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六段式议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3 15:05:3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议论文结构之六段式

议论文结构之六段式.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

一、明确模式

第一段:提出论点,准确鲜明。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两句话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学会“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结尾升华。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二、典型范例:

借忧患之风,扬理想之帆

例文之一

①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有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些古训,无一不是在警示我们:不要沉迷享乐,要在忧患中求发展。

②古人云:“贫贱忧戚,玉汝于成。”贫穷的生活、卑贱的地位、失意的忧伤,有时像一阵烈风,它会熄灭弱者的生活激情,但也会扬起强者的希望之帆。越王勾践,由一国之君沦为吴王的马前卒,何等的卑贱!由锦衣玉食而食人粪便,又是多么的屈辱!然而,数年之后,

他却能实现三千越甲终吞吴国的抱负,雪洗耻辱,光复越国。是什么使他得以东山再起,创造历史神话?是忧患。卧薪尝胆,警醒他毋忘国耻,时刻清醒;亲身劳作,促使他体恤民生,吊忧贺喜;仇雠在前,激发他忍辱负重,苦觅良机。

③忧患可以光复一个国家,同样道理,忧患可以使一个生命创造奇迹,也可以让一个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是忧患,使司马迁忍辱负重,创造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丰富了中华史学文化的宝库;是忧患,让邓亚萍悬梁刺股,发奋苦读,取得了人生的另一块沉甸甸的金牌;是忧患,让张智慧春研发出第四代洗衣机,让海尔集团在新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④也许有人会说:安乐的生活,谁不向往?殊不知,安乐,是一张温床,可以成就幸福的美梦,更容易滋生堕落的细菌;安乐,是火,可以温暖疲惫的心灵,更可以熔化斗志的宝剑;安乐是麻醉剂,可以缓解肉体的疼痛,更可以损害你健全的器官。商纣王沉迷美色,酒池肉林,终于断送商朝江山,成为百姓的罪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沉湎于度曲作词,荒废朝政,导致身死国灭,给后人留下笑柄;吸毒者,陶醉于一时快乐,害己害人,酿成个人悲剧,毁弃家庭快乐,给社会留下。

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处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中的我们,也面对许许多多的诱惑,这就要求我们,无论身处忧患,还是享有快乐,都要拥有一支镇静剂——“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辩证思想:忧患中,乐观进取,化压力为动力;成功时,站到生命的更高层,不被安乐遮望眼,放远目光,且莫贪恋一时的快乐,重蹈蜗牛的覆辙——强大得令许多天敌都无可奈何,却惨死在小巧柔弱蠢笨的萤火虫手中!

⑥忧患是风,推动生命之舟。让我们借忧患之风,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幸福的彼岸。

不要轻易说“不”

(例文之二2008广东)

①我们知道,生活有着太多的曲折,也有太多的意外,但是,“既然选择了前方,但只顾风雨兼程”,认定的,就要去坚守,不要轻易说“不”。

②如果厄运不小心降临在你的头上,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轻易中断快乐的航程,不要轻易说“不”。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一息尚存,奋斗不止。台湾残疾人画家谢坤山,19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失去了一条腿,后来又失去了一只手,一只眼睛,他克服常人难于克服的困难,坚持练习生活自理,后来又学会了用嘴含着画笔作画,成为台湾著名的现代画家。面对人生的一次又一次打击,谢坤山没有坐等政府救济,没有轻易对他的人生说“不”,他说,“我从不去想我失去了什么,我只想我还拥有什么。”他成功了,成为无数人的精神偶像。汶川大地震73小时后,北川女子龚天秀没有轻易对生命说“不”,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看着儿子长大成人,她用砖头砸烂自己小腿喝血求生,后来又向消防官兵要来锯子和剪刀,自己锯掉小腿,剪断筋肉,爬出废墟。

③如果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了,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要继续以一个将军的姿态,从失败的地方爬起来,再一次投入新的战斗,不要轻易说“不”。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从不轻易说“不”,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面对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为了科学研究,诺贝尔不怕寂寞、不怕失败、潜心钻研,没有轻易说“不”,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④如果惰性、害怕寂寞、缺乏恒心——这些诸如此类的人性的共同敌人一千次地向你招手,你也要一千零一次对它们挥手拒绝,不要轻易对自己的坚守说“不”。既然认定了是正确的航向,就要不顾一切地冲向理想的彼岸。大凡非常之人,往往有非常的“坚守”。面对社会的变故,生活的艰难,思考的寂寞,他们没有轻易说“不”:一生的血泪,10年的披阅和增删,曹雪芹给我们构建了一座文化的巍巍昆仑《红楼梦》;15年的执著,司马迁写就光耀千古的史家绝唱《史记》;40年的坚守,马克思终成照亮人类的哲学巨著《资本论》。

⑤当然,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能说“不”。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席,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生存现状勇敢地说“不”。 1999年,高燃以一个中专毕业生的身份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又毅然抛弃月薪5000多元稳定工作,多方联系进入一家高考补习班,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市值上亿元的MYSEE公司。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高燃勇敢地跟平庸的生存状态说“不”,高燃超越了自己,他成功了。

⑥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去做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人,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性的挑衅,我们要勇敢地说“不”;面对厄运的打击、失败的考验和种种执著人生的坚守,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坚守早就认定了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坚⑤守的过程。

不要轻易说“不”

(例文之三2008广东)

①什么是“不”?那是对事物可能性的一种否定。当你说出“不”字的时候,你也就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没有希望。然而,世事无绝对。世上几乎没有事情是绝对可能或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朋友,请不要不加以认真思索,就轻易说“不”。

②不轻易说“不”,是一种智慧。

③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一个外国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时问:“你认为互联网在中国有市场吗?”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但这句话却启发了当时正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他仔细地分析,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也逐渐发展,如果利用互联网发展贸易,不是有很大的市场吗?于是他敏锐地从别人说“不”的事业里看到了商机。马云也成为了著名公司“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称道。

④如果当时马云只看到困难,就轻易说“不”,那么现在还哪有功成名就可言?由此可见,有些看似不可能的事,请不要轻易对它们说“不”。有时候经过仔细分析,认真思考,所谓的不可能也是有可能的。

⑥不轻易说“不”,这是一种力量。

⑦汶川地震造成了众多生命消逝、家庭的残缺,看着泪流满面、伤心欲绝的灾区人民,我想对你们说:“不要轻易对生活的希望说不,灾难让你们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生活还要继续。”不要轻易放弃,不轻易对生活的希望说“不”,这是一种坚强,是一种在困难面前挺直脊梁的力量,我深信,这种力量能为灾区人民抚平伤痛,勇敢地走下去。

⑧我们不要轻易说“不”,但对于一些事情,我们却要不假思索地说“不”。

⑨当陈水扁在制造分裂中国的舆论时,我们大声说“不”;当DNN作出侮辱中国人民的言论时,我们大声说“不”;当莎朗?斯通提出“地震报应”论时,我们大声说“不”。不轻易说“不”不等于面对可能损伤民族,伤害国人感情的事也忍气吞声。

⑩一个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不”,什么时候不能轻易说“不”的国家才是一个真正的强国,才能在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11在奥运来临之际,让我们理性对待“不”字,扬起一叶民族之魂的风帆!

点评:这是一位理性思维很好的考生的作品。“不”字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如否定、放弃、拒绝等。作者开篇定向,把“不”理解为“对事物可能性的一种否定”,这样写的好处是论题集中,避免大而空泛,便于深入展开。作者认为“请不要不加以认真思索,就轻易说‘不’”,首段明确阐释了题目的涵义,“轻易”就是“不加以认真思索”,这样写扣得紧点得明。主体部分用了两个例证,论述了在不同困难面前不轻易说“不”是智慧是力量,用例新鲜,评例精恰,论述有力。然而作者并没有就此停止思考的脚步,结尾部分简练有力地提出“不轻易说‘不’不等于面对可能损伤民族,伤害国人感情的事也忍气吞声”,从而使文章充满辨证色彩,行文比较周密。总之,本文架构清晰,论述缜密,文风质朴,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推荐第2篇:议论文“六段式”结构与例文

议论文“六段式”结构与例文

第一段:提出论点,准确鲜明。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两句话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学会“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结尾升华。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典型范例:

借忧患之风,扬理想之帆

①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有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些古训,无一不是在警示我们:不要沉迷享乐,要在忧患中求发展。(提出论点)

②古人云:“贫贱忧戚,玉汝于成。”贫穷的生活、卑贱的地位、失意的忧伤,有时像一阵烈风,它会熄灭弱者的生活激情,但也会扬起强者的希望之帆。越王勾践,由一国之君沦为吴王的马前卒,何等的卑贱!由锦衣玉食而食人粪便,又是多么的屈辱!然而,数年之后,他却能实现三千越甲终吞吴国的抱负,雪洗耻辱,光复越国。是什么使他得以东山再起,创造历史神话?是忧患。卧薪尝胆,警醒他毋忘国耻,时刻清醒;亲身劳作,促使他体恤民生,吊忧贺喜;仇雠在前,激发他忍辱负重,苦觅良机。(详例剖析)

③忧患可以光复一个国家,同样道理,忧患可以使一个生命创造奇迹,也可以让一个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是忧患,使司马迁忍辱负重,创造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丰富了中华史学文化的宝库;是忧患,让邓亚萍悬梁刺股,发奋苦读,取得了人生的另一块沉甸甸的金牌;是忧患,让张智慧研发出第四代洗衣机,让海尔集团在新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略例排比)

④也许有人会说:安乐的生活,谁不向往?殊不知,安乐,是一张温床,可以成就幸福的美梦,更容易滋生堕落的细菌;安乐,是火,可以温暖疲惫的心灵,更可以熔化斗志的宝剑;安乐是麻醉剂,可以缓解肉体的疼痛,更可以损害你健全的器官。商纣王沉迷美色,酒池肉林,终于断送商朝江山,成为百姓的罪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沉湎于度曲作词,荒废朝政,导致身死国灭,给后人留下笑柄;吸毒者,陶醉于一时快乐,害己害人,酿成个人悲剧,毁弃家庭快乐,给社会留下祸患。(正反对比)

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处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中的我们,也面对许许多多的诱惑,这就要求我们,无论身处忧患,还是享有快乐,都要拥有一支镇静剂——“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辩证思想:忧患中,乐观进取,化压力为动力;成功时,站到生命的更高层,不被安乐遮望眼,放远目光,且莫贪恋一时的快乐,重蹈蜗牛的覆辙——强大得令许多天敌都无可奈何,却惨死在小巧柔弱蠢笨的萤火虫手中!(辨证分析)

⑥忧患是风,推动生命之舟。让我们借忧患之风,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幸福的彼岸。 (联系实际,结尾升华)

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70分(满分)

作者:厦门一中 白杏珏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圣埃克苏佩里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一个热爱创造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执着追求于某种恒久的价值。这价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饱,在爱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学的美感”,在乔治奥威尔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谎言。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有讲述这样的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终那权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梭罗在这里暗示我们:一旦我们认定了某种创造有值得我们付出一切的价值,我们就应完全投入其中,热爱并坚定地追求。回望历史长河,又有哪一个伟大成就不是源于创作者的爱?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汹涌而来,梵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顿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个不是饱含着创作者澎湃的激情,穿越千古破空而来?

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可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为何?我想正是因为当下已绝少对科学本身有着痴爱的年轻人,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样,在文学领域,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桑塔格一般从容说到:“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一个一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只见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学”,吾不见哪怕只是一个有着创造之光的作品。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

幸而我们还有幸存者明了这个道理,“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乔布斯,主宰IT行业的先驱者曾如是说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类的普适价值,抑或是科学艺术的真、善、美,才是创造的起源与归宿。当我们受困于一时得失,不思是否前进时,但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推荐第3篇:六段式

“六段式”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高玲

来到二小的这段时间,真的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教研活动的听课,辩课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各位讲课老师积极认真的工作热情,通过她们的课堂,可以看出,每位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都备了新课程课标,备了教材,备了学生,备了教法学法,整合了课程资源,运用了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独立进行了教学设计,他们对所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较好的把握,分析处理时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做到了心中有数,所以说课时都言之有物。

另外韩校长和贾校的总结指导更让我茅塞顿开。经过这次教研活动,我对韩校提的快乐课堂及六段式教学可谓是拨云见日,知道了快乐课堂的模式,并且在组员的引领下,经过自己的实践,觉得快乐课堂不仅学生学得快乐,而且老师教得也快乐!课堂上真正的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快乐课堂让我不由得想起叶圣陶老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我国当代着名教育家叶圣陶生前大力呼吁“要尽快地改进语文教学”,指出语文教学质量相当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沿用书塾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这种陈旧的教学法,目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颇为盛行。叶老先生不只一次地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均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主张:要让学生在学语文中积极

主动起来,培养其自学能力,语文教学中大体应遵循预习、讨论、历练、评改这几个步骤。改革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结构是教学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我们在认真学习和领会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明确了传统教法的危害,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听说读写训练并重,并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叶老提出的四个教学步骤,发展成六段式教学结构,经过观摩学习,及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这六段式教学结构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这次的教研活动,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也给我指引了方向,希望我能顺着教研活动这棵“藤”,能够早日摸到快乐课堂这颗“瓜”。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享受课堂!

推荐第4篇:议论文拟题六要

议论文拟题六要

议论文拟题六要 :

题好文一半。好的文题往往是传达文章主旨、内容和意蕴之神的“眼睛”,它可以为文章画龙点睛,增添色彩,从而诱人阅读。就议论文而言,拟题的总体要求是醒目舒畅。具言之,就是要准确、鲜明、简洁、形象、别致和整齐。

一、准确

准确的文题就像健康的眼睛,而健康是美感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准确的具体要求是:没有错别字和语病;符合事理,如《没有污泥怎有莲花》之类的文题,与常理明显不符;题与文要一致,即文题要涵盖文章的内容或与其相关,切忌题文泾渭分明,互不相干;给材料议论文中,文题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最后一点与审题正确与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有所反映。如果对材料把握不透,最好拟非论点式的题目,如“由……想到的”、“从……谈起”、“有感于……”等。

二、鲜明

文题要清楚地向人透露文章的议论话题、大致内容乃至基本观点,使人一看就明白文章的论题,或者是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简言之,鲜明就是要有透明感和清晰感。如《反对党八股》、《责任重于泰山》、《走创新之路》等。

三、简洁

写文章要求“文约而事丰”,拟题亦然。要用简明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少少许胜多许”。文题要有简洁之美,可用概括的语言勾勒出文章的缩影,使人一目了然,即“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饮”,如《自知者明》、《良心无价》等。也可引用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做文题,如《满招损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等。

四、形象

形象的标题最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拟题力求形象,必须避免平、实、熟和抽象。平常或一般化的题目,太实在的题目,常见的题目以及抽象的题目,要尽量给它们披上形象的外衣,使人一见而生清新之感。如《人生离不开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风帆》,《谈理解》可换成《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环境影响人》可形象化为《近墨者黑》,《走出自卑》可修饰为《天空中也有你的星座 ——走出自卑》。

五、别致

文题要醒目,吸引人,必须有点别致,产生悬念效应,让人看其题就一定要读其文。文

题别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把一些不相关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合进文题,产生错位感,如《文学与出汗》;其二,题目貌似不和谐,产生突兀感,如《金钱颂》、《猴子屁股》;其三,仿词成题,如《享福和享苦》、《消除“前怕”心理》;其四,巧用谐音,如《近水楼台“贤”得月》、《呼唤“民”牌》;其五,引用或化用流行语句,如《真情不“下岗”》、《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教育“软件”》、《该出手的不出手》等。

六、

整齐

如果文题内容较多,可运用对偶或对举的手法,显示出整齐之美。如《走出呵护 展翅蓝天》、《公仆·公款·公愤》。

议论文的审题

我们说,所谓\"审题\",就是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的审定.这是每年高考作文的第一道\"关口\".审题失误,造成文不对题的,在每年的高考作文中不乏其例。如199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看课外阅读》。这是一道给材料的作文题,提供了三则材料。

材料一:据调查,目前在\"考分\"压力下,不少青少年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材料二:在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辅导读物\"。 材料三:许多青少年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这类作品位于青少年图书消费量的榜首。

这道作文题的要求是:紧扣三则材料提供的情况,对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发表看法。题中的\"看\",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观察并加以判断\"的意思,也就是对\"看\"的事物发表见解。但有的考生错误地理解为\'看书\"的\"看\",把文章写成了\"我读课外书籍\";有的考生把\"看\"仅仅理解为\"观察\",于是,把\"看到\"的课外读物一一罗列在文章中,并用不少篇幅去介绍读物的内容,;还有一些考生,对提供的材料没有仔细审视,发表的看法偏离了材料,或者只扣住一部分材料而抛弃了另一部分材料,显然、\"针对材料发表看法\"的要求就难以达到了。

再看198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清流与活源》,这是一篇不给材料的命题作文。这道作文题的要求是:正确理解\"流\"与\"源\"、\"清\"与\"活\"的关系,并由此生发联想,展开议论。因为这是一道出现比喻物的作文题,考生决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揭示比喻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并由此展开联想,进行议论。请看下面这篇文章的开头:

清流为什么会这样清?因为它的源头是活水。所以有活源才有清流。 这使我想到了作文,有的同学怕写作文,\"见了作文就头痛\",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我有时也会头痛,拿到作文题后无从入手,脑子里竟会一片空白。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没有活源。也就是说,手头没有写作材料,空肚作文,何其难啊!有活源才有清流,有了材料才能写出好文章。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材料源源不断呢?„„

这就正确把握了\"清流\"与\"活源之间的依存和辩证关系,运用的比喻联想紧扣题意,十分恰当,文章自然很出色了。然而与此相反也有相当一部分因审题错误而造成文不对题的作文,归纳起来,有下面四种类型: (1)不明词义。

随着改革开放,必然伴随一些不正之风的侵入,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清流\"和\"活源\"两手。所谓\"活源\",就是搞活我们的资源,使之为改革开放眼务。所谓\"清流\",就肃清一切不正之风。譬如开窗吧,开了窗就有蚊蝇飞进来,怎么办?安上纱窗就是了。这\"安纱窗\"就是\"清流\",让清新的空气流进来,让有害的物质留在窗外。 (2)\"源\"\"流\"对立

改革开放,建设现代文明,给中国大地上悠闲流淌的\"清流\"带来了\"活源\",给中国这块濒临麻木的土地带来了希望。\"活源\"来了,带着物质文明、精神财富,也带来了摆脱贫困的\"药方\"--改革。改革冲击着一切,也冲击着\"清流\",于是,悠闲流淌的\"清流\"便横眉冷对,怒视\"活源\"。但我们要说:中国需要活源,不需要清流! (3)因果颠倒。

\"源\"有活源与死源之分。源被污染了,会给人们带来巨大危害,只有清澈的河水才能带来累累硕果。清清的水流,对地球上的生物是多么重要,有了它,人类才能生存;有了它,绿洲才有生命;然而,被污染的水却只能带来生物的死亡、生命的未路。可见,有了清流,才能带来活源。 (4)比喻不当。

如果你同意,我们不妨把对内搞活比作清流,把对外开放比作活源。我们要通过对外开放,挖出一个个活源来,使它冒出清水,汇入我们的河流„„

俗说话:\"一着不慎,全盘皆输。\"高考审题失误,造成整篇作文的失败,确实令人惋惜。那么,怎样才能变\"不慎\"为\"慎\"呢?

(一)弄清题意,摸准要求。

一九八五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一段材料:

某班语文课上因为学习\"知足常乐\"这个成语引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

一、知足才能常乐;

二、不知足才能常乐。你赞同第一种观点吗?赞同第二种观点吗?你有没有第三种观点?请你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发言稿(议论文),参加他们的讨论,题目自拟。

要写好这篇议论文,首先要弄清\"知足常乐\"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要明确可以赞同讨论中的第一种观点,即正面立论,也可以反面论述,发表\"不知足才能常乐\"的见解;也可以针对两种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进行具体分析,不明确倒向哪一边;如有的考生提出\"在生活上应知足,在工作上应不知足\"的看法,展开议论,可以认作\"第三种观点\";这些都称得上是\"弄清题意\"的。

但是,从\"摸准要求\"来看,我们还得往深处想一想:\"知足常乐\"意即凡事应懂得满足就常常会快乐。这同我们当代青年信奉的开拓、进取、追求的时代精神,岂不有点相悖?如果整篇文章赞同这一种观点,那显然是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潮流的。所以不少考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摸准题意蕴含的要求,以《岂能知足常乐》、《永不满足,志在开拓》、《\"知足\"--庸人的哲学》等立意鲜明的文字作题目,谈古论今,全文都贯穿了\"\'常乐\'在于永不知足的奋斗进取之中\"的主旨,使议论闪现出动人的时代光彩。这不能不说是审题的成功之处了。

(二)吃透字面,领悟深意。对有些议论文题目,必须透过字面去理解蕴含的比喻或象征意义,以避免犯就事论事的\"离题\"弊病。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联系生活实际的议论文。 寓言诗《鸟的评说》如下: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鹏/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鹏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是鹦鹅/鹦鹅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鸟的评说\"实际上就是\"人的评说\"。因此,文章决非要求对\"鸟\"发表看法。有一篇题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高考优秀作文,这样起笔:\"在寓言诗《鸟的评说》中,麻崔、燕子、黄鹏、百灵等鸟,它们唇枪舌剑,互相攻击、诋毁,都自以为是地指出了对方各自的所谓\'缺点\'。读罢寓言诗,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一位大诗人的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生动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这就一下子透过字面,领悟了以\"鸟\"喻人蕴含的深意,提出了如何正确\"看人\"的问题。

(三)借助联想,明确针对性。要使议论不离题、偏题,审题不仅要准确,而且还要深刻,这就要借助联想,把握议论对象概括的生活现象,从而明确文意的针对性。而一篇文章的议论总是有感而发的,而这感想又要针对实际,不能无病呻吟,无的放矢,所以,立意的针对性十分重要。

例如《谈\"穿着打扮\"》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没有什么针对性,\"穿着打扮\"无非是属于个人生活范畴的小事;但如果借助联想思考一下,那么和\"穿着打扮\"相联系的生活现象就十分值得我们去议论一番:穿着打扮和情趣爱好、审美意识有什么关系?和生活水平、市场消费有什么关系?和现代文明、文化心态有什么关系?和时代潮流、社会影响又有什么关系?只有把议论对象概括的生活现象审视得清楚一些,全面一些,才不会使议论囿于\"个人生活小事\"跳不出来,也可防止任意拎到什么\"思想\"高度去\"解剖\"一番。只有做到了心中有数,也才能联系现状,针对在穿着打扮上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展开议论。这祥,文章自然也就有棱角和锋芒了。

看来,议论文的审题要慎,就要\"慎\"在弄清题意,摸准要求,吃透字面,领悟深意,借助联想,明确针对性上。概括起来,就是要审清文章的议论对象、议论范围和议论重点。明白了这番道理,掌握了谨慎审题的要领,当我们提笔作文时,就不会因捉摸不定而偏离题意,也就能胸有成竹地顺利通过\"审题关\"。

考场作文应注意“四美”

考场作文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和紧张的气氛下成文的,这就要求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来。面对考场作文题,多数考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题意,按照要求作文,然而却鲜见上乘之作。怎样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呢?同学们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立意美

一篇好文章必须有美的思想、美的内涵。对考生来说,就是要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能够展开丰富的想像,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美的内涵。比如,《白杨礼赞》的作者就是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联想到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军民,对他们尽情歌颂和赞扬,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又如,要写好“中秋的月亮”这个作文题,我们就可以运用顺向思维进行思考,将中秋月圆与人们生活中的团圆类比,认识到这两个

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圆”,形成“月圆——家圆——国圆”的思路,这样,作文以小见大,使普通的月圆现象有了新意,有了深刻的美的内涵。

二、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可以提高文章的品位,使平板的行文变得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同学们在确保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前提下,还要讲究文采。要达到这个要求,同学们首先要掌握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准确自如地使用各种词语反映客观事物。如,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应当注意两点:一是语言要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性格,使读者看了对话,就好像见到了说话人,听到了他的说话声。二是语言要简练,言短而情深。如,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就是简练传神、声态毕现的典型之笔。其次,同学们还要恰当地选用各种修辞方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选用对偶句可使文章整齐典雅;选用排比句可使文章气势磅礴;选用拟人句可使语句真切形象;选用比喻句可使语言生动易懂„„

三、头尾美

开头、结尾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等级评定。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考场作文的开头,一定要精心构思,力争展示自己的风采,写出亮点来,使阅卷者眼前一亮,爱不释手。文章结尾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章

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给人以圆满充实的感觉。这就好比吃香甜可口的花生,吃最后一颗时也是好的,就会给人留下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的感觉;反之,本来香甜满口,可最后那颗偏偏是坏的,就令人大倒胃口。

四、文面美

文面犹如人的脸面,引人注目,是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使文章得到“心理印象分”。可以想像,在众多的试卷中,书写格式规范、标点正确、字迹端正且文体优美、卷面清晰整洁、没有或少有错别字的文章会给评卷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相反,如果字迹潦草、涂改较多且难以辨认、错别字太多、书写格式不规范,就会使评卷者产生厌恶感,从而从严扣分。因此,规范的书写是考场作文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要在考场上做到上述几点并非是容易的事,毕竟考场上时间有限,任务繁重,同学们不可能慢慢地行文,冥思苦想开头和结尾,因而同学们应该在平时的写作中加强基本功训练。

推荐第5篇:·议论文拟题六要

·议论文拟题六要

题好文一半。

好的文题往往是传达文章主旨、内容和意蕴之神的“眼睛”,它可以为文章画龙点睛,增添色彩,从而诱人阅读。就议论文而言,拟题的总体要求是醒目舒畅。具言之,就是要准确、鲜明、简洁、形象、别致和整齐。

一、准确 准确的文题就像健康的眼睛,而健康是美感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准确的具体要求是:没有错别字和语病;符合事理,如《没有污泥怎有莲花》之类的文题,与常理明显不符;题与文要一致,即文题要涵盖文章的内容或与其相关,切忌题文泾渭分明,互不相干;给材料议论文中,文题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最后一点与审题正确与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有所反映。如果对材料把握不透,最好拟非论点式的题目,如“由……想到的”、“从……谈起”、“有感于……”等。

二、鲜明 文题要清楚地向人透露文章的议论话题、大致内容乃至基本观点,使人一看就明白文章的论题,或者是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简言之,鲜明就是要有透明感和清晰感。如《反对党八股》、《责任重于泰山》、《走创新之路》等。

三、简洁 写文章要求“文约而事丰”,拟题亦然。要用简明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少少许胜多许”。文题要有简洁之美,可用概括的语言勾勒出文章的缩影,使人一目了然,即“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饮”,如《自知者明》、《良心无价》等。也可引用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做文题,如《满招损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等。

四、形象 形象的标题最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拟题力求形象,必须避免平、实、熟和抽象。平常或一般化的题目,太实在的题目,常见的题目以及抽象的题目,要尽量给它们披上形象的外衣,使人一见而生清新之感。如《人生离不开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风帆》,《谈理解》可换成《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环境影响人》可形象化为《近墨者黑》,《走出自卑》可修饰为《天空中也有你的星座 ——走出自卑》。

五、别致 文题要醒目,吸引人,必须有点别致,产生悬念效应,让人看其题就一定要读其文。文题别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把一些不相关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合进文题,产生错位感,如《文学与出汗》; 其二,题目貌似不和谐,产生突兀感,如《金钱颂》、《猴子屁股》; 其三,仿词成题,如《享福和享苦》、《消除“前怕”心理》; 其四,巧用谐音,如《近水楼台“贤”得月》、《呼唤“民”牌》; 其五,引用或化用流行语句,如《真情不“下岗”》、《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教育“软件”》、《该出手的不出手》等。

六、整齐 如果文题内容较多,可运用对偶或对举的手法,显示出整齐之美。如《走出呵护 展翅蓝天》、《公仆·公款·公愤》。

推荐第6篇:议论文行文六步法

议论文行文六步法

敢为天下先

为了让孩子们看清这“六步”,我特意整 了篇“水文”。

幼时看过一部动画片《骑鹅旅行记》,家鹅莫顿对其他家禽说:“我要做第一只会飞的鹅。”鸡笑他,鸭笑他,马牛羊等都笑他。然而他不为所动,一直坚持勤奋练习。终于有一天,他一飞冲天!带着自己的小主人,飞越高山大河,游历了整个世界!

“敢为天下先”,这是家鹅莫顿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步:开宗明义,提出论点)

敢为天下先才可以除旧布新,敢为天下先才可以与时俱进,敢为天下先才能够持久发展!改革家王安石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是啊,不上高山怎知山之险峻,不入大海怎知海之广阔,不上九天怎知天之高远?古往今来的智者、勇者、能者、贤者大多是“敢为天下先”的典范。

(第二步: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先秦时期,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人莫过于商鞅.他直面血淋淋的奴隶贵族制度,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变法运动,虽有无数腥风血雨、艰难挫折他都没有后退一步。甚至于最后被处极刑时他仍然坦然面对。因此,他的英名流芳百世。 (第三步:论据有力,正例详析)

秦始皇变法革新,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孙中山驱除鞑虏,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共产党人,开创社会主义救国道路,迎来新中国的曝光;邓小平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实现国家的富强!这些人身上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像夜空中闪耀的星光,永远辉映着过去,照耀着未来。

(第四步:论据充分,略例排比)

人类的进步需要敢为天下先,社会的发展需要敢为天下先,为人民谋幸福需要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创历史,铸就未来。在困难面前,在权威面前是畏首畏尾,还是迎难而上;是止步不前还是敢于超越,其结果有着天壤之别。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然而当他发现他的假说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时,他放弃了。物理学理论也因此停滞了几十年。但是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第五步,论证全面,正反对照)

我们正生活在—个除旧布新的历史时期。许多新的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新的路子需要我们去探索,新的局面需要我们去开创,新的经验需要我们去总结。这一连串的“新”无不跟“先”联系在一起,新的形势时刻都在召唤着立志改革的人们先想、先说、先干、先攀上高峰。

朋友们,为了你的鸿鹄之志,为了你远方的梦想,为了人间的美好,请鼓起勇气,拿出魄力,勇往直前,敢为天下先! (第六步:联系实际,有力结尾)

我这篇文章用的是“旧素材”,如果用“鲜素材”,那就更好! 先让他们记住这六步都写什么,怎么写,所以我编了“顺口溜”

第一步: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或叙事,或立靶,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弯七绕八,拖泥带水。

开头歌:开宗明义入主题,直立引喻叙问比。语言简洁不拖拉,观点鲜明求靓丽。

第二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过渡歌:因果假设和比喻,解说引用和对比。过渡段落三五行,“古今中外”领后例。

第三步:论据有力,正例详析。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 论据使用歌:围绕论点来举例,夹叙夹议前后议。因果假设和解说,引用、设、反和比、喻。 第四步:论据充分,略例排比。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

第五步:论证有力,正反对照。在前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六步:联系实际,有力结尾。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联系实际歌:文章要有现实义,莫要忘了联实际。国家社会时代感,人生必然有规律。谈谈不足和缺点,说说生活和学习。文章有了针对性,才是真正讲道理。结尾需要美和力,照应论点莫忘记。号召展望和反问,文采需要排引喻。

直立引喻叙问比。

——开头就讲这七个字

哪怕他学会两个,就会开头了

直:明确“直”的含义就是:在文章的开头,直接提出论点,不绕弯子。这是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这种写法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先声夺人,观点鲜明。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谈骨气》

个人生活引出:中学三年的生活,给我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其中之一是:不怕失败,正视失败,不解努力,才能反败为胜。《正视失败》

社会现实引出: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这需要我们在选择中善于舍弃。《善于舍弃》

必然规律引出:我们知道,生活有着太多的曲折,也有太多的意外,但是,“既然选择了前方,但只顾风雨兼程”,认定的,就要去坚守,不要轻易说“不”。《不要轻易说“不”》

学生看了这些,百分之九十五会用其中一种办法“直”一下。所以,下面是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一】

给《直面挫折》这篇文章用“直”的办法开头。 下面是第二种开头的办法

立:理解“立”的含义。这种方法从与自己的观点或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相反的观点、事实入手,先立起“靶子”,或者说说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陡然一转,再转出作者自己的主旨,亮出正论。这种开头方法的针对性强,使文章有的放矢。

【实例】

谈不足

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

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

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有理想的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理想的阶梯》

说不,是一种拒绝。因为你不喜欢,或者你不需要,或者你伤及自尊,所以你选择了拒绝,你说:“不!我不需要!”

说不,是一种放弃。你在不懈的追求中饱受煎熬,甚至历经艰辛,离成功一步之遥时,却坚持不下去了,你面露痛苦之色,无奈地摇摇头:“不,我不行了。”

说不,是一种反击。也许,你承受了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误解;也许,你受尽了只有你自己才了解的太多的屈辱;也许,你再也忍受不了那些不负责任的指责,终于,你气冲牛斗,爆出一声怒吼:“不!你们给我闭嘴!”

„„

谁也不能否认,说不,是天赋人权,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你可以在种种情况下说不。但是,作为你真诚的朋友,我还是要郑重其事地告诉你:“不要轻易说不。”《不要轻易说“不”》

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并且把它奉为人生的信条。是,自私是人的自然属性。然而,作为社会化的,有道德感的人类,不应该太过自私,而应懂得奉献。《要留奉献满乾坤》

这种打倒“靶子”再立论点的开头方式,也很好操作,学生写起来也不难。 【学生活动二】

给《直面挫折》这篇文章用“立”的办法开头。 引:引用可以使文章更有文采,引用既能当做议论文的论点,又能当做论据。引用开头显得文章典雅厚重。今天我们来学学怎么用引用开头。

【实例】

1.引用的话即是论点,直接引用名言(诗词)之后,提出论点,不解释。

①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说勤》

②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和牺牲中获得的。”是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源于奋斗,成功不也是如此吗?《成功在于奋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啊,没有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学生活动二】

给《直面挫折》这篇文章用“引”的办法开头。 这个也没难度,因为初三才开始学的。 喻:理解“喻”的含义

就是用比喻句开头。(最好是比喻性的排比)

叙:明确“叙”的含义,在开头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引出文章的论点。此种办法开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不生硬。

叙寓言或童话:有这样一个拔苗助长的故事,„„,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事不能急于求成。叙典故或故事:汉末名臣陈蕃,小时候懒散邋遢,父亲的朋友杨建见到他房间脏乱不堪,就跟他说:“你为什么不打扫一下房间在迎客呢?”陈蕃说:“大丈夫当扫天下,何事一屋?”杨建说:“一屋不少,何以扫天下?”杨建的话给我们深刻的启发,是啊,想扫平天下,当从扫一屋开始;想做大事,当从小事做起。

叙史实

马谡刚愎自用痛失街亭;关羽固执轻敌败走麦城。历史严正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可固执己见,要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述生活场景

朋友,当你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不幸而困苦不堪?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调整好心态,正面痛苦,走过风雨,便有彩虹。

用“叙”的办法给《直面挫折》开头。

看了这么多例子,学生照猫画虎也能画出来。

问:理解“问”的含义,即在文章的开头设问或者反问,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问别人:财富是什么?有人会说:金钱、地位和权力。我想,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有,更是精神上的充实。

问自己或“我们”

近日,关于在网上、电视上关于“跌到的老人扶不起”的新闻仍不时传播。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如果我们遇见了跌倒的老人,我们会去扶吗?敢去扶吗?我想,我会。因为我知道:扶不起跌倒的老人,道德的大厦就会坍塌。

问自然:是什么,让小溪奔流不息,欢腾入海?是坚持;是什么让种子发芽滋长,长成参天古木?是坚持。成长,需要坚持。

问古人或名人:比如如果问问古人成功的秘诀是啥,韩信会说什么,贝多芬会说什么,邓小平会说什么,而我会说——论点。

【学生活动】

给你的《直面挫折》确立观点,试着用“问”的办法开头。

比:明确“比”的含义,明确“比”的含义,用对比的办法开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实例】 今人对比

面对失败,坚强的人会东山再起;懦弱的人一蹶不振。两种态度,两种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做?不言而喻。

古人对比:

面对胯下之辱,韩信忍常人不能忍,终成一代名将;面对失败的屈辱,项羽悲叹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落得自刎乌江。对待人生中的某些打击,韩信和项羽的两种态度,决定了两种人生。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还可以古今对比,现象对比,观点对比。

推荐第7篇:多段式婚礼

第一幕 爱的前奏

(全场灯光灭,只留四周小灯。)

11:50开始播放录音

(用话外音的客观效果)

女: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男:一个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

女:关于一对青梅竹马的年青人的故事。

(以下用新人幸福回忆的语气,最好和开头结尾用不同的人来读)

男:我们俩从小一块儿长大

女:我们两家是街坊邻居

男:她喜欢隔着窗户喊我

女:小龙,咱们到院子里跳皮筋儿吧

男:你先等等我,我写完作业就来

女: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们一直都是同学

男:周末的时候常常相约去爬山

女:他总是很乐意帮我提东西

男:小凤,爬不动了吧,要不咱们歇会儿

女:你喝水吗,我包包里有。。。

女:后来我们又进了同一所大学

男:我们依然是和往常一样的好朋友

女:直到有一天我们一起看了场电影儿

男:我对她说the night is young and you are so beautiful。。。 女: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羞涩的语气)

男:这场电影改变了我们的关系,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

(以下用话外音的客观效果)

女:撞击许久的心之弦就在那一刻找到了共同的频率

男:你我手心的爱情线就在那一秒找到了共同的交点

女:同船过渡是三百年所修的缘份

男:那二十六年的一路同行呢

女:一百年的一生牵手呢。。。。。。 第一幕 爱的启程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我是来自新娘婚典的金牌司仪阿兵,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共同见证小龙先生、小凤小姐的新婚大典。首先新允许我代表新郎新娘双方家长,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下面,让我们一起用欢呼、用掌声欢迎这对全世界最有缘的爱侣登上婚礼的舞台!

(配乐《春天的味道》)

(追光灯将新人送上舞台后,舞台灯不亮)

第二幕 爱的表达

(这一部分要讲究追光灯的使用,基本原则是:新郎新娘谁发言谁就在光圈中)

(这一幕,除新人朗诵期间,其余循环播放《缘份的天空》)

主持人:新郎,你是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对吧?

新 郎:。。。。

主持人:那么你一定有很多机会接触年轻漂亮的导游小姐,我想知道你的心就始终属于小凤小姐,从没动摇过吗?

新 郎:。。。

主持人:在你心中,是她们漂亮还是新娘子漂亮?

新 郎:。。。

主持人:让我们为新郎真诚而精彩的回答鼓掌!

(掌声)

主持人:我们知道新娘在从事外语培训工作,英语非常棒,听说还给加拿大友人主持过婚礼,那么今天在你自己的婚礼上,我对你的提问要增加点难度,请你用英语回答,可以吗?

新 娘:。。。

主持人:Do you love him?你爱他吗?

新 娘:YES!

主持人:大家都听懂了吧?新娘回答得很干脆,掌声鼓励一下!

(掌声)

主持人:下面一个问题,HOW DO YOU HIM?请告诉新郎,您是怎样地爱着他。

新 娘:(配乐《---》)

How Do I Love you

How do I love you? 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you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 to

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I love you to the level of everyday’s

Most quiet need, by sun and candlelight.

主持人:我不知道大家听懂了没有?反正我是一句没懂。不知道新郎倌听懂没有,咱们请他解释一下。

新 郎:(配乐《---》)

我是怎样地爱你

我是怎样地爱你?诉不尽万语千言:

我爱你的程度是那样地高深和广远,

怡似我的灵魂曾飞到了九天之上,

去探索人生的奥妙,和神灵的恩典。

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我爱你不息,

像我每日必需的摄生食物不能间断。

主持人:咱们看到,爱情是爱人之间最好的语言。无论用什么语言表达,对方都能听懂爱。新娘发自肺腑的表达,新郎凝聚真情的回应,多么感人的两段爱情表白。让我们再一次为新郎新娘的优异表现喝彩!

(掌声)

主持人:其实在我们第一次和新人交流的时候,问她们:你到底有多爱对方,她们的回答可没这么直率。新娘说:感情的东西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达。新郎说:还是让行动来说话吧。我们已经欣赏过语言的表白,下面,我们来看他们用行动表达吧!

主持人:大家猜一下他们会以什么行动来表达对彼此的爱呢?

来 宾:香一个,KISS

主持人:新郎新娘,大家的回答正确吗?

新 人:。。。。

主持人:各位来宾,我有个提议,等会儿咱们一起鼓掌,掌声不停,他们行动不止。大家说好不好。。。。

(掌声)

(新人亲吻)

第二幕 爱的祝福

(全场灯亮,这一环节,按传统的家长领导致辞和拜堂处理,我就不详写了) 主持人:新郎新娘已经用语言和行动向我们证明,她们是是如此深爱对方。在她们即将踏上婚姻之旅的时候,她们的父母亲朋、领导同事一定对他们有无限的祝福和叮咛。下面我们有请。。。。

新郎家长:。。。

新娘家长:。。。。

新郎领导:。。。。

新娘领导:。。。。

第三幕 爱的承诺(全场灯灭,追光灯照亮舞台中央)

音乐《蝶恋》(循环播放)

主持人: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结婚新人将自己的心愿轻声告诉蝴蝶,蝴蝶就会飞到天堂,告诉精灵和天使去实现那些愿望,爱的讯息和天长地久的承诺从此便恒久不忘。

主持人:新郎新娘,让我们双手合什对着蝴蝶许下自己的心愿。各位来宾,让我们一起静心聆听他们心灵的承诺。

主持人(30秒后):蝴蝶是天使的花身,是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现在新郎新娘已经对着蝴蝶许下了美好的心愿。新郎,能告诉大家你对蝴蝶说了什么吗?

新 郎:心愿是不能说出来的。。。

主持人:对对对,只能告诉蝴蝶,只要蝴蝶才能把你们的心愿带给天使。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放飞蝴蝶,放飞心愿,放飞理想。就让这飞舞的精灵带去我们美好的祝愿,就让古老的传说在今天变成现实。

主持人:ONE——TWO——THREE,放飞,哦。。。。(同时,舞台上方的大灯亮)

主持人(等蝴蝶放飞效果达到后):彩蝶双双舞翩翩,天上人间共缠绵,形影相随永不分,钟爱一生心相连。新郎新娘,你们就像蝴蝶从前生相遇的三生石飞来;今天,又在缘份的天空里许下了今生的诺言;愿你们乘着蝴蝶的翅膀,比翼齐飞,经历风雨,跨越时空,双双对对,直到永远。。。。

推荐第8篇:五段式互动式

“五段式互动式”培训心得体会

11月26日来到台山一中参与深圳宝安小学小学语文教师“五段互动式”培训活动,学到很多,体会很深。

“五段式互动”培训模式的基本程序是:专家讲座、名师上课、评审团成员辩课、点评提升、研究反思。参与式培训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在内容上,它倡导将培训和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搭建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融合、互通的平台。在形式上,注重教师的参与和表现,避免教师在培训完后产生“隔岸观火”、“隔靴搔痒”的困境,是一种开放式的培训。其主导思想是要由过去的以接受式培训为主转到以参与式培训为主上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推进教师培训的优质化、高效化。这种模式强调培训者与参训教师、参训教师与参训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

此次培训让我领略了专家,名师的风采,感受到她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她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下面就我这次学到和听到的做个简单的总结:

1.专家讲座

专家曾小曙讲的是:小学语文教育“宽度”的构建。他认为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在这几个方面:1.授人以鱼――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目标阅读就没有效果。2.授人以欲――读前导入激发兴趣。3.授人以渔――活动中培养技能。用叶圣陶的话来说明,教师之为教师,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主要的阅读方法有:略读、寻读、精读、朗读、批阅等方法。4.授人以舆――读后任务促进发展。主要方法有扩写、角色扮演、复述、采访、模仿设计故事书等。这样个专家也是该校的一个年轻的教师,但是却是国家级课题的承担者。听到他的讲座,茅塞顿开,坚定了研究语文教育“宽度”的方向。

2.名师屈卫锋上课(课例《开国大典》)。

屈老师抓住开国大典中的“声音”为主线,结合一些图片,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了解中国近百年来受到的耻辱,感受开国大典时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收获甚大。

3.评审团成员辩课。正反两方的老师精彩激烈的辩论,兼有参与老师发信息发表观点的互动。正反双方都围绕该老师上课的有效性进行辩论。正方观点鲜明,立论到位,鼓励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反方观点独到,提出该教师的不足,完善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总之都是围绕该节课的如何更有效来辩论的。在对所听的 1

两节课的点评辩论中,正反两方的人员根据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提出了非常尖锐的观点,辩论非常激烈。从双方的辩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这节课所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但是给执教的老师在点评,同时也是在更多的听众在点评,让大家真真确确明白什么是好课,什么是不好的课,使教者和听者心里都一目了然,非常的让人耳目一新。会场上不时掌声如雷,使这次培训活动在推向高潮。辩论中让老师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论是辩手还是观众,都受益匪浅。

4.点评提升,让人拍手称绝。也是该校的一名教师,他对辩论的双方都能恰当地做出评价。刚才的辩论中稍有迷茫的观点和方法,在专家的点评之下得道涣然冰释。

5.研究反思环节。就是根据这节课的得失,每个参与者写出一篇反思。继续深化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整个培训学习犹如云雾散尽、阳光普照的感觉,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新知识新方法,它将会更加充实我的教学方法,提高我的教学水平,使我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提升。同时,使我在深受启示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我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焕发新的光彩,是我值得深思、感悟的,如何让自己也能像这个学校的教师一样充满激情、热情潜心工作是我要探讨的。

推荐第9篇:片段式作文

片段式作文

一、“片段组合式”作文:

“片段组合式”是随着话题作文流行起来的一种创新文体。

其结构模式一般如下:开头点题定向,领起下文。主式分承,或一线串珠,或扇形铺陈,各个片段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结尾呼应前文,点明题旨。在考试作文中,我们经常用几个片段建构作文。在考场作文时,将几则片段材料组织起来,使若干相对可以独立的部分,有条有理地从不同角度完成一个共同思想的表达,不失为一种巧妙的结构安排。“片段组合式”在考场作文中应用非常广泛。历年中考佳作中,“片段组合式”作文要占1/3左右。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日记式《我想唱首歌》、岁记式《我的文学梦》、回环式《获取是金》、标题式《播种· 积肥· 获取》、镜头式《充满活力的岁月》《生活中的亮点》等。

以上作文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式例标志。但也有一些作文没有明显的体例标志,例如:《母亲的牵挂》妈妈对我从生活、独立、学习三方面着笔;《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从妈妈为我做棉花枕头、绿豆壳枕头、中药枕头三个片段着笔;《我的视线——一把兰色的雨伞》妈妈为我打伞及我为妈妈打伞两个片段着笔。这种构篇方式也属于片段式作文。

还有议论文中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也采用了片段式作文形式。

另外一些比较独特的创新作文也采用的片段式作文形式。如对话式《最好的奖赏》、辩论式《拥有现在》、广播稿《爱的传递》、网上发帖式《告别自卑》等。

然而不少考生只流于形式,在华丽外衣的遮蔽下,还是暴露出种种弊端。其实,这种写作样式在追求漂亮外表的同时,还应讲究构思的精巧、选材的精当,切不可等同于几个题材的简单堆叠。

二、“片段组合式”的优势: 1.构思便捷:

考场情境下心理紧张,思路容易堵塞。而“片段组合式”作文只须扣紧立意,分析话题,或横向并列,或纵向延伸,从平时的积累中调取、组织几个片段,构思比较便捷。

2.结构明晰:

考试作文阅卷时间短,需要老师一瞥之下就能读懂你行文的思路,所以结构不能混乱,也不宜繁复,以明晰为上。“片段组合式”作文整式布局总—分—总,主体部分三至四个片段,结构富于建筑美感,匀称、明晰,阅卷老师只须数秒就可以把握全文脉络。

3.主体充实:

“片段组合式”作文更注重主体部分的写作,它的着力点在片段,追求片段的内容充实、细节精彩。这就是片段组合式作文所追求的精练简洁。

三、“片段组合式”作文的类型: 1.小标题式:

小标题式在片段组合式作文中最易出彩,它既避免了数字式和日记式呆板、无生气的缺陷,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富有文学特色。当然,这也给考生们增加了操作上的难度。小标题的拟写不仅要整齐、富有艺术感染力,还要能反映作品的创作思路,写作层面跳跃性不可太大。纵观近年来此类中考满分佳作,不难发现小标题精巧有序,内涵丰富,范畴把握准确,确实给文章增加了不少亮点。

如《感受四季》一文,小作者用“春之颂”、“夏之恋”、“秋之思”、“冬之盼”作为小标题,文思清晰,由题入文,给人以清新、幽雅之感。又如《让生命的火光照亮生活》一文,小标题“与李白对饮”、“与龚自珍共舞”、“与普希金同行”将文章分成三个片段,它们既完美体现了主旨,又让读者领悟出与古人神游的无穷乐趣,文章大气而有章法。再如《永恒的乐园》一文,小作者分别描绘了古人的三处乐园,即“诸葛草庐”、“陶潜东篱”、“东坡赤壁”。全文构思新奇,主旨深刻,艺术感染力强,令人心驰神往。

如果实在没有更好的小标题,可用“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场面一”“场面二”“场面三”来勾连片段。 2.回环反复式:

回环反复式在内容上句句紧扣主旨,因此可使中心突出;在形式上,由于它的出现,可使层次更清晰;在表达上,因其常与排比句连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它分为定式回环反复、变式回环反复,可根据需要酌情选用。回环反复式作文注重回环反复句的提炼,提炼成功后,文章已成功了80%。为了更好发挥回环反复句的作用,可以让它居于一段之首;也可以居于一段之尾;使其单独提行,独立成段,则更好。因为这样处理,更为突出、醒目。 3.岁记式:

岁记式以“岁”为主线,简明地记叙在每个“岁”中的主要事件,而将许许多多的内容作为艺术“空白”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再创造。可以用“五岁——十岁——十五岁”、“小时侯——长大后——而现在”、“初一——初二——初三”、“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将来”、“童年——少年——青年”等围绕几个时间段写人生经历或事件,脉络清楚。岁记体经常和回环反复句连用,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回环体的一唱三叹之美。这种写法运用得当,能使作品简洁而不乏韵味,短小而又别具一格。 4.片段记叙式:

在记叙文中,我们经常写几件事,如《母亲的牵挂》,写了小时侯身体差,妈妈没日没夜的照顾,参加夏令营妈妈的牵挂,学习遇到挫折妈妈的疏导三件事,每一件事的后面都进行抒情,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的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5.片段议论式:

议论文中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也采用了片段式作文形式。如《说“勤”》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勤出智慧”“勤出成果”两个片段,体现文章的并列关系;如《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先阐述“为什么”,然后阐述“怎样做”。体现文章的递进关系;如《保持清醒,祝你成功》先从正面阐述,在再从反面阐述,形成对比,体现文章的对比关系。

总之,片段式作文的掌握除了要向范文学习外,还要亲自动笔写一写,体验一下。

四、“片段组合式”作文需要注意的事项: 1.片段内容要典型而简洁

①一般而言,片段内容不要求具体、详实,不像写一般记叙文那样,六个要素面面俱到。只要能抓取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或几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片段组合式作文所追求的精练简洁,否则,便有拖沓、冗长之感。②还需注意题材的典型性。并非大多数人物、细节、事情均可入文,定要去粗取精,精中显情;③并非所选材料均可随意排列、编凑,也要依据题目要求统一规划,使题文吻合、文气贯通。如《水的味道》一文,其中“水之辛酸篇”只选取屈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终忧愤至极,自投汨罗江的情节;“水之甜美篇”只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美景图;“水之苦涩篇”只截取人们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致使水净白的皮肤变成黝黑的细节,表现出小作者对现状的担忧及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怀念。再如《仰望天空》一文,中间三个片段分别抒写了阮籍、苏轼、李清照对国事、对人生的独特思考,让读者深深品位出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真、善、美。④记叙文的片段还要注意细节的刻画。如《礼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你都在为挣钱供我上学而东奔西跑,每天都可以看到你早出晚归的疲惫身影;你每天准时回家给我做饭就是为了能让我回家时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你每天晚上都在陪着我写作业,还不忘帮我检查一下,就是为了让我能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2、结构匀称而美观

在结构上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几个片段所占版面基本相当,不可有大的悬殊。②精心拟写开头和结尾,不可随便省略。③片段数量适中,两到三个为宜。如《嗅觉中的生命》一文,小作者着力表现了种子对生命启程的向往和发力、兰花追求生命成熟的热烈奔放、老人面对生命黄昏的纯真深情,重点刻画三个场景,开头与结尾形成呼应,形式整齐,浑然一体。再如《看天,给我带来好心情》一文,结构巧妙、新颖,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尾圆合,中间分说用小标题连缀三个片段,使文章形式珠联璧合,内容鲜明突出,富有创意。④字数要多于一般记叙文,800字为宜。

总之,片段组合式作文散而不乱,粗中求精,精中显旨。它既具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又具有诗歌“言简而意丰”的文学特质。所以,广大考生一方面要注意形式的整齐划

一、工整美观;一方面又要追求内容的简练与和谐。只有做到二者的完美统一,才能真正驾驭这种作文样式,从而让自己的考场作文绚丽多彩、魅力四射。

推荐第10篇:五段式教学模式

“五段式教学模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中的实验与研究

从“五段式教学模式”来看,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能较好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改革课堂教学,完善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加强四个意识的培养学习,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

改革课堂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利用信息、学会学习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极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创造、生活、健体、审美等,要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一、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旧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跳不出“认知”的怪圈。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各科都是这样,则课外作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

总之,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

二、“五段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操作

经过多年探索,我校各年级、普遍地灵活运用了新的“五段式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比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主要做补充评定),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1.课前预习学案导学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要求教师制定详细的学案。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上课时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制定学案的过程,是进一步吃透教材、并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教学的过程,会使教师的教学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教师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不至于乱无章法,不至于随意主观,同时,这将使“集体备课”制度得到落实,有利于学科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 2.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每一堂新课开始,教师要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学生预习情况做及时的评价。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的反馈,教师脑海中要迅速汇总学生“已懂”和“不懂”等各种信息。然后通过喧染、设问、描述、悬疑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新授内容做很好的铺垫与过渡。

从设计学案的开始,教师就要精密设计一系列教学问题,上课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形成一系列的“问题链”。在问题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三讲三不讲”原则,这就是“讲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点,学生已经会了的、学生自己也能学会的、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同时,也要把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设计进去。这样的教学设计才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真正能解决学生不懂得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真正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课堂都有不同的收获而共同进步。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的现象。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提出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学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环节。在这期间,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在独立学习不能完成的情况下,进一步引导和组织学习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总之,是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课堂教学由“讲堂”真正转变为“学堂”。

合作探究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通过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互帮互学互助的协作精神。 4.师生互动 引导点拨

要给予肯定的评价,不完整的或有错误的,教师给予导向性或激励性的评价,绝不能不做评价。对于成果交流、共享后学生仍然不懂得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出最终答案,还是要通过引导、点拨使学生自己逐步得出答案或结论,这会使学习增加许多成功感,从而对学习更具有信心。

通过师生互动,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或不懂的地方,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使教师更具亲和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学到了新的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学到了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5.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

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是践行探究学习的实践环节。为了巩固以上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就要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具体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制定学案时要有适量的练习。这些练习题一定要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拓展提高。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学习完成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每节课都有效利用课堂练习部分,及时地设计好适量、多层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消化本节课的知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在学生自练完成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教师讲解关键点、重要点。通过及时练习,有效点评,查漏补缺、解析释疑、突破难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根据各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留少量的发展性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所以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思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平各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并能不断收获成功喜悦的知识建构过程。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通过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的知识不仅得以巩固,更会有能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五段式教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标准

采用 “五段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评课标准也必须改革,尤其在优化课堂教学上,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1.是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要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价教师怎样教转向重点评价学生怎样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如何去学这一方面,“以学为本、因学论教”,从而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

2.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

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教学目标的期望、定向、激励和调控功能,目标要从“单一”转向“多元”,要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实践水平,学习习惯等。

3.强化“反馈校正意识”

教学过程是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交互系统。课堂上能最有效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只有依据课标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反馈校正,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也树立和强化反馈校正意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及时调整、完善和弥补自己学习方法和知识缺陷。

4.要强化“情感意识”

“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教学的优化,归根到底是观念的转变,而核心就是怎么看学生的问题,是否相信他们学习的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都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而强化情感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形成一个真诚、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相信他们,让他们在一个和谐和充满自信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

第11篇:五段式教学模式

“五段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中的实验与研究

作者: 杨仲东 (初中数学

甘肃张掖甘州三期初中数学二班 )

“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

一、创设情境,

二、出示目标,

三、自主探究,

四、师生互动,

五、反思升华,其灵魂在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五段式教学模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中的实验与研究

[摘要] :“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

一、创设情境,

二、出示目标,

三、自主探究,

四、师生互动,

五、反思升华,其灵魂在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从“五段式教学模式”来看,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能较好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改革课堂教学,完善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加强四个意识的培养学习,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

关键词:五段式教学 结构分析 结构操作

评价标准

改革课堂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利用信息、学会学习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极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创造、生活、健体、审美等,要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一、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旧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跳不出“认知”的怪圈。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各科都是这样,则课外作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 总之,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

二、“五段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操作

经过多年探索,我校各年级、普遍地灵活运用了新的“五段式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比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主要做补充评定),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1、创设情境: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

2、出示目标:“先学”之前或用投影幕显示或三言两语,准确地、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这就好比调度员给驾驶员下达任务一样,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走上自学的快车道。

3、自主探究

(1)、进行“探究”前的指导

在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及自学方法。比如;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是围绕问题独立看书,寻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

(2)、加强“探究”的督促、检查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4、师生互动

“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

(3)、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课标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是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成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即使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对于“学”与“练”的关系,我们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有时可以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

5、反思升华 (1)、归纳小结 (2)、拓展练习

三、“五段式教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标准

采用 “五段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评课标准也必须改革,尤其在优化课堂教学上,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1、是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要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价教师怎样教转向重点评价学生怎样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如何去学这一方面,“以学为本、因学论教”,从而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

2、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

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教学目标的期望、定向、激励和调控功能,目标要从“单一”转向“多元”,要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实践水平,学习习惯等。

3、强化“反馈校正意识”

教学过程是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交互系统。课堂上能最有效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只有依据课标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反馈校正,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也树立和强化反馈校正意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及时调整、完善和弥补自己学习方法和知识缺陷。

4、要强化“情感意识”

“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教学的优化,归根到底是观念的转变,而核心就是怎么看学生的问题,是否相信他们学习的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都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而强化情感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形成一个真诚、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相信他们,让他们在一个和谐和充满自信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

“五段式”教学法

1.提示

所谓提示就是教师确定好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后,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作出提示。提示的问题,以能调动学生认真看书、积极思维、产生兴趣为目的。

以高一教材第五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框题为例,向学生提示如下:①什么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手段有哪些?②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不是一回事?③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是否存在着矛盾?④物价放开后,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有人借此来否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对此你有何看法?教师提示的问题,要有新意,应符合学生的一般思维规律,要注意思想性、知识性及能力的培养。 2.读议

读议就是学生围绕教师提示的问题,前后两桌为一组,边读边议。通过读议,一方面,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得到认知,对难度稍大的一些问题也能各抒己见,学生错误的认识得到了纠正,正确的认识得到深化。另一方面,教师也从中获取了学生疑点、难点、热点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3.激励 就是运用一定的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诱导学生对“提示”的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对主动发言的同学给予鼓励鞭策,对口头表达能力强、语言逻辑水准高的学生予以表扬,从而激励全体同学增强自信心,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4.讲练

讲,主要针对学生读议时反馈出的疑点、难点、热点进行讲解点拨,切忌面面俱到。教师讲解后,应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的掌握上,在思想知识水平上,达到新的升华。

练是讲的深化与巩固,也是学生形成自己能力的关键。教师在组织练习时,要瞄准和覆盖教材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也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在题型设置上,除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外,还应设置一些有难度深度的题目。 5.评定效果

评定效果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必须注意三个环节:

首先,运用提问、答辩、笔答等形式,看学生是否存在观点性错误; 其次,运用各种题型的练习,看学生是否存在知识性错误;

再次,运用国内外时事资料和社会现象分析,看学生是否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次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掌声》教学研究的心路历程

陈工民

养蚕的季节,蚕宝宝经历了一次一次的蜕皮,徐徐长大,最后变成长了翅膀的飞蛾,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这南国的冬季,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我如同蚕宝宝一样,蜕皮,蜕变,只为了能顺利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视像中国”宝安区五段式教学研讨课。

◆背景描述

在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我诚惶诚恐。因为我觉得这是对自己这几年教学实践的一次考试,也是一次锻炼自己的良好机会。

当天晚上,我捧起河北作家董保纲的《掌声》,躺在床上,含心读了起来,读着读着,不知不觉泪水溢满眼眶,文中的英子就如在我的身边小步地挪动着。而在那一刹那,我觉得英子就站在我面前。就这样读了一遍又一遍,我发现我已经完全进入了文字的内心世界,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画面,英子的形象逐渐在我的心中丰满起来,高大起来,鲜活起来„„ 在反复研读文本后,备课时,我问自己:《掌声》这课的感人之处到底在哪儿?最终定位是:在残疾女孩英子最脆弱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全班同学及时地用掌声鼓励了她。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健康的人,他们很难体会到一个残疾的、内心自卑的孩子走上讲台、亮相那一刻的艰难与尴尬。于是,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第一次掌声的体会上、放在对英子害怕、自卑的描写上。为了让学生走进英子的内心,体会到了英子上台那一幕的艰难,体会到英子的忧郁、自卑,我想若抓住1——3节中“总是„„又总是,默默,早早地,最后”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去品读,去感悟,学生就会渐渐地融入英子这个角色。于是这阵骤然间响起的掌声就不仅仅是文本上的这几句话,在那一刻,学生的内心也已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是他们给英子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如果学生能从中学会怎样对待弱势群体,那它的意义就非常深远了。

通过反复咀嚼文本,我认为应通过本文词语教学一条线索,初步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通过文中两次掌声来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分担英子忧郁与痛苦,分享英子的阳光和自信。

◆磨课历程

从个人研读文本到教案的初步形成,我查阅了许多有关《掌声》的教学设计和名家上课实录,拜读了作家董保纲创作的《掌声》原文。从第一次试教到“视像中国”的现场展示,这课我试上了2次。每一次都暴露了不同的问题,也伴随着我的思索。它的呈现,逐渐变得理性、合理。

一、在“华”与“实”之间摇摆

我执教的是《掌声》的第一课时。与很多人一样,为了追求教学的完整性和完美性,为了把我认为最精彩、最靓丽的环节全部展示出来。在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学会本课生字,能会读并理解“掌声、忧郁、犹豫、鼓励”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感受掌声带来的神奇力量。

也就是说,我的课时容量是很大的,一课时完成两课时的内容。 课后,我的师傅朱瑛和熊伟老师一致认为:

1.课时观念不强。一节课四十分钟完成80分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这样下来各个环节如“蜻蜓点水”,不够到位,初读不够充分,品读在艰难进行;字词教学板块,不够扎实。字词教学应该是中低年段的教学重点,重点不重,后患无穷。如:本课字词教学不仅手段单一,而且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直到下课还有同学对“忧郁”和“犹豫”不能完全分清。

2.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关注了言语的内容,缺乏关注言语的形式的表达,也就是缺乏语文意识,没有在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语文意识”去努力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传递课程的“语文意识”,如:描写英子的忧郁和自卑段落,教师只注意引领学生去体会,去品位英子怎样忧郁,怎样自卑,而对作者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

那么,我的理念是什么?我究竟追求怎样的课堂呢?我在“华”与“实”之间摇摆。 于是,在反思中又有了这样的文字: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为学生服务。这个简单朴素的道理人人都知道,却未必人人做得到。就如我的做法,安排那么多的教学内容,就像烹制了精美的拼盘,却并未真正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少什么营养。学生主体已在我的课堂上缺失。

2.课堂四十分钟是个常量,什么都抓等于什么都没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做课如做人。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不应是我的风格。不如追求实实在在,做足一点,让学生一课一得。

3.第一课时有它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有课时观。眼下,很多老师怕上第一课时,即使上了,也杂揉了第二课时的内容。而第一课时除了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还应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如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脉络,应是第一课时的份内目标。我想,这次上课,我就上出第一课时的语文味吧。

4.中低年级教学,识字仍是重点,一定要做扎实。会读——读会——能理解运用,三步走。 我,选择了对“实”的追寻。

二、在“实”与“巧”之间实践

经过对第一次试教的反思与修改,我将第一课时教学预案进行了调整,并再次请师傅朱瑛和熊伟老师指导: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略) 师傅朱瑛和熊伟老师点评:

1.字词教学比较扎实,在读准音上花了较长时间,这是有必要的。字词教学可以做成理清文章思路的一条明线,打破传统观念,立体推进。这样形成了会读—读明白—能运用的三步走环节。

①读准字音

采取自由读,点名读,男女声比赛读等方式正音。重点解决“落”字的读音。例如:创设语言环境,学习“落”的读音,秋风一吹,树叶就从树上慢慢飘落;英自患了小儿麻痹症腿脚就lao下残疾;在排队走路的时候,有的小朋友la队了。 ②读会理解

如引导学生理解:“小儿麻痹症”和“镇定”可以说出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去猜测词语,理解“犹豫”和“忧郁 ”可以让学生现观察 “犹”和“忧” 的字形,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犹豫” 多与人的行动有关,“忧郁 ”多于人的心情有关。 ③提炼运用:

在能正确的会读词语,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把词语与英子联系起来就跟更好了。

2、初读比较充分,要求到位明确,但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些浮在表面,缺乏关注言语的形式。

如:“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在对这一句的挖掘不够到位,应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总是„„又总是,默默,早早地,最后”等关键词语,让学生聚焦在语言文字的本身,来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再如: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这句话,作者只用了一个“低”字就把一个忧郁自卑的英子带到我们的面前,可见有时候写文章不在用的词多,词美,而在于用的准,用的妙。

自我反思:

1.不能为教字词而教字词,字词教学应该是立体的、整合的、多维的,让没有生命的词语变得鲜活起来,立体起来,具象起来。

2.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创设言语环境,让英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得把脚步从“实”向“巧”迈进。

(三)在“巧”与“精”之间追寻

通过两位导师的指导,我对教学目标,教学的课时观,教学的环节清晰起来,教学的细节明朗起来。但是怎样更好的把东西落到实处,得靠自己的消化和整理。在“视像中国”宝安区五段式教学研讨课上,我觉得自己有几个地方做的还是比较“精”的,请看我的课堂回放:

1.词语教学要精巧。 出示:生字新词

小儿麻痹症

镇定

落下残疾

热烈

鞠躬 忧郁

持久

讲述 犹豫

微笑 读准字音

师:老师这有三竖排词语,谁能把第一竖排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落”有三种读音,在本课中这个字读lao,在生活中,秋风一吹,树叶就从树上怎样?生:落(luo)下来;在排队走路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不专心,走着走着就——生:la下来了。

师:指名读第

二、三排的词语 师:请全班齐读词语 读懂理解

师:这些词语,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读明白它,读懂它。

师:有一个词语的的意思是说遇到事情一点儿也不慌张,非常沉着,这个词是(生:镇定) 师:有一种病毒侵入骨髓而引起的疾病,这种病就是好了也会落下残疾,这就是——生:小儿麻痹症

整合运用

师:现在老师请全班男同学读左边词语,女同学读右边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谁的?(生读)

生:都是描写英子的。

师:请男同学看着左边的词语,当你读着这些词语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生:可怜的英子 生:恐惧的英子 生:痛苦的英子 生:自卑的英子 生:忧郁的英子

(让学生把可怜、恐惧、痛苦、自卑、忧郁板书到黑板上。)

师:请女同学看着右边的词语,当你读着这些词语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生:镇定的英子 生:快乐的英子 生:微笑的英子 生:开朗的英子 生:自信的英子

(让学生把镇定、快乐、微笑、开朗、自信板书到黑板上。)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这是一个——(生读:这是一个可怜的英子、恐惧的英子、痛苦的英子、自卑的英子、忧郁的英子);看黑板这边,这是又一个(生读:这是一个镇定的英子、快乐的英子、微笑的英子、开朗的英子、自信的英子)

师:是什么让英子有这样的变化(生;掌声) 师:对,是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师:此时,面对掌声这两个字,我们心中充满了敬意,让我们再次深情的读这两个字 2.阅读指导要精妙

这节课,我基本做到了初读扎扎实实,精读切切实实。开课不久,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提出将课文至少读两遍以上的要求,对于刚刚接触到这篇课文的学生来说,如果初读环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深读、品读时想“出彩”是出不了。进入精读环节时,又花了近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1~3节,边读边勾画表现英子忧郁自卑的语句,因为学生有了相对充分的时间静心研读、用心思考,所以学生能够较好地“深入”文本,进而谈出来的阅读感悟就比较全面、具体。此外,在全课的教学中,还运用了指名读、齐读、生范读、师范读、配乐读、师生对读等多种让学生阅读文本的形式,促成了学生与文本较为亲密的接触,在这种实实在在的接触中,较好地体现了师生走进文本,努力实践着“言”“意”兼得。 在组织学生进入精读课文的环节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写这个忧郁自卑的英子的呢?”。在组织学生交流表现英子忧郁自卑的语句时,当学生找出“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这两句话后,我故意装着疑惑不解的样子:“这我就纳闷了,这些句子里并没有出现‘忧郁’、‘自卑’这两个词,你怎么就能体会到英子的忧郁自卑呢?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把英子的‘忧郁’和‘自卑’写出来的呢?”一个“纳闷”表面上看是我在向学生示弱,实际上我这句教学语言的意图指向,是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语言文字上,引导学生去探究语言文字背后的秘密。又如当学生抓住“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这句话中的“低”字品味出英子的忧郁自卑后,我做了这样的评价:“是啊,作者写得多好啊,一个"低"字就把忧郁自卑的英子带到了我们的面前,看来啊,有时候写文章用词不在于多,不在于美,而在于准。”抓住一个“低”字,这样就巧妙的一语道破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写法特征,一语道破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再如本课教学结束前,我留下一个疑问:“在同学们鼓励、赞扬的掌声里英子彻底改变了,她变得开朗自信。那么,作者又会怎样来写开朗自信的英子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这个问题的抛出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文本语言秘密的兴趣。以上这些教学语言,是的“语文意识”在课堂实践中的一种自觉表现,意图是语言表达,指向是语言表达,反馈也是语言表达。学生在教师这样的教学语言悟到的是什么呢?是语言特征和人物特点的有机统一,是语言表达的准确、细腻,是“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对同学们来说的语言秘密。

再度反思:

教案设计得再好,但没有执教者灵动、智慧的演绎,课堂是无论如何也精致精彩不起来的。所以在本节课是也是有一些遗憾的。

遗憾之一:牵引显得有些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不够,放得不开。

遗憾之二:在组织交流的时候,有时间来不及等孩子们充分汇报,就急于将学生的思路牵引到自己预设的点上,进而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层层推演,导致课堂的开放性不够。

遗憾之三: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机会,一个孩子呼声让我铭记于心:“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

追求精致和精彩,让教与学浑然一体,让我的课堂评价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我的课堂机智鲜活地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将是我一生中教学修炼的功课。

◆磨课感言

对《掌声》的思考暂告一段落。但接近半个月的磨课历程,让我的教学设计从幼稚、简单逐渐走向丰满、成熟,让我在教学的困惑中反思、自省、提升。一次又一次的磨课,让我聚焦教学,并有了这样的认识:好课是“磨”出来的:走过以后,再回过头来,风景是美好的。 选课是结茧,磨课在破茧,做课就是美丽的兑变,过程虽然痛苦,收获的却是快乐,这是一次“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公开课给了我思想的启迪,给了我教育的激情,给了我成长的快乐。它磨练了我的慧眼,唤醒了我的批判精神,让我在语文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走得更潇洒。

让我们记住窦桂梅老师说的话:“一定要争取多上公开课!这是对你们最好的‘炼炉’。”课堂,永远是我们锤炼自己的最佳舞台,“家常课”是小舞台,“公开课”是大舞台。不论舞台大小,也不论台上台下,敬业的“演员”会同样认真地在这块阵地上反复摸爬滚打,练就过硬的本领,展示自己的才能。让我们牢记“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底色”的教学宗旨,始终体现课堂的真实、纯净,在公开课的舞台上绽放出花儿一样美丽的青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充分实现个人在专业上的发展。通过这次磨课历程,我深刻的感受到上好一堂公开课: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离不开长期的积累,离不开助推力,离不开深入思考。

感谢师傅朱瑛和熊伟老师指导;感谢教科培中心潘主任、覃老师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视像中国”宝安区五段式教学培训模式,让我经历了从华到实,从实到巧,从巧到精的一次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第12篇:五段式教学法阐述

张掖中学“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自2010年秋学期开始,甘肃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平稳、顺利地实施新课程,我校早在2009年9月就开始了高中课改样本校专项课题《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研究》的研究,该课题于2009年12月被确立为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样本校专项重点课题,省课改办对该课题研究极为重视,给予了1.5万元的专项课题经费。该样本校课题自立项以来,就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实践研究,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校内各学科教师都能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大胆地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种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实验探究课、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教学、学案导读课、问题导读课等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以住单一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各自为政、缺乏配合与学科整合,各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之间的差别明显等。为了切实有效的、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在全校范围内重点推广一种经实践证实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各年级、各学科可以在熟练运用这一种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年级和学科课程特点,适当进行调整。经学校多方调研和学习讨论,决定以“五段式”教学模式为我校近一时期的主要教学模式,并将其作为样本校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成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的课堂试验与推广。

1 根据各个学科试验研究的初步结果,经过反复再三的研究、概括和提炼,将“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阐述如下:

一、课前预习制定学案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要求教师制定详细的学案。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上课时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制定学案的过程,是进一步吃透教材、并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教学的过程,会使教师的教学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教师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不至于乱无章法,不至于随意主观,同时,这将使“集体备课”制度得到落实,有利于学科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每一堂新课开始,教师要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学生预习情况做及时的评价。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的反馈,教师脑海中要迅速汇总学生“已懂”和“不懂”等各种信息。然后通过喧染、设问、描述、悬疑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新授内容做很好的铺垫与过渡。

从设计学案的开始,教师就要精密设计一系列教学问题,上课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形成一系列的“问题链”。在问题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三讲三不讲”原则,这就是“讲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点,学生已经会了的、学生自己也能学会的、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同时,也要把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设计进去。这样的教学设计才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真正能解决学生不懂得问题,真正体现了以

2 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真正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课堂都有不同的收获而共同进步。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的现象。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提出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学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环节。在这期间,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在独立学习不能完成的情况下,进一步引导和组织学习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总之,是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课堂教学由“讲堂”真正转变为“学堂”。

通过自主学习,首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决定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许许多多我们熟知的伟人、名人、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就都得益于他们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合作探究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通过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互帮互学互助的协作精神。

四、师生互动 引导点拨

3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对学生所得出的结果或答案,正确的要给予肯定的评价,不完整的或有错误的,教师给予导向性或激励性的评价,绝不能不做评价。对于成果交流、共享后学生仍然不懂得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出最终答案,还是要通过引导、点拨使学生自己逐步得出答案或结论,这会使学习增加许多成功感,从而对学习更具有信心。

通过师生互动,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或不懂的地方,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使教师更具亲和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学到了新的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学到了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五、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

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是践行探究学习的实践环节。为了巩固以上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就要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具体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制定学案时要有适量的练习。这些练习题一定要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拓展提高。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学习完成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每节课都有效利用课堂练习部分,及时地设计好适量、多层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消化本节课的知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在学生自练完成的基础上,让其

4 互评、互议、互批、互改;教师讲解关键点、重要点。通过及时练习,有效点评,查漏补缺、解析释疑、突破难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根据各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留少量的发展性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所以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思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平各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并能不断收获成功喜悦的知识建构过程。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通过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的知识不仅得以巩固,更会有能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13篇:五段式作文教学

“五段式”作文教学的模式

一、“五段式”作文教学的模式

所谓“五段式”,即把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大体的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酝酿——试写初稿——评议例文——自行修改——鉴赏总结。以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见闻感受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写作主体的作用,学生的质疑与教师的指导贯穿始终。

1.准备酝酿阶段:

教师在写作文前4——6天提出习作的题目和要求,并通过检查、督促指导学生在课外准备,让学生感到心里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具体操作:

⑴布置题目。在本组教材的重点讲读课结束时(离本次作文4——6天),向学生布置本次作文的题目和要求,要学生准备。

⑵督促检查。每过一两天,教师可集体或个别检查一下:准备好了吗?想写什么内容?表扬准备好的学生,督促没有准备好的学生赶快准备 。

⑶辅导质疑。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向老师质疑。老师及时给予指导点拨。或明示,或要学生去查阅资料、访问当事人,或要学生去再观察、再实践。

2.试写初稿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对本次作文训练要求的领会,按照自己的愿望,以表达清楚自己的见闻感受为目标,进行作文练习,写出初稿。学生试写时,教师不定调子,不划框子;只在试写过程中,当全班出现倾向性写作障碍时,进行评论性指导。具体操作:

⑴学生自行起草。学生根据自己对本次作文训练要求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愿望,把经过充分准备的作文材料加以整理,用文字表达出来。

⑵教师个别指导。在学生起草的过程中,教师不定调子,不划框子,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但是教师要巡视学生的起草情况,给个别差生以必要的帮助。对全班学生,只在出现面上的倾向性障碍时,才进行评论性指导。

(收上学生的作文初稿之后,教师要做的工作:①把学生的初稿检阅一遍,分析初稿的情况,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②根据本次作文要求和学生的初稿情况拟定范文和病例。③写好“例文指导课”的教案。)

3.评议例文阶段:

教师在检查全班修改初稿的基础上,根据本次训练的要求,针对初稿的具体情况,提出修改要求,可借用“范例”帮助学生树立评价和修改作文的标准,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组织学生“诊断病情”,“分析病因”,探索修改方法,为下阶段“修改”创造条件。具体操作:

⑴明确要求。教师通过板书或投影把作文要求原原本本地显示出来,让学生审题,使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写清楚哪些方面的内容,从理论上掌握标准。

⑵评议范文。①出示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可作楷模的范文,供师生评议。②评论学习范文是怎样体现本次作文要求的。通过评论,师生共同总结出带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来。如要写好《我和xx》,必须“抓住联系点,双方写全面”。③评论学习范文中字词句篇方面的精妙之处。

⑶评议病例。①出示在某些方面有毛病的例文(此毛病一般是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供师生修改。②对照题目要求和范文,评议“病例”,诊断“病情”,找出修改点。③根据“病情”,分析“病因”,讨论修改方法,同时教给学生修改符号。④小结本节课从范文学到的写作方法和从修改病例学到的修改方法。

4.自行修改阶段:

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修改”习惯之后,也可在课外)对自己写的初稿进行修改,直到能较好地反映出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表达水平,并定稿抄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时向教师质疑,教师有重点地面批指导;同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助修改。具体操作:

⑴自己修改。学生根据例文指导阶段学到的方法对照作文题目要求,看自己的作文哪些意思写得不明白,哪些内容写得不具体,作文哪些语句写得不恰当。学生自己修改主要是改文章内容。

⑵同学互改。在自己改不下去的时候,可在小组里互相交换改,也可请自己信得过的同学帮助改。请人帮助改主要是改文字形式。

⑶教师指导。在修改的过程中,教师有重点地面批指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也可随时向老师质疑,老师及时给予指点。

学生这样反复修改,直到反映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止。

(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工作: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了解全班学生作文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选学生中写得好的作文以备鉴赏、了解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好经验,加以总结。)

5.总结鉴赏阶段:

教师在认真检阅全班作文(定稿)、重点批改部分作文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准备”“试写”“修改”各个阶段的情况和体会,以总结本次作文训练的成绩和经验为主,进行综合评述,或者讲评优秀文章,帮助学生全面积累写作经验。具体操作:

⑴重申要求。此次重申,在于强化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同时也为下一步的鉴赏和总结树立标准。方式可板书出示也可学生口头述说。

⑵鉴赏文例。①鉴赏一两个学生的好文章。依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全班对这一两篇好作文,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从思想内容到文字形式,进行全面的评论欣赏,进一步明确怎样才是好文章,为什么说是好文章。(当然也包括指瑕)②鉴赏每一个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可让学生先在小组交流、鉴赏,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鉴赏。③教师对鉴赏的情况进行小结。

⑶总结经验。①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作文的全过程,对本次作文过程中的每一段进行反思。哪一段体会最深、收获最大,在全班进行交流,使一人受益,大家受启发。也可以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使一人受挫,大家引以为戒。②教师总结。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写作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充分鼓励学生的进步,使全体学生满怀信心地去迎接下一次作文。

这五个阶段是五环节,不是五节课。一次作文训练占用几个课时,要根据作文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而定。但是,不论占用几节课的时间,都大体经历这样五个阶段。一般来说,“准备酝酿”在课外进行;“试写初稿”占一节课;“评议例文”“自行修改”占一节课(也可用两节课);“鉴赏总结”占一节课。一次作文训练的结束,就是下一次作文准备的开始。

以上说的是“五段式”作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式,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因年级不同和教学内容不同,还需要有变式。如一些简单的应用文教学就不必用“五段式”。另外,三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文时,有它的特殊性,遵循“起点要低”“指导要细”“由说到写”“先放后收”的原则,按照“指导准备——指导试写——指导评议——指导修改——指导鉴赏”。五年级经过训练,已具备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可加快“五段”的进程,间或搞几次快速作文的训练

第14篇:五段式教学模式

“五段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中的实验与研究

作者: 杨仲东 (初中数学

甘肃张掖甘州三期初中数学二班 )

“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

一、创设情境,

二、出示目标,

三、自主探究,

四、师生互动,

五、反思升华,其灵魂在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五段式教学模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中的实验与研究

[摘要] :“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

一、创设情境,

二、出示目标,

三、自主探究,

四、师生互动,

五、反思升华,其灵魂在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从“五段式教学模式”来看,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能较好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改革课堂教学,完善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加强四个意识的培养学习,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

关键词:五段式教学 结构分析 结构操作

评价标准

改革课堂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利用信息、学会学习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极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创造、生活、健体、审美等,要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一、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旧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跳不出“认知”的怪圈。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各科都是这样,则课外作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 总之,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

二、“五段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操作

经过多年探索,我校各年级、普遍地灵活运用了新的“五段式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比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主要做补充评定),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1、创设情境: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

2、出示目标:“先学”之前或用投影幕显示或三言两语,准确地、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这就好比调度员给驾驶员下达任务一样,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走上自学的快车道。

3、自主探究

(1)、进行“探究”前的指导

在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及自学方法。比如;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是围绕问题独立看书,寻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

(2)、加强“探究”的督促、检查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4、师生互动

“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

(3)、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课标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是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成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即使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对于“学”与“练”的关系,我们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有时可以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

5、反思升华 (1)、归纳小结 (2)、拓展练习

三、“五段式教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标准

采用 “五段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评课标准也必须改革,尤其在优化课堂教学上,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1、是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要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价教师怎样教转向重点评价学生怎样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如何去学这一方面,“以学为本、因学论教”,从而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

2、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

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教学目标的期望、定向、激励和调控功能,目标要从“单一”转向“多元”,要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实践水平,学习习惯等。

3、强化“反馈校正意识”

教学过程是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交互系统。课堂上能最有效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只有依据课标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反馈校正,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也树立和强化反馈校正意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及时调整、完善和弥补自己学习方法和知识缺陷。

4、要强化“情感意识”

“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教学的优化,归根到底是观念的转变,而核心就是怎么看学生的问题,是否相信他们学习的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都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而强化情感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形成一个真诚、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相信他们,让他们在一个和谐和充满自信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

“五段式”教学法

1.提示

所谓提示就是教师确定好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后,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作出提示。提示的问题,以能调动学生认真看书、积极思维、产生兴趣为目的。

以高一教材第五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框题为例,向学生提示如下:①什么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手段有哪些?②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不是一回事?③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是否存在着矛盾?④物价放开后,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有人借此来否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对此你有何看法?教师提示的问题,要有新意,应符合学生的一般思维规律,要注意思想性、知识性及能力的培养。 2.读议

读议就是学生围绕教师提示的问题,前后两桌为一组,边读边议。通过读议,一方面,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得到认知,对难度稍大的一些问题也能各抒己见,学生错误的认识得到了纠正,正确的认识得到深化。另一方面,教师也从中获取了学生疑点、难点、热点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3.激励 就是运用一定的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诱导学生对“提示”的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对主动发言的同学给予鼓励鞭策,对口头表达能力强、语言逻辑水准高的学生予以表扬,从而激励全体同学增强自信心,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4.讲练

讲,主要针对学生读议时反馈出的疑点、难点、热点进行讲解点拨,切忌面面俱到。教师讲解后,应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的掌握上,在思想知识水平上,达到新的升华。

练是讲的深化与巩固,也是学生形成自己能力的关键。教师在组织练习时,要瞄准和覆盖教材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也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在题型设置上,除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外,还应设置一些有难度深度的题目。 5.评定效果

评定效果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必须注意三个环节:

首先,运用提问、答辩、笔答等形式,看学生是否存在观点性错误; 其次,运用各种题型的练习,看学生是否存在知识性错误;

再次,运用国内外时事资料和社会现象分析,看学生是否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次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掌声》教学研究的心路历程

陈工民

养蚕的季节,蚕宝宝经历了一次一次的蜕皮,徐徐长大,最后变成长了翅膀的飞蛾,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这南国的冬季,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我如同蚕宝宝一样,蜕皮,蜕变,只为了能顺利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视像中国”宝安区五段式教学研讨课。

◆背景描述

在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我诚惶诚恐。因为我觉得这是对自己这几年教学实践的一次考试,也是一次锻炼自己的良好机会。

当天晚上,我捧起河北作家董保纲的《掌声》,躺在床上,含心读了起来,读着读着,不知不觉泪水溢满眼眶,文中的英子就如在我的身边小步地挪动着。而在那一刹那,我觉得英子就站在我面前。就这样读了一遍又一遍,我发现我已经完全进入了文字的内心世界,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画面,英子的形象逐渐在我的心中丰满起来,高大起来,鲜活起来„„ 在反复研读文本后,备课时,我问自己:《掌声》这课的感人之处到底在哪儿?最终定位是:在残疾女孩英子最脆弱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全班同学及时地用掌声鼓励了她。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健康的人,他们很难体会到一个残疾的、内心自卑的孩子走上讲台、亮相那一刻的艰难与尴尬。于是,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第一次掌声的体会上、放在对英子害怕、自卑的描写上。为了让学生走进英子的内心,体会到了英子上台那一幕的艰难,体会到英子的忧郁、自卑,我想若抓住1——3节中“总是„„又总是,默默,早早地,最后”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去品读,去感悟,学生就会渐渐地融入英子这个角色。于是这阵骤然间响起的掌声就不仅仅是文本上的这几句话,在那一刻,学生的内心也已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是他们给英子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如果学生能从中学会怎样对待弱势群体,那它的意义就非常深远了。

通过反复咀嚼文本,我认为应通过本文词语教学一条线索,初步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通过文中两次掌声来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分担英子忧郁与痛苦,分享英子的阳光和自信。

◆磨课历程

从个人研读文本到教案的初步形成,我查阅了许多有关《掌声》的教学设计和名家上课实录,拜读了作家董保纲创作的《掌声》原文。从第一次试教到“视像中国”的现场展示,这课我试上了2次。每一次都暴露了不同的问题,也伴随着我的思索。它的呈现,逐渐变得理性、合理。

一、在“华”与“实”之间摇摆

我执教的是《掌声》的第一课时。与很多人一样,为了追求教学的完整性和完美性,为了把我认为最精彩、最靓丽的环节全部展示出来。在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学会本课生字,能会读并理解“掌声、忧郁、犹豫、鼓励”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感受掌声带来的神奇力量。

也就是说,我的课时容量是很大的,一课时完成两课时的内容。 课后,我的师傅朱瑛和熊伟老师一致认为:

1.课时观念不强。一节课四十分钟完成80分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这样下来各个环节如“蜻蜓点水”,不够到位,初读不够充分,品读在艰难进行;字词教学板块,不够扎实。字词教学应该是中低年段的教学重点,重点不重,后患无穷。如:本课字词教学不仅手段单一,而且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直到下课还有同学对“忧郁”和“犹豫”不能完全分清。

2.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关注了言语的内容,缺乏关注言语的形式的表达,也就是缺乏语文意识,没有在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语文意识”去努力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传递课程的“语文意识”,如:描写英子的忧郁和自卑段落,教师只注意引领学生去体会,去品位英子怎样忧郁,怎样自卑,而对作者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

那么,我的理念是什么?我究竟追求怎样的课堂呢?我在“华”与“实”之间摇摆。 于是,在反思中又有了这样的文字: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为学生服务。这个简单朴素的道理人人都知道,却未必人人做得到。就如我的做法,安排那么多的教学内容,就像烹制了精美的拼盘,却并未真正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少什么营养。学生主体已在我的课堂上缺失。

2.课堂四十分钟是个常量,什么都抓等于什么都没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做课如做人。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不应是我的风格。不如追求实实在在,做足一点,让学生一课一得。

3.第一课时有它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有课时观。眼下,很多老师怕上第一课时,即使上了,也杂揉了第二课时的内容。而第一课时除了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还应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如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脉络,应是第一课时的份内目标。我想,这次上课,我就上出第一课时的语文味吧。

4.中低年级教学,识字仍是重点,一定要做扎实。会读——读会——能理解运用,三步走。 我,选择了对“实”的追寻。

二、在“实”与“巧”之间实践

经过对第一次试教的反思与修改,我将第一课时教学预案进行了调整,并再次请师傅朱瑛和熊伟老师指导: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略) 师傅朱瑛和熊伟老师点评:

1.字词教学比较扎实,在读准音上花了较长时间,这是有必要的。字词教学可以做成理清文章思路的一条明线,打破传统观念,立体推进。这样形成了会读—读明白—能运用的三步走环节。

①读准字音

采取自由读,点名读,男女声比赛读等方式正音。重点解决“落”字的读音。例如:创设语言环境,学习“落”的读音,秋风一吹,树叶就从树上慢慢飘落;英自患了小儿麻痹症腿脚就lao下残疾;在排队走路的时候,有的小朋友la队了。 ②读会理解

如引导学生理解:“小儿麻痹症”和“镇定”可以说出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去猜测词语,理解“犹豫”和“忧郁 ”可以让学生现观察 “犹”和“忧” 的字形,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犹豫” 多与人的行动有关,“忧郁 ”多于人的心情有关。 ③提炼运用:

在能正确的会读词语,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把词语与英子联系起来就跟更好了。

2、初读比较充分,要求到位明确,但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些浮在表面,缺乏关注言语的形式。

如:“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在对这一句的挖掘不够到位,应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总是„„又总是,默默,早早地,最后”等关键词语,让学生聚焦在语言文字的本身,来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再如: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这句话,作者只用了一个“低”字就把一个忧郁自卑的英子带到我们的面前,可见有时候写文章不在用的词多,词美,而在于用的准,用的妙。

自我反思:

1.不能为教字词而教字词,字词教学应该是立体的、整合的、多维的,让没有生命的词语变得鲜活起来,立体起来,具象起来。

2.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创设言语环境,让英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得把脚步从“实”向“巧”迈进。

(三)在“巧”与“精”之间追寻

通过两位导师的指导,我对教学目标,教学的课时观,教学的环节清晰起来,教学的细节明朗起来。但是怎样更好的把东西落到实处,得靠自己的消化和整理。在“视像中国”宝安区五段式教学研讨课上,我觉得自己有几个地方做的还是比较“精”的,请看我的课堂回放:

1.词语教学要精巧。 出示:生字新词

小儿麻痹症

镇定

落下残疾

热烈

鞠躬 忧郁

持久

讲述 犹豫

微笑 读准字音

师:老师这有三竖排词语,谁能把第一竖排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落”有三种读音,在本课中这个字读lao,在生活中,秋风一吹,树叶就从树上怎样?生:落(luo)下来;在排队走路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不专心,走着走着就——生:la下来了。

师:指名读第

二、三排的词语 师:请全班齐读词语 读懂理解

师:这些词语,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读明白它,读懂它。

师:有一个词语的的意思是说遇到事情一点儿也不慌张,非常沉着,这个词是(生:镇定) 师:有一种病毒侵入骨髓而引起的疾病,这种病就是好了也会落下残疾,这就是——生:小儿麻痹症

整合运用

师:现在老师请全班男同学读左边词语,女同学读右边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谁的?(生读)

生:都是描写英子的。

师:请男同学看着左边的词语,当你读着这些词语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生:可怜的英子 生:恐惧的英子 生:痛苦的英子 生:自卑的英子 生:忧郁的英子

(让学生把可怜、恐惧、痛苦、自卑、忧郁板书到黑板上。)

师:请女同学看着右边的词语,当你读着这些词语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生:镇定的英子 生:快乐的英子 生:微笑的英子 生:开朗的英子 生:自信的英子

(让学生把镇定、快乐、微笑、开朗、自信板书到黑板上。)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这是一个——(生读:这是一个可怜的英子、恐惧的英子、痛苦的英子、自卑的英子、忧郁的英子);看黑板这边,这是又一个(生读:这是一个镇定的英子、快乐的英子、微笑的英子、开朗的英子、自信的英子)

师:是什么让英子有这样的变化(生;掌声) 师:对,是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师:此时,面对掌声这两个字,我们心中充满了敬意,让我们再次深情的读这两个字 2.阅读指导要精妙

这节课,我基本做到了初读扎扎实实,精读切切实实。开课不久,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提出将课文至少读两遍以上的要求,对于刚刚接触到这篇课文的学生来说,如果初读环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深读、品读时想“出彩”是出不了。进入精读环节时,又花了近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1~3节,边读边勾画表现英子忧郁自卑的语句,因为学生有了相对充分的时间静心研读、用心思考,所以学生能够较好地“深入”文本,进而谈出来的阅读感悟就比较全面、具体。此外,在全课的教学中,还运用了指名读、齐读、生范读、师范读、配乐读、师生对读等多种让学生阅读文本的形式,促成了学生与文本较为亲密的接触,在这种实实在在的接触中,较好地体现了师生走进文本,努力实践着“言”“意”兼得。 在组织学生进入精读课文的环节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写这个忧郁自卑的英子的呢?”。在组织学生交流表现英子忧郁自卑的语句时,当学生找出“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这两句话后,我故意装着疑惑不解的样子:“这我就纳闷了,这些句子里并没有出现‘忧郁’、‘自卑’这两个词,你怎么就能体会到英子的忧郁自卑呢?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把英子的‘忧郁’和‘自卑’写出来的呢?”一个“纳闷”表面上看是我在向学生示弱,实际上我这句教学语言的意图指向,是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语言文字上,引导学生去探究语言文字背后的秘密。又如当学生抓住“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这句话中的“低”字品味出英子的忧郁自卑后,我做了这样的评价:“是啊,作者写得多好啊,一个"低"字就把忧郁自卑的英子带到了我们的面前,看来啊,有时候写文章用词不在于多,不在于美,而在于准。”抓住一个“低”字,这样就巧妙的一语道破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写法特征,一语道破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再如本课教学结束前,我留下一个疑问:“在同学们鼓励、赞扬的掌声里英子彻底改变了,她变得开朗自信。那么,作者又会怎样来写开朗自信的英子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这个问题的抛出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文本语言秘密的兴趣。以上这些教学语言,是的“语文意识”在课堂实践中的一种自觉表现,意图是语言表达,指向是语言表达,反馈也是语言表达。学生在教师这样的教学语言悟到的是什么呢?是语言特征和人物特点的有机统一,是语言表达的准确、细腻,是“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对同学们来说的语言秘密。

再度反思:

教案设计得再好,但没有执教者灵动、智慧的演绎,课堂是无论如何也精致精彩不起来的。所以在本节课是也是有一些遗憾的。

遗憾之一:牵引显得有些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不够,放得不开。

遗憾之二:在组织交流的时候,有时间来不及等孩子们充分汇报,就急于将学生的思路牵引到自己预设的点上,进而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层层推演,导致课堂的开放性不够。

遗憾之三: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机会,一个孩子呼声让我铭记于心:“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

追求精致和精彩,让教与学浑然一体,让我的课堂评价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我的课堂机智鲜活地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将是我一生中教学修炼的功课。

◆磨课感言

对《掌声》的思考暂告一段落。但接近半个月的磨课历程,让我的教学设计从幼稚、简单逐渐走向丰满、成熟,让我在教学的困惑中反思、自省、提升。一次又一次的磨课,让我聚焦教学,并有了这样的认识:好课是“磨”出来的:走过以后,再回过头来,风景是美好的。 选课是结茧,磨课在破茧,做课就是美丽的兑变,过程虽然痛苦,收获的却是快乐,这是一次“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公开课给了我思想的启迪,给了我教育的激情,给了我成长的快乐。它磨练了我的慧眼,唤醒了我的批判精神,让我在语文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走得更潇洒。

让我们记住窦桂梅老师说的话:“一定要争取多上公开课!这是对你们最好的‘炼炉’。”课堂,永远是我们锤炼自己的最佳舞台,“家常课”是小舞台,“公开课”是大舞台。不论舞台大小,也不论台上台下,敬业的“演员”会同样认真地在这块阵地上反复摸爬滚打,练就过硬的本领,展示自己的才能。让我们牢记“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底色”的教学宗旨,始终体现课堂的真实、纯净,在公开课的舞台上绽放出花儿一样美丽的青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充分实现个人在专业上的发展。通过这次磨课历程,我深刻的感受到上好一堂公开课: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离不开长期的积累,离不开助推力,离不开深入思考。

感谢师傅朱瑛和熊伟老师指导;感谢教科培中心潘主任、覃老师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视像中国”宝安区五段式教学培训模式,让我经历了从华到实,从实到巧,从巧到精的一次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第15篇:片段式结构作文法

片段式结构作文法

一、片段式结构的特点

1.把各自独立的几个片段拼接成文。

2.片段之间的连缀或用小标题或用序号等。

3.容量大结构自由。

二、片段式结构模式

片段式文章就是把不同的时间、地点、事件、感受组合在一篇文章中。“片段组合式”是随着话题作文流行起来的一种创新文体。

其结构模式一般如下:

1.开头点题定向,领起下文。

2.主体分承,或一线串珠,或扇形铺陈,各个片段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

3.结尾呼应前文,点明题旨。

三、片段式的优点

1、构思便捷

考场情境下心理紧张,思路容易堵塞。而“片段组合式”作文只须扣紧立意,析分话题,或横向并列,或纵向延伸,从平时的积累中调取、组织几个片段,构思比较便捷。

2、结构明晰

考试作文阅卷时间短,需要老师一瞥之下就能读懂你行文的思路,所以结构不能混乱,也不宜繁复,以明晰为上。“片段组合式”作文整体布局总-分-总,主体部分三至四个片段,结构富于建筑美感,匀称、明晰,阅卷老师只须数秒就可以把握全文脉络。

3、主体充实

与有些“银样蜡枪头”,首尾辞藻繁丽、主体单薄空洞的“包装式”作文相比,“片段组合式”作文更注重主体部分的写作,它的着力点在片段,追求片段的内容充实、细节精彩。

四、片段式作文的注意点

1、精于制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顾盼有情”,文章才能神采飞扬。“片段组合式”标题的拟定要富于艺术性,或运用修辞,形象生动;或取自口语,响亮上口;或移用成句,轻灵含蓄;或诙谐幽默,令人解颐,总之要追求一题妙制,满篇生辉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片段组合式”由于是只由几个片段聚拢一个中心,比较方便拟制小标题。小标题结构上富于美感,立意上具有提示性,拟得好,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作文题“心中的太阳”,有一位考生拟的小标题“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借用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篇名,别具匠心,耐人寻味。

2、巧于点明:

考试作文不能像“碧螺春”,过于讲究含蓄。文章的主题词要重章复沓,贯串始终。在各个片段的首尾,也要有意识地点明文章主题,标示全文脉络。

有一篇满分作文,三个片段尾句都是“那笑像阳光一样,让我的心暖暖的„„”,相同的句子不避重复,在文学创作,这即是一病,但在考试作文的情境下,它方便了阅卷老师在极短时间内很快把握全文思路,判别是否扣题,所以这样的提示句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3、勤于积累:

“片段组合式”作文高下的关键是片段的丰盈与干瘪,而片断的质量,直接源于平日的积累。所以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炼就慧眼细心,在亲历、耳闻、阅读里捕捉素材,积累感悟。再予以分门别类的存储、记忆。有了生活的源源活水,考试作文自然就有事可叙,有人可写,有景可摹,有情可抒,精彩的片段,生动的细节滚滚而来,作文时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

五、片段式作文

范文1:日记片段组合

快乐日记

2007年2月5号 星期六 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也是年集,早上我和妈妈一起来到集市上,集市上可真热闹,首先最显眼的是卖红灯笼的和中国结的,还有卖鲜花的,到处是叫卖声,集市上虽然很拥挤,但是人们脸上都带着喜气,我想这个春节一定非常平安祥和。 2007年2月8日 星期二 小雪

今天是大年三十,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挂上大红灯笼,上午,爸爸说贴春联,我一听可高兴了,就对爸爸说:“我帮你贴吧,”爸爸同意了,我帮爸爸拿着春联,爸爸贴,不一会我们就把春联贴好了,这一天你到大街上去看看,到处是喜气盈门,真是又是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2007年3月16号 星期三 晴

今天是爷爷的七十五岁生日,一大早爸爸和妈妈就早早的起床了,他们做了很多好吃的菜,到了中午客人们都陆续来了,妈妈把菜摆到桌上,客人们都坐下来,姑姑把给爷爷买的生日蛋糕拿了出来点上蜡烛,大家都为爷爷唱起了生日歌,它们轮流给爷爷敬酒,我也给爷爷敬了一杯酒,并对爷爷说:“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其实这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全家人都希望爷爷身体健康。 2007年4月29日 星期五 小雨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早早地起来,吃完早饭就各做各的事了。妈妈忙着整理房间、洗衣服。当教师的叔叔开始备课。我也开始了我的工作——办一期小报。

我先找好材料,接着就打草稿。可当草稿快打完时,我发现正中的地方太空,而且没有把这份小报的主题表现出来。怎么办?贴图片吧?什么图片好?写文章吧?一时到哪儿找?我急得团团转,翻了这本书又翻了那本书,都找不到合适的。没办法,我干脆将满书架的书一本一本地拿出来找。报纸、书刊堆得满书桌、满床、满地。

呵!呵!呵!我们家摆书摊了。

这就是我家的一个星期天。我家的星期天总是这样充实、快乐、温馨。

【评】本文选材多侧面,多角度,展示了一个中学生的青春朝气,文章巧用日记体来安排结构,通过截取典型生活片段,展示了“我”乐在其中的美好心情,文章简要、生动,充满激情。

范文2:成长过程片段组合式

吃亏就是占便宜

有谁愿意吃亏吗?反正我不愿意。可奶奶却总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你以后就明白了。”

(一)

那年,我五岁,与小朋友争执被抓破了胳膊。我发现自从我听了奶奶的话,甘心于“吃亏”以后,那个小朋友愈发地喜欢欺负人了。我丝毫没有占到便宜的感觉。

那年,我十岁,上小学,老师见我长得魁梧,就让我义务为大家领早餐。每天很早到校,拎着沉重的餐筒从一楼爬到四楼,看着其他同学整齐地坐在板凳上静候早餐,我又有了一种吃亏的感觉。

那年,我十五岁,马上要参加中考了。我的一个好哥儿们求我帮他补习一下数学。我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了,还能再管他?可毕竟是好哥儿们,我把已到嘴边的回绝又咽了下去。为什么净是些吃亏的事,连半点便宜都沾不着?

(二)

后来,那个欺负人的坏小子恶习难改,长大些后,进了少管所,而我则“吃着亏”安安分分地长成了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后来,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我因为“热心为班集体服务”而高票当选。

后来,我和我的好哥儿们都考上了重点高中,而我的数学成绩竟出奇地好。

(三)

当我在受用大人们的夸奖时,我想到正是我甘于“吃亏”,才性格温和,有了好人缘。

当我戴着红花领取“三好学生”证书时,我明白正是我甘于“吃亏”,才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自己的品格,才赢得了这么多赞许和荣誉。

当我在榜单上找到我名字的时候,我发现正是我甘于“吃亏”给哥儿们补习,才巩固了我的知识,锻炼了我的思维,更为我赢得了更加牢固的友谊!

其实,这就是生存,你只要稍微换一下思维方式,你就会赢得幸福和快乐!

“吃亏就是占便宜”,说这话的奶奶已经不在了,可她的话我会永远记着。记着这话,我就会拥有我的幸福和快乐!

【评】标题是奶奶的一句话“吃亏就是占便宜”。切入点很小也很巧,这句话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作者别具匠心地让三件事齐头并进,这已是很复杂的结构,但作者依仗简洁流畅的叙事语言,把三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有条不紊,事毕而理现,表现了作者良好的思维品质。

范文3:事件发展片段组合式

真诚浇开友谊花

庄稼需要雨露滋润,友谊需用真诚浇灌。

——题记

相 遇

和她相遇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那天我在店里帮忙。她刚从这买了两袋盐,可不一会儿,她又回来了,还大声嚷嚷着:“找错了,找错了!”我心想,找错了活该,谁叫你刚才不数的。虽然我强忍着没说出来,但我的脸色一定很难看。只见她把钱放在柜台上说:“两袋盐是一元六角,我总共才给了你五元钱,可你却找了我八元四角。要都向你这样做生意,不就亏大了。”啊!原来是这样,我多找了她五元钱,她竟然是来退钱的。我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感到羞愧,便真诚地说了句谢谢。她说,没什么好谢的,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诚实,不能贪小便宜。在和她的闲聊中,我知道她和我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只是不同班而已。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知道有一粒种子已悄然落进了我的心田。

相 处

高二分班时,我俩分到了同一个班级。有一次上体育课,我不小心把胳膊摔折了,医生建议卧床休息,这怎么行呢?落下功课怎么办?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坚决不同意。这时,她走来了,主动承包了我所有的活计:买水买饭、涮碗、洗碟、铺床叠被,上课还帮我记笔记,俨然成了我的保姆,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那段时间,妈妈忙着做生意,没有时间给我做好吃的,她就经常给我带蒸饺,肉馅的,特好吃。如果没有她真诚的帮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和她相处,所有的烦恼都会随风而去,感觉特别轻松愉快。我知道,那粒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

相 知

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了烦恼我们会找对方倾诉;遇到难题我们会共同解决;获得成功我们会让对方分享。我们成天形影不离,好得就像亲姐妹一样,同学们都戏称我们俩是“连体人”。可进入高三以后,我发现她的话少了,精神也不怎么好,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问她原因,她也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才知道,她和一男生暗暗好上了,可最近,那男生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我真想把那男生痛打一顿,可理智告诉我:不能鲁莽行事。我必须多陪伴她,多安慰她,尽早把她从那泥潭中拉出来。我对她说:“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人有什么好留恋的,为他浪费那么多时间简直太可惜了。要是换了我,早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可不愿做傻瓜。”“什么,你说我是傻瓜?”“对,你就是个十足的大傻瓜!”盯着她的眼睛,我一字一顿的说。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她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重又变得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了。看着她活泼开朗的样子,我知道我们俩用真诚浇灌的友谊之花终于开放了。

【评】作者紧扣话题,巧妙地把真诚和友谊联系起来,用拟人修辞拟题为《真诚浇开友谊花》,成功地缩小了话题的外延,为其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石。接着亮出精心打造的题记,题记虽只有一句话,但采用比兴手法,自然引出话题,点明了写作中心,简洁明了。正文用三个小标题,选取了“相遇”、“相处”、“相知”的三个片断,片断中有她真诚待我的事例,也有我真诚帮她的事例,体现了友谊的双向性特点。每个片断的末尾都有一句前后关联的话,写出了友谊的种子从落进心田到生根,发芽,再到开花的过程。此文选材典型而全面,语言连贯,层次清晰,故而被评为一类卷,得满分。

范文4:地点片段组合式

活力四射的高三岁月

白驹过隙的一瞬,我抬起头,感觉到岁月正随风吹散,不禁掩面叹息,内心漾起的是一丝欣喜和怀恋。活力四射的高三岁月,青春律动的我们挥汗如雨,只为灿烂在六月。那段岁月是美妙的„„

课上,我们凭借着青春的活力与大胆,与数学老师切磋争辩着一道拓展题,那声音此起彼伏,如跌宕震撼的《生命交响曲》一般,连老师最后都大为惊叹:“后生可畏啊!”

图书馆里,我们欣赏巴尔扎克,品味余秋雨,笑谈塞万提斯„„用活力去感受文学,去点燃自己爱文学的心灵。

活力的岁月永远没有完结,活力的岁月永远不知失败。

体育课上,男生们挥汗如雨,女生们在骄阳下以最热烈的欢呼给同伴加油。我,也是男生中的一员,传球、空投,有时也会落空,有时也会失败。但我知道: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

课后,我们风趣调侃;回家,我们惜时如金;路上,我们嬉笑成群。充满活力的岁月我们可以苦读至凌晨,充满活力的岁月我们可以在烈日下打球,充满活力的岁月我们可以与老师、同学们成为知心的朋友,充满活力的

岁月我们有自信相伴!

而今的岁月正值高三进入尾声,大家免不了有些消沉,为与朋友的分离而苦闷,为和老师的离别而不舍,又为有过高三的那种甜蜜与苦痛的回忆而充实着。别了,充满活力的高三岁月,我将永远珍藏你。

【评】本文胜出之处在于以下三点:首先,选材散而不乱。文章几乎囊括了中学生生活的全部,但又处处闪现学生涌动着的活力。其次,表达简洁。在短短数百字中选取几个镜头来作抒情或描写,实为明智之举。第三,文字意蕴丰富。“争辩拓展题”、“后生可畏”,不正是课程改革的成果吗?巴尔扎克、塞万提斯,则显示了作者宽阔的阅读视野„„这一切,确如文章所说,值得“珍藏”。

范文5:镜头片段式组合

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清晨,精神百倍地走下楼梯,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走出楼门才发现下起了雨,又不得不上楼去拿雨伞,满肚子不高兴,边上楼边想:“今天的体育课肯定又泡汤了,今天中午肯定又回不了家了,又得吃厨上那有盐没醋的饭菜了,一会儿打不上出租,公交也肯定很挤„„走出院门,一路上的几个情景却使我的心情渐渐舒畅起来。 镜头一

突然听见一阵哭声,循声望去,一个背着大书包的小男孩滑倒了。早点摊前一位正喝豆浆的阿姨赶紧撂下碗跑过去扶起小男孩,又蹲下身子帮他擦掉衣服上的泥水,重新为他撑好伞,一边嘱咐着,一边送他走过马路„„

看到这一幕,我微微一笑,原来雨中更能见真情呀! 镜头二

公交车停站,车窗外,一位三十多岁的妈妈不得不跳下自行车,艰难地推着后座上的女儿在人群中穿行。雨披的帽沿下,雨滴顺着这位年轻妈妈发梢一滴一滴地滑落,而她却只顾稳稳地推着车子。多么熟悉的情景!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我的妈妈骑着自行车接送了我六年,风雨中,妈妈发梢的雨滴也是这么一滴一滴滑落的吗?看着自行车后座上那个被雨衣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女孩,我笑了„„

这原本恼人的雨幕竟让我感受到了拥有母爱的幸福和快乐。 镜头三

座位旁边,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吩咐他对面的青年:“今儿赶紧往家打个电话,看咱那儿下了没有!一冬都没下了,春雨贵如油,多下几场这样的雨,省多少浇地的钱呢!”是呀,已经好久没有下雨了,风调雨顺才会有丰年,我有什么理由讨厌这场雨呢?我应该和农民们一起高兴,一起快乐呀!

走下公交车,心里已没了半点烦躁,体育课不能打篮球,却可以在室内看NBA了;中午回不了家,又可以和同学们侃明星了;打不上出租车,坐在公交上不也让我看到了这么多生活中的真实画面,体味到了幸福和快乐吗?换一种思维方式,幸福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评】作者首先以上学碰上下雨时“满肚子不高兴”开场,但当作者走出院门,却意外地收获了那一份美丽与欣慰,才发现“快乐原来如此简单”。使心情很快变得舒畅起来的原因,其实源于生活中的几个真实而感人的画面。这就是快乐的源泉,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之处。整篇文章描写深刻、细致,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主题表达明确,分析深入。

范文6:瞬间片段组合式

精 彩 瞬 间

生活是爱的海洋,人人都呼吸着爱,感受着爱。生活就像一片夜空,在流星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壮丽的美;生活就像一涓细流,在穿石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坚持的美„„但人间最美的,是爱。

春天的公园里,小草在抽芽,小鸟在歌唱。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男孩蹦呀,跳呀,沉浸在无比的快乐中。一颗小石子绊倒了他,他趴在草丛中,爱的需要在他的眼眶中闪烁。母亲走过来,轻轻地抱起小男孩,用爱的眼神鼓励他,用爱的抚摸赶走痛„„

这瞬间短暂,但母亲的爱却是永远的。

一个黑暗的夜晚,天空没有一点光,没有一丝风。在昏暗的烛光下,隐约晃动着两个一老一少的身影。白花花的头发下,有着一张饱经沧桑的脸,皱纹如老树皮一般。这是一个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她噙着泪花,慢慢地张开口,一旁的儿子左手端着一碗难闻的中药,右手盛起一勺汤,用嘴轻轻地吹着,然后缓缓地移向母亲。在接触母亲干裂的嘴唇时,滚烫的泪水滴在了儿子的手上,渗进了儿子的心里„„

这瞬间短暂,但儿子的爱早已升华。

喧闹的街道上,两旁的树木飞驰而过。一辆公交车载着乘客平稳地行驶,像往常一样,一切都那么平静、自然。突然,司机的心脏猛然跳动了一下,他知道,这是心脏衰竭的前兆。此时,他没有慌张,缓缓转动方向盘,将车稳稳地开到路的右边,用脚踩着刹车,用尽最后一份力气拉起手刹。车停了,他也走了,脸上浮现的,分明是一种欣慰。

这瞬间短暂,但司机的爱却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爱在生活中绽放,简单而深刻,短暂却精彩。

愿这份爱永远在你心里开花、留香。

【评】“精彩”是个宽泛的概念,作者巧妙地通过点题这一技巧,把“爱”这个写作范围嫁接了过来。三个瞬间,三个爱的片段,构成了文章的主体。尽管似曾相识,但经过作者聪明的整合,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活无处不精彩,瞬间之中有永恒。这种构思方法和行文技巧,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借鉴。

范文7:人物片断组合式

挺 胸 而 立

一、林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他是爱梅的。茅屋陋舍,香梅白鹤隐身其间的,便是他和靖先生。世人多赞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但又有多少人记住这位“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呢?或许,这是他的成功吧。

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的混乱纷杂,是他所厌恶的。他又怎愿奴颜屈膝,为五斗米折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极目望去,也只有陶潜与他心意相通吧。

于是,他挺胸而立,飘然遁去。

二、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大宋的气数已尽了!即使是赤胆忠心,他也不得不如此叹息。多年的抗金救国,一次次的失败,更是让他万分凄凉。他一介书生,又怎能挽回大局?

“文丞相一片丹心,日月可鉴。您已经尽忠了,不如转投大元。我国定然不会亏待您的。”想到白天敌将的话,他心中怒火腾腾。即使明知必死,又怎能叛国投敌!

于是,他挺胸而立,从容就义。

三、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

身处蜀地,他的心却在长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又怎能比得上他的仕途波折。得入翰林,本以为可以大展才华,一施抱负,却只得日日为帝王粉饰太平,这又怎是他所愿?

他是不羁的。大醉面君,让高力士脱靴,即使弃官还乡,他又怎愿再作“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的诗呢?

于是,他挺胸而立,悠游山水,写就了半个盛唐。

挺胸是一种姿态,但更多的是精神,是气概,是我们对人生的信念!

【评】

1、本文观点鲜明,中心突出。通过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事迹来表现自己的观点,结构严谨,论证有力。

2、文章语言流畅而有文采,充分反映出该考生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中诗句的引用也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本文在选材的角度上也是从文史知识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来演绎话题之含义。

范文8:人物片段式组合

精 彩 三 笑

唐伯虎三笑点秋香,是因为秋香的笑容倾国倾城,给了他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笑的魅力无与伦比,是不是非要有美丽的脸庞,才能将这种魅力发挥到极至?

书中的杨贵妃美艳绝伦,我想她的笑容也一定会美得令人窒息。可是,“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讽刺,“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愤慨,又有谁来解释?谁又会喜欢那样的笑?西施的美,颠覆吴国;褒姒的笑,狼烟四起。原来

美女的笑,竟有那么可怕的魅力。

于是我把目光收回,在生活中寻找精彩的笑。我相信,我一定能够找到。

初春的月光悄悄地爬进我的窗户,静静地渗入我的梦里。凉凉的空气灌进我的袖管,我在梦中发抖,却也无能为力。朦胧中有一股暖意泛上心头,我微微睁眼,母亲在掖被角。那么轻柔,那么细致。月光洒在她的半边脸上,她的瞳孔亮晶晶的。见我醒来,她微微一笑,小心地叮嘱一句:“快睡。”我甜甜地睡去,那微扬的嘴角,晶亮的瞳孔,柔和的话语,就在我的梦乡萦绕。好美的脸,好美的笑。

我知道另一个人也拥有那样的笑。在看着我狼吞虎咽时,在陪着我仰望星空时,在给我讲述往昔岁月时,她也会露出那样的笑。古铜色的脸,如沟似壑的皱纹,神采奕奕的眼睛,微微凹陷的唇,构成一个恬美的笑。没有笑靥秋波,依然打动我的心。那是曾经年轻美丽过的外婆的笑,那是最爱我的人的笑。

亲人永远爱我,老师也一直付出关怀。我在幸福中成长,却不免遇到挫折。学习上的低谷,也曾使我灰心失落,但那个鼓励的笑,怎能让我失去动力?我最尊敬、最难忘的数学老师,那个矮矮瘦瘦,有着一双大眼睛的数学老师,对我露出的期待、鼓励的一笑,我怎会忘记?那双明亮的眼中闪烁的光彩,早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三年来从不曾褪色。

母亲的笑,洋溢着爱;外婆的笑,饱含着情;老师的笑,透露着信心与期待。

我没有见过秋香的三笑,没有见过杨玉环的“妃子笑”,更没有见过西施、褒姒的笑。可是,笑的真谛,我却领悟了;笑的魅力,我却感受着。那在平淡中露出的真挚的笑,就是精彩的极致,我找寻的目标。

【评】既然传说中美女的笑具有那么可怕的“魅力”,何不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生活中,亲人的笑,老师的笑,虽然没有历史上那些美女的笑有影响力,但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笑更具魅力,更加精彩。文章撷取了生活中的三个镜头,精雕细琢,赋予这三个笑以精彩的内涵,真挚的感情,告诉人们,生活中的笑比历史上的那些美女的笑更加真实,更加精彩。独到的选材、细腻的描写、老练的表述构成了本文的“精彩”之处。

第16篇:五段式培训心得

五段式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美妙的音乐世界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了龙华街道幼教中心组织的五段式教研活动,通过这次培训,又一次给了我思维的撞击,受益匪浅。感受如下: 充分感受了“五段式教研活动”培训方式带来的新鲜感和愉悦感。跟以往传统培训方式相比,“五段式教研”培训方式给了我全新的感觉,以往培训方式的那种沉闷、单调得以改善,五个培训环节围绕一个目的,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研讨同一个目标的实施和展示情况:第一阶段:专家主题讲座,第二阶段:执教老师上课,第三阶段:辩课互动,第四阶段:专家点评,第五阶段:教研反思、延伸。专题讲座之音乐欣赏,让我牢记的是组织音乐欣赏的几种方法:

1、提前渗透法。

2、语言导入法。

3、游戏表演法。

4、对比欣赏法。

5、道具协助法。我觉得最精彩的要数“辩课互动”和“专家点评”两个环节了。授课完毕以后,执教老师说课,从题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幼儿学习情况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想。真实呈现了音乐欣赏活动。再由代表正反两方十位辩手进行现场辩课,辩课的老师个个口才了得,“争”得不可开交,时而妙语连珠、时而针锋相对,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理论、新观点得以呈现。“专家点评”环节更是精彩之最,专家的现场点评就像一盏指路灯,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让人耳目一新。参与的全体教师更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度过的,就这一点而言,这次培训可以说是成功。 回到幼儿园,园长为了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得到锻炼和能力提高的机会,开展了教学比武活动,通过观摩教师上课进行教研辩论,在辩论中我们各方面都得到提高。最后,园长又从整体上做了全面的总结性发言,并对我们老师的工作给予了支持和鼓励。

在此,我非常感谢幼儿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正是这种实践观摩、交流学习,研讨反思、为一体的教研活动,让我们获得了专业的成长。我相信每个人在此次的培训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感谢教研中心为了扎实我们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所作的努力。谢谢!

美丽小太阳幼儿园:曾银玲

2010年7月14日

第17篇:四段式总结下

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大齐学校四至六年级组

小学课堂教学环节如何进行,迫切需用要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在工作中去研究、去探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注重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尝试着教学环节上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进行了不断地实践与思考,总结出了以“辅助——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四段式教学环节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四段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其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师教学行为变革、评价方式变革的出发点与依据。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教学要把40分钟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态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地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其二,变革教师教学行为的需要。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这样的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把大量的课堂作业推到课外完成。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厌学,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缺少自己的独立思考,缺少经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做到“三讲”、“三不讲”,要以学生的学为手段,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其三,减轻学生的负担和转化后进生的需要。每个学校每个班都有不少的后进生,他们不仅缺少学习方法,更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为之头痛、苦恼,缺少对策。因此,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大面积转化后进生和减轻学生的负担,才能开发其潜能,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四段式”教学模式的体会

为了更好的提高对“四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运用,我们组织了每周一次的模式研讨课,每位教师都精心进行了准备,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模式上出了精彩的课程,之后我们还进行了研讨,让四段式教学模式更深入人心,更有效地引领我们的教学行为。

实施过程中,我组教师在“四段式”教学模式上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秀永老师认为:模式中应强调“合作探究”。“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能使优等生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平等竞争、彼此交往合作,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合作探究学习是群体智慧的结晶,是异中求同的结果,对知识的探求、方法的探讨、规律的揭示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内驱力。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深邃的问题浅表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云艳老师认为:整个模式中出示自学提示相当重要,因为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导和带,教师的导和带的重要方式就是帮助学生设立自学提示。自学提示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例如:>这课,请学生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8和

2、3和

9、5和

10、4和8”,老师首先提出:“它们两个数之间各是什么关系?而找到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又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在自学中找到答案,帮助学生设立的自学提示要有弹性,有针对性,甚至是合作探究以后才能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后教”环节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死的教学模式。如晓凤老师在教学《忆江南》时,这样处理的:再出示完自学提示“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词,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之美。比一比看谁能把这首词读得即正确又流利。”之后安排第一次先学后教:读古词1.先读自由读古诗词。2.后教指名读本词,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再安排第二次先学后教:理解词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以下字词意思:曾 谙 江花 蓝

忆2.指名回答3.根据以上词语的含义,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词的大意。4.教师总结;第三次先学后教:读古词,感受江南的自然之美1.再读本词2.指名说江南美在哪里?3.教师总结

三、实施过程中的困惑

1.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此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化机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2.教师由“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角色错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常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部分教师常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教师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走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意境。

3.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标签”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5.“课堂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师” 常有教师专心课堂教学后记,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比较,描述课堂中出现的异常与教学目标的状况差异以及今后需改善之处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把课后体会混同于教学反思,其实这只是教学反思的一个方面,有专家提出“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可喜的是不少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尚需明确的是:真正反思,不仅要对我们采取的那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本次课改也是教育思想的“启蒙运动”,教师不再是“习题的讲解者”,作为课程的建设者的教师案桌上除了数学习题集,还应添置的是理念和理论。

6.评价的多样化与呈现形式与中考指向“短路”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可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数学学习评价多样化,评价形式要求通过评分+评语形式呈现,而现实的升学压力和功利性,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成为课堂主旋律,更关注中考命题走向、题型分值,而对全新的中考命题新框架、新思路、新亮点,部分教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缺泛细致深入的专业化研究。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方能晓其义,识其神。

第18篇:片段式作文心得体会

片段式作文心得体会

作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写好作文,成为我们每一个学生和语文教师的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作文教学多数陷于一个恶性循环中:学生经歷生活较少,观察思考不够,读书也不多,因此苦于作文写作,厌于作文写作,拿到题目后不是勤于思考,而是一下子陷于苦恼之中,无法当堂完成一篇较好的作文,而是等待课后回家找一篇作文抄写或者套写,如此下来,难以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缺少一个较为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以至于作文教学不系统、随意性较大,这样,几年下来,也变得愁于作文教学。

结合平日教学,笔者发现,片段组合式的作文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恐惧感,便于学生的写作。

一片段组合式作文含义

“片段组合式”作文,顾名思义,是指由几个能体现文章主旨的片段共同构建成的作文样式。其整体布局为:总—分—总,主体部分三至四个片段构成,其结构匀称、明晰,结构模式一般为:开头点题定向,领起下文。主体分承,片段组合,各个片段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结尾唿应前文,点明题旨。

二、“片断组合式”作文的优点:

1、中心明确,表达准确,易于发挥,不易错判

2、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一目了然。

3、选材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很大,既能充实文章内容,作者思路也容易打开,解除了无话可说、写不下去的障碍,

4、片断之间无须衔接,省去了过渡语句,因而方便作者不须过多考虑结构安排。

5、片断数量可多可少,因此可灵活控制篇幅。

三“片段组合式”作文的类型:

1.小标题---主旨式,

概括了段的内容,且抽象出了段所表达的中心。

2.诗句连缀式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雅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苍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豪迈。如果写以“美”的话题作文,就可顺手来用。恰到好处的引用、化用经典名句,会使文章平添一股书卷气,增加语言亮点。近年来,高考中考的满分作文,有不少是“文化作文”,其语言中先露出的诗词底蕴,使阅卷者眼前一亮。

3.岁记式:

岁记式以“岁”为主线,简明地记叙在每个“岁”中的主要事件,而将许许多多的内容作为艺术“空白”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再创造。可以用“五岁——十岁——十五岁”、“小时侯——长大后——而现在”、“初一——初二——初三”、“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将来”、“童年——少年——青年”等围绕几个时间段写人生经歷或事件,脉络清楚。岁记体经常和回环反復句连用,既有歷史的纵深感,又有回环体的一唱三嘆之美。这种写法运用得当,能使作品简洁而不乏韵味,短小而又别具一格。

4.镜头式

它巧妙撷取生活中的小镜头,设置出一种能充当全文的结构线索。如有篇中考作文《復习生活剪影》拟制了这样的小标题: 清晨的闹钟声——数学课上的鼾声——晚自习的笑声。

5.片段议论式:

议论文中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也采用了片段式作文形式。如《说“勤”》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勤出智慧”“勤出成果”两个片段,体现文章的并列关系;如《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先阐述“为什麽”,然后阐述“怎样做”。体现文章的递进关系;如《保持清醒,祝你成功》先从正面阐述,在再从反面阐述,形成对比,体现文章的对比关系。

以上几点只是片段组合式作文中的几个常用样式,在大家的平日教学中,还有很多大家熟知的形式,就不一一赘述。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开头一定要把自己的立意交待清楚,且不可模煳、晦涩、拖沓,各片断都应紧扣话题或中心选材,体现中心的某个侧面,即具体内容不一样,但体现同一话题或中心。

2、片断数量适中,两到三个为宜,片断既要有联系,又要有层次,体现主题,反復共鸣,各片断之间应是并列关系,而不应互相包含、交叉、重復。

3、精心拟写开头和结尾,不可随便省略。每个片断的开头或结尾,结构上要尽量相似,形成遥遥想望的排比或反復。每个片断的开头或结尾要能概括片断意,要能强调文章主题。

4、一定要有文采。或运用比喻、排比、对偶修辞手法;或运用整句增强气势;或引用名言、诗歌、典故。

5、各片断应力求简洁,只求关键,不求其余,力戒拉杂繁琐。几个片断所占版面基本相当,不可有大的悬殊。

总之,片段组合式作文是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其特点散而不乱,粗中求精,精中显旨。它既具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又具有诗歌“言简而意丰”的文学特质,易于下笔,易于写作,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我们註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勤思考,多动笔,就可以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片段式作文心得体会 南 营 学 校 孙树新

第19篇:用总分段式写一段话

班级姓名

以下内容中任选一个,用总分段式写一段话,以“最的是”为

中心句。注意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哦!)。字不数不少于150字。

开场舞《盛世花开》《动漫狂欢》杂技《跳绳》歌舞《我们爱》

班级姓名

以下内容中任选一个,用总分段式写一段话,以“最的是”为

中心句。注意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哦!)。字不数不少于150字。

开场舞《盛世花开》《动漫狂欢》杂技《跳绳》歌舞《我们爱》

第20篇:美术五段式培训心得体会

美术“五段式教学”培训心得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全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小学美术教师,宝安区教科培中心探索和总结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五段式互动”培训。2010年12月在宝安实验学校举行了宝安区小学美术教师“五段式互动”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次的活动模式很有创意,收获很多。

“五段式互动”培训模式的基本程序是:美术教师辅导讲座、根据讲座内容上课、激烈的辩课、专家点评、心得体会。此次培训让我领略到了作为宝安教育前沿的实验学校的年轻老师们身上散发的阳光、向上的风采,感受到她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她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

这次五段式培训,首先是由欧阳铭蔓老师针对课堂中学生绘画的情况,作了一个讲座,在讲座中她很好地讲述了自己如何让学生从不会画画到会画画再到爱上画画的过程。随后欧阳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选上了一节自编的教材《整体与局部》,这一节课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系统性很好,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不错,从中可以看出欧阳老师平时下的功夫,但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整节课老师说得多,师生互动少。在随后的辩课环节中,我听到了作为反方的一号辩手王豪老师犀利的点评,看到了这些80后的小年轻身上所具备的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整个辩论的过程精彩迭出,看来美术老师的语言功底也并不比其他科老师差。但在整体的辩课过程中,我又觉得双方辩手并没有抓到主题来辩,辩什么?为什么而辩?辩论的结果要怎样?不得而知,也让很多老师一直处在云里雾里。我认为辩课不是为了辩一节课的优劣,如果只是为了辩一节课的优劣,那和以前的评课有什么两样呢?既然是辩论,那应该抓住教学的某一环节,或者是某一做法,特别是一些比较有争议的做法来辩,这样的辩论才真正有“道理不辩不明”的意义。辩课的最后,西乡街道教研员罗国辉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而简短的点评。

在这次培训之前,看到各个学科把五段式培训开展地如火如荼,什么是五段式培训?我一直不清不楚的,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活动,使我真正了解了这种先进的培训方式,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使我在深受启示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努力提升美术教学水平。

六段式议论文范文
《六段式议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