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规程与指南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02 06:09:2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习幼儿园规程纲要指南的心得体会

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指导纲

和指南的心得体会

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幼儿园

在学习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后,我对幼儿园工作和教育方面的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改观。 我觉得做为一名教师,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是很重要的。《规程》是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的。《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而且《规程》还明确指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规程》既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而且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的教育能够为入小学做准备,也为幼儿的一生健康发展打基础。从中,我们都能看出学习《规程》的重要性。

认真学习《规程》能够让自己在进行园内各项工作时确实做到实处,本人也将坚持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幼儿教育和保育相并重。在《规程》总则中,还提出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大致有:增进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和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等。这些也将成为我以后教育保育工作的奋斗目标。

在《纲要》中还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五大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来开展幼儿教育工作。《规程》为幼儿教育明确了根本教育目的和根本任务,同时也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幼儿在幼儿园的3~4年时间,启发幼儿的智慧,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规程》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并注重活动过程。这使我明白必须彻底改变原先学习的小学教育教学法,现在我们给孩子们设计的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发展着社会性和自己的智慧。

《规程》中指出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提供选择和创造的机会;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满足发展中的不同需要参与情况,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我们为幼儿布置科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幼儿认知发展所需的材料,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环境、强调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这些指导思想为我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我教育教学的活动指南。

在尊重幼儿方面,我觉得做为一名教师,要得到孩子的喜爱,尊重。就必须先要学会尊重、信任孩子。教师都应该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孩子,发扬幼儿的长处。而作为教师,要很好的把握教育教学方向和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在汲取其他教师的长处上,还要学会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时刻坚持幼儿园的教育宗旨,为幼儿更好的成长而奋斗。 学习《规程》,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等都有据可依。我觉得《幼儿园工作规程》这本书是所有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工作理论依据,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 作为一个专业教育者,应该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习意识与能力,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活动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问题的需求,在现代终身教育的改革中,教师的学习首先是作为一种终身学习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有可能为幼儿的一生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系统理论学习、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教师不仅要学,还要把学到的知识与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断研究积累经验,是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加强,从而塑造新时代所需要的专业教师素质。

实际上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健康的精神家园。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从而构建起健康的价值理念和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推荐第2篇:学习幼儿园规程纲要指南的心得体会

学习幼儿园规程纲要指南的心得体会

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带给人类无穷的智慧,给人以启发,它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就像《幼儿园指导纲要》一书中常伴我的左右,每当我困惑的时候都会翻翻,看一看,找到教学中的精髓,来填充我的不足,并试着进行反思,这也是我的成长历程,《幼儿园指导纲要》是《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实施之后,我国教育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必将引航和推进幼儿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创造更加优异的幼儿教育。

幼儿园指导创造了优质的幼儿教育,成为摆事在我国的幼教工作者面前的新生活。《纲要》集中体现了对幼儿的教育的指导。因此它的实施将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努力。从《规程》总则部分的基本指导思想,到后面的幼儿园内容,实施,评价等各部分,都与教师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落实《纲要》、《规程》,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就要有进一步的提高

《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根本性的改革,随着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基础教的功能正在被重新定义,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调整幼儿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教育的整体结构中,正确而清醒的把握幼教的实践方向。根据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规范自己教育行为,理性的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期是对人的一生有着着重要影响的时期,然而又是易被成人忽视,幼儿自己全然不知其价值和不能把握其发展进程的时期,幼儿期是幼儿需要成人精心照相照顾和保护的时期,然而又是其自理,自立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为此纲要中指出教师的责任更加的重大。它需要教师对生合的热爱珍惜和敬畏对生命规律和生命潜力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对生命早期智慧的敏感,心中惊喜和理解。它需要教师深刻地懂得生命的整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教师必须进行上与幼儿生命特性相结合适应的教育,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规程》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这一作风和角色的定位符合当今世界的幼教发展的潮流。20世纪80所年代以来的许多研究都清楚地表明。教师技持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如费德曼教授的“非普通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幼儿个体可凭借其后学习的倾向在“普遍范畴”(指人类个体一般都能获得的共同发展经验,如客体永久性概念的获得)实现其发展,总之教师承担的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如何在教育中灵活地扮演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的互动,这是教师工作中富有挑战性的环节。

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与《幼儿园工作规程》是我们一生学习的重要源泉,它值得我们珍视一生,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随时照亮着我们,是我们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向。只有学习好它,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推荐第3篇:路灯运行与检修规程

路灯运行与检修规程

(试行本)

为了加强道路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水平,保证城区道路路灯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提高管理水平,保障路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经济运行,为群众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节 运行规程

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路灯管理所管辖范围内的路灯维护及管理工作。 第二条: 路灯照明设施的维护及管理工作应当贯彻以下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把确保城区道路路灯安全可靠运行作为路灯维护管理的首要任务。

(二)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三)坚持可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推广应用现代道路路灯管理理念和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实现道路路灯科学管理和规范、高效、经济。

第三条:准确按照道路照明设施的数量安排下达养护、维修计划,保证负责范围内照明设施正常运行,确保亮灯率达到98%。

第四条:道路路灯维护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五条:要求维护单位认真执行“三三二五”制,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三票、三图、三定、五规程、五记录)。

“三票”指工作票、操作票、临时用电票。

“三图”指一次系统图、二次回路图、电缆走向图。 “三定”指定期检修、定期巡检、定期清扫。

“五规程”指检修规程、试验规程、运行规程、安全规程、事故处理规程。 “五记录”指检修记录、巡检记录、试验记录、事故记录、设备缺陷记录。 第六条:负责按道路照明设施的数量安排下达养护、维修计划,保证负责范围内照明设施正常运行,确保亮灯率达到98%。

第七条:做好岗位负责范围内照明设施每月用电计量的统计与分解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管理报表整齐完备,及时申请及支付相关费用。

第八条: 进行日常及夜间路灯巡检,做好巡检记录:

(一)定期巡视:每天夜间对运行城区道路路灯进行一次巡视,并做好记录。

(二)特殊巡视:因暴雨、大雪、节日、线路异常、故障跳闸等情况,需对道路路灯进行特殊巡视,并做好记录。

(三)对于特殊区段和线路,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等具体情况及时加强巡视和检修,并做好预防性的准备工作。

第九条:及时安排和下发安全活动计划,每月定期进行对负责范围内的亮化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般性安全隐患24小时内处理完毕并及时填写故障处理记录;特殊性安全隐患(较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做好现场防护措施及填写处理记录,及时上报领导,提出解决方案,尽快解决该安全隐患。全年杜绝发生各类重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的发生频率控制在千分之0.5以内,确保全年本岗位职责范围内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做好检查记录。

第十条:每月定期了解维护材料使用情况,掌握材料平衡,准确、及时统计分析材料库存与消耗情况,按时与各部门对帐,做好每月的盘库工作。根据维护情况做好维护物资的配备与发放。严格执行材料的领用与发放制度,杜绝浪费。

第十一条:每周定期对路灯集中监控系统设备及路灯各配电室(柜),工具及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和清扫,工具摆放要规范整齐,环境干净、整洁。

第十二条:对各项维护检修费用结算严格把关,准确核算工作量,及时申请费用,完成各项工程费用指标。

第二节 检修规程

第一条:路灯的巡查检修,有下列情况之一引起灭灯的,均应在巡查 检修中处理,如:

(一)灯泡寿命终了或管压过高形成偷停的灯;

(二)灯泡或炸泡引起玻壳损坏,只剩灯芯或灯头;

(三)灯的电源引线松脱或保险丝烧断等;

(四)镇流器损坏或超温、噪声异常;

(五)灯头灯泡松动或照明方向不正;

(六)灯具灯臂移位;

(七)单灯、补偿电容器损坏应及时更换,不得省掉电容运行;

(八)触发器失效或工作不稳定;

(九)控制箱保险熔断应及时更换,控制箱内的接触器是否接触良 好,时钟运行是否正常;

(十)每次修灯或时隔半年对灯具清扫一次。

第二条:路灯杆的巡查检修

(一)杆身是否倾斜、被撞、杆基有否下沉或变形、底座及地脚螺 丝是否稳固,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逐级报告;

(二)未经允许严禁在路灯杆上牵挂广告牌或横幅,一经发现既予 拆除;

(三)每年对金属电杆的接地电阻测试一次,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四)灯杆如有外漆脱落或生锈,视情况看需更换或重新刷漆。

第三条:电缆线路的巡查检修

(一)地下电缆路径上的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如有施工 单位施工,应提醒注意,并加强巡视;

(二)电缆线路上不得栽种树木,堆置重物、排泄化工污物、汽油、机油易燃物或埋设任何东西;

(三)检查电缆有无破损,接头有否过热及烧蚀情况;

(四)低压电缆绝缘电阻用 500V 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值必须在 0.5MΩ以上。

第四条:高杆灯的巡查检修

(一)发现有整座灯不亮、不熄异常故障,要及时处理,组织抢修,尽快恢复正常;

(二)每周对杆头配电箱检查一次,检查箱体、箱门有否受损,检 查箱内各开关接头及电器是否良好,各电缆联结是否良好,对每座有

40%不亮的灯泡要更换处理;

(三)每 6 个月检查内部减速机构、电缆、插头、钢丝绳等设备是 否良好,清除杂物。对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操作和保养。清洁机构积污, 加润滑油,保持减速机构和传动机构灵活及牵引钢丝绳的良好状态。 更换不亮灯泡,清扫灯罩;

(四)每 2 年对灯杆和地脚螺丝的金属防腐蚀情况作二次评估,对 有锈蚀的地方,根据锈蚀情况,进行有效的防锈处理;对接地电阻进 行一次测试,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Ω,确保高杆灯的可靠强度和安全 运行。

第五条:路灯配电箱(室)的巡查检修

(一)巡查检修人员应熟悉掌握配电箱(室)设施、运行方式、控 制方式、供配电容量及运行情况;

(二)配电箱(室)保持清洁、明亮,有防止小动物窜入的有效措 施。箱(室)是否漏雨积水,门窗、电缆等设施齐全有效;

(三)开关断合标志、指示灯指示正确,开关、磁吸开关、灭弧罩 完整无烧痕,保险管完整,熔断丝工作正常,内部无响声;

(四)避雷器外壳无破损裂纹、内部无异声,接地良好;

(五)配电箱基座稳固,接地良好。

推荐第4篇:羽毛球赛规程 与赞助策划

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比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团委会、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协会 承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协会

裁判长:余弘炜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报名截止时间:2012年10月25日中午12:00。比赛将于2012年11月1日至5日在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场馆举行。

三、参赛人员报名后不得更改和替换。

四、以下人员不得参与此次比赛:

1、在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及原国家体委注册过的运动员。

2、凡在省、市定点体校训练过的学员、运动员、体育学院毕业的相关人员。

3、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各人自行办理比赛期间伤病、意外事故保险。患有 羽毛球运动疾病者不得报名参赛,如在比赛期间发生伤病,意外伤害,各参赛 人员责任自负。

五、奖项设置

各单项分别取前三名

团体赛:第一名每人给予200元奖品,

第二名每人给予100元奖品, 第三名每人给予80元奖品。

获得优秀组织奖队伍,每人给予30元奖品,

个人赛:单打第一名给予500元奖品,

单打第二名给予300元奖品,

单打第三名给予100元奖品,元。

单打4—8名参赛者,每人给予30元奖品。

1 双打第一名给予600元奖品,

双打第二名给予400元奖品,

双打第三名给予200元奖品,

双打4—8名参赛者,每人给予30元奖品,

六、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

(二)比赛办法:比赛通过抽签后的签位采用淘汰制,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

1、各单项在产生8强之前比赛采用15分每球得分制,先得到15分一方为获胜方;

2、各单项在产生8强之后比赛采用21分每球得分制,先到21分且领先对方至少 2分的一方即赢得当局,若双方打成29平,先到30分的一方获胜。

(三)在一场比赛进行中,参赛队员凡因伤病或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比赛者按该场比

赛弃权论;参赛队员在规定的比赛时间迟到5分钟以上,判该运动员该场比赛

弃权;

(四)比赛中运动员应服从裁判,有异议可通过临场裁判员向裁判长反映,对裁判

长的裁决仍有异议者,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参赛队员不论什么原因造

成比赛不能进行或中断比赛,或临赛前拒绝出场,赛后拒绝领奖等,超过5分

钟者(经劝解说服教育工作后计算时间)视为罢赛;

(五)为严肃赛纪赛风,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各参赛队员应认真组织比赛。在比

赛中有弄虚作假、无理取闹、拖延、干扰比赛、罢赛等行为的参赛队员,组

委会将根据相关竞赛规程的有关规定给予取消其比赛资格及成绩,禁止参加

以后由体育局主办的各类比赛等处罚。

(六)运动员上场比赛之前必须向裁判出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

(七)如比赛中有参赛者向组委会举报或提起申诉,申诉须提交书面文件(必须有

本人签名)及有关证明材料,并向大会仲裁委员会交申诉保证金人民币200元。 如组委会调查属实,大会仲裁委员会将退回保证金;如与事实不符,则保证

金上缴组委会。

七、其他

1、各参赛队及运动员应按比赛的规定时间到场比赛;首场比赛提前20分钟到场地报 到并参加比赛,以后各场次的比赛,应在上一场比赛结束前10分钟到场地报到, 如裁判员点名5分钟不到,则按弃权处理。

2、伤病处理:参赛队员在比赛中如遇伤病,在裁判长的监督允许医生给予不超过 5分钟的治疗和相应处理,如超时即认为不能继续参加比赛者,作因伤弃权处理。

3、有关试球:比赛开始前经裁判员许可可以进行试球,时间不超过1分钟。比赛开

始后(包括第

二、第三局开始前)均不允许试球,除非更换球拍允许试练1球。

4、比赛用球:本次比赛指定用球为羽翔(77速)羽毛球。

5、参赛队员在比赛进行中如遇连场,可以有不超过10分钟的间歇时间(计时时间以 上一场比赛结束时间为准)。

6、比赛不允许非报名人员(报名册为准)顶替,如有举报查实,取消所有比赛成绩, 涉及奖项领取将给予追回。

7、运动员必须服从裁判员的判决,不得干扰裁判工作,有意见者在赛后向仲裁委 员会提出申诉。

8、申诉处理:比赛设仲裁委员会,受理有关申诉事宜。所有申诉必须在该场比赛

结束后15分钟内向裁判长提出,申诉程序按比赛规程中有关要求办理。

9、所有参赛人员,必须服从场地管理,不得穿硬底鞋进入场地,每位参赛人员至

多可带3名非比赛人员进入比赛区域,场地内不得抽烟,不得乱丢口香糖、杂物、污物。

10、裁判长有权根据比赛进行的情况对比赛秩序进行调整,运动员应服从调场安排。

11、特别注意: 比赛中要服从、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禁止出现打架斗 殴行为;一旦发生打架行为,或请冒名顶替的事件,取消该参赛队员本次比赛

参赛资格及成绩;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责任方承担,并且未来两年内取消此 项赛事的参赛资格。

未尽事宜

1、本《规程》解释权归主办方,未尽事宜由主办方最终决定。

2、赛事组委会由主办方、裁判长组成。共同领导和维护本次比赛的顺利进行,重大 问题由组委会会议讨论决定。

3 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比赛赞助策划书

尊敬的赞助商:

上海体育学院团委会与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协会将于2011年4月联合举办羽毛球比赛,历时半个月。期间上海体育学院全校学生将参与此次比赛。我校羽毛球协会是此次活动承办单位,对商家赞助此次活动的可行性有较深入的了解。以下就让我们为贵公司作此赞助的可行性报告。

一、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团委会、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协会

承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协会

二、大赛宗旨:为了活跃大学生的文体生活,强健在校学生的体魄, 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增强友谊和凝聚力。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名称:“XXX”杯第一届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争霸赛

(二)、活动时间:2012年11月1日至5日

(三)、活动地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馆

(四)、活动流程:

1.团体:

第一轮: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2日 第二轮:2012年11月3日 第三轮:2012年11月4日 第四轮:2012年11月5日 2.个人:

预赛: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2日

32、16强:2012年11月3日

展现当

8、4强:2012年11月4日

决赛:2012年11月5日 3.颁奖仪式:

具体流程可以详细协商

四、赞助方案 1.赞助分析

本次活动由上海体育学院委员会与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联合主办,历时半个月,为校级比赛。全校羽毛球爱好者众多,参赛者来自全校各二级学院,贵公司将在全校范围内得到的宣传。

我校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贵公司一个重要的消费团体。我们的活动对象是全体学生,本次比赛为贵公司开拓大学生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们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和能力为商家完成宣传活动,可以通过横幅、海报、展板、传单、促销点、网页报道及活动场广告牌等方式或商家要求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极具成本低、促销力强、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优点。 2.赞助优势

宣传的媒体受关注度高(易班网、校广播电台、院报、各社团报纸等)、宣传报道时间长。

3.赞助方式:赞助商对本次活动独家冠名赞助 具体内容如下:

本届羽毛球大赛历时半个月,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赛由各二级学院组队参赛,每队10人,按苏迪曼杯形式进行比赛。最后取比赛前三名,优秀组织奖三名。个人赛由全校学生自由报名,共有5个单项,每个单项取前三名,4—8名颁发纪念奖。

5 赞助奖品要求:

团体赛:第一名每人给予200元奖品,共计2000元。

第二名每人给予100元奖品,共计1000元。 第三名每人给予80元奖品,共计800元。

获得优秀组织奖队伍,每人给予30元奖品,共计900元。

个人赛:单打第一名给予500元奖品,共计1000元。 单打第二名给予300元奖品,共计600元。

单打第三名给予100元奖品,共计200元。

单打4—8名参赛者,每人给予30元奖品,共计300元。

双打第一名给予600元奖品,共计1800元。

双打第二名给予400元奖品,共计1200元。

双打第三名给予200元奖品,共计600元。

双打4—8名参赛者,每人给予30元奖品,共计900元。

裁判员:10名裁判,每人给予50元纪念品,共计500元。

以上所有奖品共计11800元,其中团体赛奖品4700元,个人赛奖品6600元,裁判员奖品费用500元。 4.赞助回报:

1)比赛正式开始前举行开幕式,贵公司可派代表与学校领导一起宣布比赛开始。所有比赛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贵公司可派代表与学校领导一起为各运动员颁奖。 2)我们可以在赛前一周,安排人员到各学生宿舍发放比赛传单以及赞助商的宣传资料。

3)我们可以制作带有赞助商名称的展板放在教学楼、餐厅及体育馆门前,以更好的扩大宣传。

6 4)活动开始前,每天可在校广播站循环播放关于比赛的各种信息。

5)活动开始前,我们可以在学校易班网和院报发布比赛信息,比赛结束后可以在上海体育学院网站首页和院报发布比赛详情。

6)活动中,在体育馆内显要位置展示冠名企业名称及产品标示,也可赠送带有赞助方企业标示的资料、纪念品等。

7)在比赛现场,可以安排部分区域给赞助商自行宣传。

8)活动结束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关于赞助商的调查问卷。(问卷由赞助商提供) 5.其它回报

1)赞助商未来进行市场活动时,可以拥有专门的产品合作权。如出售打折商品针对本校学生时,我们会第一时间在全校范围内宣传。

2)赞助商未来需要在我校举办活动时,我们将协助贵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校方批准。

3)赞助商可以提出其它合理要求,我们将竭尽全力。

4)贵公司还可以同我们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如若本次比赛举办得到贵公司的认可,我们今后每年将定期举办比赛,并且可以申请举办烟台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联赛,这样可以为贵公司进一步开拓学生市场,不断提高知名度,具有长远的意义!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看了这份策划,如果能得到您的支持,我们承诺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宣传工作,使您的投资得到满意的回报。因为我们的活动不是一次,相信对贵公司而言,这种投资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贵公司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盈利,一定具有敏锐的头脑和眼光,能从活动中得到更加长远和宽广的利益,相信我们的合作会让活动更加精彩、更加成功!

祝贵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具体细节面谈)

7

联系人:余弘炜 电话:188********** 上海体育学院团委会 上海体育学院羽毛球协会

推荐第5篇:党支部工作规程与方法

党支部工作规程与方法

党支部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党组织的最基本的细胞。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的严密而完整的组织体系。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的自身建设和管理党员最基本的单位。做好党支部工作,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党支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在《党支部工作规程与方法》中,全面系统地介绍党支部日常工作程序、操作规则和基本方法。结合近期工作主要介绍: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方法;发展党员的方法。

一、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方法

选举前的准备工作;大会召开之后至选举前要做的工作;大会选举的程序;选举大会后的工作。

(一) 选举前的准备工作

1、向上一级党组织提出书面请示报告。

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之前(一般提前一至二个月),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具体研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包括是否按期换届选举,确定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下届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等。

会后,支部委员会应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也可由支部委员会负责人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支部委员会酝酿讨论情况。请示报告的主要内容:一是大会召开的时间、指导思想和主要议程;二是下届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额及选举办法。 进行上届选举的请示经上级组织批准后,即可召开支部委员会,研究召开党员大会的筹备事项,包括起草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选举办法,进行选举工作的宣传教育,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等等。支部委员会的成员对各项筹备工作实行分工负责。

2、起草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

做好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是改选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工作报告的内容,要根据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八项基本任务,回顾一下本届支部委员会在完成这八项任务时,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什么问题;并针对本届支部委员会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对下届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同时对本届支部委员会党费的收缴情况,也要交待清楚。报告初稿形成后,应征求党员的意见,然后提交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

3、起草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办法。

选举办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制定选举办法的依据,选举的任务,提名确定候选人的办法,选举的方式、程序,选举的有效性和有效票的规定,确定当选人的原则;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候选人、当选人名单排列顺序的规定,监票人、计票人的产生方法以及选举纪律等。 制定选举办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选举工作需要的选举办法;二是内容具体、明确、全面,对选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明确的处理办法;三是程序步骤要清楚,文字简明易懂。

4、进行选举工作的教育。

在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之前,支委会一般要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必要的会议对党员进行选举的意义和选举知识的教育,使党员真正从思想上重视选举活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5、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

组织所属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名,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后选人初步人选;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广泛听取意见;召开支部委员会讨论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党员大会选举时,上届支部委员会向大会说明候选人预备名单酝酿产生情况,提请大

会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选举。在酝酿候选人的过程中,如党员提出的候选人初步人选人数过多,而且经过反复讨论酝酿,仍然不能集中到相应的数额,可以通过预选来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不设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出后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6、召开支部委员会全体会议。

主要议程:对大会筹备工作进行认真检查;讨论通过大会时间安排、议程、会议主持人、报告人等;讨论通过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草案);讨论通过大会选举办法(草案);讨论通过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名单;讨论决定大会会务工作中的有关事项。会后将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及有关事项通知全体党员。

7、向上一级党组织汇报。

支部委员会在准备好工作报告、选举办法和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以后,应及时向上一级党组织汇报。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党支部即可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正式选举。

8、印制选票。

按照规定,支部委员会确定的并经上一级党组织同意的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须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方可确定为正式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因此,选票应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候选人名单后再印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支部党员大会开会的时间较短,一般的做法是将选票在会前印制出来。但必需注意的是,如果党员大会讨论通过的候选人名单与以前的名单有异,必需重新印制。选票上要加盖支部印章或代章。

9、布置会场。

会场布置要庄重、朴实。前方正中可悬挂党旗。党旗上方悬挂“中国共产党----支部选举大会”会标。同时要设置好安放票箱的地点。

(二) 大会召开之后至选举前要做的工作

1、召开支部委员大会

大会由上届支部委员会主持。会议议程是:大会主持人向全体党员报告党员出席情况;宣布党员大会开会;全体起立,唱(奏)“国际歌”;上届支部委员会负责同志作工作报告。

2、以党小组为单位,讨论支部委员会工作报告;

酝酿讨论候选人建议名单;讨论大会选举办法(草案);推选监票人、计票人。

3、召开支部委员会全体会议。

听取各组讨论工作报告的情况,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听取各组讨论大会选举办法(草案)、下届支部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审议各组推选的监票人、计票人名单,通过监票人、计票人建议名单。

(三) 大会选举的程序

1、清点人数和确认选举资格。

按照规定,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改选时,由上届支部委员会主持,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进行选举时,由上届支部书记主持。会议主持人在宣布开会前,应首先清点到会的党员人数。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4/5,会议有效,否则改期进行。

2、通过选举办法。

在支部党员大会正式投票选举前,应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选举办法。如果多数选举人认为选举办法应修改时,即做好相应的修改。

3、通过监票人名单。

监票人负责对选举全过程进行监督,必须经大会全体党员表决通过。本届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和下届党支部委员会候选人不宜担任监票人。

4、公布候选人名单并介绍候选人情况。

正式选举前,支部委员会应向支部党员大会公布下届支部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并如实地介绍名单的推荐过程和逐个介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

5、检查票箱。

监票人检查票箱并当众封箱。

6、分发选票。

选票只发给到会的有选举权的党员。选票分发后,选举工作人员应该对选票发放数与原清点的人数是否相等和有无漏章、字迹不清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发现有漏发或多发问题时及时查清原因并纠正;发现漏章等现象要立即更换选票或补章。后向会议主持报告选票发放数,由会议主持者向大会宣布。多余选票应封存。

7、填写选票。

选举人应按照大会通过的选举办法中的规定填写选票。选票不得涂改、撕损,填废一般不给更换,按弃权或者作废处理;选举人不能写选票的,可由本人委托非候选人按选举人的意志代写;选举人因故不能参加会议,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在选举时,选举人应慎重决定是投赞成票或是投不赞成票,一般不要轻易弃权。投不赞成票可以另选他人,其中包括投自己的票。已被提名为候选人的党员,可以对自己投赞成票,也可以投不赞成票。

8、投票和开票。

首先由选举工作人员投票,接着到会党员按座席顺序依次投票。投票人必须亲自投票,不得由他人代投。后由监票人开票箱,当众清点收回的选票数。如收回的选票数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则选举有效;如收回的选票多于投票人数,则选举无效。清点结束后,由会议主持人向党员大会报告清点结果。

9、计票。

即通过唱票和记票,将候选人得票数和另选人得票数全部记录下来,据以统计每个人的得票数量,并按规定判定支部委员会委员当选人名单。被选举人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当被选举人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人数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当被选举人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人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也可减少名额,不再进行选举。在选举中非候选人得票超过半数,按得票多少的顺序在应选人数范围之内的,应为有效,并予当选。被选举人得票刚刚达到半数未超过半数的,不能当选。

10、宣布选举结果。

监票人首先向党员宣布收回的选票数、有效票数、废票数;公布候选人,另选人分别得赞成票数。后由会议主持人宣布当选的支部委员名单。并说明当选名单需报请上级批准后生效。选举结束后,选举工作人员将选票清点密封,交新产生的委员会归入文书档案收存。

11、大会结束。

通过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大会关于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全体起立,唱奏《国际歌》;宣布大会结束。

(四) 选举大会后的工作

1、选举委员会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会进行分工。

支部党员大会选出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后,新的支部委员会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并协商确定支部委员的分工。选举委员会书记、副书记的程序:通过选举

办法;介绍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建议名单酝酿情况;讨论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建议名单并印制选票;按选举程序选举。

2、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会议情况。

支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之后,应立即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员大会情况和支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内容包括:选举情况,应到会人数、实到会人数、每个当选人获得的的票数;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名单;支部委员的分工情况。

3、做好落选人的思想工作。

4、做好支部委员会大会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文件、资料归档工作。

二、发展党员的方法

(一)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1、加强对党外群众的教育。

2、建立登记卡片。

3、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4、进行培养教育

5、适时进行考察

6、确定发展对象

7、进行政治审查

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政治审查的基本方法是:同发展对象谈话,查阅发展对象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

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后,要写出综合性政审材料,内容包括:申请人的自然情况、主要经历、直系亲属及联系密切的社会关系情况、政治历史表现(尤其是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以及本人的现实表现情况。

8、短期集中培训

9、听限党内外群众意见

10、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11、上 级党组织部门预审

审查内容包括:审查培养、考察和政审材料是否齐全,有无违背中央有关发展党员规定的地方。经审查,合乎上述各种程序要求的下发《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设党总支、分党委的单位先审查,然后交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12、确定入党介绍人

13、填写《入党志愿书》

(二) 预备党员的接收

预备党员的接收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党章和《细则》的规定,接收预备党员主要应遵循以下程序:

1、做好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的准备工作

一是支委会要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

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二是审查入党介绍人是否具备做介绍人的资格。三是采取召开党小组会、党外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四是准备好支部委员会对发展对象的意见。五是确定召开接收预备党员支部大会的程序。六是找发展对象谈话,向他说明支委会准备召开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的决定和如何参加支部大会。七是布置会场。

2、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

3、呈报上级党委审批

4、党委派人同发展对象谈话

5、党委集体讨论审批

6、与预备党员谈话

7、进行入党宣誓

(三)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1、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

2、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和程序

推荐第6篇:竞聘上岗的原理与规程

HR工具-文本范例

竞聘上岗的原理与规程

一、竞聘上岗的原理

当前,国内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正在向前推进,其中之一就是中层干部的竞聘上岗。

干部竞聘上岗是与干部任期制和能岗匹配制密切相连的,能岗匹配原理是竞聘上岗的理论基础,干部任期制是竞聘上岗的制度基础,这三者的结合使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成为操作性很强,威力也很强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改革。

目前干部竞聘上岗有以下几种情况:规定所有干部任期,任期一到,全部下岗,而后在企业内部范围内重新公开竞聘上岗;对现有空缺岗位与新增岗位竞聘上岗;对部分岗位作竞聘上岗的试验,以求逐步推广。

竞聘上岗的原理是:具有一定学历和一定经历的人群均可以具备担任某一岗位职务的能力。谁是这一岗位最适合者,必须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从这一组人群中挑出最适合、最匹配的人,使职得其才,才得起用,能岗匹配,效益最佳。

目前试行的竞聘上岗正是基于追求人才的合理开发,人才的合理配置,人才的最佳使用为目的。同时是对传统的人事任免制度的改革,是极大地鼓舞斗志,广开才路的好方法。

竞聘上岗应属于内部获取人才的一种方法,是当前形势下一个特例,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科学性。

二、竞聘上岗的操作规程

竞聘上岗是当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型的更注重能力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竞聘上岗应符合一定的操作规程,否则,不仅影响改革的权威性,而且也直接影响改革的效果。

1.竞聘上岗的岗位必须事先公布,必须使所有员工周知。

2.为保证竞聘上岗的公正、公开、公平,必须成立竞聘上岗领导小组,小组内应至少有一人是企业外部专家,负责指导较专业、较科学的竞聘工作,同时监督其公正性。

3.所有竞聘岗位无一例外的不能有定选对象,领导不能参与推荐、暗示或个别谈话。

4.竞聘岗位均要有科学完整的岗位说明书,并公告企业员工周知,对应聘条件的设计必须具有普遍性,不能针对某些个体或小群体,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基本条件。

仅供参考

HR工具-文本范例

5.要注意“申请池”的大小规格,一个岗位,不能只有1个人、2个人申请,一般不应低于1比6的比例,“申请池”太大也不好,应聘者的希望过于渺茫,竞聘费用也高。“申请池”的大小,通常与竞聘条件的选择有关,一旦出现“申请池”太小,可考虑放宽竞聘条件或放弃该岗位的竞聘,待条件成熟时再竞聘。

6.竞聘的步骤可按以下方法进行,部分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中的若干步骤。

(1)发布竞聘公告:包括竞聘岗位、职务、职务说明书、竞聘条件、报名时间、地点、方式等。

(2)对“申请池”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申请者,使“申请池”变小。

(3)组织相关的“文化考试”或“技能考试”,组织必要的与竞聘岗位有关的其他测试。

(4)组织情景模拟考试。

(5)组织“考官小组”进行综合全面的“诊断性面试”,面试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权重体系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有针对性,不同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

(6)辅以一定的组织考核,对应聘者以往的工作业绩、实际的工作能力、群众对其的认可度等进行考核,按1比3推荐给企业领导。

(7)按德、才、能、识、体进行全面衡量,在符合企业运作的决策会议上作出决策。

(8)公布决策,宣布任命。

三、诊断性面试与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

诊断性面试是竞聘上岗的关键,任何书面测试、电脑测试都无法像面对面的诊断性面试那样直观、立体和准确,诊断性面试充分利用了专家系统的经验、知识、智慧和信息,充分利用了专家的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是专家集几十年经验之所得,同时包含了群体智慧的结晶,准确度、可信度均较高。

(一)面试考官小组的组成

面试考官小组由7-9人组成为宜,应由专家、董事会代表、分管领导、部门主管等组成,面试小组成立之后,应由专家进行面试考官培训。

(二)面试主考官的选择

面试主考官应由人力资源专家担任,通常应选择阅历较深、知识域宽广、经验丰富、公正正直、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担任。面试主考官必须具备的素质最重要的有三条:有洞

HR工具-文本范例

察力、爱才惜才、善于把握人们的情绪和宏观驾驭面试考场环境的能力。

(三)面试考场的布置

不少专家认为,面试考场必须是融洽温馨的,这对于当前的“竞聘上岗”而言是正确的。但就一般意义上的面试考场布置,必须根据面试的目的要求而定,对大企业的第一把手、重要岗位的竞聘,有时考场特意布置成严厉而有压力,以测试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竞聘上岗”是内部人才的选拔,是一种开发人力资源、使能岗匹配度提高的重要的人事制度改革,考场应是既严肃又有人情味,既紧张又不失温馨,同时考场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考生席与考官席的距离不宜太远,便于考官观察考生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2.考生席与考官席的桌面布置应基本相同,如有相同颜色的台布,饮料和茶杯、纸、笔等。

3.考生席的周边或桌上最好有鲜花布置。

4.场记应安排在考官席的右边或左边。

5.如有听众席,听众席应离开考官席一段距离,坐在考官席的后面,不要摆在考官席左右两侧,以造成“U”字形包围了考生席,使考生感到太大压力。

6.应有共同的计时钟。

7.要有明确标志的主考席,考生席和场记席。

(四)面试方式的选择

面试方式有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压力面试和逆向式面试,对于岗位竞聘而言,最适宜的面试方式是采用结构化面试与非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1.面试方式

通常由三段组成:竞聘演说;结构化面试题(对同一岗位的竞聘者而言是相同的);非结构化面试题。

2.竞聘演说

由竞聘者用6-10分钟时间对应聘岗位作竞聘演说,竞聘演说包括对岗位的认识,现有岗位运作情况的评价,本人若当选后将要施行的战略和战术。

“竞聘演说”是考官观察竞聘者的“第一印象”,应对考生的仪表、风度、谈吐、气质等进行观察,对其竞聘演说的实质性内容(包括认识、评价、方略等)所表现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作出自己的评价。

HR工具-文本范例

竞聘演说可事先准备,因此请人代笔操刀的事一定难免,虽然比例很小,但依然存在,因此,主考官必须记录下其中重要的部分,在随后的随机性问答中加以提问,以判断演说词的真伪及进一步了解其对竞聘岗位的认识。

3.结构化面试题

结构化面试题是指对同一岗位所有的考生均相同的面试题,结构化面试题应规避过分专业化、知识化的题型,应以趣味性、通俗化题型为宜,这类题型没有划一的标准答案,即每个考生均能理解这个题目,均有能力回答这个题目,答案可以五花八门,但考生的回答必须能“自圆其说”,考官从中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等,下面提供三个结构化面试题,供大家参考:

面试题一:有一位总经理分管一个下属子公司,去年的业绩非常突出,总经理表扬了他们。今年上半年以来,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反映该子公司的领导态度骄横,出言不逊。总经理经调查核实后,撤了其中几个人的职,并说:“在效益和稳定中我取稳定。”请问,您对总经理的做法同意吗?请说明理由。如果您是总经理,您将采取何种方法解决骄兵悍将的问题?

面试题二: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幅漫画讽刺那些妒贤的领导是“武大郎开店,一个比一个矮。”后来有一位学者说:“武大郎开店有道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稳定。”请您说说您的看法,并说说您自己是如何识才、用才的。

面试题三:美国管理学家荷西认为有四种领导类型,分别是指导型、培训型、支持型和委派型,每一种领导类型有不同的行为方式,请问,您认为何种领导类型更好些?您通常采取何种方式来指导下属的工作?

4.非结构化面试题

非结构化面试是在考生竞聘演说和回答完结构化面试题之后进行的,由主考官提出一些因人而异的随机性问题。通常是围绕考生前面的表现提出,也可根据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提出问题。

下面是对三个不同考生的随机提问问题。

考生一:(对一个职业女性提问)

1.你如何凝聚你的员工和团队?

2.有人说现代企业管理的六字方针是学习、沟通、激励,请谈谈你的体会。

3.有哪几种非物质激励?

4.假设你要交异性朋友(一般的),有四种人:(1)野心勃勃的; (2)淡泊与世无争的;

(3)温柔体贴的;(4)刚毅而好为人师的。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种?

HR工具-文本范例

5.你喜欢过轰轰烈烈但十分艰苦的生活,还是过平淡而轻松的生活?

考生二:(对一个自认为有很好的人际资源的考生提问)

1.你现有的人际资源是如何获取的?今后如何继续拓展?

2.你较之他人拥有哪些特别的气质?

3.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或权威人物是如何产生的?

4.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什么?

5.有四个词:责任、忠诚、爱护、悍卫,请各挑一个词表示你对工作、家庭的态度。

考生三:(对IT界的一个竞聘者提问)

1.IT界是最不稳定的群体,人员经常流动、躁动不安,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你是否加入这种流动的队伍?

2.重用的概念是高官、高薪,还是发展空间?

3.你的长处是IT,打市场的能力较弱,你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是否会事倍功半?

4.如果搞技术的报酬高,有特别贡献的技术人才报酬甚至高于总经理,报酬机制很好,你还会再竞聘市场部经理吗?

5.你从武夷山来到厦门,从山到海,谈谈你对山与海的看法。

(五)面试考官必须规避的错误

1.“眼缘”产生的错误判断

考生一进入考场,考官的第一印象是从“眼缘”开始的,有的考官第一眼看顺眼了,甚至感到可爱、喜欢,那么下面的判断就可能出现偏差,因此必须规避由“眼缘”产生的连锁反应。

2.“心缘”产生的错误判断

考生一开始谈话,考官可能在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与考生“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种“心缘”会导致考官与考生的“息息相通”,甚至有“知己”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旦产生,就可能使考官的判断失之公正。

HR工具-文本范例

3.判分时“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给考生打分,前后尺度不一致,由于经验和对“申请池”的整体素质认识不清,经常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因此,考官必须认真作记录,必须用同一尺度去衡量各位考生,力求公平。

4.“近期效应”或“重要事件效应”产生判断偏差

因为竞聘上岗是内部获取人力资源,大部分考官均与考生认识,因此,考生的近期表现可能会对考官产生重大的影响,使考官以偏概全,有时一些重要事件也会产生效应,影响了考官的判断,如某一次企业歌咏比赛,某考生得了第一名;某一次重要球赛,某考生表现得特别优秀等。

面试考官必须规避的错误还有其他方面,如亲戚、朋友、老同学,以及“涟漪效应”等,最主要是以上四点,考官培训时必须予以指出。

结后语

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面对竞争的市场,面对加入WTO之后人才的竞争和争夺,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更成为最严峻的课题。人才竞争始终是各类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对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国企的人事制度改革正进入高潮,“岗位竞聘”是其中十分前卫的课题,本文以这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人力资源获取的一些方法和途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与企业一道共同来研究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和发展,使我国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快速地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7篇:竞聘上岗的原理与规程

竞聘上岗的原理与规程

竞聘上岗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研究

(一)竞聘上岗的原理

当前,国内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正在向前推进,其中之一就是中层干部的竞聘上岗。

干部竞聘上岗是与于部任期制和能岗匹配制密切相连的,能岗匹配原理是竞聘上岗的理论基础,干部任期制是竞聘上岗的制度基础,这三者的结合使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成为操作性很强,威力也很强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改革。

目前干部竞聘上岗有以下几种情况:规定所有干部任期,任期一到,全部下岗,而后在企业内部范围内重新公开竞聘上岗;对现有空缺岗位与新增岗位竞聘上岗;对部分岗位作竞聘上岗的试验,以求逐步推广。

竞聘上岗的原理是:具有一定学历和一定经历的人群均可以具备担任某一岗位职务的能力。谁是这一岗位最适合者,必须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从这一组人群中挑出最适合、最匹配的人,使职得其才,才得起用,能岗匹配,效益最佳。

目前试行的竞聘上岗正是基于追求人才合理的开发,人才合理的配置,人才的最佳使用为目的。同时是对传统的人事任免制度的改革,是极大地鼓舞斗志,广开才路的好方法。

竞聘上岗应属于内部获取人才的一种方法,是当前形势下一个特例,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科学性。

(二)竞聘上岗的操作规程

竞聘上岗是当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型的更注重能力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竞聘上岗应符合一定的操作规程,否则,不仅影响改革的权威性,而且也直接影响改革的效果。

1.竞聘上岗的岗位必须事先公布,必须使所有员工周知。

2.为保证竞聘上岗的公正、公开、公平,必须成立竞聘上岗领导小组,小组内应至少有一人是企业外部专家,负责指导较专业、较科学的竞聘工作,同时监督其公正性。

3.所有竞聘岗位无一例外的不能有定选对象,领导不能参与推荐、暗示或个别谈话。

4.竞聘岗位均要有科学完整的岗位说明书,并公告企业员工周知,对应聘条件的设计必须具有普遍性,不能针对某些个体或小群体,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基本条件。

5.要注意“申请池”的大小规格,一个岗位,不能只有1个人、2个人申请,一般不应低于1比6的比例,“申请池”太大也不好,应聘者的希望过于渺茫,竞聘费用也高,“申请池”的大小,通常与竞聘条件的选择有关,一旦出现“申请池”太小,可考虑放宽竞聘条件或放弃该岗位的竞聘,待条件成熟时再竞聘。

6.竞聘的步骤可按以下方法进行,部分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中的若干步骤。

(1)发布竞聘公告:包括竞聘岗位、职务、职务说明书、竞聘条件、报名时间、地点、方式等。

(2)对“申请池”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申请者,使“申请池”变小。

(3)组织相关的“文化考试”或“技能考试”,组织必要的与竞聘岗位有关的其他测试。

(4)情景模拟考试。

(5)组织“考官小组”进行综合全面的“诊断性面试”,面试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权重体系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有针对性,不同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

(6)辅以一定的组织考核,对应聘者以往的工作业绩,实际的工作能力,群众对其的认可度等进行考核,按1比3推荐给企业领导。

(7)按德、才、能、识、体进行全面衡量,在符合企业运作的决策会议上作出决策。

(8)公布决策,宣布任命。

四、诊断性面试与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

诊断性面试是竞聘上岗的关键,任何书面测试、电脑测试都无法象面对面的诊断性面试那样直观、立体和准确,诊断性面试充分利用了专家系统的经验、知识、智慧和信息,充分利用了专家的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是专家集几十年经验之所得,同时包含了群体智慧的结晶,准确度、可信度均较高。

(一)面试考官小组的组成

面试考官小组由7-9人组成为宜,应由专家、董事会代表、分管领导、部门主管等组成,面试小组成立之后,应由专家进行面试考官培训。

(二)面试主考官的选择

面试主考官应由人力资源专家担任,通常应选择阅历较深、知识域宽广、经验丰富、公正正直、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担任。面试主考官必须具备的素质最重要的有三条:有洞察力、爱才惜才、善于把握人们的情绪和宏观驾驭面试考场环境的能力。

(三)面试考场的布置

不少专家认为,面试考场必须是融洽温馨的,这对于当前的“竞聘上岗”而言是正确的。但就一般意义上的面试考场布置,必须根据面试的目的要求而定,对大企业的第一把手、重要岗位的竞聘,有时考场特意布置成严厉而有压力,以测试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竞聘上岗”是内部人才的选拔,是一种开发人力资源、使能岗匹配度提高的重要的人事制度改革,考场应是既严肃又有人情味,既紧张又不失温馨,同时考场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考生席与考官席的距离不宜太远,便于考官观察考生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2.考生席与考官席的桌面布置应基本相同,如有相同颜色的台布,饮料和茶杯、纸、笔等。

3.考生席的周边或桌上最好有鲜花布置。

4.场记应安排在考官席的右边或左边。

5.如有听众席,听众席应离开考官席一段距离,坐在考官席的后面,不要摆在考官席左右两侧,以造成“U”字形包围了考生席,使考生感到太大压力。

6.应有共同的计时钟。

7.要有明确标志的主考席,考生席和场记席。

(四)面试方式的选择

面试方式有结构式面试、随机式面试、压力式面试和逆向式面试,对于岗位竞聘而言,最适宜的面试方式是采用结构式面试与随机式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1.面试方式

通常由三段组成:竞聘演说;结构化面试题(对同一岗位的竞聘者而言是相同的);随机面试题。

2.竞聘演说

由竞聘者用6-10分钟时间对应聘岗位作竞聘演说,竞聘演说包括对岗位的认识,现有岗位运作情况的评价,本人若当选后将要施行的战略和战术。

“竞聘演说”是考官观察竞聘者的“第一印象”,应对考生的仪表、风度、谈吐、气质等进行观察,对其竞聘演说的实质性内容:认识、评价、方略等所表现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作出自己的评价。

竞聘演说可事先准备,因此请人代笔操刀的事一定难免,虽然比例很小,但依然存在,

因此,主考官必须记录下其中重要的部分,在随后的随机性问答中加以提问,以判断演说词的真伪及进一步了解其对竞聘岗位的认识。

3.结构化面试题

结构化面试题是指对同一岗位所有的考生均相同的面试题,结构化面试题应规避过分专业化、知识化的题型,应以趣味性、通俗化题型为宜,这类题型没有划一的标准答案,即每个考生均能理解这个题目,均有能力回答这个题目,答案可以五花八门,但考生的回答必须能“自圆其说”,考官从中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等,下面提供三个结构化面试题,供大家参考:

面试题一:有一位总经理乎下有一个子公司,去年的业绩非常突出,总经理表扬了他们。今年上半年以来,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反映该子公司的领导态度骄横,出言不逊。总经理经调查核实后,撤了其中几个人的职,并说:“在效益和稳定中我取稳定。”请问,您对总经理的做法同意吗?请说明理由。如果您是总经理,您将采取何种方法解决骄兵悍将的问题?

面试题二: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幅漫画讽刺那些妒贤的领导是“武大郎开店,一个比一个矮。”,后来有一位学者说:“武大郎开店有道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稳定。”请您说说您的看法。并说说您自己是如何识才、用才的。

面试题三:美国管理学家荷西认为有四种领导类型,分别是指导型、培训型、支持型和委派型,每一种领导类型有不同的行为方式,请问,您认为何种领导类型更好些?您通常采取何种方式来指导下属的工作?

4.随机性面试题

随机性面试是在考生竞聘演说和回答完结构化面试题之后进行的,由主考官提出一些因人而异的随机性问题。通常是围绕考生前面的表现提出,也可根据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提出问题。

下面是对三个不同考生的随机提问问题。

考生一:(对一个职业女性提问)

1.你如何凝聚你的员工和团队?

2.有人说现代企业管理的六字方针是学习、沟通、激励,请谈谈你的体会。

3.有哪几种非物质激励?

4.假设你要交异性朋友(一般的),有四种人:(1)野心勃勃的; (2)淡泊与世无争的;

(3)温柔体贴的;(4)刚毅而好为人师的;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种?

5.你喜欢过轰轰烈烈但十分艰苦的生活,还是过平淡而轻松的生活?

考生二:(对一个自认为有很好的人际资源的考生提问)

1.你现有的人际资源是如何获取的?今后如何继续拓展?

2.你较之他人拥有哪些特别的.气质?

3.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或权威人物是如何产生的?

4.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什么?

5.有四个词:责任、忠诚、爱护、悍卫,请各挑一个词表示你对工作、家庭的态度。

考生三:(对IT界的一个竞聘者提问)

1.IT界是最不稳定的群体,人员经常流动、躁动不安,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你是否加入这种流动的队伍?

2.重用的概念是高官、高薪,还是发展空间?

3.你的长处是IT,打市场的能力较弱,你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是否会事倍功半?

4.如果搞技术的报酬高,有特别贡献的技术人才报酬甚至高于总经理,报酬机制很好,你还会再竞聘市场部经理吗?

5.你从武夷山来到厦门,从山到海,谈谈你对山与海的看法。

(五)面试考官必须规避的错误

1.“眼缘”产生的错误判断

考生一进入考场,考官的第一印象是从“眼缘”开始的,有的考官第一眼看顺眼了,甚至感到可爱、喜欢,那么下面的判断就可能出现偏差,因此必须规避由“眼缘”产生的连锁反应。

2.“心缘”产生的错误判断

考生一开始谈话,考官可能在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与考生“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种“心缘”会导致考官与考生的“息息相通”,甚至有“知己”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旦产生,就可能使考官的判断失之公正。

3.判分时“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给考生打分,前后尺度不一致,由于经验和对“申请池”的整体素质认识不清,经常出现

“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因此,考官必须认真作记录,必须用同一尺度去衡量各位考生,力求公平。

4.“近期效应”或“重要事件效应”产生判断偏差

因为竞聘上岗是内部获取人力资源,大部分考官均与考生认识,因此,考生的近期表现可能会对考官产生重大的影响,使考官以偏概全,有时一些重要事件也会产生效应,影响了考官的判断,如某一次企业歌咏比赛,某考生得了第一名;某一次重要球赛,某考生表现得特别优秀等。

面试考官必须规避的错误还有其他方面,如亲戚、朋友、老同学,以及涟漪效应等,最主要是以上四点,考官培训时必须予于指出。

结后语

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面对竞争的市场,面对加入WTO之后人才的竞争和争夺,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更成为最严峻的课题。人才竞争始终是各类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对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国企的人事制度改革正进入高潮,“岗位竞聘”是其中十分前卫的课题,本文以这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人力资源获取的一些方法和途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与企业一道共同来研究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和发展,使我国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快速地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8篇:消防岗位职责与工作规程

消防岗位职责与工作规程

直接上级:保卫部

一、岗位职责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消防监督条例》和上级公安机关关于消防工作的指标,做好厂内防火的安全工作。向职工进行防火安全和普及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会同有关单位制订各部位安全防火责任制,制定重点部位灭火应急方案,并督促检查抓好落实工作。 做好消防器材的计划购置,配备方案以及日常的维修保养,更换等各项管理工作。 负责义务消防组织的组建、整理、训练,并积极组织补救发生在厂内的火灾事故。 做好经常性防火安全检查、督促有关单位抓好不安全因素上的整改工作。 负责调查处理发生在厂内的火灾事故,及时向保卫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认真做好安全防火检查,结合厂内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防火工作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管理制度,做到底子明,防火档案完整规范化。 深入基层,坚持经常性和制度性的安全防火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立案整改,并逐项做好记录。 对消防重点部位做到“定点、定人、定措施”。并对重点工种进行专门训练和考核,达到熟悉掌握各类灭火设施的性能及使用。 若发生火灾,要及时报警,同时要组织人力,采取措施,积极补救。并按照三不放原则及时处理。施灾情轻重必要时上报有关部门。 每天做好原始记录。

编制:审核:批准:

西安华山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二O O三年六月

二、工作规程

治安安全巡逻职责与工作规程

直接上级:保卫部

一、岗位职责

1、负责维护厂区的治安秩序、生产秩序和安全检查工作,发现各种危害治安、

生产秩序的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控制各类违法犯罪分子,预防和减少犯罪活动的发生,杜绝安全隐患。

2、了解厂区的自然概况,熟悉周围环境以及内部各部位、部门的情况,掌握

治安巡逻和安全检查重点要害部位。

3、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治安巡逻,生产严防各种破坏活动和生产安全事故的

发生。

4、坚持正常的巡逻检查制度,发现治安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或向保卫部门

或生产值班报告。发现可疑人员要主动盘查,抓获犯罪分子及时送交保卫部门审查处理。

5、协助查破在厂内发生的案件,做好发案现场的保护工作。

6、认真填写治安安全巡逻值班记录,正确使用和管理值班警具、器具。按规

定手续和时间向保卫部门交接。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工作规程

(一) 班前准备

1、准时到岗。按规定手续做好接班工作。

2、当上一个班有值班警具、器具时,要按规定在上、下班时互相做好交

接手续。

(二) 班中要求

1、熟悉企业内部的治安管理制度,明确治安巡逻工作管理标准、坚持做

到预防为主,确保要害部位安全,保障厂里的生产顺利进行和职工生活的正常安定。

2、值班人员要按时上、下班,要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工作责任心,不迟

到、不早退,不脱岗,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严格执行门卫管理制度。执行治安安全巡逻检查制度。即全厂所有部位认真查,重点部位反复查,巡逻检查工作做到不留死角。

3、克服麻痹思想,对于闲杂人员,要认真盘查。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如

有情况,与保卫负责人取得联系,协查处理。

4、值班期间,要衣帽整齐,礼貌待人,要爱护公物,讲究卫生。

5、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做好值班巡逻工作的交接。

编制:审核:批准:

西安华山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二00三年六月

门卫岗位职责与工作规程

直接上级:保卫部

一、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门卫管理制度,做到坚持原则、大公无私、不循私情、照章办事。

2、负责检查本厂职工、入厂证件检查,并做好职工临时出入和外单位人员来厂办公、会客的接待登记工作。

3、负责检查出、入厂的各种车辆,包括各种物资材料、物品等出厂手续。

4、坚持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做到衣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车辆出入时应主动开大门。

5、熟悉本厂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人员及部门负责人。

6、保持门卫值班室及周围环境清洁、交通畅通,严禁闲杂人员在值班室厂门口逗留,避免寻衅闹事。

7、对值班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及处理结果,要及时做好记录,需向保卫部门值班报告时,应及时报告,并要按规定做好交接手续。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9、认真执行企业规定的外住人员打水时间规定:早:7:30-8:20,午12:00-12:50,晚17:00-19:00。

10、按企业规定按时锁大门,冬季晚19:00时,夏季晚21时前。

11、妥善保管和发送往来信件、杂志、报刊、邮件、挂号信通知到收件人。

二、工作规程

(一) 班前准备

准时上岗,做好室内公物和岗位工作的交接。

(二) 班中要求

严格按照门卫工作管理标准的的岗位职责的要求去做,确保生产、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 班后检查

1、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值班岗位干净整洁。

2、认真填写交接班日记,做好交接班手续。

编制:审核:批准:

西安华山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二00三年六月

推荐第9篇:文物保护与传承指南

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

一、形势与需求 .......................................................................................................................2

(一)总体形势(先盖帽,分任务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国内外技术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问题与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思路与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重点任务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社会治理(增加(智慧城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与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全民健身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形势与需求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其中世界遗产4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全国登记的各类博物馆3866座,仅文物系统的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已达3000余万件(套)。随着新的考古发现,每年还会有近万件珍贵文物出土。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职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高度重视,明确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对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总体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44号)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强调,“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水平。” 刘延东副总理也多次就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工作做出批示,要求“通过创新机制协同配合,多措并举攻克文物科学认知和保护中的难题,不断提高文物保护科技含量,实现文物保护与科技更好地融合发展。”

文物事业发展与科技进步历来如影随形,实现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和重大战略意义。科技进步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决定性作用,已成为推动我国从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转变的核心要素,文物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管理创新为手段、组织创新为保障,建立多渠道支持体系,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吸收、集成、再创新,带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水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国内外技术现状

1、国内科技现状

国家科技工作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和中华文明的研究。自“九五”开始实施至今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基本形成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融合的研究方法,推进了实验室考古的和年代测定技术提升,使我国在实验室考古,特别是C14测年技术精度达到国际水准。国家重点科技计划支持的“地球物理综合探测考古秦始皇陵”使用先进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古代 陵墓的探测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为田野考古综合调查体系提供了技术储备。这些项目的实施,也极大的促进了田野考古调查技术和考古资料获取度的提高,

80年代后期,国家出资组建了水下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专业队伍,现培养了100余名专业水下工作者,在中国海域进行了包括“南海一号”等多项水下沉船遗址及其他水下文物遗迹的调查、打捞和发掘工作。2014年,我国第一艘水下文化遗产考古与保护船正式下水,开展有关水下文物保护研究工作。

近年来,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在保护修复技术、材料、工艺与装备,以及保存环境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若干文物保护瓶颈问题得以突破。尤其是最近十年一大批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我国可移动文物保护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丝织品文物清洗和加固、竹木漆器类文物脱水定型、金属文物缓蚀和封护、博物馆环境监测控制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获得了一批行之有效的保护材料和工艺,为我国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如对长沙走马楼汉简/里耶秦简保护、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器保护等项目的支撑,大幅提高了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国是世界遗产地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保护管理工作模式,正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过度,经验粗放型保护向科学精细化保护的转变,基于风险因素的技术管理体系亟待建立。重点加强先进技术及智能传感装备的引进,改进传统的监测方法, 改变遗产地监测低效率状态,明确保护和监控重点对象,对文化遗产风险提前研究判别和预防。目前,已经在敦煌莫高窟基本实现了洞窟壁画影响环境因素在线监测和游客管理。

博物馆是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理解过去、思考当下、启示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以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为核心的智慧博物馆呼之欲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开展基于一个或多个实体博物馆(博物馆群),甚至是在文物尺度、建筑尺度、遗址尺度、城市尺度和无限尺度等不同尺度范围内,研发“智慧服务”、“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的关键技术,搭建的一个完整地博物馆智能生态系统。

2、国外发展趋势

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保护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了极大提高,许多国家已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各主要文化遗产保护强国也不约而同地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能力的核心战略,作为争取未来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予以前瞻部署。欧盟“科技发展第六框架计划”确定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关研究作为增强经济潜力和凝聚力的战略重点;欧盟“科技第七框架计划”将“增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与“环境保护技术”同样重要的一个专题;意大利启动了“文化遗产保护特别项目”;法国实施了“文化遗产国家级研究计划”;美国制定了“拯救美国财富计划”等。这些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了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推动了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

近年来,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和田野考古学发展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强调高新科技在考古勘探、田野发掘、空间地理信息的采集与记录、考古测绘等领域对考古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全方位提取各类有效信息,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即时的多重验证,为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的即时决策提供有力的科技辅助支持手段。国外水下文化遗产发掘保护技术朝着专业化、集成化发展,侧向扫描声纳、海底剖面仪、磁强计、多波束测深和浮标等技术的使用,提高了调查的精度和深度。调查深度已经达到了水下3000米,实现深海摄影、机械打捞工作(泰坦尼克号);潜水员可以在水下150米深开展水下勘测、摄影、打捞工作。

国外将不断深入实验室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研究,引进高新现代技术,使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动态监测和量化研究是评估和开拓新的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重视材料领域常用的腐蚀行为调查、模拟试验、环境调查和控制等研究方法,逐步引入文物保护研究领域,这也是今后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趋势。国外在保护材料选择应用上,有针对使用目的而去专门设计的,科学分析文物和保护材料的性能和功能指标,使得文物保护更加安全有效。

(三)问题与不足

尽管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科技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努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核心技术和 先进装备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先进技术和设备依靠引进的格局没有改变;二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明显滞后,直接影响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成果的推广普及与运用,直接影响相关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推进;三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不足,能够融合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科技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匮乏;四是存在运用现代科技促进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意识不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的应用示范和社会普及,增强科技意识,让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贯穿社会管理和文体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研究领域,田野考古调查仍以人工调查为主,专业调查技术、设备集成度低,综合应用示范少,调查技术标准尚未建立,与国际相比单位考古面积信息提取率偏低;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监测等技术和专用装备研发起步较晚,领海文化遗产的监测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目前的技术与手段难以及时、有效地保护抢救性考古出土(出水)的珍贵文物,关键技术急需攻关。

在文物保护领域,馆藏文物环境控制技术单一,不同质地馆藏文物的保护手段落后,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结合不紧密,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因保护技术中重点、难点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众多代表中华文明成就的文物古迹面临着自然力的严重威胁。

在文物传承和利用领域,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技术跟踪与应用不及时,中国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传播率亟待提升;文化遗产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不能及时共享,造成整个科技领域难以有效 利用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资源促进相关学科的研究。

二、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依法治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基础,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29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重点面向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设备及系统研发,加快符合国情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培育文物保护事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新业态,促进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研发平台与示范工程和基地建设以及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开发智慧博物馆及博物馆文化创意开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需要的多项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多种类型的文物保护需要的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系统和新装备,全面发挥科技在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发展目标

围绕建成比较比较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体系这一总目标,明确下列具体目标:

1.构建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技术体系,科学论证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历程,重修中华民族家谱;构建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体系,为文物预防性保护和主动性保护提供支撑保障;构建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技术体系,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创新动力。

2.突破一批加快发展文物事业迫切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先进的设备设施及系统,研制一批新工艺、新材料;

3.培育文物事业及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4.制定一批相关技术标准,建立一批研发能力强的创新团队和研发平台;

5.推进科技与文物保护相融合的示范基地建设。

三、重点任务建议

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文化遗产价值挖掘关键技术

问题与目标:围绕在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区域中心性遗址,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索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文明起源诸重要核心因素的源头,揭示文明起源的动因、差异及演进道路;继续推进多学科联合攻关和协同研究,完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开发,形成金属、玻璃、简牍、陶瓷、玉器、纺织品和纸张等不同材质文物价值挖掘的关键 技术,加强重要遗址的保护、展示和利用,利用多种手段推广探源工程的成果。

基础研究:扩展时间和空间,开展对公元前4500至公元前3000年间崧泽、红山、马家窑等重要遗址的文明起源研究;开展年代学研究、环境演化与人类行为的关联研究;开展早期冶金技术与矿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开展古代人群与动物DNA研究,揭示公元前4500至公元前3000年间中华文明起源的动因、差异及演进道路。开展中国文明与世界诸原生文明的比较研究,继续加强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以外的广大周边地区文明进程的道路、阶段性及其与中华文明核心区域间的互动关系研究。

关键技术:以金属、玻璃、简牍、陶瓷、玉器、纺织品和纸张等不同材质文物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产地来源、制作工艺、技术传播途径和规律等问题,开发文物价值挖掘关键技术,形成系列标准规范;开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初步建立古DNA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发文物价值挖掘研究的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适用于文物物理化学特性无损分析的大科学装置专用端口;建立文物检测分析标本库、标准样品和图谱库。

关键产品与产业化:建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学术语库》《中华文明田野考古数据库》《中华文明文献资料库》《中华文明探源多学科研究数据库》。制作探源工程电视纪录片,举办探源工程成果汇报巡展览,宣传探源工程的最新发现与研究成果。开展印证中国文明起源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在良渚、石峁等遗 址,进行保护,展示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

(二)文化遗产保护技术

问题与目标:针对文物长期保存面临的紧迫问题,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预防性保护和解决文物主要病害的主动性保护的我国文物保护技术体系,研究适用在石窟寺(壁画)、木构古建筑、大型土遗址、线性文化遗产(长城、大运河)、古村落和古城镇等典型文物的预防保护关键技术和专用装备,形成成套技术与装备产品的研发、制造及服务能力;研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稳定性评测和保护关键技术、保护材料及专用装备;研发水下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及专用装备;研发金属器、纺织品、书画、漆器等脆弱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保护材料及专用装备;研发文物保护无损(微损)检测技术;研制文物保护技术标准体系及关键技术标准。

基础研究:开展文物风险预控理论及方法体系研究,建立风险源、风险事件、风险后果的综合风险模型、预警模型,形成文物风险预警处置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流程与基础方法;研究单一或多种风险相互耦合、次生衍生的模型,形成有效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措施。开展典型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建立典型文物的样式和保护技术传承谱系;开展青铜器、书画腐蚀与环境有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改进文物修复材料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文物保护材料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建立文物保护材料的主要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关键技术:研究文物本体状态监测共性技术、专用装备及分 级管理的预防性保护监测平台,建立文物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物风险地图生成关键技术,研发文物预防性保护风险管理数据平台,集成风险监测值守、风险分析评估、预警预报等辅助决策系统。建立具有标注、动态监测、调度、管理功能的我国领海水下文化遗产综合信息系统,研发我国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定位、监测、打捞和出水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和专用装备,制定有关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标准。研究古建筑、土建筑遗址、石窟寺等不可移动文物结构稳定性评价、前期勘察的成套技术及专用装备,建立相应技术标准;开展砂岩类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石窟寺危岩体加固效果评价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饱和土和非饱和土遗址保护综合技术研究,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古代壁画环境控制、霉菌防治、地仗及颜料层保护材料和工艺关键技术研究,遗址博物馆生物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激光清洗技术在石质文物、烟熏壁画和历史建筑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研发可移动文物病害无损检测评估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展青铜器文物和古代书画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产品与产业化:研发满足不同文物监测需求的多模态监测数据获取平台、文物预防性保护赋存环境状态感知关键技术。集成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体系及专用装备,在5-10处典型世界文化遗产地(石窟寺、大遗址、古村落)、重要博物馆进行应用示范。开展水下文化遗产调查、监测、发掘、打捞,以及现场不同文物的保护、包装、运输等相关技术应用研究,进一步完善“水下考古工作规程”,提出中国考古船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三)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

问题与目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更加智慧的方法,实现博物馆:更透彻感知的文物智慧保护、更深入智能化的馆内智慧管理、更全面交互的公众智慧服务,实现博物馆主要功能的智慧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应用示范工程100项。面向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发展的重大需求,建立服务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基础研究:构建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技术体系。基于智能感知技术和无损探测技术,监测文物本体状态并结合量化分析,建立模型。形成集文物保存、展示及周围环境影响因素于一体的智慧保护、管理、服务一体的分析和评价方法体系。

关键技术:开展智慧博物馆管理体系建设,研究适用于博物馆智能化闭环管理的多元信息识别、文物藏品安全防范管理、观众行为管理、建筑物节能管理、自动智能控制、科研设备共享等博物馆智慧管理相关的关键技术,构建集成现代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博物馆创新管理模式,并研发建立高度契合的“人、机、物”联接网络,研发具有“人群监测、虚实融合、智慧关联”功能的智慧博物馆云平台。研究建立一整套智慧博物馆物联网应用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系列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文物创意要素提取和分析关键技术、文物知识信息元数据模型及准确获取关键技术、文物知识获取推理规则关键、跨媒体分析自动化文物知识获取技 术,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装置;研究构建对文物知识多向度知识获取以及智能型知识推理解释的文物知识挖掘及专家系统;研发文物创意设计素材提取工具及建立相应方法,研发文物创意素材提取工具与系统,研究素材提取过程中失真度及保真度的测评工具,研发智能化的文物素材搜索引擎系统,构建基于文物的设计素材云平台及服务模式;研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关键技术及工具。

关键产品与产业化:开展智慧博物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面向智慧博物馆的增强现实、文物信息多元展现、智能展览服务、交互式服务、创新艺术展示等文化遗产展示技术手段及相关产品,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在博物馆系统内开展100个示范项目。设计开发一系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内嵌文物创意知识库和素材库的文化创意产品在线设计工具及实现可导出模型3D打印,搭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产业服务平台及服务有关用户,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研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产业化模式,实现工艺品、玩具、服饰、家居用品创意设计的工程化应用,并在动漫、游戏、影视、音像等领域进行示范应用。研究文化知识产权商业化应用授权模式与文物资源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建立典型博物馆的知识产权共享利用示范模式。

推荐第10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指南(定稿)

附件二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指南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院校)肩负着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与学术性机构,担负着为学校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重要任务。

为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结合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与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实施指南》。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以《实施指南》为依据,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价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发展与建设;各高职高专院校应高度重视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落实《实施指南》的各项要求;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应对照《实施指南》加强自身发展与建设。

《实施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

《实施指南》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员会解释。

1.目标与任务 1.1目标

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范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引导图书馆发展方向,评价图书馆发展与建设,进而提高图书馆资源建设质量、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

1.2 任务

图书馆应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秉承先进理念,运用现代技术,丰富服务内容,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科学管理,构建切实有效的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

1.2.1 建设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需求,体

1 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保存、维护和推广。

1.2.2 建立健全学校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工作。拓展和深化文献信息服务内容,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效益;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有效开展读者满意度测评,着力提高读者满意度。

1.2.3 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提高读者有效获取、准确评价、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1.2.4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应致力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切实发挥文化育人和第二课堂的作用。

1.2.5 积极参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开展多方合作,加强馆际交流与协作,实现资源共知、共建与共享。

1.2.6 结合本校馆藏特色、专业特点和科研成果,建设符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资源。

1.2.7 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研究图书馆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1.2.8 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对社会开放图书馆部分资源,为行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2.体制与机构

2.1图书馆实行主管院(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2.2在学校重大建设和发展事项的决策中,对于涉及学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应吸收图书馆馆长参与或听取其意见。

2.3高职高专院校应从图书馆实际工作出发,以方便读者和有利于科学管理为原则,设置业务部(室),明确各部(室)的相关职责,并按照学校人事管理办法聘任或任命部(室)主任。并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给与相应的待遇。 2.4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实行分馆制,分馆是总馆的分支机构,受总馆领导。分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应纳入学校统一规划和建设,以确保学校文献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共建与共享。

2.5 学校应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并纳入学校章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应由学校分管图书馆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

2 委员,图书馆馆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应由相关职能和教学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图书馆工作报告和委员的意见与建议,研究图书馆发展与建设的重大问题。

3.工作人员

3.1图书馆馆员应热爱图书馆工作,恪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3.2 图书馆设馆长一名,副馆长或馆长助理若干名。

图书馆馆长是专业技术岗位,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馆长和副馆长原则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业务副馆长应具有相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以上学位。

馆长和副馆长要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熟悉图书馆业务,掌握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馆长主持全馆工作,组织制订并贯彻实施图书馆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工作计划、队伍建设及经费预算等。副馆长协助馆长负责或分管相应工作。

3.3学校应根据图书馆馆舍分布、读者人数、资源数量、服务项目与开放时间、设备设施维护需求等因素为图书馆配备适当的工作人员。图书馆馆员由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组成,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工作人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通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辅助馆员可由专职或兼职人员担任,应具有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学历,上岗前应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

按照馆舍面积和工作职责,在校生人数3000人以上没有分馆的,配备工作人员指数应不低于3‰,在校生人数少于3000人的应不少于8人定编工作人员。有分馆的图书馆适当增加工作人员。

3.4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学科与专业背景应满足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需求。有计划地引进、聘任具有图书情报或其他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图书情报专业人员数量不低于工作人员数量的20%。

3.5图书馆专业馆员专业技术职务和年龄结构应科学合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应不低于30%,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应不低于70%;年龄结构应呈现合理梯度。

3.6 图书馆应发挥专业馆员在图书馆核心业务工作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根据学

3 校主要专业类别加强专业群服务馆员队伍建设,并根据学校人事分配制度制定相应的绩效奖励方案。

3.7学校应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在职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图书馆专业馆员的业务培训应纳入本校师资培训计划,定期对专业馆员进行考核。

3.8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图书馆工作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或岗位聘任制,享受相应待遇。根据图书馆工作特点,制定考核办法,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人员岗位、绩效调整及续聘等的依据。

3.9 学校对于在图书馆从事特种工作的人员,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的劳动保护待遇。

4.经费、馆舍、设备

4.1 图书馆经费应列入学校经费预算,占学校教育事业经费比例应符合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中的有关规定。图书馆经费包括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运行费和专项建设费等,运行费包括设备设施维护费和办公费等。

4.2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应与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相适应,并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逐年增加。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总量和生均年购文献量不低于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4.3图书馆经费由图书馆统筹协调,合理使用。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与学校的经费使用规定的同时,做好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工作。

4.4图书馆应依法积极争取各种形式的捐赠和资助。

4.5学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造独立专用的图书馆馆舍。馆舍建筑应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满足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要求。生均建筑面积要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相关标准。

4.6学校应做好图书馆馆舍修缮与设备维护工作,重视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服务空间。图书馆应具有防火、防盗、防水、防潮和防虫等安全防护功能和措施,配合学校做好照明、通风、防寒、防暑等保障工作。

4.7 图书馆应提供数量充足的、人性化的阅览座位,阅览座位与学生数比例应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

4.8图书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读者拓展知识、提升素质修养的主要基地。馆舍布局与装饰应具有人文气息,绿色环保和温馨大方,

4 适应信息化时代读者入馆借阅、学习的新需求。

4.9软硬件建设

图书馆应加强高效、稳定、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图书馆各项工作所需要的软件开发与建设,保障图书馆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图书馆应使用高效稳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满足各项业务需求。应建设功能完备、内容实用的网络信息门户,使之成为学校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服务中心和宣传窗口。应注重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整体化建设,成为学校数字校园或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应配备服务和办公所需的各类家具、设备及用品。

4.10数字资源整合

图书馆应积极推动本馆特色资源和本校学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积极推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推送,提供一站式服务。 4.11新技术应用

图书馆应关注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动向,促进移动图书馆、互联网+图书馆、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探索与建设智慧图书馆。 5.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5.1 资源建设策略

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制定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定期开展馆藏建设工作评价。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应尊重知识产权,兼顾纸质、数字和其它载体资源的协调发展。

5.2 纸质资源建设

图书馆应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纸质馆藏体系。根据馆藏特点及读者需求采购纸质资源,兼顾重要文献、特色资源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年新增纸质资源总量应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规定。 5.3 数字资源建设

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其经费在文献信息资源购置总经费中的比例应逐步提高。根据馆藏特点及读者需求选购数字资源,充分考虑数字资源的实用价值,重视数字资源的许可证协议以及联合采购政策。 5.4 特色资源建设

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开展特色资源库和机构知识库等资源建设,收藏学

5 术资源和教学成果等,逐步形成馆藏特色资源优势。 5.5 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全国或地区性图书馆协作组织;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参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内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协同发展。

5.6 资源加工与管理

图书馆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加工、组织和管理的标准化。对采集的文献信息资源及时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序。加强书目数据库建设、管理与维护,保证数据与资源的一致性。对实行外包的业务要进行监督与管理。

5.7资源保存

图书馆应对纸质、数字及其它载体资源妥善保存管理,对特色资源、珍贵资源以及磁、光等介质资料实施重点保护,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机制,保障信息安全。

6.服务 6.1 基本服务

图书馆应保障充足的服务时间。在学校教学时间内,开放服务每周应达到90小时(含)以上;国家法定节假日或假期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保证必要的开放时间;网络资源的服务应做到全天24小时开放。图书馆开放的文献信息资源应占馆藏资源总量的90% 以上。

图书馆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借阅服务,改善借阅条件,提高馆藏利用率和服务效率。 6.2 阅读推广

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编制导读书目,举办读书会、主题书展和读书竞赛等活动,增强图书馆服务影响力。积极采用新媒体,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

6.3专业群服务

6.3.1 图书馆应积极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参考咨询等馆际协作和共享服务,进而拓展与丰富馆藏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6.3.2 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咨询服务,推动面向专业群服务馆员制度的实施。提供数字信息服务,嵌入教学和科研过程,积极开展创新服务。

6 6.3.3 图书馆应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专题辅导和展览等活动,向读者宣传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帮助和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6.3.4图书馆应参与社会化服务,向社会读者提供文献传递和信息咨询服务。6.4 信息素质教育

图书馆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加强新生入馆教育;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积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图书馆可建立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教研室或课程教学组。 6.5读者交流与活动

图书馆应组织并指导读者协会等相关社团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

6.6读者满意度评价

图书馆应重视读者满意度调查研究,多渠道收集读者意见和建议,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读者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从办馆条件、人员素质、资源建设、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不断完善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6.7读者权利

图书馆应保护读者合法、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并为特殊读者群体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

7.管理 7.1规划建设

图书馆应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图书馆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图书馆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并正式发布。

7.2制度建设

图书馆应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业务工作规范,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员工考核办法。 7.3 民主决策与管理

图书馆应建立馆务会制度,涉及全馆工作的重大事项由馆务会集体研究通过。馆内重大决策实行民主决策与监督。

7.4 业务统计

7 图书馆要注重业务数据的统计和积累,按照有关规范做好统计和填报工作。妥善做好各类统计数据、文件档案的整理和保存工作。做好资产管理,建立完整的资产账目和管理制度。

7.5 读者规范教育

图书馆应引导读者遵守规章制度,爱护文献信息资源和公共设施,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7.6公共安全管理

图书馆是校园公共安全管理的重点部门,学校应加大安防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组织公共安全管理系列培训,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公共安全管理意识的培养;制订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演训练。

7.7 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学校应开展图书馆业务绩效的评价工作,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专家定期开展评价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整体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建设。

7.8学术成果与交流

学校应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成果评奖和学术交流活动。注重发挥学术研究成果对业务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注重对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8 附加说明:

1.编制目的

全面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优化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水平。

2.编制原则 2.1 导向性原则

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引导图书馆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2.2 规范性原则

规范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 2.3 实用性原则

编制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3.规范性引用文件

3.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2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

3.3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国家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2003.2.12 3.4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 3.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

3.6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试行)开展调研的函》教高司[2012]225号

3.7《高等职业创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3.8《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9

第11篇: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GA95

灭火器年检

灭 火 器 的 维 修 与 报 废 规 程

GA 95-2007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灭火器维修的术语和定义、总要求、维修条件、维修技术要求、报废、试验方法和检

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的维修、报废,适用于对灭火器维修单位的维修条件和

维修能力的评价。其它类型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351.1-2005 手提式灭火器 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GB/T 4351.3-2005 手提式灭火器 第3 部分:检验细则

GB 8109-2005 推车式灭火器

GB/T9251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A 402 1211 灭火器报废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GB4351.1-200

5、GB/T4351.3-2005和GB8109-2005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有资格的人员 qualified person

取得维修操作资格证书,能够按规定执行灭火器检查、维修、再充装和检验的人员。

3.2

维修 service

为确保灭火器安全使用和有效灭火而对灭火器进行的检查、再充装和必要的部件更换。

3.3

再充装 recharge

为灭火器灌装灭火剂和驱动气体。

3.4

维修条件 service condition

维修单位具备的维修场地、维修设备、检验设备、人员和对维修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的条件。

3.5

维修能力 service capacity

维修单位具备保证维修后灭火器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能力。

3.6

GA 95-2007

维修出厂检验 leave factory test for service

维修单位对所维修的灭火器在出厂前进行的质量检验。

3.7

维修能力检验 test for service capacity

对维修单位维修的灭火器,经消防产品监督部门抽取样品、由法定检验机构进行的质量检验。

4 总要求

4.1 经过维修的灭火器必须符合该产品生产时所执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4.2 灭火器维修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本标准所规定的维修条件,并经维修能力检验合格后

方可开展维修业务。

4.3 灭火器维修单位一般应经灭火器生产企业授权,从事授权企业产品的维修业务。

4.4 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应由法定的消防产品检验机构实施。

5 维修条件

5.1 维修用房

5.1.1 维修用房总使用面积应满足维修灭火器品种和维修数量的要求,且不得少于 80m2。

5.1.2 维修场地、设备、环境应满足生产工艺及有关环境保护、卫生和劳动安全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5.1.3 应独立设置水压试验室、灌装充压室、零部件仓库和成品仓库,维修场地布局应合理。

5.1.4 储存和灌装干粉灭火剂的区域必须和水压试验、气密试验区完全隔离。

5.2 维修设备

5.2.1 维修设备应满足维修灭火器品种和维修数量的需要且符合表 1的要求。

表 1

序号 维修设备名称 要 求

1 拆卸、组装设备 必备

2 清洗设备 必备

3 干燥设备 必备(水基型灭火器除外)

4 干粉灌装设备 干粉灭火器维修企业必备

5 添加剂混合灌装设备 含添加剂的水基型灭火器维修企业必备

6 二氧化碳灌装设备 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企业必备

必备(包含0MPa~2.5 MPa,精度不低于1.6级的监控压力表

7 驱动气体灌装设备

以及必要的接口或夹具)

8 报废处理设备 必备(可选用压扁、打孔或锯切设备)

9 灭火剂回收设备 1211灭火器维修企业必备

5.2.2 应定期对维修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5.3 检验设备

5.3.1 检验设备应满足维修灭火器品种和维修数量的需要且符合表 2的要求。

5.3.2 计量设备的量程、精度应与使用要求相匹配,按照规定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

设备校准或检定状态得到识别。

表 2

序号 检验设备名称 要 求

1 水压试验装置 应能满足相应产品标准检测要求,压力表准确度不低于1.6级

2 常温气密试验装置 应能满足相应产品标准检测要求

3 残余变形测量装置 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企业必备

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企业必备,包含0℃~100℃,

4 高温气密试验装置

精度1℃的温度计

5 电子秤 0kg~30 kg,准确度为1/3000,手提式灭火器维修企业必备

0kg~100kg,准确度:磅秤3级、电子秤0.1kg,

6 磅秤或电子秤

推车式灭火器维修企业必备

0MPa~4MPa,不少于1块,准确度不得低于1.6级

备用压力表 0MPa~40MPa,不少于1块,准确度不得低于1.6级,

7

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企业必备

8 游标卡尺 精度为0.02mm,规格为0mm~150mm

9 螺纹规 与维修品种相对应

10 秒表 精度0.1s(15min内)

11 卷尺 5m,精度1mm

12 钢直尺 50cm,精度1mm

检验干粉灭火剂主成份含量、吸湿率,CO2含量及含水率;添加剂的主要性能

13 灭火剂检验设备

指标,可以委托其他具备检验设备和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

14 压力指示器示值检验台 应用气体作加压介质,压力表准确度应为0.25级,测量范围0 MPa~4MPa

5.4 维修人员

5.4.1 从事灭火器维修工作的技术、维修操作和检验人员,均应接受上岗前培训和实际操练,熟悉本

岗位职责、灭火器结构原理、产品标准及相关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5.4.2 维修单位应设有专职检验岗位,由有资格的人员承担,人员数量应满足维修品种和维修量的需

要,并不得少于 2 人。

5.4.3 维修人员每三年应至少再培训一次。

5.4.4 当产品标准、配件标准或有关规定发生变化时应对维修人员进行再培训。

5.5 维修质量管理

5.5.1 维修单位应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并能贯彻执行。

5.5.2 应保存所维修灭火器的产品标准、零部件和灭火剂标准、产品结构图或零部件图。

5.5.3 应制定维修灭火器的工艺文件和拆卸、水压试验、灭火剂灌装、组装/充压、气密性试验、维修

检验等操作规程,维修现场应能方便获得。

5.5.4 应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建立档案。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标准、维修技术、质量管理、操

作规程等。

5.5.5 应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和用户服务制度,保存相关档案。

5.5.6 应保存维修记录。记录应逐具编号填写,内容准确、真实、清晰,易于识别、追溯和检索。对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应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

5.5.7 应建立供方挡案,每年对关键元器件、灭火剂、外购外协件的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

5.5.8 应对外购的零部件、灭火剂进行进货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5.5.9 维修设备、检验设备应建立档案,保存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和检验设备的校准或检定记录。

表 3

序号 条款号 一般不符合项 严重不符合项

使用面积大于80m 但不能满足维修品种和数量的要 不能满足维修品种和数量的要求且总使用

1 5.1.1

求 面积少于80m

维修场地、设备、环境不满足生产工艺及

5.1.2 有关环境保护、卫生和劳动安全等法律、

2 5.1.3 区域划分明确但不合理 法规的要求;没有区域划分的;储存和灌

5.1.4 装干粉灭火剂的区域和水压试验、气密试

验区未完全隔离

5.2.1 维修设备能满足所维修品种需要但不满足数量的要 维修设备不能满足所维修品种和数量要

3

5.2.2 求;未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求;有设备但不能正常使用

检验设备不能满足所维修品种、数量和精

5.3.1 检验设备能满足所维修品种需要但不满足数量的要

4 度的要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

5.3.2 求;设备校准或检定状态未得到识别

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

维修人员不完全熟悉本岗位职责、灭火器产品结构、维修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灭火器维修的需

5 5.4.1

产品标准及相关操作规程 要,无证上岗

维修单位人员数量不能满足维修品种和维修量的需 维修单位没有专职检验岗位,有资格的人

6 5.4.2

要 员少于2人

5.4.3 当产品、配件的标准发生变化时未及时对有关人员

7 超过三年未对维修人员进行再培训

5.4.4 进行再培训

未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或虽已建

8 5.5.1 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不健全

立但未能贯彻执行

9 5.5.2 所维修灭火器的标准、产品结构图不齐全 没有所维修灭火器的标准、产品结构图

10 5.5.3 工艺文件和操作规程不齐全 维修现场没有工艺文件和操作规程

5.5.4 培训计划不合理、档案不全、培训内容不完整;质 未制定培训计划;未建立培训档案;未建

11

5.5.5 量信息反馈和用户服务档案内容不全 立质量信息反馈和用户服务制度、档案。

未逐具编号记录;记录不清晰;不方便识别、追溯、维修记录内容不准确、真实;未保存维修

12 5.5.6 检索;对记录管理和控制的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中存 记录;未建立记录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或虽

在缺陷 已建立但不执行

13 5.5.7 供方挡案及对供方的评定记录不全 未对供方进行评定;未建立供方挡案

不能严格对外购的零部件、灭火剂进行进货检验, 未对外购的零部件、灭火剂进行进货检验,

14 5.5.8

记录不全 不能确保外购件和灭火剂质量

15 5.5.9 设备维护保养、校准或检定记录不全 未建立设备档案;未保存校准或检定记录5.6 维修条件检查判定规则

5.6.1 灭火器维修条件检查结果的判定分为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不符合项分类如表 3 所示。

5.6.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判定灭火器维修条件不合格:

a) 5.1、5.

2、5.3 中出现任何一项不符合项;

b) 5.4、5.5 中出现两项以上严重不符合项;

c) 5.4、5.5 中出现一项严重不符合项,同时出现两项以上一般不符合项;

d) 5.4、5.5 中无严重不符合项,出现四项以上一般不符合项。

6 维修技术要求

6.1 一般规定

6.1.1 维修前应对灭火器逐具进行检查,确定并记录灭火器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基本

参数等信息。

6.1.2 灭火器维修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a) 对灭火器进行外观检查,确认灭火器的规格型号以及是否属于报废范围;

b) 检查灭火器的内部压力,只有在确认灭火器内部无压力时,方可拆卸;

c) 对确认属于报废范围的灭火器进行报废处理;

d) 对确认不属于报废范围的灭火器筒体、贮气瓶、器头和推车式灭火器的喷射软管组件逐个进行

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e) 对灭火器筒体进行清洗,干粉、二氧化碳及洁净气体灭火器应将筒体干燥后使用;

f) 检查灭火器配件,更换密封件和已损的部件;

g) 按灭火器相应标准和铭牌的规定进行灭火剂及驱动气体再充装,并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

h) 对维修后的灭火器进行维修出厂检验,检验合格贴上维修合格证方能出厂;

i) 整理维修记录。

6.1.3 对贮气瓶式灭火器进行维修时,贮气瓶不管使用与否,都应释放完驱动气体,对贮气瓶逐个进

行水压试验、清洗、干燥、更换密封件、按规定充装驱动气体,并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

6.1.4 灭火器维修过程应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维修人员安全,特别是拆

卸、水压试验、灌装驱动气体、报废等步骤。

6.2 拆卸

6.2.1 拆卸灭火器应采用安全的拆卸方法和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只有在确认灭火器内部无压力

时,方可拆卸灭火器器头或阀门。

6.2.2 为防止污染环境,水压试验前应将灭火器筒体内剩余的灭火剂分别倒入相应的废品贮罐内另行

处理。清理灭火器内残剩灭火剂时,要防止不同灭火剂混杂污染。

6.3 水压试验

6.3.1 一般规定

6.3.1.1 灭火器维修和再充装时,维修单位必须逐个对灭火器筒体和贮气瓶进行水压试验。

6.3.1.2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应逐个进行残余变形率的测定。

6.3.2 试验压力

灭火器筒体和贮存驱动气体的贮气瓶应按制造商规定的试验压力进行水压试验。6.3.3 试验要求

6.3.3.1 水压试验时不得有泄漏、破裂以及反映结构强度缺陷的可见的变形。

6.3.3.2 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的残余变形率不得大于 3%。

6.4 筒体清洗和干燥

6.4.1 水压试验合格的灭火器筒体内部应清洗干净。

6.4.2 灭火器的零部件不得用有机溶剂洗涤。

6.4.3 对所有非水基型灭火器,再充装前应确保空灭火器筒体内干燥。

6.5 零部件更换

6.5.1 灭火器筒体和器头主体(不含提、压把)不得更换,所有需更换的灭火器零、部件应采用原灭

火器生产企业提供或推荐的相同型号、规格的产品。

6.5.2 水压试验合格的筒体,铭牌完整,但有部分漆皮脱落的,允许补漆,漆膜应光滑、平整、色泽

一致,无气泡、流痕、皱纹等缺陷,涂漆不应覆盖铭牌。

6.5.3 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的橡胶、塑料件必须更换。

6.5.4 用于贮压式灭火器的压力指示器外表面不得有变形、损伤等缺陷,压力值的显示应正常,示值

误差应符合 GB4351.1-2005 中 6.13.3 的要求,否则应更换压力指示器,更换的压力指示器应与所维修

灭火器的类型、20℃时工作压力、红、绿、黄区标示范围相一致。

6.5.5 喷嘴和喷射软管有变形、开裂、损伤等缺陷的,必须更换。防尘盖应保证灭火剂喷出时能够自

行脱落或击碎。

6.5.6 灭火器的压把、提把等金属件不得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贮气瓶式灭火

器的顶针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缺陷,否则,必须更换。

6.5.7 密封片、密封垫等密封零件必须更换,并符合密封要求。

6.5.8 灭火器的虹吸管和贮气瓶式灭火器的出气管不应有弯折、堵塞、损伤和裂纹等缺陷,否则,必

须更换。

6.5.9 水压试验不合格或永久性标志不符合 GB 4351.1-2005中 9.4 或GB 8109-2005中 9.2.5 要求的

贮气瓶必须更换,并将不合格贮气瓶作报废处理。

6.5.10 用于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贮气瓶的超压保护装置,其动作压力应符合GB4351.1-2005中6.10.4.7

或 GB8109-2005中 6.10.4的要求。

6.5.11 水基型或泡沫型灭火器的滤网损坏的,必须更换。

6.5.12 推车式灭火器的车轮、车架组件的固定单元、喷射软管的固定装置损坏的必须更换。

6.5.13 车用灭火器应按制造商的要求更换专用配件。

6.6 再充装

6.6.1 在进行再充装时,应按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操作。

6.6.2 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再充装时不得采用加热法,也不得以压力水为驱动力将二氧化碳灭火剂从

储存气瓶中充装到灭火器内。

6.6.3 再充装所更换的灭火剂应采用原灭火器生产企业提供或推荐的相同型号、规格的产品。

6.6.4 一种干粉不应与另一种干粉混合,亦不得被其污染;ABC 干粉和 BC 干粉充装设备应单独设置,

充装场地应分隔独立。6.6.5 灭火器不得从一种类型转换成另一种类型,任何一种灭火器均不得转换充装不同种类的灭火剂。

6.6.6 送修灭火器中剩余的灭火剂不得回收再次使用(1211 灭火剂除外)。

6.6.7 洁净气体灭火器只能按铭牌上规定的灭火剂和剂量充装。

6.6.8 从 1211 灭火器中取出灭火剂时,应使用密闭的 1211 回收系统。取出的 1211 灭火剂应经净化处

理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时,才可以循环使用。

6.6.9 可再充装型贮压式灭火器的充压须符合灭火器铭牌上所规定的充装压力的要求。充压时不得用

灭火器压力指示器作计量器具,并应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调整充装压力。

6.6.10 露点低于-55℃的工业用氮气、纯度 99.5%以上的二氧化碳以及不含水分的压缩空气,方可用

于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和洁净气体灭火器的驱动气体,驱动气体的种类应与灭火器铭牌或贮气瓶上标注的

一致。

6.6.11 再充装后的灭火器必须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

6.7 维修记录和维修标识

6.7.1 维修单位应对维修和再充装的灭火器逐具进行编号,并按编号记录维修和再充装信息,确保维

修和再充装灭火器的可追溯性。

6.7.2 维修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使用单位、制造商名称、出厂时间、型号规格、维修编号、检验项目及

检验数据、配件更换情况、维修后总质量、钢瓶序列号、维修人员、检验人员等。

6.7.3 每具维修出厂检验合格的灭火器都应贴有维修合格证,其内容、格式和尺寸应符合图 1的要求:

图1

注:维修合格证外围边框粗0.6mm,红色,内框线粗0.2mm,黑色;“灭火器维修合格证”及单位名称字高5mm,其

余文字高4mm,文字为黑体黑色。

6.7.4 维修合格证应采用不加热的方法固定在灭火器的筒体上,不得覆盖生产厂铭牌。当将其从灭火

器的筒体拆除时,这些标识应自行破损。

6.7.5 贮气瓶维修后应有独立的维修标识(不允许打钢字),标明贮气瓶的总重量和驱动气体充装量,

同时还应有维修单位名称和充气的年、月。

7 报废规定

7.1 灭火器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

a) 水基型灭火器——6 年;

b) 干粉灭火器——10 年;

c) 洁净气体灭火器——10 年;

d) 二氧化碳灭火器和贮气瓶——12 年;

7.2 检查发现灭火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报废:

a) 筒体、器头按 8.2.1、8.2.2 进行水压试验不合格的;

b)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按 8.2.4 进行残余变形率测试不合格的;

c) 筒体严重锈蚀(漆皮大面积脱落,锈蚀面积大于筒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表面产生凹坑者)或

连接部位、筒底严重锈蚀的;

d) 筒体严重变形的;

e) 筒体、器头有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的;

f) 筒体、器头(不含提、压把)的螺纹受损、失效的;

g) 筒体与器头非螺纹连接的灭火器;

h) 器头存在裂纹、无泄压结构等缺陷的;

i) 水基型灭火器筒体内部的防腐层失效的;

j) 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灭火器;

k) 筒体为平底等结构不合理的灭火器;

l) 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含铭牌脱落,或虽有铭牌,但已看不清生产厂名称;出厂年月

钢印无法识别的);

m) 被火烧过的灭火器;

n) 按GA 402 的规定应予报废的 1211灭火器;

o) 不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灭火器;

p) 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予报废的灭火器。

7.3 报废灭火器或贮气瓶,必须在确认内部无压力的情况下,对灭火器筒体或贮气瓶进行打孔、压扁

或锯切,报废情况应有记录,并通知送修单位。

8 试验方法

8.1 外观、结构及总质量检查

用目测方法观察灭火器外表,结构、外部配件是否符合要求,铭牌及维修合格证是否齐全;推车式

灭火器逐具称取灭火器总质量。

8.2 水压试验

8.2.1 筒体

按 GB4351.1-2005中 7.8.1 或GB8109-2005中 7.8.2 的方法进行。

8.2.2 推车式灭火器喷射软管及接头

将灭火器软管组件一端阀门关闭,另一螺纹端口与水压泵出水口连接(如一端无法关闭,则用螺纹

堵头封死),缓慢加压至试验压力,保压 1min,软管组件不得有泄漏和破裂。

8.2.3 残余变形率的测定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应按照 GB/T9251 的规定进行残余变形率的测定。

8.3 灭火剂充装量检查

先称出灭火器总重,确认灭火器内压力泄空,卸下器头,倒出灭火剂。再装上器头,称出灭火器空

重,将灭火器总重减去灭火器空重即是灭火剂充装量。

8.4 灭火器气密性检查

8.4.1 对于二氧化碳灭火器和贮气瓶式灭火器,卸掉喷射软管组件,将已充装灭火剂的灭火器浸没在

55℃ -5℃的清水槽中,保持 30min并注意观察,试验结果应无可见的泄漏气泡。

8.4.2 对于贮压式灭火器,卸掉喷射软管组件,将已充装灭火剂的灭火器浸没在清水中,保持 30min

并注意观察,试验结果应无可见的泄漏气泡。

8.5 操作机构检查

8.5.1 保险装置解脱力试验按 GB4351.1-2005中7.10.1 的方法进行。

8.5.2 操作力试验按 GB4351.1-2005中 7.10.2 的方法进行。

8.6 20℃喷射性能检查

按 GB4351.1-2005中 7.1或 GB8109-2005中 7.1 的方法进行。

8.7 灭火剂质量检查

按相关灭火剂国家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行。

8.8 手提式灭火器振动试验

按 GB4351.1-2005中 7.5的方法进行。

8.9 灭火试验

按 GB4351.1-2005中 7.2、7.3 或GB8109-2005中7.

2、7.3 的方法进行。

8.10 压力指示器示值误差检验

按 GB4351.1-2005中 7.16.2 的方法进行。

9 检验规则

9.1 检验类别

灭火器维修的质量检验分为灭火器维修出厂检验和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

9.2 维修出厂检验

灭火器维修出厂检验分为全检项目和周期检验,必须由专职检验员实施,合格后方可出厂。

全检项目

灭火器维修出厂时应逐具进行外观、结构及总质量检查。

周期检验

9.2.2.1 检验项目

灭火器维修周期检验每 2 个月不少于一次,周期检验项目按表 4 的规定进行。

9.2.2.2 样本抽取方案

灭火器维修周期检验的样本从已维修完毕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每次 3具。

9.2.2.3 周期检验的合格判定

当检验项目中各类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各合格判定数 Ac 时,则周期检验合格;当各检验项目中某

类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各不合格判定数 Re 时,则应判周期检验为不合格。9.2.2.4 不合格批的处理

对于周期检验项目判定为不合格的批,应拒绝入库,经过对该批产品逐具返工或返检,剔除不合格

品后,允许再次提交检查。

对于周期检验时抽取的样本,应按维修程序进行再充装(样本完好的除外),然后放入下一批重新

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库。

表 4

合格判定数

序号 检验项目 样本数 A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Ac Re Ac Re Ac Re

1 外观、总质量及结构检查 3 0 1 0 1 1 2

2 水压试验 (1) 0 1

3 灭火剂充装量检查 (2) 0 1 0 1 1 2

4 灭火器气密性试验 (3) 0 1

注: 样本数带括号的可用序号1检验后的样本。

9.3 维修能力检验

9.3.1 维修能力检验由消防产品监督部门组织抽样、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9.3.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维修能力检验:

a) 具备灭火器维修条件的单位开展灭火器维修业务前;

b) 维修企业厂址变更时;

表5

合格判定数

序号 检验项目 样本数 A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Ac Re Ac Re Ac Re

1 外观、总质量及结构检查 2 0 1 0 1 1 2

2 水压试验 (2) 0 1

推车式灭火器喷射软管组件

(2) 0 1

3

水压试验

4 灭火剂充装量检查 (2) 0 1 0 1 1 2

5 灭火器气密性试验 (2) 0 1

6 操作机构检查 (2) 0 1 1 2

7 20℃喷射性能检查 (2) 0 1 0 1 1 2

8 振动试验(手提式灭火器) 2 0 1 1 2

9 灭火试验 3 0 1

10 灭火剂质量检验 (1) 0 1 0 1

注1: 样本数带括号的可用序号

1、

8、9 检验后的样本。

注2: 灭火试验的灭火级别按灭火器标志中的规定进行。c) 停止维修半年以上恢复维修时;

d) 维修工艺或配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e) 正常维修满一年时;

f) 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9.3.3 维修能力检验的样本在经灭火器维修单位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本为 7具。

9.3.4 维修能力检验项目按表 5 的规定进行。

9.3.5 维修能力检验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检查项目中各类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各合格判定数 Ac,则判维修能力检验为合格;

b) 当各检查项目中某类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各不合格判定数 Re 时,则判维修能力检查为不合格。

9.4 不合格分类

灭火器检验不合格分类见表 6。

表 6

序号 检验项目 A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外观、结构及 该报废而未报废的;该装的 喷射软管有龟裂;喷嘴有变形 维修合格证贴的歪斜、有

总质量检查 结构未装的 的;器头上压把或提把歪斜、褶皱的;合格证内容填写

变形,影响操作的;压力指示 缺项的;合格证内容填写

1

器指针不在绿色区域的;推车 错误的;灭火器筒体补漆

式灭火器推拉不动的;推车式 后有气泡、流痕的;推车

灭火器总质量不足或超重的 式灭火器推拉有卡阻的

水压试验 器头或筒体(贮气瓶)有破

裂、泄漏或肉眼可见变形

2

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

残余变形率大于3%的

推车式灭火器 喷射软管组件有脱落、破裂

3 喷射软管组件 的;喷射软管有泄漏的

水压试验

灭火剂充装量 二氧化碳灭火器充装量大 灭火剂充装量小于公称量 10 灭火剂充装量超过标准规

4 检查 于公称量的 %的;灭火剂充装量大于标准 定,但不是B 类不合格的

规定误差值一倍及以上的

灭火器气密性 浸水时发现有泄漏气泡的

试验

操作机构检查 保险解脱力大于标准规定值的 保险解脱力小于 20N 的;

6 一倍或以上的;开启力大于标 保险解脱力不符合标准规

准规定值50%的 定,但不是B 类不合格的表6(续)

序号 检验项目 A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20℃喷射性能 不喷射;喷射滞后时间超过 喷射时间小于标准规定的;喷 喷射滞后时间超过规定,

检查 15s;喷射剩余率>30%的 射时间大于标准规定值 3 倍或 但不是A、B类不合格的;

7 以上的;喷射剩余率>20%但不 喷射剩余率超过规定,但

是 A 类不合格的;喷射滞后时 不是A、B类不合格的

间超过10s,但小于15s

振动试验(手 筒体或受压部件开裂;虹吸 零部件有脱落、松动;压

提式灭火器) 管、出气管或喷射软管组件 力指示器出现永久变形的

8

折断、脱落、出现泄漏的;

不能正常操作的

灭火试验 二具及二具以上不能灭火

灭火剂质量检 灭火剂主成份含量不符合 灭火剂吸湿率、含水率不符合

10

验 标准规定的 标准规定的

第12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关于贯彻实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

程》(SL176-2007)的通知

(鄂水利建函[2008]24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水利(水电、水务)局及质量监督机构,厅直有关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利部批准发布了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以下简称《规程》),并于2007年10月14日起实施。《规程》对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管理行为,促进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规程》的实施工作,要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宣贯活动,使广大工程建设者能真正了解、熟悉、掌握和自觉执行《规程》。为保证《规程》的全面贯彻实施,现结合实际,将有关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科学做好工程项目划分

各水利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等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划分,确定主要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项目划分的结果应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质量管理,有利于工程验收。

项目法人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将项目划分表及说明,书面报相应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工程实施过程中,需对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项目划分进行调整时,项目法人应重新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二、严格做好工程实物质量检测

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依据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做好施工质量自检,监理单位应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或合同约定做好平行检测和跟踪检测。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全部实行见证取样;同时严格按《监理规范》规定的检测数量开展平行检测。见证取样和平行检测试样送检的检测单位由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对不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平行检测的,主管部门可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并要求项目法人、施工单位按照规定补做相关检测工作。

工程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应按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样检测。质量检测单位和工程质量抽检项目及数量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定。

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混凝土(砂浆)试件的检测,水利行业有相应检测标准的,必须执行水利行业检测标准,不

得采用其他行业标准。

承担水利水电工程检测业务的质量检测单位必须取得省级及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通过省级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计量认证,并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承担质量检测业务。待水利部正式颁发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标准后,省水利厅将开展相应资质申报、审查和审批工作。

三、切实做好工程施工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项目法人、施工、监理等工程参建单位应加强施工质量信息管理,建立相应质量信息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及时将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单元(工序)工程质量检验结果报监理单位复核。并按月将施工质量情况报送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汇总分析后报项目法人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对项目法人、监理、勘测、设计、施工单位以及工程其他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物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的检查结果在湖北水利网建设监督栏目以质量监督公告、简报或质量监督检查通知书的形式及时公布,并书面通知有关单位。

四、严格做好质量事故检查和质量缺陷备案工作

质量事故发生后,工程参建各方应按“三不放过”原则,调查事故原因,研究处理措施,查明事故责任者,并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作好事故处理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缺陷问题,应以工程质量缺陷备

案形式进行记录,并及时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五、认真做好施工质量评定工作

各工程参建单位应按《规程》要求,认真做好施工质量评定工作。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工程项目的合格、优良等级应严格按《规程》所明确的标准进行评定。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质量自评工作,监理单位应做好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认可、分部及单位工程质量复核、工程项目质量等级评定工作,项目法人应做好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工程项目质量等级认定工作。

项目法人应将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一般分部工程的质量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结论、单位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工程项目质量等级应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项目法人在组织上述法人验收活动时,应主动邀请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法人验收的质量评定工作进行监督。各项目的分部工程质量结论必须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核定)后,验收签证才能生效;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必须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后,项目法人才能正式行文印发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

各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认真贯彻执行《规程》,按《规程》做好各项目质量监督工作,尤其要加强对法人验收中质量评定工作的监督管理,应切实做好分部工程

质量等级核备(核定)和单位工程质量等级核定的相关工作。

阶段验收、竣工验收等政府验收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意见或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其格式暂参照原验收规程执行,并参加以上验收工作。

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应积极组织好《规程》的宣贯执行工作,所有新开始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均应按《规程》执行。

六、切实做好《规程》执行情况检查

各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迅速开展《规程》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于2008年4月15日前上报省水利厅。省水利厅将于2008年4月下旬开始进行抽查,6月底将抽查情况通报全省。

第13篇: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部分资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2007-10-14实施

1总则

1.0.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符合下列条件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其他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1坝高30m以上的水利枢纽工程; 24级以上的堤防工程; 3总装机10MW以上的水电站;

4小(1)型水闸工程。

1.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合格等级是必须达到的等级,政府验收时,只按“合格”确定工程质量等级。优良等级是为工程质量创优或执行合同约定而设置。

1.0.4项目法人(含建设单位、代建机构,下同)、监理单位(含监理机构,下同)、勘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及工程质量检测等单位,应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1.0.5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水利行业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进行监督。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专职机构,参建各方应主动接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与检查。

2术语

2.0.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工程满足国家和水利行业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在安全、功能、适用、外观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性总和。

2.0.2质量检验

通过检查、量测、试验等方法,对工程质量特性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0.5分部工程

在一个建筑物内能组合发挥一种功能的建筑安装工程,是组成单位工程的部分。对单位工程安全、功能或效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分部工程称为主要分部工程。 2.0.6单元工程

在分部工程中由几个工序(或工种)施工完成的最小综合体,是日常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

2.0.8重要隐蔽单元工程

主要建筑物的地基开挖、地下洞室开挖、地基防渗、加固处理和排水等隐蔽工程中,对工程安全或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单元工程。

2.0.9主要建筑物及主要单位工程

主要建筑物,指失事后将造成下游灾害或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建筑物,如堤坝、泄洪建筑物、输水建筑物、电站厂房及泵站等。属于主要建筑物的单位工程称为主要单位工程。

2.0.10中间产品

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砂石骨料、石料、混凝土拌和物、砂浆拌和物、混凝土预制构件等土建类工程的成品及半成品。

2.0.11见证取样

在监理机构或项目法人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所进行的检测。

3项目划分

3.1.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应进行项目划分。项目按级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序)工程等三级。

3.1.2工程中永久性房屋(管理设施用房)、专用公路、专用铁路等工程项目,可按相关行业标准划分和确定项目名称。

3.3.1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等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划分,并确定主要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项目法人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将项目划分表及说明书面报相应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3.3.2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收到项目划分书面报告后,应在14个工作日内项目划分进行确认并将确认结果书面通知项目法人。

3.3.3工程实施过程中,需对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项目划分进行调整时,项目法人应重新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确认。

4施工质量检验

4.1基本规定

4.1.7工程中如有《单元工程评定标准》尚未涉及的质量评定标准时,其质量标准及评定表格,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按水利部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及报批。

4.1.12工程中出现检验不合格的项目时,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1原材料、中间产品一次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应及时对同一取样批次另取两倍数量进行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次原材料或中间产品不合格,不得使用。2单元(工序)工程质量不合格时,应按合同要求进行处理或返工重做,并经重新检验且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对项目法人、监理、勘测、设计、施工单位以及工程其他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物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施工单位应坚持三检制。一般情况下,由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机构终检。

4.2.2临时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等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参照《单元工程评定标准》和其它相关标准确定,并报相应的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4.3.1质量检验包括施工准备检查,原材料与中间产品质量检验,水工金属结构、启闭机及机电产品质量检查,单元(工序)工程质量检验,质量事故检查和质量缺陷备案,工程外观质量检验等。

4.3.2主体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施工准备检查,并经项目法人或监理单位确认合格且履行相关手续后,才能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4.3.2施工准备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质量保证体系落实情况,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数量及资格是否与施工合同文件一致,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关键岗位施工人员到位情况;

(2)进场施工设备的数量和规格、性能是否符合施工合同要求;

(3)进场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规格、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合同技术条款的要求,原材料的储存量是否满足工程开工后的需求;

(4)工地试验室的建立情况,是否满足工程开工后的需要;

(5)测量基准点的复核和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情况;

(6)砂石料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以及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风、供油及其他施工辅助设施的准备情况;

(7)附属工程及大型临时设施,防冻、降温措施,养护、保护措施,防自然灾害预案等准备情况;

(8)是否制定了完善的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措施计划;

(9)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要求进行的施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是否经过监理机构的审批;

(10)施工图及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情况;

(11)其他施工准备工作。

4.3.6施工单位应及时将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单元(工序)工程质量检验结果送监理单位复核。并按月将施工质量情况送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汇总分析后报项目法人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4.3.7单位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应组织监理、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规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参加外观质量评定组的人员应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评定组人数不应少于5人,大型工程不宜少于7人。

4.5数据处理

4.5.2数据保留位数,应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试验规程及施工规范的规定。计算合格率时,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5.3数值修约应符合GB8170—87的规定。

4.5.4检验和分析数据可靠性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查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2检验方法及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规定。

3操作应准确无误。

5施工质量评定

5.1.1合格标准是工程验收标准。不合格工程必须按要求处理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或验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的主要依据有:

1国家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

2《单元工程评定标准》;

3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金属结构设计图样与技术条件、设计修改通知书、厂家提供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

4工程承发包合同中采用的技术标准;

5.1.2单元(工序)工程施工质量合格标准应按照《单元工程评定标准》或合同约定的合格标准执行。当达不到合格标准时,应及时处理。处理后的质量等级按下列规定确定:

1)全部返工重做的,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

2)经加固补强并经设计和监理单位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其质量评为合格。

3)处理后部分质量指标仍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经设计复核,项目法人及监理单位确认能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可不再进行处理;或经加固补强后,改变外形尺寸或造成永久性缺陷的,经项目法人、监理及设计确认能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其质量可定为合格,但应按规定进行质量缺陷备案。

5.1.3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同时满足下列标准时,其质量评为合格:

1所含单元工程的质量全部合格。质量事故及质量缺陷已按要求处理,并经检验合格;

2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混凝土(砂浆)试件质量全部合格,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5.1.3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合格标准。

5.1.4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同时满足下列标准时,其质量评为合格:

1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2质量事故已按要求进行处理;

3工程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70%以上。

4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基本齐全;

5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

5.2优良标准

5.2.1优良等级是为工程质量创优而设置。5.2.1其评定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是为鼓励工程质量创优或执行合同约定而设置。

5.2.2单元工程施工质量优良标准按照《单元工程评定标准》或合同约定的优良标准执行。全部返工重做的单元工程,经检验达到优良标准者,可评为优良等级。

5.2.3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同时满足下列标准时,其质量评为优良:

1所含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重要隐蔽单元工程以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2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混凝土(砂浆)试件质量达到优良(当试件组数小于30时,试件质量合格)。原材料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5.2.4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同时满足下列标准时,其质量评为优良:

1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全部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

2质量事故已按要求进行处理;

3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85%以上;

4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齐全;

5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

5.3.2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机构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5.3.3分部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由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5.3.4单位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由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单位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5.3.7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在工程竣工验收前提交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报告,向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提出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的结论。

第14篇:《税收征管法与稽查工作规程》

第六章

税收征管法与稽查工作规程

一、判断题

1、纳税人因生产、经营场所变动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前或者生产、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

2、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应当在提交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前,向税务机关结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发票领购簿和税务登记证件,经税务机关核准,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 )

3、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廉洁自律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4、税务人员在征收税款、发售发票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

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和其他存款帐户,并将其全部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

6、某海运公司因主管会计出差,当月经营收入没有核算,也无法按时到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就派人向税务机关提出延期申报。鉴于该公司的实际情况,税务机关同意其暂不申报和缴税,待该会计出差回来核算出经营收入后再申报缴纳。( )

7、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10年。( )

8、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抵缴纳税人下期的应纳税款。( )

9、纳税人被列入非正常户超过六个月的,税务机关可以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其应纳税款的追征仍按《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

10、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后,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

11、关联企业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

12、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马上责成其提供纳税担保。( )

13、税务机关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使纳税人的权益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14、享受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在免税期间可以不办理纳税申报,但免税期结束后必须办理纳税申报。( )

15、某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吊销其营业执照。( )

16、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责令退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7、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后15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

18、检查人员实施检查前,必须提前三天告知被查对象检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等。( )

19、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纳税的,税务机关应制作非正常户认定书,存入纳税人档案。( )

20、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处以罚款的应当先行缴纳罚款,再支付欠缴税款。( )

21、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应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 )

22、纳税人已办理停业登记,在此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可在复业后办理申报缴纳税款。( )

23、从2011年1月1日起,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收和管理适用征收管理法。( )

24、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纳税人按规定不需办理税务登记。( )

25、纳税人办理停业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

26、凡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

27、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未申报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

28、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

29、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并缴销发票,但其他税务证件则不需缴销。

30、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所提交的证件和资料明显有疑点的,税务机关不得发放税务登记证件。( )

31、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件;税务机关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可以只在其税务登记证件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

32、纳税人采取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

33、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使用统一的纳税申报专用信封,并以邮政部门收据作为申报凭证。( )

34、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五年内可以追征税款,但不加收滞纳金。( )

35、某企业财务人员于2007年3月采取虚假纳税申报的方式少缴营业税10万元。2012年4月,税务机关发现了此问题,因超过了追征期,所以不得追缴这笔税款。( )

36、2011年6月15日,某单位法定代表人王某要求到美国考察。税务机关发现该单位还有欠税,税务机关可以要求其提供纳税担保,如不提供担保,又不缴清欠税的,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

37、各级税务机关应将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告。( )

38、纳税人网上申报是数据电文申报的一种形式。( )

39、税务机关应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

40、申请停业的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后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复业登记。( )

41、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 )

42、稽查局主要职责,是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进行检查处理,以及围绕检查处理开展的其他相关工作。( )

43、稽查局在上级稽查局领导下开展税务稽查工作。( )

44、被查对象要求税务稽查人员回避的,由稽查局领导依法决定是否回避。( )

45、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在稽查局设立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负责受理单位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检举。( )

46、税务局相关部门移交的税收违法信息,稽查局经筛选未立案检查的,应当及时告知移交信息的部门;移交信息的部门仍然认为需要立案检查的,经稽查局领导批准后,由稽查局立案检查。( )

47、对采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的被查对象,可以要求其打开该电子信息系统,或者提供与原始电子数据、电子信息系统技术资料一致的复制件。( )

48、当事人、证人变更书面陈述或者证言的,退回原件。( )

49、制作现场笔录、勘验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当事人签章。( ) 50、检查结束时,应当根据《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及有关资料,制作《税务稽查报告》,由稽查局领导审核。( )

51、检查完毕,检查部门应当将《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及相关证据材料,在3个工作日内移交审理部门审理,并办理交接手续。( )

52、《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相关税务文书的式样,由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规定。( )

53、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应当对检举案源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不属于自己受理范围的检举,应将检举材料退还检举人,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

5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5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

56、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设臵帐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帐,进行核算。( )

57、需要将空白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向被查验的单位或者个人开具《提取证据专用收据》,经查无问题的,应当及时退还。( )

58、对被查对象在案件移交审理部门后提出的陈述申辩意见,审理部门应不予受理。( )

59、《税务处理决定书》引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应当注明文号和有关条款。( )

60、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者伪造。( )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对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法定程序是(

)。

A.责令提前缴纳在先,责成提供担保居中,税收保全措施在后

B.责令提前缴纳在先,税收保全措施居中,责成提供担保在后

C.责成提供担保在先,税收保全措施居中,责令提前缴纳在后

D.责成提供担保在先,责令提前缴纳居中,税收保全措施在后

2、《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后,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内向税务机关报告。

A.10日

B.15日

C.30日

D.3个月

3、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情形是(

)。

A.纳税人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

B.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C.纳税人有明显转移、隐匿其应纳税收入迹象的

D.纳税人有明显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或应纳税收入

4、《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经税务机关核准延期办理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 )。

A.在纳税期限内先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B.在核准的延期内预缴税款,并办理税款结算

C.在核准的延期内先预缴税款,在延期满后办理税款结算

D.在纳税期限内预缴税款并办理税款结算

5、纳税人有(

)的税务违法行为,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A.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B.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

C.不办理税务登记,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

D.伪造税务登记证件

6、《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有欠税情形而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的,应当向抵押权人、质权人说明(

)情况。

A.盈亏

B.产品购销

C.欠税

D.资金流转

7、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自其在同一县(市)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

)内,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

)。

A.15日,临时税务登记证

B.15 日,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C.30日,临时税务登记证

D.30日,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8、税务机关自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期限届满之日起(

)内有权要求纳税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缴纳税款、滞纳金。

A.10 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9、税务局相关部门移交的税收违法信息,稽查局经筛选未立案检查的,应当及时告知移交信息的部门;移交信息的部门仍然认为需要立案检查的,(

) 批准后,由稽查局立案检查。

A.经所属税务局领导

B.经所属稽查局领导 C.经上级税务局领导

D.经上级稽查局领导

10、对采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的被查对象,被查对象拒不打开或者拒不提供的,经(

)批准,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该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直接检查。

A.检查部门负责人

B.所属税务局局长 C.稽查局局长

D.上级稽查局局长

11、税收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填制《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经(

)批准后,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A.审理部门负责人

B.所属税务局局长 C.所属税务局法制部门负责人

D.所属稽查局局长

12、一般行政处罚的税收违法案件,案卷保管期限为(

)。

A.永久

B. 30年

C.20年

D.10年

13、对审计机关依法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

)应当依法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

A.审计机关

B.财政机关

C.税务机关 D.人民法院

14、税务机关执行税收征管法第37条、第38条、第40条的规定,实施扣押、查封时,对有产权证件的动产或者不动产,(

)。

A.税务机关可以责令当事人将产权证件交办理产权证的机关保管

B.税务机关可以责令当事人将产权证件交税务机关保管,同时可以向有关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机关在扣押、查封期间不再办理该动产或者不动产的过户手续

C.有关机关在扣押、查封期间可以办理该动产或者不动产的过户手续

D.税务机关在扣押、查封期间不再办理该动产或者不动产的过户手续

15、关于报验税务登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办理报验登记的范围,仅包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

B.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C.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D.办理报验税务登记时,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16、关于税款入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税务机关应当将各种税收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科目缴入国库。

B.税务机关可以设臵税款过渡帐户,先将税款缴入过渡帐户,然后从过渡帐户转入国库。

C.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积极推广使用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方式缴纳税款。

D.除税务机关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压、挪用、截留税款。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税收征管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

)办理。

A.税务机关核定税额

B.条约、协定的规定

C.《税收征管法》

D.以上都不对

18、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从(

)之日起加收滞纳金。

A.税务机关决定不予批准缓交税款 B.缴纳税款期限届满 C.递交延期缴纳税款申请 D.下月1号

19、下列企业使用POS系统、MIS系统进行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后可暂缓推行税控机。

A.三星级以上宾馆

B.大型连锁快餐业 C.运输业

D.金融网点

20、企业、单位纳税人欠缴税款(

)以下由县级税务局(分局)在办税服务厅公告。

A.100万元

B.200万元

C.300万元

D.50万元

21、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 )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 )年。

A.

一、五 B.

三、十

C.

五、十

D.

三、五

22、《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

)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A.无偿

B.有偿

C.全天候

D.全方位

23、税务稽查的客体是(

)。 A.涉税犯罪嫌疑人

B.纳税人

C.扣缴义务人

D.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的情况。

24、《税务处理决定书》所援引的处理依据,必须是(

),并应当注明文件名称、文号和有关条款。

A.税收法律、法规、规章

B.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 C.税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人大法规 D.税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行政规章

25、税务机关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须经(

)批准。

A.开户银行负责人, B.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C.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D.银行县、市支行或者市分行负责人

26、甲企业2009年10月5日,购买乙企业原材料,尚欠货款40万元未归还。2010年1月,甲企业将一幢办公楼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50万元,到期未归还。2010年7月至12月又欠缴税款30万元。如果2011年1月,该企业仅有的这幢办公楼被变卖得款100万元,按税款优先原则,应(

)。

A、先支付税额30万元,再归还乙企业货款40万元,剩余的30万元归还银行贷款

B、先支付乙企业40万元,再归还银行贷款50万元,剩余10万元支付欠缴税额

C、先支付银行贷款50万元,再支付欠缴税额30万元,剩余20万元归还乙企业货款

D、先支付税额30万元,再归还银行贷款50万元,剩余20万元归还乙企业货款

27、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

)。

A.30日

B.90日 C.6个月

D.1年

28、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欠缴税款数额较大是指欠缴税款在(

)。

A.3万元以上

B.5万元以上 C.10万元以上

D.20万元以上

29、下列不属于纳税申报对象的是(

)。 A.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

B.不从事生产活动,但有纳税义务 C.在免税期间的纳税人

D.有固定工作应按工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职工 30、税务稽查案卷应当在立卷次年6月30日前移交所属税务局档案管理部门保管;稽查局与所属税务局异址办公的,可以适当延迟移交,但延迟时间最多不超过(

)。

A.次年12月31日

B.1年

C.2年

D.6个月

31、甲厂系由乙公司和丙商场共同投资的食品生产企业。因经营情况变化,经投资双方协商,丙商场将其持有甲厂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乙公司,并签订转让协议,于2008年4月18日向产权转移中心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相关的登记手续。甲厂投资主体变化后,有关各方的税务登记,正确的做法是(

)。

A.甲厂、乙公司和丙商场分别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B.甲厂应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乙公司和丙商场不需要办理任何税务登记手续

C.甲厂应先办注销税务登记、再办设立税务登记;乙公司和丙商场分别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D.甲厂应先办注销税务登记,再办设立税务登记;乙公司和丙商场不需要办理任何税务登记手续

32、邮寄申报以(

)为实际申报日期。

A.寄出的邮戳日期

B.到达的邮戳日期

C.税务机关实际收到的日期

D.填制纳税申报表的日期

33、关于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扣押的鲜活、易腐烂变质或者易失效的商品、货物可以由税务机关在扣押期限内先行变卖

B.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第37条的规定,扣押纳税人商品、货物的纳税人应当自扣押之日起30日内缴纳税款

C.机动车辆、有价证券、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不属于《税收征管法》所称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D.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

E.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本人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

34、关于税务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科学的检查制度,统筹安排检查工作,严格控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的检查次数,不得重复检查

B.税务机关应当制定合理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负责选案、检查、审理、执行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

C.国家税务总局应当明确划分税务局和稽查局的职责,避免职责交叉

D.税务检查工作的具体办法由省以上税务局的稽查局制定

35、关于纳税担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税担保,包括符合担保条件的纳税保证人为纳税人提供的纳税保证,以及以符合担保条件的财产提供的担保。

B.纳税保证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纳税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没有担保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纳税担保人。

D.国家机关不得作为纳税担保人。

36、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

)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

A.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

B.内部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 C.上下级之间的业务往来

D.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

37、下列叙述符合《征管法》的是(

)。 A.对涉嫌涉税犯罪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不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B.对利用职务便利,索取纳税人财物的税务人员,应追究刑事责任

C. 对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的税务人员,调离税收工作岗位,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D.税务机关应将涉税罚没收入上交同级财政

38、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对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责令改正,不能处以罚款

B.对未按规定保管代扣代缴税款帐簿且情节严重的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应处2000至1000元的罚款。

C.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经税务机关责令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D.对不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的纳税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39、某单位在进行纳税申报时,编造了虚假的计税依据,但未造成偷税后果,对此,税务机关(

)。

A.应责令限期改正,不得实施行政处罚 B.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0元以下罚款

40、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 )。

A.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B.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也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可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D.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41、稽查执行部门在送达相关税务文书时,应当及时通过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将税收违法案件查处情况通报(

)。

A.税源管理部门

B.稽查局长

C.稽查审理部门

D.稽查选案部门

42、对扣缴义务人拒绝或阻挠税务机关对其实施检查,税务机关应(

)。 A.责令改正,并按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B.移送公安机关按治安管理条例处理 C.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D.按抗税的相关规定处理

43、税务代理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造成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除由纳税人缴纳或者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外,对税务代理人处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

)的罚款。

A.50%以上5倍以下

B .3倍以下

C.50%以上3倍以下

D.5万元以下

44、新《征管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

)修订通过。

A.2001年2月1日

B.2001年3月15日 C.2001年4月28日

D.2001年5月1日

45、下列检查中,超越《征管法》所赋予税务机关权限的是( )。

A.到车站检查纳税人托运应纳税货物的有关单据 B.到机场检查纳税人托运应纳税商品的有关单据

C.到邮政企业检查纳税人邮寄应纳税货物的有关凭证 D.上路检查纳税人所运输的应纳税商品、货物

46、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人对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该期限是(

A.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 B.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2年内 C.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 D.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5年内

47、关于完税凭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完税凭证,是指各种完税证、缴款书、印花税票、扣(收)税凭证及其他完税证明

B.税务机关收到税款后,纳税人要求开具完税凭证的,税务机关可以向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

C.未经税务、财政机关指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印制完税凭证。完税凭证不得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

D.完税凭证的式样及管理办法由省级税务机关规定

48、税务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时,与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有下列关系的,不属于回避对象(

)。

A.夫妻关系

B.父女关系

C.朋友关系

D.表兄弟关系

49、发包人或出租人,应当自( )起30日内将承包人或承租人的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A.纳税业务发生之日 B.有关部门批准之日

C.发包或者出租之日 D.生产经营业务合同签订之日 50、税务机关人员需要查阅或者借阅税务稽查案卷的,应当经稽查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以外人员需要查阅的,应当经稽查局(

)批准。

A.所属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 B.所属税务局领导

C.稽查局局长 D.所属税务局局长

51、关于税务稽查公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税务稽查人员执行公务时要告知纳税人有关权利和义务

B.税务处理(含处罚)结果大部分可公开,税务处理结果应当按规定公布

C.要公开执法办案的实体规定 D.要公开执法办案的程序规定

52、某县地方税务局依法对从事建材生产的个体业主黄某实施强制执行措施,可以书面通知开户银行从(

)扣缴税款。

A.黄某的储蓄存款

B.黄某老婆的存款 C.黄某挂靠的建材公司开设帐户中的存款 D.黄某儿子的存款

53、《税务稽查报告》认定的税收违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适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错误,或者提出的税务处理、处罚建议错误或者不当的,审理部门应当

)。

A.将《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退回检查部门补正 B.将《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退回检查部门补充调查

C.责令检查部门限期改正

D.另行提出税务处理、处罚意见

54、纳税人在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的,(

)。

A.由税务机关决定是否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B.应纳税人的要求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C.税务机关应当在开出完税凭证后24小时内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D.在收到税款或银行转回的完税凭证之时起24小时内解除税收保全

55、关于关联企业的纳税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税人与关联企业之间的购销业务、提供劳务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的,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

B.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调整的方法是,按照公平成交价或营业常规进行调整

C.税务机关可以进行纳税调整的期限是自关联企业发生往来业务之日起5年内

D.税务机关对关联企业进行纳税调整前,可以先核定关联企业的应纳税额

56、关于减税、免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减税、免税的,不必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减税免税手续 B.需要经过法定机关批准减税、免税的纳税人,应当持有关文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税、免税手续

C.纳税人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报告

D.符合减税免税条件的可不履行纳税义务,不符合减税免税条件的,应当履行纳税义务。

57、税务总局2009年12月24日发布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自(

)起执行。

A.2009年12月24日

B.2009年12月31日 C.2010年1月1日

D.2010年6月30日

58、税务稽查人员自己提出回避的,由(

)依法决定是否回避。

A.上级税务局领导

B.上级稽查局领导 C.稽查局主管检查的副局长

D.稽查局局长

59、关于税务登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同一纳税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分别办理登记,分别设臵税务登记代码

B.对同一纳税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的税务登记应当采用同一代码,信息共享

C.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D.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的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60、关于委托征收税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委托征收税款的原则是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征税 B.税务机关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代征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

C.受托单位和人员按照代征证书的要求,以自己的名义依法征收税款

D、纳税人拒绝受托人代征税款的,受托代征单位和人员可以对纳税人依法进行处罚

二、多项选择题

1、可以作为纳税担保人的单位或个人有( )。 A.国家行政机关 B.自然人 C.企业法人 D.社团组织

2、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个人是( )。 A.国家机关 B.个人

C.税法规定应纳税但暂享受免税待遇的纳税人 D.无固定资产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

3、纳税人需要延期缴纳税款,应当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并报送以下资料( )。

A.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

B.当期货币资金余额情况及所有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

C.资产负债表

D.应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支出预算

4、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

A.依法可以不设臵会计帐簿 B.有偷税、骗税前科的

C.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D.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

5、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并根据不同情况相应报送( )有关证件和资料。

A.财务会计报表及说明情况

B.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 C.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D.境内或境外公证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文件

6、注销税务登记的适用范围有( )。 A.纳税人因故需要歇业的 B.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的 C.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

D.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更,涉及改变主管税务机关的

7、下列有关协税护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C.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D.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8、《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 )。

A.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B.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C.税收收入总量和进度

D.其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生产经营情况

9、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积极推广使用税控装臵。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臵,不得( )税控装臵。

A.自选 B.损毁 C.擅自改动 D.转让

10、下列对税务机关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A.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纳税担保人

B.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执行对象包括税款、滞纳金、罚款

C.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之内

D.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必须发生在责令期满之前

11、有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某集体企业,在( )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A.处分其不动产 B.处分其大额资产 C.变更法定代表人 D.变更财务主管人员

12、对纳税人采取以下措施,应由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的有( )。

A.加收滞纳金 B.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C.冻结银行存款 D.查封财产

13、下列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不正确的是( )。

A、征管法适用于我国所有税种

B.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这是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义务

C.为了不干扰税务机关的工作,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向税务机关而只能向税务咨询公司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D.为了精简机构,税务机关负责征、管、查、复议的人员要集中为一体

14、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下列项目中属于适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条件有( )。

A.仅适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B.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必须发生在责令期满之后 C.采取税收强制措施前,应当报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D.对逾期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纳税人等管理相对人必须告诫在先,执行在后

15、审理部门接到检查部门移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审理意见。但下列时间不计算在内:( )。

A.检查人员补充调查的时间 B.审理人员外出学习时间

C.向上级机关请示政策问题的时间

D.已经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延长的审理时限 E.向相关部门征询政策问题的时间

16、需要以有形载体形式固定电子数据的,应当与提供电子数据的个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财务负责人一起将电子数据复制到存储介质上并封存,同时在封存包装物上注明( )等,注明“与原始载体记载的电子数据核对无误”,并由电子数据提供人签章。

A.文件格式 B.制作方法 C.制作时间 D.检查人员姓名 E.文件长度

17、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检查暂时无法进行的,检查部门可以填制《税收违法案件中止检查审批表》,附相关证据材料,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中止检查。( )

A.当事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

B.账簿、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被检察院调取且尚未归还的

C.被查对象死亡且无财产可抵缴税款

D.企业依法注销且无法定税收义务承担主体的 E.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可以中止检查的

18、《税务处理决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A.被查对象姓名或者名称及地址

B.其他涉税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及地址 C.处理决定及依据

D.税款金额、缴纳期限及地点 E.检查结论

19、纳税人在( )期间,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A.享受减税 B.应纳税额为零 C.享受免税 D.应纳税额为负数

20、下列各项中,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税的有( )。

A.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 B.依照征管法可不设臵账簿的 C.外商投资企业的账簿,凭证和报表不使用中文的 D.虽设臵账簿,但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

21、下列税项中,属于税务机关采取的税款征收措施有( )。

A.代理申报 B.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C.核定应纳税额 D.通知有关部门阻止出境

22、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申报的主要内容有( )。

A.税种、税目和应纳税额 B.应退税项目及税额 C.税款所属期限 D.欠税及滞纳金

23、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的权利包括(

)。 A.知情权 B.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 C.按照规定安装、适用税控装臵的权利

D.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 E.及时提供信息的权利

24、《税收征管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 )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A.办理登记注册 B.核发营业执照 C.验证工作 D.工商管理费收缴

25、经核准延期申报的纳税人,应当在纳税期内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预缴税款的数额可以是( )。

A.上期应当缴纳的税额 B.本期申报的税额

C.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 D.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

26、下列( )属纳税人采用的会导致偷税后果的手段。

A.企业销售材料、逾期不作帐务处理 B.将营业收入挂应付款、结转下年后转出 C.因计算错误,少缴税款

D.企业实现经营收入100万元申报80万元

27、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发生下列哪些行为,致使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法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 A.纳税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B.纳税人放弃到期债权

C.纳税人无偿转让财产 D.纳税人归还银行贷款

28、选案部门应当建立案源信息档案,对所获取的案源信息实行分类管理。案源信息主要包括( )。

A.财务指标、税收征管资料、稽查资料、情报交换和协查线索

B.上级税务机关交办的税收违法案件

C.税务局相关部门移交的税收违法信息 D.检举的涉税违法信息

29、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应当对检举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区分不同情形,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分别处理,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

A.线索清楚,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虚开发票、制售假发票或者其他严重税收违法行为的,由选案部门列入案源信息;

B.检举内容不详,无明确线索或者内容重复的,暂存待办

C.属于税务局其他部门工作职责范围的,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D.不属于自己受理范围的检举,将检举材料退回检举人

30、在税款征收过程中,纳税人享有一定的权利。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人权利的有( )。

A.估税权

B.要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情况保密

C.要求税务机关退还多缴纳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D.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请行政诉讼

31、某单位未经税务机关依法委托征收税款,致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应当( )。 A.责令该单位退还收取的财物

B.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C.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D.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2、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发生下列情形( ),经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A.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B.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 C.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滞纳金 D.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罚款

33、某城关征管分局按规定程序报经县税务局局长批准,对某开发公司欠税实施税收强制执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B.吊销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缴回发票 C.依法拍卖其价值相当于税款的物品,以拍卖收入抵缴税款

D.要求其提供税收担保

34、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多缴税款的,可以向税务机关(

)。

A.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B.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

C.加算银行同期贷款利息

D.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施税务稽查,必须在《税收征管法》和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进行

B.稽查人员可以将从税务稽查中取得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其他需要保密的内容泄露给与案件查处无关的税务人员

C.税务机关在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纳税人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D.稽查人员的回避只能是在税务稽查实施之前

36、下列有关税务登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县级以上地方税务局(分局)是税务登记的主管机关 B.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单位和个人,均应办理税务登记

C.对纳税人填报的税务登记表,提供的证件和材料,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30日内审核

D.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

37、下列对税务机关查询银行存款叙述正确的有(

)。

A.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进行查询

B.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查询税务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C.经设区的市税务局局长批准,查询税务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D.经县稽查局局长批准,凭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查询扣缴义务人的存款帐户

38、税收的( ),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A.免税

B.减税

C.退税

D.补税

39、关于调帐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会计年度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

B.调帐检查的,税务机关必须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开付清单,并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时间内完整退还

C.有特殊情况的,需要调取当年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检查的,必须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

D.税务机关调取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检查的,必须在30日内退还所调取的帐簿等资料 40、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

A.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

B.经省级税务局批准

C.延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D.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

41、在下列情形中,应办理注销登记的有(

)。

A.纳税人解散时

B.纳税人破产时

C.纳税人被撤销时

D.纳税停业时

42、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务机关职权的有(

)。

A.税务检查

B.税务代理

C.税务处罚

D.代位权与撤销权

43、税务机关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

)。

A.记录

B.录音

C.录像

D.照相和复制

44、税务人员(

),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A.徇私舞弊

B.玩忽职守

C.不征税款

D.少征税款

45、根据税收征管法对税款追征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追征期为5年,不加收滞纳金

B.因纳税人失误造成的未缴或少缴税款,追征期一般为5年

C.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追征偷税税款的期限为10年 D.由于纳税人的责任造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追征税款外,还要追征滞纳金

E.因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的少缴税款,追征期一般为3年

46、下列项目中,可以实行税款优先原则的是(

)。 A.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B.当纳税人发生的欠税在前时,税收优先于抵押债权 C.纳税人欠税,同时被税务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时,税收优先于罚款

D.纳税人欠税,同时被工商局处以罚款时,税收优先于罚款

47、税务稽查人员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得有下列行为:(

)。

A.弄虚作假,故意夸大或者隐瞒案情;

B.未经批准私自会见被查对象;

C.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D.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

48、税务稽查审理的内容包括(

)。 A.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B.证据是否确凿、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C.适用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得当 D.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49、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 )。

A.帐簿 B.记帐凭证 C.完税凭证 D.发票存根 50、纳税人下列银行存款账户应当由开户银行在新税务登记证(副本)上登录(

)。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临时存款账户

51、《税收征管法》的立法宗旨是(

)。

A.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

B.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C.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D.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52、(

)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A.企业

B.个体工商户

C.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D.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53、某公司2011年6月应纳税款10万元,应于7月15日前缴纳,该公司未按规定的期限缴纳,税务机关向其送达《催缴税款通知书》,责令其10日内缴纳上述税款。至7月30日,该公司仍未缴税款,税务机关可以对其采取(

)措施。

A.责令其提供纳税担保

B.书面通知开户银行扣缴税款

C.扣押、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抵缴税款

D.处以罚款

54、纳税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可办理延期缴纳。特殊困难是指(

)。

A.因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发生重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

B.当期货币资金不足支付工资、社会保险费的 C.当期资不抵债的

D.当期货币资金不足,正常生产受影响的

55、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的义务包括哪些( )。 A.为检举人保密的义务

B.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义务 C.受理税务行政复议义务 D.为纳税人提供担保的义务

56、下列属于税款征收应遵守的原则有(

)。 A.征收唯一主体

B.依法征税

C.按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

D.按规定入库

57、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申报纳税的,应当(

)。 A.使用统一的纳税申报专用信封

B.以邮政部门收据作为申报凭据

C.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D.使用特快专递邮寄

58、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并结清(

),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等。

A.应纳税款

B.多退(免)税款

C.滞纳金

D.罚款

59、下列哪些属于税款征收主体(

)。 A.税务机关

B.税务人员

C.扣缴义务人

D.受托代征单位

60、某税务机关2011年6月对A企业2010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A企业在同时符合下列(

)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A.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

B.有明显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收入的迹象

C.有明显偷税嫌疑

D.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的

四、案例分析题

1、桦威商贸有限公司近日被举报有偷税嫌疑,县税务机关于2012年3月1日对此展开稽查,经查实企业以收入不入账方式少计收入,少缴税款50000元。税务机关认为企业有偷税行为,于2012年3月20日,依法作出补交税款和滞纳金,处以100000元罚款的处罚决定。(1)偷税行为的定性是否准确?(2)处罚是否正确?

2、个体工商户甲在某集贸市场从事服装经营。2011年11月,甲以生意清淡经营亏损为由,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主管税务所责令其限期申报,但甲逾期仍不申报。随后,税务所核定其应缴纳税款1000元,限其于15日内缴清税款。甲在限期内未缴纳税款,税务所直接扣押了其价值1100元的一批服装。扣押后甲仍未缴纳税款,税务所遂将服装以1000元的价格委托某商店销售,用以抵缴税款。问题:(1)根据税法规定,应如何处理甲的行为?(2)分析税务所的执法行为有何不妥。

3、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某县地方税务局管理分局发现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在2011年10月,已经在账面上计提了有关税款,但是因往来单位欠款导致税款不能及时足额入库,于是就少申报了部分收入,共计少缴税款12万元。

(1)对于纳税人的处理原则是:( )。

A.属于违反了税务管理的一般规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如果逾期不改,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假定情节不严重)

B.属于未按期申报行为,应当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由税务机关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假定情节不严重)

C.属于欠税行为,应当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计算并加收滞纳金

D.属于偷税行为,应当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对于《刑法》中,关于“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不申报”的正确理解是:( )。

A.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已经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或者扣缴税款登记的

B.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书面通知其申报的

C.对纳税人已经下达《税务行政处理决定》,纳税人仍然拒不执行的

D.尚未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扣缴税款登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书面通知其申报的

(3)如果纳税人确实有特殊困难,可以延期交纳税款,但是按期缴纳税款,必须经( )批准

A.国家税务总局 B.省级税务局

C.计划单列市级税务局 D.县以上税务局(分局) (4)一般情况下,可以批准纳税人延期交纳税款的特殊困难是指(

)。

A.基本结算账户银行存款余额不足,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B.因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发生较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

C.预计下一纳税期的退税金额大于本月应该交纳的税款的

D.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4、L市税务稽查局对本市的M公司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有可能将产品运往外地销售而不走帐,不做销售处理,经查该公司的其他应收帐款,有一外地客户的应收款内容不明,怀疑是货款,为查明事实,稽查局到L市B码头查询M公司的货运情况,B码头以难以查找为理由,拒绝了税务机关的检查。稽查局对B码头拒绝检查行为依法作出处罚决定,随后B码头接受了稽查局的检查,稽查局随即对M公司在该码头的货运运输情况以及托运的货物进行了检查。

问:(1)试述该稽查局行为的不当之处? (2)对B码头拒绝检查的行为应怎样处理?

5、2011年7月4日,某区地税局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本区宏大钢构公司自2010年存在偷税情形(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稽查局长当即决定交给张华、李明两人组成的检查组查处。选案岗制作《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经报批后,下达给稽查实施岗。检查组根据举报信反映的线索,结合征管资料数据进行案头分析后,决定实施调账稽查。7月7日,两名稽查人员前往该企业,按规定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企业会计人员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收。张华出示了税务检查证后,又向企业下达了经区局局长批准的《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该企业会计人员也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收。检查组从该企业调取了2010年度的账簿资料并开具收据。经稽查人员查实,该企业2010年采取账外经营的方法,隐瞒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少计企业所得税250万元。稽查人员制作《稽查报告》,经审批后,连同相关资料转交审理岗。鉴于该案已达到区局重大案件审理标准,经稽查局审理岗初审后报稽查局长批准,将此案提请区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8月23日,区局审理委员会经审理认定宏大公司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属于偷税行为,对该公司作出了补缴税款并处以所偷税款1倍罚款的决定,于次日制作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交由稽查局送达纳税人。8月25日,张华和李明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送达该企业,并由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收,并做了《陈述申辩笔录》,该企业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听证申请。8月30日,区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制作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报区局局长批准后,交稽查局执行人员送达该公司,要求纳税人15日内缴纳税款和罚款。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单方反悔,拒绝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张华向稽查局长进行了报告后,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留臵该公司,并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9月1日,为了确保该公司税款及罚款能及时入库,鉴于与辖区银行比较熟悉,经稽查局长同意,检查组持介绍信到该公司开户行查询了该公司账户的余额情况,在报经区局局长批准后,按规定程序到该公司开户银行冻结了其350万元的存款。9月7日,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了税款、滞纳金,未按期缴纳罚款。9月10日,在报请区局局长批准后,从其开户银行中直接如数扣缴了罚款,并于当日通知银行解除了对该公司的税收保全。9月20日,审理岗接执行岗转交的《执行报告》及相关资料后,及时制作《税务违法案件移送意见书》报稽查局长批准后,连同《稽查报告》等相关资料移送公安机关,并报检察机关备案。2011年10月10日,检查组将账簿资料如数退还该企业。

根据所给的案情,指出税务机关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正确做法。

6、华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1月分立,原公司存续,另成立了一家华新公司。因华光公司尚欠2010年度税款10万元,2011年4月,市地税机关向华光公司下达《催缴税款通知书》。华光公司向税务机关报告了公司分立的情况,称根据公司分立时签订的债务承担协议,该公司只承担40%的债务,不愿缴纳全部税款。催缴税款期限届满后,税务机关扣押了华光公司价值10万元的轿车一辆,并交拍卖机构拍卖。该公司认为自己不应全部缴纳这笔税款,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法院审理过程中,该市建行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建行提出,华光公司于2011年2月以其房产和汽车做抵押贷款50万元,还款期限已到,仍未归还。市地税局的强制执行措施,妨碍其抵押权的实现,要求法院撤销市地税局的强制执行措施。法院核准了市建行的申请,同意建行参加诉讼。

问:(1)分立后的华光公司是否有义务全部缴纳原公司所欠税款?

(2)税务机关的强制执行措施是否妨碍了建行抵押权的实现?

7、A市运输公司,委托华信会计师事务所代为办理纳税事宜。为提高运输效率,缓解运输压力,投资1500000元,开发出一套计算机管理运量和线路的软件系统,从2011年3月起每月从公司客户收取调度费100000元,截至2011年6月10日共收取调度费400000元。公司会计在记账时,将这项收入记入营业收入,会计师事务所在为公司办理纳税申报时,将这项收入从应税收入中调出后记入企业管理费。

2011年4月为客户运输散装水泥,将散装水泥改为袋装水泥,在运输费之外以每条20元的价格向客户售出水泥袋40000条,收取水泥袋款800000元,记入与水泥袋厂的往来帐户中。

2011年6月15日,A市地税局稽查局接到举报,在对运输公司的税务检查中发现,这两项收入都没有申报纳税,履行了告知程序之后,于2011年6月20日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责令运输公司于2011年6月30日前,补缴营业税36000元及滞纳金,同时处以5倍罚款180000元。

运输公司对税务机关的处罚不服,7月1日向人民法院提起税务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7月10日,税务机关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从运输公司的银行帐户中,扣缴了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问:(1)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有不当之处? (2)对税务代理人应如何处理? (3)提出对运输公司的处理意见?

8、某县地税稽查局接群众举报称某企业有偷税行为,稽查局按规定立案后于2010年5月20日派两名稽查人员对该企业实施了检查,稽查人员在出示税务检查证后,对该企业的帐簿及记帐凭证进行了核查;同时经县地税局局长批准,对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进行了查询。查实该企业2009年采取少列收入的方式偷税的事实。案件经审理后,县地税稽查局于2010年5月28日依法作出了补税、加收滞纳金的税务处理决定和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请问:税务机关在该案处理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9、某地级市地税局稽查局选案科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计算机选案系统筛选,确定该市XX机械厂为稽查对象。选案科进行案源受理登记后,要求检查科对该企业2010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制了《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及其附件,连同案件有关资料一并送交检查科实施检查。

检查科确定由王方、李力、张正三名检查人员组成检查组,由王方任检查组长。检查组查阅了被查对象的纳税档案等资料,确定了相应的检查预案。

7月3日,检查组开始实施税务检查。到达企业后,检查人员向被查对象出示了税务检查证和《税务稽查通知书》,并取得了相应的《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同时检查人员向被查对象下达了由市地税局稽查局长签发的《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调取该企业2010年度账簿、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开具了《调取账簿资料清单》一份,详细列明了调取的资料种类、数量和所属期间等,并由双方经办人员签字,交被查对象保存,检查组于2011年9月15日对该企业检查完毕。

请问:稽查局在该案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10、某地级市稽查局检查科2011年10月23日依法对某企业2010年度的纳税情况实施检查。通过核对银行资金往来查实该企业隐匿了部分销售收入未申报纳税。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复印了该企业部分账证资料,并由该企业财务人员在复印件上写明了“此件与原件相符”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作为书证。

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收入的迹象,为避免国家税款流失,经市地税局局长批准,检查人员持由市地税局长签发的《查封(扣押)证》依法采取了查封其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的税收保全措施。执行查封时,检查人员通知了该企业的仓库保管人员到场,查封了该企业的部分库存产成品,根据查封物品填制了《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清单》,并加贴封条。对这部分查封物品,稽查人员指令该企业负责保管。

检查人员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规定和要求制作了《税务稽查工作底稿》,交由被查对象财务负责人逐项核对,签署“情况属实”,并签字盖章。11月2日,检查结束,检查人员整理案件资料,制作了《税务稽查报告》,于11月13日将该案提交审理科审理。

请指出税务人员在该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11、某县国税局集贸税务所在2011年12月4日了解到其辖区内经销水果的个体工商业户B(定期定额征收业户,每月 10日缴纳上月税款,打算在12月底收摊回外地老家,并存在逃避缴纳2011年12月税款1200元的可能。该税务所于12月5日向B下达了限12月31日缴纳12月份税款1200元的通知。12月 27日,该税务所发现B正在联系货车准备将其所剩余的货物运走,于是当天以该税务所的名义由所长签发向B下达了扣押文书,由税务人员李某带两名协税组长共三人将B价值约 1200元的水果扣押存放在借用的某机械厂仓库里。2011年12月31日11时,B到税务所缴纳了12月份应纳税敦1200元,并要求税务所返还所扣押的水果,因机械厂仓库保管员不在未能及时返还。2012年1月2日15时,税务所将扣押的水果返还给B。B收到水果后发现部分水果受冻,损失水果价值500元。B向该所提出赔偿请求,该所以扣押时未开箱查验是否已冻,水果受冻的原因不明为由不予理受。而后B向县国税局提出赔偿申诉。

(1)税务所的执法行为有哪些错误? (2)个体工商业户B能否获得赔偿?(卧龙区 冯伟)

12、某集体工业企业,主营机器配件加工业务,由于经营不善,在停止其主营业务时,把所承租的楼房转租给某企业经营,将收取的租金收入挂在往来科目,未结转收入及申报缴纳有关税费。该县地税局在日常检查时,发现了其偷税行为并依法作出补税、加收滞纳金和处以罚款的决定。对此,该企业未提出异议,却始终不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该局在多次催缴无效的情况下,一方面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其罚款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另一方面将此案移送公安局进一步立案侦查,追究该企业的法律责任。地税局在与公安局配合调查期间,得知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李某已办理好出国、出境证件,有出国(境)的迹象。

问: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李某是否可以出境?为什么?

13、2011年7月12日,某厂张会计在翻阅5月份帐簿时,发现多缴税款15000元,于是该厂向税务机关提出给予退还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请求。问:税务机关是否应当给予退还,如果可以退还税款,应如何计算利息?为什么?退还税款有几种方式?

14、某汽车制造厂,是甲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甲市是设区的地级市。汽车制造厂2011年1月在本月最后一个申报日申报应缴税200万元,同时申请缓缴税款,市税局批准该企业在2011年4月10日前缴清税款,该企业一直没有缴纳。2011年6月1日税务机关责令该企业在2011年6月10日前缴清全部税款、滞纳金,同时通知该厂如果逾期不缴纳,税务机关将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2011年6月11日,由于该厂没有缴纳,税务机关查封了该厂生产的小汽车一批,共10台,在该厂仓库保管,指令该厂保管。6月15日,被查封的小汽车被盗两台。6月21日,税务机关依法拍卖了被查封的小汽车8台,并以拍卖所得抵缴了税款、滞纳金和拍卖费用后,剩余款项当日返还给企业。

该厂对税务机关的强制执行措施不服,于2011年8月1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税务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强制执行措施,赔偿小汽车被盗的损失。法院经审理,决定维持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支持该厂要求赔偿小汽车被盗损失的请求。

(1)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有无不当之处?

(2)法院为何不支持该厂赔偿小汽车被盗损失的请求?

15、案情:A 企业是一家私营的小型服装加工厂,有从业人员12 人,2012 年1 月厂长甲某将企业承包给原在本厂负责生产的乙某经营,乙某每年向甲某缴承包费100000 元,独立经营该厂。由于工商执照的各项内容未发生变化,甲某未向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也未报告承包一事。2012 年4 月,税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该厂在2012 年1-3 月生产并销售服装取得收入400000 元,未申报纳税,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仍未缴纳税款,税务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扣押并拍卖了该厂小汽车一台,并以拍卖所得抵缴了税款、滞纳金、罚款共 110000 元,抵顶拍卖费用20000 元, 并将剩余款项50000 元在5 日内返还A企业,甲某不服,认为税务机关应该向乙某收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向人民法院提起税务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作出维持税务处理的决定。

问:(1)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

(2)此案中谁是生产销售服装的纳税人?

(3)税务机关可否扣押A 企业的小汽车并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4)税务机关对拍卖所得的处理是否正确? (5)税务机关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

第15篇: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1 目的 清洁与消毒是防止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规范清洁与消毒工作, 确保其工作环境和消毒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制 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3 职责

3.1 科室主任或负责人

3.1.1 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2 工作人员

3.2.1 负责科室工作范围内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3.2.2 负责科室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

3.2.3 负责本科室消毒剂的配制和消毒器材的维护保养。

4 管理要求

4.1 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整体要求

4.1.1 环境布局要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4.1.2 严格区分工作区、行政区和生活区, 微生物室工作区域内要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区域之间标识明确,区域内污染物品、未消毒物品、清洁物 品、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

4.2 清洁消毒的卫生标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4.2.1 检验科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 (1)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 10 CFU/m3 培养 48h;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 CFU/cm2,每月检测 1 次。 CFU/cm2,培养 48h;物体表面≤10 (2)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 cfu/ml, 培养 72h;致病性微生物不 得检出,每月检测 1 次。。 (3)监测环境条件,室温保持 18~27℃,相对湿度保持 30%~70%。 4.2.2 检验科污染物品处理要求

(1)对污染区地面、台面、椅子、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前用朗索二 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配制的含有效氯 1500mg/L 消毒液擦拭一次。

(2)对使用过的吸头、玻片、样品杯用 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 移交废物处理部门。

(3)对门诊的大小便、穿刺液、CSF 等标本用 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 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所有血液标本需高压灭菌后才能送出实验室。 (4)每天工作完成后用 75%的酒精清洗,擦拭加样枪。

(5)对微生物及 PCR 室所有标本及使用过的废弃物均需高压灭菌才能移交。 4.2.3 医疗用品及其他卫生标准 (1)进入人体组织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黏膜、皮肤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4.3 消毒灭茵须遵守的原则

4.3.1 重复使用的物品均应遵守先消毒后清洗原则, 消毒或灭菌后的物品避免再次 污染。

4.3.2 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所用的包布必须清洁无破损。 包装送高压蒸汽灭菌物品需 用双层包布严密包裹,大小松紧适宜,并严密封口。

4.3.3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险程度、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消毒物品的性质, 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使用剂量和消毒时问。

4.3.4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其性能、杀菌谱、使用方法、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等。

4.3.5 配制和使用中的消毒液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

4.3.6 消毒剂的保存: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 光、密闭保存。

4.3.7 浸泡消毒的物品应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

4.3.8 用于盛放消毒液的容器视不同情况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4.3.9 存放一次性无菌物品及高压蒸汽灭菌物品应符合规定。 无菌物品存放室保持 阴凉、干燥,两类物品分开放于无菌贮物架或柜内。

4.3.10 无菌包跌落地、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水均视为受到污染,不可再放人无菌存 放柜内,包内物品不可作无菌物品使用。

4.3.11 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4.4 清洁消毒的具体要求

4.4.1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清洁消毒意识和消毒技能的培训; 抽血人员操作前用规定 的洗手方法洗手后用消毒干燥小毛巾抹干手,戴帽、口罩和手套。 4.4.2 工作服被污染,应立即小心脱下,用消毒液浸泡,再洗涤;如手被污染,先 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洗干净, 再用含有效氯 2000mg/L 消毒液浸泡 5min 后冲洗干 净;如误入口中,应立即吐出并用 0.1%的高锰酸钾液多次漱口,必要时可用抗 生素或免疫法预防;溅到眼睛,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再做其他处理。

4.4.3 止血带、手套等应做到 1 人 1 换,对重复使用的止血带每次用后集中放于含 有效氯 500mg/L 消毒液(有血液污染时放含有效氯 2000mg/L 消毒液)小桶内浸泡 30min 后清洗晾干。

4.4.4 各工作区域每日定时用紫外线(或三氧消毒杀菌机)作空气、物体表面消毒一 次,每次 1h;定时物体表面消毒,做好记录。

4.4.5 各区清洁工具分开使用、分开存放。污染区的抹布、拖把每次用后在洗涤室 先浸于含有效氯 2000mg/L 消毒液中 30min,再洗清拧干,放指定塑料桶内或悬 挂备用。

4.5 消毒物品的管理

4.5.1 对所有消毒灭菌物品必须进行监督管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购买、贮 存;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4.5.2 采购消毒灭菌物品,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查验必要证件及使用说明书、监督 进货质量,验收合格后按有关要求入库登记。

4.5.3 各科室自配消毒剂,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说明书要求进行配制,并按要求 登记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等,登记《消毒液配制使用登记表》 ,以备查 验。

4.5.4 使用科室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使用范围、注意 事项及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5.5 紫外线灯(或三氧消毒杀菌机)每半年应检测紫外线强度(或将三氧管金属网 除尘一次),每年定期检修。

4.6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及使用管理办法要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4.7 对消毒液、消毒灭茵效果及各类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由医疗机构指定的相关 。部门负责,监测不合格结果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相关科室对未达标的项目要分 析原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及追踪验证。

5.相关文件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6.相关表单 《消毒液配制记录表》 《器具消毒记录表》 《操作台面、桌面、地面消毒记录表》 《废弃物处理记录表》 《感染性废弃物处理记录表》 《不锈钢立式电热蒸汽消毒器(Z)使用记录表》

第16篇:支气管镜清洗与消毒规程

支气管镜清洗与消毒规程

每次镜检结束后立即用湿纱布去外衣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以上),然后取下支气管镜送清洗毒室消洗与消毒。 清洗消毒的步骤:方法及要点:

一、水洗:用槽式流水冲洗、一次性纱布擦洗镜身、操作部;用清洁毛刷消刷各按钮及活动通道与导光软管的吸引管道,用吸引器及全管道灌流器反复抽吸。支气管镜附件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洗后擦干。

二、酶洗:将水洗后且擦干的支气管与附件放入酶洗槽中一人一浸泡(多酶洗液的配置及浸泡时间见说明书),用注射器抽吸100ml酶洗液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吸引酶洗液以酶洗活检与吸引管道。

三、清洗:将酶洗后的支气管镜用水枪或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及镜身外表以去除残留的多酶洗液及污物,然后用500ml注射器冲干各管道水分,以免稀消毒剂。

四、消毒:一般病人用2% 碱式戊醛浸泡10分钟以上(泡前支气管镜要擦干水分、各孔道用注射器注满消毒液、非全浸式支气管镜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加75% 乙醇消毒)即可;结核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使用后的支气管镜要浸泡45分钟以上。当日不再使用的支气管镜应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附件的消毒,活检钳等要一用一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或2%戊二醛泡10小时以上):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口圈、注水瓶、连接管可用高水平无腐蚀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后无菌水冲洗干燥备用,注水瓶用水为无菌水,每天更换,灭菌后的物品按无菌物品储存。

五、冲洗与干燥:支气管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道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然后将支气管镜放于冲洗槽,反复用流水冲洗与抽吸;再用纱布擦干支气管镜外表,抽干各管道水分,取下清洗时用的各种专用管道及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按钮及附件即可用于下一病人。

六、储存:每日诊疗结束后行终末消毒(2%戊二醛泡30分钟),最后用75%的酒精对支气管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存贮专用洁净柜内(最佳、稳当);镜柜每月消毒一次。

七、其它:吸引瓶及吸引管清洗后,用500ml/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清洗槽、酶洗槽充分刷洗后,用500ml/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工作前,必须对当日使用的支气管镜再次消毒(2%碱式戊醛浸泡20分钟以上),方可用于病人检查。

第17篇:党课教育的规程与方法

上党课是党员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党支部一项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工作。

1.党课内容。党课的基本内容一般是比较系统地讲解党章、党的基本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党课的内容讲述,既要能将基本观点讲述准确和清楚,又要有新鲜感,增强党课的吸引力,防止内容空泛和枯燥。为此,要做到“四个联系”:一是联系党史和近代史,联系国际政治,穿插一些史实知识和政治斗争情况,以史鉴今,增加党课的生动性;二是联系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社会发展实际,使党员对当今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了解,从中受到形势教育;三是联系党内和社会当前的热题,回答一些党员亟须弄明白的思想认识问题,澄清模糊认识,解开思想扣子;四是联系本单位和党员的思想实际,或者现身说法,沟通心理,使党课更能适应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心理。

2.党课的准备工作。重点做好两项准备工作:一是搞好学习动员,使学员了解党课学习的内容、目的和要求。二是选定教员。党课教员应选择有一定理论水平、政治水平、知识水平,党性强、党悟高、作风好的正式党员担任。提倡党组织负责人亲自讲党课。教员为要备好课,要通过深入实际,了解党员状况和需求,重点掌握党员所关心和希望了解并且需

要回答的问题,掌握一个时期党员的思想动态,为备课和讲课提供事实材料,以便增强党课教育的针对性。三是认真备课,写好党课的教案。教案力求做到观点明确、重点突出、联系实际、以理服人、通俗易懂。教案形成后,应在支部里采取试讲等办法听取意见,最后修改定稿。定稿后,要尽快熟悉讲述内容,尽量避免照本宣稿,防止党八股说教。设计好课堂教学环节,使党课既严肃又有吸引力。

3.党课形式。形式要各种各样,根据对象情况和讲述问题的要求,采取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党课教学形式。一般可以采取四种形式:一是讲授形式。由教员主讲,把内容表达给党员,在党员的思想上产生共鸣,引发思考。二是提问式。由一名教员或几名教员坐在讲台上,回答党员根据党课内容提出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让教育对象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也提高了教育对象的党课兴趣。三是演讲式。可以根据党课的内容,让教育对象登台演讲,让党员自己教育自己,起到互相启发、互相教育的作用。四是讨论式。可以根据党课的内容,由教员提出讨论要求,组织教育对象开展讨论,通过党员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答案。教员在讨论中负责讨论组织和引导,防止讨论偏离党课内容或出现消极议论。党课教育还可以探索出新的方式方法,如有的基层党组织采取党员及主讲党课的形式,即在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时,由党员包题目,自己备课,自己写讲稿,自己登台讲课,课后及时评议、讨论。

这既活跃了党内生活,营造了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良好环境,对提高了党员学习的自觉性。总之,不管采取何种形式,主要看教育效果。

4.党课组织。党课一般一个季度一次。要列入支部议事日程,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总结经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听党课、讲党课,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一般党员。

第18篇:会议摄影技巧与指南

会议摄影技巧与指南

会议摄影涉及的场所主要有三:签到台,VIP厅和主会场。 1.拍摄空镜头。一般全景拍摄会场、VIP厅、签到台的布置。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特写等等 2.拍摄签到台。全景拍摄来宾的签到过程,特写拍摄礼仪小姐为重要领导佩带胸花。特别需要注意领导和VIP的到来,签字和主办方迎接,握手的场面。 3.拍摄VIP厅。中景拍摄领导或VIP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一般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议场所。 4.拍摄茶休。茶休主要就是拍摄宾客随意交谈的场面,一般使用中景多。 5.拍摄领导和贵宾发言。会议开始,主持人开场白用特写镜头,台子一般高不宜正面拍摄,否则台子只露一个脑袋,不好看。正确的拍摄角度为45度,麦克风不能和嘴连接或挡住讲话领导的脸,还要注意不能在领导头部出现背景分割线条。基本此场景都用特写镜头,也可以拍摄讲话时全景。需要注意讲话的领导表情的抓拍。全景拍摄参加会议的人。只有职业摄影师才能拍摄难度较高的画面,如幻灯打出的字迹,调酒师动作的动感画面,飞驰的摩托表演等等。 6.拍摄合影。合影和会议记录的拍摄有所不同,要求很高。对人数和室内外光线环境的要求很高,有无站立的架子也很重要。后期制作也很麻烦,不是简单的放大!需要做电脑精细明暗调整,加字,扫描费,修整照片缺陷(如闭眼),一般摄影师都有熟悉的彩扩店,可以享受优惠价格,甚至免收部分费用,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照片的质量。拍摄宴会。主要是演出拍摄、游戏拍摄、领导和VIP敬酒、演员和观众互动的镜头,注意画面的生动性。 7.根据主办方要求或会议活动程序的变化临时安排调整拍摄方案。拍摄前的准备 首先要向布置拍照任务的公司询问清楚他们的想法和 要求,以便打下腹稿。此外,拍摄前一天要把需要的照相器 材准备好,逐一查点装进摄影包,把电池充足电,并带足备用电池和胶卷。最好能提前一天到达拍摄现场,实地考察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自己的机位等。服装也要准备,国际会议务必穿西服系领带,国内大中型会议基本上也应如此。应向主办单位领取一份胸卡,出入方便。会前拍摄会议当天应当提前到场,把各种器材布置妥当。正式拍摄从签到处开始,重要来宾签到的镜头应该拍摄下来。 重要来宾签到时,工作人员会给他们佩戴胸花,因此很容 易识别谁是贵宾。主要来宾在会议开始前先要在贵宾室休息,要拍下主宾之间握手、交谈的镜头。

大会正式开始,要拍下主持入主持大会的镜头,全体代表鼓掌的镜头,主席台全景,会场全景。然后是大会发言,每 个发言人都要拍。对于全景,一般多设一台闪灯实行多重 闪光,把另一只闪灯用三脚架安装摆放在距离我大约10米 的地方,照向会场深处,这样拍出的照片就不会是仅靠相机 的前几排人明亮而稍后一点就黑黝黝一片,接近会场的实 际情况。这只多重闪灯用同步器连接,或使用闪光灯自身的遥控闪光同步功能。如果会场还有其他人拍照,则往往会引发你的闪灯,等到你需要拍照时,闪灯却正处于充电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专门请人 负责开关那只闪灯,或等大家基本拍完了,你再从容拍摄。此外,美能达有、款闪灯上特意设置了一个频率选择开关,供你选择只有你的闪光灯可以引发而别人的闪灯不能引发的频率。 设分会场的要逐个去拍。研讨会上往往使用投影仪在银幕上放 映资料,若用闪灯拍摄,则银幕上一片雪白,不符合现场演讲气氛。这时可关闭闪灯,用现场光拍摄,或把闪灯头向观众偏转,避开银 幕,曝光采用慢速闪光同步。 拍全体合影 全体合影,拍完大会最后一个发言,不等发言结束,就赶快来到合影现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架好三脚架,调整 镜头焦距,取景等)。会议代表陆续到来,你要招呼他们入座 (第一排的椅子上往往放有名单),或排列队形。根据景深前 小后大的原理,镜头焦点要对准靠近相机的所有横排总数的第五分之二排。

第19篇: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指南

新闻学与传播学

1.中国梦宣传教育与全方位传播研究

2.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研究 3.新闻宣传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研究 4.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研究 5.大宣传工作理念和格局研究

6.舆论引导的“时、度、效”问题研究 7.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创新研究

8.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研究 9.外宣工作创新研究

10.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11.加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12.我国对外传播的效果分析研究 13.边疆省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14.改善网络舆论生态研究

15.网上舆论斗争的特点、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 16.互联网信息保护与推行实名制研究

17.涉腐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机制研究 18.网络谣言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19.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研究 20.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 21.媒体社会责任与传播正能量研究 22.党管媒体原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3.我国媒体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24.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研究 25.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26.新闻发布制度化研究

27.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与规范传播秩序研究 28.理顺内宣外宣体制研究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研究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核心理念和核心概念研究 31.“宣传”与“新闻”的异同研究

32.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研究 33.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发展研究 34.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35.媒介视野下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的结合研究 36.世界主要新闻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37.深度报道的中外比较研究 38.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媒介研究 39.我国省级卫星电视频道发展研究 40.全球化背景下电视节目创新研究 41.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传播研究

42.“新丝绸之路”与中亚发展的传播学研究 43.“美丽中国”对外传播研究 44.“官媒”互动机制研究

45.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46.新闻传播与艺术的关系研究

47.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传播研究 48.媒介文化价值与实现机制研究 49.传播学本土化研究

50.海外华文报刊与中国文化传播研究 51.国学与现代传媒的互动研究 52.民族媒体现代化发展途径研究 53.党报在多媒体条件下的主体角色研究

54.基于我国经济规模的财经类大报发展模式研究 55.“群众办报”研究

56.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发展趋势研究 57.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及管理研究 58.国外社会化媒体传播技巧研究 59.大众传媒与公众风险感知研究 60.新媒体对外传播研究 61.新媒体法制建设研究 62.政府新媒体传播技巧研究 63.新媒体与健康传播研究

64.新媒体环境下道德舆论的引导机制与策略研究 65.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研究 66.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叙事研究 67.新媒体技术与伦理研究 68.新媒体与风险沟通研究 69.新媒体与环境传播研究

70.网络舆论场与社会舆论场互动机制研究 71.新闻网站对外传播研究

72.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新闻传播新动向新趋势研究 73.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74.青少年网络行为及其影响研究 75.微信与舆情研究

76.微信与绿色网络环境研究 77.微博公共事件研究 78.微信的传播功能研究 79.“大V”微博传播研究

80.近代以来日本人在华新闻活动研究 81.中国近代新闻思想研究

82.穆青精神的现实影响及其传承研究 83.出版集团股份制状况与发展研究

84.中国出版业图书品种迅猛增长与图书质量分析 85.中国民营书业的发展与政策研究 86.当前出版业书号管理研究 87.数字出版发展的国际趋势与我国数字出版战略研究 88.数字环境下的学术传播平台质量控制研究 89.政治出版物的互联网阅读行为研究 90.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问题研究

91.互联网时代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第20篇: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014-2016年急诊科管理及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2014-2016年我急诊科人员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凝聚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急诊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巩固并壮大急诊队伍,使急诊医疗体系更加规范化,实现急诊科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急诊科将在未来三年的发展中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指导思想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的科室。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医院确定的发展总体规划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医院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坚持思想上始终与医院保持一致,积极抓好科室队伍建设及科学建设,团结科室人员,切实提高医疗水平、科研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使科室整体达到质的飞跃,推动科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规划

(一)、三年战略目标定位:

建立标准化的医疗急救中心,成为区域中毒、急诊创伤、急诊心脑血管病、危重症救治等临床和科教研培训基地。

(二)发展目标

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与质量控制体系:医疗质量始终是我们临床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我们未来三年的第一目标。

2)科室管理达到新的水平,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更加完善:科室管理是我们科室工作良好实施的重要保证。

3)争取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4)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医疗质量投诉和医疗纠纷赔偿继续下降,病人综合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年活动阶段评估取得佳绩,科室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5)医务人员技术能力和专科培训 6)建立有效的医疗管理机制 7)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 8)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9)树立医疗服务品牌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强化医疗管理职能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建立急诊科医疗质控三级网格确保医疗安全 * 成立医疗专项检查组 * 建立健全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 制定急诊科工作医疗质量标准 * 制定常见急救医疗常规及质量标准 3)设立医疗安全目标,确保患者安全 * 学习并执行医疗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 制定医疗安全目标

* 培训医师防范医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 加强临床医疗安全教育管理 * 加强学习医疗各项核心制度

4)转化医疗观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 * 开通绿色通道,加强与他科协作

* 开展人性化服务,制定行为与语言规范指南 5)控制药占比,杜绝不合理检查

* 加强教育,组织全科室医师认真学习《合理用药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

* 树立合理用药的正确观念,要求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的原则; * 杜绝乱用、滥用现象的发生,药占比逐步趋于合理; * 加大对不合理用药和大处方的检查和处罚力度。 6)重视人员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综合素质 * 注重三基三严考核 * 开展急诊专科培训 * 加强在职教育培训 * 新医疗仪器使用培训 * 着力建设重症病房岗前培训 * 沟通技巧学习* 外院或院校进修学习

7)横向联系扩大宣传,提升窗口整体形象 * 院内大力宣传发动,共同参与 * 院外横向联系扩大宣传和发展 * 参加社区及其他医院急救培训和授课 * 倡导“人文服务规范创新”的管理理念

(四)实施方案 1)分年度实施 2014年——2015年

*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软件材料 * 学习一系列软件资料

* 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 开展专科技能培训,人人达标

2015年——2016年

* 重点抓好医疗质量,全面落实医疗安全管理 *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 着力建设急诊重症病房 * 随医院发展同步扩大建设

2)分年度实施原则:分年不分工,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辅相成、逐步实施。

三、工作量化总目标 急救科三年急诊量逐步达到2000人次/月,平均以每年20%比率上升,其中患者的构成逐渐增加危重比率。逐步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年抢救人次:达到400人次;年留观人次:达到2000人次。也根据此,急诊科3年后留观床位按平均100%利用率需要留观床位20张。远期急诊住院床位估计需要20张。

四、学科建设。

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建设标准化急诊医学科为整体目标,以创建规范化二级医院急诊科为重点抓手,将急诊急救学科建设落到实处。

(一)急诊内科专业发展:

以内科危重病急救为主,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要在提高对内科常见危重病救治水平的基础上,重点体现二级医院急诊科重点学科要求的技术病种病例方面。具体如下:

1、心肺脑复苏临床操作(体现进展)

2、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3、多脏器功能衰竭监护、抢救及科研

4、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

5、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呼吸监测血气动态监测

6、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抢救

7、上消化道大出血

8、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9、急性心律失常的抢救

10、各种休克的抢救

11、ARDS的早期诊断和抢救

12、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抢救

13、各类危象的诊断和抢救

14、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早期诊断

(二)急诊外科专业发展:

伴随我院外科综合实力发展,无疑会给急诊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诸如外伤的急救及外科危重病急救等。特别是随着急诊手术病人的增多,更多滞留于急诊的患者分秒必争的抢救意识将更加催生急诊外科专业的发展。具体如下:

1、清创缝合。

2、急性阑尾炎。

3、脾破裂、胃、肠破裂。

4、血气胸。

5、复合伤诊断和抢救治疗。

6、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出血。

(三)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专业建设发展:

1、重要性:

①.EICU的发展是全院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保架护航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外科系统; ②.是医院形象的一面重要旗帜,急诊重症医学科所创造的社会影响力是别的科室所无法替代的,如果没有急诊重症医学科,将延缓各科危重病人的最佳抢救时机。

③.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桥梁。所以EICU的建立和发展是医院需要重点关注和发展的一个科室。

2、规划:EICU的3年发展是在3年后内逐步配备完善设备、人员。人员进行梯队培养,逐步达到形成合理的人员结构,初步的重症医学基础理论基础,能够开展重症医学科的常规项目。

(四)院前急救专业建设发展(急救网络建设)

1、急救网络建设。

伴随急救辐射范围的固定和扩大,以及执行国家规范急救理念,必将形成一套规范的急救网络框架。为使我院的急救网络做到高效、快捷。我院的急救网络3年规划中必须将各乡镇医院纳入体系下。成为一个真正的下级医院,而不是现在的各自为战,只是一种名分关系。

2、人员配备及专业方向:完整配备需要6辆救护车,12名院前急救人员。在3年中人员车辆逐步完善,最终院前急救3年目标达到月出诊300人次。完全满足盐池县人民需要,促使我院成为一个以急救为龙头,危重症抢救为亮点,促使全院医、教、研整体发展。

五、人才梯队建设 抓住医院病床扩编的机遇,认真解决好我科人才队伍结构比例不够合理和部分专业人才断档的问题,形成一支老中青和高级中级初级年龄结构和资历结构双合理的急诊队伍。抓好技术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抓好科室医务人员在职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选送医生外出进修深造,引进2-4名有经验的急诊实用人才,在现超负荷运转情况下,逐步达到实际业务量所需的人员编制,形成良性循环。

六、医教、科研。

在急诊科原有基础上加大培养人度,配合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全院医疗护理对急危、突发事件的抢救能力。真正做到全院的后备人员的储备、周转、培训中心。

1、试想急诊储备的人力资源,远比各科室自行储备人员代价小的多。比如在急诊储备10名毕业后5年的人员,不管任何一个科室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急诊储备人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所在科室的工作。这远比一个科室储备一个人员的情况好的多。真正做到统一培训、集中管理、调配,缓解各科室人力缺口。

2、对医院危重的及时、抢救有效性方面得到提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3、开展急危重症的科研,做到紧跟最新业务进展,使科研促使学科建设发展。

七、科室行政管理建设

(一)将医院公益性在急诊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创建最快捷、高效的院前急救体系,缩短每位急危重患者就治有效时间,减少死亡及致残率;

第二:传播医疗急救常规知识,普及心肺复肺知识,增加抢救成功率,减少区域内医疗成本支出。

第三、减少创伤患者费用支出,尤其在需要清创缝合的患者,一定按照等级医院的最低标准执行,控制总费用支出,减少患者流出至诊所等医疗机构进行,减少漏诊及创口感染等情况发生。

(二)绩效考核更加合理科学化

绩效考核是科室发展原动力的一个,逐步达到,只有做到绩优质好才能是一个好的医护人员。在绩效考核方面必须做到持续分析、改进。考核方案在提高业务水平、科教研能力及学科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持续改进。

(三)科学化行政管理

急诊涉及多学科,服务人群多样化。决定了急诊管理困难较大。如何协调好各部门的运作是重中之重。科室管理要努力做到:

1、制度制定合理。2、制度持续执行。 3、人性化管理。

4、管理方式多样化。并时刻强化管理,优化运行机制。并设立科室管理运行控制机制,时刻修正科室管理方向。

九、急诊文化建设 科室凝聚力、执行力的持续改进。急诊将在3年中逐步完善科室文化,促使团结、协作、奋进、执行能力达到新的提升。

为实现急诊科全面发展注入精神动力。科室文化是科室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通过科室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实现科室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结合医院发展战略更新文化观念,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炼既具医院特色、又符合医院实际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通过开展各项教育与宣传活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

十、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建立多层次、多样化、规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满足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2、努力创造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建立合理、便捷的服务流程,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

3、不断探索,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监督、检查机制,提高监督、检查和查处效率,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对投诉、信访、纠纷发生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报告,对待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给院领导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和处理措施。

2014-2016年是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奋力拼搏,努力创新,将我科建设成为医院的品牌科室,建设成盐池县最大最先进的急救中心将是我们的目标!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

规程与指南范文
《规程与指南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