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四种命题(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02 21:08:3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四种命题.教案

四种命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四种命题

一、导入新课

【练习】 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

(l)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的形式: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 则

”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

与结论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l)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提问】你能由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构成它的否命题吗?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用 和 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

则 .

和┐

分别表示

的否定.

【板书】原命题:若

否命题:若┐ 则┐

【提问】原命题真,否命题一定真吗?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

讲论后回答:

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它的否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不真.

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真,它的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题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提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 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外,还可以不可以构成别的命题?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总结】可以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再分别将新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命题“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是“若 则

”,则逆否命题为“若

【提问】“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三、课堂练习

1.设原命题是“若 判断它们的真假. 学生活动:

笔答:

逆命题“若

否命题“若

逆否命题“若 教师活动:

2.设原命题是“当

时,若

,则

”,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定命与逆否,则 ,则

,则

”.逆命题是假命题. ”.否命题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则

”,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学生活动:

笔答

逆命题“当

否命题“当

逆否命题“当 设计意图: 时,若 时,若

时,若

,则 ,则

,则

”.

”.否命题为真.

”.逆否命题为真.

通过练习巩固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逆否命题及判断它的真假的能力. 教师活动:

【总结】“当 题的条件是 ,结论是

时”是大前提,写其他命题时应该将“当

时”写在前面.原命

“ 而不是“ ”的否定是“

”.

”,而不是“ ”,同样“ ”的否定是“

”,

【投影】

3.填图

1.若原命题是“若 则

”,其它三种命题的形式怎样表示?请写在方框内?

学生活动:笔答 教师活动:

2.根据上图所给出的箭头,写出箭头两头命题之间的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填图,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

四、小结

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关系如下图:

由原命题构成道命题只要将 定为 和 ,但 和

和 换位就可以.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只要 和 和

分别否换位,而

不必换位.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时不但要将

且要将换位后的 否定·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因为互为逆否命题同真同假,所以讨论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只讨论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中的一个,逆命题和否命题中的一个,只讨论两种就可以了,不必对四种命题形式—一加以讨论. 教师活动:

五、作业

1.阅读课本

2. 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练习(31页)

1、2,练习(32页)

1、2

1、

2、

3、4

3.习题

此文章共有2页 第 1 2 页

推荐第2篇:四种命题教案

(湘教版理科选修2-1)§1.1.2 命题的四种形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和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能熟练运用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形式;

(3)掌握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此节课的理解性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四种命题解决数学和现实中包含命题逻辑问题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培养他们思维和做事严谨、合符逻辑与一丝不苟的良好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的概念及关系;

难点:运用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可否考虑举一个反映生活习惯的生活事例来引入四种命题

的学习?

1、复习:原命题与逆命题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原命题

写出相应的逆命题。

举例: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导入:观察下列命题,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真)

(3)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真)

(4)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

看出:(1)中条件和结论是命题(2)中的结论和条件;(1)中条件和结论是命题(3)中条件和结论的否定;(4)中的条件是(1)中结论的否定,结论是(1)中条件的否定;进而得到命题的四种形式: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3.新课讲解: ①、四种命题的形式:

(p, q为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p, ┐q为命题p,q的否定)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则┐p; 注: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ⅰ)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条件不变。形式是“若p则┐q”,其真值与原命题相反;

ⅱ)否命题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形式是若“若┐q则┐p”。 例题讲解:

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性。

(1) 若a=0,则ab=0;

(2)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解:(1)分析:题中条件p为a=0,结论q为ab=0,

┐p为a≠0,┐q为ab≠0.

原命题:若a=0,则ab=0;(真)

逆命题:若ab=0,则a=0;(假)

否命题:若a≠0,则ab≠0;(假)

逆否命题:若ab≠0,则a≠0。(真)

(2)原命题:若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则它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真)

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则它是矩形;(假)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矩形,则它的两条对角线不互相平分;(假)

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不互相平分,则它不是矩形。(真)

②、如何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通过以上三组命题真假性的判断,我们医科有特殊到一般的得到以下三个结论:

1、

2、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注:互为逆否命题的两命题真假性相同,即同真同假,即是等价的。固否命题与逆命题也是等价的。 例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C)

A、一个命题的原命题为假,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B、一个命题的原命题为假,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C、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假; D、一个命题的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③、小结:

④、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

(1) 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2) 若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否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3) 逆命题与否命题之间是互为逆否关系;

(4) 若一个问题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与否命题都是假命题;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B)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 (1) 小于-5的数的平方大于25; (2) 当x=2时,x2-3x+2=0.⑤、作业:

(1)知识的延伸与拓广(可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反映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举一个例子。来得及的话,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解决,但你自己应先想好例子。这应添加到幻灯片中。) (2) P8 练习

1、2

推荐第3篇:1.1.1 四种命题(教学案)

1.1.1 四种命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真假; 2.了解命题的四种形式,能正确判断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会写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教学难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方法:

问题链导学,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例如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 ①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全等; ② 如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不相等; ③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那么它们不全等. ④ 思考:命题②、③、④与命题①有什么关系?

二、学生活动

1.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 2.列举数学中的类似实例;

3.分析、概括各种实例的共同特征.

三、建构数学

1.上面的四个命题都是“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题,可以记为“若p则q”,其中p是命题的条件,q是命题的结论.

2.在上面的例子中:

命题②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①的结论和条件,我们称这样的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

命题③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①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我们称这样的两个命题互为否命题;

命题④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①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我们称这样的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3.一般地,设“若p则q”为原命题,那么“若q则p”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若非p则非q”就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若非q则非p”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非p、非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

四、数学运用

例1 写出命题“若a=0,则ab=0”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思考 原命题的真假、逆命题的真假、否命题的真假与逆否命题的真假有什么关系?

例2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同时指出它们的真假.

(1)对顶角相等;(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例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也一定为真; (2)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例4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a2=b

2,则a=b; (2)若x<0,则x2>0.

例5 命题“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有理数”的否命题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命题的概念;

2.怎样写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3.写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4.利用命题的等价性判断命题的真假.

推荐第4篇:《四种命题》的教学设计

《四种命题》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1章1.1.1内容。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几乎处处都涉及到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论证。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既是对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命题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后面研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用逻辑用语来阐明数学知识的需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思考、交流的需要。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它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用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说明四种命题形式的客观存在,使学生体会研究四种命题形式的必要性,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明白四种命题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用逻辑语言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掌握“正难则反”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同假的重要规律。

教学难点

在命题的四种形式中,判断其中两个命题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狭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一边高傲地往前走,一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面对如此的尴尬的局面,歌德只是笑容可掬,谦恭的闪在一旁,一边有礼貌回答道“呵呵,我可恰恰相反。”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

提问

你能分析此故事中歌德与批评家的言语表达吗? (两人的言语表达都运用了逻辑用语) 教师口述

1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逻辑用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

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用逻辑用语的基础——四种命题。

二、师生互动、意义建构

新知探究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若|a|=|b|,则a=b ; (2) x

(3)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4)有三个角为直角的平面四边形是矩形。 回答:(1)(3)为假,(4)为真,(2)不能判断真假。 命题: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因此,(1)(3)为假命题,(4)为真命题,(2)不是命题。

提问:我们在高一学过哪些数学知识?你能就其中的一块知识,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吗?

措施:教师针对学生所举出的例子先判断是否均为命题,再让学生判断真假。

(学生所举的例子中要出现“若p则q”的形式,否则教师自己补充,先让学生对比,再将所举例子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补充:投影3中的(1)。

“若p则q”的形式,也就是“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p是命题的条件,q是命题的结论。

注意: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时,有时“改写”的形式不惟一; 下列四个命题中,命题(1)与命题(2)(3)(4)的条件和结论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1) 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 (2) 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 (3) 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 (4) 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 (请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补充)

回答:命题(2)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1)的结论和条件,我们称这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命题(3)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1)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我们称这两个命题为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命题(4)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1)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我们称这两个命题为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若p则q”,则 (原命题的)逆命题:“若q则P”, (原命题的)否命题:“若¬p则¬q(若非p则非q)”,

2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若¬q则¬p(若非q则非p)”。 说明:¬p、¬q分别表示p、q的否定。

提问:刚刚我们分别研究了命题(2)(3)(4)与命题(1)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再研究命题(2)(3)(4)内部有何关系?

三、数学应用

例题 写出下列命题的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同时指出它们的真假: (1)若a=0,则ab=0;

(2)若四边形对角线相等,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4)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解答:(1)原命题真,逆命题假,否命题假,逆否命题真; (2)原命题假,逆命题假,否命题假,逆否命题假; (3)原命题真,逆命题真,否命题真,逆否命题真; (4)原命题假,逆命题真,否命题真,逆否命题假。 设计意图:1.先将(3)(4)中的原命题改写成由“若p则q”的形式,再写其它三种命题就简单了。

2.由以上四种不同类型的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练习

1.如果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命题的否命题是( A ) A.真命题

C.不一定是真命题

3 B.假命题

D.不一定是假命题

2.命题“a,b都是奇数,则a+b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D ) A.a,b都不是奇数,则a+b是偶数 B.a+b是偶数,则a,b都是奇数 C.a+b是偶数,则a,b都不是奇数 D.a+b不是偶数,则a,b不都是奇数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C ) A.一个命题的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B.一个命题的原命题为假,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C.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假 D.一个命题的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B ) (1) 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2) 若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否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3) 逆命题与否命题之间是互为逆否关系

(4) 若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与否命题都是假命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1) 若x0 ;

(2)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 当c>0时,若a>b,则ac>bc. (备用)思考: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逆否命题; (2)“若xy≠0,则x≠0”的逆命题; (3)若x2≠1,则x≠1。 解析:(1)真(2)假(3)真

设计意图:利用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真假性相同,“正难则反”。

四、小结反思(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成)

(1)四种命题的形式,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关键是分清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可以先将原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写法不一定惟一),再写出其它三种命题(大前提不变);

(2)在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中,要借助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通过“正难则反”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这也是反证法(以后学习)证明问题的理论依据。

五、布置作业

1、自己写一个数学命题,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思考题:请联系自己的行为表现、学习情况判断“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在进步。”是否为命题,若是命题,它的真假性如何?

设计感想

4 (1)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更应该是一个自主感受、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开展更有效的学习,我们应该为学生创建探究的平台。因此本节课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情境——问题——探究——解决——新问题——再探究——再解决”的开放式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在使新课程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建立是首要的,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新课程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去挖掘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推荐第5篇:四种命题(青优课教案)

四种命题(教案)

授课人:泰兴中学 常虹

教学目标:

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2、会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3、会利用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课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情境:5月2日美国宣布本-拉登被击毙,美国人民欢呼庆祝。

有人说:“拉登死了,恐怖活动结束了。”这句话对吗?是命题吗? 引入课题。

2、复习提问:

(1)什么是命题?什么是原命题的逆命题?

练习:如果原命题是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

让学生说出逆命题:②如果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那么它们全等。 再看下面的两个命题:

③如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不相等。 ④如果两个三角形面积不相等,那么它们不全等。 说说它们与原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讲授新课:

1、四种命题:

①逆命题的概念: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命题。原命题和逆命题为互逆命题。

②否命题的概念: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否命题。原命题和否命题称为互否命题。

③逆否命题的概念: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原

命题的逆否命题。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1 提问:若命题2为原命题,则命题

1、

3、4各为哪种命题?它们的相互关系怎样?

若命题

3、4分别为原命题,结果会怎样呢? 归纳:一般地,设“若p则q”为原命题,那么,

“若q则p” 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非p则非q”就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非q则非p”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思考:若命题p的逆命题是q,命题r是命题q的否命题,则q是r的(逆否)命题。

三、例题讲解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1) 若a0,则ab0; (2) 若ab,则a2b2。

解:(1)逆命题:若ab0,则a0;

否命题:若a0,则ab0;

逆否命题:若ab0则a0。

(2)逆命题:若a2b2,则ab;

否命题:若ab,则a2b2;

逆否命题:若a2b2,则ab。

2、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同时指出它们的真假 。 (1) 对顶角相等;

(2)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

解:(1)原命题: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 (真)

2 逆命题: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假)

否命题: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假)

逆否命题: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真) (2)原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全相等,则它是正方形; (假)

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全相等; (真)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全相等,则它不是正方形; (真) 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全相等。(假) (3)原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都对应相等;

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都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不都对应相等;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不都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都是真命题。

说明:写出一个命题的另外三个命题关键是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即把原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提出问题:四种命题的真假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互相给出与数学有关的命题,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给出结论。 得出结论:原命题与其逆命题真假无关,原命题与其否命题真假无关, 原命题和其逆否命题真假一致,原命题的逆命题和原命题的否命题真假一致。 一般地,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 要么都是真命题,要么都是假命题。

四、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个命题的原命题为假,它的逆命题一定为假。 (错) 2)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对) 3)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对) 4)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为假,它的否命题为假。 (错)

2.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 B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C 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可能是偶数 D 上述判断都不正确 3.判断“若a,b和c不都是偶数 ,则a+b+c不是偶数”的真假。

3 4.下列命题: ①“若a(1,2),b(6,3),则ab”的逆命题; ②“若a,b,c是全都相等的正数,则(ab)2(bc)2(ca)20”的逆否命题; ③“若30,则sin1”的否命题; 2 ④“若m>0,则方程x2xm0有解”的逆否命题. 其中是真命题的有 ②④ (填序号)

思考: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增函数,a、bR。若ab0,则f(a)f(b)f(a)f(b)。写出它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分析:在直接判断某一个命题为真命题有困难时,可以通过判断它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来间接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

历史故事: “路边苦李”。古时候有个王戎,七岁那年,与一群小朋友在路边看见一棵李树;树上李子很多。其他人看见后都跑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他说:“这棵树长在路边,树上李子这么多,一定是苦的。如果不苦,李子早没了。”大家尝了尝,果然苦得不得了。

开心一刻:有一个人说话很随便,经常得罪人。有一次,他请甲乙丙三位客人来吃饭。结果甲和乙先到了,等了好大一阵,丙还没来。这个人自言自语地说:“哎,该来的没有来。”甲一听,借故起身走了。又等了好一会儿,这个人又说:“哎,不该走的走了。” 乙立刻拂袖而去。

五、小结:

1 .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关键是分清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2 .在判断命题真假时学会利用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假的性质,通过“正难则反”的方法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

六、作业: 习题1.1 第

1、2两题

推荐第6篇:四种解答钱学森教育命题的方案

四种解答钱学森教育命题的方案

2009年10月31日,98岁高龄的钱学森先生与世长辞。钱老一生都在解决问题,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前来探望自己的共和国总理温家宝提到过一个问题:“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这一定是很大、很大的问题,钱老不仅在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奉献毕生的经理,舍弃优厚的环境和待遇也要报效祖国。他也在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因为,科教兴国的重点不在科技,而在教育,只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科教兴国和创新型国家伟大战略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钱老在弥留之际给中国的发展寻找根本的出路和标本兼治的良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清楚,但惟独钱老提出来才能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解决措施。

显然,这个问题很大,也很严重,大得连前来探望他的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同志的脸色都渐渐凝重起来。实事求是的温家宝没有不懂装懂,他显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与钱老分享。

怎么解决钱老留下的教育命题?于是,总理召集了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以共和国总理之尊,提出了钱老向他提出的问题,那几位校长和专家争先恐后地答道:老师不行„„大学很大,但不够强„„不是大学出问题,是基础教育出毛病了„„很显然,这些大学教授采取的是“推卸责任”式回答方式,把责任逐层推卸,最后,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方式是我国政府官员最喜欢采取的方式。但是,这样的答案总理是不满意的,总理要的不是政府官员层层推卸整人式的领导艺术,他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总理也知道如果让各大部门调研、然后汇报工作给他听,这又将是流于形式和流产,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但这次总理需要的答案,因为,他明确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过去几年忙得东奔西走的温家宝总理突然沉寂了下来,到处跑有什么用,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之道。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前往北京35中初二(5)班,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听老师上课,做笔记,一座就是一上午,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对老师的讲课做了点评,并对这样的课堂表示不满,尽管上课的都是优秀教师。那几个小时听课的温家宝总理找到答案没有?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制度培养不出人才,而要不停地从美国这些国家引进?就在10月29日,在山东考察的温总理在短短一个多月里,竟然第二次来到一所中学,这次,他来到费县一中高二(8)班,亲自给同学们讲授《张衡传》,张衡和钱学森一样,是中国伟大的科学家„„两次和中国教育零距离的接触,很明显,温总理是在为钱老的提问寻找答案。但是,两天后,钱老悄然离开了人间,这对于一生都在为共和国科技发展的各种问题寻找答案的伟大战士钱学森来说,显然已经晚了。

温总理采用的方式是“事必躬亲”和“刨根究底”式,但温总理找到答案了吗?我想没有,如果他找到答案的话,新任教育部长就应该会有大的动作来解决教育问题,对于积重难返的中国教育来说,要想有大的改革,我想,也许会很难。因此,目前教育界却静悄悄的,或许,这是黎明前的静悄悄。

谁能解答钱老这一生提出的唯一一个教育命题?认真思考就会发现,把钱老的问话当成问题,其实有点问题。因为,无论从钱老短短的几句话里,还是从钱老长长的人生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他提出的问题,其实也看到了这问题的答案„„也许,这才是温总理脸色凝重的原因,也许这才是温总理对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的答案不满意的道理,也许这才是温家宝总理放下堂堂共和国总理的公务不做,而去教室听初中老师讲课、走上讲台给高中学生上课的理由„„ 钱老说中国的大学出不了杰出人才,根本原因在于基础教育,而不在于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尽管后者很重要,但前者更重要。我想中国的基础教育的根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论述的就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种方式是“培养习惯”型。钱老提出的教育命题早在1978年就有人解答了。197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所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就是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性格、习惯。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习惯,即使在聪明,就会在学校被一些教师打入“问题学生”的行列,继而教师就会忽视对这样的学生的教育,形成差生,然后周而复始,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差下去,直到学生终止学业为止。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第四种方式是“营造教育环境”型。现在,从小学到高中,各大学校实行的几乎都是应试教育,以分论成败决定了一切,尽管,最近各大学在招生的时候开始恢复对那种特长生、偏才、怪才等考生有一定的政策性倾向,但这仅仅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偏才、怪才是可与而不可求的,凤毛麟角,更多的还是抓好大众教育,抓好大众学生的应试教育,这才是根本。于是,很多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被扼杀,成了应试教育的复制品。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居住,刚好为人父,孩子上幼儿园的钱相当于他们每月工资的五分之一。他说,美国幼儿园教育费用比较高,于是一些家长舍不得钱就把孩子送回国读幼儿园,然后小学再接过来。其实,这样的教育已经变味,打上了中国教育的烙印。

他用他亲身经历和体会这样论述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异,他告诉我,美国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都会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和环境,让孩子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然后到大学之后再进行质的飞跃。换言之,只要孩子有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天赋,美国教育就能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然后在教师的因材施教下河自身努力下发展成才,成为精英式的人才。对于那些本来就没有这样的才能的人来讲,还是平平如也,但是,人家的教育却不会放过一个能够成才的人才。相反,他谈及了我国的教育,我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都是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根本没有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即使孩子有这样的天赋,都会被老师应试教育的“好心”给扼杀,尤其是现在很多教师引导孩子读书的时候,动辄就是抄单词、作业几十遍、上百遍,这样的教育,学生不“死”才怪。我想,这也是我那朋友说的教育的空间。

我们应该如何给教育提供一个宽松的空间。我想,目前在应试教育风靡全国的形势下谈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我们的教育改革,就要从这样的方面入手,给教育营造一个宽松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驰骋。这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更是我们期待的方向。

推荐第7篇:届 高三数学高考复习数学1.3 充要条件与四种命题

第3讲 充要条件与四种命题

1.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 )

A.若f(x)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C.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 D.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答案】B 【解析】原命题的否命题是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应选B.2.设a,b是向量,命题“若a=-b,则|a|=|b|”的逆命题是 ( ) A.若a≠-b,则|a|≠|b| B.若a=-b,则|a|≠|b| C.若|a|≠|b|,则a≠-b D.若|a|=|b|,则a=-b 【答案】D 【解析】∵逆命题是以原命题的结论为条件,条件为结论的命题, ∴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为:若|a|=|b|,则a=-b.3.(2012·天津卷,5)设x∈R,则“x>”是“2x2+x-1>0”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2x2+x-1>0,可得x, 故“x>”是“2x2+x-1>0”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4.(2013届·山东临沂月考)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命题“若x>y,则x>|y|”的逆命题 B.命题“若x>1,则x2>1”的否命题 C.命题“若x=1,则x2+x-2=0”的否命题 D.命题“若x2>0,则x>1”的逆否命题

【答案】A 【解析】对于A,其逆命题是:若x>|y|,则x>y,是真命题,这是因为x>|y|≥y,必有x>y;对于B,否命题是:若x≤1,则x2≤1,是假命题.如x=-5,x2=25>1;对于C,其否命题是:若x≠1,则x2+x-2≠0,由于x=-2时,x2+x-2=0,所以是假命题;对于D,若x2>0,则x>0或x1,因此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命题“若am20”的否定是“∀x∈R,x2-x≤0” C.命题p∨q为真命题,则命题p和命题q均为真命题 D.已知x∈R,则“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对于选项A,当a

对于选项D,由“x>1”不能得到“x>2”,由“x>2”可得“x>1”,因此“x>1”是“x>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是错误的.综上所述,选B.6.设集合M={x||x-1|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x-1|0,则x2>0”的否命题是

命题(填“真”或“假”).【答案】假

【解析】其否命题为“若x≤0,则x2≤0”,它是假命题.8.已知p:x2-4x+3

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

【解析】由x2-4x+31”是“x

.【答案】 -1 【解析】由x2>1,得x1, 又“x2>1”是“x1”,反之不成立,所以a≤-1,即a的最大值为-1.10.写出命题“已知a,b∈R,若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有非空解集,则a2≥4b”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解】(1)逆命题:已知a,b∈R,若a2≥4b,则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有非空解集,为真命题.(2)否命题:已知a,b∈R,若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没有非空解集,则a2

12.求证:关于x的方程x2+mx+1=0有两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m≥2.【证明】(1)充分性:因为m≥2,所以Δ=m2-4≥0, 方程x2+mx+1=0有实根.设x2+mx+1=0的两个实根为x1,x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x1x2=1>0, 所以x1,x2同号.又因为x1+x2=-m≤-2,所以x1,x2同为负根.(2)必要性:因为x2+mx+1=0的两个实根x1,x2均为负数,且x1x2=1, 所以m-2=-(x1+x2)-2=--2=-=-≥0.所以m≥2.

综合(1)(2)知命题得证.

推荐第8篇:1.3_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举例,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在练习过程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

(解决办法:对这三个概念分别先从实际问题引起概念,再详细讲述概念,最后再应用概念进行论证.) 难点: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练习与思考

写出下列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若x > a2 + b2,则x > 2ab,

(2)若ab = 0,则a = 0.学生容易得出结论;命题(1)为真命题,命题(2)为假命题.

置疑:对于命题“若p,则q”,有时是真命题,有时是假命题.如何判断其真假的? 答:看p能不能推出q,如果p能推出q,则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则就是假命题. 2.给出定义

命题“若p,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经过推理能推出q,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换句话说,只要有条件p就能充分地保证结论q的成立,这时我们称条件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

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pÞq.

定义: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即p Þ q,那么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必要条件. 上面的命题(1)为真命题,即 x > a2 + b2Þx > 2ab,

所以“x > a2 + b2”是“x > 2ab”的充分条件,“x > 2ab”是“x > a2 + b2”"的必要条件. 3.例题分析:

例1: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那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 (1)若x =1,则x2 - 4x + 3 = 0;(2)若f(x)= x,则f(x)为增函数; (3)若x为无理数,则x2为无理数.

分析:要判断p是否是q的充分条件,就要看p能否推出q. 解略.

例2: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那些命题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 (1) 若x = y,则x2 = y2;

(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若a >b,则ac>bc.

分析:要判断q是否是p的必要条件,就要看p能否推出q. 解略.

4、巩固巩固:P12 练习第

1、

2、

3、4题 5.教学反思: 充分、必要的定义.

在“若p,则q”中,若pÞq,则p为q的充分条件,q为p的必要条件. 6.作业

P14:习题1.2A组第1(1)(2),2(1)(2)题 注:(1)条件是相互的;

(2)p是q的什么条件,有四种回答方式: ① 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② 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③ p是q的充要条件;

④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推荐第9篇:四种意识

导语:“四个意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各级纪检机关和广大纪检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贯彻落实到忠诚履职尽责之中。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个意识心得体会_第1篇:

大局意识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纪检机关越要增强大局意识,越要自觉融入大局,在服从服务全党工作大局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把监督执纪问责这篇文章写精彩。

必须把握历史渊源,深刻认识增强大局意识的极端重要性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为我们党所高度重视并大力倡导和弘扬。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虑任何问题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我们党走过的95年历程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大局意识强、执行到位,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反之,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偏离中心。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依靠大局意识这个战略支撑来凝聚思想、激发士气、统一行动,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局意识的内涵丰富,既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思想,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纪检机关要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党在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而展开。

必须找准职责定位,自觉把纪律检查工作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和推进

增强大局意识,首先要在全党工作大局中找准职责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立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纪检机关要服从服务全党工作大局,必须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全部,做到在更高层面破题布局、落子行棋。要自觉把纪律检查工作放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中去把握,找准着力点,持续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必须回归党章要求,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纪律检查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这是由党章对纪委的职责定位所决定的,也被纪检工作的发展历程所反复证明。强化大局意识,既要防止偏离中心、背离大局,又要防止脱离职责定位,弱化执纪特色。如果纪检机关不盯违纪只盯违法,不抓本职工作而是越俎代庖,其结果必然是纪律不彰、规矩不行、治党不严。这与党的性质、宗旨严重不相符,与党的工作大局、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严重不相符。纪检机关必须立足监督执纪问责这个准确定位,按照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纪律检查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严明党的六项纪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挺在前面、执行到位。要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措施,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以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立案审查等雷霆手段强化“不敢腐”、彰显“零容忍”。仅去年浙江省各级纪检机关对违反纪律的给予党纪处分就达到1万余人,强化了纪律约束。

必须遵循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大局意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重要时刻、重大事件、关键问题上的态度。实践反复证明,改革最能考验大局意识,最能考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就是要遏制腐败和不正之风蔓延势头,解决好反腐败工作责任不清、机构职能分散、执纪审查不力等深层次问题。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反腐败斗争全局而做出的重大改革顶层设计。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以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改革责任,不能只关心局部而忽视全局,不能为了局部而影响全局,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损害党的利益;以须臾不可懈怠的政治责任感,真抓实干,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形成实实在在推进改革的工作支撑,绝不能等待观望、强调客观,贻误改革的大好时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按照中央和中央纪委的部署,大力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于去年底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圆满完成市县两级巡视全覆盖的任务。

必须落实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增强大局意识,要时时处处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来考虑。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是对党章规定的重申。十八大以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党中央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必须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强化责任担当,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从严治党的“牛鼻子”来抓,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浙江省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每年开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考核检查,制定出台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若干意见。在全省开展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向上一级党委、纪委报告工作,市、县、乡三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全部向上级纪委当面报告并接受评议。各级纪委把问责作为推动落实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两年来全省共有345名领导干部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追责。

四个意识心得体会_第2篇:

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

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保障,纪律检查机关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党在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的,必须强化政治意识,从政治和全局上把握。

增强政治意识,必须始终坚持纪律检查工作的政治定位

党章规定,纪委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这就规定了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其使命就是通过监督执纪问责,维护党的肌体健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纪律检查机关的一切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政治定位,绷紧政治这根弦。要坚定不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思考、谋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强化监督执纪的政治性,算好政治账、人心账,从政治的高度看待执纪审查工作,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清除政治隐患,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尤其是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来,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确内涵、厘清责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谋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更加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不懈努力。

增强政治意识,必须始终保持正风反腐的政治定力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没有变、旗帜立场不会变,我们的目标任务就不能变。新华网和人民网今年的“两会”热点调查都显示,网民对反腐败的关注度下降,这说明人民群众对“不敢腐”的满意度在上升。这是人民的信任,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对于纪律检查机关来说,面对依然居高不下的信访举报量和高压态势下依然不收敛不收手的大量违纪案件,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任务紧迫而繁重,反腐败决不能有歇口气之说,必须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踩着不变的步伐,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韧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要坚定信心,看到党中央的意志品质坚定、领导坚强有力,反腐败斗争的体制条件、法治环境、文化氛围和社会基础越来越向有利的方面转化,对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取得的成绩、带来的正能量和我们必将迎来的光明前景保持足够自信,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共同努力,紧紧依靠人民,一定能够赢得这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斗争!

增强政治意识,必须始终坚持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曾形象地描述什么是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反腐倡廉,重在建设;惩治腐败,惩也是为了治,为了避免更多的人犯错误,甚至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从丰富的革命实践和政治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贯方针和重要政策,党章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都明确规定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纪律检查机关不是党内公检法,必须从政治和大局高度把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在监督执纪问责中贯彻这一政治方针。要着眼整个队伍的安全,把握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及时治“病树”、正“歪树”、拔“烂树”,坚决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挺在前沿,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只有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使大多数党员守住纪律和规矩底线,避免滑向严重违纪深渊,才能真正使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成为少数,真正使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极少数。

增强政治意识,必须始终保持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反腐败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乃至残酷性绝不可低估。在严峻的风险考验面前,纪检干部不在斗争中成长,就会在斗争中“倒下”。如果害怕或勇气不足,就会败下阵来,腐败分子就会卷土重来,来势还会更加凶猛,反腐败斗争就会功亏一篑。必须始终忠诚于党的纪律检查事业,在反腐败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不能顾及个人的荣辱安危,不能当老好人,不能怕得罪人,更不能考虑个人的后路。今年以来,我省继续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坚决纠正“四风”和为官不为问题,以点带面,全面整治,形成用纪律约束不作为、用惩处整治乱作为的强大“引力波”,确保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在广东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当前,各项改革步入深水区,时代强烈呼唤改革实干家。纪律检查机关一方面要做党的纪律的捍卫者,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一方面要做改革的促进派,树立正确的执纪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定性量纪尺度,注意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而违纪违法的行为区分开来,把国家尚无明确规定时的探索性试验与国家明令禁止后有法不依的行为区分开来,把为加快发展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故意违纪违法的行为区分开来,努力营造干事创业、试验创新的“安全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推荐第10篇:四种阅兵

印式阅兵:秀出国粹

2015年1月26日是印度第66个“共和国日”,印度每年都会邀请外国元首参加阅兵式,今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特邀嘉宾首次参加了印度的阅兵式。

相比其他国家场面宏大、气势逼人、主席台上领导人们不苟言笑的阅兵场面,印度阅兵轻松欢乐。

阅兵式上,印度边防部队士兵骑着盛装打扮的骆驼接受检阅,边防兵还在行驶的摩托车上以叠罗汉方式搭建“人形金字塔”,这些表演项目都是印度仅有,备受印度民众欢迎。

在印度人看来,摩托车特技不是“杂技”,而是一种特技,是从印度教苦行修道的动作演化出来的一种特技表演,与瑜伽一样同为印度国粹。印度士兵具有这样的才能,才被视为勇敢的、矫健的。而作为文化传统,在阅兵式上如果没有摩托车特技,就像缺了点儿什么。

此外,印度阅兵式上,各方队军装不是按军兵种划分,而是按民族区别,因此在印度的阅兵式上可以看到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古典民族军装,展现了各自非常鲜明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

骆驼兵、骑兵、大象兵,在印度史上都曾有过光辉的历史,所以都要参加阅兵。

法式阅兵:外交秀场

在欧美,法国最钟情于阅兵。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和拿破仑当政期间就有规模宏大的阅兵式,让欧洲其他国家羡慕不已。

自1880年以来,为纪念法国大革命攻克巴士底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颁布法令,将7月14日定为国庆节,当天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阅兵式。其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法国阅兵式连续中断2个四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法国国庆阅兵开始融入外国元素,邀请国外军队参加国庆阅兵逐渐成为一种惯例。

1994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欧洲军团德国部队参加国庆阅兵,外界将此举看成是欧洲一体化和法德百年世仇实现真正和解的表现。

2009年,印度最古老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步兵团获邀出席法国阅兵式,时任总理辛格亲自现场观摩,体现两国发展战略关系的愿望。

2013年,法国邀请刚刚加入欧盟的克罗地亚的部队作为嘉宾国参加了法国国庆阅兵式;由于1月法国出兵非洲国家马里,因此马里的士兵也出现在阅兵队伍中。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法国邀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72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参加国庆日阅兵式。

法国这种阅兵风格,不以展示武器装备为主,主要是为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又由于加入历史与现实因素,法国阅兵式已经成了国际关系的风向标,成了一个“国际品牌”。

俄式阅兵:秀出肌肉

俄罗斯在继承前苏国际地位的同时,也继承了苏式阅兵的大气磅礴,借阅兵对外发出信号,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醒民众勿忘历史的同时展示肌肉,告诫西方俄绝非等闲之辈。

如无意外,1941年11月7日的前苏联红场阅兵创造了世界之最。

1941年11月初,正值莫斯科会战的关键时刻。180万德军,1700辆坦克,1390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军坦克距莫斯科只有25公里。为鼓舞士兵的士气,斯大林毅然决定阅兵,时间就在传统的十月革命节。

前苏联士兵参加完红场大阅兵后,直接开赴几十公里外的莫斯科郊外与侵略者作战。毫无疑问,这次阅兵极大地鼓舞前苏联战士和人民。1942年初,士气高涨的前苏联军队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16.8万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120公里到250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前苏解体后,俄罗斯1995年后重新开始每年一次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2008年后,“十月革命”阅兵仪式也改为每年1次。

2014年纪念“卫国战争”66周年的红场阅兵,参加士兵超2万人,近百件最新武器出现,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同时参加,这些都增加了阅兵式的分量。最先进的武器也显示了俄罗斯不对外屈服的决心。

此外,朝鲜、伊朗等国也经常通过阅兵展现军事实力。

美式阅兵:秀出欢乐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很少举行大规模阅兵,更多的是通过实战来显示实力。美式阅兵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表演性十足,阅兵典礼中经常伴随着漫天飞舞的彩带和闪亮的纸片,有时候马戏团的大象也穿插在阅兵队伍中,本应严肃的阅兵典礼增添了几分狂欢的味道。

2013年美国的一次阅兵典礼视频显示,从开始到结束都欢乐不断,阅兵队伍主要由礼仪性仪仗队组成,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步走”,参加队伍仿佛散步似的接受检阅,更别提高精尖的战略武器了,只是在典礼要结束时出现几辆警车和摩托警仪仗队。虽然奥巴马和拜登都参加了阅兵典礼,但更多情况下是陪着大家一起欢乐一下。

美国阅兵流于形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把军队都派驻到世界各地,执行美国军事战略,留在本土的兵力根本组织不起来阅兵单位。

仅冷战结束后,美国就参加30多次对外用兵,频率远高于冷战期间,大规模的战争就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更别提不计其数的小规模军事行动了。

通过这些一次次实战,直接把美军超强的军事实力展现在世人面前,组织规模宏大的阅兵式则显得多余。

世界4大阅兵模式

阅兵模式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其阅兵形式也有所不同。大体从形式上可分为苏式阅兵、英式阅兵、法式阅兵和美式阅兵4种,以下为采用不同的阅兵形式的部分国家:

苏式阅兵:俄罗斯、白俄罗斯、朝鲜等,其特点是场面及气势隆重宏大,徒步方阵受阅时采用普鲁士式正步(俗称“鹅步”,类似于爱尔兰踢踏舞舞步),显得特别整齐划一,侧重于展示本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英式阅兵: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埃及等英联邦成员国,其特点是受阅部队的方阵及队列行进基本上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侧重于缅怀本国军队过往的光荣历史,阅兵式上会出现很多早已淘汰的兵种及武器装备,部分方阵官兵会穿着老式军服受阅。

法式阅兵: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等欧洲大陆国家,其特点是士兵走正步时的步幅比英式阅兵小,对车辆方阵的编排带有较强的艺术气息。

美式阅兵:美国、韩国、菲律宾等,其主要特点是娱乐性、表演性和商业性在4种模式中最强,犹如一场精彩热闹的武装大游行或狂欢节仪式,且士兵受阅时只走行军步伐,不走正步。(综合《广州日报》报道)

第11篇:四种模式

四种模式

1,\"新手投资\"的亏损模式

理念:大量的小额度的亏损,少量的的小额度的盈利,最终累计亏损。盈利的次数:20次,每次盈利5%亏损的次数:80次,每次亏损5%。20×5%-80×5%=-300%,以100万统计:盈利20次每次5%=10×5万=100万元。亏损80次每次5%=80×5万=-400万元。累计盈亏=1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

这是初入门的投资者初进场出现的情况,如果投资者处于这个交学费的阶段,说明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市场,需要大量的学习投资技巧等必需的方法。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成功者的盈利方法和技巧。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教训。

2,\"芸芸众生\"的亏损模式

理念:大量80%的小额度的盈利,少量20%的大额度的亏损,最终累计亏损。盈利的次数:80次,每次盈利5%.亏损的次数:20次,每次亏损30%。80×5%-20×30%=300%,以100万统计:盈利80次每次5%=80×5万=400万元。亏损20次每次30%=20×30万=-600万元。累计盈亏=400万元-600万元=-200万元。

这种模式是绝大部分90%投资者失败的亏损模式,可以统称为称为\"芸芸众生\"亏损模式,很多投资者被\"芸芸众生\"自己的高成功率所迷惑,感觉自己这么高的交易成功率,盈利应该是非常可观的,但是最后帐算下来的结果--亏损。关键的原因是没有进行风险控制的概念--止损。亏损一笔,等于6笔的盈利。解决的方法就是将这些出现大额的亏损都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5%,那么结果就会和第三种\"高手\"短线盈利模式一样,最终产生盈利。3,\"短线高手\"的盈利模式

理念:大量80%的小额度的盈利,少量20%的的小额度的亏损,最终累计盈利。盈利的次数:80次,每次盈利5%。亏损的次数:20次,每次亏损5%。80×5%-20×5%=300%,。以100万统计:盈利80次每次5%=80×5万=400万元。亏损20次每次5%=20×5万=100万元。累计盈利=40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

这是国内外市场大赢家中10%的人所采用的方式,他们的获利方式是最难复制的,对技术和人性的要求是异常的高。但是也是绝大部分投资者所追求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利润来的快,而且相当的多的媒体都在登载这些瞬间暴富的短线高手的神奇经历,很多投资者都非常的向往这种模式。很多投资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都要培训短线的操盘手,但是培养一名短线获利操盘手的难度比培养长线获利操盘手的难度起码高4倍,而且人才非常难选,因为对人性的要求比技术的培训更难。

大部分短线操盘手,纪律性和心理自我调整能力非常的强,个人的社会经历非常多。而且这部分的操盘手利润波动都非常的大,最后很少能持续多年盈利,能最终盈利的短线炒手,随着投资资金的增加,都逐渐转变为了中、长线操盘手。

4,\"大师极长线\"的盈利模式

理念:少量次数的巨额盈利20%--把握重大机会。大量的小额度的亏损80%--不断地测试、确认机会的出现,最终累计盈利。数学模式。盈利的次数:20次,每次盈利100%-200%。亏损的次数:80次,每次亏损5%-10%。累计盈利=20×100%-80×5%=1600%,以100万投资为例:盈利20次,每次100%=20×100万=2000万元。亏损80次,每次5%=80×5万=400万元。累计盈利=2000万元-400万元=1600万元

这是国内外市场大赢家中90%的人所采用的方式,复制这种成功的方法,最关键的地方不是高明的技术,而是如何与之适应的生活方式去适应工作方式,也就是如何远离市场,经受市场的诱惑,中长线持仓。但是这种盈利模式是绝大部分投资者中最少应用的,所以这就是市场\"20-80原则\"的原因--20%的投资者赚取了80%投资者的钱。

看了以上四种模拟,简单分析下自己处于哪种模式,如果正处在前两种模式之中,那

说明已经拿到了通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了。应该学会坚持不懈的磨练自己的现货交易技术,借鉴别人的成功之道,从现在开始,步步为营。有朝一日终将成为大师级的操盘高手!

第12篇:四种句型

四种句型,九种句式

学习要点提示:

1、本单元涉及9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祁使句、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

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

2、句子从作用上分只有陈述句、疑问句、祁使句、感叹句四种。其它5种:设问句、反问句、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都可以包括在这四种基本句式之中。

(一)、四种基本句式的定义、写法、用途:

1、陈述句

(1)、定义:

陈述句,就是表示陈述,目的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的句子。

如: “春雨刷刷地下着。”

(2)、写法:

陈述句的句尾语调,一般下降,书面语的句末,用句号。

(3)、用途:

陈述句,可用来进行判断、说明、叙述、描写。

陈述句在写文章中,应用很广。

2、疑问句

(1)、定义:

疑问句就是表示疑问、提出问题的句子 。

如: “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2)、写法:

疑问句的句尾一般上扬,常用“吗”、“呢”、“吧”等助词,书面语的句末,用问号。

(3)用途:

疑问句,用于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

3、祁使句

(1)、定义:

祁使句,就是表示祁使, 目的在于要求对方做一件事情的句子。

如: “大家准务战斗!”

(2)、写法:

祁使句的句尾语调,一般下降,常用的助词:“吧”、“呀”、“啊”等,书面语的句末,用句号或 感叹号。

(3)用途: 写作时,可用祁使句来表示请求、命令、劝告、催促等语气。

4、感叹句

(1)、定义:

感叹句,就是表示感叹, 目的在于抒发强烈的感情的句子。

如: “这是多么崇高的品质呀!”

(2)、写法:

感叹句的句尾语调,一般下降。

在句子里,有的用代词“多么”、“这么”之类;有的用助词“啊”、“呀”之类;有的不用。

书面语的句末,用感叹号。

(3)用途:

感叹句可用来抒发赞美、欢乐、忧伤、惊讶、愤怒等感情。

(二)、四种基本句式的关系:

这四种句式,各有各的语气、用处;但是,在表达相同或相近意思的时候,它们互相变换,却不能够增强或减弱语气。如: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或感叹句,语气就比原来强;

把祁使句改成疑问句,变成商量语气,就委婉一些。

二、五种常用句式

1、

1、设问句

(1)定义:

设问句

设问句,不同于一般疑问句,它是故意假设的一种问句;它不要求别人回答;而是自问自答。

(2)、设问的几种形式:

一是,一问一答式:即提出一个设问句,紧跟着写一个答句。

此种设问,能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力。

二是,几问一答式:即先集中提出一连串设问句;然后,集中加以回答。

此种设问,能增强论辩力量,引人深思。

三是,连续问答式:即连续地使用一问一答式。

此种设问,能造成一种步步紧逼、势不可挡之气势,具有强大的论辩力量。

(3)、设问的作用:

设问的主要作用,是能提起读者注意,引人思考,它在一般文章中都可用。

在写作中,有时,要增强引人深思的效果,就把一般陈述句变为设问句:变换时,要根据原意,把陈述句改成问、答,两个句子。

(4)、运用设问句时,要注意:

A、设问是自问自答。要求问句和答句要贴切,不能答非所问。 B、设问句,常用在描写、议论、抒情的前面,以提醒读者,引起下文。 C、设问句,要用在节骨眼上,不该问时,就不要问。

第13篇:四种形态

“四种形态”为:

第一种: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共14项。包括:谈话函询了结、“面对面”初步核实了结等2种情形,以及经纪律审查后仅给予提醒谈话、警示谈话、批评教育、纠正或责令停止违纪行为、责成退出违纪所得、限期整改、责令作出口头或书面检查、召开民主生活会批评帮助、责令公开道歉(检讨)、通报(通报批评)、诫勉(诫勉谈话)、其他批评教育类措施等12项组织措施。

第二种: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 共21项,包括: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等2项党纪轻处分,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行政记大过,行政降级等4项政纪轻处分,以及取消荣誉称号、撤销政协委员资格、终止(罢免、撤销、责令辞去)人大代表资格、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取消(罢免)当选资格、终止党代表资格、停职(停职检查)、调整(调离)职务(岗位)、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改任非领导职务、安排提前退休、降低退休待遇、其他组织调整类措施15项组织措施。

第三种: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 共12项。包括: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3项党纪重处分,行政撤职、行政开除等2项项政纪重处分,降职、取消退休待遇、解聘、解除劳动合同、辞退、组织除名(劝退)、其他重大职务调整类措施等7项组织措施。

第四种: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共2项。包括: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后移送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判处刑罚后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的情形。

第14篇:四种形态

“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这一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从理论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是新形势下对全面从严治党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落实“两个”责任的具体化,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深刻把握、认真实践。

一、“四种形态”体现了管党治党“全面”和“从严”的根本要求

反腐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体现全方位、全覆盖,要靠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每一名党员、每一个党组织都在其中,不能例外。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全,要害在严,重点在治。“全”,不是针对个别人,而是包含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严”,不仅只抓涉嫌违法,而是更加注重日常的管理监督和违纪干部的处理挽救;“治”,不仅有打“虎”拍“蝇”的惩治,而且有日常的管治以及对违纪干部的救治。只有三者统筹兼顾,有机统一,才能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四种形态”不仅体现出了“全”,要求教育大多数、管住大多数、保护大多数;又体现出了“严”,不仅要求严格,而且动辄则咎,不仅抓早、而且抓小,不仅处理违法、而且处理违纪,罚责相当,公平严格;还体现出了“治”,不仅“正歪树”、而且“治病树”,还坚决“拔烂树”。可以说,“四种形态”既涵盖全体监督对象,囊括不同程度问题,又综合多种执纪方式,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高度契合,是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战略作出的具体部署,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四种形态”的提出,对党员干部来说,要求不是放松了,而是更严了,标准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来讲,任务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力度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节奏不是放慢了,而是加快了。

二、“四种形态”传承了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针和方法论。“四种形态”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边界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四种形态”不是平均分配,每种形态所对应的人群有明显不同。对“多数”和“少数”的区分,体现的是中央对全体党员干部谆谆告诫的耐心和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决心。既要相信和依靠大多数,又要通过惩治极少数教育和警示大多数。“四种形态”不是平分秋色,各个形态之间呈现明显的违纪轻重和处置层次之分。管住大多数要把丑话撂在前面,做保健、治未病;处置少数违纪者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正歪树、治病树;严厉惩治极极少数要把决心立在前面,壮士断腕、拔烂树。在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重构政治生态、实现党内关系正常化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实现党内关系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化,才会有真诚坦荡的咬耳扯袖,才会有心悦诚服的红脸出汗,才能够管住大多数。只有在发生小问题的时候就及时处理和约束,才能避免“阶下囚”情况出现,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三、“四种形态”彰显了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战略抉择

治标与治本殊途同归,治标有效才能治本有道。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提出,表明将进一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纪律的执行上更加细化、更加严格,既体现出惩、又体现出治,既是治标之举,又是治本之策。“四种形态”表面上衡量和监督的是违纪行为,指向的却是深层次的党的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只有把纪律严起来,做到日常化、长效化,动辄则咎,在全党树立必须守住纪律底线的意识,才能实现党的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革新、自我净化,才能实现从“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的深化拓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四种形态”,回答了在实践中如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问题,体现了纪在法前、纪比法严的要求。通过诫勉谈话、函询提醒、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调查等多种方式,将违纪违规行为表象和思想根源„一网打尽‟,是标本兼治的重大战略抉择。发现有不正之风和违纪苗头就马上去管,触犯了纪律、破坏了规矩就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才能祛邪扬善、匡扶正气,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第15篇:四种意识

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四种意识‛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两学一做‛教育学习活动背景下,我就党员应具备的‚四种意识‛作了一些思考,今天以‚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四种意识‛为题,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四种党员意识的提出及其内涵

二、党员意识淡漠的表现及原因

三、增强党员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四种党员意识的提出及其内涵

党员意识,是党员行为规范在观念上的反映,通俗地讲,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谓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对自己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有清醒认识,对党的纲领与任务、组织与纪律、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有深刻认同,以党员标准约束自己,自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群众利益在前,个人利益在后。从根本上讲,党员意识就是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是党员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的具体体现。下面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种意识‛,谈谈本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1.忧患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些古训正是中华文明所孕育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我们党自建立以来,之所以能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并且长期执政的大党,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批批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时刻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居安思危,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共产党员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冷静的忧患意识,才能激发起锐意进取精神,工作才更有预见性、创造性和实效性,才能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胜利。实践证明,忧患意识能激发创新意识。

求是理论网上一篇文章《五个未了‚情结‛:毛泽东的执政忧患意识》。文章依次叙述了毛泽东的‚李自成情结‛、‚海军情结‛、‚工业化情结‛、‚百姓情结‛和‚‘*’情结‛;表现了毛泽东为保持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居安思危,艰辛探索,顽强追求的意志和品格;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于历史感悟与现实忧患中形成的治国方略和防范措施,特别是作为新中国缔造者所始终具有的执政忧患意识及其丰富内涵。

一、‚《甲申三百年祭》要永远读下去‛——毛泽东的‚李自成情结‛

二、‚太平洋还不太平‛——毛泽东的‚海军情结‛

三、‚没有工业,便没有国家富强‛——毛泽东的‚工业化情结‛

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泽东的‚百姓情结‛

五、‚恐将夙愿,付诸东流‛——毛泽东的‚‘*’情结‛

以上所述毛泽东的五个未了‚情结‛,包含以史为鉴,防御外侵,工业强国,贴近百姓和巩固政权等内容,反映了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他为了保持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锲而不舍、顽强追求的一个侧面。其中无一不贯穿着他强烈而持久的执政忧患意识。

邓小平是一位有‚终身之忧‛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以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他的忧患意识主题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换。转换后,他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

忧国家的经济贫穷、科教落后和国防建设薄弱的忧国意识;忧人民的生活改善缓慢和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忧民意识;忧执政党的建设本领不过硬、思想僵化和人才匮乏的忧党意识。鲜明特征:忧患与图强的统一;忧患与改革的统一;忧中国与忧天下的统一。

江泽民担任中共党的总书记,是受命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我党既面临国际上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又面临国内的一场政治**,这是一个决定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江泽民不负众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带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胜困难,化解风险,从容应对和果断处理国际和国内的突发事件,把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继续向前推进。这就是形成江泽民在新时期忧患意识的时代背景。江泽民在新时期的忧患意识,不但继承了我国历史上爱国志士的忧患传统,而且又发扬光大了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的强烈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针对国际、国内和我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在一系列讲话中,都体现了他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忧党、忧国和忧民的强烈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忧患。

2.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其中每位成员就必须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先进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共产党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过去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已经不适用了,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重新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说到底,创新意识就是一种与时俱进、勇于探索、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体现在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实际工作中的创新最终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载人航天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攻坚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宗旨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每一位共产党员想问题、干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显著标志。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强调:‚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仍然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这是对党员宗旨意识的最好诠释。从根本上说,宗旨意识源自崇高的使命意识。

4.使命意识。使命意识是民族文明进步的精神之本,是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之源,有了使命意识,我们就有了崇高而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有了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十八大报告重申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百年‛目标,就是要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作为共产党员,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工作将更多、要求也更高,责任更大、担子更重,理应时刻牢记党的崇高使命,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永葆政治本色,再创新的辉煌。敬畏使命,勇于担当,敬业奉献,是我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赢得尊重的根本。使命意识是上述三种意识的灵魂,具有统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意识。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砺而后奋起的慨叹,更是我们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屹立的写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鲜明揭示无数先贤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为我们这代人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实践证明,忧患意识能激发创新意识。实际工作中的创新最终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意识源自崇高的使命意识。使命意识是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的灵魂,具有统摄作用。所以,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是党员意识的综合体现,四者缺一不可。

学习党员楷模:杨善洲、沈浩、吴仁宝。三位感动中国人物

草鞋书记:杨善洲——1927年1月生,云南施甸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书记,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杨善洲为官之道:当官不摆谱 职权不滥用 民情不忘怀 敬挽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

上联:人民公仆,艰苦奋斗,恪守职责,于党、于国家、于人民、献出一腔热血; 下联:草鞋书记,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为滇、为保山、为施甸、留下满目青山。 时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强调——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人生追求 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刘云山指出,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的楷模,最根本的是他有着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杨善洲同志之所以能够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关键是在于他坚持、坚守,对认准了的奋斗目标能够咬定青山、不离不弃,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终生践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

刘云山强调,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他可贵的思想品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他的公仆本色、百姓情怀。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当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生追求,矢志不渝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应当像他那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无限忠诚党的事业,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服务;应当像他那样树立强烈的百姓情怀,视百姓为父母、待百姓为亲人,心系百姓、心忧百姓;应当像他那样淡泊名利、廉洁奉公,永不褪色、永葆先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优秀村官:沈浩——生于1964年5月,安徽省萧县人。2009年11月6日凌晨在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任上去世。沈浩1986年毕业于铜陵财经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安徽省财政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2004年2月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被选派至小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沈浩在小岗工作期间,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特别奖、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荣誉称号。

2004年2月,作为选派干部,沈浩从省财政厅来到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任职6年,他扎根基层,团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小岗发展鞠躬尽瘁。2009年11月,沈浩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副凤阳县小岗村村民流着眼泪写给‚好书记‛沈浩的挽联,浓缩了沈浩在小岗短暂而绚丽的人生历程。

2010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大力弘扬沈浩精神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讲话中说:

一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精神品质,在高举伟大旗臶中创先争优。 二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迎难而上、致力发展的精神品质,在实现兴皖富民中创先争优。 三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创先争优。 四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心系群众、造福百姓的精神品质,在保障改善民生中创先争优。 五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在保持优良作风中创先争优。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造福群众,作为党员干部,沈浩同志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纯粹,是我们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像沈浩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天下第一村‛带头人:吴仁宝——1928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政工师,当代中国农村干部的杰出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曾任江苏省政协常委、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党委、村委、企业集团总办公室主任等职。中国共产党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

六、

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等称号。2013年3月18日,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华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岁。

民族宫庄严、肃穆。老书记吴仁宝的遗像挂在正中,两侧是大幅挽联: 上联:八五风云爱党爱国爱村民、艰辛创业、时代先锋、沉痛悼念吴仁宝; 下联:一生仁义慈亲慈友慈百姓、奉献无私、道德楷模、深切缅怀老书记。 吴仁宝同志先进事迹

华西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几十年来,华西村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共同致富不动摇,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动摇,始终坚持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不动摇,从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发展成农工商并举,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的‚天下第一村‛,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社会和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吴仁宝老书记常说:‚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最没道理,科学发展是真道理;不怕公有私有,就怕什么都没有‛。从2003年起,华西村率先成为全国首个销售收入超百亿、超200亿、超300亿、超500亿的村。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幸福华西,以民本需求倒逼经济转型,以创新型经济为重要突破口,以科技和人才为主导力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城市转型力度,不断凝聚和创造新一轮发展新的强大优势。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富民优先、致富百姓的胸怀。华西既无暴发户,也无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华西不光想着一村富,还不忘帮助周边村一起富,支持带动全国共同富。他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认真抓好就业、创业、臵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不断总结扶贫帮困、致富百姓的经验,积极探索以富带穷、以强扶弱、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建立健全人民群众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今的华西村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美金,实现了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幸福生活。在建党80周年期间,由中宣部、中组部举办的‚肩负人民的希望‛大型图片展中,称华西为‚天下第一村‛,称吴仁宝是‚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吴仁宝几十年如一日,忘记节假日、礼拜天,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任何时候也挫伤不了‚三正‛(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平‛(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三守‛(守法、守约、守信誉)、‚三不倒‛(夸不倒、难不倒、下不倒)的标准。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注重生态、统筹发展的胆略。多年来,华西村一贯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发展,达到了‚三化三园‛,不仅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而且还新建了生活污水处理站,做到了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50.5%。他们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一起抓,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加快建设青山常绿、碧水长流、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生态华西。老书记始终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为了能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他把共富之路延伸到全国各地,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还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建好后又无偿移交给地方。最近几年,又率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现在,新的大华西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社会安定,人心所向,一呼百应,共同富裕。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在‚富口袋‛的同时,华西人始终不忘‚富脑袋‛,坚持两手齐抓、两手都硬,由原来的‚老三无‛(无赌博、无迷信、无重大刑事犯罪)到现在的‚新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以‚文明华西‛、‚法治华西‛、‚平安华西‛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境界。吴仁宝老书记提倡‚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要求老百姓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党员干部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始终是‚一面为民谋利益的旗臶‛。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熬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他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做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他从70年代起,就给自己立下了‚三不‛规矩: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近几年来,上级政府批准给他的奖金,累计有5000多万元,但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到如今,老百姓都住上了高档的欧式别墅,他还住在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华西的老百姓千方百计叫他住好房子,甚至有许多老百姓急得哭,但他还是不肯住。他说:‚让老百姓住好房子,比我自己住还要愉快!‛同时,他对子女也严格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村民先做到的,自己一家人先做到。受他的影响和带动,全家26口都在华西,每年为集体创造近10亿元的利润。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毕生;献了自己,献子孙。‛

二、党员意识淡漠的表现及原因

党员要有党员意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淡漠了,有的甚至完全忘掉了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

具体表现在:

有的党员平时不注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模糊,精神世界空虚,对共产主义感到迷茫,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

有的党员贪图安逸享受,对事业缺乏干劲,对困难缺乏斗志,不想干事,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甘于平庸,沉醉于觥筹交错,迷恋于迎来送往,热衷于游山玩水,把心思精力耗费在弄虚作假和追名逐利之中; 有的党员缺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把群众安危冷暧放在心上,面对群众的疾苦熟视无睹,热衷于‚跑部钱进‛,静不下心,沉不下身,作风漂浮,完全脱离人民群众;

有的党员背叛了面向党旗宣誓时的庄严承诺,缺乏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不愿意不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支持党组织的工作,关心的只是自己做什么官、提什么级、享受什么待遇,个人私欲膨胀,有的甚至在权利、金钱、美色面前扛不住诱惑,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权权交易,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造成党员意识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党员个人层面来看:长期执政的和平环境使得一些党员革命意志销蚀,艰苦奋斗精神衰弱,逐渐丧失先进性,甚至只想从党的执政地位中得到这样那样的好处,党员意识随之淡漠;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使得一些党员将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党的政治生活中来,为老百姓办了一点好事就想图回报,将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划等号,党的宗旨抛之脑后;随着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比例不断攀升,一些党员缺乏跟普通群众对比的荣誉感,党员意识随之慢慢减弱;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入以及国内某些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沉渣泛起,对党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冲击,侵蚀着党员干部的灵魂。

从基层组织层面来看:近些年,一些基层党组织盲目追求党员发展比例,放松发展要求,没有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和严格考察,导致一些不完全符合党员标准、缺乏党员意识的人混进党内;一些基层党组织只重视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没有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保障和落实党员的基本权利,对困难党员群体关心不够,使得一些党员失去了应有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加上组组生活不严、民主生活质量不高、监督乏力,加剧了一些党员党员意识淡漠的趋势。

三、增强党员意识的有效途径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必须把增强党员意识作为执政党建设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来抓。‛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共产党员的党员意识呢?笔者认为,可通过如下三条途径:

1.在发展党员时培养党员意识 党员意识是党员思想上入党的具体体现,在发展党员时,党组织必须把培养党员意识作为重点来抓。可通过如下主要环节来培养新党员的党员意识:

首先,通过教育培训,端正入党动机。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再通过基层党校对发展对象进行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或有意识地邀请发展对象参加一些党课学习活动、参观教育活动、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等,帮助发展对象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任务、纪律、党员权利和义务,懂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端正入党动机,初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

其次,通过严格考察,培养组织观念。入党关把严了,入党者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党员身份。在考察过程中,个人自传和入党志愿书的如实填写,可以很好地考验入党者对党组织的忠诚度;个人思想的定期如实汇报,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上级党组织委派的专人对入党申请人的谈话教育,能帮助入党者澄清模糊认识,明确努力方向;支部委员会的全面审查、对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征求,以及支部大会的认真讨论等,能帮助入党者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帮助、教育及监督,培养组织观念。

再次,通过入党宣誓,明确政治责任。预备党员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是党组织对新党员进行的一次庄严而又生动实际的党的观念的教育,也是新党员进行自我党员意识教育的良好形式。入党宣誓是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前对党组织的庄严政治承诺。预备党员通过入党宣誓,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使命,表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心,时刻用入党誓词激励自己,努力付诸实践。

最后,严格转正手续,促进思想入党。预备党员预备期满的转正手续,是全部入党手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好党员质量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检验发展对象思想上是否真正入党的重要途径。预备期思想状况的如实汇报、转正申请书的认真书写、党支部的综合评价、支部大会的讨论表决以及支部书记的谈话教育等,对转正党员思想入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思想入党不能一蹴而就,转正党员要为之终身努力。

2.在教育管理中增强党员意识

从党组织的角度来讲,要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及监督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和促进党员增强党员意识。

首先,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党员教育是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效果,党员教育要做到‚五性‛:一是突出系统性。在教育内容上要根据新世纪、新要求、新考验的特点,系统地对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员标准教育,进行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行必要的管理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二是加强针对性。由于每个党员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因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党员教育时加强针对性。例如,对党政机关的党员,要重点进行廉洁自律、公仆情怀教育,使他们认清责任,正确行使权力;对新党员和青年党员,应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做到思想真正入党。三是坚持经常性。党员教育必须常抓不懈,不断创新,特别要在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工作制度上下功夫,制度化是经常性的重要保证。四是注意灵活性。要改变单调、呆板的教育形式,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做到灵活多样,把教、学、娱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五是讲求实效性。要通过调查研究摸准党员的思想脉搏,搞清党员的学习需求,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建立科学的学习考核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回避热点,不躲闪难题,有的放矢,防止走过场。

其次,严格管理监督,增强党员意识。党员意识还需要通过党组织的严格管理监督加以巩固强化。要针对党员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臵,把所有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管理之中,绝不允许任何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督促党员践行党章规定,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遵守党的纪律;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让党员在党内生活中产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考评约束机制,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群众意见大的党员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对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处臵,切实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定期分析党员的思想动态,适时做好心理沟通和疏导工作,及时化解不良情绪,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信任,生活上多照顾;要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自我监督和自觉接受并正确对待党和人民群众监督的意识,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党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复杂问题和各种矛盾的能力;要建立民主议事制度,拓宽党员参与民主议事决策途径,畅通党员与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信息交流渠道。

3.在自我修养中提升党员意识

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只是外因,党员意识最终能不能增强和提升,还得依靠党员个人自觉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共产党员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加强党性修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检视自己的思想、道德、作风是否纯洁,查找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积极参加党的活动,过好组织生活,主动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约束,自觉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心灵上的污垢。总之,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认识,在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志存高远,把远大理想落实到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上,满怀信心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党员意识并非天生就有,也不能一劳永逸,它需要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共同不懈努力,才能不断增强和提升。

共产党员要忠诚于党,就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增强使命意识。

第16篇:四种危险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于7月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7月1日,人民网)

总书记“七一讲话”在分析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时讲到了“四种危险”。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四种危险”的提出,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深远意义。

“四种危险”印象格外深刻。他说,“四种危险”的总结,说明党对自身面临的挑战非常清醒,认识非常到位,道出群众的心声,说明我们党更加成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修正错误。

仔细分析这“四种危险”,可以人说每一种危险都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正因为此,总书记在讲话中围绕着这“四种危险”,淳淳地告诫全党: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强调“四种危险”振聋发聩

观看总书记“七一讲话”的现场直播,笔者注意到,总书记在讲话中在简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取得了“三大成就”、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之后,紧接着就在分析党面临着的形势和挑战时讲到了“四种危险”。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在笔者看来,总书记在总结90年来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之后,紧接着就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尤其强调指出“四种危险”,是振聋发聩的!这不仅表现出我们党在90年辉煌成就面前不骄不躁,在严峻的形势和挑战面前更加清醒,而且也说明,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的党更加重视自身建设,把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摆在了首要的和更加突出的位置。(网友 王廷连)

胡锦涛重提“反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告诫谁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再次重提“反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这个问题,意在提醒和告诫全党:“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90年,在根治腐败问题上,无论路还有多远、多难,都要坚持不懈。我们的社会正是在与腐败的较量中走向文明与进步的。反腐的决心不变,反腐的力度不减,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胜利,真正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网友 林伟)读懂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讲话对青年的要求

在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提到,“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这是对广大青年的殷殷期待,发人深省,激人奋进。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所说,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创始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网友白石)

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求形成什么样的用人导向?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在建党9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始终坚持好这一用人标准,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网友 石湖净雁)

第17篇:四种考验

接受四种考验,应对四种危险

“四个考验”,一是执政考验。执政考验是所有执政者都面临的重大考验。执政,手中有了权力,能指挥一切,调动一切,统领一切,改变一切。政权变不变,关键看执政的素质、品德、能力。如何“执住政不失政”并且“执好政不乱政”,这是执政的考验;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此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艰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业绩,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执政经验,掌握了执政规律,提高了执政艺术,把握住了执政方略,但又面临着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上,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经受执政的考验,就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二是改革开放考验。如何在变化中把持住根本,不糊涂、不迷失、不昏头,这是改革开放中的考验;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富民强国的重大举措。中国自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特别是在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尤为突出,并出现了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已成为躲不开、绕不过的难点,必须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以解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心,以深化改革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对改革开放不能动摇,要经受住困难、风险、教训的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国要发展,靠的是市场经济的推进。离开了市场经济的作用,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资源配置的最佳组织方式和制度形态,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市场机制同时又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种种缺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和全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把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需要我们摸索、探索,吸取国内外的新经验。也就是说,如何把趋利避害的市场原则与高扬信仰的党性原则有机结合,既推进市场经济又不失共产党的宗旨,这是市场经济中的考验;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推动生产力的优势,又要有效避免和克服市场机制的弊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要付出巨大的理论勇气,而且需要高强的实际驾驭能力。四是外部环境考验。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了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敌对势力在政治(政治制度)、思想(普世价值)、文化(个人主义)、经济(技术货币贸易安排)、军事(戴李康、东南西)等领域加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渗透和颠覆活动,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考验。显然,经受住外部环境的考验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面对这“四种考验”如不能交出满意答卷,“四个危险”就会降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做着和尚也不念经,今朝有酒今朝醉,得过且过,这是精神懈怠;做事假大空,只会逢迎讨好、相互吹捧,不能推动科学发展,也不能促进社会和谐,这是能力不足;高高在上做老爷,颐指气使,惟我独尊,这是脱离群众;做官为一已私利,亲朋好友同学老乡一起“利益均沾”,甚至玩“一些小动作”把戏,这是消极腐败。“四个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每一个执政党都会面临的危险。精神是思想、是意志、是灵魂、是风骨、是支柱、是原动力。精神懈怠,是党员干部在精神层面出了“病变”,主要是革命意志衰退,理想目标偏移,进取精神减弱,不再或很少有当年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和革命朝气、锐气,拍脑袋行动(盲动)、随遇而安(F)、随波逐流(跟不创)、无所作为(混),甚至只把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作为人生追求(对抗组织决议)。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的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当前,精神懈怠已成为一些党员干部的“通病”、“大病”、“重病”,丧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讲这个问题,也是总书记向全体党员敲响的一记警钟。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在这个课题上有忧患意识。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决策能力、指挥能力、统筹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等等,一句话,就是执政能力。世界在深刻变化,形势在迅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深入,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党员干部与时俱进,就要不断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克服我们面临的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执政以后,容易滋长脱离群众的危险。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着油水关系,猫鼠水关系、蛙水关系,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忘记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2.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官本位主义严重,唯我独尊,高高在上,小视、轻视、藐视、鄙视群众;在作风上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庸俗)个人主义滋长,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在生活上贪图享受,甚至骄奢淫逸、腐化堕落,败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我们的党员干部面临着孤立、脱离群众的危险(到底代表谁)。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主要表现在用权不公,不能秉公用权,而是权力私有化、以权谋私。中国共产党执政掌管的国家政权,面临着被腐蚀的危险。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在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蔓延。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政治建设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克服“四个危险”要在“四个考验”上实现:

一、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要在经受“四个考验”中提升精神境界。所谓精神,简单地说,就是支撑一个人信仰、道德、伦理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以及表现出来的活力。“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失去了精神,就成了没有思想的躯体,就不可能有昂扬的锐气和成功的事业。有诗人言:“如同布匹,精神也需要洗涤,蘸着昂扬的色彩,荡洗懈怠、萎靡、迷惘和疲惫。”澎湃的激情、饱满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归根结底源于精神状态如何。不过,精神在于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具体反映,不同的人,地位、身份、处境,条件不一样,境界也各异。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境界,境界是一种“意识形态”,人活着确实不容易,要活出点“境界”来很难;用诗人的观点看境界,境界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展露的是人生状态的宁静、豪迈、恒远,切合于生命的本色;用当官从政者的观点看境界,境界是做人(诚实)、做事(认真)、做官(清白)的高尚品质,是检验、对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利益的“试金石”。境界是一种信仰(共产主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种精神(干一番事业)、一种追求(雁过留名)、一种风格(不捋使命)、一种情操(问心无愧)、一种态度。人生有了境界作精神支柱,就能在瓮牖绳床中体验到生之快乐,就能在颠前中踬后中保持活的尊严,就能在喧嚣中找到宁静,在荒凉中寻到绿洲。对人生而言,有了它,生活就有滋味、质量;工作就有方向,动力;政治上就坚定、坚守;言行举止就有色彩,高雅。人生才有意义、价值。最大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我们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要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未来不到40年的时间里带进现代化。巨大的社会转型隘口,发展的矛盾问题“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 蛟塘的挑战是什么:四大挑战,一是维稳的任务艰巨,二是发展的任务艰巨,三是基础设施补课的任务艰巨,四是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任务艰巨。如何克服倦怠情绪保持旺盛斗志,以坚强的决心和勇气在深化改革中不断闯关夺隘,这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作出回答和见诸于行动的。可是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确实存在“精神懈怠”的现象。有的觉得自己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奋斗了半辈子,如今苦尽甘来,物质生活条件极大丰富了,应当好好享受生活了就对组织阳奉阴违;有的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看着周围一些人富起来了,想着自己也应该顾及自身利益躺在功劳薄上不思进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大大削弱;有的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腐朽思想侵蚀,以权谋私,追名逐利,生活腐化,共产党人应有的开拓进取和艰苦创业精神涣散(不想办法、没有办法),个别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丧失了一个党员干部应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可以说,最危险的懈怠莫过于精神的丧失,最不能有的丧失莫过于精神的丧失。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精气神,人就会灵魂空虚(求神问鬼带珠),活着就相当乏味,处世就没有品位,干事就难有滋味。精神,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不可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靠的是一种民族的精神(同化);支撑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靠的是一种政党的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继往开来,靠的是一种时代的精神(新时期三大法宝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中华民族是从不缺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从不缺精神的。应看到,在“四个考验”中要经受住每个考验都要有精神支柱,有精神作支撑,否则“四个考验”就要倒下来、塌下来、垮下来。在“四个考验”中把精神境界提升了、升华了,精神懈怠的问题就会被一一破解,这是一个治本的问题。所以说,在“四个考验”中克服精神懈怠,应是第一位的。

二、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要在经受“四个考验”中抓读书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应同肩负的历史使命相适应的,这是我们党战胜来自经济、政治领域和自然界风险挑战的根本所在、依托所在。但是,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一些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不强;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一些党员干部的观念跟不上、知识跟不上,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问题,一些党员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统筹利益关系的能力低下。提升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事业的要求。能力不足需要读书学习,经受“四个考验”也应读书学习。读书学习,既是解决能力不足造成的危险,又是经受住“四个考验”应增强的“看家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在抓读书学习中注重提高以下三种能力。一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迫切要求我们从国际国内、县内镇内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大势、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争创发展新优势,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我们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依托,县十二届党代会提出的工贸集镇)二是提高战略决策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就是洞察全局、思考全局、谋划全局、指导全局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能力。要科学判断世情、国情、党情发展的新态势,做出推动科学发展的决策,成为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蛟塘的战略决策是什么,四句话。三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即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理想转变为现实、计划成为成果的能力,也是我们平时说的“贯彻落实”的能力(突出的线上的问题是财税、计生、土管、集镇管理)。四是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的关键期、改革开放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对片面理解以人为本破坏社会秩序的人和事必须严惩不贷)。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复杂问题的工作本领,才能临危不乱,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危为机。

三、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要在经受“四个考验”中抓宗旨观的确立。勤下基层,了解一线的民意民情,经受不尚漂浮的作风考验,成功应对脱离群众的危险。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只有良好的机关作风、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有良好的形象,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要不脱离群众,就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问晓群众的需求,满足群众的愿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一要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在做好群众工作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在服务群众、维护和实现群众切身利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上锻炼提高执政能力。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一定要办好。真心实意地解决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问题,把执政的绩效建立在给人民群众带来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上。二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我们必须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面对面地接触群众,了解下情,就是要脚踏实地,帮助和团结群众,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应对和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胡锦涛提出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一论述充满了深厚的对人民的情怀。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是对历史兴衰规律的科学概括总结,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时下一些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越来越发展的情况下,在交通和信息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与群众联系却在减少,与群众的隔阂感却在增加,宗旨观念淡薄,公仆意识缺失,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的利益麻木不仁,对群众危难视而不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坚实基础和坚强后盾。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要求走出办公室、走出政府围墙、解决走读问题。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四个危险”和经受住“四个考验”,说到底它是党员干部群众观问题,也是对待群众的感情、态度、作风、路线问题。脱离群众是经受不住“四个考验”的,就会远离群众,背叛党的宗旨,违背群众的利益,这才是最危险的,(最近的一些事例说明你脱离群众不去团结大多数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甚至走向反面)。所以说,在“四个考验”中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最实际。在“四个考验”中树立群众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认真深入一线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四、克服“消极腐败的危险”要在经受“四个考验”中抓廉洁自律。四要珍惜权力,争做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表率,经受功名利禄的诱惑考验,成功应对消极腐败的危险。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我们所有党员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允许搞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但在现实中,有一些党员干部却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有的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想问题、办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逢迎拍马、唯上是从;有的认为权力来源于个人努力、个人奋斗,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奉为信条,滥用权力甚至以权谋私,有的用权职位不符、职责不符、职能不符。这些思想和行为同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背道而驰。为此,摆正权力观是应对消极腐败危险的基础,权力观正确了,掌权者就会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珍惜手中的权力,才不会懈怠消极,才能在自己的岗位有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珍惜手中的权力,才能经得起功名利禄的诱惑;只有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才能真正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消除党内出现的种种“消极腐败”现象。腐败消磨党的意志,瓦解党的队伍,削弱党的战斗力,是破坏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腐蚀剂。今日,胡锦涛把“消极腐败”作为“四个危险”之一郑重地向全党提出来,可见进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时代位置。要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坚持用制度管权(章子)、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水平。党的执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坚决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逾越法律、纪律和道德的底线,自觉加强政治水平的提高和道德修养,切实做到自尊、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第18篇:四种形态

“四种形态”是指,①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②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③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④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四种形态”的新提法既接续了十八大以来监督执纪“抓早抓小”的方法论,又符合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新形势下对全面从严治党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落实“两个责任”的具体化,全面从严治党要靠纪律管全党,把纪律挺在前面要靠坚强的党性和责任担当。 准确把握“四种形态”的内涵

“四种形态”彰显了从严治党的政治智慧。第一种形态解决了党员干部思想出轨的问题。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能有效解决各级领导班子“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提高班子内部监督的自觉,防止问题发生。党委、纪委经常咬耳朵、扯袖子,甚至大喊一声,把监督提醒做扎实,做细致,能够让一些思想意识上有不良打算的同志及时得到提醒教育,防止党员干部的思想“出轨“。第二种形态发挥轻处分的惩戒功能。一些党员干部的行为虽然触犯了纪律红线,但情节轻微,问题不严重,尚未造成不良影响,这时该处分该处理就绝不能心慈手软。运用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手段,让违纪的同志感受到纪律的惩戒作用,增强对党纪的敬畏感,达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效果,防止“好同志”变成“阶下囚”。第三种形态体现对党员干部的最后挽救。让违纪情节严重的干部停职反思、悬崖勒马,防止其贻误终生。第四种形态描绘出监督执纪的“理想型”。如果前三种形态都能得到贯彻落实,那么第四种形态一定能够实现极极少数。

“四种形态”充分体现了组织关心爱护干部的意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的一贯方针,“四种形态”的提出,凸显了组织关心爱护党员干部的意愿。仔细分析前三种形态,其实是在给党员干部违法犯罪设置三重“带电的高压线”,只有冲破了这三条高压线,党员干部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可以有效阻断违纪进程,并以常态化严管干部的方式,做到“防患于未然”。全面从严治党绝不仅仅是事后式的重典治腐,不能仅仅停留于对贪污腐败问题的“终端处理”。强调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就是要把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移,在惩防并举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用最多的办法、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和挽救,使踏上不归路的党员干部成为极极少数,从而在预防腐败上构建立体防治体系。

“四种形态”并非放缓反腐节奏

有的人认为“四种形态”的提出,意味着中央反腐败工作要调整思路,放缓节奏,其实这是断章取义的错误理解。中央一再明确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再次重申:“我说过,反腐没有休止符。”反腐败不是一场战役、一次运动,它直接关涉党的人心向背。“四种形态”是对腐败更注重从高压严惩到常态严管,在“不能”和“不想”上多下功夫,将腐败现象的“病根“彻底铲除,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尽快扭转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

激发“四种形态”动力,找准党委、纪委工作重心。“四种形态”正是“两责”在纪律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既是问题清单,也是责任清单,既需党委在净化党内关系等方面主动担当,也需纪委在纪律审查等方面积极作为。各级党委在履行主体责任中要把“四种形态”落到教育提醒、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去,发现苗头马上去管,触犯纪律及时处理,增强履责主动性,增加工作提前量。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分解、责任检查、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党委抓主体、纪委抓监督、班子成员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

以准确把握“四种形态”为载体,增强纪律审查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严格履行纪委工作职责。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严格执纪问责。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坚持纪律导向,小问题不放过,大问题要细查,绝不养案、不压案、不瞒案。二是强强联手突破疑难复杂案件。紧密联合司法、审计、财政、组织、人事等部门,整合案件审查的资源,充分发挥纪委执纪“领头羊”的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措施,增强突破案件的能力。三是提高基层纪委的办案能力。全面开展以案代培的工作,从基础性受理举报件直至移送审理的程序开始,逐步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进行独立开展案件审查工作。

以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为目标,继续加大监督问责力度。一是在乡(镇)场、市直单位全面推行高风险岗位轮岗交流工作,进一步提升廉政风险防控成效。二是启用“党风政风监管系统平台”,健全、修订、完善包括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谈话函询、廉洁指数评价、结果运用等在内的配套运行机制,力争把监管平台打造成评价单位和个人党风政风建设成效的“晴雨表”,初步构建全市廉情监管“大数据”。三是聚焦“六大纪律”,开展经常性的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意识。四是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最前沿,把查处和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核心内容,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四种形态”如同监测“三转”进程的“路标”,指引纪委回归党章规定,进入到纪律审查方式和执纪绩效评价的新的“改革窗口期”。

第19篇:四种精神

四种精神:一是塑造了“团结协作、民主和谐、进取向上”的明星校园精神;二是塑造了“清正廉洁、民主公开、精心服务”的领导精神;三是塑造了“宽容理解谦让、和谐融洽协作、敬业爱生进取”的教师精神;四是塑造了“健康快乐、安全文明、乐学创新”的学生精神

第20篇:四种形态

教育部:出台高校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指导意见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6-05-28 07:24

分享

为大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高等学校贯彻落实,日前,教育部党组和驻部纪检组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等学校党委、纪委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按照“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要求,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约束高等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加强源头治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指导意见》指出,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新形势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创新,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是恢复、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现实要求。高等学校党委、纪委要以维护党章党规党纪、强化党内监督为重点,通过严明纪律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学校党委、纪委通过经常谈心交心,适时开展通报批评、民主生活会上自我剖析,加强谈话力度,扩大函询覆盖面等措施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管,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尤其是对涉及选人用人、财务管理、科研经费、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要进行重点谈心交心。要求学校党委、纪委从盯违法向盯违纪转变,做到违纪必究,提高审查时效,做到快查快结,突出惩处重点,做好纪法衔接。

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把践行“四种形态”作为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方式,部直属高校党委把践行“四种形态”的情况纳入向教育部党组报告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的重要内容。直属高校纪委要把践行“四种形态”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定期向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报告。

践行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关键要建立长效机制和突出问责。学校党委、纪委要积极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健全谈心、谈话、函询、民主生活会等相关制度,指导、督促各级党组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信访举报受理、问题线索管理、纪律审查和执纪审理制度。把追责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对职责范围内发生区域性、系统性严重违纪问题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四风”问题突出的,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失察失管的,进行责任追究。(驻教育部纪检组)

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