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合肥产业转移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0: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研究报告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促进安徽加速崛起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合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安徽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在承接产业转移、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如何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合肥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抓住机遇,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为主线,打造具有区域乃至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及总体趋势

“二战”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轻工、纺织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

— —1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通过三轮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主要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生产链条上下游紧密联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进一步融合。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减速,国际产业转移速度有所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方式不断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大企业主导产业链整体转移,众多配套企业追随大集团、大公司的项目布局,形成跟随转移,在承接地“无中生有”,催生新产业。二是产业转移区域集中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行业企业基于市场容量、配套能力等向同一地区转移,形成趋同转移,推动承接地产业集群。三是企业按产业价值链配置资源,将低端生产环节向资源地转移,将高端决策、研发、营销环节迁入中心城市,形成了分离转移。四是转移日益向高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五是跨国证券投资和并购日益成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主要方式,服务业外包发展迅猛。《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承接服务业

— —2外包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

(二)国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会,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阶段,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升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使中部地区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增大。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后3-5年,仍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四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东

— —3部地区产业转移指向不仅仅是中西部,还包括国外(如东南亚地区),同时,在东部地区政府导向下,向本区域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影响不可小视。另外,传统产业转移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二、合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及优劣势

(一)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近年来,合肥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事,全面推进“大招商、招大商”,主动出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大批10亿、20亿、甚至上百亿的大项目落户合肥。2005-2008年,全市累计引进省外资金1376亿元,年均增长62.5%,占全省引资总量约五分之一。省外投资80%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其中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646亿元,占引资总量的47%,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合肥外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2006-200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9.34亿美元,年均增长28.9%,占全省总量的29.2%。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使合肥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会城市。2005-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878.41亿元上升到1664.84亿元,财政收入从130.88亿元上升到301.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880.82亿元增加到2078.37亿元。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

— —4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目前,全市新增就业的70%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95%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

(二)合肥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和不足

合肥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之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紧邻长三角,承接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合肥是中部地区距离长三角最近的省会城市,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的范围涵盖了中、东部7省1市,拥有5亿多人口,是全国消费市场最广、消费能力最强、消费潜力最大、消费层次最高的区域,具有吸引产业转移的强大市场吸引力。

2、交通优势。合肥是建设中的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有7条铁路和6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与水运、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合宁高铁、合武高铁建成,极大地缩短了合肥至上海、南京、武汉的时空距离。近三年来,合肥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累计安排投资385.88亿元,实施路桥工程292项,道路总长800.92公里、桥梁89座,已建成道路总长527.36公里、桥梁67座,初步形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道路框架。目前,环城高速全线贯通,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港综合码头建设加快推进,“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已经形成,基本实现合肥经济圈主城区

— —5“1小时通勤圈”,合肥交通优势日益显现,城市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力大幅提升。

3、成本优势。合肥综合商务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75%。劳动力丰富,而且成本较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于长三角的77.8%,相当于珠三角的91.6%。合肥职业教育发达,拥有各类职业学校109所,在校生19.2万人,各级专业技工22.8万人,能够保障产业转移的用工需求。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2倍,是珠三角的1.6倍,投资成本较低。水资源、能源供应较为充足,具备为产业转移提供各种要素保障的条件。合肥经济圈内资源丰富,淮南是国家级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六安霍邱20亿吨的铁矿资源在华东地区位于首位。

4、产业优势。合肥具备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的现代产业体系,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八个重点产业。家电产业汇集了美的、海尔、长虹、美菱、三洋、格力、华凌等知名家电企业,是全国家电产品种类最多、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地区。汽车产业拥有江淮、安凯、昌河等3家整车企业和3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轻型汽车、商务车、豪华大客、微型车、轿车等完备的生产体系,是国内车型系列最全的城市。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市场占

— —6有率居国内前列。合肥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载体,现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产业承载和配套能力较强。

5、科教优势。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中西部科教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51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机构275家,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20家,两院院士31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59人,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近年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初步形成产学研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实现主导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科技研发的互动融合,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6、金融优势。合肥金融业发达,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基本形成涵盖银行、证券期货、保险、金融控股公司、金融中介组织等在内的较完备的金融体系。目前,在肥设立总部的金融机构有7家,国内金融机构在肥设立的省一级分支机构约30家,各类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网点超过1000家。近年来,伴随着合肥经济跨越发展,合肥金融业发展较快,第一

— —7家外资银行东亚银行合肥分行正式开业,建设银行总行入股兴泰信托公司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2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679亿元,新增贷款551亿元,占全省当年增量的45.6%。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服务条件。

7、环境优势。近年来,合肥强化“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理念,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深入推进效能建设,以营造合法高效的政务环境为核心,真正把合肥打造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地区之一。通过坚持不懈地抓效能建设,全市各级服务意识普遍增强,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合肥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及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作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园林城市,近年来,合肥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绿地率达到38.91%、绿化覆盖率达到43.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超过300天,城市绿化三项指标均接近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基本形成宜居宜业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

当前,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强化,但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现代物流、金融、

— —8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明显滞后。二是区域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明晰。尽管经过这几年来的发展,我市产业分布逐渐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但还有待进一步明晰,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三是城市经济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在全市的各类园区中,有的园区已无土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有的区内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园内企业集群趋势不很明显,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不是很强。四是产业配套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市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五是重点领域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推进。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大力承接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合肥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合肥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开放程度最大、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生态环境最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9——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充分利用合肥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环境等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使合肥成为环境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承接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

——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契机,增强合肥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优势,提升合肥综合竞争力,使合肥成为合肥经济圈的“发动机”、安徽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引领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示范区。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使合肥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区。

通过大规模承接国际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到2015年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4%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00

— —10美元;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4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基本建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冶金、化工等产业,形成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3、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利用国内外资金年均增长50 %以上。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对接,形成良好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4、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巢湖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城市综合环境。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布局

根据合肥“141” 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以构建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和谐发展为导向,以“梯度分布、专业集聚、功能耦合、拓展联动、有序承接”为原则,大力优化提升城市核心区,积极完善拓展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城市发展新区,形成“一核、四区、四带”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 —11区总体布局,基本形成与合肥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1、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核心区

在以老城区、政务文化新区为核心的主城区,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结合老城区改造,打造国内知名的商业服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若干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景观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龙头,大力承接发展商务、金融、教育、卫生、休闲、文化传媒、中介服务等产业,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在滨湖新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承接发展金融、会展、商务、旅游、中介服务等产业,逐步形成区域金融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和总部经济集中区。

2、完善拓展四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在主城区西南、西部、北部和东部产业集聚区延伸和拓展地带,打造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和东部重化工业新区四大承接产业转移新区,成为体现合肥产业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

——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以经开区、桃花工业园等为依托,沿合安高速、合铜高速向

— —12南拓展,建设北接经开区、东至宿松路、南至丰乐河、西至合九铁路(复线)的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产业。

——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以高新区、蜀山经济开发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等为依托,沿长江西路、宁西铁路向西拓展,建设北至长江西路、东接科技示范区、南至合九线、西至外环高速的高技术产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

——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以新站区、瑶海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为依托,建设北至外环高速、东至铜陵北路、南至淮南线、西接双凤经济开发区,位于合淮工业走廊南端的新型重工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铝材深加工、光电产业、输变电设备、汽车零部件、钢结构件等产业。

——东部重化工业新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新城开发区为依托,沿合巢芜高速、合宁高速向东拓展,建设东至合徐高速—芳兴大道一线、南至方兴大道、西至外环高速—店埠河一线、北至合六叶高速的重化工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化工、钢材深加工等产业。

3、延伸发展四大产业带

结合合肥经济圈建设,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中心,四大承

— —13接产业转移新区为支点,依托交通干线,向城市外围延伸拓展,联动周边市县打造四条产业带。

——合铜安产业带。以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安、合铜高速公路,合九铁路(复线),形成合铜安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冶金产业。

——合六叶产业带。以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六叶高速公路形成合六叶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及配件、高新技术产业。

——合淮产业带。以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淮阜、合徐高速公路,合淮铁路,形成合淮产业带。重点发展新型重工业。

——合巢芜产业带。以东部重化工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巢芜高速公路、合巢铁路形成合巢芜产业带,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和新型化工产业。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

抢抓国际国内大规模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合肥的产业基础、交通枢纽、资源条件等优势,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按照“高端带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功能提升、进退有序”的原则,高起点、大规模、有针对性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高技术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基地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特色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

— —14

1、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冶金和化工产业,鼓励发展其他先进制造业,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到2015年,先进制造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以上。

装备制造业。依托合力叉车、日立建机、熔安动力、合锻集团、天威合变、合肥ABB、东华工程等骨干龙头企业和通用机械研究院、水泥研究院,延伸产业链,提升系统集成能力。重点承接发展挖掘机、叉车、装载机、压路机、吊车等整机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积极引进发动机、电池及驱动控制系统、变速箱、减速机、液压系统、电子电器等配套企业,承接发展特高压和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低损耗低噪音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和新型干式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承接船用动力系统、大型工业动力装置、大型快速液压设备和水泥、化工、环保等成套装备的集成制造技术及生产环节,吸引相关配套企业集群发展。

2015年前,重点推进熔安年产1000万匹马力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及配套件、合力叉车和日立建机年产30万台工程机械、天威合变和ABB年产2亿千伏安变压器、合肥锻压集团年产2000台大型机床设备、东华工程公司、合肥通用所、六方深冷公司大型煤化工和化肥成套设备生产基地、水泥研究院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巨一公司大型工业机器人、38所军用和民用雷达、安徽联华公司ATR涡浆支线飞机生产及配套件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 —15汽车产业。以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大型客车、新能源汽车、低排量轿车,加大整车制造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发,提高载货车、客车及客车底盘、商务车、低排量轿车等优势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加强工程车、消防车等特种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储备,重点承接自动变速箱、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形成较大规模整车和成套自动传动装置生产能力。

2015年前,重点推进江汽和昌河集团年产200万辆汽车整车生产(其中轿车及多功能乘用车150万辆,卡车、客车50万辆)、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年产发动机100万台、变速器50万台、动力模组50万套、车桥100万套、轮胎5000万条、汽车电子等的配套能力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家用电器制造业。以美的-荣事达、海尔、长虹-美菱、格力、三洋-荣事达、欧力、尊贵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家电研发机构,重点在冰洗产品嫁接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上实现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家电核心制造技术,保持家电主导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主动承接国内外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及其他家电整机和龙头配套企业,承接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生产,提高核心配套件本地配套率,建成国际知名的家电产业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海尔、美菱、格力、荣事达等年产

— —166000万台家电综合生产能力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冶金产业。结合国家已经批准的马钢(合肥)公司搬迁改造规划,对合肥市区的钢铁冶炼能力实施迁建,形成1000万吨优特钢生产基地。推进中铝100万吨电解铝项目,实现煤电铝联营,承接形成电解铝—铝板材—铝制品深加工产业链。以热交换器用冷凝管、换位导线及组合线、电解铜箔、特种线缆等产品为重点,承接发展铜加工业。发展金属冶炼设备。

化工产业。支持联合利华整合全球生产基地,支持佳通轮胎公司做大做强,推进德国大陆公司合肥高档乘用车轮胎项目建设。围绕盐化工、化肥和精细化工三大板块,加快推进中盐项目,承接发展碱、化肥、氯碱及下游产业。围绕石油化工,加快桑铌科技项目建设,承接发展焦化、炼化等系列石油化工产品,特别是大力发展工程塑料等本地急需化工产品。鼓励发展化工装备研发制造。

2015年前,重点推进德国大陆公司1000万套高档轮胎、桑铌500万吨延迟焦化和500万吨重油深加工、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中盐合肥化工、煤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重点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积极承接航空航天、军事、海洋等其他高技术产业。到2015年,高技术产业形成产值3000

— —17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合肥京东方、芯硕半导体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信息家电、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光电显示和智能语音产业,重点承接发展等离子(PDP)、光学投影(DLP)和反射式微液晶(LCOS)等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和纳米级集成电路、数字化音视频产业、高密度激光视盘机等产业及相应的上下游配套行业,加快形成集群分布、分工明确、互相支持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瞄准国际IT产业发展的最新前沿,不断引进最先进的研发技术和高端制造行业,加快承接发展软件外包,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努力使合肥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八代和十代线、8和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4-6英寸第

二、三代新型半导体生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有机电子发光显示器(OLED)、汽车电子、合肥中国高清显示产业基地、中国(合肥)光电产业基地和等离子体技术机电产业园、微电子工程基地、高亮度LED产业园和等离子显示产业园、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园、新型电子元器件、军事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新材料产业。围绕信息、生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杰事杰、合肥乐凯、国风集团、开尔纳米、桑铌科技等骨干企业为龙头,重点承接发展特种功能材料、

— —18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外延材料和封装材料。鼓励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向下游产品延伸,通过引进战略伙伴、技术入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在更多新材料领域争得主导地位。

2015年前,重点推进安徽国风木塑年产60万吨木塑环保新材料、杰事杰和海尔毅昌年产100万吨高性能工程塑料生产基地、马钢100万吨冷轧薄板、铜陵有色电子铜箔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节能环保产业。以光伏和生物能源产业、建筑节能产业、燃料电池和高能电源产业、新型化工产业为重点,以易能生物、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国祯环保、罗宝建材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承接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燃料电池、高能电源、建筑节能、精细化工领域的骨干企业来肥发展,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大功率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控制系统及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

2015年前,重点推进经开区新能源(节能科技)产业基地、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合肥发电厂6#机扩建工程、合肥二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长丰皖能电厂2×800MW机组、100兆瓦大型光伏电站及设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承接发展基因药物、合成药物、生

— —19物医学工程产品、现代中药等。集中开发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苗、生物试剂和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和推动生物农业产品产业化,发展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小麦、转基因棉花以及畜、禽、水产等育种业,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新型疫苗的规模化生产。以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应用为重点,推广应用生物制造技术。发展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生物基材料。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同路生物、神鹿双鹤、金大陆、安科生物、华威药业、桑尼生物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公共安全产业。以应急救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火灾监控、信息安全产业为指引,依托电子科技集团38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研究院和应急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公共安全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承接发展应急装备产业、食品安全检测产业、大空间火灾安全监控系统、自主消防灭火系统、微型自动扫描灭火系统、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人防指挥所信息系统、机场信息化、一体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抓住当前国际和东部沿海服务业加速转移机遇,大力承接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房地产、

— —20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文化休闲和中介服务等潜力产业。

金融服务业。以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为重点,着力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合肥,重点开发面向高技术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开发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等金融创新服务品种,建设辐射全省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建行后台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迁建及其他金融能力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现代物流业。围绕新桥机场空港、合肥新港、铁路枢纽,加快申报合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在合肥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建立四大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发展专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支持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加速融入长三角大物流圈,逐步形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物流园、新桥临空物流园、安徽保税物流中心(B型)、合肥新港物流园、合肥现代物流园区、马钢(合肥)现代物流、宝供综合物流基地、中外运合肥物流园、合肥铁路北货场、合肥北站集装箱、江汽物流配送基地、合肥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合

— —21肥30万吨粮油储备库、周谷堆(大兴)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旅游会展业。深度挖掘、整合、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承接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有牵动性、有影响力的旅游大项目,形成若干个特色明显、吸引力强的休闲旅游集聚区。充分利用全省旅游资源,加速融入长三角旅游网络,逐步形成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长三角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依托合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和会展公司,形成一批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化会展品牌,使合肥成为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会展城市。

2015年前,重点推进渡江战役纪念馆、李鸿章故居、包公故居、安徽名人馆、淮军纪念馆、三国故地纪念馆、安徽博物馆、安徽艺术馆、合肥博物馆、合肥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中国中部花木城二期、会展中心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调查、人力资源、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业,推动中介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大力引进国际国内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借鉴国际中介服务的先进理念、手段和技术,提升我市中介服务业的服务

— —22水平,推进中介服务向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具备涉外高端服务功能的中介服务机构,为我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提供支撑。

2015年前,重点推进安徽新徽商总部基地、合肥国际总部园区、安徽决策大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积极吸引长三角等沿海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系统、配送中心和连锁农家店,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抓好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现代设施农业区、绿色园艺区、集约种养区、名特优水产养殖区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承接发展种业、蔬菜园艺业、苗木花卉业、特色种植业、畜禽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构筑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合肥国家棉花交易中心、巢湖百公里水生蔬菜和特种水产种养特色产业带、肥西合铜路15公里蔬菜园艺特色产业带、长丰合白路20公里雪山草鸡养殖产业带、沿北环高速40公里经济林木产业带和肥东店白路高效种养一体化产业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台湾统一企业、

— —23娃哈哈、华泰、小刘瓜子、真心食品、蒙牛、伊利、鄂尔多斯、丰乐种业、隆平高科、华仁生物等一批骨干企业。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高规格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协调和联络、调度工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解决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户问题,及时协商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和实施《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实施方案》,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加快编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选准承接的重点产业和承接点。三是充分利用中博会、世博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各类投资贸易活动平台,建立与拟承接的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

(二)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

围绕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编制完善开发园区规划,整合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促进集约发展。向国家申报设立合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

— —24心。强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大建设,加快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强园区吸纳和承接大产业、大项目的能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探索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先发地区在我市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鼓励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建立完善项目进入与退出机制,实行“腾笼换鸟”,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

(三)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

在已出台的一整套支持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财政政策。整合设立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重点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给予以奖代补。设立创业引导基金,支持产业升级、创业投资和高技术企业发展。对属我市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自投产起一定时期内,按企业利税进行配比奖励,奖励资金作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资本金注入,待企业形成规模后择机推出。建立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机制,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从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按一定比例安排用于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基础设施建

— —25设。鼓励转移企业整体收购我市国有企业,被收购企业原有的不良资产,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予以核销,非经营性资产准予剥离。

(四)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全方位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现代交通网络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积极推进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和高铁站、合蚌客运专线、西合线增建二线及既有线电气化改造、京福高铁(合肥段)、商杭客运专线(合肥段)等重大项目建设,使合肥成为7条国家铁路干线交汇的铁路枢纽。围绕四大产业带,重点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连接淮南、六安、巢湖、芜湖、安庆、铜陵等周边城市的一级公路网,加快形成由合宁高速、合徐高速、合芜高速、合淮阜高速、合安高速、合六叶高速和环城高速构成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体系。加快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建设连接周边城市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打造合肥经济圈内城市主城区“1小时通勤圈”。

积极推进合宁高速扩建工程、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工程、淮南能源城至合肥煤炭外运通道、合淮阜高速公路至长丰县城连接线、合六高速公路至肥东县县城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裕溪和巢湖复线船闸建设,实施合裕线航道、派河航道以及店埠河、丰乐河航道升级改造,打造合肥江淮流域内河航道中心。

— —26加快新桥国际机场及配套工程建设,建设合肥航空枢纽。结合合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区域内的口岸通关一体化,加快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五)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建立协调机制,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转移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牵动性强的重大转移项目,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凡转移落户企业在原属地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各商业银行应给予参照和使用,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依据原有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积极指导和帮助转移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有实力的转移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允许转移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对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工业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对积极为产业转移项目承贷、并达到一定额度的金融机构,政府将给予奖励。

(六)确保产业转移项目用地

开设土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审批产业转移项目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对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

— —27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优先安排用电、用气、用水计划和指标。对于列入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的产业转移项目,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法及时予以调整。创新工业用地计划分配方式,实行差别供地机制,确保成长前景好、投入强度大的企业以及低能耗、低污染、效益好的转移企业用地。鼓励企业提高项目容积率,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给予一定的配套设施补偿费。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完善土地使用“双向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用地合法合规,促进按时开竣工、按期投产增效。

(七)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全力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提高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促进科技与经济互动融合,为转移企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支持企业与合肥以及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企业技术中心、人才培养机构。依托合肥雄厚的科技资源,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增长潜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示范区为依托,规划建设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合肥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 —28建设,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的综合性、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提高培育高技术企业能力。

(八)提供转移企业用工和人才保障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不断延伸就业服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围绕转移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鼓励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转移企业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合肥职教城建设,针对合肥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及时拓展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为转移企业提供数量足够、技能熟练的劳动用工。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编制完善《合肥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结合重大产业项目转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肥创新创业。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消除人才引进特别是境外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

(九)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精心做好“水文章”、“绿文章”,努力使合肥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空气更清新,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组织实施“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水系治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监控调度和生态重建。

— —29以争创全国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构建“翠环绕城、园林楔入、绿带分隔、点线穿插”的大绿化格局,真正让市民出门500米见绿、1000米见公园广场。加强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贯彻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建立环巢湖城市联动协作机制,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水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湖泊污染应急工程、节水减排建设等方面,联手申报、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力争2010年基本不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加快推进环巢湖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巢湖沿岸“生物多样性”工程、沿巢湖绿化防护林工程、环巢湖“退圩还湖”工程,促进巢湖水质不断改善。引江济巢工程是根本改善巢湖水质的关键工程,加快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工程完成后,巢湖每年可实现安全自流引江水10亿立方米以上。组织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引响(洪甸)入肥工程。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强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把污染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深入推进效能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

— —30政务环境。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财税体制以及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清理面向企业的行政和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取消和降低收费项目和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投资环境监督体系,加大对投资投诉案件的协调查处力度,对影响投资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纪处理。

— —31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教案

第二节 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

集成电路产业合肥发改委

承接产业转移祝酒辞

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洽谈会工作方案

承接产业转移讲话

产业转移汇报11.16

合肥产业转移
《合肥产业转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