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社会治安防控建设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5:04:16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浅析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社会治安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就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真正发挥功效,关键是要对构成治安防控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整合、发展、提升,使治安防控体系各个构成要素能够互为联动、整体运作,统一指挥、反应灵敏、整体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治安防控运行机制。

当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本质认识不到位。公安机关在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实践中,往往过分强调打击的震慑作用和短期效应,在防范力量上很少投入甚至不投入,往往导致的结果是短期内治安形势得以控制,一段时间过去后重蹈覆辙,形成了打击到再次打击的循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好坏,取决于是否能在打防管控四方面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其中严打一方面,需要在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注重研究犯罪规律,动员治安防控力量,追求全民参与进来。

(二)社会治安防控参与力量单一。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承担着主要任务和责任,是治安防控的主力军。从目前社会治安状况看,对群众安全感危害最重,对社会治安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及各类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仅仅靠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及作案人的动机,从案发根源找途径解决。从以上可以发现的是,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部分作案人是职业惯偷,部分是迫于生计等人群。由此可见,当前的形势迫切需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组织下,调动社会管理力量共同与公安机关参与到社会面的防控工作中去。

(三)治安防控体系中有效措施欠缺。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投入了大量的物防、人防、技防设施,对整个社会面的治安情况进行全面的动态管控。在建立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强化设卡堵控,加强对人、车、物的盘查、检查和抓拍力度,不断提高卡口堵截查控能力。同时强化阵地控制,对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和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加强对车辆修理、废品收购等特种行业和网吧、二手手机市场、二手车市场、旅店等高危场所以及要害部位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人防意识不到位、技防措施欠缺、管理不全面等问题,根本问题在于没有形成有效的措施来完善防控系统的构建。以厂企盗窃案为例,个别重点单位有了一些技术安全防范设施也形同虚设,并没有专人管理,没有与公安机关建立联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或者是单位内部未建立起安全保卫制度,夜间无人值班、巡查,室内未安装视频监控、CK报警器等技防设施;还比如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盗窃案件,被侵害人大多防范意识薄弱,未将车辆入库存放、未安装报警器和防盗锁具。从中可以发现,各种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合理的措施来有针对性地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防范。

(四)治安防控体系运行保障不足。保障体系是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能够高效有序运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真正动力源泉。在实际体系的建设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制度、物质与警力保障的不足。在这几方面的保障工作上的发展不平衡造成防控体系建设的不完善。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统一领导,相互配合,构建大防控格局。要确立“政府倡导、警方指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框架,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以及社区(村居)居民的广泛参与作为有效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的力量源泉和社会基础。要使党委政府对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形成高度共识,以政府行为的形式协调有关部门参与治安防范,明确职责,统筹协调,形成党委政府统抓总缆、专群有机结合、社会各界配套联动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要充分挖掘、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工作,使治安防控工作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为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公安派出所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争取政府给予适当的倾斜,落实专项经费用于防控体系的基础工程建设;要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机制,积极构筑一个“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机关推动、有关部门支持、单位村居自管(自治)、人民群众参与”的治安防控大格局,实现防控机构一体化、防控力量多元化、防控机制规范化的目标。

(二)相互依承,有效串并,提高防控网络整体效能。要达到预防犯罪和减少发案的目的,公安派出所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防范工作上来,指导社区民警落实防范措施,同时强化对场所行业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内部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实人防、技防措施,建立起全方位防控网络。通过将各张防控网络有效串并起来,使其相互联系、相互依承,形成一个循环体系,环环相扣,提高防控体系的整体运转效能。

1、以派出所为龙头,建立社会面防控网络。巡逻控制已成为新时期驾驭治安局势的一项最基本的有效措施。在巡逻中由派出所牵头,以小区域的巡逻带动大范围的巡逻,最终以小安积大安。派出所在巡逻中可坚持“以巡为本,重在盘查,以动制动,以快取胜”的指导思想,有效整合各种巡逻力量,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和社会治安的辅助力量摆上街面,增强街面的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压缩犯罪空间,打击犯罪,控制发案。巡逻的方式可采取步巡、自行车巡、机动车巡以及设卡堵截的方式进行。巡逻防控应采取点和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治安检查点、汽车站、火车站和出城(镇)的卡口作为相对固定的点,设卡进行盘查和看守;以主要交通干线、支干线、巷道为固定的“线”,坚持24小时巡逻,形成快速反映网络;以派出所和村居为单元,作为相对固定的“面”,由派出所牵头组织社区民警和治安联防力量分时、分段、分片昼夜进行巡逻控制,并随时根据派出所辖区的发案情况灵活调整巡控力量和巡控的重点。

2、以村居为基础,建立村级防控网。基层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和平台,具有防范、管理、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不仅要完成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情报信息等职能,更要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做好预防犯罪、控制犯罪和发现犯罪的工作,要以村居为基本单元,积极组织和动员村居内的护村队等各种群防群治力量,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有效手段,扎扎实实做好安全防范、重点人口管理和巡逻控制工作,以创建“平安村居”为载体,依靠村居的群防群治力量,构筑起村级治安防控网。

3、以内保单位为依托,构建单位防控网。单位内部治安与社会面治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个单位都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内部单位治安防控网。要与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相衔接,主要依靠各企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保卫部门的作用,广泛发动组织单位内部的保卫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建立健全单位值班巡逻等各项内部防范制度。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对重点部位、重点单位要加强技防措施的落实,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电子监控设施与公安机关的110指挥中心联通,达到及时预警,及时出警,确保内部单位的安全。

4、以控制犯罪的销赃渠道为重点,构筑阵地管理防控网。对特种行业、复杂场所、二手手机市场等阵地进行重点控制,是打击违法犯罪、预防减少发案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渠道。对这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要进行经常性的整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重点行业、场所、市场的业主签定治安责任状,落实各项治安管理措施,定期不定期的对这些“吃住行销”的场所进行清查,发现违法犯罪的线索和证据,一查到底,坚决取缔,特别是发现存在黄赌毒的娱乐场所,决不手软。要在这些行业、场所建立健全治保组织,定期由民警组织培训,通报这些场所发生的治安情况,使业主和从业人员高度重视,强化治安管理。

(三)强化研判,以静制动,完善情报主导防控作用。要立足信息化建设,把巡防工作的支撑点放到获取和利用信息上来,实现“精确管理、精确防控、精确打击”和“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的目标,发挥情报信息“以静制动”的先导作用,不断地完善防范体系建设。

1.完善街面动态治安的信息研判体系。不断完善治安情报信息采集、传递、研判等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为情报信息工作提供一套切实、管用、高效的运行准则。民警在接处警、办案过程中获取治安信息的基础上,要主动与辖区群众联系,这是街面动态治安信息最原始的来源,也是最可靠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公安网络加强对周围街面治安信息的了解、分类和整理,形成系统信息。信息的研判要可靠实用,避免夸夸其谈,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准确把握,充分发挥信息研判指导防范工作的作用。

2.完善研判信息的使用制度。根据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要求,对情报信息研判的落脚点在于使用情报信息来指导实践工作,发挥其强大战斗力的作用,这一点在治安信息的利用中尤显突出。特别是盗抢类街面违法犯罪的特点是作案过程短、遗留证据少、人员逃离快,只有在信息研判的过程中才能最大化地总结其规律特点。根据预警信息的提示,把有限的警力和防控力量用在街面案件易发时段和易发部位上,把重点防控对象用在重点人群上,增强巡逻的针对性和重点性,真正做到“以静制动”打击犯罪。

3、完善信息的公开公示制度。公安机关在做好内部治安信息共享的同时,要对外广泛使用新闻媒体、预警短信等方式,将预警通报和防范建议定期、不定期地提供给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让群众了解多发性案件的作案特点及防范措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提高群众参与防范的意识。

推荐第2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社会治安技防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全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我校科技防控水平,不断增强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根据县综治委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综治领导组的职能作用,促进各部门齐抓共管,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师生的治安防范意识和参与防控的自觉性,进一步夯实基层治安防范工作,全力构筑上下贯通、点面结合、机动灵活、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高我校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了学校技防体系

根据我校对道路监控系统的基本需要和特殊要求,本着架构合理、安全可靠作为出发点,在学校大门口、食堂、教学楼入口、实验楼入口等关键位置安装了16个监控摄像机,控制中心设在政教处,随时对学校关键位置实行监控。校大门口安装了一个全方位旋转摄像头,和清溪派出所联网,由清溪派出所实行监控。

三、建设了学校人防体系

1.首先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三级防范网络;其次进行了周密的调查摸底,认真梳理分析,摸清问题学生,开展教育转化,预防

1 青少年犯罪;第三严格门卫制度,杜绝社会闲散人员出入校园和领导教师值班制度,对校园实行封闭管理、24小时值班监控。

2.管理好学校的住宿生,进行登记造册,摸清他们家庭的详细住址及联系方式,学校政教、总务处共同参与住宿生的管理,进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式的管理,有效排除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建立教师住户治安防控体系,每个住宿楼选取一名负责,其他住户轮流值班联防。

四、充分发挥纠纷调解小组作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我校始终把开展学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预防和减少群体性打架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实行班主任定期排查制度,做到每月一排查、每季度一反馈、半年一检查、年度一考核。确保对矛盾纠纷摸得准、抓得早、控得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调处责任制。杜绝发生学生打架事件和师生矛盾纠纷。

本年度,我校没有发生一件治安事件,校园和谐,师生平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倍努力,从师生的安全出发,关注学生的社会活动,加强家、校、社会联动,建立完备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含山县清溪初中 2014年12月

推荐第3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预防、减少各类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创造更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开展争创省级先进平安县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祥发〔2009〕18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我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进一步有效整合我镇防控资源,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形成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综治委具体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以派出所为骨干,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村与企业的防范工作为基础,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警防网、人防网紧密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使我镇的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我镇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经过全镇上下努力,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刑事犯罪受到及时有力的打击,基本杜绝重大恶性案件,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刑事发案率明显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突出的治安问题得到整治,治安问题较多村和企业的面貌明显改观,治安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制。

3、教育、挽救、改造罪犯,劳教人员和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成效,重点群体管理措施到位,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保持较低水平,形势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下降。

4、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突发性治安案件处置得当,正常的生产、生活、教学秩序得到有效保障。

5、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和措施得到有效整合,机制完善、制度健全、人财物保障有力,我镇整体防范水平显著提高。

6、公民遵纪守法,自觉性和防范意识,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动作斗争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一)健全覆盖我镇各村的治安防控网络

加强警防网、群防网建设,派出所要最大限度的将警力投入到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线,以派出所巡警为中心,以村巡逻队为基础,把加强对重点地区社会面的巡控作为重点,进一步整合巡逻力量,提高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同时争取警民结合,重点堵卡和游动巡逻相结合,机动车、自行车、步行巡控相结合等方式,形成点线面全天候防范控制网络。

1、强化巡逻布控。全镇全天单位时段巡逻警力2名,夜间巡逻警力3名,辅警巡逻力量15名。白天重点为各村主要街道及集贸市场,夜间巡逻重点为易发案部位,治安状况复杂区域。

2、加强治安防控预案建设。根据我镇村庄布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安防控行动预案,保障在打击犯罪,处理突发案件时有章可循,提高防范综合能力。遇到重大节日、突发案件时,根据不同地域,必须保证足够的警力和联防队员在最短时间内,按照责任划分到岗到位,并迅速投入查控处置工作。

(二)健全以村为单位的基层治安防控网络

今后一段时期,我镇的治安防控重点仍然在各个行政村,根据各村特点,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多种防控模式,结合我镇实际进行联勤防空。

1、合理布局,加强村巡逻队伍建设。根据村与村之间规模,经济实力不同的状况,由复员军人、村干部、党团员、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并由镇综治委协调派出所具体组织、指导、搞好各村的巡逻防控。派出所抽调2名组织能力强的民警成立巡逻指导组,负责对我镇巡逻队的日常管理,培训和开展巡逻工作。同时各行政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加强对本村治安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落实群防群治组织,搞好本村的治安防控,

2、大力推动“户院联勤”治安防控建设,把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在充分发挥派出所、巡逻队等治安防控作用的同时,将各村的每家每户划分成若干个组,实现户与组联系、组与村联系、村与镇派出所联系的户院联勤的治安防控体系。同时加强对村民治安防控意识教育,调动农民参与治安防控工作的积极性。每户与村签订治安责任状,增强每家每户的治安责任意识,使人人成为治安员,形成全员抓治安,户户搞防控的浓厚氛围。

(三)健全企事业单位及重点要害部位,管理防范控制网络。

进一步贯彻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对我镇企事业单位,重点要害部位防控网络建设的指导推动,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加强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工作。派出

所、镇综治委要加强对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工作,检查和监督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以法定代表人,治安责任制为核心的内部安全责任制,“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推动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并与派出所配合,搞好周边的治安秩序整治,建立长效监控机制。

2、加强全镇公共娱乐场所

的治安管理。派出所、综治委、文化、工商等部门要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严整治无照经营,违规经营场所,坚决查禁“黄、毒、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四)、健全重点群众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网络

今后一段时期,我镇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群体仍然是有轻微违法行为的青少年、流动人口、近期回归社会的刑事解教人员,要贯彻市、县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搞好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有关意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1、认真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针,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广泛开辟青少年活动场所和阵地,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特别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率,全面实施对轻微犯罪青少年的“挽救工程”,严格预防违法犯罪,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中小学生流失率得到有效控制。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引导外来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按照“谁用工、谁管理”的原则,加强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管理,预防和减少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档案,对流动人口实行有效管理,监督和服务。

3、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坚持组织协调一体化就业安置市场化,帮助教育市场化的思路,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准管好,预防减少重新犯罪,刑满释放不满5年的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一下。

(五)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网络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派出所密切配合,狠抓各项措施落实,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确保万无一失。

1、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的治安管理,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按照行业标准严格把关,强化各项防范措施,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2、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依法调节、行政调解在维护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重点围绕农村干群关系,涉法、涉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党风廉政、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教育。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保护群众利益,避免和减少矛盾的发生,妥善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及各种群体性事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矛盾激化,防止引发重大治安问题。

3、完善各种工作预案。

三、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各单位责任机制

各级领导同志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切实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镇综治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当好镇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派出所作为治安防控工作的主力军,要切实把思想观念、工作重点、警力配置、经费投入、考核奖惩制度落实到预防为主上来,积极推进警防网、民防网、技防网建设,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案件。司法部门大力开展普法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加强人民调解犯罪社区校正和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各村把加强村防控组织建设,维护本村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村级群防群治的组织建设,加强社区防控。其它各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区防控体系建设,树立全局观念,及时沟通信息,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合力,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夯实打牢。

(二)建立执法监测机制

镇综治委和派出所要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和治安防控工作的分析,监测后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对一定时间和范围的违法犯罪信息准确分析,迅速评判,及时传递,掌握违法犯罪发生、发展的规律,为打、防、控工作及时提供信息支撑。对重大治安情况要及时上报,对突发的治安问题以适当的形式进一步扩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镇党委、政府定期听取社会治安工作汇报,全面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并通过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的形式,了解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意见,适时做出决策部署。

(三)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年终考核,对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工作突出的村和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推诿、不认真履行职责,影响工作,发生治安问题的村和单位坚决实施领导责任查究,坚决行使社会治安治理一票否决权。

推荐第4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西林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理念,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平安西林”的工作目标,结合街道实际,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使街道的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现将街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林街道成立于1995年,地处内江市新城区,幅员面积10.8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4个村民委员会,共29个社、65个居民小组。驻有部、省、市区行政、企事业单位120余个。辖区总户数15641户,户籍总人口49174人,其中城市人口43000余人,农村人口6887人,暂住人口5万余人。作为内江新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市、区许多重点工程项目落户西林,征地、拆迁矛盾十分突出,全街道已全征全转和部分征地有7个村42个社,涉及18000余名农转非人员。西林街道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户籍不在西林的人口涌的入,城镇居民就业压力和被征地农民的逐年增加,各种矛盾复杂、多面,这也赋予了西林街道保发展和保稳定的新使命。

二、具体工作措施

特殊的地域环境,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至2004年以来,从加强思想认识、完善组织网络、落实各项制度方面下功夫,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思想认识到位。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街道重点工作来抓,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和辖区单位共同抓。按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原则,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综治分管副主任、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综治办主任及辖区单位分管领导、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综治工作,制订了综合治理总体计划,加强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落实了各项社会治安综合防范措施。

(二)组织网络到位。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

民事纠纷调解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为此,街道把调处矛盾纠纷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促进项目建设的大事来抓,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综治办牵头协调,司法所业务指导,派出所、计生办、国土资源管理所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于一体,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完善了10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聘请基层信息员92名,成立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131个,不断健全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络队伍。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大调解”工作进小区、进院落、进市场、进车站、进企业活动,做到主动介入、主动配合、主动工作,坚持党工委办事处工作中心走到那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职能就发挥到那里,根据排查情况,有针对性制定了《西林街道不稳定因素领导包案责任表》,认真疏导群众情绪,把不安定因素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村、社区的目标考核,对成功调解的案件按有关要求实行一定的经济奖励。04年以来,辖区共调解民事纠纷1800余起,调解成果率达100%。

二是健全了覆盖全辖区的治安防控网络。

街道联合西林派出所、桐梓坝派出所,加强警防网、群防网的建设,先后投资9万余元建成了社区警务室,配备和完善了各种设施和设备。安排全天巡逻警力8名,辅警巡逻力量12名,白天重点对辖区主要街道商场、学校周边、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进行巡逻检查,夜间巡逻重点为易发案部位,治安状况复杂的区域。2004年,辖区共破获案件38起,刑拘22人,逮捕15人,劳教5人,取保4人,刑事、治安发案分别为41件、38件; 2011年,辖区内共破案24件,刑拘16人,逮捕12人,劳教3人,取保2人,刑事、治安发案分别为29件、24件 。在桐梓、西林派出所全体干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严厉打击下,西林街道辖区刑事、治安案件案发率每年同比下降63%、65%,有效的维护了辖区的稳定。

三是健全了以村(社区)为单位的基层治安防控网络

1、加强巡逻队伍建设。根据各村(社区)之间的实际情况,组建了一支由村(社区)干部、村(居)们小组长、党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并聘请“4050”人员加入到治安巡逻队中来,人员由原来的8余名增加到18名,街道成立了治安巡逻队2个20人,民兵巡逻队3个30人,护校队6个180人,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共聘用专用保安人员258名,并统一配发红袖标,配备手电、喊话筒等用品,采取定时、定点方法,落实岗位责任制,每日分班轮流对重点路段和背街小巷进行巡逻,有效的防止了盗窃、抢劫、抢夺案件的发生。

2、完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在充分发挥派出所、巡逻队等治安防控作用的同时,按照每500户左右设立一个居民小组长,居民小组长下设楼长的防范网格,全街共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网格 32个,门卫治安室48个、62人,设守楼护院82个、124人,采取“定格、定人”的方法,实施无缝隙对接,“捆绑式”防控,形成人人成为治安员,全员抓治安,户户搞防控的浓厚氛围。在居民小区安装楼道电子对讲门、增设流动治安岗亭、装备电子监控探头、采取物业化管理等方法,提高敞开式楼院治安防范能力,确保问题发现得早、处置得了、稳控得住、解决得好。

四是健全了单位及重点要害部位防控网络。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辖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实行每年由10个单位各抽一名同志组成群防群治巡逻队,聘请专业保安人员258名的做法,强化内保外联效应,重点突出校园周边等重点部位治安环境整治,确保在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在区公安局治安、巡警等部门的支持下,出动警力2400余人次,保卫干部,保安人员1180余人次,开展336次集中清查整治行动,及时整改了不安全隐患。

五是健全重点人群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网络。

1、认真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针,共同做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利用清明、五

四、七一等重要节日,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特别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率,全面实施对轻微犯罪青少年的“挽救工程”,严格预防违法犯罪,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中小学生流失率得到有效控制。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街道外来人员较多,管理难度大,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健全组织、摸清底数、落实措施,多方配合、严格管理”的要求,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重点加强了工地和出租私房、集贸市场、用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登记暂住人口50000余人,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规范有序。

3、做好“五类”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街道十分注重做好对法轮功参练人员、劳教刑满归正人员、青少年犯罪等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在积极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尽可能为其提供生活上的援助,以促使其转化。近年来,共对56名刑释人员全面开展了帮教,并安置了工作;对辖区内33名法轮功练习者也全部进行了教育和转化,达到了“法轮功”人员“零进京、零滋事”的目标。

4、做好吸毒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吸毒人员帮教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特别是近两年来,坚持以“创建无毒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防范”的原则,以社区为依托,建立了社区戒毒中心,并成立了6个帮教小组,帮教率达100%。

六是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网络。

1、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及平时的工作中,组织街道经发办、综治办、派出所等干部,对社区的废旧收购店、船泊、炸药库等进行重点检查,对录像厅、网吧、游戏厅、茶楼、商场、学校、建筑工地等进行检查,对少数不合乎消防安全的经营业主要求进行了整改,杜绝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同时,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各种专项治理活动,严密制定紧急预案,并确保落实到位,有效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

2、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依法调节、行政调解在维护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重点围绕干群关系,涉法、涉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党风廉政、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教育。坚持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保护群众利益,避免和减少矛盾的发生,妥善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及各种群体性事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矛盾激化,防止引发重大治安问题。

3、完善各种工作预案。对交通安全、群体事件、防汛抗旱等工作制订了明确的应急预案。

(三)管理制度到位。

为不断加大平安建设力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综合治理工作做到了“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布置,经济上给票子”。从开展创建以来,我们多方筹措资金,投入资金达82余元,为构筑平安西林创造了必要条件,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我们以创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及各种规章制度,有效保证了辖区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三、取得的成效

(一)打击犯罪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街道破获刑事案件数逐年增加,特别是2011年以来共接到报警5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5%,通过巡逻抓获拘留以上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8名,同比提高88%。

(二)治安防范控制能力得到加强。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如2008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内江美食节、龙舟节、中美澳艺术划水对抗赛、世界模特大赛等活动安全有序,未发生任何治安问题;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秩序正常;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居于全市领先水平;居民住宅被撬盗案件和内部单位多发性可防性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几年来未发生重大的治安和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处置群体性治安紧急事件和大型安全保卫工作中,做到了信息灵敏,调度及时,出击迅速。

(四)整体作战能力有了提高。派出所民警、治安协管员、治安巡逻队、民兵巡逻队、护校队都能做到通力合作,整体作战。尤其是各村、社区之间,治安巡逻队、护校队之间的配合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五)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提高。通过派出所全体干警及街道各级治安防控力量的努力,西林街道辖区治安案发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居乐业。在得到辖区群众满意的同时,上级领导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4年至2011年,街道综治工作年年被区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5次获市先进集体称号。

四、一下步工作打算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重大会议精神要求,特别是根据中央政法委的安排部署,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尤其是社会创新管理纳入工作议事日程,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计划,并实行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

(二)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实践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解决。我们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保证防控体系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三)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具有时间长、规模大、内容新等特点,没有一种求真务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是不行的。首先是调查研究要务实,真正把情况搞清楚;其次是制定规划要务实,指标既要积极,又要可靠;第三是贯彻落实要务实,力求落实一件出效果一件。

(四)要宣传自我,扩大对社会面的影响。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要紧紧依靠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透明度,搞好宣传,扩大影响,达到社会组织和成员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共识,自觉承担起维护治安的责任和义务,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管理,确保西林街道社会治安环境的长治久安。张文礼指出,全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过前两个“三年规划”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进展不平衡、技防设施应用水平低、群防群治力量薄弱、工作责任靠得不实等问题。今年是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第三个“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三年规划”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落实,综治牵头,公安主导,社会参与,以技防建设为支撑,人防建设打基础,物防建设上水平,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的思路认真组织实施。

张文礼要求,要切实加强技术防范建设,把公安“三台合一”综合指挥中心作为技防建设的“龙头”,三年内,100%完成各县(区)所在地城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强力推进单位内部、住宅小区、娱乐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技防建设,确保2011年底,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技防覆盖率达到90%以上。要着力发展和规范保安服务业,2011年底,所有机关单位、家属楼院、住宅小区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配备保安,全市保安派驻率要达到100%。要大力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尽快组建专职治安巡逻队伍,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经常性的督查考核机制,把群防群治队伍建成一支重要的治安防范力量。

张文礼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把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和党政领导干部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考核,落实领导责任。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深入开展油区整治“冬季严打”专项行动,认真做好年终检查考核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政法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镇原中学平安校园创建,县电力局、广汇花苑小区、金龙工业集中区防控体系建设,县公安局“三台合一”指挥中心建设和城关镇综治维稳工作的经验,对镇原县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带建设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治安防控布局日趋科学合理。各警种、各部门和每个民警都明确了各自在防控责任区中的位置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改变了过去条线分割、警种分割的被动状况,初步形成了诸警种分工协作、有机衔接、整体作战的打防控一体化格局。

二是防控力量的时空分布更加贴近实战。〖HTF〗以防控责任区为载体科学整合各种防控力量,在基层实战单位全面推行两班制、夜班制,在城区和重点集镇派出所取消双休日集中休假制度,不仅增加了社会面的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而且严密了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防范控制。

三是新的勤务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一方面通过精减机关、压缩基层非实战警力,调整了机关与基层的警力配比,使一线警力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42%提高到73%;另一方面机关部门和领导骨干普遍承担起实战任务,基层实战单位克服机关化倾向,民警走出办公室,把巡逻和入户调查作为主要的勤务方式,初步实现了由“办公型”警务向“实战型”警务的转变。

四是民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上班等派工,出工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少了,主动下地区访市民、觅信息、找线索、挖对象,想方设法搞防范的多了。群众普遍反映出入安全了,找民警办事方便了,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过去明显提高。

五是驾驭社会治安的整体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在连续两年稳中有降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下降。去年10月份至今年4月份,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和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分别比前7个月下降209%和278%。通过治安防控网络抓获各类现行作案人员4293名,直接破案和间接破案2924起,占破案总数的三分之二,显示出了防控体系建设的强大威力。

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对我市的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公安厅在今年全省公安工作会议上介绍推广了无锡防控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4月上旬,我局又作为全国五个特邀城市代表之一在公安部召开的巡逻防范工作座谈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行入轨强力推进,切实加强防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

防控体系建设是事关公安工作全局,涉及到整个公安工作体制、工作模式、运行机制调整的一场警务革命。对各级领导和民警的传统思维和工作习惯冲击很大。因此,我局首先把强化组织和领导摆上重要位置突出来抓,按照“强行入轨,强力推进”的指导思想,在内部坚持“四个必须”的工作要求。一是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各级公安机关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在防控体系建设中,由主要领导亲自抓方案制定、抓动员部署、抓组织实施,协调解决警力整合、卡口建设、勤务改革等涉及人财物投入和制度调整的重大问题。其他班子成员不论分管什么工作,思想认识都高度统一,从各自分管的条线工作实际出发,在防控体系中主动找准位置,积极参与。二是必须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市、区两级公安机关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警种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门工作班子,建立了专门的工作议事制度,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逐个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切实加强了对面上建设工作的情况掌握、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三是必须建立一套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立项办理,挂图作战,将相关的目标任务分解细化成具体的责任项目,每个项目确定一个牵头部门,明确达标要求、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在去年的试点中,抓了21个责任项目的实施,今年又把上半年防控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细化成28个责任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四是必须把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贯穿始终。针对各级领导和民警头脑中存在的活思想,通过层层召开民警大会,组织民警座谈讨论,开辟网上论坛,各级领导分片包干深入基层面对面搞动员等形式,层层级级消除认识误区,统一民警思想。在此基础上,及时发掘树立基层工作典型,总结交流先进经验,给民警提供正确的导向和示范。今年春节过后,公安机关还分领导干部、基层骨干和一线民警三个层面,在全市层层组织开展防控体系建设办班培训,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高了工作的组织水平和实战能力。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对这项工作也十分重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安华专程到我市视察指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了“先走一步,走先一步,不断推进”的工作要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省公安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也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实地视察指导,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为防控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科学整合防控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面治安防控力量

整合防控力量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公安机关从内部整合挖潜和外部广泛深入发动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充实加强社会面防范力量,形成了全警参战、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内部警力的整合上,我们针对过去机关与基层警力倒挂、非实战警力比例高、基层机关化倾向突出、社会面见警率低的问题,从三方面着手整合警力资源。一是优化警力配置,把警力推向一线。规范机关的岗位设置和警力配置,明确提出“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决不安排两个警力”,对市局和分局机关包括队建制单位在2000年按10%的比例切一刀的基础上,按5%的比例作了进一步精简,向基层实战单位输送了96名民警。同时,把新分配的公安院校毕业生、军转干部和分流的警校教职员工优先分配到基层一线,又先后为基层增加了42名警力。此外,还进一步压缩基层非实战警力,切实改变过去基层民警坐堂办公的状况,压缩撤并内勤岗位,腾出60名警力全部充实一线,连同机关下派的警力,使市区的一线实战警力比原来提高了31个百分点。二是转变领导作风,克服机关化倾向。我们把领导干部推上一线,要求各级领导骨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切实担负起一块具体的实战任务。深化原有的机关与基层挂钩工作,从市局领导、市局机关处室到分局科大队都分别挂钩一个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派出所,建立定向联系、挂钩结对、指导帮扶、捆绑考核制度,形成“紧密型协作关系”。交巡警包括支队领导在内的171名干部每人都挂靠1个巡段,按照每周不少于二次站高峰、不少于一个半天休息日顶岗、不少于一次夜间带班巡逻的要求上路上线巡逻执勤,使一线轮班值勤警力达到64%,其他参与值勤警力为27%,两者合计达到91%。三是改变勤务方式,全天候勤务运作。一方面,改变过去公安机关“群众休息我休息,群众上班我上班”的机关化作息制度,实行弹性工作制、两班制、夜班制等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勤务作息制度,城区和重点集镇派出所取消双休日集中休假制度,实行周一至周日轮流休息,提高了社会面见警率,增强了防控薄弱时段的治安防控力量。另一方面,把勤务方式由传统的“坐堂办公”转变为“出门巡诊”,基层民警沉入一线搞防控,既夯实了基层基础,又密切了警民关系。在警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市区双休日和夜间的社会面巡逻防控力量比以往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整合警力的同时,我们还在党委、政府和各界群众的支持下,发展壮大社会防范力量。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以政府买岗位的形式,先后拨出600多万元专项资金,以公开招聘下岗职工的形式,在市区先后组建起三支分别由314名交通保安、1000余名社区保安、350名巡逻保安组成的保安辅警队伍。今年又落实200余万元专门经费,按照与外来人口1∶400的比例,在全市建立了一支户口协管员队伍。农村地区也由区、镇两级财政出资,在每个乡镇建立专职保安巡防组织。目前,全市已经拥有保安辅警力量10300人,形成了社区保安、交通保安、巡逻保安、护卫保安、押运保安等多层次的保安辅警网络。在此基础上,把治安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进一步整合民力资源、推进群防群治工作的有力抓手,规范招募条件和招募程序,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全市已吸收治安志愿者1万多人。公交分局还专门成立了一支由出租车司机组成的治安志愿者队伍,把出租车建为维护社会治安的“流动岗哨”和“义务110巡逻车”。

三、点线面立体布防,按照“棋盘”结构原理构筑治安防控格局

在整合防控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以110为龙头,治安卡口和查报站控点,交巡警和水警控线,治安内保部门和派出所控面的防范格局,切实做到突出重点、合理布阵,充分发挥各警种、各部门在防控体系中的职能优势。目前,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相互衔接不留空隙的五大防控网络,基本覆盖所有的区域部位,形成了对全市全时空、多层次、立体化的治安防范控制。

(一)卡口堵控网络。根据城市规模的变化、治安环境的发展,对治安卡口和查报站的设置进行规划调整。市区设立8个市际卡口、9个治安查报站,每个治安卡口和查报站分别配备6名民警和8名保安辅警队员,安装与市局指挥中心联通的电子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作;市区各分局也设置了20余处区级治安卡口,设立了数百个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派出所治安检查点,加上水上分局设置的3处水域治安卡口,形成了内围和外围分层设防、站卡结合、堵控严密的防控格局。

(二)道路巡防网络。针对街头路面犯罪日益突出的情况,构建了交巡警、分局治安巡逻队和派出所组成的三级道路巡防网络。交巡警负责全市9条主干道的治安防控,按照设防道路的治安状况与交通复杂程度,将设防道路划分为25个一类路段、45个二类路段和32个三类路段,合理摆布警力和交通辅警力量,实行高峰站点、平峰巡线,通过步巡、自行车巡与机动车巡相结合,加强责任路段的防范控制。城区6个分局组建6支治安巡逻队,配备36名治安民警和400名巡逻保安,负责分局设防的56条次干道的全天候巡逻防控。基层派出所主要以社区为单位,由民警带领社区保安和治安志愿者,负责防控责任区范围内街巷里弄和重要部位的巡防工作。

(三)社区防范网络。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在全市建立了833个警务室(站),按照一区一警、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配齐配强社区民警。建立完善社区警务工作运行机制,确保社区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沉到社区。社区民警把巡逻防范作为最基本的勤务方式,把入户调查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方式,深入社区、扎根群众,以治保组织为依托,以创建安全文明社区为载体,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巡逻守护、防范宣传和治安隐患排查整改等多种形式的防范活动,努力预防和减少各种案件的发生。

(四)阵地控制网络。各有关警种部门和分局、派出所相互协作,密切衔接,进一步加强了对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等重要阵地的控制。全市旅馆业信息系统全面安装到位,实现了住宿信息即时上网查询比对。全市刻章业普遍实行了印章信息系统管理,严格审核刻印资格,堵塞了私刻、滥刻印章的漏洞。交巡警、治安部门联手对机动车修理业、经销汽车玻璃的商家加强管控,及时发现利用机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实施犯罪的案件线索。把手机市场、电脑市场、物流配载市场等纳入或参照特种行业管理,严格电脑、手机市场的登记备案制度,开发应用“二手机”识别系统,提高了主动发现犯罪的能力。

(五)内部单位防范网络。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核心,加强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加强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协调,制定并组织实施金融、电力、教育、文化系统的重点部位及单位财会室、仓库等系列化治安防范等级标准,推进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重视抓好外资企业、私营个体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减少了创安工作的空白点。

四、坚持打防控一体化,充分发挥治安防控网络的整体防控效能

我们牢固确立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引导基层正确处理打击与防范的关系,把治安防控与严打整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主动设防、主动巡查、主动深挖违法犯罪线索,增强破案打击能力,提高抓获现行能力,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防互动的整体优势。

一是抓好各种防控措施相互结合,形成锁链式的防控构架。主要是发挥公安机关诸警种的职能优势,在大力发展人防的同时,不断拓展意识防、技防和物防。首先,加强群众的意识防建设。针对市民自防、互防意识薄弱的情况,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整理汇编成册,印制了40余万份《居民防范指南》,上门宣传。推行治安警示制度,在小区、新村出入口和社区警务站设立治安警示牌,定期公布地区发破案情况,宣传介绍安全防范知识,引导提醒群众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其次,因地制宜加强物防设施建设。结合深化创安活动,在全市不间断地组织开展居民住宅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先后排出各类居民住宅隐患38万余处,一处一处因地制宜抓好整改。再次,突出推进技防工作。制定了全市技防工作发展规划,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抓紧推进”的要求,分三年逐步建设到位。市区主干道和八个治安卡口已经安装了70余套与市局指挥中心联通的视频监控系统,并着手开展第二期50余套道路监控系统建设。作为重要治安管控阵地的火车站地区,结合城市建设改造投资300余万元建立起覆盖地上地下的全天候的电子监控网络。锡山、惠山、新区公安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广CK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打造了一批“技防镇”、“技防街”。对新建及在建的居民小区全部实施智能化防控,对老居民区逐步进行技防改造,提高了居民小区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在积极拓展技防覆盖面的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规范技防建设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防范在四个方面的效能,即及时发现警情的功能,固定证据认定案、事件的功能,服务保障一线实战的功能,规范勤务考核的功能,真正通过技防建设预警增效。

推荐第5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治安防控网络的内容及意义

一、社会治安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刑事发案总量上升。主要表现在:

(一)“两枪一盗”案件总数居高不下。百姓看治安,往往从自己身边最细小的变化开始来感受整个社会的变迁,高发的抢夺、抢劫、盗窃机动车等街面犯罪已经对人民群众的治安承受力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首要治安问题。去年我市的“两枪一盗”案件总数比上年上升两倍多,特别是“飞车抢包”,犯罪分子甚至从晚间抢发展到白天抢,从比较偏僻的场所作案发展到在公众场合公开抢,干部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二) 恶势力违法犯罪迅速蔓延。不断蔓延的涉恶势力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社会恶势力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插手各种行业和经济领域,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插手民间纠纷、收“保护费”、为赌博团伙武斗护场子等,动辄持枪弄刀,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循序甚至政府办公循序,不仅严重威胁本市群众的人身安全,广大安分守己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深受其害。流动人口中的恶势力分子有的与我市不法分子狼狈勾结,有的自成体系,结伙作案。另外,治安管理中,“黄赌毒”等社会导恶现象也打而不止。

二、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原因

分析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应该说这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并在近几年得到进一步凸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往往也是社会矛盾最尖锐、社会治安状况最复杂、治安管理任务最繁重的时期,就我市而言,目前正处于这种阶段性的困难期。

这几年我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财物的大流动,客观上使各种利益冲突加剧,滋生和诱发治安问题的因素也大量存在。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慈溪,至去年底,我市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达43万,私房出租超过5万户。外来务工人员为我市这座经济大厦添了不少砖和瓦,功不可没。但是,由于管理服务还缺乏经验,工作措施一时还跟不上,社会面控制出现了薄弱环节,使极少数外来人员流窜到我市作案成为可能。就以群众反响强烈的“两抢一盗”案件为例,作案的犯罪分子大部分是流窜作案的外来人员。据统计,去年我所审理“两抢”案件当中,外来人员流窜作案犯罪占抓获案犯总数的80%以上,一些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如“飞车抢包”、“色情盗抢”等,几乎都是外来人员所为。大多数外来人员法律意识薄弱,也是导致外来人员犯罪直线上升的重在原因。

此外,人们对待社会治安的心态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的人对违法犯罪深恶痛绝,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但又明哲保身,对知情的违法犯罪不愿举报,不愿

作证,怕多事,怕报复,更不用说见义勇为了。去年我市发生的一起抢包案件中,案发现场周围有几十人,非但不出手相助,连起码的报警甚至大喝一声也做不到,最终犯罪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逃离现场。

合理化建议:

(一)认真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不仅是公安、政法部门的责任,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通过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促使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

公安部门应该组织精干力量,建立一个专门的班子,进一步规范网格化的巡逻追堵机制,认真研究发案规律,组织警群结合的巡逻队伍,24小时在重点路段伏击,增加群众的“见警率”,增加安全感。 以责任区(社区)民警为主力,发动镇村干部,切实摸清全市出租房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出租房措施,积极探索房屋租赁管理机制,实行治安管理责任制,消除治安隐患,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无牌摩托车进行摸查,对有“两抢一盗”苗头的要进行布控。

(二)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加大治安防范工作和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防范网络建设,强化社会防控体系,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加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村(居)委会、治保会、调委会、民兵营(连)等基层群众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充分

发挥它们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建立农村义务治安巡逻队,形成派出所、警务站、社区、村民小组整体联动的全方位防控体系,增强治安防控的组织能力和防控实效。

(三)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诱因,从源头上遏制一大部分的违法犯罪。 开展闲散青少年专项服务活动。各级团组织对本单位本地区的闲散青少年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其闲散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措施。

进行法制宣传。各级团组织设计各种载体,利用文艺演出、知识竞赛、青春歌咏、上街咨询等方式加强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制学校。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重点在外来人口积聚地、非公有企业员工中开展教育活动。拓展一般概念上的青少年法制学校,深度建立更广泛的组织,采用宣传、吸收优秀外来青年,成立外来青年法制学校等形式,使法制教育更加经常性、有效性。

(四)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释放、解教时的衔接工作,防止漏管、失控。认真贯彻落实综治委、司法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办好过渡性安置企业和基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

刑释解教人员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五)认真研究收容遣送措施取消后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有效办法,维护我市的治安秩序。加强社区实有人口管理,全方位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劳动部门推进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

推荐第6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指公安机关从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打击、防范、管理、控制、建设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防控犯罪的重要措施,是驾驭和控制社会发展进程中日趋动态、复杂的社会治安局势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外经验,走中国特色警务之路的必然结果。

公安机关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就是通过实现其“防控”功能,限制违法犯罪的机会和条件,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总的构想是,牢固树立“整体防控”的意识,坚持公开预警、源头控制、精确打击、动态防控、市场运作的思路,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警力配置、落实警务保障、开展群防群治,努力构建以 110 为龙头、以交巡警管线、派出所控片、警务区守点、群防群治组织看家护院,警民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打击有力、防范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推荐第7篇:社会治安防控实施方案

XX医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预防、减少各类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创造更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进一步有效整和我院防控资源,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各科室共同参与的防范工作为基础,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使我院的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我乡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高度重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制,明确一名领导具体分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布控预警防控体系,开展值班和巡防制度,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加强对各类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控措施到位,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进京非访、越级上访和重大治安事件。

(二)完善内部治安防控机制。大力加强单位的安保措施建设,通过规范值班制度等措施加大人防力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加强技防建设,通过技防入户工程为抓手,设置监控,对重点区域、重点道口、重点部门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一体化,达到监控交叉无死角,实现监控报警全覆盖;通过大力加强技防、人防、物防、消防和设施防等“五防”建设,提升卫计系统治安防控科技化水平,提高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管控能力。

(三)扎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切实做好特种设备、特殊药品、麻醉精神类药品、医用放射源及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各项措施,药房、财务室等其他重要部门的保险柜坚持双人双锁制度,定期检查防盗门窗、监控等实施,确保设备完好使用。进一步规范诊疗程序,提高医疗质量,妥善处理医疗事故,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和情况研判机制,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案与对策。

(四)开展专项整治维护治安安全秩序。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易感染艾滋病人群管理,建立健全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的监测、预警、救治、救助、服务、管理机制,做好精神病人档案管理,完善社区和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和精神病人随访制度,配合公安机关加大排查管控力度。对心态失衡、行为反常的特殊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动态管控机制,严防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个人极端事件。

- 34

推荐第8篇: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XXX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来,为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街道结合近几年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深入开展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我街道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和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治安防控网络建设,落实治安防控措施,努力打造“网格布控、立体防控、联动防范”防控格局,积极构筑“人防、物防、技防”防控体系,形成了“打、防、控”相结合的防控工作模式,使我街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了较大进展,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平安坪塘、和谐坪塘”的建设,大大推动了我街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加强网络建设,构筑多方位治安防控体系

1、深化网络布局。以交通要道、重要部位和社会治安复杂区域、人口密集区域为重点,将防控的“点、线、面”有机结合起来,减少了违法犯罪的发生。

2、严把重要关口。在XXX、XXX、XXX等重要路段和收费站、车站重要交通位置设立固定检查站和临时卡点,对可疑人员和车辆进行盘查,严把辖区出入关,形成了快速灵敏的应急堵控网络。

3、实行实名登记。以外来流动人口为重点,对旅馆、网吧、娱乐等行业及有关单位实行实名登记,开展大范围布控,及时发现违法犯罪人员。

4、发动全民参与。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巡防队员、流动人口协管员、保安人员等辅助力量参与治安防控。目前,我街道群防群治队员达5百余人。

二、存在问题

我街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我街道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违法犯罪案件一直都存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群防群控观念还比较弱。我街道公民群防群控的意识还不够强,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参与群防、群控、群治的积极性不够高;有的单位和部分居民防范意识较差,入室盗窃、行人物品被抢被劫案件时有发生。

2、财力物力投入还不够。目前,我街道治安视频监控仍存有盲点和空白地带;部分要害部位的高科技防范设施尚未配套;有部分特种行业单位和居民小区防控设施还不够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和部分建设较早及经济实力薄弱的社区物防、技防设施还比较落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保障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护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我街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深化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街道办事处及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强化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居乐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形成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群防群控观念,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预防素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2、加大投入,不断完善防控设施

社会治安技防、物防网络建设是弥补公安警力不足的重要措施。办事处要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淘汰落后设施,扩大高科技防控设施的覆盖面,缓解警力不足的压力,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整合社会资源,科学合理布局,完善老城区、经济薄弱社区、边缘周界的防控设施,避免治安防控出现盲点,不断提高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水平,促进全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协调发展。

3、突出重点, 努力提高防控成效

要结合我街道治安防控工作实际和形势发展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加大防控力度。要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要坚持标本兼治,积极构建指挥高效、打击有力、防范严密、运转科学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4、加强队伍建设, 持续提升防控能力

办事处要做好相关协调工作,积极争取配备合理数量的队伍,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应有的人力保障。要通过多种举措,进一步抓好公安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强化公安队伍整体素质。要加强对社区联防队伍、治安巡防队员队伍、保安队伍和治安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水平。

XXXXXXXXX XXXXXXXXXXX

推荐第9篇:浅析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管理、防范、控制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础年建设中,如何从根本上预防控制和发现打击犯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三个观念,以新的思维引导社会

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一)树立效益观念,正确处理好打防关系。在打与防的互动关系中,“打”固然十分重要,且一刻也不能放松,但从工作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分析,加大防控力度,坚持以防促打,打防结合,效益更为可观。实践证明,只有将严厉打击与主动防范相结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公安机关要切实增强效益观念,明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自觉行动,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变“被动补防”为“主动设防”。

(二)树立经营观念,抓好长期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公安机关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考虑建设最急需、最适用的项目,同时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扩展性,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经营,分步实施,紧抓不放。工作中既要克服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又要反对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的短期行为。

(三)树立创新观念,全力打造新品牌。创新是基层基础工作进步的灵魂,是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基础工作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突破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和清规戒律,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更新方式方法,拓新基础领域等。要提升基础工作科技化、社会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装备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移植到治安防范中来,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产业为载体、防范为核心的治安防范体系。

二、抓好三大联动,实现警务资源的优化组合

一是抓内部联动。在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强化打击、巡逻、管理等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警种工作联系制度,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巡警、刑警、交警、派出所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治安卡口控“点”,城市和公路交巡警控“线”,派出所和治安联防组织控“面”,“点、线、面”互相策应、均衡布局的立体防控网络,切实把严打与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警务运作机制的立体化、集成化水平,真正实现公安工作由传统“各自为阵”向多警种“合成作战”工作模式的转变。

二是抓内外联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公安机关的正规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防控工作为核心,不断拓展110社会联动的广度和深度,运用法制的和经济的手段,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严密构筑多层面的专群防控体系。以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为载体,以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治安联防组织为依托,广泛开展各种自防协防工作,深化基层平安零发案创建活动,把加强人防、巩固物防、普及技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社会治安工作由公安机关“孤军作战”向社会各界“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转变。

三是抓区域联动。针对当前刑事犯罪流窜性和跳跃性的特征,坚持以动制动、以快制快的工作原则,完善协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互助互促的警务合作新格局;拓宽对外联络渠道,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警务协作,联手打击外来人口流窜犯罪和跨地区有组织犯罪活动,真正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由“静态封闭”型向“动态开放”型的转变。

三、健全三个机制,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社会系统工程

一是健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接警、指挥、处警等环节的规范化建设,罗山县公安机关的整体快速反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三台合一”后,赋予了指挥中心更多、更大的职权,提高了110报警服务台的实战指挥效能。因此,要建立起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以交巡警为骨干,以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社区警务室等为基础,各警种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联动的接处警运行机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勤务方式,在警力调配上由“层层屯警”向“全警上路”转变,把90%以上的巡警摆上路面,杜绝机关化倾向和坐等报警等消极做法;在巡逻范围上由“局部巡逻”向“全方位巡逻”转变,提高巡逻覆盖面,减少治安死角;在巡逻时间上由“限时巡逻”向“全天候巡逻”转变,使群众随时感受到巡警就在身边,增强安全感;在巡逻方式上由“单纯巡逻”向“执法巡逻”转变,把巡逻与盘查、守候、处罚、治理有机结合,提高巡查实效。在点的控制上,逐步加强对出城出租车和其它重点嫌疑车辆的登记、盘查,及时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在线的控制上,积极拓宽群防群治工作渠道,采取

交巡警车巡、各种群防群治力量步巡和便衣预伏守候等方式,灵活布控,机动执勤,形成专群结合、错落有致的社会面防控网络。在面的控制上,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推行责任区民警驻村入户等有效形式,明确设定防范责任指标,把辖区社会面治安防范工作纳入派出所警务责任范畴。

二是健全完善治安防范机制,提高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控制是基层基

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工作做的好了,发现、打击犯罪的机会和几率就越高,防范、遏制发案的目标也同时可能实现。要紧紧围绕犯罪分子“吃住行销乐”等环节,不断织密阵地防控网络,在工作职能所涉及的范围内,分系统、按行业布建信息员,广泛收集情报信息,做到耳聪目明。尤其要围绕重点对象、重要阵地、要害部位加强信息员的物建工作。要在积极布建秘密力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人员、物品信息登记和报备制度,推行网上申报和日常管理。当前,要在“户户平安”工程和平安“零发案”创建活动中,把加强人防、普及技防、巩固物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协防联防活动,建立三级治安防范组织,以提高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

三是健全完善工作协作机制,提高打击犯罪的整体效能。打破警种和区域界限,加强警务协作,诸警联动,合成作战,是打防控工作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在加强打击犯罪问题上,要坚决消除所谓“重打轻防”等“标”与“本”之争的困扰,通过有力打击,为基层基础工作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在侦查破案过程中应当主动对发案的规律进行分析、预测,对侦查破案工作中摸索出的犯罪活动规律、特点及有关信息,要积极与有关警种进行反馈沟通,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工作中,要把警务协作与其它工作一并纳入考核,实行协作奖励和倒查追究制度,着力建立健全以打击犯罪为共同目标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联手打击犯罪的整体优势。在对内协作方面,通过深化侦防机制改革,建立完善警种日常联系、办案协作等制度,积极探索所队之间协作配合、优势互补、职责分明的新型警务模式。

推荐第10篇: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XXX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工作总结

我镇地处三穗县南大门,交通便捷,320国道和三开高速横穿而过,但治安状况也较为复杂,因此,我镇党委、政府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就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制定了措施、落实了责任。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综治机关和公安派出所的职能作用,促进各部门齐抓共管,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广泛宣传发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和参与综合的自觉性,进一步夯实基层治安防范工作,全力构筑上下贯通、点面结合、机动灵活、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高我镇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组织、强化领导。我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经济环境建设,积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只有抓好社会稳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为此,我镇从解决广大干群的思想入手,向他们阐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稳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对治安防

1控认识的不足,进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为了能使该项工作得到扎实有效的推进,镇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织,明确了责任,落实了措施,确保了工作目标。

三、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1、镇首先建立镇、村(单位)、组三级防范网络;其次进行了周密的调查摸底,认真梳理分析,找准难点、乱点,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实施予以打击,尤其是重点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首要分子,做到不留遗患、不留死角。

2、在街道,从管理好重点人口、重点人群入手,对散流在街道的流动人口进行登记造册,摸清他们详细住址及联系方式,并要求从事特行的业主共同参与流动人口的管理,进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式的管理,有效排除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3、在各村建立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巡逻值班。值班巡逻人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查处治安隐患,对可疑人员进行仔细盘查,核对相关证件,确保辖区内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充分发挥综治调处中心的作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

我镇始终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实行定期

排查制度,做到每月一排查、每季度一反馈、半年一检查、年度一考核。确保对矛盾纠纷摸得准、抓得早、控得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调处责任制。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是一项全民参与社会关心的系统工程,需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全社会人人参与的民心工程,有了良好、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XXX政法委

2010年12月2日

第11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实现“平安前旗”的重要手段和具体内容,在维护治安秩序、保障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旗综治委的要求和部署,旗综治办深入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基层派出所,通过实地察看、听汇报、询问群众、座谈交流等形式,就加强社

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平安前旗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关注民生、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今年以来,我旗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全盟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平安旗县、乡村创建活动,着力于解决突出社会治安问题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平安前旗”建设的基层基础,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技防投入不断加大

旗委、旗政府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在今年下发的《2009年政法工作要点》、《2009年平安建设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中,都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通过召开全旗政法工作会议、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协调动员大会等会议,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做出详细安排部署。

(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层基础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抓好科技防范建设。大力推广我旗新址和农村安全技术防范建设,扩大技防覆盖面,上半年我旗新址、乌兰毛都、大石寨、索伦、察尔森、跃进牧场、好仁、巴达仍贵、居力很等地区投资近70万元,在居民区、主要路口、办公楼、个体工商户等处安装了监控头、录像设备。居力很、大石寨、哈拉黑等地四个村建设了移动平安互助网;德伯斯、大石寨、索伦、额尔格图、树木沟等地新增了固定电话平安互助网建设,使全旗技防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二是牧区深化了草原110建设。满族屯乡和乌兰毛都苏木各投资8万元,桃合木办事处投资6万元建设了草原110巡逻车队伍,全部做到了统一编队、统一样式、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职责制度。满族屯乡组建了33人的治安联防大队,乌兰毛都苏木组建了38人的治安联防大队,桃合木组建了30人的治安联防大队,现“草原110”车辆和队员已全部上岗并开展治安巡逻守护。

三是全部组建了流动义务治安联防队。全旗各苏木乡镇将当地用于出租的车辆、村干部车辆、政府有关部门车辆纳入联防队,全部做到了有组织机构、有标识、有标语、有通讯簿(卡)、有工作制度、有工作职责、有工作纪律、有活动记录,目前全旗共有525名流动义务治安联防队员活动在科尔沁大地。

四是组建了义务治安联防大队。额尔格图镇组建了150人的治安联防大队,投资1.5万元为队员购置了服装,归流河镇组建了60人的治安联防大队,投资1.7万元购置了服装,并邀请有关人员对队员进行了业务和技能培训。另外,跃进马场22人、俄体52人、巴达仍贵36人、古迹27人,目前全旗共有治安联防队员450名。现我旗境内治安员(防疫员、护林员)、草原110联防队员、义务治安联防队员、有偿看护队员、护青保苗员与流动义务治安联防队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张覆盖全旗,严密防范的群防群治“大联防”网络。

( 三)创新工作机制,社会治安防控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一是抓好以草原110和流动义务治安联防队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加强草原110人员和车辆的审核和使用,加强对指挥人员、接警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做到接警迅速,判断准确,决策正确,指挥果断,处置得当。加强网格化巡逻,结合违法犯罪的特点,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的治安特点,对草原

110、治安联防大队、基层治保力量进行整合,明确各自的责任区域和时间段,初步形成了以草原110为龙头,治安联防大队、治保力量为补充,点、线、面相结合,互通互联的巡逻防控体系。各巡逻防控力量统一归草原110指挥中心调配,根据不同警情发布指令,巡防警力在接到指令后,按照就近出警的原则,对警情进行先期处置,形成一套自上而下、整体协作的指挥调度机制。

二是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应对和预防。制定处置突发事件预案,组织治安、巡警、消防、交警等各警种开展演练,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排查治安隐患,化解矛盾纠纷,超前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千方百计把不安全、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发生大的事端。今年以来,全旗没有发生人员密集场所重大突发事件。

二、当前我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旗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果,在现实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近年来我旗刑事案件尤其

是可防性案件高位运行的社会治安现状看,治安防控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专门力量配备与严峻的治安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责任区民警的责任难以真正落实。一是客观上:责任区民警处理治安、刑事案件及日常事务等占用了大部分精力,制约了责任区民警进村(社区)的时间和精力。二是主观上:有的责任区民警不善于做群众工作,

与所辖地区沟通不够。

(二)群防群治落后于新形势的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的氛围还不够浓,群防群治正常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基层治调组织发展不平衡,有的运作不够规范,有的处于名存实亡状态。

(三)治安协管员、民兵治安巡防队员的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影响治安防范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仅仅是挂个名,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二是对治安协管员、民兵治安巡防队员的教育培训不够,这些人员的素质、能力、工作水平不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四)技防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旗技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公共场所、主要道路、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部位技防设施安装不够,覆盖面不广,给不法分子留下了较大的犯罪空间。

三、加强我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平安前旗,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完善机制体制,强化责任落实,力求防控专门力量效能发挥的最大化。公安民警和社区保安是社会治安防控的主要专门力量,其作用发挥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社会治安的好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是要完善机制,强化责任区民警的治安防范责任。重点是转变勤务制度,把责任区民警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治安管理和防范上来。二是要完善体制,充分发挥社区保安队伍作用。要完善考核体制来提升管理效能;要通过优化组合来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战斗力;要加强教育培训演练,使社区保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值得信赖技术过硬的一支专职治安防范队伍。

(二)挖掘民力,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新形势下群防群治的基本网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仅仅依靠公安民警、社区保安的专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一是强化“三个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的良好氛围。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责任意识,加强人财物保障;强化群众的自防意识,提高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自觉性;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业在治安防范中积极主动。二是充分发挥农村警务室的作用。基层警务室民警要对所辖区域定期巡查,在警务室定期接待群众,在接到群众报警或者派出所出警指令后,要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处置。警务室民警要负责为中小学生上法制辅导课。同时要履行指导、带领民兵治安巡防队员开展治安巡防的职责等。

(三)积极探索,强化重点人口管理,提高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实效。重点人口管理是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重点,在积极探索好的管理办法的同时,要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提高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实效。要进一步强化对暂住人口的重点管理,进一步强化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管控。严格执行对责任区民警、社区保安的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四)加大投入,拓展技防物防领域,为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技防物防网络建设是弥补公安警力不足的重要措施,已成为公安机关驾驭动态治安的一个亮点。因此要在充分运用人力防范的同时,不断拓展技防物防领域,为公安机关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要落实科技防范措施,加快全旗技防网络建设。认真建设

二、三级报警平台,扩大技防覆盖率,努力实现城区与各乡镇、村技防网络的衔接,形成有机整体。二要整合现有技防设施和资源。要做好新址主要道路技防设施的安装以及与国道、省道等主干线的电子警察和监控探头的并轨工作,整合资源,减少浪费。

(五)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落实以草原110和流动义务治安联防大队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为加快我旗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富民强旗、全面建设“和谐、平安”前旗,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第12篇:无锡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无锡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03-6-15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282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无锡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请予审议。

去年10月以来,我市公安机关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治安防范工作的部署,抓住深化严打整治斗争的有利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公安厅的直接指导下,从科学整合各种防控资源入手,大胆改革传统的公安工作运行机制,深入组织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半年多的努力,不仅初步形成了城市社会治安防控网络,而且有效带动了整个公安工作的发展。

一是治安防控布局日趋科学合理。各警种、各部门和每个民警都明确了各自在防控责任区中的位置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改变了过去条线分割、警种分割的被动状况,初步形成了诸警种分工协作、有机衔接、整体作战的打防控一体化格局。

二是防控力量的时空分布更加贴近实战。〖HTF〗以防控责任区为载体科学整合各种防控力量,在基层实战单位全面推行两班制、夜班制,在城区和重点集镇派出所取消双休日集中休假制度,不仅增加了社会面的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而且严密了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防范控制。

三是新的勤务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一方面通过精减机关、压缩基层非实战警力,调整了机关与基层的警力配比,使一线警力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42%提高到73%;另一方面机关部门和领导骨干普遍承担起实战任务,基层实战单位克服机关化倾向,民警走出办公室,把巡逻和入户调查作为主要的勤务方式,初步实现了由“办公型”警务向“实战型”警务的转变。

四是民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上班等派工,出工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少了,主动下地区访市民、觅信息、找线索、挖对象,想方设法搞防范的多了。群众普遍反映出入安全了,找民警办事方便了,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过去明显提高。

五是驾驭社会治安的整体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在连续两年稳中有降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下降。去年10月份至今年4月份,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和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分别比前7个月下降209%和278%。通过治安防控网络抓获各类现行作案人员4293名,直接破案和间接破案2924起,占破案总数的三分之二,显示出了防控体系建设的强大威力。

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对我市的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公安厅在今年全省公安工作会议上介绍推广了无锡防控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4月上旬,我局又作为全国五个特邀城市代表之一在公安部召开的巡逻防范工作座谈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行入轨强力推进,切实加强防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

防控体系建设是事关公安工作全局,涉及到整个公安工作体制、工作模式、运行机制调整的一场警务革命。对各级领导和民警的传统思维和工作习惯冲击很大。因此,我局首先把强化组织和领导摆上重要位置突出来抓,按照“强行入轨,强力推进”的指导思想,在内部坚持“四个必须”的工作要求。一是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各级公安机关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在防控体系建设中,由主要领导亲自抓方案制定、抓动员部署、抓组织实施,协调解决警力整合、卡口建设、勤务改革等涉及人财物投入和制度调整的重大问题。其他班子成员不论分管什么工作,思想认识都高度统一,从各自分管的条线工作实际出发,在防控体系中主动找准位置,积极参与。二是必须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市、区两级公安机关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警种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门工作班子,建立了专门的工作议事制度,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逐个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切实加强了对面上建设工作的情况掌握、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三是必须建立一套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立项办理,挂图作战,将相关的目标任务分解细化成具体的责任项目,每个项目确定一个牵头部门,明确达标要求、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在去年的试点中,抓了21个责任项目的实施,今年又把上半年防控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细化成28个责任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四是必须把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贯穿始终。针对各级领导和民警头脑中存在的活思想,通过层层召开民警大会,组织民警座谈讨论,开辟网上论坛,各级领导分片包干深入基层面对面搞动员等形式,层层级级消除认识误区,统一民警思想。在此基础上,及时发掘树立基层工作典型,总结交流先进经验,给民警提供正确的导向和示范。今年春节过后,公安机关还分领导干部、基层骨干和一线民警三个层面,在全市层层组织开展防控体系建设办班培训,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高了工作的组织水平和实战能力。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对这项工作也十分重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安华专程到我市视察指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了“先走一步,走先一步,不断推进”的工作要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省公安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也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实地视察指导,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为防控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科学整合防控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面治安防控力量

整合防控力量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公安机关从内部整合挖潜和外部广泛深入发动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充实加强社会面防范力量,形成了全警参战、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内部警力的整合上,我们针对过去机关与基层警力倒挂、非实战警力比例高、基层机关化倾向突出、社会面见警率低的问题,从三方面着手整合警力资源。一是优化警力配置,把警力推向一线。规范机关的岗位设置和警力配置,明确提出“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决不安排两个警力”,对市局和分局机关包括队建制单位在2000年按10%的比例切一刀的基础上,按5%的比例作了进一步精简,向基层实战单位输送了96名民警。同时,把新分配的公安院校毕业生、军转干部和分流的警校教职员工优先分配到基层一线,又先后为基层增加了42名警力。此外,还进一步压缩基层非实战警力,切实改变过去基层民警坐堂办公的状况,压缩撤并内勤岗位,腾出60名警力全部充实一线,连同机关下派的警力,使市区的一线实战警力比原来提高了31个百分点。二是转变领导作风,克服机关化倾向。我们把领导干部推上一线,要求各级领导骨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切实担负起一块具体的实战任务。深化原有的机关与基层挂钩工作,从市局领导、市局机关处室到分局科大队都分别挂钩一个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派出所,建立定向联系、挂钩结对、指导帮扶、捆绑考核制度,形成“紧密型协作关系”。交巡警包括支队领导在内的171名干部每人都挂靠1个巡段,按照每周不少于二次站高峰、不少于一个半天休息日顶岗、不少于一次夜间带班巡逻的要求上路上线巡逻执勤,使一线轮班值勤警力达到64%,其他参与值勤警力为27%,两者合计达到91%。三是改变勤务方式,全天候勤务运作。一方面,改变过去公安机关“群众休息我休息,群众上班我上班”的机关化作息制度,实行弹性工作制、两班制、夜班制等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勤务作息制度,城区和重点集镇派出所取消双休日集中休假制度,实行周一至周日轮流休息,提高了社会面见警率,增强了防控薄弱时段的治安防控力量。另一方面,把勤务方式由传统的“坐堂办公”转变为“出门巡诊”,基层民警沉入一线搞防控,既夯实了基层基础,又密切了警民关系。在警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市区双休日和夜间的社会面巡逻防控力量比以往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整合警力的同时,我们还在党委、政府和各界群众的支持下,发展壮大社会防范力量。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以政府买岗位的形式,先后拨出600多万元专项资金,以公开招聘下岗职工的形式,在市区先后组建起三支分别由314名交通保安、1000余名社区保安、350名巡逻保安组成的保安辅警队伍。今年又落实200余万元专门经费,按照与外来人口1∶400的比例,在全市建立了一支户口协管员队伍。农村地区也由区、镇两级财政出资,在每个乡镇建立专职保安巡防组织。目前,全市已经拥有保安辅警力量10300人,形成了社区保安、交通保安、巡逻保安、护卫保安、押运保安等多层次的保安辅警网络。在此基础上,把治安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进一步整合民力资源、推进群防群治工作的有力抓手,规范招募条件和招募程序,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全市已吸收治安志愿者1万多人。公交分局还专门成立了一支由出租车司机组成的治安志愿者队伍,把出租车建为维护社会治安的“流动岗哨”和“义务110巡逻车”。

三、点线面立体布防,按照“棋盘”结构原理构筑治安防控格局

在整合防控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以110为龙头,治安卡口和查报站控点,交巡警和水警控线,治安内保部门和派出所控面的防范格局,切实做到突出重点、合理布阵,充分发挥各警种、各部门在防控体系中的职能优势。目前,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相互衔接不留空隙的五大防控网络,基本覆盖所有的区域部位,形成了对全市全时空、多层次、立体化的治安防范控制。

(一)卡口堵控网络。根据城市规模的变化、治安环境的发展,对治安卡口和查报站的设置进行规划调整。市区设立8个市际卡口、9个治安查报站,每个治安卡口和查报站分别配备6名民警和8名保安辅警队员,安装与市局指挥中心联通的电子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作;市区各分局也设置了20余处区级治安卡口,设立了数百个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派出所治安检查点,加上水上分局设置的3处水域治安卡口,形成了内围和外围分层设防、站卡结合、堵控严密的防控格局。

(二)道路巡防网络。针对街头路面犯罪日益突出的情况,构建了交巡警、分局治安巡逻队和派出所组成的三级道路巡防网络。交巡警负责全市9条主干道的治安防控,按照设防道路的治安状况与交通复杂程度,将设防道路划分为25个一类路段、45个二类路段和32个三类路段,合理摆布警力和交通辅警力量,实行高峰站点、平峰巡线,通过步巡、自行车巡与机动车巡相结合,加强责任路段的防范控制。城区6个分局组建6支治安巡逻队,配备36名治安民警和400名巡逻保安,负责分局设防的56条次干道的全天候巡逻防控。基层派出所主要以社区为单位,由民警带领社区保安和治安志愿者,负责防控责任区范围内街巷里弄和重要部位的巡防工作。

(三)社区防范网络。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在全市建立了833个警务室(站),按照一区一警、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配齐配强社区民警。建立完善社区警务工作运行机制,确保社区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沉到社区。社区民警把巡逻防范作为最基本的勤务方式,把入户调查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方式,深入社区、扎根群众,以治保组织为依托,以创建安全文明社区为载体,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巡逻守护、防范宣传和治安隐患排查整改等多种形式的防范活动,努力预防和减少各种案件的发生。

(四)阵地控制网络。各有关警种部门和分局、派出所相互协作,密切衔接,进一步加强了对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等重要阵地的控制。全市旅馆业信息系统全面安装到位,实现了住宿信息即时上网查询比对。全市刻章业普遍实行了印章信息系统管理,严格审核刻印资格,堵塞了私刻、滥刻印章的漏洞。交巡警、治安部门联手对机动车修理业、经销汽车玻璃的商家加强管控,及时发现利用机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实施犯罪的案件线索。把手机市场、电脑市场、物流配载市场等纳入或参照特种行业管理,严格电脑、手机市场的登记备案制度,开发应用“二手机”识别系统,提高了主动发现犯罪的能力。

(五)内部单位防范网络。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核心,加强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加强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协调,制定并组织实施金融、电力、教育、文化系统的重点部位及单位财会室、仓库等系列化治安防范等级标准,推进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重视抓好外资企业、私营个体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减少了创安工作的空白点。

四、坚持打防控一体化,充分发挥治安防控网络的整体防控效能

我们牢固确立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引导基层正确处理打击与防范的关系,把治安防控与严打整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主动设防、主动巡查、主动深挖违法犯罪线索,增强破案打击能力,提高抓获现行能力,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防互动的整体优势。

一是抓好各种防控措施相互结合,形成锁链式的防控构架。主要是发挥公安机关诸警种的职能优势,在大力发展人防的同时,不断拓展意识防、技防和物防。首先,加强群众的意识防建设。针对市民自防、互防意识薄弱的情况,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整理汇编成册,印制了40余万份《居民防范指南》,上门宣传。推行治安警示制度,在小区、新村出入口和社区警务站设立治安警示牌,定期公布地区发破案情况,宣传介绍安全防范知识,引导提醒群众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其次,因地制宜加强物防设施建设。结合深化创安活动,在全市不间断地组织开展居民住宅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先后排出各类居民住宅隐患38万余处,一处一处因地制宜抓好整改。再次,突出推进技防工作。制定了全市技防工作发展规划,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抓紧推进”的要求,分三年逐步建设到位。市区主干道和八个治安卡口已经安装了70余套与市局指挥中心联通的视频监控系统,并着手开展第二期50余套道路监控系统建设。作为重要治安管控阵地的火车站地区,结合城市建设改造投资300余万元建立起覆盖地上地下的全天候的电子监控网络。锡山、惠山、新区公安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广CK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打造了一批“技防镇”、“技防街”。对新建及在建的居民小区全部实施智能化防控,对老居民区逐步进行技防改造,提高了居民小区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在积极拓展技防覆盖面的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规范技防建设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防范在四个方面的效能,即及时发现警情的功能,固定证据认定案、事件的功能,服务保障一线实战的功能,规范勤务考核的功能,真正通过技防建设预警增效。

二是抓好治安环境整治与高危人群控制的相互结合,尽可能减少可资犯罪的因素。把加强人口管理作为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实有人口管理措施,把管理的重点放到重点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无业人员、违法青少年等违法犯罪高危人群上来。特别是针对外来违法犯罪增加的趋势,突出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集中组织开展了流动人口落脚点专项整治,清理秩序混乱、情况复杂的流动人口聚集场所,整顿规范职业中介、房屋中介,有效减少治安隐患。与此同时,坚持边整边建,落实长效机制,健全了户口协管员网络,进一步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控制。积极探索实行外来人口管理的市场化路子,通过政府出资、吸收民资和外来人员集资等多种渠道,大力发展集中住宿集中管理。

三是抓好整体设防与主动防范的相互结合,实行主动型的防控模式。在整体防控的同时,我们从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趋势出发,建立完善治安预警系统,进一步畅通治安信息的收集、传递渠道和网络,及时梳理分析社会面治安动态,正确把握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及时发现捕捉苗头性、倾向性的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从防控布局、工作措施、防范力量等方面研究落实对策措施。公安信息网每周发布治安预警信息,组织各警种、各单位进行有针对性地设防,使防控网络“动起来”、“活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发现、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

五、健全完善保障机制,确保防控体系建设高效运作和长远发展

围绕防控体系规范运作、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从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入手,着力健全完善防控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

一是理顺实战指挥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防范控制能力。我们按照“棋盘”运作机制,把110作为连接点、线、面设防纽带,切实加强110的实战指挥功能,一方面及时调整面上的防控力量布局,做到对重要地段、时段和阵地安排重兵把守,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面警力的统一指挥调度,强化点、线、面之间的相互策应和协同配合。特别是分级处警制度和处警工作职责,明确由110负责统一指挥调度点、线、面的各种防控力量,部署安排全市或区域范围内的接警处置和围追堵截工作。具体操作上,把包括刑事、治安案件和交通、火灾事故在内的各类警情界定分级,按照警情大小和紧急程度,从市局主要领导到一线民警分级处置,使接处警工作更加规范。同时,进一步完善无线通信网络,民警使用350兆警用集群通信系统,保安辅警力量使用150兆、400兆常规电台;开发无线查询系统,一线民警可以使用手机和移动警务通对人员、车辆和物品等进行远程无线查询,提高了通信指挥效率。

二是以防控责任区为纽带,建立联动互补、协同作战的警务协作机制。以派出所辖区为单位划定防控责任区,把防控责任区作为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单元和区域治安防控协作的基础平台,将派出所、交巡警、刑侦、治安等警种包括各种社会专职、义务防范力量统一纳入责任区。各个警种和每个民警在责任区内既有共同责任,又有各自的单独责任,真正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派出所作为防控责任区的牵头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况,确保协调一致。刑侦部门进一步明确了破案职责,市区责任区刑警中队全部以探组为单位全面进驻基层派出所,明确了通过防控工作查破案件、抓获人犯的量化指标,推动“由案到人”的侦查模式向“由人到案”、“由物到案”侦查模式的转变。分局治安、内保等部门兼管责任区内大型公共场所、大型广场等重点场所的治安防控工作。市、分局两级机关也在与基层整体联动,不仅主动精减会议、压缩文件台帐,在分局机关全面推行弹性工作制,而且机关部门的民警每月还抽出一天时间下基层参加巡防和入户调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基层的服务保障能力。突发事件的紧急勤务由治安部门承担,有效保证了基层所队的工作精力。

三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激励机制,保障防控体系良好运行质态。围绕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战斗力,我们在考核激励机制建设中,主要把握好三个原则:在考核的内容和标准的确立上,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制定考核目标,量化细化考核标准;在考核的方法上,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完善日常检查督促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进一步突出平时考核在整个考核评估中的份量和地位。指挥中心每天通过电话、对讲机进行网上点名,督察部门现场查勤查岗,督查情况每日上网通报;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坚持贯彻“赏罚分明”的原则。专门制定了《查勤查岗考核奖惩实施细则》,把考核结果与民警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工资部分以外的奖金根据考核分值确定发放幅度。市局还专门拨出24万元,连同各分局按照1∶3的比例分别筹集的配套资金70万元,建立了防控体系建设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奖励在防控体系建设中成绩突出的一线民警,进一步拉开优秀与后进之间的经济收入档次。目前,以民警绩效考核、派出所等级评定以及县级公安机关年度综合考评为重点的系统考核体系已初步形成,考核对防控体系建设乃至整个公安工作的导向激励作用日益凸现。

总的来看,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在全市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半年多的探求实践,我市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初步形成,防控体系建设的成效正在不断体现。但是,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初步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一是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防控体系建设是一次重大的警务革命,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在传统的警务模式和运作机制下养成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的更新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可能出现反复。二是工作进展不是很平衡。尽管防控体系建设从整体来看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具体到每个项目上、每个单位而言发展还不平衡,在某些地方、某些方面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成效还不是很明显。尽管全市在防控体系建设上的投入很大,但由于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加之现有的工作还不够系统和规范,导致防控体系应有的效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发案下降、破案上升的良性局面尚没有真正形成。四是防控体系建设的经费缺乏保障。尽管依靠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公安机关自身努力,解决了部分急需的资金和装备,但是就防控体系建设和实际需要来说,无论是技防、物防和建设,人防队伍的维持,还是公安机关装备的改善,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针对上述问题,全市公安机关将紧紧抓住这次市人大专题视察及审议的东风,在对去年以来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坚持“强行入轨、滚动推进、持续发展”的思路,以运行机制、科技防控、防范宣传、队伍素质为重点,以更高的起点、更严的要求不断推进和深化防控体系建设,力求取得新的突破和更大的进展。一是在发展和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提高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系统化水平。主动应对治安形势的发展需要,着眼于完善治安防控网络体系,着眼于发挥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进一步扩大防控体系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着力构筑一个“专群结合、人技结合、打防结合”的覆盖整个社会面、涵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个方面的系统化的大防控格局。二是在制度和措施上抓完善,加强防控体系运作机制的规范化建设。按照“抓规范、促落实,抓制度、求巩固”的要求,在防控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上狠下功夫,一项一项明确工作规范要求,一件一件狠抓落实到位,使防控体系建设不仅有量的扩张,而且有质的提高。三是在组织和运作上抓深化,努力实现防控体系建设功效的最大化。认真总结去年以来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经验得失,深入梳理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解决当前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工作的组织水平和运行效能,提升治安防控的实效。与此同时,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的宣传发动力度,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支持,形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党委、政府领导、全社会齐抓共管、全民共同参与的良性局面,从而把我市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做得更好、更大、更强。

第13篇:乡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乡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镇始终坚持多种形式抓防范,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治安防范新机制,从健全和发展群众自治组织入手,高标准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把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和治保会、调委会建设同步进行,在民主选举村两委班子的同时,配齐配强村治保主任、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建立人民调解村级网络以及社区矫正、安置帮教舆论组织,目前,我镇已建立治保组织20个,成员125人,治保主任20人,组建村级联防队288支,成员864人;调委会15个,人民调解员78名。 我镇明确了群众自治组织人员的职责,完善了工作制度,要求治保会主任和调委会主任必须做到“四到户”,即邻里纠纷调解到户、签订治安防范协议到户、对重点人员特别是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到户、对“五保户”和军烈属服务到户;“六必访”,即居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必访、家庭出现纠纷必访、遇有红白喜事必访、发生意外事故必访、新迁入户必访、居民间有矛盾必访。同时,不断强化对人员的业务培训,由镇街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召开调度会、举办培训班,对各村(居)综治干部进行面对面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更好地发挥作用。 针对基层工作难度大、强度高的实际,我镇多种措施并举,为群防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镇党委、政府依据实际,对综治人员每月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根据奖优罚懒的原则,出台了目标考核办法,对完成目标好的组织、个人进行奖励,对不能完成目标或工作出现纰漏的予以处罚,充分调动了综治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根据市纪委《关于实施观摩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商务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我局迎接市纪委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按照市纪委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地观摩交流的相关要求,认真检查我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廉政防控工作深入发展。现将我局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安排部署。我局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将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组织班子成员认真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暨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安排部署市商务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班子成员之间进行了工作分工,靠实了工作责任,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有序展开。一是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司德成为组长,局党组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市商务局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局属各事业单位也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领导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肖文琦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宪永同志担任副主任,局监察室主任霍天阳,局人事处负责人朱军,局办公室主任田世森,局财务处处长王莉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设在局纪检组监察室,负责综合组织协调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并对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二是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市纪委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在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商务局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确保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广泛进行动员。在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暨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动员大会之后,6月12日,召集纪检组、监察室、人事处、办公室和局机关效能办的同志们开会安排部署局机关行政效能风暴行动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6月15日下午,又召集局机关处室负责人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市委市政府动员会精神,专门强调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和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重要性,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6月21日,召开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大会,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进行思想发动,动员全局系统干部职工按照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积极投入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去,从而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局党组的安排要求来。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兰州商务》、工作网站、网络专栏、led电子屏幕、工作简报和信息、墙报等手段,广泛宣传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和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具体举措,形成了浓厚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逐项清权确权,固化权力运行流程。一是全面清理职权。我们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坚持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区分外部职权和内部职权两部分,全面清理局机关各处室和局属事业单位的各类职权。外部职权方面,对局机关具有行政执法职能和两个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的行政许可权、非行政许可审批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征收权、行政裁决权、行政确认权、行政给付权和其他行政职权认真进行了清理。内部职权方面,主要清理了人事管理类(工作人员录用、调动,干部提拔任用、轮岗交流,奖励、惩戒等)、事务管理类(车辆调配、维修,公务接待等)、财务管理类(单据报销、福利发放等)、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等)、党务管理类(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管理等)的权力,使人人都知道“该履什么职、该行什么权,该守什么规”。二是依法确定权责。在组织全面清理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了职责权限和所要承担的责任,使大家明确权利和责任是“双刃剑”的道理,进一步把权利和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三是优化权力结构,压缩权力空间。按照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合理配置,调整相互交叉的职权,理清权力边界。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强制等领域的裁量权基准制度,综合考评法定裁量和酌定裁量因素,科学合理划分裁量阶次。对通过清理确定、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后的职权,进行了登记,填写了廉政风险防控职权目录。四是固化权力流程。我们按照“扩大民主、减少环节,方便办事”的原则,从受理、办理到办结,对每一项职权的运行过程进行细化,将承办岗位、承办人员、权限、期限、监督方式以及各个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等内容以图表的形式予以标示,固化权力运行流程,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喷绘上墙。提示干部按流程操作,按规定办事,规避风险、廉洁履职。

(三)全员参与排查,切实找准找全风险点。一是查找“五类风险”。在思想道德方面重点查找了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作风不扎实和职业道德不牢固,以及外部环境对正确行使权力的影响,可能诱发行为失范的风险。岗位职责方面重点查找了不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廉政准则》等规定,导致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幅度过大,造成决策失误和权力滥用的风险。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了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制约机制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监督有缺失,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业务流程方面重点查找了流程设计是否科学、环节是否严密、责任是否清楚,有无分工不合理、运行不规范,导致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风险。外部环境方面重点查找了受行业“潜规则”、生活圈和社交圈的利益诱惑及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行政结果不公正、不公平、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的风险。二是抓住三个层面。我们根据个人岗位风险点排查紧密结合自身职责要求,按照工作流程,找准找全廉政风险点,填写了《个人岗位风险点排查登记表》。一般干部由内设机构正职审签;内设机构副职由内设机构正职核准,分管领导审签;内设机构正职由分管领导核准,主要领导审签;班子成员由主要领导核准,本级领导小组审定;主要领导由本级领导小组核准,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内设机构风险点排查要对照职权定位,分别查找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客观存在或预期潜在的廉政风险,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填写《内设机构风险点排查登记表》,由分管领导核准,本级领导小组审定。领导班子风险点排查要结合行业特点,重点查找在“三重一大”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填写《领导班子风险点排查登记表》,由本级领导小组进行审核,报上级纪委备案。三是运用灵活方式。对于岗位本身客观存在的廉政风险点,采取自已找、同事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五种方法进行排查。对由于外部影响,预期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利用举报投诉、财务审计、执法监察、行风评议、干部考察、民主测评、问卷调查、案件检查等形式搜集找准找全风险点。同时我们还应运以下“六种形式”全面排查风险点。即:岗位职权界定法,依据岗位和单位职能,查找出不履职、不尽职和越权行政、越权执法存在的廉政风险;业务流程剖析法,对“权力运行流程图”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分析,查找不按程序办事或因程序不严密而导致的廉政风险;制度建设评估法,对现有制度建立情况进行评估,查找因制度空白、制度缺失和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而导致的廉政风险;工作方式分析法,对现行的工作方式进行分析,查找因决策不民主、工作不公开、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廉政风险。对工作方式现代化程度进行分析,查找因监管不到位而存在的廉政风险;典型案例分析法,对发生的一些重大案件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本单位潜在的类似风险;借鉴类比法,将本单位廉政风险与职能相近的单位廉政风险进行对比,相互借鉴补充,筛选出共同存在的廉政风险。做到了把风险点找准、找全、找深、找细,做到不遗漏、不交叉。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廉政防控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条主线,突出腐败易发的部位和环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通过全员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全方位防止和化解廉政风险,逐步建立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的预防监控机制,为全市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廉政风险点进行汇总公示。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要按照岗位职责类、制度机制类、思想道德类、业务流程类、外部环境类等五个类别进行划分,逐条去掉重复内容,进一步归纳梳理后,认真详细地做好统计登记,填写《风险点排查汇总表》。风险点汇总梳理后,要通过“三种形式”进行公示。一是通过召开内设机构职工会、机关党员干部大会,进行评议,听取意见建议;二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征求上级主管部门、业务相关部门及下属二级单位、廉政监督员、行风评议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三是在单位办公场所醒目位置进行公开公示,设置意见箱,收集来自各个层面的意见建议。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增加补充和修改完善。

(二)界定风险等级和监管责任。风险点确定后,要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权力行使的频率、自由裁量权的大小、社会关注程度、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程度、风险转化的几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将所属风险点科学界定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对于具有重要执纪执法,拥有或行使重要行政审批、行政处罚、项目审批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权力岗位的风险,确定为高级;对于具有部分执纪执法,从事或行使基础性、一般性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项目审批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权力岗位的风险,确定为中级;对于没有执纪执法,较少或基本不掌握人、财、物管理权的岗位风险,确定为低级。同时实行廉政风险分级管理,高级风险由单位主要领导管理和负责,上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予以监督;中级风险由单位分管领导管理和负责,单位纪检监察组织予以监督;低级风险由单位内设机构领导直接管理和负责,单位分管领导予以监督。

(三)建立健全防控措施。要在汇总梳理个人岗位、内设机构防控措施基础上,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廉政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坚持内控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行业系统防控与单位内部防控相结合,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的方法,按照加强教育是前提、健全制度是基础、强化管理是重点、提高科技水平是手段的思路,对症下药,因险施策,制订出针对性、操作性强,有效管用、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一是完善教育机制。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风险,要坚持教育为先,通过开展专题党课、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二是完善制度体系。按照惩防体系工作规划的部署要求,坚持有权力行使必有制度约束的原则,通过填补制度空白、弥补制度缺欠、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切实规范和约束权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三是规范权力运行。在兼顾效率的同时,对单位内部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和法律依据等,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有效制衡,减少廉政风险存在的土壤。针对每一项职权,优化运行流程,延长流程轨迹,扩大参与范围,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方式等,重点解决自由裁量权空间过大、行政行为容易失控失范等问题。实行“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度资金管理使用)事项集体决策、重要决策票决和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度。四是完善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坚持把干部任用、行政支出预决算、财务报销等方面作为监督的关键环节,全面深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通过多种形式依法向社会公开“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裁量权基准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公开栏等形式,公开内部职权行使过程、廉政风险及防控措施等,接受内部监督。通过制作岗位监督牌,把个人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及防控措施和本人照片、姓名、职务、主要职责、单位监督电话以桌牌的形式予以公示,接受服务对象监督。五是完善预警机制。按照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原则,通过定期对廉政风险信息的采集、分析、研判和评估,以及对社会密切关注、廉政风险易发多发的重要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实施等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整改、早化解,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问题发生的几率。六是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调整和上级有关简政放权的决定、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以及反腐倡廉实际需要等,建立廉政风险动态管理制度和修正优化机制,及时调整、完善廉政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加强对廉政风险的动态监控,不断赋予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新活力、新内涵。

第14篇:浅析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管理、防范、控制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础年建设中,如何从根本上预防控制和发现打击犯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三个观念,以新的思维引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一)树立效益观念,正确处理好打防关系。在打与防的互动关系中,“打”固然十分重要,且一刻也不能放松,但从工作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分析,加大防控力度,坚持以防促打,打防结合,效益更为可观。实践证明,只有将严厉打击与主动防范相结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公安机关要切实增强效益观念,明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自觉行动,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变“被动补防”为“主动设防”。

(二)树立经营观念,抓好长期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公安机关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考虑建设最急需、最适用的项目,同时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扩展性,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经营,分步实施,紧抓不放。工作中既要克服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又要反对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的短期行为。

(三)树立创新观念,全力打造新品牌。创新是基层基础工作进步的灵魂,是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基础工作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突破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和清规戒律,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更新方式方法,拓新基础领域等。要提升基础工作科技化、社会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装备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移植到治安防范中来,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产业为载体、防范为核心的治安防范体系。

二、抓好三大联动,实现警务资源的优化组合

一是抓内部联动。在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强化打击、巡逻、管理等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警种工作联系制度,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巡警、刑警、交警、派出所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治安卡口控“点”,城市和公路交巡警控“线”,派出所和治安联防组织控“面”,“点、线、面”互相策应、均衡布局的立体防控网络,切实把严打与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警务运作机制的立体化、集成化水平,真正实现公安工作由传统“各自为阵”向多警种“合成作战”工作模式的转变。

二是抓内外联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公安机关的正规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防控工作为核心,不断拓展110社会联动的广度和深度,运用法制的和经济的手段,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严密构筑多层面的专群防控体系。以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为载体,以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治安联防组织为依托,广泛开展各种自防协防工作,深化基层平安零发案创建活动,把加强人防、巩固物防、普及技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社会治安工作由公安机关“孤军作战”向社会各界“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转变。

三是抓区域联动。针对当前刑事犯罪流窜性和跳跃性的特征,坚持以动制动、以快制快的工作原则,完善协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互助互促的警务合作新格局;拓宽对外联络渠道,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警务协作,联手打击外来人口流窜犯罪和跨地区有组织犯罪活动,真正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由“静态封闭”型向“动态开放”型的转变。

三、健全三个机制,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社会系统工程

一是健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接警、指挥、处警等环节的规范化建设,罗山县公安机关的整体快速反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三台合一”后,赋予了指挥中心更多、更大的职权,提高了110报警服务台的实战指挥效能。因此,要建立起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以交巡警为骨干,以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社区警务室等为基础,各警种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联动的接处警运行机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勤务方式,在警力调配上由“层层屯警”向“全警上路”转变,把90%以上的巡警摆上路面,杜绝机关化倾向和坐等报警等消极做法;在巡逻范围上由“局部巡逻”向“全方位巡逻”转变,提高巡逻覆盖面,减少治安死角;在巡逻时间上由“限时巡逻”向“全天候巡逻”转变,使群众随时感受到巡警就在身边,增强安全感;在巡逻方式上由“单纯巡逻”向“执法巡逻”转变,把巡逻与盘查、守候、处罚、治理有机结合,提高巡查实效。

第15篇: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派出所基础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动用社会各种有效资源,以建立治安防范网络为手段,实现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大步迈进,人、财、物流动加剧,社会治安日趋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大力推动“三化”(信息化、网格化、社会化)和“四防”(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有机融合,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天网地网齐头并进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背景中.派出所将成为治安防控体系的阵地.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其他子系统提供服务,与其他防控子系统进行有效的协同。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发挥派出所在社会治安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防控犯罪的重要措施.是驾驭和控制社会发展进程中日趋动态、复杂的社会治安局势的重要途径。

一. 履行主责,整合资源,构建大防控工作格局

要确立”政府倡导 警方指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框架,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以及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作为有效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的力量源泉和社会基础;一是要充分挖掘、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工作,使治安防控工作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为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派出所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人力 物力 财力等方面争取政府给予适当的倾斜,落实专项经费用于防控体系的基础工程建设;三是要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机制 积极构筑 党委政府领导 公安机关推动.有关部门支持 单位村居自管(自治} 人民群众参与”的治安防控大格局.实现防控机构一体化、防控力量多元化、防控机制规范化的目标。

二,相互依承,有机关联,提高防控网络整体效能

要达到预防犯罪和减少发案的目的,派出所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防范工作上来.指导社区民警落实防范措施.同时强化对场所行业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实人防、技防措 施,建立起全方位防控网络。通过将各张防控网络有机关联起来.使其相互联系、相互依承.形成一个循环体系,环环相扣,提高防控体系的整体运转效能。

(一)、以派出所为龙头.建立社会面防控网络。巡逻控制已成为新时期驾驭治安局势的一项最基本的有效措施。在巡逻中应由派出所牵头.以小区域的巡逻带动大范围的巡逻,最终以小安积大安。派出所在巡逻中可坚持“以巡为本.重在盘查.以动制动,以快取胜”的指导思想,有效整合各种巡逻力量.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和社会治安的辅助力量摆上街面.增强街面的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压缩犯罪空间.打击犯罪,控制发案。巡逻可采取步巡 自行车巡、机动车巡以及设卡堵截的方式进行。巡逻防控应采取点和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治安检查点 汽车站火车站和出城(镇)的卡口作为相对固定的”点”.设卡进行盘查和看守;以主要交通干线、支干线、巷道为固定的”线“,坚持24小时巡逻.形成快速反应网络;以派出所和村居为单元,作为相对固定的“面”.由派出所牵头组织社区民警和治安联防力量分时、分段 分片昼夜进行巡逻控制.并随时根据派出所辖区的发案情况灵活调整巡控力量和巡控的重点。

(二)、以村居为基础.建立村级防控网。派出所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平台,具有防范.管理、打击、服务等多种任务.不仅要完成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情报信息等职能.而且要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做好预防犯罪、控制犯罪和发现犯罪的工作。要以村居为基本单元.积极组织和动员村居内的护村队等各种群防群治力量,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有效手段,扎扎实实做好安全防范、流动人口管理和巡逻控制工作,以创建“平安村居“为载体,依靠村居的群防群治力量.构筑起村级治安防控网。

(三)、以单位为依托.构建单位防控网。构建单位治安防控网.要与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相衔接.主要依靠各企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保卫部门的作用.广泛发动组织单位内部的保卫干部 治安积极分子,建立健全单位值班巡逻等各项内部防范制度。派出所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对重点部位、重点单位要加强技防措施的落实,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电子监控设施与公安机关的11O指挥中心联通.实现及时预警、及时出警.确保单位内部的安全。

(四)、以控制犯罪的销赃渠道为重点.构筑阵地管理防控网。对特种行业、复杂场所、二手手机市场等阵地进行重点控制,是打击违法犯罪、预防减少发案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方法。对这些重点地区 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要进行经常性的整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重点行业、场所、市场的业主签订治安责任状.落实各项治安管理措施,定期不定期地对这些”吃住行销”的场所进行清查,发现违法犯罪的线索和证据 一查到底,坚决取缔.特别是对发现存在黄赌毒的娱乐场所.绝不手软。要在这些行业、场所建立健全治保组织.定期由派出所民警组织培训.通报这些场所的治安情况 使业主和从业人员高度重视,强化治安管理。

三、强化研判,以静制动,完善情报主导防控作用

要立足信息化建设.把巡防工作的支撑点放到获取和利用信息上来,实现 精确管理、精确防控、精确打击 和 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的目标.发挥情报信息以静制动”的先导作用,不断完善防范 体系建设。

(一)、完善街面动态治安的信息研判体系。不断完善治安情报信息采集、传递、研判等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为情报信息工作提供一套切实、管用、高效的运行准则。派出所民警在接处警、办案过程中获取治安信息的基础上,要主动与辖区群众联系,这是街面动态治安信息最原始的来源,也是最可靠的来源。同时,要充分利用公安网络加强对周围街面治安信息的了解、分类和整理,形成系统信息。信息的研判要可靠实用,避免夸夸其谈,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准确把握,充分发挥信息研判指导防范工作的作用。

(二)、完善研判信息的使用制度。根据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要求 对情报信息研判的落脚点应在于使用情报信息来指导实践工作,发挥其提升战斗力的作用.这一点在治安信息的利用中尤显突出。特别是盗抢类街面违法犯罪的特点是作案过程短.遗留证据少、人员逃离快,只有在信息研判的过程中才能最大化地总结其规律特点。要根据预警信息的提示 把派出所有限的警力和防控力量用在街面案件易发时段和易发部位上.把重点防控对象用在重点人群上,增强巡逻的针对性和重点性.真正做到 以静制动”打击犯罪。

(三)、完善信息的公开公示制度。派出所在做好内部治安信息共享的同时,要对外广泛使用新闻媒体发布、预警短信等方式,将预警通报和防范建议定期不定期地提供给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让辖区群众了解多发性案件的作案特点及防范措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的局面,提高群众参与防范的意识。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愈来愈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派出所在这一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就是通过实现其“防控”功能 限制违法犯罪的机会和条件.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总的构想是,牢固树立 整体防控”的意识,坚持公开预警、源头控制、精确打击、动态防控、市场运作的思路 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警力配置、落实警务保障、开展群防群治,努力构建以派出所为龙头,以交巡警管线、派出所控片、警务区守点 群防群治组织看家护院,警民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 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打击有力、防范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16篇:南沈灶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

南沈灶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平安沈灶”建设,根据中办、国办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意见》和省、市、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及建设“平安沈灶”的工作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保障和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全面落实治安防范措施,促进全镇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为我镇全面创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总体目标

在全镇构筑起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办组织协调,派出所为骨干,各部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组织为基础,村、单位内部及周边和公路沿线以及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指挥高效,信息畅通,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实现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逐步下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明显加强,区域性突出的治安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防控网络建设

(一)建立健全以派出所民警为主力,群防群治力量为辅助,巡逻防范为基本形式,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法人责任制为重点,保卫力量为骨干,安全技术防范为手段,自防自控合同制与周边村、十户联防联动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三)建立健全村为单位,镇中心区为重点,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治保会、调解会、治安巡防队(护村队)为主要力量,治安防范责任制落实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四、防控工作重点

(一)加强特殊群体教育管理。落实对刑释解教、缓刑、假使、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力等人员以及有劣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措施。

(二)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站建设,落实流动人口的登记、发证、注销、统计、协查通报、查验等管理制度。

(三)加强租赁房屋治安管理服务工作。建立派出所协同村建、土管、计生等部门管理租赁房屋的工作制度,落实租赁房屋合同备案,出租人治安管理责任制等管理措施。出租人与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签订率达98%以上,积极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租赁房屋治安管理方式。

(四)加强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企业生产、压力容器、配电设施等各工种车间操作以及机械作业等各个环节,认真落实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书。

(五)加强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和防范。积极推行行业自律管理,建立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组织。建立健全工商、文化、企业、卫生、劳动、学校等部门配合公安机关协同管理工作制度。

(六)加强枪支弹药、民用爆炸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治安管理。建立健全治安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健全和落实民爆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责任制度。

(七)加强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工作。重点加大对两抢两盗、诈骗、游戏机赌博等突出治安问题的专项打击力度。

(八)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实行重大矛盾纠纷挂牌督办,领导包案调处制度。加强人民信访工作,落实党政领导信访接待及督办制度,认真对待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效减少和防止群体性事件。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及时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五、防控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及时准确的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机制,科学的工作决策部署机制,正确的运用刑事政策机制,协调的政法部门配合制约机制,规范的“严打”工作督查考评和激励机制,有力的“严打”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议,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制度,增强“严打”整治斗争的实效性。

(二)完善齐抓共管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综治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凝聚合力,齐抓共管,主动参与全社会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综治办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度。

派出所要充分发挥社会公共防控体系建设主力军的作用,负责公共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检查评比,总结表彰,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司法所要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深化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抓好安全稳定和教育改造工作,加强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建设;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网络的功能作用。

民政办要加强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的指导工作;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有能力的低保人员参加义务治安巡防工作。

中小学校要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制;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

文化站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查处反动、淫秽和宣扬暴力、封建迷信的违法经营和演出活动;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严禁利用电子游戏机从事赌博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镇团委要认真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做好对有劣迹青少年的帮教和服务工作;大力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计划”;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

其他有关部门的要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三)完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加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创建规范化治保会活动。治保主任由村两委担任,调整充实治保成员。建立和完善开展工作记录完整、绩效考评认真总结、群众评议及时反馈的工作制度。强化治保会成员教育培训,落实治保会办公活动经费。

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按照组织结构健全,工作设施良好,规章制度完善,经费保障落实,队伍素质过硬,工作成效明显的要求,建好镇、村调委会,健全镇、村、组和学法中心户的“四级”调解工作网络。

加强社会治安巡逻队,护村队等形式各样的治安联防组织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治安联防活动,开展治安巡逻和防盗、防火、防破坏、防灾害事故“四防检查活动”。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完善协管员队伍的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

(四)完善经费保障制度

要把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纳入我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特别要重视和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

六、防控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委会和镇直有关单位的领导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强化稳定意识、治安意识,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推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确保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建立健全考核考评与激励机制。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综治进行相应的考核考评以及制定奖惩办法,同时与综治领导责任制和“平安建设”工作检查共同进行。

南沈灶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元月

第17篇:上杭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

上杭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

根据中办、国办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见》、《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纲要(试行)》和《关于建设“平安福建”的工作意见》、《福建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保障和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势,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落实治安防范措施,积极构筑指挥高效、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全县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好转,为创建“平安上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第二条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全县构筑起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组织协调,公安机关为骨干,各部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城区、农村、单位内部及周边和铁路沿线为基础,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的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的社会防控网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全方位、全时空、多层次,集打击、防范、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可防性案件大幅度下降,流动人口犯罪率、未成年人犯罪率、刑释解教人员犯罪率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能力得到加强,“六合彩”等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和重大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满意率逐步提高的目标。

第二章防控网络建设

第三条城区建立健全以民警为主要力量,群防群治为辅助力量,路面和社区防范为基础,巡逻防范为基本形式,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

第四条农村建立健全以行政村为单位,乡镇所在地为护村队主要力量的治安防范责任制,形成与农村三级报警服务系统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

第五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综治组织协调、公安监管、法人负责的安全防范责任机制,构筑安全防范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力量到位、与周边联防联动的治安防控网络。

第六条铁路沿线建立健全以铁路公安为主,沿线重点路段、站点、乡镇防范为基础的路地联防工作机制,构筑保一方平安与保一线平安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

第三章防控工作重点

第八条实有人口管理

——建立健全常住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今年年底前争取实现省、市、县、派出所四级联网。

——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监管对象、有劣迹的青少年以及对可能危害社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全面实施“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和开展“无毒害社区”活动,深化“个十百”活动,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管理档案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逐一落实帮教力量,完善、落实定期走访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和委托现住地有关部门帮教制度,广辟就业渠道,使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尽可能地减少和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进一步健全暂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完善暂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完善暂住(流动)人口登记站的建设,落实经费,落实暂住(流动)人口的登记、发证、注销、统计、协查通报、查验等管理工作。

——加强租赁房屋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公安机关与相关部门协同管理租赁房屋的工作机制,健全登记、发证、安全检查等管理制度,落实出租人申请登记、与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等管理措施,指导和督促租赁双方履行治安责任。推行租赁房屋委托管理方式,2004年租赁房屋委托管理面达30%,2005年达50%,2006年达70%。

第九条行业、场所管理

——加强对旅馆业、印刷业、印章刻制业、机动车修理业、废旧金属收购业、金

银首饰加工销售业、通讯器材维修销售业、旧货交易市场等行业的管理和防范。建立健全公安、工商、经贸、技术监督、新闻出版等部门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落实业主治安责任制,建立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律措施。建立旅馆业治安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2005年完成全县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2006年在全县完成50个床位以上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实现全县联网。建立印章刻制业治安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2005年实现全县联网。

——加强对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和治安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依法规范经营活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专业保安人员配备。2004年专业保安人员配备达到60%,2005年达到80%,2006年达到100%。

第十条加强对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物品、民用爆炸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规范从业人员管理。建立民爆物品和从业人员的登记、查询、追踪信息等计算机管理系统,2004年开展试点工作并全面推广,2006年完成建设任务。

第十一条加强街道、公路面的治安巡逻防范工作。建立健全以巡区为单位,治安复杂部位和易发案时段为重点、治安服务卡点为依托,巡警、派出所民警、交警、群防群治巡防队员为力量,协调运作、统一指挥的巡防机制。2004年建立县城主干道和高速公路、国道沿线的巡防机制;2005年建立城市次干道和省道沿线的巡防机制;2006年形成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的巡防网络。

第十二条加强与巩固安全文明社区、安全文明学校、安全文明村镇、安全文明单位、无毒社区、平安大道、安全文明铁道线等基层安全创建活动。2004年,全面深化创建活动,2005年市级创建达标率达70%,省级达30%;2006年县级创建达标率100%,市级创建达标率达90%,省级达40%。

第十三条加强对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重点加大对两抢两盗、六合彩、吸毒贩毒以及盗抢铁路运输货物等突出治安问题的专项打击与防范力度。

第十四条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治安的处置工作。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落实情报沟通、定期分析、动态管理、挂牌督办、领导包案调处等工作措施。加强信访工作,有效减少和防止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坚持开展“政法五长”联合接访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热点、

难点问题。制定处置预案,强化处置演练,落实处置装备。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

第十五条加强行政边际区域治安协作联防。巩固、完善与广东梅州、江西赣州三市公安机关的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协作联防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在县际及农村片区建立健全多警种联动指挥部,通过定期召开治安形势分析会,沟通情报信息,及时掌握治安动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落实整体联动防范措施,消除治安死角,维护边界地区稳定。

第四章 防控工作措施

第十六条完善警务运行机制

——加强指挥系统建设。强化公安指挥中心队伍和科技装备建设,公安机关要逐步实现“110”、“119”、“I22”三台合一,充分发挥快速反应系统和110社会联动功能作用,努力形成信息畅通、指挥有力、手段先进、运转高效的指挥系统。

——加快“金盾工程”和安全防范技术工程建设。设立县公安信息中心,逐步完善公安无线通信网和公安GPS卫星定位系统、GAS电子监控系统、技防有线和无线系统、报警和控制中心建设。完善各个出城登记站治安卡点建设。在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和社区住宅建设中大力推广安全防范技术工程。

——强化社区警务工作。按1000户或3000人配备一名社区民警的要求,配齐社区民警;规范社区警务制度,保证每周有不少于20小时的时间在社区开展工作,建立入户走访和巡逻为主的社区警力工作方式;建好警务室,完善警务室硬件建设,落实工作承诺制度。

——健全完善多警联勤的工作机制,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能力。深化公安工作改革,调整机构设置,有效整合警力资源。推行交巡警勤务方式改革。加强派出所警力,力争2006年城乡公安派出所警力不少于5人。

第十七条建立“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挂牌督办、重大案件领导负责、“三长”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适时组织专项打击行动,增强“严打”整治斗争的实效性。

第十八条完善齐抓共管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上杭县关于开展创建平安上杭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发挥合力,积极参与全社会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第十九条完善群防群治机制

——加强治保会组织建设。村(居)治保会成员不少于5人,治保会主任由村(居)两委主干兼任。建立健全治保会工作制度,做到开展工作记录完整、绩效考评认真兑现、群众评议及时反馈。强化治保会成员的教育培训,落实治保会办公活动经费,完善办公设施和必要工作装备,建立“乡镇筹集、派出所管理”的工资报酬制度。全面开展创建规范化治保会活动,2004年开展试点工作;2005年总结试点经验,整体推进,全县80%以上治保会达到规范化标准;2006年总结提高,全县95%以上治保会达到规范化标准。

——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按照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设施良好、规章制度完善、经费保障落实、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成效明显的要求,建好乡镇、村(居)、企事业、外口、区域性和行业性等五种类型调委会,健全县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乡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村(居)调委会和十户义务调解员的“四级”调解网络。

——加强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建设。县、乡镇成立专职治安巡防组织,按实有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配备治安巡防队员,建立综治部门负责组建保障,公安机关负责管理使用的机制。各级综治部门和公安机关必须有专人负责治安巡防组织的管理工作。健全公开招聘、工作纪律、执勤规范、学习培训、工作考评、装备使用保管和辞退等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治安联防活动。(1)发挥民兵组织在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的作用。各乡镇人民武装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民兵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治安防范工作。(2)加强治安中心户长队伍建设。本着“奉献、精干、实用”原则,在农村,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设一名治安中心户长;在社区,以30户左右为单位设一名治安中心户长;在内部单位或住宅小区,以楼(栋)为单位设一名治安中心户长。治安中心户长队伍建设做到“十有”:有名册、有聘书、有门牌、有职责、有手册、有培训、有活动、有例会、有报酬、有表彰。各乡镇都要精心培育一批治安中心户长的“示范户”,充分发

挥他们在维护当地治安中典型示范作用。(3)要进一步强化城区义务治安员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维护治安的机动、耳目作用。(4)加强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信息耳目建设,广辟情报线索来源。设立举报经费,逐步建立起覆盖全行业的治安耳目网络,及时掌握行业的治安动态,获取一些深层次、内幕性的信息,提高公安机关发现和控制行业内违法犯罪的能力。(5)组织各种类型志愿者队伍,开展义务治安巡逻和安全检查活动,并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组建治安承包服务队,推行治安承包责任制。(6)与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相结合,组织一批享受低保的人员,适当参与义务治安巡逻。

——积极发展和规范保安服务业,加强保安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推动保安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推动保安服务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保安服务业制度建设。大力开拓社区、城镇、农村和物业等领域的人力保安服务市场,大力推进金融保安专业守押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金融保安专业守押工作。

——建立健全暂住(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按500:1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健全完善协管员队伍的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

第二十条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各乡镇要把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特别要重视和加大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财政经费投入。

——多渠道解决专职治安巡防队伍的经费保障。要积极采取“政府负责、群众出资、单位赞助”的办法,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各乡镇财政按实有人口数每人1元列入年度预算。除了财政拨款外,不足部分可以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筹措。开展维护治安的市场化运作,推行社会治安综合保险,在筹措的治安巡防经费中按比例为缴费对象投保。铁路部门要落实铁路护路联防经费。

第五章防控工作要求

第二十一条加强组织领导。县直各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强化稳定意识治安意识,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

的关系,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推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增强工作措施的针对性,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确保治安防控取得实效。 第二十二条建立健全考核考评与激励机制。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综治委进行考核考评。乡镇综治委要根据本规划和当地具体实施意见,制定相应的考核考评标准以及奖惩办法,与综治领导责任制检查共同进行,并实行“综治一票否决制”。

第二十三条工作实施步骤。2004年上半年,县乡作出具体规划部署。2004年下半年,抓好临江镇、临城镇、蛟洋乡三个乡镇的重点集镇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05年起全面推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抓深化、抓巩固、抓提高,并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由县综治部门组织验收。

上杭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04年6月7日

第18篇:某X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XXXX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实现平安苏木镇的重要手段和具体内容,在维护治安秩序、保障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旗综治委的要求和部署,镇综治办深入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基层派出所,通过实地察看、听汇报、询问群众、座谈交流等形式,就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平安苏木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关注民生、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今年以来,我旗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全盟、全旗政法暨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平安苏木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着力于解决突出社会治安问题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使我镇的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我镇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二、我镇和各嘎查、社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防控体系建设缺少总体规划,系统性、前瞻性不够。首先,一些地方制定的规划和方案缺少适合本地特点的构建措施,内容空泛、形式单一,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治安形势。其次,一些地方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的单位,由于结构不严密、层次不明确,加之组织内部责权利关系不平衡、不明确、不对等,缺乏约束机制、激励机制,难以形成步调一致、密切配合的整体合力,防控效果不明显。第三,城镇和各嘎查、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各地对治安形势新动向的预测性不足,长期性、机制性、科学性、经济性的措施比较少。

(二)防控观念陈旧,机制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地方“重打轻防”,忽视防范的积极作用,未能扎实有效地开展防范工作,导致出现违法犯罪反弹快、社会面严重失控的被动局面。很多地方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辖区内的单位和部门各自为政,零零碎碎地设置一些治安卡口和治安防线,有的基层公安派出所没有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构建打、防、控一体化格局。少数干警时空观念落后,继续按照传统模式开展工作,给犯罪分子作案留下了时 2

间“盲点”和空间“死角”。相当多的群众还没有树立“花钱买平安、花钱保稳定、花钱求发展”的观念,仍然认为抓治安是政法部门的事,应当由国家来投入。陈旧的思想观念导致落后的治安防控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

(三)防控财力保障薄弱,城镇和各嘎查、社区自防自治能力不强。首先,我县受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目前我旗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维护稳定治安防范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资费往往由于财政困难难以拨付到位。其次,对上级提出“多渠道筹集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所需的经费”可以采取“三个一点”筹集资金办法的规定难以落实。第三,随着各嘎查、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少地方本来可以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资金组建和维系群防群治队伍,但难以做到。第四,人们越来越不认同有付出无报酬或只得到象征性酬劳的传统防控模式,加之参与治安防范随时可能出现人身危险,群众参与治安防控的积极性不足。

(四)防范力量不足制约各嘎查、社区开展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少群防群治队伍由于经费匮乏,装备落后,稳定性差,有的因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呈现“老、弱、病”现象;有的则很少开展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力度不够,聘用、辞退、奖惩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一些联防队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出勤率较 3

低,责任心不强,战斗力弱。此外,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劳动力转移,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我旗留下的都是老幼妇弱群体,治安防范无人问题十分突出,导致盗窃等可防性案件居高不下。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一)、刑事犯罪受到及时有力的打击,基本杜绝重大恶性案件,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刑事发案率明显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二)、突出的治安问题得到整治,治安问题较多嘎查和企业的面貌明显改观,治安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制。

(三)、教育、挽救、改造罪犯,劳教人员和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成效,重点群体管理措施到位,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保持较低水平,形势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下降。

(四)、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突发性治安案件处置得当,正常的生产、生活、教学秩序得到有效保障。

(五)、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和措施得到有效整合,机制完善、制度健全、人财物保障有力,我旗整体防范水平显著提高。

(六)、公民遵纪守法,自觉性和防范意识,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动作斗争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三、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一)、健全覆盖我镇各嘎查、社区的治安防控网络 加强警防网、群防网建设,派出所要最大限度的将警力投入到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线,以派出所巡警为中心,以各嘎查、社区巡逻队为基础,把加强对重点地区社会面的巡控作为重点,进一步整合巡逻力量,提高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同时争取警民结合,重点堵卡和游动巡逻相结合,机动车、摩托车、步行巡控相结合等方式,形成点线面全天候防范控制网络。

1、强化巡逻布控。全镇全天单位时段巡逻警力2名,辅警巡逻力量5名。白天重点为主要街道及集贸市场,夜间巡逻重点为易发案部位,治安状况复杂区域。

2、加强治安防控预案建设。根据我旗布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安防控行动预案,保障在打击犯罪,处理突发案件时有章可循,提高防范综合能力。遇到重大节日、突发案件时,根据不同地域,必须保证足够的警力和联防队员在最短时间内,按照责任划分到岗到位,并迅速投入查控处置工作。

(二)、健全以各嘎查、社区为单位的基层治安防控网络

今后一段时期,我镇的治安防控重点仍然在各嘎查、社区,根据各嘎查、社区特点,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多种防控模式,并按照城内社区标准建设治安防控体系,结合我镇实际进行联勤防控。

1、合理布局,加强各嘎查巡逻队伍建设。根据嘎查与嘎查之间规模,经济实力不同的状况,由嘎查书记、复员军人、党团员、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并由镇综治办协调派出所具体组织、指导、搞好各嘎查的巡逻防控。派出所抽调2名组织能力强的民警成立巡逻指导组,负责对我镇巡逻队的日常管理,培训和开展巡逻工作。同时各嘎查、社区党支部要加强对治安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落实群防群治组织,搞好自身的治安防控。

2、大力推动“户院联勤”治安防控建设,把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在充分发挥派出所、巡逻队等治安防控作用的同时,将各社区的每家每户划分成若干个组,实现户与组联系、组与社区联系,社区与镇派出所联系的户院联勤的治安防控体系。同时加强对居民治安防控意识教育,调动居民参与治安防控工作的积极性。每户与社区签订治安责任状,增强每家每户的治安责任意识,使人人成为治安员,形成全员抓治安,户户搞防控的浓厚氛围。

3、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抓好创建安全示范、治安模范、民主法制示范、交通安全示范活动,用三年时间使我镇各嘎查、社区都有一支不瘫不散、稳定可靠的治安防控队伍。

(三)健全企事业单位及重点要害部位,管理防范控制网络。

进一步贯彻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对我镇企事业单位,重点要害部位防控网络建设的指导推动,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加强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工作。派出所、镇综治办要加强对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工作,检查和监督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以法定代表人,治安责任制为核心的内部安全责任制,“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推动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并与派出所配合,搞好周边的治安秩序整治,建立长效监控机制。

2、加强全镇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派出所、镇综治办、文化、工商等部门要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严整治无照经营,违规经营场所,坚决查禁“黄、毒、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四)、健全重点群众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网络

今后一段时期,我镇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群体仍然是有轻微违法行为的青少年、流动人口、近期回归社会的刑事解教人员,要贯彻镇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搞好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有关意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1、认真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针,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广泛开辟青少年活动场所和阵地,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特别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率,全面实施对轻微犯罪青少年的“挽救工程”,严格预防违法犯罪,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中小学生流失率得到有效控制。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引导外来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按照“谁用工、谁管理”的原则,加强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管理,预防和减少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档案,实行有效管理,监督和服务。

3、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坚持组织协调一体化就业安置市场化,帮助教育市场化的思路,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准管好,预防 8

减少重新犯罪,刑满释放不满5年的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

(五)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网络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派出所密切配合,狠抓各项措施落实,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确保万无一失。

1、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的治安管理,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按照行业标准严格把关,强化各项防范措施,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2、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依法调节、行政调解在维护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重点围绕各嘎查、社区,对涉法、涉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对农牧区党委班子成员进行党风廉政、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教育。坚持各嘎查、社区事务公开,财务公开,保护群众利益,避免和减少矛盾的发生,妥善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及各种群体性事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矛盾激化,防止引发重大治安问题。

3、各嘎查要抓好以草原110和流动义务治安联防队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加强草原110人员和车辆的审核和使用,加强对指挥人员、接警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做到接 9

警迅速,判断准确,决策正确,指挥果断,处置得当。加强网格化巡逻,结合违法犯罪的特点,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的治安特点,对草原

110、治安联防大队、基层治保力量进行整合,明确各自的责任区域和时间段,初步形成了以草原110为龙头,治安联防大队、治保力量为补充,点、线、面相结合,互通互联的巡逻防控体系。各巡逻防控力量统一归草原110指挥中心调配,根据不同警情发布指令,巡防警力在接到指令后,按照就近出警的原则,对警情进行先期处置,形成一套自上而下、整体协作的指挥调度机制。

4、完善各种工作预案。对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制订了明确的应急预案。

三、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各单位责任机制

各级领导同志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切实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镇综治办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当好镇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派出所作为治安防控工作的主力军,要切实把思想观念、工作重点、警力配置、经费投入、考核奖惩制度落实到预防为 10

主上来,积极推进警防网、民防网、技防网建设,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案件。司法部门大力开展普法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加强人民调解犯罪社区矫正和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各嘎查、社区要把加强防控组织建设,维护自身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好嘎查、社区级群防群治的组织建设,加强各嘎查、社区防控。其它各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区防控体系建设,树立全局观念,及时沟通信息,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合力,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夯实打牢。

(二)建立执法监测机制

镇综治办和派出所要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和治安防控工作的分析,监测后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对一定时间和范围的违法犯罪信息准确分析,迅速评判,及时传递,掌握违法犯罪发生、发展的规律,为打、防、控工作及时提供信息支撑。对重大治安情况要及时上报,对突发的治安问题以适当的形式进一步扩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镇党委、政府定期听取社会治安工作汇报,全面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并通过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的形式,了解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意见,适时做出决策部署。

(三)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年终考核,对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工作突出的嘎查、社区和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推诿、不认真履行职责,影响工作,发生治安问题的村和单位坚决实施领导责任查究,坚决行使社会治安治理一票否决权。

XXXXXX 二零一二年X月X日

第19篇:梅水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梅水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建立维护社会治安长效管理机制,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促进社会治安良性发展,乡综治委决定,在全乡范围内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此,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围绕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从社会治安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规范运作,持续发展,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乡构建起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主要目标是:

(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总体框架完整严密,防控网络布局科学合理,防控力量、装备、措施、责任落实到位,防控网络布局科学合理,防控力量、装备、措施、责任落实到位,防控工作规范有序,管防控打一体化运行机制比较完善。

(二)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刑事犯罪发案平稳,严重刑事案稳中有降,可防性、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突出治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三)人民群众安全感明增强,对社会治安满意明显上上升,参加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建设重点

以派出所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派出所民警为骨干,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以社会街面治防控为重点,以科学手段为支撑,形成多警种联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配套、覆盖全乡镇的治安防控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防控效能,实现对乡治安的综合控制。重点构建四大网络:

(一)构建社区治安管控网络。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骨干作用,以加强实有人口管理为重点,落实对重点人口、刑事解教人员、“法轮功”顽固分子、躁狂性精神病人和其他可能危害社会治安人员的管控措施,从源头上预防遏制违法犯罪;以娱乐服务场所、集贸市场、旧货行业和流动人口聚集落脚场所为重点,加强出租房和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严密阵地控制,及时发现、控制、打击犯罪活动;以加强梅水治安的管理,提高安全保卫工作为重点,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效能;以推进社区安全创建为重点,组织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有效防范可防性、多发性案件的发生。

(二)构建街面巡逻防控网络。建立以巡警为龙头,派出所民警等有关警种参与,群防群治力量配合的巡逻体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推向社会面,切实增加街头路面的有警密度和有警时间,提高对现行违法犯罪的发现、控制能力。根据治安、交通状况,将乡镇街面划定为两大巡逻防控责任区:一是在乡主干道建立交警巡防控制。二是在社区建立防控体系:如水径新屋、新建学堂。

(三)构建科技防控范监控网络。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将科学技术用于治安防控工作,提高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加快交通和治安卡点图像监控体系建设,提高发现、堵控犯罪的能力。今年在洋田村、新屋社区安装“电子狗”,确保全乡安全。同时推广安装电脑联网报警系统、在中学、卫生院、新建村部、乡政府、派出所,乡镇技防设施完备。积极开展“技防一条街”、“技防厂区”、“技防居民小区”等创安活动。

三、力量配置 以防控责任区为载体,科学调整警力部署,合理安排群防群治力量,把警力和民力有机整合起来,使有限的警力和无穷的民力资源发挥最大的防控效能。

(一)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派驻社区、沉到基层。一是实战单位将更多的警力摆上街面。派出所按照标准配齐社区民警,建立巡防民警,承担社区巡逻和110出警任务;二是实行统一民警岗位流动制。在保留骨干力量的基础上,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与交流,实现内部实战流动的良性运转。三是改革勤务方式。全面推行“强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勤务制度,取消双休日集中休假制度,实行周一至周日轮流休假,确保警力的时空分布相对均匀,实行24小时人天候治安防控。

(二)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在全乡扩建社区保安、治安巡防、治安信息员、综台特派员、治安志愿者和看楼护院六支群防队伍,进一步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继续扩建治安志愿者队伍,组织治安志愿者进社区参与治安防控工作,有效减少社区防控空隙。充分发挥“五老”的作用。促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有序的进行。

四、运作机制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涉及巡逻堵控、社区防范、阵地控制、技术防范等各个方面,必须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使各种防控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各项防控措施协调运作。重点健全三大机制:

(一)创建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防控工作指挥调度体系,充分发挥派出所指挥中心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龙头作用。指挥中心制订和完善各类分级处警预案,建立决策、指挥系统,确定指挥长,交赋予指挥长期指挥调度权,切实增强实战指挥功能。

(二)健全信息情报机制。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基础信息的采集、整理并录入计算机管理。对重点人员加强管理。二是加强信息的补充、更新。结合日常防范工作,对有关信息的变动情况及时补充上网,始终保持信息的鲜活、完整。三是重点加快治安、刊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尽快实现信息的远程查询、比对。在暂时尚未完成实现联网的地方,建立信息协查通报制度,满足办案单位及相关部门的业务需求。

(三)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防范管理上的问题。督察部门负责对乡防控体系运行机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查勤查岗。通信和后勤部门做好通信、警械装备保障工作。

五、保障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需要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齐抓共管,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障。

(一)加强领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综治系统一组织协调,以派出所为主,有关部门配合,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分步骤推进。全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今年内初具规模,进一步完善。乡里成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上县公安厅领导牵头,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实施。

(二)齐抓共管。根据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综治委成员单位的职能,明确其在构建治安防控体系中的职责任务,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社会治安防范体系构建过程中,涉及哪个部门的问题,由哪个部门负责解决;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由综治委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

(三)加大投入。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投入,重点是提高防控设施的科技含量。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市场化运作机制,逐步走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经费的新路子

桥东社区社会治安防控体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营造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结合实际,现制定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

1、重要意义。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举措,是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的有效载体,是顺应民心符和民意的德政工程,是维护地区大局稳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迫切需要。

2、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镇政府、镇综治办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和参与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强化治安防控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建立治安防范的长效工作机制。

3总体目标。按照“任务明确,重点突出,人员到位,保障有力,责任落实,奖惩分明”的工作思路,群防群治队伍为依托,以社会和单位内部的防范工作为基础,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充分发挥各种组织的作用,形成全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的治安网络。通过两年的努力,在社区构建起覆盖全面,反映迅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力争地区可预防性案件明显下降,治安秩序显著改观,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高。

二、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严密对居民区防控。根据居民区分部现状,结合各自实际,落实防控措施。对单位自建小区,实行封闭式半封闭式管理,由单位或选派或聘用人员,24小时看护,对多单位共居小区,要确立以主单位牵头,其它单位配合,共同实施看护,对散居户小区,要大力组织居民开展自治防范组织如义务看护。社区巡逻人员和群防群治队伍开展经常性巡逻盘查,加强对居民组和大街小巷的防控。

2、严密对重点人群的管理。社区青少年、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以及“法轮功”邪教顽固分子、狂躁型精神病人和其它可能危害社会治安人员是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点防控对象。社区要成立领导小组,严格进行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控得牢。对社区青少年工作,认真实施“青少年健康成长工程”,加强对“问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聘任和“公安民警进校园”宣传活动,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对于吸毒人员,落实强制措施,对复吸人员一律实行劳动教养,对刑释解教人员,重在落实接茬帮教,按照就业安置市场化的路子,扩大就业面。对“法轮功”顽固分子,必须落实“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制,尽最大努力进行教育转化。社区要认真建立管理、教育、服务档案,并逐人制定帮教、管理措施。

3、组建社区治安巡逻队。组织本地区党员干部,离退休人员和治安积极分子、低保人员等组建社区义务治安巡逻队。采取巡逻、守点和安全防治等方式,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配合社区做好治安防范的宣传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接受群众的安全求助等。

4、建立健全宣传工作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关系到社区的长治久安,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交往保障,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心系治安,维护治安”积极性的有效载体。因此,社区要经常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第20篇: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乌鲁木齐南路社区三级组织体系

布控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党组织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辖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切实加强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结合辖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及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的职能作用,促进齐抓共管、广泛参与;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社区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和参与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坚持机制创新,加强治安防范的长效工作机制。

2、总体目标:构建起以群众自治组织和辖区公共户单位为基础,公安派出所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依托,以案件多发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覆盖全辖区、反应迅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治安防控体系。在2012年的安全感测评中安全感达95%以上,2013年达到98%以上,为辖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主要内容

1、构建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建立公安干警牵头,专职巡防社区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协同配合的巡逻体制,切实增强街头路面的有警密度和见警时间,提高对违法犯罪的发现、控制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巡逻队、义务巡逻人员、物业保安力量的作用,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联动防控。对重点区域和治安复杂区域要采取徒步巡逻、定点守候的方式进行控制;对重点路段和易发案时段

1 采取徒步巡逻方式进行控制。辖区巡逻防范做到联防员协同警察巡逻相结合,便衣巡逻和着装巡逻互为补充,采取巡逻、定点守候、盘查有机结合,分层、分时、分片的控制手段,形成严密布控。社区要结合区域的治安形势制定巡逻工作方案,整合辖区治安防范资源,尤其是要加强对重点部位、易发案时段和重点地段的控制,落实防控工作措施,切实有效维护辖区的治安秩序。制定并实施巡逻防范工作考核制度,依据每日治安动态对防范力量进行适时调整,每周对巡逻防范工作进行点评,每月对巡逻防范工作进行考评,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参与社会面防控工作的积极性。

2、构建社区治安管控体系。强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健全社区综治组织,整合社区治安资源,提高社区的整体防范水平。完善对社区民警的考核制度。社区及社区民警要组织使用好社区综治委员、社区综治工作者、流动人口协管员、联防队员、治保主任、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做到职责清、任务明、工作互补。今后社区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组织开展对辖区楼群院落(小区)及散居户的摸底调查登记工作,切实掌握辖区居住区域的防范结构及现状,为防范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制定防范工作方案。依据居住区域不同的治安防范结构制定不同的工作措施,对有专职值班人员的小区(院落),开展“零发案”小区(院落)的创建工作,提高防范工作效能,减少或杜绝刑事案件的发生。对无人值班的小区(院落)要划分为基础条件较好、基础条件一般、基础条件较差三类来开展工作,对前两类小区(院落)今年要有100%小区(院落)落实专人值班;对基础条件一般,现阶段无法落实专人值班和基础条件差的小区(院落)散居户区域将安排落实专人进行义务守护。

(3)制定社区治安混乱和突出问题的排查摸底工作。

2 社区及社区民警对社区存在的治安混乱和突出问题进行摸底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按照一事一档的要求建立整治工作档案,详实记载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工作效果,并依照档案实施动态监控,使整个工作落到实处。

(4)社区及社区民警以小区(院落)、楼栋(单元)为单位,采取召开群众会、入户调查、入户宣传等手段,动员群众或单位筹集资金安装防盗门,提高辖区物防履盖面。

(5)在辖区内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

(6)在街道党工委和综治办的指导下,做好以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人员为主体的实有人口管理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础台帐健全、数据鲜活。

(7)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及时化解和调解各类民间矛盾及纠纷,确保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8)社区民警要组织专业巡防、半专业巡防、义务巡逻人员在辖区开展巡逻守护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背街小巷和易发案区域的巡逻守护。

(9)在社区从事综治工作的人员一律挂证上岗(社区综治工作者、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综治委员工作人员挂证);巡逻人员一律佩戴明显标志。

(10)沿街铺面落实每日值班治安员制,每日值班治安员一律佩戴明显标志。

3、构建重点部位防范体系。要将辖区内的商铺、娱乐场所、出租房屋列为重点部位开展防范工作。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的原则将上述区域和单位纳入社区的综治工作范畴,与其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警务室要与其签订《治安责任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组织开展治安检查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治安、消防隐患,指导上述区域和单位的保安力量开展防

3 范工作,开展经常性特别是重点时段的治安巡逻和防控。

4、构建单位内部安全保卫体系。社区要与辖区内的公共户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综治工作原则,督促单位落实综治工作各项措施,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警务室按照《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1号)的规定,指导、督促、检查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有违反该条例的现象或治安隐患要下达整改通知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要进行表彰或报街道办事处予以表彰,对明确为重点单位的要指导其制定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对重要部位设置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

5、坚持执行校园及周边治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组织指导各学校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在上放学时段警务室指导检查督促各学校的保安人员要负责维护校门口周边的社会治安秩序;警务室要负责校园周边主、次干道的巡逻;管段民警组织社区义务巡逻人员负责背街小巷的巡逻;综治办、派出所要组织人员对重点路段进行守候。

6、构建科技防范监控体系。不断提高防控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技术防范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完善且使用好辖区视频监控系统,以“三化”工程为契机,提升视频监控水平。根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督促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和单位内部的财务室、仓库、保密室等安装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有条件的单位和小区要与综合报警网实现联网,增强整体联控效能。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建立覆盖辖区重点区域、排除治安隐患和解决重点安全问题的安全防范网络。

三、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各单位加强协调和督查,通力协作,各负其责,确保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评比。

2、加强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管理理念、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切实抓好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勤务模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3、实行“警力下沉”,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深入社区、沉到基层。改革勤务方式,全面推进“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勤务制度,实行24小时全天候治安防控。完善工作制度,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进一步扩大群防群治工作覆盖面。切实加强综治办建设,确保防控体系建设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

4、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认真抓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用正面的宣传引导和发动群众。社区在开展法治“六进”活动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流动人口、重点整治区域的法制宣传,提高重点群体、重点区域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充分利用条幅、标语、板报开展宣传教育,在引导群众加强自我防范的同时,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及流动人口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来。在每年的法治宣传月要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工作氛围。

5、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状况监测评估。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形式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群

5 众对治安状况的反映,及时分析研究治安形势,增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针对性。

6、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普九”对象及适龄儿童入学。社区要加强对辖区“普九”对象及适龄儿童的摸排统计工作。对排查出的未入学儿童及青少年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确保其入学,对“普九”对象及适龄儿童的家长不让就学而违反义务教育法规定的,要积极开展规劝工作。

7、加快辖区经济发展,促进、扩大再就业。社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具体工作规划,开展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加强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的扶持力度,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格局,全力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鼓励“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创业扶持,扩大再就业渠道。

8、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站的工作,切实做好为社区居民群众的服务,治保主任、综治工作者、禁毒专职人员、流动人口协管员,每天要深入居民群众家走访,向居民群众宣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情况,社区警务室打击情况及辖区发案特点,提示居民群众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上门为居民群众开展服务工作。

四、检查考核

1、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开展“四查”:一是查各单位的巡逻工作方案,工作记载,社区民警、社区的工作记录及相关的档案资料。二是实地暗查街面的巡逻防控工作情况,巡逻人员佩戴标志情况;走防群众、单位及铺面了解辖区的巡逻密度及对社区民警的熟悉程度。三是查小区(院落)、单位、重点部位、校园及周边的值班、巡逻、守候的防控工作情况。四是对社区内发生重、特大刑事案或者

6 重大影响的事故、事件,被新闻媒体报道,进行责任倒查,如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实行重点案件同比考核办法。对重点案件实行每月通报、季点评、年定级,即:每月对各片区的重点案件发案情况及上升、下降进行排位。在一个月内重点案件上升幅度在前三名的包片干部给予通报,一个月内连续二次发生案件排在前三名的包片干部给予限期整改,在整改期内因措施不力继续上升或者一个月内连续三次发生案件上升幅度排在前三名的包片干部给予黄牌警告,受到黄牌警告后还在继续上升的包片干部将实行年终考核不考虑优秀等次。

五、奖励

1、在四查工作中、有方案工作记载、工作记录等档案齐全,对无人值班守候的院落和楼栋经过社区动员居民群众建立值班或设立义务值班人员。奖励300元。

2、每月对社区包片干部进行评比考核奖励,下降30%的奖励150元,下降50%的奖励270元,下降100%的奖励300元。

乌鲁木齐南路社区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八日

社会治安防控建设工作汇报
《社会治安防控建设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