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3 12:07:0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德育论文

中学德育论文

党溪

关键字:德育 学校环境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内容摘要:

道德经有云:道至尊,德之贵。是说知识技能可以得到尊重,而社会道德却可以受到人们的爱戴。可见知识与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在现阶段,有的教师被考试这只指挥棒所左右,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正文:

道德经有云:道至尊,德之贵。是说知识技能可以得到尊重,而社会道德却可以受到人们的爱戴。可见知识与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在现阶段,有的教师被考试这只指挥棒所左右,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内容的不确定性

对于中学的德育工作,很多情况下只表现在口号上,而没有具体的目标和内容。由于中学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与中学生德育的可接受性脱节。例如,在每年学习雷锋活动中,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助人为乐”的教育,其效果并不佳。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思考过“助人为乐”,包含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意思。 2:德育目标层次不清

我们还以“助人为乐”为例。“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意思。显然,这是道德领域里的最高境界,它涉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没有人能做到?有!雷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是努力的方向。如果降低一点,变为“乐于助人”,即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达到这一要求也不易,现实中有不少人做不到。如果再降低点,变为“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每个人作为社会人存在,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又都有义务帮助别人。现实生括中还有最低层次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以上道德要求和内容被分成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从最低的层次开始。

3:各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够

中学各科教学长期忽视这条德育的基本途径,尽管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各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并役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学即传授知识”,在许多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却存在生硬结合,常常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开来进行,拖上一条“光明的尾巴”,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不仅收不到德育的实效,反而引起负效果,让学生反感。

4:各种环境对德育工作产生很大的阻力

这种环境包括家庭,社会,甚至是学校。我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市场经济对学校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例如用经济规律代替教育规律,把经济领域中的价值法则与教育过程中人的价值混为一谈,使教育过程掺入“拜金主义”和雇佣思想。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社会和家庭中的 “拉关系、走后门”,腐败、赌博、体罚子女、伤害儿童,吸毒等等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在青少年心灵上投下一层阴影。音像书刊、舞厅、电游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对中学生的灵魂产生一定程度的侵袭。在学校,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也是精彩纷呈,而学校为了拿名次,丢掉某项括动对全班、全校学生的教育,一场竞赛、比赛结束,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没有受到教育,甚至连该竞赛、比赛的内容为何物还不知道。

二:解决策略

1:美化校园环境及人文环境

古有“惜孟母,择邻处”一说,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沉淀人的心情,升华人的灵魂。漫步校园,红砖壁瓦、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每逢春末夏初之际,月季、刺梅争奇斗艳。秋天到了,万寿菊,夜来香暗香怡人。校园内百余株参天白杨陪伴一批批学子走过了每一天,每一年 ,到底送走迎来了多少孩子,他们也说不清了。哗啦啦爽朗的笑声是他对孩子们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福。茵茵绿草中的警示语说:我是你们的植物朋友吗?自来水龙头大声疾呼: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垃圾桶说:来吧,我的肚子大得很等人性化语言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羞耻心。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无时无处不在。古人提出:“不言之教” 不正是这个理吗?

2:优化课堂德育环境,加强学校德育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中学加强教学中德育管理的主要措施有:(1)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变德育的自然掺透为自觉实施。育人意识,首先是个教育思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括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能只教书不育人。(2)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占有丰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知识贫乏既谈不上教好书,也谈不上育人。第二,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第三,掌握寓德育于教学中的规律,具有有机渗透德育的能力。(3)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抓好指导和评价。中学管理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备课、听课、评课,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每学科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搞好评价工作,促进学校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4)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中学德育的核心内容,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对中学生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不同,而又互有联系。三者之间要做到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从全局上根本改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一环。以学校教育为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社会环境作为大背景应该尽量发挥其影响作用,避免消极和负面的因素产生的阻碍使学校、家庭、社会在导向一致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的优势,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化大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道德经》作者:老子。云南人民出版社

推荐第2篇:中学德育论文

德育论文——音乐教学中的品德培育

任妍妍

内容提要: 培育品德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从以情感人、引发共鸣;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作用;发挥榜样的力量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培育高尚的品德。 关键词:以情感人音乐审美榜样行为规范

当音乐还在空气中萦绕,突然我的眼神凝聚在一个学生的眼睛里闪烁着的泪花上,它是那么晶莹剔透,透过泪花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在歌曲《承诺》的歌声的感召下,我们不抛弃、不放弃,一起奋力挪开那一块块因地震而塌下的砖头...... 这是一堂以赈灾歌曲为主题的音乐课上令我铭记于心的一幕,也让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不断地在思考,这滴泪水也许在别人看来觉得很平常,但在我内心却觉得弥足珍贵,这是久违了的感动,是真诚的情感碰撞,美好的心灵洗礼。此时此刻,歌声是一条纽带,把一颗颗心连在一起。无需更多的语言,也不用去过多谈论音乐的知识和技能。过去当我们把重点都放在想方设法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上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的培育,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首先,我们的职业是教师,应以育人为本,其次作为音乐

1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要充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说使人们学会做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该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该具备发展的能力和高尚的品德。这也是教学的三维目标。历来的教育都把“传道”放在培育人才的首位,即所谓德育,表明了培育品德的重大意义。而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情感的艺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音乐教育更为培育人的品德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培育品德应贯穿和渗透于整个音乐课程教学中,并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发挥音乐特有的作用。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展开的,还包括爱家乡、爱劳动、爱科学,尊敬师长、互助友爱等。同时,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时,要寓德育于美育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

一、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应以情感人,引发共鸣。当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动而留泪,是因为引起了共鸣的一种表现。然而有一种现象,有的人总把培育品德当作“政治任务”,加以漠视,生硬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培育品德的

2 作用。当我们为某些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迟到感到失望,在唱国歌时那疏散无力的声音感到无奈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中,找到学生内心的共鸣,感动他们,并持之以恒。如:让学生目睹那双因地震被压在废墟下仍紧握着笔的拳头;那些为给灾区献血而排成长龙的队伍;写着“小伙伴们,挺住!”的横幅以及在废墟下的孩子们齐声高唱《国歌》、《团结就是力量》的事迹,此时此刻,他们不会无动于衷。让学生充分感受残疾人运动员金晶的爱国之心及顽强 的意志品质;北京奥运会升旗仪式那一刻国歌响彻鸟巢时的震撼;奥运健儿奋力拼博的精神,以此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爱国主义情怀和美好的音符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二、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要让学生从中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喜爱的流行

3 歌曲,要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好作品介绍给学生,如周杰伦的中国风的歌曲《千里之外》、《青花瓷》等。另外在弘扬我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也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上其它地区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把古典交响乐与现代电子合成技术很好结合的雅尼的音乐,他的音乐中洋溢着浪漫的诗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教学中保持开放的姿态,通过音乐为学生打开另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音乐的魅力,并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音乐更生活化,提高学习的兴趣,令学生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

三、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熟悉的歌手韩红,不仅用歌声打动我们,还资助收养了不少孤儿,她演唱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主题曲《感动中国》,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还有在今年的雪灾和地震这些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很多明星如刘欢、成龙、刘德华等踊跃捐款,并深情演绎了《爱的奉献》、《生死不离》、《承诺》等歌曲,用行动表现出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明星的号召力。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听妈妈的话》编入了中小学生的音

4 乐课本,很多学生都喜爱这两首歌。这两首歌里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这些明星是很多学生的偶像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老师,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现在这个物欲与权欲充斥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榜样,尤其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们。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努力实现幸福的人生。在学校里教师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教师自身言行举止要得体,严于律己、爱校爱生,具有爱心、责任心,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在教师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有一定的规范。在音乐的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如正确的演唱姿态,良好的心态等。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音乐课虽然希望学生能活跃课堂,但没有纪律的约束是不行的,无视纪律,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建立有序的课堂才能保证德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

5 “学艺先学做人。”这句话让我多年仍记忆犹新,作为音乐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更要把情感融入教学中,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在这次四川的地震中,我们为许多80、90后少年的优异表现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使我们教师有信心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

参考文献:

⑴张熊飞《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 陕西人民出版社 ⑵《 中小学音乐教育 》 浙江省音乐家协会 ( 总第170期)

推荐第3篇:中学德育论文

中学德育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中学德育中存在着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基本途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效果等突出问题。应把握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强化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性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种种口号,组织了大量的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学德育的整体实际效果,与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比较,可以说是很不相称的,中学德育实效性差已经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严重脱节

由于中学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与中学生德育的可接受性脱节。其表现有:(1)德育内容役有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长期以来德育内容“上下一般粗”,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把中学生目前难以达到的要求硬要他们努力去达到,而对中学生达到这些高要求、高目标的基础,如做人的基本道理,爱父母、爱师长、做文明公民等等,又役有稳定的教育内容,以致脚疼医脚,头痛医头,教育者和学生都难以接受。例如,在每年学习雷锋活动中,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助人为乐”的教育,其效果并不佳。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思考过“助人为乐”,包含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意思。显然,这是道德领域里的最高境界,它涉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没有人能做到?有!雷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是努力的方向。如果降低一点,变为“乐于助人”,即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达到这一要求也不易,现实中有不少人做不到。如果再降低点,变为“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每个人作为社会人存在,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又都有义务帮助别人。现实生括中还有最低层次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以上道德要求和内容被分成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从最低的层次开始。(2)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不一致。中学德育课普遍存在知行脱节,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思想行为不沽边,其结果是德育课成了学生考高中、考大学捞总分的工具和敲门砖。许多中学的德育活动追求形式,不讲实效,丢掉了很多传统有效的教育形式,而动不动就是什么“知识竞赛”,“讲演比赛”。班级、学校为了拿名次,丢掉某项括动对全班、全校学生的教育,由班级、年级、学校挑选一些学生组成代表队集中排练,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一场竞赛、比赛结束,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没有受到教育,甚至连该竞赛、比赛的内容为何物还不知道。

2、中学德育基本途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各科教学中,通常又把政治课作为直接德育途径,把其他学科作为间接德育途径,然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首先看政治课的状况。中学的德育目标和要求,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和严重脱节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收效甚微。中学的政治课又常常论为纯粹的知识

教育课甚至应试教育课。课堂上教师并不往重思想道德上的系统训练和理由的阐述,尤其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操的理论,令学生记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

其次看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中学长期忽视这条德育的基本途径,尽管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各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并役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学即传授知识”,在许多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却存在生硬结合,常常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开来进行,拖上一条“光明的尾巴”,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不仅收不到德育的实效,反而引起负效果,让学生反感。

3、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较大程度地抵消了学校德育影响的效果

中学生在学校一般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德育影响,这种教育好比在他们心灵上抹上一层“玫瑰色”。另一方面,学生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规范与不规范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必须会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困惑,中学教育工作者经常抱怨:现在的社会环境太差,学校德育工作辛辛苦苦,抵挡不住社会消极面的影响。过去我们的工作是 6十1=O”,即学校教育6天,家庭、社会影响1天,就把学校教育给抵消了。现在改为双休日,则是“5十2

二、解决当前中学德育问题的对策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的确不少。不过,虽然我们困难重重、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上述突出问题,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1、系统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

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成长的一代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和生括的环境与以往几代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思想必然呈现新的状况。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进行德育改革,提高实效的重要依据。(1)当代中学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在家庭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动指南;在学校对教师的崇敬感减弱;在集体生括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行为又较弱,与较强的独立意识形成巨大的反差。由于他们生活条件较好,倍受父母疼爱,缺乏艰苦的锻炼,在遇到

挫折时,往往又表现出很强的软弱性和依赖性。与前几代学生相比,他们的意志力更为脆弱。

(2)求真求是的观念增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是当代中学生另一明显的思想特点。是否合乎实际,是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不盲从,更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对学校教育持有分析和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出社会理想淡漠,往重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出现唯我主义和个人奋斗的苗头。(3)当代中学生生括在一种比较宽松的政治生活气氛中;他们的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求新求异,易于接受新观点。但是,他们对社会又缺乏全面了解,易受各种观念左右,思想观念较为混乱,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失去明确的统一导向,出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2、加强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中学加强教学中德育管理的主要措施有:(1)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变德育的自然掺透为自觉实施。育人意识,首先是个教育思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括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能只教书不育人。(2)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占有丰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知识贫乏既谈不上教好书,也谈不上育人。第二,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第三,掌握寓德育于教学中的规律,具有有机渗透德育的能力。(3)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抓好指导和评价。中学管理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备课、听课、评课,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每学科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搞好评价工作,促进学校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地位、作用不同,各有优势和不足。如何在导向一致的前提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从全局上根本改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一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整个德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增强德育的整体效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统一,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取得教育思想上的共识,向青少年一代实施社会化的综合教育和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社区教育就是一种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好形式。社区教育就是把学校教育置于社区的大环境中,将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关心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使学校、家庭、社会在导向一致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的优势,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化大教育格局。

关于中学德育创新的思考和实践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在我国加入WTO以及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学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从创新的角度,审视德育,走德育改革创新之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

一、转变观念、理念创新。

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又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中学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二、丰富内涵,内容创新。

中学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就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充实。

1、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中学德育的核心内容,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对中学生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2、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中学生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使中学成为学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

3、加强法纪教育。引导中学生积极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教育他们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要树立学法、用法的意识,当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加强道德教育。一方面努力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践行“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帮助中学生树立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生命伦理、经济伦理等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

5、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由于竞争机制强化,变化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生活的紧张度增加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等。

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诚信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也须扩充进来。同时,还要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积极寻找最佳结合点,将“两张皮”合为一体,使其良性互动。

三、有机结合,机制创新。

笔者认为,要实现德育机制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建高立意、近距离、低姿态的运作机制。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设计德育工作。这就是说德育工作立意要高,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决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应该把高立意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这种理论上“登高望远”、运作上“拉近距离”的运作机制,教育者放低姿态,

淡化身份、平等交流,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教育的亲和力,顺应德育改革的趋势,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经实践检验证明,这是一种效果较好的运作机制。

2、创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他律是外部力量对行为主体的监督和约束。他律是被动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律是主动的,可以使受教育者进入较高层次。他律依赖于自律,通过自律发挥效用;自律以他律为先决条件,通过他律逐步养成。二者相辅相成,使其有机结合,德育工作就更有力量。

建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引导、文化熏陶等途径,对人施加影响(他律),使人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从而把人从个体的自然人转变为遵规守纪的社会人,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使其遵规守纪,自我约束成为下意识的、自然的反应(自律)。经过长期的严格自律,人可以逐步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这一机制的实践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3、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现代德育就是要通过创设人所需要的条件,激发人的动机,从而产生实现目标的特定行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机制已被应用于德育实践。善用精神激励,量力辅之以物质激励,这是巧用激励机制的要点。创新,重在精神激励机制的创新。

关于精神激励,人们一般在荣誉激励方面有所尝试,常见的是评优表模,“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其实,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满足人参与活动、参与管理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让其参与,会被认为是惩罚),这是参与激励;设法将人安排在适当的专业(或岗位),让其具有学习(或工作)的兴趣,产生学习(或工作)成效,快乐学习(工作)或享受学习(工作),给人一种自我实现感,这就是学习(或工作)激励;设定集体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使人感到每一步努力都有一个诱人的目标在牵引,这就是目标激励;设法进行情感沟通,使人被真情打动,可以激发出极大的热情,这就是情感 激励。

构建各各种激励方式有机结合的机制,必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被工作实践所证实。

4、建立教育与管理互补的制约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可以看成是一项“软工程”,而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的管理,则可以看成是一项“硬工程”,实现两者之间的一种动态互补,把教育的要求体现到各项管理中,无疑将大大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成功率,使教育在更广大的空间中显示威力,同时,也使管理工作更见成效。当我们把德育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堵住了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消灭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盲区,我们所建立的制约机制也就完备了。

5、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践、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德育评价不像智育那样便于量化。我们不仅需要进行道德知识的评价,还要进行道德行为的评价,而道德行为是个难以把握的变量,它具有随机性,其稳定性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所以,关于德育评价机制的创新,非常值得研究。近几年来,我们建立了定量与定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的评价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可以说这种机制能较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德育状况。

四、拓展渠道,形式创新。

德育形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德育形成必须多样化,必须生动活泼,必须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理性的升华。

1、德育应从单向式向多向式。传统德育实行的是单向式灌输,其特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信息源,学生是接收器。现代德育必须变单向式灌输为多向式交流,如师生交流、同学间交流、各学科间交流。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在心灵和思想的撞击中,他们就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2、德育应从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传统德育实行的是校园层面的德育,称为平面式封闭性德育。我们不能总把学生放在“净土”或真空中,而应该放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磨练。因此,现代德育追求开放性,力求实施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式德育。

3、德育应从包办式走向自选式。德育若能唤起学生自我思考、自主选择,那才是真正成功的德育。因此,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自助餐”,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改变过去教师“一人掌勺”的做法。

五、德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

德育途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大型活动、党团活动、主题班会、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咨询(个别教育),社会实践、多种媒体的宣传(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其创新的重点在于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和网络德育等。

1、心理咨询:即个别教育。作为一项专业事业,在帮助、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与冲突,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开发与发掘学生自身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加速人格成熟等方面有特殊作用。因此,应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应借鉴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在各中学设有专门的、相对独立的咨询指导机构,负责学校学生的指导工作,并在组织上、人员组成上、活动经费上、活动场地上给予妥善的安排。

2、社会实践: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中学德育必须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构建一个多层次,着重参与及角色预演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即必须面向世界,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双管齐下。学校与家庭要加强联系和沟通,互相配合,提高德育的实效。其次,学校与社会要共同参与。要建立包括党团队组织、社会德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关心下一代协会等在内的一个德育大网络,形成德育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3、网络德育: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社会所有领域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对德育工作形成很大冲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网络这个重要阵地,我们要主动去占领。要办好德育网站,做到网上网下对接;德育教师要学会网上聊天,做到网上网下“两栖”全能。扬长避短,使网络这一利器为我所用。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利用电脑虚拟化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境,使学生在一种仿真的、独特的德育环境中,开展道德实践,感悟道德力量,既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相对的真实性。

运用这一特点,教师可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如“毒品的危害”“青少年能否早恋”“道德警戒线”“知法守法”“正确对待金钱”等无法在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某些做人的道理。这样,传统的、常规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都能够得以解决。总之,中学德育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具有全局意识和历史责任感,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需要不断的创新。

推荐第4篇:中学德育论文

中学德育论文

内容摘要:

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改变‘假大空全’的德育现状,我校在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此项工作的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 。并强调:创建和谐的物化环境,以物育人。优化健康人际环境,以人育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谐的育人环境正在我校逐步形成。

正文:

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可见,无论是做事还是作人德行至上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成长为马家爵、王宝森之流,那还不如作一介莽夫。最起码他的破坏性要小得多,少得多。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提法虽然有些唯心的味道,但却说明了人的后天成长依赖于环境的影响,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界中,橘生南北却有南橘北枳天壤之别。在人类社会中,将门之后与出自书香门第的特质不尽相同。大家闺秀与山野村姑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成长环境使然。将门因尚武而重义,必然粗犷豪爽,义薄云天。书香世家因习礼明信,必然温文尔雅。大家闺秀一般知书达理,而山野村姑一般则直爽泼辣,之所以性格迥然,在于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受不同的氛围熏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作为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学校尽己所能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但在现今的德育工作中,眼高手低,俯不下身来抓德育的现象有之,假大空全的德育教育有之,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现象有之,致使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德育目标成为空谈。鉴于此,在我校的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我校的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 。小处着手意味着要抓好细节,抓好小事,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德育,大口号,大主题并不利于少年儿童

的健康成长,不符合其年龄及心理特点。

一创建和谐的物化环境,以物育人

漫步校园,红砖壁瓦、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每逢春末夏初之际,月季、刺梅争奇斗艳。秋天到了,万寿菊,夜来香暗香怡人。校园内百余株参天白杨陪伴一批批学子走过了每一天,每一年 ,到底送走迎来了多少孩子,他们也说不清了。哗啦啦爽朗的笑声是他对孩子们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福。茵茵绿草中的警示语说:我是你们的植物朋友吗?自来水龙头大声疾呼: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垃圾桶说:来吧,我的肚子大得很等人性化语言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羞耻心。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无时无处不在。

教室内高悬的国旗,端正张贴的名人画像,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无声胜有声”的思想渗透。《守则》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在于自觉遵守。室内外的园地,橱窗,板报不只为传经送宝,而在于使其成为激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人生舞台。墙为人说话,物为人传情成为我校校园环境的真实写照。但这些行为习惯的得来也并非一日之功,今天栽的花,明天就会枝折花落。刚刚露头的小草,用不了几天就会奄奄一息。今天换的水龙头,明天也许就会怎么关也关不上。每当孩子们步入校园大吃特吃后,准会把废弃物随手乱丢。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停止了那种毫无实效的说教,停止了那些毫无实效的主题教育,来一个从我做起,全员参与。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以身示范。什么叫身教重于言教,什么叫以身示范。半年下来,立竿见影,我们的校园变得漂亮了,孩子们懂事了,老师们也更省心了。

二优化健康人际环境,以人育人

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形象去影响,他们的周围需要崇高的灵魂。然而校园也好,家庭也罢,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形象,一些不健康的作为却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校园作为一方净土,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人师之范,要求孩子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而部分教师却时常在校园内,课堂上冒出一两句方言土语,板书备课更是繁简字并用。橱窗,墙报,板报中也会时而冒出一两个错别字装点门面。德育纲要,校规中明确规定要净化校园语言环境,但我们的教师却动辄训斥,言语粗俗,何谈语言文明;要求孩子们衣着得体,自己却身着奇装异服,穿着拖鞋进出教室有说服力吗?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乱弃;要求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但碰到不良行为却唯恐躲闪不及;要求孩子正直,自己却从来不敢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凡此种种小事,人师从何谈起,良好的育人环境从何谈起。德育课程健全了,德育活动开展了,德育为首的大政方针也定了,但如果只停留在说一说,写一写,搞

搞活动的层面上管用吗?如果为人师者不从小事做起,注重小节,我们的孩子又会好到哪儿去,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是一句空谈?

为此,我们把强化德育的全员意识,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并制定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准则,对教师的坐立行走等进行了明确的约束,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年终考核,评先晋级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师们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面日渐规范,成熟。无论是社区还是家长对教师们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温文尔雅的举止,得体大方的言行为我们的校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视。孩子们的语言不再粗俗,废物不再乱扔,穿着不再随意,校园内的人物合一让人感到亲切。甬路上,孩子们三三两两自由说笑,谈天说地。石桌旁,孩子们跃马扬鞭,在纹秤间自由挥洒。橱窗前,孩子们驻足欣赏,看看老师们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精神食粮。

在此基础上,个个班级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拾捡废弃的地膜,不但净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还为班级活动带来了经费。垃圾分类,不但使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雏鹰广播站的开播,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学识,还历练了孩子们的搜集信息及组织能力。在绿色家园创建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认领一块草坪,一株小树,既增强了孩子么爱校如家的意识,又增强了孩子们爱护美欣赏美的能力。在闪光的童年记录活动中,孩子们不但明辨了是非,辨别了善恶,更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但如果小事抓不好又怎能出现今天校园内人人和谐,物人和谐的良好局面呢。

校园环境虽然重要,但家庭环境同样必不可少。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而部分孩子们却说:“他们只顾挣钱根本就没有关心过我们的学习。”孰是孰非此时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学校能否帮家长一把。为此,我们在2-6年级广泛开展了‘走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的家访调查活动。这其中,88%的孩子不愿意听,也听不进家长的唠叨。85%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8%的家长与孩子平时很少见面,一见面多是批评训斥多于询问谈心。28%的家长不管孩子进步与否,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以上诸多的原因造成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畅,致使孩子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思想,拒绝与家长谈心。

为此,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存在不同问题的孩子归类后集中组织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讲座。一是聘请校外的知名家教人士办讲座,二是开展“教子有方”的经验介绍,三是让家长与学生共同作上讲台,交流家庭教育问题的得与失。同时,以学年为单位,开展学习型,民主型好家庭评选活动,有家,校,生三方共同制定评选标准。并把此作为评选市县级三好学生的标准之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对家长提出:尽最大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清洁的学习场所,不训斥孩子,不在家里聚赌。每

天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聊聊天,不以家长长辈自居。为孩子们提供一张书桌,让孩子们觉得父母在关注我,没有忽视我的存在。每周陪孩子散散心,放松心情,强化沟通。每月送孩子一本好书,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们现阶段的第一要务。渐渐的,关心孩子学习的多了,不闻不问的少了。家教中讲究方式方法的多了,动不动就横加指责的少了。讲究民主,崇尚学习的家长多了,耍大家长作风的少了。

我们的校园是净化孩子们心灵的殿堂,一块纯净圣洁的园地。知微而论,可为人师是校园环境育人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我们的家庭虽小,但孩子第一任教师的担子却很重很重。他是孩子们走向成人成才的摇篮,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行为做起,从而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环境。

推荐第5篇:中学德育论文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

政教处德育实施总结

清新美丽的校园内,琅琅的读书声飘向天空,放飞梦的希望;宽阔的操场上,孩子们在尽情挥洒激情,追逐狂奔,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正沐浴着德育工作的“阳光”茁壮成长。在德钦中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播洒爱的阳光,让绿树成荫,给山花烂漫;他们用坚强的双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擎起一片蓝天,擎起祖国的未来。 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在现阶段,有的教师被考试这只指挥棒所左右,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提法虽然有些唯心的味道,但却说明了人的后天成长依赖于环境的影响,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界中,橘生南北却有南橘北枳天壤之别。在人类社会中,将门之后与出自书香门第的特质不尽相同。大家闺秀与山野村姑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成长环境使然。将门因尚武而重义,必然粗犷豪爽,义薄云天。书香世家因习礼明信,必然温文尔雅。大家闺秀一般知书达理,而山野村姑一般则直爽泼辣,之所以性格迥然,在于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受不同的氛围熏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作为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学校尽己所能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但在现今的德育工作中,眼高手低,俯不下身来抓德育的现象有之,假大空全的德育教育有之,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现象有之,致使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德育目标成为空谈。鉴于此,在我校的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我校的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 。小处着手意味着要抓好细节,抓好小事,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德育,大口号,大主题并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符合其年龄及心理特点。

一和谐环境,以物育人

漫步校园,雪山高耸、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每逢春末夏初之际,各种花草争奇斗艳。秋天到了,校园内几株参天白杨陪伴一批批学子走过了每一天,每一年 ,到底送走迎来了多少孩子,他们也说不清了。哗啦啦爽朗的笑声是他对孩子们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福。茵茵绿草中的警示语说:我是你们的植物朋友吗?自来水龙头大声疾呼: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垃圾桶说:来吧,我的肚子大得很等人性化语言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羞耻心。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无时无处不在。

教室内高悬的校训,端正张贴的名人画像,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无声胜有声”的思想渗透。《守则》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在于自觉遵守。室内外的园地,橱窗,板报不只为传经送宝,而在于使其成为激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人生舞台。

二人际环境,以人育人

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形象去影响,他们的周围需要崇高的灵魂。然而

校园也好,家庭也罢,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形象,一些不健康的作为却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校园作为一方净土,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人师之范,要求孩子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而部分教师却时常在校园内,课堂上冒出一两句方言土语,板书备课更是繁简字并用。橱窗,墙报,板报中也会时而冒出一两个错别字装点门面。德育纲要,校规中明确规定要净化校园语言环境,但我们的教师却动辄训斥,言语粗俗,何谈语言文明;要求孩子们衣着得体,自己却身着奇装异服,穿着拖鞋进出教室有说服力吗?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乱弃;要求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但碰到不良行为却唯恐躲闪不及;要求孩子正直,自己却从来不敢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凡此种种小事,人师从何谈起,良好的育人环境从何谈起。德育课程健全了,德育活动开展了,德育为首的大政方针也定了,但如果只停留在说一说,写一写,搞搞活动的层面上管用吗?如果为人师者不从小事做起,注重小节,我们的孩子又会好到哪儿去,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是一句空谈?

我们要把强化德育的全员意识,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并制定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准则,对教师的坐立行走等进行了明确的约束,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年终考核,评先晋级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师们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面日渐规范,成熟。无论是社区还是家长对教师们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温文尔雅的举止,得体大方的言行为我们的校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视。学生们的语言不再粗俗,废物不再乱扔,穿着不再随意,校园内的人物合一让人感到亲切。甬路上,孩子们三三两两自由说笑,谈天说地。石桌旁,孩子们跃马扬鞭,在纹秤间自由挥洒。橱窗前,孩子们驻足欣赏,看看老师们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精神食粮。

在此基础上,个个班级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每天的校园卫生打扫,不但净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还为班级评比带来荣誉。校园卫生的打扫,不但使孩子们学会了劳动,还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校园环境虽然重要,但家庭环境同样必不可少。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而部分孩子们却说:“他们只顾挣钱根本就没有关心过我们的学习。”孰是孰非此时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学校能否帮家长一把。为此,我们开展了‘学会感恩,走进学生心灵’的大型演讲活动。聘请校外的知名家教人士办讲座,让家长与学生共同作聆听专家的演讲,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

校园是净化孩子们心灵的殿堂,一块纯净圣洁的园地。知微而论,可为人师是校园环境育人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我们的家庭虽小,但孩子第一任教师的担子却很重很重。他是孩子们走向成人成才的摇篮,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行为做起,从而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环境。

推荐第6篇:中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浅谈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著名的教育学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承载着爱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都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今天我想说的是:孩子们需要班主任老师爱的目光。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

一、认真负责,嘴勤脚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我缺乏的是经验,可我认为“认真负责”、“嘴勤脚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份责任感不仅来源于我的对这份职业的执着,更来源于我对孩子们的爱。因为我们学校白天是全封闭式的学管理,学生在校用午餐,所以我不仅要管理他们的学习,同时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对于每一个孩子我尽量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与呵护。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过渡。而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最容易了解他们,更容易做他们的工作,所以我在平时时刻注意孩子们的变化,及时地帮助他们拨正人生的航向,驶向正确的人生港湾。

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爱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几年来,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学生,热心的帮助学生。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

受理解你的爱。

四、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中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中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为了全面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值日生要负责当天的学习清洁、纪律、收发作业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

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五、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记得我刚接一个新班的时候,班里学生的\"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浅谈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天津市九十二中学

李继云

推荐第7篇:中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在路上

——班主任工作浅谈

“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在教师的队伍里,班主任是排头兵,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处在育人的第一线,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其一生的生活道路。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八年,踏上了做班主任这条路上已有三载,虽在班主任的队伍里还只是个新人,还刚刚上路,但感想颇多,认识颇多,通过三年来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上路前——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班主任的工作,千辛万苦,事多而繁杂;班级的管理,千头万绪,事无巨细,大事小事都要管,学习、吃饭、卫生、健康都要过问,既要当警察,又要做保姆。再加上自身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任何一个班主任而言,对其身心健康、精神意志和耐心毅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俗话说得好:“会做班主任的苦三月,不会做班主任的苦三年”。事实上,不管是会做的,还是不会做的,都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所以,在做班主任之前,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繁琐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做好吃苦的准备,耐心的准备;思想上有准备,一旦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或突发事件,方能沉着应对,不自乱阵脚,才能在情绪上不急躁,工作上不消极怠工,从而不致于影响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

本人在做班主任之前,通过观察身边的班主任同事工作,已深刻意识到了做班主任的不易、辛劳,当踏上班主任这条道路上时,思想上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做了最好的准备;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路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困难想象的充分一些,工作中就会少一预期,少一些预期,就会放低姿态,脚踏实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感觉到工作的顺利,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但还是比较圆满。

二、在路上——认真负责,心系班级

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责任心就是做任何事所需的一种平常而力求完美的心态”。作为一名新人班主任,会缺乏一些管理班级的经验和方法,但我认为心系班级、认真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责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班主任工作的源泉和动力,这份责任心不仅来源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执着,更来源于对学生们的负责和爱。班主任的个人风格和工作方法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但责任心是共性的。责任心强的班主任,工作到位,所带班级的问题就少,成效也好;反之,所带班级的问题就多,甚至出现一团糟。因此,当班主任,心系班级,认真负责最为重要,它是班主任管好班级、成功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关键。没有责任心的教育,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我们学校的外地生源比较多,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也千差万别。但对于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与否,我都能平等对待,都能尽量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与尊重。工作中,认真负责好学校交给的任务,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认真回答每一位家长的询问,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心系班级,把班级的事情挂心头,放心上,想方设法去解决它;把学生的事情放心上,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让他们认识到班主任是可以信赖的人,从而接受管理和教导。只有认真负责,心系班级,你才能发现学生细微变化,才能及时地、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健康成长。本人就是凭着这样的态度和精神来管理班级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路上——学会放手,让学生“自治”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主任能力再强,毕竟精力有限;精力再好,但往往也会分身乏术。所以高明的班主任应该懂得如何学会放手,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样不仅解放了自己,也有利于学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本人在班级的管理中,所遵循的原则是“班干部能干的事,交给班干部处理;学生能干的事,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当然,这需要挑选和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为前提。一旦放手,就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自我管理好自己,相信班干部能够履行好职责,不能“欲放又收”,畏手畏脚,犹豫不决。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是学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要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遇到的困难给与解决,并适时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三年的班主任工作证明,一个得力的班干部组织,不仅能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而且对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人正是依靠班干部、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在班主任工作中减轻了负担,轻松不少,实现了“无为而治”。

四、在路上——宽严结合,刚柔并济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严有余而宽不足,刚有余而柔不足。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社会交往,许多班主任事必躬亲,无所不管,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事实上,一味地强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而不注意方式方法,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的表面服从,内心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不服气态度,甚至是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教育效果差。所以,一味在班级管理中严格要求,刚性化管理并不科学,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宽和柔是给学生以爱、信任和宽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集体的温暖,从而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守班规校纪。严和刚是纪律严明,奖惩得当,常言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要求才能保证班规校级的严肃性,防止一些违反纪律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并可以达到警示的效果。正因为本人在工作中时能够时刻注意宽严结合,刚柔并济,甚至是宽多严少,班级并没有出现什么不可收拾的局面,班级秩序表现良好,成绩也名列前茅。

在路上,就一路向前。有句话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注定要风雨兼程。我要说:既然选择了班主任,就注定要风雨兼程。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且需要耐心的工作,班级管理并非易事,繁杂琐碎的事情很多,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班主任工作这条道路上,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尽心尽职,争取更满意的答卷。在路上,让我们用坚定的声音,唱出我们自己的辉煌!

参考书目:

1、《班主任工作艺术》 知识出版社

李汉生主编

2、《班主任的责任心》

王晓燕

推荐第8篇:中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浅谈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著名的教育学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承载着爱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都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今天我想说的是:孩子们需要班主任老师爱的目光。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

一、认真负责,嘴勤脚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名新任的班主任老师,我缺乏的是经验,可我认为“认真负责”、“嘴勤脚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份责任感不仅来源于我的对这份职业的执着,更来源于我对孩子们的爱。对于每一个孩子我尽量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与呵护。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过渡。而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最容易了解他们,更容易做他们的工作,所以我在平时时刻注意孩子们的变化,及时地帮助他们拨正人生的航向,驶向正确的人生港湾。

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爱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几年来,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学生,热心的帮助学生。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

四、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中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中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为了全面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值日生要负责当天的学习清洁、纪律、收发作业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五、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记得我刚接一个新班的时候,班里学生的\"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德育论文

浅谈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徐晓敏 2014年1月

推荐第9篇:中学德育论文(定稿)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江泽民说:“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改变中学德育状况,实现中学德育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也一致认为:应该把道德教育置于突出地位,不然,21世纪人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可怕的道德环境,而道德的沦丧又会加剧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恶化。在我国现阶段,加强恩德教育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但在作为道德教育与品格养成主阵地的学校,却普遍存在着德育低效的状况。

中学德育状况的“三化”问题:

一·德育目标理想化

在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的把中学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宽。德育目标贵在切实可行,贵在与生命主体的和谐通融。华而不实,大而宽的德育目标,必然在实践中失去信度和效度,进而造成德育实践的空耗,最终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二.育人方法简单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育人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一味强调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德育,要借助于与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相关的情境,依赖于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靠特定情境中的受教育者的反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才能形成他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环境影响的消极化

中学德育工作的一大误区,就是试图将学校变成道德上的“世外桃源”。而德育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相互影响的而又具有性对稳定性的运行系统。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的活动交往,接受的信息和受到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在校内受到教师,同学,集体的影响:在校外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不一致,甚至相互抵消,德育的实效性讲大大折扣,得不偿失。

中学德育现状的应对措施。

针对中学德育的现状,中学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是:

1 德育目标要不高不空,具有可操纵性

德育目标“应该是生命内在的要求,而不应该是游离生命以外的什么东西。”美国道 德品质教育的目标就具体而实在,他们把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建立在“六大支柱”上。即是:

(1) 信赖——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效忠国家和家庭。

(2) 敬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用语文明,用和平方式处理愤

怒和争执。

(3) 责任——干好本职工作,自控自律,谨慎,可靠。

(4) 公平——坦率办事,不存偏见,不推委过失,倾听他人意见。

(5) 关怀——善良,热情,宽恕,助人。

(6) 公德——合作,参与,睦邻,遵纪守法,敬重师长,保护环境。

这些品质教育的目标就不空不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值得我们借鉴。

2 改变观念,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扬弃传统的育人模式

中学德育的主体是学生,是鲜活的中学生的个体生命。由于我们忽视甚至无视青少年鲜活生命的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忽视甚至无视青少年个体生命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精神的独特追求,从而导致了简单生硬的教条主义灌输。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冲破传统的育人方式,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把学生看作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与规范,使主体根据自我实践传递信息,及时调节主体自我与非我的影响因素,使自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指向有意义的德育目标,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3 重视优化育人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网络

首先,要大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的渠道多种多样,社会开放,我们不应该还把学生关在“世外桃源”中来进行呵护,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只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哪些该做,那些不该做。深切体验后所受的教育,远胜于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

其次,要改善学校周边环境。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的指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从

推荐第10篇:中学德育论文 爱心,童心

爱心,童心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面对道德这一词语,好象在我们的孩子们心里印象很淡薄,对于孩子,感觉道德好象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所以不管是社会,老师、学校,家庭,都应该引起足够得警戒,因为我们的孩子们已经开始遗忘道德,已经开始忽略道德。 针对这种现象我提出让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帮助孩子们找回失去的道德。

一、

学校德育是展开战斗的最好的舞台

学校是孩子们心目种最神圣,最圣洁的地方,在这块相对纯洁的天地里,如果能做好德育工作,那么在孩子的心里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深感唤回孩子们道德观念的回升很难。

国家一直在对中国的教育进行改革,可其实,我发现越改越别扭了。现在的小学生更加成为了分数的俘虏,本来因该天真玩耍的童心早早地就被课本、作业搞的不复存在。我们一直希望自己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可事实呢?几乎我们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抓学生的分数上,几乎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及格、不及格的讨论中。而体也只是象征性的在运动会时急抓,在平时根本没有把体当做重点。孩子们最爱上的体育课在学期末也会被主科老师所占领,有时老师们害会因为一节副科而争抢。而我们的德育也就在分数的战争硝烟中默默地离开了它应该所在的重要位置。\"德\"与\"才\"的问题,自古以来谈得很多,历代教育家要求学生\"德才兼备\".\"无才\"做不成事,而\"无德\"常坏事.所以,教师需重视学生的德育修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成为遵纪守法,文明有礼,学有所为的现代公民.而我们现在不正是在培养很多的高分的孩子吗?为了平均分的排名想尽了办法。

当然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可学校也是培养祖国下一代的殿堂。教育的改革是我们 老师所期待的,也是每个学生所期待的,当然也是我们的国家所期待的。可现在的改革并没有复制实施,相反,我发觉现在的教学更加注重的是试卷上的考题,而不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追求分数的同时,我们也就忽略了道德的培养。

在学校里也有很多不错的举措,可这些活动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不是为了对学生的培养,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很迷茫。确实找不出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政府也是在互相比试各自的升学率,治标不治本,难!

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制度能让学校开展好德育工作,让我们的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德育观念。

学校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为了让学生在德育上有所进步。开展丰富多采的德育实践活动。

学校制定和实施一些实验计划。把品德教育系列活动与生活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一在少先队活动中可以举办“国旗在我心中”的专题活动,以及“我在国旗下成长”活动和实施“雏鹰行动计划”,今年又开展“雏鹰从这里起飞”和“手拉手希望工程”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旋律,贯穿于各时期的教育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少先队每学期围绕一个专题,如“漫游祖国大地”、“热爱家乡考察团”、“爱祖国,树理想,做主人”、“学赖宁、比贡献、做主人”、“考察家乡革命斗争史”、“做跨世纪的接班人”、“伟大祖国在我心中”、“雏鹰从这里起飞”……把少先队各个时期,各个中队活动,纵横结合的活动系列,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座谈、查阅资料、认识过去,了解新貌,憧憬未来,使少先队员提高鉴赏水平。还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故事创作,编制微型报创作文艺节目,组织主题中队会、汇报会,举办大型读书节、艺术节等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兼备的活动,联系少年儿童广泛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和实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和良好品格。 开展“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的“创双好,讲四美,校园遍开文明花”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内容的养成教育的大系统。

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训练。①在内容上形成序列:“行为规范训练”集体有课间、上课、班务三种规范标准,学生有个人行为规范标准。“达标创优”集体争创文明班、文明走廊、优秀中队、标兵班,个人争创红花少年、三好学生、优秀队干、城区三好学生。“创建良好校风”制定了校风、校训要求,设计了校章、校徽、校服、各班相应制定班风奋斗目标。②注意方法上灵活多样,形象性强定星期一(升国旗日)③在制度上从严管理把“文明班”、“卫生红旗班”、“文明走廊”、“红花少年”的检查评比制度化,经常化,实行日评、周评、月评、学期总评,使评比制度成为行为规范训练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深的场所

家庭对于孩子德育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家长对子女的正确教育;一方面是家长自身的言行。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家家都把孩子当成了稀世珍宝。而在特殊保护的背后便为道德的丢失制造了很好的机会。严重的溺爱,使孩子产生了自私、霸道的不良心理。还有的家长不懂的正确的教育方法,讲孩子的思想引入歧途。记得一份报纸曾经报道:一个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去建筑工地。原因是孩子不好好学习。来到工地,家长让孩子观察正在劳动的工人,并且告诉他,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象他们一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人看不起。然后又把孩子带到很豪华的宾馆,指着一个个出入的老板说,如果你好好学习将来就会有很多人向你鞠躬,你就会成为人上人。看了这样的做法,不知道大家会怎么想。原本我们的劳动最光荣也变味了,原本受人尊敬的劳动者也成为了家长举的落后典型。我真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孩子的道德标准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教育下爱心会有多少?我只是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家长的错误教育有很多。

现在的孩子很有见解,但这些见解却明显带着父母的影子。从长期的德育教育中,我体会到:父母要教孩子做好人,为孩子树榜样,任重而道远。首先为人父母的要首先重新认识和定位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的主流是公平正义的。其次作为父母的要循序渐进滴水穿石对孩子进行熏陶,从小为孩子的人生态度和以后对人生的选择指明方向。

作为父母的要学会换位思考,带着新的方法和理念走进孩子的世界,循序善诱,就他们关心的事展开交流,探讨甚至争论,在互动中明辨是非。

“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男性所具备的自立、勇敢、逻辑思维、活动能力等品质,对于孩子来说相当重要的。同样大海带给人的是温情和浪漫,高山的挺拔和坚强撑起了孩子的脊梁。

二、

社会环境是孩子们验证道德的领域

良好的德育教育直接关系这社会这个大舞台的风貌,也直接体现这国家的道德水平。 相信很多人已经在社会上看到了我们现在公民的道德水准,无需多举例。最简单的排队上车,遵守社会秩序都成了问题,有人说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太多了,才会发生拥挤现象。那么我们的学生在接触社会生活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道德思想的影响,那么很容易模仿的孩子们便开始丢失了正确的航线,扭曲自己的道德准则。

为此社会上的宣传媒体也在尽力使德育这一版块增大力度,以使人们的道德意识能够得到提高。但社会的环境是靠每个人的行为来养成的,不是说大话、空话,提高每个公民的道德意识,铸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学校的基础工作也是必可不少。从根基抓起,是一个 很关键性的因素。

德育工作已经成为现在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一个国家德育教育不成功,那么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我们还对德育教育满不在乎,那么良好的道德情操会离我们而去 ,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呼唤道德,希望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将德育进行到底。

用心

爱心专心 3

第11篇:德育论文 中学政治课如何定位

德育论文 中学政治课如何定位

近来,让会各方面对中学政治课教学颇有微词;有的批评政治课只搞“死记硬背”,有的指责“政治得满分,不见得立场坚定”;有的主张“中考、高考不必考政治”等等。政治教师则普遍认为,当前部分中学生中的确存在着厌学情绪,这固然与教学方法不当有关,但与社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重视政治学习的现象大有关系。这一问题应由党政部门、社会各界、学校、教师进行综合治理,主要从教材编写、考试制度及方法、队伍建设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教材。广大政治教师对教材的要求有三:①结合形势的内容较多是政治教材的特点,但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应相对稳定。配合形势教育的内容可临时编写讲义。②内容要精炼。目的政治课

本越编越厚,不利于减轻学生负担。③要确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真正做到“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培养和训练,有些基本观点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现在干巴巴地几条理论的编写方法要改正,应写入一些实例,并做到材料有力地说明观点。

二、考试。中学政治课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主渠道,它但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使命。因而政治课只学不考是不恰当的,但目前中考、高考有些题目偏难、偏深,超出了十几岁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理论水平,如市场经济的某些理论、金融市场的某些知识,有些政治教师都不一定清楚,其次,“标准答案,’不标准,随意性太大,有时定的太死,近乎吹毛求疵,有时学生考的普遍不理想,达不到预定及格率,又降低标准!

三、队伍。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师队伍亟需培训。’师范学校政教系招生很难,流失也多。牋某师范大学政教系的18名男性毕业生中竟有12名离开了教学岗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中小学望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及其共青团、少先认干部的作用。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并采取实际措施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但实际情况与这条规定大相径庭。

政冶教师们建议:

第一,有关部门尽快组织由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及中学政治教师参加的教材编写小组,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编写出能够相对稳定的教材;编写出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师改革教法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参考书。

第二,考试内容既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也要考虑全国或本地区政

治课教气学的实际,逐步提高,切忌过高过急。

第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宣传《纲要》内容。充分重视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有关政治教师的选任、进修、待遇的相应文件;以解决政治教师的实际问题,提高其地位。

第12篇:中学德育论文 让我们更加和谐

让我们更加和谐

——论师生关系与德育工作的相互影响 转眼半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前面的德育工作,我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德育和知识教育工作的实施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更好的组织教育。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师生关系在现今条件下面临并呈现出各种新情况需要重新审视与研究。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我认为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应该做到:

一、以理服人,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深刻地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他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师人格,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若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孔子所讲的那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作为一名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学生,首先要管好自己,自己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学生面前要树立榜样。

这样,教师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学生对教师也会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自己也会从严要求自己,这样一来,会不自觉地把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达到和谐的关系。

二、课堂上多些微笑,多实施“探究性学习”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还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活跃气氛很难上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听课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探究性学习”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创设宽松、活跃、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身心放松下来,得以改变在课堂上不爱问、不想问、也不知道问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学生在宽松的、无责怪的氛围中,才能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条件,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创设轻松活泼的校风和人际关系,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学生在学校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三、遇事要有耐心,不可心急。

现在的学校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而不是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学生个性多了,共性少了,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一些违犯校纪校规的学生。怎样来对待那些经常违纪的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千万不能过急,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结果只有师关系越来越僵,越来越复杂。如以前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夏斌,该学生是个脾气较大、有点不服管的孩子,而且脾气比较强,但该学生有一个优点,就是在体育方面有特长,曾在校运会上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对此,本人从几次教育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对待这样的学生需要根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据他的特点,要拿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因此,本人是先叫他到房子里,跟他谈心,先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去发展自己的优势,而后把谈话的语调变得轻松自如,把讲道理变成聊天式的谈话,使他那紧张的心得到放松,使他那种厌学的情绪得到控制,并且在本人的帮助和教育下,他不仅和本人的关系变得很融洽,而且学习成绩相对于开学时有所进步。 试想,如果当时不采取持久战耐心的教育,而只是一味地强调严紧的话,那么效果可能没现在那么大的局面,师生关系也不会如此融洽

四、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能否真正地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是否使个体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个体能否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持一种怎样的学生观及如何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的学生观。因为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在这种主观意识的支配下,个体不是消极、被动的被外界环境机械地决定,而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行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丝毫不意味着低估、忽视或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加强。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不过,教师的 “主导”,不是“主宰”,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尤其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再次,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在《给学习自由》一书中说:“在学习开始,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渊博的知识,课的组织,视听工具的使用和教学程序的决定,讲座质量的高低和参考书的多少,全不相干,尽管这些因素在某一时刻是有用的,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学习不靠这些,学习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靠这关系之中的态度。” 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培养,对提高其全面素质,起着关键作用。实践也表明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及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都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自己的德和才影响教育学生,把传授知识同思想启迪、陶冶情操、心灵塑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协调发展。

这几年来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展开,每学期我们每位教师都要与某一位学生结成对子,进行各方面的帮助,经过几年的经验,我觉得我们对待学生时应注意:

(1)关心了解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优缺点和内心世界。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身体、家庭环境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现其特点。其次要创造条件给学生表现特长、发展兴趣和爱好的机会。再次是教师要信任学生,尽管学生有这那样缺点,但心灵深处都隐藏着自信心的渴求,即使是差生,也有自身的闪光点,要善于捕捉,发扬光大。 (3)严格要求学生。“不要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学生的缺点姑息迁就、文过饰非,就会贻误学生。当然,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严格要求要合理、适度,做到严慈相济、严中见爱。一是要求有利于学生道德、智能、身心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二是要求必须是善意的、真诚的、同志式的:三是现实的、学生能够做到的。

总之,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我们更好的深入教育的前提,没有道德和情感的熏陶,学生就会变得难以管教。而要顺利进行德育工作,我们必须和学生结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否则德育工作必定难以实行。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创设我们美丽的校园,为了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人才,更加努力吧!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13篇:德育论文

“三心二意” 让班级管理别样精彩

班主任处在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基层,直接面对形形色色、良莠不齐、亟待雕琢的顽劣学生,其复杂性和难度非一言所能概括。但万事总有头绪,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能抓住工作要领,班级管理工作也可以搞得轻轻松松、有声有色。回顾多年来的经验,我以为“三心二意”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会觉得轻松而有效,师生双方相得益彰,班级自然异彩纷呈。 “三心”为先

一、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爱是无坚不摧的溶剂,她可以销蚀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隔阂,达到心灵相通的共鸣效应。因此,面对顽劣十足、亟待雕琢的学生,我们应该选择爱来作为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连通器:想学生所想、教学生乐学。面对一颗炽热的爱心,任是怎样的学生也会被打动、被感化。生活上的关照和体贴、学习上的询问和引导、班会上的表扬和鼓励,这些细微之处,均可以用来渗透我们的浓浓爱意。---爱是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其催进作用无与伦比。因此,应该着力把班集体打造成一个充满爱意的乐园;并让大家从你的爱意中有所启迪,学会相互关爱。试问:一个充满爱意的班集体中,怎么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呢?

二、一颗绵密如织的细腻、细致之心----“于细微处见精神。

其实,学生在接受一个班主任老师的时候是非常挑剔的,而且,他们对于老师从选择到认可整个过程中的眼光是非常“毒”的。他们往往会从我们的衣着打扮是否大方得体、言行举止是否自然潇洒、语言谈吐是否文雅幽默、待人接物是否真诚实在、课堂语言是否富有磁性、知识修养是否高深渊博等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加以审视。一旦合格,得到他们的认可,被他们视为知己,那么,你就可以率性地因材施教了。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之余,我们不妨留心一下学生的情绪变化、心理波动、衣着打扮、日常行为和交友言谈,观察其是否有异常之处,再通过从其他同学处的了解来摸清实情,有的放矢地施以座谈、沟通,很容易地便能找到和学生之间的切入点,与他们“对上了点”。这样,班级管理工作便很容易开展了,而且效果肯定很好。

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学贵有恒”,班级管理工作亦然。

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你的爱心、细心必须要和始终如

一、坚持不懈的恒心捆绑起来才能落地生根,继而发芽、开花、结果。否则,学生们会认为你纯粹是在作秀,那样的话,会适得其反。“才能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搞班级管理工作,亦是如此。我们需要从开学初起直到学期末,始终如一地坚持:或加以引导,或纪律要求;或爱意浓浓、或批评教育。用同一个尺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理解你处理班务的一贯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这样,大家就会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争相鼓励、共同进步。---你便培养出一个出色的班集体。 “二意”为主

一、一心一意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意识”。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育人的责任比传授知识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关键。学生只不过才是人的半成品,他们在思想认识、思想意识方面还有许多缺陷。其中,有些是人与生俱来的,比如自私、虚伪、贪婪、占有、欺诈等等;有些则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从书籍、报刊、杂志或影视、网络中“曲意”得来的不良习气。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是带着畸形心理来看待这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危险隐患,教育工作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大问题。

据调查,目前青少年犯罪率在逐年上升的同时,年龄也在不断的低龄化,而其作案的手段却在不断地趋向成人化,这些问题已成为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一大因素。究其根本,在于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其良好意识的有效培养。公德意识、公物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积极参与意识、公平竞争意识,自觉自主的学习意识、积极主动的创造发明意识等等,这都有待于我们班主任在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着力引导、精心培养。良好的意识源自良好的思想品质,良好的意识能引发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一心一意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其实,目前的学生之中,由于独生子女占有绝对比例,因而娇气、矫情十足,而严重缺乏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劳作精神。基于此,我特别提出班集体“学生健康成长”口号----“吃苦不是吃亏,刻苦不是愚笨,好问不是无知,礼貌不是怯懦,蛮横不是阳刚。”并教育他们“是非之话不说,是非之地不去,是非之人不交,是非之事不做。”告诫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交一万个朋友,你才能算得上个真正的成年人”。我还会借运动会、班会、文艺汇演、播音室投稿等有利时机,我用真真切切的事例教育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哪怕是一丝的懈怠心理、一个念头也不可以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人、做事亦是如此,因此,要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才,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珠宝易辨,肉蛋难认。”班主任整天面对的就是一个个千变万化的(肉蛋)。他们情绪喜怒无常、心理千奇百怪、基础参差不齐,需要我们有“蛇打七寸”的准确度来管理,持“三心二意”法一试,班级管理或许会别样精彩?轻松有效不妨一试!

第14篇:德育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作者: 山东临沂临沭王须伟 摘 要: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礼仪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更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时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新一代的接班人,小学生从小就应该接受良好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夯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传承文明之需也是社会发展之需。因此,对于小学生养成教育而言,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一、目前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现状及原因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城市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外来民工,而以家庭形式进入城市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临沭作为一座对外开放、日新月异的县城,自然吸引着众多外来打工者。目前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已成为我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这种新形势下小学生文明礼仪严重缺失现象要重: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不讲礼貌,不懂礼让,不懂得尊重他人,行为举止不端正等等。

据我校日前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调查问卷显示,我校76.3%的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薄弱,很多学生认为讲文明、守礼仪是一种束缚,有的甚至认为是封建,是多此一举的事。这次问卷分析让我们认识到了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的缺乏,学生精神文明的缺失。我们通过仔细调查得知,学生不文明行为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1.家庭教育中礼仪教育比较薄弱。很多家长工作繁忙或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养成了任性、自私、唯我独尊、不关心别人,也不尊重别人的坏习惯。另外,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眼中只有分数,只关心孩子的工作和前 1

途,而对礼仪教育重视不够,还有家长自身礼仪修养不高,更影响了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2.现代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只是偶尔通过课堂教学穿插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力度不大,作用不强,且不能够持之以恒,我们很难将基本的礼仪常识充分传授给学生。再者,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过于“功利”——追求成绩,追求升学,极大地淡化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二、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策略

“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要从文明礼貌做起。文明礼貌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这是我国教育家柳斌的话,这绝非危言耸听,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那么,我们作为小学教育者,在新形势下如何高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的确,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因此在关键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说教,而是要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架设一道文明礼仪认知转化之桥。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教育者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文明”校园、营造氛围

在学校的围墙、走廊、花坛等地张贴了许多文明礼貌用语的卡片,如“请”、“你好”、“再见”、“谢谢”、“老师好”、“对不起”、“没关系”等等,这些文明礼貌用语卡片由学生亲自制作。整个校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文明,感受文明,接纳文明、使用文明。老师鼓励学生每天念一念,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及时表扬在文明礼貌方面做得好的学生,并将号召其他的学生向他(她)学习。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文明礼仪教育。如播放礼仪教育电影或专题广播,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开办礼仪宣传园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礼仪修养,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

2.榜样示范、正面诱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为人师表作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可以说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小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做榜样。其次,文明个人示范作用,学校每学期评选十名“文明小天使”,为全体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向全体学生印发有关他们文明事迹的材料,号召人人争做“文明小天使”。再次,文明之班示范作用,学校每学期评选三个文明班级为“文明之星”,以“班级体”的文明行为作为表率,创造班班争创“文明之星”的良好氛围,并将成绩纳入班级年终评比。

3.点滴抓起、养成习惯

为什么许多学生《规范》、《守则》倒背如流,自己却随地吐痰、随手扔纸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习惯。我经常跟孩子们讲:一件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在校园内衣冠整齐,课堂上自觉遵守纪律,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问好,见到同学的书本掉在地上主动捡起来,等等。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文明礼仪还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鼓励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主动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知礼仪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必须从学生点滴抓起、养成习惯。

4.组织活动、“丰富”教育

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在校领导指导下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例如:“三八节”开展回馈母爱、分担家务活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八一节”开展慰问老军人活动;“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 “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十一”开展爱国情操教育活动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活动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显然效果要好。

5.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班主任更要起到带头作用,每当学生高高兴兴来到校园时,不要忘记提醒他们见到其他老师也要主动问声“老师,早上好!”;每当学生满载而归时,不要忘记提醒他们回家路上要慢行,文明行驶。不分校园内外,时时处处讲文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绝不“松手”,直至学生养成讲文明识礼仪的良好习惯,使整个校园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

总之,习惯养成固然要从严要求,但对于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也要注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把“苦学”与“趣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年龄较小,在文明礼仪教育中不能一味的说教,而要增加养成教育的灵活性、游戏性,让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教育中多一些评比,多一些鼓励,全方面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样既能达到教育目的,又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培养高尚品质。少年儿童时期是塑造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从小学生抓起,在这个关键期里给予他们应有的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让他们成为祖国未来有涵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蔡践.礼仪大全.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

[2]李莉.实用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江乐.德育从细节入手.小学德育,2009年1月下

[4]金正坤.商务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15篇:德育论文

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

2012届毕业生德育论文班级 学号姓名

不知何处题目:

韶华易逝,光阴不在,转眼四载已过。值此毕业之际,整理过去种种,然后开放面对未来。四年时光过去,种种形象犹在眼前。

还记得四年前,我收拾行装独自来到学校的那天。从学校东门而入,一切是那么新鲜,那么兴奋。看着身边成熟的师哥师姐,当时想什么时候可以向他们那样自信自足啊。大学时光从军训开始了,每日跑操,站军姿,踢正步,唱军歌,在紧张而充实的生活中慢慢体验着大学的点滴。夜晚漫步于栽满杨树的校园小路上,天朗气清,月明星稀,想起温总理那首《仰望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一时间仿佛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即此下定决心在以后的日子里,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能力,有学识的人。于是大一时候,我认真听课,好好上自习,和同学讨论着各自的计划,憧憬着美丽的未来。只可惜,时间长了以后,自己慢慢变得麻木了。虽然也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却没有了激情,像是每天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行尸走肉般地生活着。大学是自由的,是开放的,可是在经过了中学漫长的被动的学习之后,自己的自制能力已经退化。中学时,总有一个目标在指引,可是到大学之后,过去的目标没有了,新的目标尚未确立,而考证考试之类的东西又没多少价值,所以不自觉的已经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时间不长,空虚、寂寞、无聊已经占据了生活中的每一天。整日只是吃喝玩乐,极力想用各种刺激来填补这种空虚,体会自己的存在。可是,这就像吃药,药不对症且不说。时间越长,耐药性越强,所需的刺激也就越强烈,内心也越来越空虚,越来越不快乐。好在我不是无药可救,更庆幸的是我所在的专业是一个崇尚读书的专业。同学们的学习氛围很浓,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之下,人会不自觉的受到感染。于是,在没课的时候,像其他同学一样,走向了图书馆。刚入学的时候,总面临着现实与想象的碰撞,图书馆的藏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丰富,于是便失望抱怨。可如今想一想,即便是它不够丰富,它所藏的书已经够自己读一辈子了。可是自己究竟读了几本书呢?

这真是自己的一个大毛病,不从自身去找原因,而将问题推卸在外部环境上。

结果就是问题得不到解决,环境无力改变,自己就愈加逃避。

在大学期间,这种缺点对我的人际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同宿舍的各位同学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每个人的脾性爱好都展现无遗。一个小小的宿舍住六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时间一长,各种干扰,各种矛盾就暴露出来了。有人习惯早睡,有人是夜猫子;有人喜欢安静,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游戏,有人喜欢读书;有人的人干练,有的人懒散。于是,从起床,吃饭,玩乐,睡觉甚至到学习,洗漱,卫生等各个方面小矛盾,小冲突爆发不断。我想,人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成长的吧。在不断的磨合之后,原来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少,大家彼此体谅,互相适应,都从其他舍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本人较为自卑,为掩饰这种自卑不自觉的把自己扮演成一个不可侵犯,高高在上的甚至有些自负的角色。自己去寻找些新鲜玩意,然后将自己学的那点皮毛在鹦鹉学舌式的在他人面前炫耀一番。以这些东西为自己装潢,贴上几个不错的标签,最后自己都被骗了。自己沉醉在那虚假的标签之中,不得自拔。在整日的虚假的自我满足的同时,也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总以为自己真的多有学识,多有思想,多有见地了。可是,人一两天不读书看不出来,一个月不读书,差距就真的显示出来了。在人人,在课堂,同学们的越来越成熟犀利,我一直以来自以为是的独到见地的假象被揭开了。然而,当现实把真相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没有接受,而是下意识地选择了逃避。逃避成了我的习惯,不仅仅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也是这样。曾经想象过大学的种种美好,可是真的到大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只是幻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有机会真的去实践,去体验大学的时候,我却退却了。非但如此,最可笑的是自己还要自欺欺人,为自己懦弱披上特立独行的外衣。将为大众所接受的流行品种批判为庸俗,无聊。妄图用标签来提升自己自信,就像妄图用一根稻草支撑灵魂,注定是一场徒劳。

有人说大学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到的知识,而是经过四年的大学文化的熏陶,大学生的素质有着很大的提高。我们所处的时代真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时间很快,但是高素质却不是随着知识的更新而淘汰的。大学生的素质不仅仅是指基本的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具体到中国实际,则更多的表现为对自由开放的向往,对社会的担当,对未来社会的忧虑,对中国问题的探索。在大学的时候,我能体会到最大的成长就是爱国观念和

爱国方式的改变。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我还延续着中学时候的稚嫩和冲动,遇事不过脑子,被官方宣传所愚弄,无视中国本身的问题,以冷战思维来看国际,以*思维来看国内同胞。动不动给别人贴上卖国贼的标签然后大肆批判,甚至发挥愤青的“优良传统”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人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侮辱。经常想着爱国就是时刻准备着去为国家而献身,期待着打仗,总希望中国将其他的种族灭掉,然后统治其人民。有次在班级QQ群里发印尼屠杀华人的帖子,然后声称应该将所有的日本人和所有的印尼人,以及所有的韩国人杀光。今天想想,那时的我简直就是一个嗜杀成性的恶魔。在讨论中,有的同学将目标引入国内,我想从那时起,我才恢复理性,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有这样的处境。当一个人真的关心中国问题的时候,就对自己的学识提出了要求。当自己去了解政治学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民主是中国政治的唯一出路,当了解宪法学的时候,才知道中国的未来必须依靠法制作为保障,当了解经济学的时候,才知道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当对中国问题有了了解之后,才知道把人当人让人说话是多么重要,看到社会上种种问题爆发,官民矛盾冲突日益激烈才知道公民意识有多么重要。只有在这时才明白,爱国不是否认她所存在的问题,而是面对她的问题还要积极去寻找解决办法。然而现实中,我看到很多愤青就像过去的我一样,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人善意的忠告武断批判,盲目自卑又夜郎自大。这种人和如今很多有已经有着独立意识的人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让人得以将其相互比较,进行批判吸收。真正的治学方法,便在这样的不断的批判中形成了。在未来,这种学习方法要比大学期间学的那点知识更有用。

有人将中国的教育比喻成一个工厂,进去的不论是什么材料,出厂都是一样的产品。我们在教育中从来不在乎学生的个性如何,适合什么,不论资质喜好如何,都将人按一个模子塑造。在这样的体制中,我经历了个性分明,到毫无个性,迷失自我,在大学四年的整个四年里,如果说我从始至终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寻找自我。如今,即将毕业,这个过程仍没有结果。我想,它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吧。

站在今天的十字路口,我思绪万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自己最好的年华在此度过,过去种种,仍然历历在目。在今天离别之际,回首往事,向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从今以后,以一个新的姿态面对挑战,迎接未来。

第16篇:德育论文

如何在生活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对坚持学校的社会性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德育内容在不断发展,培智学校数学课程改革也随之迈开了巨大的步伐。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在生活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使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与时俱进,便成为了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迫切工作。

智障儿童、少年由于生理、心理上的缺陷,导致其认知水平低,内抑制和言语调节功能欠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表面性和形象性,加上他们常常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情感意识薄弱,对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差,道德判断水平较低,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自觉的或不自主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那么怎样针对智障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在生活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些小小的经验。

学科德育是渗透性教育的体现。数学教材及其所包含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果以教材为载体,结合教学过程有机、有序地进行渗透,其教育效果必定是其他任何德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在教学中特教教师要结合智障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滴中潜移默化有机渗透,才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本学科,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要使学生知道已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只有学习了这部分知识,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教学“三步计算式题”时,教师介绍“小括号”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运算顺序中的作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教师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教学“比例尺”时,教师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按比例尺绘制图纸,以及比例尺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学生就会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进而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要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和典范作用,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亡的模范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召学生用高尚的行为教育学生,用真诚的语言感染学生,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这种影响比语言的教育更直接,比活动的教育更持久,比书本的教育更全面。所以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们要谨言慎行,为特殊学生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在数学教育中实施德育的目的。比如,带领学生大扫除时,教师与学生一同擦桌子,扫地,领头做重活,有危险的工作单独干,这样大家个个积极干,就会出现热火朝天的场面;锻炼时,教师与学生一同打球,做游戏,赛跑,跳绳,人人都会积极参加锻炼;升国旗时要求学生立正行礼,教师必须自己首先严肃认真、端端正正,这样学生自然也会守纪律。以身作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三、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在生活数学学科的新教材中有许多例题和习题里蕴含着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我们知道,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带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的过程,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基本都是精心选择的“美好生活图景”,而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从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感受”“体验教材中承载的价值。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植树”“跨海大桥”“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等数学问题分别渗透着环保意识、爱国意识、节约能源意识,都是鲜活的德育素材,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画龙点睛”式的积极引导,便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可先出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钟面,让学生认识时间的不可逆性,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准确地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出示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数据和资料,编出例题和习题,再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激励学生为家乡的繁荣而努力学习。这样,既可以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赋予了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以时代气息,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有一定的新鲜感。

总之, 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师必须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的组织教学中,要长期坚持对智障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特教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做到“渗透有心,渗透得法”,这样一定会使德育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只有正确而科学地实施德育教育,才有助于康教一体化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特殊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第17篇:德育论文

德在学中渗透,学在德中体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有个比喻说得好,教学是泥土,德育是雨水。小草似学生,它不仅需要泥土的养分,还要雨水的滋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要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与学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 我们应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寻找德育点,寓德于教,有机渗透,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下面结合平时工作中,一些具体案例作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教师用书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口头传达,要珍惜时间,学生很可能没有“感觉”。课堂中我提问:“同学们觉得时间过的快吗?” 学生回答:“有时候过的很慢,有时候过的很快。等待一节课下课的时候,时间过的非常慢,有时候上一些喜欢的课感觉一下就下课了!”

是啊,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一样的,当你在肆意浪费时间时,它会过的很漫长,当你在有效的利用它时,它将走的飞快。我们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也许这一次的瞬间,并不能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可贵,但只要抓住每一个这样的瞬间,相信学生定能有所感悟。

在本单元后面的学习中,练习十八出现了这样的一道题目。从这里更能看出,教材在编写时,有意识的将德育安插到数学课堂中来。在这个行人横穿马路,无视交通规则的时候。作为老师抓住机会,与学生们一起交流学习。倡导大家一起遵守交通规则,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教书育人吧。

每个单元学习完,我都会布置单元总结的作业。一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二来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年、月、日》单元总结,我布置了回家调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日的作业。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2代人,照顾一个孩子。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生活中都是他们给我过生日。而他们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却不曾记得。

德育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不仅仅是数学课堂有这样的点滴。相信在其他课堂上,在座的各位老师比我做的更好。我想学校组织德育论坛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敏捷的思维、优良的教育机智,让附小的课堂开出德育之花。

第18篇:德育论文

论新时期课堂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一、从导入环节做起

让初中生对德育课堂产生兴趣,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中能够凸显主体性、趣味性、探究性。如,做好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从一开始就能有兴趣听课、积极接受德育教育。在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学生老师答案的符号出错。教师在导入环节设计中采取了这样的方法,以聊天式的问话开启一节课的序幕,“同学们,当你为了实现一个不现实的的梦想时,结果会这样”有学生回答:“一定不会实现”却勾起了学生的兴趣点,看似不着边际的问话,恰恰切中了本堂课的主旨,同时,当我们都把正负号一开始算错了,答案自然就错了,所以做事、算题都一样,方向不能错。自此,学生的生态德育也会顺利进行下去,这种导入成为上好一堂课的伏笔。

二、把与学生生活接近的素材引入课堂

教学中的德育案例都是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取生活的素材,将生活典例搬到课堂上,使学生产生认同感、亲切感。例如教学《合理使用网络》的班会课时,教师就把生活中使用网络故事告诉大家,不少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微信里全是微商,找不到真正的朋友,也有的说现在的网络太发达,天南海北的人都能交流,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了。网络究竟是好还是坏?教师一一搬出了更多的网络事件,有正能量的传递事件,也有迷惑学生双眼、丧失道德的恶劣案例。教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学生讲述真实经历,展开精彩辩论,双方通过激烈的表述,最后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理念: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网络存在的危害和隐患,也要认识到网络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唯有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理念才能运用好网络这个工具,给自己的青春添上丰富的色彩。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例如,角色扮演的故事情境,这些都让学生参与进来,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将德育知识蕴含在故事或游戏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合理消费”内容时,教师创设了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家长、孩子、售货员等角色,孩子走进商场,看到琳琅满目的玩具、糖果、衣服等眼花缭乱,爱不释手,想买这个也想买那个,但是作为家长,因为自己的收入有限,不能一一满足孩子的欲望,面对售货员热情的推荐,面露难色。教师在此时配上独白,“同学们,台上的学生演得都很到位,那么,如果你是家长,你会给自己的孩子买很多玩具、零食吗?”学生立刻兴趣倍增,一名学生说:“我要是当家长,就让自己的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但立刻就遭到另一名学生的反驳:“如果你一个月挣很少的工资,你都买了玩具、零食,还吃不吃饭,过不过日子呀?”教师顺势让学生自己扳着手指算一算,自己的父母一个月挣多少,每一个月家里的花销又是多少。究竟如何合理消费呢?由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消费观念这个过程,不单单是算一笔消费账那么简单,而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对父母的疼爱之心,感受到父母为生活的不易和艰辛,从而让学生能够认清现实,而不是胡乱地消费,给父母、给家庭增加负担。

四、参与实践走向生活

德育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让学生践行到生活实际中,而学校、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社会平台,融合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献出爱心,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抑或是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实践中逐渐感悟、深化德育的真正意义。总之,让初中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要培养他们的道德观,从教师的教学要,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感悟,抓细节,勤实践,德育的种子才能在学生的心里扎根、萌芽、成长。

第19篇:德育论文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

李雅军

地理学科是自然学科的范畴,细研起来,也有不少人文科学的内容,是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

一、全球观念的培养初中地理中,世界地理就是实现这一想法的可取材料。首先让学生感知到地球之大,使学生眼界大开,心胸宽广。在学生了解到欧美的发达后,激励学生产生赶超发达国家的冲动,从而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生了解到非洲暂时落后的现实和产生的原因后,可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危机意识。其次,学生了解到世界政治、经济组织后,让其明白全人类也是一个大家庭,即使有些矛盾和冲突,也应和平共处,共同繁荣,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同权利。全球各国的政治经济是有机联系的,从这方面看,地球也小了,全人类“同居地球村”,大与小是相对统一的,能把“大”与“小”统一起来并处理好,也是一种智慧。

二、理性态度的培养初中地理的中国地理部分是从事这一教育的很好材料,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我国的自然环境优越,从而产生自豪感和优越感,同时,学生了解到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学生就不会盲目乐观了,居安思危意识的产生,就有了理性态度。学生了解到我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但人均不足,学生有珍惜自然资源和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后,理性态度就自然产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世界瞩目,国民经济总值世界第二,令国人振奋。但学生了解到我国人均gdp在世界排位只处于中段,感知到我们要走的路还漫长,知道我国经济发展东西差异大,西部有些地区还很落后,我们没有懈怠的本钱,理性态度也就产生了。

三、人文精神的培养初中地理中,人种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自觉抵制种族歧视的思想;中国地理中民族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培养民族平等的观念;气候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培养环保观念,自觉过低碳生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学生从中看到人类先贤的智慧,从而产生敬重的情感,可使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旅游知识的了解,可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提升能力,将来发展旅游或参与更多更远的旅游,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潜移默化的德育比空洞的说教有效的得多,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7年12月11日

第20篇:德育论文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探析

惠州第二小学

欧晖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领导者与实施者,肩负塑造学生灵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职责。其德育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索更为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成为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策略探析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小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导者,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必须全面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丰富自身开展德育工作的经验和策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充分信任并尊重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是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给予每一名学生应有的关心和爱护,本着平等、尊重之心面对学生,才能正确的看待学生的一些过失行为、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给于应有的宽容和开导,进而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当首先懂得用真情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应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从心底里产生共鸣,认同老师的教导,而不是由于畏惧而被动的接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获得“育德”的目标。

热爱、尊重和欣赏学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更是德育之香能否沁入心脾的关键。现阶段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很少受过挫折教育,自尊心很强,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共同信任和尊重。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当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在教育活动中充满爱心,努力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小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中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名学生,既不因某位学生的成绩优秀而偏袒,也不因某位学生的成绩较差而过分苛刻,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使其充分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才能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指导,进而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实施。

二、充分关心并爱护学生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小学班主任向“学生心理塑造者和心理健康维护者”方向发展,因此,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除了为学生做传统的思想建设工作外,还需逐渐实施对学生的心理护理和人际关系协调工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把握,因势利导的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心理,奠定学生今后融入社会的基础。具体来说,首先,德育教育不能急于求成。现实中,很多班主任面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会不由自主的展示出鄙夷、嘲笑或愤怒的态度,有时甚至会采取训斥、挖苦甚至辱骂的行为,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需要充分尊重并爱护他们的人格,务必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切忌伤害其自尊心。其次,德育教育应当因人而异。德育所育的是人格与价值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受教育个体寻找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对待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好、同学威信高的学生,需要适当的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其提高自身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而对待一些学习成绩后进、不善与人交往、人际关机较差的学生,则应当在指出其不足点的同时帮助其寻找自身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教育,帮助其树立前进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因人而异的德育方式体现出的是班主任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关心与爱护,这也是做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关键之一。

三、掌握恰当的德育教育方式

德育教育方式的选择需要班主任教师不断从自身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和总结,从而寻找出一套适合自身需要又符合所带班级学生情况的德育方式。但无论何种德育方式,都应当遵循三点原则。

一是教育为本原则,即德育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班主任都必须将德育作为一种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手段,而非惩罚学生的工具。例如,三年级某班学生平时有偷拿同学文具的习惯,作为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应当与家长一起了解该生偷拿行为产生的原因,了解学生“偷拿”的动机——是自己的文具不够用?还是认为别人的文具更好看?抑或是其他原因,再根据不同的动因遵照教育引导的不同方式,帮助其改变这种行为。而不能简单的训斥学生为“小偷”,甚至将其作为反面典型在班上反复的责罚。

二是交流沟通原则,即无论面对学生的任何错误行为,都应当与学生或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让学生心服口服。例如,本班四年级学生田某平时很乖巧,但近期却总是与同学打架,已有多名学生和家长前来“告状”,此时,作为班主任,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田某,而应当与田某及其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了解近期田某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经了解得知,田某的爸爸近期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理,有些同学知道后编造顺口溜宣扬此事并辱骂田某及其父亲,田某因此与这些同学打架。了解原因后,我对田某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心,帮助其走出父亲被捕的阴影,平复其情绪,同时批评教育了几名编顺口聊辱骂田某的同学,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田某道歉并保证坚决不再拿此事开田某的玩笑。

三是自我控制原则。作为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时必须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不能使用过激或者消极的语言,否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留下未来心理问题的祸根。例如,我校六年级学生陈某母亲早逝,平时个性较强,一次与同班同学打架后被班主任斥责为“没娘的野孩子不好管”,因而离家出走多日未归。这一例子说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情绪言行,因为在成年人看来一句无关痛痒的“顺口话”便可能给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带来严重的创伤。因此,班主任教师必须注意自我控制,批评教育学生前首先梳理平复自己的心情,不能带着情绪教育学生,否则可能会使德育工作走向教育的对立面。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工作对与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意义重大,作为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位置,把握小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律,以积极的态度、稳健的心态投入到德育工作中去,胸怀爱心、关心、诚心、热心,从多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提升,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