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金融逻辑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20 08:33:50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赵婷婷

国贸0班

20114010255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是什么,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这一系列问题都在读完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有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后有了答案。

陈志武教授在《金融的逻辑》一书中就资本化的逻辑、金融的逻辑、金融危机的逻辑、股市的逻辑、文化的金融学逻辑五部分详尽的阐述让我更加了解金融,了解其功能及重要性,最后又指出发展证劵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引人深思。

中国人是有钱,也有很多财富,但却远比不上资本化的美国。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而西方国家却是完全把财富资本化的社会。谁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把更多的未来收入作证劵化变为件今天的钱,谁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一个国家有没有“钱”取决于它能不能将各种社会收入流和“死”财富作证劵化、票据化,不取决于它有多少金银。而能否进行广泛的证劵化和票据化交易又受制于它的制度。所以,制度的优劣决定一个国家“钱”的多寡。然而有人会说西方国家的崛起是靠掠夺,但细想想掠夺对西方的崛起的贡献真的有那么大吗?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之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近因您的西班牙后来没有成为西方、更没有成为世界长久强盛的国家呢?陈志武教授在此书中告诉你国家持久繁荣靠制度,不靠掠夺!

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尤其在近4年中,中国的GDP总量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而不断前移,至2010年中国已经跃升为GDP总量全球第二。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超越,都引起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自豪感。但是在中国日益强大,民众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一个事实: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0.36万美元,美国4.224万美元,日本3.87万美元。即中国人均收入不及美国、日本的1/10。中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106位。GDP总量全球第二,而人均收入全球的第106。作为人民的代表,也作为百姓一员,我想我们更应看重后者,更应看重强大背后的隐忧。于是才有了中央政策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先有民富,而后有国强,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如果国家的强大不是以民众的富裕为基础的,两者不是一个共同体,民众不仅会对政府的富裕漠然置之,对其衰败更是无动于衷,因为与民众无关。如此一来,民众对政府的离心力,也会加速社会的崩溃。中国能否成为头等强国,缺少的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政治理念,而是要在一些常识问题上,与人类经验形成呼应。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这将是中国又一次伟大的转变。

关于金融危机的逻辑、股市的逻辑、文化的金融学逻辑作者也给了详细的阐述,读后也感触很大,但感触最多的要属教授说的“发展证劵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金融证劵品种的发展不发展,最终不仅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个人尊严。

金融证券发展的好处是帮助我们摊平一辈子的消费水平,让我们不至于一会儿饿的要死,一会儿钱多的无处花。金融证劵能提高我们整个人生的总体幸福水平,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福利。

总的来说,全书前半部分主要集中在金融资本领域,对于非金融行业的读者而言略显生涩,后半部分多在探讨社会现象,提出的观点立意深刻,让人不得不佩服陈志武教授的远见卓识。全书有不少观点颇具见地,令人豁然开朗。

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并非纯理论性的金融学专著,而是一本兼具金融与社会乃至人文等多方面的跨界杂文集。全书从金融的视觉出发,对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变迁、儒家文化的内涵作了深入的探析,通过对中美思维模式、历史发展进行对比,批判了当前社会流行的一些陈腐旧习,比如宗族血缘观念、儒家思想等,给读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我认为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推荐第2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这几天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觉得书中的观点很新颖,浮躁现象的背后,自然规律起内在的作用,控制世间万物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科学的作用就是去了解、揭示表象之后的规律,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不同的学科,对同一问题的解释可能截然不同,但是经济学解释人类行为则有着独到的优势,因为,人是一个经济动物,被物欲吸引的人们的一切行为都隐藏其经济利益。

本书的作者是陈志武教授,他跟金融结上缘,完全是巧合。或者说,整个人生都是一系列巧合,随机亊件组成在一起,形成系列,就构成了你我的人生。 1986年1月,他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拿到系统工程硕士学位。由于那时他的英文较好,学校不让离校,于是,毕业即留校。只是到那时,他已对工程没有兴趣。作为权衡之际,就要求分到政治教研室工作,这样,至少能名正言顺地看些社会科学类著作。到3月份,他收到耶鲁多学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1986年8月28日,他稀里糊涂地来到耶鲁多学。第一学期,要上的课程没有多少选择,不管你后学哪科,都要上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等,第二学期上的是非线性代数、计量金济学等。这期间,他发现,原来要跟随作导师的那位教授年纪已经很大,他所做的研究课题有些过时了。同学就给他建议,“不要选择博弈论政治学或者数理经济学了,还是学金融经济学吧”。 故在这一系列的巧合促使下,陈志武教授就走进金融这片天地,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老天也不想要金融界失去一个人才。

本书分为序言——金融是什么,第一部分——资本化的逻辑,第二部分——金融的逻辑,第三部分——金融危机的逻辑,第四部分——股市的逻辑,第五部分——文化的金融学逻辑和最后的话: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这几部分。

其实看到这本书的序言,就发现这是一本序言写的很好的一本书。在序言中几乎就涵盖这本书中最为核心的一些理念。看懂了序言就相当与看懂了大半本书的内容了。我罗列出其中的主要内容。首先,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只研究这些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的,等等。而在其中,货币的出现就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的经济交易涉及到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金融交易也是如此,比如股票,就是不同时间,和不同盈亏状况(空间)下的价值交换。

其次则是价值的问题,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看重物质价值,认为人劳动所生产出的现实的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如此来说,证券之类的金融产品本身就不具有价值。而实际上,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的存在的意义。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能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满足感。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那些花了很多时间金钱而生产出的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东西,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就像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出的许多东西。所以,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

再者,作者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金融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级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首先,在任何时期,金融交易都是存在,只不过是通过人格化的隐性的方式进行或是通过市场的显性的方式进行,所以说,认为在古代是没有金融交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在农业社会时期,甚至于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单个个体在这个世上生存是又很大风险的,因为个人对于整个环境的影响能力还是极其低的,所以,就会产生人以族群的方式生存,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整个族群的生存能力。在族群内部,人们有困难的时候,比如今天没有打到猎物,没有食物吃的时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是自然的。但别人的帮助不是无偿的,你应该在下次别人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给予回馈,这就形成了一个金融交易。或者说,在农业社会时期,这交易范围缩小到家庭、家族这些血缘体系内。家族中不分你我,有的只是长辈和晚辈,养子就是为了防老,子女就是人格化了的保险

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亲戚间的“礼尚往来”就是跨时间的价值交换,在这种金融交易安排下,交易寸头是以“人情”记下的,而不是以显性的金融合约。同时,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血缘之外、或者说是与血缘网络并行的互助结盟组织,其结盟的基础不是血缘,而是对上帝、耶稣的共同信仰。教会和家族累死,一方面起到经济上的互助、互保,也就是跨时间跨空间的金融交易,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成员间的情感和非物质交流,给成员提供安身立命的信仰基础。

在这其中,交易的基础是信用。彼此信任是交易是否成功的关键之关键,信用和交易安全是核心基础。在不同时期信用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法制不健全的社会是以人格化的血缘关系为信用基础,而在法制健全的现代社会则是以显性的金融合约为形式。换言之,金融交易和一般商品交易有本质差别,商品交易往往是现货、现金的交易,所以交易双方素不相识也问题不大;但是金融交易一般不是现货加以,而是价值跨期支付,所以没有互信、没有保证金融契约执行的制度基础,就没有金融交易的发展。现代股票、债券、基金市场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没有支持陌生人间交易的各种法律体系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各种外部化的金融证券市场;反之,金融交易在陌生人之间的深化进程,也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法治要求,促进了法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在这个意义上,人际间的金融交易的范围不同,对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对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要求会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农业社会都立足于血缘的文化和社会秩序,儒家文化也不例外。这在接下来的具体叙述中会谈到。这是从社会的角度理解金融,从金融的角度理解社会。

最后则是金融发展和国家建设间的关系。在这其中,西方崛起论从金融的角度解释是行不通的,而关于西方在十七十八世界的崛起历史,从金融的角度则有不一样的解读,这个等会也会谈到。简单来说,西方(欧洲)的崛起不是因为大量得金银掠夺,也叫原始资本的积累,而是因为战争对钱的需求而促使以国债借贷的融资模式不断发展创新,带动政治制度的变革,而形成以法治制度为支持的金融融资市场,促进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的强大。可以说,金融是使一个国家在政治制度上、权力制度上、经济制度上、文化环境上不断蜕变而强大的主要推动力。

其中我最觉得有趣的是第五部分——文化的金融学逻辑。这部分对我国的三纲五常、孝、儒家等传统观念用经济学解释,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两千年治乱恶性循环怪圈用经济学的观点解释。其中有些话真真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悟。如下: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作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不管是这些年还是在很久以前,报纸上和我们生活周围都充满了这类不幸故事。我不是说不鼓励孝敬,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

以上是我对《金融的逻辑》的想法与认知,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陈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运用通俗的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从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让人读之醍醐灌顶。

推荐第3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近来有幸拜读了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金融的逻辑》一书,对于一个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感触良多,收获亦丰。在赞叹陈志武先生对于金融理解所达到的的深度和广度,从多种角度分析金融对历史、文化乃至一国发展影响的精辟剖析之余,我也对此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并也将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想法。

纵观全书,此书的写作思路我理解为两条线:一条则是由古至今,从历史发展角度来分析金融(包括债券、股票等)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从纯金融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分析资本化对于国家财富和资本的积累的作用,得出金融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提出资本化是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第二条则主要将美国和中国两国进行对比,其中对美国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论证充分,逻辑严谨。作者还从两国的制度和文化的角度对比了两国金融发展的情况。我认为,此书从这两条线中综合得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即资本化和制度化。 此书中作者谈到了自己对于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对于其批判说“西方文明真的只是物质文明,而东方文明是更高尚的精神文明”的观点,我认为论证严谨科学,我表示赞同。其提出经济独立是个人独立自由的基础也是非常有先见的。陈先生认为传统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三纲”的规则正是促成并保证了个人经济风险交易功能由家庭来承担,金融的功能由传统的血缘和亲情的关系来维持,诸如“养儿防老”,亲戚间的相互帮扶、借贷等,都是一种隐性的金融关系,而儒家的文化正是为这种金融关系提供了道德约束上的保障。而如果这种经济功能主要由市场来承担,那么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必须有相应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西方发展出自由、民主与法制,西方的“家”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精神生活细胞,更多的不是利益上的交换,更多的是“爱”这种情感的基础。由此,作者提出了未来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这种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家庭血缘隐性的金融关系将走向衰落,随着社会结构的改革,会被法制的金融市场所替代,从而老人和后辈都能更加的有尊严和自由。这个过程(市场经济框架下的金融发展)也是个人解放的唯一之路。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陈志武先生著此书就是从金融角度的出发的,也就是将所探讨的内容置于金融这个框架下。由此带来的逻辑会很严谨,论证会更加深刻。但其出发点就是基于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即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如将中国传统的诸如“养儿防老”的家庭血缘情感联系看作是隐性的金融关系。我并不是说这样说不对,只是认为其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有些片面。因为,任何我们所看到的风景都是基于你所处的位置。根据行为学派的观点,人不仅是经济人,也同样是社会人;人不仅有物质等可量化的需求,更有尊重、归属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单纯地将中国传统的亲情血缘关系看作是利益的交换,是隐性的金融关系,未免太过于牵强。另外,也不能就其结果来对这种现象进行定义,我们可以说“养儿防老”结果是可以带来一个当下的投资以获取未来的“孝顺”,但对于中国许多传统的父母来说,当初养育儿女,恐怕不是单纯地计划老的时候有人照顾吧。还有“传宗接代”、“多子多福”加上周围环境的约束(邻居的眼光等),最重要的是父母对于子女真正的爱,那种不求回报,甘于付出,伟大无私的爱。因此,我认为,单纯地从金融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家庭血缘亲情关系具有一定片面性和强加性。

此书中关于资本化的逻辑思维论述也是十分精辟的。其中,作者从历史的分析中提出了负债对于一个国家的积极作用,认为负债累累的政府是一个权力难以扩张的政府,因为负债后,一方面政府就得面对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就得征税,就得面对纳税人。金融不只是能帮助一个国家平摊一时的支付压力,还能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作者对负债等证券化方式怀有极大的好感,基于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理论,认为证券化能将未来和固定或者“死”的资产转化为现金流,从而满足当下的需求,简单说来就是现在花未来的钱,改善今天的生活。作者还对美国消费驱动型模式大为赞扬,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后这种模式不会消亡,仍会继续。众所周知,美国建国就是靠负债起家的,如今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政治经济强国。但这一切的一切并不代表负债发展就一定是好的,长久的。毕竟负债是借未来的钱,终究是要还的,纵使现在环境多么的安定,将来的事情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

美国的建立从事件新大陆的发现、五月花号的航行可以看出美国人身上体现的冒险精神,敢于挑战未来,战胜未来。中国则不然,由于传统孔孟文化和君主专制的影响,中国人更多的是步步为营,较为保守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发达

的金融市场可以将未来的收入为现在所使用,提高现在的生活质量。看起来确实不错,使用先进的金融技术平衡人一生的收入支出情况,使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这种情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民主制度,领导者为了博得群众的支持,必须用尽一切的手段来提高民众现在的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不会管债台高筑谁来还钱,未来收入无法跟上谁来负责?相反,中国人讲究勤劳致富,挣一分钱,花一分钱,适当的提前支取未来收入以便提高当下生活水平。这种稳步前进的方式未尝不可呢?为什么我们总是急功近利的要改善当下的情况而不顾未来的确定性呢?两种方式似乎更多的人赞同前一种,因为前一种至少能改进自己的生活,而美国和中国两种不同的方式,中国不也逐渐发展起来了么(从结果看)。因此,我认为,支取未来,负债发展的方式的好坏不应就现在来下结论,应当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中国未来的路应该是金融的发展之路,其中必定会犯错,我们不应会犯错而畏首畏脚,因为错误只会让其本身更加美好。

推荐第4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读了《金融的逻辑》一书,受益匪浅。陈志武教授根据自己20余年对金融工作研究得出的经验对金融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与定义,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金融这门科学讲深讲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提升我们的理财观念。

《金融的逻辑》一书揭示了金融对社会的广泛、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在展开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作者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采用“经济——金融——政治——文化”这种四级互动模式叙说问题。人类只要是要生存、特别是要发展,在生产的基础之上,就必然会存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交换;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来保障这种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风险;越发达的社会,价值交换的数值、地理范围、时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来做保障。

第二,用现代金融学的认知方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如“孝”、“养子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陈志武先生揭示了“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指出“养子防老”是最前现代社会人们规避未来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孝道”文化体系则是保证作为投资者的长者能有回报的文化制度保证。本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论述。

第三,由人们熟知的经济史观衍生出金融史观,用金融变迁说明社会历史变迁及这种变迁对个人自由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种理论与现实和历史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确实是作者学术功力深厚的体现。

第四,提升金融的社会历史定位,把金融技术提升到与科学技术比肩的地位——传统观念中的玩钱术、圈钱术和套钱术变成了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

陈志武教授在美国全面接受西式金融教育,但又跳出西方学术界把金融问题模型化、计量化、复杂化,小众化的范式,为中国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金融逻辑。在这本书中,作者更多的笔触是讨论中国现在为什么有钱,以及中国有了钱,为什么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对于上述话题,他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这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的问题。他还通过探讨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将美国次贷危机引以为鉴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金融的逻辑》引起了我对鹤山金融业发展的思考。在地理位置方面,鹤山毗邻港澳,扼粤中水陆交通要冲,陆路国道325线、省道江肇线纵横贯穿市境,建成的佛开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为我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鹤山锐意创新,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大大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今年5月,鹤山市首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国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这标志着鹤山市金融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是鹤山市贯彻落实国家、省、江门市关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6月29日,交通银行正式亮相鹤山。鹤山支行是交通银行江门分行设立的第一家支行,该支行的开业得到了我市金融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交通银行江门分行首家支行落户鹤山,表明了该行对于鹤山市金融事业的重视。

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华侨同胞资源,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金融业方面与港澳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吸收港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灵活的运作方式,通过引进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扶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申报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外资银行合作组建村镇银行,扶持企业上市,推动政银企合作交流等方式,壮大鹤山的金融业,努力配合江门市的金融发展,成为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金融业的互动中枢,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广东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陈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运用通俗的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从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让人读之醍醐灌顶。

推荐第5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读《金融的逻辑》有感

这几周我阅读了管理学老师推荐的书目中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说实话曾经我并不喜欢阅读财经类的书目,枯燥乏味而专业名词繁多的语言使得这一类的文章都索然无味,然而陈志武教授的这本《金融的逻辑》却是开始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它所讲述的有关问题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譬如他所解释的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为什么中国人的钱多了反而不安之类的,甚至提出了“养儿防老”是不道德的说法,颠覆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其次,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与思想是我们金融类专业学的学生应该形成的思维方式,更是必须具备的一些职业素养。最后,书中的观点很容易引起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得我们对金融危机拐点乍现的背景下所出现的热点问题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

书中共讲述了一下一些核心的理念:

首先,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的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研究的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等等。其次则是价值问题,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看重物质价值,认为人劳动所产出的现实的物质产品才具有价值,如此说来虚拟的金融产品并不具有价值,但是它相对人的效用而言是存在价值的,因此陈志武认为,是效用决定价值,而非劳动成本决定价值。再次,书中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各个时期金融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了金融交易的发展,同时针对“养儿防老”“礼尚往来”等现象阐述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见解。最后,作者提出发展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金融是使一个国家在政治制度上、权力制度上、经济制度上、文化环境上不断蜕变的主要推动力。

针对书中所述的“养儿防老”的问题有这样的描述:“养子防老就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还是一个保险、信贷的概念”,“我们从小吸收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为了确保隐形金融合约的执行而来的。”陈志武教授认为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我觉得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在如今开放的时代环境下,我们没有必要将孝敬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更没有必要将违背长辈的意见作为一种内疚。但是在我看来,首先“百善孝为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我们应当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而非摒弃。另外,“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在中国盛行的原因是与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将这种思想视为不道德似乎显得过于偏激,如果在没有后代对长辈养老保障的基础上,则需要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养老服务体系,而基于当今中国的现状,养老体制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子女为长辈养老所提供的保险、信贷作用,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儿防老”仍然是更合适的选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如今独生子女生活压力过大等问题促进了养老制度的完善,同时也促进了金融领域养老相关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在发展成熟的阶段“养儿防老”的观念也许会渐渐被改变。因此,对于书中所提到的该问题我认为应当以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除此之外,书中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例如: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如果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不显著,那么其他行业也不可能实现创新,打个比方,把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不让他去学游泳,他当然不用担心被水呛住,但他也学不会游泳,等他下次掉进水里,他就会淹死。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得专业而枯燥的问题显得更加有趣易懂。

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告诉我们:金融作为现代社会、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会因为一次或几次危机而中断或者消失,恰恰相反,危机有时甚至是金融业必要的清毒、消毒过程,为其接下来更健康、更深入的发展奠定基础。退一步讲,金融业伴随各发达经济体存在并深化发展了多个世纪,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了金融对社会的正面价值。在看到并认同这个结论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认清金融背后的逻辑。可谓是使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具有很强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

通过管理学课程学习,我们观看了很多视频,一些新颖先进的观点能够引领思想,振奋人心的演讲能够传播正能量,幽默诙谐的访谈能够引发思考„„同时这些视频使得课堂更加有趣,希望后面的课程中还能够看到更多有意义的视频和文章。同时,作为学习委员我有幸得到了老师赠送的《吃饭哲学》一书,使得课下能够有机会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老师的思想,但由于时间不够充裕所以还未仔细阅读,假期一定拜读从而能够接受老师更多独到的见解。

推荐第6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让我这么一个对金融方面实属外行的人了解了金融,在此,我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感想。

首先,这本书介绍了金融的概念: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任何东西或者证券不存在“固有价值”,之存在相对价值;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我明白了借贷交易就是这样,把未来的收入流移到现在来用,把未来的价值放到今天,即是解决价值时间空间分配的不合理性,同时用价值来创造价值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我的理解,简言之,花未来的钱解决当前想要解决的事。

其次,此书谈到了为何“中国钱多而百姓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的钱多的原因是因为市场化改革,它大大缩短了财富与资本和钱之间的距离。来源有以下:1)活跃的买卖对钱的需求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钱的提供;2)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带来了大量的“钱”;3)未来现金流(包括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 其中,本书认为“国有资产应该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给全国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机强化国家对各种财产和资源的所有权。”“资本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了使中国更有“钱”,土地和国有企业都应该私有,为进一步资本化开路”对于这些观点我有些疑议。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如果过分的资本化,岂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过度的资本化,把国有企业私有,会不会打破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呢?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因此是经济制度问题造成文中也有提到我国未形成完善的产权保护与契约执行架构,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保护。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制度问题。也并不是说国有企业一定要进一步资本化才能推动市场发展、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确存在腐败、融资能力不强的问题,国有经济民营化也无可厚非,不失为一种降低腐败同时扩充资本的道路。但我觉得也许还有更多的途径。公有和私有各有利弊,关键要看在具体操作上如何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保证不变其“质”。我们可以资本化,但不能过度资本化。

然后这本书讲到了为何中国人钱多而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是隐形金融交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和投资产品等出现。问题在于这些显性金融产品的发展不完全,使得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加剧,造成了不幸福。然而我认为人们的不幸福感不仅仅在于此,同时当今社会的不公平大大减低了人们的不幸福感。另外,房地产的泡沫等等因素更是客观上大大减少了老百姓的财富。

我很赞同陈教授提倡的“中国应该向借贷消费转型”这一观点。中国传统历来不倡导“借钱花”,当然,儒家的传统文化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时,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规避,人们无法预料未来的这种不确定性,加之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国没有大规模的“借贷消费”。人们倾向于保守的“存钱”,毕竟能让人心里有安全感。文中并未提及如何能让人们去进行借贷消费而规避风险,只是极力倡导中国国民借贷消费。我认为如果假设未来收入基本上能够确定时,这种借贷消费是可行的。

我也很赞同“富藏于民”的观点。财政赤字大了,加税会激起人民不满,印制钞票会导致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融资。然而向民间融资就会有求于民,因而不利于政府集权。就像清政府囤积白银财大气大,而美国政府建国之初就忙于还战争债,构建民主政治和金融市场。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文末有提到“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我们的确要发展金融,扩大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市场的制度框架,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未免有点过于极端,未免有点夸大金融市场的作用。除了发展金融市场,我们也要改变国人的消费观念。思想转型、制度转型,伴随而来的必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不论怎样,随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国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熟悉世界市场的经济的“游戏规则”,积极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推荐第7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历史必然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越王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四个“更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对“十二五”规划是这样解读的:“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就在此前,我恰巧读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这本在金融危机拐点乍现背景下出版的书作,促使着我对“为什么当年负债累累的国家后来良性发展,根植出民主、自由与繁荣,为什么国库充盈、深藏万宝的国家却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败?当下在金融市场迅猛发展的中国,如何寻找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

景?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等问题做出了深刻思考。

在去年的读书活动中读了《货币战争》,此书中讲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由私人财团掌控。国家的开支通过抵押国家税收和信用发行政府债券获得,私人财团买入债权后按比例确定货币量,或者由他国购买。因此,西方国家在有效对抗通胀方面有一定欠缺。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为什么负债累累的国家的经济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呢?譬如美国就是世界最大的负债国。原因有两点:一个跟西方发达的金融技术和文化背景有关。另外一个就是跟投资回报率有关。

按中国传统的思维来看,负债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由于投资回报率的因素,债务即负资产不一定不好。但是如果这笔债务投资回报大于债务本身,那么它这个负资产就增值了,社会总资产就增加了。例如,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因此,事实上证明了一个负债累累的国家在持续的走强,人民越来越富裕,政府的赤字是相对的,国家的债务也是相对的,政府穷了,人民富了,政府的一分一毫开销只能通过税收和债券融资的

形式,花的是人民的钱,当权者也要非常谨慎。同时也培育着公民民主意识,整个社会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法治各个角度都往良性的角度发展。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十二五”会出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尤其在近4年中,中国的GDP总量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而不断前移,至2010年中国已经跃升为GDP总量全球第二。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超越,都引起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自豪感。但是在中国日益强大,民众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一个事实: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0.36万美元,美国4.224万美元,日本3.87万美元。即中国人均收入不及美国、日本的1/10。中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106位。

GDP总量全球第二,而人均收入全球的第106。作为人民的代表,也作为百姓一员,我想我们更应看重后者,更应看重强大背后的隐忧。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政策从“国富民强”转变到“民富国强”的理由。为了这个转变,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最鲜明的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即《公报》中所说的: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财富如何在国与民之间分配,是一个古老的政治问题。荀子对国富民弱这种状况做过结论:“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国蹶。”意思是这种国家是要溃败的。为何把财富集中在政

府手中,无法成为头等强国,反而充满社会危机呢?战国时代的尉缭子很早就指出:“亡国富仓府,谓上满下漏,患无所救。”意思是要想亡国就把财富集中到政府的库房中,因为政府能控制的财富越多,各种腐败行为会愈多,社会矛盾便越激烈,贫富分化也会越厉害,社会秩序反而处在了一触即发的祸患之中。比如曾辉煌一时的秦与隋朝都是这样,虽留下了万里长城、大运河等宏大工程,但都崩溃于一时。

民富和国强两者之间的关系,民富是花,国强是果。民富是母,国强是子。是先有民富,而后有国强,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如果国家的强大不是以民众的富裕为基础的,两者不是一个共同体,民众不仅会对政府的富裕漠然置之,对其衰败更是无动于衷,因为与民众无关。如此一来,民众对政府的离心力,也会加速社会的崩溃。中国能否成为头等强国,缺少的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政治理念,而是要在一些常识问题上,与人类经验形成呼应。

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这将是中国又一次伟大的转变。我们如何赞美这一战略决策,如何盛赞这又一华丽转身,都不会溢美。

推荐第8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

—读后感

一直都对金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王老师介绍的众多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深深吸引了我。这本书令我获益匪浅,解释了看似违背常理的靠借债发展的美国体制,及中国一些传统思想中透露出的金融思想。

首先我明白了看似不好的制度并不一定产生坏的结果,并不能总以中国传统的眼光看问题。同时正如陈教授指出的,在近4年中,中国的GDP总量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而不断前移,至2010年中国已经跃升为GDP总量全球第二。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超越,都引起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自豪感。但是在中国日益强大,民众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一个事实: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0.36万美元,美国4.224万美元,日本3.87万美元。即中国人均收入不及美国、日本的1/10。中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106位。

按中国传统的思维来看,负债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由于投资回报率的因素,债务即负资产不一定不好。但是如果这笔债务投资回报大于债务本身,那么它这个负资产就增值了,社会总资产就增加了。例如,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因此,一个国家负债累累未必是坏事,发行债券只是在花未来的收入,只要不发生大的灾难致使国家还不起国债,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富强,并且国家负债累累会促进民主化的发展,因为穷国绝对不会也不敢做令大多数民众不高兴的事,而富国就不同了,就拿朱棣时期的明朝来说,国库充盈、深藏万宝,别说民众敢反抗就连周边国家都不敢惹明朝。由此可见,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太大了。

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也是这几十年的事,但我从书中了解到虽然中国金融业尚不成熟,但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金融的思想。人们通常说的“养子 1

防老”就是一种无形的金融工具,与现在的养老保险类似,而相应的产生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三纲五常”、孝道等。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需求产生相应的制度,文化又为制度巩固的需要相应而生,逐渐成熟并深入人心。

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曲折前进,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我们。由于清朝的闭关、日本的侵略等,中国很多方面多落后于世界,比如金融,但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金融业高度发达的美国陷于金融危机得到启示,以免重蹈覆辙。况且中国有团结起来办大事的优势,比如中国的航天事业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所以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繁荣富强。当今,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在危机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发展之道。

推荐第9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中国的股市该何去何从

陈志武先生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中提到:股市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政策加以规范才能避免沦为赌博的命运。可以说政策决定着股市的命运。

在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面对这一特点,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如在2005年出台的股权分置改革,但最终收效甚微。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列为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倒十年前的原点2228点。

为什么改革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

在我看来,这与我国的经济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经济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所以国家对股市中资金的导向必然的偏向国有企业。这样就造成了企业融资的偏向性,而国有企业又在国家的支持下得以大力发展,可以说是温室中的花朵,备受关爱。所以相比私营企业既缺少了一定的激情和创造力。而资金的导向又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给民营企业融资带来其所未有的难题。所以民营企业在实力上就与国营企业差了一大截,造成民营企业普遍羸弱的现象。

众所周知,在当代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注入新鲜的血液,然而创新可是民营企业的拿手好戏。所以,一味的依靠国营企业显然是不现实的。

那么如何解决股市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呢?

首先要从体制上改变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尚不能一视同仁。其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另外,还要加强担保管理,减少担保风险。还有,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给市场注入新活力。保证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在良性竞争中获得共赢。

推荐第10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民营企业的未来何去何从?

我从陈志武先生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一书中挑了几个章节仔细研读了一番,收益匪浅。其中有一章节名为股事的逻辑,其中提到的中国的股市文化类似于赌博文化这一观点另我感触甚深,股市乃一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问题,而目前我国股市基本只针对国有企业开放,这种现象给民营企业融资带来其所未有的难题,众所周知,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注入新鲜的血液,然而创新可是民营企业的拿手好戏,百渡,携程,阿里巴巴,这些民营企业哪一个不是创新出来的?哪一个背后没有活生生的创业故事?国企不同,它们的起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看抽象画的感觉,谁也说不准国家为了扶持这些国企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

大家可能都发现过这样一个“定理”:在我国,每当新股上市之时,不管新股背后的公司实际情况如何,股民都会争先恐后的购买。的确,新股发出后因受过分追捧,股价在短时间内膨胀了不少,聪明的股民便会见好就收,而那些胃口较大的新股购买者往往会亏的一败涂地,最近的一次新股上市后跌停的案例就是铁证:

三只中小板新股黑牛食品(47.80,-0.04,-0.08%)、新亚制程(39.36,2.77,7.57%)、南洋科技(59.36,2.30,4.03%)逆市跌停,而在前一日这3只股票均出现暴涨,其中新亚制程的涨幅接近3倍。三只新股的表现可谓“大喜大悲”:前一日,三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87.53%,其中新亚制程表现最佳,收市上涨275.33%,该升幅刷新IPO重启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记录。黑牛食品首日上涨114.59%,南洋科技上涨172.67%。 但是昨日均出现一字跌停,让追高入场的投资人叫苦不迭。黑牛食品收报52.15元,新亚制程收报50.67元,与前一日的最高价68元,仅仅一天就相差超过17元。南洋科技昨日的收盘价为73.62元,和上市最高价96元相比,缩水超过20%。虽然昨日出现调整,但是不少股民悲观的认为,“这只是开始,起码还要有3个跌停”。该股民解释称,这几只股票暴涨,主要是因为大盘当日出现调整,二八现象凸现,不少小盘股特别是创业板出现批量跌停,让出逃游资介入新股,使其发生暴涨,但是仅从这3只新股的基本面来看,二级市场的价格明显高估。从市盈率来看,一个跌停之后,仍然全部超过百倍,其中新亚制程的市盈率高达180倍,黑牛食品最低也达到103倍,“黑牛食品是传统行业,给这么高的市盈率实在让人匪夷所思,A股上和其做类似产品的维维股份(6.12,-0.16,-2.55%)的市盈率不过57倍”。

那么新股上市后为什么会跌停了?其实这和上市交易的股票跟其背后的上市公司的距离有很大关系,距离好比弹簧,距离越近,则股价稳定,距离要是太远了,股价的当然回弹,但当距离远到让人们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股市就是赌场而非投资市场了。陈志武先生在文中指出,防止上市交易的股票跟其背后的上市公司的距离有大的方法有二,一是减少“噪音和虚假信息”,而这一点首先要有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如果没有公正开放的大众媒体充分并准确地传播上市公司以及股市的信息,“噪音和虚假信息”就会充斥市场,股事成赌场,股价泡沫会是经常的事。然而在我国真正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屈指可数,我们永远都不要指望能在央视上得到特别准确的投资信息,还好我们有像凤凰卫视之类的相对自由开放的媒体,我们应当大力发展后者而改进前者,当然,仅有传媒是不够的,我们还得立法对以虚假信息操纵股票价格的人绳之以法。二是政府不能救市,在发达的美国股票市场上是没有跌停这个说法的,买者自负,所以人家就不敢乱来,我国不同,政府规定有跌停线,也就是给了股民一种防跌保险,有了保险,不管上市公司有无问题,也不需要什么信息,是股就差不多能赚。这种理念已被广大中国股民所接受,当股市这么容易赚钱的时候,然人难以再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了。

再来谈谈国有企业上市的问题,中行工行上市和携程白度上市时完全不同的概念,国企上市虽气势宏大,但不会带来创新精神,虽说国企上市不在融资而在改革,但其效率和民营企业比起来就差远了,如果您的身边正好有国企的工作人员和民营企业人员,您的感触就

会很深,国企人员成天无所事事,每天完成定量的任务就别无他想,民营企业的员工就不同,他们朝思夜想的是如何创新,如何把明天做的比今天更好。国家如此费力的为国企亏本卖单的同时,为何就不能想想如何帮助民营企业融资,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了?

如今民营企业融资难是热门话题,从体制上看,当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尚不能一视同仁,受各种条件制约,诸如有的怕出现问题受到牵连。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全国70%以上的信贷资金,在信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原本是民营企业寻求信贷支持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受处在行政过分干预的准财政运作体制的约束,导致其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许多地方反映,对同样数额的不良贷款,贷款对象如果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责任,如果是私营企业就可能被有关领导机构甚至司法机关予以追究。出于对贷款责任的考虑,不少银行员工宁肯少贷或不贷给民营企业,尽量限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数额。其贷款手续之繁杂,抵押条件之苛刻,对抵押品要求之严,抵押率之低,远远超过国有企业,使不少民营企业望而却步,当民营企业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去贷款时,也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白白地错过了宝贵的商机。在国家有关政策上也残留着“缺陷”,急需调整完善。例如,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时,许多不良资产可以通过剥离、核销、挂账、停息等办法处置,外资企业将部分利润投资可在税收上减免,而私营企业却不能享有同等待遇。此外,民营企业也无法享受开发区企业应有的政策优惠等等。这种政策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从制度上来看,(1)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制度还未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因担保问题尚未解决而难以运作;抵押贷款因市区多数民营企业未能解决房产、土地等相关证件而被搁置。抵押担保落实难是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2)银行为民营企业服务严重不足。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各商业银行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乐于“大宗批发”,而对额度小、频率高的民营企业贷款缺少兴趣,由此导致民营企业贷款明显不足。这里分析的不仅是服务意识差,而更重要的是制度引致的问题。各区县专业银行大都无权审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对流动资金贷款也有严格限制,这些限制难以适应遍布各地的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此外还缺少对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缺少专门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3)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不够,尤其是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创业板在深圳上市仅一年左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十分萧条,使得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相当困难。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了?首先,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探索建立中小民营银行的试点,探索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加大银企合作,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民营企业,形成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要在健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机构,建立民间金融市场,探索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投资公司,做好深圳创业板上市工作,争取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增加服务品种,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要逐步开展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推进民营企业的诚信建设。现有金融组织应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信息沟通,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跟踪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当好理财参谋。另外,还要加强担保管理,减少担保风险。应当根据运作规范、风险分散的原则,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政策措施,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担保难的状况。可以针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开办“联保贷款”业务。对中小民营企业具有的经营波动大、资金需求不稳定的特点,可以开办“循环使用贷款”业务,

也可以开办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备用信用证质押贷款等品种。还可以与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开办租赁贷款、保险贷款等业务。同时,制定相应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对财务状况良好的、有市场的企业,不能因其规模达不到要求而不给贷款;对负债率较低、产品技术含量高、确有市场潜力、内部管理严格的民营企业,可适当放宽对抵押或担保的要求。

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值得肯定的,民企的上市会直接激励中国年轻一代,搜狐的张朝阳,携程的沈南鹏,新希望的刘永好,这些年轻人和我们一样,他们的成功不一定靠家庭背景,但一定是靠自己的努力,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创业!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会在民营企业融资难解决之后更加频繁,难道这不是一件好事么?民营企业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现在是时候改变中国经济的畸形现状了。

第11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经过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时至今日,金融风暴的尾巴仍旧在我们上空盘旋持久不去。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学经济的大学生,经过阅读《金融的逻辑》这本书,他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告诉了我应当在危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认清发展之道。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曾经阅读了《货币战争》这本有宋鸿兵撰写的书,虽然其中阴谋论的论调有待商榷,但是他却给我的学习增加了兴趣以及动力。《货币战争》向我们介绍了欧洲乃至美国金融的发展史,尤其让我对美国这个现如今的超级大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从一个英殖民地蜕变,成为现在这样经济繁荣昌盛的庞大金融帝国。当然,从电视报道等渠道我也了解到,即便美国现在经济如此昌盛,但是它的负债却也是世界最高的,这就让我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负债额巨大的美国仍然能站在金字搭顶端屹立不倒?然后,我就有幸结识了能够解答我疑惑的朋友——由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让我简单的了解了美国是如何了利用借债发展国内经济,以及中国的一些传统思想中透露出的金融思想。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负债往往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就像老一辈的中国人宁肯花一辈子攒钱买房也不是很愿意向银行借款买房一样,还是自己的钱花得踏实。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在这个金融市场中由于投入产出比的因素等等,人们开始借外债来进行自我发展,就好比借鸡下蛋一般,借了别人的钱,自己用这些钱赚更多的钱。美国政府便是如此,借大量外债,发展国民经济,别看美国近几年总是报出美国的巨额赤字,但是美国经济总体水平仍就是逐年上涨。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进行融资,将得到的资本用于投资和开销当中,只要政府能正确的发行国债,投资得到的回报大于外债,只要不出现大的危机,那么社会的资产总额逐渐上涨,同时社会的财富就会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由此可见,负债未必是件坏事。

从本书中,我还了解到,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金融体系尚未完全成熟。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衍生出来的。就如原来的“养子防老”思想,现在的养老保险就有这样的感觉。每个社会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因此眼僧出的金融体系就会多种多样,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别。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去看待现如今的金融体系。

这本书让我明白,看似不合常理的制度未必就会带来坏的结果,我们不能固守自己的思想。同时,我向中国GDP排名现居第二这一消息大家一定都知道。我们先后超过了意、法、英、德、日,迈入了世界经济强国之列。每一次GDP排位的上升,都能牵动我们的民族荣誉感,让我们抬头挺胸,为我们的民族骄傲自豪。但是,这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人均收入水平。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恨不得是倒数的行列中,再高的GDP排位也不能弥补这一缺憾,因为这才是切实落到每一个民众头上的,代表着多数人幸福所在。有数据显示,在09年,中国人均收入0.36万美元,美国人均收入4.224万美元,日本3.87万美元,由此得出,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水平不及两国的1/10。由此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究竟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从古至今,他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至少有两点原因,支持我选择“藏富于民”。第一,国库富余,国民空虚,这个社会必定不安稳,难有发展之路。第二,大量财富屯于国,会让政府人员腐败,加大贫富差距。 秦始皇,我们都不陌生,虽然在其统治时期留下了很多至今让我们自豪的文明遗迹,比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等,但是由于后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拉开,贫富差距加大,最终这个帝国崩溃,徒留后人感慨万千。

现如今,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市场经济也在逐渐完善中,这时候更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防患于未燃。在未来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中存活下来,并不断壮大发展。

第12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1204班 钱磊 2120122983 之前我读了《货币战争》,此书中讲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由私人财团掌控。国家的开支通过抵押国家税收和信用发行政府债券获得,私人财团买入债权后按比例确定货币量,或者由他国购买。因此,西方国家在有效对抗通胀方面有一定欠缺。《货币战争》实际上在讲“阴谋论”,这种论调是否真实到现在也无定论,但这本书令我初步了解了美国的金融业,也令我对美国的体制产生了好奇。为什么负债累累的国家的经济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呢?譬如美国就是世界最大的负债国。后来我接触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令我获益匪浅,解释了看似违背常理的靠借债发展的美国体制,及中国一些传统思想中透露出的金融思想。

按中国传统的思维来看,负债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由于投资回报率的因素,债务即负资产不一定不好。但是如果这笔债务投资回报大于债务本身,那么它这个负资产就增值了,社会总资产就增加了。例如,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因此,一个国家负债累累未必是坏事,发行债券只是在花未来的收入,只要不发生大的灾难致使国家还不起国债,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富强,并且国家负债累累会促进民主化的发展,因为穷国绝对不会也不敢做令大多数民众不高兴的事,而富国就不同了,就拿朱棣时期的明朝来说,国库充盈、深藏万宝,别说民众敢反抗就连周边国家都不敢惹明朝。由此可见,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太大了。

在中国,金融发展也是这几十年的事,但我从书中了解到虽然中国金融业尚不成熟,但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金融的思想。人们通常说的“养子防老”就是一种无形的金融工具,与现在的养老保险类似,而相应的产生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三纲五常”、孝

1 道等。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需求产生相应的制度,文化又为制度巩固的需要相应而生,逐渐成熟并深入人心。

读完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我获益匪浅:我明白看似不好的制度并不一定产生坏的结果,并不能总以中国传统的眼光看问题。同时正如陈教授指出的,在近4年中,中国的GDP总量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而不断前移,至2010年中国已经跃升为GDP总量全球第二。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超越,都引起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自豪感。但是在中国日益强大,民众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一个事实: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0.36万美元,美国4.224万美元,日本3.87万美元。即中国人均收入不及美国、日本的1/10。中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106位。面对中国13亿的人口,再大的经济总量平分到每个人身上都显得微不足道到底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 财富如何在国与民之间分配,是一个古老的政治问题。荀子对国富民弱这种状况做过结论:“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国蹶。”意思是这种国家是要溃败的。为何把财富集中在政府手中,无法成为头等强国,反而充满社会危机呢?战国时代的尉缭子很早就指出:“亡国富仓府,谓上满下漏,患无所救。”意思是要想亡国就把财富集中到政府的库房中,因为政府能控制的财富越多,各种腐败行为会愈多,社会矛盾便越激烈,贫富分化也会越厉害,社会秩序反而处在了一触即发的祸患之中。比如曾辉煌一时的秦与隋朝都是这样,虽留下了万里长城、大运河等宏大工程,但都崩溃于一时。这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是一种警示。

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曲折前进,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我们。由于清朝的闭关、日本的侵略等,中国很多方面多落后于世界,比如金融,但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金融业高度发达的美国陷于金融危机得到启示,以免重蹈覆辙。况且中国有团结起来办大事的优势,比如中国的航天事业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所以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第13篇: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推荐]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上面的描述只是从家的角度分析金融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那么对于社会而言其存在性以及发展的必要就不言而喻。

金融初期主要形式是银行以及保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是其发展的摇篮。这些国家为了拓展其海外贸易,维护海上霸权地位,大力发展银行以及保险业务,后来为了维持战争需要,又大量发行国家债券,从而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英国是最早发行股票的国家,但由于缺乏相关监督契约制度,发生南海股市大泡沫,英国决定限制股票发展,从而逐渐在竞争中失去金融霸主地位而被美国取代。证券,保险,基金,债券,说到底,就是为了优化资金的配置,将未来收入流现金化,也即资本化!

人们一般在青壮年时期消费需求最大,但此时的钱也最紧张,而到老年时最不需要花钱却最不缺钱,为此利用金融,他们可以通过借贷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满足消费的需求,这样做的好处:

1、优化资金的配置,使资金能按需分配,避免出现没钱时消费需求最大而有钱时消费需求弱的现象;

2、减轻一次购买时的压力,提前享受生活;

3、促进社会消费,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美国式的消费模式是一种合理理财与投资的模式,是先进的!那么,为什么美国还会成为经济危机的源头呢?这是否说明美国式消费的终结?

答案是:不是!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确来源于这种借贷消费,但不是模式本身所带来的,读后感《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举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为例:A想买一套房,但他付不起全额资金,于是他向银行借贷,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买下这套房。假设还款期限为30年,那么银行就只能在30年后才能连本带息收回所有钱,这就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银行中间需要钱或者30年后收不回来这笔钱怎么办?这势必影响银行的借贷,影响金融的发展!伴随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有了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协会(FM),他的作用是专门买那些银行想转手的按揭贷款(现金支付),于是死钱又变活钱了。银行承担的风险小了,贷款量也多了。接下来的挑战是FM的钱也不是无限的,于是70年成立了GM,专门将从美国买来的各种住房按揭到款打成包,然后将贷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证券的形式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出售,即按揭贷款证券。这样就将风险分担到社会中,同时使活钱的来源无限变大,但同时借贷者与资金提供者的距离越来越长,交易链长了,风险就大了,中间夹杂着很多的代理商、代理机构,他们很多只负责收取中介费而不管其他的,一环坏了,那么全环就可能出问题。从而引发次贷危机,又因为房贷已经同众多金融产品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所以导致金融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

每次发生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会暂时性地接管大公司,也即救市。通过政府自掏腰包替这些公司承担损失,金融危机过后又会以某种缓和方式进行私有化。每次危机都促使保障金融的体系制度发生一些变化,使之更适应金融的发展,所以美国式的消费模式不会改变。

而中国的金融洋务运动之所以步履维艰就在于相应契约执行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与不健全。其中以证券市场的发展最为艰难。初期上证的建立就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融资,现今虽说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也在增加,但在规模上远不如国有企业。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让当地国企上市就虚报利润,欺骗大众,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相应也缺失责任感,反正损失的也是国家的,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有限,因此虚假信息充斥着股票市场,炒股有时还不如赌博!

与证券相关的法律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很多上市公司是国有的,如果让违法上市公司赔偿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股民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如果收到虚假信息的损害那么可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提起诉讼,各个法院不好判决,若判决不一样有失法律的威严,因此中国对证券诉讼是有严格规定的,且不受理集体诉讼。但证券诉讼又具有两大特征:

1、股民的损失计算快捷清晰,

2、受害人利益相关性强,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法律发展;因此证券民事诉讼在中国的发展还是较快的,至少比与消费品相关的法律发展快!

另外作者还主张放开并鼓励民间借贷的发展,他认为金融越发达,利息就越低!

以下是陈志武的经典语句:

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

2、千万不要因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中国必须学会游泳,即使要交学费,也应该去学;

3、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养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

4、金融证券品种的发展不发展,最终不仅影响到GDp的增长快不快,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权和尊严;

5、证券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就不要,要么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购物那样只挑自己喜欢的;

6、当一种经济交易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情---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交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到现在其实对金融也有大致的了解,但从不同书本中得到的结论又不同,惭愧自己看完《货币战争》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以后会继续关注金融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有选择性地学习别人的观点。

第14篇:金融的逻辑书评

《金融的逻辑》书评

由书的序开始就有陈志武先生“金融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的定义,而书中的内容也紧紧围绕着这个定义来展开,并论述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看书时会有一种娓娓道来之感。很明显作者对于金融的感觉是积极地=的肯定的,而且这种感觉是贯穿书本始终的。与其他的一些论述金融的书籍不同,作者选择了将所要论述的东西从一段又一段的历史或一个又一个瞩目的问题中慢慢提炼出来,这种提炼的过程本身也反映着一种金融的逻辑。

生活中许多人都旨在创造更多的价值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从未将价值进行深入考虑。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指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只顾生产东西而不管它们是否有市场这个行为,这根本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它消耗了本可以用来生产其他有相对价值的东西的原料。就如现在一栋栋无人居住的房屋。不否认,的确房子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也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刚性需求。但是,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它的价格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老百姓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

本书中论述的从金融角度来看的儒家文化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节。相较于过去儒家体系中的“三纲五常”,目前国家的社会体制更能给人充分展现个性,拥有自由的幸福感,结合金融的核心,过去依附于血缘关系的家庭内部的金融交换是以血缘关系之间的互相信任,掺杂着亲情友情等情感。虽然这种内部的交换并未带来严峻的问题,但逐渐健全的社会体制无疑为金融的外部化提供了保障,与感情剥离的金融活动无疑更有活力,没有后顾之忧。

第15篇: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觉得书中的观点很新颖,浮躁现象的背后,自然规律起内在的作用,控制世间万物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科学的作用就是去了解、揭示表象之后的规律,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不同的学科,对同一问题的解释可能截然不同,但是经济学解释人类行为则有着独到的优势,因为,人是一个经济动物,被物欲吸引的人们的一切行为都隐藏其经济利益。

书中经典的地方有二,其一是对我国的三纲五常、孝、儒家等传统观念的经济学解释,其二是用经济学的观点解释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两千年治乱恶性循环怪圈。

炎黄子孙对孝道的膜拜无以复加,并且我们常常以国人对父母尽孝,来嘲讽美帝等发达国家孩子对父母养育之情的冷淡,果真如此么?“养儿防老”的观念由来已久,现在也是屡禁不止。书中的观点,人养儿子对自己未来的投资,人老了,不能劳动获取收入的时候,就需要靠这前期的投资--儿子,来解决老后无法劳动赚钱的生活。投资的风险(儿子不养老子)如果发生的话,终生的投资就打了水漂,所以历代统治者以及儒家学说都一再灌输孝道,来保证老子的投资,这样一辈繁衍下一辈。当然,我们不能说不应该对父母尽孝,而是应该看到,古代的孝道加载了太多的经济含义,由于人老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所以只能投资自己的儿子,靠血缘关系,来保障一辈子的生活。

另一方面,家族也不仅仅是亲情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的利益集合体。一个大家庭里的某个兄弟一时有难,需要大量的钱,则家族的每一份子都要出一份力。当然,以后如果你自己一时有难处,其他成员也有这种“隐形义务”来帮助你渡过难关。这种看似和谐的组织的危险之处在于:大家这种隐形相互帮助的契约只有血缘的约束力。碰到一个愣头青,六亲不认的,就只能自认倒霉。而且经常因为利益的纠纷发生冲突,因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而且家族的首领倾向于剥削每个成员,导致不和谐因素滋生。我想,这也是当下很多农村的亲兄弟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吵闹,甚至打架,以致成为冤家的根源。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作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不管是这些年还是在很久以前,报纸上和我们生活周围都充满了这类不幸故事。我不是说不鼓励孝敬,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

我很向往美式的生活:在那里,人人都能独立自主的生存,不需要去遵循莫须有的宗族血缘潜规则;父母与子女之间也不存在隐性的金融合约关系,更不会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强留其在身边,养育子女就是基于单纯的爱;每个人在年轻时都能通过各类金融产品合理安排好自己后半生的生活,老了也就不需要靠子女的供养才能生存下去;整个社会并不存在占统治地位的一元化价值评判体系,任何思想皆可自由交汇。这样的制度下,每个人都能很独立的生活,激发出自身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这样的社会必然是千姿百态、包容万物的。而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下,人的个性已被制度阉割掉了,只能依照设定好的轨迹生存,遵循陈腐的血缘宗亲观念,这样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失去个性与创新精神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传统思想驯化下的精神奴隶,没有千姿百态,只有千人一面;这样的社会,人人都活得没有国贸0943班 郭李宏铎 090201818124

尊严,因为人人都要依靠别人才能生存——年轻时得看父母脸色,年老了又得看孩子脸色。可后者最大的悲哀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大部分的人们都自以为生活在了一个最美好的世界里,对阉割掉他们个性的传统文化推崇备至顶礼膜拜。有时,我常常会想,什么时候普罗大众们的见识才能超越在狭隘肤浅的传统思维?什么时候这个社会才能冲破阉割个性、制造精神奴隶的陈腐旧念呢?每当这时,我总是满怀信念,以为真正的理性宽容已离我们不远,社会也终将进入自由民主、各种思想自由交汇、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多元时代。然而,让我悲观的是,周围的大多数人似乎依旧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那是结束百花齐放、独尊儒术的开端,也是中国文化开始进入漫长的一元时代的起源。

封建社会两千年治乱恶性循环怪圈似乎被大家想当然的认为是必然的,为什么我们没能跳出那个诅咒?王朝的缔造者都知道要休养生息,让饱受战乱的百姓安居乐业,并且国库很快因此而积累众多的白银,这往往成为王朝兴盛的标志,也是“太平盛世”的特征。好的就一定正确么?国家可以收取巨额的赋税累计在国库,说明王朝专制的强大,人民无法与之对等谈话,更何况去监督赋税的合理用途了。这就导致国家乱花钱,跟现在一样,到处建设形象工程。如果一时国家有灾难,导致赋税减少,统治者就倾向于增加人民赋税,税负加重,人民生产更无从发展,贪官污吏和地主豪强的夹击下,民生凋敝,结果赋税更加多,...恶性循环,典型的王朝末期症状。

因此,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的一中华正统而盲目追随。

第16篇:《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后感

陈志武先生的这本著作是继《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国强民》一书之后的又一力作,我是饶有兴趣的读完了整本书,在读的过程也产生了很多对金融的思考,收获颇丰。

《金融的逻辑2》这本书,主题仍然是探究市场与政府二者之间的关系,主张把住政府之手,更多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另外,相对于《金融的逻辑1》,这本书则更关注金融与自由之间的联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读全书,少有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少有生硬的说教陈词,多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的平实道理,使得这本书通俗易懂。信手拈来的事例,有理有据的观点,都显示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自由”“民富”的浓墨重彩,都显示了作者真挚的人文主义情怀。

有人将《金融的逻辑2》对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我看来,它更像是经济界的《人权宣言》。

金融是什么?在许多人眼里,金融就是“华尔街”们,它代表着资本主义,是富人对穷人进行剥削的工具,是“帝国主义”剥削落后国家的工具,它从一出生就带着洗不掉的罪恶,因此许多人对金融嗤之以鼻,对从事金融业的人侧目而视。想起高中毕业时候的我,那时候我也是抱着金融无用的想法,认为金融是虚拟经济,不产生实际价值,因此当初放弃金融专业而选择工商管理专业。现在看来,这种对金融的看法是多大的偏见啊!金融,其实,正如作者而言,作为人手里的工具,本身并不能主动伤害社会、伤害人。“问题起源于人的行为,而不是自身无主动性的金融工具。”

某种意义上,金融可以说是人类发明出来用以管理财富、管控风险的一种工具,是人类的文明成果。正如作者所说的,如果当初有完备的金融市场,买卖妻子的行为也许就会大减,女性就会获得更多的自由权利。女性之所以被物化成交易工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所在家庭缺乏替代性的非人格化金融工具,比如贷款、保险,因此为了生存,他们别无选择。金融是跨时期、跨地域的价值交换,通过金融工具,人们可以把当期的财富在保值甚至增值的基础上延续到未来时期,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养老保险,把年轻时的财富保存到老年时期,实现了老有所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金融在当下越来越重要,金融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一定要认清这个时势,摆正心态,抓住机遇。

经济如何发展?市场和政府分别应该扮演何种角色?通过作者的论述,我对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深信不疑。事实上,政策层面的反应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从而印证了作者的观点——愈自由,愈发展。我们国家的政策走向从市场在经济中的地位中可见一斑: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两字之差,却代表着政策走向、政策倾斜度的巨大转变。不过,也许是惯性使然,现在的实际政策操作在很多方面出现了偏差,政府仍然管不住自己的手,什么都想管一管,股市熔断机制的仓促出台和退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监管机构闭门造车,想当然的推出不合时宜的政策,结果闹了个大笑话。其实我想,这背后的深层原因还是政府以及很多政府官员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管理者而非人民的公仆自居,当然会出现很多不合民意、不符民利的政策。任重而道远!

经济发展到底为了什么?金融监管如何才能利国利民?怎样利用金融驱动创新?《金融的逻辑2》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些问题,从民权到经济,从政府到市场,不一而足。

“人一旦停止了独立思考,一旦不再质疑,就会成为别人手中的玩偶。” 再一次向大家推荐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系列!

第17篇:《童趣逻辑》读后感

《童趣逻辑》是一本让我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学逻辑的书。里面的主人公有曲爷爷(教授)和吟吟、一佳、舒韵几个同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两个运用逻辑的故事:一个是小男孩租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罗斯福保密的故事。

有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五岁的男孩。他们想在城里租一套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跑了一整天,总算找到一家出租公寓的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可房东却说:“我们不租给带孩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住户。对不起,这是唯一的条件。”他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又去敲开房东的门。他说:“这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我租了。我没有孩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大笑,接受了这位房客。这个故事是让我们警惕“思想牢笼”,不要总想着“租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总是大人的事情”,前提中漏掉了“或者小男孩租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他们把自己关进了“思想牢笼”,限制了想象力。要冲出牢笼,才能想出妙主意。可以说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罗斯福是美国总统。在他当海军时,有一次,一位朋友问到海军正在造的新型潜水艇的情况。罗斯福向周围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密吗?”“当然能!”朋友保证道。“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由此推出罗斯福的言外之意:我是不会告诉你的,因为这是军事机密。罗斯福只是重复朋友的话,让朋友自己推出结论,并且接受这个结论。这是一种不回答的回答。这也就是这本书里说的“语境推理”,即根据“话中话”、“言外意”来推理。

这本书里讲到了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同关系、全异关系好几个关系,还有图形推理、真假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好多推理。总之,这是一本教我学推理、辩论的书,而且最后还告诉我们了一种“头脑风暴”法,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然后围绕着一个主题无限地想象,不要管现不现实,不要管可不可能,只要你无限地想象,就可以了。我认为《童趣逻辑》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第18篇:小逻辑 读后感

读《小逻辑》有感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比起偏于实践的理论,我对类似于“根源”的逻辑学更感兴趣。而《小逻辑》正是这方面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其作者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理念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黑格尔主张,理念是第一性的,它以纯概念的形式在逻辑学中不断发展,然后理念外化成为自然界,最后又在精神哲学的各门科学中回复到理念自身。基于这一理念,他建立了一个以理念为基础的、包括了一切科学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把矛盾看作一切事物的真理与本质,论述了辩证法就是对立面的统一。他把整个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看作是处于普遍联系与发展变化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时,正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

《小逻辑》共分为七章。虽然我已经将本书通读过,但是逻辑学毕竟是哲学中理性味道很浓的一部分,理解起来还是相当吃力的。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理解与认识。

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导论。在这一部分里,黑格尔从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本质,起源及发展谈起,逐一解释了概念,内容,形式,后思,存在,合理性等基础词汇,并从相对通俗的角度分析了哲学为什么是“晦涩难懂”的。他说:“哲学的兴起,是思维的这些渴望带来的结果,他的出发点是经验。”“哲学就是经验的孩子,他的兴起归因于一个凭经验的事实。”由此,黑格尔阐述了经验,思考与否定事物的联系。同时也从一个纯理性的角度向我们传达:经验是一切哲学思考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初步的概念”。这一章中黑格尔向我们描述了“逻辑学是纯粹研究理念的科学,逻辑学的对象是思维。”的概念。此处黑格尔频繁引用《圣经》中的句子作为隐喻。我认为,这些隐喻正是体现了逻辑学在宗教以及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的,再有思维的地方就有逻辑学的影子。思维具有的主观活动的性质,是人所特有,且每个人都不同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东西——思维的产物,理性的特质,自我意识等等。当然,这些东西中有很多是我还未理解的。

第三、

四、五部分是“思维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黑格尔由剖析康德哲学之前的形而上学入手,利用提出命题的方法论证了早期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在他看来,早期形而上学的体系采用了一个错误的标准。这使得科学变成了一种教条主义。在我看来,这和那个时期欧洲甚至整个西方世界宗教主义气息过于浓重有关。

接下来,黑格尔谈到了经验主义的兴起。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被陈述出来的对具体内容的需要,以及哲学与逻辑学在这个时期需要一个稳固的立足点。经验主义告诉我们:“凡是真实的东西,必须是在现实世界之中,并且出现在感觉之中。”在这里,我认为黑格尔引用《浮士德》中的一段话来替换对经验主义的分析是非常巧妙的:

如果你想描述生活并猜想其意义

那你首先就一定是把生活的精神驱逐出去

这样一来尽管生活的部件一一牢牢地在你手中

但连接部件的精神,唉,却消失了!

我认为,“分析是从实际开始的”,这正是黑格尔想通过这段话所表达的东西。 批判哲学,与经验主义一样,他也假定经验为种种认知提供了那个唯一的基础。然而又不让那些认知位列于真理之中,而只是把他当做有关现象的知识。

纵观哲学史,我们可以发现,“认知的客观性,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特性见于认知之中”这一定义在早期形而上学,甚至是休谟的不可知论中也有提及。

但是同时,批判哲学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负面价值——即知性的范畴在在其领域上是有限的。

第六章的主题是“进一步界定与划分”。即逻辑学的原理有三个方面:抽象的方面、辩证的方面、思辨的方面(肯定的理性方面)。通过这种划分方式,我发现我们平时认知的误区。思维并不是指知性的活动,而是知性的一种运用。在这一章中,黑格尔充分论证了知性在各个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且范围和领域越是没有知性,就越有缺陷。

第七章为我们介绍了逻辑学的第一个次范畴:存在论。

在这一章中,黑格尔的分析与论证明显比之前更加难懂。从纯粹的存在形成开端,到“绝对事物就是无”黑格尔阐述了“有”到“无”的关系。但是其中的分析已经趋于专业化了,有些难以读懂。

《小逻辑》虽然晦涩难懂,但还是带给我们不少深刻的感悟的。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包括认知与存在,经验主义与批判哲学等。虽然与这学期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并不直接相关,但是却是其基石。不过,他也并不是完美的,在有些部分,黑格尔写得太过叠床架屋,过于繁琐。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体系“窒息”了辩证法的灵魂吧。总的来说,《小逻辑》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第19篇:《童趣逻辑》读后感

《童趣逻辑》是一本让我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学逻辑的书。里面的主人公有曲爷爷(教授)和吟吟、一佳、舒韵几个同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两个运用逻辑的故事:一个是小男孩租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罗斯福保密的故事。

有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五岁的男孩。他们想在城里租一套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跑了一整天

,总算找到一家出租公寓的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可房东却说:“我们不租给带孩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的住户。对不起,这是唯一的条件。”他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又去敲开房东的门。他说:“这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我租了。我没有孩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大笑,接受了这位房客。这个故事是让我们警惕“思想牢笼”,不要总想着“租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总是大人的事情”,前提中漏掉了“或者小男孩租房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他们把自己关进了“思想牢笼”,限制了想象力。要冲出牢笼,才能想出妙主意。可以说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罗斯福是美国总统。在他当海军时,有一次,一位朋友问到海军正在造的新型潜水艇的情况。罗斯福向周围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密吗?”“当然能!”朋友保证道。“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由此推出罗斯福的言外之意:我是不会告诉你的,因为这是军事机密。罗斯福只是重复朋友的话,让朋友自己推出结论,并且接受这个结论。这是一种不回答的回答。这也就是这本书里说的“语境推理”,即根据“话中话”、“言外意”来推理。

这本书里讲到了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同关系、全异关系好几个关系,还有图形推理、真假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好多推理。总之,这是一本教我学推理、辩论的书,而且最后还告诉我们了一种“头脑风暴”法,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然后围绕着一个主题无限地想象,不要管现不现实,不要管可不可能,只要你无限地想象,就可以了。我认为《童趣逻辑》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第20篇:民间金融的两个逻辑

民间金融的两个逻辑

随着一些地方经济下滑,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纠纷等问题开始集中爆发。据说鄂尔多斯出现了2000多亿元的民间借贷风险。而以炒房、炒矿出名的温州,也面临着民间金融链条断裂的风险。10年前我们写作了《农村工业化与民间金融》,讨论温州民间金融如何推动了乡村工业的发展,那么经过10年,在那块土地上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呢?受到这个问题的驱动,我们重新回到温州。

一、民间金融的两个故事

从温州机场出来,郑师傅举着迎接的牌子在等我们,一路上闲聊,郑师傅说在温州政府工作的人,收入普遍都不高,他早年做个生意,开过出租车,如今在镇政府开车,尽管端上了铁饭碗,但是收入却只能维持生活,要想为上大学的孩子在杭州买房子,靠工资是完全不可能的。好在原来做生意和开出租都存下了一些钱,现在还可以用。这些钱都放在什么地方呢?郑师傅说都放在一些亲戚朋友那里,开工厂、做生意的人都需要资金,所以每年郑师傅都有一笔不错的利息收入。现在这些资金是否有风险呢,特别是现在经济形势不是很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很多困难。郑师傅很有信心,觉得没有风险,首先,都是多年的熟人,互相都比较了解;其次,借钱的人也都有资产,不会跑掉;同时,郑师傅的资金分散到许多企业中,一般不会出现同时破产的事情。郑师傅相信他可以有稳定的利息收入,本金不会有任何风险。这与我们30年前看到的民间金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浓浓的人情包裹下的金融活动,知根知底的熟人关系使民间借贷几乎成为零风险的行业,放贷人不仅了解借贷人的经济活动,而且了解借贷人的人品。 但是下午商会会长却讲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在他看来,郑师傅说的故事也许还存在,但是现在已经很少了,多数的民间借贷已经成为依附于银行资金,受到政策重大影响的高风险行业。在他看来,民间借贷的利率通常要高于20%,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依靠民间借贷来维持正常的生产,民间借贷只是充当银行收放贷款之间的过渡。比如,每年企业都要将银行贷款全部归还,经过一个审核期,企业又重新获得银行贷款,收放之间有个时间差,这就需要民间资金的补充。由于这个时间的期限并不长,所以企业可以承受短期的高利率。但是银行压缩信贷规模却使这种模式无法维持。企业从民间借入一笔资金暂时归还了银行贷款,但

是预期的银行贷款却迟迟拿不到,或者拿到贷款,但是数额却少了许多,企业无法归还民间借贷,而长期占用民间借贷会大大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难以为继。同样,担保是民间资金的一种主要运作方式,各种担保公司和企业之间的联保保证了企业可以从银行得到贷款支持,特别是2008年刺激经济措施出现以后,许多企业都是通过联合担保的方式获得了大量银行资金,这些资金被用于炒作房地产,但是出现经济下滑以后,银行压缩贷款规模,一些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出现问题,并因为联保而将影响传递到其他企业。

上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说明温州的民间金融已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产生于乡土社会的民间金融,依靠熟人社会的信任关系,将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这种民间金融活动曾经强有力地支持了温州乡村工业的发展。

但是当资金汇集得越来越多,并且出现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业以后,金融活动就超出了原有的熟人社会,而在超出熟人社会以后,熟人的社会关系就无法在为民间金融活动提供风险保障,民间金融的投机性越来越强,而在投机性的民间借贷中,盈利的欲望取代了民间的信任,在大的经济起伏中,民间金融不仅不能消减风险,反而经常会放大经济的波动。

二、从稳定的投资人到冒险家

温州的民间金融是伴随着温州的农村工业化过程而产生的。在温州经济发展初期,缺少正规金融支持,许多最初的企业家都是依靠民间借贷,将民间的零散资金集中起来,开始创办企业;即使在企业逐渐已经开始发展以后,他们也很难获得正规金融支持,企业仍然需要民间资金的长期支持,在这种条件下就形成了农村工业与民间金融的相互依存。乡村工业发展为民间资金提供了盈利的可能,而依靠民间资金的支持,乡村工业才能稳定发展。这种民间金融带有很强的乡土性:

首先,民间资金是在一个熟人社会中形成的,在熟人社会中,各种信息是相对透明的,比如,一些民间金融活动是透过亲属网络存在的,亲情关系保障了资金出借方不会上当受骗;资金的所有人不仅熟悉借钱的人,甚至也熟悉他们所从事的行业,甚至他们企业的经营状况,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以比较低的利率把资金出借给经营状况比较好的企业。

由此形成了民间金融的两个重要特点,一个是稳定,一些个人将资金长期出借给某些企业,从而形成稳定企业借贷关系;其次,利率也往往相对较低,在10年前,大多数民间借贷维持在8%-12%的利率水平。

分散也是资金所有人应对风险的一种策略选择,正想郑师傅所言,全部企业倒闭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少发生的,在不出现大规模企业倒闭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资金损失。在过去的10年中,尽管温州商人的一掷千金已经名声在外,但是我们这次访问却发现,在温州本土还有许多小规模的企业仍然存在。在被称为第一座农民城的龙港镇,我们看到10年就已经存在的小作坊仍然比比皆是。与那些动辄数亿元投资的温商不同,这里仍然有许多胼手胝足,靠着辛勤劳作赚取一点加工费的小企业。这些企业也被成为草根企业,不仅因为他们的规模很小,而且也因为他们像小农一样,多年固守在有限的产业中。正是这些小企业支撑了郑师傅的资金收入。

但是早在10多年前,叱咤风云的温商就已经出现了,三五年之间从一无所有变为拥有数亿资产富翁的神话比比皆是。温州炒房团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12年前我们访问温州的时候,一位靠简单的手工机器印刷信封的老妈妈就问我,要不要到上海去买房子,真希望她赶上了上海房价上涨。有报道说,一位管理着一个有数十员工的企业家,如果经营的不错,一年有差不多100万的利润,而他太太在上海炒房,不到10年,已经赚了3000万。

自有资金往往不能满足炒作资产的需要,民间借贷就应运而生。从苍南县北部山区出去的一位商人早几年在北方购买了一个煤矿,但是他自己的资金有限,便回到老家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筹集了6亿资金。之所以如此快的时间筹集到如此巨额的资金,首先是关系网络,在筹集资金中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他发动一些人,这些人再去发动其他人,通过层层传递,很快就聚集了大量的投资人;其次是高额回报的诱惑,人们相信投资煤矿很容易获得数倍的资金回报。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当年一位顽皮的学生投资了煤矿,为了感谢他的老师,便让老师也投资了10万元,以便获得分红的机会。3年以后,煤矿转手,老师获得了150万元的回报。

这种大规模集资与原有的民间金融活动已经使完全不同的,首先,信息是不透明的,人们在注入资金的时候并不知道那个在外地的煤矿经营状况如何,甚至不知道那个煤矿是否存在,他们投入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赚取高额利润的梦想所推动,这实质上近似一种赌博。无论炒作房地产或炒矿,都是投机行为,当民间与这些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民间资金也就成了赌博;其次,直接的人际信任关系也不复存在。尽管从表面看,他们的资金还是通过亲戚、同学和老乡等关系动员起来的,但是由于集资规模很大,在集资的金字塔上,顶层与底层之间隔了多层,底层的直接出资人往往并不直接认识并熟悉顶层的集资人。因此无论从集资的期限或预期的回报,与以往都不同了。在这种格局下,原来稳定的民间金融就转变为资金的投机。与所有投机一样,在投机中发生了许多不一样的故事。在经济泡沫中,多数投机都获得了不薄的回报,而在经济泡沫被挤破的时候,许多民间资金就可能陷入血本无归。

而那些机构化的民间金融,比如小额信贷公司、担保公司等,要想获得较高的回报,就不能从事长期的贷款业务,因为稳定的小额贷款所获得利息回报是有限的。他们更希望通过给企业短期的融资服务或提供担保,获得更高的收入,民间金融成为撬动银行信贷的杠杆。

企业越大就越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也就越需要民间资金的杠杆,如果没有民间资金支持,企业无法度过还旧账等新贷的空挡,也无法得到担保的服务,为了这些,企业能够支付民间资金短期的高利率。在经济运转正常的时候,这种经营方式很稳定,但是一旦出现经济波动,银行的资金减少,这种经营方式就会遭遇困难。在一些温州企业家看来,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困难时期,前期企业获得了太多的银行贷款,依附于银行贷款的民间金融也很活跃,但是当银行贷款突然大幅度减少以后,民间金融也成了城门之鱼。

三,为什么民间金融成为赌博?

与农村工业相互支持的民间金融何以会变成赌博?我想这与投资者的贪婪和经济运行的结构都有关系。

作为一个不稳定因素,冒险一直存在于民间的借贷活动中,因为有太多人希望自己手中的余钱能够快速地生出新钱。上个世纪数次出现的抬会倒会就是这样。本来存在于温州民间的合会是10个左右熟人将资金凑在一起,相互帮助的一种民间金融活动,但是当这种会发展到数百、数千人,从上到下形成不同的会首和会脚,而且从早期入会的人从会首那里获得巨额的资金回报,大家便蜂拥而入,直到出现资金链断裂,发生倒会。集资炒房炒矿也是为了巨额的回报,只是因为有房屋和煤矿的存在,所以其风险更加隐蔽。抬会被看做是典型的金融诈骗,因为会首在将资金集中起来以后,没有任何投资,不可能有任何收入来支持其高利率的回报,因此必然倒会;炒房炒矿似乎是一种投资,但是如果将时间点放长一些看,就会发现,这也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最终会有泡沫破裂的时候。

当民间金融大规模地转变为冒险或赌博,这就与当前的经济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了。当全世界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大大超过实体资产,而且大部分金融资产都是在做投机的时候,温州大量的民间资金必然会顺应这个潮流,进入到金融投机中。在高通货膨胀的刺激下,民间金融必然要寻找更高的获利渠道,长期稳定地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是无法满足资金保值升值的预期。

事实上,作为稳定的投资人,郑师傅与那些冒险家之间并没有一个可以隔开的边界,在预期利益的诱惑下,那些存了几十万或一两百万的小富翁,随时都可

能会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冒险的活动中。尽管从逻辑上我们看有两种不同的民间金融,但是当我们面对具体个人的时候,两种逻辑都会共存于同一个人身上。

金融逻辑读后感
《金融逻辑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