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后赤壁赋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1 07:50:14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后赤壁赋 苏轼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将归于临皋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堂于后圃。”。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客曰:“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归而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与“需”通。”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而上,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踞虎豹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登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攀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一种凶猛的鸟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静默的样子而悲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肃然而恐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同“返”。返回,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译文]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了,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长鸣,掠擦过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梦一道士,羽衣蹁跹(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向我拱手施礼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 俛同“俯”,低头而不答。“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我知之矣。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飞鸣而过我者从我这里经过,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道士顾回头看笑,予亦惊寤觉,醒。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自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 \"、\"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 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那我们就看看他在《后赤壁赋》中是如何将孤鹤的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孤鹤在苏轼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 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渲染内心弃世的幽情,孤鹤的形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蔚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关,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化境界中。山形与鹤形,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谙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了对应。通观全文,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就展现出了好一幅“水月禅境、山鹤幽鸣”的美景图!

作者复杂感情的探讨

Q:在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何以会悲?(由最初的“乐”转向稍后的悲叹与沉重) 明确:

1、季节不同,景物相异(客观环境让人触景生情) 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丽、平宁悠远转为冬季的阴暗压抑、险峻肃杀 (巉岩、蒙茸、虎豹之石、虬龙之木、栖鹘之危巢、冯夷之幽宫、风起水涌)

景物的阴森恐怖让苏轼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没有出路前途。截然不同的景物也使作者对世事转瞬变迁感慨不已,从而联想到自己一生大起大落,顷刻间经历了由地方长官到阶下囚的异变。

2、只身一人登山,无友人相伴 (主观的精神寂寞)

此时此刻的孤寂与下狱乌台,贬谪黄州前后险恶困窘、独立无援的处境何其相似——精神上的孤苦无告。独游的豪兴变为激越的悲哀,悲哀无法抑制,于是长啸。

此处简介作者生平,在理解了作者悲情的基础上散读第三节。总结作者“景中有情”的写作手法。 Q:比较前后赤壁赋,我们会发现《前赤壁赋》中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情感变化是以乐始以乐终,那么《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绪在悲恐之后的发展是怎样的?

(首先明确“我知之矣”中的“之”指的是鹤乃道士所化。道士笑而不答意味着什么)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

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

Q: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推荐第2篇:《后赤壁赋》教案

后赤壁赋 苏轼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 《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推进新课:

1.介绍作者: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像》(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 (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识读:请学生朗诵课文,辨字形、字音。

2.评读:分角朗读第一段,分组朗诵第二段,全班读第三段,勾疑难,疏通文意,“评点” 重点文言字词。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 1 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3.概括段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两件事。

4.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课文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会准备哪些景物?如何运用色彩?

明确:内 容:月、水、风、舟

 景物 

色 彩:淡雅朦胧

 外貌、神态

 整体效果:人与自 人物

 活动

 然之间是那样和

 (体现出来的感情)

谐亲近

四、作业:读熟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朗读情况,全班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段落大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两件事。

二、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1)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2)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明确:黄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分析第二段:

1.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明确: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2.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2)对赤壁之景旧颜不再的感叹实际暗含对世事变化无常,年华逝水的无奈盖叹;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3.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1)、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

4.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明确:1)、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2)、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激昂的乐

5.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明确: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修焉。”2)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

三、小结: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2 江山不可复识—— 无奈、惊叹 划然长啸

—— 激昂的乐

凛乎不可久留—— 悲伤、恐惧 听其所止而休—— 随遇而安的淡泊

四、作业:背诵课文第一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第三段:作者是如何逢鹤的?你认为作者有否真正逢鹤?

提示:孤鹤东来,显然是为文末梦见道士伏笔的,你怎样理解这个梦境?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角度来谈谈。 明确:(1)第三自然段写了江中见鹤,后梦见鹤化道士。(2)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带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 为作者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与超脱尘世的情怀。(3)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三、深入探究:

1.与前《赤壁赋》的写景句子作比较,意境、情感发生什么变化? 明确:1)意境:《前赤壁赋》整个意境恬淡飘渺;而《后赤壁赋》却奇崛瑰伟,不再“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再游赤壁,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历程:抛弃客人,独自踏上寻幽历险之路→登越险境之兴奋→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顿感“高处不胜寒”渺小与悲哀→解缆登舟,随波飘荡,任其所止。

2)情感:与前《赤壁赋》中“乐——悲——乐”的情感变化有所不同,《后赤壁赋》中的情感由平静的乐,到激昂的乐,再转为悲,但最终并没有复归于乐,而是归于一种顺其自然的无奈与淡泊。

2.自读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提示:1)从游的方式上去比较.2)从景色描写上去比较 3) 写作重点上去比较. 4)从作者心情变化去比较

明确:1)

前赋

后赋

限于舟中

主要写岸上 景

字字秋色

句句冬景 重

谈玄说理

亦实亦幻

调旷达乐观

略为虚无缥缈

2)形式、思想:①就形式而论之,前赋主客问答,中规中矩之赋也;后赋,散文化,更具“以文为赋”之特质。 ②就思想而论之,前赋虽然有乐有悲,但存在乐观旷达,变与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后赋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恐,孤鹤鸣而掠舟,鹤化而为道士,是梦?“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的痛苦?是想超尘绝世,还是眷恋人世间?

四、小结: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再游赤壁 ——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 ——又因景物而生悲愁 ——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五、作业:背诵课文。

推荐第3篇:《后赤壁赋》教案

后赤壁赋 苏轼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 《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推进新课:

1.介绍作者: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像》(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 (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识读:请学生朗诵课文,辨字形、字音。

2.评读:分角朗读第一段,分组朗诵第二段,全班读第三段,勾疑难,疏通文意,“评点” 重点文言字词。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 1 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3.概括段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两件事。

4.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课文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会准备哪些景物?如何运用色彩?

明确:内 容:月、水、风、舟

 景物 

色 彩:淡雅朦胧

 外貌、神态

 整体效果:人与自 人物

 活动

 然之间是那样和

 (体现出来的感情)

谐亲近

四、作业:读熟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朗读情况,全班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段落大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两件事。

二、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1)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2)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明确:黄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分析第二段:

1.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明确: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2.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2)对赤壁之景旧颜不再的感叹实际暗含对世事变化无常,年华逝水的无奈盖叹;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3.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1)、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

4.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明确:1)、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2)、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激昂的乐

5.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明确: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修焉。”2)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

三、小结: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2 江山不可复识—— 无奈、惊叹 划然长啸

—— 激昂的乐

凛乎不可久留—— 悲伤、恐惧 听其所止而休—— 随遇而安的淡泊

四、作业:背诵课文第一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第三段:作者是如何逢鹤的?你认为作者有否真正逢鹤?

提示:孤鹤东来,显然是为文末梦见道士伏笔的,你怎样理解这个梦境?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角度来谈谈。 明确:(1)第三自然段写了江中见鹤,后梦见鹤化道士。(2)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带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 为作者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与超脱尘世的情怀。(3)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三、深入探究:

1.与前《赤壁赋》的写景句子作比较,意境、情感发生什么变化? 明确:1)意境:《前赤壁赋》整个意境恬淡飘渺;而《后赤壁赋》却奇崛瑰伟,不再“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再游赤壁,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历程:抛弃客人,独自踏上寻幽历险之路→登越险境之兴奋→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顿感“高处不胜寒”渺小与悲哀→解缆登舟,随波飘荡,任其所止。

2)情感:与前《赤壁赋》中“乐——悲——乐”的情感变化有所不同,《后赤壁赋》中的情感由平静的乐,到激昂的乐,再转为悲,但最终并没有复归于乐,而是归于一种顺其自然的无奈与淡泊。

2.自读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提示:1)从游的方式上去比较.2)从景色描写上去比较 3) 写作重点上去比较. 4)从作者心情变化去比较

明确:1)

前赋

后赋

限于舟中

主要写岸上 景

字字秋色

句句冬景 重

谈玄说理

亦实亦幻

调旷达乐观

略为虚无缥缈

2)形式、思想:①就形式而论之,前赋主客问答,中规中矩之赋也;后赋,散文化,更具“以文为赋”之特质。 ②就思想而论之,前赋虽然有乐有悲,但存在乐观旷达,变与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后赋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恐,孤鹤鸣而掠舟,鹤化而为道士,是梦?“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的痛苦?是想超尘绝世,还是眷恋人世间?

四、小结: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再游赤壁 ——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 ——又因景物而生悲愁 ——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五、作业:背诵课文。

3 14、《后赤壁赋》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高 语文 教师 任秀馨

《后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味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味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 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回答: 《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 : 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

听录音,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二、

课文内容学习

1、

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

观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第二次侧重游山。

2 )、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前赤壁赋》)

感受 :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

4 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

作业: 写一篇写景的小 散文

四、

总结

附:板书

情感变化: 乐→超然物外

悲、恐→敬畏自然

空→人生如梦

推荐第4篇:后赤壁赋(推荐)

《后赤壁赋》教案 一导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900多年前赤壁的山水风月引发了宋代著名作家苏轼“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时隔三月之后重游旧地写下的另一篇美文——《后赤壁赋》。看一看,这一次作者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二、文章串讲

文章不长,总共三个小节,首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同时思考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正音、评价)

我们说过,古文的学习,首先应该理清文章的大意。请一位同学把第一小节串讲一下。和我们平时的要求一样,读一句,译一句。

注意关键字:望(既望、晦、朔) 坂 薄 诸

(“是岁——不时之须”)分析:对话的文字非常口语化,生活化,扣住题目来看,主要写重游赤壁前的情况,是谁先主动提出——苏轼(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而后呢?友人附兴(举网得鱼),更有妇助雅兴(以待不时之需)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于是苏子和友人携酒与鱼欣然成行。(板书:起雅兴而游 乐)

读这部分时我们的语调应该是欢快的。(齐读这一部分)

(“江流——不可复识”)分析:旧地重游,作者听到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看到陡峭的江岸高峰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的小了。为何如此?水落石出。点明季节,冬天水位低了,礁石露了出来,因而山显得更高了,月亮因为远显得小了。眼前景色似乎分外陌生,才相隔几个月,江景山色已经再也认不出来!本是“山川相僚,郁乎苍苍“,为何时隔三月,作者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一个是季节变化,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在前赋中我们讲过1080年(宋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隔两年作者写下了这两篇文章。黄州并不是世外桃园,苏轼在这里过得并不舒心,转眼又是一年,自己一天一天老了,北归的希望一天比一天渺茫,和赤壁一样,我也是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了!

想象一下,面对如此景色,他还会不会“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当然不会,那么他做了什么?我们一起看第二小节。(男生齐读)

分析:这一次作者不在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为了解忧,而是亲自登上了赤壁,作者没有李白“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好运,只能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披:分开。《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摄、履、披、踞、登、攀一系列反映此行的路程是十分凶险的,看到的景象是十分险峻,阴森的。这里的描写和作者在《石钟山记》的描写有相似之处。我们看屏幕: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且笑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本来是不甘于江山不可复识而登山排解,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可惜看到的景象却更加让人压抑。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不也是正如冬夜里的赤壁—阴森、恐怖,看不到任何出路前途。更可悲的是这一次夜游,作者没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游前凑趣的友人并没有随他一起上山,“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我们戏言“不怕无人喝彩,就怕无人应彩”。苦闷难奈的苏子惟有纵情长啸,可惜只有山谷回应他。此情此景,真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作者既悲且恐,游兴全无,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同样是任小舟自由漂流,却和前文中“纵一苇之所如”形成鲜明对比。

从爬山到回到舟中,这一小节写了重游的经过(板书:历幽景而恐),作者的感情也由乐转悲(板书:悲)

我们再把第二小节齐读一下,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

本是乘兴而来,理应兴尽而返,如今却是兴味索然,难道真要“醉不成欢惨将别”吗?一起看第三小节。(女生读)

好,文章开头两句,承接上文,有两个字既概括了环境,又点明心理特征——寂寥!

接着写了几件事?(讨论 学生回答 )明确:

1、夜逢孤鹤

2、梦会道士

概括的很好,在我国传统意象里啊,鹤带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 为作者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作者是如何逢鹤的?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掠过小舟西去。身处如此险峻的赤壁,这只在暗夜独飞孤鸣的鹤是孤独的,弃世而自尊的,可以想见苦闷无人可诉的苏子对于此时飞过的鹤是倍感亲切的。在作者看来,鹤和我都不属于这个地方啊!那么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一系列形象化的词写鹤正是为了下文写梦做一个铺垫 ,后作者写了梦中会道士,作者详尽的描写了梦的场景,那么请问这和上文的写鹤有什么内在关系呢?

师概括:我们说鹤和道士的形象是联结的,正如庄周梦蝶,分清是庄周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周不重要,鹤化为道士还是道士化鹤也不重要, 关键是作者对鹤和道士的向往暗示作者在精神上已归于高蹈于世外的道士隐者,自由羽化的仙界。

无论对梦还是对鹤作者的描写感觉都是很真实的。但结尾却是“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何也?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都是为官的,很显然他是想有所作为的。他还有个号是什么?东坡居士!居士是在家信佛的人。就是在这里取的。而我们刚才讲他对道家又有了迷恋。这看起来很矛盾,人是矛盾的统一体,其实这恰恰正是一个人思想的真实体现。自己梦醒后开窗寻找,夜色茫茫,不仅仅不见孤鹤和道士,连自己的前途、理想、追求和抱负也同样不可求啊!作者以此结尾,真是一笔双关,意味深长啊。不过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前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自在和旷达!

三、拓宽阅读:

文章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在苏子另外一首词中也有类似的运用。

卜算子.空江孤鸿影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学生分析)

总结分析:词前的小序告诉我们这个作品也是写于黄州,黄庭坚的《山谷题跋》说他“语意高妙,似非吃人间烟火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则不能到。词中有一个和孤鹤相同的形象“孤鸿”,鸿也是我国古代志向高洁,超脱尘世的象征,作者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自己和孤鸿一样无处停留,不仅仅是寂寞沙洲冷,更重要的“有恨无人省”啊!

四、赋文的发展

由此可见,本文的抒情表意带有强烈的自我色彩,苏子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这篇文章是作者坎坷遭遇及旷达性格的生动自白。

文章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异梦来抒情,可以说更象一篇游记,但题目里有一个明显表示文体特征的字——赋。学习《赤壁赋》时我们讲过,赋起源于汉代大赋,苏子的前赋就是以“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传统艺术表现方式来写的,到了后赋,虽然仍有主客相答的影子,但已经趋于浅表,没有任何精神上的交流,而且语言更加散体化,这是苏轼对赋从汉大赋到魏晋骈赋再到唐之律赋,转而变成散文赋的一大贡献。他的文赋既有散文的灵活自然,又有诗歌的情韵意境,登上散文诗的高峰.

五、前后赋的比较

苏子的前后《赤壁赋》我们都学过了,虽然地点相同,时间间隔也很短,但我们说两篇之间还是有差异的,讨论一下,概括出来。(提示:我们可以试着从写景或是抒情等某一方面入手)

清幽,明亮的 水月禅境 秋景

冬景 山鹤幽情 阴森,险峻

主客精神交流

日常生活浅表性

地点江中游

山上游

说理议论

叙事记游

心情旷达物各有主,风月永寸,

道士化鹤,气氛神秘,暴露作者消极矛盾的心情

最后一觉天明,心旷神怡

六、同学们说的很好,课后我们可以在周记中继续交流。通过前后文的比较,我们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后我们再把文章齐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文体特征以及作者感情的变化。预备——开始!

板书:起雅兴而游 乐

历幽景而恐 悲

逢孤鹤而梦 悟

梦道士而惊

推荐第5篇:5后赤壁赋

2018届高三语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2017—09—15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

主备人:田春艳

【教学目标】

1.了解《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深入文本、联系实际,理解苏轼挣扎的方法及挣扎的结果。3.学习苏轼在挣扎中走向成熟、痛苦与乐观并存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难点:探讨苏轼如何挣扎及挣扎的结果。【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感知,深入阅读文本,回答教师提问,讨论等方法学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大家翻开课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今天我们深入地对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赤壁三文”,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那么,苏轼为何那么喜欢赤壁呢?请在“赤壁三文”中,找出相关写景的句子来。

1、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句子是描写赤壁景色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再来看《赤壁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赤壁的风景很优美!

2、除此之外,苏轼来这里游玩还有什么原因?

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这里是主战场。

其实,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认为,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但是,我们不从历史的角度看,而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情怀,那么大文学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这种魅力在于,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在这三篇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精神上经历了一次洗礼。

(二)、朗读全文(配乐)

你们认为,他是真的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不再痛苦了吗?苏轼真的超脱了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一下课文。

(三)、解读全文

(一)提问个别学生:刚才又朗读了一遍,你的心情怎么样?心情受苏轼的影响,不太快乐;刚开始很快乐,后来不快乐了。为什么?你觉得苏轼还痛苦吗?

1 2018届高三语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2017—09—15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能不能找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前赤壁赋呢?能不能找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游赤壁的时候,苏轼想到了周瑜想到了曹操,想到了他们都能成就一番功业,而自己却处于贬谪之中,这辈子恐怕再也没办法有所成就了,于是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落寞油然而生。这其实是一种对入世的渴望。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渴望能否得到满足?现实是残酷的,无法面对现实,于是苏轼又想从庄子的思想中去寻求安慰,进行自我疗伤。所以,他的思想其实是矛盾的。

关于自己的这种矛盾,苏轼自己其实是知道的。《东坡志林》中有一个小短文:《雪堂问潘邠老》。这个雪堂,我们已经在后赤壁赋中见过了,苏轼在山腰上得到了一个废弃的园子,就修筑了墙围上了它,作为房屋。因为是在大雪中建造的,所以在四面墙上绘制了雪景,然后称之为雪堂。这个小文章讲的是,有一天苏轼在雪堂中散步,有个客人来了,问他说:你是个闲散的人,还是个受束缚的人呢?说你是闲散的隐士你却欲望太多,你是个想做隐士而不得的人,你现在像布袋里的刺猬,时不时的的扭动背部和两肋。苏轼听后无言以答。

(二)在矛盾中苦苦挣扎,如何挣扎?

正像这位客人所说的,苏轼就像布袋里的刺猬,不时地挣扎,而我们这篇《后赤壁赋》所表达的也正是苏轼这个挣扎的过程。苏轼是痛苦的,那么他是如何挣扎,如何试图摆脱这些痛苦的,他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回答)

挣扎1:苏轼渴望享受世俗,在世俗的享受中忘却内心的凄苦与郁愤。良宵、佳肴、美酒、好友、贤妻,这就是苏轼选择的世俗之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乃至于酒酣兴高,复游于赤壁之下。或许,这就是乐而忘忧。

挣扎2:这一次的赤壁之游,与三个月前的那一次有何不同? 上一次有没有登上赤壁? 没有,只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而这一次却登上了赤壁,为什么要登上赤壁呢? 就是渴望融入大自然,以此来忘却现实中的苦闷。 而文中有没有写到他登赤壁的过程呢?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看看这几句是什么意思?

诗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岩石,拨开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头上,登上形如虬龙似的古树。攀上赤壁上鹘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

这哪里是普通的旅游观览呢?他是在以对自己身体的折磨来达到忘却痛苦的目的。而且,他还做了一件我们常人在极度痛苦时也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划然长啸”。之后,他回到了船上,任意飘荡。

挣扎3:诗人行文至此,你们觉得赤壁之行结束了吗?(提问个别学生)

2 2018届高三语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2017—09—15 如果结束了的话,这第三段是不是画蛇添足的多余段呢?

在游完了赤壁后,也可以说诗人是心潮澎湃啊,半夜夜阑人静之时,看见一孤鹤从他的船掠过,之后在梦境中,他遇到了一道士,与道士进行了对话。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他梦见了什么,说明必定是日有所思。

那么,他为什么要想鹤和道士呢?鹤和道士有何象征意义?

(展示鹤的图片),从图中看,鹤形貌出众,高贵优雅。苏轼在《放鹤亭记》中说:“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如此说来,鹤更是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象征,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讨论: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座位尾数是X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上一条方法,一起分享,然后一起讨论:这些方法有效吗?

(三)挣扎的结果

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大家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法来评价,然后把你的评价写下来。注意要有理有据。

1、世俗之乐有没有让苏轼忘却痛苦?在赤壁上,诗人看到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诗人看见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叹。诗人从七月到十月隔了三个月,再游赤壁,这时赤壁的景色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江山的景象也变得难以识别。作者面对这种变化,不禁感叹,这么短的时间内,江山已经更改,那么人生短暂,年华似水,更是充满了变数。所以,眼前的景象与美酒佳肴不但没能让他忘却痛苦,反而是产生了无尽的感叹。

2、那么,第2种挣扎,想融入大自然,是否成功了呢?这一段,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提问: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作者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怎样的?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为什么诗人会忽然感到“悲”和“恐”呢? 我们暂且不去想这个问题。大家说苏轼是不是一个人去游赤壁的呢? 不是,有二客。他们之间关系怎样?

从一起喝酒一起行歌作答一起游赤壁,也可以说称得上是知己吧。 但是登上赤壁这两个人有没有一起? 没有。“盖二客不能从焉”。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攀登的过程太艰险了,他们也无法理解苏轼的行为。而往更深处去想,在乌台诗案的整个过程中苏轼的那些焦灼那些艰难那些担惊受怕郁郁不平,这些东西哪怕是至亲的人都无法真正懂得,更何况只是好朋友。从这一层来讲,苏轼的“悲”传达出来的观点是可能就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人,注定生来孤独。

而苏轼的恐又是从何而来?他一门心思地想融入自然,但是大自然又给了他怎样的回应呢?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自然界用他的凄凉、阴森回应了苏轼,于是他“凛乎其不可留也”。最终,他逃跑了,逃回了船上,这挣扎也宣告失败。

3 2018届高三语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2017—09—15

3、鹤化道士,他肯定是对人世间的一切都了然于心,他还来问苏轼:“赤壁之游乐乎”,这很明显有一种嘲笑的意味在里面。而作者自以为洞悉了道士的秘密:“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还“呜呼噫嘻”,颇为得意高兴。但是道士却“俛而不答,顾笑”,最后竟是不见了。由此可见,这鹤这道士也知道苏轼并没有获得超脱。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富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突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轼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不知在哪里了,前方的路又在哪里呢?所以,苏轼迷惘了。

(四)、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 大家还记得前赤壁赋的结尾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大家更喜欢哪个结尾呢? 可以说,《后赤壁赋》的结尾并不如前赤壁赋那么美好,前赤壁赋,苏轼暂时得到了解脱,在舟中沉沉睡去。由此可见,大家也是希望苏轼能够得到解脱的。

(五)、拓展延伸 但我们可能没办法体会到他背后挣扎的痛苦,值得安慰的一点是,在这痛苦的挣扎中,苏轼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的选段——“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教学后记:

推荐第6篇:后赤壁赋教案

《后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

2.赏析骈俪与散文的写景语言;

3.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身处困境而超脱的本色。【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黄州);问: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 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二、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了解: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至岭南惠州,再贬至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 ]

三、写作背景介绍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四、矫正字音

临皋(gāo)坂(bǎn)薄(bó)暮踞(jù)虎豹

虬(qiú)龙栖(qī)鹘凛(lǐn)缟(gǎo)衣 戛(jiá)然长鸣噫(yī)嘻(xī)畴(chóu)昔

五、温故知新,熟悉课文。

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由此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明确:该文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有这些景观联想到曾经在赤壁出现过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文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

六、自主学习

1、结合注释串译第一段

(重点字词提示:步:出发既:已经尽:全部顾①:环顾已而:过了一会儿

顾②:可是诸:之于)

七、反馈精讲

1、明确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看了这些,我们心中舒畅,于是一面走一面唱(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气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晚风清爽,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将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的时候,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这儿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是为您临时的需要而准备的。” (可能质疑的点:

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农历每月初一叫“朔”,每月最后一天“晦”,每月十六叫“既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步,步行;自,从;归于,回到过黄泥之坂:过,走过,经过霜露既降:霜露,偏义复词,侧重点落在“霜”上,译为“已经下霜了”人影在地:在,映在顾而乐之:而,表顺承,不译如此良夜何:如„„何,„„怎么对待(度过)归而谋诸妇:而,表顺承;谋,商量;诸,兼词,相当于“之于”,“之”代“酒这件事”,)

2、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答: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黄泥坂的时间及同行者为游赤壁做准备。

3、“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2、答: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八、布置作业

推荐第7篇:后赤壁赋教案

雨晴寻常事

山水有清音

品读《后赤壁赋》

教学目标

重点: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难点:对“道士化鹤”的理解。

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课为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让我们结识了襟怀豁达,浪漫飘逸的苏轼;曾经“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让我们结识了豪情壮志,顾盼自雄的苏轼;曾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们结识了睿智善思、高瞻远瞩的苏轼。今天,让我们走进《后赤壁赋》,去感受苏轼的别样情怀吧!{幻灯}

首先,我们自由朗读课文,敲开语言的外壳,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情感

2、划出文中流露情感变化的词语{学案}

问题一:明确,流露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

乐—悲、恐—惊寤(齐答)

探究二:到了赤壁,苏轼情感有哪些变化?最终是否找到乐?

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为何而乐(世俗之乐) ,思考

依据文本,至少说出三个原因。师板书3:1友-好 2景-幽 3肴-佳 4酒-美5妻-贤)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准确。诗人把美酒佳肴、呼朋引伴的世俗“乐”写的很具体很形象。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乐”的味道来。

游前(一生朗读,一生点评,师补充,若有必要,教师范读。本段情绪比较平缓轻盈,朗读有难度,应注意引导)

为何而悲(融于自然)

师:诗人并没有“乐”多久,很快就情随景迁,感概系之了,变为悲了(生齐读,师评价)

借景抒情

依据文本,至少说出两个理由

师:刚才还是游兴盎然,瞬间就变化了,诗人携友来到江边,他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师:前赋中赤壁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还记得吧?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两种景物给人的感受不同,能谈谈吗?

(前赋:柔美,丰盈,和谐,神奇,使人愉悦;后赋:硬朗,高峻,荒凉,使人惊异。) 师:此时诗人不禁惊呼„„“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板书4:

1、人是物非、人非物非)

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幻灯}

触景生情,时间改变了景物的形态,也改变了作者的心态转眼又是一年,自己一天一天老了,北归的希望一天比一天渺茫,和赤壁一样,我也是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了

师:接下来诗人做了什么?同学们抓动词。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师:这些动词说明攀登的艰难。艰难到什么程度呢?试从文中找证明。(二客不能从) 师:艰难过程中看到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怪异、阴森、险峻)

感慨师:深夜登山,沿途又是这样怪异阴森险峻的景物,划然长啸,会有什么寓意吗? 师提醒:古人登高和长啸是有其深刻寓意的,大家回忆一下古人登高的诗文吗?有哪一些? (学生讨论:杜甫的《登高》,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范仲淹《登岳阳楼》等。)

师:古人为什么要登高?为什么要登高,为什么要长啸,都凝聚了哪些情绪?(学生讨论:失意、悲凉,慨叹生命的渺小、短暂,世事之无常。){幻灯}

师:古人长啸也是很有文化意蕴的

王维有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琴乃寄托,解脱自己的痛苦;而啸为抒发,难以抑止

岳武穆《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舒蓄思之悱愤,奋久结之缠绵。

——成公绥《啸赋》

景物的阴森恐怖让苏轼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没有出路前途。截然不同的景物也使作者对世事转瞬变迁感慨不已,从而联想到自己一生大起大落,顷刻间经历了由地方长官到阶下囚的异变。步履维艰,声声长啸正是是他辛酸的历程,是他不甘的挣扎只怎能不悲?

总结: 心有所郁结,故而登山,想融于自然。没有它物以寄托,更无朋友相应和,啸声却引来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自然的伟力携带着恐怖与阴森回应了苏轼。想融于自然,却被自然所排斥。因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所以,高处不胜寒,只有回人间,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明确:为伊消得人憔悴,寻寻觅觅 ”前17分钟 一生读弟4段

探究三:写鹤记梦有什么深意?

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

温馨提示:

1、第四段写了几件事

1、夜逢孤鹤

2、梦会道士

2、鹤有什么特点

适有孤鹤 (孤高

寂寞)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超凡脱俗)

《放鹤亭记》,“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 “梅妻鹤子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资料}

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弃世而自举的 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

放鹤招鹤

与鹤相处

书法内心弃世的幽情 超凡脱俗

总结:鹤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3、鹤、道士与我是什么关系

我:寂寞

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超凡脱俗,超然物外 舟

小舟从此逝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句话出自《庄子·列御寇》。意思是,有手艺的人就会很苦劳,人人会央求你做,有智慧的人就会感到多忧愁,而什么都不懂的人却很悠哉悠哉的,吃饱了到处去遨游吧,就好像那不系帆的船任风儿吹到什么地方都不在乎。

我、超然物外(赤壁赋)

苏轼渴望精神超越。苏轼遇到了鹤,鹤化为道士,进入了诗人的梦中。苏轼在《放鹤亭记》中说:“盖其(指鹤——作者注)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 鹤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我们说鹤和道士的形象是联结的,正如庄周梦蝶,分清是庄周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周不重要,鹤化为道士还是道士化鹤也不重要, 关键是作者对鹤和道士的向往暗示作者在精神上已归于高蹈世外的道士隐者,自由羽化的仙界。

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

4、赤壁之游乐乎? 探究一:为什么要游赤壁

历史之赤壁

[资料]

诗文之赤壁

苏轼当年游过的赤壁“两赋一词”{幻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资料} 明确:望尽天涯路,冲出重围

生活之赤壁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之间,与鱼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答李端叔》){资料} 《答秦太虚书》儋州“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书剑报国 致君尧舜。主宰历史 ,现在生活的困窘和精神的凄苦,内心是苦闷的,让苏轼想到了突围,想到了超脱;后的乐勒想到。

总结:主客的问答是不和谐不对称的。大鸟化作道士入梦,作者自以为洞悉了道士的秘密,“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因而“呜呼噫嘻”,颇为得意高兴。然而那道士“赤壁之游乐乎”一问和“俯而不答”与“顾笑”之态,仿佛是俯察人世,对人间的悲欢离合,升迁沉浮都了然于胸,他高高于上,明知作者游赤壁不乐而故问,明知作者有所期盼却顾而不答,杳无踪迹。这含有嘲讽的意味,是寂寥之中对自己没有超脱的自嘲。

以景写情,以梦托情

外儒内道

苏轼

豁达乐观

儒佛道作为精神武器

儒:入世

立言立德立功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乌台诗案”打破了苏轼“书剑报国”和“致君尧舜”的美梦

前:望美人兮天一方

后:江山不可复识

道:物我相融

自然无为(出世) 年龄越来越大,贬得越来越远,生活越来越艰辛 后:道 鹤

从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

入世

出世

执着于朝廷,执着于自我的理想与抱负;同时,又在挫折后向往旷达,不为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这其实就是作者出世隐退与入世进取、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平衡艺术。 明确: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探究四:苏轼的意义

以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提到“苏轼的意义”来结束全文,“苏轼是封建士大夫进取与隐退的矛盾双重心理达到最理想化融合的鲜明人格化身”。

林语堂说,中国的历史上少了一个宰相,而多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这就是他的超越。 苏轼对我们的意义(启发)文人的突围造就文化的灿烂

现代人 挫折

突出重围

的方法

1、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抱负远大,“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特别是遭受新党的排挤和乌台诗案的打击后,仕途的艰险便使他从老庄思想中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自我安慰,自我疗伤,例如他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袖手何妨闲处看”。(《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执着于朝廷,执着于自我的理想与抱负;同时,又在挫折后向往旷达,不为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这其实就是作者出世隐退与入世进取、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矛盾交织。

苏轼的赤壁三咏,也就是入世与出世的矛盾集合,也就是他精神的挣扎历程。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郎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豪壮酣畅;《前赤壁赋》中“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以及“望美人兮天一方”,仰慕与进取之心毕现。这些,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入世的情怀、壮志难酬的感伤、英雄迟暮的落寞。与此同时,残酷的现实又销蚀着作者的豪情,《赤壁怀古》的“人生如梦”,《前赤壁赋》中的“宇宙永恒,共适风月”、《后赤壁赋》中的“寻仙问道”就是作者出世的故作旷达。进取的激情遇到现实的冷水,最终归于消隐的平淡。

作为人,我们必然面对生老病死,我们必然接受成功得失,常风雨交加,**难测。作品对于作者的本质在于 可以面对风雨无常的境遇,以最佳的方式定人生**,找到一种共通的幸福密码,完成精神突围。结合文章,总结苏轼的幸福秘笈。 1、乐观豁达 前《赤壁赋》通过苏子与客夜游赤壁,主客问答的方式,完成了遭遇人生重创后的自我宽慰、自我解脱的心路历程。

林语堂: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作为北宋贬谪时间最长,贬得最远的苏轼,他选择了以诗酒为伴的生活方式,不一味的抗争,活得随缘自适

2、精神信仰(达者

穷则)

3、“穷而后工”

文学和生命的厚度,往往是有苦难累积的。俄罗斯文化,苦难即得救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上帝给 今要北京人另双手 生于1987年

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

伤愈

了赶紧死生计加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精彩地活着

座右铭:人生只有两条路

4、地域文化

《南方人物周刊》里讲,四川人是天下的盐巴,四川人是中国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有着一种韧性和从容不迫的气质。不论是周围的重庆,还是昆明,甚至对整个中国来说,这是浮躁城市所缺少的。”

《定**》

一所,也无风雨也无情,平衡

眼里有山有们耳听江上之清风,目遇山间之明月,与苏子共适,享受那份人生了悟后的乐

推荐第8篇:后赤壁赋[推荐]

后 赤 壁 赋

一、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走近作者,说说你对苏轼的认识。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 (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至岭南惠州,再贬至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

三、写作背景介绍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四、温故知新,熟悉课文。

1、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由此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明确:该文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有这些景观联想到曾经在赤壁出现过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 1

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文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

2、听录音欣赏课文

五、朗读并分析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结合注释串译第一段

重点字词提示:步:出发既:已经尽:全部

顾①:环顾已而:过了一会儿顾②:可是

诸:之于

3、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黄泥坂的时间及同行者为游赤壁做准备。

4、“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六、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结合《第二教材》进一步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一)研习第二段

1、齐读,口译。

重点字词提示:乃:于是。上:向上爬。履:爬过。巉:险峻。披:拨开。危:高。震动:使震动。反:通“返”。放:放任。听:听任。

句式:复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

2、思考: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对复游赤壁时所见景色做了具体的描写。

(2)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3)此段抒发作者的什么情感?

月夜登山,划然长啸,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情。

(4)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A、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

(二)研习第三段

1、齐读,口译。

注意字词:适:刚好东:从东面 (名次作状语)西:向西飞(名词作动词)

2、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江中见鹤,后梦见道士化鹤

(三)总结:

本文苏轼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后

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以儒为主,融合佛老)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第二教材》“课堂反馈”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第

一、二段)。

二、归纳文言知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以待子不时之须

2、反而登舟

3、俛而不答

(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是岁十月之望。

2、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3、曾日月之几何。

4、反而登舟。

5、予乃摄衣而上。

(三)词类活用

1、顾而乐之

2、草木震动

3、掠予舟而西也

4、横江东来

(四)重点虚词

指出下列“而”字的意义及用法

1、归而谋诸妇

2、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3、摄衣而上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文言特殊句式

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 ( C )

A、盖二客不能从焉。(省略句,“从”后省略了“予”)

B、问其姓名,俛而不答。(省略主语“我”、“道士”)

C、复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是介宾结构后置)

三、合作探究

(一)试从写景、抒情两方面比较《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

提示:

1、找出两篇文章中写景的句子。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景与情是怎样融合起来的。

明确:

《赤壁赋》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引发了作者和朋友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感慨;由这些景观联想到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最后以“变”与“不变”

的辩证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豁达超脱的境界。(乐—悲—乐 )

《后赤壁赋》苏轼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乐—悲—空)

(二) 《后赤壁赋》的结尾描写了孤鹤,叙述了梦境,这些内容是否有特殊的含义,请谈谈你的看法。(课后练习二)

提示:结合“鹤”的特性,注重“孤”的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提示: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结尾借此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心态。

四、拓展延伸(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猿猴:它让人感觉到哀伤,凄厉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咏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雁:是一种候鸟,它要随季节迁徙,它又是古人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于是就象征着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等意义。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马(铁马):马打上铁掌,就意味着要上战场,所以铁马就是战争,英雄气概的代名词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古代神话中,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如: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第二教材》“学习效果检测”练习。

3、预习《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六、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

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子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推荐第9篇: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读后感

篇一:赤壁赋>读后感

苏子前《赤壁赋》依在下看来,说明了两点:一是对稀缺性资源,或竞争性资源,或有物权的资源,其一,不能去争,因为或力有不逮,争之枉然,或得罪于人,引祸上身;其二,不应去争,或得不偿失,或得而复失,或得之又如何?!二是公共资源,或非稀缺性、竞争性资源,或尚未明确物权的资源,应该多而且不灭(或曰永恒),如山水与明月,你可以尽情地多看几眼,多呼吸几口,或者说只要你愿意,简直可以岔着搞,这是不会有什么非异的,也不会招致怨恨的。不过值得说明的是,山水如今已成稀缺性、竞争性和有物权的资源了,欣赏是要付费的,而且所费不低;但在宋时,大抵是free的,可以尽情享用。以此看来,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完全是什么宣传的——全面提高啊。以上两点,很有些于世无争、与人方便,居高临下、超然物外的意思,很高、很雅、很潇洒!

苏子之《赤壁赋》,无论是从文学艺术上,还是从哲学思想上,那都冇得说,前人的分析与夸赞已汗牛充栋了,我也没必要狗尾续貂了,但现实生活里,是欣赏者众,笃行者无(而不是少),即使是佛道,乃至作赋者本人,概莫能外。难道是作为最高级、最智慧动物的人,愚钝而不开化吗?非也。问题的关键恰恰是,除了最高级、最智慧限定语之外,人就一动物(这简直俗不可耐,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是动物就要生存,而生存是要资源的,这些资源除了免费、开放性质的非稀缺性、竞争性资源之外,绝大部分都是要钱、甚至要命的稀缺性、竞争性资源啊!明月毕竟只可怡情,而不能饱肚矣。这决定了人往往是“被”型的,而非自我的。更何况,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活得好一点!佛不是还要争一柱香吗?所以,即使象苏子这样美轮美奂之赋,大概也无法智人于既昏、救民于水火啊!

篇二: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是一篇怎样的作品呢?初读它的人,会为其文辞华美而打动;再读它的人,会为其体现的哲学人生观而打动。但假如读者能再多一些知识,懂得运用孟子“知人论世”的方法,就会进一步为苏东坡的人格而折服。

写《赤壁赋》时,苏轼正处于他一生多次贬官生涯之初: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一些不利于百姓的措施而贬官黄州。事实上,苏轼和王安石是好朋友。但是,正如夫子所言,“君子群而不党”,苏轼就不愿加人“新党”,并且由于新法实施中出现诸多弊病,他抗言直谏,就被贬了官。(不过,后来新党倒台,司马光等旧党上场,召回苏轼,而苏轼又因为反对旧党全废新法而再度被贬?到海南食芋饮水去了。真不知王安石对此作何感想。)贬了官的人应该很郁闷啊,但是苏轼不,他又是吟诗又是吊古,又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丝毫不以处江湖之远为苦。(赤壁赋》就是他第一次游赤壁时写下的。虽然大家现在都说这个赤壁搞错了、真正的赤壁应该在哪儿哪儿,可苏东坡不知道呀,他也不必知道,只要有这份心情,哪里都可以是赤壁。

于是苏子就这样与客泛舟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赤壁之下了。风月无边,他觉得自己仿佛如渡江一般,羽化登仙则是道家的说法。此情此境中,苏轼既达到了“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庄子》)的境界,又有了释家“体无”的体会。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什么呢?听起来像《离骚》。“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就说到自己贬官的处境了,难怪客人吹洞箫以和之,而作凄怨之声。但这并不是东坡的本意。他抒发的是良辰美景中淡淡的优郁,而不是对人生无常的悲叹。针对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的虚无的人生观,他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又令人想起(庄子·大宗师》里河伯见海神的一段。苏轼不是没有体会到个人的渺小,但他是将渺小的自我同于无,而通于道,与自然同化,而追其生于永恒。这样的人生观,是释、道两家人生观的核心,有这样的处世态度,苏东坡才不会拘泥于个人境遇之得失,处江湖之远而不改其乐也。

苏轼的身上,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他乐观而不圆滑,人世而不拘泥,用世而不苟且;身处政治漩涡中而不结党不营私,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贬滴蛮荒之地而不伤不怨,不自怜自叹,坚持自己的道德修养。胸襟豁达,如光风界月。他身上融会贯通了儒、释、道三家精神,千古之下,依然具有人格魅力。

我们现在总是说要建立知识分子的道德准则,要保持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性,苏轼就是最好的榜样。只是保持独立人格,谈何容易,要做好两边不讨好的心理准备。这就不但要有苏轼的胸襟。更要有他的>勇气!

篇三:赤壁赋读后感

这是一篇由北宋着名文学家苏轼写的文章。根据提示便知文章是由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萧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而并非是人们所认识的三国时期的赤壁。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思想上常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每能以适意自然达观自解,并始终保持进取有有的精神。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文人中,要知旷达心胸属他最高!几经坎坷的命运并没有让这个让人永传诵的文人失去对人生的热爱,这也都是因为他有着旷达的情怀。任何事都能一笑而过,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潇洒、活得自如!

读过苏轼《前赤壁赋》的人都知道,文章极其优美,让人赏心悦目,心中豁然开朗,知道原来世间万物不可强求。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教会你如何面对生活。作者用辨证的对比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乐---悲---乐的心理过程。

学习了《前赤壁赋》,看到这样一个文人的胸襟,旷达的情怀、处世的态度。让人不禁感慨“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应常思其一二。”我们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但是我们可以顺应它的到来。对于世间万物,虽然我们不能占有,但是我们却能够享有它,犹如明月和山水风景等。试问何乐而不为呢?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应当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推荐第10篇:后赤壁赋学科自习

襄城三高高二语文选修学科自习日期:

《后赤壁赋》学科自习

班级姓名设计:库晓婷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巉 (chán) 蒙茸(róng) 黄泥之坂(bǎn)B.冯(féng)夷栖鹘(hú) 戛(gā)然 ......

C.缟(gǎo)衣临皋(gāo) 翩跹(piān xiān)D.揖(yī)予惊寤(wù) 松江之鲈(lú)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顾(看)而乐之 ..

C.履(踏,攀)巉岩D.攀栖鹘之危(危险)巢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顾而乐之,行歌(即“歌行”,一种诗体)相答B.曾日月之几何(多少)....

C.予乃摄衣(提起下衣)而上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的鸟巢)....

4.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予乃摄衣而上B.履巉岩,披蒙茸..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D.掠予舟而西也 ..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掠予舟而西也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羽衣翩跹 ......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7.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D.前几年的NBA西部球队是以湖人、马刺独尊,最近几个赛季,随着掘金、太阳、小牛、爵士等队的成长和成熟,逐渐形成了五六支球队鼎足而立的局面。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9.默写填空:

(1)霜露既降,。人影在地,,顾而乐之,。

(2)江流有声,。山高月小,。

(3)予乃摄衣而上,,,踞虎豹,,,。

(4),草木震动。,风起水涌。

(5)时夜将半,,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掠予舟而西也。

10.翻译下列句子:

(1)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2)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后赤壁赋》参考答案

1.B冯——píng,戛——jiá2.D (应解为“高”)3.B(A边走边唱,C提着衣

4.C5.C(①句“下”和②句“西”均“攻下”和“向西飞”,③句“为名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④“羽衣”名词用作状语“穿着羽)6.A(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7.【答案】C

【解析】A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B.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用来形容报考学生显然不对。 C意兴阑珊:兴趣衰减。D.鼎足而立:指三个形成的局面。

8.【解析】 A.“炎黄子孙”包含“海外同胞”,两者不能并列使用;B.两面对一 面搭配不当;D.“传递”与后面的“作用”搭配不当。

【答案】 C

第11篇:后赤壁赋阅读答案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现在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后赤壁赋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后赤壁赋》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履□岩,披蒙茸 披:披着。

C.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

D.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畴昔:以前。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顾而乐之 B.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顾安所得酒乎 然或傲逸狂醉

C.适有孤鹤 D.过临皋之下

将何适而非快 飞鸣而过我者

3.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以待子不时之须 B.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D.问其姓名,俛而不答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步自雪堂 B.履□岩

C.横江东来 D.掠予舟而西也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答案:

1.D(A.农历每月十五称“望”;B.披:分开;C.危:高。)

2.D(A.环顾;但;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而;C.刚才;D.飞过。)

3.B(A.“须”通“需”;C.“反”通“返”;D.“俛”通“俯”。)

4.C(东;名词作状语,从东边;ABD都是名词作动词,步:走;履:走;西:向西飞去。)

5.(1).才过了多少日子呢?江山的景象已经变得不认识了。

(2).于是我们回到船上,在大江中任其漂流,停在哪里就在那里休息。

第12篇:后赤壁赋优质教案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后赤壁赋优质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后赤壁赋优质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3、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4、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

2、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

难点:

1、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

2、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要求消除语言障碍,了解文章大意;赏析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要求:(课前完成)

1、熟读全文,注意栖鹘冯夷蒙茸悄然戛然翩跹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巉的书写

2、借助注释和词典,初步理解文意;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不时之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

3、复习苏轼的《赤壁赋》(必修一P96)

4、不懂的地方或吃不准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或讨论

5、思考课文后面的阅读与探讨

1、2题,争取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二、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正音、释义,疏通文意(同学质疑,提出不会解释、翻译的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㈠、点名诵读(最好是自告奋勇)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坂bǎn行xng鲈l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二)读第二段(同上),正音、释义

巉chn栖qī鹘h冯png划hu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三)齐读第三段(同上),正音、释义

裳chng缟gǎo戛ji翩piān跹xiān揖yī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2、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事先予以必要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3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四、赏析课文第一段: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尽显初冬景物之神韵:清静、明洁、空灵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地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三段,从中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比较阅读两篇《赤壁赋》;扩展阅读苏轼《定**》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课文

第二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断岸千尺,夸张手法,明写岸之高,暗写(水之浅)

(2)为什么会有山高月小的感觉?(农历十月,已是初冬,天气清朗,作为参照物的山,就显得格外高峻;相比之下,月亮就显得小了)

小结: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何等邈远辽阔!现在反差如此之大,作者就不能不生感慨了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另,作者被贬黄州,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仍是待罪之身,起居行动还受到监视、管制,心中恐惧的阴影实在是挥之不去,沉痛、悲凉时不时地向作者袭来,所以这正是他艰难的政治处境和惊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三段: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

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

小结: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就像李白想借助梦游天姥与神仙相聚一样,也像李贺的《天上谣》,把天庭仙境描绘成令人向往的乐土一样,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想怎么样一致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二、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一写初秋之物,侧重写江与月;一写孟冬之景,侧重写江月木石

2、游踪不同:前赋侧重泛舟,人不离舟;后赋写了舟游、山游、舟游侧重登壁但相同的是都善于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前赋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后赋以记游为主,重在叙事;同:都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都寓情于物,寓情于景,都寄寓着作者的生活态度

4、所抒情感不同:表达的情趣和胸襟也有不同,前赋表现作者胸襟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后赋却借助幽深寂寥的境界,主要表达想出世的思想,有虚无色彩;但相同的是均为被贬之后所作精神苦闷,想寻求解脱

三、全文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四、布置作业:解决课后练习题

板书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后赤壁赋优质教案

2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赏析课文

㈠、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4、学生甲朗读第一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㈡、齐读第二段,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

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

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

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二课时

三、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裳cháng 缟gǎo 戛jiá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3、学生乙朗读第三段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

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六、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教师可有感情地朗诵苏轼词作《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以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13篇:14 后赤壁赋_教案

广东教育出版社

14.后赤壁赋

一、教学目标:

1.读懂文意,掌握文中重点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形象、逼真的景物描写,体会本文不假辞藻,自然工整的语言特点。 3.积累文学常识,理解苏轼写赋骈散结合的特点。 4.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处困境而能超脱的本色。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形象、逼真的景物描写。2.理解道士化鹤之寓意与作用。

三、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处困境而能超脱的本色。

四、教学课型:讲读课

五、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间游览赤壁的山水风光后写下名篇《赤壁赋》,抒发他的人生感观。而时隔三月之后重游旧地又挥毫写就《后赤壁赋》,此番又有何感慨?

2.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21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著有《东坡七集》。

3.学生自主诵读课文,充分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进行正音和理解文意,向教师提出疑难, 教师加以补正、引导与解答。

注意关键字:望(既望、晦、朔) 坂 薄 诸 4.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感情。 游前——乐——悠游自在

1 广东教育出版社

游中——悲——景非往昔 山景阴森险峻——悲恐压抑

游后——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

全文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代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做准备;第二层对复游赤壁时所见景色作了具体的描写,为全文重心;第三层写江中见鹤,梦见道士化鹤。

5.研讨分析

(1)“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提示:寥寥几句,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江山不可复识”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写的基础,呈现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画。

(2)“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分析动词的运用及效果。

提示:这一段写“我”攀峭壁登危岩和放舟自流于江上的见闻感受。“履”、“披”、“踞”、“登”、“攀”、“俯”这一连串动词写出“我”欲一览秋夜赤壁全景的迫不及待的冲动感和兴奋劲,表现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率真与执著。

(3)诗人为什么在登山览景后会产生“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的感受? 提示:诗人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是阴暗的,“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合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4)文章第一段先写黄泥坂夜游,而不直接写游赤壁,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起笔不写赤壁之游,文章将时间、地点、人物作了扼要的交代之后,即用彩笔描绘黄泥坂一带的冬夜之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接着,通过主、客、妇三方的对话,写良宵、美酒、贵宾、佳肴四美已具,因此,为夜游赤壁酝酿好了气氛。

2 广东教育出版社

(5)诗人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提示:表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这也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这正是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的安慰较为现实的途径的一种表现。

(6)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一情节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结合“鹤”的特性,注重“孤”的意义,寻求“道士”的职业追求,言之成理即可。鹤是实体,梦中的道士如鹤,是作者的积想所致的幻觉。从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同时有“人生如梦”的感叹。

6.文章主旨

本文描写了作者登岸游览之景与爬山见闻之感,反映了作者在贬官不得志之时欲超脱凡尘的思想,抒发了孤独悲凉的情感。

7.文章特色

(1)写景抒情,质朴清新,语淡意丰。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状景写情,凄凉感人。又如“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等,运用白描手法,给人清新之感,字面质朴而诗情浓郁。“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曲笔双关,寓情颇深。

(2)道士化鹤之寓意。鹤是实体,梦中的道士化鹤的化现,是作者的积想所致的幻觉。从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了。

8.赋文的发展

这篇文章采用了以赋纪游的古老形式,但又与魏晋时期的纪游赋有很大不同,是为文赋。 赋的发展经战国骚体赋、汉代大赋、六朝骈赋,至唐代演变为律赋,不但讲骈偶,讲平仄,还要限押韵,限字数,形式要求越来越严格。虽然各时代中都产生过一些优秀的作品,但越来越紧的形式主义束缚势必削弱其内容的充实与情感的自由发挥。至宋代,赋的散文化倾向更明显,欧阳修《秋声赋》可看作文赋趋向成熟的标志。发展到苏轼手中,他更以杰出的文学天才和出色的创造能力,进一步兼取古文与赋的优点,如保留了主客问答的形式,铺

3 广东教育出版社

张排比手法的适当运用,文气的旺盛,音节的铿锵,辞采的华茂,但更多的是对它的改造和创新,即以骈散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将写景、叙事、抒情与说理有机地融为一体,且又最大限度地融合作为赋之源的诗性精神,在以骈以散、亦骈亦散中表现浑然天成的诗意之美。前后《赤壁赋》可谓把这种文赋的写作技巧推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七、学习探究: 请讨论并概括出苏轼前后赤壁赋之间的差异。

(提示:我们可以试着从写景或是抒情等某一方面入手。) 前: 后:

清幽、明亮的 水月禅境 秋景 冬景 山鹤幽情主客精神交流 日常生活浅表性江中游 山上游 说理议论 叙事记游 前:心情旷达,物各有主,风月永寸,最后一觉天明。

后:心旷神怡,道士化鹤,气氛神秘,暴露作者消极矛盾的心情。

阴森、险峻

第14篇:后赤壁赋教学案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

主备人:徐敏树

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2、研读课文的

一、二段。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相关文言现象及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教师引入

二、预习质疑,教师指导

1、先自读课文勾画出读不准的字,然后小组间互听、互评、交流展示。教师提示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1)过黄泥之坂 → 2)有酒无肴→ ..3)履巉岩→

4)登虬龙→5)攀栖鹘之危巢 →

...6)俯冯夷之幽宫 →

.7)玄裳缟衣

.8)戛然长鸣

.9)羽衣翩跹

→ ..

2、再读课文,理解重点实词意思,小组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然后展示。1)是岁十月之望

2)霜露既降

... 3)顾而乐之

4)如此良夜何

....5)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6)顾安所得酒乎

.7)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四顾寂寥

9)道士顾笑

..10)归而谋诸妇

.11)披蒙茸

...12)攀栖鹘之危巢

13)听其所止而休焉

..14)听臣微志

15)适有孤鹤

..16)畴昔之夜

17)予亦惊悟

..18)已而叹曰

..

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虚词的相关内容 (1)此类活用

1)步自雪堂

2)顾而乐之

..3)履巉岩

4)横江东来

..5)掠予舟而西也

.(2)“而”的用法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1)顾而乐之

2)归而谋诸妇

..3)反而登舟

4)听其所止而休焉

..5)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6)摄衣而上

..7)悄然而悲

8)肃然而恐

..9)掠予舟而西也

10)揖予而言

..11)俯而不答

12)飞鸣而过我者

..(3)其它虚词

1)将归于临皋

2)今者薄暮

..3)顾安所得酒乎

4)以待子不时之须

..5)复游于赤壁之下

6)予乃摄衣而上

..7)盖二客不能从焉

.8)听其所止而休焉

.9)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10)放乎中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每段文意

要求:

1)在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

2)小组讨论,每段文意

3)各组展示

明确: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四、分析第

一、二两小节文字

1、反复阅读,提名背诵

2、思考:请找出写景的句子,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如何?题为赤壁,可这里写并不是赤壁?为什么?

五、作业

巩固字词,背诵课文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

主备人:徐敏树

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研读课文的

三、四段。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背诵课文的

一、二两段。

二、研习课文的

三、四两段。

1、通过诵读再次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完成下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时间

地点

景色

心情

2、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教师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3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4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学生展示

3、思考探讨作者的情感

①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有怎样的景象呢?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写出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的历史背景:当时,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山,满目凄凉。)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②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③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④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4、回顾全文,写出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

划然长啸

凛乎不可久留

听其所止而休

⑤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联系学过的《前赤壁赋》和《赤壁怀古》中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 从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 同时又有“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小结

1、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

由景而乐→

乐而再游赤壁→

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

又因景物而生悲愁→

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

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2、面对逆境的态度

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

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

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

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谈谈对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理解。

第15篇:《后赤壁赋》教学设计

逆境中的挣扎

——《后赤壁赋》内容解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方法与技能:

深入文本、联系实际,理解苏轼挣扎的方法及挣扎的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苏轼在挣扎中走向成熟、痛苦与乐观并存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难点:探讨苏轼如何挣扎及挣扎的结果。

三、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感知、深入阅读文本、回答教师提问、讨论等方法学习。

四、学情了解及前期准备

本课属于选修本文言文,学生有一定厌恶心理,提前预习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已提前用一节课对文言知识点进行讲解及对课文内容进行疏通,本节课为本课的第二节时。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以问题“苏轼为何钟情于赤壁?”导入教学。

(本部分由教师提问,学生逐层回答,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黄州、赤壁之于苏轼的意义,及“赤壁三文”的魅力。)

(二)朗读全文,思考问题:苏轼真的超脱了吗?

(本部分由学生朗读之后感知,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感情。提问个别学生,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

(三)解读内容

1、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

(本部分由学生列举证据说明苏轼是否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而真正投入了山水田园之中;教师加以讲解,列举《东坡志林·雪堂问潘邠老》中的故事作进一步的说明)

2、《后赤壁赋》中,苏轼如何挣扎?

(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尝试回答,根据学情,学生可能无法答得全面,教师要加以引导,与学生一起讨论。)

3、学生分享缓解痛苦妙招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下,并说出此招是否有效。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苏轼摆脱痛苦的方法是否有效,从而引出下一部分。)

4、挣扎的结果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然后学生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法来评价,写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评价之后,教师进一步进行讲解,将本节课引向最终的结论:苏轼的挣扎是不成功的。)

(四)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更喜欢前后赋哪个结尾呢?旨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

(五)拓展延伸:苏轼告诉我们——

(本部分引用《苏东坡突围》中的语段,旨在让学生静悟,感受苏轼的精神世界。)

(六)布置作业:反复诵读课文

(作业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完内容之后再返回课文,静静朗读,得出自己的感悟。)

六、详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大家翻开课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今天我们深入地对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赤壁三文”,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那么,苏轼为何那么喜欢赤壁呢?请在“赤壁三文”中,找出相关写景的句子来。

1、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句子是描写赤壁景色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再来看《赤壁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虽然苏轼游赤壁的时间不一样,但三篇文章中提到了赤壁的景色,你们觉得赤壁的景色美吗?

赤壁的风景很优美!

2、除此之外,苏轼来这里游玩还有什么原因? 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这里是主战场。

其实,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认为,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但是,我们不从历史的角度看,而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情怀,那么大文学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这种魅力在于,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在这三篇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精神上经历了一次洗礼。

(二)、朗读全文(配乐)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定**》,他在风吹雨打中非常潇洒地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所以我们觉得苏轼超脱了,但是经过昨天初步的学习,你们认为,他是真的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不再痛苦了吗?苏轼真的超脱了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一下课文。

(三)、解读全文

(一)提问个别学生:刚才又朗读了一遍,你的心情怎么样?心情受苏轼的影响,不太快乐;刚开始很快乐,后来不快乐了。为什么?你觉得苏轼还痛苦吗?

这是一种感觉,但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证据来?哪些语句说明他还想着官场上的那些带给他痛苦的事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能不能找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前赤壁赋呢?能不能找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游赤壁的时候,苏轼想到了周瑜想到了曹操,想到了他们都能成就一番功业,而自己却处于贬谪之中,这辈子恐怕再也没办法有所成就了,于是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落寞油然而生。这其实是一种对入世的渴望。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渴望能否得到满足?现实是残酷的,无法面对现实,于是苏轼又想从庄子的思想中去寻求安慰,进行自我疗伤。所以,他的思想其实是矛盾的。

关于自己的这种矛盾,苏轼自己其实是知道的。《东坡志林》中有一个小短文:《雪堂问潘邠老》。这个雪堂,我们已经在后赤壁赋中见过了,苏轼在山腰上得到了一个废弃的园子,就修筑了墙围上了它,作为房屋。因为是在大雪中建造的,所以在四面墙上绘制了雪景,然后称之为雪堂。这个小文章讲的是,有一天苏轼在雪堂中散步,有个客人来了,问他说:你是个闲散的人,还是个受束缚的人呢?说你是闲散的隐士你却欲望太多,你是个想做隐士而不得的人,你现在像布袋里的刺猬,时不时的的扭动背部和两肋。苏轼听后无言以答。

(二)在矛盾中苦苦挣扎,如何挣扎? 正像这位客人所说的,苏轼就像布袋里的刺猬,不时地挣扎,而我们这篇《后赤壁赋》所表达的也正是苏轼这个挣扎的过程。苏轼是痛苦的,那么他是如何挣扎,如何试图摆脱这些痛苦的,他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回答)

挣扎1:苏轼渴望享受世俗,在世俗的享受中忘却内心的凄苦与郁愤。良宵、佳肴、美酒、好友、贤妻,这就是苏轼选择的世俗之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乃至于酒酣兴高,复游于赤壁之下。或许,这就是乐而忘忧。

挣扎2:这一次的赤壁之游,与三个月前的那一次有何不同? 上一次有没有登上赤壁?

没有,只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而这一次却登上了赤壁,为什么要登上赤壁呢? 就是渴望融入大自然,以此来忘却现实中的苦闷。 而文中有没有写到他登赤壁的过程呢?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看看这几句是什么意思? 诗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岩石,拨开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头上,登上形如虬龙似的古树。攀上赤壁上鹘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

这哪里是普通的旅游观览呢?他是在以对自己身体的折磨来达到忘却痛苦的目的。而且,他还做了一件我们常人在极度痛苦时也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划然长啸”。之后,他回到了船上,任意飘荡。

挣扎3:诗人行文至此,你们觉得赤壁之行结束了吗?(提问个别学生) 如果结束了的话,这第三段是不是画蛇添足的多余段呢?

在游完了赤壁后,也可以说诗人是心潮澎湃啊,半夜夜阑人静之时,看见一孤鹤从他的船掠过,之后在梦境中,他遇到了一道士,与道士进行了对话。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他梦见了什么,说明必定是日有所思。

那么,他为什么要想鹤和道士呢?鹤和道士有何象征意义?

(展示鹤的图片),从图中看,鹤形貌出众,高贵优雅。苏轼在《放鹤亭记》中说:“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如此说来,鹤更是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象征,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那么道士呢?我们在电视或武侠小说中看到的道士有何特征?他们整天到晚都在做一件什么事?

炼丹!炼丹实际上就是想成仙,还记得《赤壁赋》中有一句话讲到想成仙的:“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确实,此时的苏轼处境窘困,心情苦闷,在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希望能够像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超脱尘世,遁入仙境。

讨论: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座位尾数是X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上一条方法,一起分享,然后一起讨论:这些方法有效吗?

(三)挣扎的结果

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大家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法来评价,然后把你的评价写下来。注意要有理有据。

1、世俗之乐有没有让苏轼忘却痛苦?在赤壁上,诗人看到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诗人看见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叹。诗人从七月到十月隔了三个月,再游赤壁,这时赤壁的景色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江山的景象也变得难以识别。作者面对这种变化,不禁感叹,这么短的时间内,江山已经更改,那么人生短暂,年华似水,更是充满了变数。所以,眼前的景象与美酒佳肴不但没能让他忘却痛苦,反而是产生了无尽的感叹。

2、那么,第2种挣扎,想融入大自然,是否成功了呢?这一段,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提问: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作者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怎样的?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为什么诗人会忽然感到“悲”和“恐”呢? 我们暂且不去想这个问题。大家说苏轼是不是一个人去游赤壁的呢? 不是,有二客。他们之间关系怎样?

从一起喝酒一起行歌作答一起游赤壁,也可以说称得上是知己吧。 但是登上赤壁这两个人有没有一起? 没有。“盖二客不能从焉”。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攀登的过程太艰险了,他们也无法理解苏轼的行为。而往更深处去想,在乌台诗案的整个过程中苏轼的那些焦灼那些艰难那些担惊受怕郁郁不平,这些东西哪怕是至亲的人都无法真正懂得,更何况只是好朋友。从这一层来讲,苏轼的“悲”传达出来的观点是可能就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人,注定生来孤独。

而苏轼的恐又是从何而来?他一门心思地想融入自然,但是大自然又给了他怎样的回应呢?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自然界用他的凄凉、阴森回应了苏轼,于是他“凛乎其不可留也”。最终,他逃跑了,逃回了船上,这挣扎也宣告失败。

3、鹤化道士,他肯定是对人世间的一切都了然于心,他还来问苏轼:“赤壁之游乐乎”,这很明显有一种嘲笑的意味在里面。而作者自以为洞悉了道士的秘密:“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还“呜呼噫嘻”,颇为得意高兴。但是道士却“俛而不答,顾笑”,最后竟是不见了。由此可见,这鹤这道士也知道苏轼并没有获得超脱。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富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突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轼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不知在哪里了,前方的路又在哪里呢?所以,苏轼迷惘了。

(四)、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

大家还记得前赤壁赋的结尾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大家更喜欢哪个结尾呢? 可以说,《后赤壁赋》的结尾并不如前赤壁赋那么美好,前赤壁赋,苏轼暂时得到了解脱,在舟中沉沉睡去。由此可见,大家也是希望苏轼能够得到解脱的。

(五)、拓展延伸

但我们可能没办法体会到他背后挣扎的痛苦,值得安慰的一点是,在这痛苦的挣扎中,苏轼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的选段——“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轼告诉我们,成熟与年龄没有关系,但却关乎经历。虽然在逆境中的挣扎,并没有使他超然物外,他的内心还是很痛苦的。在黄州四年,苏轼尽管与佛道多有来往,但并没有遁入空门或皈依道教,但是他最终却是以一种现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给他的挑战和磨砺。他的“了悟”就是回到人间,回到人间坚韧而乐观的活着。所以,痛苦与积极并存,告诉我们,一切的挣扎都是值得的。

最后,还是送一首小诗给大家《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苏轼的心声吧。

(教师与全班同学朗读诗歌。)

(六)、布置作业:反复诵读本文

这是一篇适合诵读的文章,大家课后多读,或者可以得到更多不一样的感悟。

第16篇:《后赤壁赋》教案文档资料

《后赤壁赋》教案

教学

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3、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4、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重点 难点重点:

1、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

2、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 难点:

1、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

2、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具

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 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要求消除语言障碍,了解文章大意;赏析第一段 教学过程:

第 1 页

一、布置预习,要求:(课前完成)

1、熟读全文,注意“栖鹘”“冯夷”“蒙茸”“悄然”“戛然”“翩跹”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巉”的书写

2、借助注释和词典,初步理解文意;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不时之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

3、复习苏轼的《赤壁赋》(必修一P96)

4、不懂的地方或吃不准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或讨论

5、思考课文后面的“阅读与探讨”

1、2题,争取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二、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第 2 页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正音、释义,疏通文意(同学质疑,提出不会解释、翻译的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㈠、点名诵读(最好是自告奋勇)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第 3 页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二)读第二段(同上),正音、释义

巉chán 栖qī 鹘hú huà 悄qiǎo 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第 4 页

píng 划冯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三)齐读第三段(同上),正音、释义

裳cháng 缟gǎo 戛jiá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2、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第 5 页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时间 七月既望,初秋 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 黄州赤壁 黄州赤壁

景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 乐—悲—乐 乐—悲—惆怅迷茫

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事先予以必要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3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四、赏析课文——第一段: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

第 6 页 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尽显初冬景物之神韵:清静、明洁、空灵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第 7 页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

第 8 页 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地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

第 9 页 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三段,从中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比较阅读两篇《赤壁赋》;扩展阅读苏轼《定**》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课文 第二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断岸千尺”,夸张手法,明写岸之高,暗写 (水之浅) (2)为什么会有“山高月小”的感觉?(农历十月,已是初冬,

第 10 页 天气清朗,作为参照物的山,就显得格外高峻;相比之下,月亮就显得小了) 小结: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何等邈远辽阔!现在反差如此之大,作者就不能不生感慨了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第 11 页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另,作者被贬黄州,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仍是待罪之身,起居行动还受到监视、管制,心中恐惧的阴影实在是挥之不去,沉痛、悲凉时不时地向作者袭来,所以这正是他艰难的政治处境和惊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

第 12 页 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三段: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

第 13 页 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

第 14 页 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

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 小结: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就像李白想借助梦游天姥与神仙相聚一样,也像李贺的《天上谣》,把天庭仙境描绘成令人向往的乐土一样,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想怎么样一致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

第 15 页 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二、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一写初秋之物,侧重写江与月;一写孟冬之景,侧重写江月木石

2、游踪不同:前赋侧重“泛舟”, 人不离舟;后赋写了舟游、山游、舟游侧重“登壁”但相同的是都善于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前赋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后赋以记游为主,重在叙事;同:都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都寓情于物,寓情于景,都寄寓着作者的生活态度

4、所抒情感不同:表达的情趣和胸襟也有不同,前赋表现作者胸襟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后赋却借助幽深寂寥的境界,主要表达想“出世”的思想,有虚无色彩;但相同的是均为被贬之后所作精神苦闷,想寻求解脱

三、全文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

第 16 页 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五、布置作业:解决课后练习题 板书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时间 七月既望,初秋 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 黄州赤壁 黄州赤壁

景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 乐—悲—乐 乐—悲—惆怅迷茫 教学反思

第 17 页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第 18 页

第17篇:后赤壁赋教案解读

14、《后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味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味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

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 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听录音,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二、课文内容学习

1、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 观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第二次侧重游山。

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前赤壁赋》

感受: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作业:写一篇写景的小散文

四、总结 附:板书

情感变化:乐→超然物外 悲、恐→敬畏自然 空→人生如梦

第18篇:《后赤壁赋》教学设计

《后赤壁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深入文本、联系实际,理解苏轼挣扎的方法及挣扎的结果。

3、学习苏轼在挣扎中走向成熟、痛苦与乐观并存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难点:探讨苏轼如何挣扎及挣扎的结果。

三、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感知、深入阅读文本、回答教师提问、讨论等方法学习。

四、学情了解及前期准备

本课属于选修本文言文,学生有一定厌恶心理,提前预习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已提前用一节课对文言知识点进行讲解及对课文内容进行疏通,本节课为本课的第二节时。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以问题“苏轼为何钟情于赤壁?”导入教学。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本部分由教师提问,学生逐层回答,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黄州、赤壁之于苏轼的意义,及“赤壁三文”的魅力。)

(二)、推进新课:

1.介绍作者: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像》(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 (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识读:请学生朗诵课文,辨字形、字音。

2.评读:分角朗读第一段,分组朗诵第二段,全班读第三段,勾疑难,疏通文意,“评点” 重点文言字词

3.概括段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两件事。

4.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课文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会准备哪些景物?如何运用色彩?

明确:内 容:月、水、风、舟

 景物 

色 彩:淡雅朦胧

 外貌、神态

 整体效果:人与自

人物

 活动

 然之间是那样和

 (体现出来的感情)

谐亲近

(四)朗读全文,思考问题:苏轼真的超脱了吗?

(本部分由学生朗读之后感知,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感情。提问个别学生,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

(五)解读内容

1、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

(本部分由学生列举证据说明苏轼是否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而真正投入了山水田园之中;教师加以讲解,列举《东坡志林·雪堂问潘邠老》中的故事作进一步的说明)

2、《后赤壁赋》中,苏轼如何挣扎?

(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尝试回答,根据学情,学生可能无法答得全面,教师要加以引导,与学生一起讨论。)

3、学生分享缓解痛苦妙招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下,并说出此招是否有效。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苏轼摆脱痛苦的方法是否有效,从而引出下一部分。)

4、挣扎的结果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然后学生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法来评价,写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评价之后,教师进一步进行讲解,将本节课引向最终的结论:苏轼的挣扎是不成功的。)

(六)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更喜欢前后赋哪个结尾呢?旨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

(七)拓展延伸:苏轼告诉我们——

(本部分引用《苏东坡突围》中的语段,旨在让学生静悟,感受苏轼的精神世界。)

(八)布置作业:反复诵读课文

(作业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完内容之后再返回课文,静静朗读,得出自己的感悟。)

六、详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大家翻开课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今天我们深入地对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赤壁三文”,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那么,苏轼为何那么喜欢赤壁呢?请在“赤壁三文”中,找出相关写景的句子来。

1、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句子是描写赤壁景色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再来看《赤壁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虽然苏轼游赤壁的时间不一样,但三篇文章中提到了赤壁的景色,你们觉得赤壁的景色美吗?

赤壁的风景很优美!

2、除此之外,苏轼来这里游玩还有什么原因? 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这里是主战场。

其实,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认为,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但是,我们不从历史的角度看,而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情怀,那么大文学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这种魅力在于,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在这三篇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精神上经历了一次洗礼。

(二)、朗读全文(配乐)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定**》,他在风吹雨打中非常潇洒地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所以我们觉得苏轼超脱了,但是经过昨天初步的学习,你们认为,他是真的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不再痛苦了吗?苏轼真的超脱了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一下课文。

(三)、解读全文

(一)提问个别学生:刚才又朗读了一遍,你的心情怎么样?心情受苏轼的影响,不太快乐;刚开始很快乐,后来不快乐了。为什么?你觉得苏轼还痛苦吗?

这是一种感觉,但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证据来?哪些语句说明他还想着官场上的那些带给他痛苦的事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能不能找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前赤壁赋呢?能不能找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游赤壁的时候,苏轼想到了周瑜想到了曹操,想到了他们都能成就一番功业,而自己却处于贬谪之中,这辈子恐怕再也没办法有所成就了,于是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落寞油然而生。这其实是一种对入世的渴望。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渴望能否得到满足?现实是残酷的,无法面对现实,于是苏轼又想从庄子的思想中去寻求安慰,进行自我疗伤。所以,他的思想其实是矛盾的。

关于自己的这种矛盾,苏轼自己其实是知道的。《东坡志林》中有一个小短文:《雪堂问潘邠老》。这个雪堂,我们已经在后赤壁赋中见过了,苏轼在山腰上得到了一个废弃的园子,就修筑了墙围上了它,作为房屋。因为是在大雪中建造的,所以在四面墙上绘制了雪景,然后称之为雪堂。这个小文章讲的是,有一天苏轼在雪堂中散步,有个客人来了,问他说:你是个闲散的人,还是个受束缚的人呢?说你是闲散的隐士你却欲望太多,你是个想做隐士而不得的人,你现在像布袋里的刺猬,时不时的的扭动背部和两肋。苏轼听后无言以答。

(二)在矛盾中苦苦挣扎,如何挣扎? 正像这位客人所说的,苏轼就像布袋里的刺猬,不时地挣扎,而我们这篇《后赤壁赋》所表达的也正是苏轼这个挣扎的过程。苏轼是痛苦的,那么他是如何挣扎,如何试图摆脱这些痛苦的,他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回答)

挣扎1:苏轼渴望享受世俗,在世俗的享受中忘却内心的凄苦与郁愤。良宵、佳肴、美酒、好友、贤妻,这就是苏轼选择的世俗之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乃至于酒酣兴高,复游于赤壁之下。或许,这就是乐而忘忧。

挣扎2:这一次的赤壁之游,与三个月前的那一次有何不同? 上一次有没有登上赤壁?

没有,只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而这一次却登上了赤壁,为什么要登上赤壁呢? 就是渴望融入大自然,以此来忘却现实中的苦闷。 而文中有没有写到他登赤壁的过程呢?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看看这几句是什么意思? 诗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岩石,拨开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头上,登上形如虬龙似的古树。攀上赤壁上鹘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

这哪里是普通的旅游观览呢?他是在以对自己身体的折磨来达到忘却痛苦的目的。而且,他还做了一件我们常人在极度痛苦时也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划然长啸”。之后,他回到了船上,任意飘荡。

挣扎3:诗人行文至此,你们觉得赤壁之行结束了吗?(提问个别学生) 如果结束了的话,这第三段是不是画蛇添足的多余段呢? 在游完了赤壁后,也可以说诗人是心潮澎湃啊,半夜夜阑人静之时,看见一孤鹤从他的船掠过,之后在梦境中,他遇到了一道士,与道士进行了对话。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他梦见了什么,说明必定是日有所思。

那么,他为什么要想鹤和道士呢?鹤和道士有何象征意义?

(展示鹤的图片),从图中看,鹤形貌出众,高贵优雅。苏轼在《放鹤亭记》中说:“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如此说来,鹤更是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象征,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那么道士呢?我们在电视或武侠小说中看到的道士有何特征?他们整天到晚都在做一件什么事?

炼丹!炼丹实际上就是想成仙,还记得《赤壁赋》中有一句话讲到想成仙的:“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确实,此时的苏轼处境窘困,心情苦闷,在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希望能够像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超脱尘世,遁入仙境。

讨论: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座位尾数是X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上一条方法,一起分享,然后一起讨论:这些方法有效吗?

(三)挣扎的结果

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大家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法来评价,然后把你的评价写下来。注意要有理有据。

1、世俗之乐有没有让苏轼忘却痛苦?在赤壁上,诗人看到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诗人看见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叹。诗人从七月到十月隔了三个月,再游赤壁,这时赤壁的景色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江山的景象也变得难以识别。作者面对这种变化,不禁感叹,这么短的时间内,江山已经更改,那么人生短暂,年华似水,更是充满了变数。所以,眼前的景象与美酒佳肴不但没能让他忘却痛苦,反而是产生了无尽的感叹。

2、那么,第2种挣扎,想融入大自然,是否成功了呢?这一段,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提问: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作者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怎样的?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为什么诗人会忽然感到“悲”和“恐”呢? 我们暂且不去想这个问题。大家说苏轼是不是一个人去游赤壁的呢? 不是,有二客。他们之间关系怎样?

从一起喝酒一起行歌作答一起游赤壁,也可以说称得上是知己吧。 但是登上赤壁这两个人有没有一起? 没有。“盖二客不能从焉”。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攀登的过程太艰险了,他们也无法理解苏轼的行为。而往更深处去想,在乌台诗案的整个过程中苏轼的那些焦灼那些艰难那些担惊受怕郁郁不平,这些东西哪怕是至亲的人都无法真正懂得,更何况只是好朋友。从这一层来讲,苏轼的“悲”传达出来的观点是可能就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人,注定生来孤独。

而苏轼的恐又是从何而来?他一门心思地想融入自然,但是大自然又给了他怎样的回应呢?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自然界用他的凄凉、阴森回应了苏轼,于是他“凛乎其不可留也”。最终,他逃跑了,逃回了船上,这挣扎也宣告失败。

3、鹤化道士,他肯定是对人世间的一切都了然于心,他还来问苏轼:“赤壁之游乐乎”,这很明显有一种嘲笑的意味在里面。而作者自以为洞悉了道士的秘密:“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还“呜呼噫嘻”,颇为得意高兴。但是道士却“俛而不答,顾笑”,最后竟是不见了。由此可见,这鹤这道士也知道苏轼并没有获得超脱。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富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突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轼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不知在哪里了,前方的路又在哪里呢?所以,苏轼迷惘了。

(四)、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

大家还记得前赤壁赋的结尾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大家更喜欢哪个结尾呢? 可以说,《后赤壁赋》的结尾并不如前赤壁赋那么美好,前赤壁赋,苏轼暂时得到了解脱,在舟中沉沉睡去。由此可见,大家也是希望苏轼能够得到解脱的。

(五)、拓展延伸

但我们可能没办法体会到他背后挣扎的痛苦,值得安慰的一点是,在这痛苦的挣扎中,苏轼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的选段——“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轼告诉我们,成熟与年龄没有关系,但却关乎经历。虽然在逆境中的挣扎,并没有使他超然物外,他的内心还是很痛苦的。在黄州四年,苏轼尽管与佛道多有来往,但并没有遁入空门或皈依道教,但是他最终却是以一种现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给他的挑战和磨砺。他的“了悟”就是回到人间,回到人间坚韧而乐观的活着。所以,痛苦与积极并存,告诉我们,一切的挣扎都是值得的。

最后,还是送一首小诗给大家《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苏轼的心声吧。

(教师与全班同学朗读诗歌。)

(六)、布置作业:反复诵读本文

这是一篇适合诵读的文章,大家课后多读,或者可以得到更多不一样的感悟。

第19篇:后赤壁赋教学案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编号: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主备人:徐敏树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2、研读课文的

一、二段。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相关文言现象及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教师引入

二、预习质疑,教师指导

1、先自读课文勾画出读不准的字,然后小组间互听、互评、交流展示。教师提示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1)过黄泥之坂 →2)有酒无肴→ ..

3)履巉岩→4)登虬龙→5)攀栖鹘之危巢 →...

6)俯冯夷之幽宫 →.

7)玄裳缟衣→.

8)戛然长鸣→.

9)羽衣翩跹→ ..

2、再读课文,理解重点实词意思,小组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然后展示。

1)是岁十月之望2)霜露既降...

3)顾而乐之4)如此良夜何....

5)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6)顾安所得酒乎.

7)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四顾寂寥9)道士顾笑..

10)归而谋诸妇.

11)披蒙茸...

12)攀栖鹘之危巢13)听其所止而休焉..

14)听臣微志15)适有孤鹤..

16)畴昔之夜17)予亦惊悟..

18)已而叹曰..

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虚词的相关内容

(1)此类活用

1)步自雪堂2)顾而乐之..

3)履巉岩4)横江东来..

5)掠予舟而西也.

(2)“而”的用法

1)顾而乐之2)归而谋诸妇..

3)反而登舟4)听其所止而休焉..

5)而江山不可复识矣6)摄衣而上..

7)悄然而悲8)肃然而恐..

9)掠予舟而西也10)揖予而言..

11)俯而不答12)飞鸣而过我者..

(3)其它虚词

1)将归于临皋2)今者薄暮..

3)顾安所得酒乎4)以待子不时之须..

5)复游于赤壁之下6)予乃摄衣而上..

7)盖二客不能从焉.

8)听其所止而休焉.

9)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10)放乎中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每段文意

要求:

1)在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

2)小组讨论,每段文意

3)各组展示

明确: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四、分析第

一、二两小节文字

1、反复阅读,提名背诵

2、思考:请找出写景的句子,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如何?题为赤壁,可这里写并不是赤壁?为什么?

五、作业

巩固字词,背诵课文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主备人:徐敏树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研读课文的

三、四段。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

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背诵课文的

一、二两段。

二、研习课文的

三、四两段。

1、通过诵读再次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完成下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发生了哪

些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

地点

景色

心情

2、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教师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3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4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学生展示

3、思考探讨作者的情感

①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有怎样的景象呢?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写出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的历史背景:当时,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山,满目凄凉。)

②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③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④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4、回顾全文,写出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

划然长啸

凛乎不可久留

听其所止而休

⑤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联系学过的《前赤壁赋》和《赤壁怀古》中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 从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 同时又有“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小结

1、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

由景而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又因景物而生悲愁→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2、面对逆境的态度

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

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谈谈对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理解。

第20篇:《后赤壁赋》教学设计

逆境中的挣扎

——《后赤壁赋》内容解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方法与技能:

深入文本、联系实际,理解苏轼挣扎的方法及挣扎的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苏轼在挣扎中走向成熟、痛苦与乐观并存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难点:探讨苏轼如何挣扎及挣扎的结果。

三、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感知、深入阅读文本、回答教师提问、讨论等方法学习。

四、学情了解及前期准备

本课属于选修本文言文,学生有一定厌恶心理,提前预习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已提前用一节课对文言知识点进行讲解及对课文内容进行疏通,本节课为本课的第二节时。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以问题“苏轼为何钟情于赤壁?”导入教学。

(本部分由教师提问,学生逐层回答,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黄州、赤壁之于苏轼的意义,及“赤壁三文”的魅力。)

(二)朗读全文,思考问题:苏轼真的超脱了吗?

(本部分由学生朗读之后感知,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感情。提问个别学生,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

(三)解读内容

1、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

(本部分由学生列举证据说明苏轼是否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而真正投入了山水田园之中;教师加以讲解,列举《东坡志林·雪堂问潘邠老》中的故事作进一步的说明)

2、《后赤壁赋》中,苏轼如何挣扎?

(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尝试回答,根据学情,学生可能无法答得全面,教师要加以引导,与学生一起讨论。)

3、学生分享缓解痛苦妙招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下,并说出此招是否有效。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苏轼摆脱痛苦的方法是否有效,从而引出下一部分。)

4、挣扎的结果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然后学生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法来评价,写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评价之后,教师进一步进行讲解,将本节课引向最终的结论:苏轼的挣扎是不成功的。)

(四)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更喜欢前后赋哪个结尾呢?旨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

(五)拓展延伸:苏轼告诉我们——

(本部分引用《苏东坡突围》中的语段,旨在让学生静悟,感受苏轼的精神世界。)

(六)布置作业:反复诵读课文

(作业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完内容之后再返回课文,静静朗读,得出自己的感悟。)

六、详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大家翻开课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今天我们深入地对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赤壁三文”,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那么,苏轼为何那么喜欢赤壁呢?请在“赤壁三文”中,找出相关写景的句子来。

1、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句子是描写赤壁景色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再来看《赤壁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虽然苏轼游赤壁的时间不一样,但三篇文章中提到了赤壁的景色,你们觉得赤壁的景色美吗?

赤壁的风景很优美!

2、除此之外,苏轼来这里游玩还有什么原因? 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这里是主战场。

其实,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认为,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但是,我们不从历史的角度看,而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情怀,那么大文学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这种魅力在于,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在这三篇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精神上经历了一次洗礼。

(二)、朗读全文(配乐)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定**》,他在风吹雨打中非常潇洒地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所以我们觉得苏轼超脱了,但是经过昨天初步的学习,你们认为,他是真的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不再痛苦了吗?苏轼真的超脱了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一下课文。

(三)、解读全文

(一)提问个别学生:刚才又朗读了一遍,你的心情怎么样?心情受苏轼的影响,不太快乐;刚开始很快乐,后来不快乐了。为什么?你觉得苏轼还痛苦吗?

这是一种感觉,但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证据来?哪些语句说明他还想着官场上的那些带给他痛苦的事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能不能找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前赤壁赋呢?能不能找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游赤壁的时候,苏轼想到了周瑜想到了曹操,想到了他们都能成就一番功业,而自己却处于贬谪之中,这辈子恐怕再也没办法有所成就了,于是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落寞油然而生。这其实是一种对入世的渴望。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渴望能否得到满足?现实是残酷的,无法面对现实,于是苏轼又想从庄子的思想中去寻求安慰,进行自我疗伤。所以,他的思想其实是矛盾的。

关于自己的这种矛盾,苏轼自己其实是知道的。《东坡志林》中有一个小短文:《雪堂问潘邠老》。这个雪堂,我们已经在后赤壁赋中见过了,苏轼在山腰上得到了一个废弃的园子,就修筑了墙围上了它,作为房屋。因为是在大雪中建造的,所以在四面墙上绘制了雪景,然后称之为雪堂。这个小文章讲的是,有一天苏轼在雪堂中散步,有个客人来了,问他说:你是个闲散的人,还是个受束缚的人呢?说你是闲散的隐士你却欲望太多,你是个想做隐士而不得的人,你现在像布袋里的刺猬,时不时的的扭动背部和两肋。苏轼听后无言以答。

(二)在矛盾中苦苦挣扎,如何挣扎?

正像这位客人所说的,苏轼就像布袋里的刺猬,不时地挣扎,而我们这篇《后赤壁赋》所表达的也正是苏轼这个挣扎的过程。苏轼是痛苦的,那么他是如何挣扎,如何试图摆脱这些痛苦的,他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回答)

挣扎1:苏轼渴望享受世俗,在世俗的享受中忘却内心的凄苦与郁愤。良宵、佳肴、美酒、好友、贤妻,这就是苏轼选择的世俗之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乃至于酒酣兴高,复游于赤壁之下。或许,这就是乐而忘忧。

挣扎2:这一次的赤壁之游,与三个月前的那一次有何不同? 上一次有没有登上赤壁? 没有,只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而这一次却登上了赤壁,为什么要登上赤壁呢? 就是渴望融入大自然,以此来忘却现实中的苦闷。 而文中有没有写到他登赤壁的过程呢?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看看这几句是什么意思?

诗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岩石,拨开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头上,登上形如虬龙似的古树。攀上赤壁上鹘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

这哪里是普通的旅游观览呢?他是在以对自己身体的折磨来达到忘却痛苦的目的。而且,他还做了一件我们常人在极度痛苦时也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划然长啸”。之后,他回到了船上,任意飘荡。

挣扎3:诗人行文至此,你们觉得赤壁之行结束了吗?(提问个别学生) 如果结束了的话,这第三段是不是画蛇添足的多余段呢?

在游完了赤壁后,也可以说诗人是心潮澎湃啊,半夜夜阑人静之时,看见一孤鹤从他的船掠过,之后在梦境中,他遇到了一道士,与道士进行了对话。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他梦见了什么,说明必定是日有所思。

那么,他为什么要想鹤和道士呢?鹤和道士有何象征意义?

(展示鹤的图片),从图中看,鹤形貌出众,高贵优雅。苏轼在《放鹤亭记》中说:“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如此说来,鹤更是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象征,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那么道士呢?我们在电视或武侠小说中看到的道士有何特征?他们整天到晚都在做一件什么事?

炼丹!炼丹实际上就是想成仙,还记得《赤壁赋》中有一句话讲到想成仙的:“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确实,此时的苏轼处境窘困,心情苦闷,在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希望能够像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超脱尘世,遁入仙境。

讨论: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座位尾数是X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上一条方法,一起分享,然后一起讨论:这些方法有效吗?

(三)挣扎的结果

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大家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法来评价,然后把你的评价写下来。注意要有理有据。

1、世俗之乐有没有让苏轼忘却痛苦?在赤壁上,诗人看到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诗人看见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叹。诗人从七月到十月隔了三个月,再游赤壁,这时赤壁的景色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江山的景象也变得难以识别。作者面对这种变化,不禁感叹,这么短的时间内,江山已经更改,那么人生短暂,年华似水,更是充满了变数。所以,眼前的景象与美酒佳肴不但没能让他忘却痛苦,反而是产生了无尽的感叹。

2、那么,第2种挣扎,想融入大自然,是否成功了呢?这一段,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提问: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作者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怎样的?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为什么诗人会忽然感到“悲”和“恐”呢? 我们暂且不去想这个问题。大家说苏轼是不是一个人去游赤壁的呢? 不是,有二客。他们之间关系怎样?

从一起喝酒一起行歌作答一起游赤壁,也可以说称得上是知己吧。 但是登上赤壁这两个人有没有一起? 没有。“盖二客不能从焉”。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攀登的过程太艰险了,他们也无法理解苏轼的行为。而往更深处去想,在乌台诗案的整个过程中苏轼的那些焦灼那些艰难那些担惊受怕郁郁不平,这些东西哪怕是至亲的人都无法真正懂得,更何况只是好朋友。从这一层来讲,苏轼的“悲”传达出来的观点是可能就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人,注定生来孤独。

而苏轼的恐又是从何而来?他一门心思地想融入自然,但是大自然又给了他怎样的回应呢?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自然界用他的凄凉、阴森回应了苏轼,于是他“凛乎其不可留也”。最终,他逃跑了,逃回了船上,这挣扎也宣告失败。

3、鹤化道士,他肯定是对人世间的一切都了然于心,他还来问苏轼:“赤壁之游乐乎”,这很明显有一种嘲笑的意味在里面。而作者自以为洞悉了道士的秘密:“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还“呜呼噫嘻”,颇为得意高兴。但是道士却“俛而不答,顾笑”,最后竟是不见了。由此可见,这鹤这道士也知道苏轼并没有获得超脱。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富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突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轼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不知在哪里了,前方的路又在哪里呢?所以,苏轼迷惘了。

(四)、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

大家还记得前赤壁赋的结尾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大家更喜欢哪个结尾呢?

可以说,《后赤壁赋》的结尾并不如前赤壁赋那么美好,前赤壁赋,苏轼暂时得到了解脱,在舟中沉沉睡去。由此可见,大家也是希望苏轼能够得到解脱的。

(五)、拓展延伸

但我们可能没办法体会到他背后挣扎的痛苦,值得安慰的一点是,在这痛苦的挣扎中,苏轼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的选段——“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轼告诉我们,成熟与年龄没有关系,但却关乎经历。虽然在逆境中的挣扎,并没有使他超然物外,他的内心还是很痛苦的。在黄州四年,苏轼尽管与佛道多有来往,但并没有遁入空门或皈依道教,但是他最终却是以一种现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给他的挑战和磨砺。他的“了悟”就是回到人间,回到人间坚韧而乐观的活着。所以,痛苦与积极并存,告诉我们,一切的挣扎都是值得的。

最后,还是送一首小诗给大家《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苏轼的心声吧。 (教师与全班同学朗读诗歌。)

(六)、布置作业:反复诵读本文

这是一篇适合诵读的文章,大家课后多读,或者可以得到更多不一样的感悟。

壬戌年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了一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酒呢?”我回家去找妻子想办法。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随时的需要。”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经过的时间很短,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再也不认识了。

我提着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去,登上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古树,攀上鸷鸟巢后的大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水府,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突然发出一种清越而悠长的声音,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是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静空虚。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翅膀张开像车轮那么大,黑裙白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上岸以后,回到家里)一会儿,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哎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门看,看不见它了。

后赤壁赋读后感
《后赤壁赋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