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23 21:05:1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一、项目选题思路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项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被广泛认为是21世纪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RFID应用非常广泛,可应用于零售业库存、货架管理、医药行业的药品管理、铁路的货物运输、牲口饲养,自动高速公路收费、人类追踪等领域。RFID在我们生活各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目前许多图书馆已经采用了RFID技术。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读写距离长、可以一次性多次读取、安全性高、管理更加方便等等。

我们组设计的智能门禁系统集成了借书和还书功能,整个借书和还书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能有效地简化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二、实验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项目设计之初,我们不断查阅相关资料,首先确定了作品要实现的功能:

1)能实现自动借书、还书及门禁功能

2)使用液晶显示器在入口处显示可借数量、在出口处显示已借数量和状态。 3)借书成功自动门打开,借书失败则自动门不开、蜂鸣器报警。

接下来,我们根据要实现的功能,通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经过组员的讨论后确定了如下解决方案:

1)该智能门禁系统使用单片机控制

2)将读写模块的天线部分嵌入到入口和出口处

3)单片机根据读到的图书数量及借书卡的可借数量,通过比较判断是否借 书成功,并跟距是否成功控制蜂鸣器及自动门 4)自动门使用舵机控制

三、项目的实施过程

总体规划:

将项目实施阶段细分为五个阶段文献资料收集,拟定最初方案、调查方案合理性及确定最终方案、购买工具和材料、着手制作项目、撰写总结报告。

3.1文献收集及方案设计

通过浏览网页,查阅相关书籍,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我们还到我们学校的RFID图书观实地观察、学习。现有的RFID图书馆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许多公司专门设计RFID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管理系统都是将门禁设备、借书设备、还书设备分开设计的,都需要读者通过按键控制来借还书。于是我们决定设计一个集借书功能、还书功能和门禁功能于一体的智能门禁系统。

3.2方案的确定

经过上述分析,根据设计要实现的预期功能,我们决定使用单片机来控制该系统,使用舵机来控制自动门,将RFID读写模块的天线嵌入到入口的出口处,用于读取借书卡的信息及图书的数量,再将这些数据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处理后控制读写模块往借书卡里写数据,并控制蜂鸣器和舵机。

3.3购买工具和元器件

在确定好实施方案后,我们开始着手购买元器件和工具。由于我们对单片机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都不熟悉,所以我们决定首先购买单片机学习开发板和RFID学习开发板,将程序基本写好之后再购买其他元器件和工具。由于对当地的元器件市场不熟悉,我们决定在网上购买。因为RFID读写模块电路复杂,对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决定购买成品的读写模块。考虑到系统是用单片机控制的,所以我们选用12864液晶屏显示,选用小型舵机控制自动门,用单片机IO口模拟输出脉冲来控制舵机。

3.4根据设计方案着手制作

根据设计方案,我们第一步是搭建硬件电路,然后下载程序进行调试,最后用PVC做外壳。

3.6撰写总结报告

一切工作完成后,我们开始总结整个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一步步的解决困难,撰写总结报告。

四、项目的预期成果及最终成果

预期设计的RFID智能门禁系统能实现自动借书、自动还书及门禁功能。当进馆时,入口出的天线将自动的检测图书的数量及借书卡的信息,实现自动还书。当出馆时,出口处的天线将自动检测图书的数量及借书卡的可借书数量,这些数据送到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比较判断是否借书成功,如果借书成功则打开自动门,否则自动门不开,蜂鸣器报警。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的作品已经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基本满足当初的设计要求。

五、项目组成员的收获及体会

通过这次RFID只能门禁系统的设计,我们获益良多。其实创新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难。很多时候我们在理解创新常常有个误区就是创新的东西一定是新意的东西。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能不排除创新中新意的部分,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创新这种东西是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来的,只要你的观察力够强,那么在你的脑袋里就会有很多的灵感,这些灵感是来自于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创新的真正困难的是把想法和创意变为现实,看似简单的东西制作起来确很困难,首先是我们的经验确实有限,不能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可能出现问题想周全,导致在后期制作中遇到了很多麻烦。任何事情都只有通过实际动手制作,才能在实践中增长经验,通过学校给予的这次机会使我们锻炼了许多,不论是对材料的了解上还是我们的心理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丰富和扩展。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灵动的源泉。

推荐第2篇: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篇1:创新项目结题报告格式 附件1 结题报告格式

2010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结题报告

项 目名 称: 项目负责人: 所 在 院系: 2012年月 日

结题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二、项目研究过程

三、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

五、推广及其应用情况

六、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七、其他材料

1、采用的方案、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公开播出的影视作品等(复印件或原件,复印件需要有刊物封面、目录、正文)

2、采用的管理制度

3、获奖作品及证书

4、其他

八、项目负责人签字及审核意见表 篇2: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宁夏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

学 院: 生命科学学院

项目名称: 宁夏三种灌木叶片角质膜分离 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项目主持人: 马玲悦

指导教师:彭 励

填报日期: 2013 年 3月 28 日

教 务 处 制

一、项目结题简表

校级:?省级:□国家级: □

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结题报告书

-- —以南京江宁高校为例

项目负责人: 杨佳伟 陶玲 项目名称: 节水型高校政策实施状况调查 项目组成员: 杨佳伟、陶玲、刘韬、杨骏、于娟娟、孙晓峰 毕霞 指导老师:

推荐第3篇:创新项目结题

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管理办法》(合工大政发【2009】24)号文件精神,依照合同书约定,2011年校级502项创新实验项目已达到结题验收时间,为保证结题验收工作顺利开展,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结题要求

结题前,请项目组认真填写《项目结题申请表》、《项目工作记录本》,完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项目组各成员完成《个人总结》。

1.《项目研究总结报告》是项目组对项目内容、方法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综合论述。格式要求请参照附件。字数要求:2000-3000字。

2.《个人总结》是项目组各成员对参与工作的总结,主要介绍个人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发挥的作用以及在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体验和收获。可配以照片记录项目研究过程中难忘的瞬间(不超过5张),字数要求1500-2000字。(题目自拟)

3.请将公开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的复印件和项目成果实物A4打印照等材料以及《经费专用本》作为项目结题报告附件。

4.各项目组须将《项目结题申请表》、《项目研究总结报告》、《个人总结》、成果实物数码照片以及答辩PPT电子版打包后压缩以“项目级别-学院-项目负责人”命名及上述纸质材料(装订成册,一式二份),于11月15日下午交至格物楼319朱郑乔若收。

二、答辩安排

由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答辩工作小组”,依据合同书约定组织验收答辩。具体时间为11月19日-28日。请学院将答辩方案包括(答辩小组成员、时间、地点)于11月19日前上报创新学院备案,并通知到本院各项目小组。填写《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成果汇总表》并提交创新学院。不能按期进行答辩的项目请于11月16日之前向所在学院提出延期申请,所有项目必须在项目负责人毕业之前结题答辩。

三、成绩评定

1.项目验收按优秀、良好、通过、不通过四档评价,优秀项目须从严掌握,不超过院项目总数的20%。

2.学生获取的创新学分将计入学生成绩大表。根据项目成员表现情况进行相应计分,最高不超过4个学分。

四、资料存档

各研究项目的《项目结题申请表》、《项目研究总结报告》、《个人总结》、《项目工作记录本》、《经费专用本》、及相关材料由学院统一归档。

请各学院加强对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过程管理”的力度,督促学生认真执行,为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的学生提供支持和便利条件。

推荐第4篇: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推荐)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项目概述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学本科生我与本班同学们积极关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间的距离,为此我们努力搜集资料,开展研究,确立了“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现状调查和实践对策”为研究专题

项目成员基本情况:我们团队人员共有4位同学,均为2010级教育学本科生。在项目确立与进行中指导老师张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倾力支持,保证我们学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 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国内研究理论体系不断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论文不断增长,家校合作模式不断转新,并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问题。

国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ASsoe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PTA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组织的许多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1年荐刊老编辑Q2043944129 形质兼备,寻求法律与制度保障,将网络服务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学校壁垒,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日本一些学校实行教学参观活动,随时允许任何人(不只限于家长,社区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校参观教学活动。美国“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重要形式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很多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主要包括: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和学校为学生主动培训家长两个方面。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

项目研究意义: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并且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课题案例研究,有利于努力搭建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互动,对完善农村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更加有利于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行。本课题案例研究,了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的程度,构建学校、家长双向、互动管理学生模式,为民主管理学生提供借鉴,从而回归学生主体性地位。

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齐心协力。作为项目负责人我的主要工作是协调大家工作,搜集文献资料,最后由我撰写项目论文并发表,陶永辉的主要工作室制定访谈问卷,王涛协助整理访谈资料并交给我进行论文整理,张亚玲作为一名本地人是我们项目的“向导”帮助联系学校人员,进行实地访谈。在项目合作中大家利用两次假期前往访谈记录,我们圆满完成任务,项目顺利结束,发表论文两篇。

收获和体会:我们自申请此项目始已然过了将近一年了。正如我们预定的那样,我们研究的课题正健康进展着。 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制定了研究课题问卷“农村家长参与教师论文发表找刘老师球球/微信1269292199信息交流现状问卷”,在项目进展中我们小组成员于2013年初进行实地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7余份,实地调查情况良好。我们积极与当地小学生开展交流,形成阶段性论文“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生态环境——家长于教师的积极作用”。目前我们小组正在整理资料,结项论文已发表。

在项目的实地进展中我们良好的达到了预期目标。课题准备阶段时,课题小组成员采用文献调查法,分工协作,搜集整理论文50余篇,初步形成具体的研究思路制定了研究课题问卷“农村家长参与教师信息交流现状问卷”、“农村家长家校合作问题访谈表”。课题实施阶段,我们实地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当地家校合作状况,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我们主要完成预期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根据前期走访访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整理,完成撰写论文。

在项目进行中我们学会很多研究方法,体会教育研究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我们走到学生中了解他们,这比书中的知识更加具体深刻,了解家长的心态,把握学生的心理,紧跟时代,在研究中我们更加明白未来的教师不是一名教书匠,我们要做一名具有前瞻视野、研究型教师。

项目预期成果完成情况和创新点:

本项目选题属于前沿性问题,并且可操作性强。通过对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现状调查,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学生评价方法途径。

我们主要采取口述了访谈方法进行研究,同时我们将调查访谈洛南县石坡镇农村的小学家长、一线教师获得真实资料。

对家长和一线教师访谈,资料收集客观、全面。

附录(参考文献目录等)

[1]赵士高.农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阻抑性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钱焕琦.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伦理调适[J].南京师范大学,2006

[3]胡隽之.农村中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零陵学院学报,2004

[4]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5]王建平.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

[6]史景轩.日本PTA研究[J].河北大学,2005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篇2:

项目名称:__________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

专业年级:__________

所在学院:__________

起止年月:

电 话:__________

E-mail:

填表时期:

福建农林大学

一、基本情况

二、项目执行情况简介

三、研究总结报告

四、经费使用情况

五、学院评审意见

六、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扩展。

供参考的成果形式(以附件形式附后,与结题报告书一起装订成册提交)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形式之一:论文

学术论文排版要求

题名(二号黑体,居中,不超20字)

学校名称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四号楷体-GB2312,居中) (1.第一作者单位 至院系部处,省 市 邮编; 此处插入作者简介脚注,符

2.第二作者单位 至院系部处,省 市 邮编)(

号定义为空白) (5号宋体居中)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四号楷体-GB2312,居中)

摘 要(小五号宋体):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观点及结论。写作时,应简写目的,写明采用的具体方法,详细写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要突出反映文章的创新性。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准确、客观、逻辑性强。总之,摘要应写得内容充实,不要过分抽象或空洞无物,避免使用“对……具有……意义,价值”等评价性用语,避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写法。定稿时要注意纠正语病,删减啰唆重复的语句和句子。(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词1;词1;词1(3-5个反应所研究的领域和关键特征的词,小五号宋体)

下接正文(引言、导论性)或一级标题(引言、导论性)。论文Word文档页面设臵为A4纸型,页边距各2,文档网格设臵为46字×43行,行距16磅,正文用五号宋体,其中阿拉伯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

标题一(四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下接正文或二级标题。参考其他文献,包括引用原文或参考、综述、作者简介(小五号宋体,加黑):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研究方向。

评论他人观点,要在文中加引注标记,采用顺序编码制,符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为[1][2]……,用上角标,与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加注的文献,著录格式另附。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须注明图名、表名,按顺序标明序号如表

1、表2……、图

1、图2……,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给出作者简介信息。

1.标题序号(空两格,加黑)

下接正文。我刊论文标题层次采取如下方式: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1.”,三级标题“(1)”,请按此层次顺序设臵标题。

(1)作者简介示例

作者简介:周吴郑(1970-),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研究。

(2)参考文献著录原则和方法

[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文章起-止页码.

[2]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

[4]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

[5]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第几版).(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6]作者姓名.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7]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8]外国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姓全拼大写,名缩写,姓与名之间隔半格,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篇3:

摘要

我们科研小组五位成员全部来自于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的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队长是**,队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的**副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空间物理。我们科研小组的课题是“电离层斜向返回电离图合成技术研究”。地球大气层在约80公里以上的热成层大气已经非常稀薄,在这里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可以使得空气分子电离,自由的电子在与正电荷的离子合并前可以短暂地自由活动,这样在这个高度造成一个等离子体,在这里自由电子的数量足以影响电波的传播。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方法是一种在地面向上斜投射电磁波信号,并在同一地点接收回波的探测方法。它主要记录后向散射回波的幅度、时延、频率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和散射回波的多普勒频谱,可用于监视远距离电离层的宏观状态,研究电离层传播信道特性。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包含了大量的电离层信息,对研究电离层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认识到了电离层的物理特性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导致由电离层探测获得的电离图具有多变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利用这些信息。返回散射电离图的模拟能解读电离层结构和电离图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反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项目选题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电离层。自20世纪40年代起,武汉大学就开始了电离层研究。1960年,龙咸宁在黄陂主持创立了我国首个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站,并在196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手动的电离层斜返探测仪。之后,由龙咸宁、侯杰昌等教授主持,先后成功研制出简易手动斜返探测仪(1968)、电离层自动同步斜测仪(1978)和 FXZ(1980)实时选频系统。斜向返回散射探测利用电离层对信号的折射与反射,能探测到大范围的地物和运动目标,能够获得由频率和群路径决定的返回散射回波能量,形成斜向返回散射能量图。该探测机理能为短波通信预报资料,管理雷达频率,监测远距离的运动目标。高空电离层的等离子密度受到高度以及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太阳周期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电波的传播以及各种卫星通讯。电子系统工程日新月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电波传播的问题,电波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通讯、国防以及各种电子系统工程的运行效果,因此研究电波传播对无线电通信系统起着奠基的作用。借用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我们可以对电离层中的电波传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项目成员内部分工;

**: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有深厚的数学知识储备,精通 C,C++,Fortran,Matlab等编程语言。作为本次科研任务的负责人,刘祎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协调本团队的各项事宜,包括重大决策,人员调度,任务分配,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使本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具体的科研任务中,刘祎主要负责射线路径方程及编程,并获取有关的数据。

**主要负责相关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以及对射线路径方程的求解进行编程,能通过设备实时得到电离层的数据,并收集相关电离层与电波传播的各方面资料。

**负责对射线路径数据的模拟与合成,以及图像处理。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进而得到相关电离层电子浓度进而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

**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点拨和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实测数据,以及射线路径求解方程等。

三、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

我们项目主要是利用武汉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研究电波传播问题。首先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获得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分布规律,基于费马原理编写并修改射线跟踪程序,数值生成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图像,并进一步研究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规律。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进行观测,将真实的射线路径与模拟的图像进行对比,验证斜向返回探测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项目的创新点是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能有效并准确的测量出电离层中的各种参数。利用程序建模的方法模拟出电离层中均匀体的电子浓度分布以及射线在其中传播的不同特性。实验设计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

四、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与创新成果;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有关电离层及电波传播的基本知识, 并通过对IRI模型的学习和利用,数值模拟出了一些不同模型的电子浓度分布图,从而了解了一些电离层的分布结构。其次通过不断地熟知射线追踪程序,我们已经在原有的程序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讨论了在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射线的群速度及射线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和在不同的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变化,并且获得了一些射线路经图和斜返电离图。

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计算得到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利用射线追踪技术在特定的电离层传播环境下合成了射线路径图, 讨论在电离层背景环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峰高、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等)与射线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射线在均匀体中传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在这里,我们利用了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了一种新型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WIOBSS,由于WIOBSS系统在非常小的发射功率下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电离层探测,在探测模式上,该雷达采用等间隔收发探测模式,不但能够实现无距离盲区的探测,而且还能够取得所用伪随机序列的最大增益性能这样使得我们的实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

我们模拟了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固定的经度上,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在纬度上的变化;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纬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经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射线到达地面的距离与初始仰角和峰高的关系;射线在经度和纬度上传播过程中群路径与频率关系。

通过讨论我们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结论和成果。我们获知在短波波段,由于频率较高(电波波频大于电离层高度上磁旋频率),故在考虑波的折、反射时,可以不考虑磁场的影响,电离层可视为各向同性介质。另外碰撞只造成能量的吸收,故计算波的折、反射也无须考虑碰撞效应。因此我们首先在忽略磁场和碰撞的条件下,给出了射线追踪方程,并基于

Runge-Kutta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预测了不同电离层扰动模型下的返回散射电离图,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很好。具体的成果将在结题报告中展示。

在结题后我们会将课题继续进行下去,以便取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取得更好的成就。 已经正式发表论文在《电波科学学报》增刊,并被第十二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年会录用。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其实,在项目刚开始时,很茫然,但我们在准备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希望了解并熟知我们的专业知识有哪些用途。因为对整个项目的了解程度有限,只是在周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再着就是对做科研的过程很是陌生,所以在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手忙脚乱的,我们也是在这一阶段,对自己有一个充电的过程。我们阅读了很多有关的书籍和论文,比如说刘选谋老先生的《电波传播》、J.A.拉特克里夫的《电离层于磁层理论》和清华大学俎栋林教授的《电动力学》等等,感觉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电离层和电波传播的有关知识,这其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在周晨老师的详解之下就明白了;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很多计算机辅助软件(Matlab、Mathmatic等)和熟悉众多计算机语言(Fortran、C++、C等),不论是以后做研究还是工作都非常有好处。

由于该项目数据量比较大,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很考验组员们的耐心。我们在使用Matlab画图时,有时需要导入几兆的数据,才能画出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Matlab的使用技术,还让我们知道了正确处理数据是多么重要,细心和耐心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为射线路径求解编程时,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不仅是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更是编程能力的薄弱,不仅程序算不出结果,甚至经常出现各种不过bug无法解决,也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在刚开始写程序时,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整体项目有个宏观认识,程序的主体框架和结构非常重要,我们是通过时间以及经纬度来计算出该点实时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了解我们的需求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写出好的程序,才会对整个科研项目带来帮助。对于射线路径求解编程的主体程序是由周晨老师提供的,因为这样就帮助我们把整体框架弄好了,我们所要完成的就是实现具体功能,并使用该程序来计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将我们的实测数据导入Matlab画图时,要进行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实,并且调试,错误重新带入数据,核实,调试,如此反复。因为如果其中一个数据出现了错误,最终的结果会很不一样,这样对科研很有坏处!

通过项目的完成,我们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波传播正在进一步扩展研究和应用领域。例如,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地震过程中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等,都有可能获取进展。

根据我们的科研成果,意识到了建立更加完善和更加精确的电波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获取更加完整的媒质和传播特性数据,总结出更加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利用电子计算机,迅速提供环境数据和电波预测数据。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加深,在做科研的同时需要更加密切地同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等的研究相结合,这样更能发挥电波传播在这些物理研究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体现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

尽管在途中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有时候想放弃,有时候彷徨有时候浮躁,有时候迷茫,太多的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甚至有时候让我们不知所措,比如Fortran大家不熟悉,Matlab画图没学过,电离层知识知之甚少,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更是么怎么听说过,还好通过周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们的支持下,朋友们的鼓励下,最重要的是大家不懈努力之下大多数难题(不管在技术上得还是在心里上)大家都克服了。

经过一年周期的学习,实践提高了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并了解电离层对于整个地球的重要性,增加了对电波传播的了解,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并激发我们了的学习热情,更好的为创新增添想法,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还培养团结合作能力。

推荐第5篇:创新项目结题演讲稿

发言稿

首先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来为时装创意摄影的创新项目做发言。我们这个项目是从2010年12月开始的到现在正式结束。我们组做的主要是时装创意摄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之下在学校的摄影棚进行工作。我们拍摄的时装各有特点,为了展现他们的特点我们对照片进行了后期处理,像第一系类的服装是黑白系列的,我们组认为灰白色的背景能很好的体现衣服黑白两色的干净利落,也试着使用暖色调的背景色来凸显衣服。第二系列的是绿色的礼服,我们采用的是绿色的背景,一来是使衣服和背景色之间不会有太大的突兀,二来我们试过用对比色的背景图来凸显服装,但是结合以后我们发现出来的图片效果不佳所以我们还是用同类色的背景图来结合我们的时装。第三系列我们是采用的背景与时装印花相互结合的方法来作的处理。第三系列服装的印花是又一种树枝末节盘根交错的感觉,因此我们选用的背景是这一系列的。我知道我们的处理水平还是有限的,所以作品出来的效果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是十分努力的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我们的创新点在于不同的时装用不同的背景来体现他们不同的特性,例如衣服的风格是干净利落的,印花是交错的。

推荐第6篇: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党建工作创新结题报告

——XXX党支部

今年以来,XXX党支部开展了题为“党工团组织如何在区队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党建工作创新课题研究,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就创新课题结题情况作如下汇报:

实施目的

支部牢固树立科学建党理念,用改革创新的思路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用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党建工作任务落实。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如何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认真探索新方法,主动破解新难题,使党建工作更加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够有力的促进区队的安全生产,成为支部政治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掘进预备队党支部通过工作绩效双十措活动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以党建工作的创新成果体现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坚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化改革的办法和锐意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党工团组织如何在区队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

实施过程

支部党建工作与区队安全生产是两个不同的课题,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必然的联系,安全工作是煤矿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安全保证,其它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而支部党建工作是支部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通过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区队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二者的根本目的相同,工作方式和手段有所不同(安全侧重于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并以此来规范人的工作行为和习惯以保证安全生产。党建工作侧重于人的思想观念向好的方面转变,以影响自身行为)。但二者的最终效果都是靠人的思想和行为来体现。可以说,二者互为作用、互为条件、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共同担负着区队发展的重任。支部在区队有没有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发挥,只有不断增强参与决策的能力,提高参与决策的水平,充分发挥党员中的技术骨干、工团组织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带头作用,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以群体的力量使决策更加合理、科学,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才能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该队党支部以创新工作理念,灵活工作方法,开拓党建工作在区队安全生产中的新思路,坚持“围绕中心(安全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格局,形成了思想上时刻想着中心,工作中处处参与中心,以体现工作效果依据为中心,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安全生产的深层次之中,用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效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果。党支部以工团建设双带动、班子队伍双建塑、集体个人双塑造等载体,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把区队党建工作目标与区队安全生产工作融合在一起,同时关心职工切身利益,处处体现出党组织大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使党建工作深入人心,带动了区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了素质能力双提升,业绩效益双提升。

党支部开展的“班组岗位六评比”“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星级文明职工竞赛”“爱岗敬业标兵评选”、团支部开展的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突击队等活动富有成效,进一步增强了职工人与人之间的比学赶帮超积极性,职工凝聚力得到加强,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该支部通过狠抓区队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坚持开好三会一课,全力提升工团组织和区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和职工敢于创新、精细操作的热情,促进了区队安全生产。

党支部通过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违章、无不文明现象、无事故”等活动,不但有效的推动了区队的安全生产、提升了党的形象,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思想潜能,带动职工自觉履行职责和遵守制度,自觉规范行为习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促进了区队安全生产和和谐建设。党支部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四有”职工队伍塑造区队精神和区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经常不断的对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主人翁教育,提高职工对矿山形式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实施效果

党支部时刻注意尊重和维护职工利益,通过建立各项制度,依托工团组织,加强区务公开,民主管理,正确处理区队和职工两者的关系,心系职工、关心职工的疾苦,真心实意的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困难,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取信于民,使职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区队内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起到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紧紧围绕XXXXX工作面上、下巷施工任务,精细施工,正规循环,实现任务月月超额完,安全天天报平安,质量创精品,效益大提高,为打造“装备先进、管理一流、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人文和谐”的“XXXXXXXXXXXX”做出了不懈努力。

今年来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安全上杜绝了各类事故,没有出现违法违纪员工,区队建设得到了和谐健康发展。

推荐第7篇:项目结题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结题报告

项 目 编 号:

201310141599 项 目 名 称: 空气质量和微量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项 目 级 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指 导 教 师: 所在学部学院:

校级 王雪雪 创新训练 柳丽芬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教务处制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项目结题报告以及所完成的作品实物等相关成果,是本人和项目组其他成员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项目负责人签名:

项目指导教师审核签名:

空气质量及微量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摘要:通过对校园各处进行PM2.5的测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健康效应;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采样,然后对采得的样品进行萃取、浓缩、净化分析,研究粉尘上的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等有机物的浓度和分布;最后研究不同滤膜对空气中PM2.5的净化效率,在滤膜上加以不同大小的电压,结果表明有纺布滤膜净化效率高,且在1.0V和2.5V电压下净化效率更高。

关键词:PM2.5、空气净化、健康效应

Research on the health effects of air quality and trace pollutants Abstract:By around campus PM2.5 measurements, analyze their impact factors and health effects; dust in the air is sampled, and then the samples were mined extraction, concen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alysis, research o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dust,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and other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last of different filters in the air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PM2.5 to the voltage on the filter of different siz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high woven fabric membran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at 1.0V and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under 2.5V voltage.Key words:

一、项目概述

1、项目成员

赵春婷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1101班

王雪雪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1101班 指导老师

柳丽芬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学院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1、校园周边和室内空气PM2.5甲醛\\TVOC\\PBDE\\PAH污染物水平

2、微量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测定方法

3、污染物的净化方法研究

4、微量污染物的健康效应

2.项目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选题背景:

空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它维护着人类及生物的生存。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距地面12公里以内的空气层,也就是对流层。清洁的空气是由氮78.06%、氧20.95%、二氧化碳0.03%等气体组成的,这三种气体约占空气总量99.04%,其它气体总和不到千分之一。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需要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大气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因自然过程等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由大气自我净化过程从大气移除,从而维持洁净大气。

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受到前产生了严重的危害。而空气中的微量污染物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积累,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所未有的冲击,因此,研究空气质量和微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其净化方法是一种改进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

研究目的:

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测定新型(PM2.5)净化材料\\去除途径与效率。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微量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其净化方法,净化效果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为提高空气质量,保护我们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方法。

3.项目实施过程的人员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二个人分工如下:王雪雪负责项目进度安排、和指导老师进行定期交流。全员全程参与到项目实施当中去。整体完成状况良好。

4.项目实施过程收获和体会

为期一年的创新实验到现在已经结束了,它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在平时的教学实验中得不到的。没有完善、成熟的实验方法,我们边做边思考着、改进着,一次次的收集、萃取、净化、提纯,甚至在开始时我们还不会用那些仪器。在这过程中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成功让我们无比喜悦,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动手动脑得到的成果;失败则让我们更加谨慎的思考我们错在哪里并且操作时更加小心规范。不管项目取得结果如何,有了这些,这一年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七、项目总结

PM2.5浓度随地点变化的测量结果表明室外浓度高于室内浓度,人多时高于人少时。

实验采用有纺布滤膜和无纺布滤膜加以不同的电压,在不同空气流量下观察其对PM2.5的净化效果。不同电压对PM2.5净化效果影响:在相对低电压下滤膜对PM2.5的净化效果好,去除率高,如2.5V;滤膜的种类对PM2.5净化效果影响:有纺布滤膜对PM2.5的净化效果好,去除率高;气体流量对PM2.5净化效果影响:在测试条件下,流量为8L/h时的净化效率最好。

八、附录(含图纸、软件、资料或参考文献目录等)

结题报告参照提纲及要求

一、原创性声明

二、中英文对照题目

三、中英文对照摘要(中文摘要限200字)和关键字

四、项目概述

1.项目成员基本情况(人数、学部学院、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基本情况(职称、专业领域)

2.项目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3.项目实施过程的人员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 4.项目实施过程收获和体会

五、项目预期成果完成情况和创新点

六、项目说明(创新训练项目:实验方法设计及方案、实施过程、数据分析处理、原因分析说明、解决办法、最终实现功能、特色等;创业训练项目:主要业务或产品生产方法及技术、经营模式及运作情况等)

七、项目总结

八、附录(含图纸、软件、资料或参考文献目录等)

九、附件(包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过程记录册、项目发表论文、专利等成果支撑材料、相关照片说明资料等)

注:

1.项目结题报告用A4纸打印,一式一份,同时提交电子版材料。

2.结题报告相关章节、图表等内容格式要求请参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推荐第8篇: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欢迎阅读。

项目成员:

赵** 计算机学院**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毛** 计算机学院**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李** 计算机学院**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宋** 讲师博士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研究此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科研初步收获和体会:

首先进行了了解及熟悉使用vue5软件,我们学习掌握了导师推荐的计算机图形学专业教材,对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数学基础,理论是科研的基础,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规范了图形学的科研思路,在对计算机图形学、生物学相关知识及开发环境——VUE5学习之后,我们阅读了相关论文,开始了自己的自然场景建模与绘制的科研。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植物的建模可进一步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模型表示、建模方法与绘制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和密切相关的,一般结合在一起实现。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该项目有极大的兴趣,现阶段包括未来前景表明,计算机中的动态建模将有很大发展,现在就了解和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将来也可以倾向这一方面进行更多的学习和研究。对该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之前只有大概了解,并没有深入的学习、分析,但是兴趣是最大的动力,研究此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总的来说,该小组里,赵旭升和李雪梅同学总体来说善于接受新的知识,比较擅长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动手能力强, 思考深入,能够很好的将新学习到的知识加以思考达到融会贯通。

而作为组长,赵旭升同学能够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布局;李雪梅心思细腻,擅长处理复杂精细的部分。出于此考虑,由赵旭升主要对软件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应用,李雪梅则重点攻克建模中最复杂的几个点,如渲染等。

而另一位组员毛玉婷则更擅长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图形学的算法有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毛玉婷主要学习和研究对于建模的基础——图形学。

协调配合:

总体的知识是每个组员都要学习和研究的,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安排不同的组员重点研究不同的部分,然后及时讨论,向其他组员讲解,其他组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学习。 导师指导情况:指导老师宋成芳老师对建模方面有所研究,带领我们探讨此科研的命题方向、创新点等问题,并向我们提供软件,推荐参考书目。除此之外,宋成芳老师还指导我们制定不同阶段的研究学习任务,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引导及讲解。总之,导师的引导在此科研项目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次科研项目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建模对于现代来讲虽然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但是真实场景的植被建模涉及到户外的天气、光照以及植物的阴影等,特别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对大规模的植被进行真实感建模仍然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本项目着重于此,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

科学意义:

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直接从国外购买这些软件成本并不低(大型造型软件的插件价格大约100美元,提供源代码开发的SpeedTree软件的每个单机license价格为8500美元)。探索新的高效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开发自主版权的植被建模与绘制平台,对于我国在军事仿真,园林设计,森林防护和数字娱乐的发展非常重要。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研究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该项目自20**年9月科研立项以来,在宋成芳导师的指导下,在我们项目组三个人的点点滴滴的学习钻研下,历经一年的时间,结题在即,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作一小结。

09年暑假和**年9月,项目组三个同学进行了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前期资料信息了解和选题工作,经过仔细了解,结合专业背景及个人兴趣组合,我们三个人选择了计算机图形学方向,并有幸得到了宋成芳导师的指导。宋成芳老师根据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情况及自己的研究方向,给我们选取了“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这一科研课题。在宋成芳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我们自己的认真准备下,9月下旬,我们成功的申请了校级科研立项。

第一阶段:了解及熟悉使用vue5软件。针对我们的情况,导师要求我们先掌握好计算机图形学支撑专业绘图软件VUE5,在此,我们感谢导师给我们提供了VUE5软件和学习指导书目。10月11月份,我们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抽出时间学习掌握VUE5软件,在我们面前打开的是一个专业丰富的三维建模画图软件,通过该软件,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第二阶段:我们学习掌握了导师推荐的计算机图形学专业教材,对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数学基础,理论是科研的基础,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规范了图形学的科研思路,

这一部分也是比较富有挑战性的。在学习图形学的同时,根据老师的建议,我们阅读了相关生物学图书,对自然场景中的生物生长规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可以明确植物生长规律,遵循自然现象,最大限度的接近现实。

第三阶段:在对计算机图形学、生物学相关知识及开发环境——VUE5学习之后,我们阅读了相关论文,开始了自己的自然场景建模与绘制的科研。在该阶段,我们深切体会到科研的艰巨与科研取得进展的喜悦,增强了对计算机的热爱和各位老师的敬爱。

回首这一年的科研时间,我们深切的体会的科学研究的博大精深和自己在科学面前的浅薄无知。“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 充分利用几何模型在可控变形,图像在外观细节表达等方面的长处,实现融合几何和图像的混合式树的多分辨率表示。

植物的模型表示应当具有三维几何,便于动态模拟,能够提供不同距离和视角下的逼真效果,以保证模型在形态上的真实感;为了高效地获得真实感,以纹理图像来表达细节和外观。

本次科研项目基于导师的科研成果,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一年的科研立项“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又困惑,有喜悦,但无论如何我们收获了青春大学时代的一次美好的记忆。

友情,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之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走了过来,是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体谅,共同思考解决的思路,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老师的知道下,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我们一步一步,迈着稚嫩的脚步,一步步歪歪斜斜的走了过来。几年以后我们工作后大家可能就不在是同学,不再是师生了,但是闲暇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偶尔记起在一起共同努力项目的开心,会记起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了解到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前沿信息,学习掌握了计算机三维绘图软件VUE5 VUE5中物体的创建与编辑;对物体的编辑有:选择,移动,旋转,扭曲,缩放,改变材质颜色,分散,复制,导出等。图像的渲染;取景;材质等内容。学习了解了植物的建模可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植被场景的绘制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基于纯几何和传统光照明模型的真实感绘制;其二,基于预采样的光亮度重用方法。三维模型建模方法是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基础,是生成精美的三维场景和逼真动态效果的前提等等专业知识。这次科研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学到一些平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术。对于我们而言,研究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这次科研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一些珍贵的品质。坚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坚持,“千淘万漉虽心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是一种坚持,当我们面对困难,一连好多天找不到思路和方法的时候也是一种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我们不折不挠,因为坚持,我们一如既往,因为坚持,我们走到了今天,因为坚持,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感谢这次科研中的许许多多的小纠结,感谢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小挫折,在这些纠结和挫折面前我们坚持了,我们经历了,我们走过来了,我们觉得内心是强大的。“我始终不愿抛弃我的奋斗生活,我极端重视由奋斗得来的经验,尤其是战胜困难后所得的愉快;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进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

勤奋。来到大学之后,偶尔也会怀念高中高考时候的辛苦的充实着。因为勤奋,所以充实,所以有收获。在这个科研最初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对计算机图形学近乎没有过专业的接触,所以遇到了好多困难。包括后期学习使用软件绘图和自己动手绘图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好多困难,这些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有勤奋。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相关资料,尝试更多的方法和思路。戴尔卡耐基说:“一个懒惰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理,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因为我们做一件不愿意不高兴的工作,身体的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无聊。反过来说,如果对于这种工作有兴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觉到十分舒适。因不适宜的劳动,使身心忧郁而患成的病症,医生称为懒惰病。”经过这次科研,我们更加认同。

很感触在大学时代可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科研经历,经历这次科研,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稚嫩和诸多不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学习好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阅读相关专业学术论文,更好的去锻炼历练自己,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我们会注重多和同学交流学习讨论,多和老师交流学习,我们会更加努力勤奋的度过余下的大学时光,收获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此,再次感谢我们的导师宋成芳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他给予了我们诸多帮助,我们铭记在心。

推荐第9篇:创新项目个人结题总结

合肥工业大学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个人总结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指导教师:

校级创新项目个人总结

时光荏苒,一眨眼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随着“五一”的临近,我们小组的校级创新项目也到了结题答辩的时间。回想起这一年的经历,我个人感触颇多,经历了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遇到了很多纷繁复杂的困难,但我们最终还是艰难地走了过来。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参加创新项目,但其中的“苦涩酸甜”我还是深有体会的。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好的团队,有优秀的队员,有资历深厚的导师,有热情给力的学长„„这一切都是我们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新学期的开始也是我们新的起点,我们小组的各项工作也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项目终于如期完成,成功地制作出了“可视定位钥匙”模型,并且顺利地进行了多次测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面对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制作出的作品,回想起队员一起携手走过的这些个日日夜夜,笑容不禁洋溢在我们的脸上,兴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记得项目刚刚申报的时候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一是小组人手不够,只有我和同班同学褚昌洋,其他的人都已经成功组队。如果我们不能找到其他优秀的同学加入,我们的项目就会面临因人数不达标而“流产”的处境。幸运的是经过我们俩人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同学院的另外一名优秀同学,她的加入使我们小组增光添彩,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第二个问题就是项目的立项。之前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提出了“汽车定位模型”的想法,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根据我们的相互谈论、资料收集以及大致的前期调研,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可执行的创意,并且也得到了导师的赞同。但我们忽视了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以及后期有可能遇到的专业方面的困难。

困难在所难免,但所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科研创新之路本来就是一条充满挑战,布满荆棘的曲折之路,没有辛勤的汗水和执着的付出,是不会得到成功的眷顾的。作为队长,我更应改清楚这一点。作为全队的核心,我不仅要协调好大家之间的分工,更应该积极主动,做好表率,起到带头的作用。项目在进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更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如果缺少执着的精神,哪怕一点点的畏惧和退缩都将导致整个项目进程的中断。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不仅和队员们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很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更学到了宝贵的专业知识,收获了数之不尽的实践经验。 项目在立项的时候我们就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以确保其创新点能够很好的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第一,根据先前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可视定位。即在一块显示屏上同时显示出车辆与钥匙终端的相对位置,给受用者以明显直接的感受,各种信息一目了然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最大的创新。第二,通过程序精确计算出两者的相对位置距离,以便给车主更好的选择余地,更加清楚车辆的信息。第三,通过遥感通讯技术,实时监测车辆的位置信息,一旦车辆被盗或是发生人为的移动,车辆的信息就会显示在手持终端上,并发出报警,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第四,我们作品采用最新的GPS定位技术,定位精度高,最小精度可达2.5米;定位距离远,最远作用距离可达数千米,而且不受地形,环境的影响,真正做到了实时、精确、动态的定位要求。以上是我们作品前期的开发创新,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新功能,新技术或将被开发出来。

作品在研制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很多都是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由于所学专业方面的差异,我们不得不求助于学长和导师。首先就是项目的整体构造,导师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建议,模仿手机的GPS定位模式和手机QQ或是手机地图的搜索模式创建一个模型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两个GPS定位模块,然后将两个模块的定位信息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去,从而达到收集信息的目的。沿着这一方向,我们小组成员学习了通讯和电子

方面的知识,并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为项目的具体制作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在制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来自软件的编程和接口的调试。虽然器件的购买也比较劳神费力,但我们几经周折还是备齐了所需的所有器件。在各种器件到位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制作,各种接口都组装焊接完毕,剩下的就是软件的编写。由于能力所限,我们求助于相关专业的学长,在学长的帮助下顺利编写出了程序,并进行了烧制和运行。同时,在所配硬件的基础的进行了调试。最终成功地达到了技术要求,制作出了预期的作品。

通过参加这次大学生创新项目,我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与大家共同携手走过的这些个日子里,我们经历过迷茫,遇到过挫折;有过气馁,也有过彷徨,但我们最终还是顺利地完成了项目。经过这次锻炼,我们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一种执着的精神,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04.16 郭伟亮

推荐第10篇: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湘潭大学第三批大学生创新基金研究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结题总结报告

1 项目总体进展情况

1.1项目研究进度

2006.06~2006.09文献的检索与调研及资料收集;

2006.09~2006.10方案确定及完成试样的加工;

2006.10~2007.6完成大部分主要实验;

2007.6~2008.2完成论文形式的研究成果;

2008.2~2008.5项目总结及结题。

本项目基本按照总体进度进行。由于指导老师及主要研究成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固体多孔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掌握了此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获得一些初步进展和成果。本项目在研究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1.2 参加项目的主要研究成员

项目主持人:毛快

参加项目人员:伍林

1.3 项目的研究内容

1、选用三种不同密度的发泡性聚苯乙烯泡沫(EPS),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求解线黏弹性问题的方法,求出包含密度和应力影响的蠕变模型,得出密度和应力对蠕变的影响。

2.项目已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上述的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研究泡沫材料的密度和应力与压缩蠕变的相依性。

湘潭大学第三批大学生创新基金研究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3、项目研究情况

3.1 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3.2试验方法

3.3实验结论与讨论

4 项目研究结论

5 项目研究成果

1、毛快,张俊彦。聚苯乙烯泡沫(EPS)压缩蠕变实验研究。材料导报,2007,21(IX):468-450

2、毛快,张俊彦。EPS压缩蠕变的应力与密度的相依性研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录用待发)

第11篇: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第六批大学生创新项目总结报告

结题总结报告

1 项目总体进展情况

1.1项目研究进度

2012.12~2013.06 文献的检索与调研及资料收集; 2013.06~2013.09 在野外进行调查,取土样; 2013.09~2013.10 完成大部分主要实验;

2013.10~2013.12 完成论文形式的研究成果,项目总结及结题。 本项目基本按照总体进度进行。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阿奇布拉克牧民定居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获得一些初步进展和成果。本项目在研究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1.2 参加项目的主要研究成员

项目负责人:阿力夏义·买买提依布拉义 参加项目人员:买买提司依提·甫拉提

1.3 项目的研究内容

1、分析阿奇布拉克牧民定居点的生产经营方式;

2、分析阿奇布拉克牧民定居点耕地的土壤养分状况;

2.项目已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上述的土壤测定含量的实验;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研究耕地土壤的养分丰缺状况;

3、项目研究情况

3.1 选择的区域概况

克州牧区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存条件极差,洪水、干旱、低温、盐碱、大风、沙尘、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发展种植业人均只有0.9亩耕地,发展畜牧业人均只有3头畜。草原畜牧业仍未摆脱靠天养畜、常年游牧的传统生产方式,由于受制于特定的地理条件,牧区牧点大多分布在山间沟壑,道路不通,人

新疆农业大学第六批大学生创新项目总结报告

畜转场十分困难,且多有事故发生。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牧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若遇干旱、雪灾等自然灾害,因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加之牲畜流动性大,点多分散,往往因来不及救助导致牲畜大批死亡。草原畜牧业始终摆脱不了“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和“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无灾增点产”的严酷现实,人们只能祈求大自然的恩赐,盼望风调雨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牧民对天然草场的依赖性很强,不得不靠增加牲畜头数维持微量的增收,从而导致草场严重超载过牧,加上气候因素影响,草原生态日趋恶化,“三化”(沙化、盐渍化、石漠化)加剧,90%的天然草场退化,其中严重退化面积达40%以上,草场覆盖度降低,优质牧草种群减少,产草量大幅度降低,牧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戏称克州“种地没有土、放牧没有草”,传统农牧业发展空间和农牧民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挑战。

克州平原区面积狭小,且多砾石覆盖,其中细土平原(含海拔2000米以上山间河谷及2000米以下山间盆地)面积约486.8万亩,仅占国土面积的4.59%。且其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间河谷草甸土已用作割草地,海拔2000米以下平原及山间盆地的盐土、沼泽土因含盐量高,且因水源、地形诸多因素制约,改良利用难度极大。由此,全州可利用细土平原仅有116.6万亩(包括现耕地),仅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1%,可垦土地面积极少,后备土地资源匮乏。况且空间分布不均衡,水土组合不协调,更为严重的是,后备可垦土地资源中,

三、四等地占99.5%,大多为戈壁、碱滩,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本论文选择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阿奇布拉克牧民定居点作为研究区域,耕地取土样,分析土壤养分状况,为该牧民定居点饲草料作物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2试验方法

在阿奇布拉克牧民定居点随机抽样15户新定居的牧民作为研究对象。以访谈方法为主,调查自然条件,生产经营方式,该牧户耕地开垦年限,种植作物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分析该牧民定居点饲草料地的生产限制因子并提出对策。土壤pH值:电极电位法测定;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稀释热法测定;碱解氮: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新疆农业大学第六批大学生创新项目总结报告

3.3实验结论

3.3.1 牧户经济收入渠道单一

3.3.1.1 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

牧户1:阿布都麦麦提,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牧民,2012年定居到阿奇布拉克牧民定居点。今年34岁,家里有4口人。草地面积4500亩,所养畜数102只(标准羊单位),主要靠畜牧业生产经营,畜牧在冬天1月至4月进行半舍饲,这期间所需投入11350元/年,一般8月份到9月份期间出售,出售方式为单独购买生产资料,一年大概出售30-40只羊,年总产值31500元/年,牧户家庭净收入20150元/年,人均收入5037.5元/年,不到新疆人均收入水平。牧民经营行为封闭,收入渠道较为单一。

3.3.1.2 以畜牧业为主、以种植业为副的生产经营方式

牧户1: 吐尔迪麦麦提·卡迪尔,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牧民,2012年定居到阿奇布拉克牧民定居点。今年58岁,家里有3口人,家里没有劳动力,有小学文化程度。耕地面积2亩,主要种植苜蓿和饲草,年投入600元/年左右,没有任何农业机械设备,只靠人力劳动,产出的饲草只能提供所放牲畜的冷季舍饲。新开垦地15亩,种植玉米为主。 3.3.3.阿奇布拉克村土壤养分分析 3.3.3.1 pH值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取样的七个牧户耕地土壤的pH值均为碱性,七个牧户中有6个牧户耕地土壤的平均pH值碱性,占所取土样的85.71%,有1个牧户耕地的土壤平均pH值接近中性,占所取土样的14.28%,说明耕地碱性很严重。 3.3.3.2 有机质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阿奇布拉克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每个牧户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也不同,其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比较标准的正态分布,其含量的变化范围在11.65~42.71g.kg-1之间,平均值为26.84 g.kg-1,变异系数是 35.82%,低于全国具有代表性茶园及江苏、山东等产茶省份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

新疆农业大学第六批大学生创新项目总结报告

3.3.3.3 速效磷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由土壤样本测试结果可知,阿奇布拉克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54~7.63 mg.kg-1 之间,平均值为3.56 mg.kg-1,变异系数为 71.04%,平均值的代表性较差,说明不同牧户耕地之间土壤有效磷的差异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牧户耕地的土壤养分管理方式不同,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等不同所造成。从整体来看,阿奇布拉克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缺乏,42.85%的土壤样本指标表现很缺乏,28.57%的土壤样本指标显示缺乏。 3.3.3.4 碱解氮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阿奇布拉克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在13.78~68.91 mg.kg-1之间,平均值为42.01 mg.kg-1,土样变异系数是37.02%。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可知,阿奇布拉克耕地土壤解氮含量处于很缺乏和缺乏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的 85.71%,适宜的进占 14.28%,耕地土壤样本碱解氮含量处于缺乏或很缺乏的状态。

4 项目研究结论

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牧民信息来源渠道单一,生产、销售各自为营,缺乏合作。

(2)牧民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但对未来增收充满信心,大部分牧民更加希望用新增收入提高自身或子女素质及扩大生产,而不是增加生活性消费。 (3)牧民收入与牧民的投资行为、生产行为高度相关,但与市场交易行为弱相关。

(4)我们所调查的七个牧户的耕地土壤一处重复三次,根据测试结果可知,阿奇布拉克耕地的土壤肥力状况较差,养分分布不均衡,牧户耕地质量以四至六级(Ⅳ级至Ⅵ级)的耕地为主,极大地限制了种植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今后的种植业生产中,应该根据阿奇布拉克耕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科学合理施肥,以提高种植业生产水平。

第12篇:创新项目结题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这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和周鹏、李佳霖两位同学一起就《宣城梅氏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讨。在此期间,首先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找资料,让我们对要研究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共进行了课题讨论三次,确定了研究方向,我们实地考察了三次梅氏故居,参观了宣城市博物馆(即梅文鼎纪念馆)获得资料,之后就是一系列的资料汇总分析及一些细节的处理。在整个研究调查过程中,我协助组长周鹏确定研究方向,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获得资料,亲身参与实地考察四次,并独立完成调查工作记录一次,和李佳霖同学一起协助周鹏完成《项目总结研究报告》,参与《项目结题申请书》的填写。

通过做这个课题研究,最重要的一点是锻炼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找资料,实地考察,信息的汇总分析,看别人做的时候感觉好简单的样子,可是只有亲身参与才知道其中的艰辛;其次也锻炼我的分辨能力,网上的信息总是那么的多,那么的杂乱无章,要在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还真的不容易;最后,让我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虽说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可是我们毕竟还是要上课,要考试,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既要保证自己的学习不能落下,有要去做课题研究,对我们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第13篇:项目验收结题报告

项目验收报告

一、项目实施的意义

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课题设置、关键技术选择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1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 2.2项目课题设置

2.3项目关键技术选择

2.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三、项目实施效果

3.1项目关键技术 3.2项目主要创新点

3.3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研究开发新产品三类,其中:数

3.4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评价

3.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科技基础设施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情况。

五、产学研联合开展研究开发情况。

项目的顺利实施得益于产学研联合研究的开展,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负责项前期的调研、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中期项目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试制,后期项目产品的试验测试、工况测试、产品推广。院校负责项目中期技术方案的评审、技术指导及刀具材料选择的研究,后期为项目产品提出技术方案改进的建议。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和院校紧密配合,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为公司开发辅助检测、测试设备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公司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新开发产品两项。

六、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情况。

七、项目实施取得的绩效情况

7.1直接绩效 7.2简接绩效

通过项目的实施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形成3类5个品种的产品。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增加了相应的是测试实验设备,对公司****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公司新引进技术人员2名,培养优秀技术服务人员3名。项目产品的推广,*************

八、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该项目项目负责人有公司任命,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计划、实施及过程的控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成员包含:项目管理人员、项目产品设计人员、项目产品测试人员,具体人员分工见表二。

九、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课题经费单独核算,统一管理。

十、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在研发、生产的过程中没有问题,但在项目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了*****。

第14篇:社会实践项目结题报告

社会实践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中国移动营业厅营业员社会实践项目负责人:

起止年月:年月至年月

填写日期:2012年3月1日

一、实践目的

大四了,我们再也不能像个小孩一样在象牙塔里无忧无虑了,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了。有人说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

二、实践内容

我选择在移动营业厅做营业员,因为我觉得这是个服务行业,在这个岗位上我可以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工作中我确实学会了应对各种各样的人群也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质。下面我就说一说我的实践内容。

公司要求8点半到营业厅,那时候还没什么人来办业务,我们就忙着录昨天从下属营业厅拿来的资料。等人多了我们就要收起来,开始忙碌。每天下午三点钟就要结账,把一天的收入支出打出报表来包好送去给一个大营业厅。

我们那个营业厅的老板有好3个营业厅,下属的就数不过来了,我所在的营业厅有4个人,并不是每天都四个人,也有2个3个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是老板的亲戚,她负责在老板和其他人其他事之间沟通。我们四个差不多大,都很聊得来,所以工作很愉快。

每天,我吗要应付各种各样的人,有来充话费的,有下属部门来缴话费的,有来办卡的,有来办业务的有来转网的,我们地终极目标就是让客户满意而归。每个月的月末是最忙的时候,因为优惠活动总是在下个月的月初生效。虽然下午5点半就下班但那一天我们四个人总要熬到很晚,因为那天所以来参加活动的客户的资料都要录入系统。

工作中碰到很多问题,比如我刚去营业厅工作的时候,她们只让我充话费和引导客户,第一天有一个老爷爷来问我有没有个送手机的活动,那个活动已经终止了,他就问我他的手机怎么下歌,什么硬件怎么上不了网什么的,对这方面我可不熟,不过下歌我倒是会,就跟他说了,可说了半天他也没搞明白,他最后的出的结论是:就是我的手机不能下歌是吧?从那一刻我认识到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工作第二天他们就开始让我学着办业务,后来有了新活动就开始让我学着转网了

干了大约有一个星期,她们开始让我卖卡,神州行,动感地带,新市民、全球通„„各种卡地必选业务我必须记住,这对于我这个记性不太好的马大哈来说真是个难题。卖卡的时候要问客户需要什么类型的卡,发短信多还是打电话多,打市话多还是长途多,流量要多少,根据客户的要求推荐卡,并向客户介绍卡里的业务。必须对这些卡了如指掌才能卖卡。你不清楚客户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如果说不知道或者这个不是由我们负责,那客户的脸恐怕要不好看了,话恐怕也不好听了。要切切实实为客户解决问题才能让客户满意。

没事的时候我们四个会聊时间,女生在一起无非是聊聊感情聊聊八卦,我们地老板那一段时间正好在拍结婚照,每次他来营业厅我们就叫他掌柜的,他一脸我们就不敢闹腾了。这就是领导的专利吧。在那里我也接触到了老板那一阶层的人,有的在移动工作,有的再铁通工作,有的要开自己的超市,跟他们交谈有种仰望的感觉,我总想什么时候我才能达到你们的境界啊。他们很有想法,商场上他们够狠,作为一个同龄人我们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又有着共同的语言。

三、实践总结及体会

寒假的社会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怎样与客户沟通,怎样与同事领导搞好关系,在工作中我确实提高了表达能力,至少我明白的事我能说出来能让客户明白,阅历确实丰富了,一起校园里接触到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可工作是身在社会。从小到大,老师家长就叫我们怎么做人,直到我们走进社会我们才真正的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让周围的人喜欢的人,也只有走进社会我们才能看透这个社会。记得大二的暑假我曾参加过一个拓展训练,训练我们地老师经常说两句话:一句是“未曾经历不曾经验”一句是“投入多少收获多少,参与多深领悟多深”这两句话就是我这个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在这次社会实践后最大的感悟了

别人的经验永远也跑不大你的身上,只有亲身体验的经验才真正的属于自己。虽然我从别人身上看到了很多,也了解到了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但是这一次自己实际的亲身体验,才让我在寒假也深入社会亲自品尝了当今伟岸的社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我没有理由让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不能在学校里比别人差,永远要拼命地学习。怎么说呢“命运”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感念呢?记得有人曾经给我举过这么个例子,比如说把现在全世界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在平均分给每个人,但是感以肯定的是贫富还是照样的出现,富裕的还是富裕,贫穷的还是贫穷,为什么呢?可以这么解释,其实在这个社会里金钱就漂浮在你的身边,并且充满了整个世界,就看你伸不伸那个手去抓钱。也可以这样说在这个社会上机会对每个人都一样平等,机会永远关照那些努力的人。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

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四、结束语

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第15篇:项目结题报告(正式)

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结题报告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

随着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特别是常州近年来经济开始发展,使英语作为“世界通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而作为“城市脸孔”的景点旅游资料英译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的名片。有此而得旅游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旅游景点旅游资料英译亟待普及和提高。但是通过网络对中国大多数旅游景点的调查结果以及我们团队对常州各景点的实地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景点中, 景点旅游资料英译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日显必要,其目的很明确,即在必要的场合能够指示、提示、警示、帮助在华的外国友人更加方便的学习、旅游和工作。因而旅游翻译的质量无疑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识和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二 项目的研究目标与研究过程

1、研究目标

此项研究将以文化翻译理论为理论指导,对常州市主要旅游景点如:红梅公园、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常州博物馆等地的旅游资料英译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收集的语料,总结这些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次训练使参加的学生能够充分锻炼实验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并且能够熟练 使用计算机等先进行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

2、研究过程

第一个月召开项目小组第一次会议分配相关任务,并选举项目的小组负责人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情况。2012.11—2012.12 :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并定期召开项目会议了解各自进展情况,并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商讨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全程指导。 2013.1—2013.4 : 参考文献,分析资料,利用已学知识对调查得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撰写相关论文。2013.6—2013.9 : 对项目进行总结并撰写结题报告。2013.10—2013.12:进行结题的各项工作。

在进行常州公园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的方式为照片采集、归纳法和总结法。

三项目研究成果与分析

在对常州市区景点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收集的语料,我们发现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总结。

一、景点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翻译错误 1 翻译中的Chinglish 因为不同国家的语言、风俗、兴趣等各有不同,在旅游翻译中应该细心甄别、求同化异、查漏补缺。 就语言差异来说,忽视的后果就是产生Chinglish。我们在各个常州景区发现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例如溧阳天目湖山水园内“制茶表演”原译为“system tea performance ”。这里的“制”不是“制度”而是“制作”。我们认为应译做“Tea Making Performance 。” 再如“小心有电”不能译作贻笑大方的“Carefully has there electricity! ”而可以译为 “Caution! Electricity! ”通俗易懂。“小心路滑”有人译为“Notice: The roads are very slippery ” 为符合英文的标语习惯,可以改为“Slippery Road (Be Careful )!。”如果是室内,还可改为“Caution:Wet Floor!” 文化上的差异和缺失也往往是翻译的难点,弄不好还会在无意中得罪了游客。总之,要考虑中外文化差异,要依据情况意译,尽可能让外国人理解。 2翻译中的望文生义

如果懒于思考,只看文字的表面意义,不管景点的实际情况,或者根本就不懂相关的知识都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给外国游客造成错误印象,甚至影响到景点的形象。例如“游船码头”原译为“Cruise Terminal”,“码头”译为“Terminal”,只抓住了“头”就认为是终点,可译为“Cruise dock/wharf”;“草堂寺”中的“草”就有人简单译成straw,给人的感觉是这个cottage全是用straw建的,没有别的材料。其实我们知道,这种茅草屋只有房顶是用茅草覆盖的,所以不妨将其译成“thatched cottage” 更好一些。 3缺少文化注释

对外国游客而言,在文化旅游中最有吸引力的是感触和体验异域的不同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而这又是旅游翻译中的精髓所在。在一些景点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就缺少了对该景点的历史来源的补充,比如“苏东坡”仅仅译成“Dongpo”,可能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如果适当补充历史背景,增译为“Su Dongpo, the famous poet in Northern-Song Dynasty”就更能被外国游客所理解。如东坡公园的“洗砚池” ,除了翻译其名称,我们还可以适当说明“洗砚池”的来历。又如“寒山寺”(Hanshan Temple)名称的由来早在我国的唐朝,用一位叫“寒山”的和尚(曾住在这里)的名字来命名的,这座寺庙后来因为《枫桥夜泊》这首诗而扬名天下。按字面意义译为”Gold Mountain Temple” 或“The Bleak Mountain”,就是没有了解寺庙的由来和它本身的历史意义而造成的误译。由此可见,旅游翻译不但要力求准确、充分体现原语的信息及语言风貌,更要起到扩展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

4不会注意适当变通 汉语描写景色的词汇丰富,多用对偶、排比,翻译起来很困难,多采用意译。勉强逐字逐句照译,可能反而伤害原义。如“移步换位”(a different view with every step)不宜对号入座译为“take a step and the scenery will change”,“曲境通幽”译为“a winding path leading to a secluded”便可,形容商品的“琳琅满目”“a superb collection of beautiful things”当然可以,但也可以缩译为“a wide choice”.有些汉语文字十分华丽,但可能文字重复,辞藻堆砌,我们不能字字照翻,应该变通处理。

二、有些旅游景点的英译还不常见

常州作为一个拥有环球恐龙城、库克苏克大峡谷、恐龙城大剧场、三河三园、淹城春秋乐园、天宁宝塔第4层“罗汉示迹”、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等一大批旅游新项目的城市,我们发现仍有许多场所只有中文标语没有英译,甚至没有标示语,要使常州变为国际化的都市,我们首先得呼吁各级政府机构加以重视这些现象,尽早制作标牌、提供相应的景点介绍,并确保有些旅游景点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统一性。

三、归结原因

通过这些错误,我们经过仔细分析也找到了两方面的原因:

1、文化背景知识欠缺,正确翻译景点名称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景点名称含义的基础上,假如没有相关背景知识,只是根据景点名称死译硬译,这样不但无法传播中文名称的深层含义,还让外国游客感觉不知所云。

2、语言本身的问题。如果译者的语言功底不深,在翻译表达方法,语法层面或拼写上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公示牌就应该译成英语,只要懂点英语就可以当翻译。为了省钱、省时、省力,许多人在有翻译需求时不是去找专业机构,而是随便找一个他们认为懂英语的人翻译一下了事。译者由于受语言水平的限制,要么死译,要么错译,译出的句子不伦不类。

四、收获成果

除了发现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小组也收获良多。对于我们来说,这次的项目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因为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大多被学习所环绕,很少有机会来参加这种实践创新类的活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1、专业知识得到锻炼

这次对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的研究活动,对我们的英语专业知识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我们需要如孙悟空火眼金睛般的精确的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将它们改正。起初的我们憧憬中带着几许迷茫,憧憬是我们即将开启一趟新的英语旅行,迷茫的是我们似乎不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刚开始我们对景区英文标语中的许多表达都不了解,不知道它们这样的表达对错与否,我们就一个一个单词查,在网络上找了许多的资料,就这样经过一次次的锻炼,以至于我们到后期对景点的英文标语的翻译中的不合理或是错误的地方可以一目了然了。因此在这次研究性活动中,我们的因与专业知识得到了锻炼与成长,这队我们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2、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

起初我们的团队的每个队员并没有很明确的分工,以至于忙活了几天,实质性的资料很少,时间到和花费了不少。所以我们团队就进行内部讨论,由两个人负责资料的收集,两个人进行英语翻译错误的发现与改正,剩下的两人是进行资料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在外面收集资料的队员会比较辛苦,但他们为了团队的荣誉也毫无怨言;虽然负责分析景点资料英译错误对两位队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为了研究的成功也勇往直前;虽然整理总结资料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但面对团队的所有努力无畏无惧。终于当我们手捧一叠总结报告时,我们知道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这是我们每个队员合作努力的结果。

3、能为常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这一切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既然我们在常州上学,那常州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只希望通过这次对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活动能为常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五.项目的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及广州亚运,2011年西安世园会,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迎来了八方来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涉外旅游热潮。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十年后的中国将跃升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旅游资源国。旅游翻译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突显,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亟待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来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秀丽河川等。对于绝大多数的外国游人而言,他们游览各个旅游景点的时候一般需要通过阅读旅游景点告示语的方式来了解此景点的历史渊源和不同之处。因此,虽然旅游景点资料英译的功能各异,但是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堪称旅游产业涉外经营的门面,一方面直接体现着我国目的语使用水平,代表着我们的精神文明风貌,也彰显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国际魅力;另一方面影响着旅游产业的经济收益和民族文化的传播。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作为一种公共宣传工具,用简洁的语言、图示和图片为人们提供公共信息,起到指示、劝说、约束及强制的社会功能,它是一个国家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多元文化的今天,正确的旅游资料英译显得尤为重要,它对推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许多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交际功能,而且极大地影响中国在国际旅游中的形象和地位。本次研究活动发现规范性和创造性是旅游景点资料英译英译的两大特点,也是旅游景点资料英译所必须遵守的两条原则。因此,在旅游景区的英译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把握这两条原则,既要使译文规范,又不能生搬硬套;既要创新,又要保证译文准确。我们应当让资料英译研究为旅游景区的美丽景色锦上添花,而不是给它的脸上抹黑。

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在公众和旅游者的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区域的汉英两种语言的旅游资料英译应用是否广泛,是否规范,翻译是否得法,都是该区域整体素质的直接体现,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料英译作为旅游及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一道有效窗口,对常州旅游的对外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的本次研究对翻译及相关工作人员就加强中英语言及所属文化的对比提出了有效的提高翻译质量的意见,从而将旅游资料中的丰富信息真实准确的传递给外国游客。

第16篇:社会实践项目结题报告

社会实践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 引起当代青少年网瘾现象原因的调查 项目负责人:

徐振翔

起止年月:

2012

1 月至

2012

年 2月

填写日期: 2012 年 2 月13 日

第17篇:973项目结题报告

篇一:973课题结题报告 973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大豆重要新基因的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 课题编号:tg1998010206 负责人:喻德跃

承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吉林省农科院

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2003年10月15日

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一)计划任务 本课题的任务: 发掘大豆抗花叶病毒、抗食叶性害虫、产量有关性状、育性恢复系等新基因,明确遗传规律,并进行标记和定位。具体指标如下: 1、抗大豆花叶病(smv)基因方面: (1)标记到2-3个抗性基因, 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2、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

(1)标记到1-2个抗性主基因,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3、产量有关性状基因方面:

(1)标记到3-4个产量有关性状的基因位点,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具2-4种特异性状的优良共同遗传背景家系(类似近等基因系),用于聚 合重组。

4、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方面

筛选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10cm,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

5、发表sci引用论文五篇以上。

(二)完成情况

本课题鉴定出一批新的基因资源,包括:抗smv(133份)、感smv(122份)、抗食叶性害虫(9份)、感食叶性抗虫(10份)、产量性状(8份)、恢复系(10份),建立了重组近交家系群体(ril)8个。定位了9个新基因,获得分子标记10个,培育一批有育种价值的中间材料。共计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6篇,国际特邀报告5篇,专著1部,培养研究生11人。总体上超额完成了任务目标。

(三)主要进展

1、资源鉴定与群体培育

(1)抗大豆花叶病毒(smv)方面

鉴于国内大豆smv株系鉴别寄主体系的混乱,在已经使用过的25个鉴别寄主中选拔出8个代表性寄主组成一套新的鉴别体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采集病样(近300个样),以寄主鉴定为主、结合smv的组织印迹检测技术和rt-pcr检测技术,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smv群体已经产生根本改变,尚未发现原先鉴定过的株系。根据新鉴别体系的鉴定结果,确定了10个新株系(sc-1至sc-10),其中sc-8为强毒性株系群。发现:smv株系群组成复杂,同一株系群在不同地区的流行存在差异,同时不同株系群在同一地区的分布也有所不同。综合1998-2002年的分析结果,认为:在株系组成上,黄淮地区以sc-3和sc-7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以sc-9为主。

测定了106份大豆品种(品系)对sc-7 、sc-

8、sc-9三个株系群的抗性反应,筛选出17份对三个株系均表现高抗的材料;18份能兼抗三个株系中的两个株系的材料。

构建了抗x感杂交组合衍生的ril群体:科丰1号x南农1138-2,f7:12,206个家系 (见表1)。

用东北3号株系(smv3)对355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smv抗性鉴定(包括“七五”初鉴抗smv材料40份,“八五”初鉴抗smv材料91份,各地推广品种100份,农科院品资所新育成的品系35份,美国引进材料42份,韩国引进材料36份,泰国2份,日本1份)。共筛选出116份高抗资源,117份中抗材料,122份高感资源。 (2)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

综合1993-2002年的田间鉴定结果,获得一批高抗食叶性害虫和高感食叶性害虫的大豆种质。高抗(hr)的品种9份:黄皮小青豆、日本、larmar、pi22768

7、矮杆黄、york、阜阳170、sp

26、早16号,抗(r)的品种15份,表现中间(m)的品种17份,感(s)的品种7份,高感(hs)的品种10份:大浦大粒黄、中豆

19、南农86-

4、南农86-

4、江宁中老鼠豆、监利牛毛黄、花柒黄毛豆、沔阳白毛豆、吴江青豆、pi229358。

合成重组近交家系群体2个,包括: 先进2号(感)x赶泰-2-2(抗)已推进到f7:9世代,含162个家系;和 皖82-178(感)x 通山薄皮黄豆甲(抗)也推进到f7:9代,含159个家系 (见表1)。 (3)产量性状基因方面 获得了与提高产量潜力有关的资源8份,包括百粒重高(>40g)、主茎节数多(>30)、短叶柄(

获得利于大豆杂种优势应用的恢复系:10个。

阐明了细胞质不育的遗传模式:以栽培大豆不育系ya、保持系yb和含有不育细胞质的原始母本167为基础材料,配制了二个单交组合,四个三交组合,根据后代的育性和分离比例判断遗传模式。试验结果表明:s(rfrf)基因型f1花粉为半不育,f2可育与半不育分离比例为1:1;母本为不育细胞质s时,携带rf的雌配子有生活力,能传给后代,而携带rf的雄配子无生活力,不能传给后代。母本为正常可育细胞质n时,携带rf的雌、雄配子均有生活力,可传给后代。分离比例是单基因遗传模式。因此该不育系属“单基因配子体不育”,即不育性由不育细胞质基因s和一对隐性基因rfrf控制,一个显性基因rf的存在即可恢复育性。 明确了育性的稳定性: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不同温度和光照长度处理,研究野生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a和保持系ob的育性稳定性。鉴于试材原产于高温短日照的夏大豆区,本试验以14小时光照和昼夜温度30℃/20℃为对照处理,在14小时不变光照条件下,温度处理为35℃/25℃,30℃/20℃,25℃/15℃;在昼夜温度固定为30℃/20℃条件下,光照处理为15.5小时,14小时,12.5小时。在上述所有处理中,不育系oa花粉败育率均保持在99%以上。只有保持系在15.5小时光照时,花粉败育率上升到14.3%,这一结果表明,不育系oa在温度与光照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不育性极为稳定。

从细胞学方面明确了不育发生的时期:细胞学观察发现该不育系小孢子减数分裂正常,绒毡层亦无明显异常,不育发生的时期是在单核期以后。 表1 本课题培育的ril 群体

2、新基因发掘与分子标记 抗大豆花叶病毒(smv)基因方面通过对p(科丰1号)、p(南农1138-2)、12 f1和f7:11 184个家系的田间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发现科丰1号对smv株系群sc-

7、sc-

8、sc-9的抗性分别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将rsc-

7、rsc-

8、rsc-9基因定位于n8d1b+w连锁群上,与已经定位的三个抗性基因(rsa、rn

1、rn3)位于同一连锁群,成簇排列。此外,筛选到与抗性基因连锁的scar标记和rapd标记,距rsa和rsc的距离分别为16.1和9.7cm。 由于sc-

7、sc-

8、sc-9是新鉴定的smv株系群,而鉴定的抗性基因位点与已经发现的smv抗性位点位置不同,因而初步认为:rsc-

7、rsc-

8、rsc-9 是新的抗smv基因。 此外,选育出njr25-

8、njr32-

8、njr-44-1等综合性状优良、抗性好的中间材料。利用高抗smv3号株系的大豆品系95-5383与感病品种(品系)hb1,铁丰21,amsoy,williams,和抗病品种pi486355配制杂交组合,对各组合的f

1、f2代接种smv3号株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95-5383与各感病品种的杂交组合f1代表现为感病,抗病为隐性,f2群体分离比例为1r:3(s+n),表明95-5383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pi486355x95-5383的f2代有感病植株分离,95-5383的抗病基因与pi486355不在同一位点。 利用bsa法对95-5383?hb1的99株f2个体进行鉴定,筛选出与s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共显性rapd标记opn11980/1070。 rapd引物opn11在95-5383和抗池扩增出opn11980片段,在hb1和感池扩增出opn111070片段,在f1同时扩增出opn11980 和opn111070。 用该引物分析95-5383?hb1的f2个体,共显性的rapd标记opn11980/1070与抗病基因的遗传距离为2.1cm。

从95-5383和hb1中分别回收opn11980和opn111070特异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opn11980和opn111070的实际长度分别为986bp和1084bp,同源性为93.4%,主要差别是在两个不同区段插入(缺失)54bp和35bp的碱基。用克隆的rapd片段opn11980作探针(sopn11)对亲本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 杂交,结果表明opn11980和opn111070在大豆基因组中是以低拷贝形式存在。根据克隆片段opn11980和opn111070的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scar引物scn11,scn11在95-538

3、hb1和95-5383×hb1的f2群体扩增结果与rapd引物opn11完全吻合。

用rapd引物opn11和rflp探针sopn11分析科丰1?南农1138-2重组近交群体(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联合构建),将opn11和sopn11定位于f连锁群的抗病基因簇上。由于95-5383?pi486355的f2代接种后有感病植株分离且抗病基因位于f连锁群上与rsv1不等位,表明可能定位的是新的抗病基因。

此外,用opn11分析了68份抗性资源,其中有25份扩增出opn11980,表明这些品种可能携带与95-5383相同的抗性基因,而其它扩增出opn11980/1070和篇二:973课题的结题总结报告-农业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 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项目编号:g1998010200 项目名称:农作物资源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 首席科学家:贾继增 张启发

课题编号:g1998010207 课题名称:水稻抗病基因克隆 课题负责人:翟文学

子课题负责人:翟文学 彭开蔓(王石平)

承 担 单 位: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华中农业大学 电子信箱:wxzhai@genetics.ac.cn, 2003年9月30日

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本课题的预期目标是分离克隆2个水稻抗病基因。我们已经按计划开展了研究工作,分别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

3、xa

4、xa

5、xa

13、xa25(t)和xa26以及抗稻瘟病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研究。目前已克隆并证实了xa26基因;已克隆xa4和xa5基因,即将证实其功能;精细定位了xa

3、xa13和xa25(t)基因;获得了3个抗稻瘟病相关基因。基本达到预期研究目标。 具体工作与取得的进展如下: 1.精细定位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和xa26 我们利用f2大群体,分别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和xa26进行了遗传分析和精细遗传定位。这两个基因都位于第11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并紧密连锁。涉及xa4基因(sun et al., 2003, theor.appl.genet.106:683-687)和xa26基因(yang et al., 2003, theor.appl.genet.106:1467-1472)遗传分析的工作已发表。 2.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 我们采用图位克隆法从水稻品种明恢63中分离克隆了xa26基因(专利申请号:02139212.9)。序列分析发现这该基因编码lrr受体激酶类蛋白质。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在苗期还是成株期携带xa26基因的转基因水稻的抗谱比xa26基因的供体水稻品种(明恢63)的抗谱显著增宽,抗性明显增强,说明遗传背景可能影响抗病主效基因的作用。分离克隆xa26基因的工作正在发表印刷之中(sun et al., 2003, plant j., in pre)。另外,研究还发现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3的近等基因系irbb3和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2(t)的云南地方稻品种扎昌龙也携带xa26基因。因为xa3和xa22(t)基因也被他人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推测xa

26、xa3和xa22(t)是同一个基因,这部分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3.分离克隆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 我们采用图位克隆法从水稻近等基因系irbb4中分离克隆了xa4基因(专利申请号:02139257.9)。序列分析发现这该基因也编码lrr受体激酶类蛋白质。xa4和xa26属于同一个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抗性分析发现发现籼稻品种特青和93-11与irbb4的抗谱相同,序列分析发现特青和93-11也携带xa4基因。转基因初步实验结果显示遗传背景可能也影响xa4基因的抗性。目前,这部分工作正在完善之中。 4.分析了xa4和xa26所属基因家族的进化

xa4和xa26基因所属家族(命名:xa26基因家族)包括10个成员。我们对水稻品种明恢63和特青包含xa26基因家族的大约100 kb区段进行了测序,对比公共数据库中的水稻品种日本晴和93-11的同源区段的序列,分析了抗病基因的进化模式。涉及这部分工作的论文正在撰写之中。5.鉴定并精细定位了一个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5(t) 在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中鉴定了一个新的抗白叶枯病显性基因xa25(t)。该基因在苗期和成株期都能特异性的抗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pxo339。通过分析携带xa25(t)基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12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在该着丝粒区段已经定位了多个水稻抗稻瘟病基因,推测xa25(t)基因与抗稻瘟病基因紧密连锁或等位。涉及xa25(t)基因的研究工作已发表(chen et al., 2002, phytopathology 92:750-754)。 6.构建了水稻全生育期平衡化cdna文库

利用水稻品种明恢63,构建了全生育期平衡化cdna文库。该文库由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生理状态下的15种不同组织的cdna组成,包括白叶枯病菌和稻瘟病菌接种诱导后的组织。该文库包含大约62,000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为1.4 kb (chu et al., 2003,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229-235)。对该文库中的大约4万个cdna克隆进行了测序, 获得两万多个非重复est序列。利用该文库我们建立了高效cdna芯片(包括cdna array和cdna microarray)分析体系。

7.发展了一种新的est聚类方法

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计算机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大规模est测序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以获得高质量、非重复表达序列。该方法在聚类过程中采用megablast工具对一致序列进行序列同源比较,并用phrap程序对每一est簇进行拼接检验。这一聚类策略能降低测序错误带来的影响,有效识别基因家族成员,并避免选择性剪接的干扰。与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的unigene clustering方法相比,estclustering的聚类结果可以更好地反映表达序列的多样性。涉及这部分工作的论文已经发表(张利达等,2003,遗传学报30:147-153)。

8.克隆获得了一批水稻抗性基因同源序列

利用植物nbs-lrr类抗性基因的高度保守区设计pcr引物从水稻基因组中扩增同源序列,经克隆测序确定后获得了23个不同的nbs片段(称为抗性基因同源序列,简记为rs)。将这些rs序列在窄叶青/京系17 的重组自交系(ril)构建的分子图谱上定位,定位结果表明它们分布在1,3,4,7,8,9,10 和11染色体。其中10个rs位于已知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间。这些rs标记可以作为图位克隆同一位点上相应抗病基因的起点。有关结果已发表(zheng et al,2001,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44(3): 253-262)。

9.构建了含xa

4、xa5和xa13三个抗性基因的irbb56基因组bac文库 利用含xa

4、xa5和xa13三个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累加系irbb56构建了一个水稻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该文库包含55296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为132 kb。按水稻基因组为450 mb计,该文库覆盖14倍基因组,筛选出任一水稻基因或序列的概率为99.99%。用均匀分布的3个叶绿体基因和4个线粒体基因克隆作探针筛选文库,结果显示该文库中含细胞器基因组dna同源序列的克隆数小于1%。用分布于水稻3条不同染色体、分别与xa

4、xa5和xa13连锁的dna标记筛选文库,分别检测出11--106个阳性克隆,为克隆这些基因打下了基础。该文库对水稻基因组的高度覆盖率和较大的插入片段,非常适合于物理作图和基因的分离和克隆(王文明等,2001,遗传学报, 28(2):120-128;wang et al., 2001,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65: 118-125)。本研究中建立的提取高质量水稻基因组dna方法和高效转化方法被成功地用于中国超级杂交稻测序(science, 2002,296: 79-92)。

10、克隆了一个nbs-lrr类抗性基因家族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近等基因系和基因累加系对克隆的nbs-lrr同源序列rs13进行rflp分析,发现序列rs13来自xa4基因位点(wang et al, 2000,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5(19): 1779-1782)。利用克隆的抗病同源序列rs13作为探针,从水稻ir64的bac文库中筛选到4个阳性克隆,其中一个克隆14e19能够覆盖其余3个克隆。对14e19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获得了73kb的全长dna序列,基因预测显示其上有4个编码nbs-lrr的基因,分别命名为nl-a-d。同时,对近等基因系irbb56同一基因组位臵的bac克隆106p13进行分析,发现其上有10个nl同源拷贝,其中有4个同14e19上的nl一样,说明nl是一个至少有10个成员(分别命名为nl-a—nl-j)的基因家族。搜索日本晴、93-

11、广陆矮4号的序列,发现三者也有多个高度同源的序列。对nl基因进行rt-pcr和cdna库筛选分析,发现nl-b能够在含抗白叶枯病基因xa4水稻品系irbb4中特异表达,说明nl-b参与了白叶枯病抗性反应。把这些同源拷贝作为新的抗病基因进行研究,转基因实验正在证实这些同源拷贝的功能。

11、定位克隆了隐性抗白叶枯病基因xa5的候选基因

本研究利用rflp、caps等标记方法对xa5近等基因系ir24和irbb5构建的f2群体共5000个单株进行群体连锁分析,构建了xa5的精细遗传图谱。在此基础上我们用 与xa5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筛查含有xa5 的水稻累加系irbb56的bac文库,构建了包含xa5基因位点的精细物理图谱(zhong et 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in pre)。将xa5限定在12kb的片段上,在此区间发现唯一一个候选基因,与已知抗病基因具有不同的结构。该基因与显性等位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差异。目前功能互补实验已获得转基因植株。 12.开展了抗白叶枯病基因xa3和xa13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

本研究利用ir24与含xa3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3组合构建了约2000单株的f2定位群体,并利用国际水稻基因组和中国超级杂交稻基因组计划所公布的第11染色体长臂上的序列设计出一系列lp和caps标记,对xa3进行精细定位,将xa3基因定位于caps标记y3和r标记rm144之间,距y3约0.25cm,距rm144约1.0cm。目前,我们又利用日本晴和irbb3组合构建了约5000单株的f2群体,对xa3基因作进一步精细定位。利用xa13的近等基因系构建了包含4000单株的f2群体,将xa13基因界定在第8染色体80kb的区间。对这个区间进行dna测序和基因预测,发现了可能的候选基因,正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共分离分析和功能互补分析,有望获得突破。

13、分离克隆了抗稻瘟病相关基因

本研究利用cdna-aflp和组池分离分析(bsa)相结合的方法来检测稻瘟病抗池和感池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在大约20122个检测到的位点中,一共获得了12个差异表达的条带(debs),8个来自抗池,4个来自感池。利用水稻的dh群体对它们进行遗传定位结果表明其中的5个debs,r1, r8, s9, s16和s17被定位在第一染色体的一个抗稻瘟病的qtl所在的区间。 序列分析和等位分析发现r1和s16, r8和s9分别来自二对等位基因位点,而且r1(s16), s17和r8(s9)分别位于第一染色体上三个紧密相连的bac/pac克隆中,这更进一步证实了r1(s16), s17和r8(s9)在第一染色体上qtl包含区间中的紧密连锁关系。逆向northern blotting和定量rt-pcr分析表明r1(s16), s17和r8(s9)在接种稻瘟病菌后的表达水平都是上调的,这暗示它们都参与了稻瘟病抗性反应过程。有关结果已投送国际学术刊物。

二、研究水平与创新性

本研究是在基因的水平上发掘水稻的抗病种质,重点是克隆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的,以过敏性抗病反应为基础的水稻抗病基因。已克隆的多种植物的抗病基因在序列结构上分为五种类型,而迄今正式见诸于报导的克隆的水稻抗病基因只有4个,即抗白叶病基因xa21和xa1,抗稻瘟病基因pib和pi-ta。它们分属于二种不同的结构类型。这对于全面深入了解水稻抗病基因的本质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不能满足育种上对抗病基因的需求,而这二个方面正是本研究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本研究特色在于应用水稻基因组研究的遗传作图和物理作图的综合技术以及在基因组测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因预测方法,充分利用水稻基因组较小的特征,从多种途径发现抗病和感病的水稻材料的遗传差异,克隆水稻的抗病基因。本课题克隆xa26和xa4等显性抗病基因补充和发展了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结果,而且克隆的几个抗病基因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研究结果将促进水稻抗病分子育种的发展。

虽然近年来抗病基因研究取得许多突破,但是我们也发现已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多为显性基因,隐性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不大。隐性抗病基因的研究成为目前植物抗病研究的新问题。为此我们在本课题后期启动了水稻隐性抗病基因xa5和xa13的克隆,这一研究具有很高的创新性。目前已将xa5限定在12kb的片段上,在此区间发现并分离出一个编码转录因子的候选基因,与已知抗病基因具有不同的结构。该基因一旦证实,将成为植物抗病基因研究的重要突破。对隐性抗病基因进行克隆和研究,有助于全面解析植物的抗病机制以及抗病新思路的提出。篇三: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973计划项目实施期满应进行结题验收。若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进行结题验收,项目首席科学家应商项目依托部门向科技部业务主管司提出延期结题验收的申请。项目结题验收只能延期1次,延期申请最迟在项目实施期满前3个月提出。

结题验收工作包括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两个阶段,项目验收在课题验收的基础上进行。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依托部门负责,项目验收由科技部负责。 1.课题验收

1.1 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会同项目依托部门对项目及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课题验收应在项目结题后1个月内完成。课题负责人在课题验收前,应认真编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和课题经费决算报告。

1.2 项目首席科学家商项目依托部门组建课题验收专家组。课题验收专家组一般由11-15人组成,项目首席科学家任组长,成员包括不承担任务的项目专家组成员、领域专家咨询组责任专家、特邀同行专家以及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等。

1.3 课题验收一般以会议方式进行。课题验收专家组在全面听取各课题负责人及学术骨干汇报和审议课题结题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对各课题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创新性、课题对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数据共享与数据汇交情况、技术资料归档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作出评价(课题验收评议表见附件1,课题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2)。课题验收既要总结成绩,又要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严格审核项目成果的真实性,必要时可有重点地进行现场调研和考察。1.4 课题验收工作完成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应会同项目专家组编写项目结题总结报告,经依托部门审核后,向科技部提交项目结题验收材料(包括项目结题总结报告、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及项目验收其他相关资料,编写提纲及要求见附件3)。

1.5 项目首席科学家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经费决算报告,经项目依托部门签署意见后报送科技部条件财务司。

1.6 课题验收工作所需经费在项目首席科学家活动经费中列支。 2.项目验收

2.1 项目验收由科技部业务主管司负责,一般应在课题验收后2个月内完成。

2.2 项目验收的同时,科技部条件财务司负责对项目进行财务验收。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财务验收和科技部委托的中介机构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

2.3 科技部业务主管司委托项目验收专家组分领域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验收专家组一般由15-20人组成,成员包括专家顾问组成员、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特邀同行专家和科技部有关管理专家等。项目承担人员不得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

2.4 项目验收主要依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后三年调整方案和项目结题验收材料。

2.5 项目验收以会议方式进行,由专家顾问组成员主持。项目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首席科学家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总结报告和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介绍以及审议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与创新性、实施效果、项目首席科学家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评议和打分(项目验收评议表见附件4),提出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5)。必要时可有重点地进行现场调研和考察。

2.6 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按项目类型有所侧重。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领域以及综合交叉项目,重点评价研究成果预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质性贡献和作用;重要科学前沿项目,重点评价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国际影响。

学术论文作为项目研究学术水平评价的重要方面,强调质量,不单纯追求数量。对重要科学前沿项目整体水平的评价以在该领域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系列论文为重要依据。 2.7 项目验收评价等级分优秀、良好、较差三档。

1、评价等级为优秀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全面完成研究计划,实现预期目标;

b、有重大创新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c、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或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科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d、首席科学家作用突出,研究队伍创新能力强,培养优秀人才业绩突出; e、项目管理有序,经费使用合理。

2、评价等级为良好的项目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a、完成研究计划,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b、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 c、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或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科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d、首席科学家作用明显,研究队伍创新能力较强,培养人才情况良好;e、项目管理有序,经费使用合理。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确定为较差等级: a、不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没有完成计划任务,或未达到预期目标; b、在项目实施和验收过程中,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有弄虚作假行为;

c、经费使用中存在严重问题,违反财经纪律。 2.8 科技部将项目验收结论向社会公示。 2.9 项目验收工作费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预备费(管理费)中列支。附件1 课题验收评议表

(六个领域和综合交叉项目) 项目名称:

第18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唐山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

多功能书架

项目编号

项目级别

一般项目/重点项目

项目负责人

系、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填表日期 2012年 5 月 5 日

------------教务处制表

一、项目选题思路

大学生宿舍居住空间相对狭小,因此我们选择开发一种多功能书架,以便能有效的利用宿舍有限的空间。设计要求其简单实用,拆卸方便,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成本较低等。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安置在墙上的物品架,有传送带物品架、折叠物品盒、简易墙上物品架、想法书架,等等,这些创意无论从视觉和实用方面都非常优秀。但这些产品通常其观赏性高于实用性,不适合学生使用。

所以由我们自行设计的多功能书架在实用性和节约成本等方面进行构思,可以让你在能过摆放书籍的同时,还能够摆放其他东西,可以是常用小饰品,同时书架可以作为电脑桌使用,使书架与电脑桌合二为一,节省了宿舍空间。此外,我们实现了书架的可折叠,进一步的减少不使用时占用空间的问题。

二、实验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设计初期我们查阅相关的资料,保留了三个比较好的方案, 方案一:七巧板书架

优点外形美观,形式多样(可以像七巧板一样摆成各种形状) 方案二:魔术书架

此书架就好象在墙上装了一根平衡木,放在上面的书可以很稳当放在上面,看起来非常神奇。其实实现这一点很容易,因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小小的把戏。原来平衡木上面有一个隐藏的小支架,可以直接看下面这张图片。

方案三:多功能书架。

3 书架储物面积大,可承放大量书籍。第三层可以放书,同时也可当做电脑桌使用,实现了书架与电脑桌的完美结合,同时解决了宿舍空间不足,课本无处存放的问题。

方案比较

方案一外形美观,但可利用空间小,制作过程较复杂,更适合做家庭装饰用。不适合学生宿舍。

方案二设计新颖,构思独特,结构简单,但承放书数量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本存放问题。

方案三美观大方,综合考虑了节省空间和增大储物空间等要求。同时解决了宿舍空间不足,课本无处存放等问题。

综合以上考虑,最终我们选用方案三。简单实用,易于制作,且设计成本较低。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适合学生及南校区特殊的宿舍环境。

三、项目的实施过程

总体规划

将项目实施阶段细分为五个阶段文献资料收集,拟定最初方案、调查方案合理性及确定最终方案、购买工具和材料、着手制作项目、撰写总结报告。

3.1文献收集及方案设计

通过浏览网页,查阅相关书籍,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安置在墙上的物品架,有传送带物品架、折叠物品盒、简易墙上物品架、想法书架,等等,这些创意无论从视觉和实用方面都非常优秀。但这些产品通常其观赏性高于实用性。我们从中寻找创意灵感,模仿其中比较好的作品,经过修改,最终定下了三个方案以供选择。

3.2最初方案确定

我们带着前期的方案设计,在同学中做了个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我们的书架设计方案比较认同。

总结结果如下:

用户对书架的功能需求有以下几点:

(1)书架上可以放置一些装饰性的小东西;(2)书架具有多功能,单一的功能太局限了;(3)附加功能:统计如下:书架头灯、书架帘、台灯架、折叠可拆装、可向一侧倾斜、升降、有书架和写字板、挂书包的地方、书架板不要有缝隙。(4)书架主 4 要形式为悬挂式或倚墙式。(5书架另外一个让人们关注的就是是否可以自由拆装,满足不同的用户。

对于书架外观需求有以下几点:

(1)用户对于书架的材质要求不统一,大部分用户集中在木质、钢木结合;(2)用户对于书架的颜色需求也因喜好不同而不相同,其中乳白色、木质原色、浅蓝色均较受欢迎;(3)大部分用户期待书架的风格是清新自然的,再就是原木原色;(4)绝大多数的人倾向于小巧型的,次之是中等的,大型的只有一小部分。

同时了解到同学们关注的更多的是书架的实用性及书架会占用多大空间等问题。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找到专业制作书架的工人师傅。向他们咨询一些书架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我们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购买材料等细节问题。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我们决定采用木质材料,折叠型倚墙式书架。确定最初的设计方案,并估算出完成项目所需成本。

3.3设计分析 3.3.1人机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各种生活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办公的各种产品提高了美观性,也提高了实用性,在使用各类办公产品的时候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使用书架的时候,书架不稳等问题急需等待解决,在人机问题上,人们更倾向于把书放在书架的左上角,而右上角留有放笔与其他小东西的地方,“多功能书架”解决了书架与杂物同时整理的问题,在书架右边可安放一个多层次笔筒,可以放高低不同的各类笔以及小刀、橡皮等小东西,符合人们右手拿东西的习惯,在书架左边可放置能移动的毛笔吊笔架,放置不太常用的毛笔,或者卸载不用。左右可通用防止有习惯于左手的一类人群。这种设计可调,可随心所欲使用,更适合市场。

3.3.2市场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各类电脑桌、书架和各种笔筒,笔架,款式越来越多,样子也越来越新奇,其中也不乏有较好的作品,但把三者结合起来的少。虽然这种文具是辅助学习或者办公,但其中所蕴含的实用功能和文化内涵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重视,市场缺少的以及人们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多功能书架正好符合这个条件,相信会有不错的市场。

3.3.3价值分析

5 多功能书架主要用于学校,是学生们的好帮手,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使宿舍整洁,清新,方便学习,多功能书架集合书架、电脑桌、笔筒笔架于一体,附加功能更多,而且安置合理,可以移动、卸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拼接,有随意性,可以自己安排,给消费者自由发挥的空间。自己安排自己需要的部分,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遇,相信会有很好的市场空间。

多功能书架也可以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其他场所,应用领域广泛,具有很好的价值可行性。

3.4购买工具和材料

确定了方案以后我们去丰润、钓鱼台等建材市场寻找制作所需材料,由于我们是自行设计的项目,所以最初我们在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实现书架的向上折叠。最终我们商议决定修改最初的设计方案,将向上折叠改为向下折叠。购买材料时,我们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材料,材料的不同,使得在加工技术上,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不同,例如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人工处理令其表面质感更为张扬:使光滑的材料有流畅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朴之貌,柔软的材料有肌肤之感,这些材质的处理还能使书架产生重轻感、软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们可以说,材料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强化家具的艺术效果,而且也是体现书架品质的重要标志。扩展了我们的知识范围,为我们以后设计相关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

3.5根据方案着手制作

根据方案,起初的制作过程还算顺利,由于前期购买材料时我们因材料原因修改过一次设计方案,导致我们在安置最后一层书架时空间不足,被迫对书架设计方案做了第二次修改,将最后一层电脑桌改为折叠式。去掉了最初设计时的支架,改为链式支撑。此次改动增加了书架的功能,将书架功能进一步完善。

3.6撰写总结报告

书架主体做完以后对书架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完善。一切工作完成后,我们开始总结整个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一步步的解决困难,撰写总结报告。

四、项目的预期成果及最终成果

由我们自行设计的多功能书架在实用性和节约成本等方面进行构思,预期设计的多功能书架能实现可折叠、便于移动、简单实用、拆卸方便、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成本较低等。书架上可以放置一些装饰性的小东西;另外可装有书架头灯、书架帘、台灯架、挂书包的地方、书架板不要有缝隙等。

6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最终我们制作的多功能书架实现了可折叠,摆放书籍的同时,还能够摆放其他东西,可以是常用小饰品,同时书架可以作为电脑桌使用,使书架与电脑桌合二为一,电脑桌的可折叠这一独特设计更增强了多功能书架的实用性。在书架右边可安放一个多层次笔筒,可以放高低不同的各类笔以及小刀、橡皮等小东西,符合人们右手拿东西的习惯,在书架左边可放置能移动的毛笔吊笔架,放置不太常用的毛笔,或者卸载不用。左右可通用防止有习惯于左手的一类人群。这种设计可调,可随心所欲使用,具体如何利用书架由用户确定,给用户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最终书架基本满足当初的设计要求,且设计研发成本较低。外型美观大方,简单实用,在同学间反响较好。

五、项目组成员的收获及体会

通过这次多功能书架的独立设计,使我明白创新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难。很多时候我们在理解创新常常有个误区就是创新的东西一定是新意的东西。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能不排除创新中新意的部分,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创新这种东西是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来的,只要你的观察力够强,那么在你的脑袋里就会有很多的灵感,这些灵感是来自于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现代很多年轻人都讲求个性化,在书架的设计上也不例外,不过很多时候大多数人理解创新型多功能书架装修效果图在设计上会觉得很困难,而且就算设计出也很难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创新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真正困难的是把想法和创意变为现实,看似简单的东西制作起来确很困难,首先是我们的经验确实有限,不能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可能出现问题想周全,导致在后期制作中遇到了很多麻烦。任何事情都只有通过实际动手制作,才能在实践中增长经验,通过学校给予的这次机会使我们锻炼了许多,不论是对材料的了解上还是我们的心理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丰富和扩展。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灵动的源泉。

第19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一种集成式自供电纳米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

项目成员:何旺球(1426410514) 王鹏云1426410408 陶俊贤1326410232 黄家仪1326410116 指导教师:祝元坤 摘要:

本项目以石墨烯作为基本功能单元,设计并制备一种新型的集成式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作为基本功能单元制备新一代的自供电传感器件,使器件能感受到环境中化学分子状态的改变而输出电信号。石墨烯部分被聚合物薄膜所覆盖且另一部分暴露,当器件接触极性分子时,可以产生明显的电信号。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具有一定应用前景和重要学术价值。该类自供电传感器件可能应用于生产微型纳米传感器,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及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微纳电子器件不断被研究开发,并在军事、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1]。微纳电子器件不仅尺寸小,而且具有功耗低、速度快、易于大规模集成、可移动等特点,但微纳电子器件需要有微尺度电源系统来供给电能,来维持正常工作。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亟待开发即能为之提供能量并且小、轻、具有柔性的自供电传感器件。如果微电源器件能够持续收集环境中的能量并转换为电能,将会永久性解决电池耗尽的问题。因此,开发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微电源,并与传感器等器件集成构建自供电系统,是非常迫切的。可穿戴、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微纳电子器件市场的迅速发展,牵引微电源产品的技术变革和不断创新。

微纳自供电器件是当今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点:1)不断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如何在减小尺寸的同时保持高的能量转换效率,需要新材料和新工艺。2)具有柔韧性。未来可穿戴、可移植等器件的发展需要柔性的器件与之配套。3)易于集成。为满足自供电、自供能驱动等系统的需求,微电源器件应易于和传感器等进行集成。4)可从环境中持续捕获能量。微电源器件不仅要有能量存储功能,还要能持续将环境中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自然界不缺能源,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关键在于如何将能量有效收集并转换为电能,这需要不断开发新型的自供电传感器件,将环境中潜在的光能、生物能、热能、振动能、电磁能等能量源转换为电能。

微纳自供电传感器件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哈佛大学C.M.Lieber教授采用Ge/Si核壳纳米阵列制作了太阳能电池[2]。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Z.L.Wang教授在2006年提出了纳米发电机的概念,利用ZnO纳米线的压电效应实现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并在之后的研究中发展了压电电子学的概念[3]。最近,他们在单个原子厚度的二硫化钼内观察到了压电效应,并研制出全球最纤薄的发电机兼力学感知设备,其不仅透明轻质且可弯曲和拉伸[4]。复旦大学的彭慧胜教授成功制备出可拉伸的线状超级电容器,为可穿戴智能设备中电能的供应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5]。上海交通大学利用非硅微加工技术制备了基于MEMS的压电发电机并表征了其俘能效果。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在新型柔性可穿戴仿生触觉传感器即人造仿生电子皮肤方面做了系列工作[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教授首次实现石墨烯表面拖动海水液滴发电, 并揭示了其中的物理机制,为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7]。中科院沈阳金属所设计并制备出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柔性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并发现其具有循环稳定性好、可快速充放电、可弯折等优异性能[8]。北京大学和大连化物所在石墨烯PN结的调控调制掺杂生长与光电转换器件研究中进行了前沿性探索[9]。

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团队提出一种可将环境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器件——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当器件所处环境中化学分子状态发生变化时可触发电信号,从而实现电能的捕获。当极性化学分子接触部分覆盖的ZnO纳米线时,ZnO覆盖端和暴露端由于功函数不同而产生内部电势差[10]。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自供电的酒精检测仪,也可检测不同浓度、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学试剂[11-14],当人吸气-呼气循环作用于器件时,如图1所示,在无任何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器件可产生 2-8 nA 的脉冲电流信号,交换电极可获得相反方向的电流信号,这意味着电流信号非测试系统误差或电阻变化引起的。器件能将人体连续的吸气-呼气转换为电信号,这意味着人呼吸也可以发电,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以化学分子驱动器件产生电能是继光电、热电、压电效应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器件设计理念,包含丰富的物理内涵;基于这种理念构建的器件未来在物联网传感器、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可穿戴器件、生物医疗器件等领域的自供电检测/自驱动系统构建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图1 吸气-呼气循环作用于ZnO阵列自供电传感器件所产生的电信号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如石墨烯等,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成为材料界最为活跃的研究主题,在能量转换与存储、柔性透明显示、复合材料、传感器、集成电路等领域表现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15]。石墨烯的费米能级可以通过原子分子掺杂和气体分子的吸附进行有效调控。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利用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作为基本功能单元制备新一代的自供电传感器件,使器件能感受到环境中化学分子状态的改变而输出电信号。前期的研究发现,石墨烯部分被聚合物薄膜所覆盖,部分暴露,当器件的暴露部分接触乙醇分子时,可以产生35 nA左右的电信号[16-18]。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作为基本功能单元制备自供电化学传感器件是可行的。本申请项目提出以石墨烯作为功能单元制备自供电化学传感器件,有望获得高转换效率、超小尺寸、稳定的微电源器件,为自供电式微纳器件设计及性能优化打下基础。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功函数可以通过原子分子掺杂和气体分子的吸附进行有效调控前期研究工作从实验上证明了利用半导体功函数调控实现能量捕获的可行性,但是,器件要取得实际应用,必须要有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且能实现持续电能转换,这就需要对器件性能影响因素及器件工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19]。除此之外,ZnO材料化学稳定性差也是器件实用化的重要瓶颈。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替代材料实现类似能量转换功能。在本项目中,我们将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器件工作机制的研究,推进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实用化。石墨烯作为器件功能单元的可行性与优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势:近十年来,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成为材料界最为活跃的研究主题,在能量转换与存储、柔性透明显示、复合材料、传感器、集成电路等领域表现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20-23]。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功函数可以通过原子分子掺杂和气体分子的吸附进行有效调控[24]。基于这一点,在本项目中,我们提出利用石墨烯作为基本功能单元制备新一代的分子驱动能量转换及自供电传感器件,使器件能感受到环境中化学分子状态的改变而输出电信号。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利用石墨烯制备成器件,石墨烯部分被聚合物薄膜所覆盖,部分暴露。当工作端接触乙醇分子时,工作端工作函数发生变化,而密封端工作函数仍保持不变;由于同一种材料费米能级必须处于同一水平,由于载流子的迁移,器件两端产生接触电势差[25]。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液滴可使器件可产生35 nA 左右的电信号,这表明石墨烯作为基本功能单元制备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是可行的。以石墨烯制备器件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二维石墨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分子有更高的敏感性,更容易进行表面电势的调节;其次,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质,可以做成柔性器件;再次,石墨烯的电子输运性质和功函数可在很大范围内调控,表面改性、应力、化学环境等都可以使石墨烯功函数发生变化。综合这些优势和前期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以石墨烯作为功能单元制备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有望获得高转换效率、超小尺寸、柔性、稳定的微电源器件,满足实际需求[26-27]。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气体

固体材料: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

所用极性有机液体:无水乙醇、异丙醇、丙酮、二氯甲烷、吡啶、二甲基甲酰胺主要测试光照:黑暗、日光灯、紫外灯(365nm)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本实验所用到的设备仪器: 2.2.1半导体参数分析仪

半导体参数分析仪是一个模块化、可定制、高度一体化的参数分析仪,可同时进行电流-电压 (I-V)、电容-电压 (C-V) 和超快脉冲 I-V 电学测试。使用其可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选的 多通道开关模块,可轻松地在 I-V 和 C-V 测量之间切换,而无需重新布线或抬起探针。半导体参数分析仪是最高性能的分析仪,可加快用于材料研究、半导体器件设计、工艺开发或生产的复杂器件的测试。使用时,先将器件连接在参数分析仪上,打开电源和电脑上的系统。设置程序,测试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探究器件的迁移率、载流子浓度等基本的电学性能和半导体材料的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2 (a)半导体探针台和(b)半导体参数分析仪

2.2.2X射线衍射仪(XRD) 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其工作原理是根据布拉格方程2dsinθ=nλ,图3所示,实验仪器根据接收的θ角度变化信息及其强度分布信息可以得到晶体的点阵平面间距和原子排布信息,分析晶体的点阵平面间距和原子排布信息便能获得材料成分和内部原子(分子) 结构等信息。

图3 布拉格衍射示意图

本论文中采用的XRD型号为D8-ADVANCE,由德国Bruker-AXS公司生产,如图4所示。衍射实验使用的测量电压和电流分别为40kV、30 mA,实验中的衍射X射线为Cu-Kα射线,射线波长为0.1541 nm。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图4 D8-ADVANCE型转靶X射线衍射仪

2.2.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方便的得到所制备材料的形貌特征及结构特征,是材料研究的关键。在使用过程中,其利用多种信号转换,得到经电子束激发相应材料表面产生次级电子信号,利用这种电子信号来完成对材料的形貌的表征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特征。对导电性较差的样品,为避免观测样品表面时,因积累电荷从而影响观测,通常需要喷涂一层重金属薄膜。

本论文采用美国FEI公司生产的QuantaFEG45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Emi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对样品进行表面形貌和结构的表征,主要测试参数为:电子枪和样品的距离10 mm,加速电压为30 kV,电流为10μA。

2.2.4石墨烯等二维超薄结构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

近十年来,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成为材料界最为活跃的研究主题,在能量转换与存储、柔性透明显示、复合材料、传感器、集成电路等领域表现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功函数可以通过原子分子掺杂和气体分子的吸附进行有效调控。基于这一点,在本项目中,我们提出利用石墨烯作为基本功能单元制备新一代的分子驱动能量转换及自供电传感器件,使器件能感受到环境中化学分子状态的改变而输出电信号。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及Langmuir-Blodget方法制备了大面积(氧化)石墨烯材料。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制备石墨烯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易实现石墨烯的大面积合成,常以铜、镍、铂等金属为衬底,通过渗碳冷却、表面催化等工艺制备得到大面积连续的石墨烯薄膜。实验中,以C2H4为碳源,H2为载气,以Ni和Cu为催化剂,生长温度控制在800-1000℃,通过调控对开式管式炉中的碳源、压强、温度以及生长时间,控制石墨烯的生长厚度。利用化学气相沉积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方法,获得了表面连续的大面积石墨烯材料。

为了进一步探索并优化化学气相沉积实验过程,我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了大面积二维超薄半导体纳米材料,并以此二维超薄结构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类似的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借此与高质量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器件制作工艺类比,优化化学分子驱动能量转换及自供电传感器件性能,并深入探究器件工作机理。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了具有二维超薄结构的氧化锌以及二硫化钼半导体纳米材料。探索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二维超薄结构的半导体纳米材料最优化生长工艺;研究了不同升温速度、生长温度、生长时间、掺杂元素、反应气体及载气比例以及流量等条件,制备的大面积二维超薄结构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成分、结构、形貌以及光、电、机械等性能;实现了在不同表面状态的硅、二氧化硅以及不同晶体取向的蓝宝石衬底上生长高质量大面积二维超薄结构半导体纳米材料。

在实验研究上,以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大片石墨烯和化学剥离的氧化石墨烯(或还原氧化石墨烯)为实验对象,综合利用带环境气氛的Kelvin探针显微镜(KPFM)、聚焦离子束刻蚀(FIB)等材料领域先进样品表征、加工手段开展研究;归纳分析化学分子接触时石墨烯功函数变化的微观机制与器件的宏观行为,为基于功函数调控的微纳能量转换器件的材料、器件设计及性能优化打下基础。通过研究生长条件及复合工艺,对石墨烯材料以及二维超薄结构半导体纳米材料结构、成分以及形貌、光学和电学等性能,获得了控制大面积二维超薄结构纳米材料的最优化生长工艺。

2.2.5基于二维超薄结构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制作

以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大面积石墨烯材料和Langmuir-Blodget方法制备的大面积氧化石墨烯薄膜为功能单元,制作化学分子驱动的自供电传感器件。

基本器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1)选择CVD生长的大片单晶石墨烯,转移到Si/SiO2衬底上。综合拉曼、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半导体参数分析仪等手段表征所制备的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物理性质;2)用铝箔做掩膜遮住中间部分石墨烯,用电子束蒸发法在石墨烯两端镀电极,用导线将电极引出以备测试; 3)用铝箔做掩模,遮挡一半石墨烯,通过低压气相沉积法在器件表面旋涂一层派瑞林(Parylene C) 覆盖另一半石墨烯。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图5石墨烯化学传感器件制作的工艺路线图 (a) 在铜上生长的石墨烯;(b) 将石墨烯转移到Si/SiO2衬底上;(c)用铝箔做掩膜覆盖石墨烯中间部分;(d)用铝箔做掩膜蒸镀两端电极;(e)引出两侧电极,用铝箔做掩膜,沉积parylene C;(f)去掉

掩膜得到所需器件。

经外引导线,获得了以大面积石墨烯为功能单元的聚合物半遮盖式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此外,选取了具有较高表面积的氧化锌和二硫化钼等二维超薄结构半导体纳米片材料,制作大面积二维超薄结构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通过设计掩膜版的位置和大小,镀制电极,涂覆半遮盖式聚合物薄膜等步骤,制备了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

图6自供电传感器的结构图

3 结果与讨论

3.1超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烯)基本电学性能研究

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性能评价主要涉及对其基本电学性能以及在化学有机溶液作用下输出电学性能的测试。基于此,我们首先测试了大面积石 8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墨烯基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基本电学性能:包括石墨烯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漏电流行为,以此评价器件封装完好性以及相关介质层的绝缘性能等;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测试石墨烯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获得了石墨烯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工作特性以及电极接触类型等关键器件参数,如图7(a)是超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烯)的伏安特性曲线;最后,在P型硅/二氧化硅介质层衬底的作用,通过调控背底栅极电压,测试了石墨烯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转移特性曲线,测试了器件的半导体类型和栅极电压的调控作用等器件参数,图7(b)是栅压对石墨烯伏安特性曲线的调控作用。作为对比,对基于大面积二维结构超薄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进行了类似的基本电学性能测试。

(a)

(b)

图7氧化石墨烯自供电传感器件的电学性能;(a)伏安特性曲线;(b)背底栅

极电压对其伏安特性曲线的调控作用

3.2 化学分子驱动能量转换器件性能测试

在获得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基本电学性能的基础之上,测试了不同化学有机溶液作用下,大面积石墨烯和二维结构超薄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输出电学性能。首先测试了无外加电压激励作用下,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漂移电流以及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了能量转化器件的背景噪音以及稳定性等关键器件指标,图8(a)所示为传感器件的背景信号;随后,通过控制滴加化学有机溶液,测试了大面积二维结构超薄纳米材料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电流以及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图8(b)所示,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了化学分子蒸发速度与器件电流电压信号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有机化学分子的极性、表面张力、润湿性等参数,与器件输出电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探究了化学分子在二维超薄半导体纳米片表面的吸附-脱附行为及器件能量传递机制。化学分子吸附在二维超薄半导体纳米片表面时,器件产生电信号,伴随载流子的转移,二维超薄半导体纳米片密封端和暴露端的费米能级达到平衡,电信号消失;要使器件持续工作,必须使化学分子处于不断吸附-脱附的动态循环中。

(a)

(b)

(c)

(d)

图8(a)GO传感器件的背景噪音信号;(b)滴加6微升二氯甲烷后的电流以及电压随时间变化曲线;(c)不同量丙酮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d)源极和漏极反向连接后,滴加6微升二氯甲烷的电流以及电压随时间变化曲线 随后,研究了不同滴加量作用下,大面积二维结构超薄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电流以及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图8(c)为在分别滴加 10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10微升和5微升丙酮溶液时的比较,滴加量多时电信号持续的时间明显加长。测试了暴露面积以及遮盖不同位置下,大面积二维结构超薄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电流以及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获得了最优化的聚合物遮盖层材料种类以及遮盖位置和暴露面积等器件关键设计。在此基础之上,获得基于二维超薄结构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最优化制作工艺。

此外,通过正负极(源极漏极)倒转连接等方式,重复测试了大面积二维结构超薄纳米材料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电流以及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获得了预期的形状相似但方向相反的电流电压信号,如图8(d)所示为氧化石墨烯器件正负极(源极漏极)倒转后滴加二氯甲烷的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合直接采用二氧化硅介质层作为功能单元制作的器件测试结果,证明了在滴加极性有机液体后产生的电流电压信号非偶然发生,而是由于化学有机溶液分子驱动作用下,石墨烯以及二维超薄纳米材料等功能层产生的必然规律性信号。

4 结论

本项目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超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烯),并研究了超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形貌和光电性能。我们选择了生长质量良好的超薄二维半导体纳米片,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制备了化学分子驱动的超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自供电传感器件,测试了其基本电学性能。在获得化学分子驱动传感器基本电学性能的基础之上,测试了不同化学有机溶液作用下,大面积石墨烯和二维结构超薄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的输出电学性能。

5 展望

本课题对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证实二维超薄材料纳米传感器件在极性分子作用下能够产生稳定持续的电能,为解决微纳电子器件的微电源的维护和替换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研究制备自供电传感器件,也希望能对自供电传感器件的其他性能进行探究。相信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自供电传感器件作为一种优秀的纳米功能器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6 参考文献

[1] X.Wang, B.Ding, M.Sun, J.Yu, G.Sun, Nanofibrous poly-ethyleneimine membranes as sensitive coatings for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based formaldehyde sensors.Sens.Actuators B, Chem., 144 (2010) 11-17.[2] H. Bagheri, M.Ghambarian, A. Salemi, A.Es-Haghi, Trace determination of free formaldehyde in DTP and DT vaccines and diphtheria-tetanus antigen by single drop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 spectrometry.J.Pharmaceutical Biomed.Anal., 50 (2009) 287-292.[3] M.Yoosefian, H.Raii, A.Mola, The hybrid of Pd and SWCNT (Pd loaded on SWCNT) as an efficient sensor for the formaldehyde molecule detection: a DFT study, Sens.Actuators B 212 (2015) 55-62.[4] Y.Zhang, M.Zhang, Z.Q.Cai, M.Q.Chen, F.L.Cheng, A novel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formaldehyde based on palladium nanowire arrays electrode inalkaline media, Electrochimica Acta 68 (2012) 172-177.[5] J.R.Hopkins, T.Still, S.Al-Haider, I.R Fisher, A.C.Lewis, P.W.Seakins, A simplified apparatus for ambient formaldehyde detection via GC-pHID, Atmos.Environ.37 (18) (2003) 2557-2565.[6] F.M.Ren, L.P.Gao, Y.W.Yuan, Y.Zhang, A.Alqrni, O.M.Al-Doary, J.Q.Xu, Enhanced BTEX gas-sensing performance of CuO/SnO2 composite, Sens.Actuators B 223 (2015) 914-920.[7] N.Han, Y.J.Tian, X.F.Wu, Y.F.Chen, Improving humidity selectivity in formaldehyde gas sensing by a two-sensor array made of Ga-doped ZnO, Sens.Actuators B 138 (1) (2009) 228-235.[8] S.P.Zhang, T.Lei, D.Li, G.Z.Zhang, C.S.Xie, UV light activation of TiO2 for sensing formaldehyde: how to be sensitive, recovering fast, and humidity le sensitive, Sens.Actuators B 202 (2014) 964–970.[9] R.Q.Xing, L.Xu, Y.S.Zhu, J.Song, W.F.Qin, Q.L.Dai, D.L.Liu, H.W.Song, 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SnO2 inverse opals for superior formaldehyde gas-sensing performance, Sens.Actuators B 188 (2013) 235-241.[10] V.Selvamanickam, R.Mallick, X.Tao, Y.Yao, M.Heydari Gharahcheshmeh, A.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Xu, Y.Zhang, E.Galstyan, G.Majkic, Improved flux pinning by prefabricated SnO2 nanowires embedded in epitaxial YBa2Cu3Ox superconducting thin film tapes, Supercond.Sci .Tech 29 (2016) 085016-085028.[11] L.A.Ma, Z.H.Wei, X.Y.Ye, T.Lin, T.L.Guo, Structure and enhanced field emiion properties of cone-shaped Zn-doped SnO2 nanorod arrays on copper foil, Mat.Let.174 (2016) 32-35.[12] G.E.Unni, T.G.Deepak, A.Sreekumaran Nair, Fabrication of CdSe sensitized SnO2 nanofiber quantum dot solar cells, Mat.Sci.Semicon.Proc.41 (2016) 370-377.[13] W.W.Chen, Y.K.Liu, Z.J.Qin, Y.M.Wu, S.H.Li, N.L.Gong, Improved ethanediol sensing with single Yb ions doped SnO2 nanobelt, Ceram.Int.42 (2016) 10902-10907.[14] J.Jang, S.Choi, S.Kim, M.Hakim, I.Kim, Rational design of highly porous SnO2 nanotubes functionalized with biomimetic nanocatalysts for direct observation of simulated diabetes, Adv.Funct.Mater.26 (2016) 4740-4748.[15] L.L.Zhu, M.H.Hong, G.W.Ho, Hierarchical aembly of SnO2/ZnO nanostructures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Scientific reports, 5 (2015) 11609-11619.

[16] L.L.Zhu, M.H.Hong, G.W.Ho, Fabrication of wheat grain textured TiO2/CuO composite nanofibers for enhanced solar H2 generation and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Nano Energy, 11 (2015) 28-37.[17] E.Comini, G.Sberveglieri, Metal oxide nanowires as chemical sensors, Mater.Today 13 (2010) 28-36.[18] F.Schedin, A.K.Geim, S.V.Morozov, E.W.Hill,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gas molecules adsorbed on graphene, Nat.Mater.6 (2007) 652-655.[19] Y.Lin, W.Wei, Y.J.Li, F.Li, J.R.Zhou, D.M.Sun, Y.Chen, S.P.Ruan, Preparation of Pd nanoparticle-decorated hollow SnO2 nanofibers and/ their enhanced formaldehyde sensing properties, J.Alloys Compd.651 (2015) 690-698.[20] H.Y.Du, J.Wang, M.Y.Su, P.J.Yao, Y.G.Zheng, N.S.Yu, Formaldehyde gas sensor based on SnO2/In2O3 hetero-nanofibers by a modified double jets electrospinning proce, Sens.Actuators B 166-167 (2012) 746-75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21] S.Chen, Y.Qiao, J.Huang, H.Yao, Y.Zhang, Y.Li, J.Du, W.Fan.One-pot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pherical SnO2@graphene for high-sensitivity formaldehyde gas sensors.RSC Advances 6(30) (2016) 25198-25202.[22] X.Li, J.Wang, D.Xie, J.L.Xu, R.X.Dai, L.Xiang, H.W.Zhu, Y.D.Jiang, Reduced graphene oxide/hierarchical flower-like zinc oxide hybrid films for room temperature formaldehyde detection, Sens.Actuators B 221 (2015) 1290-1298.[23] H.J.Kim, J.H.Lee,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gas sensors using p-type oxide semiconductors: Overview, Sens.Actuators B 192 (2014) 607-627.[24] J.Huang, L.Wang, C.Gu, M.Zhai, J.Liu, Preparation of hollow porous Co doped SnO2 microcubes and their enhanced gas sensing property, Cryst Eng Comm 15 (2013) 7515-7521.[25] M.Chi, Y.Zhao, Adsorption of formaldehyde molecule on the intrinsic and Al-doped graphene: A first principle study, Comput.Mater.Sci.46 (2009) 1085-1090.[26] H.H.Kim, J.W.Yang, S.B.Jo, B.Kang, S.K.Lee, H.Bong, G.Lee, K.S.Kim, K.Cho, Substrate-induced solvent intercalation for stable graphene doping, ACS Nano 7 (2013) 1155-1162.[27] J.Park, W.H.Lee, S.Huh, S.H.Sim, S.B.Kim, K.Cho, B.H.Hong, K.S.Kim,Work-function engineering of graphene electrodes by self-aembled monolayers for high-performance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J.Phys.Chem.Lett.2 (2011) 841-845. 14

第20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唐山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

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

分析—以唐山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

项目级别

一般项目/重点项目

项目负责人

王亚娇

系、年级、班级 13会本1班 指导教师姓名 李雅丽 职称 教授

填表日期 2016年 4 月 28 日

唐山学院教务处制表

一、项目选题思路

专业导论课是面向新生开设的专业启蒙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就读的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激发学习本专业的自豪感,具有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激励学生学习动力、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多重作用。

现阶段,部分高校大一新生存在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对专业课程体系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为有效解决新生入校后对所学专业缺乏认识、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盲目等问题,我们小组提出了“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的思路。

开设专业导论课对帮助大学生尽早了解所学专业性质、培养专业兴趣、掌握专业学习方法、规划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导航作用。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不断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情况,了解专业动态,从而加深对专业的热爱,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明确今后专业学习和就业的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形成一个较为明确及科学的规划。

二、实验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一)实施原则

1.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即所研究的调查问题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 2.针对性原则:所研究的课题主要针对我院大

二、大三学生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

3.实用性原则:此次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我院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及其他高校提供借鉴意义。

4.时代性原则:所研究的课题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避免产生滞后性。

(二)实施方案

我们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数理统计分析阶段、实验结果报告阶段。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了调研主题、调研框架以及调研实际操作方案;在实施阶段,我们构思了问卷题目,针对我院各专业学生的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修改完善问卷,接着实验小组根据调研题目,深入到各个专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对学科导论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在唐山学院组织调查;在数理统计分析阶段,我们采用分组对比法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具体统计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在实验结果报告阶段,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制作相应的数据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重点问题,并由小组成员撰写结项报告,依据数据的后期处理分析,提

2 出合理化建议。

三、项目的实施过程

本项目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关于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前期准备过程、实际调查过程、问卷的分析过程与调研结项所包含的成果。

1.关于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前期准备包括两方面内容:前期准备的原则和途径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想要掌握真实可靠的数据,就要依据基础性、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可靠,更加了解唐山学院专业导论课程的发展情况。

(2)资料收集,调研组设定了以下途径:上网搜集专业导论课程的发展情况,询问老师,了解我校专业导论课程的校内开展情况,了解部分专业学生的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情况等。 2.实际调查

(1)构思问卷题目,设计针对我院部分专业学生的各项调查问卷,修改完善问卷。

(2)调查问卷可根据学院专业导论课的教学要求。

(3)实验小组根据调研题目,在唐山学院组织调查。我们深入到各个专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对学校在学科导论的课程开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校在学科导论课程方面已取得的成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摸清情况,吃透问题,找准症结,提出对策。 3.问卷分析

我们项目组会经过多次的讨论,得出问卷的初步分析内容;之后将分析后的成果交给指导老师进行修改,多轮的讨论与修改确保调研的准确性,为专业导论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最终成果

对收集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形成最终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如下:

3 A.针对没有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调查分析:

1、如图所示,大部分同学在入学之前对所学专业都是一般了解或是不太了解,极少数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清楚甚至很清楚,由此说明大部分同学入学之前对专业的选择具有盲目性。

2、如图所示,大部分同学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了解一般,少数同学对所学专业基本了解情况清楚甚至很清楚,由此说明大部分同学入学后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仍然处于懵懂状态。

3、如图所示,接近一半的同学基本掌握所学专业的学习方法,少数同学处于一般在掌握状态,但是仍然存在一小部分同学没有掌握所学专业的学习方法,由此说明,少数同学仍然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从而使其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

4、如图所知,超过一半的同学对所学专业的出路及发展方向的了解程度一般,甚至存在少数同学对所学专业的出路及发展方向不清楚甚至很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对其进行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如图所知,一半的同学对规划未来自身发展的认识程度一般,少数同学不清楚甚至很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考虑较少,并且对未来的职业规

5 划比较盲目。

6、如图所示,37%的同学听说过但不了解专业导论课程,32%的同学完全没听说过,22%听说过且有些想法,极少数同学听说过但没兴趣,这说明专业导论课程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数同学都听说过导论课程,并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对导论课有兴趣。

7、如图所示,大部分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并对其进行学前指导,少数同学持有没必要或无所谓的态度,这充分说明专业导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8、如图所示,大部分同学会通过网络、杂志或其他媒介去了解本专业的自身特点及发展方向,少部分同学会在老师的建议下去了解,这说明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途径来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学习其专业。B.针对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调查分析:

1、如图可知,在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之前,45%的同学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了解程度为一般,而只有37%同学对所学专业之前有清楚了解,仅有9%的人对所学专业有很清楚的了解。由此得知,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有其必要性。

2、从上图可看出,有71%的同学对本专业的了解相比开设本课程之前更多,有25%的同学了解的非常透彻,仅有少数同学对学习本门课感觉毫无变化。由此得知,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有利于同学对本专业学习的了解。

3、由上图所知,41%的同学通过对专业导论的学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方法和要求有了清楚的认识,36%的同学认识程度一般,而仅有少数同学很不清楚。由此得知,学习专业导论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4、由图可知,有52%的同学对专业导论的课程态度一般,有31%的同学非常热爱,仅有少部分同学对专业导论课毫不关心和态度散漫。因而,同学对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5、由图可知,有一半的同学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对所学专业的未来出路及发展方向有了基本了解,也有32%的同学通过学习,清楚了解了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只有极少数同学学完本课程后仍然没有方向。由此得知,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有利于同学了解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让同学有一个更好的职业规划。

6、如图可知,有47%的同学在学习本课程之后,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36%的同学有了很清楚的认识,仅少数同学仍旧很不清楚。由此可得出。学习专业导论课程有利于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业形势的了解。

7、如图可知,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得出同学对专业导论课程有一定的积极性与兴趣。

通过对开设过与没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调查分析,我们得知没有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大部分同学入学后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仍然处于懵懂状态,并且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及职业规划比较盲目。经过调查,多数同学都听说过导论课程,并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对导论课有兴趣,这说明专业导论课程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开设的必要性。

10 对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经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同学对本专业的了解度、学习方法和要求、所学专业的出路及发展方向等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对专业导论课程有一定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分析,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相对于未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较好,因此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是有必要的。

四、项目的预期成果及最终成果

(一)预期成果

1.预期成果形式: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及结项报告;

2.预期推广:专业导论课程可以推广到唐山学院各专业进行开设,并预计可推广到唐山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为其提供相关理论和实施经验,以及数据依据;

3.应用范围:唐山学院;

4.受益面:受益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学校。

(二)最终成果

在项目接近尾声时,我们小组达到的最终成果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即完成调查研究报告及结项报告。

五、项目组成员的收获及体会

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们项目组成员5个人开启了创新性实验为期一年的探索之旅。从去年开始我们小组开始了名为“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以唐山学院为例”的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教师是李雅丽老师。

到现在,将近一年的创新性实验就要结题了。回想过去一年参加创新实验的过程,从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寻找课题到申请立项、撰写项目申请书,从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到对本课题进行调查和研究,最后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得出结论。一步步走来,其中的辛苦与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但是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一次让我们得到锻炼得到成长的经历。虽然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

首先,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由于很多东西是第一次接触,不懂的真是太多了,我们不能一遇到问题的就去请教老师,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克服困难,实现实验目的。在此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1 也加深了我们对问题的理解。

其次,项目是我们团队共同的项目,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碰撞,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团队为重,以项目为主,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尊重团队中的成员。我们组从项目立项之初成员之间的不太了解到现在发展成为很好的队友很好的朋友,这也见证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团队中我们能聚集起每个人的能量,将其发挥到最大效用。

再次,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交流的,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通过有效地沟通来达成在项目计划与实施上的高度一致。项目组成员每个人的观点与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来实现大家在知识与观点上的分享。而另一方面,主要是在做问卷调查时,由于调查的人数较多,绝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这时候需要我们良好的沟通,尤其是不被人理解和配合时,这时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高效率的完成工作。通过做调查问卷下来,我们的沟通能力提高了许多。

最后,十分感谢李老师在我们实验过程中的耐心指导与帮助!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