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19 08:32:18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班级:电子商务 姓名:学号:得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精神道德、共同信念及凝聚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直是海尔集团建设的重点。经过18年的发展,海尔集团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某些优秀部分曾经支撑了集团的高速发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某些方面已经成为制约海尔集团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分析海尔文化,指出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一定对海尔集团和广大正在"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中国企业大有裨益。 一. 什么是海尔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的企业文化 :

海尔理念--海尔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海尔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海尔人才观念--人人是才,赛马不相马。

海尔用工制度--三工并存,动态转换。

海尔市场观念--市场惟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卖信誉不是卖产品;否定自我,创造市场。

海尔名牌战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国门之内无名牌。

海尔质量观念--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海尔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

海尔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海尔国际市场战略--先难后易。

海尔发展方向--创造中国的世界名牌。 二.发展历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海尔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乐荣登榜首,麦当劳排名第二,诺基亚排名第三。

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同一环境下,能够实现如此之快的发展,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海尔集团十几年来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是海尔文化驱动着海尔持续稳定的腾飞、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海尔品牌。

三、海尔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诠释

求变创新,是海尔始终不变的企业语言。

更高目标,是海尔以一贯之的企业追求。

创业21年、已全面搭建全球本土化框架的海尔,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面对着全球化竞争的新方向,海尔将开始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新一轮升级创新。

第一个十年

海尔精神:无私奉献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从1984到1995,海尔十年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立志要干出中国最好的冰箱的海尔创业者们,发出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心声。

作为国内最后一家引进冰箱项目的工厂,要想后来居上,必须速度制胜,"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当时全体海尔人一致的工作作风。在这种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推动下,海尔十年创业首战告捷,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第二个十年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1995年,在国内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海尔,开始聚焦国际市场。以当年海尔工业园落成为标志,海尔二次创业创国际名牌战略宣告启动。

作为中华民族企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尝试者,创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名牌,成为海尔人此后最执着的追求。具有民族意义的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成为海尔人挑战国际名牌的精神底蕴。

在这一时期,海尔的工作作风有了更深的价值取向,"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海尔创造比较优势、挑战国际名牌的速度利器,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巨大差距的海尔,以跨越式赶超为动力,义无反顾地冲向国际名牌的目标。

2005年8月30日,《金融时报》评选中国十大世界名牌,海尔荣登榜首。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海尔排名第四。

第三个十年

海尔精神:创造资源美誉全球

海尔作风: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全球化的海尔,需要全球化的海尔精神。

海尔的全球化,需要企业的全球化追求。

遍布全球的5万海内外海尔员工,海尔创世界顶级品牌的目标,都需要一种全球视野的共享价值。海尔新的企业精神--"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应运而生。

"创造资源"本质上是创新。与国际顶级企业相比,目前的海尔还不具备资源优势,但在创新的旗帜下,海尔可以而且能够创造资源,能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美誉全球"就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的更高目标。海尔在全球各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美誉,就是海尔世界名牌的根本内涵。

在这一更高的目标下,"人单合一速决速胜",就成为海尔工作作风的最新表述。"人单合一"是手段,"速决速胜"是目的。每一个SBU都要与市场准确地结合,然后以速度取胜。

第一个十年,创业,创出中国第一名牌;

第二个十年,创新,走出国门,创国际化企业;

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海尔企业精神的创新之路,就是海尔的品牌之路。但无论怎样调整,海尔人都自始至终胸怀着一个崇高的指向:创世界顶级品牌!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

一、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案例:

“我的创新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了!”

海尔冰箱中二事业部定单经理李少杰,提起2004年8月3日,十分兴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我的事迹。当时我在车间里还没下班,爱人打电话给我,那高兴劲儿可别提了!之后又有不少亲友打来电话祝贺。这一段时间里,我在精益生产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钣金线的节拍比前段时期20秒/台又有提高,达到19秒/台。这次企业选择我作为典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让我更加明白:有创新,才能成功!”

对这一天,洗衣机事业部检验班长田丰青同样难以忘怀:“„妈妈,你太厉害了,你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了!'8月3日晚上,我正在家看连续剧,突然接到了在外婆家的儿子打来的电话;我那铁杆球迷老爸连球赛都不看了,抢过话筒向我祝贺!那是7月31日,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了我的创新成果。回家我把这事说了,没想到球迷老爸每到《新闻联播》时间就马上换频道,连亚洲杯也„忍痛割爱',直等了三个晚上,终于看到了报道!第二天一上班,迎接我的都是同事们祝贺的笑容,我简直就成了厂里的焦点人物!说真的,要不是在海尔,我做梦也上不了中央电视台。就拿这项创新说吧,我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使洗衣机的„耐压'和„接地'两个检测工序合二为一,厂里的技术人员就很快改造出了一台先进的仪器。要在别的企业,可能提也白提。真幸运,我是一名海尔人!”

在海尔,最让人感动的是,很多普普通通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员工,能够用心去做自己的工作;一些生产线上普通的工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搞一个技术改革,自己回家拿出钱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做。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心去创造,去发明,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工作再提高一步,不管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只要是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他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只要员工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你就肯定它的价值,这就是管理的核心。

二、授权与监督相结合

充分的授权必须与监督相结合。

海尔集团制定了三条规定: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流。

“在位要受控”有两个含义: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再就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

“升迁靠竞争”是指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一个更为明确的竞争体系,让优秀的人才能够顺着这个体系上来,让每个人既感到有压力,又能够尽情施展才华,不至于埋没人才。

“届满要轮流”是指主要干部在一个部门的时间应有任期,届满之后轮换部门。这样做是防止干部长期在一个部门工作,思路僵化,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导致部门工作没有新局面。轮流制对于年轻的干部还可增加锻炼机会,成为多面手,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

三、人材、人才、人财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对何为企业人才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企业里人才大致可由高到低分为如下三类:人材---这类人想干,也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但需要雕琢,企业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

人才---这类人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能够立刻上手。

人财---这类人通过其努力能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对海尔来说,好用的人就是“人才”。“人才”的雏形,应该是“人材”。这是“人才”的毛坯,是“原材料”,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去雕琢。但在如今堪称“生死时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人才”的发展是“人财”。“人才”是好用的,但是好用的人不等于就能为企业带来财富;作为最起码的素质,“人才”认同企业文化,但有了企业文化不一定立刻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光有企业文化还不行,还要能为企业创造财富,这样的人方能成为“人财”。无论是经过雕琢、可用的“人材”,还是立刻就能上手的、好用的“人才”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寻求的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人财”!只有“人财”才是顶尖级人才!来了就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我们企业要想兴旺发达,就要充分发现、使用“人财”。

四、今天是人才,明天未必还是人才

人才的定义,就要看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小,每一位海尔人都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必还是人才,海尔人应该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永远的人才?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在提高自身素质、自我挑战的过程中就会彷徨、动摇。每个海尔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一定要和海尔创造世界名牌的大目标结合起来。

总之,企业要成功实现CRM战略,必须实现其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与CRM理念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使以客户为中心的CRM战略理念深入到整个企业。

推荐第2篇: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1、构建和培育集团企业特色文化重要意义

( 1)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员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宽松的工作环境, 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 激发他们的士气,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 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 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 从而凝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 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 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优质产品、精明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 2)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形成企业的竞争力。现代经济学拓展了传统资本的边界, 把组织文化纳入了资本范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企业员工具有某种独特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以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出发点, 将企业资本划分为知识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 并把这些视为组织资本。一个企业长久立于市场, 强调的是市场竞争力, 而竞争力的形成依据企业的资本。企业文化

是企业资本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中, 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 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研究发现,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 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 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而决定企

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 也就赢得了竞争。

2、构建和培育集团企业特色文化方法措施

( 1)要从发掘和塑造集团企业的核心理念入手。企业的核心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和概括, 要站在集团企业的发展远景、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各企业行业特点的角度去研究去挖潜, 并逐步融合到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进而升华到企业精神的层面上。具体操作时先由集团企业领导来确定总体基调和目标, 然后对各下属企业和员工的想法、现存的思想状况进行广泛调研, 在集中研究和深刻分析后进行提炼, 确保企业核心理念精准性, 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同和尊重。

( 2)制定符合集团企业发展实际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规范的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 企业员工就不能统一步调, 统一思想, 这一点对集团企业尤为重要。制定的规章制度不仅要有刚性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也有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各种措施方法, 从制度上实现对员工拴心留人。

( 3)打造集团企业形象。一个人的形象是人的外在表现形式, 直接影响着第一印象。一个企业也是如此, 它是企业的人、事、物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总和, 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概念。打造一个成功的企业形象要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础, 从增强企业形象的吸引力、感染力的方面来设计和规划, 使企业徽章、企业标语、厂容厂貌、产品与服务等能全面体现企业特点和企业精神风貌。

3、宣传贯彻企业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 1)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渠道。企业使命、企业发展远景、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理念要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 必须通过会议动员、企业内刊、宣传栏、局域网等沟通渠道, 对塑造的企业文化进行全面的宣传和阐释, 让员工深刻理解和感受到集团企业文化氛围, 使企业文化内化在员工心灵上, 外化在员工可见行为和企业产品、服务或其他有形物质实体上, 从而激励企业员工为促进集团企业健康发展而奋斗。 ( 2)培养和塑造企业模范人物, 实现企业文化可见性。在集团内的各个企业中培养和塑造岗位标兵和技术能手, 充分发挥岗位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在岗位模范人物评选和宣传过程中要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核心, 通过对岗位模范人物和事迹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让企业员工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是先进, 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这样的榜样作用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 从而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

( 3)将企业文化贯穿于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一个企业要不断发展, 就必须注重和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提高员工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同感, 自觉接受教育培训, 要将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要求贯穿到员工教育培训过程中, 在对员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同时, 加强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的灌输和教育。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将企业价值观念间接地传达给员工,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 使他们逐步转变 思想, 更新观念, 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 把企业的目标当作

自己的奋斗目标, 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4)将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薪酬管理。薪酬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象一把双刃剑, 使用得当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 而使用不当就会给企业管理带来诸多麻烦, 使员工失去对组织的信任和认可。因此要将 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薪酬管理之中, 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系统, 将货币形式的工资报酬与精神激励协调配合, 实现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完美结合。

( 5)将企业文化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把企业文化因素纳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中, 通过企业文化去塑造员工的价值理念, 激发员工的行为动向, 改造员工的道德人格, 强化员工的工作精神。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到了各项具体工作中, 实现对员工保持不变的尊重, 就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与工作评价时, 将业绩考核与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有机结合, 从一开始就与员工保持着密切的沟通, 企业与员工双方对问题的关 注点都能达成一致, 那么绩效考核与评价工作就会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 6)将企业文化与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发展实践中,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一致的。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正确的战略方针, 会导致失败; 而没有自觉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企业也会因失去内在凝聚力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 要将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 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内在

一致性, 使物质和精神并重, 共同促进集团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推荐第3篇: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 “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说有形的东西受无形的东西支配,在企业里这个无形的东西就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取决于有无自己的文化。”安徽古井集团: “学会了划句号,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万向集团: “多听则明、多看则清、多思则真、多干则成。但更主要的一条,要使事业成功,一定要有牺牲精神”。

北京阳光科技实业公司: “老子、庄子处事有四个基本原则:„守柔,处下,抛后,不争。‟我们也有四原则,即:见人低一等,有利让一分,遇难帮一把,谋事商一筹。”广东华凌集团:“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加冕,只有永远的拼搏。”

四通集团: “四通要作民营企业的华盛顿而不作秦始皇,华盛顿留下一部民主治国的美国宪法,而秦始皇留下的是一种„家天下‟的观念。结果一个是二百多年仍旧生生不息,一个是二世而终。”

荣事达集团: “相互尊重,互相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以义生利,以德兴企”。

辽宁盼盼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员工的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缩影,要求员工„先做人后做工‟。”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不只限于工程技术,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领域,我们都要全面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如果不想办法调动人的积极性,创新就无从谈起。”中国移动湖州分公司:过去的成功是最大的危险。

先登集团:与其强调不能做的理由,不如一起思考能做的办法。南浔永大自行车公司: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金洲集团:精品开拓市场,人品开创事业。久立集团:以成熟的技术和可*的产品质量服务用户,贡献社会,发展自己。珍贝集团:奉形“质量无缺陷”的企业宗旨,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美欣达集团: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促发展。

浙江三狮集团:智慧女神雅典娜神庙上刻着唯一一句话:“认识自己”。

振兴阿祥集团 “唯有聚英才,方可创辉煌”。 华为通信——爱你的同事如兄弟 “当今世界的科技进步,已走过了爱迪生时代,不可能依*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改变整个世界。”联想公司:“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企业的长远发展。”

北京松下:“自己是本岗位最高的责任者和专家。”

同仁堂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 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万科: “我们有一个最底线的标准,就是做简单,而非做复杂;做开放,而非做封闭;做规范而非做权谋,惟有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蒙牛乳业: 如果没有做大的速度,就没有做强的机会 。

贵友的经营哲学: 奇正相生, 德智相融,义利相通, 治乱相宜,破立相协。

韩国三星集团: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职工的责任。企业就是人。钱财之源不是权,也不是钱,而是人。

科龙集团:开拓=发展才是硬道理;拼搏=不懈奋斗拼到底 求实=实事求是图进取;创新=以变应变襄胜举 。

海尔集团: “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说有形的东西受无形的东西支配,在企业里这个无形的东西就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取决于有无自己的文化。”安徽古井集团: “学会了划句号,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万向集团: “多听则明、多看则清、多思则真、多干则成。但更主要的一条,要使

推荐第4篇:海尔集团企业管理模式是

海尔集团企业管理模式是:OEC”管理模式:每人、每天做的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

就是海尔经典的“6S”大脚印管理和“OEC”理论。

最初的“大脚印”是每天早晨让工作最差的站出来,由主管或班长指出不足,当面提出整改意见。后来发展到美洲,由于尊重人权,不允许将犯错误的人拎出来,就改为做的最好的站出来。

“OEC”就是“PDCA循环”+“止动力”,让每天进步一点不至于倒退,72天进步翻一倍。

。海尔的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以人为本,实现全员自我管理\"《

推荐第5篇:看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

看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

人类凭借强大的文化力进入文化时代。文化时代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的管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管理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它是现代企业管理向纵深挺进的一个里程碑。企业文化作为影响组织设计的情境维度的权变要素之一,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指出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文化,是受企业经济活动及社会文化系统制约的、与其它子系统文化互相影响的、由企业生产经营人员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构成的复合体。从管理学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指出管理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企业为取得在商品竞争中的地位,根据时代和民族文化传统的要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及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生活信念和发展目标,以及由这些因素所形成的企业整体文化氛围,员工对这种文化氛围的认知和感受所表现的行为等。正如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即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语言的一种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

海尔创业于1984年,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27年来,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创业创新,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的愿景和使命是成为行业主导、用户首选的第一竞争力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依靠锲而不舍的创新追求,通过建立人单合一双赢的自主经营体模式,成为全球白电行业的规则制定和引领者、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典范、全球虚实网融合、用户零距离的领先者,创造出世界级品牌。海尔的如此成功,归结起来,我们可以看作是隐藏在海尔企业背后文化的成功。

(一)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灵魂

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一个完整价值系统,它贯穿企业的生产行为、市场行为、研发行为、社会行为等一切方面。经营理念是公司使命感、责任感、目标感、根本战略发展方向的构想,它是在企业个性历史中逐渐生成的承传,是企业千锤

1百炼、百求而一获的制胜法宝,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对市场特殊适应性的凝结。

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尔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树立名牌战略的经营理念,通过“砸冰箱”事件砸醒员工质量意识,创出冰箱名牌;九十年代,海尔抓住兼并重组的机遇,树立多元化战略经营理念,通过OEC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输出,创造“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经典案例,从一个冰箱名牌拓展至家电领域的名牌群;进入二十一世纪,海尔抓住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机遇,树立国际化战略的经营理念,建立“本土化研发、本土化制造、本土化营销”三位一体的体系创造海外用户的需求,创出海尔的国际化名牌。这些无一不体现海尔的经营理念,使得海尔由国内走向世界。

(二)核心理念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指南

企业经营理念系统存在着核心理念,它是经营理念的内核、经营的原点、经营的最高纲领、经营的统率。一切自觉经营、系统经营的企业经营理念系统,都围绕核心经营理念而形成。它在整合企业基本价值系统中发生决定作用。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是: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发展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海尔提炼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让它为大家所认可和接受,然后再在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发展和强化,使之变成一种企业中所有人都自觉信奉、遵守、维护的东西,使企业中所有人都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达到一种虔诚的境界。

(三)企业使命是企业为什么而存在的根本思考

企业的使命,主要阐明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即企业的生存意义,它是企业核心理念的展开。它是企业经营的根本认识和信仰,是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的结晶。

“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是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以自己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这都足以体现海尔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本着为客户服务的精神。

(四)企业哲学是企业成功的思维方式

企业哲学是企业处理经营与环境、经营与人、经营与物、经营与事,以及如何经营企业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和根本思维方式,是对企业全部行为的根本指导。

海尔CEO张瑞敏信奉老子哲学, 推崇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柔弱胜刚强”的哲理。在管理实践中,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

(五)企业精神——企业成功的精神支柱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独立经营、独特经营、长期经营的发展过程中,在继承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潮流要求,由企业家积极提倡,全体员工不断实践强化而形成的、凝结企业理想、认知、价值、情感、意志等因素,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团体精神,它是企业追求成功过程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是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成为自己的CEO;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创造新的价值,新的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新的用户资源。张瑞敏在管理领域的不断创新赢得全球管理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在这种超前观念的运作下,充分运用逆向思维,在其他厂家纷纷降价时,却能提价销售,且热销不止,名声鹊起,从而不仅争取到了较大的利润空间,更争取到了日后的运作空间,为企业从产品经营、资本运作走向品牌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使企业成员按照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按照与既定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努力水平进行工作,减少偷懒行为,从而达到节约企业内部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绩效。海尔企业文化模式,也为中国企业的再造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放眼全球,大凡百年企业,他的价值观、企业精神都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相信,在竞争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21世纪,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不断改进,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总之,谁拥有了企业文化的创新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谁就能把握主动权,就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1]李忠义.海尔企业文化模式剖析[J].经济论坛.1998.20

[2]塞缪尔·郭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推荐第6篇:科达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全市企业文化建设

工作座谈会典型材料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文化强企

开创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科达集团

科达集团成立于1984年,经过28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拥有17家成员企业及1家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经营范围涉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工程设计、咨询,房地产开发,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生物技术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建筑业企业500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是全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综合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

科达集团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近几年,集团公司紧紧围绕“一基、一高、一金融”战略和打造“百年科达”目标,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主人翁作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紧密联系起来,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一、加强思想教育,完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科达集团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导向力和辐射力,引导

广大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企业与员工一体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形成员工对工作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2012年1月,在集团董事长刘双珉的提议下,经过广大员工共同参与讨论,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为“视企业为生命、建绿色润人民”,既体现了科达的产业特点和发展前景,也表现了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决心。

科达的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公司秉承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创建无公害、无污染、环保节能型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践证明,科达所涉猎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高新技术、金融贸易等行业,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美好前途。

科学的理想信念,能使员工自觉地投身于伟大事业的建设,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科达集团坚持抓好员工学习的系统化、制度化,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员工的头脑。今年以来,在集团范围内开展“与雷锋精神同行”活动,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学习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诠释雷锋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性。成立学雷锋志愿小组,走进社区,帮助困难家庭,送去爱心和温暖。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广大青年员工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常态意识,贯穿到日常的工作中,自觉地干好本职工作,提升综合素养,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二、创新工作思路,丰富企业文化载体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要靠载体展现出来。科达集团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实际工作中,公司通过多种手段,引导、组织广大青年担当集团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将集团的大政方针、先进理念传播到基层一线。

一是提升宣传工作质量。集团党委出台了《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设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网络,不断提升《科达人》报的办报水平,不断加强集团网站、宣传栏、OA等宣传载体的维护与更新。通过加强宣传载体建设,不仅较好地宣传了集团的方针政策,也对员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进行推广。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员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搜集新闻素材,撰写新闻稿件,积极与外部媒体进行对接,将公司品牌在全国、省、市等各级各类媒体进行推广。

二是创新文体活动载体。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每年集团公司利用节假日,举办迎“元旦、春节”联欢会,庆“三八”歌咏比赛,庆“五四”演讲比赛,庆“七一”红歌大赛等活动。通过系列文体活动开展,鼓励广大青年把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承担起企业发展的重任,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是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为提升青年员工的技能水平,

公司组织技术大比武活动,评选出了一批优秀操作能手和技术能手,涌现出一批技术骨干,对表现优秀员工给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一种 “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集团公司先后开展了服务车辆岗位、水准仪岗位、全站仪岗位技术能手选拔赛,评选出了3名技术状元、7名技术标兵,每人每月给予600-1000元的经济补助。通过比赛活动的开展,在公司范围内掀起了学技术、争先进的热潮,为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提高劳动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搭建成长平台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大舞台和成长成才的空间,让员工在企业实现自我价值。

一是重用年轻人才。科达集团倡导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为员工搭建良好发展平台。在用人方面,坚持“赛马不相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搭建了技术和管理两条发展通道,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为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及传、帮、带等方式开展员工培训,一大批“80”后的年轻人才走向了企业重要岗位。目前科达集团35岁以下的高管有9人,约占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近两年确定56名关键岗位助理人员和5名高管助理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形成了结构科学的人才梯队。

二是完善福利政策。为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在集团范围

内实施住房激励措施。投资建设的科达华苑一期工程300余套,全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优惠给内部职工使用。到目前,集团公司先后进行五批次福利分房,给予10-200万元不等的补助,从100多平米的高层,到500多平米的独栋别墅,员工都可以通过努力争取得到,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三是为员工高度负责。2009年,日本三洋提前终止了与科英的合作关系,3000多名员工顿时处于失业的边缘。这种情况一旦处理不好,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科达集团本着对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积极稳妥处理,为政府分忧,对员工负责”的思路,迅速成立工作小组,采取分流安置、货币补偿、二次创业等有效措施,在较短时间内,稳妥解决了科英的终产难题。在做好内部分流的同时,对于无法安置的员工,科达集团为员工支付补偿款4000多万元,使3000多名员工都得到妥善安置。

四、承担社会责任,推广企业价值观念

科达集团在努力搞好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积极旅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各种方式把科达的价值观念传递给社会各个层面。

一是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集团公司先后为白血病儿童、脑瘤患儿组织募捐,并积极参加东营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和市“慈心一日捐”等活动。

二是支援抗震救灾。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集团

党委立即组织捐款捐物,共捐助500多万元。公司大力支持四川灾区恢复重建,被省住建厅授予“援川优秀施工企业”,承建工程荣获省建筑行业最高奖——“泰山杯”奖。

三是支持教育事业和民生工程建设。科达集团先后拿出100多亩住宅用地用于科达伟才(国际)幼儿园、科达小学和科达华苑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总投入3亿多元。

四是支持文体事业发展。投资100多万元举办首届黄河口马拉松国际邀请赛,繁荣了东营市的文化体育生活。投资80多万元兴建孙子文化广场,扩大了东营的知名度。

科达集团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员工利益摆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施文化强企战略,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在企业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工作氛围,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协调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推荐第7篇:科达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文化强企

开创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刘爱伟、冯传友

科达集团成立于1984年,经过28年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拥有17家成员企业、一家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经营范围涉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工程设计、咨询,房地产开发,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生物技术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建筑业企业500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是全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综合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

科达集团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近几年,集团公司紧紧围绕“一基、一高、一金融”战略和打造“百年科达”目标,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紧密联系起来,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一、加强思想教育,完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科达集团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导向力和辐射力,不断教育引导广大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企业与员工一体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形成员工对工作的责任感、自

豪感和使命感。

今年1月份,在集团董事长刘双珉的提议下,经过广大员工共同参与讨论,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为“视企业为生命、建绿色润人民”,既体现了科达的产业特点和发展前景,也表现了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决心。

科达的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公司秉承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创建无公害、无污染、环保节能型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践已经证明,科达所涉猎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高新技术、金融贸易等行业,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美好前途。

科学的理想信念,能使员工自觉地投身于伟大事业的建设,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科达集团坚持抓好员工学习的系统化、制度化,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员工的头脑。今年以来,在集团范围内开展“与雷锋精神同行”活动,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学习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诠释雷锋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性。成立学雷锋自愿小组,走进社区,帮助困难家庭,送去爱心和温暖。七月开展庆“七一”演讲比赛,庆祝建党91周年,号召广大员工将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国家建设相结合。通过系列活动开展,广大青年员工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常态意识,贯穿到日常的工作中,自觉地干好本职工作,提升综合素养,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二、创新工作思路,丰富企业文化载体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要靠载体展现出来。科达集团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实际工作中,公司通过多种手段,引导、组织广大青年担当集团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将集团的大政方针、先进理念传播到基层一线。

一是提升宣传工作质量。集团党委出台了《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设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网络,不断提升《科达人》报的办报水平,不断加强集团网站、宣传栏、OA等宣传载体的维护与更新。通过加强宣传载体建设,不仅较好地宣传了集团的方针政策,也对员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进行推广。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人员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搜集新闻素材,撰写新闻稿件,积极与外部媒体进行对接,将公司品牌在全国、省市等各级媒体进行推广。二是创新文体活动载体。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每年集团公司利用节假日,举办迎“元旦、春节”联欢会,庆“三八”歌咏比赛,庆“五四”演讲比赛,庆“七一”红歌大赛等活动。通过文体活动开展,鼓励广大青年把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承担起企业发展的大任,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三是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为提升青年员工的技能水平,公司组织技术大比武活

动,评比产生了一批优秀操作能手和技术能手,涌现出一批技术骨干,对表现优秀员工给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一种 “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今年以来,集团公司开展了服务车辆岗位、水准仪岗位、全站仪岗位技术能手选拔赛,评比选出了3名技术状元、7名技术标兵,并且每人每个月给予600-1000元的经济补助。通过比赛活动开展,在公司范围内掀起了学技术、争先进的热潮,为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提高劳动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搭建成长平台

加强建设文化建设,关键是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大舞台和成长成才的空间,让员工在企业实现自我价值。

一是重用年轻人才。科达集团倡导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为员工搭建良好发展平台。在用人方面,坚持“赛马不相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搭建了技术和管理两条发展通道,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为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及传、帮、带等方式开展员工培训。一大批“80”后的年轻人才走向了企业重要岗位。当前科达集团35岁以下的高管有9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近两年确定56名关键岗位助理人员和5名高管助理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形成了结构科学的人才梯队。二是完善福利政策。为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在全公司范围内实

施住房激励措施。投资建设的科达华苑一期工程300余套,全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优惠给内部职工使用。到目前,集团公司先后进行五批次福利分房,给予10-200万元不等的补助,从100多平米的高层,到500多平米的独栋别墅,员工都可以通过努力争取得到,很好地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三是为员工高度负责。2009年,日本三洋提前终止了与科英的合作关系,3000多名员工顿时处于生存的边缘。这种情况一旦处理不好,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科达集团本着对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积极稳妥处理,为政府分忧,对员工负责”的思路,迅速成立工作小组,采取分流安置、货币补偿、二次创业等有效措施,在较短时间内,稳妥解决了科英的终产难题。在做好内部分流的同时,对于无法安置的员工,科达集团为员工支付补偿款4000多万元,3000多名员工都得到了很好安置。

四、承担社会责任,推广企业价值观念

科达集团在努力搞好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积极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支持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各种方式把科达的价值观念传递给社会各个层面。

一是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集团公司为白血病儿童、脑瘤患儿组织募捐,参加东营市“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和市“慈心一日捐”等活动。二是支援抗震救灾。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集团党委立即组织捐款捐物,共捐助500多万元。

公司大力支持四川灾区恢复重建,被省住建厅授予“援川优秀施工企业”,承建工程荣获省建筑行业最高奖——“泰山杯”奖。三是支持教育事业和民生工程建设。科达集团先后拿出100多亩住宅用地用于科达伟才(国际)幼儿园、科达小学和科达华苑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总投入3亿多元。四是支持文体事业发展。投资100多万元举办首届黄河口马拉松邀请赛,繁荣了东营市的体育文化生活。投资80多万元兴建孙子文化广场,扩大了东营的知名度。

科达集团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员工利益摆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施文化强企战略,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在企业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工作氛围,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协调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推荐第8篇: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核心理念是企业文化体系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它规定了企业对人对事所秉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红塔集团的核心理念由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两部分组成,价值观是企业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企业精神是价值观在员工精神状态上的外化,它们共同组成了红塔集团以“山高人为峰”为主体,“人本至上”、“务实为先”、“创新求远”为支点的三维一体的价值体系,如下图所示。】

如果把企业文化比喻为散落在企业这棵大树下的种子的话,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这些种子落地生根,长成为树木,最后聚树成林,结出累累硕果的历程。

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如果不落地生根,就只会成为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标语、口号。用文化促进规范、用文化提高效率、用文化提升活力,把文化渗透到员工的行为中,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

2005年以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全力推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红塔集团相继出台了《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方案》等,2008年又发布宣贯更加完善的企业文化框架体系(又名:《红塔文化力》),推进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红塔集团通过构建完善体系,健全机制推进企业文化渗透于制;利用氛围营造,吸引全员参与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以心;按“相同基因,和而不同”的定位推进集团母子文化和谐共生,将企业文化的种子,扎根在了企业的土壤里,实践着企业文化落地的光荣使命。

文化落地之一:

完善体系 健全机制——企业文化渗透于制

企业文化总是特定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企业对时代的使命回应。

红塔集团创业于1956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红塔即开始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那时候,企业文化以玉溪卷烟厂的发展壮大为背景,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90年代初期,又提炼出“天下有玉烟,天外还有天”的企业精神、“我为玉烟争光荣,玉烟光荣我光荣”的荣誉观和“市场凭名牌兴旺,企业靠质量永存”的经营理念。

2007年9月,就联合重组后企业文化如何深入推进的问题,红塔集团以《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BPS推进方案》(B代表品牌Brand,P代表执行Performance,S代表体系System),指出了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企业文化体系不够完整;企业文化理念在管理上的落实以及与具体工作环节的衔接相对薄弱;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指导作用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保障,企业文化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尽完善。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红塔集团认为,完善红塔的企业文化,其根本就是要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健全企业文化机制。

2008年以来,红塔集团分阶段、分步骤地组织开展企业文化自评工作,评估集团企业文化现状。一份调查问卷显示了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普遍参与程度,包括集团领导,玉溪、楚雄、大理3厂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共2232人进行问卷答题,红塔企业文化建设状况的信息逐渐呈现出来。

2008年,经历1年时间制定的《红塔集团企业文化架构体系》在期待中出炉,《体系》提出以“人本至上、务实为先、创新求远”的企业价值观和“山高人为峰”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三维一体的理念体系,从意识根源、行动方向、企业行为方式、员工行为方式4个层次对原有的红塔文化架构进行完善,从红塔的核心理念、愿景、使命、战略、品牌、管理、红塔人的修炼等方面,构建出引领红塔未来的红塔文化。

每个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些观点系统化后就像一把尺子,会去度量适当不适当、值与不值。文化的细化使每一个红塔人都可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自身修炼法则,一些形象化的概念,直接打破红塔员工的“观念路径依赖”,使员工产生深刻的记忆。比如,红塔人的行为信条“说到做到,快速有效”,它要求红塔人言必行,行必果。每个人的修炼都关乎企业的发展,因此红塔人应该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心胸宽一点;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

为保障新落地的企业文化顺利实施,红塔集团成立了由集团领导担任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了《红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考核办法》,建立了企业文化建设联系点制度,从组织保障、制度考核、运行保障3方面入手,使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将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内容,依据考核办法,把企业文化考核成绩纳入集团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以起到激励与约束的作用,还将各种评先评优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营造机制氛围,依靠制度管理促进工作方式的转变提升。 一系列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机制,得到了企业上下的认同,形成了职能部门牵头、党政工团和各厂、各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文化落地之二:

氛围营造 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内化以心

企业文化建设,如同落地的种子一样,需要栽培和浇灌才能生根发芽。从2008年以来,红塔集团对企业文化体系进行全面宣贯。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而言,采取“常规”理念文化宣贯手段,很难使理念文化产生实际效果,如果使用一些新颖独特的的理念文化宣贯手段,并能长期坚持,就能使员工对理念文化心领神会。

红塔集团职能部门党委工作部确立了宣贯工作的“一二三四原则”,即:以增强执行力为核心,有利于管理水平提升和品牌战略落实,统筹三个阶段(全面普及阶段,深化推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最终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于制,固化于物”,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取得突破,使企业文化全方位渗透和固化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去。

聚集星星之火,必将照亮前方。红塔集团建立一支宣贯队伍、诉说真实身边故事、发挥内部媒体优势、丰富文化主题活动特点等方式,营造出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建立一支宣贯队伍。2008年以来,通过培训考核,集团在各厂、中心、部门选拔了30余名员工组成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他们有资深的老员工,也有新进厂的大学生,他们有的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有的观点独特、生动风趣,因此深受欢迎。1年多来,内训师队伍开展红塔文化力宣贯会50余场,宣讲活动覆盖到玉烟、大理烟厂、楚烟、海南红塔公司、红塔辽宁公司及总部各部门,宣讲面达到了100%以上,加深了各地员工对行业文化架构体系及红塔文化架构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诉说真实身边故事。单纯的理念灌输很难引起员工的兴趣,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尤其是讲述身边的故事,更容易使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共鸣。红塔辽宁公司搜集企业故事汇编成书。玉溪卷烟厂发动全厂干部职工,梳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挖掘和提炼出了一组能够体现玉烟文化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楚雄卷烟厂开展的“文化故事会”活动更是引人入胜,故事会吸引了厂里几乎各部门所有领导和数百名员工,故事讲述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身边鲜活生动的故事教育和感染职工,让听众时而潸然泪下,时而慷慨激昂,促进企业文化从理念成为“心”的认识。

发挥内部媒体优势。自企业文化体系诞生以来,集团内部宣传平台红塔时报、红塔电视台和集团网站3个内部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开设专栏、制作专题、拍摄电视宣传片等手段,通过大量的文字、图例和视频全方位地解读红塔文化架构体系,宣传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营造出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除企业自办媒体外,各厂、中心、部门还利用宣传展板、集团协同办公信息平台等传播集团文化产品。

丰富文化主题活动。2009年,集团邀请多名知名专家开办专题讲座,开展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各厂、中心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企业文化主题活动。各中心、部门充分利用报告会、支部生活会、培训、讲座等平台开展体系宣贯和文化交流活动。大理卷烟厂围绕质量文化、管理文化、执行力文化、安全文化等主题开展了企业文化系列展示活动,以话剧、情景剧、歌舞、访谈、知识抢答等形式,向员工生动、形象地传递了红塔文化的精髓,同时结合生产经营工作进行了有效的传播推广。活动的深入开展,极大地促进了红塔文化与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文化落地之三:

相同基因 和而不同——母子文化和谐共生

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跳跃式发展,成就了今天以玉溪卷烟厂、楚雄卷烟厂、大理卷烟厂、昭通卷烟厂为核心企业,控股参股红塔辽宁烟草有限公司、海南红塔卷烟销售有限公司及参股吉林烟草工业的大型烟草集团。

怎么样让一起落下的粒粒种子,在大树的庇护下,长成为互相依傍、共同成长、又不互相遮挡阳光和雨露的小树?如何使子公司文化更好地融入母公司文化?如何在母文化的前提下更好地彰显子公司的不同个性?

红塔集团领导认为,“和谐”并不是“一律”。在子文化系统建设中,既要符合行业特点,又突出企业特色,既体现共性,更要展示个性。对于各个子文化系统来说,基本定位是:相同基因,和而不同。

在母子文化建设中,红塔集团党委提出,一要立足实际,深入挖掘,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二要把握内涵,突出重点,依托行为规范建设提升战略执行力;三要找准目标,科学定位,确保母子文化建设既符合行业特点,又突出企业特色。

2008年底,围绕“有利于集团品牌和形象塑造,有利于激励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红塔集团积极启动实施母子文化建设工作,2009年4月,制定下发《红塔集团深入推进母子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玉溪卷烟厂、红塔辽宁有限公司文化体系首先进行自我孵化。玉溪卷烟厂成立了子系统建设工作小组,在集团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自身的发展历史、管理理念和文化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确立了“打造世界先进的行业典范工厂”的发展目标,提炼出了质量观、成本观、人才观、职业观和协作生态观等八大观念,形成了具有玉烟特色的子文化理念系统;红塔辽宁公司在传承集团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掘营口、沈阳两个厂的文化精华,精心提炼两个百年老厂丰厚的文化积淀,充分融入行业文化和红塔文化,形成了以“有序、有为、有情”为管理理念、“维护形象、诚信团结、情趣健康、学习创新、仪表文明”为员工行为规范的红辽公司企业文化子系统。玉烟、红辽公司也根据子文化建设的需要,选拔和组建了本厂的内训师队伍,启动实施了丰富多样的宣贯活动和主题活动。

伴随着文化宣贯工作的深入开展,玉烟文化子系统、红辽公司企业文化子系统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积极的响应,进一步激发了组织活力,促进了集团文化与子文化的融合。

2009年下半年,在总结试点单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集团子文化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楚雄卷烟厂、大理卷烟厂、海南红塔公司相继启动子文化建设工作,成立项目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着手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子文化建设问卷调查及调研访谈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08年成为红塔大家庭一员的昭通卷烟厂也在红塔母系统的统领下,以红塔文化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载体、方法和途径,加强以责任文化为核心的工厂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体现工厂特色、富于时代气息的昭烟子文化系统,得到了员工的支持和好评。

实现企业文化的落地,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因地制宜。就像红塔集团,努力探索实践文化落地的法则。文化可以强企,品牌可以强势,相信红塔集团通过积极实践,定将让企业文化建设之花,结出丰硕的果实,为中国烟草在“两个跨越”的进程中取得历史性成就作出应有的贡献。(惠风)

推荐第9篇: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果要具体化,个人认为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思想层面的,一个是行为层面的。具体的来讲,思想层面的是指企业的发展历程,优秀员工的介绍,企业的规章管理制度,员工的行为准则等;行为层面是指规章制度的执行,员工行为的规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等。也是基于这种观点构想了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案。

一、

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体现公司理念和价值观

营造乐观向上的公司氛围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员工归属感和使命感

最终目的:依靠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热情和创造力,给员工“家园的感觉”。

二、

逐步建立企业文化手册

1、

编写企业发展史

2、

完善管理制度

3、

修改员工手册

4、

优秀员工介绍

5、

企业荣誉汇编

6、

建立企业VI产品

三、

活动方案

1、

员工关系建设

通过各种方式关怀员工,使其体验到公司的温暖,从而感动员工,进而增强员工归属感。

员工生日祝贺

员工结婚和生育祝贺

员工生病时进行探望

节日时发放礼品

2、

建立文化墙

通过建立文化墙,宣传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员工对企业认同。

企业简介

近期发展目标、质量方针

知识课堂,主要是一些管理知识和技能介绍

公告栏,主要是公司各种通知和公告

员工风采,每次活动时的照片,先进事迹的介绍等

总经理信箱

3、

文体活动的开展

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动,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2009年将举行一系列的文体活动。

春游

徙步

新年联欢会

观赏**

参加园区的活动月

4、

奖项评比

为了鼓励先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将设立如下奖项并给予奖励,主要奖项有:优秀部门奖、优秀员工奖、优秀经理奖、提案奖等,并在年度大会上进行表彰。

5、

新年联欢会

6、

年度总结大会

7、

员工福利

8、

带薪年假

9、

体检

2008年度文体活动方案

了丰富广大员工的业余生活,弘扬东糖文化,倡导广大员工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特在本年度内安排举办拔河、地掷球、四人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多项文体活动。具体的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组织架构:

为了切实做好本次系列活动的各项工作安排,特成立系列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单项活动组织小组和裁判小组,具体架构如下: 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总;

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付鸿博,李伟;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公司员工

单项活动组织小组由各分项活动负责人负责 ,主要工作向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并对裁判小组进行监督。裁判小组由各项活动具有裁判资格人员担任。

二、活动内容及安排:

1、拔河比赛:不设男女分组,由各分会组队参赛,每个分会参赛队数不限。比赛时间初步安排在四月份举行,比赛地点设在基地大巴停车场;

2、地掷球比赛:不设男女分组,由各分会组队参赛,每个分会参赛队数不限。比赛时间初步安排在五月份举行,比赛地点设在基地地掷球场;

3、四人足球比赛:由各分会组队参赛,每个分会参赛队数不限。比赛时间初步安排在七月份,比赛地点设在基地大巴停车场西半部分或基地新篮球场;

4、羽毛球比赛:主要设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混合双打四个项目的比赛,由各分会组队报名参赛,全部进行单项比赛,不进行团体赛。如果单项参赛人员少于8人(对)则取消该项目的比赛。比赛时间初步安排在八月份,比赛地点设在基地餐厅四楼羽毛球场;

5、乒乓球比赛:主要设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两个项目的比赛,由各分会组队报名参赛,全部进行单项比赛,不进行团体赛。如果单项参赛人员少于8人(对)则取消该项目的比赛。比赛时间初步安排在九月份,比赛地点设在基地餐厅四楼羽毛球场;

6、篮球比赛:各工会分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队参加,每个分会参赛队数不限。比赛时间初步安排在十月份,比赛地点设在基地新篮球场; 以上为本年度文体活动的初步安排。各分会应根据各单位生产情况,合理安排各项目的参赛人员,做到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两不误。本方案提交集团公司工会委员会讨论后通过。

推荐第10篇: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清华大学特邀讲师

世界华人500强讲师

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

国际注册企业教练(RCC)

中国式沙盘模拟培训第一人

授课风格:

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理论家的才华。

谭老师的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有效,使我们受益很多。

——中国移动集团

讲师风格个性化,易听;易懂;易执行。

——南方石化

谭老师很多实用的方法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我们会再请谭老师给我们进行三天的培训。

——绿城集团

告别理论讲教、推崇实务操作、亲历案例分享、实战经验传导。

——中海石油

谭老师是集演说家、战略家、学者型于一身的魅力讲师!

——联邦家居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1、确定MI(理念识别),包括:

(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VI(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

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BI(行为识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卓越的经营管理者,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工作。

5、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打造物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塑造企业形象相统一,实现技术创新,做到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持之以恒,使之具备独特的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创品牌,教育职工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品牌声誉,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占先机,展企业精华。要做到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做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企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做到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相统一,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目标激励,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战略、结构、制度是硬性管理;技能、人员、作风、目标是软性管理。强化管理,要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强化管理要搞好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实现优质服务等的有机结合。还要修订并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提倡团队精神,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7、寓教于文,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打造行为文化。人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因此,要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使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有利因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采取强化措施,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并举,划分区域,责任明确,做到治理整顿并长期保持卫生环境。要开展各种游艺文体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制度化,即: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企业文化艺术节等;小型活动经常化,即:利用厂庆、文体活动等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赋予各种活动以生命干,强化视觉效应。

一、企业文化需求分析

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结合企业历史、当前发展状况、企业战略、文化传统、管理氛围、管理水平、外部环境、内部员工反映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企业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并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基于此基础之上,建设符合企业当前及今后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

二、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在企业文化需求具体内容明晰之后,就可以建立和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建立一般遵循如下步骤:

1、建立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

2、建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不断强化企业的行为规范。

3、建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CI),形成活泼鲜艳的视觉形象。

4、以企业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重新梳理现有管理制度。

5、建立企业环境识别系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三、企业文化实施与考核

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根本目的,是让企业所有员工理解并实施,在工作中表现、在行为中体现,所以,在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建立之后,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文化的实施及考核。企业文化实施与考核一般遵循先宣贯、培训,后执行,再考核的过程。

四、企业文化的升级与发展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升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战略、不同的员工队伍、不同的产品结构,都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随之相适应。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升级、发展。

第11篇:亚太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品质 品牌 品格

-记浙江亚太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史

浙江亚太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2001年,集团公司厂房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注册资本1.5亿元,现有总资产10亿元,员工1200多人,是一家大型多元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集团现有下属全资核心四家(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县亚太房地产有限公司、绍兴县亚太大酒店有限公司、绍兴中国轻纺城坯布交易市场),经营范围涉及化工原料、药品制造、房地产、商贸流通、专业市场开发经营、餐饮娱乐等领域,全力打造企业航母。公司已连续四年被评为“绍兴县50强企业”、“诚信企业”和“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荣誉。

自2004年起公司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在公司党委及工会的领导下,建立起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各党支部领导为成员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集中各方面意见,反复提炼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理想、团队、创新、实现”的企业精神。近年来,针对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形成了年轻充满激情,团结不断创新,真诚关注每一个生命,为人类健康事业不断努力的核心理念,以及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企业、产品、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理论即品质、品牌、品格的核心价值观,并建立了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以人类健康,亚太的使命为已任,以服务社会、造福百姓为宗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逐步建立起“理解人,尊重人,

培育人,善待人”以人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文化,亚太向现代化企业的宏伟目标奋进。

专业性、年轻派、富有激情、敢于开拓是亚太人共有的特点,那么,亚太集团是怎样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呢?纵观亚太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体系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2003年,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引导职工接受并共同遵守之准则,即企业文化建设的幼稚期。自浙江亚太集团成立以来,敢于开拓、敢于冒险、锐意创新,有着过人胆略与坚强毅力的亚太领导人高瞻远瞩地做出了重要战略决策——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全国招兵买马,引进优秀的营销人才,并经过企业品拍建设,成立全国办事处,以“关爱生命,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奋斗”为企业使命进行了初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战略重组,这一阶段,是亚太企业文化的幼稚期;亚太人意识通过企业引导到培养具有极强开拓性且忠诚于企业管理的精兵强将的重要性,因为深知企业不进则退,要占有市场区域及客户只有不断发展合适企业不同阶段需求的“子弟兵”,才能确保企业竞争的原动力,并通过一系列共同遵守的制度体系来规范内部管理,并通过人力资源管控来确保公司政策的执行力。

第二阶段:2004年-2006年,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安全、生产、服务、管理全过程,使其真正建设成企业改革发展的软实力,即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探索期。

2004年,亚太集团通过坚持“企业文化大家谈”、“文化建设全员参与”的口号,通过征集意见、座谈交流、会议宣传、文化活动、班前安全教育等形式,让职工参与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营造一个“对文化内涵有共识、对文化理念都明白、对制度文化要遵守”的企业文化创建氛围。在公司党委及工会的领导下,建立起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各党支部领导为成员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集中各方面意见,反复提炼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理想、团队、创新、实现”的企业精神和“品质、品牌、品格”的核心价值观。

在2004年到2006年期间,公司组织企业文化座谈会6次;基层党支部学习、宣贯会议近20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余场次;安全操作规程与企业规章知道培训30期,参训率与合格率均达100%。在安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关爱生命,为人类健康事业而不断努力”、“品质、品牌、品格”、“安全无小事”、“品质源于细节”等口号贯彻于生产和安全理念教育中,实现了连续5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安全责任制指标。在服务工作中,坚持“只要您有一个电话,剩下的事我们来做”的服务理念和“对外一站到位,对内一票到底”服务流程,并以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流的质量检测,独特的生产工艺,确保了产品的高效稳定;年轻充满激情,团结不断创新,以高质量产品、优质的服务取得广大客户的信赖。使亚太特色的经营理念,深入到公司的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实际行动和思想中去。同时,通过建立“理解人,尊重人,培育人,善待人”以人为核

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体系,从制度上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三阶段:2007年-现在,逐步建立健全领导有力、制度完善、推进有序、方法创新、成效突出的企业文化运作机制。即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期。

长期以来,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各个不同时期的企业工作中心,根据企业年度的发展计划,不断培育企业文化,逐步形成具有亚太特色的企业精神、安全文化、服务理念为主体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公司董事长陈尧根及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早在研究制定2008年公司经营目标时,将2009年确立为“公司企业文化推进年”,要求以核心子公司亚太药业创建2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企业积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历代亚太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把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在2009年的公司工作要点的全部六个方面内容中就有两个方面是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与要求。

2008年底,公司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位关怀员工,公司建立“222资金互助会”,2009年8月,公司工会会员参加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体系,他是工会协助党政领导解决员工的民生问题为重要抓手,是工会推进职企和谐,社会和谐的积极举措,能有效的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经济困难,帮助伤病员工,通过慰问庆祝员工生日,拨付员工活动经费,组织员工体检,提供员工免费工作餐……等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企业人才队伍的向心力和

凝聚力,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值得一提的还有企业对员工的战略性培养,公司不不仅仅关注员工的绩效产出,更关注员工的任职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工作态度的改善。通过结合关键指标进行绩效管理,从员工年度业绩、任职能力和工作态度三个维度,对员工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作业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发展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促使每一位员工全面发展。

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今后,亚太集团将继续以医药、房产经营作为公司的核心产业带, 不断提升产品结构、强化市场,发挥科研优势,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以“理想、团队、创新、实现”为企业精神,”以“品质、品牌、品格”为企业、产品、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以“理解人,尊重人,培育人,善待人”等以人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文化,以”服务社会,造福百姓“为宗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逐步把亚太集团发展成为极具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浙江亚太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太集团有限公司工会2009年9月16日

第12篇: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策划案

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策划案

作者:真情 联系作者

2006-07-07 21:04:48

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策划案

企业文化建设一般要遵循的基本步骤:搭班子—动员—调研(二手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总结调研成果—CI建设—制定—宣传推广—提升—评估—提升。根据某集团的实际,对于某文化的建设具体计划如下——

一、搭班子:组建文化管理中心包括编辑部、策划推广部、设计部、影视部等。关键词:招聘、培训、沟通、分工。

二、文化设计(基于集团现状有必要对某文化重新设计)

(一)动员:先后进行对管理者、对普通员工的动员,形式可为动员大会、培训。主要阐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及使员工尤其是某领导和高管们认识到自身对于某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软指令,是企业基业常青的根本保证,中国企业缺少的就是文化管理)。关键词:文化、重要、全员意识。

(二)调研:

1、二手资料分析(文案调查):通过对某经营情况与特点、某文化现状及优良传统、某所处地区及文化形态、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员工素质及对现有文化的适应性、竞争对手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是刊物书籍等出版物及文档、影视、网站信息等资料。

2、问卷调查及访谈:包括书面、访谈、观察、讨论等方式。对内重点是包括董事长、正副总裁在内的高管、原有员工,及一部分新来员工;对外重点是包括客户、供应商等合作者、媒体等。

关键词:真实、客观、全面。

(三)总结:

提出调研成果建议报告书并在汇报后进行修改,可先后组织高管、全体员工开总结报告会。须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的理念,包括以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为核心的理念等。对某文化进行定位,结合集团战略制定企业文化战略即《集团文化纲要》(初稿)。

关键词:继承、发扬、提炼。

注意:

1、由于文化的建设涉及集团的方方面面,对此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是某文化成功的关键。建议组建文化管理委员会,将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纳入其中,由董事长、总裁亲任主任,老总亲任常务副主任。目的有三,一是为文化建设制定大方向;二是起到监督规范作用;三是便于人财物的调配。

2、基于某文化的设计可视为项目运作,要制定访谈提纲、工作计划(包括宣传计划)

及制度等。

3、优秀的企业文化要为全员所认同,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的文化。企业文化设计阶段要发动全员参与,一则为“全员传播”打下基础;二则要认识到设计过程其实也是传播过程,要让员工认识到某沉寂两年,梅董进行战略调整的意义所在,要让员工个人目标与某目标协调一致,要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4、在某文化的设计过程中肯定会发现某存在的一些问题,到时完全可以有的放矢,形成一套实效解决方案。

三、文化传播

企业文化的建设有“三分设计,七分传播”之说,可见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一)指导理论:“企业文化360°整合传播”理论

对于集团文化的传播,拟应用本人经过实践摸索的理论创新成果(详见本人论文《颠覆传播——论企业文化360°整合传播》)。

根据对某的初步了解,一些传播内容、口径和媒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没能产生更

大的传播效果,因此该理论应大有用武之地。

(二)集团文化传播重点内容

1、“全员传播”理念在某文化的设计阶段已有宣传,在传播阶段应继续灌输。

2、故事导引:对创业元老及先进人物、事迹等,从体现某文化DNA基因(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角度深度挖掘,进行故事化加工,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并尽量配上漫画,使之图文化更佳。在适当时候,对先进人物培训,以巡回演讲实例导引。此外应重点观察和提炼某文化新闻事件,及时整理传播。适当时可编辑出版《集团故事》一书。

3、习俗仪式:完善和加强某的社交礼仪、表彰仪式、工作仪式,包括早例会、周例会、

入司誓言、员工婚庆生日、传统节日、企业节日(总裁接待日、新员工联谊日、高管家属答谢日)等,尤其应策划利用2005年某10周年庆典这一里程碑事件的重大时机,对某文化进行潜移默化地传播。

4、制度与培训:以某文化的DNA基因(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为核心,对有关制度尤其是人力资源制度及培训制度进行调整,以符合某文化DNA基因内核,并促进某文化的建设。具体而言,建立某文

化考评制度,将文化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制定某文化宣讲推广制度、日常文化管理制度、企业访问制度,及员工培训文化灌输制度包括入职培训、董事长讲演、组织宣讲等等,并注意组织员工讨论或收集反馈意见。

(三)某文化传播媒介

某文化传播媒介分为内传播媒介和外传播媒介,重点介绍如下:

某文化内传播媒介

制定企业文化战略即《某文化纲要》,编撰《某宣传手册》(统一宣传口径)、《某员工手册》(初稿)、《某人》内刊、《某年鉴》、《某故事》等出版物及完善某局域网,制作培训的多媒体教材,拍摄《某文化》系列专题片,策划名片、标语、宣传栏、企业画册、产品画册、厕所文化宣传、客户恳谈会、项目经验交流、建议奖、征文大赛、摄影书画大赛、卡拉OK大赛、科技活动大赛、管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及体育活动等。

在这里,重点介绍某文化的主要宣传载体《集团人》的编撰想法。

首先感觉《集团人》的编辑存在不少问题,如从目前《集团人》看来,首先一看封面尽是美女图,给人感觉是一本时尚类杂志,根本不像IT类杂志;在内容上,如33期某的内容太少,仅封

二、封三和封底有介绍。给人感觉是一本外刊,因此必须对《集团人》做好定位;在设计上,如图与文未对应,见 33期目录设计及《善待人生的低谷》一文中图片却是大海鲸鱼等等问题……

因此,拟对《集团人》进行如下动作:

1、做好定位,定位决定了内容和表达方式,但应围绕传播某文化、为某服务做文章。

2、《集团人》要办得好,就要“好读”、“好看”。

(详见本人论文《颠覆传播——论企业文化360°整合传播》)

此外在某文化传播中尤其要注意发挥“信息传播中心”,即企业中有特殊地位(特殊岗位、个人资历等)和特殊能力(个人洞察力、感召力、口才等)的“意见领袖”的作用。

某外传播媒介

包括广告宣传、公关宣传和大众传播等。 (详见本人论文《颠覆传播——论企业文化360°整合传播》)

注意:

1、企业文化传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要有思想准备;

2、具体运作过程会依据“企业文化360°整合传播”理论进行“一致”地整合传播,以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

3、至于某文化的提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步骤,考虑篇幅略去。

四、建设目标

集团文化建设目标初定为:打造一个简洁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平台,增强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品牌影响力,以建设有某特色的一流企业文化,为实现某战略目标贡献应有的力量,为某产品和服务占领最大市场、为基业常青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设内容以某文化DNA基因即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核心(须注重传播效果)——

1、编辑一本业内具号召力的企业内刊;

2、建设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企业网站;

3、制定可操作性的文化建设系列制度;

4、建立一套企业危机管理机制;

5、策划发表一批精品文章;

6、策划编辑一批书刊精品;

7、策划摄制一批影视精品;

8、策划设计一批V I精品;

9、策划打造一批品牌活动;

10、帮助打造一个标准的学习型组织。

第13篇:海尔集团的OEC企业管理模式

海尔集团的OEC企业物流管理模式

1、OEC管理实质

O就是全员、全方位(英文over)的简称,E就是每人、每天、每件事(英文everyone的简称),C就是控制清理系统(英文clean的简称)。

概括起来就是:企业制定大目标,再把目标分到部门,各部门再分解到每个人的每一天,做到事事有人管。然后再通过控制和清理系统来促进既定目标完成。

OEC管理经验关键在16个字:管理严格、说到做到、公开透明、指标量化。OEC管理也就是数字化管理。通过OEC管理看板逐条打分,实行全程控制,督促工作到位。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建立严格考核制度,员工工资同看板分数挂起钩来。

每个人同在一条起跑线上,岗位靠竞争、竞争靠考核、考核靠指标,许先表模、任用提干,不搞领导研究决定,全凭看板分数,按成绩排序,赛马机制使人际关系简单化。

OEC认为: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员工干出来的,而优秀的员工是优秀的领导带出来的。并且还提了“三心换一心”的管理理念,就是企业对职工的热心、诚心、知心换来员工对企业的铁心。

2、推行OEC管理的方法与步骤

(1) 确定客观的目标体系

通过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论证,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预测方法,与历史最好水平和上年水平进行比较,依据上级公司下达的利润及费用指标采用“倒逼法”制定全公司的目标费用和目标利润,将目标利润和目标费用进行层层分解到部门、班组和个人。

(2)建立目标责任制

按照“纵横有序、责任明确、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原则,建立完善责任制体系,实行一岗一责制,制定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3) 建立考核机制体系

制定详细考核标准,公司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班组人、职工4个层次都设立看板,实行逐级考核打分。OEC看板就是清理控制系统的核心,销售量、成本费用、环境卫生、安全、优质服务、劳动纪律等责任制上的每一个条文,都有以分值形式列入看板的内容,一目了然,干部职工的工资与看板分数挂起钩来。

(4)建立激励机制体系

推选工效挂钩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另发职务津帖。实行精神奖励,职工生日送蛋糕、鲜花,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做到“三心换一心”。

3、推行OEC管理的原则

统筹兼顾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推陈出新

第14篇:从海尔文化谈企业文化建设

公共关系学

从海尔文化浅谈企业文化

建设

从海尔文化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关键词:创新

企业文化

领导文化

一:服务的文化。海尔集团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是仅仅体现在一般企业关注的售后服务上,而是贯穿到产前设计到产后销售的整个过程,融入到海尔文化的血液里。

从生产环节来看,海尔集团的质量意识就是“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废品” ,“宁可损失上万元,也不给用户添麻烦”。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不少企业将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等外品,而且这些产品最终都让它出厂。但是,海尔人却把质量当作生命来看。1985年,76台冰箱经检验不合格,张瑞敏命令责任者当众砸毁了这些不合格冰箱。至今,在海尔科技馆里,那把“闻名遐迩”

的大铁锤还在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而且他们开展的“假如我是用户”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海尔人的心中 。

从售后服务环节来看,海尔人的文化理念是“海尔卖的是信誉,而不是产品”;“售后服务是产品的一部分”;“用户永远是对的,解除用户烦恼到零,海尔真诚到永远”。在售后服务领域内,海尔集团已将接待设施、标准用语、维修程度、管理程度等许多方面的CI指导思想制订了统一标准模式,并已在各售后服务部门实施。 海尔的服务理念和海服务文化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售后服务已经成为众厂家和商家争夺消费者的重要领地。但是很少有企业像海尔那样,从产前设计和生产环节就植入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有的企业甚至无视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捉迷藏”、“兜圈子”,这样的企业是不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的,更不用说发展壮大了。 二:创新的文化。 因具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而将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国内企业也有不少,海尔集团就是十分典型的一例。

海尔提出,在海尔人人是人才;只有给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创新空间,才能满足外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了鼓励员工创新,海尔以员工姓名命名发明创造。多少年来,不仅是科研部门,生产线上员工们的小创新、小发明也比比皆是。海尔平均每天都有专利申报;平均每天都有新开发的产品。

最大的敌人是“创新的惰性”。海尔在成长了20年多后,全球营业额已突破1000亿元,张瑞敏却从那些凭借创新而领先的公司,比如

英特尔、戴尔、柯达等都在遭遇困境的情形中真正感到,他“唯一害怕的是自己”,“创新的惰性”这个“内部敌人”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海尔从此在组织能力、企业文化、价值创新等方面,对付大企业病、官僚主义等,消除惰性这个创新的隐性伴侣。海尔正是在不断地自我审视,不断地自我否定,不断地自我战胜中前进和发展的。 美国学者加里·哈默在他的《管理大未来》书里说过:“将人类束缚在地球上的,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因为人类缺乏创造力。”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学海尔,就要学海尔的创新。”海尔创新文化已成为众多企业家倾心向往的管理境界。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近年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与有竞争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比较,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劣势,主要原因是企业的R&D投入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等。我们应该从海尔的观念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为、市场创新里面学习、借鉴、吸收一些精髓的东西,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领导的文化。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是其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张瑞敏是海尔文化的倡导者,也是坚定不移的推行者,他的态度和决心使海尔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尔文化\"。由此可见,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讲,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由自发之物成为企业经营者所自觉采取的手段,首先在于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功能的深刻认识。 许多企业家和专家

指出,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往往更是企业领导者经营理念的直接反映。

企业领导者在真正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坚决施行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和手段,必须身体力行。而事实上,很多的企业领导并未做到这一点。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口头上重视和宣传企业文化,似乎作为一种时髦,但他们实际上可能只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甚至职工文化生活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他们仅满足于提炼一句或几句响亮的话语来激励员工或者应付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是不可想象的。也有的领导确实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有决心去培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这也是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叫得热闹、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当张瑞敏1984年到海尔走马上任时,海尔是一个严重亏损、人心涣散、濒临倒闭的企业。在张瑞敏的带领下,青岛海尔由年亏损174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到268亿元,产品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电脑、冰柜、微波炉、洗碗机等13个门类58个系列9200多种,并且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大型电器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就领导文化来说,张瑞敏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这也是海尔那么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看出:企业文化虽然看似空洞,但它是企业“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果一家企业想要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公司CEO就必须着手创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创立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来迎合客户、供应商、政府以及一些地区组织的不同要求。

仔细研究《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一套培养新员工的企业管理文化手册,通常这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法宝之一。作为本届天津达沃斯论坛的导师之一,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华生(John Watson)将主要讨论企业管理文化对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虽然内容空洞,但关键时刻也足以导致一家公司破产。约翰。华生说:“在今年天津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我被邀请去讨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一议题。我比较了雪佛龙和世界其他地区成功公司的企业文化后发现,如今不管是客户、供应商、政府还是一些地区组织,他们的期望值在持续升高,作为公司CEO必须要适时创立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来迎合不同要求。”

世界经济论坛为企业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它也正吸引着全球无数最具活力的成长型公司,这些公司往往是创造新就业岗位、开发新技术并建立新商业模式的最佳企业代表。约翰。华生说:“许多刚成立的公司,最初只会把精力全部投在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采用新技术以及如何融资等外部因素方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企业文化虽然看似空洞,但它是企业‘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企业若没有企业文化,就会失去社会竞争力,而创立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历史的培育和堆积。作为全球第五大综合性能源公司,雪佛龙公司制定了一份“雪佛龙方式”(The Chevron way)企业管理文化宣传册。约翰。华生解释说:“这本宣传文件会详细描述公司的战略目标、国际视野、商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员工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包括很多条,但本届亚洲达沃斯的主要议题是推动可持续增长。近几年来,在各国能源战略相继出台的情况下,企业海外兼并现象普遍,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障。很多人认为,英国石油公司(BP)在美国墨西哥湾海底的漏油事件与其企业管理文化缺失不无关系。BP公司进行了几次大规模企业兼并,其中包括以500亿美元收购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以及欧洲的一些石油公司等,巧合的是,自从完成并购后,安全事故就频繁发生,很多人认为这是“蛇吞象”后消化不良的后遗症。企业规模膨胀,经营范围扩大,但兼并后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融合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造成了历史罕见的生态破坏。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良好的表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协调性和企业整体思想的统一对外弘扬企业面貌,增加企业知名度。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和健康发展保证方向。

第15篇:浅谈海尔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浅谈海尔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日期:2005-08-25推荐者:华林 点击数:457

------------------

近年来,\"海尔现象\"一直是我国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每天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到海尔的工厂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和借鉴海尔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笔者曾在四川大学听过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讲课,前不久又借参加全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高级研讨班的机会到海尔集团的工厂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海尔的企业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简单谈谈海尔文化对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启示。

一、企业领导层的认识和决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

众所周知,当张瑞敏1984年到海尔走马上任时,海尔是一个严重亏损、人心涣散、濒临倒闭的企业。在张瑞敏的带领下,青岛海尔由年亏损174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到268亿元,产品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电脑、冰柜、微波炉、洗碗机等13个门类58个系列9200多种,并且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大型电器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海尔能有今天的辉煌,作为领头人的张瑞敏可以说居功至伟,他本人也成为首位在哈佛管理学院授课的中国企业家。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当然,张瑞敏的成功不仅在于救活了一个企业、创立了一个品牌,更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文化模式。从海尔以及许多其他知名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来看,有一个共同点即是: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是其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张瑞敏是海尔文化的倡导者,也是坚定不移的推行者,他的态度和决心使海尔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尔文化\"。由此可见,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讲,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由自发之物成为企业经营者所自觉采取的手段,首先在于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功能的深刻认识。 许多企业家和专家指出,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往往更是企业领导者经营理念的直接反映。

它不是游离于企业体制之外的,而本身就是企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企业管理和企业价值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在企业管理不断提高和企业素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企业领导者在真正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功能和意义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坚决施行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和手段,必须身体力行。而事实上,很多的企业领导并未做到这一点。有的企业领导只是口头上重视和宣传企业文化,似乎作为一种时髦,但他们实际上可能只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甚至职工文化生活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他们仅满足于提炼一句或几句响亮的话语来激励员工或者应付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是不可想象的。也有的领导确实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有决心去培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这也是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叫得热闹、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我们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也进行了多年,从国电公司、网省电力公司到基层电力企业,都在培育电力企业文化,做了很多很好的探索。但是,要形成具有电力行业特色和严密体系的电力企业文化,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切合实际的文化功能定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海尔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以质量创品牌、以多元化促扩张、以国际化推动企业上档次的阶段,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也由质量、服务向创新和快速的市场反应、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追求卓越)不断转变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海尔集团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提出新的目标,使企业文化始终保持着活力,始终起着整合员工和企业理念的作用。

所以,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要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任何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是同样的产品生产企业,其企业现状和员工构成,以及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是不一样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可能有种种的差异。企业文化必须要在这些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基于电力的基础产业、社会公用事业和特殊的服务业的特点,面对破除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我们电力企业的价值理念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安全、优质、高效和环保。

\"安全\"是指我们必须保证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也是我们多年来最为重视的一点;\"优质\"不仅指合格的电能指标,还包括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让用户感受到使用电力的便利和舒适;\"高效\"指的是电力作为最重要的能源本身要是高效率的,电力资源的配置要优化,电价要低廉,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现代化、高效率,还包括电力企业必须不断促进电力技术的发展;\"环保\"指的是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要努力成为绿色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是电力企业的价值目标,随着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竞争、开放的电力市场必然要求电力企业以上四个方面做得更好,以此来赢得市场和用户。

安全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重中之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制度和方法,安全的观念也深入人心,但事故的危机随时存在,所以安全第一的观念必须长期强调,坚持不懈。优质服务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是一个随着电力供求形势变化、电力市场形成后出现的新概念,也是最需要树立和强化的观念,电力营销模式必须有一个根本的变革。高效和环保也是电力企业新挑战,特别是优质服务和提高效率,我们要高度重视。因为电能产品的无差别性,随着完全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零售商制度的建立, 电力企业之间的竞

争就是优质服务和低电价的竞争,谁能提供质优价廉的电力供应,谁就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同时,随着社会对环境的关注,电力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如何提供环保电力,树立电力企业的形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电力企业必须以\"优秀的企业素质、丰厚的经济效益、文明的企业形象\"为目标,科学确定企业的价值理念,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以上四个方面,加大培育力度,最终形成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电力企业文化。

三、管理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关于海尔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张瑞敏有一个很出名的\"斜坡球\"理论,即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犹如一个沿斜坡往上运动的球,要保持在斜坡上不滚下来,需要一个止动力,要使球体向上运动,还需要一个上升力,这个止动力即企业的基础管理,这个上升力即创新能力。他认为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必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最开始的海尔并没有今天\"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宏大精神,而是面对内部管理松驰的现状,为求企业的生存而挣扎。张瑞敏通过\"砸冰箱\"事件使海尔职工树立起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观念,以此为开端狠抓管理制度建设、狠抓产品质量控制,使海尔迈上

了飞速发展之路。通过狠抓质量管理,海尔获得了我国电冰箱的首块质量金牌,海尔的品牌得以初步树立。在此基础上,海尔积极借鉴欧美和日本公司的经营管理科学,不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创新。以\"斜坡球\"理论为依据,海尔创造了\"OEC管理\"模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看板生产\",要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使整个管理更加严谨;还\"80/20\"原则,即管理人员与员工责任按80/20进行分配,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海尔人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充实其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出了\"先卖信誉,再卖产品\"、\"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以及\"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等理念。海尔集团也由电冰箱向洗衣机、彩电、空调、电脑等其他领域推进,并逐步走出国门,打入欧美市场。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中,海尔人特有的理念得以形成、巩固和强化,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具有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物,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可能抛开企业管理谈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为文化而文化,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加强企业管理和创新为载体。应该说,电力企业管理基础不错,至少比1984年时的海尔高得多,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含量,把企业管理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企业中营造管理文化的氛围。

四、员工认同度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

走进海尔的工厂,我们看到的是花园似的厂房,整洁有序的生产现场,身着淡蓝色服装的海尔员工全神贯注,生产线上的产品一台接一台,车间板报上张贴着各种精细的统计表格、最佳与最差员工的照片、员工自己创作的体现海尔精神的漫画等等,让人感受到一种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气氛。这就是海尔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得到了每一个海尔员工的认同,深刻地融入了每一个海尔人的心灵。

所以,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发挥其功能,关键在于它是否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而每个员工都应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补充者、完善者和体现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若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纸上,仅仅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强制员工遵守,是不能称其为企业文化的。

文化与制度的区别在于制度往往是员工的对立之物,而文化则是超越了制度的对立,成为员工的自觉之物,制度是一种强制力,而文化是一种更为强大的自然整合力。文化的根本标志在于它的自动整合功能,它强大得无需再强调或者强制,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从而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群体意识。只有达到这种程度,一个企业的价值理念体系才可能被称之为企业文化。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摆脱形式主义的窠臼,以达到员工认同为目标,只有如此才有实际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企业经营理念的具体化和抽象化的无限互动,它必然要经过从上到下的灌输过程或由下而上的生成过程。从上到下的灌输方式,即先由企业领导层提出完整的企业理念和文化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强行贯彻,逐渐达到共同和全面的认同,从而形成具有自我生成和自我完善能力的文化体系。从下而上的生成方式,即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管理层不断搜集、整理、总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经提高和升华成为企业的文化理念。两种方式的共同点在于都必须被全体员工认同,并成为超越制度的、具有自我生长能力的文化形态。

五、合理有效的培育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首先,企业文化的培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穿于企业

经营活动之中的。它要依托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的过程,它是在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的基础上体现、总结、归纳出来并反作用于每个员工的观念和行为之上的,是一种观念的生成和升华的过程。

其次,企业文化的培育必须持之以恒。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不能象搞运动一样集中强化,而是一个持久、反复的过程。不论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培养还是自下而上的归纳式的培育,企业文化都必须要达到员工认同并反过来整合员工理念的目的,要使企业理念由分散的、孤立的观点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由自发的个人行为成为自觉的集体意识。

第三是企业文化必须要有专门的培育机构。如同海尔的企业文化中心一样,企业文化培育的具体工作必须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海尔的企业文化中心是海尔集团重要的职能机构,具有相当的权威,但它不是一个价值标准的强制执行和传播机构,不是绩效考评者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它并不以经济的、强制的手段来传播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它的职能是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策划和创意,从精神的层面来引导员工认同企业共同价值理念,来促使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制度,来鼓励员工创造企业新的价值理念,来提高员工对理念的认同度,来营造企业文化的氛围。正是因为企业文化中心的存在和工作,使员工切切实实成为企业文化实实在在的自觉创造者。我们电力企业应借鉴海尔的方式,将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企业文化培育机构必须要有灵活多样的手段,针对企业管理和员工行为、观念中的差距采取种种办法,实现两者的和谐和同一化。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依然是一个新课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尝试,对于推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6篇:海尔集团人才观

海尔人才观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

1.“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2、授权与监督相结合--充分的授权必须与监督相结合

海尔集团制定了三条规定: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

“在位要受控”有两个含义: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再就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升迁靠竞争”是指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一个更为明确的竞争体系,让优秀的人才能够顺着这个体系上来,让每个人既感到有压力,又能够尽情施展才华,不至于埋没人才。

“届满应轮岗”是指主要干部在一个部门的时间应有任期,届满之后轮换部门。这样做是防止干部长期在一个部门工作,思路僵化,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导致部门工作没有新局面。轮流制对于年轻的干部还可增加锻炼机会,成为多面手,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

3.人材、人才、人财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对何为企业人才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企业里人才大致可由低到高分为如下三类:

• 人材--这类人想干,也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但需要雕琢,企业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

• 人才--这类人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能够立刻上手。

• 人财--这类人通过其努力能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对海尔来说,好用的人就是“人才”。

“人才”的雏形,应该是“人材”。这是“人才”的毛坯,是“原材料”,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去雕琢。但在如今堪称“生死时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没有这个时间。

“人才”的发展是“人财”。“人才”是好用的,但是好用的人不等于就能为企业带来财富;作为最起码的素质,“人才”认同企业文化,但有了企业文化不一定立刻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光有企业文化还不行,还要能为企业创造财富,这样的人方能成为“人财”。

无论是经过雕琢、可用的“人材”,还是立刻就能上手的、好用的“人才”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寻求的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人财”!

只有“人财”才是顶尖级人才!来了就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我们企业要想兴旺发达,就要充分发现、使用“人财”。

4.今天是人才,明天未必还是人才

人才的定义,就要看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小,每一位海尔人都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必还是人才,海尔人应该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永远的人才?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在提高自身素质、自我挑战的过程中就会彷徨、动摇。每个海尔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一定要和海尔创造世界名牌的大目标结合起来。

第17篇:海尔集团 企业文化

海尔集团 企业文化

海尔管理模式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

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

海尔集团海尔生产车间

海尔

“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

“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

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

海尔标志

海尔logo

海尔创业刚起步时,电冰箱生产技术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当时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海尔可在德国商标上加注厂址在青岛,于是海尔便用“琴岛——利勃海尔”作为公司的商标。(琴岛,青岛的别称)随着企业品牌声誉的不断提升,原商标中的地域性影响了品牌的进一步拓展,于是过渡成为”琴岛海尔”。

海尔兄弟

随着企业进军国际化市场步伐加快,1993年5月,集团将产品品牌与集团名称均过渡到中文”海尔”,并设计了英文”Haier”,作为标识,新的标识更与国际接轨,设计上简洁、稳重、大气,广泛用于产品与企业形象宣传中。

2004年12月26日,海尔集团开始启用了新的海尔标志。新的设计更加强调了时代感。英文(汉语拼音)海尔新标志的设计核心是速度。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组织的速度、个人的速度都要求更快。风格是:简约、活力、向上。英文(汉语拼音)新标志整体结构简约,显

示海尔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每个人更加充满活力,对全球市场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汉字海尔的新标志,是中国传统的书法字体,它的设计核心是:动态与平衡;风格是:变

中有稳。这两个书法字体的海尔,每一笔,都蕴涵着勃勃生机,视觉上有强烈的飞翔动感,

充满了活力,寓意着海尔人为了实现创世界名牌的目标,不拘一格,勇于创新。

从”琴岛—利勃海尔”到”琴岛海尔”再到”海尔”,从商标的演变可以看出海尔塑造品牌形象、

逐步走向国际化品牌的发展历程。海尔,正在努力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品牌。

海尔标识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

海尔理念

1.有生于无——海尔的文化观

2.海尔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诠释——海尔的人才观

人人是人才 赛马不相马 授权与监督相结合 人材、人才、人财 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

必还是人才 TVM:海尔的“全员增值管理”

3.先谋势,后谋利——海尔的战略观发展战略创新的四个阶段 吃“休克鱼” 三个

方向的转移 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先有市场,再建工厂

4.海尔模式:人单合一

海尔集团

什么是人单合一 人单合一与T模式 T模式的推进 T模式的4T

5.企业如同斜坡上的球——海尔的日清日高OEC管理法OEC管理法 斜坡球体论 什么

叫做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6S 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 九个控制

要素:5W3H1S

6.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市场——海尔的市场链

7.品牌是帆,用户为师——海尔的品牌营销

8.海尔的服务观 : 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

9海尔市场理念: 只有淡季的思想,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

10: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先难后易 无内不稳,无外不强 三个

三分之一 三位一体 三融一创 三个国际化 五个全球化 竞合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11.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海尔的管理之道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解决问题三步法 管理就是借力 80/20原则 10/10原则 海尔

格言

12.真诚到永远——海尔的形象

海尔企业文化的中心: 对外媒体宣传和政府公关

对内负责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企业文化的组织结构和宣传手段:

海尔人报、电视新闻、漫画、故事、网站、墙报、运动会。文艺演出、学习班

海尔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与挑战:

东方亮了在亮西方

国际化

多元化

海尔特点:员工的积极性与自主创造能力

第18篇:海尔集团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6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

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CEO简介

张瑞敏 男 汉族

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高级经济师。

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84年,张瑞敏由青岛市原家电公司副经理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他确立了“名牌战略”,带领员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到国际的发展奇迹。25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8年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一、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

二、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三、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四、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01 有生于无——海尔的文化观

02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

03 先谋事,后谋利——海尔的战略观

04 企业如同斜坡上的球——海尔的日清日高OEC管理法

05 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市场——海尔的市场链

06 品牌是帆,用户为师——海尔的品牌营销

07 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海尔的服务观

08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

09 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海尔的管理之道

10 真诚到永远——海尔的形 象

海尔产品

• 居室家电(冰箱、空调…)厨房家电(微波炉、吸油烟机…) 热水器产品(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 IT产品(笔记本电脑、海尔润眼电脑…) 影音产品(彩电) 生活家电(豆浆机、饮水机…) 手机数码(手机、数码摄像机) 商用电器(商用空调、冷冻冷藏设备…) 其它(药业、电子血压计)

海尔的服务理念——

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

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根本,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营销不是“卖”而是“买”,是通过销售产品的环节树立产品美誉度,“买”到用户忠诚的心。

第19篇:海尔集团MI

徐州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案例研究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 :海尔集团理念识别系统研究实验地点:校内专业 班级10营销

1学生姓名徐万洋20101507133仇传凰2010150710

4陈玉妹2010150710

3刘振华20101508134

王倩倩20101508114

李晓月20101508123

朱艳20101507113

冯家乐20101507124

李阳20101507143

吴斌20101507144

指导老师胡继华

海尔集团简述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0多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8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MI概述

理念识别是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不仅是企业的经营宗旨与方针,还应包含一种鲜明的文化价值观。对外它是企业识别的尺度;对内它是企业的内在凝聚力。系统的CI工程应该从理念识别开始。无论在理论结构,还是操作程序,它都是起点。

设计出高水准的企业理念,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良性运作,而且也直接制约着企业行为系统(BI)和视觉系统(VI)的策划及其实施效果,就是说,企业导入CI成败与否,决定的因素是理念识别。

企业宗旨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把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作为企业长期的经营宗旨。

企业精神

走进海尔集团,随处可见代表着海尔精神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是海尔文化的核心。如果说海尔文化是营养海尔的血液,那么这种精神就是造血的精髓。它使海尔人深深懂得,国家的强盛,来源于企业的兴旺;企业的兴旺,来源于企业每个职工的实际奉献。为国家、为人民有所奉献,是人生最大的欣慰;反之,无所作为或中饱私囊,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这种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海尔人,以卓越的产品、卓越的服务、卓越的声誉报效国家,造福人民。

企业经营哲学

海尔集团的经营哲学就是真诚到永远。具体来说就是:

1.对股东负责,对社会对客户对员工负责。倡导社会责任第一,企业利益第二。

2.把产品质量放在企业管理工作的第一位,是企业进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3.真情回报社会,默默为社会做奉献。用产品和真诚的服务提高用户生活质量。

企业个性

不要明星 相信产品是海尔最好的代言人

眼下,找明星代言成为众多企业的营销方式,而明星以其高知名度的影响力成为企业营销的有效方式之一。比如,看到刘翔大家会想起可口可乐,看到周杰伦会想起动感地带„„

但是作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的海尔却避开常规,一直踏踏实实地用产品为自己的品牌作代言。而海尔的这条路子,则一直为自己的产品销量和品牌内涵起着独有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奥运会来临,在众多企业纷纷采用奥运冠军作为产品代言的同时,海尔更是加强。了产品的升级打造,依然坚持走自己的产品之路――用奥运级的产品和服务为自己的品牌代言。

企业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体现了海尔人的市场观念,以迅速快捷的态度对待市场,绝不对市场说不。体现了海尔为用户着想,对用户真诚,快速排除用户烦恼到零。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要求海尔的员工时时处于一个积极的工作状态上,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效率完成工作,争取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出更多的成绩。

企业座右铭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企业价值观

1.观念创新是先导

企业要发展,观念创新很重要,观念的创新是企业能够健康运行的先导,有了观念创新,企业才能有好的开端,观念的创新毙够将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

2.战略创新是基础

以开拓国际市场为例,海尔实行的战略是以打造世界名牌为导向,而不同于其他企业是以创汇为导向。在具体实施上,海尔制定的是一个先难后易的战略,这又不同于中国其他企业采取先易后难的做法。张瑞敏说,这样做恰恰是为了增加我们产品的竞争能力。

在美国设厂的时候,有人在媒体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叫《提醒张瑞敏》。文章说,别的企业到美国投资都不成功,海尔去了也很难成功。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海尔,为什么还要到美国去?美国的劳动力很贵,每个小时要10美金,这还是没有任何技能的工人的报酬,比国内要高得多。但海尔认为,必须要这么做,特别是在加人WTO以后。由于这种知难而进的创新战略,使他们在美国取得了成功。同样在日本、欧盟,德国也都获得了成功。

3.组织创新是保障

组织创新就是组织自己的企业文化,要将创新建立在自己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比如说,海尔提出的“吃休克鱼”战略就是利用企业文化进行创新的结果。“吃休克鱼”是海尔在企业的兼并、重组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的一种新的组织管理模式。

企业经营战略

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

海尔知识产权部门最初的目标只是自己的开发人员守法,而自己的权利也不被侵犯,侵犯了就依法追究;如今海尔已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就是要利用已有专利,促进产品的开发,做到专利为开发服务,为市场效果服务。

利用专利文献是创新的前提

海尔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手段的品牌经营模式,面对着国际家电技术的迅猛发展,从国际范围内的专利信息库中挖掘技术创新点,从而带动企业整体技术升级与出口,保证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按产品门类、技术领域建立了有针对性的专利文献库,跟踪、借鉴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通过借鉴利用国内外文献为引进技术、产品开发、海外建厂等项目提供创新方向,提高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专利开发工作围绕产品市场工作展开

我们的产品开发有一个观点:好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需求,这就要求企业的技术开发要紧紧围绕市场、用户这个目标来开展工作,同时实施专利战略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

1.根据用户需求开发产品,并进行专利保护

通过了解市场创造需求的开发理念,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被源源不断制造、挖掘出来,海尔靠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自己独享的蛋糕,专利保护为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2.鼓励职务发明创造,建立专利报酬奖励制度

为了促进发明水平的不断提高,鼓励开发人员发明创造积极性,我们将专利的报酬奖励办法制度化,在专利获得授权后及时给予发明人、设计人以奖励,并根据市场效果好的A类专利产品盈利情况,再次给予发明人、设计人一定比例的报酬。

全球化的经营战略与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战略相适应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先难后易,即先进入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打出声誉创出牌子以后,再向发展中国家辐射。

海尔产品成功打入了欧美国家并在当地投资建厂,成为第一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保证了全球化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比如海尔在美国的设计中心,保证海尔的技术始终追踪当地先进的技术,海尔销售到美国的产品,以及海尔美国工厂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够适应美国的文化及消费习惯,而且符合当地及国际上对知识产权的要求。随着海尔的全球经营战略的实施,海尔的全球化知识产权战略也同步得到了实施推进。

坚持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模式

在海尔,技术开发成果必须获取法律保护,没有专利申请,新技术研发就没有结束。专利申请与技术研发成果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关系,即每一项技术创新方案都要申请至少一项专利,实现100%的专利申请率。通过每一项专利申请的积累,构成对新产品技术创新的全方位法律保护。19年间,海尔不仅在国内申请了大量的专利,国外的专利申报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现在海尔平均每天开发1.3个新产品,每天申报2.6项新专利。面向需求、针对研发、及时保护,形成“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模式,充分保证了技术创新的市场针对性、专利申请及时性以及保护范围的全球性。

海尔集团MI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急功近利过度追求指标

导致有些部门和员工为了完成指标而弄虚作假,虚开发票的现象产生。

2.偏重个人主义,轻视团队建设。

对于业绩好的员工在海尔报、海尔新闻显著位置进行表扬,而不是从团队角度进行考核激励。

3.在企业价值观转化为员工价值观方面做得不好。

员工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海尔的负激励、高压力和领导的骂人。

建议的解决方案

1.企业集团高层领导的认识和决心是海尔企业文化改造的前提

企业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实质是领导者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在企业建设中的反映。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建设者,具有总揽全局的作用,企业文化又体现着领导者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和领导风格,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认真学习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内涵,积极主动地践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身先示范地带动企业全员参与进来,做企业文化建设强有力的推动者。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先生就是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总设计师,他在创业之初就高举企业文化的大旗,通过日以继夜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尔文化。同样,针对海尔集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也需要企业高层予以充分重视,身先士卒,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科学设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丰富企业文化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明确,目标明确了之后,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围绕目标开展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2个系统。企业内部主要是调整好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企业外部主要是调整好与客户的关系,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搜集反馈市场信息,扩大市场占有率。此外,还需要考虑生产环境、工作环境、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定位等。

3. 坚持以人为本,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

离开了广大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变成空洞的口号。建设企业文化,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让其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广大员工既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通过广大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寻求大家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让大家结合自身工作,讨论懂得企业为什么要确立这些理念,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实践这些理念,通过日积月累的修炼,这些理念就会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得到企业员工的广泛认同,从而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对于海尔集团在企业将自己的价值观成功地转化为员工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不足。海尔集团需要探讨建立员工自身的个人生涯计划与海尔事业规划相协调的机制,建立协调统一的价值观倡导集体价值观,发扬团队精神。建立一套不仅能培养人才而且能留住人才的机制,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4.融合中西文化精髓,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应该放眼世界,在立足本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将本国与世界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融合起来,创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文化的精髓在于创新,任何企业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也必须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不断改进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制度、精神内涵,使其始终引领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海尔集团应该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爱国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了美日企业推崇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海尔文化。正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到“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海尔集团还需要建立更多文明的行为规范,比如规范文明用语,不准用粗话骂人。

总结

任何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变革企业与时代脱节的部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新老观念碰撞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许多问题,海尔集团在理念识别系统的应用中也产生不少问题。只要企业延续科学的方法实施MI策略,企业面临的问题都会随着MI在企业的逐渐深入而得到解决,同时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20篇: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简介

About Haier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6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Founded in 1984, the Haier Group has been dedicated to innovation and creating a world famous brand over the past 26 years.Originally a small collective plant on the verge of bankruptcy, it has now grown into an international group which has more than 70,000 employees around the globe and realizes a turnover of 135.7 billion yuan in 2010.Haier has risen to be the world’s No.1 brand of consumer appliances.In addition, it was selected as one of the world\'s Top 10 innovative companies iued by USA Newsweek’s website.海尔要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名牌。互联网时代世界名牌的特点是能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大规模定制而非大规模制造。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这一挑战,积极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Haier aims to create a world famous brand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which features satisfying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users in a short time.What such a busine needs is large-scale customization rather than maive production.Taking this opportunity provided by the Internet, Haier addreed this challenge and actively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he “Win-win Mode of Individual-Goal Combination”.Through “Inverted Triangl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d to End” ZZJYT construction, it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elling products” to “selling services” and fostered differentiated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引领潮流的研发优势——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万多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并率先实现国际标准的零突破。海尔累计已经参与了61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其中27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海尔通过标准输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

Trend-leading R&D advantages ---- The Haier’s patent applications total over 10,000- ranking first among Chinese home appliance firms.Haier takes the lead to make breakthroughs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It participated in the drafting of 61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27 of which have been iued and implemented.The company boosts the export of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through standard output.

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海尔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并与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以“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创出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第一需求的竞争力。“虚网”指互联网,通过网络社区形成用户黏度;“实网”指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第一时间送达用户满意。因此许多世界名牌将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海尔;海尔也通过他们在国外的渠道销售海尔产品,形成了资源互换,加快了海尔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

Zero-distance virtual and practical network combination ---- Haier has enormous marketing network advantages in China.In full combination with the Internet, it developed the competitivene of catering to the demand of consumers in the quickest time via “zero-distance virtual and practical network combination”.“Virtual network” refers to the Internet, which forms customer loyalty through online communities; “Practical network” refers to the marketing network, logistic network and service network, which helps realize the quickest delivery.Therefore, a lot of world-noted brands commiion

Haier to manage part or all of their sales in China.In the meantime, Haier utilizes their channels overseas to sell its products.With resource exchanges, Haier speeds up the pace of entering the world market.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改变传统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即需即供大规模定制,实现了“零库存”和“零应收”。在流动资金零贷款的基础上,海尔CCC(现金周转天数)达到负的10天。

Zero inventory with on demand manufacturing and delivery ---- Giving up the traditional product-oriented development pattern, Haier adopts the user-oriented large-scale customization of “on demand manufacturing and delivery”, realizing “zero inventory” and “zero accounts receivable”.On the basis on working capital zero loans, Haier’s cash conversion cycle reaches minus 10 days.

在未来发展中,海尔紧扣住物联网时代的需求,将U-Home(智能家居)集成作为重点,掌控专利标准的话语权,进一步发展全球营销网络创造更多的用户资源。同时,以“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模式整合全球研发、制造、营销资源,创造全球化品牌。

In future developments, to meet demand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Haier will place emphasis on U-Home integration, try to control the say on patent standards, further improve global marketing networks and create more user resources.Meanwhile, the company will integrate worldwide R&D, production and sale resources with the “3 in 1” localized mode so as to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brand.

海尔在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8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了212集儿童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海尔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

While devoted to its development, Haier actively fulfils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isting in the building of 145 hope primary schools and producing the 212-episode children’s science cartoon Haier Brothers.Haier was the sole consumer appliance sponsor for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