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高三三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9 06:07:5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三

三观三德学习演讲稿

郑婉莹

三观三德是人的一种内在因素,体现人的内在修养。这种修养越高,人的生存意义就越大。作为一名教师,这种修养应是必备的一种素质,因为这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着一大批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状态。

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用这三观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对学生作出积极的影响。拥有正确的三观,教师才会有更大的激情投入工作,才会有强的责任感,才会有高的廉洁自律意识;学生也才会有更大的自觉性和动力去努力学习,才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才会形成积极、乐观、互助的人格。

校园内,不同岗位上的人都各司其职、尽善尽美,这是正确的三观在做引导。在我校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更要以正确的三观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引导自己的行为。我们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传道授业者,都享受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带来的优越感。不论将来的选择是什么,服务学生的宗旨不变,所以,我们工作的态度不能变,健康向上的行为不能变,积极进取的人生方向不能变。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创造和奉献。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现阶段我校的教师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有了正确的三观做指导,我们才可能塑造良好的三德,做个优秀公民、教师、家人。

也许,我们自小的教育开始就有意识地塑造着比较良好的社会公德;为了未来,我们也自律地塑造着比较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家人,我们往往也容易更加苛刻地对待自己的家人。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家人身上得到什么,而很少想到我们应该给予家人些什么。家人永远躲在我们的身后。他们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更应该珍视他们。

我的父母总是默默地支持我。从小的学习,到现在的工作与生活,他们总是为我做大大小小、力所能及的事,让我安心做我自己的事。而今,我却为他们做的甚少。从与公公婆婆的相处中,虽然长久以来,我都努力学着成熟,但牢骚太多、抱怨太多,还是做得不够大度、不够宽容。所以,自己还是应该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谐。

“三观三德”是一盏指引人前进与成长的明灯。通过“三观三德”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自查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更好地帮助自己认识形势并与时俱进。人生路漫漫,我们要时刻谨记“三观三德”的教育,踏实、稳健地走好每一步,为自己的人生填充丰富的色彩。

“三观三德”学习论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观点。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科学地认识世界,要求我们客观地认识事物。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客观地认识事物,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观察事物必须注重全面性;二是观察事物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三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不懈地追求真理与勇于修正错误是相辅相成的。人认识真理的能力是有限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对真理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不懈追求真理的人,必然是善于修正错误的人,而修正错误只有从坚持真理出发才有意义,也就是说正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才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每修正一个错误,就向真理迈进了一步。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所谓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评价的观点和标准,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是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正确人生观。人生在世,都要度过一生。而人如何度过一生,人的一生给世界留下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结果。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同,从内因分析,关键取决于人们的人生观存在差异。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正确回答人生到底是为什么,即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所谓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价值关系的总看法。只有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而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原则的价值观,才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体现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凡是为社会、为企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都有是人生的创造。实现人生的价值要与本职工作密切结合,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做好本职工作,最直接的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为国家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也称公共道德或社会公共生产准则,是人们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生活秩序,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和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规范。

认真履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具有自己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特殊的道德要求,即从道义上要求人们应以一定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和行为去接物处事,完成本职工作。各行各业都有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主要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

家庭美德从和睦教育入手,突出宽容、礼让、孝敬的主题。

通过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提倡孝敬老人、爱护子女、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要树立家和万事兴的观念,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宽容礼让,互敬互爱、互信互谅,实现感情和生活上的和谐。反对暴力、反对铺张浪费,倡导文明简朴的生活方式。

在“三观三德”指引下成长

三观三德是人的一种内在因素,体现人的内在修养。这种修养越高,人的生存意义就越大。作为一名教师,这种修养应是必备的一种素质,因为这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有这直接的影响,关系着一大批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状态。

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用这三观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对学生作出积极的影响。拥有正确的三观,教师才会有更大的激情投入工作,才会有强的责任感,才会有高的廉洁自律意识;学生也才会有更大的自觉性和动力去努力学习,才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才会形成积极、乐观、互助的人格。

校园内,不同岗位上的人都各司其职、尽善尽美,这是正确的三观在做引导。在我校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更要以正确的三观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引导自己的行为。我们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传道授业者,都享受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带来的优越感。不论将来的选择是什么,服务学校的宗旨不变,所以,我们工作的态度不能变,健康向上的行为不能变,积极进取的人生方向不能变。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创造和奉献。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现阶段我校的教师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有了正确的三观做指导,我们才可能塑造良好的三德,做个优秀公民、教师、家人。 也许,我们自小的教育开始就有意识地塑造着比较良好的社会公德;为了未来,我们也自律地塑造着比较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家人,我们往往也容易更加苛刻地对待自己的家人。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家人身上得到什么,而很少想到我们应该给予家人些什么。家人永远躲在我们的身后。他们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更应该珍视他们。

我的父母总是默默地支持我。从小的学习,到现在的工作与生活,他们总是为我做大大小小、力所能及的事,让我安心做我自己的事。而今,我却为他们做的甚少。从与公公婆婆的相处中,虽然长久以来,我都努力学着成熟,但牢骚太多、抱怨太多,还是做得不够大度、不够宽容。所以,自己还是应该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谐。

“三观三德”是一盏指引人前进与成长的明灯。通过“三观三德”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自查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更好地帮助自己认识形势并与时俱进。人生路漫漫,我们要时刻谨记“三观三德”的教育,踏实、稳健地走好每一步,为自己的人生填充丰富的色彩。

西定府小学

郑婉莹

推荐第2篇: 南京高三三模英语作文

2012南京英语三摸作文(样卷)1

23分:

In recent years some universities have put a series of weird questions to the applicants in their interviews of independent enrollment, causing a stir among the students and society.They have sharply divided opinions.

People in favor of it state that the interview is a fantastic way for colleges to find students that they really need.It may contribute to building up students’ abilities to answer questions as well as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critically, due to their challenging questions, which perhaps even don’t have an exact answer.

At the same time, others hold a quite different point of view.They believe that some questions are so odd and strange that students may have butterflies in their stomach and don’t know what to do when faced with them.What’s more, such questions are not able to make out whether a student is smart or hard-working enough.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belong to the supporters.We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the chance to show ourselves, which can be a great treasure to our life.These questions also warn us not to be buried in papers and books in case we are totally not familiar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In short, only when we improver our competence, can we cope with all of these as a piece of cake.

2012南京英语三摸作文(样卷)2

21分:

In recent years some universities have put a series of weird questions to the applicants in their interviews of independent enrollment, causing a stir among the students and society.They have sharply divided opinions.

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this.They hold the opinion that interview is also a good way to choose talented people.Because of the more open-minded and more challenging questions, talented students can stand out quickly.Those so-called weird question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children’s ability to respond and think independently, testing their critical minds at the same time.However, some people are firmly opposed to this action in independent enrollment.They strongly think that the weird and unreal questions confuse the students.All the students are not used to thinking in that way.So obviously, it is overwhelming for most of them to answer.After all, these questions are far away from real life too much.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ndependent enrollment cannot be stuck in a weird circle.Although, critical and wide minds are pl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current society, we also need many real and common things which can’t be abandoned.

2012南京英语三摸作文(样卷)3

20分:

In recent years some universities have put a series of weird questions to the applicants in their interviews of independent enrollment, causing a stir among the students and society.They have sharply divided opinions.

On the one hand, supporters believe that interview is also a way of selecting outstanding students.The questions of it are always more open and challenging.Moreover, questions without certain answers can more accurately test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swer questions and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critically.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against this insist that the questions are too odd to answer.And its feature that is not close to the real life will make the students not know what to do.As a result, it can’t figure out the real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the students have.

In my opinion, the questions are effective and neceary indeed.First, it can test not the speed of the students’ reaction.Besides, such kind of questions will urge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in all aspects.

Anyway, I believe that the independent enrollment will develop into a better form.

2012南京英语三摸作文4(改卷时发现的)

In recent years some universities have put a series of weird questions to the applicants in their interviews of independent enrollment, causing a stir among the students and society.They have sharply divided opinions.

People in favor of this way firmly hold the opinion that interview is in any way a good way to make talented students stand out.Those so-called weird questions, though much open and challenging and even have no standard answers, can to some extent reflect applicants’ ability tothink independently and critically.

Others who hold the opposite view, however, see this problem in another way.Many questions are so absurd that they are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unrealistic.Applicants can hardly find anything related to their daily life when seeking poible answers.Consequently, such weird questions cannot reflect students’ knowledge storage and learning ability.

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 weird questions in the interviews should either banned or be too much emphasized.That is, we don’t have to go extreme.However, questions in interviews can build a connection with real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be creative and challenging.After all, students have to apply what they learnt to real life.Only when a balance is achieved can our education system benefit the students and the whole society.

推荐第3篇:高三三模过后班级标语

高三三模过后班级标语

查出遗漏点,弄清已混点,找出易错点,分析失分点。审题目,明意图,思规范,重卷面。

会做的题做对,做对得题得满

基础知识加应试素质等于真实水平。

一线希望,百本努力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推荐第4篇:届肇庆高三三测语文题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题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考生要认真 核对答题卷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所填写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

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Ⅰ 阅读(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是国家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之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人生价值的肯定。后来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之为“乡贤”。如今我们则把那些德高望重的还乡官员、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农村的优秀基层干部、家乡的道德模范和热爱家乡、反哺桑梓的企业家等榜样人物、先进人物、精英人物称之为“新乡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对象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等问题日益凸显,而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乡贤文化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仍然具有独特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它是倡导文明乡风的精神力量、传承地域文化的方向坐标,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

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软治理”,有利于健全乡村居民利益表达机制,营造新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的氛围,激发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建设乡村共同体,并提高其凝聚力和自治能力。从优化乡村治理文化来看,新乡贤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能延续传统乡村文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能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乡风,使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从提升乡村治理手段来看,在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情况之下,推进新乡贤和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公共服务普及与公序良俗形成,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

高三语文试题

第1页

(共8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就如一场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他们既挑起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担,又充当起了“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传声筒”和“广播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不断挖掘和发挥新乡贤的潜力与作用,使其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顾名思义,“乡贤”就是生于本乡、服务于本乡、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的贤达之士。

B.简而言之,新乡贤就是本乡本土的、德才兼备的榜样人物、先进人物和精英人物。

C.新乡贤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化解社会矛盾两大方面。

D.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就是乡贤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乡贤”的内涵说起,分析了必须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的背景,并论证了新乡贤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

B.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为其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第四段从优化乡村治理文化、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提升乡村治理手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D.“传声筒”和“广播站”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新乡贤独特而突出的引领示范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所以新乡贤既挑起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担,又充当起了“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传声筒”和“广播站”。

B.新乡贤文化虽然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未必适用于城市的治理。

C.乡村存在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对象多元化、环境复杂化等突出问题,只有充分挖掘和发挥新乡贤的潜力与作用,乡村治理才能卓有成效。

D.新乡贤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见,“软约束”“软治理”在某些方面也不失为治理的良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归 袁有江

他现在还不想回家。

迎着刺眼的夕阳,他突然间冒起了去大岭山的念头。朋友曾提过,大岭山之巅可以俯瞰整座城市。来这座城市二十多年了,他还从没认真看过这座城市的全景。

此刻,他很想一个人去站站,看看。

暮霭苍苍。站在观景台边缘,远眺一池斑斓的灯火,他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第一次,他发现这座城市是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一种从喧嚣中滋生的空空荡荡之感,油然而生。脚下是万丈深渊。凉飕飕的山风,钻进裤管,沿尾椎流到后脑,激起一股往下坠落的恐惧。他下意识地抓紧栏杆,想到尼采的那句话: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下山时,他鬼使神差地将车又开回了单位,并关闭了手机。

今夜,他想徒步回家。

银白的河床里,静水深流,寂然无声。夹道的树丛间,散布着稀奇古怪的虫鸣,天籁般好听。他贪婪地深吸着夏夜的凉气,稳健地走在塑胶绿道上。恍惚间,他觉得身后,留有一

高三语文试题

第2页

(共8页) 串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将这二十多年的时光坚定地嵌入了这座城市。“强人是你,能顶天立地”,想起了郭天王的歌词,他微微一笑。

在绿道尽头翻上路面,向南,转入一条商业街。路上车水马龙,街两边店铺林立,流光溢彩的招牌和灯箱,让他有片刻目眩。一家超市的音响,正不遗余力地播放着流行歌曲。这条他每天经过的街道,原来如此繁华。从前的熟视无睹真不应该。

从商业街拐进工业区,热闹渐行渐远。马路上,除了偶尔驶过的货柜车,几乎没有行人。站在梧桐树间的路灯,洒下斑斑点点的光。突然,他发现一家工厂的后门口,好像躺着一个人。

他清除脑子里的那团乱麻,一步步走近。

是一位全身脏污,壮实,约五十岁的女人。她穿着一套破旧的粗布工装,左脚挑着一只女式布拖鞋,右脚底压着一只男士塑料拖鞋。她身体横截门口,就着斜坡躺着。头枕交叉的双臂,胸腹坦然地面对夜空,居然还跷着二郎腿。青紫的脸上,仿佛浮着一层油润润的,纯真的笑意。均匀的鼾声,透出香甜的气息。女人,很像法国印象派油画里,那些丰腴的睡美人。

她不像是捡垃圾、收破烂的。讨薪的?似乎也不像。更像是一位精神失常者,一位什么都不需要考虑的弃妇。她有家人吗?为什么会沦落街头?也许,她好好洗个澡,换身衣,睡在一张柔软的床上,会是一位美丽的母亲。猜测了一会儿,他觉得自己很可笑。自己没有责任和义务,去猜测她的身世来历,更根本没资格同情她。

他掏出手机,已经是凌晨一点。他从来没有这么晚不回家。偶尔晚归,总有电话先打回去。手机恢复信号后,一股脑蹦出十几个未接电话和未读信息。母亲、老婆和儿子都问他啥时候回来,干吗还不回家。儿子和儿媳妇在闹离婚。母亲的股骨头手术,无论如何不能再拖……

该想的想一遍就烦,不该想的想一千遍还想。徜徉在明月大道,他和月光下的影子无休止地辩论着。他告诫自己,什么都不必想,不必担心。影子却告诉他,你得想清楚一切,凡事都值得担心。

到了他夜夜栖息的小区。输密码,开门;进电梯,出电梯;开锁,进家门,换鞋,过客厅。一切照旧。他伸头看看母亲的卧室,夜灯阑珊。蜷缩在沙发上的妻子鼾声正顺。负痛而眠的母亲,也一脸安详。

赤条条躺进浴缸,他才再一次回想下午张医生的电话。“你……虽然是晚期,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一瞬间,不可遏制的泪水,决堤般涌出。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平中见深意,通过“他”归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展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去思考苦难生命这一永恒的主题。

B.“他”对流浪妇人身世来历作一番猜测前后的心理变化,既写出了“他”为人冷淡的性格,也暗示了“他”苦恼无助的处境。

C.小说善于营造冲突来表现人物,“他”在月光下与影子的辩论,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巧妙外显,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他”的焦躁难安。

D.小说的语言既具表现力又有感染力。如“该想的想一遍就烦,不该想的想一千遍还想”,就很好地反映了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引起读者共鸣。 5.小说“归”这一标题内涵丰富,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5分)

6.小说结尾才交待“他”身处癌症晚期,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简要分析。(6分)

高三语文试题

第3页

(共8页)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明显加快。截至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据联合国人口署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2亿,2050年将突破3亿。

相比之如此庞大且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护理服务人员等却呈现出了供给不足的格局。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14万个,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9万个。全国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30.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养老床位31.6张。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失衡,对98%以上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缺乏养老服务供给及相应的政策筹划与公共投入,全国养老床位供需差距巨大。”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指出,未来需要有效地撬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以应对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摘自《经济日报》2018年2月18日) 材料二: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失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

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11月13)

材料三:

中国人口老年抚养比预测

注: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2030年将超过50%。

(数据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

高三语文试题

第4页

(共8页) 材料四: 日前,桐乡市乌镇“互联网+”养老模式成功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2014年,桐乡市乌镇被授予“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同时启动“互联网+”养老服务试点工程。如今,通过三年实践,桐乡乌镇“互联网+”养老服务已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专业护理、文体娱乐、配餐就餐、医疗保健等80余项集中照料和上门服务。

互联网给乌镇老人的生活带来何种变化?89岁独居老人吴凤琴的一天,是乌镇“互联网+”养老生活的缩影。每天早上吃过早饭,拿着印有老人专属二维码的“一卡通”,吴凤琴总会出现在乌镇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二楼的健康管理中心。自助测量血压后,她的测量结果将及时录入电子档案中。旁边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免费为老人提供网络医院预约挂号、网上会诊等服务。老人向记者展示了随身携带钥匙扣大小的“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器”:“这是为了防止我跌倒时身边没人照顾,一旦发生意外情况照料中心会马上接到呼叫器报警。”

(摘自《浙江日报》2017年12月8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老龄化速度正在明显加快,要应对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有效调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做到双管齐下。

B.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康复、养老等为一体,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

C.到2030年,社会总抚养比超50%,意味着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压力加大,同时将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

D.乌镇“互联网+”养老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它被授予“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也率先展现了互联网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成功运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当前我国养老的突出问题是养老床位严重不足,这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矛盾。

B.医养结合是最理想的养老机构模式,势在必行,其中的医就是为了满足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需求。

C.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医养结合”时间表,表明我国应对老龄发展趋势信心足,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D.养老问题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在拷问每个家庭的孝道,居家养老仍是家庭首选。

E.医养结合中的“养”,已超越传统意义的养老,更强调生活质量,有身心兼养之意。 9.请参照吴凤琴老人的事例,概括乌镇养老模式的特点。(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司马旦字伯康。清直敏强,虽小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以父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历......郑县主簿。郑有妇蔺讼夺人田者,家多金钱,市党买吏,合为奸谩,十年不决。旦取案一阅,..情伪立见,黜吏十数辈,冤者以直。又井元庆豪欺乡里,莫敢谁何,旦擒致于法。时旦年尚少,上下易之,自是惊服。吏捕蝗,因缘搔民。旦言:“蝗,民之仇,宜听自捕,输之官。”.后着为令。丁内外艰,服除,监饶州永平铸钱监。知祁县,天大旱,人乏食,群盗剽敓,富..家巨室至以兵自备。旦召富者开以祸福,于是争出粟,减直以粜,犹不失其赢,饥者获济,盗患亦弭。

高三语文试题

第5页

(共8页)

举监在京百万仓,时祁隶太原,以太原留,不召。通判乾州,未行,举监在京杂物库。知宜兴县,其民嚣讼,旦每狱必穷根株,痛绳之,校系县门,民稍以诋冒为耻。市贯大溪,贾昌朝所作长桥,坏废岁久,旦劝民葺复,不劳而成。

旦澹薄无欲,奉养苟完,人不见其贵。与弟光尤友爱终始,人无间言。光居洛,旦居夏县,皆有园沼胜概。光岁一往省旦,旦亦间至洛视光。凡光平时所与论天下事,旦有助焉。.及光被门下侍郎召,固辞不拜。旦引大义语之曰:“生平诵尧、舜之道,思致其君,今时可而.违,非进退之正也。”光幡然就位。方是时,天下惧光之终不出,及闻此,皆欣然称旦曰:“长者之言也。”

英宗即位,例以亲属入贺得官,时旦在梁山,诸孙未仕者皆不遣,惟遣其从兄子禀。旦与人交以信义,喜周其急。尝有以罪免官贫不能存者,月分俸济之,其人无以报,愿以女为妾。旦惊谢之,亟出妻奁中物使嫁之。旦生于丙午,与文彦博、程公珣、席汝言为同年会,.赋诗绘像,世以为盛事,比唐九老。

(选自《宋史·司马旦传》,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下易之,自是惊服 易:轻视

.B.皆有园沼胜概

胜:优美的 .C.固辞不拜 固:坚决 .D.旦惊谢之

谢:感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父任”指因父辈的官爵而获得官职,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种,也称为荫补、恩荫等。 B.“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南北朝以 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称为秘书监,明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

C.“主簿”,官职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 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D.“服除”指提前结束守丧期。“服”指丧服,李密《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中的“期功”就是古代丧服的名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旦果敢强干。任郑县主簿时,快速审理了原来十年都难以处理的案件,使受冤枉 的人得到公正对待;依法惩处了横行乡里却无人敢问的井元庆。

B.司马旦关心百姓疾苦。官吏扑打蝗虫,乘机扰民,司马旦建议让百姓自己扑杀,然后送 到官府来。因为这个建议,后来让司马旦做了郑县的县令。

C.司马旦和司马光兄弟友爱。兄弟分隔两地但时常互相探望;司马光想推辞朝廷召任的门 下侍郎一职,司马旦引用大义劝他任职。

D.司马旦淡泊清心,乐于助人。英宗即位,司马旦没有按例派遣未获官职的孙子辈入朝祝 贺以获得官位;曾有一位因罪免官家贫无法生活的官员,司马旦每月分出薪俸接济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争出粟,减直以粜,犹不失其赢,饥者获济,盗患亦弭。 (2)旦每狱必穷根株,痛绳之,校系县门,民稍以诋冒为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高三语文试题

第6页

(共8页)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

烟中沙岸似西兴③。 已无船舫犹闻笛, 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

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 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安国为安石长弟。②指镇江的金山寺。③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

①②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第一句起笔横空而来,句中“天末”、“海门”、“横”等词营造了宏阔的画面。 B.第二句视线拉近,描写眼前景物,以“沙岸”与“西兴”相比,大大丰富了诗意。

C.第

三、四句写夜色中金山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描写中极力表现了市井夜景的凄凉。D.前六句诗,作者以时间为序,写了由黄昏到初夜再到深夜的过程,章法井然有序。 E.第

七、八句运用典故,含蓄抒发了诗人决意抛弃世间一切、遨游于神仙世界的出世想法。

15.这首诗中间两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沟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相见欢》一词中,既点明时令又写出庭院冷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Ⅱ 表达(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浒传》的结局,因梁山英雄的纷纷遇害和被迫自缢等情节而令人不忍卒读。 ....B.在网络上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是发一些虚假贴子,但是三人成虎,当许多网站都转....载的时候,很多人都相信了。

C.“缘定终身,幸福一生”职工集体婚礼在工人文化广场举行,1000多名职工朋友观摩了38对有情人喜结金兰的仪式,见证了新人神圣而甜蜜的时刻。 ....D.在《自在人生浅淡写》这本书里,舒婷一改往日的朦胧缠绵,以散文的形式,书写沁人..心脾的诗意情怀。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校自从开展“让文明走进心田”主题教育以来,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文雅的举止代替了追逐打闹,文明的语言取代了粗鲁、谩骂和喊叫。

高三语文试题

第7页

(共8页) B.事实上,有一种理论说,成年人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源自安全感不足,而安全感不足的主要根源就是童年期的原生家庭中教育出了偏差造成的。

C.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突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着力捍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D.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是用于公共交通的一项创新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对于打造文明城市、塑造城市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对下面语段的主旨观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如今,许多年轻人沉陷“美颜”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一味追求完美,却忽视了对自己的认知,照片可以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而真实的面目无法改变,真实的虚妄在于对现实和幻想混淆一谈。而你就是你,那个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

A.浮华年代,真实不再。

B.真实之美,美在它的坦诚率真。 C.人的颜值与其价值不成正比。

D.真实生活正美在它的残缺与遗憾。

20.阅读下面这首题为《付出》的哲理小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诗句。(6分)

不要说你得到的太少太少,

① 。 多的还会化成少,少的还会化成多。

不要说你今天有的明天还会有,不要说你今天没有的明天还会没有。 星星升起来了还会落下去,月亮落下去了明天又会爬上山坡。 挖出石头凿成磨,削开竹篾织成箩。 种瓜的得瓜,

② 。

③ ,该有什么,还会有什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在我们迟到的时候,李老师会严肃地说:“鲲鹏班的人还会迟到,那就太无聊了!” 在我们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李老师会严厉地说:“鲲鹏班的人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那就太无聊了!”

在我们获得成功的时候,李老师也会风趣地说:“鲲鹏班都不能取胜,那就太无聊了!” ……

请你根据上述情境写一段话,阐释李老师的口头禅所隐藏的教育理念及意义,要求内容得当,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许多传统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积淀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但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随着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日渐变化,许多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也不再如前辈那般强烈,节日的仪式感日渐淡化,传统节日正渐渐演变为简单的假日。

对此,有人表示担忧,担心传统文化会由此而失落;有人觉得可以理解,认为时代在变化,传统节日的过法也应随之而改变;也有人觉得,重视过我们的传统节日是热爱自己生活的表现,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对此,你有着怎样的体验、感悟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试题

第8页

(共8页)

推荐第5篇:洛阳市高三三练考试化学题(B)

洛阳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B)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 -14O-16Na-23Al-27Cr-

5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卫生填埋 B.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向卤代烃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来检验其中的卤族素元素

B.实验用NH4Cl固体受热分解来制备NH

3C.用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某物质是否含有CO32-

D.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来研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9.有机物X、Y、M的转化关系为:

A.X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B.Y有同分异构体

C.M含有两种碳氧共价键

10.下列是三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C.三种物质中,其中有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11.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海水中含Na、Cl、Ca

2、Mg

2、SO24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8.下列实验设计方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Y可发生加成反应

A.A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B.通电后,海水中阴离子往b电极处运动

C.通电后,b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D.通电后,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 = O2↑+2H2O

--

12.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IA族元素,X与Z同主族,3种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元素位于第2周期B.Y、Z均能与X形成不只一种化合物

C.X是ⅤA族元素D.氢化物的稳定性:HnZ > HnX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 NH4C1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溶液的pH不断减小

B.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D.0.1 mol/L的NaHA溶液,其pH=4: c(HA-) >c(H+)>c(H2A) >c(A2-)

26.(15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OOCCH3)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制备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阿司匹林时,要使用干燥的仪器的原因是。

(2)写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在85 ℃~90 ℃,其原因是, 应采用的加热方法是。用这种方法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4)抽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

(5)如何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

27.(14分)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Fe2O3(s) + 3C(石墨) = 2Fe(s) + 3CO(g)△H 1 = +489.0 kJ·mol1 -

C(石墨) +CO2(g) = 2CO(g)△H 2 = +172.5 kJ·mol1 -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 +3H2(g)CH3OH(g) +H2O(g)△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②取一定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加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ΔH0 (填“>”、“

1③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曲线 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KⅡ(填“>”、“

(3)以CO2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多种物质。

①工业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 当氨碳比=3,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则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

28.(15分)用磷灰石制磷肥的副产品六氟硅酸钠(Na2SiF6)可制冰晶石(Na3AlF6),冰晶石是电解铝的助熔剂,可降低氧化铝的熔点。下图是工业制铝的流程图:

Na2SiF6

(1)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的主要工艺流程需__________个环节,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制备工艺中有两次过滤操作,过滤操作①的滤液是________溶液,滤渣是。

(3)分解脱硅和合成冰晶石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艺过程中③和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够用。

(5)电解Al2O3制Al时,I=200kA,一天制Al 1.430 t,电解效率是多少?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海水中蕴含80多种元素。氯碱工业和制备金属镁的原料都可来自于海水。

Ⅰ.在氯碱工业中,曾用石棉隔膜电解槽来电解食盐水(如图甲所示)。

Ⅱ.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解工艺不断革新,电解效率和产品纯度得到提高。20世纪80

年代起,隔膜法电解工艺逐渐被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取代。

(1)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如图乙所示)中⑥、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一个电子的电量是1.602×10-19C,用离子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当 Ⅲ.下图是工业上生产镁的流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简述加热氯化镁的结晶水合物使之脱水转化为无水氯化镁的注意事项: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铜是过渡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1)CuCl的盐酸溶液能够与CO发生反应:CuCl+CO+H2O=Cu(CO)Cl·H2O

①电负性:C ______O(填“>”或“=”或“<”)。 ②CO常温下为气体,固态时属于晶体。 (2)Cu+与NH3形成的配合物可表示成[Cu(NH3)n]+,该配合物中,Cu+的4s轨道及4p通 过sp杂化接受NH3提供的电子对。 [Cu(NH3) n]+ 中Cu+ 与n个氮原子的空间结构呈型,n=。

(3)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

成配离子[Cu(En)2]2+(En是乙二胺的简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配离子[Cu(En)2]2+中的中心原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②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 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的多,原因是。

③该配离子[Cu(En)2]2+中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填字母);

A.配位键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E.氢键F.金属键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15分)

芳香化合物A(

产物和水已略去)。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分子式。

(2)1 mol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消耗氢氧化钠mol 。

(3)写出由E制得F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4)有机物B与乙酸酐(CH3COOCOCH3)直接反应可制得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分子式 C9H8O4),满足以下条件的阿司匹林的

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苯环上只含有两个侧链②有两个酯基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是3:2:2:1的结构简式有种。

(5)有机物C可以由乳酸()经过几步有机反应制得,试写出以乳酸为主要原料制备有机物C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浓HSOH CH3CH2OH170 CH=CHCH2CH3CH3 22催化剂/℃

6

推荐第6篇:三三法则

三三沟通法则

医疗体制改革

自99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镇实行医疗体制改革,职工医疗费用全部移交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社会保障体系只解决职工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不足部分,由职工自行购买商业保险解决。

报销方式:设立最低门槛费,设立最高报销金额

社会福利体制改变

由过去企业包干、效益好的行业自保,改变成为全部交由社保管理。对于意外伤害医疗费用及死亡,不给任何的补偿,只解决基本医疗及基本养老。另外,职工家庭所需要保障,由职工购买商业保险解决。江总书记在《保险知识读本》上亲笔题写:“大力发展保险事业……”。 利率持续调低

从96年6月开始,人民银行连续8次调低银行利率,使以银行利率作为精算基础的保险的投资功能越来越弱,无法满足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从而凸现出保障功能的特性,即抗风险性 重大疾病发病率上升

最近几年,我们周围重大疾病发病率增加了许多,举一个例子:三年以前,影视明星得癌症的人几乎没有,但最近三年,却有李媛媛、赵丽蓉、马三立、罗文、陈百强、马华等相继因癌症去世。这个现象说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速度较快,而且难以找到控制的方法。究其原因,应该是以下几点:

重大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1.环境的改变

有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7年出现暖冬,气候的改变对人体一定有影响,大气臭氧洞的扩大使紫外线辐射越来越厉害,不断的出现剧毒化学物品泄漏海洋的事故,不断的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 工业化程度越高,对环境破坏越大!

2.饮食结构的改变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饮食结构基本以素食为主,那时的疾病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例如肝炎、肺炎、肾炎、气管炎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结构也随之变为以荤食为主,疾病表现为营养过剩,出现大面积的“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时间提前至三十岁左右,重大疾病发病率随之上升

3.工作压力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前企业的工作重点是抓劳动纪律,抓产品数量,大家工作的时候做私活的人很多,下班决不做上班的事,上班时间能够不干私活就已经是很好了。但是现在企业的工作重点是抓经济效益、抓市场竞争和产品及服务创新,职工上班与下班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下班将工作带回家的人越来越多,现代人大面积出现亚健康病征,抵抗力普遍下降,疾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 重大疾病发病率的提高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不知道什么时候疾病降临到自己头上。 如果疾病发生,不同的人所需要的治疗费用也是不一样的。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宁愿人吃亏不愿钱吃亏

生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经济上的困境,使得精神上的压力会更大,为了不给家庭增加负担,宁愿自己身体受苦也要保全家庭经济。 总之,花最少的钱来治病。 发病后所需要的费用大概在十万左右。

第二种:宁愿钱吃亏不愿人吃亏

生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在治疗时,无论家人或本人都希望治疗环境好一点,医生好一点,药物好一点,医疗设备好一点,感觉好一点,这种属于小康型的治疗方式,治疗费用自然会高一些。这类情况大约需要30万左右。(可以举列子)

第三种:就算生病,也是一种享受

生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但是经济上没有任何问题,需要用最好的治疗方案来解决重大疾病,用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物、最好的环境、最好的设备等等。费用也会很高。治病花费至少需要50万元

总之,现代社会各种情况都呈现出细分划法,在医疗需求上面不同的人也不一样。我们可以测算我属于哪个层次的人,需要多少费用,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作准备。

• 一般来讲,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一次性准备 以小康型为例,假设需要30万治疗费用, 第一种:可一次性存30万的定期存款,那么需要用时就没有问题。 一般人都不会或无法采用此种方案第二种:分期缴纳,必须缴纳20年 第二种:每年存银行15000元,存满20年,就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条件是必须存满20年。而时间是我们每个人最不容易掌握的,所以,他未必能达到我们的目的。第三种:分期缴纳,不受年限限制 第三种:类似银行每年存15000元,存20年,如果不发生意外,同银行没什么区别,

资金在逐步增多;一旦中途发生意外,就算存期不满20年,也可以得到用第二种方法需要20年才完成的30万。他的优点在于借用了别人的时间来达成自己的心愿,这种方式,是以计划的方式真正做到计划储蓄,俗话讲“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辈子穷”。 •

•通过三种方式的对比,第三种的优势明显强于前两种,但他有没有缺点呢?回答是肯定的:有! 第一:支取不灵活,没有办法作医疗以外的支出 第二:在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必须要有持续交费能力 本身这笔钱就是医疗费用,生病或发生意外时,都会给付给我们,唯一不方便的是,当

我们要改变资金性质时,确实会出现不方便的现象。也正是改变性质不方便的原因,才是我们一般都不去改变它的性质,真正需要的时候,我们才不会有任何的压力。如果我们真的要改变它的性质的话,要么最初就不要建立医疗保障基金,要么就采用保单贷款。就如社保的养老、医疗、住房公积金,他们的用处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间不可替代,才真正帮助我们解决了养老、医疗和住房公积的基本问题。重大疾病基金也是如此

• 保险是一门科学,他的缴费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保险费的缴纳不能超过其家庭年收入的

20%,在此额度以内都不会给我们造成压力。如果超过这个比例,我们的续交就会出现问题,没有续交能力的话,保单就会失效,保险公司就不会为我们提供相应的保障,我们就只能选择退保,而在任何时候的退保对我们来讲都一定会有损失,因此,超过额度我们就不能购买。缴费金额必须在20%年收入的额度以内。这也让我们不会产生续交的压力。如果说,在以后发生变故的话,也可以用减额交清的办法,来解决后期缴费的压 •

• 所以,以上就是健康险热销的几个原因,不知道你买过重大疾病保险没有。如果没有买过,我为你介绍一下。如果买过,你的额度是否足够。 任何的销售都是在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如果额度太少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所以,你的年收入是多少,你可以算出你家庭年交保费的额度。 你看是多少好呢?我来帮你做一个设计,你看好吗? 不管买不买,你都听我给你设计一下,再斟酌是

推荐第7篇:三三征文

《小鲤鱼跳龙门》读后感

少岱小学三年级三班郭慧娟

寒假里,我认真读了《小鲤鱼跳龙门》这本书。书中写了一群小鲤鱼,它们听鲤鱼奶奶说:“鲤鱼们祖祖辈辈都想跳过龙门。”所以,小鲤鱼们也想跳龙门。

一天,他们在河里玩,还时不时地跃出水面-----想跳龙门。他们看到“龙门”便都想跳过去。领头的小鲤鱼说:“我先跳上去,然后你们跟随着一个个来。”说完,自己先跳上去,其他的鲤鱼也都一个个地学着领头的鲤鱼的样子跳了过去。后来,鲤鱼们都被大水冲到一个风平浪静的河里,岸上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上面种着桃树和柳树,一棵隔一棵,粉红的桃花和碧绿的柳树叶子夹在在一起,多鲜艳啊!他们托小燕子捎口信,告诉鲤鱼奶奶,它们已经跳过龙门了,小燕子告诉他们,这里不是龙门而是水库,你们离龙门还差十万八千里呢.小鲤鱼说:“对我们而言都一样的,因为我们已经努力的跳过来了.”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勇往直前,不要害怕困难,险阻,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少岱小学三年级三班孟淑君

这个寒假里,我们学习了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让我知道了作者失去了外祖母的痛苦,还让我知道了时间很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我读到这里,我就想起来上课时我不认真的时后,我真后悔。我还知道了爸爸说这句话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要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作者说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他害怕。他从太阳落下和鸟儿飞行知道时间的宝贵。作者还下定决心要和时间赛跑。他有时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做完了。每一次作者跑赢时间他都乐得不知道怎么说出来 了。作者还懂得了时间飞驰,一去不复返。人的生命也是这样,所以作者要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和时间赛跑。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无穷。我也要抓紧分分秒秒和时间赛跑。希望大家也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

.

少岱小学三年级三班 房博

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由此可见,时间是多么可贵啊!要是你想成功,就得努力去争取,去和时间赛跑,如果你稍作停留,哪怕只是一秒,时间也会把你甩得老远,正所谓“失之毫里,谬之千里”难道不是吗?

寒假里我读了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因外祖母去世而常常忧伤,后来在爸爸的启发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明白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并从此和时间赛跑,从而赢得了许多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获得了成功。掩卷沉思,顿觉豁然开朗,作者的那句——“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由此我想起了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言:“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都能让时间留给他串串果实,懒惰者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他在告诉我们:勤奋就是和时间赛跑,勤奋就是成功的基石。事实也正是这样,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争分夺秒,勤奋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不珍惜时间,就会远离成功,浪费生命。记得我读学前班时,天天玩耍,不做作业,总想着还有时间呢!每天都是到了晚上9点,我才慌手忙脚地仓促赶作业,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每次作业我都写得很

潦草,错误也很多,于是老师一次次地苦口婆心地劝诫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是当时只知道玩耍的我并没有真正领悟老师话中的意思,渐渐地,我长大了,我终于深深地体会到了少年时期是学习和积累的最佳时期,我养成了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赛跑,勤奋学习,为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打好坚实的基础。同学们记住一句话:不管你爸爸妈妈给你再多的金山银山,不如自己养成好习惯,让我们跑在时间的前面,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推荐第8篇:三三达标

“因学定教,三三达标”创新教学模式(初稿)

各位校长:你们好!

现将教研室拟定的“因学定教三三达标创新教学模式”初稿,发给你们,请各位校长认真阅读,结合东庐、后六学习情况加以思考,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于元月3号前一并与考察报告发教研室公共邮箱(qzxjys@jnjyw.edu.cn)谢谢!祝各位校长元旦快乐!

“因学定教,三三达标”创新教学模式实验方案(初稿)

一、实验研究的背景

在国际化日益加剧、文化多元化急剧演变,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不约而同地发起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价值定位为: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奠基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修养,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学科实践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相当多的还是传统沿袭下来的灌输式教育,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受者、容器以及考试机器,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和中心,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评价等全部由教师掌控,课堂教学以内容为导向,教师讲教材,学生背教材,师生缺乏有效的交流,实为以知识为本位的机械授受和训练,学生获得的是以应试为核心的相对僵化的知识,难以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难以活化、系统化和生成化,难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更不要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不能满足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与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及课程目标相差甚远,也与曲阜这个世界教育文化名城的地位不相称。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和目标,使我市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质量得到切实而全面的提高,无愧于东方圣城(因为教育家孔子)的称谓,甚至因为高质量的名校而使基础教育成为拉动曲阜文化旅游等产业的一支生力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要下定决心,立足于本地教育的现实,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以科研课题带动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开展扎实有效的课堂达标教学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学习目标为中心,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健康发展。惟有这样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借鉴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宁津经验等,引导教师“基于人的生活的价值视野研究教育问题”,“将教育科研作为教师的生活需要,在日常教育生活中诠释教育实践本身的困惑,批判、反思、怀疑、指导、建构教育行为与理念”,“将研究的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寻找教师的价值与尊严,回答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和使命,防止教师职业倦怠和麻木,激发教师不断创新。”我们才能逐步克服知识授受模式的教育观念及其课程体系、教学行为,代之以“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及其有效、智慧的教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课改的根本宗旨。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我省基础教育内涵,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省教育厅在今年4月份召开专题会议并下发《山东省关于加强创新教育课题研究有关问题的通知》[鲁教基函(2007)2号],其中,将我们曲阜市纳入“山东省创新教育课题研究实验县(市、区)”,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也为我们开展基础教育改革指出了方向、提供了支持。

基于以上现实和认识,我们拟立题“‘因学定教,三三达标’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和尝试,开展适合我市特点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研究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构。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更新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实践、案例分析、反思等逐步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克服教学计划性差而随意性大、学习目标意识弱、学习目标不确切的课堂现象,协调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民主,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为“学”服务,教到实处,教会学习。

2、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学习和实践研究,解决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知识构建意识、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而照本宣科讲授知识、机械训练、高耗低效的陈旧教学结构,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富有生机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3、解决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机械单调、学习习惯和能力缺乏的问题。

教要依据学,要促进学。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现行的课堂上教学结构及方法还是以知识讲授法为主,在有听课任务的课上虽然“点缀”一些“新课程倡导”的方法,也多是摆摆样子的形式化安排,而不是根据教学目标、流程、学情需要经过精心设计的,因为缺乏教育科学理念的支撑,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手段(虽然在用多媒体等)机械单调、陈旧落后,学生多处于压抑、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方式也难以培养和提高。我们将着力变机械单调的教学方式为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注重能力的养成。

4、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创新教学特色。

多年来,广大教师缺乏学校生活的生命价值追求,缺乏创新意识,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安于并闲置原始状态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陈旧呆板、缺乏活力和特色,直接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我们将以课题实验为“动车组”、以因学定教的达标评价为载体、落实和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发现和培养富有进取心和创造性的名师、名教研组乃至名校和名校长,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特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基本界定:

因学定教的基本内涵:“因”是根据的意思,“定”是制定、确定的意思,“学”指的是学生、学情、学科,“教”指的是教学的目标、起点、内容、方式、策略、方法、流程及速度等。总体说来就是根据学生基础确定教学起点,依据学生自学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疑难困惑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依据学生学习状态确定教学流程及速度,依据学生掌握情况确定教学训练的内容及方式,根据反馈检测确定矫正强化的内容、程度„„

三三达标的基本内涵:

“三维”目标(知识、过程技能、情意)达标;

“三环”目标(教的环节、学的环节、训练环节)达标;

“三段”目标(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达标。

因学定教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理性尊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学科中心及教授中心的扬弃,是为了切实落实学生的学习权利——在教学主阵地上有效地参与进来,学会学习,收获成长,并不是弱化更不是放弃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先在目的的规训化职责及其活动。

四、理论基础: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思想及教学原则;《学记》中的“教学相长”思想;

(二)布卢姆的教学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等以学习行为为基础,从行为维度上建立了三个领域(认知、情感、技能)的教育目标分类参照系,其中认知领域揭示了知识掌握和理解、智力和创造力发展的目标层次和系列。他们不仅通过行为分类成功地把教学目标的规定性、交流性和明晰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意义、功能、原则和方法的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基于实验研究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指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的、及时的反馈——矫正手段,为学生提供所必须的学习时间和个别帮助,使其掌握每个学习单元之后,再进行后继单元的学习,从而使大多数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达到所规定的掌握标准。不仅如此,学生的认知能力即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它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新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我反馈能力,而且对学习一般者都具有较高的自我期望。

教学评价理论。布卢姆认为,评价乃是系统收集证据用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确定学习者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现代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作用,而现代教育评价的功能和重要意义既不在于鉴定和选择,也不在于通过对学生评分数、定等级进行学习鞭策或选拔人才,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应是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育教学过程。概言之,评价的意义在于检查教育目标的达成水平,以便及时针对缺陷和问题进行补救和矫正。

教学变量理论。布卢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探讨了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有关因素,提出了影响教学活动的三个主要变量,即认知的前提能力、情感的前提特性、教学的质。这三大教学变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水平及类型、学习速度、情意效果等。教师和家长应共同配合,寻找校内外影响教学活动的变量,设法使之改变,从而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得更好。他还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学习时间和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三)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是人的生命发展的本质:从人的生命发展的历程看,创新是人的生命发展的动力,它推动着人从现有的生命水平向着更高的生命水平发展;从人的生命发展的成果看,创新是人对现有生命水平的超越,是人生命发展的本质表现形式,是人的最有价值的生命发展成果。

教育过程是人类智慧复演的过程:智慧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创设进入课程的文明成果创造者关于知识创新产生的“类似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师生关注进入课程的知识创造者的精神世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活动建构是学生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式。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就不会有主体对客体的主动感知,就不会有原有知识经验对新知识、新意义的主动接纳,也就不会有旧知识结构的改变、重组和新知识结构的生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活动”在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发展的内在积极性。

自由:为学生发展创设适宜的生态环境。学校教育必须给学生发展以必要的自由和空间,为此,要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生活环境,建构宽松自由的评价和管理机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自主学习的权利和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古宁汉,D.J.Cunningham,1991)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学习者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并进行推断;另外,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总是与其已有的经验相结合,需要借助于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事件和信息加工策略。(维特洛克,M.C.Wittrock,198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确立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视为学习的目标,强调环境与学习的交互作用,通过丰富学生的主观体验来获取知识,同时提出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弥补个体独立探索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种新的学习理论对于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和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实践基础:

1、曲阜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东方圣城”的文化品牌;

2、我市一些学校相关课题研究的初步实践及其成果等;

3、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4、我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5、宁津县“当堂达标教学实验与研究”的系列教学模式;

这些现实条件和经验为该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比较扎实的实践基础。

六、研究内容

1、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研究。

教学是复杂的育人活动,教学要有真情,更要有思想。要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首先要有新观念的确立。为此,要通过学习和落实新课程标准、新教学常规,学习、研究、引进和确立目标教学和有效教学的科学理念。

2、学习方式研究。

教要依据学,要促进学。为了有效的教,必须了解和把握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其中,学习方式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习和把握学习方式的种类和特点,灵活运用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有效推进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及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

要改变高耗低效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一堂有效达标的课究竟怎样来上?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这方面我们要具体学习研究和借鉴全国各地已经成型的优秀教学模式与方法,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找到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基本的学习目标、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比较高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4、单元达标的测试研究。

课时达标监测与评价反馈的措施、方式及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单元达标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有效落实以及质量测控的推进措施、模式等。

5、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原则等理论研究。

思想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和前提。找到并明确各子课题研究的基本内涵、特点、原则、理论或思想指导等理性根基。

6、本课题研究的管理和评价研究。

实施课题带动科研兴教(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系统的战略工程,需要教育行政领导、教科研部门、学校三位一体,齐心协力。我们必须抓住组织管理和评价这个决定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加强相应的校本研究和教师评价研究,认真研究、组织、指导一个学校、一个学科、一名教师进行因学定教的达标教学实验和研究,制订科学的评价标准,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一节课、每一类课、参与的学科、参与的学校,以保证课题研究的实在性、科学性及其顺利进行。

七、研究目标

1、收集、研究和借鉴相关研究和实践中适宜中小学生有效学习的教育教学思想,构建我市中小学教改的理论思想根基。

2、探索有关提高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途径和措施,构建我市指导中小学生有效学习的操作方法:解放学生,开发潜能。

3、初步创立具有曲阜地方特色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轻负、高效、优质,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4、促进实验教师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工作作风,提高专业素养,获得切实的专业成长;培养教学骨干教师。

5、加强校本教研活动,合作共进,培育优秀教研组。

6、促进实验学校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八、研究的基本策略、步骤、方法

(一)基本策略:

1、循序推进,坚持下去。

2、借鉴融会再创新。

3、将此课题定为全市教育科研重大课题,教育局领导牵头成立务实高效的领导小组,协调人事科、教育科、教研室等科室,通力合作,解决好方向和持续推进的动力问题,由点到面,切实推进。

4、通过成立专家小组、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落实“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规范教学行为、改进教学行为,推进和提高点校教师的研究效度。

5、具体到教学方面的策略是:目标明确,单元构建,及时反馈,适当拓展。

(二)主要步骤:

1、确定实验学校,学校制定实施方案;

2、实验学校确定实验学科、实验年级、实验教师;

3、实验教师研究并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结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借鉴现有成功经验寻找“因学定教,三三达标”的突破点和联结点,明确自己的研究主题、思路、措施等)。

(三)基本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调查研究、自然实验、个案法,辅之以文献研究等教育科研方法。

九、研究的基本阶段

(一)准备发动阶段(2007年6月——2007年12月)

完成实验论证和方案的制订;

完成实验单位的组织、申报工作;

启动对实验学校的实验人员进行课题培训,召开课题开题会议;

各实验单位完成实验前测工作并写出前测的分析报告和学校的实验方案;研究操作方案的体系和准备工作;

(参加省市会议;开展“我的创新”征文活动;外请专家报告;外出学习;有关材料准备。)

(二)局部实验阶段(2008年1月——2008年8月)

组织实验学校根据所确定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构建操作性强的实践体系;

实验人员完成、试用初建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包括内容的调整等)。

(三)全面实验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2月)

全市范围内相应学科和年级推广经验证和修订后的成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等。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1月——2010年6月)

对该实验进行全面总结、鉴定,完善并适当推广。

十、主要研究成果形式

1、形成课题实验报告;

2、结集出版相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论著;

3、以课堂教模式为核心的比较高效的教学模式成果;

4、实验学校学生相关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成果集(包括学科成绩);

5、培养一批因课题研究而实现专业化成长、推进素质教育的名师、名教研组乃至名校和名校长。

十一、保障措施

1、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实验学校校长任子课题组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负责指导和协调该项系统工程;

2、聘请极富责任心的相关各级专家定期及时地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引领;

3、将此课题定为带动全市“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征得市政府的支持,争取获得至少是省级立项;

4、制订依托该核心课题切实推进实验学校教师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配套的集体研究、单元测试、活动演练、绩效佐证等课题推进办法,制订和实施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见,以及考核、奖惩办法。

5、设立专项基金,奖励依托课题切实推进校本教研、研究有成果、贡献比较突出的实验教师、教研组、学校和校长。

十二、实验研究组织机构

1、实验项目策划领导:张昭军

总课题组组长:

成员:各实验学校校长

2、实验项目执行组:

主要成员: 曲阜市教研室教研员、各实验学校课题负责人等曲阜市教育局二00七年十二月

附:课堂教学操作基本模式

1、创设情境;

2、明确任务目标;

3、学生自学,

交流自学成果,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4、学习中的问题,确定教的内容、方式、方法(教为学所需),

师生总结,

5、训练测控(达标检测),

6、反馈矫正(及时反馈,及时矫正)。

参考:A、“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宁津*小学)

操作程序

1、揭示目标(约2分钟)

目的: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需要和欲望。

形式:根据教学条件,可口述或者用小黑板、多媒体展示。

注意: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范围,“跳一跳,能够到”最好。

2、出示画面(约3分钟)

形式:可用挂图、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等展示图片。

目的:形象地再现场景,唤起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素材的回忆。教师指导自学,明确学什么、观察什么、怎样学和怎样观察。

注意:图画、录象要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内容,有助于学生思考;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3、小组交流(15分钟左右)

形式:学生自学,小组探究,教师做简单的指导。

目的:学生在明确要求之后观察思考,发挥其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态度,学生教学生,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

注意:这时教师要察言观色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学困生;不要过多的、大面积的指导,以免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巡回指导时,要耐心倾听讨论内容,不偏离本课内容,不能使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4、点拨解难(10分钟左右)

形式:全班探究后,教师释疑。教师教学生,精讲前一段活动中学生无法理解或忽略的问题。

目的:大面积肯定学生自学效果,树立自信;给学生完整的、正确的知识体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和欲望。

注意:对于“小组交流”和“班级探究”中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不再讲解;本环节可形成师生共同探究氛围;教师教学生,要指导学生学方法、找规律。

5、师生评议(5——10分钟)

形式:有感情朗诵,分角色表演。

目的:通过表演,师生评议,内化、迁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标。

注意:注重学生实际,要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小台阶”的要求;关注学困生,及时辅导,做到堂堂清、人人清;激励学生积累储备(语言)知识。

B、“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宁津*初中)

实施过程

1、揭示目标(约2分钟)

形式:口述或者用小黑板、多媒体出示,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

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注意: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制定学习目标;层次清楚,简明扼要。

2、自学指导(约3分钟)

形式:可用小黑板、计算机、实物展台等将自学提纲展示给学生。

目的:让学生明确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注意:明确自学的内容;明确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怎么看,重点理解什么;明确自学后达到的要求,如用多长时间,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式检测等。

3、自主学习(10分钟左右)

形式:学生自学(教师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端正学生的自学态度)。

目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态度。

注意: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重点关注学困生。

4、点拨释疑(15分钟左右)

形式:学生在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全班共同解决,仍不能解决的,教师点拨释疑。

目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动机、需要和欲望。

注意:建立学习小组,学生教学生,并使之成为实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不要流于形式,要让每一个学生有事可干,有话可说;在点拨阶段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教学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坚决不教),明确教的方式(“兵教兵”策略,即对某些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让先学会的学生教给他们,讲对的教师不再重复;讲得不完整的教师要补充、更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确教学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5、达标检测(5——10分钟)

操作:出示当堂达标检测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目的:通过完成当堂达标检测题,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注意:当堂达标检测题要做到典型、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关注学困生,进行及时辅导。

6、拓展延伸(约5分钟)

操作:设置较高层次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目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指导学后的运用,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应注重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避免实际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少走弯路。

C、“引导发现,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宁津*小学)

操作程序

1、出示目标(约1分钟)

形式:口述或者用多媒体出示。

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注意:抓住重点,突出层次,简明扼要。

2、自学提示(约2分钟)

形式:根据课本内容,出示自学提纲,给予方法指导。

目的:让学生明白怎样去自学有关内容。

注意: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方法要灵活,易于学会所学的知识。

3、引导发现(10分钟左右)

形式:教师可通过巡视指导的方法,引导小组或个人按照自学提纲进行学习,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4、解难答疑(12分钟左右)

形式:学生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全班共同解决,仍不能解决的,教师引导释疑。

目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学习小组的组成要均衡,有科学性;合作学习不要流于形式,个人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合作;教师在引导释疑中要注意“引导”而不是“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探究的规律。

5、达标训练(约15分钟)

形式:出示达标检测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目的:检测每位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

注意:联系题要有梯度,能照顾到全体学生;选做题的设计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

D、“自学辅导,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宁津*初中)

教学程序

1、基本训练(约3分钟)

学习新知之前对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针对性训练。这是学习新课的必要基础,为学习新课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又对新课的自学方向起到启发作用。

2、导入新课(约2分钟)

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重在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自学的冲动。

3、学习新知(共约25分钟)

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1)自学课本(约10分钟)

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自学的内容包括新课中的内容、概念、法则、计算方式及例题等。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自学方法,根据学习目标去自学以上内容,就自己的认识在课本上做出重点、难点的记号。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分别引导,认真自学课本,深刻理解教材内容。

(2)尝试作业(约5分钟)

从例题后面的“做一做”及练习题中选择与例题相近或相类似的题目进行重新组合设计,让学生尝试作业。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合作讨论(约5分钟)

在学生自学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交流自学及尝试作业的情况,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各抒己见,充分发散各自的思维。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尝试作业及自学的典型,尤其要注意向后进生收集,便于了解每一个学生、每一个问题的自学情况,为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教师精讲做好准备。

(4)教师精讲(约5分钟)

在这一环节中,为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教师主要精讲新课的重点、难点及学生自学、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采取点拨、讲解、讲评、总结等形式进行精讲。对学生在自学分析、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思路贫乏处予以点拨,疏通思路;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给学生排难解疑。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有必要的板书,精讲时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或电化教学手段,对一些细节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如统一做题格式,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书写规范化等。

4、达标作业(包括选做发展性作业,约10分钟)

达标作业及发展性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作业要有目的性、层次性。一般达标作业包括巩固性作业、综合性作业,要求全体完成并达标。其中巩固性作业是基本类型题,作用为巩固所获得的知识,一般从课后的练习题中选择设计。综合性作业是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其作用在于脱离模仿性,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可以从课后的练习题中选择设计或补充一些改错题、是非题、改编题、补充问题或补充条件的题目等。发展性作业主要是变化发展的题目,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转化、上升到智力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选用课后的“”号题、思考题或安排例题的一题多解、对新课的补充发现、一些操作性作业等。鼓励学生完成,不做全体要求。

5、教学评价(5分钟)

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强调要注意的问题。学生评价自己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自己的学习状态等,评价方法可采用学生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或师生共同评价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将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推荐第9篇:乐山市届高三三调考试 历史答案

乐山市高中2014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4.4

第I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5 ACDDB6—10 CBDBC 11—12 D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3.(28分)

(1)古希腊:梭伦改革,调和矛盾。(2分)古罗马:完善法律,协调利益。(2分) 英国: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2分)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小州、南北方的妥协。(2分)(其他答案,符合史实,同等给分)

(2)原因:专制主义强大;工业进程缓慢。(4分)

事件:1875年“一票共和”。(2分)

因素: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资本主义发展。(2分)

(3)意义:加快结束清朝统治;保存民主革命力量;避免列强武力干涉;避免国家陷入战乱;维护统一防止分裂。(任3点6分)

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分)

史实:国民革命,被迫采用暴力形式:国共互不妥协,导致十年对峙;抗战胜利后,国共矛盾引发内战。(任2点4分)

14.(24分)

(1)政治制度领先: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二府三司,完善中央集权制(3分)

价值观体系成熟:儒学发展到理学。(2分) 科技文化发达:唐诗、宋词,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形成;(2分)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世界文明发展。(2分)

(2)观点一:晚清出现文化危机:(2分)物质层面,自然经济逐渐瓦解;(2分)制度层面,君主专制受到冲击;(2分)精神层面,西学冲击儒家文化。(2分)

观点二:晚清开始文化重建:(2分)物质层面,掀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构建;(2分)精神层面:君主立宪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民主科学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学说,推动中国民主理论与思想的发展。(2分)

【注:学生针对任一观点作答均可得8分】

(3)依据:中美软实力的提升,会加强全球化合作的基础;(2分)两国经济文化的互动,可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2分)

背景:新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任3点3分)

高三历史答案 第 1 页(共 1 页)

推荐第10篇:南通高三三模63分以上的作文1

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 常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灵魂未灭,音乐永生(65分)

晚晴小筑

作者:沈卉 70分

黛瓦白墙浸润在微醺的霞光中,眼角眉梢都是沉静安宁的韵味。 一座泛着古韵的馆舍,便是木心先生的纪念馆了。

文学馆内整齐铺开的墙纸上——字迹清俊,翩雅优美,像一只只灵碟,载着先生永不停息的脚步,追寻先生灵魂深处永恒的归宿--艺术之归宿,生命之归宿!

细细数数,先生从*狱中带出的稿纸我只有六十六张。

现在想来,在狱中的十八个月中,最残忍的不是潮湿冰冷的牢房,不是如牲畜般的吃食,而是对先生精神的折磨。这是让人在精神上彷徨迷失,觉得无家可归的摧残,比身体的折磨更加恐怖。*狱中崩溃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

所幸的是,先生回看灵魂深处对艺术的追求清醒了过来。在本该写交代材料的白纸上用诗意的语句勾勒一幅幅没好的图景,用白纸花酒的黑白琴键弹奏着心中流淌已久的肖邦与莫扎特。原本彷徨迷茫,无家可归的忠灵,在艺术的美感中找到了归宿,寻到了生命价值之所在。

先生在苦难中明白灵魂深处隐藏的归宿,即在艺术中获得生命的美感与满足感, 即在追求艺术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乔伊斯说,“流亡,是我的美学”,而先生只说,“美学是我的流亡”;浴室出狱后的八十年代,先生与陈丹青等又同赴纽约深造。先生在彼开设美学讲堂,五年讲学,并写下《文学回忆录》。后成为散文被美国知名大学收录教材的中国第一人。

“我本该放手,可我从未停止痴缠”,先生笔耕不辍,从未停止艺术追求这是一种艺术家对追求永恒归宿的执念。其本质是渴望在艺术中实现短暂生命的永恒价值,寻找灵魂深处的艺术之归宿,生命之归宿。相比之下,眼下许多灵魂彷徨,那些因现实冰冷而觉得无家可归的人,更应该多思考灵魂的归宿在何处,而非漫无目的的只知汲汲营世。

凉意顺着领口深入,晚风袭过木质的窗,吹乱凌乱的思绪,再低头,清俊的字迹也带上了些永恒的意义,肉体不再,其文字却永传后世。

我仰望馆中先生黑白的肖像,心生敬意之时,亦在思考我灵魂的归宿。

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径山之行

作者:袁媛 63分

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白云蓬勃留下碧痕浅波……

那年盛夏的太阳是帕瓦罗蒂的太阳,沐浴着娇慵柔情的阳光,一家人,从古荡坐车到余杭,前往径山山顶的万寿禅寺进香,一程又一程的野风吟诵着我们轻快愉悦的背影。

径山是天目山的余脉,我们一行人在山间徐行。山道两旁层叠的红松林依次向我们走来,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望着我们,探索千年径山永恒的秘密。

缓缓穿行在清凉惬意的山间,红松枝在脚下“喳喳”作响,我静伫立于一片红松林前,亿起《径山志》中记载,这片红松林已有千年的历史。我伸出温柔的手掌轻抚这一红松枝,仿佛千年流淌的血液涌动其中,让人不禁想到生命的无穷,精神的永恒。

掩卷沉思,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无法寄托生命的精妙之处。在纷扰的物质生活中劳心累心,渴望享受着静静欣赏一片红松林的生命境界,以寄寓内心真实的情惑。

行至半山腰,随众人一起在万寿阁休憩。目光相逢处,阁中一位师傅正在为游客沏一壶径山自产的径山茶,只见他轻捻一撮撮茶叶,一点点将茶壶填满,随着热水的涌入,茶叶在壶中飞速旋转。捧上一盏温暖可人的茶,细看着茶叶在这青黄古韵的茶杯中浮浮沉沉,仿佛袅袅飘出一条古朴丝绸的苍翠味道。轻呷一口,满口清新淡雅,舒怀惬意。

欣赏着茶叶的沉沉浮浮,不禁想到古人对茶的执着喜爱。从茶中品悟人生,从茶中明白许多精神意义,发掘灵魂的深深处。东坡爱吃茶,在茶中寄寓他的前半生遭遇感慨,却又是在茶中寻找到内在的精神追求,从而能够超然放达。

走出万寿阁,父亲拾起一枚精致的红松放于我手中。我于掌内托起细看:青褐色的松子,沿着整齐的纹路,朝着同一方向旋开,在顶端聚成玫瑰一般的形态。轻嗅,仿佛觉然闻着四季的气息,生命的芬芳,内在的饱满与活力。

重遇红松林时,我引颈仰望,削直的红松直插云霄,追求着伟大的灵魂高度,也许它从不孤独于生命旅途。

远远地听见山顶始建于唐朝的万寿禅寺的钟声传来,“咚嗡——咚嗡——咚嗡——”,那空灵寂寥的钟声,让我想起了“大音希声”的境界,仿佛来自千年以前,呼应着径山的静谧永恒。古时仁者常以山自喻,正像着他们追求伟岸博大的胸襟,在经纬着的宇宙中找到自身永恒的归宿,获得精神上的饱满充实。

孙犁在《书衣文斋》中道出:“四月初晴,暖光满堂,平凡岁月而已,甚远。”我望着天边渐行渐明的晨曦,体会着径山“平凡岁月”中精神归宿的哲思,甚远。

灵魂深处的时光

作者:於文 63分

我想沿着一路乡情的鸿爪回家,回到的不是一个有具体地址的空间,而是一段不知何时起始何时终结的(阳)时光。

那段时光是一种时时都会发作的相思病,藏在灵魂深处。

那时,我光着脚,裸着膀子,轻轻松松就能爬上老家院子里那棵上了年纪的白果树。月光泻在庭院里就如一段段华美的流苏,墙角的栀子花自顾自得的开放了,那香味把小猫小狗熏得醉意十足,跌跌撞撞晃入梦中。我在树上,悠闲地瞅着天上熠熠生辉的星辰而忘记了烦恼。远处传来的稻花香里,传来蛙声一片,我总认为那是乡村故事里最辗转的乐曲。

那时,我呆在爷爷的水稻田旁,偶尔兴起,就撒了欢地在田埂上乱跑,吓得田埂上的青蛙一个接一个地跃入了水中。从东边的芦苇荡里扯下一支芦苇来,让爷爷帮我把两边的叶片砍去,把一头削尖,做成一把电视里才有的绝世宝剑。我用这把剑把爷爷田旁的稻草人扎成了麻花,扯着嗓子朝爷爷喊:“瞧,爷爷,我把你的金毛狮王打败咯!”爷爷一边眯着眼笑,一边小声叨叨:“又得重扎个草人啦!”

卡尔维诺曾说,人总把四处流浪当做生活的意义,然而这不过是为了掩饰他至今未曾找到可以驻足的地方和驻足的时光。

幸运的是,我找到了。每当我苦于苍茫大地寻觅一处可以停泊的港湾时,关于童年关于乡村的那段时光总会从灵魂深处慢慢涌上心头。

比如每当夏季来临,燥热搅得人心绪不宁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和爷爷一起在树下纳凉的事,那时爷爷总睡在那张吱吱响的老藤椅上,轻摇蒲扇,倒上一杯米酒,给我讲那过去的故事。

比如在城市的匆匆人群中忽然迷失方向,不知归路的时候,就会想起奶奶奔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呼唤我的小名的事。那时,无论我跑得多远多久,是迷失在交错的阡陌小路还是徘徊在茂密的树林里,奶奶总能找到我,而我总能听见奶奶的急切的呼唤声。从那时起,心里就萌发起一个坚定地信念:我永远不是无家可归的人童年的时光永远都能牢者我,找到回家的路。

童年躺在乡下的摇篮里,听着小桥流水的催眠曲,慢慢入睡。那段时光之于我,正如东北高密乡之于莫言,遥远清平湾之于史铁生,是灵魂深处的记忆,是永远的精神归宿。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王奕 63分

在春雨春花堆满江南每个角落的时候,芳草碧绿,直铺天涯。千花百草如潮水,汹涌至眼前。

清明节,随着父亲自驾游去乌镇、

刚进入古镇的那一刻就看见了水,灵魂深处一直尊奉的静与慢仿佛与之相契合,莫名的心安,嘿,此即吾先此即归宿。

水静静地流淌,风吹无纹的沉默让人刹那间安静下来。水是很平常的浓绿色,看不出深度,偶有几尾金红色的鱼游动。谁不足以覆盖一切,但起码能淹没失措。心生的安宁仿佛在告诉我:嘿,这就是归宿。

沿着干净无尘的街道慢慢行走,江南潮湿的春天里,连苔藓都长出如水的的诗句;葱茏的迎春花长长的藤蔓将临河人家的窗户阖了一圈;水畔石侧是簇簇低矮的苇丛,苇草新叶初抽,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而去冬那残黄色的残叶,还傍依在苇丛根部;不时有树叶从半空中徐徐飘落下来,落在我的肩头,盛满温柔;倚着石拱桥临摹一组青石,盈盈一河春水让我收获了一场盛大的芬芳。心沉浸在这如水般宁静安然的春色里,我仿佛找到了灵魂深处自己的归宿。

徜徉在沿河而建的廊棚里,廊棚里是清一色的旧石板铺地,邃亮,玉质,不停的延伸,伸过无尽的时间深处。琅棚与水相接着的地方,停泊着低矮的乌篷船,船夫悠闲着地靠在船头,抽烟或者打盹,少有热衷于叫嚷着拉客的,他们似乎一直都是这样,恬璞恬然,自始至终,廊棚另一边,站立着长满皱纹的老房子,厚重的大门也仿佛要锈住——一开一合都会吱呀作响——这是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之地。历史上有很多先人曾在乌镇居住,他们大多是逃避现世的人,希望乌镇古老的山山水水把自己包裹起来,自此便能获得心灵上的安宁与稳定。诚然,我现在不也正徐行与此,寻找一份安逸,寻找一处心灵的归宿么?

“江南小镇是以成为一种安宁和淡泊的人生状态。”余秋雨先生如是说。是啊,行走在光洁静谧的老街上,才能体会到往昔时光的内质——我们在快节奏中生活得太久了,只是在人生之路上从容徐行的人们,且看且行,不会感受到那如涓涓细流般清澈真实的感动啊,也才能追寻到自己灵魂深处的安宁——心灵的归宿啊。柳枝拂叶的温暖中,踏着荆棘,却不痛楚;青泪可落,却不悲凉。所以,亲爱的长长的路,请慢慢的走。

月挂乌镇,月华如水,夜,宁静而温柔。

住到内心深处

作者:曹娟 63分

文学大家杨绛在九十多岁时说过:“我内心平静,我将闲适地过完一生,等待回家。”聆听先生淡而有味的话语,我不禁感叹,心静是开花的过程,内心平和才能找到永恒的灵魂归宿。

在叩问人生的道路上,有多少人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活着为的是什么?如何追求永恒的归宿?

我想,答案不臵可否。忙绿之于,当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周围人总是投来嘲笑的目光。 现代人追求名利,很少有人思考精神归宿的所在。

乡下人竭尽所能涌向城市,城市人竭尽所能买到更多住房。这是浮躁沸腾的社会的产物。 也有富裕之后的城市人在野外建造别墅。远离繁华,摒弃俗念。尽管他们的后花园中芳草青青,百花绚丽,然而时常感到精神颓废,无家可归。只有住到内心深处,才能真正远离浮躁;只有住到内心深处,才能真正赏得人生的风景;只有住到内心深处,才能获得精神的提升。

正如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他觅得一方心灵净土,住在自己的内心,修篱种菊;正如程廉隐于竹林,弹奏内心之曲,获得精神盛宴。

其实,无论乡下人,城市人;无论身居高位,抑或卑微低下;无论你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静下心来,住进自己的内心深处。

住进去撩一撩心灵的窗子,卸下层层尘埃,让阳光透过亮洁的心灵之窗,让你的内心居室敞亮。

住进去养一养活泼的鸟鹊,享受听觉的愉悦,让灵动充斥着你的心灵之房,让你的内心温暖惬意。

住进去撒一点净土,种一丛水仙,享受满室的清香,让清新的香气使你保持愉悦的心情。 住进你的内心世界,你可以做更多闲适之事。内心不局限,你便可以尝遍人生的苦辣酸甜,品遍世间的美酒佳酿。

丰子恺先生在《沙呯的儀酒》一文中说:“世间百态都可归宿于灵魂,获得精神之提升。” 灵魂的体验是心中的绿洲,精神的骆驼队永远走不到!

愿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住到内心深处,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绿洲!

江海一心寄

作者:刘思颖 63.5分

月夜,荷塘,清平调。我曾有幸在一船娘的歌声里寻到一方精神寄托。

月星溶的水,水星月的魂,把生活寄于水上随水漂流的她曾让我惊叹。“一顾清平分词里,两顾生死兮由君。”歌声里不见厌倦,不见疲惫,只有与水同化的安宁。

我惊叹于这样的发现,开始隐隐明白,自然万物可以成为我们心中的一方寄托,对自然的一份怡情,足以化漂泊为安居,化寂寞为自足,化短暂为永恒,化腐朽为神奇。

有人说:“你可以颓废,可以随心所欲,但你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桃花岛。”是的,人世漂泊,世事多变,转眼青丝成白发,良辰美景成断井颓垣,身外一切难以寄托,我们所能掌控的,只有心的位臵。

而心,欲得逍遥游,如何安放?

于是如曹子建“文章千古事”,且于文章诗词间求浮沉中的不朽?又如王羲之快意兰亭成就天下第一行书,且看书画间自有一方天地驰骋;再如卢梭在描述其情人梅洛夫人时说:“我彻底成了她的作品,她的孩子。”----世间至善至美莫过于情,以情为灵魂贵处,不随形亡,不与时迁〃〃〃〃〃〃只是,我心中得以依靠的家,不在人逆,而在逆化。

《六祖坛经》里开头便有一段,形容此最好:“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我们会背井离乡,也总会渴望背上背包潇洒出行,我们会遇上情比金坚天长地久,也或许会有欺骗,狡诈,漂泊,孤苦,这是机缘,也不可强求。即如此,何必舍近求远,何必缘木求鱼?看一处山水,便让清风拂去你的尘埃,赏一叶枯落,便让夕阳静谧你的思想。如此,与自然同在,便永远没有沧桑,不会无依。

所谓随心所欲,随遇而安,大抵如是。

这样的心的依托,不是格调,不是情趣,而是爱。爱山山水水,花开花落,莺啼蝶舞。不是拍下多少旅游照片,走过多少名胜,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附庸风雅,而是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未眠的关爱,是林妹妹倚锄洒泪葬花的怜爱。这样的爱,一半性灵,一半是多情,唯有多情,才不负与你此生相伴的风月。

风月长情,江海专情,安放汝心,是汝乡。 江海一心寄,世事沧桑轮回,待你睥睨。

我心归去

作者:华健钧 63分

古韵唐风凭诗话,满纸才思,千古清梦。

高考的压力,无形中将立体的自己悄然压成了平面。我时常迷惑,茫然,有种露宿街头的孤苦之感,而与唐诗的相遇,使我得获了一个灵魂深处的永恒归宿,进而愈发感知到自我的存在。

只钟嵘诗品力一言:“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唐诗于我,再也不是局限于三百首的简单字眼,它延伸出可以通往任何一处的路,包括宇宙和心灵。

苏籍美裔诗人约瑟夫因一句话出名,只六字:诗与帝国对峙。帝国拥有军队,财富和法律,诗除却光荣与梦想,一无所有,但时间早已将胜负揭晓,帝国灰飞烟灭,而诗的版图至今仍在不断扩张。

大唐帝国在现实的彼岸,而王绩与诗在理想的彼岸。“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雍容华贵的盛唐之风里突然遇到王绩,心境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他挣脱了物质的困惑与庸俗的枷锁,将生命的本与真给道了出来,这便是我心“真”的归宿。

我欣赏张九龄无心与物竞的旷达,“海燕何微渺,乘春亦暂归”,他用激流勇退和淡泊处世来表达自己拒绝合污的立场,但我偏执的认为,这是一种无力的抗拒。恶的胜利不是因为善的缺失,而是因为善的乏力。我心“善”的归宿应当是正义且无畏的,应当是“男儿本自重横行”的豪迈,应当是“身死又何妨”的气魄。

当梅湘向集中营展示自己作品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为写作而写作,这部作品是为开启永恒轮回而作。”而在东方的对应物中《春江花月夜》便是一部只为开启永恒轮回而作的作品。一个寿命不过百年的诗人,面对永恒的江流,永恒的月色,以有情感受无情,以有限感受无限。美学上所谓的“壮美”便由此产生了,这便使我心绽放出文学的花朵,成为我心“美”的归宿。

没有比枫桥更波澜的心情,摇荡清秋的月亮;没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肠,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商隐的秋池浇开了紫丁香的惆怅,渭城的朝雨沾湿了王维的衣裳。

唐诗将我俘虏,更将我释放,我走在追寻唐诗的路上,愈发懂得了真善美的可贵,愈发了解人生的价值,它成为我灵魂深处的归宿,使我心在遥亘迷津中有路可回。

唐诗的路,有浩浩荡荡的月华布满,我走在探寻灵魂归宿的路上,时刻感知着自我,时刻感知到唐诗与我心,在月光的同一流域。

归来吧!我纯粹的灵魂

作者:夏颖 65分

偶觅得三毛的一句箴言:“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儿便都是流浪。”换言之,人生的途旅过客匆匆,唯有让心灵在灵魂的深处找一个地方落脚,人们方能在颠簸中追求一个永恒的归宿。

晚风倾起黄昏,静坐光阴一隅,聆听岁月寂寂,总有一段情恩惹人思量。

“千夫诺诺,不如一生之谔谔”,黄裳,手执用他那尖锐的笔锋与浮世对立,用他那不屈的“火气情深”追求真趣味,这样一位倔强的真名士,不妥协,只为追求灵魂深处道德与原则的准线,在灵魂深处追求一个永恒的归宿。

“不为自己求安逸,但愿众生得离若。”弘一法师,脚踏芒鞋,托钵空门,用自己缤纷花瓣过时,依然掉衣改清辉的姿态,寻找众生的太平与美好,他所追求的不是自身的享乐,而是用自己灵魂深处的悲悯之心,为众生祈福,为自己求一个精神的寄托之所,寻找一个永恒的归宿。

这些人在举世欲知时,仍然立着清朗的心,追求灵魂的栖息,如新桐初引,在缤纷花瓣过时依然绣着立禅的心,追求永恒的归宿,如绥饮清露。

岁月蹉跎,荣辱祐尽,繁华过后的落寞,在这秋风秋色里浓浓淡淡,牵牵绕绕。 在这万般千太的浮世绘中纷乱复杂的名利场里人们无一幸免的被岁月的河流搁浅。多少人整天忙碌于金钱与名利的追求,精神里只留下了这些浅层次的东西充斥的,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无从回答。最终连自己也被丢失在路口。究其源头,便是缺少来自灵魂的呼吸与指引,只能在灵魂深处流浪与徘徊,灵魂深处缺少一个落脚的地方,到哪儿便都是流浪。

但,何为追求灵魂的归宿,这是否只停留在表上之上?

窃以为,追求灵魂的归宿是人生的一种沉淀,是人生弥漫出更多的况味。对于隐者来说,能够偕夕阳伴晨曦,便是他人生追求的归宿;对于诗人来说,能够吟诗作对,便是他人生追求的归宿。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灵魂深处呼吸与渴望的

归来吧,我纯粹的灵魂,在灵魂深处,寻找一块精神的栖息之地,做一个值得被岁月拾起的人,增加人生的厚重。

心的归依

作者:冒宇琪 65分

心若没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朝歌夜弦里,灯红酒绿下,太多年轻人把心落在了名利场,浮生绘,回到富丽堂皇的家中,恍如隔世,无家无归的寂寞与空虚紧锁你的身躯,让你无法给心灵一个“家”。

沧海霁月,落崖炼风,迂客骚人,把心伴于真纯,安于恬然,归于宁静。王安石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静氤氲出一个真纯的世界供心栖居;陶潜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因受勾勒出一座恬静的小屋让人休憩;而林浦、东坡、太白更是以舟作伴,随心飘流,以天为盖,地为庐,身心皆归于超然之境,享受永恒的安宁。

三毛说:“心灵没有栖居之所,到哪里都是去流浪。”

生活就是充满鲜花和无限可能性的现实的梦。而我们易沉溺于美好的华春文境而把心弃了,思无家可归的惘然。且不说伟人如何给心安家,单看以炎黄二字广布善心的老人张纪清,

一摞不留名的汇款单,一抹赢弱而倔强的背影,追求内心丰腴与安宁的同时,拒不囿于物质生活的简朴,粗茶淡饭如何?布衣陋鞋如何?无车无房又如何?当一张张汇款单平整的压于枕下,当一个个孩子笑容如花,当一座座学校书声琅琅,他知道,身的流浪换来了心的安居,默默无私的给予给了他精神上,灵魂深处前所未有的归属 ,心从“小家”迷离,恬恬然住在了“大家”之中。

当三毛目光赫然投向撒哈拉,当马尔克斯坚定的扑向文字之塔,当 罗诗意的栖居瓦尔登湖畔,我感觉到,心灵的归属感溢于他们的身心,屋室不在身边,却有了一个渺远而坚固的家,而这种归属感源于灵魂的释然与满足,世界之大,处处无家处处家。

心理学有种说法:“当一个人的心归于沉静,即使风餐露宿也不会有无家可归之感。”我想,灵魂的安宁早已让他的心底筑起一垛坚固的堡垒,任凭生活的大风大浪,也冲不垮,这正是永恒最为直接的体现。

有人感慨,昨天又昨天,任谁都逃不出时间的尊严。

而我渗悟,心灵的丰腴,灵魂的宁静,正是人一生永恒的皈依。 车若又离了,心若又静了,无妨,你并不在流浪。

柴门青苔路

作者:顾添培 64分

“愿你的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云翳或许在人生旅途中常有,或许你迷惘无家可归,但请守住灵魂深处美丽的黄昏。

柴门青苔路,庭前往来无车马,而庭阶寂寂,柴门之家可能早已被繁忙而又繁华的城市遮蔽,但若不懈追求这样一份永恒的归宿,在灵魂深处发芽,青苔路亦是生机勃勃。

想起明诚易安,那个长袖如风立尽中宵的女子于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最幸还是抵达灵魂深处,息息长存。国破家亡,丧夫之痛于一时间倾注在她身上,她就像个迷路的孩子,难觅归途,庆幸的是她在灵魂深处觅得一份光亮,允她此生??,婉约采词成为她的精神食粮,也成了她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她为追求这样一份永恒的归宿,乐此不彼。

人总有迷途之时,可是心中永远会有一方许你此生安度。

娱乐圈太大也太深,数不清的通告,扑面来袭的记者,有多少明星觉得家成了一种奢侈,回家,有家吗?葛优告诉我们“上山下山”是两份境界,来比喻娱乐圈最恰当不过。上山时,一切你都未知,你处在上升的曲线上,可能会忘记山脚的风景,但下山时,所见之景已不觉新鲜,因为一切早已存于心间,最终回到山脚,回到归宿。

昔时柴寂扉扉,青苔铺满台阶,如今心中叩首,终归平静,一切自在心中。

周国平曾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我想,这安静绝不是外在世界的安静,这应是内心灵魂深处的安静,在喧嚣浮躁的尘世,灵魂深处成为永恒的归宿。

归宿,不是一个可以蜗居的地点,是可以存放灵魂的栖息地,它可以如柴门青苔路般简陋平淡但绝不要喧嚣浮躁的金碧辉煌,我们可以没有安身立命之所但绝不能遗失灵魂深处的半亩花田,我们要去追求灵魂丰腴,给自己一份归宿。

如若站在灵魂的制高点,你便能窥见最美的自己是真的,能看见人生沿途的风景是真的,最真的是,哪怕风之晨雨之夕,灵魂深处也是你最长久的栖息地。

柴门半掩,青苔铺阶,在等一个寻永恒归宿的人。

于灵魂深处寻觅永恒归宿

作者:许圆 65分

人情有如红梅白雪,世事不过净水清风,生于红尘,我们应像梅花一样在风尘中修炼。在灵魂深处寻觅永恒归宿,不觉内侍孤独,只觉内心满足,回归本心,看尽世间繁华,风骨依旧。

千古繁华,人间乐事,城面旧影纷至沓来,浅斟低唱品文学,行云第下忆古今。

依然记得她——萧红,乱世中,烽烟里,独自一人逃离封建枷锁,奔向内心向往的自由天堂。她孑然独变,只因思于本心,纵使经历坎坷,风雨无常,也终写下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寻觅到灵魂深处的归宿。

至今不忘他——沈从文,曾经低吟“我走过无数的桥,看过无数的云,喝过无数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尽管十年*将他身心磨灭,却依然笑看风云,内心拥有一座边城,在灵魂深处静看红尘,栖居于永恒的归宿中。

陌上客,缓缓归。有人倚着柴门,看尽人间芳菲;有人听雨楼台,追忆风华年少;有人打马天涯,萍踪浪迹;有人无家可归,漂旅人世。也许他们一路寻觅永恒归宿,驻留多次,兜兜转转,殊不知,早已远离人生轨道,远离心灵深处,灵魂无处搁浅,归宿便也无法安定。泰戈尔曾说过:“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已经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归宿。”诚然,内心不管有多迷茫,前途有多未知,都在寻觅一处归宿,让内心安定,不再摇摆。都说红尘如戏,可到底还是要在人群中去谋生,在岁月遗留的缝隙中寻觅永恒归宿。不如回归灵魂深处,坚守本心,任窗外云来云往,花开花落,我心自有云白山青。无需盲目前行,刻意追求,只需回归灵魂深处,安于本心,如此,便不需体会无家可归,有的尽是知足安然。

既知流光短如春梦,须趁花谢之时,相邀饮酒行令,醉到酒深鱼残,回归灵魂深处,寻觅永恒归宿。在外漂泊,心灵远航终究都需要归宿,回归灵魂,守于本魂心,如此便可看尽似水辰光。

于灵魂深处寻觅永恒的归宿,做一个秋水女子,枯柴随意,坚守内心,在温和的时光里,莫失莫忘,和幸福双双终老!

居无别处

作者:顾禹涵 63分

雪小婵言:“我们居无别处。”说得真是好。

自思想的白玉兰在体内嘣嘣地绽开,我们便开始追寻,追寻一场灿烂的花事,追寻一次盛大的绽放,或许一路飘遥的风雨会让你的心,无处歇脚,但不要让灵魂,觅不到归处

所以,请将你的心,请将你的心,轻放在信仰的蕊中,因为他们,居无别处。

萧瑟黄昏,翻看一代名士张伯感慨,心酸到泪湿,曾倾家荡产为收得《平复帖》、《游春图》,曾一次又一次为了抢救国宝拼尽全力,纵然在*中落得连一张户口都没有,纵使吃上一口饱饭都成了奢望,,他却仍会峭立在博物馆中,欣赏一幅幅臻囊,仍会在笔墨间,书下“素心花对素心人”的心清镜明,因为心有信仰,不管几度风雨,张伯的心中,一直有花开繁盛,灵魂归于山青水月。

然,望而今,却有多少人沉迷于声色犬马,在当今浮华宝梦的泡沫中慢慢幻灭成影,他们将心依附在短暂的烟火繁盛下,误以为这目醉神迷便能成永恒的归宿,迷了方向,失了信仰,一瞬的繁华尽成枯叶,风吹烟卷,俩月,尽为荒芜。

是谁说,倾宇宙之力着眼于心中的方向,生命才能饱满,确实,天地洪荒,漫漫长路,多少玉壶光转,凤箫声动,鱼龙尽舞,迷茫了双眼,迷茫了路。宝马雕车看满路,蓦然回首可能早已不知归处,但是,若将你执着的,苍绿的信仰种于心园,让清莲立于此心安处,翠拂行人首,指冷玉笙寒,指点了的,便也是满园春色。

寒山曾于素贞心扉中提笔写道:“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春天是我心。”是了,心即月,月即心,若将居无别处的心,挂在清寒的月中,就像是撒哈拉沙漠上三毛执着的背影,就像是列国土地上孔丘碾下的车辙,就像星空漩涡下梵高勾勒的明亮的向日葵,抑或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汪国真的坚强。“长风浩荡,心澄气静,就算是一颗青禾,也能燃烧了生命的孤寂,在葱葱日月中,信仰于光,追寻到了永恒的价值。

我不知道,为什么春水东流,为什么孤雁南飞;我不知道,为什么向日葵执着于太阳,为什么鲤鱼信仰者腾跃成龙。但我想,我知道——

若是你的心,在风雨中,居无别处,请把它,放在信仰的蕊总,寻觅一生执着。

寻找文化的原乡 作者:陈露露 63分

海德格尔曾说过一个词“被抛”。当一个人被抛到现代化的境遇中就意味着本身被放逐到以人为中心所开启理性化的路途中,在这一点上,我们无法选择,于是还乡成了很久的远望。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道:“纵使经历世间繁华,文学也是我这一生的不二归宿。”是的,你做到了。当阳光海水般涌入了屋内,尘埃静静地漂浮,我看见你的目光扫过被高楼大厦撕裂的天空,我听到那来自古老民族的殷殷呼唤在你耳边响起。

于是,你怀着深切的忧虑与迷惘出发了。你去下了那沉重的精神包裹,去往那未知世界,寻找心灵的原乡。走过莫高窟和道士塔,王圆/仿佛还在对着驼满卷宗的车马鞠躬。走过沧桑巨变的阳关,沙坟如潮,/峰攒簇,三峡险滩流过刘邦的遗托和李白的诗篇,黄宗羲登上的天一阁在历史的风雨中飘摇,高大的贞洁牌坊赫然立于乡间小道上,曾经美丽的廿老师已不见踪影……

你爬过山,也行过船,安静下来的时候,就坐在日本人的坟前,听着他们的故事,对照自己民族的苦难。你说:“什么是苦?苦不是跋山涉水餐风饮露的精疲力尽,而是把灵魂贴近民族创伤,却无法凭借一己之力为他治愈的一种煎熬。”

言至于此,我想,你已经找到了,找到了那个属于文人志士的永恒的归宿。人生旅途,对于文化未来的走向,你曾一度迷茫,你说:“无家可归是一个文人最大的悲哀。”你在行路中思考,在思考中赶路,以一个朝圣者虔诚的姿态,为中国的文学别拓新宇,使其焕然一新。

你说:“千龙乃出一骊,我们民族苍老的民族,需要我们用思考为它注入新的生机。”是的,追求永恒的归宿,需要灵魂跟进,没有思考厚度的生命如何寻到生命归宿。

如果有机会,就出去走走吧!立到先辈们曾经站立的地方,让唐风宋雨让晋代遗风让战国的金戈铁马,磨去我们的年少轻狂,只留下日益成熟的精思,俯瞰大地。看源自世界屋脊的波涛触摸我们奔腾而又宁静的思维,汇入汪洋,融合到世界的潮流里。

让我们在这种“文化”苦旅中寻一处静谧,安放灵魂。

驾一扁舟寻一“小亭”

作者:石莹莹 63分

人生旅途中,我们时常会觉得无家可归。而我们始终如驾着一叶扁舟努力寻觅心中那座可以永远栖息的小亭。

蒋迅终身寻觅,最终归于民族觉醒,柴静且行且寻,最终栖于找寻那片天空,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那便是:静。它蛰伏于我们灵魂深处,我们终身追寻。

这是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这是一个机器声无比喧嚣的时代,这是一个高楼大厦挡住天路的时代。我们生存于一个终日忙绿的群体之中。我们的心情被无数琐事扰乱,却始终在寻找那份静,似乎只有这座小亭才能容的下繁燥的我们,屏蔽周围的一切。

当你栖于这座小亭之中,你便就有如诗中所说那般:“活得像水一样,能够容纳灰尘,然后使之沉淀而使自己变得清澈。

而想要寻得这座“小亭”,在于不尽的追寻,我们需始终扬帆,勿忘初心。

这个社会不?有名利双收的人,却反而无所适从,他们拥有众多房产,却依旧觉得无家可归,只因那不是归宿,就连娱乐圈,也不会有此起彼伏的悲剧发生,令人叹慨,究其根源无非是名利,欢娱之前丢了自己,忘了追求,倘若他们能在成功同时始终能够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终始方向,那么结局又岂会如此。

但是,我们也无法因为少数悲剧而否决那些即便已有所成施以他人善心的人。他们大致已于不断地追寻中找到了归宿,无论周围如何,总能于其中找到那个最初的自己,总能于静中丰腴自己的灵魂,这便是人性的可贵之处。

的确如此,人生途中,走着走着便快要迷失自己,但是只要保持杨帆的姿态,找寻到那座小亭,让自己时不时停下歇息,终总不至于无家可归。

纵使周围高楼林立,喧嚣无比,我们都该不断追寻那个永恒的归宿,而那归宿可以是静,可以是坚持,可以是救国家于水火的壮志,一切都可以,只是不要忘了追寻。

驾一叶扁舟,寻一个“小亭”,而非要天常蓝,水常清。

渺渺茫茫,归彼于苍

作者:沈薇 65分

现在的城市早已无所畏,无所忌,无所自缚和约束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狂妄泛滥,一切处于混乱与激献之中。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我很迷茫,多渴望一架诺亚方舟载我去到那永无岛,投入永恒的归宿。

只有夜晚,拉上窗帘,在黑暗的宁静袭来时,归属感才会回归。渐渐入睡朦胧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它们。

老家院子里的两棵银杏。

这两棵银杏历史悠久,根干粗壮,一人是抱不过来的。春夏之时,银杏绿得蓬勃,绿得热烈,枝叶铺展,遮去半壁天空,银杏果也在燕子的呢喃,蜂儿的高歌中渐渐孕育。接着,秋姑娘忙着给绿叶绣边,每日添一条金丝,记录着时间的脉络。深秋,金叶纷飞,美得醉人。冬天里,柔和的阳老透过虬枝慵懒地投在地面,树影妩媚,又是一幅动人的自然图腾。

这是我深爱的生命,它们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温暖我的回忆,现在成了我梦中的归宿。 我想念它们,也想念那样古朴虔诚的人。

在乡下,各家门前都高立着一两棵银杏。树于农人们是财富,而银杏更是被赋予了美好的祝愿。古木有灵性,人们祈求它保得一方太平,于是农人们极少伐木。

小时候,我十分向往树上结出的银杏果。成熟的果实自行掉落,腐烂后融于泥土,青涩的又高不可攀。我找大人们求救,他们却总笑一笑而过,于是这份渴求更加焦灼,两棵银杏更加神圣。

长大后才了解到,在西双版纳这片净土之上,树被视为“灵”,树上果实无人采摘,掉落无人摭拾,朴实的人们敬畏大地与生灵,与自然的精灵和谐相处,不惊扰美。

大人们之所以善待树木,或许也是有某种信仰,视木为和,不轻易折枝斫干,尊重其繁荣和腐败的权利。

故我知,人有信奉,则生敬畏,进而生律戒。

而城市则无律戒。身不由己,我们的眼已许久没有绿色的滋润,我只有在梦境中寻求安慰,救赎与归宿,我只有在灵魂深处渴望回归永恒的宁静!

三毛说:“尘归于尘,土归于土。”世界熙熙攘攘,渺渺茫茫,不如归去。 我本是一片叶,愿腐朽后化作一抔尘土,融于大地。这是永恒的归宿。

自此榆树叶叶香

作者:谢敏 64分

太婆颤颤地拄着拐杖从藤椅上迟缓又迫切地站起来,一双浑浊的眸中尽是些晶亮闪烁的阳光。

我有些惊奇——自从太婆从乡下搬过来与我们一起住,她再也没有这样激动欣喜的神情。

她急切的唤我。“重孙儿,楼下在叫卖的什么?”我打开窗子,侧着耳朵仔细听了好久,才从粘连的奇怪口音中揪出那两个字来。“是在卖榆叶呀!太婆!”我靠着太婆耳边大声地说。

太婆几乎要把脸贴在窗子上了,一双小脚颤颤巍巍地蹄着。她几近欣喜又满足焦急地叫我去买些回来。

下楼的时候,我想着更加惊诧了。太婆早在几年前耳朵就不灵了。刚刚是怎样听到楼下叫卖声的呢。

榆叶装了那么大一塑料袋,才卖一块钱,我不明白这样平凡的树叶,太婆怎么这样宝爱。

不久前太爷刚去世,爷爷奶奶放心不下太婆一个人住,就把太婆接到城里来,其实前几年爷爷就多次接太婆太爷来住,太婆太爷总说放心不下家里的地,要是荒了就可惜了。七十多岁了,耳朵,眼睛早就不灵了,一双腿和一颗心却不愿离开家乡一丝一厘。

太婆刚来时,整日里也不讲话,只是拄着拐杖,站在阳台上,往老家的方向张望,起风时,太婆的浊眼里会流泪,浊浊两行,像掺了故乡尘土的鉴别酒。我知道,太婆在想她的地,想那个叫家乡的存在。

只是,太婆从不愿跟我们提起。

看见榆叶的那一刹,太婆松开拐杖,几乎是把榆叶搂在了怀里。“就是这个啊,就是这个啊,日子苦时它帮了忙呀!乖乖!”太婆咧着掉光了牙的嘴,笑得像个孩子,阳光飘撒在她银白的发间,暖暖的。

晚上,奶奶用榆叶煮了一锅粥,太婆高兴啊。她第一次讲这么多话,她讲:“小时候,有这个吃就是福啊。吃不饱的日子苦啊。”她讲:“家里还有棵老榆树在屋后长唉,现在哪里还有人问唉!”

我挑出几枝长得好的榆枝,插在花瓶里,放在太婆的卧室的桌上,希望它的叶间枝头点缀的是太婆想听与想见的故乡往事。

在喧繁的城市里,在连黑夜都不复纯粹的楼宇里,这一枝新绿,也唯有这一枝一叶的葱茹,才承受的住太婆

一双枯眼的热灼与满心恕爱呀!

深夜的风里,榆叶摇落一页故乡悲音,掉落在太婆的浅浅的乡梦里,安慰她夜夜归乡的梦魂。

汀上梅花香

作者:顾胜男 63分

林徽因曾说过:“没有欲望的人简直麻木不仁。”的确如此,如果你没有有追求灵魂深处归宿的欲望,简直麻木不仁,终究无家可归。

追求永恒的归宿,觅精神人家,何乐而不为?

岁月不留痕迹,年华却掷地有声。

难忘瞿秋白,那个执着追求信仰,温柔如玉的美男子。

秋白,你一世未曾留下巨著,从香天楼别罗汉岭的辗转反侧不是你的归宿,俄罗斯的等城风光不是你的归宿,“秋之白华”的纯美爱情亦不曾使你留恋归宿。或许无家可归,那又何妨?“此地甚好,开枪吧!”你席地而坐地,笑容恬静温和,一如当年你入党的温柔如玉,你对党的信仰的执着追求,虽此世无家可归,但党的信仰将是你永远,永恒的精神归宿。汀州何其有幸,从此抱紧不朽的灵魂。

犹记沈从文,那个执着追求宁静不争的文学大师。

你可曾听到翠翠清脆的歌声从如梦的水乡传来。当年烽火连天的年华大地上,城市光怪陆离的都市繁华梦引诱一切,而先生却毅然选择了民风淳朴的茶峒。或许你无家可归,那又何妨?在山河破碎的神州大地上你虽无家可归,但宁静、不争的哲学将是你永恒的归宿。

历览贤国与家,而如今又有几人能够追求精神永恒的归宿?

当年冯反兰在饱受非议时,曾写下一句话“临难苦寒地,不输一段香,这其中滋味,又有何人知晓。秋白舍弃新生命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沈先生舍弃都市的归宿对不争的执着追求,恐怕是最好的诠释,他们虽然在现实中是无家可归,无处容身,但在精神方面,信仰,不争将是他们永远的归宿,正如“雪须逊梅一段香”。

对精神上追求永恒的归宿,可以是对信仰的执争,对不争的执着,对高尚节操的执争,但我们必须要舍弃物质上的迷恋,如都市的繁华,名权势力的诱惑,舍弃,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抛去“无家可归”的忧愁,这样我们方能在精神上寻找永恒的家,我们才能在精神世界是不朽,才能够实现我们的人生价格。

而现如今,站在时代的大潮中,当鲁迅那“夕时”的“朝花”,被遗忘了的“野草”“彷徨”中的“呐喊”被推搡出界,郭敬明的满含铜臭索然无味的书放在大众手边,当《雷雨》话剧的演员面对空无一人的台下默然时,“中国好声音”却一票难求,请问这些人精神归宿在何处?呜呼哀哉!

纵那举世混浊,我惟愿独清。

我愿永远伫立,静待汀上梅花香!

畅享灵魂之旅

作者:陆徐艳 63分

漫漫的人生征途,总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而人性的高贵,也就是享受这孤独的灵魂,于灵魂深处追求永恒的归宿。

灵魂,它是有思想力的。它如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独行的灵魂,亦让我们的内心更加丰盈。正如龙应台说得那样:“在平坦的大道上,你或许可以和同伴携手走过,但到了荆棘密布的丛林,你只好独自上路。”在灵魂深处前行,探寻永恒的归宿,也许少了一路前行的欢乐,也多了几份忧愁,但这正是人性的可贵之处。

也许,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觉得无家可归,孤独感也随之而来,但莫害怕,莫惶恐。摒弃暂时的物质试着与灵魂对话,去追求永恒的价值。

她,如城中居士,在喧闹世俗仍守得宁静心乡;她,如空谷幽兰,在无人赏处绽放清雅的芬芳,她便是北美无出其右的小说大家:爱丽丝〃门罗。为更好地与灵魂进行对话,她搬去乡下的小屋,任凭门扉轻掩,门窗漫开,听遍牛唱,闻遍花香,将这平常景化为翩飞的文字,为城市人送去一片安宁。

她追求永恒的文学,她与自己的灵魂独处,畅享灵魂之旅。因此,她的人生之旅不会孤独,不会无家可归,而她为读者所带来的价值也是永恒的。

生活中,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如门罗那样善于把握自己的灵魂,但我们可以追求精神归宿。在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于湖畔的长椅上品一杯香茗,手执一本好书,与书中的伟人进行一次促膝长谈,去体会他们的思维与智慧,也去感悟一下他们的人生经历。也许,这便是再好不过的了。静下心来,慢慢走,慢慢与灵魂对话,明白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亦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人是有思想力的动物,若不能将我们的灵魂用上,不如回到三千年前的匍匐前行。 人性的高贵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在灵魂深处探寻人生的价值。畅享灵魂之旅吧,用思想去丰富我们的内心,让人生更有意义!

乡关何处

作者:季雨秋 65分

王朔在《动物凶猛》中羡慕那些拥有故乡的人,“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美好愿想寄予那个穷乡僻壤。故乡成全了他们的自我原宥”。他们的灵魂不再无枝可依,纵使故乡早已不再是那个故乡。

这里的故乡早已超越了地理范畴。 故乡,精神栖息之所,灵魂的归宿。

自古而今,人们不断寻找着故乡。高更有一幅?画《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用朦胧的光影表现对精神属地的疑惑与迷茫。人们不断叩问生命的零度,或是路遇巴里昂多,或是偶遇戈多,在这场无休止的追寻中,人们笑遇荒诞,与命运握手言欢。

他们如那荆棘鸟,只为找到永恒的乡美,不歇不止,不罢不休。

这种可贵的追求成就了人类神?的高贵。2014年的诺奖得住莫迪亚诺以其对“人类?体和精神终极栖息无休止的探索”而登上文学圣殿。40年来,莫迪亚诺觉得自己一直在写同一本书。?串的唯一主体便是“寻找永恒的归宿”。如《暗店街》中不停寻找回忆的侦探,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弄清自己的故乡在哪里。人便是这样一种存在,如莎士比亚所说“永远充满着躁动与不安,喧嚣与嘈杂”。唯有找到灵魂的抽屉,空虚的心才能获得??,浮躁的心才能获得平静。人类,才能以高尚的理性省?自然造化。

纵使“我的过去,一片朦胧”,人类依然能在找寻故乡的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体会生命本源的意义,而此者,往往正是故乡的所在。

所以三毛找到了撒哈拉,沈从文愿长眠于湘西凤凰古城,米开朗琪罗于钝而未凿的大理石中遇见了少年大卫,陈子昂遇见了幽州台,而一个民歌手则在水边找到了关关和鸣的?鸪。 这一切都因被赋予不同的情感与精神特质而显现出不同。推其本质,都是他们灵魂深处对美好的认识的映射。

对故乡的追求是一致的,但格制境界却有高下。有纸醉金迷者欲以物质填满精神的空洞,灯红酒绿是他的归处。不过这却只是暂居的寓所,不是栖居的故乡。将对归属的疑惑系于物质,不仅只能得到无解的人生,而且还会使空虚膨胀成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大洞。

精神的疑点只能在精神领域寻找答案。生命的归宿只存在于灵魂深处。 乡关何处? 吾心安处是客乡。

心灵归宿

作者:马紫珊 63分

当我们把剌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剌刺扎进胸膛。

这是荆棘鸟的归宿,在歌声中超脱,追求心灵永恒的归宿。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所以寻找心灵的归宿。一个人的归宿藏在灵魂深处。

在那个“黄金时代”的萧红,由于逃婚而孤苦无依,也许文字是作家的归宿,超脱了心灵的束缚,你便不再孤寂。

三毛一生漂泊,当她回到江南外婆家时,她也流出了滚烫的眼泪,情感在一瞬间喷出。这个无家可归的人,在灵魂深处筑起了高高的墙。

追求永恒的归宿,叶落归根,也许是心中那根思乡的线,在你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将你悄悄牵回故乡的怀抱。

人的归宿岂是由外部物质世界决定的!《简爱》女主人自白: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平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那些高傲自大的人岂能寻找到灵魂深处的归宿?有思想的人才会放下一起,没有人能够决定别人的归宿,心灵深处那一片净土,只有高尚的人才能达到,并且永恒地归去。

当汨罗江上溅起簇簇水花,他就这样去了,覆灭的王朝没有他的归宿,心凉了,那就这样离开吧!

当喝下最后一口毒药,他依然自如地谈着他的哲学,他才是真正为雅典担忧的智者。虽然入土了,但是他早已归宿心灵。

浪花淘尽古今多少英雄,是非成败,只在转头便是空。多少事付笑谈中?

稼轩,将内心的苦闷,凄凉融入词句,直到最后一刻,统治者的昏庸棘刺般刺痛了他的心。他含恨离去,去了那个灵魂深处,可以永远寄居的归宿。

若许,我们太年轻,无法领略他们的苦。但是,当我们经历过风雨时,心中自有一份感慨。

永恒的心灵归宿,那个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等待,等着我们归去。到那时,我们都会有种安全感,也无所牵挂,无所寄托。

身处茅屋心有歌 作者:沙君君 66分

我很喜欢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富人用金钱为自己的肉体铸造了金碧辉煌的家园,然而他们的灵魂却无处安放。”

此言得之。真正的家园绝不是雄伟壮观的建筑,而是灵魂的栖息所。漂泊在外的游客会无家可归,而心有永恒归宿的人却绝不会迷路。

犹记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杜甫,贬至远地,背井离乡,贫困潦倒,算得上是无家可归了。然而在秋雨凄迷、狂风肆虐中,他却嘶吼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灵魂之声,他的追求,便是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高尚情操,肩担天下,心系苍生。身处茅屋心有歌,唱出灵魂深处的声音,唱出追求一世的壮志,穿越千年依旧回声不绝。即使他被贬至天涯海角,他的灵魂早已扎根于历史的书页,寄托一位伟大的诗人对苍生的鞠躬尽瘁,虽死而不已,这便是他永恒的归宿,灵魂的家园。颠沛流离乱不了他生命的脚步,他像巨人,守护在心灵的净土。

不由得感慨,心有追求,才能坚定向前。灵魂得以安放,脚步才不会迷茫。无处可居,便四海为家。秉守一方心灵净土,才是人类应有的追求。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轼便是这样。居住的处所终究是肉体的巢穴,斗转星移、时变世迁,终有一日华为土灰。而苏轼内心坚守的纯净、淡泊、雅致、随遇而安却成了他永恒的庇护所,无坚不摧,直至永远,那便是灵魂的力量,是人性的家,始终驻足在你的内心,指引你坦然应对人生百事。一个人确实应该有这样的追求。灵魂的操守会让你永远不会忘记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永远都不会孤独。正如叹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文天祥,辗转流离,何谈家园?他又疾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报国献身的感人情怀便是他整个生命的追求。纵他滩头漂泊,洋里流浪,初心不变,他依旧有处停泊,有所栖息。万古留名,化为永恒。

纵使身处茅屋,也可高歌无畏。心有追求,才可让灵魂安身立命。泥砖终会腐朽,心灵的家园却永恒不变,红尘掀起巨浪,也污浊不了你的本心。

何处寻归宿?

作者:刘畅 64分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说过:“即使这颗心早已破碎、深伤,我也从未停止过飞翔。”人生旅途中,心一直在飞,去寻找每一个心底的永恒的归宿。

然,何处寻归宿?

无数人用一生去寻找永恒的归宿,浔阳江头琵琶女的归宿是眸里重燃的年轻的热情;李白的归宿是长安酒栈中的一角豪情;郁达夫的归宿是以浓之色彩铸永之记忆。正如法国天才女作家杜拉斯所说:“我就是这个女孩,从未改变。”归宿是一生的追求,是一生的坚守,一生的灯光,从未改变。

为何有人能找寻到灵魂深处归宿的藏身之所,而有人却只有一生无家可归的迷惘? 林语堂先生曾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人必有痴,而后有成。”一个“痴”字,绝妙!惟心中有痴,方寻寻觅觅、至死不渝;惟梦中有痴,方希望长存、光耀闪辉;惟行中有痴,方寻得归宿、告慰灵魂。塞灵格的归宿是他痴痴守望的麦田;托尔斯泰的归宿是他一生眷恋的土地。心中有痴之人,何处无家?所痴之物无论是否实现,早已成为守恒的归宿,来安放漂泊飞翔却从未疲惫的一颗心。

我们,亦在追寻归宿。

欧美风雨侵袭下的我们是否还记得成都草堂处的坚守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出国旅游之风盛行下的我们是否已品悟出苏州园林隽美的东方风情?无数“老虎”“苍蝇”是否已早已忘却古人“民为先,社稷次之”的呼号?可悲亦可叹!匆匆岁月,多少人宁愿无家可归似的飘荡在人海,也不远寻找童年时的梦想,无所谓归宿的容身。所以,与其如行尸走肉般沉迷于浮华、虚妄,不妨如竹林七贤般为所执着之物坚守一生,追寻灵魂处的归宿。

何处寻归宿?在梦想中寻归宿之花,在痴迷中寻归宿之路;在坚守中寻归宿之果。 历览前贤,在寻得归宿的幸福中离世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梦想是花瓣,苦难是根刺。”海涅如是说,一根根尖刺拌住了我们追寻的脚步,知难则退,归宿终只会如七彩泡沫,一触即碎。破碎、深伤的心灵深处方是归宿隐匿之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过后方找寻到归宿。

让精神诗意地栖居

作者:贾轶男 64.5分

儒家有一言曰:“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初读不甚解其深蕴,细想之,其“所止”、“所指”、“所执”之物或许便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家园。

你看桑格塔,于纷繁人世中而不失方向,让精神栖居于淡泊宁静之境,潜心研究文学本质;你看海子,于混乱时势中而不改其道,让精神栖居于诗意美好之境,感叹“活在这世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你看梭罗,于浮躁世俗中不迷失自我,让精神栖居超然平和之境,享受省察的人生。他们,让精神有所归属,让心灵找寻到了永恒的归宿。

而世上“无家可归”的人又岂在少数?他们脚步纷杂,步履矫健地行走在人生之路上,看似忙忙碌碌,其实却是碌碌无为,看似“金玉其外”,其实却是“败絮其中”。内心没有方向,精神无所归属,而终成茫茫人海中不起眼的一点。何不让心有所止、指、执?何不让精神诗意地栖居于所执之物?

让精神栖居于内心所执之物,可使心灵有份量,让生命有质量。蒙田曾在其随笔中这样写道:“心灵愈空愈没有份量,一有东西压上去便会轻易下沉。”说的便是那些精神无主之人,他们的精神空洞不堪,流离失所,缺少追求的方向,生命也随之轻如草芥。与之相反的,宋代名臣钱惟演,于复杂官场中纵横捭阖,仍不忘为自己的精神寻找依托与归宿。他让精神栖居于文学,爱书如痴,《宋史》也记载其“于书无所不读,家中文籍侔秘府”,正是因其让精神归于文学,让心灵有所归属,才成就了一代名臣,名留史册,其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质量也因其精神有栖居之地而得以彰显,久久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永留生命芬芳。

让精神诗意地栖居,能消除心中的“无家可归”之感,内心有所归属,精神有所寄托,方可于人生之路上不迷茫,不彷徨。

精神家园为何物?或许这世上本无精神家园,当心灵有所指,有所执,便有了家。 只愿你我都能臵精神于其归宿之中,让其诗意栖居,进而享生命美好。

找寻精神栖息地

作者:施怡 65分

草木有生无知,禽兽有声有知无心,人有生有知有心。

有心之后,人犹自踌躇难安,不知如何得到心的归宿感。该怎么找到它,那一方精神栖息地?

不如去那西塍废圃?一池绿水,几枝紫荆,无比清幽静谧的境界,总足以平息心的喧闹沸腾。

然而这般野地终究鲜能寻觅。

目可及,手可触及之处,搭建一处清新的住所可好?植寥寥数菊,仿出陶潜的寓所,再邀三两友人,享刘梦得的雅趣。

然而空虚的精神仅仅操控之人看到几朵黯淡的小黄花、言而无趣、闻而无乐。 身体的安逸未必带来精神的饱满正如富足的物质享受承载不了心灵的安宁自适。该怎么找到它,那一方精神栖息地?

倘若你身处闹市,不妨学习蒋勋的生活美学,向沸水中投入碧绿的薄荷叶,凝神注视它慢慢变得透明,感受若有似无的清香游走在室内。心灵平静下来。

生活美学本就是助人寻找心灵巢穴之学。无需高深莫测的哲学指导人们搭建安乐的城堡,一杯平淡无奇的茶,就能洗涤心灵的疲惫,带来舒适与宁静。

或者,也可以向金圣叹取经。金圣叹于庙中与挚友一齐精心思索,于是有了著名的“不亦快哉”三十三则见林间积雪俏皮,不亦快哉;推窗放蜂走,不亦快哉;望人风筝断,不亦快哉……

这更是旅行极简原则。无需奔波搜寻,无需费力流汗,原来这归宿,竟是在人灵魂的深处。我们苦苦追求的安宁于归属感,就在自己受手中。倘若沉下来,细细审视自己,就能发现它。

人,有生有知有心,若人更知归宿,便达圆满。又如意大利传奇导演费里尼所说,独处是一种能力。学会独处的人,才能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才能发现并了解自己。原本飘渺的灵魂,在这种自我审视与挖掘间逐渐生动、丰满,心灵的归宿、精神的栖息地,就在此刻,宽容地招手。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杨紫菱 63分

“南部小城,没有光彩照人。每次回到这里,我都感觉到平静……”每次听到曹方的低吟浅唱,我仿佛就被歌声指引,眼前是时光缓流,栖于永恒之乡的小城。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坚固的小城,那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的,我们都应建造守护灵魂深处的心灵家园。

如果以自己的立足点为中心发散出去,前、后、左、右都是无穷无尽,这便是大千世界,有时让人心慌的茫茫之地。而渺小如蚁的我们行走于此,无论是成群结队还是踽踽独行,在某个时刻,都会突然觉得一脚踏空无着无落,茫茫天地间却无家可归。

而苏轼却能潇洒说出:“此心安处是吾乡。”那心,那乡便是每个人的心灵家园,它是黑暗中常亮的烛火,是热闹后不变的宁静,是渺小个体在大千世界始终清晰的精神坐标。它的骨架构造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建造它的一砖一瓦是各种良好的人生态度,那便是我们永恒的家园,心灵永远的栖息之所。

拥有精神家园的人,就像佩戴上了一幅铠甲,让人不惧外界的纷纷扰扰风雨飘摇。在那段中国知识分子沉默无力的灰暗岁月,却存在着几株不褪的亮色:杨绛布臵斗室,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沈从文写给黄永玉道:“这边的荷花都开了……”;汪曾祺在大自然中饮茶写作,寻找乐趣……当外界黑暗无边之时,正是内心坚固的精神家园为他们提供了堡垒,坚强地继续生活,正是那精神家园为他们挑开帷幕,照进未来的希望。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们最终迎来了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然而,当目光转向社会,却让人叹息,人们行走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却忽视自己的精神家园,最终迷失了自己。于是就有了官吏腐败,学者造假,青年人拜金……敢问他们的心灵归宿,到底在何处?

毕淑敏有言:一颗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如此。而守护它的唯一方法,就是恪守道德,抱有良好的人生态度。

守护内心的家园,燃一堆灵魂的薪柴,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的人生必定温暖如春!

竹可焚不可毁其节

作者:徐文秋译 65分

雕栏玉砌,朱门绮窗;犹有铅华褪尽斑驳之时。形骸之外,与洪荒宇宙齐驱共存的,只有无形的精神。人生的归宿不羡堂皇,但求一方心灵净土,纵是陋室,我只曰:惟吾德馨。

千古兴亡事,悠悠,不见长江滚滚流。三国赤壁,万里长征,浪花已然淘尽英雄,然而英雄不再,英雄的精神依然闪光。刘备坚守内心的仁爱,虽逝犹记;曹操襟怀豁达的三笑,虽逝犹记;战士革命的红色精神,虽逝犹记……故外在之物终会消逝,人生当追求内在的精神,为心灵搭屋建厦。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不可毁其节。人可无庇护,不可无精魂。

山有石,古人曾自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纵使丧失血肉之躯,也不移心中方寸净土。想起诗仙李白,仕途没有属于自己的领土,也不放弃心中“欲上青天揽明月”之志。外物的束缚,我可以挣脱,内物的墙篱,我必须修固。

然而现世的人们,时而缺少这样自我松绑的意识。

追求外表囚笼的华丽,而忘却在心中修筑菊篱。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明星一波波泛滥地推出,真正有实力的屈指可数。靠整容修饰外貌,靠炒作吹捧身价,靠舆论跻身报刊……然而学问着实令人大跌眼镜,作风人品也实在堪忧。这只是社会名流一个层面,生活中谁能保证自己毫不介意外在?

现世的浮华中,唯一欠缺的就是古人般沉静修身的觉醒。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先人的贤语犹在眼前浮现,我深知物有竟时,时不我待。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永恒的归宿,或许向着先贤的脚印,坚守各自的精神,或许是烙着灵魂的深印,追寻各自的梦想,或许是扎根心灵的土壤,繁养各自的参天……然,必定不会是贪图外在的物质。

西方有谚语道:“凡是可以摧毁的,都是有形之物。”有形之物就是指人生所盲目追寻的外在具体事物。东西方的智慧都强调了无形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又为何不鉴而自省呢?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既是如此,让我们摈弃世事烦忧,匆被外物所羁绊,在心中修筑菊篱吧。

洪荒宇宙,愿肉躯焚去,精神永在。

归“家”

作者:徐博 64.5分

顾城说:“走吧,趁着记忆还在,去寻找生命的湖。”

那一泊湖便是我们永恒的归宿。是我们安放灵魂之所。世事洪荒,沧溟万里,我们总是在追寻着,在归“家”的路上踽踽独行,我们审视灵魂,期待在那里静开一隅,慢慢绽出朗月照花般的美丽。

蒹葭木叶,明月江涛,梅子雨,杨柳风。那一处永恒的归宿总是这般千姿百态。它可以大气如晴天碧海。可以情致如红梅白雪,也可以简单如梁实秋的一碗莲花儿白。去倾听灵魂的声音吧。看三毛那漫漫黄沙下飘舞的长发,飞扬的自信,她知道这异域的风情是她心的归宿;看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静坐冥想;看陶潜戴月荷锄归,看他焚香抚琴,流连于古籍;看庾信简陋小园中“三竿两竿之竹,一条两条之鱼”,苏轼“解鞍依枕绿杨旁,我欲醉眠方草”……在这生命的湖泊旁,他们归了“家”,他们的心灵不再漂泊,他们在那灵魂的秋风霁月中开出无限花朵。

然而,多数的我们处在这人生喧闹的街市中,依然漂泊着,追寻着。正如纪伯伦言:我们走得越来越远,以至忘了为什么出发。在这绚烂拼装的城市,我们的三千黑发被人事与时光逼成枯柳,我们的身躯被欲望与洒肉噬成散沙,以至离灵魂越来越远,以至无“家”可归。正如曹文轩《在路上》中,人们坐在前行的列车上,眼中尽是空洞和茫然,不知何时下车,不知“家”在何处。人们变得六神无主,而这缺少的“主”正是我们的灵魂,我们心的归宿。

这丢失的归宿,是那沾染着透亮露珠的点点芙蕖,轻轻抖动,掉落在池中的涟漪,激起我们无尽的暇思,又怎能舍弃,这水镜中,倒映的自己?所以我们不断追求,我们明白人生不该是喧闹的街市,而该是一个人的静水流深。顾城说:“曾经的我们谈理想,谈爱情,如今我们聚杯饮酒,杯子的声音是梦碎的声音。”我们拣拾起碎去的梦,以梦为马,一路踏花,奔向心灵的归宿,来到这生命的湖旁。借一杯清酒,对影三人,五分月色,七顷流华,且看九曲回廊,眉角轻扬也是十里春光。

撑一支长蒿,寻找生命的湖,归“家”,回归灵魂深处,用最缱绻的柔情,等待生命的花期!

如海子,来人间一趟,看看太阳,看灵魂闪光。

心安何处便是家

作者:陶铁文 64分

浓浓绿意春景,勃勃绚烂夏花,萧萧落木秋风,皑皑白雪冬夜。生命的年轮碾过四季,不经意间,我们迷失了心态,沉沦了灵魂。

海子说:“我要还家,我要返回故乡,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这样的心驰与神往,我深有体会。

年岁渐渐逝去,离开故乡去读书也有几载了。在幼时的记忆力,故乡便是我唯一的家,无论岁月变迁,故乡已在我的骨子里镌刻下无法磨灭的印迹。可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我渐渐察觉我与故乡的联系时断时续,在城市中生活的我如同折翼的鸟儿飞不回属于自己的家,在街边徘徊,流离……

开春第一次回乡,一切都变了样。哗哗的小溪流,漫山遍野的小野花,杂草丛生的芦苇荡都已经消失殆尽……这是我的家吗?这是我心驰神往想要归去的家吗?刹那间,一切都已回不到从前。不知不觉,故乡只留残影。后知后觉,我已无家可归。

带着失望与落寞,我走在原本熟悉却又陌生的乡间小路上想着要寻找着乡村仅有的原样。却发现只有几幢印着“拆”字的老瓦房还突兀的站立在那寸草不生的荒地上。走近前去,却惊奇地看见瓦房斑驳的墙壁上还有我幼时用蜡笔涂鸦的画。那幼稚、青涩的画笔下掩藏的是一颗纯粹、清澈的童心。那画上的图景正是我年少时不忍舍弃而拥在怀中的美梦啊!可如今,这些美梦都被冷酷的石灰刷成灰白色,黯淡无光,若隐若现。也许只有我才能领会其中的奥妙。唉,只有我。啊!只有我。仿佛我明白了这样的故乡才是我一个人的故乡,属于我自己的专属记忆。

踏过青砖石板,抚过红墙绿瓦。锈迹斑斑的门环叩开的却是属于我的故乡。寻寻觅觅,故乡的踪影早已消失。明明灭灭,心中的乡情却未曾消逝。原以为故乡被改造后,我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心灵的依靠。寻觅良久后转身才发现了故乡一直在我的心中停留,在我的灵魂深处生根发芽……故乡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安稳,更是永恒不变的情感寄托。

一直很喜欢徐志摩说的一句话:青春是一本打开了就无法合上的书,人生是一条踏上了就无法回头的路。人生的路上,我们有时会寻不到家的方向,但不要迷茫,因为心安何处便是家,家永恒存在于心中……

宿于诗心 眠于诗意

作者:东方明 64分

张枣走了, 昌黎走了, 汪国真走了,

我坐在车厢里,仿佛看到了一帧画,那是幼时的我,指着汪老师的诗集中的一句诗行,问着老师,内心击节而唱。

诗人,哪里是你的家呀?

你把白天当黑夜,流着泪迎接朝霞,光着脑袋描画天空。你告诉我:世界只是寄居处。我就宿于诗心,眠于诗意,那永远是我的家。

哦,时光你带得走歌者却带不走他的歌,你带不走人们安放在灵魂深处不舍远离的诗意。 在车厢里,人们刷着资讯,目光扫过最新的股市行情,房价消息,我看着那些空洞暗淡的眼神,我坚信,那眼里曾有“乞得名花盛开”的诗情流露,有对湖光山色叹味不已的心灵渴盼。只是,它蛰伏着,被汲汲名利的欲望压过了势头,却一直坚韧如草叶,漫布在人内心深处的蓝色原野里一直欣欣向荣,养育着人们在世俗的困顿后,退居一隅之时的疲惫。

那甜在林清玄心里一直到如今的菠萝蜜,在佛教中是“到彼岸”的意思,林清玄就尝着它的香甜,从一个渴望飞往大城市的山村孩子,变成一个在建筑森林中“抬望眼”的中年人了。

他却想念起山村里绕井放风筝的诗意,想念起真正有诗的日子,想要飞回哪里,想到捕捉诗意。

直到他发现,诗不在山林之间,不在朝晖夕阳的壮美之中,而就在他心中尺寸之地,他才安然了,他不再无家可归。他可以共梁间燕子呢喃,可以在八月与床下蟋蟀谈天,可以宿于诗心,眠于诗意,不必穿花度柳去找寻了。

呵护诗,存留诗心。

看孙犁在《灯下偶记》说:冬日午后,裁纸装书,甚适。安静地读书时,他感到灵魂深处升起了诗,飘转而来,香气馥郁。

从南到北,从古至今,人人内心供养着诗意,时刻打开源泉,让它汩汩流动,让它在长天大地之间,昭示着我们对终极快乐的渴求,如海德格尔所说,诗意地栖居在世间。

这份诗心永远不会消失。它像冰一样凝结,终有一日,会像花儿一样重开。

新的琉璃界

作者:朱玲玉 63分

她说,世界很大,想去看看。

我说,世界太大,我更愿在心中为自己筑一个氤氲的琉璃界。

王开岭总说,想去远方,喜欢出发,只因到达的都只需属于昨天,而美好在远方。可是,泰戈尔却听到此岸说“幸福怕是在对岸”,又听到对岸说“美好怕是在彼岸吧。”

我想,我有些明白了,我们在人生路上走,眼下的总是无法让我们满足的。因此才有了看世界的梦,追远方的情,一抹永无归宿的惶恐与寂寞。

怕是错了吧!

我们同样有一颗心,同样有一个灵魂,那里才是永恒的归宿---终生相伴,却因未曾谋面而忘怀的,悲从中来的饱满的灵魂。我们心中自有一个琉璃界,婆娑红尘外的归宿。

所以,我说,我们不是无家可归,而是忘了去充实那颗没落的心。

梭罗是智慧的,他没有忘记永恒的归宿---灵魂。他与一个文明对抗,被世人不解,孤立,我想那该是生命最飘摇,最无处可归的境地了吧。不过,他的生活即便被迫逐到瓦尔登湖畔,他的归宿的地界也在心中成形。他的木屋,他的简朴,他的琉璃界丰满起来,收容一个流浪的精灵,品味温柔的世界,清凉的风。

因此,正如简爱所说,容貌即使不美;财富即使不多;灵魂与心却是同样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如沉静的梭罗,在灵魂中栖居,安定、饱满的生活。我们的灵魂,如蜗牛的壳,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归宿,不重。

古希腊用这样的一个民谣警诫后人:“慢些,请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我们也该以此自勉了,当我们悲呼精神荒芜,无家可归时,也该等等自己的灵魂---被欲望、名望绑住脚的,难以追上我们的灵魂。

你懂得了吧,不是无家可归,而是不归。别再去追求虚妄的远方,你以为有宝藏的地方,你以为是归宿的地方,不过是心中欲望折射出的海市蜃楼罢了。

听见梭罗垂钓时哼曲的声音了吗?听到黄土高原上人们召唤黄土魂的声音了吗?听见心中琉璃界漾出的清乐了吗?归去吧,家就在那里,你心中的那一方琉璃界,永恒的归宿。

归宿

作者:刘奕轩 66分

常常在先生的雕像前默默怀想。

生在那样一个年代,想必,您是孤独的!您走在浪潮的最前沿,您用一杆笔支撑着民族的脊梁,您在一片黑暗中踽踽独行,我在您深锁的眉头看到了疲惫,我在您眼中看到了迷茫与空间!

是啊,您是孤独的,您,找不到可以休憩的归属吧!您在阿甘的灵魂里呐喊,您在孔乙己的“之手者也”中悲叹,您用文字铸造起了千万国人归宿的港湾,但是,您自己呢?想必,您时刻怀着“无家可归”的怅惘吧!

但,您竟有那般坚毅的目光,那般炽热的双眸!那是百年沧桑遮不住的狂热,那是发于灵魂的呐喊!

心中不由一阵战栗:是了,先生你是渴望的,是无尽黑暗中一丝微光吧!是星星之火点成燎原之势的辉煌未来吧!是希望,是热忱,是您灵魂深处的渴盼,让您追求着心里的梦想,心里的归宿,让您站成一柄利剑,站成一座屹立绝巅的丰碑吧!

永恒的归宿,或许便是梦想,化成一股庞大的信念,一股坚定的热忱,带着我们在追求永恒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吧!

思及此,眼眶中竟已是一片湿热,“归宿”,多么厚重的两个字啊!

不由思绪万千!

翻译大家草婴,或许会因前途之漫漫而彷徨,因无人认可而感到“无家可归”,但他从未放弃,他将托尔斯泰的善言化作灵魂的呓语!在他心里,用人道主义之善温暖被黑暗侵蚀了的人们的心灵,便是他的归宿,他的追求,他用瘦弱之躯承载了一个时代不能承受之重! 古典音乐巨匠勃拉姆斯,或许会因与时代主流相悖而无家可归。但他热爱古典,他认定古典方能引起他内心的共鸣,故而,他拒绝了以超世之才似李斯特般张扬,他在灵魂深处摹刻贝多芬的烙印,他在十指之下舞动莫扎特的才华,终以一曲《德文安想曲》,带他飞往心灵之归宿。

是的,对每个人来说,归宿,有不同的意义。对苏轼,那是大汉天朝的盛衰,故而他在陌上花开中苦等十七载;对梵高,那是印象画派的礼赞,故而他在无尽苦难中点燃了灿烂的向日葵!

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一生萍踪。我们也终将一生碌碌!只有用满心热忱,去拥抱来自灵魂的温热,我们才能觅得永恒的归宿,才能不似陈子安所说那般,“徒然观得最大公约数的浅平”。

心中已是一片了然!或许不知如何萍踪的我,该正视自我,去采撷生命“归宿”中炫丽的玫瑰吧!

抬头望去,先生的眉头似也舒展,一片夕晖中,我读懂了他的目光:“去追求,心之所向!”

墨梅花开

作者:黄佳乐 65分

青云谱。江西南昌。阳光被百年树龄的苦树、罗汉松的枝杈剪碎成金色的花瓣,悄然落在我的脸颊。

我漫步在这八大山人纪念馆中,漫长曲折的双碑长廊如古画轴在我眼前徐徐卷开,指腹轻抚着这古老的石碑,我定睛。

是那副《墨梅图轴》,画面上,一树虬劲的梅树上两三梅花初放,仿佛沁香在鼻,怡人心神。旁边是八大山人的题词:“梅在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

冯思肖,元代遗民,也是画家,尤以画墨梅闻名,可八大为何“梅花画里思思肖”呢?我不解。

突然想起美术书上边角的介绍,冯思肖经历改朝的痛,一生漂泊无定,没有归宿,他画中的梅树,“根茎外露,无壤驻留”。

我又看向八大山人的墨梅,竟也如此!那梅树的根部外露,没有一抔土扎根。 思而想到八大山人,他何尝不是这一株墨梅呢?身为前朝遗民,饱尝改朝换代之痛,心念旧朝却无处可归,天地之广,江湖之大,却没有他的归宿,一生漂泊,无所定居。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我轻念八大山人的诗句,百年前的凄风苦雨似骤然而至,我也凄苦伤感起来。

移开步子,眼帘里印入八大山人的又一幅画,《青梅图轴》,仍是墨梅,只是几笔勾勒出一朵梅花罢了。我无心观赏,扫了眼一旁的题词,却是意外的欢愉笔调:“泼茶弄墨此生尽,何处非故乡?”

我心有濡湿,仿佛看见百年前风雨飘摇的寤歌草堂中于一灯微明下泼茶弄墨的放达身影,一生风雨霹雳、漂泊无根后,他终是参透了“归宿”这微妙的寓意。

而我也莫名欢喜起来,想来人生在世不免匆匆,我们总想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给予我们永恒的依靠,可这地理上的归宿却是少之又少,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梭罗寻得他的瓦尔登湖。

但是,我们的灵魂深处却藏匿着永恒的归宿,如八大山人于泼茶弄墨间获得安定,于不懈的艺术热爱中寄以新的生命价值,如此,便不问今夕何夕,不问故乡他乡,“何处非故乡”了。

黑格尔说,生活在别处。而此刻我手掌抚上心脏的位臵,感受它稳健地跳动,竟莫名的安定,其实,生活不在别处,不需刻意寻归宿,它藏匿在你的灵魂深处,等待你的归来。

再看那朵梅花,竟热烈绽放无一丝羞赧,全然不理会根部没有土壤驻留。 一恍神,仿若看见八大山人背着行囊,神态安然,吟啸徐行。

永恒的边城

作者:季伟浩 65分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帘幽梦,不知谁能与共。无法转醒、无法企及。清幽的意境,绝美的氛围,像是一首轻唱的民谣,不断萦绕在心头。

边城,是沈从文永恒的归宿。

那是风雨飘摇的年代,《斥反动文艺》的发表是对丧钟的敲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一声惊雷。凤凰泣血,在命运的低谷中,先生的生命充满坎坷,他感到无所适从,可能是忍痛放下笔杆,接受命运霸道的安排;可能如老舍先生先生般以水为棺,让人生“无处惹尘埃”;也可能是违心握笔,为黑暗摇旗呐喊。无论是哪种可能,生命都是荒凉苍白,它们不会是永恒的归宿。

但先生冲出了人生的低谷,凤凰集梧桐枝干,浴烈火而获新生。先生在沉默中寻找着他的边城……

辛苦收集的资料在风雨中被毁于一旦,非人的羞辱扑面而来,但先生不曾言语,他抱着仅存的散稿资料来打郊外斗室。一人、一灯、一桌、一笔,这里是他的边城,这里是他的归宿,这里是动荡年代中最安稳的天空之城。斗室狭小昏暗,却终日星火不灭,与尘嚣隔绝使人忘却黄昏。偶有邻居敲门:“先生还不吃饭吗?”先生于是恍然大悟,拿过几个馍馍,继续沉醉在他的边城之中。

寒风如刀,谤言如雨,时代的风雨愈发猛烈,而先生却依然沉默着用刚强的意志对抗如晦的风雨,“不折不从,星斗其文”是先生最真实的写照,在他的灵魂深处,有这样一座永恒的边城让他这只凤凰栖息、涅槃。

斗室里珠玑摇曳成花,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横空出世。书信中,一颗昂扬坚毅之心不断跳动:这里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凤凰终涅槃,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俊,边城上空的阴云见见散开…… 那个曾用一本书福泽生养他的湘西茶峒的少年已经长大,他怀着受伤的心,在昏暗中,在他的人生归宿中疗伤、涅槃。先生曾无数次提及行吟泽畔的屈子,在近代文学的河岸上,先生也如屈子般行吟而来。当现实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时,先生没有走投无路,他选择将文学的生命融入永恒的归宿——边城,他灵魂深处的边城。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茫茫旅途中,孤舟无家可归,没有归宿。然而,生命是跌撞得曲折,苦难是宿命中不可逃脱的篇章,何不像先生一样追求灵魂深处的永恒归宿,书写生命的亮丽、精彩!

灵魂的归宿

作者:成怡 63分

歌者低唱:“我想要稳稳的幸福,在不安的深夜能有个归宿。”对于歌者,灵魂的归宿非空荡荡的豪宅,非名声大震,而是音乐。我们呢?

尘世喧喧嚣嚣,唯有追求灵魂的归宿,当得一世风华。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秦淮河畔,她衣袂飘飞,独倚高楼,绽放成莺飞三月柔美的桃花。

李香君,她的归宿在战乱中凋落,独守空楼,内心决然:若生无缘再相见,那便清清白白的死去吧!或许天堂,有缘人,有座心房,敞开。

于是,那惊心动魄的一撞,血溅纸扇,只为真正觅得灵魂的归宿。

命运,波澜。

且安一室,安一室,复何求?复何求?无所求,只灵魂之建筑,灵魂之永恒。

商业化的如今,人们对股市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买房更是如此。灵魂的空虚以物质来填补。

可否填补?哪能填补。

浮华最买不来的就是充实的灵魂,或许,你问我:是否记得天上的云是什么形状?是否云卷?是否云舒?家中的水仙是什么模样,是否含苞?是否盛放?

答不出,至少现在答不出。

忙忙,匆匆,太匆匆,该是时间停下来,筑一室繁华灵魂。

风筝有风,海豚有海,风在风中吹,鸟在鸟中鸣。佳境,我等应定心冥想,“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阿Q的一声“我要......”,非我所谓要灵魂之安;杰克.伦敦的一声“我要......”非我所谓觅得灵魂之谛。

唯有杨绛先生,写下《我们仨》时,方知灵魂的归宿为对家中温情的追求;唯有三毛,徜徉撒哈拉大沙漠时,方知灵魂的归宿为对自由的向往,对心灵的解脱...... 只有,当我们真正达到灵魂归宿了,我想,我会告诉你,昨天的云变幻多端,时而像山,时而像花;家中的水仙开了,一簇已谢,一簇含苞。

我仿佛看到,脱去一切外套的白衣少年,迎着风浪,微笑,目光笃定而决然,向着灵魂的归宿前进....... 然后,达到,终达到......

炊烟缕缕

作者:顾妤 64分

远方,伴着一轮红日,炊烟适时升起。

炊烟,是乡村屋顶的标志。炊烟是诗人眼中的一首首情诗。炊烟,是画家笔下不可磨灭的线条。炊烟是游子辗转的思念。

对他来说,炊烟是心灵的栖息地。

前不久,他刚被调任,说是调任,倒不如说是请求,请求去乡村支教。父母百般阻挠,母亲的几行清泪,父亲的耐心劝导,仍在眼前浮现。纵然这般,他依旧如一艘独木舟,自顾自地滑向远方。此时,他终于理解了陶渊明心底的那一声声“归去,归去。”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也许就能在乡村诗意地栖息。

说到城市,不禁让他想起那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工作上的尔虞我诈,同事间那隐隐于无形的压力,父母们拿着孩子互相攀比,比收入,比学历,比身份。一切的一切,让他觉得无家可归。这并非他向往的世外桃源。在那个夜晚,他梦到了外婆,那如炊烟一般缥缈的外婆正系着围裙为他烹制佳肴,他如一个孩子般快活地绕着外婆跑来跑去。屋顶上的炊烟轻烟若雾,风情万种。

来到乡村支教后,那一双双纯粹温暖的眼眸让他沉醉。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大声呼唤:“老师好!”那一刻,仿佛有了种海枯石烂,永远留在这儿的念头。

高山流水,清风晓月。他带领孩子们进入书的世界,聆听古韵。他教孩子们如何过滤净水,喝到净水,他教孩子们说英文,给他们讲山里山外,奇闻异事,如痴如醉。

每到夜幕降临,那一缕炊烟又缓缓升起,抚平了他心底一丝不安的皱痕。村里有热心的村民,每当自家煮了啥好吃的,也不忘给这老师端去一碗。每每此时,他便又想起了外婆, 那碗中有灶的风味,是在高端的煤气也无法做出来的。

支教两年,时间不过是片刻须臾。临走时,他亲自写了一幅字,挂在教师门前,为“宁静致远”。

他想,都市繁重的铅华也不能抵抗心灵的宁静,宁静深处,是乡村的那缕缕炊烟。 远方,炊烟又升起了。

何处不为“家”?

作者:陈俊宇 64分

常慨叹在尘世的快乐和幸福中,没有自己的栖息之处;常抱怨在流年滴落在眉间的日子里,自己内心的空虚与惆怅无从宣泄。然而,在人的灵魂深处,内心的追求与抱负,沉淀为最曼妙的“家”的光彩,也因此“四海之内,皆可为家”。

当我们的精神追求已超越物质所需时,家也不仅仅意味着那一个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栖息地了。

苏武那落寞的背影,在羊群中是显得如此突兀,忠贞爱国,顽强不屈的他,有何曾眷恋安逸、舒适的小家,对他而言,国存,家在,国亡,家灭,内心永存的信念,也使他的归宿变得神圣而又伟大。由此看来,永恒的归宿,对苏武而言,是对国家眷恋的情怀,是对民族炽热的内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闻其名,先被世人所吸引的,是他那旷达,清高的情怀,一代隐士陶渊明远离尘世的浮华和喧嚣,寄情于山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对他而言,四海之内,皆可为家。一代代豪杰壮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家对他而言,便是自由与洒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对他而言,便是责任与担当。

家的定义,因不同人的精神情怀而不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自始至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虽年仅五十五载,却赢得了“万世师表”的美誉。对陶行知而言,自己永恒的归宿便是对教育的挚爱。对民族希望的哺育,也让他最终得以四海皆为“家”。

都说人同其它动物而言,高贵之处在于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筑造了怎样一个“家”。

当然,人性的可贵之处是来源于灵魂深处最诚挚,最殷切的期盼。倘若没有那颗胸怀天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伟大情怀,也不必固步自封,强颜欢笑。只是,无论大家还是小家,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寄托,这样何愁“无家可归”?

内心的追求与抱负,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灵魂变得澄澈而又空明;内心的追求与抱负,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灵魂变得安静而又美好。

寻求永恒的归宿,享有内心的追求。笑曰:“四海之内,皆可为家!”

灵魂未灭,音乐永生

作者:顾铮榕 65分

英国,伦敦。

大约一个世纪之前,一位享誉世界的音乐才子便从这诞生了。

又大约是半个世纪之前,他如一道闪电,以最令人刺痛锥心的方式消失了。 约翰〃列侬,你可曾想过,这一切是多么得令人心痛。

幸好,你的音乐还在,你去追寻灵魂深处那个最自由、最本真、最无所畏惧的自己,而我们也能伴着你的天籁,去追寻你的步伐。

我还记得,你深情款款略带忧郁的双眼;我还记得,你风度翩翩朝气勃勃的身影;我还记得,你因情场受伤、艺路受阻而踽踽独行的背影。可我的脑海里更记得的是你的浅唱低吟:

“你们总以为我是孤独无依的,其实我的心在那里,在我的心里,我的灵魂里。” 虽然物质的匮乏,让你一度如失去家园的雏鹰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虽然乐队中的矛盾,让你一度如断了线绳的风筝没有了远方的目标;虽然精神上的打击,让你一度疲乏的如泄了气的孩子,迷惘、无依。

但是,你有着一颗强大的心,你有一股不屈的劲。你爱音乐,爱到深入骨髓,爱到浸入血液,爱到灵魂最深处!

这便是你人性的可贵与难得!我想,家园虽好,非久恋之家,更何况你是一个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奔波的艺者,追求永恒的精神归宿,除了灵魂深处的那隅音乐天地,别无他处。

如今,我站在故居门外,悠悠歌声溢满整个梧桐院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或许太过矫情,“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美誉着实是实至名归,因这灵魂之歌!

屋内装饰简而不陋,确是典雅,照片墙上贴着你的巡演瞬间,黑与白的无声,是你最绚丽的音乐人生!最吸引人的还是你那简要的生平经历,更替变化的时间显示了你屡次搬迁的人生之旅。

从出生到死亡,如果你的人生是一场数学运算,那这由空而始,以零为终的中间过程必以幻化为你音乐的高度,灵魂的深度了吧!

你苦苦地追寻灵魂的归宿,于音乐的袅袅中尽显无遗。 灵魂之于你,华美、充盈,像一首永恒的荡漾的歌。

而于我们,就如你的大牌粉丝布什所言“我们会与你一起走下去”。去追求灵魂的深处,去实现人生乐章的永生!去找寻自己的精神归宿!

灵魂未灭,音乐永生!

心林

作者:倪百媚 63分

清风皓月,琴声飞扬,千年之前那傲骨铮铮的声音随着时间长河的流波,演绎了一位雅士豪放不羁的一生。

嵇康,他的美是近乎神的,无论是那俊逸清朗世无其二的容貌,还是那颗有棱有角超脱世俗的心。

他饮酒,可以醉得酣畅淋漓,忘记世界;他弹琴,可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他在世上,世界只是他的相框。他的一生热烈如赤子,实在是学不会八面玲珑。他住在竹林,竹林亦在他心中,但无论如何,竹林总是他的归宿。

骄傲如他,怎么会放弃自己的归宿,为了他都不愿用正眼瞧的功名而低下头颅?是啊,所以他只留下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跑去了洛阳城外打铁,只留司马昭在那里暴跳如雷,他的心依旧那样,谁要是想试图打磨它,必被它的棱角扎得遍体鳞伤。于是,世上多了一位铁匠,洛阳城外多了那一声一声的悦耳之音。他依旧饮酒,即使是浊酒;他依旧弹琴,即使没有世人钦羡的眼光;他就算脱了上衣打铁,也是一幅画。

从此,他与竹林为伴,但他是幸运的。他有在他打铁时为他拉风箱的向秀,有亦师亦友的阮籍,有真正懂他的山涛……于他,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他只是想静静地呆在自己的归宿,一切的事都与他无关。

骄傲如他,怎么会放弃自己的归宿只为请求免于一死呢?是啊,嵇康的光芒太强,灼伤了钟会,灼伤了司马昭,于是他被押上了刑场。三千太学生为他请求,他本可以低下头颅,可他不会。他只微笑:“把琴拿来。”那是他最后一次弹奏《广陵散》,《广陵散》亦成绝响。

世间从此少了一颗明珠,可他是幸运的。他不必忍受内心的孤独。这一次,世上的事真正于他无关,这一次,他可以永远地守在那片属于他的竹林。

我们依旧能望见,在他灵魂深处的竹林中,他散发抚琴,半醉半醒;打铁声,和着琴声,穿过心灵,穿过历史,一直流到了现在。

我仿佛听见他说:琴、酒、竹林,足矣。

何以为家

作者:姜鋆瑶 63分

在戏生的身体里,牢牢地扎根着一片桃源。这片桃源的名字,便是戏曲。

年幼时看桃花扇,是这样的风流端然。侯方域手拿折扇缓步登台,环顾四周,打开折扇轻摇,作势欲嗅……

有人说,三十岁的戏生一声未发,那段风流态度先叫人过目难忘。真真是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

甫一开嗓,更是叫人魂儿都勾了去。在那个破烂的小戏园里,飘出阵阵流水般的婉转行腔,随人鼻息起伏,欲罢不能。从戏生眼里,竟能看见雨丝风片,烟波画扇,断壁颓垣,看见青春闪过惊梦园,看见荼靡外烟丝细软,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能看见他无处安放的乡愁。

每天,中国都有上百个村庄在消逝,有一个就是我的村庄。戏生曾说,他从远方漂泊而来,带着无处安放的乡愁。“但我并不孤单,我知道戏曲是我的归宿。我从一个村庄唱到另一个村庄,让我最快乐的,是还有那么多人来听。戏曲本就是老百姓的,村庄才是戏曲的归宿。”

戏生,真名不知,来处不晓。在某个静谧的黄昏,敲开第一场。 这个越来越寂寞的村庄开始注入了活力。

黄昏时分,毛色如烟的驴子停止绕井栏转动。解开缰绳,替毛驴卸了行头,任凭它在地头空地上打几个滚儿,卸卸一天的疲惫。远处村头传来阵阵锣鼓声,人们披着一身晚霞回村。

这时,农活歇了,人们站在草台下兴致勃勃地听着,时而摇头晃脑跟着唱几句。 戏生什么都会唱,老百姓也什么都爱听,最是爱听到忠臣升迁,小人遭罚。月亮升到最高处,人们才肯慢慢地踱回家。

人说,戏曲有时腻腻于小节,文字也繁杂,其中不乏文人们互相较劲游戏文字,但更多的是将人的情感悉数投入。和缓时一咏三叹,千言难诉原委;紧要时又一泻千里,一语道破天机。如此,才随人鼻息起伏,牵引百姓的情感,使人一天的繁忙都忘于脑后,真正给人的心灵一个永恒的归宿。

天下之大,何以为家?

在戏生眼里,戏曲是漂泊在外的浪子的归宿,犹如父辈的音容般亲切,给他源源不断的力量,是他永恒的桃花源。

在百姓眼里,村庄就是归宿,戏曲是生活。

而在村庄日益消逝的今天,戏曲,乡愁,我们又该如何安放?

逆旅中的归宿

作者:金果果 63分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成为异乡的过客,心灰意冷之际总会寻找一处永恒的归宿。

这种归宿可以让你即使身在异乡也不至于难以融入,失落彷徨之际可以为你指明方向。 我想,这归宿从小处说可以是家训,大处说即是祖国这个大家的民族精神。

龙应台曾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道:无论你去了哪里,变成了什么人都不要忘记祖父的话。龙应台还说过:“我爱我的父亲,但我并不喜欢他。”即使她与父亲相处得并不愉快,父亲的古怪迂腐也给她的童年造成不少伤痛,但父亲象征着一个家的支柱,她不会忘。她知道父亲的话即是家训,是在外失落碰壁时的强心剂。而她将这话告诉儿子,也是希望家训永久流传,成为子孙后代无家可归时的心灵归宿。

家不散,国不散。精神恒在,家国不灭。即使山河破碎,命运如浮萍般飘摇不定,我们的民族精神也会撑着为我们编织心灵中永恒的归宿,流落街头,心却不至无家可归。

曾为鲁迅先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振臂高呼而热血沸腾,也曾为穆旦“中国的人民啊,佝偻的人民啊!我要用带血的手拥抱你们”的凄惨壮烈而痛哭流涕。流落在外却心存国家兴亡,这无比强大的动力来自何方?就是那铮铮铁骨,就是那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流亡中心灵的永恒归宿,它一旦筑起便超越了肉体,与灵魂紧紧相依。它让我们的心中永远是家乡影,喝的水永远是家乡味,于是我们身在外却总感不到孤独,被排斥也不失落。

梁任公曾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当今世界,青年已成社会最大的潜能。当我们漂洋过海,外出求学时不免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寂寞难耐,倍感思乡。痛饮一杯菊花酒,翻一翻杜工部的诗集,听一听海聂谱下的乐曲,民族情感油然而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情倍感坚定。

向前走,不要怕,人生逆旅中或许我们一直要成为行人没有驿站,但民族精神编织的心灵归宿永远不垮,我们总有一天回得去。

何方为家

作者:戴亦 65分

大风吹,大风吹。漫天的黄沙飞舞着,怒吼着,裹挟着无边的尘埃,将一地的繁杂纷芜吹尽,仿佛天边浩大雄浑的祈福颂歌。

数百只火把燃着,冲天的火焰仿若千万送行的人。德高望重的法师挥舞着手,在送死去的人回家,一只鹫飞来,拾去了死者的骨肉,长啸一声,便再无踪影。

在民风淳朴而不羁的川藏大地,目睹独有的天葬礼,我始终觉得,那些虔诚的藏民一生都在追寻着信仰的路上,他们或许从未回过家,可又或许,他们一直在回家的路上。

第一天去西藏,热情的藏民用自制的牛肉面招待我们,新鲜自然的耗牛肉,颇有口感的手擀面,满满的是家的味道,年轻的姑娘坐在我们身后,捧着一本泛黄的经书读着,虔诚的面庞,端正的坐姿,让人感到安详而恬静,似乎岁月的洪荒流经这里时戛然而止,时光的车轮碾过这里时万籁俱寂。

听说藏人一生都在路上,金制的佛像和成卷的经书是唯一带在身上家当。佛像是为了沿途捐给附近的寺庙,经书则是每日必做的功课。有经书与佛寺的地方便是家,便是心灵的永恒归宿。

佛寺与经书里有什么呢?大概是信仰吧!

大昭寺的门前多是不知所从的游客,他们往往进去点一柱香便匆匆回家,算是到此一游。小昭寺却不同,跪下,俯身,两手贴至额头,手臂从耳旁擦过,伸直,摸索着大地,向前延伸,直至头不能再低,手不能再直,便把虔诚的头颅低垂下去,贴近地面。一俯一仰一起身一跪拜,慢慢地向前挪去。日出而始,日落而息,直至洪钟响起,再回头看看身后跪过的路。

眼前面容慈祥的佛在召唤她的子民们回家,而这回家的路并不平坦,因为这路,灌注着每一位平凡教徒的血泪,这血泪拆解着世俗权贵的金字塔,注解着人性永恒的天真与悲悯。这路尽头,便是信仰——每一个信仰者永恒的家与归宿。

我突然想起,是不是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方无人栖息的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家,那是对自由的信仰;邓小平将骨灰洒向大海,那是以国为家的信仰,华盛顿以田园作为最后的归属,那是对共和生命的信仰。

行走在滇藏线崎岖的山路上,常能看到两旁的山上画着一个个白色的梯子。当地人说,这是天梯——送每一个死者走上回家的路。其实,藏人又何须攀这圣洁的天梯,他们生前用信仰为自己铺设了一条最崇高的路,在这路上,他们不再迷路,不再彷徨,不再找不到回家的路。

鹿鸣书店

作者:王寅升 63分

夜,妖魅诱惑,下了晚自习的我,心绪烦躁,在街边任意游走,不自觉踏入一家鹿鸣书店。

店内,静,书侍立。进门两个长桌上摆摊着科学前沿著作,书架上的是三联红绿蓝三色书脊的社科丛书、中华书局各类专刊。昏黄的灯光下,浮沉游走。这书浩渺博大让人平静,或许可栖息于此。

松软的沙发椅座上有书客沉心阅读,可品茗小啜或任咖啡香漫溢。他们专注的神态仿佛喻示着他们正在向我的精神世界恣意游走,在一日的舟车劳顿中寻找心的归宿。

夜,更深了。有书客已昏昏欲睡,老板拿出毛毯盖在倦极的书客身上,书客脸上是挂着祥和的表情的,不知他是否因有了归宿而满足?

我忍不住与老板攀谈,闲谈中,我得知,老板竟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 “您是名校毕业,怎么就甘于开一家书店呢?”我十分疑惑。

“其实,我也曾在公司上过班。但整日忙忙碌碌纠结于人情世故,漂泊没有依靠。后来,发现周围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老板一边絮絮叨叨,一边擦拭着玻璃杯。

“其实啊,许多人都说学中文没用。确实是这样,我不能用它算账也不能用它造汽车。但我越学越觉得,学中文实际上是学一种生命范式,让我们的心灵有依托。而非因生命短暂而惶惑不安。我就想,既然我能从中文中得到这么多,为什么我不能开一家书店让更多人从文学中寻找到寄托呢?”老板神采奕奕,眉飞色舞。

我默然,鹿鸣,鹿鸣,《淮南子》有云:“鹿鸣兴于兽而君子大之,见食而相呼。”老板或许就是想将这份来自文学的精神栖息地“见食而相呼”,传递给每一个追寻安定灵魂的人吧!

于是,寻了一个座位,找来一本散文集,有尼采的一句话:“谁终将声震人间,必定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定长久如云漂泊。”猛然,高三初至的学业压力,长久难以成功的阴霾一扫而光。

这一刻,我似乎也在老板刻意营造的氛围中寻到了灵魂的归宿,不再惧怕淡漠、失利。 夜深,静,携上好书,我走出鹿鸣书店,呦呦鹿鸣之声,犹萦耳畔!

第11篇:烈面中学高三三诊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烈面中学2014年高三三诊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文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地理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9至10页,第Ⅱ卷11至12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

B.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准噶尔盆地内)

C.沙特阿拉伯鲁卜哈利大沙漠

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

2.图示区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

①地热能②太阳能③风能

④水能⑤石油

A.②③B.①②C.③④⑤D.②③⑤

右下图为我国某地1月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日期前后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1日B.8日

C.16日25 20 1

510

50D.26日 4.该地有可能位于我国 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D.塔里木盆地

下图为我国某种工业类型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文科综合第1页(共 12 页)

5.图中黑点代表的工业可能是

A.制糖工业B.畜产品加工 C.风力发电D.汽车制造 6.这一工业类型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B.资金C.技术D.资源

年平均气温 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下图是北半 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 完成7~8题。 7.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

A.3100 mB.3300 mC.3700 mD.3900 m

8.关于同一山地自然带在甲坡和乙坡的分布,正确的是

A.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B.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

C.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D.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

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中纬度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9~10题。

9.图中靠近现代大河的地点最可能是 A.甲C.丙

B.乙D.丁

10.图中A处的海岸线自15世纪至现代,几乎没

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有护海大堤B.大河河口不断摆动C.红树林保护了海岸 D.海平面不断下降

下表为某年度四个农业区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表完成第11~12题。

18~19世纪 现代

公元4世纪以前 12世纪 14世纪

9、10题图

11.四个农业区中,粮食生产潜力较大的两个地区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丁D.甲、丙 12.丙、丁两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特点是

A.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B.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

文科综合第2页(共 12 页)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D.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Ⅱ卷共2题,共52分。

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地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土地供需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

材料二下左图为湖南省地形图,右图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划分布图。

30 °

28°

湖 庭

1500

26°

114°

(1)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6分)

(2)指出湖南省水灾严重的地区,并从河流特征角度加以分析。(8分)

(3)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依据材料简述湘西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8分)

文科综合第3页(共 12 页)

14.(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材料二卢茨克、基洛夫格勒、格尼切斯克三地的气候图。

俄罗斯,能源利用率比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83%。

(1)据材料

一、材料二简析乌克兰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及原因。(8分) (2)据材料分析乌克兰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3)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4)分析能源短缺成为制约乌克兰经济发展一大瓶颈的原因。(6分)

文科综合

2014年高2011级第三次诊断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2.A3.B4.C5.C6.D 7.C8.D9.C10.A11.A12.C

13.(1)东部、南部和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2分),中部和北部多平原(2分);地势东、南和西面高,中部和北部低(2分)。

(2) 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位于环洞庭湖地区(或湖南省东北部)(2分)。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水系形状呈扇形,汇流集中(2分);上游多山区,落差大,汇流速度快(2分);下游洞庭湖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泄洪速度慢(2分)。

(3)湘西地区山地众多,要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程度(2分);加大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发展交通,改善农业基础条件(2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土地产出水平(2分),本区生态脆弱,要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合理退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分)。

14.(1)乌克兰自然植被大致沿东北-西南方向呈带状延伸(2分)、东南-西北方向更替(2分)。原因是受纬度和地势影响,气温自南向北降低;(2分)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西向东减少(2分)。

(2)土地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2分)加剧风力侵蚀作用,黑土肥力下降(2分); 农药使用,使土壤遭到污染(2分)

(3)倒春寒(低温冻害)(2分);(融雪性)洪涝(2分)。该地纬度较高,春季(3~5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易对农作物产生冻害威胁(2分);冬季降雪偏多,气温偏低,积雪量大(2分),而春季气温回升快,则积雪快速融化会产生洪涝灾害(2分)。

(4)乌克兰石油、天然气产量不足,主要依赖进口(2分);国际市场油价不断上涨(2分);乌克兰工农业均较发达,工业中以重工业为主,能源需求量大(2分);乌克兰能源利用率低(2分)。(答对任意3点可得6分)

文科综合第5页(共 12 页)

文科综合

第6页(共 12 页)

第12篇:苏州市届高三三模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苏州市2016届高三三模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

一、审题与立意

作文材料改编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所给材料是一个整体,要总体把握。这是一则强调人的成长环境很重要的材料,采用了文学表达的手段。“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意在表达孩子的成长、生命的生长;“他看见的是什么”意在表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东西;“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强调那些儿童遭遇将会内化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孩子的成长(人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成为写作者表达的内容。凡与此相关的写作都视为切题。

此材料强调的是环境对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个体。这个“环境”可大可小,大到社会,小到家庭甚至成人个体。总之,所有与人成长相关的外在因素都可视为“成长环境”。环境可以是假恶丑,也可以是真善美。

从材料看,个体对环境是顺从、吸纳的态度,当然,可以有所选择地进行内化。如果能反弹琵琶,谈主体不受环境的影响,只要言之成理,同样视为切题。

具体写作时,可记叙可议论。可以说古论今,就今论今;可以写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可以叙述一个人的成长点滴,从中让人看到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谈如何看待“环境与人的成长的关系”,呼吁为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总之,考生要表达的是“人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1)立意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原则上定为四类卷;若语言功夫好,可适度上浮。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含义。尽管立意不准确,但语言功夫尚可,此类作文原则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立意与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此类作文定为五类卷及以下。

(2)本次作文应围绕“人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来立意。如果只写人的成长,只写环境(“看见的”),或者写“环境与人的关系”而不是“环境与人的成长的关系”,切入分以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下赋分。要进入二类卷及以上,需要有三个核心语素:“所见”,“影响”与“成长”。学生对作文题旨的理解纷繁复杂,具体情况需要各位阅读卷老师认真阅读、仔细甄别,要勇判高分,敢打低分,坚决杜绝保险分。

(3)如作文达到三基本: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就应该在48分以上判分。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作文,有利于在最后阶段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的题目、开头部分似乎偏离题意,然而文中有具体阐述,须客观评分。反之,题目看似很准,但行文中却有游离材料的明显表现,应适当降档评分。如果立意与材料完全不搭界,不得进入五类卷。

(5)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对于体裁创新,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6年江苏《高考说明(语文)》的要求。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须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甚至创作的积极性。

4.个案处理

(1)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2)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三、优秀习作

呵护一泓清泉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看见明澈明净的阳光世界,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看见恶臭熏人的垃圾暗沟,它亦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诚然,孩子是好奇心与天真无邪的化身。他是李白笔下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稚童,是杜牧眼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牧童,亦或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羞涩孩童。

由此,孩子的心灵宛如一泓淙淙清泉,能够容纳沿途的新质。因此,孩子看见美好的事物,它便深深镌刻在他年少的心上,成为他亘古不变的记忆。少年肖邦看见的是故园四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季如画的风光,春天的“云淡风轻近午天”,夏日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深秋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严冬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都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他远离故土的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滋润他忧郁的灵魂。

然而,正因孩子的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当他看见阴暗丛生的黑暗森林,它亦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意味深长地写道:“现代传媒肆无忌惮地揭示了一切秘密,童年的纯真状态丧失了,儿童的羞耻感被冲淡,而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也正在被模糊。更可怕的是,面对影视里被扭曲、妖魔化的成人世界,孩子会迷失方向,并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苦苦挣扎„„”这是对现实多么无情的揭露和控诉啊!放眼当下,黑色的网游代替了美丽的童话。传统的童话弘扬正义战胜邪恶,而黑色的网游反其道而行之,宣扬暴戾、极端、黄色的负面价值。当孩子看见席卷天下、夺人眼球的黑色网游时,尚无抵制诱惑能力的孩子便将他们纳入背囊,它们便如同污水注入健康的肌体,孩子健康心灵的一泓清泉也便腐臭变质。

更有甚者,今日的成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顾得上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因此,孩子们会趋向“所谓的成熟”,变得世故而实际,其实质是心灵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倘若世故而实际成为孩子们生命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将破坏了纯净的童真世界,人类社会将没有未来!

既然孩子眼中的世界决定了他的心灵世界,我们理应守护这个世界的美好。丰子恺先生的“佛心”“诗心”“童心”三心交织,通过妙笔生花,呼唤童真的回归;冰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写作,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小桔灯”;周国平更是将他锋利的矛头,直指娱乐文化的泛滥„„

清泉叮咚,如鸣佩环。愿你我共同呵护那一泓清泉,还每一个孩子澄澈明净的阳光世界。

第13篇:哈尔滨第九中学届高三三模语文答案

哈尔滨市

第14篇:南京市届高三三模作文“习惯之后”参考答案

分类例文,仅供参考:

习惯之后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而微妙的,它不像火车转轨,“啪”让你一下换到另外一条道上,倒是更像慢性药,日积月累,药力慢慢发散,习惯后,药性已经渗入五脏六腑,人就好不自主跟着习惯走了。

中国文坛目前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习惯后时代,大家都习惯跟着“旗帜”、“潮流”,都习惯了逃避现实,都习惯了不说实话。

于是市场上充斥着以“主流文化”作为护身符、挡箭牌,赫然占据着畅销书架。不然就是写些花鸟虫鱼,性灵散文,文化大散文,忽悠读者去了另一个世界,忘记我们活在当下的责任与使命。习惯啊,把作家们的毛都摸顺咯,本应个性张扬的棱角都被磨平咔!对于社会敏感话题,他们不敢碰触,怕惹事上身;对国民的劣根,他们不敢批判,现在作家是“都有一个良心却各自藏起”!

这习惯后的时代不正与鲁迅笔下“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相契合吗?作家成了习惯的奴隶,成了潮流的奴隶。然而,我们需要“逆流而动”的作家。他们是能“打破习惯”的人,是能“睁了眼看”的人!鲁迅在《睁了眼看》中说:“中国作家对社会现实是没有正视的勇气的,甚至仰视、斜视都不能。”所以,要打破习惯,作家得先“睁开眼”。能“妙手著文章”的必先要有“铁肩担道义”。拥有广阔的社会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心忧天下的胸襟才是成就大作的先决条件。像费孝通先生所著《江村经济》是深入农村几十年而写成的,并不像现在某些作家将自己锁在“空中楼阁”里,像待字闺中的小姐,只凭想像虚构文字,写出了的仍是“不接地气”、“习惯之内”。

打破习惯,中国文坛需要“闯将”。前段时间李承鹏的作品《李可乐抗拆记》掀起了不小的波涛。并不是专业作家的他敢于对强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评头品足”,还些小说加以讽刺宣泄,我觉得他可被视为闯将之一了。他“闯”过的是习惯铸成的铜墙铁壁,是潮流形成的一道封锁线,是很多作家不敢碰的“禁区”。暂且不说这部作品从文学角度看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中国第一步拆迁主题小说”的名号是让他为历史所铭记、我也十分欣赏某杂文报刊将他的办刊宗旨归为“一本说真话讲事实的杂志”。它无疑是报刊中的一员闯将。可以为更多闯将抒发心声,针砭时弊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作家就是该显现出自己的棱角,站起来,逆流而动,用“匕首”和“投枪”打破这“习惯之后”的时代,闯出新天地。

(评分建议:一类65分)

习惯之后

当规则已然无法突破,左冲右突也只能头破血流乃至灭亡时。我便只能试着顺应,久之便成“习惯”。

“习惯”之力,可是有着莫大的威能。

不信?且看习惯之后,众生百态:方苞在《狱中杂记》里记述了一位“习惯”了坐牢的老兄,倘一日不在牢中便若有所失,以至于“皇恩大赦”后还想着法儿再犯点儿事回到牢里去。刘蓉在《习惯论》中记自己读书时于轩中踱步,久过地面一凹陷处,习惯以后,如履平地。一日凹陷填平,再履之竟以为地面隆起,颇不适应。由是观之,习惯以后,你们便被牵着、引着,因循着习惯的轨道。一旦偏离,也能将你拉回正途。

“吾国与吾民”似乎是最能体味习惯之妙处的,林语堂先生将中国人之国民性形容为“老猾俏皮”。这正是一种圆融的生活态度,是习惯之后的产物,因为国人的棱角早已被习惯之力的锉刀磨平。彼此密密匝匝挨在一起,却绝无妨害对方的痛楚。于是习惯之后,囹圄便安逸如

卧榻,坑洞也能平坦如康庄大道。国人久在习惯之中便不自觉,但被锉刀磨擦的痛楚却还记忆犹新,于是一旦有些人想要挣破这习惯的束缚,众人便惊惶了:“怎么?难道破了习惯,让我们再去受另一套习惯的磨制么?于是因磨擦的痛苦记忆而生出恐惧,因恐惧而生出维护旧习气的疯狂决心,只求“习惯”的国人开始主动借用这把锉刀去磨擦,教训少数人,甚至以习惯为乐、为荣,以挣脱习惯为耻、为害。习惯早已不是负担、枷锁,习惯是矛是盾,是杀人的工具。习惯杀人!三纲五常之类,国人不正是挥舞着这些过了一两千年么?

一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悦纳,习惯之后的人便真的只能凭着一股子“惯性”,死命地、飞快地向前行进,哪怕这条线路是通向无尽的深渊,也刹不住脚。由此而来的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崩溃与运行的停滞。如何摆脱这样的恶性循环?这一怪圈产生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国人的痛觉神经过于发达,因怕痛而坚决抵制一切触动既有习惯之人、事。因此,要想避免为习惯所累,便只有钝化以至切除我们的痛觉神经,这样哪怕旧习惯的锉刀拼命阻止我们的挣脱,新习惯又让我们鲜血淋漓,我们都毫无痛感,因无痛而生勇气,因勇气而产生打破习惯的动力。当然,此处的无痛绝非运用于外来者融入既有习惯的过程中,因为那样只会生出没有的球体,绝生不出冲决旧体制的勇者。

冲决旧有习惯在今天仍显得很有必要,在一些民情汹涌事件的背后,我们依稀看到了“怀疑一切”的可怕惯性,而当民众对这一非理性精神形成习惯之后,对于社会发展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习惯之后,绝不应相着去适应,去维护,以至用它“杀人”。而应时刻保持警惕,在习惯运行失控时破壁而出。

(评分建议:一类63分)

习惯之后

爷爷走的那天,瑞雪纷飞。

奶奶挎着小竹篮——今天是去赶集。她将买好的、枯黄的烟草卷了又卷,折了又折,心想着又得挨老烟鬼的骂,跨入门槛时,却打了个激灵——老头子已经不在了。习惯了赶集买烟草,再为他点上,听着他叨叨的骂声,而现在„„

奶奶微颤地拿出捂在心口的烟草,洒在了香火炉里。

亲人的离去也许会随时间消匿了印迹,但那些习惯呢?

令我家欣慰的是,奶奶倒显不出天塌下来的悲伤。可萧落的村庄,荒凉的田垄,也可逼得人生出淡淡悲苦来。但奶奶坚持不走。

叶落归根,我和父亲轻言劝慰,却不强求。

那日,我又被父亲派来劝说奶奶。砖囱生起几缕灰烟。进入厨房,奶奶生着火,一如平常烧饭。

“奶奶!”我叫得脆亮,害得奶奶将手中的碗打碎。

“你啊,不省心,这碗一打碎,又不知道你爷爷会怎么说道我。”奶奶忽然紧张起来,矗在原地,眼睛紧紧锁住木门,像是等待着什么的宣判。

我蹲在地上,困惑地向奶奶眨了眨眼。我这一眨,惊醒了奶奶,她不知所措地望了望我,明白了什么,面带歉意地苦笑,蹲下来拣拾着碎片。

奶奶的眼角里含着泪花。

妈妈事后告诉我,奶奶原来是不会做饭的,经常打碎东西。爷爷每每听见脆响,便从堂屋救火似的奔来,将奶奶臭骂一顿。

打的碗多了,自然挨骂也成了一种习惯。可这一次,奶奶习惯性地立身等着挨骂,可人却迟迟未来。

习惯了。奶奶经常这样对我说。

像是为这一切不寻常的举动找开脱,又像是在怀念着那些习惯。

人说越老越糊涂,也许真的是这样。

奶奶拿着我小时候最爱吃的糖果招待我,却不知,我早已改吃巧克力。

一遍遍地重申,奶奶总是说,习惯了,我老是记得你喜欢吃的就是这种啊„„

奶奶渐渐遗忘着什么,甚至隔壁老张家她都记不清。她只记得,老张让她从集市帯只鱼。当提着鱼兴高采烈地拜访时,老张家早已铁将军把门,这时,奶奶就会挠挠头,说,习惯了。 是啊,习惯了。当时光好如冰底水流淌时,带走了记忆的流沙,而沉淀在人生这个河床上的肥沃的河泥,就是泥沙。

物是人非,可总有什么东西是在的。无论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评分建议:二类58分)

习惯之后

习惯之后要有对人生经历的感悟,正如苏子游玩赤壁之后所说的“物与吾皆无尽也”的豁达感慨。

习惯,按达尔文的话说就是适应,习惯之后便是生存。当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隐居我是很不赞同的。他先争着做官,说明他已经适应了当时的时局,习惯之后又放弃了,只可谓“只增笑耳”。他完全可以不送礼但仍为百姓办事,没准天天有酒喝还落个清官的美名。即使他被人排挤,他也可以做点别的营生,也不至于后来的那份凄苦。习惯之后,我们更懂得生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然后光逃避不行,我们更应当去完成更高的目标。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正是这份信念让拿破仑一步步地走向权力的颠峰。人生就如从平地到山坡,平地走得很顺,但上了山坡就要慢慢习惯,有的人虽然习惯了但却满足于现状在半山腰停留,而有的人却一步步向上爬,凭借着之前的经验到达了人生的顶峰。 现在,我们即将高考。班级里的竞争、排名的压力、父母老师的期待已经让我们习惯了。但是有的人却已经对这些麻木了,他们的习惯说白了是对落后现状的漠视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漠不关心。一切的压力全都变成了“最后的疯狂”的动力。但我说:“卷土重来未可知”。许许多多聪明的少年因为平日的不努力,成绩不稳定而不为老师理解甚至自暴自弃。但既然习惯了,既然没有重的心理压力了,为什么不就此奋起呢?反观另一些同学却是越战越勇,他们不仅习惯了学习的潮流,而且站到了风尖浪口,引领着学业的进行。

习惯之后,我们杜绝回避,杜绝平庸,因为谁也不是天生的胜者,谁也没有权利轻视你的强大。虽然离高考时日不多,但是你未必输在能动,兴许只是基础不够坚固,兴许只是心态不够沉稳。当你抛开一切杂念,勇往向前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比你刻苦的人被你甩在身后,许多安于现状的人于是渐行渐远,而那曾经让你看不见摸不着犹如水中月镜中花的成功也变得清晰可见了。

习惯了是可喜的,但重要的是习惯之后你干了什么?如果我是充满潜力的你,我会说一句:“鹿死谁手还未知呢?”然后笑应高考。

(评分建议:三类54分)

习惯之后

人生有许多事情不容得我们去挑选,去逃避,我们总是在不断的习惯中向着未来前进。什么是好?什么是孬?在习惯前谁也不知道,然而当习惯之后,有些人笑了,而有些人则哭了。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停地向前运动,不会停下也不能停下。我们只能在被碾过之后的土地上,在已经习惯之后去判断自己的得与失。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从柴油灯到电灯,我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社会的现状。然而当我们从遗留的历史车辙向后看时,却发现在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也习惯了天更灰了,水更臭了。习惯之后,我们开始懊恼,开始明白去保护环境,于是我们又要去重新习惯,去习惯低碳,习惯节能。

在习惯之后,我们审视了自身缺点,后悔当初没有与环境自然友好相处。习惯之后的我们感悟到了环境的重要,也知道了习惯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嘴角淡淡的一笑并不能掩藏住我们哭泣的心。

习惯不分古今,习惯没有时代的差别,习惯只有好坏之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忍辱中习惯了自己的现状。习惯之后,他不停地努力,让自己铭记自己的任务。经过多年的艰苦,他推翻了凌辱自己的人,获得了成功。

他在习惯之后,明白了自己的任务,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并且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他人看来,勾践生活艰苦,并遭受着耻辱。习惯之后怎么还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事情是不容得我们选择,习惯之后的好与坏我们是不清楚,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习惯过程,来改变自己习惯之后的结果。环境恶化我们习惯之后才发现,但如果在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常常回顾历史,常常比较古今,就会发现它变化的过程,再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可以改变习惯的方向,从而改变结果。越王勾践就是在习惯中明白,在习惯后努力,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我们无法选择习惯的事物,但可以改变习惯的过程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习惯之后,再回顾一下整个事件,再看一下自己的结果,感悟似乎就有所改变了吧。不要在习惯之后再发出“叹”的声音。

(评分建议:四类48分)

第15篇:乐山市高中届高三三调地理答案(4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4年2月27日上午9:00—1l:30]

乐山市高中2014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第I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B2.C3.D4.B5.B6.D7.A8.C9.D10.C11.A12.A

第Ⅱ卷(共2题,共52分)

13.(26分)

(1)盆地(2分)6(2分)

(2)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工矿业产品丰富,商品数量、种类来源丰富(2分);铁路、公路再此交汇,便于商品的集散(2分);为本区域经济最发达地区,且通过交通线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直接相连,商品市场较广(2分)

(3)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推测该地区人口分布的状况:内陆高原盆地,中部较低,热量条件较好(2分),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源(2分),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2分)。

可持续发展方向:①本区高寒干燥,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分);②矿产资源丰富(2分);③降水少,地表水少,缺水严重(2分);④强化技术改造,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产业链(2分);⑤降水少,表明晴天多,日照充足(2分)

14.(26分)

(1)全年温和(2分),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2分) ③(2分) 因为该点纬度更高9(2分),导致西风影响时间更长(更显著)(2分)

(2)分布特征: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岛屿东部(2分)

理由:东部地势平坦,便于人类生产、生活,便于城市建设(2分);东部交通干道分布密集,交通便利(2分);东部沿海港湾风浪小,利于发展对外海上交通(2分);东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减少,光照较好,气候条件好(2分)。

(3)(注意此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只需选择一个方面作答,判断得2分,理由有理即可给分,最多得6分)

赞同(2分)。本区域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工业原材料充足(2分);人口少,土地租金价格便宜(2分);大力开发森林工业可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2分);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2分)。

不赞同(2分)。理由:易造成采伐过度,后备不足,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2分);易产生水土流失(2分);地势起伏大,交通条件差,开发成本高(2分);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2分)

第16篇:求职信三三原则

求职信 “三忌”“三要”和“三突出”

求职信 是打开求职大门的“金钥匙”。10日,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就业市长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醒广大求职者,写好 求职信 要做到“三忌”“三要”和“三突出”。

求职信所谓“三忌”,即

一忌高枕无忧,以为自己有技术、有经验、有文凭,就拥有了求职成功的全部资本,过分地坚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在求职信中流露出盲目自信,甚至提出过分要求;

二忌洋洋万言,述说自己对几乎所有职业都有能力和兴趣,一副“包打天下”架势;

三忌主题不明,事无巨细,写成一份流水式学习工作总结。

求职信所谓“三要”,即

一要精心构思,着力于表达或暗示自己聪明才智、适应能力、工作态度和发展潜力;

二要情有独钟,展现出自己对应聘单位及拟从事岗位有着浓厚兴趣,写作中可适当地用一些表示情态的言词;

三要新颖独特,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争取一些冲击力或震撼力,突出重点兼及一般。

求职信所谓“三突出”,即突出自己的“名、优、特”,并且与所求岗位直接相关。

一是突出名气,你在同行中或是周围人群里名气如何,曾取得过什么成绩,受过什么奖励,别人的评价如何等;

二是突出优点、长处,特别是那些你所具有而别人没有的优点和长处,比如用人单位正好需要的技术特长、知识水平和其他本领;

三是突出特殊技术和能力,能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困难,设计和策划出别人不能想出来的技术和办法。

第17篇:三三班级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工作计划

杜土完全小学三年级三班

新学期,我班各项工作将根据学校的工作规划,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情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我班的教育质量。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有37名同学,其中男生有19名,女生有18名。这一学期其中大部分学生平时上课都比较认真。懂得小学生要讲文明有礼貌,懂得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多数同学热爱学习,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字迹也较工整。但也有少数同学学习习惯比较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做作业慢,正确率不高,课后不遵守纪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也有一些同学上课不敢大胆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强,贪玩又粗心,再加上父母的娇生惯养,因此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班干部的管理力度,以班长为核心,以副班长为代表起带头作用,以各组组长为首带领全班同学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开展一些活动帮助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强化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育人质量。

以“儿童为本,道德为先”为指导,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以自理教育为主,树立小主人翁精神。

三:班级工作奋斗目标

1、组建良好的班队干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所以应该重视班委的选拔,培养班干部让学生选出班级中守纪律、有管理能力的同学当班干部起带头模范作用。

2、实现每个学生都能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规范养成的教育。

4、结合当前实际进行一系列有趣活动,如“五一节”组织学生一次“美我校园、绿化学校”。的活动。“六一”开展朗读比赛、游园等活动。

四: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教育,搞好学生纪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

好的行为习惯。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方法科学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3、充分利用少先队这个有力的组织,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转化学困生,促进良好的班风形成,争取向无学困生的班级靠拢,把这一点作为重点来抓。

5、争创一个无安全事故的班集体。

五: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班队建设,狠抓落实班风建设。

(1)加强全班的德育,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树立公德意识,注意安全教育,多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在平时多鼓励他们去参加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树立我为班级服务光荣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一种“人人爱班,人人管理”的现象,人人争做班级小主人。

(2)培养班上学生良好的纪律,小学生好动,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我将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好好整顿班级的纪律,保证能将教学任务顺利地进行,在课堂上,尽是使用赞扬的语言,树立孩子较强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班风,争取人人都能做到课堂上遵守纪律,下课后不打闹、不吵架、不打架。平时,多与其他任课教师多沟通、联系,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同任课教师联合起来一齐进行教育,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3)培养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对班队干部的配备与引导是极为重要的。班队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工作不可缺少的小助手。但更为重要的是班队干部的岗位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它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在班中“设岗位,定专人”,加强行为规范的检查和监督。精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干部轮岗,就是让全班所有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我的做法是:先定岗,而后学生竞选上岗,组成第一轮班委。下一轮则由个人自愿申报,再根据申报人员构成情况及班级工作需要,师生讨论确定新一轮班委,轮换周期为一个学期。为保证班级工用的有效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在班干部轮岗制操作运行过程中,我特别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

一、新干部上岗前加强培训和见习。

二、轮岗过程中加强随机指导。

三、做好“下岗”后的人才开发和再发展。工作轮岗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4)充分发挥少先队这个有力的组织来加强班队建设。本学期通过开展各种少先队活动促进队员“五自”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热爱组织的情感,并处处以少先队员光荣称号严格要求自己,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使他们朝着团结、向上的方向发展,以促文明班级形成。

(5)充分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加以评比,并定期评出“先

进个人”、“先进小组”。由于学生好胜心强,这样就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进取之心。

(6)开展班会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以及班上存在的问题,并选择有意义的主题,开展各式各样的少先队活动,强化班集体观念。

(二):抓好读书教育活动

(1)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开展捐书活动,为班级出一份力。

(2)让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并加强阅读指导由浅入深适时开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知识开发思维。

(3)抓好每月一刊活动。

A:指导学生围绕主题选好材料;

B:版面设计力求清晰大方,插图要精且必须得和主题有关,并和平时学生设计小报联系着实提高学生小报制作水平。

(三):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

1、教学中,要始终把素质教育贯彻到教学过程上来,注意学生的层次,既要培养优生,又要考虑学困生,着重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于补缺补漏,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

2、力挖掘学生的课外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中心校举办的各种竞赛,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积极参赛,做到赛前有准备、赛时有实力、赛后有改进。

(四):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1、建立学困生档案,摸清后进的原因,跟踪教育,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2、应关心和尊重学困生,根据其心理特点,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需要,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在学困生周围形成一种同学之间友谊、友爱的氛围,使之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

3、信任学困生并帮助他们,启发他们相信自己,确信自己有潜力,只要奋发图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就可以赶上一般学生和优秀生。学习上耐心知道他们,课堂上多提问、多使用鼓励性语言,生活上多了解他们的困难,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条件。

4、捕捉有利的机会进行教育,对学困生坚持以“低起点、低要求、低标准、高评价”为准则,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鼓励,充分调动他们身上有待进步和发展的积极因素,对于每个学困生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捕捉适当的时机,在适当场合,用适当方法,予以适当的评价。

(五):加强安全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安全问题要天天讲、时时讲,利用课前三分钟和班会课常抓不懈,并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全面系统地让学生明确安全的内容及其重要性。让全班同学互

相监督,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全班学生度过一个安全的学期。

设立“悄悄话信箱”、抓住学生平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相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多找学生谈话,多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一些思想行为和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配合学科加强学生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抓好班级的室内卫生及包干区卫生;要求学生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1、对学生进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

2、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在班级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

5、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6、密切注意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动向,进行适时教育。

(六):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1:学期初,对部分同学进行家访(或电话家访),了解他们暑假在家表现,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期中考后进行一次全面家访,向家长汇报半个学期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期末再进行一次家访,特别情况的,还要及时地重点家访。

2: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家访后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信息,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要让家长多关心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与教师配合,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适当的态度来改变学生不好的思想、行为习惯等。

(七)、班主任自我要求

1、热爱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2、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4、及时总结班主任工作得失,写好心得体会。

5、做个细心人,常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个方面需要,积极给予帮助。

6、多与各位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家长、其他老师间的联络人。

六、主要活动内容

二月:加强学期初行为规范教育

三月:“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

四月:开展每人读一本好书活动

五月:开展“我爱劳动”主题班会活动

六月:古诗积累比赛

期末复习

第18篇:三三面试法

柏明顿管理咨询公司高级顾问师李老师

每年年末岁初,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专业顾问,总是接到很多客户关于如何开展人员招聘的咨询,如浙江某大型休闲家具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文总就向我讲述了他们公司的招聘状况,希望能为他的招聘测评体系的打造支支招,该集团公司主要从事休闲家具的外贸出口业务,06-07生产年度集团在欧洲的销售额5亿美金,07-08生产年度预计订单增长到8亿美金。该公司业务人员有70多人,但公司业务人员的流动比较频繁,人员流动率甚至高达45%,二年以上的业务员不到10人,面对人员的高流失率,人力资源部又无法招聘时找到合适的人才,无法组建在企业内部组建高绩效的的营销团队,经与文总进一步沟通和探讨,该招聘体系的打造问题,究其根源主要集中于:

※如何选取营销类人员的胜任能力素质指标?

规划招聘求职认证考试校园招聘 s9 [# @( b+ v$ z3 J4 ?7 HR论坛,HR社区,H沙龙,HR博客人力资源博客,H精英博客今日人力资源,H资讯,H新闻人力资源新闻,HR招聘求职薪酬福利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人力资源规划人事外包,EHR,苏州H沙龙深圳H沙龙上海H沙龙南京H沙龙无锡hr沙龙,H管理,北京H沙龙中国人力资源日,818,人力资源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 ERM, 法规战略办公行政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培训师职业

※如何建立招聘选择的标准,才能减少流失率,提高人员绩效?

※如何测试应聘者的胜任能力素质?

在现代企业运营中,销售是企业的龙头,销售人才是企业的收入的保证,也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这已为众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达成的共识;同时业绩更是企业的命脉,“有业绩能治百病,没有业绩百病丛生”这句话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要想业绩好,就必须有一支优秀的营销队伍,而要建立一支在市场上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营销团队,关键是在于找到合适的人才,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再给予适当的培训并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环节,如何提炼营销人员的核心胜任素质能力?如何建立营销人员招聘甑选的标准?如何甑选适合企业的营销人员?

因此,只有通过建立胜任能力素质模型,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胜任能力素质模型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具,被广泛应用到招聘、培训、人才梯队建设、后备领导干部选拔、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人力资源系统模块。

bbs.hrsalon.orgC$ A: R\' j! _6 U3 tbbs.hrsalon.org0 j! V\' E7 G, G8 ^

一、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起源

胜任能力(Competency)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直到1973年,心理学家麦克利兰(McClelland)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认为,组织在人员的选聘和甄选中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校的学术测验及等级分数等手段,不能预测其从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的绩效,或在生活中是否能取得成功,同时对某些特定人群还存在不公平性。于是他从相关人员调查的第一手材料直接发掘出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后来就被定义为胜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在1993年给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即胜任能力素质模型是指能和参照效标(优秀的绩效或合格绩效)有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 HR沙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者专业社区媒体,HR论坛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专业论坛,旗下拥有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论坛、博客,同时在数十个城市拥有线下活动!如果您是H,一定不能错过!7 H) \\\" Q8 `\' V# o

胜任能力素质模型是指在组织中成功担当某一职位(角色)所需的知识、技能及个性特质的集合。它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

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如果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引入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支持,可以使组织有统

一、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并使得组织战略目标实现和员工的能力结合起来。

胜任能力素质模型通常由以下四个重要部分组成,第一是素质指标名称,对提取的素质进行概念性名称定义,如成就感欲望、积极主动性、信息收集度、人际关系理解、以客户为中心、影响力、组织理解力、人际关系、指挥力、团队协作、团队领导力、分析力、责任心、学习创新、控制力等,素质指标名称的提取,可以参照胜任素质特征词典,通用胜任素质特征分级词典在许多文献资料中均可查到;第二是胜任素质定义,对提取的胜任素质进行界定,如领导能力,胜任素质的定义是“担任团队领导、带领团队完成团队目标的能力”;第三是行为表现,是指胜任素质有哪些行为上的表现,如“设立目标”的行为变现是“根据公司目标给下属部门设立明确的部门目标,并指导将部门目标分解到各个下属”; 第四是效样刻度:对不同等级的素质进行效样刻度的描述,各个研究者分类的标准是不相同的,如我们对某些胜任能力素质按以下简单方案分层,“了解:表示只知道所列知识的一部分或只知道一些大纲性的知识;掌握:表示知道所列知识的大部分或全部,并对其中的主要细节有较好的把握,能加以运用;精通:表示知道所列知识的几乎全部内容,并对其中的几乎所有细节了如指掌,能透彻理解这些知识并熟练、有效地加以运用。

bbs.hrsalon.org! Y# O# J2 A+ Qc8 b

8 C/ i- z/ W* n% y9 D% e

二、建立胜任能力素质模型

国内对于营销人员的能力素质的研究也比较多,建立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方法主要有归纳法、演绎法、限定选项法三种,以上三种方法在使用上各有利弊。

表一各种人才素质模型建立方法的对比

HR沙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者专业社区媒体,H论坛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专业论坛,旗下拥有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论坛、博客,同时在数十个城市拥有线下活动!如果您是HR,一定不能错过!I, d0 a* _: Y4 g4 o: bHR论坛,HR博客5 g* S! p0 V8 L6 K! L8 F- n/ b\' W7 x8 O8 w$ \\

HR沙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者专业社区媒体,H论坛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专业论坛,旗下拥有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论坛、博客,同时在数十个城市拥有线下活动!如果您是HR,一定不能错过!0 `& B& l# S\" s2 `* p- j

在该休闲家具企业实际建立胜任能力模型时,工作人员在各种方法之间的使用上,并不是孤立使用的,在建立胜任能力模型过程中,主要结合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优点,采用\"综合法\"兼顾了两者的优点。对该休闲家具企业的胜任能力模型的研究,贯彻始终的是具体问题的呈现,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和解决的结果等思维演绎过程来开展建模。

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人力资源规划人事外包,EHR,苏州HR沙龙深圳HR沙龙上海H沙龙南京H沙龙无锡hr沙龙,H管理,北京H沙龙中国人力资源日,818,人力资源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 ERM, 法规战略办公行政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培训师职业规划招聘求职认证考试校园招聘7 _& L6 V0 c5 pE# G8 @0 ZHR论坛,H社区,HR沙龙,H博客人力资源博客HR精英博客今日人力资源,H资讯,H新闻人力资源新闻H招聘求职薪酬福利

# \\5 u[( F* h( Q\' r

通过对该休闲家具企业进行研究,得出该公司营销人员的胜任能力模型由以下能力素质有:成就导向、培养人才、自信、服务精神、收集信息、合作精神、影响能力、灵活性、人

际理解、关系建立、演绎思维、专业知识技能。

三、胜任能力素质模型构造结构化面试体系的流程

HR沙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者专业社区媒体,H论坛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专业论坛,旗下拥有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论坛、博客,同时在数十个城市拥有线下活动!如果您是HR,一定不能错过!% g\" @\' J& F! l; s

结构化面试的优点就在于求职者能及时回答面试考官所提出的各种问题,面试考官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考评标准对应聘者进行量化评价。结构化面试主要分为行为面试和情景面试两种。行为面试由一套标准的问题组成,要求求职者回答过去如何处理那些未来很可能发生的工作情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涉及了一个或几个所需的胜任能力素质。如想考核求职者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关系建立”等,可以问“假设在一个集体中,你被领导特别偏爱,在评优、奖励方面常常得到优待。但是,这一情况引起集体里其他人的不满并疏远你。面对这一情况,你会怎么处理?”相比之下,情景面试设置了假设的,未来导向的问题,这些情形就是个体在未来的岗位上有可能要处理的。对这两者,面试的内容和评价的过程都必须是结构化,才能保证它的信度和效度,求职者的回答要跟事先定好的标杆进行比较,才能让聘用者做出有效的和可信的判断。

为了提高面试在招聘过程中的效率和可信度,笔者特意为该公司建立了“三三法”的招聘面试流程。“三三法”在外国已经被使用了很长时间,经过了招聘实践的检验,被美洲、欧洲甚至香港等地的公司作为招聘的重要面试工具。“三三法”面试方法是一种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招聘面谈方法,这种方法确有助于他们加强其对求职者胜任能力素质的了解与评核,使面试考官在甑选求职者过程中更易作出量化的决定。所谓“三三法”,即在招聘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基于不同的面试目的,每次选取不少于3个候选人,对这些面试者设置不少于3个不同的面试环境,在3个不同的时间里,对面试者提问不少于3次,以便于对求职者进行有效的甄选。通过对面试者采取三次、三种不同的结构化面试,能更透彻的了解面试者的各种特质和情况,使企业选到适合自己的人才,达到人员招聘的目的,提高招聘效果。

HR论坛,H社区,HR沙龙,H博客人力资源博客,HR精英博客今日人力资源,H资讯,HR新闻人力资源新闻,H招聘求职薪酬福利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人力资源规划人事外包,EHR,苏州H沙龙深圳H沙龙上海HR沙龙南京HR沙龙无锡hr沙龙,HR管理,北京HR沙龙中国人力资源日,818,人力资源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 ERM, 法规战略办公行政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培训师职业规划招聘求职认证考试校园招聘- L5 T6 u8 F! @) m1 n$ t- ZHR沙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者专业社区媒体,H论坛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专业论坛,旗下拥有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论坛、博客,同时在数十个城市拥有线下活动!如果您是HR,一定不能错过!b.F% {\" }% {2 P( }3 z& r

HR沙龙论坛--互动社区精彩共享# t6 i4 [0 J* iQ7 Y) aN9 M

四、基于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三三法”行为事件面谈

1、第一次面谈HR论坛,HR社区,HR沙龙,H博客人力资源博客,H精英博客今日人力资源,H资讯,HR新闻人力资源新闻,H招聘求职薪酬福利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人力资源规划人事外包,EHR,苏州H沙龙深圳HR沙龙上海HR沙龙南京H沙龙无锡hr沙龙,HR管理,北京H沙龙中国人力资源日,818,人力资源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 ERM,法规战略办公行政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培训师职业规划招聘求职认证考试校园招聘v$ N) ]1 |4 p6 A

一般来说,“三三法”第一次面谈的目的是了解面谈对象,根据预先设计的胜任能力模型因素问答题,来收集足够的资料,对求职者进行初步打分,以便决定是否继续进行第二次面谈。“三三法”第一次面谈需要营造良好、轻松的面试氛围,保证在面试的过程中不受外界的干扰。在面试过程中,鼓励求职者多说话,并给予求职者充足的时间思考,提问尽量简单明了,提出的问题偏向于开放式的提问,如多问些“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是如何做的?”等。面试考官不要试图去“引导”求职者去“判断”是非,要询问面试者一些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尽可能用同样的问题问每一个对象,以便于对不同的面试者做出标杆比较,达到评价结果量化和排序的效果。HR论坛,HR博客- [: J3 u; A3 W# X! d

HR沙龙论坛--互动社区精彩共享5 M, g: Z( z& Y“三三法”第一次面谈的主要步骤:

HR沙龙论坛--互动社区精彩共享$ h7 _; Q( |, {

表二“三三法”第一次面谈的主要步骤

/ H7 f1 ]7 ?+ |

2、第二次面谈

\"三三法\"第二次面谈的目的是.让有意向的面试者坚定加入本公司的决心;进一步检验面试者的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第二次面谈的主要内容采用FAB模式(如下表),通过这种模式来选择成功率高或具有成功特质的面试者,同时帮助剔除一些几乎没有任何成功机会的面试者,而且可以让面试者坚定从业的信心。这个模式在面试的过程中属于\"拉\"的动作。 HR沙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者专业社区媒体,H论坛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专业论坛,旗下拥有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论坛、博客,同时在数十个城市拥有线下活动!如果您是HR,一定不能错过!7 B\" {t/ `.}! N6 e: t+ [5 j( N

HR论坛,H博客+ {: W* r3 T6 GK- S3 \\( b2 E

作为休闲家具公司每天面对的群体是国外的客户,在营销人员从业时需要面对时差和长期出差的工作,因此,对于营销人员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应对工作。在营销人员的面试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需要制订和运用招聘面试的流程和科学的斟选方法来作出一些正确的选择,以使一些优秀的营销人才加盟公司。但在同时,求职者也在考虑公司或团队是否能为他提供事业机会而作抉择。因此,需要根据营销人员的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特质因素,设计出一套测试问卷,来选择具有\"成功特质\"的业务员。以问题敏感度为例,根据问题敏感度的行为描述,设定测试问卷如下表4,要求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选择题目。

HR论坛,H博客) @$ b, V2 h8 [$ [HR论坛,HR社区,H沙龙,H博客人力资源博客,HR精英博客今日人力资源,H资讯,HR新闻人力资源新闻,H招聘求职薪酬福利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人力资源规划人事外包,EHR,苏州HR沙龙深圳HR沙龙上海H沙龙南京H沙龙无锡hr沙龙,H管理,北京H沙龙中国人力资源日,818,人力资源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 ERM, 法规战略办公行政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培训师职业规划招聘求职认证考试校园招聘0 c# C) s$ u\' `4 Y+ j

3、第三次面谈HR沙龙论坛--互动社区精彩共享\" }- m\\- K, A( V$ U

\"三三法\"第三次面谈的目的是经过第一次第二次的面谈及测试后,第三次的面谈主要是利用测试结果对一些比较理想的求职者采取的有针对性的面谈,重点在加强求职者的信心及确保其加入后不易流失,并进一步为将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客观性依据。闻,HR招聘求职薪酬福利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人力资源规划人事外包,EHR,苏州HR沙龙深圳HR沙龙上海H沙龙南京H沙龙无锡hr沙龙,H管理,北京H沙龙中国人力资源日,818,人力资源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 ERM, 法规战略办公行政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培训师职业规划招聘求职认证考试校园招聘( Z4 C7 d: S6 j- E; HR论坛,H社区,H沙龙,H博客人力资源博客,H精英博客今日人力资源,H资讯,H新闻人力资源新

$ p\" y# T& B, t* g) u% a, F2 |* V: P

在以上\"三三法\"的整个结构化面试流程设计过程中,以各个胜任能力为基础,将胜任特征的识别方法与在招聘中面试的应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非常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整体,将营销人员的胜任能力素质模型融于招聘的核心环节中,提高了营销人员甄选和长期留存的成功率。

第19篇:沈从文《三三》读后感

沈从文《三三》读后感

看完沈从文的《三三》之后,我感觉《三三》带着很浓烈的《边城》的味道,同样些湘西村寨;同样淳朴的少女,翠翠,三三;同样怅然若失的年少感情,读起来别是一番风味!

三三本身也是一个爱情的悲剧,自己深爱的男子突然死去,三三那爱情的梦瞬间粉碎,她的幻想和渴望瞬间崩塌… …但从文中,我们却感觉不到什么“悲伤”的味道,沈从文非常巧妙地利用了爱情悲剧来把现实与理想的世界相连接。因为沈从文认为这是理想中的现实。

对于三三来说,她的世界是残酷的。外面的世界不断照常变化着,这是她曾经开启往后再也无法打开的一扇门,也许,她还没来得及完全打开,门就紧紧地关上,她再也没机会看到门后面的世界。

而三三也和她的母亲一样,曾经想着到外面很远的地方,邂逅过一段来不及开始的姻缘,也想过“出去就再也不回来了。”但后来却嫁给碾坊的主人,在丈夫死后,成为碾坊的主人,满身糠灰,过着一日复一日的平静的生活,因为她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走出去了… 她早就放下所有,深深的扎根在这片山水之中。但,谁又知道她心中是否后悔了,遗憾了?

其实,也许母亲的命还是三三的命运,也许三三会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女人,最后自己静守。

孰不知,人生是一场残酷的游戏,有喜,有怒,有哀,有乐… …那只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品,并没有影响她的道路,路是由自己走得,只要自己坚定信念,不再像母亲一样重蹈覆辙…但,人生没有完美的人生,每个人都会有一点瑕疵,缺陷,但却正因为这些小瑕疵,人生变得更完美… …

时光的潭水即使在多么激荡的波澜后也会平静如初。而那些经年的哀伤,也沉在潭底,被人遗忘,但永久在本人的心中,在她的凝望或深思中,在她夜深的梦中,那抹哀伤如一抹霞光,折射在水面上,照见曾经的岁月。

沈从文先生,感谢你,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感悟,我明白人生并不是你想的一样完美,有些瑕疵是必要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朝着瑕疵前进,做一个“完美的人。”

沈从文先生,感谢你!

第20篇:管理三三法则

管理三三法则——张秀兰从实践中得出经验 张秀兰

1995年开始进入武汉武钢宾馆,从事餐饮服务工作至今已16年时间。在此期间,只换过岗位,没换过单位。现任武汉武钢宾馆世纪风餐厅经理。

入行感言

我一直很喜欢餐饮服务行业,喜欢和顾客打交道,特别喜欢和老外打交道。因此,面对自己每天的工作,我都十分投入,做事也一直有持续的激情。在为顾客服务中,我一直坚持两条原则:标准化的服务和菜肴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顾客的,才是最好的;顾客永远都是对的,并不代表我们就是错的,接受顾客一见你就是对的。

张秀兰所在的武汉武钢宾馆是国有企业,过去,武钢宾馆主要肩负着各级领导的接待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面对市场,内部接待,不同的性质,不一样的标准;正式工、合同工、不同的体质,一样的制度。武钢宾馆的改制对她的管理工作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张秀兰告诉记者,他在不断摸索中,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了三三法则,使其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对员工,三多三少

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要会管理自己的下属,并对他们负责。为了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张秀兰坚持“三多三少”原则,即多指导、少批评;多宽容、少纵容;多关心、少罚款。多指导,少批评。从一名普通的员工做到经理,张秀兰惊异了餐饮服务的所有环节,也熟悉了所有的工作流程。每一项工作都是从不懂到了解,从掌握到熟练。因为经历过,他更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心态和想法。所以,她对员工,不管新老,都坚持多指导,少批评的基本原则。服务既要标准化,有时也要有灵活的变动。但员工在没有经历过的情况下,很难做出正确的行动,因此避免不了出错,或者服务不完美。

针对这样的情况,张秀兰对员工进行耐心指导,从未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耐心指导,实际上就是把批评转换了语气和方法,员工也容易接受,他们的工作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餐厅有个服务员叫孙倩,刚到岗时胆小怕事,联说话都不敢大声,经常遭到顾客投诉。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张秀兰不厌其烦地开导她,公开表扬她做得好的方面,提高她的自信心。同时,利用每天的例会,让他念估清单,锻炼他的胆量;员工聚餐会上,让她唱歌,锻炼他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勇气。通过一段时间针对性的训练,他现在能轻松面对所做的工作了。多宽容,少纵容。对于员工所犯的错误,不管是个人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张

秀兰总是很宽容,但决不纵容。针对他们对待错误的不同认识,它一般会采取程序式的处理方法,并不是马上宣布处罚结果。首先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说明此项工作是它可以控制的,但是由于人为的种种原因,产生了错误的结果,让员工从主观上先去接受这样的事实。当宣布处理意见时他便能坦然接受。

有一次,一桌客人点菜,主人表示不吃辣的,但是在点菜过程中点了姜辣洪湖鸭。服务员徐春丽没有任何提示便直接下单了,结果造成退菜。如果你直接处罚服务员,要求她为这道菜买单,她会觉得很冤:“顾客自己要点的,又不是我推荐的!菜单上我也注明了所有的菜不放辣椒。”他会有很多理由为自己辩解。下班后,我找到她,首先关切地问她:“最近的菜肴培训知识都记住了吗?”“记住了”,她回答说。“姜辣洪湖鸭是辣的吧?”“是的。”“那今天点菜怎么没有提示顾客呢?”她低头回答:“经理,我现在明白了,还是我错了。”多关心,少罚款。餐饮行业十分辛苦,薪资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存,待遇留人成了现代餐饮企业经常提到的话题。然而,群体劳动需要规格和制度,当员工犯错误时,管理之必须按照相关制度对员工进行处罚,甚至是经济处罚。领薪水时,员工欢天喜地,但接受处罚时,他们态度十分小鸡。经常听到员工公开藐视制度:“他要是罚款,我就不干了。”“大不了就是扣5块钱。”等等。罚款不是目的,但有时不罚又不行。

针对是否罚款,以及如何罚款这个问题,张秀兰有自己的理解和做法:多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尽量杜绝或者减少对他们的罚款。

传菜部有个男生上班经常迟到,张秀兰注意到他喜欢上网打游戏,晚上经常玩到凌晨四五点才睡觉,罚了几次非但不管用,反而上班的工作情绪越来越低落了。一次晚上下班后,我约她一起上网,和他通过QQ聊天做了深刻的交流。张秀兰对他讲:“人的技能大概分为两种:生活技能和工作技能。你上网是生活技能,他可以调节你的生活,但这不是最主要的。人最重要的是工作技能,没有工作,你何谈生活?”谈话后,那晚他11点就回家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对领导三先三后

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在班组集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带领管理好团队,又要完成好领导交代的工作。对于和领导之间的工作协调,张秀兰也有自己的办法——三先三后:先接受,后沟通;先执行,后改进;先思考,后行动。

先接受,后沟通。餐饮服务工作中难免经常受委屈,领导一般只看结果,结果不好,过程绝对有问题,顾客永远都是对的,顾客不满意,你就有错误。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张秀兰

总是低头接受:是的,我错了。事后再进行沟通。

一次,一位先生预订了一间包房,却留下了他单位接待处的电话。当天晚上我们店生意火爆,7点钟包房就不够了,就电话询问张先生还来不来,包房还要不要,接待处说不来了,于是我们就把包房给了其他客人。一会儿,张先生本人又来了,为此张先生大发脾气:“我定了包房,怎么没有了?”领导当场要张秀兰赔礼道歉,她深感委屈。

事后,领导说:“不说你,我能说客人错了吗,我们的身份是一样的呀。”回头一想也对,顾客是上帝,你尊重他就可以了,说什么对错呢?

先执行,后改进。领导的话要听,对的要听,有时错的也要听,但是却不能做错。张秀兰说,面对领导错误的话,起初她都是立即辩解,但是发现不管用,当时不但没有改变领导的决定,还要挨一顿批。在一次接待任务中,他发现针对今天的生意情况,领导的某些工作流程安排不合理,他便向领导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结果挨批了。尽管如此,张秀兰在执行的过程中根据会议室的预订情况,估计晚餐生意会很好,按自己的想法对大厅做了充分的接单准备,对已经预定的包房服务流程作了改变,出色地完成了当天的接待任务,事后领导对张秀兰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先思考,后行动。领导的话艺术性高,经常一语双关。稍不留神就会错误的领会领导的意图。有时不动脑子思考一下还会闹出笑话。这里有一个案例。有一次领导对张秀兰说:“对面酒店挂横幅了,你去看看是不是做什么活动呀?”张秀兰张口就来:“那是团年宴啊,你不会近视了吧!”领导不语。她回头细想,领导应该能看清楚写的什么啊,为什么还要问我呢?原来,领导是在提醒张秀兰,团年宴的工作也该开展了。

有时一连串的接待工作忙完,对服务的细节也放松了不少,领导说:“这几天大家辛苦了,我请你们去吃饭。”大家高兴极了,好好打扮了一番,跟着领导去了。吃饭时,领导要了最好的包房,所有的收费项目都要了,其中有一项柠檬金盘洗手,领导自己却没有享受。吃完饭张秀兰才恍然大悟,吃饭不是目的,领带是在给我们提工作要求。

张秀兰告诉记者,工作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工作中她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说话,更学会了工作,只有明白了领导两个字的含义,你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

高三三范文
《高三三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