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书法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05 08:33:27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国书法》读后感[全文]

《中国书法》读后感

前言:

书法艺术同京剧、武术、诗歌一样,都是中国的国粹。从远古时代的甲骨文,再到成型于东汉、魏、晋时期的各个书法艺术形式,可见书法的形成与发展亦有其自己的历史轨迹。随时代变迁,虽然现代人很难再在书法领域中见识到完整的书法典藏,但是每当我们信步于古老园林,或是厅堂楼阁,依旧可以看到呈现于牌匾上的古文字迹或是悬挂于高堂上的喜庆对联。细品书法,它给予每个观赏者的不仅限于外现的字形,而更多的是内在的“意境”。正如书中所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书法的道理极深极远,是进入众多高妙艺术的大门”

1古代书法的发展轨迹

自觉没有多少本领可以驾驭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只是简单的做自我品评罢了。书法起于甲骨文,观甲骨文,虽无汉字那般规整、统一,却透露出了几分活泼与灵动,这大概该归功于它是一种象形文字。历史上同时期的象形文字还有古埃及的象形文与玛雅象形文,但都最终以文明的消失而未现于世,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留存并至今。而象形文的发现也同样具有神奇色彩,若不是清代王懿荣因病求医,后得药方取药,遂得甲骨,也许至今我们也没有这般荣幸看到它的面貌,也就无法研究后来的金文的渊源。

金文的出现,依托于青铜器的铸造,字形同甲骨文相像,但比甲骨文要规整,排列也有序。后至战国时期,为方便书写,对篆书做出了笔画上的简化,称为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随即统一文字,一改昔日的写意字体,而增强了文字的符号价值。

隶书的形成是在满足其功用价值的基础上更多的倾向于它的审美性,如“蚕头雁尾”的字形。楷书笔画规范,法度较严,书写速度较慢,其形象最易识别,多用于正式场合。行书是从楷书的快速书写而形成,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其法度较楷体宽松。草书书写最快,有些笔画、部分甚至被简化掉了,难以辨认。

2古代书法的意境组成

书法不单单是外部字形的显示,加之作者也很少言及自己的作品,所以给欣赏者留有很大的遐想空间。每一幅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境并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每个欣赏者根据自己的鉴赏力、思想、情感、文化底蕴对作品进行自我品评,进而由此探知作者内心想要表达的真实情境与意境,这也许是作者最想看到的,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一扫而过。

书法的意境可由它的节奏跟韵味表现出来,而书法对节奏的把握又依赖于书写时作者对笔力的控制。有人说书法是没有声音的舞蹈,书法也有舞蹈的那种动态美,或刚健或柔美。这些均依靠对笔力运行轨迹与速度轻重急缓的把握。笔力中还包含几对矛盾:行与留,提与按以及平正与参差等。行与留在于笔的运行上,在毛笔行进过程中,要时刻掌握力度,使毛笔能在恰当的时候、地方停下,或是将速度放慢。平正要求字体看上去要大小合适、均匀、规整,但不可一味要求规整,而使字体缺乏灵动。

书法的意境自始而后至终都要归为统一,整体。欣赏者最初看到和把握的角度是整体而不是顿足于单纯的一个字,这就要依靠字与字之间的联络,正如书中所说,书法中的联络有三种形式:一是血脉相连(形体与气势上联络成为整体,一气贯注),二是虚实相生(有笔画为实处,字字之间行行之间为虚处,一虚一实成为有机整体,其一虚一实是在点画落在纸上的瞬间一次性完成,笔墨一到,实处即成,虚处也由此而出),三是错落有致(以缤纷交错求其奇趣,于森严法度中求变化)。这仿佛是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之所以能成为整体,需要的不仅是外在皮肉及其包裹的骨骼,更需灌之以血液、经络,将这些外在的表现加以连贯,才能成为富有灵性的生命体,而书法则是富有生命的艺术。

中国的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物象,而是富有生命的艺术品,虽没有舞蹈那般色彩斑斓,

但却同样能透过线条运行发现它美的东西,这种美并不像古代玉器那样耀眼夺目,而是隐讳的。透过一种艺术我们可以了解到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文化、社会状况,了解到作者所发生的故事和他创作时的心境等等。我想这是作者所希望后人能体味到的。

推荐第2篇:关于书法的读后感

关于书法的读后感

我以为书法入门与否,首先看学习者是否精通笔法。精通笔法,用功深造,始有门径可言。书法的用笔方法不外两种:一种是篆隶运笔法,一种是行草运笔法。楷书笔法介乎于两者之间,可以意会。前一种运肘,不需运腕,遇转折波挑处,用捻管转笔之法;后一种全赖运腕。运腕之法,是靠腕下两个骨节一起一倒交替运行。篆隶用笔,因笔画以中锋直而圆润为主,笔画中段满实,有丰富变化,且笔笔断,不连,故无太大的提按起伏变化;而行草笔法,笔画中侧锋并用,笔势求连绵不断,顺势承接,故多讲求笔画之两端提按起伏变化,因此,非腕力灵活不能随意自如。

在魏晋以前,基本上是篆隶运肘转指笔法的一统天下。自从草书兴起,尺牍流行,运腕法应运而生。从东汉末至晋唐、宋、元、明、清代前期,基本上是运腕法一统天下,即使晋唐人、宋人、明人作篆书、隶书,也用运腕法。故这很长一个阶段的篆、隶,不为近代书家所重,以为不及秦汉。至清代中叶,金石学盛,中断千余年的篆隶笔法被邓石如、包世臣、何绍基等人摸索出来,遂大行于世,以至一百年间,行草尺牍的运腕法及乎成了绝响。

故清代中叶以降,很少有人能在行草书上与前人抗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笔法中绝。用篆隶笔法写尺牍,曾熙曾言:“如带磨盘而舞”,吃力不讨好。当比之际,沈尹默潜心于二王传统,首先从挖掘运笔法入手,遂使中绝百余年的行草运腕法兴起于末世。沈氏的成果在《执笔五字法》一文中。沈氏的字,或有不同的评价,而探讨笔法一项成果,亦足以在书法史上垂名不朽。

张岩潜心于书法,取法米芾行草,奠定了基础,又加之多年来于明清题跋、尺牍、文稿真迹颇为留意,揣摩有年,多有心得,故其作品,结体用笔可以看出是消化了米芾而又能参以明清人尺牍、题跋结体笔意。因此上可以说,张岩的字,不受时俗流行风气的影响,笔法是较为纯正的行草尺牍的路数,姑看他的字,于每笔提按转折处,都有交代。点画干净利索,且运笔较为自如,结构章法也能稳妥,自然看得出,他是在追求古雅、优美和书卷气。

在今天书法普遍庸俗化、丑陋化、浅薄化,学术规范沦丧的时流下,张岩的追求无疑是有意义的。他所选择的师法传统,与古人血战的道路是被历代书法家所印证了的正道、大道。林散之云:“入的深,才能出得显”。可见这条道路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路,非急功近利、浅薄之子所愿为,所能为的。愿张岩努力。

推荐第3篇:《狡猾的读书法》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早就应该读,却迟迟没读地神书。读完书后,自己的第一个感慨就是,要是高中的时候,就遇到这本书,考清华或者北大也是超级有可能地啊。

这本书,首先跟我们分享了一套超级牛的准备考试的方法。接下我将详细地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套神奇地准备考试的方法。

1)看答案=》看题目=〉看参考答案重复几遍。

2)对所有地题,进行分类,如经常考,偶尔考,很少考;基础题,应用题。

3)看参考书,并且将这些常考的题,在参考书上做标记。

4)看题目,回想起答案。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让自己回想起答案的时间越越短。

5)整理知识图书馆。以关键字为核心,整理相关地知识网络图。

6)快速地翻阅已经做出标记地参考书,看到标记的关键词,检查自己是否能够快速想起相关知识。

总结说,这套方法非常地神奇。神奇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多数人,由浅入深地开始学习,不断地用不同地方法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学习的持续性。如果我们按传统地学习顺序“看教材=》做题=〉看答案”,则非常有可能早早就放弃。所以这套方法,很好地帮助我们延长了整体地学习时间,让我们最终可以因为持续的积累,而达成我们预期的目标。

这本书第二个重点,就是和我们分享了一些,比较实用地增强记忆的方法。比如说:

1)睡前in,记录白天主要做的事项,并且在脑子里由由宽泛到细致地回忆,所有知识点;早起后,同样也用in回忆昨天所学习地知识。

2)注重间断性地复习,自己所学习地新知识。

3)灵活地应用散步或者做家务的时间,整理自己学习的思绪。

4)将所学到的知识点分享给别人,比如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进行知识点地讲解和回顾或者找水平比自己高或者低的朋友,进行知识分享。

本书第三个重点,是和我们介绍了一些,可以提高学习动机地小秘诀。比如说:

1)只做自己会做的事情。通过不断地积累,扩大自己会做事情地范围。

2)通过增加自己娱乐时间的方法,倒逼自己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具体做法,可以是每天给自己安排必须做的事情,但是至少有2事情是可以让自己开心地玩耍地事情。

3)当自己没有学习地状态时,可以通过听一些节奏感强地音乐,帮助自己可以更快速地进入状态。

4)有意识地变换自己学习的地点,比如去图书馆,咖啡馆,或者在家里的不同屋子开始学习。

看完这本书真的超级激动,因为这本书说的很多学习方法,和我以前所接触到的观点是完全不一样地。比如以前所接触到地是“先看教材,在做题,在看答案”,而本书所强调地是“先看答案,在看题目”。哈哈,对于我而言,先做题,再看答案,会让自己更早地半途而废。再比如“要把能够利用的所有时间都用学习,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步。”,而本书强调地是“就是要玩耍,还要提高玩耍的时间,倒逼自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更高效地学习。所以对于我这种又懒,遇到困难又容易放弃地人说,简直就是巨大的惊喜,感觉人生又开始变得巨有希望了。

看完这本书,我自己最直观地一个感受就是,作者真的是一个超级了解人性,且正事人性中,惧怕困难,懒惰的天性。他了解到大部分人,就是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所以他分享了一套从看答案入手,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他了解到大部分人,就是懒惰,所以他告诉我们,懒惰也是好事呀,正是因为懒,所以你更要把你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让自己可以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和玩耍的时间。

最后,总结这本书对我最直接的影响和改变吧。

1、只要是看书或者学习,一定要问自己,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对准目标,找到最省时的方法,去达成这个目标。

2、只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幸福感,我们才可能获得更多地能量,持续地为了明天而进步。所以,不要压制自己偷懒的天性,或者遇到困难地放弃的软弱。正视自己的这些缺点,找到相应地方法,让自己可以取得进步的同时,完全不觉得自己是在受苦或者在忍受。

3、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通过积累获取进步和把生活过得充满趣味,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其他遐思:

1、学习没有动力,很有可能是一整天都在低效地学习,如果给自己安排出娱乐地时间,是不是会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

2、屋子里总是乱糟糟的,总是没有动力去打扫卫生,原因却是家里很少有重要的朋友拜访。或是从没有体验过屋子干净整洁的快乐。

3、因为约了朋友我家吃饭,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家里整理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感受到了屋子整洁和干净的快感后,我就忍不住地开始了,每天花些时间维护和大打扫家里的卫生,我喜欢屋子赶紧整洁,讨厌屋子乱糟糟地。

4、不喜欢读书的人,很有可能其实是从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的人。所以他就无法感受到,读完一本书的那种乐趣。

因为和朋友约好了,共同读《未简史》这本书。我在快要到达截止日期的前天,各种花时间读书,甚至早上7:00就起床读书。所以终于赶在截止日前读完了书。这种读完书的感觉,让我意识到,原我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整读完一本书的人。读完书的愉悦感,以及我可以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的结果,让我开始读第二本书。更惊喜地是我花了2天就把第二本书,读完了,而且还写出了最近一段时间以,质量比较高的一篇。现在的我已经开始思考,怎么样可以更高效地,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吸收更多的知识。

推荐第4篇: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在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下面是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请参考!篇一: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两周前花一个下午读了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中午趁午休搜了搜书评,看到江弱水的《撕扇记二:美言还是不信的蒋勋》有点意思。

我对蒋勋其人不熟,初读《汉字书法之美》的时候觉得文笔大抵就是“主观浪漫主义”吧。江弱水引用张大春的《书法之美是知识,不是呻吟》也是蛮有趣。不过我已把此书定位为主观的文化随笔而非严肃作品后也不怎么排斥。

有了对于这本书的总体定位后,读起来就很顺利。在煽情的文字下看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看甲骨差点遗失,看《祭侄文稿》哭安史之乱什么的……反正就是发散发散思维,自我升华一下。

本书细节处的问题江弱水那篇文择了好多,虽然也看到有人骂江弱水酸腐炒作,但是我还是赞同严谨对待细节。不过把《汉字书法之美》当做别人主观的文化随笔,外加自己的历史常识还在,其实这些细节也不是太困扰。

说个总体印象,《汉字书法之美》一书文字浪漫煽情,历史细节有含糊处,汉字演化部分不够严谨,书法赏析有认字错误并且偏作者主观,后附云门舞集和书法教育的部分写得空泛主观。

作为文化小品可读,浅显了解汉字书法可读,假日消磨时间自我升华可读,不必认真当做学术著作来读。

看完本书我还是有个人收获的。作为一个肤浅观众,我一直喜欢端方小楷,对行书与草书不太会欣赏。本书对于我的益处是稍微提升了一点对行书的理解和欣赏力。

还有年底云门舞集有一场在厦门的演出,我会考虑去看看。

篇二: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从小开始,练字对某而言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小学上书法课时,老师总会把大家写的字贴墙上,然后把亮点圈出来。那时候,某是惟一一个作业上没有圈的孩子。初中时某很羡慕班长的一手好字,到了高三闲着没事就天天练硬笔。下了早读第一节课前的十五分钟全用来描塑料模板上的正楷了。一年后生生刻出一幅钢板字体。后来某花了很久去改变自己,有人说某现在写字没高中时漂亮了,但某倒不这么认为。因为那是有活力的,比当初的一团死板多出了几分生气。而看蒋勋的书就有这样的感觉。

他说书法,总是先从人说起。在中国传统的书法观中,写字是件很庄重的事情。而且,写字的头一件事是做人。讲究的是“心正则笔正”,中国人喜欢讲品格,书法更是人品的体现。若是练得一手好字,便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也是有加分的——由此可见书写之重。

事实上,赏析任何书法作品,离了那个执笔者,就会陷入云雾之中。比如天下行书第三的《寒食帖》,某一直无法真正的喜欢它,直到看了蒋勋的《苍凉的独白书写》才明白,那是怎样的一种复杂心境才造就出来的名帖啊。而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竹简,总会让人联想到恪尽职守的城吏们。至于颜真卿的稳重笔锋更是令人印象强烈的想起那段大唐盛世——任何字体都是和那个时代无法割裂的,书写本身就是在一段历史。而那沉淀下来的墨迹既是本人的私有历史也是公共的书写历史。

所以不能不认真的去书写罢。只有练好了规矩才能“随心所欲而不愈矩”。

可是在那整体的历史中,更无法忽略的是个人的笔意——那生动的变化又重何而来?

那些生动的笔触,在蒋勋的笔下是那么美好。在点化它们之前,仅仅是纸上死板的一团油墨。书法是形象的艺术,蒋勋的书上会在一开始就介绍这种字体的来龙去脉,附上相应的帖,让人明白它们之中蕴藏的历史,同时又辅以个人性质介绍,一点点的点拔读者如何从那些细节中体会它们的历史、它们的情绪、它们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大凡讲述艺术史的书,不是流于琐碎就是自我陶醉。而蒋勋的书法史里。没有传统的审美书惯用的四个字四个字那样空洞乏味的不知所云,也没有四平八稳的照本宣科,有的是触及读者灵魂深处的悖动。

那,正是因为蒋勋从书法的美感中把人类最基本的感情萃取出来了罢。美学是抽象的,然而美的载体和审美本身并不是抽象的——尤其是书法,那是缘于人与社会的共鸣所产生的丰富意蕴的艺术啊。

篇三: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作为一名小学书法老师,为了让中规中矩的书法课生动有趣、为了让深奥的书法知识浅显易懂,我发现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法文化之书—————《汉字书法之美》。这本书是著名美学家、文学家、画家蒋勋的大作,分别从汉字演变、书法美学、感知教育、汉字与现代四个章节介绍汉字书法之美。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汉字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一件黑陶尊,器表上的一个符号,上端一个圆,下端一片曲线,最下端一座五峰尖山,这就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文字出现了。结绳、仓颉、毛笔、石鼓等等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一幕一幕闪过。

而书法美学又让我对书法的五种书体的历史有了新的心得体会:波磔与飞檐的隶书线条、碑帖的厚重与飘逸、行草到狂草的平正与险绝、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元明书法的形式与表现及清代书法的古朴与拙趣。

又让我对卫夫人的《笔阵图》细细感知。“高峰坠石”的点是形状,是体积,是重量,也是速度;“千里阵云”的横是水与墨在纸上的交互律动;“万岁枯藤”的竖是一切看似枯老却毫不妥协的坚强生命。

以小见大,让人看出汉字书法之奇,不仅在指腕之间,甚至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乃臻而为「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一如瑜珈、太极、舞蹈,乃至慢跑,由静转动,动中见静,成就了一种肢体韵律之美。

篇四: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买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碰到了好久没有看到的同学,他是语文专业的博士生,现在也很我一样做初中语文教师,一有机会,我就向他咨询又读了什么书,他向我推荐了《汉字书法之美》。

我马上在当当网下了订单,并且给他回复说:“向我这样臭字,很需要看这样的书。”我的同学发过一句话:“距离生活还是很远,不过你读后一定会爱上汉字的。”

真的是这样,一边读完说实在的我还不能一一细数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

不过仅看那些图片,都让人流连忘返,仅是抚摸那书的质感,都让人回味。

在这一个月的零散阅读里它给我触动人心的美丽与惊喜。

蒋勋说:书法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是生活现实里的记忆,是还原到初写自己名字时的认真……

作者以他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篇五: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我小时候印象中的书法就是写毛笔字了。看到老师拿着大大的毛笔,大手一挥,几个像模像样的毛笔字就出现在白纸上,煞是羡慕,但是到底怎样写,怎样读帖却是云里雾里。老师多是临时代课的,对毛笔字的要求不严格,我们有毛笔的就用毛笔写,没有毛笔的就找一个小棒,沾着前后位同学的墨汁,在本子上信马由缰,对于写“上”“人”自觉得很好写,横平竖直就可以,对于笔锋、运笔、收笔等书法术语全然没有概念,那时毛笔是一角、两角钱买来的,墨汁也是最廉价的带着臭味久无人问津的,所以写完毛笔字后,教室里洋溢着难闻的气味,我们的手上、脸上、衣服上沾满了,黑黑的臭墨汁,看着自己写的歪七斜八的字傻乐,只是好玩,倒没有太大的兴趣。

现在每当走过学校的书法室,闻到那飘散过来的淡淡的墨香,看着那些中规中距或站或坐的小学生,跟着书法老师有模有样的临帖习子,挥毫泼墨的写出大幅的作品,心中的羡慕之情无法言表。

直到后来上了师范学校,才知道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了解了一些书法家,更深刻的体会到描摹临写在书法中的重要。才真正的体会到“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那时我才开始真正的写毛笔字,每天基本功练习都会按老师的要求认真读帖,用心临摹,享受着墨香,享受着汉字的美,享受着写字带来的宁静致远。“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学生在我们这样一个充满墨香的学校中学习、生活,一定的写好人生每一笔,真切体会写好一个真正的“大”“人”的益处。

篇六: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讲述汉字书法渊源流长的历史故事,用文字编织成画面,带我们走进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光长廊。

《汉字书法之美》全书用很大篇幅介绍汉字书法的历史,但又无处不在谈汉字书法的美学,堪称“历代书法审美指南”,将汉隶水平线条的“波磔”与中国建筑张扬起翘的飞檐相媲美,分析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呈现的行书的“即兴与自在”,对比碑与帖的“厚重与飘逸”,探究从行草到狂草的“平正与险绝”,阐释唐楷的“法度与庄严”,描摹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解说元明书法与文人画的“形式与表现”,玩味清代书法走向民间的“古朴与拙趣”。

有人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世界运转的步伐日新月异,将我们湮没在海量的数据中,互联网、手机、微信,不断更新自己的装备,眼花缭乱地去接触新的事物,奋力奔跑却追不上那些变化,暮然回首,发现一路走来,像个孩子一样,丢西瓜捡玉米,丢玉米捡芝麻,最不该丢失的就是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个世界变化再快,根基却始终深植在传统文化中,厚厚积淀的文化土壤是我们永恒的宝库。校园里的学生开始重新学习《三字经》、《千字文》,朗朗书声中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档档火热起来的文化类型节目唤醒人们对经典的热爱,提醒我们真正应该抓牢的是什么。而《汉字书法之美》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汉字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成为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读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感受文字的魅力与力量,会在内心深处引发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景仰崇拜。正如蒋勋所说,“汉字书写是强大的信仰”,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这门古老而仍然生机勃发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更意味着增加了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汉字是我们与知识沟通的桥梁,在与汉字的相识相伴相知中,我们得以了解大千世界,学习生活及处世的智慧;而汉字书法是记载汉字的历史,将汉字本身活灵活现具象到我们面前,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在书法中,让浮躁的身心静下来,体会人生的美好。蒋勋说,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这场修行进行到底。

篇七: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这不是一本论述汉字之美的学术集,也不是毛笔书法教科书。随意翻书页,心中有喜悦,普蓝色的字偏安于一侧,另一边配图、配帖,大多时候只是空着,这样的“留白”显得妥妥当当,让人有“随心不逾规”的安宁。

我第一次读蒋勋的书,封底上印着一段话:“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我不断回响起父亲握着我的手书写的岁月,那些简单的“上”、“大”、“人”,也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握着,一起完成的最美丽的书法。”这大概是练字儿童的共同记忆——小时候家中的缝纫机铺上毛毯就是书桌,母亲为我叠好黄色毛边纸,我则拖拖拉拉地调墨水,翻开字帖,端坐练字。

最怕“悬针竖”,收笔时总是太粗,这时母亲便起身握着我拿笔的手,轻轻抬起,要我记得运笔时的力度,对于拿笔不稳的小朋友,又有什么“力度”可言呢?但是小朋友觉得那些字“美”,繁体字比简体字“美”,毛笔字比印刷字“美”,洗笔时墨汁在水中如丝般徐徐散开“好美”。

“汉字基本功能在传达和沟通,实用在先,审美在后”,不过蒋勋从汉隶的蚕头燕尾说起到走向民间的清代书法,每一章每一页告诉读者在实用之外,如何审美;审美之时,又不可不体会书法家的性情。我自幼习颜体,却从来没有认真读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蒋勋对此的评价是“楷、行、草交互错杂,变化万千、虚如青烟、实如巨山、动静之间、神奇莫测、如同一首完美的交响曲”,他认为“面对第一手书法家书写的墨迹真本,才可能领略书法随情绪流转的绝美经验。”此话不虚,《祭侄文稿》整篇用力用墨跌宕起伏、变化多端,将情绪时而平复时而忧伤,时而感慨时而压抑表达得淋漓尽致。

读完《祭侄文稿》的赏析,一时间悲喜交欣,喜的是有缘读到书家真迹所蕴含的蓬勃情感,悲的是笔墨所呈现的故事着实让人伤感。可见,内容固然重要,形式亦“兹事体大”,倘若干笔飞白、灰烟轻飞般的“呜呼哀哉”成了A4白纸上打印的华文行楷,我们还能体会年轻生命魂魄逝去的哀恸么?

所以,我一直留恋用笔书写的感觉。给心爱的人写一封情书,字浅情深,不需要华丽语言和美丽词藻,一笔一划记录着书写时的忐忑与期待,甜蜜与忧伤。儿时羡慕可以习《曹全碑》的女孩,而我却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临摹《颜勤礼碑》、《自身告书》、《麻姑仙坛记》。如今,明白了“写字与做人处事连在一起”,不安分的孩童应该多习厚重博大的颜体,含蓄腼腆的孩子需要“锋芒毕露”的“瘦金体”。在书法练习中,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同的。通过书法,完成了感知世界的一切现象的能力,这才是书法美学的意义。”“撇”好似风中竹叶,“走之”如海浪涌来,“点”是悬崖落石,“横”像远方的地平线……“审美必须是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活动,失去了回归自身的感受,艺术和美都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家中还挂着十几岁时的习作——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我们执毛笔蘸墨汁写古诗装裱,古人呢?魏晋文人的“帖”,是日常的书信,是简单的问候——“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这是王羲之的《奉橘帖》,赠送三百个橘子时附带的便条。蒋勋说:“成为名帖,是因为书法。小小纸片上盖满大大小小帝王收藏印记,容易让人忽略了文字简单到一清如水,叙述的事情也简单到一清如水,似乎偷偷暗笑,不知道为什么知识分子都有那么多悲愤抱怨痛苦,浓眉深锁,嘴角向下。

帖把天下兴亡的重责大任,四两拨千斤地轻轻转回到生活现实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帖有一点调皮,有一点小小得意,有一点百无聊赖的茫然或虚无,不想长篇大论议论是非,只是想回来做真实的自己。帖要逃逸,要飞扬,要从虚假概念的世俗礼教里解放自己。”我读到这段话,则想起母亲清晨在笔记本电脑上的一张留言:“女儿:妈妈去山上锻炼,早饭已买,面包在饭桌上。”最美的字,最熟悉的字,最温暖的关爱——书写,果然与生活相通,因此,也最值得敬重。

如今,很少提笔练字,偶尔在奶奶所念的经文上写祈福的话,诸如“供奉三官大帝保佑……”之类。民间敬重汉字,写过字的纸都要在“惜字亭”中焚烧——听上去,像个古老的传说。我常常想“见字如面”这么美好的词在往后的岁月里会不会消逝?互联网时代,快捷的电脑打字取代书写,“无纸化”浪潮之后,再有灵性的水墨汉字也要叹息。

篇八: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最近读了著名学者蒋勋写的《汉字书法之美》,非常喜欢,留一点阅读感想吧!

声音与图像

这世界上保留下的象形文字非常少,汉字就是其中之一。以往学者们一直以为带有很多图案的古埃及文也是象形文字,后来因“罗塞塔石碑”(上面对照刻下了古希腊文、柯普特文、古埃及文)的出土,才发现原来古埃及文中的那些图案还是在表音,也不是象形文字。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字大都是声音的记录,而汉字却是形象的记录,这就使得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思维必然与其它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使用象形文字应该使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强。因西方文化从声音出发思考问题,声音对于其文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西方人重视朗读、重视表达。

同一时间发展出来的汉字文学《诗经》却恰巧相反——寓繁于简,简单几个对仗工整、音韵齐整的句子,就把复杂的时间空间变成一种“领悟”。

汉字文学似乎更适合“领悟”而不是“说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仅仅十六个字,时间的逝去,空间的改变,人事情感的沧桑,景物的变更,心事的喟叹,一一都在整齐精简的排比中,文字的格律性本身变成一种强固的美学。”

我有一种模糊的感觉,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才使得西方的音乐特别强调完整的逻辑性,而中国的古乐则截然不同,就好象是要从山中抓住一缕柔风、水中拮取一片波光,连音乐都象图画以及文字(简化的图画)一样处处有着“留白”,让人去领悟去想象……也就是说,中国的音乐也好,文字也好,图画也好,其基本的气息都是清淡而跳跃的,也许其表达并不连贯,但却非常适合去细细体会,受者的感觉越细腻,感受到的层次就越丰富。

中国的文字来自图画,这些图画打根儿上又都来自于自然万物,所以中国文化与自然简直有切不断的血脉联系,从诗经到后世的所有文章,“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吐言天拔,出于自然”,言必从自然开始,每首诗都似乎在描绘一幅画卷,离了自然,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简直就没了吸收养分的土壤!

欧洲一直使用拼音文字,才使得各国因发言不同而文字也不同,因为这些不同,所以欧洲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状态。而中国因汉字的统一,尽管也存在“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但在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即使走到所谓“天涯海角”可能听不懂当地话,但还可以通过统一的文字来交流!想当初有人想把汉字改造成拼音文字,这就如同要切断我们互相联系的根脉一样了。

简体与繁体

甲骨文和金文是同时期存在的,小篆和秦隶也是同时期存在的,同一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上就有差别,在小篆和秦隶上也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功用不同。金文、小篆都是国家重要典礼、仪式上使用的文字,就必须是端庄、繁复、雍容的,而甲骨文虽然是巫师用来与神灵沟通、隶书是小吏们用来记录行政文书,不能说不重要,但因为每天都要大量使用,为了提高效率,就必须把图像简化,简化到甚至一些甲、骨上刻的字与我们今天的简体字没大区别。

纵观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其实不难发现,文字的发展有时在向简化方向发展,而有时又在向繁化方向发展,所以,在汉字的繁简之争中,我到没觉得简化文字有什么特别不对,不过简化的基本思想应该是按意简化,按音简化是容易混淆字意的,无论怎样只要别往拼音文字上靠就好!

美与技

蒋勋将“笔阵图”和“永字八法”做了对比,在我看来就是美与技的对比,“笔阵图”是当年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对汉字的基本笔画所做的比喻:

“点”如高峰坠石;

“一”如千里阵云;

“竖”如万岁枯藤;

“撇”如陆断犀象;

“弋”如百钧弩发;

“力”如劲弩筋节;

“辶”如崩浪雷奔;(书法课上,小林老师讲到此,选了《兰亭序》中的“九”字,并且配了那卷起之惊涛骇浪的图片,我觉得更合适)

截取了《兰亭序》中的前四个字,以上的七个笔画在这四个字中基本都能找到,让我们好好看看这里面的“高峰坠石”“万岁枯藤”“陆断犀象”“崩浪雷奔”吧!

笔阵图不仅仅在说形象,里面还包含了速度、质感、气势……卫夫人教给王羲之的不是技巧而是感觉,而“感觉的丰富,是审美的开始”!

毫不夸张的说,在小林老师第一次的书法课上讲到这些比喻时,真的让我心潮澎湃!我那么喜欢旅游,为的是什么,就因为在旅途中,我真的看到过那沉重的高峰坠石、无比开阔的千里阵云,在原始森林中也真的看到过那坚韧的万岁枯藤!没有感受过那强烈的自然之美、自然之力量,又怎能深切体会这些比喻?

而“永字八法”也是在教初学者如何书写这些基本笔画,且很明显是在《笔阵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这个则完全是技法和动作上的比喻了:

“永字八法”把“永”这个字,依照书写先后分为八个元素:

“侧”(点),

“勒”(横平),

“努”(竖),

“擢”(钩),

“策”(仰横),

“掠”(长撇),

“啄”(短撇),

“磔”(捺)。

我不知道当年的孩子在被传授“永字八法”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反正在我看来,孩子相较于成人,动作协调能力是要差一些的,用这么复杂的动作来形容每个笔画,让孩子理解得多费劲呢?相比之下,难道不是对自然的感受更为重要吗?书圣之所以能成为书圣,一定得益于卫夫人当年为他在心中打开了无比开阔的气象!

就象蒋勋所说:“笔阵图更看重在线条联结通向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感觉,更侧重美学教育,而‘永字八法’则是侧重在技巧和形式上!……‘审美’必须是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活动,失去了回归自身的感受,艺术与美都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汉字书法之美

蒋勋从大汶口出土的五千多年前黑陶尊上的“旦”讲起,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汉隶”、“行书”、“草书”、“楷书”一路下去,介绍了王羲之、王献之、王珣、孙过庭、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徽宗、赵孟頫、杨维祯、徐渭、郑板桥等诸多书家及其作品,将汉字书法之美一一呈现。读完后让人仿佛被带着透过了那千年翰墨游目骋怀,回头看到了我们的古人怎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闭目掩卷,我的心里愈加清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书法?那就是:通过写字,丰富感觉,回归自身,体悟生命。

推荐第5篇:《店小二的书法》读后感35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店小二的书法》。故事讲明朝年间,工匠们在修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时,遇到困难,“天下第一关”匾额题字中的“一”字,早已经脱落多时,难以修复。皇上出重金悬赏,希望有高手可以挥毫补上。可是书法家们都无能为力。一个店小二却想尝试。人们都说他不知天高地厚。而店小二却拿起一块抹布,蘸上墨水,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地写了一个“一”,和原来丝毫不差,人们都惊叹不已。

我十分佩服店小二的勇气。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和专注的精神完成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没有经过书法的训练,却能把“一”写得那么好。其中的奥秘就是专注。我想如果我们在学习上能够那样的专注,我们的学习成绩一定能不断进步。我们专注去写字,我们的字也一定非常地漂亮。只要专注,再困难地事情我们也可以解决。

推荐第6篇: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一)

返璞归真读《汉字书法之美》有感

市场部 刘红莲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讲述汉字书法渊源流长的历史故事,用文字编织成画面,带我们走进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光长廊。

《汉字书法之美》全书用很大篇幅介绍汉字书法的历史,但又无处不在谈汉字书法的美学,堪称“历代书法审美指南”,将汉隶水平线条的“波磔”与中国建筑张扬起翘的飞檐相媲美,分析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呈现的行书的“即兴与自在”,对比碑与帖的“厚重与飘逸”,探究从行草到狂草的“平正与险绝”,阐释唐楷的“法度与庄严”,描摹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解说元明书法与文人画的“形式与表现”,玩味清代书法走向民间的“古朴与拙趣”。

有人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世界运转的步伐日新月异,将我们湮没在海量的数据中,互联网、手机、微信,不断更新自己的装备,眼花缭乱地去接触新的事物,奋力奔跑却追不上那些变化,暮然回首,发现一路走来,像个孩子一样,丢西瓜捡玉米,丢玉米捡芝麻,最不该丢失的就是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个世界变化再快,根基却始终深植在传统文化中,厚厚积淀的文化土壤是我们永恒的宝库。校园里的学生开始重新学习《三字经》、《千字文》,朗朗书声中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档档火热起来的文化类型节目唤醒人们对经典的热爱,提醒我们真正应该抓牢的是什么。而《汉字书法之美》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汉字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成为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读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感受文字的魅力与力量,会在内心深处引发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景仰崇拜。正如蒋勋所说,“汉字书写是强大的信仰”,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这门古老而仍然生机勃发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更意味着增加了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汉字是我们与知识沟通的桥梁,在与汉字的相识相伴相知中,我们得以了解大千世界,学习生活及处世的智慧;而汉字书法是记载汉字的历史,将汉字本身活灵活现具象到我们面前,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在书法中,让浮躁的身心静下来,体会人生的美好。蒋勋说,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这场修行进行到底。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二)

惜字如金

黎楚

这不是一本论述汉字之美的学术集,也不是毛笔书法教科书。随意翻书页,心中有喜悦,普蓝色的字偏安于一侧,另一边配图、配帖,大多时候只是空着,这样的“留白”显得妥妥当当,让人有“随心不逾规”的安宁。

我第一次读蒋勋的书,封底上印着一段话:“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我不断回响起父亲握着我的手书写的岁月,那些简单的“上”、“大”、“人”,也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握着,一起完成的最美丽的书法。”这大概是练字儿童的共同记忆——小时候家中的缝纫机铺上毛毯就是书桌,母亲为我叠好黄色毛边纸,我则拖拖拉拉地调墨水,翻开字帖,端坐练字。最怕“悬针竖”,收笔时总是太粗,这时母亲便起身握着我拿笔的手,轻轻抬起,要我记得运笔时的力度,对于拿笔不稳的小朋友,又有什么“力度”可言呢?但是小朋友觉得那些字“美”,繁体字比简体字“美”,毛笔字比印刷字“美”,洗笔时墨汁在水中如丝般徐徐散开“好美”。

“汉字基本功能在传达和沟通,实用在先,审美在后”,不过蒋勋从汉隶的蚕头燕尾说起到走向民间的清代书法,每一章每一页告诉读者在实用之外,如何审美;审美之时,又不可不体会书法家的性情。我自幼习颜体,却从来没有认真读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蒋勋对此的评价是“楷、行、草交互错杂,变化万千、虚如青烟、实如巨山、动静之间、神奇莫测、如同一首完美的交响曲”,他认为“面对第一手书法家书写的墨迹真本,才可能领略书法随情绪流转的绝美经验。”此话不虚,《祭侄文稿》整篇用力用墨跌宕起伏、变化多端,将情绪时而平复时而忧伤,时而感慨时而压抑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完《祭侄文稿》的赏析,一时间悲喜交欣,喜的是有缘读到书家真迹所蕴含的蓬勃情感,悲的是笔墨所呈现的故事着实让人伤感。可见,内容固然重要,形式亦“兹事体大”,倘若干笔飞白、灰烟轻飞般的“呜呼哀哉”成了A4白纸上打印的华文行楷,我们还能体会年轻生命魂魄逝去的哀恸么?

所以,我一直留恋用笔书写的感觉。给心爱的人写一封情书,字浅情深,不需要华丽语言和美丽词藻,一笔一划记录着书写时的忐忑与期待,甜蜜与忧伤。儿时羡慕可以习《曹全碑》的女孩,而我却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临摹《颜勤礼碑》、《自身告书》、《麻姑仙坛记》。如今,明白了“写字与做人处事连在一起”,不安分的孩童应该多习厚重博大的颜体,含蓄腼腆的孩子需要“锋芒毕露”的“瘦金体”。在书法练习中,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同的。通过书法,完成了感知世界的一切现象的能力,这才是书法美学的意义。”“撇”好似风中竹叶,“走之”如海浪涌来,“点”是悬崖落石,“横”像远方的地平线……“审美必须是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活动,失去了回归自身的感受,艺术和美都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家中还挂着十几岁时的习作——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我们执毛笔蘸墨汁写古诗装裱,古人呢?魏晋文人的“帖”,是日常的书信,是简单的问候——“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这是王羲之的《奉橘帖》,赠送三百个橘子时附带的便条。蒋勋说:“成为名帖,是因为书法。小小纸片上盖满大大小小帝王收藏印记,容易让人忽略了文字简单到一清如水,叙述的事情也简单到一清如水,似乎偷偷暗笑,不知道为什么知识分子都有那么多悲愤抱怨痛苦,浓眉深锁,嘴角向下。帖把天下兴亡的重责大任,四两拨千斤地轻轻转回到生活现实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帖有一点调皮,有一点小小得意,有一点百无聊赖的茫然或虚无,不想长篇大论议论是非,只是想回来做真实的自己。帖要逃逸,要飞扬,要从虚假概念的世俗礼教里解放自己。”我读到这段话,则想起母亲清晨在笔记本电脑上的一张留言:“女儿:妈妈去山上锻炼,早饭已买,面包在饭桌上。”最美的字,最熟悉的字,最温暖的关爱——书写,果然与生活相通,因此,也最值得敬重。

如今,很少提笔练字,偶尔在奶奶所念的经文上写祈福的话,诸如“供奉三官大帝保佑……”之类。民间敬重汉字,写过字的纸都要在“惜字亭”中焚烧——听上去,像个古老的传说。我常常想“见字如面”这么美好的词在往后的岁月里会不会消逝?互联网时代,快捷的电脑打字取代书写,“无纸化”浪潮之后,再有灵性的水墨汉字也要叹息。

文:黎楚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三)

阅读《汉字书法之美》

@可以心清也

最近(2012年3月)读了台湾著名学者蒋勋写的《汉字书法之美》,非常喜欢,留一点阅读感想吧!

声音与图像

这世界上保留下的象形文字非常少,汉字就是其中之一。以往学者们一直以为带有很多图案的古埃及文也是象形文字,后来因“罗塞塔石碑”(上面对照刻下了古希腊文、柯普特文、古埃及文)的出土,才发现原来古埃及文中的那些图案还是在表音,也不是象形文字。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字大都是声音的记录,而汉字却是形象的记录,这就使得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思维必然与其它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使用象形文字应该使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强。因西方文化从声音出发思考问题,声音对于其文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西方人重视朗读、重视表达。

蒋勋在书中这样说:“希腊的《伊利亚德》(Iliad)、《奥德赛》(Odyey)都是鸿篇巨制,诗里贯穿情结复杂的故事;古印度的《罗摩衍那》(Ramayana)和《摩诃婆罗达》(Mahabharata)动则八万颂十万颂,长达几十万句的长诗,也是诡谲多变,人物事件层出不穷,习惯图像简洁思考的民族常常一开始觉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同一时间发展出来的汉字文学《诗经》却恰巧相反——寓繁于简,简单几个对仗工整、音韵齐整的句子,就把复杂的时间空间变成一种“领悟”。

汉字文学似乎更适合“领悟”而不是“说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仅仅十六个字,时间的逝去,空间的改变,人事情感的沧桑,景物的变更,心事的喟叹,一一都在整齐精简的排比中,文字的格律性本身变成一种强固的美学。”

我有一种模糊的感觉,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才使得西方的音乐特别强调完整的逻辑性,而中国的古乐则截然不同,就好象是要从山中抓住一缕柔风、水中拮取一片波光,连音乐都象图画以及文字(简化的图画)一样处处有着“留白”,让人去领悟去想象……也就是说,中国的音乐也好,文字也好,图画也好,其基本的气息都是清淡而跳跃的,也许其表达并不连贯,但却非常适合去细细体会,受者的感觉越细腻,感受到的层次就越丰富。

中国的文字来自图画,这些图画打根儿上又都来自于自然万物,所以中国文化与自然简直有切不断的血脉联系,从诗经到后世的所有文章,“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吐言天拔,出于自然”,言必从自然开始,每首诗都似乎在描绘一幅画卷,离了自然,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简直就没了吸收养分的土壤!

欧洲一直使用拼音文字,才使得各国因发言不同而文字也不同,因为这些不同,所以欧洲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状态。而中国因汉字的统一,尽管也存在“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但在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即使走到所谓“天涯海角”可能听不懂当地话,但还可以通过统一的文字来交流!想当初有人想把汉字改造成拼音文字,这就如同要切断我们互相联系的根脉一样了。

简体与繁体

甲骨文和金文是同时期存在的,小篆和秦隶也是同时期存在的,同一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上就有差别,在小篆和秦隶上也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功用不同。金文、小篆都是国家重要典礼、仪式上使用的文字,就必须是端庄、繁复、雍容的,而甲骨文虽然是巫师用来与神灵沟通、隶书是小吏们用来记录行政文书,不能说不重要,但因为每天都要大量使用,为了提高效率,就必须把图像简化,简化到甚至一些甲、骨上刻的字与我们今天的简体字没大区别。纵观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其实不难发现,文字的发展有时在向简化方向发展,而有时又在向繁化方向发展,所以,在汉字的繁简之争中,我到没觉得简化文字有什么特别不对,不过简化的基本思想应该是按意简化,按音简化是容易混淆字意的,无论怎样只要别往拼音文字上靠就好!

美与技

蒋勋将“笔阵图”和“永字八法”做了对比,在我看来就是美与技的对比,“笔阵图”是当年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对汉字的基本笔画所做的比喻:

“点”如高峰坠石;

“一”如千里阵云;

“竖”如万岁枯藤;

“撇”如陆断犀象;

“弋”如百钧弩发;

“力”如劲弩筋节;

“辶”如崩浪雷奔;(书法课上,小林老师讲到此,选了《兰亭序》中的“九”字,并且配了那卷起之惊涛骇浪的图片,我觉得更合适)

截取了《兰亭序》中的前四个字,以上的七个笔画在这四个字中基本都能找到,让我们好好看看这里面的“高峰坠石”“万岁枯藤”“陆断犀象”“崩浪雷奔”吧!

笔阵图不仅仅在说形象,里面还包含了速度、质感、气势……卫夫人教给王羲之的不是技巧而是感觉,而“感觉的丰富,是审美的开始”!

毫不夸张的说,在小林老师第一次的书法课上讲到这些比喻时,真的让我心潮澎湃!我那么喜欢旅游,为的是什么,就因为在旅途中,我真的看到过那沉重的高峰坠石、无比开阔的千里阵云,在原始森林中也真的看到过那坚韧的万岁枯藤!没有感受过那强烈的自然之美、自然之力量,又怎能深切体会这些比喻?

而“永字八法”也是在教初学者如何书写这些基本笔画,且很明显是在《笔阵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这个则完全是技法和动作上的比喻了:

“永字八法”把“永”这个字,依照书写先后分为八个元素——

“侧”(点),

“勒”(横平),

“努”(竖),

“擢”(钩),

“策”(仰横),

“掠”(长撇),

“啄”(短撇),

“磔”(捺)。

我不知道当年的孩子在被传授“永字八法”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反正在我看来,孩子相较于成人,动作协调能力是要差一些的,用这么复杂的动作来形容每个笔画,让孩子理解得多费劲呢?相比之下,难道不是对自然的感受更为重要吗?书圣之所以能成为书圣,一定得益于卫夫人当年为他在心中打开了无比开阔的气象!

就象蒋勋所说:“笔阵图更看重在线条联结通向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感觉,更侧重美学教育,而‘永字八法’则是侧重在技巧和形式上!……‘审美’必须是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活动,失去了回归自身的感受,艺术与美都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汉字书法之美

蒋勋从大汶口出土的五千多年前黑陶尊上的“旦”讲起,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汉隶”、“行书”、“草书”、“楷书”一路下去,介绍了王羲之、王献之、王珣、孙过庭、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徽宗、赵孟頫、杨维祯、徐渭、郑板桥等诸多书家及其作品,将汉字书法之美一一呈现。读完后让人仿佛被带着透过了那千年翰墨游目骋怀,回头看到了我们的古人怎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闭目掩卷,我的心里愈加清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书法?那就是:通过写字,丰富感觉,回归自身,体悟生命。

推荐第7篇: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

《汉字书法之美》本书以身心灵感知的视角切入书法这个古老话题,将书法之道与现代人身心灵调适相结合,寻找逐渐遗忘的汉字记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1

水墨在宣纸上随笔峰渲染开一丝一丝的纤维,而书香气息也通过呼吸沁人心脾,深厚的文化底蕴晕开了一条又一条的血脉,时时触碰着我们的心房。当我们在书写时,无时无刻不在汲取汉字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这也是一种“汉字书法之美”吧!

汉字书法可谓动静相容,张弛有度:当毛笔在纸上起伏,留下行云流水般飘逸灵动的汉字时,我们的心中却如止水一般平静、专注、感悟着这最古老的符号之意。只有心静了,我们才有机会“与自己相处”,不受外界的纷扰,好比一只仙鹤,只有它落在地面时你才能安静的与它相处。静心到了一定的程度,便迈向了另一种境界——净心。

水的清,是一种净;纸的柔,是一种净;砚的端正,更是一种净。试想,当你沉浸于水、墨、纸、砚的净中时,你的心又怎能不净呢?

《汉字书法之美》需要用心去读;汉字书法之美,需要用心去悟。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2

作为一名小学书法老师,为了让中规中矩的书法课生动有趣、为了让深奥的书法知识浅显易懂,我发现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法文化之书——《汉字书法之美》。这本书是著名美学家、文学家、画家蒋勋的大作,分别从汉字演变、书法美学、感知教育、汉字与现代四个章节介绍汉字书法之美。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汉字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一件黑陶尊,器表上的一个符号,上端一个圆,下端一片曲线,最下端一座五峰尖山,这就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文字出现了。结绳、仓颉、毛笔、石鼓等等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一幕一幕闪过。

而书法美学又让我对书法的五种书体的历史有了新的心得体会:波磔与飞檐的隶书线条、碑帖的厚重与飘逸、行草到狂草的平正与险绝、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元明书法的形式与表现及清代书法的古朴与拙趣。

又让我对卫夫人的《笔阵图》细细感知。“高峰坠石”的点是形状,是体积,是重量,也是速度;“千里阵云”的横是水与墨在纸上的交互律动;“万岁枯藤”的竖是一切看似枯老却毫不妥协的坚强生命。

以小见大,让人看出汉字书法之奇,不仅在指腕之间,甚至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乃臻而为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一如瑜珈、太极、舞蹈,乃至慢跑,由静转动,动中见静,成就了一种肢体韵律之美。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3

读完了蒋勋老师的《汉字书法之美》,合上书本,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感动了许久,竟有一种读完红楼梦的怅怅与迷离之感。

读完这本书,我对汉字更添了一层敬畏感与亲切感。

那些有趣味有生活烟火气息的书法故事,才是书法本来的面目,政治书法的正襟危坐与森严,书圣们的法帖,也只是生活的平常问候,莫名的有一种亲近之感,突然觉得书法离我很近,像一位嘘寒问暖的好朋友,王羲之的《鸭头帖》、《肚痛帖》,都是与很有生活气息的书信便条而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郑重其事正襟危坐。

书法与民间,读到汉朝瓦当上的“千秋万岁”时,我感慨良久,家里在农村,我能感受的到那种质朴与平静的生活中父辈们对上苍深深的祈求,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祖父祖母,他们都没有太大的奢求,只希望吃饱穿暖,过平凡幸福的日子;蒋勋说:“这四个字的美,是一种平凡生活的感动”“大部分人生活里的基本愿望其实很简单,希望能平安过日子,希望日子能长长久久过下去。”这只仅仅是一种生活平凡的感动,凝练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中。

蒋勋老师从美学的角度带领我们欣赏了书法的美,书法里面的精神境界与追求,而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外在形式的追求;特别是对于卫夫人《破阵图》横竖撇捺点的讲解,我对于书法有了更进一步的“美”的感悟与启发。

书法与生命的领悟,书法就是在带领我们感悟生命感悟自然,感悟千千万万的生灵。如果能够领悟到书法与自然生命的连接,那么,书法创作自然会更加精进。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4

两周前花一个下午读了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倒是想起安史之乱和神宗变法虐得哭哭,也没正经写个读后感。中午趁午休搜了搜书评,看到江弱水的《撕扇记二:美言还是不信的蒋勋》有点意思。

我对蒋勋其人不熟,初读《汉字书法之美》的时候觉得文笔大抵就是“主观浪漫主义”吧。江弱水引用张大春的《书法之美是知识,不是呻吟》也是蛮有趣。不过我已把此书定位为主观的文化随笔而非严肃作品后,对“文艺腔”也不怎么排斥。

有了对于这本书的总体定位后,读起来就很顺利。在煽情的文字下看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看甲骨差点遗失,看《祭侄文稿》哭安史之乱什么的……反正就是发散发散思维,自我升华一下。

本书细节处的问题江弱水那篇文择了好多,虽然也看到有人骂江弱水酸腐炒作,但是我还是赞同严谨对待细节。不过把《汉字书法之美》当做别人主观的文化随笔,外加自己的历史常识还在,其实这些细节也不是太困扰。

说个总体印象,《汉字书法之美》一书文字浪漫煽情,历史细节有含糊处,汉字演化部分不够严谨,书法赏析有认字错误并且偏作者主观,后附云门舞集和书法教育的部分写得空泛主观。

作为文化小品可读,浅显了解汉字书法可读,假日消磨时间自我升华可读,不必认真当做学术著作来读。

看完本书我还是有个人收获的。作为一个肤浅观众,我一直喜欢端方小楷,对行书与草书不太会欣赏。本书对于我的益处是稍微提升了一点对行书的理解和欣赏力。

还有年底云门舞集有一场在厦门的演出,我会考虑去看看。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5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讲述汉字书法渊源流长的历史故事,用文字编织成画面,带我们走进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光长廊。

《汉字书法之美》全书用很大篇幅介绍汉字书法的历史,但又无处不在谈汉字书法的美学,堪称“历代书法审美指南”,将汉隶水平线条的“波磔”与中国建筑张扬起翘的飞檐相媲美,分析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呈现的行书的“即兴与自在”,对比碑与帖的“厚重与飘逸”,探究从行草到狂草的“平正与险绝”,阐释唐楷的“法度与庄严”,描摹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解说元明书法与文人画的“形式与表现”,玩味清代书法走向民间的“古朴与拙趣”。

有人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世界运转的步伐日新月异,将我们湮没在海量的数据中,互联网、手机、微信,不断更新自己的装备,眼花缭乱地去接触新的事物,奋力奔跑却追不上那些变化,暮然回首,发现一路走来,像个孩子一样,丢西瓜捡玉米,丢玉米捡芝麻,最不该丢失的就是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个世界变化再快,根基却始终深植在传统文化中,厚厚积淀的文化土壤是我们永恒的宝库。校园里的学生开始重新学习《三字经》、《千字文》,朗朗书声中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档档火热起来的文化类型节目唤醒人们对经典的热爱,提醒我们真正应该抓牢的是什么。而《汉字书法之美》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

汉字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成为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读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感受文字的魅力与力量,会在内心深处引发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景仰崇拜。正如蒋勋所说,“汉字书写是强大的信仰”,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这门古老而仍然生机勃发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更意味着增加了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汉字是我们与知识沟通的桥梁,在与汉字的相识相伴相知中,我们得以了解大千世界,学习生活及处世的智慧;而汉字书法是记载汉字的历史,将汉字本身活灵活现具象到我们面前,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在书法中,让浮躁的身心静下来,体会人生的美好。蒋勋说,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这场修行进行到底。

汉字书法之美读后感6

买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碰到了好久没有看到的同学,他是语文专业的博士生,现在也很我一样做初中语文教师,一有机会,我就向他咨询又读了什么书,他向我推荐了《汉字书法之美》。

我马上在当当网下了订单,并且给他回复说:“向我这样臭字,很需要看这样的书。”我的同学发过一句话:“距离生活还是很远,不过你读后一定会爱上汉字的。”

真的是这样,一边读完说实在的我还不能一一细数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

不过仅看那些图片,都让人流连忘返,仅是抚摸那书的质感,都让人回味。

在这一个月的零散阅读里它给我触动人心的美丽与惊喜。

蒋勋说:书法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是生活现实里的记忆,是还原到初写自己名字时的认真……

作者以他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推荐第8篇:书法

王有法书法三章

莫 逆

王有法尽管生活环境和职业性质多变,而他对书法的痴迷和执着始终没有动摇过,对书法的探索和思考也不曾懈怠。书法与他相伴相守,成为贯穿人生的一条主线。

从幼小时对书法的初始印象,到现在选择的创作状态,他始终认为书法是一件生活味十分浓的东西。小时候每逢过年或村里有丧婚大事,只要有书写机会时,总是做到有求必应。过年了,他的父亲总会带着他去看谁的春联写得最好。那情景使他觉得书法很奇妙,也感到书法在人们生活和情感中的份量。自此他便怀着对书法的好奇和崇敬开始了涂鸦式的书法学习。那时候由于家庭物质条件有限,这倒也养成了他“不择纸笔”的书写习惯。课余时利用放牛割草间歇,他用小木棒或者手指头,在广袤的沙地上无拘无束地“书写”;在家里,常以桌当纸,以水代墨,尽情挥洒。在大人们带着褒奖眼神的注视下沉着书写,他体验到了书法的神圣,也从书法中找到了自信。“*”期间“破四旧”一个偶然机会,从“四旧”的书堆里捡出两本颜真卿、褚遂良的字帖,他如获至宝,从此坚持不懈地临习。在抄写大字报和办大批判专栏过程中尽量用他们的体式抄写,果然书写水平大大提高,这是他从自由书写向法度书写的过度。后来应征入伍,在部队不久也就成了军营中活跃的写字画画的能手,小到幻灯片,大到横幅标语,毛主席语录牌以及部队的各种展览等等都能应对自如。

八十年代初,他考入无锡艺专书法函授班,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是他书法道路上一个转折,对他以后的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书法的内涵也有了相当的理解,虽然两年学期时间不长,但他对自己已有的书法知识和书法技能进行了一遍全面的梳理,并有针对性地弥补了自己的弱项,因此获益匪浅。

王有法为人谦虚随和,坚持以书会友,勤奋好学。尤其是对师长和书法同道,更能见贤思齐,正是这样的品格和胸襟,使得他能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境界。王有法平时积极参与国展、省展等重大书展活动,也热心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之需的实用书写。因为他醉心的是书法的本身,而并不计较它的功能。他就是这样善于从生活中积累和研习书法技巧,又将积累和研习的成果体现到新的书写实践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状态比以书法为业更符合传统书法的真谛。

风 神

王有法的书法比较温和,相对时潮而言显得很儒雅,与他行伍出身的经历和爽朗的个性也形成了反差。尽管温和,但并不柔弱。看他的作品,线条饱满滋润,提按灵活轻松,婀娜之中藏凝练。他的行草有明清神韵,但细细体味,仍是以二王法度为根底,以颜真卿、褚遂良为骨干,并运以己法。隶书能融简牍与碑刻于一体,古雅清丽。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能经常调遣起高昂的创作状态,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营造一种流动清通的气脉,使创作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据他自己称:“风神超迈”四个字,是在他同事习字的余纸上信笔挥就得,当时并没有刻意创作的意识,下笔之际也没有过于复杂的考虑,事后想正式创作一幅更大一点的,但总不能如意。观此作确实没有刻意求工的痕迹,布局跌宕有致而不堕狂怪异之态,落笔爽利却没有草率浮滑之迹。很自然的利用文字点画原有的形态实现勾连照应,浑然一体。从中他悟到了王羲之写《兰亭序》“他日更书数十本,终莫能及”并不一定是传说,平日更加珍视对那种自如的创作状态的捕捉与发挥。

王有法对创作技法,特别是对笔法的锤炼下过相当的苦功。在他看来,追求书法艺术,应该经历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对古代书法名迹点画形态的悉心摹拟,以期达到形似。这是对书法艺术特征的领悟过程,是书法入门的津梁,也是他日自成体格的基础;第二个步骤,要练就一套熟练驾驶笔墨的技巧,并能按自己的理解,从众多的取法对象中抽绎出神韵来,这是笔性的训练,也是书法能力的培养;第三个步骤,运用自身的笔墨功夫抒发自己的书法理想,达到挥洒自如的书写境界。他是这样思索的,也是这样实践的。比较概括的讲,前面这两个步骤他花的功夫多一些,时间也长了点,而目前正在第三个层面上做艰苦扎实的探索、尝试。所以,从他现在的书法面貌来看,个性似乎还不十分强烈,但比一般人走的稳实。相信他的这些积累不会枉费,并终究将转化为日后创作更有力冲刺的后劲。这是一名书家创作心理成熟的标志,也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象征。在当前的环境中,有这样一份宁静而坚毅的书法心态,实属难能可贵。

收 获

多年来,王有法的书法创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仅我关注的书法信息,得知他从1978年开始,连续三年参加了全军、军区组织的书画大展,均获优秀作品奖。之后他就一直坚持参加地方上组织的书画展活动,参加过中原书法大赛;豫鄂书展;豫鲁书展;先后两次国际现代书法大赛获三等奖;“三龙杯”全国书画大赛获精品奖;浙江省“中天杯”书法大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中原杯”书法名家邀请展;全国“报喜鸟”杯书法大赛入展;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全浙书展入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赛入选;中国人民政协50周年书画展入展《艺海腾欢》作品集;西泠印社第三届、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入展。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刊《管理视窗》出自他的手迹,曾先后四次参加中日、中韩书展活动。翻翻《二十一世纪国际书法精作展览》、《当代书法家精英大典》、《世界书法家经典》、《中日书法作品汇观》、《国际现代书法集》等等,都体现了他的个性所在。

王有法书法作品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喜爱并收藏无数,曾有作品被黄鹤楼、钱君匋艺术院以及不少楼堂馆所、著名寺庙中收藏。所有这些作为一名业余书家来讲固然十分可贵和珍惜,将会更加激励着他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具有其特殊的价值。

对生活,朴实的他从没有过多的物质奢求,而对于书法的执着,使他不断的得到满足,并能不断萌生新的追求,实际上,书法并没有多少程度的改变他的生活,倒是书法中,始终灌注了他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的气息。年过大半的他欣慰的感到,自己虽然在这条道路中付出了很多,但也正是在书法中得到了更多……

推荐第9篇:书法

“书墨飘香”书法活动纪实

一、指导思想: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艺术之一,几千年来,它犹如奔腾的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其魅力在于它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在我国也一直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写一手好字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帮助。“写好字”,说起来容易,其实并不简单,它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我们克服“简单化、兴趣化”的偏见,更需要我们提高对写好字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字时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更要加强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开展“书墨飘香”书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哲理美,艺术美,形象美和科学规律美,能塑造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具体做法:

1、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写字教学力度,规范作业书写。

2、每天在语文课上保证写字时间不少于10分钟。

3、利用午检开展“写字正人”教育。

4、每周五将学生书写进行一次展览,期中、期末将进步特别大的作品在墙报中展示。

四、评价要求:

1、每天写字练习,好的字打红圈圈,作业展览。

2、定期开展“书墨飘香”书法评比,书法较好的同学发给表扬信。

3、写字有明显进步的作品上墙报。

教师感悟:通过此次“书墨飘香”书法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书法的魅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今后在班级中不定期地开展优秀作业评比活动,评选写字能手,对优秀作业作品进行展览给予奖励。还可以成立班级写字兴趣小组,坚持每周活动一次,做好写字提高工作。对学生的优秀写字作业进行展评,让学生都以写好中国字为荣,树立榜样,促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任 务 清 单

任务单 任务单

评价任务:我是小雷锋 评价任务:我是绿色小卫士

评价时间:2014年3月 评价时间:2014年3月

任务单 评价任务:英雄在我心中 评价时间:2014年4月

任务单 评价任务:我是劳动小能手

评价时间:2014年5月

任务单

评价任务:快乐的六一 评价时间:2014年6月 任务单

评价任务:书法比赛 评价时间:2014年4月 任务单

评价任务:世上只有妈妈好

评价时间:2014年5月

任务单

评价任务:我有一个好爸爸 评价时间:2014年6月

推荐第10篇:书法

《书法》校本课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课程开发背景:

本科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原则要求。结合我校的师资力量开设书法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为目的,通过学习书法,开发智力,活跃思想,磨练意志,提升气质。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能和创造能力。通过对书法精品的临摹,欣赏,和再创造,使学生的书法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借助书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课程组织实施:

(一)教学内容:

主要以欧体书法为主要的临写范本。了解文字及汉子的发展过程,进行书法基本笔画的教学,学习字体的各种结构,学习各种偏旁的写法,学习书法的结构规律,了解书法作品的基本章法。

(二)方法步骤:

1、1--2年级为初级阶段,主要以独体字和简单的合体字为主 ,了解维-汉字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以描摹为主。

2、3--4年级为中级阶段,主要以合体字为主,教学方法是以临摹为主。

3、5--6年级为高级阶段,主要以临写篇章为主,教学方法是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背临和意临。鼓励学生临写自己喜欢的字帖。

4、书法练习和生字教学紧密结合。

(三)保证措施:

1、每周下午保证维语及汉语40分钟的上课时间。

2、加强各位辅导教师的书法教学培训。

3、每学期进行两次考试,及时公布考试成绩。

4、校领导及时进行听课和检查。

5、制定各年级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

课程效益

经过三年不懈地努力,大部分毕业生的书写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能写出比较熟练的赏心悦目的书法作品。其他年级的学生,能写出比较规范的有一定书法味道的作品。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学生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加强。我校以作品数量多、质量高而高居榜首。

四、

存在问题

1、教师的书法水平参差不齐,制约着书法水平的全面提高。

2、班级教学和学生书法个性的培养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

《书法》校本课程方案

美术课堂教学常规

一、备课

学习美术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多样。课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如范画、图片、课件、绘画或手工用具等。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按老师的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具。

二、上课

1、带好教学用具。

2、授课前应检查学生所备学具。

3、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在一刻钟之内,新课内容多,讲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4、上课要有明确的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5、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板书设计合理,标题、范画、演示合理布局。

7、教学语言使用规范普通话。

8、鼓励学生在美术作业中有所创造,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平时作业中发现和积累一些好的作品,定期向学生美术作业展示。

三、作业要求: 1.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对学生作业及时批改。

2.综合评价量化等次:优秀:100—85分、良好:84—70分、合格69—60分、不合格为60分以下。

三、巡回辅导

1、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

2、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3、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和帮助,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

1、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对学生评价重点应放在自我提高及发展上。

五、教研课要求

1、按时进行教研活动,并做好研讨记录。

2、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围绕校本教研课题上好教研课,积累教学经验

4、按时上交教研资料。

美术课堂教学常规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1、上课预备铃声响,要求学生准备好音乐课本,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2、文娱委员上台组织同学坐好,起调唱歌等待老师上课。

3、师生问好歌:如 老师:上课

班长: 起立

老师唱 :同学 们 好 ,

学生唱 :您好,您好,王老师您好。 要求集体起立或坐下都要快速,不要发出声音。

4、欣赏音乐、聆听音乐时要求学生安静、不讲话,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以及用身体来表示,如闭着眼睛想象音乐、也可以摇晃身体有节奏地做动作。

5、学唱歌曲时,要求学生用右手指着歌谱认真学唱两遍。

6、演唱歌曲时,要让学生做到声音统一和谐,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感情,声音饱满并富有感情。

7、创编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要对学生提出表演时的要求,明确表演的目的,要有合作精神,根据音乐的节奏、情绪进行表演。

8、教师应根据教学环境要求学生上课时乐器一律放在某地方,练习时才能拿出来,练习时要注意姿势正确,老师或学生示范时要认真聆听、注意观察,结束时要把乐器整理好。

9、下课铃声响,要求学生把课本收齐,师生用音乐说再见。中心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小学音乐体育美术

教学考核方案

为了深入了解学校小学音乐、美术、体育专职、兼职教师任教学科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我校音乐、美术、体育专、兼职教师业务水平,同时为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推进素质教育,拟于本学期期末 6 月16 日至 6 月 20 日进行学校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质量抽测。本次抽测音乐以学生歌唱技能展演,美术以学生当场绘画,根据音乐、美术、体育新课程标准对演唱绘画的要求及方便操作原则具体规定为:

一、考核小组成员:

组长:买热米妮萨 副组长:阿不都沙拉木吾守尔 组员:音乐组:艾合太尔

美术组:努尔古丽

体育组:吐尔孙喀迪尔

二、考核学科、教师:

学校任教一至五年级的音乐、体育、美术的专职、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的考核以玲珑片考核成绩为主。

三、考查方式:

1、音乐:(1)在教师所任教的班级中由抽测小组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合唱(或齐唱)表演。(2)所抽班级优秀学生的个人汇报演唱(由教师在所抽班级中指定独唱或组合表演——组合不超过2人,抽取班级人数的10%)。

注:学生可以背唱也可以看谱演唱。

2、美术:在教师所任教的班级中抽测小组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现场指定内容绘画。

要求:(1)、40分钟内在16k纸上完成一幅绘画作品,要求构图完整,绘画方式不限。(2)、同一题目,要求全班同学画出不同的作业。

3、体育:在教师所任教的班级中由抽测小组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考核,所抽班级可有三名学生免考,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执行。

四、考查内容:

1、音乐:班级合唱、个人演唱歌曲要求在本学期教材指定范围中自选一首,要求教师乐器,现场伴奏,完整演唱。

2、美术: 绘画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在本学期教材指定。

3、体育: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四年级:实心球、50米跑

五六年级:实心球、跳绳

五、评价方式:

1、音乐:演唱技能评价以抽测小组根据现场进行比较评价。主要关注以下方面:一是音准节奏;二是情感处理;三是发声吐字;四是表情仪态;五是师生合作;同时兼顾班级所选曲目难易程度及个人演唱曲目的多样性,按合唱60%、独唱40%进行折算评价。

2、美术:学生绘画成绩统一阅卷评分,取平均成绩。

3、体育:成绩取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中心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小学音乐体育美术

教学考核方案

6年级学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小学音乐体育美术

教学考核成绩表

4-5年级学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小学音乐体育

美术教学考核成绩表

第11篇:书法

关于书法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著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流览历代书法,"晋 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淅地看到他与 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征。 书法艺术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褚遂良、米芾等书家最为出色。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於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绍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於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 种形体逐渐形成。

关于刻苦修炼书法的事实论据

1、书法家的“墨池”

历史上著名书法家,从小苦练书法基本功而产生的“墨池”。有两处:一处是位于甘肃酒泉的张芝“墨池”。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当时人尊称为“笔圣”、“草圣”。他长年勤奋练字,刻苦磨练基本功,常在池边洗笔砚,结果将池水洗黑,色如墨水,故称“墨池”。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住地也有一个“墨池”。王羲之从小跟从书法家卫失人(铄)学书法时就懂得苦练基本功的重要,12岁时他就开始钻研书法论著。成人后,认真临摹名家手迹,因为日认练字不辍,笔砚就在属于前池塘里洗,天长日久,一泓清水的池塘就变成一池墨水。由于他重视基础,基本功孔实,所以后来达到书法的高峰,被人尊为“书圣”。他诸体皆精,尤其擅长正书和行书。所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2、石头磨成浆

齐白石老人有三绝:绘画、作诗、篆刻。他的篆刻布局奇肆朴质,刀法刚劲雄健,独树一帜。可他初学篆刻时,总是失败,不是走刀字坏,就是石碎器毁,常常不得要领,他向篆刻家铁安求教。铁安对他说:“南泉冲有的的石,你挑一担回去,刻了磨,磨了刻,把一担石头磨成石浆,印就能刻好。” 齐白石司出了其中的道理:“这是要求我狠练基本功啊!”于是,真从南泉挑回一担石头,日以继认地刻个不停,刻了磨,磨了再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篆刻艺术,终于在长期的磨练中不断提高,最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与他的画、诗一样为世人称道。

3、“笔冢”的由来

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

他幼年为僧,寺院附近种值有一万多株芭蕉,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4、董老的手杖

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欢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练字。他晚年的时候到户外活动总是拿着一根手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就以手杖当笔,在地上练习写字,如果坐得高,干脆把手杖像握笔一样提着,在空中写划。散步时,以手杖锻炼握笔、运笔的腕力。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学,他的书法秀美、挺拔,人称“董体”。

5、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6、身残志坚的书法大师 现在,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位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事迹。这几位书法家都有相同的美德:身残志坚,老当益壮,生命不息,勤奋不巳,堪为我们年轻一代的表率。他们的名字早已为国内外所知晓,那就是:邓散木、林散之、费新我三位老人。三老之中,邓老已于一九六三年去逝。费老、林老都已有八十多岁高龄,他们每天仍挥毫作书,豪情溢于笔端。三位老人从青年时代就热心艺术,但在他们艺术生命最旺盛的时候,都遭遇很大的不幸:邓老六十三岁时,左脚因疾病截去,此后右手伤筋不能握笔,胃又切除三分之二。他身带病残,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右手握不信住笔就练左手,执不了刻刀就用凿子、锤子,而他这时的作品,不但不减当年,反而有一股奇倔之气,把他的崇高品德融会在杰作之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林老在年近七旬时,全身严重烫伤,无名指和小指残废。书法家失去手指该是何等不幸!林老坚持用三指握笔作书,终于大成。他那神采飞扬的行早书,是我国书苑的一朵奇葩。

费老原是江苏画院的著名画师,一九五八年,右手不幸患病残废,他痛苦万分,从此改用左手写字。志之所向,无坚不摧。经历十多个寒暑,费老终于以崭新的面目,异峰突起,他的佳作驰名国内外书坛。

关于勤奋刻苦的名句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清·张伯行《学规类编》

★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水已,遂成丈匹。宋·王应麟《小学绀珠》 ★为学作事,忌求近功。明·黄宗羲《明儒学案》

★学者之患,在于好谈高妙,而自己脚根却不点地。宋·朱熹《朱子文集·答胡宽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谚语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避孕药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 乎?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劝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对联集锦·治学联》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清·俞樾《茶香室丛书》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古今对联集锦·治学联》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 眠 --达·芬奇(意大利)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第12篇:书法

硬笔4-5级

A卷: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B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C卷: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D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硬笔6-7级

A卷: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霭霭春和生海市,鳌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米芾《蝶恋花》)

B卷: 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待月西厢人不寐,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赵令畤《蝶恋花》)

C卷: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D卷: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苏轼《蝶恋花》)

硬笔6-7级

A卷: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霭霭春和生海市,鳌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米芾《蝶恋花》)

B卷: 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待月西厢人不寐,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赵令畤《蝶恋花》)

C卷: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D卷: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苏轼《蝶恋花》)

第13篇:书法

一、明志

《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吾乃忠墨道,厚书德,善翰仁,诚至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缆绳。文以载道,书以载文。

二、哲学

黑白、大小、轻重、巧拙、粗细、长短、错落、欹侧、高低、曲直、顺逆、干湿、浓淡、方圆、俯仰、藏露、转折、横竖、开合、向背、疏密、宽窄、枯润、正斜、强弱、借代、承接、牵引、连贯、虚实、增减……无一不充满辩证法,既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

三、变化

变则通、化则融。书如水,水无形,书则无常。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成拙,大音希声。

四、修炼

练心,则静;练眼,则明;练手,则巧;练气,则畅;练身,则健;练胸,则阔;练脚,则强;练脑,则灵。有恬静的心灵就等于把握住心灵的全部,有稳定的精神就等于能指挥自己。

六、人生

书法的不可逆性,犹如人生没有回头路。人生是过程,书法亦是过程。书为心画,书乃人生的心电图。书法,法书;到位,味道。人生如此,一切皆在度,中庸也。

七、为人

觉悟:即见吾心;恕道:宽于人,则道阔;恭宽信敏惠:恭则敬,宽则得,信则成,敏则行,惠则聚。上善若水,上书若人。

八、朋友

一日不书如隔三秋。书者,就是与笔墨纸砚四君子对话,默契者,如倾如诉,佳音、知音也。书者,幸福。书不能言,最可人。“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诚相待的人”,书法就是你永远的朋友。

九、时间

一横一竖、一点一折、一撇一钩、一捺一转、一分一秒,“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作出更大的成绩来”。一点一滴,用书法占有自己,用时间充实自己。积小胜而为大胜。书法是学习,学习是劳动,是交流思想的劳动。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十、大道

书道通“道”。《道德经》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书道同理,一撇一捺,一点一横,一竖一钩,一折一挑,皆生字法、章法,终生无法胜有法。书道同“道”。“大道、知道、道德、道理、道路、河道、道家、道谢”。“道”不在言而在行,空读无益。悟“道”关键要知而信,信而行,行而得,得而守。而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人生需悟“道”,书法需补“道”,有志会得“道”。由此,“学问是我们随身的财产,我们自己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问也跟着我们一起”。

1、墨如人性:廉墨慎用,廉墨多水,溶于笔书于纸会不凝而散,很容易便毁了字。好墨要调,正如人,太过浓稠,过于骄傲,在人眼中多是娇艳,浪荡之人。为人要心中有高山,眼中多圣贤。为人用墨要恰到好处为怡。用墨讲究宁枯勿湿,得先把笔喂饱。当笔肚饱墨时在调去三成方可入书,那样笔毫才挺拔,字才刚劲。初书时湿墨饱满,再书时干墨刚劲,末书时飞白苍翠。

2、“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无论是典藏书籍,还是碑文石刻;无论是中堂条幅,还是门楣楹联。从三山五岳到五湖四海,从高高的庙堂,到寻常百姓家;书法的内容或说古论今警醒世人,或传承伦理道德教人向善,或托物言志净化心灵。书法不仅在于外在的美,更在于妙笔生出的高尚的德操。“

3、“《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赞黄庭坚的书法。

4、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每一幅书法都经历了千般磨砺,万种付出。传说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习书法,每天书写完毕,就在家中的水池里清洗笔砚,日久天长,整池水竟然染成了墨色,这就是今天人们在绍兴看到的墨池。“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道出了一代书圣成功的艰辛历程。

5、如果是王羲之式的——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也可以引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6、柳公权的书法端庄清秀,像河边浣纱洗衣的邻家阿妹,或者款款而行的小家碧玉,言行举止、一颦一笑,遵规守据,温婉清丽。欧阳询的书法,松风鹤骨,像一个武功高深的侠士,刚劲中透着秀美。赵孟頫的书法风流倜傥,柔媚舒展,蕴含着千般娇媚、万种风情。观怀素的草书衣袂飘然的如飞天神女,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九霄云天,在赏心悦目中心荡神驰,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历代书法家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7、“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赞欧阳询的书法

“赵文敏书法精绝,集诸家之成,诣二王门阀,要其用功处,全在临摹之多耳。”赞赵孟頫的书法

8、如果是颜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浑厚圆润——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字里行间厚重雄浑,大气脱俗。

9、王羲之的作品出神入化,妙不可言,搜尽赞美的词汇也难描绘其高深与绝美。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的书法:群鸿戏海,舞鹤游天。历朝历代多少人呕心沥血、终极一生追随,最终都望尘莫及。颜真卿的作品厚重、古朴、苍劲,像一座千年古钟,每一条纹理都是一个故事,端详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产生浑厚的共鸣。

10、书写的本来是一种工具,可是文字一旦成为书法就化蛹成蝶,蝶变成仙,成就了一生的华美。不知是谁把毛笔比喻成蜡烛送给他的情人,轻轻地歌:送给你一只狼毫吧,不曾点燃的蜡烛也不会熄灭。是啊!毛笔,未曾点燃的蜡烛,把书法连同中国文化的历史照耀得灿烂辉煌。

11、笔端夭矫不可状,墨妙直与鸿蒙通;惨惨著花二三萼,力透纸背非人功。

12、一张柔和的宣纸,一片飘动的白云,在白云上舞动的是松的魂灵,还有千年历史的回声。一幅书法展开了,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历史。汉家长衣宽袖的文人雅士们,居庙堂之高的官吏们,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摩肩接踵一路走来,都被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倒是那个喜欢放鹅睡在东床的王羲之音容犹在,留下千古佳话。

14、唐诗宋词元曲十六令,看不完的锦山秀水春花秋月,回味不尽的乡愁旅思离情别恨,书不尽的江山社稷家国情怀。山因书法增秀,石因书法生情,水因书法含韵。天地之间只有黑白两色最为分明,黑白两色,清淡素雅,质朴率真,又值得推敲,经过千年凝练与沉淀,愈久弥香。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他的人才能参悟。

15、写字如写人,无垂不竖,无往不收,起行收三笔切记于心,起笔多回锋。回锋圆润、收敛、谦虚。不似露锋太过锋芒,钉头鼠尾,让人如见古惑之人,毛躁,张狂。行笔中锋,把最好的锋最浓的墨用在中间,使笔画刚劲不失大方,厚重颇显气场。收笔先提后压,收的稳收的缓。越是最后越是精细。提是找到结束的方向,压是完善结果。收尾之处才显得饱满、深沉、有思想、有形状。一笔至终,丝毫不得大意,分厘不可懈慢,善始善终。

19、书法,是一门至高至上的线条造型艺术再现。诸子百体,名人大家,或篆或隶或楷或行或草,或婉约,或奔放,清新中透出灵动,灵动中藏有睿智,睿智中显特质,睿智中见大气。无声的线条,张扬的是不拘一格、别开生面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正所谓字如其人一般直观而显性。

21、闲暇之余,泡上一杯浓茶,静品浓茶苦口的余香,徜徉于颜筋柳骨的碑帖殿堂,与怀素大师零距离交心对话,同书圣羲之讨教运笔的真谛,感受毛公的大气磅礴和荡气回肠,聆听书家的一叶总关情的心声,其情其景,妙不可言,秉烛夜游,流连忘返!

24、各路大师,笔走龙蛇,挥毫献技,隶、楷、行、草、狂草;唐诗、宋词、诗经、楚辞、名誉警句……大师们用尽所有的书写方式,在中华文化诗、词、句、段的海洋中寻章摘句。虽则华章灿灿,满殿生辉,但与奥组委的要求相比,却总有遗憾。

27、《唐朝名画录》记载了开元年间的一段轶闻。其时,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和擅长舞剑的裴旻将军邂逅东都,于是乎,中国书画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上演了。将军舞剑,气贯长虹;张旭狂草,风起云涌;吴生奋笔,有若神助。东都洛阳,万人空巷;天宫寺内,观者云集。都邑士庶皆云:“一日之内,获睹三绝,三生有幸矣。”后世论者在谈起这段轶闻美事时,都把观察的目光聚集在舞剑、绘画、书法这三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在审美意趣上的一致性(相通)上。却独独忽略了为什麽上天会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给中华民族艺术的天宇擦亮一颗又一颗熠熠的明星。

28、传世的书法精品,无不浸润、迸射着书法家丰沛的精神之光。毛泽东提倡“字要骨神兼备。”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成书也。”无论是“骨”、“神”还是“气、血、肉”,毫无疑问都来自于书法家的精神、学养、性灵和节操。

29、写字,人坐的正,笔执的正,纸放的正。纸是死的,笔墨却是活的!!

第14篇:《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终于结束了一段时间来的忙忙碌碌,偶得闲,携一本感兴趣的书,沏一杯清清的茶,独享着宁静,一时间全身心彻底的放松,而思想可以任凭自由放纵,这种感觉真是美妙,所以忙碌后读些自已感兴趣的书是极好的一种调节。

从幼小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爱好,不知怎的,可能是受祖父的影响,虽然祖父并没手把手教我练字,但自已也不自觉得自我把玩,

这也许是dna的作用吧,今天闲逛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书,突然眼晴一亮,凭着对书法的爱好,对这样的标题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聊中国文化的书籍,所以带回家一气拜读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家铲述书法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主要通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佛教大盛,手抄经书需求极旺,促成佛教的快速传播,刻经于石,以防经文被毁,如泰山的水峪金刚经),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个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讲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就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这样也为那些归隐者和不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很多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很多朝代里,甚至出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所以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

读完全书,让人在书法方面的知识面大大拓展,虽然全书对于某些方面并无具体深入的讲解,但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源,为初学者领略书法艺术提供了捷径。

第15篇: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终于结束了一段时间来的忙忙碌碌,偶得闲,携一本感兴趣的书,沏一杯清清的茶,独享着宁静,一时间全身心彻底的放松,而思想可以任凭自由放纵,这种感觉真是美妙,所以忙碌后读些自已感兴趣的书是极好的一种调节,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从幼小开始便对书法有种特殊的爱好,不知怎的,可能是受祖父的影响,虽然祖父并没手把手教我练字,但自已也不自觉得自我把玩,这也许是dna的作用吧,今天闲逛了下书城看到一本《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的书,突然眼晴一亮,凭着对书法的爱好,对这样的标题觉得很是新颖,在这之前没看到过单从书法方面聊中国文化的书籍,所以带回家一气拜读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透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读后感《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的读后感》。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家铲述书法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主要通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佛教大盛,手抄经书需求极旺,促成佛教的快速传播,刻经于石,以防经文被毁,如泰山的水峪金刚经),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个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讲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就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这样也为那些归隐者和不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很多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很多朝代里,甚至出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所以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

读完全书,让人在书法方面的知识面大大拓展,虽然全书对于某些方面并无具体深入的讲解,但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源,为初学者领略书法艺术提供了捷径。

第16篇:书法演讲

如何学习书法

现在就由我来浅显的讲一下学习书法的几个方法和要领吧,我们知道,书法是中国的一门独特的艺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志士在书法创作方面不断努力着,追求着,书法之所以如此充满魅力,不仅是因为它的艺术美的外在,还因为他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涵养,一种平心静气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我要从汉字的较为简单的笔画开始讲起。大家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横和一捺,写横的时候呢,需要先从写点起笔,然后稍向上提笔,过了平分线之后又需要将笔加重,结尾时需要笔锋回转,所以写的时候需要控制好笔的轻重,快慢,还有字的整体构造,因此,要想将书法练好是并不容易的。大家在看看一下几个笔画的构型。~ 不过呢,也不能将学习书法当做是一样艰苦的工作,实际上,学习书法会让你享受到悠然自得的畅快。

废话了这么多。终于要进入主题了,今天我主要讲的是楷书的学习,因为我认为,楷书是相对于其他的隶书,草书等而言,是较为适合我们学习的,他能够锻炼我们的基本书写,让我们书写更加规范。

首先看一下大屏幕上的这个“永”字,我记得我爷爷曾经对我说过;学好“永凤飞家”书法就练到家了“,其实因为不无道理,因为这四个字里面包含了所有字的笔画,只不过是繁体子中的,所以要练好书法需学习他们的繁体字才是。 接下来看一看汉字的偏旁部首及造字部件的写法 ,看到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写书法的时候,最好不要写简化了的偏旁部首,因为简化了的偏旁部首写出来没有原来的美观,可以说,虽然汉字被简化,但是学习书法还是需要些繁体字,这不仅能是写出来的字更为美观,还让你对繁体字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想学好书法,就得先学好握笔,很多人就由于握笔的姿势不正确而总是写不好,屏幕上的几种握法,第四种最为常见,称为双钩法,就是食指和中指钩住笔杆,大拇指稍用力顶住笔杆,而无名指和小拇指向后弯曲,借助手腕的力量控制机方向。

执笔的要领可以用“指实、掌虚、腕平、掌竖、身正、足安”来概括。

指实:指实是执笔要松紧适当,过紧会僵死,又容易疲劳、抖动,过松写出的点画又可能软弱无力。

掌虚是手指与手掌之间、拇指与食指之间要有空隙,不可大把攥。

• 腕平: 腕平是指腕上部两个骨节之间的平面与桌面大致平行,并且要腕低于掌,这样掌也就竖起来了。写字是讲究腕力的,坐着写字,以肘着案如果不做到腕平掌竖,写出的点画就可能软弱无力。腕平,指的是执笔时要接近平,但运笔时却不需总是这样。执笔在于手,运笔在于腕,执笔要实,运腕要活。运笔时手腕的左右两个骨节是在不停地上下转换着运动的,否则写字时就变成了胳膊机械地平行移动了。

身正就是写字时要坐端正,胸部自然挺起并与桌面保持一拳之隔。右手书写时左手按在纸面上,以求力的均衡。写字时如果低头曲背,不但字写不好,日久天长,视力和脊柱都会受影响

• 学会了纸笔就要学习如何运笔了,学习写字,首先要学习点画,点画犹如字的建筑材料。建造搂阁亭台,不准备好材料,或是准备的材料不合乎质量要求,那搂阁亭台就不会美观坚固。学书亦然,点画写不好,字也肯定不会美观。学习运笔,就是学习如何通过笔把墨落在纸上,形成合乎要求的点画。 笔的运动可分为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动。纵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横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平行方向的前后左右的运动。

纵面运动有:落笔,顿笔,提笔三种。落笔是笔最初接触纸面,落笔一般较轻,像鸟儿由空中落在枝头上。落笔是运笔的开始。

把笔往下按叫顿笔。顿笔不可过重,过重了点画就会太肥。提笔:把笔往起提叫提笔,一般在顿笔之后都要提笔。提笔如鸟儿将要离地高飞。

说完纵面运动,接下来讲一下横面运动,横面运动有五种,

• 行笔:笔锋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笔,行笔也叫走笔、过笔。当我们在写“一”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就用了行笔, 纵笔是笔顿后微提,使笔锋转动,微离顿处。挫笔大多用在笔画转折处,如写口字的横折时,先提笔,用笔尖写出棱角,然后顿笔,这时把笔微提,于是出现第二个棱角,再略微转动笔锋,使笔尖朝着笔画的上方——这时叫挫笔,最后继续行笔,横折就写成。

折笔:写点画时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断然改变方向,有意显露棱角叫折笔。就好像写横时先向左上方落笔,然后往右下折,写出方棱来,那就是折笔。

转笔:笔锋旋转叫转笔,转笔是为了写出不带棱角的点画,如写“马”字第二笔或写“元”字第四笔时,为了使转折处不露棱角,就要像用圆规画圆一样转动笔锋。

回笔:笔停后返回来时的方向叫回笔。回笔是为了“护尾以避免“折木”。

纵笔:笔锋边行边提,去而不返叫纵笔。如写撇时,用笔由重到轻,最后出锋就用纵笔

书法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学会的,学习是切不可急于求成,明朝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说:“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楷书如站立,行书如行走,草书如奔跑。楷在这里是楷模、典范的意思。楷书点画分明,搭配匀称,形体方正,应规入矩,宜于初学。所以说对于初学者来说,绕过楷书,直接学行书或草书,就会因为忽视了楷书的基本点画、结构的训练、写出的字容易出现点画不规矩,笔力不刚劲,疏密不匀称,结构不安稳,比例不适当等弊病。

所以建议初学者不要急于求成,要静下心来,深入学习,当你在一丝不苟地学习之后你总会有收获。最后在看一下几副优秀的作品吧。

第17篇:书法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学友大家好:

我把自己从事多年的书法实践结合传统文化所得到的感悟向各位家长、老师和朋友汇报一下:

末学自幼因为特殊的机缘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从90年开始教学至今,越发感觉到书法对人生的益处,对年岁大的长辈来说晚年有时不免孤独寂寞,学习书法会让精神有所寄托,延年益寿。而对孩子们来说,学习书法会对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升。通过多年书法教学与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教学特点软硬笔书法同时进行,相互促进使其孩子书法水平得以快速提高,特别强调书写中的速度和笔道的层次(音乐的高低起伏急缓拍节停顿、老少三辈)重视调整手型、避免书写中的手指酸痛。(瘸子、现在我做一下示范,握笔)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孩子学习书法能提升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定力、细致的观察力、善于琢磨、善于体味的习惯

1、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各种笔画形成的,在书写过程中就需要认真观察每一笔画的形状特征,以及行笔过程中“重—轻—重”快慢节奏的把握等等。(差之一丝失之千里)(王字、笑脸)(一个字找出老少三辈)。

2、写好一个字要有会分析比较的能力,对照字帖找出临写的欠缺。善于观察琢磨、分辨。突出主笔、书写中的平行等距。如王、木、延、冬、成、记、秋(口决)(临字不超过三)

3、各家字帖在用笔上的方圆提按、字体上的内厌外拓、笔法上的丰腴、瘦硬及风格等都不相同,通过临贴,可以使孩子变得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因为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需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用笔的轻重缓急,这样久而久之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的心理素质。而孩子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极有益处的。(王晶高考)

二、学习书法可以陶冶性情、锻炼意志、丰富学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书法是我国的国粹,它的艺术魅力,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更在于它清雅的艺术本质对人类品性潜移默化的教化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余秋雨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支毛笔并不单纯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精灵,孩子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不仅认识不少字同时还学习不少唐诗宋诗及文学诗文等。

三、启迪心智、开发智力、手脑并用、促进大脑的发展

1、通过学习书法,使孩子们对于书法的美,或沉雄豪劲,或清丽和婉,或

端庄厚重,或高逸幽雅,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情为所渗透,人格为所感染,心绪为所改变,嗜好为之提高,将浮躁的心安定下来,回归本有的清净,长养德行,提升智慧。有净化心灵、驱逐邪俗之气、提高审美素质。

2、美国科学家曾作过多次人类智商的测验,结果发现中国人的智商最高,其原因就是中国独特的汉字无比的奇妙,孩子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的训练,有益于大脑的生长发育。 3.书写时,可以调理经络。特别是用笔的起收、提按、轻重、转折、粗细、缓急、斜正、曲直、刚柔的变化,都是在大脑中枢思维的支配下,协调手、臂、肘、脚、以及全身动作,要调整好呼吸,在平心静气,闭息凝神的状态下,最后集中用手完成的。而手逐渐形成高度灵敏的写字技艺,手脑并用,促进了大脑的发展。

四、书法有益健康

1、“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练习书法时,须疑神静气,全躯启动,力送毫端,注于纸上。人体的指、腕、肘、肩、臂等都随着笔画的书写有节奏的运动,各种器官都得到相应的锻炼,虽从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大的运动量,其实却如八卦、太极,寓动于静,刚柔相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气功 ”。久而久之,可使人身心和谐。练习书法也是治疗儿童多动症和口吃病的良方。因为书写操作可提高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功能,从而促进脑反应能力增强,进而提高到智力水平的发展,而且书写水平越好的人,其大脑右半球的反应灵敏度越高,写字的过程就是心、脑、手合一,舒筋活血的过程,疏通经络,可延缓细胞的退化,正因为如此,我国历史上书法家的寿命比一般人更长寿:唐代的柳公权88岁,欧阳询85岁,虞世南89岁,明代文征明90岁,董其昌82岁,清代吴昌硕84岁,(其中还有不少书法家死于非命,如唐代颜真卿等)现代书法家苏菊仙、刘海粟、孙墨佛、萧劳均达100岁高龄,赵朴初、沙孟海、林散之、启功等都是高寿年龄。况且书法这种高雅的艺术必须与文房四宝相伴,与诗书画文相通,与天机妙理相合,凡是书法家都是文学家,书法的形式和内容,都决定了书法爱好者要“写修养、写气质、写格调、写境界”。可见临池泼墨,确属健身之功,只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即可变“书法”为美妙的“养生之道。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毛笔楷书选择欧体:

1、欧阳询楷书在历史上一直地位极高,被评为“万世法程”、“今古一人”。我认为欧颜柳赵褚各家楷书,学哪一家都可成才。那为什么我还要单独强调欧体楷书呢?因为欧体“法度森严”,不可越雷池一步,我认为初学书法要严格是有好处。就向我们今天为什么教育孩子学弟子规,从小严加管教、遵纪守法、知书达礼,对将来的成长有利,如果从小不加管束,自由随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将来定难成大器。一个人没有规距到哪里都遭人嫌弃,一个字没有规距到哪里也遭人厌恶。(杨校书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展),楷书讲究端正标准规范,欧楷尤甚,其对笔划精致准确程度的要求,使书写者必须平心静气、全身心的投入,一丝不苟的去书写,心理稍有波动,动作就会变型,笔划就达不到精美的要求。如果说书法能够表情达意的话,那么欧楷表达的应该是泊淡镇定、静雅和缓的心境,心浮气躁的人根本就写不好欧楷。

2、历史上也有批评欧体楷书,如“状如算子,太死板了”,批评是正常的,上至孔子、下至毛泽东都被批过。我们要知道流动的是美,静态的也是美。比如在公园里,练猴拳者很有观赏性、也很美,练太极拳很静,虽然打的很高明、但

不热闹,反而不能引来观赏者。这是由人们的欣赏水平造成的,他们的认知水平只能看猴拳的热闹和强烈的节凑感,无法感知太极拳静中有动、平中寓奇的大美。正如人的口味,少儿爱甜,中年爱辣、酸、刺激,老年爱清淡,是在尝遍了酸甜苦辣后的一种回归。人生如此,艺术发展亦如此。诸葛亮说:“淡泊以明志”。书法艺术需要一颗平静之心去面对。不可以有太浮躁的心。我们有时看网上视频的书家,乱拧、乱抡、胡涂乱抹、死劲地玩命、拿一支破笔恨不得一笔下去在全国一夜成名。当然,他们也情有可原,有些评委们就是这样的,讨评委之喜欢。当下,有些楷书委员会的不少人写不好楷书,草书委员会的竟然草字认不全,命令参评作品要附说明注释简化字内容,真是天大笑话。

学习书法应注意: 由于孩子较小,缺乏自制力,家长尤其要多加关照。不骂不打,多表扬。孩子写字家长要一直陪在身边,因为这时,他还没有定型,要一个孩子做到非常的努力用功,是不现实的。如果不监督,他很可能会乱写,偷懒,如果动作坏了,反而适得其反。这样家长就会比较累,学生坚持不下去,实际上都是家长坚持不下来的缘故。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由智宇、李一鸣、张乃川、杨校、姜伟凡),(学习书法与其说有好苗子不如有个好家长)。生活中人人都会成功,为什么成功的人非常少,就是没做到坚持二字,书法是最讲良心的东西,你对它下一分功夫它就回报你一分。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人世间,克服什么最难,克服习惯太难了,从开始就要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好好临帖是书法进步的必经之路。(刘思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非常荣幸,作为本次座谈会的企业代表做这个简短的发言。 我企业投资创建于1996年,经过多年努力,现已 拥有数10家连锁分店,近50名高素质书法教师。刘氏传承书院总部坐落于仁寿县建设路 号,教学面积700多㎡可同时容纳上百名学生学习。本书院也是对全国书法教师和书法教学进行深层次支持的长期计划教师培训点,旨在更好的普及书法艺术。刘氏传承书院开设已近20年光阴,始终致力于培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书法感兴趣的学者朋友们。开设有:中小学生硬笔、毛笔字规范书写,书法考级辅导,中国画,素描画及儿童画课程。计划服务对象为:3岁以上爱好书法、绘画的学生学者们,根据学员特点,从零基础起步培训,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我们以古代经典碑帖为切入口,精确临摹为准绳,创作应用为目标,纠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使学生能写一手规范的硬笔字和漂亮的毛笔字,改善学生日常书写现状。采取随到随学的教学模式,根据学员情况手把手辅导学员,避免了统一授课中,学生的接受力与理解力的快慢造成的差异,不明白,不理解没有掌握的地方,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讲解,使每位学员都能全面的了解书法艺术,净化心灵,拥有一份心灵的雅致与豁达。

在学习绘画时,我们能够从壁画、书画中理解到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这样就能很好的形成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在学习书法时,我们能够学习到独立处理各个细节问题,拓宽心胸,静定心性,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而在练习书法时,往往扣的就是细节。 于成人而言:

1、冶心练气——书法是一种陶冶心灵,练气养气的柔性运动,不仅能修身养性,改变气质,更得以稳定浮躁之心,使得身心清爽愉快。

2、肯定自我——以适当有效的方法学习书画,能在极短时间内培养创作、书写作品的能力,适时显露才华获得成就感,对事业和人生都有绝对的帮助。

3、忙闲兼宜——练习书法易于调配时间,在忙闲中取得平衡,是一种“闲人的忙事,忙人的闲事”。工作的人,在忙余时提笔挥毫,,悠游其间,获得心灵的调剂;而较有闲暇的人,若能提笔练字,必能由于练习书法而充实生活。

4、增广文学素养——练写书法必然会了解许多古典文籍和诗词,并因选用有益自身及社会教化的文字内容,而能促成良性的社会教育。

5、调剂情绪——挥毫是抒发个人情绪的良方,心情好时乐在其中,心情低潮时大笔一挥,自能去忧解闷。

于学生而言:

1、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形成书法特长及爱好;写字是学生的基本技能,写的比一般同学好,容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和在班集体的威信,使孩子增加自信心。同时也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能够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对字帖的观察与分析,对书写过程的思考与领悟,将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3 、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许多家长都觉得孩子特别调皮,静不下来,书法培训能使孩子提高专注力,因为学习书法需要脑、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4、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无数事例证实,学习过书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5、提高人的整体能力。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练过书法,另一位没有练过书法。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能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书法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书法写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无论你处于哪个年龄段,学习书画对你都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放眼望去,商标、广告、标语、对联、字画、条幅等都离不开书法。使用钢笔、圆珠笔、铅笔及其他工具写字也是非常方便快捷的,但不管用什么工具写字其法则基本与毛笔相同,所以无论是用哪种方式写字都应该学习书法。电脑的普及确实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书法艺术还是与我们的生活不可分离的,软件中的字库,其实也是人写的字库,不可能万年不变,只是它是以另外一种形式来诠释着它的伟大。所以,书法是不会被淘汰的。且根据国家对传统文怀的保护和传承的文件来看,中国书法的发展在今后会越来越受国家,校园的重视。如果想让人们真正意义上的接近书法,所需做的就是大力将书法推广普及,让更多人,特别是培养青少年对书法的爱好。

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虽然我们的优质教学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爱好书法绘画的学者越来越多,然而企业发展永无止境,与党委、政府、广大爱好传统文化的学者期望和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决心进一步完善教学服务意识,更新观念,不断总结探索优质教学水平的好经验、好方法。作为书法培训教学的重要企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从第一家书法培训基地的建成,至今数10家培训学校的顺利落成,党委、市政府及相关委办局都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使我们深受鼓舞。今后,企业将进一步加强与党委、市政府的友好合作,我们坚信,在党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双方的合作之路将会越走越宽阔,我们愿意为地方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请允许我们刘氏书院以诚挚之情,畅诉心声,再次表达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感谢,对相关部门的真诚感激。愿各位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刘氏传承书院

2015/10/30篇三:关于书法展览讲话稿

在任城区东升书画师生作品联展活动上的

讲 话

济宁市任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陈兴照

各位老师、同志们: 自 年宁夏师范学院书法协会成立以来,作为宁夏师范学院唯一的书法协会,我校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青少年书法人才,为我们区书法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东升书画培训学校在济宁市和任城区书法家协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宣传部、区文联中心工作,按照市、区书协的活动安排部署,团结区各界书法人士,为创建书法大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我区书法创作愈加繁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可贺的成绩。今年1月,济宁任城区书法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二十里铺镇分会成立。3月,任城区书法家协会、任城区诗词楹联学会济东矿区分会经任城区作家协会和任城区文广新局批准成立,区书协组织不断扩大。老一代书法家德艺弥臻,中年一代书法家硕果累累,尤其是一批新人新秀发展和成熟起来,在各级大展中摘金夺银,成为全国书法创作导向的焦点。在这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任城区东升书画师生

作品联展活动及时举行,我表示由衷的喜悦和祝贺!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自任城区的各位书法家以及任城区电视台、任城区作家协会、孔孟书画院和社会各界的70余位代表欢聚一堂 ,共商我区书法发展大计,对东升书画的师生们的作品“指点江山”,大家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争取把这次书画联展活动开成一个向上的、发展的、成功的大会。我相信通过这次书画联展活动,我区书协将更加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广大书法爱好者们同心协力,互相砥砺,一定会将我们热爱的书法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最后祝书画联展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书艺大进、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在任城区东升书画师生作品联展活动上的 讲 话

济宁市孔孟书画院副书记 刘培露 (2011年7月10日) 各位老师、社会各界的朋友们:

在这个盛夏的季节,在这个党旗飘飘的火红七月,首先,我代表济宁市孔孟书画院,对东升书画师生作品联展活动的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前来参加这次书画联展活动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近年来,我市书画创作愈加繁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 济宁市孔孟书画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以精品工程为抓手,深入发掘以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梁山文化等为特色的地域文化,从传统经典中吸取营养,借鉴创新,集中打造体现济宁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在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刻字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全院在国家级展览中获金奖10余次,银、铜奖30余次,入展全国及省市级大型展览百余次,多人出版专集,举办个人展览,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

东升书画培训学校自成立以来,为我们济宁市书画届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青少年书画人才,为我市书画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更是我市书画界的后备力量。在此,我谨向参加这次师生书画作品联展活动的师生们讲几点个人建议:

一是要深入传统。我们的作品要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讴歌新时期的美好生活,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和时代风采,集中体现我市美术创作的新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果。

二是要有创新意识。要多组织青少年书画创作者们观摩优秀书画作品展,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在观摩中体会艺术家们饱满的热情、生动的笔触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从而创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三是要立足孔孟之乡,以孔孟文化为锲机着力打造儒家文化品牌。要深入生活,挖掘时代发展和强烈共鸣的题材,创作出艺术精品来,更好的服务于济宁文化名市建设。为推动我市的文化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最后祝书画联展活动圆满成功!祝东升书画培训学校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在任城区东升书画师生作品联展活动上的

讲 话

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邵茜 (2011年7月1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举国上下共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喜庆时刻,迎来我们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闫东升同志主办的“东升书画师生作品联展”活动,我代表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工会向书画联展活动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敬意!

闫东升同志是我们方健制药公司的优秀职工,在创办东升书画培训学校的这些年里,作为他的领导和同事,我深知东升同志的艰辛与不易,学校能够办成如此规模,我由衷感到惊喜和振奋,我想这一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在这里,再一次向各位表示感谢!

作为方健制药的工会组织,加强员工组织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适应现代化企业建设的员工队伍,篇四:书法讲座讲话稿2 中小学软笔书法教育 主讲人——邹李华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进修学校领导的邀请,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的小学老师,能够参加本次《中小学书法教育培训会》,我深感荣幸。今天,在这里见到各位,我心真是惊了一下,在座的很多都是书法高手,我真有点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下面我和大家一同探讨的是如何更好的学习软笔书法和分享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讲得不好或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书法?

我们学习软笔书法,那这个软笔书法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软笔书法是指用中国式的圆锥形毛笔表现汉字的艺术和书写法则,在技法上强调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体貌风格等。在点线运转上力求美化,尤其讲究笔法,笔势、笔意。要求墨色有微妙的变化力求达到圆满。不瞒大家,这个我也刚知道。

在世界书法史上,以文字作为表现对象的独特艺术只有中国的书法。它源远流长、健丽多姿,在一串串闪光的艺术精品至今还激励着我们时代精神。对个人来说,学好书法、不仅可以拥有一计之长,立足社会,而且还可以提升文化素养有益身心健康。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思想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艺术修养,就拿我们赣州来说,教育的改革,从以前的应试教育改革成为素质教育,开设了各种体验性课程,现在小学试卷题量小,难度低,语文连作文都没有,没有分值,只有等级分,考试不叫考试叫随堂检测。一开始家长很不理解,后来也渐渐的明白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家长纷纷将自己的小孩在课余时间送去各培训机构培养艺术。当然纷纷加入练习书法行列的人也越多,呈现出盎然的雅趣和浓郁的氛围。

二、学习书法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整天对着电脑打字,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 越少,很多学生都沉醉于与时代同步的高科技的产品中,特别是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很多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已经失去兴趣了,其中书法也不例外。现在很多事情都可以上网做的到,效果还比起传统的方法要理想,使很多传统的文化和习惯都失去了他原有的功能。 通过学习毛笔书法这门课,虽然我没有办法精通先者们底蕴深厚的艺术,但是让我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方面让我接触到了笔墨纸砚这些平时不怎么使用的书写工具,学习并且亲身体会了写毛笔字的坐姿执笔要领,各种笔画的写法。品尝到毛笔不听使唤的无奈,和写好一个字一个笔画的成就感,也让我懂得静下心来耐心的做事情。另一方面,我了解了历朝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书法的书体及特点还有她们的演变过程。看到了王羲之的温润和颜真卿的刚劲有力,懂得字如其人,字体现了文人气节。我相信,了解文化,体会人文精髓有时比学习某项技能更为重要。 (一)、我喜欢写字,最主要的有两点原因:

1、最基本的就是可以让自己的字变漂亮起来;

2、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书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因此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修心养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很有帮助。有人说“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这个方面的意思。

(二)、那我一直以来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

首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需要写字的时候,我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从一笔一划练起,因此渐渐地我的字也就好起来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名家书法。比如每个星期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毛笔字,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

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名家书法有很多,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的,柳公权的,等等我都挺喜欢,尽管写得不怎么好,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写字让我变得快乐。在写字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放松的,心无杂念,陶醉在字的海洋里。

(三)学习书法的几点感受。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还可以看网上名家视频教学如当代书法家田英章和田韵章两兄弟的书法教学视频非常值得一看。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灵魂注入到每一个字中,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三、开始学习软笔书法

(一)、要会挑选工具——介绍文房四宝

下面先介绍一下学习软笔书法的必备工具: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选好工具是写好字的前提。

1、如何选笔。

毛笔柔软且富有弹性,写出来的线条变化无穷。毛笔是以各种兽毛或豪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毫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狼毫、羊毫、鸡毫、鼠须、兼毫等,从毛笔的性能来分有,硬毫和软毫。狼毫是黄鼠狼的毛制成的,较硬、弹性强,属于硬毫。羊毫是用羊毛制成的,弹性较小属于软毫。常用的兼毫笔是白云笔。有大中小号之分。是以黄鼠狼毛为尖、山羊毛为背制作而成的,弹性介于硬毫和软毫之间。初学者应选兼毫笔为宜。毛笔还有不同的型号。最大为楂笔,只有在写匾额或法书时使用。其次为提笔,分为大中小号,我们初学者选中或大号笔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小字可以用大笔些,但大字不可用小笔写。——选兼毫中或大号笔。具体型号到店里老板肯定会介绍。但选笔一定要注意,笔要尖、圆、齐、健。尖就是笔毛周围要饱满,不能凹凸不平,笔尖锋锐。圆:笔头周围饱满显圆锥状、不扁不瘦恰到好处;齐:就是不笔头掰开平扁后,笔毛看上去内外都很整齐。健:在书写时教有弹性。选笔不宜贪便宜,也不要太贵,在10块钱以上即可。 墨:别买太差的,买一得阁、中华墨汁就可以。

纸:在书法中最要钱的就是纸。写字或题诗创作一般用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沾墨后容易渗透,适合些行草或画国画。熟宣是用矾加工过的,润墨后不易渗透,适合写小楷,或画工笔画。练习时可以用毛边纸,虽然较粗糙但价格便宜,最初写字最好选带格子的纸。 砚:选用4寸或6寸的学生砚台即可。

(二)、懂得正确的书写姿势。

1、正确的执笔姿势。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2、运笔方法

3、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a、坐姿

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 b、立姿 写比较大的大字必须站着,一则字大,笔画长,坐着写就够不着; 二则坐着看大幅作品视线有偏差,不如站着居高临下准确,看得也全面。

(三)选择字帖

选择怎样的字帖比较合适呢?首先要自己喜欢。那我跟大家一起来了解各书法家碑帖的特点。

(四)学习书法的方法---临摹碑帖

临摹碑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程如何是取得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临摹法帖是传承书法艺术的必由之路。 1摹帖的方法。

(1) 描红发:a.在字帖上描红。b。在字帖的上面铺一张透明度较高

的纸。

(2) 双勾法。现在很流行网络淘宝,网上有现成的卖。但是一定要 跟书法字帖上的字体一样。当然自己勾出来的效果会更好。我建议买一张水写布。把你要练的字勾出来。勾8遍左右,因为水写布干也要一个过程。

2、临帖的法。

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3、读帖

大家知道,前人留下来的手迹,如今虽然是静静的躺在纸面上,但当时却都是由动的过程形成的。既然如此,读帖就必须对每一点,每一画,每一行以至通篇认真细致地读,对其中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不轻易地放过,怎样藏锋下笔,怎样换锋行笔,怎样回锋收笔,怎样翻转,怎样顺势连接,何处应提,何处应按,何处行笔快,何处慢,何处中锋,何处侧锋,联系手腕应如何地动作,把静的字迹逐渐演绎起来,象放电影一样,使他在你的脑际,眼前动起来。也就是说把前人由动而静的痕迹,再在正确的想象中回复到动。只有逐渐正确理解这些痕篇五:万人书法学生发言稿 “文字之都·魅力安阳”青少年万人书法活动学生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代表xxx,今天我很荣幸地参加“文字之都?魅力安阳”青少年万人书法活动,我的心里是多么激动啊!

亲爱的朋友们,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我们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今年8月,国家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在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要求在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

亲爱的少年朋友们,我们是古都安阳的孩子,我们是书法名城的幼苗,让我们从小把闻名世界的中国汉字写好,传承古老而闻名的中华文化。

第18篇:书法教学大纲

《书法》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书法 课程总时数:48学时

学时安排:第一学期:16学时,第二学期16学时,第三学期16学时,第四学期16学时

课程性质:书法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古今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掌握各种书体基本表现技法,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中专部艺术类学生及公共课 大纲编写:傅嘉芹 主要参考资料:

本课程主要参考书为《书法》(山东文艺出版社) 其它参考书为以下书目:

《新编大学书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

洪丕谟主编 《书法美学》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陈振濂著 《中国书法发展史》

天津古籍出版社

陈振濂著 《近现代书法史》

天津古籍出版社

陈振濂著

《日本书法史》

天津古籍出版社

陈振濂著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中专部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设,其性质属于艺术门类的专业课,同时,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根据一定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思想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书法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一定书法鉴赏的能力,养成学生探索进取开拓创新精神。

二、教学要求

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例证及作品分析,把《书法艺术》一书中的文字内容与《中国古代书法史图录简编》结合起来阅读,熟悉著名碑贴的风格特点,做到能辩识,会分析。 临写练习要求:临写练习分为一般性临写与重点临写两个方面。凡讲授的各种书体技法,都应进行一般性练习,以了解运笔方法、点画特点、结构原则等。即使一时用毛笔写不好,也要从理论上掌握运笔要求和点画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及成绩评定:

1、以鉴赏和临摹字帖为主,理论指导实践,对书法情感与视觉进行理性分析,使学生理性的认识书法的艺术性质及特点。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都应结合所举例证理解、掌握。某些有歧异的问题重点了解各自立论的依据。

2、以示范、提问、作业、书写、平时表现(考勤)、学习态度为主评价,考核成绩纳入学分,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作业由任课教师批阅评改。

3、考核内容:

(1)书法欣赏评论写作考核:独立进行书法鉴赏实践,完成书法评论的写作(课外完成)。

(2)书法临写实践考核(以基础知识为主)(课内完成)

三、教学内容重点与教学安排

具体教学各部分需要重点了解、掌握的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 (书法简史、书法鉴赏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书法史概述

(一)先秦书法

(1)甲骨文、甲骨文书法风格及分期;甲骨文笔法、结字、章法的特点。

(2)金文、金文书法分期及其艺术风格。

(3)石鼓文及其艺术特点。

(4)隶书的出现及代表作品

(二)秦汉书法

(1)汉代帛书、简牍隶书的特点。

(2)古隶与今隶;汉代石刻隶书的风格类别及代表作品。

(3)书法艺术成熟的几个标志。

(三)魏晋南北朝书法

(1)钟繇、索靖、陆机、王羲之、王献之、智永的书法成就、作品、艺术特色及钟繇、王(羲之、献之)对后代的影响。

(2)北碑的类别,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四)隋唐五代书法

(1)隋代书法的主要特色,代表碑刻及其对唐代书法的影响。

(2)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唐太宗、李邕、张旭、颜真卿、李阳冰、怀素、柳公权、杨凝式的书法成就,代表作品,对书法的影响。

(五)宋元明清书法

(1)《淳化阁法帖》及其对宋代书法的影响。

(2)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的书法成就及对后代的影响。 (3)苏拭为代表的“尚意”书风及其对书法创作的意义。

(4)赵孟頫的书法成就,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代的影响;对赵孟頫的书法的评价。

(5)鲜于枢、吴镇、康里子山、祝允明、文征明、王宠、陈献章、董其昌等的书法风格及影响。

(6)徐渭、王铎、付山的书法特色及历史意义。

(7)清代碑学的兴起及其分期;各期的特点,代表书家及其书法特色。

2、基础训练

(一)基础训练概论

(1)运笔;笔法的三种基本运动及其表现形态。

(2)结合笔法的历史演变分析“毛笔中锋”的理论。

(3)笔力及其产生方式。

(4)章法;章法的空间本质;章法的构成方式。

(5)行气及其检查方法。 (二)、篆书

篆书、大篆、小篆的含义及代表作品、代表书家。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根据一定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思想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运用篆书运笔方法、点画特点、结构原则等。

作业安排:

1、可先写基本笔画,有了基础后再写单字——写好一个字再写新字。

2、单字练习可先摹后临,逐字练习。完成10—20张作业

3、整副临写(注意字距与行距)完成5张3尺或4尺作业

第二部分 中国书法欣赏及临摹—中国古代书法

(一)

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书法(隶书、楷书)概述

2、基础训练

(一)基础训练概论 (二)、隶书

(1)比较隶书与小篆的不同的特点。

(2)隶书的流变及代表作品,代表书家。 (三)、楷书

(1)楷书的流变及代表书家。

(2)方笔、圆笔魏碑的特点及书写方法。

(3)颜体字的分期,代表作品及各期的特点。

(4)《颜家庙碑》的特点及书写方法。

(5)历代小楷名迹及其艺术特色。

楷书临写时不要贪多图快,可先写基本笔画,有了基础后再写单字——写好一个字再写新字。单字练习可先摹后临,逐字练习。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中(隶书、楷书)的性质、特点;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根据一定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思想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了解(隶书、楷书)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运用(隶书、楷书)运笔方法、点画特点、结构原则等。

作业安排:

1、可先写基本笔画,有了基础后再写单字——写好一个字再写新字。

2、单字练习可先摹后临,逐字练习。完成10—20张作业

3、整副临写(注意字距与行距)完成5张3尺或4尺作业

第三部分 中国书法欣赏及临摹—中国古代书法

(二)

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书法(行书)概述

2、基础训练

(一)基础训练概论

线的艺术

(1)书法线条的意义及特点(质感、运动、情感)。 (2)书法结构表现性质及结构原理。

(3)结合行书、草书部分例字分列其结构空间。 (二)行书

(1)行书的特点、演变及代表书家。

(2)“内擫”与“外拓”的特点。

3、草书鉴赏(不要求临写)

(1)草书的类别及其特点。

(2)草书的演变及代表书。

(3)结合例字分析草书点画。结构特点。

(4)草书章法的特点。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中(行书)的性质、特点;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根据一定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思想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了解(行书)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运用篆书运笔方法、点画特点、结构原则等。

作业安排:

1、可先写基本笔画,有了基础后再写单字——写好一个字再写新字。

2、单字练习可先摹后临,逐字练习。完成10—20张作业

3、整副临写(注意字距与行距)完成5张3尺或4尺作业

第四部分 中外书法欣赏及临摹—(现代部分)

教学内容:

1、中国书法欣赏—中国近现代书法

(1)书法鉴赏对于学习书法,发展书法艺术的作用。

(2)如何鉴赏书法作品?

2、外国作品欣赏—日本、新加坡等

3、文房四宝

(1)笔墨纸砚的历史及流派。 (2)笔墨纸砚的品类及特点。

4、书法美学引论 形式与表现

(1)形式层次的划分及其对分析书法作品的作用。

(2)书法艺术形式的特点;书法形式与文学形式的区别。

(3)如何认识书法的表现功能和表现内容? (4)怎样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其丰富的内涵? 审美感受模式的建立

(1)怎样建立审美感受模式?传统与生活对建立审美感受模式各有什么作用?

5、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6、综合欣赏、复习、考核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古今书法及中外书法艺术的性质、特点;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根据一定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思想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书法鉴赏的能力,养成学生探索进取开拓创新精神。

作业安排:

1、可先写基本笔画,有了基础后再写单字——写好一个字再写新字。

2、单字练习可先摹后临,逐字练习。完成10—20张作业

3、整副临写(注意字距与行距)完成5张3尺或4尺作业

第19篇:书法心得体会

练习书法的心得体会

练习书法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字变漂亮起来;而且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书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因此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修心养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很有帮助。有人说“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这个方面的意思.学校开展写规范汉字已经一个学期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有句话说得对,要想练好字,功夫在字外。当书法练习感觉枯燥的时候或者说没有进展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体操、武术、舞蹈、听音乐等活动,这将有助于书法的练习和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够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我们平时应该培养对学习书法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书法有较大的兴趣,我们才能练就一笔好的书法。

第20篇:书法教案

第13课 竖心旁 巾字底

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课标版配套写字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3课《竖心旁巾字底》。本课教材分为三部分内容:竖心旁和巾字底的写法,相同偏旁的例字,常见的笔病。 上课年级及上课时间:

四年级,每双周第二次美术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竖心旁和巾字底的写法,结构的组成。

2、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乐趣。

教学重点: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表现竖心旁和巾字底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美。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对本课所举汉字从笔画、结构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汉字的美。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第13课《竖心旁 巾字底》。通过学习要竖心旁和巾字底,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2、学生先自己探究就学习。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 同桌讨论。

⑴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重点探索“恰、悄、惊、惯、常、市、帮”的写法规律。 ⑵共同讨论:

常见的竖心旁和巾字底的笔病:

① 左点过高,点与竖画间距过大,点法错误,竖画弯曲倾斜。 ② 中竖过长,左右间距不匀,横折钩过低。 书写练习:

第一轮练习,先示范后学生描红。

第二轮练习,评价第一轮作业,完成第二轮练习。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竖心旁和巾字底的写法,并能熟悉字体的特点,表现出书法汉字之美。

第14课

单人旁

双人旁

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课标版配套写字教材四年级上册《单人旁 双人旁》。本课教材分为三部分内容: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写法,相同偏旁的例字,常见的笔病。 上课年级及上课时间:

四年级,每双周第二次美术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写法,结构的组成。

2、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乐趣。

教学重点: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单人旁和双人旁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美。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对本课所举汉字从笔画、结构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汉字的美。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单人旁和双人旁。通过学习要单人旁和双人旁,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学生先自己探究就学习。 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 ⑴同桌讨论: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重点探索“值、倍、佳、偷、彻、彼、律、徒”的写法规律。 ⑵共同讨论:

常见的单人旁和双人旁的笔病: 撇画过平,过斜,竖画偏走,偏右。 两撇雷同,第二撇偏右,两撇间间距过大。 书写练习:

第一轮练习,先示范后学生描红。

第二轮练习,评价第一轮作业,完成第二轮练习。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写法,并能熟悉字体的特点,表现出书法汉字之美。

第15课木字旁

禾木旁

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课标版配套写字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5课《木字旁

禾木旁》。

本课教材分为三部分内容:木字旁禾木旁的写法,相同偏旁的例字,常见的笔病。 上课年级及上课时间:

四年级,每双周第二次美术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字旁和禾木旁的写法,结构的组成。

2、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乐趣。

教学重点: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表现木字旁禾木旁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美。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对本课所举汉字从笔画、结构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汉字的美。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木字旁 禾木旁》。通过学习木字旁禾木旁,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学生先自己探究就学习。 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

⑴同桌讨论: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重点探索“材桂栋柜,稳租程稍”的写字规律。 ⑵共同讨论:

常见的木旁和禾字旁的笔病:

竖画偏左,点画过高,撇画下垂,横画偏低。 竖画偏左,点画过高,撇画过垂。 书写练习:

第一轮练习,先示范后学生描红。

第二轮练习,评价第一轮作业,完成第二轮练习。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木旁和禾字旁的写法,并能熟悉字体的特点,表现出书法汉字之美。

第16课

示字旁

衣字旁

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课标版配套写字教材四年级上册《示字旁 衣字旁》。本课教材分为三部分内容: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写法,相同偏旁的例字,常见的笔病。

上课年级及上课时间:

四年级,每双周第二次美术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写法,结构的组成。 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乐趣。

教学重点: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表现示字旁和衣字旁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美。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对本课所举汉字从笔画、结构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汉字的美。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第16课《示字旁 衣字旁》。通过学习要示字旁和衣字旁,熟悉笔画的写法和运用。

学生先自己探究就学习。 讨论并研究本课内容 ⑴同桌讨论:

理解偏旁的字体和写法。重点探索“神祖社礼,被补袍衬”的写法规律。 ⑵共同讨论:

常见的示字旁 衣字旁笔病:

上点偏左,竖画偏右,上点与横撇间距过大,撇画过垂,上点偏左,右侧两点过低,撇画过长、过弯。 书写练习:

第一轮练习,先示范后学生描红。

第二轮练习,评价第一轮作业,完成第二轮练习。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写法,并能熟悉字体的特点,表现出书法汉字之美。

书法读后感
《书法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