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大学城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24 08:38:16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大学城调研报告

大学城调研报告

本大学城共占地约9000余亩,共9所院校,现只有在校师生约四万余人。各院校主要分布在项目东西两侧(东边三所,西边六所,均在经十东路以南),距本项目均在三公里以内。各校具体人数位置如下:

1、山东省电子技术学院

总人数:约5000人

位置:在本项目以南约500米

专业教室:约15个(电算,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管理等)

教师数量:住校50人左右,老校约400多人,共约500人

占地:1000多亩

生源:全国招生,以省内为主

2、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兼并纺校)

总人数:4000——5000人

位置:在本项目以西500米

专业教室:7——8个(工民建,水电暖,电算,纺织等)

教师人数:240个左右

占地面积:700——800亩

生源:省内招生为主

3、省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即三庆教育园)

总人数:700——800人(哈体与三联培训合并加入)

位置:在本项目以西约1000米

专业教室:5——6个(以电脑专业为主:机房,电脑等)

教师数量:40——50人

占地:约1000亩

备注:现住学生较少,总体教室约130个左右

4、章丘市高级中学(教师年轻化)

总人数:5500人

位置:在本项目以西约1500米

教师:500人

班级:95个(住宿学校)

占地:800亩

生源:济南整个地区,以章丘为主

备注:因学校是高中,封闭式管理,没有更多资料

5、山东省旅游学校

总人数:不到3000人

位置:在本项目以东约1500米

专业教室:9个

教师:200个

占地:1000多亩

学生来源:省内招生为主

6、山东省杏林科技职业学院

总人数:7000人

位置:距本项目约1500米(往东路南)

专业科室:40多个

教师数量:400多人

占地面积:1000多亩

备注:本学院分为医学院,建工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艺术设计学院,外语学院

7、山东省技师学院

总人数:8000人

位置:往东路南距本项目约3000米

专业科室:20多个

教师:400人

占地:1000多亩

生源:全国招生,以省内为主

8、财经学院

位于本项目西侧往南约800米,因刚开始建设故无法得到详细资料

9、山东省经济学院

建筑面积11万平米,占地418亩,8个系,13个本科专业,13个硕士点,3个研究所,教师434人,教授25人,副教授112人,讲师184人,在校生预计一万人。以上各校尚未完全迁移,1—2年内各校总师生人数还可增加3—4万人左右。学生男女比例6:4左右,各校工作人员,教职工人数现约4000—5000人,月工资在2000—4000元左右。学生每人每月平均消费水平在500—800元左右,其中20%在800元以上。他们除了每月200元的伙食费外,其余均为校外消费,校外消费多在章丘市内和济南市区。在未来的1—2年各校师生全部迁移后,在外消费约达到6亿元/年。各校除校内小型超市及食堂配套外,周围均无商业配套,附近只有芙蓉路一条沿街门面房。本项目建成后还将刺激在校生的消费力。预计本项目建成后,将吸纳大学城在校师生的8—10亿元的年消费额。

推荐第2篇:深圳大学城调研报告

深圳大学城调研报告

六月三日至六月五日,夏啸飞、刘怡、朱华、陈扬赴深圳大学城考察,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公室主任任老师和北大深圳研究院信息工程学院王新安副院长从他们的方面将深圳大学城总体概况和教育发展状况作了介绍:

深圳大学城总体规划面积3.8万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校区。首期规划建设的西校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基建总投资规划为15.4亿元、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现已完成26.4万平米38栋楼宇建设,其中政府财政投入6.3亿元,国土资金投入2.25亿元,合计政府投入8.55亿元,社会资金投入1亿元,用于学生公寓建设。

西校区现有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三所大学现已招生办学,东校区为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现正在土建过程中,具体模式为政府拨土地,南开自己建设。

深圳大学城前身为虚拟大学城,主要进行网络远程教学,后来发展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大学城西校区内所有硬件设施均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后勤也包给政府。三个大学内有各自独立的宿舍、食堂、运动场。

大学城现有学生1500人左右,预计全部饱和可达8000人,目前正在建设公共设施体育馆----大运会标准,图书馆----深圳第二。两个场馆均向社会开放。

大学城已建和在建70余个研究中心和若干个国家级和省市级的

重点实验室。

北大现有13座建筑,总面积19万多平米,建筑面积9万多平米,现有常驻学生700-800人。实验室16个,研究中心6个。这些机构,一部分是在合作协议中注明的,还有一些是北大老师自愿搬迁的

关于校企合作方面北大表示,深圳市政府没有给予任何优惠政策,大部分都是学校自己联系的。北大有部分老师早期已与深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因此建立联系相对简单。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师资,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北大本部教师,一部分是海内外招聘,还有一部分是本地招聘。

管理深圳大学城的单位早期为大学城建设办公室,现为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相对应的后勤公司来统一管理后勤事务,但是由于早期包揽的工作太多,导致人手不够,难以管理,而且,深圳市政府对大学城的投入力度已大为降低,因此现在后勤公司运转困难。

通过此次考察,感觉深圳大学城的整体学术氛围浓厚,环境优美,初具规模,不过区内配套设施简单,由于各校区各自为政,区内重复投资现象严重,规划不清。

教育发展部陈扬

推荐第3篇:广州大学城调研报告 2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调研报告

一、为解决公司机房项目供电需深入调研“三联供” 为解决机房建设项目供电问题,在可研报告中提出建立“三联供”能源站是方案之一。但对建立“三联供”能源站的投入、占地、规模、运营等理解不多。公司领导决定对该项目再做深入调研,并安排对目前国内标志性工程广州大学城的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进行调研。随即确立由宋汉民、陈明哲、范平组成调研组开始工作。

9月6日经过联系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部朱主任安排,我们一行三人与九月11日傍晚到达广州大学城。第二天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站曾总派车接我们至“三联供”能源站,并安排站里安监部长陪同参观。

看到花园式的站区、整洁的站房、安静的环境、漂亮的主控大楼不觉肃然起敬。站区布臵井然有序,远处有燃气计量间、冷却塔、制水车间、维修间,近处很紧凑的放臵燃汽轮机(双轮发电机)间、余热锅炉间、蒸汽轮机(发电机)间、制冷机间。为减少噪声干扰整个车间都是被隔音板封闭。四台入网升压变压器露天整齐摆放。设备布臵相当合理,占地约4万平方米。 安监部长带领我们边参观边介绍,从能源站系统流程到投资建设及运营智能化管理,介绍的非常清晰。又带我们进入生产区参观了余热锅炉、燃气发电设备、4台上网升压变压器、输电控制间、制冷室间及总控室。

看到总控室里电脑自动随机显示的各分区的温度、压力等数据,真是感到该“三联供”能源站的分散控制,集中智能化管理的运行是多么的先进。随后我们又和总控室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和索取了一些文字资料。下午我们返回驻地。

第二天,我们调研小组对调研情况进一步深入学习及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我们于14日晚回到北京。

二、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三联供”介绍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占地11万平方米为广州大学城18平方公里区域内10所大学20万人提供、热、冷、电能,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该能源站规划容量为4x78MW(4x7.8万kW),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6.8亿元(包括四台上网升压变压器)的2x78MW已于2009年9月实现“双投。正常运行每年上缴5000万利税。

该项目能源利用率78%。相当同容量火力电站机组,相比较每年减少CO2排放24万吨;减少SO2 排放6000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下面是广州大学城能源站“三联供”规划系统图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规划流程

燃气轮机→发电机→余热锅炉↘(热水)→蒸汽轮机→蒸汽发电机→压缩制冷(以上能量数据以下建成论述为准)。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依靠2台燃烧天然气7.8万千瓦机组,向大学城内10所大学及周边20万用户提供全部电力、生活热水和空调制冷。“天然气进来以后,进入燃气轮发电机发电,这是第一次利用。它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到余热锅炉,生产中温、中压的蒸汽,继续推动蒸汽轮机做功发电,这是第二次利用。第三次是把前一过程中产生的低压蒸汽重新补充回蒸汽轮机里做功发电,增加发电量。第四次是将整个发电过程中形成的150摄氏度高温烟气利用起来制备热媒水,供大学城的生活热水。第五次利用是把热媒水给热水型溴化锂机组作为动力热源进行制冷。”

该能源站的燃气轮机用美国普惠的FT8-3wift双联60MW;余热锅炉是中船重工集团703所研制的两台中压和低压带自处氧,尾部制热水卧式自燃循环、无补燃型露天布臵的预热锅炉;蒸汽发电机是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生产。配18MW、25MW发电机各一台。锅炉补水用RO横+ED1(电去离子)系统制水,无强酸、强碱产生。生和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

广州大学城能源站CDM①获联合国EB批准注册,开辟了国内唯一项目成功注册CDM先河。

该项目由广东天联工程有限公司和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设计。

三、广州大学城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DES/CCHP)项目建设的背景

2003年1月,广东省政府按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念,高标准地建设了一个占地18平方公里、容纳25万大学生的大学城。由于广州市98%以上的煤炭和油品需从省外调入,电力主要依靠省网供应。夏季峰期空调负荷比率高达40%以上,峰电缺口达100多万kW;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全省酸控区面积已达63%,直接经济损失40亿年;“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况,能源结构、水环境等都离生态城市有一定的距离”。鉴于此,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委托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制订了《广州大学城能源规划》,包括800万平方米建筑物主体节能设计规范、基于区域供冷(DCS)的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DES/CCHP)、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和能源系统建设运营机制等内容。DES/CCHP和DCS方案先后于2003年6月和7月通过了国内权威专家的评审,随后付诸实施。

四、广州大学城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DES/CCHP)项目规划的技术方案

广州大学城区域能源站一期,是以2×78MW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基础的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燃气能的38%先经燃气轮机转换为电能,500℃左右的烟气在余热锅炉产生4.0MPa蒸汽,然后进抽凝式汽轮机进一步作功发电;可以抽出部分0.5MPa蒸汽供给第一制冷站的溴化锂吸收制冷机。余热锅炉排出的约50℃~100℃烟气用于加热生活用水,不足热量用蒸汽透平冷凝潜热补充;集中生活热水系统60℃,供应24万人。燃气能源利用效率达到80%以上。其中,分布式能源系统为2×78MW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分布式能源站DES,包括电力接入系统和热水部分及输送管道的建设总投资为l2亿元,等价可满足大学城17万kW的高峰电力负荷。按照测算的大学城电网峰荷为18万kW,以传统的电力建设模式(电厂+主干电网的投资1万元/kW、输送损失7%)计,须增加初投资为19亿元;采用DES/CCHP可节约投资约7亿元,同时可节约一次能源7.7万tec/a,节能25%。

区域供冷系统DCS,总容量为11万冷吨(RT),规划4个带有冰蓄冷系统的冷站,一期承担350万m建筑物的空调负荷。其中,与能源站在一起的第一制冷站部分采用蒸汽吸收制冷;其余3个冷站由能源站直供电压缩制冷。各站均设有蓄冰装臵,采用内臵翅片换热器外融冰式金属盘管共计342套。系统通过蓄冰可降低高峰负荷用电量,实现削峰填谷,同时实现大温差供冷,加上水泵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可大大降低冷量的输送能耗。冷冻水主干管网采用直埋地敷设的DN200至DN1000预制发泡聚氨酯保温的碳钢管,总长约110km;末端换热间总数283间。自控部分采用工业以太网硬冗余系统,以光纤和电缆介质组建大型Profibus现场总线通讯网络,控制点数超过l1000点。自控系统能自动、实时采集系统所有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末端负荷状态等参数,并实施过程控制;采用先进的空调负荷预测和优化控制软件,系统可满足末端用户波动较大的冷量需求。

五、广州大学城DES/CCHP项目的启示

鉴于该项目的内容、规模和区位条件,如果能够按计划招标、建设,成功投运,无疑将会极大地促进中国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的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同时对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开拓、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革新、电力建

2设的战略走向,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然而近5年时间过去了,在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暴涨的格局下,项目迟迟不能完成和给出全面的示范效果,加上种种原因造成过渡方案运营的售冷价格较高,使人们对该项目的可行性产生了许多疑问,并对后来陆续拟上的项目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总结经验教训,对得到重要的启示分析如下:

电力系统的早期规划、早期协议非常重要。根据国外的DES/CCHP与电网公司多年交锋和磨合的经验,在广州大学城DES的具体条件下,双方必须尽可能早议定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一)建设阶段,由能源站而不是电网公司投建岛上110/10kV变电站,在110kV与电网联接,并自建l0kV供各用户的电缆网络。原来设施的拆迁费用,由省财政负担,不让电网公司吃亏。

(二)正常运行时,能源站通过自建10kV系统向各大学直供电,不足部分按市场价格从110kV侧向电网公司购电,并应按照季节、昼夜负荷变化规律提交年用电计划,以利于电网调度平衡负荷。

(三)DES停机,需由电网临时供应较大负荷时,按照国外惯例以正常电价的110%~115%支付电费;110/10kV备用变压器的容量电费,双方协议确定,该缴就缴。

(四)

7、8月暑假期间,DES充当电网的调峰机组,按电网调度开停机,亦按峰电价格上网。

上述既是DES的成功安全运行所必须,也是双方互利双赢的前提。

六、对广东大学城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的共识

(一)循环经济节能高效

能源站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基础上,还采取多种措施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进一步提高效能。系统输入一次能源后,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蒸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余热锅炉供低压蒸汽和利用余热锅炉尾部烟气制备热水几个环节,实现一次能源的多次利用。高品位的一次能源用于发电;低品位的高温烟气用于供热制冷和二次发电,系统的综合能效达78%。而且经余热利用后,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由140摄氏度降至90摄氏度,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了“安全、高效、环保、低碳”的理念。

(二)综合利用效率高

能源站建在大学城附近(5km),实现区域内各种能源的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能源输送损耗,加上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项目又符合我国关于优化天燃气实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天燃气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关规定,在节能排序中仅次于水电和核电。正常经营年份可向国家财税上缴5000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清洁能源绿色环保

能源站以洁净的天燃气为燃料,才用先进的燃汽轮机发电设备,大大减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与同规模的燃煤发电厂相比减少了80%,与燃气电厂的国家排放标准相比减少了36%;二氧化硫、粉尘的排放几乎为零;二氧化碳排放与同规模常规燃煤发电厂相比减少了70%,二氧化碳减排量理论上每年可达18万吨。同时锅炉补水采用RO膜+EDI(点去离子)系统制水,武强酸性、强碱性废水排出。生活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厂区清洗、绿化灌等,从而实现废水零排放。噪音治理达到城市二类标准(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

(四)分布式热、冷、电能源三联供前景广阔

发展分布式能源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过运营实践其优势尽显无疑。传统的活力发电厂,煤燃烧的利用率是35%;用煤做燃料的发电供热的热电厂,能源利用率仔45%而大学城能源站的能源利用率在78%的基础上还有提高的余地。广州大学城能源站作为全国首个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示范效应显著。并获得2010年“中国分布式能源十年标志性项目”称号。广州大学城能源站的建设运营为我国分布式三联供能源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合理利用天燃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智能电网建设起到了重要示范推动作用。必将成为我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集约化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华电领军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建设 华电“三联供”还在建项目有:

1、在天津北辰区建2x60MW,投资6.42亿,占地11.6万㎡。运行形式为:燃气轮机→发电机→蒸汽轮机→蒸汽发电机→余热锅炉→制冷;

2、华电新能在上海投资8.5亿建3x60MW三联供;

3、华电在惠州投资37.5亿建4x39万kW三联供;到2015年,华电集团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装机将达到229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到2020年力争建成1000万千瓦发电能力

七、国外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应用情况介绍 早在九十年代国际上已有专家表示,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将给世界能源产业带来一次革命。目前,世界各国对发展分布式能源均非常重视,比如丹麦、荷兰、美国、日本等国,都在分布式能源方面制订了相应的国家政策和法律,鼓励和支持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和建设。

国际上,对于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早已得到广泛的使用和认可。美国为了增加分布式能源站的开发利用,为其设臵了税收减免和简化审批等优惠政策。截至2002年末,美国分布式能源站接近6000座,到2010年,已有20%的新建商用建筑、5%的现有商用建筑、25%的美国能源部热电联产项目使用分布式三联供系统。未来规划中,美国政府还将进一步推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力争2020年,50%的新建商用建筑、15%的现有商用建筑,采用“分布式热电联产”模式。

据统计,欧盟1997年,分布式能源站已经多达9000多台,对该能源站的支持还表现在价格补贴、低利率优惠贷款和将环保所得税作为投资款返还工商业等政策上。英国,高质量的热电联产项目可申请政府关于采用节约能源技术项目的补贴金,在过去的20年中,已超过1000个分布式能源系统被安装使用。丹麦,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达到100千瓦以上的,政府会有30%的补贴。荷兰,分布式三联供发电可以享受优先上网发电。

日本以天然气为基础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项目发展最快,而且应用领域广泛。其政府曾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以致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从立法、政府补助、建立示范工程、低利率融资以及给予建筑补助金等角度来促进能源开发及节能事业的发展。。

从国际的政策、财政、资金支持角度出发,不难看出分布式能源在国外新能源发展利用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对其的青睐和重视。

八、国内对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的认识

我国也跟随着国际的步伐,把开发和利用天然气当做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的发展。其中西气东输、广东进口液化天然气、东海天然气开发等大型项目的全面实施,为推动了全国天然气能源建设书写了新篇章。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与美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其中“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容量达5000万kW”。

今年10月1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部门首次发文明确鼓励该产业发展。

《指导意见》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给出的定义是: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

在项目类型上,《指导意见》将重点放在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楼宇分布式能源系统上,包括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等。在设备方面的计划是,2015年前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初步实现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

《指导意见》指出中央财政将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给予适当支持,各省、区、市和重点城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出台具体支持政策,给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一定的投资奖励或贴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实施且符合相关税收政策要求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此次意见专门提出,各地和电网企业应加强配电网建设,电网公司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纳入区域电网规划范畴,解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并网和上网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电网企业及单位研究制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电网接入、并网运行、设计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及运行机制等体制问题。

国家发改委今年七月10日下发通知,下达首批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中央财政将对首批示范项目给予适当支持。这意味着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大规模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按照前期计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 此次首批公布的4个项目包括,华电集团江苏泰州医药城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工程(4000kW)、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分布式能源项目(4358kW)、北京燃气中国石油(601857,股吧)科技创新基地(A-29 地块)能源中心项目(13312kW)、华电集团湖北武汉创意天地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主。据了解,目前国内三联供装机总容量500万千瓦(一说230万千瓦),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政策、标准。

近几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网等都纷纷发出倡议,倡导利用天然气发展小型冷热电联供。现在,这种小型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已经在我国出现了,如上海黄埔区中心医院、浦东国际机场、北京燃气集团大楼等都建立了这种系统。与此同时,为了缓解现今电力紧张的局面,广东省也决定将天然气发电同分布式能源站冷热电联供相结合,在广州大学城建设了广东省首个分布式能源站。

随着多种天然气气源大量应用,未来势必会带来能源结构的一次重新调整,届时可以在宾馆、酒店、医院、大型办公大楼,新开发区等场所采用这种新型的能源供给方式,它投资小、见效快,既可以缓解大电网的压力,又可以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的使用结构及使用的安全性、保护环境、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

九、“三联供”能源站技术特征与效益分析

(一)综合效率高

一般普通的火力发电系统,输入热量按100%计算,扣除送电损失约2%、未利用的排热约60%、其发电效率约38%。而对清洁能源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同样输入热量按100%,发电占25%~40%,排热利用占40%~50%,如果把用电和用热分配好,综合效率可以达到70%~80%,而没利用的排放热仅为20%~30%。因此,天然气冷电热联供系统由于增加了排放余热的利用,其综合效率比普通的火力发电系统高约30%~40%。

(二)节省能源

天然气燃烧可得到1500℃的高温能源,将这部分能源由高到低进行多阶段的利用,可以把制冷、采暖、电力和卫生热水等优化整合为一个新的、统一的能源系统,可实现不同形式、不同能量的梯级利用,以获得整个系统最佳能量综合利用效果。

(三)有利于电力负荷的调峰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可作为传统电力系统的补充调峰,更好地保证电力供应。在用电高峰时,能使电力负荷平均化。夏季城市大量使用电力空调时,电力负荷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负荷高峰,同时夏季也是用气的低谷时期,有富余的供气能力。通过利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可在满足高峰用电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排放余热来制冷,也可减少电力调峰装臵投资和运行费用,用电负荷得以改善,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功能。

(四)经济性较好

配备有冷热电联供系统发电设备的单位,可以减少对电网电力的使用量。虽然天然气费随着天然气用于发电的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排放余热的利用使其他热源设备减少,整体来说能源费用大大降低。

另外冷热电联供系统虽然比原来系统设备费用增加了,但可减少变电设备,并可兼作应急用发电设备,也减少了自备应急用电设备的费用。

(六)增强了能源供给的可靠性

冷热电联供系统在保证商业电力电源的同时,也可保证供冷供热设备的多渠道,并且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可作为防灾设施使用。对原来的用电系统,需配备应急发电机。而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设备便可作为电力公司供电的应急发电机。在供热方面,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排放余热利用可作为供热热源,增加了供给的可靠性。

十、布式式能源站是解决我们机房项目供电方案之一 这次参观的广州大学城“三联供”能源站无论从规模上、设备选型、智能化管理都非常适合我们借鉴。2x78MW可满足我机房项目用电最大需求量方案,1x78MW可满足我机房项目最小用电量方案。我们可以把“三联供”作为我们一级供电需求的一路电源。以下分析我们如上“三联供”能源站几个设想。

1、自建“三联供”

因三联供预热锅炉有40m烟囱,要满足我们9.8万kVA(最大方案)用电量,需占地2~3万平方米,这就需要另寻地块。如在现有地块建设,就需要缩减其他项目面积。如在现有场地可腾出2万平方米地块,建一1x80MW“三联供”能源站解决我机房所需供电一路电源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2、和其它金融单位合建,就要和其沟通。这也需要另寻地块。运营管理会有利益之争。

3、根据以上论述国家对天然气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的支持及绿色环保的要求,我们建议海淀区政府在创新园适当位臵建设4x80MW“三联供”能源站,既解决了整个创新园区35万人的热、冷、电问题,又解决了金融单位用电量大的问题,每年还给国家上缴1亿元的利税。投资估算:占地10万平方米;设备总投资12~17亿。这的确是一不错的方案。

注①:清洁发展机制(CDM)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京都会议)通过的附件I缔约方在境外实现部分减排承诺的一种履约机制

附图:

广州大学城能源站效果图

分布式能源站生产流程图

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厂区

高达40米的烟囱

配电室内部

溴化锂制冷机组

能源站总监控室

能源站主控室监控屏幕

推荐第4篇:深圳大学城调研报告09

深圳大学城考察报告

2012年9月

一、深圳大学城情况介绍

深圳大学城创建于2001年,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补齐深圳基础研究短板、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深圳大学城总体规划面积3.8万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校区。西校区面积1.45平方公里,目前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现有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个办学机构。东校区目前已引进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东校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算中心深圳分中心等单位,正在规划建设中。

大学城现有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30个左右,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6个,正在筹建中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2个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期)。大学城共有专职教师38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2.11%,具有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的93.16%;国家“千人计划”8人,深圳“孔雀计划”30人,外籍和留学归国人员219人;在站博士后126人,是深圳最大的博士后科研基地。此外,还有院士23人、

长江学者4人参与科研教学工作。大学城主要发展以理工科为重心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兼顾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西校区三所研究生院目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6753人,其中博士915人,硕士5738人,本科100人。已累计培养1.6万余人,当地就业率约45%。三个大学有各自独立的宿舍、食堂、运动场。大学城公用图书馆、公共体育馆现已落成。预计全部饱和可达8000人。

二、深圳大学城管理模式

深圳大学城的管理单位早期为大学城建设办公室,现为大学城管理办公室,并成立了相对应的后勤公司来统一管理后勤事务。大学城管理体制为:设大学城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各相关事务分管副市长、各职能局负责人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管委会办公室(一套班子)。大学城管理办公室下设综合与发展处、后勤与保障处和安全保卫处三个处,以及两个直属单位—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和深圳大学城网络信息中心,均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负责大学城的日常工作的大学城管理办公室原设定职能为:制定大学城管理制度;管理大学城国有资产及各项公共资源,做好大学城后勤服务工作,为办学主体提供服务;向市政府提出大学城发展学科目录的建议;配合市教育局组织大学城内办学监督和办学评估;负责公共园区安全工作;协调各研究生院之间、各研究生院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

系。管理职能与管理力度相对较弱。

三、政府扶持政策

深圳市政府对各高校的扶持政策指向明确、操作简单,分为财政拨款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两种。

1、财政拨款。深圳市政府对研究生院的资金支持分为学生规模奖励和科研奖励。

(1)学生规模奖励:前三年,每校每招生1名学生,市政府给予5.7万元的拨款,三年后,每名硕士生给2.4万元,每名博士生给3.6万元,每校每年享受资助的学生最大额度为1470人。累计投入支持经费6亿多。

(2)科研奖励:科研扶持政策力度较大,每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3000万元的资金,每校支持3个重点实验室,其他实验室每个扶持300万元。所有资金都由市政府直接拨到各高校深圳研究生院。累计投入支持经费3.3亿。

2、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深圳大学城的西校区引进了清华、北大、哈工大三所研究生院,该校区的硬件设施均由深圳市政府出资投入建设,给学校免费使用。东校区建设则采用社会融资或政府拨土地、学校自己建设的办法。10年来,深圳市政府累计投入大学城基建经费约16亿元。

推荐第5篇:大学城实习报告

广州大学城实习报告

专业:花卉与景观设计

姓名:

学号:2003305320

应《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课程实习的要求,我们到大学城进行参观实习。并对大学室外空间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和总结,结合平时上课的理论学习,对大学中的不同室外空间类型在大学这个总体环境中的区位、功能、景观效果作一次分析比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

一:大学的大门入口空间

大学入口作为校园通勤的主要通道,在功能上应首先满足学生、车辆进出的方便。那么相应地入口应设置前广场和后广场,前广场作为校园空间和外面环境的分隔或者说是缓冲地带,作用是非常大的。其次,前广场也应是一个交通的缓冲区,一个停车场和人流的分散点,满足学生和家长停车的需要。

入口后广场作为前广场的延续,是校园外部空间向校内空间过渡的区域,这里一般是学生等人的最佳地点,所以在后广场,公共绿地的景观效果和功能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不同的校园环境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如果是要营造开阔的视野,那么大面积的草地便是首选了;如果校园总体面积不太大,为了使空间的层次更丰富一些,那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欲扬先抑的手法便可大显身手了。高大的乔木列植、景墙的运用、假山的堆砌等等手法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不过不管是哪种手段,在后广场设置遮荫、避雨、坐凳的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大学城几个大学入口的实例: 华南理工大学入口广场分析:(如下图)

华南理工大学的正校门正对外环路,华南理工大学的总体建筑群是采用中轴线对称分布的格局,因此,在与外环路接壤的广场中轴线上,设置了一块体量非常大的石头,上面刻“华南理工大学”校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校园空间一览无遗的毛病,空间序列没有那么突兀。广场两边是花镜,上面是用不同颜色的植物拼成的“Welcome to SCUT”字样。主校门是由几个柱状建筑,中空,兼有保安室和传达室的作用,上面没有压顶,形成了相对开放的空间,与门后的阔大的广场融合得较好。

门后的广场两边是大的草坪,上面种了一些较大的乔木,这样的设计也是较人性化的,方便学生在这休息,聊天,如果在校门口等人的话也有个地方可以坐坐。就是缺少了避雨的设施和坐凳,如果在围墙的边上设置一条有盖顶的廊道,廊道向校园的一面设置坐凳的话就非常好了。

二、校内广场

一般来说,大学都会有一座标志性建筑,作为这个大学集会、宣传等活动的主要场所。那么在建筑的门前都会有一个较大的主广场,以适应以上活动的需要。

大学校内的主广场的定位应该是“休闲广场”或“文化广场”。“休闲广场”的定义是:供人们休息、娱乐、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位置常常选择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以方便人们使用为目的。因此广场的尺度、空间形态、环境小品、绿化、休闲设施等都应符合人的行为规律和人体的尺度要求,没有固定的主题。“文化广场”的定义是:有明确的主题,它是为了展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经过深入发掘整理,以多种形式在广场上集中表现出来。

大学是个如流比较密集,文化气氛较浓厚的场所,所以它的广场设计要求上应是展示校园文化、为学生、老师等人群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所以在空间的设计上应有休闲娱乐空间,集会空间,还有它的空间尺度一定不要太大,就人的视觉特征来说,视距在25m时是亲切的尺度,在这个视距内能看清物体的细节,在130m内能辨认出人的姿态,太大的空间便会使人产生压抑、不适。应此,在校园广场的设计上应相应地避免产生这种空间带给人的不适感。

下面是大学城几个大学主广场的实例:

1、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门前广场分析:(如下图)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门前的这个广场是个圆形广场,直径大概有100m左右,主要是硬质铺装,绿化很少,中间形成一个很大的空旷空间,人站在期间很容易产生不适感,正面是图书馆,两边是一级学院的办公楼,空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层次只是在一级学院办公楼的门前种植了一排高大的棕榈科的大王椰子,在这么空旷的地方种植这么通透的树种本身就不适合,只会加重空间的空旷和不适感,而且整个广场没有设置供人休息的坐凳,植物种植基本上可以说没有设计,就几棵大王椰子和细叶榕,显得冷清,舒适度全无。由于植物种类单一,就更不用说生态效益了。

那么休闲的功能没有了,分析一下它的文化性和作为集会的功能性,华南理工大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文化积淀深厚,应该有很多的文化、历史元素可以发掘应用,但在这个广场上这种文化历史的悠久性却一点也没有体现出来,这样大学的人文气息便没有体现出来,学术氛围不浓厚,或许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毫无氛围。这点可以说是设计上的败笔了。不过设计这样一个大的广场,在一定程度上对突出图书馆这个主体建筑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其次作为一个用于集会的场所,其作用也不可抹煞,对于华南理工大学这个学生人数过万,举行诸如校庆、集会活动还是不为过的,但是校庆、集会只是极少的活动,其主要功能应是学生读书、休息,小人群之间的集会,那么设计这样一个毫无人性尺度的空间怎么说都是失败的。建议在一级学院与广场之间设置一个过渡缓冲区,利用植物围和空间,设置一些诸如坐凳、能反映华南理工大学历史文化的雕塑、小品,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2、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广场(如下图)

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广场的尺度感相对来说好一点,入口正对的是它的标志建筑——博物馆,博物馆门口是一个相对于下面大草坪而言的高台,类似舞台,这样下面的大草坪便是观众席了,这样的设计较为人性化,也方便举行大型的集会。广场两边的医学题材的浮雕景墙也增加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文化气息。

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广场

三、中庭(建筑围合而成的)

在大学城有很多这样的中庭,因为大学城的建筑大部分都是围绕一条主中轴线而建,那么在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内部之间便形成了很多中庭。作为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不同的建筑形式围和的空间有所不同,其功能也有所不同,类似于四合院的建筑所围和的中庭其作用是连接四面建筑的通道,同时也有采光、调节小气候、柔和建筑的线条的作用,根据不同的作用作相应的设计。

大学的这些中庭大部分都是一级学院的办公楼所围和的,所以在设计上应相应地根据不同学院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风格,比如艺术学院的中庭,设计应突出其艺术性,可以设置一些雕塑、美术景墙,坐凳等小品可以设计得艺术化、夸张一点。而理工类的学院便可设计得硬朗一些,总之就是根据不同主题设计相应的风格,这样才不会千篇1律,毫无特色,既可以增加人文气息,也可以作为不同学院的分类标志,让人置身其中可以很容易地感受不同学科的氛围。

中庭的绿化也是相当重要的,怎样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里设计出层次丰富,舒适度高的空间来,植物种植便是重要手段了,是类似中国古典园林的小桥流水、庭院深深、曲径通幽,亦或是西方园林的中规中矩、左右对称,这就要因地制宜了。

纵观大学城的中庭设计,可以说好的设计没几个,大多流于形式,过于简单,基本上就是种些花草、绿篱、小乔木,空间层次体现不出来,学院间的特色体现不出来。

下面是几张中庭的照片:

华南理工大学某学院中庭

上面这张图片可以看出,建筑的线条基本上是直线条,体量感很强,现代感较强,其中庭只是种两排小乔木,什么也没有,过于简单,对于这样的建筑,在中庭的设计中,可以多种植一些枝叶相对茂盛一点的中型乔木,树冠轮廓丰富一点,这样可以减弱建筑直线条的生硬感,在视觉上不会给人太呆板的感觉。

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大楼的中庭

中庭的中央处应该设计得更丰富一些,如果适当地加个雕塑或水池,边上设置一些坐凳,植物种植丰富一些的话,效果会好很多。现在看上去就显得单薄,没有层次感。

四、屋顶绿化

屋顶花园是指在各类建筑物的顶部,包括楼顶、露台或阳台,栽植树木、花草,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

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观状;减轻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热岛效应;开辟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城的各类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性大楼的楼顶均有大片的空间可以做屋顶绿化,这对于增加绿化面积,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屋顶绿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休息、娱乐空间。

大学城在这方面就没有重视了,应该说是忽视了,竟然没见到一处屋顶绿化,不能不说是遗憾了。

推荐第6篇:全国大学城业态调研整理

上海松江大学城

上海大学城一共有7个大学城,分别为松江大学城、南汇大学城、闵行大学城、奉贤大学城、金桥大学园区、杨浦大学园区、临港大学园区。

其中松江大学城为上海最大,是现为止中国规模较大的大学园区。松江大学城内含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七所学校。

松江大学园区位于上海市西南的松江区,东至方松公路,西临沈泾塘,北起张家浜河,南达文翔路。松江大学园区总面积近8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0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区建筑面积62.45万平方米,生活区建筑面积 45.6万平方米,共享教学资源区建筑面积 6.5 万平方米。松江大学园区建设总投资约 53.3 亿元。人口接近50万人。

校园区特色:松江大学城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园区,校与校之间没有围墙,只是用绿化带或河流来划分边线,在大学城内各类资源可以共享。

大学城内的师生实现“一卡通”,各校的后勤服务统一达到社会化,共享地带的后勤工作,各校师资可以相互聘用,高素质的教师可以轮流在几所大学执教,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可以各取所需,走进任何一所大学的课堂选修课程,所修的学分在各校之间都予以承认。

功能定位:依托新城优越的文化、交通、生态和第二产业资源, 融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综合城区。松江大学城是我国首座由多所大学抱团组成的高校园区。 是一所具有现代建设理念的开放式的新型大学群组合,既具有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一校一貌、资源共享、舒适实用的特色;又兼具有欧、澳建筑风格的松江城区一大景观。

交通状况:北临佘山国家旅游渡假区,南倚历史文化名镇—松江,有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优越的学习环境。松江大学园区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距虹桥国际机场 25 公里。周围沪杭高速公路、318 国道等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捷。已开通的轨道交通9号线已与市区连接,并直通世纪大道,横穿上海东西两侧。九号轨道交通线沿经的都是近年来开发的大型房产区域。

2.松江大学城商圈分析 2.1.大学城商圈界定

随着松江大学城的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拥有“学生第一街”美誉的文汇路商圈也红红火火的蓬勃发展起来。 松江大学城的商圈主要是一条直线的纵向发展。 商铺主要分布在文汇路的北侧。文汇路全长2.5 公里,占地 13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8 万平方米,按规划共分成 11 个地块,近300 个商铺。

学生街位于大学城中部,是大学城生活园区内的重要配套工程,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域,为师生提供休闲、文化旅游、购物等一条龙的后勤保障服务。学生街的建筑线条清晰,颜色明亮,以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设计了大面积的绿地广场,还布置了不少小品、雕塑、喷泉构架等。 以学生河为纽带,学生公寓为背景,形成一条独特视点。大学城商圈划分确定整个文汇路直线商圈以后,将从版块和层次来对商圈进行划分。 2.2大学城商圈划分 确定整个文汇路直线商圈以后,将从版块和层次来对商圈进行划分。按板块来划分根据大学城学生公寓开发的时间顺序, 可以把大学城商圈板块分为一期板块, 二期板块, 三期板块和四期板块。作为上海松江大学城后勤产业的代表和大学城旅游景观的标志性建筑,有近300 个商铺,小商铺的面积在 60 到 100m2 左右,通过大学城商圈业态调查,饮食业态占到 34%,成为大学城商业的最主要业态,第二业态为娱乐18%。超市便利店为第三业态占16%。

房产市场价格

自从9号线开通以及万达等几家大型商场落户大学城以后,这里房价开始涨了许多,价格按板块位置不同来划分,平均下来,均价大概有1.3~1.8万/平米。房租价格一房在2000左右,两房在3000左右,依次类推。商铺出租价格从40元到240元的每平价格不等。商铺出售价格在2万5到6万5不等。

广州大学城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是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进驻十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

面积17.9平方公里,计划入驻20万大学生,规划城市人口约35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总投资规模约300亿元。

定位

为中国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分成四大功能区:教学区、生活区、公共设施共享和其他的区域,保留村落和文化商业设施。教学区设置在外环与中环之间,生活区设置在中环与内环之间,整个公共资源共享区就在内环路里面,沿着主要的中轴线是地铁、商业、金融、居住用地。

交通状况

作为东部生态轴的重要节点,广州大学城已形成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

1 公交:20余条公交线路。2 地铁:4号线地铁,7号线地铁,12号线地铁。3.南沙港快速4.京港澳(京珠)高速延长线。目前还有几期在建和规划的隧道。

商圈情况

广州大学城按照环形放射网状规划设计,内环、中环、外环三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环形路把大学城分隔成中心休闲区、生活区和教学区。各高校的大学生课余的生活起居集中在中环与内环之间,人口密度相当大,消费的需求也十分旺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消费人群使得大学城多个商业中心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趋势,紧邻生活区的广大商业中心和贝岗商业区游人如织,处于大学城外环的北亭广场门可罗雀,地铁上盖的商业服务区南区和北区也门店冷清。

目前广州大学商业中心位处广州大学生活区,总经营面积达7万平方米,是广州大学城第二期规划中最大的商业城,同时也是最早具规模的商业中心。由于广大商业区位置便利,商品档次符合大学生消费水平,它成为大学城内最成熟、最具人气的综合商业中心。从交通方面来说,广大商业中心有多条城内及出城公交线路,是大学城商圈中交通最为便利的商业区。

优势:按照广州大学城的体量,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现在大学城的商业发展规模还有限,一些中高端的楼盘社区还在逐渐形成,未来商业发展前景可期。此外,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定位明确。劣势:大学生为主的消费群体,消费水平有限,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辐射力。而且大学生的时间作息,也与一般商业区的购物中心大相径庭,需要区别对待。

房产市场价格

目前房产价格出售价格区间为9000—2000每平米。出租价格单身公寓一房价格在1600—2200左右。二房为2700—3000.三房价格为3000—3800.商铺价格出租为150—300,商铺价格在3万—8万,也有挂出12万每平的价格。按房产网上分析,目前广州大学城商业业态分布的不合理和软环境的一些因素的制约,商铺招商外围的经营不是很成功,有些大集团已经退租退铺,目前将会在大学城二期得到改善。

北京大学城

北京有几个大学城,但真正成规模的是昌平区沙河镇的沙河大学城,北起六环路,南至沙河卫星城北环北路,西起东沙河,东至回昌路,其中高教园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33.63公顷。沙河是北京市规划中14个卫星城之一 园区规模

大学城建筑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可容纳20万余人的综合型园区,包括10多万学生,2万教职员工。本区空气质量列全市第一,宜居指数无可比拟。她凭借大学独特的人文氛围、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100万平方米景观绿地、120万平方米城市规模配套设施、134万平方米大学教育设施、74万平方米商业金融、20万平方米文化娱乐、5.5万平方米的中小学托幼、16万平方米体育健身、10万平方米三甲综合医院。

目前,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外交学院已陆续入住园区。园区内由北向南分布中央财大、北师大、北邮,往西是外交学院和北航。高教园区入驻规模为学生10万人,教职工2万人,将有近50个院系、约120余个专业入驻。园区将构成以理工类学科为主,兼有文科、财经、外语、师范类学科的合理办学结构。五所高校进驻园区将以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大量聚集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与多所"211工程"重点大学建立全方位的教育合作,提供教育国际化的平台;多项产业、多种机遇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城将成为一个拥有各类综合教学楼、科研实验楼、计算机中心、校园互联网络系统、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各种体育运动中心、文化宫、大礼堂、文化广场以及学生公寓、教师公寓、书店、健身、商业、餐饮、医院、交通、保安、清洁卫生等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为一体的大型科技教育园区。 园区特色

沙河大学城特有的理想和气质,将与世界及国内著名企业和高校展开合作,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出版、建筑、商业服务、投资等各方面,共同创建有特色的教育试验区。大学城的发展定位于以高科技制造业为基础,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以形成科学研究综合体为目标,培育创新环境,促进广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从而发展成为一座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益的投资管理软环境、以产、学、研为主、辅以少量高级住宅的多功能现代新型城区,北航、北邮、北师大、北京外事学院、中央财经大、外交学院等学府的进驻,文理结合,兼收并蓄,构建了大学城全面而系统的高等教育框架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每所大学自主管理,办学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资源充分共享,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实现后勤社会化管理,构成了理工类、文法类、财经类、外语类、师范类等多个学科复合的合理办学结构。 生活交通配套

园区生活配备逐步完善现有部分高档别墅,如玫瑰园别墅以北美风格为主的大型高档别墅区以北美风格为主的大型高档别墅区面积262平米到1499平米不等,户户门前小溪流水、户户立体式庭院设计。

此外交通十分便利,京昌高速12出口东行直达高教园,东邻规划之回昌路贯穿回龙观、昌平,与城市主干路相接;规划市郊轻轨(西直门-昌平新城)穿高教园区而行,30分钟直达西直门;公交820路、345路、345路支线、919路、小20路、小21路经过,复合式的便捷交通网,顺畅通达京城各地。 城区现状

昌平地区的农村人口众多,收入较低;城镇居民收入相对市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收入较低。昌平区域因较靠近市区,部分高收入(有车族)购物通常选择在市区,所以昌平县城内的商业产品是以中低档为主,主要面对中低收入者,即为昌平主流消费群为主,且商业设施的生活配套性明显强于其服务享受功能。在集中性商业中市场类的水屯市场就是完全面对郊区农民,硬件各方面条件很差,很像二三级城市的集贸市场,而县城内鑫隆市场生意非常火,主要原因是其定位服务于昌平区域主流的消费群,其产品也多为中低档,但市场的硬件同样很差,其产品也多为中低档,但市场的硬件同样很差,因其地理位置较理想,且规模大,总商户约 1000 个,特形成了一个相对具有规模性的消费中心。在昌平的商场类业态中以新世纪和阳光较为突出,其产品均以中档,但其商场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与市区的商场无法相比;新近开业的国泰百货硬件设施较好,货品比前两者略上一个档次,有望成为昌平新的购物中心。

房地产市场价格

目前网上挂价在15000—18000每平米之间,个别品质精装楼盘在23000每平。出租价格为一房在1800—2000左右,两房在2300左右,三房在2800—3000左右。商铺租售:100—200之间,地铁口的贵点。出售价格在3万5至5万左右。 以前所有租售价格均来自搜房和58同城网。

推荐第7篇:关于广州大学城固体垃圾的调研报告

关于广州大学城固体垃圾的调研报告

黄海清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510006,广州)

摘要:针对固体垃圾的危害,结合广州大学城的实际,对大学城的固体垃圾问题进行调研,并向同学做了问卷调查,了解大学城的固体垃圾现状和隐患,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固体垃圾 分类收集 管理 大学城 问卷调查

垃圾,即固体废物(Solid Waste),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1]。固体废物问题较之其他形式的环境问题有其独特之处,简单概括之,“四最”—— 最难得到处置、最具综合性的环境问题、最晚得到重视、最贴近的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垃圾以平均每年8%~9%的速度增长。而且城市固体废弃物人均产生量与人均收入水平的严格相关性[2],预示着废物的增加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将加剧。广州大学城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学文化城,将近25万人在此生活居住,不远的将来人口将增加到40万,同样面临着固体垃圾的污染问题,并日益加重。因此,对大学城固体垃圾进行优化管理,很好地消纳固体垃圾,保护大学城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保护大学城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

1.固体垃圾的分类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固体废物(Municipal Solid Waste):是主要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Household Waste)、医院垃圾(Hospital Waste)、商业垃圾(Commercial Waste)、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 又称为渣土[3]。

2.固体垃圾的危害

目前广州市大概有1000万人口,日产垃圾量已经接近7000吨[4],并在不断地增加,大量地固体垃圾给环境和人类带来重大危害,主要的危害有: 2.1 侵占土地

城市生活垃圾的恶性累积,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灾难。据调查, 中国668个城市中至少有200个以上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 城市周围历年堆存的生活垃圾量已达6*109T , 侵占土地面积多达5*188m2。 2.2 污染水体

城市生活垃圾中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 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 形成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任意堆放的垃圾或简易填埋的垃圾,其所含水分和淋入垃圾中的雨水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周围地表水体和渗入土壤,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5]。 2.3 污染大气

生活垃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危害周围大气环境,既是垃圾填埋场也会产生大量的填埋气体(L FG) 造成大气污染。 2.4 污染土壤危害农业生态:

堆放在城市近郊的垃圾,不仅侵占了大量农田,而且未经处理或未经严格处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于农田,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土壤理化性状产生不良影响。二是长期施用垃圾将导致农田中重金属含量积累。三是日益增多的有机合成材料和塑料及其制品,大部分未经回收利用随垃圾进入农业环境。破碎的塑料薄膜残体被埋入土中,阻碍了土壤水份输送和植物根系的生长,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2.5 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排放量亦在增加。垃圾堆放场是大量蚊蝇、老鼠、病原体的滋生传播源,潜伏着未知的暴发性时疫的危险。在一些垃圾堆放场附近,春、夏、秋三季苍蝇之多已到令人发怵的程度。令人吃惊的是,有些灭蝇药物喷洒一段时间后,苍蝇竟然对其有了相当的抗药性。 2.6 易引起爆炸事故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 只采用简单覆盖, 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 使垃圾产生的沼气量增加,危害日益突出,事故不断,造成重大损失。

3.大学城的地理人文条件

广州大学城选址在番禺区小谷围岛,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是未来广州的“信息港”。小谷围岛全岛面积约18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拥有起伏的地形,连绵的水岸,良好的植被,丰富的文物古迹与特色景观。

图1.广州大学城规划图

广州大学城的总体布局采用“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结构,轴线上布局综合发展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实现了城市公共资源、体育设施、商业服务和交通网络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校区部分共分为五个组团,各组团由教学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构成,十所大学的主校门都临江开设,各校区均不设围墙。规划由内环、中环、外环路+12条放射路构成开放式的路网结构。

大学城还保留了原有的四个自然村,由于大学城在此建立,村内的主要商机集中在餐饮业。

4.大学城的固体垃圾情况 4.1 固体垃圾的主要来源

经调查了解,大学城的固体垃圾主要有以下来源:建筑废料、餐饮白色垃圾及厨余、商业包装废弃物等。

4.2问卷调查结果及大学城固体垃圾现状分析

共发放《关于广州大学城固体垃圾的的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主要是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其中就读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共30人,比例为60%,其余为其他专业同学。 4.2.1对大学城固体垃圾现状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接近50%的同学都认为大学城没有实施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只有25%的同学认为已经实施了。固体垃圾的来源很多,调查显示同学们认为大学城固体垃圾的主要来源有生活垃圾(75%)、建筑垃圾(35%)、餐饮白色垃圾及厨余废物(70%)。80%的同学觉得大学城的分类垃圾桶并没有发挥其主要功效,如分类收集等。

图2.大学城内的垃圾桶(垃圾随桶可见)

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理想的分类固体垃圾筒最主要应该设计合理,利用率高,方便装倒固体垃圾(90%)以及分类合理、标记醒目占用空间小(90%)。针对目前大学城固体垃圾分类收集的比例低,同学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宣传教育强度不够,同学分类意识不足,其他原因如多数人不知如何正确进行固体垃圾分类(67%),政府管理不到位,固体垃圾管理体系不健全(67%)

日常的生活当中,超过80%的同学都没有将宿舍的固体垃圾进行简单分类(纸张、饮料瓶、玻璃、废塑料、不可回收),都扔到垃圾桶里,剩下不够20%的同学偶尔会这样做。

图3.宿舍楼下垃圾桶

大学城目前尚处于建设阶段,还有许多大工程如体育馆等没有完工,建筑废料应该也是大学城主要的固体垃圾来源之一。我们现场调查发现,建筑工地的环境十分恶劣,废弃的渣土、木板、钢材、水泥等随处可见。

图4.广州大学城某一建筑工地上的垃圾

大学城遗留的四个自然村目前餐饮业十分发达,但是缺乏综合的整治管理,白色塑料的使用率十分高,初步估计每天有1万到3万个饭盒使用,白色垃圾量十分惊人,加上十校的饭堂厨余,垃圾量十分惊人。另外,大学城商机无限,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由此产生的包装废料也是一个大数目。总得来说,从大学城的发展趋势来看,固体垃圾问题将会日渐突出,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

4.2.2 对大学城固体垃圾处理途径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同学们认为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作用主要有减少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据调查,要尽量减少固体垃圾产生,同学们认为我们应该提倡实施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进行固体垃圾减量化处理占95%,厂家、商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质包装、减少过度包装产品、商品占85%;其他的有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占80%;商店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度占70%;乱扔可耻,回收光荣75%。

改变固体垃圾分类现况可行的方法是推广使用便捷,具有提醒功能的分类固体垃圾筒占90%;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占76%;分步实施,先从高校,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医疗单位等场所以及设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区、大厦开始,再向全市推广占74%;对于实施固体垃圾分类小区,降低固体垃圾处理费占52%;从固体垃圾简单分类开始,待条件成熟再作细致分类占40%;政府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占16%;制定罚款等强制手段占15%;而0%对宿舍实施固体垃圾计量收费。

5.治理大学城固体垃圾的措施

“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资源化”是指采用工艺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与资源。“无害化”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固体废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最终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6]。主要的建议措施有:

5.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要通过新闻舆论的监督力、宣传力,通过大学城十校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大学城人口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对固体废物危害的认识,最终促使每个单位、个人能自觉地减少及合法地处理处置固体废弃物。 5.2 加强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引进。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的科技水平、加工设备、生产工艺等都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座正规的大型垃圾综合处理场,这与我们这个垃圾大国很不相称。因此,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科研单位要努力的开发研究,使我国的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5.3 建立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

发达国家一般都建有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日本、德国等国家对生活固体垃圾都是实施分类回收制。大学城在设置上也有相应的回收系统,大学城的垃圾桶是按照分类收集设置的,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分类意识,使这一设置形同虚设。建议加大分类收集宣传力度,在大学城垃圾收集中转站更有效地分类垃圾。在餐饮业集中的地带设置分类垃圾收容设施并加大监管力度。 5.4 建立适合大学城固体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

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团体,只要有相应的管理、奖罚规定,例如垃圾分类达标规定、白色垃圾管理规定等,并做好宣传工作,我相信在大学城可以得到很好地遵守,并成为广州的模范。

参考文献:

[1] 何晶晶,冯肃伟,邵立明。城市固体废物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高京媛.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政策.趋向市场化分析.中国环保产业.1996.6:14~43 [3] 陈国志, 中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论文集, 27 [4] 王志刚,张淑娟,陈新庚,等.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研究[J ] .环境科学动态, 1999 , (3) : 26 - 27.[5] 郑曼英,叶晓敏,曾 智,等.垃圾各组分中重金属对环境二次污染的贡献值[J ] .环境卫生工程,2003 , 11 (1) : 31 -32 , 45. [6] 毕振明.高忠爱.郭梦兰.吴天宝.固体废物的处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关于广州大学城固体垃圾的的调查问卷

学院: 年级: 专业: 1.您认为大学城是否已经实施了固体垃圾分类收集? A 是(30%) B否(50%) C不知道(20%) 2.您认为大学城固体垃圾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A 生活垃圾(75%) B建筑垃圾(35%) C餐饮白色垃圾及厨余废物(70%) D.商品包装废物以及其他废物(30%) 3.您觉得大学城的分类垃圾桶是否用得其所? A 是(5%) B否(80%) C不知道(15%)

4.您心目中理想的分类固体垃圾筒最主要应该?

(可多选)

A.占用空间小(30%) B.设计合理,利用率高,方便装倒固体垃圾(90%) C.美观(10%) D.价格合理(15%) E.分类合理、标记醒目(90%)

5 .目前大学城固体垃圾分类收集的比例低,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多选)

A. 宿舍没有配备分类固体垃圾桶(33%)

B. 多数人不知如何正确进行固体垃圾分类(67%) C. 由于社会宣传教育强度不够,同学分类意识不足(90%) D. 政府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10%)

E. 政府管理不到位,固体垃圾管理体系不健全(65%) F. 破烂王扰乱固体垃圾分类(8%)

6 .您现在是如何处理宿舍的固体垃圾?将宿舍的固体垃圾进行简单分类(纸张、饮料瓶、玻璃、废塑料、不可回收),尽量将物品充分利用后再扔掉

A一直保持(0%) B偶尔会这样做(20%) C 不分类,都扔到固体垃圾桶中(80%)

7 .您知道固体垃圾处理不当的危害吗?

A污染水源(60%) B污染空气(20%) C确占用大量土地,挤占生活空间 (70%)D其引起爆炸(10%) E引起社会问题 8.您认为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作用是: A.减少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50%) B.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90%) C.优化生活环境 (30%)

D.提供可观的再就业机会(30%) E.其它(请注明)

9.从方便的角度,您认为以下哪种固体垃圾分类的方法您最乐意接受? A.有机、无机、有害(15%) B.可回收、不可回收、塑料(20%) C.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类、危险品类、不可回收(75%)

D.纸张等柔软物、瓷器玻璃电池等硬件杂物、蔬菜叶水果皮等有机杂物、不可回收(25%)

10.要尽量减少固体垃圾产生,您认为我们应该提倡哪些作法?(可多选) A、厂家、商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质包装(85%) B、减少过度包装产品、商品 (85%)

C、实施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进行固体垃圾减量化处理(95%) D、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80%)

E、商店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度 (70%)

F、乱扔可耻,回收光荣(75%) G 其他 11.您认为改变固体垃圾分类现况可行的方法是: (可多选) A.推广使用便捷,具有提醒功能的分类固体垃圾筒(90%) B.从固体垃圾简单分类开始,待条件成熟再作细致分类(40%)

C.分步实施,先从高校,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医疗单位等场所以及设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区、大厦开始,再向全市推广(74%)

D.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76%) E.政府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16%) F.制定罚款等强制手段(15%) G.对于实施固体垃圾分类小区,降低固体垃圾处理费(52%)

H.对宿舍实施固体垃圾计量收费(0%)

I. 您补充的建议:

谢谢您的参与!

推荐第8篇:实习报告 世界大学城

实习报告

班级:B1034

姓名:肖霜

学号:1022013439

实习单位:中联重科

时间:2011—1—20至2011-1-30共10天

一、实践目的:我学设备,机械专业对我是最重要的,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加强社会活动能力,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以后专业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常德市中联重科进行实习工作,这是一家集熔模精密铸造和数控机械加工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

二、实习内容:

对于任何机械厂,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对我们进行了一些安全教育包括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地方。比如在进加工车间时了,不允许穿凉鞋进厂;进厂必须穿长裤;禁止在厂里吸烟,进厂后衣服不准敞开,外套不准乱挂在身上,不得背背包进厂;人在厂里不要成堆,不要站在生产主干道上;在没有实习老师的允许情况下,不准乱按按扭、开关等。 首先我们来到了零件的原始毛坯加工车间,在老师的指导作用下,我们了解到,零件一般是由毛胚加工而成。而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毛胚主要有铸件,锻件和冲压件等几个种类。铸件是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预先制作的铸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的零件毛胚。在一般机械中,铸件的重量大都占总机重量的50%以上,它是零件毛胚的最主要来源。铸件的突出优点是它可以是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毛胚,特别是具有复

杂内腔的零件毛胚,此外,铸件成本低廉。据指导我们实习的师傅说,我们厂主要就是靠这种方式制作毛坯。但其缺点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工序多,铸件质量难以控制,铸件机械性能较差,而锻件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用,加热后的金属胚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的零件毛胚。锻件的结构复杂程度往往不及铸件。但是,锻件具有良好的内部组织,从而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所以用于做承受重载和冲击载荷的重要机器零件和工具的毛胚,冲压件是利用冲床和专用模具,使金属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的制体。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进行,冲压件具有重量轻,刚性好,尺寸精度高等优点,在很多情况下冲压件可直接作为零件使用。车间共分为五部分,车削加工,铣削及其他加工,钳工,数控加工,焊接。几乎是涵盖机械加工的各个方面,大概有五六百人同时在里面进行各种零件加工。虽然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也进行过金工实习,做过一些零件,对机床也有一定认识,但是真的处于那种加工零件的气氛下,有很大的不同,一是我们学校的机床都是有一定年代的,很少近年出来的新型加工机床;二是在速度上,我们的加工速度太慢,加工同一个零件,我们需要的时间大概是这些加工师傅的五六倍,根本不能进行工业化的生产。任何机器都是有一个又一个零件装配而来,在装配车间,这里大约一百多人在进行零件的收集、装配、包装,再发送至储货厂,在这个车间,工人师傅首先将起所收集的零件进行归类,以便进行组装、确定装配方法、装配顺序、所需工具;再进行清洗零件,去除油污、锈蚀、涂油、确保机器组装以后,表面整洁美观。在产品装配完成以后,还要对零件各方面进行调试,检查运动件的灵活性,密封性等性能,再转箱入库。最后,我们来到质检部门,这里主要是对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随机性的抽查,记录其数据,并返回到加工车间,对产品进行修正和修改,更好的生产储合格产品。至于销售部分,据销售相关部门介绍,由于该企业采取的订单式生产,所以销路一路看好。

三、实践总结

虽然实习的时间不多,但在这方面还是有了极大的了解,很荣幸能在该厂家实习,这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并且接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作为零售业的一部分,在常德市中联重科实习也使得我会跟不同素质的人打交道的技巧,需要自己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推荐第9篇:重庆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调研报告

重庆大学城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持人:张友明

主要参加者:张友明,付仲超,刘汉琴,向艳

调研时间: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12日

- 1网与校外其他单位开展了馆际互借等共享活动,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上海市教育网络图书馆、上海视觉艺术文献中心等。其中有六所图书馆是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的成员馆,提供与上海市各协作网馆的联网、互查、互阅、互借、互复等馆际服务,校外读者可凭《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通用阅览证》在成员馆的相关阅览室阅览。在大学城内部的资源共享方面,城内所有高校图书馆通过对大学城师生进馆实行“一卡通”,实现了图书文献资源向全城全面开放。

仙林大学城内各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享方面已经作了一些尝试。例如各馆使用省高校图工委统一发放的“江苏高校通用借书证”,面各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了图书馆际互借、入馆阅览数字资源等服务。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向应天学院的教职工发放了借书证,与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展开馆际协作,向南京财经大学部分优秀本科生发放“江苏高校通用借书证”。其他各高校之间也开展了一些资源共享工作[2]。

目前,杭州宁波高教园内各高校图书馆通过文献分工购藏,期刊协调采购、联机编目等措施已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通过馆际互借,借书证馆际通用、共建文献资料信息平台和数字图书馆等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广州大学城内各高校图书馆均已投入使用,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均已实现与本校其他校区的资源共建共享,同时,也与其他兄弟单位之间开展了文献交换、馆际互借等资源共享活动。部分高校图书馆如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理工图书馆、广州工业大学图书馆、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等参与了诸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高等学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CASHL)、广东省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GALIS)等共建共享活动。从现实情况来看,广州大学城内已经实行了“一卡通”,但根据学生反映,一卡通除了能实现食堂共享外,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都没有实现共享。

从总体上讲,经济发达地区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多数大学图书馆均与其他单位开展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实现大学城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模式应是事物(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促使事物(系统)发展变化的方式[4]。按照大学城内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活动的方式,本文谈到的这六个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2.1 中心图书馆共享模式——东方大学、深圳大学

中心图书馆模式是指在有关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大学城内只修建一个图书馆,兼具高校图

- 3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校本部馆藏文献80万余册,拥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计算机硬件环境,建立了完善的自动化管理与运行机制。引进了国内外多个大型全文数据库,自建了馆藏书目数据库和多个具有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以及多媒体光盘网上发布系统[8]。

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至2006年底,藏书总量接近200万册次。在原有局域网的基础之上,构建更为完善的资源管理与服务网络系统,成功地实现了校本部与新校区及部分院系资料室互借互还 [13]。

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等美术院校专业性图书馆,藏书约54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25万余册),拥有先进的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电子图书,激光扫描、,声像视听系统等现代化设备[14]。

重庆科技学院藏书56多万册,已实现北校区和新校区临时图书馆联网和计算机统一管理,以及开放的资源共享,实现了图书期刊采购、编目、流通、检索以及阅览室行政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建立了数字图书馆,订阅中外报刊1800余种,以及维普电子期刊、CNKI博硕论文、EBSCO外文电子期刊、书生数字图书等数字资源[15]。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重庆巴渝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医药卫生职业学院、重庆警官职业学院、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在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和建设上相对滞后,在此不一一细述。

3.2 重庆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特区模式

重庆大学城入驻高校的图书馆馆藏文献在学科专业上各具特色,软硬件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字化建设进展不一致,服务层次有高有低,管理体制各有不同,这种情况类似于广州大学城。但是否因此就借鉴广州大学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三级模式,笔者不予认同。笔者认为广州大学城的三级模式中,组团级共建共享不但不必要,而且略显多余,违背全方位共建共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衷。网络共享模式是最有利于共建共享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他优点前面已经讲过,此处不再重复。但网络共享模式要求各成员馆在馆藏文献量、服务层次、服务水平、软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必须大致相当,这样各成员馆之间才能实现公平互利的共建共享。如何在重庆大学城内实现网络模式的共建共享呢?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理念使中国走上了快速稳步发展之路,在此笔者将邓小平同志的大智慧应用到重庆大学城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的实践中。选择馆藏实力较强、拥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计算机硬件环境、自动化管理程度高、管理体制相对完善的两到三个大学图书馆展开小规模网络式的共

- 5享过程中应共同遵守的各类规范性的标准等。

(2)制定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总体方案,监督方案的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制定共建共享工作的发展规划。包括信息资源的整体布局模式,共建共享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的制定等。

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统筹兼顾,各图书馆之间相互协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全方位的大学城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4.2 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

各校图书馆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资源共享的组织协调薄弱,现代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数字化建设进展不一致,文献资源建设各自为政,资源布局不尽合理,外文书刊和电子文献数据库重复采购等等。

大学城内各高校学科、专业方向各有不同,这也决定了其图书馆馆藏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性和特色性。从总体上讲这种专业性和特色性符合我们构建全方位信息资源体系的要求,但并不代表目前所表现出的这种专业性和特色性在整体结构上具有完美的合理性,能切实保障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我们构建大学城信息资源体系的目标之一是在保持各校图书馆的专业性和特色性的同时,实现整体信息资源整体布局的最优化和合理化。以笔者拙见,要实现这个目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2.1 搭建共建共享网络平台

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是构建信息资源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各成员馆所在高校的网络中心实现高校图书馆之间网络的互通互联,建立大学城图书馆门户网站,建立资源共享各项管理工作运行、读者服务和信息发布的平台。 4.2.2 协调采访

目前,就传统纸质文献而言,大学城各高校图书馆在藏书的数量、质量、知识结构体系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以前本着自给自足的自主采访方式使许多书刊重复收藏、重复订购,造成复本量大而书刊品种少的局面,不仅有碍信息质量的提升,而且造成本来就紧张地购书经费的浪费。这不但违背了发展大学城的初衷,也不利于扩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和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只有在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下,走协调采访之路,才能大学城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合理化,使教学科研所需的信息有保障。

其次,数字资源的购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电子型文献的最大优点就是多用户同步共享,但是它对现代技术条件要求较高、价格昂贵、投资大[10]。因此,诸如超星中文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图书馆必购的数字资源没必要各馆重复购买,应

- 7参考文献:

[1] 刘波涛.对广州大学城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建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 [2] http://jcfw.njnu.edu.cn/acdmcity/ [3] http://lib.utsz.edu.cn/news/2007-03-22/24_1174899012109.shtml [4] 吴静,伍硕.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 http://www.daodoc.com/ [15] http://lib.cqust.cn/intr/intr.asp

- 9 -

推荐第10篇: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调研

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调研

——以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例

陈燕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重庆400030)

摘要:本文在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调研基础上,总结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的成功经验,提出后一步完善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 数字化图书馆 应用主导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B

一、背景及基本建设状况

重庆市高校文献资源平台建设是贯彻落实《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基层的意见》(文社文发〔2009〕10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更好地发挥各高校优质和特色教育资源的作用,为重庆地方科研、教育、文化、经济建设提供资源支撑与服务。在重庆市城乡统筹建设中,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对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地方文化和经济建设,促进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资源往往存在重复建设,各校的数字资源基本上都采用本馆管理模式,只对本校读者开放,服务对象单一,资源利用率不高。同时各校技术力量不均衡,部分学校设备与资源的投入不能发挥最佳效能,更不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无法满足高校的长远发展。

在大学城园区进行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购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其共建共享模式能从宏观上整合和调度各种资源,使高校的管理体系和服务水平达到更佳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大学城园区数字资源共建共有利于大学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高教园区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可从物理上联通高校之间的网络,从逻辑上搭建数字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从长远来看,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网络平台项目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为优化高校布局结构、改善高校基础条件、拓展高等教育发展空间而提出的大学城“五个一体化”的一项重大项目,由教学、科研、考试、就业、文献资源五个子平台组成,是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由重庆地产集团资助建设的重大非盈利性公共服务信息项目,投资资金达3188万,平台建设由惠普公司承建,于2008年10月启动,2010年3月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在经费保障上前期平台建设投资3188万,2011年政府及社会基金投入200万元资源建设费,各成员馆1:1资金配套投入,完成了首批平台数字资源建设。且后期政府将加大投入进行建设。

为推进重庆市高校文献资源平台建设,重庆市教委成立了“重庆市高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领导小组”,“重庆市高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工作组”,并由重庆市高校图工委进行具体操作与管理,同时明确了重庆市高校文献资源协作组首批协作组成员,以入驻重庆大学城高校为主的成员馆22所,其中本科院校17所,高职高专校5所。

资源联盟制定出“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对于每一个成员馆来说,在联盟内不仅有共享资源和服务的权利,还要承担人、财、物投入的义务。同时成员馆可根据学校特点及专业需要选择地参与合作项目,不一定参与全部合作项目,对不参与的合作项目,不分担项目投入的经费。成员馆形成的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和回报机制,可以说参建者是最大的受益者,各成员馆由单馆图书保障率,因参与平台资源共享提升到共享云服务保障率概念,共建资源保障能力以几何级增涨,显著提升读者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的满意程度,从而促进科学研究和决策服务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图书馆联盟形式在电子资源的集团采购上增加了对数据供应商施加影响的力度,摊薄了费用,电子资源产品服务商在产品质量及服务的要求上有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用户大量增加,形成良好的双赢局面。

二、成功的做法

重庆高校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的开通,积累了高校共建、共知、共享的建设经验,极大地提高了重庆市各高校的文献资源综合保障能力,该共享平台的正式使用,丰富了重庆市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使我市高校教学科研有了进一步的文献保障与支撑,为加快把重庆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起到巨大积极的作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成功的经验

在于:

1.体制创新:建立地区性高校系统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组织,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建立了重庆市高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构,由市教委归口领导,重庆市高校图工委进行运行操作协调、指导,各成员馆共同组建工作协作组,专业学术团体的加入,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也更于成员馆的协调组织。

2.技术创新:基于重庆市大学城资源共建平台下运行的重庆市高校文献资源平台,在稳定性、安全性及节约资金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

3.方法创新:通过点对点文献传递和获得资源供应商授权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数字图书馆文献合理利用的难题。

4.政府投入,非均等比例的成员馆分摊模式减少了各馆经费的投入,提高了平台加入的积极性,为最大化整合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经费运行机制。同时积极发挥优势院校的骨干作用:本科院校馆在技术、资源上的优势承担了更多的平台建设贡献值,在经费分摊上也向高职高专校做了扶持性政策支持,促进重庆市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5.资源整合与利用效果良好:经协作组成员评定及协商超星“百链”云图书馆和超星名师讲坛为首批平台数字资源,目前平台上已由成员馆分别选取购入部分电子资源、专业视频资源、全文期刊数据库等资源。

三、思考与建议

由于重庆大学城入驻高校的图书馆馆藏文献在学科专业上各具特色,软硬件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字化建设进展不一致,服务层次有高有低,管理体制各有不同,特别是高职高专在资金、技术支持、资源应用等方面有较大差距,重庆市高校文献资源平台需进一步研究运行机制保障,更好地解决建设资金投入问题,加强为本地科研、经济服务的特色资源库建设,加强法律框架下的资源规范控制与数字资源整合,探索本地高校资源如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调研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更多的政府专项财政支持重庆大学城图书馆共享平台应服务于本地区的文化、经济建设,深化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各成员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校际读者间的信息交流,为大学城各大学的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政府财政的持续支持,是资源保障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2.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激励优惠高职院校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通常存图书馆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少、资金短缺等困难,尤其是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更大的困境是:硬件设施急需建设、网络环境及软件亟待改善,资金压力突显。与本科院校,特别是985院校相比,差距是巨大的,参与到联盟资源建设中能有效地提高本馆资源保障水平,节约的资金投入,优化人力资源。所以建议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具体状况,在共建经费出资时,进行更大的政府配套支持经费的扶持激励优惠,让更多的高职高专校参与进来。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与水平不高,各高职院校可从资源联合采购、联合目录检索、特色数据库建设、联合参考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共享等方面构建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联盟组织可从运行管理、经费、技术、监督与等方面予以支持与指导。

3.扩大共建共享成果的服务面,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习经济发达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经验,扩大共建共享成果,积极探索本地高校资源如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的有效途径,从更高的角度实现了资源共享,我们认为应重点强化信息情报和企业服务功能,为社会各界提供原文传递、文献代查代检、科技查新、专利检索与咨询、专题情报调研、定题情报推送、竞争情报咨询、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文献代译等全方位的信息情报服务,由面向科研学术活动的信息服务拓展到本地化信息化服务,为地方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助力。并积极探索面对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不同层次的用户多样性需求,探索行业、专业共享资源建设机制,探索商业化资源和服务的整合。

4.增加馆员学习的平台,提供学术研究保障作为重庆市高校图书馆资源平台,建议平台增加图书馆员业务教育培训及图书馆用户教育培训子系统,各成员馆可以把各馆的网络课程、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均可作为教育资源内容。图书馆员业务教育培训子模块,以部分解决馆员继续教育因资金、时间等因素造成的障碍,为馆员提高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更新提供方便的学习途径,满足图书馆员的职场提升需要,促进高素质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方式,代表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联盟强调互助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加强规范运行、合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文献资源平台在法律框架下健康发展,只有促进成员馆的信息、服务、技术和效益最佳整合,才能调动相关图书馆参与的积极性,联

盟实体也才能生存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新涯,彭晓东.重庆市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网上图书馆”实践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

[2] 刘金玲,叶艳鸣,宋洵.西部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建设机制探析——以四川省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3.

作者筒介:陈燕(1963--),女,研究馆员,主研方向:文献资源管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

第11篇:大学城协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协议书

甲方:遵义市新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遵义中审会计师事务所

甲方因工作需要,委托乙方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咨询项目及主要内容

乙方接受甲方委托编制遵义大学城综合服务街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编制完成时间

在甲方提供完整资料后15个工作日内乙方将报告提交给甲方。

三、收费

1、收费标准:按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经双方协商,按人民币柒万捌仟元整(¥78,000.00元)计收。

2、收费方式:在乙方提交报告时付清。

四、双方权利义务

1、甲方

①提供项目咨询所需资料,对资料的完整、真实、有效性负责; ②为乙方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对乙方工作予以配合; ③按照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咨询费用;

④有权对咨询报告的编制提出合理要求。

2、乙方

①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咨询工作;

②按时提交报告,对咨询成果负责;

③与委托充分沟通,听取委托方合理意见。

五、其他事项

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

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

甲方:遵义市新区房地产乙方:遵义中审会计师事务所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

经办人:

开户行:中国银行遵义市老城支行账号:133002939295

日期:2014年8月1日日期:2014年8月1日

第12篇:临沂大学城周边教育培训机构调研

临沂大学城周边教育培训机构调研

一、调研概况

1、调研目的:

为了了解临沂大学周边教育市场情况,主要是:分布、教室租赁情况、针对人群等。是否在本项目中采取规范统一的教育市场。

2、调研时间:2014年4月21日

3、调研范围和内容:

针对临沂大学校内及周边的培训机构、竞争对手、主要社区、商圈进行调查,取得哥哥培训机构的数据资料,项目是否建立教育机构市场提供参考。

4、调研方式: 走访、实地观察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1、临沂大学校内及教育培训市场环境评述:

校内:一共四家拥有培训场地的培训机构—山东大学临沂教学中心、中师教育、诚铭教育、士博教育。规模士博教育最大,在两个生活区都有,面积在第一生活区为九州超市四层,第二生活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层。其他教育机构分别在大学生购物中心2层,大学生活动中心正门外,明义楼2号传媒学院326室。另有,在大学城活动中心有大量的宣传广告,为出租广告位,教学地址多为周边小区内民宅。

校外:多集中在大学城东部角沂社区周边商业网点。大型一些的有山大教育、正蒙教育、中公教育、博乐教育、山香教育等五家。这几家拥有自己的教育场地,师资环境较好,距离大学城东门在500米范围内。其他小型教育机构,教学面积仅在50平米左右,或者在其他较远小区内民宅。

2、教育概况及培训内容情况调查:

教育机构辅导方向大多为教师资格证面试辅导、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前辅导。主要针对大学城内大学生。个别特色培训如:吉他培训班,舞蹈形体培训,幼师培训等。 大部分培训班都拥有至少4位在职教师培训,其中中公教育,博乐教育为山东省内连锁教育机构,相对师资力量较强。一般教育机构拥有培训生每班20-30人左右。

三、总结

就调研结果分析,在大学城内及大学城周边的教育机构,多为为应届大学生准备的就业型培训机构,仅有少量的升学培训班,师资和教育环境良莠不齐。多集中在学生生活较为集中的第二生活区,即临沂大学成东侧。各个培训班教学地点租金较低,环境较差和所收取学费形成强烈反差。教育机构的服务很差,说明并不缺少受训人员。

本项目建立统一的教育机构市场: 优势:

1、现行的这些教育机构没有统一的规范,很难让学生信任,如有统一的教育市场,对学生来说比较放心。

2、现行这些小型教育机构多在民宅内,存在大量消防、安全隐患,如有举报必然被取缔。

3、对知名教育机构是一种共同宣传优势,可以借势造势。劣势:

1、距离现有学生密集生活区较远,是否可以提供校内班车。

2、租金定价是教育机构选择的重点,经营者考虑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3、内年的政策变化,因为培训只是针对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准备,在本项目建成后是否会有政策的改变还不好说。

以下为各个地区教育机构照片:

第13篇:广州大学城贝岗村建筑调研汇报

广州大学城贝岗村建筑及生活环境调研

1.概述:

大学城贝岗村:

小谷围街贝岗村距离番禺市区22公里,离小谷围街道办事处2公里,与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相邻。广州大学城兴建前,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大学城建设后,部分村民仍留原地居住;部分受拆迁影响的村民则搬往谷围新村安置。现该村面积约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00多人,流动人口近2000人。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村属土地发包收入,旧村闲置土地、村属商铺等出租收入。

调研目的在于通过对贝岗村建筑的调研,对贝岗居民的生活环境进行一定的评估,对建筑进行一定的安全舒适性评价,并在此过程中学以致用

2.调研实施

2.1实地考察

时间:2016.10.31清晨

地点:悦来公寓,新悦公寓,大学城公寓枫林晚公寓旁一民居 2.2资料收集法 3.建筑分析

3.1建筑结构分析

公寓:调研小队走访了大学城类的三家公寓,对其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纳。分布调研了悦来,新悦,大学城公寓。

构造:

采用典型的无差别框架结构,有圈梁加固处理,一个框格内有二间小房间,有一定的抗震性能 民居:

在大学城内寻找了一家原住民,在其许可下对其住所进行一定程度的采样和分析

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对生活污水使用管道集中到楼下阴沟中,处理较为粗放

雨水:楼顶周围有阴沟,且在楼顶上搭建遮阳棚,其造型为屋顶式,利于排雨水。在楼顶的四周也有阴沟,防止了楼顶过分积水。

火警消防:

消防用水:未见消防管道有灭火器 无火灾报警系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线路:

明线法,有塑料套

问题隐患:

火灾隐患:

悦来公寓中楼梯中的排水有一定不足,受潮比较严重,石灰表面受潮发霉

结构: 装饰:

:排水:

3.2生活环境分析

3.2.1 价格

新悦950;

大学城公寓750(最低700),双人房 悦来:850

3.2.2舒适度 公寓: 3.2.2舒适度

1、采光

房间采光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房间所处的楼层高度、窗户所开的位置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分布。 新悦

新悦公寓在四楼的房间采光很好,因为房间窗户正对出去的位置是一幢三层高的房子,没有建筑物遮挡阳光。低层房间因为窗户开在楼与楼之间的狭缝里以及楼层较低,采光不好

(低层采光差的房间) 大学城公寓

大学城公寓(本部)的房间光线阴暗,窗户大都开在楼与楼之间的狭缝里,而面向较宽敞的小巷的窗户都在房间外公共走廊的地方。高层部分房间好一点。

(高层较好一点的房间)(低层采光差的房间)

(采光较好的公共走廊部分)

但大学城公寓的另一部分(离本部稍远的地方)在一处民居的四楼(一楼住着普通人家),这里的房间采光比本部要好,因为窗户正对着的地方是一小块空地,没有遮挡阳光的建筑。

(采光好)

2、通风

通风条件的影响因素几乎与采光一样,都是取决于房间所处的楼层高度、窗户所开的位置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分布。因此,采光好的房间基本上通风也好,这里不再累述。

3、生活便利性

3.1 悦来

悦来公寓晾洗衣服的地方是每一层楼的一个公用阳台,阳台的空间比房间稍大,通风也比房间要好,晾衣服的效果一般但比在房间里或直接晾在窗户防盗网上效果要好。 3.2 新悦

同样也是公用阳台,不再累述。 3.3 大学城公寓

大学城公寓洗衣服(洗衣机)、晾晒衣服的地方都在顶楼,就公寓的可入住人数和顶楼的面积来看,顶楼完全可以满足居住者的所有晾洗需求(连晒被子都可以)。顶楼通风好衣服容易干,而且加了顶棚,衣服一般不会被雨水淋湿。

4、防湿防潮

由于我们无法窥见墙体内是否设置有防潮层,所以下面只分析我们能看见的外部的防潮措施。 防潮措施方面,三间公寓做得一般,毕竟为了节省成本,不可能想自己家里那样做足防潮措施(如在墙上贴高至一米多的瓷砖)。厕所的防潮做得还可以(贴瓷砖贴得够),走廊和楼梯方面做得也可以(估计是为了美观吸引顾客),但房间内做得不够。

(楼梯处贴瓷砖以防潮) 4.1 悦来

没有特别的防潮措施。 4.2 新悦

没有特别的防潮措施,奇怪的是原本应该贴瓷砖的地方刷了一层粉色的灰(摸起来质感不像漆),我们不认为这能够防潮,也不清楚意义何在……

(粉色的灰?) 4.3 大学城公寓

某些房间墙上贴有壁纸,根据触感和查资料,初步推测是硅藻泥壁纸,有一定的调节湿度的功能。

但某些房间无特殊处理,能看到受潮甚至发霉的迹象。

小结: 综合来看,大学城公寓的居住环境最好(当然还是不能和民居比),尤其是在高楼层的房间,通风好,采光好,唯一不足的便是防潮措施,如果只是短期租住,还能接受

4.总结

贝岗总体的环境概括来讲一个字:挤

由于楼与楼之间间隔太小,不利于通风采光,打开窗户可以用手摸到对面墙。在调研小组以毕业生的身份去“租房”时,房东口中一个重要的卖点就是采光。其公寓的消防安保措施亦不是很完善。民居也有着类似的特点,不到100平米的房间需要容纳你五口人(还是环境较好的一处),民居的装修通风条件好于公寓。

第14篇:花溪大学城农贸市场选址项目调研(推荐)

花溪大学城农贸市场选址

项目调研报告书

农贸市场是指一区域内用于销售蔬菜、瓜果、水产品、禽兽、肉类及其制品、豆制品、熟食、土特产等各类农产品和食品的以零售经营为主的固定场所,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而建立的固定区域,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农贸市场需要有很大的需求顾客,才能维持商户的收益,这就需要考虑到农贸市场的选址问题。因此,我们对附近花溪大学城农贸市场展开了一次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花溪大学城农贸市场的基本情况,并以其选址问题做重点分析,以便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二、调查对象

以花溪大学城农贸市场的选址作为调查的对象。

三、调查进度安排

四、调查方式

我们主要采取现场观察、询问的方式为主,以借助贵阳市官网的相关信息采集方式为辅,对该农贸市场的选址进行详细的分析。

五、调查内容

主要是了解附近群众和商户对农贸市场的看法,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将农贸市场设在这里,设在此处的优点以及缺点,以及顾客流量的大小,还有各商户的收益状况。

其次,在贵阳市官方网站上查询相关的数据信息。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的客源分布在大学城的各高校,以及正在建设大学城的工人、农民,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客源主要是分布在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城市学院等高等院校,主要顾客都是高校里的师生员工。同时,大学城现在处在建设期,城内有大量的工人,还有附近村镇居住的农民,这些人群每天也都需要大量的蔬菜供应。由此可见,该农贸市场的设立意图已经覆盖了整个大学城的的客源,想要占据整个大学城的市场。

然而,因为花溪大学城农贸市场选址的缺陷,即是没有考虑到充分满足整个大学城的需求,以及充分地占有大学城的农贸市场。

(二)从省教育厅的官网上采集到相关的信息,省教育厅近日公布的花溪大学城建设情况显示,截至2016年10月3日花溪大学城竣工校舍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共有9所高校入驻,入住学生达9.1万人,预计明年年底大学城骨干路网将全面建成。

由此可知,大学城的客源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且会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可见,该农贸市场的发展潜力无比巨大。同时,由于选址的缺陷,始终不能占据整个市场的份额。比如,距离较远的高校师生和工人都只在附近超市解决了蔬菜的需求。

(三)大学城农贸市场的客源量比例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知,目前农贸市场的顾客主要由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和城市学院的师生员工及农民、工 人占据了80%的客源量。

但是,这80%客源量的需求量仅占大学城的总需求量的50%,另外再加上其他学校20%的客源量占据的总需求量的12.5%,那么意味着还有37.5%的市场需求量还没有被充分占有。

综上所述,花溪大学城农贸市场是坐落大学城的首家农贸市场,占据了大学城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其选址在贵州医科大学——大学城的中心位置,且靠近主要的交通干道。

然而,由于花溪大学城农贸市场的选址还是偏离了一部分的高校,导致无法占据整个大学城的市场份额。而服务业的服务设施选址与定位必须以方便顾客来接受服务、能吸引顾客来接受服务为原则,以保持充足的客流。而该农贸市场似乎有些违背了这条原则。

因此,我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如下:

一、花溪农贸市场可以将地址定位在贵州医科大学的中心位置(当然需要设立在该区域的休闲服务区),从而满足到整个大学城的市场需求。

二、花溪农贸市场也可以在贵州医科大学靠近贵中医的那一边再建一个分市场,则可以占据整个大学城的市场需求。

第15篇:大学城西餐厅策划书

大学城西餐厅策划书

(1)策划主题:大学城西餐厅开业策划书

(2)策划者:

(3)策划完成时间:2011年9月29日

(4)策划目的:通过策划,以开业前后的活动为载体,使大学城西餐厅在广大学生的市场中得到很好的宣传,并确定西餐厅的具体选址、经营策略,预测西餐厅将会遇到的生产运作问题,再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5)策划内容:本次策划主要是为了解决西餐厅在开业前后遇到的生产运作方面的问题,比如:西餐厅的选址、开办餐厅的规模和资金、工作流程的制定、市场预测等。以下是我对于合理的解决生产运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想法。

1、西餐厅的选址

大学城商业区有很多的饭店,而这些饭店主要提供炒菜烧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也越来越追求精神享受,所以把西餐厅开在大学城商业区是正确的选择,这里将有广阔的市场。

2、开办餐厅的规模和资金

因为餐厅是开在大学城商业区,而消费的主体是学生,因此餐厅的规模不宜太大,这样既不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又可以节约了资金。如果资金不够,可以先向亲朋好友借钱。

3、餐厅人员的招聘

我觉得应该通过网上招聘等途径招聘一位有工作经验的餐厅

经理来帮助我管理西餐厅,并从餐饮类的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来当厨师,因为年轻人会比较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食物。其次,我想就近从附近的大学招一些学生做服务员兼职,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一些学生勤工俭学,还可以通过他们为餐厅带来更多的顾客。

4、工作流程的制定首先,我们需要理清楚目前的餐厅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并列出来。通过对职责和重点的了解,可以梳理出一条比较粗的一级流程。这是做好制作工作流程的基本点。在整理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后,再细化下去,得到第

二、第三流程等,再根据这些,把每一个流程所涉及的部门、涉及的部门行为、涉及的表格表单、涉及的各类资料一一写出来。这样,再完善一点,一份工作流程就出来了。

5、货源的稳定

我们要保证能够获得新鲜的食物材料,注意食品的安全,另一方面要保证在生意特别好时而不能提供丰富的食物,因此我们要确保食物原材料的稳定提供。

6、营销策略

营销是企业经营中最富挑战性的环节,影响营销策略的主要因素有:(1)消费者的特点;(2)产品的特性;(3)企业自身的状况;

(4)市场环境方面的因素。最终影响营销策略的则是营销成本和营销效益因素。因此西餐厅在运作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在校学生消费的特点制定出自身的营销策略,学生喜欢口味独特的食物,而且喜欢变

化,因此我们的西餐厅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变,以获得广大学生的好评,获得更多的利润。

7、市场预测

在西餐厅的运作管理中,对市场做出合理的预测是非常重要的,如:学生消费群体对西餐厅的需求到底有多大?需求程度是否可以给餐厅带来足够的利润?市场需求的波动性有多大?竞争对手在未来会有多少?我们都要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预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解决这些问题。

8、广告宣传

当前面的这些问题解决后,餐厅就要开始营业了,开张前的广告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打出自己的广告语,如:走进西餐厅,高贵而不贵。把本餐厅的招牌产品彩印出来,在各大学校进行发放,让学生了解本餐厅。并在开业期间打特价,欢迎广大学生前来品尝,加大自己的宣传力度。

9、开业促销

开业时设立一系列的促销方案来凝聚人气,加强影响和推动销售,如:“消费连环喜”:进店即赠送小礼品、消费满50返

10、前50桌消费者获赠贵宾卡一张,享受餐厅的特别优惠。情侣套餐在开业期间打八折,寝室集体可以享受六折优惠。

第16篇:大学城网介绍

大学城网介绍

历史:

2005年成立,一度是重庆最热的大学生求职和交友中心,于2008年达到顶峰。后因人事变动停网,于2011年初重新开始运作。

重庆大学城网的核心服务:

1) 招聘和家教

2) 交友和社区(含论坛,日志,博客,特长展示和个人主页)

宗旨:

1) 成为全重庆范围内的所有大学生求职、交友、交流和自我宣传的平台

2) 成为企业招聘大学生和打入重庆大学市场的平台

3) 成为全市家长或需要家教的人寻找人才的平台

目标:

1) 2011年底之前恢复人气

2) 2012年实现重庆第一平台的目标(达到以上3个宗旨)

一旦大学城网成为一个平台,那么从每一个方面都会有大发展的可能,赢利和成长的渠道非常多。本质的动力是,重庆市庞大的大学生群和企业群都借助于我们,无法离开我们的服务,有了这个需求,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建立我们长期的事业。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实现这一目标!

重庆大学城网

2011年8月8日

第17篇:山西大学城资料

大学城资料

一、山西大学城介绍

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位于晋中市北部新城北侧,距太原市中心仅25公里,紧邻榆次环城北路、石太高速,西靠太榆路、武宿机场。一期规划占地9900亩,总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总投资90至100亿元。拟入住的11所高校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山西传媒艺术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中医学院、山西煤炭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职工医学院。园区建成后,容纳师生总量将达到15万人左右。

高校教育园区建设项目将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两年后投入使用。

二、总体规划

1、区位及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北距太原市中心20公里,距小店区5公里;距国家级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公里;距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5.2公里,东距山西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2.2公里,西距国家级森林公园晋祠——天龙山风景区15公里。

2、周围关系

规划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南侧,规划区北侧有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侧有武宿机场,西侧为太原市小店新城,隔汾河有晋阳古城,东侧为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区西侧的唐槐路、大运路、太茅路,南侧的太长(太原——长治)高速公路是本区与外部联系的重要通道,是未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之一。

3、现状概况

规划范围内用地多数为太原农牧场所有,并有少量晋中市的土地。本区域内现有农牧场职工约2000人,另有横河村、西贾村、田庄村三个村庄用地。规划区北侧有现状建成的农牧场职工安置小区以及西侧的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其余均为农田。地形平坦开阔,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整个用地北窄南宽,呈不规则的梯形。用地内现有太榆渠、东干一支渠、薛店渠及多条灌溉小水渠和一些小水塘。

(1)太榆渠

太榆渠沿规划区东侧向西南排水,现状此段接纳雨污水范围均为晋中市的地域,为晋中市重要的防洪渠道,设计排水能力为24m3/S。本段渠底较西侧农牧场地高。 (2)东干一支渠

为汾河一坝输水灌溉农田的渠道,此范围内渠道基本为渠的终点段,现状浇灌水服务范围为农牧场农田及下游西贾村农田。 (3)薛店渠

位于农牧场西边界,主要接纳渠西及农牧场北侧的农田退水,现状农牧场北部有约44.3公顷的农田水可排入此渠。薛店渠收集上述雨水后,向南再与太榆渠相接处通过泵站抽排至太榆渠,雨水汇水终点最终接入汾河。

三、规划概况

1、规划目标

通过规划与建设重新整合太原地区教育资源,将汾东教育片区建设成为带动汾东新城发展的增长点。

2、规划总体定位

规划从区域角度切入,分析汾东教育片区的优势特色:“顺应城市南移,串联园区南北,促进资源整合,完善城市功能,延承山水脉落,塑造太原新景,弘扬城市文化”。对园区的定位是:汾东教育片区应成为太原城市战略发展的发动机;太原人才孕育的摇篮;太原城市生态的重要协调区域。

四、土地使用规划

1、规划规模

(1)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1809.8公顷。 (2)人口规模

本区域人口由学生、教职工及其家属、农牧场居民及城中村居民,其他居民构成,依居住用地推算,本区可容纳约居民约7.8万人;以教育用地推算本区可容纳学生约8.5万,教职工约0.6万人,总计约16.9万人。

2、规划结构

本区的规划结构为“四廊围两区,两区带四点”。

四廊:规划区北部横跨东西的城市生态绿化走廊及沿薛店渠、东干一支渠、太榆渠的防护绿化廊道;

两区:高等教育区和产业发展区; 四点:分布于规划区的四处城市居民点。

五、道路、绿化系统规划

1、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系统

本次规划道路等级主要分为: A、城市主干道:本片区城市主干道呈三纵三横的格局。

B、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30~40M的道路均为城市次干道,形成四纵五横的格局。 C、城市支路

红线宽度30M以下道路均为城市支路,规划共设置四条城市支路。

2、绿地系统规划

本区域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及居住区绿地构成。

(1)公共绿地:主要指四号线与六号线之间所夹的五块城市级公园用地,占地约82.4公顷。 (2)防护绿地:主要指产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规划主干道两侧均需预留30M绿化带,薛店渠、东干一支渠、太榆渠两侧防护绿地、规划污水处理厂周边的防护绿地、太中银铁路两侧50M宽防护绿地。除规划中已确定的防护绿地外,其余所有红线50M宽及40M宽道路两侧需空出5M宽用作街头绿地;所有红线宽度30M道路两侧需空出10M用作街头绿地。 (3)小区绿地:主要指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提供的绿地广场,占地约17.3公顷。

六、大学城内高校概况 1)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百余年来,太原理工大学秉承“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优良传统,努力构建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建成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我省唯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

奠基仪式上,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张文栋作为代表发言,他说:“高校新校区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保证新校区会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利用。”

太原理工大学新校区在“大学城”内的位置,大致是南至现状纬四街,北至规划纬六路,西至鸣李东街,东至中都北路。拟建新校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2045亩,二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10.7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建筑面积约 30.7万平方米,其面积是10所高校中面积最大的一所。

据介绍,太原理工大学规划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学科团组,两区兼顾,老新互补,同步发展”;新校区设计理念是“百年底蕴,现代气息,三晋文化,理工内涵”。“目前,新校区校园总体规划方案和单体建筑概念设计招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自3月2日公开发布设计招标公告以来,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设计单位前来报名,到3月16日报名截止日,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43家单位报名。”太原理工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处韩勇鸿处长向记者介绍。“目前,我们初步筛选出11家知名的、且富有校园规划业绩的国内、境外投标单位作为重点考虑对象。”“我们要做好老校区的继续完善和新校区的加速建设,实现两区兼顾。”韩勇鸿说,“一方面要继续抓好老校区新建和拟建的8项工程建设,按既定目标高质量建成,一方面要积极做好新校区手续办理和校园规划等工作,尽快开工。新校区建设资金来源是用一部分旧校区进行置换、银行贷款以及自筹。” 2)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创建于1919年,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医、理、管、法、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学校本部教职工1547人,专任教师851人,普通高等教育学生12142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6649人。

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占地1139亩,面积是目前校本部的4倍还多。1991年时,学校每年招收300名学生,现在每年招收本科生1―2千,研究生约1千人,还有博士生以及成教的学生,每年能达到三四千人。 3)太原师范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是 1999年 3月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近年来,秉承“崇德、博学、团结、创新”的理念,发展师范和非师范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5个,现有12000余名学生。“我们在‘大学城’的新校区占地1593亩,目前对于新校区的具体规划工作还没有展开。如果迁入新校区,我们的在校学生将有望增至2万人,长期困扰我们的老校区占地面积有限、难以承载更多在校学生、教学设备老化、学院难以升级发展的难题将大大缓解。”4月15日,太原师范学院规划办公室的刘老师告诉记者。

太原师范学院位于市中心,受周边环境影响,占地面积很有限,并且难以扩大,这与日益增长的在校学生人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学校很难做大做强。迁入“大学城”新校区,对于太原师范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新校区建成后,太原师范学院将整体搬迁,旧校区将用于土地置换。 4)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52年,前身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山西省建筑工程学校。2001年该院由国家级重点中专改制为高职院校,是我省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高职学院之一,设有土木工程、建筑装饰、建筑经济管理、环境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工程等6个系,现有师生共一万多人。5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建筑类高中级专门人才,担负了省、市、县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大中型建筑施工、设计、规划、科研等工作,为山西建设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省城学府街,受土地限制,一条马路将建筑学院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四周全是居民区及写字楼。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教学条件已经不符合长远的办学规划。

新校区占地505亩,将来按校园比例划分使用区,大致可分为生活区、教学区、实验实训区、行政办公区等。建成后的新校区可容纳近万人的规模,设立29个专业,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 5)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中医学院,1989年6月成立,现已成为我省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中心。建校以来,始终恪守“求真”校训,秉承“职责、规范、严谨、效率”教风和“诚信、精进”学风,坚持“艰且益坚、持重笃行”校风,走出了一条超越常规的办学之路。

山西中医学院目前占地150亩,新校区占地900亩,由于资金短缺问题,他们在150亩的基础上,自留了50亩方便学生实习时安排住宿,其余的100亩将会通过招标的方式筹措资金。

山西中医学院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九个专业。 6)山西煤炭学院

山西煤炭学院,在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筹建。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创办于1984年,历经27年,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规模快速发展,专业设置渐趋合理,办学水平稳步提升,为煤炭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全省24所涉煤院校中,每年煤炭类专业毕业生只有5496人,其中本科267人、专科2259人、中专2970人,而目前全省煤炭类专业人才缺口接近2万人。煤炭大省山西没有一所煤炭类本科院校。

新校区规划中,山西煤炭学院批准初期占地620亩,学生总人数6000人,专职教师400人。

山西煤炭学院的学科设置是按照立足山西煤炭企业急需人才的培养而进行的。初期拟设置学科采矿工程等14个,重点发展煤化工、煤炭装备制造等高新科目。

学院的一期工程大概需要6.5亿元。来源主要从置换土地、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筹集。 7)晋中学院

晋中学院是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设有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学院18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16个,涵盖文、理、工、经、管、教等6大学科门类。现有学生2.4万余人,在职教职工1002人。

在晋中学院新校区项目部,记者见到该部负责人许主任,他说:“规划中的新校区,占地1190亩,是10所入驻高校中的第三名,比现在使用中的校区300亩大3倍左右。” 8)山西传媒艺术学院

山西传媒艺术学院是我省新筹建的一所高校,原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是全国较早独立设置的广播影视类院校,是我国培养广播影视人才的重要基地。2010年7月,省政府批准筹建山西传媒艺术学院。多年来,学院以“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日制广播影视类高等学院”为发展目标,加强教学科研创作,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新校区占地813亩,是10所高校中唯一的一所艺术类院校。 9)山西职工医学院

山西职工医学院是由国家举办的集成人教育、普通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于一体的、独立设置的高等医学院校。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有良好的教风、学风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新校区占地250亩,是按照在校生6000人规模进行的一次性总体规划设计,总工期分三期建设,建设工程量为16万平方公里的校舍建筑面积以及配套的道路、绿化、水电通讯管网、消防设施、环卫、燃气系统等。”

新校区的整个校园按照功能区布局分7块:教学区、试验区、公共区、运动区、生活服务区、行政办公区、对外交流区。 对于新校区的建设风格,主要是建成唐风古韵、秦砖汉瓦的风格,以西医学校为核心,现代化建筑为主体,建成现代园林式校园。一般校园的建筑都不宜采用高层,六层以下最好,为了将来着想,主要向地下空间发展,譬如配备停车场、配电室、仓库等。 10)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唯一的一所教育部备案的交通类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省交通学校。多年来,学院坚持“服务交通事业建设,融入山西经济发展,挖掘人才需求趋势,锁定市场设置专业,瞄准岗位培养人才,强化技能突出特色,坚持质量立校观念,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新校区占地501亩,将按照开放式大学的前瞻性发展原则,综合景观环境采用轴线控制的组团式布局,布置教学实验区、行政区、公共设施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休闲绿化活动区等各大功能区,并配套相应的附属设施。

校区北部将设置交通主题公园,公园布局灵活自然,中部形成绿化山丘及人工水面,面向新校区的中央河道绿化景观带,环境优美,将是交通学院的一大特色景点。

11)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

位于教育园区西南部,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2.5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综合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等,建设周期为2年。目前新校区详规方案已经市规划局审批上报并经市政府批准,现正公示。 12)太原大学

太原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在太原教育园区内,占地2500亩,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规划总用地163.4公顷,其中主体建筑面积约65.64万平方米,教工生活区7.75万平方米。目前详细规划已经完成,土地手续正在办理中,准备单体设计招标。建设周期2至3年。

第18篇:教学效果世界大学城.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2009年全国秘书资格考试报名通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开展职业资格的清理规范工作,将分期分批公告批准保留的职业资格。在清理规范工作结束前,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我部将继续组织开展2009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以下简称“全国统一鉴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国统一鉴定的职业范围

2009年,继续组织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心理咨询师、物业管理员、电子商务师、理财规划师、项目管理师、广告设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网络编辑员、职业指导人员、企业培训师、企业文化师、营销师、秘书职业的全国统一鉴定。参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项目管理师、企业信息管理师、企业培训师、企业文化师6个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全国统一鉴定的地区,需先向我部提出申请,经我部组织专家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相应职业一级的全国统一鉴定。

二、继续试行“统考日”制度

(一)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继续试行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日(以下简称“统考日”)制度。“统考日”具体日期是3月20、

21、22日,5月

15、

16、17日,7月

17、

18、19日,9月

18、

19、20日,11月20、

21、22日。

(二)我部组织的全国统一鉴定日期是5月

16、17日和11月

21、22日(具体职业等级和安排详见附件

1、2)。

(三)各地要按照我部统一部署和《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工作规程(试行)》要求,在规定日期组织实施全国统一鉴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组织已列为全国统一鉴定职业的鉴定。各地选择其他职业组织本地区统一鉴定工作,应集中安排在其他“统考日”进行,并于2009年3月1日前填写《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日工作安排表》(附件3),报我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便向社会公布。如确需增加统一鉴定日期的,应报我部备案。

三、切实加强全国统一鉴定规范管理,保证鉴定质量

(一)今年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后组织开展全国统一鉴定的第一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做好机构改革期间各项工作的同时,按本通知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全国统一鉴定,保证全国统一鉴定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二)进一步加强全国统一鉴定考试资料安全管理。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加强对全国统一鉴定考试资料的安全管理,并将此作为质量管理考核指标之一。进一步完善保密制度,将考试资料传递、分发等各环节的保密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强化保密意识,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规定,杜绝泄密事件发生。一旦发现违法泄密行为,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法律责任。

(三)完善全国统一鉴定考点集中管理。各地应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和“考培分离”的原则,加强对全国统一鉴定考点的集中管理。要在全国统一鉴定实施前2个月将《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点设置情况汇总表》(附件4)报我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我部将向社会公布全国统一鉴定考点设置情况。

(四)严格全国统一鉴定考务管理。各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严格审核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加强考场管理,严肃考场纪律,强化现场督考,杜绝舞弊行为。要使用全国统一鉴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对考试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考试规范管理,要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全国统一鉴定顺利实施。

我部监督举报电话和考试当日值班电话分别为(010)84661120、(010)84661130。各地也要设立举报和值班电话,认真调查并秉公处理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解决考生咨询和现场发现的问题。

附件:

1、2009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时间安排.doc

2、2009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核方案.doc

3、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日工作安排表.doc

4、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点设置情况汇总表.doc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九年二月十九日

第19篇:广州大学城规划

一、大学城规划概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经过专家论证研究,2001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将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作为广州大学城的选址。随后广州市城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家单位参加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咨询工作。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在四家咨询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吸取研讨会和各大学的意见,编制了《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范围43.3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 ,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为国内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新城市,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城市发展规划“南拓、东进”的位置上,在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其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在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交通区位上,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文化区位上,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广州大学城现有10所高校进驻。2004年9月第一批约4.5万名大学生已先行进入大学城, 2006年9月在校学生人数约13万,2007年大学城全部建成后总规划人口预计将达到35万人,相当于一座中小城市。

二、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

(一)用地和人口规模。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大学城规划人口为35-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其中学生人口约18-20万人,教师人口约1.5-2万人,员工人数约3-5万人。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口约2-3万人左右,村镇人口5万人,不可预测人口3-5万人。

(二)规划理念。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采用了“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和“数字化” 虚拟城市的概念。

▲“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政府通过预先控制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并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沿站地区土地开发”的TOD发展模式。大学城的发展将与城市干道和快速轨道交通结合。

▲“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

组团是一个开放的、可生长的系统,组团的规模和数量可根据高校进入的情况调节,每一个组团的发展并不影响其它组团。对于大学城来说,保持各学校的特色与资源的高度共享同等重要,在发展规划中,各高校相对独立的集中于某一组团内发展,而各组团的某些共享度较高的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及研究设施等通过网络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

大学城是一个活跃、创新的区域,它的物质空间、功能组织应当以有利于促进各种交流的发生、资源的共享为目标。大学城通过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的功能网络及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大学城处于广州市生态结构的核心,同时它的功能本身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学城发展规划“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综合表现在道路和建筑布局、生态绿化网络的建立、生态区域的保护、较低强度的开发、公共交通的提倡等方面。

▲“数字化”虚拟城市概念

广州大学城是一个数字化的高科技城市,在网上可按照大学城的物质实态虚拟大学园区建设情况。虚拟大学城也有结构清晰的公共“空间”:一级共享的信息资源与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各分类信息服务器与组团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大学城的居民可以在网上走进和实际建筑相对应的虚拟建筑,居民还可在网上进行交流、咨询、服务等活动。

(三)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

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结构重视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以资源的分级共享为原则,其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新城区的“城”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依托南北向交通干道和地铁站点形成的带状发展走廊上。在两个地铁站点的辐射范围内,布局了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中心和大学城所特有的中心,前者包括大型的商场、超市、办公等设施,后者如公共教学设施、城市公共图书馆等。在小谷围岛的中心,布局了大型的生态公园、体育中心和少部分低密度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等,以体现大学城作为广州生态结构中的“绿心”的特点。

校区作为大学城的基本功能单元组合形成分散的组团式结构,各组团围绕“软核心”(生态公园)设置组团级资源共享设施,组团具有自组织生长的可能性。组团规模以教学科研要求和大学共享设施辐射范围为标准确定,形成七个次级组团,组团的规模在2.5-3平方公里左右。分级组团内包括大学教学区、生活区、教学资源共享区。学生生活区布置在市级共享核心、组团级共享设施、教学科研区之间,便于充分利用共享资源。教学区滨江布置,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每一个大学组团而言,其主要活动的流向是江滨与核心之间的走向。因此,每个大学组团的向心绿轴就成为其功能组织的主要骨架。大学城的功能安排从江滨指向核心分层铺开,向心绿轴将它们串联起来。

大学城内的共享资源分为城市级、组团级、校区级三个层次。城市级共享资源与城市有着最为直接的交通联系,其共享的范围与城市的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大学城内将依托地铁及南北向便利的交通条件,集中设置商业服务业设施、文化设施、科研设施等。相邻的若干所大学的共享的教学设施形成组团级共享资源,如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会议中心等,其间的步行距离应控制于五分钟之内,即半径400米左右的范围之内。校区级共享资源是指由学校、科研机构自己建设的、可在校区之间共享的资源如专业实验室、教学基地等。

(四)道路交通系统

大学城的对外交通主要通过南北向的京珠高速公路、小谷围岛中部南北向交通干道、城市中部快线和东西向的岛南滨江快速路、兴业大道、金山大道来解决。

小谷围岛内采用环形加放射的道路网络。主要道路为三条环路,其中外环路主要解决小谷围岛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中环路主要解决各校区组团之间的联系。小谷围岛南岸地区的道路网络采用格网式布局。小谷围岛南北两岸的交通联系通过二条隧道及地铁四号线解决。

为保持小谷围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岛上大力提倡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并特别注意外部交通与内部公交的转换,以有效地减少岛内对小汽车的需求和依赖。

(五)绿化景观系统

小谷围岛绿化系统呈中心放射加廊道的结构,以生态公园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渗透,并与珠江和周边城市生态廊道相通。

三、广州大学城规划工作进程

▲200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视察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情况,提出了要按照“四个一流”(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要求,把广州大学城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学城,并提出了2004年9月开始招生的目标。

▲根据大学城建设计划,大学城建设将先开发小谷围岛,岛上将布置10所高校,共14万学生。为了落实大学城的建设目标,市规划局积极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和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等一系列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工作。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2003年2月27日至2003年4月7日,市规划局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共邀请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15家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单位(联合体)参加。2003年4月18日,该设计竞赛完成专家评审。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广州市规划局和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于2002年9月23日至10月13日举办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单位招标活动。参加本次竞标活动,共有三个投标联合体分别是:①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2002年10月29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和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设计单位的评标会。根据评标结果,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办单位的联合体获得中标资格。2003年1月23日至4月11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受委托进行“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工作。该项目于2003年4月11日通过终审。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大学城中心区为大学城南北向长约6.28公里的发展走廊(小谷围岛上约4公里),总用地面积约416公顷,主要建设功能为大学城城市级共享资源,包括商业金融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科研设施、信息共享区、体育共享区、会展及文化共享区以及岛中央的城市生态公园等。为了高水平、高标准地建设广州大学城中心区,特组织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咨询活动于2003年1月15日(北京时间)至2003年4月23日。本次咨询委员会邀请了英国理查德.罗杰斯建筑师事务所、美国SBA国际设计集团+ Ayers Saint Gro校园规划顾问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美国Sasaki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组成的联合体共3家设计单位(联合体)参加。于2003年4月底完成专家评审。

四、广州大学城五个校园组团规划中标方案介绍

第一组团(3)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市设计院

规划设计特点:

现状地形地貌,整体规划设计新颖。强调保护

校园用地内的绿化、山体,保留原有的水系,形成校园中的主水面。在道路布置、校园分区等方面充分尊重原有地段的自然地貌。

校园景观与城市及其它组团有强烈的呼应关系。中山和外语外贸两所大学的生态轴分别与滨江绿带和大学城主生态轴连接,使组团的生态规划与整个大学城的生态系统相交融。

第二组团(1)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

1、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规划指导思想上结合现代化、人本化这个新世纪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在校园文化上,体现校园的人文情怀。在校园道路交通规划上以人、自行车优先、人车分流作为设计原则,在资源共享区的周边设计一圈以人和自行车为主的道路广场。将各个教学区以及生活区流畅地联系起来。保证教学中心区内部以步行为主的安静环境。

2、规划方案根据广州市雨水充足,植物茂盛的气候特点,保护原有的山体、林地,并把它作为校园景观的主体。强调外部空间与建筑的同等重要性,提升了绿地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使建筑与环境形成多样化的互动模式。

第三组团(1)规划中标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能分区明确,建筑布局紧凑、富有个性。

广东工业大学主教学区集中在东面,结合校区的自然高地,形成大学入口空间气势恢弘形象,公共教学区集中布局在校区东北面,紧临北面的生活区,体育区沿东西方向布局在校区北面,与生活区和组团平行相对。广州美术学院根据专业学部学科发展的要求,造型艺术学科设置在北面,艺术设计学科设置在南面。

规划设计特点:建筑均为南北朝向,促进空气流动。全面实现人车

分流。建筑南北向布置,呈现建筑“均好性”。建筑立面结合悬挑外廊进行遮阳设计,加强水平方向感、接地感和沿江感。建筑底层架空,较好地处理了建筑与地形的关系及停车问题。车流和停车集中在地面层,步行人流集中在二层共享平台和连廊,实现人车分流。

第四组团(2)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

1、以水为主题的规划特色。结合基地水网密集、两面临水的现状特点,校园布局强调以水体为灵魂,形成标志性的校园特色。对基地内的水系进行整理,并在中央放大为湖面,由水分隔出若干个花园绿岛,布置教学楼群,保证湖、岛、建筑良好的通视性。

2、组团式可生长的建筑模式。校区及生活区的主要建筑均采用组团式布局,并通过复合式的新型校园空间——信息廊,把组团联成一体,使建筑群呈现轴向可生长式的布局,实现建筑的分期建设。建筑朝向符合广州地区气候特征,首层架空有利于空间景观渗透。

第五组团(3)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规划设计所和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联合体

规划设计特点:

1、总体布局依山就势,空间整体性强,功能布局合理,有效利用现有土地。

该组团内拥有良好的现状自然生态,是全岛自然山水环境最有特色的地块。组团内共有13个丘陵。详细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规划布局对现状自然的尊重和对山体与植被的保护利用。以体系化、自然化和生态化的原则营造校园环境的个性化。

2、建筑布局北密南疏,朝向有利于通风采光。各功能区规划用地和设施配备相对集中,并有明显空间分隔,动静分区,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道路绿化隔离,方便学校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的生活规律,流线合理。

大学城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一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二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三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四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五组团规划总平面

第20篇:大学城宾馆简介

一, 简介

酒店业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也日趋激烈。 而竞争的实质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酒店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顾客的选 择与购买,从而影响酒店的经营成果。五星级酒店是酒店业中的佼佼者,是高 档豪华享受的代名词,是优质服务的载体,对其服务质量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 意义。在硬件趋同的今天,酒店要发展自己的特色,关键举措就是不断提高和 完善自身的服务质量。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够客观、系统地评价酒店服务 质量的体系模型,同时配备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小组将调查范围锁定在大学城的中心商业街——熙街,对座落于此的5家宾馆做了详细的实地考察,从房间大小,配套设施,附加服务等方面研究其性价比。其中,似家心怡酒店的入住率大大低于熙街其他宾馆因此本小组重点从其服务质量入手调查,希望能了解原因并能对酒店有参考价值

二, 现状

重庆似家心怡连锁酒店(大学城店)位于重庆大学城,地处美院商业老街入口,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雅、艺术氛围浓郁,紧邻熙街步行街,购物、饮食、休闲娱乐等配套完善。酒店定位艺术型主题酒店,标准按星级配置,个性时尚,温馨舒适。酒店设置画展中心、创艺吧,以及不同设计风格的客房,是流动的画廊、释放的空间。酒店提供24小时热水、冷暖空调、自助早餐、宽带上网、国内国外长途电话,是宾客旅游观光、商务活动、感受人文的理想场所。在重庆排名第104位。

酒店开业时间2010年5月29日,楼高5层,客房总数63间(套)。

酒店服

餐饮设

施 商务中心、洗衣服务、叫醒服务、旅游服务、ATM取款机、前台贵重物品保险柜茶餐厅:位于1楼,提供套餐和茶水。 酒店设施与服务 重庆似家心怡酒店(大学城店) 设备与服务:

康体娱

乐棋牌麻将

酒店地处重庆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内,周边高校及餐饮购物场所林立,休闲购物十分便利。

- 至熙街步行街,步行约5分钟;

- 距离冯玉祥将军公馆4公里,乘坐出租车约10分钟;

- 距离三峡广场商业区24公里,乘坐出租车约35分钟;网友评分;

 性价比: 3.5分舒适度: 4分卫生: 4分睡眠: 4分位置: 4分服务: 4分

三, 问卷

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其中线上30,线下70,线下问卷全部回收,线上收回21份,其中2份因提供数据不完整而被视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有效率89%。

本文借助EXCEL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

大学城调研报告
《大学城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