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学生厌学的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04 18:07:1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生厌学怎么办?

学生厌学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们追求精神享受,他们受挫能力低,一旦在学习上受挫,他们极易一蹶不振,加上外界诸多的诱惑,他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诸如网络游戏、谈恋爱这些诱惑上面来,从而厌学、逃学。那么面对学生厌学,老师可以又有哪些应对之策呢?春雷特训学校教育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一、老师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向上意识。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父母的责备,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他们无法从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厌学学生,老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可以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让他们重拾信心,觉得“我也能回答老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即使答错了,老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

二、老师要树立新型教学观,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老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此外,学习时间过长,学习任务过重,也是学生腻烦学习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老师让学生感受关爱、关注,为学生创设张扬个性、挥洒青春活力的舞台。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因此,老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同时,老师应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获得成就感。

更多相关文档请到春雷教育网:

推荐第2篇:学生厌学心理辅导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矫正厌学心理的方法。笔者认为它对解决学生厌学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生 厌学心理 辅导

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此,本人就其谈谈浅陋的看法。

一. 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1)情绪和情感消极。有些同学由于学习失败,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压力和鄙视,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这种消极情绪不断积累,会严重妨碍学习,导学无动力,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有部分同学由于害怕学习,惟恐失败构成对自尊心的威胁,于是对学习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害怕、讨厌学习。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有的学生在家中因受到过分的宠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有一种“我即中心”的优越感,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对老师不尊敬,对同学不友好,甚至出口骂人,出手打人,因而,师生关系不融洽,同学关系紧张。有的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估计过高,目中无人,在学习上大胆激烈有余而理智毅力不足,情绪波动极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产生了厌学心理。

(3)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

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4)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

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

二、厌学心理的辅导方法

(1)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实现角色转换。这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承担其学习任务。在此期间可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惩罚包括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和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

(2)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厌学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3)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厌学的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如果将其改变为用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因此,在对其的个别辅导中,要帮助他们制订个人的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

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2)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3)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还嫌不够,家长在家也要孩子开夜车,甚至恐吓学生,考不上大学,你就会完蛋,就别来见我。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有的干脆离家出走。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富教于乐,劳逸结合。

(4)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人际关系差,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函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

他们,帮助他们。

总之,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地其厌学心理,让其以健康的积

极向上的心理对待学习和生活。

推荐第3篇:如何对待厌学学生

如何对待厌学学生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具体表现是学习效率低下,尽管有时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并且感到学习非常枯燥,毫无兴趣。 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以下几点:

一是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重压下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是严重的家庭问题: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由于安全感丧失,从而影响学习。

三是儿童的自身问题:一些学生大脑发育缓慢从而导致学习困难。四是学校的问题: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内容过多,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片面,不重视,让学生感到自卑,从而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怎样教育转化厌学的学生,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跟家长联系最紧密,跟学生接触最多,跟科任老师最熟悉,班主任的学识,品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因而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的品行,对学生的影响直接而巨大。

学生的心理特点处在半成熟期,特别是中学生对事物有了\"独立自主的观点,不愿盲从,但看待问题容易固执己见、片面性和绝对化。缺乏成人的稳定情绪和承受压力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基于这些心理特点,班主任的品行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处理学生厌学的第一项原则:人性尊严的原则。就是要设身处地想一下学生的感受,大家都是要面子的,要给学生台阶下,一言以弊之,就是要给学生尊严,在乎学生的感受。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

办公室里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学生总是要反抗的,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是默默反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难免发火,口不择言,说出一些伤害学生的语言。

当学生觉得人格受侮辱、自尊和自信遭到践踏而又无法排解时,就会表现得极为叛逆,做出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残等极端行为。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来的,因而,班主任要留心观察,善于引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和留心人。

初中生的模仿能力是比较强的,心智还没完全成熟,教师的品行对学生有示范作用,教师品行失当且习以为常,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是一种误导。久而久之,在学生内心深处会觉得这些是正常的,就算品行不端也难意识到。

班主任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对班级的气氛有决定性的因素,可以使学生快乐,也可以使学生郁闷,可以是破坏的工具,也可以是鼓励的道具。可以羞辱,可以幽默,可以造成伤害或提供治疗,所以班主任必须拥有良好的品行。

处理学生的第二项原则:就事论事原则。对事不对人,针对事件来加以处理,而不是针对人予以批评、责难。更不要连同这位学生以前过往种种不是一起数落。

爱护学生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本职,是一个合格班主任的必备要素。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

基本条件,也是师生关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深知:没有爱,没有良好的品行,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就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都会表现出积极与消极,都可能发生对与错。因此,要求班主任有良好品行,善于挖掘、调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使学生身上的潜能得到开发、情感得到调动,使学生的努力获得成功。

赏识教育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时,最需要得到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从非惯性的角度去看问题。有时,班主任的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能让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

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尽可能地给予谅解与宽容。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哪个老师都喜欢,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学习差、调皮捣蛋、好给老师出难题的学生,总是招人讨厌,期末评语,冥思苦想找不到一条优点,但这恰恰是这些学生最需要的,多一点赏识、多一点鼓励,更能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班主任以自己良好的品行,学会谅解、学会包容,往往能感化学生,并引导学生把赏识激励转化成自己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准确地认识自我,从而促使每个学生去矫正和战胜自身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厌

学的学生已经在学业或思想品德等方面落后了,他们往往有较严重的自卑感,因此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有人提出,要偏爱学困生,我赞成这个提法。所谓的偏爱,就是要给这些学生更多的爱,真正的理解他们,懂得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使他们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与教育。

对待厌学的学生,班主任要有爱心和耐心。当学生有厌学的行为表现时,务必要克服情绪化的冲动。一旦情绪化处理,不仅对解决厌学于事无补,而且只会为学生厌学再增加一条原因:师生冲突。许多研究认为,师生冲突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学生认为自己与老师吵了一架,老师肯定不喜欢自己,从此也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课程,开始出现厌学或厌学更加严重。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班主任必须要有良好的品行素质。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也是班主任建立权威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良好品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收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行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是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可见,热爱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

推荐第4篇:学生厌学语文怎么办

学生厌学语文怎么办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数、理、化越来越显示出他们的非凡功绩,但作为各科之母的工具科——语文,仍不可小视,特别是初中学生更不能轻视语文的学习。语文学不好,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甚至会影响着学生终生的发展。可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重理轻文”的观念在部分学生中依然存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责任帮助学生更新观念,转变认识,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兴趣。那么如何去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呢?近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引导,树立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纵观所有学生,凡是某一学科学得好的,无不是对该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便有了学习的动力。一部分学生之所以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学好语文的信心,认为语文不好学,太费神力。有一种畏难情绪。的确,语文的学习,有别于数、理、化等科的学习,它不像数理化等科,只要上课认真听讲,熟记公式,掌握解题步骤,就可以在考试时大显身手,取得可喜成绩。再者,它不像数、理、化那样,即使原来基础差些,但只要肯下工夫,短时间内也会得到显著提高。语文成绩的提高,周期比较长,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种观念和认识,我向同学们晓之以理,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工夫深处见天然。”来鼓励他们。向他们讲述我国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曾讲述过的——倘若复旦大学的招生由我自行负责,我将先对考生进行语文测试,凡语文成绩不达标者,概不予录取来说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又以胡宾、樊丽去年因语文成绩过差而落榜,但今年复读时,吸取教训,知难而进,最终都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的事例鼓励学生。通过对同学们的耐心教育,正确引导,使同学们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从而坚定起学好语文的信心,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秋期,我辅导的学生崔新伟,在全县举行的语文单科竞赛中,夺得了一等奖。

二、革新教法,开展活动。学生的观念转变后,就会有一种极强的求知欲,教师要想满足学生之所需,就应有一种能够满足学生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我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变传统的“填鸭式”——以老师教授为主,为“启发式”教学,具体实施“先学后教”之法,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动脑思考,重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三、巧设问题,启发思考。为了培养同学们勤于动脑的习惯,我讲授语文时,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深刻领会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如讲述《谈骨气》一文时,我设计了下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文章的论点是什么?(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3)文章的第二段为什么要引用孟子的话?它在文中有何作用?(4)文中“淫、移、屈、大丈夫”的含义各是什么?(5)第三段谈到我国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这是从什么角度谈的?谈什么?(6)课文中举了三个事例后,在最后一段指出无产阶级的骨气是什么?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层层设问,使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再也没有自己是“局外人”的感觉,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动脑的状态之中。

四、编写顺口溜,增加趣味性。为了调动同学们对记叙类课文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把握其精要,我不惜花费精力,编写顺口溜,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

教读《社戏》一文时我给学生编写了下列顺口溜:

省亲外婆家,放牛钓鱼虾;赵庄唱社戏,无船闷在家;

双喜诸幼朋,撺掇想办法;月夜行船快,两岸风光佳;

船头看社戏,中途返回家;驾船技高超,渔夫停船夸;

深夜欲“偷”豆;阿发无私傻;六一更淳朴,好客豆送家;

至今思社戏,悠悠难忘他。

教读《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一上课先把自己编写的单口相声《顺口溜》表演一般,

昔有一帝好荒唐,酷爱新装发了狂;军队不管园不逛,

整日衣室更衣忙。两个骗子真猖狂,诈称做衣最精良;

愚蠢之人看不见,渎职之臣也一样。皇帝闻言喜洋洋,

喜出望外付银饷。骗子得银美心上,欲试大臣晓端详。

诚实大臣到现场,一物不见心恐慌,生怕丢官撒个谎:

呈报布料世无双;花纹美来色彩亮,做成新衣尤壮光。

皇帝随臣到现场,根线不见心怵慌;自欺欺人愚皇上,

“御聘织师”赐勋章;盛装游行大街上,阿谀之臣随身旁;

既附和来又装腔,怕己愚蠢称漂亮;满街百姓看得详,

惧己愚蠢也赞扬;倏有一儿胆气强,惊叫一声无衣裳。

爸爸惧怕开脱忙,“天真”之音莫真当;又有一儿同言出,

皇帝心中似惊慌;毕竟老谋有深算,摆出神气掩恐慌;

将错就错做模样,赤身****大街徉。后有一臣好卑鄙,

手托后裙模样装。君君臣臣一大帮,愚蠢昏庸又装腔

虚荣自私丑恶相,令人作呕又心伤;还是童言最无忌,

无私无畏真话讲;听罢此言想一想,真假美丑审细详;

莫学君臣骗子样,要做诚实好儿郎。

教读《柳叶儿》时,我编写了:

童年柳叶香,因饥争相抢,八岁闹饥荒,低柳早抢光;

高处攀登难,是我用武场;攀至最高处,得得喜洋洋,

家人爱大骂,我却美心上;晨雾早远寻,三叔一起忙;

做成菜包子,任我尽兴尝;肚皮撑透明,奶奶忧淌汤;

苦中略带湿,至今情难忘;描写尤生动,语言情感洋,

读后受启发,今昔变了样;珍惜好时光,发愤求向上。

教读汉字的演变过程时,如果让学生一一去记,学生会感到困难,我把它概括为两句话:汉字演变有过程,甲金篆隶楷草行。

寓课文内容,主旨等于一文,学生读之感到易懂、上口、好记,兴味盎然,近年来。每期我都试作多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使同学们对一些难记忆,易混淆的字准确掌握,我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将一些“难”字编成诗歌,以便同学们识记。如学习“户枢不蠹”的蠹字,我把字编成“十中头,宝盖腰,石头底下两虫叫。”“幽默”的“幽”字,我把它编写成“两个幼儿去砍柴,没有力气砍不来,回家生怕人笑话,躲在山中不出来。”“戍、戌、戊、戎”几个字是最易混淆的字,我把它编为:“、”点shu,“一”横xu,wu中空,十字交叉便年rong。等等,通过这种方法,同学们感到学习语文,即便是一个字也不枯燥乏味,而且饶有兴趣,能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一些难字的写法和读音。

五、巧记成语,激发兴趣。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学生若能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真正理解其含义,并能熟练而恰当的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将会使文章增辉添彩,但若让学生单个机械的去识记,他们会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我常设计一些有趣的习题。如让学生写出含有某个字的成语,写出意义相近或相反的成语等等,通过上述方法,同学们就会感到趣味无穷,都积极参加。

六、搜集名言警句,培养良好情趣。名言警句就是汉语中最精华的部分,常能给人以启

迪和教育,为了帮助同学们拥有一定数量的名言、警句,培养良好情趣,我常在黑板上,或班级壁报上写出一些思想健康,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供同学们欣赏,并要求学生自己采撷,积累,认真领会其含义。每到春节之际,交给同学们搜集春联的任务。回校后进行汇集总结,筛选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名句供同学们欣赏,这样大大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七、开展比赛,激发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比如:作文竞赛,字谜竞猜,搜集名言,名段,名篇,背诵默写古诗文,等等,每次都认真组织,建立评审小组,设立名誉奖若干,公平评选,同学们都踊跃参加,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我也置身其中,积极参与,坚持写下水作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我先后撰写了:《德高传乡里,廉洁昭后人》《我学会了宽容》,《春风吹绿家乡貌》,《无法弥补的生日》等二十多篇短文及近百首诗歌,其中多篇在市县级以上获奖。学生都感耳目一新,倍受启发和鼓励,对我也更加敬佩。

以上是我近几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有所发展,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就应该更新观念,积极改进教法,树立全新思想,以学生为本,多加引导。只要肯下工夫,勤于动脑,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当然,本人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有些做法难免幼稚可笑有贻笑大方之嫌,但我还是拙笔写了出来,以期抛砖引玉之目的。

推荐第5篇:如何对待学生厌学

如何对待学生厌学

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厌学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有时甚至是一种十分痛苦的事情,尽管面对各种纪律的约束,仍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不写作业,包括上交作业。

导致厌学的原因有各方面的,作为班主任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厌学的学生:

1.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读书与求知、求知与成才的关系,让学生懂得从小树立起正确的读书观和人生观,养成积极上进,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会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并不厌其烦的为其讲解。

2.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给学生较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教育周围学生不歧视他们,能主动和他们一起玩。

3.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厌学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分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4.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因此,只有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才会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5.老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体罚或变向体罚学生。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到原来老师没有放弃自己,用爱心感动他们。

其实,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其厌学心理,让其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对待学习和生活。

推荐第6篇:厌学学生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案例分析

王伟(电话:13367224595)

天门市多宝镇第一初级中学

一、案例介绍

小明14岁,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小学时成绩还可以,处于班级的中等水平。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常常因为考试成绩的低分而遭致家长的责骂。加上他是寄宿生,每个星期才回家一次,与家长沟通较少。老师频频与家长联系,反映其在校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厌学情绪很严重。

二、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小明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是他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宁愿承受老师、家长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责骂,也要逃课,或者是在课堂上睡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急速下降,从小明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指导下,他无心向学,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三、如何解决小明的厌学症

通过对小明的案例分析可以知道,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厌学心理的矫正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以及被干预者的共同配合来保证干预过程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要从改变家庭环境入手

帮助家长认清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要明白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要求家长改善家庭关系,多跟孩子取得心理沟通,特别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孩子调节情感,使孩子能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消除紧张,焦虑、苦闷、疲劳等不良心理情绪,保持积极愉悦的健康心态。

2、家长要教育和帮助孩子消除自卑和厌学心理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在教育孩子时,家长除了要有良好的行为和道德观念外,一定还要有耐心。孩子学习上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要赶上去非一日之功,对孩子的要求要逐步提高,切不可操之过急或过早下结论。一要有信心。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在经过努力后是否能提高,家长要充满信心,要相信孩子经过教育,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取得进步,鼓励孩子的信心和勇气,让孩子感到“我能行!”。二要设法让孩子不断体验到学习有所提高的喜悦和成功感。对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都要及时地肯定,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孩子的某门功课以往经常开“红灯”,这次经过努力及格了,哪怕只是六十分,也应充分肯定他努力的结果,用肯定和鼓励重新点燃起孩子自信的火焰。

3、家长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积极的关注 要注重与进行孩子的心与心的交流,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与态度对孩子的示范作用。当孩子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成绩时,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不要强化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的消极归因。

4、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及行为干预

通过选择恰当的干预技术和方法,如合理情绪疗法、强化法、认知疗法等,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转变其对学习的看法和态度,引导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正确的归因,通过分析自身的原因,从其自身的因素出发来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缓解其厌学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减少厌学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过程的同时,建议采用家庭疗法,争取家庭的配合来进行积极的治疗,整个家庭共同努力来矫正孩子的厌学行为。

(二)、学校老师应该更为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长辈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产生最大影响的也是老师。因而老师们应该意识到他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带来学习的动力。而更为重要的是,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积极关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学生的人格的健全的发展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

(三)、学校要形成合力,加强家校联系

引导孩子与父母多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互动,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在社会上、在家里的活动特点,帮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对孩子不作过高的要求,也不放任自由顺其发展。

(四)、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掌握自我调节

消除不良的情绪,扬起进取之帆。首先要让他学会认识自己,正视自己,让其明白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未来的社会竞争更为激烈,成功与挫折同在,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无畏的精神去面对,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任何事情,相信自己有完成任务的意志,不断地战胜和完善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力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地开展一些学生感到乐学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游戏等,使学生受到学习引力的影响,调动起学习热情,克服自卑厌学情绪,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六)、与其他老师沟通协调,做到使学生全面提高 一次在得知语文默写时,我预先告知了小明,要他认真复习。第二天,他的默写得了75分,语文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同时,我也联系其他的任课老师,配合在课堂上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正确率的提高,使他的学习自信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又与班主任联系,在班级中挑选两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跟他做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他,使他感到同学的可亲,集体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去除他的厌学心理。

四、反思

厌学心理是一种常见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正因为它的涉及之广、危害之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积极地寻找厌学心理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找出适合问题行为人的具体方法,有所侧重地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小明的厌学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导致了小明不良性格的形成。因而在对小明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咨询过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心灵的互动。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使小明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目的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从而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其从思想上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学习过程。

总之,只有对各个个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恰当地选择具体的干预方法对心理问题进行治疗,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行为的目的。

推荐第7篇: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认清形势 痛改前非 走向成功

石阡中学

杨瑞龙

一、基本情况

王某,男,现年17岁,高三学生。身高1.75米,体格健壮,喜好运动和绘画,假期参加过素描培训班。

无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父母从事米粉生意,晚上做米粉,半夜才睡觉,白天父亲卖米粉,母亲在家收拾家务,泡豆子,泡大米,推磨,家务繁忙。

父母对他寄予厚望,生活百依百顺,也经常过问学习。而该生学习一般,父母非常不满意,责备、批评、抱怨、训斥多,鼓励、帮助、辅导少。

特别是高二以来,该生上课分心,做小动作,作业拖拉,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信心,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意志消沉。这段时间以来,该生坐立不安,课堂上心绪不宁,经常走神。晚上睡不好觉,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当发现孩子有厌学情绪时,父母虽然着急,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好放任自流。

二、个案分析

我认为该生症状属于心理失调,主要以厌学及情绪问题为主,认知观念错误,自我评价低,人际关系障碍,属于心理障碍的萌芽。如果任其发展,学生会长期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在:

该生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分散,缺乏学习自制力,缺乏有效地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情绪偏低,主要是消极情绪对学习活动的干扰。其次,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该生有抵触情绪,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严重。再加上自身因素,该生不善于与同伴交流,朋友不多,羞于求助老师和同学,面对父母的期望,他感到束手无策,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结果造成学习成绩更加落后。

三、辅导策略

1.用认知疗法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根源,正确认识与父母的亲情关系、与师生的友情关系,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加强与父母、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

2.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3.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辅导过程 1.矫正认知偏差

交谈中,王某说:“我知道他们很关心我,可是关心的话除了训斥、指责,就是唠叨我的短处,数落我的不是,烦透了。”我想心病还需心药医,要让他从错误的认知观念中醒悟过来,并非易事。所以我以一种非常理解的态度,耐心倾听他的谈话。我说:“老师十分理解你的感受。但是父母也有疏忽的时候,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在这一点上父母应该向你道歉。”“假如你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着你的孩子,也非常痛爱他们,看到孩子的学习落后,你会怎么想呢?„„”他低着头不说话,但我感觉到他认同我的观点,我们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2.增强学习信心

王某的学习态度差,学习情绪低,主要是自身的自卑心理造成的。因此,增强其自信心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首先,我告诉他我国历史名人发奋学习的故事:童第周上中学时,各科成绩不及格,学校令其退学,他却请求跟班试读。从此他起早摸黑学习,期末考试各科成绩70多分,其中几何还得了100分;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王某听后若有所思,我进一步启发他: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成功。

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体验成功。针对他目前的学习水平,我帮助他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制定一星期和一天的学习日程安排,教他如何预习功课、上课如何认真听讲、课后如何及时复习、怎样独立完成作业、如何阅读、如何记忆、如何思考等等。

课堂上,我时时鼓励他回答问题,并及时表扬他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各任课教师,也时时关注该生的上课情况,采取作业中批改激励的方法,充分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王某基本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3营造良好心境

为了排除王某的自卑心理,减轻其心理压力,使他充分体验到大家对他的关心和温暖,我安排他负责班内的黑板报设计,负责班级日常事务工作,负责体育活动,并及时表扬鼓励他。久而久之,他开始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为班级服务:替别人擦擦黑板,帮老师拿些教具,自己还为任课教师准备毛巾和水杯,上课前,他总是给老师端上热水,递上擦手的毛巾,班里的其他同学在他的带动下,也共同营造出一个团结、热情、和谐的气氛,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通过一次次的服务活动,他体验到了老师的关爱,同学的鼓励和信任,他的心情也好了很多,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

4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鼓励与关爱,父母的责任是关爱、鼓励、支持、引导孩子,而这种鼓励、引导需要科学的方式和技巧。与其家长长谈中,我与他们谈了王某对家的感受,也谈了王某的自卑心理和他们平时责骂对王某的伤害,还与他们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渴望尊重,爱要面子。我诚恳地告诉其父母,王某已经在老师的帮助下改变了许多,进步明显,希望家长多爱护孩子,多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多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通过家访,得到了王某父母的积极配合,愿意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从此以后,父母每天督促学习,辅导王某的功课。

五、主要成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王某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积极发言,自觉主动完成作业,课后经常找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同学关系良好,亲子关系融洽,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自信心加强,情绪稳定,心态也比较健康。

推荐第8篇:学生厌学情绪调查报告

学生厌学情绪调查报告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厌学情绪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厌学情绪调查报告1

学生的厌学情绪是困扰学校的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使许多老师在工作中颇感头痛。我校也不例外,部分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敷衍了事甚至抵触厌倦学习,它既损害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周围学生的学习,老师苦口婆心,但常常见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多方面来了解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从而寻求解决学生厌学的有效办法。

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共135人。其中小学男生67人,女生68人,根据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设计了问卷,分别由三个年级学生完成问卷调查。下面对调查问卷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表现

1、选择题分析

(1)、不喜欢写作业的约占35%

(2)、每次考试心情焦虑的约占27%,紧张害怕的约占15%

(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约占11%

(4)、认为作业量大、作业难的约占22%

(5)、认为教师讲课没意思的约占24%

(6)、被老师冤枉而受批评的约占3%

(7)、老师因为你成绩差而看不起你的约占2%

(8)、遇到困难没有同学帮助的约占10%

(9)、觉得在班上过得不开心的约占4% 。

(10)、回答错误时,被同学嘲笑的约占3% 。

(11)、考试没考好,被同学瞧不起的约占2%

(12)、厌学英语约占 14%、数学约占13%。

(13)、喜欢的原因:觉得有趣的占45% 老师讲的生动的有 34%

(14)、迷上电视、游戏而不写作业的有

(15)、教师对学生态度一般占2%。

(16)、有不喜欢的任课老师占53% 。

(17)、有过放弃学习想法的人约占1% 。

(18)、考试成绩不好家长打骂占22%

(19)、你喜欢的作业形式认为是动手操作的占10%

(20)、不完成作业是因为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的约占46%

二、在问答题中写出你不愿意学习的原因包括:

(1)、认为作业多

(2)、认为老师讲的没有趣味性

(3)、最不爱学的科目

(4)、认为题目太难

(5)、是自身没有兴趣

(6)、自己太贪玩

三、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法与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习惯是最好的方法。在这次抽样调查问卷中,很多学生感觉教师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面无表情,说话生硬,照本宣科,没有激情。这是为什么呢?教师教学手段陈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教师教育管理水平较低,不能从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实际情况出发,过高的要求每位学生,使之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要求教师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并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有计划和阶段性教学目标。

2、做好家校联系,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孩子。

本次调查中,有很多学生在考试不理想后,回到家遭到了家长的训斥和体罚。而在训斥体罚中没有给学生作心理疏导,没有分析考试不理想的原因,更没有提出提高成绩的方法和措施。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与家庭环境与教育密不可分。学习不好就打骂,或不去关心和帮助孩子,不去寻找影响孩子学习的原因;家长不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氛围不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与孩子的沟通不畅;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要求等。其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思想理念与文化水平,家庭教育方法不太得当。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掌握学生家庭环境定期做好家长思想教育工作也是减少学生厌学情绪的途径。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教师讲课啰嗦,没激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师教学能力欠缺导致的。怎么提高教学能力呢?必须做到“三勤”。即:

(一)勤学习。一个人要想在某些领域有所进步,获得发展,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勤学习。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教师要勤于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论著,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勤钻研。刻苦钻研业务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以后,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学经验。

(三)勤反思。“精益求精”是勤于反思的精髓所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完美”只是相对而言的。

4、社会大气候的影响

现行社会复杂多变,外界的诱惑太多,网络盛行,孩子的思想比较容易受到干扰,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自控和辨别能力还不够,尤其周围朋友同学有厌学的和容易使学习受到影响。及时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沟通工作,也是避免厌学途径之一。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在校的学习比较单调容易产生疲劳,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课外的生活,还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建立自信心,也是严肃学习的精神调节。所以课外兴趣班的开展,能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也能减少学习不良情绪的产生。

6、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针对这次学生厌学情绪问卷调查,我们从根本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使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知道问题所在,找到问题解决方法,从而使学生身心愉快的成长学习。

学生厌学情绪调查报告2

一、活动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从本次课题研究目的出发,在本校学生中,选择全校学生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法

(三)问卷设计

学生厌学情况问卷设计,主要从四个方面设计了35个问题。四个方面分别是:1家庭情况调查;2.学生的厌学程度;3.导致厌学的原因;4.家庭教育方面导致厌学情绪的因素。

(四)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352份,有效问卷为352份,有效率达到100% 。

(五)数据统计和基本情况分析。

二、本次调查问卷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本项内容共包括四个问题:家庭住址、家长成员、家庭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

1.从表中可以看出,家庭中的成员,三胎以上(含三胎)占45%二胎占50%,独生子女只有5%;家庭关系中,离异后再婚家庭占40%,离异后单亲家庭占20%。家庭的教育方式中:要求高,管教严,动辄实施暴力管教占26.5%;关心较少,缺乏沟通了解占34.6%(其中不知道如何教育占90.09%);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占38.9%。

2.学生的厌学程度:不热爱学校,认为上职业学校是无奈的选择占93.63%;没有家长和老师督促,不主动学习的占79.30%,有时主动的21.09%;坐在书桌前进行学习时,立刻感到厌烦的.4.07%,有时厌烦83.14%;成绩不好的科目不努力的11.63%,有时努力63.37%;因为看电视或和同学玩耍的时间过长而挤掉了学习时间,经常这样65.58%,有时这样25.70%。可以看出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

3.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对自己的期望:对学业成绩无所谓的48.72%,比较看重的51.28%;根据学习情况,认为自己能打60分以下(差):13.94%,60到85分(中):73.33%,85以上(优)12.73%。可以看出约一半学生认为学习无所谓,一半比较看重,但对自己的评价都比较高,比较自信。

4.学生厌学的家庭原因:家长不了解4.65%,了解的少 48.26%;当学生犯错时,家长打骂一顿了事 6.40%,管不住,不理睬 5.23%;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是以鼓励为主46.51%;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的6.40%,有时能 46.51%;学习上家长从不过问 21.16%, 要求一般 50.47%,严格、有措施 28.37%;家长(父母)和学生较少在一起 8.58%;

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没有期望的1.16%,一般33.72%,期望很大的65.12%;家庭人际关系不和谐的65.23% ,一般的26.16% 。可以看出学生厌学的主要家庭原因是:家长与孩子沟通少,在一起的时间少,教育方法不科学,对孩子的期望高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不严格,不重视。就是说重结果而轻过程,违背教育原理。

三、一般性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我校当前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出下面的判断:

大部分中职学生学习过程不够主动,自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但是对孩子的关心较少,缺乏沟通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不严格,重结果而轻过程。家长文化水平偏低,教育方法不科学。

(一)经济基础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保障,然而家长整体素质不高,很难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二)过高的学业期望值与当地社会教育大环境差、家长素质较低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学习压力,而在兴趣、特长、智力等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充分发展。

(三)虽然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权威型或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学生在极端教育方式的影响下,道德价值观、个性心理等方面极易受到扭曲。

四、提出建议

(一)构建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我们认为,当前,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仅有初等教育水平的公民的继续教育力度,可以通过办社区居民文明学校、专业教育证书制度等形式,提升这一层次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使之能够在家庭教育中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而在这些方面,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我们要积极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通过协议合作等形式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二)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校应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工作,指导和协助家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推荐第9篇: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

农村初中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同学们:你们好!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设计了此问卷,希

望大家能支持与配合我们的调查。您的回答很重要,此调查做不记名调查,请放心填写,谢

谢合作!

一、选择题。

1、你所在的年级是()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

2、你是独生子女吗?()

A、是B、不是

3、你是否经常觉得学习压力很大?()

A.是的B.一般C.没感觉

4、你有过放弃学习的想法吗?()

A.经常有B.没有C.偶尔会有

5、你经常拖欠作业吗?()

A.会B.偶尔会C.从不拖欠

6、你学习的目的是()

A..为自己的前途B.父母之命难违C.大势所趋D.自己的兴趣

7、你初中毕业后有何打算?()

A.继续升读高中B.外出打工C.没想过

8、你是否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A.有B.没有C.不知道

9、你觉得什么时候最不想学习()

A.考试成绩不理想B.老师的批评

C.家庭父母争吵D.自己的心情不好

10、你父母的文化程度是?()

A.没上过学B.小学C.初中D.高中和高中以上

11、你认为自己不想学习的原因有(可多选)()

A.基础差,想学力不从心B.怕吃苦C.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E.自制力差F.经过努力成绩仍提不高, 没

有信心

12、你认为家长的哪些行为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学习

B.家长外出打工,没时间教育孩子

C.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D.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E.没有,学习是自己的事

13、你认为在学校有哪些因素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课程太单调,只开设与升学有关的课程

B.学习负担重,作业多

C.学校生活枯燥乏味,课外活动少

D.老师管得太严,上课照本宣科

E.没有,学习是自己的事

14、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你认为哪些诱惑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看电视B.上网,玩网络游戏C.玩手机D.听MP

3、MP4

E.看色情小说F.QQ聊天

二、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自己热爱学习?(提一两点意见)

推荐第10篇:农村小学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小学生厌学心理问题早已受到国内外众多人士的高度重视。目前,心理教育工作已在全国普遍开展。但在小学生厌学心理,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还没有得到深入的开展。

我是一名跨世纪的老教师,小学生厌学心理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对其进行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还给孩子们一片蔚蓝的天空,使之能更好地学习,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一、厌学原因的分析。

附:以下是我对我校

五、六年级40名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

小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请在符合情况的序号上打勾)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1、你学习到底为了什么?

①为了自身的发展

②为了父母的期望

③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

④没有目的

2、你感觉到学习有压力吗?

①非常大

②较大

③一般

④不确定

3、如感受到较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①作业压力

②考试压力

③升学压力

④家长压力

4、你觉得学习是怎样的事?

①十分烦恼

②较烦恼

③很开心

④较开心

5、你对哪些科目的学习感到压力较大?

①语文

②数学

③英语

④其他

6、你喜欢怎样的作业?

①调查研究性作业

②动手实践性作业

③高难度的有挑战性的习题

④笔头抄写作业

7、你觉得老师关心你吗?

①不关心

②除了关心我的学习外,还关心我的生活

③只关心我的学习

④除了关心我的学习外,还注意到我的兴趣爱好

8、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方式感兴趣吗?

①都感兴趣

②不感兴趣

③只对有些内容感兴趣 ④无所谓

9、你的父母关心你的学习、生活吗?

①很关心

②较关心

③很少关心

④不关心

10、你知道家长对你的期望吗?

①进入高级重点学校

②不知道

③成绩进入班级或年级前几名

④将来能找到好工作

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汇总表 调查项目 选①学生比例 选②学生比例 选③学生比例 选④学生比例 学习为了什么 11% 71% 16% 2% 学习是否有压力 7% 30% 60% 3% 学习的压力来自于哪里 8% 12% 28% 52% 自己对学习的认识 12% 14% 9% 65% 对哪些科目的压力较大 30% 45% 21% 4% 自己喜欢的作业 24% 45% 9% 22% 老师的关心 1% 26% 55% 18% 老师上课内容方式是否感兴趣 46% 15% 34% 5% 父母对学习生活的关心 3% 45% 18% 7% 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29% 4% 31% 36%

根据以上问卷的分析与总结,以及我们经过长期观察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个例访谈,得出造成孩子厌学的实质性原因是:

(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不明确是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观原因。学习是一种艰苦而长期的脑力劳动,需要学生付出艰辛和努力,否则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它要求学生具备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等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往往知难而退,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在困难面前丧失斗志,没有信心,久而久之,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业越拉越远。

(二)孩子的精神压力、学业负担过重。

家庭、社会、学校的压力就象三座大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要有好前途就必须\"小学力争上游,初、高中争取重点,大学要上名牌\",把孩子学习的那根弦扯得太紧,把孩子逼得很累,孩子深受应试教育的高压,片面升学率的威逼,心理负担的困扰,根本享受不到任何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苦\"差事\"。并由对学习的不满转变为对学习的厌倦。如学校搞一次活动不留作业,学生齐呼万岁,在学生问卷中学生最不满意的是体育课被其它学科老师占用。

(三)教师教学缺少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趣味性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内在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平时上课,我们总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在进行着单一的教学,教学语言贫乏,教学组织缺少魅力,课堂缺少生气,扼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有时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便一味地呵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是新奇、满足、愉悦的感觉,而是枯燥、乏味的感受。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

(四)学生精神家园的失落。

谁都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几乎每个人都在无情地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家长和教师的一个致命错误在于忘记了孩子的心理年纪,认为玩是没有意思的,只会虚度孩子的大好时光。于是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过\"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学生被牢牢地粘在板凳上听课、背书、做题,乏味的学习让他们漠视生气盎然的四季与变化多端的社会,形同苦役。少数学生成天迷恋网络和游戏,依靠这些来缓解学习压力。玩的对象由自然趋向高科技产品,玩的天地由室外趋向室内,玩的组织形式由团体趋向个人,玩的内容由现实趋向虚拟,玩的方式由开放趋向封闭,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正常交流和交往的缺失,使抑郁、自闭、厌学成为影响小学生健康的三大心理疾病。

二、对策。

1、目标激励,铺路搭桥。

正确的、恰当的目标能催人奋发,并自觉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要帮助厌学学生树立奋斗目标,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有\"近\"到\"远\"的过程。一般来说,近期目标的要求不是很高,容易做到。近期目标也最容易给学生成功感。每次学生近期目标达成后,可在班中表扬他,鼓励他,并继而提出更高的目标,为进一步实现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期初我班一个同学曾在日记中这样大胆地写到:\"我讨厌学习,我觉得只要让我躺在床上每天看电视、听音乐,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你看我无论怎样学习,总是班上最差的一位学生,无论哪次考试总我最慢,我要是

第11篇:如何对待厌学的学生

如何对待厌学的学生

我是纳雍明星小学的老师,在与家长们的交流中,让我们有这么一种体会,有些家长把孩子厌学看得过于简单,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厌学时,只是着急的、一味的问“怎么办?”,而忘了问问“为什么?”。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不喜欢学习,讨厌学习,甚至厌恶学习,逃避学习。表现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如果孩子成绩出现落差,自己就会越来越没有信心,害怕交际交往等。

面对厌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多鼓励孩子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二是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是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三是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 对于学生的厌学行为,其引发的原因会有所不同。我分析了一下厌学孩子的心理,让家长更加清楚对于这样的孩子所需要做的工作。同时也需要了解家长本身在孩子厌学的行为背后自己是如何影响了孩子。

厌学初期行为表现:

1、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不想去上学

2、每次上学前总表现情绪不好,烦躁。

3、消极对待学习,不愿完成作业,不愿认真听讲。

4、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早退、旷课、逃学等。

厌学症状:完全拒绝上学,任何人劝说都没用,否则就以离家出走、想死等行为来回应家长对其返校的要求。

厌学孩子对学习的认知特点:

1、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从学习中得不到吸收新知识的乐趣。

2、认为学习是家长给安排的生活,与自己的未来没有多大关系。

3、认为读书与不读书没有多大差别,以后的工作中并不需要目前所学的知识。

4、认为读书无趣,其它方面的知识比学业的知识更有用。比如:口才、交际能力等。

5、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还不如早点干点别的,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目前有很多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只是有一些学生还没有到完全不去上学的程度。但这种厌学心理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负担感,常以一种想逃避的心态对应学习生活。厌学心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从而也会导致他们的身心发展偏离平常和健康状态。所以厌学这一问题应得到社会和家长们的重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在对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后,对学生厌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给家长一些更有效的建议。

引发厌学的人格因素:

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较差,自尊心强,内心缺少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愿接受他人帮助,逆反心理较重等。

引发厌学的相关原因:

1、人际关系不良而导致厌学。

2、缺乏生活自主意识,学习动力缺失而导致厌学。

3、在成长中能力培养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独立学习能力差,学习内容跟不上而无法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产生厌学情绪。

4、家庭内部存在的问题,使孩子无法安心学习而希望早日工作离开家独立生活。

以上列举了一些相关原因,但现实问题的产生也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相互影响所导致,其中会存在一些心理机制,无法一一罗列,只希望家长通过我的分析对厌学行为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那么应如何对待厌学的学生呢?

首先明确孩子引发厌学的真实原因,找出孩子厌学的认知特点,而后对应给孩子具体的心理帮助。

1.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人际关系中其他成员的反应,学会与他人配合与合作性的互动,交往中去除以主观来推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避免因猜疑而引发人际的不愉快。

2.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使孩子形成自我成就意识,多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从中体会自我价值感。在对特长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他们的学习一般也都不错,因为他们从自己的特长中感受到成功体验,在被认可中提升了对未来追求的动力,从而这种动力在恰当的引导中自然会转向对学习的关注,促使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建议家长和老师们多采用正向强化法,以孩子真实的优点为基础,多给予赞扬和欣赏。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多鼓动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而家长只给力所能及的建议,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自己做主决定一些事情,使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感,同时也提升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引发厌学情绪,因为他们基础较差,所以对学习的信心不足,常把学习中的困难放大,在学较体验不到放松的心情。这样的学生更需要现实在学习上的帮助。让他们懂得设定分阶段的小目标,一点点来追,就会慢慢跟上,不要急于马上补回所有的课程,心急只会让压力感更重,而增加了焦虑感,更无法安心学习。同时也需要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的初期需要家长的陪伴与帮助,建立了习惯感之后,成绩有所提高时,孩子会感受到一些乐越,学习的兴趣也会相对提高,这时家长可以放手并多赞扬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感受自己的能力,从而也会提高学好的信心。

4.对待早恋的孩子,需要给予理解和让孩子懂得如何在恋爱中建立良好互动的建议,使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他们之

间的关系,不要过早地投入大量的感情在恋爱上,在未来的生活中,还有更多因素会影响着爱情的成功发展。也需要引导孩子提高对他人的理解能力,学习换位思考,同时鼓动孩子与恋爱对象在生活中相互帮助,在彼此的理解及支持中升华爱情,从爱情当中获得更多的力量,懂得如何更好地实际未来的幸福。对待早恋受挫的学生,需要让他们了解受挫的原因,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对爱情美好的想往,并强化孩子对自我价值体现的奋斗意识,强调早恋本身不利因素,让孩子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

5.从家长角度给予改善建议,增加家长与孩子的内心交流,提高家庭相互的理解与宽容度,让孩子感受一份良好的家庭氛围。

总之,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需要对症下药,在对孩子做好厌学的心理辅导的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更好地帮助他们以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第12篇:学生厌学、拒绝上学、逃学

学生厌学、拒绝上学和逃学

博远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刘建设

学生厌学、拒绝上学和逃学是一个令家长和老师都感到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学生厌学、拒绝上学和逃学带来的危害十分明显。

学生厌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学生学业方面受到影响。学生一旦产生厌学情绪,将没有心思听课,认为上课没有兴趣,对学校的某个老师或者某些课程产生厌恶。厌学的学生,人在课堂心不知在什么地方,听不进去自然无法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将首先受到影响。学生会有抱怨授课没有意思,老师也会因学生的成绩下降告知家长。厌学学生的前期主要表现是抱怨学习没有兴趣和某些功课成绩下降,学习学业首当其冲。

第二是负面情绪影响健康人格。厌学时间超过一周,错过的课时和内容让学生在上课就会产生陌生感,再听课的时候就会感觉吃力了。这个时候学生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反过来影响上课效果增加厌学的程度。 厌学的情绪产生一旦超过2-3周,学生对课程的陌生程度将逐渐加重感觉很难跟上课程进度,想听也很可能听不懂老师在课堂上讲写什么了。那些拒绝上学或者逃学的学生一旦超过三周往往很难跟上原来班级的课程进度。因此产生的焦虑情绪更加严重。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过度激惹敏感和焦躁激动并会经常控制不住的发脾气。

中小学生就学时期,正是自我认同和社会认知核心价值观与人格成长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长期的负面情绪的侵蚀和困扰将使学生难以形成健康的心理模式。

第三是问题行为影响未来。

青少年的厌学情绪一旦发生没有做及时的心理治疗与咨询调理。厌学情绪常常发展为拒绝上学,家长如果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味的强迫上学的话,无法忍受焦虑情绪或者厌恶感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对抗性的行为——逃学了。

中小学生自己的观点因其人格处于雏形发展期而具有着思考不足不成熟的特性,情绪因其自我认识有限和控制不足具有反复波动的特性,行为则因为前面两项的影响而具有冲动性和可塑性。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加剧的问题行为。

厌学发生时,此时的心理干预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厌学情绪的延迟处理有可能会发展到成绩下降,无法听课而发展到拒绝上学。

厌学情绪产生的前期,家长和老师要积极的配合与学生做深入的交流,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

对于拒绝上学,此时的心理干预更加重要。

中小学生分析拒绝上学的原因,一般有一个年龄上的划分;11岁以下的学生一般属于回避负面情绪和感觉的拒绝和寻求关注的拒绝上学;而11岁以上的常常是回避人际关系和回避困窘的情景环境而拒绝上学。如果学生不属于以上几种情景的话,就要考虑是否属于心理创伤引起的心理问题了。

拒绝上学的学生所受到的影响不仅仅是一时的成绩,更可能是一生命运。

逃学的学生,家长一定要认识到,逃学属于严重的问题行为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是必须的,一旦不上学游离在社会上的时候既有可能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所影响,一旦发生届时的心理帮助费时费力预后不良。这样的案例不乏其人。其危害也将是多年的长远的也是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应该看到,厌学、拒绝上学和逃学问题的影响不同,心理层面不同。学生不同层面的问题解决的手段和方法是不同的,相应解决问题的时间也完全不同。

学生厌学是属于一种认知层面的心理矫正,拒绝上学是一种心理问题的干预与行为调整,逃学则是一种严重的问题行为的矫正;

无论是厌学、拒绝上学还是逃学,只要发生家长都要认真的对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

东莞博远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地址:

东莞市南城鸿福路100号尚书银座A座1503室(市图书馆对面)

联系方式:

0769-27227011

(博远心理原创)

18688658269

第13篇: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案例一:

王峰,男,高一(7)班。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 案例二:

牛培培,女,高一(7)班。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上课故意讲话,做小动作,不交作业。

我找她谈话,她也是听过算了,有时也会和我顶撞,回到教室一如往常,是个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学生。做事很情绪化,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老师不是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过程和辅导策略: 首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了解他的情况,让他充分地发泄内心关于学校与老师的不愉快记忆。

刚开始他闭口不语,我就避开主题,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并多次强调会为他所说的话保密,后来他终于开口了。在交谈中,我还了解到他爱好打篮球。

坚持疏导教育: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其他人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这样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他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学习的潜力。

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尤其是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然后逐步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经过我和各科老师的不懈努力,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态度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正在赶超其他同学。

第14篇:探究学生厌学之因

揭阳邱金元纪念中学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研究性学习教案

教师: 吴 朋 昌

2009年12月30日

探究学生厌学之因

每个家长都尽心尽力给孩子创造条件,寄望孩子拥有闪亮的人生;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拥有此刻人生的闪亮,桃李芬芳、出类拔萃;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人生精彩闪亮。缘何现在的学生那么讨厌学习呢?特别是一些被认为是副科的学科,学生之厌学情绪溢于言表.这到底怎么啦!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形呢?

1.学校之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一个贬义词,它是相对素质教育而提的。应试教育也称“升学教育”,强调“双基”和能力与智力因素,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片面教育。

(一)应试教育重视知识量,忽视学生素质、自我探究能力的开发。中国学生的知识水平是较丰富的,但往往缺乏创新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目前雷声哄哄的教育改革正是以往填鸭式造就的英才们带领的,他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二)应试教育重理论,忽视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偏重简单“高效”的讲授法,忽视学生能动的发现法。应试教育不尊重人的存在,不能调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而简单一化为机械的加工。

(三)应试教育偏重“好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差生。学校教育成为严酷的、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重压力的淘汰赛。英才三两人,牺牲一大片。培养少数人才,耽误较多人,反映了应试教育的极端功利性。 2.家庭教育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一)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又不掌握教子成才的规律和方法

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童年,需要体验什么.当然,家长自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出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敢去西。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生生长”,他们从来不对你说向东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随便打狗或撵鸡。但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二)家长教育意识虽然增强,但时间精力不够,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学生自身的潮流装备足以说明家长在对待物质方面的态度.

(三)社会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家庭教育的可控性减少,特别是性教育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3.社会环境

读书无用论已经被许多学生承认,在当前读书的不如种地的.上大学不如当小老板挣钱多,金钱是衡量知识价值的唯一准则. 3 知识的所有价值就在金钱上完全体现出来.学以致用才能体现知识的真正价值.知识本身不会升值的.知识以用为贵.不用知识就分文不值,而学生不会那么想,他们只看到读完大学的也找不到工作,一无是处 .影响了学生对待读书的态度,读书与否好对以后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使在高中的学习的缺乏动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事物对他们强有力的吸引力,如今可供玩的、好玩的东西是太多太多。看卡通书、看电视电影、打电子游戏、上网、发短信、听Mp

3、出外旅游等等,它们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男生女生,成为学生憧憬的对象,加之社会媒体对“快乐生活”的极度宣染,广大学生自然抵挡不住其诱惑.自身堕落,将精力投入其中,无暇来学习,导致越来越差,厌学油然而生.总之,学生讨厌学习是多个因素综合的结果,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单位: 邱金元纪念中学 姓名: 吴 朋 昌 2008-12-30

第15篇:高中生厌学原因调查报告克服学生厌学

高中生厌学原因调查报告克服学生厌学

[导读]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

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的不公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以人为本”,全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所趋。然而,由于升学压力等诸多原因,不少地区或学校的中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那么,导致中学厌学的原因叫究竟有哪些呢?带者这一问题,我们成立研学小组,对洋浦中学中存在的厌学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调查方法

1、调查方式: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2、调查对象:洋浦中学高中部

3、调查内容:包括社会、教材、教师、家庭、学生个人和班集体等六大方面,共10个小问题。

二、调查情况(仅列其中十大原因) 次位 原因 百分比 1 教材枯燥、偏繁,学生不感兴趣 63.3% 2 因为老师而厌学 58.9% 3 因考差而产生厌学心理 45.6% 4 班内组织纪律涣散,学风不正,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非重点班) 39.7% 5 与老师同学关系不融洽 38.6% 6 教材偏难,学生感觉负担重、困难大、压力大 32.8% 7 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期望太高,是学生有逆反心理 31.9% 8 学习基础差,听不懂,想学而不能为力 31.9% 9 学习自觉性不够,缺乏恒心、毅力,沉迷于网络,无明确目标 30.6% 10 对某课不感兴趣 26.7%

三、分析与思考

调查结果表明,我们洋中高中学生中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况,尽管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应要主重的不是问题所在,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考试制作,摒除应试教育的阴影

毋庸置疑,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素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调查结果看,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加上社会各中媒体对高考的片面引导,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压力,应试教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有人形象地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大部分失声仍陷于“题海战”中不能自拔,这无疑给中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成为推进素质教育道理上的绊脚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改革现有的考试制作和人才评价制度,归根结底是改革用人制度。因为学历、文凭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一旦对一个人的学历、文凭的重视高于对其道德行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评价,应试教育就会有市场,就不可能消失。

2、教师更新观念,师生重新定位

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换的主体,是教育质量的终极保证。因此,教师的观念是能否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关键。调查情况表明,至今仍有不少的教育观滞后,教育方法陈旧。有45.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32%的学生觉得教师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过于重视分数,与学生沟通。在普通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呼唤教师转变角色的今天,我们一些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依旧固守着“填鸭式”、“题海战”的传统做法,习惯于用同样的东西去填塞不同的学生的头脑,不重视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穿新鞋,走老路”。由此可见,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加快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真正更新教育观念,师生关系重新定位,已刻不容缓。

3、优化教材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

普通高中新教材改革已开展多年,改革所取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肯。但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新教材也反映了不少的问题。如认为教材枯燥、偏繁,不感兴趣的学生占38.6%;认为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不用上的占32%;认为教材偏难,感觉负担重,困难大的占26.7%;认为教材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层次性的占24.2%。这一现象固然不能反映全部,但在客观事实上他们却与重点高中的学生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并一起参加全省统一会考和全国统一高考。不同的起跑线,同样的激烈竞争,使他们不得不一次品尝着失败的苦涩。因此,统一标准、统得过死,无异成为非重点普通高中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障碍,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跬积步,无以成千里”。学习正是这样,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提倡终生学习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是终极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差,听不懂,想学而无能为力的占32.8%;认为自己学习方法不得体,学不会占25.3%。长期的教学经验使我们坚信;非重点普通高中的学生与重点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在智商方面可以说是相差无几,所缺乏的正是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观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获取知识,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是培养学习意志,保持精神健康,行为成功的化剂。

5、师生齐心协力,共同营造良好班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9.7%的学生认为,班内组织涣散,学风不正,每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影响自己学习的重要因素。当然,一个班集体班风不正、学风不浓,这与班主任工作的投入程度,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方法有直接关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深入分析其原因,不良班风的形成与课任老师、学生家长,特别是学生个人也密切相关。因此,多方合作,齐心协力,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保证。

6、学校、家长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传统的教育观念固然无可厚非,但无视学生的个体特征,一味过高地期望,却给莘莘学子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调查表明:有30.6%的学生认为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期望太高,使学生有逆反心理。综观我国目前的教育,最大缺陷就是对教育主题既学生的忽视。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拼命地教孩子认字、学算术等,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情绪、情感及个性发展的关注,从而错过了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动手、动脑和探索兴趣的良好习惯、道德养成的重要时期。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又陷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题海战”之中,忽视了对中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缺乏主动发展的意识,不能为未来而设计自己今天的行为,结果导致很多高中生临近毕业还不曾想过自己将来干什么。他们所有的选择都是父母、老师为他们安排的,所有的一切都由别人做主。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提高。要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使孩子在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学会同世界对话,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营养,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创造成功。

四、几点建议

1、加强师德修养,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

古人云:学生须“亲其师,信起道;。良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友好合作,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树立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

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抵制社会上金钱上、权钱交换等不正之风的侵蚀,才能在关系到人类社会千秋伟业的教育事业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其次,树立“人人成功“的理念,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不成熟的个体,在他们身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如何看待。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充满信心,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成功的信念。要坚决克服对学生重分数轻品质,重知识能力的思想,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因为只有学会宽容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的教育,乐于学习他的所教授的课程。当然,宽容绝不是放纵。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严寓于爱,爱寓于严的原则,否则,师爱就会变成溺爱,宽容也自然成了放纵。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知识急增的今天,不好好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人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特别是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生心智的开拓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还必须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健康、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因此,教师自身知识的丰富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能同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所以,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已刻不容缓。

3、转变角色,顺应课程改革潮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等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尽快转变角色,以顺应课程改革潮流。

首先,在新课程中要求建立平等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师生之间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教学生会学习,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个接纳性的、互动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

其次,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教师也成为新课程开发的主题之一。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这就是决定教师今后必须由“教书匠型”向“科研创新型”的教师转变。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第三,新课程改革中,加大了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力度,必然使教师的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和模式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教学必须具备链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此外,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更新创新新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善于讲网络上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四,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材料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这说明实施个体化的课程和教学条件和措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改革教学评价,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早在1997年,国家教委就发出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改革教学评价的方法。但是,至今绝大部分地方和学校评价教学业绩仍然是“唯分数是重”。上级有关教育部门根据高考人数排名次,学校根据高考成绩发奖金,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成绩排座位等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给学校和广大师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广大教师不敢放手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结果导致大部分学校的素质教育都流于形式,开展起来举步维艰。因此,改革单纯看升学率评价业绩的传统模式势在必须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各种人才。

第16篇:关于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职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大增,对高职院教而言迎来发展与调整机遇期。但是由于社会偏见和教育错位在高职中也存在一种厌学情绪,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势必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这种情绪也会在学校中蔓延发展影响学校的校风建设。所以探究学生厌学的基本情况,厌学的典型特征,从而使教师有的放矢的研究管理和教学改革方向方法。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和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对象选取了一年级六个专业每个专业20名学生进行测试。

三、调查内容和结果 表一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

项目

你每学期制定学习计划吗 你经常预习新课吗 你经常复习吗

你能独立完成作业吗

对于每个单元的知识能否小结 除了课本外你是否看参考书 是否制定一定的作息时间表

选题及统计结果

59人 49% 44人 37% 68人 57% 59人 42% 61人 51% 55人 46% 98人 82% 49人 41% 20人 17% 74人 62% 48人40%

没有 不经常 不复习不能 不能 不参考 没有 不会 不放 不能 不会

61人 51% 76人 63% 52人 43% 61人 58% 59人 49% 65人 54% 22人 18% 71人 59% 100人83% 46人38% 116人60%

是 经常 经常 能 小结 参考 有

是否晚上睡觉前将功课在脑中回想 会 学习时是否放音乐 是 上课或自学能否聚精会神 能 学习的新知识能否跟旧知识进行比较 会

上课时你主动发言吗

学习中遇到困难你自己解决吗 主动 自己解决 19人 16% 69人58% 不会 不 101人84% 51人42%

表二关于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的调查

项目

你是一个喜欢人交往的人吗

你是否对学习产生过讨厌

你是否觉得学习经常受某些同学的干扰

你的学校有打架的情况吗

这种打架的情况对你的学习有影响吗

你觉得谈恋爱会使学习成绩下降吗

你会觉得上高职造成你学习动力下降吗

在陌生人面前讲话你是否紧张

讲课老师的风格影响你的学习兴趣吗

家长的态度对你的学习有影响吗 选题及统计结果 是 产生过 是 有过 有影响 会 会 是 是 是 76人 63% 99人 83% 34人 28% 11人 10% 10人 8% 56人 47% 23人 19% 47人 39% 66人 55% 78人 65% 不是 没有 否 没有 没有 不会 不会 否 否 否 44人 37% 21人 17% 86人 72% 109人 90% 110人 92% 64人 53% 97人 81% 73人 61% 54人 45% 42人 35%

四、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

调查显示,49%的同学每学期制定学习计划,有36%的同学经常预习新课,38%的同学经常复习。有68%的同学能独立完成作业。有28%的同学对于课本每个单元的知识能总结。18%的同学除了课本知识外还看参考书。78%的同学有课外阅读习惯,68%的同学制定过一定的作息时间表。20%的同学每晚入睡前要把每天的功课在脑海中回想一下。68%的同学对于学习过的东西有计划,有步骤复习。88%的同学课间十分钟出教室休息一下。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充满很大的希望。并希望自己的努力拼搏,迈向成功的殿堂。都制定了学习计划,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毅力的去坚持下去。只有一部分的同学经常预习以及复习功课,个人意识薄弱导致中途止步。不利于学习的发展,但这并不能影响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每个人也是为了

能够拿到好的成绩而独立完成作业,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大部分学生都能扩展学习范围,经常阅读一些课外资料,扩展了自己的学习层面。通过这方面的调查,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对待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有67%的同学在碰到不懂的问题时自己考虑,通过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来自己解决。有98%的同学在阅读书籍过程中还用快速阅读法。有48%的同学在学习某些较难知识时考虑过,并在脑海中编织一个网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86%的同学对所学的内容使用自己的话概括的,75%的同学在上课或自习能聚精会神。53%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自己解决,88%的同学课桌柜里的书籍摆放整齐。98%的同学害怕面对考试,害怕面对考试成绩。60%的同学看书不到20分钟就注意力分散。54%的同学上课很少举手发言。有73%的同学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会积极开动大脑在没办法时请教同学或老师,42%的同学会将一段文章做大为小,化整为零,个个击败。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可得知,有相当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有一定责任心的人,对待自己的学习也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也许是同学受到过高等教育的关系。但对于某些方面学生有些消极。通过这几项的调查,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都很重视。

3、学习中同学出现的问题:

有71%的同学晚上睡不着觉。有78%的同学爱发火,脾气大。93%的同学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去观察,不感兴趣就置之不理。69%的同学曾经出现过对学习不喜欢和讨厌。58%的同学觉得自己的学习受

到干扰,74%的同学对上课的老师不满意,并对课程也产生厌倦。

分析以上调查结果,学习情况对每位同学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使同学的性格和脾气以及生活方式上产生很明显的变化。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还是很重视的,认为学习就是学生的职责,每位同学都有一个标准去衡量自己。并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通过此方面的调查,可以断定每位同学都有一颗不断追求向上的心理,但在学习方面表现得却不积极,这是导致厌学的一个原因。这让我们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4、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调查显示,有48%的同学在陌生人前讲话会紧张,有60%的同学是一个喜欢交往的人,有43%的同学曾经会受到过同学的欺负。也有30%的同学受到欺负后并在学习上受到影响。90%的学生有打架行为,并且有18%的同学认为打架的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有影响,有32%的同学认为打架的学习都差,有48%的同学打架后对学习产生厌倦。在调查中有70%的同学身边有早恋情况,有38%的同学觉得早恋会使的学习成绩下降。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得知,我们生活的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其中的兄弟姐妹就是这个大集体中的个体,多少会有些摩擦和误解,从而导致一些情况的发生,所以每位同学之间的相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人的学习。在学校中避免不了有一些早熟的学生,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和方式出现在学校内影响着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形成一种“追风”现象。导致分散精力,荒废学业,以上调查使我们对学生的生活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五:总结与感悟: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我们得知同学们的学习受多方面影响,这些方面涉及到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氛围等多个方面。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都有上进心,但却有一部分学生经受不住诱惑,经受不住挫折的打击。意志力薄弱,求学的心思下降。这才导致他们不能顺利走过学习的生涯。也是导致他们厌学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造一个和谐的校园尤为重要。我建议我们教育者应该更加热情的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严格管理校园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第17篇:青少年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学生为何会厌学?情况如何?经过调查,我发现了初中生出现厌学心理人数所占比例最大。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我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了大多数小学生对学习能表示出喜欢的心态,而这种喜欢,多是源于家长和老师教育的结果。出现厌学者最多的是初中学生,这与他们所处的年龄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其次,初中与小学的过度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多数高中生能对自己的责任表示理解,所以表现出对学习并不反感,但也并非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基于以上调查,知道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反感产生的最重要的阶段处于初中。由此,老师或家长对学生学习教育的关键时段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对于学生为何会出现厌学的各种心理问题,我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来进行分析研究。

1、小学

我对某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的44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38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因为年龄还较小,因此觉得他们的目标多为口号式的,例如:长大为祖国作贡献;长大当一名科学家。35位学生能够主动听讲,21人表示从未有过不想上课的念头,37位同学作业均是自己独立完成,39人表示喜欢上学。由此可见,小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学习的,很少有厌学者出现,但也不排除极少数的学生厌学。

小学生多处于6至12岁,正处于学习能力的培养阶段,他们表现出对学习的喜爱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他们还很小,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小学生出现不喜欢学习的情况多是由于上学使他们玩的时间减少了。游戏活动与学习活动相比,为什么不会出现\"厌玩\"呢?游戏一般没有功利性的目的及要求,它主要取决于兴趣。游戏的目的在其过程本身。而学习是一种艰苦而长期的、连续而不能任意间断的脑力劳动,它要求人们具备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等一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某些学生那里存在的享乐思想、怕苦、怕难、懒散等一些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的主观原因,也是厌学的一个经常性原因。从另一方面来说,小学生的坚持性还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成人短,长时间从事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导致注意力转移,做错题是常事。做错题对小学生的作业行为是一种负强化,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做作业,厌烦作业。再有,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平,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苦海无边”的感觉,反正做完了作业还要再加,没有个完,也没个“奔头”,何不如坐在那里泡时间等睡觉。作业难度大,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无法解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产生以下几种反应:(1)产生焦虑。因为做不出题目,担心老师的批评,担心家长骂自己笨,担心以后无法应付考试。(2)依赖别人。包括依赖家长帮助,同学帮助,抄袭别人作业等。(3)放弃不管。另外,由于小学生使用的教材,编写过程多注重于它的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而很少或很难兼顾它的趣味性、娱乐性或生动性。再加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一个由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转,学生缺乏新鲜感,教学吸引力远不能与其它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当小学生出现了厌学的心理时,家长首先应该和他们交谈,小学生还处于一个自我意识未完全形成阶段,他们对家长的信任程度还很大,当然不排除部分学生心理上成熟的较早而产生的逆反心理。若交谈的效果并不好,家长可以采取给孩子多点玩的时间,但万万不可以因为玩而不学习,而是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劳逸结合,适当的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

2、初中

对某一中学里的10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只收回97份,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中小学生中,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可能性最大。在问及是否喜欢学习时,43

名初中生表示不喜欢,多数认为学习无聊,这与他们对于未来目标的不明确有很大关系,有28个学生选择了对于未来很迷茫,这是他们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不会喜欢学习,而选择喜欢学习的学生中大多是因为想要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当问及能否认真听讲时,有47位同学在遇到要求严格的老师时就听,不严格的老师就不听。有11个同学经常随便找理由给老师请假,有33位同学偶尔会出现这种状况。51位同学是因为老师的缘故而完成作业。平时小测验有6人表示懒得写,有10人找一份来随便抄抄,还有45人边做边和同学对答案。对于作业,有15人表示抄完就好,有23人边做边抄,还有34人边玩边写。

以上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小学生和高中生。从数据中显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而听课和完成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初中生年龄大部分在12至16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处于自我认同阶段,比起小学生,他们更相信自己;比起高中生,他们又没有很强的责任感。他们既不会完全听信家长的说词,自己又没有什么目标,玩的诱惑对于他们依旧很大,这样,学习对于他们很可能成为一件苦差事,厌学也就显得很自然。然而,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学习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够考出好成绩,能够超越别人。因此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的原因,不是打就是骂,这就无疑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因而孩子不堪重压,自尊心受损,厌学的情绪随之产生,甚至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还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希望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来报答自己的老师和父母,但由于没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经验,结果还是事倍功半,并且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天生就比别人笨,自己的命运注定要比别人差,无脸见同学、见老师、见父母,怕同学嘲笑,怕老师批评,怕父母打骂。而且,由于成绩差,自尊心不断受挫,由最初的惭愧、内疚,继而发展为“破罐子破摔”的毫不在乎,于是积极寻找学习以外的文体活动、不守纪律、寻衅闹事,甚至实施违法行为等给予消极补偿,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个学龄段学生的家长最应该引起注意,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习。同时,学校办学方向也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人格等教育长期等闲视之,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此外,一些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如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习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无味等。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升学都十分看重,无疑要对学生的学习施加各种压力,使学生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人类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消极情绪积累,容易产生厌恶反应。

那么,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呢?对于家长来说,与孩子交谈时,点到为止,不宜过繁,否则埋藏在他们心底的抵触情绪的种子很容易萌发。但是,也万不能怕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一再迁就、放纵他们。及时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很重要,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是很好的方法,虽然他们有逆反心理,但大多数的初中生还是比较听老师的话的。这就

要求教师们一定要以育人为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重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因材施教,学着体谅孩子,尝试心灵沟通,与家长“双管齐下”,先向孩子敞开心扉,才能要求孩子们信任自己,如此一来,教育孩子亦非难事。

3、高中

对来自不同学校的10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收回52份,他们表现为,对于自己的未来,高中生多数表示有自己的追求,他们的追求都是较实际的,众多学生的目标是相同的:考入理想的大学。而高中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则很短选择1小时和1到2小时的均有21人。29人偶尔会有不想上课的念头,有30人曾经有过随便找理由给老师请假的经历,36人认为只有好好学习才会有很好的出路。31人表示喜欢学习,19人表示不喜欢学习。在表示喜欢学习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原因栏中填写的是迫于责任;不喜欢的多数表示: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在对高中生的访谈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表示对于学习没有喜欢与不喜欢之谈,这是必须的喜欢不喜欢并不能决定什么,由于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学校压力他们必须学习,这是一种责任。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

(1)社会大环境是造成现在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高中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也悄然改变着。尤其是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不正之风及社会道德水平滑波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消极影响。学校周边环境也需要整治,有些学生沉迷于游戏室、录相厅、网吧之中,对学习毫无兴趣而言。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家庭关系不和是造成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给子女的心灵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致使他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如某校有位高三学生回家时,常看到父亲打母亲,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尤其是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把这些学生视为“包袱”,甩到学校里,懒得去管。这些学生对学习大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没有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举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面大旗下,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来,或者讲开展得还很不深入。例如当今学校都在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如果能真正把它落实到处,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大增的。但是,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要思考如何尽快地把教育管理跟上去。学校一些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调动学生兴趣。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4)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习兴趣。这些学生当中,可分四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班的暂时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这些暂时后进生不是自愿来读书的,是父母自费择校硬逼着来的。第二种是在文化学习方面智商不太高。第三种是家庭溺爱的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子女。第四种是来自教育落后地区的转学生。这些学生对学习信心不足,而借故迟到、旷课,在课堂上打闹,做恶作剧,他们往往不思悔改,与教师顶撞,更有甚者弃学出走。高中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他们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部分学生出现的厌学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如果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时,也势必败坏校纪校风,给学校形象造成伤害。

高中生不喜欢学习但也不易产生厌学心理,因为他们已接近成年,能够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每一个高中生的家长都不必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他们都有很强的自

控能力。也许有时候会出现暂时的迷茫但是他们的“超我”会很快的指导他们重新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暂时的迷失,是不断调整自己状态与目标的动力,只要能够很快的找回方向对学习则有很大的益处。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家长应该尽可能的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感受,因为他们不再像小学生一样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基本形成,过多的管制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逆反心理,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平等是家长与高中生交流的最基本原则。

小学、初中、高中是孩子成长的三个必经阶段,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好的处理学习心情是很重要的,家长的关心也是必要的。就学习而言,初中则是最关键的时刻,厌学心里也最容易在此时产生,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家长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社会、家庭、学校都要行动起来,用爱心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找回学习兴趣,从内心唤醒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让他们树立责任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人生的轨迹划过生命的天空,也许最璀璨的便是读书时代,十几年的书式生活难免会有所厌烦,然而,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前辈人辛苦创下的功绩即将掌握在他们手中。作为炎黄子孙,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我呼吁所有的学生,珍惜光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

第18篇:浅谈厌学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经过高考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其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非常珍惜学习机会的,进步明显。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无动于衷,产生了厌学的行为。

一、要做好厌学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首先要对此类学生进行重点关注

首先,建立重点学生名册,对此类学生实施动态管理,名册实时更新。坚持与此类重点学生谈话制度,并将谈话记录装订成册,详细记录谈话的时间、地点、谈话的内容。便于向家长反映此类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做到有据可依。

其次,此类学生的厌学行为,多是因为其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最后,要从此类学生产生厌学想法的心理根源入手。有些厌学学生多报以“社会工作”过于理想化的想法,对此,可以让有此类想法的厌学学生利用假期增加社会体验,体验社会的艰辛,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储备离真正的工作需求还存在多少事实上的差距,增加他们的危机意识。

二、加强对厌学学生考风、考纪的教育和管理

有些学生在考试时,不以考试作弊为耻,而以考试不会抄、抄不到为耻。个人认为学生产生这种谬论归根到底在于其心理上的失衡,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教育学生考风、考绩在城建学院的主流是好的,将学生的思想向积极的方面加以引导。

首先,关键在于抓住优秀典型和极特殊后进典型,在行动上奖优罚劣,也就是及时讲评。培养锻炼学生的好坏认知能力,知道何谓好,何谓坏,知道好的肯定会受到表扬,差了也一定会受到批评,使学生们的心理平衡,端正学生的荣辱观,并通过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其次,在口头教育方面要找到学生的接受点。教育厌学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考试失败你还有机会,作弊你将失去学位。

再次,口头教育与书面教育相结合。在对厌学学生进行考风考纪班团会教育的同时,责成每位学生签订考试不违纪诚信承诺书,以避免考风考纪教育留下死角。

最后,在日常的学风建设中要加强管理力度。结合我系对全体任课教师下发《土木工程系至全体任课教师的一封信》,辅导员协助任课教师做好促学工作。依据查课记录,详细记载每名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同时严格执行学院的“两个三”制度,该取消考试资格的决不姑息。学生平时基础打好了,考试违纪的现象自然也会减少。

三、对厌学学生的教育转化要找到正确的切入点

首先,对厌学学生建立“一帮一”对子。对于人选可以选择与厌学学生平时相处较近的优秀学生。同时指定专门的信息员,对此类学生实施动态监控,了解其除了学习都在干什么,及时反馈信息,使对此类学生进行的教育引导工作有的放矢。

其次,以学院各项文化活动为载体,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厌学学生纪律习惯的养成。我所带的土木建工11级1—6班共有3名10级降级生。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应届生参加的活动、报告,你们必须参加,就连大一时的早操,你们也必须参加。”在制度和人性引导的共同作用下,这3名降级学生和其他3名重点学生在90%的相关活动中,保证了出勤。相信,这对于他们改正不良毛病,养成良好习惯,更快的向应届生看齐,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最后,对厌学学生的日常管理要做到制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不抛弃、不放弃。

第19篇:对技工学校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对技工学校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白 蕊

(唐山市化工技校,河北唐山 063000)

摘 要:通过对97名技工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思想,原因来自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技工教育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厌学;对策

一、问题提出

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心智成长阶段,学生理应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光,何况我们的生活时代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可是客观事实却不容乐观,在技工学校教育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坐不住,不想学,学不会”的现象日趋严重。厌学不仅影响学生自身发展,也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本文从调查我校技工班学生厌学状况入手,对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和对策探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选取一年级电工班45名学生、钳工班52名学生作为被试。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内容和结果见表1。

三、分析结果

技工学校97名一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通过抽样统计、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上技校是为了找工作的46人占被测试人数的47%;认为参加工作后知识就不重要的64人占被测人数的66%。首先这部分学生上学的目的偏离了学习。其次从思想上远离了学习。其二侧重于喜欢实习课的68人占被测人数的70%;上课不专心听讲的58人占被测人数的60%;把学习当成任务的71人占被测人数的73%;考试成绩及格就行的62人占被测人数的68%。这是因为许多人认为进了技校的大门,就被限定将来只能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学习当成任务,不得已而为之。其三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上网的40人占被测人数的51%;

课外书喜欢看趣味性的88人占被测人数的91%。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由于这些学生没有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动机,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究其原因主要是厌学,这是目前技工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技工学校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厌学现象愈演愈烈,如不得到重视和有效解决势必给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还将使技工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四、厌学的原因

(一)缺乏自信

1、自我评价不当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重要标志。自我评价是否恰当可能激发或压制人的积极性,技校学生大多数是从初中应试教育中淘汰出局的,初中的学习使他们尝到了挫败感,也为他们终身留下了阴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甚至产生对自己潜力的怀疑,悲观、缺乏自信,因而压制了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厌学。

2、社会评价不当

原因之一,众多家长都望子成龙,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有更好的前程。原因之

二、是学生入学不经过考试,降低了入学门槛,也降低了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技校就成了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不得已的选择。原因之三,社会对技工学校的偏见,认为上技校的学生都是差生,上技校没出息等,认为技校文凭低、含金量不高,社会评价低,毕业后当个工人,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持悲观态度,学习没有动力。

3、基础差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是不受关注的群体,学习底子薄,基础差,学习成绩一直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有低人一等的悲观自卑心理,加上意志力差,进而惧怕学习,产生厌学。

4、消极心理

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退而求其次进了技校很大一部分学生上技校实属无奈,于是就有“混”的想法,顺其自然两年毕业后安排个工作。没有专业学习的思想准备。更没有毕业后继续学习的打算。

(二)家庭教育过度导致厌学

1、溺爱过度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被家庭视为掌上明珠。一些父母溺爱孩子,从吃、穿、用一切

满足孩子,家务活从不让孩子插手,使孩子养成了贪图享受,懒惰、不愿吃苦,不能吃苦的习惯。自私和依赖性强,学习积极性相对缺乏。

2、期望值过高

无庸讳言,身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专心于学业,长出息,长本事,能够出人头地。这种望子成龙 的想法,对家庭、对自己都是有益的。但由于每个人的素质、能力、所处的环境与条件等诸方面原因,并非每个人都能遂愿,都能成功。由于家长不切实际的要求,接受不了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急功近利,对学生训斥、打骂,结果,适得其反,会导致学生厌学。

3、家长决定孩子的命运

有的家长凭借手中的权利、社会关系为子女谋取好的出路,优厚的生活待遇,使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父母,因有优越感、自满感,而放弃了自我追求、丧失了学习动力。

(三)社会不良影响导致厌学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他们心灵的侵蚀,使他们的道德标准下降,滋生不平衡心态,一些学生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认为努力学习没有用,关键要建立一张四通八达的社会关系网,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难免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四)毕业已基本定向

这是因为:当前我国面临着“技工荒”的困境,今天学生的就业与社会的需要相吻合,技校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已是很容易的事情,近几年的技校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高;还有的学生父母单位仍有接收意向等。学生认为“前途”已定,学与不学、好与差一个样。因此使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五)教学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是课程的单一,教师教学仍沿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其次是课程设置仍然是重“理论”轻“实习”与生产实际不能接轨;再次是教师的知识陈旧,无法满足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信息灵通的好奇心等。

五、对策探讨

技校学生厌学,原因来自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一)观念的更新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前提帮助学生摆脱“上技校就是为了找工作”的传统就业观,建立知识型就业观,首先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就业谋职已出现了体力型———技能型———智能型的发展趋势,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主流;其次一次就业定终身已不现实。这就需要学生打破传统观念,积极去适应社会需求、去面对社会的选择。我们

一方面要看到,今天是买方市场趋于强势,毕业生的岗位大都是大众化岗位,学生如何在大众化岗位上与众不同;另一方面还要看到社会对高素质人的需求是求贤若渴。我们除了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更新观念外,还可以1)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天津大港油田工人“孔祥瑞”等人的事迹,让学生多了解知识型技术工人在社会上的地位;2)请本校毕业生来校座谈,通过座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机制改革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核心

1、招生、分配的改革

技工学校招生应按照中考分数录取,另外面试环节也不可忽视,采取差额招生和分配,实施末位淘汰制。将会提高技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影响以及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还会引起学生及家长的重视度。

2、考试及考核的改革

这也是技工教育一直探究的,目前实施的职业资格鉴定,包含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虽然改变了应试教育的考试制度,但各鉴定所的设定、规模、管理等方面还应加强,学生考试的内容与本行业实际还有很大距离,所以适宜的工厂实习考核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考试实行学校、鉴定所、工厂三方成绩结合。使理论知识、独立操作能力与生产实际有机的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还具备了大生产实习的协调、配合能力。从而增加了学生走向社会的自信。

3、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即技能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就业教育,从专业设置到教学方式,从加强实习训练基地建设强化实习,到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技工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合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教育与实际接轨,教育与社会接轨。所以除了学生到工厂实习外,还可以实施订单式招生,由企业直接参与教学,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制定计划、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方向,产生学习兴趣。

(三)社会导向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

1、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弘扬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摆脱众人追捧的升学率、优秀率的影视模式的阴影。

2、组织工人的知识和技术比武,扩大工人在社会中的影响,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营造一个知识型、技能型的社会氛围。

3、提倡创新、鼓励创新、奖励创新, (上接38页)对国家来讲创新才能发展,对个人来讲创新才能提升竞争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障

1、道德素质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技校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在校学习经历的最后阶段,可他们还是尚未成熟的“大小孩”,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也只不过十

八、九岁,因此技校两年的学习对他们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使学生1)“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习内驱力;2)克服心理困惑、自卑,建立自信。

2、业务素质

首先教师要由专一教学,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这是技工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五)坚持从严治校,完善教学管理,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途径。

首先要对那些严重扰乱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道德败坏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其次积极改善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还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网络学习、活动小组,也可开展游戏比赛,使他们在游戏中得到启迪,开发智力和潜力;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开展各种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活动;定期举办有奖征文以及演讲比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能抵御社会的负面影响。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良好的环境熏陶和感染下,能逐步走上恋学、勤学的阶梯。

(六)家长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现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严厉,都易导致学生厌学。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避免教子心切,急于求成,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其次学校应保持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定期开家长座谈会,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开启学

生学习的“兴趣”之门。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2/3以上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庞大的人力资源。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懂技术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担负起这个神圣使命,既教好书,又要育出“合格人才”。

第20篇:关于学生厌学的调研报告

关于学生厌学的调研报告一文是介绍学生厌学相关的调研报告范文,如果您感觉本篇文章写的不错,可以推荐给您的朋友,或者收藏此文章,关于学生厌学的调研报告。如果您有更精彩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可以联系我们帮您发布到我们网站上,以供其他朋友参考!

一、调查背景:

厌学是目前中小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导致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我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第一,课堂上,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视上课为坐牢。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第三,逃学、旷课、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能找到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也能使同学们认识到产生厌学情绪的不良后果,因此要努力消除厌学心理,为了长大后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而奋发学习。

三、从调查的数据分析厌学问题:

初二(21)、(22)班一共有158位同学,调查表明:

①厌学情况:其中,有60位有一点厌学情绪,占49.2%;50位同学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占41%;只有6位同学无厌学情绪,占9.8%。

②厌学原因:其中30%的同学是由于成绩不好而引起的;60%的同学由于父母的不关心而引起;另外8%的同学认为会产生早恋心理;2%的学生别有看法。

③厌学调节:产生了厌学情绪之后,有47.8%的同学采取了自我控制;有38%的同学虽然想克服厌学情绪,但是自己无能为力,需要依靠外界力量帮助;有14.2%的同学采取了顺其自然。

四、深究厌学原因:

1.缺乏理想,毫无目标

有的同学认为学习是为父母、老师学的,对学习没有需求欲,因而没有动力,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老师逼、家长压,他们也能完成学习任务,则贪玩好动的天性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调查报告《关于学生厌学的调研报告》。 有的学生对学习有认识,但其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无大用,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做个体生意且财源茂盛的家长们,往往在不经意间误导了自己的孩子,促使孩子厌学而追求享乐。而这种思想在老师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之下,往往被抵消,毫无意义。

2.社会的“诱惑”

改革开放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五光十色的生活,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巨大而多样的诱惑,由于他们思想不成熟,理智不健全,选择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往往被许多消极因素所吸引,所迷惑,从而抛弃学业,迷恋享乐,甚至走入歧途。网络游戏的不断发展,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甚至走向痴迷的地步。有的同学受电影的影响,学蛊惑仔凡事以武力解决。一有一些争执就大打出手,还有一些甚至自杀。在现今社会中诸如此类的报道时有出现。

3.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缺失家庭教育,而有的家庭家庭教育过于偏激,不是过分溺爱就是对孩子不闻不问。

在调查中发现:61位同学中,父母离异的有4人;父母外出打工的有21人;有36人的父母在身边。父母离异的同学家长为了补偿孩子,往往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物质上给予最好的享受,甚至孩子今天不想上学还帮孩子“请假”,之后,孩子就到外面上网。父母外出打工者往往将孩子留在亲戚那里,孩子说谎去别的亲戚家了,甚至有的家长听从孩子的话,为他租房,晚上无人监管,孩子晚上上网,白天在教室睡觉。即使父母在身边的,很多父母也是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其他根本不问。孩子思想出偏差了,父母也不知道,不能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4.社会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学生也不例外。现在学生的心理、生理早熟,受社会影响就更加的明显和严重。这不仅仅是教师、学校可以改变的。就简单的从衣着上来看:教师的衣着都是大方、得体的,但是就是没有办法影响学生,有的学生穿吊带、超短裙、化妆,教师教育她们,她们就说的是:“你上街去看看,很多人这样穿啊!”学生已经学会了社会上的衣着打扮,每天就想怎样才能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只会享受,哪来的心思去学习?

五、改进措施

1、利用活动,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转变“学习是为父母、老师学的学习”、“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的观念!

学生厌学的范文
《学生厌学的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