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产业省内转移对接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11:3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对接工作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对接工作汇报

2010年以来,我所根据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情况汇报会精神,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在淡水街道办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积极做好我所辖区内的劳动力转移工作,建立企业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对接合作关系,主动配合政府搭建对接平台,成效显著。现将有关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加大宣传,积极发动。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青年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顾虑,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怕没有一技之长,难以找到合适工作,而找到工作后又怕短期内胜任不了工作;二是怕工作太忙,家人照应不够及时,到了企业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环境和管理模式;三是怕工作强度太大,而辛辛苦苦做完工作,企业却克扣工资或者不发工资;四是怕出了工伤意外没人管,无处申诉。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所组织相关人员每月定期、不定期把政府的劳务政策及企业用工信息及时宣传到各村、组,并树立起外出务工发家致富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有效信息和典型事例等综合手段引导群众,转变了群众旧的思想观念,消除他们的模糊认识和后顾之忧,大力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积极开展调研工作。2009年,我所对辖区内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企业用工情况积极开展调研普查工作。2009年5月,我所组织开展了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在各村

委的配合进行“挨家挨户”、“一人一表”登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人一表、一户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台帐”等“六个一”相关的台帐,全面、详细地掌握了辖区内的农村劳动力情况。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企业用工调查,及时收集了辖区内企业在在需求方面的情况,对于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我们进行了重点考研调查,详细了解各企业缺工人数、缺工岗位以及招工要求。这些考察调研为我们采取更好的措施以有效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材料。

三、踏实行动,顺利对接。自09年11月区委、区政府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对接工作以来,我所在上级对接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工作,稳扎稳打,发现了问题就及时调整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正确的处理。为有效做好有关对接工作,我所跟进辖区内用工企业的工作、生活条件,分类指导辖区各村村委要想农民工之所想,切实做好对接人员的思想工作与应用物品准备。

对接前我们专门组织各村待转移劳动力进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和加深他们的认识。在送人到企业的对接过程中,我所始终与用工企业保持联系,全程跟踪服务,充分发挥了劳管所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派出工作人员广泛收集对接农民工在企业生活和工作上的需求,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和厂方反映,进而督促用工企业搞好岗前培训,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他们踏实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对参与本次对接的用工企业和农民工所属村镇进行回访,并将收集的情况分类整理,从而既及时跟进对接农民工在企业的

工作表现与生活条件,有针对性地争取用工企业予以相应改善,又为下一轮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对接工作征询用工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工所属村委负责人的意见与建议,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与配合转移对接工作。

2009年以来,我所共联系对接企业xx 家,成功转移辖区内农村就业劳动力xx 人,完成劳动局及街道办下达目标任务的xx %。在本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工作中,我所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前提,既发挥了劳管所的联结优势,又在转移对接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企业用工短缺方面作了有益探索,更为今后的转移对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所负责的转移对接工作赢得了辖区内各村委和用工企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推荐第2篇:关于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接想法

关于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对接想法

一、抓实“谋划点”,强化区域规划编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编制中坚持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在明确区域战略定位、进一步优化首都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三地的比较优势,重点就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产业布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工作思路和操作措施。

尽快编制完善西港搬迁总体规划,研究解决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此外,还要结合区内承接产业总体规划,做好西港搬迁内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移承接规划。

二、抓实“承接点”,搞好产业转移平台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平台。为强化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聚集支撑。制定出台符合西港搬迁实际的“推进产业聚集发展的若干扶持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从信息、技术、资金上给予倾斜,在鼓励现有央企增资扩股的同时,重点向北京央企推介同类型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实施“园中园”发展战略,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建设,尽快拿出区域布局和产业规划总体方案。

二是加速拓展空间。西港搬迁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优区域在

1

临港物流园区,但摆放项目用地所剩无几,发展空间受阻。为此,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三件事。首先,协调市规划部门,下大力推动“大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审批,实现与全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尽快取得省与国家批复;其次,推动物流园区向东发展,将扩区工作早日提上日程。再次,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建设,不断扩大园区开发面积,为引进和承接京津龙头项目、培育龙头企业集团腾出空间。

二、找准“对接点”,确定承接产业重点

在认真分析研究京津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承接京津外溢产业的指导意见》,结合西港搬迁自身优势、特点,找好对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更好地实现产业对接。

一是依托现有产业优势,积极承接关联配套产业。就海港区来看,在玻璃制造及深加工、金属压延、食品生产等产业具有一定优势,具备配套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西港搬迁将以自身优势产业为依托,着眼产业关联配套和产业链条延伸,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积极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转移企业,与金海粮油公司、中外运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现就地配套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配套,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格局。

二是依托区位环境优势,积极承接临港工业及环保产业。一方面,充分发挥“近海临港”的区位优势,打造港口腹地的良好承接平台,重点引进适合港口运输、大进大出、两头在外

2

或一头的临港加工产业项目,提高加工贸易产业的比重。另一方面,以高端商务为主,重点引进文化、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承接的项目。

三是依托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新一轮产业转移,正从一般加工项目逐步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延伸,从传统投资建厂逐步发展到技术转让和研发转移。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2013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各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增长10%,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区,具备了一定的人才技术基础。为此,我们将侧重承接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快引进具有规模优势、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

三、提升“着力点”,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招商上、落实到项目上,以及优化环境上。接下来,我们要在重点在这三个方面花更大力气。

一是突出计划性,强化储备谋项目。按照我区“一中心三基地”产业定位,对现有园区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找出产业链中重大缺失项目,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心策划一批符合西港新城区、东扩港区发展实际、与北京、天津产业对接、与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结构调整和投资政策相吻合的产业转移项目,建立专门的项目储备库。

二是突出敏锐性,强化招商引项目。将与我区达成了合作

3

共识的驻京央企、知名民企、外企以及教育、科研、医疗、养老、体育等机构,加强沟通、联系,进一步加大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利用好产业链式招商、合作伙伴式招商、朋友关系式招商等。以园区优势骨干企业和高成长科技型企业为依托,谋划包装项目,在交通、工程、环保、专用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吸引和承接符合西港搬迁发展定位的项目。充分利用西港搬迁指挥部门户网站,将西港新城区、临港物流园区的投资环境、招商动态、招商项目等进行发布,同时依托网站,尝试开展网络招商;积极参加全国各种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和我区自办的秦皇望海祈福文化旅游节活动,通过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报纸网络推介等多种形式,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宣传推介西港搬迁。

三是突出时效性,强化服务上项目。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针对每一个意向项目,都要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加以推进和服务。此外,还要在软环境建设上狠下功夫,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全力做好咨询、核准、备案等工作,在办事规则上能通即通,能快则快,积极帮助转移企业降低商务成本。要不断加强政务服务代办制等办法,为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提供量身打造的服务,让他们感到在秦皇岛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周到。

4

推荐第3篇:承接产业转移交通工作汇报

承接产业转移交通运输工作情况汇报

市交通运输局 (2012年7月 日)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决策,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根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努力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工作情况

根据市第四次常代会交通发展有关决定事项和市委《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定》,为全面构筑“对外大畅通、对内大循环”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将永州建成“湘粤桂省际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我们多次召开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全力以赴,加大项目争取力度

为争取一些重大的关键性项目,我们多次陪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省里衔接汇报,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祁

1 道高速列入了“十二五”全省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前段时间重点向省里争取将祁道高速公路进入省“十二五”开工项目并由省里负责实施,目前省里还没有明确表态,仍需进一步加大争取力度。国省干线项目,我们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项目里程达到1242公里(其中规划新开工项目里程742公里,“十一五”续建项目500公里),点全省总规划里程的8%; 进入省里实施方案的825公里,占全省实施方案里程的8.2%。另外,今年争取到G322永州全线按标准二级路改造,为全市干线公路路网提质改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全省“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共35000公里,我市争取到并已通过的规划4064公里,占全省的九分之一强。争取到“十二五”规划渡改桥、危桥改造706座,计5.6亿元,为全省的十分之一。水运项目,省里“十二五”规划原来将湘江永州至松柏三级航道改扩建项目作为预备项目,经过我们的争取,省里已同意将该项目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工项目,省交通运输厅邹和平副厅长明确表态支持永州水运建设,并表示将向交通运输部争取,将我市零陵、冷水滩、祁阳等3个千吨级港口与航道改造项目捆绑实施。这对于减轻我市水运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将起着关健性作用。同时,我们配合交通运输部和省里开展了湘桂运河项目规划调研,湖南段总投资达300多亿元的湘桂运河项目已列入省里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交通三年大会战

2 针对我交通基础设施总体比较落后这一现状,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2到2014年,在全市开展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着力解决当前交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水运项目建设,重点解决干线公路开工率不高、建设进度迟缓的问题。我们按照大会战的部署,全面启动并组织实施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主要抓了四项工作:

(一)强化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永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工作职责》和《永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认真做好综合、统计等基础性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强化组织调度。先后组织召开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国省干线公路2012年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协调会、全市干线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座谈会、全市交通建设会战办主任和联络员工作会议等10余次,有力推动了各建设项目进程。

(三)强化督查考核。按照《关于永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4月9日至13日,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分南、北两组对各县区一季度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开展情况及纳入今年目标管理考核的24个干线公路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形成了《督查通报》和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特别是通过现场督促检查,推动了S323道县柑子园两个拆迁“钉子户”遗 3 留问题的解决。

(四)强化宣传报道。编发《交通会战简报》5期,大力宣传大会战的重大决策、工作成效、典型经验等,营造了较好的活动氛围。

三是加强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督促相关县区及项目业主加快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要求每个新开工项目的相关建设单位都要制定项目前期工作时间表,明确专门力量,安排前期工作经费,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配合相关部门定期进行了督查,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强施工组织、项目管理,合理安排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对前期工作项目,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衔接,加快项目施工图设计、工可审批和用地报批进度,争取主动权。为确保工作进展,我们制定了工作方案,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在建工程进度,扎实推进前期工作,确保计划开工项目如期开工。

二、今年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至6月,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3.55亿元,为市政府年度计划任务65.9亿元的35.74%。其中,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完成投资7亿元,为年计划的53.85%;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0.06亿元,为年计划的31.44%;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98亿元,为年计划的27.07%;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完成投

4 资1.52亿元,为年计划的38.06%;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等完成投资7799万元,为年计划的91.75%;站场建设完成投资2000万元,为年计划的58.82%。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1、湘桂铁路。全线正在铺轨。

2、高速公路。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永蓝高速公路完成投资6.0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7.7%。厦蓉高速公路永州段, 完成投资3.9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9.76%。前期祁冷道高速公路,正在争取省厅组织预可报告评审,项目前期办已初步拟订了招商引资条件和各县区土地匹配方案,待市政府审定。

3、国省干线公路。1至6月完成省考核目标的55.92%,完成市考核任务的27.07%。其中,二广高速双牌连接线、东安至全州公路、新田至宁远公路、S324蓝山段改造工程等4个完工项目完成投资7121万元;S325道县祥林铺至江永龙虎关、G207东安界牌至江华界牌井、G322零陵段改线工程、G322祁阳绕城公路、祁阳至冷水滩公路等5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64亿元;零陵大道扩建工程扫尾附属工程、S323宁道公路附属工程、李达故居道路工程等其它项目完成投资6299万元。计划年内开工的7个项目正在抓紧做前期工作。

4、农村公路。已完成投资1.52亿元,完成通畅工程里程328.15公里,完成投资及里程比例分别为年度计划的38.06%和48.9%。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工程,建成24座、在建34座,正在进行设计和招投标的91座;渡改桥完工2座,在建7座,3座处于设计和招投标;安保工程完成143万元,水毁修复完成610万元。

5、站场建设和干支线养护工程。站场建设完成投资2000万元。冷水滩中心城区公交停车场因征地拆迁进度迟缓,仍于启动阶段。干支线养护工程,已将责任目标已落实到市公路局和相关县区政府,并已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6、水运工程:前段配合省里完成了湘江永州至松柏三级航道改扩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资料搜集工作。3个千吨级港口的选址正在征求意见,预计8月底可完成港口规划编制,年底完成工可报告。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上半年,受上半年低温阴雨天较多和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前慢后快、前低后高”基本规律的影响,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低于市政府“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期目标,但总体而言进展比较顺利。预计下半年能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但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制约交通重点项目进展的主要因素有:

1、资金缺口很大。受省定额补助标准下降影响,需地方自筹解决的资金比例提高。据测算,除高速公路和水运项目外,要完成这三年建设任务,全市共需自筹建设资金(含征地拆迁)65.16亿元,其中干线公路需自筹48.77亿元,农村公路需自筹16.39亿元。

2、征地拆迁和“三杆”搬迁缓慢。征地拆迁涉及面广、动迁费用较高,由于工程用地未及时交付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房屋及附属设施的拆迁工作未全面完成,致使大部分建设项目进展不理想。杆线搬迁进度缓慢,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行车安全。

3、项目推进乏力。建设成本持续高涨,导致项目施工方拖延、怠慢工程;县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均衡,特别是跨两个或两个以上县区的项目推进效果不理想;部分项目施工环境不尽人意,存在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现象。危桥改造方面,部分县区技术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项目还没有明确改造方案,地方配套资金没有落实。渡改桥建设方面,县区政府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情况不理想,新田、东安、冷水滩各1座还没有开工。

四、下半年工作目标和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5.9亿元,确保完成省政府和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调度。按照市委、市政府“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的要求,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配合相关部门对交通重点项目定期开展督查,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高速公路的重点是协调处理好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保持良好施工环境,确保实现无障碍施工。对干线公路建设目前存在的征地拆迁和杆线搬迁进度慢、工程进度不理想等问题,重点是在抓好调度、协调矛盾,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和市与县区(管理区)、项目业主签订的责任书所列内容,按考核办法逐项督查、逐条考核,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实行奖罚兑现。

2、抓紧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祁道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明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抓好水运项目前期工作。对干线公路项

7 目,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按期保质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督促相关县区及项目业主加快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对今年计划开工的项目,实行每月一调度、每月一督查,报请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实现计划开工的7个项目,年内全部开工。

3、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深入开展“质量安全年”活动,推行交通建设工程模式标准化、程序规范化、施工科学化、工程精细化的“四化”建设。加强对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质量监督,确保所有国省干道、农村公路的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确保不出现质量责任事故。继续强化道路运输、水上安全和施工安全的监管,督促企业和业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好转。

推荐第4篇: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基本设想

一、基本情况

天柱山旅游度假区于2007年4月挂牌成立,2008年11

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度假区位于县城西部,紧邻县城老城区,是县城通往天柱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以潜水和天柱山大道为两条主轴线。度假区总体规划面积16.1平方公里,东起县城古塔路接南岳路、西邻天柱山风景区区界、南抵潜水河南岸、北至凤凰路向北推移200米。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皖文化园等项目均为省“861”重点项目。

度假区规划建设为“4218”的总体结构,即四大功能板块、两条发展轴线、一个主题乐园和八大核心景点。四大功能板块为旅游综合服务、生态休闲养生、古皖文化展演和立体交通转换四个板块。两条发展轴线即沿天柱大道形成东西向功能拓展轴;以中央景园为中心,南北延伸,形成中央生态绿化景观轴。一个特色主题乐园即通过增加度假区的休闲设施和内容,丰富度假区内容,提升度假区档次。八大核心景点即中央景园、碧

水清荷、凤湾魅影、皖国遗韵、太平夕照、后溪烟树、潜河画廊和火台流霞。

二、发展方向

1、国内一流的休闲养生度假区。度假区将坚定不移地把天柱山“养生气功”这张牌打响、打亮。加速推进天柱山国际旅游保健中心项目建设,深入持久开展中国天柱山养生旅游推介会,以俄罗斯为突破点,逐步走向世界。着力挖掘 “潜厚朴”、“安茯苓”、“瓜蒌”等著名皖药的养生市场潜力,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近期,度假区将全力推进温泉养生中心项目建设,丰富天柱山养生内涵。

2、中国知名的山地运动基地。度假区将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新建山地运动训练基地,定期组织专业队伍的训练或比赛。目前,知名企业雨润集团对该项目有较强的投资意向,预计用地8000亩,拟投资30亿元。拟建设三个18洞高尔夫训练场、四座五星级酒店以及商业地产等配套设施,是集旅游、度假、休闲、会展、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该项目工程分三期建设:第一期高尔夫训练场建设,第二期星级酒店建设,第三期商业地产等配套设施建设。

3、皖文化旅游胜地。度假区将依托皖光苑,把皖文化园建设成为4A级景区。通过新建古墓园、孔雀东南飞纪念园、二

乔公园、程长庚园、张恨水文化园等,在度假区形成考古、文学、戏曲竞相绽放的文化大观园。

4、皖西南旅游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度假区依托自身旅游资源丰富、游客量大的优势,结合东香高速的出入口和风景区南部上山道路,根据地形设置立体交通换乘中心,着力将度假区打造为连接花亭湖、司空山等旅游区的皖西南旅游交通枢纽。

三、承接产业转移具体措施

1、以发掘和展示皖文化为载体,承接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在度假区建造皖文化展演区,其项目主要设置为太平塔文化展示区、旅游配套服务区、郊野实景剧场、七仙女影视城和薛家岗遗址展示区等,迎接国内外文化产业集团来区投资。

2、以打造生态养生世界为目标,丰富生态保健体系。根据自身优势,在度假区建立休闲养生世界城。除承接南方香江集团投资30亿元天柱山风景区茶庄接待区以下七条山冲内投资建设休闲养生世界城外,还将进一步吸纳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生态养生保健领域投资建设内容丰富的具体项目。

3、以建设山地运动基地为平台,承接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除天柱第一城国家网球训练基地继续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

网球运动员来该基地比赛或举办其他大型活动外,还将承接国家、省级体育产业在山地运动基地组织乒乓球、沙滩排球、山地自行车、高尔夫等大型专业比赛和训练。这些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度假区承接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

4、以构建参与性乐园为引导,承接休闲娱乐产业建设和发展。游乐园的建立有利于承接休闲娱乐产业建设和发展。为吸引与留住游客,让游客能在“山上游、山下玩”,将在度假区建设游乐园。度假区将积极承接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建设参与性娱乐中心,如以BOT方式建设主题乐园、博彩业等。

5、以创建服务中心为支撑,承接现代服务业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同样度假区的发展与壮大需要服务业的支持。度假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现代服务业。

6、以建设交通枢纽为基础,承接市政交通产业建设和发展。度假区的总体规划把建设旅游交通枢纽放在了重要位置,另外,区域内“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度假区将承接国内外大型市政交通产业来区采取BOT、BT等灵活形式建设基础设施。

7、牢固树立承接产业转移意识。首先,要牢固树立开放意识,抢抓加快发展的大好良机。我们将成立专门班子,应对形式变化,抓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认真研究经济发展形式,分析现状条件拟定承接思路和对策,以应对形式变化及产业政策变化。我们坚信承接来的产业将为度假区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其次,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灵活选择承接形式,充分发挥度假区承接转移产业的优势。第三,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争做承接转移产业的先兵。

8、主动出击,做好对外联系与交流工作,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和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发达地区招商引资。一方面要推动与沿海地区企业间的合作。在招商引资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开展招商活动,推行专业化招商;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推行信息化招商,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建议与要求

1、建议市、县组织编制产业转移专项规划与计划。科学规划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承接产业转移也须科学规划。市、县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综合产业、环境、交通、资源、物流等各种因素,在全县一盘棋的前提下,统筹度假项目规划布点,达到土地、资源及产业的最优化分配利用,并产生最大的效益。

2、谋划储备一批产业转移项目。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前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为项目落户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建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基金。度假区刚刚起步,建设资金有限,设立度假区投融资公司,解决度假区资金瓶颈问题,以便更好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

4、进一步优化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环境。

推荐第5篇:深圳市社保关系转移省内

省内社保转移

省内社保转入深圳市

如需将省内社保转入深圳市的,需递交的资料如下: 1.深圳市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结算申请表 2.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的原件及复印件 3.转出的出具的凭证原件

4.养老保险重复缴费的,需提供参保人在本市中农、工、商、建四大银行的存折和结算卡,不得提供信用卡。

深圳市社保关系转出

如需将深圳社保转出的,需递交资料如下

1.提供参保人的身份证原件,到最后参保所属的社保部门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2.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交到接收的社保局申请社保转移

推荐第6篇:省内跨市危险废物转移流程

省内跨市危险废物转移流程

办理流程:

1、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向县区环保部门报送申请材料。

2、县区环保(分)局初审通过后,在《危险废物转移报批表》上盖章。

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将通过县区环保(分)局初审的材料交市环保局。

4、市环保局向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所在地市级环保部门发送征求意见函。

5、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所在地市级环保部门回函同意接收后,危险废物产生企业所在市环保局发放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6、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进行转移,并按期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第二联报送移出市环保局存档。申请材料:

1、危险废物转移书面申请(包括危险废物类别、化学品名称、数量、接受单位、运输单位以及转移时间等)一份;

2、规范填写《危险废物转移报批表》一式三份(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加盖单位公章,审查并签署相应意见);

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与危险废物接收单位的书面合同或协议复印件一份;

4、危险废物接收单位与危险废物运输单位的书面合同或协议复印件一份;

5、危险废物接收单位的营业执照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各一份(加盖单位公章),并符合经营范围;

6、危险废物运输单位的营业执照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各一份(加盖单位公章),并符合经营范围;

7、年度内首次转移的须提供危险废物年度管理计划(一份);

8、危险废物运输应急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复印件);

9、首次申请单位须提供环评报告、环评批复和项目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复印件

推荐第7篇:基本养老保险省内转移接续流程

基本养老保险省内转移接续流程

原参保地

(转出地)

新就业地或待遇领取地 (转入地)填色格子为参保人或单位必须前往办理的环节, 无填充色格子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的环节。省内转移须知

(一) 省内流动人员可保留各段缴费记录清单,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6个月前才办理转移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归集,

省内转移以新就业地为养老保险关系转入地。

(二) 办理转移的身份证明:自行办理提供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单位办理填表盖章;委托办理提供参保人身份证复印件、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三) 全省转移系统实现联网前,由参保人或其代办人亲自领取传递资料。

(四) 系统条件不成熟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出时,转出资料仍出具《个人账户清单》、《缴费基数清单》,并附省外转入记录(转移时间、转移对应缴费年度等),条件成熟后应按统一出具《转移接续信息表》。

(五) 工作人员须在转移前一环节完成、转移相关材料收集完备后1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本环节业务。

推荐第8篇:产业转移教案

5.2 产 业 转 移 教 学 设 计

【教材分析】

本章第一节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介绍资源跨区域调配;第二节以东亚的产业转移为例,介绍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前面四章主要探讨区域内地理环境联系对区域经济影响;本章提升到区际间地理环境对区际经济影响。教材将产业转移单列一章安排在最后,从加强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角度,使学生的视角从区域内扩大到区际之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分类。

2、学生分析归纳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材料的思考、探究、讨论与合作分析,使学生确实感受和构建知识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了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难点: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过渡】在上一章。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时候,提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产业转移。  概念

1、什么叫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按地域,可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1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课本思考题

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问题】上述日、韩企业,为什么要来中国设厂? 答:„„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 劳动力因素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问题】如果你是玩具企业的老板,你会选择在哪里加工生产?

阅读PPT上的材料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案例】近年来,建始县投入9900余万元建设清江工业园区,如今园区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清江工业园区一跃成为当地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亮窗”。记者走进恩施晨龙精密制造公司的组装车间,只见3个标准生产车间内的18条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精心

2 地组装、检测手表机芯。为何相中建始,且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短短的48天?阮松柏说,广州明珠星集团决定到建始投资兴业,短时间内县商务部门就将所有手续办齐,劳动就业部门为企业培训了1200名工人,这种承接产业转移的开放意识和高效服务,特别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

(1)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内部交易成本包括: [生产联系、基础设施、政府政策及办事效率、职工培训] 【划课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高,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2)出口加工区

是国家划定或开辟的专门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的特殊工业区。经济特区的形式之一,常享受减免各种地方征税的优惠。出口加工区一般选在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方便、劳动力资源充足、城市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

【思考】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思考】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

[在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供优惠政策、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改善投资环境] 出口加工区是常考点,明确

这里的思考题,提供答题方向——分析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

3.市场因素

读图5.10“我国汽车销售量增长”

图5.11“我国和部分国家乘用车的普及率”。 1.从图5.11中你看到中国市场有什么商机?

3 2.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强调关税壁垒,学生容易遗漏。 4.其它因素

[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避开关税、贸易壁垒,降低成本,及时获取信息、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产品生产周期,迅速实施本土化战略。]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3分钟,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产业转移对迁出区、迁入区分别有什么影响?

读课本91页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分析该表。

【拓展】产业转移的规律:

4 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迁出地: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迁入地: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

【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注意将研究和开发一起引进,避免总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

【案例分析】:2013年,苹果将现有计算机产品线的一条收回到美国,苹果为此投入了1亿美元。这条消息对失业率一直在高点排徊的美国是个好事。苹果CEO蒂姆库克表示,为美国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很重要。他说:“如果要看苹果为美国创造就业的效果,估计我们现在已经创造了超过60万个岗位。

苹果将生产线放到美国这一举措对我国和美国的就业分别有什么影响?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迁出地——失业人口增加 迁入地——缓解就业压力

5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结束新课

活动:讨论教材第90页的问题:“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找出日本产业转移的原因并填写图表。

【布置作业】

推荐第9篇:第二节 产业转移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

第二节 产业转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基本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学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3、通过模拟活动,表达、交流、反思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通过“对珠三角产业转移”案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课前自主预习】 1.产业转移的类型

① 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② 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本质原因: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 ②直接原因:为降低、扩大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 调整

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 ,加快本国或地区的 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 进程

②促进 与

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 产业;发展处于 和 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 和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展 和 的产业;发展处于 和 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 产业转移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

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 ;产业转移伴随着 的转移与扩散:发达国家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国内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纳污染,国内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1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 ④改变 的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 向国外转移,国内 增加

发展中国家:大量吸引 ,有助于缓解 【例题分析】

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1)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 ( )

A.为接近原料产地 B.为利用廉价劳动力 C.为接近消费市场 D.为追求更高的利润

(2)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产生的影响是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 ②促进了全球政治一体化 ③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④明显缩小了世界南北贫富差距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影响三企业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技术因素 B.市场因素

C.劳动因素 D.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4)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纺织厂最有可能是 ( )

A.棉纺织厂 B.毛纺织厂 C.合成纤维纺织厂 D.麻纺织厂 (5)三企业区位选择的共同优点是 ( )

A.劳动力廉价 B.交通便利 C.原料丰富 D.水源充足 【巩固练习】

1.日本20世纪60~90年代,一直在东亚、东南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可利用廉价劳动力

②东亚、东南亚气候适宜,河流众多

③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利用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

④日本寻找海外投资有利于工业分布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往日本和美国,主要原因是

A.亚洲与日本、美国相隔很近,海运便利 B.亚洲资源丰富,市场广大

C.日本和美国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D.日本和美国现代化交通发达,临空型工业布局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入

2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 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3.在阶段I,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D,原材料 4.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D.原材料

2009年6月23日,由空中客车天津总装厂组装的首架空客A320飞机正式交付使用。 5.空中客车公司选择在我国建设欧洲之外的第一个总装线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 ) A.科技实力雄厚

B.消费市场广阔 C.土地价格低廉 D.劳动力资源丰富

6.空中客车公司落户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主要原因为该地区 ( ) ①制造业基础好 ②便捷的水陆交通 ③科教发达,人才众多 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

7.图A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8.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式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 9.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区位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大量廉价劳动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

10.中国正式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IT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

11.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有“世界工厂”的美誉。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掌握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GE(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产品流程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制造电器及中国品牌电器占世界市场份额

(1)根据材料一判断CE公司和中国企业在生产领域各自的优势是、(2)材料二说明我国电器生产企业___ ___。 (3)对于中国电器生产企业来说,该过程对其发展的影响是。

(4)就中国电器企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教学后记】

【学习反思】

4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 (1)技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2)生产量大,但名牌少;注重生产环节,但不注重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宣传 (4)有利:缩短其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利:处于生产环节的加工环节,附加值低

(5)加大产品开发研究投入;注重市场开发;树立品牌意识。

推荐第10篇:合肥产业转移

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研究报告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促进安徽加速崛起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合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安徽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在承接产业转移、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如何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合肥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抓住机遇,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为主线,打造具有区域乃至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及总体趋势

“二战”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轻工、纺织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

— —1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通过三轮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主要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生产链条上下游紧密联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进一步融合。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减速,国际产业转移速度有所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方式不断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大企业主导产业链整体转移,众多配套企业追随大集团、大公司的项目布局,形成跟随转移,在承接地“无中生有”,催生新产业。二是产业转移区域集中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行业企业基于市场容量、配套能力等向同一地区转移,形成趋同转移,推动承接地产业集群。三是企业按产业价值链配置资源,将低端生产环节向资源地转移,将高端决策、研发、营销环节迁入中心城市,形成了分离转移。四是转移日益向高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五是跨国证券投资和并购日益成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主要方式,服务业外包发展迅猛。《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承接服务业

— —2外包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

(二)国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会,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阶段,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升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使中部地区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增大。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后3-5年,仍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四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东

— —3部地区产业转移指向不仅仅是中西部,还包括国外(如东南亚地区),同时,在东部地区政府导向下,向本区域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影响不可小视。另外,传统产业转移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二、合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及优劣势

(一)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近年来,合肥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事,全面推进“大招商、招大商”,主动出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大批10亿、20亿、甚至上百亿的大项目落户合肥。2005-2008年,全市累计引进省外资金1376亿元,年均增长62.5%,占全省引资总量约五分之一。省外投资80%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其中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646亿元,占引资总量的47%,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合肥外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2006-200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9.34亿美元,年均增长28.9%,占全省总量的29.2%。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使合肥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会城市。2005-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878.41亿元上升到1664.84亿元,财政收入从130.88亿元上升到301.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880.82亿元增加到2078.37亿元。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

— —4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目前,全市新增就业的70%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95%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

(二)合肥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和不足

合肥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之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紧邻长三角,承接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合肥是中部地区距离长三角最近的省会城市,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的范围涵盖了中、东部7省1市,拥有5亿多人口,是全国消费市场最广、消费能力最强、消费潜力最大、消费层次最高的区域,具有吸引产业转移的强大市场吸引力。

2、交通优势。合肥是建设中的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有7条铁路和6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与水运、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合宁高铁、合武高铁建成,极大地缩短了合肥至上海、南京、武汉的时空距离。近三年来,合肥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累计安排投资385.88亿元,实施路桥工程292项,道路总长800.92公里、桥梁89座,已建成道路总长527.36公里、桥梁67座,初步形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道路框架。目前,环城高速全线贯通,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港综合码头建设加快推进,“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已经形成,基本实现合肥经济圈主城区

— —5“1小时通勤圈”,合肥交通优势日益显现,城市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力大幅提升。

3、成本优势。合肥综合商务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75%。劳动力丰富,而且成本较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于长三角的77.8%,相当于珠三角的91.6%。合肥职业教育发达,拥有各类职业学校109所,在校生19.2万人,各级专业技工22.8万人,能够保障产业转移的用工需求。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2倍,是珠三角的1.6倍,投资成本较低。水资源、能源供应较为充足,具备为产业转移提供各种要素保障的条件。合肥经济圈内资源丰富,淮南是国家级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六安霍邱20亿吨的铁矿资源在华东地区位于首位。

4、产业优势。合肥具备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的现代产业体系,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八个重点产业。家电产业汇集了美的、海尔、长虹、美菱、三洋、格力、华凌等知名家电企业,是全国家电产品种类最多、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地区。汽车产业拥有江淮、安凯、昌河等3家整车企业和3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轻型汽车、商务车、豪华大客、微型车、轿车等完备的生产体系,是国内车型系列最全的城市。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市场占

— —6有率居国内前列。合肥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载体,现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产业承载和配套能力较强。

5、科教优势。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中西部科教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51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机构275家,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20家,两院院士31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59人,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近年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初步形成产学研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实现主导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科技研发的互动融合,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6、金融优势。合肥金融业发达,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基本形成涵盖银行、证券期货、保险、金融控股公司、金融中介组织等在内的较完备的金融体系。目前,在肥设立总部的金融机构有7家,国内金融机构在肥设立的省一级分支机构约30家,各类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网点超过1000家。近年来,伴随着合肥经济跨越发展,合肥金融业发展较快,第一

— —7家外资银行东亚银行合肥分行正式开业,建设银行总行入股兴泰信托公司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2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679亿元,新增贷款551亿元,占全省当年增量的45.6%。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服务条件。

7、环境优势。近年来,合肥强化“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理念,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深入推进效能建设,以营造合法高效的政务环境为核心,真正把合肥打造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地区之一。通过坚持不懈地抓效能建设,全市各级服务意识普遍增强,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合肥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及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作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园林城市,近年来,合肥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绿地率达到38.91%、绿化覆盖率达到43.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超过300天,城市绿化三项指标均接近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基本形成宜居宜业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

当前,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强化,但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现代物流、金融、

— —8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明显滞后。二是区域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明晰。尽管经过这几年来的发展,我市产业分布逐渐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但还有待进一步明晰,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三是城市经济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在全市的各类园区中,有的园区已无土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有的区内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园内企业集群趋势不很明显,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不是很强。四是产业配套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市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五是重点领域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推进。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大力承接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合肥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合肥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开放程度最大、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生态环境最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9——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充分利用合肥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环境等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使合肥成为环境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承接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

——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契机,增强合肥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优势,提升合肥综合竞争力,使合肥成为合肥经济圈的“发动机”、安徽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引领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示范区。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使合肥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区。

通过大规模承接国际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到2015年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4%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00

— —10美元;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4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基本建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冶金、化工等产业,形成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3、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利用国内外资金年均增长50 %以上。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对接,形成良好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4、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巢湖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城市综合环境。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布局

根据合肥“141” 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以构建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和谐发展为导向,以“梯度分布、专业集聚、功能耦合、拓展联动、有序承接”为原则,大力优化提升城市核心区,积极完善拓展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城市发展新区,形成“一核、四区、四带”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 —11区总体布局,基本形成与合肥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1、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核心区

在以老城区、政务文化新区为核心的主城区,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结合老城区改造,打造国内知名的商业服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若干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景观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龙头,大力承接发展商务、金融、教育、卫生、休闲、文化传媒、中介服务等产业,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在滨湖新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承接发展金融、会展、商务、旅游、中介服务等产业,逐步形成区域金融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和总部经济集中区。

2、完善拓展四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在主城区西南、西部、北部和东部产业集聚区延伸和拓展地带,打造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和东部重化工业新区四大承接产业转移新区,成为体现合肥产业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

——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以经开区、桃花工业园等为依托,沿合安高速、合铜高速向

— —12南拓展,建设北接经开区、东至宿松路、南至丰乐河、西至合九铁路(复线)的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产业。

——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以高新区、蜀山经济开发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等为依托,沿长江西路、宁西铁路向西拓展,建设北至长江西路、东接科技示范区、南至合九线、西至外环高速的高技术产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

——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以新站区、瑶海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为依托,建设北至外环高速、东至铜陵北路、南至淮南线、西接双凤经济开发区,位于合淮工业走廊南端的新型重工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铝材深加工、光电产业、输变电设备、汽车零部件、钢结构件等产业。

——东部重化工业新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新城开发区为依托,沿合巢芜高速、合宁高速向东拓展,建设东至合徐高速—芳兴大道一线、南至方兴大道、西至外环高速—店埠河一线、北至合六叶高速的重化工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化工、钢材深加工等产业。

3、延伸发展四大产业带

结合合肥经济圈建设,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中心,四大承

— —13接产业转移新区为支点,依托交通干线,向城市外围延伸拓展,联动周边市县打造四条产业带。

——合铜安产业带。以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安、合铜高速公路,合九铁路(复线),形成合铜安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冶金产业。

——合六叶产业带。以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六叶高速公路形成合六叶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及配件、高新技术产业。

——合淮产业带。以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淮阜、合徐高速公路,合淮铁路,形成合淮产业带。重点发展新型重工业。

——合巢芜产业带。以东部重化工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巢芜高速公路、合巢铁路形成合巢芜产业带,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和新型化工产业。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

抢抓国际国内大规模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合肥的产业基础、交通枢纽、资源条件等优势,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按照“高端带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功能提升、进退有序”的原则,高起点、大规模、有针对性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高技术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基地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特色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

— —14

1、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冶金和化工产业,鼓励发展其他先进制造业,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到2015年,先进制造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以上。

装备制造业。依托合力叉车、日立建机、熔安动力、合锻集团、天威合变、合肥ABB、东华工程等骨干龙头企业和通用机械研究院、水泥研究院,延伸产业链,提升系统集成能力。重点承接发展挖掘机、叉车、装载机、压路机、吊车等整机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积极引进发动机、电池及驱动控制系统、变速箱、减速机、液压系统、电子电器等配套企业,承接发展特高压和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低损耗低噪音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和新型干式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承接船用动力系统、大型工业动力装置、大型快速液压设备和水泥、化工、环保等成套装备的集成制造技术及生产环节,吸引相关配套企业集群发展。

2015年前,重点推进熔安年产1000万匹马力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及配套件、合力叉车和日立建机年产30万台工程机械、天威合变和ABB年产2亿千伏安变压器、合肥锻压集团年产2000台大型机床设备、东华工程公司、合肥通用所、六方深冷公司大型煤化工和化肥成套设备生产基地、水泥研究院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巨一公司大型工业机器人、38所军用和民用雷达、安徽联华公司ATR涡浆支线飞机生产及配套件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 —15汽车产业。以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大型客车、新能源汽车、低排量轿车,加大整车制造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发,提高载货车、客车及客车底盘、商务车、低排量轿车等优势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加强工程车、消防车等特种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储备,重点承接自动变速箱、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形成较大规模整车和成套自动传动装置生产能力。

2015年前,重点推进江汽和昌河集团年产200万辆汽车整车生产(其中轿车及多功能乘用车150万辆,卡车、客车50万辆)、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年产发动机100万台、变速器50万台、动力模组50万套、车桥100万套、轮胎5000万条、汽车电子等的配套能力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家用电器制造业。以美的-荣事达、海尔、长虹-美菱、格力、三洋-荣事达、欧力、尊贵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家电研发机构,重点在冰洗产品嫁接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上实现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家电核心制造技术,保持家电主导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主动承接国内外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及其他家电整机和龙头配套企业,承接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生产,提高核心配套件本地配套率,建成国际知名的家电产业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海尔、美菱、格力、荣事达等年产

— —166000万台家电综合生产能力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冶金产业。结合国家已经批准的马钢(合肥)公司搬迁改造规划,对合肥市区的钢铁冶炼能力实施迁建,形成1000万吨优特钢生产基地。推进中铝100万吨电解铝项目,实现煤电铝联营,承接形成电解铝—铝板材—铝制品深加工产业链。以热交换器用冷凝管、换位导线及组合线、电解铜箔、特种线缆等产品为重点,承接发展铜加工业。发展金属冶炼设备。

化工产业。支持联合利华整合全球生产基地,支持佳通轮胎公司做大做强,推进德国大陆公司合肥高档乘用车轮胎项目建设。围绕盐化工、化肥和精细化工三大板块,加快推进中盐项目,承接发展碱、化肥、氯碱及下游产业。围绕石油化工,加快桑铌科技项目建设,承接发展焦化、炼化等系列石油化工产品,特别是大力发展工程塑料等本地急需化工产品。鼓励发展化工装备研发制造。

2015年前,重点推进德国大陆公司1000万套高档轮胎、桑铌500万吨延迟焦化和500万吨重油深加工、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中盐合肥化工、煤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重点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积极承接航空航天、军事、海洋等其他高技术产业。到2015年,高技术产业形成产值3000

— —17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合肥京东方、芯硕半导体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信息家电、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光电显示和智能语音产业,重点承接发展等离子(PDP)、光学投影(DLP)和反射式微液晶(LCOS)等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和纳米级集成电路、数字化音视频产业、高密度激光视盘机等产业及相应的上下游配套行业,加快形成集群分布、分工明确、互相支持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瞄准国际IT产业发展的最新前沿,不断引进最先进的研发技术和高端制造行业,加快承接发展软件外包,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努力使合肥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八代和十代线、8和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4-6英寸第

二、三代新型半导体生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有机电子发光显示器(OLED)、汽车电子、合肥中国高清显示产业基地、中国(合肥)光电产业基地和等离子体技术机电产业园、微电子工程基地、高亮度LED产业园和等离子显示产业园、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园、新型电子元器件、军事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新材料产业。围绕信息、生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杰事杰、合肥乐凯、国风集团、开尔纳米、桑铌科技等骨干企业为龙头,重点承接发展特种功能材料、

— —18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外延材料和封装材料。鼓励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向下游产品延伸,通过引进战略伙伴、技术入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在更多新材料领域争得主导地位。

2015年前,重点推进安徽国风木塑年产60万吨木塑环保新材料、杰事杰和海尔毅昌年产100万吨高性能工程塑料生产基地、马钢100万吨冷轧薄板、铜陵有色电子铜箔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节能环保产业。以光伏和生物能源产业、建筑节能产业、燃料电池和高能电源产业、新型化工产业为重点,以易能生物、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国祯环保、罗宝建材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承接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燃料电池、高能电源、建筑节能、精细化工领域的骨干企业来肥发展,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大功率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控制系统及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

2015年前,重点推进经开区新能源(节能科技)产业基地、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合肥发电厂6#机扩建工程、合肥二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长丰皖能电厂2×800MW机组、100兆瓦大型光伏电站及设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承接发展基因药物、合成药物、生

— —19物医学工程产品、现代中药等。集中开发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苗、生物试剂和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和推动生物农业产品产业化,发展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小麦、转基因棉花以及畜、禽、水产等育种业,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新型疫苗的规模化生产。以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应用为重点,推广应用生物制造技术。发展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生物基材料。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同路生物、神鹿双鹤、金大陆、安科生物、华威药业、桑尼生物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公共安全产业。以应急救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火灾监控、信息安全产业为指引,依托电子科技集团38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研究院和应急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公共安全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承接发展应急装备产业、食品安全检测产业、大空间火灾安全监控系统、自主消防灭火系统、微型自动扫描灭火系统、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人防指挥所信息系统、机场信息化、一体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抓住当前国际和东部沿海服务业加速转移机遇,大力承接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房地产、

— —20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文化休闲和中介服务等潜力产业。

金融服务业。以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为重点,着力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合肥,重点开发面向高技术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开发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等金融创新服务品种,建设辐射全省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建行后台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迁建及其他金融能力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现代物流业。围绕新桥机场空港、合肥新港、铁路枢纽,加快申报合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在合肥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建立四大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发展专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支持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加速融入长三角大物流圈,逐步形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物流园、新桥临空物流园、安徽保税物流中心(B型)、合肥新港物流园、合肥现代物流园区、马钢(合肥)现代物流、宝供综合物流基地、中外运合肥物流园、合肥铁路北货场、合肥北站集装箱、江汽物流配送基地、合肥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合

— —21肥30万吨粮油储备库、周谷堆(大兴)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旅游会展业。深度挖掘、整合、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承接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有牵动性、有影响力的旅游大项目,形成若干个特色明显、吸引力强的休闲旅游集聚区。充分利用全省旅游资源,加速融入长三角旅游网络,逐步形成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长三角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依托合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和会展公司,形成一批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化会展品牌,使合肥成为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会展城市。

2015年前,重点推进渡江战役纪念馆、李鸿章故居、包公故居、安徽名人馆、淮军纪念馆、三国故地纪念馆、安徽博物馆、安徽艺术馆、合肥博物馆、合肥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中国中部花木城二期、会展中心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调查、人力资源、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业,推动中介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大力引进国际国内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借鉴国际中介服务的先进理念、手段和技术,提升我市中介服务业的服务

— —22水平,推进中介服务向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具备涉外高端服务功能的中介服务机构,为我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提供支撑。

2015年前,重点推进安徽新徽商总部基地、合肥国际总部园区、安徽决策大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积极吸引长三角等沿海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系统、配送中心和连锁农家店,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抓好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现代设施农业区、绿色园艺区、集约种养区、名特优水产养殖区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承接发展种业、蔬菜园艺业、苗木花卉业、特色种植业、畜禽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构筑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合肥国家棉花交易中心、巢湖百公里水生蔬菜和特种水产种养特色产业带、肥西合铜路15公里蔬菜园艺特色产业带、长丰合白路20公里雪山草鸡养殖产业带、沿北环高速40公里经济林木产业带和肥东店白路高效种养一体化产业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台湾统一企业、

— —23娃哈哈、华泰、小刘瓜子、真心食品、蒙牛、伊利、鄂尔多斯、丰乐种业、隆平高科、华仁生物等一批骨干企业。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高规格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协调和联络、调度工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解决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户问题,及时协商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和实施《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实施方案》,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加快编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选准承接的重点产业和承接点。三是充分利用中博会、世博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各类投资贸易活动平台,建立与拟承接的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

(二)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

围绕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编制完善开发园区规划,整合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促进集约发展。向国家申报设立合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

— —24心。强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大建设,加快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强园区吸纳和承接大产业、大项目的能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探索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先发地区在我市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鼓励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建立完善项目进入与退出机制,实行“腾笼换鸟”,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

(三)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

在已出台的一整套支持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财政政策。整合设立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重点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给予以奖代补。设立创业引导基金,支持产业升级、创业投资和高技术企业发展。对属我市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自投产起一定时期内,按企业利税进行配比奖励,奖励资金作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资本金注入,待企业形成规模后择机推出。建立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机制,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从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按一定比例安排用于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基础设施建

— —25设。鼓励转移企业整体收购我市国有企业,被收购企业原有的不良资产,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予以核销,非经营性资产准予剥离。

(四)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全方位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现代交通网络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积极推进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和高铁站、合蚌客运专线、西合线增建二线及既有线电气化改造、京福高铁(合肥段)、商杭客运专线(合肥段)等重大项目建设,使合肥成为7条国家铁路干线交汇的铁路枢纽。围绕四大产业带,重点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连接淮南、六安、巢湖、芜湖、安庆、铜陵等周边城市的一级公路网,加快形成由合宁高速、合徐高速、合芜高速、合淮阜高速、合安高速、合六叶高速和环城高速构成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体系。加快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建设连接周边城市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打造合肥经济圈内城市主城区“1小时通勤圈”。

积极推进合宁高速扩建工程、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工程、淮南能源城至合肥煤炭外运通道、合淮阜高速公路至长丰县城连接线、合六高速公路至肥东县县城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裕溪和巢湖复线船闸建设,实施合裕线航道、派河航道以及店埠河、丰乐河航道升级改造,打造合肥江淮流域内河航道中心。

— —26加快新桥国际机场及配套工程建设,建设合肥航空枢纽。结合合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区域内的口岸通关一体化,加快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五)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建立协调机制,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转移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牵动性强的重大转移项目,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凡转移落户企业在原属地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各商业银行应给予参照和使用,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依据原有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积极指导和帮助转移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有实力的转移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允许转移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对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工业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对积极为产业转移项目承贷、并达到一定额度的金融机构,政府将给予奖励。

(六)确保产业转移项目用地

开设土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审批产业转移项目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对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

— —27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优先安排用电、用气、用水计划和指标。对于列入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的产业转移项目,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法及时予以调整。创新工业用地计划分配方式,实行差别供地机制,确保成长前景好、投入强度大的企业以及低能耗、低污染、效益好的转移企业用地。鼓励企业提高项目容积率,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给予一定的配套设施补偿费。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完善土地使用“双向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用地合法合规,促进按时开竣工、按期投产增效。

(七)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全力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提高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促进科技与经济互动融合,为转移企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支持企业与合肥以及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企业技术中心、人才培养机构。依托合肥雄厚的科技资源,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增长潜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示范区为依托,规划建设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合肥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 —28建设,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的综合性、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提高培育高技术企业能力。

(八)提供转移企业用工和人才保障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不断延伸就业服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围绕转移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鼓励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转移企业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合肥职教城建设,针对合肥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及时拓展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为转移企业提供数量足够、技能熟练的劳动用工。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编制完善《合肥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结合重大产业项目转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肥创新创业。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消除人才引进特别是境外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

(九)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精心做好“水文章”、“绿文章”,努力使合肥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空气更清新,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组织实施“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水系治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监控调度和生态重建。

— —29以争创全国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构建“翠环绕城、园林楔入、绿带分隔、点线穿插”的大绿化格局,真正让市民出门500米见绿、1000米见公园广场。加强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贯彻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建立环巢湖城市联动协作机制,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水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湖泊污染应急工程、节水减排建设等方面,联手申报、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力争2010年基本不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加快推进环巢湖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巢湖沿岸“生物多样性”工程、沿巢湖绿化防护林工程、环巢湖“退圩还湖”工程,促进巢湖水质不断改善。引江济巢工程是根本改善巢湖水质的关键工程,加快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工程完成后,巢湖每年可实现安全自流引江水10亿立方米以上。组织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引响(洪甸)入肥工程。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强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把污染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深入推进效能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

— —30政务环境。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财税体制以及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清理面向企业的行政和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取消和降低收费项目和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投资环境监督体系,加大对投资投诉案件的协调查处力度,对影响投资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纪处理。

— —31

第11篇: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规格高,意义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承接是一种手段,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首要的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坚持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软硬环境营造等,可以有效避免产业承接和转移中的无序无度,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承接”和“示范”,是未来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规划中的示范区,应当是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重要板块,努力实现以区域对接促产业转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它将开辟科学承接的新路径,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当前东部地区存在的 “区域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存在的无序承接、低水平重复承接等问题;它将成为产业承接的平台,增强产业承载力,它要在着力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它将是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和谐新区,亦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行区。

准确定位是确立整个地区发展战略方向的基础。 “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的区域定位,以及“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示范区当建设成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战略定位。

“一轴双核两翼”,创意空前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铺展了皖江发展的宏大篇幅,彰显出安徽人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 综合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轴”串联安庆、池州、铜陵等6个沿江城市,发挥合肥、芜湖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核”带动作用,舞动滁州、宣城“两翼”,使之成为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沿江发展轴”的定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产业基础,发挥其沿江岸线优质资源;合肥、芜湖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则以提升其产业集聚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增强其产业辐射力和服务功能,带动示范区产业加快发展;滁州和宣城两市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矿产和农产品丰富,将依靠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舞动腾飞的双翼。

“皖江”飞跃,承载的是一份期待和心愿,人们在规划蓝图时,审时度势,贴合实际,定性定量,一笔笔勾画美好的图景。

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工业化率提高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力争建成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优势产业,形成8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外向度将大幅提高,外来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年均增速不低于50%,外贸进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承接产业转移,警惕成本陷阱

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向获利最大化的地方流动。

中国吸收的外资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

从历史上看,国际制造业基地已发生了五次转移。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由于美国的崛起,使得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工业基地向美国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向日本转移,战后的日本把自己重建为一个低成本制造业基地。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了两大趋向,一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和信息时代,制造业面临转移;二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启动工业化进程,需要新的产业支撑。因此,在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制造业基地向发展中国家的第三次转移。即日本制造业向韩国转移,韩国在七八十年代就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八十年代后期,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的台湾又承接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从九十年代开始至今,正在发生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这就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

国际产业之所以大量向中国转移,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格局决定的。由于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商品价格日益走低,国际资本为了生存和提升竞争力,被迫转移竞争方式,由原来依靠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效益,转而依靠降低成本实现收益提高并加强竞争力。这样一种竞争方式的选择,就意味着国际制造业基本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具体看,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成本因素。中国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价格低廉,所以国际上的小五金、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将向中国转移,这些产业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家电、电脑、造船、建材等产业也在向中国大量转移。二是市场因素。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就拿汽车来说,据国发中心的研究报告,在20年内我国不仅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同时也会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包括通用、丰田、大众、日产、本田等都已进入中国,中国的几大汽车集团全部与外商合资生产。三是周期因素。就是某一产业的升级使其生产出现周期性转移。最典型的就是IT产业。20世纪80年代,IT产业靠垄断技术就可以控制世界市场并获得超额利润,但是90年代之后,由于技术日益成熟与扩散,高频率的创新阶段已经结束,靠垄断技术获得超额利润已不可能。IT产业的竞争也转入成本竞争的阶段,随着研发与生产的分开,制造肯定要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目前,江苏省形成了从昆山至南京的200公里的信息产业带,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亿元。四是外部因素。由于法律等原因,有的国家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比如化学工业。大量的化工行业也在向中国转移,当然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长三角等地区采取建立化工区的办法,目前,从上海到南京已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化工生产带。五是竞争因素。即国际竞争带来的转移。国际资本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向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好的地方转移投资。我国东部沿海之所以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就是因为它的某些产业,特别是一些中间体加工业水平相当高,配套能力相当强。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形式和组织方式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从产业转移的重点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化。过去转移的产业主要是纺织服装、鞋、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活动,现在转向电子、化学、汽车、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这几个产业是全球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中的最重要部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1997年就达到了43%。据世行官员分析,从2003年开始,发达国家的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也加快了向中国等国家转移的步伐,向这些国家转移更具附加值的服务性工作平台,并认为这是新一轮全球化最显著的特点。从产业转移形式看,在直接投资继续增长的同时,非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被普遍采用。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去完成,这样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从产业转移的组织方式上看,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国际产业转移的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链和供应链。波音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而他的零部件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生产的,也就是说,波音飞机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已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样的情况在福特、丰田、GE等大的汽车、飞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制造商都是一样。这样,市场竞争的性质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而使竞争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我省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及工业化水平较低,政府服务及法制环境不尽如人意,以及产业配套条件较差,由此造成区域性商务成本过高所致。但是更深一步看,在这些背后起作用的是人,尤其是人的思想观念。

把创新投资环境的基点放在降低商务成本上:

投资环境是指能影响投资资本有效运行的一切外部条件或因素的有机综合。吸引外来投资归根到底要靠环境优势,而投资环境的优劣则直接表现为商务成本的高低,所以降低商务成本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

一般而言,一地的商务成本主要包括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获取要素和组织生产的成本,以及产业配套成本三个方面。一地的生产要素价格低,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就低;一地政府服务效率高,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成本就低;一地的产业基础好,企业的产品配套成本就低。降低商务成本,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同时着力。

对外来投资实行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或企业生产要素的支出成本,这不是我国的特例,世界各国都将此视为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就连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国内各州、市政府之间“优惠政策”的比拼历来也是十分激烈的,有的是直接降低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有的给予税率、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芝加哥市政府曾经以每亩一美元的地价,将土地出让给日本的三菱公司。

放宽政策,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1)降低投资项目土地成本。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等收费项目外,不得向外来企业征收其他费用。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城镇工业园用地,征用新地应以征地费和上缴费等征地成本为基础,合理确定地价,并可视情况实行更优惠的地价。(2)采取更加灵活的供地方式。鼓励实行多元化的土地出让方式,除国家法律规定的可用划拨供地的方式外,均采取租赁、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等市场方式供地。投资者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3)实行鼓励投资的电价政策。坚决清理影响供电价格的不合理因素,合理调整供电价格,降低整体电价水平。鼓励工业用电大户和高耗能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电源项目开发,以直接获得稳定和廉价电能,过网费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4)降低综合运价。按照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的要求,全面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增强综合功能,提高流通效率。进一步规范铁路、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港口等交通运输行业的价格行为,适当降低综合运价。同时,要坚决取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一切不合理收费,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依法允许将资产整体或部分无偿划转的方式,鼓励外来战略投资者购并重组国有企业。

建设法治政府,降低企业生产组织成本:

从区域商务成本的总体情况看,我们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在要素的价格成本,而是在要素的组织成本上,即由于政府服务、法制及诚信等方面的欠缺,导致了投资者在获取生产要素和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了更大的成本。因此,以落实行政许可法等法律为契机,建设法治政府,就成为我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务成本的关键所在。

依法行政。国家机关各部门在行使权力时,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是可以自我授权、自定规章、自己执行,出现了所谓“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怪现象,有的借“自我授权”之机,打着维护国家利益、强化行业管理的旗号,从中夹带“私货”,为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跑马圈地”,扩大收费、处罚和许可权。这种自我授权的观念或做法,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被废弃。根据新法律规定:要通过法律法规授权才能设行政许可,部门自定的规章不能作为行政管理依据。而行政许可的设置权只有三个层次的国家机关可以行使,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其他任何机关、部门都不能设定行政许可,不能自我授权,自己又参与执法。

规则导向。长期以来,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及在管理方式上的权力导向,往往使规则容易受到破坏,使可以通过规则解决的问题仍需通过上级批示才能落实,权大于法,权力导向的观念比较盛行。新法通过对权力的约束,将促进按规则办事的观念逐步确立,行政许可也将从权力导向转向规则导向,否则将是违法。这样就能达到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公开透明。政府行政机关有保密制度,然而一般的行政管理措施都与企业、公民的实际利益相联系,健康的市场经济要求行政管理行为有透明性和公开度。行政许可法就提出“有关行政许可决定”、“行政机关作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等,都应公开。我们应通过学习和落实行政许可法建立这样的观念:对政府,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对百姓,保密是原则,公开是例外。个人的隐私权是应依法得到保护的,而政府的工作应公开、透明,因为“封闭必然产生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权责挂钩。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谁发证,谁监督,谁负责。这就特别告诉我们,权力与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联的,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应建立起权责统一的观念。权力要与责任挂钩,而与利益脱钩,从法律上解决了有些人偏好权力而不愿承担责任的问题。曾有外商对中国市场管理发表看法,认为进入难,进来了就比较自由了;也有专家对某些政府部门在管理中的一些“颠倒”行为感到诧异,说该用“市场办法”管的事用“计划办法”管,该用“计划办法”管的事却用“市场办法”管。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政府部门在权责统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至于那些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权责脱节、各自为政的行为就更是有违权责统一原则的。

走产业集群之路,降低企业产业配套成本: 产业集群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一个世纪前提出,它是指产品价值链相关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聚集。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若干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度密集地集中在一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它的巨大作用曾经在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的“块状经济”的现状来看,我国也已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阶段。

产业集群的最大威力就在于它能使专业化分工获得空前发展,直接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极大地提高当地吸引资本的能力。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产业集群的情况下,则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而是几个主机厂(总装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一个零部件厂可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很容易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讲,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他们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珠三角地区IT、家电产业集群后,在一百公里左右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可见,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优势。因此,要把加快产业集群提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珠三角主要承接香港的一般商品生产转移,这种加工贸易模式缺少技术含量,不值得学习。江浙模式实质是在重复欧洲早期的工业原始积累,离开其特定环境和政策支持就难以复制。湖北是具备优势的老工业基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要做成本转嫁的承担者

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其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以前有所不同,同时区域之间产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区域之间的产业对接转移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过程。

没有竞争门槛,谁都可以进入,只要运输距离不断增加,利润就不断摊薄,而利润摊薄就不可转移。由于多年来形成对地租分配的惯性,而没有用于积累,没有作产业升级的准备,导致珠三角一带至今没有完成从一般商品生产向设备制造业的过渡。

除去地租,还有一个利润的来源,在于打工者的低工资。近年来,南方的“民工荒”不是因为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而是在于打工者收益太低,没有基本福利,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供给的所需没有给足。我国《劳动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将成为压垮这种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它并不值得学习。

国际产业分工有五个层次,最低端是供应资源,其上是一般商品生产、重化制造工业、金融服务业,最高层次是技术创新。

30年前改革开放时,基本上是进入第四层次。目前,正向第三层次升级。升级阶段,涉及几个工业核心点,一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是长三角,三是以大武汉为中心的产业布局圈。

以苏南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曾在我国红火一时,它解决了农民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但后来在面对市场竞争的道路上,失去了政策扶持,乡镇企业纷纷走下坡路。在这种情势下,苏南难以向重化工业和社会制造业升级。

在工业发展到一般商品生产阶段,浙江把作坊加工业变成场地型加工业,把一般商品生产的多个环节以地域型方式集中起来,形成产业集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银行的官员考察浙江模式时说,其实这是重复着西方早期的工业原始积累,只不过在作坊小工业上增加了一些现代简单机械。

从经济规律来讲,一个第三层次产业形成并相对集中的城市,必定具备某种地缘经济要素优势。怎么利用结构差异形成竞争优势,如何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协作布局并实现集约发展。

当产业转移时,也就是利润摊薄到不能维持时,企业不外乎是破产或转移。

中部与东部对接的内容是什么?按珠三角模式,不顾环境代价和土地限制行不通。一般制造业既无技术含量又无资本门槛,现在主要是向越南转移。

目前,我国中西部招商引资热情高涨,需要提醒的是,有的转移投资短平快,捞一把以后丢下一个烂摊子。我们认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必有产业提升带来的巨大成本,这个成本必然向某些可能承担的地方或领域转嫁,地方不要做成本的承担者,而要争取成为收益的获取者。

由于长三角的产业基础、经济优势和文化底蕴,台资由珠三角向长三角延伸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随着我省发展环境的改善及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升高,经过艰苦努力,台湾制造业向中部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也是大有可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为香港产业向大陆转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观念“瓶颈”是承接转移的重大障碍: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思考如何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中部和西部的欠发达省份除了要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国际产业转移外,还要盯住东部的资金和产业转移。接受产业转移就如打篮球一样,球传给谁,要看谁的位置抢得好,同时看谁的球技高。

第12篇: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无缝对接交通基础条件

承接产业转移 构建东向交通的无缝对接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最近国务院同意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划,这实际上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根据规划,由合肥、宣城等皖江9市组成的城市带将与“长三角”率先实现“无缝对接”。这将为我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提供重要平台,规划目标要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中西部地区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投资强度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我市由此提出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现宣城科学发展新跨越”,并明确提出要建设宣城市在泛长三角区域中“三基地一枢纽”的地位。其中“一枢纽”即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这个枢纽有三层意思,即综合交通的枢纽;物流中心;承接产业转移承东启西的枢纽。

我县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与苏浙两个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相邻的县,毋庸置疑的要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在迎接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区位优势,也是我县应该打出的第一张牌。我省东向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构建与苏浙毗邻地区交通的无缝对接。在当前形势下,我县所要做好的产业转移承接对象主要是指国内的、核心是长三角的,因此,作为实施东向发展的战略前沿、东中部地区连接的重要陆上走

廊,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必须将实现东向交通发展的无缝对接作为优先工作。这主要是基于:

打造无缝对接的东向发展交通网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硬件。大规模的产业链式转移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取决于我们的主动性,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要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必须要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是科学的承接,而不是盲目的承接,“良禽择木而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交通条件是投资环境的基础硬件,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的第一名片。客从东来,如果呈现的是一个与苏浙毗邻地区巨大的交通差距,在“汽车跳,广德到”的窘境下,其他的优势条件都会蒙上阴影,显得微不足道。顺适、便捷的交通条件是提升产业发展效率、降低发展成本的根本保证。

打造无缝对接的东向发展交通网是构建产业转移平台的先决条件。

产业转移是产业要素分散与集聚的过程,通过降低运输和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是转移的根本动力。对“长三角”地区来说,由于传统产业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需要寻求向外扩散,这是要素向外扩散转移的过程;而对“泛长三角”地区来说,就是一次产业集聚过程,是生产要素的累积和重新配置过程,那些产业相互关联的企业又会重新集聚在一起。产业要素的集聚取决于运输成本、技术服务与配套能力的大小。主动承

接产业转移,我县就必须要抓住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链这一关键环节,在区域内产业整合的基础上,向区外拓展产业链,带动本县的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经济结构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跨越。只有打造便捷的运输条件,才能在从承接到跨越的大潮中赢得主动,跃上与长三角互动发展的新平台。

打造无缝对接的东向发展交通网是构建现代物流业的根本前提。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其主要特征反映在功能集成化、反应快速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等方面。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有利于缩短经济联系空间,有利减少流通费用。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生产和流通的基础、是第三利润的源泉。现代物流业是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动力源泉,然而没有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作依托,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统产业是长三角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的首选,我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不可能全面精选高精尖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更能体现我县的优势成本,而畅通的大宗货物运输更是传统产业的生存要道。根据初步统计,我县85%以上的省际物流面向长三角。因此,打造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强大的货物运输能力是我县承接东部传统产业转移的根本保证。

打造无缝对接的东向发展交通网是发挥我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长三角”向外产业转移,应该说我县占有地利、天时的优势。我县区位优势在中部地区同类县市相比而言最强,在中部省份中最靠东部,并且位于“泛长三角”的核心区界内,加之相对较好的土地、资源、环境、劳力等承载力,因而成为“长三角”产业向外扩散的首选地。最近两年,大批长三角企业入驻我县,产业转移势头越来越强。

在当前形势下,长三角产业转移客观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即是要求转移地必须跟进产业配套能力。从理论上分析,区位和自然禀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我县地理位置、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对于由东部地区迁入的企业来说,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比起其他中部各县,应拥有更大的优势。打造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与东部地区的无缝对接是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此外,打造无缝对接的东向发展交通网也是发挥我县的比较优势、快速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关键所在。综上,加快发展我县的交通网络,构建无缝对接的交通运输体系是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不二选择和基础工作。鉴于上述实施东向交通无缝对接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就其任务和形势分析如下:

一、我县实施东向交通无缝对接的主要任务

我县东北部与江苏宜兴、溧阳接壤,东南部紧依浙江长兴、安吉。由于地理地形条件限制,我县与苏浙毗邻县市均为陆上交通联系,其中宣杭铁路已于“十五”末建成复线,近期正在做电气化改造的论证。在公路方面,目前,与江苏宜兴沟通的有省道S215线宜黄公路,现状等级为二级公路,宜兴境内为一级公路。与溧阳接壤的有省道S230线,现状为二级公路,溧阳境内除边界段5公里为二级公路外,其余直抵镇江方向均为一级公路。与溧阳接壤的还有县道X040金流线,现状等级为三级公路,溧阳境内除边界段6公里为三级公路外,达到县城的其余路段均为一级公路。与长兴县接壤的道路主要有申苏浙皖高速公路(G50沪渝高速)、老318国道、浙江10省道皖苏连接线,其中老318国道正拟按照一级公路建设同标准对接,浙江10省道皖苏连接线我县境内仅4公里,即将建成通车,但不无遗憾的是通车之时也是我省公路自我矮化之时,其浙江境内为一级公路,进入我县却即为二级公路。与安吉对接的公路主要有县道X031广安公路、X034前焦路、X042祠高路,目前,双方对接段基本同标准,为

三、四级公路。

环顾我县毗邻的苏浙县市,其现状交通网均十分发达,已居全国前列,其中长兴县提出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乡乡通高速;溧阳市提出到“十一五”末,实现所有通往乡镇的县道建成为一级公路;宜兴市更是要建成环太湖流域最发达的立体现代交通网;安吉县也不甘落后,其提出要打造杭州一小时通达的都市

化便捷交通网。但他们的优先发展方向均为沪、宁、杭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和经济圈,对与内地、中部地区的交通联系除国家干线公路网建设外,多以通为主。对此,我县积极推动,主动联系,提出了在2020年前与苏浙毗邻县市全部通二级以上公路的构想,主要有:与长兴有G50沪渝高速、318线一级公路、浙江10省道皖苏连接线二级公路;与宜兴,改造S215省道宜兴至广德段为一级公路,并积极推动建设宜黄高速公路;与溧阳,建成S01溧广高速公路,改造X040金流路为二级公路;与安吉,延长现S230省道至卢村上堡,并全路段改造为二级公路。上述项目经多方联动,取得共识,并相互列入规划。上述工程累计需要改造里程将达110公里以上,建设资金将超过25亿元,其中需要我县配套资金亦高达8亿元以上。

二、我县实施东向交通无缝对接的有利条件

在我县提出的东向交通对接项目中,26公里已经启动,4公里已基本建成,19公里已列入相关计划,其余多已纳入中长期建设规划或发展纲要。构建上述项目,我县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主要体现在:一是有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东向发展的政策推动,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主动构建与苏浙毗邻县市的交通无缝对接,将在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项目支持,加大资金补助力度;二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项目支持,我市提出的“三基地一枢纽”的建设目标更是重点依托交通建设。三是县委县政府“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坚定意

志。“十五”后三年以来,我县举全县之力对外打通出口、对内畅通循环,累计完成地方投资5亿多元,通行条件彻底改善,交通面貌日新月异,并对交通改善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哺交通建设的良性循环有了深切的体会。在新的时期,县委县政府始终咬定构建皖东南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这一目标不放松,继续狠抓项目推动,强化资金调度,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对内狠挖潜力,这将成为我县东向交通发展最为有力的政治保证。四是我县与苏浙毗邻县市交通对接线路较为有利的建设基础。通过“十五”后三年以来的持续大力的交通建设,我县骨干路网已基本建成,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始终处于全省前列,这为下一轮的改造打造了较好的线形、老路利用等基础。同时,我县拥有十分丰富的筑路材料资源,此外,我县地形地貌起伏较为缓和、地质构造比较稳定,这也是控制建设成本的有利因素。

三、我县实施东向交通无缝对接的主要困难

一是我省交通管理体制的约束。我省交通管理实行条块分割。作为地方,对区域交通尤其是干线公路的发展只有建议权,至多做好项目争取、征迁配套、环境保障等工作,对路网规划、建设标准的确立等关键工作影响有限。对于东向发展的交通干线公路建设,我县已多次向上级交通部门提出建议,但项目的落实情况不甚理想。二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向发展战略”和

“扩权县”等所谓政策利好缺乏具体措施,尤其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真金白银”的鼓励和推动,或者说有

些措施在具体的相关产业、相关部门难以落实。三是我县缺少交通建设资金融筹的运营平台。多年来,我县在交通建设上,只有直接的资金投入,没有现实的资金回报,没有收费公路,没有可运作的实体资产,缺乏交通建设的筹融资渠道。四是项目建设的管理力量薄弱。由于人才和技术储备不足,加之客观的以小打小闹为主的项目建设实际,我县没有一个分工合理、专业协同、眼光开阔、敢于创新的交通建设大项目管理团队,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打造东向交通建设大项目管理的需要。五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我县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且局限于整个流程某一段,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没有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境内没有水运的低成本优势,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滞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里程占全县公路总里程比重还不足2%,物流业发展的硬件“瓶颈”明显存在。由于远离沿海港口,公路、铁路出海路程较远,物流成本明显较毗邻的苏浙地区高,加上港口和铁路搬运、装卸等服务收费较高,更增加了外商投资的成本,使很多外商望而却步。物流业发展不足,也反过来抑制了交通建设的旺盛需求。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行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服务功能

定位,坚持“建管养运” 并举,努力践行“三个服务”,着力提高交通综合服务能力,为我县的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认真践职履责。对于上述分析的我县东向交通发展的现实而艰巨的任务,有利的条件、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积极予以应对,主动担责,科学实施,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当前应做好的主要工作:

一是认真编制我县交通发展中长期规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紧紧围绕县委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打造和谐广德”的主题发展目标,积极认真编制我县东向交通发展中长期规划,自觉加快交通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规模化程度,为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增创新优势、提供新动力、拓展新领域,形成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形成我县经济社会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 二是积极谋划“十二五”交通实施规划,实现有机衔接。

以推进骨干路网建设优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大力实施快速出省通道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便捷度、舒适度,不断增加公共交通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快速通达能力,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注重交通网络、枢纽的衔接和协调,以整体效益更大、比例结构更优的目标,积极谋划“十二五”交通实施规划,实现有机衔接。

三是结合大部制改革,着力推进物流业发展,提升服务能力。

紧跟大部制改革进程,切实加强交通行业的管理工作,变需求压力为发展动力,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力,着力推进物流业发展,积极打造现代物流产业。要紧紧抓住国家出台《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有利契机,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要培育具有较高服务水平、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重点推动我县矿产、农产品、建材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并加快发展面向长三角的大区域物流。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要为市场主体和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创造条件。努力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有成本优势、有完善的配送体系的物流网络。

此外,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东向交通无缝对接,还要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既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也要自我负重加压,当前,通过实施BT工程等形式筹措建设资金也是加快项目实施的有效途径。

二○○九年四月

第13篇:夯实基础 对接产业

夯实基础 对接产业 争当湘南大开发的排头兵

大洞办事处 (2009年11月12日)

近日,为全面掌握大洞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切实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办事处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工业企业、农村、种养大户进行调研,感受颇深,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句话:发展成效较好,地域优势明显,存在问题突出。

一、发展成效较好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洞办事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发展主题,把“对接塘村,发展大洞,与邻为友,共享和谐”作为构建“和谐边界”的新思路来抓,争当湘南大开发的排头兵,突显大洞特色的特点日益凸显。特别是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蓝大铸造基地的目标,极大地鼓舞了铸造企业主的信心,再次掀起了大干铸造企业的新高潮。

1、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工业企业,以铸造为主的民营企业发展到65家(规模企业6家),年产值达4亿元,年利税达5500万元;大力发展种养业,发展以黄花梨、葡萄、冬枣等优质水果为主的种植基地8000多亩,发展规模养猪

- 1

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33个村民小组,1468人。从区位来看,大洞位于永州市蓝山县、郴州市嘉禾、临武三县交界之地,处于湘南大开发战略郴州和永州两市的枢纽位臵,距蓝山30公里、郴州90公里、嘉禾15公里、临武20公里,与有“铸造湘军”之称——郴州市嘉禾县塘村镇相邻,交通便利,货运便捷,快进快出,是连接郴永两市的纽带,是蓝山对接郴州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是蓝山实施湘南大开发战略的排头兵。从铸造产业本身来看,铸造产业国家允许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铸造业存在轻度污染,不适宜在县城发展;同时,铸造业又属大进大出行业,不宜离城市太远。鉴于此,大洞办事处离县城不远,交通条件便利,且与有“铸造湘军”之称的嘉禾塘村镇相邻,所处的独特区位非常适合发展铸造业。

2、具有潜力巨大的产业优势。从产业基础来看,受塘村镇产业辐射,大洞以锻压、锻造为主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已发展到65家(规模企业6家),年产值达4亿元,年利税达5500万元。今年,新落户企业8家:总投资1500万元、生产格力空调压缩气缸及主轴的钜铭铸造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的刀王刀具有限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的深圳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的康凌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总投资800万元的佛傲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的顺安实用气体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的华

- 3

虽然大洞铸造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打造铸造产业基地,形成铸造产业集群,仍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高效企业。一是用电量大。落户企业大多数是高耗能企业,用电量大,据统计,整个工业园年用电量达2000万度以上,占全县乡镇工业用电的1/4。二是技术含量低。大多数企业加工初级产品,除华兴工具厂等企业外,终端产品少,自主品种少。三是上缴税收少。大多数企业未注册公司,整个园区属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仅1家,因此企业利润虽大但上缴税收少。四是厂房档次低。除联佳、华兴、雄发外,企业生产车间大多数属厂棚型,不规范,不牢固,企业又是高温作业,安全生产隐患大。同时园内企业建设自主随意性大,影响规划布局。

2、缺工业用地。由于在国家土地政策相对宽松的时候没有进行土地储备,发展铸造产业建厂扩厂用地比较困难。一方面现大洞办事处境内的60家铸造企业,用地112亩,基本是私自与村民协商购买或租赁,没取得正式用地手续;另一方面若按规定办理用地手续,以每亩6万元左右计算,约需资金近700万元,各企业主难以承受。由于用地方面的原因,导致铸造企业发展壮大比较困难,相当一部分企业主都想扩建自己的铸造厂,但受土地的禁锢比较大。

- 5

同时,国家税收政策对铸造行业回收废旧物资利用和用电方面可进行税收抵扣,抵扣率达11%,即铸造行业到国税部门申办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后,可享受这一政策。与我县相邻的嘉禾县塘村镇境内的铸造企业基本上都申办了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享受了11%的税收抵扣,实际交税为6%,因而该县的铸造业快速发展,在湖南享有“铸造湘军”之称。而我市在申办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管理上很严,在具体办理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现31家铸造企业都未能申办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绝大部分铸造企业不愿申报为一般纳税人,这种状况迫使我县铸造企业不能做大做强,只能停留在发展小型铸造企业的档次上。

四、几点建议

要争当发展铸造产业的排头兵,就要紧紧抓住国家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大洞发展铸造产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按照县委提出的努力打造蓝大铸造基地的目标,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推动大洞铸造产业发展。

1、准确定位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永衡郴三市行政中心为三角形,而大洞正是垂直中心点,要把大洞定为“主动融入湘南大开发,积极承接郴州和广东铸造产业转移,使大洞成为连接郴州和永州两市的纽带、推进湘南大开发的桥梁,成为蓝山乃至永州对接铸造产业转移的排头兵和桥头堡”。同时,在划分范围上,把大洞和早禾连为一体,定位

- 7

关优惠政策:(1)享受县城工业园(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包括税收政策、标准厂房政策、招商引资政策、企业担保融资、征地拆迁政策、电价等政策在内的)同等待遇,允许引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老板对铸造基地进行整体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鼓励民间资金积极投入,并给予优惠政策。(2)为调动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县政府给予大洞办事处享受税收分成政策,确定比例分两次返回;(3)解决基地企业用地的征收资金,现落户的企业需用地至少200亩,县财政局借款400万元,作为土地征收款,尽快将土地征收,待土地出让给企业后归还。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我县的区位、人才、交通、体制优势,积极帮助大洞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战略决策,主动争取省、市的优惠政策,主动对接沿海地区铸造产业转移,把我县铸造产业做大做强,特别是要尽力协助各铸造企业主申办废旧物资回收公司执照,切实解决铸造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

5、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铸造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不能单纯依靠自身的积累,应大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鼓励民间资金积极投入。二是要协调好信贷部门,大力支持铸造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县人民存在信贷部门的资金将近20亿,而贷款的资金仅有5亿多,存贷的反差

- 9

严防“三乱”反弹。始终坚持“发展大洞,对接塘村”的思路,确保边界的稳定,为铸造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除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同意外,严格禁止各相关职能部门随意进入铸造企业进行检查和收费,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多服务、服好务,多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第14篇:大力推进政策对接积极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

大力推进政策对接 积极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

作为武汉城市圈所辖区域,嘉鱼县大力推进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积极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对实现“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新县”的发展目标和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2009年4月,嘉鱼县“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调研专班就推进嘉鱼县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嘉鱼县积极推进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的重要意义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好机遇,对嘉鱼县实现与武汉城市圈的政策对接,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实现县域经济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是壮大嘉鱼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省委、省政府已经编制了空间、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5个专项规划,制定了投资、财税、土地、环保、金融、人才支撑6个配套支持政策,提出了产业双向转移、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圈域快速通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商业集团连锁经营五个“撤藩篱、破壁垒”的工作方案,出台了改革试验3年行动计划,列出了一系列项目清单, “总部向武汉集中、产业向周边扩散”的产业双向转移格局正在形成,通过圈域产业优化整合,已形成8市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嘉鱼县只有大力推进与武汉城市圈的政策对接,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有利政策和条件,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发展。

(二)推进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有利于促进嘉鱼县产业的优化升级。与自身比,嘉鱼县近几年的发展成绩是可喜的,但与周边发展较快的县市相比,仍然存在“三少一低”现象,规模企业少、大型骨干企业少、入园企业少,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布局的推进,必然导致一些产业的转移和产业链的延伸,由此带来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必然会促进产业承接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嘉鱼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为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推进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有利于嘉鱼县基础设施的完善。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武汉城市圈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的实施,必然会给嘉鱼县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带来巨大的机遇。目前,投资4亿元的武汉至嘉鱼的一级公路改造已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底建成通车;武汉城市圈外环轻轨也将经过嘉鱼;投资40亿的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嘉鱼长江大桥及高速公路已列入省规划,目前正在进行选址,预计2012年底即可完工。基础设施的完善必然会进一步为嘉鱼与武汉城市圈的政策对接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更好的基础,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二、嘉鱼县积极推进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的有利条件

嘉鱼县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地区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开发区,全县国土面积1017平方公里,辖8镇一场,总人口36万人,是全省有名的“蔬菜之乡”、“螃蟹之乡”、“黄金之乡”。在大力推进嘉鱼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积极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中,嘉鱼县所具备的条件得天独厚:

(一)区位优势:嘉鱼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与武汉接壤,南与咸安、赤壁毗邻,西北与洪湖隔江相望,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长江黄金水道纵贯全境120公里,同时又处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之间,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二)交通优势:嘉鱼地属武汉城市圈,交通条件便利,至武汉市区80公里,至天河机场100公里,至京珠高速公路入口和在建的武广高速铁路20公里,武汉城市圈外环轻轨也将经过嘉鱼,正在修建中的嘉鱼至武汉国家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后,嘉鱼至武汉车程仅45分钟。武蒲公路、咸潘公路、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嘉赤公路等4条省道和县乡公路、通村公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有6个长江港口深水码头(5000吨级1个、3000吨级5个),常年可

停泊3000吨级的客货轮,目前正在进一步打造县城码头群。

(三)产业优势:目前,全县已初步建立了纺织、化工、建材、加工、矿产五大工业支柱体系,分别是以洁丽雅、卓尔、稳健、盛宇、富仕、银泉为龙头的纺织类产业群;以牌洲湾油气田、风华化工、兴宁化工、长盛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群;以葛洲坝水泥、万树木业、雄威木业为龙头的建材产业群;以田野集团、歧丰管业、方圆船舶制造、华义泰方钢为龙头的加工产业群;以蛇屋山金矿、高强锰业为龙头的矿产加工产业群。高标准高规格建设的嘉鱼县经济开发区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家集高新技术、加工制造、纺织为一体的综合型工业园,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先后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对经济开发区6.67平方公里土地实施了“七通一平”及绿化、硬化、亮化和管网配套建设,吸引了海南王老吉、中石特种钢、岐丰管业、盛宇染织华义泰方钢等30多家知名企业入园投资兴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辐射区和带动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地,是全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主阵地。

(四)资源优势:

1、农业资源:我县是传统的粮棉油大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通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农业已初步建成46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亩优质稻、18万亩双低油菜、15万亩速生意杨、6 万亩优质苎麻、3万亩芦苇、2万亩优质茶叶、2万亩优质桃李和17万亩螃蟹养殖、3000亩珍珠养殖等十大农业种养殖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美国叉尾回种苗繁殖基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回鱼之乡、螃蟹之乡、苎麻之乡、杨树之乡。

2、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锰、铁、煤、石灰石、方解石、磁土和耐火砂等,已探明黄金一期储量40吨,系“亚洲第

一、世界第二”大型红粘土露天金矿床;探明金属锰储量60万吨,水泥石灰岩矿10.4亿吨,砂石岩4600万吨;2006年初步探明牌洲湾地区石油天然气贮量3000亿立方。

3、旅游资源:我县具有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有万亩蔬菜基地、有大型的水产养殖基地、有省级青少年教育基地——簰洲湾抗洪烈士陵园、有黄金产业基地、有三国古战场陆口镇、这些都有望纳入生态农业观光和红色旅游、人文历史游线路;官桥八组被评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三湖连江景区有望建成集温泉度假、商务休闲、水上娱乐、农家采风、森林狩猎为一体的4A级景区;随着武嘉一级公路改造升级和百里长渠硬化工程的实施,嘉鱼有望打造出以农家乐和田园经济为主体的“百里文化生态长廊”。

三、制约我县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的主要障碍

近几年来,嘉鱼县大力推进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积极承接城市圈产业转移,取得了卓越成果,卓尔玉龙纺纱、九龙钙业冶金钙生产、中石特种钢管生产、金帆印务扩建、鑫源公司无纺布生产、头墩农场2万亩意杨种植基地建设、武汉丰太集团山湖温泉开发、武汉山绿公司蔬菜加工等一批企业和项目落户嘉鱼,为嘉鱼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制约嘉鱼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和承接城市圈产业转移的因素仍然存在:

(一)思想解放不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高度决定行为的深度。但是在推进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过程中,思想解放不够依旧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我县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的难题。一是胆子不够大,步伐不够快。如在承接武汉城市圈精武鸭业的产业转移中,作为“一山三水四分田”的嘉鱼县,水面宽广,毗邻武汉,资源、交通优势明显,然而最后却被崇阳县占了先机,崇阳县提供了200亩土地和1000万无息财政周转金的优惠政策。二是“小富即安”思想仍然存在。嘉鱼县在2002年前后,是咸宁市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市区之一,但经过了最初的领跑之后,在招商引资政策和证照办理等方面设立门槛现象有所出现,在思想上淡漠了“投资者是衣食父母”的认识。三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重学习的现象存在。由于长期的工作,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有一定的经历和阅历产生了一本“黄历”念到底的想法,存在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工作热情不够高,工作动力不足。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 不善于运用新的理论、新

的观念、新的视角来审视和解读问题,习惯于用老观念、老办法、老套路来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项目资金短缺问题。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县企业发展的难题,对小企业尤为明显。金融危机以来,国家虽然大幅度放宽信贷,但绝大多数资金都落入大企业手中,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县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难题。金嘉木业是我县新引进一家企业,目前所有基建项目和机械设备全部到位,企业在县内银行贷不到启动资金,导致企业迟迟不能投产。这个现象说明,缺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民间金融服务机构,这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从经贸部门摸底的情况来看,今年以来,有90%的企业和新建项目存在资金短缺矛盾,全县规模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在预计7.5亿元以上。

(三)行政效能低下。随着嘉鱼县行政效能建设的推进,行政效能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总体而言,行政效能依然是阻碍嘉鱼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之一。部分职能部门“三化”现象严重,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利个人化,个人权力金钱化,拖拉、推诿现象仍然存在。在与武汉城市圈政策对接和承接产业转移时,新上项目手续办理难、项目建设中具体问题解决难,经济运行中问题协调落实难等现象仍然存在。洁丽雅公司曾想在嘉鱼扩大建厂规模,但因相关********等迟迟无法落实而最终选择到咸宁市温泉开发区再开新厂。行政效能滞后对我县与武汉城市圈进行政策对接和承接转移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立足嘉鱼实际,积极与武汉城市圈进行政策对接的对策

大力推进政策对接,积极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对加快嘉鱼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推进与武汉城市圈的政策对接,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效果是嘉鱼县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嘉鱼来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行政效能建设。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解放思想,提高行政效能、实现发展的必由途径。一是要牢固树立亲商、爱商、重商、护商意识。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招商工作,扶大、扶优、扶强一批重点企业,带动工业快速发展。充分用好、用足、用活土地资源,加强交通、能源、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优惠务实的政策环境,在全面落实现有的税收、土地、用工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善踩“红线”,敢打“擦边球”,把各种有利的政策用足用活。二是要强化县级领导挂牌服务和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制度。领导挂牌服务制度早以制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行政服务中心在我县已经成立多年,但真正进行政服务中心办公的单位和部门不多,与“一站式”办公的要求相差很远。我们应当真正落实好县级领导挂牌服务、部门承诺服务、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完善“一费制”结算制度,减少行政干扰,让投资者安心经营、放心发展。三是要优化服务,打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以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抢占承接产业转移的先机,让外来客商在嘉鱼投资零障碍、低成本、高回报。打造诚实守约的信用环境,加快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护的社会信用制度,全力打造“信用政府”、“信用单位”、“信用企业”。从市场准入、市场规划、市场体制入手,拓宽物流渠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深入开展平安嘉鱼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规范部门行政执法,加大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二是以优势资源开发为依托,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我县农业、矿产、旅游资源丰富,蔬菜、水产等特色农业声名远扬,天然气、黄金、锰、石灰石等矿藏资源蕴含丰富,陆溪温泉、三湖连江风景区开发前景广阔。这些资源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在蔬菜、水产资源开发上,要以武汉农副产品直供基地为依托,突出蔬菜、水产品的深加工,抓紧与武汉白沙洲市场合作,建好潘家湾蔬菜批发大市场;采取民间投资、政府补贴形式,在4个平原镇各建一些库容量在300吨以上的冷库;要面向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势开展招商引资,新建一批蔬菜、水产品加工企业,打响绿色品牌,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矿藏资源开发上,加强与武汉化工、制造企业的联系,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高的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变资源优

势为经济优势。在全力支持服务牌洲湾油气田项目钻探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肥等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着力抓好九龙钙业的扩建,加快矿藏资源的深度开发,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在旅游资源开发上,以申报旅游景点定级标准为契机,以三湖温泉开发为龙头,带动环三湖连江整体开发和建设,把嘉鱼建设成为融湖光山色、温泉度假、田园休闲、宜居小区为一体的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后花园。积极推行旅游合作开发,努力打造从武汉中山舰遗址——嘉鱼牌洲湾历史文化——三湖连江风景区观光——赤壁三国古迹为一体的一线穿珠的旅游路线,真正把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各方面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服务游客。

三是以交通和城市建设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的洼地。着力推进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打响山水园林城品牌,为承接武汉城市圈内产业转移构建一流的发展平台。(1)打通进出口通道。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嘉鱼至武汉一级公路的改造升级,使嘉鱼到省政府的车程缩短到1小时以内;抓紧实施嘉鱼至咸宁高等级公路的申报立项,启动京珠高速连接线的改造升级,全面打通嘉鱼的进出口通道。发挥黄金水道效益,抢抓省政府与交通部打造武汉中部航运中心的机遇,在充分发挥好新改建的潘家湾5000吨级码头效益的同时,集中力量搞好临江、石矶头等长江深水码头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运力效能,构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2)扩大园区规模。按照建设“工业新城、城市亮点”的目标,进一步搞好园区“七通一平”配套建设。做好园区整体规划和整体环保评估,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和功能划分,筑好巢,发挥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导作用。(3)加快城市建设。以“南嘉商城”、“中百家园”和南嘉大道沿线开发为重点,加快老城区治理改造步伐;围绕新区“一纵三横”大框架,搞好公共设施、便民设施、服务设施等配套建设,着力抓好沿京珠连接线、新区外环线开发建设和环三湖连江景观带建设,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打造山水园林城市,进一步增强县域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第15篇:新密市组织参加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工作方案

新密市组织参加中国(郑州) 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工作方案

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1月12日至13日在郑州举办“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为做好我市参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以“产业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突出板块承接、产业链招商、集群发展,着力对接一批关联度高、辐射面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二、会议总体安排

(一)会议名称、时间及主、承办和支持单位 会议名称: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 举办时间:2010年11月12日至13日

举办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

— 1 —

承办单位: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郑州市人民政府

支持(邀请)单位:

(一)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中国化工行业协会、中国镁业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二)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政府及其工业和信息化部门。

(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河南商会。

(四)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等地知名企业。

省内参会单位:

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省直有关部门、产业集聚区、有关行业协会、豫商联合总会和部分重点企业。

(二)会议重要活动时间安排

1、欢迎晚宴。11月11日下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开幕式。11月12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3、全国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开盘仪式。11月12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 —

4、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11月12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5、产业转移系列合作签约仪式。11月12日下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6、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议。11月12日下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7、第二届中国镁应用新产品博览会。11月12日至13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8、先进装备制造业博览会。11月12日至13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9、专场项目对接。11月12日下午至13日上午举行。分别组织各产业集聚区的纺织服装、食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对接活动。

10、考察活动。与会领导和客商考察有关省辖市和产业集聚区,促进深度合作。

三、我市承担的工作任务

1、组织承接小分队到沿海省市对接洽谈合作项目,并邀请不少于15家客商参会。

2、收集、整理、发布新密市重点承接产业转移合作项目。

3、组织签约一批项目,并推荐总投资亿元以上的合作项目参加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具体目标任务:签约项目不少于10个,签约省外资金不少于15亿元,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

— 3 —

4、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产业集聚区围绕纺织服装、食品、装备制造、、化工、造纸、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行业参加专场项目对接活动。

5、组织参会的有关领导和企业考察新密的发展环境和产业集聚区及重点企业;

6、做好郑州市组委会办公室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市组织参加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领导,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参加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新密市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组委会成员名单如下:

主 任:谢霜云(市长) 常务副主任:朱河顺(常务副市长) 副 主 任:王明安(副市长) 孙新定(市长助理)

邓国峰(市长助理)

秘 书 长:闫长松(市政府办主任) 副秘 书 长:刘根旺(市政府办副主任)

陈贺平(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 樊公义(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委书记) 王钊明 (市发改委主任) 张超峰 (市商务局局长)

4 —

成 员: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财政局、商务局、接待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曲梁、超化、大隗和生物环保科技产业园4个重点集聚区管委。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筹备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陈贺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五、涉会单位及主要职责

(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供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布项目,提供相关产业政策咨询,邀请3名以上省外重要客商参会。

(二)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负责活动筹备和协调组织;负责与郑州市工信委的沟通衔接;组织协调邀商工作;做好产业转移合作项目前期对接和整理发布;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产业集聚区和企业参会;审核、统计大会签约项目,发布签约成果;负责编制大会经费预算;负责组委会办公室日常工作。邀请3名以上省外重要客商参会。

(三)市商务局

参与活动筹备和协调工作;做好沿海重要客商团组的邀请工作;提供并发布新密承接产业转移合作项目;组织开展产业转移项目前期对接工作;收集、整理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约项目。邀请3名以上省外重要客商参会。

(四)市财政局

负责活动经费预算的审核、拨付,按照筹备工作进度及时拨

— 5 —

付工作经费。

(五)市接待办

做好参会市领导的活动安排及重要客人的接待工作。

(六)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重点产业集聚区

1、收集、整理、发布、上报本辖区重点承接产业转移合作项目。

2、做好客商邀请、接待工作。落实签约省外资金、签约项目并做好参加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的准备工作。4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具体目标任务:

曲梁:邀商5个以上,签约省外资金5亿元,对外发布项目5个以上,签约项目3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额项目1个;

大隗:邀商5个以上,签约省外资金5亿元,对外发布项目5个以上,签约项目3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额项目1个;

超化:邀商5个以上,签约省外资金5亿元,对外发布项目5个以上,签约项目3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额项目1个;

西区:邀商3个以上,签约省外资金1亿元,对外发布项目3个以上,签约项目1个。

3、其他各乡镇邀商3以上,签约省外资金1亿元,对外发布项目3个以上,签约项目1-2个,组织辖区企业参会、参展。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相关单位务必于11月4日前将责任领导和联络员名单、联系方式以及邀商、拟签约项目情况报市组委会办公室,电话:69868064。联系人:张国有,13783549075;朱—

6 —

德臣,13608691383。

六、工作进度

2010年9月30日前,对重点产业集聚区进行预通知,对邀商及发布项目进行安排部署。

2010年10月30日前,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承接载体,曲梁、大隗、超化等单位,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和知名企业,围绕纺织服装、食品、装备制造、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开展专题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并做好客商参会的邀请工作。

2010年10月30日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组委会有关单位确定重要客商和合作对接项目名单,上报市组委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3日前,召开组委会会议,听取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组委会有关单位项目对接、客商邀请等准备工作进展汇报。确定参会客商和重点签约项目名单。

2010年11月6日前,召开会议,进行最后动员和安排部署。 2010年11月11日,会议报到,组织客商参加欢迎晚宴。 2010年11月12日—13日,按预定日程组织参加大会活动。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组织参加本次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是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筹备,积极参与,确保取得实效。

— 7 —

(二)突出重点,强化责任

招商引资是本次系列对接活动的重中之重,要强化项目意识,以项目为中心筹会、参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积极对接洽谈项目,争取有一批大项目上会签约;同时要以项目合作为主,广泛邀请客商,重点邀请有在谈项目和投资意向的外商和国内外500强企业及知名企业。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尽快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得力、责任到人、狠抓落实,达到邀商层次高、洽谈对接多、签约项目实、会务接待好的目标。

(三)求真务实,注重实效

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方针,科学组织、周密安排。会前做好项目包装,会中作好对接洽谈,会后抓好跟踪落实,着力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企业、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

2010年11月2日

8 —

第16篇:承接产业转移祝酒辞

尊敬的方区长、杨常委,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成功举办了渠县承接重庆产业转移座谈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渠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和148万渠县人民,向出席晚宴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和各位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座谈会,为我们搭建了交流沟通、开放合作的平台,必将加快渠县融入重庆、依托重庆、借力重庆的发展步伐。必将有效地推动重庆产业转移进驻渠县。为此,县委、县政府在这里举行晚宴,欢迎大家!感谢大家!

真诚地邀请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多到渠县参观考察、携手合作、投资兴业,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为座谈会的圆满成功,为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的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鸿发,干杯!

第17篇:产业转移的影响

4.产业转移的影响(对转入区而言)

1)优化产业结构 2)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3)扩大就业(或增加就业机会) 4)利于资源合理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5)利于对外交流与合作6)可能导致黄金污染、转移 7)改变区域地理景观

(1—5 为有利影响、6为不利影响、7谈不上有利、不利 影响

第18篇:产业转移洽谈会工作方案

驻马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印发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驻马店工作方案的请示

市人民政府: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于11月10日至11日在郑州举办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我市将组团参会,为认真做好洽谈会各项筹备工作,草拟了《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驻马店工作方案》,恳请市政府审核后印发。

妥否,请批复。

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1 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

驻马店市工作方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O一O年九月二十七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于11月10日至11日在郑州举办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洽谈会)。为认真贯彻省政府与省工信厅关于洽谈会有关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大力推进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我市将组团参会,为做好洽谈会各项筹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围绕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产业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搭建合作共赢平台。突出板块承接、产业链招商、集群发展,着力对接一批关联度高、辐射面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二、洽谈会日程安排

活动名称: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

举办时间:2010年11月10日至11日。

举办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2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郑州市人民政府。 支持(邀请)单位: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中国化工行业协会、中国镁业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部分省人民政府及其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河南商会及当地知名企业;省直有关部门、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产业集聚区、有关行业协会、豫商联合总会和部分重点企业。

活动安排:

(一)欢迎晚宴。11月9日下午18时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二)开幕式。11月10日上午10时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三)产业转移系列合作签约仪式。11月10日上午10时30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主要内容:河南省产业转移省情说明;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的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单位授牌;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国家有关行业协会、部分省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签署产业转移合作协议;产业转移重点合作项目签约。

(四)全国纺织产业转移专题会议。11月10日下午14时30 3 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五)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11月10日下午15时30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六)全国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开盘仪式。11月10日上午11时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七)第二届中国镁应用新产品博览会。11月10日至12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八)河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展示会。11月10日至12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九)专场项目对接。11月10日下午14时30分至11日上午举行。分别组织各省辖市、产业集聚区的纺织服装、食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对接活动。

(十)考察活动。与会领导和客商考察有关省辖市和产业集聚区,促进深度合作。

三、组织领导及工作机构

为加强我市洽谈会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驻马店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任:刘国庆(市政府市长) 常务副主任:陈义生(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主任:郜秀菊(市政府副市长)

乔建宏(市政府副市长)

秘书长:杨耀华(市政府秘书长) 副秘书长:邱新慧(市政府副秘书长)

李新奇(市工信局局长)

雷大中(市商务局局长)

杨海英(市工信局党组副书记、调研员) 成

员: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市工商联、市旅游局、市火车站。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筹备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李新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内设各小组工作职责由组委会另行制定。

四、涉会单位主要职责

(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负责活动总体筹备和协调组织;负责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沟通衔接;组织协调邀商工作;做好产业转移合作项目前期对接和整理发布;安排大会期间市领导活动;组织各县区及县区内企业参会;负责统计、汇总签约项目,编制大会经费预算;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市商务局

提供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布项目,邀请10家国际500强、国内500强及知名企业高管人员出席洽谈会并提前做好与我市

5 合作项目的对接工作,提供相关政策咨询。

(三)市发展改革委

提供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布项目,邀请10家央企高管人员出席洽谈会并提前做好与我市合作项目的对接工作,提供相关产业政策咨询。

(四)市财政局

负责活动经费预算的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按照筹备工作进度及时拨付工作经费。

(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 为洽谈项目提供科技、土地、环保、证照等相关政策方面的咨询,指导合作项目签约。

(六)市工商联

做好有关行业协会邀请工作。

(七)市旅游局

协调旅游公司做好参会客商接待工作,为客商观光提供服务。

(八)市火车站

做好重要客商的迎送工作。在火车站设置接待站,悬挂欢迎标语。为大会提供贵宾礼遇、票务等服务。

(九)各县区人民政府

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资源,按照“垂直整合、错位发展”的理念,突出板块承接和产业链承

6 接,组织若干承接小分队赴沿海省市对接洽谈合作项目;收集、整理、发布、上报本地重点承接产业转移合作项目;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和知名企业高管,做好参会邀请、接待和考察准备;推荐总投资亿元以上的合作项目参加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组织所在地产业集聚区和企业参会参展;做好考察点和旅游景区的卫生、安全和车辆管理工作,为客商参观考察提供方便。

五、工作安排

1、2010年9月29日前,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发布并上报承接产业转移合作项目目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分管领导和联络人员;各县区收集、上报1 0个承接产业转移合作推介项目。

2、2010年10月20日前,各县区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承接载体,组成承接产业转移小分队,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和知名企业,围绕纺织服装、食品、装备制造、化工、有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赴沿海开展专题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并做好客商参会的邀请工作。

3、2010年10月20日前,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确定重要客商和合作对接项目名单,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区邀请客商数不低于15名,对接项目数1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2个。

4、2010年10月23日前,召开会议,听取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项目对接、客商邀请、考察接待等准备工作进展汇报。

7 定参会客商和重点签约项目名单。各县区同时上报在洽谈会上重要活动安排。

5、2010年10月24日前,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大会组委会沟通,确定来我市考察人员名单、考察时间、内容、路线等,同时确定我市邀请的行业协会、知名企业考察人员名单,并安排好考察和接待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是深入开展产业有序转移的重要行动,也是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平台,全市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筹备,确保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全力做好客商邀请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严格按照邀商要求,努力完成分配的邀商任务。

(三)认真做好项目准备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产业集聚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派出产业合作项目对接小分队,有针对性地赴沿海发达地区提前开展行之有效的项目对接活动,重点做好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洽谈和签约准备,切实做好合作项目的征集、筛选、包装和对接等工作。

(四)切实做好客商接待、考察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要按照“高效有序、热情周到、文明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客商接待工作。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高管由大

8 会组委会负责接待;各县区邀请的客商由各县区负责接待。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来我市考察人员的接待和考察工作。

七、活动经费

市、县财政部门要本着节俭办会的原则,切实落实筹办工作经费,确保筹备工作顺利进行和洽谈会圆满成功。

第19篇:承接产业转移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万物回春、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在美丽的皖江之滨,共同迎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的隆重召开。首先,我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的委托,向此次对接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来宾和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

开发开放皖江,是安徽人民不懈的追求。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全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这不仅圆了我们多年的梦想,也使皖江这条蓄势在发的巨龙从中部大地脱颖而出、翘首起飞。顺应国家的部署,当前皖江示范区建设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在这个重要时刻,省政府举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目的就是架起金融与示范区建设合作的桥梁,为金融发展营造新的平台,为示范区建设加油助力。

承接转移、合作共赢,是此次对接会的主题,也是金融机构和示范区建设的共同机遇。我们高兴地看到,各地政府为实现对接作了大量准备,按照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精选了580多个对接项目,分布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农业产业化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符合

金融投入方向。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各金融机构为参与对接表现了极大热情,参会的不仅有长期对安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各银行业机构,也有潜力和优势巨大的大型保险机构,还有正在蓬勃兴起的投资基金,这都将为成功开展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开展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合作,是我省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金融机构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深入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形势下,在皖江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各金融机构都要珍惜此次对接机遇,共享合作成果,借此机会,提三点希望。

一是齐心协力推进示范区建设。推进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级各有关方面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示范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履行好职责,发挥好各自的职能和作用。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扎实做好规划工作,加强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发展平台。要研究解决好用地、环保、资金等重点问题,保障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要加强科技创新,抓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持。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更有力地带动和促进

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示范区建设,既是安徽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也是各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创造性地做好金融工作,确保实现新增信贷规模高于去年水平,信贷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规模高于去年水平的目标要求。要围绕示范区建设这个主题,强化金融组织、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利用银企对接平台,加大对示范区重点项目、新兴产业、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协调服务。各级政府要把握金融发展规律,加强协调服务,切实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银企合作。要积极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好项目。加强跟踪监督,大力抓好对接成果的落实。要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活动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各类金融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八百里皖江风云动,示范区建设春潮涌。今天的对接会是各地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构建合作关系,形成相互支持的良好开端,后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加强沟通,跟踪落实,使银企

对接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最后,祝愿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20篇:产业转移汇报11.16

广德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汇报

县发改委 (2011年11月16日)

近两年,广德县立足县情,深入研判形势,积极转变产业承接思路,牢牢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大规模、高起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广德县情简介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辖5镇4乡、33个社区和106个行政村,人口51.5万。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皖苏浙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是我省唯一同时与苏浙两省毗邻的县份,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第一站。318国道、申苏浙皖高速、宣杭铁路和3条省道贯穿全境,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历史积淀深厚。置县于东汉建安初年,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先后归属于吴、越、楚国。吴越文化、楚文化与徽文化、中原文化的相互交织,铸就了广德人民热情豪爽、包容好客的性格特征。生态环境优良。有万亩竹海、千顷卢湖和“天下四绝”之一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是辐射江南数千里的祠山文化发源地,是省生态建设试点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物产资源富饶。是国家首批命名的“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拥有竹林90万亩,毛竹蓄积量居安徽省第

一、全国第六;板栗面积25万亩,列全

省前茅。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有铁、煤炭、石灰石等30多个品种。

二、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一)确立主导产业,明确承接方向。

“十一五”初期,考虑我县工业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全县基本围绕已有的机械制造、金属深加工、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信息电子、纺织服装箱包等产业实施全面招商,短期内对加速全县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资源要素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末期,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这种招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必须重新确立新的产业承接方向。2011年初,县人代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确立了 “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把机械装备、信息电子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全县发展的主导产业,研究出台了《广德县机械电子行业招商指南》,重点开展主导产业招商。

(二)开展产业招商,实现挑商选资。

自确立主导产业后,我县坚持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税收贡献大、辐射带动力强的机械电子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承接通用和专用设备、电气设备、通讯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高端电子元件、器件等产业,着力引进规模型、核心型和外向型企业。围绕龙头企业、专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积极承接上下游企业,将产业集群式引进作为重点,不断优化整合产业链条,努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积极承接商贸、中介、物流和餐饮休闲等服务产业,加快提升园区配套服务水平。

(三)优化空间布局,建设“两区两园”。

根据全县各地资源环境状况,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全县产业布局,由原来的“一区九园”、“一区五园”调整为现在的以“两区两园”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园区联动发展、错位发展。省级广德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信息电子和机械装备制造业,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广德经济开发区北区(邱村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广德经济开发区西区(誓节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电子配套和农产品加工业,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省级新杭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金属深加工和机械制造产业,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

(四)严把准入门槛,提升承接水平。

在挑商选资过程中,严格控制项目引进标准。一是坚持科学承接原则,努力做到“五个不招”,即污染难治理的项目不招,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不招,能耗高的项目不招,耗水量大的项目不招,贡献率低的项目不招。二是完善项目审查机制。出台《关于加强项目准入管理提高项目质量的意见》,对拟入园项目的产业性质、环境影响、投资强度、能耗水平、安全生产评价、预期效益等进行严格审查。三是实行项目联审终结制。对单个部门难以准确把关的项目,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联合审查,实行一票否决、不再重议。四是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未通过环评的项目,一律不予落户。加强投资项目节能管理和评估,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工业项目,原则上每度用电应交税收1元以上;

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煤以上工业项目,须报县政府研究决定;从严控制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项目,不再新建矿砂开采、琉璃瓦、莹石浮选、石英砂加工等项目,提高碳酸钙、氧化钙加工项目准入标准。

(五)加强合作共建,实现整体承接。

通过建立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园区、政府与协会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跟踪研究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动态,促进产业整体有序转移。一是继续深化与上海闵行、松江、青浦三区政府合作,推动产业大规模转移。二是在广德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立了PCB产业园、汽摩配产业园2个专业园区,发挥江浙地区行业协会力量,专门承接印刷电路板、汽车零部件企业。三是以位于我县境内的上海市白茅岭监狱2万亩国有农场为载体,加强与上海等地的产业合作,积极探索“合作共建园区”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信息电子及其配套产业。四是加强与省祠山岗茶场合作,加快广德经济开发区三期建设。

(六)破解发展瓶颈,保障要素需求。

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加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申报力度。加快建设用地置换复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全力争取用地指标,保障园区发展用地需求;通过扩充国投公司资本,进一步提升了政府融资能力。积极引进县外金融机构,2011年新引进徽商银行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2家股份制银行。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搭建银政企对接良好合作平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加大就业信息发布频次和覆盖面,引导劳动力就地转移。

认真落实人才引进培养各项政策,鼓励支持引进紧缺型人才。

(七)完善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及早发挥经济效益。一是分类推进项目建设。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力促招商引资项目顺利推进。加强管理服务,督促社会投资项目严格履约建设。二是完善项目调度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和“3+1”工作机制,重点抓好100个重点项目的工作调度。三是完善项目考核机制。突出项目引进、项目推进和财税贡献,层层构建目标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项目工作量化考核和保证金制度,实行周督查、月调度、季考核、年终严格兑现奖惩。

三、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两年,随着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路的根本转变,全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非常明显。1-10月,全县实现签约项目157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2.1%;协议引资144.8亿元,同比增长61.7%。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项目共130个,占项目总数的82.8%。

(一)承接平台建设日新月异

省级广德经济开发区现已建成近2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近400家,其中2010年入驻项目144个。区内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上半年又与省祠山岗茶场正式签定合作协议,规划三期的3.25平方公里起步区即将动工建设。省级新杭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已开发近4平方公里,落户企业30余家。广德经济开发区北区(邱村工业园)规划面积

12平方公里,已建成2平方公里,落户企业近30家。广德经济开发区西区(誓节工业园)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已建成1.8平方公里,落户企业20余家。

(二)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高

全县两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1-10月新签约项目中,机械电子类项目共89个,占比56.7%。从专业园区来看,广德经济开发区汽摩配产业园累计引进汽车零部件类企业65家,总投资规模达到内资65.86亿元,外资4300万美元。目前已有磐石油压、中鼎汽车工具、天健环保、辰泰汽配等9家投产企业,已开工建设企业27家,其余正在紧张筹建过程中。广德经济开发区PCB产业园落户项目已有12个,投资总额超过12亿元,项目涵盖高端线路板企业、覆铜板企业和配套污水处理厂等。

(三)引进项目质量显著改善

从投资规模看,157个签约项目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07个,协议引资额132.7亿元;1亿元以上项目44个,协议引资额91.3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4个;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断增多,一是高端装备技术项目:如安徽涌诚机械工业机器人及数控装备部件项目、安徽直立曲轴多缸曲轴项目、杭州今胜集团特种钢项目,投资额均在5亿元以上。二是信息电子类项目:如杭州新业科技、柳市电子、扬升电子和新三联电子等高尖端PCB项目。三是新能源项目:如安徽旭日晟光伏科技太阳能光电产品、安徽亮亮电子LED节能灯项目。

(四)集约化发展水平大幅提高

在投资强度上,全县引进项目投资强度平均在180万元/亩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产出水平上,将税收标准控制在10万元/亩以上,已引进项目预期亩均税收达到20-30万元。

(五)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今年县委、县政府共确定96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32.1亿元。其中奖惩挂钩考核项目39个,重点调度项目61个。截止10月底,全县共有90个重点项目超前完成或按序时进度完成节点建设任务要求,占项目总数的93.8%。

产业省内转移对接工作汇报
《产业省内转移对接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