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听课稿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8 18:07:5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听课汇报稿

小学语文名师高效课堂教学“同课 异构” 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

汇报讲座

3月

22、23日,我有幸到南昌参加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课改创新成果展示暨小学语文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既目睹了名师精彩的课堂展示,又聆听了他们的学术报告,受益匪浅现将这两天的学习情况及感受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首先是同课异构同一节作文课《记一件成功的事》上课老师一位是南昌铁路一小的阚志红,另一位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纲。他们的课让我有三个很强烈的直观感受:

对比一:教案长短:长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短得一目了然,一气呵成。

对二:学生学习过程:学生被动,被牵着鼻子也不愿意走,感觉作文是形式化。学生主动,有成就感,明白习作是发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对比三:听课感受:听完后,觉得我觉得教的老师累,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管见,管用。管老师在习作讲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习作,课堂清清爽爽分为三大块:

一是欣赏。二是纠错。三是指导。

1、欣赏,树立学生习作的信心。把学生作文中用得好的标点,语气词,用得新鲜的词,写得新鲜的句子,写得传神的段落,一一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先隆重地让全班同学认识作者,再让作者自己美美地朗读,让全班同学一起读,共同欣赏,学生的那种成就感马上被管老师调到起来了,没有得到展示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希望得到展示,老师提供给了学生一个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全体学生找到了身边学习的榜样,知道了美的语言是怎么来的,从生活中来,从阅读中来,从幽默中来,更是捕捉了内心一刹那的心灵活动中来的。管老师在讲评中积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和发展语言。

2、挑刺。管老师先让学生认识“大头病”和“大脚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中的一些空话套话大话这些现象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应该“砍头”“砍脚”。让学生朝着“真话、实话、心里话”这个方向走。

3、开头和结尾的“假、大、空、套”话被砍掉了以后,学生一篇长文就被砍掉了短文,怎么办?这时管老师再指导学生:寻找故事的曲折点。引导学生发现故事发展的曲线图来理解“一波三折”的写法,如果事情很顺利,就寻找内心的曲折点,引导学生学习:作文,寻找故事的曲折点。故事,寻找内心的曲折点这一写作方法,来把过程写丰富具体来。听了他的作文课,我真觉得管见,管用。 接下来我们听到的是五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有浙江的名师:虞大明、张祖庆。有北京的名师:窦桂梅、王玲湘、张家龙。所以我把他们分为南派和北派。虽然他们各自己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但其实对课堂的思路还是很一致的。重视预习,及课前检查预习,通过质疑引发学生思考,课中指导学生围绕多面性的问题选择一个方面能过小组合作学习去探究,最后延伸拓展。

“预学 共学

延学”这是清华附小创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课堂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增值为中心组织教学。”

这些名师他们都有各自己的教学主张,但对语文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却显得很一致,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块“预学——共学——延学”, 预学:预习要落实到位。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较长时间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内化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带着准备和问题走进课堂,教师的教就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学生带着更高的渴望和问题走出课堂,学习的学就有了方向性和提升性。

通过预习单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及课前需自己探究的内容,上课一定要让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就是的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

共学:老师引发学生思考,学生质疑文本,小组合作学习重点探究,群思广益,共同学习。

延学:延伸拓展

群文阅读,摘取该作者其他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片断,推荐相关的书籍让学生读。

引导学生欣赏这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或是是类似题材的文章,开阅读学生的阅读视野。

听完课以后,深深地被这些名师的综合素养所折服,最让我信服的是他们的年纪比我大多了,但他们记忆力超强,能同时记住十几个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并快速在脑子里进行梳理,哪些是需要在课堂指导解决的,哪些是学生在理解了文本之后能自己解决的,以此来展开教学,在经历了一个小时的教学后,还能记住是哪个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并叫出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其实细想下来,不是年纪的问题,而且是是否用心的问题。

这一次的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的学习机会,最后我想借用一句名家的真言结束我今天的汇报:课堂教学应该在“学”上做好研究。

推荐第2篇:131012听课讲课稿

讲课稿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来了好多老师呀,你们应该怎样表示呀?(欢迎)除了表示欢迎还需要拿出我们平时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老师们,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今天的知识呢?

生:有!!!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准备

师:同学们,老师先想和大家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比比哪排的同学口算的水平高。

1、大家看大屏幕(出示练习题);

2、学生思考,解答;

3、表扬总结: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进行计算,希望大家能够熟练的掌握乘法口诀。

4、举例提问:2x4= 的意义是什么?(“2个4相加”或者是“4个2相加”)

二、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都是最棒的!大家说的这么好,老师就要奖励大家了,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同学们想不想听故事啊?

生:想

师:好,那同学们可得认真的听着,因为,故事里还用很多知识等待着大家去探索呢!话说有一天,唐僧四人取经西去途中,唐僧感觉腹中饥饿,遂叫八戒去找些食物来。八戒腾云而去。不一会儿,就给师傅摘回来了好多的果子。唐僧看着果子,欢喜的问“八戒,你这是摘了多少果子呀?”八戒摸摸脑袋,说“老猪我只知道我走的时候拿了4个袋子,现在每个袋子里装了20个果子。”哎~同学们,我们需要帮助唐僧解决一下“八戒一共摘回多少果子”的问题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啊?(点名)

生:八戒有4个袋子,每个袋子装了20个果子!

三、学生计算

八戒一共摘回多少果子?

师:这位同学听课听得非常的认真,你一直是最棒的!那同学们,赶紧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想,你是怎么算的呢?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有!

师:看来我们班的小宝贝们个个都不服输哟!

师:下面小组之间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么计算呢?开始吧!

(师巡!!!)

师:老师转了转,同学们讨论的都非常的认真!那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可能会出示的结果

用加法算:

1、20+20+20+20=80(个)

2、20+20=40(个)

40+40=80(个)

用乘法算:

20 x 4 (重点讲解)

四、选择算法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生:(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要求4个20是多少。

五、讨论算理,引出课题

师:大家来猜想一下,20x4等于多少呢?为什么等于80呢???

这也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数乘一位数)

师:那么,20x4到底等于多少呢?下面,我们就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验证一下这个问题吧。大家拿出你们准备的小棒。

师:每个人准备了两捆小棒,一捆是10根,两捆是多少根呢? 生:20根。

师:好,现在每位同学都有两捆这样的小棒,那么4个同学有多少根小棒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一下吧。

生小组讨论!

师:大家讨论的非常的认真,那么,哪个小组愿意来讲台上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呢?

小组汇报:

生:我们每个同学手中有2捆小棒,是20根。 师:那么20里面有几个十呢? 生:2个十。

生:2个同学是40根

师:那40里面是几个十? 生:4个十。

生:3个同学是60根。 师:60里面有几个十? 生:6个十。

生:4个同学是80根。 师:80里面有几个十? 生:8个十。 师:(反问)8个十是多少? 生:80。

师:谁能说说20x4=80,我们刚才是怎么想的呢?

生:20x4的口算结果可以这样想:把20看成是2个10, 2个10乘4等于8个10, 8个10是80,所以20x4=80。

师:那我们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呢? 生:二四得八!

六、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的好。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假如八戒当时的每个袋子里装了30个果子,大家能不能很快得到:八戒一共带回多少果子呢?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口述30x4的计算过程。 (这样想:30是3个10, 3个10乘4等于12个10, 12个10是120。所以,30x4=120。)

七、即时练习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棒,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题,大家请看:

1、练习题:课本巩固练习:P37—1 课件

2、同学们,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拿出各自的练习本,你给你的同桌出几道题目,和你的同桌比比,看谁做的既快又对,好不好?!

八、归纳总结

师:好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们有没有收获知识呢?同学们一定要熟练的掌握这节课知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推荐第3篇:《触摸春天》听课稿

《触摸春天》评课稿

课文的主人公安静是位特殊的小女孩。她是一位盲童;但却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也能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星期三有幸聆听了黄欲胜老师的《触摸春天》。黄老师的课简单质朴,却又意味深长,就像品茶,回味无穷。我就谈谈感触最深的几点。

1、抓住关键词语,层层剥笋。

在导入的环节中,黄老师请学生用四字词语描述春天,激活学生的记忆,再联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描述春天的四字词语。当学生找到“缤纷世界”时,黄老师紧紧抓住这个词,板书,请学生理解。当然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学生已经理解了:“充满色彩、充满生机的世界”。但蕴涵在课文中的有着深刻含义的“缤纷世界”,它的理解远远不止于此。当老师引领学生完成课文的学习时,孩子们已经明白,“缤纷世界”不单单指春天的美丽景色,它更迷人之处应在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

同样,“触摸”这个词,也一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题时,学生只能解释“触摸”是“轻轻地摸”,但学习了安静“触摸”春天的语句后,孩子们正确理解了“触摸”是指“轻轻地用心感受”。

在这两个词语的学习中,相信孩子们不仅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们一定发现我们祖国的语言是那样诗意、那样广博。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大问题贯穿整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

听了黄老师的课,甚至不知道怎样记听课笔记,因为黄老师的教学完全随着学生的回答而机动安排。黄老师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找出安静触摸春天的语句,说说你被她的什么感动了?”,二是“剩下的语言是作者的看法,哪几句话需要大家一起弄明白?”虽然是学生在发表看法,是学生在畅所欲言,但老师一直在用精练的语言不断引导着学生挖掘更深,感受更多,思考更深远。比如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学生对安静能拢住一只蝴蝶的现象,刚开始仅仅停留在“热爱大自然”、“有灵性”上,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更深层地读书,悟出安静能在花丛中走得很流畅,是因为她有坚强的意志力;安静在花香中流连也不仅仅是她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安静的“奇迹”不单单是拢住了蝴蝶,而更是她战胜自我、抗争命运的精神。

再比如,研究第二个问题时,黄老师把各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把数学中的“概念”带入语文的学习,用板画解释了“弧线”、“曲线”,更主要的是通过“弧线”、“曲线”使孩子们更贴近安静的生活,体验到她的生活乐趣和生活磨难,从而明白“只要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3、有效的拓展、人文的关怀。

在了解了安静的缤纷世界后,孩子们对安静这个盲童已经不是同情了,而是对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深深地折服。接着,黄老师安排学生看一些图片,张海迪、盲童、残疾人、千手观音,从这些图片和老师的介绍中,从一遍遍的朗读体验中,学生感受到了残疾人内心的缤纷世界,他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以及战胜命运的毅力和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肃然起敬,从而使我们回头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学完课文后,老师请学生说“我想对安静说„„”,孩子们的语言质量都比较高。

和课文相似的是黄老师执教的这个班上也有个特殊的学生,智力发展有些滞后,但在这堂课上,黄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请他回答问题,不断地引导他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最后这个孩子在感悟课文的过程中,说“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造”。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这篇课文真正地深入到他的心灵中了。

的确,每个孩子的天赋、兴趣不同,为什么要把他们塑造成一样的人呢?每个人都是个特殊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个孩子的参与和提高,无疑又给这一课增加了一个眩目的亮点。

推荐第4篇:听课稿,夹中

板书:

组建新集体:(龙中:史韵) 1共同的目标

2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3团结协作

1.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歌声引入

学生采访:运动会上,班长、体育委员等班干部所做的,班长为采访人 问题:采访的方式、用语、前期准备、针对性等 优点:学生能动起来

思考:能否运用现场资源,加问运动员为何不去做后勤,后勤人员为何不做运动员等,顺利引出第2个知识点。素材的运用及选取要思考。

2的讲解中,教师亲自采访 问题:现场生存资源的运用

优点:师已能自然地进行,也注意了相应的变化 思考:应放点说教,丢弃的内化如何做到?

3团结协作:

运用先进班级体量化考核细则进行,师一一讲解

问题:学生可自己看,而且学生就是本校学生,对此应该很熟悉的,学生完成量化考核的具体行动,学生可能会抄前面的标准。学生讲的比较空,情感上无法内化。

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视频) 学生与教师齐唱

问题:学生没有放声唱出来,可能是?

竞争?合作?(实中:任华丽)

利用苹果与三星的标志引入,两只手掰手腕 好处:自然,简单

问题:手机的关注度提高了,是不是不太好啊?

师:优质课的评比,是竞争(有点生硬,不太自然) 生谈竞争

游戏:一人比划一生猜(出示要求)

学生表演(一人计时,一人做裁判,2人:一人比划一人猜) 气氛活跃了些,但目的呢,是感受竞争吗?

竞争有利还是有弊——辩论(各2次)

石头剪刀布,选正反双方——学生笑,课堂轻松 正方: 反方:

师:有积极也有消极,无法评价哪组胜? 学生再说竞争的作用:正方、反方

师:要有规则 师:如没有规则, 生:不公平

出示材料:小贝案例(原来是成绩最好的,但其中考试小敏超过自己,就把小敏的笔记本扔到垃圾箱里)

问:是什么心理促使小贝这么做?

他这样的心理有什么危害?

怎样克服忌妒心理?你有什么好建议 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害已害人

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这样做,竞争的目的是什么?

出示:阅兵式图片

问:看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整齐

师:看到线,你看到了吗? 生:

师:那么整齐,离不开什么? 生:合作

出示:国外媒体的评价——师读 师:合作代表什么成果 生:大国形象、实力 师:共享这一成果

近距离感受合作:七手八脚 ——操作性? 有感受,但

师:采访,能完成的办法是什么?密诀是什么? 生:

师:分工 ,合作起了什么作用? 生:更快完成

师:成功的土壤,小组分享合作事例或经历 生:讨论、汇报 师:与学生分享合作

竞争!合作!(小浦冯婷)

先分享一组图片(三张):掰手腕,上面在死拼,下面两只手在握手 问看到了什么?

竞争、合作、有竞争也有合作 引入直接,自然 问:喜欢哪一张 生:第三张 问:为什么? 生:竞争会进步 它们的关系呢

生: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分享一个团队(2015) 出示,你认识吗?

生:(不熟悉!反映少) 师:为什么被称为男神

亚军,进入世界八强,唯一的亚洲国家 靠什么呢? 生:合作! 合作就行了吗?

出示材料:有八人,如何选出其中的四人呢?

我们的女同胞呢?结果叫了一男生:竞争,优秀的选出 出示:队规

出示:他们的成绩,一直在进步 问:说明了什么?

生:个人的成绩在竞争中提高。——是否有点牵强 师:为会带来什么呢? 生:越来越好

师:团队竞争力,靠什么取得成绩

生:在合作中有竞争 内部有竞争

使团队竞争力增强

师:如何?

采访,出示徐诚(队友,没有选中的)所说的话:问,他的话中哪些让你们印象深刻,谈谈你们的感受,你觉得他是失败者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

王春伟老师:教材的研读,课内容的选取时段,多读几遍教材。活动教学,要有可控性、针对性、实效性,情境的渲染,教学呈献方式(语言、文字、图片、音像、活动等)最好向低端靠。上一堂流畅的思品课,一个素材运用,叙事为经(明),知识为纬(暗)。体验的课,有冲突情境,真实情境(贴近学生实际)。互动有效的课。

推荐第5篇:幼儿园听课评课稿

幼儿园优质课《看谁躲得快》评课

一、一节好课应该是“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因为兴趣是学习发展的动力,幼儿是否感兴趣、是否快乐,是首要的,我想,石老师的这节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告诉了我们,这就是快乐的学。

二、目标——具体明了,有针对性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培养幼儿的大胆勇敢自信的个性品性

2、通过走跑跳的方式锻炼孩子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过程——设计巧妙,新颖,敬礼一环节很好的结合了军训,让孩子马上回忆起了军训时的状态,并且很快进入了本节课的状态。

同时,环节流畅,层层推进,第一环数数,第二环金箍棒打 手,第三环神秘树,第四环打地鼠,大环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每个小环节也是由易到难,如金箍棒打手,先慢后快,同时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的设定

三、好课应该是 “看似简单,实为不简单”,这也是教学价值的体现。

一张随手哪来的报纸转眼卷成了一根金箍棒,一把很普通、很不起眼的扫帚,难道也能用来上好一节课吗?看过石老师的课后,我们应该明白,生活中每一个不起眼的时间、物品都可以成为良好的教育契机,就在于我们有没有用心去发现。

四,石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很稳重、很有经验、很优秀的教师,她的语速虽然稍显慢了一点,但是娓娓道来,别有一番韵味。

五、不足------结束语:”老师你放吧!”语言长,无法显现游

戏的紧张感、刺激性,改成”快!”篇二:幼儿教师评课稿

幼儿园教师评课稿

1、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很好的教学方法:老师的语言的有效引导,启发提问,倾听,观察,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了音乐,课堂气氛活跃,孩子表现活泼,参与积极,思维兴奋,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达到了。如:开始时,老师说:听到了什么?孩子自由发言,有的答有老虎,有的答有猴子,有的答有小鹿,有的答有很多小动物,孩子的回答异呈纷彩,各抒己见,老师没有限制孩子的发言,也没有纠正孩子的发言,而是充分地让幼儿展开想象,尽情作答,并给与鼓励,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最后,老师让孩子給乐曲取名字,也较好地体现了孩子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2、整个活动教师的思路非常清楚,环环相扣,老师的语言丰富生动,师幼互动起来。充分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游戏贯穿始终,以幼儿的前期经验为基础,在一个个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幼儿轻松学习。

3、开始部分,老师引入情境性,导入课题简练。

幼儿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设计,让孩子亲临其境,亲身感受,如:通过讲故事,图谱、喇叭、脚印、头像等教具的合理运用,更加形象生动有趣,使无形的音乐变成了有形的音乐,较好的突破了难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渐渐理解了音乐。

4、老师的情绪积极高昂,教态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融入了孩子们的活动当中。老师的衣着朴素大方,发型适宜,都给观摩者带来很好的印象,这也是本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语言环境变得生动、轻松,幼儿学习语言的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建议:如果在新授儿歌的那个环节中,配上简单的图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儿歌,也会为后面的顺利创编奠定基础。那就更好了。

教师说课评课会议主持

开场白: 上周,我们一起听了三位老师的数学示范课,大家肯定会有不少的启发。为了更好的总结这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此举行听、评课活动。我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开诚布公的说不来。

程序:

一.先请三位作课的老师说说自己的授课思路和做课后的感悟、反思 二.评课:教研组长a老师、b老师先带动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三.我的总结发言

总结:

对这三节课的评价,老师们已经说的很全面了,我不再重复。我只针对以后的课堂教学提几点建议和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1.精心研读教材,挖掘教材,切实找准每节内容重点、难点上课前要思考一下:我这节课的理想目标是什么?我想让学生经历什么?获得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怎样才能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怎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教学环节怎样处理才算到位?教学内容如何组织?问题如何设计?怎样抛出?用什么方式处理?学生出现某种情况可怎样回应?怎样才能有效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这一切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转自: 2转自:.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堂好课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实的内容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能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而好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当内容和形式不能统一时,我们宁可只要内容,不要花架子。 3.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讲、学、练结合,不要讲、练割裂开 数学课上少不了大量的练习,学数学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课堂上,要做到讲、学、练结合,切不可偏废那一个环节。 4.要精心设计每个练习

我们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力求每道题都有存在的价值。现在,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们都能做到练习有密度,在梯度上我们还要多探讨。我觉得基础练习不能过少,只有在经过基础练习让学生切实掌握了基本知识以后,再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学生解决起来才能比较容易。我们还要避免重复练习,更不可以是习题的无计划罗列。 5.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闲暇时间里,我们要多读有关的教育教学书籍杂志,多掌握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篇三: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听课

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

第一个问题:教师该如何听课

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 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

课。

二、听课时应记录什么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探究→新知识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 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 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 的、教材特点和幼儿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 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幼儿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幼儿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幼儿练习展 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 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 运用幼儿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幼儿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识。

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幼儿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幼儿自主探究,亲身体验, 学会新知识。这更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三)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积极 互动、共同发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幼儿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 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幼儿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幼儿学习能力。

(四)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五)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进展。在一节课中,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

因此,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应从三个角色介入:即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

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已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即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与缺点。

二要进入"幼儿"的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幼儿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幼儿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三要进入"学习"的角色。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听课后应做些什么1)整理好听课记录。

记录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幼儿学用的时间。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记录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记录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2)做好课后分析。听过一节课后就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特点和闪光处,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教师该如何评课

一、评课的理念

1、评课内容

评课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 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 ( 教师、

学生、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 ) 作用的分析和评价,

即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

教师与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相互作用等, 包括课堂上的教与学、讲与练、

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篇四: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5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本次活动采取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一共是10节教学活动,其中艺术领域5节,健康领域5节。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构思等都各有特色,有不同的风格,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可以说是亮点闪闪,尽管短短的学习,却使我大开眼界,收益多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较深:

一、教学智慧突出

二、教学方法多样

1、游戏串联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本次听课过程中,几位教师均比较重视游戏教学法。比如刘曼曼老师执教的中班艺术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利用游戏中韵律,韵律中游戏,将游戏与韵律合拍,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做韵律的同时也有游戏放松的心境,幼儿很自然的在游戏中合拍的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等等。

2、图谱情景法。济宁市市中区实验幼儿园柴永静老师执教的中班艺术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利用图谱的表现感受乐曲中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由浅入深,使幼儿依次做动作: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3、同伴示范法。刘曼曼老师执教的《小老鼠和泡泡糖》,充分让孩子来表现小老鼠走、看、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抓住动作要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理解并表现,以达到神似的效果。

4、语言情景法。威海市市级机关幼儿园的王丽芳老师执教的中班艺术活动《小老

鼠和泡泡糖》,通过这是一只拽泡泡糖的老鼠,引出幼儿还知道什么样的老鼠?幼儿想到了飞飞老鼠、开火车的老鼠等等,是什么样的老鼠就做什么样的动作,最后,以老鼠去草地上玩自然结束了活动。

5、魔术诱导法。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中心幼儿园的赵美娜老师执教的小班健康活动《圈圈乐》,将以往固定不变的小圈,创生到一个能动善变的大圈,将圈称之为“巴巴爸爸”,以变魔术的方式,创设了新奇多变的游戏情境。

总的来说,这次听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应该像这几位教师学习,学习课件制作,要勤于动手动脑,多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教具;认真总结本次活动所取得的经验,以此为契机,并尽量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学时间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断进步!篇五:幼儿园听课与评课要求

幼儿园听课与评课要求

(一) 2010-09-28 20:36:24|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中小 订阅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

有效途径。

第一个问题:教师该如何听课

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

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

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

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

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

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二、听课时应记录什么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像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探究→新知识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幼儿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幼儿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幼儿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幼儿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

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幼儿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幼儿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识。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幼儿的精神财富。

如何组织幼儿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识。这更要求我们

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三)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幼儿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幼儿主动参与的教学琴,激发幼儿

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学习能力。

(四)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五)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

实际问题,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进展。在一节课中,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因此,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应从三个角色介入:即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已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即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执教 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与缺点。二要进入"幼儿"的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幼儿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幼儿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三要进入"学习"的角色。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

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听课后应做些什么

(1)整理好听课记录。记录听课内容,按先后程序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幼儿学用的时间。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记录灵活处理偶发事

件。记录练习状况、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

(2)做好课后分析。听过一节课后就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特点和闪光处,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

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教师该如何评课

一、评课的理念

1、评课内容 评课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及对构成课

堂教学过程各要素(教师、

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琴等)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即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教师与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相互作用等,包括课堂上的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教学目标与绩效达成、教师专业发展等等方面。不光评价教师如何执教,还要看执教效果如何,其中最主要的是评价学生的

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 看目标达成度的高低, 即学生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和感悟教学内容, 学生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表达。

2、评课的功能 评课的功能可概括为四方面: 一是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三是带动幼儿园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四是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最终在琴思想与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管理、教学基本功 方面实现八个优化。

3、评课的原则 (1)实话实说原则:评课对于执教者是学习借鉴的机会。评课人只有怀着强烈的责任心,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 评课才有实在的意义。但也要避免因“话重”而影响效果的情况, 所以实话实说也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讲究评课艺术。

推荐第6篇:语文听课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徐银花

开学以来,我听了杜主任、冒爱玉、杨正龙、张建华、孙茂洲、刘燕、周迎年、陈怀龙、顾汉吕、祁燕、周丽娟、严主任等老师共21节语文课,收获颇丰。 整体来说每堂课都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教学目标明确,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鲜明地体现重点突出;课堂问题设置巧妙,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和情感;师生互动积极有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德育渗透如细雨润物无声;注重过程方法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能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推敲揣摩品味;在拓展教学方面更是趣味横生,恰当新颖,很好地加深了对文本中心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板书涵盖了文本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并有艺术之美感。

杜主任的课有许多光彩之处,最突出的是他本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并将其表现在了课堂的许多方面。尤其是教学语言注重文学性,词汇丰富,文采飞扬,语调语气抑扬顿挫,很有吸引力。我要向他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口耳相传之间掌握并运用丰富的汉语词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作文之中。

严主任对文本的解读非常深刻,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很到位。在读中悟,悟中读,跳出来,走进去的读书方法也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感官的愉悦上,而是达到了深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因此,学生自主解读文本时展示给我们的已经超越了初一学生普遍的那些稚嫩表达,而是让听课老师也啧啧称赞的精彩解读。另外多媒体的使用没有舍本逐末,只有非常精炼的四句话的方法点拨。

陈怀龙老师的课设计新颖,让学生用记者访问的形式学习课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性很高。陈老师在穿插有关背景资料诗人成就诗词知识等适时适度,似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这也与他肚里有文章,胸中有点墨有关。

冒爱玉老师教学注重对文本内容情感的分析挖掘,培养学生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表述概括的能力等等。这对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水平提高都是一个必需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程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张建华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于学生的回答,卢老师能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回答得好教师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不太明确或不合理的教师也能给予正确的导向与引导。 孙茂洲老师对教材的取舍方面有勇有谋,他的课堂既显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高效,尤其是让学生续写《安恩和奶牛》的结尾,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周迎年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表达能力强,语气语调富有激情。课堂上有梯度的引导学生诵读和品读文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施教学时从内容到教法到学情,都显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饶有兴致地读,主动地探究问题,很好。

周丽娟老师讲课有激情,善于带动学生,有个人魅力。结构严谨合理,过渡自然,全课给人一种浑然一体之感。重点突出,大多数问题设计简单易答巧妙,学生学起来轻松好懂。学生答题能力强,可以说这与老师平时的潜移默化分不开。她的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基本功深厚,容量虽大但节奏适宜。 顾汉吕老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准确的把握了教学重难点和考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教学环节衔接流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教学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整堂课情知交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亮点是说不完的,那就打住。下面说说我个人的收获:

第一、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老师的“讲”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在课堂上要讲语言、讲文学、讲写作,而不是去讲思想道德、讲国际风云等等。课堂上要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语言要有文采,能打动学生,教学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再有营养的饭食要好吃才能下咽,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不好吃的饭菜不会打动人们的胃口的。所以语文课堂首先要生动。

第二、读书是感悟语文的重要途径,出声朗读更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众多老师的课堂上,我们都多次听到了学生饱含感情的读书声,教师还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寻找独特的感悟。

第三、课堂上要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授课教师通过问题的预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反复诵读,并围绕所找到的句子进行深入挖掘,启发学生多元思维,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第四、在传统的语文考试中,总是把“知识点”作为考试训练的重点,但是,今天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我们的语文训练必须从“知识点”转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训练上,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今天语文考试的要点。课堂上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让学生站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还应有的书面表达,这样的训练是针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训练,是治“本”的做法,而不是我们通常的知识点训练,这是我们要深入领会的。 第

五、多媒体(或者课件)的利用与处理,不宜太庞杂、太细化、太执着,宜精练、适用、有效,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如果执着预设的课件,一会影响课堂的流畅性;二会淡化生本对话,导致学生与文本对话效果的弱化,如果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有效解读,后边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是一个抒写缺憾美的地方;教师,则是创设美、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责任人。是的,没有遗憾也就没有回味,也就不会有跌宕的精彩,雨后的彩虹。那我们就不谈遗憾,不怕遗憾,而让遗憾成为我们闪亮以后的铺陈和蓄势。

推荐第7篇:听课评课稿(定稿)

听课评课稿

今天上午xx矿务局工学院来校听课,希望听数学和语文课。于是我们安排了赵WD上数学课,WD上语文课。

第一节是赵WD的数学课。

听完之后,矿务局工学院的高院长说:“这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好的课。”

我说:这还不能算是最好的课,如果打分,这堂课也就值八十分。

高院长说:“那等有机会我再听听你们最好的课。”

短短几分钟没来得及细谈,就又上第二节课了。

第二节是WD的课。

上完后,我对高院长说:“我觉得这堂课要比上一堂好,这堂课才体现出“快乐课堂”的特点。

那么,两堂课的差别在哪了呢?

WD的课,在导入上下了工夫,引用名言俚语导入颇为新颖,课堂流程清晰合理完整,学生质疑踊跃,争论激烈,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老师能适时点评,这都是优点。缺点是课堂环节不紧凑,可能老师有意给学生多留点思考时间,显得环节不紧密。另外,押堂、当堂反馈的正确率不高,没有掌声都成为这堂课不太成功的地方。

课堂前半段学生争论过多,耽误了一定时间,造成前松后紧,教师应当及时出手,早点画龙点睛,就有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也许就能抢出一点时间给后面。

当堂反馈的正确率不高也许是重点不突出造成的;没有掌声是平时就没有这方面的训练要求。

但这些都是细节问题,都不太重要,还不能成为扣分的主要原因。扣分的主要原因是这堂课严谨有余快乐不足,课堂过多地强调知识,而没有让学生在知识的求索中获得情感上的快乐,体现不出“快乐课堂”中“快乐”两字的含义。

我曾经说过,课堂要由知识世界回归到人的世界。这句话怎么理解?就是课堂不能只传授知识,而应更多地给学生以情感、智慧、兴趣、激励。一个老师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激发起来、让他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到成功的喜悦,才是大师,才不是教书匠。

在这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还不够,尽管教师也注意到了个别平时不太发言的同学这回发言了,平时不愿讲题的同学这回讲了,也给予了分数奖励,但还不够。还要有更多的语言激励、分数激励、掌声激励、情境激励。教师可能并不吝啬表扬、奖励、掌声,但学生是在意的。教师要把这种表扬奖励从无意的变成有意的。所以教育要从儿童出发,要考虑儿童喜欢什么在意什么。为什么在小学,一朵小红花让孩子们那么当回事,因为他们是孩子。如果我用一朵小红花来奖励你,那就是笑话。

我们常说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我们拿什么给他奠基?培养他热爱学习的兴趣,积极给他成功的感受,让他对学习产生不懈怠的动力,使他终身热爱学习,这就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至于你讲的那些知识,如果他不复习,几天就忘了;如果他不参加高考,一辈子也用不上。那么回头看看,我们给孩子的什么是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所以一位高水平的老师一定会重视我们学习目标中的第三项:情感态度价值观,绝不会把他当做可有可无的摆设。可惜的是,我们很多老师关注的都是第

一、二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我以为教学目标中的这三项正是代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老师。能把知识讲明白,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起来的老师是一位合格的老师;能关注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而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培养学生人格的老师是大师,是教育家。

WD的课差就差在这里。愿WD能早日成为教育家!

第二节是WD的语文课。

学生很活跃,听得仔细,学得认真,有错必纠,举手踊跃,课堂掌声不断,学生互考的方法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尤其是学生自创的那些互考的学习方法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探究性。WD的课比WD的课体现出更强的学生自主性,是自主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是不可复制的课堂,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领会了“快乐课堂”的含义。WD的课给学生以更多的情感体验,不仅有分数激励,还有语言激励、情境激励、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学习的严谨,更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对鼓舞学生终身热爱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才是我们应该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也许,因为学科不同,难度不同,使课堂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也是可能的。但两位教师的功底还是有差别的。无论如何,两位教师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

愿我们每个老师都能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早日成为教育家!

推荐第8篇: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一、复习检查

1、背诵9个复韵母和3个鼻韵母

2、这些音节词你会读吗?

tian an men

xianyan

yinyue

lantian

shanshui

zhentou

jinyu

【评:复习内容是否可以让学生集体认读,不需要一个一个地读?一个一个读可以让学生巩固的更好,但是既然是复习内容,也可以考虑集体认读。】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

出示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语境歌。

【评:语境歌在配有汉语拼音的情况下出世,可以让学生自主认读,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有复习了汉语拼音。】

3、出示un ün。告诉学生:这些韵母和音节都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内容。

三、新授

1、教学鼻韵母un。

(1)un 的发音。

告诉学生:un的读音和温的读音有点像,和an en in 的发音方法相同。教师范读an,学生跟读。

(2)un的四声。

出示un的四声,自由练读,同桌检查。

2、教学鼻韵母ün。

(1)ün的发音。

指名说说天空中有什么?“云”是第几声?谁能把它改成第一声?出示鼻韵母ün。指名读,集体读。

(2)ün四声。

出示ün的四声,按顺序练习,打乱顺序练习。

复习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家族里又有新成员啦!是谁呢?先听老师讲个故事。

1、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n。

(1)讲故事。ün也想自成音节,于是它也学yin的样子,去请大y。可是它一想,我这样带上眼镜去和大y拉手是不行的。于是,ün赶忙去掉两点,请大y站到它的前面。

(2)出示:

提问:y后面是什么韵母?告诉学生: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但要和ün区别开来,ün是韵母。情景歌里的白云的云就是出示:yun (3)练读yun的四声。引导用yun的四声组词。

【评:教师指出白云的“云”的读音就是yún,让学生和ün区分,并认读整体认读音节。这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学会区分。】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

(1)提问:图上的小男孩是什么人?

谁能把“员”改成第一声?

(2)出示:yuan

师告诉学生:yuan是由yu和an 合起来的。演示两个大圆合并。

【评:教师在教学时请学生说说y后面的介母是什么。这里不能说是介母,而应该是介音。因为汉语拼音只有声母和韵母。】

(3)yuan的四声。

出示四声,学生自由练读,练习用四声组词。

【评:学生在组词时说到了“离家远”,教师指出这不是一个词,及时帮助学生领悟什么是词,什么是短语。这时候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用这个短语说一段话。】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un ün yun yuan

2、读一读。

小ü见到大y,去掉两点还读ü:yu yue yun yuan

五、指导书写。

1、un un 各写在四线格的哪格?

2、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

5、纠正学生的书写。

评课: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对拼音的拼读已经掌握了比较好了,在课堂上老师安排了拼读音节的复习,对拼音进行了巩固。这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un ün 及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方法。老师充分利用插图的作用来教学生读准un ün这两个整体认读音节。学生很快掌握这两个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在教两个整体认读音节时,通过讲故事来引出ün的音节是个整体认读音节,并让学生自己说出yun 的韵母是什么?从而掌握好ün与大 y在一起要去两点这个难点。讲第二个整体认读音节时,老师又做了两个大圆,分别写上yu 和 an,做了个合并的游戏,很自然的将yuan的形成演示出来,学生自然水道渠成的掌握了音节的读音。在这节课上,老师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推荐第9篇:代课老师听课活动评课稿

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龙山一小“高效课堂:听课活动评课稿

刚才几位教研员已经将各个学科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下面,我将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为题,谈一谈个人的感受。

本次听课活动,我将活动安排的课全部听了,总体感觉很好。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听老师们的常规课,了解和掌握所有代课教师的真实教学状况,并不是进行竞赛、评比。活动中,老师们思想上高度重视、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有用小黑板、有自制教学卡片和图片的、有自费购买实物奖励品的等等。课堂教学也很精彩,对于刚刚从事教育事业的你们来说,已经很成功了。像田丽君老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讲卫生教育;彭丫丫老师;田井卉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对特异体质学生的关注;江鹏教师体育课中与学生时刻在一起;彭涛老师在英语课堂中开展的小组PK赛;尚琼珍老师的精讲精练;李蓉老师运用旧知识尝试解答新知识“四两拔千斤”的方式;李玉芳老师教学中让学生触景进行的即兴写话;田元老师教学中采用实物激励;向永友老师的民主课堂;田菲菲老师对成语故事的全面剖析;田文老师对学生听课习惯的培养;阳历老师课堂中的认单词游戏;体现出了的进行但从课堂教学来说,我建议大家不防从下面几个方面再努力努力。

一. 重视导入环节的情境构建。 一堂好课,往往都有一个很成功的导入设计,导入环节意在构建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情境,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看视频、听录音等方式烘托气氛,在复习旧知导入时,采用层层递进或故设悬疑的方法,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如教《小溪笑了》一课时,解决学生参与性不高的问题,我想导入环节可以更细化一点,问:“同学们,当你高兴的时候,你会用什么表情来表达?学生很容易想到笑,近而教师在板书课题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进一步诠释课题,可以问:小溪为什么笑了?它以前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笑的?你是怎样猜的,请你大声说出来„„我想这样学生可能会更好一点;教口算除法时,教师所设计的复习题中可以出现一组:36÷4= 360÷4=这样的习题,并让个别学生进行尝试,便可为学习作一个铺垫等;英语课前能像田元教师、阳历教师那样采用唱英语歌、采用英语对话等形式进行课堂组识,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性。

二. 教师所提问题要注重精辟性和针对性。

如英语课中,本意是想问猴子最擅长的是跑吗?但老师问成了:猴子能跑吗?这样正确的答案反而成了错误的,造成了不必要误会,原因就是教师所提问题不够精辟,另外,教师在教学口算除法时,没有设计到300÷6=这类将300要看成30个十来除的习题,造成部分学生计算结果成了500,证明教师巩固练习时所设计习题针对性不强。

三. 教学中游戏作用大,但游戏要精心设计,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几乎所有学科的课堂中都可以有游戏的成分,但游戏的作用和开展方式各有不同。体育课中,游戏就可以作为室外课的必要环节,但有渗透一定的运动量在里面,而且要进行科学的安排,不是随便做一做就可以的,没有量,全是静止的话,这种类型的游戏就可以不做。但其它学科的游戏就应该为本节课内容服务,复习时利用操练性游戏;导入新课时采用激趣性游戏;巩固和创新阶段利用合作性游戏;应用知识阶段,充分利用拓展性游戏。为了让游戏作用最大化,游戏在教学中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安排游戏要有目的性,认清教学与游戏的关系。

2、选择的游戏要有启发性,短小适量。

2、组织游戏有条不紊,活而不乱。

4、开展游戏注意学生参与性,合理安排时间。

推荐第10篇:小学生作文观察试听课稿

作文试听课稿

一、开场白

各位家长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国韵作文试听课堂。我是今天的作文老师,我姓杨,很高兴认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二、作文的重要性 1.上课之前,老师想要考考同学们的观察力如何,看看教室里都有那些人?(老师,同学,家长)

2.你们今天做什么来了?(听课,学作文)

3.看来,同学们都是带着清晰的目的来的,那就是,把作文学好。但是,老师知道,很多同学不太喜欢写作文,作文成绩也一般,可是,我们能不学作文吗?(不能)

4.那是为什么呢?(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5.总结作文的重要性

同学们说的非常对,因为作文非常重要,学好作文是升学考试的大前提。(板书 重要性) 在我们各级语文考试中,作文都是语文卷面分数最高的部分,同学和家长可能都非常了解了,小学低年级也就是

1、2年级,作文占10-20分左右,高年级3-6年级升到了30左右,到了初中占到50分,高中占到70-80分左右,个别地区已经把作文分数提高到了80分。从2004年开始,北大、清华、山东大学等全国已有28所重点高校招收作文尖子生。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写作专长,将来也多了一条升入名校的捷径!我们卡伊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作文分数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社会上越来越认可这样一个公式,作文=1/2语文(板书 考试 作文=1/2语文)

除了考试需要作文,生活中时时刻刻也需要作文,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口头表达,需要与人交流,这也是在作文;将来同学们求职参加工作,也需要过硬的写作水平。板书( 生活

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作文这么重要,同学们在考试中能拿到多少分呢?老师做过调查和了解,初中生,作文好的能拿到45分,大多是都在28,29分左右,而且2/3的都不愿意甚至不会写作文,我们的作文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老师就让同学们自己来说一说,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有什么困难?老师看哪位同学能勇敢的向成功迈出第一步,发现自己的问题!(同学们自由表达,发表意见,教师边听边总结)

1.没兴趣(一写作文就头疼,不想写,甚至上作文课都是爸爸妈妈硬拉来的,这些都说明了同学们对作文没有兴趣)

2.缺素材(不知道写什么,没有东西可以写,这就说明啊同学们平时积累的东西少,没有素材) 3.流水账(一件事写完了,从头到尾也交代清楚了,却发现字数没有达到要求,这是因为同学们写的不够具体,像记流水账一样)

4.中心不明确(作文写完了,自己读起来都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写的是什么,要写什么,这就是中心不明确,主题不够突出)

当然,还有结构不够清晰、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不会用等问题,这里老师就不一一列举了。就是这些问题让我们的作文不够理想,其实,这些问题在我们的作文课上都能够轻松的解决,不管哪一类作文,我们都能让同学们从没有内容可写到写的精彩,让同学们都轻松的应对考试,还能成为小作家!同学们信不信?那我们就来试一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作文功底怎么样。(出示芒果)如果让你围绕芒果写一段文字,你会写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大家都知道要写写颜色、外形等,可是如果只写颜色外形等,写几句也就无从下手了,是不是?我们看看上完今天的作文课,大家写的怎么样?

(二)观察法

1.看

首先,请同学们看黑板,(板书 观察)这两个字念什么?什么是观察呢?(用眼睛看)

现在就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都看到了什么?(桌子,椅子……) 同学们刚才都说了自己看见东西,不过大多数是词语,老师现在想你们能不能用句子把刚才看到的表达出来呢?(说的不错)

我们的试听课堂座无虚席,讲台上是热情亲切的作文老师,台下坐着聚精会神听课的我们,就连爸爸妈妈们都专注的盯着老师不愿意错过课上的每一个环节。

好了,同学们看看窗外是什么季节,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那听老师也说一说,请同学们认真听,里面都提到了什么事物。

只见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

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的看,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太多事物需要我们记录了。 2.听

同学们的眼睛都很敏锐,但是如果不用眼睛我们还可以怎样感知外面的世界呢?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教师敲桌子)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有人敲桌子)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听到的)那老师告诉你们,观察不仅仅指用眼睛看,还包括用耳朵听,现在就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用心聆听,想象一下,你家楼下是一个菜市场,清晨推开窗户,你都能听到什么声音? 能把你听到的几种声音一起用句子说一说吗?(说的不错) 老师也想说一说,同学们听听老师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我家楼下是一个菜市场,每天一推开窗户,小贩的吆喝声,大妈们的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哭闹声,小狗的欢叫声,有的时候还夹杂了远处的几声汽车的喇叭声,真是一曲别样的交响乐啊!

老师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啊?(…….)

只要同学们仔细的倾听,你就会发现,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伤心的,快乐的,悲伤的……..都是我们可以写的

3.闻

刚才我们说可以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下面老师想要考考同学们,如果不用看和听,你怎么判断周围的情况。让同学们闭上眼睛,不许睁开眼睛啊?(老师拿着半个橘子让同学们闻一闻,再拿半根黄瓜走一下让剩下的人闻一闻,回到讲台,收起东西,让同学们睁开眼睛) 除了看和听还可以怎样感知外面的世界(闻) 判断一下你刚才闻到的是什么?

其实刚才是老师跟你们开了一个玩笑,有的同学闻到的是橘子,有的闻到的是黄瓜。

生活之中,你最喜欢什么味道?为什么?(连成一句话)

新年的脚步近了,这个时候你都能闻到什么味道?那你能把这些味道一起来说一说吗?

新年的脚步近了,家里到处都是水果的气息,楼道里飘着不知谁家炸鱼的香气,小区里弥散着鞭炮的火药味,到处都是一派浓浓的喜庆气氛。 4.尝

我们刚才用的是看听闻,老师想给大家出个难题,看看用这几种办法能不能找到答案。假如有三个玻璃杯,里面装有同样的透明的液体,分别是糖水,盐水,矿泉水,你怎样判断里面装的是什么?(尝) 尝也是一种观察方法,那各位同学,你们最喜欢什么味道?为什么?(自由回答)

生活之中充满了各种味道,酸甜苦辣咸,只有尝尽了这些味道,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但味道有的时候也特别奇怪,请同学们听这样一段话? 我平时最不爱吃苦瓜,因为实在是太苦了,可妈妈说苦瓜去火,经常做给我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的吃出苦瓜里不一样的味道了,细细品味,里面还有妈妈对我的爱,苦瓜里似乎也有了甜甜的味道。 写的是什么味道?为什么老师说它奇怪呢?

5.触 除了以上的四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呢?当然有,冬天是感冒多发的季节,感冒了就得到医院打针,你们害怕打针吗?为什么?(因为疼)疼是我们的感觉,是我们在接触事物中感受到的,现在来试一试你能触到什么?

摸摸桌子,我们感觉到了桌子是平滑的,摸摸椅子上的金属,我们能够感觉到它是凉的。

假如我们站在夏日炎炎的海滩上,海风徐徐出来,你是什么感觉?(凉爽的)

再假如我们衣衫单薄的站在凛冽的寒风之中,是什么感觉?(很冷很冷)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的脸颊,轻轻的,轻轻的,柔柔的。春天的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啊(轻轻的柔柔的)

所以触也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方法,我们平时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多动动手,谈谈自己的感觉。

6.想

刚才我们学习了看听闻尝触五种观察事物的方法,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种,就是想。无论生活中我们接触到了什么,我们首先都有自己的判断,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所以想永远是我们写作文中最棒的法宝,会想的人才会写。

下面老师就用一幅图让同学们把这些方法记住——带着学生画图 怎么样,记住了吗?好,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7.综合练习

同学们对方法掌握的不错,但一定要记住,不管看见什么随时随地地要去思考,看到这个想到什么?听到这个想到什么?闻到气味想到什么?尝到了触到了想到了什么?现在我们就用观察法来试一试,通过想我们可以把作文写得精彩。

观察老师手中的芒果,看一看芒果的表皮是什么颜色的?(金黄色的)再仔细看一看,上面还有没有什么?(还有斑纹)那这个芒果是什么形状的?(月牙形),那我们再来闻一闻,什么味道?(一股清新的味道) 我们把它扒开,看看它的果肉,是什么颜色的?(橘黄色的),来尝一尝,什么味道,好吃吗?想不想把它都吃掉?但是我们不吃了。是不是所有芒果都是甜的呢?(不是,有的酸有的甜)有没有想到什么?(有些事物虽然外表一样,但里面包含的东西却是不同的) 都吃掉之后还剩什么?(果核和皮)

有同学吃过芒果皮吗?(有啊)好吃吗?(不好吃,涩涩的)

肉和皮竟然差别这么大?有没有想到什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就像我们的作文一样,也许同学们都能写一页半,但是内容有的好,有的不好,所以要想把作文写得精彩,就要用上我们的观察法。

我们刚才观察了那么多,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现在站起来,把我们刚才观察到的口头表达出来?老师看看谁最勇敢,谁最聪明?(说的真好) 那老师也写一篇范文,同学们听一听。

我最喜欢芒果。它有一副诱人的外表:金黄色的皮,胖月牙型的形状。你只要剥开那金黄而光滑的皮,就会看到黄色的果肉。轻轻咬一口,细滑的果肉特有的香味立刻充满这个口腔,使你有一种想一口吞下的愿望。芒果不像别的水果一样有扑鼻的香味,但把它放到鼻子下面仔细的闻一闻,就会闻到淡淡的清香。有一次,我把皮当做果肉送进嘴里,突然我觉得又酸又涩,于是我连忙喝了一口水,这才好些,我又急着吃别的东西,刚把食物送到嘴里,就觉得舌头好像脱了一层皮似的难受,好像有一把刷子在舌头上摩擦,这时我才知道芒果的皮又酸又涩,原来皮和肉有天壤之别,就像看人一样,不能只看外表,还要看人心。

四、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观察的六种方法,同学们现场学会了写芒果,但是只会写芒果不是我们主要的目的,如果让你写自己喜欢的水果会不会写?写西瓜?写桔子?写黄瓜?通过上这堂课,老师发现有同学的作文功底还是不错的,老师相信,如果给你们时间静静的思考一下,一定会比我们刚才说的还要好。当然我们学观察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写水果,写花写草,写高楼大厦,写农家小院,写春夏秋冬,这个方法都是适用的,而且有奇效,只要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用心去感悟,作文就一定会精彩。

刚才只是我们作文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展示,要学好作文并非一日之功,也并不是每一个方法都会百分之百见效,要真正的提上孩子的作文水平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让学生从作文课堂上潜移默化的掌握思维。国韵作文的理念是:与其给学生一杯水,不如带领学生走到水源地让他自己去找水,我们在作文上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对作文感兴趣,能独立寻到素材,能细致的观察,再加上我们技巧的指导,作文水平提高就是一个必然了。

五、培训效果

作为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培训效果,国韵作文的培训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提高成绩:一班期结束的时候,所有孩子都会有不用程度的进步,刚开始不会写作文的孩子,能够写出完成的文章来,并且语句通顺。初学时会写作文的孩子通过16课时的学习能够写出相对生动的文章来。作文的学习必然是长期的,只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在成绩上见效果。

二、道德: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完整人格的孩子,目前的教育现状导致我们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接受历练,大多数独生子女身上都存在着娇生惯养后形成的浮躁、偏激、敏感、缺乏忍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珍惜等弱点,培养其健康的心态和完整的人格对于我们来说比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重要。

今天的试听课到此结束,再一次感谢各位家长的来临,谢谢!

第11篇:拿来主义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校长听课评课记录

《拿来主义》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执教班级:高一(2)班

执教时间:2007年4月26日上午第三节

【听课评课记录】

一、学生查字典,教师题解导入: “主义”是指重大的原则或主张。

“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先生的独创,它的题旨是针对国民党政府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鲁迅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也包括本国的文化遗产),又要认真的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新文化。

【评:直接入题,简捷,“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二、师生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1-4节)

1.学生阅读1-4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那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2.细读第3节,要求找出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的关键词句,思考:鲁迅先生用怎样的笔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3.思考第4小节中“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作者为什么“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评:有限时间讨论、学生补充发言、看书思考、当堂提问点拨等等,虽然没有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这一主题。需要强调的是,陈老师将学生作为主体这一根本原则从头至尾贯穿始终,真正做到了学生的全程参与、全身投入。】

三、师生研读课文后半部分(5-10节) 1.指名朗读第5-7节。

思考:①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尤其是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哪些词语饱含了讽刺的意味?(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②“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为什么要把“送来”和“拿来”加以区别?(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2.齐读第7节,指导阅读

8、9两节。

思考:①作者以什么作比方来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批判了哪三种错误倾向?“拿来主义”者采取怎样的态度?(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② 本来继承文化遗产,是一个很深奥的理论问题,可经鲁迅先生这么形象地一论述,就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第8小节最后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那么“拿来主义”者究竟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呢?(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③“拿来主义”者占有哪些东西,怎样进行挑选呢?

校长听课评课记录

3.课文第10小节共5句话,讲了哪五个问题?(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点拨)

【评:教给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久而久之,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以后不需要教”的目的。】

四、教师总结全文,学生加深理解。因为 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评:抓住重点作深入理解,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评】

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发现创新,激发兴趣

本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第三板块“拿来与接纳”中的一课。陈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文学和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学习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二、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上述方面陈老师在课堂中做得很好,希能重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努力做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本节课容量很大)。

第12篇:“德育一体化课堂”听课评课稿

“德育一体化课堂”听课评课稿 肥城市汶阳镇砖舍小学 许延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今天听了徐老师和赵老师的课,收货很大。现在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徐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课堂开始,便通过故事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徐老师执教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堂课,是在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内容对孩子来说不是很难,所以徐老师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为:(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针对题目选择合理正确的方法计算。(2)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3)培养学生迁移的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点上我觉得徐老师处理的很好,问题出示以后,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后,没有急着去总结,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在观察之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徐老师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孩子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徐老师还适时参透算法多样化的思维,但时间紧了点。在课堂上,徐老师注重德育一体化的应用,在课堂开始便通过引导学生观赏祖国山水图片,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赵老师的《因数和倍数》,更是从课堂开始,便通过运动场图片,以奥运精神激励孩子们为国奋斗的意识。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说12的因素,启发孩子说具体,说完整,渗透数学上的严谨思维的教育。在讲解“7是因数”的判断时,通过举例孩子跟小组“互相依存”的关系,渗透集体荣誉,团队意思,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自然而然渗透了德育教育,浑然一体。

总之,这两节是成功的课,教学效果明显,教学难点突破有章有序。听完这几节课,受益匪浅。

第13篇:《伯牙绝弦》听课评课稿

《伯牙绝弦》听课评课稿

一篇短小、深奥的文言文,经邵老师的真情演绎,拨响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撼、惋惜、悲叹。听后,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借鉴

一、以读代讲回归自然

古诗词的学习尤其需要意境的创设,不适宜直白地翻译,否则会打破这种意境。理解文言,感受文言,读,是重中之重。教学中,邵老师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朗读:扫除字音障碍、感知大意的初读,借助注解、练习停顿的试读,角色转换的悟读,配以音乐的诵读,每次的朗读并不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通,达到理解感悟的教学目标。

二、抓住重点品出意境

邵老师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整堂课引领着学生如同畅饮着一杯醇香的酒,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善哉”之声自内心由衷地发出,一次又一次,不绝于耳。在此基础上,“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理解水到渠成。再如,让想象: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不复鼓的仅仅琴吗?通过想象谈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

三、课外拓展画龙点睛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外资料的环节。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材料的引入,加上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读,则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感人肺腑的功效。教师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让学生通过读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学生、教师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达到了突显语文教学实效的目的。

《伯牙绝弦》听课评课稿

一篇短小、深奥的文言文,经邵老师的真情演绎,拨响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撼、惋惜、悲叹。听后,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借鉴

一、以读代讲回归自然

古诗词的学习尤其需要意境的创设,不适宜直白地翻译,否则会打破这种意境。理解文言,感受文言,读,是重中之重。教学中,邵老师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朗读:扫除字音障碍、感知大意的初读,借助注解、练习停顿的试读,角色转换的悟读,配以音乐的诵读,每次的朗读并不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通,达到理解感悟的教学目标。

二、抓住重点品出意境

邵老师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整堂课引领着学生如同畅饮着一杯醇香的酒,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善哉”之声自内心由衷地发出,一次又一次,不绝于耳。在此基础上,“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理解水到渠成。再如,让想象: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不复鼓的仅仅琴吗?通过想象谈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

三、课外拓展画龙点睛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外资料的环节。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材料的引入,加上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读,则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感人肺腑的功效。教师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让学生通过读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学生、教师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达到了突显语文教学实效的目的。

《春到梅花山》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想去梅花山看梅花吗?先来读一读该课的词语,读对了词语,咱们就去看梅花。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开火车”读生词,齐读生词。

二、精读课文。

1、过渡:现在,就让咱们跟随小作者去看梅花吧。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红笔标出:“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指名读句子。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

【评: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变机械的阅读为思考性的阅读】

⑵小朋友,你们读了这句话想到了什么?说说看。

指名说。师生交流:(出示课件)

①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盛开”完全开放,“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说花非常之多之密,“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是说花儿色彩绚丽,开遍山坡。

②“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晶莹透亮”写出梅花的光亮可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写出梅花的香味雅而不俗,沁人心脾。联想到那首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暗香有来。“暗香”就是指这淡淡的清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红笔标出“片片”、“清香”、“淡淡”、“彩云”、“晶莹特亮”、“挨着”。

【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生动化的语言,教师机智地引导,让学生从文本对话中再现生动形象的梅花山画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眼中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梅花山,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⑶指导朗读

①师:小朋友们想象中的梅花上可真是美不胜收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配音录像)

【评:先在文本对话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自我艺术世界的构建,再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完善艺术世界的构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②“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出示课件)

梅花多吗?美吗?

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范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③想不想和老师比一比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评:教师范读,声情并茂,读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时深吸一口气,无形中使学生身临到花香环绕的梅花山中,以读感人,由读悟情。恰当地配之以音乐,激发学生的感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

⑴出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

师:“报春”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意思。人们为什么喜爱报春的梅花呢?答案就在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

⑵出示: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师:早春的天气怎么样?“春寒料峭”之时,梅花就开放了,是一朵梅花开了,是一株吗?是一片?是什么?“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你觉得这梅花怎样?

指名回答。

就像那首《梅花》中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⑶师:凌寒独放就是它!老师听出来你们对梅花精神的赞美,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再读读这一句:人们喜爱这报春的梅花。

小结:读书,就应该这样,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才能读好书。

【评:知识之间融汇贯通,温故而知新,借古诗从单纯地感受梅花的外表,而转向体会梅花所体现出的内在精神,提升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教师于该环节中也教予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⑷师:人们怎么喜爱梅花?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是一般的喜爱吗?不急着回答,好好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非常”。

⑸你们是通过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涌动的人流”?看图,人多,。

“欢乐的海洋”?看图,小朋友,在这梅花的世界里,人们边走边看,一路欢声笑语,他们会说些什么?

谁能读好这一句,指名读,齐读。

【评:课文讲解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上下文相联系进行思考,于细微处理解课文。】

(6) 你想对梅花说些什么?

指名说。

人们很留恋梅花,就像我们上学期学到的《看菊花》中一样,在《看菊花》中是怎样描写的阿?(“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7)人们为什么这么喜爱梅花?喜爱梅花的什么?

指名说。

大家说的都对,人们喜爱梅花,喜爱梅花的姿态,喜爱梅花的清香,更喜爱梅花凌寒独放的精神。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对梅花的赞美。

【评: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升华了主题。】

师:小朋友们书读得是声情并茂,相信字也是写得端正入体。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发、休、息、欢,指名读(出示课件)

2、这四个字中,教师觉得只有一个字需要特别留意一下,它很像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字,猜一猜!

要注意什么?

3、写“发”(就像一个小朋友歪着脑袋思考,想出了一个好点子)

【评:形象地描述,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字。】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行间巡视。

评课:

听了徐老师一堂声情并茂的语文课,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思维相结合。

开始并不直接播放梅花山美景的录像,而先进行文本对话,让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和理解构建自己头脑中的梅花山的景色,其后再观看梅花山片段录像,辅助学生进行合理地思考,将学生抽象的思维具象化,完善学生头脑中艺术世界的构建。另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进行整个教学活动,例如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播放音乐,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关注到学生美育的同时也不忽视德育。

通过朗读,播放梅花山录像(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思考,仿佛身临其境地观赏梅花的晶莹透亮,感受梅花的清新淡雅,给学生以美的陶冶。从抽象的文本描述转化为形象的思维,再现了梅花山的美景,给学生美的感受,但这时又以一首古诗为契机,引领学生体会梅花不畏寒冷,傲立风雪中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将学生由对梅花外表的喜爱提升到对梅花内在精神的赞美,升华了主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不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最后再播放音乐(电教媒体),指导学生朗读,在音乐中诠释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尤其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将自己在朗读时的所思所想说出来,在学生的回答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教师的步步设疑是学生思考的台阶,学生通过自身的朗读和自我的思考,渐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课文,以读解疑,以读会义,以读悟情。

整个教学过程立足课文本身,让学生从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方式,边读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边读边联系以前所学进行思考,变机械地读字为开动脑筋地读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五、内外知识,新旧知识相结合,相贯通。

不局限于课文中的内容,而是有机的结合课外知识,以前所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服务。从而也将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温故而知新。

另外,徐老师丰富的教学语言也推动了教学的高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学,在思考中有所学,更好地接受知识。

奉化市尚田镇中心小学听课记录

上课教师

学 校

锦溪小学

班 别

三(1)班

惊弓之鸟

时 间

2007.11.10

记录者

邢科 课前谈话:你认识哪些成语?(龙飞凤舞,画龙点睛,打草惊蛇,叶公好龙„„)

一、导入揭题板书:惊弓之鸟这个成语里面藏着两样事物,是什么?(弓,鸟)出示图文:弓(认识“弦”字),箭,大雁(大雁排成“一”字形,爱惜小雁)范写“雁”字。学生写三个。

二、检查预习,了解大意

1、检查生字词:大王

更羸

愈合 裂开

孤单失群

悲惨重点指导:课文中那个大王是哪个国家的?(引出“魏国”“魏王”)

范写“羸”,区别“赢”。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再次读通顺。

3、检查课文大意: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更羸是谁?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著名的射箭能手。理解“能手”。读好句子。在这篇文章中更羸做了一件怎样奇怪的事情呢?(更羸只要一拉弓,大雁就射了下来)

三、精读课文引入重点段研读:课文哪一段在写这奇怪的事情呢?呈现段落: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1、自由读语段。指名读,齐读。师:同学们,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却讲了好几层意思,你们说说,这段话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

2、理解——朗读——填空更羸(

),只听得(

),那只大雁(直

),(

)。

3、品读两个“直”。能不能给“直”换个词?(拼命,笔直)师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课文哪里讲到原因了呢?引入课文最后一段研读,读懂了什么?呈现段落: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自由读语段。填空练习:更羸看到

,想到

,更羸听到

,想到

。生交流。师:我们都是这么想的,看看课文是怎么来写的?再读课文语段。A、感受“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给课文排一排顺序。B、交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直往上飞——伤口裂开——直掉下来C、小结:推理。D、连起来读语段。师:你来推测一下更羸在怎么想?出示:更羸仔细看了看,心想:(

),然后,他指着大雁对魏王„„

四、小结。

点评:通过说成语让学生能够非常自然的进入到课文中来。揭题后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了弓、雁。在教两个“直”,教师并不是直接的让学生来换词,而是通过朗读、理解、再读的形式有层次的理解字,再来换。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缓冲的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下面的学习中,学生会更轻松,学到的东西更扎实。 总评:

《惊弓之鸟》是篇老课文,有许多的人上过。听了李维勇老师的课以后,我觉得还是可以生成新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认真的去阅读去推敲都可以做到的。

整节课,通过读、讲、分析、理解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更赢是个有勇有谋的一个人。语文教学是以“读”占鳌头!李老师更是通过大量的读,让学生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扎实,这正是现代语文所追求的课堂。

《燕子专列》听课记录 第二课时

一、

情境导入

1、齐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板书),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3、出示词语: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冻得坚硬的山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a.指名读 b.说说读了这些词语的感受 c.齐读

二、

品读课文

(一)小燕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麻烦?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天气冷 指名读

2、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饥寒交迫——“饥饿”

3、再来看看这个词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显示“濒临死亡”) 师: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濒临死亡”就是——即将死亡,再看看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齐读

4、过渡:然而悲剧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 指名说

(三)学习第

三、四自然段

1、当你读完这个故事,你将会被感动。读一读,找一找最感动自己的话,在旁边写写感受。

2、交流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她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认识小贝蒂(出示图片) 在什么地方寻找?怎么发现的?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同桌说一说。 交流 师生接说:小贝蒂不在乎——,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

4、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人很多,把燕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2、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危险?

3、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令你感动的?(政府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为的是一群燕子。

4、师:回到充满温暖的列车,齐读第一自然段(配乐)

5、如果你就是车厢内的一只燕子,当你看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6、写话: 以“这怎能不令人感动„„”为开头写一段话。(播放“小燕子”歌曲)

7、交流

三、总结课文,提升感情 让我们记住——,记住——。 教学设计:

一、感受春天的寒冷

1、学生说春的字词,体会春天的美好。

2、找找课文中春寒的词语,读读说说给你的感受,再一次读好这些词。

3、找找课文中描写春寒的句子,读悟感受。

二、感受严寒中的温暖

1、找打动自己的句子。

2、步步深入读、悟。

3、充分谈自己的感受,及时的追问引导体会,悟后读。

4、动笔写写:如果你就是燕子,当你看到人们这样帮助你,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让燕子专列开进学生幼小的心灵。评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能及时的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和惑点,本节课执教的老师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学生感悟后能及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板块与板块之间衔接较紧凑。 不足:政府如何帮助小燕子这部分理解还没有到位,对与学生的回答要有个整体的梳理,使层次更分明。小贝蒂那段的话与插图在教学时应交换顺序,让学生在感观图片中小贝蒂的形象后,再读文,可能学生的感受会更深。 第二节课 教学设计:

一、构建阅读,主线贯穿

1、课的开始,抓住向谁致谢,为什么致谢?这条主线为学生创造氛围,大体回顾课文的大意。

2、逐个读悟 政府

(1)在什么情况下帮助?

(2)遭遇什么? 让学生在读、找中激发担忧之情。 居民

(1)那儿看出寒冷,读读这些短语让你体会到什么?

(2)人们怕不怕冷,找关键词。体会居民无畏的精神。并深情朗读。

小贝蒂

(1)抓住两个“冻”字在文中找原因

(2)抓数量词感受。

二、创设情境感悟

1、想象:“瑞士政府会呼吁写什么?”“如果你是居民,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2、看图写话:观察图中小贝蒂就小燕子的景象,写一小段话。本节课中,教师主线把握较好,但自己进入角色较快,学生关注不够。重教案,轻了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容易打断并接学生的话。 第三节课 教学设计:

一、以“燕子遇到的麻烦”为主线,导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3-5小节,抓重点词句学生体会,并感悟读。

三、写话交流:把小贝蒂救助小燕子的感人场面写下来。板书设计较新颖,板块较清晰,老师的引导不够自若那流畅。学生的朗读不够到位。 三节相同的课,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各有特色。主线的把握较准确,根据教材特点合理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第一位老师的教学环节之间衔接较自然流畅,注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后两位老师的主线在课堂开始就明确,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但在课堂教学时,牵引成分较多,特别是第二位老师容易打断学生的回答。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

听课时间:10月29日听课班级:六年级

教师: 听课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找五名同学一人读一般,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看,体会“伯父”是一位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二)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默读第四段,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词,想想这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鲁迅先生在救助车夫以后,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什么?画出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想一想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这里我们已经感觉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怀有很深厚的感情。 2.默读第五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边读边想,主要体会鲁迅先生不仅没有架子,而且体贴关心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从女佣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3.小结

四、五段

伯父这样关心穷苦人,同情穷苦人,因而必然要得到人们的爱戴。板书:同情人民

(三)找同学读第二段,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联系上下文,说说“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我”读书怎样?“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后,“羞愧”“悔恨”什么?为什么比挨骂还难受?“伯父”通过谈论《水浒传》了解了“我”读书囫囵吞枣,指出了“我”的不足,并送给“我”两本书。这些事情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板书:关心学习

(四)分角色朗读第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指导同学由词理解句子,学习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这种精神。

“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碰壁”?“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怎么理解?“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了什么?作者“明白”的对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为什么?指导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各角色的语气。板书:憎恨敌人

(五)朗读第一段

鲁迅先生在世时,他为别人想得多,那么他去世后,人们是怎样悼念、爱戴他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段,什么事使“我”惊异?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惊异什么?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从三方面来找一找原因。指导朗读这一段,体会作者因“年纪还小”而产生的“惊异”。板书:深切怀念。

(六)齐读全文,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思想品德。

拼音教学《ai ei ui》听课记录

一、创设情境、引导说话

师:小朋友们,我们大家互相来看一看,你的前后和左右都挨着谁?知道的小朋友相互之间先说一说。

生先同桌讨论后个别回答 1、生回答不出。(师示意他坐下) 2、生:我的前面是XXX。 3、生:我的后面是XXX。 师:我们都是挨着坐的。

(边说边板书:ai。出示a的卡片,全班读,再出示i的卡片,全班读。)

二、教学拼音,指导说话 教学ai 师:这两个拼音,我们说他是什么? 生回答不出。(问题指向性不明确)

师:我们说他是单韵母。单韵母有哪些好的东西呢?(提问提得很模糊,学生听不懂) 师:单韵母有哪些本领呢?可以自己成为一个音节,如大白鹅的e ,也可以和声母成为一个音节。由二个或三个韵母组成的音节,我们称他为复 韵母。把书翻到26页,今天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这里有三幅图,第一幅图上画着什么? 生:有两个小朋友靠在一起。

师:两个小朋友挨着站在一起,读ai。

(可以展开看图说话,利用书上的图画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准确) 师提出发音要求:先读a,再迅速滑向i,师示范读。 请了四五个学生读ai。

开火车读。生读得不够准确时,师在一旁纠正。

单韵母有四个声调,那复韵母呢?也有四个声调,那标调应标在哪里? 导入标调儿歌的学习。

出示小黑板: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师带领学生读了二遍。

师:那我们来看看,ai 应该怎么标?ai有没有a?有,所以要标在a上。 师板书ai 的四声。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ai 的四声。 教学ei 师:看书本上画着的第二幅图,画着什么? 生:一个小朋友在砍树。

师:一个小朋友在砍树,发出ei ,ei ,ei 的声音。 师介绍发音要求。

指导学生读ei ,个别学生指名读。

(可以开展各种读,比如男女比赛读,分组读等,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另外当学生读的不准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老

师读这个音的口形,做做看口型,猜拼音的游戏,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掌握发音要领。) 师:ai有四声,那ei的四声怎么读?标调该标在哪里?我们再来看看儿歌。 师念儿歌,在黑板上和学生一起标ei的四声。(这个环节,我觉得可以让学生自己试读儿歌,自己标声调,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动手操作,记 得就会深刻。)

第14篇:《伯牙绝弦》听课评课稿

《伯牙绝弦》评课稿

《伯牙绝弦》听了曹老师的《伯牙绝弦》一课,我深受感动。现在,我想就曹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这一节课,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通过这堂课,孩子们不仅理解了“知音难觅”,而且还学会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知音。在课堂上曹老师巧用文本,努力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多向感受,让学生把心放进课文里,设身处地去读,去想。让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书香。曹老师注重以人为本,多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心灵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纯真友情,让学生深刻体会子期与伯牙之间难能可贵的友情。如: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再如,让学生想象:伯牙在断绝弦的时候,还断了什么?如果你就是伯牙,假如能再见到子期,你最想说什么?通过想象说话,写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同文本真切地畅谈,与老师真情互动。

二、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文言文更是如此。《伯牙绝弦》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教学时,曹老师注重灵活多变而又扎扎实实的朗读指导。整堂课,教师反复多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从刚开始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得有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想像读、配乐读等。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不论是自由读、指名读、自愿读、范读还是通过填空帮助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朗读都步步落实,毫不含糊。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品尝语言、运用语言,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

三、曹老师的教学语言、评价语言精当巧妙。课堂中老师自始至终都能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并做出恰当合理的评价,如:听了学生精彩的朗读后,及时夸奖: “读出了泰山的高,同时你的朗读水平也高了”;“很好,能读着下文,念着上文”;“能想着画面,读出韵味”„„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励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也幽默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营造了浓浓的课堂氛围,叫人感到无比佩服。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获益良多,我将不断努力,把自己的所感所获运用到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评课人:田萍 2017.10.12

《伯牙绝弦》评课稿

一篇短小、深奥的文言文,经曹老师的真情演绎,拨响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撼、惋惜、悲叹。听后,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借鉴

一、以读代讲回归自然

古诗词的学习尤其需要意境的创设,不适宜直白地翻译,否则会打破这种意境。理解文言,感受文言,读,是重中之重。教学中,邵老师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朗读:扫除字音障碍、感知大意的初读,借助注解、练习停顿的试读,角色转换的悟读,配以音乐的诵读,每次的朗读并不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通,达到理解感悟的教学目标。

二、抓住重点品出意境

曹老师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整堂课引领着学生如同畅饮着一杯醇香的酒,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善哉”之声自内心由衷地发出,一次又一次,不绝于耳。在此基础上,“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理解水到渠成。再如,让想象: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不复鼓的仅仅琴吗?通过想象谈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

三、课外拓展画龙点睛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外资料的环节。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材料的引入,加上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读,则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感人肺腑的功效。教师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让学生通过读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学生、教师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达到了突显语文教学实效的目的。

评课人:梁菊花 2017.10.12

《伯牙绝弦》评课稿

段老师的这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练读课文——抑扬顿挫展音韵

对小学生来说,接触的文言文不多,文言词的拗口是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第一道障碍。为了推开这个“拦路虎”,曹老师在读上下了狠功夫,整堂课,引导朗读的遍数不下十五遍。从刚开始接触时自读到指名读、老师范读、分组读、男女读、全班齐读;从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得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引读,配乐读等。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在不经意间,老师和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令我印象最深是段妮老师那句话“同学们,我们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得正确,还要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文言文要做到音段而气不绝。”的确,文言文的组词、造句、达义十分讲究凝练、音韵与节奏、气势,有着独特的辞采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杨老师这样一步步搭建朗读的阶梯,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指导得扎扎实实。真是用心良苦,实哉!

二、抓住重点——细嚼慢咽品意境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是一场人生的悲剧,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叹息,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段老师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整堂课引领着学生如同畅饮着一杯醇香的酒,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如让品味四个“善”字,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再如,在文言文中相同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字去表示如:“念”、“志”’都是表示心里想的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善哉”之声自内心由衷地发出,一次又一次,不绝于耳。在此基础上,“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课外拓展¬——画龙点睛掀高潮

教学中,她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清风徐徐,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皑皑白雪……”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她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觉进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视野,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闪动着智慧的回答中破解难点,扎实基础,提高了阅读理解。 另外,多次设计了让学生阅读课外资料的环节。让学生想象: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不复鼓的仅仅琴吗?通过想象谈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这一品味,让师生的情感都得到了升华:那就“千古知音最难觅”,珍惜拥有,珍惜友情。当伯牙再次与子期相遇不见其人只见到他的一座冰冷的墓碑。而“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材料的引入,老师的一大段饱含深情的过渡句学生反复的朗读,完全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让通过读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则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感人肺腑的功效。在教学的结尾处再次掀起高潮,真是情景交融,美哉!

一篇短小、深奥的文言文,经段老师的真情演绎,拨响了全体学生和听课教师们的心弦,让大家为之震撼、惋惜、悲叹。课堂上同学们是情景交融,老师们也是潸然泪下。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然而弦尽音未尽,那余音却久久萦绕在我们的耳际,弹之不走,挥之不去。

评课人:田萍 2017.10.12

《伯牙绝弦》评课稿

我认为这一课体现了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从教课文转向教阅读的理念,同时,这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案例。从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教给学生朗读古文的方法。

让学生初读后,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学生感到阅读有难度时,段老师能及时给予帮助,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为学生示范读,还划分节奏,帮助学生朗读,学生很快就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老师还提醒学生,读古文,不但要读准字音,还应该读出古文的味道,读出其韵味,学生又像模像样地读起来。可见在古文教学中,老师应当给予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能读通,还能为读懂打下基础。有了方法,学生读其他的古文也才能触类旁通。 2、教给学生理解古文词句的方法。

古文语言凝练,难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理解方法十分重要。在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句、词句时,老师能再次为学生支架,告诉学生可以利用文中的“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可以通过“换词”来理解。如“善”字,前文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中的“善”,老师让学生联系下文理解,是“善于、擅长”的意思,而在下文中,出现的“善哉”,老师又让学生换词为今天所说的什么来理解。学生很快就答出是“妙、棒、好极了”。这样一来,老师是在告诉学生理解古文中的字词,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和换词的方法进行理解。

3、为学生介绍人物背景,补充资料,这也是理解古文的一个好方法。

学生对于古文中出现的人物背景是相当陌生的,所以老师能及时出现俞伯牙的相关文献记载,为学生补充人物背景介绍,大量地拓展资料,让学生理解了俞伯牙的琴技之高超,为“知音”之情谊打下了铺垫,可见介绍人物背景,补充资料,这也不失为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一个好方法。

4、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来理解古文的方法。

课堂中,老师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老师的语言生动地渲染,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建构。在这一课中,不论是导读,引读,自读,还是配乐读,老师都始终让学生诵读不离语境,引读不脱导言。如“古人常将自己的琴言事,势将自己的心声融入到琴中去。这些话语都能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文本的气势,古文的韵味。

二、增强读写意识和语言积累意识。

学习语文,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文本只是一个学习语言的媒介,老师怎样通过这一媒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尤为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提供平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所以让学生在感悟大意的同时,不要忘了结合文本,找准切入点,进行语言训练,并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如课中除了安排课后练笔外,还结合内容进行了拓展训练:峨峨泰山 洋洋江河 _____ 炊烟 ______清风 _____ 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这就是在用教材教学生运用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总之,从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体会到: 教者得法,学者愉悦,教者授之以法,学者受益无穷。

评课人:梁菊花

2017.10.12

第15篇: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共)

篇一:小学语文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他们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我捧着沉甸甸的收获,心情也被感动着。每逢讲评课,附小的老师们都毫不敷衍,有什么说什么,真诚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见中肯实在,这种严谨求实的教风一直延续传承着,激励着一批批年轻教师的成长。

这次通过自己讲课,聆听不同年级语文老师讲课以及评课,收获良多,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今天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1.要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吃透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把学生不易理解的字词,放在熟悉的课文中去理解;遇到重点词句要让学生用不同记号标明,比如:动词用点标记、中心词用三角标记中心句用双横线标记,以方便学生课下记忆。 2.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答案,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感情、道理,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让读课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予以纠正。

3.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课堂上要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语言也要简洁、准确,避免一个问题多个问法;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进行评价,比如:“你真会读课文,”老师还想听、“你们肯定比老师读的好” 、“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另外,板书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写孩子的语言。

这次讲课、听课及评课活动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篇二: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课稿

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学 郭兆波

美在心中,溢于言表。语文的阅读教学担负着不少的重任——它既是基础教育,也是爱的教育(人文),有人认为它还是美的教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语言是美的,意境是美的,朗读也是美的。很多的文本本身就是对美好事物的优美呈现,体现了作家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作者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也是语文不可或缺的魅力之一。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审美的能力,每个人对美的欣赏也可能因人而异。这位老师不仅对美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而且她能在课堂上很好地作出诠释,能再现情景——用真实可感的美图,用优美婉转的描述。电子图像或许已经不是现代课堂上的新鲜之物了,关键在于使用者这次并没有生硬地进行展示,而是以图片为引,把学生引进文本,导入生活。三者的结合还颇为巧妙,如她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放在了一起并适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如在理解“应接不暇”的时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就像姚淑华老师说的“答案就在文章里”,我觉得答案也在生活中。此外,老师还特意把这篇美文中的诗情画意展现出来,为此她别出心裁地把其中的段落编排成诗的格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这些尝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请原谅我的少见多怪)静心一想:散文与诗歌确实有许多共同之处。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积累,如开头词语的“个性化积累”,如后段播放“城市之美”图片时的背诵。后来,她还不忘鼓励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自由发现。学生因此有了自主的空间,他们也用各自个性化的发现回报了老师的“慷慨”,民主的气氛也因此得以营造。但老师这样做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以其中一个学生的回答作为切入点,顺水推舟地把话题引向文本的写作方法——抓细节,体现美。最后对季老的《清塘荷韵》的同步阅读和创意仿写虽然时间不足,但也体现了老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苦用心。

总的来说,这位老师的语文功底出众,专业知识全面,教学智慧丰富,学科视野宽。她在不脱离文本的基础上,站在了较高的角度去设计自己的教学,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身体力行,值得我们借鉴。

然而,对于这篇文章,我还是有一些不同的一己之见。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这位老师很明显是重视美的展示,而轻其它。我却觉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并非只是一篇纯粹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炼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者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层层展开的,相比于美景,后者才是作者写作的主旨。也正是这样,才使本文与众不同,令人一读难忘。可惜,在课堂上,我没有看到老师对这一主题的深入解读和这一重点的突破过程。它被淡化了,很模糊地过去了。或许听完课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文本中德国风景的美,但却错过了这篇文章独特的魅力,结构性阅读方面有所欠缺,牺牲不小哇!

提几点不太成熟的改进意见:

1、

2、

3、

重新确定重点,更合理地设计教学,避免舍本逐末。 注意容量,毕竟一节课的时间有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丰富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学 郭兆波

篇三: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今天上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首先,范莉莉老师的课给人第一感觉是真实。比如说,导入时的游戏,“1月1日是什么节日?10月1日是什么节日?„„”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可以看出范老师课前没有跟孩子们说过“悄悄话”,这样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不是做秀,在这里范教师的如果能沉着一点,耐心地告知学生,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预设中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范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基本功。大方、流畅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声音甜美。但我们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范老师的那带有童音的动情的范读,如果范老师不用课件录音读,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诵,这样效果会更好。课件上画面加上动作,干扰了学生对诗歌美丽语言的感受,致使读完以后,有个小孩说“老师,声音小了听不见”。我想,可能是视觉干扰了学生的听觉吧,再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当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童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妈妈的账单》这一课。这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里,要感谢童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沉浸于她的情感课堂,同时,心灵为之一震!5月10日,是母亲节了,我们为人儿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应该常回家看看!应该为我们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做些什么?我相信,在师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没有谁不想念自己的妈妈,这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这就是所渭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

不过,如果童老师的音调再低沉些,语速再缓慢些,能做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一定会催人泪下的。

当我们的心头还回荡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的时候,季益波校长又为我们送上了精美绝伦的《普罗米修斯》,我认为季老师这节课上得大气,浑然天成、人课合一。 在这里,我想借用几句诗来评价一下季老师的课。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当学生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季老师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学生意犹未尽,“英雄”的韵律余音绕梁,三是不绝。

总之,今天的三节观摩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今天的三节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我和我校的20位教师在南街小学听了王淑军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和赵艳红老师执教的《开天辟地》两节阅读课,收获颇多。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两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始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组织者,始终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交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淑军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注重了朗读和写字的指导。王老师检查词语读音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读,在容易错的字音上,王老师进行了强调与强化,力争全体学生都能读正确,真正做到人人有提高,人人都学会。在检查朗读课文时,注重了学生朗读姿势与朗读能力的培养。王老师从细节处着手,让孩子们掌握读书的正确姿势,并教育学生要大声地、口齿清晰地把文章读出来,这就是朗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阳光、自信,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而且,老师亲切的语气,微笑的面容也给了学生读好文章的信心。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语文能力训练。王老师在了无痕迹中达到了这一要求。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内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听赵老师在执教《开天辟地》,可以用“行云流水”一词来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赵老师始终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去感悟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如,教学“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个巍峨的巨人„„”两个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观察他的动作、神态,再读句子,读懂了什么,从哪读懂的?让学生再做做盘古把天和地分开时的动作,师此时配乐朗诵,学生在举臂一分多钟时的累与盘古的“一万八千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盘古的伟大精神跃于眼帘;紧接着,赵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抓住下一段的“精疲力竭”“微笑”感受它的献身精神。

很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劳动,能带给我们一些收获,一些思考。还有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商榷:

1、王淑军老师在教孩子们写字时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老师要在孩子们中间巡视指导,在孩子们的本子上写几个范字,让写的不好的学生零距离地学习临摹老师的字体,更能拉近师生情感;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写,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写字。

2、赵老师整体上看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太少,感觉像蜻蜓点水。开课伊始,就直接问: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标画有关语句。在学生对整体还没有意识时,这样未免太仓促。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赵老师像是在牵着学生走,一步一步的,没有放开,学生在感悟时谈的太浅显,没有真正触及心灵。

总之,听了这两节课,让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如:学生读书时间少,问题意识不浓,想象力不够,表达能力不强„„这都与自己平时课堂上放的不够有直接的关系。想起叶老曾经的号召,“所有学生要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力量。”所以,对于一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如果落实了该落实的工具性,影响了该影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算是“语文课”了,也就有了语文“味”了。期待更多、更有语文味的好课不断呈现,也希望这样的活动更多一些。 阳谷第二实验小学 武亚博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听了赵老师的课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指导个性朗读

在朗读指导“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时,老师先让学生找到描写盘古动作的词,自己做动作,感受抡的力度,再指名读,学生读得不理想时,耐心指导,问:“他抡起斧头时会怎么想呢?”生答“我一定要劈开。”就这样引导学生带着这份决心再读,体会抡的力量。并通过范读指导学生重音轻读。比如:引导学生“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轻声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重音读。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

二、在表演中体会

让学生在阅读中表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赵老师边范读边让学生表演,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当老师读完,问你们有什么感觉时,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老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几分钟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三、充分发挥想象

教学时,赵老师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如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很具体,她让学生学习后问:“作者在第四自然段偷偷地把一个想象空间留给了大家,你们发现了吗?”让学生从书中省略号引导到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想象,同学们说得很生动。

四.重视方法指导

赵老师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时刻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做批注,无论学生的程度是高还是低,无论学生体会得是深还是浅,他们都在品尝学习的快乐,他们都在收获着。

语文课堂是缺憾的艺术。我听了这节课后,有两点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借助媒体教学,固然有它的独到的优势,但学生阅读文本还是要回归课本中来,近距离接触,或许效果更好。

2、可适当添加小练笔。

看了罗老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匆匆》一课的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我深深地地感到,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了我校的语文课堂。

下面就这一课的教学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学科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灸人口的散文,阅读这样一篇文章,应该是一次很好的心理享受与情感体验。

罗教师先设计了“谈话激情,导入读书”的环节,这就给这节阅读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学生阅读情感上的基础。而后,在学生读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几个学科特点很突出的教与学的“点”。

1、是深入地读,富个性地悟,开放地谈。深入地读,是把心放在文章内容里去读,体会这篇散文的优美和深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读,读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个性地悟,是结合每个学生个人经历,调动这些读书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去进行读书感悟;开放性地谈,是学生读书,感悟之后的阅读互动和交流。可以说,学生在读书,感悟之后,各抒己见,是很好的互学过程,很多学生的个人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2、是注重读书中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匆匆》这篇散文采取了多种修辞手段,用得精当。学生应认识这些方法在表达上的好处,主动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中有这方面的考虑。如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当堂背诵部分句、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设计。

尤为突出的是学习、积累与运用的紧密结合。学生调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法,学习作者的表达风格,结合自身对时光流逝,时光宝贵的真实体验,进行大段的读后语言训练,效果很好。

3、是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观的变化

学习语文,是学生接受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同时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必须树立让语文教学由“小课堂”走向“大课堂”的新认识。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那么,课堂是学习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课上,罗教师积极适当地扩展学生的读书深、广程度。一方面,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训练项目施教,引导学生读文,从文中内容想开去,适当延伸;另一方面,教师大胆扩展读书新领域。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广泛查阅,了解朱自清这位现代著名作家的一些情况,课后,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读读他的《荷塘月色》、《春》、《背影》等文。教学设计中“延读”一部分想法是很好的。

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课内外阅读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体现了小语文教学观向大语文教学观发展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清新、自然,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有情有趣。

“品读、赏析,读中悟情”是这节课重要教学过程。

品读,教师设计了几个引导点:一要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二要品读各种修辞法的表达;三要品读重点句、段。赏析,教师把它融于品读之中,强调于品读之后。读中悟情,是这一教学设计精当之处。一悟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与婉惜;二悟旧时代年轻人已有觉醒又为前途不明而彷徨的复杂心情;三悟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重要。这样,学生就读懂了一篇文章,悟出了一个情,懂得了一个理。

以上教学品读,赏析的过程,设计清晰、适当。实施教学时从内容到教法到学情,都显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饶有兴致地读,主动地探究问题,很好。

三、教学设计问题分析

这篇《匆匆》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比较规范且有新意。尤其是有教师个性的教学思考。但整体看,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对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设计还不够充分。设计注意教师的引导,重视了学生读后谈理解和感受过程,而学生自读会产生什么问题,自悟会有什么困 难,怎样适时机地指导、帮助他们考虑不多,前面说“学习过程设计不够”就是这个意思。也许,教者对学生读书过程和读后发言,表达之间的轻重关系还需进一步认识。依点评者看,自读、自悟是根本,是基础,读得好才有好的生生交流与互动。那么,设计时要考虑学生读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设计适当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样的教学设计更重视学生的学,就会更实用。

总之,罗老师的《匆匆》一课的教学充分地体现了新理念,是一堂值得我学习的难得的好课。

篇四:小学语文听课与评课 【教学讲座】

小学听课与评课要求

尤溪县实验小学 王家生

无论是传统教研,还是目前大力倡导的校本教研,听课与评课都是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但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在听课、评课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听、评课的效果大打折扣。有效地听课、评课,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程序。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的特点,就听、评课的操作方法、技术和相关程序做一些探讨。

一、听课

(一)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克服听课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增强听课的主动性、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此,听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做细相关的准备工作。

1、明确听课目的

首先,要弄清听课的类型。一般来说,听课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优质课,二是研究课,三是随堂课,四是辅导课。

然后,要根据课型确定听课的目标。

――听优质课。优质课的献课人大多是骨干教师,主要是骨干、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输出。对于这类课,听课人要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吸收授课人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艺。

――听研究课。这类课往往带有实验、探究的目的,听课人要以积极参与的态度,对教学中变革、探索的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检讨教学中的得失。

――听随堂课。这类课一般是常态课。听常态课时,听课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取舍,注意发现经验和亮点,增加自己的教学积累。

――听辅导课。这类课一般是指“师傅带徒弟”的课,学校往往确定了“以老带新”的结对帮扶成熟教师或骨干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指导,主要通过听课、评课来实现。听这类课,指导教师要善于发现新手的有点,更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辅导课可以“师前徒后”,也可以“徒前师后”。

2、了解教学内容

听课前要对本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规范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重点要了解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节课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同时,还应对听课班级的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一些了解。

3、准备相关材料

①课本。

②本节课的教案(由授课者提供。如没有印制,听课人应课前参阅听课人的教案,或课后翻阅授课人的教学设计)。

③听课笔记。

④课堂评价量表。

⑤相关记录工具:如“时间和活动过程双向记录表”、学生活动微格记录表等

(二)课堂观察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课堂观察既要观察教师,也要观察学生。

1、观察教师的教,语言是否准确、生动、逻辑清晰。

观察教师的教的重点内容: (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准确,教学目标如何实现;

(2)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3)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如何展开教学过程。这是重点内容,重要的是观察教学过程如何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5)教学目标达成度。既要看是否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还要观察教学任务的生成与转化。

(6)课堂教学氛围。

(7)体现的教学理念,渗透的教学思想。

(8)教学表达与板书。板书是否正确、工整、规范。

2、观察学生的学

(1)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的长度。

(2)学生的主动学习状态与长度。

(3)学生的积极探究状态与长度。

(4)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

(5)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把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达成的学习目标作为课堂观的关键点。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是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更要看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学生的学习思维是否被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否受到积极的影响。如果有条件,听课过程中或课后,听课人可对学生当堂学习的效果进行及时的测试(抓关键,以口头测试为主)。

(三)课后反思

听课人不是旁观者,听课的目的,一是提高自己,二是帮助别人。因此,听课的过程中和课后一定要积极思考,既要积极吸纳别人的经验,又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将课后的反思进行有序的整理,为评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评课

评课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还是专家引领的重要阵地。评课既要反对只讲好话,相互奉承,也要反对只说缺点,相互诋毁。评课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授课人共同进步。

评课前要充分准备,理清思路,抓住要点。切忌面面俱到、轻重不分、条理不清。重点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1、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只设定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还应在感情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设计明确的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是评价这节课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的整合,即我们通常说的教材处理。但教学资源整合较之教材处理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对教材、教学辅助材料和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把尺子。评课时要从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取舍、整合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教学资源的合理取舍、学生现有经验的有效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评价一节课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程序展开

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点,既要看教学过程的预设,还要关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应变、生成与发展。

1、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二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五看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根据教学实际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和发挥。

2、教学结构

课堂结构主要指教学环节或步骤。教学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是评价教学结构的主要内容。

教学指导思想,是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问题为核心”。

教学环节是否完整?以讲授新课为例,通常应有复习巩固、新课导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学生思考、教学小节、课堂训练(练习)等环节。

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应十分注重给学生的参与、思考、讨论、练习安排较多的时间。如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整节课教师的讲授控制在10-15分钟,学生的自学、自悟、讨论时间安排15-20分钟,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安排5-10分钟。也有学校规定,课堂练习必须完成课本上的所有习题,并完成配套教辅上的部分练习。

同时,还要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如是否突出重难点,是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是否有效的前后转换与连接,是否根据课堂突发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时间与环节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条件和手段校际差异大。因此,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应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即使同一节课,也要根结不同的教学环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探索阶段总会有许多瑕疵和不足,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评课人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而不要囿于惯性思维横加指责。

4、教学手段与工具的运用。既要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同时也要肯定不具备条件的教师使用传统的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技术。要客服片面强调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倾向,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为装潢门面而滥用。教学条件和工具的运用,关键要看是否适时、适当、有效。

(五)教师基本功

“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课堂教学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评课,要透过教学过程,看到授课人内在的教学基本功。

1、板书:一是看板书设计的合理性,是否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画龙点睛;二是看板书字迹,是否工整美观,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强调书写的规范、美观;三是看简笔画,是否具备必要的简笔画技能。

2、教态: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是合格教态的基本要求。对教态的较高要求,教师还应该仪态优雅,富有表演力和感召力。

3、语言:准确清晰、精当简练、语调适宜、快慢适度,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或哲理、激情奔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幽默感。

4、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课堂教学效率,即单位时间取得绩效,达成同样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时间越少越好、学生学得越轻松越好、学习过程越快乐越好、学习负担越轻越好。

二是看目标达成度,主要看是否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这里要强调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仅看学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还要看学生在思想教育、情感体验、实际操作等方面收获。

三是看学生受益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收益状态,从不单要看优秀学生的发展,还要看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进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各上层楼。

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可结合听课时当堂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确保评课有理有据、客观公正。

篇五: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 凌亦祥

(1)在识字组词中,潜移默化。

(2)在课文教学中,加以深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思想教育内容是丰富的。每篇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也是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散在各册语文教材之中,没有完整的序列。我们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恰当的教育目标,找出德育点,就

篇六:语文听课评课常用语 语文评课:

1、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2、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3、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

4、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5、通过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

6、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7、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组织教学的能力很强,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

8、教学思路清晰,开课时教师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9、文本与情感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真实,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好的情境,进入了课文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双方的内心体验,进入了课文丰富的感情世界。

10、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

11、善于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分角色朗读也是一大亮点,指名让学生上台朗读,其他学生当评委,注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这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13、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14、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教学落实、清晰。教学过程平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

15、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为后面的说、写打下基础。但读的形式主要是以齐读为主,显得有些比较单调。

16、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弄清楚每一段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7、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18、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19、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0、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1、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学生把课本上学习的语言内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也是规范学生语言的一个途径。

22、创设愉快环境,和谐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新老师没有恐惧,非常轻松。

23、小小的探索意在激发学生研究文章的兴趣。

24、引导初读,渐渐深入,教师精心设计,符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5、由整体感知,品味课文,研读课文。

26、以读为主线,把读层层引向深入,让学生体验,探究。教师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

27、以活动形式内化课文语言和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同时把口语交际的方法引到阅读教学中去。

28、展开想象,让学生自由说说。并且设计活动性作业,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体会。

29、设计基础性作业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传统教学和发展性研究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自由,老师充分重视学生体验。

30、以“演”入情境。 朗读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3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表演能很快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人物。

32、教师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凭借教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真正、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的习惯。

33、教师创造的良好情境,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不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懂得与人交往的礼貌。

34、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做得很好,学生应该自己做的事能交给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不包办代替,把课堂交给学生。

35、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没有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感受比较深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36、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指导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背一两部分,积累词句。

37、安排小导游活动,进行迁移训练,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语言。整节课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有活力。

38、情境营造,激发兴趣。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教者较好的利用多媒体营造情景,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追踪,调动了学习

39、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思维相结合。指导朗读,播放音乐,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0、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课文,以读解疑,以读会义,以读悟情。

42、整个教学过程立足课文本身,让学生从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方式,边读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变机械地读字为开动脑筋地读文。

43、内外知识,新旧知识相结合,相贯通。不局限于课文中的内容,而是有机的结合课外知识,从而也将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温故而知新。

44、老师丰富的教学语言也推动了教学的高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学,在思考中有所学,更好地接受知识。

45、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人文熏陶。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

46、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平等的交往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受到鼓励、赞赏,使思维更加活跃,增强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47、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融入到学生中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充满师生平等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宽容、信任和 民主。

48、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倡导自主学习。老师注重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述自己见解,不强求学生按自己的意思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49、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情绪体验来展现不同的心理感受。

50、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1、体验了课文的内含,又让学生在课文原有材料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得生成与发掘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使得教材内容和体现的内含在课堂上得以延伸,使得课堂教学的功能出现了倍增效应。

5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转变为个性主动参与探究、参与创造、参与发现的过程。

53、对学生评价标准的改变,注重发展与提高。

54、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55、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56、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这篇文章就知识来说,其实并不难。但是,作为这种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来说,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

57、这位老师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件的泛读,强调了字词音韵的把握与情感的渲染。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58、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59、建立“大语文”观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必然蕴涵了各方面的知识让

学生做做小科学找出大自然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浏

览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做做小诗人、小作家,从而养

他们的转化能力与体验力。

60、简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的思想,

而且思路清晰。

6

1、教学手段多样化,整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6

2、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 6

3、识字讲方法,词语理解生活化。 6

4、整个识字过程,始终注重儿童中心。

6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表演体验,这时课堂教学是生成性的,动态发展的。

6

6、精心的教学设计,不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词语,而且让学生回到文本再一次感情朗读,增强体会。

篇七: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

科目:语文 听课人:任重 上课老师:龙伟伟

课题:第三单元 14《我的战友邱少云》 时间:2011年10月18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狠狠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涌现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齐读课题。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全班分小组读课文)

二、小组学习

师: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小组讨论)

生:天还没亮—中午时分—黄昏时分,事情发展顺序。

师: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段落。(小组讨论)

生:分四段,第一层??

三、认知贯通

①学习第一部分:

师:(指名朗读)“391”高地像什么?说明了什么?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毒牙,重要性,原因和时间。(学生分组汇报,老师整合答案)

②学习第二部分: 师:我们在学习词语时重点分析了哪个词?

生:纹丝不动。(师板书:纹丝不动)

师:这部分围绕“纹丝不动”,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展示的?

生1:距离相隔六十米,居高临下。

生2:不但可以??还可以??甚至?? 生3:邱少云“厚厚的茅草”“几乎找不到”??(师板书:六十米 居高临下)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讲答案找的比较全面,在比较难的地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找课文的句子或者关键词)

四、巩固提升

①学习第4~6自然段

师:请你们分小组自学,小组内回答火如何烧到邱少云身上?火能扑灭么?为什么?(生快速浏览第4~6自然段,教师给出5分钟时间,随堂指导小组内展开讨论自学,给予表现优秀的组加分奖励)

②学习第8自然段

师:邱少云烈火烧身时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应句子画下来。

生: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师板书:千斤巨石,一动不动) 师: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你能将这种感情读出来么?(生再读,教师引导,再请其他的学生来反复地朗读)

师:邱少云和千斤巨石有什么共同点?

生1:不怕燃烧? 生2:一动不动? 生3:不发出声音。(师注意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加深对邱少云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精神的体会。)

师:是什么精神支持着他?(当时学生并没有回答到问题的关键,师启发用课文的句子,是一个排比句)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师让学生反复的读这个句子体会情感,个人读,小组读。)

师:“一息”“一寸”“一声”说明了什么?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你就是邱少云,你来读出他的内心世界。(生反复的读,师展开小组比赛)

③学习第7自然段

师: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呢?作为邱少云的战友,作者是怎么样想的? (全班齐读,小组讨论)体会当时“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

生:担心—矛盾—期盼—痛苦

(师边讲解边让生读,体会课文朗读的抑扬顿挫。)

师:从这段“我”的心理变化中能体会出什么?为什么着重描写?

生:关心焦虑痛苦,从作者的内心来突出邱少云的伟大。

④学习9,10自然段

(师板书两个“才”的句子,全班齐读,比较两个“才”的不同)

生:时间的长短,内心的感受

师:作者忘不了的仅仅只是那一天么?还忘不了什么?

生:邱少云的精神永训存于心。

师:你最想对邱少云说什么?写下来,下节课汇报。

评课:

优点: 1.在导入部分,教师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直接通过简介抗美援朝战争背景资料来导入新

课,让学生齐读课题,初步感受课文。小组读课文的方式避免了全班齐读课文时拖沓的感觉,而且通过满足小学生比赛的心理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有详有略,课文的1,3~6自然段是可以略讲的,教师采取让

小组自学的方式,教师给出题目纲领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也加快了课堂的进程,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而重点部分第7,8自然段通过抓关键词反复的读来感悟情感。

3.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讲授方法。第2自然段的讲解方式很简洁明了,让学生找到核心词

语“纹丝不动”来通过用这个词来发散的寻找信息点,像一张蛛网一样的知识结构,给予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第7,8自然段,教师每一句都很详细的分析,并且带动全班同学参与到读书中来,个人读小组读,不断鼓励学生站起来读,表扬的方式很新颖,比如“你真棒!”“老师喜欢你读书的声音又洪亮又清晰!”“刚才***读的很好,但是我相信还有人能超过他,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而对于不发言举手的小组,教师说“平时你们组回答问题十分的准确,我相信读好这一段也不在话下,大家掌声鼓励鼓励他们!”通过这些鼓舞人心的课堂用语,整个教室氛围十分的热烈。

4.教师的应变能力也很出色。课堂上会出现提问比较难,学生无人回答的情况,教师会及

时调整战略,通过让学生在书本定位答案的大概位置,教师引导学生去找句子划关键词,再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由发言对邱少云想说的话,因为课堂时间关系,教师将这个环节布置为家庭作业,并于下次练习课的时候让学生发言,也给了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发言内容的质量。

不足之处:

1.课堂的教学方式仍然显得有些单一,从整堂课的教学方法来说是讲授法为主,小组讨论法为辅,并没有完全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观察,在课堂的后期,学生处于懒惰性显露的阶段,教师的讲课方式显然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建议在课堂之中可以穿插一些竞赛类

的语文小游戏,或者通过朗读看图片听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第二次思考。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点显得操之过急,在教学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很多重点语句没有画出来,虽然之后教师进行了弥补,但是会有打乱课堂,混淆学生思维的可能性。所以我建议教师可以适当的删减一些自己的穿插话语,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方面。

3.本堂课充分的让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也达到了“以读学文”的目的。但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给予的朗读技能的指导有些缺乏,很多学生读的并不理想,而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表扬而不指出他的缺点,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使得很多学生只会站起来读但读的并没有效果。我认为像《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种红色课文,必须要以读为主,并且要指导学生怎样读的有感情生动,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只有读好了,读准了,读出感情了,才能真正的理解课文。

篇八:2012语文公开课评课稿陈英 2012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金秋十月,我校2012年语文公开课教学研讨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室开展得如火如荼,经过三个星期的听、评课,此项活动圆满结束。我对此次活动的开展感悟很深,受益颇丰。说评课,我感觉似乎有点班门弄虎,因为我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还需要从老师们身上取长补短。听完15节课后,我把自己的几点初浅的体会说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这次活动给我和听课的老师们的感受是:感动和希望。各上课教师在新理念新课程呼唤中产生了新课堂,使这次展示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次展示课,老师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不是作秀,让人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地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爱。如黄荣敏老师的课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真实。她在导入课题采用了谜语导入法;“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着个白胖子。”谜语的导入一下子唤起学生对花生的整体感知,既而出示课件介绍花生的另外两种名称,“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随即课件出示落花生名字的由来。新课伊始,学生对花生和落花生这两个概念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样的课题导入真实而有效。如果我们的每一堂课都真实有效,学生就不会由课题而偏离我们的预设目标,因为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课,不是欣赏课,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透过文字,理解文字后面的内容。不过,在导入课题时,如果黄老师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花生的外表,知道花生其实并不美,建立起这个初步印象后,后面的讲解就容易得多。

何蓉老师的课让我如沐春风,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领会文章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何老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具大家风范。何老师的课还有更让人感动得地方,那就是她对学生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初读完课文,解决一些难题后,何老师对全班说,“第一遍读书,同学们就有了这么多的收获,把掌声送给自己。”我看到了,学生为自己热情鼓掌,这样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我想此时孩子们该有多么高兴啊!因为他们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无疑都充满了成就感,更充满了对知识的进一步渴求。更让人赏心悦目的是何老师对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课文总结时老师边讲解一边擦去板书“鸟儿飞走了,灯火熄灭了??”富有新意,随即课件出 示拓展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听了谢世娟老师的《四季》,我感受也很深,本堂课,老师牢牢抓住课堂重点,将识字作为课堂的重点,整堂课老师采用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在练习读文的教学环节,谢老师让学生戴头饰表演读文,谢老师亲切的语言,优美的肢体语言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为学生”在这十五节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教学课堂,老师们在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扎实而有效。当然,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进人意的地方:

1、大多数老师都有超时、拖堂的现象。诚然,我们的教学设计不可能像编排电视剧一样做到分秒不差,因为教学过程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善于思考的人,我们的教学设计只能是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下这些活生生的善于思考的“人”,由于思维、智力水平、知识的侧重等因素的不同,他们会将我们的课堂教学带向暂时的轨道偏离,问题也就出现了,出入一些时间也就再正常不过了。我记得在听全省语文优质课观摩课时,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 “在教学过程之中,没有找准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对一些问题的反复来回,是造成超时、拖堂的主要原因”,仔细一反思,的确是这样。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切入点没有找准,有时几乎是让课堂“任其发展”,对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或者简单得不可再简单的问题反复的问、答等等,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2、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读”在语文课堂也越来越“热”,此次活动,比以前的多分析、少阅读的情形是一大进步,但读的形式多了,深度却没有了,如有的课堂为读而读,朗读无目的:读悟分家,多读少思考等。

3、教师要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泛泛讲解,而成为学生的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不容忽视,在学生理解肤浅出,思维矛盾处,理解偏差处,教师应及时给与点拨引导。例如,大多数老师指名朗读后,然后让学生互评,学生不知该怎样评价,只能说:读得大声,有一点点感情。“有一点点没有读好”,“还有一点感情没有读出来”这样的评价就显得很苍白。我认为此时教师应该指导,什么地方,哪个词应该怎么读,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千万不要一句读得不好就让下一个学生来读,这样既没有解决没有读好的问题,同时也给没有读

好的学生一个很深的打击,我想下一次他们可能没有勇气和欲望想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朗读了。因此,我认为,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是一种帮助,一种启迪,一种激励。

4、课堂上师生之间应体现民主、平等才能营造和谐气氛。纵观这次的语文课堂,有的课堂没有喝斥、没有讥讽、没有批评,有的只是教师那始终带着微笑的脸,以及鼓励,赞赏、期待的眼神,学生因此有了信心,有了勇气而变得想说、敢说、愿说。“你读得真好,小朋友们都想来试一试,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一句话拉近了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读错时,我们不应该一句读错了,谁来帮帮他,而应老师范读一遍,立即对那个学生说“我相信你会读好这个字的,再来一遍,好吗?”一句鼓励的话,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里,以后不会为怕出错而产生畏缩,胆怯,影响今后的课堂表现。本次语文课堂不乏出现类似以上的情形,大多数老师没有耐心引导,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往前赶课,忽略了类似的指导和鼓励,有的教师一见学生不回答问题,或者回答不上来就着急,有时会说“你们今天是怎么了,怎么都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呀?”殊不知欲速则不达,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要切记多鼓励少批评甚至达到不批评,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有学生和你很好的互动。

以上这些是我结合这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谈的几点初浅的体会,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我们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篇九:语文识字课评课稿

一(7)班语文下册《识字四》的评课稿

今天江老师为我们展示《识字4》的精彩演绎,,江老师的这堂课,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不知不觉地就认识了这么多字,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能够在识字课堂中达到的效果。识字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导入。

出示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同时让孩子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小动物,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可爱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激起了孩子们认识新朋友的欲望,同时也激起了孩子学习新课的兴趣,这是老师的精心设计,老师的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智慧。

二、运用看图识字,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识字。

古语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江老师在这堂课里,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进行识字。

三、识字教学恰当运用多种方式。

《识字四》中要求会认有十四个,根据要认的字的特点,把它分成两个板块来学习。

江老师在教学“蜻、蜓、蚯、蚓、蝌、蚪”等几个动物的名字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字,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把这些字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特点。

四、从文本出发,回归文本。“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是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江老师从课文出发,将词语单独提出学习,并且最终还是回归文本。通过“自由读—赛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兴趣昂然地投入“识字”这一活动中,在这个识字活动中,学生们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声情并茂,语言轻切,姿体语言丰富,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语言也比较丰富,并且有多种形式的表扬与鼓励。教师评价语对学生的积极性起着很大的作用,也对学生

的回答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说,这堂课还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不完整,老师没有强调;学生把“yin”说成后鼻音,老师没有及时更正;“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但学生进行了拼读,老师没有及时更正。这些可能都是老师的大意,但是,作为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是不能出现这样的错误的。

一(1)班语文下册《识字三》评课稿

今天上午,我很荣幸听了李丽芳老师的一堂识字课,感觉非常好。“识字3”这一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与大自然有关,语言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这节课,李老师根据贴近学生生活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愉快积极的学习状态里,在读中学习,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生字,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听后感。

首先李老师以和同学们进行对对子的游戏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摸得找的东西。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一步步认识字音,再在情境中接触字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所见,运用他们已熟知的语言材料,认识词语,这样的安排效果上达到了事半功倍。

最后,李老师在教学识字过程中非常重视识字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记,如通过象形字“雨”、“树”的演变过程,让 学生发现“霜、雪、雾雨有关,“李、杨、桃、柳”则跟树木有关,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还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包装盒让学生识字,巩固所学。

总之,低年级识字量多,难度大,如果教师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点燃学生识字的“火焰”,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和汉字交朋友,常见面,枯燥的识字也变得津津有味了。李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识字教学的新理念,为我们的识字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评课人:赵梅芳 20

12、

3、14 篇十:小学语文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2014—2015学年一学期)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他们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我捧着沉甸甸的收获,心情也被感动着。每逢讲评课,附小的老师们都毫不敷衍,有什么说什么,真诚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见中肯实在,这种严谨求实的教风一直延续传承着,激励着一批批年轻教师的成长。

这次通过自己讲课,聆听不同年级语文老师讲课以及评课,收获良多,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今天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1.要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吃透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把学生不易理解的字词,放在熟悉的课文中去理解;遇到重点词句要让学生用不同记号标明,比如:动词用点标记、中心词用三角标记中心句用双横线标记,以方便学生课下记忆。 2.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答案,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感情、道理,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让读课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予以纠正。

3.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课堂上要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语言也要简洁、准确,避免一个问题多个问法;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进行评价, 比如:“你真会读课文,”老师还想听、“你们肯定比老师读的好” 、“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另外,板书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写孩子的语言。

这次讲课、听课及评课活动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16篇:《UN üN》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执教班级:200619 执教时间:2006年10月23日

执教教师: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许静 听课、评课教师:许苏扬

一、复习检查

1、背诵9个复韵母和3个鼻韵母

tian an men xianyan yinyue

lantian shanshui zhentou jinyu

【评:复习内容是否可以让学生集体认读,不需要一个一个地读?一个一个读可以让学生巩固的更好,但是既然是复习内容,也可以考虑集体认读。】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

出示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语境歌。

【评:语境歌在配有汉语拼音的情况下出世,可以让学生自主认读,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有复习了汉语拼音。】

3、出示un ün。告诉学生:这些韵母和音节都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内容。

三、新授

1、教学鼻韵母un。

(1)un 的发音。

告诉学生:un的读音和温的读音有点像,和an en in 的发音方法相同。教师范读an,学生跟读。

(2)un的四声。

出示un的四声,自由练读,同桌检查。

2、教学鼻韵母ün。

(1)ün的发音。

指名说说天空中有什么?“云”是第几声?谁能把它改成第一声?出示鼻韵母ün。指名读,集体读。

(2)ün四声。

出示ün的四声,按顺序练习,打乱顺序练习。

复习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家族里又有新成员啦!是谁呢?先听老师讲个故事。

(1)讲故事。ün也想自成音节,于是它也学yin的样子,去请大y。可是它一想,我这样带上眼镜去和大y拉手是不行的。于是,ün赶忙去掉两点,请大y站到它的前面。

(2)出示:

提问:y后面是什么韵母?告诉学生: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但要和ün区别开来,ün是韵母。情景歌里的白云的云就是出示:yun

(3)练读yun的四声。引导用yun的四声组词。

【评:教师指出白云的“云”的读音就是yún,让学生和ün区分,并认读整体认读音节。这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学会区分。】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

(1)提问:图上的小男孩是什么人?

谁能把“员”改成第一声?

(2)出示:yuan

师告诉学生:yuan是由yu和an 合起来的。演示两个大圆合并。

【评:教师在教学时请学生说说y后面的介母是什么。这里不能说是介母,而应该是介音。因为汉语拼音只有声母和韵母。】

(3)yuan的四声。

出示四声,学生自由练读,练习用四声组词。 【评:学生在组词时说到了“离家远”,教师指出这不是一个词,及时帮助学生领悟什么是词,什么是短语。这时候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用这个短语说一段话。】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un ün yun yuan

2、读一读。

小ü见到大y,去掉两点还读ü:yu yue yun yuan

五、指导书写。

1、un un 各写在四线格的哪格?

2、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

5、纠正学生的书写。

评课: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对拼音的拼读已经掌握了比较好了,在课堂上老师安排了拼读音节的复习,对拼音进行了巩固。这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un ün 及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方法。老师充分利用插图的作用来教学生读准un ün这两个整体认读音节。学生很快掌握这两个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在教两个整体认读音节时,通过讲故事来引出ün的音节是个整体认读音节,并让学生自己说出yun 的韵母是什么?从而掌握好ün与大 y在一起要去两点这个难点。讲第二个整体认读音节时,老师又做了两个大圆,分别写上yu 和 an,做了个合并的游戏,很自然的将yuan的形成演示出来,学生自然水道渠成的掌握了音节的读音。在这节课上,老师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第17篇:un ün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un ün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执教班级:200619 执教时间:2006年10月23日

执教教师: 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许静 听课、评课教师:许苏扬

一、复习检查

1、背诵9个复韵母和3个鼻韵母

2、这些音节词你会读吗? tian an men xianyan yinyue lantian shanshui zhentou jinyu 【评:复习内容是否可以让学生集体认读,不需要一个一个地读?一个一个读可以让学生巩固的更好,但是既然是复习内容,也可以考虑集体认读。】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

出示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语境歌。

【评:语境歌在配有汉语拼音的情况下出世,可以让学生自主认读,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有复习了汉语拼音。】

3、出示un ün。告诉学生:这些韵母和音节都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内容。

三、新授

1、教学鼻韵母un。(1)un 的发音。

告诉学生:un的读音和温的读音有点像,和an en in 的发音方法相同。教师范读an,学生跟读。

(2)un的四声。

出示un的四声,自由练读,同桌检查。

2、教学鼻韵母ün。(1)ün的发音。

指名说说天空中有什么?“云”是第几声?谁能把它改成第一声?出示鼻韵母ün。指名读,集体读。

(2)ün四声。 出示ün的四声,按顺序练习,打乱顺序练习。

复习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家族里又有新成员啦!是谁呢?先听老师讲个故事。

1、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n。〖感谢您浏览莲山课件!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aodoc.com】 (1)讲故事。ün也想自成音节,于是它也学yin的样子,去请大y。可是它一想,我这样带上眼镜去和大y拉手是不行的。于是,ün赶忙去掉两点,请大y站到它的前面。

(2)出示:

提问:y后面是什么韵母?告诉学生: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但要和ün区别开来,ün是韵母。情景歌里的白云的云就是出示:yun (3)练读yun的四声。引导用yun的四声组词。 【评:教师指出白云的“云”的读音就是yún,让学生和ün区分,并认读整体认读音节。这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学会区分。】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1)提问:图上的小男孩是什么人? 谁能把“员”改成第一声? (2)出示:yuan 师告诉学生:yuan是由yu和an 合起来的。演示两个大圆合并。

【评:教师在教学时请学生说说y后面的介母是什么。这里不能说是介母,而应该是介音。因为汉语拼音只有声母和韵母。】 (3)yuan的四声。

出示四声,学生自由练读,练习用四声组词。

【评:学生在组词时说到了“离家远”,教师指出这不是一个词,及时帮助学生领悟什么是词,什么是短语。这时候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用这个短语说一段话。】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un ün yun yuan

2、读一读。

小ü见到大y,去掉两点还读ü:yu yue yun yuan

五、指导书写。

1、un un 各写在四线格的哪格?

2、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

5、纠正学生的书写。评课: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对拼音的拼读已经掌握了比较好了,在课堂上老师安排了拼读音节的复习,对拼音进行了巩固。这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un ün 及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方法。老师充分利用插图的作用来教学生读准un ün这两个整体认读音节。学生很快掌握这两个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在教两个整体认读音节时,通过讲故事来引出ün的音节是个整体认读音节,并让学生自己说出yun 的韵母是什么?从而掌握好ün与大 y在一起要去两点这个难点。讲第二个整体认读音节时,老师又做了两个大圆,分别写上yu 和 an,做了个合并的游戏,很自然的将yuan的形成演示出来,学生自然水道渠成的掌握了音节的读音。在这节课上,老师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第18篇: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听课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听课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听课评课稿

听了江**老师讲授《认识图形》课堂教学后,我的感觉是:江老师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她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教法比较灵活,学法指导到位,效果也明显,达到了教学目的。

一、亮点。

(一)、教法上。

1、结合了生活实际。教者通过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实物和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提取出所要教学的图形。这种用“体”描“形”的方法引入,使学生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为以后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提供基础。

2、运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方式。教者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比一比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的长度,从中认识图形。

(二)、学法上。

1、教者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并辨认各图形,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2、在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时,(1)教师采用学生最身边实物让学生辨认,如:问教室里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样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2)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这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而且培养学生的操作努力。

(三)采用多种类型练习,加强知识的巩固。

二、建议。

1、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部分学生的不集中听老师讲课。低年的学生主要是凭兴趣学习知识的,他们的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要采取多种激趣方式加强组织教学。

2、教者教学图形认识时,应当重点说明、强调图形的特点并在实物图片上比画一下,让学生更清晰掌握其特点。

3、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效果反馈时质疑不够到位。如:教师出示图形让学生说“哪个是长方形?哪个是正方形?哪个是三角形?哪个是圆?”后没有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

4、在学生画出了各类不同的图形后,教师对作品作了展示,此时可否让学生将作品分分类,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又能渗透分类的思想,进一步突破“长方形、正方体(形)”异同点比较这一难点。

第19篇:《时分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

《时分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

听了李老师主任的课我有以下反思: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 宋芹老师讲的《时分的认识》,课始先猜了一个谜语,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进而促进其思维。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四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二、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第三、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次参加赛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20篇:听课

听课,是一种欣赏

——记参加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的感受

辜希龄

秋天里,金色的阳光,金色的收获,金色的落叶,金色的喜悦。在这处处绽放着金色美的秋天里,十一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承办。 会议的主题是:民族、音乐、教师。这次会议的研讨形式较为丰富,有:现场观摩研讨、热点问题沙龙、有来自中外的专业人员主持的世界民间集体舞蹈教学工作坊和舞蹈晚会、民族民间文化问题以及学前、先学前音乐教学的专题讲座和闭幕文艺晚会与颁奖。研讨会侧重研讨了四个专题:即:(1)中华民族文化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2)中国音乐教育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3)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4)幼儿园音乐教学评价与幼儿的全面发展。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再次走进幼儿园听课,听了6节音乐课,颇有感受。尤其是对于“听课”这一教研员的基本工作,我有了新的认识。

“听课”,是一种欣赏。在当教研员时,我就很喜欢听课,因为每一个教师每一堂课都会带给我有益的启示。我总觉得,听课的过程可以抛开一切琐碎事务,心无杂念沉浸其中,忘怀得失,如游走于山林,无论花团锦族还是衰草遍地都是四季的风景,养心怡情,也像长卷一幅陡然铺开,细细密密,淡妆浓抹,逍遥于眼底,任你赞叹,任你挑剔。

“听课”,是一种欣赏。在这次听课中,我欣赏着“三种美”。

一是欣赏着执教教师授课中实践着新教育理念的“教育之美”。我省南京军区联勤部实验幼儿园参加研讨会的一节课:小班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游戏中,教师制作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会食海里的小蝌蚪,由于这条大鱼制作的材料的颜色暗淡,加上套在教师的手掌上,教师用它作为游戏的道具,“大鱼”的嘴巴一动一动的,教师的步伐是慢慢的,音乐的节奏有点深沉,让小班的幼儿听起来好像坏人来了,吓坏了的一个小男孩,这位幼儿害怕得哭了,看到这一情况,执教教师并不是放弃这位孩子,不是视而不见,而是一把抱起他,参与游戏中,使得这位孩子从不参加——哭——抓住教师的衣角,跟着跑——能离开教师一会儿,整个过程,教师的举止,“一个也不纳下”的理念,令听课者赞叹,由此,我感受了未来幼儿教育的希望是属于勇于实践教育新理念的年轻教师。

二是欣赏了这次研讨会的“研究之美”。这次研讨会的内容是以“音乐”为主线。音乐本来就是很美的。况且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是来自祖国各地,就我所听的6节课来说,来自5个省,有:福建省、云南省、安徽省、广西省、江苏省。在这次听课中,我了解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与方言。如:安徽的花鼓灯、云南省昆明地区的方言,我们福建省的高甲戏等等,可以说,这次研讨会,为我提供了一顿丰富的“音乐大餐”,真得很好哦。更主要的的是,在听课研讨中,听取了专家的点评。这次研讨会的组织形式也是值得借鉴。主办单位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整个会议的组织是委托了旅游公司。研讨会的过程中观摩活动的组织主要是高校单位以及幼儿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南宁市与区的教研员,据了解,教研员的任务是在这会议之前,对参加观摩的活动参与指导,而在这会议中,则以教师的身份参与研讨会,这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教研员角色的根本转变。

三是欣赏了“幼儿发展”的表现美。虽然,这次的听课只在广西教育厅幼儿园,也只听了6节课,但我看到了广西教育厅幼儿园的环境,看到了这里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快乐、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自主与表现力,透过这一切,我感受到了我国的幼儿教育正踏着知识经济的步伐,和着素质教育的节韵前进着。

听课,是一种欣赏。我感觉那是一种享受,不管听谁的课,我都会用心去听,在听课中思考,我相信每位老师上的每节课都有它的成功之处,吸取别人之长为我所用,这是聪明人之举。在听课中,我收获了很多,情感受到了陶冶,也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

听课,议课,让你行走在教育的大路上。做实践中的学习者,是幸福的,快乐的。

听课稿范文
《听课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