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受限空间事故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01 08:38:13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符合以下条件的称之为受限空间: 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

a)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 b) 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 c)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危险特征

(符合任一项或以上)

a) 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b) 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c) 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d) 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编辑

内容

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 ,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涉及的领域广、行业多,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中作业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

进入受限空间的原则

1 所有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制定和实施书面受限空间进入计划。 2 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持有有效的进入许可证。

3只有在没有其它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完成工作任务时,才考虑进入受限空间。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列出危害因素清单,危害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气体危害 b)窒息危害 c)有毒有害气体

d)可燃气体和爆炸性气体 e)被淹没/埋没 f)机械危害

g)其它,如电击、温度、辐射、噪音等 必须采取以下危害预防行动

a)评估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潜在的危害的程度;

b)制定措施消除、控制或隔离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的危害; c)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检测受限空间中的气体环境; d)保持安全进入的条件;

e)预测在受限空间里的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f)预测空间外活动对受限空间内条件的潜在影响 。[1]

●案例

某市化工原料厂碳酸钙车间计划对碳化塔塔内进行清理作业,在车间办公室车间主任安排3名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只强调等他本人到现场后方准作业(车间主任在该公司工作时间较长,以往此种作业都凭其经验处理),其中1人先到碳化塔旁,为提前完成任务,冒险进入碳化塔进行清理,窒息昏倒,待其余2人与车间主任到时,佩戴呼吸器将其救出,但因窒息时间过长已死亡。经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制定有关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制度。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该厂制定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不全,受限空间作业仅凭经验进行,作业人员为赶进度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进入塔内作业,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⒈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要害岗位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值班制度、安全生产竞赛办法、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办法等;

⒉安全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电气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等; 二)、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符合要求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三)、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进塔检修时必须办理“进塔入罐许可证”,严格执行进塔入罐的“八个必须”: ⒈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⒉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⒊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⒋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⒌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⒍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⒎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⒏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四)、在布置生产工作的同时,需同时布置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动火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学品生产公司利用全厂停车机会进行检修,其中一个检修项目是用气割割断煤气总管后加装阀门。为此,公司专门制定了停车检修方案。检修当天对室外煤气总管(距地面高度约6米)及相关设备先进行氮气置换处理,约1小时后从煤气总管与煤气气柜间管道的最低取样口取样分析,合格后就关闭氮气阀门,认为氮气置换结束,分析报告上写着“氢气+一氧化碳

一)、动火作业时公司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以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二)、应明确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各个人员的职责,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⒈动火作业时应科学确定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取样数量,以及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⒉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应为: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⒊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

⒋动火人应参与安全措施的制定、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应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三)、在有多个检修项目同时进行时,应充分分析各项检修项目的危险性及相互间的关联性,对相互间有影响的项目,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作业时的相互协调及注意事项。

操作不当化工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工有限公司一号车间固色剂岗位,主要使用原料为甲醛(易燃)等,反应过程为放热反应,岗位定员为三名员工,其中一名为班长。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按程序正常投料,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依据工艺操作规程需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时,班长安排一名员工去开冷却水阀,自己未去现场,该名操作工却误打开了冷却水阀旁边的蒸汽阀(冷却水管道、蒸汽管道、甲醛管道上均只涂了防锈漆,阀门上面未挂标识牌),致使反应温度迅速上升,反应釜内的物料大量汽化、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导致爆破片动作,含甲醛蒸汽的物料从放空管冲出引起火灾,造成1名操作人员死亡。事故发生后,在对该岗位以往操作记录的检查中发现,操作记录中有多处控制指标超标的情况记录。 ●点评

本起事故中由于操作人员未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在需打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时,却误打开了蒸汽阀,致使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最终引起了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在生产现场该公司未对输送属于危险化学品物质的管道进行危险标识,违反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中的相关规定。 ●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尤其应加强对操作人员应会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极为重要的;

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⒉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实行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的三级教育和培训; ⒊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

⒋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工业生产中非地下埋设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进行识别标识,以便于识别工业管道内的物质。管道内的物质,凡属于GB13690所列的危险化学品,其管道应设置危险标识;

四)、在同一地点安装有多个阀门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可分别在阀门上悬挂明显的标识牌,如:蒸汽阀门、冷却水阀门、甲醛物料阀门等以示区别;

五)、公司应定期组织不同专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如工艺纪律、设施设备等专业安全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研究整改对策,及时消除隐患,一经发现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的现象,应严格按公司制定的相关管理考核细则进行处理; 六)、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岗位操作法,明确在对重要阀门进行开、关操作时,要进行确认复检即:一人开、关阀门后、另一人复查确认。

压力容器检验案例

2007年11月,分院对济宁恒立化工有限公司使用的1台400M3液氨球罐进行全面检验,经磁粉探伤共发现该球罐内表面存在196处裂纹,其中球壳对接焊缝有5处,其余191处裂纹均位于球壳板去除吊耳、工卡具后焊接痕迹及热影响区。裂纹大多呈细长形树枝状,长度在20—60mm,深度在1—6mm之间。工作人员对检验中发现的大量裂纹进行打磨处理,对打磨后形成的凹坑超出允许范围的部位进行了补焊,及时消除了严重的事故隐患,确保了该球罐安全运行,避免了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停车不当氧升高装置爆炸损失重化工事故案例

1991年6月10日,燕山石化公司聚酯厂氧化车间氧化装置反应器气相系统局部氧含量超标,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爆炸,造成部分设备、管线破坏,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2.93万元的严重事故。

当日上午10时许,该厂氧化车间氧化工段按1991年度大检修安排及停车方案、程序进行计划停车。9时40分,开始降反应器空气量。10时停配对二甲苯、醋酸、催化剂混合料,并降混合进料量。10时30分停进混合料,同时停进空气、随之在现场关闭保压阀和尾氧取样阀,关闭第二冷却器HE—302冷却水阀,于10时43分氧化反应器HR—301气相管线系统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

这起事故可能是反应器气相系统中局部氧含量瞬间升高发生化学爆炸,瞬间产生高温高压。

(1)导致反应器气相系统中局部氧含量瞬时升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①在事故发生的前一段时间,氧化反应工况欠佳,从1991年6月9日至6月10日的TA分析日报和氧化部分仪表记录看:氧化反应器混合进料中催化剂浓度在规定指标的下限,水含量超过12%,反应尾氧含量平均为5.4 %,氧化反应温度有下降趋势,TA中4—CBA有上升趋势,在该工况下,易造成气相系统中氧含量局部升高。

②氧化反应器混合进料调节阀被冲刷、腐蚀严重,在停车过程中,在现场手动调节HG—204泵出口阀、进料量波动,控制室操作工根据混合料进料量相应提高了空气量,造成混合料进料量与空气量不匹配,瞬时间氧含量升高。

③按操作法要求,在停反应器混合料进料的同时停止反应器的空气进入量,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同步,这也可能造成氧含量瞬时升高。

④氧化反应器的两个空气调节阀,保持原状态在常温下,打压0.4Mpa,做水泄漏试验分别为3ml/min和6ml/min,但在空压机出口温度(208℃)和压力(2.93Mpa)下可能泄漏,而造成氧含量升高。

由于以下因素,使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 (2)关于爆炸火源:爆炸火源有两种可能,即:

①在气相系统局部燃烧引爆。可能气体夹带催化剂,滞留在气相系统某处(第一冷却器HE—301上管板的沟槽里),促使PX氧化,这时又趋于保温保压阶段,反应热不能及时移出,更加剧反应,形成高热点引起自燃并引爆混合气体。 ②在反应工况下,混合气体的自燃点为200~300℃,可能形成极易燃烧的物质,但也不排除其他原因。

③爆炸中心:根据爆炸各部位破坏情况的考察分析,爆炸中心可能在第一冷凝器(HE—301)顶部。

这起事故也存在着思想麻痹、管理薄弱、设备腐蚀、职工素质等方面的一些教训,应认真吸取。

高压液氨泄漏产生静电着火化工事故案例

1992年5月1日,湖北化肥厂尿素装置经小修后逐步转入开车。零时,化工三班接班时,合成氨一段转化炉蒸汽恒温,尿素井温钝化。3时左右,尿素循环岗位操作工发现液氨预热器封头泄漏,报告中控室后发现液氨压力指示波动,液氨压力升高。班长在向厂调度汇报同时,安排人去关闭液氨进入尿素界区总阀。就在将总阀关了几扣时,听见氨泵房内一声响并窜起火苗,火势迅速扩大。经及时报警和扑救,大火在15分钟内扑灭。此次事故造成泵房部分电气、仪表电缆及部分照明受损,直接经济损失0.6万元,装置停产三天。 事故原因:

(1)在合成车间氨库岗位提压过程中,尿素车间泵房高压液氨泵垫圈损坏、法兰呲漏,跑出的液氨在空气中气化。喷出的液氨与空气高速摩擦,又快速分离成液滴并成雾状,产生喷射带电,带出的静电导致局部爆燃,并引起火灾。 (2)操作工未及时发现法兰呲漏并进行及时的处理。 (3)联系不周。化工二班于4月30日夜启动液氨输送泵打循环,化工三班在5月1日3时正式转入氨裂解操作需提压时,没告诉尿素车间当班人员。氨系统压力上升时,尿素车间不知是何原因,交接班时也未认真进行交换。

违章进塔无知丧命化工事故案例

1992年10月27日16时30分,兰化公司化肥厂压缩车间3号压缩机因故障停车,同时将3号水洗塔停下,准备开塔检查瓷环损坏和淤泥堵塞情况。晚上,用氮气开始对塔内煤气进行置换。28日9时,氮气置换合格后交检修拆开水洗塔大盖,车间安排水洗化工段长检查瓷环损坏情况后,用“倒洗法”清洗3号水洗塔内的淤泥。到11时30分,检修工拆掉了水洗塔喷头与大盖。 28日13时10分,工段长和白班化工甲到塔平台检查塔内瓷环损坏情况。13时15分,车间生产主任也到塔顶检查,并说瓷环损坏不严重,倒洗一下就可以复位了,说完后去了别处。工段长在没戴面具的情况下,进塔捡出两桶碎瓷环,出塔后安排用水对塔倒洗。第一次洗得不理想,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二次倒洗时,因塔内已经充水,水阀又开度过大,使塔内一些瓷环冲出,部分护壁木板位移,有些木板被夹裹在瓷环中。倒洗后未排水,工段长就安排清理木板工作,并让化工甲去事故柜中拿两台氧气呼吸器来。这时化工乙提出叫主任看一下再干,工段长便把生产主任找来。主任看了塔内情况,同意将木板捡上来,并交待要打开塔下人孔再干(意思是进行空气置换)。工段长说就几块木板,人孔不要打了,戴上面具就行了。这时甲已背了两个氧气呼吸器来到塔顶平台,甲戴了呼吸器准备进塔,主任检查了面罩的密封性和气瓶压力。甲进塔后开始捆绑木板(作业面距塔顶大盖孔2.8m),主任看着吊完第一钩后去了别处。甲在塔内继续作业,吊了

七、八次木板后,工段长问甲感觉怎样(此时约14时40分),甲用手示意要求出塔,工段长立即让人落下电动葫芦钩头,甲用手去抓钩头没抓着,便拉下面罩想去抓,但面罩一拉下人就倒下了,工段长见状要进塔去救,乙喊要戴面具,但工段长未听,抓住电动葫芦钩头就下塔,进塔后就去抱甲,但感到不适,便向上打手势要呼吸器,塔外的人将另一只呼吸器扔了下去,刚打开氧气瓶的活门,但已无力戴上面罩,也随即倒下。14时55分接到报警后,气防站和其他人员于15时10分将两人救出,经医院抢救终因深度窒息,两人于16时50分死亡。 事故原因:

(1)塔内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仍在解析,事故后采样分析,塔内二氧化碳为39.3%,氧气12.2%,氮气和氩气42.4%,一氧化碳1.0%。

(2)对倒洗工艺的可行、安全可靠性和水量大小等缺乏认真考虑。事故前,第二次倒洗将水洗塔炉壁板冲坏,不得不改变原倒洗后封塔的程序,必须进入清理。 (3)在进塔清理前,未办理进入容器的安全作业票,又没对排放水和塔内进行检测。在没有准备安全绳、没有明确监护人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戴呼吸器进塔,致使甲窒息后,因没系安全绳而不能将其及时救出。塔外的工段长急于救人,忽视自我保护,致使事故扩大。

(4)人员素质差,应变能力低,操作工未出塔就摘掉面罩纯属无知。

进塔不办许可证检修作业把人伤化工事故案例

1992年3月21日,齐鲁石化公司二化肥合成氨装置按计划进行年度大修。氧化锌槽于当日降温,氮气置换合格后准备更换触媒。3月22日,对氧化锌槽工艺及N2线加盲板与系统隔离。25~26日用自流法从氧化锌槽下部卸触媒。27日因触媒结块严重,卸触媒受阻,办理进塔罐许可证后进入疏通。从3月28日~4月1日止,氧化锌槽白天连续作业,均未办许可证,车间因此产生了麻痹思想。4月2日,开始装填触媒,8时30分,在3名职工监护下,一助理工程师在没办理进塔罐许可证的情况下,攀软梯而下,突然从约5m高处掉入槽底。监护人员立即佩带氧气呼吸器下去,8时40分将其救出,造成头部右颅骨损伤。 事故原因:

(1)3月22日氧化锌槽的工艺、氮气管线加盲板与系统隔离。23日根据工艺需要通知检修拆掉已加上的氮气线盲板,并要求触媒卸完后重新加上,但触媒卸完后没及时加上盲板。 (2)4月1日下班前,车间怕下雨将人孔用塑料布罩上,下部卸料孔把上档板,氮气阀门不严,造成空气不流通内部缺氧。 (3)3月28日~4月1日,各工种下槽作业均未办许可证。当时作业时,安全人员不在场,虽有3人监护但安全措施不完善。

炉颈超温设备损坏化工事故案例

1990年5月3日,宁夏化工厂合成氨装置由于4114—R1三段触媒阻力大,进行停车处理。6日,两台气化炉先后点火升温。7日22时,2号炉投料产气,并导入变换及净化系统,等待1号炉投料并气。8日8时,1号气化炉正在正压升温,发现炉内温度无指示,现场检查有爆燃声。8时20分,仪表班的三位职工在炉上巡检时也听到炉内有爆燃声,并有震动,随即告诉气化操作工。操作人员认为爆燃声是因液化气和空气配比不合适,立即上炉进行调整。调整后炉温度上升,爆燃声消失,燃烧正常。 8日10时10分,炉内温度升至900℃,炉壁热电偶报警,1号化气化炉上部炉颈外壁热偶测温区4112-TA14-4灯亮。仪表工拿着仪表到现场,没弄清具体位置,误测了平时常出现报警的1号气化炉炉体中部热电偶测温区4112-TA14-3区温度为130℃,属正常,并将结果告知操作工。操作工根据仪表工的误测结果,未作确认和分析,认为是误报警,故未引起重视。下午2时30分,1号气化炉投油。3时45分,炉顶瞬间爆燃,气体喷出着火,当即做紧急停车处理。

这次事故造成炉颈东北向焊缝处裂开长240mm、宽8mm的裂缝,相邻球形封头处鼓起高20mm、长900mm、宽500mm的凸包,裂缝处耐火砖脱落,这次事故属重大设备事故。 事故原因:

(1)1号气化炉在升温过程中,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低于1050℃、液化气和空气量配比不当条件下,采用正压升温,造成炉内爆燃震动,使炉内衬炉砖局部松动、裂缝和脱落,炉内高温气体直射炉壁造成超温,炉壁材质强度下降,随炉内压力升高,炉壁凸起破裂。

(2)仪表工麻痹大意,工作不负责任,对报警区没去测温检查,而误测了其他区域,并将误测结果告之操作工为正常,使操作工误判断,未及时对超温部位进行处理。

(3)操作工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没严格按操作票进行升压操作,在一段期间内,升压速度过快。

裂解炉烟道积炭对流段炉管烧毁化工事故案例

抚顺石化公司乙烯化工厂试生产期间,1992年3月22日2时17分,乙烯装置BA-101裂解炉炉膛温度开始上升。3时15分,排烟温度开始快速上升。5时10分,裂解工段当班班长巡检时,发现BA-101裂解炉囱冒黑烟,指派外操上炉检查,发现炉膛内烧焦线出口起火。认为是汽油分馏塔油气串入炉内燃烧,即通知中控室,然后检查裂解气隔离阀(16″里费拉阀)是否关严,并熄灭炉内烧嘴接胶管用氮气和低压蒸汽向炉内吹扫灭火。8时40分,值班主任安排内操作工向炉内通入稀释蒸汽。几分钟后烟囱不冒黑烟了,但发现对流段温度有上升趋势,排烟温度显示断线。8时55分,值班主任让内操作工停稀释蒸汽,并到现场确认炉膛不再着火后离去。10时10分左右,外操作工等人在外操作工板房附近听到炉区一声轰响。内操作工发现BA-101炉风机连锁停车,马上通知值班长和外操作工。外操作工重新起动风机时发现轴振动很大。10时30分,抢修风机时发现机轴已红。10时40分,风机向外冒火,外操关闭烧焦线阀,然后开裂解气隔离阀,想用稀释蒸汽将油汽顶回汽油分馏塔。当微开6″阀时,发现烟囱冒火,马上关闭,随后打开18″阀以防炉管超压,然后投用吹灰器,但启动不起来,急冷内操立即降低急冷塔压。11时40分,烟囱火已熄灭,12时30分外操发现BA-101炉膛又一次起火。车间组织灭火,停稀释蒸汽,在清焦线的炉膛入口一次处加4块盲板,同时向炉膛喷入干粉将火扑灭。火灾中BA-101裂解炉对流段炉管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44.1万元。 事故原因:

DA-101汽油分馏塔中油气从16″隔离阀泄漏,并沿清焦线进入裂解炉炉膛,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中,外商设计不合格,操作手册有误是重要原因。外商设计裂解炉与油汽分馏塔间16″隔离阀,采用有防焦蒸汽的双密封阀—里费拉阀。操作手册上认为采用这种阀门可以防止阀门结焦,保证严密关闭,不用上盲板。实际5台裂解炉隔离阀前都有结焦现象。这样油汽从不严密的隔离阀泄漏并沿清焦线进入炉膛。另外由于经验不足,停炉后没有在裂解气管线上安装盲板,致使泄漏油汽直接进入炉膛。同时管理存在问题,未能及时发现炉膛起火,处理过程中又没有及时通入稀释蒸汽及安装盲板,导致严重后果。

长期振动位移管线开裂成灾化工事故案例

1990年4月27日1时50分,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烯烃厂裂解分厂分离车间,在工艺正常平稳操作的条件下,裂解分离冷箱西侧突然发生两声沉闷的爆炸声。在现场巡检的操作工亲眼目睹了闪爆后从冷箱底部升空的大火球,在控制室操作的所有操作工都听到了爆炸声响,并迅速直到现场查看情况。与此同时,控制报了火警,立即进行扑救,并且采取了紧急事故停车、停止冷箱进料、进行系统降压等措施。因为火势大,灭火过程持续6小时35分钟。 事故原因:

(1)因冷箱根部联接的2英寸乙烯尾气回收管线长期固定不好,管线跨度(5.36m),支点不起作用。在受振动和外力风力的影响下(事故之前风力极大)造成管线振动位移,局部疲劳横向开裂,致使乙烯大量泄漏。

(2)管线横向断开后,乙烯气流量大,急速喷出,冲向断开的另一端,乙烯与管线急速磨擦产生静电火花,引起闪爆着火。 (3)由于火势大,燃烧时间长,致使周围5条物料管线受到影响,其中4条靠3冷箱的管线法兰受热变形泄漏,一条8英寸的乙烷管线受热烧裂。

静电产生火花引燃溢出物料化工事故案例

1990年1月28日,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聚苯乙烯装置建成投料试车中,因P-509泵开关失灵,7时30分自停,使真空系统连锁停车。造成V-401脱挥发物器未反应的苯乙烯和乙苯抽不出,形成汤料,车间决定满釜停车。8时25分,停车完毕。当时V-401釜中的汤料,仍通过P408/P410齿轮泵逐渐漏向模头。因模头温度较高(约210℃),苯乙烯和乙苯挥发到空间,9时15分,厂房内白雾状物(实为冷凝的苯乙烯和乙苯液珠)逐渐增大,气味也增大。值班长派人找分析工用测爆仪测定模头附近指示37%(危险区)。9时25分,发现北生产线模头着火,并迅速扩散到南部生产线。10时,基本将大火扑灭。直接经济损失上万元。 事故原因:

(1)因P-509(密封液泵)突然自停,真空系统连续造成脱挥发物器V-401未反应的苯乙烯和乙苯及聚苯乙烯汤料顺模头溢出,挥发到厂房空间,形成局部可燃气体,成为第一着火物质。加之,模头处气体排放能力有限,不能使可燃气体有效地排出厂房,致使模头附近可燃气体积聚。

(2)因模头处温度高达210℃,乙苯和苯乙烯混在聚苯乙烯中,穿过模头,瞬间变成气体冲出(查资料,乙苯在207℃时饱和蒸汽压在0.5Mpa,当时具备这一条件),气体通过模头孔眼冲出速度很高。因是绝缘物质,产生很高的静电压,静电放电产生火花,引燃模头及溶浮在水槽上面的少量聚苯乙烯、乙苯、苯乙烯。

盲目作业电弧伤人化工事故案例

1991年8月21日15时42分,洛阳石化总厂电气车间几名电工在空压变电所2#进线柜做保护整定打地线过程中,两名电工被电弧烧伤,其中一名重度烧伤。

当日下午根据调度指令,操作人员合母联开关后,将2#进线开关断开,此时退出运行。电气实验人员来到现场准备工作,根据工作票上有要打接地线内容,由带班长做准备。这时他并未和电力调度联系(工作票注明,工作前保持与电调联系。)就和另外两名电工将2#进线柜后盖打开。因在变电所内没有找着验电等,回到2#进线电缆头处,站在1.2万伏绝缘胶垫上,先用锣丝刀慢慢靠近电缆头处无异常,又用手靠近摸到电缆头上未见异常。就叫另一名电工取来地线,开始一块打地线。一名电工将接地侧接好,另一名电工把另一端慢慢接进电缆A相,因空压2#进线开闭所一端并未断开电源。15点42分发生了弧光断路,将两名电工烧伤。 事故原因:

(1)当事者未按工作票注明事项,在未得到空压2#线确已停电的通知,误认为此线已经停电,并且不用验电器检查是否停电,是严重违章作业。

(2)安全措施、安全用具不落实。空压变电所当时没有高压验电器,值班电工在挂地线作业时未穿戴特殊劳动防护用品。

串岗开泵误开阀错上加错跑航煤化工事故案例

1990年1月7日23时40分,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油品车间航煤罐区431#、432#、433#、434#罐满罐,从消防管线接口和检尺口向外淌油。跑损航空煤油8.6吨。

事故前,19时50分,425#罐航煤分析合格后,调度通知转入厂西336#罐。油槽员改好425#罐出口后,通知司泵工开泵。因司泵工不在,便主动去泵房启动8#泵,但却误开了泵出口阀门。在司泵工得知已开泵后,工作马虎也未查出问题。直至23时40分,北蒸馏常一线油品不合格要求切罐。油槽员去罐区改线,才发现431#—434#各罐淌油。 事故原因:

(1)油槽员在司泵工不在情况下,擅自开泵,并误开阀门,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司泵员得知别人已开泵,未认真检查、发现问题,继续按错误流程倒油,扩大事故。

(3)泵房班长发现非岗位人员操作后,未能进行认真监督检查。

带压拆阀阀门崩人化工事故案例

1993年6月2日,兰州炼化总厂催化剂厂新建3000吨/年分子筛装置在开工试生产阶段中,因仪表风系统串入水,并将水带到了阀门的气缸,导致阀门动作不灵。当日0~8点班,该车间一班对部分气动阀门进行清理排水。班长在三楼晶化岗位协助清理14#晶化罐的排空阀门时,由于没把气缸两端气源线连接接头拆开泄压,便拆除气缸体与缸盖的紧固螺栓。当拆完最后一个螺栓时,由于气缸内存有余压,缸盖突然崩开。飞出的气缸盖击中班长的左面部,使其摔倒在水泥地上,造成颅骨骨拆、颅内血肿,颅内积血40mL左右。经过抢救无效,于6月4日凌晨1时40分死亡。 事故原因:

(1)当事者思想麻痹大意,在拆除气缸盖时没有卸开气缸两侧的气源接头泄放余压(气缸内有0.3Mpa的压力),形成带压作业。

(2)操作方法不对,拆卸紧固螺栓时,应先全面松动,将气缸内余压泄放完后再拆下螺栓,而他却松一个拆一个,拆完最后一个螺栓时气缸内压力突然泄放,冲开上部缸盖,作业者本人无思想准备;加之人站在相对位置,飞出的缸盖正好打在其面部,致伤后死亡。

无知险送命得救教训深化工事故案例

1991年11月25日16时15分,武汉石油化工厂聚丙烯车间一工段一班在装置引进氮气,且氮气已通到中间罐(R-201-A)的罐根阀前。准备封罐入孔的一名操工人,既未办理进罐的作业票,又不佩戴氧气呼吸器,就下到罐中检查,被氮气窒息昏倒在罐内。正、副班长见此情,未佩戴氧气呼吸器,就下到罐中救人,也被氮气窒息昏倒在罐内。最后,车间安全员拿来氧气呼吸器佩戴后,进罐中将3人一一救出,经医院抢救脱险,才幸免于难。 事故原因:

(1) 操作人员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基本知识。

(2) 严重违反进容器作业要办理安全作业票和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的安作规定。

教训:(1) 严格操作纪律,在进行氮气作业中,要特别注意劳动保护措施。

(2) 遇有缺氧窒息险情,救护者切不可冒然进入容器内。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佩戴适用护具后,再救人,以免造成更大的害事故。

带液开机机毁人亡化工事故案例

1992年1月15日,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重质酮苯脱蜡装置发生氨压机带液爆裂事故,当班一名操作工被氨冻伤、中毒、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日零点班,氨压机502/1二段缸出口瓦鲁串气严重。按车间要求,白班要切换到备机502/2运转。7时44分,内冷操作员和另一人做开车前准备。7时50分,班长到现场见2人已在机旁准备开机,2人既未汇报,班长也未询问开机准备情况。7时55分,内冷操作员启动机502/2空运无异响,打开二段入口阀和二段负荷阀也无异常。当关闭机出口放空阀后,在将二段缸进口阀打开一扣多时,二段缸出现异常响动,并越来越大。操作员根据班长命令紧急停机,分别迅速撤离现场时,二段缸出口侧缸体爆裂。氨气大量喷出,瞬间整个机房充满白茫茫的氨气。8时05分,已形成爆炸极限的氨气又遇正在运行的同步电机火花,再次发生爆炸着火。

事故抢救中发现内冷操作员倒在离机502/2操作柱22m处。经现场人工呼吸送医院抢救,终因氨气中毒窒息时间过长,加之严重氨冻伤,挽救无效死亡。另一名操作员轻度冻伤。

事后检查,机502/2二段缸出口侧崩开一块910×630mm椭圆形孔洞;崩裂的缸体碎落在距机东南4m处,瓦鲁落在机东南7m处,二段缸入口瓦鲁负荷阀有3个(共4个)全开,另一个全关;二段缸出口阀处于全开状态,入口阀开度1~2扣。事后试验二级出口安全阀试压2.5MPa不起跳(原起跳定值1.5MPa)。设备损坏直接经济损失0.6万元。

事故原因:

(1) 内冷操作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第五章第六节第

一、三款明确规定:“中间罐内有压力或液面时,要处理完毕才能开车”、“开车前准备工作确认无问题后,联系电工送上高压电,报告班长听候开车。”开机前,未确认中冷器538/2液面状况和二段缸进口管是否存液、见到班长也未汇报就开机;在开二段缸进口阀时,速度又控制不好,违反操作规程第五章第六节第三条第三款关于“开一段、二段入口阀时,速度要缓慢,防止氨压机抽液或超压”的规定,致使液氨进入缸体。

(2)设备存在缺陷。机502/2于元月7日停机检修后备用,至开机前已停用8天。与机502/2进口相连的二段中冷器换538/2 及二段进口管线(Dg200mm、长16.3m)也相应处于停用状态。经试验,中冷器液氨喷淋调节阀的副线阀关不严,8天时间渗漏的液氨使中冷器液面满,液氨串入538/2至12m长的进口管内;换538/2液面控制仪表指示失灵,难以准确认定液面;换538/2顶部安全阀下手阀全关,安全阀失去保护作用。

(3)同步机电机所产生火花引起已达爆炸极限的氨气、空气混合气爆炸,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推荐第2篇:受限空间总结

受限空间规范总结

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装车车间这个月针对受限区域内进行了一次排查整改总结如下:

一、着重检查仓下4套系统内受限的设备及场所,包括密闭的设备,地下有限的空间,地上有限空间的检查。统计受限区域内的设备及场所并设立台账,

二、规范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规定,强化员工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明确专业服务队在受限区域内工作,应设置专人盯防的安全管理。

三、利用班前、班后会对受限作业安全进行了培训学习,员工在受限空间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预防和杜绝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将受限空间作业要求传达到每位员工思想意识里。

四、规范在受限空间作业前进行危险提示,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结合年初签订的互保联保责任制,要求每位检修人员都要起到相互提醒,相互盯防,按步骤操作等等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装车车间

2015.7.13

推荐第3篇:受限空间试题

受限空间试题

1.受限空间是指(A),可能存在(BCD),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E),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炉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 A 进出口受限

B通风不良

C易燃易爆

D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 E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2.受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 A 正确

B错误

3.安全隔绝的方式有:(ABC)

A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B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C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4.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C)。 A 21.5% B 22% C 23.5% 5.可燃气体浓度是指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C)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D)(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C)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D)(体积百分数)。

A 18% B 21% C 4% D 0.2% D 0.5% 6.作业前(B) 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A 60 min B 30 min C 90 min 7.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蓝星系统内部要求(C)校验一次。

A 1年

B 6个月

C 3个月

D 3年

8.进入受限空间前,所进行的监测点位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纵向受限空间,应采取(B)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A左、中、右

B上、中、下

C上、下

D左、右

9.受限空间内,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B)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A间断

B连续

C定期

10.受限空间内作业中断时间超过(A)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A 30min B 90min C 120min 11.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ABC)要求时,应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

A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B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1的规定,不应超过受限空间内的特定物质的规定极限值。

C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12.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每(B)小时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A 3 B 2 C 1 13.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C),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B)。

A 220V B 12V C 36V D 24V

14.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A)。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C)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A 漏电保护器

B 地面

C 绝缘板

15.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A)。

A 不应离开

B 短时间离开

16.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ABCD)

A 安全警示标志

B 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 C消防器材

D清水

17.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B) A 错误

B 正确

18.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B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C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D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E 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1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ABCD)

A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处理和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分析。

B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必须检查隔离措施、通风排毒、呼吸防护及逃生救护措施的可靠性,防止出现有毒有害气体串入、呼吸防护器材失效、风源污染等危险因素。

D必须安排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应急处理能力的企业人员进行全过程监护。

20.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A)

A 应按动火作业安全许可制度的规定进行作业。

B 开受限空间作业许可即可。

21.(B)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A),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A 作业结束后

B 作业前后

C 作业中 22.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B),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

A 12h B 24h C72h

23.危险评估主要是指:(ABCDE)

A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可能会出现哪些危险。 B 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这些危险。 C 急救和营救的方法。

D安全作业审核的内容必须清楚地传达给生产操作人员、监护人和进入受限空间的检维修人员。

E 受限空间进入检查一览表应作为安全作业评价的一部分。 24.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如下:(ABCDE)

A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B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

C 作业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D 事故的预防、避险、自救、呼救等知识 E 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25.作业前,生产单位应进行的如下工作:(ABCDEF)

A 对设备、管线进行隔绝、清洗、置换,并确认满足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作业要求;

B 对放射源采取相应的安全处置措施; C 对作业现场的地下隐蔽工程进行交底;

D 腐蚀性介质的作业场所配备人员应急冲洗水源; E 夜间作业的场所设置满足要求的照明装置;

F 会同作业单位组织作业人员到作业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的可靠性,熟悉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及分布。 26.受限空间作业证至少保存(A)年。

A 1年

B 3年

C 6年

D 长期

27.进入受限空间是否经过彻底的隔离?(A)

A 是

B否

28.受限空间作业时已经过彻底隔离,涉及到的电气设备,是否需要隔离,上锁、挂牌?(A)

A 是

B 否

29.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是否佩戴:(ACDE) A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B 普通口罩 C 过滤式防毒面具 D 半面具式防毒面具 E长管防毒面具

30.可否使用仪表空气向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供氧?(B)

A 可以

B 不可以

31.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时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撤离有害环境:(ABCDEF) A 空气呼吸器报警。 B 呼吸时感到有异味。

C出现咳嗽、刺激、憋气恶心等不适应症状。 D安全泄放装置排气。 E部件损坏。

F 压力表出现不明原因的快速下降。

32.在密闭空间里使用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时,必须有(B)以上监护人员,其中1人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1人随时准备抢救被监护者。

A 1名

B 2名

33.在密闭空间里使用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时,使用前应将面具与导气管连接好,并将导气管的进气端置于新鲜空气的(B),将进气口架起并高于地面。

A 下风口

B 上风口

34.根据受限空间作业时间,应备足备用气瓶,若连续工作时间较长,应采用:(A)

A 气瓶组

B过滤式防毒面具

C 医用口罩 35.硫化氢的有害物质接触限值是:(C)

A 20mg/m

3B 30mg/m3 C 10mg/m3 36.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MA)8小时职业接触限值是:(A)

A 20mg/m3

B 30mg/m3 C 10mg/m3 37.“严禁未进行气体检测和办理作业许可证,在油气罐区动火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这条要求出自国家哪个文件。(D)

A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安监总局令64号) B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安监总局令第69号) C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监总局令第59号) D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安监总局令第84号)

38.严禁未经审批进行动火、(A)、高处、吊装、(B)、动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作业。

A进入受限空间

B 临时用电

39、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A)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2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3 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4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A 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B 现场负责人、车间主任、工段长、应急救援人员 C 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承包商、技术人员 D 总经理、安全员、监护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推荐第4篇:受限空间作业题库

安全技能竞赛受限空间管理题库

一、填空

1、进入受限空间实行作业许可,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

2、在进入受限空间前,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相关的人员都应接受 培训。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将相关的作业许可证、安全工作方案、应急预案、连续检测记录等文件存放在现场。

4、受限空间进入前,应进行清理、清洗

5、清理、清洗受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清空、清扫、中和危害物、置换。

6、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的结果报出30分钟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进行检测。

7、受限空间作业中断,再进入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

8、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效期限不超过一个班次,延期后总期限不超过24小时。

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不大于24V的安全行灯。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安全灯电压应为12V 且绝缘性能良好。

10、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结束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单位应清理 作业现场。

二、判断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特殊情况下作业监护人员可以离开现场。(× )

2、在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可以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 )

3、受限空间作业进入期间的通风不能代替进入之前的吹扫工作。

( √ )

4、受限空间作业时与监护人要有约定的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联络,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准作业并撤出受限空间。( √ )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将相关的作业许可证、安全工作方案、应急预案、连续检测记录等文件存放在现场。( √ )

6、有些区域或地点不符合受限空间的定义,但是可能会遇到类似于进入受限空间时发生的潜在危害,应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管理。( √ )

7、把头伸入30厘米直径的管道、洞口、氮气吹扫过的罐内不算受限空间作业。(× )

8、在高于1.2m的垂直墙壁围堤,且围堤内外没有到顶部的台阶的环境内作业不是受限空间作业。(× )

9、动土或开渠深度大于1.2m,或作业时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作业,属于受限空间作业。(√ )

10、受限空间作业时,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后,任何人可以提出立即终止作业的要求。( √ )

三、选择

1、受限空间内氧浓度应保持在( C )。 A、23%~38% B、12.5%~21.5%

C、19.5%~23.5% D、17%~29%

2、论是否有焊接、敲击等,受限空间内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挥发物的浓度都应满足以下条件: (A )

A、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O.5% (体积);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 (体积);

B、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O.5% (体积);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 (体积);

C、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O.5% (体积);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 (体积);

D、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2% (体积);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2% (体积);

3、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 A )的指标时,不得进入或应立即停止作业。

A、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B、人体耐受程度 C、有害气体浓度 D、可吸入浓度

4、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的结果报出( C )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进行检测。 A、1小时 B、15分钟 C、30分钟 D、2小时

5、受限空间内气体取样和检测应由( D )进行。 A、作业人员 B、领导指定人员 C、监护人员 D、培训合格的人员

6、取样长杆插入深度原则上应符合在一般容器取样插入深度为( A )以上。 A、1米 B、2米 C、3米 D、5米

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效期限不超过一个班次,延期后总期限不超过( B )小时。 A、48 B、24 C、12 D、6

8、受限空间内的温度应控制在( A )的安全范围内。 A、不对人员产生危害 B、工作人员感觉舒适 C、人员最大耐受度 D、不冷不热

9、当受限空间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时,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 C )的防爆安全行灯。 A、24V B、32V C、12V D、6 V

10、受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 C )。 A、标示 B、指示牌 C、障碍物 D、任何物体

推荐第5篇:受限空间作业知多少

受限空间作业知多少

第一章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一、作业环境情况复杂

受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

1.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因生化反应(蛋白质腐败)、呼吸作用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

二、密闭空间作业时应随时注意通风检测

2.有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味的,易使作业人员放松警惕,引发中毒、窒息事故此外,一些受限作业空间周围暗流的渗透或突然涌入、建筑物的坍塌或其它流动性固体(如泥沙等) 的流动等,作业使用电器漏电,作业使用的机械,都会给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

3.有些毒气体浓度高时对神经有麻痹作用(例如硫化氢),反而不能被嗅到。

三、受限空间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

此外,一些受限作业空间周围暗流的渗透或突然涌入、建筑物的坍塌或其它流动性固体(如泥沙等) 的流动等,作业使用电器漏电,作业使用的机械,都会给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

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毒气体中毒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

硫化氢(H2S)是无色气体,有特殊的臭味(臭鸡蛋味),易溶于水;比重比空气大,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粪池、污水池、纸浆池以及其他各类发酵池和蔬菜腌制池等低洼处(含氮化合物例如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硫化氢属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硫化氢浓度在0.4mg/立方米时,人能明显嗅到硫化氢的臭味;70~150mg/立方米时,吸入数分钟即发生嗅觉疲劳而闻不到臭味,浓度越高嗅觉疲劳越快,越容易使人丧失警惕;超过760mg/立方米时,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超过1000mg/立方米,可致人发生电击样死亡。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相对于氧气)而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

窒息: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息。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一家知名跨国化工公司曾做过统计,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因为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

部分受限空间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由于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不足,没有制定受限空间安全作业制度或制度不完善、不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和监护措施不到位、不落实,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未做危害辨识,未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预案,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装备,或是虽然制订了应急预案但未进行培训和演练,作业和监护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导致事故状态下不能实施科学有效救援,使伤亡进一步扩大。

第二章 受限空间的危害因素是从哪里来的

一、有限空间中的气体或液体的泄漏或挥发

化学物质可能从化学品储罐、天燃气管道的法兰、阀门等处泄漏,进入有限空间,形成多种危害环境。

二、有限空间中有机物分解

(一)有机物(生活垃圾、动植物)的分解产生CH

4、CO、H2S ,导致中毒或窒息。

(二)氧气被细菌消耗导致缺氧。

(三)有机物分解产生CH4、CO、H2S等可燃气体导致爆炸和燃烧。

三、有限空间中燃烧及氧化使氧气被吸收

在有限空间中焊接、加热、切割作业会消耗氧气,铁生锈会消耗氧气,导至缺氧。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有毒气体。

四、富氧环境

氧气含量>22%就会增加燃烧的可能性。

五、清洁有限空间时也可能产生职业危害

(一)气体仍然能从被多孔墙壁吸收后释放出来或从清洁时产生的淤泥中释放出来;

(二)氧气会被惰性气体置换,导致缺氧;

(三)释放出来的气体会达到爆炸浓度,导致燃烧爆炸;

(四)清洁剂与某些物质反应会产生有毒气体。

六、有限空间涂刷涂料

涂料及溶剂中含有大量的苯、甲苯或二甲苯有毒气体,对喷刷人员危害极大。

七、可燃性固体颗粒的形成

碳粒、粮食粉尘、纤维、塑料屑以及很细的可燃性固体颗粒会形成易燃易爆环境。

其它危害因素

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多种危害因素:物理因素、噪声和振动、电离辐射等。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一、爆炸与燃烧

爆炸:是指物质经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突然放出巨大的能量(光和热或机械能)的现象 。

爆炸的三种类型: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物理化学爆炸。

密闭状态下燃烧可转化为爆炸。

高热、冲击波、有害气体

高热:烧伤

冲击波:击伤、爆炸后,碎片飞出,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伤害。

有害气体:爆炸后产生的CO、NO、CO2吸入中毒窒息。

二、溺水

在有水积蓄的地下有限空间、粪坑粪池、腌菜窖、沉淀池、污水池、下水道中清理、维修工作,有可能因中毒、受伤或不慎跌落可致淹溺。

三、坠落

高处坠落事故是外伤性职业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触电

人体触及或靠近带电体时,使人体成为电路的一部分或形成电弧波、闪击放电的现象。

第三章 受限空间的危险性分析

一、缺氧(氧气的作用) 19.5-23.5% 正常氧气浓度

15-19% 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费力

12-14% 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协调能力和感知判断力降低 10-12% 呼吸减弱,嘴唇变青

8-10% 神智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恶心和呕吐 6-8% 呼吸停止,6-8分钟内窒息死亡

4-6% 40秒后昏迷、抽触、呼吸停止,死亡

二、易燃易爆

1、环境

当可燃性气体浓度超过最低爆炸限度的10%时; 当空气中易燃性粉尘相对集中,从而使可视距离在1.5米以内模糊时; 当氧气浓度在23%以上时。

2、火源 电动工具; 焊接、切割; 吸烟。

三、中毒窒息(H2S、CO等气体的作用)

一氧化碳(CO)在以下含量(PPM) 时人体的症状: 50 容许浓度 8 小时

200 轻度头痛,不适 3 小时 600 头痛,不适 1 小时

1000-2000 混乱,恶心,头痛 2 小时 1000-2000 站立不稳,蹒跚 1.5小时 1000-2000 轻度心悸 30 分钟

2000-2500 昏迷,失去知觉 30 分钟

四、物理危害

--极端的温度 --噪音

--湿滑的作业面

--坠落、尖锐锋利的物体

五、吞没危险

--储存在筒仓或容器中的松散物,如谷物、沙子、煤渣等 --管道或阀门中可能释放有害物质 --下水道水流

六、接触化学品

有如下渠道会使你接触并受到化学品的危害:眼 / 皮肤接触、吸收、吞食、吸入、注射

危害可能会在接触或暴露化学品后几个小时后才显现出来,也有可能会立即表现的; 应尽快得到医疗救助; 应事先审核MSDS来避免接触毒物。

第四章 受限空间作业许可流程步骤

1、作业许可证的申请

作业负责人负责申请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前应准备如下相关资料:

—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内容详细说明;

— 工作安全分析结果;

— 应急救援计划;

— 相关安全培训证明和会议记录;

— 其他。

2、工作安全分析(EHS.CN)

工作安全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工作步骤、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相应的控制措施等;

第一步: 选择要进行分析的工作

选择的依据为风险的:

严重程度

- 可能发生的几率

第二步: 把工作分解成具体工作任务或步骤

危害=暴露频率×严重性

第四步: 认识可能的风险

消除

- 减少/代替

管理控制

- 个人防护设备

3、书面审查

收到申请人的作业许可申请后,批准人应组织申请人和作业涉及相关方人员,集中对许可证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工作方法进行书面审查,并记录审查结论。审查内容包括:

----确认作业的详细内容;

----确认所有的相关支持文件,包括风险评估、安全工作方案、作业区域相关示意图、作业人员资质证书等;

----确认作业前、作业后应采取的所有安全措施,包括应急措施;

----确认安全作业所涉及的其他相关规范遵循情况,如《作业许可管理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管理规范》等;

----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并确认安全措施;

----确认许可证期限及延期次数;

----其他。

4、现场核查

书面审查通过后,所有参加书面审查的人员均应到许可证上所涉及的工作区域实地检查,确认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现场确认内容包括:

----与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

----现场作业人员资质及能力情况;

----气体检测和监测设备的情况;

----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安全设施的配备、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作业相关的培训、沟通情况;

----作业方案中提出的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5、作业许可证的审批

----确认通过书面审核和现场核查;

----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申请方和受影响的相关各方均应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如书面审查或现场核查未通过,对查出的问题应记录在案,申请人应重新提交一份带有对该问题解决方案的申请;

----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等现场关键人员变更时,应经过批准人和申请人的审批。

6、作业许可证的期限、延期和关闭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班次;

---根据具体情况,可延期。延期后总的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

---隔日继续作业的,应召开每日进入前会议,确认安全措施到位,并做好记录。

---作业完成后,申请人与批准人在现场验收(清点工具、清理现场,解除隔离设施等)合格后,双方签字后方可关闭作业许可证。

7、作业许可证的取消

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生产单位和作业单位的现场监督人员应立即取消作业,终止相关作业许可证,并通知批准人。若要继续作业,应重新办理许可证。

----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

----作业内容发生改变;

----现场作业与作业计划的要求发生重大偏离;

----发现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安全行为;

----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事故状态下。

8、作业许可证的管理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作业活动的基本信息,包括:

— 作业单位;

— 作业区域;

— 作业范围、内容;

— 作业时间;

— 作业危害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 作业申请;

— 作业批准; — 作业关闭。

第五章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注意要点

1、进入前准备

(1)、资料/文件

进入受限空间必须至少提前24小时申办本项目《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一般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最长期限为24小时,特殊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最长期限为8小时,每个班次工作结束后,应暂时关闭许可证,并将出入口封闭或悬挂“危险!禁止入内”的警示牌。

如期限过后作业尚未完成,需要申办新的许可证。

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一式三联,监护人、监理单位、承包商各保留一联。 (2)、监护人

受限空间作业须指派至少一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监护人,明确其监护和救援职责,且监护人应有明显标识并经过急救知识培训。

进入受限空间前,每个作业人员必须将其出入证交给监护人员,并存放于显著位置。作业期间,承包商应在受限空间出入口处挂进出人员记录牌,或张贴进出人员记录单,内容必须包括进出人员姓名及签字、进出时间、监护人签字等内容。作业人员在完成作业并离开受限空间时,可取回出入证。

(3)、气体检测:检测要求

---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 ---如作业中断,再进入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

---进入受限空间期间,气体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气体监测,如焊接作业、钻孔作业、清淤作业等; ---气体监测宜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若采用间断性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小时; ---连续监测仪器应安装在工作位置附近,且便于监护人、作业人员看见或听见; ---检测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检测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 ---取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重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 ---取样点应包括受限空间的顶端、中部和底部; ---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 ---测试次序为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 注:千万不要凭感觉判断封闭场所内部是否安全。

---受限空间内外的氧浓度应一致。若不一致,在授权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应确定偏差的原因。

---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 ---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或所在地)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如有一项不合格,应不得进入或立即停止作业。

2、人员防护

(1) 在对受限空间进行初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情况下,进入者必须穿戴正压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

(2)可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受限空间通纯氧; (3)进入期间的通风不能代替进入之前的吹扫工作; (4)强制通风设备应持续、有效工作,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 在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的受限空间,应使用防爆型的设备和工具; (2) 进入金属容器的用电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其开关箱严禁带入容器内,电源线不得有接头

(3) 受限空间内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须采用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入容器和接触到容器。

(4) 受限空间内阻碍人员移动、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影响救援的设备(如搅拌器),应采取固定措施,必要时应移出; (5) 必要且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4、受限空间监护人

(1)监护人对“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作业。

(2) 监护人必须记录进出受限空间的每个人员姓名、进出时间、以及运进受限空间的所有设备和工具。同作业人员拟订联系信号,并在进出口处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现场随身携带作业许可证。

5、受限空间用火作业

(1)制定通风方案,确定合适的排气口用来排出用火区域的烟气和有害散发物。必须提供持续的和足够清洁的气源。

(2) 乙炔和氧气瓶必须放置在受限空间外。当由于任何原因暂停工作时,必须将供气软管与气瓶断开或将工具带出受限空间。

(3) 受限空间内应始终保持整洁有序。所有不必要的材料都必须从受限空间内清除。

6、紧急救援

(1) 紧急情况下,按以下的优先顺序采取救援: 进入者采取自救; 救援者应在空间外部对进入者进行施救; 救援者进入受限空间对进入者进行救援。

(2)应制定书面救援预案,每年开展模拟救援演习,所有相关人员都应熟悉救援预案; (3)获得授权的作业人员均应佩戴安全带、救生索。

推荐第6篇:受限空间典型案例

一.事故概况

2008年2月23日上午8时左右,承包商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对大化集团气化装置的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进行除锈作业。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作业,约l0点30分左右,1名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坠落作业容器底部,在施救过程中另外3名作业人员相继窒息晕倒在作业容器内。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向该煤灰过滤器中注入空气后,将4 名受伤人员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与煤灰储罐(V1505)连接管线上有一膨胀节,膨胀节设有吹扫氮气管线。2月22日装置外购液氮气化用于磨煤机单机试车。液氮用完后,氮气储罐(V3052,容积为200m3)中仍有0.9MPa的压力。2月 23日在调试氮气储罐(V3052)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打开,使氮气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由于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没有关闭,另一个因阀内存有施工遗留杂物而关闭不严,氮气窜入煤灰过滤器中,导致煤灰过滤器内氧含量迅速减少,造成正在进行除锈作业的人员窒息晕倒。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二)间接原因:

1.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弛,严重违章作业。施工单位对装置引入氮气后进入设备作业的风险认识不够,在安排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除锈作业前,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在作业人员遇险后,盲目施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大化集团公司在年产30万吨甲醇建设项目试车引入氮气后,防止氮气窒息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没有严格界定引入氮气的范围,没有采取可靠的措施与周围系统隔离;装置引入氮气后对施工单位进入设备内部作业要求和安全把关不严,试车调试组织不严密、不科学,仪表调试安全措施不落实。

3.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应急施救不当。作业人员严重违章作业、施救人员在没有佩戴防护用具情况下冒险施救,导致次生事故发生及人员伤亡扩大。

四.经验教训 一是进一步加强工艺操作管理,完善工艺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要求和作业标准,针对关键作业环节和步骤,增加检查确认程序;进一步加强工艺操作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程和操作程序, 杜绝违章行为,避免发生较大事故。

进一步规范检维修作业管理,明确检维修程序,落实检维 修项目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加强作业风险分析和过程控制,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强化现场监管,杜绝“三违”行为,确保检维修作业安全。

三是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票证管理制度,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落实审批程序,加强作业环境危害因素辨识、检测、分析和评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作业风险可控。

四是进一步明确受限空间作业中监护人员、施工人员职责,加强作业过程监管,强化程序化、标准化作业,杜绝违章操作、违规操作。

五是进一步加强应急知识培训,提高作业人员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避免因盲目施救导致次生事故。

(一)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要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指定专职人员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要避免建设项目施工层层转包。施工安装阶段,建设单位要安排专人监督检查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的不安全行为,确保施工安全。

(二)建设项目进入生产准备阶段后,建设单位要统筹安排施工和试车进度,加强施工、试车的组织协调,每天在安排施工、试车工作时要特别注意协调好安全问题。施工单位要自觉服从建设单位的指

挥,严格执行建设单位的有关安全规定和要求。

(三)试车过程引入公用工程和化工物料后,要严格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动火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要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和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分析,按要求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安排专人监护。

(四)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知识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施工单位进行作业前,务必使作业人员了解作业的危险因素、危害后果,掌握防范措施、自救和互救方法,防止在危 害因素不明或防护措施不可靠的情况下冒险作业和盲目施救,造成事故发生及伤亡人数扩大。

化学事故的应急预案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化学危险物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它较大的污染和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我们公司的化学危险品为油漆、稀料和氧气、乙炔。

1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职责

1.1 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理组织机构为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2 公司各单位应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平时作好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训练与演练;对职工进行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会同有关部门作好应急救援的装备、器材物品的管理和使用。

2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包括报警与接警、应急救援队伍的出动、实施应急处理即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个方面

2.1 事故报警与接警

当发生化学品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根据各单位制定的事故预案采取抑制措施,尽量减少事故的蔓延,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公司领导报告。事故主管领导人应根据事故地点、事态的发展决定应急救援形式:

是单位自救还是采取社会救援?对于那些重大的或灾难性的化学事故,以及依靠本单位力量不能控制或不能及时消除事故后果的化学事故,应尽早争取社会支援,以便尽快控制事故的发展。 为了作好事故的报警工作,各企业应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建立合适的报警反应系统;

各种通讯工具应加强日常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制定标准的报警方法和程序;

联络图和联络号码要置于明显位置,以便值班人员熟练掌握;

对职工进行紧急事态时的报警培训,包括报警程序与报警内容。

2.2 出动应急救援队伍

各单位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

2 .3 紧急疏散 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2.4 现场急救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应至少2~3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2.5 泄漏处理

危险化学品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对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泄漏源控制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可通过以下方法:

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 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泄漏物处置主要有四种方法:

围堤堵截: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火灾扑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当火消灭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如下:

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另外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对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注意: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应急处理过程并非是按部就班的按以上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同时进行,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应在报警的同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等等。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一旦发生化学品事故,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慌乱,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灾害。因此,各单位应制订和完善化学品事故应急计划。让每一个职工都知道应急方案,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增强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亡。

推荐第7篇:受限空间应急演练

2012年建安公司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组织单位:建安公司安全科

二、主办单位:第五分公司

三、演练地 点:七楼综合会议室

四、演练时间:2012年3月29日

五、演练内容: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

六、演练程序:

1、领导讲话、学习受限空间作业基本防护知识

2、事故演练

3、演练总结

七、责任人员安排:

1、指挥员(组长):事故现场负责人或后续救援组织赶赴现场后的负责人员(各1人):

2、救援器材领取、发放各1人;

3、伤员抢救、救护人员2人

4、负责疏散、警戒人员2人;

5、监护人员1人;

6、伤员1人

八、救援器材:

1、便携式煤气报警器、氧气检测仪各1台;

2、防毒面具2个;

3、警戒带1

4、“应急救援”袖标6个

5、横幅:“建安公司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演练”1幅

九、演练过程

以公司受限空间工亡事故为假想事故现场。

1、一名(或多人)人员在罐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项目负责人:“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2、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安全科报告(讲清事故地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甲方安全管理部门。

项目负责人:“安全科,***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罐内,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你们4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带。***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汇报事故情况”

3、安全科接到报告后,立即根据现场要求安排人员领取并运送防护器具,迅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领取相应器材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并简介事故概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由组长安排通知相应的医疗、消防及监察、管理部门。 (安全科接到报告后的组织安排、通知、汇报、联系等工作均作为假想,现场不再实施)

4、救援过程:

○1 救援人员人戴上隔离式长管防毒面具、安全带,连接救生索,佩戴检测仪器、对讲机,入罐。 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开启大功率通风设备。

○2及时汇报内部检测数值(一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

○3将受伤人员抬至人孔下方,用绳索绑扎,通知拉人并迅速将伤员转移至通风空旷处,立即展开现场救护工作。

○4制止泄露,置换罐内气体,彻底消除危险。

项目负责人:“****下去救人,佩戴好防护器材,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时刻保持联系。抬人时注意别磕碰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氧含量?、CO含量?”

5、人员救护及心肺复苏:

○1伤员仰卧,头部尽量后仰。

○2解开脖领处纽扣,清除口腔杂物以保 持气道畅通。

○3捏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大嘴,紧包住伤员口唇,尽力将气体吹入伤员肺腔,松开鼻,大约3秒钟再重复一次。

○4胸外按压定位:将食指与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向内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向上两横指处。

○5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两手臂伸直,垂直向下,均匀按压。下压深度为4~5cm,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

○6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或有人替换,应尽力坚持,直至医疗人员赶到。

本次演练以现场救护为重点,救护结束,实际演练即停止,其余过程均在现场讲解。演练应适用于建安公司受限空间和集团公司内部检修现场的受限空间事故。所以,受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应让参演职工充分领会到,深入了解、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防护技能,提高受限空间事故的应急能力。

十、演练总结对此次演练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修订预案中适合项,归纳总结演练效果,宣布演练结束。

推荐第8篇:受限空间作业自查报告

受限空间作业自查报告

为贯彻集团文件精神,加强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公司在检修期间开展了专项检查,现汇报如下:

一、精心部署,全面检查。

公司在化工检修期间,制定了全面的检查方案。针对较危险的检修项目重点进行了检查,包括进入釜、灌、槽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进行检维修的经常性工作。重点排查员工的安全意识、作业防护用品、作业许可审批、作业现场监护、作业现场警示等薄弱作业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思想意识。

为提高员工安全思想意识,检修之前,公司组织了全公司参加检修的员工进行了针对重点作业的检修项目的安全培训。包括受限作业、动火作业、登高作业、吊装作业等项目。并将集团下发的《**企业一氧化碳倒灌事故多名责任人被刑拘》的文件,发放到各个单位,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正真达到了提高员工安全思想意识、作业技能的目的,确保了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受限空间作业,加强应急管理理。

公司通过以往发现的隐患问题,整理并完善了特种作业环节的审批制度。要求检修期间首次动火,必须有公司分管安全领导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检维修作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公司要求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开停车方案、开停车置换确认表、打压试漏确认表等,并规定检修期间一切安全工作必须升级管理。

受限空间作业是进入釜、灌、槽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进行检维修危险工作。公司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严查操作人员三违行为,形成完整的安全检查制度。

按照谁作业、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检维修作业单位负责检维修作业任务的安全管理职责,并制定了详细的关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办法:

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1.1 《作业证》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

1.2 《作业证》所列项目应逐项填写,安全措施栏应填写具体的安全措施。

1.3 《作业证》应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批。

1.4 一处受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受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1.5 《作业证》一式三联,三联分别由作业负责人、监护人持有,第二联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存查,第三联又公司安全质管部存档,《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

2 安全隔绝

2.1 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2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2.3 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2.4 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3 清洗或置换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3.1 氧含量一般为19.5%~23%。

3.2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的规定。

3.3 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4 通风

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4.1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4.2 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4.3 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4 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 监测

5.1 作业前30 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5.2 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3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5.4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 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6 监护

6.1 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

6.2 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6.3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6.4 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7 其它安全要求

7.1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2 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7.3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7.4 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7.5 受限空间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7.6 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7.7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7.8 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按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7.9 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应按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

7.10 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7.11 作业结束后,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四、职责要求

1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1.1 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1.2 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3 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1.4 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1.5 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2 监护人员的职责

2.1 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2 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2.3 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受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2.4 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3 作业人员的职责

3.1 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受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2 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3.3 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3.4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3.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受限空间。

3.6 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4 审批人员的职责

4.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4.2 到现场了解受限空间内外情况。

4.3 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推荐第9篇:受限空间作业自查报告

针对加强xxxx受限空间教育以及安全检查情况说明

通过学习青岛九盛纸制品有限公司“12.25”较重大中毒事故,认真落实学习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制度,对公司有限空间进行全面的隐患大排查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对有限空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登记,全面自查整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的登记建档,并且立即整改,如果不能在短时间进行处理的,制定整改方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按照“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的要求,限期整改完成,确保安全生产。贯彻集团文件精神,加强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公司在检修期间开展了专项检查,现汇报如下:

一、精心部署,全面检查。

公司在受限空间大排查检修期间,制定了全面的检查方案。针对较危险的检修项目重点进行了检查,包括进入釜、灌、槽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进行检维修的经常性工作。重点排查员工的安全意识、作业防护用品、作业许可审批、作业现场监护、作业现场警示等薄弱作业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思想意识。

为提高员工安全思想意识,检修之前,公司组织了全公司参加检修的员工进行了针对重点作业的检修项目的安全培训。包括受限作业、动火作业、登高作业、吊装作业等项目。并将集团下发的《关于转发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通知》的文件,发放到各个部门,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正真达到了提高员工安全思想意识、作业技能的目的,确保了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受限空间作业,加强应急管理理。

公司通过以往发现的隐患问题,整理并完善了特种作业环节的审批制度。要求检修期间首次动火,必须有公司分管安全领导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检维修作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受限空间作业是进入釜、灌、槽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进行检维修危险工作。公司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严查操作人员“三违”行为,形成完整的安全检查制度。

按照“谁作业、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检维修作业单位负责检维修作业任务的安全管理职责,并制定了详细的关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办法:

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1.1 《作业证》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

1.2 《作业证》所列项目应逐项填写,安全措施栏应填写具体的安全措施。

1.3 《作业证》应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批。

2 1.4 一处受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受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1.5 《作业证》一式三联,三联分别由作业负责人、监护人持有,第二联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存查,第三联又公司安全质管部存档,《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

2 安全隔绝

2.1 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2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2.3 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2.4 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3 清洗或置换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3.1 氧含量一般为19.5%~23%。

3.2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的规定。 3.3 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4 通风

3 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4.1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4.2 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4.3 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4 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 监测

5.1 作业前30 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5.2 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3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5.4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 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6 监护

6.1 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 6.2 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6.3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4 6.4 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7 其它安全要求

7.1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2 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7.3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7.4 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7.5 受限空间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7.6 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7.7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7.8 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按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7.9 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应按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

7.10 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7.11 作业结束后,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四、职责要求

1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5 1.1 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1.2 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3 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1.4 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1.5 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2 监护人员的职责

2.1 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2 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2.3 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受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2.4 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3 作业人员的职责

3.1 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受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2 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3.3 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6 3.4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3.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受限空间。

3.6 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4 审批人员的职责

4.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4.2 到现场了解受限空间内外情况。 4.3 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推荐第10篇: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许可

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1、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要求:

1.1、危险作业活动包括: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登高作业。

1.2、危险作业活动实行“作业许可审批”制度。

2、基本要求:

2.1、动火作业基本要求:

2.1.1、动火作业前必须先申请办理电气焊审批报告,未办理作业许可审批报告和签发批准前不得实施作业;

2.1.2、动火作业必须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2.1.3、动火作业许可审批有时效限制,超过时效必须重新办理。

2.1.4、动火作业许可审批有下列情况之一出现,则许可视为无效:

2.1.4.1、危险条件进一步恶化,许可证的措施无法有效控制时。

2.1.4.2、主要作业人员发生变化时。2.

2、登高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基本要求:

2.2.1、登高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五个工作日内申请办理作业许可证,未办理作业许可审批单和签发批准前不得作业,作业后填写作业登记记录;

2.2.2、登高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2.2.3、登高作业、受限空间作业许可审批有时效限制,超过时效必须重新办理。

3、作业许可的适用范围:

3.1、电、气焊作业;安、回工作面电气焊作业。 3.

2、受限空间作业:安、回工程中进入液压支架后方后部刮板输送机处作业。

3.3、登高作业: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危险的作业。

4、作业许可证的签发: (1)动火作业:矿井单位负责人

(2)受限空间作业:中心区队负责人负责签发 (3)登高作业:中心区队负责人负责签发 4.2、危险作业许可的相关职责

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理者管安全”的原则,确定作业许可的审批签发人及相关人员,并落实其职责。

4.3、作业许可证签发人职责:

(1)负责管理范围内作业许可制度的落实;

(2)指定安全监护人员,负责现场具体作业的安全检查、监督;

(3)负责对作业负责人和监护人员提出具体安全要求。 4.4、现场安全监督职责:

(1)负责对作业设备、设施、环境及作业人员进行检查,落实许可证上的各项工作要求和安全措施;

(2)指定作业监护人,并对其进行相关指导,确保监护人对设施的安全状态和人员的安全作业实施全程监控;

(3)每次作业前对作业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认;达到作业要求后,向作业申请人发出作业指令;

(4)对作业现场进行巡回检查,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有权要求作业人员立即整改;当作业出现不安全隐患或情况时,有权终止或暂停作业,并收回作业许可审批单;

(5) 作业完成后负责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检查。 4.5 作业负责人(申请单位负责人)职责: (1)根据作业危险程度,申请办理作业许可证;

(2)对作业活动的安全负责,负责落实施工辅助机具、材料、设备、人员,按作业许可的要求做好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把所有的危险及安全预防措施告知所有与此项作业相关的员工;

(4)督促、检查、指导相关作业人员严格按照作业许可要求进行作业;

4.6、作业监护人职责:

(1) 熟悉作业情况并懂得操作和使用灭火器材,熟悉报警和紧急关断要求;

(2)及时纠正施工人员的违章和不规范行为; (3)发现异常情况时要求施工人员立即停止作业; (4)提醒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注意存在的风险; 4.7、作业人员职责:

(1)具有相关的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和技术素质; (2)懂得使用现场防护和必要的应急设备,掌握相关安全措施;

(3)对作业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 (4)密切注意作业场地的周围情况,如条件发生变化,随时准备停止工作,并向现场负责人汇报;

(5)每项工作完成后,及时清理好工作现场。

5、作业许可审批单申请、审查和签发的办理 5.1提出申请:

5.1.1、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查看现场和环境状况,确认进行何种许可作业后,填写《作业许可审批单》,提出作业许可申请;

5.1.2、根据作业许可的类型,填写《作业许可审批单》内容;5.1.

3、作业许可上应明确作业内容、作业起止时间、作业地点、直接作业人员、监护人、作业负责人、签发人等内容。5.1.4、申请者应在“作业起止时限”栏内注明作业的起止时间。根据作业许可审批单规定的时限要求进行作业,若超过时限,作业许可证自动作废,应重新办理。

5.1.5、动火作业必须提前1天申请办理电气焊作业审批报告,登高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5天申请办理作业许可。

5.2、作业许可审批单的审查、签发:

5.2.1、动火作业许可审批单由矿方负责人负责对许可证进行审核、签发;

5.2.2、登高作业许可、受限空间作业许可由中心区队负责人签发并审查。

5.2.3、审查者接到申请人的作业许可证申请后,应对所申请的作业许可内容和安全措施进行审查和确认,有问题时,及时提出并整改;

第11篇: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此地点为受限空间区域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一、在此区域作业必须履行工作票或操作票手续,进入前必须进行强制通风30分钟以上,禁止使用氧气通风;

二、在此区域工作不准超过两人,进入前应使用气体报警仪(如便携泵吸式气体检测仪)对该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仪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校验,以确保指示正确;

三、在此区域使用潜水泵、通风机及行灯等电气工具时应认真检查电源线不得有裸露部位,确保绝缘良好。作业时要使用12伏以下照明电源,行灯变压器及漏电保护器必须放置在入口2米以外。在使用潜水泵抽水过程中人员禁止进行检修及操作;

四、在此区域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做好绝缘措施,敷设绝缘橡胶板,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电焊带不能有裸漏部位,电焊钳应使用绝缘合格的材料;

五、在缺陷处理或系统运行方式变化需要操作阀门或进行放水时,应先将阀门缓慢开启1/4圈进行泄压,在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根据现场情况逐步开启阀门,禁止将阀门一次全开。放水或排气操作前必须对井室内温度进行测试,确认井室内温度小于40℃时方可进入,同时要密切关注热网水温,以防止工作人员缺氧窒息或烫伤,造成人身伤害;

六、在拆卸阀门时,应首先检查并确认高位排空气门处于开启状态,并检查确认与其相连的部位介质已经排空或已全部隔断,确认系统内压力为零后方可进行;

七、要求井外的监护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应不间断的监护,并经常与井内作业人员进行通话(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观察井内作业人员是否有异常动作,若有异常动作,监护人应立即将井内作业人员通过安全绳协助作业人员脱离作业场地,除去防毒面具并进行紧急施救。同时,要立即起动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八、作业人员进入该区域必须系安全绳并正确使用双背肩安全带,安全绳的末端留在井外部分不少于1.5米并固定牢固,便于井外监护人员施救。

火警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

第12篇: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制定相应隔绝、作业安全措施。涉煤气作业时,煤气防护站、有限空间管理单位、安全科三方确认签字。

2、需进入的有限空间,必须与生产系统或其他容器可靠切断并彻底置换。

3、作业前30 min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4、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连续两次分析空间内的氧含量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间隔不能低于10~15分钟,两次分析结果均重复为合格。空间内有人工作期间,每半个小时分析一次。中断作业半个小时以上,再次进入空间前,还要按以上步骤进行气体分析。

5、空间内氧含量在19.5~23%之间,可以进行工作。

6、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必须低于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车间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规定。易燃易爆气体必须低于其燃烧、爆炸临界值。

7、有限空间使用管理单位允许有限空间作业后要保证自身生产作业不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造成危害。

8、不得擅自变更与其作业相关的生产工序。必须变更时,要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待确认不存在危险后,方可下达继续作业的指令。

9、参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监护、应急救援等相关人员,作业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

10、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要时佩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及相应监测仪器。

11、监护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12、为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必要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在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13、作业现场应有充足的照明,有限空间内部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14、作业结束后要清理现场,严禁将工具、材料等物件遗留在有限空间内。

15、有限空间作业发生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第13篇: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

一、受限空间危险分析及目的

受限空间指是有一定的空间,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守成指定的工作,但基出入口较为狭窄或空间处于相对封闭、半封闭状态;作业人员进入该场所,存在缺氧或易遭受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氯化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或发生气体(粉尘)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主要有人工挖孔桩作业、深基坑及管、罐、沟、槽、巷、井、漏斗、漏仓内作业等。

为了加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缺氧窒息,中毒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消减措施。

二、受限空间辨识

1、应对丁二烯装置或作业区域进行辨识,确定受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受限空间清单并根据作业环境、工艺设备变更等情况不断更新。

2、应针对辨识出的每个受限空间,预先制定安全工作方案(HSE作业计划书)。每年应对所有的安全工作方案进行评审。

3、对于用钥匙、工具打开的或有实物障碍的受限空间,打开时应在进入点附近设置警示标识。无需工具、钥匙就可进入或无实物障碍阻挡进入的受限空间,应设置固定的警示标识。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和须经授权才允许进入的词语。

4、经辨识为特殊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经公司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属地及作业单位共同进行风险评价,制定可靠的安全工作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有组效落实,在作业前织模拟演练后方可实施作业。

5、一未明确定义为“受限”的空间,如把头伸入30厘米直径的管道洞口、氮气吹扫过的罐内。

6、受限空间进入前,应进行清理、清洗。清理、清洗受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清空。 (2)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

(3)中和危害物。(4)置换。

三、进入受限空间采样分析

1、取样和检测

(一)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的结果报出30分钟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进行检测。如作业中断,再进入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

(二)取样和检测应由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必须使用国家现行有效的分析方法及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每次使用前后应检查。

(三)由工艺技术人员安排当班人员带领采样分析人员到现场按确定的采样点进行取样。取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意作业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取样点应包括空间顶端、中部和底部。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测试次序应是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

(四)取样长杆插入深度原则上应符合在一般容器取样插入深度为1米以上;在较大容器中取样插入深度3米以上;在各种气柜、储油罐、球罐中取样插入深度4米以上。

(五)色谱分析必须用球胆取样,并多次置换干净后送化验室做分析。样品必须保留到作业结束为止,以便复查。

(六)做安全分析或塔内罐内取样时,第一个样必须用铜制的长杆取,取样时人必须站在取样点的侧面和上风口,头不能伸进人孔内,要与人孔处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七)当取样人员在受限空间外无法完成足够取样,需进入空间内进行初始取样时,应制定特别的控制措施经属地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携带便携式的多气体报警器,存在硫化氢的受限空间,必须携带便携式的硫化氢报警器。

(八)进入受限空间首次气体分析和按要求的频率分析时必须使用色谱法分析,进入后的连续气体检测可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气体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气体采样分析。

四、检测标准:

(一)受限空间内外的氧浓度应一致。若不一致,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应确定偏差的原因,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

(二)不论是否有焊接、敲击等,受限空间内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挥发物的浓度都应满足以下条件:

1.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O.5%(体积);

2.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体积);

3.同时还应考虑作业的设备是否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挥发性气体。

(三)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时,不得进入或应立即停止作业。

山东滨庆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2015年05月06日

第14篇: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

生产使用设备如塔、罐、炉、槽、釜、箱及阴井、下水道等,人员进入内部检修时,由于不通风等因素,均属危险工作,进入容器内及不通风处作业,为了防止中毒、窒息、灼伤、着火、爆炸等事故。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受限空间及不通风时作业的安全规范。 3职责:

3.1安全管理部负责作业证的审批,作业区域所属部门监督检查进入受限空间单位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对空间作业要求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3.2作业单位负责在作业前对作业证上的安全措施进行落实,确保作业安全。3.3总经理负责一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审批。

4、作业规范 4.1施工前需先切断

4.1.1停止危险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对设备与外界连接的管道、设施进行可靠隔绝,如装设盲板、拆卸连接部位、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4.1.2对动力电源的切断,应采用取下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4.2、清洗、置换和清理

4.2.1对危险设备可靠切断后,打开设备上所有人孔、手孔、放散阀、排空阀、出气阀、料孔和炉门等。

4.2.2根据危险设备内的介质类型用蒸汽、水、热水、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等方式进行介质的清洗和置换;如危险设备内装有非导电性液体(如苯、甲醇、乙醇等)时,为防止静电产生导致事故,必须将设备进行可靠性接地,冲入水蒸气时应尽量低压、低速导入。 4.2.3危险设备内残留物必须尽量排放或移液,清理干净。 4.

3、采样、分析或检测

4.3.1、检修作业人员进入危险设备内前,要对设备内的状况进行分析或检测,并符合下列条件:

a.含氧量在18~21%之间;

b.有毒气体或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或低于允许进入的时间及浓度;其他可燃性气体低于其爆炸下限浓度的20%以下;

c.对危险设备内的气体或粉尘进行取样分析或检测不得早于进入设备作业前30分钟,所采取的样本应是设备内的最高浓度;工作中断后,作业人员再次进入前应重新采样分析或检测。

d.使用具有挥发性溶剂、涂料时,应做连续性分析检测并加强通风措施。 4.4、电气及安全防护措施

4.4.1、进入危险设备内作业的照明电压应使用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狭小或潮湿场所应使用不高于12V的安全电压;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装有防触电的电气保护装置。

4.4.2、在易燃易爆作业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和电动工具,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无断线接头,电源接点无松动,防止产生电气火花造成事故;作业人员不得穿戴化纤类等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4.4.3、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作业环境中,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在设备外部应设有急救用的冲洗装置和水源等。

4.4.4、在设备内多层交叉作业应搭设脚手架、安全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4.4.5、设备内作业严禁抛掷工具、材料,也不得将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人孔边上或设备顶部,以防坠物伤人。

4.4.6在设备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使用干燥绝缘垫,进行气割、气焊时,要使用不漏气的设备,在设备内不得随便开放乙炔或氧气,加强设备内通风。5安全监护

5.1设备外应配备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安全绳和相应的急救用品和装置。

5.2进入设备内部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要检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规定好统一的联络信号。

5.3监护人员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召集急救人员穿戴好防护器具进行抢救,不得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进入抢救。

相关文件: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 相关记录

MTC-AQ-7.1-1/02《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第15篇:,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生产车间(分厂):

编号:00

受限 空 间 所 在 单 位 负 责 项 目 栏

受限空间所在单位:

受限空间名称:

检修作业内容:

受限空间主要介质:

作业时间:

时起至

时止

隔绝安全措施:

确认人签字:

负责人:

日 作业 单 位 负 责 项 目 栏

作业单位:

作业负责人:

作业监护人:

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作业安全措施(包括抢救后备措施):

负责人:

采样分析

分析项目

有毒有 害介质

可燃气

氧含量

取样时间

取样部位

分析人

分析标准

分析数据

审批意见:

批准人:

第16篇:集团公司受限空间“八个必须、八个严禁”

集团公司受限空间“八个必须、八个严禁”

集团公司在2016年6月3日视频会上,针对受限空间屡次出现事故的情况,汇总了以往发生的事故。为坚决防范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确保受限空间的作业安全,提出了八条规定,要求各公司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或管理规定,并严格落实,请大家学习。具体为:“八个必须、八个严禁”。

1.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无批准措施组织作业。

2.必须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编制完善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严禁无流程上岗作业。

3.必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到位制度,严禁现场无领导干部跟班进行作业。

4.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5.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受限空间入口处设置隔离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6.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7.必须对高风险作业场所安装安全视频监视系统和危险气体实时监测系统,严禁在无监视监测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8.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第17篇:受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受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1 目的

为了在发生受限空间作业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进行抢救,通过高效率的组织体系应付突发事件,以最短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害,特制定本预案。

2 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员工进入受限空间的过程中(如检查井、泵坑等受限空间作业),发生人员窒息、高温等各种紧急症状时使用,各单位可根据本预案组织进行事故预防演练。 3 应急工作原则

3.1、预防为主,以人为主,规范程序,科学施救;3.

2、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快速反应,协同应对;4 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 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1 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电话: 副总指挥 电话: 成员:

2、现场应急指挥

现场应急指挥: 电话: (现场应急指挥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派)

现场应急指挥的主要职责如下: ①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 ②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的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 ③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如有必要市、区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④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 ⑤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请示应急终止。 ⑥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 ⑦负责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应急救援

5 职责

5.1应急管理小组组长 现场应急管理小组组长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抢救工作,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抢救决策。 5.2安卫干事 安卫干事协助组长完成任务,根据决策部署事故现场抢险及救护任务,并检查落实,保证事故现场抢险任务完成和救护人员的安全撤离。

5.3事故现场应急小组成员 协助现场指挥组长的工作,组织抢险队员开展抢险救护工作。 5.4受限空间发生车间职责

5.4.1负责初期的人员抢救,组织人员抢险救护,利用现场呼吸设备开展一定程度的救护工作;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增加膛内通风排气等措施。

5.4.2组织其他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并清点人数;

5.4.3负责迅速向消防部门报警,及时向应急管理小组汇报险情和人员伤害情况。

5.5管理课负责人职责

5.5.1协助现场指挥,做好现场组织协调工作;5.5.2组织应急管理小组人员积极落实抢险工作; 5.5.3负责为抢救提供安全技术,并对现场实施安全监督; 5.5.4积极落实抢险工作;

5.5.5负责为抢险提供防护物质支持,并对现场实施安全监督。5.5.6提供有关的设备技术支持,做好现场应急抢险的组织工作。 5.5.7在非工作日时间,接受抢险信息,立即按预案发布指令;监守岗位做好抢险过程信息沟通工作。 6应急处理程序 6.1应急救援装备准备: (1)通讯、报警器材;(2)有害气体检测仪;(3)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4)应急低压照明设备;(5)安全绳、救生索和安全梯等。 6.2处理措施

6.2.1应急管理小组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和现场初步处理措施及时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6.2.2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急管理小组摸清现场情况,迅速疏散闲杂人员,拉设警戒带,综合进行事态分析,最终采取合适的救援行动。(1)检测;(2)强制通风;(3)佩戴防护器具;(4)发生火灾的及时扑灭,有触电危险的要切断电源。 6.2.3果断决策,快速行动,抢救伤亡人员和控制危险源,防止灾情扩大。抢救伤亡人员时,必须坚持“依然活着”的原则,深入现场,采取一切可能的安全方法,在保证避免造成新的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积极进行救援行动,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和受伤人员撤离现场。 6.3应急救援时的注意事项 6.3.1不明情况绝对不能冒险进入。

6.3.2必须对受限空间进行长时间的强制通风,稀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

6.3.3施救人员做好自我防护,系好安全绳、穿好防护服、戴上呼吸器,确保自身安全后方可施救。

6.3.4施救人员应视自己能力大小进行,对超出自己施救能力的险情要及时毫不犹豫地向外求救。

7应急救援保障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进行事故救援和处理,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应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 7.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队伍。

7.2定期检验、检查和保养防护器具,使其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对于在用的便携式报警仪,按照检验周期及时标定,有问题的及时报修。 7.3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 8培训与演练

8.1对应急人员按年度组织培训,其中岗位人员日常培训方式可采取集中授课。8.2领导小组定期要对危险源点进行检查,并组织进行应急演练。 8.3一旦发生受限空间安全事故,本预案自行启动。 9 记录及表单 《应急管理小组》 《应急处理流程》 《受限空间作业申请书》 《受限空间清单》

第18篇: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一、定义

受限空间:指仅有1个–2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 m的封闭或敞口等通风不良空间,分为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建(构)筑物和地上建(构)筑物三类。

封闭半封闭设备:指起柜、球罐、储罐、各类塔器、槽车、贮池、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容器、管道、反应釜、炉膛、烟道等;

地下建(构)筑物: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废井、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地下皮带廊等;

地上建(构)筑物:指储藏室、垃圾站、冷库、料仓、实验场所等; 隔离;指采取加堵盲板或断开连接管线等措施,彻底切断受限空间与其他设备设施间危险有害物质的联络路径;

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1 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 2 安全隔绝

2.1 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2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 拆除管道。

2.3 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2.4 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3 清洗或置换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 下列要求:

3.1 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3.2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的规定。

3.3 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

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4 通风

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4.1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4.2 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4.3 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4 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 监测

5.1 作业前30 min 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5.2 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3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5.4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 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作业中断超过30 min 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

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5.5 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5.6 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4.6 中规定的防护措施。 6 个体防护措施

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不能达到4.3 的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可作业。

6.1 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

6.2 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 花的工具。

6.3 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6.4 在产生噪声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7 照明及用电安全

7.1 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7.2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

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7.3 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按GB/T 13869 规定架设和拆除。 8 监护

8.1 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

8.2 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8.3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8.4 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9 其它安全要求

9.1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9.2 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9.3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9.4 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9.5 受限空间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9.6 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9.7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9.8 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动火作业应按安钢及建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作业时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并保证其有足够的强度。

9.9 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9.10 作业结束后,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三,相关人员职责 1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1.1 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1.2 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

安排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3 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1.4 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1.5 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2 监护人员的职责

2.1 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2 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

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2.3 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受限

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2.4 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3 作业人员的职责

3.1 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受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了解作

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2 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3.3 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 体防护用品。

3.4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3.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

业并撤出受限空间。

3.6 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

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4 审批人员的职责

4.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4.2 到现场了解受限空间内外情况。 4.3 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作业具体要求

1、作业前准备

1.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识别应当由具相应专业资质的人员分析识别,按照下列(但不限于)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识别:

1.1.1 受限空间内结构是否复杂、狭窄等,是否存在分隔、斜坡、其他复杂结构,是否导致限制作业,是否存在机械伤害等;

1.1.2 空间内是否存在机械动能设备,是否能够有效锁定或者连锁,与外部物质连接是否有效隔绝;

1.1.3受限空间内是否存在酸碱腐蚀性化学品或其蒸气,是否从在可燃性化学品、有毒有害化学品或其蒸气;

1.1.4 受限空间内作业照明条件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存在高热、高温,导致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的现象,是否存在缺氧或者富氧现象,是否存在通风不良情况;

1.1.5 受限空间内是否存在交叉作业,是否存在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被碰撞等危险;

1.1.6是否存在活动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导致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方便,不利于过程监护和实施救援的现象;

1.1.7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1.2 验证或者判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

1.2.1对需要进入作业的受限空间,应当进行气体采样分析,采样分析结果作为进入作业和核发作业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1.2.2 对于已经判定的危险有害因素,要根据工艺、装置构造、存在的化学品、有毒物质等进行核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强弱;必要时,要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来核验受限空间内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并会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危险危

害分析和风险评估。

1.3对各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集中分析,制定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程序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1.4明确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

必要时,要制定指挥人员、作业人员、看护人员、救援人员的作业细则。 1.5 明确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和内容,可行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安全先进的通讯工具协助。

1.6 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1.6.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企业内部作业许可证制度。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作业许可证管理。

1.6.2 作业主管部门要编制安全作业方案,并根据作业方案在证上填写简要作业程序和内容,作业方案应作为许可证的附件;

1.6.3 安全主管部门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在作业许可证上填写危险有害因素,简明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1.6.4 作业方案中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涉及到其他部门时,该部门主要负责人应根据方案和安全技术防护措施要求予以落实,并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确认;

1.6.5 安全技术防护措施经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作业许可证提交厂级安全负责人审批。批准后的作业许可证交由安全主管部门管理。 1.7 所有参与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

须明确在作业中的工作职责,掌握安全作业知识和技能、信息沟通方式、应急救援方案、防护用品使用和要求等;

1.8 根据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检查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物资(包括应急药品)的有效性、充分性等;

1.9 安全隔绝

设备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设备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

1.9.1受限空间与其它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1.9.2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插入的盲板必须登记,必要时进行编号。

1.9.3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封堵;1.9.4受限空间带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电源有效切断应采用取下电源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1.10 清洗和置换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1.10.1 清洗前作业人员须熟悉有限空间内存在的物质有关理化特性和相关物料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1.10.2清洗时,应先用氮气等惰性气体来保护或置换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介质;然后,采用蒸汽或热水作为清洗介质,清洗时不应留有盲端,清洗顺序由高到底。若存在较难用蒸汽或者热水清洗的物料,应采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清洗,优先选用无毒的物质;清洗后再用蒸汽或者热水清洗。

1.10.3 清洗后应进行空气置换,并随时监测氧气和其他危险气体的含量。 1.10.4 用压缩空气进行置换,应考虑到盲端的置换,并控制流速在小于2立方/分钟。

1.10.5 置换后的氧含量应达到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大于23.5%。 1.10.6 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及其他危险气体(物质)浓度符合GB

Z2.1-2007和GB Z2.2-2007规定。

1.10.7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2作业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

2.1 通风

要采取措施,保持有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2.1.1 打开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进行自然通风。 2.1.2 存在自然通风局限时,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通风次数不得少于3~5次每小时。

2.1.3 作业时适宜的新鲜风量应能够达到30~50立方每小时。不准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严重窒息急救等特殊情况除外。

2.1.4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连续导入维持有限空间的氧含量恒定在正常范围。2.2 定时监测

2.2.1 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有限空间再次作气体采样分析,验证分析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安全作业许可要求。若不符合,必须按以上置换、清洗或通风作业程序直到符合作业安全要求为止。

2.2.2 采集的分析样品要有代表性,应保留在气体取样器内并至少保留4小时甚至直至作业结束。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在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其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GB Z2-2002规定。

2.2.3 作业中要加强定时监测,作业期间应至少每隔2小时取样复查一次,

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同时取消作业证;作业现场经处理,并经取样分析其结果符合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要求后,须重新开具作业证,方可继续作业。

2.2.4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逐项登记;完成作业离开有限空间时,应清点作业工具、材料的数量并全部带出,不准留在有限空间。

2.2.5 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可靠通风措施。

2.3 照明和防护措施

2.3.1 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3.1.1 在缺氧、有毒环境中,应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面具式呼吸器,有条件可以使用长管压缩空气呼吸器并栓带救生绳。

2.3.1.2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电器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穿戴防静电等防护服装。

2.3.1.3 在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中,应穿戴好防腐蚀护具,穿防腐鞋。 2.3.1.4在噪音较大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耳塞活儿照登防噪声护具。 2.3.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当作业环境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则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应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

具。

2.3.3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2.3.4 临时用电线路装置,应按GB/T13869规定架设和拆除,线路绝缘保证良好。

2.3.5 带有未加防护的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2.4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安全措施

2.4.1 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2.4.2 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必要时由监护人用安全绳拴住作业人员进行施工。

2.4.3 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不能抛掷材料、工具等物品,交叉作业要有防止层间落物伤害作业人员的措施。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

2.4.4在设备内动火作业,除执行有关动火的规定外,动焊人员离开时,不得将焊(割)炬留在设备内。

2.4.5 有限空间外要备有必要的充足的安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物资。 2.5 监护

2.5.1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

2.5.1.1 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2.5.1.2.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

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须阻止作业。

2.5.1.3.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人数,并与作业人员验证或者确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2.5.1.4.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负责保管。2.5.1.5.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2.5.2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在空间外显眼位置悬挂安全作业警示牌。 2.5.3 安全风险程度较高的有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确保通畅的作业联络方式。

2.5.4 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系上安全绳,以便紧急时被拖曳施救。

2.5.5 发生有限空间事故,救护人员确保做好自身防护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抢救。 2.6区域警戒与消防

2.6.1 受限空间的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口应设置防护栏、盖、警告标志、警戒范围,夜间应增设警示红灯;

2.6.2 受限空间外醒目位置,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受限空间。

2.6.3 在与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及工业炉窖等)内部作业时,严密关闭阀门,安装盲板,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信息;

2.6.4 易燃易爆场所警戒区内应设置消防灭火器材、加强监护,禁止火种或可燃物落入受限空间;

2.6.5 动力机械设备、工具要放在受限空间外面,保持安全距离。确保气体或烟雾排放时远离潜在火源,同时防止设备废气或碳氢化合物烟雾影响受限空间;

2.6.6 焊接与切割作业时,焊接设备、焊机、切割机具、气瓶、电缆等器具的放置应可靠固定,电器工具外壳应可靠接地接零,机具按规定接漏电保护器,并应防止人员受电弧辐射飞溅火花伤害; 3 应急措施

3.1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作业前的安全分析评估,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

3.2 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确定应急响应组织。 3.3 明确信息沟通方式方法。 3.4 应急物资的准备

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准备充分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物品,并再次验证其有效性和充分性。如:安全带、安全绳、安全鞋、作业服、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心肺复苏器等,对于可能接触到酸碱的作业应先准备好大量的水,或者检查确认冲淋洗眼设施的完好。必要时,作业前应模拟演练应急预案。 应急响应发生时必须以人的生命安全第一原则实施应急措施。

第19篇: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受限空间内作业安全管理,确保进入受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防止发生中毒、窒息、着火和爆炸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进人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

3.职责

3.1安全环保科负责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2进入受限空间单位负责在动火前对作业证上的安全措施进行落实,确保动火安全。

4.工作程序

4.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为:

4.1.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安全环保科负责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4.1.2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

4.1.3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4.1.4安全管理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厂安全环保科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4.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4.2.1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4.2.2停止危险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进行可靠隔绝,如装设盲板、拆卸连接部位,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

4.2.3对危险设备可靠切断后,打开设备上所有人孔、手孔、放散阀、排空阀、出气阀、料孔和炉门等危险设备内残留物必须尽量排放或移液,清理干净。

4.2.4根据危险设备内的介质类型用蒸汽、水、热水、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等方式进行介质的清洗和置换;如危险设备内装有非导电性液体(如苯、乙醚等)

时,为防止静电产生导致事故,必须将设备进行可靠性接地,冲入水蒸气时应尽量低压、低速导入。

4.2.5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4.2.6检修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且取样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其中:

4.2.6.1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符合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4.2.6.2有毒气体或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或低于允许进入的时间及浓度;

4.2.6.3其他可燃性气体低于其爆炸下限浓度的20%以下;

4.2.6.4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4.2.6.5使用具有挥发性溶剂、涂料时,应做连续性分析检测并加强通风措施。

4.2.7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4.2.8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4.2.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安全环保科批准;

4.2.10在易燃易爆作业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和电动工具,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无断线接头,电源接点无松动,防止产生电气火花造成事故;作业人员不得穿戴化纤类等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4.2.1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装有防触电的电气保护装置。

4.2.12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作业环境中,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在设备外部应设有急救用的冲洗装置和水源等。

4.2.13在设备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使用干燥绝缘垫,进行气割、气焊时,要使用不漏气的设备,在设备内不得随便开放乙炔或氧气。

4.2.14进入设备内部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要检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

规定好统一的联络信号。

4.2.15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灭火器材、安全绳和相应的急救用品和装置。

4.2.16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4.2.17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

4.2.18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4.2.19监护人员一旦发现有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召集急救人员穿戴好防护器具进行抢救,不得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进入抢救,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4.2.20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4.2.21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4.3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凡是取样分析不合格、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

4.4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所有手孔、人孔、风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

4.5进入罐、容器、塔、井内作业时,多层交叉作业应搭设脚手架、安全作业平台,应按作业点的高度或深度搭设安全梯或配备救护绳索为应急救离使用,在作业中严禁抛掷工具、材料,也不得将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人孔边上或设备顶部,以防坠物伤人。

4.6进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4.7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须登记清楚,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

4.8在清理设备容器内的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碰撞且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4.9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按照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

4.10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问题,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

4.11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管理

4.11.1《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由危险设备所属单位专职安全员认真填写许可证上设备所属单位、设备名称、设备内介质、检修作业时间、检修作业内容、设备切断置换安全措施、单位负责人签名等内容后,交由检修单位填写。

4.11.2检修单位在接到《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后,检修项目负责人认真填写该证上检修单位、检修单位负责人签名、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和检修作业安全措施等内容。

4.11.3在完成进入危险设备内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安全措施,经现场分析或检测检查合格后,依序由现场检测分析人、危险设备所属单位检修现场监护人、检修项目负责人、检修单位检修现场监护人和公司安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分别签名后,《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生效,检修单位方可开始作业。

4.11.4《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为一式二联,第一联由公司安全部留存,第二联由检修单位留存。

4.11.5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涉及动火的,按公司《动火管理制度》执行并办理相应的动火许可证。

4.11.6在检修作业过程中,检修项目负责人、检修现场监护人(包括设备所属单位和检修单位)必须坚守检修现场;对于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窜入或析出危险物质的情况下,现场检测分析人必须坚守检修现场,并最多每隔30分钟进行检测分析一次;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设备内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待采取措施并重新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继续进入作业。

第20篇:受限空间作业专项考试试题

特殊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专项考试试卷

姓名: 分数: 时间:2018.3.12

一、单选题(每题2.5分)

1、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受限空间是指厂区内包括各类塔、釜、罐、槽、炉膛、管道、容器以及地下管廊、地下室、窨井、下水道及垂直高(深)度大于1.2米的沟、坑、井、池等在内的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设施与场所。下列不属于其危险特征的是( D ):A.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B.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作业人员的物料 C.内部结构可能将作业人员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D.异常情况可以自行撤离现场

2、置换易燃易爆介质常用的气体是( A ): A.氮气 B.氦气 C.氢气 D.空气

3、受限空间作业的氧含量分析合格标准是( D ):

A.大于 15% B.大于 17% C.大于 21% D.19.5%~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 23.5%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需对受限空间进行隔绝,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D ):

A.与受限空间连通的管道插入盲板 B.拆除一段管道 C.与受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D.关闭与受限空间连通的管道上的阀门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 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B.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 C.当作业现场出现异常,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但不能撤离现场 D.作业前,应落实现场安全措施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受限空间作业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 24 h B.受限空间作业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 36 h C.受限空间作业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 48 h D.受限空间作业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 72 h

7、在受限空间内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受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B.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C.作业人员应将手机带入受限空间,以便对外联系

D.有噪声产生的受限空间,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受限空间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B.在有毒、缺氧环境下不应摘下防护面具C.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休息时可将气割(焊)工器具留在受限空间内D.有粉尘产生的受限空间,应配戴防尘口罩、眼罩等防尘护具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为了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应向受限空间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B.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方式 C.作业结束即可封闭受限空间 D.作业中可以抛掷物品

10、作业前( C )内,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并记录,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分析数据得出( )后仍未开始作业的,应重新进行检测并记录。A.1小时,1小时 B.15分钟,15分钟 C.30分钟,30分钟 D.2小时,2小时

11、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 D ),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 )。

A.24V,12V B.32V,12V C.36V,10V D.36V,12V

1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B .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C .氧含量不足时,可以向受限空间充纯氧气或富氧空气。 D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正向通风即送风方向可使作业人员优先接触新鲜空气。

13、根据公司《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下列哪项不属于作业人员职责(D

A.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 B.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C.遵守《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要求 D.负责办理《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14、监护人员在未明确受限空间内状况、防护器具不足以及人员具体伤害类型不明时( A )。

A.严禁盲目施救,立即启动受限空间紧急处置方案 B.救人要紧,可以先进受限空间救人 C.救人要紧,可以和其他人一起进入受限空间救人

15、受限空间作业时若出现人员中毒情况,作业现场负责人指挥现场抢救,将人员( C )

A.放在受限空间内等消防队来救援B.在受限空间内直接进行施救C.迅速转移出作业环境进行施救

16、受限空间作业前,作业人员、监护人和作业负责人分别确认现场的( A )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分别签字确认。 A.危险有害因素 B.灭火器是否点检、C.作业人培训 D.卫生清理情况

17、一处受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受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或超时限时,应(B )。

A.续签《作业证》B.重新办理《作业证》C.不用办理《作业证》

18、属地部门应在受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 B ),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A.存在不安全因素 B.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C.防控措施 D.检查空间内有害气体及易燃物质

19、( B )应接受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人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A.审批人 B.作业人 C.安全管理人员

20、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一旦检测仪报警或发生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失效或作业人员出现身体不适时,作业人员应(B )。A.继续工作 B.立即撤离受限空间 C.请示班长或主管

21、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安全措施未落实等情况下(A ) A.有权拒绝作业 B.听从领导安排 C.听从班长安排

22、对受限空间内可燃或有毒气体(或蒸气)进行测试的方法是( C ):

A.将点燃的火柴扔进去 B.将活的小动物放入 C.取样或采用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的便携式分析仪分析 D.用鼻子去闻

23、对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的取样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

A.在上部取样分析 B.在中部取样分析 C.在下部取样分析 D.在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

24、在缺氧受限空间作业时,除强制通风置换使氧含量尽可能满足安全要求外,需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供给空气呼吸长管或者( A )。

A.送风式空气呼吸器 B.防尘口罩 C.滤毒口罩

25、受限空间作业时若出现人员触电情况,必须(D ),将人员转至安全区域。

A.原地待命 B.呼喊同伴 C.直接救人 D.立即切断电源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5分)

1、在受限空间内工作时,如感觉头晕呼吸困难,应立即告知监护人并离开受限空间。(√ )

2、强制通风可将新鲜空气导入到受限空间,增加氧气浓度,降低有毒气体浓度,。(√ )

3、受限空间作业不允许进行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 )

4、属地部门应在受限空间内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

5、受限空间作业时与监护人要有约定的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联络,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准作业并撤出受限空间。(√ )

6、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及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7、需要封闭受限空间前,应检查受限空间内外,清点作业人数和工具,现场确认无误后方可封闭。(√ )

8、受限空间的作业一旦完成,所有作业者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应立即撤出受限空间。( √ )

9、受限空间作业时,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后,任何人可以提出立即终止作业的要求。(√ )

10、受限空间作业,属地审批人不在,《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可由下一层级人员签发(×

11、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应掌握空间内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作业人员未出来之前,不得擅自离开,如必须离开,必须找人进行顶替,且要告知其监护内容和急救措施,接班人员需在作业证上签字。(√ )

12、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按《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

13、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已开具《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就不用再开具《动火安全作业证》。(× )

14、施救人员必须熟知救援环境、救援技能和方法,不具备救援条件,或不能保证施救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盲目施救。( √ )

15、在同一受限空间作业时,只要进行了检测和风险辨识,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第二天进行同样作业时不需要进行检测和风险辨识。( × )

受限空间事故心得体会
《受限空间事故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