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文献检索课程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05 09:00:5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文献检索课程报告

外语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自拟课题撰写一份检索报告。要求如下:

1.课题名称要求至少包含3个或以上主题词,如“近两年关于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2.

3.

4.

5.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选题不能太大。紧密围绕课题,以检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为主,辅助使用因特网资源,如实记录检索过程,并对检索课题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完成检索报告。 检索年限:近5年的相关文献。如果文献量太少,可以放宽检索年限。 检出相关文献务必严格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 字数不限,注意书面整洁。

报告基本格式

一、选题(15%)

1.课题名称:

2.选题来源:(项目选题、学习选题、兴趣选题)

3.选题目的:(为什么选择该题?)

4.希望文献调研达到什么目的?

5.在选题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二、文献信息检索过程(45%)

1.提炼检索词(包括初次拟定的检索词和调整以后的检索词,并说明选词的过程)。

2.所选用的数据库名称,说明选库理由。

3.以规范参考文献格式列出密切相关文,其中期刊论献10篇文4篇、学位论文2篇、图书2种、外文1篇,网络资料1篇。

三、阅读笔记(20%)

阅读上述文章,选择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中文文献2篇,分别写出阅读笔记(注意与本课题之间的关系)。

四、课程总结(20%)

谈谈学习本课程的体会。(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哪些要点,检索及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和收获,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

推荐第2篇:文献检索期末课程报告

文献检索课程报告样式

标题: 文献检索课程报告

班级 姓名学号

课题名称:磷化工国内外信息研究

1.前言

1.1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2检索策略与检索结果

1.2.1中英文关键词 (至少各两个)

1.2.2检索系统

(包括中国知网,正方系统,读秀等系统

检索类型分为期刊检索、学位论文检索、学术会议检索、专利

检索、外文检索等)

关键词

结果(列出五个文献信息)

2.检索课题综述 (磷化工中国专利技术综述)

3.分析与建议 (对检索课题的评述)

4.参考文献 (至少列出6个参考文献,包括期刊、外文期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专利、

专著等。注意参考文献格式)

推荐第3篇:文献检索课程实习报告

嵌入式系统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班学号:102260004001姓名:杨汉兴

一、分析课题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已被开发人员设计成各种产品,如今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制造、过程控制、通讯、仪器、仪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消费类产品等众多领域。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分类检索中查找分类号):[ T ] 工业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时间范围:(根据不同课题检索的需要来定)如:2000~2011年

二、选择检索工具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3、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方】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

科技文献数据库【万方】

4、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FULink】)

三、确定主题词(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原理、设计、应用

四、编写检索式

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原理)

五、检索结果:

1.馆藏中文图书目录

1.题名: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作者:王勇

出版项: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页码:292页

价格:CNY28.00

分类:TP317

2.题名: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编程与设计

作者:卡莫尔Kamal陈曙辉

出版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页码:20,561页

价格:CNY69.00

分类:TP360.

212.维普资讯(VIP)资源整合

3.篇名:基于μClinux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作者:王登磊 张明新 范学英

刊名:《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 7期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μClinux 交叉编译 摘 要: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的概念、应用领域和研究意义,分析了μClinux的特点,并详细给出了在嵌入式μClinux系统模式下基于S3C4510B的开发板进行程序设计开发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建立交叉编译开发环境、编译内核与文件系统及添加应用程序。

4.篇名: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李会 邬迪

刊名:《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 01Z期 关键词:实时性 嵌入式系统 工业控制

摘 要:工业控制是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的重要领域,Linux系统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有力工具,本文主要利用Linux系统来具体实现一个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同时,所讨论的实时系统的研究,为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支持多种实时调度方法提供了可能性。

5.篇名: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化浅析

作者:燕德丽 夏岩

刊名:《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 27期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平台化开发 嵌入式操作系统

摘 要:传统单片机系统下的小作坊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嵌入式世界的需求,基于平台化的开发方式是必然趋势。

3.中国知网(CNKI)资源整合

6.篇名:嵌入式系统综述

作者:李佑军

刊名:现代电子技术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硬件抽象层; 嵌入式微控制器; 微型机;

摘 要: 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对嵌入式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概述。

7.篇名: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技术研究

作者:王勇; 姚亦峰; 蒋兴浩; 陈抗生

刊名: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第04期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接入; Internet

摘 要: 分析了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技术,针对以8/16bit低速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联网方案。最后还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8.篇名:浅论嵌入式系统

作者:黄玉东; 朱华杰

刊名: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04期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后PC时代; 操作系统; 单片机;

摘 要: 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构成和特点,以及它的发展过程和应用领域。

9.篇名: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

作者:李嘉; 杨佃福;

刊名:自动化仪表2002年第04期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数据监控; 远程监控;

摘 要: 嵌入式系统以其体积小、功能多、支持以太网技术等优点而成为工控领域中的新热点。本文介绍的数据监控系统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 ;利用其串口与底层I/O节点相连 ,上层则直接联入Internet,允许授权的用户在Internet任意一点应用浏览器访问该系统并实现对下层设备的监控。

4.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0.论文题目: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氧化锌避雷器在线测试仪设计

全部作者:李德 冀小平(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发表日期:2009-12-22

11.论文题目: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USB和RS-232通信电路设计

全部作者:柴森(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发表日期:2009-09-18

12.论文题目: 基于AVR的时间触发嵌入式系统设计

全部作者:邵峰 李铁鹰(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发表日期:2009-08-11

13.论文题目: 基于瘦客户计算的嵌入式系统可扩展结构

全部作者:武越川 张悠慧 田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发表日期:2009-05-22

14.论文题目: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无线摄像头的设计

全部作者:董亮 王艳芬 程婷婷 徐小民(中国矿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发表日期:2009-05-19

推荐第4篇:文献检索课程心得体会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在陈老师别具特色的讲授中,我完成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学习,接触到万方、维普、读秀、超星、CALIS、CASHL、中国知网等许多实用的中外文数据库。通过一个学期的认真学习,无论是在课程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我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收获

(一)理论收获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对文献检索的基础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定义及相互关系,文献检索的定义,文献信息的出版类型,数据库的类型划分,检索步骤和方法等。

(二)掌握了以下几种重要数据库

(1)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CALIS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下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七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一个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2)读秀 读秀学术搜索是目前全世界最完整的文献搜索及获取服务平台,其后台建构在由北京世纪超星有限责任公司在18年来所数字化的215万种图书元数据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基础上。以9亿页中文资料为基础,为读者提供深入内容的章节和全文检索、部分文献试读、文献传递等多种功能。

收入中文图书全文215多万种,元数据1.9亿条(其中中文期刊5000多万条,中文报纸近3000万条)。其一站式检索实现了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学术文章等各种异构资源在同一平台的统一检索,通过优质的文献传递服务,实现了为读者学习、研究、写论文、做课题提供最全面准确的学术资料和获取知识资源的捷径。

读秀的目标:让更多人读更多书。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网建立于2000年,经过10年的商业建设,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中文信息服务网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服务网,并成为GOOGLE搜索的重量级合作伙伴,是Google Scholar最大的中文内容合作网站。

维普人一直在不断的开拓创新!迄今为止,维普公司收录有中文报纸400种、中文期刊12000多种、外文期刊6000余种;已标引加工的数据总量达1500万篇、3000万页次、拥有固定客户5000余家,在国内同行中处领先地位。

(三)检索步骤概述 信息检索的步骤大致如下: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选择检索方法、查找文献线索、索取原始文献。

一、分析课题

1、分析课题所需的文献类型

2、确定研究课题所需的文献类型

确定研究课题所需的文献类型,方便进行侧重查找。

3、根据研究课题的背景信息,确定检索文献的时间范围 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不同时间段的文献。

二、选择检索工具

选择检索工具要根据检索课题的学科、专业特点以及所需文献类型。

根据我的课题的学科、专业特点以及所需文献类型,我所使用的检索工具主要是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新数字图书馆,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包含诸多学科的文献,其中有许多属于教育学范畴的专业性文献。这些文献的类型也较为丰富,有期刊文献、会议论文、书籍文献等。因此,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检索工具有利于学年论文资料的收集。

三、确定检索途径

在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含数据库型)查找文献信息时,主要是利用检索工具的各种索引(或检索字段)。每种索引(或字段)提供一种文献信息检索途径,一般来说,每种检索工具都为用户提供几种检索途径,归纳起来一般可以分为:分类途径、主题途径、作者途径、题名途径、号码途径和其他途径。

1、分类途径

是指按文献信息所属的学科类别来检索文献的途径。

2、主题途径 是指从文献信息的主题概念出发,按照相应的主题词检索文献的一种途径。各种检索工具(含数据库)大多附有主题索引,检索时应注意根据检索工具所采用的主题语言的选词规定或说明来确定所检索课题的主题词。

3、著者途径

是指通过已知著者(个人著者、团体著者)的名称来检索文献的途径。大多数检索工具都编有著者索引。

四、选择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很多,倒查法和追溯法比较常用,也比较方便,这里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说明。

1、倒查法

是指按课题的起始年代,由近及远逐年查找文献的检索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课题查新以及掌握研究动态和制定研究规划时使用。采取这种方法可以及时把握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且检索的时间跨度可以灵活掌握,检索效率高。

2、追溯法

利用文献后面所附参考文献查找到一批文献,又利用所查到的这批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文献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检索文献时,可以收集到比较多的资料,可视作小型情报源。

五、查找文献线索

使用主题途径、题名途径和著者途径获得文献线索,比较简便快捷;使用分类途径获得文献检索,则需要在该课题所属的类号和类目下逐条查找。

六、查找原始文献

查找原始文献是文献检索的最终目的。根据检索到的文献线索,利用各种类型的馆藏目录,可查到文献原文(包括期刊和书籍等)。 总而言之,上述方法对所有的数据库都适用,只是稍微有点差异罢了。另外,通过对信息检索的学习,更好的掌握了万维网信息检索与利用,对我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推荐第5篇:文献检索课程考核

文献检索课程考核作业:

结合文献检索的方法拟定一份论文写作纲要 内容包括:

论文标题:

学科背景(学科历史背景和科研现状,热点等等): 论文摘要:

参考文献:

要求:

完成时间:

字数:

参考文献:

格式:

检索式: 2014-5-31前; 1200-1500字; 不少于15篇,应包含一定数量的国外参考文献;A4 纸,最好注明拟投稿的期刊名。 检索词、检索途径、使用数据库、命中记录数

推荐第6篇:文献检索课程总结报告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总结报告

本学期,在陈老师别具特色的讲授中,我完成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学习,接触到Nature、EBSCO、CABI、CNKI、Elsevier、SpringerLink等许多实用的中外文数据库。通过一个学期的认真学习,无论是在课程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我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一 、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意义

文献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文献检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并通过经常性的实践,逐步掌握文献检索的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文献。学习该课程对我们今后更高效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

(一)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有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被称为词典之父的英国学者S·约翰逊说过:“知识分两类,一类是我们所知道的科学知识,另一类是关于哪儿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文献检索与利用》正是向我们系统讲述“关于哪儿和怎么样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的一门课程,是指导我们获得“致信息之千里的舆马、绝文献之江河的舟楫”的一门课程。

德国柏林图书馆门前有这样一段话:“这里是知识的宝库,你若掌握了它的钥匙,这里的全部知识都是属于你的。”这里所说的“钥匙”即是指信息检索的方法。

研究生在校期间,在教师讲授式的课堂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授之以鱼”只能让其享用一时。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可以使同学们无师自通,找到一条吸收和利用大量新知识的捷径,让我们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自主获取所需知识。是谓“教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无穷。

(二)培养我们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得所需信息的能力

当今时代,文献资料的数量浩如烟海,信息社会的浪潮正冲击着一切有人类的地方,这一现实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我们每个读者正面临着三种挑战:即无限的文献资料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急涌而至的文献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大量新知识的出现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这使文献的获取与利用越来越困难,很多人在文献情报的大海面前只能“望洋兴叹”,常常为检索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而苦恼,但那些对他们有用的文献资料却躺在书架上睡大觉;有的人虽然查找到一些,却不知道这已是过时或者不足为凭的东西;有的人想要研究某一专题,苦苦检索,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现在文献资料包罗万象,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而全面地获取所需信息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认真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可以让我们掌握关于文献检索的专门理论和有效的检索途径和方法,接触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数据库,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提高检索技能。

(三)使我们养成良好的文献检索习惯,提高大家的科研素养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涉及大量关于文献发展规律的介绍,课程讲授中老师也会穿插很多科研工作与文献检索相互关系的事例,实习过程中大量的检索实践也让我们深刻的感觉到文献检索中获得的大量资料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闭门造车只会重复别人的劳动或者走弯路。研究人员在选题开始就必须进行信息检索,了解别人在该项目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目前正在做,谁在做,进展情况如何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确保避免重复研究,少走或不走弯路,使自己的工作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二 、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收获

(一)理论收获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对文献检索的基础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定义及相互关系,文献检索的定义,文献信息的出版类型,数据库的类型划分,检索步骤和方法等;除此之外,在老师的拓展讲解和个人实践中,我还学习到如何追溯一项研究的源头和追踪该研究的进展,同时我还深刻地认识到通过文献检索了解科研进展和趋势是我们拟定课题、确定实验方案的基础,评价科研文章的价值除了看其所在期刊以外,该文章的参考文献质量和引证文献的数量也是很重要的评判依据。

(二)掌握了以下几种重要数据库

Nature:数据库是英国Nature集团提供的全文期刊数据库,覆盖生物、医学、物理等学科,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EBSCO:EBSCO是一个具有60多年历史的大型文献服务专业公司,提供期刊、文献定购及出版等服务,总部在美国,19个国家设有分部。开发了近100多个在线文献数据库,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等多种学术领域。

CABI:CABI是一个成立于1910年,总部在英国伦敦,全称是Centre Agriculture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是一个非盈利的国际农业学组织。 CABI出版一系列农学学术数据库,在世界农学界享有盛誉。该数据库收录的450万笔记录来自于11,000种期刊、书籍、学会报告,以及其它国际上出版的各种专著。该数据库内容年限为1990年至今,并配有源自75种语言出版的原始论文的英文文摘。

Wiley InterScience 其发行者John Wiley & Sons Inc.是有近200 年历史的国际知名专业出版机构,在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学术文献出版方面颇具权威性。 Wiley InterScience 是综合性网络出版及服务平台,收录时间为1996年至今,收录内容涉及商业、金融和管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教育学、工程学、法律、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统计学、物理等十四个学科, 共收录了 360多种科学、工程技术、医疗领域及相关专业期刊、30 多种大型专业参考书、13 种实验室手册的全文和 500 多个题目的 Wiley 学术图书的全文。 其收录的期刊大部分是被SCI、SSCI、EI收录的核心期刊。 提供的数据类型为文摘,题录和全文电子期刊。

该数据库适用行业:科学、技术与医学。 主要特点: 1.Early View是Wiley独有的服务(在期刊浏览结果页面中)。在文章尚未印刷出版之前,先提供给读者在线阅览,这些文章是完整和可被引用的。(如11月已经可以阅读将在12月份印刷版正式出版的文章 ) 2.Mobile Edition允许PDA用户拥有一些Wiley最著名期刊的最新信息,使用AvantGo免费软件,就能随时收到题录和文摘。 3.订阅团体用户及其授权用户可以获取PDF格式或HTML格式的全文。文摘有两种表示形式,其一是标准模式,包括期刊和论文题目信息、作者、关键词和文摘全文;其二是扩展模式,在标准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全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扩展模式仅对订阅用户有效。 4.Article Select 使读者可以获取非订购的期刊或电子图书的单篇全文。

Elsevier: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科技与医学文献出版发行商之一,已有180多年的历史。ScienceDirect系统是Elsevier公司的核心产品,自1999年开始向读者提供电子出版物全文的在线服务,包括 Elsevier出版集团所属的2 200多种同行评议期刊和2 000多种系列丛书、手册及参考书等,涉及四大学科领域:物理学与工程、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数据库收录全文文章总数已超过856万篇。

SpringerLink:Springer出版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德国出版公司,其网上出版系统SpringerLink收录1,800多种学术期刊(包括原Kluwer出版社的全部期刊),其中许多为核心期刊,700种期刊是被SCI、SSCI和EI收录的核心期刊,收录时间起自1997,提供全文,是科研人员的重要信息源。

(三)检索步骤概述

1 分析课题,明确查找目的与要求

这一步主要是根据研究课题的背景信息,确定所需文献的类型和时间范围等具体条件限制,以方便根据自己的需要侧重查找; 2 选择检索工具

这一步要同时考虑检索课题的学科、专业特点、所需文献类型以及不同数据库的功能特点。本学期老师介绍的数据库都是非常知名的数据库,其所收录的文章都具有相当的水平,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检索技能和对相关课题的了解,很可能因为输入的检索条件限制范围过于偏狭或检索词不合适而多次检索无果。一般情况下,我会分两步检索,首先在中文数据库如CNKI中检索,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寻找专业词汇的翻译或直接从页面显示结果中(如所列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等)获取外文文献的题目,再设法找到该文献后获取专业英语词汇。之后再利用这些信息到外文数据库中检索。

3 确定检索途径

在利用各种数据库查找文献信息时,主要是利用数据库设置的检索字段(如title、author等),每种字段对应一种检索途径,归纳起来可分为:分类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和题名途径等。在对课题不够了解和首次检索时,一般采用分类途径和主题途径。如果确定了文献的所在刊名或著者、编译者等信息还可以选择题名或著者途径。

4 选择检索方法

检索方法主要有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和追溯法等。主要依据不同的检索目的进行选择。顺查法即按照由远及近的时间顺序进行检索,该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如果我们需要了解某一课题的发展全过程,可以采用该方法。倒查法即由近及远,可以最快的获得最新资料。抽查法是针对该项目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段进行重点查询,这要建立在一定背景知识上。追溯法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一级一级的向前追查,依据文献的引用关系,获得一定的检索结果。

5 查找文献线索,获得原始文献

文献检索的目的是获取全文文献,有时在数据库中的检索只能得到相应的文献信息。这时,我们要根据这些信息通过各类型的馆藏目录、文献传递等方式获取原文。

本课程的不足

推荐第7篇:《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摘要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我在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对基本知识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什么是信息素养,身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提高信息素养,这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研究课题,对各个数据库的了解以及如何检索文献、筛选信息让我们更充分的学习专业性知识,拓宽视野。关键词信息网络文献检索网络查询工具网络信息检索教学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数据库信息获取心得体会

正文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文献检课程在这期间,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同时,学习了具体的文献检索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也很有帮助,例如,当我们需要查询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用以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和书籍。另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方便搜索,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申请个人图书馆,专门查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随便

下载的文献。我通过对《文献检索》的学习了解到不同的数据库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中文检索中,维普中文数据库范围要小一些,主要就是期刊;万方数据库中的论文质量都比较高,检索结果也十分详细,包括:论文题目、作者、专业、导师、单位、分类号、关键词、文摘等等;超星图书馆非常有用,很多经典的图书,在其上找到;三

大索引分别为SCI、EI、ISTP,它们分别收录了国际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科技期刊、工程领域期刊及会议、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中国期刊网,即中国知网,网址为:www.cnki.net,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直接获取原文,其针对性地获取全文,检索效果好,速度快[4]。英文数据库如Elsever SDOS,它是荷兰历史悠久的跨国出版公司,其中的大部分期刊都是SCI、EI等国际公认权威大型检索数据库收录的各个学科的核心学术期刊,该数据库至少每周更新一次,时效性强[1];EBSCO是美国的一家私人公司,是全球最早推出全文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公司之一,可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以提供100 多种全文数据库和二次文献数据库: Academic Source Premier(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usine Source Premier(商业资源集成全文数据库,Academic Source Premier(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世界最大的综合学术性跨领域数据库,提供近4,700 种高学术水平出版物全文,其中包括3,600 多种专家评审刊物。收录范围横跨近乎每个学术研究范畴,提供的信息可回溯至1975 年,该数据库通过EBSCOhost每日更新[2]。Springer 出版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德国出版公司,其网上出版系统Springer Link,该数据库收录期刊、丛书、图书、参考工具书等文献类型。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和天文学、化学、医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及经济、

法律等方面。这些数据库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各专业方面的知识[3]。数据库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想要熟练地使用它还是要进行认真学习的,因为我们在查找有用信息的同时还要摒弃那些无用的信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识到利用数据库检索文献是要了解很多具体内容的。要知道各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那些特点,要抓准关键词,主题,文献时间,作者信息等等。其中关键词是最重要的,因为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检索出来的文献会相差很大,关键词选正确会大大提高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就一定要选好关键词,所以选好关键词是使用数据库首先应该学会的。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门课程是最实用的课程之一,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学会利用信息检索如何最快最准确的搜索想要的信息。文献检索作为一种工具,能通过他人的知识而对前人研究继承,发展和创新,通过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学习和借鉴来进一步进行自己的研究,对于我们以后写毕业

论文会有很大的帮助。文献信息资料是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基础,各项学习和研究工作都将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文献信息资料来开展。信息资源越丰富,学习和研究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面对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源,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具备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通过文献检索,可以获取学术动态;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寻找未知问题的答案;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培养信息意识、提高自学的能力……可以说,同学们平时的学习及毕业论文的写作等都与文献检索密切相关。

网络数据库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想要熟练的实用它还是进行认真的学习的,因为我们在查找有用信息的同时还要摒弃那些无用的信息,在学习之前,我也在百度,googl等搜索引擎上搜索过一些文献,认为搜索很简单,但

是经过学习之后,我知道我先前的想法是错误的,利用网络数据库是要了解很多事情的,如要知道各搜索引擎的特点以及特殊的使用方法,而且要知道各个数据库自己的特点,要抓准关键词,关键词选正确会大大提高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就一定要选好关键词。

在此次文献检索课程中,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不仅了解到了信息检索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文献可以分为期刊,专利,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并了解到了很多检索系统,如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EI,EBSCOhost , SpringerLink ,超星电子图书,方正Apabi电子图书等。并了解到了各种数据库的特点,如:维普数据库中主要是期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多样性,EBSCO是全球最早推出全文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公司之一,在SCI中则可以查到各个领域的论文,研究成果,Springer则收录了各个领域的许多核心期刊等。

总之,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不仅了解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也了解了如何在数据库中更快捷地搜寻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然而,短暂的学习是不够的,数据库的不断更新也在提示着我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更多的了解数据库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发展做准备。学了现代信息检索后,我对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来源都有了了解,在生活中,我能通过《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信息检索查到我想要的资料,我觉得这门课对我真实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刘炜.Elsever SDOS检索系统介绍[J].中国索引,2004,(02;53-54 [2]姜继红,陈少川.EBSCO网络全文数据库介绍[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2.[3]冯花朴.Springer LINK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系统[J].现代情报,2003,(11

推荐第8篇:《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摘要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我在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对基本知识方 面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什么是信息素养,身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提高信息素养,这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研究课题,对各个数据库的了解以及如何检索文献、筛选信息让我们更充分的学习专业性知识,拓宽视野。

关键词 信息网络 文献检索 网络查询工具 网络信息检索 教学研究

大学生

信息素养

数据库

信息获取

心得体会

正文 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文献检课程在这期间,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同时,学习了具体的文献检索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也很有帮助,例如,当我们需要查询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用以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和书籍。另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方便搜索,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申请个人图书馆,专门查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随便下载的文献。我通过对《文献检索》的学习了解到不同的数据库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中文检索中,维普中文数据库范围要小一些,主要就是期刊;万方数据库中的论文质量都比较高,检索结果也十分详细,包括:论文题目、作者、专业、导师、单位、分类号、关键词、文摘等等;超星图书馆非常有用,很多经典的图书,在其上找到;三大索引分别为SCI、EI、ISTP,它们分别收录了国际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科技期刊、工程领域期刊及会议、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中国期刊网,即中国知网,网址为:www.cnki.net,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直接获取原文,其针对性地获取全文,检索效果好,速度快[4]。英文数据库如Elsever SDOS,它是荷兰历史悠久的跨国出版公司,其中的大部分期刊都是SCI、EI等国际公认权威大型检索数据库收录的各个学科的核心学术期刊,该数据库至少每周更新一次,时效性强[1];EBSCO是美国的一家私人公司,是全球最早推出全文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公司之一,可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以提供100 多种全文数据库和二次文献数据库:Academic Source Premier(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usine Source Premier(商业资源集成全文数据库),Academic Source Premier(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世界最大的综合学术性跨领域数据库,提供近4,700 种高学术水平出版物全文,其中包括 3,600 多种专家评审刊物。 收录范围横跨近乎每个学术研究范畴,提供的信息可回溯至 1975 年,该数据库通过 EBSCOhost每日更新[2]。 Springer 出版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德国出版公司,其网上出版系统Springer Link,该数据库收录期刊、丛书、图书、参考工具书等文献类型。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和天文学、化学、医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及经济、法律等方面。这些数据库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各专业方面的知识[3]。

数据库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想要熟练地使用它还是要进行认真学习的,因为我们在查找有用信息的同时还要摒弃那些无用的信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识到利用数据库检索文献是要了解很多具体内容的。要知道各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那些特点,要抓准关键词,主题,文献时间,作者信息等等。其中关键词是最重要的,因为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检索出来的文献会相差很大,关键词选正确会大大提高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就一定要选好关键词,所以选好关键词是使用数据库首先应该学会的。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门课程是最实用的课程之一,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学会利用信息检索如何最快最准确的搜索想要的信息。文献检索作为一种工具,能通过他人的知识而对前人研究继承,发展和创新,通过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学习和借鉴来进一步进行自己的研究,对于我们以后写毕业论文会有很大的帮助。文献信息资料是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基础,各项学习和研究工作都将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文献信息资料来开展。信息资源越丰富,学习和研究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面对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源,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具备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通过文献检索,可以获取学术动态;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寻找未知问题的答案;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培养信息意识、提高自学的能力……可以说,同学们平时的学习及毕业论文的写作等都与文献检索密切相关。

网络数据库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想要熟练的实用它还是进行认真的学习的,因为我们在查找有用信息的同时还要摒弃那些无用的信息,在学习之前,我也在百度,googl等搜索引擎上搜索过一些文献,认为搜索很简单,但是经过学习之后,我知道我先前的想法是错误的,利用网络数据库是要了解很多事情的,如要知道各搜索引擎的特点以及特殊的使用方法,而且要知道各个数据库自己的特点,要抓准关键词,关键词选正确会大大提高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就一定要选好关键词。

在此次文献检索课程中,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不仅了解到了信息检索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文献可以分为期刊,专利,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并了解到了很多检索系统,如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EI,EBSCOhost ,SpringerLink ,超星电子图书,方正Apabi电子图书等。并了解到了各种数据库的特点,如:维普数据库中主要是期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多样性,EBSCO是全球最早推出全文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公司之一,在SCI中则可以查到各个领域的论文,研究成果,Springer则收录了各个领域的许多核心期刊等。

总之,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不仅了解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也了解了如何在数据库中更快捷地搜寻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然而,短暂的学习是不够的,数据库的不断更新也在提示着我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更多的了解数据库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发展做准备。

学了现代信息检索后,我对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来源都有了了解,在生活中,我能通过《文献检索》课程论文

信息检索查到我想要的资料,我觉得这门课对我真实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刘炜.Elsever SDOS检索系统介绍[J].中国索引,2004,(02);53-54 [2]姜继红,陈少川.EBSCO网络全文数据库介绍[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冯花朴.Springer LINK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系统[J].现代情报,2003,(11

推荐第9篇:文献检索报告

科技信息检索 检索报告

级 专业 班

说 明

利用所学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自定检索课题,从多方面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完成该课题的综合检索报告。

一、数据库选择要求

1.中文数据库:CNKI系列资源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图书馆。

2.外文数据库:EBSCO、springer等。3.搜索引擎:读秀、google、百度等。

4.专利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二、条目解释

1.“检索年限”:范围限定在最近十年以内,各种数据库(检索工具)尽量选用同等年限,以便之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各类数据库(检索工具)的认识。2.“检索词”:列出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3.“检索式”: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以及检索项(如: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来源、全文、参考文献、基金等)。如:题名=汽车 and 尾气 and 排放and 控制。请注意各数据库检索式不一定相同。 4.每种检索系统检索完毕后,记录检索结果(检出文献篇数),按规定条数列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只需列出5条最相关的,不足5条请注明原因),注:中外文数据库列出题名、作者、出处、摘要;专利列出专利名称、申请号、申请人和摘要;搜索引擎列出标题、网址、摘要。

三、其它要求

检索课题概况

1、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 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

2、分析研究课题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征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引发了企业系列变革。

如今,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 2.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模型及应用 3.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题主要是根据信息技术对企业_从CAD到Intranet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进行相关材料的查找。

3、检索策略 3.1 检索工具

1) 利用“中国知网”查找有关硕士、博士论文。 2)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3) 利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4) 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 5) 利用“SpringLink”查找相关论文。 6) 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知识。 3.2 检索词

1) 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管理 2) 信息技术 and 企业

3) 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影响

4、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4.1 检索工具 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1.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1.2 检索年限 2000.1.1——2015.3 4.1.3 检索结果

1 .赵良才 辅助工艺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2 .李德庆 计算机辅助制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2 3 .刘昭东 信息与信息化社会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5 4 .李正男 信息高速公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4.2 检索工具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4.2.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2.2 检索年限 2000.1.1——2010.5.1 4.2.3 检索步骤与结果 ......

5、检索结果评价 本次检索采用4个中文数据库、3个网络搜索引擎、1个外文数据库,查找到的信息有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电子图书、网络评论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内容完整,且都是近十年的最新材料,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检索,不仅查找了课题相关信息,也发现了一些课题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检索结果良好。

6、综述

本次检索获得了20个检索结果,文章1《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_黄红梅_4典型案例分析_52_57》以此为背景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找出二者的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从管理技术方法、管理组织模式、管理行为、管理思想、管理职能五个方面详细展开,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体现于优化的管理技术方法、灵活的管理组织模式、教练式的管理行为、柔性的管理思想、创新的管理职能,并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为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理论上研究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扁平化、柔性化、网状化的管理组织模式;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数字化的战略管理,构建了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底层支撑框架、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制约要素互动解析模型、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刺激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综合模型。文章结合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及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理论和模型研究,设想了一种符合时代背景的新型管理模式: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认为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规则,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变革,拿出创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 文章采用理论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以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长春第一光学精密仪器厂、长春机械印刷厂作为案例,对其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图文并茂地展现信息技术对管理影响的现状。

文章2《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_左美云》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从CAD到Intranet。

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渗透于各种传统技术中,由此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和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 ,也出现一系列常在媒体上争奇斗妍的缩略语 :CAD、CAPP、CAM、OA、M IS、DS S、ES、N C、M RPII、PLC、FM S、C IM S、In-tranet、Internet 等等 。那么 ,这些概念或词组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怎样?本文试图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图 1)勾画出这其间的相互关系 ,并扼要地阐述其内容和关系 。

文章3《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_模型及应用_林丹明》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应用分析,所得结论与现实状况有较好的相关性。至此,我们初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企业纵向边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 动”这一问题给出了理论上的回答。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不仅企业,它的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都会受到影响,它们也会通过调整边界以适应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纵向边界变动就不一定能保持有效性。如何克服这些不足,使模型的分析和结论更完善,是以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规则,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变革,拿出创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从CAD 到 Intranet ,无不体现了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巨大影响 。当然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概念和系统 ,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 ,也未必就穷尽了其中内在联系,本文只是试图通过层次分析 ,使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至于 CIMS、Intranet 在欧美国家也属最先进系统,在我国则是试点阶段 。我们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影响的全貌 ,有助于把握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 。

推荐第10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

课题名称: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〇一二年五月

检索范围:

1.时间:2008—2012 2.文种:中、英

3.文献类型:期刊、专利、标准、会议论文

4.检索词: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安全(security)

检索工具: 1.维普数据库 2.清华数据库 3.万方数据库 4.SPRINGER 5.EBSCO 6.EI 7.www.daodoc.com/

第11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

姓名 龚淼森班级09应用化学学号 0910403101

4检索课题:电镀技术研究与应用

检索工具:全国报刊索引

检索途径:分类

检索式:

检索结果:

1、退除不良镀层的方法

(三)/程泸生//电镀与涂饰(广州).-2009,28(7),-16-19

2、电镀过程中清洗的注意事项/李飞//电镀与涂饰(广州).-2009,28(7).-20-21,24

3、化学镀法制备蛋壳型银-铜双金属粉/徐锐,周康根,胡敏艺//材料科学与工艺(哈尔

滨).-2009,17(3).-333-335

4、化学镀Ni-P-MoS2复合镀层制备与表征/潘兆花;谢广文//电镀与涂饰(广

州).-2009,28(7).-25-27,38

5、电沉积制备Ni-S涂层电极的研究/袁铁锤;李瑞迪;刘红江//功能材料(重

庆).-2009.40(7).-1121-1123

6、晶化温度对非晶态Cr-Fe-C合金镀层的影响/伊志娟;席慧智//金属热处理(北

京).-2009,34(7).-38-41

7、阴极电流密度对电镀Ni-W合金镀层质量的影响/蔡羽;陈艳芳;宫方方等//热加工工艺

(兴平).-2009,38(14).-97-98

8、磁场非平衡度对Cr镀层晶体生长过程的影响/文晓斌;李里;梁戈等//人体晶体学报(北

京).-2009.38(3).-693-699

9、铜铁件上薄层亮的空隙及其封闭实验/袁诗璞//电镀与涂饰(广州).-2009.28(7).-12-15

10、不同镀锌工艺三价铬钝化耐腐蚀性研究/吴育忠;黄美玲;李伟善//电镀与涂饰(广

州).-2009.28(7).-39-41

检索小结:

第12篇:文献检索报告

科技信息检索 检索报告

级专业班学号姓名

说明

利用所学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自定检索课题,从多方面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完成该课题的综合检索报告。

一、数据库选择要求

1.中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万方信息资源系统、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图书馆或读秀学术搜索。

2.外文数据库:Ei COMPENDEX、SCI、SCIENCEDIRECT、EBSCO、Springerlink、ABPST等。

3.搜索引擎:google、百度等。

4.专利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美、欧、日)。

二、条目解释

1.“检索年限”:范围限定在最近十年以内,各种数据库(检索工具)尽量选用同等年限,以便之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各类数据库(检索工具)的认识。

2.“检索词”:列出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3.“检索式”: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以及检索项(如: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来源、全文、参考文献、基金等)。如:题名=汽车 and 尾气 and 排放and 控制。请注意各数据库检索式不一定相同。

4.每种检索系统检索完毕后,记录检索结果(检出文献篇数),按规定条数列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只需列出5条最相关的,不足5条请注明原因),注:中外文数据库列出题名、作者、出处、摘要;专利列出专利名称、申请号、申请人和摘要;搜索引擎列出标题、网址、摘要。

三、其它要求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示例

1、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

计算机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o physics in middle school

2、分析研究课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同样可以引入计算的先进技术,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如今,计算机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技术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2) 计算机在实验仿真中的应用。

3) 计算机在教学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题主要是根据计算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应用进行相关材料的查找。

3、检索策略

3.1 检索工具

1) 利用“中国知网”查找有关硕士、博士论文。

2)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3) 利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4) 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

5) 利用“SpringLink”查找相关论文。

6) 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知识。

3.2 检索词

1) 计算机 and 中学 and 物理教育

2) 计算机 and 课件制作

3) 计算机 and 物理实验 and 仿真

4) 计算机 and 成绩分析

4、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4.1 检索工具

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1.1检索式

1) 题名=计算机 and 物理教育

2) 主题=计算机 and 物理教育

3) 题名=计算机 and 物理实验仿真

4) 主题=计算机 and 物理实验仿真

4.1.2 检索年限

2000.1.1——2010.3

4.1.3 检索结果

[1] 唐军.关于在高中物理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

2003-07-31.

中文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已经逐渐脱离了将计算机媒体与其它媒体进行比较的模式,转而将计算机纳入教学媒体系统中,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这其中当然包括教学媒体的设计。 本文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在新的时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概念和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领域、新方法。 笔者以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基础,探究了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高中物理教学相关理论,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特点,媒体设计等等的新发展。另外,笔者还结合计算机相关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尝试将传统物理课堂与多种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新的学习模式相结合,来提高中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本文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概念、相关的理论基础及这些理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指导意义;第二章首先从物质、社会、理论基础三个方面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产生的必然性;然后根据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脉络。

[2]吴明和.多媒体CAI与物理教育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 (硕士),2001,(01)

中文摘要: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的角度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 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物理多媒体CAI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物理多媒体CAI 的发展趋势。最后制作了三个物理多媒体课件。

[3] 冯山,许毅, 徐澍, 朱大勇.智能教育物理平台中层次结构的图元知识表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 06期.

中文摘要:论述了智能教育物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基于图元知识表示的必要性 ,分析了现有辅助类教育软件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解与组合思想和学科领域知识结构特征的层次图元知识表示方法 ,其目的在于将物理问题求解和物理实验仿真的问题表达统一于相同的图元知识元件中 .已有的研究表明 ,这种表示体系是可行的 ,它有直观、清晰和自然的优点。

[4] 卢云, 蒋爱莲, 王明东.物理实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介绍.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1999年 06期

中文摘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应软件对物理实验的原理、内容及仪器进行熟悉、操作,来完成实验预习、调试、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及书写实验报告等实验过程,介绍了物理实验仿真系统的特色、内容、使用及注意事项。

[5] 杨晓翠,于春平,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

04期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阐述物理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多 媒体技术在物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2 检索工具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4.2.1检索式

1) 计算机 and 中学 and 物理教育

2) 多媒体 and 物理教育

3) 仿真 and 物理实验

4) 计算机 and 成绩分析

4.2.2 检索年限

2000.1.1——2010.5.1

4.2.3 检索步骤与结果

......

5、检索结果评价

本次检索采用4个中文数据库、3个网络搜索引擎、1个外文数据库,查找到的信息有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电子图书、网络评论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内容完整,

且都是近十年的最新材料,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检索,不仅查找了课题相关信息,也发现了一些课题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检索结果良好。

6、总结

本次检索获得了20个检索结果,主要论述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仿真技术的概况。文章《关于在高中物理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了重新审视,并结合计算机相关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尝试将传统物理课堂与多种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新的学习模式相结合,来提高中学物理的教学质量。文章《多媒体CAI与物理教育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的角度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 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物理多媒体CAI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物理多媒体CAI 的发展趋势。 „„„„„„„„„„„„„„

第13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3D 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摘要:3D 食品打印机是在 3D 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快速食品制造机械,不仅可以人性化的改变食物形状,改良食品品质,还可以自由搭配均衡营养。3D食品打印机让人们无须满身大汗的在炉火前烹煮,轻轻松松就能制作出美味食品,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节省手工烹煮时间,精简制作过程,从而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自制食品。

关键词: 3D 打印技术健康 自制食品

Application of telecom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the food

Abstract: 3D food printer is a kind of fast food development based on 3D printing technology on manufacturing machinery, not only can the humanization change shape of the food to improve food quality, but also free collocation nutrition.3D food printer let people do not sweat cooked in front of the fire, you can easily make delicious food, its purpose is to help people save manual cooking time, streamlining the production proce, so as to encourage people to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 eat Homemade food.Key words: 3D printing technology healthy homemade food.

引言

中国食品安全备受关注,近几年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无疑给食品安全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技术保证。3D打印是一种与传统的材料加工方法截然相反,基于三维CAD 模型数据,通过增加材料逐层制造的方式。其采用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的制造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食品原料的添加,制成所需食品,对于食品的节约发展有极大的意义,同时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也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使人们可以享受到最好的安全食品。食品3D打印技术

一定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生机。

3D 打印技术是迅猛发展的快速成型技术催生而出的一项新兴技术,它代替传统制造业的机床、刀具和流水作业等繁琐工序,以快速、方便、灵活、高精度、高质量、低成本等特点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和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自1986年美国推出第一台 3D 打印机以来,3D 打印技术已有近30年的发展时间,在此期间3D 打印技术经历了从萌芽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的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发展、设备大小得到改良、应用领域逐渐拓宽、打印成本不断降低等方面。同时3D 打印技术被认为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新材料、新技术为主要优势,在医学、航天、食品工业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一、3D 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1.1、3D 食品打印机

3D 食品打印机是将 3D 打印技术应用到食品制造层面上的一种机器,主要由控制电脑、自动化食材注射器、输送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它所制作出的食物形状、大小和用量都由电脑操控,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与 3D 打印机相似。其使用的打印材料是可食用的食物材料和相关配料,将其预先放入容器内,将食谱输入机器,开启按键后注射器上的喷头就会将食材均匀喷射出来,按照“层打印、堆叠成型”制作出立体食物产品。

使用者可以自主决定食物的形状、高度、体积等,不仅能做出扁平的饼干,也能完成巧克力塔,甚至还能在食物上完成卡通人物等造型。

用于食品打印的材料来源丰富,可以是生的、熟的、新鲜的或冰冻的各种食材,将其绞碎、混合、浓缩成浆、泡沫或糊状,打印出的食品口感各样,方便咀嚼下咽,同时还可自由搭配营养。对于咀嚼困难或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病人,3D 打印食品不仅人性化地改变食物形状以及改良食品品质,更提供了均衡营养。世界首款3D食品打印机是西班牙创业公Natural Machines研制出的名为“Foodini”的食品打印机,是一款融“技术、食物、艺术和设计”于一身的家用食品机械,通过多 个喷嘴的不同组合,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食物,如汉堡、披萨、意面和糕点等多种食品。

1.2、3D 食品打印机的应用进展 2011 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世界首台3D巧克力打印机1,此后经过技术改进与2012 年正式上市。3D巧克力打印机使用巧克力浆代替油墨进行巧克力打印,同时使用保温和冷却系统,每层巧克力打印后经过凝固过程,再打印下一层,打印形状丰富各异,受到了消费者的广大喜爱 。

3D 打印食品原料简易,多为粉末或液浆,搭配方便,易保存且保质期长,这些特征使其在航天食品领域得以应用。 2013 年美国宇航局2投资研究经费开发3D食品打印机,方便宇航员在空间作业时使用。可以带去太空的新鲜食品类型有限,而3D食品打印机即能提供新鲜食物又保证营养,同时设备体积小节省空间。

Lipton J 等人3研究发现,在使用简单的添加剂和修改传统的食谱之后可以打印复杂的几何图形,经过煮制后成型完好。该试验在扇贝肉泥和火鸡肉泥中添加转谷氨酰胺酶,打印成半球型,经行煮制后发现成品可达到期

望的良好球面形状。在此基础上,又成功打印凝胶芹菜夹心的土耳其肉饼,肉饼形状保持立方体,且内部的凝胶夹心也完好保留并无露馅。

Periard D等人4表示,食品打印多用于难以手工制作的食品制造上,例如某些食品虽然材料单一,但需要比较复杂的制作方式,手工很难完成,而采用食品打印就方便快捷多了。Periard D认为食品打印有两大优点:I适用性广,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即使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也可以很快熟悉食品打印机的使用;II食品打印具有很大的创作空间,灵活性高,对于创意非凡的厨师以及其他使用者,是很大的创意施展平台。

二、3D打印技术

2.1、3D打印技术原理

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出产品的数字程序,将信息传达给特定的成型设备即3D打印机,机器接受程序信息后,采用分层加工方式,逐层将原料进行堆叠生成3D产品实体,因其加工过程与喷墨打印相似故称其为“3D 打印技术”。用于打印的原料可根据产品特征进行搭配和更换,如使用生物细胞打印皮肤、生物组织、器官,使用砂砾、塑料、金属等高强度的材料打印建筑材料和房屋,使用该改进后的生物陶瓷粉打印牙齿、骨骼,使用巧克力液浆打印巧克力,使用纳米粒子打印纳米材料,使用淀粉葡聚糖复合物打印装配式脚手架等5-10。

3D 打印主要工艺技术有熔融沉积成型(FDM)、立体光固化成型(SLA)、选择性烧结成型 (SLS)、三维打印(3DP)11-12,其中技术最成熟且应用较广的是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

2.2、3D打印技术的市场应用及发展方向

建筑模型的传统制作方式,渐渐无法满足高端设计项目的要求。全数字还原不失真的立体展示和风洞及相关测试的标准,现如今众多设计机构的大型设施或场馆都利用3D打印技术先期构建精确建筑模型来进行效果展示与相关测试,3D打印技术所发挥的优势和无可比拟的逼真效果为设计师所认同13。

玩具制作等传统的模具制造领域,往往模具生产时间长,成本高。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大缩短模具

的开发周期,提高生产率,是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方面的应用可分为直接制模和间接制模两种,直接制模是指采用3D打印技术直接堆积制造出模具,间接制模是先制出快速成型零件,再由零件复制得到所需要的模具14。

三、展望

近年来3D打印技术持续发展,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其已经从研发的小众空间向主流市场进军,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民用市场迅速崛起的新领域。3D打印制作的模型、礼品、纪念品乃至工艺品的应用,极大吸引了社会关注和投入,发展加速,市场开始呈现量与质的双飞跃。据预测,2020年3D打印成品将占产品生产总量的50%。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突破,新材料的日益改善,3D打印的速度、尺寸在不断提高,其技术在不断优化,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特别是在图形艺术领域的潜力,三维的概念模型能更好地传达制作者的想法或解决方案,一张图可以胜过几百甚至上千个文字的描述。专业人士坚信个性化或定制化的3D打印可以将一个所想象的三维模型即时摆在眼前,能够快速改进产品,增长幅度将超过想象,将会改变社会各种应用的未来。

3D食品打印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饮食。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而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显示,成年人每天从膳食中摄取的蛋白质应在65克,儿童每天需要的蛋白质在80~85克,这就需要在儿童饮食中有所侧重地加大蛋白质的含量。假如你拥有一台3D食品打印机,那么就可以根据所需营养的比例对原料进行配置,打印出儿童饮食所需要的科学食物。这同样适用于对营养需求不同的青少年、老人、孕妇和病人等。3D食品打印技术的产生可能会颠覆固有的饮食习惯,从而建立起一种科学的饮食理念,减少肥胖、“三高”疾病和其他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引发疾病的发病率15。

3D食品打印技术可以利用全新的食材,制成非传统食品,或许可以缓解粮食不足的难

题。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现在世界人口数量约为70亿,预计到2040年前,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世界上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将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而粮食不足、食品短缺将会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难题。如果食品加工者能够从目前人类潜在的不太食用的东西中获取营养元素,运用3D食品打印机制作成健康营养的食品,那么,就可能会开辟粮食生产和食品来源的一种新途径。

总结

我国在2013 年“两会 ”后首次将 3D 打印产业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

我国的3D 打印技术虽然还不娴熟,研究进度慢、市场小,但随着后期的开发和不断进步,中国3D打印在各领域的应用将日趋见长,市场潜力大,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有望逐步实现商品化。发展3D打印产业,可以促进我国各领域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政府应加强关注和重视,在资金上予以支持,重点培养技术,促进我国的 3D 打印产业快速发展。

3D 食品打印操作简便,制作速度快,食材搭配灵活,创作空间高 。 产品特征鲜明多样,口感独特,方便咀嚼,有趣好玩,营养好吃,其消费人群不受年龄限制,不仅吸引孩童,更方便老年人以及进食困难、吞咽困难的病人等 。 相信随着 3D 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3D 食品打印的市场空间和销售范围也会不断增大 。

第14篇:文献检索报告

一、检索课题:李清照研究

二、检索工具及其对应的检索途径:

1、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主题词途径

提问式:李清照

2、人大报刊资料数据库 题名途径

提问式:李清照

3、互联网

百度搜索引擎

关键词途径

提问式:李清照诗词

4、互联网

谷歌搜索引擎 关键词途径

提问式:声声慢

5、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关键词途径

提问式:李清照词作

三、检索结果:共检得相关图书330种;相关文献2183篇。 [1]姚玉光.黄花瘦影;李清照传[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1 [2]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12 [3]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M].四川:巴蜀书社,1992.9 [4]嘉男,张永钦.风定落花深[M].光明出版社,2003 [5]邓超群.李清照:旷世才女[M].长江出版社,1998.6 [6]李清照.李清照名篇赏析[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7]唐圭璋.李清照词鉴赏[M].齐鲁书社,1986 [8]陈祖美.李清照新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9

[9]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9 [10]褚斌杰,孙崇恩,荣宪兵.李清照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出社,1984.6.[11]邓红梅.李清照新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王番著.李清照丛稿[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4 [13]王廷梯.李清照评传[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4 [14]刘忆萱.李清照诗词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15]郑孟彤.李清照词赏析[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9 [16]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17]张璐.李清照词英译中意象的再造的对比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 [18]刘晶晶.阐释学视角下的李清照词英译[D].湖南:中南大学,2008 [19]白静.模糊美得翻译——从接受美学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0 [20]侯丽枚.从归化、异化角度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河北:河北师范大,2007 [21]裴培.从李清照的实例翻译谈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翻译研究的必要性[D].河北:河北大学,2008 [22]陈燕.李清照词作中的悲愁情绪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1) [23]赵金色.析李清照词作感伤色彩的成因[J].语文学刊,2009(11) [24]朱克武.谈李清照词作的艺术创作[J].考试周刊,2010(43) [25]李慧男.李清照词作的美学特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26]李奕.李清照>赏析[J].语文教学研究:综合天地,2005 [27]刘琳.哀婉凄愁千古绝唱——李清照>赏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四、检索小结:(略)

第15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

多用户多方式随机交通分配模型的优化

(2008级经管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刘金行)

1. 摘要:

为了实现交通网络混合交通流随机平衡分配,分析了广义费用下多用户多方式的路径选择机理与网络平衡条件及信息条件下多用户多方式对路径选择的影响特征,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建立了基于信息条件的随机混合交通平衡分配模型,并证明了模型解的等价性与唯一性。

自1956年Backman提出等价的交通流分配模型以后,对交通网络平衡模型的深入研究就越来越成为交通网络平衡配流的热点,所建立的模型也越来越客观。传统的路径选择行为假设网络上只有一种车种,或认为网络上所有出行者在选择路径时所遵守的准则是一样的;而现实中的交通网络是一个高度混合的网络,不仅有着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存在,对于每个出行者,其出行路径选择的依据也不一样。如有的出行者由于安装有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其能够很准确地知道网络上的交通阻抗,这些用户在选择路径时始终是选择最短的出行路径;而对于没有使用ATIS的用户,其是按照经验随机地进行路径选择的。当考虑实际交通网络上存在多种交通方式情况时,交通网络平衡状态必然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中的交通网络。文献分析了在信息条件下两种准则的配流问题,其中的核心假设就是认为使用ATIS的用户按照确定的用户最优配流原则分配流量,而未使用ATIS的用户按照随机配流原则分配流量。本文认为无论是网络上的用户使用ATIS还是未使用ATIS,他们都不能够准确地知道网络上的交通状况。当然使用ATIS的用户对网络交通信息的掌握程度比未使用ATIS的用户高,其在路径选择时也会更加精确。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将网络上的用户种类分成两种类型,并且进一步考虑这两种用户分别使用公共交通方式与使用私人交通方式时的情形,建立相应的随机混合交通配流模型。

2. 关键词:交通网络;信息条件;多用户多方式;交通分配

Key words:traf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onditions; multi-user and multi-mode; trafficaignmen

3. 检索过程及路径:

概念的界定:交通信息系统、交通方式、随机分配

3.1 书库查询:

1.王英杰等编著《交通GIS及其在ITS中的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10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W432

2.邵春福主编《交通规划原理》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4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S325

3.毛保华等编著《交通规划模型及其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0301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3

4.陆化普编著《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3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L844

5.陆化普, 石京编著《交通规划习题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44/L844

6.王殿海主编《交通流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8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W142

7.高自友, 任华玲著《城市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G218

8.朱顺应《交通流参数及交通事件》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5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Z878

3.2中文数据库检索:

3.2.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2009):

篇名/关键词/摘要: 交通信息系统,命中408篇;

交通方式,命中254篇;

随机分配,命中47篇。

(CNKI知识网络服务平台KNS4.0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3.2.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2009):

篇名/关键词/摘要:交通信息系统,命中112篇;

交通方式,命中427篇;

随机分配,命中83篇。(维普资讯)

3.2.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2009):

中文题名:交通信息系统,命中118篇;

交通方式,命中28篇;

随机分配,命中3篇。

3.2.4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2009):

中文题名、关键词:交通信息系统,命中2篇;

交通方式,命中1篇;

随机分配,命中2篇。

3.2.5部分检索文献(论文):

优秀硕士论文:

1.浅谈交通方式构成与交通衔接设施规划的关系王蓉蓉;袁振洲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06-07-05

2.巢式Logit模型在交通方式选择行为中的应用刘振; 周溪召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10-24

3.基于生态交通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优化研究管菊香武汉理工大学2008-05-14

博士学位论文:

1.城市形态、交通模式和居民出行方式研究李海峰东南大学2007-03-06

2.多信息融合的城市交通监控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曾锐利天津大学2008-11-19

报刊文章:

1.周华,陶志兴 从交通方式结构探讨福州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福州市规划院交通所;2008-07-16

2.葛亮,王炜,邓卫,王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客运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研究公路交通科技, 2004,(08)

3.李亚军,杨忠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方式结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4.陆化普,殷亚峰.规划理论的非集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 1996,(01)

5.李军,朱顺应,王红,李安勋,严新平.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7,(01)

6.项贻强,王福建,朱兴一.生态交通的理念及策略研究[J]华东公路, 2005,(04)

7.贾洪飞,隽志才,张枭雄,倪安宁.高速公路后评价油耗指标的确定与对比[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2)

8.吕慎,田锋,李旭宏.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发展模式研究——应用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组合评判法[J]土木工程学报, 2003,(01)

9.王正,刘安,郑萍.广义Logit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3)

10陆化普,王建伟,张鹏.基于能源消耗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3.3 外文查询:

3.3.1网络GOOGLE学术 搜索:

标题、英语、pdf――

traffic network:英文 网页中,约有 8,770 项符合 在标题: traffic network 的查询结果

information conditions:英文 网页中,约有 1,830 项符合 在标题: information conditions 的查询结果

multi-user and multi-mode:约有 724 项符合 multi-user and multi-mode 的查询结果

3.3.2数据库Springer link搜索:

关键词(期刊文章以及图书章节)——

traffic network:共 24,481 条

information conditions:共 436,059 条

multi-user and multi-mode:共 38 条

3.3.3部分期刊论文:

1.Enabling Components for Multi-Standard Software Radio Base StationsWirel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Volume 13, Numbers 1-2 / 2000年5月

2.Project-drive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support for virtual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Volume 17, Number

6 / 2006年12月

3.Challenges of Higher Speed Wirele Internet Acce Ahmad BahaiThe International Series i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Wirele Multimedia Network Technologies

第16篇:文献检索报告

浅谈检索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995年尼洛庞德教授在其《数字化生存》中提出了“后信息时代”这一在当时还是极端前卫的概念,转眼十几年过去,生活在今天,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知识与情报带给人类生活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检索技术涉及情报学的发展,情报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正是在不断认识、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在物质生产与科学实验的实践中,源源不断地创造、交流与利用各种各样的情报。早期的广义的情报主要是指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互相告知有关吃、住、安全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情况和消息;阶级、战争的出现,导致了情报概念的产生,《辞海》中有:“定敌情如何,而报于上官者”是为情报;《辞海》中则说“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这是中国早期的定义。反映了情报作为消息传递的功能及构成情报的两个基本要素——“情”与“报”,强调情况、消息的传递作用。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创造与传播知识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专职情报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使知识有序化,以解决情报检索问题。

情报作为与人类共生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人类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早在人类诞生之初祖先们就知道从长期的生活经验情报中学习猎食、种植后来建立部落发展生产发明各种工具器具……人类走过石器时代,工业时代进而进入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二

十一世纪,不得不说情报在其中的力量是惊人的。二战德国失败后美国能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大国,它当年从德国吸收先进的科技,经济,文化情报意义重大。情报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了解人类发展的过去并从中总结出很多,一个朝代的兴衰和利弊从而合理吸收有意的情报作为后世的经验借鉴,情报正因为能以各种形式传播如书面文字,口口相传,各种现有的事物图像声音等等,也正因如此纷繁才得以使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有声色的发展,情报能够被记录下来,人们作为各种参考也正节约了一代一代的人们能以前人的脚步作为基础不断地进步…...作为发展的产物情报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着自己,最终形成了公认的公开十大情报源:1)图书,2)期刊,3)科技报告,4)会议文献,专利论文,6)标准文献,7)学位论文,8)政府出版物,9)产品资料,10)科技档案。

情报的交叉性使得我们无法从各个方面尽言之,所以先仅仅简述情报之于人类工程技术的发展。人类工程技术始于原始人的制造石器工具时代。当人类的足下第一次用石头做成原始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时,便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揭开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序幕。 从粗苯的石刀制造到日益精巧的石器加工,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创造。这一历程长达百万年的时间,但它却是人类工程技术的最初萌芽。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骑之后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随后蒸汽机出现,在此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开始了电力时代。20世纪40到50年代,出现了以原子能工业、电子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作为主要标志,而如今电子计算机的一次次革新深刻的影响了现代生产、经济、科学和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革。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环境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在网络环境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数字化环境和信息网络技术影响并改变着人类传统的学习方式,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人们应该充分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去查寻并汲取有用的知识。

信息检索技术,为人类的学习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平台,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引擎,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从图书馆书刊借阅到使用联机信息检索,从网络信息的浏览到利用学术搜索引擎,从一般的文献信息检索到知识检索与研究性问题的分析都可以看出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有助于知识创新与能力发展,注重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

21 世纪是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终身教育、开放教育、能力导向学习成为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涵。为满足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培养适应2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信息素养或信.息能力教育作为21 世纪人才能力的重要内容。目前,美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已全面将信息素养纳人正式的课程设置中,信息素养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的教育议题,是未来信息社会衡量国民素质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在1999 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素质教育中,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的、

在未来社会具有重要独特作用的基本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之一。

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又是一种基础素质。它有其自身的内容结构,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是指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反应。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询、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和分析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信息检索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自身的信息需求将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素质,能意识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显在的信息需求,进而能充分、正确地表达出来,对特定信息具有敏感的心理反应。而且具有对信息的查询、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吸取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可见,信息检索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信息检索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承袭前人成果,通过教育手段“传递”而获得的科学文化与技能,而是特指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基础上,一系列科研领域重大成果的诞生和知识群的同时崛起。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与创造,实质上是一整套的创新过程。科学的发现是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成果,把科学定理、定律转化为技术的发明也是一种创新,把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过

程,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当然离不开创新。所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市场创新以及体制创新推动的经济。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迎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创新”。国家创新能力是决定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决定因素。

情报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其来创新,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也在于无论是科技、经济还是文化等的不断创新。

不言而喻,创新既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根本,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21 世纪需要大批创新人才。所谓创新就是创新主体运用新思想、新方法进行开拓性劳动,并取得成果的过程。这是对前人的一种超越,是思想认识的升华。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在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动作用。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是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发现、提出、解决疑难问题,创造出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只有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在自由想象中创造灵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在前人不曾涉及的领域有所建树和突破。只有培养学生自立和创新精神,日后才能成为创新人才。而自立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利用。只有掌握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才能高效获取、正确评价和善于利用信息。所以说,信息检索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一个科技工作者创新成果的多少,一个科研项目科技水平的高低,都与其开发、占有和利用人类信息资源息息相关。因为科学研究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所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名言极其深刻概括了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的道理。《孙子兵法》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也是古代人们对获取和利用信息重要性深刻认识的总结。

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从选题、立项、试验、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鉴定到申报奖项,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检索。据统计,科研人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查阅文献信息的时间要占全部科研时间的4O %左右。只有大量搜集、整理、分析与利用信息,才能弄清楚古今中外进行过哪些研究、运用什么理论、采用何种方法、取得什么成果,达到何种水平、哪些研究领域还没有涉及、哪些研究项目具有可行性、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掌握了这些信息,首先,可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他人的劳动,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其次,通过信息这一智慧的火种,可以使科研人员开阔视野、发展思路、启迪创造力、开拓更新的、更高层次的、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再次,掌握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为科研工作赢得大量宝贵时间,缩短科研周期,加速科研进程,创造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技术成果。

在科学研究中注重信息搜集与利用,使某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实例屡见不鲜。相反,忽视信息搜集与利用,盲目重复前人的研究,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巨大浪费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此,不再赘述。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检索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作用日趋明显。

三、信息检索是开发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促使人类经济模式转换,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进人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中心资源。正如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言:“在我们的新社会里,战略资源已是信息。它不是惟一的资源,但确是最重要的资源。”因为物质资源提供的是各种各样的材料,能源提供的是形形色色的动力,而信息资源提供的是知识和智慧。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信息资源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曾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人们通过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占有和使用已成为国家兴衰和个人成败的关键。谁优先掌握了有价值的信息,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方面信息数量激增,另一方面信息老化加速。据有关专家估计,2O 世纪4O 年代以来产生和积累的信息

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在这之前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量之和。自19 世纪以来,人类知识信息每50 年增长一倍,20 世纪中叶每lo 年增长一倍,2o 世纪7o 年代以后每5 年增长一倍。进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人们在社会上实际面对的正式出版物和各种非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几乎每过一年就要翻一番。而信息的实效性极强,据统计每年约有ro %的信息还未进人交流系统就已成为垃圾。人们呼吁 “我们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但我们渴求新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信息的参与。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如果不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方法与途径,人们就会陷人找不到、读不完的困境。信息检索技术就是从信息的集合中识别和获取信息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更广泛、更快捷、更全面地吸收和获取信息。因此,信息检索是开发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信息检索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要作决策,一些重大决策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团体的成败和个人的前途,为此,必须进行科学决策。信息在决策中起重要作用,它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决定因素在于决策者对决策对象有确切的了解和把握,对未来的行动和后果有正确的判断,这就取决于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信息。信息的重要性在于消除不确定性,做到知己知彼,只有情况明,才能决心大。而且信息的作用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到选择方案,从确定目标到具体实施,每一步骤都离不开

信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模糊、不畅与失真所致,通过信息生产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和消除矛盾,减少冲突,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和信息对社会各生产要素的作用,就如同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信息既是资本经营的指挥棒,也是有限资本的倍增器,它可以通过杠杆的作用,对国家的经济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化使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大大降低。高效的信息传递,不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通过信息的导向为宏观政策制定灵活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方针。把握了瞬息万变的信息,就意味着把握了稍纵即逝的商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及信息将超越土地、人才和资源等生产要素,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日益成为拉动消费,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无论是国家、部门还是企业都将更多地依赖于数据等信息的迅速交流、传播和利用。智能技术日益成为制定政策的手段。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科学、民主、合理决策之源泉。而信息检索则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

综上所述,在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21 世纪,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的开展,信息资源的开发,还是科学决策的进行,都离不开信息检索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检索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日益显现。

文献检索报告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焊接技术与工程 学号:

0907074119 姓名:

陶 庭

第17篇:《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总结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总结

专业__自动化____

点名序号____201305070048____

姓名___袁海鹏___ 通过老师的教学我们学会了文献检索的各个步骤,知道了如何快速检索我们所需要的文档。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门很有现实用途意义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虽然在课程属性里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但是它的用途却是关乎我们今后很多课程的,认真学习好这门课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还是一种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很好的文化素质。

文献检索,顾名思义,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每天需要大量的信息以便进行各项活动。网络就成为一个很便捷的信息查询方式。就对学生来说,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是只有纸质的藏书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所以高校的电子藏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两种方式的结合下,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除此之外,学生们可以利用很多的网站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这些检索方法都可以在文献检索这门课程里学到,更 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改进和提升我们对文献进行检索的效率和质量,避免我们因为不懂检索方式和检索工具而造成的浪费时间,资源等现象。

对我个人来说,我在查询文献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以前我很少在学校馆藏数据库里进行文献的搜索,很多情况下都是借用图书馆里的纸质资源,有时候图书被借完,还有的时候根本借不到自己想要书籍,这样使得我的完成相关作业时很棘手。除此之外,我用的最多的也就是网页上寻找相关信息,但是还是由于查找文献的技术和方法不是很熟悉,最终导致我自己对所查找到的文献并不是很满意的结果。在学习了文献检索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仅需一个检索词就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情况并不很多。通常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检索词构成检索策略,以满足由多概念组配而成的较为复杂课题的要求。对于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选择,即检索词和检索策略的选择。检索词选的精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检索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数据或文献资料。同时,对文献检索的学习,让我形成了借助这些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在这些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可以说,通过文献检索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以前在需要学习资料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找,而现在完全不用茫然无头绪了,各种数据库所包含的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很明显,文献检索这门课程对我们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但是要学好也不是很容易。由于它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来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多练习、多搜索,经常去查询、去摸索,并且要仔细的静下心来学习,只有真正熟悉了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才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文献资料。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要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学,感谢你的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这门课程,并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第18篇: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文献检索是中央电大护理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各种检索途径和检索方式(尤其是各种专门的计算机信息检索数据库)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信息,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作为一门科学方法课或工具课,本课程基本独立于其它课程。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包括两个方面: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文献、信息、知识、情报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文献的构成及医学文献的特点;文献信息类型和电子文献资源概念及特点;医学电子文献资源类型;文献检索的定义、类型和原理;文献检索系统的定义、组成要素、内容结构、类型和评价因素。

2.检索语言基本知识:检索语言的定义和类型;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语言。

3.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途径和步骤;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和步骤。

4.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的基础知识:联机公共书目查询、图书馆传统服务(书刊借阅、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文献复制、代查代检等);图书馆信息服务(定题服务、情报调研、科技查新、学科化服务等)的基本知识。

5.各类型数据库(包括电子图书、文摘、电子期刊、引文、特种文献、因特网资源等)的基本知识。

6.医学文献综合利用的基本知识: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和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二)基本技能:

1.熟练掌握读秀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NetLibrary电子图书和OVID电子图书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熟悉各数据库的主题词、副主题词、学科范围及数据来源。

3.掌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Elsevier电子期刊》、《中华医学会期刊电子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Ovid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ProQuest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掌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5.掌握掌握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的检索方法与技巧;

6.熟练掌握Google和Baidu的使用方法;熟悉网上主要的开放获取学术资源的利用;了解国内外主要生物医学网站的使用。

7.掌握参考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资源

1.文字教材:《医学文献检索》

谢志耘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依据教学大纲编写,全书共九章。包括:医学文献检索基础、图书馆信

息资源利用、电子图书检索、文摘数据库检索、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引文数据库检索、特种文献检索、因特网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医学文献的综合利用。

2.录像课

参见中央电大在线资源(录像课由谢志耘研究馆员主讲)

3.网上教学资源

三、网上辅导

安排两次。主要为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问题的解答。

1 课程学习重点与学习方法指导

2 医学文献检索基础、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

3 电子图书检索、文摘数据库检索

4 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引文数据库检索

5 Internet信息检索与利用、文献信息的调研

6 特种文献检索、因特网医学信息资源检索

7 医学文献的综合利用、期末复习指导

1.自主学习

本课程以自学为主,建议学员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参考课程设计方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周的学习内容。自学活动主要包括:阅读文字教材,视听、浏览、学习IP课件,做平时大作业以及教材后的练习题等。自学应按照教学进度或自己的学习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 由于文献检索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检索方法之后,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深刻领会书本中所学知识,提高实际的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因此,地方电大及教学班应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学生实习时间,组织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以提高文献检索的教学效果。

2.网上辅导:分2次。主要回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示指导学习要点、学习方法等。由于IP课件时间有限,所以一些刊物的检索方法的进一步指导,会在网上辅导时进行,希望同学届时能够上网与教师交流,平时可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反馈给主讲及主持教师。

3.形成性评价(作业)

六、

关于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成绩占总分30%;期末考试占总分70%。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分。平时成绩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其一,形成性考核的4次平时作业,其二,平时学生参加集中辅导的出勤率情况。其三,学生参加小组活动情况。老师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和参加辅导的情况以及小组活动的情况酌情打分。

期末考试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70分。

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四种。

第19篇:文献检索课程论文1

“案例教学”在现代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

Abstract: a literature search was the students must master a skill,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facing many new challenge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es\" case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摘要:文献检索是大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文章主要探讨了“案例教学”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

文献检索

教学改革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以介绍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查找方法和技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科研、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服务。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对读者自如地检索和利用各种(载体)文献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检索信息、获取文献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 教学改革的意义

以往的文献检索教学方式,主要采取逐个讲解文献数据库,向学生灌输具体的检索方法及检索技巧。相对来说这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信息意识和学习兴趣。随着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文献数据库越来越多,已经无法也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对数据库进行逐个逐个地讲解[1];另外,信息爆炸和信息饥饿之间的矛盾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信息筛选能力。所以,现代文献检索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有效地查寻、评价和利用信息,并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据此,现有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用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从而最终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和利用的能力。笔者结合对本校商学院学生的文献检索教学工作,不

断探索和研究教学新手段,将案例教学运用于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中,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较有特色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2 案例和案例教学

案例是对一个事件的完整描述,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决策结果三部分。案例通过具体的事例,除了呈现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还隐含了大量无法言表的隐性知识,如案例解决者的经验、诀窍等等,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借鉴,让他们置身于案例所呈现的具体情景中,接触到活生生的材料,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体验具体的实践过程,从而深层次地掌握有关知识。

案例教学法发端于20世纪初的哈佛商学院,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了案例教学方法,其初始和主要的授课对象是商学院MBA的学员。如今,这种适用于MBA学员的案例教学法不断得到认可和推广,并在其它专业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3 案例教学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案例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探讨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献检索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般的文献检索教科书中,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基础和数据库概况等,内容相对枯燥,但这些内容又是必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因此,在上这些理论课时,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学、要学、渴望学。对此,我们增加了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形式着重反映信息、情报的重要作用、情报发展史和当前的最新研究方向[2],以及以文献检索为基础的情报搜索在具体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等等。例如,竞争情报是当前企业乃至全行业都比较关注的热点,利用竞争情报能给企业带来了无穷的效益。结合“美国施乐公司利用竞争情报在商战中扭败为胜”的生动案例,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讨论、案例分析中深刻体会到情报的重要性,意识到收集情报的重要性,从而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有了真正的体会和认识,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再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就显得不是那么枯燥,比较容易接受了。

3.2 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情报运用能力中的应用

以前的上机检索操作,主要是针对单个数据库而言,就是根据具体的数据库给出相应的检索操作题目,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加深对这个特定数据库的理解。后来我们发现,使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把题目做得很好,但是在他们以后的具体专业学习运用过程中却往往感觉很难操作,有时竟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碰到“如何选择和需要选择哪些数据库”的问题[3],教什么数据库就使用什么数据库,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选择数据来源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外,对同一课题在不同的数据库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检索策略,这些都是在老的教学模式中没有得到重视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重要环节。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新的教学环节,即综合运用环节,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过程。首先,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或兴趣提出检索课题,然后设计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具体的检索操作、分析检索结果来完成检索报告。其主要目的是:1)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选择信息来源。不应限于某个或某类专业数据库,只要是能利用的信息资源都在选择的范围之内;2)学会一套完整的检索步骤。针对某一具体检索课题,制定检索策略,包括:选择检索词、组配方式等,同时不同的数据库其检索词和组配方式又有所不同。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选择检索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反复修正的过程,随之,数据库的检索也将是个反复进行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一个检索课题。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即提出一个检索课题)

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通过商议提出一个检索课题。学生分组一般遵循两个原则:按兴趣自由组合;方便交流。有一个共同的专业方向或者是共同的探索兴趣,准备案例就会更加丰富和深入;同寝室的学生有较多的讨论机会,这种方便交流的结合方式有利于和谐地完成案例。出题时应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或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学术内容,使学生在完成文献检索课任务的同时兼顾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通过不断的上机实践操作制定和完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检索报告

学生通过上机操作,针对检索课题完成以下内容:选择数据库的依据;在各数据库中的检索策略、所用的检索词、检索结果;结果分析;最后写成检索报告。由于检索课题是学生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所以他们会对检索有一个预期的结果,为此,他们会反复检索、分析和判断,不断修正检索结果,而这个过程也就是不断修正检索策略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些过程使学生的检索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4 结论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但文献检索课又是一门理论性强、比较枯燥的课程,因此,我们要让教学形式丰富多样,不单单是采取教师的讲解形式,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让他们自己去动手操作。案例教学可以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献检索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帮助也颇多。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比较灵活的教学模式。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应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提高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的人。

参考文献: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3]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

第20篇:作业:《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报告(sias)

作业——《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报告

请就自己的选题撰写一份课程报告。

一、选题简介

1、课题名称(中文和英文):

2、选题来源(项目或工作选题、学习选题、兴趣选题)

3、为什么选择上述课题?

4、希望文献调研达到的目的:

5、选题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二、文献检索过程

1、所用的数据库名称,说明选库理由。

2、所用的检索词,说明选词的过程。

三、资料阅读

1、提供所阅读的资料列表(篇名、作者、出处)。

2、阅读笔记(5-10条,要求每条笔记要提供文章的篇名、作者、出处)。

四、资料汇总

通过阅读所搜集到的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就选题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名称(至少2个),提供权威解释及资料来源;

2、研究课题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3、文献中出现的解决办法;

4、各种解决办法存在的问题;

5、今后的发展趋势。

五、拟定论文提纲(包括论文题目)

六、选择拟投稿的期刊

回答以下问题:

1、刊名及ISSN号;

2、选刊理由;

3、该期刊最新一期的内容简介。

七、建立与选题相关的资料库

1、在个人资料库中为重要的文章建立书目记录。然后从个人资料库中输出这些重要文章的列表。

2、提供与选题相关的重要情报源:(1)重要期刊(刊名及ISSN);(2)重要作者的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3)重要的研究机构(名称及网址);(4)分别说明选择上述情报源的理由。

文献检索课程报告范文
《文献检索课程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