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七)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2: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七)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紫都台学校

安妮

七、加与减

(二)

一、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4、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本册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从本单元起学生将进行两位数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帮助学生体会数位,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是本单元的一个学习重点。通过各类活动,探索并交流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的减法计算方法。

三、单元教学重点:

体会并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选择合适的算法计算20以内加减计算。

四、本单元教学难点:

建立“十位”“个位”的概念。

古人计数

一、教学内容:教材74—76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电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前面我们都认识了那些数?谁能按顺序来说一说?说一说你按什么样的顺序数的?生:(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倒数。总结:我们都是一个一个数的。

2、数第一组的人数。

师:和刚才你数的10以内的数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组的人数超过了10。师: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二 探究新知:

(一)、认数、读数。(课件出示P74主题图)

1、“古人计数的故事”

古时候,数字还没有发明出来前,人们还不会今天的计数方法,牧羊人并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羊群。他是这样记录他的羊群数量的:牧羊人坐在羊圈门口,每出去1只羊,就在地上摆1个石子…我们来学学古人,用1根小棒代替1只羊,摆一摆,数一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羊。(不能一个个出声数出来,每出现1只羊,只能对应摆1根小棒。)

(1) 牧羊人到底有多少只羊?(用刚学过的数数的知识数一数。如:1根1根数;2根2根数…数到10根。

(2)师:比10多1的数是几?比10多

2、比10多3的数是多少?

2、捆一捆,认一认。(引导学生把10根捆成1捆,体会1捆代表1个十,1根代表1个一。)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3、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读数。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拨12~20各数。

三、比一比,谁大?谁小?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怎么比大小?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五、课堂总结:你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

10、

11、19、20.

10 读作:十 ;11 读作:十一(10+1=11) ;

19 读作:十九(10+9=19);20 读作:二十(10+10=20)。

八、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中的练习题。

九、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辅导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小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摆小棒)进行。

搭 积 木

一、教学内容: 本教材77---78页

二、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由搭积木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20以内数的算式并能进行计算。

五、教具准备:课件,小捧等。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欣赏漂亮的建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搭积木过程中的一些数学知识。

二、新知探究

1、“搭积木”——解决加法问题

(1)欣赏小朋友摆的积木形状,如:“L”形。

(2)师:请继续观察画面,小丽又做了什么?(小丽又加了2块红积木)

(3)师:一共有多少个积木?如何列式呢?请边做边思考,同桌可以合作。

(4)交流列式:13+2

(5)全班交流13+2的计算方法

(6)优化算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当加数比较大时,哪种方法简便?

2、练习: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你的计算方法。

12+4 15+3 16+2 4+13 5+14

上面这几道加法题,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

3、搭积木——解决减法问题

(1)摆出18个积木,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2)师:拿走2块后,还剩多少块积木?如何列式呢?

(3)全班交流算法

(4)优化算法:你喜欢哪种方法?当减数比较大时,哪种方法简便?

(5)练习: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你的计算

19-3 15-4 18-6 17-1 14-3 15-5

师:上面这几道加法题,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

(6)师生归纳:先算几减几,再和“10”拉手[相加]

4、“动动手”——解决一图多意问题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先表示1个十。

(2)请你再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看着实物和图,你能组成一个什么算式呢?看谁组的多?。

三、整理归类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先算 几+几,或几-几。再和 10拉手(相加)

四、巩固练习。指导完成练一练习题。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七、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中的习题。

八、板书设计:

搭积木(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

13 + 2 = 15

九、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还要认真学习教材,多像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有 几 瓶 牛 奶

一、教学内容:教材79--80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理解凑十法的含义,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四、教具准备:电子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凑十“对口令”游戏。

师:我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我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老师用凑十的方法和学生做游戏。)

2、揭题。

师:课件出示,小丽今天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聪明的你们能够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

生:我通过数数,知道共有14瓶牛奶。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1:9+5生2:也可以是5+9。

师:对,可以列两个算式。9+5=?你会算吗?

二、合作探讨计算规律

1、动手操作。课件演示

师:你能用什么办法很快知道这一共有几瓶牛奶?

生1:我是1个1个数的。

生2:我注意到一个箱子里有10格,一行有5格,2行有10格,再加上4格,就是14格。

生3:我有更简单的方法,左边格子只差1个就是10格,可以从右边拿过来1个,那右边就剩下4个,一共加起来就是14个。

师:现在根据你们所想的方法,用小棒试着摆一摆。 (学生各自操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 指定一个学生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我是这样摆的:右边已经有9个,从左边的5个格子里拿出1个放进去,盒子里就正好是10个,左边还有4个,这时可以很快地看出一共有14个。

师:为什么你先拿1个放在格子里?

生:因为9和1 好朋友正好凑成10。

师:箱子里原来有9个,再添上1个正好是10个,这种方法也叫“凑十法”,要把9凑成10,就要想9加几得10。9和1得10,就从左边的5个中放进1个,和9个凑成10个。 板书:9+5= 师: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十吗?

生:5的好朋友是5,5 + 5 = 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了,结果还是等于14。 板书:9+5= 师:要算9 + 5 等于几,可以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 9 + 3 = 7 + 9 = (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师:9 + 4 = ?请你们在图上用小棒圈一圈。(教师应先做示范,引导学生明白此题是用凑十法,鼓励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

师: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为什么你们在算4 + 9的时候要把4分成3和1,而不分成2和2呢?

(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领悟“凑十法”的思考方法。)

2、比比谁算得快。

9 + 5 = 9 + 6 = 9 + 9 = 9 + 8 = (学生独立完成,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计算,然后集体反馈计算方法。)

3、课件出示“小猫数鱼”

师:有只小猫今天可高兴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它看到了鱼缸里的鱼。

师:对了,小猫看见鱼高兴极了,你们猜小猫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小猫在想:“这里一共有几条鱼?” 师:小朋友你们都来帮忙吧,写个算式来告诉它。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生1:可以列为:9 + 8 = 17 生2:也可以这样列式:8 + 9 = 17 师:你能告诉小猫你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9和1凑成10,从8里拿走1,就剩下7,10加7等于17。

生2:我们可以教小猫一只一只地数。 生3:也可以这样想:8加2等于10,从9里拿走2,剩下7,10加等于17。

四、数学游戏“找朋友”。

1、首先让学生弄懂题意,明白中间的9要与1到10这些数交朋友。

2、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合作写出算式,应鼓励学生要按顺序书写。

3、具体反馈。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是9加几,得数都超过10,在计算时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凑十法)

六、作业设计 课本81页

5、

6、7题

七、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

方法一:直接数 方法二:9+5=14 方法三: 9+5=14

八、课后反思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思考、交流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差异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不同的方位。同时在活动中渗透转化思想。

有 几 棵 树

一、教学内容 教材81—82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三、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教学步骤。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问你们答。9的好朋友是几?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还记得春姑娘来了,万物都睁开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动物们乐了,这种景色美吗?

师:为了让天更蓝,水更绿,人们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很多的树绿化我们的环境,学校也为了保护环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学习氛围,淘气他们在校园里开展了植树活动,这是他们一年级两个班的植树情况:[出示课件]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数一数一班种了几棵树?

师:我们再来看看二班种了几棵树?

师: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三、探索新知

1、师:我们来一起解决“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可以把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找来帮忙,用它来帮一帮。

师:把你认为好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听吧!

3、全班交流8+6你是怎样算的?

谁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最优计算方法。

4、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个计算更简便呢?

5、试一试 8+8= 7+8= 8+4= 5+8=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8+几的加法,在计算时,我们往往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在计算,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

四、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计算出结果。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通过摆一摆,结合数学模型来巩固“凑十”法。

第2题: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体会“凑十”的过程,巩固“凑十”的计算方法。

第3题:结合图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

第5题:通过连一连来巩固进位加法。

第6题目的: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运用进位加法来解决问题。 小结: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六、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 8+6=14

八、课后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性没有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巡视走马观花,而未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参与到他们的探究中。对于进位加法的算理,未给与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落实,使得在时间控制上有些偏差。

有几只小鸟

一、教材内容: 教材83—8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3、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计算7加几、6加几、5加几、4加几、3加几,掌握口算方法。(重点)

培养迁移能力,会举一反三。(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树,树上有9只小鸟,瞧!又飞来了6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呢?谁能算出来?

生 :回答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

(2)如果树上有8只小鸟,又飞来6只,一共有多少只呢?这次谁又会算?(学生根据创设的故事情境,继续思考并回答。)

(3)请你们继续接受挑战:如果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呢?怎么提问?怎样计算?

(4)小结:今天我们将用前几天学习的计算方法继续学习

7、

6、

5、

4、3加几。(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共同学习7+6。

(1)同桌之间动手摆小棒,说一说可以怎样想?

(2)指名汇报。(指名到讲台前,边操作边讲解,师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师相应板书。

2、做一做,说一说。

(能看懂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阐释出的算理。)

3、圈一圈,算一算。

进一步体会“凑十”的策略和计算过程。

4、想一想,填一填。

( 意图:(1)巩固学生的计算技能;(2)通过计算,观察、继续填写算式,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

四、巩固练习,加深体验。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习题。

(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独立探究,开拓思维。)

如: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圈的?那种方法最简便?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办法?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五、课堂小结,优化算法。

今天我们发现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计算

7、

6、

5、

4、

3、2加几,你能说一说这些方法吗?你觉得那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五、板书设计

有几只小鸟(

7、

6、

5、

4、3加几)

7 + 6 = 13 7 + 6 = 13

六、作业设计 P84 第3题。

七、教学反思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同时也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积极性。同时注重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本节课,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

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周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七)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