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调研日志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0 06:00:4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调研日志

农村基础设施(房、水、路、电、讯)建设调查

在接到“体验省情、服务群众”的寒假主题实践活动通知后,我对自己家所在的村及附近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调查。从而能全面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建言献策。

关于住房,绝大部分家庭的房屋都没有安全问题,而且村里正在对新审批下来的房基地进行规划,使新建房屋整齐有序的排列,这样有助于街道的调整与修建。对于贫困家庭、五保户家庭预留了低价房基地的名额。至于特别贫困的家庭,在经过评估合格后,由镇政府和村支部联合出资,帮助这些家庭翻盖新房,以确保他们的住房安全和条件。

各个村庄的主街道都铺成了水泥地,并在有村民居住的街道旁预留了排水通道,以便他们的生活废水及雨雪等降水能顺利的流出去,不至于淹没房屋和院里的庄稼和蔬菜等作物。那些通往田地的道路都铺成石子路,保障了农忙时节的道路安全。

每个村里都有自来水井,每家的院子里、屋里面都有自来水龙头,一天24小时供水,保证了村民用水的便利与安全。自来水收费价格较低,只在每户超过规定用水量的情况下才收取相应的费用。田地里也挖有水井方便灌溉农田作物保障了作物的收成。

电、讯设施齐全,在供区内采取直接装表计度的供电方式。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虽然各种基本设施都比较齐全,但是技术比较落后,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弊端较多,不能很好的满足群众的需要。今后应该多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本质上真正的使农村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荐第2篇:调研日志

7月20日

今天,是我进村调研的第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来到了哈尔滨市道外区永源镇永平村,我一开始报的调研点是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民富村,但是由于没有成功进村,只能更换调研地点,永平村一队的队长是我发小的舅舅,我叫他孙舅舅,就这样我来到了永平村开始了我期待已久的调研。

由于妈妈不放心我一个人进村,所以永平村的调研是在妈妈的陪同下进行的,从哈尔滨三棵树车站乘坐下午两点的大巴四点左右到达村里,拜访了孙舅舅和孙舅妈,我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调研,孙舅舅的父母都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于是我便将第一个采访对象锁定为孙舅舅的母亲,奶奶的记性不是太好,对于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很多问题都说不知道,由于这是我第一个调研对象,很多问题问的很生硬,而且语速较快,总是想着问下一个问题,导致我的访谈在40分钟的时候便结束了。

结束了奶奶的访谈,天色已晚,在孙舅舅家吃了晚饭,今天起,我便按照调研计划逐步展开了调研,想到明天的采访,略兴奋。

7月21日

北方的农村起的比较早,不知道南方是不是这样,四点就被鸡叫声吵醒,发现孙舅舅和孙舅妈已经起来了,孙舅妈在准备早饭,客随主便,我和妈妈也早早的起床。

奶奶采访之后,今天我又将目标转向了孙爷爷,孙爷爷的听力不是特别好,口齿也不是很清晰,采访时比较吃力,由于我问的爷爷听不见,爷爷答的我又听不清,所以采访了半个小时的时候只问了两个问题,当我问爷爷土改前苞米一亩能产多少斤,爷爷答一万多斤的时候,我意识到爷爷的思维已经不是很清晰,所以放弃了对爷爷的采访。

下午,孙爷爷和孙奶奶家的院子里坐满了来串门的老人,经询问孙奶奶得知其中一位老人是八十岁以上,我拿个小板凳坐在奶奶的旁边,开始了口述史的访谈,奶奶对土改的了解真的是少的可怜,同时也了解到女人在当时基本上不参加活动,所以了解较少,访谈对象最好还是找男性,这位老人的调研在四十分钟的时候基本结束。

两天的调研,三位老人,均以失败告终,心情有些沉重,希望明天的自己可以加油!

7月22日

今天,孙舅舅帮我找到了当过队长的关凤臣爷爷,关爷爷已经90岁了,是老党员,当过生产队长,小队长,这是我访问的第四个人,访问技巧还不是很纯熟,访问时间只有一小时。相比于前三位老人对土改情况记得不清楚,关爷爷的访问时间过少主要是我的问题,这已经是第四个老人,可是访问时长仍旧达不到两个小时,我的情绪有些低落,同时,在母亲的帮助下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并仔细翻阅土改访问大纲,看看在问到哪个问题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展开,应该如何展开。已经是调研的第三天,可是自己还是没有进入找到状态,很着急,想起准备考研的时候在考研论坛看到的一个人发的帖子:“如果你注定考不上,那么今天的你为什么还坐在自习室学习。”当时有个神回复:“为了让明天的我觉得自己能考上。”我也要让明天的我访问时间达到两个小时。

7月23日

进村第四天,照例早起。

上午访问了83岁的姜作林爷爷,姜爷爷在生产队当过记工员,土改的时候划分为富农,姜爷爷非常健谈,也非常热情,看到我拿着土改大纲和录音笔还特意为我放了桌子,爷爷讲了很多以前有趣的故事,也讲了很多以前艰苦的生活,临走时村里下着大雨,可是姜爷爷送了我和妈妈好远好远,非常感动。姜爷爷的访谈时间为两个半小时,带着满满的成就感结束了上午的访问。

下午访问了朱凤余爷爷,可是在录音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录音笔卡死了,真的是好伤心,为了老人的身体着想,决定今天的访问先到这里,和爷爷相约明天继续访问。

7月24日

一早,我便去拜访昨天的朱凤余爷爷,由于昨天已经采访过一个小时,这次的采访比较顺利,对于爷爷的情况有一些掌握,在回答一些问题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朱爷爷今年86岁,在土改的时候被划分为雇农,当过生产队长,参加过民夫,当过兵,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今天是我第一次听到民夫这个词,感觉很新鲜。

下午,来到了王凤霞奶奶的家中,本来不打算再找女性作为访谈对象,可是孙舅舅说奶奶以前当过干部,我觉得会有所收获,便决定进行访问。王奶奶今年82岁,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当过四年生产队长,十多年妇女队长,参观过大寨,在土改时被划分成贫农,奶奶对访谈很配合,采访进行的非常顺利。

今天的访问非常顺利,两位老人均达到了两个小时。

7月25日

周六,转眼已经是进村调研的第六天,今天上午孙舅舅带我来到了78岁的姜有爷爷家,爷爷今年78岁,听说我要来采访土改的事儿,还在纸上写下了土改的基本情况,爷爷识字,念过几年书,有些耳背,但是实在听不懂的时候我可以写给他看,爷爷在土改时划分为富农,虽然爷爷只有78岁,但是姜爷爷对土改时的事儿记得特别清楚,思路也很清晰。

下午,孙舅舅又带我去找了几个老人,但是除了不在家的,就是不适合作为访谈对象的。到此,永平村适合坐土改访谈的老人已经全部采访结束,我和妈妈坐下午六点的车回到家中。

7月27日

为了顺利进村,我来到了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二井镇光荣村继续找老人,上午坐大巴来到了肇州县民政局,中午被县民政局的叔叔阿姨款待了美美的一餐,下午二井镇的镇长开车将我们接进了村,到达镇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在镇政府吃过晚饭,得知村里有个敬老院,便决定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到敬老院发现那儿的老人都神志不清,精神有些不正常,连看门的爷爷都说不明白话,故决定放弃在这里找老人。

县里和村里的干部都非常热情,也非常支持工作,由于明天还要起早,再加上一天的奔波,今天决定七点多就睡觉。

7月28日

镇政府五点半开始吃早饭,所以今早五点就起床了,八点镇长上班,找来了实现村的俞会计,俞会计对村里的情况比较了解,由俞会计带着我骑着小摩托去有老人的家进行访问,事半功倍。

今天访问的第一位老人是窦永祥爷爷,窦爷爷已经90岁,当过十二年生产队长,爷爷从八岁开始念了三年的私塾,十六岁就开始给别人扛活,虽然已经就是岁的高龄,但是身子骨特别硬朗,访谈进行的很顺利。

下午俞会计带我来到了杨德爷爷的家中,杨德爷爷今年83岁,当过生产队长,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在土改的时候被划分为贫农,杨德爷爷耳朵非常背,要很努力的喊才能够听得到,庆幸的是爷爷念过七年书,听不清的时候可以写出来,爷爷非常拥护共产党,对访谈非常配合。

7月29日

今早和俞会计约的八点在镇政府集合,可是俞会计7点40就到了,于是我们便提前出发。

俞会计领我到的第一家老人没在家,无奈只好向第二家发起进攻,今天上午采访的老人是刘焕才爷爷,今年81岁,当过生产队长,生产队会计,在土改时被划分成贫农,爷爷非常健谈,也非常热情,爷爷虽然没念过书,但是爷爷懂的很多,顺口溜一套一套的,还会唱土改时候的歌,怕我渴还给我一瓶饮料喝,采访两小时结束后想要留我吃饭,但是镇政府每天11:30准时吃午饭,我还是决定回镇政府吃,很感谢爷爷。

下午采访的老人是曹希山爷爷,今年86岁,中共党员,在土改时被划分成雇农,当了25年兵,最高级别为大尉副营级,曾护送毛主席去苏联,见过邓小平,记过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在问对共产党有什么认识和想法时,老人激动地留下了泪水。

7月30日

今天是到二井镇的第四天,一切顺利,上午来到了张臣爷爷的家中,今年83岁,在土改时被划分成贫农,但是弟弟是地主,斗地主的时候被斗得很惨,印象很深刻的是弟弟跟他说:想从电线杆上跳下来,死了算了。张臣爷爷的身体不是很好,嘴唇是紫色的,访谈时一直在打点滴,但是张爷爷一直配合我完成了两个小时的访谈。

下午的采访对象是付宝森爷爷,今年88岁,中共党员,土改时的成分是雇农,哥哥是土改积极分子,当过七年兵,参加过抗美援朝,当过广播站站长。爷爷的家人非常热情,还给我切了一盆西瓜吃,虽然没好意思吃,但是很感谢爷爷。

7月31日

周五,到二井镇的第六天,此时土改的访谈时间已经够20小时,但是为了不放弃资源,还是决定继续找一些老人,俞会计带领我走访了两家老人,都已经比较糊涂,不适合做口述史的访谈,全村除了俞会计的亲二娘已经没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故最后一个访谈对象是俞会计的二娘徐凤芝奶奶,徐奶奶今年 84岁,土改时的成分是雇农,由于是女性,未参加过相关活动,所以能回答的问题比较少,很多事情都已经不记得了,访谈在一小时左右的时候结束。

由于在上一个村子的访谈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个村子的访谈又有人领着,所以访谈进行的十分顺利,截止今天已经按圆满合同完成任务,明天启程回家。

推荐第3篇:调研日志

2011年7月14日星期四天气 雨

经历了一轮的走访调查,中午来了个不知时间的午睡。从昨天下午开始,我们来到了茂名市黄岭镇肖村做客。今早在福娣师姐家人的盛情款待后我们开始了调研组第一轮的重要任务——在村子里走访调查典型家庭并让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填写调查问卷。

来到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我很惊喜地发现每一位孩子都拥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像此处山水般宁静而澄澈。走访过程中,我们都很开心,并深深地被乡亲们的淳朴打动着,所被访问的家长们都很积极地响应我们,而孩子们也用他们纯真稚嫩的声音细致地回答着我们的问题。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位老人家是61岁的肖伯,家中两个老人要照顾7个孩子,最大的14岁左右,而最小的只有两岁。家里的三个儿子与各自的儿媳都结伴在外打工,剩下他们的孩子留在茂名读书生活,不过今天我们都没有看见肖伯的其余5个较大的孙子孙女,由于暑假的开始都去找他们的爸爸妈妈了,这里只能看见两个小小的孩子。其实,在这个小镇贫困的人口是很多的,而贫苦人家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是个不争的事实。据我们充分了解后,我们的心情确实如此的沉重,留守儿童的成长实实在在是辛苦而艰难的。

我所采访的孩子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叫秋莲的孩子,她的内向和文静让我深切感受到留守孩子们的艰难处境。父母都外出打工,自己和兄弟姐妹留在家中外公外婆同住。当我问及他有没有经常和爷爷奶奶谈心事,她有些腼腆地告诉我没有。家中有四个兄弟姐妹,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她的内向是很可以理解的。这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着当代留守儿童——“时代的孤儿”心理问题,每一个现象都需要我们加大对其的关注力度。

下午我们带着和今早必胜的心情重新出发,却料想不到我们是耷拉着脑袋回来。当我们问及乡亲们能否接受采访录音时,他们拒绝了,这无疑给了我们沉重的打击。缘由是他们怕当涉及一些关于政府的言论时,我们可能会泄露出去,而导致对他们不利。由于语言的不同,此村的人们大多数都只会讲茂名地区的客家话,所以我组本地的福娣师姐是充当我组的翻译员的。从师姐的口中,我们多多少少也了解到这里的村民也保留着比较保守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不理解我们三下乡队伍的做法,甚至会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

经过了多次的例会,我们各人都有了一点反思。也许我们所能做的真的不多,但是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将自己所要做的做好,无愧于心是我们的目标,让各方都受到启思的洗涤。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天气:雨

做了七个小时的汽车,我们终于抵达了茂名电白县的罗坑中学,有着作为茂名人回到家乡的喜悦,也从中看到了未来七天生活的辛苦。在每一位下乡队员的脸上,我看到的都是生气勃勃的活力,差不多每个人都遗忘了今早在华师没有早餐吃的不快(或许只有我才记得,O(∩_∩)O~)。嗯,迎接我们的将是全新的生活,又何必拘泥于过去呢?让我们充满活力地去为明天而努力吧!!

可是,当来到了孩子们的宿舍楼,亲眼看见了学生的住宿情况,我们都很不适应,为孩子们住在这么差的宿舍里而慨叹,有些队员也开始了绝望的念想„„但是面对这些,我们绝不是在抱怨,我们知道,这些孩子苦,我们也要陪着他们苦!这次下乡确实是个不容错过的机会来体验贫困地区的生活,在华师的生活太优越了,让我们体会不了真正的苦难。

好不容易,我们把宿舍打扫干净,匆匆吃完来到罗坑中学的第一顿晚餐——鸡粥,我们看见了孩子们陆陆续续地回校了„„看到他们,看到他们的眼睛,心里面装的都是满满的感动,他们的到来无疑是给我们这次下乡活动的最大的肯定和支持。我相信,我们地科四队是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地科四队,永不言退!展现我风,幸福广东!队员们,师兄师姐们,让我们一起努力

吧!!在这里,感谢罗坑中学的校长给予我们这个机会能和孩子们相处一周!感谢学校周书记的热情款待!感谢孩子们的体谅和支持!感谢师兄师姐的努力让地科四队能组建起来下乡支教调研宣传!

今天认识的孩子中,我记得有锦莲,青杏,华英,金燕哦!呵呵,期待你的相处哦~~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天气:雨

六点钟就起来了,昨晚王雪世界的例会中说到今天要迎接孩子们,所以要早起为打扫和开班会作准备。匆匆洗漱完后,我们奔向办公室拿到了开班会的东西。打开教室的门以后,我独自站在了教室的讲台上。说实在的,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我们感受到了艰苦和苍凉,在这样的三尺讲台,作为一名老师,要以怎样的胸怀去教育这些山区里的孩子啊!

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的学生,我想我是深有体会的,未来的教学事业绝对是一份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啊。

推荐第4篇:秦皇岛调研日志

调研日志

7月12日

今天我们一行人正式踏上了我们“高举旗帜跟党走,凝聚青春促和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征程。第一站我们的目的地是秦皇岛火车站,我们在预计时间八点的前几分钟到站,并与先前联系好的车站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进站,通过正常的安检通道,我们来到了候车大厅。秦皇岛火车站是最近新建的车站,这里的现代化设施齐备,问讯处、指示标语清晰明了,让旅客能清楚的了解到站内的相关信息。制冷系统完备,保证了候车室内的舒适环境,旅客候车过程不再那么难熬。紧接着我们在候车大厅内对候车的旅客做了问卷调查,而且亲身体验了车站候车室内的各各项设施。

7月13日

今天我们的调研任务依然在秦皇岛火车站进行。对车站的检票口、乘客通道、站台等设施进行了解、参观。秦皇岛火车站作为一个一等火车站承载着相当大比重的客流量。在试营业期间,平均每天的客流量能达2000人次,在火车站翻新以前的客流量在旅游高峰期能达到一万人。秦皇岛火车站此时正值施工期间,于7月1日正式通车,以缓解暑期北戴河火车站的压力。暑期过后,将于8月31日停止运营,继续完善秦皇岛火车站的建设 。翻新之后的车站应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自动检票机等,大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现代化科技的应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让我见识到了科技的力量,促使自己在学习中更加努力的吸收新的科学原理和应用。 7月14日

今天我们的调研工作还在火车站,今天参观的主要是售票口、补票口、出站通道等地。在站台上我们沿着指示标志到达了出站口。整齐的楼梯,以及旁边设有的人性化的扶手电梯,针对不同的旅客提供了不同的服务设施。出站口处也设立了自动检票机,当无票通过出站口时,检票机就会发出报警,这套设备减少了逃票的可能,也为车站上的工作人员节省了不少劳动力。接着车站工作人员刘女士带我们走进了补票处,站内的热心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补票工作的详细流程及规则。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售票大厅,这里除了传统的售票窗口外,自动售票机、取票机和查询机一应俱全。这样乘客可以直接用银行卡、现金购买所需车票,也可以事先在网上订购车票后,直接用身份证到自助取票机上取票。这样实现了购票查询全程自助服务,方便快捷。

7月15日

这是我们在秦皇岛参观的最后一天了。我们在火车站周边的公交站点以及配套设施处进行了调查。秦皇岛火车站是秦皇岛市对外沟通的重要门户,火车站周边的大面积区域就成为了城市形象的一个大窗口。火车站周边密集分布着铁路、快速路、公交站线等交通设施,是全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火车站周边片区的承载力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在周边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着。我们也随即展开了调查。根据行人的年龄段、不同的旅行目的等方面我们将人群分类调查。问卷调查后我们又走访了即将建成的公交站点以及出租车站点。在问讯处我们咨询了私家车等车辆的停车位规划。随着站点调查接近尾声我们结束了此次调研活动。回到了住处我们聚集在一起整理了近几天的调查问卷,以及搜集到的各种影音资料。在这四天的调研活动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更是一种感悟和启发。这些

收获更促使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明确更加努力,为将来投身铁路行业的建设夯实的基础.

推荐第5篇:师生调研日志

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调研日志2.25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团总支法律咨询社会实践团

2013年寒假的一天,我们开始向兴民集村出发。我们抱着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的心态走近村民,到他们当中去。很多农村的村民法律意识薄弱,很多诈骗信息他们无法识别,从而盲目受骗。为了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不使诈骗集团有空可钻,我院团委特组织同学们组成一个法律服务小组到农村去服务,解答问题,讲解如何预防诈骗,如何识别诈骗信息。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不仅服务了群众,也锻炼了自己。

我们沿着小路一路向前,路不平但心里坦荡,怀着一份美好的心情开始了服务之路。我们待着展板,宣传材料等走到村里,把事先打印出来的一些法律信息发到各个成员手中。然后我们的成员开始寻找村民,为他们讲解服务。我们先是进了一家小商店,我们的成员拿出宣传单开始向店家讲解合同法等与他们相关的法律。村民倒是很配合,认真听,并不时提出不懂得问题进行询问。后来我也加入其中,对迎面走来的大姐讲解婚姻法,预防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大姐很配合,耐心听我讲解,令我感到温暖。人与人之间就应该是如此和谐的,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加强交流。

后来我们来到了村委会,并把院旗展开,展板矗立两旁,后面高举口号,站在一起照了相,为这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它提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担当意识,有爱心,负责任。这将是一次值得延续的实践。

推荐第6篇:学前教育调研日志

学前教育专业调研日志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学校教研室办公室

很开心能参加这次调研活动,虽然主任说是其他老师都在忙,就让我来组织。

我们调研组的五名成员经过了一个星期的准备,今天终于正式启动我们的调研活动,还好,一切进行得很顺利,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进行调研,没有什么经验,但我们都相信,我们会做得很好。

今天,我们对调研的工作进行了分配和安排。

1、把调研的幼教机构定位在我们学生实习工作的单位以及可能就业的单位;

2、外联工作主要由我负责,调研时间要错开大家上课的时间;

3、调研中做好记录,调研结束做好总结和分享。加油,伙伴们!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上午 x幼儿园,x幼儿园

早上十点,我和x老师到了x幼儿园,此时正是幼儿园的间操活动,又是大一班的家长开放日,所以特别热闹。

幼儿园保教主任x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在保教办公室,双方针对实习问题和就业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还分享了目前他们园开展的活动课程。随后在陈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逐一参观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交流的问题有以下:

1、该园属于x幼教集团,在招聘教师上有统一的要求,他们侧重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学前教育学生;

2、招聘时他们主要考核学生是师德和技能方面

3、开展的活动课程有五大领域课程,特色课程有数学课程、体能课程和外教课程

4、目前学前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不懂得正确的营销自己,展示自我,人品和情商有待提升。

中午十二点,我们来到了x幼儿园,这是x幼教的第二分园。x园长和x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就教师的工作问题进行详谈,李主任对他们园的老师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他们的人事管理进行了一一说明,并且对目前幼儿园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享,同时希望我们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越办越好。存在的问题有:

1、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基本上都有手把手的培养,从专业理论学习到人际交往、从一日活动到基本技能。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培养成熟,有的会离职。

2、诸如《纲要》《规程》《指南》教育部的文件,应该在学校时就学习,才不会导致有的应聘老师听都没有听说过。

3、学校的实习活动安排太少,有的甚至没有,所以毕业生的实操能力差。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下午 x早教中心 下午,我、x、x如约到了x早教中心,早教中心热情活泼的x老师接待了我们。

在这里,有我们学校2016届的3位毕业生,他们从2015年6月实习到工作,将近两年的时间。这次调研,主要针对学生目前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还特别针对学生目前的工作态度和表现进行了沟通和交谈。

x老师表示,对我们学校的三个学生的工作表现特别满意,因为她们有干劲,态度端正,为人真诚和善,能与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希望我们再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去工作。她们需要老师具有专业的职业修养和职业规划,拥有基础的育儿理念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希望我们能长期合作,还准备为我们搭桥到她们的分园——x分园进行调研。

第一天,紧张而有序的调研工作结束。

2017年3月30日、31日 星期四 星期五 x 一个朋友要去x出差,约我一起,想到可以搭顺风车,我就提前约了我在x幼儿园工作的大学同学,希望她能帮我引荐,同学爽快答应了。

30日中午,我们才到x幼儿园,接待我们的x非常热情且平易近人,所以谈话非常轻松自然。

这个公立幼儿园目前有16个班,有69位教职工,其中三分之一是外聘人员。今年幼儿园要公开招聘20多位老师,学历要求是中专及以上。由此看来,教师的缺口是挺大的。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是陶艺课程和音乐课程,他们设有专业的陶艺教室和音乐教室,他们所有的老师都通过相应的培训,同时,他们的特色课程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幼儿园家长小朋友的好评。

31日中午,我们到了x镇,镇里唯一一所公立幼儿园x幼儿园,导航上查不到,问了好几个热心的路人才到幼儿园门口,大门设计比较正式,和幼儿园楼房建筑风格不是那么搭调,门口聚集了许多家长。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因为星期五只上半天幼儿园,后面通过和保安的交流才得知,这是午餐时间,小朋友们回家吃午餐,吃完了2点再回园。但我们还是很疑惑。

接待我们的是幼儿园的x主任,通过交谈,我们得知,幼儿园目前将近700个孩子,11个班级,仅有30几个老师,所以无法承担幼儿餐点的工作,而且开展的活动课程很多时候不能保质保量,因为一个班六七十个孩子开展活动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已经在筹备建二幼和三幼,到时应该会有所改善。

随后,我们到了x幼儿园,一个建在山顶上的幼儿园,你得去仰视它,也确实应该仰视它。通过与石园长的交谈,他们幼儿园是按照标配的幼儿园,无论是教师结构比例还是活动的开展情况都和县市公立幼儿园一样,只是目前镇里许多适龄幼儿没能接受学前教育,现在在筹备建设第二幼儿园。

在x的两天走访,我又一次强烈感觉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目标放在乡村幼儿园。目前贵州已经县县通高速,到处都是新农村和乡村旅游胜地,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穷乡僻壤之地,现在的农村应该是处处充满希望的地方,我们培养出来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到幼儿最需要的地方去,让更多的幼儿接触学前教育,拥有更快乐的童年,我们有这样的责任。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x早教中心

经过十天的联系和沟通,今天终于要和早教中心x总面谈。早教中心的装修比图片上更加清新、大气,前台老师特别热情也很负责,亲手递给我鞋套,给我量体温,并消毒双手。x总特别亲切,同时也很专业,他详细介绍了早教中心的课程开设情况和教师管理情况,并表示目前他们正在招聘教师。同时我们达成初步合作共识,接下来将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今天的调研让我感受颇深:

1、我们想尝试将早期教育纳入我们学校的课程体系中。

2、目前我校的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渠道过于单一,早教教师是一条新路子,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提高认识。

3、我们一定要将“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模式真正实行起来,切忌形式主义。

推荐第7篇:招生调研日志

招生日志

2012-06-28星期四晴

今天天气很好,心情自然也不差。早上接到振兴学校招生办伍主任的通知:学生于9点到10点来学校填报志愿。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8点就来到了振兴学校。

由于不是被安排到母校招生,所以对这所学校还是略显陌生。来到校门口提着学校招生资料准备踏进这所有点过于普通的学校。结果被守门的大叔给拦了下来说不允许招生的人员进入。无奈打通伍主任的电话,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见到了伍主任。跟着伍主任进到办公室聊了几句话,他说学生还要1个小时才能学校集合。

在学校转了几个圈,看着读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有点怀恋起我高三的生活。每天过的忙碌但很充实,不像大学在学校很空闲可是却过的很无聊。看着手机时间才8点30,有点后悔那么早来学校于是来到学校的公布栏看看新闻与历年的高考榜单,发现这个学校的高中生普遍的都是上大专,后面看到来招生的学校也确实证明这一点。

10点钟,伍主任通知我去6楼说,学生在那里的两个教室集合。起初听到两个教室时有点茫然,两个教室怎么挤得下一个学校的高考生?可是等到我到了6楼才发现这个学校的高三只有两个班,一个文一个理(有点汗颜)。于是搬了张课桌坐到走廊上,把学校海报贴好,接着到两个教室把学校的招生宣传单发了。期间有同学问我们学校的专业有哪些,于是我把宣传单上的资料给他们讲了一遍,说了我们学校的特色专业以及精品专业。大部分人关心的还是录取的成绩问题,我说能上300多上我们学校是没问题的,结果他们听到300分时都是大惊失色。于是我又和他们说了说学校录取的情况是按照每年的录取人数的分数来决定学校的录取分的,我所说的只是学校的一个大致的情况。这时招生办的老师来给他们开会,于是我们招生的坐在外面接受学生的咨询。

经过漫长的3个小时,有很多人来了解过我们学校,也表示有意向来我们学校。资料全部发完,高中生成长的调研报告问卷也全部填写完毕。期间我们学校的负责老师谭老师来到这里给我们照了相片,并交代了一些招生的事项。1点30学生基本全部离校了,从伍主任处了解到该校学生招生时间只有今天上午,下午学生自行去填写高考志愿。于是紧张又充实的一上午过去了。

晚上回到家心里也踏实了许多,在招生前期其实还是很担心自己会做不好,怕面对学生的提问不知该如何回答,怕给学生介绍学校时会出错…….现在想想其实并没那么可怕,以平常心对待还是无压力的。通过这次招生也收获了许多,其一锻炼了胆量,再者也提升了自己的口才能力。总体来说今天的招生活动还是很成功。

推荐第8篇:调研日志4

雁池乡敬老院——今天的服务地点。早上8点半出发,半个小时左右到达,带上为老人们购买的大米和食用油,还有一颗热情的心我们向敬老院迈步。门口有一位腿部患有残疾行走不便的大叔在洗衣服,我们队伍里马上有同学上前帮忙。继续往里面走,里面的老人纷纷走出来,他们有的还微笑着跟黄老师打招呼。在敬老院院长简单介绍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工作,锄草的锄草、扫地的扫地、整理的整理、洗被套衣物的洗被套衣物,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爷爷奶奶们也为我们准备了解暑的茶水。走进敬老院看见一位爷爷要去洗衣服,我和外国语学院一位同学马上帮爷爷找来洗衣粉、洗衣盆洗了起来,爷爷一直站在我们旁边,想说什么却又没见他张口。后来旁边一位爷爷告诉我们这位爷爷是个哑巴而且耳朵不好,他刚才的意思是说谢谢我们,我们马上冲爷爷微笑用手势告诉他我们不累,爷爷这次开心的笑了。后面又有一位爷爷来洗被套,在帮他洗完晾完被套后,我们找到几位爷爷跟他们聊起天来。

“爷爷好!您平时在这里都干些什么呢?”

“我们平时都搞生产活动,我们种了7亩包谷,你看”爷爷指着敬老院四周的玉米地对我说“这些都是我们种的,远处还有几亩呢!”

“除了生产,闲暇时您都干什么呢?看电视吗?”

“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就会看看电视,我们一般看戏曲类节目,有时也会播放碟片,看一些小品。”

“哦,爷爷喜欢听戏曲啊。那你们一般都是在哪里看电视?你们自己会搞一些老年活动什么的吗?”

“我们吃饭的地方有电视机,我们都是在那里一起看的。平时我们也没有什么活动,大家就是一起聊聊天,做一些家务。”

“爷爷,你们这里种了这么多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吗?平时都吃些什么菜啊?”

听完,爷爷笑了,带着自豪爷爷告诉我:“是滴,这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我们平时吃的蔬菜自己这里的菜园都有,有时我们会从下面买来荤菜吃,我们这里都有专门做饭的人,饭菜味道还可以。”

“那爷爷你们平时住着还习惯还舒服吗?”

“还可以啊,我们都发了棉被,夏天有扇子,每年还有衣服发,生活在这里还方便。你们刚才洗衣服哪里的那个水管是去年下半年弄好的,以前我们要步行两里路从下面的水塘自己挑水上来,从去年开始这里铺设了管道,水可以直接从下面抽上来啦,用水都方便啦!”

聊天还没结束我们准备的节目马上要开演了,跟爷爷讲了一下我们就到后场去了。 表演的内容就是上次我们排练过的那些节目,没有华丽的服装和语言,没有绚丽的舞台,但就是这样平实的表演更拉近了我们和爷爷奶奶的距离。表演结束后我们和爷爷奶奶拍照留念,好多爷爷奶奶拉着同学们的手说欢迎下次来,同学们也都关心的叮嘱爷爷奶奶要保重身体明年再过来看望。在表演时我看到有一位爷爷一直拉着匡灵玲的手,后面匡匡告诉我那是她帮忙打扫卫生的一位老爷爷,爷爷说平时家里没什么人来看他,他看到匡匡觉得有人关心他跟他聊天他很开心很舍不得,所以一直拉着她的手。

依依惜别,这些老人需要的除了物质上保障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慰藉,希望敬老院的条件会越来越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关爱老人关心老人的行列,希望越来越多的老人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下午我们的任务是回访昨天看过节目的居民,并在家庭式访问过程中搜集需要的信息。我跟张杨等5个人来到了覃容小朋友家。覃容今年10岁,读四年级。其实覃容的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了,爷爷奶奶身体又不是很好,她一直是住在舅舅家,由外公外婆带着。在跟覃容辅导了部分暑假作业后我们开始聊天。覃容告诉我爸爸妈妈在浙江打工,一年只有在过年时回来一次,平时都是电话联系。在问到想不想爸妈时覃容害羞地点了点头,她说爸妈基本

上是三天一个电话,一般是询问她和外婆外公的身体情况、她的学习情况,叮嘱她要听话。我问覃容去过浙江没,她说很想去可是没去过,爸爸妈妈说等她长大了等爸爸妈妈赚钱了就带她去。从覃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她对爸妈的思念。覃容的外公外婆还带着一个孙子浩浩,快两岁了,浩浩的爸妈也是在广东打工,有时是一年回一次家,有时回得多一些。覃容的外公外婆除了带一个外孙女和一个孙子外,还种了几亩玉米、黄豆和水稻,水稻基本上不卖供口粮,玉米用来喂猪。覃容的外公告诉我家里喂了5头猪前不久卖了两头,黄豆除了留一些吃其他的会卖掉。“老人带着两个小孩确实不容易,特别是农忙季节,那爷爷奶奶农忙时雇过人帮工吗?”“没有,基本上都是我们两个人搞的,我们这里没什么人请,再说请人也要花不少钱。”“那爷爷奶奶的经济收入除了卖一些农产品还有什么能补贴家用吗?”“儿女过年过节都会寄一些钱回来啊,而且我们家里基本上吃的什么的都有,平时除了给他们(指两个小孩)买一些东西,我们基本上没有大的开销。”聊着聊着时间就到了下午4点,爷爷奶奶要去做事了我们就要覃容带着作业本到黄老师家里作业去了。后面才知道,晨曦和张杰也到了这里,后面我们干脆给他们办起了一个小小的作业辅导班。

下午6点,辅导完毕,今天的任务告一段落。小小的反思一下: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还不够,对信息的敏锐度和把握力还不够,加强加强!

推荐第9篇:社会实践调研日志

法学143班村民居民自治选举状况调研小组

志 2016年5月25日

今天,我们小组开始了对社会调查题目的筛选,由于老师出的题目每个都很有意义而且并不是很容易。经过本小组的积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村民居民自治选举状况”比较适合本小组去做,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大学生了解当前的村民居民选举状况,引起广大居民对选举形式的关注。

晚上,我们开始了对此题目的问题设计,小组成员积极讨论,定下了总的方向和调查问题。

我们制定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完成本次社会实践。调查问卷可以节省人力,刚好弥补我们人手不够的缺点。再者调查问卷是以较客观的形式呈现数据,这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我们也可以从问卷上了解被访者的基本态度和行为。

既然制定了整个社会实践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就要好好的去完成本次社会实践,希望本次社会实践能让我们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对社会有更多的认识。

2016年5月27日

经过几天激烈的讨论,我们的问卷终于出炉了。李玉同学将问卷打印了出来,紧接着我们开始想办法发放问卷(27-30号)。 由于学校学院较多,各学院的专业很多很复杂,我们的人手又比较有限,不可能给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下发问卷。所以针对学校的各种地方不同的人流量,我们对自习室和图书馆进行问卷的发放。 值得庆幸的是,宿舍里的兄弟们在学校这两年建立了较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他们的关系网络已经延伸到了学校的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将我们的问卷尽可能广泛的分发下去便不在话下了。发放问卷的同学态度认真负责,填写问卷的同学对我们“村民自治选举状况调研”也表示了认可和支持,,而且对我们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改进。 经过两天的努力,大家都把30份问卷发出去并及时回收上来,在这里也要谢谢各位其他学院的同学的支持与帮助!

2016年5月31日

我们小组的七位同学把发放的“关于村民居民自治选举状况的调查”的调查报告收回集中起来,并把问卷按照被调查同学的学院做了分类总结。由于小组同学是在课余时间随机进学校附近村民居民进行调查,所以调查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山东建筑大学附近居民和安家村村民进行调查。 我组成员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实收有效问卷30份,发放收集效果比较满意。 我组成员对同学们回馈的对于调查的结果做了认真的总结,具体分析了每道问题的选项比例,于此来了解村民居民自治情况,详见调查报告。 总体看同学们参加调查的态度是端正的,认真的选择了问卷上的问题。所以,总体上跟预想的结果没有什么大的出入。但调查的结果显示却不尽人意,即村民居民对自治选举热情不够,选举参与率偏少,值得我们深切关注。 在此,我们希望国家和基层组织能倡导和帮助村民居民培养自治热情和积极性,也希望村民居民自己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当家做主的重要性.

推荐第10篇:社会实践调研日志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随着2013年寒假的到来,我们又开始了新的任务,调查河北农民的幸福观。

“你幸福吗”是2012年很火的一个问题,央视的采访曾将这个问题推向高潮,尽管人们对这个问题褒贬不一,但是这个问题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却是最直接的。我们选择了唐山市女织寨乡西礼尚庄和石家庄市深泽县桥头乡乘马村来作为本次调研活动的实践地,在对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后,我们便开始查找资料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以便了解到最真实,最贴切的情况。2012年是末日之年,尽管毫无科学依据,但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确实不容小觑。在末日来临之前人们下意识里开始审视自己的幸福,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当然末日不会来,只不过是在这平淡的生活里寻一个契机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2013年1月25日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唐山市女织寨乡西礼尚庄,本次社会调研的实践地。简单的休息之后,随即我们的组长姚妍妍老师便开始给我们布置工作任务,我们5个人被分成了两组,沿西礼尚庄的中心街道开始进行问卷调查。

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很多,开始我们都特别担心大家因为害羞会对我们有所排斥,但是在填写过程中的轻松氛围,让我们的进度增进了不少,当然这过程中,也有一些小插曲,有些青少年正处于迷茫期,情绪波动自然比较大,自然所给的答案都是消极的,通过了解我们所知,该青少年正处高中,学习压力特别大,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过来人的我们便耐心开导他。在调整他学习态度的同时也跟他分享了他人的幸福观,引导他养成积极地心态。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收到的部分答案是消极的,而这恰恰是他们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只是做一项调查,更是通过实践来收集的实例,感受更多的价值观,感受更多的乐观心态,来分享给那些认为自己不幸福的人,借以感染他们的生活态度,分享幸福,感染幸福。

2013年2月22日

今天的天气有些阴,零零散散飘着些细小雪花,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几天后,为了加深对乘马村村民对幸福认知的了解,我们几个人开始在大街上进行随机采访,由于天气原因,乘马村街道上的行人并不多,大多都是在家里休闲娱乐。转了几条主要道路后终于我们在中心街上遇到一位乐于配合的老大爷。

老大爷今年60来岁,自己兴致勃勃的在遛弯,他说总是窝在屋里比较闷,自己喜欢到处溜溜来锻炼身体。老大爷是一位退休教师,曾经在乘马村小学任教30多年,算的上是乘马村乡民们的启蒙老师,针对我们的提问“您眼中的最大幸福是什么?”老大爷回答让我们每个人都十分感动,家人的健康是最令老人感到幸福的事儿,在接下来的随机访问中,不难发现,家对老大爷的重要性。家是最温暖人心的地方,或许当我们老了会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今天的采访中,很多人都提到了家庭的重要性,的确,我们在不同的年纪里在家庭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是每一个角色都会有属于它的幸福。愿天下每一个家庭都和和美美,幸福安康。

2013年2月24日

外地实践的日子告一段落,回到学校里整理着手头资料,便已对近几天的工作有所总结,从而交上一个满意的答案,统计着两地村民的问卷,可以深深感受着他们的幸福。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早已使农村焕然一新,也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也越来越深。而与村民的接触中,他们乐观的心态也深深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这应该是此次实践活动中的意外收获吧!

近五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这些是我们在课堂里学不到的,这需要我们用心感受这个社会百态,同时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013年3月3日

第11篇:调研日志3(优秀)

又是一个早起的早晨,这次大家异常默契的都在5点半起床,6点向磨市镇出发。车行十几分钟我们到了磨市新城,正好赶上他们的集市。集市上有各种供出售的商品从各种手工小玩意儿到衣服、家用器具、各种食物,琳琅满目。逛完集市我们找了个早餐店解决早餐问题。我买了两个包子在店子旁边的凳子上坐下,这时一个老奶奶走过来,奶奶问:“孩子,你们是来旅游的吗?我孙子也跟你们一般大。”我便跟奶奶聊了起来,但没出5分钟奶奶就眼眶湿润并带着哭腔告诉我“我的孙子也跟你们一般大,在长沙读大学,今年暑假他在长沙打暑假工,都没回家,我好想他。”“奶奶您孙子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呢?”“端午的时候他回来过一次,给我带来很多吃的用的东西,他要我吃,我怎么吃得下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奶奶说着哽咽了,抹了抹眼泪她告诉我们他儿子儿媳都在石门县城工作,她自己一个人住,平时也就逛逛集市跟别人聊聊天。奶奶说她有一个手机但她眼睛不好只能接电话看不清数字不能拨号码,她没事就拿着电话等儿子孙子打电话给她,奶奶蹒跚着离开时还不忘热情的邀我们去河坪家里。目送老人离开我不禁想问空巢老人空寂的心由谁守候?

离开磨市新城我们继续往前走,不多久就来到了一个采石场,这里去年腊月在炸石时炸出了一个菩萨的石像,附近的人们便把这里圈出来供远近慕名而来的人们跪拜,据一位在这里做生意的阿姨说这里开发得虽然很晚但因为比较灵来拜的人很多,有来自深圳、香港甚至外国的,这些阿姨平时都在这里摆摊,卖一些鞭炮、香蜡等祭拜用品,人多的时候还会卖炒菜、炒饭,生意还不错。我也去看了所谓的菩萨、喝了所谓的圣水,但其实这菩萨也就是溶洞中那一些看上去像菩萨的钟乳石,只不过被有些人神化了,圣水也不过是石灰水,但来这里祭拜的人却着实不少,从在这里做生意的居民期待的眼神中,从他们跟我们的谈话中可以想到他们在接待游客的同时也会有意识的夸大其神秘和可信性,这无疑加剧了这里的“朝拜热”。我疑问的是为什么一尊小小的神似菩萨的钟乳石能让如此多的人如此的“虔诚”?我们该做些什么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保住其理性,让传承和发展相得益彰,让人们有一个更为实际和可信的信仰。

接下来是磨市古镇,据去年来过的同学说这里曾经是一片安静美好的古建筑,古香古色非常好看,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快步迈向古镇,虽然之前黄老师讲过这里已经很破旧可能还被拆迁了,但我们还是相信能看到其独特的美。当我们踏进古镇时,所有人都愣住了,这是之前那个沉淀着历史的古镇?这是之前那个保存传统特色的古镇?不,我们看到的是一片废墟,毫不夸张的讲,就像刚经历过地震一样,到处是断壁残垣。去年来过的同学都在问这是去年我们来过的地方吗?我们也在叹息,那样一个建筑群我们无法一饱眼福、无法去慢慢体会其中的历史和文化了。虽然知道是因为这里要修水库所以才会有搬迁,所以才会是今天这个破旧样,但为什么不能在搬迁的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让这些有历史和文化韵味的东西保存下去?别处都在保护和修缮古建筑、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那为什么我们的磨市古镇受到的却是这样的待遇?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如何让传统文化、历史氛围保存下去。

在路上解决中餐下午我们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洞国学校,因为郑洞国烈士的故居在这里故取此名。校长办公室有磨市镇四位烈士的生平介绍,校园右边还有郑洞国烈士墓。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尓琢小学(又名王官桥村人口理论学校),在门口碰到了一位热情的奶奶,奶奶告诉我们王尓琢烈士因为是英年早逝没后人,故居也就没被保存下来。据奶奶介绍,王尓琢烈士目前只在磨市镇或者说石门县被人们熟知,外地的人几乎没有来参观过,当地也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宣传。

接着奶奶还跟我们聊了她平时的一些文娱活动,奶奶读过一些书,儿子女儿又都是教师所以她经常会看一些历史小说,前几年还订阅过报纸和一些书刊,现在因为眼睛没那么好了,她平时除了看看电视就读一些儿子放在家里的小说,另外跟村里其他老人组成了一个老年会,隔一段时间会去排练,村里有什么喜事他们也会去表演。奶奶说平时的生活还蛮好的,儿女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自己也过得很充实。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陈振亚烈士故居,此故居位于黄龙岗村,是典型的土家族木质结构房屋,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居是1998年8月经县政府维修过的,虽然不大但保存得还算完整,里面也有较丰富的文献资料。在跟故居旁边一户农家的奶奶聊天时我们得知陈振亚烈士的孙子去年清明来扫过墓,村里也有一个陈振亚基金,用于奖励村里考上大学的学子。离开故居一天的走读随之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对一天行程的整理和总结。啊,闻到饭香了,让我们先吃饭!

第12篇:暑期基层调研日志

暑期基层调研日记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10级司法行政班

孔奇涛

7.20

三小时的煎熬终于过去了,白色上衣已经脏的不成样子了。在公路旁边的小摊上简单

的吃过饭后,我们的基层调研活动便正式开始了。

半个小时后,到达了目的地田村。我和另外一个男生住在一个队友的同学家里,其他人

住在另一户人家里。人们的热情格外高涨。随后见到了优质麦开发协会的会长谷大哥和老年

人协会的负责人胡大爷及农业大学的志愿者们。

下午,简单的休息之后我们又加入了“工农商学兵 共建新农村”文艺晚会的彩排。我

们大学生队分别表演了节目,老年人协会和优质麦开发协会的文艺精英们也纷纷拿出绝活。

中午的饭是由农大的同学们做的,晚饭则由我们掌勺。光哥负责做饭,我呢,只好打下

手,烧火吧。15个人的汤啊!烧了足足有半天,结果落了个“排风”的荣誉称号。无奈啊!

哈哈

这一天,身上的衣服不知道被汗水湿透了几次,干了再湿,湿了再干,但是却很兴奋,

心里感觉很充实。

好困啊!先睡了,明天见!

7.

21今天是我们正式在田村的第一天,激动和忐忑是我最多的感触,因为对未知的东西

的期待,让我兴奋。作为此次策划的负责人,我和小队队长就具体情况已经在前一天和大家

开了个小会,为下一步实施具体计划做了准备,也就安全问题进行了反复的强调,安全出行

才是我们顺利完成任务的首要条件。

按照前一天的安排,我们在当地的队员的带领下一起向居委会进发,和蔼的村委书记大

伯,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给我们耐心的讲解了村委会具体的情况

可能因为出门在外有些不习惯,大家都起的很早,吃过简单的早饭,我们一起出发,

向孝道模范,姚阿姨家进军,说说笑笑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早上起来时细小的露水早已经

蒸腾的干干净净,看着低飞的燕子,好像一直留在这里,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开始爱上这座

小小的县城,看到有人家门口栓着的骡子或毛驴,兴奋的看了又看,还逼迫我们的小队摄影

师给我和一头漂亮的小毛驴留念,久在城市的我们,难得有这样的宁静。

很快的我们到了姚阿姨家里,她热情好客,上来就拉着我们的队员的手不放,我们当地的队员,悄悄的对我说村民们都很好客的,看着自来熟的队员们,我们都傻傻的笑了,因为阿姨的好客,我们一上午都过的轻松愉快,还聊起了沙河市的发展,对道德模范的宣传力度很大,所以沙河市的民生非常淳朴,发展的也很快,姚阿姨讲述了她如果孝敬婆婆的故事,她讲的高兴,让我发现原来做有意义的事,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生活的美丽等着我们去发现。

下午,我们又去了几个老人的家了,帮老爷爷喂牛,帮老奶奶哄鸡进笼子,我们忙的不亦乐乎,爷爷还给我们讲了很多的农业知识,本来想亲身实践下的,鉴于时间上不允许,我们也只能打到回府了。

然后我们分成两小队,一队人去了当地的学校,一队人去了高三学生的家里,和高三学生讨论我们的大学生活,帮他们填报志愿,让我们回到了去年,一起上网查资料,和家长学生做沟通,特别到了最后,我们一起讨论大学的规划,每个人都很兴奋,高三生的憧憬,我们也要学着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整个气氛都很好,不得不说,大学生活,真的是每个学子的梦想呀,上大学时我们的梦想,伸展拳脚也是我们在大学的梦想,梦想驿站,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真的没有白来。

晚上,我们一起就最近的工作做了下小小的总结,因为敬老院的搬迁,我们原有的去敬老院做义工的任务就无法完成了,大家多少有点失望。

7.22

今天就是我们在田村的第三天了,在这里,我们过的很开心,很充实,今天将会是最累的一天因为我们要做街道大清扫,作为主力军们我们早早的起了床,队员们精神抖擞,都准备着大干一场。

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们依旧是分组完成,第一小队负责村子里重要的文化广场,第二小组,负责打扫街道,清理卫生死角。

因为大家积极性高涨,所以我们的任务完成的非常顺利,并且带动了一部分村民,本来很想把大家高涨热情留在永远不会消失的相片中,但是朴实的村民,在干完活后就迅速撤离了,他们的善良朴实,留在了我们心底中的胶片中。

为了充分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们又到老人们的家中帮忙清扫了院子,一个和蔼的白发老奶奶冲我们憨厚的笑着,看的我们心中也全是甜蜜。

中午吃过饭,看着我们所有的照片,心里不知道怎么的特别的开心,乡间的小路让我们感觉暖暖的,广场上大家跟拾荒者是的集体照片被评价为糗照之一,为了完善资料,我们又去居委会和小广场照了合照。

晚上我们去吃了当地有名的小吃――火锅鸡,大家吃的非常满足开心。晚上走在回小院的路上,有人轻轻的唱起一首歌,大家说着笑着,歌声轻轻的响着,没有和她们说笑,我在旁边静静的想着,突然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想着自己与黄牛合影的激动,想着自己在乡间小路差点跌倒的窘态,想着村中大娘拉着我的手问我“吃瓜呗,大娘给你开个瓜呗的”,中午饭大家一起啃玉米时像小仓鼠的样子,我与这片土地原来会有这么多联系。想起了自己第一开始来乡间社会实践的目的,不觉自己都笑了,我在“体验省情,服务群众”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只学到了做善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亲近乡里,了解村民,让我们培养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有机会,我真的很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在将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会更努力的学习,为了让祖国每一片土地发展的更好。

7.2

3今天,6:00闹钟铃响,睁眼起床,简单洗刷。

6:20集合,晨练,和农大队友一块唱歌。然后做早饭,由于农大同学会做饭的很少,这次是秀娟掌勺做的小米粥,有时我的“烧火匠”。唉,我啥时候能翻身啊!很不凑巧的是农大负责采购的同学没买到油条和馒头。所以,光哥再次承担起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用油煎的一种俗名叫“呱哒”的面食,手艺不错,味道还可以。

由于我要和农大的于圣洁、王岩一块去县老龄委,所以就先吃了点走了。办完事回来后才知道他们那顿饭吃到9:30。可怜的陆纪光啊!

上午我们和村里老年人协会的两位负责人一起到了县老龄委,并在那了解了一些关于老年人协会正式成立的具体情况。跟两位大爷分手后,和农大的两位同学采购了一些必备药品等。

12:00多的时候终于坐上了回村的公交车,半个多小时后,到达北马村,三人步行回田村。走了1/3的路程时,圣洁非要去北马村大队支部看一下农大其他作调查的同学。我们只好按原路返回去找他们。呆了半小时后,才终于往田村赶了。回到住宿地已经下午1:30多了,谁料想又没馒头了,只留了点菜在锅里。在家养病的王月又让村里的一个小朋友带她去买馒头。我们凑合吃了点,吃晚饭就已经2:00多了,我回去简单准备了一下,就又去男生住宿地排练我们的节目—小品《懒汉相亲》了。

下午3:00我和村长张新源一组在大街上随机走访调查。在我们调查的时候碰到了镇派驻田村的负责人田大哥。听田大哥就田村的一些具体情况作介绍。让我们大致了解了该村在没有村委会的情况下一些公共事务的开展情况。

小队做完简单的总结之后,又到了吃晚饭的实践了。依旧是饭前一首歌,今天不同的是农大的同学教我们唱了一首新歌《团结互助歌》。

顺便说一下,今晚的饭菜真丰富啊!一个韭菜炒鸡蛋,一个辣椒土豆,还有一个是每顿饭必不可少的咸菜,也就是秀娟家那边所谓的“沂蒙三丝”啊。

饭后,农大同学教老年人学太极拳,放电影,我们则跟人通过拉家常、聊天了解情况。晚上9:30小组总结。

23:00我们回到住宿地,简单的洗澡,这应该是一天当中第二爽的事了,第一爽的事当然是睡觉了。呵呵

7。2

4今天不是很累,有点困。农大的同学们一天都不在。他们上午去县城做宣传,下午做化肥的问卷调查。而我们今天的安排则显得不那么充实。

早饭过后,上午正要和光哥出门坐调查的时候,谷哥带着石大娘过来了。大娘是本村的,威信很高,给人一种雷厉风行的感觉。

介绍过后我们便很投机的聊了起来,大娘说了一下村里的基本情况及自身家庭情况。谷大哥则跟我探讨了一些关于优质麦开发协会的发展问题。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11:00多的时候,谷大哥叫来了刘丽姐中午一块吃的饭。

下午,秀娟和光哥去支教。村长、老洋和我则忙着排练我们的小品。下午5:30 村委大院集合,坐着机动三轮奔赴县武警中队慰问演出。

接下来就是“工农商学兵 共建新农村”文艺大联欢。我们青岛农业大学支农队一共六个人,三个节目:我的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我们三个人的小品《懒汉相亲》,秀娟的歌曲《感恩的心》,农大也有三四个节目。

总体效果不错,没给咱大学生丢人。

晚会从20:00一直持续到21:45,不过我们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22:30多了,又与农大同学商议了一些明天的事,开了个队内总结会。回到住宿地的时候已经00:07了。要睡了,实在是太困了。

7.2

5今天应嘉祥沙河市团委的邀请,我们同中国农大队友一大早便乘着团委派来的车直赴目的地——沙河市消防中队。

上午的慰问演出很成功,比昨天晚上的精彩好几倍,有我们的三个节目:《懒汉相亲》、《感恩的心》和《三句半》,中国农大的节目也很精彩。

演出结束后,又被带到祥城宾馆“腐败”了一次。说实话,比起我们在村里的生活水平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

下午,休息。

晚上是农大的告别晚会,同学们在村委大院放声高歌。虽然相识只有短短的四天,可这四天里却有数不清的绚烂。一起流汗,共同奋战。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衷心的希望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能让他们在心头有一丝的温暖。

7.26

早晨起晚了,6:00的时候农大的大部分人就都走了,卜囡、圣洁去送他们了,只有王亚还在。很遗憾没能再见他们一面。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有聚有散,悲欢离合,过往云烟。虽然现在的我对待很多事情已经看得很淡,但心里还是会有些许伤感。

王亚的默默无闻与勤劳让我惊叹;王月的贤良淑德让我汗颜;王岩的外表顽劣,但内心的真挚让我有种久违的好感;还有卜囡的聪慧,圣洁的果断,张柳的乖巧,许德军和郑威的

幽默感...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人都是那么耀眼。

农大的战友们走了,我们的调查仍在继续,每天辛劳的奔波往返,希望有所收获,不辜负我们共同的心愿。

7.27

今天可以说是无所作为,上午调查的时候被谷大哥叫走了,在镇上呆了一上午,中午在丽姐那吃过饭后被谷大哥送回来。下午偷懒了。只有傍晚的时候把一个阿姨家葱地里的草全拔完了,这还算有点小成就感。

晚上,跟一个大爷聊了一些关于蚕茧的事情。感觉调查越来越没有意思了,问题很盲目,毫无目的性,有很多事情想做根本就是毫无头绪,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自己像一个矛盾体,想为家乡做点贡献,却又害怕成为谁的工具,来达到他的一己私利。通过这些天的调查发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希望将来自己能做些什么,为自己的家乡,为那些朴实的脸庞。

7.28

今天上午和国华一起去赶集了,买了一些生活必备品,无非些柴米油盐酱醋茶。提着几捆青菜,像一个家庭妇女,突然感觉其实这种平淡的生活也挺好的,做个安心的小女人,勤俭持家。一时间被自己这种突然冒出来的想法下了一大跳,慨叹岁月的荏苒。

下午和光哥在村里转悠着拍了一些标语的照片,和大娘婶子聊天,有种亲切的祥和感。同时,被一个儿女都非常富裕而自己却坚持收废品的老大爷震撼,不禁对人生产生了一种思考,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名?为利?到头来都只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而已。有些事情不必太强求,只要你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可以了。让关心自己的人也同样感受到你的在乎才是最重要的。

晚饭在钊章家吃的,一直以来,我和秀娟住在他的家里。叔叔,婶子,还有钊章兄妹三人就对我们很好,很照顾我们,又让他家破费,感觉很过意不去。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来报答他们一家的恩情。

7.29

来到田已经10天了。感觉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队里一共六个人,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虽然有时候有些小摩擦,但好在大家都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有意见直接提出来就解决了,总体来说相处还算和谐。

上午,我和村长一组结伴调查,了解了一些关于养蚕的知识和村民对有无村委会的看法。不过,村长挺郁闷的,他跟当地的人交流有障碍。只好眼巴巴的望着我口吐莲花。哈哈

中午的时候,我又被谷哥叫了出去,讨论了一些合作社的事情。

下午偷懒睡了一个长觉后帮忙做晚饭。

今天老洋生病了,一副虚脱的样子,大家都很照顾他,晚上也没让他出去调查,在家休息。

越来越感觉到有兄弟姐妹真好,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其乐融融。相信我们这原本互不不认识的六个人,共同生活了十天后会成为好朋友的。

友谊万岁!

剩余的两天我没有写日记,只记得挺忙挺乱的,现在仍然记忆犹新的一个画面是胡大爷匆匆给我们送行的场面,我们走得太急了,应该算是悄悄的溜掉,没通知村里的其他人,只有钊章一家人知道。

后记:离下乡到现在已经有一了,直到今天才把日记呈现出来,可以看出感性的东西居多,理性的较少,本打算整理一下再发表,可又怕失去了真实感。上面的日记全是当时的真实感受,当时的生活也显得琐碎敏感,有时候吃饭竟然成为最主要的困难,下乡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有深入到那个环境中去才真切地体会到生活的步履维艰。。由于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全靠六个人自发组织策划,自行解决经费,虽然下乡前一个多月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但真正到农村以后才发现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材料准备不充分,活动形式不符合当地实际,语言交流有障碍,这在当时都是阻碍我们调查的困难。

本着支农的名义在田村呆了十天,可我却觉得乡亲们给与我们的东西远远大于我们所标榜的要给与他们的支援。在田村,虽然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张罗,但乡亲们却热情地给我们送米送菜,嘘寒问暖。

直到今天仍旧被那些真挚的情谊所感动,忘不了那些纯朴的笑脸,更忘不了那些笑容背后的辛酸。面对那些质朴的脸,企盼的眼,我不禁问: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农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农业的问题仅仅靠我们少数几个大学生就能解决的吗?我想,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越喊越亮的同时,它需要的不只是声势,更需要的是无数的农科人才去践行,去脚踏实地的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13篇:湖北襄阳调研日志

湖北襄阳、随州学生“第三学期”实习调研日志

张厚远

2011-7-30,晴,星期六

买了张火车票,到达了襄阳,这是我第一次到襄阳,它是个历史名城,发生过很多传奇故事,诸葛亮、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等在此隐居过。

下了火车,骄阳似火,感受到了襄阳的炙热的天气。

事先请学生帮忙预定了酒店,出了火车站,打上了的士,顺利地到达了酒店,酒店不大,价格便宜,但是条件比较差,生意不错,房间都是满的,幸亏提前预定了,不然,必须住对面昂贵的酒店了,省了一笔钱,呵呵。

赶紧洗澡,休息。

晚上,独自一人逛了襄阳的古城墙,看了辽阔的汉江,城墙很厚,很雄伟,江成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2011-07-,晴,星期日

今天起床比较晚,早餐后,分别给16位同学发了短信,告诉他们我的到来,等他们给我回信息,然后,我打电话跟他们商讨与他们见面的具体时间。他们周末都在休息中,下周一可以见到几位同学,了解一下他们的实习状况,这花费了我一个上午的时间,下午,设计跟学生见面后需要了解的问题,预想好跟学生的指导老师或领导见面后的话题,然后看报纸、看襄阳电视台,了解当地的最新新闻和他们的风土人情。

襄阳没有熙攘的人群,但是车流还算多,高楼、水泥马路、栅栏、交警、车流,跟其他城市一样,城市气息非常浓厚。

晚上,在旅馆里简单的洗漱过后,找了一家普通的餐馆用餐,然后,明天要见面的学生打电话,等到睡眠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

2011-08-1晴,星期一

今天,见到的第一个学生是贾艳菊,她在樊城区宣传部实习,这个同学很能干的,我住的旅馆就是她帮忙预定的,辛苦了。打车到了樊城区宣传部,第一印象是:有模有样,比较气派,贾艳菊到我去见到了他们的宣传部部长,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由于年龄相仿,比较谈得来,然后见到了她的指导老师,30多岁,他们对着我一致称赞我们给他们培养了这么好的一位实习生,我当然也感谢他们对我们学生的培养了,离开的时候,问了贾艳菊,她感觉在这儿实习很好,老师都很热情,她本人还独立完成了3篇新闻报道的采访和写作的工作,看来,领导和老师对她的评价都是对的了,心理踏实多了。中午,他们单位要留我吃饭,我婉言谢绝了,实在不好意思。

下午,去见在襄阳电视台实习的学生肖阳。

2011-08-2,晴,星期二

今天,见到了杨凤萍和朱婧两位同学,他们在襄阳日报社实习。他们的感受是:关于真新闻真实性的困惑。她们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学生第一次采访对象是一个牛奶中毒受害者的家属,没有任何的准备。因为是在工商局偶遇的。也许是实习老师觉得这个事情初见

端倪,写起来太不靠谱;也可能是想看看学生的功力吧,很直接的就让学生去采访。一阵手忙脚乱的开始和他们交谈,开始可能是太紧张了,也没有问出什么重要的信息。但渐渐地就进入了角色,觉得自己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的问清楚了,也基本了解是怎么的一回事儿。也许是学生在采访中投入的感情太多,很容易就受到了受害者情绪的感染,而进入他们的角色看待事实的真相。后来老师说让学生写稿子,学生才猛然的觉得:怎么可以就这样草草的写稿子呢?现在了解的事实是不客观的,如果写稿子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老师给了这样的回答:第一,这样的“新闻”她不会写,就算是写也不是现在,因为现在事情的真相如何谁也谁不清楚。第二,让学生写只是让学生练练笔,学生可以完全依附自己手上已经了解到的信息来完成。第三,她也不会自己去跟进采访第二方(牛奶商),因为这样太费力气,而且不讨好。

2011-08-3,阴天,星期三

今天,见到了袁雪子和李盼盼两位同学,她们的困惑是:关于新闻人的素养问题的困惑

学生第一次自己单独采访写稿。学生跟着老师跑新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单独采访确实第一次。这次的采访对象还是让人很紧张,因为采访对象是一个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这样的人面前,学生显得特别的稚嫩,任何气场都没有了。加之学生只准备了写消息思路下的一些问题,具体而且开口小,回答起来也会很简单。可是这个处长似乎还有很多的话想说,一直等着学生继续发问。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停顿三秒是多么的漫长啊!没有谁能够救到他,只能自己硬着头皮撑。终于,过渡之后有聊到了一些问题,这才把采访给结束了。走的路程倒是不少,但是没有收获。老师强调这时新闻敏感度不够。后来学生总结出不单单是新闻敏感度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理解的新闻和现实的新闻有那么一段差别,在二级城市尤为明显。很多在学生眼里不是新闻的东西也会连番在报纸、电视上出现。还有看到自己的前辈们对待新闻的态度,顿时就会觉得这不是新闻人该有的素养。

2011-08-4,小雨,星期四

今天,见到了两位大二的同学:陈孟苏、伍鑫泉,他们显得成熟多了,他们在实习中最大的感触就是,实质的新闻和我们书本上学的新闻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第

一、记者这个职业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的神圣。所谓的“无冕之王”是对新闻记者最高的评价,而在现在无冕之王也不得不为了生计做很多不怎么“新闻”的事情,特别是在小地方的新闻记者。

我们新闻学子都会有一种思想,不愿意当政府的咽喉,不愿意自己的新闻受到其他力量的阻扰。总有一腔热血,总相信自己不会因任何的理由而放弃报道新闻的真相。但是在现实做新闻的时候却不是这样的。有经验的记者就会自觉地不会去触碰那一块。如:一次建设局和交警队有了摩擦,事情很简单,建设局没有和交警大队交涉就私自断道施工,然后施工的人被交警队的人给带走了。条理也很清楚,建设局有错在先,没有做好衔接工作。可是报社没有任何一个记者愿意写这个稿子。他们一大早就来到办公室议论这个事情,然后议论的结果就是:这个稿子不好写,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两边都是事业单位,都不好惹„„。然后这样新闻就不了了事,无人问津。

2011-08-5,大雨,星期五

今天,去老河口市见到了在老河口电视台实习的梁策同学、去宜城电视见到了在那里实习的王宁和徐梦竹同学,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刚开始他们因为电视台的容积小而心生不快,后来感觉容积小也好大也罢,内容不过这么多,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与一班记者相处的那段时间确实让我学到一些东西。记者之中也有执着的,如邓记者;肯熬的,像郭记者;会做人的,数冯记者。他们的职业精神值得我去学习,当然 某些在我

看来“非专业的”也可以自勉。在电视台当记者应看个人心态对待苦与累的问题。比如说,你每天跑新闻很幸苦,但看在奖金份上你会不乐吗?说累则摄像师最有体会了,扛着20多斤的机器在烈日下拍摄,那个汗水叫淌啊!但于我的观察,他们都是乐于自己的工作的,并不曾见谁有认真地抱怨过什么。说到自己的实习幸不幸苦,这也是苦乐参半吧。他们很高兴自己挺过了顿顿吃炒面的日子,很高兴郭记者那么坦白的箴言,很高兴自己的努力让人家记住了自己的名字,更高兴的是实习以后对自己的专业,提高了一定的兴趣,并且心态也好多了。好好学习,好好生活!一次实习犹如打了一次太极,他们要学会心平气和对待周边事。在实习期间,他们不光得到了这些老师的帮助,同时还认识了不少与他们一起实习的实习生,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在和他们的点滴交谈之中也学习到了不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我所缺少的自信和大方,在实习中遇到问题和她们一起探讨解决,在互勉互励中,共同进步着。

2011-08-6,阴,星期六

今天,打电话了解了在广告公司实习的几位同学:彭亚琦、张琪和李丽等三位同学的实习情况,表现都不错。然后,找了两个伙伴,一起去卧龙岗看望孔明去了。

2011-08-7,多云,星期日

今天休息,和两个伙伴一起去鹿门山游玩,看望在那里曾经隐居过的孟浩然、皮日休和庞德公几位先贤。

2011-08-8,晴,星期一

今天,天气很好,刚下过雨,很凉爽的,我去了随州。见到了在随州电视台实习的汪鑫、任婧婷和李甜三位同学,他们的实习状况都很好。他们说,在采访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以前所没有学到过的东西,那就是交流,沟通。这两个词看似简单,而且人人都会,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沟通。作为记者,要善于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要让被采访对象能够信任你,把积压在心里的话向你倾诉,这样才能使一条新闻能够丰满起来,而不至于只是个骨架没有内容。除了要善于交流沟通外,还要对别人真诚,只要你拿出真诚对待他人,尊重别人,别人也会谅解你,配合你。就像我们采访陶行知的学生——音乐家杜鸣心先生时,80岁的老艺术家低调地拒绝了我们,但我和老师并没有放弃,诚心地向杜先生解释我们做这个新闻的出发点、用意以及它的社会意义,宽厚仁义的老先生最终非常配合地完成了拍摄。我想也许就是我们的真诚打动了他吧。 2011-08-9,晴,星期二

今天,去随州,见到了在《随州日报》实习的黄怡格、姜文彬和王彬彬三位同学。他们为了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提高写作水平,我还在每天空余时间看以前节目的文案,看看其他记者的新闻是怎样写的,切入点都在哪里。就连看电视也不仅仅当作娱乐,看每一条新闻时,会学习该节目新闻稿的语言,会注意整个报道的流程,会关注旁白和画面的搭配,而这些在以前我是毫无研究的。在老师们不厌其烦地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他们已经能够把握和运用新闻稿了。在短短的实习期内,他们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

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2011-08-10,晴,星期三

学生基本上都走访晚了,今天,改休息一下了的,写一下总结。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2011-08-11,阴,星期四

今天早晨,早早地起床了,告别了住的比较近的同学,打车到火车站,回武汉。屈指算来,来襄阳整整十天了,这十天对我来说非常新鲜,对同学们来说,更加新鲜。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变化,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了,更加珍惜友谊、更加懂得互相帮助了。

火车上,我给每一个班干部发了一条短信,让他们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身边的同学。班干部总是比普通同学经历的事情多一些,思考的问题也多一些,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强大一些。

我的腰椎又隐隐的发痛了,我得想办法不让它发展成腰椎病什么的,我病不起的。 再见了,襄阳实习的同学!

第14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日志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日志

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阴

今天是期待已久的暑期社会实践。早上六点半左右,我们一行六人在学校门口集合,意气风发地拉开了实践的序幕。

挤上公交„„到达汽车站„„买票„„在我们小队长的带领下,七点半左右,我们坐在了去定兴县的621公交上。车很小,但我们都兴致勃勃的商量着今天的任务。不知不觉中,九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城镇。下车后,还有一段去村里的路。车还没停稳,就有开小三轮的大叔把我们拉住。“去哪啊?”“石象村。多少钱啊?”“八十。”“太贵了吧。我们可都是学生啊!大叔,便宜点呗。”不愧是我们队里最会说话的,阿博一下车就和司机师傅聊上了。最后我们以三十元的价格把司机师傅说动了,六人便挤在那小小的三轮里,在一路颠簸中向着目的地——石象村出发。一路风尘,终于在十点半左右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石象村。

我们此次实践活动内容分为四部分:

1、到村委会了解本村经济发展情况,及国家一些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2、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深入一些农民家庭,调查农村人民的生活状态,收集农民的意见与看法。寻访先富家庭,了解脱贫范例,总结农民致富的经验。

3、向村民宣传一些国家出台的政策,并发放宣传资料。

4、与村委会、村民合影留念。

按照预定计划,我们首先来到了定兴县肖村乡石象村民委员会。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热情满怀的招待了我们。在此,我们了解到了该村的一些具体情况。首先,我们向村委会人员问到了本村经济发展现状。谈到本村经济发展,村委会大叔兴致勃勃的介绍了本村情况。原来,村民在发展传统的种植业的同时,一般每家每户都兼营副业。比如,青壮年在外打工,妇女在家种地,农闲时还到本村的纺织厂工作。真的是“全家老少齐上阵,齐心协力奔小康”啊。此时,我不禁想起了初来该村时的所见所感。主要干道基本都是油面,其余道路则为砖路;不到五十米就有一干净整洁的超市;服装厂、煤厂、水泥厂林立,为本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结合村委会大叔的讲解,我们得出了一致结论:该村经济发展势头十足。接着我们谈到了本村在政策落实方面的情况。具体了解了本村受补助的人群范围,重点了解了医疗上的补助,尤其是新农合的相关情况。当听到本村90%的村民都入了农村医疗保险,只要每年交一百元就可享受在本村、本乡看病报销80%的信息时,大家都欣慰的笑了。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合情况,我们还专程来到了石象村卫生院。那里干净整洁,各种药品一应俱全,我们在那里和医生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并进行了合影。计划的第一部分内容完成的很成功。

我们简单的吃过午饭,开始了此次实践的第二部分内容,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走访农户家庭。

在村委会大叔的带领下,我们开始走访农户家庭。正好遇到村委会向贫困户发放大米,于是,我们小队长、还有同行的一个男生便主动帮村委会运送大米。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想把人烤熟似的,两个男生已经大汗淋漓了,可嘴角的笑容还是那么灿烂。在第一户大爷家里,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一进门,大爷一家就忙个没完。又是招呼我们进屋歇息,又是开电扇。大娘还拿出了冰棍,真的是凉在嘴里,暖在心里。我们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①受访者的实际家庭收入是多少?②受访者的收入来源是什么?③受访者的所受的国家补助有哪些?④受访者对补助有什么意见或看法?⑤受访者对未来补助有什么期待?⑥受访者对现在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⑦受访者摆脱贫困的经验?)与大爷进行了交谈。首先,我们了解到大爷家里的收入以种地、养羊、拉砖等为主,在此期间,大爷提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勤劳”。我们了解到大爷在分家时,家里只有三十多块钱,后来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每天起早贪黑,这才有了现在的一切。环顾大爷家里,新盖的砖房、新买的摩托、新安的空调„„在问到国家的补贴政策方面,大爷一直在提到“免除农业

税”。虽然我们知道农业税的免除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但是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农业税的免除确是深入人心。“老辈子种田,还要交税,现在不但不交了,国家反而给补贴。还是社会主义好,国家政策好啊!”大爷由衷的感慨。在问到农村的科技发展方面,大爷兴致勃勃的告诉我们,现在农村发展可快了。浇地时插卡就行了,除草、收割都是用机器大规模的进行。村委会还会向农民免费发放农药。问到大爷对农村医疗合作的看法,大爷表示“谁没个灾病什么的,有了这个,就相当

于国家为咱老百姓养老。”可见,新农合给了农民较大的安全感,农民对此认可度较高。最后,大爷说他“希望农村也住楼,生活条件像城市一样。”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对农村城市化的热切期待,心想,我们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负祖国、人民的重托。

第二户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叔叔,大约有四十多岁吧。叔叔一家也很热情,我们一到就立刻拿出西瓜来招待我们。我们了解到,叔叔一家也种地,但种地不是主要的收入方式,叔叔平时还跑出租,并在一家公司担任业务员。在问到国家政策方面,叔叔再次提到了“国家免交公粮”这一政策。可见,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政策却日渐深入人心,为广大农民所认同。看到叔叔家新盖的房子,我悄悄的问同去的同学,“叔叔家装修的不错吧!”同学回答“那是相当不错。”我们问到盖房用了多少钱,叔叔没有直接回答我们这个问题,而是告诉我们,家里积蓄花完了,借了亲戚点,又借了一些贷款。“贷款?”我们惊奇的问。“嗯。说起贷款,国家还给农民提供小额贷款呢,利息也不是很高。”“噢。”看来新时代下,农民的借贷观念也有所改变啊!后来村委会大叔又告诉我们,叔叔以前是当兵的,并补充到,“国家对于当兵的,也有优惠政策呢。”“嗯?”“国家在士兵六十岁之后,会给他们补贴。按照兵龄,当一年兵,每月补贴十元;当两年兵,每月补贴二十元;当三年兵,每月补贴三十元;你叔叔当了四年兵,等他六十岁之后,国家每月给他四十元的补贴呢。”“我们村计划生育也有补贴呢。”村委会大叔接着说。“独生子女,女孩,国家给290元/年;男孩,国家给240元/年。”看来,国家对农民生活真的是关心之至。

访问两户人家后,我们做了简短的总结。

傍晚,踏着夕阳满地的余晖,我们走在归途。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祖国还在路上,我们还在路上。也许任重道远,但我们决不回头。为了新农村,为了中国梦。

第15篇:日志11调研总结

实地调研后的总结

1、CSA在中国发展的背景

CSA最近几年在中国将会快速发展,其一是因为环境污染等问题会促使人们更关注食品安全;其二是对“三农”问题的重视需要寻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更安全健康的食品成为广泛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中对于健康和环境越来越多的关注是CSA的一个支持因素。近年来,食品领域频出的安全事故已经紧绷了人们的神经,如何确信正在吃的食物是安全的,有一个最原始的办法就是自己种;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条短板,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相继出台一号文件,支持农业的发展。

也几乎是针对性的,CSA更加注重环保,提倡健康生产、生活方式;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除草剂、催熟剂等影响庄稼正常生长的化学药物,生产的全过程将按照生态甚至有机的标准来操作,城市居民将获得真正放心、安全的农产品,同时还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土地的伤害,有益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CSA模式对于当地农民收入的稳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为三农问题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2、CSA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差异

近几年,CSA的概念被引进到国内,一些热心从事CSA事业的人建立起有机农场,但是CSA要在国内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需要从事有机事业的这些热心人士和农场,还需要有此共识的社区和促进发展有机生活理念NGO(公益组织、志愿者)人士.CSA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阶段,要有更大的发展还需要有各方面不断的作出努力.

预付款,是国际上CSA组织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按惯例,每年年初,CSA组织的会员预付未来一年的农产品费用,以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提高有机耕种蓄养的热情。现今中国的CSA也基本沿袭了这种方式,年初预付2000到4000元不等,每周可收到来自农场的农产品一次,每年20至40次配送,品种是农场有机种植的时令农作物。

至于其他方面,因为不同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差异,发展模式五花八门。通过对威海、青岛、上海、北京四地的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我们总结了一些他们的大致发展现状和发展差异。

由于威海是个旅游城市,威海的CSA大致有两种发展模式,但都是以旅游休闲为侧重点。其中一种是镇政府投资创办的,以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为最初目的,同时与市内的家家悦超市合作,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效果;另一种则

是以投资公司经营的山海田园旅游休闲开发公司为代表,这是民营的社区支持农业生产模式,它借鉴了北京的小毛驴农场的发展经验,不过更侧重于休闲旅游的发展。这种形式能更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青岛市北宅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青岛市最有名的CSA实践基地,“北宅有我一块地”是他们的宣传口号,该合作社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只是松散的村办事处联盟,每个村子提供一部分地作为CSA发展用地,以北宅的名义进行宣传,分别经营。这样自由竞争,有利于实现价格的合理化,推动经营模式的创新。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的百欧欢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农场,该农场获得世界粮农组织、IFOAM、OFDC、亚太地区有机行业协会、美国农业部、欧洲有机协会、日本有机认证机构等国际国内众多政府机构和协会组织的认可,农场以在地当季为原则,100%以有机方式培育生产蔬果,

以健康环保有机为己任,以恢复生态多样性为目标,成为国内有机产品行业的先锋。实现了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农业效益,对全国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北京市小毛驴市民农园是中国CSA的发源地,小毛驴具有浓厚的学术色残,因为与人大的密切关系,所以它为中国CSA发展方面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始终走在中国CSA发展的前沿,由于北京特殊的政策原因,“小毛驴”大部分精力在于农业经营上,在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上发展较为缓慢,但是这也让他们更加专注于CSA的研究。

在CSA会员方面,中国的CSA会员有以下特点:会员的人口特征,被调查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 岁,占会员总人数的80﹪;会员的加入动机会员加入社区支持型农业的最主要动机是愿意食用高品质的有机蔬菜;会员对农场信息获取的渠道样本中选择报纸杂志和亲朋好友介绍渠道的人数最多。

3、当前CSA面临的困难

尽管社区支持型农业的特点鲜明,然而社区支持型农业在实际运作上仍存在许多有待克服的困难,当前社区支持型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纯生产技术方面的, 例如生产者有机农耕技术的缺乏;也有制度方面的,例如土地租赁期短对生产者进行有机耕作的不利影响;还有经营管理方面的,例如高的会员流失率等。

4、市场前景

该模式可以集多种元素于一体,实现生产、娱乐、休闲、旅游、教育等全面发展。今天的市场是一个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社区支持农业”在满足了农民和消费者各自需求的同时,也更好的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

展。而围绕着“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展开的所有项目,其市场前景都是美好的、无限的。

我们相信,通过城乡间紧密的合作,我们的家园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以更加绚丽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16篇:社会调研实践日志

实践日志

8月20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赴额济纳调研团在经过两公里的徒步行走后,于9时许抵达额济纳环保局。在局会议室里,团员受到局里同志李(大)哥的热情接待。经过局里三位工作人员对我们疑问的耐心解释,我们对当地环保工作的艰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对坚守在祖国边疆环保事业第一线的同志们肃然起敬。

本次咨询会由徐远震提问,贾可歆协助提问,陈演摄像,刘蓁录音记录,毛振婷摄影,团员们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的报告。

8月20日下午,经过一中午的修整,14名团员整装待发。于16:00左右分头行动,对额济纳旗达来湖布镇的居民进行了环保访谈。活动中,我和刘蓁一组采取随机抽样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在近3小时的访谈中,我们分别对沿街商铺,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刚开始,我们首先以购买过商品的商铺作为突破口,大胆地对一位开装饰用品店的老板进行了调查。紧接着,我们又遇上了街口乘凉的老奶奶们。尽管竭力尝试与她们沟通,但她们始终以不懂为理由回避。无奈之下,我们硬着头皮又采访了沿街开化妆品店的老板。万幸的是,他对我们的调研工作很感兴趣,也尽力配合我们。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我们信心大增,接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又采访了沿街纳凉的老大爷。大爷出人意外地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为响应国家“三走”号召,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8月21日上午,调研团队一行人在上午八点在公寓楼前结合,于45分钟后进入了额济纳旗胡杨林风景保护区。由景区大门直入,映入眼帘的是胡杨雕塑。向前走,登上台阶,放眼望去,葱绿的胡杨点缀在大漠中。迈着轻快的步伐,伴着悠扬的音乐,大家沿着栈道开始了今天的徒步活动。

虽然不是观赏胡杨林的最佳季节,但郁郁葱葱的胡杨还是给孤独的沙漠增添了一些生机。取道科普小径,我们来到了一树两枝的兄弟树景点。这棵造型独特的胡杨引得游客们驻足观看,并纷纷合影留念。

一路上,我们细致观察沿途掉落的树叶,发现树叶两面都虫卵密布,对此,大家深对胡杨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表示担忧和关切。穿过二道桥,我们就来到了红柳海。遍地的红柳深深地扎根流沙,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

最后,我们在参观过英雄林后,从四道桥走了出来,沿着省道列成一队回到了宾馆。

第17篇: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调研日志

今天是调研的第三天,阳光依旧灿烂,但是我们对水族文化的了解和水族人们之间的交流已经进步了许多。每个人的感触跟刚来的时候以大不相同了,我们不仅感觉到了他们的喜,同时也了解了他们生活中的无奈。而这让我们更深的认识了水族同胞。

清早一起床我们就赶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然后再步行半个小时来到了马尾绣的发源地-------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山洞乡板告村。因为有人告诉我们这里有名的马尾绣省级代表传承人宋水仙在这个村子开了一个马尾绣的培训班,这应该是马尾绣发展的一种新形势吧。我们怀着各种各样的猜想来到了宋水仙阿姨的培训班里。一进到班级里一派热闹的景象便让人感到欢喜,而正当我们准备寻找有名的传承人宋水仙的时候,有人跟我妈热情的打招呼了,而这人就是我们要找的送阿姨,她看起来朴实而慈祥。

我们对这里的一切满是好奇,问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

阿姨告诉我们她不是水族人,而是嫁到这里之后才开始在农闲时学校马尾绣,到今天已经有二十几年了。她说潘水英老人家是她的老师,自己绣马尾绣的技术也是在她的帮助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可惜潘水英老人家已经去世两年了,不然我们就可以向她了解到更多关于马尾绣的东西了。

宋阿姨告诉我们经过进过时代的变迁,马尾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以前水族人绣马尾绣都是在农闲之时,而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专门抽时间来绣马尾绣,她们自己绣马尾绣自己开商店,同时也向其他的一些人买绣好的马尾绣的零碎部分来组装成自己想要的产品。这似乎预示了马尾绣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自给自足开始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马尾绣服装在制作上也更以前有些许的不同。以前马尾绣服装的制作大概分几个步骤,第一是要给经过挑选的马尾缠上线,第二便是要在纺好的土布上把头脑中的理想图案绣上去,这些图案一般是花,鸟,之类的图案,第三就是将绣好的零碎的马尾绣粘在布料上组织成衣服。而现在制作马尾绣的步骤已经有所变化了。在以前的第一步上缠马尾的线是水族人自己纺的线,而现在则是直接向市场购买了。同时人们在第二步上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人们会将需要绣的图案先画在布料上,然后再按样子绣上去。有些用头脑的妇女甚至把画好的花纹印成样品直接出售到市场上去,一赚取些许的家庭费用。

但是这样做以后,就会出现同样的一幅图案则会出现在许多衣服上了,似乎有点缺少了以前的那种各人的创意了。而在第三步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人们制作衣服的材料却有所不同,以前人们用的布料是自己纺的线、自己织的布,穿起来即暖和又耐穿,而现在人们用的布料则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布料价格便宜了许多,但却不如以前那么的耐穿了。

再次是在马尾绣服装的去向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人们制作的服装主要是自己穿,而现在则是更趋向于直接面对市场,有的是卖给当地的有钱人,有点则是直接卖给省外,甚至是海外。比如宋阿姨则是直接把服装卖给了省内的几家比较具有贵州特色的公司,有金凯丽公司、黔艺行公司、黔一宝公司等。宋

阿姨还亲自到北京区宣传马尾绣这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服装。她说有时候虽然也特别的辛苦,但是很值得,因为有丈夫和儿子的支持,她将会走得更远。

我们深信并希望马尾绣这一少数民族文化一定会得到传承和发展,我们也相信在处理现代商业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上一定会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第18篇:师生调研日志 (8)

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调研日志2.28

今年,我们科技实践部按照学校安排和有关普法教育的安排,结合实际,开展了法律宣传活动,我部的法制宣传工作在团总支的领导下,完成了这次法律进民家的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发现,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增强居民的维权意识,让居民成了解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在这个依法治国的方针下,每个公民都应当掌握的。

我们抓好重点对象宣传。在做好社区居民法制宣传的同时,要重点抓好社区内青少年、老年下岗职工等进行了适合其自身的一些法律的简单介绍和讲解,在其宣传中,我们不仅使每个居民了解了法律的作用。并且锻炼了我们自身的能力,使我们也了解了自身的一些法律知识的不足。这次活动我觉得是一个双赢的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加深了农村居民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居民及家庭成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宣传和提高了社会公众尊重和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以家庭平安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发生,营造和谐平等的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19篇:师生调研日志 (9)

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调研日志2.25

在团总支领导下,在地方村委会及其他各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紧紧围绕法律进民家这一目标,注重发挥法制宣传站的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我们实践队在兴民集村开展了一次法律宣传活动。

为了扎实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我们在法律宣传的同时,也研究分析工作中群众议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并及时与有关居民群众沟通,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法制宣传站的多名志愿者以各自的专业特长和爱好,利用休息日在村里法制宣传站为居民义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受到了村里居民的一致好评。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深入进行了对居民家庭的法制宣传教育。我们充分利用靠近居民居住地的资源优势,采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服务和宣传活动,提高村里居民的法律素质。同时,我们还发挥法制实践队的优势,安排志愿者接待,为群众提供义务法律咨询,解答群众法律疑难问题,受理群众要求办理的案件,开展法律援助。

这一活动我们为提高居民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在村镇中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还将法制宣传融入村民自治文化中,通过开展普法宣传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利用村民资源和文化活动,提高居民法制意识、自救意识、防范意识。

做了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该做的事。

第20篇:浏阳花炮调研日志

浏阳花炮调研日志

学校:湖南师范大学

学院:人民武装学院

姓名:陈哲

学号:2011200221

在将近两个多月准备下,我们团队的实地调研在2012年05月30号正

式拉开序幕,与计划安排一致,我们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浏阳花炮交易大市场,时间为5月30号上午,一路上我就在想象着到了浏阳会是怎么样的情景,虽说自己是浏阳人,可是真正的系统性进行社会类还是第一次,第一次选择在自己的家乡,调查内容选择家乡的特产—浏阳花炮,这份骄傲,这份激情,这份信心,真的难以言喻。到达浏阳西站之后,浏阳城区景象映入眼帘,2年不见的浏阳城区变化如此之大,发展如此之快,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特别是看到几位外地同学对浏阳发出惊讶和感叹的时候,对浏阳的发展情况感到惊讶和对浏阳作为县级市极其繁华的感叹,这种感觉愈加强烈。

站在浏阳花炮广场外面,我们来不及对浏阳进行仔细的观赏,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工作,在花炮大市场外面,我们正在进行工作部署,分成两组,每组三人,两组各一位浏阳同学,为进行访谈提供了便利,一组成员是余鏐熠,刘文琴和王婉嫱,二组组员是陈哲,谢遂怀和吴麓婧。另外配备一位专业的摄影师。简单的分工之后,我们便正式开始调研,我所在的组是第二组,首先我们来到了大市场外门面的浏阳花灯烟花,一走进店面,我们即被琳琅满目的烟花吸引住,久久未曾回过神。遇到店面的负责人之后,我随即向该负责人表明我们的来意和我们采访的大致内容,负责人了解我们此行的目的之后,对我们的活动表示赞赏和支持,在于花灯烟花店面负责人交谈之后,我们对浏阳的花炮生产和销售,以及浏阳花炮发展的瓶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整理好第一次交谈的资料之后,我们又在市场内寻找下一家我们需要采访的对象,由于开始没有指定采访对象,故采访对象具有随意性,也更加具有代表性。在市场内,我们看到有成品和半成品的销售,花炮原材料等与花炮相关物品的店面,在一番比对之后,我们来到浏阳小熊烟花店,开始选择这家店,是被这家店名吸引进去的,进去之后我们目瞪口呆,再一次发出感叹,感叹烟花品种之多,感叹店面装修的极其华丽,我不得不承认这家店面的装修真的无可挑剔,面面俱到,接待我们的小熊烟花的员工,亲切的是这个接待我们的人,竟是我们的学长,是湖南农大刚刚毕业的学生,说到我们的来意,他对我们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看到我们的身影,这位学长感慨万分,想起了自己的大学时光,与此我们在学长口中得知花炮的现状和前景,同时学长对我们几人也寄予了希望和祝福,希望我们好好的加油,度过自己美好的大学时光,随后我们与学长进行了合影留念。由于是分组进行,所以我不太清楚一组的情况,但是基本上会是一样。出来会合之后,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和资料处理,我们上午的工作便告一段落。

中餐之后,我们稍作休息,活动期间我们的住地为团队成员余鏐熠家,大约三点的样子我们下午的工作开始了,由于第一天调研比较兴奋,中午我一直没有睡着,不过下午工作的时候却精神十足。按计划下午我们来到的是浏阳烟花爆竹协会,和我们进行交谈的是协会的工会主席和秘书长,再将近两个半小时的交谈之后,我们下午的工作算作是圆满的完成,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来自于官方的信息,信息更加的权威。

回到住地之后,稍作休息,便吃上了晚餐,说实话,一天下来,肚子挺饿的,桌

上的菜很丰富,我知道我要多吃点,因为晚上我们还需要整理资料,又是一场技术活。晚饭后休息了一个小时,我们之间互相在交流,把白天采访的资料进行了整理,真正的整理起来觉得挺麻烦的,一直到十一点我们才把我们资料处理完毕,同时对后面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部署。

一觉醒来,已是06月1号上午七点了,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大家的心情都

比较高兴,可能是怀念自己的童年时光的缘故。早餐之后,我们便乘专车来到浏阳乃至中国最大的烟花生产企业—浏阳东信,由于以前在浏阳东乡读书的缘故,对东信的了解比较深,东信位于浏阳市沿溪镇礼花村,东信曾多次参加高规模的焰火燃放,具有3A级燃放资格。

到了东信集团办公室之后,取得了和办公室负责人周姐的支持,随后我们就在东

信集团安全技术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东信集团的生产集团,一开始我们便很荣幸的带上了东信集团的贵宾证,我们便是忙着拍照,忙着高兴。一顿欣喜之后,我们便正式的踏进了生产车间,一路上安全技术员全程耐心讲解,团队成员们认真观察,仔细记载,积极提问。觉得东信集团厂房很大,有存放成品的仓库设在远处,故没有让我们进去观察,真正的接触花炮生产车间这算是第一次,带着许些惊奇和许些激动,将近近两个多小时我们才结束参观,为感谢安全技术员的热情讲解,我们便与这位非常支持我们活动的叔叔进行了留影纪念。随后我们团队分开行动,一组负责进去东信会议室进行观看纪录片,一进去会议室,看到的是东信集团满满一墙的荣誉,内心对东信的仰慕之情,不禁加深了许多倍。还有一组正在办公室进行访谈,一组正在员工食堂负责问卷调查,之后我们在会议室进行汇合,时间也不早了,中餐我们受到了东信的礼待,中餐很丰富,我们都吃的很开心,上午的疲惫顿然消失。中午稍微休息一阵之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采访工作,我们采访的对象是东信集团安全总监邓主任,邓主任耐心的为我们讲解了花炮安全方面的全部事宜,很详细很清楚。之后便来到东信技术部,技术部员工为我们讲解了关于花炮技术创新方面的事情,通过一天的参观,访谈,调查,我们收获了很多。

也许是曾经在浏阳三中读书的缘故,一路上心情极其复杂,看到曾经的母校,内

心充满的是敬仰之情,回到浏阳城区之后,我们没有马上回到住处,而是来到了超市,买点零食犒劳一下,之后便在余鏐熠的带领之下,带着外地的同学们吃上了正宗的浏阳蒸菜,味道极其之鲜美,很是舒服的啊。

回到住地之后,还是像昨天一样,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处理,由于东信来的资料比

较多,所以处理完资料已经快十二点,我感叹其实我们小组也真的不容易啊!然后还把明天的任务安排好,回到床上一躺下就睡着了,想必是太累了。不过这种累真的很值得,累起来很有感觉。早早的进入梦乡

白天醒来,感觉天色不是特别的好,一看居然是下过雨了,外面还在淅淅沥沥的

下着。看着时间不早了,我们团队准备好自己内务之后便出发,在外面吃完早餐之后,我们乘车来到浏阳汽车南站,打算从浏阳南站前往浏阳大瑶镇,众所周知浏阳大瑶是浏阳花炮之乡,花炮始祖之乡。

到达浏阳大瑶之后,感觉真的变化好大,大瑶的建设真的非常的繁华,作为中国

百强镇,大瑶名副其实啊!我敢说,以大瑶作为一个乡镇这样的建设情况可以媲美湖南很多县市。外地同学再次发出感叹,一个乡镇居然像县甚至比县更加的豪华。来不及慢慢的欣赏大瑶,我们便到达了支持我们的熊先生店面之中,熊老板对我们的活动很支持,随即在熊先生的支持下,我们乘坐专车来到浏阳大瑶金盛花炮厂,浏阳大瑶金盛花炮厂是一家定位于出口的花炮企业,企业年纳税100万左右,带金盛负责人带领之下,我们参观了金盛的厂房,工人们正在生产花炮成品,相比东信来说,金盛只能是小型企业,但就是小型企业,我们获得的资源和信息更加的全面仔细。

告别金盛之后,我们便来到大瑶花炮博物馆进行参观,花炮博物馆果然名不虚传,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便来到大瑶镇上,受到熊先生的热情招待,下午我们便去采访熊先生,熊先生是前一家花炮企业的老总,另外一组同学负责在大瑶老街附近发放问卷。告别熊先生之后,我们便自行乘车到达浏阳大瑶花炮成品交易市场,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发放问卷,增加问卷对象的多样性,增加说服力,发放完之后,雨是下的愈发的大了,弄得我们身上湿湿

的,说实话我的鞋子已经全部进水了,回到住处马上整理一下之后便和团队一起出去吃晚餐了,晚餐吃得是烧烤,一群90后的孩子吃的好开心好兴奋,吃完之后我们便在漫游浏阳河,在灯光下浏阳河真的很漂亮,又想起了唱遍大江南北的《浏阳河》,真的真的很迷人,家乡人家乡情啊!

回到住处之后,还是没有忘记把白天的事情处理,经过三个晚上的处理,我们初次调查的活动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一觉醒来之后,发现我们可以睡晚点起来,我们今天要返校了,上午在浏阳转了一圈,去了浏阳仿古步行街,各种拍照各种留念!!吃过午餐之后,我们便去购买纪念品和逛逛浏阳,然后我们便回到住地整理东西,整理之后来到浏阳汽车东站,乘上了开往长沙的巴士。

一路上,浏阳的景象好像在向后运动,我知道我们此行实实在在结束了,带着我们丰收的硕果,我们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回到学校,还在想在浏阳的点点滴滴,我知道收好自己的心,回归正轨才是王道啊!

调研日志范文
《调研日志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