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素质教育问题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25 06:00:2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素质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素质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多年来,围绕着素质教育的问题,政策语言、学术语言和公众媒体语言相互交织,大家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阐释着、实践着,形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地。为了更多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现状和相关信息,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我们进行了以“素质教育相关热点问题”为题的问卷调查,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共涉及10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调查;二是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三是评价标准和人才观问题;四是教学大纲和教学管理问题;五是课堂教学和考试问题;六是实验教学问题;七是德育和党员发展问题;八是创新教育问题;九是心理素质问题;十是后勤管理和服务育人问题。调查范围是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以及沈阳市铁路第五小学,沈阳市第四中学等学校的部分在校学生。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均为在校学生,其中:

年级结构:小学占10%,中学占30%,

大一占20%,大二占40% 。

性别结构:男生占60%,女生占40% 。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上世纪90年代,基层学校和教师为改变日益猖獗的应试教育,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但它的内涵外延一直不清,人言人殊。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地位,将其定义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但并没有解决问题。学校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日益严重,基层的说法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成为不断升级的应试教育“美丽的花边”、成为附加的向外人展示的文艺体育活动。本次调查主要是围绕着素质教育问题展开,主要研究调查以及分析讨论了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三要义是什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什么,当前对素质教育有哪些误解等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深入、全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素质和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

素质教育的提法是不是科学,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觉得有不同的看法是好事情,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讨论。我个人认为,素质教育的提法较好。为什么呢?第一,这个提法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较好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希望和要求。第二,它能够较好地概括目前教育改革自身的需要。“素质”这个词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解释是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所以也叫做遗传素质,也叫禀赋。这种遗传素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素质教育,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但要注意研究孩子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孩子们的个性,使得他们各得其所。所以,尽管在应试教育中也有某些素质教育的成份,但从总体上看,应试与素质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们应试把素质教育的成份,但从总体上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们应该把素质教育的旗帜举得高高的,把素质教育的舆论造得浓浓的,把素质教育的劲头鼓得足足的,要理直气壮地抓素质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从现在起能够走向素质教育,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二)“素质”就是为生活做好准备

“素质教育”并不是具有理论内涵、能够覆盖和解释复杂教育现象的教育哲学,而是一种工作性的提法。应试教育则有明确的哲学基础,它是20世纪之前形成的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将知识传授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形成“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这样的金科玉律。它与唯书唯上的科举教育传统相结合,孕育了当代应试教育这样的怪物。显而易见,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向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哲学,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的教育,一定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不是以考试和分数为本,而是生活本位的,即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各种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这就是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它源自杜威的教育革新。

(三)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个性化的发展是其重要的内容 一位哲学家说过:造物主费了很大的劲,把每个人都造得与众不同,但我们的学校教育似乎总要和上帝对着干,千方百计想把这些不同的孩子雕琢成一个样子,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纵观我国的教育,即使是在素质教育提倡多年的今天。我们何尝不是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来规范学生,塑造学生。我们常讲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谁曾想过难道学生真是无知无想的花木?园丁的“剪刀”专修探头的枝条,可以创造出整齐划一,怎能使创造性的人才脱颖而出?工程师是工业大生产制作标准件的高手,学生的灵魂岂能用机械化的程序去锻造?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知识还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创造,才能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素质教育必须把学生的自主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应该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发现问题的启发人,解决问题的参与人。学生时代是自我寻找,自我发现的过程,教师的本领是把每个人身上特有的火种点燃。大学应有丰富的选修课,让学生在完成一定量必修课的前提下自由地选课。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课表,在班级的管理方式上,也要改变传统的行政班管理模式为教学班——行政班管理模式。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不能只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人,要积极发现和及时扶持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化特长。湖北省有一个学校试行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自己申报特长奖项,经过班级评奖委员会确定,学校颁奖。一个千余人的学校颁出了数百个特长奖,效果很好,有的所谓后进生第一次获奖,激动得流出了眼泪。把评价的尺子交给学生自己,相信他们在自我表扬和评价别人自我表扬的同时,也会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达到发展个性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四、采取建议与意见

(一)素质教育要充满爱,要增加服务意识,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我们过去常说教育要有爱,而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教育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我们如何来看待爱和服务的关系呢?其实爱是教育的良知,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服务是行业的基本要求,爱和服务是教育的两个侧面。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缺乏服务的观念。学校是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是个准衙门,后勤也是一个管理部门,行使的是管理的功能,学生是管理的对象。今天,尊重学生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推进高校人性化的建设已成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其中包括尊重学生的个人生活、课程和专业的自主选择、价值观的表述和对学生首创能力的认可等多个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尊重。教师要取得学生的尊重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更重要的要依靠其人格和道德的力量。

(二)素质教育要处理好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20世纪初,杜威领导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奠定了“儿童中心”的全新价值,超越了学科中心的传统,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1918年,美国改革中等教育,明确中学不应成为大学预科,而应当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即“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著名的“七项基本原则”是:健康、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有效的家庭成员、基本学习过程的掌握、合乎道德的品质、职业训练。在这种表述中,传统智育的内容仅占七分之一。新的教育理论是“经验中心”、“社会中心”、“在做中学”等等。西方教育由此从传统进入现代。

过去我们常常强调要厚基础,素质教育又提倡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教学时数不可能额外增加,厚基础与创新是怎样的关系呢?有人说,太重基础扎实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兴趣丧失和思想僵化,使学生个性消失和自信心消解,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又有人说,创新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扎实,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可能有所创新。其实问题不在于创新要不要重视基础,而在于我们要加强什么样的基础和如何把握“基础扎实”的力度。创新要有基础,成功只会留给有准备之人,合理的度才会有利于创造力的解放和潜能的发挥。素质教育中所说的创新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冲动,即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中去发现个体原先不知晓的事物。不是让每个学生都立刻能创新出新的理论和新的产品。重基础要避免思维定势和迷信权威,不能搞评价一元化和结构标准化。

(三)素质教育要给教师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自由的发展空间,要从过重的工作量和各种指标的压力下解放出来。

近几年来,教师的工作量逐年增大,在沉重的教学、论文、科研等量化指标的压力下,教师很难再有诗人的气质、创造的冲动和理想的追求。教育是最具有守旧成份的学科,过重的压力只会强化这种守旧成份的巩固,实用主义和以吏为师思想的滋生。教师的职业就是一个理想的事业,而不能单纯地去看其职业性的一面。职业是谋生的手段,养家糊口的饭碗,他可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第一年的讲稿。而事业是没有止境的。拿着旧船票不断重复昨天故事的人,是走不到素质教育的彼岸的。

(四)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的任务

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家庭、社会对整个儿童少年一代进行教育、熏陶、施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种综合的影响是否科学有效,是决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情,必须引起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体;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是教会他们做人。从不会做人到会做人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基础阶段就是儿童少年阶段。因此,我们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做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认为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可能要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来考虑。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应该说是有成效的,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绝大部分学生热爱祖国,在学校升旗的时候,能够立正行注目礼,这样的行为在社会各阶层当中,应当说是突出的;二是多数学生人生态度基本正确,有集体主义观念,能正确的对待他人,尊重父母和长辈,多数学生也能够遵守公共秩序;三是多数人懂得自尊自立自强,能够爱惜自己的名誉,爱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但是也应当看到,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国家的要求相比,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一部分学生劳动观念弱,劳动习惯差,不珍惜劳动成果,过分地看重个人利益;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还有的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缺乏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一部分学生社会公德及法律意识不强,还相当部分学生向钱看,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是学校教育一个方面的原因。在两种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腐朽思想、庸俗风气的侵蚀,在经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精神文明建设不力等等,都是重要原因。所以,如何适应二十一世纪对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要作为一个重大的课题来研究。

努力探索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要逐步地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作法。二要培养一批好校长,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第三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在课堂里面,学生一天要上六七节课,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要把素质教育要求贯穿于全过程。第四要逐步实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第五是课程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多样化。第六是考核制度要改革。很赞成唐山的考试改革的办法,今后高考也要改革。如果目前高考不能多样化,那么至少试卷要根据不同层次考生的试题,要有科学的调查、测量、评估制度,指导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现在有一批学校,已经开始向素质教育目标前进,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希望大家总结经验,锐意改革,增强信心,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五、总结

素质教育重视个性化的发展,而同质化的大学势必培养出同质化的人才和同质化的个性。同质化的教育、同质化的国民是极其危险的。纵观世界名校,有个性的就是好大学。哈佛的人文博雅,斯坦福的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专攻形而下,以科技领先自豪,虽说至今还只是一个以理工为主的“学院”,照样誉满全球。它们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强项,各以自己的看家本领吸引学生,拿诺贝尔奖,登上世界顶级大学排行榜。

要改变目前应试教育、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状况刻不容缓,需要党和政府痛下决心、铁腕治理,从改革社会评价机制入手,以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强化教育督导检查和教育法制建设,内外并举,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格局。

写到这里,也该差不多结束了。经过这次调查,只觉得我们经历了许多,同时又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以前所没有的东西。同时希望我们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那些微不足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对同学们有些许帮助。最后,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与合作。

推荐第2篇:关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思索

关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思索

内容摘要

论述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利弊,强调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上的形式主义;树立素质教育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树立立体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从双基观向智能观转变;从智能观向素质观转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向历史挑战也是向未来挑战。

关键词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转变观念

培养人才

在中国,目前存在一种特殊的现象:很多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没有动手能力,缺乏实践的能力,更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有甚者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原因就在于没有良好的素质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育,完全的本本主义,特别是在小学,小学生的压力尤其大。

可以看到我国的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量往往超过一般发达国家的小学生,但这却是通过牺牲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换取的,这样的教育往往使得不少小学生对求知产生了抵触的心理。

可以知道,就现实生活中,我国中小学生都处于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产生应试教育的现实基础是小生产与教育的片面性,学校与科举的传统影响,家庭的价值取向教育机会不平等,择业与竞争,某些政府行为,缺乏科学的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和方法。应试教育使学生单一发展,严重违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智育目标狭隘化;重人力素质轻人文素质;阻碍教育方法的改革;浪费教育资源;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师生关系紧张,强化考试弊端。但是并不是说两者是完全对立的,素质教育不排除考试制度和必要的选拔;应试教育也能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某些方面的素质;各自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统一于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之中;没有应试教育的长期发展,就无所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历史的必然;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影响升学论、立杆见影论、条件不足论、改革无用论、改革求全论。那么克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主要思想障碍的策略有逐步改善办学的外部环境;尽快帮助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者的素质亟待提高;教育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科研要先行。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何为素质教育?我们可以知道素质从广义上而言,是人在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素质教育基本有五种模式,即政治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其基本的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社会交往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科学化、理论化过程中的概念,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分野在于教育价值观的对立素质教育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是构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向历史挑战也是向未来的挑战。 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态度。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不同,两者是对立的,其教育的性质与目的不同;教育的作用不同;课程体系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育教学的动力不同;评价标准不同;教育的结果不同;人际关系不同。

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五点:

1、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1983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主要解决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面向世界:主要解决教育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面向未来:主要解决教育与21世纪的关系,更涉及到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问题

3、现代系统理论,整体原理。

4、心理学基础:罗杰斯的潜能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巴班斯基关于儿童学习可能性的最优化实验;情商理论。

5、教育现代化理论。

素质教育观念转变:从教育的全民性到教育的个性化;教育要求的全面化(从片面的教育到完善的教育);传统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向注重学生的内在变化;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教师的方法向转向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转变教育观念才能改变教育上的形式主义;树立教育素质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树立立体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小学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从双基观向智能观转变;从智能观向素质观转变;新的学生观:

1、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2、人的潜能基本上是无限的;

3、人的潜能是通过磨炼来变为现实的;

4、人的潜能的差异主要来自后天;

5、教育方法的变革是人的能力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学技能:计划技能、阐述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引导技能、举例技能、板书技能、把握技能、节奏技能、表达技能、讨论技能、讨论技能、演示技能、练习技能、反馈技能、对比技能、评价技能、总结技能。

人际技能:了解技能、管理技能、期望技能、说服技能、表扬技能、说服技能、关系技能、沟通技能、示范技能、暗示技能、控制技能、感化技能、惩罚技能、家访技能。

发展技能:积累技能、自我完善技能、钻研技能、自我控制技能、改进更新技能、自我陶冶技能。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影响教师素质提高的因素

教师原有学历和专业训练情况对教师素质提高有较大的影响;学校的设备与经济状况也直接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师生活条件也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全面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

2、师范教育改革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途径

摆正师范教育的地位;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办学;理顺师范教育的管理体制;端正思想,更新观念。

3、其他途径:强化在职进修;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课堂改革: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最大潜力在课堂;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

1、综合贯通,促进教材知识的横向联系;

2、教学内容的呈现出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统一;交往形式的优化;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完善。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两种教学模式,谁优谁劣可比而知。第一教学:最旧式的、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科书知识的教学。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扭曲:过深或过浅,造成教学的强制性或松散性;教师扭曲:良莠不齐,造成教学实践混乱;学生扭曲:能力有高有低,造成教学充实、生动或阻滞或崩溃。特征:教师吃透教材,教师使学生掌握自己所授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的方法是教师阐述教材、学生听讲、学生死记硬背,通过测验评定记忆的结果,根据考分评定学生的优劣。问题:忽视儿童学习主动性,把知识学习作为唯一的目的,认为教师的讲授是最佳的方法。结果:削弱了人格培养,专注于形成应试学力,忽视发展性学力,成功与否都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第二教学:在第一教学之上加以修正。面向学生,重视学生,着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活动。针对不同学科探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次为依据展开教学。特征:教师钻研教材、设定教学目标,设定达成教学目标的步骤,讲究诱发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设想学生对各个教学步骤会有何种反应,探讨相应的对策,从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开展教学。可想而知,第二种形式远远优于第一种形式。

故当代教育应注重素质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养,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老师应该发挥一切能力,尽力在学校制造一个榜样世界;不要试图引导孩子理解许多大道理,记忆对他们的帮助可能更大;从时时刻刻的小事入手也是诀窍之一。

推荐第3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了广大教育努力的方向和研究的课题。在新世纪伊始,语文教育要有突破,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已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素质教育贯彻于课前演讲活动中

从小学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特别是刚从农村来的孩子进入了初中没有阅历,缺乏胆量,不会表达;在公众场合更不敢谈吐。这些孩子心中的话说不出,说不准。根据这些客观实际,口语训练尤显重要。课前训练时不能超出学生实际,不能要求的过高,要逐步引导,坚持鼓励,长期锻炼;在内容安排上要由简单到复杂,这样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素质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之中

作文成功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家赫尔克曾进行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充分说明,在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是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源泉之一,而且是十分重要的源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渗透成功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有没有兴趣,是学习效果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从鼓励开始。写作文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痛的事,他们怕写,懒得写,不爱写,尤其是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有时一节课下来才能写两三行。每当这时,我就耐心给予指导或适当给以提示,或帮他选材,鼓励他按自己的思路写下去,只要能写够规定的字数,就给予表扬,然后再让他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修改,最后誊写在作文本上。批阅作文时,对那些差生写的作文,只要发现他头开的好或结尾好,甚至作文中那一句话写的好,那几句话写的通顺都给他画圈加以肯定,作文评讲时再给予鼓励。坚持这样做,他们慢慢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3素质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不是容器、口袋,他们无法忍受机械被动的灌输,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们需要情感的滋润。人类不仅依靠认知而行动,而且受情感的左右而行动。情感与认知若不能相互配合或甚至彼此冲突,那么情感足以干扰认知。困此,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切、友好的学习气氛是教学成功的因素之一。只有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才能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戒备心,发挥师生间的悦纳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去爱学生,才能时刻关注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才能信任教师,进而喜欢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当然,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并不是无原则的,以鼓励、表扬为主的鼓励性评价并不一概否定批评。对于可塑性很强的青年学生来说,必要的批评也是非常必要的,只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善意的批评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只要在教学中,溶于成功教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可以得到普遍的激发和培养,语文水平就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推荐第4篇:教育问题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读:教育问题

【华图教育阅读提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因此教育问题历来都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直接或间接考查的主题之一。在本文中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重点阐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五大主要任务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

□ 新闻链接

2009年1月7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办公室文件组组长、教育部政法司司长孙霄兵介绍,中央对《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努力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30求,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通过充分认识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优12年据孙霄兵介绍,培养创新型人才、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体要求。同时研究制定城乡、区提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

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素质教育面临的突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主动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要求,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专题性规划。分析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优化各级各类教育结构、比例和地区布局。研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和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工作思路、重点项目及重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校舍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促进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对汶川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给予重点支持。

第四,确定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制度创新。研究深化

咨询、报班、买书~~~随时欢迎联系广外华图服务专员

李海群QQ:86522629613434119841(669841)

关玉莲QQ:52501330913434123604(613604)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等总体思路和重大措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富有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研究全面提高教育开放水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措施。

第五,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研究提出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公民等各方面对发展教育事业承担的责任;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制定推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和实现措施;研究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强化依法治教的重大措施;研究加大政府财政教育投入,不断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吸纳社会资金办学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

孙霄兵强调,作为一个中长期规划,此次制定的《规划纲要》既要着眼长远,明确到2020实,提出到2012

□ 延伸阅读

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只

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

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二、制定规划需要把握的指导方针和总体布局

我们要制定的规划是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规划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这12年也要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得细一些,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

指导思想是制定规划的主线,也是灵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我提出若干方面请大家考虑:第一,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归根到底就是要赶上时代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要立足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求,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就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超前安排。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要把教育的改革发展放在我们正在实现工业化、充分考虑国家现代化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口的结构变化,要坚持改革创充分考虑群众的期盼,把促进教育公平,把区发展不平衡;又要重视农村教育和中低现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徙和流动的特征。总体规划主要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每个分类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对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发展,都要分门别类地作出专题性的规划。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

三、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

第一,关于义务教育问题。要把义务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我们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指的是人人都有上学的机会。孔夫子说“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教育公平。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1律,千人一面,学校还是要

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资金达到570.4亿元。自“两免一补”以后,2007年又大幅度增加奖助学金经费。从高中阶段教育到大学教育,过去全国奖助学金加在一起仅有18亿,2008年将达到200亿元左右,今后还要逐年增加。对义务教育,我理解不单是个免费的问题,它从社会学、教育学上来讲,带有强制的含义,就是具有制度性,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公民的义务。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把有限的国家财力多用在最困难的孩子们身上。还要研究如何办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

第二,关于农村教育问题。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村教育要重视两点:一是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实行城乡统筹,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必须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包括校舍、设备、远程教育。所有学校的建筑,都要建入。2007年至2008268亿元。要重大措施时,要制定和完善中小学校校舍建设的规划。题。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个是待遇问些都应该逐步加以解决和提高。从这将涉及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37项工作认真搞好。师范生到农村80%,同样能够成才。在这次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当中,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缓解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特别是农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特点,要重视农民工培训。国家确实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就拿奖助学金来讲,我们把最好的待遇给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从这一点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面向的不仅是服务业,还有工业、农业。比如说数控机床的操作,那得需要职业教育的培训。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需要和社会需求相吻合,因为它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所以又应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问题在什么地方?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教育,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了一等。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的比例,做到合理、适度、协调、可持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认真研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第四,关于高等教育问题。从长远看,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

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引导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若干国际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第五,关于教学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合,行和知的结合,“教是为了不教”

中学、大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

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张伯苓是个教育家,他宁可做校长,不当部长。毛主席讲,的科学家,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更需要大批的教育家,他们同样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要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第七,关于教师的培养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规划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创造一种社会氛围,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老师面前,做学生的不论走到哪里,做出什么业绩,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永远不会改变。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者必须结合,这和我们的宣传很有关系。按说,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难忘的应该是老师,特别是启蒙教育的老师。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

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想借这个机会,也给老师提几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教师是知识

育的投入增加较快,的学生和群众。

找准问题所在,划。

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咨询队伍。体现规划制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民过程,规划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历史上站得住。

推荐第5篇:谈中国教育问题英语作文

What’s wrong with the education in China?

Problems When I was a little kid,I was very interested in English,history and math.And I learnt a lot of things from English cartoons and historical movies.Albert Einstein said,”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I like acquiring knowledge that I am concerned about by myself.This situation changed when I was in senior one.At that time my English grade was good but I don’t like English cla because my teacher always talked about grammar and vocabulary.One day I was asked to write down som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I can’t finish it because I didn’t preview.After cal my teacher had a chat with me.I said I did’t like the way that teachers teached me.My teacher said,”I don’t like this way either but we teachers have to becaus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This is the thing that you can’t avoid.So you can’t do everything you like because you are a Chinese student.”

After listening to her words,I realized I had to give up my interests and fought for a good college.Luckily I changed my mind so I can be in SEU,but unluckily we lost our interests.Some students didn’t changed and they couldn’t enter a good college.However,can we said they are bad students?Of course not.To get better grade,I swam in the sea of physics instead of history because we didn’t learn it.We also had some things in science that don’t need to learn becau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don’t check here.To be honest,I always fight for my grade,not interest.Reasons My purpose is not to attac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The reason that we have to lose our interests is enrolment rate.Every senior high school aspires higher enrolment rate so that they can get fame and earn more money.High schools compare with other schools.Also parents put preure on teachers.If their children don’t get good grades,they will blame these on teachers.Our teachers have to make leaders and parents satisfied,so they put preure on us.This situation that grade is everything is not someone’s fault.I don’t mean that we should cancel exams.Instead,I thin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the most fair way to compete.Now adults ask children,”How is your grades?”,not”What have you learnt?”.This reports that it’s a social problem.Solutions I think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more for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gradually eliminate education area differences.For example,Tsinghua University’s lowest criterion of examination in Beijing is much lower in Anhui.That means Anhui students have to pay much more effort to achieve the same goal.Also,parents need to know that grade is not everything and we should learn many things not only books.I believ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the education in China will become real “quality education”.

推荐第6篇:谈中国教育问题英语作文

What’s wrong with the education in China?

Problems

When I was a little kid,I was very interested in English,history and math.And I learnt a lot of things from English cartoons and historical movies.Albert Einstein said,”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I like acquiring knowledge that I am concerned about by myself.

This situation changed when I was in senior one.At that time my English grade was good but I don’t like English cla because my teacher always talked about grammar and vocabulary.One day I was asked to write down som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I can’t finish it because I didn’t preview.After cal my teacher had a chat with me.I said I did’tlike the way that teachers teached me.My teacher said,”I don’t like this way either but we teachers have to becaus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This is the thing that you can’t avoid.So you can’t do everything you like because you are a Chinese student.”

After listening to her words,I realized I had to give up my interests and fought for a good college.Luckily I changed my mind so I can be in SEU,but unluckily we lost our interests.Some students didn’t changed and they couldn’t enter a good college.However,can we said they are bad students?Of course not.To get better grade,I swam in the sea of physics instead of history because we didn’t learn it.We also had some things in science that don’t need to learn becau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don’t check here.To be honest,I always fight for my grade,not interest.

Reasons

My purpose is not to attac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The reason that we have to lose our interests is enrolment rate.Every senior high school aspires higher enrolment rate so that they can get fame and earn more money.High schools compare with other schools.Also parents put preure on teachers.If their children don’t get good grades,they will blame these on teachers.Our teachers have to make leaders and parents satisfied,so they put preure on us.This situation that grade is everything is not someone’s fault.I don’t mean that we should cancel exams.Instead,I thin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the most fair way to compete.Now adults ask children,”How is your grades?”,not”What have you learnt?”.This reports that it’s a social problem.

Solutions

I think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more for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gradually eliminate education area differences.For example,Tsinghua University’s lowest criterion of examination in Beijing is much lower in Anhui.That means Anhui students have to pay much more effort to achieve the same goal.Also,parents need to know that grade is not everything and we should learn many things not only books.I believ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the education in China will become real “quality education”.

推荐第7篇: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和素质教育问题调查

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和素质教育问题

调查

作者:孔媛媛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230061)

内容提要:为进一步了解我区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近期,区教委基教科对各直管学校、乡镇各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德育调查活动。调查兼顾了城市、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能反映我区的中小学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区教委组织德育骨干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习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一、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却有扎实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

1、功力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的问题。调查显示,阶级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多数学生选择了“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报效祖国,服务大众”。可见,昔日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天学生身上已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功力的人生态度。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早早的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

了下岗的危机,暴富的神奇,逐渐拉开的平复差距使他们十分现实德考虑自己的将来。这种表现在城市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城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选择为自己而学习的比例均大大超过农村学生)。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这种倾向作为个人主义来批判,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时候的关系,充分肯定他们重视个人,重视个人利益以及自我价值的倾向。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分关注自我,也也会产生社会化方面的不良倾向,会产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但是近年来,老师们似乎也不再喜欢用高尚的道德来教育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于用“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工作”等通俗的小道理来激励学生,他们认为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太过空泛,远不如小道理来的实在,但这些看似实在的小道理永远无法搭建起青年一代神圣的精神的殿堂。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价值观呈现明显的滑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传进来的种种基于个人本位的思想观念,既强化了中学生自我奋斗、自我拼搏的意识,又强化了中学生注重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欲望的思想,以及追求名利的人生观念。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学生价值观念从是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进而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和自主性。近年来,各中学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分数渐渐成为老师们最主要的追求。

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问题成为现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难题,

国家应大力解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落后的问题,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培养力度,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和保护,中小学生应该科学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必要前提。要求中小学生要发扬创业精神,投身创业实践,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国家应该努力的灌输中小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

学校是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培养出优秀的师资团队,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避免不健康的思想在中小学生中驻足,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教育中小学生。用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来制约中小学生,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另一方面家庭是影响中小学生的另一重要方面,家长的思想,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活动。因此广大家长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要用错误的思想来影响中小学生,不要用当前社会的黑暗来提醒中小学生应该要好好学习,不然将来没有好的工作,就不能过上好日子,就要被别人欺负,过的艰辛等等的思想来束缚中小学生的思想,来影响中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中小学生也应该多多参加社会实践,用爱心来升华实践的真谛,去实践吧,让温暖在年轻时光驻留;去实践吧,让理想和青春在年轻的时光心间里永恒;去实践吧,让理现想飞扬,让青春歌唱。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国家与世界接轨,高才能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高才能的人也应该有高的思想道德素质那样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才是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如果只有高的学历和渊博的知识却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这个人也只能算是一个废品,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都将是一个祸害;可是如果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没有收到过良好的教育,这样的人对于国家,对于社会也是没有用的。因此我们在提高自身的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要教育和道德一把抓,那样,培养出来的才是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也是真正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中小学生也应该去参加社会实践,注重社会实践的效益性,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社会实践中,中小学生会学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会学会如何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会努力的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能很好的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能力,提高中小学生个人素养。

为了能够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为了能够拿到更充分的数据,涉猎过多的信息,以达到我们调研的目的,除了通过采访几位中小学生以外,我们还针对调研题目做了相关的问卷,通过问卷的分类调研,我们得到了更好的资料信息。

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应该面对重任,肩负使命,要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信念,要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像拥有伟大而高洁的思想道德的人们学习,教育是根本,加大教育是主要。

推荐第8篇:综合素质 作文

作文

一.教师自身的提高。

1.做最好的自己(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自身)

在如今略显浮躁的社会里,这对于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非常具有启迪意义。

(1)做最好的自己,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绝非一朝一夕,除了要能甘于清贫,耐住寂寞,还要能够在很好一段时间里坚守信念,坚持努力。

(2)做最好的自己,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真正做到三爱二人终身。

(3)做最坏的自己,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丽影想海绵吸海水一般不断吸收新鲜知识,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改善教学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做一名最好的老师,做好为之奋斗一生的准备,做最好的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前程。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为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教学的需要。 (1)为崇高的事业而学。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崇高的事业,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教师钥匙吧这种事业做好,必须学会终身学习。 (2)为促进学生学习而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我为了传授一点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技能。 (3)为教育教学研究而学。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为了适应社会变化发展需要,为了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人人学习,成就祖国辉煌的明天。

二.对学生的提高。

1.成长始于独立(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一个有所作为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有能独立意识的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1)具备独立意识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开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时代养成的行为习惯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从具备独立意识开始的。

(2)具备独立意识 是形成良好学习能力的开始。学习能力的养成应该从独立思考开始,从独立钻研开始,从具备独立意思开始

(3)具备独立意识是铸就坚韧不拔性格开始。

2.战胜挫折,收获绚丽人生(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对于教师而言,出了要战胜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还有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让学生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1)让给学生认识挫折的必然性和经常性。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到,适当的挫折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

(2)让学生正式挫折的破坏性和困难性。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挫折虽然会给我们的人生笼罩一层雾霾,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却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3)让学生学会转移挫折的痛苦和压力。

作为教师应端正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让学生从挫折中体验到一种危机感,从而激发迎接挑战,战胜挫折的内在动力,让挫折成为学生成长和成人的重要财富,让生命的花朵在经历风雨的洗礼开的更加绚丽。

3.鼓励学生认识自己

世间万物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生命状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身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最好的自己。

(1)教师的使命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叙述中国教育弊端,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教师要帮助学生看清自己,给予学生自信。 (3)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4)对学生的期待目标要适度,要切合实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中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子啊今后深灰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谱写人生辉煌。

4.我的梦想(教师)

(1)用知识托起学生的学业梦。 (2)用负责托起学生的人格梦。 (3)用爱心托起学生的成长梦。

5.用爱奏响生命之歌(教师对学生)

(1)关爱学生需要了解学生。

(2)规范是严的表现也是爱的表现。

(3)关爱呵护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既然投身教育事业,就要对学生的认识负责。教育者可能影响学生最初甚至最终的人生旅程。大诗人泰戈尔说:画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频繁而谦逊的。

6.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约.凯恩斯曾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养成的良好的习惯越多,个人的能力越强,他的个人魅力便会自然得到提升。良好的的习惯,如同为理想插上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则会因坏的习惯变得愚蠢无知和粗野无礼。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深入薛学习研究,精心设计培养方案。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加大训练力度,反复强化,使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3)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人们常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所以埋下好习惯的种子,用恒心去浇灌,让他成就生命的精彩。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师责无旁贷。

三.教育

1.让学生成为幸福之人是教师努力的目标(教育的理想)

教师的幸福是看见学生的进步,学生的幸福是感受到生活得美好。当学生难过时,有老师在后面安慰他;当学生孤独时,乐浦老师在身边陪伴他;当学生哭泣时,有老师为他擦干泪水;当学生失败时,有老师鼓励他;当学生成功时,有老师为他喝彩。 (1)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学会感恩 (2)。。。。。。。。。。。。树立集体意识。 (3).....................让学生乐于助人。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更要注重教育的内涵。

推荐第9篇:综合素质作文

同样精彩的生命

不论是仙人掌还是沙漠大黄,他们都在沙漠的严酷之下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是沙漠造就了仙人掌的针状叶,也是沙漠造就了沙漠大黄的碧绿叶片。无所谓喜欢或不喜欢,无所谓伟大或不伟大,至少生命在沙漠中的每一种形态都值得我们去崇敬,就像那些在同一黑暗年代下却迥然不同的文人们,不同的生命形态,却带给我们同样的爱和感动。

如果因为政治的黑暗与当权者的冷酷而把晋朝比作文化上的沙漠,想必不太会有异议,一个刚刚结束分裂的国家总是对统一有着无比的执着。于是在这个沙漠上,便有了如沙漠大黄般的嵇康和如仙人掌般的阮籍。一直很喜欢嵇康,这个“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如玉山之将崩”的奇伟男人,便如同沙漠大黄一般活得灿烂,活得潇洒。他究其一生都在为了自己“不以天下私亲,宁济四海蒸民”的政治理想而骄傲地活着,于竹林中大醉,在乡舍中打铁,舒展张扬而为世界所倾倒,甚至于生命将要终止的时候还能“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当真是把生命的叶片全都舒展开来,把所有水滴都收集起来,所以这个如沙漠大黄般的男人为人们所赞颂。相比于嵇康,同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就好比仙人掌,沉静安稳,但依旧精彩。阮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就像脱胎于屈原的“天问”,但相比其更显深度,就像是封建社会人们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极致思考,及至阮籍所写的《大人先生传》更成为后世这类文章的模仿典范,或许不同于嵇康的灿烂,但是阮籍的生命却更有广度,也同样精彩。

或许近代的战事频发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的沙漠,而在这之中陈寅恪无疑是那仙人掌,而傅斯年就更像是沙漠大黄。同是国学大儒,“傅大炮”选择了尽展枝叶以抵御沙漠,他可以当面责问蒋介石,更可驳斥自己的老师胡适,但他还是那个“史语所”的发起人,更是台湾大学历史上最有名的校长,就像沙漠大黄一样,恣意而无所畏惧。相比于傅斯年,隐忍的陈寅恪更像是仙人掌,不追求外展的生命,只是把叶片变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从当年的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到中山大学教授,他的生命堪称伟大,而在完全失明膑足后,口述而成的《柳如是别传》更是那沙漠之上的奇葩。

无论是风、是沙、是炎热、是寂寞,那些沙漠中的植物都不停地带给我们力量,正如不同形态的文人带给我们同样的爱和感动。

2.[参考范文]

如何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其形成的途径主要是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塑造出高尚的人格。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因此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的价值参照系,从点滴人手,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其次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强化教师的人格根基。教师必须不断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提高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知识越丰富,个人对知识、科学、生活的态度就越鲜明,学生就会从他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从而更加敬佩,并且学习教师追求知识的精神。再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热爱教育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自己;要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从社会方面看,社会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为教师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加强政治引导,改善社会政治环境,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强美育引导,用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促进教师人格的健康成长;加强道德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总之,教师应当和社会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并以之影响陶冶学生。

论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学与时俱进呢?

一、转变观念,。全面培养学生。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更难以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多年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好成绩、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学生一心只为考试,结果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稍有刺激便自寻短见;还有的学生因缺乏道德品质教育,以至更容易受到不良诱惑,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大量事实充分地说明,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未来的生存观,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三、调整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因而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把课堂变成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探索中锻炼毅力,在探索中懂得群体的力量,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要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首先要让教师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要抓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

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苦练基本功。没有稳固扎实的基本功,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同样,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精神。因此,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大比武活动。

六、开拓教师业务学习渠道,拓宽学习内容。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应勤奋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而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科研。所以教师要打破陈规.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并且在业务学习中,应注重注入有利于开拓性、打破常规旧框的思想。

七、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指导实践。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就要探寻教育理念的源头,把握教育思想脉络,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要会运用,能指导实践。此外,教师还应与同行多学习、交流,在感性上获得他人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思想、创新的理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参考范文]

重过程轻结果

——如何看待错误与创造性思维

有人认为托马斯·爱迪生的千次失败是错误,但他自己坚信那是他发现了一千种行不通的方法。青霉素的发现也是在科学家进行其他实验时发生“错误”的产物。还有许多诸如此类阴差阳错却又错有错着的事例,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尝试“错误”也是创新的机会.能发现新的“错误”这本身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过程。

现实却并非如此。当前的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社会,都在不断通过量化指标来衡量自身进步的程度和速度,这当然是进步.但同时,它也使很多人过于看重目标的实现与否,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进而导致了人们的浮躁心态。好在我们及时反思,如今慢生活理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意识到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重过程轻结果,需要我们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许我们不会有螃蟹这道美味佳肴;如果没有李时珍尝百草,也许很多人仍在病痛的折磨之中饱受煎熬;如果没有袁隆平历尽艰辛而不放弃,也许我们不会有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奇迹„„一个个令人记忆深刻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想要重过程,就得有勇气去尝试过程。

——重过程轻结果,需要我们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毅力。

天道酬勤,但很多时候,我们所重视的过程可能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可能遭遇千辛万苦,只有不畏艰难,不惧险阻的毅力,才能支撑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能让我们尽情享受一路的风景,不以屡次失败为苦。如果在中途放弃,留下的很可能只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可见.毅力在过程中不可或缺。

——重过程轻结果,需要我们有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乐观。

诺贝尔失败了无数次才成功制成炸药,爱迪生也经历过千次的失败。名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如此,牙牙学语的孩童是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无数次的尝试中学会了说话,生活、学业、工作尽皆如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乐观,坚信风雨之后有彩虹,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见证风雨行程中的美丽,享受目标达成之后的喜悦。

重过程轻结果,是换一种角度看待错误,将错误看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工作生活;更加积极主动地追梦圆梦。

相信当我们学着重过程轻结果时,我们已经走在追求自己的“中国梦”的旅途上了。

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学习主动性

与积极性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然而这恰恰是目前的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当前最亟须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其实这是一个很浅显、很基本的道理,或许大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会重视这个问题,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况之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对照起来,进行适当的调整,用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道理,然后再一步步将内容升华、扩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也一样,如果一上来就学一些深奥的理论,生涩难懂,就会使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情景创设,引起关注。恰当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进而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所在的求知欲,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良方。社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很多接触社会、了解人生的方式方法,很多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基于知识能力的限制.对许多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一些问题作为实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讨问题.必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循循善诱,解放思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朋友问的各种不同因素都会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影响,作为教师不可能一一去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扭转学生的一些思想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正确认识到努力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却是能够做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当然,这种思想教育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再以简单的大道理去说服学生。而是要通过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其解决心理症结以达到说服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耐心.还要有说服力.并且要做到持之以恒。

以上是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归纳的地方.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地反思和总结.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自己的贡献。

2.[参考范文]

找准自己的定位

是雄鹰就应该在天空飞翔,是狮子就应该在丛林驰骋,是鲨鱼就应该在海里邀游。若有驰骋千里的才能,就应寻觅有赏识才能的伯乐,而不是碌碌无为地围着磨转。人生亦如此,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成就最好的自己。

“定位”一词最早出自《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至关重要。如果定位准了,前进的方向、制定的规划就切合实际,目标就可能顺利实现。定位不准,则可能失去良机,无为一生。古今中外,无数人正因定位准确,才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他空有满腹才学,却屡试不中。经历了数次科举的打击后发现,那黑暗腐朽的朝堂并不适合自己,“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那朴实无华的市井生活,才是自己的归处。因此,宋朝的历史上少了一个人死名灭的官吏,升起了一颗璀璨的词坛巨将。他就是柳永。若不是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中国历史上将少了一位优秀的词人。

她从北影毕业,却无人问津。无数次去剧组应聘,都以“你长得很奇特,不适合这个角色”为由被拒之门外,她并没气馁,不断尝试,最终将自己定位在喜剧上,凭借成功塑造。郭芙蓉”这一形象而走红。她就是微博女王姚晨。她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在喜剧上打磨了自己的演技,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实现了自己演艺事业的成功。

她十年体操生涯,却默默无闻。在体操上难有进展,最终忍痛放弃.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撑杆跳。因此,世界上少了一个平凡的体操女运动员,多了一个撑杆跳女皇。她就是俄罗斯的伊辛巴耶娃。她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凭借体型的优势和对体育事业的执着,最终登上体坛的巅峰。

准确的定位,就像是船的舵,如若缺失,便只能随着风向和洋流盲目地飘荡,渐渐地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在大海中漫无目标的航行;准确的定位,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如若缺失,就如在漆黑的夜里前行,不知脚下是否有泥泞坑洼,方向是否准确;准确的定位,就像前方的靶心,如若缺失,就如漫无目标的射击,无法衡量是否精确,更无法评判训练的水平。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确定正确的方向,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现实生活错综复杂,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不一定就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或者找到展示才华的舞台,但是这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夯实自己的基础,不断的尝试、挑战自己,当伯乐或机会出现时,才能牢牢地握住,绽放自己炫丽的色彩。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我们既要有准确定位自己的智慧,也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前者帮助我们确定前进的方向,树立正确的目标;而后者,则是通向成功、达成目标的保证。有了清晰的定位,才能确定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而绘制前行的路线图,并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最终成就自己人生的辉煌。

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近年来,不少高中、大学毕业生模仿明星整容的现象引起了大众的反思。我们不禁提出疑问:究竟是外表美重要还是心灵美重要呢?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回答。追求美是人的一种天性.想让自己变得更美更漂亮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去随大流,盲目地去整容。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明白外表美固然重要.但是心灵美更为重要,一个人真正的魅力在于心灵的美丽,在于内在的修养与气度。

据调查,年轻人热衷于整容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受“以貌取人”的社会价值观影响;第二.认为整容可以增加印象分,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

显然,“以貌取人”的社会价值观误导了许多人.它是一种极其肤浅的价值观.一味地强调外貌美.而忽视了一个人最重要的内在美。2011年出现了一系列“最美”人物,“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等。他们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尊敬,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表有多美,而是因为他们勇敢救人、先人后己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们给我们的社会传播了正能量,他们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外貌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而一个人的心灵才是一个人的灵魂和本质所在。要明白,空有美貌而无内在的人,只是一具虚华的躯壳,而内心的丰富与美丽会让你散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一种真正的美。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摒弃“以貌取人”的社会价值观;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做一个内心善良和丰富的人。

不可否认,美丽的外表更容易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从而带来更多的机会。但美丽的外表所具有的竞争力往往弱不禁风,禁不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一个人的真正的竞争力还是在于个人的实力,在于内在的修养和心灵。心灵的美是永恒的,它在时间的考验下愈发动人。正如歌德所说的一样,“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试想,一个外表美丽却内心空虚的人更容易成功,还是一个相貌平平但具有优秀的内在品质和精神的人更容易成功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关键是要练好“内功”,不断磨炼自己,增强自己的意志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心灵,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浮华、短暂的外表美。我们可以去追求外在的美,但更要注重内在精神的培养,注重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因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2.[参考范文]

多策并举打击网络谣言

当前社会,互联网已经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种种网络乱象正在侵蚀着网络文明: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谣言。尤其是网络谣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对网络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规范化引导,是一种迫切的需要,要像管理现实世界一样加强互联网管理,避免其成为谣言滋生、传播的温床。

要全面遏制网络谣言的泛滥,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抵制。

首先,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加强权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建立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政府公信力。凡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都应当也必须及时加以披露,要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出政府的声音,还公众真相,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同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谋划在先,超前做好预案,发布信息更加迅捷、具体、透明,政府才能掌控舆论主动权,重新享有公信力,做到谣言止于“治”者。

其次,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依法追究造谣者责任,提高造谣者的违法成本。

再次,要强化网民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辨谣识假的能力。加强辨别网络谣言以及抵制网络谣言的宣传,帮助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识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使“谣言止于智者”。同时,网站经营者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发布和传播流程,强化内部监管机制,积极利用技术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甄别和拦截。切实承担起、履行好法定责任和义务。

面对网络谣言的严峻挑战,政府要联合网民打出“组合拳”,将谣言斩草除根,切实做到“谣言止于治者,谣言止于智者”,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育人如沏茶

著名作家三毛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人生如同沏茶。

水温够了茶自香,水温不够难入味。同样,作为教师,我们要提升人生的水温,沏清香四溢的育人之茶。

坚定的信念是动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之旅,举步维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挫折和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万丈深渊。教师岗位,需要迎着晨雾出门,披着星月回家,其中的刻苦与辛酸一言难尽。倘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堆积如山的批改和学生的调皮可能就会把你打垮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故而,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每一位新人来说,都要时刻相信:挫折和苦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执着地坚持,要将教育的水加热到足够高度,就一定可以孕育出醉人的茶香。

不懈的努力是捷径。只有坚定的理想还不够,要想真正泡出好茶,还得有不懈的努力。成功没有捷径可循,假如将捷径理解为达到成功最短的距离,那么,捷径一定是勤奋,即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扎扎实实的努力。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之所以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妇女成为享誉全球的外交家.正是因为她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凯勒能够从一个聋哑儿童成长为掌握五国语言的著名作家,更是因为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要想比别人优秀,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经过困苦的煎熬,岁月的浸泡,人生的那杯茶才能够清香四溢。

过硬的实力是保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将蓝天白云清晰映衬出来的清泉,必有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否则,就会像一潭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要做一条容纳百川、奔腾不息的河,就得让自己的能量之水与流动的知识长河相连,保持其活力和动力。要想沏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就得让自己的泡茶之水吸收热量,达到足够的温度。因此,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练就非同一般的本领,才可让茶香持久。

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实现质变。人生如茶。以坚定的信念为基石,以不懈的努力为保障,练就过硬的实力。方能孕育持久的育人茶香。

推荐第10篇:教育问题总结

对搜集到的教育相关材料的总结

一、关于涉及教育的主要法律法规

(一)法规

法律:《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

行政法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广东省实施办法》、《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成人教育管理条例》;

地方政府规章:《深圳市民办教育管理若干规定》、《深圳市学前教育管理暂行办法》。

(二)性质及其适用

1、深圳英辅语言培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孚培训公司)性质(1)由于英孚培训公司是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培训机构,而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和第六十六条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因此其性质只能为民办培训机构,不属于民办教育(公益性质)机构,也就不能适用《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

(2)由于培训对象的原因,其也不适用《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广东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深圳市民办教育管理若干规定》、《深圳市学前教育管理暂行办法》。

(3)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以及第六十条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中外合作举办的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因此,英孚培训公司也不在该法规调整范围内。

(4(5(6)虽然《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均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是未查询到国务院对此有具体规定,如果查询未有遗漏,就属于立法空白。

二、关于退费问题

上述提到的法律法规规章仅对培训机构因违法违规需对学员退学费的规定外,对因学员自身原因退学是否应退学费的问题未作相应规定。

三、关于三大高校研究生招生简章

均未涉及退费问题。

但是好像实践中,在大学院校,如果学生自愿退学,所缴纳学费学校会给退还。

以上说明,属于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

第11篇:农村教育问题

中国农村教育平等问题研究

都市农业研究系列丛书

作者

张锦华,吴方卫 著

出 版 社

上海财经大学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1条评论

周林,青永红 等著

/ 2007-04-01

/ 四川教育出版社

《农村教育制度与问题答疑》以问答和案例的方式,从农村教育制度、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管理、农村教育师资、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农村教育法治等六个方面,选择了农民朋友应该知道的,没有了解的,很想掌握的,非常疑惑的,保障农村少年儿童教育权益的,国家和地方政府新出台的一系列理论性的、机制性的、制度性的、政策性的、常识性的问题,并竭尽全力地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借助专家的高论和国家的政策逐一地进行了回答,力求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最权威、最全面、最能解决问题的答案,以期为广大农民朋友更好的教育子女服务。

第12篇:青春期教育问题

青春期教育问题

关于青春期教育问题,我认为是一个既好做又不好做的事情,这样讲,好做是因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已经懂事了,可以接受我们的教导,对善恶有了自己明确的分析,一切事情能从自己出发,那么这件是就被你“内化”了,就称不上是难事;不好做是因为青春期的他们太多的渴望自由,想把什么事情都尝试一下,而且青春期的少年血气方刚,处理一些事情可能比较冲动,喜好模仿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从而远离正途,这就是青春期的叛逆问题,青春期的叛逆问题会导致他们不听劝导,拒绝大众认为的真善美,而一味的想着自己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周围的人交流的少了,和假恶丑接触的多了,慢慢的这个人也就被同化了。

据网上调查结果,70%左右的父母对青春期的孩子束手无策,“(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不听劝,也打不得,骂不得~~”这是他们的反映最多的,网上征集有关“青春期教育问题”解决方案,也是以多交流,要耐心等为主。下面我就征集到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叙述如下:

青春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不再认为自己是个“乖孩子”了,特别是青少年,他们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们需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我长大了”,所以当父母依然以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反感,就会感觉到你阻碍了他们的成长,他们要远离庇护,飞向成熟,所以他们和父母老师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反感。

青春期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盲目而又快乐着,他们想要成熟,但是还不够理性,所以他们会模仿,每个人心中都有另一个自己,每个人都想成为另一个自己,所以他们盲目的模仿,而且乐此不疲,有了自己目标就很少去理会圣人之训,先贤之言,所以这是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关于青春期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我认为这两个是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就解决问题,我认为是有很多可参照的案例:

第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就是《十八岁的天空》,在这个青春偶像剧讲述了一个年轻的高三班主任和他的学生们的故事,这个班主任就做的很好,他深入了每一个同学的生活,去了解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这是一个朋友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引导者,他们可以一起哭一起笑,有共同话题,青少年们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这个“同龄人”就是说任何把他们当作是成熟有担当的人的一群人,他们会有意靠近这些人,因为在这些人中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他们是在掩耳盗铃,是不够理智的。所以在与青少年相处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要学会变一种方式去和他们相处,就是去和他们作“同龄人”,给他们同龄人般的自尊感、存在感。只有你们有共同了话题,有了交流的机会,才能够有机会劝其想着更加崇高的目标而奋斗。否则你和他一味的吵架、冷战,青春期的孩子不会认输,他们可以吃你的,喝你的,但是不会就此屈服。不能交流更不要谈什么劝导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另一个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作为人生成长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应该总是单独的拿出来处理,我们可以在青春期来临之前,为他们多树立一些崇高的人生理想,比如多陪他们看一些伟人传记,看一些名人访谈,这些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埋下一个小小的种子,长此以往,一点一滴的用这样大气磅礴的人物事迹去熏陶他们,去感染他们。这样才会在青春期来临是,你不会惊讶的喊出来:“青春期,真的来了!”当然这只是一顆小种子,要有良好的后期教育,才能使之发芽长大。

以上这些就是我所想到,把“青春期”的问题提前去解决,青春期来临时,做一个“同龄人”去和他们交朋友、交心,你会发现孩子依然是爱我们的孩子,你要把她们变成你所想要的,同样是他们愿意的,这才会是和谐的。

第13篇:编辑出版教育问题

关于我国出版教育现状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2011级出版专业硕士孙铭慧)

看了几篇论文,对我国以及国外的出版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看到了一些问题,也思考了一些问题。下面把我看到的和我想到的梳理如下:

问题1:范忆《编辑出版教育的尴尬与出路》一文提到:事实上,把编辑作为一个“杂家”来培养,即使课程设置适当,仅仅靠四年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是的,编辑是一个装满各种知识的宝库,因为编辑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稿件。就像期刊编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一篇稿件让我们改错,纠错字是编辑的基本功,这个好在还能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涉及到里面的常识性问题,比如司马光是宋代的,距今也就1000多年的历史,但稿件中是“几千年”,就这个问题,11名同学没有一个改对。从这一简单问题来看,常识知识对编辑出版的学生来说有多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出版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编辑出版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知识,新媒体技术知识,还要涉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这点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谈,单纯依靠学校课堂上的学习是不够的,平日里自己广泛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

问题2:辅修第二专业,或者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以及攻读双学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师资条件成本费用等问题,其开展力度还远远不够。

对于这个问题,我参考了蔡克难先生的观点,他认为仅仅是出版专业的教育背景,由于缺乏其他学科、专业的知识、技能,毕业生在未来的出版产业中很难适应多学科、多专业出版要求。出版产业属于知识产业,从业者丧失了除出版以外的学科专业话语权,在出版产业是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应当积极建立主辅修及双学位制度,并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在主修编辑出版学专业或者学位的同时,辅修第二专业或者学位,如经济、法律、金融、建筑、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专业知识力求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问题3: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践课为9:1,而国外为1:1,实践课程在学时上的分配也不尽合理。

我了解到澳大利亚硕士文凭的课程设置:每门课12.5学分,须修满100学分。编辑结构(必修)、编辑英语(必修)、当代出版业、出版商务交流、编辑写作技巧、网络写作与编辑、印制与设计、实习(25学分)、出版伦理与法律、印刷市场的结构与战略、出版与传播、受众研究、公共关系与社团、新闻理论与实践。这些课程有如下特点:(1)偏理论性的课程少,重编辑出版实务的课程多;(2)学科体系主导型的课程少,岗位任务驱动型的课程多;

(3)实用性、实践性强,与业界联系紧密,体现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如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全球化与出版产业的整合等。

澳大利亚高等出版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贴近出版业的最新发展,而且课程更新快。多数高校的课程是一年更新一次。这一点也是与世界趋势相吻合的。例如,美国纽约大学的暑期出版学校(SPI),就是以课程引导出版业发展趋势、更新速度快而著名的。自1988年以来,

澳大利亚的高等出版教育一直都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商业出版实践中各个关键领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高度契合。 澳大利亚高等出版教育的特点:一只脚在学界,一只脚在业界。决定了澳大利亚高等出版教 育是直面产业需要与产业发展的,避免了产和学的脱节,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教育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的尴尬。据此,我们有必要学习澳大利亚及美国的课程设置,如果真能做到让教育引导出版业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仅仅是出版大国,还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出版强国。

就课程设置还有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06年新版《中国编辑》上,安徽大学,北京大学等21所大学公开发表的《关于设立出版学研究生专业的呼吁》中阐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家单位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办学点分设在同一学校的不同院系,存在课程设置重复、浪费教学资源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我们需认真审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借鉴澳大利亚的课程设置方式——由“课程协调员”负责。所谓课程调解员就是有过著名的出版公司工作经历的人士,在业界有多个领域的实践经验,并担任过一定的管理职务。他们熟悉出版企业最欢迎什么样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是合理的,什么样的实践是必须的,除了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具备哪些非智力的要素等等。与之相对应,他们在协调课程时,非常清楚应该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应该扬弃什么样的课程,应该增加哪些实践性环节,课程的设置与产业的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对应关系等等。让他们来协助设置课程,将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这也是从事出版教育的人士需要清楚认识的问题。

问题4:高校实行出版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即学界一位导师,业界一位导师。

我校出版专业的老师殚精竭虑,突破各种困难,不仅申请上出版专业的硕士点,也实现了双导师制的目标,在这里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但我们还有更大地发展空间,聘请更多的出版行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邀请毕业生回母校座谈,进行案例分析和行业咨询也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我们的老师也可以到出版单位进行实践学习,这种出版教育与出版社合作的模式, 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习的理想场所,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

问题5:我在北京市社科院外国研究所赵苏阳先生的《美国出版教育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了解到,美国多所大学在暑假开设出版专业培训课程,还常把学生带到出版公司、印刷厂等地上课。

美国出版教育既含有学历教育又含有非学历教育:美国很多大学提供暑期学院培训。纽约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都提供很好的暑期培训课程,其课程一般为4~6周,由业界的从业人员教授学员在今后的编辑出版工作岗位完成其职责所需要的相关技能,这种形式的培训,主要是出版证书课程培训。由此我想到的是,我们的老师也可以利用暑假期间去一些出版单位进行编辑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多方位实现与出版单位的沟通,利用好身边的资源,还可以为学生实习联络更多的平台。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国外注重直观教学和模拟教学的做法,如一些高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出版公司、印刷厂、书店等就地上课, 进行直观教学。

关于出版教育问题远不止此,还有很多我没有看到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

了解和关注。

第14篇:蒙古族教育问题

蒙古族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构成的大家庭。其中,蒙古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伟大的少数民族,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创造了许多辉煌和极限。人们一谈到蒙古族,就会自然而然地与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联系在一起。是的,蒙古族的祖先成吉思汗以“世界征服者”称号载入史册,以“千年风云第一人”著称,在13世纪就建立起一个疆域恢宏日不落的巨大王朝,即草原帝国,亦称之为大陆帝国。蒙古族人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要谈到蒙古族能不与他联系在一起吗?蒙古族人民和中国人民能不为他骄傲和自豪吗?成吉思汗不仅创建了蒙古大帝国,还为我们蒙古族人民创建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一个民族的共同体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字。有了民族语言,人们才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表达内心情感,从而增进感情,互相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有了民族文字,人们才能用自己的文字书写历史,传承历史,用书信联系远方的朋友和亲人,使朋友和亲人永远心心相印。民族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一种文字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另一种文字,这就是民族感情。

蒙古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蒙古族的教育事业也已走过了八百多年的历史。蒙古族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家庭教育,寺庙教育,私塾教育,学校教育等几个阶段。但早期受教育者都是封建王公,贵族子弟。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的教育事业才走上了新生,呈

现出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广大的蒙古族人民群众的子弟普遍有受教育的权利,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我以自己是蒙古族而感到骄傲,但是同时,我却不了解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我的家乡,蒙古族人口少,散杂居住,长期在汉族大众中生活,丢失蒙古语言文字非常严重,一些蒙古族只知道自己是蒙古族,而蒙古语言一句话也不会说,甚至有的还听不懂,只为了享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而改过来的,有不少蒙古族对本民族语言不产生兴趣,更谈不上什么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按照他们的话说:蒙古族语言没有什么生养生息的地方,内蒙古地广人稀,不是什么想往之地等等观念对民族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而在其蒙古族聚居的地方, 由于其大散居,小聚居的牧民居住特点.其学校的布局也极为分散,规模偏小,办学条件也极差.为了解决牧区校点分散、规模偏小的问题, 开始建立一些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牧区建立寄宿制学校后学生在校食宿、学习,解决了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儿童人学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学校先后实行了双语教育,其教育模式分地区、分年级等各有差异。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偏远的牧区,相当一部分学校基本无力开展双语教学,只开设了汉语文课;二是把汉语文作为一门主课开设,其余各门课程均用蒙语文、蒙文教材教学,如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之高中部;三是把蒙语文作为一门主课开设,其余各门课程均用汉语文、全国统编汉语文教材教学.。

通过走访多家学校,对师生进行调查访问发现,多年来,民考蒙古族学生升学率低、高考能选报的专业少、考上的又就业难等问题,打击了牧民送子女上蒙语学校的积极性,导致了牧区不少牧民为其子女“择校”和“转学”等现象的发生,家长参照城镇蒙古族子女上汉族学校的做法,将子女送到汉族学校,以期解决子女的升学和就业难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虽然无可厚非,然而,这一现象进一步导致了蒙古族学校生源的大量流失,使来之不易的民族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大量蒙古族学生进汉校的现实,必然带来许多人的不适应,他们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我们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不加以研究和解决,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对蒙古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来之不易的蒙古族教育成果大打折扣,也会损害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形象。

总结起来,蒙古族地区教育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蒙古语授课学校学生流失严重。蒙古语所处的语言环境、蒙古语学生课业负担比纯蒙语授课和纯汉语授课学生重,蒙古语的语言环境和教学质量较差,教师不被重视,学生多头升学,升学渠道存在一定问题.

二是某些地区整体上对民族教育特殊性的研究不深,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办法不多。

三是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尤其是用于发展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的民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四是民族教育立法内容不完善,重点不突出。

下面为下一步的积极组织、建设和提高提供一些意见。

1.双语教育、民汉合校是蒙古族教育今后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巴州蒙古族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双语教学以及教学规模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无法满足广大蒙古族学生对教学质量的需求,致使蒙古族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质量多年来一直偏低。因此,无论从教学质量,从培养蒙古族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上讲,还是从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讲,在蒙古族学校和学生中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和民汉合校,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尽早出台有关制度安排,以确保民族教育成果和学生就业,保障民族文化传承

针对蒙古族学校生源的大量流失以及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效的对策是,当地政府应尽早出台有关导向性的制度安排,以保证蒙古族文化教育事业在政策法规的监督下得到全面发展,使蒙古族文化教育事业逐步纳人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通过制度的供给,就能吸引和留住生源,就能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例如政府应当设计这样一种制度:对上双语班的学生实施奖励制度;对就读于汉族学校的蒙古族学生创造条件学母语,并形成一种政策制度;制定一种定向性的录用制度来优先分配和优先使用蒙语授课大学毕业生或采取各种措施大力

拓宽其就业途径和渠道。巴州蒙古族目前的社会现状需要一种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安排,特别是其教育事业更迫切需要这种安排,因为,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对于巩固蒙古族教育事业、传承民族文化、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调整布局,集中办学,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对牧区布局不合理,设点分散且办学条件差的学校进行整合,从而适当集中师资、资源来改善办学条件。对于那些班额奇缺,办学条件差,又离县城不算太远的学校应合并到县城里的学校,从而实现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的改善。要办好牧区寄宿制学校,必须加大投资力度,配足配齐教学仪器,开足音、体、美课程的课时,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健康成长。

4.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双语班汉语文教师应由汉族语文教师担任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师的培训要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既要重视普遍提高,又要重视重点培养。要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和条件。也要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但双语班汉语文教师应该由汉族教师担任,这是出于在教学方法上摆脱对等翻译的束缚和汉语语音不够标准等问题的考虑,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好让他们少走弯路、节省时间,让他们对汉语的掌握能够达到标准语水平。

5.要保障蒙古族学校的教材供应

教育机制的正常运行完全依靠教材的供给。不解决教材问题,也不提供各科辅导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将是一句空话。

第15篇:特殊教育问题

522: 1.当被特殊教育儿童有攻击性行为时,应该怎么办? 2.面对特殊儿童的不合理要求,应当如何应对? 3.特殊教育专业是不是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4.特殊教育专业真的要从教么? 523:

1.你要是受不了那些小朋友,该怎么办? 2.若想考研,难不难?

3.有没有想过放弃这个专业? 4.我们学的专业课有那些? 5.考博,难不难? 524:

1.特殊教育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一般工资多少? 2.跨专业怎样学特殊教育? 3.考研特殊教育专业要怎么考?

4.特殊教育研究生毕业能找到怎么样的工作?其工作与本科生工作有什么区别? 525:

1.特殊教育的课程是怎么样安排的? 2.平时如何学?

3.特殊教育老师必须具备哪些品质? 4.特殊教育考试怎么考?

5.学习特殊教育专业后还可以从事哪些职业? 526:

1.特殊教育专业就业率怎么样? 2.特殊儿童的学前专业怎么办?

3.特殊教育这个专业应多方面学习还是单方面重点学习? 男生:

1.请问学长,两个百年梦是什么? 2.关于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有什么看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什么? 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5.中国哪些学校设有特殊教育? 我:

1.你对于进入特殊教育一年多有什么想法及感受?

2.当你听到特殊教育有多么的不好时,你有想过要转专业么? 3.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和专科有什么区别?哪一个更好一些? 4.中国的特殊教育系统是怎么样的? 5.中国特殊教育的特色是什么? 6.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有什么关系? 7.你为什么会选择特殊教育这个专业? 8.资源教室的特殊教育资源有哪些?

9.特殊教育考研和教育学考研差不多,但是我们有好多教育学理论没有学,而是在一些特殊机构见习,那我们考研怎么办?

10.在特殊教育中怎样渗透职业教育?

中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

1.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

1987年4月1日,我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残疾人口5164万,其中0-18岁的残疾儿童数量为1074万,0-14岁的残疾儿童有817.5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625万。当时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十亿,如果1998年按有人口十二亿来计算的话,我国大陆现有残疾人约6200万,0-18岁残疾儿童约1289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750万,其中视力残疾儿童15.1万,听力语言残疾儿童96.6万,智力残疾儿童513.6万,肢体残疾儿童57.8万,精神残疾儿童1.4万,综合残疾儿童65.9万。

2.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

随着1951年周恩来总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的签署,特殊教育即已成为新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建国初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特殊教育学校一直是我国大陆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行,特别是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的实施,推广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根据中国残疾儿童数量多、80%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并且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建特殊教育学校一次性投资太大等国情,1989年在总结了1988年全国第一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经验的基础之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教委等八部委《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在确立了发展特殊教育的基本方针(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原则,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提出了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新形式。目前国家\"九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的格局是\"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教育部门为主,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残联部门和社会力量作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渠道,正在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

3.当前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0-

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代谢、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也就是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中国大陆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机构最早见于八十年代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聋儿语言训练康复中心,到1997年底,我国大陆有各级聋儿康复机构1800多个,\"八五\"期间已对5.8万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九五\"期间国家拟对6万名聋儿进行训练、新建200个语训部、在30个省市聋儿康复中心开展聋儿早期干预工作。视力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不容乐观,大陆目前为止仍没有一所视力残疾儿童幼儿园,附设在上海市盲童学校的一个每年招收3-5人盲童学前班是大陆地区仅有的盲童早期教育机构,这就意味着1998年大陆的约6.6万0-6岁视力残疾幼儿教育几乎仍处于空白状态。据了解,北京市就只有一所专门招收智力残疾儿童的幼儿园,兼收智力残疾幼儿的普通幼儿园也屈指可数,走在智力残疾幼儿教育全国最前列的北京市1998年接受早期教育机构提供服务的智力残疾幼儿总共不到100名,由此可以想象全国近300万0-6岁智力残疾幼儿教育的现状。至于针对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大陆目前仍为空白。这与美国100%的0-6岁残疾幼儿都接受到来自政府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和我国大陆80%的普通幼儿能入园接受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当前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

1915年7月民国政府的《国民学校令》就提出了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但战乱之中的旧中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只能是一纸空文;198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新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要求\"把残疾儿童教育切实纳入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轨道,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同当地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检查,将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发展规划执行情况作为检查、验收普及初等教育的内容之一。\"国家此后的《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八五\"规划、\"九五\"规划等文件中也有类似的规定。1948年全国共有46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2380人;1985年我国大陆有375所特殊教育学校、4万名在校生;1991年有886所特殊教育学校近8.5万在校生。到1998年我国大陆有盲校27所、聋校845所、盲聋合校143所、智力残疾儿童学校425所共1440所特殊教育学校,加上一万多个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和一些随班就读的学生,大陆地区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生为340621人,如果拿这个已接受特殊教育的34万和学龄残疾儿童总数的750万相比,大陆学龄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率为4.53%,如果拿它和按照美国比率推算数相比,其接受特殊教育服务比率为1.4-2.1%,这与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中\"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80%左右\"的目标和我国大陆普通儿童98.7%的入学率相比尚有一段距离,更不能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几乎100%的特殊儿童服务率相比了。

我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随班就读、辅导班和特教学校,目前有16所特教学校、近2000个特教班、共约4万人接受特殊教育;我国香港地区1995年有特殊教育学校68所近万名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我国澳门地区虽然特殊教育机构不多,但与台湾和香港一样绝大多数特殊儿童也都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目前在校生为432人。

5.当前的残疾人中等及其以上教育

残疾人中等及其以上教育是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继续和深化,是残疾人学习一技之长、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保证。尽管目前全国的中等残疾人职业学校还不到50所、盲人高中仅2所、聋人高中仅3所、专门招收残疾人的大专院校仅2所(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和天津聋人工学院),但全国设有的445个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八五\"期间使105万残疾人得到了职业培训、报考大中专院校达到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录取率由不足50%提高到了92%。当前困扰这一领域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根据残疾人的特点拓宽职教路子使残疾人在下岗大潮中不被首当其冲。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是适用的,但特殊教育也有它的特殊的一面。它不仅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例如教盲童学习盲文和定向行走,对聋童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弱智儿童进行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教育训练等。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错过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如对聋童没有进行早期语训,就会给今后语言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特殊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也更重视个别教育,更强调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苏州市教育部门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实行“按需供教”。特殊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因此特殊教育也更强调大教育的观点,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资源教室是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 资源教室为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

[摘要]职业教育是整个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axon职业能力是指学生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立足社会、取得社会认可、获取生活来源、谋求自我发展的基础。对于特教学生来讲,职业能力是指学生在其能力范围内所能从事的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态度。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培养职业能力是实现残疾孩子人生价值的前提,也是为他们今后回归主流社会、参与就业、独立生存奠定基础。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劳动习惯培养 职教结合 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是由多元价值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取向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不断给职业教育注入动力和活力,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不一样,普通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我国正迈向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征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大多是实用型人才,培养聋盲学生掌握技能,让他们能够自立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关系着聋盲学生的就业保障与社会稳定。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切实承担起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责任。 社会上对聋人、盲人就业的偏见仍然很严重,普遍认为,能用正常人就不用聋人、盲人;有的单位即使招用聋人、盲人,也是为了减税免税。聋人、盲人在单位只是挂了个名,根本没有具体的事可做,他们根本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就业,可能正因为这样反而更加自卑,甚至沦落到社会上犯罪。面对这样的情景,不能不引起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深思。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这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现代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这是需要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因此,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是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我认为务必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第一,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共识 要重视聋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需要有具备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 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应针对聋盲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除了培养聋盲学生专门的职业能力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自立、自信、自强、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不断进取、不畏挫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使他们成为具有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的人;成为受社会、企业、家庭、学校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经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聋盲学生,由于先天的不足,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和健全人相提并论,因此更应具备超越常人的耐挫力,才能立足于社会。为此,要重视培养聋盲学生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应努力提高聋盲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胜任工作的能力,做好自我定位,树立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教育学生充分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对压力和困难产生一定预见性,并刻意在技能训练中磨练意志,培养他们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与耐挫能力。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不仅是提高智力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需要,而且也是劳动者更换职业、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要改变“对于聋盲学生,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能,能混碗饭吃就行了”的观点。同时,也要杜绝学生中“好高骛远,怕吃苦”的思想。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应注重实践性、启发性、科学性,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使得学生们在进入社会时不仅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具备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还应注重聋盲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原有的职业不断被淘汰,新的职业不断产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职业岗位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一个人一生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变小了,人们更换职业时,需要重新学习或更新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就成为必然趋势。而一个人具备了自学能力,将为更新知识和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聋盲学生也不例外。 第二,重视评价引导,形成良好劳动观念 应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借助普通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逐步形成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网络;特殊教育学校应为聋盲学生提供实用技能培训。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要与就业结合,向正规化、专业化和学历化方向发展;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坚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加强聋盲学生的定向培训,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应按照聋人、盲人职业的需求,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其最大的特点是地域性,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地方经济服务。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有从区域经济出发,从企业需求出发,研究市场,才能打破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自我封闭和脱离社会的局面,切实感受社会对聋人、盲人人才质量的需求,从而确立特殊教育学校人才质量定位。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的协调、组织和服务作用。 第三,制定具体目标制度,培养正确劳动习惯 建立多元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建立并拥有大批的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21世纪,职业教育将迎接高新科技生产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挑战。原先偏重于培养一技之长和动手能力的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因此,就业与创业复合,一技之长与综合能力复合是跨世纪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需求。教师的职责,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术,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了解当今科技发展新知识及具有科学精神的能力和品质。在知识经济社会,不了解科技知识,不具备科学精神的教师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职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能力,应由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向既有具备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特殊教育学校职教师资队伍十分必要。特殊教育学校应通过多种培训途径,加强对职教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教师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通过自学、专家讲座、教科研活动、课堂实践等形式,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专门的技术专家到学校任兼职教师,不断扩充师资队伍。积极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了解国外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最新动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全方位、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培养一支能够致力于且勇于探索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师资队伍。从事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水平,有利于缩小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差距,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即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第四,校企结合,从企业需求出发,走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决定了其与生产服务业紧密联系的特点。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主导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特殊教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用人理念、人才需求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更新特殊教育学校的职教观念,树立新的职教思想,从企业需求出发,全方位拓宽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办学之路,提高办学层次,建立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体系,找到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真正的轨道。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或校企联办,保证学生实习的需要,把教学实习延伸到社会,实行产教结合,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保证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既适合聋人、盲人的特点,又与企业同步、与市场吻合,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并满足受教育者需要,推动学校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形成办学特色,开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新局面。同时,还要做到三发挥:

1、发挥企业专家的教学指导和就业指导作用,把握需求脉搏,及时修订专业培训方案,及时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补充到教学中来,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企业直接选才开辟窗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方互动。

2、发挥企业在资金投入、生产实习基地和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技术转化、技术服务等,推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面向生产实际,侧重职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与提高,突出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工艺,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增强他们生产和科研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缩短毕业生的适应期,减轻企业再培训的负担。同时,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除了培养造就各类职业人才外,还在实践教学中生产物质商品,故“以教养教”也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一条投入渠道。

3、发挥企业技能鉴定中心的作用,将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分析能力进行培养训练,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并通过企业反馈用人和需求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学生接受到足够的技能训练,取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奠定基础。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才可能了解市场,只有了解市场,才能真正为市场所需。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重在各方参与、形成合力,贵在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第16篇:大学生教育问题

大学生教育问题

一、概述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应该说是好的。虽然出现了像马加爵这样的个别案例,但他代表不了当代大学生。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祖国非常热爱,对党和政府正确的方针政策高度认同,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是眼界、理念,还是思想,他们都比过去时代的青年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事实上,这些年,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群体和先进个人不断地涌现出来。大学生支教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支教队员们都是国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可以想象,如果不去西部支教,他们完全可以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丰厚的薪水,完全可以享受舒适的生活,但是他们选择了西部,选择了艰苦的地方,选择了接受困难的考验,自愿到西部贫困地区去支教。他们和千千万万的青年志愿者一道,用自己的心血、辛劳和汗水,用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将火热的青春献给了西部的教育事业,他们才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如果只看到马加爵,看不到这些先进典型,那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应该坚持用先进青年的事迹作为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和激励青年,号召广大青年向身边的典型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新情况、新问题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关注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第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认同竞争,期望创业,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强烈的效益意识等,大学生比以往更期望有一种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环境。 第二,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一些学生希望通过网络来听到更多方面的声音,并自信能够对信息真伪作出判断;不少学生把网络作为在校园中发表言论、交流感情的最主要场所,从网络开始流行的一些词汇现在已成了不少学生的口头禅。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第三,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独生子女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不强,进入大学以后,竞争环境更为激烈,一时的不适应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四、大学生思想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

大学生思想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道德取向的迷惘与混乱。在社会转型期间,主导(主流)价值系统受到挑战和冲击,原先理所当然的价值观遭到一些人的怀疑,乃至被否定。我们已知,市场经济被选择是因其有效率优势,而效率受人青睐的根本原因是它能带来更多的利润、财富或者说是金钱。当市场经济将效率作为首选价值时,也就等于在规则的设计上将金钱提升为社会价值尺度,这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使然。但有的人们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作用给予了最大限度地扩张,以至于仿佛人的各种需求和欲望都可以凭借金钱而获得满足和实现。正是由此,拜金主义在市场经济社会确实拥有了更有利于它生长的土壤。令人担忧的是,时下这种金钱与人的双重异化已在以不可小视的数量发生,许多本来属于理所当然的光彩价值观的东西,都被有的人当作了待价而沽的拍卖品。 第二,道德调控的弱化与失当。一是道德规范失当。当前的道德规范表现出重理想,轻实际,重说教,轻操作的倾向。道德既在于“应该怎么办”,更在于“究竟怎么办”。而现在的道德教育是针对性可操作性差,空挡多,环境不好或缺失,以至于出现人们无所依托的社会道德空场。二是道德评价失据。经济评价拒斥道德评价的观念大大抬升。一些人认为,经济和道德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市场经济关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它与道德评价是对立的。现实中昧着良心干坏事——惟利是图而损人利己的“缺德事”随处可见。三是道德监督松懈。社会道德体系的背后需要强有力的监督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舆论,它是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试金石。当一个社会道德监督的声音非常细弱时,表明该社会的社会成员道德水平降低,社会已经出现道德危机。最后是道德保障的乏力。在社会转型期,大量不道德行为不仅仅是纯粹个人私德意义上的小节,也侵犯和损害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已经突破了最低的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对此不只是要对其进行道义上的谴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纪律或法律的惩戒。

第三,道德导引的错位与困境。一是人生价值观的功利性比重加大。近年来由于一些人受西方萨特、尼采和弗洛伊德等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影响,使得这种功利化倾向在人们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关系的关键时刻体现得很强烈。譬如我们高校有的学生,在报考入学和求学动机时,从原来的崇名到现今的崇实;在毕业和择业的意识上,从原来的服从国家需要到现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朋友之间等人际关系时,从原来的以人情友谊关系为重到现在的经济利益关系为重等。此外,道德评价的标准呈多维倾向,善恶不分、良莠杂呈的现象在社会变迁期纷至沓来,给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及其评价体系造成很大冲击与影响。二是?受社会上这些负面东西“多重同构”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范式也呈现“多重同存”的情况。有的重于精神富有和人格修炼,有的追求物质享受。在人生价值领域,也有多种分野,或者是几种因素在一个人身上交织或交互发生。有的既赞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也赞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有的“以天下为己任”,也有的“以自我为圆心”;有的学生表层上求新、求变、求异,深层还是向往“知足常乐”;部分学生渴望竞争,但在行动上举足不前,害怕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有的人崇尚、羡慕高尚的人生,又不能无视物质与金钱的诱惑,徘徊于精神与物质、理想与金钱之间。如此复杂生动的人生理念,是社会生活变迁的客观体现,是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分化的必然结果。

五、方法及措施

第一,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所有大学生都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二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尚的道德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进行道德自律。这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很大。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对于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高校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各个环节;要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层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道德理念,强化道德素质,升华道德境界;要引导大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四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深化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认识,积极探讨为人民服务的实现形式,从大学生的现实思想觉悟和实际道德水平出发,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地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五要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集体主义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在对社会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六要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使大学生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 第二,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共青团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先进性。“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是团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是共青团工作又一项重要原则。坚持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青年,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是共青团的一贯任务。

二是自主自律性。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是非强制性。学生多是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出发,自觉自愿地参与各类活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同时又注意调整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发展。 三是时空广延性和灵活多样性。从团员个体来看,团的意识伴随团员的身份作用于主体活动的一切时空;从高校团组织的活动情况来看,它涉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团的教育伴随着团员时时刻刻,而且团的教育活动形式是多样的,有思想教育活动、文体活动、组织活动等等;在各项活动中,又包含着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且很多活动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任务的改变,需求的变化,又不断做出灵活多样和富有针对性的变化和创新,从而使团的教育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四是氛围感染性。高校共青团通过自身组织及其指导下的学生会、社团组织,作为校园建设中一支令人瞩目的有生力量,以其广泛参与,积极建设和注重引导的精神,大力营造创新、团结、拼搏、实践、成长的浓厚氛围,学生身在其中,深受感染。此外共青团通过宣传学习先进典型人物,通过大量的评先评优、推先创优等活动,教育、激励着广大学生。 五是创造性。一方面高校共青团为了适应不同时期学生成长的不同需求,总是在其工作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广大团员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青年人争强好胜求新求异的本能在同等群体氛围的刺激下,较容易转化为求新的欲望,进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三,发挥高校阵地作用。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一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三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第17篇:亲子教育问题

亲子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热点问题。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所有家长,乃至全社会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个孩子的道德好坏、品质优劣、学识深浅、颖悟或笨拙、性格的刚柔、甚至是体格的强弱等,无不与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为他们创造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题目很大,涉及的面很广,社会上对这类问题的讨论、见解和建议,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信哪方面都有点道理,想想做做也不完全一样,确实一下子很不容易说得清楚。用我们教育的行话:教无定法。即没有统一的一种模式。其实企望用一个完全统一的模式塑造千差万别的孩子,是不可能的,教育基本上是运用共性的规律指导某种特定情况下的个案。

所谓共性规律?就是无数个案中相同的特征。我今天主要结合自己的认识讲一些共性的特征,再由我们各位创造出无数鲜活生动、卓有成效的个案奇迹。权当“抛砖引玉”吧。

一、目前我们教育的背景

1、家庭组合不一样,但都要创造孩子成才的健康环境。

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从事着一定的工作。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不尽相同,从城市里涉及孩子教育的“家庭组合”大致有四种:一是 “双亲家庭”;二是“单亲家庭”;三是“重组家庭”;四是 “隔代家庭”。前三种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时间都很紧,工作生活的压力大,第四种相对时间宽一点,但容易过分溺爱或放松。我不想评论究竟哪种组合好,我倾向于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自己培养最好。但不管哪种组合,都要创造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2、孩子的个性不一样,但常常用同一个模式培养。

我们居住在南方,跟北方不一样。南方人对男人和女人的教育要求或成长模型有其独特的想法。现在比较倾向的是:男子具有“绅士风度”或“新武侠风格”;女子具有“淑女风韵”或“外弱内强型”。希望男子衣冠楚楚、彬彬有礼、富有文化、做事认真可靠、规则有序,既侠义果敢,又温柔多情,既武艺高强,又风流潇洒。希望女子不娇不懒,要撒娇时能撒娇,要吃苦时能吃苦,要团结时能团结,要排外时能排外,既是“铁姑娘、女能人”,又不失“嗲妹妹、女人味”,既落落大方,又精打细算。且不说这种形象的塑造是否最好,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有这种影子。这是地域文化决定了的。常常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所做的一切常常为“影子”所左右,能达到的自然欢喜,达不到的则急不可耐。所以教育孩子问题,我想在我讲怎么做之前先说这么几条:

教育孩子一是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个人能力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

二是要有平常心,切不可好高骛远,期望值太高,不可盲目攀比(人比人气死人),要顺其自然,多元发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般能在中等水平以上就应该满意了;三是要有耐心,讲究策略,讲究方法,切不可急躁,包办代替,越疱代俎,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进行自我教育。

二、父母必须也只要做三件事(有所为有所不为)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今天我重点就讲“三件事”,讲多了,时间不允许,也不容易去做,与其做不了,不如把三件事做好了,就是成绩。其实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许多自己的做法,要想想自己好的做法,克服不良的做法,关键是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必能取得成效。“坚持”就是教育的真谛和秘诀。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条件)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其关键在于“从父母做起”,而我们许多父母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良好、有教育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就是一种幸福。所谓有教育性,就是有目的的一种引导或设计。这里我讲四点:

一、极留心关注孩子(留心关注是最起码的,漠不关心就谈不上亲了,但绝不是“全陪”)复杂的、重大的事业会使热爱这种事业的人花在家庭上的时间相对少一些,但是,不应由此得出结论,应该完全忘记家庭。恰恰更应该抽出尽可能多的精力极留心地关注孩子的教育,尽可能多的与孩子在一起游戏、活动、劳动、锻炼和交流。教育的本质不限于知识这个层次,还有人和人的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有这种关系上产生的敬畏和尊重的意识。

孩子一生中前7年接受的教育对成年后人格和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因为现在义务教育的年限增长了,所以我认为可以延长到15年(以后不是不关注,而是再放手一些)。确实在我的一生中和父母交谈或和女儿交谈最多的都是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许多有趣的生活、快乐和兴趣常常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反复讲。服从、责任感、秩序感和诚实等一些观念和品质都是在7岁以前形成的,这期间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孩子一生人格发育的基础。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在学校学会这些是错误的。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能理解家长的教导,事实并非如此。1岁以内的孩子虽然还不能说话,但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力,而6岁孩子的大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大脑重量的90%,具有了充分的理解力。两岁前的孩子应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家长应该教会18个月到两岁的孩子服从,教导7至10岁的孩子懂得责任、公正和友谊。家长应该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不同的敏感期,这意味着孩子在某个时期会更容易掌握某种技能。

关键是父母的关注力是不是持之以恒。我们不能把所有责任全推托给时间、工作,虽然这样做很省事,又能博得同情,但对子女教育的缺憾和原罪感丝毫不可能得到良心的解脱。

二、建立诚挚的情感(真诚是爱的核心表现,要真心相待才能天长地久,这也是一种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

家庭是感情的第一学校,而且只有在那些具有真诚、温暖、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的情感家庭里,才会有诚挚的气氛。

如果问我:哪里最需要父母的智慧、心血和教育艺术?我的回答是:培养和维护家庭成员之间诚挚的爱。如果一有事就大喊大叫、辱骂、抽打、恶狠狠的,有时父母之间的争吵,以及日常生活的拌嘴、庸俗的口角、个人利益的你争我夺,都会影响建立深厚的感情。但是这种爱不是表面上的,不是随便亲吻、甜言蜜语、撒娇放任、更不是强烈表现自我情感。

很多家长往往容易走极端:要么严得不能再严,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设计好的模式发展,稍有不从,就对孩子严加管教,其结果并未遂人愿(产生逆反心理);要么爱得不能再爱,对孩子百般迁就,用老百姓的话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是严格中包含宽容,宽容中渗透着严格,“恩威并重”。在为孩子创造好必要物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里总是有一种沉静、相互温存关心的气氛。不允许争吵、相互欺负、表现粗暴和漠不关心,而相互帮助要受到鼓励。友谊和互助体现在一切方面,即在学习、劳动、玩耍和娱乐、文艺活动及体育锻炼等方面。增强孩子对父母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孩子大一点的话,我觉得要彼此沟通,写信是一种好方法。因为文字语言与口头语言相比,更能给人留有理解的

空间、感情的空间和想象的空间,有一种“距离美”。

三、培养乐观的态度(不要愁,用积极的心态去战胜困难,有正确的苦乐观)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无法替代孩子。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用自己愉快的、善交际的性格,用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和永不言败的乐观态度,帮助孩子在进行各种努力之后获得欢乐、愉快,在无必要时就不限制孩子的自由的愿望,培养孩子极大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帮助他们度过“挫折”的难关,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

要倡导“不言而教”。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在数学考试中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添上了那个漏掉的小数点,接着去找陶先生要分。陶先生虽然从墨迹看出了问题,但没说什么,他满足了这个女孩的愿望,不过他给那个小数点重重地画了一个圈。那个女生明白老师的意思,惭愧不已。女生本来是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找老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却没有给她难堪,这使她受到强烈的震撼。陶先生用行动——暗含批评和激励——保护了学生可贵的自尊心。这位女孩长大成材后,仍对这件事难以忘怀,说:“那件事情之后,我才真正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个诚实的人。”这个故事蕴涵着一种教育的方法,即老子主张的“不言而教”。

“不言而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无痕教育”或“不教而教”,就是让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得到教益。孩子在这种教育中不觉得压抑,能充满信心地自己去体验和感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般孩子“不愿听任自己被别人教育,更确切地说,他们不喜欢别人想要教育他们的意图。”所以,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做到无痕(润物细无声),使孩子愿意接受,就要迂回,换个角度,换种说法,换种做法。试想,陶先生如果当场指出那个女孩的作弊行为,其结果必然造成女孩的难堪和怨恨,谈不上促进孩子自我反省的良好教育效果了。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我们自己就要有乐观的态度,“等一等”是很有用的。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对于在家中有“话语权”、为孩子操劳费心的家长们,应该怎样更多地通过“不言”来增强教育的效果呢?

1.少唠叨,多点余味渗透。

“苦口婆心”的父母们总是抱怨“嘴皮都要磨破了”孩子也“听不进话去”。但“唠叨”恰恰是孩子们最恼火的一件事。

听听孩子怎么说:“昨天因为我试卷上错了一个小数点,我妈妈唠叨了一晚上,听得我头都大了!”

“我爸爸为我差1分满分的卷子,几乎说了一整天呢!最后我假装昏过去。\"

“总说别的孩子怎么样,你怎么就不知道上进......我腻烦透了,恨不得大叫一声闭嘴\"。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往往管的问题很多,纠正孩子的坐姿,提醒他们喝水,催促他们做作业,孩子的大事小事,家长无一不百分之二百地关心,很多家长并非不懂得说话,而是不懂得如何停止,抓住孩子的某一点过错,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没了,善良的“苦口婆心”实际上成了一种打扰,让孩子难以忍受。

高明的沟通是把问题点明点透,并在适当的时机结束谈话。敦促孩子思考比直截了当的公布答案更有教育效果。给孩子思考的余地,会使孩子的探索行为可能变得豁然开朗,或者变得有方向性,这样的探索行为更有挑战性。

2.少指点孩子,多做点儿自我检查。

许多成人指点孩子的时候,对孩子说得头头是道,要求孩子信服并践行,可自己却做不到。孩子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都很强,他们并不喜欢那种“赤裸裸”的大道理。当我们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们一定要怎么做、不能那样做的时候,孩子们或许根本没仔细听。但是当我们做事的时候,孩子们却睁着大大的眼睛在一旁看着呢。

因此,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说教教育了孩子,而是我们的行动在暗示孩子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经常审视一下自己:孩子能从我们的行动中学到什么?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应该坚决做到。这种影响和暗示就是淡化教育痕迹的教育。

3.少点包办,多点留白空间。

在孩子踉踉跄跄学步的时候,大人常常把孩子先扶稳当,然后离开孩子一小段距离,并在孩子的前面张开两手做出拥抱的姿势,等待孩子扭扭歪歪地走过来,这一“小段距离”就是给孩子预留的发展空间。这个道理简单明了,但是仍有很多家长不惜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父母肩负着促使孩子社会化的责任,如果总是替孩子看,替孩子说,替孩子想,那么替得越多,孩子的社会化程度越低。琢磨就是探索,就是发展。你教给他怎么玩,那他还琢磨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不言而教”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孩子的充分了解,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志趣、爱好、优点、缺点、脾气、性格、品格等,才可能恰如其分地做到什么时候该“言”,什么时候“不言”。教育是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活动,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变换教育的策略。

四、保持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家教的重要表现)

家庭传统是对孩子教育的良好条件。其中有些传统是从上辈传下来的,也有一些是在目前家庭中产生的。犹太人为什么优秀,其中有一点值得佩服的就是能坚持维护民族传统,维持血统的纯正。我们应该学习这一点。

第一种是传统美德,伦理道德。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为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行为,优良的品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第二种是待人接物,迎来送往的礼貌礼节。

如:不影响别人、尊重别人的隐私、彬彬有礼的气质和语态、体态等,而且教育孩子随时整理自己的衣服、文具,逐步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有一个整洁的环境。还要引导鼓励孩子主动与班里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玩时互相谦让。让孩子,学会与老师沟通,愿意配合老师做事。

家里有人出差或回来,都要能够送别或迎接。亲戚中有人过生日、生病、婚庆、过世都要有一定的礼节。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家长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强迫的环境中养成必要的行为习惯。培养习惯要坚持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一点上往往许多家庭虽然做了,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缺乏教育性。

第三种是相互倾听和相互交流的约定。

从发展的角度看,家长并一定什么都比孩子强。现在的孩子起点高,思路往往比较简洁,其单纯的思想往往对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大人们的思路很多时候是被经验所羁绊,尽管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非常简单,但是想得太复杂了反而成了难题。我们做家长的要从互谈见闻开始,跟孩子平等相处,平等地沟通,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做法,有无穷的乐趣,大家多试试。

第18篇:学前教育问题

《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工作的探讨》

作为一名曾经的教师,我更能深刻的体会及理解到,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与幼儿老师工作的不容易!而作为家长,首先要理解与支持学校的工作。

学前教师的工作量:

1.一名幼儿老师要每天面对20-30名或更多的孩子,不但每天要唱歌,跳舞,还需要作大量的手工布置教室,她们每天的工作量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2.她们的童心,爱心,耐心,责任心缺一不可。

家庭中的孩子表现:

1.

2.

分析:

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我们自己作的不够好,也是我们自己检讨并向老师学习的一些地方。

1.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占有“权威”地位。

权威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因为老师在教育孩子时,对孩子的要求是\"严格而不严厉,喜爱而不特别溺爱\"的;她对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

同时她建立了与孩子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如给孩子说话时,蹲下来,拉近距离,有多少家长能作到呢?包括我自己,也作到,这是一个坚持与耐心的问题。)

2.“赏识教育”。就是孩子作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或表现好,获得夸奖与表扬!特别是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增强了他的自信与自豪感!(这种教育方法在我们家庭方面也同样适用,也就是夸奖模式)母对待孩子要言而有信,说话算数。不要总对孩子信口开河,许下的诺言就要兑现,这样才能使孩子对你的话确信不疑,才能听你的话,你的威信才会与孩子的相互沟通中树立。

3.老师注意自己的修养,既有丰富的感情又有深刻的理智,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情绪对待每一个孩子。

我们家长可能是高兴时,事事宽容孩子;不高兴时,处处为难孩子,作错一点小事,都会大发火!父母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数落对方的不是。 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在我们家长面前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他不知怎么办才好!

- 1 - 可能会同我一样,都有会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家很任性,不听话,不讲理! 在幼儿园里很听话,很乖巧,把老师的话当“圣旨”;

所以,以上也是我们家长作的不足之处,也是要向老师学习及交流的地方!

目前教育现状:

中国的教育在现阶段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没完没了的作业,争取好的成绩,看中考试的名次,没办法,这是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所以,小学以后的学生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1.

2.

3. 而一个小孩子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幼儿园阶段了! 所以,现阶段小孩有太大的压力与要求,而她们有天性,这个年龄需要释放。 家长,从我作起,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懂得言传身教,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把

孩子在家里不听话的表现反映给老师,请老师帮助教育。

4. 幼儿园能不定期限针对家庭教育反馈的问题点,举办“在家做个好孩子”、“谁最听

爸爸妈妈的话”“谁是家里的小帮手”等相关活动,让孩子把在幼儿园听话的好习

惯带回家来,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

- 2 -

第19篇:教育问题之我见

教育问题之我见

一、在课堂有同学不听课,比较吵,有什么办法应付?

答:课堂上学生比较吵,说明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了,影响了课堂效率。在语

文课上,我会让学生齐读课文或生字词。或者让学生临字贴。总之,不再个别提问,让班集体共同发挥作用。

二、你对你所教的学生了解程度如何?通过什么办法了解学生?

答:我认为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还是比较全面的,包括学习、品行、才艺以及在家中的表现。

我认为了解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学生的表现。

2、学生作业及检测的表现。

3、学生与同伴交往的表现。

4、科任老师的反映。

5、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

6、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以。

三、有没有进行课外辅导,如何进行课外辅导?

答:有进行课外辅导。

我会先择自习课或者放学后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辅导的过程既有讲

也有练,但是我更多的注重练,让学生在练中找到不足,加强理解。

四、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地方?有什么压力?用什么方法应对压力?

答:

1、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在教学中我的确有很多困惑。我困惑怎样抓实教

学?怎样培优辅差?怎样更好的跟家长沟通?

2、压力方面更多的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因为英才学校有很多优秀的教师,

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更加紧迫和不安。

3、面对压力我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我只是学会了直面压力。因为压力就是

动力,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要挺住。过去了,自己就会更加成熟和优秀。

五、有没有体罚过学生?认为如何惩罚才是对的?

答:有过,但是已经吸取了教训,也否定了自己的这一做法。

我认为惩罚首先要适度。其次,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要选择适

合学生年龄段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认为自己没得优,就是惩罚,作业重做就是惩罚。再次,惩罚是为了他更好。总之,要爱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第20篇:两会 教育问题

敬爱的党组织:

一年一度的两会于2014年3月3日在北京如期举行,本次“两会”即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全面召开,中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的局面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在校的研究生,我时刻关注新闻,阅读关于两会的信息和报道。

今年的两会中涉及到教育的声音也越来越响,社会各界都在关注教育、民生话题。通过这几天的上网关注和细心研究,我总结了一下关于两会中的教育“声音”:

一、高考改革。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3日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式前对记者表示,自己支持高考英语降分,降分不会对新东方培训市场构成威胁。

二、去行政化。教育部长袁贵仁在“部长通道”回应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狠批教育行政化问题时,称中央正在起草文件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提出3条建议:延迟毕业生双选会时间、推进高校去行政化、去商业化。

三、高校腐败

郭大成说,自主招生这一块,弹性很大,去年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方面也出了腐败案。“针对教育系统中的腐败现象,我呼吁教育部门出台一个类似中央制定的各级党政机关杜绝贪污腐败浪费的实施细则――教育部门反贪污反浪费细则。”

四、性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保护孩子”的呼吁并认

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防性侵教育尚止步不前。

五、义务教育

来自重庆市的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应适时修改《义务教育法》,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义务教育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

六、大学生就业

如何化解就业难题,初一就辍学、但后来成为中国首善的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认为:不去北上广,照做人上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海龙集团董事长徐晓4日表示,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状况,需要社会重塑男女性别平等新观念,消除企业重男轻女的用人观。

七、教育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王路十分关注如何促进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平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用信息化助推义务教育公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能忽视城乡教育一体化。”

八、职业教育

中国人说到技能时都说是雕虫小技,这就是不重视技能教育。经济实体部门一定要支持职业教育,企业没有积极性就没有办法。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认为,职业教育需经济实体支持全国政协调研组对近年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等建议。

九、教育经费

多数委员提出关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分配的建议:突出重点,用好增量,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新增教育经费主要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主要用于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十、雾霾天上课

黄玉斌委员:雾霾天学生体育课怎么上值得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玉斌对学生在雾霾环境中如何上体育课给予关注,他认为这是值得探讨、非常重要、必须面对的问题。近日中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再次被重度雾霾笼罩,北大附中顶住市教委复课压力给学生放“雾霾假”。

作为新世纪祖国的希望,教育问题和就业压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重自身的社会技能和思想品质的培养,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研究生。进入社会之后,我们也可以顺利的融入寻求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一点微博之力。

此致

敬礼

***

2014年3月8日

素质教育问题作文范文
《素质教育问题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