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任务型教学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27 07:35:1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统的课堂活动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任务型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话题为主线,发展学各方面的素质。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将任务型教学运用到人教英语教材中,学生的英语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人教版

初中英语教学

学生语言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语言教学模式。它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实质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态势。

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中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Linguistic product)同样重要(张建伟、陈琦,1996)。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而以任务型教学活动为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其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外语课堂教学中具有的“变化性互动”而形成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通过可以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对话性互动,来完成老师设计的各项任务,进而产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二、《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活动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

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和任务去学习,日常学习中许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都能得到很快的解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的学习潜能。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以教学为中心的形式,转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权威、导师和学者,而是交际中的一方,是课堂中的引导者,是交际活动中的促进者。在完成老师设计的各种各样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较好的主动型和创造型,从而得到交际的机会和动力,有了较大的交际空间,因此学生可以领会、运用语言知识与交际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以及交流、协调、合作等交际技能。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国语言学家 Jane Willis 于 1996 年提出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任务前 (Pre-task)、任务中 (While-task) 和任务后 (Post-task)。我们认为它合理、简便、易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检查评价和家庭练习两步,形成了五个基本步骤: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检查评价和家庭作业,使课上与课下浑然一体。具体步骤如下:

1.任务前 (Pre-task)

(1)介绍目标和任务。呈现和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如果可能的话让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去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在前一节课向学生说明任务,使学生有时间去完成任务,有关资料也可由教师课前准备。

(2)让学生回忆列出所学的相关知识。 2.任务中 (While-task)

(1)完成任务。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首先,根据任务让全班学生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其次,让学生完成任务。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如生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或互相问,或查字典,最后再问教师。然后,各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在小组学生积极帮助下准备好材料向全班展示,此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走动以帮助学生。

(2)展示成果。教师让各组学生代表依次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各组所选代表每次应该是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小组展示完时,其他学生或教师如有疑问,可以向小组代表咨询有关问题。回答问题时,既可以是学生代表,也可以是小组同伴帮助回答。完成此步骤任务时,教师作必要的小结。

(3)听录音,使学生对课文有全面了解。

3.任务后 (Post-task) 在这一步骤里,学生主要处理语言、词汇和短语、重点句型和语言知识等。采取的方式可以由学生先讨论,教师指导他们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4.检查评价 (Aement) 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和语言知识掌握情况,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5.家庭作业 (Homework) 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做相关练习。练习内容可以是写出完成任务的过程、内容和体会或其他与任务有关的内容,也可以是完成与任务有关的作业,如写对话、把各组讨论的问题写下来、把自己小组讨论的内容写下来等。

四、教学模式示例

(GO for it!-(Book Two)-Unit Nine How was your weekend?) 1.教学目标

(1)学会谈论上周末做的事情;

(2)学会谈论过去式;

(3)了解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4)了解同学间周末都如何度过并学会表达。

2.语言目标

(1) —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I played the soccer./We went to the beach.

(2) —What did she do last weekend?

— She did her homework.

(3) What did he do last weekend? —He went to the movies.(4) What did they do last weekend? ——They played tennis.

3.单元任务

Task 1:哪些同学的周末过得有意义?并说出其理由。

Task 2:问每位同学的周末过的怎么样。

Task 3: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Task 4:看哪位学生做得最棒!

Task 5:要求学生在网上搜寻国内外名人的周末活动和喜好。 4.教学过程

Step 1.Pre-task:哪些同学的周末过得有意义?并说出其理由。 Names Activities you gue Activities he / she did

Li Ming Went to the cinema Watched TV at home

①Lead-in Do you know your clamates / or your close friends well?

Do you know what did they do last weekend? ②在表中填写你的三个同学或朋友的姓名,先猜一猜他们在上周末做了什么事,然后分别去核实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除了问他们上周末干了什么以外,还询问他们为什么要做那些事)。

③小组活动:每个学生都向本组汇报采访的结果,评出谁的周末过得最好。 ④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由全班评出周末过得最好的同学。 ⑤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

●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atched TV at home.

● —Why did you like watching TV? —Because it\'s relaxing.

● —How was your weekend? —It’s great! I went to the beach.

It was OK.I did my homework and watched TV.It was not good.I cleaned my room and studied for the math test.

Step 2.While-task: 多少量的课外活动是合理的?

① Lead-in 让学生说出上周末除了学习以外还进行的其它活动。例如:played computer games, did exercise, read books.

②让每个学生填写以下表格: 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 (Activity) It was great! Because…..It was OK.Because …..It was not OK.Because….Read English books

Listened to English songs Talked in English Wrote a diary in English

③小组活动:学生4人一组就表中的内容互相问答,并作记录。

④根据记录整理并统计出各项活动相应的百分比。

⑤把调查结果写成小短文,让学生分析有些活动是否进行得太多或太少。

⑥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How was your weekend?

Step 3.Post-task: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此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①If we want to improve our English, what can we do? (让学生就以上问题自由发言,教师帮助。) ②把英语学得较好的同学分到各个小组,由组员分别对他们进行采访(采访内容见下表),了解他/她是怎样学习英语的。

注意:可根据实际情况替换动词或表示频度的短语。 ③让学生根据表格中填写的内容总结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④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 ●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Did you listen to English on the radio every day? ● What else did you do? Did your parents help you with your English?

Step 4.Aement 看哪位学生做得最棒!

(1)小组代表汇报各小组总结学习英语的方法后,可以在小组自评的基础上,全班互评、教师总评,并评选出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2)把评选出的方法形成文字贴在班级版报上进行展览交流。 Step 5.Homework 要求学生在网上搜寻国内外名人的周末活动和喜好。根据课堂任务内容,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网上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国内外名人,掌握如何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些可以从介绍名人的文章或个人资料中查找,把各自的成果向班上报告,并完成一篇相关短文。

五、关于任务教学模式的初步认识和反思

1.一直以来,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法来展开教学,学生所做的事情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然而,任务型教学“再现社会情境的真实性”的特点使得活动的结果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任务活动与语言练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任务活动不是机械死板的,它侧重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

2.任务型教学一般在教学的开始就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目标的明确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3.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有意义构建,以达到解决某个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地掌握了有意义的语言运用,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内化语言的环境。

4.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对思维的挑战性等特点,它较好地体现了现代语言教育中关于交际能力、认知过程、感受与经历、信息分析与整合、学习策略以及合作学习等理念,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5.倡导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任务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师生观念,改变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线形关系,发展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多向的互动合作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伙伴、促进者等多重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学生之间建立了良性的竞争与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倡导教学民主,就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充分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独立的个性,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提供成功创造的机会,引导他们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合理的评价。

6.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高,在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7.无论使用什么教学方式,教师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其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紧密相关;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也应有足够的语言准备和清楚的语言知识指导,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完全回避语法讲解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六、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它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理念。当然,任务型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实施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力争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更具生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01 年.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年.3.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大出版社.1982 年.4.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02 年.5.Go for it.《新目标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年.7.曹文山.简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中小学英语教改与探索.2003,(1).

推荐第2篇: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铺集小学 徐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目录基本概念 产生 方法介绍 优点 作用 基本要素 基本原则 本质 基本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产生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方法介绍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

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优点

其优点是:

1.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则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此类教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履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基本要素

(一)目标。如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务一样,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它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如前所述,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案件侦破”任务中,其非教学目的便是根据不断增加的线索进行讨论推理,直到最后找出罪犯。但设计任务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则可能是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交流感受语言,增强语言意识,提高交际能力,并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诸如表示假设、因果关系,或“肯定”“可能”“也许”等目的语表达形式。作为促进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更多地关注它的教学目的。

(二)内容。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实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三)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怎样做”。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等。

(四)输入材料。所谓输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如前面提到的“案件侦破”任务,就需要打印在若干张纸条上的一系列线索,任务就从第一条线索的推理和讨论开始,在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时,依次增加线索,直到真相大白。输入材料可以是语言的,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产品使用说明、天气预报等;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如一叠照片、图表、漫画、交通地图、列车时刻表等。尽管有些课堂任务并不一定都要使用或依据这样的输入材料,但在任务设计中,通常提倡准备和提供这样的材料,使任务的履行更具操作性,更好地与教学结合。

(五)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并非都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履行中的角色,但任务都会暗含或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参与者,也可以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在任务设计中,设计者也可考虑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促进任务更顺利有效地进行。

(六)情景。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在任务设计中,应尽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实,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意识。 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此原则是指在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履行任务的情景以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当然,“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形式/功能原则。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便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学习者在任务履行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

(三)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涉及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和程序,即怎样使设计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学上和逻辑上的连贯与流畅。任务型教学并非指一堂课中穿插了一两个活动,也并不指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上毫无关联的堆积。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学通过一组或一系列的任务履行来完成或达到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学中,一堂课的若干任务或一个任务的若干子任务应是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教学目的或目标指向,同时在内容上相互衔接。

(四)可操作性原则。在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必要时,要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

(五)实用性原则。任务的设计不能仅注重形式,而不考虑它的效果。课堂任务总是服务于教学的。因此,在任务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

任务。任务设计者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六)趣味性原则。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便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复重复的任务类型可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因而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趣味性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履行中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 本质

任务与传统的“练习”(exercise)或通常意义上的“活动”(activity)究竟有什么样的本质差别呢?首先,任务具有目的性。这里的“目的”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的,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而练习通常只具有教学目的。其二,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总是产生语言性结果。比如,根据所听天气预报的信息,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或根据火车和汽车时刻表,选择哪几趟车能方便准时地赶到某地开会,任务完成后所得到的结果是非语言性的,而课堂练习,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等,其结果总是语言性的。第三,任务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任务的履行并非有一套预定的模式或途径,或者会达到统一的结果,完成任务的途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性的。第四,任务具有交际性或互动性。任务通常是集体性和合作性活动,任务的履行通常以交际或互动的方式进行,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

英语阅读教学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

关于阅读教学,Torgesen(1998)曾提出这样一个原则: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针对具体的学生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把握适当的教学难度,争取最好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及早阅读

在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着重在学词汇、句型、背对话上,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母语习得上得到启示,小孩天生喜欢阅读,他们远在正规上学前就开始“读”了,如在父母陪伴下读漫画书,小人书,读他们身边的广告牌等,这种早期的快乐阅读经历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整个学习生涯。经研究发现,一年级阅读能力低下,其阅读能力将持续低下(Francis,Shaywitz,Stuebing﹠Fletcher1996;Torgesen﹠Burge,1998),开始的错误将会导致永久的低效,受此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每况越下。可见,英语阅读要抓得早,并在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和策略,所谓“Catch them before they down”(Torgesen,1998).(二)量力而行,步步推进

小学生阅读能力有限,所读材料不能脱离他们实际,宜由浅入深,逐步加大难度,让他们始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开始可读童谣、广告、标签、简易配图故事,到了高年级可以涉猎科普、童话、游记等。教师应做好学生总体阅读规划,分级推进,稳步发展,并要时时检讨,及时调整内容和方法,保证英语阅读实效。

(三)方法得当,质量第一

1、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模式有三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互补偿。(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尽

管很多研究都好像在说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应受到重视(构成阅读困难的主要是词汇问题),但如果太注重词汇的训练则会剥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所以阅读教学应采取以自上而下的模式为主,以自下而上的模式为辅。 2.采用正确的教学步骤

阅读教学的开展应包括“读前活动”,“阅读活动”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背景知识的激活,二是提前学习新词。教师应根据学生和阅读材料的具体情况学则适当的操作方式。开展“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1)激发学生阅读动机(2)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3)引出话题(4)为进一步阅读扫清障碍

“阅读活动”阶段以学生阅读为主,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必须交代阅读任务,该阶段所涉及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具体可采用如下活动:(1)浏览以了解文章大意(2)捕捉具体信息(3)将信息图表化(4)记录文章的要点和具体信息(5)构画文章结构(6)回答事实性问题(7)回忆推理性问题(8)将事件排序(9)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10)理解文中的复指现象

“读后活动”阶段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根据阅读内容所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二是鼓励学生将自己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具体包括:(1)读质量的检查评估(可通过提问,书面检查等形式) (2)对学生阅读表现评估(如通过学生自我汇报的方式)

(3)对策略使用的评估(如组织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讨论,也可通过问卷和读书笔记方式进行)

(4)依据所阅读的材料进行口头和笔头练习(如角色扮演,大意复述,采访活动)

(5)将阅读信息与材料外的信息相连(如换角色讲故事,介绍自己类似的经历,模仿写作等)

阅读教学的策略

小学英语应安排适当的课时进行阅读专项教学并应重视对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加强对学生阅读训练的指导,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王笃勤在其《英语教学策略论》中指出:“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

教学的策略性表现在采用模式的正确性、阅读过程处理的合理性、阅读评估的规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学性。”书中他介绍了9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主要看一下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CSR-Collaborative Strategic Reading)

通过使学生参与合作的活动培养阅读理解的技巧(Pollincsar ﹠Brown,1984;Johnson﹠Johnson,1989),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扩充词汇、促进学生间合作的教学手段,对于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尤为有效。实验证明被试者阅读理解能力有明显提高,词汇量增加,合作技巧得到发展,大大丰富了学习内容(Kling﹠Vaughn,1998).该策略有四部分组成。 1.读前准备(preview)

该阶段的目的是:

(1) 使学生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 (2) 激活有关话题的背景

(3) 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该阶段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一部阅读奠定基础。

该阶段有两部分组成:

(1) 通过脑激励使学生了解有关阅读话题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其写出他们知道的所有与话题有关的信息,然后再给一分钟汇总他们的信息;

(2) 预测自己可能读到的内容,这是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将其预测写出来。 2.细节阅读(click and clunk)

该阶段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监控自己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注意自己什么地方理解,什么地方不理解,当学生确定了自己不理解的语段后,学生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理解:

(1) 阅读句子,寻找关键词帮助理解单词; (2) 阅读上下句,寻找线索,猜测题意; (3) 寻找单词的前缀或后缀; (4) 拆分单词,寻找其合成部分。 3.大意理解(get the gist)

该阶段要求学生做到两点:

(1) 寻找段落中最主要的人物、地点、事件等;

(2) 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有关这些人物、地点、事件的最重要的观点。

具体操作中,教师可首先提出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主要意思,然后检查小组活动情况,请一个小组宣读自己所总结的中心大意,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发表自己不同意见。 4.巩固(wrap up)

该阶段用于扩充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对阅读内容的记忆。操作中一般是采用组织学生就阅读材料进行提问的方式。为使学生能进一步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教师可给学生示范各类问题的提问方式。

2010-12-17

推荐第3篇:任务型教学法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培英学校 张晓燕

一、前言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件苦差事,费时、低效,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传统的语法教学把语法课搞成“满堂灌”的知识课,给学生造成语法“难、繁、杂”的印象。进入课改以后,任务型教学法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有的教师走入另一极端:不教或少教语法。任务型教学是否意味着不教语法呢?这是个倍受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英语语法教学能够迅速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英语专家葛传槼先生曾说:“语法是语言的法则。”英语语法是英国语言的实际用法,是通过语法家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而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的鲁子问教授认为,虽然现在英语教学强调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然而语法是技能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法,才有条件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要求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 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三、英语语法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地位

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奠基人威尔金斯在《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一书中明确提出:语法是学习的中心,是保证表情达意的必要手段。任务型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活动量与学生的参与。实际上,许多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都把语法、语言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对于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学生不可能有象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进而自然习得英语。在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同时,学生必须学一些语法,这对语言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会使学生认清、判别和理解语言现象,并正确使用语言,从而为学习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少走弯路,对将英语作为外语来学的学习者来说,称得上是一条学习的捷径。

四、传统语法教学与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对比

长期以来,3P方法(介绍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产出production)被用来编写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由教师来介绍个别的语言项目(比如说现在进行时态),然后通过口头和书面练习来进行操练(通常是模仿练习),然后学习者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来进行较少控制下的口语和书写活动。Harmer(2001)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方法与PPP方法正好相反,教师应先让学生完成任务,当任务完成后,教师才与学生讨论语言的运用过程,并对使用不当或错误给予恰当的建议或纠正。任务型语言教学最大的优点是语言在真实的交际中得到运用,并且在学习者为向全班汇报做准备时,他们不得不从整体上考虑语言形式,而不仅仅像PPP模式那样,只是把重点放在某一种形式上。习惯于语法学习传统方法的学习者可能会很难适应,但是如果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教师能够把语法词汇的系统学习与任务活动结合起来的话,它将是一种能够适合所有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

五、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语法教学上的一些尝试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愉快的学习氛围。如何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把语法学得更好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情景法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表演等,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中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话题创造情景

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1的语法项目是频度副词的用法,若生硬地将所有的频度副词都罗列出来,让学生认读并记住它们的含义与用法,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可利用本单元的话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地引出频度副词:Do you watch TV every day? Oh, I see.You watch TV three times a week.How about you?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Oh, you hardly ever watch TV….一边与学生交流,一边板书含有频度副词的句子,并用彩色粉笔将频度副词three times a week, never, hardly ever, sometimes, often等标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总结新语言内在规律,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些。

(2)利用图片创造情景

作为传统教具的图片形象、直观、便于携带,因此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在语法教学中,如果使用图片,也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总结“It’s + adj.+ for sb.+ to do”的句型时,借助图片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首先呈现一幅小男孩在街上踢球的图,然后师生对话:

T: What is the boy doing? S: He is playing football. T: Is it dangerous? S: Yes. T: It is dangerous for the boy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板书) 然后再出示几幅图片,引出以下几个句子:

It’s bad for our eyes to read in bed.It’s good for our health to do sports.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句型,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所学句型造句。在以这种以图片创设情景的活动中,语法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使语法学习降低了难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3)利用表演创设情景

在学习句型结构“be + adj.+ enough to do sth.”和“be too + adj.to do sth.”时,教师可让班内一高一矮两位学生A和B站在讲台前,然后指着日光灯对他们说:“Try your best to reach the light, will you?”学生A很容易地触到了灯。 教师便指着他说:“A is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light.”

而学生B跳了几次都碰不到,教师可指着他说:“B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light.”在以上情景活动中,语法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从而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4)利用实物创设情景

如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可以拿三个大小不相同的东西(apple),一个比一个大。一边问,一边答: A: What\'s this? B:It\'s an apple. A: Which is bigger? B: The first one is bigger. B: Which is the biggest of all? B: The second one is the biggest of all. 这种自问自答,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重复几遍,直到他们自己能够独立进行表演为止,然后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可以再举一些例子,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比较等级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2.归纳法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不定冠词a /an的用法的时候,先列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他们: It’s a new book.

I read an interesting story. Lily wants to buy an eraser. Tom is a clever boy. 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马上就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了不定冠词a /an;接着启发学生继续观察a/an后面的词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a/an后面要跟可数名词单数。接下来可问学生为什么有些名词前用a,而有些却用an呢?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名词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用an;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用a。

3.对比法

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在一段时间内就会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某些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启发他们找出关键点,最终发现其差异点。

如:树上有一个梨。There is a pear the tree.(on, in ) 学生通常会选择介词“on”来填空,这是对的;可是再来一题:树上有一只小鸟。There is a bird the tree.(on,in )学生还是选择介词“on”这就错了。学生说:“老师,不都是在树上吗?怎么会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真思考“a pear”和“a bird”跟“树”有什么关系。分析、讨论后,同学们就发现:原来“a pear”是“树”上本身长出来的,而“a bird”是外来的事物,不是“树”上长出来的。所以,虽然都是在“树”上,但是所选择的介词却完全不同。经过观察、对比、讨论和分析,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4.游戏法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游戏活化语法规则。设计精巧、难易适度的游戏活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现在进行时态时,可进行“a gueing game”,请一些同学到讲台上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测。可以用What are you doing? Are you reading/writing/playing basketball…?这些问句对表演者进行提问,从而进一步掌握现在进行时态。

5.讨论法

小组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能积极参与,在交际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如在教情态动词should 的用法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What should I do?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后,可能给出以下答案: You should say sorry to her. You should call her up. You should write her a letter. You should buy her a present. 那么,通过讨论,学生将会更快地掌握情态动词should 的用法。

6.图表法

有些语法知识难以区分,运用图表就能一目了然,如在教a little; little; a few; few这几个词的用法时,就可采用图表,如:

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

肯定意义 a few A little 否定意义 few little

六、结束语

笔者做了一个尝试,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中,一个班(9班)用传统教学,另一个班(3班)则采用任务型教学。结果发现:3班的学生不仅交际能力强,而且笔试的成绩也比9班的学生好。由此可以看出,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但同时也有明确的语法讲解,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都更好。

推荐第4篇:任务型教学法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培英学校 张晓燕

一、前言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件苦差事,费时、低效,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传统的语法教学把语法课搞成“满堂灌”的知识课,给学生造成语法“难、繁、杂”的印象。进入课改以后,任务型教学法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有的教师走入另一极端:不教或少教语法。任务型教学是否意味着不教语法呢?这是个倍受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英语语法教学能够迅速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英语专家葛传槼先生曾说:“语法是语言的法则。”英语语法是英国语言的实际用法,是通过语法家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而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的鲁子问教授认为,虽然现在英语教学强调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然而语法是技能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法,才有条件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要求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 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三、英语语法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地位

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奠基人威尔金斯在《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一书中明确提出:语法是学习的中心,是保证表情达意的必要手段。任务型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活动量与学生的参与。实际上,许多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都把语法、语言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对于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学生不可能有象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进而自然习得英语。在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同时,学生必须学一些语法,这对语言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会使学生认清、判别和理解语言现象,并正确使用语言,从而为学习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少走弯路,对将英语作为外语来学的学习者来说,称得上是一条学习的捷径。

四、传统语法教学与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对比

长期以来,3P方法(介绍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产出production)被用来编写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由教师来介绍个别的语言项目(比如说现在进行时态),然后通过口头和书面练习来进行操练(通常是模仿练习),然后学习者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来进行较少控制下的口语和书写活动。Harmer(2001)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方法与PPP方法正好相反,教师应先让学生完成任务,当任务完成后,教师才与学生讨论语言的运用过程,并对使用不当或错误给予恰当的建议或纠正。任务型语言教学最大的优点是语言在真实的交际中得到运用,并且在学习者为向全班汇报做准备时,他们不得不从整体上考虑语言形式,而不仅仅像PPP模式那样,只是把重点放在某一种形式上。习惯于语法学习传统方法的学习者可能会很难适应,但是如果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教师能够把语法词汇的系统学习与任务活动结合起来的话,它将是一种能够适合所有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

五、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语法教学上的一些尝试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愉快的学习氛围。如何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把语法学得更好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情景法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表演等,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中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话题创造情景

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1的语法项目是频度副词的用法,若生硬地将所有的频度副词都罗列出来,让学生认读并记住它们的含义与用法,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可利用本单元的话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地引出频度副词:Do you watch TV every day? Oh, I see.You watch TV three times a week.How about you?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Oh, you hardly ever watch TV….一边与学生交流,一边板书含有频度副词的句子,并用彩色粉笔将频度副词three times a week, never, hardly ever, sometimes, often等标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总结新语言内在规律,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些。

(2)利用图片创造情景

作为传统教具的图片形象、直观、便于携带,因此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在语法教学中,如果使用图片,也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总结“It’s + adj.+ for sb.+ to do”的句型时,借助图片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首先呈现一幅小男孩在街上踢球的图,然后师生对话:

T: What is the boy doing? S: He is playing football. T: Is it dangerous? S: Yes. T: It is dangerous for the boy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板书) 然后再出示几幅图片,引出以下几个句子:

It’s bad for our eyes to read in bed.It’s good for our health to do sports.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句型,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所学句型造句。在以这种以图片创设情景的活动中,语法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使语法学习降低了难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3)利用表演创设情景

在学习句型结构“be + adj.+ enough to do sth.”和“be too + adj.to do sth.”时,教师可让班内一高一矮两位学生A和B站在讲台前,然后指着日光灯对他们说:“Try your best to reach the light, will you?”学生A很容易地触到了灯。 教师便指着他说:“A is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light.”

而学生B跳了几次都碰不到,教师可指着他说:“B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light.”在以上情景活动中,语法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从而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4)利用实物创设情景

如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可以拿三个大小不相同的东西(apple),一个比一个大。一边问,一边答: A: What\'s this? B:It\'s an apple. A: Which is bigger? B: The first one is bigger. B: Which is the biggest of all? B: The second one is the biggest of all. 这种自问自答,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重复几遍,直到他们自己能够独立进行表演为止,然后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可以再举一些例子,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比较等级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2.归纳法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不定冠词a /an的用法的时候,先列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他们: It’s a new book. I read an interesting story. Lily wants to buy an eraser. Tom is a clever boy. 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马上就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了不定冠词a /an;接着启发学生继续观察a/an后面的词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a/an后面要跟可数名词单数。接下来可问学生为什么有些名词前用a,而有些却用an呢?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名词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用an;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用a。

3.对比法

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在一段时间内就会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某些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启发他们找出关键点,最终发现其差异点。

如:树上有一个梨。There is a pear the tree.(on, in ) 学生通常会选择介词“on”来填空,这是对的;可是再来一题:树上有一只小鸟。There is a bird the tree.(on,in )学生还是选择介词“on”这就错了。学生说:“老师,不都是在树上吗?怎么会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真思考“a pear”和“a bird”跟“树”有什么关系。分析、讨论后,同学们就发现:原来“a pear”是“树”上本身长出来的,而“a bird”是外来的事物,不是“树”上长出来的。所以,虽然都是在“树”上,但是所选择的介词却完全不同。经过观察、对比、讨论和分析,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4.游戏法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游戏活化语法规则。设计精巧、难易适度的游戏活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现在进行时态时,可进行“a gueing game”,请一些同学到讲台上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测。可以用What are you doing? Are you reading/writing/playing basketball…?这些问句对表演者进行提问,从而进一步掌握现在进行时态。

5.讨论法

小组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能积极参与,在交际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如在教情态动词should 的用法时,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What should I do?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后,可能给出以下答案: You should say sorry to her. You should call her up. You should write her a letter. You should buy her a present. 那么,通过讨论,学生将会更快地掌握情态动词should 的用法。

6.图表法

有些语法知识难以区分,运用图表就能一目了然,如在教a little; little; a few; few这几个词的用法时,就可采用图表,如:

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

肯定意义 a few A little 否定意义 few little

六、结束语

笔者做了一个尝试,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中,一个班(9班)用传统教学,另一个班(3班)则采用任务型教学。结果发现:3班的学生不仅交际能力强,而且笔试的成绩也比9班的学生好。由此可以看出,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但同时也有明确的语法讲解,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都更好。

提要 本文讨论了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学习语法,阐述了在语法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策略及语法教学的任务设计模式.从而使语法课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语法更加轻松愉快。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模式 语法教学 教学策略 任务设计

目前,英语语法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课上教师讲授语法时还是实施“填鸭式”教学,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自己在讲解,学生并不能将学到的语法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这种单调的语法教学,不能充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能更扎实的掌握语法。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语法教学思路,而应该在语法课堂上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指教师围绕某个话题,某种语言形式选择,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理解使用语言。

它具备以下特点:

(1)任务教学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的中心活动,而不是以操练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活动。

(2)任务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3) 任务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它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将任务置于教学法的重点,它最显著的特点 是“学而致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互动进行意义协商来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语言目标设计出明确而有具体的任务,学生通过询问,交流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法在当今英语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可以更快速地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进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要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要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语法知识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只有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才能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因此语法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 以往的语法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反复的练习,而忽视了语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新课标提倡:语法教学要注重能力,在日常的交际中运用语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教师设计出丰富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从而参与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语法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策略 1.利用情景教学法,设置教学任务 教师设计一些虚拟的语言环境,可以用教具图片,玩具,或利用多电脑技术设计出动漫的画面,使英语语法课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更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法,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

1.生动导入、有序铺垫。

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连结学习的动力。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连结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充分地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融洽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为以下的授课做了铺垫。

2.深切探索追究,巧妙导出。

《新课标》提倡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重在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不能局限在语法自身的范畴内,而必须与逻辑思维,篇章语境等接洽起来,以帮助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咱们常讲教师不应该做传授器,而应该做引航灯。教师并不是直接给学生做解释,灌输语法点,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察看,探索追究,发现,归纳并能自己最终得出答案,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更愿意去学,去参与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因此也就使得课堂更加活跃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步发现和认识语法规则,归纳语法规则,这样会让学生体验探索追究的乐趣,连结了课堂的原动力——求知欲。

3.情景交融,深层透析。

语法教学要结合交际。各类语法形式都是为现实表达服务的,在教一个语法项目时,应尽有可能地讲到它的现实应用,要尽有可能地将其放在语境中教学。学生们在身临其境和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乐趣便会得到激发,易于接管和理解所学的新的语法现象。

4.及时操练,当场巩固。

语法教学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发现和认识法则,归纳法则,从而能运用法则。有了前面的积累铺垫,学生也会蠢蠢欲动,急切地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掌握本节课的语法内容。此时应及时满足他们的这类需要,给他们适当的练习是很必要的,趁热打铁,学生们不但得到了巩固,而且又再次让课堂“动”了起来。

5.合作游戏,活学活用。

语法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让学生发现和归纳出语言形式规则的层面。咱们要的是学生会适当的使用。只有会用,才能帮助学生内化语法规则,学生们才能够真正地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法课“动”起来,让学生真正献身课堂中呢?

新课标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声誉和成绩感,发展合作精力。”章兼中教授也提出:“应大力发展相互协作,合作的小组活动。”pairwork, teamwork 这类主动参与学习的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法教学中开展一些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良性学习循环和思维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寓教于乐。当然,也充分地调动了课堂气氛,使语法课“动”了起来,因此,课堂也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运用交际教学思想和任务型教学模式不是淡化或不重视英语语法教学。首先,交际教学和任务型教学都是一种英语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更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传导,方法不能决定内容,它只不过是为内容服务。其次,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不能被淡化。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语法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习者不可能在日常的条件下潜移默化习得语言规律,学习者只有通过系统的语法学习才能更有效的掌握英语。

本人的语法教学方法第一,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设计。

第二,做好语法展示。归纳和演绎,这两种展示方法应在真实的语法活动中得到贯彻和实施。语法活动的真实性表现在五个方面:情景设置的真实,目的的真实,活动中的人物角色的真实,活动形式的真实以及活动语境的真实。 第三,在任务真实的前提下,上好语法应用课。语法应用课的主要内容为语法习得的评价,首先要结合课标制定评价标准,然后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以小组活动或者个体活动的组织形式,积极开展学生间的互评与自评。在这一活动中,要切忌采用竞赛的方式开展评价,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另外,应给予学生尽可能充足的讨论时间,尽量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

推荐第5篇:任务型教学法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桂林市龙胜中学/文世英

摘自:《教师纵横网络杂志》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信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技能教学目标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课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及提升阅读能力的作用,本文主要依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原则、《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进行阅读课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任务设计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依据

1.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一般来说,过去大多数教师在上阅读课时都采用逐字逐句解释,指出重要的短语,语法知识点,再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就算完事。或者先通过预习,再讲解,口笔训练,背诵等,这种教法固然能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及语法,也能基本应付考试。但从发展的观点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由于方法上过于呆板、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引导学生探讨全文的主题,思想含义等深层次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一般采用提问的形式来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设问,解答和指导等教学环节,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单向交流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但是,如果问答式教学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就会导致以下一些问题:1)控制性教学活动过多,导致学生忙于应付回答问题,不利于培养思维能力。2)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对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上;而且经常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捧着课本念,其实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良习惯,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无法真正开口说英语,捧着课本回答问题,看似在回答问题,答案也基本正确,但只能说是朗读。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回答问题时不会看着文本念。还有,尽管花了一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但并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而常常是把包含答案的整个答案念出来而已。这种回答并不完全符合问题的要求。在公开课上,授课教师为了赶时间,不耽误上课进度,常常就做出了越俎代包的事情。3)参与问答活动的人数少,只能在几个学生的范围内进行,大部分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4)从平常相互听课及教研交流中发现,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仍然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忽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绝大部分教师是把语法和词汇同课文分离。

2.教育部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任务,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多种形式,达到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发展形态,它以语言学习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者在真实和模拟真实的情景中运用目标语做事情,从而获得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美国的杜威以实用主义的认识能力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家Herbert H.Clark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学习语言既不是背诵孤立的单词,也不是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更不是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应当教会学生使用适当的语言把要求的事情做好。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换信息,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任务,并想方设法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很适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还必须懂得任务型教学的原则。纵观所有的原则,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应该是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法的关键。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教语言的材料要尽可能真实;另一个方面是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习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运用。任务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由于地域、师资和学习英语的起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在英语水平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照搬教师参考书,就可能导致所设计的教学无法开展,任务无法完成。

如:NSEFC Book2A 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中pre--reading部分,教材编写者设计了以下任务:Do you know how a volcano works? If you do,describe it.该任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步的阅读作铺垫,同时要求学生联系地理学科的知识理解课文,在本校的一次公开课上,有一教师从某部影片中,剪辑了火山喷发的场景,然后就让学生完成教材编写者设计的任务,结果出现了冷场,无法完成该任务,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相关知识,未能掌握有关词汇。

四、阅读课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案例

在设计阅读任务时,教师要坚持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的原则。阅读前,教师可根据课文标题、图片、多媒体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阅读中的任务设计应紧扣中心思想,关注主要信息,不苛求对字句的理解;阅读后的任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依据这一思路,课文教学可以分以下三个主要部分: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1.阅读前的任务(Pre-reading Task):导入话题,激活背景知识,导入新课,根据课文标题、图片、多媒体预测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设计导入活动时,教师要从阅读材料的内容着手,特别关注学生兴趣。

以NSEFC2A Unit9中的Reading部分Welcome to the English Summit为例

Activity1: Lead-in 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地沙漠化、气候变暖等图片资料,请学生谈论图片内容,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引出单元话题,Saving the Earth T: What the pictures reflect is true about the earth, what do you think we must do? S: We must save the earth.Activity2: Discuion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What is the biggest problem facing the earth? ②What causes these problems? ③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这些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在结合图片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利用课文中三幅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第一幅“地球峰会”的剪影;第二幅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第三幅呈现的是贫穷与落后依旧困扰着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学生看了图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

T: What is the text about by looking at three pictures? S; I can gue that the reading is about a big meeting and environmental iues.T: Ok.Now work together you’re your partner and write down what you think each part of the text will be about.第一个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第二个问题对课文的篇章结构进行了预测。

2.阅读中的任务设计(While-reading tasks) 阅读中的任务设计应紧扣中心思想,关注主要信息,不苛求对字句的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转换手段,设计有效的任务和活动,以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将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和事件,故事的发展过程和场景等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中,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是: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in the text?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预测课文内容的任务,鼓励学生灵活运用Skinning和Scanning等阅读策略,迅速捕获文章中的主要信息或事实,并验证阅读之前做出的预测。

以NSEFC2A Unit9为例:

Activity1:以播放录音的形式呈现课文,整体呈现后,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略读(Scanning)技巧快速找到答案,验证读前活动的预测。

1) What is the Earth summit? 2) What is its purpose? Activity2: Detailed–reading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was one of the main themes of the Earth Summit held in Johannesburg in 2002? 2) What are the three biggest killers in the world? 3) How should we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oming years? 4) Why did Premier Zhu Rongji say that withou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not prosper, nor will sustainable developing be poible? 5) Why are conferences like the Earth Summit important? 6) Which of these iues discued at the Earth Summi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部分段落(paragraph2\\5\\7)。读第二段时,应读出惊讶的语气,以表示对“三大公害”引起死亡人数的震惊,从而激起听者的共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读第五段时,应富有一定的感召力,从而让听者耳边萦绕着作者的呼吁----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读第七段时,应带着无比的憧憬,既让听者感悟到“地球峰会”的意义和价值,又能使他们勾勒出未来生活的光明前景。

3.阅读后的任务设计(Post-reading tasks) 阅读后的任务要求对文章主要内容做出鉴定和判断。这种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ctivity1:识别文章功能及作者的写作风格

识别文章功能是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的第一步。如果不了解阅读材料的功能,学生很容易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歧义或误解。如完成“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后,让学生明白“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reading paage?”

Activity2:组织讨论

语言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思想教育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讨论结束后,各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陈述本组观点。

Activity3:课后延伸

写一篇演讲稿,号召人们树立“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意识,内容包括以下要点:

1.地球作为我们唯一的家园的重要性,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号召大家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3.文章要有感染力。 4.词数100左右。

五、几点反思

1.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利用信息转换手段,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任务,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方式理解阅读材料,获取课文的主要信息,提高其语篇分析能力,使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

2.了解中西外语学习文化差异。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外语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教学重点,以阅读为主要学习途径,以扩大词汇量为主要教学目标,形成了以语言输入为主的外语学习文化。这种外语学习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重教轻学。而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是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为目标。这种学习文化的特征是重视语言的运用和输出的过程,以达到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能力、性格、气质、风格和思维方式来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以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任务型教学的本土化。

3.教师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任务型教学模式,并学会反思和创新。任何一节好的英语课都不是某一种教学方法的结果,而是多种教学法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在尝试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时,必须把它与传统的外语教学的积极经验相结合。如在阅读课教学中,采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完成了设计的任务后,阅读课中的语言点教学必须采用巩固性练习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因为我国学生离开英语课本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来使用英语,希望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英语。

六、结束语

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情、学情及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阅读教学,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吸收别人的优秀教育理念,教师要继承和发扬原有的有效教学经验,努力使它与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整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任务型教学本土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葛文山2006。课文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2004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英语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龚亚夫.罗少茜2003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皮连生.2002教学设计----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胡春洞、王才仁主编.王才仁著.1996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推荐第6篇:任务型教学法

摘 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本文概述了任务教学法在国外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任务的界定、任务的选择与设计,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原则与实施模式。从而更有效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关键字:任务型语言教学 实施原则

Abstrac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 meaning-focused teaching method, aiming at fulfilling language communicative task.The teacher accords on the goal of curriculum and combines course content, desire concrete teaching activities, to attract and organize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these activities.The students can learn and use English and complete the task by thinking, investing and discu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ay. Key word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育职能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教学方法也与传统教法有了本质的区别。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培养社会所需具有外语应用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 Elaine Tarone和George Yule (1999:17)指出:“近年来在语言的教学上究竟应该教什么?人们的视角已发生重要转变。简单地说,已将强调的重点从把语言作为一套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形式(语法的、音位的和词汇的)转向把语言作为一种用于实现多种交际目的的功能系统”这种视角的转变也正在中国发生。国内外语言教学工作者已达成共识,认为语言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将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改变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由此,以围绕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语言教学研究开始出现了。交际法在向多元化发展中形成了“结构———功能”法、“功能——结构”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培养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部2001 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可见,任务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其差异在于前者以交际活动为核心,注重信息的沟通,学习活动具有真实性。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正由于任务型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在当前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运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

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它是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生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去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创新。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以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必须有思考的过程,即学生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英语语言形式, 它把英语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生在完成真实、有意义的任务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做事情来感受语言、体验语言、使用语言,并在这些过程中学习语言。这种语言学习途径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任务型学习活动有较明确的目的,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能感到自我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语言的内动力。任务型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能力。在任务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语言技能或一项语法知识,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和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任务型学习活动与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相似,因此有利于学生为真实交际做准备。任务型学习有利于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普拉布在印度开展了一个为期5年的实验项目,他通过真实情境中“意义”的创建,将原来的直接教学转化为交际力的培养。随着研究的深人,任务型教学于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近年来,国内外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方兴未艾,其定义与定位也各有不同。学者们提出了诸多理论,也开展了诸多实践研究。坎特林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任务的难度进行了评定,包括认知负担、交际压力、任务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语言规则的复杂性、过程的连续性等若干维度。布列恩则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并提出通过让学习者关注学习策略,来让他们开启计划和监控自身学习的可能性。薛基汉从认知角度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注意分配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学习者的注意是有限的,在任务型教学情境中,学习者容易把注意集中在实例上,而忽视了语法、结构的内化,所以要合理分配学习者在语言应用的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上的注意力,取得平衡。英国语言学家威利斯为教师在课题上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指导。她在一书中提出了任务实施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要接触有意义且实用的语言,要使用语言任务促使学生运用语言,在任务轮的某一点上要注重语言本身,不同时期要不同程度地出现语言。 (二)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社会建构理论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维果茨基(1962)的语言和学习理论,因而有其心理语言学基础。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人的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 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有四个主要因素:即学生、教师、任务和外围因素—环境。社会建构主义学说确认了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维果茨基把心理、社会、语言结合起来,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任务教学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而言, 学习者是在社会交往、相互作用中发现、学会并运用知识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观,使学生在一种社会性环境中接受教育。 2.语言习得理论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 教学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他认为这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应该为i+1,即语言的输入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在教学中可以将输入变得丰富、真实些,即语言的输入有其上下文语言背景,不仅仅有书面的语言输入,还更应该包括口头的交际语言。围绕Krashen的输入理论,Swain(1985)提出了“输出理论”,认为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语言习得不能成功,对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有充足的机会使用语言至关重要。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可以说,任务教学法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创造了良机, 而输入和输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举足轻重。 (三)任务的定义及任务设计原则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进行了界定。纽南(1989)认为,在语言教学中,任务是练习和理解语言的一个行动(活动),或是一系列促进语言学习的计划,它是由教师控制和调节、学生获得信息并进行思维加工, 最后输出语言的活动。薛基汉(1998)则认为,任务是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产生了学习。较以往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的活动而言,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活动,它以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等的与现实世界有关的问题为焦点;同时具有具体的任务结果,这个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以下是多数学者倡导的任务的定义: ———任务是教学过程中有非常明确目的的活动。 ———交际型任务是一种涉及到学习者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 ———任务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有相似之处,它是人们日常交际过程的再现。 ———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活动。 ———任务应是一个完整的交际活动。任务往往有一个非语言的结果。因此,衡量一个任务是否成功,要看这个任务有没有一个结果。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设计原则是:

(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2)尽可能接近或类似生活中的真实活动;(3)必须有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过程;(4) 学生必须做事情(讨论或实际操作等);(5)学生使用语言时, 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6)必须有具体的任务活动结果。应注意的是,任务不应过于容易或过难,任务过于简单容易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不利于学习。任务过难的话则不利于学生获得有效的产出。有组织且让学生感到真实交际心理压力的任务能使学生的语言更准确,更流利。为了更好地选择设计学习任务,除了要考虑上述与任务有关的因素外,还要遵循以下任务设计原则(Richards, 1994: 39): (1)反应原则,即任务要包含处理信息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反应、协商争论等。(2)交际原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要有真实的交际机会和行为。 (3)复杂原则,即任务要有难度,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还应考虑心理语言学原则:语言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做出决定的过程;是协商的过程;是非线性与非累增式的,是偶然的; 大多数是无意识活动;并且是强调意义的活动。同时设计的任务活动要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要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用外语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与交流,通过做事来使用英语,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

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

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模式比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威利斯的三阶段模式和薛基汉的三步骤模式。威利斯(1996)把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入任务,与学生一起探讨话题,着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和准备任务,学生可以在其问听一听其他人所做的类似任务的录音。任务中阶段(while task),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执行任务,教师并不直接指导;然后各组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最后通过小组向全班报告或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的形式比较任务的结果。任务后阶段(post—task)即语言焦点阶段(1anguage focus),包括分析和操练。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情况和在课文录音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特点。分析中或分析后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威利斯区分了教学中常用的六类任务:列举、排序与分类、比较、解决难题、交流个人经验和完成创造性任务,并指出基于任务的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语言。她强调语言学习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要求学生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真实地使用语言。薛基汉(1998)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分为任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和任务后活动三个步骤。任务前活动(pre-task)包括教的活动、意识提升活动和计划。教的活动与介绍新的语言知识和重构语言结构密切相关,教的方式可能是直接和明确的,也可能是间接和含蓄的。意识提升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意识,激活学生原有相关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课文探讨、接触其他人做过的类似任务、任务前的集体讨论等活动。计划就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准备任务,这其中会给学生一些提示。任务中活动(while—task)包括执行任务、计划后面的报告、报告三个方面。任务后活动(post— task)包括分析和操练。在薛基汉提出的这三个步骤中,任务前活动非常重要。后两个步骤与威利斯的模式大同小异。通过分析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步骤可以看出,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通常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这些步骤对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把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具有较大启迪和借鉴意义。任务教学法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症结,为外语教学与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英语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英语新课程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任务教学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大纲,只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任务或任务材料,在任务类型设置、难易度以及评估等方面很大程度要靠教师的能力来判断。虽然如此, 任务型教学法将日益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Brown, D.(2001).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 M] ( 3rd e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2]Ellis, R.(1999).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3]Foley, J.(1991).A psycholinguistic 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 [J], 12, 62-75.[4]Long, M & Crookes, G.(1991), 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TESOL Quarterly [J], 26, 27-55.[5]Nunan, D.(2001).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6]Prabhu,N.S.(1987).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7]Richards ,J.C.(1990).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8] Skehan, P.(1998).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9]Willis, J.(1996).A framewoe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don: Longman.[11]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17-20.[1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黄露,韩金龙.任务教学法与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 [J].外语界,2003(5):51-56.[14]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8-32.[15]廖晓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1):10-12.[16]Vygotsky, L.S.1962.Thought and Language [M].中译本:《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7]夏纪梅.“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2001(6).

推荐第7篇:任务型教学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时非常喜欢画画他们常在地上、墙上、纸上信手涂鸦然后请大人或老师来欣赏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而渐渐长大后却不喜欢美术课不愿意画画美术课变成教师和所谓的“学优生”活跃表现的舞台,而更多的学生只是观众,他们在这里感受不到美术带来的乐趣,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表现在日常课堂中,学生有的昏昏欲睡,将美术课当作了游乐时间;有的显露不耐烦情绪,交头接耳,开小差、发呆;还有一些学生油腔滑调,怪声怪气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任意插嘴……,使美术课堂中难以体会到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氛围,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不高,色知觉、形知觉敏感性不强,缺少对美术的较深层情感体验,美术学习心理品质不佳。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可能会认为是农村学生的美术素质问题影响着学生的美术学习实效,实则不然,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原因所致:认识偏差。由于多年历史与国情的原因,艺术课程总处在边缘化的地带,“小三门”思想根深蒂固,有时甚至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课程,大家重视的只是所谓的“主科”。因此,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设备条件,排课调课,师资培训,评价考核等方面相对于其他课均要滞后,包括美术的姊妹——音乐课。由此造成学生主观上对艺术课程也就不十分重视,认为美术课只是一节轻松放纵的游乐课,认为对未来没什么用,似乎可有可无,甚至有些变相“用功”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做语数作业,以获得文化课的好成绩。由于这些不正确认识的沿袭,导致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积极,在美术课上无所事事,反应淡漠,很难兴致高涨地去积极思考,充分想象,主动参与对美术的体验。教不得法。这是关键原因,包括缺少人文关怀,偏重狭义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教师自身素质修养的欠缺等。枯燥的知识教学令学生厌烦,单调的分析程式令学生乏味。陌生的作品学生本就漠然,如不能引导学生凭借美术通道来欣赏作品,更令人望而生畏。因此,美术教师自身缺乏美术审美情感性,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基于上述认识与反思,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从而有效提高美术的课堂实效。

二、具体策略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的“场所”。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具体从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及改进教师行为几方面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优化心理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学生只有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做到敢想、敢做、敢说,才会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因此,我们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揣摩学生的心理,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时时有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和调整教学行为,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地进入自由探索的美术空间。鼓励表扬,彰显个性。每个人的劳动与创造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孩子更是如此。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赞赏的动作,都会如一屡春风,吹拂孩子们求知的心扉。学生们会觉得老师不仅是良师益友,而且是合作伙伴,甚至是服务者。这样学生才会展其个性、施其才华,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使课堂始终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此同时,泛滥、武断的给予是不可取的,对学生泛滥陈旧的见解,粗制滥造的制作,形色偏差的绘画,我们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可圈点之处予以鼓励性评价。如:在执教《各种各样的汽车》时,有一位学生画完一辆汽车后,旁边的小朋友在笑话他所画汽车的怪模样。我过去一看,发现这位同学在汽车的周围画了很多看似乱七八糟的线条,汽车的顶上画满了类似风车的东西。我请他介绍一下,他说:“我这辆汽车可不是一般的汽车,它不喝汽油只喝汽水;不冒黑烟只放香气;不发出噪音,只会放出在音乐声;堵车的时候还会飞起来呢!”原来是这样,多么新奇的想法,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我恍然大悟,拿起笔给他画了一个笑脸,鼓励他“你真有创意”。尊重理解,以人为本。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有畏难情绪时,我们要打破创作的神秘感;当学生难以完成要求时,我们要尽量打消其厌烦情绪,确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尚未表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能量;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质疑、反驳、各抒己见等行为时,我们要及时对这些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表示支持,尊重学生对美术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根据学生实际心理活动认真分析,提倡课堂讨论,倡导“畅所欲言”,让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与答案,从而达到师生心理相容。民主竞争,师生共融。教学活动是师生心灵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到学生中间去成为他们的一员。扮演“主持人”与学生结成“合作伙伴”,和学生一起活动,让他们来当“老师”。师生一起绘画、一起制作、一起讨论、一起欣赏,共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这样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再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自主求知、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强烈的参与意识与“赶超”型的学习氛围,而且学会把老师的关爱、关注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如在执教《变体美术字》一课,我引入竞争机制,告诉学生要给设计的最好的三名学生颁奖,而且下一期的黑板报将由他们三人来书写,还要签上他们的名字。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连平时不爱动手的学生也动了手。积极的竞争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显示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倡导多元共融、扣开兴趣之窗。“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们对环境、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新奇的事物,难忘的经历,有趣的游戏等美术教学资源的开放整合,打开学生兴趣之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改变传统、封闭、单一的教学方法,用多元开放整合法,扣开学生学习美术之窗,谋求更富实效的课堂教学。创设环境,以景引趣。环境因素是学生学习美术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环境对其心理影响逐渐增大。因此,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优美且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环境,力求“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效果。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满足更多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欲望,我们不仅在教室内展示学生作品,还把整个学校看作为一个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走廊墙面上挂了一幅幅装贴美丽的儿童美术作品,在学校的门厅、橱窗内布置了一件件学生“粗制滥造”的工艺品,艺术教室挂着大师们的名作……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柳丝吐绿、草地如毡、窗明几净、壁画绚丽、书声琅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环境。这一优美的环境既拓宽了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又让学生处于“耳濡目染,不学而能”的艺术氛围中。优化内容,以新激趣。作为教学资源的教材,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但绝不是唯一的依靠。因此,我们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学生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以新奇有趣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漂亮的鸟》,在一班教学时,通过让学生欣赏各种鸟群聚、单飞、静立、喂食等动态,来绘出自己的作品。结果发现学生的作品内容非常单一,大多临摹书上的形象,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二班教学时,我在学生后增加了一个讨论环节,想象还可以用什么题目来替代刚才看到的总体景象。学生脑海中马上浮现出看过的动画片,各种社会厉害关系。“鸟的天地”涉及到学生生活中表示种类的“情感性”,学生脱口而出:小鸟家族。此时原先脑海中鸟单调的罗列,飞翔的静态照片已转移到“争夺、嬉戏、天伦之乐,甚至等级区分“的一切有可能的想象当中,学生已呈现出自我表达的欲望,激起强烈的绘画兴趣。探讨交流,以情传趣。学生需要交流,他们不仅要听,还要有机会说,有机会讨论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和他们的想法;师生要交流,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营造“情意共鸣、信息传递、思维活跃”的和谐融洽而紧张有序的课堂气氛,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如在教学《漫画欣赏》时,我首先设疑引趣:“老师这里有一幅图,我看了以后觉得很奇怪,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出示《第一名》这幅漫画,把第一名臀部的风扇叶片盖住)。看后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们非常活跃,立刻质疑“第二名和第三名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情?”我抛出一个问题:“你们猜呢?”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我猜他们两人没得第一名,在互相安慰。”“可能他们都认为自己应该是第一名”“那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出示风扇叶片)。“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孩子们会心地笑了。我马上引出这样的画叫漫画,然后请学生讨论交流对漫画的理解,最后欣赏其余漫画。整堂课学生的心始终被深深地吸引着,充分感受着美术带给我们的快乐。、花样批改,以趣延趣小学生争强好胜,渴望成功,希望被认同。而我们在批改美术作业时,有许多教师习惯于像语文、数学那样,简单地给一个等级。其实,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长期使用一种方式会让他们感到单调、乏味,对教师的评价变得麻木,因而难以长久地维持对美术的兴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尝试用有趣的作业评价方式吸引学生,认同学生,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评价有:英文评价:星级评价:智慧之星(有想法有创意)、进步之星(学生表现有进步)、勇敢之星(作品大胆,敢画能画)、唯美之星(创造美,享受美)、速度之星(完成及时,有质量);简笔画评价;画笑脸或哭脸评价;优秀作业奖一个“红苹果”……这些有趣的评价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并对每一次美术课都充满了期待。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积极学习美术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发展学生的综合时间能力与探索发现能力”。美术课堂学习应让学生从“做中学”、“乐中学”,让美术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我们抓住课堂上一切有利时机,进行一些游戏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快、更准确、更积极地理解学习内容。此外,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在课余应积极配合学校搞好班级绘画比赛、艺术节等课外艺术活动,对活动主题进行方向与质量的引导。以健康、高雅的气氛,引导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愿望。教学游戏化,粘住孩子驿动的心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严肃、古板、一本正经的课堂教学只会让孩子越学越乏味,游戏化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轻松、更开心地学得知识。在没有讲解、没有提问的游戏中,学生会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将美术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渗透与融合,综合性美术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此方法可改变学生传统意识中的美术不是画图就是做手工,不是做手工就是看图画的片面理解。通过美术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自然、社会、体育、生活劳动的结合,使学生找到美术与其他的学科的综合点。让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美术课还可以这样进行。如:结合集体过生日的班队活动,全班一起布置教室,分别设计与制作互相赠送的礼品、生日贺卡。设计制作面具,用废旧材料自制乐器,举行化装舞会,在活动过程中穿插学生对自己与他人所创造的形象、海报、服装等的欣赏和评述。又如美术与语文的结合:为课文配插画、为日记和作文配画、选择童话故事进行表演等;美术与数学的结合:几何徽标的设计,折纸游戏等;美术与社会的结合:围绕“洁美家乡”这一主题,开展上街清理“牛皮癣”活动,策划活动路线图,设计活动宣传队旗帜、标志,公益广告招贴画,金点子绘画,维护告示牌、海报等等。通过活动,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到在自己的周围,美无处不在,到处都有美术的影子。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美术的吸引力,体会到美术带给自己的快乐与充实,再次燃起对美术的热情。

(四)改进教师行为,激发美术热情。优秀的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艺术与教师本身的修养程度密切相关。为此,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崇尚个性化教学。用自己对美术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用自己的动作和语言,传达给学生美术的美,真正激发起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丰富语言,激情感染。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交流思想,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枯燥乏味的语言,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无法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进入课堂情境的前提,语言的美更能突出美术的美。因此,丰富而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能吸引孩子的心灵,使学生的心“动”起来,让美术课“活”起来。让所有学生都有美的感受与体验,使他们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使其在美的滋润下陶冶心灵,健全人格。作为一个美术教师,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教学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揣摩自己的学生,想学生所想,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因此,我们要学会因势利导,察言观色,投学生所好进行教学。如:扩展绘画的命题领域,附和学生爱好,可以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三年级《千变万化的线》是很自由的线描画教学,放手命题,放手学生,扩充为《线条游戏》一题,放手让学生去驰骋,大胆尽情自由发挥,展开了一场线条组合的

lang=EN-US>PK赛。又如《设计台灯》是一堂绘画想像课,掷给学生《一灯打天下》的狂想式命题,学生的想像发挥到了极致:带轮子的灯、充气灯、音乐灯、熏香灯等等,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简单的命题打造把平淡升华,把普通推向特殊,让具有生命力与动感的画题深入学生心底,打开了学生的心扉,直接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与想像力。、把握情感,以情动人美术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可见,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通过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教学策略改变了以往沉默的美术课堂气氛,迎来了丰富活跃的美术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美术素养。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良好而富于实效的课堂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俯下身来,把心贴近学生,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把情融入学生,激活学生封闭的兴趣。让学生在活泼、新颖的课堂教学中乐学、好学、会学,在灿烂的课堂天空中添色加彩,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一道美丽有效的风景线。

推荐第8篇: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2001年2月教育部下发文件明确规定:

自2001年至2003年,我国各地小学逐步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并制定相应的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以提高

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2005年,我省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时隔5年,新的课程标准实施现状如何,尤其是新课标所

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状况成为教师教育研究关心和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任务型教学;新课标;教师教育

一、引言

1999年起,教育部开始主持制定国家级的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夏颁布其实验稿,并在全国推行辽宁地区首先在沈阳 大连等地部分中小学开始试行新的课程标准,2005年在全省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教学性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英语课程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 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1]。

任务型教学法在国外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国内相关研究与实验并不是很长如何将国外的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本土化,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及英语教学环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当务之急 而对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任务型教学法是一个新鲜事物。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新课标的要求,他们一方面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身体力行,积极地加以贯彻执行,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了解不够深入,甚至生疏因此,任务型教学的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的重点工作之一。

为进一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在辽宁省农村小学的实施现状,为相关部门的小学教师教育及教师培训提供第一手资料,进而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我们对来至辽宁省农村50余所小学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及访谈,使我们对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在辽宁省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本次调查问卷有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小学英语教师对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理解及应用情况的调查,共10题;第二部分为5道问答题,涉及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过程遇到的一些实际状况等此次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在接受调查的72名农村小学教师中有68为教师来自省内农村普通小学,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95%,足以代表辽宁省农村普通小学的实际情况。

采用Excel进行定量分析,对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及访谈问题采用总体评价式的方法进问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加以分析 对问卷中封闭式问题行定性分析和研究由于数据可靠,相关研究结果真实可信,对我省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在辽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完成需要英语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作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方法,应大力提倡和使用与此同时,也需要其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来共同完成其教学目标

(一)对任务型教学法的了解和认识

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认识与了解,这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前提调查显示,对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使用存在盲区对任务型教学方法非常了解人数为0;有24人对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比较了解;42人对其只是一般了解;还有6人对其知之甚少。

此外,对任务型教学方法使用步骤的调查结果也不容乐观在受访对象中,对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步骤非常明确的为0,比较明确的有4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5%;不是很明确的有2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8%;仍有2人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一无所知(如表二所示)

以上数据说明,任务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本应被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所使用,但由于多种情况的制约,还没有得到农村小学教师深入了解和高度重视,现状不容乐观因此,相关培训势在必行在被调查教师中,有37名教师认为有关教学方法的教师技能培训非常必要,占被调查总数的51%;认为有必要的有34人,占被调查总数47%;只有个别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顺其自然。

(二)任务型教学及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

有关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的调查,是一道多选题,共有5个选项,选项依次为:任务型交际法探究式听说法和其他 以下是辽宁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情况。

从表三可以看出,经常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有52人,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72%;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师的个人喜好等原因,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也在使用其他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同时使用其他方法,如交际法的有4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0%;同时使用探究式方法的有3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1%;同时使用听说法的有4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5%;同时使用其他教学模式的有1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1%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为提高教学效果,直接法认知法和合作学习等方法也被广泛使用但令人担忧的是,对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有20名教师从未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过任务型教学法,约占被调查总数的28%。

另一项有关对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比例的调查显示,14名教师使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比例在75%以上;25名使用比例在50%以上;22名使用比例在25%以下(此数据包含从未使用任务型教学法人数)。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虽然任务型教学法已被多数农村小学教师所接受并使用,但使用比例不是很高,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有关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的任务还很艰巨,可谓任重而道远

(三)任务型教学方法的课型选择

对于现行辽宁省小学英语教材,无论是牛津英语还是快乐英语,由于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基本课型可分为:听说阅读语法句型操练和习题课针对任务型教学方法的适应课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调查结果表明,有54%的小学农村英语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方法适用于阅读课教学;26%的受访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也适用于句型操练等听说为主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另有3%的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可以用于习题课;而有14%的教师认为语法课也适用任务型教学法由此可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使用的认识存在的一定的差距,大家各行其是,对如何正确和科学地使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缺乏统一认识和理解。

三、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在辽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在辽宁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实施现状不尽人意,找出问题所在农村小学是全面有效实施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所在。

(一)教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阻碍

问卷就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未能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的障碍,也进行了调查问卷从语言知识教学法知识语言能力的缺乏等主观因素及教学资源匮乏的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入手,找出妨碍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不能有效实施的问题所在,为相关部门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提供第一手资料。

表一 对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了解 表二 对任务型教学方法步骤的了解 表三 使用的教学方法(多选题)

问卷显示,任务型教学法不能有效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资源的不足(39%) 和教师语言能力的欠缺(35%)而教学法知识(21%)和语言知识(17%)的欠缺也直接阻碍任务型教学法的贯彻和实施实施新课改以来,为保证农村英语教学质量,辽宁省教育厅相关部门为辽宁农村中小学配备必要的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硬件设施已经很完备 但如何开发和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的功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学历偏低,个别教师还是非英语专业出身,导致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要想彻底改变现状,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加强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法知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相关培训刻不容缓。

(二)任务型教学法自身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语言教学单靠一种教学模式去完成教学任务是远远不够,需要有其他的辅助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如何有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至关重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任务型教学法教学目标明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学生学会地去独立思考归纳总结所学知识,懂得在真实语境下如何使用不同语言,更培养了学生散发性思维习惯 但是,由于小学生词汇少,语言能力薄弱,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有时难以调动加之,任务型教学法本身不是适合每种课型,导致任务型教学法未能在农村小学得到全面有效地贯彻实施。

(三)教师在任务型教学设计中面临的挑战

任务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固然有其独特功效 如何全面理解掌握任务型教学法,有效设计好每一堂课,完成好每一个教学任务,对广大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确实是一个所要面临的新的挑战。由于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的缺乏,导致近28%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中遇到很大的困难 如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设计出有效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学习步骤,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受访对象中有近65%的小学英语教师认为小学生英语知识和语言能力偏低,导致教师在任务型教学设计中无法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满足每个小学生对英语教学的需求而课时少,教学任务偏多的现实,使有些英语教师知难而退,进而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取代任务型教学方法。

四、全面推进和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认识

全面了解任务型教学的模式,充分提高广大英语教师对贯彻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全面推进和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 自20世纪90年代任务型教学途径成为国际英语教育的主流,并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推崇,而且制定了很多相应的任务型教学大纲在我国,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小学英语课程标准部分也明确提出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要教学途径的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教学手段,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任务型教学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任务型教学语言输入和输出完整,尤其是学生在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后而进行的语言输出会在老师和同伴的认同与改正后加深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全面推进和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同时,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要更新观念,注意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提高对任务型教学法优势的认识,彻底改变我国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普遍现状[2],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小学英语教学任务。

(二)加强教法的培训

为了进一步获得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相关英语知识文化技能情感态度等学习能力,学习所需英语知识文化技能(听说读写的技能和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等的教学活动的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设计和实施及相应的教学评估至关重要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步骤,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各级基础教育研究机构以及高校有关教师教育机构,如教师发展学院,在组织相关教师培训时,应把教学法的培训放在重要的位臵这也是全面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三)开发教学资源

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供现代英语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源也日益丰富 广大的农村英语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网络多媒体及有声资料等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有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制教具图片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作用和效果不容忽视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在辽宁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贯彻和实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各级教育和教学管理和培训部门要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为辽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技术保障。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以及教学法的研究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及教学水平,为辽宁农村小学深入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9篇:关于任务型教学法

关于任务型教学法

基本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方法介绍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也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产生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优点

其优点是:

1.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要素

(一)目标。如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务一样,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它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如前所述,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案件侦破”任务中,其非教学目的便是根据不断增加的线索进行讨论推理,直到最后找出罪犯。但设计任务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则可能是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交流感受语言,增强语言意识,提高交际能力,并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诸如表示假设、因果关系,或“肯定”“可能”“也许”等目的语表达形式。作为促进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更多地关注它的教学目的。

(二)内容。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实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三)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怎样做”。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等。

(四)输入材料。所谓输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如前面提到的“案件侦破”任务,就需要打印在若干张纸条上的一系列线索,任务就从第一条线索的推理和讨论开始,在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时,依次增加线索,直到真相大白。输入材料可以是语言的,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产品使用说明、天气预报等;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如一叠照片、图表、漫画、交通地图、列车时刻表等。尽管有些课堂任务并不一定都要使用或依据这样的输入材料,但在任务设计中,通常提倡准备和提供这样的材料,使任务的履行更具操作性,更好地与教学结合。

(五)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并非都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履行中的角色,但任务都会暗含或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参与者,也可以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在任务设计中,设计者也可考虑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促进任务更顺利有效地进行。

(六)情景。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在任务设计中,应尽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实,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意识。

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则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此类教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履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此原则是指在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履行任务的情景以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当然,“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形式/功能原则。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便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学习者在任务履行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

(三)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涉及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和程序,即怎样使设计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学上和逻辑上的连贯与流畅。任务型教学并非指一堂课中穿插了一两个活动,也并不指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上毫无关联的堆积。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学通过一组或一系列的任务履行来完成或达到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学中,一堂课的若干任务或一个任务的若干子任务应是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教学目的或目标指向,同时在内容上相互衔接。

(四)可操作性原则。在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必要时,要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

(五)实用性原则。任务的设计不能仅注重形式,而不考虑它的效果。课堂任务总是服务于教学的。因此,在任务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任务。任务设计者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六)趣味性原则。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便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复重复的任务类型可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因而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趣味性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履行中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

本质

任务与传统的“练习”(exercise)或通常意义上的“活动”(activity)究竟有什么样的本质差别呢?首先,任务具有目的性。这里的“目的”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的,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而练习通常只具有教学目的。其二,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总是产生语言性结果。比如,根据所听天气预报的信息,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或根据火车和汽车时刻表,选择哪几趟车能方便准时地赶到某地开会,任务完成后所得到的结果是非语言性的,而课堂练习,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等,其结果总是语言性的。第三,任务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任务的履行并非有一套预定的模式或途径,或者会达到统一的结果,完成任务的途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性的。第四,任务具有交际性或互动性。任务通常是集体性和合作性活动,任务的履行通常以交际或互动的方式进行,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

推荐第10篇: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

(一) 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其基本理念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Skehan在“Task-based instruction”中对任务做了如下描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也就是说,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是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

我们可以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定义为: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应用结合起来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有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等等。其中一个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语言。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掌握所学语言。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也是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的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有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

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中。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者说交流。

任务型教学的目标:任务型课堂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是否正确,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这些目标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

(二)任务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任务的目标(Goals)。指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希望达到的目的。任务的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解决某项交际问题,也可以是训练某一项基本技能等。

2、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Input)。输入材料必须具有知识性,应以现实生活中的交际为目的,是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而不是局限与教材。

3、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Activities)。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想连,层层深入,并由数个微任务(mint-task)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原则。

(三)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活动要真实。活动应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特定的交际任务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2.活动要有针对性。所设计的活动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而不是只让部分水平好的学生参加。因此,我们必须把活动设计为若干形式,以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 3.活动应具有激励性。我们所设计的活动的结果应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四)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环节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 a.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c.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a.分析(analysis)——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做的首要环节就是呈现任务,如果教师不是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呈现任务,而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并让学生完成,那么这就不是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如任务驱动过程中那么强烈。所以,真实运用任务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此时,学生就进入了参与任务的环节。 任务环(Task-cycle) 是实施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在时机成熟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新知识点、突出主题进行迁移操练,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优点

1.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附: 任务型教学实例 任务:采访一位名人

目标:通过采访一位自己感兴趣的名人,掌握如何用所学语言获取信息的技能。 材料:介绍某名人的文章或个人资料 话题:Weather, Friends 语言技能:Speaking, listening and writing 活动形式:四人小组活动 操作过程:

a:教师布置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 b:学生分小组讨论,确定采访对象。 c:教师提供收集材料的样本。

d:学生分小组确定个人职责(采访对象、记者、记录员、听众、汇报员)并自制采访表。 e:学生小组采用问答形式进行采访,记录员填写采访表。

f: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报告采访结果,教师和学生对采访作出评价。

g:根据采访获取的信息,各小组合作完成一篇200词左右的介绍某名人的短文。 h:文章贴在班级黑板或墙上供交流。 3.总结任务

对所完成的任务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行有提升的语言运用操练。这一步主要分为两个环节。

(1) 分析:通过相互交流,学生进一步分析各自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参与点评,使学生吸取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2) 操练: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的语言运用的情景和练习,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

缺点:?

第11篇:任务型教学法 论文

浙江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目录

Abstract ...................................................................................................................................i 摘要 .......................................................................................................................................ii 1.Introduction .......................................................................................................................1 2.Literature review................................................................................................................2 2.1 Definition of a task ......................................................................................................2 2.2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reading ……………………………………………3

3.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reading .................................................5 3.1 Pre-reading stage ..........................................................................................................7 3.2 While-reading stage .....................................................................................................7 3.3 Post-reading stage ........................................................................................................9 4.Evaluation ..........................................................................................................................9 5.Conclusion .......................................................................................................................12 Works Cited .........................................................................................................................13

On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u Xiangzhen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s a crucial part of teaching English.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which advocates the method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throughout China for many years.It emphasizes learning by doing and aims at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 learners to experiment with both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 activities.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some difficulties in teaching reading.Then it proposes the model of task-based language in teaching reading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The third part explores its application at three stages: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and post-reading.Finally it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 of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s; English reading

i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摘要: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英语课程标准》已经在中国普遍实施,并且它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提倡在做中学,并且通过活动旨在给学习者提供口语和书面语练习的机会。本文首先介绍了造成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困难。然后提出了任务型教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第三部分探讨了它在三个阶段的实施: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最后评价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中学;英语阅读

ii

On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1.Introduction

When I worked as an intern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many students have low reading levels and limited skills.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reading.The main difficulty is their limited English vocabulary.Some students lack English vocabulary, so they cannot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reading materials.However,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the reading materials, we must have sufficient vocabulary.In other words, sufficient vocabulary can help us have a good comprehension of reading materials.But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have limited English vocabulary, which affect the comprehension of reading materials.What’s more, students don’t know how to build up their vocabulary.

Another problem is students’ bad English reading habit.The juni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don’t have a good habit of reading English.First, students have a small amount of English reading.Students only read the text-books and do exercises, then they don’t read other English materials.Second, most students have no interest in reading English materials.Third, most students read the paage word by word, and they don’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paage as a whole.They rely on teacher’s translation and explanation.In addition, many students have poor English reading skills.Most students have not mastered basic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First, when students do som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y frequently read the article first, and then read the title and the last part of the paage to find out the answer.This is not only a waste of time, but also there is no effect to read in this way.Second,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do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topic sentence.They read the article word by word and cannot logically understand the paage.So teachers should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skill gradually because it is remarkably crucial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reading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problem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we can se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in English clearly.In such a situation, i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This is the iue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explore.2.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a task

Before we want to know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we should first know what the meaning of a task is.Many people have given a definition to a task.A variety of definitions of a task can be found as follows: According to Long, a task refers to the all kinds of things people do in their daily life, at work and at entertainment.A task is that when you ask some other people what things they do and they will tell those things to you.But they are not the applied linguists.(Chen Yajie 3)

In Crookes’s opinion a task is that the work is along with a purpose, and it is accomplished as a part of a course or work, or it is used to obtain the research data.

Breen gave a definition to a task, any kind of language behavior that has been organized carefully, it has specific goals, appropriate content, specific teaching proce and a variety of different results.So a task is considered as a series of work plan, whose overall goal is to promote the language learning, whether the practice is simple or the activity is complicated, such as solving the problem, make a decision through the group work.(Chen Yajie 6)

According to Bygate et.al., a task is a kind of activity that is influenced by the teaching in short or long term, it needs the learne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eaning of the language and use the language to achieve the goal.(Chen Yajie 6)

Willis thinks the task of language activities the learners use, they are not only to communicate objections, but also to achieve a goal.(Chen Yajie 6)

Prabhu thinks “[A task is] an activity which requires learners to arrive at an outcome from given information through some proce of thought, and which allowed teachers to control and regulate that proce.”(Prahbu 24).

Nunnan thinks “a task is a piece of claroom work that involves learners in comprehending, manipulating, producing or interact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their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mobilizing their grammatic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expre meaning, and in which the intention is to convey meaning rather than to manipulate form.The task should also have a sense of completene, being able to stand alone as a communicative act in its own right with a beginning, a middle and an end.”

(Nunnan

8).

Skehan thinks “a task is an activity in which 1) meaning is primary 2) learners are not given other people’s meaning to regurgitate 3) there is some sort of relationship to comparable real-world activities 4) task completion has some priority 5) the aement of the task is terms of outcome.” (Skehan 9).

Ellis thinks a kind of work plan requires learners to deal with the language when they are using the language in real life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utcome,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can see whether it conveys the correct or appropriate propositional content.So, it needs learners to focus on the meaning of the language firstly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although the design of the task may lead them to choose a specific language form in advance.A task aims at using the language and this using may direct or indirect relate to the language use in real world.Like other language activities, a task can involve output and receptive skills,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skills,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cognitive proce.(Edwards & Wllis 18)

All the experts mentioned above had given their own definitions to a task on different aspects.For example, Breen sees a task as a work-plan, which have the overall purposes of facilitating language learning from the simple and brief exercise type.However, Skehan described the fiv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a task.In my opinion, I think a task is that the teacher puts forward some requirements that you need to do some activities to accomplish by using some devices.A task is that people do some things in order to achieve some goals and th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people become a neceity in the language using.2.2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reading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 kind of effective approach which was first started and radically established since 1980s.It is a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It is first put forward by Prabhus.Some experts had given other definitions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Nunan though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n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language course in which the point of departure is not an ordered list of linguistic items, but a collection of tasks.(Nunan19-38) Jane Willis think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makes use of authentic materials in communicative tasks.These pedagogical tasks

reflect real-world tasks that the learners in a given situation would complete as a part of their daily life.Pedagogical tasks act as building blocks to an ultimate objective.Thus, TBLT relies both on the learner’s ability to learn analytically and on the teacher’s flexibility and creativity are demanded as he/she diagnoses the outcomes of each task and creates new materials in response to newly revealed learner needs.TBLT is a complex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but in its complexity it responds to both current SLA theory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claroom.( Willis72-75)

The task-based approach aims at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 learners to experiment with and explore both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 activities which are designed to engage learners in the authentic, practical and functional use of language for meaningful purposes.(Hong Kong’s English Syllabus)

According to those definitions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 lot of scholars tend to put it into teaching reading in Junior English.In order to use it effectively, people do some many researches from abroad and at home.In other countries, Prabhu gave a definition to a task in his book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He carried out the famous Bangalore Communicational Teaching Project in India for around five years.He put forward a lot of task types, and designed the content into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ve tasks learning to let students learn by completing tasks.Prabhu’s Bangalore Communicational Teaching Project is a mileston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he has laid a solid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Prabhu53-56)

Jane Willis and Peter Skehan put forward a model for achieving the concerned about the balance the communication on one hand, and form a general on the other hand.The framework of the model is pre-task, during -task and post-task.Willis emphasized a methodology for using tasks to combine naturalne of communication with opportunities to focus on form.Skehan made a similar attempt to show how balance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can be achieved.In addition, he tried to link the methodology to the information-proceing framework more explicitly.They put tasks at the center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ich gives opportunities to learn well.What’s more, they gave a clear, practical and ready-made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This framework results from extensive trials of TBLT all over the world.

Regarding the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s for implementing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work-plan in cla, Rod Ellis takes into two kinds of procedures: the leon plan and participatory structure.The purpose of the task-based methodology is to give

opportunitie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skills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building the cooperation knowledge.

According to these researchers and other researchers’ study, it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sk-based approach.They give the direc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And also, they give a clue for our country’s study in task-based approach.

In China, the research of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started in 1990s.Xia Jimei and Wu Xudong firstly introduce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o China.And many researchers tend to put it into English teaching, especially in teaching the reading of English.With the carry out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study has developed furthermore.Nonethele, their study is stil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age.

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and English teachers strive to put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to reading teaching such as Lu Li, Lin Lixian, and Ma Yinghua.Lu Li made an experiment of one-year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and found that experimental cla made more progre in listening and writing than the control cla.Ma Yinghua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sk-based reading instruction and made an attempt on the combin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odel with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In her point of view,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odel with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focused reading model brings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bility.

Their research enlightens, inspires and supports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But it is a pity that their studies are only restricted to theory research or a separate leon design.

The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hows that we should make more efforts on studying task-based reading instruction and pu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to English reading cla so that we can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on ability, the talent of using language and some other capabilities.So we should us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

3.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reading

This part will demonstrate the procedures to carry out a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reading.

All the traditional models of teaching reading cannot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so many experts attempt to find another effective way.They find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useful in teaching reading.So many teachers try to apply the model to teaching reading in English cla.In this part, I would use the example that I used when I was a practice teacher in junior middle school.I would use the example to present the procedure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reading.The example is from the English textbook 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The leon is Module 3, unit 2.The title is The Library is on the Left of the Playground.Before using the example, I will introduce some models of teaching reading in English.Firstly, the traditional model.Based on bottom-up model of reading, this model uses traditional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to teach reading.It is teacher-centered model.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 the teacher acts as a dominator and the students are only like receptacles.The teacher talk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through the whole cla.The teacher explains the grammar rules, analyzes sentence structures, translates the paage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explains the keywords and sentences to students.In this kind of cla, students almost have no time to read, to think, to speak and to practice.They have no opportunities to expre their own ideas to the whole cla and the teacher.Students are totally ignored by the teacher and they have no chanc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As a result, the students lack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ck the comprehension competence, then they cannot use the English language well. But it also has some advantages.It improves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as well as it enables the students to form a more solid knowledge of grammar.In this model, I will introduce some grammar to the students and when the students cannot understand my instructions or some explanations, I will use the mother tongue to explain the instructions, Secondly, Question-and-answer model.In order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l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then teachers adopt the ask-and-answer model to replace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I will ask some questions to let the students answer.Through the proce of question-and-answer, the students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xpreing themselves.

What’s more, the 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model.Almost all the teachers are familiar with the 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PPP) model of teaching.A PPP leon would be started by the teacher introducing a new language item

in context followed by some controlled practices, such as repetition, read the paage or dialogue and so on.Students then move on to produce the language in a more meaningful way, such as a role play, a drama, an interview and so on.After the students accomplishing the tasks, I will let the students present their achievements.Meanwhile, I will ask them to practice the language points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 cla.

I combine these traditional models with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odel.Then 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3.1 Pre-reading stage

In this stage, I introduce some knowledge that is neceary to achieve the tasks, and some other skills.And I put forward some tasks for the students to complete.(1)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 I present some pictures to let students gue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Show th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 and let them know the words and phrases: dinning hall, playground, school office, claroom building, sports hall, science building, the library and school gate.Le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names of the building in school.(2) Practice to use those phrases and words that have been learned last cla: behind, front, in front of, on the right, on the right of, on one’s right, on the left, on the left of, on one’s left and between…and….And the students can use the phrases and word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3) Show the picture that the textbook used, let the students open the book and read the title together,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from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4) According to the title, The Library is on the Left of the Playground, instruct the students to predict: what will the paage talk about? 3.2 While-reading stage (1) Skimming.Require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age quickly and to find out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that they think important.List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paage on the blackboard to let the students answer after they reading the paage.① How many building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paage? ②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building? ③ Is the playground in the middle of the school?

(2) Scanning.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paage again 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paage.

(3) Careful reading.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age carefully, and catch the key words.Firstly, the teacher should explain what the key words are to the students.Then let them read the paage carefully and concentrate on the key words.Secondly, ask some questions to let the students answer.④ What is on the left of the playground? ⑤ What things are there in the library? ⑥ Where are the school offices? ⑦ How many clarooms are there in the claroom buildings? ⑧ Where is the dinning hall? ⑨ Where is the sports hall? ⑩ Where is the science building? 11 Where are the science labs and computer rooms? (4) After the students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I let them fill the blank on the blackboard.

(4) Then read the paage again and check whether they have questions or not.

3 Claroom building

playground

School gate In this stage, I also use the Question-and-Answer model.By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ing, answering, facilitating and directing, the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in a variety of ways rather than in one way, in other words,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 is merely changed in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Thus, the students have the chance to take part in claroom activities, and the teacher can understand part of the students’ ideas.What’s more, the teacher dominates the cla all the time, which results in the fact that the students cannot take turns to expre their ideas.According to this model, it strengthe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What’s more, when the students cannot understand the questions or some instructions, I would use the mother tongue to explain it.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model, it can use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better and can help the students accomplish the tasks more effectively.

In this stage,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paage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s and tasks the teacher puts forward.Through the pair work or group work, students develop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they can expre their ideas bravely.According to the procees of accomplishing the task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paage better.3.3 Post-reading stage (1) Require the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answers to the clamates.(2) Then according to the form on the blackboard, let the students retell the paage.Before retelling the paage, the teacher should give some minutes to the students to prepare and encourage them not to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3) After retelling the paage, let the students use the words and phrases they have learned to describe our school.

In this stage, students present their achievements.In addition, they apply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to the real life.Then they will master the knowledge better and they will apply the knowledge into the real life.4.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ample, we find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have some features.Firstly, it must have a clear goal.Secondly, we should use the examples which are close to the students’ life and the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them.Thirdly, this is the proce of the students to obtain, dispose and communicate information.Fourthly, in this

model, the students must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o do activities.What’s more, when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xpreing meaning.At last, we must obtain a product from the activities.According to this example, there are a lot of advantages of the model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Firstly,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focuses on the real situation let students accomplish the goals to master the useful, meaningful language.It is a student-entered model, students have many opportunities to do things in cla activities, which would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and open up their thinking.In the example, the students have a number of activities to do.During the proce of achieving the activities, they master the language points and know how to expre their ideas and how to use the language.Secondly, in TBLT, there are many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tween students and students, it will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develop students’ communicative skills and it can acquire various ideas of the topic from each other.In the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teacher asks the questions and th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 the teacher understands the students’ ideas and the students can expre their ideas bravely.Through the proce, the students develop their communicative skills.Thirdly, in TBLT, students use group-work or pair-work, students will learn many things from others and feel at home in such an environment.Then they would like to study in this situation and build up their confidence.In the example, the students are fond of the model very much.They would like to expre their ideas and they like to take part in the cla activities.The atmosphere of the cla is very good.And the teacher likes teaching in such an atmosphere.Fourthly,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presents the task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 so the students would do the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tasks.So students would be interested in the cla and arous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study.It changes the students’ paive learning model.Fifthly,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has purpose, proce and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According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 the students develop their thinking and they learn to use different kinds of learning strategies to solve a variety of different kinds of problems.As for teachers, they may feel much happier in TBLT cla than in traditional cla because students like participating in the cla and their performance are intensely active.

10

They show much interest in reading.In TBLT, students may present a lot of strange questions, so teachers should broaden the scope of their knowledge to help students solve these strange problems.It can improve teachers’ skills.

We can see the model of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has so many advantage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limitations.Firstly, it takes much time and many tasks cannot be accomplished well.There are many tasks to achieve, but the cla time is limited, so teachers can not finish all the tasks, which suggests that teachers should find a better way to finish all the tasks efficiently.When I have a cla with this model, because there are man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and there are many activities, I cannot finish the cla in time.As a consequence, I cannot accomplish the tasks very well.Secondly, the teacher cannot make sure that every student can efficiently take part in the tasks.Some students are poor in English, so they do not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in cla or they are only to be audiences and listeners.Because the cla is very big and there are fifty-two students, when I have a cla, I cannot pay attention to each student.When they do the activities, some students are only to have a chat.Thirdly, because of group-work or pair-work, students should discu different ideas with each other, sometimes the discipline in the cla will be very poor.The teacher can not manage the cla effectively.Due to the big cla, sometimes the cla is very noisy and I cannot keep them quiet.So it may influence the effectivene of the teaching.What’s more, because of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almost all teachers give up this teaching model.

In spite of these limitations, the model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each read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When I use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o teach a paage, I find th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study and they want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ies.They are brave enough to expre their ideas.The atmosphere of the cla is active Not only the students can learn things from the teacher and other clamates, but also the teacher can learn things from the students.What’s more, through the model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 also develop my communicative skills.And I am better at managing the cla.Also, I can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better.So we should advocate this model and apply this model to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11

4.Conclusion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s teachers should us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ir claes.Read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English.What’s more, to speak English clearly and make the pronunciation more standard is very important.At the same time, the abilit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creative thinking, solving problem and cooperative spirit has become the eential needs in today’s society, so teachers should use it to teach reading.

The TBLT has many advantages, but it also has some limitations.So the teacher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advantages and overcome limitations.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effectively in junior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la, teachers need to further explore its implementation.But on the whole, the model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approach to teaching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12

Works Cited

Edwards,Corony & Jane Wllis.《任务型英语教学法:课堂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Edwards,Corony & Jane Wllis.Teachers Exploring Task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al Pre, 2009.] Harmer, Jeremy.How to Teach Englis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2004.Nunan, Davi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2004.Prabhu N.S.,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 2001.Skehan, Peter.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 2001.Willis, Jane.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1996.社,2011。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林新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Wang Qiang, 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Higher Educational Pre, 2006.]

陈亚杰、薛枝、栗霞,《任务型语言教学:从理论到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13

Acknowledgment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pre my sincere acknowledgments to my supervisor Xu, for her detailed guidance, critical insights and great patience in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thesis.Without her invaluable advice and help, the present thesis could not have come into being.Mrs.Xu always gives me precious, valuable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I am also grateful to my teachers for their enlightening courses during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 and their great help at the thesis proposal stage.Finally my deep gratitude goes to my family and friends for supporting me with both understanding and encouragement throughout my thesis.

14

第12篇:新课标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新课标下如何实施任务型英语教学法

一、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单一,主要担任着“主讲”和“指挥”的角色,具有很大的权威性。教学活动形式单一,主要是“精讲多练”。外语教师关注的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少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能力的发展、个性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很严肃的师生关系,很少进行合作性的学习。但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比较丰富。教师充当者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还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是一种媒介、桥梁,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就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新课标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开展任务型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在“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性课堂上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总之,当前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利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转变教学模式

要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转变。现行教学模式必须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独白式教学向对话式教学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传递接受式教学向以引导式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多样化教学转变。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也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以任务教学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具体需要设计或选择任务与活动,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习者就知道自己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什么,就会去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发现式学习。在教材处理方面,许多教师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教材。如在教“职业”这个话题时,设计下面任务活动。

1、小组活动,学生询问同伴及其家人的职业及其工作地点。

2、全班活动,各组选一名学生介绍同伴及其家人的职业及工作地点,

3、统计班中学生家人所从事的工作种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任务型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化、交际化,还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责任意识、领导才能等都会得到培养。

二、实现二个拓宽 1.拓宽自身知识宽度

要知道教育创新的实现依赖于实施创新计划的主体—教师,以往的教学形式始终以“师 者,传道,授业,解惑”为传统;教学过程固守于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则依样画葫芦。很多教师把自己禁锢在自己所教的教科书和练习册里,很少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除了自己所教的课本、所做的练习外,别的东西几乎什么都不懂,更谈不上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任务型的教学,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和许多的爱好。每一科知识、每一个爱好都是师生沟通的桥梁,都会对任务的完成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知识更新,迫在眉睫,对于教师来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局限于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因此,应该培养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高度” (站在时代的高度)、“长度”(义务专长)、“宽度”(兼收并蓄,拓宽知识面)、“深度”(精神的教育理论)方面构筑起立体化的知识,真正肩负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担。 2.拓宽教学资源渠道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以人的为主,体现素质的思想,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科书和教师用书。教师们一直认为,教科书和教师用书是教师备课、讲课的根据,谁都不敢跨越雷池一步。21世纪知识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和淘汰、人类社会现有的知识很快就将被更新。教材、教科书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师要跳出教材、教科书的小圈子。教师必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总之,教师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挂图、音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尽量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和等资源,开发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自主学习的条件。

三、实现两个创造 1. 创造宽松教学氛围

目前,我们师生间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在客观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主观上也造成了师生感情的不融洽,不仅直接降低了教学效果,而且也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对开展任务型教学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在任务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把已有的知识机械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所以,首先必须改变师生之间这种主从型关系,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师生之间逐步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学会尊重、宽容、爱护学生,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尽量寻求与学生对话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宽松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是愉悦的。要不断地给学生树立一个个荣誉,让学生维护现有的荣誉,为追求更高的荣誉而自强不息。学生在奋斗中找到自尊,就会产生出自信的情感。教师宽容了学生,就意味着破除了师道尊严,就能营造出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只有创造出这样宽松的教学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开展。 2.创造真实语言环境

任务型教学的原则之一就是力求任务的真实性。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号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要使学生在一种、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从而掌握语言的应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活动时应充分把握教材、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语言情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使学生感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真实的交际任务越多,学生使用现实生活语言的机会也就越多,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也就越强。当然,构成任务的材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结合某些节日设计相应的表演节目、制作贺卡、装饰教室、举行英语party等任务;结合当地的某些大型活动如为某个外商投资洽谈会招聘英语志愿小分队的任务;结合学生运动会或2008年北京奥运会调查学生的爱好项目等任务。这些任务都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具有一定的学习和教育意义。

四、实现两个提高 1. 提高自身义务素质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知识的迅速发展,任务型教学的落实需要教师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由于如今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陈旧率也越来越快,知识更新刻不容缓。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原有专业知识和学历层次已显得促襟见肘,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所以教师应在任务型教学实施过程中,随着时代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在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国际户联网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信息社会,适应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还应该具备在哪里能够获得信息和如何获取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在任务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设计任务时才有很大空间。所以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义务素质,教师要天天学习,时时学习,要具有宽厚而综合的知识和素质,只有知识越丰富,思维就越灵活,联想也就越广泛,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点子也越多。当代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各学科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充“电”。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做学习型的教师。 2.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在任务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在中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而忽视了教师工作创造性的特点。当前,变“教师匠”为科研型教师,已经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科研也被许多学校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为此,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只有从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中跳出来,用科研的眼光重新审视,才能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只有具备科研意识才能不断地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追索问题的原因;只有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针对所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具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很重要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堂的保证。

总之,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初中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它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给初中英语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更新教育观念,使任务型教学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13篇:浅析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浅析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本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的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第一次正式提出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任务是学习者在理解语言和输出语言的基础上完成的各种事情,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是在操练语言形式上。该模式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的快感,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近年来,任务型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任务型教学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摒弃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形成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快乐学习的教学法。

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特征

1.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体现交际活动的真实性。《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善于开发有益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材料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英语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使用真实的教学材料,如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面对真实的教学问题,逐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任务型教学方式在任务的设计上都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

任务型教学不是以某个语言形式作为主要训练目标,而是以一个个任务作为引子,让学生为了完成各项任务而进行多形式的大量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再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充分体现做中学和学中做、乐得做和做得乐。因此,完成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

3.注重学生体验、语言实践,加大了语言实践的活动量。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而这种交际能力的获得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任务型教学强调掌握语言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任务型教学中,由于

2 很多任务都是通过Pair work或group work合作完成的,这样就将更多的活动时间留给了学生,那么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总量就大大增加。因此,任务型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4.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任务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任务要有层次性,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参加,绝对不能只让成绩好的学生参加。不单如此,设计的任务的形式和要求要使全体的学生感到安全。不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在老师学生面前做他们不能做的活动。活动的内容要避免触及学生的个人隐私。如生理缺陷,单亲家庭问题等等。在任务布置之前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任务的可操作性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前提。任务型教学要贴近不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既要有适当的难度系数,又要有可操作性。太难了,学习者会产生焦虑,太容易了,又会觉得无味。

二、任务型教学的模式设计

《英语课程标准》为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提供了六点指南:第一,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第二,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第三,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第四,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第五,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第六,完成任务后应有一个具体的效果。

基于此,教师要善于设计适当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环境,向学生提出任务完成方式,教师在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的

3 基础上设计完成每节课的任务,创设听与说的语言环境,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教学设计要注重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国际语言学家Wills认为任务型教学模式应设计好三个步骤:第一,前任务。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和要达到的目标,通过不同的手段解决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这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学过的知识,使他们组织将要表达的内容,利于完成下个环节的任务。第二,任务环。首先是把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任务,使他们有机会用现有的知识围绕主题表达思想,教师的角色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但不干预学生的活动。其次是策划,学生可以草拟或预演最后要表达的内容,策划的目的是使最后的汇报内容清楚、恰当、有条不紊。当然,教师可以察看活动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则可以向老师提问。最后,教师请若干学生汇报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遗漏的内容,然后由教师对汇报内容进行评议。第三,语言要点。语言点的教学要通过“分析”和“练习”来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奥秘,了解句法、固定搭配和掌握词汇,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任务型教学法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全面发展。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以任务为教学策略基础,强调从运用语言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完成一项事实的任务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William Littlewood曾说过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4 Together ,over-coming the isolation of the tradition claroom ,students with their teacher activate their skills and knowledge.Often this togetherne may take the form of overt speaking, but even in silent tasks students may keep asense of the claroom as a learning community .The activity that takes place is not unguided “busy-work”but purposeful movement towards targets and objects.Finally,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claroom and the outside world is increasingly reduced , as the tasks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late learning to the whole domain of their experience.

三、任务型教学实例 任务:采访一位本校名老师

目标:通过采访一位自己尊敬的老师,掌握如何用所学语言获取信息的技能。

材料:介绍名老师的文章或个人资料 话题:Weather, Teachers 语言技能:Speaking, listening and writing 活动形式:四人小组活动 操作过程:

1:教师布置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 2:学生分小组讨论,确定采访对象。 3:教师提供收集材料的样本。

5 4:学生分小组确定个人职责并自制采访表。

5:学生小组采用问答形式进行采访,记录人填写采访表。 6:小组汇报人向全班报告采访结果,教师和学生对采访作出评价。 7:根据采访获取的信息,各小组合作完成一篇200词左右的介绍本校名老师的短文。

8:文章贴在班级黑板或墙上供交流。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的活动设计来源于生活,它借助教材内容引入学科外和课堂外的五彩生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通过做事来使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学习的任务与学生的生活习惯、学校生活、学习习惯、兴趣和爱好息息相关,学生感到该任务很亲切,距离很近,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形式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和实事去做、去完成,从而愿做、能做、乐做。来源于生活的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和感知、认知学习语言的乐趣,同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英语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注意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第14篇: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案(材料)

外国语学院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案

(课程论文)

学 号:201421T241 专 业:学科教育(英语) 学员姓名:曹丹 任课教员:苏勇

任务型英语教学教案 曹丹 201421T241 年级 :增盛镇中学八年级4班 课题名称:Unit2 Colors and Moods 教材选自:人教版新目标英语

一、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颜色与心情”,学习不同种类的颜色及其对人情绪的影响。其中重点介绍了色彩与情绪的关系,而本单元阅读部分内容正是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展开的。阅读部分向学生介绍了谈论颜色有助于引出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知识开始思考他们的情绪和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级增盛镇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一开始就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令人愉快,充满趣味,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同时绝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方法不佳,学习缺少主动性,这些都给平时的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感知能力强的特点,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及恰当的学习指导,加上他们对英语学习应给予的更多的关注,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可以达到的。 3.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阅读部分所涉及的新单词和词组,尤其是一些习惯用语的表达方式及用法方面的固定搭配。

2)能力智力目标: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并要求能够在快速阅读后领会主要句子的意思。

3)德育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运用文章中所了解色彩和情绪的关系的知识思考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并讨论在自己或别人伤心的时候,该如何帮助自己或别人。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怎样来正确使用与课文有关的重要词汇短语? 2)对文章的听读理解能力及获取具体信息的能力 3)对文章快速阅读的能力及阅读对写作的迁移能力 5.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多媒体教室,录音机,教材 6.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共45分钟)

7.教学形式:Task-based learning, activity-based teaching (cla work; 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

二、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 Step1.Warming up 任务设计(1)do a survey about your favorite color (2)show up (设计目的:在正式阅读文章前,给学生分组布置任务,通过五环及福娃,要求前后四名学生为一组共同讨论各自喜爱的不同颜色的福娃及其原因,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小组讨论、协商,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头练习机会,而且是个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 Step2.Leading-in 任务设计: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different colors in the world, and can you divide them into 2 parts? (设计目的:利用学生的旧知,鼓励他们把颜色分为warm colors和calm colors) Step3.Skimming 任务设计:skim “reading” within 90 seconds, try to finish the table (设计目的:在学生原有对颜色分类的认识基础上,快速阅读,抓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对原旧知进行细化。) Step4.Scanning & Matching 任务设计:Scan the reading, and try to match the colors with what they represent.(设计目的:重要的词汇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再次通过加深对词意的理解达到对词汇的掌握,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语句中,单词记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在句中理解词汇。) Step5.Revision 任务设计:help students revise all the information together blue --------- calm calm white ---------- purity orange ---------- joy warm yellow --------- wisdom energetic green ----------- growth strong red ------------- power (设计目的:对于输入的信息量及时地巩固,增强记忆)

Step6.任务设计1.read calm colors carefully by themselves and answer questions 1.What color can make you feel relaxed? (blue) 2.Does white create a feeling of harmony? (No, blue creates a feeling of harmony.3.What else can blue represent? (sadne) 4.If I’m feeling streed, what color should I choose? (white) 任务设计2.get information from warm colors and try to finish the following table 任务设计3.close books and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catch the miing information about red and green.1.Green is the color of nature and represents new life and growth.It is the color of envy.2.Red is the color of heat and represents power and strong feelings.Red can also help us take action or make a decision.Step7.Discu the paage carefully in groups, then try to fill in the table below: (设计目的:设计了创新思维能力的练习,采用不同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展示个人才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体现了语言为生活服务的宗旨。让学生进行一些即兴的、自由的交流活动,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Step8.Game time 任务设计:If you tell us the correct color, you can get a present.If you can’t, you can get nothing.For example: The best color to represent 刘星 is red, because he has a strong personal and active but I think he should use blue more, it can help him calm down. 1.Cui Yong Yuan used to worry a lot and often got streed, he should use white more.2.Ying Mu Hua Dao often gets angry easily.I think he should use blue more as it can help him calm down.(设计目的:各种不同的练习使学生很快找出阅读内容的细节,听读结合,动静结合,张弛结合) Step9.Talk show 任务设计: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mselves, but they should mention the following points.

My favorite color is .It represents .I like it because .I am .So, my favorite color match/doesn’t match my characteristics.设计目的:总结并巩固新授知识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任务建立在教学好前三课的基础上。任务型活动教学中的任务,前后要联系或衔接,以旧代新,逐步深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语言技能和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是外语教学中最可贵的因素。课堂上应尽力避免当场纠正学生语言错误的行为。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外语学习焦虑,这种情感将会大大的挫伤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热情。听力训练一直是学生学英语的最大障碍,怎样利用好录音机是我今后要做的工作。让学生站起来说英语,开发引导他们张嘴说英语也是我在讲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

第15篇: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问卷调查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各位英语老师,你们好! 《英语课程标准》在我省中学英语教学中已全面使用,该教材提倡任务型教 学法。为了了解该教学法的实施情况,本人设计了这份问卷,每个选项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您真实的回答将为我们提供建设性的信息。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统计结果仅用于研究,不会对您造成任何负面影响。请在您的选项前打( √)在此,对您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基本信息:

您的年龄:口30岁以下

口30---40岁

口40---50岁

口50岁以上 您的教龄:口5年以下

口5—15年

口15-25年

口25年以上 您的性别:口男

口女

您所教的年级:口初中

口高中

1.您听说过任务型教学法吗?

A 听过 B 没听过 2.您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运用过任务型教学法? A 是 B 否 3.您参加过任务型教学法的培训吗?

A 经常 B 有时 C 很少 D 基本没有 4.您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内容,操作模式了解吗?

A 非常了解 B 一般了解 C 很少了解 D 几乎不了解 5.您上课的方式?

A 全英文 B 基本用英语 C 英汉语对半 D 基本用汉语 6.您上课花费时间最多的环节?

A 讲授知识点 B 组织学生练习C 组织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开展活动 7.您上课讲授的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

A 多于 50% B 50%左右 C 少于 50% D 少于 30% 8.您在教授每单元内容时,是否按顺序全部用完?

A 按顺序全部用完 B 不一定按顺序全部用完 C 选取重点内容讲解 9.“ 精讲多练”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法您更趋向于运用哪种模式上课? A.“ 精讲多练” B.任务型教学法 C.两者对半 D 其他教学法 10.您的备课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什么?

A 教师用书 B 教学参考书 C 期刊与杂志 D 互联网 11.您认为教师讲解知识点后布置的课堂练习是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吗?

A.是 B.否

12.您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吗?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不能 13.您认为任务型教学法的效果如何?

A.很好 B.一般 C.没变化 D.不好 14.您认为新课标教材的编排如何?

A.很好 B.一般 C.没感觉 D.不好

请翻到问卷背面继续作答! 15.您认为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否有利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A.是 B.否

16.您认为现行高考的导向是否有利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

A.是 B.否

17.您每学期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上课的频率?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18.您与同事之间会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交流与探讨吗?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19.您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或分组收集资料为上课做好准备吗?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0.上新课前您会创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1.您会在课前设计好相关问题与学生在课堂上英文互动交流吗?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2.您会在一堂课上实施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务来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吗?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3.您设置的课堂活动符合教学实际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吗?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4.您会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吗?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5.您会对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的结果及时反馈评估吗?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6.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提问吗?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7.您的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及协作沟通的频率怎样?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8.您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频率是?

A. 经常 B.有时 C.很少 D.基本没有 29.您认为阻碍任务型教学法推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可多选,如选其他,请说明)

口 高考、中考升学机制 口 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制度

口 教学内容太多 口 班级规模太大 口 学生的英语水平口 教学设备不配套、不先进 口 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掌握 口 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

口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感谢您的积极配合!

第16篇:任务型教学法完整版word

目标语言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仅追求语言的活动量与学生的参与,而且还把语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也发展一般的认知策略、处理信息与组织信息的能力。

教学大纲\"Ellis首先依据学习者需求和认知能力来选择任务类型主题,然后根据任务难度,信息量等来编排任务,同时按照完成任务的需要,列出学习者要掌握的语言形式和功能, 以任务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对学习者现实生活中可能面临的交际任务的分析(需求分析)为基础,鉴别出目标任务,然后对目标任务进行逐层分解,以二语习得理论为依据衍生出教学任务,经过排序,组成任务大纲。

Long是较早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任务是我们为自己或 他人无偿或有偿地做的一些事情,换句话说,任务就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娱乐中所做的各 种各样的事情\"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用相当的时间来模拟生活中的任务,这就是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依据之一\" Nunan从交际的角度认为: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理解!领悟!处理问题!发挥创造!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他特别强调,,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上\" Long对任务下的定义主要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任务,没有涉及课堂教学的活动因此,Nunan把Long的任务称为真实世界的任务,就是说,这类任务是我们培养学生离开学校最终要做的事情,是学生学习外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真实性任务和教学型任务\"前者是

真实性任务模拟真实世界为理据的任务,它要求学习者扮演或模仿教室以外的真实世界的言语行为活动,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他强调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如问路!指路,写简历!通过电话获取信息!预定房间以及填写诸如注册登记表!留学申请表!旅馆住宿登记表等类似这种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教学型从教学角度出发的任务指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它是课堂这一环境所特有的,即为教学而设计的活动,学习者走出课堂在真实外部世界中并非经常遇到这些活动,但任务的实施能促进语言学习\"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Crookes(1986:1):认为它是一项有特定目标的工作或活动。

Prabhu(1987:17)认为:任务是学习者根据所给信息和经过思考得出某种结论或结果的活动\"在完成任务时,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控制和调整\"在这个定义中,Prabhu特别强调两点:思考过程和得出某种结论或结果\"任务不是简单的语言实践活动,而是要经过思考过程才能完成的活动\"例如让学生朗读对话的活动不能称为任务,因为朗读没有明确的结论或结果。也没有思考的过程。

Breen(1987)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认为:一个任务是精心组织的,以促进语言教学为目的的 一系列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有自己特定的目标!适当的内容!特有的学习程序以及各种不同 的成果\" Long和Crookes(1991)强调:任务必须同现实社会的语言需要有明确地联系,要根据现 实社会的要求来设计\"任务可以催化有意义的语言使用,同时在一种有利的环境中理解和 重构意义可以帮助目的语语言结构的发展\"因此,他们认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是:(1)着重通过 处理!解决意义使学习者习得语;但任务的两个主要特征:避免特定结构和注重意义,使它有别于传统教学法\" willis(1996)认为: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活动\" 1)罗列型任务(listing tasks) 指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或听一篇文章之后,根据一定的顺序或关系,罗列有关的事实\" 例如,在给学生听有关一家人谈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时,教师要求学生们在听完后,为这家人写出一个节目播放时间表,并且标明谁喜欢什么,为什么\" 2)排序!分类型任务(ordering and sorting tasks)这类学习任务包括教师要求学生

把物品!动作或事件按逻辑!时间顺序排列或分类; \"例如,在学习一般现在时的时候,叙述一同学一天的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类记忆\" 3)比较型任务(comparing task) 这一类型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用英语将类似的东西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例两个作家的写作特点。

4)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 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用英语来解决生活中 现存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进行采访!调查!应聘!广告设计。 5)创造性学习任务(creativetasks) 它常常需要学生们以两人小组或多人小组合作此类任务一般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因此,组织技能!团队精神在完成这类学习任务时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感恩节让学生自己制作卡片,又如:通过广告的学习,让学生为自己的产品写广告\"锻炼学生的创造力

五种类型:根据活动的特点和交际的目的,Pica等人把任务分为五种类型:拼插型,问题解决型,做出决定型!交换意见型和信息差型。 1)拼插型 2)做决定任务

做决定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协商,讨论后做出选择,达成一致意见\"例如,给学生话题,让他们分组讨论给出结论\" 3)观点交换型任务,指学习者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不必达成统一意见\" 4)信息差任务,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互相交际时,有些信息只有一方知道,另一方不知道,形成信息差距\"例如让学生分头阅读教师事先准备发的写有不同信息的字条,然后交流信息\" 其它角度分类,Richard把任务分为:单向或双向式!收敛式或发散式!合作式或竞争式!一种或多种结果!具体语言或抽象语言!简单过程或复杂过程!简单语言或复杂语言!具有现实或非现实意义的任务\" 任务难度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必须考虑任务的难度\" .学生参加任务的人数;任务的抽象性;信息了解,时间准备\"因此,在教学中选择任务时,应充分考虑任务的难度,任务过于简单会使学生感到无聊,;任务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任务的难度要适中,以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却特别强调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去表达有意义的思想,从而完成任务,将注意力集中 在意义上而非语言形式上\"所以说,/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摹拟人们在社会!学校 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 起来\"

第17篇: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案例

任 务 型 教 学 法 教 学 案 例

重庆市第二十五中学 吴量 由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出版的Go For It在我区广泛使用,给师生双方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模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扮演各种角色。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周围的人和事情,扮演起来非常熟悉,很容易地把课堂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结合起来。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把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具体事情来设计课堂上的“任务”,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正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完成这些模拟“任务”的能力。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 “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learning by doing”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要求我们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即布置“一个既新颖有趣而又熟悉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并掌握、应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都是以单词的记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为重点;教师“唱独角”,多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长期以来我们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旧观点让我们一

1 味追求升学率,这种观点压得师生都喘不过气。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对于这个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理论,我也有一些困惑和不适应:我从小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尽快适应新旧理论的过渡?如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驾驭任务性教学法?

作为对任务性教学理论的探索,我曾经承担了一次渝中区进修学院课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公开课。我对Unit 5 How was your weekend?的设计如下:

首先,我在本单元中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

课前:(展示幻灯片1)为活跃气氛及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一起唱节奏较快的英文歌:Sha la la。(在Sha la la这部分重复的时候拍手。)

Step1 值日生做值日报告

值日生首先介绍她如何度过上周末(She bought a new T-shirt in Jiefangbei.)。然后我就她的短文向全班提问:What did she do last weekend? Where did she buy the T-shirt? When did she buy the T-shirt? 在这个环节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又很自然地复习了一般过去时态。

2 Step 2 复习

1.我向一个学生提问: 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同时用幻灯片打出一张购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I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然后问全班:What did she do last Sunday?全班会跟着回答:She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此时展示幻灯片2第一部分

接着学生两人一组练习,然后一组接一组练习。(one by one) 2.复习动词的过去式: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我准备了一个小竞赛(展示幻灯片2第二部分)。每组派三名代表上台,播放音乐就开始作答,音乐停止比赛就结束。全班一起检查答案(朗读原形和过去式),并评出冠军小组,奖给小五星。 1).go ______ 2).work ______ 3).buy ______ 4).talk ______ 5).stop ______ 6).study ______ 7).clean ______ 8).have ______ 9).want ______

Step 3 讨论所展示的图片

(展示幻灯片3)Talk about the pictures.我会给出一些key words,学生仍两人一组练习。(pair works) Key words: Picture 1: play basketball, yesterday Picture 2: go swimming, two days ago Picture 3: take a shower, on Sunday night Picture 4: play computer games, yesterday evening

3 Picture 5: cook dinner, just now Picture 6: have a cla, yesterday Picture 7: do sports, just now Picture 8: have dinner, last Sunday 学生可以根据图片用when, where, what等提问练习。此部分要求每组表演(one by one),这种基础训练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开口。

Step 4 口语练习

(展示幻灯片4,用悉尼街景作为背景)

1.拿出我自己去云南旅游的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向学生展示。同时进行介绍:Last summer, I went to Yunnan with my family.It’s a beautiful place.There I saw many interesting things.I also went to Yulong Mountains.2.让学生拿出自己最喜欢的旅游照片在小组中进行讨论。(pairwork)

3.每组两位同学上台展示照片,同时进行问答。

例如:A: Last year, I went to Hannan.Look, this is my photo. B: Really? It’s beautiful.Who is this woman?

A: It’s my mother. B: What did you do there? A: We went swimming, and went to the beach.

4 (大多数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多说一些。)

Step 5 写作练习

(展示幻灯片5)幻灯片上展示出“Bill’s Day”,并给出Bill一天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并共同写出一篇短文。然后每组派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朗读该短文。我当堂进行简短的评讲,和学生们共同改正错误之处。这种形式可以使练习容量增大,全班共同订正也能够让其他学生加深对正确知识的印象。

在这个环节中就体现了一个“任务”,看上去好像只是写一个小 作文,其实不然,这是一个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能力锻炼。小组同伴之间要交流,要讨论图片内容,肯定要“听和说”;最后要形成文章,又肯定要“写”。所以这才是这堂课的重点,充分利用“任务”把这部分练细,练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了。

Step 6 布置家庭作业

(展示幻灯片6)Write a short paage about your favorite photo.把今天所学的一般过去时的知识融入在写作中。

总的来说,我的思路是设计了一个围绕“谈论自己的经历”的任务,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我用我自己的照片做道具,这让他们有亲切感,特别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提高兴趣。

通过这次课,使我对任务型教学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在课

5 堂上要大力提倡学生的积极参与、互助合作,以及学会如何与别人交流。让学生自主合作、体验发展,体现教学开放性。设计循序渐进的学习程序,由机械练习到半机械练习再到开放练习,所采用的信息均来源于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设计的“任务”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培养他们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第18篇:任务型教学法文献综述

任务型教学法文献综述

一、前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渐深入,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我国,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法,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语言点展开,从内容上来说虽然丰富,但是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在这样的教学法下,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很少会去主动的思考和解决在学习中的问题。在新的学习背景下,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技巧、培养学生的交际、交往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革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交际、交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法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法。

多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辅助作用,将学生主体和教师辅助相结合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者主动的学习、学会语言,提高学生的交际、交往能力。

关键字:任务型教学法

教师

学生

二、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任务型教学法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由博雷泊自印度邦加罗尔地区首先提出,同时博雷泊不仅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还在实施中总结出一整套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将语言的理论和应用理念转化成了在课堂实践中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辅助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将学生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一个阶段性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学会语言。

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相关著作相继出现,1998 年 Skehan 出版了《英语学习认知法》一书,该书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的主流思想。 1979 年到 1984 年,珀拉胡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最初形态,他曾在交际教学实验中提出在“做中学”,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借助任务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珀拉胡亦被认为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奠基人。1987年普拉布在《第二语言教学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任务”一词,并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他指出,任务的设定能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调控,任务是学生根据一些给定的信息,通过自我思考的出来结论的一种活动。他将“任务”这种活动分成了四种类型,分别是形式中心活动、规则中心活动、目标中心活动和意义中心活动。普拉布认为任务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务型教学法也是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同时任务型教学法也存在着不足,例如,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任务进行需求性的分析,同时任务的等级划分也没有标准的依据,具有任意性和随意性,而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任何形式中心的活动都是不受待见甚至受到严重排斥的。普拉布提出的这些关于任务教学法中存在的不足也成为了之后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时首要考虑的问题。1987 年,在普拉布研究的基础上,坎德林和布林对任务型教学法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他们提出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选择和衡量任务难度的一系列标准;1966年,威利斯在《任务型课堂教学结构》一书中明确指出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实施以及需遵循的原则,即:任务的实施和选择需要具有意义和实用的语言,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正确的使用语言,同时要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本身的特点,要分时机和场合的突出不同的语言,这为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上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同时她还将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严格的划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任务前、任务轮以及语言焦点;1998 年,斯基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学习认知法,这在语言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完善任务型教学法方面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斯基汉系统全面的阐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与母语的习得过程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二是语言运用取决于规则系统和词汇化系统。1998 年,斯坎翰总结了 1984 年到 1997 年国内外学者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任务、目标、参与者和任务熟悉程度方面来进行总结的。

从国外近10 年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情况来看,除了上述的研究成果之外还有大量的研究文献。进入 21 世纪,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2001 年,皮特·罗宾逊对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认知的复杂性以及其复杂性对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做了深入的论述,同时还分析了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任务难度的理解等方面的问题;2002 年,巴克曼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型语言表现评估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3 年,Glenn Fulcher and Rosina Marquez Retier 总结了口语中任务的难度,在口语考试中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2004 年,辛西雅站在学习者话语的角度对第二语言系和任务学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为例,分析语言产生、交际策略以及交际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2004 年,大卫·努南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一书中明确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定义,对《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进行补充,详尽的讲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框架、任务构成、任务、任务教学评价、教师等多方面的内容;2005 年,埃利斯在《第二语言的计划与任务绩效》论文集中,表示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计划的本质,并论述了其对课堂、测试环境或者实验室中任务表现的影响;2007 年,《调查任务的形式语言学习》论文集中,有多篇论文讨论的的重点是教学中的任务,其中多数论文是通过数据来进行的实证性的研究,十分具有科学性和说服性,论文中将任务运用的研究做了深入的分析,分析了不同语言学习环境下口语互动、词汇学习和创新、语用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三、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文章较少。较早的有马箭飞:2000 年发表的《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文中提出交际任务的三大特点: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明显的功能性、明显的情景性和话题性,更适合以培养语言交际技能为目标、教学周期较短、追求高效率并具有明显实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的短期强化模式的教学。文中还根据调查和分析,为各级交际任务确定了相应的分类和具体项目。2002 年他又在《任务式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这篇文章中进一步论述了交际任务的特点、分类和分级,同时提出建立以汉语交际任务为教学组织单位的教学模式的设想。

目前,国家汉办“十五”科研规划项目“交际任务教学法与汉语口语教学及其教材编写”也在开展中,吴中伟在任务教学法研究之二《语言教学中形式与意义的平衡》中主要结合“任务教学法”对“形式焦点”观做了一些介绍和评论。 此外,赵刚(2005)在《超越句型操练》一文中把任务教学模式引入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针对某一课做了一个课堂实例展示。李燕(2006)在《任务型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一文中,以某一课为例,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块 的引入、练习、输出三阶段,设计了一堂任务型初级汉语口语课。他们都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有很强的适用性,尤其对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口语教学。王瑞烽(2007)在《小组活动的任务形式好设计方式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重点介绍了小组活动在二语教学中的优势,讨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途径和方法。 硕士论文方面,王燕(2005)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中基于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和教学过程,把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对外汉语的初级阶段的教学;王尚臻(2006)在《初级阶段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中,将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与任务型语言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验报告,认为这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有进步性的,在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之间真实有意义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方面都有积极作用;顾婷(2006)在硕士论文《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将任务型教学法的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并以某一课为例展示了具体的教学过程,最后通过前后的调查问卷的对比,得出结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是有其优越性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国外学术界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模式已经较为清晰,但是也并不是十分的完善,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任务型教学法在实施中常见的;国内对于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已经吸引了大批第二语言教学的专家。同时我们更可以看到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不平衡性:第一,研究的前沿在国外,国内英语教学界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是对外汉语界目前还仅停留在介绍了解阶段;第二,成果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具体的实践教学报告很少。另外研究者对于任务型教学法所持有的观点都不尽相同,很多方面并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大部分研究成果还是停留在理沦方面,把它们用于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参考文献

[1]顾婷.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2]李燕.任务型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3).[3]马箭飞.任务式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4]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1).[5]马笑岩,瞧秀梅.国内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综述[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 年,第 10 期:第6-7 页

[6]王虹亮.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综述[J].科学之友(b 版),2009 年,第 2 期: 第 136-138 页

[7]王瑞烽.小组活动的任务形式设计方式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8]王尚臻.初级阶段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6.[9]王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 ,2005.[10]王

燕.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云用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年,第5 页

[11]杨杰瑛.林晓

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角色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年,第 5 期: 第 129-131页

[12]赵刚.超越句型操练[J].语文学刊,2005,(6).

第19篇: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达到“以言行事”,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越来越重视任务性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的应用。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根据任务型教学的特点,结合英语教学的框架与步骤,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设计原则来搞好英语课堂中的任务型教学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任务教学法 中学语法教学 教学设计及应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越来越重视任务性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的应用。长期以来的语法翻译法,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无法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这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宗旨。如果我们希望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对任务型教学的含义、特点以及任务型英语教学的框架与步骤和任务性语言教学设计的原则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兴起并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认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并不排斥语法教学,反而更加重视和强调学生应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去表达有意义的思想,完成任务。

一、任务教学法来源及其意义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

任务型英语教学是为了做成某事用英语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意义是第一位的。学习者在完成一个“任务”时,不是为了去显示语言本身,不是主要关注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而是关注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自己的想法。

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任务型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特点

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Krashen区分出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数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的。

3.任务型语法教学的特点

(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的;(2).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3)。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4)。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5).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6)。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任务结果评估任务完成的情况。

三、新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的要求

1.《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2.“语法隐形,功能为纲”是新英语课程的一大特点。语法教学任务可分为两种:隐性的语法活动和显性的交际活动。为更好地在教学中既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又使语法知识“内化”成正确应用语言的能力,要淡化对语法概念、定义的讲解和记忆,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反复接触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

3.以任务优化英语语法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表达有意义的思想,而不是仅仅学习语言形式。因为即使学生能背诵,他们也不一定能正确运用这些语法规则。学习者不仅需要在不同的情景和语境中接触含有相关语法规则的语言表达,而且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

四、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任务的设计可结合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实例展开,也可以结合大家关心的实实在在的话题进行设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如:例1:让学生设计一个通讯卡片,上面列有name,sex,age,school,addre,telephone等项目,让学生填好,然后一人一组编一则对话。

例2:假如你是班长,打算为全班编一个通讯录,现在你询问班上一位同学的地址。

2.信息差:交谈的双方要给对方提供一些未知信息。谈话人关心的不是语言形式(languange form),如语法语病,句子的正误,发音的标准与否,而是关心意义(meaning)的传达。

3.互动性:语言的交际是双向的,例如:对话、讨论、会话、问答、小组活动。互动的双方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是老师和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对话的形式;也可以是分小组的多对多的形式。

4.注重素质能力的培养:素质能力包括交际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重视做事过程:任务设计要着眼于让学生都可以或者说尽可能地都参与进来,参与的过程比其参与的结果更重要。

6.趣味性:显而易见,有趣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高效地参与进来。

7.可操作性:任务的设计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要方便组织,便于开展,没有可操作性的任务是无效的任务。

五、任务型英语教学设计步骤和实践

1.任务型英语教学设计步骤

任务型教学分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点(language focus)三步骤。

在前任务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引人和语言练习(topic,introduction,language activation,language preparation)。新语言材料的引入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而包括机械训练和有意义的练习在内的语言练习,有助于学生从掌握语言的形式转向理解语言的内容和意义。

在任务环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输出(task,planning,report,aement)。把语法结构巧妙设计到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任务中去,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个个交际性的任务,并通过师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达到新语法知识的准确和流畅应用。

在语言点阶段,归纳语法结构(analysis,practice)。对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加以强调并进行强化练习,反馈学生在“任务环”阶段的表现。

2.语法教学的任务实践

为实现以语言形式为中心教学与以意义为中心教学的有机结合,笔者在“任务环”阶段将语法学习任务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 1)描述图画的任务。描述图画的任务可以广泛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例如,在教各种时态的肯定句、否定句与一般疑问句结构的相互转换时,可以设计描述两幅图画异同的任务。(2)传达信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任务。(3)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任务。(4)角色扮演的任务。例如,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变中可以设计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吵架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丈夫、妻子和中间人,进行夫妻双方和解的表演。(5)游戏式比赛式的任务。

六、小结

任务型教学是对交际法的发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实践能力、创造力和提高综合英语运用能力,是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倡此法已成为当今课堂改革的一种必然,新教材中大量的活动内容,为此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我们教学设计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时,还要做到事无巨细,仔细认真地考虑,遵循它的原则和三个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效果,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侯渝生.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程小堂.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林立,易燕,马青。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20篇: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研究

摘要 任务型教学法已逐渐成为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文章从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入手,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交际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为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亲身参与制定、选择任务的完成,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语言。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发展和完善得益于语言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外语教学等理论的支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学习法,它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所谓任务,Crookes(1989) 认为它是指特定目的的一项工作或一个活动,在教育课程中,它主要用于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工作或活动。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实践。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理论基础,符合二语习得内化过程的理论假设。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果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学习,仅仅学会了某些孤立的语法或表达,并不能真正地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更不能自如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相比之下,任务型教学法反映出外语教学从重视语言知识转向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外语教学从重视教师的作用转向了重视学生的作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和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因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Nunan(1989)认为,任务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环境五部分组成。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习者不仅要注重语言,更要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任务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强调过程和结果。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相对真实的任务,使学生在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认知能力。同时,任务型教学法还激发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积极地应用和分享已有的个体经验,从而学习和训练对语言的理解、操作和运用。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广泛性、深入性、复杂性、机动性都得到全面地体现。因此,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学模式来看,任务型教学综合了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优势,有其独特的吸引力。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中阶段(task-cycle)和任务后阶段(post-task)。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验收与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其中任务中阶段是核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内化过程的具体手段。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语言的可操作性,还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交际性。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2001) Unit 1 , Text A : Time-Conscious Americans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课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任务前阶段。在开始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主要任务是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搜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和总结,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和提纲。如:

I.Thesis of the Text

Americans value time and save time carefully.In their eyes, time is regarded as precious resources.A person who tends to waste his own time or that of others is never accepted in American culture.

II.Outline of the Text

1.Americans value time and save time carefully.

2.Americans try every means to save time.

3.New arrivals to the U.S.regard time differently.

同时,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难句进行标注、讨论,以扫除阅读上的障碍, 针对这一环节中的问题和错误,教师可指出其中较普遍和典型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2、任务中阶段。语言教学的出发点是语言知识,终点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在对语言规则、语言知识的反复操练下产生的。课堂语言教学应实现由语言形式到语言运用的转变。教师应在活化教材上下功夫,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际,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这一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前一阶段的情况,以具体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阶段的活动,如设计小组讨论、两人对话、分组辩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民意测验和采访等交际任务,以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如:小组讨论 (group discuion):

(1) What does time mean to us?

(2) What precious resources do Americans value and save?“

通过讨论以上问题引出课文,接下来还可以涉及一连串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略)

3、任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在课内学生主要通过复述课文和写作来完成对课文的全面理解。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出了课堂,往往就进入了汉语世界,英语学习环境难以保证。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加强课外英语实践活动,营造课外英语学习氛围。在英语课外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组织、安排好任务活动,如开办英语俱乐部、英语协会、英语社团、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并对任务活动及时督促、检查、总结、评价。

五、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反映出了英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英语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在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任务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值得推崇的新型教学方法。它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与创新,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给予学生新的感受和成就感。同时,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因此,作为教师,更应以语言的功能和实际运用为出发点,将任务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结合起来,并联系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探索大学英语的教学新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Crookes, G and R.Schmidt, Motivation: Reopening the Research Agenda [J].University of Hawaii Working papers in ESL,1989;(8)

3.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room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1989

4.Willis D.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don: Longman pre,1996

5.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 第二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任务型教学法心得体会
《任务型教学法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