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岗编适度分离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5:20:53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票款分离”工作汇报

“票款分离”工作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根据省市“票款分离”工作要求,我县于2000年五月一日起实施预算外资金“票款分离”工作,至2000年底共有86个单位、196个收费项目纳入“票款分离”管理。

一、主要做法

1.清理各单位的收费项目。针对现有行政事业性收费纠入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逐个摸底调查,将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及历年的收支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以此进行项目编码,输入电脑备查。

2.清理各单位的银行帐户。由于在实行“票款分离”工作之前,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具体做法是:各单位在各专业银行设立预算外资金收过渡户,由银行按旬将各单位收入过渡户的资金用特种转帐支票转入财政局预算外资金专户,而实行“票款分离”后,由各单位开具“预算外资金收入缴款书”并交缴款人,再由缴款人持“预算外资金收入缴款书”到财政指定的专业银行、储蓄所缴款, 1

由银行开具财政印制“银行代收制的专用发票,因此,将原预算外资金收入过渡户进行清理并予取消。

3.清理各收费单位的的票据。由于实行“票款分离”后,除一些收费额小、零星的项目,如城监大队收取的占道费,经财政批准,同意由单位代开收据以外,一律由代收银行代开收费票据,因此,对收费单位的收费票据进行清理核销是做好“票款分离”工作重要保证。

4.确定各银行代收网点。根据各银行及收费单位的分布情况,确定代收网点,除各专业银行及收费单位的分布情况,确定代收网点,除各专业银行的营业大厅以外,还确定了8个储蓄所作为代收网点。

5.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对实行“票款分离”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然后对银行代收网点人员进行培训。

6.统一办法、分步实施、分批分次将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票款分离”管理。

二、主要成效

1.实行“票款分离”工作是进一步落实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

生,可以纠正乱收费现象,以及收费单位截留,坐支和私设小金库等现象。至2000年12月止,财政专户共收入35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905万元,增幅33.61%。

2.提高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行“票款分离”后,各项收费收入由缴款人直接存入财政专户,使预算外资金在帐户停留的时间缩短(不要通过收入过渡户),增加了财政专户的月平均余额,由原来的二百万元,增至约四百万元。同时在当前县财政资金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便于管理的调度资金,保证了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支持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3.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打下基础。现行各部门单位实行零基综合预算,实行“票款分离”能为编制财政综合预算提供更为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为“国库统付”及“政府采购制度”等提供相关数据。

4.能逐步消除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由于将单位的收费收入直接缴入财政,增强了调控能力,同时也加强了社会对收费及单位的监督。

推荐第2篇:岗检工作汇报

装配分厂2010年岗检工作汇报

为迎接公司2010年岗位责任制检查,按照通知文件要求,装配分厂领导班子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班子会、碰头会和全厂干部职工大会,学习传达了公司的文件精神,按照各路分工,认真开展了自检自查工作,并为迎检做了认真的准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0年岗检活动的组织发动

在公司下发《关于开展2010年岗位责任制检查的通知》文件之前,分厂已提前运筹有关岗检活动的准备工作,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于11月9日分厂月度生产大会上进行了启动动员,拉开了岗检活动的序幕。

二、安全环保工作

(一)落实适用安全发展的HSE责任

1、根据岗检要求重新修订了分厂各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和HSE责任制,新修订的岗位责任制和HSE责任制全部增加了遵守“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的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

2、熟记本岗位的岗位职责、HSE职责,这是对每个岗位工人最起码的要求。岗检开始后,分厂加强了27个岗位的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及时组织了新岗位责任制、新HSE责任制的学习宣贯,制订了《学习新岗位责任制、HSE责任制宣贯实施方案》,为了让每个岗位能够熟记本岗位的新岗位责任制和新HSE责任制,分厂采取了书面考试,提问、默写等措施进行强化记忆,并将提问新岗位责任制和新HSE责任制作为现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11月1日至5日,分厂机关所

有人员在经过口头考试的基础上,分四批进行了新岗位责任制和新

HSE责任制的集中默写考试,加强了各岗位对新岗位责任制和新HSE

责任制的记忆。

(二)以“劳动竞赛”活动推动2010年岗检工作

四季度劳动竞赛与岗检活动同步开展,为了使两项活动互相促

进,分厂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要求,认真地开展了以下活

动:

1、开展了一次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分厂安全主管领导、机

关人员、车间代表参加了演练,最后领导对演练进行了讲评;

2、全员参加了公司统一组织的安全知识答卷活动;

3、开展了一次安全知识进家庭活动。分厂HSE领导小组收集了

部分与家庭相关的“家庭用电小常识”、“家庭防火小常识”、“民用气

安全使用知识”等资料,打印后发给职工学习掌握;

4、组织一次典型事故案例宣传教育活动。分厂利用各车间生产

会议和班前讲话,组织学习了公司下发的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三)隐患排查与治理情况

隐患排查与治理既是今年岗检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工作永

远的重点工作,为了加强隐患治理的力度,分厂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了《装配分厂2010年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2、多次覆盖排查,一是现场随机对班组进行排查,二是安全承

包人员进行排查,三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组

织整改,谁查出的谁负责进行复查;

3、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对查出的隐患及治理情况进行登

记建档,查处的什么隐患、谁负责整改,谁进行了复查,全部进行了

记录。

(四)冬季安全生产工作

为保证冬季安全生产,分厂认真贯彻执行“冬季六防”工作,全

面做好冬防保温。

1、冬季保温管理。分厂的电路和电器必须按照《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92》标准安装,电热取暖设备要远离易燃物品,室内无

人时必须拉闸断电,预防发生火灾事故;供暖管线裸露处用土掩埋,

地面管线用毛毡包扎,外面用塑料布或编织带包牢;工房大门不得随

意打开,以便进行工房内的保温。

2、现场施工。施工人员着冬季工作棉服进行室外作业,为设备

管线配备合格的保温套,一律更换冬季柴、机油。气路系统安装放水

阀门,并保持放气开关的清洁卫生。柴油机和压风机的启动符合运转

要求,注意保温。

3、人身安全注意事项。使用蒸汽或热水时,放气、水龙头不准

对人。用蒸汽加热桶内油时打开上盖,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审批程序,

动用明火严格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理。雨雪天后及时清除积水积雪防止

滑跌。

4、设备停用暂存管理。摆放规范并做好停用设备的防锈、防盗

工作。对柴油机冷却关系要放净水,预防冻坏设备。

三、经营工作

1-10月份分厂账面收入32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4万元,

扣除大部件1384万元,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886万元。

针对公司以“增收偍质降成本,创优创效创和谐”为主题开展的

“勤俭节约,挖潜增效”活动,装配分厂全体员工在厂领导的带领下,

提倡修旧利废,节约挖潜,严格控制成本支出,节约成本具体情况如

下:

1、泥浆泵车间对井队用坏的电动喷淋泵16台,经过修复,节约

成本4.69万元。 吸入管经修复后节约成本0.77万元。泵组灌注泵

底座,利用以往报废的底座进行再整改节约成本0.52万元, F1300泵

组大底座利用原EEC1600泵底座改型后淘汰再次整改,节约成本4.2

万元。钻一五分公司所用的电机需要调向,施工人员克服困难,节约

了往返运费及劳力约合1万元。

2、机修车间组织人员修复各种链轮10余种总计40件、轴承座

内孔修复12件、使用旧过盈螺栓120余条、轴套18件,将各种废螺

栓统一回收处理,挖潜增效12万元。

1-10月份累计节约挖潜共节约成本23.18万元。

四、“五型五好班组”建设工作

在开展五型五好班组建设活动中,分厂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

效的原则,以全员参与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创五型建五家”班组

活动,使班组真正成为员工的“成才之家”、“平安之家”、“环保之家”

“创效之家”、“温馨之家”。为提高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制订下发了《“创五型建五家”班组活动实施方案》、《考核细则》和

《责任体系》,明确指导思想、创建对象、创建标准、工作要求、保证措施,在此基础上确定创建工作目标,如分年度明确班组达标率。在加强班组建设中,坚持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和重点,使岗位责任制更加简明清晰,工作程序衔接更加简洁严密,工作标准更加科学规范。

其中班长王晓东带领的泵一班,是五型五好班组的典型。全班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5人。班长王晓东(中共党员)曾获得石油机械厂先进个人、技能比赛能手、公司技术比赛钻修工一等奖、分厂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泵一班在本年度的生产工作中尤为突出。

在四季度大干中,他们更是彰显了年轻人的朝气,积极落实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项要求,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将五好五带头融入到五型五好班组中!

1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监督检查,通过班前会上的安全经验分享,宣传安全知识。特别是节假日前,更是对员工进行“早教育、早提防”。

2、工作期间,规范员工的服饰行为,按规定穿戴劳保保护用品,时刻保持班组区域的环境卫生。

3、员工之间能互相帮助,为对方排忧解难,成员常毅眼睛受伤后,班组成员多次看望,当回来工作后,班组成员总是安排他一些简单的工作,对他很照顾。

五、班子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

分厂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的职能作用。在班子建设上坚持以总支、支部为核心,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坚持每周一碰头会制度和学习制度,干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绳。大力加强职工的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力度,使职工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根据公司党委精神,积极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好“双评”工作,树立党员良好形象。同时工会、共青团组织也注重发挥其职能作用,分别开展有益职工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关心职工生活。为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凝聚力,我们还对职工的生日形成慰问、祝贺制度,对生病、家庭困难的职工进行慰问帮助。

六、强化岗检效果,为明年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自查自检,客观的评价出了装配分厂的管理现状,存在着部分问题,如各路工作所涉及文件资料的分类不够细致,有部分缺项的问题存在;员工在安全意识上还有待提高,部分职工存在侥幸心理等。

装配分厂将借2010年岗检这次东风,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归纳和借鉴好的做法,扩大和延伸岗位责任制检查效果,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全员整体素质,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分厂将充分利用好后两个月时间,在切实做好冬季安全生产、确保本年度经营指标完成的同时,认真分析内外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将明年的工作部署和具体措施落实到位,为明年开好局、起好步做好准备。

推荐第3篇:文秘岗工作汇报

文秘(宣传)岗工作汇报

一、岗位职责

负责公司综合性材料的起草、各类外报材料的审核,行政公文的处理(文秘);龙丰报的组稿、联系印刷,重要活动的报道,宣传版面的更新(宣传)。目前缺编一人。

二、工作总结

编发龙丰报36期,发布信息500余篇,在投资集团杂志发布数量居系统第三名,在行业杂志发布信息数量居浆纸板块第一名,在投资集团网站发布信息量居系统前列,曾获投资集团征文一等奖。较好地完成了纪要、分析材料、综合材料及各类公文的处理工作。

三、工作中的不足

文秘岗位工作量较大、且需要做大量日常积累,需花费较多精力和时间,造成宣传工作较0

9、10两年有所下滑。宣传工作目前只能保证报纸编发、重要新闻报道等重点工作,缺乏挖掘性材料。文秘工作还需要加强,通过加强学习,进一步细化文字处理。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及措施

一是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抽时间充电;二是建立信息员队伍,拓宽信息来源;三是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博采众长。

五、需要解决的问题

考核指标需要修改。去年6月份,公司制定中层百分制考核办法,企管部制定了“每年至少在集团杂志发布6篇信息、在市级以上媒体发布3篇信息”的目标。但是该指标难度较大,投资集团杂志一年出版6次,控股50多个企业,加上本部,稿件来源较为广泛,每期采纳文章不过十几篇,而且以集团本部为主。市级以上媒体对企业信息的发布大多收取费用。当时的行政部经理与企管部交涉过但企管部已过去在党群部工作业绩拔尖,鼓励超越以前(党群部宣传员期间工作)为由不予修订。为此,建议衔接企管部修订宣传考核指标或申请配齐宣传岗。

推荐第4篇:适度议论文

关于适度的素材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杀鸡取卵

放长线钓大鱼

适度,不是中庸,而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

真正的强者在交往的过程中一定会把握“火候”适可而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置人于死地;真正的演说家会适可而止,留下悬念来吸引听众;真正的武林高手会适可而止——点到即止。篇2:适度包装作文 适度包装作文

适度包装作文

福州一中 高二(10)班 施佳宏 《小王子》中的狐狸曾对小王子说过,眼睛看见的,往往不是事物最真实的那一面。

的确,在红尘中奔忙的芸芸众生总是只来得及看到外在的包装,却无法分辨藏在包装下的内在品质。因此,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如何包装自己,显得尤其重要。

过度的包装近似伪装,用泡沫般喧腾的虚名与浮华掩饰实质的空虚,如此包装最不可取。

全无包装看似坦率淡然,却不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放弃包装可能埋没人才。

庞统恃才傲物,初见刘备却不愿出示诸葛亮与鲁肃的推荐信,以至于一开始只被任命为县令,大材小用;王昭君自负美貌而未向画师说情,几次选妃都未被汉元帝垂青,若非远嫁和亲,恐怕只能落个老死冷宫的凄凉结局。他们并非没有真才实学,却都险些因放弃自我包装而失去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当今社会能驻足守候美丽的人越来越少,胸怀才情之人若因清高而拒绝包装自我,往往只能因不为世人所知、缺乏实现理想的平台而碌碌终生。

适度地包装自己,给才情一个被人欣赏的机会,才是活在今天的人们最理性的选择。

诸葛亮借水镜先生、徐庶等好友之口向刘备道出了自己的品行,没有虚假夸张亦非忸怩遮掩,适度包装求得三顾茅庐,以定天下大计;王维在席间向太平公主弹琴,以才学和风韵折服在场众人,正确的包装使他科考顺利,得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中国之声”夜间节目《夜空守望者》在周五晚零点开播,若全无包装则听众寥寥,若过度宣传亦适得其反,日间新闻节目中恰到好处插播几句宣传语则引起听众的好奇与共鸣,而今已有30万人熬夜守候收音机里传出的美好??适度包装可以让他人更好地认清自己,通过能展现自身品质的包装向社会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过度包装、拒绝包装最终都无法赶上时代匆匆的脚步,唯有真实可信,坦然勇敢地适度包装自己,才能走向社会、实现理想,让外在的美丽与本质的芬芳一同盛开。

【名师点评】

近几年来,对高考作文中的“小文人语体”及宿构套题现象,上自北大中文系的教授们下至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感到痛心。矫正文风的呼吁,在福建高考中最鲜明的体现,就是2011高考作文对文体的限制。毕竟,时代需要的是善于思辨、善于创造的下一代,而非浮华造作者。这一篇《适度包装》正是很好地体现了据事论理、适度思辨的良好文风。

从题意来看,虽然马未都先生贬斥现代茶叶包装,但一个值得思辨的问题隐含其中:怎样的包装才是适度?尤其在包装成风的现代社会,这个问题更值得大家思考。小作者能够从正反两面入手,有破有立,从商品引申到人的包装,思辨历史及社会生活的种种包装利弊,言之凿凿,文章在“丰富”与“深刻”方面均较突出。文章的语言平实,而以达意精炼见长,颇多可圈可点之处。只是拟题不够精巧,过于直白。本次作文较佳拟题,如“‘包装’何时清如许”、“‘包装’渐欲迷人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包装’”等,能化用诗句而成题,更值得品赏。 《适度包装作文》篇3:快与慢议论文 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 ——纪伯伦 追踪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

——佚名 慢慢走,欣赏啊!

——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 这是一个高速的世界,我们出门有高速公路,我们就餐有各式各样的快餐,我们打开书报有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我们打开电脑更可以几分钟这内“网尽天下”??但是,高速就一定那么好么?品味上面的三句格言,以“快和慢”为话题写

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800字。 快比慢好? 三(1)郑雪飞 兵家有云:“兵贵神速。”红军正是因为赶在了敌人援军之前 到达了卢定桥,才能夺下卢定桥。古今的事例很多。所以就有人认为快好。 快确实好。二战时,德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主要在于他们强调了一个快字。德军通过快速反应装甲部队在短短的几十天内,攻占了大部分的欧洲国家,此行动被合名为“闪电计划”。这次行动开创了一种战术思想,那就是依靠装甲部队出奇致胜。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有了速度,就有了竞争力就多了许多的成功。 在学习上,快预习、快作业、快记忆、快温故知新,我们就能牢牢抓住学习的主动权。做学习以外的事也要快,快吃饭、快洗衣等,又能使我们节约大量的时间投入学习,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而在足球场,快也是大有用处的,为何皇家马德里这么受人欢迎,很多人都喜欢看他们的比赛,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进攻快,再加之流畅的配合,皇家马德里可谓攻无不克。快,压制了对方,使对方的防守阵形被打乱,使对方顾此失彼,疲于应付,丧失进攻的

机会。 快比慢好?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大跃进时期的中国,正是因为盲目追求速度,而导致生产的停顿,使得中国的实力更加落后与其它的国家了。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们“稳”字当头,一步一脚印,慢慢的推进改革,才有了快的发展速度,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球场上有句话:“谁控制了比赛的节奏,谁就控制了整场比赛。”而节奏的控制关键就在速度的把握,该快则快,快如闪电;该慢则慢,慢得让对手心焦。让对手跟着你的节奏打,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尤文图斯能取得意甲冠军,原因在于他有强大的中场,善于控制比赛的节奏,穷于应付,从而嬴得胜利。 生活中,快使人活泼、反映敏捷、做事迅速,不拖泥带水,但往往还会使人毛躁、粗心,失误连连。慢使人沉稳、细心,做事有条不紊,但会使人死板、拖拉,错失时机。所以我们应该懂得控制节奏,该慢的时候就要慢,该快时一定要快,这样才能在人生中游刃有余,获取更多的成功。

击风雨,不断加速才可使我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更加坚韧有力。是啊,快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企求。进入高三,我们只有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加速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实力。迎风直上,站在前列,才有可能获得胜利,慢一步,你会永远被落下;慢一拍,你就很难跟上集体的节奏。一百一十米跨栏奥运冠军刘翔正因他快速飞跑而使外

国人惊叹。由此而言,快,确定应当为世人所亲睐,所追求的了。 诚然,快是一种挑战极限,那么慢则是一种稳抓稳打。就拿这会来说,离考试结束也不过只剩下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就我所在考场中,已经有一大部分人做完了试卷,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甚至有的在睡觉。相比而言,我承认他们速度比我快多了,但这样真的是好的吗?如果能做既快又好也就罢了,如果不能呢,与其错误一大堆等到后来复查,还不如做的时候细心认真呢! 慢一点,你或许可以更仔细一点,避免一些无谓的失误,那样不也是赢得成功的方法之一吗! 我们应当拥有一个有快亦有慢,快慢适度的人生,那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品味人生 快速向前,一切美好消逝在身后;慢步欣赏,留一颗心结自己,一切美好铭记于心。 每个人不过是人生过客,短短数十载,又何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太过匆忙的步伐只会令你失去很多,不妨放慢脚步,甚至停一停,坐下来,同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漫谈,品味人生的真谛。 和珅人人皆知。他的一生总在“忙碌”着,不停地追逐名利、金钱,快速前进的步伐未曾停过,然而,他却是孤独空虚的,他没有推心置腹的朋友,没有真情至善的亲情??都是因为他过于匆忙和快速,无视身旁的一切,一生辛苦追逐,却换来后人的唾弃,千古的罪名。 一味地向前,快速向前,有时会使你失去一切。 囫囵吞枣,我们不会有所收获;含英咀华,却使我们大受禆益。 总是求快,冷却了人与人之间的热情,稀释了多少人间的温馨。 亲情也需我们慢慢品味。 小时候,路口有条小沟,那时的我是可以跃过去的,但每次哥哥总会蹲下来背我。我并不拒绝,哥哥背着我,慢慢地跨过小沟。经过小沟时,我都会放慢脚步,然后哥稳稳当当的背上我。 这就是亲情,包含着哥哥对小妹的疼爱,小妹对哥哥的信赖。 如果,每次我都快步走在哥哥前头,而跃过小沟,也就没有机会体会到哥哥对我的疼爱。 慢慢地体会那是一种享受。 追踪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不停地追逐的人是漠视一切的。 我们都需要停一停,无论你是多么的匆忙, 注意身边曾经漠视的一切,你将会发现,原来天如此蔚蓝,树木如此苍绿,父母已如此憔悴?? 匆匆一生,你将后悔自己:什么也未曾带走,什么也未曾留下。 生活需要快和慢相益结合,人生更是如此。

放慢脚步,世界原来别样

“汽车刚驶出高速地段,车里的乘客有的无聊地听着随身听,有的不耐烦地看着报纸,有的干脆扶着前面的座位瞅着,妻子坐在我的身边,无精打采地看着地面。我坐在窗口,突然一地鲜花映入我的眼帘,五彩缤纷,煞是好看。于是我请示司机停车并答应只要采一束花的时间就够了。刹车一拉,全车人诧异地看着我,待我从路边采来一束美丽的花给妻子时,她开心极了,他随即将它们分给车里的每一个人,顿时车里春意盎然??” 这是我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它给我启发很大,也因此想起了席慕容的一段话: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总会变成明日的失,今日朦胧的幸福也总会变成明日朦胧的伤悲,今日的拥有总也赎回不了昨日的过错。可是,无论如何,我总是努力而认真的生活过了。

推荐第5篇:分离

分离

六年级快结束了,我多么不舍得,校园与我一起6年了,我不想长大,想永远永远做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但时间是不会留人的。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许多多快乐让人值得留恋的事情,班上每天都是快乐的,每天都会发生不同有趣的事情,让我每一天都过得非常难忘。可如大家今却要分离了,大家都要说最后一次再见了。我无法逃避与好同学说再见的痛苦,毕竟我们大家已经在一起六年了,对我们班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我望着没有星星相伴的寂寞天空,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我知道我将会像那一片天空,没有同学们的笑声相伴,没有同学们的包容,一切都变了,这种感觉是没有一个班能代替的欢乐与幸福。虽然我们班的成绩很差这个是事实,但是我们班这种真挚的友谊又有多少的班能做到?在我们班分离的那一天会发生怎样的感人场面我很期待,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一定把我们班每一天发生的事都用笔记本记载下来,当我想起的时侯就拿出笔记本看看。快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我尽管如此不想离开大家但是我们大家是会长大的,最后也一定会分离的,不管我多么不舍得……

到最后我们班只会残忍地分散在一个埋藏着有无限多快乐、幸福、幽默……的母校。分离这一个词我永远也不要懂得。

江门市新会区红卫小学六年级六一班 赵嘉敏

推荐第6篇:82次岗检工作汇报

创新思维、科学管理、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迎接82次岗检工作汇报

欢迎集团公司各位领导莅临商河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大明商河公司下辖玉皇庙油田和商河油田的商10

5、106区块,分为3个开发单元,矿区面积110平方千米,涉及商河县3个乡镇,总地质储量787万吨,现有油井75口,年产原油3.5万吨,注水井3口,采用不规则井网方式注水,采油方式以螺杆泵和游梁式抽油机采油为主,国有资产13310.47万元,主要机械设备75台,本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5年12月8日投入注水开发,截止2006年12月累计产油45万吨,采出程度5.7%,采油速度0.5%,综合含水68.7%。大明商河公司现有职工187人,随着转岗员工的到来,给商河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其中男职工148人、女职工39人,党员10人,团员32人,文化程度:大学15人、大中专37人,商中24人,技校14人,初中97人,年龄结构25岁以下17人,26岁至45岁147人,45岁以上的23人。技术等级:初级工16人,中级工8人,高级工3人。

商河公司自开展岗检活动以来,广大职工积极行动,以创建安全先进班组活动为主线,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为着力点,彻底消除违章、隐患,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广泛发动,抓好第82次岗检活动的运行

4.25日公司第82次岗检动员会召开后,商河公司干部职工高度重视,立即对岗检工作做了部署,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为组长的82

次岗检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层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岗检运行大表。岗检领导小组利用学习会、班前安全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第82次岗位责任制大检查活动的通知内容。公司党支部建立了定期深入基层、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组织现场及向采油厂参观等工作制度。做到分工负责、密切协作、齐抓共管,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环节上保证基层建设“整体推进”的实现,公司班子成员承包基层队,带领机关干部宣传政策,解决检查督促基层建设与文明建设,岗检活动与管理紧密结合,一同安排、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同时把考核细则分解到人逐次进行自查自改,上下形成了分级负责、分块管理、基层单位责任明晰,目标明确的“岗检”考核运行机制,有力的促进了公司的基层建设工作。

在82次岗检活动中,商河公司掀起了“迎岗检,促生产、保安全”的活动热潮,在日常生产管理活动中创新实施了“三个一”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个一:“安全经”一天一念。每天利用送班会在职工中加大对安全管理知识的宣讲力度,有意识的针对季节、气候、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不同的工作量强调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通过每天的安全教育使职工对日常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做到了入脑入心。对于日常工作中的工作量认真进行风险评估与削减,“安全经”常念常新。

第二个一:每周一次安全培训课。通过落实每周一次的安全培训课,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通过重大事故案例的剖析使职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三违”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职工在思想

意识上更加重视,逐步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第三个一:每周一次安检活动。为及时发现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本质化管理水平,每周项目组干部要到班组和班长一起对该站的管网流程、电器设备、高低压线路、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对项目组所有用电设备加装了接地装置,为电器操作人员配备了高压零克棒、高压验电器、绝缘靴、绝缘手套等必备工具。同时,对地势低洼井场和道路集中进行挖沟、垫高和整修,切实为全队雨季生产构筑了安全“长城”。

“三一”安全管理活动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岗检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得到了落实,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真正达到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标准、岗位有规范、效果有考核”的目标。

在公司推行了“自我保护承诺书”。“自我保护承诺书”是根据职工岗位职责以及作业指导书的相关内容由职工自己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对自己岗位的安全职责进行修订与完善做出的承诺,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自身与家人共同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安全成为每个职工的自学行为,让行为变得更加安全。“自我保护承诺书”的实施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广大员工中形成一种安全文化的氛围,在工作过程中职工互相进行监督与警示,从而真正达到“三不伤害”的目的。

三、岗检工作的深入开展给公司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岗检活动的不断深入,职工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使

我公司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安全高效良好状态。

设备管理方面:我们不断强化设备管理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将“三零三化”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探求新的管理模式,对每台设备都明确了巡回检查的点号,每个岗位都制定了合理的巡回检查路线,要求岗位工人严格按照规定的巡回检查点进行检查,使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清洁生产方面: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清洁生产“减污、增效、节能、降耗”的原则。环保方面,我们从源头上治理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与地方派出所积极配合,加大巡逻力度;提高原油的回收率,不管是不法分子打孔盗油还是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落地原油都及时回收。

职工生活方面:在集团公司的关心下,我们商河公司办公楼于今年1月投入使用,这大大改善了职工的生活环境,我们商河公司全体员工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及时、准确、圆满的完成集团公司部署的各项工作。

四、创新思维、科学管理,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加强基层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各项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围绕原油生产这一中心,公司党委组织领导,加快生产运行节奏,做好生产衔接,重点做好控水稳油,严格控制躺井,老井挖潜等方面建设,并把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分管领导及相关项目组,不断加大油藏管理工作力度,以项目组为单元分类管理,实现了良好的开发与管理指标,我公司不断创新考核激励机制,重新修订商河公司奖金考核办法,变考核产量和成本考核量化的躺井井次和作业生产,克服了考核量存在

计量误差的弊端。

今年1-7月份累计生产原油17669吨,完成全年计划的53.5%,成本控制在计划之内,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前列,在基层建设工作中,我公司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借这次大检查的东风,不断增加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安全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居安思危,长抓不懈,为油田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二、打造过硬的领导班子,全面推进基层建设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党支部的茧自缚核心作用。我们抓好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上级党委到重要会议精神。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日常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开展“学条例、勤自律,作表率”结合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由党支部研究决定,促进了班子的团结,使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搞好基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锤炼高素质职工队伍,夯实基层建设基础

推荐第7篇:征编工作汇报

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征编工作汇报

自2016年4月份开始,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史资料第六卷征编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县积极谋划,周密部署,按照“广征、核准、精编、严审、运用、研究”的方针,扎实开展了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的征编工作。截止目前,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征编工作已经完成了全部资料的征集、审核等工作,现在正在组织编写,预计12月中旬完成初稿。现就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周密部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4月中旬,我县召开组织史第六卷征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征编工作。成立了由县委组织部部长任主编的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编审组,并安排由县委组织部李文学副部长分管征编工作。抽调了2名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同志具体负责征编工作,并及时派往市上参加了宝鸡市县区组织史资料征编培训会。

2、为了给征编工作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县委组织部在办公室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凤县组织史资料征编办公室。同时,给办公室配备了办公桌椅2套,沙发3套,茶几1付,调配办公电脑2台,装备电话1部,以及其他办公用品。确保了征编工作的顺利开展。

3、4月18日,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中共凤县县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组织史第六卷征集工作的通知》(凤组发【2016】79号),全面安排部署组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对组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列入组织工作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抓,并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来抓,落实一名组织政工或人事干部来负责资料的征集工

作。并对各部门、各单位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上报等事项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二、广征细核,做好资料的征集工作

1、在材料征集上,我们广征博纳,精选资料,精心编纂,严审细核,确保质量。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资料征集的“源头”关。要求各部门单位在征集资料时,必须反复查阅有关档案资料,查清注明资料出处,并对基层资料规定了“五个不用”,即:无出处的材料不用,未经鉴定的材料不用,没有形成文件的材料不用,未经领导审查的不用,似是而非及模凌两可的材料不用。最后形成的资料须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后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二是严把文字关。对各单位提供资料的文字叙述部分,特别是各系统的综述,坚持做到三看,即:看文字是否合乎逻辑,有无语法错误;看所用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看提法和遣词造句是否合乎编纂规范。三是严把主要参数关。针对领导人名录、性别、机构名称、任免职时间等主要参数,我们严格要求做到“六个一致、三个衔接”。“六个一致”即:干部职务任免时间要与任免文件一致;领导人名录要与本人档案一致;组织机构名称要与单位公章一致;机构变化与县编委文件一致;各系统有关数字文字表达要与统计局提供的数字和有关文献一致;本卷干部名录上限要与上一卷下限一致。“三个衔接”即:文字叙述内容能够前后衔接;机构设臵沿革能够前后衔接;领导人名录能够前后衔接。切实保证了资料的万无一失。至7月中旬,全县94家单位和部门均按要求完成了组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上报工作。

2、8月至9月,按照“三对口”、“四统一”、“七清”资料核实的要求,征编人员对各单位报送的资料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审核,力 2

求在准确性上下功夫。以查阅、摘录原始资料为依据,逐个进行审核,看机构名称是否与公章一致,领导人任免时间是否与人事任免文件相符,组织机构的变化是否与县编委的统计相符等。对有差错或遗漏的资料重新查阅档案,再次进行核对,直到准确无误。

3、因2010年凤县政府部门进行机构改革、2011年凤县部分乡镇撤并,而且时间跨度较大,导致这部分上报的资料有的有缺失、有的不够充实。为此,县组织史编审组多次协调相关单位协助收集、补充所缺资料。征编办同志还多次主动到相关单位,采取询问当事人查找线索、到档案室调取档案资料等方法,仔细查阅、补充和完善缺失的资料。先后共查阅档案资料1200余件,摘抄资料500余份,确保了资料收集的顺利完成。

三、修改完善,做好资料的编撰工作

1、自10月份开始,在严格审查所有资料,确保无误后,我们按照《征编工作手册》要求,参照第五卷的体例,精心开展了编撰工作。为了加快编撰工作进度,采用“先分后合”的办法,各部分同时编写,由征编人员分别承担编写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编写完成后再进行统稿。我们要求负责征编的同志要树立精品意识,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要通过我们认真的工作,给党组织给后人留下一份可资治世的精品之作,认真做好编撰工作。

2、边编写边核实。在编写过程中,首先要“精选”资料,按照编撰的内容要求“精选”最能突出组织工作主线和最能反映地方特色的资料。其次,我们组织进行编撰人员相互交换修改,反复核查。对有疑问的内容,逐一查证原始资料,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确保准确无误。最后,努力克服“差不多”的思想和松劲厌战情绪,反复 3

校对、反复核实。力求所编资料上下左右相互衔接统一,组织建立的时间背景、隶属关系、下辖组织、沿革变化,领导人名录、任职时间等资料详实准确无误。

3、精心编纂文字叙述部分。文字叙述部分特别是综述和大事记部分,是编撰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按照《征编工作手册》的有关要求,确定主题,合理布局综述,做到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特别注重了政治观点正确,避免政策性失误;围绕组织沿革主线,突出组织工作特点;紧扣历史背景,体现时代特征;联系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实事求是,秉笔直书;表述规范,有可读性;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认真进行编写。由于部分单位上报的大事记资料缺失较多,负责撰写大事记的同志就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亲自到相关部门查阅了大量的文件和档案资料,做好记录,并按照大事记条目的结构和编写要求精心编写,终于完成大事记的编撰任务。

4、反复修改完善。初稿基本完成后,我们组织编撰人员相互交换修改,反复核查。先后集中了两个多月时间,对编写的党、政、军、统、群部分的内容,聚精会神的逐字、逐句、逐段商讨和修改。首先,对征编的每个条目的事实和具体时间再次进行考证,纠正了表述不够确切,时间不够准确的问题。其次,对引言部分尽量浓缩内容,压缩篇幅,使其更加简明、扼要、朴实。最后,对涉及的数据再次进行比对,确保准确无误。同时对各章节的综述和大事记内容进行了十多次修改、补充、完善。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组织史是党的组织建设历史的有形记录,要求具有极高的准确性、权威性、可靠性和科学性。目前,我县组织史征编工作主要存在 4

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抽调的征编人员人数较少。这次抽调了2名同志专门负责第六卷的征编工作,面对浩繁的资料收集、核实以及编撰、修改等繁重任务,显得力不从心。二是组织史征编队伍经验不足。组织史工作有它的特殊性,既需要有一定政策业务水平的工作人员,又需要有一定的征编工作经验,而我县征编人员中只有1人参与过往年的组织史编撰工作。同时,基层单位负责征集资料的人员普遍过于年轻,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三是缺乏经常性的资料收集机制。我县组织史资料没有专门的收集和整理人员,都是临时抽调兼职干部进行编写,而资料时间跨度较大,干部又流动较快,导致组织史资料收集不够系统和完善。四是有个别单位资料收集人员对征编组织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认识不足。个别资料收集人员有的收集资料时不够细心、文件依据不够充分,有的还借工作忙、敷衍应付,这些都给资料上报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着力提高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对组织史征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心,树立精品意识,不断的提高组织史编纂的质量。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组织史是党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组织史征编工作,对于总结党的组织工作经验,探索组织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过去多半年的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2017年,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提高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质量。

一是继续做好组织史资料第六卷征编后续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按照“广征、核准、精编、严审、运用、研究”的工 5

作方针,紧紧围绕编出“精品”这个主旨,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精心组织,使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凤县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史实。

二是对已形成的初稿,继续安排征编办的负责同志从编排体例、收录范围、史料内容、政治观点是否可靠准确,文字叙述是否繁简得当,具有本县特色等方面进行自审。然后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进行审核修改。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再向全县所有涉及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部门、单位下发征求意见表,对各单位和县委编审委员会提出的修改意见,我们将进行认真的再充实、再修改、再完善。

三是严格按照审稿程序,在征编办自审、组织部领导和编审委员会初审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后,报市委组织部和党委终审。然后按审核意见再进行修改、完善,并按上级意见做好出版发行等工作。

我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的征编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开展,相信在市委组织部市征编办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一定会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的征编任务。

凤县组织史资料第六卷编审组

2016年12月6日

推荐第8篇:编委办工作汇报

台安县机构编制工作汇报

省检查组:

我县编委办自单独设置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编制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坚持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积极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作用,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努力研究解决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实施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为促进台安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

为切实做好编制各项工作,我们坚持用制度去管人、管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决策制度、审批制度、会议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先后以编委、编委办文件下发了《台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台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则》《编委办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们编制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起草了《中共台安县委 台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工作的意见》,以县委、县政府文件下发到全县各单位、各部门,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机构编制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进一步夯实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建设

1、台帐管理工作。机构编制台帐是我们机构编制工作 1

的主要内容,它是为领导、为机关、为基层提供服务的重要依据。我们原有台帐和档案有电子管理和纸质管理,但纸质管理的台帐较为落后。今年,我们到周边地区进行了考察、学习管理模式以及作法,使我们重新建立的机构编制台帐册更详细、更完善。将全县机关单位分成三部门:党群部门、政府部门、乡镇机关,详细登记机构名称、机构规格、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单位性质、经费形式等内容;事业单位人员台帐我们正在研究制作中。

2、档案管理工作。对历年的机构编制档案我们装订成册,有破损的及时复印更换下来,保持档案的完整。由于目前办公室较紧张,文件档案和事业单位法人年检的档案暂不能配备专用档案室和柜架,县政府正在帮助协调解决。待解决后,将机构编制档案按照年份、类别等归档。

3、机构编制统计工作。目前,我们机构编制统计资料分别由机关科和事业科负责,今年我们拟申请成立电子信息中心,由专人负责机构编制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工作,使上报的数字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也确保涉密级的统计数据不流失、不外泄。

三、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1、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和程序。凡涉及职能配置和调整、机构设立与变动、编制与领导职数的核定、单位性质的确定与变更等机构编制事项, 统一由编办审核,形成意见后报县编委会,经县编委会讨论通过后由编办形文下发。涉

及重大事项的,报党委、政府批准,确保我县各类机构编制审批的程序、权限和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2、全面推行实名制管理工作。根据省、市《关于推进和完善全省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汇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今年2月,经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县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会议,会上贯彻落实了省、市文件要求,安排部署了我县党政群机关机构实名制管理工作,并由具体负责人对填写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使各单位、各部门充分认识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党政群机关机构实名制管理填写的内容较多并复杂,我办人员积极主动、耐心地与各单位、各部门做好解释与沟通,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目前,人员信息统计工作已经完成,下步将导入省实名制信息网。实行《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建立、使用并妥善保管《机构编制管理证》,并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建立和完善了协调配合机制。该管理证目前正在印制当中,7月中旬可实施。

3、加强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编制配备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加强工作任务繁重的部门和新组建的单位的编制配备,将职责弱化、工作任务不足的工作部门的编制调整到加强的部门,保持编制配备的科学、合理。在保持我县机构编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解决台安镇93名行政编制调

整为街道行政编制。

4、严格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今年4月底前我办完成了全县300余家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对变更、注销和设立登记中的材料严格审查,认真受理。去年底我办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档案重新清理完善,并购买400个档案盒换掉了原档案代管理,确保档案资料不破损和丢失。

5、全面做好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工作。为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与水利局在职责划分上进行重新明确;为广播电视台及所属单位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机构设置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与该台主要负责人一同到鞍山市及周边地区借鉴经验,解决了广播电视台改革后应理顺的问题;为台安县结核病防治所与结核病医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6、超编人员得到消化。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精神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消化超编人员和防控工作。一是不得超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量进人,事业单位不能违反编制结构的比例进人。二是根据县直各机关之间人员配置不均衡的实际,采取任职、派遣、硬性调配等措施促使超编单位人员向空编单位流动。三是选派县直优秀公务员到乡镇任职,从而改变县直机关人浮于事、乡镇人员不足的不良现象。四是因工作实际需要,在设立新的事业单位时人员原则上从全额或差额的财政拨款的超编事业单位中调剂人员,尽量不增加财政支出。五是鼓励党政机关超编人员到空编事业单位工

作。六是从严控制招录公务员。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要求:“县(市、区)直机关招考公务员,必须在单位有空编且县(市、区)直机关总体不超编,才能申报录用计划”的规定,从严控制招录公务员。七是通过自然减员腾出的编制用于消化超编人员。

四、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

对各单位、各部门擅自设置机构或变相增设机构,擅自改变编制的使用范围,混用编制等违纪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设立“12310”举报电话。将上级编制部门印发的宣传小册,以及各种关于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等培训内容及时呈送汇报给领导,并对各单位、各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经常加强联系沟通,通过他们让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了解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纪律。进一步强化与纪检监察、审计、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构建预防更加有效、监督更为严密、查处更加有力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五、切实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为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素质,提升整体形象,去年6月我们成立了机关党支部,支部每月集中开展学习一次,内容围绕省、市编制部门文件精神和具体业务知识等,机关干部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人员力量进一步充实,工作条件也逐步改善。今年上半年在全县机关建设暨2011年目

标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办获得“县直先进机关”荣誉称号;县纪委行风测评我办获得“行风建设优胜单位”荣誉称号。

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县行政编制总量少,行政和事业编制不能混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目前我县乡镇行政编制相对充足,建议能否跨层级调剂,将乡镇行政编制调剂到县直,达到编制配置合理。

2、乡镇机构改革后,上级部门在批资金、项目等方面 影响、干预改革成果。

3、增加乡镇事业编制,现如今政策性安置毕业生到乡镇较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应适当增加乡镇事业编制,选派涉农的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提高乡镇各服务中心能力。

总之,台安县编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上级编制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及各方面的肯定。但我们也深知机构编制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在省、市编制部门的关怀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台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6月29日

推荐第9篇:六年级适度书目

六年级适度书目 沈石溪:

《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和乌鸦做邻居》《第七条猎狗》《戴银铃的长臂猿》《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

杨红樱:

《流浪猫和流浪狗》《没有尾巴的狼》《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亲爱的笨笨猪》《神秘的女老师》《笑猫日记》系列 郑渊洁:

《皮皮鲁和419宗罪》《皮皮鲁和罐头小人》《皮皮鲁和金拇指》《皮皮鲁和幻影号》《皮皮鲁和巴拉娜》《皮皮鲁和沙漠潜艇》 伍美珍:

《外号像颗怪味豆》

《做好学生有点累》

《我的同桌是班长》《单翼天使不孤单》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系列 名著:

《海底两万里》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三国演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撒哈拉的故事》《城南旧事》《昆虫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佐贺的超级阿嬷》和其续集(共两本)

推荐第10篇:分离流

在螺旋微通道中,惯性微流体的连续颗粒分离问题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报道了一项简单的惯性微流体装置,它利用迪安夫妇的螺旋微通道中的惯性迁移原则,实现连续多粒子分离.由于曲线微通道几何原因,占据显著地位的惯性力(附加了迪恩旋转力)导致了微粒在靠近内微通道壁附近占据了一个单独的平衡位置.该颗粒平衡的位置依赖于惯性升力转换成迪恩曳力的比率。使用此概念,我们可以初次证明,()用适当设计的出口系统可以收集单个粒子流。为了证明这一理论,一个固定的宽度为500mm和高度为130mm的5环阿基米德螺旋微通道被同时且连续的用于分离10mm,15mm,和20mm的聚苯乙烯粒子。该设备表现出90%的分离效率。分离成神经细胞瘤和神经胶质瘤细胞时能够达到80%的效率并且有着相对高的存活率,这都证明了该装置的通用性。每分钟一百万个细胞的完成量比报道的应用其他微型排序方法的排序率要高出许多,同时,这一完成量也相当于商业宏观流动式细胞技术所获得的利率。被动的微射流方法所提供的简单平面结构和高流通量使这种方法在生物医学和环境应用领域中对LOC设备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引言

在许多芯片实验室(LOC)系统中,对于生物医学和环境的应用领域来说,高通量微粒分离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而单单对于生物医学应用来说,在大多数发展完善的芯片实验室(LOC)系统中,微粒分离器被用于基于尺寸的分离和细胞的分类。在全血液中,人类的T淋巴细胞的高效分离对于艾滋病毒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的一步。或者,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分离也许可以在神经变性疾病和癌症的细胞替代疗法中存在潜在应用性。微粒子分离器的环境应用包括在水质分析中有害细菌或金属纳米粒子的提取。

在宏观尺度上,传统的基于尺寸的分离技术包括多孔膜滤池的使用。通过采用具有不同孔尺寸的膜,多组分粒子的渗透就可以实现。然而,在微尺度上,膜渗透技术有着各种缺点,其中就包括复杂的3-D结构的制造限制了孔径大小以及膜的堵塞所引起的问题。在微尺度方面,这些因素限制了这种技术的普及,也导致众多的少膜分离技术的发展。

在微尺度上,电泳和介电电泳已用于实现高分辨率的粒子分离。 因为分离原理是基于大小的,所以两个或更多颗粒尺寸的分离,可以同时实现。但是,这些技术需要外部电源,并且由于在批处理模式下运行,所以无法处理大量样本。这导致了几个被动连续溢流分离技术的发展,如捏溢流分级,沉降,水动力色谱法和确定性的侧向位移。

两种或更多种粒子成分能够同时被动分离,这已经成功地证明了以微型捏流分离利用和确定的横向位移为基础的技术。在捏流分离中,有无粒子被引入微通道,流体的流动都包括收缩和扩大段。在收紧段,通过控制无粒子的流体流动速率,粒子沿着通道侧壁是一致的。当粒子从收缩段行进到扩大的微通道段时,小些的颗粒会受到指向的通道侧壁的力,大些的粒子会受到指向通道中心的力,这样就实现了分离。在确定性的横向位移中,微柱被适当地放置在微通道中,这样就会使粒子大于临界直径(w是两柱之间的距离),并且遵循一个确定的路径导致基于尺寸的多粒子流的形成。该方法被成功地用于证明有着0.8mm,0.9mm和1mm直径的微粒的高效分类。虽然这些技术操作是在连续模式下操作的,但是,在PFF中对狭窄通道几何形状的需要和在DLD中对障碍物存在的需要可能会导致通道堵塞和颗粒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此外,所报道的生产量对细胞的分类和血细胞技数的应用是不足的。

最近据报道,基于粒子过滤技术的惯性迁移已经实现了高生产量的颗粒分离。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中立的活跃粒子沿通道外围从微通道迁移位置流动到稳定平衡位置。帝卡罗表明,通过采用曲线通道,狄恩涡流可用于将平衡位置的数目减少到一个。这一单个粒子流稍后可以通过利用分叉口被提取出来。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微粒过滤。例如,最近通过确保较小粒子的运动仅受迪安力的影响,较大粒子的迁移运动仅受惯性升力的影响,我们论证了两粒子混合h后的完全分离(7.32毫米和1.9毫米直径)。

在我们先前的工作中,通过利用迪安阻力和惯性升力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种构思以实现两种不同粒子尺寸的完全分离。在内微通道壁处,并且在惯性升力和迪恩力的合力作用下,较大粒子能够处于平衡状态。然而,惯性升力并没有影响较小的粒子的迁移,这些粒子由于迪安阻力的作用转换到了微通道外壁。由于粒子的分离并不依赖于两种力量的比例,所以该构思的一个主要限制是无论出口数量是多少都不能分离比两粒子混合更多的粒子混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第一次证明了迪安同惯性迁移一起同时去分离多粒子混合的用处。在一个曲线微通道中,迪安阻力和惯性升力的结合导致在内微通道壁处的粒子平衡。粒子所处于平衡的位置依赖于这两种力的比例。在这一工作中,我们形成了一种构思,这种构思依赖于两种力的比例,并且利用粒子大小以形成隔离,同时这一构思聚集了粒子流,这些粒子流通过采用合适的输出系统都可以被提取出来。虽然在此提出的这一构思与此前提出的螺旋分离器的构思很相似,但是,实现分离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并且,这也是第一次利用惯性微流体证明多粒子分离。此外,在工作中提出的这一系统制造起来简单、容易。并且在一个宽阔的动态范围内能够保持一个高的产量去分离粒子。所提出的原理还被用于证明在SH-SY5Y成神经细胞瘤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之间的基于尺寸的细胞分离。

2.设计原理

在我们最近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在迪安阻力和惯性升力的合力的作用下,粒子在螺旋微通道中的流动轨迹是一个长方形的横截面的形状。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粒子穿过微通道横截面时的大小和位置。粒子()(在这里ap是粒子直径,Dh是微通道水力直径),惯性升力控制并负责微通道内粒子的平衡。在此,我们论证了在该位置不同尺寸粒子的平衡是依赖于惯性升力和迪安阻力的比率的,这一比率是随着粒子的第三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调整流动参数,分离应用程序可以产生单个粒子流,如图所示.1.

在一个平面泊肃叶流动中,速度剖面图的抛物线特性导致了剪切梯度诱导了惯性升力,导致惯性升力促使悬浮微粒远离微通道中心朝向通道壁而去。随着粒子向通道壁靠拢,由于微通道壁的存在妨碍了粒子周围的旋转轨迹,使粒子上的惯性升力垂直地离开了微通道壁。这些相反的垂直作用力将净升力作用于平衡粒子上,使它们进入微通道周围的集中流。塞格雷和西尔伯贝格第一个报道这种作用的人,他们论证了中性悬浮粒子的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形通道的通道中心形成了一个窄频带

图一,(a) 螺旋微粒分离器的原理图。在FD和FL的影响下,随机分布的粒子在沿着螺旋微通道的内壁(IW)上,平衡在不同的平衡位置。通过打开螺旋通道使粒子流进入更宽阔的笔直通道中,并且,在提取单个粒子流之前,运用多出口的设计方案,单个粒子流之间的分离被增强了。(b) 微通道横截面图显示了FL和FD对粒子的影响。两种力之间的比率(FL/FD)是决定给定尺寸(直径)的粒子的平衡位置的决定因素。

莱德表示,在正方形截面通道中,粒子平衡的最优位置是AP/DH=0.1。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在限定Re的范围下,我们发现了在正方形和矩形微通道中粒子流动的平衡位置。在平面泊肃叶流动中,作用在悬浮粒子上的净升力是由下式给出的:

其中,是流体介质的密度,G是流体

速率,是由

GUmaxDh给出的,

Umax是流体的最大速度CL是升力系数。这一系数是粒子在穿过通道横截面和雷诺数(Re)时粒子位置的作用结果。在距离通道壁0.

2Dh处,并且在再次回落至零值之前,升力系数和之后的升力的大小都从通道中心处的的零值增加到了最大值,借以平衡粒子。除此之外,升力系数的改变表明了指向通道壁的升力的统治地位。

螺旋微通道的曲线几何引入沿径向向外的离心加速度分量,这导致了两个对称的反向旋转涡流的形成,这种旋转涡流被称为迪恩涡流。这些迪恩涡流的大小可通过无量纲数来确定,这些无量纲数是迪恩数(De),它由下式给出

) 对于一个连续微通道De=0, 增加通道横截面(Dh)或者流动速率就增加了De,从而产生了更强的迪恩力。由于这些迪恩涡流,螺旋微通道中的悬浮粒子经历了一个横向曳力。粒子所受到的迪恩曳力可以通过斯托克斯曳力表现出来。

在这里Udean是平均迪恩速率,Udean=()

在长方形微通道的横截面上,粒子的平衡位置是独立于Dh的,同时也依赖于最短的通道尺寸。因此,评判粒子集中的标准是ap/H()0.07.我们用此结果来设计小展弦比螺旋微通道,从而在一个宽泛的粒子尺寸范围内去提高单个粒子流的分离率。在小展弦比螺旋微通道中,升力和迪恩曳力的比率对粒子尺寸和剪切率的调制的依赖性已经被利用来证明直径为10um、15um和20um的粒子的分离。在入口靠近内微通道壁处,当粒子流向下游流动时,占主导地位的惯性升力是与随机分布的粒子对应的。另一方面,依靠粒子的尺寸,有重要作用的迪恩曳力将这些集中的粒子流移动到更加远离通道壁的地方。这就导致了三种不同的粒子流的演变,并且,通过设计合适的出口,这些粒子流是可以被独立提取出来的。

3.实验方法

微通道是应用标准的软光刻的方法,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造的。简短地说,负硅主是通过模仿所需高度的SU-8光阻材料制造的,同时这些光阻材料是用传统的光刻工艺制成的。随后,PDMS聚合物以十比一的比率与固化剂混合,随后将混合物浇注到所制造的硅原型上以形成所述装置的一个复制品。随着固化剂在加热板上以80摄氏度的温度加热2小时后,PDMS模具被逐渐剥离并且输入和输出端口被去芯,用14号注射器的针头。将PDMS模具结合到1mm厚的

显微镜载玻片上,用电晕处理的棒完成通道。

在测试之前,从Bangs实验室购买的用荧光标记的聚苯乙烯粒已经稀释在了去离子水中。注射泵用来驱动已经充满了粒子溶液的注射器。去评估微通道内的粒子流的位置,微通道的高速图像被用一个倒置的,装备12位的CCD相机的荧光显微镜捕获了。使用图像软件,通过覆盖一叠300个图像,Z堆叠的合成图像将会被生成。在复合图像中,粒子流的位置是通过分析在整个通道宽度下灰色刻度线的扫描情况而确定的。

为了证明粒子混合物的分离,包含有直径为10mm,15mm,20mm的聚苯乙烯粒子(这三种直径的粒子分别标有DAPI, FITC, 和TRITC的荧光团)的溶液被应用。使用适当的滤波器立方体对粒子流分别进行观察和捕获。各个图像被叠加以创建一个合成图像,以显示三个单独的聚焦粒子流的形成。

为了确定分离效率,会通过流式细胞术收集并分析每八个出口中的一个出口的粒子流,BD生物学流式细胞术被用于完成分析。个别粒子溶液被用作控制装置去描绘 FSC和SSC对立时所形成的门。被收集的样本在之后被贯穿流式细胞分析仪以确定在全部八个出口中每三个粒子的数量。

为了证明细胞分离,SH-SY5Y 成神经细胞瘤细胞

结果与讨论

所制造的该设备包括五个环形阿基米德螺旋微通道,该通道有两个入口和八个一样的出口(如图二)。螺旋设计具有1厘米弯曲的初始半径,并且每一个螺旋圆环的间距都是固定的500mm。微通道的宽度固定在500mm,但是高度是在90mm和140mm之间变化的。在出口处,500毫米宽的通道打开到1毫米宽的分割段,在分成八个100mm宽的出口之前,以增加两个粒子流之间的间距(如图2(b))。

在这一工作中,我们依靠螺旋微通道中FL和FD的比例,利用粒子尺寸去分离直径为10mm,15mm,20mm的粒子。在测试粒子混合物前,粒子需要在不同高度和De的通道中分别被测量。对于每个通道的高度,通过增加流动速度,,也会被增加,直到在出口处形成单一集中粒子流。增加流动速率更远的影响是导致聚焦的粒子流远离通道内壁朝着通道中心迁移。随着溢流速率进一步增长,迪恩力开始主导惯性升力,从而导致粒子流的分散。相似的表现也被迪卡罗等人注意到。粒子流的平衡位置被记录为De的函数。在被要求证明多粒子分离时,这些结果被用于选择最佳通道高度和溢流速率。

图3示出的合成图像表明,在不同高度的微通道中,直径为10毫米的粒子流的位置(x),为De的函数。直径为10毫米的粒子的悬浮液被引入两个入口并且所有图像刚好在所述出口500mm处被捕获到。对于一个给定的通道高度,随着De的增加,集中粒子流越来越多地离开通道壁,这表明迪恩力的主导地位。虽然增加溢流速度相比迪恩拖力更能产生较大的升力,但是粒子流远离通道壁的运动可以这样被解释:随着流体溢流速度的升高,惯性升力率是降低的。因此,净升力是随着溢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少的并且粒子流远离通道壁。增加通道的高度也会造成集中粒子流进一步远离通道内壁,其可以通过以下事实来解释,对于给定的溢流速度Uf,迪恩曳力随着通道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惯性升力随着通道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因此,该粒子流的位置可通过增加De或增加通道高度来改变。

图4(a)画出当作为De的函数时,在不同高度的微通道中,粒子流的位置与通道宽度相关。对于一个在90mm高的通道中的直径为10mm的粒子来说,在线性上升前,粒子流距离通道壁的距离保持恒定不变:De=8.8,作用在粒子上的惯性升力在低于De=8.8时是较大的,并且随后随着流体速度的增加,粒子流是不受影响的。然而,超过一个临界的De(流速)时,FD增加至和FL相同的顺序,并且随后粒子流的位置随着流动速率线性变化,表明了迪恩力的主导地位。增加微通道高度降低了De的临界值所需的粒子流的迁移,如图4(a)中所示,随着通道高度的增长迪恩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130mm和140mm高的通道的情况下,对于所有实验中的流动状况,粒子流位置都是变化的。

对于较大的,直径为15mm的粒子,在90mm和110mm的微通道情况下,更高的AP/ H比值产生了一个较大的提升力并且因此随着增加De,粒子流位置仍然不变。然而,与直径为10mm的粒子类似,增加通道高度导致了较低的P / E=0.1比值并且因此粒子流的位置被迪恩力强烈影响。同样地,直径为20mm的粒子得到较高的ap/H比值,导致在每个通道高度中作用于粒子上的FL需要被考虑。因此,对于直径为20mm的粒子来说,在所有绘图中,一块显著地扁平区域被观察到。在较大粒子的情况下升力支配地位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对粒径上的惯性升力的强依赖性。因此,在这个90毫米的通道中,对于已经试验过的几乎所有的粒子流来说,直径为20mm的粒子流的位置是恒定不变的。

这些个别粒子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不同的高度和一系列溢流条件下的微通道中实现三个粒子尺寸之间的完全分离。这样,在下一组实验中,我们就可以测试直径分别为10 mm, 15 mm和20 mm 的同类聚苯乙烯粒子混合物。粒子分离就是通过实验用直径分别为10 mm, 15 mm和20 mm的粒子(这些粒子分别用DAPI, FITC 和TRITC的荧光团标记)去观察。相应地,在通道出口处,过滤器立方体用于捕获每一个粒子流的图像。所捕获的图像进行再叠加以创建一个合成图像,这个合成图像即表示三种粒子流(图5)。为了提取的三个单独的粒子流,在De=14.4(流速为3 mL/min处),用130毫米高的螺旋微通道测试了该混合物。在到达开口之前,500毫米宽的通道打开到1mm宽的区域,在出口通道处,以利用层流剖面实现更好的分离。

入口和出口处的合成图像示于图。5。该图像清楚地表明,在所述微通道出口处,三种不同粒子流的形成。直径分别为10 mm, 15 mm和20 mm的粒子流在500mm宽的区域处的直径分别是180 mm, 120 mm, 和65 mm,这样,三种粒子流在出口处依次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分别被收集。虽然通道高度决定是否

粒子集中到一个单一的粒子流中,但是,微通道宽度对粒子流之间的间隔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更宽的通道导致粒子流之间更大的间隔,这反过来又允许直径相差很小的粒子的分离。微通道宽度对这种分离技术的分辨能力是目前正在研究的。

从八个出口流出的粒子流通过流式细胞术被收集和分析以确定分离效率。图。6给出了流式细胞术的数据,表明在入口和出口处的粒子浓度。近98%的粒子在出口1,2和3被过滤出去,这表明了粒子是高度集中的。在三个粒子间可以观察到90%的分离率。通过用单分散粒子的混合物可以实现更高的分离率。虽然在这个工作中只证明了三种粒子的分离,但是运用更加宽阔的螺旋微通道去增加多个粒子流之间的间隔可以分离更多数目的粒子。

已发展成熟的高通量细胞分选技术的应用已经通过SH-SY5Y成神经细胞瘤和C6胶质瘤细胞的分离被证实。对于理解这些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独特功能方面,神经干细胞的完全分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帕金森氏,阿尔茨海默氏症,或多发性硬化)和癌症方面细胞替代疗法有着潜在的应用。

基于这些细胞的尺寸,在De=11.8处,将混合物通过一高120mm的微通道去从通道1收集直径(15mm)更大一些的细胞,从通道2收集直径(8mm)更小一些的细胞。图。7显示出了有着明亮视野并且荧光团的图像,图像说明在螺旋微通道的入口和最初的两出口处,较大的SH-SY5Y细胞(荧光团标记的)和较小的C6神经胶质瘤细胞(未标记)的分布。入口的溶液包括两个有着相等细胞浓度(500000?2个细胞/ mL)的细胞混合物。近90%的细胞被收集在出口1和2,表明了细胞高度的聚集。对于在出口1处两个较大的SH-SY5Y细胞和在出口2处较小的C6胶质瘤细胞,细胞分离率>80%,但是由于细胞尺寸的较大变化分离率被限制了。细胞分离时的一个潜在问题是高剪切力损坏细胞的可能性。将SH-SY5Y神经母细胞瘤和C6胶质瘤细胞放回培养基,24小时后恢复率>90%,这样,随着分离,细胞的生存能力就被证实了。

正如Pamme在最近的一篇论述中讨论讨论的那样,由于连续溢流分离技术能够实现高实验产量的能力,所以这种技术在微观方面越来越受欢迎。虽然最近已经报道了更高的生产量,但是许多这样的微流体系统的平均生产量是2,000 cells/min,例如,Fu等人在分离大肠杆菌细胞时,论证了1,200–7,200 cells/min的流通量,在用荧光激活的方式分类时,并且在微流通道中,没有标记荧光团的背景下,分离大肠杆菌细胞时显现出了绿色荧光蛋白。相似的生产量被Takagi等人用PFF方法所证明,他们从稀释的血液中分离出了红细胞。

由于作用在粒子上的惯性升力和迪恩曳力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这一事实,所开发的螺旋式微粒分离器对实现高吞吐量的分离来说是理想的。对于测试过的流动速率来说,在我们的系统中实现了100万细胞分离率/分钟。这一生产量实质上是高于运用其他分离方法已经实现了的分离率。事实上,我们系统的生产量与运用商业的流式细胞术得到的分离率(这种技术具有240万细胞/分钟的最大生产量)是可以相比的。由于在我们的实验中只用了0.05%的容积率,所以通过简单地增加细胞容积率和流体流动速率,生产量甚至可以增加的更多,接近一个数量级。

5.总结

在这项工作中,在微粒子混合物同时被动分离方面,我们介绍了惯性微流控系统。在螺旋微通道中迪恩和惯性迁移的共同作用被开发出来,基于粒子的不同尺寸,在微通道中不同位置用于产生单个粒子的集中流。个别粒子被引导着进行试验去确定微通道高度和粒子流位置上的迪恩数作实验中。基于从各个粒子的实验中所得到的结果,利用130mm的螺旋通道去分离直径为10 mm, 15 mm, 和 20 mm的混合物。该装置的分离效率经计算为90%左右。该装置还用来显示具有高生存能力的神经细胞的高生产量分离,证明了在微尺寸细胞分类方面这项技术的应用性。被动分离原理和所描述的设计的平面性质将允许要求高生产量分离的现有的LOC系统进行简单的集成。

第11篇:分离工程

第二章 多组分分离基础 1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1、分离过程涉及的变量数减去描述该过程的方程数即为该过程的(

)。

2、设计变量是指在计算前,必须由设计者(

)的变量。

3、一个含有4个组分的相平衡物流独立变量数有(

)个。

4、一个装置的设计变量的确定是将装置分解为若干进行(

),由(

)计算出装置的设计变量数。

5、常用的汽液相平衡关系为(

)。

6、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两组分的(

)之比,它又称为(

)。

7、活度系数方程中A可用来判别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

)。

8、用于泡点计算的调整公式为(

)。

9、一定压力下加热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开始汽化产生第一个汽泡时的温度叫(

)。

10、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混合物,当开始冷凝产生第一个液滴时的压力叫(

)。

11、计算泡点温度时,若,温度应调(

)。

12、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需迭代露点温度或压力外,还需对(

)进行试差。

13、在分离流程中常遇到的部分汽化和冷凝过程属(

)。

14、单级分离是指两相经(

)后随即引离的过程。

15、等温闪蒸计算目标函数对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采用Newton-Raphson法时,较好的目标函数为(

)。

16、若组成为zi的物系, ∑Kizi<1时其相态为(

)。

17、在进行闪蒸计算时,需判断混合物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是否处于(

)。

18、闪蒸按体系与环境有无热量交换分为(

)和(

)两类。

19、绝热闪蒸与等温闪蒸计算不同点是需要考虑(

)。

2选择题

1、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

• 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

• 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2、每一单股进料均有( )个设计变量。 • a.c ;b.c +1;c.c +2;d.c +3

3、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 ): • a.5个;b.4个;c.1个;d.2个

4、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设计变量数为( ):

• a.2c +3个;b.2 c +4个;c.c +5个;d.2 c +5个。

5、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 • a.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 c.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

6、平衡常数计算式

在( )条件下成立。

• a.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理想溶液;b.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非理想溶液;

• c.气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理想溶液;d.气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非理想溶液;

7、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 • 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

8、当汽相为理想气体混合物,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其汽液相平衡关系为(

0ˆVypˆLxppy ip • a. i c.

iiipyi  pi0xi;b.i ixi;d.iiVpyi0 pi0x;i•

9、关于溶液的蒸气压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 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d.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10、当把一个气体溶液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 • 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

10•

11、计算溶液泡点时,若 K x ,则说明( )

• 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 d.正好露点

1 0,且1,0ixi •

1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 K

z

i i/Ki1i1该进料状态为( )

• a.过冷液体; b.过热气体; c.汽液混合物;d.饱和液体 •

13、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 )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 • a.TBT;c.TD>T>TB; d.TB=T •

14、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

• a.饱和液相;b.过冷液体;c.饱和汽相;d.汽液两相 •

15、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 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

16、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

• a.部分汽化;b.部分冷凝;c.等焓节流;d.纯组分的蒸发 •

17、等焓节流之后(

• a.温度提高;b.压力提高;c.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d.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

18、下列分离过程可看为等焓过程的是( ) a.精馏;b.吸收;c.等温闪蒸;d.绝热闪蒸

iii1•

• • 第二章 答 案 (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空题

1、设计变量数

2、指定

3、6

4、简单过程的单元;单元的设计变量数

ˆVyf0LxˆV y  p ˆL

5、或

ppxiiiiiiiii

6、汽液组成;分配系数

7、偏离程度

K

8、K (Kx)

9、泡点温度

10、露点压力

11、低再试差计算

12、(活度系数)

13、等温闪蒸过程

14、一次紧密接触达到平衡

15、

F(v)(yixi)0

16、过冷液体

17、两相区

18、等温闪蒸;绝热闪蒸

19、焓平衡

(二)选择题

1、d;

2、c;

3、c;

4、d;

5、c;

6、a;

7、a;

8、c;

9、a;

10、a;

11、c;

12、b;

13、c;

14、b;

15、b;

16、d;

17、c;18 d

GGMm1ii

第三章 精馏

(1) 填空题

1、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 )型计算和( )型计算。

2、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

3、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 )时分布一致。

4、精馏塔计算中每个级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 )确定。

5、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6、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 )。

7、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主要起( )作用。

8、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 )萃取剂的浓度。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 )的组分增加。

10、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

11、不加恒沸剂可完成恒沸物分离的方法有( )和( )两种。

12、由耳波和马多克思关联图求理论级数时要求进料状态必须是( )。

13、分配组分是指在馏出液和釜液( );非分配组分是指仅在( )出现的组分。

14、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是指( )的组分。

HK,W•

15、回收率 是釜液W中( )与进料中HK的流率之比,LK,D是馏出液D中( )与进料中LK的流率之比。 回收率

16、清晰分割是指馏出液中除了( )外,没有其他重组分,釜液中除了( )外,没有其他轻组分。

17、精馏塔中,温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 ),而总的级间流量分布则主要反映( )的限制。

18、若加入的新组分和被分离系统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从( )蒸出。这种特殊精馏叫恒沸精馏。加入的新组分叫( )。

19、若加入的新组分不与原系统中任一组分形成恒沸物,而其沸点又较原系统任一组分高,从釜液离开精馏塔。这类特殊精馏叫( ),所加入的新组分叫作( )。

• 20、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2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釜组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

22、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S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 )。

23、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 )出来。

24、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高沸点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 )出来。

25、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1 / γ2应等于( )与( )之比。

26、精馏过程的关键组分是指由设计者( )的那两个组分。 •

27、特殊精馏是既加入( ),又加入( )的精馏过程。 •

28、加盐萃取精馏是综合了( )和( )的优点,把盐加入溶剂而形成的新的萃取精馏方法。

(2)选择题

1、A(轻组分)、B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

a.A、B两组分越容易分离;b.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理论级数越少;

c.A、B两组分越难分离;d.与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程度无关;

2、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

a.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c.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

3、当普通精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 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 c.提高塔压; d.提高回流比。

4、多组分精馏过程,当进料中的非分配组分只有重组分而无轻组分时,恒浓区出现于(

a.上恒浓区出现于精馏段中部,下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下; b.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上下;

上恒浓区在进料级上,下恒浓区出现于提馏段中部; d.上、下恒浓区分别出现于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中部。

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a.最小理论级数;b.最小回流比;

c.压力; d.理论级数。 •

6、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 ) 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满足分离要求将需要无穷多的理论级;

b.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无论多少理论级都不能满足分离要求;

c.回流比R的值趋于零时的回流比叫最小回流比; • d.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整个精馏塔将无分离作用。

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 •

8、全回流操作不能用于(

a.正常生产稳定过程; b.开车时;

c.当产品不合格时进行调节;d.实验室研究传质过程。 •

9、用芬斯克公式求全塔理论级数时,式中相对挥发度应为( ) a.塔顶处的相对挥发度;b.进料处的相对挥发度;

c.塔底处的相对挥发度;d.全塔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 •

10、全回流操作时,精馏塔进料F、馏出液D和釜液W的流率应为(

a.W = 0,D = 0,F = 0; b.W = 0,D = 0,F ≠ 0; c.W ≠ 0,D ≠ 0,F ≠ 0; d.W = 0,D ≠ 0,F ≠ 0。

11、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

12、如果二元物系,

>1,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

13、如果二元物系, =1,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

14、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

a.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

c.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

1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

16、萃取精馏过程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

17、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 ): a.精馏段上部; b.进料级; c.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d.精馏段下部。 •

18、“ ” 是加入溶剂在任何脱溶剂浓度(为任何值)时均能增加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提高选择性)的( )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以上三项都不是。

19、在萃取精馏中,当进料为饱和液体进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塔范围内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b.精馏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c.塔釜和塔底第一个级上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d.溶剂回收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 20、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 )方法来调节 a.加大回流比; b.加大萃取剂用量; c.增加进料量; d.减少进料量。

21、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

00pBppA若 ,且p ,则该溶液( )

a.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b.形成最高恒沸物; c.不形成恒沸物; d.理想溶液。

22、对于最高沸点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

a.增加;b.不变;c.减小。

24、在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双向传质过程的是( ) a.吸收过程;b.蒸出过程;

c.精馏过程;d.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25、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整; b.恒沸剂为塔项产品;

c.恒沸剂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 d.恒沸精馏可用于间歇操作过程。

26、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

a.塔釜得到;b.塔顶得到;

c.可能是塔项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 d.视具体情况而变。

27、对形成恒沸物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恒沸点其气相组成必等于液相组成;b.经过恒沸点轻重组分互换;

c.在恒沸点,其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相等;d.其恒沸组成将随着气化率的大小而变。

28、对形成恒沸物的某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压力确定后,其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 b.二元恒沸物的压力确定后,则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而• 三元恒沸物则不然;

c.除恒沸点外,在其余组成下,精馏仍具有分离作用; d.体系在恒沸点的自由度数目与恒沸物的组分数无关。 •

29、对某一恒沸体系,随着外压增大,其恒沸组成变化趋势为(

a.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b.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c.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d.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 30、容易形成恒沸物的为( )

a.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大 b.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小; c.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大; d.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小

31、在下列单元操作中,气液两相近似看成恒摩尔流而误差较小的是(

a.吸收过程;b.蒸出过程;

c.精馏过程;d.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32、分离同一混合物采用萃取精馏与采用普通精馏相比有( ) a.汽液比更大些; b.级效率更低些; c.级效率更高些; d.精馏温度更低些。

• 第三章 答 案 (填空题)

填空题

1、设计;操作 •

2、分配组分

3、全回流

4、组成;泡露点方程 •

5、萃取剂回收段

6、进料时补加一定量的萃取剂

7、稀释

8、增大

9、小

00•

10、ppApB•

11、变压精馏;非均相恒沸物的精馏 •

12、泡点进料

13、均出现的组分;馏出液或釜液

14、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分离要求

15、重关键组分HK的流率;轻关键组分LK的流率 •

16、重关键组分;轻关键组分 •

17、组成;热量衡算 •

18、塔顶;恒沸剂 •

19、萃取精馏;萃取剂 • 20、正 •

21、负

22、越好

23、釜

24、釜 00pp•

25、;12•

26、指定浓度或提出分离要求

27、能量分离媒介(ESA);质量分离媒介(MSA) •

28、普通萃取精馏;溶盐精馏

• 答 案 (选择题)

1、c;

2、c;

3、d;

4、a;

5、c;

6、d;

7、b;

8、a;

9、d;

10、a

11、a;

12、a;

13、b

14、b

15、c

16、a

17、c

18、a;

19、b;20、b;

21、a;

22、a;

23、a;

24、c;

25、c;

26、a;

27、d;

28、b;

29、d;30、d;

31、c;

32、b

• 第四章 气体吸收

• 填空题

1、用于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 ),当( )降低,( )升高时有利于吸收。

2、应用平均吸收因子法进行计算时,假设各平衡级的( )相等。

3、通常多组分精馏有( )个关键组分,多组分吸收有( )个关键组分。

4、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 ),它决定了尾气中( )。 •

5、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下,关键组分的吸收因子和关键组分的吸收率在数值上( )。

6、多组分吸收过程液气比一般取最小液气比的( )~( )倍。

7、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是指在无穷多塔级下,达到规定分离要求时,1kmol进料气所需要( )的kmol数。

8、吸收过程主要由( )完成的。 •

9、蒸出因子定义式为( ),其值可反映蒸出过程( )。 •

10、相对吸收率与吸收率相等的条件是( )。 •

11、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 ),( )。 •

12、吸收过程中通常气体为( ),液体为( )。

13、化学吸收的增强因子就是与相同条件下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的( )之比,其定义式为( )。

14、化学吸收按反应类型又分为为( )和( )两类。

• 选择题

1、平均吸收因子法的适用范围是(

• a.单组分吸收; b.恒摩尔流; c.贫气吸收;d.富气吸收。 •

2、吸收作用发生的条件为(

• a.pipi* ;c.yi

3、吸收由于是单向传质,吸收塔每个级的温度的变化主要由( )引起。

• a.热量变化;b.组成改变; c.流率变化;d.其他原因。 •

4、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最有效措施是(

• a.提高压力;b.升高温度;c.增加液汽比;d.增加塔级数。 •

5、多组分吸收过程采用图解梯级法的依据是(

• a.恒温操作;b.恒摩尔流; c.贫气吸收;d.富气吸收。 •

6、吸收过程各组分的吸收量主要发生在(

• a.每个级均匀吸收;b.主要在塔顶一级和塔釜一个理论级; • c.主要在塔釜;d.塔中部。 •

7、当体系的yi=yi*时(

•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8、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 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气体的分离;

• 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

9、通常对物理吸收操作最有利的操作条件是(

• 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 •

10、在多组分吸收中,吸收主要发生于塔顶附近几个级的组分是(

• a.易溶组分;b.难溶组分;c.关键组分;d.所有组分。 •

11、在多组分吸收中,吸收发生于全塔所有塔级的组分是( ) • a.易溶组分;b.难溶组分;c.关键组分;d.所有组分。 •

12、吸收塔的气、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 a.塔的底部;b.塔的中部;c.塔的顶部;d.不确定。 •

13、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 )被吸收

• a.塔上部少数几块板;b.塔下部少数几块板;c.塔中部少数几块板;d.全塔所有板。

14、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关键组分组分主要在( )被吸收

• a.塔上部少数几块板;b.塔下部少数几块板;c.塔中部少数几块板;d.全塔所有板。

15、当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大于其吸收因子A时,应有结论(

• a.吸收塔无论有多少个理论级也完不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 b.吸收塔需有无穷多个理论级才能完成给定分离任务; • c.吸收塔有限多个理论级即可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 d.上述结论均成立。

16、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 ) • a.5个;b.4个;c.1个;d.2个。

17、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在数值上相应是(

Aii• a.;b.Aii;c.Aii;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8、下列吸收的有利条件的是()

• a.提高温度;b.提高原料气流率量;c.提高压力;d.减少吸收剂流率。

19、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 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分;

• 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组分。 • 20、难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 )被吸收

• a.塔顶级;b.进料级;c.塔釜级; d.全塔平均吸收。 • 第四章 答 案 (填空题)

1、l = Av;温度;压力 •

2、吸收因子

3、2;1 •

4、yi,1≧Kixi,0;该组分的最低浓度 •

5、相等

6、1.2;2.0 •

7、吸收剂

8、塔顶釜两个级

9、S=KV/L;分离的难易程度 •

10、吸收剂中不含溶质

11、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精馏塔

12、过热蒸汽;过冷液体 •

13、传质系数;E=KL/KL0 •

14、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

选择题

1、c;

2、b;

3、a;

4、a;

5、c;

6、b;

7、d;

8、d;

9、b;

10、b;

11、c;

12、a;

13、b;

14、d;

15、a;

16、c;

17、c;

18、c;

19、d;20、a

• • 第五章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填空题

1、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的塔型称为( )。

2、描述多级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为( )。

3、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级的温度变化由( )决定,故可由(

)计算各级的温度。

4、用精馏或吸收的方法分离含有c个组分的混合物,描述一个平衡级的M方程有( )个,E方程有( )个,S方程有( )个,H方程有( )个。

5、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和温度的初值分别假定为(

)。 •

6、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xij后,由(

)求 Tj,由(

)求Vj 。

7、三对角矩阵法在用S方程计算新的温度分布,在未收敛前xij1,则采用(

)的方法。

8、逐级计算起点选择应从组成(

)的一端算起。

9、逐级计算合适的进料位置定义为达到规定分离要求所需(

)的进料位置。

10、逐级计算法求平衡级数中交替使用( )关系和( )关系。

11、逐级计算法从上到下采用( )计算多组分精馏的各级温度。

12、CMB矩阵法用物料衡算来校正圆整后的液相组成,使之(

)。

13、松弛法的开发是仿照精馏过程由不稳态趋向稳态的进程来求解,故其中间计算结果可模拟精馏过程的(

)。

选择题

1、下面哪种塔型不是复杂精馏塔(

• a.设有中间再沸换热设备的精馏分离装置;b.有多股进料的精馏分离装置;

• 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的精馏分离装置;

• d.设有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精馏分离装置。

2、下面哪个关系或方程不属于MESH方程组(

• a.物料平衡关系;b.化学平衡关系;c.相平衡关系;d.热量平衡方程

3、流量加和露点法选择的迭代变量为( ) • a.xi,j;b.yi,j;c.li,j;d.vi,j

4、当两个易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级计算(

• a.塔顶往下 b.塔釜往上 c.两端同时算起

5、当采用逐级计算法从上到下计算多组分精馏的理论级数时,第j级为适宜进料位置应满足下条件(

• 当采用逐级计算法从下到上计算多组分精馏的理论级数时计算结束判据为( )

7、流量加和法在求得xij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级的温度( ) • a.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d.摩尔分率加和式

8、同时校正法在求得xij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级的温度( ) • a.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d.热量平衡方程和摩尔分率加和式同时求解

9、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xij后,若∑xij≠1则( ) • a.直接用S方程计算温度;

• b.硬性归一后用 S方程计算温度;

• c.组分物料衡算校正后用S方程计算温度

10、矩阵求逆法与三对角矩阵法不同之处在于( ) • a.迭代变量不同;b.迭代变量的组织方法不同;

• c.解三对角矩阵求xij的方法不同;d.xij的归一方法不同 •

11、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xij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级的流率( ) • 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c.物料平衡方程;d.摩尔分率加和式

12、采用三对角线矩阵法对多组分多级分离进行严格计算,适用于(

• a.操作计算;b.设计计算;c.设计计算和操作计算 •

13、CMB矩阵法在求得xij后,若∑xij≠1 ,则( ):a.直接用S方程计算温度;

• b.硬性归一后用 S方程计算温度;

• c.组分物料衡算校正后用S方程计算温度

• • 第五章 答 案 (填空题)

• • • • • • • • • • • • •

1、常规塔或普通塔或简单精馏塔;

2、MESH方程;

3、组成,ES方程;

4、Nc;Nc;2N;N

5、恒摩尔流和线性分布;

6、ES方程,H方程;

7、硬性归一;

8、精确;

9、理论级数最少;

10、相平衡;物料平衡

11、露点温度

12、不仅满足S方程,也尽量符合M方程;

13、开车

• 答 案 (选择题)

• • •

1、c;

2、b;

3、d;

4、b;

5、a;

6、b;

7、a;

8、a;

9、b;

10、c;

11、a;

12、c;

13、c

第六章 分离过程及设备的效率与节能综合

填空题

1、影响气液传质设备的处理能力的因素有( )、( )、( )和( )。

2、精馏中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一般≮( )秒。

3、气液传质设备可分为( )和( )两大类。 •

4、板式气液分离设备常见的表示方法有( )、( )、( )。 •

5、当板上液体达到完全混合时,点效率( )气相默弗里板效率。

6、可用( )准数表示板上液体的混合情况,当板上完全不混合时,则该准数( )。

7、雾沫夹带是气液两相在传质后分离( )引起的。 •

8、实际板上液相为( ),板上液相各点浓度( )。

9、一般精馏过程的效率高于吸收过程,主要是因为精馏过程的( )。

10、等温最小分离功与被分离组成的相对挥发度( )。 •

11、分离最小功表示( ),最小分离功的大小标志着( )。 •

12、等温分离低压液体混合物,除温度外最小功仅决定于( )。 •

13、若分离过程的产品温度与原料温度不同时,分离过程所需的最小功用该过程的( )变化来表示。

14、分离过程消耗的净功与环境温度有关,一般夏天的同一分离过程消耗的最小功( )。

15、要提高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效率,应通过减少分离过程的()来实现。

16、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主要表现在( )、( )、( )方面。

17、多效精馏过程将高压塔( )作为低压塔( )的加热介质,使能耗下降。

18、热泵精馏是将温度较低的塔顶蒸汽( )后作为塔底再沸器的热源。

19、采用简单精馏塔将c个组分所组成的溶液分离成c个产品需要( )个塔。

• 20、含有质量分离剂的分离方法不作为首选的方法,是因为该法需( )。

21、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 )的组分和( )的组分要先分离。

22、从节能的角度分析最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 )分离;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 )分离;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 )分离。

选择题

1、下面有关塔板效率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 a.全塔效率可大于1; b.点效率不必小于1;

• c.Murphere板效率可大于1; d.板效率必小于点效率 •

2、当板上液体达到完全混合时,则( ): • a.Pe = 0;b.Pe =;c.0

3、当板上液体存在返混时,点效率与板效率的关系为( ): • a.EMV>EOG b.EMV=EOG c.EMV

4、从液体粘度对流体状态的和液相传质阻力的影响来看,精馏过程的效率比吸收过程的效率(

• a.更大;b.相等;c.更小

5、与板式塔相比,填料塔常具有的特点是( ):

• a.塔效率较高且稳定;b.液气比适应范围较大;c.用于大直径塔较适宜;d.压降小

6、与填料塔相比,不属于板式塔的特点的是( ):

• a.塔效率较高且稳定;b.安装检修较困难;c.较适用于处理含有固体悬浮物的物系;d.压降小。

7、适合于选用填料塔的情况为( ):

• a.物料具有腐蚀性时;b.要求具有较大操作弹性时;c.有多个进料口和侧线采出的精馏塔;d.需要从塔的分离段移入或移出较多热量时

8、适合于选用填料塔的情况为( ):

• a.欲分离物料为易发泡物系;b.要求具有较大操作弹性时;c.有多个进料口和侧线采出的精馏塔;d.需要从塔的分离段移入或移出较多热量时。

9、不适合于选用填料塔的情况为( ): • a.物料具有腐蚀性时;b.要求具有较大操作弹性时;c.间歇操作,塔持液量较小时;d.欲分离物料为易发泡物系。

10、汽液接触板式塔中,液泛随( )而增大:

• a.L/ V减小和板间距减小;b.L/ V减小和板间距增大;c.L/ V增大和板间距减小;d.L/ V增大和板间距增大

11、塔板上液层越厚,气泡越分散,表面湍动程度越高,则点效率( )。

• a.越高;b.越低;c.无必然联系;d.不变

12、等温下将同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分离分离成两个纯组分,分离最小功最小的情况是( ):

• a.分离理想溶液;b.分离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c.分离具有负偏差的非理想溶液;d.分离完全不互溶的液体。

13、分离最小功是指下面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功(

• a.实际过程;b.可逆过程;c.完全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

14、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与分离成两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 a.更大;b.相等;c.更小

15、分离过程消耗的净功与环境温度有关,一般冬天的同一分离过程消耗的最小功比夏天消耗的最小功(

• a.更大;b.更小;c.相等

16、要提高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效率,应通过下列方法来实现( ): • a.加大回流比;b.减少分离过程的不可逆性;c.增大关键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

17、热泵精馏是将温度较低的塔顶蒸汽经下面的过程后作为塔底再沸器的热源(

• a.压缩升温;b.节流降温a.压缩降温;b.节流升温

18、采用简单精馏塔将c个组分所组成的溶液分离成c个产品需要几个塔( ):

• a.c-1;b.c ;c.c + 1 •

19、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的组分( ): • a.最先分离;b.中间分离;c.最后分离;d.与顺序无关 • 20、在多组分物系的分离中,若有腐蚀的组分存在应将该组分( ): • a.最先分离;b.中间分离;c.最后分离;d.与顺序无关 •

21、一般来说,下列分离过程中效率最低的是(

• a.只靠外加能量的过程;b.同时具有能量分离剂和质量分离剂的过程;c.速率控制的分离过程;

第六章答案

案 (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 • • • • • •

1、液泛;雾沫夹带;压力降;液体在降液管的停留时间;

2、3~5;

3、板式塔;填料塔;

4、全塔效率;默弗利板效率;点效率;

5、等于;

6、彼克来(Peclet);Pe=∞;

7、气速较高时;

8、完全不混合;不相等;

9、温度比吸收过程更高;

10、无关;

11、分离过程耗能的最低限;物质分离的难易程度;

12、物料组成及性质;

13、有效能变化;

14、更大;

15、不可逆性;

16、流体流动;传热;传质;

17、塔顶蒸汽;塔釜再沸器;

18、经压缩升温;

19、c-1;

20、须增设质量分离剂的回收设备;

21、易分离;易挥发;

22、最后;最后;优先

1、c;

2、a;

3、a;

4、a;

5、d;

6、d;

7、a;

8、a;

9、b;

10、c;

11、a;

12、d;

13、c;

14、a;

15、b;

16、b;

17、a;

18、a;

19、c;b; 20、a;

21、c (选择题)

第12篇:传质分离

一、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空1分)

1、分离工程操作中,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分离剂)和(物质分离剂)。

2、拉乌尔定律表达式为( PA =PA0 XA

),其适用条件是(

稀溶液中的溶剂

)。

3、对于二元溶液的范拉尔方程,当

时, =(

) =( 1 )。

4、对于能生成二元,最低恒沸物的物系来说,、关系在恒沸点左侧为(

),在恒沸点右侧为(

)。

5、在一个塔中精馏某二元最低恒沸物时,塔顶得到的产物是( 恒沸物

),塔底得到的产物是(

纯组分

)。

6、萃取精馏塔中,当原料以( 气相或q=0 )热状况加入时,精馏段与提馏段中的溶剂浓度大致相等,萃取剂将从塔(底或釜)出来。

7、活度系数 的溶液为(正偏差)溶液,活度系数 的溶液为(负偏差)溶液。

8、双组分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 应等于(

),最高温度均相恒沸物判断条件为(

)。

9、单组分气体在固体上吸附时适用于五种类型吸附等温线中的Ⅰ、Ⅱ、Ⅲ种类型的吸附理论是( 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只适用于其中的第Ⅰ种类型的吸附理论是(朗格谬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10、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底 )板被吸收,吸收中平衡数大的组分主要在塔内 ( 顶 )板被吸收。

二、选择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2分)

1、汽液平衡关系

的适用条件是(

B

)。

(A)无限制条件

(B)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2、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闪蒸罐的压力给定之后,则闪蒸罐的( A )。

(A)其它参数都确定

(B)不确定

(C)温度不固定、气化率固定

(D)温度固定、气化率固定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二元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总压和各组分的分压与液相组成都成直线关系

(B)完全互溶的二元物系,不形成恒沸物的非理想溶液的蒸汽总压都介于两纯组分蒸汽压之间 (C)完全互溶的二元物系,由相律可知恒沸物在两相平衡时其自由度为“0”

(D)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处于平衡状态时总压等于两饱和蒸汽压之和

4、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气量增加,则出口气体组成将(

)。

(A) 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在液相部分互溶的二元系恒温相图中,下列( B )系统的两液相共存区的溶液蒸汽压大于两纯组分的蒸汽压,且蒸汽组成介于两液相组成之间。

(A)均相恒沸物

(B)非均相共沸物

(C)非均相共沸物和均相恒沸物

(D)既不是非均相共沸物也不是均相恒沸物

6、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

C

)。

(A)塔顶板

(B)进料板

(C)塔底板

(D)不确定

7、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C

)。

(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

(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

(D)是传质过程

8、在均相恒沸物条件下,其饱和蒸汽压和活度系数的关系应用(

A )。

(A)

(B)

(C)

(D)

9、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C )。 (A)正偏差溶液

(B)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

(D)不一定

10、用郭氏法分析可知部分气化和绝热闪蒸可调设计变量数分别为(

B )。 (A)1,1

(B)1,0

(C)0,1

(D)0,0 2. 精馏塔第j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MESH方程。

1.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位置。

3.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或理想溶液 ,可提高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的定义是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L)/无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0L)。 5.对普通的N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个,建立的MESH方程在全塔有 NC+NC+2N+N=N(2C+3) 个。

6.热力学效率定义为

; 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率必定小于1。

7.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 溶剂的渗透压,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1.传质分离过程分为

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2.一个多组分系统达到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的

温度、压力相同,各相组分的逸度相同

3.在变量分析中,固定设计变量通常指进料物流的变量和装置的压力。4.某二元系常压下汽液平衡数据在y~x图中摘录如下:x1=0.25时,y1=0.35;x1=0.8时,y1=0.62,该系统一定形成共沸物,这是因为

在y-x图中,平衡线与对角线相交 (也可其它表示法) 。

5.三对角线矩阵法用于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严格计算时,以方程解离法为基础,将MESH 方程按类型分为三组,即修正的M方程、

S方程、和修正的H方程。 6.精镏和吸收操作在传质过程上的主要差别是精馏为双向传质,吸收为单向传质 7.在ABC三组分精馏中,有

个分离方案。

8.超滤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按粒径不同

选择分离溶液中所含的微粒和大分子的膜分离操作。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2.衡量分离的程度用(分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固有分离因子)。 3.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

)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

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4.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理想分离因子)。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

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

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

)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子为( A=L/KV ),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

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塔顶釜两块板

)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L = AV )。 15.16.17.18.19.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 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

),它决定了吸收液的(该组分的最大浓度)。 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

),它决定了吸收剂中(自身挟带

)。 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L = AV ),在(温度降低,压力升高)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 )。

20.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 21.解吸收因子定义为(S’= VK / L),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V = SL )。 22.吸收过程主要在(塔顶釜两块板)完成的。

吸收有(

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 )的缘故。

23.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三组分物系中,xA与xS的比值与共沸物中组分A与组分B的相对量一样),因此可得出(αAB,αSB )的结论。 24.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25.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大10K )以上。

26.吸收过程只有在(贫气吸收)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27.吸收过程计算各板的温度采用(热量衡算)来计算,而其流率分布则用(简捷计算

)来计算。

28.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

29.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30.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全回流)时分布一致。 31.精馏有b.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32.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进料时补加一定的萃取剂

)。 33.34.35.36.37.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起(稀释

)作用。 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增大)萃取剂的浓度。

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

)的流程。 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溶质由气相溶于液相),其限度为(Pi>Pi*,yi>yi*、

)。

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为了给严格计算提供初值,通常用(清晰分割)或(非清晰分割)方法进行物料预分布。

38.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

39.流量加合法在求得 后,由( H )方程求 ,由( S )方程求 。

4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41.当两个易挥发的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塔釜

)为起点逐板计算。 42.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假定为(衡摩尔流

)。

43.三对角矩阵法的缺陷是(对非理想溶液出现不收敛,不归一,计算易发散

)。 44.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多股进料),(侧线采出),(设中间冷凝或中间再沸器)。 45.严格计算法有三类,即(.逐板计算),(矩阵法),(松弛法

)。 46.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塔数目,节省能量)。

47.松弛法是由开始的(不稳定态)向(稳定态)变化的过程中,对某一(时间间隔)内每块板上的(物料变化)进行衡算。

48.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49.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50.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

)表示。

51.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52.热力学效率定义为(系统)消耗的最小功与(过程

)所消耗的净功之比。

53.分离最小功是分离过程必须消耗能量的下限它是在分离过程(可逆

)时所消耗的功。 54.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大于)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55.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溶解能力)和类似气体的(扩散能力

)。 56.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57.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 58.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59.54A分子筛的孔径为( 5埃 ),可允许吸附分子直径(小于5埃)的分子。 60.离程分为( 5埃

)和( 小于5埃)两大类。

61.传质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 )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62.分离剂可以是(平衡分离过程)和( 速率控制过程)。

63.机械分离过程是( 能量、物质

)。吸收、萃取、膜分离。渗透。 64.速率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 过滤、离心分离)。 65.平稳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 膜分离、渗透)。膜分离。渗透。 66.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以为( 吸收、萃取)。 67.理想气体的平稳常数( 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的比值)无关。 68.活度是(

)浓度。

69.70.71.72.73.低压下二元非理想农液的对挥发度 α12等于(

) 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

)相等。 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 逸度是(

)压力

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顶温度是由(

)方程求定的。

74.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 75.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 76.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

) 77.泡点压力计算时若∑Kixi>1,压力应调(

78.在多组分精馏中塔底温度是由(

)方程求定的。 79.80.81.82.绝热闪蒸过程,节流后的温度(

)。

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且∑KiZi>1时, 其相态为(

) 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时其相态为(

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Zi>1时,其相态为(

83.绝热闪蒸过程,饱和液相经节流后会有(

)产生。 84.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 85.设计变量分为(

)与(

)。 86.回流比是(

)(

)设计变量。

87.关键组分的相挥发度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 88.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

89.进料中易挥发含量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 90.91.92.93.94.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取剂使A1P值越(

)越好。

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底组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P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

) 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

)出来。

95.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

)出来。 96.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1/γ2应等于( )与( )之比。 97.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

)板被吸收。 98.吸收中平衡数大的组分主要在塔内(

)板被吸收。 99.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是(

)吸收组分。 100.吸收中平衡常数小的组分是(

)吸收组分。 101.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

) 102.温度越高对吸收越(

) 103.压力越高对吸收越(

)。 104.吸收因子A(

)于平衡常数。 105.吸收因子A(

)于吸收剂用量L。 106.吸收因子A(

)于液气比。

107.完成一个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功最小的过程是(

)。 108.从节能的角度分析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

)分离。 109.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

)分离。 110.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

)分离。 111.物理吸附一般为(

)吸附。 112.化学吸附一般为(

)吸附。

113.化学吸附选择性(

)。 114.物理吸附选择性(

115.吸附负荷曲线是以(

)横坐标绘制而成。 116.吸附负荷曲线是以(

)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117.吸附负荷曲线是分析(

)得到的。 118.透过曲线是以(

)横坐标绘制而成。 119.透过曲线是以(

)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120.透过曲线是分析(

)得到的。

121.透过曲线与吸附符合曲线是(

)相似关系。

选择题

1.计算溶液泡点时,若 ,则说明 a.温度偏低 b.正好泡点 c.温度偏高

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 ,且 ,该进料状态为 a.过冷液体 b.过热气体 c.汽液混合物 3.计算溶液露点时,若 ,则说明22 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 c.温度偏高

4.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什么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22 a.b.c.d.

5.萃取精馏时若泡和液体进料,则溶剂加入位置点: a.精馏段上部 b.进料板 c.提馏段上部

6.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若 ,且 ,则该溶液 a.形成最低恒沸物

b.形成最高恒沸物 c.不形成恒沸物

7.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 a.提高压力 b.升高温度 c.增加液汽比d.增加塔板数

8.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花潜热小的组分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9.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低低的组分形成 a.正偏差溶液 b.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 10.多组分吸收过程采用图解梯级法的依据是 a.恒温操作 b.恒摩尔流 c.贫气吸收

11.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 a.加大回流比 b.加大萃取剂用量 c.增加进料量

12.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 a.精馏段 b.提馏段 c.精馏段和进料处 d.提馏段和进料板

13.当两个难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44 a.塔顶往下 b.塔釜往上 c.两端同时算起

14.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 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

a.j板 b.j+1板

c.j+2板

15.流量加和法在求得 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 a.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

16.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 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 a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 17.简单精馏塔是指

a.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 b.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

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 18.下面有关塔板效率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全塔效率可大于1

b.总效率必小于1 c.Murphere板效率可大于1 d.板效率必小于点效率 19.分离最小功是指下面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功 a.实际过程

b.可逆过程

20.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

a.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 21.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 a.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 22.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

) a.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 23.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 a.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

24.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

) a.曲线 b.直线

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

25.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

) a.曲线 b.直线

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 26.溶液的蒸气压大小(

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

27.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费点(

a.越低b.越高c.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

28.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 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

29.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

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

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

c.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

d.相间不发生传质

30.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质,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压(

) a.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b.与温度有关,也与各自的液相量有关 c.与温度有关,只与液相的组成有关

31.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小(

) 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 32.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

) a.等于P01b.等于P02c.等于P01+P02d.小于P01+P02 33.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

a.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 c.大于T1s小于T2sd.小于T1s 34.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

) 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

35.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 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

36.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 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 37.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

) a.饱和液相b.过热气相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 38.系统温度小于泡时,体系处于(

) a.饱和液相b.冷液体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

39.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 40.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

a.部分气化b.部分冷凝c.等含节流d.纯组分的蒸发 41.等含节流之后(

a.温度提高b.压力提高c.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 42.设计变量数就是(

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

c.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 43.约束变量数就是(

) 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 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

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

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44.A、B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

) a.A、B两组份越容易分离b.A、B两组分越难分离 c.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与 越多 d.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 越少

45.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

a. 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 46.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 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c.提高塔压d.提高回流比

47.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

) a.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

b.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

48.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a.最小理论板数b.最小回流比c.理论版d.压力

49.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

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 50.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

51.如果二元物系,γ1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

52.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

53.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

54.如果二元物系,A12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

55.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

56.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

) a.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 c.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

57.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对(

a.萃取利从塔的中部进入b.塔顶第一板加入

c.塔项几块板以下进入d.进料位置不重要

58.萃取塔的汽、液相最大的负荷处应在(

) a.塔的底部b.塔的中部c.塔的项部

59.在均相恒沸物条件下,其饱和蒸汽压和活度系数的关系应用(

60.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 61.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

) a.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b.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

c.沸腾的温度不变d.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62.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

a.气化温度不变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

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冷凝可以分层

63.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

) a.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b.一定是为塔项产品得到

c.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

64.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 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 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 65.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

66.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a.AiΦi

67.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 68.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 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 69.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份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 大 70.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

) a.塔顶板b.进料板c.塔底板 71.平均吸收因子法(

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 72.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

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 73.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 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 74.当体系的yi-yi*>0时(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75.当体系的yi-yi*=0时(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76.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

77.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 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多孔性的固体 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吸附容量有限

第二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21、c

22、a

23、a

24、b

25、d.

26、b

27、a

28、a

29、c

30、a.

31、a

32、c.

33、d.

34、c.

35、a.

36、d

37、b.

38、b.

39、b.

40、d.

41、d.

42、d.

43、d.

44、b.

45、c.

46、d.

47、d.

48、d.

49、d.

50、a.

51、c.

52、b.

53、a.

54、c.

55、b.

56、b. 57、c.

58、a.

59、a.

60、c. 6

1、d.

62、d.

63、b.

6

4、b.

6

5、a.6

6、c.

67、a.

68、

d.6

9、d.

70、c. 7

1、c.

72、d.

73、d.

74、b.

7

5、d.7

6、c.

77、c.

第13篇:分离工程

1、欲分离苯(1)、甲苯(2)和二甲苯(3)的三元混合物,精馏塔的进料、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的组成如下:(1种解法)

组分 塔顶产品 塔底产品 进料

塔于常压下操作。试求: (1)塔顶分凝器和塔釜温度。

(2)若进料温度为92C,确定进料相态。

假设液相服从拉乌尔定律,汽相可作为理想气体。三个组分的蒸汽压分别用下列各式计算:

o

苯 0.995 0.005 0.600

甲苯 0.005 0.724 0.300

二甲苯 0 0.251 0.100

答案:点击查看

习题1

解:(1)塔顶分凝器温度,即分凝器出口蒸汽的露点温度。

(2)塔釜温度,即釜液组成的泡点温度。

(3)确定92℃时的进料状态。

2、异丙醇(1)—水(2)系统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此对数值计算wilson常数λ温度和汽相组成y1。

已知:异丙醇和水的蒸汽压可分别用下列各式计算:(1种解法)

1

2试用

和λ

2

1,并计算x1=0.1665(mole分率)时的泡点

系统处于常压。 (提示:试差求λ和λ

时,可取初值λ

=0.1327) 122112答案:

习题2

解:已知:

代入Wilson方程

由此反复迭代,直到

为止。

得:Λ12=0.1327,Λ21=0.7393 将Λ12,Λ21代入Wilson方程,并计算x1=0.1665,x2=0.8335时的

得:

设该二元系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实际溶液,则

设t=100℃,计算, 设t=80.0℃,计算, 设t=84.1℃,计算。

计算汽相组成:

3、用常规精馏分离下列烃类混合物:(1种解法) 组分 mole% CH4 0.52

C2H4 24.9

C2H6 8.83

C3H6 8.7

C3H8 3.05

C4(烷烃) 54.0 工艺规定塔顶馏出液中C4浓度不大于0.002,塔釜残液中C3H8不大于0.0015,试应用清晰分割法估算塔顶和塔底产品的量和组成。 答案:

习题3

解:设F=100Kmol/h

组分 di bi

CH4 0.52 0.0 0.0113 0.00 C2H4 24.9 0.0 0.5412 0.00 C2H6 8.83 0.0 0.1919 0.00 C3H6 8.70 0.0 0.1891 0.00 C3H8 2.97 0.081 0.0645 0.0015 nC4 0.092 53.908 0.002 0.9985

4、设工艺规定C3H6为轻关键,C4为重关键,上题料液在常规精馏塔中分离,要求C3H6在塔顶的收率为0.99,C4在塔底的收率为0.995。假设全部轻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试计算:

(1)用Underwood方程计算 Rm和C3H8在两端产品中的分布,算出两端产品的量和组成(设F=100Kmol/h,泡点体进料)。 (2)计算Nm 。各组分的j如下:

(3)取R=1.5Rm,求N 。

5、某料液的组成如下:(1种解法)

组分 mole分率

丙烯 0.7811

丙烷 0.2105

异丁烷 0.0084 于泡点时加入常规精馏塔进行分离。要求塔顶产品中丙烯的mole分率99.5%,塔底产品中的丙烯mole分率5%。试计算:

(1)分离所需的Rm,并取R=2Rm,计算所需的理论板数N。

(2)如果塔顶精丙烯产品中精丙烯浓度达99.7%,塔底组成保持不变,试计算此时能耗比生产99.5%产品时的增加多少? 已知:12=1.12184,22=1.0,32=0.54176。 答案:

习题5: 解:第一部分

1)LK-丙烯,HK-丙烷,q=1,xD丙烯≥99.5%,XB丙烯≤5%

第二部分:

6、某石油化工厂脱甲烷塔塔底产品组成如下:

组 分 C=2 C002 C=3 C

3分子分数 0.6730 0.1330 0.1830 0.011 操作压力35 atm(绝)。试确定该塔塔底温度。

7.脱乙烷塔塔顶汽相流出物组成如下:

组分 C1 C=02 C2 分子分数 0.0039

0.8649

0.1286 操作压力26 atm(绝)。试确定该塔塔顶温度。

C=3 0.0026

8.脱甲烷塔塔底产品经节流膨胀进入脱乙烷塔,进料量400公斤分子/小时,脱乙烷塔操作压力26 atm(绝),塔顶产品经分凝器汽相出料。分离要求:塔顶产品含C3=≤0.1%,塔底产品含C20≤0.2%。试确定塔顶、塔底产品的数量及组成等工艺条件。

9.已知某脱乙烷塔,操作压力28.8*0.1013MPa,塔顶采用全凝器,塔顶产品组成如下:

组分 组成XDi 求塔顶温度。

10.某精馏塔操作压力1*0.1013MPa,其进料组成如下: 组成 组成XFi n-C40 0.05

n-C50 0.17

n-C60 0.65

n-C70 0.10

n-C80 0.03

总和 1.00 C1 1.48

C2 88.00

=

C2 10.16

0

C3 0.36

=

总和 100%(分子%) 求:(1)露点进料的进料温度; (2)泡点进料的进料温度。

11.已知某混合物组成如下:

组分 组成XFi C20 0.08

C30 0.22

n-C40 0.53

n-C50 0.17

总和 100%(分子%) 压力为22*0.1013MPa泡点进料,而后绝热瞬间降压到13.6*0.1013MPa,试求等焓节流的汽化率与温度的关系,作出闪蒸曲线及等焓平衡线,找出汽化率及节流后温度。

12.某厂脱丙烷塔每小时进料量为53.24公斤分子/小时,进料组成如下: 组成 C20

C3=

C30

C4=

C40

C50

总和

组成XFi 0.0051 0.3070 0.3515 0.1465 0.1518 0.0381 1.0000 塔的操作压力为17.2*0.1013Mpa,进料泡点为66℃,要求塔顶馏出液中C4=不大于0.0051(分子%),塔釜残液中C30不大于0.0051(分子%)。试用清晰分割法作物料衡算,并计算的C30, C4=回收率。

13.已知第一脱甲烷塔的进料组成如下: 组分 组成 Ki H2 0.1280 26

CH4 0.2517 1.7

C2H4 0.2310 0.34

C2H6 0.3860 0.24

C3H4 0.0033 0.051

总和 1.000

塔的操作压力为34*0.1013Mpa,塔顶,塔底的平均温度为-50℃。要求塔底乙烯回收率93.4%,塔顶甲烷回收率98.9%,按不清晰分割估算塔顶,塔底产品组成。

14.已知C2—C3塔的进料液,塔顶馏出液,塔釜液的组成如下:

进料液 塔顶液 塔釜液 C2H4 0.3414 0.9244 ——

C2H6 0.0282 0.746 0.0010

C3H4 0.5017 0.0010 0.7950

C4 0.1287 —— 0.2040

总和 1.0000 1.0000 1.0000 塔的操作压力为29*0.1013Mpa,泡点进料,试计算最小回流比。

15.某分离乙烷和丙烯的连续精馏,其进料组成如下:(均为分子分数) 组分 组成 CH4 0.05

C2H6 0.35 2.590

C3H6 0.15 1.000

C3H8 0.20 0.884

i-C4H40 0.10 0.422

n-C4H10 0.15 0.296

总和 1.00 ---- α平均 10.950 要求馏出液中丙烯浓度≤2.5%,残液中乙烷浓度≤5.0%,并假定残液中不出现甲烷,在馏出液中不出现丙烷及更重的组分。

试求:(1)进料量为100公斤分子/小时,馏出液和残液的组成和流量。

(2)若按饱和液体进料,进料温度为26℃,平均操作压力为27.4*0.1013Mpa,试用简捷法计算理论塔板数(塔顶采用全凝器)。

(3)确定进料板位置。

16.某精馏塔共有三块理论板,示意图如下:

组分 组成XFi Ki

1 33.3 1

2 33.3 2

3 33.4 3

总和 100 ---- 试用比流量法计算塔顶及塔釜各组分的量及组成。

(题16附图)

17.按16题的数据,试用三对角矩阵法,解物料平衡式(作一次物料平衡的计算,不作流率校正)

18.设计带侧线采出的乙烯精馏塔,要求乙烯纯度为99.9%,甲烷为0.01%,乙烷为0.09%,塔釜乙烯带出来;带出量不大于2%。已知进料组成为:

组分 组成XFi

C1 0.16%

C2= 80.3%

C20 19.54%

总和 100% =5.4,精馏数塔操作压力为20.5*0.1013Mpa,进料状态q=0,已知拔顶数ααC2= C20

C1 C2= =1.415。

试求:(1)拔顶气体量,乙烯产品量,釜液量(按进料量为100公斤分子/小时计) (2)拔顶段和精馏段的理论板数。

19.10分子A,40分子B和50分子C组成三元非均相液体混合物,其中A,B互溶成为一相,C和A,B完全不互溶组成另一相。试求与这两液相平衡的气相组成。已知:

40℃ 50℃

KA=1.8 KA =2.0

KB=0.4 KB =0.5

KC=0.19 KC =0.2

(题19附图)

20.根据分子总和方程,和相对挥发度的定义αij==

推导yi=

第14篇:分离罐

分离罐。分离后的循环氢经2#氢气预热器、1#氢气预热器被二反出料预热后。进入氢气加热炉加热,然后进入混合器与从一反来的物料与加热后的高温氢气混合。物料完全汽化后,气相混合物料进入二段加热炉进一步加热到二段进料温度。然后从二段反应器顶部进入G-R103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二段反应器的入口温度通过调节加热炉的燃料气量来控制。

二段加氢反应后的物料,经1#氢气预热器、二段反应进料预热器、硫化氢汽提塔再沸器、2#氢气预热器冷却,反应器出口冷凝器用循环水冷凝后,进入高压缓冲罐,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氢气,大部分与一段反应器出口氢气混合进入循环压缩机吸入罐,作为二段反应器的循环氢气;另外的一小部分经过循环氢分凝器降温后去燃料系统。由高压缓冲罐分离出来的液体进入与硫化氢汽提塔塔釜液进行换热,进入G-T103塔。G-T103塔底再沸器用二段加氢汽油作为热源加热。塔釜产品经换热器与塔进料换热之后,再经产品冷却器进一步冷却到40℃以下后,送C6-C8中间罐中,分析合格后,加氢汽油送出界区。

塔顶气相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冷凝下来的液体靠自身重力进入回流罐,再由泵全回流到塔内;回流罐顶尾气与高压缓冲罐排出的气体合并后,去燃料系统或放火炬。塔底物料进入换热器(物料)与塔进料换热,又经C6-C8产品冷却器冷却后,直接送往界外加氢汽油罐。H2S汽提塔再沸器用二段反应器出口物料加热。

第15篇:电荷分离

电荷分离,任何物质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规定电子也就是电荷代负电,如果把原子外面的电荷剥离这个过程就叫电荷分离。静电的产生过程就是由于物体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一些原子的外层电荷被剥离后代正电,另一个与之接触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当再次相互接触的时候为了达到电荷的平衡就会产生放电的反应。偶电层的形成是当液体与固体接触的时候他的接触面会形成电荷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形成偶电层的主要原因是液体介质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离解成正、负离子。例如:极性分子液体或杂质分子可以直接离解,中性分子可以通过氧化过程离解。于是,当固液两相接触时,液体中某种符号的离子被固体的非静电力所吸引并附着于固体表面,,使固体带有一种电荷,液体带有相反符号的电荷。

摩擦起电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科学上规定: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正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相同的,叫做负电。

摩擦起电只是一种现象。近代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还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物体,当得到电子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奉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等负电。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

同种材料摩擦起电的原因

利用一些容易起电的同种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两个摩擦表面就能够出现带电现象。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两个表面所带电荷为同性电荷,并且有的材料摩擦可以带同性正电荷,有的摩擦后可以带同性负电荷。在排除了外界的影响(如通过其它导体导走电荷等)之后,实验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将介质表面污染考虑进去从而来解释此现象

因为介质在未摩擦之前会在周围的环境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污染的结果是介质和污染物之间因接触而产生了偶电层。摩擦会使一部分污染脱离介质表面,从而脱离部分的介质与污染之间的偶电层也随之分离使介质带上电荷。因为介质相同,且污染物也相同,这里偶电层也是相同的,故偶电层脱离时,介质上带上同种电荷。

摩擦起电的英文解释为: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

1.原子核+电子,我们知道物质有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所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

2.电子的转移,因为这种电荷不流动,被称为“静电”人体静电的电压最高可达2万伏左右。在冬天干燥的空气里人体会带电,自要人一走动,空气与衣服之间的摩擦就使人体储存了静电。因此,当手触及门上的金属把手等导体就会放电,感觉就像被麻了一下。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003年10月21日出版的英国《微型机械与微型工程杂志》(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刊登了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拉里-科斯提克(Larry Kostiuk )与丹尼尔-克沃克(Daniel Kwok)关于直接将水转化为电能的科研结果。这是自人类在1839年发现核能和太阳能的160多年来首次研究出一种全新的产生电能的方法。

科斯提克在谈及这项发明时说,当水在物体表面流动时,水中的离子会与固体摩擦,这会使固体表面轻微带电。当水中充满了正负物质时,与固体表面不同极的物质将与固体相排斥,而同极的物质会相互吸引,这样会产生一个很薄的带净电荷的水流层,也叫双电荷层或者电偶层,科斯提克说,如果将这两种电荷分开,那么它的工作原理就和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没有什么两样了。

两位科学家认为,这种水充电池一开始能够运用到手机等需要充电电池的电器上,但将来这种电池的使用范围将扩大。这种“水充电池”无污染,无毒并且易于携带,预计到本世纪头10年结束之时,这种电池就可以投入商用了。这种新型技术利用一个手持注射器、水和一片直径达1厘米,长为3毫米的玻璃片使水在微细管道中流动来产生电能。此技术是纳米科学的一种突破,属于分子级制造工艺。

第16篇:d分离

在贝叶斯网络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d-分离这个概念,d分离是寻找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条件独立性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种问题简化处理的技巧。由于采用了d-分离技术,在用贝叶斯网络进行预测,诊断推理等方面,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减少计算复杂性。

对于给定的结点集ε,如果对贝叶斯网中的结点Vi和Vj之间的每个无向路径,在路径上有某个结点Vb,如果有属性:

1)Vb在ε中,且路径上的两条弧都以Vb为头(即弧在Vb处开始(出发))

2)Vb在ε中,路径上的一条弧以Vb为头,一条以Vb为尾

3)Vb和它的任何后继都不在ε中,路径上的两条弧都以Vb为头(即弧在Vb处结束)

则称Vi和Vj 被Vb结点阻塞。

结论:如果Vi和Vj被证据集合ε中的任意结点阻塞,则称Vi和Vj是被ε集合D分离,结点Vi和Vj条件独立于给定的证据集合ε,即

P(Vi|Vj,ε) =P(Vi|ε)

P(Vj|Vi,ε) =P(Vj|ε) 表示为:I(Vi,Vj|ε) 或I(Vj,Vi|ε)

无向路径:DAG图是有向图,所以其中的路径也应该是有向路径,这里所指的无向路径是不考虑DAG图中的方向性时的路径。

条件独立:如具有以上三个属性之一,就说结点Vi和Vj条件独立于给定的结点集ε。

阻塞:给定证据集合ε,当上述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满足时,就说Vb阻塞相应的那条路径。

D分离:如果Vi和Vj之间所有的路径被阻塞,就叫证据集合ε可以D分离Vi和Vj。

D分离的实质就是寻找贝叶斯网中的条件独立语义,以简化推理计算。

第17篇:分离简答题

1、基因工程包含体纯化的路线:

答:要获得天然活性态的目标产物,必须要分离包含体,溶解包含体并使其中的目标蛋白恢复应有的天然活性。一般纯化流程如下:

收集菌体细胞→细胞破碎→包含体洗涤→目标蛋白的变性溶解→目标蛋白复性 获得常见包含体的工艺路线:

①机械破碎(高压匀浆、高速珠研磨)→离心获取包含体→加变性剂溶解→除变性剂复性 特点:是利用了包含体与细胞碎片的密度差,用离心法将包含体与细胞碎片和可溶性蛋白质分开,获得了干净的包含体,再对包含体溶解复性

优点:摆脱了大量的杂蛋白、核酸、热原、内毒素等杂志,使后面的分离纯化简单了。从这个角度上讲,包含体的形成对分离纯化亦有好处。

缺点:要经过几次离心才能出去大部分的细胞碎片,加工时间较长 ②机械破碎→膜分离获得包含体→加变性剂溶解包含体→除变性剂复性 ③化学破碎(加变性剂)→离心除细胞碎片→除变性剂复性

2、化学渗透法的特点?

答:优点:对产物释放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使一些较小分子量的溶质,如多肽和小分子酶蛋白透过,而核酸等大分子量的物质仍滞留在细胞内;细胞外形完整,碎片少,浆液粘度低,易于固液分离和进一步提取。

缺点:①通用性差 ②时间长、效率低,一般胞内物质释放率不超过50% ③有些化学试剂有毒 ④化学试剂的加入会给随后产物的纯化带来困难,并影响最终产物浓度

3、简述盐析的原理?

答:盐析是在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进而产生沉淀的现象。其原理是:向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电解质后,起初蛋白质的活度系数降低,蛋白质吸附盐离子后,带电表层使蛋白质分子间相互排斥,而蛋白质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却加强,因而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大出现盐溶现象。继续加入电解质使得离子强度增大,蛋白质表明的双电层厚度降低,静电排斥作用减弱;同时由于盐离子的水化作用使蛋白质表明疏水区附近的水化层脱离蛋白质,暴露疏水区域,从而增大了蛋白质表明疏水区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容易发生凝集,进而沉淀。 4.影响盐析的因素?

答:①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②无机盐的种类:a、相同离子强度下,不同种类的盐对蛋白质的盐析效果不同,盐的种类将影响到Cohn方程中的盐析常数,Ks和β值。b、盐的种类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与离子感胶离子序列相符,即离子半径小而带电荷较多的阴离子的盐析效果较好。

③溶质浓度的影响:a、蛋白质浓度大,盐的用量小,但共沉作用明显,分辨率低

、⑤温度:a、在低离子强度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温度的升高利于蛋白质脱水,破坏水化层并导致蛋白质溶解度的降低。

5、等电点沉淀的原理?

答: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低离子强度下的溶液中,当ph值为等电点时,分子表明静电荷为零,蛋白质分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最小,双电层和水化膜结构被破坏,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蛋白质聚集体,进而产生沉淀。所以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利用蛋白质在ph值等于等电点的溶液中溶解度下降的原理进行沉淀分级的方法即为等电点沉淀。

6、分离过程中膜的功能?

答:①物质的识别与透过: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实现分离的内在因素 ②相界面:提供一种状态,将透过液和保留液分为互不混合的两相。 ③反应场:膜表面及孔内表面含有与特定溶质具有相互作用能力的官能团,通过物理、化学或生化反应提高膜分离的选择性和分离度。

7、超滤和微滤的特点?

答:①超滤和微滤都是利用膜的筛分作用,以压差为推动力 ②与反渗透相比,超滤和微滤具有明显的孔道结构

③操作压力较反渗透操作低,超滤操作压力0.1-1.0Mpa,微滤操作压力更小0.05-0.5Mpa

8、电渗析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电渗析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离子交换膜。以高分子材料为基体,接上可电离的活性基团。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它的活性基团是铵基,电离后的固定离子基团带正电荷。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它的活性基团通常是磺酸基,电离后的固定离子基团带负电荷。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由于膜上的固定离子基团吸引膜外溶液中异种电荷离子,使它能在电位差或同时在浓度差的推动下透过膜体,同时排斥同种电荷的离子,拦阻它进入膜内。阳离子易于透过阳膜,阴离子易于透过阴膜,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9、膜分离过程中影响截留率和膜分离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有哪些?(10分) 影响截留率的主要因素: (1).溶质分子特性 a.相对分子量

b.相对分子量相同的溶质,呈线状的分子截留率较低,有支链的分子截留率较高;球形分子截留率最大;

c.对荷电膜,具有与膜相反电荷的分子截留率较低,反之则较高;

膜对溶质具有吸附作用时,溶质的截留率增大; (2).其它高分子溶质

当两种以上高分子溶质共存时,会出现某种溶质的截留率高于其单独存在下截留率的情况。 (3).操作条件

a.温度升高,粘度下降,截留率降低。

b.膜表面流速增大,浓度极化现象减弱,截留率减小;

c.料液的pH值等于其中含有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时,由于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蛋白质间静电斥力最小,蛋白质在膜表面形成的凝胶极化层浓度最大,透过阻力最大。此时,溶质的截留率高于其它pH值下的截留率。

此外,在极端pH下超滤蛋白质时,常使截留率增大,这是由于吸附在膜上蛋白质和溶液中蛋白质带相同电荷而互相排斥的缘故。

影响膜分离速度的主要因素 操作形式:(终端过滤---错流过滤)

流速: 根据浓差极化-凝胶层模型,流速增大,可使通量增大。

压力: 在凝胶层形成前,透过通量随压力成正比;在凝胶层形成后,单纯提高外压,对滤速无帮助。

料液浓度:超滤过程中,透过通量随料液浓度增大而减小。 10.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液膜萃取、反胶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答:1)溶剂萃取:

原理: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经反复多次萃取,部分化合物提取出来。 优点:(1)操作连续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2)对热敏物质破坏少;

(3)采用多级萃取时,溶质浓缩倍数大,纯化度高。 缺点:(1)由于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对设备和安全要求高。需要各项防火防水措施;

(2)溶剂萃取会产生乳化现象。

2)双水相萃取 原理:当两种分子聚合物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时,即一种聚合物分子的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排斥异种分子,当达到平衡时,即形成分别富含不同聚合物的两相。 优点:(1)两相间的界面张力小,易于分相,有利于强化相际间的的物质传递,操作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对于生物活性物质的提纯,有助于保持生物活性和 强化相际传质; (2)自然分相时间段,传质与平衡过程速度快,回收率高,能耗低;

(3)含水量高,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系中进行萃取,不易造成生活活性物质失活或变性。 (4)易于连续操作,设备简单,并且可直接与后续提纯工序相连接 (5)一般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对环境污染小。

缺点:成相聚合物成本较高,大多数年度较大,不一定量控制,水溶相聚化合物难以挥发,使得需要反萃取,高聚合物回收困难。 3)液膜萃取:

原理:是由水溶液或有机溶剂构成的液体薄膜,将与之不相溶的液体分隔开来,是其中一侧中的液体中的溶质选择性透过液膜进入另一侧,从而实现溶质间的分离,做到萃取和反萃取,及目标产物的分离和回收。 优点:(1)集成萃取和反萃取过程;(2)提高分离速度;(3)降低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 缺点:(1)液膜结构独特,操作投资大;(2)影响因素多,难以控制。 4)反胶团萃取; 原理: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形成的反胶团,从而在有机相内形成分散的亲水性微环境,使生物分子在有机相(萃取相)内存在于反胶团的亲水微环境中,消除了微生物分子,特别是蛋白类生物活性物质难溶解在有机相或有机相中发生不可逆变性的现象。 优点:(1)选择性能好,分离效果高;(2)可提高萃取速度,与规模化的生产;(3)分离条件温和,是生物物质有较高的活性收率;(4)分离料液处理简单,操作方便;

(5)利用膜组件,其膜起相分离器和相接触器作用,从而在连续操作下,防止液流等发生。 缺点:其研究历史较短,技术尚不成熟。 5)超临界流体萃取

原理:利用超临界流体在临界温度和压力下,其密度近于液体,粘度接近于气体,溶解能力加强等的特殊的理化性质,使其在超临界状态下,与其待分离的物料接触,萃取出目的产物,然后通过升温或降压的方法使得目标产物得以分离。 优点:(1)萃取速度高于液体萃取,特别适用于固态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2)接近常温条件下操作,能耗低于一般的精馏法,适用于热敏感性和易氧化性物质的分离;

(3)传热速度快,易于控制温度;(4)适用于非挥发性物质的分离; (5)压力和温度可成为萃取过程受调节的参数。

缺点:(1)该技术是几十年来才发展的一项高新技术,技术理论不成熟; (2)其工艺要求较高,有关技术人员有待培养;

(3)萃取过程在高压下进行,对设备和整个系统耐压行要求高。

11、各吸附床的优缺点?

答:固定床:优点:流体在介质层中基本上呈平推流,反混小。柱效率高。 缺点:无法处理含颗粒的料液,因会堵塞床层,造成压力降增大,而最终导致操作无法进行。 流化床:优点:A、压降小,可处理高粘度或固定颗粒的粗料液; B、不需要特殊吸附剂,设备操作简单; 缺点:存在严重的反混,特别是高径比很小的流化床,使床层理论塔板数降低,吸附剂的利用率降低。

膨胀床:优点:A、膨胀床中吸附剂例子的混合程度低,吸附效率高;

B、兼有固定床、流化床的优点,流化的固相介质基本可以悬浮在床内的固定位置,流体流动状态以平推流的方式流经床层,吸附效率高;

C、集料液澄清,目标产物浓缩和分离纯化为一体的生物集成分离技术。

缺点:A、膨胀床操作比较复杂和繁琐,需要一定的手工控制,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熟练程度要求较高;B、膨胀床吸附直接处理含有细胞碎片的料液,料液中的核酸、细胞碎片可与介质之间产生相互作用,造成介质颗粒聚集;C、由于料液含有大量的细胞碎片、脂类、核酸等成分,介质污染严重,需要严格的清洗,再生操作。

12、色谱的原理? 答:色谱操作中,互不相溶的两相分布称为固定相和流动相。固定相填充于柱内形成固定床,在柱的入口端加入一定的待分离料液后,连续输入流动相,料液中溶质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扩散传质,产生分配平衡。在色谱过程中,分配系数大的溶质在固定相上存在的概率大,随流动相移动速度小。由此,溶质之间由于移动速度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13 凝胶过滤色谱原理?

答:它的分离介质是具有均匀的网格结构,原理是在GFC柱中,不同分子量的溶质分子,流经床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溶质不能进入凝胶介质,而沿间隙孔隙流过,并最先被洗脱出来;分子量小的溶质能够进入所有细孔中,流程长而后流出色谱柱,其洗脱体积接近柱体积。

14、简述凝胶和絮凝作用差异?

答:凝胶作用是在某些电解质(如中性盐、简单酸碱)作用下,使胶体粒子扩散双电层的排斥电位降低,破坏胶体系统的分散状态,而使胶体粒子聚焦(1mm左右)的过程。 徐凝作用是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作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10mm)的过程,它是一种以物理的集合力为主的过程。

15、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原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包括一些疏水性氨基酸基团,这些基团大部分处于蛋白质的内部,但有部分疏水基团暴漏于蛋白质表面,在高离子强度下,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被破坏,更多疏水性部分暴漏在外,这些暴漏在外面的疏水性基团与介质上的弱疏水性基团发生疏水性作用,被固定相吸附,在低离子强度下,这种吸附作用减小,蛋白质从固定相中脱落下来。

特点:A、在高盐浓度下疏水性作用较大,HIC可将直接分离盐析后的蛋白质溶液;

B、可通过调节疏水性配基链长和密度调节HIC的吸附力;C.、吸附剂种类多,选择余地大。 色谱聚焦:原理:利用在较宽pH值范围内具有缓冲作用的多缓冲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同时利用在较宽pH值范围内具有缓冲作用的多缓冲剂为流动相,所以当相色谱柱输入与柱内初始pH值不同的多缓冲剂时,柱内pH值会缓慢地改变,在轴向形成连续的pH梯度,使料液中溶质依据个自的等电点或者吸附或者脱附,主次向下移动,彼此之间得到分离。 特点:A、分辨率高,可分离等电点相差0.02的蛋白质;B、具有浓缩溶质作用; C、因为需要特殊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难于应用在大规模分离纯化过程中。

反相色谱:利用表面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作为固定相,极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是根据溶质极性(疏水性)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洗脱色谱法。

特点:A、反相介质性能稳定,分离效果高;B、应用广泛,可用于分离蛋白质,肽,氨基酸,多糖等;C、作为产品纯化制备手段,多限于是现实规模的应用。

置换色谱:原理:基于置换剂与吸附质间在吸附剂表面的竞争性吸附。色谱柱先用适于溶质吸附的流动相平衡,然后添加一定量的料液,使溶质吸附在色谱柱入口,在进料过程中,料液中溶质由于吸附作用得到浓缩,并优于溶质间的吸附作用不同,他们之间已经得到了部分的分离,之后连续输入含有置换剂的溶液,置换剂与固定相表面结合位点额亲和力比料液中各组分都要高,故与料液中的各个组分竞争固定相的结合位点,将吸附的溶质置换下来,在此条件下,置换剂前言推动被置换下来的料液溶质向出口方向移动,同时,吸附作用较强的料液溶质也会推动吸附作用较弱的料液溶质向出口移动,最终各个组分按其与固定相亲和力的大小顺序形成彼此相连的纯组分区带。

特点:A、置换列中各溶质区带的边界陡直,分辨率高;B、具有浓缩作用,通过调节置换剂浓度控制产品浓度,处理量大,适合稀料液;C、各区带紧密相连,色谱柱利用率高,流动相用量少;D、可以实现多个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适用于含多个目标产物的物料; E、容易进行连续色谱分离。

16、亲和色谱原理:含有目标产物的料液连续通入色谱柱,直至目标产物在色谱柱出口穿透为止,然后利用与溶解原料的溶液组成相同的缓冲液为清洗液,清洗色谱柱,除去不被吸附的杂质,清洗完毕后,利用可使目标产物与配基解离的溶液洗脱目标产物,即得到纯化的目标产物,最后利用清洗液清洗再生色谱柱。

17、凝胶电泳:原理:主要利用凝胶的分子筛作用使分子大小不同的电解质得到分离,在凝胶电泳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溶质受凝胶阻滞作用大,电泳速度慢,而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溶质的电泳速度快,经过一定时间的电泳后,根据溶质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凝胶中会形成含有不同溶质的区带,实现溶质之间的相互分离。

等电点聚焦:原理:利用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两性电解质具有等电点,在等电点的pH值下呈电中性,不发生泳动的特点进行电泳分离。在电泳设备中首先调配连续的pH梯度,然后使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涌动到等于各自等电点的pH值区域,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等电点的蛋白质区带。 二维电泳:原理:同时利用分子尺寸和等电点这两种性质的差别进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首先在X方向上调配pH梯度,使溶质分子以等电点聚焦的形式泳动到期等电点处,然后将适当pH值得缓冲液渗透到凝胶中,在y轴上家电厂使溶质再次泳动。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切成小块,分别回收各个组分。

18、有机溶剂沉淀原理?

答:向蛋白质溶液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水的活度降低。,有机溶剂对水具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够争夺蛋白质表明的水分子,即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降低了亲水溶质表明水化层的厚度,降低了亲水性,导致脱水凝胶。结果,随着有机溶剂浓度增大,水化程度降低,溶液的介电常数下降,蛋白质分子的静电引力增大,从而发生凝聚和沉淀。

19、生物亲合作用? 答:生物分子能够识别区分结构和性质非常相近的其他分子,选择性地与其中某一种分子相结合,生物分子间的这种特异性相互作用称为生物亲合作用。 20、生物亲和作用的机理?

答:蛋白质的立体结构中含有某些参与亲和作用的部位,这些结合部位呈凹陷或凸起结构,能与该蛋白质发生亲和作用的分子恰好可以进入到此凹陷结构中,或者该蛋白质的凸起部位恰好能够进入与其发生亲和作用的分子的凹陷部位,就像钥匙和锁孔的关系一样。同时还需要有一些特殊的相互作用力,像静电作用,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陪未见,弱共价键等。

第18篇:“政经分离”

大量的集体资产掌握在村、组两级集体手上,所有权与管理权、交易权没有分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村工业形态,已经难以适应产业升级转型、环境保护、城市土地规划的发展大方向。“三农”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甚至认为,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拖延城市化进程的一块“绊脚石”。

农村综合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从体制、机制入手,破除农村改革的坚冰,用村改居破解政经混淆难题,城乡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正朝着均等化和全覆盖的方向迈进。2010年12月20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政研室《政研专报》上批示:支持南海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

三大难题交织,不改革就不能巩固改革成果

南海1987年就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使得南海迅速走向工业化,这为南海农村和农民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埋下了矛盾的动因。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南海农村面临着很多新的矛盾与困惑:一是政经不分,经济组织和行政机构混淆在一起,引发一系列问题;二是城乡二元分割突出,村里有村里的做法,城里居委会又有一套做法,差别明显;三是农村利益导向存在偏差,不少村民只问分红,不顾风险。由于农村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这三驾马车混在一起,谁掌握了村的行政权,谁就掌握了经济权,异化了村民自治,也弱化了社会服务职能。矛盾症结在于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经联社政经不分,体制混淆,农村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现代管理要求。“不改革就不能巩固改革成果”。南海区决定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政经分离、强化服务”的总体要求,从村改居入手,展开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以破解这三大难题,以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最终达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确保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村改居”开启“二次革命” 政经混合走向“政经分离”

按《南海区推进村改居实施工作方案》设计,今年初,涉及123个村的南海区“村改居”,揭开了南海农村综合改革的序幕,这被称为是南海农村改革的“二次革命”。作为村改居后“政经分离”的首个试点,4月15日,南海丹灶镇石联社区顺利完成经济联合社换届选举,采取“直选+间选”的方式:在经济社一级,由18周岁以上股东成员代表直接选举经济社社委;而在经联社一级,则由各经济社选出的经联社代表及“两委”成员代表,选出经联社社长、社委。

此前农村的经济社社长、村民小组组长、村支部书记都由同一人担任是常态,“政经分离”后,村委会或居委会与经联社分离,社区居委会成员及社区党总支书记不再兼任经济联合社社长,村居党总支部书记与村居委会干部不再直接掌管“钱袋子”,村居委会只负责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联社则作为市场主体对包括土地在内的村集体资产进行经营,其管理层将由股东代表选举产生。今后,社区党组织负责对社区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人选推荐、绩效考评、联席会议召集主持、财务审批、集体资产监管等重大事项;社区居委会则专注于自治等事务;集体经济组织负责资产经营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并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费供给;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则通过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为社会管理提供有效补充,最终形成公众广泛参与、共同享受成果的格局。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区已有118个村完成“村改居”,村民表决赞成率达到87.85%,涉及村民47万人。

南海区在实施“村改居”的过程中,坚持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产权权属不变,原村民享受的农村优惠政策、享有的权益不变,原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和其他社会管理事务的管理主体、管理范围、投入渠道“四大不变”的原则。按照设想,未来南海农村基层组织将会形成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与财务管理中心“五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农村资产发包(出让)通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资金管理通过财务管理服务中心,村民办事去社区政务中心。目前,南海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已在狮山、西樵、丹灶三镇试点,并争取在今年内覆盖到全区所有镇街与村居。

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2011年5月初,南海区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在基层“政经分离”的基础上,构建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等社会管理载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意见》要求建立社会服务购买机制。6月13日,南海在全省率先成立城乡统筹部,以统筹基层管理和城乡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对于“政经分离”,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曾表示,接下来还必须考虑经济组织和自治组织如何分工,如何引导这些经济组织按照市场化的规律来经营,同时还必须考虑如何从法律层面上保障原既得利益者,这些都是今后南海需要在政策层面上进行突破的因素。

第19篇:分离常数

所谓分离常数就是把分子分母中都有的未知数变成只有分子或者只有分母的情况,由于分子分母中都有未知数与常数的和,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分拆分子,这样把分子中的未知数变成分母的倍数,然后就只剩下常数除以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所以就有了解法1:因为含有的未知数是分母是2x,分子是-x,所以要让它们成倍数关系,就得给分子乘以一个常数-1/2,这样-1/2·(2x+5)=-x-5/2,然后配凑常数相等即可 ∴y=(1-x)/(2x+5)=((-1/2)·(2x+5)+7/2)/(2x+5)=((-1/2)·(2x+5)/(2x+5)+(7/2)/(2x+5)=-1/2+(7/2)/(2x+5) 解法2:令分母2x+5=t,则t=1/2·(t-5)

代入分子,y=(1-1/2·(t-5))/t=(-t/2+7/2)/t=-1/2+(7/2)/t 然后把t代换回来,有y=-1/2+(7/2)/(2x+5)

Y=X/(2X+1)=[1/2*(2X+1)-1/2]/(2X+1) =1/2-1/[2(2X+1)].即有,-1/[2(2X+1)]≠0, Y≠1/2.

则,这个函数的值域是:{Y|Y≠1/2}.

1.f(x)=-2x+3/(x+1)=[-2(x+1)+5]/(x+1)=-2+5/(x+1)

f(x)≠-2 2.f(x)=4x+2/(3x+1) =[4/3(3x+1)+2/3]/(3x+1) =4/3+2/3/(3x+1)

f(x)≠4/3

x∈[-2,-1/3)∪(-1/3,3)

f(x)∈[ 4/3+2/3/(3(-2)+1) ,4/3)∪( 4/3,4/3+2/3/(3(3)+1) )

分离常数法: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从分子到分母,每一项前系数依次设为 a,b, c ,d,公式推倒应该用Y=(ax+b)/(cx+d)(c≠0)而不是Y=(cx+d)/(ax+b)(a≠0)。所以这一句话应该改成: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从分子到分母,每一项前系数依次设为 a,b, c ,d,将形如Y=(cx+d)/(ax+b)(a≠0)的函数,分离常数,变形过程为(ax+b)/(cx+d)=[a/c(cx+d)+b-da/c]/(cx+d)=a/c+(b-da/c)/(cx+d) 。a/c+(b-da/c)/(cx+d)可以称作分式一般式分离常数公式。

第20篇:花岗镇共青团工作汇报

花岗镇共青团工作总结

镇团委在镇党委和团县委的领导和关心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团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镇党委和团县委的中心工作,遵循“服从大局,服务社会、教育青年”的原则,大力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注重外来青年的教育管理,全面拓展团的各项工作,开创了共青团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一、加强团组织建设。按照团县委统一部署,配齐配强1+3+X团组织新格局。镇团委对镇域内各行业各领域的青年进行全面摸底,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的形式。采取“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选配了由大学生村官、企业行管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新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工作进行分工细化,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团组织规章制度,使镇团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倡导广大青年团员结合各自实际,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强化村级团组织建设。村两委换届工作结束后,根据镇党委和团县委的部署和要求,镇团委积极开展村级团组织换届工作。确定芮店社区和七十埠村为试点村,分别以公推直选和自荐海选的方式进行了换届选举并取得成功。目前全镇40个村的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部完成。一大批综合素质好、公认度高的优秀人才被选入村团支部班子中去,团干部年轻化、文化程度普遍提高趋势明显,真正实现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目标。

三、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团建。我镇团委今年着力进行非公有制企业的团建工作。对我镇辖区内企业进行了走访了解,条件成熟,可以建立企业团支部的,都要建立。今年新建非公企业团支部4家,新入团人数65人。对于已建非公企业团支部,对支部的团员数量、年龄等重新审核,如实上报现有的团员数和本支部的团建情况。

四、扎实推进少先队工作。以中心小学少先队为中心,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健全了机构,完善了机制,优化了环境,进一步夯实了少先队组织各项基础建设。同时,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行动,努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镇团委支持少先队开展了多项活动,达到了“寓教育于活动”的目的。如组织少先队员在今年的3月学雷锋日参加社会义务活动;举行庆“六一”系列活动;与镇文教部门一齐组织全镇辅导员老师和学生代表开展少先队“手拉手”互助活动。

五、开展主题教育。镇团委充分利用广播电台、黑板报、主题班会等有效手段围绕“创先争优比实绩 喜迎十八大比贡献”主题,加强对团员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团知识教育等,如教师节期间,组织各团支部开展“向教师节献礼”的活动,培养学生尊师等社会道德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反邪教宣传、毒品知识宣传,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开展“学《守则》、遵《规范》、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日常行为活动规范教育,使

- 2动。镇团委积极与镇劳动保障部门以及镇域及周边各企业联系,对招聘信息进行梳理整理。于年初组织开展了返乡农民工招聘会。为进一步以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基本技能,镇团委利用远程站点组织青年团员收看科普栏目,大力提升青年职业技能。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参与团市委创业大赛活动。

(6)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面临着生活、学习、安全方面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我镇把关注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在中心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在镇文化站设立留守儿童活动室,内设图书室、心理咨询室、亲情视频室。多方争取资金,通过各方面力量,努力确保留守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

激发企业青年团员热情,想青年想所想,急青年急所急。联合劳动保障等部门开展青年技能培训。

二、围绕镇中心工作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围绕城建、关爱留守儿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三、开展各类

在各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同心协力下,全镇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团的阵地作用更加凸显。全镇广大团员青年的意识切实增强,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的生力军和顶梁柱。今后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存在的不足,团结并带领全镇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以更饱满的热

- 45 -

岗编适度分离工作汇报
《岗编适度分离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