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发展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16 06:00:2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发展报告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8日讯(记者蔡镇金 阙文龙)为吸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福州创业发展,昨日,福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福州市人才公寓建设方案》。方案提出,人才公寓分为三类:(一)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房屋售价,专门供给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性限价房;(二)政府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专门供给各类高层次人才租住的周转住房;(三)政府用于表彰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奖励性住房。

据了解,首期人才公寓,政策性限价房户型分为90㎡、100㎡、120㎡三类。另外,建设50套60㎡的中等装修住房,作为引进人才的周转用房;建设10套60㎡的精装修住房,作为专家公寓,供在福州短期工作的国内外专家暂住。

申请人才公寓需具备什么条件?

据了解,申请租赁、购买人才公寓的条件有:在福州五城区范围内的市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在市本级建立公积金账户,与所在单位签订五年以上工作合同并开始在市级或马尾区缴纳养老保险,其本人及配偶在本市无任何房产(或本人、配偶及日常共同居住的子女、父母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20㎡),近五年内在福州无房产交易。

除了满足以上条件外,申请租赁、购买人才公寓的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经人事部门认定,属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学位获得者、副高以上职称(高级技师)的各类人才;(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一、

二、三等奖和省科技进步奖

一、

二、三等奖的杰出人才;(三)市人民政府认定的特殊人才(含在体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获国际、国家级奖项的特殊人才);(四)我市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人才公寓的销售价参考周边房价的70%

据了解,人才公寓租赁、销售,将通过评分的办法实施。即对参加申请的对象,依据受教育程度、专业技术职务、业绩贡献、工作经历等情况,进行评分,按分数高低,确认租赁人、购房人名单及其选房顺序,同分的情况下,依次以业绩贡献、受教育程度、职称高低、工作经历顺序选房,仍没有分出先后的,通过摇号顺序确认。

比起商品房,人才公寓的销售价如何?据了解,人才公寓的销售价将参考周边同品质商品住房销售价的70%予以核定,具体情况还将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每年调整一次。

另外,经市级以上政府表彰认定的优秀人才,租赁周转用房,可免租金三年,三年后开始

推荐第2篇: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报告》从旅游行业发展概况开篇,盘点世界及中国旅游竞争力、分别以“五大转变、四大战略、五大影响、五个着力、四个阶段、五大作用”六大篇章,关注在线旅游发展态势、聚焦旅游业新规颁布实施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辉煌发展,并以专题形式,对“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度调查、细致解读和理性剖析。

旅游行业发展概述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要素组成。按业务种类划分,旅游业可分为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和接待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世界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1、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2015年国际游客人数相比2014年增长了4.4%,达到11.84亿人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长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2、中国、美国和英国引领2015年出境游市场。

受欧元、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的影响,欧洲增速引领各大洲(+5%)。2015年,前往欧洲的国际游客为6.09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了2900万人次。前往中欧和东欧地区的旅游人次,自2014年下降之后,2015年回暖,增速达6%。北欧(+6%)、南地中海欧洲区域(+5%),以及西欧(+4%),均出现喜人的增速,这与该区域富含成熟旅游目的地息息相关。 亚太地区,2015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77亿人次,同比2014年增加1300万人次,增加比为5%。其中大洋洲国际游客到访量实现7%的增长,东南亚实现5%的增长,东北亚和南亚国际游客到访量均实现4%的增长。

美洲的国际旅游人次,相比2014年表现更加稳固,旅游人次增加900万,达到2015年的1.91亿人次,增长速度为5%。美元刺激了美国的出境游,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均受益于此,并实现了7%的增长。南美和北美接近平均水平,均实现了4%的增长。

3、未来十年,旅游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所提供工作岗位达3亿个,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五大转变

展示中国旅游业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游客数量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推动中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内旅游收入也从1985年的约8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200亿元,增长了426.5倍,年均增长22.4%。201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85.8%,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 (二)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展成为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出境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已形成入境与出境两大旅游市场并重活跃的发展格局。

从入境市场看,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旅游入境接待国。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6.5亿美元,增长431倍,年均增长17.8%。

从出境市场看,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2014年,中国大陆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达到了1.09亿人次,2015年上升为1.2亿人次,比1992年的298.87万人次增长了39倍。目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扩大到15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国。

(三)旅游业从单纯外事接待型事业转向事业、产业共同发展,旅游综合功能优势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前,中国旅游业是中国外交事务的组成部分,对增进国家友谊和促进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尚不具备现代产业特征。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显示出巨大活力,与110多个行业相关、融合发展,对国家调结构、扩消费、稳增长、惠民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上实现了六大发展转变:一是从外交的边缘向外交的前沿转变;二是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转变;三是从经济增长点向第三产业的重点转变;四是从传统粗放型、数量型旅游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创新型推动方式转变;五是从扩大就业岗位重任向就业、旅游扶贫的重任转变;六是旅游发展的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类型、全方位的推进。

如今,旅游业对于社会公共服务、地区综合管理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对于中国城镇化建设、乡村脱贫致富、生态保护、实现美丽中国等起着重大作用。

(四)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产业规模和实力迅速壮大。

2009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推动旅游产业步入了黄金发展期,旅游产业规模和实力更加显著提升。

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旅行社27364家,比1999年的7355家净增加了2万多家;全国已评有星级饭店数量13491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饭店867家、四星级饭店2779家、三星级饭店6776家;中国已有各类经济型连锁酒店约1.5万家,客房总数超过140万间。 1999年,国家旅游局开始实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管理。其中,5A级景区首次评定始于2007年,截至2015年底,中国5A级景区数量达到200多家。 自1998年起,国家旅游局通过推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提升了中国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成功创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在产业融合发展、资本并购、连锁化经营、互联网+等创新发展中,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有竞争潜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包括以华侨城、宋城等为代表的景区连锁经营商,以锦江、首旅、万达等为代表的综合性旅游商,以携程、去哪儿、同程、途牛等为代表的线上旅游服务运营商,业绩增长迅速,已成为中国旅游企业的领跑者。

(五)旅游业发展面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等少数旅游城市和黄山、峨眉山等著名旅游景区,如今,旅游业发展已遍及全国,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几乎所有的省(区、市)都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一系列在更大范围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品牌相继产生。

国家旅游局与各省区市建立了推进战略合作机制。2014年国家成立了中国政府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分管旅游工作的汪洋副总理任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了国家旅游局、外交部、发改委等28个国家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全国各类金融机构、非旅游类大型企业集团也开始纷纷参与旅游业投资与经营,形成了多层面、多区域、多形式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

四大战略

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

中国旅游业近几年重要战略主要包括“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战略等。 (一)“515战略”

中国旅游业发展“515战略”,即2015-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五大目标,十大行动,52项举措”。

2015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作了《开辟新常态下中国旅游业的新天地》报告,剖析中国旅游业发展新形势,全面部署2015-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重点,即紧紧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五大目标,开展十大行动、52项具体举措,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十大行动包括

(1)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2)坚决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 (3)强化底线思维,构筑旅游安全保障网;

(4)发动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大行动(厕所革命),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5)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创新旅游产业促进机制; (6)大力开发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 (7)打破地区藩篱,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8)开展旅游外交,构建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

(9)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0)积极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化武装中国旅游业。

“515战略”是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按照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全面分析判断过去35年旅游发展和未来35年旅游业发展趋势背景下,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系统创新谋划。实施一年来,“515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取得很多新突破,形成前所未有的大格局。

(二)“旅游+”战略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研究部署实施“旅游+”战略,受到了中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影响和全力推动。通过智慧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医疗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等领域,重点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旅游+”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动态性,“+”的对象、内容、方式都不断拓展丰富、多种多样,“+”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社会越进步发展,“旅游+”就越丰富多彩,“旅游+”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

(三)全域旅游战略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

2015年8月19日,全国旅游工作研讨班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随后,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并于2016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全面提出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开创中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将推进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

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旅游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旅游业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方式,符合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整体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方向。 (四)“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战略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倡议,“一带一路”是沿途国家共同繁荣之有益路径,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

五大影响

凸显中国旅游业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旅游业的接待规模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对世界旅游业的影响和贡献日益突出,在国际旅游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备受世界瞩目。

(一)中国已成为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旅游业虽然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了几十年,但发展很快,在旅游业起步最初几年,接待的外国过夜旅游者人数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1978年,中国旅游开放的第一年,全国共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仅为7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不到3亿美元,两项指标在世界的排名均居40位以后,分别位居第41位和48位。但是到1994年,中国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在全球的排名双双进入世界前10位,分别位居第6位和第10位。

1987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首次突破了1000万人次大关,以后每增加1000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的时间逐渐缩短,2007年接待规模已超过5000万人次,实现从4000万人次到5000万人次的跨越仅用了3年时间。

旅游收入每增加50亿美元所花的时间更短,到2015年旅游收入已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

(二)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客源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十分强劲,2001-2015年,出境旅游者人数从1213万人次迅速上升到1.2亿人次,跨入了“亿时代”。其中自2012年起,中国就一直保持世界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公民在境外的人均消费水平排名全球第一,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有消费吸引力的重要客源市场,对世界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据世界旅游组织《2015全球旅游报告》:“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市场,受可支配收入提高、人民币汇率坚挺、旅行设施改善和出境旅游政策鼓励等利好因素的影响,持续超常规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统计,2012年,中国游客在海外花费上突破千亿美元,以1020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至2015年,海外花费已增至1045亿美元,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出境游市场在过去20年增速喜人,让全球一批目的地,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目的地获益匪浅。”

(三)中国旅游综合竞争力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

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年度《旅游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在全球参评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旅游业竞争力由2009年的第47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17位,进步了30位。中国正在缩小与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差距,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

(四)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经济的贡献日益提高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测算数据,2015年,中国旅游业对中国GDP的综合贡献达到7.34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旅游业对GDP综合贡献总额的14.5%,占全球GDP总量的1.5%;旅游产业综合带动就业人数达到了7911万人,是世界旅游创造就业岗位数的27.8%。

这组数据表明:世界旅游业带动的产业综合增加值中,有六分之一是由中国贡献的;世界旅游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于中国旅游业。 (五)中国旅游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合作

近年来,中国旅游企业加快了全球化发展步伐,海外投资、资产并购、上市融资、业务拓展等一系列举措,从新的发展空间分享中国旅游发展的红利,备受世界瞩目。中国企业的跨国旅游发展步伐强劲,模式多元,合作广泛,中国旅游业正在融入世界旅游经济体系。

五个着力

绘就中国旅游发展蓝图

随着“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将迎来提质增效发展阶段,世界将充分分享中国巨大的出境旅游、投资市场、人才引进和资本输出。中国将与世界开展更多深层次的合作,借鉴世界经验,也与世界旅游分享更多的发展机遇,贡献更多的发展红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开辟了广阔天地,旅游业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旅游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旅游政策红利正在加快释放,爆发式增长的旅游消费提供了巨大发展动力,全国各地发展旅游、企业投资旅游和人民群众参与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中国旅游发展未来几十年处于发展黄金期。

2016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43.8亿人次,增长9.5%;旅游入出境2.63亿人次,增长5%,其中入境1.37亿人次,增长2.5%;出境1.26亿人次,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3.8万亿元,增长11%;国际旅游收入1210亿美元,增长6.5%;旅游总收入4.55万亿元,增长10%。旅游投资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直接就业2816万人次,直接和间接就业合计7943万人次,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3%。这一目标是就全国旅游业总体发展而言的,各地情况不同,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中国将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迈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

中国旅游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都达到世界旅游大国水平。到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规模将达到68亿人次,城乡平均出游次数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出游次数为5.6次,农村居民出游为4.7次,平均为人均5次,旅游将更加广泛地覆盖中国城乡人口。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5亿人次。中国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达到1700元,国内旅游消费总额将达到10.5万亿元,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6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600亿美元。

到2050年,中国成为初步富裕型国家,实现从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中国旅游将全面实现旅游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那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更大的黄金期。

到2050年,中国最终将由世界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全面实现“八高、八强、八支撑”。

“八高”是指旅游总量高、旅游品质高(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景区环境质量)、旅游效益高、旅游综合贡献高、旅游从业者素质高、游客文明素质高、旅游安全水平高、旅游科技利用水平高。“八强”是指旅游吸引力强、旅游创新力强、旅游个性特色强、旅游持续发展能力强、国际旅游竞争力强、世界旅游影响力强、全球旅游话语权强、旅游综合带动力强。“八支撑”是指拥有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世界一流的旅游企业、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世界一流的旅游强省强县、世界一流的旅游品牌、世界一流的旅游产品、世界一流的旅游院校、世界一流的旅游人才队伍。

根据规划,中国将全面推进实现六大跨越。一是完善旅游供给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拓宽服务内涵、促进产品多元化,努力实现由旅游不足向供需基本平衡的跨越。二是优化旅游市场体系,完善提升国内旅游市场,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合理引导出境旅游市场,实现入出境市场由不平衡向协调发展的跨越。三是改善旅游服务体系,塑造优质旅游品牌,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实现由提供基本服务向精细化高品质服务的跨越。四是创新旅游发展动力,改变旅游业对资源开发和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依靠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手段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创新,实现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跨越。五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依靠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旅游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跨越。六是提升旅游发展水平,突出发挥旅游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增进人民福祉、提升社会消费层次的重要作用,实现由小康型旅游向富裕型旅游的跨越。

“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将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做好“五个着力”,即通过实施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实施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实施绿色发展,着力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实施开放发展,着力构建旅游开放合作新格局;实施共享发展,着力推动旅游普惠民生。

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通过25个方面、100项具体工作,推动中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

一是实施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坚持规划引领,完善旅游业空间规划布局,构建旅游业发展新空间;大力推进“旅游+”,构建产业新体系;坚持市场主导,培育市场新主体;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培育旅游发展新市场;谋划工作新抓手,构建旅游发展新引擎.

二是实施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大力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实现供需协调;实施区域分类指导,实现区域协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城乡协调;大力实施要素配套工程,实现软硬协调;着力推进文明旅游,实现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与游客素质持续提升协调。

三是实施绿色发展,着力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树立绿色理念,引领低碳旅游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杜绝旅游铺张浪费;实施绿色开发,构建生态产业链;创新绿色产品,实现旅游节能减排坚持保护优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四是实施开放发展,着力构建旅游开放合作新格局。积极开展旅游外交;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发挥港澳台桥头堡作用,推进与港澳台旅游合作;推动中国旅游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分工与合作。

五是实施共享发展,着力推动旅游普惠民生。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工程,共享全面小康;创新发展红色旅游,共享红色精神;实施国民休闲计划,共享美好生活;实施旅游大众就业创业工程,共享发展机遇;完善旅游业利益共享机制,共享发展成果。

四个阶段

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旅游业经历了起步、成长、拓展、综合发展4个主要阶段,探索了一条体现中国特色、反映世界趋势、遵循旅游规律的旅游发展之路。

(一)起步阶段(1978-1991年):是中国旅游业迈向产业发展的历史性第一步,是改革开放促进旅游产业兴起,旅游产业发展又推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由此掀开了中国旅游产业兴起的篇章。随后,北京建国饭店、长城饭店和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等第一批中外合资旅游企业诞生。

1981年,中国政府第一次组织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为此,中国先后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1978年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为管理总局,1982年又将管理总局改为国家旅游局,直属国务院管理;二是推动各省区市相继成立旅游局,负责管理各地方的旅游事业;三是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耿飚担任组长,国务院17个部门负责人参与工作。

这一时期,国内旅游开始起步,出境旅游以出国探亲游、边境游为主要类型进入试点试行。到1991年,中国境内旅游者人数增加至3.3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51亿元人民币,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334.98万人次,旅游创汇28.45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18.4倍和10.8倍,初步具有了以创汇为主的经济产业特征。

(二)成长阶段(1992-1997年):是三大旅游市场培育推进、旅游产业加快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进入亚洲旅游大国之列的关键时期。

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的关键一年。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引下,中国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政府抓住机遇,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并召开出境旅游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开展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推动了内地与香港出入境双向市场起步发展,呈现出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三大市场开始同时发展的新格局。

这一时期,中国旅游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特色发展模式,三大旅游市场相继开始活跃,中国步入了亚洲旅游大国行列。

(三)拓展阶段(1998-2008年):是中国旅游业由经济增长点向新兴产业、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型阶段,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跨入世界旅游大国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为了扩大内需,激活旅游市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一是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开始实行春节、五

一、十一3个连续7天假期的黄金周假日制度;三是启动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定,表明中国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将从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延展到多部门、全行业、多区域,形成统筹管理、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为一体的推进模式;四是下发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国务院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五是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规范出境旅游;六是全面展开全国红色旅游推进工作,推动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全方位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国内旅游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内需的消费热点;入境旅游市场呈现高位增长态势,把中国带进世界旅游接待大国的行列;出境旅游市场走向边境游与国外游、港澳游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这一时期,是中国旅游业综合优势全面发挥的时期,旅游业开始走向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大舞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国际上,中国成为了世界第四大旅游接待国。在国内,旅游功能全面发挥,旅游业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建立了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从业队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奠定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四)综合发展阶段(2009年以来):是中国旅游业由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发展阶段。

旅游业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在调结构、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社会和谐的“润滑油”、生态文明建设的“催化剂”、对外合作交流的“压舱石”,综合性产业地位日益凸显,迈向了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大旅游产业发展崭新时代。这一阶段,中国开启了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强国迈进的伟大进程。 2009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首次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开启了中国旅游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

2011年,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标志着旅游业迈入满足大众化旅游需求的新时代。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并颁布实施中国第一部旅游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新阶段。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515战略”,紧紧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五大目标,推出旅游十大行动,开展52项举措,全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2016年,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将旅游业放在了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促进调整结构和促进改善民生的战略地位上。

这一阶段,是中国旅游业全面转型提升发展时期,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繁荣,形成了三足鼎立、活跃发展的新格局。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旅游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一员。

五大作用

反映旅游产业综合贡献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性高,拉动性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显示出了巨大发展活力,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是国家稳增长、促消费、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产业。

(一)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不断提升

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关于《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和《2008年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和框架》,国家信息中心测算了旅游业对经济的相关贡献,测算结果表明: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达到了10%,对三次产业间接带动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对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显著。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从2012年的9.41%上升为2015的10.51%。

旅游业对三次产业间接带动的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2年为15022.77亿元,2015年达到了21230.951亿元,增长了12.22%。间接带动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在0.17%左右;间接带动的第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处于上升状态,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

旅游业对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远大于关联产业对旅游业的贡献效应。2012-2015年,旅游对交通运输业增加值的拉动贡献超过80%,比交通运输业对旅游业增加值50%的贡献多30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对民航运输及辅助服务贡献超过90%,对铁路运输及辅助服务超过80%,对水上运输及辅助服务贡献超过30%,对公路运输及服务辅助贡献超过60%;对仓储和邮政业贡献为30%。旅游业对住宿业、旅游购物、餐饮业的贡献也同样如此。住宿业、旅游购物、餐饮业对旅游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均仅在10%左右,而旅游业对住宿业增加值的贡献在80%以上,对餐饮业的贡献超过60%,对批发和零售业的贡献为30%以上。此外,旅游业对房地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超过20%,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加值贡献率超过15%,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贡献率超过5%,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

(二)旅游业是拉动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的重要引擎,是推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新增长点

旅游业既是生产型服务业,也是生活型服务业,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与110多个行业相关、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热点,也是推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新增长点。

自2014年起,中国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增速连续高于全国GDP增速,其中,2014年旅游消费的总额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

从投资角度看,旅游投资需求旺盛、领域广、潜力大,正在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进入旅游业。2015年,旅游业直接投资首次突破一万亿元,达到了10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

从出口看,旅游服务出口是“不出境的出口”,长期处于增长趋势,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数据,2014年中国入境旅游收入列居世界第三,占出口总额的2.4%,2015年上升为2.5%。从进口看,出境旅游者在国外强劲的旅游购物消费实质是进口贸易。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2年,中国游客在海外花费上突破千亿美元,以1020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至2015年,海外花费已增至1050亿美元,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看,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需求为主的新阶段,对旅游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旅游业从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而且要求加大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提升旅游需求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数量,促进供需协调。

(三)旅游业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旅游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旅游业就业容量大、门槛低、层次多、方式灵活,既有适合广大民众参与就业的大量岗位,又有适合不同类型的高层次人才创业的众多机会,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妇女创新就业等具有特殊优势,适合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意热情。

2015年,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约为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0.2%,比2012年的6189万人增加了1800万人。

旅游业还是中国扶贫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目标准、成本低、见效快、受益面广、返贫率低、受益期长等主要特点。

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国家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新一轮旅游扶贫,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旅游扶贫正在成为发挥旅游综合功能、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新方式、新路径、新载体。

(四)旅游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旅游是开放的窗口、友谊的桥梁,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最好方式,是国家层面与民间外交最活跃、最有效的渠道。中国改革开放后,旅游业走在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目前,中国每年入境和出境旅游总规模近2.5亿人次,已有15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旅游对增进民间交往、促进民众感情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国家旅游局全面加快推进中国旅游业“515战略”,将“旅游外交”正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全方位发挥旅游在国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

伴随着中俄旅游年、中韩旅游年、中印旅游年、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促进年、中美旅游年以及一系列高层次国际合作活动的举办,旅游正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闪耀亮点。2016-2018年,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将相继在中国举办,预示着旅游外交正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旅游外交走向了更加活跃的前沿舞台。

(五)旅游业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起到了引领作用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污染少、可循环发展,是世界公认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产业,是支撑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生态文明、传播生态文明、共享生态文明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美丽产业。

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当年旅游主题确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2006年又确定了“乡村旅游年”,推动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约20亿人次,旅游消费总规模达1万亿元,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了乡村风貌、富裕了农民。

为了加快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2010年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开展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颁布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实施细则》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先后批准了11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围绕生态和文化旅游,以“景点带动景区、景区带动社区、社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模式,建设了一批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和旅游村镇项目,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3年,中国确定“美丽中国之旅”作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

201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绿色旅游发展行动。通过构建绿色旅游发展框架和管理制度,树立绿色旅游发展理念和绿色产业形象,促进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良性互动;通过开展旅游资源的生态化开发,构建绿色产品产业体系,打造绿色旅游目的地开发样板地,引导旅游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启动绿色旅游标准化建设,启动绿色旅游认证体系,推动绿色旅游技术研发和基地建设;通过绿色旅游公益宣传,引导绿色旅游消费,引领全社会的低碳生活方式。

推荐第3篇:旅游业发展报告

旅游业发展报告

一、2005年旅游业发展状况

2005年,随着贵阳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省市宣传促销力度的不断加大,红色旅游升温,以及“多彩贵州”等大型宣传活动的举办,来筑旅游者较上年大幅增加。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人数6.15万人次,创汇2480.24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3%和86.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452.6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8.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9%和22.7%。旅游总收入达6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相当于贵阳市生产总值的11.49%。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亚洲第二座生态博物馆”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有国际国内旅行社90家(其中国际社12家,国内社78家),星级饭店5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21家,二星级21家);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旅游定点车辆600余辆及其他服务设施。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接待能力大为增强,“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发展迅速,与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也进一步完善。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旅游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加大

2005年,为进一步巩固传统客源市场,拓展新的客源市场,积极赴各主要客源地宣传贵阳旅游。先后组织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参加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及中国国际旅游网上博览会、桂林2005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等促销活动,还利用印发宣传资料、在省内外媒体投放广告片等方式大力推介贵阳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及休闲度假游资源,为进一步拓展国内客源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加强了海外宣传促销力度。不仅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了140余名来自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的主要旅游批发商、航空公司的代表、新闻媒体记者,考察我市宾馆、景区等旅游服务设施,还邀请了香港中旅各分社经理一行30人、国航香港营业部组织的港台5家旅行社10人团赴筑考察旅游线路和产品,积极拓展海外高端客源市场。

(二)旅游安全工作和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旅游市场经营行为,保障旅游安全,促进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市狠抓旅游安全和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第一,在春节、“两会”、“五一”、暑期以及“十一”黄金周期间开展了五次全市范围的旅游安全大检查工作和旅游市场整治工作,并多次召开全市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组织各旅游企业负责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打击“黑车”、“黑导”、“黑社”等违法旅游经营行为,保障了游客安全。第二,完成了88家旅行社的年检工作和宾馆饭店的星级评定和复核工作。并结合我市实际,调研制定了《旅行社百分制管理标准》,为更有效地管理和规范旅行社的发展提供了规章制度。第三,建立起旅游行政执法、质量监督、社会监督为主要手段的监管模式,初步形成以市旅游质监所、区县(市)旅游质监所、旅行社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构、游客监督员等四个层次构成的,多方位的质量监管体系。第四,以市导游服务中心为培训基地,加大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在岗(转岗)培训、年审培训和其他教育工作。全年共培训导游人员578人次,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考前培训210人,旅游车驾驶员416人次,酒店人员410人次,其他旅游从业人员和经营者150人次。促使旅游企业主动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大部分旅游企业由原来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为游客服务,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第五,加大了乡村旅舍评定与管理工作,以使乡村旅游达到“行有基础”、“食有特色”、“游有内容”、“住有条件”、

“娱有活动”的目的,促进了我市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旅游规划体系逐步完善,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强

2005年,完成了《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红色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三江综合农业生态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花溪麦坪乡康寨布摩文化旅游控规》及《乌江红色旅游景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及评审工作;《青岩古镇保护与发展城市设计》、《乌当温泉旅游规划》、《大林生态旅游示范村控规》、《折溪生态旅游示范村控规》及《开阳清龙河流域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也已完成编制,逐步完善了我市旅游规划体系,为我市旅游业的有序发展和旅游招商引资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并逐步培育和规范了一批A级景区和工农业旅游项目,相继完成白云公园、息烽集中营纪念馆创建国家AAA级景区评定工作、天河潭创建AAAA景区的初评上报工作以及修文扎佐医药园、花溪立体生态农业科技园、贵阳蔬菜科技示范中心、乌当情人谷·阿栗杨梅园4家申报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评审验收和上报工作。其中贵阳市花溪生态农业示范园和贵阳市乌当情人谷·阿栗杨梅园被双双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二、2006年旅游业发展展望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贵阳市旅游业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一年。旅游业发展总体要求是:加快推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行业改革开放和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力度;努力实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促进旅游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结合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开发建设

一方面以《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抓紧编制和完善贵阳市各主要景区、旅游项目的详规工作,完成旅游备选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环评等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的策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资金,多渠道、多方式地增加旅游投入。

另一方面,突出重点,打造精品景区,培育新的旅游亮点。今年要加大青岩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力度,把青岩古镇尽快打造成为贵阳旅游的文化品牌景区。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息烽集中营旧址、乌江峡景区建设,打造贵阳市红色旅游精品线。此外,还要加强乌当温泉和扎佐野生动物园及白云都溪林场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及管理工作,帮助投资商协调各方关系,培育新的旅游亮点。

(二)加大宣传促销工作力度

紧紧抓住“多彩贵州风”和\"森林之城,魅力贵阳——2006城市形象推广大赛\"活动契机,挖掘和发现贵阳文化积淀,丰富\"贵阳形象\"内涵,借助国内外的新闻媒体,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和全社会开展旅游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促销的积极性,共同对外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继续加大贵阳旅游网的建设力度,丰富网站内容,加快旅游信息更新,加强与各地旅游网站的链接工作,扩大网站知名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快更好地宣传贵阳旅游。

(三)继续加大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力度,加强行业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抓好全市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进一步规范全市旅游经济秩序,打击非法从事导游活动、非法经营旅游客运和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行为,坚决查处旅行社的违规违纪经营行为。在全行业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全行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

(四)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在继续巩固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都市旅游、民俗旅游等大众旅游新产品;积极开展温泉、生态以及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尽快启动贵阳旅游商城的建设,集旅游、休闲、度假、购物为一体,形成多序列、适合各类消费群体的国内旅游产品体系。二是针对国内旅游消费多元化、个性化和家庭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适合周末度假、自驾车旅游等项目的

建设。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假日旅游协调机制,对2006年 \"五一\"、\"十一\"等黄金周要做到早安排、早部署,以安全为中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黄金周旅游实现\"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

推荐第4篇:旅游业发展报告

旅游业发展报告

一、2007年旅游业发展状况

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314.14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25.44%;接待海外旅游者12.09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35.56%;旅游创汇5872.28万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0.41%;国内旅游收入120.8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36%;旅游总收入125.2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8.19%。

2007年我市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是由于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

1、加大营销宣传力度。为更好打造“中国避暑之都”城市旅游形象,一方面是“走出去”。市旅游局在《今日民航》、苏州《消费者周刊》、无锡《江南晚报》、南京《金陵晚报》、《长沙晚报》等国内媒体刊发贵阳旅游专刊、专版;在贵阳市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客房内制作贵阳旅游宣传桌卡,“五.一”期间,选择6个区(市、县)在贵阳电视台《直播贵阳》栏目中制作贵阳旅游专栏;认真组织参加了2007西安(国际)旅游博览会暨第四届西安旅行社旅游采购联谊会、苏州国内旅游交易会、全国王阳明纪念地旅游合作联盟成立大会、日本大阪旅游展及展后的联合促销活动、2007中国贵阳(新加坡、马来西亚)旅游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2007韩国国际旅游展、西南经济区市长联席会旅游推介展示活动、2007首届中国(贵阳)避暑节——贵阳宜居体验暨避暑旅游活动(深圳站)活动等;完成10趟省外旅行社组织来筑旅游专列的现场核实及奖励兑现审核工作;花溪区、乌当区、清镇市、开阳县、修文县等地编制大量的旅游宣传图片在新闻媒体上发布,许多地方的旅游网站建设陆续完成。另一方面是“请进来”。邀请海外媒体及旅行商来筑考察和交流。完成加拿大经营旅华业务的旅行商和新闻媒体一行10人考察贵州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邀请德国黑森电视台完成在青岩古镇、黔灵公园、街景等拍摄工作;完成南宁、石家庄记者采访团来筑采访工作;组织完成广州“寻找喀斯特神州大型自驾游”各项考察、道路保畅等工作;完成新西兰、香港、台湾旅行商及媒体一行考察青岩古镇、黔灵山的工作;完成美国记者采访贵阳花溪、黔灵山等主要旅游景区的工作;完成美国代理商考察团一行19人考察贵州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接待日本旅游专家考察市内酒店、南江峡谷、青岩古镇等。筹办了首届中国导游节暨“天河潭”杯全国“导游之星”(贵阳)邀请赛,举办了“首届中国导游高端论坛”和“中国优秀导游事迹报告会”,进一步扩大贵阳旅游对外影响,强力推进了我市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扩大区域合作。继续推进与遵义、重庆、广安旅游部门联手运作市场的深度合作。着力打造“滇黔喀斯特景观”旅游精品线路,并与昆明、曲靖、兴义、毕节、安顺市旅游局签订了合作协议。

(二)抓好旅游规划编制,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景区开发建设

1、今年市旅游局启动了白云区乡村旅游规划、乌当环城休憩带旅游规划、开阳高寨乡村旅游规划、修文顺心园乡村旅游规划和修文谷堡乡村旅游规划。完成了《贵阳市修文县阳明兰花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开阳县《“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南江大峡谷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乌当区《贵开路经济带旅游业发展规划》、清镇市《红枫湖和百花湖总体修编》和《暗流河景区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

2、大力推广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工作。其中天河潭风景区、修文野生动物园和南江大峡谷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清龙十里画廊、明皇御温泉和甲秀楼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目前已通过省旅游局初评,等待国家旅游局终评验收。

3、完成对98户旅游村寨民居旅舍的改造工作;花溪区青岩古镇改造工程推进效果明显,于9月29日重新投放市场;乌当区温泉新城项目进展顺利;清镇市启动了红枫湖鸿泰科技中心、红枫湖绿苑等项目的

建设,并投资完成了红枫湖滴澄关码头整治改造工程;修文县启动了阳明文化主题公园项目的建设;开阳县对全县旅游区的旅游公路、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

4、完成了甲秀楼、桃源河景区、花溪春江生态园、南江峡谷和青岩古镇旅游厕所修建工作,天河潭、红枫湖、香纸沟和天鹅湖等4座旅游厕所正在建设中。在青岩古镇、天鹅湖景区和开阳旅游景区设置一批旅游标识牌;其他一些景区景点建设不同程度也在推进。

(三)狠抓行业监管

1、全面启动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加大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深入开展“零负团费”专项行动。对查处和受理的违规案例、旅游投诉做到及时高效的处理。初步实现了“满意在贵阳”的旅游服务品牌。

2、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服务,防止商业贿赂和不正当交易。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创造合法经营、放心消费的旅游市场环境,为全市旅游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四)抓好依法行政和标准化建设

1、《贵阳市促进旅游业发展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列入贵阳市人大立法规划;完成了《贵阳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简易程序操作规定》、《贵阳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操作规定》、《贵阳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复议工作程序的规程》、《贵阳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听证程序试行规定》等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文件和法律、法规文书表格的起草工作。

2、完成《关于加强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我市旅游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工作意见》;完成了《贵阳市乡村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贵阳市避暑山庄(农庄)设施与服务规范》和《贵阳市温泉设施与服务规范》的标准建设相关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旅游业服务质量标准。

(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培训以及信息、咨询工作

1、为提高我市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市旅游局、市旅游协会对07年度全市旅游行业涌现出的优秀旅游企业、先进个人进行大力表彰。在旅游行业中营造崇尚先进、争作贡献的浓厚氛围。

2、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1月份,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对全市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培训。3月份,完成了《导游手记》编辑出版工作。5月份,对取得资格证书的导游员和新增的导游人员进行了年度审核和上岗培训。

3、以贵阳旅游网站为中心,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推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逐步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服务网上预定功能。

二、2008年旅游业发展展望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省第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纲,统领全市旅游工作,发挥旅游行业作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生力军作用,实现扩大就业、旅游富民、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态建设、环境优美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全年力争接待海外旅游者16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创汇8340万美元,同比增长42%;接待国内旅游者2684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50%;旅游饭店能耗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降低5%,景区景点使用环保节水型旅游厕所率达到5%。

(一)以生态文明理念,做好旅游立法、发展规划、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重点项目工作 以《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为立法依据,进一步完善《贵阳市促进旅游发展办法(草案)》,制定《贵阳市温泉资源开发保护管理条例》,做好《贵阳市旅游发展规划》、《贵阳市温泉旅游开发规划》和《贵阳市环城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总体规划》等总体规划和区域专项规划的修订和编制工作。推广覆盖旅游经济全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制定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制度,推进我市包括各级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民族文化遗址和村寨、民族生态博物馆、特色艺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和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温泉度假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在内的各级旅游景区(点)名称申请旅游服务商标和旅游地理标志;鼓励和扶持旅游传统工艺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申请、登记外观设计专利权和著作权。完成3—5家旅游企业申请旅游服务商标、旅游地理标志和专利的申报工作。

(二)以“避暑季”为重点,大力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认真做好“避暑季”旅游活动和旅游线路产品的策划,在市总体活动的框架下,陆续举办民俗文化、会展博览、体育竞赛、美食茶艺、乡村体验、温泉康疗、森林休闲、宜居家园、都市纳凉等缤纷避暑旅游主题活动。 加大国内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国内旅游市场的促销重点放在重庆、广州、深圳、武汉、长沙、江西等地“火炉”城市,深度开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重点城市、京津地区客源市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充分发挥媒体和网络的宣传效果,大力宣传贵阳旅游资源,打造“避暑季”旅游品牌,树立城市旅游形象。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的要求,制作或更新贵阳旅游系列宣传资料,丰富内容。

(三)以规范管理为核心,营造和谐旅游市场环境

广泛开展诚信旅游活动,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管理,着力加强旅行社门市部的管理,加快旅行社保险体系建设,提升星级饭店服务质量,加强导游的管理,推进导游服务管理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导游管理体系。积极推进节约型旅游行业建设,引导旅游企业弘扬绿色文化、加强绿色管理、提供绿色服务、采用绿色科技、开展绿色宣传。

(四)旅游业灾后重建措施

2008年初,50年不遇的大面积持续雨雪凝冻灾害,给刚刚迈入2008年的贵阳旅游造成极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市景区基础设施、宾馆饭店、旅游运输业、乡村旅游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因灾损失19599万元。全市各旅行社较去年同期减少团队近600个;全市游客较去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二,预计旅游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四分之三。为确保2008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和绝对经济指标高于2007年,做到任务不减、目标不变,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统筹做好春、夏和秋三季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谋划工作,大力宣传促销中、短线旅游产品,积极组织宣传促销小分队赴全国重点客源地进行旅游宣传推介,弥补因灾带来的损失,确保全年各项既定的旅游目标任务完成。二是加大对受灾严重的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国家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政策措施,安排使用好各类救灾物资和款项。三是认真总结这次抗击雪凝灾害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旅游应急机制和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提高旅游行业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推荐第5篇: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序言:

今年我选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门课,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四年的时间太短,毕业之后我们的道路选择很重要,未雨绸缪,我们要为未来做好打算。刚上大学时,对本专业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对这个专业的略知一二。对自己未来也有了一些想法,但不知道自己是考研?还是就业?还是……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才知道就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因专业而不同,它因所处的环境也不同,也与自己的兴趣,能力等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就是我的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自我分析:

我是合肥工业大学10级学生,所学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我是一个开朗内敛的女孩,带人真诚热情,做事认真负责。我是一个急脾气,做事有些风风火火。我的性格偏向文静但在熟人面前又特别外向。我现在担任学生干部,带领着干事举办过一些活动,反响还不错。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能较好的督促同学们的学习。我的人际关系应该还不错,人脉不是很广。能力方面的话,我的生活自理能力应该是比较强的,但在与人交流,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还有许多能力有欠缺吧,以后慢慢加强吧。我的兴趣,我喜欢烹饪,尤其是糕点类的,喜欢看到许多奇异的糕点,也许这就是当时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吧。我向往的职业是收入比较稳定的,

推荐第6篇:高中生发展报告

第一学期: 你刚进入高中的大门就能做到克己律人,能最大限度的融入到集体中去,作为班干部一切为班级着想,是同学的好伙伴,老师的好帮手。作为课代表、能积极地帮助同学学习。较好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较早的展露出来,老师能欣赏你,以后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非凡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第二学期: 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团结同学,热爱班级,品质十分优秀,比上学期有很大的进步,学习更加勤奋。聪明灵力、待人真诚、自己动手能力较强,认真细致的完成各项任务, 你是一名有上进心的学生,但,还存在着偏科的现象,望努力向上,激流勇进、更上一层楼,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第三学期:作为班长和学生会干部的你,不计回报为班级和学校献出自己的力量,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带领全班以致全级部在比赛中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更加努力去学习,使得成绩有更一步提高。聪明勤奋、探索未知的领域,你的自信与努力精神激励着周边的同学,相信你在明天会更加地展现自己!

第四学期: 综合能力的提升让你成功竞选为学生会纪检部部长,在班里作为班长能较好地调动班里同学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全班同学的成绩都有一个大的飞跃,同时也让自己的学习有了更好的提高,为班级所作的事总是默不出声,为同学的付出我都记在心里。“优秀班干部”和“模范团员”你当之无愧,希望以后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第五学期: 很聪明、很自信的你作为“学生会主席”领导全校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并取得惊人成绩,你无穷的潜力被激发。学习上的努力,探求知识的真谛,掌握知识的灵魂,给人以学者的风范。性格开朗,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让你在同学中脱颖而出!令人吃惊的爆发力,取得了级部前几名的好成绩。加油吧孩子,会有更广阔的天空属于你!第六学期: “班长”、“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等主要职务都由你来担任,足以说明你的能力。紧张的学习期让你有了更大的进步,成为学校的佼佼者。作为那颗最耀眼的明星,成为老师的骄傲和学校的自豪。;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卓越的策划能力,让你小小年纪就能那么多的职务!我很看好你,你是最让我骄傲的学生!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已经开始,明天即将到来,相信你的明天生活更精彩,人生之路更辉煌!

自评:时光荏苒,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刚上初中,因环境的不适,没能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因此造成基础的漏洞、丧失了赶超其他同学的信心。高二参加一些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习的积极,获得成绩的进步,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老师的器重,让我更有信心。高三成功竞选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一职。上了高三以后,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主要性,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维系大家良好的关系、热心帮助同学。作为团委副书记,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维护社会公德,思想进步,关心国家大事和

时政新闻。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的做一个全方面发展的自己,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高中三年是我刻骨铭心的时间,在这段日子里我尝到了各种滋味,这段难忘的记忆将是我

未来人生路上最宝贵的经验。用这三年所积累的经验,为自己开创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师评:

高中三年,你是我最为骄傲的学生。作为班干部,你热爱集体、团结同学,认真履行每一份责任;作为课代表, 你学习积极,配合老师的各种工作;作为学生会主席,无私地为同学奉献,领导全校同学共创佳绩;作为团委副书记,积极投身科学实践。学习中的努力,同样让我感到高兴,但有些科目比较差,希望你能够弥补弱科、发展优势、改掉缺点,做一个更完美的自己。高三的你,拥有了自信,同时也让大家注意到了你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卓越的策划能力,你有成为一个团体大脑的潜质。

总之,老师相信你,相信你的高中生活充实而快乐,学习的艰辛让你付出更多的汗水;老师相信你,相信你会用自信与拼搏完成高中最精彩的生活,你的人生之路也会放出光彩!有

勇气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推荐第7篇:第三产业发展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报告

一、2007年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2007年,我市第三产业总体上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完成投资342.61亿元,同比增长21.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8.47%;完成增加值32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高于全市GDP增幅0.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46.84%,三次产业结构为6.47:46.69:46.84,初步形成“

三、

二、一”的产业结构,但服务业增加值仅比二产增加值多1.03亿元,还未明显领先第二产业。

在第三产业的七大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36.62亿元,同比增长6.8%;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增加值58.44亿元,同比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4.08亿元,同比增长8.4%;金融业完成增加值39.08亿元,同比增长9.4%;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4.01亿元,同比增长7.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8.15亿元,同比增长19.9%;非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95.8亿元,同比增长26.5%。

(一)第三产业仍是吸纳就业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2007年,我市开展了“春风行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就业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和首届创业项目洽谈推介会,就业再就业人数有所上升,全市共实现就业和再就业48866人,同比增长1%。其中服务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39061人,占全市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总数的79.9%,同比增长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占服务业就业总数的33.2%,城镇其他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占三产就业总数的66.8%。按行业划分,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数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22.5%;住宿和餐饮业就业人数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24.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30.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11.4%;其他行业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11.4%。

(二)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人数增长较快

随着“森林之城魅力贵阳——2007首届中国(贵阳)避暑节”等系列节庆活动的举行,以及在国内外开展一系列旅游促销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贵阳“避暑之都、森林之城、魅力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力地促进了贵阳旅游发展。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314.1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5.44%,旅游收入达120.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36%;接待海外游客12087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56%,旅游创汇5872.2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41%。旅游总收入达125.28亿元,同比增长48.19%。其中接待乡村旅游游客763万人次,占总接待人数的32.8%。

旅游项目进展情况良好。青岩古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并试运行,二期前期工作也已开始。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乌江景区息烽县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二期、贵阳大地之舞艺术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较好。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小碧乡的多彩贵州城项目已于今年4月27日经省发改委立项,占地面积2022亩,一期预计投资30亿元人民币,现已列入《贵州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2007年全省旅游业发展要办的主要实事》。

(三)城乡消费品市场呈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2007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39亿元,同比增长18.9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9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完成255.74亿元,同比增长19.25%;县完成12.12亿元,同比增长18.35%;县以下完成11.53亿元,同比增长12.38%。从居民消费情况看,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首次突破万元,达10182.77元,同比增长15.6%,比去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1.7个百分点。在调查的城市居民8类消费性支出中,除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0.7%外,其余7类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交通和通信类增长增幅较大,达40.3%。 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全市零售业完成193.85亿元,同比增长19.09%,比批发业高9.0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1.13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8%,同比增长21.69%,比批发业高6.44

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力量。

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450个农家店建设任务,其中160个通过了验收;南明春梅酿造有限公司获得“双百市场工程”95万元补助资金。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成18个,到位补助资金407万元。金阳商贸走廊中的西南五金机电专业市场和鼎益不锈钢铝合金批发市场已营业、30万平方米的西南国际家居装饰博览城、1万平方米的南明区花卉和旅游商品市场、5万平方米的乌当区新天玉龙花卉市场、国美家电客车站点、苏宁电器浙江商城店和湘雅店等一批专业市场、连锁店相继建成开业。

(四)金融业运行平稳,各项存贷款总量持续增长,保险业快速增长

2007年,贵阳市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总量持续增长,增量回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67.5亿元,比年初新增173.3亿元,同比少增60.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保持增长,余额614.2亿元,比年初增加32.0亿元,同比少增52.5亿元,增量明显回落,主要原因是今年股市升温分流了储蓄存款。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84.5亿元,比年初新增181.6亿元,增长15.1%。其中中长期贷款持续增长,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37.2亿元,比年初增加185.3亿元,同比多增28.9亿元,成为拉动新增贷款的主要因素;短期贷款比年初减少14.1亿元。累计现金收入3216.0亿元,累计现金支出3161.2亿元,两者轧差,净回笼现金54.7亿元,同比多回笼6.1亿元。

2007年贵阳市保费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实现24.04亿元,同比增长22.56%,连续3年保持20%以上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85个百分点,对全省保费增量贡献率达到45%,成为拉动全省保险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人身险业务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放缓,实现保费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22.65%,比去年同期下降3.65个百分点;财产险增幅上升,实现保费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22.47%,比去年同期增幅高出8.68个百分点。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6.71亿元,同比增长33.75%。新进入贵阳的大地保险、国寿财险、泰康人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9亿元。

(五)房地产业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07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投资结构基本合理,商品房供需持续走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保持协调,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35.41亿元,同比增长25.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8.72亿元,同比增长46%,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58.1%,住宅投资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房地产项目规模化、品质化趋势日益明显。总建筑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有24个,其中100万平方米以上的超级大盘就有8个。全市房地产项目新开工面积580.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1%,其中住宅面积484.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5%;竣工面积230.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面积184.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5%。商品房销售面积(指商品房销售合同登记面积)486.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9%,其中住宅面积455.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7%。商品房空置面积进一步减少,全市商品房一年以上空置面积23.26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1.3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7.5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9.1万平方米。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完成开发投资27.06亿元,同比增长33.8%,开工面积12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9%,竣工面积10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批准预售面积131.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7.2%,销售面积119.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9%。外来购房(指除贵阳市辖区以外的人士所购商品房,即省内其他地区和外省、市及境外人士所购商品房)比例进一步增大,达52%,较去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存量房登记交易面积85.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1%,其中存量住房面积72.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存量房交易均价24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7.3%,其中存量住房交易均价20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2.4%。

(六)社区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继2006年云岩区宅吉路街道办事处的盐务社区和南明区二戈寨街道办事处的白马井巷社区两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今年3月南明区兴隆街社区和小河区兴隆城市花园社区也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目前,全市427个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82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6965个,商业网点13270个,卫生服务中心216个,老年星光之家75个,“爱心超市”49家,老年公寓18家,志愿者队伍693支。

二、2008年第三产业发展展望

(一)制定服务业发展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服务业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贵州省2007年服务业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07〕33号)和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围绕全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巩固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力争尽快形成稳定的“

三、

二、一”产业结构。在广泛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市情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编制完成服务业发展规划、发展指南,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作为贵阳市今后一个时期服务业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科学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努力把贵阳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城市。

(二)发挥优势,明确服务业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结构

1、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城市品牌,整合宣传、旅游、文化资源,努力把“贵阳避暑季”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产品。整合宣传、旅游、文化资源,努力把“贵阳避暑季”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投入。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以生态旅游为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和打造青岩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开阳南江峡谷喀斯特生态旅游区、息烽乌江峡红色旅游区、修文阳明文化生态旅游区、乌当温泉度假旅游中心区、南明河城市风光旅游带和观山公园。把贵阳建设成为集文化、商务、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全省旅游服务中心和面向国内外尤其是东亚、东南亚的旅游目的地。

2、大力发展物流业。抢抓贵广高速铁路、蓉厦高速公路和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和发展的机遇,尽快出台《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在生产和消费各环节的物流需求市场,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市场空间。推进道路货物运输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解决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积极引导运输、仓储、配送企业联合开展物流业服务,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拓展第三方物流新兴业务的范围,提高物流业社会化程度,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积极推进物流基地建设,加快二戈寨物流园区和西南物流中心、阳关物流园区、扎佐物流园区等一批物流中心建设。

3、大力发展会展业和金融业。以“贵阳避暑季”品牌为突破口,推进品牌塑造和市场开发;通过体制创新和招商引资,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会展机构合作,尽快建成贵阳会展中心,以交通运输、通讯、旅游、餐饮、住宿业为支撑,以广告、印刷、装修、布展、翻译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完整、坚实的会展业产业链,使贵阳成为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大型展会的举办地,实现展会专业化、运作市场化、服务规范化。

大力发展金融业。制定引进金融机构和高级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服务功能。在2008年上半年前组建完成市金融工作协调办公室。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推进贵阳商业银行上市,组建贵阳农村合作银行。

4、继续发展房地产业。一是大力推进 “住有所居”行动计划的实施。着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供应,切实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二是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开展“两限房”试点项目建设,建立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和商品房等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同时加强对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研究,以满足不同层次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三是继续加大力度清理整顿闲置土地,加强对开发项目规划的许可监管。四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

认真组织筛选服务业项目,力争得到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支持,并发挥我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带动各类社会资金投资我市服务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促进我市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推荐第8篇:世界贸易发展报告

针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应继续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一方面,立足当前,密切跟踪形势变化,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帮助企业克服订单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困难,努力将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全力以赴稳定外贸增长。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充分利用市场环境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增强外贸长远发展后劲。同时,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进口促进平台,积极扩大国内短缺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部分供应偏紧商品的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第一节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二章中国贸易政策的发展史

自建国以后,直到加入w}ro,中国一直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而自主选择贸易政策的。 由于国际国内的主客观原因,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前并没有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一 个重要领域,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Zo世纪}o年代 末中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和开放两个巨轮把中国融入世界经 济的大家庭中,对外贸易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领域。本章的主 要任务旨在考察我国贸易政策的发展历程,并总结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理论的缺陷

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造成这种 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受到很大制约。 Zo世纪60年代以前,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 使中国失去了与资本k义世界的经济联系;60年代以后,由于原苏联撕毁同中国的经济 合同,使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也大大减少。这种国际环境迫使中国处于 一种近似于封闭的自然经济之中。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主观上的认识也限制了我国对外 经济关系的发展。我们在对对外经贸理论的认识方面,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局限于“党和 国家领导人的主要见解和政策范围”(任烈,1996)。这些见解和政策有两个方面是最重 要的,即“自力更生”和“互通有无”。在类似于口号性的政策中,我们提出要以“自力 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国内市场为主,对外贸易为辅”;提倡“依靠本国人民的劳动 和智慧,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来发展贸易,互通有无”。在“*”期间,更是由于我仃〕 对“自力更生”的歪曲理解,以至把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仅仅看作是互 通有无、调剂余缺的手段,从而走向闭关锁国的极端。再者,我国建国后长期以来实行 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也使我们的理论局限在研究政府如何管制经济包括外贸方面,缺 乏如何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中经营内外贸的实践空间。

理论的缺陷及其指导下的实践,使我国建国后三十多年的贸易政策呈现出明显的贸 易保护的特征。在实践中表现为集中型的外贸体制和极端型的贸易发展战略。

二、外贸体制的构建及其后果

1.外贸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

对外贸易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所以,改革开放前我国外贸体制的理论主 要是沿袭了前苏联计划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即要求直接根据计划配置经济资源,以取 代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做法。此外,国家垄断思想也是中国旧外贸体制的理论基础。在西方经济学家在对从发展中国家探索出来的贸易战略进行归类时达成了一个共识, 即一种贸易战略属何种类型,主要看贸易奖励制度是否中性的。这种“奖励”即政府为 影响资源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配置,并影响资源的使用是面向国外市场还是面向国内

市场而采取的种种措施(巴拉萨,1982 )。如果总体的贸易奖励制度是偏向鼓励内销、歧 视外销,就是内向型的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而如果奖励制度对进口和出口、内销和外 销都歧视即零干预,或者各种政策作用的结果发生中和或抵消作用,则为外向型战略或 出口导向战略。

据此,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有以下几种分类法:(1)钱纳里分类法。钱纳 里(1986)等人基于多国计量模型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准工业化国家有三种贸易战略 可供选择,即出口促进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平衡战略。除此之外,他在研究贸易战略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还提出了一种贸易自由化战略,挪威就是执行这种战略的典型。 他认为,该战略的政策特点就是:“对进口替代和出口活动都无明显的激励。这种情况适 合于相对自由的贸易体制,该体制没有什么数量控制,也很少采取同价格相关的措施”。

(2)克鲁格分类法。克鲁格(1983)根据统计数据对战后10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有 效保护率进行了测算,并归纳出发展中国家实际执行的贸易战略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出 口促进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温和的进口替代战略。(3 )世界银行分类法。世界银行 (1987)根据1963 X985年41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把贸易战略分为坚定外向型、一 般外向型、一般内向型和坚定内向型等四种类型。上述几种分类法基本都是从国家对进 出口的奖励程度来划分的,本质上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2.中国进口替代战略的选择及实施

与国家统制型的外贸体制相对应,我国改革开放前推行的是一种极端内向的、进口 替代的贸易战略。其基本点就是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它 呈现出的贸易保护的特征有:政府通过关税以及对外汇、进出口的统一管理,或融管理 与经营于一体,或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国内工业 生产,扶持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20世纪_50年代,我国的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不是按照 工业化的一般进程,而是越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加工工业。 在这一时期,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我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苏联、东欧国家换 回机器和成套设备,建立起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密切联系国防工业的体系。同时也 建立了一些一般消费品工业,实现了早期的初级工业化。到了60年代,由于大搞三线建 设,由此兴建了一些三线工业并进一步加大了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机械加工工业。70 }0 年代初,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多,进口替代型工业建设速度也加快了,一些基础原材料如 化纤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整个这一时期,我国的出口及贸易 收汇主要依赖农副产品及矿产品。出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支付基本的进口所需的外汇, 而进口则主要是为了“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基础”。这种战略在整个“*”时期几乎走到了极端。

建国后长达30多年进口替代战略之所以能够得到长期实施,除了如前所说西方国 家及后来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封锁而客观上触发了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保证供给 以及发展国防工业的内部冲动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如“赶超”战略唤起的巨大热 情;本身基础薄弱、工业门类残缺不全、新兴工业正待筹建,尚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 条件和实力;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意识以及近代历史以来对外交往中的灾 难意识难以短期消除,结果逐步由“外部隔离”走向“自我隔离’,、“自动隔离”;而且, 建国初期我国所选择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也必然要求实施进口替代,并且在

1.3中国贸易改革的渐进性: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双重目标

中国的贸易改革一方面要适应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即不断纳入市场化的发展 轨道,并最终使我国的对外贸易能符合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和惯例,从而走向更自由的 贸易;另一方面又不能以“急进”的方式妄图一步建立全面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制,否

则将带来国内产业的急进式“崩溃”。由此,贸易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在更多的贸易 自由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贸易防护机制。这种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双重企求决定了 我国贸易改革如同整体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一种渐进性的过程。实际的进展过程也正如 此。

3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状况

J.l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作用及意义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

国仍为全球的最大农业国。农业发展在中国尤其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208年中

农业发展

3.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获得了很大发展,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乃至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回顾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3.2.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获得了很大发展,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乃至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回顾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3.2.2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3年)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农村土地实行家庭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年年提高,农业快速发展。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 8000亿斤大关,我国温饱问题从此得到了基本保障。随着我国农业综合能力的进一 步增强,1993年粮食总产又跃上了9000亿斤的新台阶,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稳定基 础和产品来源。同时,随着我国外贸管理体制与外贸经营机制的不断改革与推行, 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活跃,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在此期间内,农产品贸易额在我国商品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1980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商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为26%,农产品进口额占商品贸易 总额的比重为34%,到1993年,农产品出口额占商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为14% 农产品进口额占商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为8%,农产品贸易的出口创汇作用有所减 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农业与中国工业发展的比重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这 一时期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点是:

(1)规模持续扩大,增长比较稳定。1978年之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 加快,1979年农产品贸易总额超过100亿美元,1989年农产品贸易总额超过200亿 美元,1993年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了205亿美元,平均每年平均增长幅度为4.3 } oC2)出口稳定扩大,顺差明显增加。197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仅为76亿美元, 1993年农产品出口额则达到126亿美元。1984年之后,中国农产品贸易一直持续顺 差,年平均顺差额约为8.7亿美元,1993年贸易顺差最高水平,数额为41.7亿美元。

(3)贸易伙伴增多,市场逐步多元化。在这阶段,与中国发展农产品贸易往来 的国家和地区由原来的60多个扩大到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的市场 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转变为以市场经济国家和 地区为主,美国、日本、西欧、东南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 农产品的主要贸易伙伴。

C4)出口产品逐步集中,比较优势开始显现。这一阶段的主打产品为水产品、

园艺产品和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的出口总额占到我国农产品出口总 额的60%,其中增长快速的是水产品。

3.2.3波动徘徊阶段(1994-2001年)

经过近巧年的开革开放,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 加明确,各项改革向广度与深度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进程的步伐进一 步加快,全面开放的新局面在逐渐形成;农业发展进入了以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在这段时期内形成的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特征是:规模有所 扩大,增长徘徊波动;出口基本稳定,进口波动较大;比重下降,贸易顺差增加; 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比较优势产品更加明显。

199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58亿美元,1995年农产品贸易总额突破300亿 美元,2001年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7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幅度只有1.1。年均出口 额160亿美元;进口波动较大,1997年进口额是1999年的2.3倍;农产品对外贸易 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94年的10.9%下降到了2004的5.5%,但贸易顺 差继续增加,贸易顺差由上一阶段的年平均8.7亿美元增加到23.9亿美元。在我国 农产品出口中,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进一步上升, 其中水果和蔬菜产品所占据比例为23%,水产品所占比例为25%,畜产品大约为17% 三者合计比例达到65%,在进口方面,小麦进口逐年减少,大豆进口急剧增加,成 为这一时期各方关注的焦点。

(4)开放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贸易实现 了持续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农产品贸易总额激 增的同时,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产品贸易面临的环境也愈加复杂。随着市场开 放步伐的加快,加入WTO后农产品关税减让等承诺逐渐兑现,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 加,从2004年起,我国由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来看,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中国农产品在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必然会面对巨大的挑战。为此,中国必须立足 于自身的比较优势,调整贸易结构,熟悉国际市场规则,使农产品贸易在国民经济 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2.4开放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贸易实现 了持续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农产品贸易总额激 增的同时,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产品贸易面临的环境也愈加复杂。随着市场开 放步伐的加快,加入WTO后农产品关税减让等承诺逐渐兑现,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 加,从2004年起,我国由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来看,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中国农产品在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必然会面对巨大的挑战。为此,中国必须立足 于自身的比较优势,调整贸易结构,熟悉国际市场规则,使农产品贸易在国民经济 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推荐第9篇: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201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摘要)

2009年,全国林业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林业政策,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稳步发展林业产业,着力建设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林业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林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效。

1.造林规模继续扩大,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2009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造林补助标准的提高以及中央扩大内需林业任务增加的影响,全国造林面积继续保持增长。2009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 626.23万公顷,比 2008年增长 16.97 %。其中,人工造林 415.63万公顷,增长 12.81%,飞播造林 22.63万公顷,增长 46.91%,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 187.97万公顷,增长 24.04%。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 2153.78万公顷。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义务植树蔚然成风,义务植树组织管理得到加强,截至 2009年底,全国累计有 121.1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 563.3亿株。

2.全国防沙治沙扎实推进,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

2009年,《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经国务院批准下发,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履约与国际合作得到加强。据统计,全国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 153万公顷。 2009年,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同意河北坝上闪电河等 62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湿地公园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湿地保护面积达到 1795万公顷,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 49.6%,湿地保护率比 2008年增加了 0.6个百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重点物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着力完善濒危物种保护制度,加强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国家划定禁猎(采)区2667个,总面积为8462.39万公顷。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截至 2009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 2458处,总面积 1652.50万公顷。

3.林业重点工程取得新成绩,成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强大基础

2009年,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投资规模增加,营造林面积扩大,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2009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59.62万公顷,比2008年增长33.71%,占全部造林面积的 73.40%,所占比重比 2008年提高9.19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造林面积分别为136.09万公顷、88.67万公顷、43.48万公顷、189.31万公顷和 2.0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 21.73%、14.16%、6.95%、30.23%和 0.33%,其他社会造林占全部造林面积的26.60%。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009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成各项公益林建设136.0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8.20万公顷,飞播造林15.33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92.56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10122.56万公顷,其中,国有林管护面积4972.39万公顷,林业职工代管的集体林面积1239.48万公顷。工程区木材产量1484.02万立方米,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21.00%,这是自2003年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木材产量首次下降。2009年,一次性安置人数比 2008年减少,为1.21万人,其中全民职工人数 0.70万人,混岗职工人数 0.51万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 12年以来,工程区累计一次性安置职工 62.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 100.79万人。

退耕还林工程 2009年,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提高效益、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继续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89.86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1.20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0.07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57.67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32.12万公顷。全年完成种草面积2.93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完成投资352.65亿元,其中,粮食补助资金 204.90亿元,生活费补助资金 32.82亿元,两项合计,补助到户资金 237.72亿元,占退耕还林投资完成额的 67.41%,用于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等建设的投资 90.61亿元,占 25.70%。2009年粮款兑现涉及873.21万公顷退耕地,涉及2838万农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9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建设重点转向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范围内的75个县共完成造林43.4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 13.04万公顷,飞播造林7.30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 23.14万公顷。草地治理面积 18.53万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 12.67万公顷,治理总面积达到 74.68万公顷。建设完成水利配套设施 1.13万处,生态移民4264人,涉及到1578户。完成投资45.67亿元,其中,林业建设完成投资40.32亿元,占88.28%。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009年,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支持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投资和造林规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189.3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61.86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27.45万公顷。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 125.59万公顷,长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2.21万公顷,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1.22万公顷,珠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8.20万公顷,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1.92万公顷,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0.17万公顷。自2001年以来,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 592.10万公顷、飞播造林29.1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355.53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68.71万公顷、飞播造林10.12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68.03万公顷。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009年,我国继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保护区数量与保护区面积稳步增加。截至 2009年底,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已达2012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8%。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繁育基地、保护区管理和科研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09年底,共有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 431个,野生植物种源培育基地 244个;野生动物园 69个,植物园 64个,狩猎场 142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4 526个,野生动植物科研及监测机构 638个,鸟类环志中心(站)122个。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人员达4.97万人,比2008年增长 12.50%,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5万人。2009年,工程完成投资 8.01亿元,比 2008年增长14.75%,工程投资占当年林业重点工程投资的比重仅为1.57%,平均每个保护区投资39.81万元,投资力度亟待加强。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2009年,一批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共有 10多个省 (区、市)完成了省级湿地保护规划。截至2009年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数达到 100处,面积为 41.5万公顷。新增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国际重要湿地,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达到 37处,面积391.48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为247.98万公顷,比 2008年增加 27.21万公顷,增长 12.32%。建立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示范模式逐步形成,部署开展了内蒙古科尔沁、黑龙江安邦河、湖北洪湖、湖南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恢复项目的自评估工作。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2009年,针对已启动的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出台石漠化治理工程信息报送制度,组建了100个试点县专职信息员队伍。截至 2009年底,中央累计下达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任务26.79万公顷,其中封山育林18.86万公顷,人工造林7.93万公顷;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16.02万公顷,占下达任务的60%。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2009年,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的推动下,在市场拉动、利益驱动和企业带动等影响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农户造林和国有(集体)林场造林大幅增长。全年在荒山荒地中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21.19万公顷,占用材林建设总面积的 26.44%。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共造林2.69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 2.08万公顷,更新造林面积 0.52万公顷。

4.林业产业发展总体平稳,产值、产量继续保持增长

2009年,全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7493.73亿元(按现价计算),比 2008年增加3087.32亿元,增长21.43%。其中第

一、

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13.63%、27.49%和28.21%。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 2008年的44.14:47.47:8.39调整为 41.30:49.84:8.86。分地区看,东部10省林业产业总产值比重较大,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46.96%;中部省份增长较快,比 2008年增长 22.96%。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 800亿元的省份共有9个,广东、福建、浙江省仍然名列前茅。由于受雨雪冰冻灾害和地震灾害影响,清理受损林木和灾后重建, 2008年木材产量大幅增加,2009年木材产量正常回落,达到7068.29万立方米,比 2008年减少12.83%。锯材产量持续增长,产量为3229.77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 13.69%。人造板产量快速增长,产量达到11546.65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 22.71%。其中,胶合板4451.2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25.71%;纤维板3488.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20.02%;刨花板产量 1431.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5.28%;其他人造板2175.85万立方米(细木工板占67.96%),同比增长19.53%。木地板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达到 3.7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0.17%。其中,实木地板 8 139万平方米,占全部木地板产量的 21.56%;实木复合木地板 11 771万平方米,占全部木地板的 31.18%;强化木地板 12 716万平方米,占全部木地板产量的33.68%;竹木复合地板2 011万平方米,占全部木地板产量的5.33%。2009年木家具产量为 20 501.01万件,比 2008年增长8.20%,木浆产量 551万吨,比2008年下降 18.01%。

2009年,新造经济林面积100.26万公顷,比2008年增长17.84%。各类经济林产品总量达到1.27亿吨。竹材产量为13.56亿根,比2008年增长7.47%。年末实有花卉种植面积63.26万公顷;切花切叶124亿支;盆栽植物近20亿盆;观赏苗木50亿株;草坪2.32亿平方米。

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33亿人次,其中海外游客9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26.14亿元。全国森林公园共提供社会就业岗位近62万个,创造的社会综合旅游产值近1800亿元。

5.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逐步树立

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生态文化场馆建设快速推进,全国新建改建扩建生态文化场馆 51处,较 2008年增长了121.74%。生态文化休憩场所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国新建扩建生态文化休憩场所143处。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向深入,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全国新建生态文化(文明)教育基地29处,较 2008年增长了81.25%。

生态文化产品进一步丰富 生态理论研究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探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层次不断提高,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形成了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生态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亮点频现,生态保护和建设成为众多文艺作品和活动的主题。

生态文化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中央主要报刊和电台刊播林业和生态报道及专题达到 13000篇(条),较 2008年增加 18.18%。网络媒体通过专栏、专访、博客、播客、微博、网上调查等多种途径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引导网民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化建设。《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生态文化》、《森林与人类》、《湖南林业》、《云南林业》等中央和地方林业报纸刊物立足林业,全面报道各地生态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充分反映各地生态文化建设的重大进展,广泛宣传各地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为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展览、展会、论坛成为开展生态教育、传播生态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形式,被广泛运用到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生态文化队伍进一步壮大 生态文化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一批新的生态文化研究组织创立。生态文艺创作队伍进一步壮大,许多知名文艺工作者转向生态文艺创作,大量生态文艺创作新锐脱颖而出,生态文艺创作机构增长快速。同时,各级各地有关部门注重生态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切实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6.林业投入再创历史新高,强林惠林政策实现重大突破

2009年,林业系统实际到位各类建设资金1377.86亿元,与 2008年相比增长36.88%,资金到位率为107.90%。其中,中央林业资金838.24亿元,占全部林业建设资金总量的60.84%,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在中央林业资金中,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121.56亿元,比 2008年增长98.58%;国债资金59.96亿元,增长5.11%;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60.66亿元,增长18.66%;其他国家预算内资金196.06亿元,增长35.59%。2009年,中央林业资金仍主要以工程资金形式注入林业,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五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主要投入对象。中央林业资金投入5项工程的资金总量达499.96亿元,占全部中央林业资金的59.64%。

2009年,国家林业局下达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议计划160亿元,实际落实林业贴息贷款159.90亿元,占同期贷款计划的99.94%,与2008年相比增长 79.54%。其中:工业原料林项目落实贷款62.25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总额的38.93%;经济林项目落实贷款34.41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额的21.52%;其他种植业项目落实贷款7.11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总额的4.45%;多种经营项目落实贷款56.13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总额的35.10%。林业贷款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支持力度的加强等因素。

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 5.54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45.04%,占全国利用外资总水平( 900.30亿美元)的0.62%。其中国外借款1.1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 4.18亿美元,无偿援助 0.19亿美元,分别占林业实际利用外资总规模的21.19%、75.34%和 3.47%。2009年林业利用外资呈以下特点:从利用外资方式上看,依然以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为主;从利用外资的项目类型上看,以商品林造林项目为主,项目个数为315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1.05亿美元;从林业利用外资的区域上看,东部地区省份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占全部林业利用外资额的55.61%。

2009年,全部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351.33亿元,比2008年增长 36.88%,其中,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88.18亿元,同比增长35.2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2.05亿元,同比增长81.89%;森工其他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1.10亿元,同比增长75.33%。国家投资完成710.48亿元,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 52.58%。从结构看,营林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109.52亿元,比2008年增长34.05%;森工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78.66亿元,同比增长43.42%;营林和森工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比为6:1。营林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67亿元,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25.07%;森工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39亿元,同比增长 130.17%;营林和森工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比为 1:7。

7.林地管理进一步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完善林地管理制度。编制《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并上报国务院。简化并规范征占用林地申报材料、实施审批前的监督检查、维护林权权利人的利益。把生态保护作为审查的重点,引导科学使用林地。建立了全国征占用林地项目审核审批情况月报制度,强化了对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并探索推广征占用林地网上审批。协调解决林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国务院法制办等部委沟通协调,解决石油天然气管线等建设项目用地中出现的法律冲突问题,与南水北调办公室协调,解决淹没区以上林地林木处置问题等。二是继续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规范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国家林业局制定下发了《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指南》,编写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规范》和《简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两个行业标准,初步构建了符合中国林业特点的森林经营方案制度体系。三是中幼龄林抚育工作全面推进。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从2009年起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系统研究全面开展森林经营工作的政策机制和技术体系。四是大力查处林地案件。全国森林公安受理、查处林地案件10384起,其中刑事案件784起,有力地保护了林业用地。

8.林业种苗建设投入大幅增加,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

2009年,国家共下达林木种苗工程建设投资计划28851万元,比2008年增长105%;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0万元,地方配套资8851万元,分别比 2008年增加100%和119%。2009年,全国共采收林木种子2419万千克,生产良种共 257万千克,采穗圃生产穗条7.7亿条 (根 )、无性系繁殖圃生产穗条5.5亿条 (根)。2009年,全国共完成育苗面积65.9万公顷,其中新育苗面积22.4万公顷,生产造林合格苗木178亿株。

2009年,森林防火形势严峻,综合防控成绩突出。2009年,我国 10多个省(区、市)遭遇数十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部分省(区)火灾频发。全年发生火灾8859起,受害森林面积4.6万公顷,同比分别下降37.37%和12.15%,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为新中国成立 60周年大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9.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压力增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成果显著

2009年,受极端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呈现偏重发生,局部成灾严重。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1157万公顷,其中:虫害发生面积850.30万公顷,鼠害188.55万公顷,病害103.12万公顷。各级森防组织积极应对,完成防治面积820万公顷,防治率70.85%;实现成灾率控制在6.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78.4%以上、测报准确率83%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96.8%以上的指标要求。2009年,中央预算防治补助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2.5亿元,各地也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应急救灾资金。

2009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年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及较大的野生动物疫情。全国各地共上报监测信息10280份,报告野生动物异常情况51起,死亡野生动物 55种2447只(头),涉及青海、西藏、江西、浙江等14个省(区、市)。发生青海更尕海野鸟高致病性禽流感、鼬獾犬瘟热和鸟禽霍乱等7起一般野生动物疫情。

10.林业科技不断进步,林业教育蓬勃发展

2009年,林业科技投资规模和增长幅度都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新增中央财政投入2.4亿元,比2008年增加 50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总经费1090万元,比2008年增加12%;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14069万元,比2008年增长16%;新增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费5906万元和国家转基因重大科技专项经费950万元。2009年,对 92项科研项目、174项推广项目进行验收,对 71项在研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取得科研成果270多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40多项,基础理论成果近30项;近180项科技成果已成功应用。2009年,新颁布林业标准 58项,组织开展 171项林业行业标准、18项国家标准、5项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开展 60个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招收研究生和其他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招收林科研究生共6177人,比 2008年增加11.98%;招收本专科生共60983人,比2008年增加7.64%;中等林业 (园林 )学校招生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林科共招收学生48956人,比2008年增加49.47%。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林科专业毕业博士、硕士生4734人,比 2008年增加 4.85%;毕业本、专科生52184人,比2008年增加3.51%;毕业中专生28447人,比 2008年增加16.75%。2009年,行业培训及人才开发成果丰富。组织林业建设专题研究班两期、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5期、其他培训班90余期,培训 8000余人次;33430人次通过林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比2008年增加 17.57%。其中18 807人次获得高级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比2008年增加 3.32%。

11.林业工作站建设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扶持力度加强

2009年,全国完成林业工作站基本建设投资46379.43万元,比2008年增加2.53%,其中国家投资7516.75万元,地方配套38 862.68万元。全国新建乡镇林业站1 283个, 501个林业工作站新建了办公用房, 831个站配备了通讯设备, 857个站配备了机动交通工具。2009年,在全国选择了 220个县(市、区)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区林业工作站建设项目,为2697个乡镇林业工作站配备了必要的设施设备,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高了林业工作站建设整体水平。

2009年,国有林场全年营造林总面积 46.1万公顷,比 2008年下降 50.70%。2009年,国有林场扶贫资金总额2.5亿元,改造危旧房面积14.8万平方米,维修、接通断头路1428千米; 2009年,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通知》,将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纳入国家扩大内需投资计划,并选择12个省(区、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同时,将国有林场纳入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范围,国有林场公路建设也正在规划中。截至2009年底,全国国有林场资产总额319亿元(不含林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150.9亿元、固定资产133.6亿元;负债总额233.1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82.7亿元、长期负债50.3亿元。2009年,全国国有林场利润总额3.4亿元,比2008年减少5.7亿元。

12.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新阶段

发布了《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及其指南。召开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确立了“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举办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林业信息化成果展,设立了林业信息化标识。实施了国家林业局内外网整合改造、林业专网扩建、自然资源信息库等一批重点信息化工程。组织了林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启动了辽宁、湖南、福建、吉林森工等首批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省(点)建设。成立了全国林业信息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林业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组织、计划、制度修订等工作。

13.区域林业发展不均衡,区域性特征明显

东部地区 一方面,非国有经济造林占据绝对优势,区域生态良好的局面基本形成。2009年,区内森林覆盖率为35.68%,除天津、上海、江苏、山东 4省(市)外,其余6省森林覆盖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浙江、福建、海南和广东省的森林覆盖率接近或超过50%,生态良好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林业经济实力约占全国的一半,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2009年,区内林业产业总产值8214.99亿元,比2008年增长20.60%,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46.96%;单位森林面积实现林业产业产值25285元 /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8950元 /公顷的2.83倍。林业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8年的 35.9∶59.4 ∶4.7调整为32.2 ∶63.1∶4.7,第二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中部地区 生态建设力度加大,非国有经济造林比重较高,造林成果巩固的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区内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31.45万公顷,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 20.99%,这一比例高于东部地区近10个百分点。但主要灾害在这一地区表现活跃,生态建设成果巩固的任务十分繁重。2009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960次,发生次数占全国的44.70%,火灾发生率是全国平均火灾发生率的2.6倍。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任务十分艰巨。区域产业发展特色较为突出,木本油料种植成为这一区域的一大特色,全年生产油茶籽80.3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68.70%。

西部地区 全国五成以上的投资放在西部地区,由于面积大,单位投资低于全国水平,职工收入有所提高。 2009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764.74亿元,比2008年增长34.15%,占全国林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6.59%。单位造林面积投资额为5746元 /公顷,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0%,远低于其他3个区域的水平。区内林业系统在岗职工人数40.91万人,占全国31.10%,比2008年减少 0.87万人,减幅为2.8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514元,比2008年增长2787元,增幅为16.66%。

东北地区 2009年,区内共完成造林面积 37.33万公顷,全部造林面积中 100%为重点工程造林,重点工程造林作用突出。同年,区内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983.41亿元,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1.33%;单位森林面积实现林业产业产值6246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79%。单位造林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472元/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职工总数占全国的近四成。区域经济结构单一,资源优势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

14.国际合作范围拓宽,履约工作进展顺利

2009年,国际合作与交流内容增加,范围拓宽。共争取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联合国粮农组织、小渊基金、国际热带木材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无偿援助项目176个,受援资金3 651万美元;实施对外援助培训项目和国家重点科技合作项目 11个,共计 160余万美元。先后签署 1个政府间协定、3个双边部门间协定及1个区域部门间协议,对外签署林业领域政府间协定(备忘录)已达到 13个,部门间协议达到50个。2009年,召开了中韩、中希、中日、中蒙、中英、中加、中俄双边工作组及中俄兴凯湖保护协定联合工作组会议8次。专项国际合作进展顺利,履约工作成效明显。中德签署财政合作《北方荒漠化防治协调与培训项目合作协议》;继续与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加强自然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合作的协议;与湿地国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大自然协会分别签署了合作年度备忘录,与伊拉克政府签订了《中伊湿地合作协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UNCCD)、《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湿地公约》(RAMSAR)履约工作按要求开展工作,取得丰富成果。

15.国家出台了多项林业新政策,积极推进林业改革和发展

2009年,中央召开了首次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国家提高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中央补助标准,人工造林苗木造林费补助标准由 2008年的每亩 100元提高到人工造乔木林每亩 200元、灌木林每亩 120元。国家出台了新修订《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新办法在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方面做出重大调整,降低了征收比例,缩小了征收范围,减少了征收环节,明确了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确定原则。

国家出台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开发林业信贷产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完善财政贴息政策、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明确了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从 9个方面改革和完善了集体林采伐管理。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从 7个方面加强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初步解决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困难。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工作的意见》,从稳定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关系,建立规范有序的集体林权流转机制,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的引导,维护集体林权流转秩序,禁止强迫或妨碍农民流转林权等方面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

国家出台了新修订的《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将国家重点公益林更名为国家级公益林,明确国家级公益林的8大类区划范围和3个保护等级,国家级公益林稳定在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0% -40%。国家出台了新修订《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自 2010年 1月 1日起,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依据国家级公益林权属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平均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 5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 10元。国家发布了《林业产业振兴规划( 2010-2012年)》和《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木材运输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进一步完善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机制的通知》,《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修订了《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相关扶持政策。

16.林业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依法治林成效显著

2009年,林业立法工作进入新阶段。加快了《森林法》修订工作,完成了《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办法》、《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证书核发管理办法》等4件部门规章草案的起草与审查。林业执法及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国共发生林业行政案件29.75万起,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15.89%。森林公安机关全年共办理森林和野生动物刑事、行政案件18.06万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3万人次,收缴林木59.26万立方米、野生动物62.68万头(只),涉案金额72亿元。 2009年,开展了全国林木种苗质量抽查,林木种子样品合格率为96.7%,苗木苗批合格率为96.2%。

17.木材产品供需总量扩大,林产品总体价格水平下降,进出口贸易大幅减少,但出口减幅小于进口减幅,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2009年,全国木材产品市场总供给为42234.49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13.74%。其中:进口原木及其他木质林产品折合木材18436.62万立方米,其中,原木2805.93万立方米,锯材(含特形材)折合木材 1 293.33万立方米,单板和人造板折合木材211.39万立方米,纸浆及纸类折合木材13492.83万立方米,木片折合木材497.88万立方米,家具、木制品及木炭折合木材135.26万立方米。国内商品材产量为7068.29万立方米,木质刨花板和纤维板折合木材(扣除与薪材供给的重复计算)8225.42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和烧柴产量为4604.17万立方米,超限额采伐、上年库存等形式形成的木材供给约为3800万立方米。全国木材产品消耗总量为42189.48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13.58%。其中:工业与建筑用材消耗量为32516.47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扣除农民建房用材)和烧柴消耗量 3199.83万立方米,出口原木及其他木质林产品折合木材6473.18万立方米,其中,原木1.27万立方米,锯材折合木材128.29万立方米,单板和人造板折合木材1821.63万立方米,纸浆及纸类折合木材1570.06万立方米,家具折合木材2722.17万立方米,木片、木制品和木炭折合木材229.76万立方米。

2009年林产品价格指数为 94.05%,木材产品价格指数为 95.58%。

2009年林产品出口363.16亿美元,与 2008年同口径比下降4.47%,占全国商品出口额的 3.02%;林产品进口339.02亿美元,比 2008年减少 11.80%,占全国商品进口额的 3.37%;林产品贸易顺差为 24.14亿美元。

木质林产品进出口中,原木出口1.27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加349.56%,原木进口2 805.93万立方米,比2008年减少5.11%;锯材(不包括特形材)出口56.11万立方米,比 2008年减少 21.80%,锯材进口993.52万立方米,比 2008年增长 38.34%;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的出口量依次为 563.48万立方米、203.11万立方米和 12.49万立方米,分别比 2008年下降了 21.58%、14.75%和 35.35%,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的进口量分别为 17.92万立方米、45.30万立方米和 44.65万立方米,与 2008年相比,胶合板和纤维板的进口量分别下降 39.03%和 10.21%,刨花板的进口量增长19.35%;木家具出口120.35亿美元,比 2008年增长 9.24%,进口2.98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 4.58%;木浆进口1 357.85万吨,比 2008年增长 43.53%;纸和纸制品(按木纤维浆比例折合值)出口 480.28万吨,与2008年同口径比增长4.33%,进口349.59万吨,比 2008年减少6.43%;废纸进口2 750.17万吨,比2008年增长 13.62%。

非木质林产品出口 94.66亿美元,比 2008年下降 12.44%,占林产品出口额的 26.06%;进口 117.84亿美元,比 2008年下降 12.11%,占林产品进口额的 34.76%。

2009年,林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美、日市场,进口则以美、俄和东南亚市场为主。前 5位出口贸易伙伴依次是美国 24.54%、日本 10.99%、中国香港 5.60%、英国4.81%和德国3.31%;前 5位进口贸易伙伴分别为美国 12.17%、印度尼西亚10.66%、马来西亚10.64%、泰国8.99%和俄罗斯 8.78%。

推荐第10篇: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2006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摘 要

2005年,是衔接两个“五年计划”的关键一年,各项林业事业扎实推进,平稳发展。

1.造林绿化事业取得新进展,非公有制造林快速增长

2005年,全国完成造林363.7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2.13万公顷,飞播造林41.64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264.67万公顷。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继续占主导地位,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比重有所提高,中幼林抚育力度进一步加大,造林质量继续提高。非公有制造林所占比重继续增长,超过50%。国土绿化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5.4亿人次,植树22.3亿株,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1.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39平方米,全国共建绿色通道41 674.7千米。

2.生态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工程成效显著

2005年,林业重点工程造林面积继续调减,工程效益逐渐显著。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10.91万公顷,同比减少35.27%,占全国造林面积的85.47%;本年新封山(沙)育林面积237.57万公顷,占全国新封山(沙)育林面积的89.76%。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005年,完成各项公益林建设任务116.67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9678.97万公顷,比2004年增长10.20%;工程区木材产量1248.57万立方米,与2004年基本持平,占全国木材产量的22.45%,其中人工林木材产量156.99万立方米,占工程区木材产量的12.57%。2005年,工程区林业单位年末全部在册职工人数116.79万人,在岗职工、下岗待安置职工、离开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分别占全部在册职工人数的64.98%、6.58%和28.44%;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112.48万人。2005年,工程共完成投资62.01亿元,其中国家投资58.48亿元,占94.31%。

退耕还林工程

2005年,完成工程建设任务335.31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工程中的39.8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86.12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33.17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116.02万公顷。退耕地造林面积中,营造生态林的比重达到83.64%,25°以上坡耕地占退耕面积的35.11%。2005年,兑现粮食补助284.18万吨,完成投资268.12亿元,在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粮食补助资金202.80亿元,生活费补助资金23.15亿元,种苗费26.80亿元,补助粮款涉及到2600多万农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5年,工程区75个县共完成造林40.8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3.40万公顷,在人工造林中,退耕地造林19.38万公顷。完成新封山(沙)育林33.39万公顷,草地治理面积28.18万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14.50万公顷,治理总面积达到116.89万公顷。完成水利配套设施1.76万处。2005年,5省(直辖市)生态移民7972户,共32 073人。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005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6.82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达到237.48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封山(沙)育林面积24.41万公顷。在造林面积中,三北四期完成21.79万公顷,突出了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防沙治沙的主攻方向,治理重点包括科尔沁、毛乌素、河西走廊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新疆绿洲外围等沙地和荒漠的治理;长江流域、沿海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共完成15.03万公顷,工程继续顺利开展。全年完成投资19.2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9.13亿元。在总投资中,三北四期完成8.52亿元,长江流域、沿海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共完成10.73亿元。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005年,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在加强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拯救繁育、野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着重在100多处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区、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繁殖地和越冬地开展20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工作。2005年,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699个,总面积达1.20亿公顷,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2.5%。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77个。自然保护小区45 439个,总面积1474万公顷。截至2005年,全国林业系统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达到237个,面积3399万公顷。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30处,面积357.50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208万公顷。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2005年,按照“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一手抓规模增长,一手抓质量管理,工程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共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1.67万公顷,完成低质用材林改培0.58万公顷。在全部造林面积和改培面积中,按培育目的分大径级用材林所占比重大幅度提升,占到42.37%。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一些长期制约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开始被突破,工程建设的外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3.林业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05年,林业经济总量继续增长。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458.7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4年增长22.73%,增长速度比2004年高出5.12个百分点。其中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实现产值分别比2004年增长12.04%、36.13%、39.02%。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2004年的56.40∶37.16∶6.44调整为51.49∶41.22∶7.29,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5年,木材产量继续回升,共生产木材5560.31万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6.98%。锯材产量继续增长,达到1790.29万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16.82%。人造板产量增速不减,达到6392.89万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17.38%,其中:胶合板增长19.84%,纤维板增长32.05%,刨花板下降10.40%,其他人造板增长8.46%。全部木地板产量达17 322.79万平方米,比2004年增长40.83%。木制家具总产量11 328万件,比2004年增长35.65%。纸浆产量4446万吨,其中木浆产量370.8万吨,占8.34%。经济林、竹业、花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新造经济林面积33.78万公顷,比2004年下降26.03%。经济林产品总产量9228.72万吨,比2004年增长21.88%。主要竹产品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竹材产量11.52亿根,比2004年增长4.90%。竹胶合板167.32万立方米,竹刨花板0.31万立方米,竹木复合地板1565.94万平方米,分别比2004年增长42.42%、72.22%和186.93%。花卉产业总产值386.36亿元,比2004年增长12.12%。

2005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1.7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4.3%,比2004年增加18.37%。以门票为主的直接旅游收入达83.98亿元,比2004年增长21.34%。根据测算,2005年全国森林公园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40余万个,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达760亿元。

4.林业投资总量持续增长,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得到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2005年,林业系统实际到位各类建设资金553.76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8.52%。其中,中央林业投入415.30亿元,占全部林业建设资金总量的75.00%。中央林业投入中,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12.19亿元,下降21.59%;国债资金62.68亿元,下降5.05%;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74.06亿元,增长14.05%;其他国家预算内资金66.37亿元,增长23.04%。中央林业资金仍以工程资金形式注入林业,天然林资源保护等五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总投入304.26亿元,占全部中央林业投资的73.26%。

2005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出台了新的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政策,扩大了贴息对象和贴息范围,这是2005年林业贴息贷款落实率有所提高的重要原因,但贷款落实难、利率高、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年贷款计划46.5亿元,实际落实41.3亿元,占同期贷款计划的88.8%,比2004年提高34.1%。全年利用林业贴息贷款,共营造速生丰产林19.9万公顷,抚育10.2万公顷次,整地未造林0.6万公顷;新造经济林4.9万公顷,改造经济林1.5万公顷,经济植物种植1.2万公顷,多种经营项目159个,扶持天然 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内林业职工个体项目6300多个,创利税4.3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5 215人。

2005年,林业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11.5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82.63%,占全国利用外资总水平的1.60%。林业利用外资呈现出产业集中度高、区域集中度高、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增大的特点。

2005年,全部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459.34亿元,比2004年增长11.53%,其中: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46.75亿元,同比增长10.57%;更新改造和森工其他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2.59亿元,同比增长61.00%。从结构看,营林基本建设投资与森工基本建设投资比由2004年的71∶1调整为63∶1。

5.林木种苗供应充足,森林防火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2005年,全国共采收林木种子2036万千克,其中:采种基地共采收种子1186万千克,占全国林木种子采收量的58.3%,良种生产量为258万千克。

2005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1 542起,其中:森林火警、一般火灾及重大火灾分别为6574起、4949起和16起,特大火灾3起。与2004年相比,森林火灾数量及造成的损失有所下降,但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共投入森林防火建设和专项经费13亿元,新启动65个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完成1300万元扑火物资采购;新增专业队伍3188支,共6.3万人;新增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194个,县级以上森林防火办事机构89个,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检查站676个。

2005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984万公顷,与2004年基本持平,其中:森林虫害749万公顷、病害101万公顷、鼠(兔)害134万公顷,与2004年相比,森林虫害基本持平,但森林病害、鼠(兔)害增长较快。

6.林业科技成果丰富,林业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

2005年,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其中“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等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输出的林业人才大幅增加。博士、硕士毕业生1785人,比2004年增长34.31%,其中:博士生264人、硕士生1521人;本专科毕业生36 954人,比2004年增长36.47%,其中:本科生23 767人、专科生13 187人。全国中等林业(园林)学校毕业生29 173人,比2004年下降12.47%。

7.林业工作站服务功能增强,国有林场改革力度加大

2005年,全国新建乡镇林业工作站347个,1063个林业工作站新建了办公用房,1069个林业工作站增配了通讯设备,1331个林业工作站新购了机动交通工具。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共指导、组织完成造林336万公顷,指导组织完成封山(沙)育林238万公顷,四旁植树21亿株,育苗45万公顷,抚育作业面积966万公顷次。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29万公顷,推广面积280万公顷,建立站办林场1983个。

2005年,各地在国有林场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通过严格控制进人和多渠道分流安置等措施,职工人数已经精简到48万人,较“十五”期初减少14%。

8.林业国际合作与交流范围扩大,成果丰硕

2005年,林业对外经济合作、科学技术合作、专项合作以及履行国际公约等方面成绩显著。共新争取到无偿援助资金3180.2万美元,其中:双边合作项目65个,受援金额约3100万美元;多边合作项目8个,受援金额80.2万美元。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公约,并参加了“欧洲与北亚森林执法与良治进程会议”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维护国家的利益,推动了世界林业的发展。

9.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出台多项林业政策

继续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在富余职工一次性安置、免除森工企业债务、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国家出台了五项扶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的政策。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明确提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要求,并调整了宜林荒山荒地植被恢复方式,落实了基层的前期工作经费,推动了退耕还林工作的深入开展。

明确了推进荒漠化防治的政策措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加大对防沙治沙的资金投入,将防沙治沙所需经费和基本建设投入分别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在扶持政策方面,具体规定了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实行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扶持社会主体参与、保障治理者合法权益和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等政策措施。

国家提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和规范湿地公园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加快自然保护区发展,加强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加强资源监测等考核和评估和监督制度。在湿地保护区建设方面,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发展建设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基本条件、申报程序等。

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在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方面,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的原则、更新采伐年龄、采伐方式、申报程序、采伐公示、更新时限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在森林采伐限额政策方面,国务院下发了《批转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的通知》,经审核汇总,全国“十一五”期间的年森林采伐限额为24 815.5万立方米(不包括毛竹采伐限额)。

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多项林业政策,包括推进木材节约代用、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工作、解决森林公安及林业检法编制和经费、加强林业财政性资金管理等多项政策措施。

10.林业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备,林业执法监督取得明显成效

2005年,林业立法工作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林的总体要求,向建立完备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在法律修改和制定方面,《森林法》修改工作逐步落实,已经列入国务院2006年的立法计划;自然保护区立法工作渐趋成熟,形成了《自然保护区法》(草案建议稿)及其相关论证材料。在行政法规制定方面,《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草案送审稿)修改、协调工作进展顺利,行政法规的审查工作积极推进,《湿地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行政法规草案也在抓紧审查,同时,对沿海防护林立法调研也已展开。在部门规章制定方面,2005年公布实施了《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林业统计管理办法》等7个部门规章,为依法治林提供了依据。同时,林业系统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得到加强,积极参加涉及林业的重大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工作,如《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

林业执法和监督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林业行政案件得到进一步控制,案件发生率进一步下降。全国共发生林业行政案件37.57万起,与2004年相比,案件减少5.52万起,下降12.81%。查处36.93万起,查处率为98.30%。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森林和野生动物刑事、行政案件20.97万起,比2004年同期上升12.9%,查处20.52万起,共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7.18万人次,收缴非法采伐的木材90.16万立方米、野生动物193.21万只(头),全部案件涉案金额32.07亿元。

林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继续扩大。2005年7月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继续开展第二批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原则和目的、试点范围、试点形式以及时间安排。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2个县级单位(包括第一批的20个试点单位)。

11.木材供需总量稳步增加,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

2005年全国木材产品市场总供给量为32 597.75万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6.29%,其中:进口原木及木质林产品折合木材12 146.88万立方米,扣除出口木材和木质林产品折合木材4900.37万立方米,实际净进口木材量为7246.51万立方米,占木材总供给量的22.23%;国内商品材产量为5560.31万立方米,占木材总供给量的17.06%;木质刨花板和纤维板折合木材(扣除与薪材供给的重复计算)4492.51万立方米,占木材总供给量的13.78%;农民自用材和烧柴产量为6598.05万立方米,占木材总供给量的20.24%;超限额采伐、上年库存等形式形成的木材供给约为3800万立方米,占木材总供给量的11.66%。2005年木材产品消耗总量为32 576.10万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6.07%,其中:工业与建筑用材消耗量为23 090.18万立方米,占70.88%;农民自用材(扣除农民建房用材)和烧柴消耗量为4585.55万立方米,占14.08%;出口木材及木质林产品折合木材4900.37万立方米,占15.04%。2005年木材产品的出厂价格指数为103.17%。

2005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12.9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8.14%,其中:林产品出口205.74亿美元,增长26.21%,增幅回落7.01个百分点,占全国商品出口额的2.70%;林产品进口207.15亿美元,增长11.09%,增幅回落9.20个百分点,占全国商品进口额的3.14%。2005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1.41亿美元,比2004年缩减了93.98%。

木质林产品进出口中,原木出口0.69万立方米,原木进口2936.80万立方米,分别比2004年增长13.11%和11.63%;锯材(不包括特形材)出口68.21万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了39.39%,进口605.42万立方米,与2004年基本持平;人造板出口中,胶合板和纤维板分别出口558.40万立方米和137.67万立方米,分别比2004年增长29.69%和169.97%,刨花板出口9.50万立方米,比2004年减少27.32%;人造板进口中,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分别进口58.91万立方米、113.71万立方米和63.40万立方米,分别比2004年减少26.30%、17.42%和2.85%;木家具出口68.4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0.86%,增幅回落了6.17个百分点;木制品出口31.39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6.97%;木浆进口752.01万吨,比2004年增长14.92%。

2005年非木质林产品出口59.13亿美元,占林产品出口额的28.74%;进口56.72亿美元,占林产品进口额的27.38%,非木质林产品出、进口分别比2004年增长了18.22%和21.34%。

林产品进出口中,亚洲和北美市场份额下降,欧洲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2005年,前5位出口贸易伙伴依次为:美国(30.95%)、日本(15.89%)、中国香港(9.69%)、英国(4.20%)、韩国(3.21%) ;前5位进口贸易伙伴依次为:印度尼西亚(11.98%)、美国(11.68%)、马来西亚(11.58%)、俄罗斯(11.41%)、泰国(8.18%)。

第11篇: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2007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摘 要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各项林业事业稳步推进,为“十一五”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实现了“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政策目标;重点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吉林森工集团国有林业管理体制、企业产权制度、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安置企业富余职工等改革全面展开;国有林场改革积极推进,《关于加快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上报国务院;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稳步推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规模不断扩大。

造林绿化事业继续推进,内容和空间不断扩大

2006年,全国完成造林271.7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44.61万公顷,飞播造林27.18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147.17万公顷。生态公益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继续保持较高比重,经济林和用材林所占比重增加,造林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5.5亿人次,植树21.6亿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55%,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2.5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89平方米,农村绿化建设全面推动。

生态建设深入开展,重点转向创新机制和调整政策

2006年,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深入开展,重点转向巩固成果及机制创新和政策完善。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79.07万公顷,同比减少42.40%,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5.88%,比重进一步下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造林面积分别为22.42万公顷、97.70万公顷、21.97万公顷、36.07万公顷和0.91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是8.25%、35.95%、8.08%、13.27%和0.3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6年,完成各项公益林建设95.17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为9837.72万公顷,同比增长1.64%。其中:个体承包管护面积占16.90%,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管护面积占65.21%;工程区木材产量完成1351.69万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8.26%,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20.44%,人工林木材产量287.67万立方米,占工程区木材产量的21.28%。2006年,工程共完成投资64.38亿元,比2005年增长3.81%,其中国家投资60.41亿元,占93.84%。

退耕还林工程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进入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全年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04.85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7.15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5.11万公顷。退耕地造林面积中,生态林比重79.62%,25°以上坡耕地退耕面积占39.72%,严重沙化耕地退耕面积占16.66%,西部12省(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的退耕还林任务占退耕工程总任务的39.79%。2006年粮款兑现涉及878.03万公顷退耕地,当年粮食补助资金223.90亿元,当年生活费兑现金额25.74亿元。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完成投资达到258.10亿元。全年粮款兑现涉及2800多万农户。退耕还林工程在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村贫困、增加农村林业产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6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改善京津周围的生态状况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继续作出重要贡献。75个县共完成造林21.9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59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19.63万公顷,草地治理面积30.64万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14.09万公顷,治理总面积达到86.33万公顷。建设完成水利配套设施1.40万处,生态移民人数达到2.85万人,涉及到5063户。2006年工程完成投资总额39.26亿元,其中林业投资完成额32.77亿元,占83.47%。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006年,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新进展。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36.07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25.47万公顷;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造林规模有所扩大,全年共造林24.75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13.59%;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种、树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防护林体系工程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共造林11.32万公顷。在总投资中,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完成8.43亿元,长江流域等五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完成9.52亿元。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006年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建立50周年,自然保护区个数和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濒危野生动物的拯救繁育、野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继续得到加强。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新增41处,新增保护面积129万公顷,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740个,总面积达12117.40万公顷,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2.6%,个数和总面积分别比2005年增长2.41%和1.07%。2006年,我国实有自然保护小区45558个,总面积1660万公顷,分别比2005年增长0.26%和12.62%。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人员达3.99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5.13%和3.42%。这些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同时还使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130多种珍贵树木的主要栖息地、分布地得到了较好保护。

湿地保护工程 2006年,我国湿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将《实施规划》纳入了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总投资2亿元。截至2006年,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30处,面积357.50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321.53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54.58%。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2006年,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造林规模继续减少,其他造林主体造林面积大幅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增加。全年造林1.37万公顷,比2005年减少17.96%,国有、集体林场造林从2005年的341公顷增加到2006年的951公顷,增长178.89%,其他主体造林面积从84公顷猛增到1263公顷,增长14倍。

林业产业发展状态良好,主要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6年,我国林业产业继续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全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0652.22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5年增长25.93%。其中第

一、

二、三产业分别增长8.11%、49.10%和20.82%。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2005年的51.49:41.22:7.29调整为44.21:48.80:6.99。分地区看,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状态仍然存在。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400亿的省份由2005年的8个增加到11个(新增湖北、广西和江西),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

2006年,木材产量增幅较大,产量达到6611.78万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18.91%。锯材产量大幅增长,达到2486.4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8.89%。人造板产量稳定增长,达到7428.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20%。木制家具产量快速增长,全年木制家具总产量达到21329万件,比2005年增长88.29%。木浆产量增速稳定,全年生产540万吨,比2005年增长45.63%。 2006年,经济林、竹及花卉产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新造经济林面积40.33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19.39%。全年经济林产品总产量达到1.01亿吨,同比增长9.66%。主要竹产品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竹材产量13.12亿根,同比增长13.89%;竹胶合板217.24万立方米,竹刨花板1.44万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长29.84%、364.52%。花卉产业依然保持发展态势,产值达到420.75亿元,比2005年增长8.90%。

2006年,全国森林公园旅游接待人数首次超2亿人次,达到2.13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11.83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44万余个。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国内人均旅游消费数据测算,2006年森林公园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达950多亿元。

2006年,全国林业系统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90.90点。林业系统国有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7.0%,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102.9%,比2005年下降4.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5.5%,比2005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2次,比2005年减少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8%,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0349元/人,比2005年减少6312元/人;产品销售率95.6%,比2005年下降1.5个百分点。

林业投资总量增幅回升,资金继续集中使用于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2006年,林业系统实际到位各类建设资金631.03亿元,比2005年增长13.95%,同比增幅5.4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林业资金449.09亿元,占全部林业建设资金总量的71.17%。中央林业资金中,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12.18亿元,与2005年基本持平;国债资金49.23亿元,下降21.46%;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00.21亿元,增长9.54%;其他国家预算内资金87.47亿元,增长31.80%。中央林业资金继续以工程资金形式注入林业,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五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主要投入对象。5项工程投资完成310.64亿元,占全部中央林业资金完成总额的69.17%。

2006年,国家林业局下达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议计划48亿元,实际落实44.14亿元,占同期贷款计划的91.9%,比2005年提高了6.8%。利用林业贴息贷款,共营造工业原料林26.8万公顷,抚育19.1万公顷次,整地5.3万公顷;新造经济林6.4万公顷,改造经济林2.7万公顷;种植经济植物1.5万公顷。建设多种经营项目223个,项目总投资54.6亿元,创产值71.8亿元,创利税10.3亿元,安置就业人员6.4万人。

2006年,林业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7.81亿美元,比2005年减少32.41%,占全国利用外资总水平的1.12%。全年林业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项目数量增加,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缩小。项目数量由2005年的489个增加到646个,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由2005年的236万美元减少到121万美元。二是外资投向集中。主要集中于木竹材加工业和营造林业,两项总计占林业利用外资总金额的72.71%。三是区域集中度高,全年利用外资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的省(自治区)有8个,分别是福建、浙江、湖北、广西、江西、江苏、内蒙古和广东,8省(自治区)利用外资总金额占全国利用外资总水平的91.68%。

2006年,全部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495.79亿元,比2005年增长7.93%,其中: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78.99亿元,同比增长7.2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3.94亿元,同比增长48.23%;森工其他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86亿元,同比下降10.29%。国家投资完成371.51亿元,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74.93%。从结构看,营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8.49亿元,比2005年增长8.27%;森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0亿元,与2005年基本持平。在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中,营林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70.77亿元,森工基本建设投资完成8.23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7.05%和18.08%。营林基本建设和森工基本建设投资比由2005年的63:1调整为57:1。

林木种苗供应稳定,森林火灾数量减少

2006年,全国共采收林木种子1736万千克。全国采穗圃生产穗条3亿条(根)、无性系繁殖圃生产穗条15亿条(根)。全国共完成育苗面积60万公顷。国有、乡村集体和个体育苗面积为11.6万公顷、4.95万公顷和43.45万公顷。 2006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8170起,比2005年下降29.2%。2006年,全国因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40.85万公顷,比2005年上升454.3%。因森林火灾伤亡102人,比2005年下降32.9%。其中轻伤18人、重伤43人、死亡41人,分别比2005年下降55.0%、115.0%和55.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增强

2006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01万公顷,较2005年增长11.89%。另外,森林有害植物发生面积30万公顷,比2005年下降46.43%。

2007年9月27日15时,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司长俞太尉和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中国政府网 陈竞超 摄)

2006年,全国共发生野生动物异常死亡213起,死亡野生动物125种12641只(头),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34.1%、29.9%;青藏高原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多点散发,在2个省(自治区)、5个地市、8个县,发现死亡野生动物30种3702只(头),与2005年相比,疫情发生数量增加,范围有所扩大,死亡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分别增加150%和下降40.8%。 林业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林业教育稳步发展

2006年,林业科技立项争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与“十五”相比,“十一五”林业科技经费投入增长3倍以上。2006年共安排国外林业先进技术引进计划项目128项,引进技术创新项目6项;安排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计划项目71项;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共取得各类成果200余项,形成新技术72项,新工艺12项,新产品、新材料13项。2006年科技推广深入开展,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500多个,培训技术人员和林农5.5万人(次);在全国各地共举办送科技下乡活动2万多次,培训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林农139.15万人次;推广林木优良品种20项,林业新技术67项,建立县级以上示范点115个。2006年林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展顺利,开展了97项林业行业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工作,发布了43项林业国家标准。2006年新品种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受理品种权申请51件,对20个申请品种进行了实质审查,授予8件植物新品种权;投资1513万元,完成了华北、华东、华南3个分中心和2个测定实验室的施工设计工作,施工建设已全面启动。

2006年林科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3802人,本科、专科招生31984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7.22%和4.51%。中专生招生数量比2005年增长9%。2006年,林业行业培训与人才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全国林业人才“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和《全国林业教育培训工作“十一五”规划》印发并实施。

林业工作站建设有序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蓄势待发 2006年,全国完成林业工作站基本建设投资25665万元。2006年,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在岗职工143841人。在林业工作站长期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44763人,占32.4%,比2005年增加了3.4%。2006年全国完成林业工作站站长培训11802人次,站员培训37767人次。

截至2006年底,全国国有林场已有4466处,职工65万人,经营总面积566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2003年以来,各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全面实施国有林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北、辽宁等省组织了国有林场专题调研,对国有林场现状进行摸底;江西等省对两类林场划分、生态公益型林场定员定编等进行了详细测算;2005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实施成效明显;浙江等省选择部分市、县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摸索经验和办法。

区域林业发展尚不均衡,有待进一步统筹

2006年,受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区域林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特征。集中体现在:东部地区的林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较高,但森林资源培育尚未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林产品消费需求和生态需求;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较低,林业生产力和林业发展能力落后;东北地区森林资源总量丰富,林业的市场化水平和林业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中部地区的林业发展步伐加快,特色正在逐步形成。 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直辖市)。林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林业生态建设状况较好,林产加工业较为发达,林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较高,林业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林产品市场供给能力较强,单位林业用地面积投入产出水平较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活跃,林业工作的基础条件较好,林业管理水平较高。但该区的林业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林业资源水平也较低,林业发展相对于该区的其他行业发展滞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使该区域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进一步完善相关林业政策,不断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延伸林业产业链条和效益,提高单位林地的产出水平,促进这一区域生态良好,实现生态、产业良性发展。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林业投资增速明显,但林业的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仍显不足,林业生产力水平不高,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林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林业投资不足明显,林业科技水平和林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总体发展水平落后,由于地域辽阔,人口密度较低,森林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林业资源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态状况较为脆弱,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水土流失仍十分严重,生态保护压力较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步伐,加大加快投入,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生态支撑和保障。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木材工业基地。地区林业发展特征体现为:林业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资源总量和人均林业资源占有量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为东北国有林区休养生息、缓解“两危”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这一地区森林资源生长周期长,加之林区商品经济不发达,产业结构单一,林区的资源优势还远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该区体制性障碍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林区经济发展,林区职工的积极性和林地的巨大生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破除体制性障碍,深入推进东北地区天然林休养生息,并加大资金投入,制定长期稳定的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税费,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产转型步伐,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使这一地区真正担负起木材生产重任。

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入开展,范围不断扩大

截至2006年底,我国政府间林业合作协议增加到10个,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达到38个。对外林业经济合作,争取到无偿援助项目83个,受援资金2612.1万美元。其中,双边项目67个,受援资金1984.6万美元;多边项目16个,受援金额627.5万美元。林业科技合作方面,加强国外智力引进工作,组织“公共框架下的林业财政政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与检疫技术”、“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与管理”、“林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等出国培训,引进国外人才项目21项,获得资助经费55万元。农业引智示范推广项目9项,资助经费70万元。专项国际合作方面,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影响不断扩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湿地项目国际合作进展顺利。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采取切实措施遵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湿地公约》(RAMSAR)、《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并先后参加了“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联合国森林论坛第六次会议(UNFF6)”等重要国际会议。

国家出台了10余项新政策,林业发展外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各项林业政策执行情况较好

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中央财政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职工参加“四险”和混岗职工安置给予专项补助;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企业在破产过程中给予债务和相关担保责任免除;国家调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资金支出项目,简化资金申请程序,允许省级财政部门统筹使用各项专项资金;国家提出了开展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探索和实践不同沙化类型区防沙治沙政策机制、技术模式、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国家提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管理的意见。

在加强资源资产管理方面,一是实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政策。“十一五”期间,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征占用林地总量,按照确定的年度定额进行供给和管理,逐步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的使用林地机制。二是工业原料林采伐管理政策。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业原料林采伐管理的通知》,对工业原料林的认定落实、经营方案编制、伐区调查设计和采伐环境管理等相关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三是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政策。国家林业局下发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要求从事森林经营、管理,范围明确,产权明晰的单位或组织都应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四是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出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必须依法评估的8种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情形以及根据需要进行评估的3种情形,并对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的机构和人员资质条件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同时,在促进和规范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有关木材经营加工监督管理、油茶产业的政策措施。在税收扶持方面,国家出台了综合利用产品、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的财税政策。

依法治林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2006年,林业立法工作继续向前推进。在林业法律修改和制定方面,《森林法》修改工作已经列入2006年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自然保护区立法工作不断深入,进入了攻坚阶段。在林业行政法规修改和制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公布施行;湿地保护条例已经列入2006年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中;《森林防火条例》修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修订草案。在林业部门规章制定方面,2006年公布了《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管理办法》和《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办法》。同时,地方林业立法工作也积极向前推进,《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江西省森林资源保护激励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木材运输证管理与签发规定》已经顺利通过。

林业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一是林业行政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全国共发生林业行政案件39.20万起,查处38.79万起,查处率为98.94%。全国共收缴木材74.12万立方米,没收违法所得5.82亿元,处以罚款3.30亿元,责令赔偿损失1.48亿元,补征林业金费7.60亿元,挽回经济损失16.87亿元,责令补种树木669.49万株,行政处罚人数38.41万人次。二是森林公安执法不断加强。2006年,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森林和野生动物刑事、行政案件21.62万起,比2005年上升3.1%。全年共查处案件21.16万起,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32.01万人次,全部案件涉案金额40.89亿元。三是专项打击活动不断深入,先后组织开展了“破案攻坚战”、“绿盾行动”等专项行动,直接督察督办大要案件100余起,有效打击了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四是重大案件督办查处力度不断加强,国家林业局先后督办和查处了云南普洱(原思茅)等地发生的毁林案件;与国家信访局、审计署等部门共同查办了广东阳山县滥伐林木等一批重大案件。五是推行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行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通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国家林业局《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工作方案》。六是行政许可管理工作步入正轨,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完善林业行政许可制度,依法规范林业行政许可行为,加强行业指导与业务培训,强化程序审查,有效进行监督,逐步建立起了“科学合理、依法设定、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许可工作机制。

2006年,林业系统完成“四五”普法总结收尾工作,制定“五五”普法规划和2006年度工作要点,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推行普法培训证书制度,组织年度普法考试,组织编撰“五五”普法系列丛书。这些工作打开了“五五”普法工作的局面,奠定了今后五年内普法工作的基础。

木材供需总量平缓增长,国产木材的市场供给份额稳步提高;林产品总体价格水平上涨,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贸易差额由逆差转为顺差

2006年,全国木材产品市场总供给量为33709.96万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3.41%;2006年木材产品消耗总量为33738.83万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3.57%。

2006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7.6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95%。其中:林产品出口263.7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8.21%;林产品进口243.8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7.73%。林产品贸易顺差为19.89亿美元。 林产品进出口的市场集中度较高,但出口的集中度有所下降,进口的市场集中度略有提高。2006年,林产品出口前5位贸易伙伴依次为:美国30.98%、日本13.48%、中国香港8.32%、英国4.82%、韩国3.83%;进口前5位贸易伙伴依次为:马来西亚11.94%、印度尼西亚11.84%、俄罗斯11.49%、美国11.04%、泰国9.31%。

第12篇:行业发展报告

玉树县个体私营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概况

玉树县位于省境南部、州境东部,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县政府驻结古镇。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驻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493米。通天河、扎曲、巴曲流经。玉树县辖3个镇、5个乡:结古镇、隆宝镇、下拉秀镇、仲达乡、巴塘乡、小苏莽乡、上拉秀乡、安冲乡。属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冷季长达7~8个月,暖季只有4~5个月。年均温2.9℃,1月均温-7.5℃,7月均温12.5℃。年降水量487毫米。有耕地5000公顷,可利用草原116.3万公顷,森林2.9万公顷。有虫草、川贝母、大黄、羌活等400余种药材和百余种野生动物,其中16种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经济以牧业为支柱,农牧结合,个体经济有工业、手工业、运输、商业、建筑、种植业、修理业、加工业和饮食服务业等。主产牦牛、冬虫夏草、藏獒、犏牛、绵羊和小麦、青稞、马铃薯等。工业不发达。与称多、杂多、治多、囊谦、曲麻莱五县和西宁市通公路。名胜主要有文成公主庙。

二、玉树县行业发展现状

(一)震前、震后基本概况

截至2009年10月20日,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1950 户、1

从业人员4278人、资金数额4520万元;共有私营企业50 家,投资者人数71 人、雇工人数 671 人、注册资本 2530.7万元;共有内资企业15户、注册资本(金)3041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注册资金238.7万元。截至2010年10月20日,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2856户、从业人员5278人、资金数额6520万元;共有私营企业90户,震后新增23户,投资者人数158人、雇工人数1148人、注册资本8358.3万元;共有内资企业18户、震后新增2户,注册资本(金)1718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注册资金255.7万元,农村经纪人已达39名,招商引资共计3000万元。其中食品类368户、服务类400户、日用品类488户、蔬菜水果肉食类197户、粮油类130户、五金类211户、餐饮类372户。其中无照经营509户(其中312户为原来三江源商贸城经营户为集体营业执照,180户已经在我局最近恢复注册登记工作以来完成全部登记工作,还有少部分为前置手续不全,无法办理营业执照。),流动小摊贩181户,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大部分个体户少则10-20万多则上百万的库存商品,积压待销。截止到2010年10月20日,全县共有 12件注册商标,6件正在申报注册之中,2 家涉农企业商标正在培育当中。

4.14地震发生后,我辖区个体工商户受到巨大损失,通过各方努力,抗震救灾取得巨大胜利,经商户也逐渐恢复到灾前心态,积极投入灾后市场重建,甚至许多外地人员看到

灾后重建的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纷纷来玉树经商投资,由震前的个体工商户1970户、企业72户,增长到震后的2856户,94 户,市场进一步复杂多变,加上经营场所不固定,人员流动较大,市场监管难度进一步增大。

企业多以国有企业(如:通讯、银行等)、酒店、贸易、商贸、建筑、运输为主,还有少数几家旅游、乳品加工、饰品等加工作坊,没有形成规模。且多以服务本地社会生活为主的

二、三产业为主,缺少富有市场开拓性经验的人才,没有形成品牌建设战略。个体经济多以食品、餐饮、五金、服装、饰品、家具、服务、加工为主,发展比较成熟,但物流成本过高,物价相对较高,且环境、服务较差。

(二)震前发展状况分析

1、没有开拓发展本地特色资源,作为三江之源的玉树,丰富的畜牧资源,没有加工、没有规模物流、没有市场开拓、没有品牌推进;富有康巴民族特色的文化风情开发、发展、利用有限、旅游开发不足、整合资源能力不够,不能带动相关的产业链条。

2、个体经济发展成熟,各行各业已形成成熟的竞争市场,以保障社会生活为主的个体经济虽能满足本地社会生活,但是个体经济规模小、经营环境卫生条件差、货物品种少、没有中、高端产品,消费观念也显滞后。

3、生态养殖行业和生态开发力度不足,缺少与本省和外省

企业的联系沟通,没有形成生态资源外供、初步加工、代加工等产业链条。

三、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以发展生态经济和高端生态旅游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本地人口稀少、消费能力有限,不能要求所有的产业、行业都发展,因为没有较强的竞争力,要以生态旅游推动生态经济发展,让部分生态经济产品推向全国、甚至国外。

2、生态经济以畜牧产品为主,实现规模养殖、加工、代加工。以生产绿色生态产品为导向,大力生产虫草、牦牛、藏药等生态产品,实现加工、代加工、出口。

3、旅游产业形成资源整合,加强宣传。实现高端旅游特色产品。

4、部分畜牧产品实现集中网络经营模式,以网络销售、团购模式打开销售市场,以“玉树”地域品牌为宣传导向,政府带头,吸引民资,带动产业发展;

5、加强物流产业发展。产业形成规模,物流必成规模,建立完善的物流队伍,加强与四川、西宁地区的物流行业合作,较少地区偏远的不利影响,减少物流成本;

6、大力发展藏医事业,与产业、旅游结合,加强与藏医学院的合作,推动藏医事业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发展。

7、大力培养经济人才、经营型人才队伍,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加大本地人才培训,培养出有经营知识、销售知识、网

络知识、产品知识的综合型人才队伍;

玉树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13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

一、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完成116.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5%,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完成53.84亿元,同比增长14.8%。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完成501.16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完成产值221.10亿元,同比增长22.0%。

(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医药工业总体规模持续增长。2011 年,全市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9.2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30.47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销售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实交税金10.31亿元,同比增长16.8%。二是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发展不均衡有待改善。2011年以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业为主的企业共有5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1.28亿元,占全市医药制造业总量的79.90%,同比上年增长23%;完成工业增加值24.3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9.95%,同比上年增长17.5%;实现销售收入111.1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0.61%;实交税金13.8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3%。化学药产品制造增长强劲,是全市医药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1

之一。2011年,全市化学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7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1.87%;实现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3.2%;实现销售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58.28%;实交税金8202万元,同比增长-2%。三是大中型企业发展较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11 年全市医药制造共有企业73家,工业总产值过亿元大中型企业从2010年的24家增加至2011年 的26家。大中型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工艺,掌握大多数品牌药和创新药,生产增长快,经济效益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9.31亿元,占全市医药制造总量的85.66%。

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市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积极组织电子信息和软件企业开展省、市信息化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截止6月30日,全市向省经信委申报了省级电子信息和软件业项目共21项,其中重点推荐了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艾玛特信息超市、贵州卓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重点电子信息和软件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组织申报市级电子信息和软件业项目共29项,并已下达12个项目共计255万的扶持资金通知。

(二)、认真抓好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1年,贵阳市科技局安排工业振兴科技计划资金1742元,支持项目98项。其中,“小型工件移动式数控轧辊磨床系统创新设计”、“平推流分解新技术生产氧化铝节能装备的研发”、“高性 2

能农用子午胎研发”、“环保节能型电动抓钢机研发”等项目瞄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有力带动企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20kW纯电动汽车用驱动控制系统”、“快门式3D电视图象改善技术攻关”、“美国GE公司航空发动机用关键件机匣异形环件超临界轧制技术”等项目将有力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安排低碳科技计划资金202万元,支持项目20项,其中,“利用黄磷尾气建设1000t/a草酸酯、草酸中试”引进了天津大学作为产学研合作单位,各项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将为下一步建设千吨级乙二醇中试项目、推进磷化工产业循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M100车用甲醇燃料应用示范”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一步将改造贵阳公交出租车、公务车、部分公交车共计1336辆使用甲醇燃料,可为煤炭深加工等副产甲醇的企业带来巨大机遇及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带动甲醇汽车相关配件产业的发展。

(三)、狠抓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石油开采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车门附件系统技术攻关与产业化、云计算技术应用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已完成策划与论证,进入评审程序,即将启动实施,依托石油开采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实施,整合了贵阳所有石油开采装备企业,建设了贵阳市石油开采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初步实现了贵阳市石油开采装备企业之间的技术及市场资源共享,预计项目执行 3

期内将新增产值4.28亿元。此外,主动策划并筛选了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关键材料及元件开发、国际先进水平的轴类产品一体化生产技术示范、碳纤维复合材料无人机承力结构的高效设计与制造技术、高强韧弹簧钢及制品热处理新技术开发及示范等25个重大科技项目进入“十二五”期间国家863和支撑计划备选项目库。

(四)、加大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围绕国家、省高技术产业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市发改委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重大高技术产业发展示范项目,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对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全年贵阳市市获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为18个,获专项资金1040万元;获国家发改委扶持项目为7个,获专项资金8500万元;共计获得扶持资金9540万元。此外,根据《贵阳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发改委制定了相关申报、评审、监管、验收等工作程序和规范。全年共受理申报高技术产业发展示范项目103个,其中,支持项目31个,专项资金投入200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31.5亿元。

(五)、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动信息化进程

全年完成“市房地产模拟评税系统项目”等10个项目的立项;“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等12个项目实施方案 4

的批复;“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等8个项目的验收。随着一批又一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全市政府部门、企业、农村、社区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

(六)、正确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沙文园区南部四横三纵路网基本建成。沙文园区已累计开工道路总长为34公里,通车里程接近19公里,为高新区技术产业发展和贵阳城市空间拓展构建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平台;金阳园区“五中心”建设初具雏形,已开工面积累计达43万平方米,金阳园区的杠杆作用随着“退工进商”的深入实施,将对推进沙文园区建设速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是合力攻坚征地拆迁,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成立“贵阳国家高新区和谐园区促进会”,目前会员共计58家,筹集315.2万元资金。2011年,沙文园区已拆除598户,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动园区建设。2011年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同时,通过政银合作、利用土储贷款、采取BT模式等方式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共筹集建设资金39亿元,创造高新融资新纪录。

狠抓技改提升,盘活存量调结构。坚持打“高新”牌,走“跨越”路,切实盘活存量,先后投入技改资金2亿元,重点扶持了振华新材料、皓天光电、景峰药业、航宇科技、振华欧比等20余个技改提升项目,其中,航宇科技、鸽牌长通等项目已建成投产, 5

振华新材料等项目建设进入试产阶段,全部技改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80—100亿元。

打造产业基地,做大增量优结构。奋力做大增量,加速项目集聚,以重大项目带动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质量。在沙文园区加快建设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基地,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目前,四大产业基地已聚集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15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创造利税40余亿元。

坚持在“招”与“选”上下功夫,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100强及省内大企业,开展“招大引强”,并逐步实现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2011年,四个专业招商组分赴上海、北京、福建、香港、浙江、广东等地招商65余次,接洽项目80余个,引进4亿元以上项目4个、3000万以上投资项目10个,相继引进了顺络电子、北科生物、万联生物医药等重点招商项目。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引进了贵州皓天光电LED蓝宝石衬底材料项目及浙江群升等相关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

2011年,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规模及效益实现了一些新的突破,具有了一定竞争力实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小,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少。二是对具有优势资源的铝、磷、煤等下游产品研发不够。三是围绕高新技术核心企业进行本地化技术创新不够。四是企业高新技术研发 6

资金严重不足。

二、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展望

2012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作要创新发展思路,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的任务,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整合相关资源,按以下重点方向推进技术攻关、新产品攻关、示范工程建设以及创新平台搭建。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加快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打造一批新材料领域的品牌产品,建设以高性能合金材料、新型改性聚合物、纳米材料等为重点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在高端装备产业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液压件、精密模具、精密铸锻件、高端连接与传动功能件等高端装备基础件;做大工程机械、数控装备、特色装备、矿产及石油勘探开采装备、智能电网配套设备等为主机的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促进航空维修和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高速铁路铸钢轮对、重载高速列车车轴用钢、粉末冶金闸瓦、高速重载货车及其配套的转向架、高速列车用螺旋弹簧钢系列及弹簧系列产品等轨道交通装备。在节能环保产业领域,针对原材料产业能耗高、“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大,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的特点,着力攻克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及产业发展模 7

式,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推进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形成循环经济产业群(产业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软件与集成电路、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产业。加快推进以片式电子元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化;促进软件业与制造业、信息及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推动三网融合智能终端的产业化,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支持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发。在新能源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积极发展煤层气和煤矸石发电及核电等。优先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气,成型材料、生物质燃料等生物质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优先开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重点发研发生产锂离子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中大型储能电池等关联产品,培育以汽车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

(二)、加大力度,加快高新区产业发展。一是构建区域整体交通体系。完成正在施工的金苏大道六标段和七标段、麦沙大道三标段和四标段及麦苏、金干南及延伸段、干田等5条道路,完成投资6.4亿元;新建金干北路、四苏路、青山路等3条道路,完成投资5.6亿元。二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启动麦架河防洪及景观整治 8

工程及麦架河截污工程,完成投资4.6亿元;启动两条一回10KV电力线路架设,完成投资约0.24亿元。

(三)实施产业聚集升级计划,推动高新区经济发展。按照“新兴产业+核心团队+金融资本+资源优势”的产业发展思路和“产业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带”的发展路径,加快打造“产业特区”,形成特色优势和领先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抓大投小”的基本原则,持续不断的狠抓中航黎阳、中电振华、南车集团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力促贵州科学院、中航物资、福斯特等项目快速、高效投产、达产,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迅速壮大,并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以LED蓝宝石衬底材料为核心,带动上下游资源及产业的开发应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以皓天光电、群升集团、汉能集团为代表的光电光伏产业集群;以友诚集团为载体,打造中德医疗合作科技园,进而建成富有产业特色、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园区。借助国家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的机遇,以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四)大力扶持骨干医药企业壮大,培育成长型企业发展,不断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积极推进益佰 9

工业园区项目的建设。关注和跟踪血液制品、无菌制剂和基本药物品种生产企业的新版GMP改造。对被并购的中小企业业主,鼓励、引导进入目前尚不发达的医药物流、药品包装材料、中药材种植等医药延伸链领域寻求发展。继续支持上市筹备企业发展,适时选取我市市场前景好、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信用等级较高的上市资源企业,积极引导争取上市融资。。

第14篇:述职发展报告

土木建筑学院学生会述职报告

部门:科研部 姓名: 班级: 学号:

个人述职报告

高中时就听说过学生会,老师、同学建议努力加入。开学时,便关注招新,也很荣幸的通过了土木建筑学院学生会招新,成为科研部一员。

参加过学生会组织同学部分活动。我们部主办的有“创新创意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创新创意大赛”是我加入学生会以来正式参与的第一项活动,比赛的规模不大,队伍也只有七八个,但是由多个学生组织共同筹备,有评委,大众评委,观众,有新闻稿,保证了整个活动完整有序的举办,我觉得是值得称赞的。当然也有缺点,评分表突然不够,以及纪律的维持不佳。所以,我认为一个严密周到的活动策划是很重要的。

“结构设计大赛”—可以说是本年度学生会最为重要的活动了。从活动的策划,筹备,动员,作品的收取,活动的具体举办,以及后来的活动总结都挺复杂。在此活动中,我们部门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活动举办那天,全体学生会成员共同参加。上午早饭过后,便开始了布置,搬桌子,搭帐篷,接电,搬音响,搬作品,拉条幅......这是一场完全由学生自主组织的活动,场面很大,有很多人参观,还有各大赞助商,我感受到了学生会的能力。

从“结构设计大赛”的筹备,作品的收取,活动当天的会场布置,我差不多参与了活动的整个过程,也切身体会到了办一次活动的不容易。活动进行的也挺顺利,不过也有些纰漏。比如,学生会成员比较多,对这些成员的组织,协调,就很不当,有的地方有闲人,有的地方还忙不过来。还有一点就是秩序问题,由于场面很大,人很多,也很拥挤,对比赛的进程产生了影响。还有评分标准,不是很完善,评分的时间较长,比赛都快结束了,评分工作还没结束。还有一些非人为因素—天气!当天风比较大,对比赛也有影响。正是因为不容易,还有这么多的问题,所以要尽全力做好每一个细节,反思每一个细节,总结每一个经验。

作为一个正式的组织,大学中的学生会给了我们一个锻炼和提高自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获得经验,得到成长,结识了很多朋友。在参与的过程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对这些漏洞的弥补是我们成长的关键。这几次的活动让我认识到,做好一次活动,要把细节处理好,搞好团队合作。

进入学生会,我认为得到的不仅是锻炼,还有开阔我们的眼界以及结交朋友。去在一些活动中贡献微薄之力,去感受集体的力量,去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15篇:社团发展报告

四 月 天 诗 社

四月天诗社发展报告

四月天诗社成立三年来,立足实际,不断发展,本着“以诗会友”目的给广大诗歌及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交流发展的平台。

社团文化:

宗旨:巍巍华夏五千载,泱泱雄风待重开。英雄更踏大江去,我辈今朝继踵来!

标语:以诗会友,生命的邀约。

社长寄语:我希望你们把四月天诗社当做一个家,而不是驿站。 社团现状:

现社团在社会员20余人,各项日常活动正常开展。

上学期举办过诗歌交流分享会,第三届文学风征文大赛,参与图书馆第三届读书节并获三等奖等活动,同时还组织社员外出游玩,感受大自然,发现诗意,陶冶情操。并且加入中国高校文学网,与各高校文学爱好者或得了更好的交流,同时,还与山科大望岳诗社及黄海扬帆文学社取得联络,达成合作意向。

下学期,迎着春风,诗社更是以崭新的姿态欣欣向荣。开学伊始,便准备筹划举办第一届校园诗歌节,历时一个多月的准备,于四月中旬成功举办第一届校园诗歌节。读诗会,经典诗歌欣赏,影视欣赏,寻找校园诗人诗歌原创大赛,楹联撷趣,原创诗歌展及讲座一系列活动相继举办,不但在形式上是个创新,更给同学们带来了不同形

式的文学体验。我们也将把一系列活动打造成我们的招牌活动,影响力将会广泛而且深远。

我们还与实践部及其他文学社团一起成功举办芙蓉阁杯第一届文学青春征文比赛,不仅让学学们得到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更让我们五个文学社团更好的团结了起来。

同时,我们还应山科望岳诗社邀请去贵校一起进行见面与交流,相互学习借鉴经验,真正感受到文学是没有任何界限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黄海杨帆文学社邀请,和开发区其他三大高校文学社团参加贵社十周年庆典。借此契机,我们五校文学社团达成一起合作的初步意向。

当然,我们的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

1:首先,我们缺少人才,对于一个文学性社团尤其是诗社来说,创作诗歌或者研究朗诵诗歌的能力不是一时的功夫。无论在创作上,还是朗诵上,我们这方面的人有限。这与我们宣传及影响力有关。 2:我们的发展受到限制,譬如经费问题。举办活动肯定得花钱,要做的有影响力,有效果,不不但我们要多用心策划,势必需要一定活动资金。

3:学校的支持。我们需要有关领导的支持。一个好的大学,科研实力和文化底蕴都要过硬。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我们的责任,但得到有关领导的支持会让我们事倍功半。譬如近期教务处组织“书香滨海”演讲及征文比赛,各学院积极响应,组织参加。而一到团委

实践部各社团的活动,各学院领导变无人问津,更甭说支持了。我们的“第一届校园诗歌节”意义难道比“书香滨海”差吗?!!!!!也许,这反正某些本质上的问题。值得相关领导深思。

发展目标

1:打造品牌。品牌的力量远远胜于宣传力度。徒劳的去宣传还不如用心反思自己该如何做的更好。

2:广交朋友。有了这么一个交流的平台,便要好好利用,以诗会友,要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口号。

3:不断出新。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创新,让同学们在课余感受到文化及诗歌的魅力。

4:责任与义务。要让我们的存在真正有意义,让会员有所学,让同学们有所知,让校园文化氛围有所增。

校团委实践社团部四月天诗社

2011年5月24日

第16篇:港口发展报告

港口发展报告

滩涂鱼虾欢跃,江滨景色宜人。如今的泰州港已成为长江沿线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初显其“黄金江岸”效应。

2000年,泰州港到港外轮80艘次,几天之内便会见到一艘外轮;完成外贸进出口49.9万吨,是1995年的5倍多;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61teu(标准箱),是1995年的3倍多。今年外贸进

出口、集装箱运输、到港外轮数又全面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泰州港正成为江边一颗闪亮的“明珠”。

港城联动

置身港口,你会感受到它的热闹与繁荣。绵延数公里的长江岸线,停泊着一艘艘不同国籍的巨轮,各种肤色的人们从这里进进出出,一批批物资在这里集散……

今天眼前的“车水马龙”,很难让人想到往昔港口“无米下锅”的窘境。过去,港口人也曾有过勃勃雄心,但由于受到地方行政体制的限制,没有中心城市依托,缺乏强有力的腹地经济支撑,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好端端的天然良港不能在国家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996年地级泰州市组建,给泰州港发展千载良机。就在这一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以港兴市,以城促港”的发展战略,为港口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为了尽快实施这一战略,我市规划新设了高港区和滨江工业园区,新建了泰高路、泰镇路,极大地改善了港口陆路交通状况,实实在在地把港城联成一体。

港口业的发展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近年来,我市经济特别是对外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港口生产的增长。以外贸进出口为例,我市外贸进出口以机电设备、纺织、轻工等适箱货为主,随着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不断增长,大大带动了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泰州港累计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104teu,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3倍。

通过挖掘潜力,调整结构,大力发展外贸,开展集装箱装卸业务,泰州港呈现出勃勃生机。

目前,港口大宗外贸货种已由1995年的单一矿建材料出口,发展到现在的木材、钢铁、化肥、棉籽粕、沥青、液化气、铬矿、磷矿、硫磺、铁矿、白云石等10多种外贸进出口货种,与世界上30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发生了运输往来。

同时,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泰州海关、泰州海事处等涉外查验机构相继成立,港口的涉外口岸管理功能也得到了完善,这一切都为泰州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泰州港已经成为拥有高港港区、杨湾港区、过船港区,集装卸、仓储、中转、运输、船舶代理、货物代理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港口。

前港后厂

泰州港在得益于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优势拉动城市发展,逐步向着“以港兴市”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沿江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在港口后方成立了滨江工业园区,投入巨资进行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耗水量大、运量大的基础工业在区内兴建,形成了“前港后厂”的雏形。

依托港口建设的滨江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9.5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过1.5亿元。在这里,主要发展石油化工、纺织印染、生物医药、新型建材以及大运输量为主的基础产业,重点吸引国际跨国公司来区投资开发。目前,沿江造船业发展迅猛,3家上规模的造船厂今年到手订单总量已达2亿多元,造船业已成为高港区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港口在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同时,也带来资金流和技术流,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命脉”。此外,借助港口群、滨江工业园区的发展,这里的第三产业步入成长高峰期。目前,粮库、沥青搅拌厂在不断扩大规模,船货代理公司今年新增3家。由港口经济带动起来的特色餐饮、金融保险、货物仓储、船货代理等第三产业,已为区内外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港口经济还为滨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巨大舞台。颇具创意的滨江风景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批有影响的花鸟虫鱼市场、建材市场也在长江岸线发挥兴业作用。

泰州港务管理局局长蔡年生说,随着港口型经济的进一步升温和繁荣,泰州长江岸线将出现新的产业带,形成新的产业群。可以坚信,泰州港在发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港口自身经济必将得到快速增长。

第17篇:高中生发展报告

第五学期评语

你在学校期间严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展现了一个青年学子应有的精神风貌,我为你优良的表现感到高兴。生活中你自立自强,不过分依赖他人。学习上独立自主,但又不忘记合作学习。具有集体责任感,对于班级组织的活动能积极参加。热爱劳动,常常主动承担班级的值日任务。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在学习生活中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取得自己高中三年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第六学期评语

高三学年在高中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你把握住一分一秒时间,在学习上以勤奋和踏实取得了个人的突破,与同学互帮互助,相互关爱,你一次次突破了自己,能不断给老师家长带来惊喜。希望你在将来的日子里能把关心同学的热情更多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继往开来,争取进步,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非凡的能力,迎来梦想中的春天!

高中生活经历与体会

三年的高中生活,让我感触良多,在这漫长却又短暂的时光里,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失意的无奈,坚持的力量,孤独的无助,生活得充实,时间的飞逝。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亲情,友情,师生情。犹急得清晨教师的朗朗书声,伴着旭日出生,充满生机与活力;犹急得餐厅里的长队,同学们如嗷嗷待哺的雏鸟,叽叽喳喳;犹急得黑夜中的灯光,同学们挑灯夜战,让我对顾城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更加感慨;犹急得大雨后的校园犹如一片汪洋,雪后的世界银装素裹。在这里,在这我生活了三年的,早已熟知的地方,我退却了稚嫩,收获了成熟,发现了新的自我,我不在任性,不再低沉。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有友情。那落寞时陪在我左右的,是朋友;迷惘时给我信心的,是朋友;懈怠时给我动力的,是朋友;难过时对我微笑的,依旧是朋友。我们一起成长,牵手面对困难,我们一起走过秋冬春夏。在这里,戒骄戒躁是我所学到的,永不言弃是我所体悟的,后来居上是我所追求的。这点点滴滴构筑了我高中生活的丝丝缕缕,他将是我生命中必将永远珍藏的财富。

班主任综合评价

你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对待学习对待生活,你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这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感受到了你一点一滴的变化,一点一滴的进步,经常能看见你热心的关心和帮助同学,不计回报的献出自己的力量。你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能为班级的利益着想。你领悟力强,为人诚朴,品行端正,温文尔雅,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精神可嘉,在生活中自立自强,沉着稳定。在你人生的征途中,你一定要树立信心,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越不过的大海,我相信,只要你有战胜自己的勇气,不气馁,不放弃,不言败,即使路途遥远,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目标始终如一,你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第18篇:蓝皮书发展报告

江西图书馆2011年度发展报告

2011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历史性进展,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持续增强,较好地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服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以全面免费开放为契机,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优质服务发挥积极作用。江西高校图书馆在江西省高校图工委统一指导、协调、组织下,在高校图书馆界同仁共同努力下,稳步推进基础工作,谋求持续长远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2011年度江西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

全省现有公共图书馆114所,其中省级1所、地、市11所、县级102所,除袁州区、庐山区外,全省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从业人员共计 1469人,其中: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297人。全省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16647147 册,其中:图书11555401册,古籍1100629册,善本 61527册,报刊

2408923册,视听文献39010册、缩微制品3025册,电子图书622198册,其他917961册。全年总流通人数7,561,219 人次,书刊文献外借 4199548 册次。公用房屋建筑面积291408平方米。其中:书库面积 77064平方米,阅览室面积:96112平方米,(书刊阅览室面积 61958平方米,电子阅览室面积16670平方米),阅览座席数共23305个。全省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共计6040台,有电子阅览室终端4135个,设网站的图书馆网站访问总量3308485个。设立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分中心11个,县级支中心100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121个(其中包含街道服务点46个),村级基层服务点17099 个(其中包含社区服务点223个)。全省共有87所高校图书馆,其中本科24所,职业学院45所,高专4所,独立院校13所,医学分院1所。

二、2011年江西图书馆年度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以全面免费开放为契机,全省公共图书馆办馆条件进一步改善,业务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一是深入调研行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2011年,省文化厅正式下发《江西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今后5年的发展制定目标;为充分掌握和了解全省公共图书馆的事业发展的规模、建设水平、现实需求及未来思路等实际情况,通过多方协调沟通,对全省107个公共图书馆的相关材料进行汇集整理、查漏补缺、修改润色,12月底完成《江西省公共图书馆概况(2010)》和《江西图书馆通讯录》编修,为掌握全省公共图书馆情况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二是全省公共图书馆迎接免费开放,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全省公共图书馆为免费开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通过完善各项服务制度保障免费开放的运行。各馆有针对性地购置一批新书、丰富馆藏,更新基础设施、设备,提高接待能力。其中,江西省图书馆对多个阅览室进行维修改造,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少儿阅览室的成功改造,成为图书馆少儿服务的亮点;数字图书室的开放更为市民们查阅资料、阅读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与此同时,共享工程江西省分中心全力支持文化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的网络化和自动化建设,做好技术保障,解决基层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省分中心先后为全省的11个市级支中心、100个县级支中心组建网络,安装、调试卫星及计算机设备,安装资源管理软件,及时更新数字资源。2011年省分中心下基层为各级支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达到526人次,为基层群众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是文献资源建设得到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全省图书馆总藏16647147 册,同比增长7.52%。12月16日,我省全面启动全省各级图书馆免费开放,同时安排了免费开放的专项资金,其中市级图书馆不低于50万,县级图书馆不低于20万,社会各界包括媒体反响强烈,成为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成果。江西省图书馆年购书经费由2010年300万提高到2011年的500,并于今后进入年初部门预算基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省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的压力。政府的多项资金的大量投入,既为全省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省公共图书馆赢得了良好的资金投入机制和有效渠道。

四是各类读书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4月23日,由江西省文化厅主办,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学会承办、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联动的“江西省首届‘读好书’活动”全面启动。首届“读好书”活动以“读红色经典,扬爱国激情”为主题,在江西省图书馆举办的首届“读好书”活动启动仪式上,向全社会发出“读好书、多读书、好读书”的倡议;由国家图书馆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江西省图书馆学会、江西省图书馆承办的“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宣传推广活动同时在江西省图书馆正式启动。全省各地围绕首届“读好书”活动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5月23日至6月1日,江西省图书馆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推进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2011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江西省图书馆、九江市图书馆、靖安县图书馆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2010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深入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全省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成效显著 一是文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2011年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配套标准的通知》等文件,对乡镇、街道、社区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作了具体部署。今年三月,我省还组织全省文化共享工程专项督导,促进全省文化共享工程的深入开展。2011年,我省下拨了1667万元为46个街道文化中心配备电脑272台,为223个社区文化室配备电脑669台。12月,我省又投入了1189万元配备了3900台电脑,为一批社区文化中心(室)和乡镇文化站各增设10台电脑设施,正式启动了我省文化共享工程乡镇、社区基层点扩容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重大工程。

二是努力开发具有江西历史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健康向上、总量丰富的数字资源,打造特色数字资源库,推进优秀数字资源建设。在上级部门资金扶持下,2011年,省级分中心完成了《江西地方戏剧资源库

(二)》、《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二)》和《江西陶瓷文化资源库

(二)》等三个数据库的资源建设工作,连同去年建设完成的《江西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库》,至今年年底,我省分中心共建设完成了四个独具江西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源库,初步建立了全省数字资源采集、保存和服务系统。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图书馆特别是基层馆人员业务素质。事业发展人才队伍是关键,我省十分注重对基层人员的业务培训,2011年省分中心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不留培训死角,完成了全省所有已建成的市、县、区支中心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级基层服务点的培训工作。省分中心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片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际辅导相结合、设备验收与人员培训相结合,统一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方式, 举办35期江西省文化共享工程业务人员培训班,每期培训32个课时。2011年10月至11月,省分中心重点对35个县支中心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辅导。全年培训基层业务骨干超过290人次。全省各支中心主要业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率达到了100%,并获得由省分中心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

(三)深入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全省公共图书馆保护典籍传承文明的职能不断深化

一是古籍保护条件大为改善。政府在制定古籍保护方针政策、加强古籍保护工作领导的同时,各级财政也加大了古籍保护工作的经费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古籍收藏单位获得的古籍保护经费不少于500万元,大大加强了我省古籍保护的条件。各古籍收藏单位,通过改造古籍书库,添置古籍保护与普查设备,建立了一批基本符合《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的古籍书库,为古籍提供了良好的保护条件。各古籍收藏单位还通过加强古籍保护的制度建设,从管理上加强了古籍的保护。

二是古籍普查成果显著。开展古籍普查与启动《中华古籍总目·江西卷》的编纂。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通过对全省古籍藏量的摸底调查,已初步了解到全省132家公藏单位、29家私藏,共拥有古籍100万册以上,其中善本5.5万册。我省古籍藏量以公共图书馆为多,64家公共图书馆藏有古籍91万册,其中善本5.2万册。全省已开展古籍普查的单位有21家,俱为公共图书馆,已完成古籍普查基本数据近万条。至2011年,“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共举行了四批,我省各古籍收藏单位积极开展了申报工作。2011年5月至11月,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开展江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赣文社字[2011]20号)的指示,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一批“江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江西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工作。

三是人员培训覆盖全省。省古籍保护中心开展以自办培训班为主,联合培训与送出去培训为辅的培训模式。受培训人员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文博系统图书室,公共图书馆的培训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与此同时,积极组织我省人员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包括古籍普查、古籍编目、古籍鉴定、碑帖鉴定、古籍修复、古籍普查平台等),累计有11馆45人次参加了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培训。此外,省图书馆还向基层馆开展了免费跟班培训古籍保护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我省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障。

四是古籍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齐头并进。古籍修复是原生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开展古籍修复工作较好的馆是省图书馆,该馆比照文化部颁发的《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改造古籍修复室,配备了更加合理的修复队伍,添置了更加先进的修复设施,进一步加强了以古籍修复为重要手段的原生性保护工作。而数字化、影印等再生性保护方式,则是有效缓解古籍藏用矛盾的重要模式。比如省图书馆,已对部分馆藏古籍进行了全文数字化的尝试,2011年遴选馆藏珍贵古籍《汤显祖评花间集》进行影印,以及编制馆藏古籍图录,制作书签等多途径地开展古籍原生性保护工作,有效地缓了古籍保护与使用的矛盾。又比如萍乡市图书馆、景德镇市图书馆在古籍影印方面也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庐山图书馆则通过编纂《历代庐山诗词选》间接性地开展了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工作。

五是古籍保护宣传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古籍保护的宣传对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一年来,省古籍保护中心,以及各古籍收藏单位通过电视、报纸、网络,通过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科普宣传周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古籍保护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高校图书馆合作日益加强,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抓手,各馆谋求共同发展

一是在省教育厅领导下,江西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取得突破。2010年提交的《关于建设江西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提案,在2010年12月正式立项,2011年8月获得省财政的全额拨款,极大推动了我省高校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二是在高校图工委的组织协调下,召开各层次学术研讨会,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稳步发展。首届江西省高校图书馆情报学术研讨会于8月11日至8月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是硬件设施条件改善,相继有一批高校图书馆新馆落成,4月28日,九江学院隆重举行新馆落成典礼,10月11日,新余学院图书馆新馆隆重开馆,这些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落成,壮大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保障力量,扩大了整体服务能力。

三、未来展望

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江西图书馆将进一步提升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以江西省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整体筹划、共建共享,不断扩大文献收藏范围、合理布局文献资源结构;进一步增强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能力,以江西省文献资源总目建设为重点,建成一批成体系、有特色的专题知识库,较好整合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面向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体系,形成立法决策服务网络化、深层次,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细致周到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以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为重点,建设覆盖全省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形成数字资源库群,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数字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和利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使我省古籍得到全面保护。进一步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强化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19篇:中国烟草:发展报告

中国烟草:2008年发展报告

2008年,烟草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中国烟草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创新,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国内经济面临困难不断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总体上保持增长较快、结构优化、价格稳定、质量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宏观视角下的烟草行业发展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战胜了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努力化解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带来的风险,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增速高于世界经济3.7%的平均水平。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同步,烟草行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1、烟叶生产稳定发展,整体水平持续提升。2008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五年把目标锁定在“三农”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针对自然灾害和生产资料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等新情况,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全国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总产量达到52850万吨,增长5.4%,连续5年增产,单产首次突破320公斤,粮食总产和单产双双创历史最高水平。烟草行业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重大方针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继续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入专项资金74.09亿元,完成541万亩以水利工程、机耕路、密集式烤房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2005年以来累计投入204.8亿元专项资金,极大地改善了烟区生产条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按照“一基四化”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了135个村的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并用现代烟草农业理念指导烟叶生产,全面提升了烟叶工作整体水平。2008年,全国签订烤烟种植收购合同224.3万份,比上年减少21.3%,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729.7万亩,比上年增长12.7%,户均种烟面积达到7.71亩,比上年提高42.8%;烟叶收购量达到4759万担,比上年增长22.9%;烟叶收购总值328.9亿元,比上年增长56.6%,平均每公斤烟叶收购价为13.8元,比上年提高26.6%,平均每户烟农交售烟叶收入14665元,比上年增长98.9%。135个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户均种烟收入3307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5倍;每亩劳动用工23个,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2个。

2、卷烟产销协调增长,市场价格基本稳定。2008年,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分别增长22.1%和20.7%,都比上年增速加快4.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在2月份达到同比上涨8.7%的最高值之后逐月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生产领域,国内主要行业生产经营形势总体表现为上半年快速平稳增长、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下行压力加大,生产增长减速,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速回落慢于重工业,全年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3%和13.2%,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和6.4个百分点;产品销售节奏放缓,产销衔接基本正常,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97.7%,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产销率分别为97.4%和97.8%,比上年降低0.3个和0.4个百分点。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情况下,烟草行业卷烟量价保持稳定,生产经营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累计生产卷烟22198.8亿支(4439.8万箱),比上年增长3.7%;工业企业卷烟销售收入41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商业销售卷烟22044.4亿支(4408.9万箱),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内销卷烟21908.1亿支(4381.6万箱),比上年增长3.2%。对国内商业系统外卷烟销售收入65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年平均月末工商库存为1390.5亿支(278.1万箱),比上年增长5.0%。全国卷烟零售价格指数(以2007年4月价格为基期价格)月度波动区间为99.9-100.3,其中城市波动区间为99.9-100.2,县城为99.7-100.3,农村为99.8-100.5,价格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3、产品结构持续提升,品牌发展强者趋强。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上年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年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1.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353亿元。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拉动下,全国卷烟产品结构持续提升。一类卷烟产量比重达7.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二类卷烟比重为11.1%,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三类卷烟比重为22.0%,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四类卷烟比重为33.5%,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五类卷烟比重为26.2%,比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全国卷烟单箱批发销售收入为14910元(59.64元/条),比上年提高10.5%。在卷烟产品结构持续提升的同时,全国卷烟品牌数量进一步减少,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品牌发展强者趋强的特征进一步显现。全年累计在产牌号155个,比上年减少17个,按产量计算前10个品牌集中度为39.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按销售收入计算前10个品牌集中度为44.5%,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全年共有13个品牌卷烟产销量超过500亿支(100万箱),其中“白沙”突破了1000亿支(200万箱),成为全球销量排名前5位的大品牌之一;有21个品牌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其中“中华”突破500亿元,云烟、白沙、芙蓉王、红塔山、双喜、利群、红河、黄山等8个品牌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其中“红塔山”和“黄山”是新进入销售额超200亿元行列的品牌。

4、境外市场不断拓展,“走出去”发展加快推进。2008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外部需求不断萎缩,我国外贸增长经历了自1998年以来的最大波动,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11月和12月连续出现负增长。在进出口总值中,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95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在外贸增长尤其是出口遇到较多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步伐却在提速,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2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7%,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为77.9%,投资额为40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6%。2008年,烟草行业完成了中国烟草进出口(集团)公司改制工作,组建了中国烟草国际有限公司,继续加快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全年完成进出口商品总值为2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2%,其中进口13.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出口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在出口产品中,烟叶类出口总量17.48万吨,比上年增长12%,出口金额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卷烟一般贸易出口136亿支,比上年增长4%,出口牌号47个,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38个。境外烟叶采购的实体运作有了较大的进步,津巴布韦天泽公司全面承担起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烟叶采购,中烟国际阿根廷有限公司开始筹建。行业在境外的生产有了较大的提高,投资合作不断推进,全年11家境外企业及2家境外合作生产企业共生产卷烟158.4亿支,比上年增长54.6%;销售149.8亿支,比上年增长51.6%;所有境外企业销售收入都实现增长,其中朝鲜罗先、香港红塔和中烟国际欧洲公司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

5、烟草税收稳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速回落12.9个百分点;全国税收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57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增速回落了14.4个百分点,全年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单月税收收入增长逐月回落,特别是四季度以来连续负增长,跌幅逐月增大。作为税收重要主体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不包括国有金融企业),2008年应交税金17122亿元,增长6.3%,增速连续5个月回落。2008年全国烟草税收总额(包括烟叶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和其它税)为3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增速特别是商业企业税收增速受国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影响有所回落,但仍快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烟草税收在全国税收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53%,比上年降低0.24个百分点。在保持税收平稳增长的同时,烟草行业认真履行资产经营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8年,工业企业资产总额44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商业企业资产总额34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23.0%,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商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21.1%,比上年下降8.5个百分点。年末全行业所有者权益为6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为3431.6亿元,增长19.4%,商业企业所有者权益为2741.3亿元,增长25.8%。

6、成本费用有效控制,企业利润继续增长。2008年,全国非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实现利润11843.5亿元,比上年下降25.2 %,发电企业、航空企业出现大幅亏损,电网、交通、石油、石化、钢铁、有色、汽车等重点行业利润明显下降。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比上年增长19.7%,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增长11.2%、47.2%,销售利润率为5.6%,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1%,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面对原辅材料价格迅速上涨的压力,烟草行业坚持把成本费用控制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严格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过程控制,切实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工作,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减少费用,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节约发展,促进行业利润稳定增长。2008年,烟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成本率为31.6%,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三项费用率为9.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商业企业三项费用率为8.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共实现工商利润18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工业利润706.4亿元,增长17.9%,商业利润1152.2亿元,增长15.8%。税后净利润为1397.4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工业净利润为540.1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商业净利润为857.3亿元,比上年增长32.1%。从工商利润之比来看,2008年为1:1.58,商业利润明显高于工业利润。

二、保持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举措

总体看,2008年是烟草行业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烟草行业充分发挥国家专卖的体制性优势,在适应市场变化,加强宏观调控,严格管理监督,深化行业改革,增强创新能力,推进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为保持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宏观经济平稳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08年,虽然我国面临内有特大自然灾害冲击和经济运行一些突出问题的掣肘,外有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加重等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节奏,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及时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年初的“防经济过热、防明显通胀”调整为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之后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维护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为烟草行业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需求条件。特别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有力拉动了卷烟消费的增长。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卷烟社会需求量为4731.7万箱,比上年上升1.4%;社会销量为4449.9万箱,比上年上升2.7%。

2、战略管理不断加强,调控措施更加有效。2008年,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较快、挑战更多的情况,烟草行业不断提高战略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烟叶生产方面,针对年初烟叶生产不确定因素增加、稳定规模难度增大的突出矛盾,认真制定稳定烟叶生产和扶持烟农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烟叶收购价格总水平提高20%,产前投入每担补贴标准增加42%,同时通过严格计划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稳定和保护烟农种烟积极性,促进了烟叶生产和质量水平的提高。在卷烟生产方面,始终坚持“控制总量、稍紧平衡”方针,严格按计划组织生产,把保持卷烟价格稳定作为调控的主要任务,把存销比管理作为调控的主要手段,把控制库存总量作为调控的主要措施,及时跟踪分析经济运行状态,密切关注卷烟价格波动和工商库存规模,对价格出现波动的品牌严格控制投放量,对存销比偏高的主动控制产量,有效解决了上半年部分地区低档烟价格倒挂和下半年部分高档烟投放过快等问题,有效平衡了市场供求关系,避免了局部问题影响行业整体的平稳健康发展。此外,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过程中,烟草行业充分发挥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的体制优势,增加灾区企业卷烟生产指标和扩大跨省品牌整合规模,要求销区切实加大对“娇子”品牌的支持力度,有效实现了灾区企业在大灾之年仍然保持稳定发展。

3、统一市场加快形成,要素流动更加合理。2008年,烟草行业在坚持烟草专卖体制前提下,积极探索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深入推进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和组织生产工作,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全年省际间卷烟交易量达到2094.7万箱,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比重为47.9%,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

一、二类卷烟省际间交易量比重为50.6%,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为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和品牌有序竞争,国家局印发了《2008年卷烟品牌产品目录》,制订品牌考核评价办法,全年共有20个品牌的375.4万箱产量实施了定向整合,比上年增加89.8万箱。国家局公布了前20名全国性卷烟重点骨干品牌名单和10个视同重点骨干品牌名单后,卷烟工业企业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品牌发展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竞争趋势更加明显。卷烟流通企业更加关注重点骨干品牌的培育,切实加快实现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为卷烟工业企业开展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环境和平台。

4、行业改革继续深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2008年,烟草行业各项改革继续深化,有效增强了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推进卷烟工业企业跨省联合重组,国家局制定了《关于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重组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意见》精神,广东中烟和广西中烟、浙江中烟和甘肃烟草工业在总公司主导下,以市场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支撑,初步实现了跨省联合重组。云南中烟的红塔、红云、红河三个集团公司整合为两个集团公司,全国卷烟工业企业已减少到30家。为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家局研究制定了省级工业公司董事管理办法和职工董事管理办法,制定了董事会议事规则和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规范了董事会运作,江苏、陕西、河南、江西、贵州、安徽、广西等7家省级工业公司实施了更名改制,研究制订了董事会组建方案。为增强优质烟叶保障能力和有效满足卷烟生产原料需要,国家局制订了《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方案》,引导和推动卷烟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烟叶生产、收购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了烟叶产区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按照“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入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在理顺分工分配关系、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5、内部监管不断加强,打假打私卓有成效。坚持加强内部监管和打私打假不放松是巩固烟草专卖体制,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008年,烟草行业继续高度重视自律,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监督,严格规范权力运行,严格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以物资采购、广告促销、工程项目监管为重点,下发了规范性文件,紧紧围绕“制度是否完善、决策是否符合程序、运作是否规范、监督是否到位”四个环节,全面开展三项专项检查工作;制定了《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监管任务、完善监管制度、规范监管流程,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有效监管,全面推进专卖内管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拓宽审计领域和内容,对45个单位开展了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审计工作,进一步落实严禁对外担保、严禁委托理财、严禁证券投资等规定。继续保持打假的高压态势,打源头和打网络都有新的突破,打击制假原辅料专项行动和打击假烟分销终端都取得了积极成果,全年共查处案值5万元以上的假冒商标卷烟案件6796起,其中案值千万元以上重大案件79起;捣毁制假窝点3312个,打掉较大规模制售假烟网络476个,查获假烟83万余件、制假烟机447台、烟叶烟丝2.08万吨;依法拘留制假售假分子7128人,判刑3779人、劳教111人。卓有成效地打私打假,进一步为卷烟品牌发展腾出了空间,净化了环境。

6、自主创新有效推进,基础管理不断加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升管理水平是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2008年,全行业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围绕培育重点骨干品牌,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全年行业投入科技经费16.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围绕烟草育种、卷烟调香、特色工艺、减害降焦四大战略性课题,加快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和卷烟增香保润两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加强中式卷烟品类构建和降低烟气有害成分的分析研究,积极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国卷烟平均焦油量12.8毫克/支,比上年降低0.4毫克/支,全国卷烟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市场抽查总体合格率达99.5%。同时,烟草行业坚持把加强基础管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贯彻“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工作方针,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不断推进信息化与烟草产业的融合,切实抓好质量管理、现场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效促进了基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7、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文化建设有效开展。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2008年,国家局、总公司机关和行业16个省级局(公司)参加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活动按照“领导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坚持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全面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中国烟草为实践载体,在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全面加强教育培训等,行业队伍整体不断提高。同时,烟草行业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牢固树立“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深入实施《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大力宣传贯彻《烟草行业文化架构体系》,广大烟草员工自觉遵守潜心做事、低调做人的行为信条,大力弘扬宽容开放、改革创新、敬业奉献、自律自强的行业精神,努力报效国家、回报社会,进一步树立起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的良好形象。

三、2009年烟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在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2008年,烟草行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展望2009年,综合各方面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烟草行业可能面临的发展趋势是:

一是发展环境更加严峻,同时市场需求仍将增长。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危害程度大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欧元区13年来首现负增长,日本经济6年来的温和扩张宣告结束,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因此,2009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也将使烟草行业发展环境更加严峻。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目前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约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随着这些拉动需求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2009年和未来一个时期全国烟草市场需求总量仍将保持增长,但需求结构上移的速度将有所放缓。

二是发展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工作基础仍需加强。近年来烟草行业始终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但由于行业改革调整的力度大,对一些基础性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烟草行业经济周期与国民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落的时候,烟草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较多,坚实的基础也就越显重要。为避免行业经济运行受外部环境冲击而迅速下滑,需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打牢基础的自觉性和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真正把行业发展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市场基础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基础之上。

三是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发展方式仍待转变。近年来,烟草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行业发展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仍然存在成本费用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管理手段较落后等问题,行业发展方式仍然需要进一步转变。为此,当前烟草行业应以开展对标活动为抓手,以控制成本费用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强化考核评价激励约束为保障,紧紧围绕“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主要任务,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努力实现有质量、讲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第20篇:公司发展报告

从军工到科技

-------公司一年来发展历程及独立成立公司的前景

一、公司基本情况

X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是在原XX生产车间为基础于2016年5月1日重新组建。经营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关怀下,公司总体发展良好。目前,拥有独立的生产车间,技术、生产、后勤保障等人员配备齐全。公司主要以军品研发、生产为主,民品的加工制造为辅。现有5个职能部门,在册员工53人,其中拥有高等学历人员20人,能满足当前的销售、研发、生产业务的需要。

目前,科技公司与相关产品科研院所、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二、公司发展

1、公司成立。2016年5月1日,军品公司从产业园分立,以原军品业务为基础建立独立核算的军品公司,公司拥有独立车间、人员;

2、公司更名。2016年7月1日,为相应保密政策并公司发展愿景,军品公司正式命名为“复合材料科技公司”,并开始正常运营;

3、组织框架及体系建设。2016年7月-9月,完成分公司责任分工、管理制度制定、细化岗位说明,初步形成健全的公司体系;

4、考核制度健全。2016年10月,完成部门划分、薪酬制度改革,并逐步健全各项考核制度,保证科技公司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5、人才引进。为适应复合材料产业及科技公司的发展,对销售、生产、技术研发、质量等岗位进行人才招聘引进。

6、资质体系申办。目前科技公司拥有三级保密资质;2016年9月,通过《武器装备承制资格证》现场审核,并于同年10月取得证件;2016年12月,完成国军标体系换版培训;

三、销售服务

1、

四、技术研发

1、2016年7月主导设计研发并生产了第一套XX型号发射舱,并顺利交付,经与其他厂家比测,性能、重量等各方面指标获得军方一直好评,最终获得最优;

2、2017年4月,完成第二套XX型号发射舱的改型研发设计生产,并顺利交付。目前,该舱已总装完成,并试验完成;

3、

4、

5、

五、生产保障

1、计划与车间分离。确保对生产成本及对生产计划的整体把控能力,车间能够聚集全部精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类生产任务;

2、推进生产的“流程化“、”均衡化”及“看板管理”,大力倡导拉动式准时生产。目前生产形成“部门调度,车间协调,工段搭接”的总体思路,确保各项工作完成时间点衔接的合理性,尽量避免人员、工时的浪费。通过推行看板管理,看板上生产计划、产品质量、工艺问题、交期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车间内逐步形成“看板文化”。

3、车间改变原管理状态,正逐步以集团标杆工厂为标准建设军品标准车间;

六、发展形势分析预测及主要措施

1、军品产业将继续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虽然目前存在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水平仍将处在高位运行,这就为我们企业发展带来极大利好。特别是“军民融合”建设速度加快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给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2、科技公司的优势。①②③④⑤

3、2018年主要研制产品将批产。2018年,XX型号发射舱批产XX台/年,产值约XX万元;XX型号运输车xX台/年,产值xX万元;轮毂盖、伪装板等产品预计产值xX万元(已签订合同的1300万元);其他产品300万元;总之,2018年产值将至少达到20000万元。

4、科技公司将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提升各类人员职业素质。强化学习型企业建设,重点抓好中层以上干部队伍、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及高技能型工人队伍培养建设。优化用人留人机制,适时引进企业发展关键人才。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提升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水平,建立一支技术研发能力强的科技创新队伍和一支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工人队伍,实现科技公司向“高技术含量研发”方向迈进;②大力开展“技术进步提升”活动,强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对推动企业发展作用的认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深化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企业研发实力。断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强化对XX型号发射舱等大型重点项目的检查督办,加快引进项目的技术消化吸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③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效率。创新营销理念,坚持以军品为主,以利润水平高低选择业务,强化销售能力超前于生产能力建设理念,聚集销售优势。坚持销售业务评价和考核,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销售队伍建设,提升营销能力。努力开拓市场,逐步拓宽销售渠道,聚集和优化市场资源。 ④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努力提升和细化企业各项管理。强化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重点加强对产品毛利水平、费用合理开支、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存货合理占用防范贬值等的监管、分析、改进和提升;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和经济指标异动情况的监控,努力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加强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努力提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和降低质量损失。完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促进企业安全平稳运行。

发展报告范文
《发展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