批服装,原来每天加工45件,需要4天完成,现在要想提前1天完成,平均每天要比原来多加工多少件?”多数学生的解法是:45×4÷(4-1)-45 = 15件,但是有两位学生的解法与众不同,他们的解法是:45÷3 = 15件,并说出如下理由:原来需要4天完成的服装现在需要3天完成,那么提前1天的任务平均分到3天当中,就是每天要比原来多加工的服装件数。多么巧妙的思路,多么简洁的解法。我们教师不得不发现,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潜能是巨大的。字串4 以上四方面的教学尝试,使我深深感到要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就必须深入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提炼数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鲜活的问题情境;要让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全新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贯彻课堂教学始终,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教学方式还难以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不断去实践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开展,教育理念的更新,

第20篇: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转变领导方式关键在于干,在于领导怎么认识、怎么思考、怎样去推动实施、怎样抓好落实。结合此次学习情况,谈谈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第一,以转变促发展,要有持续的发展思路。正如卢书记所言,“思路太多是不成熟的表现,思路多变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近年来,洛宁县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了持续发展思路的重要性。

第二,以转变促发展,要勇于破解发展难题。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千差万别,找到适合本地发展实际的路子至关重要。领导思想解放程度、改革创新力度,决定着转变发展方式的速度和效果。要转变领导方式,必须要思想再解放、思路再创新、改革再加大。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只要创新思路,勇破难题,就一定能趟出一条符合本地发展的好路子。

第三,以转变促发展,要明确发展目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民惠民,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做到为民惠民?不是体现在GDP总量上,也不是体现在发展速度上,而是体现在解决好衣、食、住、行、娱、教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难

- 12 -

教学方式转变心得体会
《教学方式转变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