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纪录片创作阐述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4 15:08:3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纪录片导演阐述

导演阐述

《工地》是大连电视台新近创作的一部有关农民工的纪录片。导演阐述是这样的:

中国有13亿人口,8亿农民。农民中有4.6亿劳动力人口,其中的9400万进城打工。在某种意义上,农民的现实就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农民的理想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而在城乡流动的农民工是中国政策调控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记录过程中,我们有两大发现: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单纯和劳作方式的神奇。单纯和神奇则构成本片的结构方式和表述方式。本片通过对农民工生活理想的记录,把农民工从世俗理解中的低微层面抖落出来,呈现为一种伟大的生活,和精彩的现实„„

这里,我们试图对本片的创作过程进行理性梳理,与纪录片同行共勉。

结构:用简单的语言说话

《工地》的结构是这样的:农民工的劳动场景和生活场景+人物面部特写+人物现场采访。由这三部分组成完整段落,各段落铺排开重复循环,构成一个单纯的循环式结构。其中现场采访是主体和主线,是本片的写实部分;劳动和生活场景是主体后面的背景,是本片的写意部分;成组出现的面部特写是主体里面的内核,是作品的本质诉求。如此结构原因有三:

一是自《海路十八里》以来,我们一直在自觉地探索单纯的表述形态,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第一感受”。前期广泛接触深入思考以“寻门而入”,后期则要跳将起来“破门而出”。我们相信,好作品是单纯并且准确的。二是做外国人看得懂的纪录片。通过市场交易让我们的纪录片进入境外主流媒体,是近年我们在走的一条新路。繁复的背景交代,微妙的情感差异,独有的文化情愫,外国人理解起来是困难的。绕开这些,我们力图形成的是一种通用的单纯样态。如果说《海路十八里》是我们寄往西方的一张明信片,《工地》则是来自中国最坚定、坦诚的凝视。三是用结构来制造节奏。这是一部快节奏的纪录片,镜头长度基本保持在3秒以内。音乐被大段运用,昂扬的节奏引领着情绪的发展。与音乐的跳跃和速度感形成对比的,重复的结构却塑造出舒缓的慢板,从而形成轻重得当、缓急相宜的通篇意蕴。

结构是讲述的容器,也是作者对记录感受的抽象与提炼。单纯的结构不是想象,农民工的生活理想和劳动行为给我们的直接感受就是单纯。我们接受了生活的启迪和恩赐,形成对于农民工的独特视角,构成本片的鲜明风格。而结构决定表述方式,如何表述则决定观众的解读取向。从这个角度讲,结构也是作品的基本态度。单纯结构赋予的明快与健康的个性,正是我们面对农民工这个题材的基本态度。

主题: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被问及武功的最高境界,李小龙脱口而出:“是诚实地表达自己!”身处农民工之中,我们努力摈弃关于农民工的种种概念和结论,寻找内心的真实感受,然后诚实表达。

用恢宏的劳动场面表现农民工的伟大。5组劳动场面,开篇是“挖掘”:土地被翻动着,“挖掘”和中国当前的社会进程有着某种关联,它意味着改变、痛楚,意味着开始、发展,意味着义无反顾的决绝,也意味着和土地生生不息的联系,这是个时代关键词。然后是钢架上的劳动、巨型建筑中的劳动、城市背景下的劳动,最后是“耕天”,以高调的天空为劳动背景。5组镜头共同传递了一种强大有力、舒展张扬的情绪。农民工是8亿农民的代表,他们是中国的基石,是时代的推动者、创造者和真正的主人。

用沉静的生活细节表现农民工的坚韧。一场是早晨吃饭,另一场是夜晚的宿舍;这时的农民工回到地面,也沉降到生活底层,但我们不予强调。如果说《工地》游离在生活表层,或许和作者的年龄有关,也和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有关。我们对农民工的记录是温和的,应谨慎地评价不属于你的生活,除非你就在其中。

用写实的现场采访表现农民工的生活理想。采访部分保持写实影调,以及人与人交谈最为客观的景别。采访的问题是相同的,答案显示,“娶老婆”和“受教育”是农民工的两大需求。前者属于自然的繁衍生息,后者则体现出一种提升生命质量的渴望。农民工的理想并非遥不可及,面对镜头谈现在和将来,他们的心是踏实的、脸是快乐的。我们用7个人物来体现调查结果,翔实的身份字幕廓清了人物背景,也暗喻了人物话语的普遍性。

用浓烈的面部特写蕴涵本片的思想内涵。农民工的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他们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这种届定的暧昧意味着自生自灭,涉及人口、土地、政策、城乡差异和地域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红灯和痛楚,也是祖**亲的一声忧念。我们可以用挖掘来表达力量,用工地来讴歌发展,可以心怀喜悦倾听理想,但要说出生长于血肉的那丝痛楚,我们找不到合适的语言。那就让我们凝视吧,凝视这80张沉默的脸。

镜头:用美学观照生活

镜头有着超越本体的功能,对《工地》而言,镜头是作者用自身的美学思想去照生活的一种方式:

仰拍为主,摇拍为辅:这取决于工地的特点和本片的基调。近景、特写为主,全景为辅:用全景表述对象的行为,用近景表述对象的心理,用特写表述对象的精神特质。纵向构图为主,横向构图为辅:纵向构图交代农民工与建筑的关系,透视人物之外的环境信息,突出画面的力量感和抒情性;用横向构图交代人物劳动的细节,展示人物在劳作中外化的情绪,突出画面的叙述色彩。逆光、侧逆光为主,顺光、散射光为辅:逆光表现了钢材本身的沉重感和冲击力,顺光和散射光则很好地还原了色彩的质感。早晚是我们最主要的拍摄时间,这时的光线特点使得画面色调丰满饱和,浓墨重彩,给人以油画般的视觉冲击,和逃离生活之外的梦幻感受。

音乐:让信息像空气一样散发

音乐在《工地》里不仅起着划分段落的作用,也承担了散发信息的功能。序曲使用的是表现盛唐辉煌气势的仪仗音乐《宫御行》主题曲,典型的中国五声音阶,纯粹的中国古乐配器,塑造出悠远、肃穆的气氛和独特的东方精神。片尾使用的《梦幻山歌》是音乐制作麦岛先生在云南采风时录制的,纳西族民歌手何金花高亢、明亮的演唱很好地阐释出中国的悠久古老及其顽强的生命力。

《工地》是一部有关现实的纪录片,也是一部有关理想的纪录片。好的作品是一个真实的谎言。作者的使命不是把生活中的真实转移成文本上的真实,而是把灵魂深处的真实用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告诉你的是“我”心中的农民工,但影像的真实离生活真实究竟有多远?趁时间没发觉,让我带着你离开,如果文字让人困惑,那就夺门而出,继续拍吧!每部作品一定会有疑问,也一定会有答案。(王轶群 / 李汝建)

推荐第2篇:纪录片创作心得

纪录片创作心得

纪录片创作心得一:纪录片创作心得

一个多月的拍摄经历结束了,一周的剪辑的时光也过去啦。看着成品出来有一种莫大的欣喜,也有一点小小的骄傲。我参与拍摄的纪录片虽然不是什么大作,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所理解的纪录片的拍摄。

这一个月来,我感受到了太多的孤独。虽说是团队合作,但是很多感受是孤独的。当视线专注的看着镜头里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不能太多的参与他们的生活,因为我是一个记录者,需要一双孤独的眼睛,观察他们的生活细节。在他们拥挤的地方,想要架起脚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扛着摄像机。有时候一扛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看LCD显示屏看到眼睛干涩视线模糊了,才按下暂停键。

我们小组的拍摄内容是记录现在大学生特别是90后被誉为新新人类,他们对待爱情又有着怎样的看法。我选择了我的几个同学,因为和他们有过一些接触,比较了解他们的背景,性格,有利于拍摄。一个月下来,大家更加熟络。我更加深刻的明白,这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并不是真的互相之间带有情绪色彩。看着这一群大学生的生活画面,寂寞空虚受伤的情感世界,没日没夜的玩电脑看小说,为期末作业奋战,一次又一次喝酒聚会。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摸索的过程,从中我知道了要拍好纪录片,首先要知道何谓纪录片。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种对于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一状态所持的看法。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描述、记录世界,既有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文化的关注与记录。

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对等的交流,包括怎样适应险恶环境,怎样与你拍的对象融为一体,与被拍摄者一样思维,一样呼吸,一样喜怒哀乐。我们常要做的就是和拍摄对象交朋友,使他信任你,在拍摄中不再回避你和摄影机的存在,而是坦率地接纳这种存在,乃至忽略这种存在,忘记这种存在。

在纪录片拍摄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我们很多节目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成为混合音响。

拍摄现场常常是纷乱的、复杂的。对于纪录片而言,场面不受我们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我们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我在开始拍片时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这是考验人的时刻。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应该学会排除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不妨反复问自己:“我事先准备的拍摄方案是否能行?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些众多的事件或人物中,哪一个最有意义?如何去实施?”当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在短时间做出,因为你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是不能等待你的。

由于我们常常是单机拍摄,因而采访者的问话和倾听表情需要再一次拍摄。除单独录制采访者的反应镜头外,还可以采取拍摄采访者与被采者同处于画面内的镜头;拍摄一些同一空间中的其他物件,在后期制作中加入,既提供了环境中的细部信息,又调节了视听节奏;插入与谈话有关的其它画面。

现实不可能因为拍摄去搬演、假造而发生变化。纪录片的美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拍摄时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用不着因为拍摄而刻意装扮。

这次作业的要求是15到20分钟,而我们拍了大量的素材,对于第一次创作纪录片的我们来说,的确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从大量的素材中我们最后剪出了半个小时的视频。把他们送给采访的那几个同学作为纪念。青春的影像记录,在多少年后,是多么的珍贵,虽然没人记录我,但是我却记录下了别人的一段时光。这样的经历充满了新奇也充满了伤感,因为,时间的流逝,在机器的运作中,仿佛眨眼之间。

孤独的眼睛,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我付出了我所有的精力,在光与烟的流动之间,在喧嚣与寂静之间,我追求着最真实的青春。

>纪录片创作心得二:纪录片创作心得>>(2442字)

一、纪录片拍摄要选择精品

2009年冬天,由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策划、拍摄并制作的二十三分的纪录片《雪的故事》,展现了最具特色的北方哈尔滨――“雪”,该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雪博会的发展历程,还全程介绍了打破吉尼斯纪录的雪雕的创作人马,而用纪录的方式走进一组泰国雪雕爱好者,也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本片让观众清晰地了解了这些美轮美奂、别具一格的雪雕作品,为美丽的哈尔滨打出了一张亮丽名片。该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人对家乡雪的痴迷,国际雪雕比赛更是连接了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许多大型雪雕作品已经打破吉尼斯纪录,人们在感叹其宏伟精细外,更加了解北国冰城的魅力所在。《雪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在日后的播出与评奖中,屡创佳绩――荣获2010年全国第十二届电视外宣“彩桥”节目评析活动长篇类一等奖;2010年黑龙江省新闻三等奖和哈尔滨市优秀电视作品二等奖;2013年荣获哈尔滨第九届天鹅文艺大奖电视文艺类优秀导演奖。也许是冰城的“雪”,为这部作品带来了好运,这荣誉的背后,应该总结完成纪录片背后的得与失。

二、纪录片创作需要年轻的血液

该纪录片的作者是位年轻的编导,当得到消息,《雪的故事》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纪录片长篇一等奖时有些意外。

2009年12月,编导接到了领导指派的任务:作一期关于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的专题片。这对仅仅在电视领域工作6年的编导,是份领导的信任,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年轻的编导,经常会看到前辈们制作冰雪的电视片,钦佩的同时,总是想有个机会尝试一下,可是主动请缨,也许没有太大的信心,毕竟工作年限短,经验水平微不足道。这个被动的任务,虽然让年轻的编导有点畏惧,但更多的是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期待与兴奋,因为在开始准备之前,在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一些想实现的想法。

也行每一位哈尔滨人,对冰雪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意,新闻工作者就会更加敏感。哈尔滨每年的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是这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前辈们已经拍的够精够好够美了,这位年轻的编导,在经费较少、仅有两个人工作的情况下,又感到的压力很大。也许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吧,给自己加油,心中充满力量去迎接挑战,那也许就因为年轻吧。这是一部好纪录片良好的开端,敢想才能敢做。

三、纪录片创作要发现亮点

完成采访、拍摄《雪的故事》纪录片那段时间,已是太阳岛雪博会制雪的中后期了。编导在采访中发现,印象里的大型雪雕原来都是自己造雪、制雪再完成的,而且2010年的雪博会用雪量达15万立方米,需要11台造雪机交替工作50多个日夜才能满足,这个过程不仅其他城市的观众会好奇,就连哈尔滨人也不一定有多少人了解,这是一个亮点,很吸引人。

找到张宁阁的雪风团队,是编导偶然间在报纸上发现的,他们的事迹确实很有代表性,一拍即合。选择这个团队做代表很正确,他们很传奇,从开始的堆雪人到创作被载入吉尼斯记录,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舞动的精灵,这个平均年龄近五十岁的团队,将吃苦精神、乐观精神、坚持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为整片的文化内涵增色不少。

四、纪录片拍摄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2009年12月20日是太阳岛雪博会开幕的日子,而2010年1月10日,又迎来了国际雪雕比赛,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时间紧迫,对于选一组外国人拍摄又是编导的目标,同时编导知道没有时间对他们前期采访,这就加大了工作难度。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这位年轻的编导选了一组俄罗斯团队,因为语言不通,而且他们似乎很专注比赛,对编导的纪录拍摄不是很配合。跟拍了一天,编导有了想法,必须得换人,因为比赛仅有三天时间,这位年轻的编导必须果断决定,不能浪费时间。通过一天拍摄,这位编导发现了组泰国人,他们服装整齐,态度亲和友善,最重要的是队员中有一位可以说简单的中文,还有一位会说英文,这对采访的工作减少了难度。于是随后的两天,编导在一边拍摄的同时,一刻不停歇地了解关于他们的资料。

五、纪录片拍摄要热爱,要付出辛苦,更要创新与学习

进入冬季的哈尔滨,路途遥远很令人苦恼,城市的市区与太阳岛雪博会所在地的郊区有几十公里,虽然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但是年轻的编导一直保持着充足的兴奋劲,也许只有喜欢,才能迸发出火花。在准备投入拍摄的时候,编导就准备用纪录的手法,这是年轻的编导胆大的一面,从拍摄角度考虑,收到的效果更会不凡。这也是年轻的编导第一次真正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不过,记录,就是要抓拍到很多不被别人注意的地方,而且需要从早到晚,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所以辛苦自然不必说了。

天气寒冷,摄像机的电池都需要放进怀里捂着,一块没电了,再换另一块,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很大,每每从室外与室内交替的时候,镜头上的霜气更是让编导头疼,那个时候有很多瞬间的东西丢失再补拍,一遍一遍重复,一遍一遍发现。

就这样,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部二十三分钟的纪录片完成了,这期间,也许有准备不周到的地方,也许有时间不充分的原因,总之对于一个尽职尽责的新闻工作者,总会觉得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努力、学习永远是新闻工作者不变的工作目标。

制作一部纪录片,很锻炼编导的能力,与人沟通:这里包括团队、采访对象甚至还有外国友人;很多知识的掌握:来自书本、来自网络,还有社会这个大课堂;创新的思维:,用一份热爱、一份坚持、一份责任不断的学习,展开新思路,寻找创新点。

一位著名的编导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娱乐节目,那么只能说明受众具有娱乐精神,而只有当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纪录片,才能说明这个国家的受众具有艺术审美的能力。纪录片应有它的艺术水准,而且应当有它独特的视觉魅力。”或许这种说法略为偏激,而每每重复的品味《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总是感慨随着摄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受众的审美需求的日渐提升,纪录片的巧妙构思、画面效果、镜头质量以及对于视听语言技术的运用,变得愈发重要,新闻工作者要为那种神奇的境界而努力,何为优秀的纪录片,自然要呈现出那种自然之美、感官之美、留存心底的美、震撼人心的美、让人回味无穷的美。

>纪录片创作心得三:纪录片创作体会>>(312字)

当文字在无奈而又无助的情况下遭遇影像时,我们便看到纪录片真实力量和独特审美品质。

文学很自我,影像是种直观的客观的表达方式。

艺术良知与苦难记忆也许更加重要.纪录片不是用来孤芳自赏,也不是偷懒的人可以应付的,热爱纪录片,且耐得住寂寞和不怕贫穷的人呀,不要做太多闲谈,快去行动吧!

社会的理性交往须建立在社会理解之上,语言是促成理解的一个工具,基于文字的交往因为知识水准的参差不齐和不直观等原因,而且这种交往有一定的范围和限制,而影像作为一种非常直观的语言,则可以用来建立一种更为直接的社会理解。

纪录片是思考,有思想的人拍摄有思想的人(或者能够体现某种思想的事)给有思想的人看的。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怎么能发现和表现一个有思想的人呢?

推荐第3篇:纪录片创作1

复习资料汇总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2007年,中央电视台出现了第一部以电脑手绘为主的纪录片《大唐西游记》,通过一幅幅手绘特效画面还原古老的历史,形象地再现真实。

A,《彼岸》 B,《自由的边缘》 C,《江湖》 D,《大唐西游记》 2.( )纪录电影学派中最杰出的导演弗莱•詹宁斯主张:纪录片应该淡化政治宣传的味道,没有说明、没有劝告,也不作热情的演说,只是观察。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主观表现式的纪录片代表作有:《西藏的诱惑》、《英与白》和(《

A,幼儿园 B,狙击手 C,望长城 D,龙脊 4.《定军山》是我国的第一部纪录电影,它是(

A,1895 B,1898 C,1905 D,1919 5.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代表作有:《望长城》、《潜伏行动》和(《

A,幼儿园 B,龙脊 C,英与白 D,复活的军团 6.1991年播出的(

)把镜头对准平民百姓,纪录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标志着我国纪

》)。

)年拍摄的。

》)。

录片创作观念的重大转变。

A,《话说长江》 B,《话说运河》 C,《望长城》 D,《丝绸之路》 7.第一部纪录片诞生于美国,( 的纳努克》。

A,弗拉哈迪 B,维尔托夫 C,卢米埃尔兄弟 D,库里肖夫 8.二战之后,在法国产生了真实电影,同时在(

在于:如何处理拍摄者对拍摄对象的影响。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9.1993年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开播,其中的(

)板块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产生了直接电影,两者的主要差异

)被称为“纪录片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是《北方事”为其平民化的口号,一时间成为纪录片和纪实风格的代名词。

A,《焦点访谈》 B,《影像志》 C,《生活空间》 D,《纪录》 10.王兵导演独自完成的DV作品(

住区内的生活细节。

A,《我不要你管》 B,《自由的边缘》 C,《江湖》 D,《铁西区》

),纪录了东北工业区由盛而衰的过程以及工人居11.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的导演是孙曾田,(

)也是他的代表作品。

A,《夏天》 B,《沙与海》 C,《圆明园》 D,《神鹿呀,我们的神鹿》 12.雅克•贝汉导演的“《天•地•人》三部曲”指的是以下三部纪录片:《迁徙的鸟》、《喜玛拉雅》和( )。

A,《澳洲动物探秘》 B,《钢铁鲨鱼》 C,《帝企鹅日记》 D,《微观世界》 13.纪录电影大师(

春》、《愚公移山》。

A,安东尼奥尼 B,维尔托夫 C,格里逊 D,伊文思 14.( )是用人为的环境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

)曾经在中国拍摄了一批纪录片,例如:《四万万人民》、《早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暴露他们的想法。

A,真实电影 B,直接电影 C,蒙太奇学派 D,格里逊模式 15.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部纪录片(《

A,望长城 B,一口菜饼子 C,红旗渠 D,英雄的信阳人民 16.( )被称为中国大陆新纪录运动的拓荒者,他于1990年完成的作品《流浪北京》

》)。

讲述了几位流浪的艺术家在北京寻找艺术梦想的故事。

A,段锦川 B,蒋樾 C,陆川 D,吴文光 17.1993年上海电视台的(《

》)开播,这是我国的第一个纪录片专栏。

A,地方台50分钟 B,纪录片编辑室 C,纪录片 D,见证 18.纪录片《英与白》的导演是(

一种生活存在。

A,孙曾田 B,陈晓卿 C,张以庆 D,吴文光 19.2007年,杨紫烨导演的纪录片(

)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该片讲述),作品中一只熊猫、一个人、一台电视机构成了了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国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

A,《平衡》 B,《八廓南街16号》 C,《阴阳》 D,《颍州的孩子》

20.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作品,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A,弗拉哈迪 B,维尔托夫 C,卢米埃尔兄弟 D,库里肖夫 21.《奥林匹亚》是(

)的巅峰之作,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影像通过细致的剪辑和编辑,形成了特有的运动节奏,展现了纪录片影像的艺术魅力。

A,伊文思 B,维尔托夫 C,里芬斯塔尔 D,库里肖夫 22.(

)被称为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他在论述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时,首次使用“纪录片”这个名词。

A,爱森斯坦 B,库里肖夫 C,雅克•贝汉 D,格里逊 23.1965年摄制的(

纪录片。

A,《春到侗乡》 B,《芦笛岩》 C,《园林风光》 D,《美丽的橄榄坝》 24.1979年,中央电视台与日本广播协会合作拍摄的大型纪录片(

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A,《话说长江》 B,《话说运河》 C,《望长城》 D,《丝绸之路》 25.《话说长江》、《让历史告诉未来》都是(

)的纪录片。

)开机,标志着我

)纪录了桂林千奇百怪的溶洞景观,是我国第一部纯风光题材的A,人物纪录片 B,事件纪录片 C,画面加解说式 D,访谈加解说式 26.1996年,段锦川导演的(

),把镜头对准拉萨的一个居委会,以冷眼旁观的手法进行拍摄,捕捉到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震撼力的东西。

A,《平衡》 B,《八廓南街16号》 C,《阴阳》 D,《彼岸》 27.( )的创作者主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

A,真实电影 B,直接电影 C,蒙太奇学派 D,格里逊模式 28.( )年开办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一直致力于推动亚洲纪录片的发展。它的传统项目是“国际竞赛单元”和属于“亚洲纪录片人聚会”的“亚洲新浪潮”。

A,1956 B,1978 C,1989 D,1998 29.2004年,迈克尔•摩尔导演的政治纪录片(《

恨与恐怖活动的目标。

A,美丽新世界 B,1984 C,难以忽视的真相 D,华氏911 30.拍摄于1994年的纪录片《龙脊》,记录了广西山区一群小学生身上发生的故事。该作品的导演是( )。

》),试图说明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仇A,孙曾田 B,陈晓卿 C,张以庆 D,吴文光 31.上海电视台1993年开办的纪录片栏目(《 的收视奇迹。

A,纪录片之窗 B,纪录片编辑室 C,纪录片 D,见证

》)曾经掀起收视热潮,创下过36%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什么是纪录片?

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客观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通常,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2,个人追述式纪录影片

个人追述式是19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风格。它把叙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这种模式使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窗户,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参与者。

个人追述式影片工作起来像个自主的整体,影片将各部分组织结构起来。一是吸收进来的人声、背景音响和画面;二是电影片整体的风格讲出的“声音”,以及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3,访谈式纪录影片

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讲话,并结合会见采访,这种访谈式手法首先在美国一些女权主义的纪录片中采用。访谈式纪录片的长镜头拍摄和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相”的本性和“摄影形象本体论”的美学原则。访谈式纪录片的当事人,直接向观众叙述,避免了编导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观、可信。在访谈式纪录片中,语言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

4,什么是“真实电影”?

格里逊式纪录片之后,电影界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影片通篇不加一句解说,连记者对被访者的谈话都尽量避免。导演捕捉日常生活未经修饰的事件场面,拍成纪录片,“所见即所得”就是“真实电影”。美国的苏珊、阿兰•雪曼拍的《警察局录影带》就是范例。

二战后,便携式摄影机和录音机的发明,以及同期录音技术的普及,使得“真实电影”流行一时。

5,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拍摄剧本主要有哪些作用?

剧本作用:剧本是工作文件而不是文学作品。它是制定计划和演绎情节的基础,但不是最基本的必需品。剧本首要目的是表述片子的内容和提出体现主题的最佳途径的设想。(1)剧本是一种组织与构造工具,是制作过程中所必须的参考与指南;(2)是片子制作中相互交流想法的途径,并能做到尽可能的简单明了和富有想象力。能让人更容易理解片子的内容以及进展。剧本对赞助人或者电视责任编辑特别重要,能告诉他们相关片子的细节,从而说服他们接受片子的想法。(3)对摄影师与导演也是必要的。剧本可以向摄影师传达片子的情绪、情节、其他摄影工作的问题处理方法。剧本可以帮助导演确定片子的进展与实现手法以及片子的逻辑性和连续性。(4)剧本也是安排摄制组作息时间所必须的。因为除了传达故事内容外,它还能有助于全剧组人员得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片子的相应预算是多少?需要多少外景和拍摄时间?如何设置灯光?等一些列问题。(5)剧本也将指导编辑师的工作,说明片子设想的结构以及情节片断的连接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师可以阅读原始剧本,而进行编辑工作时则参照缩减后的不同文件,即编辑剧本。

6,简介“电影眼睛”理论及其影响。

7,简述纪录片作品构架上的“自然型结构”和“创造型结构”。 8,简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理念演变及其节目特点。

1960―8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宣传与指导。节目的特点是重视脚本,依赖解说,声画脱节。80-9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客观纪实。节目的特点是“原生态纪录”,声画并茂,同期声的大量运用。90年代后期――至今的创作理念是:主观与表现。节目的特点是,符号语言(画面)的大量运用,故事化戏剧化更加突出,个性化创作的观念被认证。

9, “格里逊模式”

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风格样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打破了“默片”的沉闷局面。解说词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通过画面与解说词、音乐相配合的形式来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阐述明确的社会改良主张。但是,当时的画外音制作比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批评“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纪录片成了“长篇说教”等等。二次大战中,德、意、日等国的独裁者利用纪录片灌输法西斯主义,更败坏了纪录片的名声。到了1950年代,格里逊式的纪录片失去观众的宠爱。

10, 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采访之前的调研工作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调研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与片子主题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导应该根据主题所圈定的范围,想方设法挖掘每一件有意思(戏剧性的、引人注目)的和有意义的事情。通常,调研可以分为4个部分:出版物,照片与档案,采访,外景地。

11,简介1990年代开始的中国大陆的新纪录运动。

“新纪录运动”是指关于“新纪录片”的一个“运动”,而非一个新的“纪录片运动”(“运动”的提法在90年代以前的中国纪录片史上尚无先例)。“新纪录片”必定有一个先在的对立面,“新纪录片”概念的持有者称之为“专题片”(电视台制作播出),但却从来拒绝承认“专题片”也从属于纪录片,“新纪录运动”引以为荣的一个重要成就即是将90年代的“纪录片”和此前以及此后的“专题片”对立并且区分开来。按照这样的区分,纪录片与“专题片”就是两个并列的、互无交叉的集合,似乎根本没有必要提出一个“新纪录片”的概念,因为在“新纪录片”之前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所谓“旧纪录片”存在。

12,库里肖夫效应:从旧片中特意选出的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面部+热汤=饥饿,面部+女人离世=悲伤,面部+孩子玩耍=幸福,这3段素材连接,得出的结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差别称作“库里肖夫效应”,证实了观众的“完形心理”过程。

13,请简单介绍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或者《大国崛起》的艺术特色。

1.《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

2.《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和中外学术界合作的成果。中外百余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及前政要接受了本片的采访,使本片得以反映出各国专家对于国家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现阶段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

3.《大国崛起》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瞬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等。

14,请简单介绍孙曾田的导演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最后的山神》《神鹿啊 我们的神鹿》

参考 孙曾田认为纪录片是人类自审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像一面镜子,真实的影像投射在里面,人类可以通过这面镜子审视自己,以调整自身,向未来走去。这就要求纪录片提供的生存之影像第一是真实的,不能是假面舞会,第二必须是深刻的,能看到形象之后的灵魂、事物发展的脉络。纪录片制作人,应该是人类生活境况的守望者。他应该具备两个基本的品质:一是真诚,不说谎,不自欺;二是明智,能透视到事物的内部,看到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与影响。

15,弗拉哈迪的艺术贡献。

1)永恒的价值观念。他的电影从来不带有优越感,不居高临下,因此适合不同的人群。他认为作品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它决定了影片最大的价值,这比技术和任何手段都重要。

2)非虚构搬演。他纪录片采用大量的搬演,这种方法与戏剧化的扮演有本质的不同。扮演给人造成错觉为目的,是虚拟行为。而搬演是非虚拟的,在实有其事的基础上“恢复原状”。尽管搬演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但是不允许编造日常生活中没有的事,不可干涉被拍摄者的原本生活。

3)摆拍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创作是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的终点。他的电影用最质朴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去发现被拍摄对象的真实意义。

16,了解对中国纪录片影响最大的4个人:小川绅介,怀斯曼,格里尔逊,伊文思。

小川绅介 日本纪录片导演 1961年组建青之会

其作品《三里冢:第二道防线的人们》为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

80年代,小川完成了他后期的两部重要作品:《日本国古屋敷村》(1982)和《牧野村千年物语》(1986)。这两部电影都以悠缓的、大跨度的时间尺度关注农村社会,民俗学想象力与对现代日本的历史批判意识在这部影片中交汇。

川一生除致力于纪录片制作外,还为推广纪录片不遗余力,最为人称道的是其每制作完一部片子,都将携带作品到拍摄地和其它地方为人们免费放映。1989年,小川在其纪录片制作基地山形当地市政机构帮助下,创办了亚洲至今为止唯一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小川去世以后,小川的妻子找到彭小莲,希望她能够完成小川的未完成的遗作《满山红柿》的后期剪辑。小川生前对彭小莲的高度评价成为选中她的惟一理由。小川在世时看过彭小莲的《女人的故事》,小川认为彭小莲的电影语言很漂亮,懂得如何把握细节和营造氛围,将来会成为大导演。小川把《女人的故事》的录像带一边放一边告诉彭小莲哪里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小川的启发让彭小莲在后来创作《假装没感觉》、《美丽上海》的时候,把本能转换成自觉的意识。经过彭小莲剪辑的《满山红柿》后来获得日本十佳纪录片之一的称誉。与土本典昭并称为日本战后纪录片领域的两座丰碑。

格里尔逊

籍贯: 英国 职业:电影制片人、导演、理论家,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

1898年 4月26日生于苏格兰迪恩斯顿,1972年2 月19日卒于巴斯。从格拉斯哥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曾在达勒姆大学讲学。1924年在美国洛克菲勒研究基金会钻研传播工具对舆论的影响。 3年中发表了许多论文。1926年他为纽约《太阳报》写影评。论述R.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时,首先用了纪录片这个名词。他以社会学家而不是以美学家的眼光来谈论电影对公众的影响。1927年回英国,次年帝国交易局电影部资助他拍摄第一部由他导演的影片《漂网渔船》(1929)。此片描写北海鲱鱼渔民的生活。1934年他导演了另一部影片《斯凯岛捕鱼堤》。他以更多的精力提倡纪录片运动,并吸收有志于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参加进来在他的指导下,1930~1933年间他们拍出大约 100部纪录影片。1933年,他们并入英国邮政总局,得到的经费更多,技术和内容都有进步,拍出了有名的《锡兰之歌》(1935)和《夜邮》(1936)。1939年加拿大政府任命他为电影管理专员,他协助建立加拿大全国电影委员会。1941年为加拿大制作的纪录片《丘吉尔岛》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1945年他辞职去美国成立《世界今日》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他为群众宣传署署长。从1957年起他每周主持英国电视播映一次,选映世界各地的纪录影片。著作有《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

伊文思 荷兰电影导演。1898年11月18日生于奈梅亨,1989年6月28日卒于巴黎。1927年创办荷兰第一个电影俱乐部。在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下,他早期影片带有抒情的唯美主义倾向,如《桥》、《雨》等。1930年摄制了表现荷兰人民填海造田的著名纪录片《须德海》。此后,在世界各地拍摄纪录片,如纪录比利时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博里纳日》、反映西班牙战争的《西班牙的土地》、表现中国抗日战争的《四万万人民》和纪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等。战后,在苏联、波兰、巴西、中国、法国、意大利、马里、古巴、越南等国拍摄了大量纪录片,如《和平一定在全世界胜利》、《世界青年联欢节》、《激流之歌》、《五支歌》、《塞纳河畔》、《天空、土地》、《愚公移山》等。由于他在世界各地拍片,故有“飞行的荷兰人”之称。1946年因拍摄澳大利亚工人拒绝为荷兰船只装卸武器的影片而被荷兰政府禁止出入荷兰,禁令直到1966年才撤销。1955年获得世界和平奖金,197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1986年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有人说:纪录片适宜于传播精英文化,而国内的绝大多数观众层次较低,所以必然曲高和寡。你认为呢?

2,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某纪录片摄制组登山的途中,一位成员突发重病,留下医护人员后,大部队继续登山;摄制组下山后,补拍了相关的抢救场面,并且编入片子里。——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引起广泛争论。你的看法呢?

3,纪录片创作中,如果大量运用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叙事方式,作品就会变成故事片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4,有论者指出:纪录片必须拍摄纪录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扮演,所以,像胡劲草编导的《幼童》一类的作品其实不能算作纪录片。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纪录片是可以情景再现的,

首先,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在创作《英与白》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情景再现,比如在拍摄熊猫与饲养员的相处过程中,很多镜头都是张以庆刻意捕捉的。另外,用一些有张力的镜头来表现世纪末人们内心的骚动和没有归属感的心灵独白。但是,出发的动机都是源于纪录片的真实性。

其次,情景再现具有再现性。由于纪录对象不可复现,纪录片创作者常常要无奈地面对时光的背影与记录历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历史的“立体档案”,把已经逝去却被人们所掌握的历史片断纪录下来,而又不失“真实”,是纪录片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而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就填补了这样一个遗憾。

最后,情景再现具有可编性。众所周知,电视画面是在原始无序的影像素材基础上,通过语义丰富的蒙太奇手段,将各种零散的“片段”集合成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整体。情景再现作为影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理所应当受到“剪辑”的影响。

5,始于1978年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上的腾飞,主要是因为采编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有观点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腾飞使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了一批ENG设备,这种由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构成的电子采集方式,很快替代了原先16毫米电影胶片的拍摄,大大地解放了画面纪录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以往处于垄断地位的新闻纪录电影遭遇了新的挑战。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直接导致新闻纪录片这个片种从电影系统“撤离”,转而成为电视台的看家品种。

之所以说说设备和技术解放生产力是片面的是因为,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随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这时,纪录片又及时地把真实的社会环境----人的生活状态送上了屏幕,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生存的社会各个层面,迅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人民群众对纪录片的需求越来越大,纪录片从此腾飞发展。

6,有论者指出:纪录片创作必须以摄录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影像为素材,“用画面和同期声说话”,所以应该摒弃解说词。你认为呢?为什么?

参考:

1.文字与影像的关系:谁是主导?抑或二者并列?文字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解说词

关于纪录片中是否应该使用解说词,在电影史上历来存在分歧,当然许多大作家为纪录片撰写解说词,比如欧内斯特·海明威为《西班牙的土地》撰写并解说。包括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后者可称是前者的学生)体制内的拥护者

反对派的代表就是李芬斯塔尔 《意志的胜利》反对使用解说词,但是片中从头到尾大量使用的音乐呢?

2.实际上纪录片要不要解说词,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当画面语言能看懂的时候,的确不需要再解说。可是在画面语言并没有完全看懂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一些必要的解说。就纪录片创作而言,画面语言的确是纪录片创作的“本体”,解说词仅仅是一种补充形式。但这种补充,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这要看所拍纪录片的内容是否需要。一部通过画面语言就能看懂的片子,再写大量的解说词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从接触到的十几个国家的购片商来看,他们很少能看上我国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文化与西方(其它国家)的文化是有较大差异的,出口的纪录片必须有一定的文字解说,否则节目是卖不出去的。

四、论述题(20分)

1.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追求戏剧化。请举例说明。 2.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强化故事性。请举例说明。

纪录片与故事片一样,它也不是自我抒发的纳瑞斯,而是给人看的艺术品,也需要研究观众的心理结构,对故事性的要求并没什么两样,因为这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欲求。谈到纪录片,美国纪录片制作者和理论家Michael Rabiger使用了“编剧”这一不可思议的概念:“戏剧感是从哪里来呢?我自己的感受是来自于集体潜意识,而这是恒久不变的人性之一。大家都知道,它是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的人性动力,我们对于一遍又一遍地说故事与听故事都很渴望,你可以想一下现存亚瑟王传奇故事的改编版本有多少种:故事本身是中世纪的产物,但是千年之后,它仍一直被改编与更新,也不断给予人们乐趣。”既然故事符合观众的心理结构,为何一定要把它屏弃在纪录片高墙之外?

故事的叙事方式在故事片和纪录片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冲突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拍摄侦探故事的纪录片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生活的悬念。

生活故事中包含着生命最普遍、也最真切的情感形式,包含着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即使平凡的生活故事也会引起人们的情感振动,因为它投射了观众的情感。前不久《我们的留学生活》创造了纪录片的一个收视奇迹--对于某些唯文化马首是瞻的人来说,这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我来说,好看是纪录片的第一原则。这部作品给人最深的触动是人物故事的鲜活与生动。它没有戏剧性的剧烈冲突和传奇变化,却以细节编织出情感的秘响,因为故事带领观众进入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而唯有触及这些人生根本元素才可能引发心灵震荡。不管是伟人高士还是凡夫俗子,感性的、肉体的、形象的对话远比文化交流来得更直接、更本质,更具有生命美学意义上的审美魅力。正是如此,《北方纳努克》里那些纯洁的目光以及目光里充溢的朴拙和童真依旧感动着今天的观众,《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浮躁的千年之交给市民麻木的情感器官里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在疯疯颠颠的格格、怪异魔幻的武林、好莱坞的悬念反复折磨之后,远在东京的留学生引起关注。

录片的叙事策略是成功讲述故事的要素,包括叙事方式、省略与铺垫、悬念设置、交叉叙事与平行叙事、节奏等,而故事的核心是情节与细节。现在许多纪录片展示人物状态,缺少情节,也就没有冲突和高潮,造成节奏拖沓,结构散漫,无法勾起观众的心理兴趣。不管多么高深的内涵,一部纪录片倘若没有审美魅力,一定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就像作家池莉说的,“实质上小说就是小说,首先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

3.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以人为本。请举例说明。

我在电脑视频上观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海豚湾》。而我更以为,它的吸引力高于谍战片和007。它不仅有戏剧性,更重要的是,它的戏剧性包含着当代人类的思想新境界。

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志愿者,若无很高的思想境界是难以从事,更难以完成这个拍摄的任务。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是捕杀者所设置的障碍,更大的难度是文化。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物质文化的常例。太地町的渔民捕杀海豚从17世纪已经开始,形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认为捕杀海豚和杀吃鸡、鸭、鹅、牛、羊、猪,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今天不能吃海豚,明天就不能吃金枪鱼了。所以日本并没有禁捕禁杀海豚的法律,而国际上有禁捕鲸鱼的协定,也没有涉及海豚。日本人对这部纪录片的不满和抱怨还牵出了民族感情。有日本人说,你们美国人当年丢下的原子弹,后果严重,至今未消,如今你们竟责备我们捕杀海豚了!于是,志愿者面对的是一场复杂的文化冲突。

所以,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志愿者,必须站在更高的文化基点上,去获得保护海豚的话语权。这个基点就是:人。因此,我不认为《海豚湾》仅仅是纪录了一次动物保护的行动。我以为,它带来了“以人为本”的新思考,给了我们拓展“以人为本”新疆域的启迪。

五、项目建议书(30分)

1.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最近组织或者参与的一次集体活动。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2.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熟悉的一处景观或者场所,例如岳麓书院。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3.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感兴趣的一位同学或者朋友。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推荐第4篇:电视剧《西游记》创作阐述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视剧《西游记》创作阐述

张纪中

重拍《西游记》,是我多年以来的梦想。历来“文学的传授,是价值观传授的捷径”,而历史的、社会的、人的生活方式的发展到了今天,电视电影的传媒,娱乐的方式,都亦然成为文化价值观传播的最有效形式。客观的说,历史是被选择成为今天的,在一切的选择之中渗透有文化的、政治的、审美的秩序传授,亦即为主观授意。一种看似客观的不由自主。我看重这种不由自主的主观授意,一个人可能由于不同书籍的阅读选择,而由此重塑了一个人的人格,因此相对当代社会习性,民族特性而言,对于不同可传播内容的选择,重塑的是民族的品格与文化特征。

这是我决意要拍摄《西游记》的最根本意图。

对于重新拍摄这部流传有将近六百年的《西游记》,我们首先应该分析曾经有过的西游记电影,电视剧。1982年大陆版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以及上个世纪90时代香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都是距离我们视觉和记忆最近的影视作品。它们虽然是不同的风格,但是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成功。然而我认为,无论是大陆版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还是香港周星驰版的《大话西游》,甚至《月光宝盒》,都没有能够参透《西游记》的文化真谛与魅力,都没有以影视的独到、独特方式来表达,展现《西游记》的故事,传递西游记之中独具魅力的中国儒釋道文化精髓。都没有反映出《西游记》的本来面目。我多年对于《西游记》的喜爱与探究,我认为,《西游记》的“本来面目”,亦即是《西游记》表现精髓,既不是曲折,离奇,怪异的故事过程,也不仅仅是“人物”的有趣,惊险,各具本事的无所不能,而是贯穿于这一切之中的文化的表达,是对“世界”,对人内心的价值指证。

分析这两个影视“先辈”的《西游记》作品,是我们这次《西游记》重新拍摄的诸多繁重工作的首要。

大陆、香港的这两版《西游记》,和原著在故事的讲述上,也有比较大的区别。1982年的42集电视剧《西游记》,虽然是电视的作品,但是在故事讲述的观念上,“表现”上,基本上仍是以戏曲的模式来表达《西游记》整个的故事。就是戏曲当中的假定性,甚至戏剧表达的故事发展方向,空间关系,同样地表现在电视剧里。一方面原因是影视科技技术的当时状况,只有非常简单的电视特技技巧,与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创作受到局限。而更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不同时代的认知,以及对于电视特性的理解。当年拍摄《西游记》,“*”刚刚结束,思维,理解,想像力都带有多年禁锢的痕迹,

- 1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的水准,而且还要有的创作创新。

这里此种情况下,我们即将面对的三大困难:

一,如果确实因为资金的缺乏将导致作品质量的影响,这每集50万的资金缺口怎么填补?这是我们制片部分首先要仔细核算,反复推敲,最终要具体到去拉赞助来解决的问题;

二,什么是创作的创新?我举例:我们拍摄的这部《西游记》将有大量的CGI。有很多优秀的影、视剧(世界范畴),它们的CGI都做得非常棒,但是,我们没有真正的做过,我们以往片子里面的CGI,都是属于“小小玩闹”,而没有经历过像动作、角色的CGI,从人性便成为妖,或者魔。因此,我所指的“创作的创新”,还不是真正意义上、我们独创的创新,仍是别人做到了,而我们还没有自己尝试的创作的创新。我们能不能够做的好,而且视觉效果上好过我们已有的视觉经验,这是我们一个努力的方向。要完成这个创作的创新,我们起码应该知道,我们国家的电视制作行业,有多少能够实现理想CGI的专业人员?我们有没有能力团结全中国范围内所有的CGI行业的力量,来完成这部伟大的《西游记》作品的电视化效果?我们能否做到因为我们《西游记》的制作,而使全国的CGI的水准有所提高?因此我们的创作人员,导演,更需要清楚:我们期望的CGI效果是怎样的艺术标准?

创新的另外一个思路:在我们以往的创作经历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不少技术的表达、表现方式和创作的经验,但是,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即便天天在这个行业里面跌摸滚打,也有很多的技术即便见过,也属于所谓的“见过猪跑”,却不知道“猪是怎么养大的”。CGI能够做到的是这么?什么是我们可能想得到、却是目前依然没有视觉参考的创作创新?

三,创作周期的控制。依照我原来拟定的拍摄计划,从前期准备,到外景、内拍摄,到后期制作完成,前后应该需要三年的时间。最新计划:全部过程压缩到两年。这个“最新计划”并不是我个人的心血来潮,或者为节约大家的生命创作、享受时间而产生的变革,而是投资商、发行商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与未来收入隐患的考虑,以法律的形式与我们签定的合同制约。在这个合同中,我们的创作,制作过程,每超过一天,需要赔付总投资的千分之三。千分之三听起来似乎不多,都是我把它计算出来,七千万总投资的千分之三即是21万,每拖延一天就要赔付21万。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依照我们以往精益求精的拍摄先例,有过最长时间拖延 天的记录,这样的记录如果被照搬,甚至被刷新在我们的《西游记》,意味着:将近万元的拍摄经费,重回投资者的银庫。这是给我们的一个新的巨大压力。

现在,在没有拍摄《西游记》之前,我们先看到了我们需要翻越的三座大山。非常可怕。

- 3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我们这次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有很多不同于我们以往的创作经历与经验,与以往所表达的方式,内涵,都有本质的差别。无论是人物的造型、语言、动作、服饰、道具,等等,都应该是历来《西游记》的表达表现、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舞台形象,都是前无古人的。因为我们是站在当今这个具有不同于以往年代技术表现力的时代,因为我们能够具有的丰富理解力、想象力,因为我们以多年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经验能够解读到的《西游记》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要将《西游记》的故事,人物,从一个虚幻的,被文字描绘的书本的、头脑的空间,“走到”一个真实的视觉空间,让观众相信这个奇妙的神话故事,发生在不可能的地方——就是让虚幻变成现实,从创作的根本开始,否决我们依旧去做一些我们经常在其他的电视里或者在以前同类电视剧里面所见到的那些场景,那证明我们想象力的失败。从而彻底摆脱唐僧、孙悟空们像从戏曲舞台两侧出来的戏剧人物。需要我们的造型部门全新的,从脚后跟出发的翻天覆地想象力。让真实蛰伏的想象力。 一, 谈一下《西游记》主要人物的创作方向 1, 孙悟空

虽然西游记的中心人物是唐僧,但是《西游记》里最重要的人物,是孙悟空。《西游记》所表达的诸多思想,以及故事的精彩之处,离不开孙悟空的种种表现。因此对待这个人物,我们要非常的用心,极其的慎重。

首先是演员的寻找。合适的演员——非单指外形——即已经成功的一半以上。我们希望能够扮演孙悟空的这个演员,是我目前视野里面所没有参照的。这真是不幸、也是大幸,不幸在找到这个人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各种渠道,也不排除在戏曲界,也不排除从运动界,也不排除从明星当中重新的考量,来寻找这样一个合适的孙悟空人选。大幸是:我们为此将打开眼界,不可能草率。也不可能将就。

对扮演孙悟空演员的要求,比之伸手敏捷,有“猴像”(非单指外貌),更重要的是这个演员的“灵性”,悟性,感受力。能够准确地领悟导演的意图,更能够对孙悟空有自己的理解和表现力。能够把“感情”演绎、传递得非常精彩,准确。

解释一下孙悟空的“感情”。以往我们看到的孙悟空除了愤怒,淘气——甚至淘气也是愤怒的另外一种表现——几乎没有其他的情绪。我认为值得商榷。《西游记》是一部神话作品,但是我们要清楚“神话”二字在《西游记》,更多的是体现在环境,而作为在“神话”这般情景之中的“角色”,他们的情感依旧是我们人的所能够理解的、人的情感。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来理解这则神话故事里面的“情感”,那么孙悟空从一只石猴,

- 5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在我看来,像软弱、胆小、贪生怕死、细皮嫩肉这些奇怪的描述或者表现,在唐僧身上应该都不存在。唐僧是一个苦行僧,一个出家人,尤其在取经的路上日晒雨淋,哪里可能是软弱的?胆小的?贪生怕死的?细皮嫩肉的?唐僧是一个无比坚定的一位高僧,他的目的,简单、坚定道:就是爬也要爬到西天。即便整个故事不成立,即便没有这些由无可奈何出发的追随者,即便只有他唐僧一个,他也好似要去西天取经的。这就是把握了唐僧这个人物的“内力”,唐僧的根本气质——坚定。因此,在故事的开展上,他就是在这种无比坚定的意志之下才能够感召他的这几位徒弟。从唐僧在故事中的出现,到整个一个西天取经的过程,这一队人马在唐僧坚定地带领之下,目标从来没有丧失过,他们风里来雨里去,走西边的大漠,穿荒山野岭,饥一顿饱一顿,哪里有什么细皮嫩肉?只有艰难,坚定,不可改变的意志与一切欲望和恐惧的搏斗。

唐僧的情感除了坚定之外,是他对于身边伴随西天取经的这几个徒弟的爱。“爱”在唐僧的表现,与常人常情也是非同一般的,他对这几个徒弟的严格、严厉,既是对这几个徒弟的情。他只要能够一个不少地带领着他们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就是他对众徒儿的完整彻底的爱。这是我们应该着重表现、寻求表现的细节。

而表现在唐僧身上的另一种“情”,既是佛教所谓的“众生平等”。唐僧正是依据这样的佛教精神,相待他在取经路途中遇到的所有的妖魔鬼怪。这个“情”,翻译成为我们世俗的理解,就是他的悲悯的心。唐僧的情,是他以“慈悲之心”来面对所有的妖魔。因此唐僧哭了是他“慈悲的哭”,而不是他的胆怯,更不是无奈的、胆小的哭,贪生怕死的哭。唐僧是一个经历艰难修行、最终达到了目标的高僧,他怎么可能因为“惧怕”而“胆小地哭”了?在唐僧的视界里面,即便妖魔也是生灵,当唐僧落泪的时候,他是为这些生灵所惋惜,所痛惜,希望能够普渡他们,希望能够让他们脱离这样妖界、魔界的苦海,走向光明的正道。唐僧正是因为这样的境界,感悟了孙悟空的杀戮,让他的杀心逐渐去掉。孙悟空的杀戮之心在《西游记》里频频皆是,二话不说,一棍子就打死一个,这从佛教角度看是万般不能够的。佛教的观点不应该是这样的。因此,这样的故事性,人物间因为世界观不同而导致的不同行为,性格,都是我们的创作过程中要着力把握,不能够忽视的细节。这些细节将衍生出我们这次创作的不同于众的魅力:因为我们在讲述一个众人皆知的《西游记》的时候,我们把握了西游记真正的本性,善,与“到达目的”的本性,“普渡”我们平凡人生的本性。

基于以上我对唐僧这个人物的分析,因此在唐僧外形的塑造上,首先这个人物应该是消瘦的,“苦行僧”状的,他脸上的神情应该是刚毅的,坚定的,深邃的,不露声色的。他的服饰,我觉得应该是简单的,粗放的,而不是华美的,干干净净的。当然唐僧有他的“礼服”

- 7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猪八戒的情绪表现依据,主要从他的馋,贪。嗔与馋都是佛教忌讳的东西,猪八戒从他的本性(情绪,喜好)进入到佛门,他的变化过程即是情节的展现过程。比如从一开始,到猪八戒在高老庄“傻乎乎”与高翠莲之间的情感的故事表现,到取经路上不停地反复他的贪欲馋,一直到从不自觉到开始自觉,到开始有了觉悟,这些都是编剧,导演们需要寻找出来的故事情节,依据这些情节,才是猪八戒取经过程中真正的内心改变。

猪八戒无论从世界观,还是从情节的推动内心变化来讲,都不能够省略他非常生动的“欲望”故事线。他的几个阶段的著名“段子”非常重要,是我们值得好好创作、创意的突破点。

从形象上来说,他从威风的天蓬元帅变换到了粗野的野猪形象,然后在他被唐僧收为徒弟之后、变成可爱家猪的倾向,一直到他变成了净坛使者,这个过程基本囊括了他《西游记》之中整个变化的过程。也是心历的过程。我们如何把握好这几个变化的过程的形象创作,这是与故事的展开,他内心的变化息息相关的。编剧,以及导演,需要在每一集里分析他渐变和转变的过程。 4,沙和尚

沙和尚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沙和尚在《西游记》的故事里属于五行当中的土,这个“土”,在道文化里面代表有协调、调和的作用。事实上沙和尚也是这样在经历,这般发挥作用的。

沙和尚在天界曾经是“卷帘大将”。在我们的电视剧里面,我认为应该有相当的篇幅,去描绘沙和尚的前身——“卷帘大将”的故事。

卷帘大将翻译成为我们现在通俗的讲法,既是“礼宾司官”,威风凛凛,仪表堂堂,高大威风。他同样也会死犯了“天戒”被打下界来的。他被打发到流沙河受了无数的苦,也做了无数的杀孽。在伴随唐僧的取经路上,他比猪八戒要觉悟得早,但是他同样经历了心理,情感的变化过程。

他从当初威风凛凛,仪表堂堂的卷帘大将,变成为流沙河里凶神恶煞的 ,然后成为跟随唐僧取经路上朴实的沙和尚,最后他皈依了佛门,他确实是唐僧西天取经小团队里最为规矩的,最为勤勤恳恳的,也是最具有冷幽默的人物。我希望在我们创作的作品里面,沙和尚这个人物的话不要多,他的沉默为多,然而一旦出口,必定一句顶十句地耐人琢磨。这个要求,比之让他台词不断,更为提高,更为精炼了。请编剧和导演参考我的意见,琢磨怎么样把沙和尚的语言,发展为“冷幽默”倾向——是倾向,而不是“幽默的人物”,他的一句话,会达到让人们想半天,越想越有意思,才会笑,而不会一听说了,马上就笑。因此沙僧

- 9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1,这五人之间的感情把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向心西天取经、衷心跟随唐僧的,聚到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是一种离心力,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从四分五裂,各有经历与想法,到逐步地向心,逐步地具有团队向心力,一直到最后团结得像永远延伸向前方的铁轨一样,虽然之间依然有矛盾,依然有口角,依然有争论,但是谁也离不开谁,越来越团结紧密。这一个过程是最具有象征现实主义的,这个过程的表达表现,也具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性,人物性格的塑造,心理变化的依据与描述,因此,导演组要把这些东西理解、分析得清清楚楚。我们越明白,我们的表达就越清晰,故事的讲述约有 方向与目的,我们的《西游记》也会更有魅力,观众也一定会因此而喜爱。

2,对于各方演员的寻找。经历十多年以来的拍摄合作,我们培养了,积累了明星,艺术家,演员的人脉资源。《西游记》是我们积这么多年创作经历、经验之最奔放的再度创作高峰,我希望能够因为我们的创作理念,因为《西游记》本身的魅力,因为我们彼此多年合作的相互信任和友情,把与我们合作过的这些明星,艺术家,演员都邀请而来,分担不同的角色,以他们各自的表演才华,为这部戏增加光彩。这是我,制片主任,导演组的共同努力目标之一。导演组在寻找,邀请,沟通演员,确定演员的时候,应该借鉴美国的casting选角的导演,要向他们学习,这些导演的艺术感受力,他们选择演员的准确性,专业,是源于他们对于创作的热情与专业知识的广泛,与不同人打交道的能力,说服人、尤其是说服艺术家的能力。年度的奥斯卡奖,专门有为这样的导演设立的奖项,既是选角导演奖。我希望我们的导演组也能够做到这么专业与准确,首先把每一个角色、与这个角色对位的演员分析,能够尽早地做出来,那么演员的选择,人物扮演的确定,能够比较快的展开,捋顺每一个人物和人物关系的思路,使大家在创作过程中,不迷失。

如果你们都是艺术家,你们才有可能与艺术家沟通,才有可能把握我们创作最为具有表现魅力的人的因素:演员的确定。你们能够做到这些,

二, 美术部门的工作

美术部门在《西游记》的整个筹备过程,拍摄过程中,都要承担非常繁重的任务。需要极大发挥美术部门的聪明才智,以审美的高度,从各个方面体现《西游记》不同于众的审美需求,无论是外景,内径,服饰,道具,等等方面,为导演,为拍摄提供充满激情的想象。

美术部门已经做了有将近一年的电脑图案的种种准备工作。我与美术总设计项海明老师也已经就景致,人物外型服饰,道具等等方面,进行有将近一年的探讨。

- 11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匹配,以保证整体创作的效率。

另外,美术部门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模型制作。凡《西游记》重要场景,先制作模型,因此制作的的量不小,模型要求逼真,精致,质量能够完全保障,用镜头拍摄之后几可乱真。模型被需求的局部部分,放大成为搭建的实景拍摄。这对美术部门来说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工作,要列出工作量,工作需求。希望重点对待,派出专人负责。 三, 造型部门

造型部门的工作也要先行。好在这个部门的工作于美术设计工作一样,也已经在此之前做有了一年多的准备工作,目前面临实施的过程。如何把实施的计划安排得当?将每一处的计划都安排好,整个《西游记》究竟需要搭多少个景是最为合理的……我们需要根据剧本,把计划一一做仔细,做出来,提供导演的工作参考,病按照计划来进行拍摄。 四, 关于摄影

从摄影的角度,我们这次创作的《西游记》,从视觉,从画面的感受来说,我希望色彩的表达要“比较绚烂”。我考虑《西游记》是魔幻类的题材,在很多情节,很多“过程”的色彩表达,有能够接受的夸张,或者说可以“几近不真实”。比如说,我们的《西游记》里面的天空,就可以、应该是我们平时经验里面没有见到过的那种颜色的天空,不仅仅是蓝,而是……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境之下的“天空颜色”,我强调“神话的色彩”,这是需要我们老讨论,来定位的一个“基调”与把握:我们的“神话的色彩”是什么?

当然,就像我前面讲到对美术,内景部分的要求一样,我们的“神话色彩感觉”并不是从开场到结束,弥布整部片子的任何一个视觉所在,都是非正常经验的“神话色彩”——那会很累,我们做得很累,观众“视觉”得很累。《西游记》在民间,民情的表达,如同美术的内景基调把我一样,尽力真实表现,顺应我们习惯上的心理要求,视觉要求;当画面、故事转场到与妖魔,与神仙有关的场合,周围“景”的设计,摄像机画面的色彩表现,光的变换,都应该完全不同于我们平实场合之下的写实了,我们追求“神话”,“神奇”。在这种追求的总体观照之下,亦需要有更为细致、合理、风格化的细分,而不是所有的魔出现的都是同一种氛围,所有的“仙”都似在同一种“基调”,光色,与范围的仙境里面。看似“神仙共有的一个环境”。因此,美术的处理,场景的处理是一种区别,更重要的摄影,光的处理。我希望摄影能够有从色彩与光的把握上,让画面——视觉产生震撼力。

另外,从现在开始,对未来相对长时间的拍摄工作,要有充分的准备,除了对剧本的熟知,不仅仅是对剧本提供的画面镜头体现之外,还要有拍摄的再创作准备;以及:为拍摄所

- 13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是灯光的创作方向问题。如何与美术,与摄影的配合,营造出神奇效果。我希望在前期的筹备期间,灯光的设计工作就应该开始,建议参考一些魔幻类的影片,看那些优异的创作做到的是什么,怎么做到的。 七, 服装

这次《西游记》的服装首先也是色彩的创意与定位。《西游记》除却人、神、妖的区分非常明显,他们各自生活地域的广阔,不同特征的表现,都是巨大工作量的缘由。除了天神、地狱、海里、山里、民间、皇宫、妖怪,包括西天的佛祖,沿途的各个国家,以及有西域色彩的各类国家,还有女儿国……这么多的地方,除了主要人物,有名有姓有“知名度”的就有 个,包括像蜘蛛精、老鼠精、狮驼国等等有个性的妖怪,仅仅从服装的造型,创造方面,就完全是一个可以独立的“大部”。 对每一类“人物”,对每一个“人物”进行分析,究竟他、他们应该穿什么样的服、饰,用怎样的色彩表现,怎样质感的用料,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心设想,设计。

比如仙女类,蟠桃园的七仙女,和蟠桃宫的仙女,还有大殿上的仙女,她们都是“仙女类”,那么他们的服装表现有哪些共性?又相互区别有哪些个性?

还有像白骨精这样的女人,像蜘蛛精这样的女人,她们服装的不同差别在哪里?紧身还是不紧身?闪亮的、还是哑暗的?从来的影视形象,在服装上面,对这样的人物都没有一个精彩、精确的定位。服装要表达“穿”此服装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热情的?冷漠的?残酷的?善良的?像我们身边的人群,什么样的人会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颜色什么面料。服装能够传递“特征”。由此参照与分析,白骨精的服装,应该什么色彩?什么质地?什么样式?

还有以类相分的,像水族类的衣服,天神类的衣服,龙王的龙袍,天神的神衣……比如说天神身上衣服的“天衣无缝”,怎么体现天衣无缝?据说“天衣无缝”的来历是这样的:曾经有个仙女到一户人家家里,她跟那户人家说,她是仙女。人听了不相信,说你怎么证明你是仙女呢?仙女说你看看我的衣服,我的衣服是没有缝隙的,结果这个人一看,真是天衣无缝呀。这就是“天衣无缝”,我们的服装怎么来表现这个神奇?我们的服装设计能够像什么样的办法,能够做到天衣无缝的感觉传递?

可能这已经超越了服装设计的范畴,但是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们将就有创作的突破,而不是依旧我们过去的固有的陈旧的、没辙的概念。还有那些小妖魔鬼怪的衣服,随便的联想,可能树叶、树皮、毛皮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一种朴素的“就地取材”式的表达,但是,

- 15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气质:人要有人之气,妖要有妖气,仙要有仙气,鬼要有鬼气,要“各气十足”,万不可偷工减料,像其他类似剧的拍摄制作,凑合过数,无所差别。区别“各气”,从化妆上体现,我认为首先是皮肤,从皮肤的质感,色泽入手设计塑造,造型之美,与丑,与抽中之美,美中之丑,各有所区别,比如说,白骨精即便是人形的时候,也应该从化妆,从皮肤的质感上有“森然”的感觉,气质,当她们有不同行为与动机的时候,比如欺骗的时候,动杀心的时候,肤色,气色,为之而变…… 九, 武打

《西游记》的“武打”,与我们以往拍摄的战争片,我们创作熟悉了的武侠片,都有天壤之别。

首先是人物的不同。《西游记》里面能够对打起来的,都不是“人”,因此设计的动作,代表的种类,等等,都是以往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在创作的经验上,这次的武打设计,我们经验是零。一切从零开始起步,然后每一步的设想都要到达制高点。

其次,《西游记》里我们设计动作、描述的人物的本质变了,“他”的质感变了,我们动作描述的人物即使是一个将军,也属于是天上的将军。过去我们为武侠片设计武打动作都因循着某某门派,顺着门派的提示去设想动作。而这次动作的设计,是没有门没有派的,他们是天神这一边,或者妖魔鬼怪那一类,各有各的不同、自己有自己的奇招,都不属于哪一个门派的打法。动作设计从力度、速度、空间,都与以往有了完全的不同。都不是“变化”,是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向。比如以往我们设计在平地上双方对打,可以有“跟头”,多翻几个与少翻几个,而现在,动作的设计需要立体化了,飞行化的,速度化的,神奇化的,威力猛烈,诡异变换,难以预测。比如哪吒,他的著名“物件”、也是他武功的一部分,是他的风火轮,风火轮的威力表现在风火轮所过之处一片焦土。这就是动作设计的方向性变化,我们哪吒的风火轮能够在视觉上表现出这样的力量,那就可以算是一种成功的设想。还有像孙悟空。孙悟空的很多动作表现都在他的“速度”上,对于孙悟空的设计,应该有不同角度、消失程度快、慢的各种速度,孙悟空的速度如果按照原作的描述,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那他的速度应该是每秒钟超越了7.8公里,属于是第二宇宙速度。怎么表现这个第二宇宙速度?甚至我们怎么表达能够达到的第三宇宙速度?

插一句关于“速度表现”的话题。我个人觉得,表现速度的时候,可以将背景模糊,意在表现速度之外浪漫的意境。浪漫在《西游记》里面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不是一种表象,也绝非我们拍摄的《神雕侠侣》,是一种风格的体现;浪漫在《西游记》是一种意境,它并不

- 17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西游记》道具的制作,比以往的道具制作量工作要增加几倍。《西游记》陈设道具可以划分为两极,一种是极简,一种是极繁。

繁的像天宫、皇宫、外国的皇宫,西天取经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各国宫殿,里面陈设的道具都很复杂,不但需要有某地,某国家,某天度的特征,更要求这种不同特征的精致化。

极简的,比如说妖魔鬼怪的洞林,内设道具都应该极简,因为那里不是人生存的环境,大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设计是讲究的,体现是简单的。

手带道具的量非常大。任何一个妖魔鬼怪都有一个手带道具。好在这项工作我们在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关键看我们的手带道具的制作能力,在依照原图设计制作的时候,是不是能够体现出原设计的精确,讲究,哪怕是一件粗鲁的笨重道具,这种粗鲁与笨重也属于是设计的讲究,而不能够在制作的时候敷衍了事。因此无论是制片部门,还是道具部门,在监督制作的时候,首先要监督选对材料,对的材料,才能够把相应的道具制作的精致。

道具制作的工作,应该最迟在4月20号就开始。因为道具量的超多,超大量。有很多特殊的道具,前面说的孙悟空的金箍棒,金箍棒从长一直到短是各种各样的有;还有猪八戒的钉耙,沙和尚的禅杖,包括扮演白龙马的马,道具部门都要全面考虑到全剧的需求,花费时间认真去做,去找。内镜道具,民间的问题不大,皇帝,天宫,皇家部分的,表现就难,除了设计出来的,还有大量细节是需要道具部门去填补,去发现,去寻找的,与人物行为的配合,表现出气派,气度,气质。 十一, 臵景

这次《西游记》的外景搭建,我建议是否可以改换一些方式,比如说再制造大树的时候,不可能再用沙网的办法,因为沙网、水泥、红布,往上贴,糊布,那种方法都是过去的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参照比较先进的方式,更加逼真的来表现我们的营造?是什么样的新方式,需要臵景人员具体的考察,商议,解决,需要有新的视点,新的技术来参与完成设计。另外,在完成大量臵景工作“更加逼真”的效果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完成的速度,“速度”已然成为我们全组各个部门共同担当职责、面临挑战的创作生命界限,如果拖延了速度,尽管完成得很好,也是大打折扣了,创作的成绩呈零倾向。 十二, 制片部门

制片部门的任务将是更加繁重,因为所有部门的所有面临到的、将要面临到的一切麻烦,困难,进度,都将成为制片部门的具体工作。因此,制片部门的工作需要更加的有条理性、

- 19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不停地去积累这些经验的原由导致。

而安全又是一个不能够忽略的另一方面问题。“安全”最直接的保障,即是“不要把设备都摔了”。以往我们都面临过类似的尴尬。所以,不要亡羊补牢。

我们与提供设备者及早地联系,为尽快掌握操作,为安全的种种料想,都需要与设备的提供者多方位的接触,共事。

自我方面,要及早地做出飞行拍摄的策划,计划。怎么样从特殊拍摄的角度来体现《西游记》视觉的“魂魄”与魅力。体现各种境(景),通过特殊拍摄的角度,以““景”,体现“仙境”, “魔境”。

具体的工作,除了你们具体的计划,方案之外,我建议:由导演牵头负责,制片部门组织,参与CGI、特殊拍摄、飞行的重要人员,以及美术,动作导演,所有相关动作的各个部门,都协调到一起,一起讨论各种的合理方案,比如镜头的体现角度,与地面妙鲜的配合,比如怎么样飞,飞行的路线,视角,视觉,等等能够考虑到的因素,都能够现行讨论,规定出来。让每个参与的人心里都清楚,我们将来是要怎样来拍,将来是如何的来体现。为“将来”节约时间,让所有参与部门能够尽早做准备,并为我们实际拍摄的效果有所期待。

拍摄非常重要。方案与准备尤其重要。 十一,动画

最后我来说说CGI的问题。

我们这次《西游记》之中CGI的数量非常大,要求非常之多。CGI是这部戏的成功与否的重要的元素。此阐述在开头部分已经略有涉及。这里再多讲一点。

除了CGI的单独设计,后期制作,同时还有很多场戏是需要用外景拍摄的镜头来进行合成的,这部分设想尤其重要。CGI与需要拍摄镜头的合作设想,这一项工作我希望在7月份就能够开始,比9月份的开机提前两个月。这些案头的工作准备得越充分,我们拍摄的时候心里就越有谱,越能够把握时间。

我们的特殊拍摄能够做到一些表现神奇的特殊角度与镜头描绘,但是这个戏能不能够在视角上有让观众耳目一振的大的改观,从根本上,只能由CGI来决定。

同样,对于组织CGI工作的人来说,应该及早与导演沟通,安排召开CGI效果的会议。我也希望在最快时间内,一周之内,就能够召开第一次这样的会议,把所有CGI所涉及的问

- 21

张纪中 错误!未指定书签。

以上所述,只是我,作为《西游记》总制片人,对于这次《西游记》的拍摄各个方面一个总体,大致的建议与要求。迫于篇幅,我说的已经非常简约了,我们各个部门需要做到工作,都是“海量”。希望大家慎重,仔细,周到,保持创作的热情。

我希望我们这次制作的《西游记》,能够达到魔幻类电影的奇异效果,即使迫于投资的限制,难以“达到”,也是要接近这种水平。如何接近,依靠我们的智慧。把钱用到关键的地方,在某些重点的场面,人物,故事的进展表现,我们要不惜工本。尤其导演部门与制片部门的沟通,在整体创作的把握上,要有“重点”概念。突出重点,也要保证非重点。这是我们这次一定要做好《西游记》的、非常重要的战略。今天我们工作的开始,也就意味着走向完成;我们已经开始走向出类拔萃的成功。我希望在两年之后,我们的作品不会让全球华人失望。不会让我们自己失望。而是让我们——无比骄傲!

正当我完成为我们重新创作、拍摄电视剧《西游记》的“制片人阐述”之际,得知82版《西游记》沙僧扮演者闫怀礼先生与世长辞。我内心沉痛。怀念先辈闫怀礼先生。希望我们2009版《西游记》创作组的全体成员,珍惜生命,珍惜光阴,珍惜创作,为我们的现在,为我们的创作,留下珍贵的心灵痕迹。

谢谢大家!

张纪中

2009年4月16日 北京

- 23 -

推荐第5篇:《新兵报到》纪录片 创作心得

《新兵报到》创作心得

109313080204 马营

一、创作的初衷

《新兵报到》记录了新兵三个月的生活,是一部“新兵炼成记”也是一部“士兵启示录”是一部让外界了解军营生活的一部当兵导读片 ,恰逢现在是报名征兵入伍的火热季节,本片可以提前让你认识军营,为正式成为一名军人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

同时本片,也是记录的自己新兵连三个月的生活,资料宝贵,作为退伍老兵的我们忘不了刚退伍的那段最后的 军旅生涯,同时也忘不了刚当上兵的那段日子。

二、创作的动力

一转眼,离开军营已经大半年,有些人和事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淡忘,但是有些事却如同被洗刷了一样,在脑海中愈来愈清晰,于是点点记忆变回到了刚当兵的那三个月。

那段时光,我觉得身体承受了之前不可预料的压力,诚然我承认自己并不是一名体育强者,甚至体能一度很差,这样的我置身于军营,我那段时间流的汗水加在一起比以往好几个夏天的汗水还要多,也许你不信,但是每天身下流淌过的汗水不能用一个挥汗如雨来形容了得。从来没有把时间分成那么细化,每个点做什么每个点干什么都有明确的时间划分,如果你不当兵,你不会感觉每天晚上你害怕闭上眼睛的痛苦,因为闭眼一睁眼又要开始紧张的训练。然而能走完这段路,我战胜了自己。

三、军旅纪录片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境”。在对客观现实的放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我们只能尊重客观现实进行重新演绎,以得到“真实”的记录,但是作为军旅记录,摄像这块我想说我们之前的资料太宝贵,太来之不易了,虽然设备并不是高清的,但是好在记录了部分影像,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缺憾,没能记录下更多的素材,没能记录下更多精彩的宝贵画面,没能拍摄好,这点在纪录片直接决定了成片的质量,直接影像着作品的主题表达。

四、设计叙事方式

本片没有直接开门见山,而是采用的倒叙的叙事方式,当你离开了,再去说刚来的时候,觉得整个以回忆的记录方式更能表达那种离开之后的怀念,另外片子中的旁白是采用第三人称为主,更能贴合观众的心声。

五、片中的旁白

离别的火车又始回了,两年前来的地方,站在站台上跟火车挥手道别的是陪伴我们两年朝夕相处的战友,相聚时难别亦难,没有人会忘了这一天,但是也没有人会忘记那天我们相聚

新兵报到

这是一个四周都被高高的围墙围起来,即使没有围墙你怎么跑也跑不出去的地方,因为这里是龙船山,这里有一个村子坐落在他的脚下,每年都会有一群人从这里离开,也会有另外一群人来到这,与这座山最近距离的接触,也要等到三个月之后,到时候他们会围着这座山徒步环绕一周。

就在这个山脚下,养育了一群最可爱的人,人们亲切的称他们:兵哥哥,第一天来到这,班长会给他们 “六个一” 吃一顿饭,谈一次心,还有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洗一个热水澡,睡好第一个觉

后来他们逐渐知道这六个一却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因为做一个军人必须要接受各种严酷的训练,每天都会安排满满,一切都要从新学习,吃饭,走路,站姿,礼节礼貌等等,新兵蛋子刚来这就等同于幼儿园的小朋友。

磨被子,是在这的第一课,也许你不知道“豆腐块”般的被子竟然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那就是磨被子……

新兵三个月,军歌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课余放松的消遣了,因为只有此时他们

才不必流太多的汗水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训练了,训练分为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第一个月主要是队列为主,有军姿、立正稍息、脱帽戴帽、敬礼、齐步、正步、跑步等,第二个月是持枪训练、战术训练等最后还有五公里越野、射击训练、紧急集合、投弹等

战友之间的感情往往在训练和游戏中建立起来

在部队过的第一个年都是和战友一起过,包饺子成了大家最热衷的活动,第一个年,小伙伴们心中都有些伤感,都怪排长那天又放了一首歌……

我再听这首歌时泪眼已经朦胧,有了感情,有了共鸣,因为这就是我的新兵连

六、总结

回头再看,只觉得素材真的不尽人意,但只求我所表达的主题能深入人心吧,这部片不是我纪录片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正是:纸上觉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推荐第6篇:54《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527

适用专业:摄影专业

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选用教材:

《纪录片概论》.欧阳宏生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

[1]《电视纪录片创作》.王烈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年

[2]《纪录片创作》.朱景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

[3]《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关照》.聂欣如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

[4]《纪录中国》.吕新雨主编.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 年

一、课程说明

《纪录片创作》是摄影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是向学生讲述怎样去欣赏纪录片,并立足中国创作实践,对电视纪录片进行本土和个性化的学理探索。

本课考察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阐释了电视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主要类型、审美特征,分析了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流派。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中西纪录片创作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阐明了纪录片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与交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纪录片的创新理念,探讨了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

本门课是《非线性视频剪辑》、《电视解说词写作》、《摄像基础》这三门基础课程的延续,学好本门课将把以上三门课程的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因为本门课是专业必修课,会涉及到摄像、摄影、策划、采访、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要想学好本课,需要有大量专业性的知识,学生需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大量观看专业影像资料,这些都会有助于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能够自觉主动地去赏析纪录片、去评纪录片,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通过实例创作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纪录片创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独立创作纪录片。

二、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实验一 纪录片筹拍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 计划学时:

4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纪录片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学生要能够掌握工作的要点和要求,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一、选题策划

二、调研预防

三、方案写作

四、拍片准备

五、拍片提纲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学生自己寻找选题,按照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按照实践步骤完成此次实践,学生自己分组,进行实际工作,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实践操作广播电视新闻、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课堂上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实验二 纪录片的拍摄(上)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创新性) 计划学时:

4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应使学生掌握在纪录拍摄过程中的基本工作方式,掌握这些工作方式的具体特点。

三、实验内容:

一、景别、角度与构图

二、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三、录音与用光

五、操作要点:

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拍摄纪录片,掌握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的工作要领,并与同学探讨,逐渐增强自己的拍摄技巧。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在现场用摄像机拍摄纪录片、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课后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实验三 纪录片的拍摄(下)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创新性) 计划学时:

4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章实验,应使学生了解纪录片前期拍摄的一些拍摄方法。重点在于实验纪录片拍摄现场中的意识、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摄制组及摄制组成员的工作发方法。

三、实验内容:

一、现场拍摄中的意识

1、“挑、等、抢”意识

2、“过程”意识

3、长镜头意识

4、环境意识

5、细节意识

6、声音意识

7、剪辑意识

二、现场采访

1、谁适合采访

2、问题设计

3、环境考虑

4、“一次最佳”原则

5、剪掉采访者的声音准备

6、采访者与摄像机的位置

三、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

1、交友拍摄

2、多机拍摄

3、真实再现的使用原则

四、实验仪器:

五、操作要点:

学生自己寻找选题,重点实践现场拍摄中的意识和现场采访,按照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按照实践步骤完成此次实践,学生自己分组,亲自在实践中操作,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拍摄纪录片、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课下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实验四 纪录片的编辑

一、实验特点: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实验类型:(操作型、设计性、创新性) 计划学时:

4实验分组:学生自行分组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章的实验,应使学生从美学层面和操作层面来了解纪录片的后期剪辑。重点在于实践操作层面剪辑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掌握后期剪辑的具体流程。

三、实验内容:

一、后期制作流程及要点

1、审看素材

2、纸上剪辑

3、初剪

4、精剪与合成

二、解说词

1、解说词的功能

2、解说词的特征与风格

3、解说词的写作

三、蒙太奇

1、蒙太奇的含义

2、蒙太奇的功能

四、画面的剪辑

1、画面剪辑的依据

2、画面剪接点的选择

五、声音的剪辑

1、解说词的剪辑

2、人物同期声的剪辑

3、现场音响的剪辑

4、音乐的选配

五、操作要点:

学生自己寻找选题,实践纪录片创作的后期编辑,按照课堂所讲授的要求,包括粗剪、解说词、蒙太奇、画面的剪辑,声音的剪辑,按照实践步骤完成此次剪辑实践,学生自己分组,亲自到课后实践,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建议:

本实验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实践操作纪录片创作中的后期剪辑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自行分组在后完成实验、建议两个人到三个人一组和注意选题,实验部分在总成绩的70%,依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成绩。

执笔:刁珊珊审核: 张芳瑜制(修)订时间:2010.12。12

推荐第7篇:获奖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

获奖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

作者:冷冶夫 文章来源:冷冶夫 点击数:2414 更新时间:2005-8-4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创作有了一定的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还不是“科班出身”,一些DV爱好者的作品也还显得稚嫩,但他们酷爱纪录片这块土地,并快乐地耕

一位资深的国际纪录片专家在了解了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的情况后感叹道:“中国人的这种热情和欲望(指纪录片创作)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业人士无法做到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已经或者即将具备跻身世界纪录片创作之林的实力。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中国纪录片仍然需要理论上的驾驭、创作上的争鸣和实践中的突围。特别是面对整个世界,中国纪录片眼下不缺乏热情和勇气,缺乏的是清醒的发展路线,以及由这条发展路线引发出来的理智、秩序和“到位”的创作方式: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一: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

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有这样几种不同形态:

1、画面语言直接叙述故事

2、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

3、讲述故事兼有画面接应

4、话筒采访故事,配上相应的画面

5、解说词直接叙述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向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前不久评出的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洁人生》、《马明山的故事》等节目都是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的作品。去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的《陈小梅进城》、《纸殇》、《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典范。

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 的地方。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内野鸭成长迁移的过程中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条跳过最后一个石阶,却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这个细节在展示过程中,观众绷紧了神经,心也随着小鸭子的起跳而跳动。第二个细节是当鸭群长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时,所有的小鸭均挥舞着翅膀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鸭子试飞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馁的小鸭直至第八次才稳稳地升空与伙伴们会合。这一细节是鸭子故事的终结,也给了观众巨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情洗礼。

然而今天,有些创作者一谈起纪录片的故事化,就害怕把自己的纪录片说成是故事片。实际上,我们把纪录片拍的象故事片那么好看不是更好吗!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故事性,而是故事本身的“虚构还是非虚构”。如果因为保持与故事片的距离而丢弃故事性,无疑是为了泼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掉了。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二:追求戏剧化

没有冲突也就无所谓戏剧化,纪录片中的故事也尽量要有戏剧化冲突。但与故事片中的冲突是不一样的。纪录片更关注的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或人与社会等深层次的观念冲突、价值冲突。纪录片的冲突是隐在的,在表层的事件冲突上一般进行自然化处理,以冷静客观的方式引导观众去体悟深层冲突,而忌讳刻意地强调表层矛盾的激烈性。在《远去的村庄》中,大量的矛盾冲突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戏剧化的故事里:员起珍家的二儿子同村长赵子平吵架,冲动之下砸了村里的千年老井;乡政府派干部来调查情况,赵子平被停了职;而这时又有人“落井下石”,要求要重新丈量各家的土地并清查赵子平的帐;小学停课了,刘秀娃家决定搬到镇上„„一连串的戏剧化冲突,揭开了村子里的一个又一个秘密。

在大部分人眼里,纪录片总是那么平淡、冷静、毫无戏剧性,有时还喜欢说教。看看去年全球票房火爆的几部纪录片,你会发现纪录片的戏剧性可能丝毫不在好莱坞大片之下。巴西影片《174路公共汽车》(Bus 174)真实纪录了一个玩命之徒劫持一辆公交车的恐怖过程,以及警察试图解救人质时丑态百出的闹剧场面。在《抓住弗里德曼一家》(Capturing The Friedmans)中,一对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父子同时被控猥亵儿童,手段骇人听闻。你能相信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曾在越南战争中暗中支持叛变者吗?可这一切都是麦克纳马拉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战争迷雾》(The Fog Of War)中亲口讲述的。将采访和再现相结合的纪录片《冰峰168小时》,荣获2004年度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是英国票房史上最成功的纪录片:两个英国登山者准备征服秘鲁安第斯山的Siula Grande峰,就在他们接近顶峰的时候,灾难发生了。乔不慎跌下一个陡坡,被绳索悬在万丈深渊之上,而绳索的另一端是同伴西蒙„„

可以说,纪录片的戏剧化叙事,已经成为当今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特性。因为它抛弃了过去那种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表现一个相对完整和连续的矛盾冲突过程,因果关系、开端、发展、高潮都有较好的关照,所以它的可视性远远高于那种“原生态纪录”的故事。如独立制片人拍摄的《纸殇》,纪录的是福建大山里的一个造纸作坊的兴衰。在这部50分钟的纪录片里,展开了老板与工人、老板与旅游局、老板与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之间的3条矛盾冲突线,最终的戏剧化焦点落在了老板与市场销售的环节上。观众在节目中不仅仅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更了解了市场经济代给了他们什么?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那么如何使纪录片更具有戏剧性呢?我的经验是:

1、

必须拍到好看的带有戏剧化因素的情节。

2、选择更好看的悬念性的素材进行剪辑。

3、会用对立的人物情节组合故事。

4、会用声音中的冲突对话结构情节。

5、会利用重复和重复中的变化演绎故事。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三:设置兴奋点

为什么有的片子在看素材的时候兴奋不已,可是编出成片看的时候,却不过隐,原因就编导不会安排故事情节的兴奋点。

对于纪录片的兴奋点的把握,是从选题开始的。一个富有矛盾、富有戏剧化冲突的选题,已经具备了作品兴奋点的雏形。

我们都知道,有矛盾才会有戏剧化冲突;有了戏剧化冲突就会有兴奋点。兴奋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看点”,有了“看点”,才会有“播点”和“卖点”。因此,一部纪录片里必须具备许多“兴奋点”,使观众觉得好看并且能看下去。

那么什么是兴奋点呢?我认为有这样几种:

一、所纪录的故事中能不能形成一定的矛盾冲突。有一部叫《伴》的纪录片,纪录的是大山里的一位刘老太太,饲养了一头2600斤的大猪的故事。在全片52分钟的时间里,作者下功夫揭示了刘老太一家的,婆媳之间的矛盾,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还有刘老太内心世界的矛盾,还有人物自身的命运冲突等等。直到节目看完,观众还在为刘老太和大猪的命运所担忧。

二、所拍摄的画面中有没有好看的情节或细节。兴奋点就是能引发观众在观看时产生情绪变化的情节或细节。故事和戏剧化冲突是靠兴奋点来支撑的,兴奋点是靠好看的画面情节或细节来表现的。《伴》中的刘老太养了一条看家狗,可是这条狗专门扑咬自己的儿媳妇。当观众看到这个画面情节时,都会为之一振:婆媳之间的矛盾何等激烈自在不言中。

三、编导在剪辑时有意图地形成故事兴奋点。兴奋点可以是情感的、悬念的、幽默的,也可以是深思的、富有启发性的。《伴》的编导在处理婆媳之间矛盾的时候,采用了一种“平行剪辑”的方式,调动了观众的兴奋点,使矛盾冲突更具可看性。中央电视台《纪事》栏目要求45分钟的节目至少不低于12个兴奋点,湖北电视台要求15分钟的纪录片,兴奋点不低于5个。纪录片需要好看,需要有兴奋点,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而纪录片应该如何把故事编辑的更好看、更有戏剧化冲突,则是个技巧上的问题。因此决不能忽略在“二次”(后期)创作中,形成更多的兴奋点。

还有一类节目,悬念成了一个茫茫的概念,观众通过画面跟着想要看到的概念走,也能激起观众观看的兴奋点。如《寻找楼兰王国》,摄制组带着观众,走进了1500年前吞噬了楼兰王国的大沙漠,记者要寻找的是什么,而将要寻找到的又是什么,观众能看到什么,一切都处于未知的行进状态中,谁也不知道在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带着一切模糊而又随时都可能改变的悬念,把观众带入一个又一个兴奋点中。

美国有一种\"钩子\"(Teaser)理论,强调片子开始1分钟就要伸出\"钩子\"挑起观众的兴趣,而整部片子要在适当的间隔里安插\"兴奋点\",这些兴奋点要像过山车一样起伏错落,富有刺激性,调动观众的收看情绪和兴趣,一直到片子结束。《女特警雷敏》这部纪录片就是这样,片子刚开始就见一名女兵(雷敏)拿着一把匕首在杀猪。这个1分半钟的情节大大调起了观众的“胃口”。

纪录片的兴奋点,可以是人情的,也可以是人性的;可以是情节的,也可以是剪辑的;可以是画面的,也可以是言语的;可以是娱乐的,也可以是悲情的„„总之,纪录片有了“兴奋点”,才能使观众振奋和激动,不但会将节目看下去,而且还能引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兴趣。有理论认为,纪录片不仅要告之信息,还要有娱乐性。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是一部好的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四:提高观赏力

纪录片因为有了故事,所以日趋好看。但我们在日常中纪录的题材,未必都有好看的故事:如古建筑、自然类题材,就很难拍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好看的情节故事。这样的纪录片就必须提高节目的观赏性。

法国人拍的《微观世界》,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小宇宙》,画面之精美,视角之独特,曾使其影碟成为很多dvd制造商的首选试机碟。这部纪录片用最直接的方法,纪录了蚂蚁、毛毛虫、蜗牛、螳螂、蜜蜂等昆虫的生存状态。于是我们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得以重温蜘蛛捕食弑杀蚱蜢、蜗牛恋爱缠绵耳语、刺毛虫烈日大游行、暴雨重袭昆虫王国、天牛角斗比拼等一系列经典镜头。憨态可鞠的昆虫,还时常引发观众充满惬意地欢笑。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些没有看过片子的朋友,在影片昆虫横空出世时始终纳闷那为何物,当其振翅急飞的瞬间才恍然大悟:“哦呦,原来是只蚊子!”

《迁徙的鸟》是《微观世界》原班人马的新作,只是此次的视角转向浩瀚天空中的候鸟天堂。影片采用大量的航拍技术,真实地纪录了雁、鹅、燕、鹰、鹤等大量野生候鸟的迁徙活动。通过影片我们可以感受到候鸟迁徙的艰难:行进间需要躲避猎人的捕杀、天敌的攻击、海浪的袭击、雪崩的吞噬,偶尔的受伤还会使鸟类成为螃蟹的美食,即便是遇见狂奔的马群、呼啸的汽车、工厂的油污都会使旅途中的候鸟不慎离群失落于荒野之间„„纵横上万公里的迁徙是鸟类生存的需要,同样也是其对命运的挑战。影片在讲述这种艰辛之余,还一如既往地向观众展示鸟类世界昂然情趣。观众通过精美的画面不仅带来了兴趣昂然的观赏,又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窥探欲。

国内这种大制作的纪录片不多,但近年也有些上乘之作。象《布达拉宫》、《复活军团》、《从化古民居》、《哈尔滨建筑艺术》等。这些节目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要么影像特别清晰,要么画面构图特别工整,要么制作特别精良,要么音乐画面效果结合的特别和谐„„探索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去年在广州的一次影展活动中,带来一部纪录中国的短片参展,虽然它只有15分钟,却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古老、神秘、风景秀美和发展迅速的中国。在这个短片里,出现了悬棺、水墨画和昆曲,展示了“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上海、北京和“数百年来一直如此”的丽江古城和雪域西藏,在讲述功夫巨星成龙艰辛的奋斗历程的同时,也记述了那些为自己选购寿衣寿鞋的普通香港老人和一辈子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剪纸艺术大师”。这个节目的观赏性是很高的,而评委们的一致看好的就是精美工整的画面,疏缓有至的节奏,以及通过剪辑组接形成的“音乐”情节。

我们应当记住:观赏性不是故事所独有。在审美界,任何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都有其观赏价值;在观赏界,观众永远都有不同的口味;在影视界,观众永远都是对的。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五:镜头对准人

人物,对于纪录片中的故事来说是第一位的。“讲述”一个好的故事,没有对人物的深刻纪录是不行的。纪录片一代元老陈汉元先生曾说:“电视纪录片纪录的是人的生命轨迹,是人的一段历史,是对人的尊重”。凤凰台的钟大年先生也曾说过:“人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所孕育的文化精神在许多电视纪录片中成为一种境界。”笔者认为:纪录片创作中最有意思,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拍人物,因为人物是映射一个时代和现实世界的最典型的代表。

可以这样说:人,是纪录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行为、人的真善美、人的假丑恶、人的环境、人的社会意识„„已经成为今天电视观众强烈渴求看到的主题。他们渴望看到“老百姓的故事”,渴望看到人在社会生存中的价值,渴望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正成为纪录片创作者关注的主角,人的内心世界正成为纪录片探索的重要内容。

《壁画后面的故事》表现了癌症患者陶先勇,在他的老师刘玉安的帮助下抗御死亡的故事。刘玉安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但最终却未能挽留住陶先勇美好年青的生命,刘玉安再次经历了内心中美被摧残吞噬,生命被破坏的情感体验,但却在壁画上浓缩记录了一个生命的抗争的美的过程,拓展出“生命即美”的哲学层次。编导没有简单地处理表层看来助人为乐的故事,达到了纪录片的极高境界。

在这一类优秀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虽然片子中未必会有什么哲学光彩的语言,但片中所纪录的人的心灵,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文关怀,往往给人们和社会的启迪是经久不衰的。

纪录片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的片种,从其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中我们能明显感到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获得国际奖项《最后的山神》中的主人公孟金福,除了是一个“非常智慧”而充满个性的个体,更是编导所关注的主题——反映鄂伦春人从传统的山林生活向文明的定居生活转换过程中的心理世界——的载体;他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山神的灵媒),又是一位老猎人,山林就是他的全部生命,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他是迷恋的,而理智则告诉他定居有着在山林中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纪录片创作者作者选取这个人物进行拍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很深刻的人文价值。

这种对人和现实世界的探索,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思维,而这种哲学思维无论在观众心目中留下的最终答案是什么,都毫无疑问是深刻的。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寻找和把握这种人与人心灵的契合,突出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将是我们创作优秀纪录片的前提。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六:用画面叙述

在解说词当中,插入“一个人的脑袋”,让他向观众“说几句话”。这是中国纪录片创作在九十年代初的一场革命。它的出现提出了一个“同期声”概念。于是几乎在一夜之间,观众从电视屏幕上听见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使观众感受到了作为电视接受、参与主体应有的尊重,大大激发了观众的积极参与意识,以致于在今天这种大量的同期采访(脑袋接脑袋)的做法仍是电视创作者手中“拉近观众”的一张王牌。

但是电视艺术,始终是一种以视觉欣赏为主体的视听综合艺术。事实上,如果电视失去了这种视觉艺术效果,无论是在声音、叙事、传情、氛围营造等各方面的感染力,都会不及广播、报纸等其他传媒的。所以,电视纪录片语言同电视本体语言是完全一致的,它是以视觉艺术为主,以完美的画面与声音共同营造的氛围去吸引人、感染人的。

然而,今天的一些电视纪录片作品,在“看”与“听”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似乎更着力于后者而忽略了最独具魅力的“眼睛里”的艺术。出现了大量的“讲述故事”的创作者,他们比较乐钟于“头接头”、采访接采访、声音接声音的创作方式,已至于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纪录片:一部15分钟的节目,里面出现19个人在“讲故事”;一部30分钟的纪录片,最多的一次我数了一下,出现了41个人在轮番讲述滴水不漏、生动感人的故事。如果电视机前的观众闭目养神的话,也是一部声情并茂的广播剧。还有的编导反映“现在做片子太容易了,不用怎么写词,内容全部交给被采访人了,一个接一个地讲,各说各的,最后用把他们说的串起来就可以了”。于是,纪录片的“听电视”“听故事”的创作方式,还深深地扎根在部分纪录片创作者中。

电视作为一种传媒,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符号(画面)传播信息。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视觉必须是第一性的。据有关资料表明,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80%来自视觉,20%来自其他器官。视觉语言是创作者用以构成视觉形象表达创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创作人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千万不能走入“听电视”的歧途。

这里还应该提醒纪录片的创作者:画面语言的多义的性,决定了纪录片的主题是多元(多义)的。实际上,纪录片最终纪录的是作者的思想。那么如何使纪录片能更加发挥画面语言的作用呢?纪录片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

1、

开机前:确定关注的方面(并非主题)

2、

拍摄中:抓拍大量好看的故事

3、

剪辑前:用对所拍的人或事的理解去选材

4、

剪辑时:发现和发生主题

5、

播出后:在观众头脑中产生结论

纪录片创作手法之七:加强策划力度 创作一部纪录片,首先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拍这部纪录片干什么?

2、给观众看什么?

3、观众能不能看得懂?

4、看懂了以后还能不能看下去?

5、看的好不好看?

6、观众对这个节目怎么看?

解决或者处理好上述问题,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前期策划。

策划对电视纪录片而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它应该贯穿于纪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创作人员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通过自身知识和经验的积淀,进行选题立意,以保证以最优的方式制作出最好看的节目,达到最有效的社会和艺术效果。 纪录片是纪实的艺术,不允许虚构。但纪录片的纪实风格与手法,不是呆板、机械的原生态纪录,而是“创造性的利用现实”(格里尔逊语)。创作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纪实也绝不是为了纪实而纪实。作者用镜头去选择纪录现实生活中的一段流程,但这种选择包含了镜头后创作者的思考,同样在后期制作剪辑中,先期策划的精神渗透于创作的整个过程。

纪录片是最能代表着电视台综合实力的片种之一。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观众欣赏品味的提高,纪录片把握时代潮流,关怀民众生活,已经成为当代人对人性生活参与观察思考的重要通道,每一部精心策划制作的纪录片对电视台的声誉形象都会起到较大的推进作用,客观上对电视界的整体制作水平也是一个极大的激励,电视纪录片的策划将是纪录片多出精品的必由之路。大型纪录片《毛泽东》1993年播出,1991年就开始了对被访人员、航拍、出国拍摄那些外国元首等进行了整体策划。1993年同时获得中国电视奖一等奖和中国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的《潜伏行动》,公安部门和电视记者策划了4次围捕行动,最终获得成功。入围法国电影节的纪录片《伴》,连续跟踪拍摄了5年,这部作品是在不断策划不断拍摄中完成的。张以庆先生为了拍摄长纪录片《幼儿园》,策划将幼儿园的墙壁换成了隔音板。这些中国纪录片精品,都深深地渗透着策划的印记。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八:制作工整精良

精品节目是打开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一把钥匙。确定好了要拍摄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制作精品纪录片的问题。我们知道,制作的前期,有些电视台对技术质量的要求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一些电视台宁可花重金和最好的设备保障电视剧、娱乐节目的制作,也不把纪录片的技术要求摆在首位。这就造成了纪录片“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的态势,这也是中国纪录片的技术质量在国外信誉不好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亚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克里斯.麦可黎曾经指出:“中国纪录片要在海外寻找市场,必须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是技术质量,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必须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技术标准。”回头看看我国的纪录片,的确有一批上乘之作,可是在国际节目评奖、交流会上,往往由于图像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失去了机会。这些不得不使我们感到痛心。因此中国纪录片要想在国际上获得成功,必须把节目的技术质量视为生命。前期拍摄时,要在摄像机、灯光、录音、特殊效果镜头的配备上下功夫,更要舍得使用最好的摄影师。这样才有了拍出画面工整、色彩讲究并具有故事化的镜头的基础。后期剪接时,从非线编辑、三维动画、电脑制作、配音配乐、录音合成等,都要精心制作。

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可以借鉴西方同行人的一些做法。比如说对那些具有吸引力的画面和场景,进行重点加工;可以用稍长一些的时间对某个观赏性强的画面进行特技处理;对某部分感人的情节,进行多种艺术手段的烘托渲染;还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那些娴熟的电视技术帮助观众进行理解、记忆、和思考。对有些“过去时”的故事,甚至可以用“情景再现”、“模拟重演”等方式进行可视性在创作。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制作的节目,可以说在技术上是无所不用其极。

《大白鲨》是DISCOVERY的一部以环保为主题,呼唤人类保护鲨鱼,维持生态平衡的纪录片。片子为了说明大白鲨并非主动攻击人类,((并非单纯地说教,而是用大量事实、数据和评论表现主旨。))作者和专家采用实验的形式,安排不同游姿的机器潜水员入海进行拍摄。结果用腿拍打水面保持一定速度前进的机器人没有遭到大白鲨的攻击,而静止于水中的机器人却被大白鲨咬烂了一只“手臂”。曾经受到过大白鲨攻击的冲浪者、捕猎者也告诉观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受到大白鲨攻击后都能虎口脱险,因为大白鲨常常会在发现他们不是猎物时舍弃他们。大白鲨的主要食物是海獭和海狮,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可以统计的受到大白鲨攻击的人数只有20个。作品克服了种种拍摄上的困难,向全世界观众澄清了媒体对于大白鲨误导性的宣传。我们从这部片子中还能看出,节目中多处使用了超大广角、显微镜头、航拍、水下摄影和高速摄影等手段。向《彼得大帝》、《拿破仑》、《木乃伊之谜》、《叛逆的法老》、《金字塔之王》等纪录片的制作,更是世界电视制作技术技巧的的大展示。我国近些年出现的《幼儿园》、《复活军团》、《从化古民居》等,都属于这种画面工整、灯光考究、故事化强、制作精良的作品。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九:商业化运作

在近几年,电视届的同仁们经常以“纪录片是不是商品?纪录片应不应该商业化运作”为题,开展各种各样的专题讨论,尤其是各电视台的纪录片制片人,纷纷呼吁建立和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具备竞争力的纪录片市场,使中国我们的纪录片节目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纪录片走商业化道路,在国际上早已形成气候。欧洲的一些商业电视台通常设有专门的纪录片频道,或者有专门的纪录片播出时间,而且大多是黄金时间段。现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台播出的《探索发现》、《动物世界》、《自然奇观》等大都是买进的节目,而且价格不菲。那么中国的纪录片是不是也应该大胆地走商业化道路呢?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的电视台在纪录片的运作上忽视了经济因素,那就意味着最终会被淘汰出局。我国有着一支很大的纪录片创作队伍,但大部分人都没有市场意识,特别是那些高就于电视台的纪录片编导,只是受命工作,其他不用多虑。但是现在,收视率和节目营销已经成了悬在纪录片创作人员头上的一把剑,让人不得不在压力下考虑纪录片的市场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使中国的纪录片也尽快地进入国际市场。

所谓的纪录片“没有市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是我们市场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以及供需双方的混乱和失衡;二是主观的,是纪录片创作者个性化的过分体现,作品本身就不具备市场性。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就必须要学会适应市场。很多时候我们过多地抱怨“他性因素”,抱定“个性表述”不放而很少审视自我。但当我们把自己从阳春白雪的孤芳自赏放置到市场当中,把自己定位成“商家”,定位成商品生产者和出售者时,确实有必要先问一问市场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祖屋》这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节目代理公司和福建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在2002年第34届美国国际影视节上获“银屏奖”奖。片子说的是福建省的一座大宅院,里面住着黄姓大家族。200多年来,世代耕读传家、勤俭崇文,至今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礼仪。目前这部片子已经卖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入几十万。 纪录片的“产销对路”,主要指的是拍摄内容要适合国内外观众的共同喜好和需求。比如人文类的《山洞里的村庄》、《白马山谷》、《西藏的诱惑》,还有自然环保类的《红树林》、《藏祢猴》、《神农架》、《从化古民居》等。这些纪录片不仅卖到了国外,而且收视效果也较好。可见,选取具有市场潜质的题材,是获得纪录片营销成功的关键一步。

现在,国内的很多纪录片创作者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所有的资金设备都是由电视台出资的。而西方很多节目都是私人电视台或个人制作的,这本身就涉及到经济利益的问题。如《最后的山神》、《布达拉宫》、《从化古民居》从制作上体现的是编导个人的风格,但它是由电视台出资的,所以编导对能不能实现“利润”“卖出去”并不感兴趣,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个性化创作。如果实现了纪录片成本的商业化,自然也就决定了对节目也可以实行商业化的运作,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比如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制作的节目,投资就非常大,一般每期节目的投入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这些高投入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效益,这些节目除了在世界各地播出外,还被刻录成光盘,销往世界各个角落,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家音像店买到这些节目。目前纪录片虽然不能被称为主流节目形态,但已经名付其实地成为了一种商品。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十:与国际接轨

中国纪录片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国际市场。走国际市场就必须了解国际社会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纪录片能打入有关国家,用什么方式拍摄纪录片更受欢迎等。

美国新闻集团下属的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总经理史达民透露,我国一家影视制作机构曾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在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拍摄了长达200个小时的素材,却不知道该如何编辑和发行。最后,史达民所在的公司将该素材改编成《大熊猫“换养”记》,讲述中国专家帮助习惯于养活一个孩子的大熊猫妈妈养第二个“儿子”的有趣故事,获得了成功。还有一名外国片商,在点评中国人制作的纪录片时说,“中国纪录片虽然在拍摄的角度、人物感情和细节的表达上有独到之处,但往往只是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观赏性比较差,很难迅速吸引观众,因此也就难以进入世界市场。他还称,他们购得的中国纪录片,往往要重新剪辑、组接,增强了故事性后才在他们的频道上播出。正是这种“中国材料、海外编导”的方式才使中国纪录片走了向世界。

这件事告诉我们,尝试与国际合作,应该是个与国际接轨的好办法。所谓国际合作,就是在共同承担制作费用的情况下,共同制作电视纪录片。也有由外方出资,我方拍摄,利益共享的拍摄方式。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都是宣传中国,都是了解和学习外国的电视纪实艺术。在这里,中西方不同的创作观念与创作方法在一起交汇;不同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模式得到碰撞。可以说,国际合作本身,就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一条捷径。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不仅仅是把纪录片变成商品,更有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民族了解的意义。

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是一种“易碎品”,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视听文化产品,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将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在去年的四川电视节上,国内电视机构向境外输出的节目量达到了5百多万美元;去年的上海电视节,也有3百多万美元的节目输出量,可见纪录片营销的前景无限。现在自然类和动物类纪录片,已经成为中国内地输出节目的主要片种,环保类和人文类也开始大面积向国外辐射,一个充满艺术芬芳和无限商机的中国纪录片大市场,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呈现在世界面前!

结束语:

五十年代,当我们第一次看到郭新富(军事教员)用图片讲课的时候,全国为之一振;六十年代,当我们第一次看到幻灯故事片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比皮影戏来得更加清晰真实;七十年代,当我们在灰暗的厕所里用冲洗胶片的方式制作新闻纪录片的时候,我们想不到电视信号会来的这么快;八十年代,当我们还背着分体机创作的时候,没有想到今天的DV机都攀升到了高清时代„„现在我们正经历着一个空前的“读图”的时代,“视觉艺术”将成为所有大众传媒文化的“主宰”,我们现在不缺频道,不缺设备,不缺人员,(全国已经有五百多个大学开设了电视专业)缺的就是中国纪录片创作理念的严重匮乏,缺的是找不到中国纪录片在高层次上发展的新的起点!

冷冶夫: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

推荐第8篇:《纪录片创作》自主考试策划

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

《纪录片创作》策划文案

题目纪录片创作学生姓名葛进超

系别电视艺术系专业班级08编导4班指导教师张清媛

完成时间2010年 12月25日(08编导

1、2)

1第一部分 选题与制作

1.1题目

纪录片《第十放映室——剑雨》

1.2小组人员组成与分工

1.3选题说明

本部分主要对纪录片的选题作详细说明,主要内容:纪录片选题的相关人文、技术背景说明;纪录片选题的内容与意义说明;纪录片选题与所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关系阐述;……

1.4拍摄提纲

本纪录片作品所用到的创意方案、拍摄提纲…

1.5 纪录片创作过程总结

对选题确定后完成纪录片作品的过程进行总结:作品创作过程、阶段的总结;作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要求;小组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其他需要总结的内容……

第二部分 纪录片创作个人总结

2.1 个人对纪录片题目的理解

个人对于纪录片创作小组选题的理解…

2.2 个人分工及完成情况

在完成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个人所负责的设计分工以及完成情况,与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情况…

2.3用到的知识与技能总结

完成个人所负责的设计分工都用到了哪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2.4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难、障碍,如何解决的…

2.5 回顾与总结

通过本次的纪录片创作,自己在专业方面有哪些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克服和解决…

推荐第9篇:编导专业届毕业创作阐述要求

编导专业2014届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和毕业创作阐述的要求

一、毕业创作阐述的构成

阐述的正文主要由岗位阐述和创作心得两大部分构成。

岗位阐述,即学生对自己在毕业作品中承担的主要职务及其具体的工作进行说明、分析、评价。例如,承担的是编导一职,岗位阐述即编导阐述,承担的是剪辑一职,岗位阐述即剪辑阐述。如兼职其它重要职务,需附加其他职务的岗位阐述。

创作心得,即学生在创作中的体会、感悟,是创作经验教训的梳理和总结。 具备答辩资格的岗位,必须是独立的主创岗位,包括剧情片的导演、剪辑、摄影、编剧,纪录片的导演、剪辑,电视栏目的编导、剪辑,MV的导演、剪辑和专题片的编导、剪辑。

二、毕业创作阐述的要求

严格按照毕业创作阐述的格式要求(个人到“山西传媒学院网站>首页>党政机构>教务处>下载专区>毕业论文样式要求”下载)进行阐述写作。 字数,三千以上。

错别字超过全文的千分之五,毕业创作阐述排版不规范,取消答辩资格。 专业专门建立了2011级毕业生申报创作阐述的群:

1、群号340268493

2、申报创作阐述题目:20

14、

3、1——20

14、

3、10,题目一经申报就不能再更改。

3、专业根据同学们所提交的题目,分配指导老师,2014年3月16日之前。

4、毕业创作阐述初稿(电子稿)提交时间:20

14、

4、15——20

14、

4、20

5、毕业创作阐述定稿(电子稿)提交时间:20

14、

5、20——20

14、

6、1,2014年6月1日之后专业的各指导老师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毕业创作阐述。

6、在学校规定的毕业答辩返校时间内,各位同学按要求提交毕业创作阐述打印稿。

三、毕业作品要求

作品品质:必须都是原创作品,MV作品所选用的歌曲不必原创。

作品类型:剧情片、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电视栏目、MV,广告和电视新闻片不可以。

作品长度:剧情片,10分钟以上;

电视专题片,10分钟以上;

纪录片,10分钟以上;

电视栏目,10分钟以上;

MV,3分钟以上。

作品质量:技术指标必须全部过关,不过关取消答辩资格。

作品提交:

1、在DVD机和电脑上能播放的格式,作品成片每人两份。

2、每人需提交能证明自己承担创作中某岗位的相关凭证:你在拍摄毕业作品时的工作照两张(直接刻在毕业作品所在光盘上);承担编剧一职,须准备剧本从一稿到定稿的所有原始底稿;承担剪辑一职,须准备所有的工程文件;承担摄像一职,须准备代表性镜头素材;承担导演(或编导)一职,须准备分镜头剧本、故事板等;

3、毕业作品不等于毕业实习作品,播出与否皆可。

山西传媒学院

影视编播系编导专业20

13、

12、25

推荐第10篇:浅谈纪录片《幼儿园》的创作特色

浅谈纪录片《幼儿园》的创作特色

纪录片《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于2001年5月开始在武汉一所全托幼儿园历时两年拍摄完成的作品。作品荣获了“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等。作品之所以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导演不管是从纪录片的选题上、拍摄技巧上、还是结构安排上贯穿着个人的思考和判断,使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有所创新。 第

一、从影片的选题和主题上讲

作为一个记录片的创作者,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拍什么”?这个“拍什么”就是纪录片的选题。选题对于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相当于建设房子的根基,只有根基打牢,才能在上面建设摩天大厦。张庆利编导最终确定以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作为选题对象,也是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从生活中的素材到作品的题材,这是一个艰难抉择和痛苦筛选的创作过程,而《幼儿园》的主题就是在不断的创作中逐渐形成的。观看影片是首先映入我们眼中的就是这样一行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也许就是我们自己”。这句话恰恰点明了这部影片的主题:借幼儿园中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来折射大人们的世界。 第

二、从影片结构上讲

由于纪录片经常时以正在发展变化的或尚未发生的事件作为表现对象,因此在结构设计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构思不能一次完成。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材料,会不断充实和修正原来的构思,甚至会完全推翻最初的构想,产生出全新的结构来。因此结构问题贯穿整个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幼儿园》也是在不断的拍摄与材料的充实中慢慢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结构形式。结构虽然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影片的结构特征。影片采用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交叉进行的方式进行。首先,从纵向结构来看,影片由一个孩子刚进幼儿园引出,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从刚上幼儿园不停的哭、闹以及第一顿饭发生的事情到孩子们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最后影片以幼儿园孩子们的毕业照结束。从横向结构来看,导演使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小班、中班、大班各个班级的学习和生活,揭示了不同年龄段的特征。而在影片之中,也始终贯穿着根据当时的社会现象向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的访谈内容,使影片结合的更为连贯,也能使影片的结构更为完整。 第

三、从叙事情节设计上讲

影片的叙事情节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杂乱无章,但是仔细观看就可以看出影片是由几条不同的线索串联在一起的,核心就是记录真实的孩子们的世界。

1)影片中小班的第一节课是老师教孩子们“请你们跟我这样做”的动作,而镜头一转,转到了中班、大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中班以及大班也在做同样的动作.但是中班、大班孩子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小班孩子们的动作不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多小的孩子,在让他不停的接受同一事物时,毫无创新时,到最后都会很容易的完成这项任务,我想同时影片也可以说明教育的循规蹈矩性.2)影片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个男孩子兴高采烈的对女孩子说:“今天是星期四,明天就是星期五了”,还有小朋友在数星期几。看到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回家的期盼。而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每次周五都是最后一个来接他的,当他一个人在等待爸爸妈妈是,我们可以从小男孩来来回回焦急的动作和四处张望的眼神可以看出孩子的失望与不安。

3)贯穿影片最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和孩子的谈话内容,这同样也是值得令人深思的。谈话内容包括给一个比较聪明的小朋友出算数题、问小朋友们有没有对爸爸妈妈说过我爱你、让参加特长班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才艺以及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问到9.11事件和有关足球的问题。而小朋友对于问题的回答更是出乎人们的意料,并且在幽默中引发人们的思考。比如“我干爹是交警,他就收别人的车”、“有钱要分给领导”、“亚洲足球太差了”等,我们很难想象这些略显成熟的回答是从一群

四、五岁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嘴里说出来的,也许是在家里听大人说话耳濡目染记住了这些,与此同时也颠覆了观众对于孩子世界的理解。

四、从拍摄角度和技巧来说

拍摄角度的变化,不仅能改变主体形象在画面上的位置和分量,而且能够使主体形象和陪体、背景的关系、构图的线条结构、光影结构变化,从而为获得最佳构图效果扩大了选择余地。对于同一被拍对象来说,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不同距离的拍摄角度,将会产生差异颇大的多种形象特征和意境变化。影片中对于孩子的拍摄始终是平摄角度。摄像机与孩子始终处于平视位置上,这样显得更加的平易、亲近,使孩子们真实的形象更加突出。而画面中所呈现的观点也就是观众的观点,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拍摄景别的不同以及镜头的运动也可以对影片起到渲染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中多次出现对小孩子的特写镜头,比如“孩子哭着时的眼睛”“孩子熟睡时的手,脚”,更加突出了孩子的可爱与天真。而影片中也出现了几个静止镜头。比如,一个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是怎么也穿不好、一个小朋友在摞凳子时怎么样摆弄都摞不好,这恰恰展现了孩子最真实的一面。如果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导演似乎更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深深的无助感,也能说明成长过程的艰辛,只有把这件事做好才能不断的成长起来。

五、从影片的编辑手法上讲(剪辑、声音、音乐)

1)从剪辑上看,影片拍摄历时2年拍摄出5000分钟的素材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50多分钟的影片,可想而知剪辑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就剪辑手法而言,导演的思想很重要。在纪录片的后期创作过程中,导演的控制可以使同样的素材经过不同方式的编辑处理,表达出完全不同的观点或感情。张以庆导演在剪辑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剪辑手法,线性剪辑、交叉剪辑等。这部影片主要是按照小朋友们第一天进幼儿园到毕业的顺序剪辑的,又穿插了小班、中班、大班小朋友的学习与生活,另外也穿插了小朋友的谈话内容。多种剪辑手法的运用,使片子更加连贯的结合起来,也更能表达导演的想法以及影片的主题。

2)从影片的声音处理上讲

影片中从开始到结束几乎一直运用的同期声,无解说,只有访谈时是采用谈话的方式。纪录片中的同期声是时空真实、生活真实不可或缺的因素。不管是孩子们哭闹的声音,吃饭时的声音,半夜老师叫起来上厕所的声音,都是运用的同期声。同期声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最真实的一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画面感。 3)从音乐的选择以及运用上讲

纪录片创作中,音乐的配用应该以整个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为艺术构思的基础,应该根据该作品中特定的情境和画面的长度来分段陈述,间接出现。《幼儿园》这部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音乐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茉莉花》。这首音乐的出现分别是在小朋友们睡觉的时候、孩子们等待家长来接的时候、下雨的时候、以及小朋友们毕业的时候。轻柔的音乐在这几部分出现是用来表现孩子们像茉莉花一样的慢慢的绽放,虽然中间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但是他们最终会克服,就像刚上幼儿园时不停的哭,到后来的毕业,可见孩子们已经克服了成长中的挫折,像茉莉花一样在风雨中、阳光下成长。

影片结束时,出现了这样一段话“大班毕业后的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个男孩,三年后她的孩子也将上幼儿园”。这句话让我们想到即使这一批孩子已经毕业了,但是又有源源不断的孩子来到这个地方,重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停在这里。 影片《幼儿园》的选题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实际,也和其他纪录片相比有更大的趣味性,不枯燥。然而这部片子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记录幼儿园中的一个个最普通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节方面引人深思,从而更好的印证了片子开头的那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与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可以从孩子天真的话语和表现映射出我们成人的世界,从而对主题进行了更好的诠释。

第11篇: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

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

1、关于纪录片定义的调查

日本东京放送(NHK)科教栏目的创始人、纪录片资深导演 YASUMA (安间总介先生)在1996年曾经搞过一个关于电视纪录片定义的调查,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a、欧洲、北美、以及日本这些不同区域90%左右的被访者认为他们所在的国家没有关于\"电视纪录片\"的统一定义。

b、问及这些纪录片人自己有没有关于电视纪录片的定义的时候,结果100%的人都认为自己心中有一个纪录片的定义。

2002年,我又与安间总介先生对中国的50位有5年以上纪录片创作经历、并有作品在国际或国内获得大奖的纪录片人做了一个联合调查,其结果较大不同:

a、中国的纪录片人认为国内没有纪录片统一定义的比例与别的国家大致相同,达90%以上;

b、中国纪录片人自己心中有纪录片定义的比例却远不如别的国家那么高,还不到30%。

这些调查说明了很重要的两点:世界各地对于纪录片都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中国的纪录片人不太张扬自己的个性、创造的意识总体上也不如国外的纪录片人。

其实纪录片是非常需要创造性的,近些年来不断出现的形式,加上纪录片所关注内容的无限丰富性,都在证明纪录片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虽然很难给纪录片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并不等于说纪录片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恰恰相反,纪录片拥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品性。事实上纪录片比任何其他的影视样式都努力地寻找自己的定义。下面就来列举分析一些不同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请选择课程章节-------- 第一讲 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第二讲 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 第三讲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 第四讲 前期准备工作 第五讲 纪录片的采访 第六讲 纪录片的拍摄 第七讲 纪录片的后期制作

2、关于纪录片的不同表述

在西方的影视论著中,很少对纪录片作明确的正面定义,往往用\"非虚构\" non-fiction 这样笼统的界定进行观照。在法国更有人把所有非虚构的影视作品通称作纪录片。

a、1991年法国《电影词典》称: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记录电影。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献\"的品质,无论是起来源还是其目的都指向了\"文献\",可见其对于纪录片历史感和真实性的追求。

b、《朗文英语词典》:纪录片--通过艺术提供事实;

相比较而言,这个定义简单的多,不过同样涉及制作手段和目的两个方面。有所不同的事,提出了创作的艺术性。这样的明确而直接在别的定一种并不多见。

c、美国《电影术语汇编》: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她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

这个定义颇具美国实用主义的特点,它明确提出了许多人总是回避的纪录片主题问题、创作者的主体性问题,还有创作过程的艺术手段,甚至突显了影视语言的技巧:编辑技巧以及音响功能的运用。

d、《牛津词典》:(纪录片是)人性记录(说明人性的事实或事件),强调了词根document 的记录性和实证性;

虽然从字面的表达来看,这个定义与国内的定义差别很大,实质上它与国内的定义最近。

\"人性\"与\"记录\",正是国内的纪录片定义努力要表达的,也是孜孜以求之的。关于这个特点后面读了国内的定义后悔感觉更深。

e、美国电影史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纪录片作者\"和故事片艺术家不同,他不专心于创作,他通过对自己所发现的东西进行选择和并列而表现他自己。\"

这个定义虽然特别强调了\"自己\",自己发现、表现自己,其实它最为本质的部分还是\"发现\"。正是这一点,限定了纪录片创作的根源应该事现实存在的东西,作者只能发现,而不是创造。

f、卡雷尔·赖兹、盖文·米勒《电影剪接技巧》:\"故事片和纪录片的根本区别在于故事片主要表现情节的发展,而纪录片则主要是阐述主题。\"

g、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

伊文思关于纪录片的描述意义也很深远,简单的几个字强调了来源、手段与目的:\"记录\"\"现在\"称为\"历史\",可以挖掘的含义很多,我非常欣赏的是其中暗示的纪录片应该具有的历史责任与历史态度。我以为这正是纪录片最为紧要的品性。

在国内纪录片的表述也有许多,下面列举以下几种:

a、《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1998):电视纪录片的核心含义应该是要求以真实地记录人类的生活,以现实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结构,它虽也可以有艺术手法,但语言本体必须保证素材的真实性和编辑的生活自身的逻辑性。

b、《纪录片创作论纲》(钟大年,1997):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

c、《中国应用电视学》:纪录片--影视艺术中对某一事实或事件作纪实报道的非虚构节目,直接从生活中取材,以生活的自身形态来表现生活,真实环境时间中的真人真事。

d、《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吕新雨,1997)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的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体形式。

E、《电视纪录片制作》(吴保和,1999):通过电视摄像机(或电影摄影机)的磁带(或胶片)纪录下来的一切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现象、人类社会中的人物和事件,这些内容不是人为的虚构出来的,而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或正在发生的。

国内对纪录片进行界定的时候,经常会加一些补充性的说明:纪录片应该直接关注人,不着重事,着重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性格和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关注深层永恒的东西;注重感受和体验的共时性,要有较大的时空跨度,较完整的动态过程和情感积累;强调真实与真诚;等等,足见国内对于纪录片这种作品类型的期待与厚爱。

相比较国内与国外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有些不同的地方,第一,国外的纪录片定义注重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而国内的更注重人文的关怀;第二,国外的纪录片定义更强调作品的观念和主题,而国内的更强调客观反映和对现实生活的还原;第三,国外的纪录片定义强调创作语言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性,而国内纪录片定义更强调\"纪实\"一种风格。

看得出来,国外对于纪录片的定义的表述并没有像国内的那样严谨,突出的是关键性的品质;也没有像国内的那样附加过多的限定,强调的是纪录片最为本质的力量。相比较而言,国外关于纪录片的定义更为多样化,自由度也更大一些。然而,它们对于纪录片本质的判断和追求是非常明确和固执的。同时,国外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也更为直接可感一些,更便于指导拍摄。

3、纪录片是把过去或现在的事用影像的手段进行人性的还原和记录,并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

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 尽可能描述(叙述)一种真实的历史 并尽可能接近一种真实的描述。尽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 第二讲 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

第一讲 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第二讲 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 第三讲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 第四讲 前期准备工作 第五讲 纪录片的采访 第六讲 纪录片的拍摄 第七讲 纪录片的后期制作

第二讲 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

《世界纪录电影史》中的一段话,对于纪录片功能和特性的描述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真实性与权威感是纪录片的命运所系,无论动机如何,对于利用它的人们来说,这两点是诱惑力,也是对事实进行启发或欺骗的力量源泉。\"

的确,纪录片给人以\"真实性\"和\"权威感\"的期待,而纪录片导演则会以事件第一见证人、记录者的姿态出现。对于这种特性,当我们现在回望过去的纪录片时,会有更为明显的感受。因为我们现在要了解过去的历史的时候,纪录片变成了最值得信赖的原始资料。然而,从纪录片创作的历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纪录片让人惊醒:纪录片具备真实感和权威性的同时,也存在着欺骗的可能性;具备宣扬正义的力量,也可能为宣扬邪恶效力,对此,纪录片作者的人性和良心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提出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是纪录片人的使命所必需的,也是做好一部纪录片所必需的。

1、责任与良心

纪录片最主要的是记录社会,记录社会的现状、记录社会的发展、记录社会的变迁。因此,我们的纪录片工作者应该把镜头对准社会的不同阶层、社会的不同角落,有责任去关注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纪录片工作者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有时还应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这是纪录片人的责任。

纪录片工作者在很多时候是某个历史事件的唯一见证人,对于这段历史的描述是否真实、客观,主要并不是取决于他的能力,而是他的良心。纪录片人应该是无私的、坦荡的、具有正义感的。

观摩:《我们为何而战》。

《我们为何而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最好的一套系列宣传片,也是分析战争的原因以及描写激烈战况的最佳纪录片,美国法兰克·凯普拉创作的这套系列片\"使得所有美国人都在它的节奏、比喻的词藻以及态度之中去面对敌人,呼吁美国人民集中力量与意志去战胜敌人……这些有力的影片被在美国的军队区奋战、去坚持并赢得胜利,它们还相信它的人物尤其道德的必要性,而经由整套系列的制作来对美国的原则保有信心,也即享有自由、正义以及幸福的权力是不容否认的,它们是奋斗的代价,而且胜利在望。\"(参见Richard M .Barsam《记录与真实》)这套系列片及时地介入了当时最值得关注的战争的现实,并有力地影响了事态的发展。这种责任感和良心所创造的正义的力量,应该是纪录片最为本质的使命。

2、真诚与人性

纪录片着力于记录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命运,创作的出发点、创作的过程、以及最终作品的影响,都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真诚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素质。只有真诚才能感受生活的真实状态;只有真诚才能获得被拍摄人的真情流露;只有真诚才能告诉人们现象背后的本质。

而人性化的观念,是发现纪录片题材和发掘纪录片题材的一把重要的钥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一个很好的视角,使得观察、理解和反映生活都有了得体的方法,不至于偏离或偏激。

3、耐心和吃苦

相对于别的影视工作者,纪录片创作者这绝不是一个风光的角色。相反,他们的风险很大:由于有多方面的不可知性,成功的几率不高;在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几乎没有建立,社会的回报不大;创作题材的选择往往是那些非常事件、非常地方,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由于纪录片创作多采用纪实跟踪拍摄的方法,去记录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或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会有许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可能原来跟踪的线索,到后来发现与主题没有什么关系;或者由于拍摄的人物或事件,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有戏剧性;或者原来的线索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中断了;等等。因此,纪录片的拍摄片比经常是几十比一,甚至几百比一,而且创作周期都比较长,有时为了等候一个瞬间、捕捉一个细节、展示一个场景,需要做很远的路、等待很长时间。还有也可能是经费方面、时间方面、设备方面、创作环境方面等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纪录片创作需要比一般人更多的耐心,吃更多的苦。

4、历史观念和科学精神

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说:\"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这句话很值得回味。纪录片拍摄虽然是一种创作,不过它是一种特殊的创作。尽管是拍摄当前的事,却是在书写历史;虽然是一种创作,强调的却是一种记录;虽然是创作,并不是个人的事,而更像一个旁观者、代言人。从这些特性上来说,纪录片的创作需要一种历史的观念:要以历史的责任感去选择题材、发现题材;要以书写历史的态度去反映生活、记录时代;要以历史的观念去思考和判断。

有的纪录片是对于过去事件和人物的回忆,也需要修治历史的态度对其进行描述,对资料的选择、扮演再现方法的运用,以及某些以难处的实证上,均需要一种历史的观念和科学的态度。

与其说纪录片是一种艺术,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历史。因此,纪录片创作需要科学的精神也就必然的了。这里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拍摄记录的方法要得当、观察思考的态度要严谨、对于事物的评价要客观公正。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那些技巧和方法方面的素质要求,我们将在后面再叙述。

第三讲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

纪录片的题材应该是很宽泛的、无所限制的,如果能很完整的从各个角度去记录我们时代社会的变迁,那是理想的状态。事实上,我们只能够选择其中极其少的部分进行记录,这样就有了选择。这种选择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相关部门整体宏观规划的角度、从一个电视台栏目设置的角度,以及从个人创作的角度,对题材选择都会有各自的要求,在这里要谈的是纪录片创作中题材选择的一般性问题。

中国近20年的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上存在着一些偏离倾向,几乎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把镜头对准了偏远的山区、没落的文化、弱势的群体。有一年当纪录片学术奖评委,送选的近200部片子中差不多70%是关于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但是评委们甚至不得不达成一个口头的协议:来年再选送此类片子,原则上不予入围。这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对纪录片的选题不应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限制的,而且也不是说不可以关注残疾人的题材,关键是太多的人去做相同层面的关注,只停留于同情的眼泪,已经失去了意义。而对那些主流的人群和社会几乎没有涉及,这样,并不符合纪录片的精神,也没有很好地发挥纪录片的功能。

纪录片题材的选择上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时代内容

中国当今的社会可谓风起云涌,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在经历着不同层次的变革。这种时候,社会的结构形态、价值体系,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都处于一种动态之中。纪录片责无旁贷的要去关注、见证这种时代的变迁,记录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境况、情感经历以及精神追求;记录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性的潮流面前的处境和走向。

因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当中,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工作单位、社会地位等都经常会改变、迁移和流动,在原先的价值观念、道德体系都在进行重塑,可供人们选择机会更多了,同时危机感也增加了。纪录片工作者应该着力去展示这种特定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和人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

2、关注主流群体

近些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数量不少,每年都有上千部(集)。然而,在2001四川国际纪录片电视节上,有一位美国的纪录片专家,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感想:很难从中国的纪录片中了解中国当今真实的状况。这对于我们纪录片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纪录片有责任全面真实的反映和记录社会生活。然而,我国近些年来拍摄的纪录片中,远远不能全面展示社会生活的全景。因为,绝大多数的片子所关注的都是非主流的,几乎很难看见关于主流文化主流人群的片子。这种不平等的观照,大大影响了纪录片功能的发挥,也无法充分展示纪录片的力量。因为,但它脱离了主流以后,就变成个人色彩的为主的东西了,而这并不是纪录片的定位。

分析起来近些年来人们倾向于个人色彩的题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相比较来说,这样的题材容易把握,如对那些弱势人群、边缘文化的题材,从情感层面容易得到认同和共鸣;而主流的题材则不容易把握。其次是对纪录片的本性认识不够,被许多人当作个人味道很浓的东西,而淡化了本来应该具有记录时代社会的品性。第三,个人化的东西容易操作,拍摄的时候相对比较容易协调;而社会化的主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制作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虽然,我们也要鼓励民间的纪录片人创作富于个性色彩的作品,关注个人兴趣范围内的题材,但这终究不应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主体,不然,就会有愧于时代,也有愧于纪录片。因此,我们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应该多倡导一些对社会主流群体、主流文化的关注,以便把握时代潮流,反映时代潮流。

3、关注民生

纪录片应该关注民生问题。民生不仅应该是许多纪录片直接关注的问题,也是纪录片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和终点。特别是在社会的转型时期,民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譬如移民问题、土地问题、下岗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应该是纪录片关注的不可忽视的一类题材。因为,在和平时期,人民生活的品质应成为每个文明社会追求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成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纪录片才会有影响力,才会有力量,才会有魅力。

观摩:《三峡移民》。

中国的三峡工程令世人瞩目,除了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工程效应以及环境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受工程影响的库区人们的迁移问题。在2002年的上海国际电视节上,国际评委一致把金奖授予记录、反映这一民生问题的纪录片《三峡移民》,显示出了他们人性视点和对于民生的关注。本片围绕移民过程中所产生的多重矛盾展开叙述,讲述了国家的移民政策、基层干部所作的艰难而细致的劝离工作、以及移民们的复杂心情。从故土难离,到舍家为国,最后迁往他乡,整个心路历程,可歌可泣。

片子之所以感人,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从情感和人性的角度去关注这一个特殊群体的命运。

4、关注自然

2001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和金鹰奖的评选工作,在审看片子时还没注意到参评作品中动物的活跃,等看到获奖作品的名单时,不禁吓了一跳:动物群打败了人。 大家都很兴奋,这是发自内心的,不然大家不会不自觉地不约而同把票投给动物们。的确以往在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中,关注动物的实在太少了。这一新领域的开掘,是使中国电视纪录片超越以往题材单一走向题材多样性的很好一步。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长久以来与人类生活在一起却被长期忽视了的动物们吧。它们有着我们人类一样的灵性和情感,快乐和悲苦。《野马之死》中的准噶尔一号、《远去的老马》中的库卡、《中国的金丝猴》、《峨眉藏猕猴》,还有《孤岛护鸟人》中的濒临灭绝的琵鹭,《英与白》中的英英,还有《平衡》中的藏羚羊。

中国有着异常丰富动植物资源,关注、宣传并保护它们是纪录片工作者的另一使命。目前,我国此类题材的创作刚刚起步,将大有可为。

观摩:《野马之死》。

准葛尔一号的惨死给人们的震惊绝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还有人性上的、哲学上的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一种平等的关系;人们对于动物的理解和关爱,其实和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和关爱一样,需要一种人性的视点。片总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尴尬关系:人类\"过分\"的爱护它,结果毁了它,令人茫然。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当我们学会爱动物的时候,才能真正爱自己。

5、关注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纪录片是纪录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思想的建立以及科学精神的倡导,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教育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真心希望,我们的纪录片同仁也能更多的关注于科学纪录片的制作。2000年和2002年底,我们先后组织了两届\"北京国际科学教育节目展评暨研讨会\",尽管,后一届我国的科教纪录片状况较2000年有了提升,但是与我国的科学大国地位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还很不相称。因此,在科教领域,我国的纪录片工作者还任重道远。

观摩:《爱的奇迹》。

本片使用特殊的摄影机,奇妙而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生命从孕育到分娩的过程。这项人们展示的完全是另外的一个世界,一个令人冲动令人自豪的世界。当人类用科学的方法去领略生命的神奇和美好以外,我们也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

6、发现新视角

纪录片创作的题材虽然很丰富,但是类型还是有限的。因此,同类题材、相近人物的纪录片如何找到不同的视角,给人以新的内涵、新的意味,成为纪录片创作再题材的开拓上很值得探究的问题。同类题材要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可以是注入时代新的内容;可以是换一种思考方式;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也可以是采用不同的风格和形态,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人们的思想,才能的出新的不同的结果,才能给人启示。

总之,一定要避免题材类型相同的作品,表现的角度和表现的方式也差不多。退一步说,如果没有新的创意,就不应该选择同类题材。

7、扬己之长

纪录片题材的选择还有一点可以考虑的是扬己之长,拍摄自己身边的事、拍摄自己熟悉的事。选择此类题材,有如下的好处:首先是易于进入状态。纪录片的拍摄往往会比较不易进入状态,有时候可能需花上10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与被拍摄对象达到较好的交流状态,进入正常拍摄。如果选择的题材是你所熟悉的,这段磨合的过程就可以大大缩短。其次,易于与人沟通。在纪录片创作当中,双方沟通融不融洽,会直接影响拍摄的成败。如果拍摄的是自己熟知的人,便于尽快的进入状态,较好地实现与人沟通,了解其所思所想,并抓取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典型镜头。在感动自己的时候同时感动别人。

第四讲 前期准备工作

纪录片具体拍摄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有一个详细的拍摄计划,包括拍摄大纲甚至拍摄脚本,具体的拍摄对象、拍摄场景、采访话题、线索的安排,以及结构的设计,等等,可以说,拍摄过程主要是对于原计划的实现过程,有点类似于旅行中的\"主题游\";另外一种则不同,它是对某个题材感兴趣,譬如是某个人物或事件的戏剧因素、命运感,活与众不同、典型性等,并对其中的价值有个相对的判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拍摄大纲和实施计划,通常是边拍边看,在拍摄过程中寻找线索、安排结构、确立主题,类似于旅行中的\"自助游\"。

第二种方式较多的出现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以前的拍摄中,那时候纪实作品刚刚流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作品在国际上获大奖以后,许多电视台都开始重视纪录片,把能不能拍出优秀的(很直接的标准就是获国际大奖)纪录片视作评价一家电视台品位水准高低的重要指数。因此,各家电视台纷纷抽调精兵强将,划拨相对高得多的制作经费、自由的使用设备、自由的安排时间。这种纪录片创作的环境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每部片子都当作一个作品,有相对自由的创作过程。它通常存在于纪录片栏目化之前,或真正市场化之后。

纪录片栏目化播出后,其节目不得不以\"产品\"的形态而非以\"作品\"的形态出现。因此,需要建立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来制作纪录片,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以往慢工细活的那种\"创作\"式的纪录片制作方式已经被要求限时完成的\"制造\"方式所取代。为了节省成本、应付播出,每个纪录片的栏目都在寻求建立适合自身特性的多快好省的模式,以实现流水线式的制作。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前订立一个详细的计划就变得不可缺少的了,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会更多的采用第一种方式。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纪录片拍摄前的一些基本准备工作是必须做的。

1、题材的确定

题材的选择,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讲过,不再详述。这里要指出的是,有时选题是事先已经确定的,或者是系列片中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你在认领选题时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你所熟悉的、你所感兴趣的、有能力做好的题材。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提些问题,譬如:

\"我真的对这个题材感兴趣吗?\"

\"有人拍过类似的题材吗?\"

\"我能找出什么新意超过原来的作品?\"

\"这个题材有什么特别吸引我、吸引别人的地方?\"

\"做完这个片子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做这个片子对被拍摄对象有伤害吗?或者有什么帮助?\"

\"做这个片子对自己会有什么收获?\"

如果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积极的回应,你就可以很自信地开拍了。

2、主题的基本确立

其实,很多时候纪录片的主题是在拍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有的甚至是在后期编辑的时候确立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在拍摄前对主题不做任何考虑,至少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和框定,有的时候甚至在开拍前就先确立主题。

确立主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主题的出现要顺理成章,有足够的支持,不是凭空拔高。

其次,主题大小的选择要适当,不应勉为其难。尤其是小制作,题材更不宜过大,主题也不宜过大。

第三,要学会\"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所谓\"大题小做\",是选取大的事件的一个段落,或重要人物的某个部分来做文章,并从中间里一个适当的主题。选择和分解是两种有效的途径。所?quot;小题大做\",是对一个小的题材进行联想式或挖掘式的思考,从中引伸出一个较深的主题来。

第四,要大气、有意义。学生的一些作业,甚至是电视台播出的某些片子,只是简单的记录了某个人的一些日常生活的片断,或者某些普通事件的简单过程,既没有进行整理,也不做认真的结构编排,平平淡淡的。这类片子,既没有多大可看性,也没有多少让人思考的地方,没有多大意义。实在是一种浪费,还不如不拍。

第五,要有新意。各个方面出新意应该是一个纪录片努力追求的,主题的出新,也是一个纪录片人思想能力的标志。如何使一个旧的题材给人以新的内容,让一个平淡的题材营造出较深远的思考空间,是一个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3、拟定片子的结构

在正式拍摄之前,应该有一个片子大致的结构,特别是主线发展的结构性设计。

这种事先的考虑,有一些好处。首先可以知道大致所需要的大块内容,不至于有遗漏;其次,对各部分的表现方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转场有一个统一的考虑,以免后期编辑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保证有足够的画面素材;有助于在拍摄时依照拟定的片子结构作一些必要的设计。因此,事先拟定一个片子的大致框架,对于拍摄的顺利完成大有方便之处。

4、确定并联系拍摄对象

题材和大致结构确定了以后,拍摄的对象也就基本确定了。除了主要的拍摄的对象以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人物,他们在片子中的轻重和分工是不同的。这些基本确定后就可以联系拍摄了。拍摄前的联系应该告诉拍摄对象你的大体意图和整个拍摄计划,以便与他协调,做到事先有个周密的安排,不至于到了现场匆匆忙忙找不见人。特别是那些大忙人,每天的行程通常都是精确到分钟的,更需要事先敲定时间。如果不变与他本人详细商谈,可通过他的秘书来协调办理。我们在拍摄《走进香港》时确定事业成功的老移民--真维斯老板杨钊作为拍摄对象后,拍摄的时间就是经过多次的协调完成的,包括在办公室45分钟和在他的家里30分钟。

5、设备的确定

带什么样的设备是依据拍摄的具体任务和拍摄的具体地理环境而定的。如果就在电视台附近或在大城市里,设备问题就相对简单得多,因为纪实出了问题,补救起来也不太难。然而,到那些偏远的山区、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带,设备问题就是一个决定能否顺利完成拍片任务的很关键的因素了。如有一次我们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去拍摄罗布人的后代,那是一个不通电、不通车、收不着电视、打不了电话的地方,因此,发电机和汽油就是必备品了。

另外,气候的因素也是要事先考虑的。多雨、大风、冰雪等天气,就得带上防雨、防风、防冻等特殊设备。

有的片子有特殊的设备要求,如轨道车、摇臂、组合灯光、斯坦尼康等,平时是不需要带的设备,对于某些高投入高标准的片子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当然,有些笨重的设备,最好是到拍摄地去解决。我们曾经拍摄一部关于法门寺的纪录片,为了更好地展现古塔和博物馆建筑的精美与恢弘,到西安电影制片厂租借轨道车、大吊臂等设备。既很好的完成了拍摄计划,又节省了费用。还有,话筒的类型、磁带的数量、电池的多少,都得以具体情况而定。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三脚架。国内许多人拍纪录片时不习惯用三脚架,有人甚至在拍摄过程中故意晃动镜头,以求得所谓的真实效果,这是很荒唐的。功能齐全、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三脚架是摄像机功能的一个自然延伸,也是摄像人员肢体的一个自然延伸,是拍摄画面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6、组员的确定

摄制小组成员的人数,以及构成情况,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经费是一方面,创作需要也是一方面。就纪录片的创作而言,摄制组的人员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然,关键的人员是必不可少的。譬如编导、摄影师、摄影助理,还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制片人、录音师。

对于编导、摄影以及摄影助理这三个角色,大家都不会有太多的异议,然而,对于制片和录音这两个角色,国内的同仁似乎并不以为然。这可能是一种创作习惯,不过背后更主要的原因是对于纪录片的理解,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前些年,中国的纪录片人习惯把纪录片当作个人的行为,通常是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进行小作坊似的手工劳作。之所以采用这样的人员构成和这种拍摄方式,主要是因为那时纪录片不被重视,人员配备和经费预算上都没什么地位,基本上是出于个人的爱好。电视台对纪录片也不抱多大希望,因此,在拍摄上没有什么时间上的限制,节奏很慢。

当时的这种创作环境,客观上对中国对纪录片产生一些决定性影响。譬如大家都去选择那些生活节奏也很慢的人群和地区的题材,而且多采用一个人也能够对付纪实跟拍的手法,不太注重声音的质量,等等。

这种拍摄习惯,至今依然被许多人沿用。不过现在对于这样的创作方式会有落伍的感觉。虽然有时候摄制组人员太多会改变乃至破坏现场的关系,或使得采访对象\"无话可说\",拍摄对象\"处境尴尬\"。但是,这并不是说拍纪录片就得人少。其实,人员太少往往使得技术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使得有些大场面无法很好记录,特别是声音的采制。1998年秋天,为张艺谋工作室拍摄一部关于张艺谋导演歌剧《图兰朵》的纪录片。在太庙排练现场有6个不同纪录片摄制组,其中3个国内的是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还有我们;国外的是意大利、德国、美国各一组。国内外摄制组人员构成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就是,国内的组录音人员基本没有,而国外得都有一个小调音台和一至两名专门的录音师。也许是因为是关于歌剧的纪录片,对声音更为重视,不过这种明显的差异已经注意提醒我们应该对声音这一元素的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某些特殊题材的拍摄,需要特别的人员构成。如解决语言问题的地方翻译、解决路线问题的地方向导、解决疑难问题的专家。如我们拍摄关于法门寺这部纪录片时为了能对佛教文化有一个科学的解释,专门邀请了佛教界的著名专家作为摄制组的特别顾问。

制片人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尤其是对于那些较大的制作来说,联系人员、后勤保障以及统筹安排的顺利落实,可以大大提高拍摄的效率。

7、行程安排

合理周密的一个行程安排,可以保证拍摄的顺利进行;可以大大提高拍摄的效率;可以有一个让人接受的节奏;可以匡算出大致的周期的费用。

当然,再周密的安排也会因为种种不可预知的因素而被打乱,适度的调整总比无序要好得多。

8、应变措施

拍摄一个纪录片是一项工程,有诸多的环节,无法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意外。正因如此,事先制订应变措施并非多余。如摄制组人员变动、拍摄人员变更、交通问题、设备问题,等等,还有拍摄计划调整,甚至拍摄题材的调整,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必须有作为第二套方案的应变措施,进行及时补台。

9、必备的重要证件

有些特殊地方的拍摄、特殊人物的采访,是需要特别通行证和特别许可证的。这些重要的证件出发之前务必考虑周全,不要等到大队人马到达拍摄现场以后,才发现改进的地方进不去,该采访的人采访不到。那个时候再来解决,会造成很多浪费,也会大大影响创作心情。

如我们到法门寺拍摄,因为那里的许多东西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还有不少是国家特级文物,没有特别的许可是根本不可能拍摄的。因此我们事先到国家文物局、国家宗教局做了申报,获准同意并开了特别许可证后才放心前往。

10、其它应该准备的东西

拍摄对象同意接受采访并使用其图像声音的协议书;机场安检处、海关携带某些物品材料所需的介绍信;摄制组人员外出期间所需的常备药品;到国外或危险区域拍摄时,还应该为摄制组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保险;等等。

另外,不是必备却是很有用的,带一些沟通关系、增进情感的小礼品,肯定物有所值。

第五讲 纪录片的采访

我们看到有些纪录片是没有采访的,它通过同期的现场声音和画面来叙事或展示人物的心态,像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这种风格类型的纪录片创作的难度较大,周期也会比较长,并不多见。在多数的纪录片创作中,采访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法,它往往是一个片子的结构性因素。可见,采访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甚至直接关系到一部纪录片的成败。

纪录片的采访与别的电视采访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纪录片的采访经常是多种形式的,有正式的面对面采访,也有非正式的闲聊式的采访;有设计好的程序性采访,也有随机性的采访;有出镜的采访,也有不出镜的采访;等等。

纪录片的采访经常是贯穿整个拍摄过程的,而且往往有多个层次、有多种用途。有时是为了发现线索;有时是为了了解情况;有时是为了调查某个事件;有时是为了求证某个观点;有时则为了挖掘深层次的思想。对于各种采访所获得的信息,在片中可以用作解说,用作字幕,或直接用作同期声,有的甚至被当作片子中的结构因素。

下面就具体讲一讲在纪录片创作中采访的不同功能,还有采访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有用的纪录片采访方法、技巧。

1、问题的设计

纪录片采访问题,要依据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因此,事先对采访的问题进行设计和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采访的问题可以进行分类罗列,开始时对提的问题尽可能多列一些,再慢慢推敲一个个删减,最后列出必需的问题。对所有的问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顺序进行罗列,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罗列,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地点进行罗列。

提的问题切忌空洞、不得要领,要有针对性,有方向、有深度。有些问题是为了便于后期的剪辑明知故问的。有些问题适合正式的一对一的访谈,有些问题则适合在行动的过程中闲聊式的进行。有些问题是封闭式的,有的问题则是开放式的。这些都要依据采访问题的不同功能而定。

对于设计的问题只是一个参考,并非一成不变,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视具体情况作适度的调整。

2、提问的时机

相比较来说,采访时机的把握,纪录片要比其它的片种讲究得多。一方面因为纪录片的采访具有更多人性的关怀,更多情感的交流。另一方面则因为纪录片的拍摄周期比较长,可供采访的场景和时机比较多。

如果采访的时机把握得不好,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就在不经意中溜走了。反之,如果一段采访时机把握的恰当,也许原本是一个一般的话题也能发掘出较多的意味来。

把握采访时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营造气氛。在一些真实的采访之前,通常会先谈一些不太重要的话题。等到采访对象轻松下来了在进入正题。当然,至于何时进入正题,自己心里有数即可,无需提醒对方。

二、学会观察、适时推进。在访谈过程中经常会引发出来的一些别的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抓住时机顺势引导,进一步追问下去。

三、把握情绪、控制节奏。整个采访过程,应该考虑被采访人的情绪,作节奏上的把握。该暂停就得暂停,该延长就的延长。如果进行过程中,出现尴尬的局面,应该找个机会圆圆场,或者可以先休息一会儿。反之,如果整个气氛不错,只要对方不提出终止,则可以适当延长原来约定的采访时间,使得采访更为充分。

四、总体布局。就纪录片创作的规律来讲,重要话题的采访应该放在整个创作过程块结束的时候进行。因为这个时候对拍摄对象已经熟悉了,可以有交流感,不至于太生硬,采访也容易深入。另外,这时对整体的结构也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把握,可以使采访更有针对性,不至于有遗漏。

五、互动。日本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认为纪录片是由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这个说法虽然并不完全正确,至少提供给我们一个启发:有时候需要与被采访人员之间建立一种互动性的关系。那样的一种状态,比较容易获得对方的真情实感。

六、尊重对方、宁可失去时机。纪录片创作应该淡化功利色彩,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以致不顾对被拍摄人员造成伤害。不要触及隐私,不要让人回忆不愿回忆的痛苦的事情,不要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对方。宁可失去一个很难得到机会,也一定要尊重对方。这样,才不至于偏离纪录片的本性。

3、倾听也是交流,不语也是采访

并非只有不断的发问才是采访,也并非不停的说话才是交流。对于有的场合来说,要学会倾听,要学会不语。当人家进入一种充满情感的叙述状态的时候,或者当人家进入一种充满情思的沉思状态的时候,一定不要屏住呼吸,用一种充满理解和交流的眼光注视着对方,不要有片刻游离,因为那样你可能会获得更有价值更有意味的东西。

4、采访的环境

一、不同性格的人,环境的问题重要性并不一样。有的人要较强的表现欲,对于采访场合的约束并不敏感,这种情况环境的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有的人对于采访的外部的环境比较敏感,会成为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下,就得精心安排采访的场所。

系列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中《初来乍到》一集里的两个人物:韩松和王尔敏,就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一个话语不断,一个这话语很少。因此,对他们的采访,场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二、不同的话题,应该放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去采访。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不一样,室内与室外也不一样。因此,对于那些严肃性的话题,比较适合在工作的环境中进行采访;而那些休闲性的话题,比较适合安排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还有的话题适合在活动中同步进行,那样,不仅能使人物的表情显得自然,还可以使画面显得饱满。

三、有些话题带有求证的色彩,环境的安排就不仅是气氛的问题了,还会直接影响到真实性问题。对于这种的问题采访,环境的选择应该特别在意,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带到第一现场去。

四、要注意拍摄的效果。有的地方太暗,光线会有问题;有的地方太窄,镜头无法调度;有的地方太吵,声音不能保证;有的地方过于开放,围观的人群会影响采访的顺利进行。因此,以上的这些地方,都不适合作采访的场所。

五、采访者的角色定位。在不同纪录片的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是不一样的。记者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介入型和旁观型。介入型可以依据介入程度的不同分为参与、亲历、调查、审视等几种,旁观型又可以分为旁观和偷窥两种。

不同的角色定位,会使现场的各种关系发生变化,也影响到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画面的构图,等等。因此,拍摄之前,应该先明确记者的角色定位,这是统领采访全过程的一个重要依据。有些片子视角不统一,记者的角色定位也总在游移,这样就会使得整个片子调子不统一,容易引起混乱。

如果是记者介入型的纪录片,记者可能会出镜,她所提的问题也可能要剪刀片子当中作为叙述的一部分,而且通常会以记者的活动作为片子的结构线索;如果记者是旁观型的纪录片,记者通常不出镜,他说提的问题也会被剪掉,片子的结构线通常是被拍摄对象的活动。

第六讲 纪录片的拍摄

纪录片界的许多同仁都有这样的观点:纪录片的成败,70% 取决于拍摄。足见拍摄这个环节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位置。

纪录片的拍摄与剧情片有很大的不同,有自己明显的特色。最主要的一点是纪录片抓取的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题材,而剧情片拍摄的是虚构的扮演的内容;其次是纪录片拍摄主动性很大,而剧情片更多的是被动式的;第三,纪录片拍摄很多时候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随机完成的,而剧情片的拍摄则是在一个静态的情境中按设定的方式完成的;第四,纪录片多为纪实性的风格,非常注意同期声的采制,画面中的多种元素是一次性组合完成的,而剧情片的拍摄画面和声音通常是分开采录的;还有,就是纪录片镜头语言很少象剧情片那样细致调度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分切镜头来往成一个段落的叙述,更多的是采用长镜头的语言,等等。画面语言的一些基本的语法方面的问题,在此不作赘述,下面就纪录片拍摄应该注意的一些特殊问题作简单的分析。

1、怎样才是好的纪录片摄影

说实在我国的纪录片界对纪录片摄影的评价标准并不统一,这一点在每次纪录片评奖时表现得比较明显。因为,在这个时候常常会在应该把最佳摄影投给谁的问题上产生较大分歧:有人认为应该奖励那些拍得漂亮讲究用光、注重构图、片的漂亮的作品;有的则坚决把票投给那些捕捉到突发事件并能从容记录下来的作品。从纪录片的本性以及价值的追求来说,我倾向于后者,因为内容的真实还原对于纪录片来说是首先重要的。

但是对于前者也并不全然否定,其实,在国内对于纪录片的摄影太不讲究画面质量,应该倡导注重画面的美,关键在于该不该用漂亮的画面,漂亮的画面用在那里,得不得当。1996年到香港拍摄一部关于粤剧演员的纪录片,当时请了一个一直以来从事剧情片拍摄的摄像,在拍摄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观念和手法上的差异。譬如,他会对演员苦练武戏跌倒摔伤的场景,还有她的母亲拿着毛巾追着为一直排练的她擦汗的这样一些典型的场景和很有表现力的细节,视而不见,或不知所措。不习惯抓拍生活当中的场景,而是习惯于设计好场景,然后进行摆拍,而且会在现场一边拍摄一边看回放,直到对画面的构图、光线等都满意才借着拍摄后面的镜头。至于在这过程中溜走多少有意思的细节漠不关心。其实,这已经背离了纪录片的追求,如果以牺牲好的细节和内容为代价,换取漂亮的构图,是不值得的。

2、摄影风格与内容的匹配

纪录片摄影的风格与题材之间有很大的关联,如果画面的风格与所反映的内容之间不匹配,就像一个人穿了不得体的衣服,会觉得很别扭。因此,纪录片所表现的人物的特点、环境的特点以及生活特点,都对纪录片摄影有不同的风格要求,只有彼此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语言才具有表现力。

当我们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拍摄的时候,突然发现,面对如此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一切技巧性的拍摄手法都会变成雕虫小技,缺乏表现力。同样,当我们把镜头对准平实的劳动阶层的时候,花哨的手法肯定会显得非常不得体。

3、镜头的叙述能力

纪录片之所以有力量,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具有打动人心或震撼人心的品性。而要展示这种品性,镜头本身的叙述能力是很关键的。如果镜头语言缺少这种能力,而是靠别的手段来完成叙述,纪录片的魅力就会衰减许多。

观摩:《记者亲历911》。

4、长镜头该有多长

纪录片因为要还原生活,展示过程,采用最具纪实色彩的长镜头是很自然的事。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许多纪录片中所谓的长镜头,水分过多,缺少信息量,也显得没有张力,而且往往是严重破坏了片子的节奏。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镜头。

长镜头是与场面调度,有直接联系的。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始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进行艺术性处理。后被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是指导演对银幕画框中事物的安排,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察银幕上的活动。它包含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两个层次。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更动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镜头调度则指导演运用摄影机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方法,府、仰、平、斜等不同视角,以及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角度和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及事件的进展。

巴赞倡导长镜头是要通过合理的场面调度,用不间断的镜头记录人和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其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遵守空间的统一性,从而也保证了完整性和真实性。长镜头本质上与蒙太奇是一样的,正因此,纵深场面调度的长镜头又称\"镜头内部蒙太奇\"(In-camera editing),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蒙太奇。

可见,长镜头并不只是简单的指一个镜头纪录的时间相对的长,更应该注重的是这相对长的镜头所展示出来镜头语言的丰富性、内容的丰富性、情绪变化的丰富性。在纪录片的拍摄中,不可能有演员的调度,因此,镜头的调度就显得尤其重要,要通过镜头的调度去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人物活动及事件的过程。

那些没有灵魂的所谓的长镜头,是最容易拍的镜头,说的难听一点是偷懒和逃避。而真正意义上的长镜头,应该是最难拍的镜头,它需要调动综合的器官,还有综合的素质。

观摩:《达比亚》。

短纪录片《达比亚》中有多处长镜头,有的5分多钟,有的3分多钟,然而,我们看的时候一点也没觉得长。关键是镜头调度的非常到位,完整地记录了整个场的关系,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有丰富的镜头内部语言的变化,以及准确的节奏感。

5、声音的采制

以前的观念中,所谓的画面值得只是影像,并不包括声音。现在,谁也不会不把声音看作是画面的一部分了,因为现代的设备所拍摄的画面,声画是不可分割的。

在纪录片中,画面中的声音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声音是体现画面内容真实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声音的采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试想,没有声音,或者声音质量不好的画面的纪录片,能给人多大的可信度。

声音具有整合画面的功能。而同期声在某些纪录片中更是被当作结构的因素。因此,这纪录片的拍摄中,一定要注重声音的采制。

6、空镜头

空镜头拍摄起来往往会比较讲究构图和光线等形式感的元素。在纪录片中经常用作开篇时介绍环境,或片中的抒情段落、转场、缓释情绪、营造节奏等,有时还用以制造意象。不管如何,它是有用处的,应该与别的画面配合起来,成为整个画面系统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并不是游离的、可有可无的。

观摩:《背篓电影院》。

观摩:《空山》。

这两部纪录片出自同一个摄影,中间同样用了许多空镜头,不过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

《背篓电影院》反映的是山区乡村电影放映员的生活,以及电影给村民们带来的乐趣和电影在这里的特殊的社会功能,是一部纪实性的作品,而且山村的生活也很朴实。正因为如此,片中运用了大量的唯美的空镜头画面,与片子总体的调子不太相称,显得有些游离。虽然画面本身非常精美、漂亮,然而放在这部片子的当中,就有如在一件很朴素的衣服上补了几块特别华丽的补丁,并不合适。

相反,《空山》这部纪录片整体的风格是非写实的,有不少写意的成分,意境的营造就成了一种需要,而片中的那些空镜头画面对此恰恰是起了作用的,不会让人觉得是漂浮着没有根的。因此,一部片子的影像系统应该有一个整体基调,空镜头也一样。

7、情感的投入

对于某些带有情感色彩题材的纪录片拍摄,并不仅仅是纪录,还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得画面有了灵魂和生命。这样的状态,只有到了融入所拍摄的人物或事件的情境当中,才有可能。当然,这种融入,应该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真实感受和还原,并不是一种主观的随意性。这是的摄影机似乎是作者身体的一个部分,作者会用它去触摸、抚慰拍摄对象。

8、保持原生态

更多的纪录片拍摄,是要保持生活的原生态。尽量让拍摄对象忽略摄影机及其背后的人的存在。为此,摄影机的位置、灯光的方向、以及话筒的距离等,都得考虑到是不是构成对现实关系的破坏。

其实,摄影机出现的难免会改变生活的原生态。日本的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申介就干脆主张强化摄影机的存在,就把它当作生活的一个部分,记录的是在摄像机面前的人们。我们曾经去拍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户罗布人的后代的纪录片,有一段是拍家庭主妇到50里外的一个小集市赶集,途经她的娘家。等她从娘家出来时,我们发现她已经换上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外衣,并告诉我们这样拍出来会好看一些。我们开始就得有点苦笑不得,后来一想,干脆把这个突变的因素用足,因为,它很好地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她当时的心态。

还有一次是去西藏拍摄扎什仑布寺,小喇嘛面对摄影机没有任何的局促不安,只是充满了好奇。开始还留点距离,不一会儿,就要把摄像机拿去自己拍了。这一段记录下来同样可以生动表现当时的真实情景:摄像机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好奇心和无穷的乐趣。

《北京的风很大》这部片子,则更是把摄影机当作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整部片子剧是要展示不同阶层的人,突然面对摄影机时的种种真实反应。

观摩:《北京的风很大》。

另外一个特别的片子是《小屋》。这部片子的拍摄,摄影机的角色非常的尴尬。它被架在几层楼高的窗口,俯拍几家生活在垃圾堆旁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该是偷拍的,却被他们发现了,于是他们的言行始终表现出被偷看情况下的那种压迫和不安。这样就严重破坏了原生态,观众看了会觉得很难受。

观摩:《小屋》。

9、三脚架

许多人主张纪录片的摄影是可以,甚至提倡不使用三脚架的。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人的视觉感受,人的运动,才显得真实。这是对真实的一种形式化的、外在的、肤浅的解释。且不用说有的远距离的物体,没有三脚架根本无法拍摄,就从画面的美感的角度来说,三脚架山拍摄的稳定的画面,远比抖动的画面好看。因此,不要因为三脚架的重量,就经常把它舍弃。有时实在是不能带它,也应该用别的方法来代替,如解下你的皮带挂在脖子上,然后用它托住摄像机的后部,以使机器稳一点。

10、磁带、电池的合理安排

如果特别出彩的一幕出现在你的眼前,你却发现磁带或电池已经用完了,那种懊恼会让长期耿耿于怀的。因此,如何合理安排使用相对有限的磁带和电池,也是一个有经验的摄影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拍摄的那两个法国兄弟碰到911这种千载难逢的突发事件时,却因没有磁带或电池没有电而无法记录的那种痛苦。除此以外,还得注意在正式采访之前也要换上新的磁带和充足了电的电池,以免正在兴头上,却不得不告诉被采访对象先停一停。

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就是把拍摄回来的镜头素材,按照一定的结构剪接在一起,并利用多种元素,通过多种编辑手段使之成为一个供人观看的片子。后期的制作包括很多步骤:做场记、听写同期声和采访内容、制订编辑大纲、确立叙述结构、设计叙事的节奏,完成粗剪和细剪。在这个过程中,音频部分的处理同时进行。

在纪录片的整个创作中,后期的工作也很重要。不少片子的结构,以及主题的提升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

1、后期工作的第一步:场记

纪录片的片比比期一般的节目要大得多,通常在1:10以上,特别是一些纪实风格的片子,以及自然环境、动物类的片子,更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因此,在正式编辑之前,首先对拍回来的素材认真做好场记,可以使整个编辑工作事半功倍。

其实,部分的场记工作在钱其拍摄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拍摄时,每拍完一盘磁带,都需要作简单的纪录,包括拍摄的事件、地点、大致的内容、采访人物的姓名等。当然,后期做的场记要详细得多。

做场记之前,首先应该设计一张场记单,以便把各种不同的内容在一个平面上展示出来,一目了然。下面是一种较为通用的场记单的设计。

首先得对每盘磁带进行编号。编号的方式既可以是按照拍摄的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类别,譬如采访的内容整理在一起,空镜头放在一起等。一个有经验的摄影往往在拍摄时就会把空镜头拍在同一盘带子里,也会把采访集中在一起。这样,编辑的时候就会方便得多。

其次,对每盘磁带按照场记单所设计的项目进行记录。

第三,把采访的内容或同期声进行听写。现在,有专门的速记公司,他们可以很快地把采访内容藤写出来。不过,时间不是太紧的话,应该自己来做,有味,这本身就是一个梳理和筛选的过程。

第四,对那些拍得好的镜头,或采访中讲得精彩的段落,应该特别注明,并把场记当作得更细一些。

2、制定编辑大纲

做场记可以对所拍摄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对心中那个若隐若现的片子大致结构轮廓的可行性有一个初步的印证。当然,正式编辑以前,制定一个编辑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在前期拍摄的内容选择和人物选择时就已经对片子的主题有了一个大致的确立,如果拍摄的过程是围绕那个主题展开的,那么,编辑大纲至少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可以依据原先设计的主题来制定。但是,假设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围绕设计的主题进行,在确定编辑大纲时就应该提出弥补那些缺失的办法。

制定编辑大纲有点像是在纸上做的剪接,就是在正式操机编辑之前,必须先设计好片子大致的结构框架,特别是从叙事的角度设计故事的线索、结构和节奏,起承转合的安排。而这个环节对于时间的处理应该是很重视的。纪录片的叙述通常会以事件的因果关系的顺序进行编排,当然,如果改变原来事件发生的次序能产生很好的戏剧效果,也不是不可以的。

编辑大纲像是一个蓝图,你的一些不同的理念都可以在这里展示出来,甚至可以有多种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逐步的调整,最终确立一个最佳方案。

3、结构的设计

一部纪录片叙事是否成功,是否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意图,很好地吸引观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也就是结构的问题。结构是叙事最直接、最重要的具体化形式。

纪录片的结构,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是整体布局,对整体形式的把握,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具有节奏感。一是内部构造,对影片中各部分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

纪录片的结构形式较之故事片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因为它不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限制,也没有任何脚本可循,而是仰赖生活本身的逻辑自然天成,这一特点为纪录片作者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更大可能,同时也对纪录片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结构形式,只是平铺直叙地堆砌材料或漫无目的的从一个议题到另一个议题,就不可能有力地表达主题和思想,也就不可能吸引观众。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形式的探求,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不仅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不行,既使踩着自己的脚印走是行不得的。\"电视作品反映题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创作个体的不同个性风格,以及电视观众对作品欣赏风味不断变化,都要求电视作品的结构形成的多样化,而对一个题材,我们怎样选择什么样的叙事方法,必须得认真考虑清楚的。

结构形式是电视创作中最活跃的成份,对于同类的题材,不同的作者可以用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来表现。结构的固定格式虽没有,当还是有一些创作规律的。所以,有必要了解结构的基本要求,掌握结构的基本方法。

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做到自然、完整、严谨、新颖、统一。

①自然。就是结构顺理成章,过渡自然,行进流畅。事物本身内部的条理性也是结构片子的依据。

纪录片结构方式的主观性强,它靠蒙太奇把画面联结在一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跳动,同样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安排方法。但是,无论怎样的组织安排,都不应为形式而形式,而是考虑事实所能提供的逻辑基础,使结构形态的运行如行云流水,自然而不做作,朴实而不雕琢。

②完整。它要求电视作品在结构上应该形成一个整体,不能给人以零乱残缺的感觉。

一般来说,纪录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为结构框架,经常要把一些不完整的片断,甚至是零碎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这就更需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结构形态,使人对这些片断材料间的关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完整性是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要求,它是叙事清晰,完整的前提,不然观众会弄不明白是\"说什么\"。结构不完整,事件的因果关系也不会完整。

观摩:《达比亚》。

《达比亚》尽管是一个短篇,内容很丰富而且充满张力,可解读的东西很多,而且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也很完整,称的上是一部丰富、隽永、精巧的片子。

③新颖。就是要使作品的结构既要符合叙事内容的特性,又要有叙事者的个性风格。不能总用相同的模式去套编丰富多样的不同题材。也不能出现了一种新款的模式就纷纷效仿,不管这种结构形式与内容对不对路。一部好的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现出事物的特殊本质以及作者的独特理解。如《消失的大河桥》一片的结构,采用的是章回体的结构,各部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观摩:《消失的大河桥》。

④严谨,它要求电视作品结构要严密,精巧、工整。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主次要得当,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这会使观众不知所云。

结构的严谨首先要重视思维逻辑的严谨,要对影片内容发展趋向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详略不同的材料在结构中被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做到组织严密、无懈可击。但是,在纪录片中对于许多以人、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的题材,自然真实远比严谨要重要。因为真实的生活现象不可能那么有条不紊,工工整整。硬把它条理化、逻辑化,有时反而会失掉真实感。

⑤统一。这里的统一,一方面是指结构形式要与叙事内容的内在节奏取得一种有机统一;另一方面,结构形式本身要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全篇贯通。

不管采用何种结构方式,首先要看题材内容的内在逻辑特性,另一方面要注意追求一种新颖的个性化人叙事方式,以便能让观众产生兴趣,得到好的观赏传播效果。

在构思一部纪录片的结构时,首先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清理思路,二是确定框架。

如何把散乱的材料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首先创作者要对这些材料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并对影片的发展进程有预先的思考。这种认识和思考就是清理思路,使创作思维更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周密性。只有思路清晰,才能使作品顺畅完整。思路混乱,一定导致结构混乱。所以,清理思想对组织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确定框架,就是要事先对整个电视片的布局有一个大体的总设想。比如这作品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大致分成几个段落,每段的内容是什么,这几个段落以怎样的层次发展,哪一部分材料最重要、应该成为高潮、高潮放在哪里合适等等。这个大致的结构布局,可以勾勒出作品听轮廓。

这两个步骤都是确立适当的叙事方法所不可逾越的,只有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和思考并构思出作品的总体布局后,才能着手选择具体的结构形式。

结构,是电视作品在内容层面上的组织方式。电视作品的叙事常为段落为单位展开的,段落是组织情节材料的自然单位,也是展开作品叙事过程中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个阶段前进的自然步骤。但是一个段落只能展开作品基本主题思想的某个别方面,一部完整作品的多个部分要靠有个性的富有创造力的结构才能连成一气。因此叙事中各内容层次的组织安排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结构之中。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常见的纪录片几种结构形态:

一、顺序式结构

在纪录片的结构形态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透过时间的线性来统领镜头的编排。因为,时间因素本身所潜藏着的那种逻辑关系,就是一个天然的结构。顺序式结构就是一种依照事件进程的自然次序组织情节叙事结构,它是以时间为走向轴线的。它要求叙事趋向沿因果链条从事件的开始进入具体的冲突,然后有条不紊地被强化,推向一个高潮,当高潮以某种方式缓解时,叙事结束。这种结构强调情节的有头有尾,连续发展,讲究起、承、转、合,要求有环环相扣的因果联系和严谨的逻辑性。这种结构形式,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和顺序,容易为观众所接受。因此它也常常作为接近生活的纪录片叙事的结构形态。

顺序式结构可以以时间的发展为线索,随着事态发展中时间的进程来把事实内容逐渐展示给观众。还可以以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作为线索来展开叙事内容。

顺序式的结构往往截取生活当中的一段,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年,还可以是一个事件的一个阶段。起点和落点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正凤剧社》从低潮处起,高潮处落,自然就给人以向上的暗示,反之则不然。

观摩:《正凤剧社》。

二、交叉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是将两条或两条以上有着内在联系的线索进行交叉安排,并以此组织情节,推动事件发展。这种结构方式交叉片断的安排要推动结构的整体发展。对片断的分切、组合要有内在的联系,并能在对比或队列中造成一种冲撞或加强,以拓展主题意义。

这种交叉式的结构中,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被打乱,然而它一般同是一主体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境下的对列比较,它们之间是有相关联相互衔接的,并在共同的作用下加强深化了主题思想。

观摩:《远去的老马》。

三、板块式结构

这种结构与交叉式结构的区别是几大板块中的主体往往是不同的,它虽然也是由两条或更多条线索,然而不是交叉安排,而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块内容有一条自己的发展线索。因此可心说每个板块中的小结构则是一种顺序式结构。

各板块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的,只不过不是事物的一种内在的联结,而是统领于创作者的主题思想下的一种主观化的联结。它们往往人一个基点出发来多角度多层面地去展现一个总的主题或事件。因此它不太注意外在形态上的关联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它有利于表现繁杂丰富的内容,它靠结构把不同主体事件整全在一个主题之中。

观摩:《沙与海》。

纪录片《沙与海》的结构表现形式上是呈交叉式的,是将生活在沙漠里的一户牧民和生活在海岛上的一户渔民的生活交叉展开描述,然而从本质意义上说,它们是一种板块式的结构形态,因为两户人家并不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结,只不过是依据创作者的意图把他们整合在一起,用来展现人的生存意识的主题的。这个目的如果采用把两户人家的生活用两个板块结构加以串连同样可以实现。

4、节奏的把握

节奏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节奏源于运动。宇宙间万物,任何有生命的物质,都会有运动,也都会有节奏。影视作品也是由一系列连续活动的影像排列组合而成,其间自然也会产生节奏,而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

影视作品叙事中的节奏形态是多重的,最基本的有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是由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或人物的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而外部节奏是由画面上一切主体的运动以及镜头切换的速度产生的。内部节奏的产生除了人物的言语动作外,还可通过场面调度和蒙太奇的手法来实现。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不管怎样,都应该依据影视作品内容和结构的要求来安排起伏变化,并做到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有机统一。

纪录片的节奏形态要简单一些。因为纪录片主要是对现实生活的纪录,其节奏通常会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现实生活为基调的纪录片比起虚构片中的故事来说,节奏会相对比较慢;二是主要把握现实生活本身的内在节奏。而这种对于节奏的把握,靠的是对于生活感受和理解。因此,纪录片创作在还原生活的时候,已经加入了作者的因素。

纪录片的还原生活的节奏,随着片子叙述视点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叙述者作为\"经历者\"的节奏。这种节奏形态是把叙述者作为生活的亲历感受者,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就是作者还原生活本身的节奏。往往是作者追随某个事件的进程,并对它进行记录和描述。生活本身的节奏就应该是它的节奏,这是如果生活是处于一种常态下,它的节奏自然就是准确的;如果,生活已经被人为地打乱,节奏也是被打乱的。这个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应该清醒。

观摩:《半个世纪的乡恋》。

《半个世纪的乡恋》中所描述的韩国慰安妇李天英寻亲回国生活,就是被企业家和媒体打乱了的。因此,她的回国由不可能变得可能了,其代价是她的情感也被强加了别的成分。她回国后的许多事情并非出于她内心的需求,而是商业化、政治化了。这并不是生活原来的心态,节奏也就不是原来的形态。遗憾的是,在这个片子的作者依然把被改变了的生活节奏当作了生活原来的节奏,看起来难免会觉得不自然和缺乏人情味。

二、叙述者作为\"认知者\"的节奏。这种节奏形态是把叙述者作为生活的认知者,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就是作者认识理解生活后表述生活的一种节奏。它是对生活内部节奏的描述。

三、叙述者作为\"全知者\"的节奏。这种节奏形态是把叙述者作为生活的全知者,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就是作者透析生活后的一种叙述节奏。

四、营造设计的节奏。现在纪录片一再强调情节化的叙述,主张设计营造纪录片的节奏,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生活并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按照设定的模式进行的,因此,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要营造一种节奏,只能是外部的节奏的变化,而不应该触及生活内部的节奏。不然,纪录片的真实性会受到质疑。

5、其它后期制作

纪录片后期制作的其它环节的内容,由于在别的课程中已经有详细论述,再次不作赘述。

第12篇: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

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创作谈

91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已落下帷幕。我们创作的《藏北人家》(以下简称《藏》)获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它引起我们深思,引导我们去回顾,探讨创作该片的心路旅程。

《藏》片是四川电视台和西藏电视台合拍的系列片《西藏》中的一集,拍片过程说来简单:摄制组6个人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碰巧其中一半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王海兵、赵坚是82届,韩辉是83届,3个人挑起了编、摄、撰稿的担子。为了寻觅拍摄题材,我们这支小小的制作队伍几乎走遍了西藏。90年8月下旬,我们来到藏北腹地的纳木湖畔,在那里结识了牧民措达一家。以后的日子里,措达的帐篷旁多了三顶小帐蓬,我们和措达早晚相处,用自然跟踪手法不分昼夜地拍了200多分钟素材,回拉萨很快写出本子,又转入另一题材。直到91年6月,长达47分钟的《藏》片才编辑制作出来。

《藏》片值得探讨的首先是题材的选择。中国西部瑰丽多姿,青藏高原神奇迷人,要猎奇,尽可以去拍风光和民俗风情(我们也拍这样的题材,如《羌塘盛会》等)。为什么要这样去拍藏北?一户普通的牧民,一些平凡的生活细节,没有一点轰轰烈烈的戏剧性和高潮。

面对青藏高原巨大的空间体积,面对“第三极”的冰天雪地和常年不停的西风,我们想,得有多大的决心,人们才敢去青藏高原旅行;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人类才能在这里生存下来!

正是这一思维方向引导我们去拍摄人。我们把思维的焦距始终对准生于斯长于斯的藏北人。我们想探寻藏北人在与大自然生死搏斗中创造的独特文明的内容和本质。中国画画人、画动物讲究画“眼”。我们拍藏北也要画“眼”,这只“眼”就是普通牧人的生活和命运。

这一构思酝酿了

二、三个月。早在5月份进藏之初,我们就有拍这样一部片子的想法。但是迟迟没有动手拍,是因为没有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除了我们,很多人都拍西藏。总感到浮光掠影的多,热热闹闹的多,猎奇的多,真正带着一种关注和同情的态度去反映实实在在的生活的片子太少。当前纪录片创作,又热衷于“文学体”的样式,过份追求解说词的华丽和镜头的技巧,而这些,恰恰不是我们和藏北所需要的。我们在西藏牧区生活了三个月,所体验到的,是一种生活的朴实,是大自然的感染力,

追求自然和朴实,是生活对我们的启示。三个月来,我们反复讨论这种片子的主题和风格,把拍摄内容限制在一户牧民一天的生活里是我们最终构思的结果。这一构思基于两点:其一,尽管藏北荒凉寂寞,但有人的存在就有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形态。要观察藏北人,观察他们在如此险恶的自然环境下究竟是怎样生存下来的。最好的途径是观察一户家庭。其二,我们追求朴实自然。我们对创作手法的规定是纪实性的。我们试图把观众带入一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中,以一天的生活流程为主线来反映一家人的生活,是体现我们意图的最佳选择。

纳木湖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湖的周围是草场。我们来到这里寻找拍摄对象。措达一家是偶然选中的。他们家庭结构较齐全,有年青夫妇、老人、小孩;牛羊财产为中等水平,具有代表性。

藏北牧人很豪爽,我们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帮我们扎帐蓬、做饭。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一切。对我们的拍摄,他们毫不介意。他们从未见过摄像机。也不懂

得其中的奥秘,因而连小孩在内,对我们的摄像机都不感兴趣,这对我们的拍摄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我们的观察从一个个生活细节入手。我们采用一种近似自然主义的拍摄手法,对拍摄对象绝不进行人工摆布,自然、真实、纯朴,是我们对全片的艺术把握,让镜头的造型美与生活细节的真实自然美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对镜头的美学追求。我们并不刻意追求单纯的画面效果。无论是晚霞中的牛羊,火塘前的笑脸,还是夜色中的帐蓬,月光下的牦牛,一切都忠实于生活的真实。我们把镜头当成一支笔,真实地记录、记录、再记录,让生活静静地流动,让镜头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

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吃饭、打扮、放牧、剪羊毛,正是这些活生生的细节,构成了藏北游牧文明的内容,将这些细节串起来,就是藏北牧人的真实生活。我们追求细节,用一系列细节来结构全片,这是《藏》片的独特之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氧气稀少、行动困难。要完整地记录生活细节,又不靠摆布而靠抓拍,必须时时机器不离手,随时处于倚马待发的状态,这就注定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摄制组都是年轻人,大家劲头十足,完全处于一种忘我的创作境界之中。我们以似乎疯狂的热情不停地拍摄,忘记了洗脸,顾不上吃饭,从早上五点忙到太阳落山,我们的发电机24小时不停地工作,仍然满足不了电池充电的需要,这样的拍摄对我们来说平生是第一次。

我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都力图用镜头表达出来。当然,完美的纪实创作风格并不是照搬生活。我们等待,有选择的记录,留心思考,不断完善对全片的总体把握和艺术构思。

我们对《藏》片纪实风格的把握还表现在对解说的处理上。对解说词,我们追求的是朴素、平淡、隽永,对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我们要求它从属于画面。换句话说,不要像某些片子靠解说词来结构全片,解说一贯到底,光彩照人,而画面成了可随意组合的附属物。我们以生活本身的流程,以镜头的内在逻辑来组接镜头,发展情节,充分利用电视本身形象化的特点,还电视的本性于创作之中。对纪实性纪录片来说,我们的理解应该是记录生活,而不是评价生活。我们相信观众的理解,许多内容,都深藏在我们的画面中,而不是通过解说喋喋不休地去加以评述。我们力图维护全片的真实、客观,追求它的可信性、可视性。纪录片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应该说是画面,而不是别的。只不过这些画面是经过选择,可以表情达意融进了创作者思考的画面,而不要单纯的客观再现。

《藏》片不是生活的简单记录,我们可以从措达一家的生活细节中,引出很多思索,从中发现一些人类学、社会学的东西。我们不是专家,但我们能感觉到,措达一家极为简单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非常古老。几百年,上千年的藏北牧人祖先的生活,同措达的生活相差极小。而且今后,尤其在现代文明的触觉难以企及的藏北腹心深处,牧人生活要有多大的改变也是很困难的。然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毕竟保留了下来,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人的价值所在。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必须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藏北游牧文明给人的启示。从措达一家成员的不同分工,他们之间的朴素感情,措达与邻人及哥哥的联系等等细节上,我们不能不发现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并从中悟出社会的本质:社会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是人类组织起来对抗、利用、改造自然的形式。在藏北,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简单明确,没有社会,孤独的个人在大自然中无法生存。

所有这些理解都是片子以外的。对《藏》片本身来说,重要的不是外界怎样评述,而在于生活本身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为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不加矫饰地向观众提供一部真实的、材料丰富的纪录片。有些内容,如措达妻子罗追一早一晚进行动人的祭神仪式,措达夫妇的宿命观点,他们不打算送孩子上学,游牧文明的停滞等都忠实地保留了下来,删掉这些,藏北游牧文明就成了一种残缺的东西。藏北画“眼”的尝试得到了殊荣,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任务,是记录人的价值、人的命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宜遵循以人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藏》片的获奖,不仅仅在于它那牧歌般的异域情调。“金熊猫奖”国际评委、美国影视权威人士托马斯斯金纳认为:《藏北人家》和经典纪录片《北方的爱斯基摩人》以及1990年获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大奖的《巴卡丛林中的人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或许表明了《藏》片成功的原因。因为这些纪录片都反映了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人与大自然”。

纪录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达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我们很同意“金熊猫奖”国际评委、英国的奥布利辛格先生的话:“越具有地域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我们还想补充一句:“越具人类共同价值的东西,越具世界性”

第13篇: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

1.格里尔逊式:又叫“画面加解说”方式。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解说词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但当时的画外音制作比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批评“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该学派认为纪录片应该富有创造性地对真实生活场景作出处理,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方式,在创作上对生活场景进行艺术加工,画面构图、镜头剪辑、音画配合等方面极其讲究,以致有时对于构图、蒙太奇和摄影的兴趣超过了对主题的兴趣。然而,这种技术加工有明确的限度,决不允许在形象内容上有所添加或窜改。该学派的积极意义在于否定了电影初期大量出现的简单复制日常生活事件的模式。《锡兰之歌》

2.真实电影式 历史可追溯到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60年代是真实电影的兴盛期。主张纯粹纪录,这种片子以捕捉特定人物日常生活中未经修饰的活动为特征,所见即所得”就是“真实电影”。 通片不加一句解说,让观众自己去下结论,弥补了格里尔逊式纪实性不够的缺陷,然而,纯粹的真实电影很难向观众提供历史社会背景,以及未来的展望推测等,有时传受双方对此都感到困惑。

3访问谈话式 出现于70年代 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讲话,并结合会见采访,这种访谈式手法首先在美国一些女权主义的纪录片中采用。访谈式纪录片的长镜头拍摄和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像”的本性和“摄影形象本体论”的美学原则。访谈式纪录片的当事人,直接向观众叙述,避免了编导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观、可信。在访谈式纪录片中,语言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

4.个人追述式 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风格。它把叙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这种模式使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窗户,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参与者。

第14篇:564第五章 纪录片创作的理性思辨

* 第五章 纪录片创作的理性思辨 ? 真实与非真实 ? 主观与客观 ? 旁观与介入 ? 再现与表现 ? 纪实性与艺术性 观摩作品 请大家观摩纪录片《沙与海》,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

1、该部片子反映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2、这部片子里,创作者用什么表现元素来表现这个主题思想?

3、创作者怎样构思整部片子?

一、真实与非真实

1、纪实与真实的关系 1)真实是纪实影像的本质属性,要求创作者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以非虚构的方式从事创作。 2)纪实是一种美学风格。它不是真实,而与真实关联。纪实风格强调记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在创作者投入了情感与评价的“参与的观察”中完成审美过程,其目的在于创作者通过对客体的关照与欣赏者的交流,使纪实风格上升为一种思维的风格。 3)真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一、真实与非真实

2、真实的含义 1)真实的相对性 真实是一种感受,一种存在――一种理解的存在。 与新闻作品的真实性是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 2)真实是“中介”了的真实 一种已经化为画面的真实,受政治意识形态、影视市场、艺术驱动和审美需要等要素的影响而进行编辑、组合,受主观内在和客观外在条件的制约,只是片段的反映生活,而不是全部。

一、真实与非真实

2、真实的含义 3)真实和真实感 ?真实来自于现场,真实性基于所表现的某一具体社会生活片段的真实性。 ?真实感包括以下三方面 ? 主要体现在“以事信人”上面 ? 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内涵 ? 运用“声画一体”增强真实感

一、真实与非真实

3、真实与诚实 真实是人建立起来的。考察真实,就要考察创作者的诚实性,他个人视野和视角对真实的影响。 纪录片与新闻作品的真实之间的区别 站在体现人文价值,以实现人文价值关怀为特征的文化体系中。 体现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站在国家意识形态所规范的社会价值体系中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描述 价值体系 每一个具体事例必须合乎事实 要求新闻中的每一个具体事例必须合乎客观事实(客观事实) 真实内涵 纪录片 新闻作品 比较项目 思 考 《沙与海》纪录片中真实的成分是什么?非真实的成分又是什么?

二、主观与客观

1、主观与客观表现的理论基础 ?来源于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的观点:“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的诠释。” ?从客观再现原则走向了主观表现原则: ? 符号语言的运用。较多地运用暗示、象征、对比、强化、隐喻等符号语言、修辞手段,寄寓个人的情思,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 寄寓深刻含意。 ? 理性观念被印证。 范例:王海兵的《深山船家》 全部采用跟踪拍摄的方式,客观地记录了四川山峡中行船人与激流险滩拼搏的具体情景,以及他们封闭、保守的生存环境和内心世界。他们一生都在山峡的激流中往返,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最终可能会“来之于山,归之于山;来之于水,还之于水”。所以,创作者最后才无限感慨地说道:“他们与历史无关,历史也与他们无关,然而他们却给人间留下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二、主观与客观

2、实践层面的案例 张以庆创作的电视纪录片《英和白》,在2001年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得金猫大奖。一举获得四项大奖:最佳长纪录片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音效奖。 《英和白》内容梗概 武汉杂技团狭窄的小院一座大门里是英和白的家。英,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只被驯化可上台表演的熊猫,也是唯一和人居住在一起的熊猫。白,是一位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兽师,她和英组成的这个家庭已经14年了;该片还有一个角色是一台不断提供外部世界信息的电视机。 观摩作品 请大家观摩纪录片《英和白》,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

1、该部片子反映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2、这部片子里,创作者用什么表现元素来表现这个主题思想?

3、创作者怎样构思整部片子?

三、旁观与介入

1、旁观 ?纪录片的伦理:拍摄者如何尊重拍摄对象以及尊重到何种程度。 ?真实 客观 旁观,不打扰,不介入 ?美国的直接电影大师弗里德里克??怀斯曼概括: 纪录片旨在反映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切忌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因此,在影片中,应排斥一切旁白,这是因为社会问题是复杂的,不应仅用一个声音(即旁白)来回答和阐释。

三、旁观与介入

1、旁观 ?作者的观点 ?不认为纪录片反映的是客观的原始现实。真实很遥远,没有人能做到再现真实。电视纪录片里的真实是创作者通过某个视角所观察到的,打上了自己主观印记的真实,它只是纪录片作者眼中的真实。 ?真实纪录不光是一个原生态还原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一个题材思想价值提升的过程。

三、旁观与介入

2、旁观与介入 ?作者的观点 ?无论是无形的参与,还是有形的介入,还是直接的参与,均需最大限度上的避离生活形态的情感抒发,凌驾于生活之上的思想阐释,应该始终是“客观距离”第一,“主观参与”第二。 ?介入方式: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 ?中国内地纪录片的创作模式:画面加解说 ?对待“主观介入”的正确态度:为了达到纪录片的艺术性、政治性、文学性、哲理性,允许调动各种造型手段(场面调度――包括镜头、主体和环境的各种变换,编辑处理――隐喻、象征、对比积累、呼应、光影、线条、虚实、透视、多层次的配置)来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

三、旁观与介入

2、旁观与介入 ?介入方式: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

三、旁观与介入

2、旁观与介入 ?介入方式: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 ?剪辑(三个标准)。伊文思认为,纪录片剪辑有不同高度:第一个标准,是简单的视觉上的剪辑。第二个标准,达到超过生理效应的心理因素――在观众中唤起情感;第三个标准,把电影摄制者的感情上的目的上升到表达一个观点――个人、社会和政治的观点。其主要目的是加深真实事物间的关系――揭示表面现象的实质。公式是“画面――情感――思想”。

三、旁观与介入

2、旁观与介入 ?介入方式: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 ?纪录片的字幕、画外音,都是以文字形式进一步表现出所纪录人物的思想感情、事件的发展状况。 真正目的:并不是拍摄本身,而在于用它所特有的方式,感悟人生、透视人生、印证人生、展示人生,并且为见证历史,留下图像和文字并行的、具有立体质感的生命痕迹。 追求:纪录片在创作上追求作品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制作上,希望能呈现出恒久的魅力;思考上,能够给人以一定思想深度。

四、再现与表现

(一)关于纪录片的再现与表现

1、纪录片的再现 1)再现生活:在屏幕上刻板地照搬生活,着重展现生活的真实过程和具体情状,告诉观众“生活就是这样”。 2)真实再现:事件发生时,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以及音响资料,事后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虚构的方式,把当时发生的东西模拟重现出来(情景再现、现场模拟)。 要求:打上相应的字幕作为必需的技术规范严加要求,以区别真假难辨的状态。并提出了使用的“适度”原则,包括不能出现对话,基本上不用真人摆拍,以局部代替整体等等。

四、再现与表现

(一)关于纪录片的再现与表现

2、纪录片的表现 1)表现: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升华,主要是表现创作者的意念、思想和情感,艺术地告诉观众“生活应该是那样”,以使纪录片拍摄得更有韵味,更富诗情,更有情感的内涵。 要求:运用艺术的审美直觉,发现和捕捉具有“象征”、“隐喻”的事物;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赋予其思想情感的内涵。 思 考 大家根据看过的《龙脊》,思考以下问题:

1、该片主题思想是什么?

2、该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四、再现与表现

(二)纪录片再现与表现的手法

1、重演 也叫摆拍或补拍;是由纪录片中的特定人物,按编导的要求对自己的过去的特定的真实生活片断进行重演。

2、扮演 是由演员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行为进行扮演。

3、运用相关镜头达到再现目的 包括借用的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以及电视戏曲片、电视艺术片的镜头和带有一定喻意的空镜头。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第15篇:《纪录片城市夜生活创作》自主考试策划

《纪录片创作》策划文案

南艺传媒学院08广编

题目城市夜生活

小组成员

唐甜

系别

专业班级指导老师

第一部分 选题

1.1题目

纪录片《城市夜生活》

1.3选题说明

黑夜赐予城市神秘,黑夜的人赐予城市动感,每当夜幕降临,整个世界变得动感起来,霓红闪烁,清风徐徐,把寂寞甩到一边,穿起舞会的盛装,加入到多姿多彩的城市夜生活……

该纪录片主要着眼于表现夜幕下的城市各种生活百态,主要拍摄对象为夜晚城市中身份和职业不同的人群的生活方式,透过他们夜生活的一种表现来反映这个城市的人群的夜生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忙碌于各职位各阶层的人群越来越感受到白天生活的枯燥和无奈,他们就像蝙蝠一样,白天躲

起来,到了夜晚,霓虹闪烁,他们就会穿上舞会的盛装加入到多姿多彩的城市夜生活中,他们有的是大学生,喜欢每晚打游戏到深夜;也有霓虹闪烁中衣衫暴露的站街小姐,夜生活下的他们要学会生存;也有那些反复穿梭在柏油马路上的出租车司机,虽然夜晚开车不是很安全也很疲惫,但是为了生计。因为寂寞或许也因为无聊,因为习惯了夜的黑暗,也许和职业有关,也许和时间有关,也许只有晚上才能让人更精彩的活下去……

城市的霓虹下,人们的夜生活规律和目的也是不同的,我想通过镜头所记录下来的那些黑夜中忙碌的人们,他们互相不认识,互相不了解,却在这个静静的黑夜中享受城市的夜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黑暗的夜晚让我看不清方向,黑夜却给了我黑夜的眼睛,我用他来寻找我的快乐……

为了快乐,为了释放,那些歌舞厅,游戏机前,大街上,广场上,明亮的灯光下,五光十色的彩衣在飞舞,跳起人们对这个城市最美好没纯真的那么唯一的依赖。

夜幕的星空是多么的撩人,多么的静谧,生活在这个城市夜生活下的人们有自己的快乐也有自己的悲伤和无奈,也有自己的梦想,他们选择在城市的黑暗时刻来放松自己的心情,缓解城市压力下的自己,他们喜欢黑暗下的自己,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去注意自己也没有能够看得见自己,这个城市让他们太压抑,他们每时每刻享受着这个城市的夜生活,霓虹的灯光,缓缓地清风,泛光波纹的湖水,穿梭来往的车辆,他们在忙碌着,他们在高唱着,城市夜生活,不管是做什么,想什么,他们所沉浸的是一种享受,一种为了忘记过去,忘记烦恼的释怀,一种小格调的生活。

微弱的路灯,灯火阑珊的角落,一对情侣在拥抱,,这个城市的夜晚显得那么安静,偶尔飘落的树叶不知道会落向哪里……

第16篇:剪辑阐述

影视剪辑作业一

影视剪辑作业二

狙击手

姓名:张同喜 班级:编导一班 学号09523251

剪辑阐述:

由于酷爱狙击手的动作,尤其是当狙击手瞄准目标准备开枪的时候,那种注意力是非常吸引人的,这个短片就是根据《双狙人2》《双狙人3》《神枪手》《刺客联盟》《拯救大兵瑞恩》《狙击手之幽灵战士》《生死狙击》等多部电影,提炼出里面的精华(狙击手射击的动作),将其整合为一个狙击专辑,疯狂而又震撼的演绎了狙击手的传奇,让我们不寒而栗,尤其是镜头中出现了子弹飞行的时候,我们更是惊叹。

编导阐述:

将狙击镜头组接在一起,编出一个狙击手的专辑。

剪辑点说明:

在狙击动作与模拟狙击镜之间进行切换,精确剪辑到每一秒,每一帧,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并且时刻注意画面与隐约之间的搭配,做到动感十足,将一些不必要的字幕去掉。还有,音乐的选择要时缓时急,这样在视听上带给观众震撼的同时,又不让观众觉得太过于紧促,反而影响导演的表达效果。 对于一些高潮的射击动作场面,用无声来表达会使效果更佳。

镜头与镜头之间衔接的要合适,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跳接镜头来达到某种为现紧张的气氛。

作品亮点:

节奏把握的适当点而,音乐选取上也比较适合。效果震撼。

作品存在问题:

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运用的不够流畅,一些常理的剪辑方式没有掌握,只顾着画面跟音乐的配合,却忽略的短片的整体效果。故事性不强。

第17篇:自我阐述

尊敬的党组织:

我从小就对共产党怀有一份敬意,听长辈说着一些英难的事迹,渐渐地也梦想自己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但是我知道凡事要重头说起,所以在校期间,我不断充实自己,全国发展,以锐意进取和踏实诚信的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誉。在生活中,本人能自觉遵守学校校纪校规,认真履行学生职责,热心待人;身为班级的一份子,凡事总以班级为行,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工作中,之前身为学院社团与班级的干部,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学习上,我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成绩良好,除此之外,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一些跟学科有关的其他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在社会实践方面,我能经常参与一些有益的活动,有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什么样体观念,增强了自己的社交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衷心地热爱党,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我深知按党的要求,自己的差距还很大,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如处理问题不够成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等。希望党组织从严要求,以使我更快进步。我将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接受党员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早日在思想上,进而在组织上入党。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第18篇:业绩阐述

自1992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一直从事护理临床工作。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由于本人的工作认真、敬业,在2008年获得年终考核优秀个人称号。在工作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知识的匮乏,于是,在2009年报考了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经过刻苦的学习,在2001年,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在单位中,我将所学用于实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得到了辖区百姓、院领导、同事的一致认可。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新标准,树立新管理理念,在我带领的团队中创建的手指操,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满意。同时在吉林市科技频道播出。付出就有回报,在2013年度获得了经开区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同年,我在《中国保健营养》期刊上,发表了《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病康复中的运用》的论文。2014年,我将眼光着于未来,在完成本职工作后,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总结新的护理模式在社区工作中的应用,在糖尿病新世界上发表了《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的论文。在知识武装思想层面上又上一台阶。

第19篇:导演阐述

《黄土地》导演阐述

陈凯歌

一、今年元月,我和摄影师、美术师一起为酝酿剧本修改事,到陕北体验生活,我们在佳县看到了黄河。

如果把黄河上游的涓涓细流和黄河下流的奔腾咆哮,比作它的幼年和晚年,那么,陕北的流段正是它的壮年。在那里,它是博大开阔、深沉而又舒展的。它在亚洲的内路上平铺而去:它的自由的身姿和安详的底蕴,使我们想到我们的民族的形象——充满了力量,却又是那样才沉沉的静静的流去。可是,在它的身边就是无限苍莽的群山和久旱无雨的土地。黄河空自流去。却不能解救为它的到来而闪开身去的广漠的荒野。这又使我们想到数千年历史的荒凉。

一天清晨,我们看到一位老汉,在黄河边打起了两桶水,佝偻着身躯走去——毕竟有人掬起黄河之水,黄河之水毕竟要流进干旱的土地。

我们就是在那个清晨,明白了应该写什么,怎样写。在我们的影片所要展示的那个年代,引导着整个民族去掬起黄河之水的就是共产党。翠巧,是觉悟到了应该掬起黄河水的人们中的一个。即使那只不过是一桶水。人们的向往和现实生活之间总是横亘着艰难的道路,但是,现实中的每一个行动又总是放射着理想热烈的光辉。

热爱黄河而去歌颂黄河,对于每一个尚未丧失激情的人来说,都不难。如果我们清醒地看到,能够孕育一切的,也能够毁灭一切,那么,对于生活于旧中华民族整体中的翠巧而言,她的命运就一定带有某种悲剧的色彩。她所选择的道路是很难的。难就难在,她所面对的不是狭义的社会恶势力,而是养育了她的人民中的平静的,甚至是温暖的愚昧。较之对抗恶势力,这种挑战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我们的影片就内涵而言,是希望篇。因此从形象的历史审美价值着眼,我们的更高的期望是,翠巧就是翠巧,翠巧非翠巧。她是具体的又是升华的。

如果要我说有关影片的主题方面的话,就是这么多了。

二、作为学步者要说明影片的风格,恐怕是件难事。但是我们称之风格的东西毕竟是容纳主题的基础,那么,试着说明还是必要的。

黄河是大河不是小溪。在它的水流之上,容不得落叶或枯枝的滞留,它的水势是强大的。

走上陕北的山顶,登临送目,你又会发现,黄河的流水几乎是静止不动的,只是在流向的曲折上,才能看出它的壮阔。

我把黄河的流向比做影片的结构,又把远观的流水比做占了影片相当大比重的一部分句子。

我的意思是,就结构而言,我们的影片应该是丰满而多变化的,具有自由而又狂纵的态势,意写纵横,无拘无束,而就大部分句子而言,却温厚,平缓,取火之木,穿石之水,无风皱起,小有微谰。因而大有响入云天的腰鼓,哀吟动地的求雨声,小有入夜深谈,和边浅唱。

在总体构思的制约下,我们已经扫除了原剧作中一切公然的对抗性因素。我们不正面描写与黑暗势力的冲突,不正面铺排父女间的矛盾,不正面表现人物在接受外部世界信息后的变化,也不点明人物出走的直接动机,而代之以看似疏落,却符合时代特征和民族性格的人物关系。

我们还将在拍摄过程中扫除影调、色彩、构图、音乐音箱、表演、场面调度、服装、道具等诸多方面一切利于外而害于内的棱角,使影片成为可以向规定方向隆隆滚动的球体。我们极度重视影片的情节和所要完成的戏剧任务,我们又希望其能够潜水而行,到达彼岸。

掌握本片的要领就是一个字“藏”。

“大言无声,大象无形”影片的风格的形象概括就叫做“黄河远望”。

三、音乐和音响在我们的影片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为此规定了若干准则。

A.本片的音乐利用力求单纯,包括构思和配器都要贯彻此原则。音乐一定要在其他音响媒介的引导下进入,音量应进行控制,务使其产生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效果。

B.在许多影片中,常以音乐作为情绪表现的辅助手段,一般来说,这并没有什么错。问题是,当情节进展,演员表演,视觉的强烈效果同时并举时,再加上音乐,就造成了诸手段的不必要的堆积。为使影片保持必要的客观态势,音乐在经过研究后。应稍滞后于情节的进展。这一点也应该成为音乐构思的原则。

C.我们已经确定,影片中将出现翠巧和顾青的音乐形象。音乐形象的旋律应力求简练、上口,且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只是依情况在节奏和配器上有所变化。

另则,我们拟在音乐运用上采取较强烈的对比手段,例如,翠巧歌声一直是低吟浅唱,直至送别顾青才有一泻而出之势。再加,全片音响清淡如缕,但在腰鼓阵一场却有振聋发聩之声。

D.在音乐音响的构成形式上,我主张取不完整道的态势。例如,顾青的音乐形象在前几次出现时,应只有几小节,目的是使其成为人物内心活动的外观手段。翠巧的音乐形象在各处的出现看做是一颗颗珠子,而总体中将其一一串起;这样,完整统一的核将在不完整的形势中求得位置。

让我们对音乐音响方面的设想作一个归纳,就是,单纯,简练,反复出现,对比和不完整。

我希望录音师据此意向,制定一份音乐音响的总谱交我。

四、可以说,我的总体构思是和摄影师、美术师共同完成的,因此,我对他们已没有更多的话可说。要说的只有两句:

A、构图的完整和形象上的平淡无奇,应是本片大部分镜头追求的目标之一。

B、我们不搞民俗方面的展览,又要在所有场景的细部真实上足以服人。

五、对于服装、化装、道具各部门的同志们,我也有一句话:影片的时代感和地方特色的体现完全依靠你们的努力。

我建议,当我们到达外景地时,三个部门应各有一位同志有针对性地对影片表现的年代中,与自己部门有关的种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研究、搜集、购买等项的工作,最终体现在银幕上。

我要特别指出的是两次迎亲的场面。希望你们在五月初向我提供详尽的文字设想和所用服装、道具方面的清单。我欢迎你们对分镜头剧本中出现的服装、化装、道具方面的细节进行补充,在这些方面,你们呢将是创造者,而不单是执行者。你们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事关影片的成败,希望同志们在美术的领导下努力工作。

六、最后我想谈一谈表演问题。

我们的影片只有四个人物,如果,分别去描绘四个人物的性格基调用不了许多篇幅,但我不打算这样做,尤其不想向你们说明你们将分别担任的角色各自是什么人。我的意思是,他们是什么人,将最终由你们呈现于银幕上的形象来完成。我的任务不过是把你们扮演的角色置于各自适当的位置。你们所应该感受、把握和再现的一切都已经存在于分镜头剧本之中。因此反复研究分镜头剧本是绝对必要的。

我希望,你们将主动找我,我们将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使角色的形象活起来。

同视觉形象相比,文字是极其乏力的。我不要求你们写出人物小传。我只要求你们在如下几个方面认真思索,并将你们的想法逐一告诉我。

A、你对人物自身性格的生成和造成这种生成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你对体现这种关系有何设想?

B、你如何理解在表面无冲突的状况下的人物关系?你是否认为自身形象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物的关系间的消长?你将如何表现这些关系?

C、就分镜头剧本提供的内容看,大到全剧、小至每场戏、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第二任务和远景任务,你对此作何理解?准备怎样在完成具象任务透露出来?

D、你们一定不要试图去表演人物的美或丑,无论是善良或愚昧,无论是欢乐或痛苦,在他们都是正常的生活,是不需要格外加以表现的,尤其不能够单独加以表项。你们要谨慎地使用你们的眼睛,尤其不要用眼睛去表现结果。

我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重内功,重联系,重变化,重整体。不以形夺人,而神夺于形外。

我们是青年摄制组,热情高,干劲大,重效率。众人拾柴火焰高,前一段工作已见成绩。希望所有的同志能对导演的工作提出建议,给予帮助。

很高兴和大家合作。谢谢大家。

1984年4月6日

电影《黄土地》摄影阐述

张艺谋

立 意

大凡作一件事,必有立意,或称构思。

古人有语:“„„ 故善画者,必意在笔先。宁可意到而笔不到,不可笔到而意不到。意到而笔不到,不到即到也;笔到而意不到,到犹未到也。”

这一带是中华祖先轩辕帝耕耘征战之地,是民族的摇篮,在这里拍片,大约总要想很多的。

我们想表现天之广袤,想表现低之沉厚;想表现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想表现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想表现人们原始的蒙昧中焕发而出的呐喊和力量,想表现从贫瘠的黄土中生发而出的荡气回肠的歌声;想表现人的命运,想表现人的感情——爱、恨、强悍、脆弱、愚昧和善良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

想的总是比做的好。

“取法于上,取得于中。”“取法于中故为之下。” 实际上,我们能拍摄的内容很少:土地、摇动、黄河、四个人物。

“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主 题

这部影片的主题,很难一言尽之。我以为,如果说是一个反抗买卖婚姻的故事,毋宁说是渗透了对人,对土地深深的爱和对光明的执著追求。

风 格

是拨地而起的高亢悠扬的信天游,是刀砍斧剁的沟沟壑壑,是蹬踏而来的春雷般的腰鼓,是静静流淌的叹息的黄河。

“深沉、浓郁”——这是最简单的说明。

摄影基调

色彩、光线、构图、运动四大要素构成了电影摄影的风格,我想,它们都应该统一在这样一个基调下:不求清淡而取浓郁,不求变化而取单纯。

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全片总体造型处理 1.色彩

“黄牛、土地和人有着一样的皮色。”勿需多讲,黄色是本片的色彩总调。

是沉稳的土黄,不是跳跃的鲜黄。 在黄色中,有黑色的粗布棉袄,有白色的羊肚毛巾,有红色的嫁衣盖头。

黄黑、白、红——黄是土地,白是衣裳,白是纯洁,红是向往。

不学中国年画的设色鲜亮,而取它的单纯浓郁。 2.光线

由于黄土高原在刺目的阳光下,呈现出接近白色的效果,考虑到充分体现泥土的沉稳本色及温暖的气氛,本片的光线处理,以“柔和”二字为主。

外景多用早晨,傍晚的光效,内景用大量的散射光和柔光照明。

在个别场景中,有意识运用明亮阳光构成大反差,加强视觉印象——这是戏的需要,内容的需要。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画面意境的产生,首先在光。 3.构图

“简练、沉稳”这是构图的宗旨。

“思赡者善敷,才核者善删。”在画面中,坚决排除可有可无之物,强调简练,强调大块面的重厚感。

同《一个和八个》不同的是:不是有力的震撼,而是静的恬美。

构图不求奇特大胆,而求朴实完整。 4.运动

为造成一种深沉,厚实的感觉,能不动尽量不动。

通过镜头内部的有机调度,通过演员的运动,与不太运动的摄影机形成一个整体,造成既有层次,又有变化的视觉印象。

电影是动的艺术,但电影摄影未必只有“动”这一种手法。

“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 几种具体手法

根据内容的需要——这是根本。统一在导演构思之中——这是前提。 1.重复

全片中,大量运用同景别、同机位、同镜头焦距,甚至同光孔的重复镜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华民族就这样走过了漫长的路.日复一日中有国痛苦、欢乐、渴望、斗争。

同一画面,往往蕴含着,再现着不同的质。 2.色彩蒙太奇

黄是全片的总体色调,但在几个段落中,大量拍摄红色;红轿帘、红盖头、红衣红裤、红腰带、红腰鼓、红花、红马„ „

充满画面的红色!强化了视觉冲击力,造成了情绪上的跌宕起伏,形成节奏。 同样的红色,在不同的段落中,给人迥然不同的感受。 3.光线跳跃

全片是柔和的光线,但两处有跃:

腰鼓——刺目明亮的阳光!这是翻身农民纵情的歌唱。这是新生。

求雨——刺目明亮的阳光!这是精神扭曲农民悲怆的呐喊。这是死亡

死亡了,才会诞生。

几句题外话

80年代的年轻人,常被呼为“现代青年”。所谓“现代”,摈弃传统也。

其实,我们在对未来影片的构思中,从劳资这几句话中得益匪浅:“大方无偶,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20篇:论文答辩阐述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叫xx,来自20082111班,学号57,我论文的题目是《“故事型”小学品德教学模式的构建》。本篇论文是在陈xx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这期间,陈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非常感谢她一直以来的精心指导,同时 也对各位评审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辩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一、选题缘由

选择本课题作为我论文的写作题材的原因如下:一是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二是对于现在小学品德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而引发的思考。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我进行了资料收集,拟定提纲,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很多小学品德教学和模式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

三、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摘要、关键词)

本文共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故事型”小学品德教学模式的内涵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故事型”小学品德教学模式的实践运行 第四部分是“故事型”小学品德教学模式时间运行的绩效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但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有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辩自述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纪录片创作阐述范文
《纪录片创作阐述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