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方案实施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11 08:33:42 来源:实施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充分体现了“原则规范、方向引领”的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下面。

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

推荐第2篇: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一一一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4----5岁

1) 学会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毛巾、手帕、便纸等,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自信。 2) 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关注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3) 爱父母、老师、长辈。了解他们的职业和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4) 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 5) 了解人的身体和年龄的变化,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和信号能及时地做出反应。 6)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7) 亲近自然,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有目的的感知周围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初步发现自然的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8)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质地、距离、方位和时间等概念,学习比较和测量等方法。 9) 学会用结伴、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注意倾听、理解他人意思,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10) 喜欢阅读,初步理解其表达的内容。学习欣赏各种中

外儿童艺术作品,初步留意周围符号的意义。 11) 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有初步的想象能力,体会成功的快乐。

12) 在游戏中愿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13)有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有初步的观察能力,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6岁

1)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生活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 2) 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

3)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自我保护的能力。 4) 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6) 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7) 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来源和接触到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接触与运用多种媒体,学习多途径收集和交流信息。 8) 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初步的多元文化意识。

9) 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10) 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 11)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 12) 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13)喜欢探究,学会观察,敢于问题,乐意与人协商、合作,有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课程设置

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启蒙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课程体系,建立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与辅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性课程面向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选择性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以幼儿园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为方向,带有幼儿园自身的特点,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硬件设施,环境资源,师资条件等),又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化课程。把握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选择性课程占总课程的20%,二者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使幼儿园逐步形成科学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化课程。

1、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并与《纲要》目标的精神一致。

2、目标突出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3、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和对操作能力的培养。

4、目标注重幼儿的个性培养。

5、有与课程目标相配套的教育内容。

6、有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和方案。

7、在课程实施中有检查、反馈、总结制度。

2012.08

推荐第3篇:文登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文登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背景分析:

文登幼儿园1996年成立,有4个班级规模, 70多名幼儿,7名教师。园内设施设备完备,活动空间和活动环境丰富。近几年来,幼儿园以早期阅读、体验活动等教学切入口,促进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在与周边环境不断互动中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在科研方面被动的薄弱势态为主动状态,激励教师们积极投入到区级、市级的课题研究之中,以科研促教研,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课程有序有效实施。

1、周边资源:幼儿园位于农村,地域、人员结构复杂,交通不便,地区经济水平一般,社区育人环境良好。

2、教师:有一支乐于扎根农村幼教事业的教师团队,拥有2名市级名优教师;4名镇骨干教师;

4、幼儿:农村幼儿淳朴、善良、好动,身体健康,发展良好。由于家庭、社区教育环境使幼儿视野局限,胆怯、自信心不足,表达能力差。音乐、美术等领域发展不平衡:显性知识接受多,想象、创造、思维、探索发展慢;行为习惯相不佳。

5、家长:农村家长接受优质幼儿教育的愿望开始升高,但主动关心和参与幼儿园管理不够,教育观念陈旧,功利性强。幼儿普遍从小班开始入园,家长开始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但家长对教育关注程度和投入程度偏底,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追求显性的认知能力。

二、幼儿园课程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新农村儿童。

课程的具体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热爱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表现能力;在积极快乐的体验活动中全面成长。

四、幼儿园课程结构:

1、基础性课程:新课程《生活》《运动》《游戏》《学习》

2、选择性课程:《幼儿早期阅读》《幼儿体验活动》

五、蒸幼课程特点:

1、本园的课程特点:生活性、体验性、互动性、整合性

生活性——强调学习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关注幼儿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通过围绕幼儿生活的核心经验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育活动,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既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幼儿的经验积累和视野的拓展”。

整合性——注重课程组织的平衡性,使课程内容有机联结,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乡土资源,整合教育力量,使幼儿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强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联系,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幼儿整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体验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在体验中成长”的教育思想,创设富于变化的、支持性的环境,充分运用丰富多样的资源和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互动性——关注幼儿与周边人与物的有效互动,注重引导幼儿在与环境、材料,与同伴、教师、社区的积极互动中发现世界。

六、幼儿园课程设置与组织形式:

1、课程设置:我园全日制招收3~6岁幼儿,按幼儿年龄设置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三个年龄段,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我园课程的设置以《纲要》为基础和指导,主要包括两大板块:基础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各类课程在实施中的关系如下图:

生活活动小组活动教师

基础性课程:运动活动个别活动

幼儿

游戏活动集体活动家长

学习活动

选择性课程:

幼儿体验活动:每月一次体验活动和各类亲子体验活动(亲子游戏、亲子制作、亲子表演、亲子运动会、亲子春游等)。

幼儿阅读活动:每周阅读集体活动、每学期1-2次阅读专题活动(亲子阅读、讲故事比赛、看图编故事比赛等)、每周专室活动、每班阅读区等。

(1)基础性课程: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种课程类型。通过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实施基础课程,关注幼儿多种经验的感受和获得,促进幼儿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新农村儿童。

生活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主、自觉地发展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交往行为,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的成长。主要内容有生活自理、交往礼仪、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运动活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有体操、律动、体育游戏、器械运动、自然因素锻炼等。

游戏活动: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游戏活动主要由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自由活动等构成。

学习活动: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态度上不断进步,为幼儿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学习活动主要通过多个有层次、网络状的主题活动及各类专用活动室活动来展开。主题式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大、中、小三个年龄段9大主题;专用活动室主要包括美工室、阅读室、舞蹈房等。

2、课程时间分配和各年龄段作息制度:

(1)幼儿园各类型活动时间分配

(2)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作息制度

3、课程组织与实施要点(主要指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及体验活动、阅读活动)

1、成立幼儿园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园长:课程领导与决策;统筹负责课程实施工作;协调各方教育资源。

教学助理:课程的具体实施和落实;组织落实课程实施各类会议;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价;教师相关培训。

行政助理:多渠道向家长宣传课程实施工作情况,增强家长对课程主动参与意识,增进其对课程实施的关注和支持,使家长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后勤助理:课程实施各类物资的采购、教学资源,设备的保障;落实课程的配套措施;保育课程落实;构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

教研组长:及时交流反馈课程实施的经验,发现、提炼组内的共性问题,课程资源共享。

骨干教师:课程内容的创新设计和优质示范。

家 委 会:参与课程的实施、监督和评价。

2、幼儿园课程教材使用范围及方法:

基础性课程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早期教育研究中心教材为基础,在课程小组整理推荐的基础上,由各年龄段的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合并、删减、增加,过程中须注意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基本经验的完整、均衡。

3、幼儿园课程配套资源库管理:

对课程实施中涉及的图书、录音带、录像带、多媒体游戏软件和教学软件、教学课件等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形成尽可能完整的配套资料,整理成册存档备份(电子稿和书面稿);建立课程资料库的收集、整理和领取制度,确保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类资料的日常管理和落实;成立教学具及活动材料制作小组。

八、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与调整:

1、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承担课程实施的信息收集、课程评价与调整、指导等工作,定期针对课程理念的贯彻、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的运用、幼儿需求、资源准备、师生互动特点、即时及长远效果等方面收集信息。具体途径包括:随堂听课、半日活动调研、专题交流、各类教师例会(教研组长例会、主班例会、教研活动等)、各类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家长问卷)、幼儿水平测查、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多途径、全方位的了解课程目标及内容的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作为课程调整和评价的参考。

2、幼儿园课程实施调整策略:在全面收集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每年暑期由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一学年的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调整、补充、完善,作为下一学年课程实施的蓝本。

文登幼儿园

推荐第4篇: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表(共)

篇1: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1.幼儿园发展现状:包括园情、幼儿情况、教师情况、家长情况等 2.课程理念 3.课程目标 4.课程结构与设置: 例:

________幼儿园小中大班课程结构设置表(每天540分钟,每周2700分钟)

上表的时间计算按省十佳、实验、示范幼儿园及市十佳幼儿园比例计算。 5.课程内容选择与安排

(1)内容选择:以主流课程为主,适当增加本园的园本化课 程。

均衡: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安排要均衡,不能偏离。不能只重视语言或数学而忽视社会、科学、艺术、健康等领域。 6.课程管理与落实

篇2:南奉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南奉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2011-07-02 16:31:40| 分类: 规章制度 |举报|字号 订阅

一、幼儿园发展现状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理念与原则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和内容

四、幼儿园课程结构与教材使用

五、幼儿园课程相关资源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六、各年龄段幼儿作息安排

一、幼儿园发展现状

优势:

不足之处: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理念与原则 (―)编制的理念:

(二)编制的原则: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培养目标:

(二)幼儿园学年目标: 小班幼儿学年目标

中班幼儿学年目标

大班幼儿学年目标

四、幼儿园课程结构与教材使用

(2) ⒛%采用园本课程“动手乐”活动,在教学中,教师把尝试和操作的主动权给幼儿,通过富有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引导、鼓励幼儿动手探寻,使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充分体现了“教而有学、教学相长”。

五、幼儿园课程相关资源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一)本园各类课程教材的开发范围及方法

2、本园的特色课程:“动手乐”课程

我园的特色课程为“动手乐”课程,以幼儿的动手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以激发幼儿“乐于动手”、“乐于学习”、“乐于探索”的兴趣为宗旨,充分挖掘、利用外来农民工家长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和老师预设的课程并开展结合本地区周围农村实际情景进行园本特色课程,旨在通过系列化的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动手活动项目的实施。使幼儿在思维、能力、情感、社会性和个性等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二)由教研组负责,建立课程配套资源库

(三)幼儿发展评价

3、重视特色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帮助教师、家长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的落实,指导教师、家长能尊重幼儿发展规律,体现幼儿发展需求和要求的落实,从促进幼儿素质启蒙教育出发,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六、各年龄段幼儿作息安排

小班夏令作息时间安排表

7:30――8∶50 游戏、生活活动 8:50――9:20 运动

9:20――9:45 生活、自由活动 9:45――10:00 学习活动 10∶00――10:45 游戏

10∶45――11∶00 生活活动、自由活动 11∶00――11∶30 午餐 11∶30――11:50 自由活动 2:∶20――3:00 自由活动、点心 3∶00――3:35 游戏、运动 3∶35――3:45 离园准备 3:45――4:30 离园

小班冬令作息时间安排表

7∶45――9∶00游戏、生活活动 9∶00――9∶15学习活动 9∶15――9∶30生活自由活动 9∶30――10∶00 运动 10∶00――10∶45 游戏

10∶45――ll∶00 生活活动、自由活动 ll∶00――ll∶30午餐 11∶30――ll:50自由活动 ll∶50――2∶20午睡

2∶20――3∶00自由活动、点心 3∶00――3∶35游戏、运动 3∶35――3∶45离园准各 3∶45――4∶30离园

中大班夏令作息时间安排表

7∶30――8∶15 游戏、生活活动 8∶55――9∶25生活、自由活动 9∶25――9∶55学习活动

9∶55――10∶10 自由活动 10∶10――10∶55 游戏

10∶55――11∶05 生活活动、自由活动 11∶05――11∶35 午餐 11∶35――12∶00 自由活动 12∶00――2∶20 午睡

2∶20――3∶00 自由活动、点心 3∶00――3∶35 游戏、运动 3∶35――3∶45 离园准备 3∶45――4∶30 离园

中大班冬令作息时间安排表

7∶45――8∶45 游戏、生活活动 8∶45――9∶25 运动

9∶25――9∶35 生活自由活动 9∶35――10∶05学习活动 10∶05――10∶55 游戏

10∶55――11∶05 生活活动、自由活动 11∶05――11∶35 午餐

11∶35――12∶00 自由活动 12∶00――14∶20 午睡

14∶20――15∶00 自由活动、点心 15∶00――15∶35 游戏、运动 15∶35――15∶45 离园准备 15∶45――16∶30 离园 2011年5月

篇3: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

三、课程目标

课程的具体目标:

四、幼儿园课程结构:

我园全日制招收3~6岁幼儿,按幼儿年龄设置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三个年龄段,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

1、基础性课程:

以“生活”、“运动”、“游戏”、“学习”为幼儿园一日

2、选择性课程:《幼儿体验活动》

幼儿体验活动:传奇幼儿体验中心,定期举行各类亲子体验活动(亲子游戏、亲子制作、亲子表演、亲子运动会等)。

3、课程设置

五、幼儿园课程实施保障和资源:成立幼儿园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后勤助理:课程实施各类物资的采购、教学资源,设备的保障;落实课程的配套措施;保育课程落实;构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

六、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与调整:

1、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承担课程实施的信息收集、课程评价与调整、指导等工作,定期针对课程理念的贯彻、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的运用、幼儿需求、资源准备、师生互动特点、即时及长远效果等方面收集信息。

篇4: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三、课程的具体目标:

四、课程特点:

1、本园的课程特点:生活性、体验性、互动性、整合性

整合性——注重课程组织的平衡性,使课程内容有机联结,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乡土资源,整合教育力量,使幼儿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

五、幼儿园课程设置与组织形式:

课程设置:我园全日制招收3~6岁幼儿,按幼儿年龄设置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三个年龄段,

幼儿体验活动:每月一次体验活动和各类亲子体验活动(亲子游戏、亲子制作、亲子表演、亲子运动会、亲子春游等)。

基础性课程:参照《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种课程类型。

生活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主、自觉地发展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交往行为,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的成长。

运动活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

游戏活动: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 展。

学习活动: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态度上不断进步,为幼儿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学习活动主要通过多个有层次、网络状的主题活动及各类专用活动室活动来展开。

六、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与调整:

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承担课程实施的信息收集、课程评价与调整、指导等工作,定期针对课程理念的贯彻、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的运用、幼儿需求、资源准备、师生互动特点、即时及长远效果等方面收集信息。

推荐第5篇:黄楼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黄楼街道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幼儿园发展现状

我街道共有幼儿园15所,其中公办10所,民办5所。各园生均建筑面积、活动室、功能室及园所设施、设备均达到省定办园标准。在职教师117人其中公办教师9人,学历全部达标。目前,共有54个班在园幼儿1270人,学前一年入园率100%。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各项事务,更好的进行家园共育,促进园所发展。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尽可能地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培养幼儿健康生活、喜爱运动、乐于学习、快乐游戏,促进幼儿心智和谐、人格健全发展。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3、

3、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四、课程结构与设置

1、课程设置:

我园全日制招收3~6岁幼儿,按幼儿年龄设大、中、小三个年级组。课程设置以《学前教育纲要》为基础和指导,主要参照课改“新教材”(即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同时结合我园“户外活动与幼儿创新智能培养研究”课题的研究,

重点探索“运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逐步形成园本特色,实施课程园本化。我园的课程主要就是基础性课程。

2、时间安排(每天540分钟,每周2700分钟)

1、教材的选择

(1)、将山东省幼儿园新课程新教材(运动、游戏、学习、生活)作为主题活动实施的共同性课程教材。

(2)、将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宝宝成长秀》《创新智慧游戏》作为辅助教材。

2、内容的安排(见附件)

附件一:黄楼街道幼儿园共同性课程预设活动参考内容

六、课程管理与落实

领导小组:幼儿园成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反馈、调整、评价等。

研究小组:由业务园长、保教主任、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课程实施的研究、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培训等。

实施小组:由教研组长(年级或领域)与骨干教师组成,开展每周一次以上

参与式研讨、教材培训与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班级情况交流、课程活动案例分析、观察方法与记录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教材全面、深入的实施。

七、课程的评价

1.课程的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

2.幼儿发展水平观察评估指标体系

推荐第6篇: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大滩乡中心幼儿园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本课程,从而提高我园教师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二、现状分析

1、我园办园显年轻。原因在于我园办园时间短,教师的师资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较明显,缺少专家型教师引领。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与课改所要求的理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在近几年我园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机会向各幼儿园学习,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逐步在我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园级骨干教师不断呈现,并逐步成为园骨干力量。

3、我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我园实际,将艺术教学作为我园的特色。依据我园三年发展规划,本学年我们将乡土田园特色作为重点,发挥教师特长,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对乡土田园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资源利用等方面有质的转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园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1、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对

乡土田园课程的开发利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特色教学的兴趣。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挖掘具有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3、丰富课程资源,使幼儿园园本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家长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

四、园本课程开发内容

1、尝试开发利用多样的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小班为撕贴美术教育;中班为拓印画;大班为剪贴画。充分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

2、各班班主任负责,全体教师参与,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各年级组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高家长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指导家长参与实验的实施,成为园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

五、园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园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园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1、修改园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领导小组成员由园级领导、中层干部、教师代表三个层面组成,根据各自负责的研究小组产生。

2、各班老师每月末向保教主任汇报园本开发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园长针对各年级组的园本课程实践研究过程进行随机督导。

4、资料收集制:对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要及时收集,在每月交流时上交各类资料。

(二)、健全园本课程网络,保障园本课程开发有效性。

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网络。根据职责分为:研究组——教研组——班级,三级网络。由教研组长带头分年级推行“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个人修订——教后反思——定稿”的集体备课模式。每周落实本年级教师依据本年龄段幼儿特点,开发一节与本年龄段主题相符的乡土美术园本课程、开展案例研究。教研组成员是各班班主任,将开发的成果进行商讨分析,在教育实践中予以验证;班级的职责是将园本课程有效运用,并及时反馈相关的信息给年级组长。

(三)建立课程管理细则,保障园本课程的顺利开展。

加强园本课程备课管理,每周四下午由保教主任参与每周备课内容制定。园本课程开发的集体备课要做到“五落实”: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主备人;落实活动程序;落实活动记录。

园本课程融入幼儿集体教学中,各班级根据年级组集体备课内容一周必须开展一次园本课程。内容选择具体体现为:明确了一个确定、

二个优先、二种关系。一个“确定”:结合我园特色教学,确定将乡土美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二个“优先”: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优先、幼儿当前喜欢的优先。二种“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个体构建与共同构建的关系。

(四)创新园本教研形式,提升教师研究的实效性。

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以理论为基础外还必须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因此我园除每周三的集体备课,每周五下午三点半至四点半,根据园本计划按时开展园本培训。园本培训形式多样,通过专家引领、自我培训、同伴交流有效促进专业成长。

二O一三年三月

推荐第7篇:幼儿园课程改进方案DOC

幼儿园课程改进方案

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曾说过:“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而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针对幼儿园课程的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潜在性的基本特点。为了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保教水平的提高,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初中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调整教学行为,结合本园实际,制定课程改进方案。

一、幼儿园现状

(一)课程设置

目前我园使用的主课程是华东师大出版的建构式课程,为加强艺术及语言领域的教育教学,将音乐《爱唱爱跳》,阅读《爱的小脚印》的课程补充进来,同时,于2011年将获蒙特梭利教育课程模式引入到教学,在课程选择上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中有关支付宝,?我园现有条件及都是师资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出选择,确定最佳的课程内容,课程械式相互补充,有效整合,既有集体教学又有个性化教学,在课模式不同完善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篇中教学组织形式。

为进一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园将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延伸和补充,利用我园自身条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选择社会及环境的教育作用,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外介从教室扩展到幼儿的新身体验,从接受讲解到自我探索,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获得经验,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我园先后开立了以社会初中活动为主的园本课和,远足、逛超市、参观军营,走近小学、我的家乡在青海。

(二)师资情况

我园现有教职工98名,其中在编教职工50名,自聘教职工48名,主任中,专业医师1名,教辅人员4名,其中本科21名,大专24名,专任教师虽然普遍年龄偏大,但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能力较强,有部分自聘教师在教师岗位上,虽然年轻,有活力,接受新事物较快,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也存在着教育经验不足,有急躁情绪,由于文水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发展差异较大。

(三)家长资源

虽处于西部边近地区,但由于我园是县城唯一一所公办幼儿园,再加上近年来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也高,对幼儿园管理,教学要求,教师素质的总体要求更高,然而,,是于大部分家长的工作生意繁忙,隔代带养的状况居多,且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家长虽在道理上懂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但重知识、轻胡力、重智育、轻其它方面发展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及利用“校讯能”平台,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但在实际家庭教育中还是存在得智力开发,忽视非智力培养,忽视对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课程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群,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二)主要目标

1、积极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活动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3、亲近自然,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有积极的思考习惯,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4、积极尝试运用及其它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有一定的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性。

三、课程改进的形式与发展

我园课程改进与实施的形式与发展,经力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方案改进与实施的雏形阶段,我们重点进行分领域教学的研究,环境中可构成幼儿活动内容的事物大致可分为五类,这五个方即为五个领域: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健康,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与五个方面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提出了分领域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阶段:教育内涵进一步拓展,课程改进实话方案的编制进入全面梳理?整阶段。

1、对幼儿进行教育,其方法、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专门教育,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环节进行教育,也可以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类活动中进教育,这样既体现了专门性和渗透性的统一,又突显了特色和整体的交融。

2、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实施的根本途径,其内容不仅涉及在课程选择上,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还将与学习、游戏、活动相融洽,我们主张幼儿的生活教育在操作中学习,在养成中培养,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获得。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具体化、系列化,将教育的内容明确化、?延化,将教育的途径多主化,开放化,将教育的方法人本化,多样化,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情感,科学的认知,良好的习惯。

四、课程改进与实施的特色

为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基础课程一部分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纵消发展,我们在课改的引领下研究与实践,探索与进取,在繁杂琐碎的幼儿园工作中,我们逐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积累经验,形成特色。

1、以教研促进教学,完善课程内容。

2、规范保育全面推进与工作,突显优质服务。

课程的全面推进与实施,不仅组全园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也给我园保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课程改进与初中多契机、重初中,抓细节、创特色,全园推行“6S”管理,规范了一系列的保育工作制度和操作细节。制定了保教人员一日工作流程,空出保育工八的规范化、专业化,规范了保育员的操作要求及协助教师进行的保育工作配合要求,使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和方法更加专业,从而提升保育员工作的水准和质量。

3、加强一日环节教育,注重?教育环境制度。

《3—6岁儿间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如何将这些文本上的要求具体地贯彻和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开展了重点探索和研究。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制定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内容及措施,每餐前全体朗读感恩词,进外感恩教育,同时向家长发出倡议,配合教师开展工作,经过合理化的调整和一段时间的坚持,我们欣喜地实现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环节,一旦予以重视,就会生成许有价值的教育点,除了有生活习惯,、规划意识,自理能力的培养外,还提供了文明礼仪,实践操作,友好交往的机会,更渗透着许多学习内容。

4、拓宽特色教育途径,形成园本特色。

5、在加大教育教学研究的同时,突出在幼儿园的一日几天妇产科,多途径、多手段、多通道地利用各种活动让幼儿体验、实践。如每年春季、秋季组织幼儿“远足”,参观消防队、走进小学、逛超市等,使幼儿接触视就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注重周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其作为教育的素材,当在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农村******拓宽幼儿的视野,拓展幼儿的生活空间,让幼儿与开放的社会生活环境互动,培养幼儿共内生活的基本能力。

五、课程改进与实施的措施

1、加强园本化课程建设,整体构想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活动项目,完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加强对课程的领导,关注课程的实施,监控、评价。加强课程的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共建性,共同性课程注重游戏、学习、运动、生活的融洽性管理,选择性课程注重与共同性课程的有机整合,在区域化、个别化学习及在各个环节活动中有机参透,关注节日活动,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已有的园本课程,研发特色课程。

2、优化环境文化,利用走廊、墙面及教室主题墙,与教育内容相一致,及明更新环境装饰,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并注重一日生活环节的教育契机,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探索,勇于实践,就会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充实更加科学、合理、规范课程内容,确定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真正实现。

推荐第8篇:樟树市幼儿园剪纸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樟树市幼儿园剪纸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上传: 陈晓娥

更新时间:2011-11-5 11:48:37

一、指导思想

樟树称之药都、酒乡、盐化城,这些支柱产业为樟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文明建设,而樟树又称之为武术之乡、剪纸之乡,这些文化艺术为樟树奠定了深厚的精神文明建设。樟树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式样,不仅表现了人们的审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樟树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是独特和多方面的,它在开发孩子的右脑,锻炼手眼协调及小肌肉精细动作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它通过幼儿的动手动脑,促进幼儿的智力的发展,萌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从剪纸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参与创造性游戏,则对于培养幼儿敢想、敢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卓越的创造力大有裨益。幼儿正处在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倘若能紧紧地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进行人类创造精神的早期开发;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和创造民族剪纸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这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重大 的作用。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园开设剪纸特色课程,旨在以幼儿剪纸艺术活动为平台,探索剪纸特色艺术教育,继续发掘民间艺术的情感,发展幼儿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引领幼儿在传习中华古老民间文化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二、背景分析

1、民间剪纸: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剪纸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

著名国内外教育家理论: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 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2、认知发展教学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从感知、动作开始,在活动中感知动作逐渐内化,构成直觉思维、具体思维,最后达到逻辑思维。

3、人文主义的教学论:主张“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教学的价值不是单纯学习知识,主要是发展创造力,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能适应世界变化。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在指导要点中也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些告诉我们,教育所探求的应是如何让孩子在艺术氛围中去感受艺术所带来的愉悦性、感官冲击、美感体验和对人格的升华作用,从而使孩子喜欢艺术、乐于表现。剪纸活动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剪纸活动中,孩子们的身心得到愉悦,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5、剪纸艺术对幼儿的影响:幼儿正处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动手动脑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利于萌发幼儿的创造力。如果通过学习剪纸紧紧抓住幼儿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就能不失时机地使幼儿的创新精神得到早期开发,对幼儿敢想、敢干及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大有裨益。同时剪纸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体现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剪纸特色教育是时代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要求 。

我园确立了以剪纸艺术为我园艺术特色后。聘请了我市著名剪纸艺术家陈杵保先生定期来我园进行老师培训。使全园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剪纸技能。有了师资力量,我们首先在大班尝试开展剪纸艺术教学活动,探索幼儿园剪纸教学的方法,开发剪纸园本课程。学校多次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剪纸活动,并在幼儿园创设了剪纸特色教学的环境,营造了剪纸的艺术氛围,为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实施目标

使幼儿掌握相关的剪纸知识,掌握相关的剪纸技能。体验活动的乐趣,获得对剪纸活动持久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坚持幼儿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为幼儿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四、实施方法

1、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动手,从而积极探索,促进其剪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课程实施初始阶段注重创设环境,让幼儿在安静、明亮、充满艺术色彩的环境中专心剪纸,感受和模仿别人的剪纸;一方面在班里设立剪纸活动区角,让幼儿可以随时剪纸。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一方面在园区设立“剪纸专用教室”,发展幼儿的剪纸兴趣和良好心态。在环境创设中渲染我园的剪纸艺术氛围,让幼儿不断接触剪纸艺术文化,从艺术欣赏和氛围感染中提高幼儿的剪纸兴趣。 2.在游戏中学习剪纸的方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在民间艺术剪纸活动教学中,枯燥的练剪技能活动不能很好地吸引幼儿,如何将枯燥的练剪培训转化为有趣的游戏活动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如在剪纸教学选材时,首先要注意游戏性、简易性。设置一些游戏情节,让孩子去探索,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其次注重让幼儿掌握剪纸的五种基本技法:圆、缺、方、线。知道在剪圆时,要达到如秋月,不但要饱满还要圆润;剪尖要如麦尖,尖而挺拔;剪方要如瓷砖,整齐有力;剪缺要如锯齿,排列有序;剪线如发丝,粗细均匀。按这五种基本技法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3.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在有关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之下,积极构建“在玩中观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在剪纸艺术教育课堂中,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并展开深入的讨论,使孩子们对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充满好奇,体会到民间艺术具有审美与实用双重功能的特征,培养幼儿对美的敏锐的捕捉能力。在欣赏的同时,鼓励幼儿发挥创新思想,用创造性的剪纸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力。在做好民间剪纸艺术课堂教育的同时,努力建立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剪纸活动方案和优秀课堂案例,形成一套成熟的值得借鉴的幼儿剪纸艺术系列教材。

4.展示幼儿剪纸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园一方面用幼儿的剪纸作品来装饰教室,美化环境。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激发了幼儿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一方面建立“幼儿剪纸作品展览”,集中展示幼儿剪纸艺术活动成果,使幼儿在体验个人劳动艺术成果的同时感受了中华民族剪纸的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幼儿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5、积极做好家园沟通取得社区认可与支持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努力取得幼儿家长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亲子系列活动中的剪纸生日贺卡,参观市级剪纸展览,共同收集剪纸资料,得到了幼儿家庭的认可和支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分享快乐,形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教育合力,家长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孩子,使我们的剪纸活动更顺利地开展。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组 织教师讨论课程实施计划,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的差异制定剪纸教学具体内容

2、教学交流会,根据各班年龄特点和能力的差异讨论如何进行剪纸教学。

3、继续进行教师剪纸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备好三堂剪纸活动教案 十月份

1、教研交流会,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如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进行剪纸教学观摩活动。

3、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十一月份

1、教研交流会,交流剪纸教学心得。

2、各班相互参观幼儿剪纸作品。十二月份

1、开展剪纸竞赛活动《我的小手真能干》。

2、教师剪纸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元月份

1、收集优秀教师作品和优秀幼儿作品拍照保存。

2、撰写特色剪纸课程教学小结,总结教学经验,收集优秀剪纸教学活动设计,作为档案保存。

推荐第9篇: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本课程,从而提高我园教师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二、现状分析

1.我园办园显年轻。原因在于我们的师资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较明显,多年来一直缺少专家型教师引领。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与课改所要求的理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在近几年我园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机会向各幼儿园学习,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逐步在我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园级骨干教师不断呈现,并逐步成为园骨干力量。

3.我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我园实际,将艺术教学作为我园的特色。依据我园三年发展规划,本学年我们将乡土美术特色作为重点,发挥教师特长,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对乡土美术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资源利用等方面有质的转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园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1.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

通过对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利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美术的兴趣。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挖掘具有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3.丰富课程资源,使幼儿园园本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家长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

四、园本课程开发内容

1.尝试开发利用多样的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小班为撕贴美术教育;中班为拓印画;大班为剪贴画。充分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

2.年级组组长负责,年级组教师参与,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各年级组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高家长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指导家长参与实验的实施,成为园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

五、园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园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园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1.领导小组制度:修改园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领导小组成员由园级领导、中层干部、教师代表三个层面组成,根据各自负责的研究小组产生。

2.每月汇报制:各年级组长每月末向保教主任汇报园本开发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随机督导制:园长针对各年级组的园本课程实践研究过程进行随机督导。

4.资料收集制:对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要及时收集,在每月交流时上交各类资料。

5.园本课程考核制:每月由园长、业务园长和各负责人从态度和质量上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纳入每月教师考核之中,并重复计算到年终考核之中。

(二)健全园本课程网络,保障园本课程开发有效性。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网络。根据职责分为:研究组——教研组——班级,三级网络。由教研组长带头分年级推行“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个人修订——教后反思——定稿”的集体备课模式。课程研究组主要是各年级组组长:每周落实本年级教师依据本年龄段幼儿特点,开发一节与本年龄段主题相符的乡土美术园本课程、开展案例研究。教研组成员是各班班主任,将开发的成果进行商讨分析,在教育实践中予以验证;班级的职责是将园本课程有效运用,并及时反馈相关的信息给年级组长。

(三)建立课程管理细则,保障园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加强园本课程备课管理,每周三下午由年级组长牵头,保教

主任参与每周备课内容制定。园本课程开发的集体备课要做到“五落实”: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主备人;落实活动程序;落实活动记录。

园本课程融入幼儿集体教学中,各班级根据年级组集体备课内容一周必须开展一次园本课程。内容选择具体体现为:明确了一个确定、二个优先、二种关系。一个“确定”:结合我园特色教学,确定将乡土美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二个“优先”: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优先、幼儿当前喜欢的优先。二种“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个体构建与共同构建的关系。

(四)创新园本教研形式,提升教师研究的实效性。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以理论为基础外还必须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因此我园除每周三的集体备课,每周五下午三点半至四点半,根据园本计划按时开展园本培训。园本培训形式多样,通过专家引领、自我培训、同伴交流有效促进专业成长。

1.专家引领:努力创设机会将专家请进来,避免教师的实践陷入从操作到操作的低水平的重复,让教师借鉴并进行针对性的反思,更有效地激发教师改革的愿望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2.自我培训:骨干先行,带动全体,提升经验教师的发展动力。将骨干教师外派培训、听课,将先进理念付诸实践,并将理念传达结合我园实际有效利用,真正发挥“走出去、带回来”的作用。

3.同伴交流:给每位教师提供宽松的氛围充分交流,避免“一言堂”,在交流中解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困惑,从而反思教学行为,促进有效教学。

推荐第10篇: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

一、总则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以学校为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它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1、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3、开发的场所是具体学校能拥有自主权。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说,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断开发,才会体现学校特色。

3、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更贴近实际,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3)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

1、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关注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关注学校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紧紧抓住了我校足球、阅读的学科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龙头。

(3)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是以足球、阅读为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初步设想,目标确定为: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树立健康第一,终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办法

按照我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评价设想: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十佳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四、师资建设

(一)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二)、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三)、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2018年3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

课程实施方案

城关乡第一小学 2018年3月

第11篇:课程实施方案

宋庄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及我们学校的实际,特制订如下本校实施新课程方案。

一、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科教育发展的特点,确定小学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在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思想、文化、身心和劳动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实施过程

(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走进新课程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有关课改的文件及论著,认真学习上级教育主管下发相关文件。要求教师都要按照课改的总体目标,主体任务,确定课改的理念与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2、进行师资培训,让教师能把握新课程的改革思路,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改革培训班学习,组织校本全员培训,请“专家”进行课改讲座。

(二)把握新课程方案,积极主动实施。

1、按照新的课程计划设置每学年的课程,上课时间全部按规定

40分钟。根据要求,设置学科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儿童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及人文素养。

2、组织教师学习领悟学科课程标准的改革思路,熟悉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大修订教材,弄清新老教材的变化。要围绕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改革教学,各教研组要广泛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水平。

3、顺应新课程,改革评价标准,学校领导加强随堂听课力度,推行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推进新课标的落实。

三、课程实施及评价

1.组织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用校本教研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以教学质量标准为基准,规范日常教学行为。

2.明确教研组、备课组、骨干教师、一般教师的教学任务。

3.发挥教师潜能,倡导校本教研、即时教研与个人教研相结合的教育科学研究模式。

4.加大贯彻教学管理制度的力度,重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由校长负责之下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规范和指导教师执行和开发学校课程的程序与管理,加大对教师课程开展能力的培养。

3.有计划、有重点地研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平台。

4.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强化课程管理,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高质量。

宋庄中心小学2011年9月

第12篇: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为导向,坚持教育创新,通过对课堂实施质量的评价,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规范我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课程实施评价的目标

1、以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为依据,体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2、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使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4、注重评价的可信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关注教师的起点,体现出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尊重客观事实,切忌主观武断;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及时回馈评价信息,允许教师有不同意见。

三、学校课程实施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具体要求是:

1、紧扣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体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

2、有效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调控与优化,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4、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学到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学校课程实施评价的方式

新课程的实施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关注教师个体的差异,通过教师的自评及同事、教学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渠道收集体现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实证和数据,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1、自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否科学、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等。自评应注意教学个性(风格)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特别要突出帮助学生构建“三案六模块”的新型学习方式的方法与反思。

2、互评。听课的同事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及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3、他评。教学管理者、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包括教学能否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哪些收获,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

五、学校课程实施评价结果及运用

1、新课程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A等:优秀;

B等:良好;C等:一般;D等:不合格。

2、新课程实施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它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过程,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及发展的多样性,并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回馈,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这一理念出发,评价中应鼓励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评价的结果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让教师看到自己发展变化和成长进步的轨迹。

3、评价结果除了提供给教师本人参考外,也可作为教师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由学校教师评价工作小组核定后,进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职称评定、晋级和年度评先、评优的参考。

新的学期,新的理念,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坚信,只要有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踏实地推进“三案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就一定会推进我校课程实施的发展,全面提高我校的课程实施质量。

金山中心小学课程实施评价表

班级:学科:

教学内容:任课教师:

项目

评价内容

权重

得分

总分

教学

目标

15%

1.知识与技能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5 %

2.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与“学”过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5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

教学

行为

35%

4.教学过程创设师生平等交流、生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展示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的调控和学习效果。

10%

5.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科学、有序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0%

6.教学手段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或其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适当拓展并利用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益。

5%

7.教学基本功教学语言准确、规范,教态亲切自然,灵活运用教材,应变能力强;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美观。

10%

学习

方式

30%

8.自主性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学习;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10%

9.合作性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组织形式,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合作,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0%

10.探究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或与同伴合作,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去发现、探究学习问题,并在发现、探究中培植质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教学

效果

20%

11.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6%

12.学习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互动效果好。

6%

13.综合发展基础知识得到夯实,基本技能得到提高,思想情操得到陶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8%

总评

总分合计:评分等级:评 分 人:日期:年月日 附: 分数与等级的比照

100 — 85分:优秀;84 — 75分:良好;74 — 60分:一般;59分以下:

第13篇: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

1、简述我国教育领域课程观的变化。

(1)从注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经验。 (2)从强调达成目标转向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只关注分科课程转向开始关注课程的综合化。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转向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2、简述对课程概念的几种不同理解。

(1)课程即矢知知识:认为课程是按照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等编排的教与学的内容,简言之,课程就是教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

(2)课程即计划:课程是一种行动计划或一种书面文献,是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标。 (3)课程即活动: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科目,还包括学校活动及其进程和安排。 (4)课程即经验:认为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

3、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4、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那些在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5、隐形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获得的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包括学校物质环境、组织制度和心理文化等。

6、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时的目的性原则?

(1)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目标为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基本的范围和标准。这要求课程设计者具有目标意识,根据课程目标来选择课程内容。

(2)贯彻目的性原则,要求课程设计者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关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或体智德美目标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到每一领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全面性;第二,要关注内容与目标的关联性。

7、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 (2)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

(3)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 (4)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

8、简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 (2)年龄阶段目标。 (3)单元目标。 (4)教育活动目标。

9、如何使课程评价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课程评价应重在发现每个幼儿的特点与待发展之处,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收集幼儿的信息,教师才可以有效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将幼儿的整体发展落到实处。教师在进行课程评价时要特别注意:明确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寻找每个幼儿的优点与待发展之处,并据此提供适宜的教育活动方案;幼儿的发展要多进行个体的纵向比较;评价要兼顾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注意全面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

10、幼儿园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运行的“指南针”。在课程设计中,目标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1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观察或可操作的行为来表达的课程目标,用来表明学习课程之后儿童所发生的诸多行为变化,因而其特点就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12、教学活动实施的策略有哪些? (1)引发幼儿学习的动机。

(2)鼓励并支持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交往、探究等进行学习。 (3)观察幼儿。

(4)有针对性的指导。

13、经验回顾策略

经验回顾策略是指教师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带领幼儿回顾、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并为新内容的学习做好经验铺垫。

14、游戏活动中,教室介入的方式

(1)平行式介入。它是指教师在空间上接近被指导幼儿,用该幼儿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以通过行动示范引导或暗示幼儿。

(2)交叉式介入。它是指教师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入活动情境,通过参与幼儿活动,借助角色互动机会,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3)垂直式介入。它是指教师以老师的身份直接干预幼儿的活动。

15、幼儿课程实施的整体性原则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整体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切实发挥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环境创设和家园合作等各类活动的作用,使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实现课程目标。

16、教师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规则。(1)教养并重原则。 (2)关注差异原则。 (3)轻松温馨原则。 (4)相互渗透原则。

(5)以非正式指导为主的原则。

17、简述档案袋评价的优越性。

档案袋评价方法有着传统评价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真实、全面、动态,能反映儿童、千姿百态的个性。

(1)与传统测验的人为环境和测验题目不同,档案袋评价的依据是教育者对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的直接观察,以及幼儿在活动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

(2)档案袋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反映幼儿在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情感倾向的发展水平,可全面地评估幼儿的成长状况。

(3)档案袋评价对幼儿的优缺点提供纵向的描述,使我们了解幼儿学习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清楚地看到每个幼儿发展的过程,所以是一种动态的评价。

(4)档案袋可以收集幼儿不同的直观表现材料,展现幼儿的发展特点,反映幼儿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

18、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体和客体。

(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体即幼儿园课程的评价者。行政人员、幼儿园管理人员、教师、幼儿以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课程的评价者。

(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客体即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对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客体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和幼儿园课程效果。

19、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又称为“文件夹评价”,是指收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典型的表现记录,以儿童的现实表现作为判断儿童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

20、幼儿园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系统、全面的相关资料,科学地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和效益的过程。

21、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程序。

第一步,明确课程评价目的,即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第二步,设计评价方案。

第三步,实施评价方案,搜集评价信息。 第四步,分析评价资料。

第五步,解释资料,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22、论述主题活动的优势和局限。(1)主题活动的优势:

①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主题活动突破了学科知识的体系,以中心话题为核心的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生活,有助于其产生学习兴趣;以主题单元为结构的内容组织更符合幼儿的认知逻辑,便于幼儿的新旧经验产生衔接,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 ②主题活动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主题往往是教师基于对幼儿的观察或者与幼儿讨论确定的,主题的变化与调整也是基于幼儿活动中的反馈,因此主题活动能较好地尊重幼儿的意见,满足幼儿的需求。

(2)主题活动的局限:

①活动内容的学科体系化不足,不利于幼儿掌握系统的学科经验。从学科的知识体系来讲,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往往是碎片化的,这不利于学习那些逻辑极其严密的学科,如数学。

②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主题活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幼儿观察、课程设计,拥有较丰富广泛的知识以及联系这些知识的能力。

23、主题活动的内涵和特点。

主题活动可被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幼儿围绕某个中心话题进行的学习、探索、游戏,从而获得有益经验的系列活动。

我们可以从从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定义。 (1)主题活动的知识观是事物本位的。

(2)主题活动的持续阶段是灵活的、弹性的。 (3)主题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 主题活动的特点是:

(1)打破学科界限,使课程具有整合性。 (2)营造问题情境,使课程更具探究性。 (3)主题灵活开放,使课程具有一定生成性。 (4)活动形式多样,使幼儿学习具有建构性。

24、主题活动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1)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是指主题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手段,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紧紧围绕教育目标。

(2)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主题选择和活动内容设计耐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要选择那些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促进其适宜发展的内容。

(3)均衡性原则。均衡性原则是指在计划主题活动时应注意五大领域的均衡,并兼顾不同的活动形式。

(4)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是指主题活动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灵活性,为及时调整主题预留出可能。

25、简述区域活动的价值。

(1)区域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对行动的控制能力及幼儿的独立性。 (2)区域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3)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个性化地发展。 (4)区域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6、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1)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3)儿童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4)教育要以“自由”为基础,但这种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

27、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是由陈鹤琴创立的。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语文活动这五个内容就是五指活动课程所指的“五根手指”,它们通过手掌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28、简述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的特点。(1)刺激的孤立性。 (2)操作的顺序性。 (3)工作的趣味性。 (4)自我教育性。

29、简述在瑞吉欧课程和教学中记录档案的作用。(1)促进儿童的学习。 (2)支持教师的教学。 (3)刺激家长的参与。

(4)赢得社区的理解与支持。 (5)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

30、整个教学法。

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模式中的教学方法。它是说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儿童生活是整个的,教材也必然是整个的。他主张最好由一位教师去教,以体现整体性。

31、在高湛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依据关键发展性目标的不同发展水平来观察和解释每个儿童的活动。 (2)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

(3)计划并提供建立在儿童的活动和兴趣之上的经验。 (4)创设支持性学习氛围和互动关系。

(5)布置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舒服且更有组织性的环境中进行主动学习。 (6)鼓励儿童有目的地活动、解决问题和反思。 (7)促进家长参与。

32、简述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1)华德福幼儿课程的哲学基础是人智学理论。

(2)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社会学基础是三元社会结构理论。

(3)华德福幼儿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是人的四个组成部分和三个发展阶段即七年发展周期理论。

33、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功能。课程诊断、课程比较、成效的判断。

34、简述制定区域规则应注意的问题。(1)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2)规则应具有可操作性。 (3)要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参与规则制定。 (4)要以多种形式呈现规则并提醒幼儿

35、论述瑞吉欧教育的基本观点。

(1)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3)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4)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以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

(5)教育的目的是要增加儿童发明和发现的可能性;为学习提供条件,通过一种积极的、相互的交流,帮助儿童学会如何学习。

36、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2)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第14篇:幼儿园课程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P4-6)

学科(领域)维度:包含了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各种课程形态。

学科课程注重学科科学体系,并根据学习者的发展特征和认识水平编制教材,让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学习。这种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

经验维度:“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也叫做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以开发与培养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突出的将生活现实和社会课题,或者说以社区、经验、活动、劳动等作为内容编成,旨在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经验课程的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

目标维度:将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看作为课程的特征。

课程并不关心学生在学习的情境中将要做什么,而关心的是其行为的结果——他们将学到什么(或将能做什么)。课程关心的是结果,而不关心发生了什么事。

计划维度:是一种学习计划

。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

二、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P8-11) 课程的价值取向:“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将课程看成是手段还是目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1、以杜威为代表的观点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它的社会工具性,在于为儿童提供能使儿童进步的手段,并使儿童掌握这种手段。因此,是变化的。

2、以彼得斯为代表的观点认为,课程本身就是目的,课程具有内在和固有的价值。因此,是永恒的。

一元化课程与多元文化考察: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课程面临着文化选择的问题。由于文化的积累十分丰富和复杂,对课程的文化选择要求就特别高,课程的选择既要维护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性,又要增进各文化群体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课程面临两难问题。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组织,使教材依一定的逻辑顺序加以编排,注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者在三个方面有区别:课程的计划性;学习的环境;学生的学习结果

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内在联系:一方面,在显性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转化为显性课程。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P11-14)

早期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阅读)

福禄贝尔——蒙台梭利——霍尔——行为主义理论——成熟理论——心理动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P15-18) 课程的三种流派

1、浪漫主义理念:卢梭、福禄贝尔、格塞尔、弗洛伊德等

2、文化传递理念:行为主义理论

3、进步主义理念:杜威、皮亚杰等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的各种成分(分析)

课程理念: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一般能力的获得

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对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获得的强调

对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获得的强调 课程目标:过程取向——结果取向

课程内容:儿童经验——知识逻辑

教育方法:启发、诱导——传递、灌输 教育形式:个别、小组——小组、集体

课程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皮亚杰理论与幼儿园课程(P21-27)

认知发展阶段学说: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

6、7岁):建立守恒概念;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3、具体运算阶段(7-

11、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后) 对幼儿教师的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教师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社会建构理论

维果茨基的理论与幼儿园课程(P27-32)

理论要点:最近发展区

鹰架教学

心理工具

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 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 应该能够通过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 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P37-38)

成熟理论主张人类发展过程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人类的基因以传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模式。 代表人物:霍尔、格塞尔

根据成熟理论,幼儿园应在不施加不适当压力的情况下让儿童得到发展,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和创设环境。教师应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应耐心等待儿童的成熟,不要人为的去促进儿童的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P38-40)

是弗洛伊德首创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说。

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特别是一些强调早期儿童人格培养,强调学龄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在幼儿教育机构中开展表现和表达活动得到了认可,儿童早期心理冲突的解决以及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都被看作对于维护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行为主义理论与幼儿园课程(P40-41)

行为主义理论家反对内省,否认意识,认为对人的心理研究应当集中于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对儿童学习任务的分析、确认儿童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小步递进的方式施教复杂的学习任务以及在教学中运用强化的手段等都是最为基本的。

二、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P41-43)

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础,而且是比较重要的基础,但并不是唯一的理论基础; 儿童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不同于教育理论

1、儿童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包含着对具体教育实践的陈述,两者不是同一的;

2、儿童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

3、儿童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而教育理论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P43-47)

一、哲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二、哲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经验论和唯理论

1、经验论:洛克-白板说

2、唯理论:笛卡儿-“天赋观念”、莱布尼茨-“内在观念”

3、调和论:康德、皮亚杰

唯理论课程:福禄贝尔——经验论课程:蒙台梭利 实用主义哲学

1、反对二元论,主张任何知识都包含有行动的因素

2、代表人物杜威把经验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主张将课程与儿童的经验结合起来,让儿童“在做中学”,通过活动,使教育机构成为儿童生长的地方,而不是学习现成的教材的地方。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P47-54)

幼儿园课程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观点

美国社会主要的文化组成群体的对比研究 托宾等人的跨文化研究

“重新思考早期儿童教育”的学术会议 1997年全美早期教育协会新版指南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第一节

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一、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的作用(P56-59)

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游戏:

1、游戏是带有过去或未来倾向的现时行为

2、游戏是实现的愿望和控制(优势) 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1、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

2、游戏的背景

二、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P59-62) 在许多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儿童游戏的权利并没有普遍受到尊重,在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游戏在实际上尚缺少应有的地位。 尽管在理论上,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儿童游戏赋予极高的价值,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儿童的游戏并非如他们推断的那么理想

三、在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界定(P62-65) 鲁宾等人的标准

福劳姆伯格对儿童游戏行为特征的陈述 裴雷格勒尼的观点

儿童的行为不应该被界定为“游戏或非游戏”,而应被看作是一个从“纯游戏”到“非游戏”的连续体相关联的位置。

四、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P65-67) 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游戏活动有益于儿童认知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 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的整合

第二节

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

一、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

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P72-77)

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强调的是“过程”、“表现”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 游戏与教学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二、实现教学与游戏的最优化结合(P77-78)

考察指标主要是这两类活动的优势程度,包括它们的时间比例等 从形式上分

1、分离式

2、插入式

3、整合式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

第一节健康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健康第一

布拉姆的健康公式HS=f(E)+AcHs+B+LS 对儿童实施的健康教育往往涉及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包括若干个方面

第二节

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先天论: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装置”(LAD) 行为主义理论:刺激-反应-强化 建构主义理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时期对各种理论和研究的强调有所不同,每种理论以及在其影响下产生的语言教育实践活动,在其表现出长处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弱点,对某种理论或实践的强调,反映的是社会即时的需求,以及当时人们对语言教育的认识。

第三节

数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建构主义观点:

1、应该运用一些视觉表征物去表明期望幼儿学习的数学关系或概念,而其形式应是有意义的,与幼儿相接近的。

2、虽然主张运用操作性材料,但对教师的教学做了限制。

社会建构理论:幼儿在课堂中进行社会交往对于幼儿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理性思考:与其他学习领域不同,幼儿园数学教育也许应该更多强调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建构,强调每一个幼儿在自己水平上的发展。但是,教师也应适时的给予适当的教学、必要的练习和训练。

第四节

科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科学是一个知识系统 科学是一个研究过程 建构主义观点

理性思考:教师不应急于把科学现象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幼儿,并要求幼儿像成人一样去理解这些科学家发现的科学道理

第五节

美术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儿童美术的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美术的认知理论 儿童美术的心理分析理论 儿童美术的知觉理论 儿童美术的本质论

第六节

音乐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达尔克洛兹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综合音乐感教育实践 理性思考:

1、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儿童正常发展的成熟度是儿童发展与音乐有关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3、激励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悟性和能力比依赖儿童的音乐天赋更为重要。

第七节

社会领域的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社会学习涉及儿童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促进儿童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的发展,提高幼儿交流、分享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是社会领域学习的重要方面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目标模式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编制过程中的四个问题 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评价

过程模式

斯坦豪斯的过程模式

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评价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

行为目标: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

例:通过绘画和手工的自我表达 生成性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例:High/Scope课程(P258) 表现性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课程内容即教材——重视内容的基础性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贴金生活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充分顾及儿童兴趣、需要和能力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即教材——重视内容的基础性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贴金生活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充分顾及儿童兴趣、需要和能力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原则: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方式: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1、作用

2、人员

3、标准和指标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

1、形成性评价

2、总结性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和特征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含义

1、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

2、各种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在结构化程度上可以有所不同,甚至可以有非常大的差别。

3、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在于能够通过学科(领域)的方式而实施较高结构化的课程。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1、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

2、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

3、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

4、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一节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幼儿园学科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1、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

2、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接近

3、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幼儿园学科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设计倾向

1、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教育活动

2、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教育活动

幼儿园学科课程教育活动实例《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1979年)《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1996年) 光谱方案

综合性课程的涵义

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不管以哪种方式综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在结构上都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化程度

1、学科(领域)的综合

2、发展方面的综合

3、通过专题(topics)的综合

4、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

5、通过主题(thematics)的综合

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 综合性课程能促进主动的学习

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第二节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1、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合

2、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

3、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

4、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较低结构化的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倾向

1、偏向于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单元课程

2、偏向于以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

3、两种倾向的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方案教学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教育活动实例《幼儿发展课程及活动建议》(1995年) 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2002年)

第三节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第七章

当代西方早期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向

第一节

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

斑克街(Bank Street)早期教育方案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直接教学模式

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 方案教学(Project Approach) 瑞吉欧教育体系

未来对早期教育课程的挑战

来自未来的挑战

1、来自科学技术的挑战

2、来自社会关系变化的挑战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脑研究的新进展对早期教育课程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学前儿童教育未来的观点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教育发展的思考

第二节

西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

课程多元文化化 保育和教育相整合 课程全纳化 课程综合化 课程个性化

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第八章

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第一节

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第二节

现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1、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目标

2、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3、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

4、对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1、幼稚园课程的编制原则

2、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3、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4、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

第三节

当今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

课程改革中有争议的问题:

1、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和整合问题

2、关于幼儿园游戏问题

3、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问题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2、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的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3、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4、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5、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第15篇: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课程基本问题

一、课程的定义

对于课程,存在着许多种定义。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

(一)课程

对课程的词源作一追溯,可以发现中文中\"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运用课程一词,其课程的含义与当今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已经相接近。

curriculum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用名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跑道\"即\"学程\"(course of study),课程的含义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用动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奔跑\"即\"学习的过程\",课程的含义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

二、课程类型

(二)一元化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

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多元化课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人口的流动等因素使多元文化的影响\"注入\"课程和活动设计之中,在批评一元化课程的基础上多元文化课程发展起来。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课程要能体现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尊重各种文化的同时,要将主流文化与少数族群的文化能够整合成一体。

(三)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指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分科课程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组织,使教材依一定的逻辑顺序加以编排,注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二者关系: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者各自的长处正是对方的弱点。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

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二者关系: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一方面,在显性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化为显性课程。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学前课程是专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发和设计的。学前课程的学习者是0~

6、7岁的儿童。其中,0岁课程也称胎教课程;由于l~3岁的儿童主要在托儿所生活和学习,与之相应的课程经常被称为托儿所课程或婴儿课程;3~

6、7岁的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

之相应的课程被称为幼儿园课程。此外,在经济较落后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为学前阶段儿童开设的学前班课程或混合班课程也是学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从中外早期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幼儿园课程既具有与其他各级各类课程的相同特点,也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在儿童早期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当然,现实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须对生活进行过滤,才能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还意味着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三)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蕴藏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所以,幼儿园课程不应追求将现实生活割裂的或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知识系统;从幼儿的方面看,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所谓发展领域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我们主张,让幼儿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对完整的生活、有机的经验,不要把学科、领域这种人类划分知识的方式用以划分幼儿的经验,并以单一的经验作为学前儿童活动的起点。

(四)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应是直观的、形象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书本化的系统知识也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端坐静听是有悖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诚对话、有效沟通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三、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

(一)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或整合问题

对于要不要搞幼儿园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如何搞幼儿园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在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该倡导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即使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也要提倡学科(领域)的综合化(整合化);另一些人则认为,开发和实施幼儿园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很困难,因此主张按学科(领域)方式开发和实施幼儿园课程。

(二)关于幼儿园游戏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明显地突出了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于是,对于什么是幼儿园中的儿童游戏,幼儿园中要不要教学,儿童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存在着争议。

(三)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问题

对于要不要搞幼儿园园本课程,如何搞幼儿园园本课程,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在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该倡导每个幼儿园开发和发展园本课程;另一些人则认为,每个幼儿园都开发和发展园本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工具,课程又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它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深化而变化。例如.现代教育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使人们认识到,学校和幼儿园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地方。而应当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实施全面和谐的素质教育,其中更重要的是健康人格的塑造,因而对课程的认识就随着对学校和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发展而发生变化。

思考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

1、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健康、社会、语言等领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的。

2、凡是对幼儿的发展有好处的各种内容都要纳入幼儿园课程中。

3、幼儿园课程和中小学课程有本质的不同。

4、幼儿园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第二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

一、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内涵

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内涵——学前教育课程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课程进行考察和分析,以确定其价值和适宜性的过程。

【放幼儿园活动录像,请一学生扮演幼儿园园长组织听课、评课活动。】

二、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一)评价的目的——为什么评

1、研究、完善和发展课程

2、管理课程

(二)评价内容——评什么

1、课程方案评价

2、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对儿童、教师、互动、环境的评价,是否就是活动的要素——被教育者、教育者、教学内容、环境?】

(1) 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反映,指主动性、参与程度、情绪表现等

(2) 教师的经验态度和行为,指对儿童的控制程度、课堂管理方式、教育机制和技巧等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3) 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质量

对案例进行分析:什么教学方法?支架式、间接。什么组织形式?个别、小组。什么课程类型?生成、活动、共建课程。

(4) 儿童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等

3、课程效果评价

针对幼儿、教师。

(三)评价主体——谁来评

1、发挥儿童评价主体的作用 (1) 开展具体性的自我评价 (2) 引导儿童互评

2、发挥教师评价主导的作用

3、价值的积极参与,推动着发展评价的实施

(四)评价标准和指标——按何标准评

1、课程评价标准的意义 (1) 导向作用 (2) 诊断作用

(3) 规范和改进教育的作用

2、科学的评价标准应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 准确性、有用性、合法性、可行性

(五)注意事项

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2、评价中要以教师自评为主

3、评价要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4、评价应客观、真实

我爱洗澡{中班} 活动目标:

1、懂得一定的生活习惯,讲卫生,爱洗澡。

2、进而知道要勤洗手,饭前、饭后、便前、便后都要洗手。

活动内容;

1、准备一个卫生的故事,〈小猪变干净了〉,给中班小朋友讲这个故事,在故事中穿插一些问题,引得小朋友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节的发展态势和原因上 ,引发讨论。加深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2、老师对小朋友的看法总结,教育小朋友要养成爱干净的好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洗手,讲卫生。

【呈现学生作业二】 讨论、分析、评价、改正

年龄段:3-4岁

活动内容:组织幼儿到树林里捡树叶,玩树叶,观察树叶飘落的情形。然后让小朋友带一些树叶回教室,继续仔细观察,并组织他们比较绿树叶和枯树叶,最后布置小朋友一个作业,让他们自由发挥制作树叶服饰,最后以唱〈拾树叶〉这首歌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树叶的不同形状、颜色、大小。探索树叶的不同玩法。

2、仔细观察树叶飘落的情形,能随着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3、区别枯叶与绿叶的不同,发现绿叶有水。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5、锻炼动手能力,感受探索,发现树叶秘密的乐趣。

【呈现学生作业三】 讨论、分析、评价、改正

活动主题:让小朋友喜欢吃蛋类食物

活动适合年龄段:4-5岁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禽蛋的颜色、大小、形状

2、喜欢品尝各种口味的禽蛋

3、养成不挑食,合理搭配食物营养的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内容:

1、让小朋友观察各种禽蛋,并说出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

2、事先与厨房联系好哦,用蛋做各种各样的菜,让小朋友品尝,说出味道如何;并告诉每个小朋友每天吃一个蛋能使小脸蛋长的红通通的,身体健康 。

3、让小朋友画出各种蛋,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呈现学生作业四】 讨论、分析、评价、改正

有趣的蝴蝶(中班)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理解蝴蝶的不同特点,知道蝴蝶有那些用途。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各种各样的蝴蝶。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蝴蝶,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一个蝴蝶展览。

活动过程:1请幼儿观察比较,探索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蝴蝶。

(1)看一看, 蝴蝶有什么地方不同,按自己的感受把蝴蝶分类。

(2)比一比,看看哪只蝴蝶最大,颜色最多。

(3)想一想,我们经常在哪看到蝴蝶,蝴蝶它们飞来飞去在做什么,是在劳动吗?

2、说一说,我们为什么喜欢蝴蝶,我们可以去哪观察蝴蝶,蝴蝶勤劳么?

活动延伸:教幼儿剪蝴蝶纸片。

【呈现学生作业五】 讨论、分析、评价、改正

中班“猫捉老鼠”游戏

活动的主要目标:

1、引导幼儿钻、爬、翻等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

2、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友好合作的能力以及爱劳动的能力。

教学活动从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戴老师带领着幼儿一起布置场地。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各种材料在活动场地上设置几条长长的障碍通道,并在通道的另一端放一些“小老鼠”。游戏“猫捉老鼠”。幼儿自愿分成两组,手臂上戴着红色布条的幼儿扮成红房子家的“小猫”,手臂上戴着黄色布条的幼儿扮成黄房子家的“小猫”。小猫一个跟着一个的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钻过或爬越障碍物,去捉拿另一端的“小老鼠”,并把“小老鼠”送回自己的“家”(红色或黄色的纸盒中),再过去重新捉小老鼠,比比看哪一家的“小猫”捉到的“小老鼠”多。游戏可以重复进行两三次。最后一次游戏结束时,“小猫”们可以在一起唱歌或跳舞,共同表达捕捉“小老鼠”的喜悦心情。教师在游戏中很容易的达到了此次教育的目的,通过游戏让幼儿的体质得到增强,动作得到发展,友好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体现了 “游戏中学习”的教育思想

课程问题是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

“没有课程,教育便没有了借以传递其要旨、转达其意义、传播其价值观的媒介或工具。”

课程问题又是教育系统中最繁难的一个问题。

“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遍同时又是一个定义得最差的教育术语。”(理查德•斯考德)

幼儿园课程存在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念——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一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雪门

★“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

——张宗群

★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来源有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

-----陈鹤琴 一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里的所谓各种活动,即《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一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下面我们来分层解释这一定义:

 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  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形态与结构

 一个课程体系中所采用的课程类型及不同类型之间的比例关系上,以及具体的组织方式、策略上各有不同

 幼儿园课程基本以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同时,隐性课程的特点十分突出。“通过环境教育幼儿”,“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在幼儿的自主活动中指导幼儿学习”等等提法均反映了幼儿园课程的这两个特点。

三、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基础性

(一是从教育体制的角度;二是从人 的发展的角度。)

●非义务性 (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质 ;使幼儿园课程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适宜发展性(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功能与价值,是直接体现在对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的适宜性上的。)

(二)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

●启蒙性(幼儿园的课程不在高深,在于是否能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前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

●生活化(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游戏性(幼儿的游戏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让幼儿在其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潜在性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目标的制定 一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

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

对幼儿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

1 层次:

 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  课程领域目标  年龄阶段目标  单元目标

 教育活动目标

对人类知识的研究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 2 课程目标的结构

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建立教育目标体系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化、清晰化的形式标准

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适应能

力的发展。

包括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

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

3 建立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必须考虑三个方面:

(1)学习主体(幼儿)的心理结构(情感、认知、动作技能的结

(2)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如健康、科学、社会、语

言、艺术波其他分类方式); (3)学习者(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

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涵义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幼教工作者希望幼儿学而且希望幼儿学到的东西,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周围世界(包括自己)的浅显而基本的认知经验。

(2)关于基本活动方式(包括认识活动)的行动经验(“做”的 经验)。 (3)关于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经验。

(4)关于对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动的态度,即情

意方面的经验。

(四)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目标流失问题

 课程内容超载的问题

 片面适应社会需求,无视学习代价的问题

 幼儿园课程内容与幼儿园外生活经验及小学课程内容不衔

接的问题

 课程内容不衔接——“多余性”不衔接:幼儿园简单重复甚至低于幼儿在幼儿园外(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自发经验幼儿园成了小学课程“先修班”,抢先教授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内容(主要是读写算)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时间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 l)长久的等候容易导致幼儿做出不当的行为。幼儿好动和缺乏 耐性的特点使他们不可能长期处于一种安静等待的状态。

(2)幼儿的不当行为往往会招致教师的责备,形成一种不愉快的 班级心理气氛。经常如此会导致师生关系不佳。

(3)造成幼儿缺乏时间观念、不知珍惜时间的不良习惯。

(4) 贬低幼儿的自尊,因为无视代表幼儿生命的时间,实际反映 。 2 时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有 : (1)过分整齐划一的集体行动 (2)固定而不可改变的时间

(3)时间分割的过于零碎,环节过渡多而不适当;

(4)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配合得不好; (5)活动本身不适合幼儿;

(6)儿童缺乏参与的机会,丧失积极性; (7)教师“照顾过度”而又忙不

过来; (8)教育过程缺乏灵活性;

(9)工作的计划性不够,准备工作未做好; (10)忽视必要的常规的培养,等等。 3 建议与对策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包括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减少“等待” (2)过渡环节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减少消极等待

(3)活动安排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4)避免照顾过度,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5)养成良好的常规和专心做事的习惯

教师策略:

1 支持幼儿独立做事

2 让成功强化幼儿的学习

3 运用信息性的称赞,鼓励幼儿的努力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问题 1 教师创造着一种“课堂文化”

2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课程效果的保障

课程实施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2 教师的态度、言行和管理方式等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

3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放办园,扩展幼儿发展的空间。

4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家园合作,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练习题

1.观察一位教师的半日活动,分析其对时间资源的利用情况,如果出现浪费现象,请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1为什么要评价? 2评价什么? 3谁来评价?

4以什么为标准评价? 5怎样评价?

确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具体方法 1 幼儿园课程方案整体目标的制定 2 各领域目标的制定

3 教育活动(单元和具体活动)目标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 表述的角度 :

从教师的角度表述

从幼儿的角度表述

 表述的性质

行为目标

表现性目标

 表述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单元目标来说,一般有如下要求。

1.表述要明确,与上层目标的关系要密切、要比较直接。

2.目标的涵盖面要广,应包括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操作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学习。当然,单元的目标可以有重点,但必须兼顾各方。

3.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 思考题

在处理来自不同目标源的信息时,为什么要经过教育观和幼儿 学习与发展知识的过滤和筛选?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 1 课程内容的范围

★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 ★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

★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 ★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 2 课程内容的分类: 按学科结构分类

★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划分或学科与心理相结合的方式划分 ★按基本学习课题或问题领域划分

★按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或围绕关键经验的活动划分 ★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

3.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或标准

 合目的性原则 (有目标意识;正确理解目标与内容的;考虑目标达成所需要的“关键学习经验”。)  基础性原则

 价值性原则 (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经常接触的事物或现象;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能够让幼儿“研究”,并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挑战幼儿的能力并包含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 发展适宜性原则

 兴趣性原则(关注幼儿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教育价值丰富的内容;

将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 直接经验性原则

 兼顾“均衡”与“优先”的原则

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应注意:

(1)时间不宜划分过细、过碎,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 (2)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活动。

(3)一日生活安排要相对稳定并让幼儿了解,以利于形成时间观念。秩序感和计划性。 (4)每一环节(尤其是自由活动)结束前要有明确的信号提示,让幼儿做好转换活动的准备。

(5)一旦多数幼儿完成转换环节,就立即转入下一一个活动.即使还有少数幼儿未到,以免养成拖拉的习惯。

第16篇:幼儿园课程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一)、课程的词源

(二)、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

(三)、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1、学科(领域)维度

2、经验维度: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也叫作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起源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我国的《众多大百科全书》在定义课程时,从学科维度和经验维度队课程的界定都作了阐述:课程“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经验课程“以开发与培养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突出地将生活现实和社会课题,或者说是以社区、经验、活动、劳动等等作为内容编成,只在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经验课程的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

3、目标维度

4、计划维度

二、课程理论

(一)课程理论的建构

(二)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1、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的核心问题

2、一元化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

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这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3、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指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分科课程注重让儿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容易被教师把握,长期以来,广泛被人运用,但是,它只关注学科逻辑,容易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

活动课程能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但是,它却因为缺乏严格的计划,而不容易使儿童掌握系统的知识。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从课程的计划性、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结果三个方面来说:

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

而隐性课程是无计划、无组织的学习活动,通过学校环境而得到知识、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获得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联系:

在显性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化为显性课程。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该课程所依据的教育哲学以及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之所在,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分都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课程理念:

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一般能力的获得

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对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获得的强调

对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获得的强调 课程目标:过程取向

结果取向 课程内容:儿童经验

知识逻辑 教育方法:启发、诱导

传递、灌输 教育形式:个别、小组

小组、集体 课程评价:过程评价

目标评价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的各种成分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一)认知心理学与幼儿园课程 皮亚杰

1、皮亚杰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1)皮亚杰知识建构理论概述

(2)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皮亚杰对教师提出的三条相互关联的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以及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3)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2、维果茨基的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1)维果茨基理论概述

核心是“无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发展应被理解为对心理机能的直接形式,即‘自然’形式的改造和运用各种符号系统对心理机能的间接形式,即‘文化’形式的掌握”。 维果茨基通过研究,揭示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那就是:人所持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到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事实上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鹰架教学”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心理工具”是指能扩展心理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 (2)维果茨基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同多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幼儿园课程还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在最近发展期的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使儿童通过各种类型的互动,促进儿童的发展;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不仅只是去评价儿童的独立行为水平,而且能都发现儿童在各种帮助水平下的能力;应在强调教师与儿童之间互动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在互动中应起到的作用,特别强调鹰架教学就是一种关注教师为儿童提供帮助,促进其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的教学手段;应能正确地组织情景,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课程应有足够的弹性,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能及时地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而不是武断地将教材或某些抽象的信息强加给儿童。 (3)维果茨基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和整合 逻辑思维的两个方面——发明和证实 动手操作的经验 外部规则和逻辑运算 文化工具与物理知识

(4)历史——文化学派理论与社会建构理论的异同

3、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幼儿园课程 特别是对于认知领域的特殊性、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行为遗传学方面有许多新的进展

(二)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成熟理论主张人类发展过程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人类的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模式。

被称为“儿童研究运动之父”的霍尔的研究继承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体发展复演种系发展的过程”。霍尔被认为是建立以儿童为中心店娥教育理念的先驱,一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而不是去遵循来自外部的规则。

(三)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四)行为主义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二、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

一、哲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一)经验论和唯物论

经验论者的的基本立场是,在人的头脑之外,还存在一个现实的世界,它完全独立于人的认知过程,主体通过感知反映了客观存在的知识。

(二)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反对把主体与对象、经验与自然人为的分割开来的“二元论”,主张任何知识都包含有行动的因素,这就是说,没有行动就没有知识,反之,知识也因为能指引行动而具有价值。

二、哲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环境包括小环境、中间环境、外环境和大环境 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字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中间系统是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者多个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外系统是指“发展的人并没有参与的、但又影响或者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

大系统是指各种较低层次的生态系统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水平上存在或可能村子啊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游戏的本质特征:

非真实性;有一定的内在动机;自由选择;积极的情感;过程导向 第一节 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一、对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游戏

1、游戏是带有过去或未来倾向的现实行为

2、游戏是实现的愿望和控制(优势)

(二)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1、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

2、游戏的背景

二、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三、在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界定

四、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2、游戏活动有益于儿童认知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

3、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4、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的整合 第二节 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

一、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

(一)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教学时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构成这种活动的基本成分是教师的传授、儿童的学习和教学所运用的材料。教学承担着向儿童传递人类和民族文化遗产的任务。 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教学由教师立足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就教学本身而言,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强调的是教学的“结果”。

(二)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

游戏和教学的内在联系在于: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学龄前儿童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

区别:作为儿童自发产生的游戏,与教师的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永远不可能是同一的,或者相互平行的。

二、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

从形式上分,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三种类型。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一、儿童健康和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

(一)儿童健康的有关理论

(二)儿童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健康教育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第17篇: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

快乐识字——兰妮“快乐识字”以儿童认知规律及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同时结合汉字教学规律,以经典儿歌、古诗、故事为载体,突出汉字形象识别和字义分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中快速识字。

趣味数学——情景化教学,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到一起,注重培养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满足于“知其然”,重要的是让孩子“知其所以然”,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和知识迁移。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亲近数学、认知生活。

牛津英语——兰妮国际幼儿园牛津英语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给予孩子真实的英语环境,创建真正的英语思维,为孩子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意绘画——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利用具有新意的教学设备或教学手段,调动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自己解决事情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产生创作动机和灵感。引导儿童在作画时学会自如的运用色彩,进行合理搭配和运用,让画面充满灵气。

第18篇: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

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

[摘要] 本研究以东海县的10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实际设置情况。调查显示,目前主题形式的课程在幼儿园主体课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但“主题”对领域的统摄作用不强;个性化课程的设置倾向于选择具有外显成果的课程,缺乏真正具有幼儿园特色的课程;课程内容容量大,各类课程之间彼此缺乏联系;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小学化”倾向;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是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课程”的研究也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继“儿童发展”和“教师”等主题之后最主要的研究领域[1]。

当前幼儿园课程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活动与反思、课程元研究、课程设计等主题上,但与此同时,课程与教师、园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潜课程等问题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取向[2]这样的研究发展趋势表明,幼儿园课程建设在新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民主化、课程决策权力下放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影响下,更加重视幼儿园作为课程建设主体对自身课程体系的整合和构建。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既有主题、领域等综合形式的课程,也有艺术、国学、体能等“特色”课程,可以说每一所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幼儿园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幼儿园课程方案[3]。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指幼儿园在其独特的内外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自主构建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方案的理念、目标、内容以及实施途径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能够反映幼儿园的整体课程面貌。这其中,课程方案的内容作为整个幼儿园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是幼儿园课程理念和目标转化为教育现实的中介和载体,具体表现为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成为了解幼儿园课程现状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严重,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幼儿的身体发展受到威胁;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危害儿童心理正常发展;不仅不能为小学教育起到奠基作用,反而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4]。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对东海县的10所幼儿园进行了抽样调查,每所幼儿园分别选取一个小、中、大班幼儿家长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幼儿家长问卷400份,收回380份,回收率为95%。发放教师问卷120份,收回111份,回收率为92.5%。 (二) 研究方法及工具

采用幼儿家长及教师两种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分为三部分:①答卷人个人资料;②家长(或教师)教育观念的选择题;③相辅的开放式项目。

三、研究结果

(一) 在行为规范方面

十所幼儿园对幼儿的行为规范做了明确的要求,均要求幼儿上课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做小动作,不许说话等。在让教师列举有哪些纪律要求时,95%的老师都要求幼儿上课注意听讲,不做小动作等,而在访谈过程中,三名幼儿教师也表示幼儿很难做到上述这些要求[5]。

(二)在教学形式方面

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学形式也应以游戏为主,而在笔者的观察中,五所幼儿园都要求大、中、小班的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学知识、做作业。其中,有61.7%的教师认为如果幼儿园单纯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家长是不会满意的。而在笔者所观察的样本园一中,老师在教授汉字时,并不是以具体形象的实物启发幼儿,而是直接让幼儿读三遍生字并在生字本上抄写。 (三) 在课程实施方面

在所调查的五所幼儿园中,安排的均是上午2-3节课,下午1-2节课,课间休息10分钟左右。课程表中的课程涵盖语言、算术、音乐、美术等内容。但对幼儿教师进行的访谈调查中,她们却说幼儿园课程自由度大,想上什么课程并不完全按照课程表,具体实施中仍以算术、语言等内容为主。 (四) 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游戏活动为主,采取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区角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但在观察的五所幼儿园中,均存在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幼儿的观察、操作游戏活动很少,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均没有进行。教师提问的模式化表现严重,课堂上教师的开放性提问很少,幼儿说“好’、“是’、“对”的情况较多,教师的积极应答也少,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均是高结构的活动。 (五) 在教育内容方面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是有很大差异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启蒙性的。在语言领域,三所幼儿园均有学前班,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韵母,并且要求幼儿能读会写一定量的汉字。在计算方面则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样本园三中,每到周五下午,园长都会亲自去各个班抽查个别幼儿学习汉字、拼音、计算等的情况,孩子掌握的情况和教师的工资直接挂钩。在三所幼儿园中,基本的生活常识、日常行为习惯等内容非常欠缺。

(六)在班级规模方面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等原则,班级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尤其是学前班不应超过40人。而在进行调查的五所幼儿园中,大中小班都有“超编”现象。

四、原因分析

(一)家长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动机:有82.7%的家长选择了这样一项“学习知识,为将来做准备”,这也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最主要动机,这无疑会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导致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当代中国的年轻父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衷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任何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6]。另外,很多人的从众心理很强,表现在家长身上也不例外:别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也要学,孩子己经变相的成为了父母竞争的工具。基于以上原因,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有了更多的现实期望:让孩子掌握可量化的知识,由此也给幼儿园一定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二)社会方面。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沉淀的社会,孔子提出的“学而优则仕”,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流传至今。在现实中其主要表现是仅仅看到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从而对儿童的成长提出了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有的幼儿园在宣传中把识字、算术等作为了招生的主打特色。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强调孩子应该具有多种智能,不应该只是语言、数理一逻辑智能,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应该仅仅功利性的强调孩子的知识,甚至牺牲孩子的游戏时间。

(三) 幼儿园方面。

在对幼儿教师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在关于“你认为限制幼儿园改革的主要因素”时,67.9%的教师认为是幼儿园自身的问题限制了幼儿园的改革。近年来,我国幼儿园的办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除了正式注册的民办园之外,没有注册的非法幼儿园屡禁不止。这些幼儿园往往收费较低,迎合家长需要给幼儿灌输大量的知识教育,而这些孩子确实能够在小学一年级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这吸引了一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使办园条件较好的幼儿园生源不足。为了扭转竞争中的不利局面,一些有规模的办园条件较好的民办园,也不得不迎合家长的需要,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增加了知识性的教育内容,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 教师方面。

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教师对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没有足够的认识:55.6%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应让儿童学习文化知识,为入小学减轻压力;39.5%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应培养一些基本能力,只有4.9%的教师认为应该教孩子学会游戏。而在三所样本园的观察中也发现,教师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显然没有重视游戏的价值。同时,农村幼儿园教师学历普遍偏低,专业化比率低,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针对幼儿园教师的省培计划、国培计划,但这些培训主要针对的公办幼儿园教师,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日益边缘化。 (五) 小学低年级教学的影响。

在对幼儿家长进行的访谈调查中,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如果幼儿园不教拼音、算术,孩子上了小学肯定会不适应„„”这位家长的看法具有普遍性,这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最为重要的原因。另外,也有一些小学将原本为一学年、一学期的拼音学习缩短为一个月。小学低年级教学用时、教学内容等特点要求幼儿园不得不采取措施去应付,这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直接原因。

五、反思与建议

(一) 改变家长教育观念。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需求和观念所左右。提高家长认识水平、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杜绝小学化倾向的关键。可以充分的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幼教专家讲座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各种知识,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农村幼儿园的学前班要做好和小学一年级的沟通,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而如何把握好幼小衔接的“度”,则是克服小学化倾向的重点所在。同时,幼小衔接并不是幼儿园单方面要做的事,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也要做好协调和统筹。

(三)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观念的转变将对整个幼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以外,还应该掌握适合于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当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6,168-172.[2]虞永平等.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2,77-79.[3]刘晓东.解放儿童.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M],2008:4,8,80-85.[4]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6,(6):90-96.[5]王静.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J].幼儿教学研究,2007,(1):60-68.[6]李兵.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7,(8):40-45.

第19篇: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课程方案

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课程方案

一、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幼儿园开展的故事活动主要是指创设故事活动的环境、选择适宜幼儿学习的故事内容,运用多种、有效的指导方法,幼儿通过倾听、表述、创编、表演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欣赏、理解、讲述和表达、表现的一种活动。

开展幼儿园故事活动目的在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各种故事活动,让幼儿在欣赏、模仿、学讲、学演、创编等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自己大胆、肯讲,愿表演的积极态度,让幼儿在听、说、演、编等能力上全面发展。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一)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课程符合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

语言是幼儿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3-6岁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期,特别是发展口语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而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则恰恰是为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在故事活动中,通过与其他角色间的对话来丰富自身的语言,从而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

(二)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课程符合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发展的需要

3-6岁的儿童活泼好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富有想象,这些都是发展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儿童表现力和创造力是儿童才能发展的标志。在故事活动中,幼儿依据人物的个性特点,结合故事情节发展,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进行表现和创造,这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中班幼儿故事表述能力目标:幼儿在故事活动中,能用较清晰、完整的语言,并且尝试借助一定的语音、语气、语调来连贯地讲述故事内容。 中班幼儿故事表演能力目标:幼儿在故事活动中,能积极运用动作、语言、表情等来较生动、较形象地表现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发展。 中班幼儿故事创编能力目标:幼儿在故事活动中,能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编入故事内容。

3、大班

大班幼儿故事倾听能力目标:幼儿在故事活动中,能专注地、有目的地听篇幅较长,且情节波折又有寓意的故事,知道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了解故事发展情节并理解故事蕴含的意义。 大班幼儿故事表述能力目标:幼儿在故事活动中,能运用语言,并借助生动的语音、语气和语调来完整、清晰、正确、连贯地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以及故事情节。 大班幼儿故事表演能力目标:幼儿在故事活动中,能运用恰当的动作、语言、表情来生动、形象、完整地表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发展。

大班幼儿故事创编能力目标:幼儿在故事活动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借助原有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创编具有相对完整结构和较为生动情节的故事。

三、课程内容

依据故事活动课程目标,初步确定幼儿故事活动内容,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儿童生活故事,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优化故事活动内容,培养幼儿的故事倾听能力、故事讲述能力、故事表演能力和故事创编能力。 小班 中班 大班 故事倾听 好听的歌 会动的房子 好吃的蛋糕 脚步声 鸡蛋变宝宝 三只熊 大口袋 第二块蛋糕

不肯原谅的长耳朵兔 三颗星星 夏天好热啊 不拍冷的大衣 大狮子和小老鼠 七彩蜡笔鼠 最好吃的糕

我在长大 不开心的树 田鼠太太的项链 咕隆冬 乌鸦喝水

是谁害了小鲤鱼

故事讲述 送达乌龟回家 河马肚子大 棒棒天使

高老鼠和爱老鼠 啊呜

大熊猫看戏

鼠宝宝做客 小蛇散步 空中小屋 怕冷的小恐龙 巧克力饼屋 悄悄话

被澡盆卡住的熊 方脸和圆脸 好忙的蜘蛛 窗外的垃圾 桃树下的小白兔 绿太阳 螃蟹的奇遇 水娃娃漫游记 月亮船

马戏团里的大狮子 耳朵上的绿星星 白杨村的美容院 粽子里的故事 举世无双的建筑师 我家门前的苹果树 找不到眼镜 一半先生

小汽车和小笛子

故事表演 小乌龟找朋友 拔萝卜 小兔乖乖 小猪的野餐 谁的救生圈 谁来了

老鼠太太请客 问路 三只小猪 三只蝴蝶

谁咬了糕 美丽的公鸡 小蝌蚪找妈妈 老虎拜师 小熊拔牙

故事创编 快乐轮胎 怪汽车 魔术喇叭 半个蛋壳 大西瓜 彩色牛奶 小马蹬蹬 小乌龟开店

春雨的色彩 老虎来了 新房子周围 新龟兔赛跑 舍弃的火车 酒桶里的老鼠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途径

1、专门的故事活动

专门的故事活动是指每周定期组织两次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的故事活动。其主要包括故事教学活动、故事阅读活动、故事欣赏活动、故事表演活动和故事创编活动。

2、渗透的故事活动

渗透的故事活动是指幼儿在一日生活的生活、学习、游戏、运动中开展的故事活动。其主要包括在主题活动中渗透的故事活动、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的故事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的故事活动和在环境创设中渗透的故事活动。

(二)课程实施原则

1、适宜性原则

幼儿故事的种类繁多,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儿童生活故事等几种不同的类别。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故事的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开展故事活动时,必须考虑到故事的选择是否适宜,能否符合幼儿认知和理解的水平。

2、趣味性原则

3-6岁儿童的注意仍然主要是无意注意。幼儿只对符合自己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兴趣点来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点的故事内容。在设计故事活动时,也必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环节,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幼儿感到“学习乐”而又“乐于学”。

3、实践性原则

幼儿的倾听、表述、表演和创编能力都是需要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积极参与、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发展的。因此,我们的课程开展,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我们需要把故事活动的范围拓展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能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去表达和表现。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故事水平和各方面能力。

(三)课程实施方法

1、情境熏陶法

情境熏陶法就是为幼儿创设与故事相关的场景,或将幼儿带入故事所表现的自然情境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对故事进行欣赏、理解和表现。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对幼儿园校园环境进行必要的设计和改造,形成生动、趣味的客观环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开展故事活动,以情动人,促进幼儿故事活动水平。

2、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就是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其故事活动水平。我们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及利用各种机会,为幼儿创造表达和表现的机会。让幼儿通过餐前、饭后的故事会活动、小舞台表演活动、小青蛙故事比赛活动等让幼儿不断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丰富其故事活动的经验,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3、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法一般运用在个体活动中。因材施教法就是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采用适合幼儿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幼儿的长处,弥补幼儿的不足,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故事活动的兴趣,树立幼儿参与故事活动的信心,从而促进幼儿的故事活动水平。

第20篇:幼儿园课程作业:各领域方案

作业:搜索各领域教学方案一份(健康、科学、数学、语言、社会、音乐、美术)

幼儿园七大领域教育方案

健康领域方案: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课——舌头本领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舌头的外形特点和构造。

2、让幼儿在尝试、比较、讨论中了解舌头的三大作用。

3、引导幼儿认识在生活中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舌头。

4、发展幼儿的味觉感官,培养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活动准备:

1、每人镜子一面,调味品一份(包括酸、甜、苦、辣、咸),吸管一根。

2、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舌发出声音。

(2)提问:是谁帮助我们发出这些有趣的声音?

2、认识舌头各部分的名称及部位

(1)师:对了,是我们的舌头,你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它?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面镜子,请你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看看它的上面、下面有什么。

(2)幼儿边观察边发言。

(3)教师把自己的手当作舌头演示,幼儿认识各部分名称:舌头后面连着喉咙的部分叫“舌根”,舌根的前面部分叫“舌体”,舌体的最前面叫“舌尖”,舌体的上面叫“舌背”,舌背上有舌乳头、舌苔,舌体的下面叫“舌腹”,舌腹上有舌系带、血管和突起。

(4)师:刚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舌头自己还想介绍一下自己,我们一起来听听它说什么。(看多媒体软件)

3、了解舌头的作用

(1)幼儿和教师试试舌头不动,还能不能说话。 (2)师:舌头除了能帮助我们说话,还有什么作用?(幼儿讨论)

(3)幼儿用吸管品尝各种调味品。品尝后教师提问:

你尝到了什么味道?是谁帮助你知道这些味道的?舌头为什么能尝出各种味道呢?(教师:因为舌背上有许多小小的味蕾,这些味蕾对味道特别敏感。)什么地方的味蕾对什么味道反映最灵敏?(看多媒体介绍。)

(4)幼儿和同伴互看,比较舌头的异同。

教师指导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舌苔会特别重?(教师:因为舌头是反映身体状况的一个标志。)

(5)教师:我们的舌头不仅能帮助我们说话、品尝味道,还能反映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舌头的作用真大。

4、讨论如何保护舌头

(1)师:如果舌头生病了或受伤了,我们一定会觉得很痛苦,那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舌头呢?

(2)幼儿讨论。

(3)师生共同小结:舌头最怕刺激性强的食物,我们以后吃东西时要小心,不要吃太辣、太烫或太冷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快,不能边吃边说,以免咬着舌头,还要注意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增强营养,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让小细菌无法生长。

活动延伸:

1、智力抢答,教师出有关舌头的知识题,幼儿抢答。

2、回家找资料查查动物的舌头是不是跟人类长得一样,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科学领域: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活动目标:

1、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萌发爱探究的积极情感。

2、在自主操作中,了解吹泡泡与工具的关系。

3、能创造性的自制吹泡泡工具,并积极参与吹泡泡活动。活动准备:

操作记录纸;每个幼儿一份(盛有吹泡泡用的水、筷子、吸管、铅笔、圆珠笔、铁丝)

活动过程: (上课前几分钟来唱一唱《吹泡泡》的歌曲。)

一、组织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师:你们吹过泡泡吗?都是用什么来吹泡泡?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吹泡泡的工具,你们也来试一试?

二、出示操作工具和记录纸,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老师带来的这些吹泡泡的工具吗? 那你们觉得这些工具可以吹泡泡吗?能吹的出来就画“○”,吹不出来的就画“X”。

三、幼儿第一次操作,并进行记录。师:小朋友们自己拿起你旁边的工具一个个的放在泡泡水里,搅一搅放在嘴巴边轻轻吹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吹出泡泡?把不能吹的放在“X”的这边,把能吹的放在“○”。

四、集体观看记录纸,并进行集体验证。

1、集体观察记录纸,发现问题

2、集体验证

3、个别幼儿操作

小结:原来有缝隙才能吹泡泡。

五、进一步探索缝隙与泡泡的关系。

师:其实圆珠笔和铁丝也有吹泡泡的本领,你能把他找出来试一试吗?

1、幼儿探索

2、教师示范并小结

六、结束活动。(在吹泡泡的音乐中快乐的结束活动) 师:我们再去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吹泡泡的,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

数学领域: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

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内容:认识正方体

准备: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过程:

一、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语言领域:

幼儿园小班识字教案——小兔吃了笑哈哈

活动目的:

1、通过看木偶表演,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能听录音边朗读边划指诗歌。

2、认读汉字:\"吃\"、\"给\"。能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正确指认生字词。活动重点:学习朗读诗歌活动难点:能正确地指认新的字宝宝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电影票\"(字卡),椅子上贴有与\"电影票\"相对应的字卡;

2、木偶台一个,小木偶( 活动目的:

1、通过看木偶表演,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能听录音边朗读边划指诗歌。

2、认读汉字:\"吃\"、\"给\"。能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正确指认生字词。 活动重点: 学习朗读诗歌 活动难点:

能正确地指认新的字宝宝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电影票\"(字卡),椅子上贴有与\"电影票\"相对应的字卡;

2、木偶台一个,小木偶(狗、松鼠、青蛙、小猫、小鸭、小兔),萝卜模型一个;

3、故事录音磁带、录音机、《帮你早读书》磁带、音乐磁带;

4、诗歌范文,新字卡:\"吃\"、\"给\"。幼儿操作字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识字游戏《看电影》,复习幼儿所学过的字宝宝。

老师高兴地对幼儿说:\"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看电影,希望每个小朋友都守纪律。进了电影院后要先找到自己的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个字宝宝,小朋友手中的电影票只要和座位上的字宝宝一样就可以坐下了。\"(音乐起)幼儿各自找座位入座,如个别幼儿有困难,可请其他幼儿或老师帮助。

二、基本部分

1、看木偶戏《小花狗的萝卜》。

2、引出诗歌《小兔吃了笑哈哈》老师朗诵一遍。

3、请幼儿找出诗歌中认识的字宝宝。

4、学习新的字宝宝:\"吃\"、\"给\"。

今天老师要介绍两个新的字宝宝给你们认识,可是这两个字宝宝很调皮,他们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我要请两个小朋友来把他们找出来。(学认新字)

5、听音乐传书、翻书。老师放富有节奏、活泼的音乐,幼儿开始传书,传书完毕,老师指导幼儿翻书,跟随录音边划指边朗读。2、3遍后,幼儿听音乐有序地收书。

三、结束部分: 识字游戏《捞鱼》

教师将字卡发给每个幼儿,幼儿手拿字卡做鱼游的动作。教师边用网捕鱼边说:\"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条什么字的鱼?\"教师问被捞到的幼儿:\"你拿的是什么字?\"幼儿回答:\"我拿的是x字。\"游戏继续进行。\"好了,玩了半天字,宝宝们都累了,要休息了,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将字宝宝送入筐中。 教师出示一张喝水或休息的字卡,幼儿按照字卡上的要求去做

社会领域: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微笑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妈妈、爱同伴的情感。并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协调的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情,让幼儿懂得微笑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4个图形娃娃的头饰

2、课件:《各行各业图片》 各种图片若干

3、录音机、磁带:《歌声与微笑》

活动过程:

1、请戴头饰的小朋友出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请了表情娃娃来做客,我们请它们做自我介绍。并和你最喜欢的表情娃娃玩。 (2)、幼儿自由选择表情娃娃玩。

(3)、教师提问:哪个表情娃娃最受欢迎啊?

(4)、请另外的几个娃娃变魔术,也变成微笑娃娃,这些表情娃娃都变成了微笑娃娃,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啊?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微笑娃娃吧!

2、讲述你平时所看到过的微笑,并说出微笑的重要性。

(1)、教师:你们刚才都已经说了自己喜欢微笑的表情,那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谁的微笑呢?说说当时的情况。

(2)、幼儿自由阐述生活中所见过的微笑。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课件。

A、师生互问好时的微笑 B、服务行业的微笑

C、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的微笑 D、餐饮业服务员的微笑„„„

(3)、师:“是啊,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在微笑的生活着小朋友看看这些图片,图片上的人为什么会微笑呢?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微笑的原因。

(4)、请小朋友和客人老师说说自己现在的心情。 (5)、师生互动,音乐《幸福拍手歌》。 小朋友相应跟着老师做动作。 (6)、教师小结。

讲述微笑的重要性:它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体现了我们相互友善的态度。

(5)、拓展幼儿思维空间,讲述我们怎么帮助他们?

教师出示图片(贫困山区孩子、地震的图片、战争带来的灾难的图片等),让幼儿发现这些人的脸上没有微笑,那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们?

3、师生共舞,音乐《歌声与微笑》,结束本次活动。

音乐领域:

中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指导幼儿分配角色,合作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有情感的歌唱,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一群小蚂蚁、两个蘑菇。

2、小蚂蚁、蘑菇头饰,雨伞两把。

3、录音机、雨声的磁带、歌曲伴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幼儿到室外观察小蚂蚁,引起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景,用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一群蚂蚁正在搬东西,(伴磁带中的雨声),忽然天上怎样? (2)这可怎么办?(操作蘑菇)两个小蘑菇,呼唤小蚂蚁,“快快快,到我伞下避一避。”

(3)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说声“谢谢你”。出示小蘑菇说声“不客气”。

(4)教师唱: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最美丽。

2、小朋友,刚刚歌曲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样?

3、教幼儿做发声练习。

4、教师完整范唱。

5、教幼儿学唱新歌。

(1)幼儿听老师弹琴一次。

(2)完整教幼儿演唱歌曲。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随琴练习演唱。

(4)集体一起演唱。

6、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逐句创编表演动作。

准备:扮蘑菇的幼儿蹲在地上,扮蚂蚁的幼儿扛食物。

第一段(1)—(11)小节,小蚂蚁做搬食物的动作。

第二段(1)—(11)小节,蘑菇做呼吸、邀请的动作。

(12)—(21)小节。

2)、完整的进行歌表演。

7、幼儿自选角色头饰,听音乐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和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集体听音乐进行歌表演《小蚂蚁避雨》。

三、结束部分:

欣赏故事录音《小蚂蚁做火车》。

四、活动延伸:

组织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绘画小蚂蚁。

美术领域:

小班美术教案:妙妙圆

设计意图:

在美术活动中,下学期小班的幼儿对盖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有了用不同工具进行盖印的经验,我们班现阶段的幼儿已经对具体的物象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体育区域内,幼儿特别喜欢和瓶宝宝做游戏,我选择了宝宝感兴趣的瓶盖来盖印。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线索,通过圆形的不同组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并进行添画,扩展幼儿的思维。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瓶盖印出大小不同的圆。

2、根据大圆和小圆的不同组合,运用简单的线条进行想象添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幼儿能根据大圆和小圆的组合,运用简单的线条进行想象添画

活动准备:

1、范例和不同圆形的组合图,各种大小不同的瓶盖。

2、人手1份宣纸、水彩笔、报纸,调好的红、黄水粉颜料,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认识圆形,学习拓印。

师:有一群瓶盖宝宝去动物园玩,可在路上不小心踩到了颜料。他们一点也没有生气。因为他们发现,每走一步都会留下一个漂亮的脚印。(教师拿一个瓶盖沾取红颜料印出圆形,幼儿学习拓印的方法)

提问:瓶盖宝宝踩到了什么颜色的颜料,他留下了什么样的脚印? (在情境中了解材料,激发幼儿用瓶盖盖印的兴趣,并感知瓶盖可以盖出大小不同,实心和空心不同的圆)

二、教幼儿将圆形大小组合成形。师:(同样的方法用小瓶盖沾取黄颜料印圆形)小瓶盖也想来玩了,瞧,他一跳一跳,跳到了哪里? (大圆的里面,外面,旁边„„学习圆形的不同位置组合,为下面添画环节铺垫。)

三、学习添画出不同的形象,幼儿操作。

师:瓶盖宝宝跳累了,他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做起梦来。(他们梦见自己跳的小脚印长出了眼睛,耳朵„„)提问:大瓶盖和小瓶盖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像什么?还像什么?

出示不同的圆形组合,幼儿讨论可以变成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想象添画。 (引导幼儿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五、欣赏交流作品,结束活动。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把自己打扮成作品中的形象,在“动物狂欢”的音乐情境中,互相欣赏作品,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感受作品带来的成功感和快感。

幼儿园课程方案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方案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