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乡土中国简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2 18:03:0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对中国的乡村社会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无为政治‛‚礼治制度‛等既符合乡村社会实际又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文中对乡村社会的传统分析极精辟,又具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乡村社会以及乡村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文章以乡土本色开头,以‚土气‛一词作为引子,分析为了乡下人‚土气‛的原因,纠正了‚土气‛在人们脑海中的一般意义。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强调的是对土地的重视,正如书中所言:‚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种地是最普遍的谋生方法‛。靠土地为生的人是离不开土地的,以土地形成了人们居住的环境,形成了家庭,形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乡村。‚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费先生说‚是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的舒服,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正符合中国几千年的发展状况。在乡村,人们像植物一样扎根在泥土中,终老是乡,缺乏流动性,而且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上接触少,这也使得以团体为单位的人与人之间形成孤立与隔膜,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乡土中国‛正在远去,虽然村民小组内仍属于熟人社会,较大范围的行政村内却只是一个‚半熟人社会‛。 伴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在国家与农民之间存在很大的间隙,这一方面使农民获得了经济自主、乡村选举、进城劳动等现代性权利;另一方面,村庄的边界不断开放,农民的流动性增强,家庭生活日益私密化,村民之间的陌生感增强,心理差距拉大,村民对村庄共同体的依赖和认同下降,熟人社会的乡土逻辑正在消失。纠纷调解研究的前提正在改变,乡村从‚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再到‚陌生化‛的变迁,要求寻找新思维。

在陈述乡土本色后,作者把目光转到文字下乡上来。从乡土本色可以看出,乡土社会是一个人与人熟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让别人明白他要表达的内容。‚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所以费先生才说‚在乡土社会中‛,‚文字是多余的‛。既然文字多余,文盲也就是自然的产物,‚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所以‚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这对于乡下人来说是一个公正的说法。并不是乡下人缺乏学习文字的能力,也不是因为乡下人智力低、能力差,也许在他们看来,那些貌似懂得很多却连基本的生活小事都不会做的人更是显‚愚‛,就像那位把水稻叫成小麦的城里人,在乡下人眼中,他们也会认为她是一个‚笨蛋‛。 之后,作者又对乡土格局作了介绍,通过和西方的社会进行对比说明。费教授认为西洋社会中存在一种‚团体格局‛,而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则存在与之不同的‚差序格局‛。西洋社会的‚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在团体里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而中国社会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样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的社会关系,不想团体里的分子一般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的。在乡土社会中,这种关系包括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事都是你周围的一圈圈波纹。费教授在后面提到‚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力,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这种现象不仅乡土社会中有,在城里可能更普遍吧。

维系私人的道德,这是相对于‚团体道德‛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维系私人的道德‛这个概念是从‚差序格局‛引申出来的。‚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在差序格局中‚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在这样的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不分差序的、如同基督教中那样的兼爱。而‚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是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是一种组成分子生活所依赖的对象,是先于任何个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意志……这种‘实在’只能用有形的东西去象征它、表示它。在‘团体格局’的社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观念。‛所以,费教授认为:‚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

《乡土中国》描述的乡土社会还是一个‚无讼‛的社会,因各人在乡土环境下彼此熟悉,‚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又因为差序格局的无限伸缩性,导致整个乡土社会自有一套价值判断体系,觉得借助外在强制力量而打官司,于人于己都是丢人的事,即使出现严重问题,也是求助于一乡长老调解,到了最后就算不得不对簿公堂,负责裁定的也是带有浓重家长性质的‚父母官‛。那么,当乡土本色和差序格局都逐渐瓦解、变化的时候,传统的‚无讼‛的局面也就无法维持了。随着复杂的经济生产方式进入农村,利益关系成为人际关系的主要维度时,传统以长老统治为特点的礼制社会已接近瓦解,代表国家及地方政府权威的村级机构于是被接受来行驶公共权利,解决乡民之间的争端。然而如前所述,以利益链条连接的新型差序格局,致使部分地方公共权力的行使以利益关系亲疏为标准,导致权力滥用和赏罚不公的出现,同时国家建立法治社会的精神传达到了农村,但基层司法建设和法律援助体系的建立并未完全跟上。

从‚乡土本色‛到‚差序格局‛,从‚家族‛到‚礼治秩序‛再到‚长老统治‛,可以清晰的看到费先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理解与分析。‚乡土中国‛,用书中序言中的话来讲:‚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殊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乡土中国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地体味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传统,一方面发扬其精髓,一方面改进其不足。乡村和城镇,应该在相互学习相互改进中共同发展。

推荐第2篇: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中国究竟是个怎样的社会?如果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什么在影响着这样一种社会的形成呢?在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以后,我对其中的一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或者说有感而发,因此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想谈一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和差序格局。

费孝通从基层上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判断如果成立,则中国文明的根是在乡土中。土地是人们的一切。人们在土地上耕种,同时也种下了对明天的希望。在他们心中,是土地给与了他们生命。没有了土地对乡土社会的人们来说是最痛苦的。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这是一个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差序格局是由己及人,像同心圆般从自己向外一圈一圈推出去。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最好的例证。 乡土的中国,居民少迁徙,血缘关系依托于地缘,商业交换不发达,人际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内部交往。千百年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就安土重迁。他们不习惯,甚至可以说抗拒改变。因为这里有他们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风俗习惯。一旦离开生长的地方,他们将失去熟人社会,一切都将变得不同。这就注定了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

所以在中国社会中,直至今天“私”仍占据着人们生活的大半舞台,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一笔财富。我们中国人的头脑中似乎缺少了规则意识,在我们心中更多的可能是交情与门路。正如人们常说,熟人好办事。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身边存在着这么多走后门,托关系的现象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贪污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恐怕也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这种“私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不仅如此,差序格局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其最根本的特性是道德的特殊性。所以在差序格局的中国,不存在对所有人在所有时空中同等适用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道德标准会因为对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这种特殊的道德,对应着普遍规则的缺失,以及社会联系的松散。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社会,每个人所得到的对待并不是总是平等的,它总会受到关系亲疏的影响。所以乡土中国更多出现的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

刚才说到了中国社会的除序格局,说明中国是一个“私文化”的社会。“私文化”的盛行,对应着就是规则意识的缺失。由此,我又想到中国乡土社会的另一种现象。礼治秩序里,费老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国家权力所维持的法律规则,在乡土社会并不起主导作用,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老病死,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时间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长久以来,人们总认为凡事要按惯例行事,却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乡土自身的礼仪和秩序有效的应付着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并不诉诸于个人专断的权力,或者呆板僵化的法规条文,秩序的维护者是漫长的历史传统,以及在此传统中为人们所认同的风俗、人情、习惯、礼仪等等。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要得到发展,必须先改变人们的思想,树立法治观念。

接着,无讼里,费老接着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还谈到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解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这使得乡土社会对文字的依赖性大大减弱,而且人们通常认为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准确。 中国现在正处在转型阶段,是一个现代性与乡土性矛盾着的国家。中国要进行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处理好乡土性的问题。加强人们的规则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推行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⒊宗法文化与宗族制度

中国古代时期,宗族制度主要表现为政治意味非常浓厚的宗法文化。[12]宗法制度的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伦理文化是核心内容是“亲亲”、“尊尊”;而且宗法文化表现在:国的家化、君的父化和君民关系 “父子格局”。同时,宗族制度的诸多社会功能体现在:经济互助;维护宗族伦理;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族众利益;敬宗收族。[13]由此,宗法文化和宗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使国有机构和整个社会在表面无纷争的状态下运行而形成无讼。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

l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l 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后,文字才能下乡

l 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

l 中国:从己推人——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 [差序格局]

l 西方:群体的概念清晰,在相应团体内应承担相应责任;“兼善” “等同”[团体格局]

l 西方人有明确的公务意识,中国人只有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约束

l 中国“家庭”的概念是无限扩展的,父子是主轴,西洋则反,以夫妻为主轴

l 心理学可以从机体的生理变化来说明感情的本质和种类,社会学却从感情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去看它所发生的作用

l 《西方陆沉论》中曾描述了西洋的两种文化模式:一是亚普罗式的(西方古典精神,乡土社会),另一种是浮士德式的(现代文化)。前者认为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越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后者则把冲突看作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

l 法制: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l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无治而治”

l 返璞归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的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

l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而传统则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礼的维持和延续的基础是人对于传统的敬畏。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

l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 [任何文化都是有根、有根据的]

l 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然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不必知之,只要照办]

l 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

l 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为难过。(引述《生育制度》)

l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作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全景式的展现了我国自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前期福建闽江中游地区人民的生活,包括地方农业、船运、商业、政治、法律、教育、民俗、信仰、宗族家族等多角度的社会文化生活 除了讲述信任关系和人际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小说把社会学用故事的形式全方位向我们展示中国南方传统农业、商业、地方政治、民间盟会乃至土匪面目;描写了看风水、供灶神、祭祖先、婚葬仪式、节日娱乐等栩栩如生的场景,方便读者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

1 “躲猫猫”

影响力 谁来看守“看守所”? 【案情】

24岁的李荞明在看守所离奇身亡,公安机关解释死因是与同监室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所致,遭到逾万名网友质疑。后调查表明李荞明是被同监室在押人员故意殴 打致死。8月15日,昆明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在看守所内故意伤害致李荞明死亡的“牢头狱霸”张厚华、张涛、普华永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同 日,嵩明县法院作出一审宣判,晋宁县看守所原民警李东明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苏绍录犯虐待被监管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

2 盐城“2·20”特大污水案

影响力 首例以“投放毒害性物质罪”判处污染环境者 【案情】

江苏盐城一水厂被酚类化合物污染,生产出的自来水不适宜饮用,导致市区二十多万居民饮用水停止达66小时,一度造成恐慌。经当地环保部门初步查明,事故原 因是处于上游的标新化工厂偷排污水所致。2009年8月14日,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法院以投放毒害性物质罪,对盐城市“2·20”特大水污染事件嫌犯、原盐 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标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

3 “五粮液”,“高了”

影响力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度 【案情】

2009年1月,封某等4股民将五粮液和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诉至成都市中级法院并请求民事赔偿。之前4人因相信五粮液公司披露的年度报表以及会计 师事务所出具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投资五粮液并导致经济损失约25万元。2009年7月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之后,证监会对五粮液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稽查至 今,现已发现存在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

4 河南灵宝“跨省抓捕”

影响力 公民批评与诽谤政府的界限 【案情】

在上海工作的王帅,针对家乡河南灵宝市政府违法征用大王镇南阳村大片耕地的情形,向河南省国土厅、三门峡国土局、灵宝市国土局进行电话举报,均无结果。 2009年2月在网上贴出“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一组照片,影射当地政府违法征地,引起网络关注,后被当地公安局跨省赴上海拘留,案由为涉嫌诽谤、污 蔑政府抗旱不力。拘留8天后,警方称证据不足,王帅被取保候审。本案引起较大舆论关注。“跨省追捕”成年度热词。后灵宝市政府向王帅道歉,诽谤案被定为错 案。王帅获得国家赔偿,共计783.93元。

5 昆明小学生卖淫迷案

影响力 利益博弈忽略未成年人权利保护 【案情】

2009年3月16日,昆明市五华区巡防队员以“疑似卖淫嫖娼”入室抓捕张安芬、刘仕华夫妇及其三个未成年女儿,引发昆明小学生处女“卖淫”案。该案引起 关注的原因除了公民以身体维权的噱头外,更多是由于扑朔迷离的案件事实。有没有卖淫?是不是处女?刑讯逼供与否?谁在嫖娼?是否在网络时代,真相存 疑?2009年12月18日,五华区法院一审判决:公安机关执法并无不妥,张安芬、刘仕华的行为构成容留卖淫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然而两被 告人都坚称无罪,提起上诉。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daodoc.com/content/39756 6 足球打假

影响力 高层过问下的打假风暴 【案情】

龚建平足球黑哨案孤独落幕。2009年度,在高层领导的过问下,足球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公安部部署足球打假打黑行动。其中王鑫等16人涉嫌商业贿赂案尤受 关注。11月25日,公安部向媒体公布了本案初步情况,指出时任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王珀、副总经理王鑫等人在2006年8月19日广州医药队以5比 1大胜山西陆虎队的比赛中以商业贿赂手段操纵假球,进行索贿、行贿,涉案金额为20万元。涉案16人多系原足球球员、教练、经理人。

7 杭州“飙车”案 影响力 “富二代”犯罪 【案情】

2009年5月7日晚,胡斌驾车撞飞正横过马路的25岁浙大毕业生谭卓,致谭当场死亡。警方初步调查公布认定车速70公里每小时,肇事车辆是否存在改装、死者是否走在斑马线上不详,引发群议,后专家勘定,当时胡斌车速在84—101公里每小时之间。舆论压力下杭州市公安局就以前的“70码”说法向公众道 歉。杭州市西湖区法院一审判处胡斌有期徒刑3年。

8 冒名顶替“罗彩霞” 影响力 权力与招生制度的媾和 【案情】

2009年3月,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罗彩霞到银行开通网上银行业务时,意外发现原本考上的大学被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自己蒙在鼓里复读一年。罗彩霞遂以侵犯 姓名权、受教育权为由向天津市西青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王佳俊、王峥嵘、贵州师范大学等7个单位和个人,但三次申请立案被拒,迄今无果。刑事方 面,2009年10月,此案的始作俑者,王佳俊的父亲邵东县公安局原政委王峥嵘因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9 邓玉娇案

影响力 普通刑案何以演变为公共事件 【案情】

巴东县野三关镇招商办主任邓贵大、副主任黄德智等三人到野三关镇“雄风”宾馆休闲中心消费。女服务员邓玉娇因不从黄德智提出的异性洗浴服务,被邓贵大两次 “推坐”在沙发上。邓玉娇拿出包内的水果刀刺伤邓贵大、黄德智,随后拨打110报警。邓贵大经抢救无效死亡,黄德智手臂受伤。5月12日巴东县公安局以涉 嫌故意杀人罪对邓玉娇刑事拘留。此案引起网民关注,巴东县政府应对不当,激发网络更大质疑,一件普通刑事案件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法律公共事件。6月16日 法院判决:邓玉娇犯故意伤害罪,免予刑事处罚。邓玉娇释放后,由当地政法委负责安排了工作。

10 石首案

影响力 群体性事件与政府诚信 【案情】

2009年6月17日,湖北省石首市厨师涂远高坠楼身亡,警方初步认定自杀。在确定死因、商讨赔偿事宜过程中,警方、死者服务酒店与死者家属分歧严重,后 部分聚集者多次与警察发生严重冲突。当地政府在事件过程中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为尽快平息事件,政府与死者家属签订了协议书,其中涉及死者家属的刑事免责 内容。然而过后不久,参与本次事件的部分人员被刑拘,10月,石首市法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死者家属涂晓玉等多名被告人有期徒刑。

11 通钢之“死”

影响力 改制中的暴力维权 【案情】

因不满自己的利益在建龙集团收购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过程中被忽略,2009年7月24日通钢集团千余员工在厂区内聚集抗议,扣押建龙集团派驻通 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军,随后激愤之下群殴致其死亡。当晚,吉林省政府宣布建龙集团不再介入通化钢铁重组事宜。10月16日,主要犯罪嫌疑人纪宜被 捕,5名涉案嫌疑人自首。

12 孙伟铭醉驾死刑改无期 影响力 改判“不死”依据何来 【案情】

没有驾驶执照的成都人孙伟铭醉驾,连续撞车撞人逃逸,致使4死1伤。2009年7月,成都市中院一审认定孙伟铭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判处死刑。孙伟铭提出上诉。9月,四川省高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改判孙伟铭无期徒刑。

13 中华环保联合会“净化”百花湖

影响力 首例以社团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行政诉讼 【案情】

2009年5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向清镇国土资源局发函建议,收回百花湖风景区冷饮厅加工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并消除该建筑对百花湖风景区环境造成的潜在危 害,但清镇市国土资源管理局未采取行动。2009年7月,环保联合会向贵州省清镇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国土资源局作出了撤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中华环保 联合会当庭提出撤诉决定。本案系中国首例由社团组织作为原告主体的环境公益行政诉讼案。

14 “开胸验肺” 影响力 沉重的身体维权 【案情】

农民工张海超从2004年开始在新密市曲梁乡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从事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后经医院检查发现得了尘肺病。2009年5 月,郑州市职业病防治诊断其为肺结核。张海超为证明自己患的是职业病“尘肺”而非肺结核,自费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胸验肺”,诊断结果确是尘肺。7 月26日,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推翻先前的诊断,确诊其为“三期尘肺”。后张海超申请劳动仲裁,经新密市劳动人事仲裁院调解,他与公司签订了赔偿协议,获赔 61万元。

15 TCL涉嫌侵权

影响力 互联网与电视嫁接后的新问题 【案情】

2009年8月,北京优朋普乐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TCL公司生产的互联网电视机连接互联网后,使用户可在线观看或下载观看原告并未授权传播的几 部影视作品,侵犯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求法院判令TCL公司立即停止生产MITV互联网电视机,并拆除尚未出售的MITV互联网电视机的互联网功能模 块;判令TCL公司与提供作品的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目前本案正在审理中。

16 “奥运”不能乱“加油” 影响力 行政部门过度保护“奥运” 【案情】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其官方网站打出“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字样以祝贺奥运召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对此作 出行政处罚决定,以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为由,责令该社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处罚款10000元。该社认为其举纯为表达爱国情怀和对北京奥运的良好祝愿, 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也未产生任何不良后果,遂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维持行政处罚决定。2009年7月,二审过程中海淀工商分局撤销决定 书,出版社由此撤回上诉。

17 百度被诉“低俗”谋利 影响力 审视搜索网站收费规则 【案情】

兰州市安宁区法院立案审理贺文龙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侵权案,后移送到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管辖。原告诉指百度火爆地带收费推荐的网站存在低俗内容,并 详细分析了黄色网站和电信运营商、搜索引擎之间的利益分成关系,及其背后的利益链条。原告诉请法院确认被告推荐色情网站的行为违法,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赔 偿损失,海淀法院一审判决驳回贺文龙的诉讼请求。2009年7月,贺文龙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

18 “未婚先孕”政审案 影响力 政审审什么? 【案情】

2009年2月徐州考生王莹报考了江苏省的公务员考试,成绩合格,但在政审阶段被组织部门以“结婚证领取之前生了孩子”为由淘汰。9月7日,王莹将铜山县 委组织部及徐州市泉山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诉至法院。徐州市中院不予受理;王莹以反歧视为由起诉徐州市人事局,法院亦不受理。

19 力拓谍影

影响力 法律问题折射国家利益 【案情】

近年来中国进口铁矿石谈判屡屡遭挫,原因难查。2009年在中外进出口铁矿石谈判期间,澳大利亚力拓集团被疑在国内有潜伏“商业间谍”,7月力拓集团上海 办事处的4名员工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在上海被拘捕。8月11日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4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20 北大教授诉北大医院

影响力 实习医生行医资格的法律辨析,职业常态的法律检视 【案情】

2007年9月,北大教授王建国起诉北大医院以毫无临床经验的未取得医师执业注册的实习生操作抢救手术致使其夫人、北大医学教授熊卓为死亡,并质疑参与抢 救的三位医生的职业资格。2009年7月北京一中院作出一审判决确认北大医院存在医疗过失造成熊卓为死亡的后果,医院需赔偿患方70余万元。但一审并没有 认定“非法行医”。双方均表示不服,此后相继提出上诉。

21 周久耕受贿

影响力 网络时代的公民监督 【案情】

2008年12月,网友“人肉搜索”爆出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抽1500元一条天价香烟、戴名表、开名车等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后经南京纪 委查实,给予其行政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09年10月,周久耕被南京市中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

22 艾滋诽谤

影响力 法律何以规制网络诽谤 【案情】

2009年10月,一位自称来自河北容城县的女子闫某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279名曾与自己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手机号码,并称自己身染艾滋病。所谓的“性 接触者号码”在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各大论坛。但经公安机关查实,在网上传播的内容系闫某的男友杨某因不满女友与自己分手行为而恶意捏造的事实。闫某先后三次 进行血液检测,排除艾滋感染。公安机关以涉嫌诽谤罪将杨刑事拘留,后正式逮捕。

23 “临时性强奸”改判 影响力 警惕随意性审判 【案情】

2009年6月,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综治协会聘用的保安人员邱某、蔡某邀请两女青年吃饭。饭后趁两女酒醉之机,在宾馆房间内先后对其二人实施奸淫。湖 州市南浔区法院对强奸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考虑到两人属“临时性的即意犯罪”,分别判处两被告人有期徒刑各3年。案件经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其判决用词“ 临时性即意犯罪”引起网友集体不满。湖州市中院作出再审决定,后作出一审判决,以强奸罪分别判处邱某、蔡某11年和11年6个月。

24 “钓鱼执法”

影响力 行政执法的调查边界 【案情】

上海市民张晖驾车遇路人搭乘,被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扣押,并以无营运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行为为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张晖向闵行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行政处罚决定。11月19日,法院当庭判决被告的行政处罚决定违法。

25 棉棉告谷歌

影响力 世界最大搜索公司如何尊重著作权 【案情】

谷歌扫描了部分中国作家的书籍并上传到谷歌“图书搜索”后,遭到了中国作家集体反对。女作家棉棉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谷歌公司擅自扫描她的作品《盐酸情 人》并上传,侵犯了其著作权。要求谷歌从网上删除有关她的作品内容,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共6万余元人民币。12月29日,法庭上谷歌 公司的代理人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称由于庭审内容将涉及商业秘密,因此申请不公开审理。

26 厦航“黑名单”

影响力 航空公司是否有权“拒载” 【案情】

2008年9月,原厦航员工范后军诉至北京朝阳法院称:因其与厦航在2004年的劳务纠纷而被列入“黑名单”,厦航福州分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其登 机,前后达七次之久,请求法院维护其合法权益,2009年11月,朝阳法院一审判决:航空公司在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有权拒载,范后军的全部诉讼请求被驳 回。 27 卡拉不能免费OK 影响力 KTV维权 【案情】

北京天语是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的会员单位。9月,北京天语将武汉滚石娱乐有限公司及武昌分公司告上法庭。北京天语诉称,华研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对《隐形的翅膀》、《香水百合》等13首音乐电视作品享有著作权。北京天语经华研公司授权,取得这些歌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专属授权,而武汉滚石未经授权, 擅自以卡拉OK营利方式放映这些歌曲,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2009年11月,双方调解结案:由武汉滚石向北京天语支付卡拉OK侵权赔偿金12万 元,并补缴3年版权使用费30余万元。

28 唐福珍“暴力抗法” 影响力 极端悲剧,催动修法 【案情】

因不满拆迁补偿数额和不服城管执法局下达的限期拆除决定,唐福珍向自己身上泼洒汽油并引燃自焚,后因抢救无效死亡。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当日继续完成拆迁。区公安分局对涉案的7名涉嫌犯罪人(唐、胡两家亲属)实施刑事拘留。

29 突如其来“李庄案” 影响力 辩护的罪与非罪 【案情】

2009年岁末,参与重庆涉黑案件辩护的律师李庄突然被自己的委托人龚刚模告发,重庆警方旋即拘留,同一天检察院批捕,14天后法院开庭审判。尽管重庆警 方和李庄各执一词,中青报在李庄被抓同时就发出了新闻通稿,不仅定性李庄案,也对律师职业道德和律师制度提出深刻质疑,从而备受公众关注。在重庆打黑风暴 中突发的李庄案由于深度体现公、检、法、司四家互动关系而成为观察中国司法现实的坐标。

30 业委会告街道办 影响力 业主自治难题 【案情】

北京市海淀区当代城市家园业委会瘫痪多年,700户业主多次联名请求街道办、小区办指导换届未果。后自发组织选举新一届业委会,但街道办和小区办联合发 文通知对新业委会“不予备案”。业委会主任代表业委会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不予备案”决定。2009年12月,海淀法院裁定:小区办和街道办要求成立 换届工作组的指导意见并无不当,在业主们没有按照公告要求完成换届的情况下,对业委会不予备案并无不当,驳回诉讼请求。业委会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daodoc.com/content/39756/1

推荐第3篇: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

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60多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乡土现在怎么样了?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现在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应该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现在,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现在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情况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不少热闹。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每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这就让长老权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工。以上所述也应该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同了,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所以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当我们把视线从乡下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便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乡土的中国,费先生提到两个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谈到西方人的团体意识和他们那象征着团体的神,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国和西方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却早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早先以放牧为主的欧洲人进入资本主义文明,而后剧烈的社会变革彻底确立了团体格局,而中国一直已农经济为主,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封建思想影响数千年,在物质上的自己自足决定了意识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头为自己的修养和前途而独自寒窗,闭门造车,悬梁刺股也须自己动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道出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克己的发展会导致差异,费先生的圈子理论可谓恰当,每个人周围都会形成一个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个“己”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找熟人”这个词。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避免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许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寒暄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这真是谁的关系网大,谁才可以捕上鱼。其它人没有这种所谓的关系,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然缩小,和别的圈子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圈进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时间后没人理他,这也显得很正常了,这也许便是中国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世态炎凉的原因了吧。

和谐社会今年来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这首先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类似于费先生的人治与法治,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乡土的中国的许多很好的传统也同样不可忽视,费先生说有时人治可以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这对于法治来讲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们借鉴。而两者的和谐的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我也对费先生的“无讼”观点深有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打官司”这一名词在乡下很受争议。我这儿刚好有三次亲身的经历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现象。大约在五六年以前,我家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里的另一家有关,但当时双方都没有考虑诉诸法律,最终在村里几个有威望的老人的协调下私了,而我们两家至今也还都和气。另一件发生在大约二三年前,和我的一个亲戚有关,他们两家由于在采石场上的利益而发生争执,后果很严重,反复协调不得私了。最后争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看了。我们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于我们,但这种有利在法律上却不能保持,于是双方争吵很激烈,这方“说理”,另一方“道法”,以至于法官不得不几次暂停审理。最后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们村上,是今年暑假时的,双方发生了一点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罚款,互为邻居的两家从此形同陌路。无论是巧合还是必然,总是有这么一个趋势的,无讼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这正如费先生预料的那样:只有在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上进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实,这个过渡也就理所应当了。

读到血缘与地缘这几张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峡工程的所有问题中为什么移民最难,乡土人安土重迁啊,谁愿意在异地长久地做客人,几世几代被人说成是外乡人。另外以一个感触是一句“钱上往来不要牵涉亲戚”,仔细想来,我们村陆续开的几个小卖部还真大多是所谓的“外乡人”办的。但讲到学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实行AA制,因为面子总是得用经济条件去撑,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我是听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开始纠正感情上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大转变,这一理性方向上的转变同时也体现在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变化是巨大的,以至于费先生的预测几乎是事实了。名实的分离到处都是,要营养不要味觉,需要规范了欲望,但不否认的是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乡土性的社会依然将长期保持她的人情味。这一套乡土理论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将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极富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在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同样的话: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这句话的确很到位,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完稿,甚至不会有定稿,人的一生应当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费老这种孜孜不倦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求质求真、舍生忘死的实践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他那谦虚、认真、务实、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学术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费老的话结尾: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推荐第4篇:乡土中国

一、秋菊的“气”与村长的“面子”———《秋菊打官司》再解读陈柏峰

摘要:《秋菊打官司》是一个已有诸多阐释的经典文本,但仍有进一步解读的空间。影片中,秋菊被一股“气”裹胁着到处上访讨“说法”;而村长则因“面子”而拒绝道歉。这背后是村庄生活的在地逻辑。村民以“面子”为纽带构成一种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违反“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规则,会导致“气”的产生;“气”积累到一定程度,“面子”就可能被撕破。对此,基层国家机关表现出理解的态度,而高层国家机关则更加关注法治的 运作。

关键词:《秋菊打官司》;“气”;“面子”;村庄生活

因为村长有面子。村长的面子能够形成一种权威结构,这种权威结构在村长—村民的关系中既是权威—服从的,也是权威—互惠的。可以说面子和权威在村庄生活中具有功能性的作用。

村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承载着一些基本的功能,是一个解决公共服务的基本单位。无论是传统国家,还是今天的国家政权,都不可能将触角伸入到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无力解决村庄层面的所有公共事务,而家庭也不能提供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品,尤其不能解决诸如农田灌溉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无法应对自然风险。因此,农民客观上需要在村庄内部通过合作进行互助,解决公共事务,应对生活风险。因此村庄即便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共同体,在最低层次上也具有生活互助性。但是生活互助并非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两方面的地方性规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族规家法、乡规民约等硬规范,二是伦理观念、村庄舆论等软规范1。即生活互助性需要通过村庄伦理来给予保障。而面子就构成了村庄伦理生活的一部分,它一方面约束村民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面子的权威构造造成一种权威—服从关系,从而使得村庄互助和公共品供给成为可能。这个道理,在秋菊生孩子的困难和村长、村民的互助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19世纪德国法学家耶林说“被害人为提起诉讼而奔走呼号:,不是为金钱利益,而是为蒙受不法侵害而产生的伦理痛苦。„„重要的不是区区标的,而是他的人格,他的名誉,他的法感情,他作为人的自尊。”2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秋菊不停地上访、诉讼,其实也并不是为了金钱利益,不是为了标的物本身,但她也不是在法治秩序下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奋斗。村庄生活并不是法治秩序下的生活,而是礼治下具有伦理性、互助性和互惠性的生活;秋菊也不是为了权利而斗争,因为她并没有现代的权利观念。尽管可以说,秋菊也是在为了人格和名誉而战,但这种人格和名誉并不是如耶林所讲的那样,与法感情相关联;在中国村庄的语境下,这种人格和名誉是与“气”和“面子”相关联的。

按照滋贺秀三的说法,传统中国人的诉讼所要维持的是一种“常识性的正义衡平感觉”,同西方人和现代人相比,古代中国人不把争议的标的孤立起来看,而将对立的双方,甚至周围的人 12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的社会关系加以总体全面的考察3③。显然,中国偏远村庄中的村民在这方面更加接近传统中国人。很多学者看到了西方社会强调个人权利与中国传统社会强调伦理教化的不同,看到中国乡村社会的“不争”,并从中得出中国人“厌讼”甚至“无讼”的结论,显然,这对中国农民的生活作了过于理想化的处理。实际上,中国乡村社会确实很少诉讼,但这种少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村庄生活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其中包括了村民日常生活中“气”、“面子”的纠缠和较量。

村庄生活并不是按照现代人的逻辑,以权利和义务为纽带组织起来的,而是具有伦理性、互助性和互惠性,村民之间是以“面子”为核心的互惠互助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村庄日常生活中,大家要互相照顾“面子”,对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面子规则,对男人和女人给面子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对村庄中有权威的人(如村长)和一般村民给面子的程度也可能不同。每个人心里有一个关于面子规则的地方性共识。村民之间围绕着“面子”的“给予”和“亏欠”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这种“给予”和“亏欠”、“权利”和“义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平时在“面子”和“乡情”的掩盖下不易察觉。但“给予”和“亏欠”、“权利”和“义务”必须平衡,这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的共同规则,“面子”裹胁下的中国村庄生活也不例外。

违反“给予”和“亏欠”相平衡的面子规则,或者关于面子的其它规则,会导致“气”的产生。尽管多数村民确实“厌讼”,碍于面子也不会诉讼,但每一次面子规则被破坏所产生的细小的“气”都会在面子和乡情的掩盖下进入大家的“账本”中,一点一点地积累着。一旦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一般是到了忍无可忍或走投无路的地步时,当事人认为保全自己或对方的面子已经没有意义,面子可以被撕破时,那就不是就事论事了,而是要算互相之间长久以来积累的总账了。有时,当某人的行为太过分,对方认为没有必要再讲究面子的规则时,那产生的也可能不是细小的“气”,而是不出就无法获得“常识性的正义衡平感觉”的大“气”了,这时在村庄内外必有一番大的“事件”。在影片《秋菊打官司》中,秋菊所感受到的“气”就属于后一种 情况。在秋菊看来,村长的行为太过分“,再怎么也不能往那要命的地方踢”,因此得有一个“说法”。而秋菊所负之“气”直到村长救了她们母子的命,才获得了平衡。

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一个是了解村庄生活逻辑,息事宁人的国家,它以乡派出所的李公安为典型代表;另一个是疏离于村庄生活,关注法治运作的国家,它以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典型代表。

上述两种态度和两个“国家”不仅仅反映了司法和行政的差别,其实更反映了国家机关的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区别。大体上来说,司法更加关注法律的运作,而行政更加关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高层国家机关更加关注按照法律和制度的逻辑处理事务,而基层国家机关则更加关注基层的具体状况。这两种差别常常杂糅在一起,尤其在基层,具体状况常常迫使国家机关不得不忽略行政与司法逻辑的差别;而在高层,尽管法律常常也会以治理化的外貌呈现出来,但其逻辑毕竟与行政还是有所不同,尤其与基层的逻辑有所不同。基层国家机关更加在意村庄的生活逻辑和村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高层似乎更加关注法律和制度条文的实现。基层和高层国家机关为何会表现出这种不同? 面对秋菊的上访,基层国家机关表现出对村长的“偏袒”,而高层似乎表现得更加“公正”。 为什么基层会更加偏袒村长呢?有三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种是道德论的解释。这种解释对基层政府普遍缺乏信任,而对高层政府抱有很大的信心。很多上访的农民都是这样来看待和解 3[日]滋贺秀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的。应星在调查中将下层民众心中的国家形象归纳为:“闪着神奇光辉的党中央+损公肥私的多数地方贪官+为民做主的少数清官”4。

第二种可能的解释是利益论的解释。即认为县、乡、村三级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这导致了基层国家机关对村干部的“保护”。有农村经验的学者清楚,取消农业税之前,乡与村之间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5。这个利益共同体就像一个黑洞,吞噬了所有的村干部。乡镇要求村干部为了乡镇的行政目的而工作时,村干部面对着力量完全不对称的乡镇和村民,很快便会倒向乡镇一边,而无论其是否是民主选举获任的。这种倒向是在利益结盟的条件下实现的,乡镇对村干部许以各种利益。

第三种是我在本文试图给出的解释。我认为:基层国家机关“偏袒”村长,保护他的面子,是因为他们离乡村生活最近,他们了解村庄生活的逻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甚至他们自己的生活也遵循着乡土社会的逻辑。因为农村的情况千头万绪、非常复杂,法律和政策不可能提供准确的答案,因而他们往往也对法律和制度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他们了解法律和制度,但并不去真心执行它们,法律和制度在他们眼里常常不过是达到实用主义目的的工具,有时候用它们,有时候弃之不用。当然,如果我们不道德化地将基层干部“污名化”,也不情绪化地拿个别非常糟糕的基层干部的情形当作基层干部的一般形象,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工作的实用主义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可取的。

面子对于村长的重要性,对于有效组织村庄生活的重要性,对于村庄互助和公共品供给等多方面的重要性,概言之,就是对于“在村庄中开展工作”的重要性。

村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它必须自己承载起一些基本的功能,必须依靠自身内部完成一些公共服务,应对某些自然和社会风险,这就需要将村民组织起来。组织形式可以是宗族组织,也可以是党的基层机构,组织的核心人物可以是士绅,也可以是党员,或者其他积极分子,但无论如何组织,核心分子必须能够有一种权威性的力量去支配普通村民。这种权威性力量的来源可以是宗族权威,也可以是党团组织权威,还可以是其它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而面子在村庄中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本,尤其是对于村干部而言,在当前的行政环境下,要有效组织村民,开展工作,这种社会资本就不可或缺。基层干部对这个道理深有洞察,因此会尽量“保护”村干部,常常在可大可小的事务上“偏袒”他们。而高层国家机关对基层事务不直接负有责任,对乡土社会也并不熟悉,自然就更加愿意按照法律和制度文本办事,而不愿意、也难以作具体的衡量。

乡村干部常常讲:“农村的事情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确实!其实,农村的事情之所以棘手,之所以难以解决,并不仅仅在于事情本身的复杂,而在于解决方式本身的受限制性。农村事务处在现代法治的“神经末梢”,现代法律和治理体系鞭长莫及。这种“莫及”并不是现代法律和治理体系不愿意触及,也不是在具体个案事务中不可以触及,而是从总体上触及的成本太高,国家政权无法承担。这一点,直接面对乡村的基层干部是非常清楚的。国家制度文本不能不顾及,但也不能完全遵照执行;乡间能借以完成治理任务的传统格局、“土办法”等当然也可以拿来使用。而在《秋菊打官司》中,基层国家机关对于村长“面子”等的考量,显然应该放在这个环节中去理解。

45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05页。

贺雪峰:《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和进路》,《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二、教化权、官员伦理与秩序变迁——以《秋菊打官司》中的李公安为分析对象徐斌

内容摘要: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文本问题何以产生“秋菊的困惑”?对此问题的回答基本搭建在二元对立的理论范式基础上,即中国30年法治进程中的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在法律理念上的一系列冲突。本文试图重新回到《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文本本身,提出“何以李公安的转变?”这一文本问题,着重分析处于乡村与城市 之间游弋的李公安在秋菊的官司中的三次不同的 处理方式。基于上迷文本的分析,本文力图抛弃以 往夹缠在意识形态争论中的理论分析,依托费孝通 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教化权”概念来揭示中国 社会变迁过程中,自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政治 共同体中不同的秩序与权力结构的冲撞。“秋菊的 困惑”与“李公安的转变”表明中国基层治理的核 心问题在于如何安置三种秩序中的基层官员伦理。 关键词:秋菊李公安教化权官员伦理 秩序变迁通三统

三、村长的困惑:《秋菊打官司》再思考┊

凌斌\' ┊

内容摘要:《秋菊打官司》中村长困惑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传统┊ 政治逻辑,展现着基层民众和普通官员在政府治理模式转向法┊ 治过程中的困惑与选择。文章指出,秋菊的官司实质上是一场┊ 解决官民矛盾的官司。如何在建立现代理性化政治体制的改┊ 革中兼顾和吸纳中国传统吏治的人情逻辑,使法治改革更能够┊ 适合中国的土壤,是影片留给我们的问题,也是中国依法治国┊ 过程中留给整个社会的问题。┊

一、村长的困惑:中国政治的深层追问┊

如何理解中国现实政治中政府和官员行为的特有逻辑,正是┊

“村长的困惑”的实质问题。中国现实政治中的政府与官员,仍然在┊ 以类似影片中村长、李公安、严局长的方式,展现着基层民众和普通┊ 官员在政府治理模式转向法治过程中的困惑与选择。影片中每个┊ 人物的困惑与说法,与中国政治的现实经验相互激荡,因而要求我┊ 们不仅反思现代各国法治的专制与暴虐更要看懂中国政治本身┊ 的特有逻辑以及困境。《秋菊》这部富含现实洞察和思想酵母的影┊ 片,因此不仅提出了批判西方现代法治逻辑的“秋菊的困惑”,而且┊ 提出了反思中国传统政治逻辑的“村长的困惑”。┊

二、打什么官司:官民矛盾的官方解决┊

推荐第5篇:乡土中国

班级:社工111

课程:人口社会学 姓名:仇聪聪

学号:1103022037

《乡土中国》读后感

第一部分:按照惯例,应该做个整体介绍。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习”的关系;这种“熟习”再联结血缘与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习”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有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通过《乡土中国》简介中国农村的另一面,讲解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

第二部分:不出意外,应该简要介绍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1、乡土本色

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传承,使得乡土性成为我们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尽管时过境迁,物换星移,国人大多还是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乡土性的表现。“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费孝通先生本章的第一句话。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

2、文字下乡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是‘愚’的。”对于这个“愚”字,作者认为,多数人都陷入了认知的误区。许多人都把“愚”当作是乡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词,而事实上,乡下人之“愚”只不过是一种对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缺乏”而已。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而在“再论文字下乡”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为一种经验和知识的传承媒介,在乡土社会“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的特质下,也不能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对“记忆”的强调和“代代相传”模式的阐述,从时间上,说明了乡土社会绝非必要“文字”。总结两章,我们可以看到,文字的发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乡土社会这一基层上,“语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

3、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和新奇的词。字面上意味着这是一种有差别的社会格局,而且这种差别的变化体现是循序的。为了更好的解释清楚这个词的意思,作者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作者解释道,这种所谓的格局的差序正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悲圈子的波纹所推挤的就发生联系”。“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为了更好的显现出“差序格局”的特点,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团体格局”的概念,并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异中去解释。

4、家族本位

作者认为,乡土中国的家和族是分不开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不但承担着生育功能,更是作为一个事业社群承担了许多生育以

1 班级:社工111

课程:人口社会学 姓名:仇聪聪

学号:1103022037 外的职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态呈现的。“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最后,作者总结说:“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5、礼制秩序

乡土中国既不是靠统治者的恣意来统治的人治社会,也不是像西洋通过普遍的的法律来维系社会的法治社会,中国是一个靠传统礼俗来维系其基本秩序的“礼俗秩序”。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6、乡土地缘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含义。儿谣里 “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意义。血缘和地缘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但是人毕竟不是动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中国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聚了,那是因为社群需要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个社群就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

第三部分:但当涉猎,不求甚解,感想总是要谈一点的。

首先,我要承认一点,自己对《乡土中国》依然知之甚少,知识结构仍过于欠缺,即便能够写出这篇读后感也是挂一漏万,怡笑于大方之家。《乡土中国》这本书我看的不是很详细,对于其见解多多少少存在于表面层次,那种深入剖析可能在第一遍阅读之后很难做到。

我要谈的第一点是乡土社会的制度。费孝通分析了传统的治理方式“无为而治”、“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传统的礼治,需要道德的不断加强。礼治在乡土社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是前文讲到的,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大家靠着习惯为自己树立的规矩形成的道德,乡土的人就应当按照规矩办事,违反了,就会受到规矩的惩罚。这种治理方式,与现代法治相比,明显的区别就是“无讼”。无讼虽然有些事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但它可以维持乡土的熟人关系。礼治在传统社会重要,在现代社会依然重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吗?在现代乡土社会,村民自治,恰有无为而治的思想,只是目前做的不甚理想。

我是一个比较崇尚古代生活的人,所以对于乡土社会中那种朴素的生活很是向往。乡土社会那种朴素淳厚的品格,在我们现代社会越来越缺失了。现代化的东西给我们带来了物质利益的享受,也带来了物质利益的诱惑,如同魔戒一样时时刻刻蛊惑着人们单纯善良的心灵。我们呼吁现代化,但更要呼吁道德的回归。我想中国的传统文化目前或许只有乡村维持得比较好吧,如何抵挡全球化的侵蚀呢?其实,所谓的“全球化”不过是西方文化的传播,看看我们的身边发生的变化就晓得了。我不希望彻底的全球化,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我们要尊重我们本民族的传统优秀的文化,并使之得到弘扬。乡土社会需要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留其本身的“土里土气”,这样既有外表又有内涵。

推荐第6篇: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

这是第一次接触费孝通的作品,也正是这次接触让我触摸到了费老的思想,感受到了他老人家思想的厚重。作为一个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同时也对发觉自己思想的渺小有时甚至是粗俗,不得不让自己反思。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认认真真反复的去品读一本书,有时看到一些地方看不懂就再从前面开始看,去体味,有时看到了一些观点想到了批驳的地方,然后继续看,下文就解释了,也顿时感觉自己思想的稚嫩,一本书看下来确实有好多不懂的地方,这本书值得我继续品读,使我更深一步的认识到了一个社会学家所必需的社会学想象力,所具备的社会关怀;它对我们不仅是在社会学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的,在这里我暂且写下自己在读过此书后的拙见和个人感受。 对《乡土中国》内容的整体把握 《乡土中国》收集的是费老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篇幅不长却揭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深刻而新颖的观点,带领我们走向未知的领域,去感知和感受别样的乡土中国,也是对我们传统思想的一次洗礼。

虽然这本书已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可是它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退却其原有的内涵,我想不管你是位高权重,还是你地位低下,只要你是个中国人,读了这本书,你的内心就会蠢动,燃起一种激情提醒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根深深地扎根于乡土中国中。

此书在开始就像我们介绍了乡土本色,向我们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并界定了基础原因,即中国是个熟人社会,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下是终老是乡。在开端进行清晰的解释让我们对乡土中国有一个明了的认识,使我们内心也可以做一个清楚地划分,不至于概念不清或是概念混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费老用通俗易懂不含生涩的理论术语像我们解释了这个鲜明的概念使我们不难理解这种观点,“安土重迁”、“落叶归根”、“荣归故里”、“衣锦还乡”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也正是这些俗语,让我们明白了不管你在外面的世界有何作为,乡土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不管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我们都有着浓浓的乡土情,情系我们的根。也正是这个基层才有可能孕育一层较乡土基层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包括我们认为的现代社会。当读到这一观点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费老会这么说呢,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经济是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想中国社会的基层性,应该和延续了多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关吧,正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才决定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靠着土地生存的,他们热爱着他们脚下的大地,深沉的爱着,有了土地才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

另外在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个观点,差叙格局。“差序格局”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和新奇的词。从字面上看即是一种有差别的社会格局,而且这种差别的变化体现是循序的。为了更好的解释清楚这个词的意思,作者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作者解释到,这种所谓的格局的差序正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悲圈子的波纹所推挤的就发生联系”。一开始我还很不理解这个概念的意思,后来又仔细看了下,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插叙格局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亲疏不同关系网络。

整本书呈现给我们一个对中国社会人士清晰而又完整的分析脉络,各个篇章之间联系紧密,具有过度的作用,即提出了一种问题或者观点紧接着就会进行分析解释,对其存在或成立的原因进行周密的分析,并没有过于生涩的语言或专业术语,而且举得例子都是贴近生活的,用源于生活的事例解释了系统的理论,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让我们对农村的现实生活有了一个基本的大概的了解。同时费老又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自己的研究,与外国的社会进行比较,以事实说话使论证和说理更有信服力,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从乡土中国看中国的社会现实

1、关于乡土本色的思考

乍一看去乡土性貌似离我们比较遥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好像也渐行渐远,其实不然。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在乡土基础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的基层。另外作者也告诉我们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这让我想到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更我想到了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即使这些道理被我们所熟知,被我们的领导人所熟知,可是人民特别是劳苦的大众农民的根本利益和权益根本就没有得到切实的保护,政府口号喊得再响,旗帜打得再鲜明,更多的也是围绕一些利益集团进行利益的划分和重新分配,只有当矛盾出现了才会采取一些措施去保护普通的人民,保护那些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农民,采取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进行所谓的“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农村问题不是还是那么的多,那么的严重。我生活在农村,可我并没有深切的感觉到政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多少切实的利益,而相反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政府的腐败,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更有甚之,现在农民的社会地位变得很低,他们常常被那些所谓的城市人瞧不起。乡下人老被说成土气、没文化、愚钝,可是这些所谓的城市人,你们自身就很好吗,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论这些朴素的农村人,没有他们你们能生活吗?没有他们哪来你们舒服的生活?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们!是不是完全可以用忘本来形容你们呢?你们这些人境遇变好后就忘记自己原本的情况和幸福的根源,是不是也是一种愚钝和自私呢?是不是也是一件很可耻的事呢?答案只能在你们自己凭着自己的良心权衡。我不否认作为一名学生我身处在充满欲望和诱惑的城市中我也会有种虚荣的心理,现在发现自己那样是多么的可笑,但是我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满足。我想每个人内心里都会有种虚荣的心理,只是在于我们如何处理,我们不应该让其彰显的太张扬,那样于己于人都是不好的。

2、关于文字下乡的思考 在乡下文字总是多余的,语言可以达到文字达不到的效果,语言才是乡下人最好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在书中的“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两篇中,费老对文字下乡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字”作为一种经验和知识的传承媒介,在乡土社会“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的特质下,也不能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作者认为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作者认为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作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说明了乡土社会绝非必要“文字”。总结两章,我们可以看到,文字的发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乡土社会这一基层上,“语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的格局上,熟人社会的面对面亲密接触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们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需要”。在最后作者指出:“只有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但是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是很快的,放眼今天,“知识决定命运” 的观点深入人心,且不管这句话公允与否,我们用事实说话,即使是大字不识的老者,生活在农村的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多识一些字,而结果是文字已经下乡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的文字普及工作似乎已经比较圆满的完成了,而且随着科技在农业中的普及和应用,乡村和城市间沟通的加强和频繁,“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的规划与推进,使得中国的基层已经远不同于费老先生《乡土中国》中的基层了。所以我们这个时候看费老的观点,应该持着辩证的态度去吸取其养分。

3、对传统的思考

在书的后部分,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在说男女有别,礼序社会以及长老统治,虽然说作者说的都非常有道理,而且符合特定的环境,但是我感觉在现今的社会,这些东西已经被渐渐的同化了,它们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甚至在现在人的心中也就根本没有这种观点,也许这就是城市化的副作用之一吧,让我们逐渐的淡化了传统的存在,或许在以后根本就不会有人记得还会有这样那样的传统,无论是思想还是制度,他们只能从书籍记载上了其表面,这也许是一种可悲吧!即使那些传统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的社会,我们也应该记得它们的存在!

4、关于无讼的思考

在乡下,人们是害怕进法院和派出所的,在他们心中打官司就是没有教好,是伤风败俗的可耻的事情。所以有什么事情他们宁愿选择用传统的方式解决,以和平的方式相处。所以我认为这种传统的心理就迎合了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费老在说了无讼之后紧接着就介绍了无为政治,体现了费老紧密的思路,也可以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梳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我认为那只适合传统的社会,当今社会到处充满着冲突,我们需要法律来约束规范我们的行为,但是我国的法制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是健全的,我个人感觉我国的法制发展有点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本身发展的就晚,可是在执行的时候又不能到位,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阻碍,有时不得不让人怀疑法律的效用,怀疑它是在保护我们大众人们的权益还是在包庇那些道德丧失,违背社会规范的人。 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并且到现在我们也不敢说中国已经完全过渡到现代社会,中国参杂着两种社会的特点,充满着矛盾和冲突,需要我们去妥善的解决从而创建一个我们一直在倡导和憧憬的和谐社会。我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学生,我不能说清楚我们所经历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怎样的,生活在两者交融的社会的感觉是怎样的,但是这里我从自己的角度,说出来自己感受,说出来在读过费老的《乡土中国》的感受,以上只是我个人小小的理解,但不论怎样读了这本书,我是有收获的,较之平常大有所获!

余萍萍 05号

10 行政管理

推荐第7篇:乡土中国

从乡土看中国

【摘要】我们的农村,我们的乡土社会,在维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之后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动荡。对于被我们熟知的农村的现象,识字能力低、男女有别、无讼等等,我们不加怀疑地接受,而费孝通先生用通俗简洁精炼的语言对中国的农村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概述和分析,表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关键词:1.乡土本色2.人与人的关系3.乡土的秩序4.我们的乡土中国

一、乡土本色

中国从几千年以前就进入了农耕文明,乡土社会不仅是中国社会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能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土,是中国农村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乡下人靠着泥土生长,靠天吃饭,所以乡下人对于自然有着一种天生的敬畏,而这种敬畏转而对鬼神之说的迷信,常常被城里人吐槽和蔑视,然而,这种迷信又何尝不是对自然给予的馈赠的感激呢?以种地为生的人才明白土地的可贵,常听闻许多即将远离国家的人们会带上一抔故乡的泥土,这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对土地天然的依恋,就算远在海外,有这一抔乡土陪伴,也好似生活在自己魂牵梦萦的故土之上。 乡下人不识字一直以来为城里人诟病为“愚”,然而城里人的菽麦不辨在乡下人眼中又何尝不是一种“愚”呢?文字存在的意义,一则是为了跨越空间的交流,乡下人常常是一辈子生活在一片狭小的区域,交流双方之间的物理距离一向来都是依靠声音传播或者是人们的一小段位移就可以解决的;二则是为了跨越时间的交流,世代耕种的农民只需要代代相传的方式将种植的技巧传递给后代就可以了,又何必发明文字多此一举呢?三则,文字有时记录的是记忆没有办法完全容纳的大量信息,然而在乡土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纯洁,需要交流的不过是一些种植技巧。所以文字在乡下没有市场并不是乡下人“愚”的缘故,而是它本身没有存在的巨大价值。在我生活的县城,乡下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进入同一所高中时常常具有比较大的潜质,主要是因为他们原本能够得到的教育资源少,所以才造成了成绩上的差距,能考上县里一中实属不易,那么,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断定城里人比较愚蠢吗?

二、人与人的关系

乡下人留给人们的另一个印象是“私”,在我的家乡,农忙时期,人们时常为了农田里的水而争吵起来。几乎所有乡下人,到了农田极其需要水的四五月间,都会驻扎到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旁边,确保渠水可以灌溉自己的农田。也时常爆发争吵。照理说渠水是公共资源,但总有人据为私有,一定要先灌溉好自家农田才肯罢休。其实这种只顾自己的心态并非只有乡下人才有,城里人也是一样的。因为在长期以来处在农耕社会里的中国人一向以来群己的划分、看待与周遭人们的关系是“差序格局”,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处在以自己为中心的涟漪之上,与自己的亲疏关系,有里到外不断减弱,也就是说其实中国人所信奉的哲学并非是西方上帝教化的“人人平等”,对待人们的行为也依据着亲疏关系变化。在差序格局之中,公私是相对的,无论站在哪一环,向内看都是公,向外看都是私,而在西洋人眼中“国家”是超越一切小组织的“公”。

这种对亲疏关系的认知来源于乡土社会狭小的封闭的空间,我的家乡,在东南丘陵一代,山水把这一大片土地分割得支离破碎,一重山一峻岭便分割出一个与世无争的小社会,许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乡下,所以乡下人并没有完整的国家的概念,何提以国为先的说法?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信奉的也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相对之下,西方的宗教一直教育它的信徒兼爱世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在乡土社会之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社群,那就是家族,每个人都是家族的成员,都可以依靠着家族的力量向前发展,当然家族和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在个人的早期由家族提供支持,提供教育等等,但是等到家族里的人们走入仕途或者别的,便要开始反哺家族。家族就依靠这种利益来源实现不断更替,保证了家族不断被注入新的力量,不断的壮大。这一点自然也离不开乡土性的影响,中国的农村不同于西方的农村,人们是根据血缘和地缘关系聚集而居,形成族群——事业性社群。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之中,父子之间的血缘连续成为决定族群的主轴,姻亲关系为配轴,然而两轴主体之间的感情也由于家族的事业性而被大大地淡化。在古代就有许多的政治性联姻,两家氏族通过姻缘关系的相互连接而相互联合,以形成更大的势力,所以像穷小子和富家女的爱情、灰姑娘和公子哥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偶尔出现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被传为佳话。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并非只是出现在中国的奇异现象,在十八世纪的英国,血统对等也被作为是婚姻合适与否的标准,所以在《傲慢与偏见》之中伊丽莎白也会说达西“他是绅士,而我是绅士的女儿。我们的结合合乎道德”这样的话。只是中国的婚姻不自主性更甚,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几乎没有见面过。这就造成了夫妻之间的感情淡漠,遑论与村中其他人了。因而“私”具有着孕育的土壤。

三、乡土的秩序

乡土的秩序是男女有别。爱情是不稳定的激情的存在,对于维稳为主要目的的乡土社会来说,这样的感情激动是不被允许的。“男女有别”肯定男女之间的隔阂存在,也希冀在生活和心理上隔开两者。男女双方只需要共同承担生育功能而无需求得心灵上的契合。我的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他们一辈子共同生儿育女,即使年轻时不断的争吵打架年老时无法再打架他们也时常吵架。如果婚姻以爱情为基础,那么家庭承担生育功能必然受到爱情的波动而波动。一如现代社会倡导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实际上导致了生育水平的下降。这并不代表着这种转变有什么不妥,而是从一种理解的眼光看待男女有别。 乡土的秩序之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长老统治。农村社会一直以农耕为生,农耕需要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经验,这些资源通常是掌握在长辈手中的,因此掌握这些资源的长辈就拥有着更多的话语权,可以对后辈实施经验教化。但是这些经验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变迁,到了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尤甚。 社会秩序还有矛盾。利益的相冲突引起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即使是在社会结构相对单纯的乡土社会也不可避免。然而冲突的解决一向以来都是依靠着乡土社会之中公认的道德,然而不断提倡“法治”的现代社会的法律破坏了这一种既定的规则,而漏洞百出无法涵盖所有情形的法律法规在农村人心中,始终比不过千年以来累积的经验,所以农村常常是“无讼”的,他们用自己的解决方式将法律排挤在外,也因此没有办法得到法律保护。然而这种对法律的摒弃实在是因为法律的不完善和与习惯不符。

四、我们的乡土中国

乡土性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现代社会中的种种矛盾许多都与乡土性还没有适应现代社会有关,比如老大爷老大妈抢占位置跳广场舞、为老不尊强求别人让座,比如情和法的关系常常被人们拎上台面议论。我们的乡土中国由很多弊病亟需解决,我们必须认识到它们的根源,积极地去改变、劝解、改善,然后给这个乡土社会一点重新建立更美好地秩序地时间。

推荐第8篇:乡土中国

从结构读《乡土中国》

幼时记忆中的中国是“熟悉的”,没有陌生人却有成千上万遍的遇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外人间隔”;幼时记忆中的中国是“狭小的”,走不出的一方天地,根植在一出生便熟知的土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幼时记忆中的中国是“无讼的”,那里的祖祖辈辈坚持着道德和家族的力量,“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幼时记忆里的中国是“封闭的”,没有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广厦却有低小茅檐,溪上青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乡土中国》所绘制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一个民族历史积累的基因,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窥中华民族基因的密匙。如何去赏读这本书?早有先辈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去分析、解读。而我认为本书一大的亮点便是其严谨的结构,因此,我想以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一窥文章脉络,以观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风云变迁。

一、分:五部分读《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全文结构严谨,以其内容相关联之程度,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总论“乡土本色”。以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活动范围小)、熟人社会、无法律产生的泥土等特质作为因,阐述出其所导致的果,即乡土中国最根本的特点:稳定性。

第二部分则是书中的二到三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论述文字下乡。

第三部分为四到七章,论述差序格局。以差序格局的视角阐释了什么是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以及男女有别。在这一部分中,费孝通先在首篇“差序格局”中提出了家的伸缩能力(水波中心论),而又接着论述因着这一特性导致的克己复礼的“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体系,以及因家的伸缩能力而使家拥有了除生育以外的政治、经济、宗教功能,从而促使了“家族”形成。而家族也因为功能的的变化而产生了理性大于感情的特点,从而促使家庭分工的变化,即我们所谓的“男女有别”。

第四部分则是八至九章,讲述乡土中国的礼:稳定的生活环境使人们能依靠经验而生活,长此以往,礼便也变成了一种仪式,即礼治秩序。又因礼治强调传统(长期累积的经验)的作用,因而追求“无讼”的境界。

第五部分为十到十四章,论述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无为政治”中讲述了社会的两种形态:社会合作与社会冲突,从而引申出发生于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力、发生于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力。这样的分类是基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作出的:主从关系或平等的“不求人”。而“长老政治”与“名实分离”则从宏观的社会变迁本身出发,将乡土社会的权利结构进行分类。在“长老统治”中费孝通以孩子接受世俗规则教化为例,说“在最专制的君主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更为难过”。在寻找原因时,发现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导致了文化的稳定,以致教化权力大,就诞生了发生于社会继替的教化性权利(长老权力)。长老权力发生于社会的缓慢的变动中,而“名实的分离”中则阐述了一种与其此消彼长的发生于社会激烈变迁之中的时势权利。最后“从欲望到需要”叙述了乡土中国随现代城市化变迁而诞生的的知识权利。

二、合:五部分之关系

1、第一部分的乡土本色之稳定性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并成为贯穿后文论述的线索基石。

首先,乡土中国稳定性中的的熟人社会和地方性因素导致了空间上人们日常交流只需语言、神情,不需要更具间接性的文字,亦导致了时间上乡土社会在继承祖先经验时无需文字记载,即经验无需积累只需保存。由此观之,乡土社会对文字未有需求,文字自然难以下乡。 再者,乡土社会下稳定性滋生了小农经济下以家为单位的私。社会的存在要求人们必然要交流,然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刻在骨子里的私又开始作祟:何以在交流中保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家”私思想下他们便意图将人分出个亲疏远近。那么如何划分呢?自然是以自己的小家为单位,呈水波状向外推开,织成一张完整地网,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一表三千里”抑或是费孝通笔下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一经形成就必然会牵扯到其他的社会关系:拥有了社会伸缩性的家族、家的功能复杂化所致的男女有别(不是横向的夫妻关系,而是纵向的男女传承关系)。

接着,为了进一步维护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则必然需要一种力量去规制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下由经验形成的作为仪式的“礼”便担任了这一角色。礼逐渐建立了礼治秩序,强调以传统的经验教化,自然便追求“无讼”的境界。

最后,多种权力与统治相互博弈与对社会的支配促成了乡土社会成为相对稳定的存在,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又为这些政治与权力的发展提供支持。例如,稳定的小农经济下人们的同意权力小,导致皇权的实际力量小,人们生活在无为政治之中。又因为社会稳定导致文化的稳定,教化权力一大,长辈的礼教便成为了统治社会的一种重要权力即“长老统治”。而稳定总是相对的,因此在社会发生激烈变动时,一种权力便取代长老权力应运而生——时势权利。

综上所述,第一部分稳定性三字是全文的主线。

2、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

人类社会如一台精密的仪器,它的各个部分都各司其职,一定程度上相互联系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由此观之,乡土社会也应有此特性,一方面的结构与特性必然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另一方面的功能与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整体。本书中所论述的乡土中国的各个部分的特点也与之相对应,相互联系、影响。举例而言:

差序格局下,以家作为丢下水中的一颗石子。石头丢在水面上推出一圈圈的波纹,“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了联系”“从生育和结婚所结成的网,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熟人社会就此而产生。而熟人社会又制约着文字下乡的进程——熟人社会下造就了“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因而,在乡土社会中,语言、文字是少有发展的基础的。

三、结:以《乡土中国》结构观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

《乡土中国》各部分的论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最表层的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冲突表现:文字下乡谈起,到进一步研究乡土社会的格局,再到维系格局存在的礼治,最后挖掘深层次的权力结构关系。其实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的交锋与融合也如《乡土中国》的分析一样,是由表及里的。 现代社会城市化、近代化的脚步似乎打破了乡土社会稳定性的一定基础: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交往对象也从狭隘的熟人变为整日和不同的陌生人打交道。社会中的人们从若非天灾人祸便生于斯死于斯的状态,开始转为流动:方式多样、目的多样、方向多样、距离不一。

作为上文分析的乡土社会最根本的基础的稳定性动摇,必然会导致其他社会关系的变迁,并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之中:

1、“文字下乡”:流动造成交流需求的增长,推动文字的传播和语言的同一;

2、“家族”:家族规模的缩小,从几世同堂到三口两代之家,家长权力减弱,长老统治的消逝;

3、“男女有别”:男女分工开始趋于模糊;

4、“无讼”:由人治变为法治,更加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5、“地缘与血缘”:人与人开始从重视血缘关系到关注地缘关系;

6、“从欲望到需要”:从欲望到需求的趋势愈发明显,知识权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社会作为乡土社会的继受,乡土社会最根本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传承:国人的重家情节、重视道德的作用、人情社会、男女的家庭分工进而影响社会分工等。

文化是继受的,任何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与发展。由此观之,中国乡土社会的优秀基因将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深层血液之中。

推荐第9篇: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应该说是我的第一本中国文化入门书,读罢《费孝通文化随笔》后捧起费孝通先生的这本薄薄的小书,读起来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叹70多年前老人家的治学精神和大胆朴素求索的态度。薄薄一本小书自己读了两遍,字里行间体会书中的智慧,可谓收获不少。

一、乡土本色

“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费孝通先生本章的第一句话。我们知道,费老的《乡土中国》著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费老已指出中国社会已经有了从乡土社会中分离出去而独立存在的一种社会模式了。我想,这种区别于乡土社会的独立模式应该就是“城市社会”吧。放眼今天,六十多年过去了,中国虽然仍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正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积极迈进的农业大国。但是,真正以土地为生,从事传统耕作农业劳作的人已经很少了。近些年来,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膨胀和流动性的加强,对于农民工数量上的激增,个人猜想主要原因是:传媒的发达、文化的普及,使得许多生于乡土、长于乡土的人,不再安于“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乡土苦闷单调的生活。而是情愿怀揣着对美好优越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告别父母甚至妻儿,离开故土,涌入城市去实现自己的“淘金梦”,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传承,使得乡土性成为我们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尽管时过境迁,物换星移,国人大多还是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乡土性的表现。

二、文字下乡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是„愚‟的。”对于这个“愚”字,作者认为,多数人都陷入了认知的误区。许多人都把“愚”当作是乡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词,而事实上,乡下人之“愚”只不过是一种对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缺乏”而已。作者以自己小孩为例作了生动形象的阐释,并以此为引子,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文字对乡土社会必要性”的问题。作者概述了“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功能和作用,再就乡土社会生活的特性特征对该问题进行的深刻的论述。在“文字下乡”一文中,作者指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乡民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联系都是很频繁的,并且时常处于面对面的直接性的沟通交流中,这就使得作为人类交流沟通媒介的间接载体----“文字”在乡土社会处于一种非必要状态,从空间上对该问题进行了说明。

而在“再论文字下乡”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为一种经验和知识的传承媒介,在乡土社会“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的特质下,也不能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对“记忆”的强调和“代代相传”模式的阐述,从时间上,说明了乡土社会绝非必要“文字”。总结两章,我们可以看到,文字的发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乡土社会这一基层上,“语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的格局上,熟人社会的面对面亲密接触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们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需要”。最后作者指出:“只有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三、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和新奇的词。字面上意味着这是一种有差别的

社会格局,而且这种差别的变化体现是循序的。为了更好的解释清楚这个词的意思,作者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作者解释道,这种所谓的格局的差序正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悲圈子的波纹所推挤的就发生联系”。“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为了更好的显现出“差序格局”的特点,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团体格局”的概念,并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异中去解释。作者认为,作为中国核心文化的儒家文化,自孔子开始就强调“人伦”,而这种“人伦”即是“社会格局差序”的渊源。作者进一步指出,这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一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也就是“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的确,中国人的私心特别重,作者似乎对儒家重人伦,强调孝悌尊卑的一套道德主张是颇有微词的,比较推崇西方的团体意识。作者在文中尖锐地指出,“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显然作者认为这种“伸缩”是不公平不正义的。作者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也指出,西洋人讲权利,而我们则更侧重于讲交情、攀关系。其实联系今天的现实生活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这也许也是所谓的“中国特色”吧。对于作者对儒家所持之看法,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我觉得,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有一套符合于人情和逻辑的思想在其中,而且是相当可取的。

四、家族&男女有别

作者认为,乡土中国的家和族是分不开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不但承担着生育功能,更是作为一个事业社群承担了许多生育以外的职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态呈现的。对于这一部分,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作者关于乡土社会男女关系和感情的论述。作者引用Oswald Spengler在“西方陆沈论”里的理论陈述了两种文化模式:“一种称作啊阿波罗式的;一种称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罗式的文化认为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消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是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作者指出,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乡土社会的生活模式却是阿波罗式的。这一矛盾势必使得乡土社会中的男女感情之间有很难逾越的鸿沟。作者指出,乡土社会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过是因为生育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倾向于在同性之间的展开,这使得乡土社会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较强,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所以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最后,作者总结说:“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五、礼制秩序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礼制秩序”已经是明日黄花了。在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无讼”也已经不是乡土常态。毕竟,六十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费老所描述的那个正在流变的中国基层早已“面目全非”了。但费老对于许多概念的深刻生动地阐释还是让我们获益良多。“人依礼而治”的社会是一去不复返的了,而“人依法而治”的社会仍需要制度上的健全。对于“无讼”的状态,我想,可能少许的乡下人,或是上了年纪的人还会残留这种思想吧----认为打官司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对于纠纷更愿意以一种“调节”的方式,按照传统和道德来解决。但毕竟我们的“法治”宣传是有力并富有成效的,因为更多的人意识到或者说是更愿意用法律来作为维护自己权利和尊严的武器。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但我们也注意到,即便是现代的“法治中国”,道德与法律还常常会发生冲突。怎样将法律与道德进行

和谐的统一,也还是一个须我辈奋力对待和解决的问题。而且,“法治”高倡,“道德”损抑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长老统治”的概念,作者通过对“暴力权利”和“同意权利”的描述性解释来突显出乡土社会模式于两者的异同,正是其存在的迥异,使得作者用“长老统治”来描述乡土社会。长老统治最显著的表现在于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束上。作者并进一步推及到年长者对年少者经验的传授模式上,说明传统乡土社会由于范围的狭小,流动性的缺乏,使得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法,也就是经验特别奏效。这就使得具体经验的传授显得尤为重要和富有意义,而具体经验则掌握在那些因为早出生而在具体环境中有所经历的长者手中。所以,就这一点上讲,我们再加以引申就不难理解乡土社会秩序的、代表传统的“长老统治”了。对于“无为而治”作者指出,由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使得乡土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由于物质生活需要的相互依赖减少,这也使得其统治方式本质上更趋近于“无为而治”了。

六、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血缘和地缘”一文阐述了从血缘到地缘的变迁。在稳定的社会里,“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是不分离的。“乡土社会变化很少,人口却不是完全没有流动的”。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人口繁殖到一定程度,所需土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效率受到阻碍,社群就不得不在区位上分离。“在这分离之前,先发生的是向内精耕,但精耕导致土地报酬递减,不可避免地逼迫人们走向分离。如果分离出去的部分形成了新的村落,还和原来的社群保持血缘上的联系,就形成了血缘性的地缘,如籍贯,不管人到了哪里,只要不改,籍贯都还是那老地方”。这籍贯便是血缘在地缘上的投影。然而很多离开老家的人并不能形成的社群而只能设法在已有的社群中插进去。这些人被称为“外客”,他们不是亲密血缘社会的成员,进入当地社群相当困难,但也因此得以从事商业。在血缘社会里商业是不存在的,他们的交易以人情维持,不是用钱物“无情”地明算账。血缘社会是熟人社会,熟人面前是拉不下面子的。商业的需要使得外客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当地人组成一个新的社群,纯粹的地缘就是这样从商业里发展出来,不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社群,血缘和地缘得以分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

“从欲望到需要”展示了经过变迁,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们在行动指南上的区别及背后的原因。在乡土社会,个人只需依着欲望活动。原因有二。首先,人们经过了社会的教化,欲望就受到了文化的规定,如同感情定向受到文化的规定一样,使得欲望不是生物事实而成为文化事实。其次,作为文化事实,欲望便是传统,是累积的经验了,经过历史的检验和筛选的得以基本上符合生存条件,依着欲望总是利于生存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依着欲望行动却是不行的。因为现代社会变迁很快,原来的文化很快不能带来有效的满足,欲望作为文化事实也不能带来有效的满足,旧的一套生活模式不管用了,人们不得寻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联,按着生存的目的生存的需要去发现新的行为方式。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们的行动从盲目的被动的遵从变成了理性和自觉的,从没有选择地被教化变成了有选择的探索,行动指南从欲望变成了需要。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里程碑。

推荐第10篇: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后来的总比先前的人有知识有见解,不过这句话是很不正确的,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如费孝通先生的著作里面的见解。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远,深层含义其实是牛顿要比巨人的脑袋要高。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比不上巨人的脑袋,并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脚丫下倒着看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那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

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第11篇: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后感 一如此前,我们先来谈谈作者费孝通先生。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人,世界级的社会科学家,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1928年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费先生创译了“脚勤”一词,恰可形容他的一种人生状态——只是他的脚勤,不是为了健身,而在治学。还有“脑勤”、“笔勤”等座右铭。都可以看出费先生的“勤”的态度。

费先生通过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观点新颖独到,给予我很大的启发。中国不管现在分成多少阶层,不管如何分化,中国的根依旧是在乡土中,所以谈论中国社会必须从乡村这个“根”出发。中国的乡村是一个个的小村落,所以注定了乡土具有范围限制,一个个的小村落组成了偌大的乡土“集团”,每个“集团”之中都是邻里之间熟悉,集团与集团之间却是陌生的,由此就可以延伸出为什么古时的法律制度为何不完善,因为村落之中的人只需要和熟悉的人相处、打交道,不需要和陌生的人有太多交集,于是乎大家都有约定俗成的不言而喻的规矩,无须太多条条框框来明确,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大熔炉,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遇到陌生人,产生交集、发生事情,需要某些严格界定的东西来作为准则和约束。

现代很多人在城市之中待久了便有些觉得乡土中人“土气”,实则不然。其实乡土中人有很多淳朴的文化习惯,他们不是没有知识,不是愚钝,而是缺乏对知识的接触和领悟,缺少接触知识的条件,他们习惯于原来原始的生活方式,而我们这些“城里人”却大多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吸收着各种高端的文化知识,用各种既定的礼仪文化来约束自己,相比之下,反而是我们失了一种自然纯朴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对欲望有筛选的作用”,例如北方人爱吃大蒜是因为他们从小吃大蒜,而非天生爱吃,是因他们的文化导致。我却认为“爱”这个词非文化能左右的,中国有男女相爱的文化,而这个文化却不能阻止有些同性者相爱;我们有吃大蒜的文化,而我若真的不爱,便不可能会完全遵行,归根究底爱吃大蒜也只是因为文化这个导火线而引发了对其的爱,而非完全为文化所左右的。欲望不是因文化就可以被筛选的,欲望从心底而生,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文化可以抑制它,让它藏起来,但当欲望真正开始萌芽膨胀的时候,即便再深厚的文化也难以阻挡。

费先生的大作让我十分敬佩,他拥有良好的实践精神,尊重客观事实,并且言论十分有见地,让我对乡土文化了解的更多更深刻更透彻,《乡土中国》不失为一本上乘之作,给人以许许多多回味思考的空间。鄙人的观点略显浅显,难表费先生大作之精华,惭愧。

第12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乡土中国》,读完这一本书,我感觉它写的乡土社会就像是我老家的农村,尽管时过境迁,物换星移,但在农村生活中,我也能够体会到“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礼制秩序、家族本位、乡土地缘”等书中的内容。

乡下人离不开土地,所以他们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流动的。靠务农为生的乡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为常态,即便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像“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来农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动,乡土社会成了”落叶归根”的社会。生活在乡下中,感觉世界就那么大,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愚、弱(病)、贫、私”,但从古至今,这个文化依旧保存着,异别于西方世界。父亲跟我说,当他老的时候,一定要会到他乡下住,落叶归根,对他们来讲,家里五兄弟从小就在乡土中长大,家乡的水和土孕育着他们的成长,那是他成长的地方,也将是他归属的地方。从小跟随父母走入这个城市,在城市里生活,我没有扎根生活在泥土里的扎实感,没有对大地的感激与归顺,我也许无法感受到乡土那浓厚感情,对我来说,城市里成长起来的人是没有根的,生活得不踏实也不虔诚。

在缺少流动和变化的乡土社会里,每个人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在相对稳定、熟悉的生活环境下,形成了许多乡土中国的独特现象:“规矩”即可约束行为,法律则大可不必;“常识”即可应付变化,“规律”就可有可无了。而现代化的发展,导致我们乡土社会与我们现代化截然不同,乡土社会传统的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在现代化的冲刷下已经弱化,但新秩序尚未重建,这就造成了乡村道德秩序的紊乱。在一些电影中,离开乡下进城的人民,他们文盲也有着“自私”,在站台看到他们匆匆的身影,无秩序得挤进去队伍,而有些从城里致富的村民,却喜欢回去老家炫富引起其他人的嫉妒。随着贫富差距减少,农村的现代化也逐渐增长,市场经济改革打破几千年乡土中国的封闭,乡土社会逐渐被淡化,但而乡土社会习俗在当今社会中能够看到它的影子,乡土的东西已经融进了我们的骨血中,是无意识的举动行为就可以体现了。

第13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王杰

最近我读了一本社会学读物——《乡土中国》,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我本人是学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学的,要了解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就得去看相关书籍;二: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成就巨大的社会学家,其作品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要了解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和描写的现象及揭示的道理,就要去了解书的作者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先生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是《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院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

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乡土中国》一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

一、乡土本色

二、文字下乡

三、再论文字下乡

四、差序格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六、家族

七、男女有别

八、礼治秩序

九、无讼

十、无为政治

一、长老统治

二、血缘和地缘

三、名实的分离

四、从欲望到需要

下面我九详细介绍一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依靠土地,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在本章中费先生用中国与美国的乡下做比较。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在我国,正如最近热播的由著名演员陈宝国,冯远征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老农民》一样,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在本剧中既可以看到人

们没有土地时的无奈,忍饥受冻,为得土地奋不顾身,也能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农民得到土地能自由种植,并且翻身做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之后的欣喜若狂。此外,通过这部电视剧我们还能发现由于地少人多中国农村农民跟美国农民截然相反,住的一家挨一家。

费先生把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归纳为下列几点:

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宜距离得过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慢慢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中国还有一个特色――落叶归根。正如赵本山所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所反映的一样,在电影中赵本山老师所扮演的一位农民工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历尽千辛万苦将一位死在工地的工友送回家。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强烈的落叶归根的思想。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也开始有所变化,

在此,费先生用了一定的篇幅来阐述了这一变化。

接下来,费先生用两章来阐释文字乡下。我们知道,乡下的知识是很缺乏的。现在这种局面终于有所改变了。在费先生笔下的那个年代,乡下人受教育的程度更低,不要说写文章,可能大多数人大字都不识几个,前面说到大多数乡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上,文字就更加缺乏了。费先生用一个反例衬托了乡下人的“无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既然乡下人不懂文字,那么他们又怎么交流呢?这个不用我们操心,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交流方式。语言和文字是不同的概念,语言足以让他们交流经验。但是他们不懂文字,这毕竟是落后的表现,必须做好文字下乡工作。这一方面,费先生也提了相应的建议。

说到差序格局,费先生是用两章来系统论述的。在书中,他特别谈到了私。这一字蕴含了多重意义,也造成了多种不同的结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综合。社会范围是一个个私人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

在私人联系中才发生意义。差序格局在中国社会表现的尤为明显,尤其在中国现代社会,私人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部门办事没有私人关系办事就慢甚至办不成事。当前在中国也有很多著作或影视作品也深刻反映这种现状。比如大型反贪剧《大江东去》就反映了这一现状。在本章中,费先生也说到了西方社会家庭,同时他引用了大量了名人名言来说明差序格局。

既然谈到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规范。与其说这分为两章,还不如说这是一个部分。这两章联系甚为密切,没有前面一章的差序格局就谈不上后面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接下来就是家族这一部分了。首先,费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在此,费先生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还包括其他

很多功能,比如协调本家族和其他家族的利益的功能等,这一点在最近刚热播过的电视连续剧《马向阳下乡记》反映的比较明显。在本剧中,刘氏家族的当家人刘世荣在刘氏一族中说一不二,其他族人都唯他马首是瞻。就连市里派的 道,中国是乡土社会,因此,属于礼教秩序,依靠的是礼。自古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同时,还提到了“传统”的概念,也就是指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乡土社会是无讼的社会。首先说到了社会秩序的变化,从礼治到法治的变化,这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法治也给乡土社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说到了无讼,那就不得不说到无为政治。以“权利之争”开篇,以史为证,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在封建社会里,名曰“专制”,实为无为。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崇尚礼教、礼治,这就给人民生活控制以松弛,只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上面说到了无为政治,在“长老统治”中又再次提到。要想很好把握“无为政治”必须还得往下看,这三篇实则都是权利结构的问题,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把三篇内容联系起来。“长老统治”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前文提到的《马向阳下乡记》中演到的刘氏家族的刘世荣就是他们的长老。另外,在本句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奶,整个村里老祖奶是年龄最大,辈分最

高的人,她的话没有一个人敢不听,实际也体现了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同样仍然存在长老统治。

在本篇中,费先生引用了《生育制度》中的一些概念,用以证明乡土的权利结构。

十一部分论述的是我们熟悉的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一部分很好理解,在郑杭生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也说到过血缘与地缘的概念,还可以联系家族一章的内容。

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但依然存在,出门在外,我们总是寻找老乡,家乡人给我们一种亲切感。当然,这仅限与感情的联络在商业中,血缘就显得非常淡化了。在中国有句俗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乡土社会也开始慢慢转变。

最后两章的内容,不是太好理解。在此,也就不敢妄加猜测,但据我理解,这两章的大概意思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学术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这是毋

庸置疑的。此处交代这段政治背景,也并不想纠缠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之中,而且这里的学术与政治的对立也不同于民族中的“行政概念”和“学术概念”的区分。我们在《乡土中国》中很少看到政治色彩。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费孝通先生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这也并不否认作者在写作《乡土中国》时,抱有改造中国的梦想。

本书的题目《乡土中国》涵盖了全书的主要大意,浓缩了书中内容的精髓,是该书的简介。《乡土中国》,题目有两层意思:一则乡土,另一中国。“乡土”指的是社会最基层的广大农村人或乡下人,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与思维的不同;“中国”说明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同时与西洋社会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2014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王杰 20

15、

1、24

第14篇:乡土中国 副本 副本

《乡土中国》读后感(2010-04-30 13:14:18)转载标签:杂谈 我怀着对社会学极大的热情读了这本费老的《乡土中国》,读罢,感触颇深。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述。

一、乡土本色

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种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关于乡土习惯与现代社会“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的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形成的乡土习惯,但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我想这点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走出那片乡土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的时候,我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会爽快的答应别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说好了这样却没有照办,不明白为什么不怎么熟悉还要满脸堆笑,因而我们会受骗、会受伤、会被别人说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吗,只不过我们的乡土习惯已经不适应这个现代社会罢了。

二、文字下乡

关于“特殊语言”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它常常特别有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无可否认,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但要明确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不是处于乡下人的愚,傻,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而其我们单从这一点来了解一个人、批判一个人是不够的,因为语言和文字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不是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我们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和交流方式,有时候大可不必使用文字。所以要向农村提倡文字下乡,一定要考虑到语言文字的基础,否则开几个学校让乡下人多认识几个字也不能使他们“聪明”起来,而这一点对现代社会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三、差序格局

关于社会类型费老在本章将社会类型分为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团体格局指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个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他西洋社会更像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在西洋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就得给父母膳食费,那是因为大家都承认团体的概念,在团体里的有一定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团体,并不是说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力,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因为我们的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更容易理解西方与东方文化上的不同,更容易明白我们接受不了他们生活方式的深层原因。

费老用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想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在一个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越推越薄,所谓伦,也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这一段,我感受颇深,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简单的话语后面蕴含了多少费老在实地调查、用心思索之后的彻悟,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智慧与谦逊。就像一些原理,指引着我们分析许多现实问题,他告诉我们,虽然世殊事异,但我们总能发现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都反映他所处社会的社会属性。

四、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关于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的不同道德观念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这个意义上说,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这样说的话,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的政府工作更透明、更廉洁有效、公民参与程度更高,更重视自己的权利,更强调公平。

五、教化与横暴

关于教化与横暴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从并不征求,也不考虑他们同意与否而设下他们必须适应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方面说,教化他们的人可以说是不民主的,但若说是横暴却又不然。从这一带你说,父母的规划对孩子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我也更能理解为什么许多孩子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讨厌这设计好而自己有十分不适应的社会。

教化性的权利虽然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就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六、血缘与地缘

关于血缘与地缘的思考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做的约定。在这里,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重大转变。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

目前为止我所见过的,除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等于是乞丐性质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客”。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我注意了一下我的家乡的情况,确实如此,在马路前摆摊子多是一些年纪大的老年人,还有就是外来的新客,某家的门婿之类的。毕竟一个村里的当面算清确是不好意思的。

七、关于其他方面的思考

费老在一些章节里的精辟语言总是不经意间带给我很多思考下面是一些关于某些言语的琐碎感悟。

关于感情与了解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所谓了解,是指接受者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熟习所引起的亲密感觉和激动性的感情是不相同的。它是契洽,发生持续作用;它是无言的,不像感情奔放时铿然有声。歌哭哀号是激动时不缺的配合。我想这里的感情大概是激动的意思,与了解相比,激动体现出的是一时的兴起,而了解则更给人稳定的感觉。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激动而是了解,我品着这句话,每次读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夫妻之间,如果多一些了解,就会更能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大概就不会有这么高的离婚率,这是稳定社会关系;朋友之间,设若大家都能体谅一下,懂得付出,反过来想想,正因为朋友之间这么了解对方,这种关系才能形成并得以延续;恋人之间、亲人之间都需要了解来稳定这种关系。 关于恋爱

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

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

对于正在谈恋爱和憧憬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的人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策略——推陈出新!有何尝不是一种忠告——一种过程! 关于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是啊,我常常在想,怎么在家的时候,自己一个眼神,一种动作很能表达出需要表达的意思,而我们周围的朋友和亲人又不会误会,怎么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一个陌生的社会,简单的动作,无意的话语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会,还要费尽心机的去解释,去澄清。我们常常感到在家的时候最自由,我想不仅是因为那里有自己的家人,更多的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吧!能把一个陌生的环境尽快的适应成熟悉的环境,乐在其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吧!!

与《弱者的武器》的比较

读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依然是经典。与《乡土中国》相比,《弱者的武器》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在马来西亚村庄的所见所闻,作者通过对马来西亚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的探究,揭示出农民与榨取他们的劳动、食物、税收、租金和利益者之间的持续不断的斗争的社会学根源。而相比之下,《乡土中国》就宏观许多,它从大的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乡土本质,不同的感觉,同样的经典。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老从普通乡下人的土气入笔,一反常人对土气这个词的藐视,称赞“土”字用的精当,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为有了土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才有了聚村而居、与世无争的传统生活,才有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源。乡土社会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正是这种“土气”。此等的精辟见地,如果没有一种流淌在灵魂深处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恐怕是很难抒发出来。《乡土中国》所透露的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传统文化的社会学层面的解析。从《文字下乡》到《再论文字下乡》,都是在谈论民族历史、文化对个人根深蒂固的影响。差序格局更为深远的影响仍然是对中国人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的传统导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现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说是完全消解。而这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转型,无疑是起着消极的作用。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这才是我读《乡土中国》的第一遍,我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一次都会有收获!

第15篇:乡土中国 读后感

于宏观角度发散性地抽象出中国社会的根性

《乡土中国》,一部抓住中国社会根性的社会学著作,有着其创新的思维方式,敢为人先的学术精神,是费孝通把社会学中国化的代表。

《乡土中国》是费老在学术高峰期所写,如他自己所言,初生牛犊,在学术研究上有一股闯劲,于是,在思维上便放得开,以一种发散性思维进行了乡土中国的探索,抛开了我们习惯的系统化,严谨化。而是以行云流水般的思维,从多方面,多层次,对乡土中国进行了探讨,所以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费老的学术可谓先表达,后证实。这与我们先确定正确性后讨论的做法可谓大相径庭。这也是费老独特思维所在,他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没有了担心错误的束缚。

看过这本书,我必须说,社会学的思维是精妙的。费老没有具体的描写中国社会的种种,而是从中提炼出一种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系统-----乡土情结。第一篇里,关于乡土本色的讨论,点出了中国社会基层,即乡下人。费老对于乡下人“土”“愚”的概括,或者说对常人观念的颠覆,为“土”“愚”的辩护。是基于对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在写该书前,费老进行了农村调研,从而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他以中外的社会对比,详细阐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产生的原因,让乡土情结表现得更为透彻。而他同样提到了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的冲突,乡土社会的“生于斯长于斯’、熟人社会已经难以应付现代社会。我想这也是费老对中国社会难以前进的一种分析,乡土社会的观念是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了新的时代。在这里,不禁感到惊讶,费老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方面的多角度阐述,如中国小农经济与西方工业生产对比。熟人关系与陌生人社会的对比,清楚地展现了两种社会的差别,也隐含了乡土社会在发展中的流弊。在广阔的社会中,这种乡土的习性是普遍存在的,确实不易发现的,因为每个人都受其影响,都已习惯。只有从宏观角度,发散性的去探索才会有所收获。就我而言,让我谈乡土,我大概会仅仅从乡土的习俗文化上入手,去寻找一些显而易见的与乡土有关的东西。而却不会从多个角度去探究,这或许就是社会学的魅力所在,教会我们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超然物外,看清事物本质。 费老认为中国人的“愚”只是文化知识的不足,而并非是智商的低下。他认为中国人的知识是一种经验性的传递,而且只要够用就好了。这正是乡土性的特征,长时间的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里,稳定的邻里关系,稳定的生活生产经验,通过一代代的传递完全可以使得人们持续的生活,因此他认为并不需要文字下乡。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这里,费老还以乡下孩子与教授子女进行了对比,为“愚”进行了深刻的辩护。我们可见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这可以与费老的观点相符合。当然费老并没有说文字下乡是错误的,只是点明了乡土社会的基础与文字下乡是不相符合的。足以见费老看问题之犀利。而文字却是现代社会的工具,在这点,乡土社会再次被现代社会所抛弃。 从行文来看,费老并没有严格的顺序,或者说深度的层次性,而是以发散性思维充分挖掘乡土社会的特性,没有足够的了解,是难以从如此多的角度进行叙述的。就前三篇,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来探讨,费老用实例,引经据典,把乡土社会的种种娓娓道来,“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像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令人对文章更加理解。中间穿插的例如敲门回答的事例更是充满幽默感。让人轻松的接受了分析。还是要强调,费老在该书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宏观把握能力,极致的抽象概括能力是令人敬佩的。他站在高处上,对中国的乡土而特色进行了全面而丰富的探讨,把中国广阔的农村生活展现在我们眼前,纵然是六十年前的著作,在今天依然给我们极大启迪。把自己的思路放宽—这是现代学生所需要的,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定向思维扼杀了许多人的天性,让人少了些创新精神。而如费老所言,我们初生牛犊,该多点勇气,去做些创造性的东西。

乡土社会在宏观上赋予了乡下人,或曾经的乡下人(现在的城里人)一些难以改变的习性,即“愚”“土”。在现代社会,有些东西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传统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乡土中国所存在的种种特性被现代社会侵蚀,而其某些弊端也确实阻碍发展。现代社会是陌生社会,而中国的传统是熟人社会----人情味更浓郁,更适合国人的愿望。在发展中,当革新落后的乡土情结,发扬优秀的乡土特色吧。这需要敢于创新的人才。 费老在序言中说,“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一言中,可见费老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终点,。勇于探索思维往往比已有知识重要。 以上是我所感,算不得完稿。

宋志超

12123783 人文一班

第16篇:乡土中国作业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09级本科选修课作业

乡土中国读后感

院(系)

政法学院

专 业 名

社会工作

称 学生姓名 学

周书静 090344028 2010年12月26日 完 成 时 间

乡土中国读后感

周书静

(政法学院 社会工作 学号:090344028)

摘要:从基层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为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在乡土社会里,人们是彼此熟悉的,不需要见外,不需要法律。城市人会嘲笑乡下人“愚”,其实,城市人也会“愚”,并不是能做到所有的事情。不懂那些课本上的东西,不使用文字并不能说乡下人“愚”。差序格局和西方格局不同,使人们对道德有不同的看法,对一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男女有别,但是不能去片面的看待同性恋和自恋。乡土中国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的一面,但是从发展的观点看,我认为还是要适应历史的变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关键词:乡土性 农民 熟人社会 道德 同性恋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的发展主体做出来新的阐述,提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08年,中国总人口为13.2802亿,其中按城乡划分,乡村人口为7.2135亿。按农业非农业划分,农业人口为8.8159亿。一般大约称为9亿农民,这中间的差距是因为农民工的流动。有了这样的数据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的主体有农民了,不难理解费孝通为什么称之为乡土中国了,在中国的基层是农民,而农民一辈子与“土”打交道,只有这样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懂得泥土的可贵。城里的人不明白泥土的可贵,因为他们不与其打交道,就像城里的人熟悉了解计算机一样,现在很多人都离不开电脑了,而乡下人则是离不开土地,因为他们必须熟悉了解土地以及与土地有关的各种知识,并不是从书本中学来的,那是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什么时候要收获。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在《师说》里也说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乡下人的“愚”,那是“愚”吗?不是的!这是一种偏见,他们不懂什么是汽车,现在有很多人不懂什么是电脑,那是他们“愚”吗?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受教育的机会,如果我们还要去嘲笑他们,有什么意思?同样的道理,城市人也不熟悉乡下人的生活,甚至抓不到一只小虫,那么乡下人也要嘲笑城市人吗?他们没有,他们一直就是像泥土一样,乡土气息,朴实,善良„„

二、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 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在这种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的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陌生人的社会。在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而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则需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当代社会已经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发展到“陌生人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让这个过程再向前推进一步,那就必须是全社会以普世公认的人文精神做纽带,通过各种利益联系,成为即时性的团体组合,人们才能在一起达到一定程度的信任。在“陌生人社会”里,人们之间不熟悉,不熟悉就没有办法相信彼此。据媒体报道,11月15日下午,河北邯郸市一位七旬老人摔倒在联纺路上,在长达半个小时里行人们走过、视而不见。途经此处的出租车司机王铁军将老人救起后,老人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放心吧,我不会讹人!”我们正在从“熟人社会”大步走向“陌生人社会”。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这样分析“陌生人社会”——“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或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可如果连伸手扶人都不敢,漠视他人危难于眼前,我们如何能成功实现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呢?在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人情与血脉”的联系,面对城市中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除了法律的监控之外,我们还需要以涵盖公民素质、公民精神等在内的契约理性来维持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履行社会责任。“济危扶困”和“见义勇为”成为稀缺品,相对应的表象是道德的沦落,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公民契约理性力量薄弱导致的社会信任纽带的断裂。信任的断裂,加剧了道德的沦落——因此“我不讹人”呼唤的是信任,而不是道德,不敢伸手的道德恐惧正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的阵痛,对此进行泛泛的道德倡导于事无补,当务之急是如何让公民精神尽快成长起来,修补起那一条社会信任的纽带,才能实现根本上的道德救赎。

三、不同的道德观念

在差序格局里,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是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着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显得更加清楚。在西方,人们把团体看得更加重要,公共的利益高于一切,不会因为自己的亲戚犯了法,而去包庇他们。而在差序格局里,人们以自己为中心扩展,“家”可大可小,当我和与我较近的人与整个格局发生冲突时,公和私的评判就由感情来决定,如果是别人犯了法,我们就会站出来指责人家。这种传统的道德至今对我们的中国社会深有影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在我们选举积极分子的时候,如果客观的来说,必须选举那些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同学,但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对平时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有更多的感情,看不到其他同样优秀的同学。我们掺杂了私人的感情,所以现在社会才会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情。如果制定了法律、规章制度,而制定的人又做不到,等于没有制定,那是对公平的践踏。道德没有约束力,在差序格局里,道德的约束力能做到多少事情呢?所以我更加支持西方的道德观念,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公共道德,为之付出努力。

四、客观看待感情的存在

在《男女有别》这一章里,作者说男女有别的界限,是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于偏于同性的方向发展。变态的同性恋和自我恋普遍的很。我认为,存在即合理。从古代到现代都存在着同性之间的感情,客观地说男女之间的感情是主流,但是,如果出现那种特殊的感情,我们也不应该歧视,也不要提倡。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可能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才会这样。古代社会是因为男女之间的隔阂,又碍于风化之类的才可能使得一些兄弟情谊的发展,比如《水浒传》里的故事,大家为了共同的目的结义,这也没有什么错。现代社会,有些人因为追逐潮流等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不过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和做事标准,至少没有违反法律,也许违反道德和伦理,我们可以不接受,但是也不至于把那些人当成罪人一样去批判。

五、不同的文化冲突

中国和西方的发展是两个不同的线路,被大家称为两种文明。主要又体现在文化的冲突上,在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先是俄国、苏联,后来是西方文明,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看过电影《刮痧》的都知道那一幕,父亲打了儿子一巴掌只是为了表达对上司的尊敬,在中国这是很正常的事,而美国人就不能理解。美国人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治疗方法“刮痧”,因为会在人体上留下伤痕,但是只有亲自体验过的人才知道,刮痧可以使血脉畅通,中国博大的传统文化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了解的。同样的,我们中国人也会不理解西方人的格外较真的性格,对于公和私都特别清楚。即使是亲人犯了错,也不能允许,他们会很公正的办事,就像那个老板,不了解刮痧前,他只是看到了小孩身上的伤痕,认为被虐待了,所以就可以在法庭上指证自己的朋友。如果是中国人也许就不会这样做,就像许大同说那是自己给儿子刮痧的。他会为了父亲,承担一切后果。

现代的中国社会不能不说还具有乡土社会的一些特征,虽然我们学习了西方文化,但是一些文化还是根深蒂固的。我们说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期,从一个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西方文化中的优秀的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与中国的实际相联系,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发展路线。

第17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人情社会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老外学中文,往往最不能理解的便是“关系二字。中国的立交桥纵横交错,千转百回,世界闻名。而比中国的立交桥更复杂的,莫过于是中国的人情关系了。中国的“关系学”博大精深,说不清,道不明,是在法理社会语境下长大的外国人想融入中国的一大壁垒。费老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以对中国乡土社会客观详尽的描述和对中国人情伦理文化的思考,娓娓道出中国人情社会的文化社会起源。

中国以农业起源,士农工商,世族文化阳春白雪不接地气,难以传承,而古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反而能在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迁、人口流动性不强的农村中代代相传,从而保存下来。因此,研究中国的乡土社会伦理,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研究刻在中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伦理。乡土中国,人情社会,此话不假。

费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十数年,以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得出了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关系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规律性认识。1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礼治社会,重人伦、讲人情,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模式,从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维持社会秩序的不是法律,而是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以血缘为基础,依靠传统经验,选择生活方案,满足各自的欲望,并依靠长老统治,服膺传统规则,遵守礼治秩序,从而形成独特的乡土社会伦理特色。2

难怪老外不懂“关系”,不解“人情”。在费老看来,西洋社会的社会结构像捆柴,叫做团体格局。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而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则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3记得在“中国社会”的课堂上,田丰老师和我们讲授“关系与关系学”一课。正因为中国的差序格局,中国人喜欢不停地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攀关系,讲人情, 12尹世洪.从比较中感悟《乡土中国》[J].江西社会科学,2009,01:161-165.韩作珍.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伦理透视——以《乡土中国》为视角[J].理论月刊,2012,10:146-149.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16-18

这是一种熟人连带法则,中国人以为“熟人好办事”。强关系比弱关系更有价值,这一点也算是中国特色了。在中国,信息的获取远远没有人脉的宽广有价值。

关系人情,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中国是人情社会,尊老爱幼,你来我往,四海之内皆兄弟,人情味十足,温暖与关怀同在;但另一方面,讲交情,攀关系,熟人好办事。这些思想既给了人们交际方面的压力,使情谊蒙上了一层功利的污纱,又不利于公平原则的实现。如费老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人情社会存在于乡土的中国,源于差序格局,既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亦是糟粕与精华并存的原石。

今时今日,“乡土味”的中国在社会转型期间要想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我认为人们需要厘清公私之间关系人情的界限。唯有如此,方能使风气清明,有能者上,为官清廉,行政透明,经济蓬勃,社会繁荣,从而实现民族复兴。

参考篇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尹世洪.从比较中感悟《乡土中国》[J].江西社会科学,2009,01 3.韩作珍.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伦理透视——以《乡土中国》为视角[J].理论月刊,2012,10

第18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以及写作背景

(一)费孝通(1910.11.2--2005.4.24),出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二)《乡土中国》这本书收集的是费孝通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当时他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他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他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来的概念一般是没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时机,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

二、这本书解决的问题

《乡土中国》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

三、这本书的线索并总结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中国乡村村社会是一个由熟人组成的社会,在这里,文字成为一种非必要的东西,人与人之间只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就可以完成经验的传递。

(二)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因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能通行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三)中国乡村社会的家族是个绵延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凡是做事业的社群,纪律是必须保持的。而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要被遏制,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四)礼是传统,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五)乡土社会是一个无为而治的社会,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另有一工的。所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都是也都不是,都有些像,但都不确当。非要给它加个名词的话,那就没有比长老统治更好的说法了。

(六)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地缘是从商业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确实契约社会的基础。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七)在变的很慢的社会中发生了长老权力,这种统治是不能容忍反对,社会如果加速的变动时,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

(八)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在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个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四、读后感

现代性的入侵导致了乡土性的丧失,我们从一个熟人的社会变成了陌生的社会。然而这种结果我们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但不管怎样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活下去。是我们适应社会的改变而不是社会适应我们的改变。每个人都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做一些事情,很多我们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或许成功了就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方向。并且无论现在怎样,社会最后也只会向好的发面发展。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尽力扫清社会发展的障碍,加快社会发展得步伐而已。

参考文献: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第19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一向不爱看太过学术的研究著作,因为自身能力的局限,也总觉得这些太过枯燥与晦涩。正由于这种心态,因而选了相对而言略显单薄的这本费孝通先生的作品——《乡土中国》 在费孝通先生对于这本书的重刊序言中,我大概了解这本书的14章内容均围绕着“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所展开的探讨。费孝通先生同时也写到他在书中所涉及的乡土中国,并非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涵在具体的中国基层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社会,那些影响同时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了发生作用。

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得是生动而又形象的例子,就似一位极富经验的导师将生涩难懂的知识用他平实精简的言语娓娓道来。而事实上,这本书正是费孝通先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所整理出来的14篇文章。从文章的论述中,费先生描述了具体的农村社会的结构、风俗等各种生活细节,深刻透彻地探讨着中国乡土社会。而接下来,我将从费孝通对于乡土中国的探讨中发表我的观点,以乡土中国看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

在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中,费先生所指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城市人因为乡下人的土气而藐视他们。而何谓“土”?“土”便是指乡下的泥土,乡下人均以农业为生,土地便成了他们的命根,他们就与土地不可分离。依赖于土地便造成了农村人口的不流动性,因此,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而农业小生产的生活小制度不需要太多人来分工合作,人们靠着祖祖辈辈的经验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导致了人们不需要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也就因此,村子与村子之间往往都是独立的。这种聚村而居的方式,都带有地方性,这种地方性也就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在地方性的限制下,人们便生长于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环境下,而这种常态生活的最终结果便是终老是乡。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这个“熟悉’是指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在这样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种信任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乡土社会里人们安于土地的生活,有熟悉至信任,简单而又质朴的生活方式,或许就是城里人所藐视的“土”。

如今的中国,土地被大量改用来建设大批量的钢筋水泥的建筑物,乡土社会转变为混凝土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得许多生于乡土、长于乡土的人,不再安于“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乡土苦闷单调的生活,而是情愿怀揣着对美好优越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告别父母甚至妻儿,离开故土,涌入城市去实现自己的“淘金梦”。正是这种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文化。五千年的农耕大国,这使我们的名族也是和泥土分不开的,远离了质朴的泥土地,许多不曾有的现象也变纷至沓来。城市乃至现在的农村,人口的高度密集和信息交流的快速便捷使得我们基本上缺失了地方性的限制,“熟悉”的社会于我们而言是不存在的,也就因此,“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成了现代社会的阻碍,无论是亲戚、朋友,在某些事中,特别与个人利益挂钩时,我们都怕口说无凭、要画押,要签字等等。也就因为这样,现代社会中会存在法律,且仍在不断的修缮加厚中。

费先生在书中所举的西洋商人至中国买瓷器的例子,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然而放在如今我不能认同,这大概正是我们在缺失“土气”的表现了吧!

生存于乡土社会的人,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

现代社会中,撇开社会制度的方面,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只要有钱一些,都将自己的儿女,乃至一家都送出国,我并不认为这都是为更好的教育或更好的生活,终究远离了土地,文化的改变,缺失了根,“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亦不覆从前。

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习俗在现代社会处处产生了流弊,而“土”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在我的笔记中,翻过《乡土本色》这一页,我便看到三个词,分别是“愚”、“私”和“道德”,来自于《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和《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我认为这三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就放着一起讲了。

先讲“愚”,费先生在书中提到,城市中人认为乡下人“愚笨”,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乡下人不识字。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空间阻隔指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时间阻隔指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对于生存在乡土社会中的人而言,是存在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的需要。并且文字并不具有乡土性,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

其次是“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乡下人还是城市人,都存在着“私”这个毛病。古语中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脑中立即所浮现的场景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和外人对于中国人“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的评价。

中国人除非有自身的利益才会付诸行动,如同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中国人的自私心相比起来,实在比得“愚”和其他毛病来讲实在要严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否则便没有这么多的贪污事件频频出现,令许多社会上的人咬牙切齿,这时很多人觉得这一类人怎么这么贪心,怎么该死?但当你身处其位,天天对着金钱等等各类奢侈品时,又有多少人会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呢?撇开这类大的事情,你偶尔捡到一些值钱的,除非有碍于他人,你能不纳为己有,控制住贪这类小便宜的欲望么?如果我们大多都能,就不会有这么多漫天的公益广告,外国舆论也不会一致攻击我们的把柄了。

在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一定的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这一类现象,同样存在于现代社会,大致可以称为“世态炎凉”或“树倒猢狲散”。伸缩性便是由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这就是明显区别于西洋“团体格局”,这类格局本质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而我们的差序格局则是讲攀关系,讲交情,尤其在现代工作压力竞争中尤为突出。

因此,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最后我所要讲的是“道德”,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是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西洋的“团体格局”下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而中国作为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者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中国的道德与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的伸缩。再以贪污为例,你可以大声斥责别人贪污,但当贪污的人是你父亲时,你可能不但不骂,还会伸手要贪污来的钱。因此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这一类道德同样同时存在于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

“私”与“道德”这一类的劣根性,却讽刺地一直存在着,不能回避地,这仍就是我们的文化。

第20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共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 同时,又可以从乡土性这一特征延伸出一些与它有联系的基础特性:空间上的相对固定性;时间上的相对静止性;村落内人际的熟悉性;村落间人际的孤立性;判断标准的自我性。这五个要素又彼此联系,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的结构和特点。

与此同时,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是在西方国家的土壤上产生的,因此在将其引入中国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在经济学上,我们将这种引入的矛盾叫做“熵”,“熵”的引入会使打破整个系统稳定的状态,但如果管理者处理得好,则会使得整个系统向上发展,反之则会后退。而这种冲突表现中国的乡村表现得格外明显,以至于至今仍然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在乡村的这种冲突主要是“法”与“情”的冲突。“法”是什么?有很多种解释,最简单的一种就是契约,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情”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关系。“法”与“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他们也彼此交融,法中有情,情中有法。比如说法律中对于未成人、怀孕妇女等等的规定便体现了人情。同理,我们每个人也有一套自己判断关系远近的规则,而这套规则中也多多少少和现代法治规范具有共通之处。

然而,在将现代法治引入中国乡村地区的时候,彼此冲突的因素显然多于彼此调和的因素。在《秋菊打官司》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秋菊苦苦追寻的是一个说法,而最后引入的司法解决的方式,显然并不是秋菊想要的结果。国家司法权的介入打乱了当地关系网的平衡的状态,增加一种不稳定因素。不难想象,秋菊和村长家的关系面临的挑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传统社会是以一种差序格局的方式存在的,这种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然后向水纹一般一波波扩散出去,最后形成每个人的社交圈子,而在这个圈子里每个人都是熟人。你会和自己的熟人打官司吗?一般来说不会,除非你下定了和他老死不相往来的决心。可是我们同时知道,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是封闭的,人们是离不开这片土壤的,因此老死不相往来是很困难的,甚至意味着世代为仇,这是不利于整个村落和谐的状态的,也是村落里的长老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他们会极力协调纠纷。这种纠纷的解决方式基本上或是“各扇两人一巴掌”,或是“劫富济贫”,或是“进行感化”的方式,对纠纷双方进行教化,运用自己的地位和高尚的品格以及邻里间的压力,缓和这种人际冲突,多年来倒也相安无事。

但是,中国的城市是具有引入现代法治的合适的土壤的,经济的发展,人际之间的交往频繁,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对现代法治提出了要求。由于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每个人都可以随随便便的进来,又大大方方的出去,因此人情渐渐退让于法治。在城市里托关系办事的难度增大,成本提高,因此法律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与此同时,陌生人之间的不信任,使得我们希望有一定的准则约束对方的行为,综合其他因素,城市最终适应了这套法治程序。

但是,政权的统一不允许我们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实行两套法制体系。“一国两制”要是试用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想必会给中国带来不和调和的*。因此在乡村地区尚未存在合适的土壤前引入法治模式必定会引起冲突。

先不提法治的观点和乡村社会的基本理念、道德风尚是否不同,单单是纠纷解决程序上就产生了冲突。以前解决纠纷的长老都是村里面最具有威望的人,是通过其高尚的人格让别人信服。但是,就拿法院审判制度来说吧,现在解决纠纷的法官是一个“外人”而非“熟人”,他依靠着国家权力解决纠纷,即使村民对于纠纷解决结果不满意,一旦判决生效没有回旋的余地还要强制执行。这就像是家里人吵架,一个陌生人过来调解,然后不论吵架的人是否满意,都要按照他的意志执行,这显然让人感觉不舒服。同时,法律程序是一个不可逆的齿轮,一旦开动起来就会自己运行,人为的因素很难再施加干预,就如《秋菊打官司》所描述的,尽管村长是个善良的好人,但是一旦国家司法权介入进来,秋菊就不能再左右判决的结果。熟人社会中“情”与“法”还有其他种种方面的冲突,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中国乡村地区表现出的“法”与“情”的激烈交锋的实质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冲突。刚刚引入法治的中国的乡村地区还处于一种被现代工业文明席卷之前的状态,而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是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产物,这同大人把自己的世界观强加给小孩子是行不通的有一定相同之处。

但是,现在来看这种冲突渐渐有所缓和。在向乡村地区推行法治的过程中,现代法治逐步去适应乡村的特点。在一些案件中,以当地的基本道德风尚作为裁判的准则。逐渐,农村居民也接受了一些现代的法治精神。但是最重要的是,农村流动人口增多,进城务工人员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 农村的土地可以在一定限制内转让,都使得农村这片土壤更适合法律的生存。

因此,距费孝通先生写成《乡土中国》之后的这么多年,中国乡村地区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不得不说,多年以来形成的乡村地区独有的特色还是依然存在,但是在将法治引入后出现混乱状态的几十年后,中国的乡村地区呈现出一种向上发展的局面。但是这并不意味这就可以忽视法治与人情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逐渐从制度转移到个案之间,而个案中的冲突则可以通过法官在制度内的自由裁量权加以实现。

乡土中国简介
《乡土中国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