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高中课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7 15:04:3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课改心得

我们的课改——敢问路在何方

9月的大连海鲜刚刚上市,出于好奇的我品尝了一些。第二天肠胃就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于是我就想,这次的培训似乎和这次短暂的尝试有些相似。课程改革确实使大连的几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提升了许多。那么他们的教学模式能否直接复制到我们的学校呢?不假思索的复制是否会引起学校的肠胃不适呢?所以我要谈的就是:我们的课改——敢问路在何方。

众所周知,从之前的北京四中、北京101中学到人大附中,再从黄岗神话到现在的河北衡水中学,一个个所谓的超级中学逐渐映入大家的眼中,这些中学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盛产高考状元和高分。于是如何提高教学成绩就成了各个学校争相研究的课题。而教学成绩是由学生的考试分数或高考分数来体现的。也就是说与其研究让教师如何教倒不如研究让学生如何学。因为好学生从来就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我们都说教无定法,可是教一定要得法。因为学生的学法取决于教师的教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课改的设计:

一、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因为假想会出现的问题而放弃,问题在实行的过程中会逐步解决。

08年到14年课改在新疆也有6年了,相比大连来说我们的改变小了一些,我们的创意太过保守。这次培训的确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们的灵感。在更大程度上坚定了我们的决心!课改最核心的思想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改之前最有必要的工作就是扭转教师的观念。我们要在最大的程度上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就成了我们在课改道路上的第一个绊脚石,当然也是最大的一块。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1、小鸡吃米带给我们的启发

众所周知小鸡最爱的食物是大米,如果我们用手抓住它,把它放进米缸,用手指按住它的头,试问小鸡还会吃米吗?她只会奋力挣扎、拼命抬头、拒绝吃米。这时如果我们将手放开呢?它会哆嗦一下身体,张张翅膀,然后愉快的进食。虽然它会到处乱跑,但这并不妨碍它汲取米粒。这就是课改前后我们的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他们所吸收的知识有可能会更多。我们在讲新课时、在讲习题时,不妨让学生代替教师进行讲解。遇到难点不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后叫代表发言,学生之间可以补充、可以反驳、也可以提出疑问、更可以答疑和争辩。也许有老师会认为这样的课堂能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吗?是的,前期可能不行,后期会带给我们惊喜。这也是我在第二点需要讲的。

2、轻教学进度、重学习能力的提升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给他一条鱼不如教他捕鱼的方法,不如授人与欲,不如激发他学习的欲望,不如授人与娱,不如让他欢快的毫无戒备的进入学习状态。伟大的科学家都不是教出来的,当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没人可以教他了,这时比拼的就是个人学习的能力和状态。这也就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普通科学家的区别。我们现在的教师总是纠结于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并且有个错误的观点:认为课讲完了,任务就完了。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从这一点上说,你讲完课了,学生没接受,那教学任务不也没完成吗。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就要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体现。也许在前期我们会出现一些问题或困难,比如学生不配合、学生不参与、学生表达不清楚等等。其实学生学习不主动,并不是课改之后才有的,老式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以前是教师讲、学生听,谁学谁没学,你根本看不出来。而新课堂更注重学生活动,他能让这些问题都暴露出来。所谓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就是新课堂最大的好处。老课堂是眼不见心静,新课堂注重暴露、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也许在前期我们会比较困难、会举步维艰,但将来一定会后来居上。高考三年一盘棋,高三面临高考、高二为了高考、高一准备高考。那就让我们的准备更充分些吧!

3、改变教学模式、让更多的毕业生先怀念课堂再想念恩师。

当教师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已经毕业的学生会回来看望我们。那么有多少学生会在看我们的同时还会上我们的课呢?有经常怀念高中课堂的毕业生吗?几乎没有或者很少。这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没有让他们心向往之。我们的课堂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新课改理念下的小组授课模式是这样的:全班学生每6——8人为一组,组内学生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有,尽量平均。每组要有组织建设、小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人有事做。要有目标、公约、组名、组徽、口号等。分完后要让任课教师知道,便于课堂讨论。很多老师教不会的问题,在组内学生之间可以教会。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因人而异。

二、优秀的人总会有一个特长而异于常人。

三百多分的学生可以被211和985院校录取,五百分左右的学生可以上北大或清华。大连的普通高中又一次震撼了我。在参观了几所普通高中后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许多所学校都有一支本校的男子舞蹈队。经过介绍我才明白,各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都会特招一些有特殊才艺的学生,而非常专业的会跳舞的男生更是稀缺。所以只要上了一本线就有可能被北大或清华录取。而其他有名的一本院校门槛更低,只要够一本线的65%就可以录取。大连普通高中的理念非常清晰,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一所高中学校的男子舞蹈队非常的专业,在各大赛事上屡获大奖。成了各所高校争相录取的对象。所以培养一个特长,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当然培养学生的特长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多的是家长的因素。

三、没有完美的教学模式。

没有哪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就课改的现阶段而言,这种启发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可能更适合培养学生的能力。每一次的课程改革都与当下的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社会在变、思想在变、观念在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当然开创一个适应当前环境的授课模式不是常人都能做到的,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让我们做一个好的领悟者和实践者吧。

推荐第2篇:高中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新课改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我参加了广西新课改桂林培训和远程培训,我们是乡下人,大家都知道,乡下人暑假很忙,帮家里人忙于双抢。双抢还没有忙清,接着又是进城选拔考试,7月20到8月3日,真是忙到眼都花了,虽然暑假很忙, 我还是忙中人偷闲,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培训项目,感觉就一个字,累,如果两个字的话,很累。

通过这次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我们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但是要想真正达到很好课改效果,我看还得改变评价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是评价体系决定的,高考成绩决定了他的地位,比如说现在老师搞探究性学习搞得蛮好,时间也花得多,结果学生在做题方面时间不够,训练少了成绩不好,那搞探究意义就不大了。现在能给学校和老师带来活力和生机的不是学动手能力多强,而是成绩有多好,你成绩不好,请你下课,学校高考不好,升学率不高。学生没有了,学校直接倒闭,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只能是一句空话,更新教学观念,只能是爱你在心口难开。

二 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大致内容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生物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条河。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生物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 整体把握高中生物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生物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生物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生物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生物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生物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生物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生物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生物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四其实培训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很好的,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县级以下学校来说,教师条件上有些限制,因为实地和远程培训时间都是在整个假期进行的,所以必须要能在家上网才行,有些农村地方没有网线,又是农忙时期,使用起来有些勉强,时间又紧张,学习有些困难,并且要在两个月领悟新的教学理念,9月就上课,不大可能,课改试点好几年了,广西是最后的课改区,算得是前有古人,肯定会有些好的方法,但课改肯定没有捷径,如果仅靠两个(南宁和桂林)实地培训和一个远程培训就想搞好课改,是不可能的,有点走捷径的嫌疑,我们广西在2012年秋全面启用新教材,为什么不在去年9月就开始培训呢,那时可以对比教学。经这一年时间,就容易得多了,而现在是放假时间,没有上课用什么对比呢,并且时间又紧,效果可想而知。另外教材过于城市化,标准化,理想化,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生源素质低,在农村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推荐第3篇:高中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高中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黄宏豪

本学期开始,普通高中课各改革正式实施,我担任高一政治课教学工作,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第一、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当然, 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

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第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第三、课改需要加强各市、县、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开学初的新课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和送教下乡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

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以动制静\"的方法,有以下三点做法: ⒈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可以倡导由学生主持、主讲的主体式形式。例如,每个单元的许多阅读课,在前面精读例文的学习后,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主讲,组织讨论解决;可以倡导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式教学形式,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模拟采访活动、辩论大赛活动,这些多向互动的教学形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人本价值。

⒉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事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问题,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倡导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示学生珍惜并行使问题咨询权。

⒊政治课堂教学要力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政治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然让学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研讨并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活跃了思维,更提高了“环境”意识。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样,我们老师更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找到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2012年9月18日

推荐第4篇:高中课改交流材料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楚雄州教育局聚焦课堂“五项制度”,深入推进楚雄州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楚雄州教育局与2012年5月14—15日在楚雄召开“楚雄州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州教育局领导、各县(市)教育局长、各高(完)中校长参加会议。会上,全州各普通高(完)中作了课堂教学改革情况交流。本期刊发武定一中、武定民族中学的汇报交流材料,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学习借鉴。【李俊】

武定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交流材料

武定一中校园占地128亩,现有48个高中班,2438名在校学生,203名教职工。2009年6月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级中学。

实施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一年多来,武定一中严格按照州教育局的要求,紧紧围绕“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推广”这一规定任务,更新教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聚焦课堂“五项制度”,在上海方略集团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特别是通过两次专家入校指导后,我校大胆借鉴上海建平中学、山东兖州一中等学校的先进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合作的课堂学习模式”,采取有力措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我将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取得的一些成绩、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的打算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和主要措施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入手。具体情况如下:

(一)分层教学,差异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 第一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数学两个学科学生分为A班、B班和C班三个层次,分设三种教学班级。班级固定而学生不固定,全面实行走班教学。第二阶段。通过不断实践,根据我校的具体实际对分层教学进行改进。按照学生的总体成绩情况分设C班、B班(平行班)和A班(音体美特长班)三个层次。其中,C班、B班分层、分班教学,分层但不走班。班级固定,学生也基本固定,学年末根据考核进行滚动,音体美特长班实行走班教学。这样做,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特长,既方便师生教学又有利于学校管理,比较适合我校实际。

(二)强力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1、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指导,借鉴、整合兖州模式、建平模式、杜郎口模式和蠡园模式四种教学模式,根据我校实际,强制推行“10+20+10”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我们推行新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由教师来代替。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课堂教学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倾听者、引导者和高级合作伙伴;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听任别人往里装东西。简言之,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课堂给学生。

我校实施的“10+20+10”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将课堂教学过程分成三大块6个小环节。第一大块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学习,10分钟。第二大块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拓展,20分钟。第三大块总结、巩固训练,10分钟。6个小环节是:导入新课1分钟→揭示课堂教学目标1分钟→自主学习探究8分钟→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拓展20分钟→巩固训练9分钟→课堂小结1分钟。 有人做过统计,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我们认为,“10+20+10”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落实了“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体现了“三自我”原则: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倡导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四个形态:展示、纠错、点拨、拓展。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强调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和教师的导学、点拨、释疑。体现了40分钟课堂教学的高高效率。

2、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改革总是要打破传统,总会遇到重重阻力,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多年来,教师们已习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只管传授知识,不管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重复和学生负担的不断加重。因此,为了确保“10+20+10”新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除了广泛宣传动员外,我校专门成立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武定一中“10+20+10”优化提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以制度的方式强制推行新的教学模式。首先,加大贯彻落实力度,从形式上确保还课堂给学生。学校明确规定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其次,所有自习课、课外辅导教师皆不得统一讲课,只准个别辅导或解惑释疑,让自习课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第三,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来。

3、加大集体备课力度,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打造团队意识。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备课质量越高,教师的准备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任何教学模式都只是一种形式,形式可以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但内涵的提升却无法用强制手段来实现。为此,我校在推行新模式的同时狠抓教师的备课,特别是集体备课。由于近年来办学规模扩张过快,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强化集体备课制度是快速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坚持“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程度地优化现有教师资源,共同提高,形成合力。

4、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采取各种措施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优质课课堂展示活动。从备课组预赛到教研组初赛最后参加学校决赛,层层评比,评选出各学科的优质课进行表彰奖励。二是实施青年教师专业文化考试制度。为了促进年青教师尽快成长,凡是教龄在六年以下或未上过高三毕业班的教师每年都要参加两次的省统测。旨在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快速提高专业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骨干教师。我校是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定点支教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定点实习单位。截至今年华东师范大学已派出12批44人到我校支教。我校还和上海七宝中学、上海上南中学、江苏江阴一中、江苏泰州中学结成“姊妹学校”,长期开展互访交流活动。先后派出多批骨干教师到这些学校短期交流培训,跟踪培养,邀请“姊妹学校”的专家到我校指导课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教师的快速成长,为我校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5、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是成功设立“云南白药奖学金”,从2006年开始,云南白药集团公司每年拿出6万元奖励10名高考优秀学生。二是设立高考教学质量奖。从2012年起,县人民政府每年拿出30万元表彰奖励我县爱岗敬业、高考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改革是艰辛的,但唯有改革,学校才会发展。在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1、分层教学之后,B班、A班的学生基础较差又比较难管难教,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难度且不易出成绩。而现行的评价机制又与分层教学后的学校内部管理办法不对应,社会上也一时难以理解。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先推优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由于我县是州内国家重点扶贫开发的贫困县,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投入有限。农村留守儿童众多,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整体水平不高且参差不齐现象十分突出。学生从小就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和环境教育,自主学习的习惯难于养成,加之受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厌学现象很普遍。民族贫困地区的高中教育面临一方面优秀教师难于引进,一方面优秀学生又大量流失的困境,办学步履艰难,发展缓慢。

三、下一步的打算

1、坚定不移地推行“10+20+10”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内涵的提升上下功夫。

2、进一步完善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制度和评价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3、一如既往地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最后,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帮助我们破解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将虚心学习,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谢谢大家!

武定第一中学 2012年5月10日

武定民族中学高中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情况汇报

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为了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州教科所和县教研室专家指导意见和新课改精神,学校积极探索,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了我校高中部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即“三步四段”教学法,聚焦课堂,形成特色课堂,打造高效课堂。

“三步四段”教学法,“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四段”即展示、巩固、延伸、预习。

课前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导学案,设计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方案;学生通过预习解决A、B两级问题,对C级、D级问题形成初步困惑,以便带入课堂。A级为识记级内容,B级为理解级内容,C级为应用级内容,D级为拓展级内容。

课中按四段教学模式实施“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交流者。

课后教师备好课后课,设计出学生“未清”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完成作业,并向学习委员或学习小组长反馈“未清”问题,未清问题列入下节教学内容。

“四段”是将课堂时间40分钟分为10+10+10+10四段,第一段(10分钟),学生展示预习情况;第二段(10分钟),知识拓展与延伸;第三段(10分钟),完成巩固练习;第四段(10分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并延伸到课外。

基本原则:预为先导、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展示为主、少讲多练、当堂消化、前后衔接、减少作业、减轻负担。

强制规范:教师讲课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十分钟,凡是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凡是学生会做的就让学生做,教师不准包办代替。

二、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情况

1、新课程理念融进课堂。一定程度上注重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性、开放性和过程性,较好地关注了学生兴趣、情感和态度的积极体验,尽可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创设了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也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处理教材深度、研读学生广度、驾驭课堂力度等方面涌现出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关注。多数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考虑教材特点和学段学生特点,故事情境、媒体情境、活动情境等既突出知识目标,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目标明确,学生有能力参与,活动中学生的思考和认识有了新的发展。

3、教师的良好素质得以展示。一是表现出娴熟的驾驭教材能力;二是安排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设计;三是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工具得当;四是表现出良好的语言能力。

4、学生课业负担得到减轻。学生由于科目多、任务重,自主学习的时间几乎没有,甚至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每节课留给学生讨论预习的时间,一节课的结束就是下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负担得到减轻,这样的课型受到学生欢迎。

目前,我校高中部已经开展了三个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所有教师首先认真学习领会我校 “三步四段”教学模式,深入课堂听课,积极尝试和探索。各教研组深入组内教师课堂听课、评课、议论、总结,优中推优,评选出学科带头人参加学校教学成果汇报展示课。由高中部班子成员组成评定小组,当堂打分,课后认真组织评课,对授课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后总结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

三、在课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与认识问题。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对我校新课堂教学模式把握不准,“三步”、“四段”教学流程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衔接。老教师,甚至是骨干教师对课改要求落实滞后,固有的一些观念难以改变。

2、新课程的要求与我校师生发展状况不一致,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与考试不一致,教材是浅而广,导致学生不求甚解。由于学生基础差、底子薄,难以按教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展示任务,导致时间衔接不合理,课堂密度不够等。

3、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盲目的把启发式教学当成问答式教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学生自学,导致教师无所事事,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盲目追求热闹,没有目的性。

4、各学科备课组在准备“导学案”的过程中,存在设计内容不科学,难易程度把握不当,课堂密度不合理等现象。

四、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考核机制。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一直把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加大奖励力度的同时,还把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列入年度考核,明确提出领导小组成员要率先学改革,敢改革,会改革,从而带动和推进整个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2、要求全体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改革有风险,但改革才有希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改之。

3、分步推进,全面进入。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也不能一刀切。学校要求课改,但坚持的是让会改的人先改、带头改,让想改愿改的人大胆去改,让不会改的人学着改,让不愿改的人改革的大气候中慢慢改。最终达到全校一盘棋的目的。

4、学习成功经验,加强教师培训。学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其他学校各方面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要在备学生,备“导学案”,进一步追求有效课堂方面狠下功夫,要激励本校教师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摸索一条适合学生学习,适合教师教学,适合学校发展的路子。

5、加强互帮互学,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学校要注重人才挖掘和培养,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学校领导要善于在教师队伍中培养人才,为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教师搭建成长平台,让这样的教师更好更快地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成为课改的带头人。大家互帮互学,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全校走上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之路,成功之路,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学校才有希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刚刚才起步,真诚希望得到这方面做得好的老大哥学校的指导和引领。

谢谢!

武定民族中学 2012年5月10日

推荐第5篇:高中课改经验介绍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高中课程改革经验介绍

温总理曾说:“教学改革要使学、思、知、行四个方面相结合,就是学思要结合,知行要统一”。 步入新课程改革行列以来,我校始终坚持“聚焦课堂”的课改策略,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积极搭筑成功的阶梯,努力提高“教”的品质和“学”的品质。这期间既有山重水复的迷茫,又有柳暗花明的惊喜,更有解决困惑的惬意。

(一)建章立制,为课程改革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我们把高中课程改革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课程改革。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领导。

1、建立新课程实施中的管理制度,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教学思想要落实在实处,关键是常规教学管理。常规教学是追求卓越的坚实基础。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制订方案,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学校建设相关制度和方案,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加强管理。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各自职责与分工,通过学习、研究我们共制定了15个方案。制定了《绥芬河市高级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绥芬河市高级中学学校课程发展规划》《绥芬河市高级中学学生新课程教育方案》《绥芬河市高级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方案(试行)》《绥芬河市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绥芬河市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绥芬河市高级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试行)》《绥芬河市高级中学行政班和教学班的管理制度(试行)》《绥芬河市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绥芬河市高级中学新课程排课方案》《绥芬河市高级中学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绥芬河市高级中学校本研修方案》《绥芬河市高级中学校课本开发指南》等。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 1

《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课堂管理制度》《课程资源管理制度》等,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为学校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

2、成立工作小组。我们成立了:

(一)新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

(二)课程实验研究工作小组;

(三)实验评价工作小组;

(四)社会宣传动员小组。明确各自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形成实施新课程实验的合力,确保新课程实验工作健康、有序、稳步、积极地向前推进。

(二)强化指导,行政与教学一体化推进

针对新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我们确认的工作思路是:确立一个中心,加强两项工作,努力实现三个突破,确保五个目标的全面落实。一个中心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两项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制度建设工作。三个突破就是在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素质提高上有突破;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有突破;在新课程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上有突破。确保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五项目标得到全面落实,使课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课改初期学校领导多次深入教师、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对不合适的方面及时进行调整,保证了课改的顺利进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吃透大纲、考纲、学情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三)加强培训,积极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们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构建了三个层次的培训网络。一是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各级新课程理念培训班,解决“通识性”问题。二是骨干辅导,坚持“一个培训,全员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参加过省级课程培训的教师的“二传手”作用,由先学一步的骨干教师、学

校领导作辅导讲座,主要是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具体学科领域进行专题研讨。三是集体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由教导处、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研究方向进行自学。到目前为止,我校参加省级培训的共有33人;参加牡市级通培训的教师共有237人次。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注重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开展各类公开课

进行了以分层次教学为主题的教学方式的改革,首先对教师进行了分层次教学理论的培训。然后开展以分层次教学为主题的公开课,上学期开展了组内公开课,循环跟进、同课异构公开课,下学期开展了课改汇报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高级教师的示范课,将以分层次教学为主题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改变,教学方式有新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开课之后进行认真的评课,每位评课教师提三条优点、三条不足,大家共同研究,好的做法共享,共同提高。

2、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新课改的必经要求,我校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在每一章讲课之前,首先由备课组长根据大纲考纲的要求,将这一章的知识要点、考点、重难点知识体系、注意事项等向本学科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拿出讲课方案,付诸教学。第二,高三复习过程中,由备课组长牵头实行集体备课。第三,每一节公开课由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指导授课教师的教学。实行集体备课效率很好。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新教师培养过程中,实行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

(五)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通过到衡水、大庆等地学习,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

育理念。学校领导及时做出决策,把衡水、大庆等地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1、坚持的原则是:

1、反对形而上学的做法、全盘的照抄照搬,结合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进行改革。

2、对传统教学不能全盘否定,好的要传承,改革那些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进行扬弃。

3、坚持实事求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原则。

4、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

5、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

6、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原则。

2、遵循的教学的原理是:

1、让教师跳入题海,学生跳出题海,减轻学生的负担。

2、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让内因起决定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坚持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

3、做到坚持一个中心,两种合作,三种考试,四个结合。既坚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新课改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进行。同学科教师要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带领下通力合作进行教研和集体备课,师生之间密切合作,向共同的目标迈进。三种考试,做好作业考、周考、月考。四个结合,讲与考相结合,考与批相结合,考与讲评相结合,考与奖相结合。

4、具体做法。认真编写教案、学案,精心进行作业考、周考、月考的组题,保证题的质量。通过作业考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周考检测一周的学习情况,通过月考考察学生一个月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争做到节节清、段段清,不让问题积累,不搞秋后算帐。每月一大考,做好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落实。学案的使用,培养学生提前预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自助餐的使用,让有能力的学生吃饱,进行尖子生的培养,体现出分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建立课程评价机制,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初步建立了多元评价管理机制,为学分认定、学生的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我们一是注重过程性评价,编印了《学生成长手册》,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了学生成长导师制,跟踪收集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活动资料,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二是成立了学分认定领导小组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使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化、规范化。三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导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系列化。

(七)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课改氛围

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同时又是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的地方,把握好这一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着力打造人文化校园,积极优化育人环境。注重环境渗透教育、文化渗透教育、各项活动渗透教育。大到学校的楼名、校园格局,小到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学校育人思想的精髓,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长廊使整个校园充满个性化的文化氛围。我校还多次聘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王琪教授为全校师生做演讲,让孝老爱亲、感恩惜时、诚实守信、尊师爱友的传统美德点亮学子的心灯。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营造新课改氛围,有助于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树立自信自立、自主创新、竞争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八)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物质基础。 学校设立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统一管理,用于实验开展有关培训、科研、经验交流、资料编印、奖励先进集体或个人以及购置实验所必须的教学设备等,以确保实验工作正常开展。学校在教师培训上舍得花钱,只要有培训学校全力支持。仅参加牡丹江通识培 5

训一项学校就支出了4万多元,今后学校每年将拿出25--30万元作为专款用于教师培训,确保课改培训工作做的扎实有效。

经过几年努力,绥芬河高中的课程改革实现了常态、可持续、有内涵的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实施带来的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许多,但是站在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学校负责、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负责的高度去思考问题。高瞻远瞩、加倍努力、用心工作,总之,我们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更新理念,强化管理,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同心同德,拼搏进取,全面和谐发展,为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改革创新,一定会“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一定会“明年春色倍还人”。

推荐第6篇:高中课改同学互评评语

【导语】同学之间互评评语有利于学生们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课改同学互评评语,欢迎阅读。

1.你性格沉静,常常不拘小节,待人接物却稳重大方。平日里言语并不多,但我知道你心志高远,骨子里一种倔强和坚忍。你上进心强,刻苦钻研,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于向新的高度挑战,善于把握自我发展的机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学会有条不紊,提高工作效率,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功!

2.雏鹰的生长是翅羽的丰满,树木的成长是年轮的增加,少年的生长是身体与智慧的拔节!在过去的三年里,目睹你长大成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你从幼稚的孩童成长为有理想有远见的青年,去除了浮躁和顽皮,懂得珍惜时间和青春,懂得体谅家长和老师的苦心,懂得人生需要拼搏才精彩!人生的路还很漫长,你还需要更加踏实更加稳重,这样才会走得更远未来才会更美好!

3.你清秀的眉眼间流露出成熟和稳重,你甜甜的微笑里显露出纯真和善良。你有着天使一般圣洁的灵魂,你有着坚强不屈的信念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有你这样的学生是老师的骄傲!但我知道你也有忧伤和彷徨,你也会迷惘和失望。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希望你能多一些坚忍和自信,向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胜利属于自强不息者!

4.你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课堂上总是很快掌握新知;你热爱学习,总是很快完成作业。你酷爱篮球运动,充满了活力。但你不善于珍惜利用时间,把作业当作任务一样完成,且没有处理好爱好和学习的关系。学习需要刻苦钻研和勇于质疑的精神,同时还需要执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今后的学习中,你还需端正学习态度,珍惜时间,锁定目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知识的海洋中去。唯有如此,你方可到达理想的彼岸!

5.聪明伶俐用在你身上一点也不夸张,清纯活泼是你可爱的内在因素。你热爱学习,尊敬师长,劳动积极,对一切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强烈的求知欲为你打开了广阔的知识世界,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相信你会用理想为舵辛勤做桨,划向成功的彼岸!

6.你稳重大方,为人坦诚;班级管理中显露出你非凡的能力和艺术,是同学和老师信任的班长;你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学习主动积极,一直处以优秀。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你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7.你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热爱班级,科代表工作认真负责,学习上一丝不苟。在困难面前你也曾迷惘徘徊,甚至丧失了信心和方向,但我知道你没有屈服,你有一颗顽强上进的心,不会轻易放弃。在你的努力下,你终于战胜困难并逐步取得了进步。

8.你性情开朗积极乐观,懂得在学习中享受生活;你团结同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同学们的朋友也是学习的楷模;你尊敬老师,珍爱友谊,拥有阳光一般灿烂的心情。很高兴你能在初中三年里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人生第一步的转折。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你会以你执着的信念和勤奋的汗水争取属于你的成功!

9.你聪明活泼,顽皮好动,课堂上只要认真听课,总能很快掌握;作业整洁书写认真。但你有时不太珍惜时间,课堂听课效率不高,作业答对率有时偏低。你还没有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你还需要用你的刻苦和主动换取优异的成绩。人的一生总要学会拼搏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10.你天性聪颖,思维敏捷,善于学习,成绩优秀;你大方沉静温文尔雅,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女孩;你永远都是那么自信,嘴角总挂着胜利的微笑。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你的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困难,希望你以后能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无垠的知识海洋中去,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完善自己的人生!

11.自信和执着的女孩,为了心中的梦想,你坚忍不拔,奋力拼搏,从不退缩。哭过,笑过,迷茫过,可你不曾屈服过。你文弱中透露出刚强。在今后的学习中,你还要一如既往地努力,同时还要学习正确的方法,争取能更快更稳地到达目的地!努力吧,付出总会有回报!

12.你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紧张的一学期中,你明显加大了努力的力度,比以前更强投入了,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目前你的潜力还没充分发挥出来,聪明的你还可以做得更好!吾生也有涯而学无涯。请用你的勤奋和智慧为自己构建知识的大厦,营造更为美好的未来生活!

13.你诚实守纪,待人随和,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劳动认真负责。三年来,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因为你缺乏坚强的意志,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任务观念严重。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你树立信心,从基础做起,克服自身困难,抓住机遇,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考上理想的高中!

推荐第7篇:高中课改体会与困惑

高中课改体会与困惑

跨入新的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应该说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升了品质,拓展了空间,构建了平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抓手。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反思三年的高中课改历程,重要的是三个方面。

一、学校坚持主动发展、自我更新。

每一次的教育变革,只有真正融入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自我需求,植根于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才能真正焕发教育改革的生命力。主动发展、自我更新是学校和教师推进课程改革的核心动力。学校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研制发展规划,对学校改革与发展进行自我设计、自主探索,形成共同的价值,努力追求学校的高品质、跨越式发展。在课改推进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改革项目进行创意设计,通过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构行动的桥梁,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课程统整,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要增强教师投入课改的激情和勇气,教育改革不是外来文化的移植,而是植根于本土教育改革的继承和发展。为此,学校创建名教师工作室,利用这一平台,一方面总结提炼优秀教师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智慧,指导一线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应降低重心,充分保障教师和研究团队拥有更多的教学民主与决策的机会和权利,激活组织智慧,教师专业团队合作水平明显提高。要努力形成责任人和合作者的新型人际关系,强化教师的团队合作共享意识,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三、学校重点关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

课程改革,课堂是根本。从学生学习情趣、教师问题情景设计、学生独立思维和主动表达、教师有效指导和化难为易、学生有效训练等方面关注常态课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优化。关注学生班级生活质量,转变班级建设方式,从班级岗位、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等方面提高班级建设能力,提升学生成长需求。加强资源的统整和开发,整体设计学校活动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发展。

在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和困惑。一是学校在谋求主动发展、自我更新、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环境保护和专业服务,改革缺乏安全感。二是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与老一辈教师相比,新生代教师无论上专业能力上还是在个性素质等方面,有较大落差。在教师培养方面,不仅仅是提高专业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整体提升教师的地位和影响力。三是教育评价仍是素质教育的瓶颈。一方面是工具化、功利化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改革,为分数而教扭曲了教育理念,异化了教育行为,损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是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评价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较为单

一、机械,难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高考改革方面,过多地关注形式的变化,而对内容、命题、阅卷方面的关注不够,我们认为,内涵的改革是关键,是核心。

推荐第8篇:甘肃省高中课改工作计划要点

2011年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要全面贯彻第四次全教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以“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中提出的目标,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课改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抓好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指导,力求体现甘肃特色,通过全方位、系统的富有特色的计划与行动,力求做到甘肃高中课改推进策略科学化、力量整合化、资源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确保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2011年甘肃省高中课改工作计划要点。

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保障。协调省政府召开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进行专题研究,协调落实有关保障。将课改联席会议制度化,定期对高中课改专题问题进行研究与指导。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相关制度,尽快协调研制出台选课指导意见、学业水平考试与新高考改革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建立和完善课改工作通报制度,对于重大活动进展情况进行省市县逐级通报。建立课改工作逐级总结报告制、样本校工作总结报告制等。进一步加强省市两级课改办工作力度,切实提高新课程实验的组织管理水平。组织省市课改办负责人到外省考察学习,提升管理者的新课程领导力。

3.加强师资培训,促进专业成长。组织实施2011年约2.5万名学科教师(教研员、教学管理者)进行学科课标和教材教学网络远程培训,切实提升管理者和学科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力,促进专业发展。组织实施通用技术课程任课教师全员培训和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开展多层次的校长专题研讨交流和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4.加强专业支持,实施跟进调研。建立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长效跟进调研机制,全面开展跟进调研和分析指导活动。每年上半年(2011年计划4月份)组织有关人员分组对市州、县区和学校新课程实验进行全面的跟进调研和分析指导活动。加强专业指导引领,整合全省各有关方面的专业力量,组建学科名师团队,分学科开展“走进课堂”分析指导研究与现场观摩研讨活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实施课程标准,创建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负担。

5.加强样本校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在充分发挥挂职校长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省级课改样本校工作机制建设,年内组织有关专家分区域开展样本校专项课题研究结题工作,加强样本校工作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推进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以样本校为核心的区域推进格局,工作计划《2011年甘肃省高中课改工作计划要点》。

6.现场观摩推进,突破重点难点。围绕课改重点、难点工作,进行专题现场观摩研讨推进活动。分别在5月和10月份围绕课改重点、难点工作,组织两次专题现场观摩研讨推进活动(主题为综合素质评价、学分管理制的实施)。鼓励各地积极开展校际联合、区域协作式现场观摩推进,促进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7.加强专项研究,凸显甘肃特色。整合全省各方面的专业力量,加强对新课程实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的研究和指导。组织实施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十大专项课题研究与实践,省课改办牵头实施“经济欠发达地区(甘肃)低成本高效益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委托省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实施“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研究”项目,以专项课题研究来驱动课改向健康方向发展,逐步创建甘肃特色。完成《甘肃省高中新课程研修100问》等系列课改研究文集的编辑与出版配发工作。

8.加强课改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定期编发《甘肃高中课改通讯》等多种课改研究文集资料。定期邀请新闻媒体,进行课改专项汇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社会宣传,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中课改的关注、了解、支持和参与。

9.加强资源建设,推进网络教研。加强新课程网络管理平台、网络资源平台和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基于“甘肃教研网”平台尝试开展网络教研名师团队学科教学支持活动,通过专业引领,不断深化我省高中课改,提高教师的新课程教学水平。

10.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加大省课改办自身的建设力度,增强课改办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甘肃省高中课改工作计划日程 时间(月) 主要工作内容

1 1.总结2010年全年高中课改工作;

2.征集、编印各市州课改跟进调研报告;

3.征集、编印各市州课改年度工作总结;

4.征集、编印各省级样本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2 1.编发《甘肃高中课改通讯》2011年第1期;

2.落实高中课改社会宣传工作;

3.研制并下发《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及专业指导方案》。

3 1.向省政府专题汇报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情况;

2.协调研制出台选课指导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

3.召开全省高中课改工作会议;

4.召开全省高中课改样本校工作会;

5.召开高中课改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布置落实跟进调研有关专业指导工作;

6.组织实施“经济欠发达地区(甘肃)低成本高效益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

4 1.开展全省高中课改跟进调研和分析指导活动;

2.编印《甘肃高中课改通讯》2011年第1期;

3.完成《甘肃省高中新课程研修100问》等系列课改研究文集的编辑、配发工作;

4.组织省市课改办负责人到外省考察学习;

5 1.组织开展样本校专项课题研究结题工作;

2.组织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现场观摩研讨推进活动;

3.组织实施“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研究”项目;

5.开展全省高一年级数学、英语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研讨活动;

6.2011年高中课改网络远程学科培训准备工作。

6 1.编印《甘肃高中课改通讯》2011年第3期;

2.组织开展多层次的校长专题研讨交流和培训活动;

3.组织全省学科教师(包括教研员、教学管理者)进行网络远程培训。

7 1.全省学科教师(包括教研员、教学管理者)进行网络远程培训、督查、总结工作;

2.实施通用技术课程和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8 1.编印《甘肃高中课改通讯》2011年第4期;

2.启动实施《甘肃教研网》——高中学科网络教研活动。

9 1.组织专家分区域继续督查样本校专项课题研究结题工作;

2.落实高中课改社会宣传工作;

3.组织省市课改办负责人到外省考察学习。

10 1.编印《甘肃高中课改通讯》2011年第5期;

2.组织开展学分管理制的实施观摩现场研讨交流推进活动。

11 1.组织实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研讨活动;

2.组织实施区域课改推进活动。

12 1.编印《甘肃高中课改通讯》2011年第6期;

2.全省市州、样本校课改工作总结;

3.举办全省高中校长论坛。

推荐第9篇:高中课改语文培训总结

高中课改语文培训总结

普通高中课程培训高三语文总结

四川凉山州金阳中学刘国强

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克服语文教改教研中的困难有了新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

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注重人文性、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读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

目性。

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

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搞高考应试式作文训练。

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

互相促进。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因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几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我想在教学中一是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二是要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使过程“到位”,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贯通,做到教学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要使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需要,循序展开。五是要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

方法。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门学科,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导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

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激起他们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进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语文

教师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语文外延。

四、要善于交流合作,借鉴别人长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对于新教材应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自己拿来”,大胆借鉴取舍。课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讲,读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讲。另外,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参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资料,面对那些纷繁的资料,我们也必须采用“拿来主义”。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应是对语文新课标最恰当的评价。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因为创新而丢掉传统,割断历史,也不因为继承而放不开手脚,固步自封。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这规律就包含着数千年来语文教育的丰富积淀。比如,阅读教学的口诵心记、学思结合、温故知新、躬亲实践,写作教学的读写结合、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等等,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弘扬。又如,近现代一些语文教育的大家,如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他们的语文教育理论是科学化、现代化、民族化的理论,是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高山,值得我们继承。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离开了继承的厚实土壤,创新就失掉了根基。

五、要善于反思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我们知道一线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往往在一霎那间忽闪忽现,即便有心劲儿也没时间捕捉,没功夫理会,于是教学失误恶性循环,教学智慧转瞬即失,教学实践在费时费力中不见成效。而本次培训,给了我们教师这样的机会,有完整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们教师这样一个平台,集中学习,相互交流和沟通,交流撞击出思维火花,互相学习,在反思中进取。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反思显得最有价值。而作业的原创原则,也使大家的表达和思维的深度从艰涩走向了流畅,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积累和整合,也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理解和

感悟,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梳理和探究,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提升和进步。

能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培训只是教师个人成长的一个加油站,但培训给了教师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学习

的开始,在今后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贡献我们的力量。

高中课改语文培训总结

普通高中课程培训高三语文总结

四川凉山州金阳中学刘国强

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克服语文教改教研中的困难有了新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

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高效教学,魅力教学。注重人文性、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读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

目性。

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

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搞高考应试式作文训练。

新教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意化,要作为语文课的一部分,做到口语训练和课文教学互相渗透、

互相促进。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因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几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我想在教学中一是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二是要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使过程“到位”,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贯通,做到教学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要使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需要,循序展开。五是要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

方法。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门学科,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导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

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激起他们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进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语文

教师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语文外延。

四、要善于交流合作,借鉴别人长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对于新教材应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自己拿来”,大胆借鉴取舍。课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讲,读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讲。另外,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参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资料,面对那些纷繁的资料,我们也必须采用“拿来主义”。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应是对语文新课标最恰当的评价。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因为创新而丢掉传统,割断历史,也不因为继承而放不开手脚,固步自封。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这规律就包含着数千年来语文教育的丰富积淀。比如,阅读教学的口诵心记、学思结合、温故知新、躬亲实践,写作教学的读写结合、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等等,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弘扬。又如,近现代一些语文教育的大家,如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他们的语文教育理论是科学化、现代化、民族化的理论,是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高山,值得我们继承。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离开了继承的厚实土壤,创新就失掉了根基。

五、要善于反思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我们知道一线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往往在一霎那间忽闪忽现,即便有心劲儿也没时间捕捉,没功夫理会,于是教学失误恶性循环,教学智慧转瞬即失,教学实践在费时费力中不见成效。而本次培训,给了我们教师这样的机会,有完整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们教师这样一个平台,集中学习,相互交流和沟通,交流撞击出思维火花,互相学习,在反思中进取。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反思显得最有价值。而作业的原创原则,也使大家的表达和思维的深度从艰涩走向了流畅,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积累和整合,也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理解和

感悟,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梳理和探究,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提升和进步。

能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培训只是教师个人成长的一个加油站,但培训给了教师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学习

的开始,在今后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贡献我们的力量。

推荐第10篇:高中课改社会实践课题参考课题

农村建设

1、农村发展现状调研

2、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农村基层党团组织建设

6、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的调查

7、农村耕地保护

8、农村征地以及农民权益保护

9、农村环境保护

10、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11、关注农村未成年人及妇女

12、对村庄治理的方法、方式的调研

13、校村对接志愿服务

1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

15、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16、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8、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19、关于农村土地转包和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

20、农村生活卫生现状调查

21、加强建设村庄的“信福工程”

2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献资源建设状况

23、农村家庭年收入与支出情况调查

24、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规律特点研究

25、开展“深入新农村”贫困山区支教、农村环保科普行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

1、发展现代农业

2、农业税全免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

3、支农惠农政策实施情况研究

4、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

6、关于现居地所在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研究

农民状况

1、农民养老保险

2、农民增产增收

3、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

4、探访农民工留守家属

5、农民收入问题调查问题

6、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

7、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

8、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

9、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10、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

11、建立我省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12、农民精神信仰调查状况及研究

13、大学生“爱心帮扶”实践服务

14、惠民政策、维权法律知识宣讲服务

15、践行“孝道”,体恤老人,关爱残疾人群

16、关注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

17、农民工就业问题

18、关注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

21、农村中小学运行状态问题研究

22、对偏远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调查

23、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

24、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25、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

26、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

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类

教育研究类

1、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

2、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3、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4、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5、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6、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7、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8、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作用和教育现状的分析

9、我国农村教育现状的调查

10、我国农村师资状况的调查

11、当前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12、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瓶颈的问题研究

1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课题研究

14、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15、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16、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

17、贫困农村教育异化对个人和社区发展的影响

18、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19、从教育公平看农村教育信息化

20、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

21、农村中小学运行状态问题研究

22、对偏远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调查

23、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

24、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25、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

26、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

哲学思想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3、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

5、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6、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7、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8、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9、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10、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11、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12、围绕重大公共事件的民众群体认知、态度与社会心理建设研究

13、对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

法律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

2、法律赔偿执行难问题研究

3、知识产权法研究

4、政务公开制度研究

5、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6、公司法有关问题研究

7、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8、法律援助的实践

9、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10、新世纪新时期推进我国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11、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12、“三农”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学习科研实践类

1、开展“科研课题实践调研”课题实践计划。

2、参加“挑战杯”等专业设计大赛的项目进行到现实中应用评估

3、自主创新的创业项目立项及实施工作

构建社会和谐类

1、建设和谐社区的典型调查

2、生活与医疗保障问题

3、对中国 “看病贵、看病难”现象成因的调查分析

4、进行民主法律常识宣讲

5、对基层民主选举进行考察

6、社会保障与安全问题(如: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

7、社会普遍的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案探究

8、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司法公正的提出建设性意见

9、食品及日用品安全问题

10、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1、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

12、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

13、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14、对人们的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15、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16、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

17、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

18、对“金融危机下的住房问题”研究

19、进行志愿服务社区秩序稳定及发展

20、开展志愿服务弱势群体的活动

21、对当前湖北省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究

22、当前湖北省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3、湖北省社会治安形势及对策建议

24、进一步加强我省重大突发性事件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

25、推进湖北省城市医疗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设性意见

26、当前湖北省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7、对城市噪音污染的调查研究

可持续发展类

1、对构建节约型社会探究

2、对农村清洁能源的调查

3、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

4、节能减排科普宣传行动

5、对区域循环经济的研究

6、对节约环保型企业调查

7、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8、文明礼仪进行环保知识宣讲

9、能源扶贫调研行动:深入边远基层地区进行能源缺乏问题调研

10、对新能源利用调研行动

11、对居民生活节水节电现状调查研究

12、湖北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3、关于加快湖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4、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的对策建议

15、对公民环保意识的普遍调查分析

16、对部分地区进行草原的保护的措施和方法的探究经济建设调查类

企业经济发展

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

2、对优秀外资企业经营方式的调查研究

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4、企业在创新中发展典型调查

5、对国有企业转型分析研究(针对具体企业作)

6、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私营企业的调查研究

7、民营企业的价值观缺失

8、中国企业的国际化

9、民营企业的国营化趋势

10、培养创新型、领导型企业人才专业实践

11、民营企业的老板素养问题

12、各类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案例研究

13、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14、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调查

15、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

16、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

17、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研究(针对具体企业作)

18、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19、对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发展调查

20、关于引导和规范湖北省民营融资的建议

区域的发展

1、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

2、重振东北老工业基的措施方案探究

3、对中部崛起的建设性意见

4、对我国东部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建议

5、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6、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典型调查

7、数字化武汉光谷建设

8、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研究

9、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

10、增强消费对湖北省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11、把湖北省的科技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选择

12、当前我省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经济类热点

1、税制改革问题

2、物价上涨问题

3、人民币的升值问题

4、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问题

5、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问题

6、新中国6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7、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8、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9、拉动内需相关政策实施状况调查

10、社会各阶层(或某阶层或某类人群)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信心调查 传承我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1、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

2、民间艺术的发展状况调查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4、在百姓生活中的角逐——新兴文化 VS 传统文化

5、探询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红色文化

1、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

①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②延安——永远的革命圣地

③西柏坡——“两个务必”的传承篇章④重走西行路途 再颂长征精神

⑤太行山——抗日主战场

2、参观历史博物馆,提升自我爱国主义情怀

第11篇:高中课改的校本课程

高中课改中,校本课程将是重要的配套内容之一,它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以此促进我省校本课程规范、有序建设,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本课程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或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校本课程是在本校范围内实施的生成性课程,学校将采用活动、讲座、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原则上不单独编写面向学生的教材。

我省校本课程开发将走3个基本步骤:学校将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定的目标为基础,根据本校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等,确立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宗旨;在校情分析基础上,学校将对校本课程作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建设总体方案。校本课程原则上为选修Ⅱ内容,其实施必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结合,一般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专题,供学生选择。

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须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经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进行。校本课程在本校实施后,学校应每学年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实施情况,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施情况作出是否继续实施的决定;校本课程原则上由学校独立开发,也可以联合高等院校、教科所、教研室等共同开发。

在推行校本课程的同时,我省还将建立并实行以学校为基地,以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建立省级普通高中校本教研“校本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获得校本课程6个学分,共计108学时。

第12篇:高中课改总结——邵蝉观

高中课改总结

——邵蝉观

很幸运,初高中的课改都让我赶上了。体验了三年的初中课改教学,再上了一个多学期的高中课改,总体印象是初中课改叫的比较响的是改变教学理念,而高中则是改变课程设置,所以我认为二者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一个多学期的高中课改教学我也在慢慢摸索适应高中课改的教学方式。针对高中语文教材,我认为: 1.容量增大了。每学段有四个单元,一学期下来有八个单元,比之前高中语文七个单元多了一个单元,再加上名著导读和探究性学习及作文教学不说。 2.更重视背诵。背诵的篇目多,而且有些篇幅比较长,自读课文有些也需要背。 3.重视课外阅读,比如名著导读每学段都安排两部,并列入考试范围,有利于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4.增加了探究性学习,有些类似初中的综合性学习。 当然,一学期下来,我也碰到了些困难和困惑:

1.时间紧,每周只有四节课,课程安排比较紧,也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一些课堂训练。作文教学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对新课改的学习不够,对于新课改的精神理解不够透彻,更准确地说是对教材的安排,组合不太适应,所以不能得心应手地整合教材,组织教学。 3.与语文课改的热闹不同的是,语文高考形式的改革显得畏首畏尾、举步不前。而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无法不指向高考,导致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放不开手脚,有时也把握不准教学的重心。

4.我想,语文课改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可行性模式和套路。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对新课改进行“反思”,且观点众多,各执己见,有时甚至互相对立。这也让我们十分为难,疑虑丛生。 另外,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我觉得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收获都甚少,如何更有效的组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是本人努力的一个方向。

2007年4月3日星期二

第13篇:兵团二中数学组高中课改总结

兵团二中数学组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总结

兵团二中数学组

虞建友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对这三年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总结,那就是:一份成果、两点心得、三个反思。

一份成果: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我们兵团二中探索新课程教学,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一份重要成果,因为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这种教学模式形成过程收获的种种。下面我就说说这种种收获。

首先谈谈导学案教学模式对我们班兵团二中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帮助。

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是需要一个愿意改革的环境的,兵团二中作为兵团样本学科的样本学校,对新课程改革有决心、有信心。领导支持,全体教职工积极配合。才使得新课程改革在兵二顺利进行。

为了能使导学案既能发挥指导学生自学的作用,又能帮助教师准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导学案的编制必须要凝结全备课组集体的智慧完成才行。

每周四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每月一次的教研组活动都能正常、有效地进行中,都在围绕探讨新课程教学和新课程高考备考中顺利开展。通过老、中年教师带青年教师,师徒结队互帮互助等形式,使得教研组、备课组气氛融洽,教研氛围浓厚。一个小小的导学案,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给兵团二中数学组注入了一管新鲜血液,使整个数学组都有了生气,围绕一个课题,可以争论的很激烈,但是大家又都拿出自己最真的东西,共享自己的资源、心得体会。我觉得导学案的最大优点是资源共享。每个人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可取之处,当然也有不足,这时就可以通过导学案了解他人对教材的处理,从而取长补短。尤其是对年轻老师来说,更是难得的快速掌握教材,学习宝贵经验的机会。对数学组后备教师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由于我校是数学是兵团新课程的样本学科,再加上我们实践的导学案模式,以及新疆各学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新课改等原因,我校这三年多次开展面向全市、全兵团的研讨课、展示课、观摩课。

2008年9月-11月,吐鲁番地区中学、石河子一中、二中、铁三中、五家渠学校等多次来我校听课、交流。其中谭佐银、冯建华、耿梁燕、虞建友、杨丽五位老师都上了备课组内的公开课,分校季跃先、赵咏梅、赵娟丽三位老师也在备课组上了公开课。在学校和市教研中心的组织下,乌鲁木齐教研月活动在我校进行,有杨丽和虞建友两位老师上了两节市级公开课。

12月中旬,谭佐银老师带《向量的减法及几何意义》的课去和丰上指导课。

2009年4月9日下午,我校数学教研组面向乌鲁木齐市数学教师推出两节新课程公开课。本次活动乌鲁木齐市各个中学数学老师约百余人积极参与。由高一备课组杨丽老师上了《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谭佐银老师上了《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这两节课都是使用导学案来授课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我校高一年级在新课程教学中摸索出来的新的教学模式。虞建友老师代表高一数学备课组做了《关于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的报告,向全市高一数学老师介绍了我校高一数学组近一年来使用导学案的心得和体会。

2010年4月17日,我校高一数学组按照样本学科三年规划的计划,组织所辖各师局的老师在兵团二中五楼学术厅举行了“新课程观摩课” 。参加数学样本学科展示课的教师有兵二的刘晓春、杨丽老师、五家渠高级中学的郭丽教师、农13师红星中学的李仕芳老师。

2011年4月,我校举行了“骨干教师展示课”,“初高中新课程同类课观摩”,“青葵杯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谭佐银、张丽娟、刘素艳三位老师上了展示课,其中谭佐银老师讲的是高三复习课《几何证明选讲》、张丽娟老师讲的是《组合与组合数》、刘素艳老师讲的是《线面平行的判定》。

通过这一系列的公开课,使我们数学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在各种活动汲取营养,总结经验,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了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对新课程的驾驭能力,教师队伍成长速度之快,是历年之最。我们数学组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

其次,再谈谈导学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帮助。今年兵团二中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重点率再次提高,尤其是平行班重点率大幅提高,有的班甚至达到90%。总结时,大家感触最深的是导学案的使用,让我们教学中真正做到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做到了。因为我们的导学案设计的时候就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了当时我校四个层次的学生,既重视基础,有兼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课后的巩固练习,通过分层设计,既照顾了优秀学生,有照顾了学困生,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部分,从而保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终坚持到高考,取得满意的成绩。

导学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认真坚持使用它提前预习的学生会逐渐养成自学的能力,即使以后的学习中没有导学案,学生也能快速找出课本中的主要内容、重难点。今年教师节我收到的祝福和感谢短信、空间留言中,有学生说“感谢您对我们自学的要求,大学就靠自学,老师讲得很快,必须自己预习”,还有学生说:“我们高数老师就是个中文系的,把书上的文字念一遍就完了,根本不解释,一节课就念二十几页,还带着方言,不过我已经自学到他前面了,你放心,不会给你丢脸的”。

我们针对导学案的使用,做过两次全年级反馈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第二次问卷调查中喜欢用导学案的学生明显增加,占到全年级的78%,这说明学生高二就已经学会预习和自学了。

再次,谈谈道学案对教学的帮助。新课程实施不久,很多老师觉得课时不够,而我们数学组却没有明显感觉。因为使用导学案后,课堂容量增加,这是导学案最明显的特征。平时用小黑板或投影所包含的容量,远远不如导学案呈现的丰富。

最后,我想说一套好的学案,通过每个年级的使用不断修正,最后以符合自己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电子文本保存下来,对以后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借鉴。我校已经印刷了必修1和4的导学案,而我们年级组在今年的教学中,继续使用着,因为新一轮的教学中,我们感觉没有导学案,一节课上的又累,学生听得又迷糊。

两点心得:

1、课程内容次序的调整

将数学5中不等式的线性规划内容安排在数学2的直线方程之后。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学生理解“斜率”的概念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线性规划的区域。也能更好地理解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对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很有帮助。另外,在学习数学2的立体几何内容后,将数学4中平面向量的内容类比到空间向量,“提前”讲了数学选修2-1中的空间向量内容,这样做使分科后的文科生在高考中多掌握一种解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

2、选修4系列的大胆尝试

在选修4系列的学习上,乌鲁木齐市教研室指导的是文科选修4-1,理科选修4-4和4-5。我校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安排的,但是在经历了几次模拟考试之后,根据试卷选修试题的特点,文、理科生都将选修4-

1、4-

4、4-5都学了,但是我校并没有占用正式的课时,由于高

一、高二的导学案学习模式的培养,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于是,我们要求学生自学,文科自学4-

4、4-5,理科自学4-1。然后写出该模块的总结,做到对该模块基本知识的了解,教师在讲解模拟题时将解题方法渗透。争取做到“多面开花”,让学生在选作的3题中保证至少一道能完整得分。

三个反思:

首先要声明的是,这三个反思是我个人的思考,不代表我们数学组。

1、关于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

我校按乌鲁木齐市教研室的要求,使用的是人教A版教材。该教材必修分五个模块,分别是必修1至必修5。在2008年9月在石河子大学的新课程培训中,我们就思考过学习顺序是1-2-3-4-5还是1-4-5-2-3。后来按照乌鲁木齐市教研室统一安排确定为1-4-5-2-3的顺序。

确定为这个顺序的理由如下:第一,数学

1、数学

2、数学

4、数学5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相同,教师们都比较熟悉,教学上驾轻就熟;第二,数学3的内容(算法、概率统计初步)相对独立,可在任何学段讲授;数学3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放在后面,给教师熟悉这个模块的新增内容留有相对较长的时间和空间;第三,在学完数学5中的“线性规划”后再学数学3的“几何概型”内容效果更好。

在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第一,在数学5中讲解“线性规划”时出现了“斜率”的概念、解三角形中出现了空间图形,而此前的教学中没有这个内容,必需补充。在解析几何知识不充分的情况下讲向量的坐标运算,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等,也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第二,在数学1的“二分法”教学中已经渗透了算法的思想,在数学

4、数学5的教学内容中就有更多的内容突出了算法的思想,例如平面向量、数列、一元二次不等式、线性规划等等,多次用到和给出程序框图,一些例题和习题不好使用,给教学带来不便;第三,最后讲数学3时,教材中又没有数学

4、数学5中内容的算法例题、习题,教师必需自己寻找或者编拟这些材料,否则那些丰富的内容就浪费了,教学也会有些单调,也不符合突出算法思想的教学理念;第四,数学

1、数学

2、数学

4、数学5的教学内容历来都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知识过于集中,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负担可想而知,后面的一个学期又略显得轻松;第五,按照这个顺序教学,要求学校和教师有一定的校本教研的能力,有一定的补充、改编和调整教材的能力,相应需要增加一些教学研究的力度。

一轮课改之后,再次思考1-4-5-2-3顺序的好坏时,又有了新的想法:

首先,1-4-5-2-3的顺序的确让老师们驾轻就熟,但是恰恰是这样的顺序,使得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又回到了传统数学的教法上,忽略了课标的要求,按照自己以往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来教,不知不觉的就“挖深”了,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新课程课时更加不足

其次、前四个模块是高考中的主体知识,在高中一年级就要全部学完,而且是直接拔到高考难度,学生的学习困难可想而知,使很多学生对原本就认为枯燥、困难的数学产生极大的抵触,造成很多学生学习的结果都是“夹生饭”。而高二的第一学期学数学3时,有相对轻松,等5个模块学完,学生几乎忘记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如果用1-2-3-4-5的顺序是不是就会更好呢?由于没有实践过,不敢在此妄言。但是我想编者编排1-2-3-4-5-的顺序也有他的道理,或许按这个顺序上,对所有老师都一样,受传统数学的教学的干扰小些,不会急于将要求直接拔高到高考要求,真正贯彻新课程“螺旋上升”思想。亦或这样的学习张弛有度,松紧结合,会让学生学的不太痛苦,不会丧失对数学的兴趣。到底哪个更好,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再次,现在细细想想高一一年所学的必修4个模块,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直线和圆等内容,相对于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等,与初中知识最为接近,衔接或许会更好,算法虽然新,但是难度并不大,我认为在高二学习必修5,效果会比在高一下学期学好。

2、关于“授渔”和“授鱼”

关于这两个词的讨论,多次出现在各类研讨会上,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再次思考,尤其是最近看到新闻上说北大数学系的新生因为大学数学学不好上吊的事,更让我再次思考这二者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我们所有老师都不是单一的教“打鱼的技能”或者“只管给鱼吃”。都是二者兼有的。所不同的是二者所占比列不同。只教“打鱼技术”会饿死学生,在教学中就是学生能听懂课,会思考,但是做题就错。只给学生“鱼吃”的,会造成学生离开老师就“饿死”,在现实中就是学生上了大学不会学习了。以至于很多学生调侃说“高数就是一棵大树,上面挂满了学生”。我认为高

一、高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多于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做题。高三时让学生按模式化、套路化、规范化解题多于教学生各种高明技巧。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应试的学生,更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负责,活到老,学到了,可见学会学习多么重要。

3、关于“螺旋上升”

前面提到,新课程内容安排始终是螺旋上升的,而我们的教学却“不敢”让它螺旋,使得我们在高

一、高二的学习中就不自觉的加大了难度,或者直接就上升到高考难度,我想的是,我们如果真的敢放手,就讲课本中的知识,等着这些留在以后螺旋上升,是不是会让新课程变得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好又轻松?而我们为什么不敢呢?是学校的各项评价量化标准束缚?是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是各种率的要求?改变教学理念仅仅是老师的事吗?以上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总之,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发现问题、反思教学、总结经验教训,是我们的根本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将由肤浅的、稚嫩的学习,逐步走向深刻的、成熟的学习,教师也会在使用新教材的同时,逐步走向成熟。

以上就是我们兵团二中数学组对本校这三年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第14篇:高中研究性学习课改实践总结报告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改实践总结报告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改实践总结报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研究性学习也应运而生,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世界性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深化的新尝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走进我区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已三年,我们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就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些探索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些思考:

第一,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方式,我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初期,较多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第二,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新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研究性学习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为基础,因此不同年级、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其主题研究学习在内容、形式和深度上应当有差异、分层次。

第三,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理念,又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融合许多教育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学生根据其自身经验背景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理论,它关注的是学生积极地从事 做 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 接受 知识,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创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方法。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类型,每个人都有不同智力强项和优势,学生通过运用自身的智力优势来完成一个学习课题,就意味着他们要探究的去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开发各种智能并注重了学习与实际生活的整合,能帮助学生使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为遥远的生活做准备,通过适当的培养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学生的每一种智能都可以得到提高。

第四,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当全员参与,每个学生都是有充分的学习潜能的。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因此,尽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参与研究性学习并取得良好收获的可能性则是全体学生都具有的,所以,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的全员参与性。通过以上思考,我们进行了如下实践:

第15篇:高中课改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课题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供选题参考)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文言文虚词研究 (2)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 (3)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4)标点符号研究 (5)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 (6)《史记》人物列传研究 (7)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 (8)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

(9)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10)宋朝豪放派词风的研讨 (11)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12)寓言对生活的启迪 (13)古希腊神话研读 (14)《三国》人物性格探析 (15)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 (16)高考满分作文研究 (17)《红楼梦》研究 (18)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19)民俗文化研究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1)函数主线在各章节是如何体现的 (2)我市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

(3)超市中的数字问题 (4)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 (5)向量在中学中的应用问题 (6)商品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 (7)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 (8)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

(9)用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10)中国数学发展史——宋元数学 (11)函数y=ax+b/x的性质研究

(12)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1)商品名称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

(2)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幅度与英文歌曲听唱之间的关系调查 (3)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4)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 (5)性格与英语学习(6)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 (7)趣味英语收集 (8)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

(9)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10)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 (11)英语口语训练 (12)说英语国家的不同问候方式 (13)英语中的颜色与心情 (14)英语中的动物习语 (15)(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与下一代英语启蒙教育的关系 (16)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放方法的研究

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 (2)物理与能源开发 (3)防盗门的防盗原理 (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5)鸡蛋身上的物理学 (6)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

(7)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 (8)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五、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

(1)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 (2)(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 (3)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

(4)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 (5)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 (6)废弃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设计 (7)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 (8)碘与人类健康 (9)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10)(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

六、政治研究性学习课题

(1)各超市物品的价格调研 (2)本市假货现象调查

(3)本地某企业经营状况调查 (4)(某地)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调查 (5)调查(某地)某企业的分配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7)对(某地)就业状况的调查

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1)对日索赔问题研究 (2)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 (3)(某地)历史遗存研究 (4)西藏问题研究

(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 (6)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7)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 (8)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 (9)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0)新时期的创业精神 (1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12)对李鸿章的再认识 (1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

八、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新闻联播与“地理” (2)山谷风的形成 (3)(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4)“三圈环流模型”制作 (5)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

(6)(某地)旅游景点的开发 (7)自然带与旅游特色

(8)城市功能分区 (9)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 (10)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11)月相变化观测 (12)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

(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 (14)火山模型的制作 (15)利用GIS信息技术制作(某地)人口分布特征图

(16)(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中华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18)(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九、体育研究性学习课题

(1)从CBA到NBA,姚明的价值在哪里?

(2)(某地)市民健身锻炼方式调查 (3)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4)篮球运球急停跳投技术在综合技术中的实践运用 (5)利用体育游戏丰富课余生活方法与策略研究 (6)体育锻炼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程度的探讨

十、艺术欣赏研究性学习课题

(1)创作心中理想的(某地、某主题)歌曲歌词 (2)探讨中西方(或传统与流行)音乐的差异

十一、环境保护

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4、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5、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6、绿岛的保护

7、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8、(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9、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10、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1、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2、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3、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4、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5、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6、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7、酸雨与人体健康

18、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9、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20、汽车与环境

21、无污染汽车

22、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3、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4、降解塑料的发展

25、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26、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27、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28、创造绿色电能

29、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30、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31、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32、绿色消费

33、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34、氟利昂问题

35、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6、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37、太湖零点行动

38、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39、黄河断流

40、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41、绿色文明

42、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43、苏州河综合整治

44、电磁辐射污染

45、环境与健康

46、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47、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48、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49、农药污染的影响 50、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51、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52、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53、居室污染

54、食品污染

55、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

56、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

57、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58、磷对水质的污染

59、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 60、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 6

1、沿海生态环境调查 6

2、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

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农用生物肥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生命之源——营养 家庭包装 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油烟革命 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金属防锈的研究 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化学与农村经济 纯净水是否“纯净” 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维生素王国探秘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中的化学 厨房里的化学 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 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 十

三、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未来能源技术

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浅谈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

十四、

1城市规划41体育台的物理应用

2自然灾害42学生身体素质与营养状况调查 3水土流失43方便面与人体健康 4环境污染44自制报警器等

5校园绿化与管理45声控感光延时开关、摇控器 6我的校园我作主46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7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的研究47信息技术 8月相变化观察与分析48说英语、话家乡 9太阳能等的天发与利用49长阳民风民俗 10家庭装饰与室内污染50文学作品品读鉴赏 11食品中的添加剂51学生阅读调查与研究 12洗涤剂的成份研究与开发52电视剧评析 13民用燃料---液化气53毛泽东诗词鉴赏

14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54民间歇后语收集整理 15废电池的危害与利用、回收处理55广告语言艺术浅析 16厨房化学、化学趣味小实验56薛宝钗性格研究 17农药的性质研究57浅谈旗袍发展史 18含磷洗衣粉的研究58消费维权 19常用消毒剂研究59农村税费改革

20空气污染状况调查与对策60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关研究 21化肥的研究61学生条工体验 22兵器知识62学生消费、生活习惯

23关于台湾问题由来、现状等研究63农村产业结构 24巴勒斯坦问题来龙去脉64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状况调查 25父母辛酸知多少65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6家乡的文化名人66网络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7水资源利用与污染67中学生上网利与弊 28白色污染68关于农村文化设施调查研究

29微量元素对人身体健康的探究69农民消费观的变化 30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对策70现代学生追星观

31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及其对策71中学生学习障碍心理探究 32‘三线’建设等有关的研究72我校学生人际关系调查 33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调查与研究73浅析青少年嫉妒心理问题

34生活中的数学74个性心理与人际关系 35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75留守孩子调查与研究

36关于分期付款问题的研究76未成年人违纪调查与研究 37储蓄、保险的收益分析比较77超市与传统店面的经营效益调查 38学生身体情况78家庭教育中的暴力行为调查研究 39音乐对人情绪波动的影响79假日经济现象及研究 40足球史等80长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62.新能源的前景如何?新能源的应用普及还有多远? 63.什么是蓝色能源、绿色能源和地热能? 64.提出一项生活节能方案节约家庭支出。 65.焚烧垃圾的利与弊。 66.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铺设需考虑那些化学问题/ 67.怎样防止海底光缆的腐蚀? 68.轮船外壳上的锌板有何作用? 69.设计一个简单的伏特电池。 70.海上渔船如何利用海水所蕴藏的能源? 71.说说燃料电池的前景。 72.玻璃对环境的污染? 73.世界煤炭储藏量有多少?其主要用途?你认为“人造煤炭”会出现吗? 74.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化学材料是什么?太阳能电池是真正的环保型能源吗? 75.使用气体燃料是否利大于弊? 76.对不同地区,用电烧饭和用燃料烧饭哪种更经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更符合中国人的烹调习惯? 77.怎样理解铜是电气化的支柱? 78.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结构有什么不同?比较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并叙述它们晶体结构的不同之处。 79.谁揭开了燃烧之谜? 80.你认为凯库勒确定苯分子的环状结构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 81.如何防止或克服潜水员的职业病? 82.食盐加碘的作用及其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怎样;加碘食盐的日常保存。 83.说说过氧化氢的商业价值及生活用途。 84.比较二氧化硫与次氯酸的漂白机理。 85.硅及其化合物在现代科技及工业中的王牌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86.了解我国硅蕴藏量及开发应用状况。 87.了解普通陶瓷及新型陶瓷种类及其用途。 88.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并设计一张未来的新元素周期表。 89.利用生活废弃物制作熟悉的分子模型,如Cl2 H2 HCl、H2O、CH4等。 90.说说温室效应。调查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物质。 91.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危害,能否用此知识理解溃疡病的化学过程。 92.你对能源危机有何认识。你及周围的同学是否有这样的意识。 93.侯德榜对我国民族制碱工业发展的贡献。 94.戴维对化学研究的贡献。 95.常见含银废物中银的回收情况,调查本地区照相馆的废物处理情况。 96.了解大气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 97.酒精可燃与不可燃临界浓度的研究 98.叙述一些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熔点与这些化合物的极性强弱的关系。 99.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对粘合剂的研制的意义。 100.调查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01.试讨论“逆反心理”与“平衡移动原理”在了解上是否有共同点。 102.调查医院中化学知识的应用。(如,PH试纸,

糖尿病的粗检查等) 103.调查衣料所用纤维制品的性能,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如何识别它们。 104.调查常用粘结剂的品种,主要化学组成,性能及价格。 105.调查建筑和装修材料中的化学品的名称,主要化学成分和用途

第16篇:附:高中课改总结参考专题

附:高中课改总结参考专题

1.推进课改的制度建设及管理策略

2.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3.选修课程的开设及选课指导

4.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5.校本教研(课题、论文、课例)

6.学分管理的实施、操作经验

7.课改专题研究

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使用与整合)

9.通用技术学科的建设与课程实施策略

10.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策略

11.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策略

12.科学合理的课程开设经验

13.课程与教学管理(行政班与走班制)

14.课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对策与建议

15.高考备考机制与策略

青海师大附中

2013/6/4

第17篇:课改

课堂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呈现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类特点,预习课分“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环节,这种模式被称为“三三六教学模式”。教室里没有教师的讲台与讲桌,三面全是黑板。课堂上学生或坐或站,讲讲说说,老师却讲得很少,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这个偏居鲁西北的普通农村中学,硬是靠自己的探索与实践闯出了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蹊径”。那么,校长崔其升是如何解读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呢?

从老师独讲到学生人人参与

说起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起因,崔其升校长认为主要是由于当时学校教学质量低下,而教学质量的低下主要原因在于课堂。课堂上都是老师一个人从头至尾地讲解,学生没有话语权、表达权,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跟得上,大部分中下水平的学生跟不上。学生跟不上老师课堂内容的进度,内在学习动力没有被激发,随着年级的升高,内在的学习动力渐渐消磨殆尽,厌学、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变教师一个人讲解为学生全员参与式课堂?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起始思考。

崔其升说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认为没有什么奥秘,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据学生、发展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教材、拓展教材、升华对教材的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悟、生成及推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课堂,真正发挥学生内在学习的欲望与愿望。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这不但是教育的规律,也是生命的规律。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看教师重视学生还是重视教材,是带着教材面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面向教材。由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以致在杜郎口的课堂上,看不到一个学生走神,看不到一个学生在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课堂教学的改变,不仅让学生喜欢课堂,也让他们喜欢学校的生活,甚至有的学生不愿意放假。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表面上看是解决了学生升学、厌学、辍学的问题,根本上则是解决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山东省教科所在对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6次调研以后,将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概括为两句通俗的话:让学生知道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课堂上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了几十个人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了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的学习由应对考试变成了对人生的准备,学生的学习由接受性学习变成了探究式学习。

教师作用体现在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上

历经10年改革,杜郎口中学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在崔其升看来,如果教师仅仅把课本知识与教参内容通过“讲”来传递给学生是不够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10年来,杜郎口评课的唯一标准不是看老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生动,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这样的标准与以往评课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材挖掘程度、个人风采展示相比,已经是大不相同。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还有一条要求:只要课堂上还有一个学生有问题,还想讲解、剖析、表达,教师就不能开口讲解。

教师在课堂上要还学生以学习的权利。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练一练、议一议、辩一辩、讲一讲;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步骤让学生去实验,问题让学生去总结。杜郎口中学让老师们通俗地明白: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亲身做过的学得最好,老师应该把权利、兴趣、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课堂的关键价值在于学生的发现,在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只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空间与环境。杜郎口中学对老师有这样的认识:差的老师上课会叙述,一般的老师会讲解,良好的老师会提问,优秀老师重在启发,杰出的老师让课堂开放。经过十年的教学改革,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彻底变化:从主演走向了导演,课堂由独演走向了合演,由现成走入了生成,教师有时也变成了学生。

为了保证教师角色的改变,杜郎口中学推出了三项措施。一是领导班子上公开课。在杜郎口中学有明文规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是优秀教师,在最优秀的教师中聘任与挑选领导班子与学科主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课必须要做到真正成为全校教师的示范及标杆课。10年来,学校坚持领导班子上观察课,优秀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薄弱教师上改进课,正是在这样的不懈坚持中课堂得以日趋明晰。二是学校确立了新的课堂标准。看每节课是否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情感与不同观点的机会,看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有无自己的独到思维,是否借助文本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看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没有创造与发明;看教师是如何发动学生,指导学生构建与发现文本的。三是确立了“10+35”的课堂模式。教师的讲占10分钟,学生的自主学习占35分钟。最近几年,由于老师们已经准确地理解与把握了模式的实质,现在即使让他们讲他们也不讲了。

课堂上有了民主与开放才会有学生的主动

为了让学生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从2002年以后,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就再没有讲台与讲桌了,课桌椅的摆放也从过去的“秧田式”变成了“对桌式”,学生对桌而坐,结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伙伴,方便相互之间的交流。

在教室里,民主的一个体现是增加了黑板面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黑板展示自己的收获。黑板还起到了反馈与训练的作用。最近4年,杜郎口中学取消了学生的课后作业,利用黑板在当堂实现训练与反馈是重要原因。

民主的另一个体现是“开放”。只有开放才能解放学生,只有解放学生才能释放他们的学习激情。开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教材进行理解、说明;第二,让学生在碰撞、辩论中学有所得;第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只要是围绕文本,可以采取一切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第四,把讲练课变成了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3种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课型。

为了巩固教改成果,杜郎口中学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措施,一是以评价促课堂,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每天两次反思会,分别在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左右,学校提倡教师在反思会上,讲事实、讲真事,杜绝假大空,要求没有说清优缺点的,不准讲话。第二,在墙壁上安装了几块大黑板评价课堂,在黑板上写3点——收获、失误、措施。第三,购置液晶电视、录像机,每节课都对课堂进行跟踪,定期抽时间将课堂录像反馈给教师,结合实例,点评课堂对授课教师和非授课教师都有启发。第四,结合反思会上提出的问题,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围绕问题进行反思,并讨论解决方案。二是课堂过关。通过班主任的把关课、级部主任的反馈课、学科主任的科研课、验评组的考核课,“四位一体”抓课堂,让教师人人都做管理者,个个都是科研者。

第18篇:课改

陈家滩小学2013--2014小学新课程改革实

施方案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探索与课程实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引导教师自觉实践“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评价。

4、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5、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促进教科研人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6、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体现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师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⑵认真做好集中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和阶段评估等活动。结合新教材做好典型课的示范教学及讲座。

⑷建立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规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定期召开课改教学研讨会,分析、研究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定期组织优秀课(含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评比,对在课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加强宣传,突出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作广泛的舆论宣传,使学校、社会、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好课程改革网上培训与网上交流。

3、课题带动,科研推动

采用“培训、实践、科研”三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新课程教学工作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问题广泛开展专题研讨,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四、实验措施:

1、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 的,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制定校级培训方案。培训内容:①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讨论、座谈等。

2、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

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3、优化管理和研究机制。

(1)建立学校课改领导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

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工作。

(2)建立实验研究制度,加强集体备课,每两周开展一次课程、教材

与教法研讨活动。

(3)及时充实、提高课程实施条件,包括教师、教具及各种设施设备

的选择、提供与扩充。

(4)组织教师在职培训,结合开展新课程“四优”评比活动:优秀实

验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评比,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课

程的实施水平。

陈家滩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领导小组:

组长:雷榜柱

副组长:陈团

张茹

组员:全体任课教师

第19篇:课改

课改 催生教学新常态

——仙源学校2014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仙源学校教学工作的总目标是: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强化“激情、高效、精细”课堂建设,推进“三步·六环”模式化课堂教学,促成教学、教研滚动式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学工作目标,学校着力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为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我们引礼仪进课堂,建礼仪生态,创魅力教学;

二、为强化“激情、高效、精细”课堂建设,我们鼓励教师教学“三贴近”〔贴近学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创造性用好“三步·六环”教学模式;

三、为促进“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进课堂,我们坚持赛课与论坛,用赛课引领,借论坛推进。

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结果是,教学拉动了教研内需,教研促进了教学创新,教学与教研的滚动式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进教研,进课堂,已催生出集体备课的新常态,大周课时管理的新常态,合作学习的新常态,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新常态,赛课评课的新常态,自主评价的新常态,等等。这些行之高效的教学管理,我们天天做,周周做,月月做,并不断赋予其新内涵,注入其新元素,使其常做常新。这些新常态激活了思想,和谐了课堂,保护了热情,提高了效益,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回顾过去学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经历,反思教学实践结果,我们得到了如下重要认识——

一、创建礼仪课堂,打造魅力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阵地上的主体人是学生,主导者是教师。课堂阵地用得好不好,就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摆得正不正,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怎样让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教师主导作用彰显?对此,课改实践给了我们新认识、新回答,那就是,让礼仪进课堂,进而改变课堂教学生态。

我们制定课堂礼仪10条,从师生的站姿、坐姿、举止、表情、言语、合作、交流、展示、评点等方面,充分体现“礼者,养也;礼者,敬人也”。让全体师生懂得:有礼的课堂,人心怀敬畏,气氛是和谐的,没有伤害;有礼的教学,人心怀尊重,师生是平等的,没有冲突。有礼的课堂,有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有礼的教学,有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照。

为保证礼仪课堂建设,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增加了礼仪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第10条明确指出,“课堂规范,文明礼仪自然彰显”。要求质疑、答辩,以理服人;互动、展示,以礼相待。仙源的课堂里没有傲慢、悲观,没有歧视、边缘。“好,非常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感受的最强音;“棒,你真棒”,成为教师课堂评价的“口头禅”。自主、自尊,在以礼施教中体现,自信、自强,在以礼受教中形成。敬、雅,和、合成为仙源独有的一种课堂礼仪文化。

礼仪课堂创建实践告诉我们,礼仪课堂环境好,氧气足,适宜关爱与尊重孕育。礼仪教学适度高,魅力强,适宜兴趣与激情成长。礼仪进课堂,给课堂带来更多的尊重与平等,自然与和谐,培植的是一个个健康、安全的教学新常态。

礼仪不是文明课堂的标签,它是师生内在思想,外在行为的集中表现。礼仪能影响人的思想,礼仪能改变人的行为,礼仪能丰富人的情感,礼仪能生成课堂魅力。“亲其师,信其道”。“信”必先“亲”。礼仪就能让师生拉近距离,和谐关系。没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平衡就必被打破,“亲”与“信”也不复存在了。

仙源学校礼仪课堂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由师生共建,教学由学情牵引,成果由师生共享,评价由学生结论。教学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就会在乎自己的地位;学生做了教学的主人,他们就会在乎教师的评价。当学生对课堂在乎了,对教学敬畏了,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魅力就开始形成了。

二、推进“三步·六环”,保障教学定力

一个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教学思维,可以影响教学生态,可以转化教科成果,可以固化教学定力。保障师生的教学权利,应成为我们打造教学模式的重要思考。仙源今天运用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是多年“讲学稿”教学实践经验、成果积淀的产物,是仙源人虚心学习、创新思维的结果。我们学洋思,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找到了课堂的基本架构--“三步”,即先学-后教-检测;我们学精英,从“6+1”中找到了教学支点--“六环”,即导、思、议、展、评、检。这样,就构建起了一个有架构,有支点的教学模式。

“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创建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个教学法根基,它又反过来服务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主要表现为,尊重两主地位,教学“退耕还林”,培植激情基因,增添幸福元素,让教师的教权与学生的学权在教学程序上得到固定,受到保障。“六环”中的“思、议、展”是学生自学、互学、群学时间,“导、评”是老师主导时间。“三步·六环” 不仅是个教学模式,更是一个教学维权武器。我们制定的与其配套的听评课细则10条,有效、有力保证了教学双方谁也不想越位、谁也不能越位。

要改变一个人的教学行为不难,但要改变一个人的教学思想就很难了。怎样让“三步·六环”进大脑,进课堂?怎样使一个新教学模式产生定力?我们的思考与行动是:

一、让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模式的便捷;

二、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赛课。每大周各分校向总校报告赛课学科、节次、人数、教者。保证天天赛,人人赛。

二、用好学案。没有导学案的,或师生模式不熟悉的,一律不能授新课。

三、建设小组。要给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命组名、建组规,树立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自信、能力自信。

四、做好评价。评价分两块:一是学案叙写,“三步”结构清晰;二是课堂实践,“六环”运作链接。

五、结果通报。整个赛课分三个赛区,即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学部校长是赛课的第一责任人,做到节节有人评,天天有通报。

推进“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过程,是仙源人感受创新、收获快乐、坚定自信、提升自我的过程。实践“三步·六环”,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起点--教学的起点就在学生的现有学力不及的困惑里;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节点--教学的节点就在各环节学习的结果里;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终点--教学的终点就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着力点--教学的着力点,一是对学生现有学力的高度利用,二是对学生潜在能力的深度挖掘。“三步·六环”模式教学生成了极大、极强的教学定力。陈杏安老师在第四届教学论坛中对“六环”运用价值的阐释,丁卫荣、刘世涛、尹 伟、汤海清、张金洲、李永忠、魏斯、王文娟、万津、陈良军、张春娥等一大批老师的教学展示,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激情与效果告诉我们:原来,课堂教学可以这样构建,教学权利可以这样保障,学习激情可以这样唤醒,师生关系可以这样融洽,学生潜能可以这样挖掘,教学魅力可以这样生成。“三步·六环”正在改变仙源人的教学思想,在翻转仙源的常规课堂,展示出一种全新的课堂价值。

三、改革备课方式,力求简洁高效

备课是教学前的必需,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的结果。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一直试图找到一个简洁高效的,可信可行的,不折腾人的备课方式。有人说,我教材熟,有经验,不用备课也能上得好。这些教师根本不知道备课的“课”指的是什么。“课”,指教学的科目;教学的时间单位;教材的段落等。据此,备课要研究学科特点,要思考时间配置,要决定内容取舍,要审计教学成本。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学情是一项重要的备课内容。学情是动态的,有些要素还是隐形的。备学情没有教辅资料,远比备教材难。越是有经验的教师越发要关注学情,因为他们最容易被经验牵着走。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咬住备课方式不放松。我们强调教师的自主备课,挖掘教师的“小聪明”;我们强化小组集体备课,集中教师的“大智慧”。“自我思考--集体交流--资讯互享--质疑思辨--形成共识”的备课流程,大大缩短了教学准备时间,大大增加了资讯信息流量,大大提高了问题研究效率。现在我们推行的备课叙写样式,融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于一体,两项叙写一并呈现。教师集体备课中倾听的、思考的、修改的、增补的内容,与自主备课“六环”叙写一一对应,便于课堂教学时直接运用。这样,“三步”节点明晰,层递推进;“六环”内容丰满,着力有点。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这一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获得有力保证。小学部三场集体备课影像展示就是很好地说明。

备课,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做加减法。教学形式做好减法,减少那些多余的累赘的环节,让教学程序紧凑,进而带来教学节奏的紧张;教学内容做好加法,把那些有用的必需的内容予以浓缩,打好“教学包”,让教学内容丰满,进而带来教学的高效。

由于教学准备中的加减法做得好,所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乘除法效果也明显。我们的课堂,学生激情高,教学效率高,精细化程度高。市教科院专家在教学巡视督导时,听了高中部的18节课,那是节节被肯定,人人受好评。教研员们感叹地说,这样的模式课堂,教学自然,没有做作,学生主动,没有包办,自学、合作、展示、点评、检测,一气呵成。看了我们的教学教研资料,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每次到仙源总有新发现,每次来检查,总有新经验。仙源重教学研究,重教师培训,重教法创新,有学不完的东西。这些评价,我们是受之无愧的。

本学期,以“三步”为架构,以“六环”为支点,以结果为节点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得到有效运用。总校赛课报告台信息显示:2014年秋季学期,小学部赛课76节,初中部赛课192节,高中部赛课96节。三部赛课展示台信息显示:听课人员达标,评课客观公正,“天天赛课”得到了落实,“堂堂打假”得到了执行。赛课,把以“三步·六环”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向高潮,引向深入,也引领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2014年课改留给我们的思考

学习、创新是仙源的特质,保先、创优是仙源发展的硬道理。学习,就是借智;创优,就是追求。在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学习—消化—吸收—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积极思考着—— 自主备课怎样高效服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怎样着实引领自主备课?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考点的不同要求,哪些内容必须集体备课研究,哪些内容必须统一制卷检测?集体备课成果怎么互享?怎么构建一套自主备课、集体备课新常态保障机制?

“六环”间的教学节点怎么构建,怎样利用好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从一个学习环节进入下一个环节,并通过教学链接使“六环”体现出节奏感、层递感?怎样构建一套“三步·六环”模式教学新常态评价机制?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怎样合理预设各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时间?或要不要对每个教学环节配置的具体时间作硬性规定?要不要把环节配置时间的运用情况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怎样处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统一的问题?在研究教学形式服务教学内容的同时,要积极研究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的问题,不要走进了教学研究的怪圈。我们的很多次教学,为什么教师难推进,学生难跟进,上一个环节的学习结果不能成为下一个学习环节的节点,教学出现碎片化。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做好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我们要知道,有些内容在一定的形式里是学不出预想的结果的。为什么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不热烈?那是“思”的内容没有设计好,引发不了思考,激发不了追问。为什么学生展示不积极?那是“议”的不充分,没有“议”出结果,没有“议”出自信,没有“议”出表达冲动。为什么老师的点评不知所云?那是“展”的学习结果模糊,老师得不到准确的学情信息,找不到评价的切入点。

2015年教学计划已经制定。我们在反思2014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利用改革成果,思考改革路径,坚定改革决心,创新改革方式,首先把2014年教学工作留给我们的问题思考好,有的问题,我们将作为小课题立项研究,再把2015年教学工作的任务、要求研究好,实现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可深化。

为落实2015年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将做好下列工作:

严格大周教学课时管理。各备课组教学计划以大周为单位设计,包括大周周次、课时总量、教学内容、课型名称〔新授课、练习课、检测课、评讲课〕、课时分配等,确保大周课时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实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严肃教研组备课纪律。没有自主备课的,不能进行集体备课,没有集体备课的,不能形成导学案,没有导学案的,或自主教案没获教研组通过的,一律不能进行教学。自主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集体备课是自主备课的深化。先自主后集体的顺序一定不能颠倒。

严格按“三步·六环”框架备课。以大周课时为标准核算,自主备课多少节,集体备课多少次,内容要在计划中规定下来,叙写清楚。集体备课的研究结果记录要与自主备课中的六环节一一对应,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自主备了些什么,小组集体研究了些什么,你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了些什么,对集体研究成果,你准备运用些什么。

继续坚持赛课。要变“要我讲”,为“我要讲”,要把赛课变成自我教学创新成果的展示台,确保赛课质量。

继续办好教学论坛。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引思维在这里碰撞,引观察在这里聚焦,引成果在这里共享,让论坛成为教学经验的传播地,教风展示的大舞台,教学交流的好去处。

建设好学科备课组,紧紧依靠备课组。把各年段备课组的工作结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式调整的重要依据。

回顾2014,我们的成果是丰硕的;展望2015,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只要我们坚持理念自信,模式自信,特色自信,能力自信,我们的教学改革思路就会更宽,创新的意识就会更强,实现目标的决心就会更大,新的教学常态就会不断生成。让我们在“孝雅立德,礼乐育人”办学思想指引下,善于思考,积极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让我们的老师、学生们在创新教学,打造品牌的实践中分享更大的改革红利。

第20篇:高中地理课改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要注重实际

北林区四方台镇第一中学

王洪国

2014年4月2日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要注重实际

北林区四方台镇第一中学

王洪国

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已走进农村中学,走进我们的师生生活,并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感受很多。作为一名农村高中地理教师,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就我的亲身体验谈一谈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一、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

1、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而新课程,教学时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注意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注意讨论探究,训练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注意合作学习,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注重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促进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提高教学效率。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你讲我听,简单、单一,即“一言堂”、“满堂灌”;

2、教师的转变。新课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必须从知识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中介者、合作者。而传统的教学,教师唱的是“独角戏”,课堂上,教师是权威,大搞“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3、行为的转变。传统的教学,只要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课,背出教材的重点,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了。而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学生,促进其学习,强调尊重、赞赏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教育,同时能自我反思。

4、教学语言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用的是指令性的、演员式的、重复罗嗦的、定性的、否定性的语言,学生很少有发言的空间。而新课程,教师应多用精练的语言,点拨学生;多用导演式的语言,启发学生;多用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学会学习;多用商量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扶植学生可贵的探索精神。

5、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前,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现在,我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导学案,让学生提前知道上课时老师要问什么问题,学生上课能主动学习,提出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下课带着问题查资料,解决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推进地理课程改革,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转变,告诉我们教师,应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走下讲台,置身于学生中间,给学生以民主与鼓励,与学生平等对话,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知识,交流心得体会,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

二、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高中地理课改的实施,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这四大因素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

1、教师因素

面对新课程,广大地理教师在思想上明白课改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新课程理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如故,搞不出什么新的名堂。有的教师试图让学生活动起来、自主起来,但终因能力有限,方法不妥,学生仍就郁闷如牛,静观师变,到头来还是教师一人包办,把教学任务扛下来。至于学生到底懂了多少、会了多少,谁也说不清。还有教师为了表现他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一味地迎合学生、迁就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不辨真伪,一股脑儿无原则地加以肯定、表扬。因此,教师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学生因素

据我了解统计,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唯教师传授是听”,学习的依赖性很重,在他们头脑里固有“你教我听,你授我学”的传统理念。因而在学习中常常是“只知听不知问,只知记不知想,只知读不知悟”。安排学生合作、小组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真正参与讨论问题的学生凤毛麟角,其余的学生要么在小问题上纠缠不清;要么一言不发,作洗耳恭听状;要么就浑水摸鱼,说些题外话,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再加之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少,很难增强学生的地理能力。

3、学校因素

农村学校条件较差,为地理教学配置的相应设备也很少。有些学校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开展地理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课后搜集、查阅资料,学生能到哪里去找呢?上图书馆,书少得可怜,穷乡僻壤就别提上网啦!因此,布置学生去搜集资料,无疑是一句空话。教师面对学校简陋的设施,要想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也是勉为其难的事。是以,学校领导应重视,积极创造条件。

4、社会因素

农村的家长送孩子上学,除了安全,最关注的问题是孩子的分数。分高则喜,分低则忧,稍有波动,就一面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情况,一面与孩子摊牌亮底,施加压力。成绩上了,什么都好说;没有升学率,你这个教师就没本事。鉴于这点,很多教师放不开手脚去干。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形成课程改革的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定会掀开地理课程改革崭新的一页。

高中课改
《高中课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