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裴春亮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9:17:45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最美村官裴春亮

3000万元、83万元、860万元、5100万元„„这源源不断的捐资,有人视为亿万富翁的豪掷,有人视为“最美村官”的壮举。

裴春亮,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支书兼村主任、春江集团董事长,只是一名“70后”。

豪掷,他掷出的是青春的礼花满天。壮举,他举起的是乡村的梦想无限。栋梁就是这样屹立的。

跪乳之恩,反哺之义

辉县市区,天刚破晓,裴春亮一开大门,老家裴寨的村支书裴清泽又蹲在门口,来逼他回去参选村主任。

裴春亮柔肠百转,婉拒再三。

这个35岁的后生,个头健壮,面色白净,性情依然朴实耿直,身上却已褪去了乡间的青涩和风尘。离家多年的他,得时代风气之先,已是工商业成功人士,当了辉县市政协委员、新乡市人大代表。平时与村里的联系,就是资助病人和贫困学生,捐款修路和建学校,逢年过节给困难户送钱送粮„„他知道,裴寨村主任已连续两届空缺了,仅宗族的五大门两大派,就闹得谁也上不去、谁也干不成。而他自己在城里经营的铸造、酒店、采矿等企业正是红火。

村支书用汽车一下拉来了六七十位父老乡亲,大多是当年春亮一家的恩人。众人一直劝说到凌晨2点,与春亮一块长大的龙翔、龙辉突然咕咚跪下了。正患腰疾倚在沙发上的裴春亮,呼腾一下起来,含泪应允:“中,中,我回!”

2005年4月20日选举,380张选票360张赞成,缺席的裴春亮当选裴寨村第五届村委会主任。

裴春亮1970年3月出生,上有父母和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全家的日子饥寒却也亲密。不料从他上小学时起,家里就呼啦啦地天塌了:三哥在煤矿触电身亡,矿上赔700元钱了事;两年后,二哥开拖拉机出车祸身亡,二嫂撇下3岁儿子改嫁;两三年后,大哥中风偏瘫,大嫂撇下9岁、6岁的两个女儿出走„„大难之中,穷人高看穷人,多亏乡亲们帮衬。他13岁辍学,为给瘫痪的父亲筹钱看病,把全村借了个遍,亲邻从不忍心让他空手。3个没娘的侄儿侄女也备受呵护,在村里各家走哪吃哪。他16岁时,父亲病故买不起棺材寿衣,眼看只能用苇席把父亲一卷软埋了,是村支书派人刨了村里两棵桐树做棺材,乡亲们你5角他1元凑钱买寿衣,才葬了父亲。娘对他说:“春亮,全家就指望你一个了,人能没钱,不能没心。”父老乡亲恩重如山,东家情,西家恩,他一辈子都还不起那一升米一升面半筐萝卜半袋茄子两个老南瓜„„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何况是人!

可裴寨的一个大穷坑怎么填?改革开放27年了,这个吃国家救济的省级贫困村,153户、595人,661亩耕地,粮食亩产不足千斤,人均收入不足千元。三面太行山峰的丘陵上,村子如同沟壑包围的小岛,不是十年九旱,就是山洪暴发,村民大多还住着土坯房土窑洞,田里瘦土乱石,满坡小叶鬼圪针酸枣树„„更为难的是,乡村杂务琐碎,人事盘根错节,麻烦就像“一筐跳蚤乱蹦”,所以人们“宁管千军,不管一村”。

裴春亮却一上任,就飙出了一种“裴春亮速度”,数管齐下,刻不容缓,招招都是大手笔——2006年盖新村、钻深水井、成立春江集团,2007年重建商业街、建水泥厂、建提灌蓄水工程,2010年建蔬菜花卉基地、建裴寨水库„„他不足10年做出了许多村庄30年50年都做不了的大事。

他为什么这样着急?

2013年12月22日,裴寨水库终于通水,碧波千顷,群情欢腾,裴春亮说,他这时格外想念三个人:裴清波、裴清信、裴清荣„„一起为水奋斗的乡亲,此时人已不在,你们在天上看到咱们的水了吗?

2008年农历冬至,裴寨新村终于落成,全村乔迁,锣鼓喧天,这时,裴春亮也格外想念刚去世的几位乡亲,新楼房的脚手架追不上死亡之翼,你们离好日子只差一个门槛了呀!

“子欲养而亲不待”——“裴春亮速度”正是被这一种惧怕追赶出来的。要快,要快!这个裴寨的儿子,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恩人无悔,他才无憾。

要赢这场赛跑,村民家底空虚办不到,村集体经济薄弱办不到,只剩一个办法,个人财力开路。裴春亮说自己的性格,就像战争中一个攻碉堡的连长。一旦看准重大项目,财力就是生产力、战斗力,财力就是清道车、破冰船,说一声就“上”!

可他的财富并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当年家庭变故,他一心挣钱养家。在砖场拉砖坯,到安阳技校学修电机。又拜剃头匠为师,粜姑姑家的谷子买理发工具,从村头小理发店起步,同时照相、修电机、开烩面馆、办酒店、开五金店、代购,20来岁就在张村乡小有名气。1994年,市场经济热潮使他不甘心窝在小村,生意交给妻子打理,他闯荡到了北京,租赁店面推销家乡的花岗岩大理石„„

一个夏日,他骑车经过望京医院,大太阳下,见一辆白色面包车没油熄火了,司机正满头大汗地推车。他骑过一二十米又本能地拐了回来,默不作声的,一手扶自行车,一手用力推面包车,帮忙一直推到了加油站。司机对这个朴实厚道的河南小伙子感激不已,带上关系户来看石材,签了一笔花岗岩的大合同。他在京城赚了第一桶金9万元,翅膀渐渐硬朗,还接待帮助了不少闯京城的乡亲。1997年他回村不久,刚买下一家倒闭煤矿的采矿权,煤价就一路飙升,又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到辉县城里甩开膀子发展,跻身富人行列。

这20年的财富传奇里,又饱含多少辛酸!

冰天雪地,他曾裹一条破棉被子,坐在拉水泥、拉耐火砖的卡车后厢,冻僵在去北京的路上;京城街头,他见门就散发名片,常常被人呵斥推搡出来。他骑车从西直门到昌平推销石材,工地多没有转完,来回又太远,晚上就把自行车绑在脚上,睡在工地的水泥管里。有天夜里,雷鸣电闪,暴雨潲进水泥管,淋得身上透湿,他就蜷缩在异乡雨夜的一个水泥管里噙泪想家„„

先富带后富,一人富带一方富

裴春亮反哺乡亲的首选,是个人捐资3000万元,无偿赠送一个新村。

对乡亲帮帮可以,竟然将血汗钱几千万地往里填!他知道,自己最对不起的是一同吃苦打拼过来的妻子红梅。心中纠结最痛苦的时候,他在北京带着妻子,到毛主席纪念堂里默默瞻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久久徜徉„„

2006年5月26日,不占耕地的新村在南岭奠基。清华大学设计的方案本是倚山而建、错落有致,但乡亲们对人死了都不愿往这儿埋的南岭心有余悸,也走怕了山路。于是,八九台挖掘机、400多辆运土卡车,8个月起土70多万方,轰隆隆推倒半架南岭,平出了一块百亩新址。一个集广场、住宅楼、办公楼、小学、幼儿园、卫生所、超市于一体的裴寨新村,童话一般出现于贫瘠山乡。村民抓阄分房,欢欢喜喜整体搬迁16栋160套红色连排两层楼。

但当一本房产证发到手里时,村民们惊呆了,楼是人家春亮盖的,钱是人家春亮出的呀!而裴春亮请求辉县市主管部门为新村所有住户颁发房产证,正是要告诉乡亲们:你们不必为承裴春亮的情而产生心理负担,你们不必担心裴家后人追究房屋所有权,你们要在这里住得理直气壮,从这一辈直到下一辈!

裴春亮坦言,其实,他原先只想盖个新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反哺报恩就大功告成„„可是,裴寨发展的一条“生物链”不断延伸,让他欲罢不能。

最要命的是水。新乡全境最缺水的两个乡镇,一是拍石头乡,一是裴寨所在的张村乡。裴寨村中唯一的古井,早已衰惫不堪,辘轳吱呀七八回才打满一桶水,排队挑水的人经常打架。村民们吃房檐水、水窖水,可以不锁门,一定要锁水窖。裴寨人的渴盼传承于清字辈、龙字辈、泉字辈、雨字辈、海字辈,裴春亮属清字辈,原名清平。

一部乡村史就是一部打井史,一部打井史又是一部失败史。没有水,怎有粮,怎有钱,怎有日子的滋润,怎有真正的幸福?

整整10个年头,裴春亮成了挖水不止的“愚公”。

第一次,是2006年在南岭打井,裴春亮个人出资53万元请来钻井队。钻了200米,钻头被石层卡死了,钻井队准备拉走钻机撤退。闻讯赶来的男女村民,提着烟酒水果,拽着钻井队长恳求不要走,一道人墙齐刷刷跪了下来,哀声震野!裴春亮追加30万元,钻井队复工。谢天谢地出水了!水碗里还漂着机器油花,80多岁老人们就先饮为快。但一口深水井对大田灌溉还是杯水车薪„„尤其蔬菜大棚,天天都要喝水,辉县干渠却一年只能为浇麦放一次水。为此打过的两眼200米深井,2寸半管子才抽五六分钟水就上不来了,只好废弃。大棚的西红杮秧儿、黄瓜蔓儿都蔫趴了,裴春亮无奈去找辉县市长,市长一看落泪了,紧急调来洒水车解除旱情。

第二次,升级了,是2007年动工建引水二级提灌蓄水工程。裴春亮个人出资860万元,地埋11公里管道,把辉县南干渠水提灌到了卧羊山顶5000立方米的田心池,可供周边村庄5000亩地抗旱应急。

第三次,更升级了,是2010年动工建裴寨水库。水源在100公里外的太行深山,是辉县老县委书记郑永和留下的石门水库。15公里支渠从辉县北干渠引来石门水,利用村北一条老深沟,修筑一座拦洪蓄水水库。顺沟蜿蜒的水库长达2.3公里,平均宽40米、深5米,库容80万立方米,渠尾还有溢洪道„„总投资6300万元中,政府支持1100余万元;群众和企业捐资120万元,连小学生都递上一角两角钱,乡党委书记刘志方看了当场掉泪。余下的资金缺口5100万元,裴春亮个人兜底。

2013年12月12日,4年苦干到了最后一刻,裴春亮站在水库岸边,突然又盼又怕:千万别出问题!水就要来了吗?新的命运就要来了吗?„„奔流30多个小时的石门水,冲入裴寨水库,不可阻挡地向前漫涌,沿着崭新宽阔的水道欢跑,直到水库尽头才来了一个大回旋。注水持续了半个月,水面渐渐升高,浑浊的湍涌变成了清澈的静流,整个水库仿佛一条青龙在黄土岭上起舞!乡亲们流泪欢呼:“长江来了!咱裴寨有长江了!”„„骑着摩托的农民,从十里八乡的旱原上赶来看水。水库不仅彻底解决裴寨的大田灌溉,而且滋润两岸乡镇的2万多亩耕地、3万多百姓。

裴春亮的一颗心,为水高悬10个年头之后,终于缓缓落地。

水库崖岸上,一片没下种子的麦田竟达几百亩,两月枯旱错过了麦播季节,这季庄稼绝收。水库来迟了一步,裴春亮叹息“明年吃白面要定量了”„„有了水库还会出现这样的旱灾吗?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会了,除非石门干、天绝雨!”

全心全意当公仆,堂堂正正做老板

1.18亿元,是裴春亮迄今为裴寨乡亲的个人捐资总数,其中建水库5100万元,盖新村3000万元,建引水提灌蓄水工程860万元,钻深水井83万元,还有捐资添置大型联合收割机和旋耕机、修建路桥和涵洞、安装路灯和健身器材,等等。

750元,是裴春亮在村里的月工资,身兼数职只领村支书这一份薪水。

对这两笔账,他说:“算恁清干啥?”

裴春亮,这个模范典型,这个时代产物,为当今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启示,价值远远超过1.18亿元。

他是一名“村官”,而且已是更大的“村官”。2009年4月入党后,2010年4月21日任裴寨村支书兼村主任,半年后又任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村乡108平方公里上的24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里,有23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已划入了裴寨社区。社区以裴寨新村广场为中心,政府投资正为迁往社区的22个行政村盖楼,裴寨村援助每户10吨水泥,其中杨圪垱村、赵圪垱村、苏圪垱村、沙窝窑村、樊庄等小区已建成,到2015年社区搬迁全部完成。从不足600人的裴寨村到将来15000人的裴寨社区,同心圆不断扩大,裴春亮又在谋划新的蓝图。

他也是一位“老板”,而且是个不小的“老板”。投资15亿元的春江集团,体制独立于裴寨村之外。这个股份制企业里,个人控股近70%的裴春亮任董事长。当初,他冒风险以自己的铸造厂作为担保抵押贷款。如今,集团包括水泥、化工、铸造、金融、物流、能源、旅游、水力发电等企业,员工3100多人,年实现销售10亿元,利税超亿元。

这位“老板村官”,在村支书与董事长之间,随时都在转换角色。他对记者笑道:从村里去企业的路上就变成了老板,从企业回村里的路上就变成了村官。在企业里,兵有头,将有尾,一切按规章制度办;在村里,二叔三大爷,都在宗亲门里边,乡情大似天。他的治村之道,就是村企互补,在村庄推行企业化管理。时间精力分配上,村里、企业和外面活动三一三剩一。他说:“要保持平衡,不能抓了一头扔了另一头,前方路还很长,哪一边丢了对发展都不利。”

“老板”当“村官”,不乏先例,可有谁像裴春亮当得如此投入、如此精彩!他可不是打个卯、出个钱、作个秀,而是一边慷慨解囊万金犹嫌少,一边公仆献身甘为孺子牛,双重的付出,双倍的奉献„„甚至年纪轻轻的,就忍受着腰痛、胃疼、高血压而奔波操劳。

“乡亲们不富誓不休”——这句话镌刻在一块高大的太行石上,裴春亮带领村领导班子已在这里庄严宣誓。他的所有付出,不是施舍、恩赐,而是搭建平台、舞台。他坚信太行山人的优秀禀赋,有了平台就会展示,有了舞台就会演奏。

裴寨社区的总体规划,是以一条穿村公路为中心,形成西侧工业、东侧高效农业、路中商业的产业格局,让社区居民“路西当工人,路东当农民,商业街里当商人,春江集团做主人,住社区是城里人”,从而“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当股东”。

然而风生水起之时,2008年村主任选举,裴春亮虽顺利连任,赞成票却减少。他的心骤然沉重:3年来自己做了这么多,支持的人怎么反而少了?

乡村就是这样,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慈善而永远报以微笑。矛盾爆发点在重建商业街。

裴寨位于张村乡通往辉县市区的必经之路上,一条老街已是四乡赶集赶会的传统商业集散地。可老街真的老了,八九米宽的灰土街,摊贩混乱,行车堵塞,致使生意渐渐旁落附近村镇„„裴春亮设想的是,青壮劳力已到春江集团企业上班,闲着没事干的老人妇女就在家门口赚钱,重建一条时尚漂亮的商业街。

街面要拓宽至50米,老店主闹起来,怕失去好地段的僵持对峙:“你恁雅?你说叫我拆我就拆?”对赔偿评估不满意的,站在废墟上吵架。协助拆迁工作的裴清龙,是退休的辉县市交通局运管所长,被裴春亮请出来发挥余热,半夜里,家里大门被石头砸了,山墙下的豆秧也被拔了,肇事者还拍胸脯大叫:“明人不做暗事,就是我啦!”„„曾对裴春亮投过赞成票的个别人,恶言诋毁裴春亮,说他无利不起五更、图虚荣、搞形象工程,说他有野心、搞独裁、成了有钱人的天下„„

这时,人们不禁疼惜起了裴春亮,他的慈善,有时是伤害下的慈善;他的奉献,有时是委屈中的奉献„„对拆迁时怨恨过他的人,他还带着班子成员一起登门慰问,让他们释怀。

如今一条商业街天朗地宽,让所有人都服气了。1.5公里长街上,900多间、3万平方米楼房门店,100多家商户入驻,成为辐射周边乡镇和毗邻县市的商品物流中心,裴寨村已有四五百人在这里就业。将来社区万人聚居,生意前景更好。街边一家酒类批发部,招牌气派,楼店整洁,老板裴水山过去在街上开的是饭店,那时油条上落满浮土拿起来抖抖再卖,炒菜时锅台上到处是老鼠屎„„他说:裴寨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事实,裴春亮是一个“伟大的好人”。

前来裴寨考察的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说:“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像裴寨村这样建新村不占耕地、拆老村增加土地,在全国已走在前列。”老村腾出的一大片平坦地,若是别人多半开发商品楼赚大钱了,裴寨却复垦成了高效农业基地„„削平南岭盖新村,温室大棚占老村,再加填沟垫壑,村里越发展反而耕地越大,居然从661亩扩至千亩以上!

记者踩着新鲜泥土,跟随裴春亮在一座座大型玻璃日光温室、大型阳光塑料大棚之间钻进钻出。

谁能想到,缺水少雨的太行山下,裴寨收益最高的作物竟是鲜切花!裴春亮一年花4万元在京珠高速上做的那块大广告牌,肯定令人惊诧„„一座玻璃温室里,密密匝匝摆满了名贵的小盆红掌,也叫安祖花。花农告诉记者,从花苗到富含硼、锌、铁和微量元素的腐殖质土壤,都从荷兰进口,每盆批发价已达四五十元。另一座玻璃温室里,土垄栽种非洲菊,红、橙、黄七八个品种像韭菜割下再长,每亩收益五六万元。

钻入塑料大棚的巷道口,暖如阳春的地温,顿时在裴春亮的散光眼镜片上蒙满了雾气。空间敞亮的大棚八九米高,占地2亩左右,按每亩300元承包,一般收获春冬两季蔬菜。一位质朴健美的32岁女子,是社区里贾庄的冯锡霞,满筐西红杮是她的美丽艺术品,长红才摘的,个大均匀,浑圆通红,毫无瑕疵,筐上还点缀一蓬绿藤秧,批发收购每斤2元。她该喊裴春亮表爷,兴奋地笑道:“爷,昨天我也上中央台‘新闻联播’了,我正在菜棚里也拍进去了!”

2011年德国黄瓜检出致命大肠杆菌,国内市场一时恐慌,黄瓜5分钱一斤都没人要。裴春亮悄悄派人收购了大棚的所有黄瓜,说哪怕倒掉呢,也不能让老百姓赔钱。3万多斤黄瓜分给了春江集团的企业员工,大棚熬过了萧条。

如今1500亩种植基地里,750座电脑控制温度、湿度的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由350户、1250人分别承包,年收益每亩最高达6万元。社区成立了蔬菜花卉合作社,申报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实现了农产品与超市对接。下一步计划扩至5000亩,打造生态农业、特色景观旅游业。

春江集团旗下的水泥厂,2008年投产,是河南省重点水泥企业。靠山吃山,还买下一座石灰岩山丘。水泥厂完全达到国家环保新标准,在全省首家窑头窑尾全部采用袋式收尘器,并利用脱硝设施减少氮氧化物排放,而且2台7.5兆瓦余热发电机组节省3/5用电量„„年产低碱熟料400万吨、低碱水泥500万吨,大量用于高铁、高速公路工程。在全国清一色的灰色水泥包装袋中,“春江水泥”以独家红色包装引人注目。

春江集团发行股份,鼓励裴寨村民入股,家家户户纷纷拿出了压箱底钱,最少的一笔是残疾人裴龙军拿来的20元!家大业大的春江集团要不要?不要,会凉了一颗脆弱的心;要吧,用裴春亮的话说,“这20元比从银行贷的一个亿还沉重。”

记者遇见了正为村里运垃圾的裴龙军,他37岁,按辈分喊裴春亮叔。言语有点吃力的他说,从小患小儿麻痹后遗症,母亲改嫁,他住上新村后娶了一个失去双腿的残疾妻子。儿子出生没奶吃,春亮叔看着嗷嗷待哺的婴儿说:“龙军,你别怕,孩子我给你养活。”春亮叔买的奶粉成箱往家里搬,把儿子喂到一岁半。乡邻们也给孩子送衣裤鞋子,都说这是“大家儿子”。龙军指着春亮叔告诉记者,我运垃圾的三轮摩托也是他给买的,3000块钱,过年过节还送油、大米、被子„„他又从家里拿来了两个红本本和一张过塑照片:一本是“房屋所有权证”,所有权人裴龙军,建筑面积173.32平方米;一本是“春江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证”,持股数额20股,股权证号NO:0117。照片上,是他聪明伶俐的7岁儿子志文,骑在绒毛大熊猫上的这个孩子,成了苦难命运的一个终结者。

金钱的温度,热血的温度

那天一群老板聚会,有全省知名的,有全国知名的,还有来自香港的,许多人的企业都比裴春亮做得更大。但在递名片那一瞬间,年轻的裴春亮发现,老板们很看重他,还推他坐上座。因为,他比纯粹的老板们多了一重身份——村支书。他对记者感叹:你都想象不到人家恁高看你!

裴春亮多次受到习近平、胡锦涛、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连续当选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最美村官”、河南省劳模,入选中国好人榜、中华慈善人物,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并应邀到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部队巡回演讲,向全省大学生村官作报告„„德国、法国、乌干达等国专家也到他的村庄和企业参观考察。

2007年11月25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在全省开展向裴春亮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3年6月9日,省委书记郭庚茂视察裴寨社区时说:“你们实现了让农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离乡不离土,有活干,有钱赚,这些事情干得好!”

今年年关将近,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裴寨又接到一个好消息:央视每年都为春晚暖场的“一年又一年”栏目,特邀裴寨社区作为全国农村代表登上荧屏,届时央视开来的电视直播车,将直播太行山乡淳朴浓郁的年俗民风,向全国呈现一个红红火火的裴寨除夕„„

裴春亮无疑是中国乡村“70后”一代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他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时代召唤我们、成就我们,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要感恩时代,回报社会。不给百姓办事,空要一身荣誉干啥!

他感慨道:“静下心来,刨刨根儿、问问底儿,是谁让你富起来的?要说自己真有能力,你去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那种环境试试!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这个挣扎在最底层的苦孩子,怎么能致富当老板?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一个老板又怎么能当村主任、村支书?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裴寨发展之路怎么能越走越宽?所以,一开始先富带后富,靠的是我一个当老板的良心慈善;而现在一人富带一方富,是尽我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职责。”

裴春亮还应当庆幸的,是独属于他的一种命运。既当村官,又是富豪,二者都是当今时代前沿的角色,仿佛鱼与熊掌得兼,赋予他了双重的视角、双重的阅历;而二者结合升华出的第三种境界“富豪村官”,更使这位“70后”成为一个富有探索意义的先锋。

一次活动中,众多老板同登泰山,男男女女逢庙必进,成沓的钞票像纸一样往各个捐款箱里塞。裴春亮却在陡峻的山路上,见一名气喘吁吁的泰山挑夫,就在他手里放一张100元现钞。他想庙宇有神,神的旨意也会是普度众生,为穷苦人办好事。他这是在明确内心的方向——钱应当往哪儿去。

亿万富豪,当他活在一种强烈的道德良知之中,手中的钱就不会冰冷,他的金钱就和他的热血一样有了炽热的温度。

裴春亮的1.18亿元,去向光明,去向博大,花得踏实,花得欣慰。这也是为了偿还他一辈子没享过半天福的父亲,偿还他700元钱一条枉死命的三哥,那样卑贱窝囊的人生再也不能容忍,他在代表一家父兄活着,活出尊严,活出意义。

“情、德、法治村”——裴寨大路中央的横匾上,裴春亮宣示了一种独特理念。他说,农村工作总不能句句上纲上线,还必须以一个情字为先:爱百姓怀深情,谋发展动真情,奔理想富激情。

裴寨村领导班子里,他很庆幸这共同干事的一班人,应运而生,应运而聚。会议室的标语激情四射:“做一位勇于担当责任、能够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人活着的价值就是要让别人幸福”,“真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责任面前没有任何借口,找借口哪儿都有理由”。这些标语,把后路基本上都堵死了,使整个班子只能一心为民,只能忠诚正派,只能雷厉风行。

生活饱暖之后,人心是否会变质,这是他的隐忧。所以对于全体村民,他是一位财富捐助人,更是一位精神引领者。

读初中二年级就为灾难所迫而辍学的裴春亮,近年又读了长江商学院EMBA。刻在大大小小几十块太行石上的标语遍布全村,都出自他的亲撰——“我们因祖国而骄傲,因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而骄傲”;“我与祖国共奋进”;“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真正的成功使自己成功也使别人成功”;“用感恩的心完善一切”;“做一位真正富有的人”;“做人要谦逊无私坦率耿直”;“夫妻爱,子女孝,家和比啥都重要”;“偏怜之子不保业”„„

村口牌楼上则是一副对联:“重莫如国,栋莫如德。”

一个奇迹悄悄出现了。村里的人际纠纷,裴春亮无暇多管,但是不知不觉的,曾经乌烟瘴气闹得两届村主任空缺的村子里,宗族纷争平息了,门派林立消失了,四分五裂弥合了,民事调解员也失业了。村民们以自己是裴寨人为荣,一有公益活动,党员干部和德高望重者带头,全村人都哗哗地往跟前去,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捐款13.8246万元„„

村里还有红白理事会。红白事是农家最大的事,为避免攀比浪费,也让穷人请得起客,理事会提供餐厅,规定每桌菜肴6凉6热或8热,烟酒也加限制,村民自请厨师,每桌只花一二百元。一旦超标,村干部都不出席。

村里还有同心浴池。2011年裴春亮与4位老板聚会,说起整个张村乡都没有一所公共浴池,村民只有等到“大年三十儿褪褪蹄儿”,5位老板当即捐建了这所浴池。裴寨如今有水了,泡澡、淋浴、蒸房、搓背,一次8元。附近村庄的人都说:“去裴寨新村洗,可得劲!”„„

也许还年轻,也许是后生,裴春亮在乡亲们面前,哪像个村官,哪像个富豪,处处见他谦逊随和“执弟子礼”。

街上,乡亲们一见他,隔老远就偎过来拉家常,说:“他见人亲得像啥一样,大老远就打招呼!”

田心池边,他遇见杨圪垱村的赵忠英老汉,老汉不认得他,他却认得老汉的儿子,当即拨手机让老汉与儿子通话,老汉惊喜地对儿子说:“这就是春亮?!”

社区里,他遇见樊庄69岁的樊振运,询问搬家没有?老樊说,樊庄小区6层新楼还没通电,电梯电视都没开通,樊庄人就往这儿搬,因为再也不用买水喝了,迫不及待呀!

路过离裴寨四五里的牛村,恰遇一大群男女老少在路边支着大锅案台下红薯粉条。大嫂大娘见他下车,笑道:“咦,这不是‘新闻联播’上那人吗?”他腼腆地笑了,大伙儿围上来有说不完的话。

新村里,他边走边和端着饭碗的邻居亲切搭话:“晌午捞面条。”“恁大碗!”“就这一碗。”“一碗还不够?”„„

新村盖起后的春节,裴春亮在城里再也住不住了。除夕全家一回村里,乡亲们闻讯纷纷捧来了自家下的第一碗饺子,大的,小的,各种馅儿都有。按照传统,第一碗饺子是要敬神灵祖宗的,这是最高礼遇呀!裴春亮和全家人都感动哭了。他流泪嘱咐在美国读书回来探亲的女儿裴帅、儿子裴将:你们不管今后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自己的根在裴寨!女儿在北京读高中时,腿摔折了,爸爸因为村里正在钻深水井,答应看女儿的日期一拖再拖,女儿拄着双拐站在北京街头的风雪之中,上学打不着出租车,她伤心地哭了,埋怨“爸爸不亲我”。现在,她深深理解了爸爸„„

2011年,裴春亮第三次参选村主任,全村442张选票全部赞成,满票!而他真正的满票,是在群众与他的家常谈笑中,是在百姓对他的时刻惦念里。

太行山区的苍茫版图上,裴寨将来一定花团锦簇。碧波荡漾的水库周围,采摘园的桃、梨、架生苹果、石榴、枇杷、欧李、欧洲大樱桃、杏、杏梅、杮树、油桃、树莓、草莓,将点染一片缤纷绚丽。承包合同的管理服务、水产养殖、农家餐饮、特色加工、水上娱乐、冷饮快餐栏目内,社区居民按下的100多个指印,花瓣一样鲜红,火苗一般热烈„„裴春亮又向辉县市西部大山中挺进,通过公共交易平台收购了潭头水力发电站,投资5000多万元开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77平方公里宝泉风景区„„

“我们用了10个年头,让裴寨村告别贫穷落后,实现了家家住新房、人人有活干、户户是股东的目标;我们再用10年,以春江企业、鲜切花种植为龙头,以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为带动,把裴寨社区打造成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社区。”

可是去年夏天的村民大会上,第二次从江苏华西村参观归来的裴春亮,清醒地说:“老百姓要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个万里长征,我们的脚底板儿还没完全挨地哩!”

“70后”的好机遇,44岁的好年华,裴春亮的最大优势,还不是满身荣誉,还不是坐拥豪富,而是年轻。

中国的未来,期待青春的栋梁来托举。乡村的天空,期待青春的栋梁来支撑。

挺立吧,巍巍栋梁!

推荐第2篇:学习裴春亮宣讲稿

贫穷铸就刚毅 大爱源自感恩

——学习裴春亮争先创优宣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与会的女士们、先生朋友们:

我叫***,张村乡张村人,我可骄傲的说:求学时,我是裴春亮叔叔的校友,现在我是裴春亮叔叔的母校——张村乡中心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他是名誉校长,我是他的下属,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贫穷铸就刚毅,大爱源自感恩》。

一个闻名的省级贫困山村,在短短的十年间,别墅式楼房巍然耸立,153户村民在同一天,告别土坯房,免费住新居,不仅民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而且投资十亿元的新型干法水泥股份制企业,每刻都在为每一个村民创造利益,质优货全的商业街人声鼎沸,彰显了市场经济的勃勃生机,高效农业示范区,低碳工业科技园正在迅速崛起。面对此情此景,你定会情不自禁地发问,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当我告诉你,创造这个奇迹的人,童年时曾备受贫穷熬煎,青年时饱经创业磨难,今天,用自己辛勤打拼的血汗钱,实现了乡亲们祖祖辈辈的夙愿,你是否更加疑惑,感慨万千?但作为生于张村,长于张村,成才于张村,如今又工作于张村的我,真切地告诉你:这并非夸张,实实在在是我亲耳所闻,亲眼所见。

听老人说,裴春亮生于食不裹腹的1970年,兄妹5人,他排行最小,按理应该备受青睐,但他初到人间,听到的却是父亲那句,“唉,又多了一张嘴”的长叹。就这样,他承载着父母给家庭带来春意,给破屋带来光亮的无限期盼,开始了他苦涩的童年。用他自己的话说,童年的记忆中只有三个字:“贫”、“饿”、“寒”,他一个七口之家,挤住于冬不挡风、夏不遮雨的土房三间,童年,他没有吃过一个囫囵白面馍,8岁时,他曾手抓一把炒面和同伴比鲜。10岁前,没穿过一件新衣衫,隆冬中他曾赤脚跑步御寒。也许是人穷志不短的朴素理念,更可能是贫穷让他心更强、志更坚。据他小学时代的李老师回忆:裴春亮不仅吃苦耐

劳,而且勤奋好学,小学的五年中,他从未因病因事缺过课,而且每次考试均以优异成绩遥遥领先。裴春亮虽只在初中上了两年就被迫辍学,现已年近八旬的原班主任王老师对他知书达理、感恩图报的往事仍历历在目,犹如眼前。那是春亮辍学送别的那一天,他紧紧握着老师的手,热泪盈眶,泣不成声:“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在我最困难时,曾无私地给我买过本,买过笔,交过学费,用爱暖过我的心,我虽被迫辍学了,但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希望,相信吧,行行出状元,我一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春亮带着留恋,怀着希望,离开了母校,仅13岁他就到村里的砖瓦窑拉车打工,干成人的活,挣童工的钱,厂长觉得他能干,看他可怜,每月把工钱给他加成40元。也许苍天无眼,也许有志人就生于忧患,家境稍有好转,可两年间,二哥、三哥相继死于车祸和矿难,家里的顶梁柱大哥又突发脑中风,导致偏瘫,大嫂、二嫂不堪受穷,先后改嫁,屋漏偏遭连阴天,多病的父亲,贫病交加,撒手离开了人间。尚未成年的春亮,面对一无所有债台高筑的困境,他无力为死去的父亲买寿衣置棺材,让父亲入土为安。善良的乡亲给他送来米和钱,慈祥的老支书伐树做棺。跪在父亲坟前,他失去亲人的心,再一次被乡亲的善良温暖,泣不成声,发下誓言:“乡亲的恩情,我一定加倍偿还!”

葬父不久,裴春亮满怀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手攥乡亲们凑来的50元学费,身背母亲烙的烧饼和腌的咸菜,到安阳技校学习。结业后,他办起我乡第一个机电维修站,凭着给邻店的师傅担水扫地,又学会了理发手艺,此时的他,白天给人理发,晚上修理水泵、电机。凭手艺、用技术,讲诚信、靠拼搏,裴春亮由修理店发展为代销石材、五金、开办酒店、宾馆到汽车配件厂的老板,生意越做越顺,事业越来越大,财富越积越多,但他富而思源,始终坚守着母亲“有饭送给饥人,有衣送给寒人”这一乐善好施的朴素理念,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感恩图报的誓言。

著名的农民企业家,在城市生活十多年的裴春亮不图一人之富,不贪一时之安,致富思源。2005年刚当选村主任的他,就个人出资15万元购买了旋耕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免费为村民耕作,率先实现了裴寨村的农业机械化。又出资80万元为全村人打了一眼深水井,结束了裴寨人祖祖辈辈吃地窖水的历史,村里现已80岁高龄的裴礼老人,喝到第一口水后,感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喝这样甜的水。”

2006年,他个人投资3000万元,挖平荒山野岭,无偿奋战三年,新建了160套连体楼式别墅,每栋别墅200平方米,让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的153户农民,免费住进小洋楼,让乡亲实现了千百年来安居的梦想,同时敬老院、幼儿园、超市、卫生室、图书室及平坦的宽敞的街道,亮如白昼的路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山区村民享有了和城里市民同等的生活条件。

在裴寨村民搬进新居后,村主任裴春亮在一次村民大会上说:我不能让乡亲们住着新房子喝稀饭,我要让你们真正强起来、富起来。于是,他找项目、跑资金,因地制宜办企业,并动员全体村民入股份,让所有村民都成为企业的主人,经千辛万苦的拼搏,终于在2009年7月,投资近10亿元建成了春江水泥厂,现年产水泥300余万吨,产值7亿多元,年利润就达6000余万元,还解决了2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为实现村民个个有活干,人人有钱赚的心愿,为让村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他不仅让村民有智出智、有力出力,投资850万元,请专家,自行修建,在张村乡东南部制高点—卧羊山上开挖了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引来100公里以外的水库之水,铺设11千米的地埋管道,让本村及我乡东南部5000余亩土地实现了自流灌溉,让近万名农民告别了“望天收”。而且对老村进行了拆迁整理,新开垦、平整了数百亩土地,村东土厚质肥的200亩土地,拟建成100座“农业标准化生产车间”(日光温室大棚),发展高效农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将

老村西部规划为工业科技园,着手建设与春江水泥有限公司相配套的编织袋厂、钢管异型配件加工厂,更快地实现强村富民宏愿;临近公路两侧,建起了整齐划一的商用楼房30000平方米,吸纳裴寨及周边村100余家商户,入驻经营,让裴寨成为商品集散基地,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

尊敬的领导、女士、先生、朋友们,听了我的讲述,你可能真切地感受到,尝遍人间辛酸的裴春亮致富不忘报恩,创业回报乡邻,是不甘贫穷、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富而思源、奉献社会的时代典范。他不仅仅出资3000多万元,无偿帮助乡亲实现了民有所居的心愿,更可贵的是他对乡亲们的那种感恩的心、那种博大的爱,那种“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让乡亲摆脱贫穷、共同致富的朴素情感,靠这种情感,他改变了一个村,但他更要以一个党总支书记的身份,用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感召力,去影响一群人,他不仅仅是希望村民都富起来,更希望所有村民“敬业、图强、厚善、崇文”,做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漫步裴寨新村,“我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我是新村村民,崇尚文明,勤劳致富”、“有文化、勤劳动,受人尊敬”、“一点汗,一点爱,一分光荣”、“孝不是明天之事,是今天的事,是现在的事”、“金乡邻、银亲眷,邻居好、赛金宝”等写在牌子上、刻在石头上德励志口号,随处可见。用裴春亮的话说,这些标语口号都是他和村两委一个字一个字推敲出来的,目的就是营造一种激励村民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不能让村民只重物质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因为“人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的,否则这个社会就会非常可怕。我当村主任,就不能让一个村民掉队。思想精神的东西更持久,我通过这些标语口号要把我悟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乡亲。让大家慢慢的去感悟,去提升。

在感悟和提升中,他的村内每天都在上演着动人的故事。旧村搞拆,除村民们宁可抛去自己的生意,每天自觉地就像上班,积极参加村里的拆除工作。裴寨

新村占地数百亩,每天一早,村里的老人手拿扫帚自觉把诺大的新村打扫的干干净净,从来也没要过一分钱。汶川地震全村捐款是自愿的。玉树地震时,裴春亮生病正在北京治疗,他给村委会打了个电话,让在村委会门口设一捐款箱,没想到上至90岁的老人,下至3岁的小娃娃,你拿5元,他捐十元,在村委办公楼前 ,为灾区共捐了19274元,钱虽不多,但全村村民一个不落,恐怕在全国罕见。因为他们懂得了关注全村的发展这是爱,关注村外的世界,这是大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就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关爱。

裴春亮舍小家,顾大家,富而思源,乐于奉献。为报恩,他自己投资圆了村民们多少代的新房梦。为共享,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心尽意,致力共建,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雕琢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他用自己的胆识,精心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画卷,他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去的楷模。他是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道德典范;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艰苦创业的现代村官;他是与时俱进,争先创优的优秀代表,处处体现和尽力完成了人民的意愿。他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书写了一个山村的传奇,同时也赢得了相亲们的爱戴和礼赞。

记得那是09年夏天的一天,裴春亮刚刚从外地回到村里,村民马春英就急忙过来打招呼,恳请他停下脚步,等一等。不一会,只见马春英抱来一个大西瓜,憨厚的笑着说: “尝一尝吧,这是野生的”。原来,马春英偶然在山坡上发现一个野生的西瓜,偷偷的抱回家,悄悄地用树叶掩盖,怕自己的亲孙子知道,一直等着春亮回来。

在农村, 大年三十晚上给人端送饺子,是尊敬别人的风俗习惯。而这一天,恰让春亮最为难,因为村民给自己送的饺子实在太多了。谢绝吧,怕伤了大家的感情;接受吧,又真的吃不完。面对此情此景,裴春亮说:“我每次都暗暗的发誓,一定要把我的能量发挥到极致,绝不能让乡亲们对我的信任打水漂,我一定

要成为一个播撒幸福的人。”

率先富起来的裴春亮心里明白,自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自己的富裕离不开个人的艰辛打拼,但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离不开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离不开父老乡亲的帮助和关心。他觉得虽然幸福离不开财富,但财富并不等于幸福。自己过去没有被贫穷压垮,今天,更不能被财富打垮,要用财富去播种幸福和满足。用自己的财富给别人播种幸福,在给别人创造幸福的同时,使自己内心深处感到幸福,这就是一个新型的农民企业家裴春亮的理想。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开始他总是想法报答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和对自己有恩的人,继而帮助那些曾经为村里做过贡献或因天灾人祸而至今仍陷困境的人。如逢年过节,他带钱带物,亲自登门看望帮助过自己的相邻,教过自己的老师,本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本村的40户贫困家庭。用当时村支书裴清泽的话说;“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受过裴春亮的资助,多的几万元,少的几千元,春亮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然而不知何时,在这个学历并不高的普通青年农民质朴的心底,不自觉确立了重教崇文的理念。

2004年的裴春亮,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能人,著名的农民企业家,教师节的前一天,他在时任校长的陪同下,漫步于学校校园,还以为他可能是来夸富的,充其量也是来怀旧的,不料想在建于70年代的冬不挡风,夏不遮雨的教室前,这个铮铮铁汉竟然有晶莹的泪珠在他的眼眶里打转,眼望面诟衣褛的学友,春亮泪流满面,当即询问;“改造旧校舍需要多少钱?学校有多少个贫困的孩子需要救助?”当校长告诉他国家危房工程正在实施,校舍尽快就可改观,但校园绿化硬化尚有困难。他决然表示:“母校如此破烂,我问心有愧,定会捐献,再则看到贫困的学友,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当年,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悲剧在下一代人身上重演”。

他走后,个别教师还认为这只不过是睹物生情、感时落泪,说说而已。谁知

在9月9日这天,春亮的电话打到了学校,说:“三个校友要在教师节这天与他共同为母校捐赠12万,并且恳请找些贫困生当场救助。”

2004年的教师节这一天,张村乡中心学校全体师生一致表决聘任裴春亮为张村乡中心学校名誉校长。他也在会上庄严承诺:“绝不负重望,要担当起校长的责任”。从此以后,他与母校接下了不解之缘,开学之初,他亲自到校为特困生送来文具、生活费和衣物;每年教师节都亲自到校慰问教师,哪怕再忙也从未间断。春节前,他押车送来大米、食油等物品,对教师嘘寒问暖。他常说:“企业里的事再大也是私事,学校的事再小也是公事,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只要需要,我,随叫随到;钱,我有求必应”。

裴春亮的确是个一诺千金的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们张村乡地处浅山丘陵,土薄地脊,是典型的穷乡僻壤,滞后的经济,制约了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虽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群众需要和满意尚有较大距离。比如,我乡的小学布局极不合理,而且由于历史原因,校园狭小,校舍破旧,特别是现在大王庄小学的校舍还是七十年代修建时的砖木结构,不仅学生上学困难,而且还存在有严重的安全隐患。面对此情,他主动与中心学校校长配合,设法争取,多方筹资兴建了结合社区规划建设的实际,定址于裴寨新村可容纳600名学生寄宿的标准化明德小学。在今年暑假后,即可投入使用。从此张村教育将形成南明德、北山前、中初中的新格局,学生享有和城市同龄人相同教育的梦想就变成了现实。

明德小学项目的实施,我乡学前教育的落后就凸显了出来。目前我乡学前教育规模小,档次低,大多是家庭式、保姆式的园班,办园者又受利益的驱使,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所谓的学前教育。裴春亮校长审时度势,去年又为我乡争取了一个投资150万元的学前项目,预计今年九月份就能投入使用。这将会改写我乡没有公立幼儿园的历史,用春亮校长的话说,从此,我们的孩子再也不

会输在起跑线上了。

也许是名誉校长的缘故,更可能是他的高瞻远瞩,他对教育到了情有独钟的程度。在他当上村主任的当年,就在村里设立了奖学金,凡考上高中、中专、大学的学生,均可获2000至1万元的奖学金,仅05年,他就一次为考上学的学生发了1.2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他先后拿出200余万元现金救助了39名农村失学儿童,帮助26名贫困山区大学生完成了学业。曾经得到裴春亮4万多元的资助,让3个孩子顺利大学毕业的贫困妇女郭现妞说:“八年了,每到交学费的时候,裴春亮就提前把钱送来,人家为了个啥?人家就是为了帮助穷人,是让咱村里出个人才。他真是个大好人啊!”

“裴春亮是大好人”,本村人这样评价,外村人也同样这样说。我乡凡庄村有一家,儿子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为传宗接代,寡母为他娶了一个傻妻,她的孙女凡盼盼今年11岁,在我校五年级就读,七十多岁的老人养活一个4口之家,贫困可想而知。我们的春亮校长在救助资料上,得知凡盼盼家庭状况后,带着米、油、盐,大人、小孩的衣物,亲自送到家里,并且告诉老人:“大娘,别担心,你孙女的学费我包了,只要孩子争气,就是我们的福气。今后只要有困难,就和我通个话,吃饱穿暖是没问题的!”听到春亮校长的话,看到眼前的食物及从来都未穿过的新衣服,老人含着热泪,一下跪到春亮校长面前:“连声说,菩萨,菩萨,你真是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的活菩萨啊!有你我死也就放心了。”

尊敬的领导,女士、先生、朋友们,不用过多的举例,更不用夸张的描述,人所共知,裴春亮用刚毅不屈的性格、艰苦创业的历程彰显了青春的魅力;人有共感,裴春亮用富而思源的理念、争先创优的精神,书写了山村的传奇;我有领悟,裴春亮以无私的情操,登高望远的角度,诠释了大爱的真谛。我真想笔走龙蛇,让给子孙成就千年伟业的恩人在史册中留名;我真想弹琴弄筝,让绘制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的英雄在乐曲中受颂。可惜啊,我没有文学家的天赋,也没有音

乐家的歌喉,我只能,只能尽情的高呼:春亮啊,你人如其名。你是迎春的腊梅,让我亲身感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气息;你是报晓的雄鸡,让我亲眼目睹了社会主义社区美景的亮丽。你就是你,你是争先创优的丰碑,你处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尊敬的领导,女士、先生、朋友们,请相信,作为张村人,我一定会把裴春亮同志作为一面镜子,一把标尺,时刻来衡量自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因为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作为教师,我们一定会把裴春亮的光辉事迹作为一本最直接、最生动、最宝贵的教材,让春亮的精神之花世代相继,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当社会敬佩的校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荐第3篇:裴春亮优秀党员材料事迹

裴春亮优秀党员材料事迹

\"裴春亮,男,37岁,中共党员,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村委会主任,辉县市七届政协委员,新乡市十届人大代表。

一个人出资3000万元,建设一个农民新村。做出这一惊人之举的,就是裴春亮。面对别人猜疑的目光,他的话掷地有声:“我富起来了,不能忘记生我养我的裴寨村,不能忘记对我恩重如山的裴寨人。”

裴春亮曾是一个饱受磨难的苦命娃,1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鞋子;13岁那年,他辍学打工;16岁时,父亲去世了,是乡亲们帮助安葬了父亲。在他家遇到种种不幸的时候,都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渡过了难关,乡亲们的亲情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感恩的种子。

从修理电器起家,裴春亮办过商店,开过饭店、照相馆,如今已发展成为集饭店经营、机械铸造、矿业开采于一体的农民企业家,成了远近闻名的经济能人。

2005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乡亲们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裴春亮身上。这时的裴春亮已拥有多家企业,在县城买有房子,很少回村居住。即使这样,裴春亮在缺席的情况下仍以高票当选裴寨村村委会主任。“乡亲们的信任如千斤重担压在我的肩上,我必须得承担起这份责任。”上任后,他个人投资150多万元为村民安路灯、修道路、打水井、购买大型农机。对裴寨村考上高中、中专、大学的学生,他出钱给予2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1999年以来,裴春亮捐款380万元以上用于家乡修路、建学校以及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等。

2006年初,经过深思熟虑,裴春亮作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个人投资3000万元,把裴寨村村口的一座荒秃山头推平,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160栋两层小楼及学校、敬老院、体育场、卫生院等配套设施。

规划、建设新村的同时,裴春亮还积极与外来客商洽谈投资,谋划发展工业企业,增强裴寨村自身“造血”功能,尽快让乡亲们脱贫致富。

如今,裴寨新村道路建设路基已经完成,一排排整齐的别墅式住宅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商业店铺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80万元的自来水供水设施已建成,敬老院建设、园区绿化建设等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由裴春亮多方引资、村民自愿入股创办的投资4亿元、日生产能力4500吨的环保节能水泥厂正在建设之中。裴春亮正带领群众大步迈向小康。

先后被评为新乡市劳动模范、新乡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爱心中国-中华慈善人物、河南省道德楷模,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前不久,又光荣入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第二届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新村盖好了,遗憾的是几位老人走了,再也没能享福……蓄水池修好了,我一个人去那里坐了三次,哭了三次……”说到这些,泪水模糊了这位中年汉子的眼睛,他哽咽了……

5月14日下午,坐在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新村崭新的会议室里,这位担任五年村主任并在最近同时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当家人”裴春亮,向记者敞开了心扉。

“看到乡亲们忧郁而期盼的眼神,我的心就发酸。”

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地处太行山区丘陵地带,这里土薄石厚、干旱缺水。全村600口人153户仅有600多亩耕地。村民住的是破土房、吃的是地窖水、走的是泥泞路,2005年以前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集体经济更是一片空白,

裴春亮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典型的省级贫困村。自幼家境贫寒的他可谓命途多舛,饱受磨难。一段时间内,家里竟然连续遭受了二哥死、三哥亡,大哥重病躺在床的巨大变故,特别是老父亲去世后,裴春亮没钱安葬父亲,是村里的乡亲们刨了集体的两颗大桐树做了棺材,是乡亲们这家三五毛、那家一两块兑钱买了寿衣,是乡亲们这家一升米、那家一把柴帮助春亮安葬了父亲。从那时起,裴春亮就发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报答父老乡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经过多年艰苦拼搏,自强不息的裴春亮终于成为率先致富的青年农民企业家,并且把家安在了城市。但是,过上了好日子的裴春亮并没有忘记依然过着穷时光的乡亲们,没有忘记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乡亲们一次次的帮助,没有忘记自己曾经许下的誓愿。

“每次回到村里,看到乡亲们忧郁而期盼的眼神,我的心就发酸,我就在琢磨着为乡亲们做点什么。”裴春亮说。

1999年以后,裴春亮开始捐资助学、扶老助残,为家乡、为社会做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好事。特别是2005年4月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以后,他更是加快了回报乡亲的进程:自掏腰包为村里各街道安上路灯,方便了村民夜里出行,村民们从此告别了摸黑走路;购置了十几套健身器材,让村民在闲暇之余也能像城里人一样锻炼身体,强身健体;出资15万元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和一台旋耕机,免费服务全村农业生产,让村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仅此一项,他每年需要补贴两台农机费用5万多元……

“我知道人要懂得感恩、回馈,这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虽说为群众办了几件漂亮的实事,虽说到处都能看到村民们感激的眼神,但裴春亮却陷入了沉思。作为一名村主任,如果只是简简单单为群众办几件事,谁都能做到。裴春亮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探讨振兴裴寨发展之路,大家一致认为:群众最迫切的需要是住上新房子,最真诚的愿望是走上致富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裴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裴春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个人捐资3000万元建设新村,为全村153户村民每家盖一套住宅楼,帮村民圆上新房梦!

3000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是无偿捐献!消息传出,全体村民震惊了、社会震惊了!人们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在这个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十分落后的山区小村,老百姓一生中最大的事就是盖房子、娶媳妇。其时,裴寨村的村民大部分都还住在几十年前的土坯房里,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能住上新房,而且是楼房,这是多少代人的梦想啊!

裴寨村人多地少,为了不占用耕地,裴春亮把村址选在村南800米处的荒山上。这里乱石遍地,寸草不生。2005年6月,新村建设正式开始,经过近一年下挖,运走土石八十多万方,平整了一百亩大的场地建新村。2008年底,一个拥有160套上下两层别墅式楼房、每户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敬老院,幼儿园,卫生所,超市,体育场,休闲绿地等配套设施齐全的裴寨新村正式建成。2008年12月21日,全体村民免费喜迁新居,乡亲们从此不再为盖房和娶媳妇发愁,从此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小洋楼,从此吃水不再用肩挑,从此走路脚底不沾泥。个个喜气洋洋,人人笑逐颜开!

荒山上建起了新农村,不掏钱住上了小洋楼!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裴寨这个太行山上的偏远小村!

“能娶上儿媳妇,这都多亏了春亮啊!”“我们都是沾了春亮的光啊!”“春亮改变了我们一家人”在裴寨,老百姓用最朴实的话表达着对裴春亮的感激之情。

“有没有后悔的时候?怕不怕别人说你„露能‟?”记者问裴春亮。

“不但没有,现在干劲儿更足。”裴春亮的语气非常平静,没有丝毫犹豫。

“没有乡亲们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我的经历,就很难理解我对村里的感情。我知道人要懂得感恩、回馈,这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稍顿片刻,裴春亮补充道。

这种对村里的感情也许更能体现在一些细节上。在十年九旱的山区,水恐怕是老百姓的“命根子”。长期以来,裴寨村的老百姓吃的地窖水,因为打不出水井来;种地基本是靠天收,因为丘陵地带,不仅缺水,更缺乏基本的水利设施,小麦产量长期以来只有每亩100多公斤左右,有时甚至是绝收。2005年底,裴春亮投资八十多万元,开挖了一口530米的深水井,让村民像城里人一样吃上了自来水;同时,又投资850万元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灌站,从8公里以外引水上山,下挖了一个5000立方的蓄水池,铺设11千米地埋管道到田间地头,让本村800亩土地以及本乡东部5000多亩土地实现了自流灌溉,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使种地从此告别了“望天收”。通水的那一瞬间,村民们敲锣打鼓,庆祝着他们世世代代的梦想终于实现,并且把这个蓄水池称为“田心池”。

“现在,我们可以白天浇地,晚上一拧阀门,就可回家休息了!”村办公室主任裴龙德自豪地说。

“看到村民们那欢呼雀跃的场景,我自己也兴奋极了,因为水对于我们村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裴春亮说,“水池修好了,我一个人去那里坐了三次,哭了三次……”

“让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人人是股东,连股又连心。”

5月14日,当慕名来到裴寨新村,尽管心里有所准备,记者还是忍不住被眼前的情景深深震撼了:看那半山坡上一排排整齐、气魄的别墅,哪里是农村,简直就是城市!而在老村原址,新规划的宽阔的商业一条街正在紧张建设,商业街两边村民们的低矮破旧的老房正在进行最后的拆除,以腾出更多的土地来实现新的发展规划。

裴春亮告诉记者,仅仅是让老百姓住上新房子肯定是不够的,总不能让老百姓住着新房喝稀饭吧。为此,一方面,他投资近十亿元,并让全体村民入股,建成了两条日产45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组建了春江集团,让村里100多名村民在集团上班,人均月收入1000多元,不仅安置了本村的剩余劳动力,还解决了周边村庄4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在原来老街的基础上,共同规划建设新的商业一条街,让村民在自家门口做生意。记者在现场看到,统一样式、上下两层的商业楼房和20米宽的水泥路面,使得山村的这一地段显得格外醒目,人气分外旺盛。 “我们的目标是让村里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人人是股东,连股又连心,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和谐。”裴春亮说。

裴寨村老村占地260亩,并且都是肥沃的土地。为了让老村继续为村民造福,也为了节省土地,在裴春亮的提议下,村两委决定对老村进行拆迁改造。全体村民们无不自觉主动地拆除自己的老房子,短短20多天,老村路东的房屋已基本全部拆除,腾出土地70000平方米。

“下一步还将对老村路西等全部房屋拆除。全部拆除后,将净增土地600亩。我们将把一边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区,发展工业项目;另一边建设成为高效农业示范区,种植双孢菇、鸡腿菇、金针菇等食用菌,使之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裴春亮向记者描述着裴寨新村未来的发展蓝图。

“让人人都厚善、不断学习,人人都敬业,发奋图强。”

在裴寨新村正对着大门的楼上,“厚善、崇文、敬业、图强”八个大字赫然在目。裴春亮说,这是他们倡导的一种新村精神。

漫步裴寨新村,记者发现,类似的励志口号还有不少:例如“我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我是新村村民,崇尚文明,勤劳致富”、“有文化、勤劳动,受人尊敬;一点汗、一点爱,一分光荣”、“孝不是明天之事,是今天的事,是现在的事”、“金乡邻、银亲眷,邻居好、赛金宝。”等等,颇有一种企业文化的感觉。这些标语,有的是写在牌子上,有的刻在了石头上。

裴春亮告诉记者,这些标语口号都是他和村两委一班人一个字一个字推敲出来的,目的就是营造一种激励村民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不能让村民只重物质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

为此,除了组建腰鼓队、秧歌队等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之外,每天晚上,村里的老教师还会利用村里的远程教育资源,在村活动室里放电教片,放电影,甚至教文盲认字。平时,则联合文化部门举办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前不久,在裴春亮的邀请下,北京联合大学的师生还来村里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村民们第一次在自己的村子里欣赏到了高雅艺术。

“人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的,否则这个社会就会非常可怕,”裴春亮说,“既然大家选我当这个村里的负责人,我就不能让一个村民掉队。思想精神的东西最持久,我要通过这些标语口号等等,把我悟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乡亲。让大家慢慢地去感悟、去提升。”

在裴寨村村委会大楼,记者发现了在其他村子很少见到的两个捐款名单,分别是汶川地震捐款和玉树地震捐款。在上边,密密麻麻地写着村民们的名字,有的5元,有的10元……

“这都是我们自觉自愿捐助的。”村民裴龙义说,现在,在裴春亮的影响下,大家不仅关注本村的发展,也关注村外的世界了,觉得都是一个大家庭,应该相互关心帮助。

而在裴寨村内,每天都在上演动人的故事。

村民搞拆迁,村民们宁可抛去自己的生意,无偿为村里做拆除工作,每天自觉地就像上班一样,不拿一分工钱。 每天一早,村里的老人们都自觉地拿起扫把,把偌大的新村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要一分工钱。

几年来,多名村干部不拿一分工资无偿为村里工作。村党支部副书记裴龙翔说:“春亮为了全村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做这么一点点算什么。”

村民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更是成为习惯。谁家有了困难,其他人家都会主动过来帮忙,可以说是“一家有事,百家上”。村民宋秀妞丈夫偏瘫,她家的地人们就帮着种,麦子也是帮着收。“大家都是一家人,帮人就是帮自己!”村民李国德笑着说。

类似的变化何止这些。在裴寨,村民们延续了多年的一个习惯是丧事要待客,别人要送礼送馒头,结果往往造成严重浪费乃至相互攀比。在裴春亮的建议下,这个习俗改为可以收礼但不再待客,并且不再上馒头贡品,村民们一下子从传统习俗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村里现在可以说每天都在变,每一个变化都让我十分欣慰。”裴春亮说,“我真的希望村民们不仅富起来,更要人人都厚善、不断学习,人人都敬业,发奋图强,不断更新自己,做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我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和父老乡亲对我需求的程度。社会的需要和父老乡亲的美好期盼,就是我奋斗的目标和任务。”

2010年4月15日,是又一个让裴春亮难忘的日子,他以全票同时当选为裴寨村党支部书记。从2005年当选村委会主任算起,一晃,已是五年时间。

五年的时间,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裴寨村的百姓来说,可谓“天翻地覆”。

“五年中,我们住上了小洋楼,告别了土坯房;吃上了自来水,告别了地窖水;种地用上了管道水,告别了靠天收;修建了水泥路,告别了行路难;收麦子过去靠手工,现在有了免费收割机;过去没钱赚,现在人人有活干,人人是股东;过去娱乐靠打牌、吹响器,现在是组建了腰鼓队,玩起了健身器……”村民裴清仁、裴龙喜、张桂先掰着指头叙说着五年来的变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去年夏天的一天,裴春亮从外地刚回到村里,村民马春英便过来打招呼,说让等一等。不一会,只见马春英抱来了一个大西瓜。“尝尝吧,这是野生的,我看了好多天呢。”马春英憨厚地笑着说。原来,偶然在山坡上发现一个野生的西瓜,马春英便用树叶悄悄盖起来,连自己的亲孙子都没舍得让知道,一直等着给春亮尝尝。

一个人对一个村的爱并不孤独,信任的力量和感恩的力量一样令人感动。裴春亮说,“当时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我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决不能让乡亲们对我的信任打水漂。”

在农村,大年三十晚上人们都有相互端送饺子的习惯。而这天,恰恰是裴春亮最为难的时候,因为村民们给他端来的饺子实在是太多了,放都放不下,吃也吃不完;不要吧,怕伤了大家的感情……

“说实话我也有浮躁、烦躁的时候。”裴春亮说,“但每次只要看到村民们期盼的眼神,我的内心就增添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每次我从企业回到村里,我就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讲话方式,我必须以乡亲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和大家交流…… 俗话说„宁管千军,不管一村‟,毕竟管理村民与企业不一样。也许,只有用“扶老携幼”四个字,才能形容出裴春亮对乡亲们的感情吧。

“村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堑都牵着我的心。”裴春亮说。

裴寨新村会议室的墙上,写着新村“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安居乐业;第二步:振兴经济;第三步:实现富裕、共享和谐……”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现在正在实施第二步和努力实施第三步。”裴春亮说。

共享和谐的内容,被描述为“党员干部人人肩挑重担,个个奋勇争先,让群众走上致富路,共享党的富民政策,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这个目标远吗?记者问裴春亮。

“不会远,”裴春亮说,“我坚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据介绍,在裴春亮的影响下,一个依托裴寨新村,由裴寨、贾庄、张村等周边11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由1万多人组成的裴寨社区,也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在裴寨新村众多的励志标语中,只有一个落款写着裴春亮的名字,标语这样写道:“我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和父老乡亲对我需求的程度。社会的需要和父老乡亲的美好期盼,就是我奋斗的目标和任务。”

是啊,有了这种信念,一个人和一个村的光荣与梦想,会是遥远的吗?

链接:人物简历

裴春亮,男,40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从修理电器起家,经过10多年艰苦拼搏,成为集饭店经营、机械铸造、矿业开采于一体的农民企业家。2005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个人出资3000多万元,无偿为全村群众建设一个新村。同时以多方引资、村民自愿入股的形式,兴建环保节能水泥厂,不但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让每家每户成了企业股东。

裴春亮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06年以来,裴春亮分别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向裴春亮同志学习活动。

今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亲切会见了裴春亮,并兴奋地对他说:“感谢你为山区群众所做的这些好事,你们还要继续努力啊!”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优秀好党员同志学习,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将来为社会做大贡献做准备。

推荐第4篇:河南最美村官裴春亮先进事迹材料

2013河南最美村官——裴春亮先进事迹材料

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社区)党支部书记

他曾经是村里最苦最穷的人,但是经过一番番“炼狱”般的挣扎与奋斗,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的故事,记录了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百折不挠、与命运抗争的励志人生;

他一直不忘乡亲们对他的点滴帮助,全身心地感恩回报,带领全村和周边乡镇群众走上富裕和幸福之路;他的奉献,折射出一个当代中国农民质朴厚道、勇于担当的传统美德;

他一直和时代同行,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为河南七千万农民树立了一个个具有标杆意义的典型示范。

他是裴春亮,一位太行山里土生土长的农民,目前是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社区)党支部书记。

他是继史来贺、吴金印、张荣锁之后,在河南新乡这块古老而厚重的牧野大地上新涌现出的基层村官的先进代表。

○乡情:如果说我眼中含有热泪,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值得热爱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这首歌的旋律,从未从裴春亮心底淡出过。

裴寨村(社区)地处太行山南端山区,村里近600口人、661亩地,由于山地多,严重缺水,所以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 。山里的人们,也在这样的困境中煎熬着、忍受着。

裴春亮是个在苦水里“浸泡透”了的山里娃:瘫痪在床4年的父亲,眼见着大儿子中风,然后和自已一样瘫痪,二儿子死于车祸,三儿子死于矿难,两个买来的儿媳抛下三个孩子改嫁;母亲也在癌症的折磨中离去。临终前,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人,不能没有良心,人不能忘本!”

他永远忘不了父亲被折磨得痛苦万状的表情:“父亲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就这么干躺着。我什么也做不了。最后他终于闭了眼。而我却没钱给他换寿衣出葬。”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刻,裴家已经负债累累。那一年,裴春亮17岁半,一无所有,债台高筑。

裴家的苦难和不幸深深地打动了村里的乡里乡亲。他们以最质朴的善良和厚道帮衬着裴家。村支书让村里刨了两棵集体的桐树为裴老爷子做了具棺材。村民你拿两块钱,我端一碗米,帮助他们家办完了丧事。从此以后,他和三个侄儿侄女身上的衣服是村里人送的,每到吃饭时 ,村民们就轮流招呼着他们去家里吃饭。年少的他知道自己拿不出什么来报答,只能在心里默默念叨:“我裴春亮但凡有成功的一天,一定加倍回报乡亲。” 仅仅读到初二,裴春亮就不得不辍学。他背着母亲到砖瓦窑打工,累死累活。深夜里,躺在简陋的工棚里他想:不能一辈子这样过下去,一定要学个手艺,养家糊口。他去安阳一家技工学校学电机电视维修,120元的学费还缺50块钱,乡亲裴龙旺帮他“添”够了学费,裴春亮知道这是裴龙旺全家人的家当。当母亲拖着病体、含着眼泪送了他一程又一程时,他感觉到了母亲浑浊的眼睛中,承载的是沉重的期望。

裴春亮说,18岁之前的苦难,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当体验过极致的痛苦和绝望之后,即使遇到更大的磨难他也拥有了一颗释怀而勇于面对的坚强的心。两年后,他学成归来,在村西头的路边选了一间门面房,一边给人理发,一边维修电机、电视。后来,他又在这间门店里开起了烩面馆,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裴春亮之后的很多生意和商机,都是理着发、拉着烩面、修着电机聊出来、听出来的。各种广告信息他记了4本。当听说城里人喜欢用大理石、花岗岩装修后,裴春亮就决定去北京推销大理石。

如果说18岁是道槛儿, 24岁则是裴春亮命运的转折点。他骑着自行车穿越望京时,与一辆熄火的白色面包车迎面而过。面包车主艰难地一手扶方向盘一手推车。看到此情此景,骑出几十米后的裴春亮返回头来,二话没说,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帮车主推车。这一公里,是点亮裴春亮人生的一公里,是他实现转折的一公里。面包车主出于感激帮他推销了一批花岗岩,就这一次,裴春亮赚到了9万元。

9万元,现在看来不算多,可是在80年代,9万元是一个天文数字。有了这9万元的第一桶金,裴春亮的生意越做越大。1998年,他把在北京赚的30万元全部拿出来,又找了两个大股东出资15万元,共同盘下了乡里的一个倒闭煤矿。从此 ,财富向裴春亮滚滚涌来。

○报恩:没有乡亲们的付出,就不会有裴春亮的今天

裴春亮富了。但富起来的裴春亮并没有忘记在父亲灵前的誓言和母亲临终前那沉甸甸的教诲。

他要回报,他要感恩。他决定用辛勤创造积累的财富报答乡亲们。

他悄悄地资助了39户贫困家庭,救助了28名农村失学儿童,帮助了13名贫困山区的大学生。到了中秋和春节,他就带着钱、礼品登门看望村中的老党员和生活困难的群众。他先后掏出190万元,为村里购买了旋耕机、收割机,供全村乡亲免费使用。他又拓宽涵洞,铺路架桥;他改造了多年危房的校舍,安装了村中的路灯,为乡亲们购买了健身器材等。裴春亮用这样的方式来感恩 ,感恩于全村人对他们裴家当年的雪中送炭。

没有豪言壮语,但裴春亮的言行,乡亲们心里有本账。他们看到了裴春亮”出息”的整个过程,他们对他充满了新的期望 ,他们想让他出山,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于是,村里的干部和群众一次次登门,希望他站出来 ,挑头干。

一次拒绝,二次拒绝,三次拒绝-------当时生意正做得蒸蒸日上的他并不想让自己的肩上再加上如此沉重的担子。直到 2005年4月初的一天,出差在外的裴春亮赶回居住在城市的家里时,他呆住了:曾经作主刨掉村里两棵桐树为老父亲做棺材的老支书、村民组长、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光屁股一块长大的哥们,齐刷刷地站在他家客厅里,请求他带领大伙热火朝天地干一场。此情此景之下,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热泪夺眶而出。他再也无法拒绝乡亲们对他的信任和期待!

就这样,被“逼”出山的裴春亮当年4月20日以97%的高票当选为裴寨村村委主任。

满怀豪情的裴春亮上任了。但面对现实时,村里的窘困还是让他震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破旧的扩音器以及连着的一个高音喇叭,这些就是村委会的全部家当。

他当时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拿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贴进去、补进去,解决

全村的燃眉之急。

他先出资83万元,为乡亲们打了一眼深水井,安上自来水管,使这个像林州一样缺水、盼水、想水、念水的山村,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

要想富,先修路。为打通村里和山外的交通,彻底改变裴寨村长期以来“有项目,没出路”的尴尬现状,裴春亮和乡亲们一起规划了一条宽25米,长达500米直通山外的柏油路。他率先出资150万元,用于工程前期施工。乡亲们也纷纷出力、出钱,使道路很快修通。

道路修通不久,村里人发现裴春亮经常一个人在村口的那座荒山上转悠。他在琢磨一个心事。当年,两个哥哥买外地媳妇,就是因为家里没有三间破瓦房。如果有三间破瓦房,就不至于买媳妇。他已经给乡亲们买了收割机、装上自来水,实现了两个梦想,他要开始筹划并实现自己的第三个梦想,让全村老百姓都住上敞亮的新房。

一番艰难的抉择和深思熟虑后,他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在村南的荒山上建一个裴寨新村,让全村人住上别墅。大伙儿听后,也惊呆了:全村153户人家,如果全部拆旧屋盖新房,老百姓能负担得起吗?这一大笔钱从何而来?在众人的疑虑中裴春亮作出了一个令全村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个人捐款3000万,建一个160套的连体别墅群——裴寨新村。

消息传开,整个村子里沸腾了。

2008年12月21日,冬至。天寒地冻 山风刺骨,可是裴寨村村民的心却像开水般沸腾着。这天,他们告别土坯房,集体搬进了小洋楼,裴寨村祖祖辈辈几代人想都不敢想的美梦,在裴春亮的操持下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立业: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

让村里人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

如今的裴寨新村,矗立在有着300年历史的裴寨村口的荒山上。曾经光秃秃的地面上,如今生长出的160套两层小别墅楼,格外引人注目。与此相配套的卫生所、超市、幼儿园、澡堂等基础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

“我的目标是让村里人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裴春亮说:“安居了,下一步是乐业和有保障。”他明白,给予只是解决顿饱,不能解决长饥,只有让乡亲们自己参与创造致富,才是“乐业”的根本保证。

裴春亮说,自己是在小广播里听着评书岳飞传和史来贺的故事长大的,史来贺、吴金印、张荣锁一代接一代的模范群体,就出在裴寨村的周围。他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继承优秀的传统,泽被一方乡里。

裴春亮和村民们一起,开始了新的创业。2007年,投资4.3亿元的春江水泥有限公司破土动工。裴春亮拿出大部分的投资,分给全村人股份,从而兑现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承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小孩一出生,嗷嗷的哭喊声中就带着2万元的干股成为裴寨村的新股东。

细心的裴春亮还想到,村里的男劳力都到春江集团上班了,妇女们怎么办?他找到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好伙伴,鼓励他投资兴办织袋厂,带领妇女们为春江水泥配套生产包装袋。就这一个企业,就为300多名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每个普通女工的月均收入七八百元,熟练女工的月工资最高能拿到1500元。有些妇女实在出不了家门,还可把半成品拿回家抽空加工,不出家门照样挣钱。

村里那些上了点岁数的人也闲不住,大家都想找个活儿干。裴春亮对原有商业街进行改造,以商户筹资的形式兴建南北约500米的新商业一条街,900多间门面房,又安排了500人就业经商。如今,不仅全村的乡亲都得到了安置,周边十几个村的3000多名剩余劳动力也都纷纷来到裴寨就业挣钱。 裴寨村虽然吃上了自来水,但是仅仅解决了居民的吃水问题,600多亩耕地还是望天收。盼水的急切心情再次使他决定:利用山沟地势,修建一个小型水库,将120多公里外的太行山水库的水引到村里。现在,一个总投资6000万元的水库正在建设,预计2015年完工,届时裴寨将告别缺水的历史。不仅所在的张村乡1万多亩土地能够浇上水,毗邻的常村镇的7000多亩土地也能告别望天收的历史。

如今的裴寨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破烂不堪的小村庄,而是一个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幸福的现代小城镇。

○发展:开银行搞旅游种红掌 ,新时期的农民时尚而风光

就如即将建成的水库滋润干渴的土地一样,裴寨也幸福着周边的乡邻。裴寨也不再是一个小山村,周围村庄的群众正在向这个配套设施齐全的地方聚集。裴寨迅速完成了城镇化建设,实现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吸附力的新型社区,它吸引了全乡97个自然村、23个行政村6400多口人住进裴寨社区。太行山深处的裴寨社区,正在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标杆、一个样板。

同时,裴寨社区的农民还与时俱进,搞起设施现代的新型高效农业。裴春亮组织大家对搬迁腾出的600多亩土地进行复耕,加上原来的耕地,1250多名农民种上了1700多亩的鲜花和蔬菜,一年四季,非洲菊、百合、红掌,次第开放,绚丽多姿,将裴寨社区渲染得更加美丽、更加夺目。

每天清晨,鲜花带着露珠从这里出发,奔向了郑州、新乡等大城市,大城市的居民也循着花香,来到这里的宝泉景区休闲度假。百泉宾馆、家庭餐馆、农家饭菜,裴春亮也将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虽然深深扎根在山区,但是裴春亮却一直盯着山外,向着高端。他将金融业引入社区,发起参股推动组建了8所村镇银行,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传承:以“情德法”治村 让中国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每个心怀梦想的人,只要你努力奋斗,大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一旦沾染了铜臭,就容易忘却良知。富裕后的农民,如何不为利益所惑,不为金钱丧失传统的美德,一直是裴春亮苦苦思考的问题。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提出了以“情德法”治村的理念,其核心就是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以法规范人。

在裴寨社区,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石头铭”。社区入口处,社区十字路口,家家户户门前,树立着大大小小100多块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面镌刻着充满警示和教育意义的名言。

“国家之利,知无不为”,“乡邻之事,知无不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孝,不是明天的事,是今天的事现在的事”。这些警示时时刻刻提醒着居民,不忘本、不忘恩,做好人、做善事。如今,裴寨社区里就连几岁的孩子,在社区里或广场上,看到纸片、烟头就去捡。而这在一般村庄的小孩是做不到的。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有都少奉献,就会收获多少认可。这些年来,裴春亮获得了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华慈善人物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报恩之旅在路上,发展之路在延伸,裴春亮这位43岁的中原汉子,用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书写了人生华丽的乐章。他是中原农民的骄傲!

推荐第5篇:学习邵春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邵春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了邵春亮同志先进事迹后,作为大学辅导员的我,不禁感叹是什么让邵春亮同志对少数名族学生如此关怀备至,是什么样的毅力促使他能夜以继日,坚持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个春秋,又是什么样的追求让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如此敬业奉献。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邵春亮同志是所有党员的榜样,自他1986年大连理工大学开始招收民族预科班起,一直担任该班班主任至今。对于少数名族的学生,他视生如子、关怀备至,很多同学都称其为慈父。少数名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在历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现在各个大学招生中都有一部分的少数名族学生,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内地沿海地区教学质量差距较大,文化课基础不充实、民族风俗、生活习惯更是千差万别,对于他们,作为辅导员的我们,更应该给予加倍的关注。尊重他们的信仰,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以保证他们这个特殊又不特殊群体生活学习的顺利进行。邵春亮同志接手这个班后,以慈父般爱心,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学习到日常生活给予了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这无疑是解决各种棘手问题最好的方法,用真诚去对待这个群体,得到他们的理解,使学校方面和学生方面配合顺利,让学生在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中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带着信心和能力走入社会,服务社会。少数名族的学生更肩负着促进少数名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使命,培养好他们对国家统一团结,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邵春亮同志胸怀大局、牢记职责的强烈责任心震撼着每一个人。无论是作为以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工人,都需要有一颗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心。更重要的是邵春亮同志胸怀大局,他为国家的统一着想,为为社会的安定考虑。“民族地区的学生,虽然文化课基础差点,但他们都很纯朴,也很聪明,不教育好他们,就是教育的失职。”“少数民族地区是祖国的重要一部分,建设好这些地区,关键还得靠少数民族。把这些娃娃培养教育好,将来他们回到民族地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都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可见他是一个有着怎样胸襟的智者。是国家培养了他,他也竭尽全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回报国家给予他的恩泽。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他以培养少数名族学生为出发点,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二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的工作着,这种精神,这种睿智值得每一位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学习,深思。

邵春亮同志扎根教学一线、刻苦钻研业务的高度事业心令人敬佩,叹服。作为一名老师,教授学生准也技能是天职。虽然他把全部身心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生身上,但他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和他的班主任工作一样出色。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天24小时要当成48小时用,耗费的经历可想而知。对于邵老师来说,没有假期,没有休息日,没有停歇。他深知,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还是专业知识的研究,这样才能让学生一届比一届强大,少年强则中国强!虽然我只是一名学生辅导员,与教师的工作内容相差甚远。但是同样,我们可以刻苦专研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日常管理的效率,如何改革可以使同学们一心一意学习,远离网络的毒害。如何才可以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毕业后工作竞争有多激烈等问题。拥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敬业奉献,干出特色,干出成绩。 生命是有限的,精神是无限的。我们要从现在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像邵春亮同志那样,以慈父般的心对待 、胸怀大局,爱岗敬业、心系学生,刻苦专研,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道路中去,从而实现我们教育工作者对社国家对社会对家长的承诺和自我的人生价值。

推荐第6篇:学习邵春亮老师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邵春亮老师先进事迹体会

邵春亮,一位普通的教师在普通的岗位上用最朴素的行为演绎着自己最不普通的人生价值真谛。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带过6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一位普通的教师在普通的岗位上用最朴素的行为演绎着自己最不普通的人生价值真谛。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带过6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各个视如已出,他尊重、爱护学生,像父母一样对待每名学生。平凡中透着伟大,渺小中闪烁着崇高,严厉中显示着关爱,呵护中体现着柔情。家长、老爹亲爷爷的称呼是学生们送给他最好的礼物。作为一名民族预科班的班主任,面对具有各个民族习惯的学生,他用自己的柔情将班级同学团结起来,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新生报到前他都提前查看学生电子档案材料,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爱好、习惯、性格都了如指掌,当学生一报道便能直接叫出名字来;很细心的将食堂、寝室、自己的联系方式以及注意的事项都写在黑板上,让远离家乡的学生感觉到有一种回家的温暖;学生有病自己为学生带去吃的;学生寒假不回家领着学生去吃自己的民族特色;为他们„„。一切一切很普通,一切一切很平凡,但就在这普通与平凡中用自己的柔情关爱着学生,体现着教师的责任。

人生七十古来稀,作为一名七十多岁的老人,也许别人在家已经颐养天年了,但是他依然和学生在一起用自己的激情感染着学生,鼓励着学生,和学生一起跑步持之以恒,等学生熄灯后再回去休息与日月同辉;亲自去学生家里慰问,与学生进行书信往来;为学生进行人生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业报告„„。点点滴滴的小事,平平淡淡的工作,但就在这点滴与平淡之中用自己的激情鼓励着学生,体现着教师的良知。邵春亮老师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让我颇为感动,作为一名老师,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辅导员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些学习体会:

立足本职,甘做铺路石在邵老师身上,集中体现了他对祖国、对事业、对学生 满腔热忱的爱!邵老师多次去过新疆,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动容。他常跟学生们讲,我们的国家太需要人才啦,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邵老师已是一位70多岁高龄、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人。但是,从23年前开始,他就担当起了班主任的工作。几十载春夏秋冬,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为班主任工作倾注了太多太多心血,割舍不下这份对事业的热爱。

邵老师直接带过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有600多人,这些学生没有一人掉队。他把这些学生看成了自己的亲骨肉,可以说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中,

都无时不闪现着邵老师那慈父般的身影!我们将在全省高校深入开展向邵春亮老师学习的活动,希望广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以邵老师为榜样,把对祖国、对事业、对学生的爱洒遍美丽的大学校园,并涌现出更多像邵老师那样的好老师。立足教育本职,为学生们献出一片无私爱心。邵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的情感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教育、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父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他的爱犹如慈父,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我们要学习邵老师的那份责任,那份热情,那份执著,那份对事业毫无保留的忠贞。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我们应当学习邵老师以学生为动力, 以育人为首的精神。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为学生教课,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普通人,把普通的事做实、做细、做到位,就是不普通,就是高尚;平凡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坚守、乐于奉献、甘于平凡,就是不平凡,就是伟大。榜样在身边,学习见行动。邵春亮老师,点亮的是少数民族学生们的理想信念,照亮了我们所有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心灵。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团结是硬任务,是第一职责。我们学习邵春亮,就要牢牢把握时代主题,紧紧围绕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邵春亮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通过学习我有着很深的感触,

虽然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但与邵老师比起来,我们的工作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从邵老师身上,我再次领悟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向邵老师学习,全身心忘我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之中!学习他那种把教育事业放在第一位,把爱国主

义体现在具体岗位上,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邵春亮老师以扎实的师德表现为我们铸就了丰满的师德形象,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从他的身上所散发出的撼人心魄的师德魅力,必将召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奋发进取,以忘我的精神献身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无私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人格的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培养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将爱撒满校园,让家长放心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无私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人格的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培养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推荐第7篇:邵春亮

近日来,七十四岁的大连理工大学邵春亮教授的先进事迹经辽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之后,在辽沈地区反响强烈。邵春亮同志二十余年来一如既往地关爱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倾心育人,先进事迹感人至深、高尚人格催人奋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学习,深刻思考,努力工作,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第一、要学习邵春亮同志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做好教育工作,邵春亮同志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七十余岁的老人,本该闲赋家居,乐享天伦,但是,他仍然以全身心地关心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他说过:“不教育好他们,就是教育的失职。”反映出他忠于党、忠于的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要学习邵春亮同志胸怀国家建设、民族团结的大局观念。邵春亮同志说过:“少数民族地区是祖国的重要一部分,建设好这些地区,关键还得靠少数民族。把这些娃娃培养教育好,将来他们回到民族地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看出,邵春亮同志是从促进祖国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度来做好具体工作的,细微之处见精神。邵春亮同志正是以这种高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学习到日常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第三、要学习邵春亮同志以人为本、润物无声的人文关爱。邵春亮同志对每个少数民族学生视生如子、慈父般关怀备至,把党的关怀温暖送到每个学生的心上,他确实做到了以人为本,真正地体现大学精神,人文关怀。学习邵春亮同志的博爱胸襟,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四、要学习邵春亮同志持之以恒、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一个人做点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邵春亮同志能够二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实在难能可贵。时间是试金石,历经无数春风秋雨、酷暑严寒,却初衷不改,甘于奉献,反映出邵春亮同志的严谨的工作态度。

第五、要学习邵春亮同志扎根一线、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邵春亮同志不仅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还在教学、科研方面倾注大量的精力,在物欲化、功利化倾向加剧的时下,显得尤为可贵,这和某些关注个人得失、轻视甚至忽视育人的人与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顾炎武有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可以用来作为韶春亮同志奉献人生的恰当写照。今天,我们学习邵春亮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事迹中反映出来的精神实质:即,红烛照人的高风亮节,春蚕吐丝的奉献胸襟,老骥伏枥的千里之志,春泥护花的至爱深情。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以邵春亮同志为榜样,以为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在工作中,切实践行。

沈阳化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曹庆新

近日,看到网上有好多人都在写学习邵春亮的博文,于是上网搜了一下,简单看了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被网上找来的东东深深的吸引了,也被邵春亮这位白发老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被这位老人家对学生的关爱所折服。邵春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儿,用一颗滚烫的爱心温暖并感化了学生的心。

邵春亮一个普通的74岁的老人,从1986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首届民族预科班的班主任以来,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从黑发人变为现在的白发人。他以慈父般的爱心,向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从学习到日常生活给予了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系和爱护。他用心牢记着对学生的爱要融入到血液中。

在邵春亮老师身上会发现很多宝贵的精神。从邵老师对工作对学生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可以看出,只有更多接触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用心去关注他们才能做好大学辅导员工作。他改进了对学生工作的理念,从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从服务学生转变为用心去帮助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心声和想法,积极的去引导学生去树立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多到学生宿舍、课堂、网络、家庭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做他们的好朋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贴心人,积极去帮助和去解决他们的困难。从身边的小事、琐事做起,去关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他还组织开展了许多校园文化活动、公益性活动、奉献爱心活动让学生真正学知识、受教育,成为崇学尚用、德技双修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邵春亮的精神像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每个人工作努力的前进方向。邵春亮老师品格又向一面镜子,照亮着大学教师职业的伟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每一位大学老师都要争做邵春亮式的好老师,时刻请用心去牢记“对学生的爱要融入到血液中”。

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院长殷福亮就曾经是邵老师的一名学生。他清楚地记得,他们上学的时候邵老师就已经通过研究学生档案,开始认识他的学生;现在虽然改成大班授课,一个班级有200多人,但邵老师第一堂课基本上能叫出2/3的同学的名字。那时,邵老师也天天跑到宿舍叫大家起床跑操。“没承想,这一叫就是几十年。”殷福亮说,民族班班主任是别人眼中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邵春亮老师不仅干了,还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来自不同民族,生活习惯、民族习俗都有很大的差异,邵春亮老师能够潜心钻研各民族学生的特点,对他们的民族习俗、各自特长爱好,甚至是家庭情况了若指掌,有针对性的开展育人工作,使来自各少数民族的学生能够团结、融洽的求学于大工。

殷福亮回忆说,当年,邵老师到湖南招招来两个学生,本来学生入学以后就和他没关系了,但邵老师始终关注他们的成长。本科毕业考研时,邵老师找到殷福亮,向他推荐这两个学生。“这就是邵春亮,他拿哪个孩子都当自己亲生的待。”

殷福亮说他当上院长之后曾经找邵老师谈过话,劝他歇歇,别太辛苦了,但邵老师说,“我对学生有感情,给学生上课我高兴,就是不给钱让我上课也行”。

在邵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一批批少数民族学生回到边疆报效祖国:学生杨一鹰到地质队,赴戈壁滩实习,三天内脸上的皮全蜕光,冒着四十度的酷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风餐露宿;学生孙大胜,条件很好,但为了事业选择去了克拉玛依油田;王庆章,入学时英语成绩偏低,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英语成绩通过六级考试,毕业后也去了独山子,投入国家石化建设事业的滚滚洪流中„„

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一位74岁的老教授像火种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采访邵春亮的这些天里,我们一直被这样的疑问牵绊。还是大连理工大学宣传部长郭金明帮我们找到了“迷底”,据他说,邵春亮在理工大学不是个例。“大连理工大学建校60年来,一直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修养,从1950年开始学校就成立了专门的政治教研室,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第一任务、教师的第一职责。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工这片沃土不断涌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教师。”

“邵春亮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也是我们学校民族班的班主任。他是怀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来做这项工作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是怀着一份真情来做这项工作,用博大无私的教育的爱去为学生导航,去关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他针对少数民族班学生特征,就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23年如一日,很了不起,因此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爱戴与尊敬。”大连理工大学张德祥书记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他就是从大量的、平凡的、日常的这些小事做起,点点滴滴,春风化雨,来教育、培养每个学生。他是用这样一种真情,用这些非常具体的事情去感染、去帮助每一个学生。”

写在结尾:

如果你去西部那片热土走一趟,亲自感受一下那里人们对发展繁荣的渴望,你就没有理由不关心爱护来这里求学的孩子们。父母大老远地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我怎么也得让他们放心啊。将来学生的成才,就是对咱们这些当老师的最大回报。

——邵春亮

近期一位优秀教师的名字及他的先进事迹让我们都颇为感动,他就是邵春亮老师。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以下从几个方面谈本人学习邵老师的一些体会:

立足教育本职,为学生们献出一片无私爱心。邵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的情感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教育、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父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他的爱犹如慈父,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我们应当学习邵老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为学生教课,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他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通过学习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与邵老师比起来,我们的工作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与邵老师比起来则更是无法相比。 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邵春亮老师以扎实的师德表现为我们铸就了丰满的师德形象,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从他的身上所散发出的撼人心魄的师德魅力,必将召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奋发进取,以忘我的精神献身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无私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人格的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培养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从邵老师身上,我再次领悟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向邵老师学习,全身心忘我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之中!

学习邵春亮事迹有感——如何做一

名的辅导员

发布时间:2009-03-23 22:03 连日来,大连理工大学民族预科班班主任邵春亮的先进事迹在大连理工校园广为传颂,不论是年逾花甲的老教授,还是刚工作的青年讲师,都为邵春亮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通过网络,我同样也深深的为邵春亮老师的“二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邵春亮,男,1935年生人,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教授,

1986年的秋天,邵老师与电子系新疆少数民族班的38名学生结缘,从此开启了他有着30年党龄、对民族团结大义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民教师爱的闸门。邵春亮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师,除了教课外,他还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民族班的班主任一职。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是怀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来做这项工作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用博大无私的教育的爱去为学生导航,去关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他针对少数民族班学生特征,就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在邵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一批批少数民族学生回到边疆报效祖国:学生杨一鹰到地质队,赴戈壁滩实习,三天内脸上的皮全蜕光,冒着四十度的酷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风餐露宿;学生孙大胜,条件很好,但为了事业选择去了克拉玛依油田;王庆章,入学时英语成绩偏低,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英语成绩通过六级考试,毕业后也去了独山子,投入国家石化建设事业的滚滚洪流中„„。

这一件件令人感人的事迹,让我在收看邵老师事迹时,心不由得砰砰直跳,也引出了,这段时间我一直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辅导员呢?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有效的辅导员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不仅仅对学生进行着最基层也是最直接的管理,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多,扮演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特殊角色。因此大学生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通过对网站上的一些文章浏览,我非常同意以下这样一种观点: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一定要具备“四心”,即要有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

1、责任心。对工作的责任心是辅导员开展一切工作的原动力,是所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一位辅导员工作的最基本的准则。辅导员的工作很杂、很细,有些辅导员工作确实太忙,无力做太细致的工作,这样可能就会忽略一些细小的问题,造成恶性的循环。因此,辅导员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同学,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对学生的困难要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细心。现今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扩大,大多是娇生惯养,没有多少社会阅历和经验,经历的挫折很少,进入大学后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生活环境不适应、孤独感和空虚感、学习方法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等等,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而且相对地封闭自己的情感,这就需要辅导员细心体贴,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并及时给予正确引导。

3、耐心。耐心能促使学生与辅导员交心。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变化,愈来愈缺乏自理、自立能力的现今大学生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辅导员来帮助解答,包括学习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甚至感情方面纷繁复杂的各种“鸡毛蒜皮”的大小事务等等,虽说感觉像“保姆”,但却能很好的和学生建立起家人一般的信任和理解的关系,这就需要辅导员非常有耐心,仔细聆听学生们的心声和要求,耐心地为他们进行解决,做一名忠实倾听者和解惑者、援助者。

4、爱心。爱是人与人沟通心灵的基本方式。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最终得到学生的信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辅导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找学生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自强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辅导员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真心对待学生,把精力放在学生身上,无论哪一类的学生都需要辅导员的关爱。

以上是我观看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邵春亮教授事迹的一些初步感想,希望能有机会与广大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并从中学习。

211:学身边榜样 传真爱薪火--大连理工大学师生畅谈学习

邵春亮先进事迹感受

5月10日上午,邵春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尽管校园里下着濛濛细雨,师生们还是一早就来到学校礼堂,聆听邵春亮老师的动人事迹。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教授邵春亮同志出生于 1935年,1960年从大连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至今。自1986年起,他开始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民族预科班班主任,至今已有23个年头。1995年时,年届六旬的邵春亮本来已到退休年龄,但由于他出色的专业课教学水平,以及在做民族学生工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突出成绩,被学校返聘为礼聘教授,继续从事专业课教学并担任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至今,他以74岁高龄,仍然继续坚持在教书育人工作第一线。

邵春亮视生如子,不辞辛劳,不厌其烦,满腔爱心,甘愿奉献,以真挚的爱心、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钟爱的教书育人事业,把一届届民族预科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顺利地升入大学,邵老师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和欢迎。邵春亮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用真心、爱心来培养教育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他师德高尚,精神执着,事迹感人,令人钦佩。在邵春亮身上,体现着强烈的责任、执着的追求、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定信念,体现着胸怀祖国、心系边疆、积极为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谐稳定的大局观念,体现着爱教敬业、爱生如子、模范履行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的强烈责任意识,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矢志不渝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怀。邵春亮老师视生如子、对学生关怀备至,有着一颗慈父般的爱心;他胸怀大局、牢记职责,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他扎根教学一线、刻苦专研业务,有着高度事业心;他执着坚守、有着甘于奉献的一颗恒心。

今年,正值大连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及全面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学校深入挖掘身边典型的教育内涵,组织全校师生学习邵春亮同志先进事迹,从学校领导、教师到普通大学生无不感到深受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晓文认为,邵老师视‚教书育人‛为生命,堪称园丁的典范,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大家被深深的感动着、激励着、鼓舞着……他让我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操守有了更深的领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有了更深的理解。全体理论课教师将以邵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用执着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用自身的道德品行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土木水利学院的班主任李玉华感到,对照邵老师所作所为,发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自己想去做但没有做到的,邵老师做到了,敬佩感动之余,也在鞭策自己,努力像邵老师那样工作。邵老师做民族预科班的班主任,我们做本科生的班主任,虽然稍有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呵护。他们远离父母,我们扮演的角色,不止是老师,还是他们的亲人。邵老师的事迹,让我们体会到,身为班主任,我们虽然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给予孩子们春风化雨般的爱,就是最伟大的壮举。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05级的辅导员孙毅超,2000年进入民族预科班,作为邵老师的学生,她深有感触地说,正是邵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了她,‚我愿意从我的老师手中,接过爱心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地传下去。‛孙毅超把自己比作被海浪冲上沙滩的小鱼,是邵老师用手将她放回大海,让她有了今天的广阔天地。

‚离开预科班三年了,最忘不了的还是邵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邵老师。我们无话不谈,谈理想,谈生活,谈将来的打算,我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他听,因为他最懂我。‛能源与动力学院06级学生库尔班江〃乌丝曼回忆起自己在民族预科班时的情景,感慨不已。

学校党委副书记邵龙潭说,邵春亮老师这种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境界值得我们去学习,邵老师代表的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是一个优秀的群体,是一种优良的传统和校风,是一个优良环境和氛围。学校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邵春亮老师、做教书育人楷模”的活动,从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用典型引路,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教育感染身边的人,把对事业、对学生的爱心与责任落实到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上,为国家的团结稳定、繁荣富强培养教育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让邵春亮老师的高尚精神在我们大连理工大学薪火相传。

校党委书记张德祥说,邵春亮老师20多年不图名不图利,甘于奉献,把大爱给了学生,这是一种神圣的爱,这种爱了不起。他用自己的做法和体会诠释者教师的职责,诠释着教育的爱,邵老师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先进代表,我们感到光荣,更感到责任重大。学校要把邵春亮老师的先进事迹宣传好,把班主任、辅导员、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邵春亮 男 1935年生人,中共党员,大连理

工大学电信学院教授,自1986年大连理工大学开始招收民族预科班起,担任该班班主任至今。

真情浇灌民族花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6日 第十三版)

在新疆很多人的心目中,内地有两个地方占有重要的位置:一个是在经济上给予新疆大力援助的广东省,另一个就是在人才培养上给了新疆大力支持的大连理工大学。

有一组数字可以为证:24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共招收培养新疆民族预科班学生804人;15年来,招收培养新疆企业管理干部900人;5年来,累计招收少数民族本科生2378人、研究生1294人(其中博士生196人,硕士生1098人)。

大连理工大学坚持不懈地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赢得了党和人民的肯定。今年5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上,大连理工大学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在大连理工大学,年过六旬的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邵春亮教授是从事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的优秀代表。他曾担任多届预科班班主任,每天早晨与同学一起出操,晚上到宿舍察看就寝,白天随时进课堂了解学生听课状况,课余时间、公休假日,甚至连午餐时间都要到清真食堂和同学们在一起。

邵春亮把带过的每一名少数民族学生看成了自己的孩子,他的真诚也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尊敬。一群来自新疆的“克里木”们,亲切地把邵春亮称为“老爹”。大伙儿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找“老爹”说,有什么烦恼也会告诉他,什么事儿拿不准主意更愿意找他商量。

在20多年的民族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连理工大学积累了培养各层次少数民族学生的丰富经验:本科招生适当降分,择优录取和定向招生;培养模式灵活多样,针对不同教育层次和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案;毕业时除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外,鼓励学生继续深造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俗,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少数民族学生安心求学的保证。大连理工大学600平方米的清真食堂实行零利润的政策,每年还在民族学生的饮食方面补贴20余万元。学校专门请来经验多、水平高的清真风味炊事员,根据不同季节准备不同的口味———手抓饭、拉条子、大盘鸡、红烧洋芋牛肉等;特意聘请新疆厨师制作了“烤馕炉”,让同学们能够吃上家乡的烤馕。每逢“库尔班节”、“肉孜节”,都会安排丰富多彩的节日联欢活动。学校从基金中为民族学生发放伙食补贴,为家境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假期路费补助,并优先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和申办国家助学贷款;专门给预科班学生设立了“励学奖学金”,并积极争取社会资助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成绩优异的新疆地区民族学生。

目前,大连理工大学的民族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由预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多层次,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多形式组成的民族教育教学体系,预科班学生招生范围扩展到贵州、内蒙古、广西、甘肃等省区。在涌现的优秀学生中,有我国第一个锡伯族女博士葛翠凤,有担任校博士生学生会主席,多次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维吾尔族学生克里木……他们既是大连理工大学的骄傲,更是边疆人民的骄傲。

推荐第8篇:学习裴林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裴林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双鸭山农场小学张立秋

2014年3月5日下午,我参加了双鸭山农场组织部孙部长组织全场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活动,全面学习了“为民、务实、清廉”典范、八五二农场场直管理区主任裴林枝的先进事迹,深有感触、受益匪浅,他带着一颗热忱的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把民所需放在首位,是我们农场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一、为民—深入群众 为民解忧。

学习他切实深入群众,积极解决处理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的工作精神,能够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裴林枝同志就恰恰做好了这一点,他始终保持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得民心,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我深知:一个教职工群众的事情,对于全校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我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认真倾听教职工群众的意见和问题,积极主动的帮助教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二、务实—求真务实 维护民利。

裴林枝同志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让奉献成为习惯,尽自己所能,积极为职工群众谋得实利,并从平凡小事做起,从具体工作做起,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牢扎根于岗位上。马克思指出,人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教职工群众工作也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依归,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树立干群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来信当成家书,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真心实意的同教职工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同呼吸,时刻把他们 1

的冷暖疾苦挂在心头,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利。

三、清廉—清正廉洁 作风扎实。

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时刻保持扎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遵守国家和单位有关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在学习中,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用科学理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用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树立一道坚不可摧的防腐墙,同时。端正职业道德思想,增强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坚决树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

通过对裴林枝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我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把教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维护好形象,积极为教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实际的困难,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在管理局教学质量监测活动中取得更大、更优异的成绩!

推荐第9篇:罗贤亮先进事迹

罗贤亮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罗贤亮,男,36岁,中共党员,沙井驿街道司法所副所长,兼任沙井驿元台子社区书记,在他任职几年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在同事的指导下,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宗旨,努力做到与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所学之长,为群众服务,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艰苦奋斗、扎根基层;同时积极认真地做好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得到了领导和群众们的认可。

按照兰渝铁路征地拆迁的总体规划,沙井驿辖区的开发力度日益增大,在拆迁过程中主要负责辖区内拆迁违拆的他一直在工作中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吃苦耐劳,心系民心。使得拆迁工作有序顺利的得以进行。

一、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拆迁工作是一个政策性很强、标准要求很高的工作,罗贤亮同志坚信“要想搞好工作,首先抓好学习”这一理念,他深知作为一名拆迁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知识。才能适应新时期拆迁工作,因此他坚持把学习与工作贯彻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点,当好表率,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实际,做到边学边思,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水平。他不断的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经常加班加点学习研究与拆迁工作相关的政策及规定,同时还虚心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认真的研究钻研土地法、物权法等法律,使自己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水平日益提高,得到了群众、领导的认可,为在实际中推进拆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二、以人为本,积极奉献拆迁工作

该同志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拆迁过程中,他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以换位思考的形式开展工作。

该同志坚信摸清被拆底数是推进拆迁进度的有效办法,于是他以“假如我是拆迁户”的思维方式带领拆迁小组开展入户工作,。该同志带领队员进户后,根据政府下达的任务数量,一户一户进行底数核查,根据不同情况分类,认真研究办法,制定措施,反复登门入户做思想工作,通过努力,工作逐步取得突破。针对公房积极宣传政府先拆迁多奖励,迟拆迁少奖励,甚至不奖励的政策,得到了拆迁户的理解,并用政策引导被拆迁户,用事实说服被拆迁户,以自律的言行赢得了被拆迁户的称赞。

该同志坚信做好政策宣讲是推动拆迁工作的有效保障。于是他认真研究区委、政府的拆迁政策和补偿标准,在进点前积极与拆迁办公室联系,就相关政策进行咨询。入户进点后,积极向被拆迁户进行政策宣传,使区委、区政府拆迁标准和拆迁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并认真根据政策规定为拆迁户测算补偿,尤其将优先拆迁的优惠政策宣讲到位,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愿,得到了拆迁户的一致认可。

该同志坚信坚持科学操作是推进拆迁进度的有效措施。严格按照规范的法律程序进行拆迁,积极和拆迁办公室联系汇报拆迁工作进度,及时与拆迁办公室工作人员联系,进行实地测量,实地核算,和拆迁户面对面的开展工作,让拆迁户感觉到工作的公开、公正性,我们做到了动员成一户就签订一户拆迁协议,就补偿一户的拆迁奖励款,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和我们拆迁工作者对他们的关爱。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科学规范的操作,拆迁小组做到了签一户,清一户,没有反悔和扯皮现象的发生。

同时,罗贤亮同志为了做好拆迁工作,日以继夜,长期奋斗在第一线,主动发扬“5+2”“白加黑”精神,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处处为拆迁户着想,及时的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群众当中树立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国家干部形象。

三、创新方法,用心做好群众工作

拆迁工作中,该同志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在政策法律范围内本着“争取群众利益最大化”原则,注重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做到依法拆迁,和谐拆迁。他本着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是拆迁工作的根本的思想。工作中,他一直强调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要求拆迁小组成员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拆迁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拆迁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沙井驿地区拆迁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被拆迁户邻里纠纷问题、被拆迁户家庭纠纷问题等,他都通过入户当面调解,将矛盾一一化解,使被拆迁户与政府之间达到共识,从而自愿的签订拆迁协议。同时他在工作中以讲解拆迁政策,宣传拆迁办法为突破口,和拆迁户以朋友的形式谈问题,不打官腔,不摆架子,以心换心,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关心,多一分责任,让拆迁户切实感觉到拆迁小组想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困难,想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利益,想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幸福,征得他们对政府拆迁的理解,征得他们对政府拆迁的支持,得到他们对区委和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认可!

四、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工作制度

对于工作,该同志严于律己,对拆迁户一视同仁,不徇私情。在工作中坚持实是求事,保持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作风方面,该同志积极保持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的作风,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对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各项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该同志在工作中对自己高要求,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身正气,坚持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工作阳光操作,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把好个案排查,接受群众监督,所经手的拆迁户无一差错。无一拆迁上访,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推荐第10篇:记丽景房管员裴春山

奉献出一颗真心来——记丽景豪庭房管员裴春山

有人说,物业是在理解和不理解中工作的,可丽景豪庭房管员裴春山认为,只要有爱心、诚心和信心就能够做好这项工作。裴春山是2011年11月应聘到中天物业公司工作,一直到现在。裴春山待人热情、实在,无论干什么工作总是很踏实,为人正直,并且乐于助人。

作为一名房管员他拥有一颗关爱的心。真心为业主排忧解难,对待小区业主就像自己的亲人那样去体贴、去关怀。业主需要帮助时,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业主。2011年11月的一个上午,3号楼7单元一位70多岁的大妈来物业,特地表扬裴春山,老人说前几天,她家里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没有电了,儿女也都不在身边,老人一时可急坏了,只好找到物业帮忙,裴春山得知后连忙与公司电工协调,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通过这件事,大妈十分感动。见人就说小区物业太好了。 2011年12月,3号楼3单元101室由于下水道堵塞,污水冒的滿地都是当时业主十分着急与物业联系。裴春山接到电话后,马上与客服经理和维修人员赶到现场,经过仔细查找原因,是3号楼前排水井堵塞导致业主家的下水管道不通,裴春山不怕脏不怕累同维修人员将一桶一桶的污水清掏出来。为了让业主下水尽快疏通,他连中午饭都没吃上,却没有半名怨言。但是他用自己实际行动赢得了业主的赞誉。当谈及这些事的时候,裴春山淡淡一笑说:“这件事我都记不得了。”许多业主通过这件事也认识了他,有什么事也愿找他帮忙。

作为一名房管员,他有一颗包容的心。面对小区形形色色的各样业主,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他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处理问题时循序渐进,不急不躁。面对情绪激动业主的责难,不激化矛盾,善于克制自己,不让业主左右自己的思路,轻轻的一句问候,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茶,可以安抚业主急躁的情绪,缓和气氛,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他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1-2-201业主拖欠物业费,我们上门催缴,业主以不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等理由为借口,拒绝缴纳,并且态度恶劣,说话相当难听;面对业主的责难,他并没有甩手而去,而是面带微笑,心平气和与业主拉起家常,询问起家里的哪处工程质量有问题,我是否能帮上忙,随着气氛的缓和,业主的脸上也有了笑模样,话也多了起来。他就趁热打铁,连续几天找他沟通,业主也对物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但把以前所欠的物业费全部结清,还与物业成为了朋友,十分支持我们的工作。作为一名房管员,要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善于化解矛盾,善于与业主沟通,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

作为一名物业房管员,不仅应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充满爱心,用爱去体贴、感动业主,用爱心来拉近与业主的距离,融洽物业与业主的关系,这是做好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这些看似简单,要真正做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人说跟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最不好做,有人还说跟物业业主打交道的工作更不好做。但是,不能因为不好做就不做了,这个工作总还是要有人去做的。有了困难我们要克服,有了矛盾我们要协调、解决,他觉得作为一个物业管理员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他常说:“服务管理永远占第一位,在物业管理的日常事物当中的每件事都要尽可能的做到使业主满意,业主满意了物业公司自然就会收益。举手之劳的一件小事,也许它能给你带来一个很大的收获”。

丽景豪庭内勤 徐丹

2012-2-14

第11篇:学习裴林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裴林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北大荒八五二农场有个裴林枝,虽然我与他素未谋面,但是如今我却被他无私奉献感动了。他是心系群众疾苦,把工作像生命一样热爱的千千万万优秀领导干部中的一员。伟大见于平凡,崇高源于质朴。他崇高的品格奉献的无私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裴林枝在任社区任主任时,可谓一家之长,大大小小的与民相关事宜都要经他处理,无私的操劳、悉心的工作、耐心的劝慰为他赢得了百姓的爱戴的同时也遭到了死神的嫉妒,突发的脑出血让他在还没有到达医院的路上便与世长辞。灰白色的天空仍然飘着雪花,这个春天注定挽留不住离去的他,照亮百姓的这颗流星就这样无声的陨落,夹杂着泪水的雪花在八五二的土地上融化。他没有带走遗憾因为他生的清廉死的伟大,但他又留下了许多遗憾,和女儿寥寥的相聚留给女儿的是一生对父爱的渴求。就这么没了,十里长街满满的是送行的人们,口碑相传,一个英模就这样在他的身后被众人所熟知。

执政的最怕钉子户,裴林枝却不怕,爱能融化钢铁何况区区钉子,在钉子户眼中,这个真诚关心他们疾苦关心他们渴求的人正是他们的主任裴林枝,他送米、送面、送温暖最终将爱送到了钉子户心中。钉子知道:无理的要求也许会被满足但是无理得到的满足会伤透主任的爱,就这样,工作的问题迎刃而解,而爱却传到了这一家。钉子户一定会这么想:如果下辈子您还当主任,我绝不做你手下的钉子。我曾经因为没有灵活的工作时间而苦恼,也曾因为没有固定的周末休息而烦闷,当我学习了裴林枝,这一切苦恼和烦闷都烟消云散,他身为主任,“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也没有什么病假、事假,每天早晨吃完饭,提前一小时就走出家门,围着场部转上一圈,看看街道清扫得怎样,有没有隔夜存放的垃圾,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平凡而具体”,八五二的垃圾们看见裴林枝会浑身发抖,因为一个草棍、

一片纸屑都逃不过他机敏的法眼;八五二的草木看见裴林枝会欢心愉悦,因为主任会因为给他们剪个什么“头型”而认真有爱的思量。“父爱深沉,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只是,我们都不善于表达”,我真想对裴林枝的女儿说一句,“你有一个伟大的父亲,给在天堂的他寄去这样的安慰吧”。可谁来给裴丽莎安慰呢?2011年她的婚礼曾因为父亲忙于工作而一再推迟,一句“行,我让她推推。”满含着多少期盼与无奈,又焕发着多少无私与大爱。这是最坚强的父爱,越是沉默的越是激烈,越是无声便越是恢弘,我感觉到了这种潜藏在心底暗流涌动着的熊熊父爱。

裴林枝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生活勤俭,清正廉洁,此类种种,我不再多赘述什么了,他的先进事迹不胜枚举,更多赞扬的话留给搞宣传工作的人来说吧,我只是抒发一下对裴林枝的一腔敬仰,写写实在的话、心里的话。他的出现不是偶然,因为这样的楷模不会永远的沉默,就像那北极星,他会在世界的北方给人们指引方向,但愿他真的会化作那颗北极星,让爱他的女儿永远得到守望,让熟悉他的老友对影邀约,让知道他事迹的人们奔走传颂。我正是被他感动了的人中的一个,写这些也是要让更多的人也像我一样的知道他、了解他、学习他,因为我觉得我有义务让他们也受到这种爱的浸染,否则便是我的缺失。爱无止境,让爱弘扬到每一个角落正是我们都需要做也应该做的。

第12篇:学习裴林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裴林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温建章

没有航标,轮船会迷失航行的方向;没有路标,汽车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没有座标,人生会失去追求的方向。

——摘自已故八五二社区主任裴林枝手记

忠诚事业公仆心、忠诚是北大荒人骨子里的一种精髓,它源于拓荒人的本质。廉政,精细,治企如治家是你一惯的工作作风。场直管理区流行一句话:管委会太穷,老裴太抠。你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你精打细算到过节开会买几斤糖喝白开水,工具必须以旧换新。就这样点点滴滴为农场节余十万元资金。临终前一天晚上你工作到深夜,第二天早上4点多到双鸭山去办理社区的环卫车辆免征税。如果不办理的话车辆出风险时就要多出很多费用,这也是在为农场减少开支抵御风险。双鸭山的工作人员说,从没见过其它单位来办理过这手续。那天上午十点,同行的人说吃点饭再回去你说先走着饿了再吃,到了宝清简单吃点就回来了。回到八五二你连家也没回直接回到单位。在一楼大厅你还在说把社区大厅门前摆上八五二场部地区的全景沙盘,这样来参观的人一目了然。回办公室刚坐下不到半个小时你就出事了。你当时左手撑着桌子满头大汗,吃了两片降压药,汗水顺着脸颊、发根直往下流。整个人一下瘫软下来,谁能想到你就这样倏忽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为民着想善良心你待人热情,对贫困户亲如兄弟。逢年过节他

拎着酒菜去贫困户家探望,与他们同桌共饮。为了解决本单位大集体200多人的工作问题,你直接与劳动局沟通协商。陪着劳资人员一起加夜班,做到够条件有条件的人一个不漏。解决了1406人的身份田问题,这在农场级单位首屈一指,在全管局也是首例。对待下属亲切和善,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你都尽心尽力去帮忙。奖罚分明,有问题直言不讳批评,大会做检查。生活中你是兄长,工作中你是家长。凡事亲力亲为,在正科级干部中坐班最勤,生活条件最艰苦,住的是弟弟的平房。工作上敬业生活上艰苦,工作上对大家要求严格,生活中与大家感情交流细腻,谁家有事都会看到你的身影。

兢兢业业奉献心、你对事业的满腔热情无私奉献是因为有一种精神在你心中深深地扎根,那便是你的无私,你的忘我,你的奉献,你的忠诚。你是一叶迎风招展的征帆,高高地扬起在大海深处的惊涛骇浪之间,撑起了属于自己事业的一片蓝天。你走了带着遗憾走了带着未完成的事业走了,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你无意炫耀自己的挺拔与刚健,只是默默地迎着风,踏着浪,实实在奉献着你的赤子之心。你人格的光辉将会长久地照耀在八五二人民的心里,熠熠生辉光耀千古。

二0一四年三月七日

第13篇:学习邵春亮心得体会

学习邵春亮心得体会

没做过学生工作的人,好象不太了解邵春亮其人其事,但在学生工作的行列里,邵春亮的事迹正在广为传颂着。

邵春亮是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位74岁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普通教师,他连续24年始终如一的坚守在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邵老师已经74岁了,51岁那年开始做一名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的班主任。这位既承担着博士生专业课教学任务,又执着的坚持培养、教育、管理预科班的一届又一届新疆孩子们的老人。他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新疆少数民族的孩子们。

曾经亲自听到了邵春亮老师的个人事迹报告会,也参加了关于学习邵春亮先进事迹座谈会,一位满头白发的长者,一位曾经被学生尊称为“老爹”,今天却被敬称为“老爷爷”的老人,这种称呼的转换,蕴含了邵春亮老师二十几年的付出与艰辛,诠释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真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职业。但邵春亮老师把它当成了事业,他把对祖国的爱、国家的爱、民族的爱,转化为对学生的爱,并志愿培养一批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新疆建设发展做出贡献。他,把职业当成了事业。

用心做学生工作,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必须做到的。邵春亮老师用持之以恒的恒心,在做他的学生工作,他用他的行动,他的思想告诉学生工作者,这种恒心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归宿,一种自觉,更是一种告白。

谁来做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似乎高校中自然不自然做了划分,专业老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工作队伍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大有“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之意。实际上呢?教书育人体现了全员化的育人内涵,邵春亮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一个肩上是教学,另一个肩上是育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

像生活那样工作,像工作一样生活。邵春亮老师把二者结合的非常完美。他常在家为学生们摆流水席,他每天早晨坚持带领学生出早操,一跑就是两公里。学生没有报到,他就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和毕业的学校,难怪孩子们尊称他“老爹”、“老爷爷”,因为他热爱工作,如同热爱生活一样,那么动情而又自然。

雷锋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实挺辛苦,但如同邵春亮老人那么兢兢业业几十年,风风雨雨如一日,又有几人能做呢!有人说学生工作是良心活儿,多干点少干点没有明显的体现。实际呢?天地之间有杆称!那称砣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青年学生。

邵春亮老师荣誉称号很多,辽宁省委下发了各级党员干部、党组织向邵春亮学习的文件,但不管怎样这位年逾古稀的白发老人还依然不离不弃的坚守着他的那群新疆孩子,他信念没变,他的行动没变,他的爱依然饱满。

面对今天的高等教育事业,面对那求知若渴、期待成才莘莘学子,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们永远思考和探索的命题,邵春亮老师用行动作出了回答。我们感动,我们感动着邵春亮老师的默默无闻,没有太多的借口,更多的只是努力和学习!

2009年我也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一名班导师。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做的不是很好,虽然我也有对学生的爱心,但是缺乏经验的教育方法让我经常是费力而不讨好。每天我都是最早来到学校,看着学生早自习,然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经常去教室和宿舍里面跟学生交流,经常把学生留在教室里面反复强调辅导员应该强调的话,抓班级事务事无巨细,一天下来疲惫不堪,但是我却发现我离学生们越来越远了。我经常委屈,恨自己的徒劳无功,但是我的心中总是有股莫名的信心,我有一天我会走进他们的心灵的,看过邵春亮“老爹”的事迹我好像看见了自己未来的路,我坚信只要我坚持下去,就肯定能够取得成就。从“老爹”的事迹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体会:

第一,要想做好班导师,就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

邵春亮“老爹”是一名74岁的老人,老人从年轻到年老的经历往往能够产生顺其自然的对年轻人的怜爱之心,深厚的耐心底蕴让老者能够容忍很多现在年轻人的陋习,这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所远远不及的,从1986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首届民族预科班的班主任以来,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从黑发人变为现在的白发人,邵老以慈父般的爱心,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从学习到日常生活给予了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用一颗滚烫的爱心温暖并感化了学生的心。爱心,尤其是对孩子的爱心,是我们年轻辅导员最缺少的,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是被爱的,我们的爱心多半也是献给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让我们把爱心献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这种大爱是我们年轻人必须不断培养和提升的,我们周围的同学有很多是从事教育行业的,经常在一起聊天,都能体会到现在的人受许多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利益为先,一谈到自己对事业的付出时,都是先想到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多半是被认为是傻子或者“圣人”的一种表现了,但是教和育都是以爱心为根基的,所以培养教育者的爱心,实施爱心教育也是中国教育的出路。

第二,改变工作理念,让服务学生的观念融入到教育者的内心。

邵春亮老爹的事迹中我们还应该学习他的工作理念,从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从服务学生转变为用心去帮助学生。邵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们的心声和想法,积极的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他建议辅导员多到学生宿舍、课堂、网络、家庭中去,进而了解学生的生活,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做他们的好朋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贴心人,积极去帮助和去解决他们的困难。从身边的小事、琐事做起,去关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很多话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困难,而坚持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去做,那种坚持和韧劲不是一句感佩就能表达得了的,如果我们这些年轻一代的教育者,都能够像邵老这样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相信肯定会改变更多学生的人生,学生的心也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功夫到了,相信一定能够融化他们叛逆的心。

第三,抓紧研究新问题,提出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传统教育观念中有很多已经不适应现在这一代孩子了,教育者的权威感严重失衡。经常出现学生不服从我们这些年轻辅导员管理和教育的情况,甚至对我们付出的爱心产生反感。面对新问题,我们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对于新时代出现的一些棘手问题,我们要抓紧时间研究,及时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这对于我们年轻辅导员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人在年轻的时候,无论想做什么,吃些苦,受些罪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年轻的教育者一定要坚定信心,敢于挑战现实,充当时代的先行者。当我看见邵老事迹的时候,觉得自己以前付出得再多也是应该的,并且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邵春亮老师的品格就像一面镜子,照亮着大学教师职业的伟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每一位大学老师都要争做邵春亮式的好老师,时刻用心去牢记“对学生的爱要融入到血液中”。

第四,要想做好班导师,一定要从学生工作中寻找幸福感。 所有人都在赞扬邵老献身教育的精神,大家都被邵老的奉献精神感染着,这使我想到了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中说过的一句话:“我绝不接受所谓的„殉道境界‟,因为我所做的一切和什么什么道德无关,和什么什么境界无关,和什么什么精神无关!只和兴趣有关。”李老师所说的“殉道境界”是网友写文章的时候这样评价李老师而被李老师否认了的,乍看起来一切献身教育的老师把自己的全部都投入到学生身上的时候,很容易让人理解成——为了教育而牺牲了自己,成为了“殉道者”,熟不知这些为了教育工作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他们是在为教育事业奉献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体会到了人生价值的实现,他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就像居里夫人几天几夜废寝忘食地提炼镭,人们赞美她富有牺牲精神,有顽强的毅力,但却不知道如此废寝忘食,恰恰是居里夫人最幸福的时候。不让她享受这种幸福,才需要坚强的毅力呢!

接近耄耋之年邵老仍然走在路上,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激励,我们应该加紧步伐了,赶路要紧。年轻辅导员只要在工作中,享受这种学生工作的幸福感,我们就一定能够幸福的走下去,我们研究,我们创新,我们坚持,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幸福中度过,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有更高层次的发展。

08旅游2班班导师

尚书博 2009-12-25

第14篇:朱景亮同志先进事迹

朱景亮同志先进事迹

宁陵县张弓中心卫生院

二○一○年六月

推荐朱景同志为“河南优秀医师”的先进事迹材料

朱景亮,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2月出生,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大专学历,内科主治医师,现任宁陵县张弓中心卫生院院长兼内科主任,宁陵县医学会第四届医学会理事,商丘市第一届医师协会理事会理事。

一、职业道德优,诚实守信、廉洁行医

朱景亮同志注重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修养,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落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方针和路线,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身作责,坚决抑制卫生行业不正之风,拒绝收任何形式的“回扣”、“红包”及各种“好处费”。工作及生活诚实守信,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卫生战线上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深知农民疾苦,对每位就诊病人本着质优价廉的原则,做到医疗检查必检则检,不必要的检查一律不做,用药时使用廉价高效的基本药物,尽可能的减轻患者负担,“小方治大病,花钱不多,病却好的快。”找朱景亮看过病的很多人都这样说。他注重培养医患感情,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兢兢业业,正如他常说的一句话一样:“先德后医,从医之路无止境”,由于他的突出表现,2006年2月宁陵县卫生局发起了“在全县卫生系统向朱景亮同志学习的活动”。

二、业务技术精、创新能力强

他医疗技术精湛,学习勤奋,敢于创新,有很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够熟练处理各种内科常见病及内科疑难杂症,他多次到省、市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根据学到的业务技术知识,结合个人二十余年的诊疗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应农村病人需求的内科疾病处理方法,特别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在工作之余,他勤奋学习,自费订阅了十余份医学方面的报刊杂志,追踪先进的医学诊疗技术,将学到的医疗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他每天接诊病人100余人次,治愈与好转率达到90%以上,从未出现过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参加学术交流,使自己的业务技术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由于成绩突出,他2007年被授予宁陵县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和宁陵县优秀科技人才称号、商丘市优秀中年科技专家荣誉称号。

三、群众威信高,奉献精神强 他长期奋斗在医疗卫生的最基层,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思想上始终坚持秉承“患者无小事”的态度,“从医院大局出发,着眼每一个病人”的理念开展医疗活动,作为一名乡镇卫生院的主治医师,他时时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对待病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高超的医术和真诚的心感动每一位找他看病的病人,无论病情轻重,患者身份高低,他对每一位患者都尽心尽力,详细询问病史及症状,认真诊断,细致观察,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一位找他看病的病人痛苦而来、康复而归,每天由于找他看病的病人很多,到下班时间仍会有许多病人在候诊,他总是继续为病人耐心诊治,不看完病人就不下班吃饭,有时病人实在太多他就让家人饭送到科室胡乱扒上两口,继续为病人诊治,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可以说基本上没正常按时上下班过,很多时间一天只吃两顿饭,弄得他家属每天埋怨不知道啥时做饭才好,耽误一家人都不能正常吃饭。对因贫困无力治疗的病人他总是慷慨解囊,自己出钱为病人垫付医药费,华堡乡高楼村农民刘文兰,患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家中却一贫如洗,来看病时身上仅有10元钱,朱景亮了解情况后,当即拿出200元钱让她治病,感动得刘文兰泣不成声。华堡乡刘庄村60多岁的刘自勤常年患肺结核,为看病家中的粮食全卖光了,快过年时,老伴又拉着他来看病,寒风中朱景亮看到两位老人衣服单薄破旧冻得瑟瑟发抖,朱景亮当即替老人代付了医药费,还另外拿出50元钱让老人买肉过年,两位老人感动得长跪不起。象这样为贫困病人代付医药费的事不胜枚举。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每天都强忍剧痛坚持工作,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先后三次进行手术治疗,每次都等不到完全康复就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农村卫生工作献出了全部的工作热情和精力。他工作大胆细心,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行医20多年来从未出现过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由于他医术精湛、服务热情、医德高尚,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良好口碑。

四、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朱景亮同志从医20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贪图名利,以非凡的毅力和工作责任心年复一年的默默奉献着,经他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仅2009年度一年,他就接诊病人三万余人,直接为卫生院创收3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他医术精湛、服务热情、医德高尚,使他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地方名医。朱景亮同志不仅是一位好医生,更是一位优秀的乡镇卫生院院长,2001年9月,朱景亮同志被委任到宁陵县华堡乡卫生院任院长,当时的华堡乡卫生院已经基本倒闭,房屋破旧不堪,没一样像样的设备,绝大多数业务人员都回家单干了,卫生院月收入几百元钱,别说发工资,连水电费都弄不够,卫生院不仅没一分钱,而且外欠债务十七万多元,朱景亮同志的亲朋好友一致反对他当这个院长,他却顶住各种压力,毅然上任,多次召开职工会,组建班子,健全规章制度,听取多方意见,他四处奔走,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四处奔走,求亲告友,购买了B超、急救车、生化分析仪、脑电图、显微镜、冰箱等医疗设备,连自己家准备建房的木材、钢筋都贡献给了卫生院,他一心为公,廉洁自律,带领全院职工努力拼搏,华堡卫生院一年一个台阶,短短几年就使华堡卫生院成为宁陵县一流的乡镇卫生院。在任华堡乡卫生院院长期间,黄岗乡卫生院因管理不善几近倒闭,卫生局党组又委任他兼任黄岗乡卫生院院长,他临危上任,根据黄岗卫生院的具体情况,多方筹集资金,购置医疗设备,健全领导班子,一身作责,几个月时间便使黄岗乡卫生院起死回生,他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两个乡镇卫生院上,一面做好一名好医生, 一面抓两个卫生院的管理,这需要多大精力和工作精神呀。由于他的突出表现,2009年11月,他又被宁陵县卫生局委任到宁陵县张弓中心卫生院任院长,张弓中心卫生院,2007年被宁陵县总工会授予宁陵县“五一”劳动奖章,被组织部、人事局、科学技术局、科协授予宁陵县第五届优秀科技人才、商丘市第六届优秀中年科技专家荣誉称号,他2009年度被商丘市人事局、商丘市卫生局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被商丘市总工会授予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度被河南省卫生厅评为为河南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2010年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连年被评为宁陵县先进工作者和“十佳医生”。

宁陵县张弓中心卫生院

二○一○年七月

第15篇:江同春先进事迹

生产线的“领航员”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控室的***。争当时代先锋,共筑金隅梦想,我宣誓:立足岗位做贡献,团结实干创佳绩。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生产线的“领航员”》。

六月的夏天,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回转窑又像个大火炉烘烤着整个窑长廊,远远看见一个身影,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走着,他手拿测温枪对着窑筒体不停的检测着温度,然后默默记下测温枪显示的数据,整个一圈下来他已经汗流浃背,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中控室窑操作员江同春,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首席职工”、“岗位能手”、“工作标兵”等荣誉称号,这些成功与荣誉的背后凝聚着他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

2008年10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他,投身于宙石水泥厂的筹建中,由于刚接触水泥行业他一窍不通,对接下来的工作更是千愁万绪,于是他就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去查阅资料,请教师父和同事。由于他虚心学习、努力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有幸担任了预热器工艺监理,在工作中他一丝不苟,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决不允许施工方多倒一桶水,少抹一点火泥。当时他有腰间盘突出症状,每次上预热器他都会出的满头大汗,同事们关心他的身体,每上一层都劝他休息休息,可他总是笑呵呵的说:没事,你们先走,我马上就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没有因病休息过一天,每天坚持白天工作晚上回家治疗。正是他这种严于律己、甘于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同事,我们不禁都默默的在心中为他点赞。

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记得去年3月份,窑系统大修时,作为工艺监理的他负责跟踪窑内砌砖施工,半夜里寒气刺骨,穿着棉衣都感觉冻透了,可他依然能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盯着耐火砖一块一块砌上去,就连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都说:小伙子瞌睡了回去睡会呗。而他还是像往常一样淡淡的回答:没事,我不困。就在那天夜晚,他发现窑内砌砖砌“歪”了,东侧和西侧环向砖相差近5公分,他随即喊到“停工、停工”,一边联系施工方负责人,一边向主任汇报具体情况,后经到场领导协商后决定重新砌筑,一次重大的施工质量事故避免了,如若发现不了,开窑投产后面临的将是掉砖红窑重大的事故。他就是凭着这种强烈的责任心,这股认真劲,保证了窑内砌砖施工圆满完成。

他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在日常工作中,他是中控室一名窑操作员,并担任本班班长。夜班对于每个中控室操作员来说都是一项考验,每时每刻都得盯着电脑屏幕,看着枯燥乏味的数字不停跳动,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当他看到班组里的成员有犯困的迹象就会找一些同事感兴趣的话题谈,或者嘱咐同事去用冷水洗把脸提提神。几年来,他始终用特有的严谨和坚韧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同事,带领我们小组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曾多次获得公司的“优秀班组”称号。记得去年10月份,在日常的窑操作过程当中,他发现槽式输送机料斗内一根长达约2米的钢筋棍从工业电视屏中一闪而过,就是这1秒钟闪现的时间被他精准的抓住,他立即通知岗位工,及时取出钢筋棍,否则钢筋棍被输送到机头就会造成划破链斗、堵塞下料口、窑被迫停车的重大事故。正是他这种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精神,又一次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每天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无论工作困难与否,无论工作重要与否,他都坚持高标准完成,他就是这样的一名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金隅员工,作为一名金隅人,他今后还将继续,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用一颗赤诚的敬业之心献身金隅,为金隅的蓬勃发展继续发光发热!

第16篇:张春楼先进事迹

张春楼先进事迹

张春楼同志系厦门市创优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象屿保税区管理处保洁员,几年来,工作一贯勤勤恳恳,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她所服务的保税区管委会办公楼区域内,保洁工作做得认真出色,为业主服务细心周到,她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作风踏实、为人诚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既平常又感恩的心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受到了广大业主、管理处全体员工以及保税区管委会领导的一致好评。2006年被公司树为“劳动模范”,并被保税区管委会评为“十大岗位标兵”、“象屿保税区2005-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07年又被评为厦门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张春楼同志常说,保税区和公司领导及同事对她很关心,能在保税区工作,在创优物业工作,她感到无比的温馨和自豪,认真做好工作,捡到东西归还人家是应该的,自己赚的血汗钱才花得踏实,别人的钱一分都不能拿。她十分敬业,对待工作总是尽心尽责、一丝不苟。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她的身影就出现在保税区管委会大楼,对各个办公室进行清扫、整理,对楼道、卫生间、走廊进行擦洗,而到了上班时刻,她在大楼的工作便已告一段落了,给上班族留下的是一个干净、舒适、整洁的办公环境。在她的带动下,管理处的其他同志如葛中成、苏文彬、蒲水权等也都竭尽所能,悉心为业主服务。他们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从不休息,只要保税区管委会或业主家里有需要,他们总是随叫随到,认真完成工作,让人放心,且从不计较报酬,真正体现了崇高的奉献精神。张春楼班组也因此获得了管理处、公司、保税区管委会以及广大业主的一致认可和极好的评价。

张春楼同志不仅工作尽心尽责,在行为道德上更为高尚,自2002年走上我司象屿保税区项目的楼宇保洁工作岗位以来,在她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先后拾到七部手机和四个钱包,如 :2005年7月中旬,张春楼在象屿保税区办公楼7楼卫生间洗手池台上拣到一部手机和一个钱包,她为了及时找到失主,自己从相关楼层各单位逐一询问未果,随即将所拾得的物品交到公司管理处,并一再交代要及时找到失主,以免失主为遗失物品而心急如焚,最后在管理处与其自己撰写的失物招领广告的作用下,找到失主,当失主亲手握着所丢失的物品时,激动地从钱包里拿出500元来表示感谢,她却谦虚而又朴实地说:“这没什么,我能理解丢失物品人的焦急心理,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张春楼同志不仅仅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以自己朴实的行为要求家人、感染朋友,2007年3月上旬,她年仅10岁的女儿在和小朋友们玩游戏时拣到一个装得鼓鼓的信封,急忙赶到保税区将信封交给张春楼,张春楼在向其女儿清楚地了解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后, 1 类似此类的事在张春楼的身上已不只是一次、两次了,但每次她都能急失主所急,千方百计地等候、联系、寻找失主或交给管理处、公司,以求尽快归还财物,并且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甚至怕别人知道她做了好事。当失主面对失而复得的财物,连声向她道谢时,她都保持谦虚,且从不接受酬金,她说:“坦白地讲,我是很缺钱,但是再穷,我也不能拿别人的钱,只有用自己的汗水挣来的钱,才能花得心安理得,一个人的道德良心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张春楼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积极主动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拥强扶弱。其丈夫也是保税区的一名市政保洁员,因各方面的因素,思想波动较大,导致工作长期处在被动状态,当张春楼察觉后,积极配合管理处做其丈夫的思想工作,她对丈夫说“做人要诚实本分、有始有终、敢于承担责任,难得公司给予一个工作平台,就应为公司负责任,尽力做到最好”。并主动配合丈夫落实完成本职工作,在她的感染下,其丈夫的思想得到质的改变,工作质量迅速提高,目前亦是我司的优秀员工。而当上级领导表扬她时,她总是说:“都是些小事,不要再说啦!我已经很感谢政府对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怀爱护,感谢公司、保税区管委会对我的精心培养”。

是的,张春楼同志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境界、道德操守和工作业绩,除了她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管理处、公司以及保税区管委会各级领导的敦敦教诲和言传身教,得益于保税区广大员工姐妹般的关爱和鼓励,更是张春楼同志的个人品德与这个温馨的园区、和谐的团队相结合,才培育和造就出的平凡而又杰出的员工。

张春楼同志出生在安徽一个经常闹水灾的地方,从小受到朴素的教育。2002年9月来厦务工,她家有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全家人仅靠她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目前张春楼一家仍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租住房内,她平时生活俭朴,从不乱花一分钱,仅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然而,在面对数万元的金钱时,她却毫不动心,且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想方设法寻找失主,归还财物;在荣誉面前,又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卑不吭、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张春楼这种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已涌现多次,早已在保税区传为佳话。2007年7月29日晚,厦门电视台道德论坛节目对她的事迹做了专门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起的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活动于8月2日在厦门市启动推荐人选后,市民们纷纷积极响应,推荐出身边的道德模范,而张春楼同志也荣幸地以“诚实守信模范”的身份被推荐,成为五名候选人之一。

张春楼同志的这种高尚行为,映衬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正在深入人心,张春楼同志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和诚实守信的道德操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学习和效仿。

厦门创优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08年5月19日

2

第17篇:梁春芳先进事迹

脚踏实地干事业 敬业奉献创佳绩

——××县地税局办税服务厅×××敬业奉献事迹材料

×××,38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95年7月从陕西财政专科学校税务专业毕业分配到××县地税局企业所工作。先后担任税收专管员、社保费征收员、办税服务厅内勤、系统管理员等职,2009年

月至今任地税局办税厅副主任。18年来的基层工作经历,她10多次被县局、市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 年荣获“全县地税系统征管标兵”荣誉称号。她以地税为荣、扎根基层,用真心与热情、用青春与汗水,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地税人之歌。她就是×××地税局办税服务厅副主任×××同志。

在学习中提高

在×××地税系统,说起爱学习,×××是出了名的学习标兵。不论是在纳税专管员、还是在会计、纳税管理岗位上,她业务工作始终在本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一直以来,她都将税收政策学习作为每天的功课坚持下来,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摘抄税收政策和背下不同税种的税率、计税依据,使她在税收业务这一块得心应手。下企业检查时,她收集好近来涉税企业的相关政策;税收宣传时,她把优惠政策向纳税人说细说透;违章处罚时,她引用政策依据准确,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工作中她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并针对实际工作提出征管方面的建

第18篇:李荣春先进事迹

李荣春教师先进事迹

李荣春,男,1981年生,云南勐海人。毕业于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院。现任教于勐海县布朗山乡坝卡龙校点,小学高级教师。

2002年9月——2005年7月,任教于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老寨教学点;

2005年9月——2008年7月,任教于勐海县布朗山乡老曼峨教学点;

2008年9月——至今,任教于勐海县布朗山乡坝卡龙教学点; 先进事迹:

2001年毕业于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后,该教师就一直坚持在最边远、最偏僻、最艰苦的勐海县布朗族乡曼囡老寨校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布朗族乡镇,属于教少民族乡。

(拉祜族村寨) 布朗山乡山高路遥,山路崎岖难行,远离县城,远离公路,乡中心距离勐海85公里。李荣春教师任教点距乡中心35公里。

(泥泞难行的道路)

志坚如铁,安心从教

2002年9月,李荣春被调到布朗山乡曼囡老寨校点任教,这是一个布朗族山寨,贫穷落后,不通电不通水,家长都不愿意送孩子上学,上学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就不愿意上了。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脸蛋,一双双对知识无限渴望的双眼,他不畏惧恶劣的生活环境,艰苦的工作条件,始终坚信能教好学生,不会做饭的年轻人,学会了烧火做饭,点松枝批改作业,写教案。果然,两年后他创造了这个村子的历史,第一个高小班毕业了,第一个走出大山,上学的初中生出来了。

(村寨孩童)

2005年9月,李荣春调到了老曼峨校点任教,这里同样是单人独校,他一个人上两个班课,虽然有电线,但是一年有半年在停电。9月份是雨季,由于学校在河边,河里发洪水,学校的土球场,变成了鱼塘。于是,他白天上课,晚上就到村寨里走访群众,家长,村干部,写材料,最后在州教育局和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州教育局给了60吨水泥,县教育局支付运费),村子群众们出工出力的情况下,修建了学校的防洪堤,土球场变的鱼塘,也变成了光滑的水泥球场,并且通过做工作,还重新规划了一块占地6亩的新校址;做这些事的同时,李荣春没有忘记教书育人的任务,到现在,他所教的那两个班学生已经有本科生,大学生。

(体育活动)

2008年9月,李荣春调入坝卡龙校点任教至今,坝卡龙村子是一个拉祜族村寨,这里的拉祜族,俗称光头拉祜,是拉祜族的一个分支,男男女女都剃光头,80%的人不会讲汉语,不敢跟陌生人交流,小孩子上学以前是不穿衣服裤子的,吃饭都用手抓,办学至今没有人接受过小学四年级以上的教育,更不用说走出大山上学工作。李荣春进村后,走访村干部,让村干部家打扫卫生,勤洗衣服勤洗澡,让村干部家妇女留起长发,小孩穿起衣服裤子,用筷子吃饭,并且,每天都检查学生的卫生,买来香皂和洗衣粉,让学生洗衣服洗澡,由于常年闭塞,不与外界交流,造成学生见识等于零,什么都没有见过,什么也没有听说过,这个时候,县教育局给了大力支持,拉来了电视和资源全覆盖的“大铁锅”微信接收器,使学生见识大涨。终于,出来了全乡乃至全县的第一个光头拉祜族初中班,到现在,坝卡龙已经连续送了三个班到乡九年制学校就读初中。

(认真备课) 教学点条件艰苦,对于一个在这样环境里坚持了12年的教师来说,其精神难能可贵。李荣春老师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山村的孩子们虽然穿着破烂,但他们需要知识;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对于贫困山区只有知识才能摆脱贫穷,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生养育他的故乡,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山里的孩子们。无论条件是如何艰苦,山村生活是何等的清贫与寂寞,他总是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用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的校训,“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事事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到言行一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李荣春老师用他12年的青春无悔的贡献给了布朗山乡的教育事业,为这个较少民族乡的发展献上了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第19篇:蔡春林先进事迹

病人医生蔡春林

新洲区中医医院蔡春林同志先进事迹

七次手术肠子切掉1.15米,带着卫生巾上班,被人称为不喝水的针灸师;为方便病人,20年来坚持每天六点上班,被人称为“六点”医生;毕业分配,放弃优越的环境选择刚刚起步的新洲中医院,被称作“傻子”医生;精研中医技术,是中医院的“绝活”医生;生病十年间,个人门诊和住院病人依然位列全省二级医院前三,被评为医疗病人最多的医生。他就是蔡春林,新洲区中医院的一个病人医生。

一、病人医生,不喝水的针灸师

蔡春林是武汉市新洲区中医院针灸科的一名医生。唯一不同的,就是作为治病救人医生的蔡春林,本身也是一个病人。作为病人医生,他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必须带着卫生巾上班,为了方便病人治病,减少上厕所次数,他甚至可以几个小时坚持不喝水。

二、“六点”医生, 把患者放在最高位置

为了方便病人,从

1995年开始,他把自己的上班时间提前2个小时,早上六点开门接诊,一坚持就是20年!他还给针灸科定了一条铁规矩:一是不准用回扣药,所有用药必须是医保用药;二是不能跟病人发生矛盾。“一旦违规,立马走人。”规矩太严了!于是有人偷偷叫他“蔡六点”。“六”在新洲的方言中,是带点一定程度贬义的词语,用新洲的土话就是有点“半”、不 1 讲情面的意思。一开始是少数人这么叫,后来慢慢传开了。但蔡春林毫不在乎别人这么称呼自己,每次无论别人开玩笑还是一本正经叫他“蔡六点”,他都大大咧咧的答应。他说“半”就“半”点,雷锋不就是被人称为“傻子”吗?为了病人提前到六点上班,被人称作“六点”,光荣!

区统计局的一位干部讲述:我得了颈椎病,由于当时正值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担负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那样的特定环境下,住院治疗很不方便。为了做到工作治疗两不误,蔡春林告诉我,他每天早上6点钟上班,只要我来得早,扎完针还可以继续

一个人想着自己、家人、这是人的本能,但是一个人总是替他人着想,那他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蔡春林就是这样的人。

三、仁心医生,“绝活”技术济世人

蔡春林不仅医德好,医术更是有一手绝活。用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是蔡春林的看家本领,很多患者一针下去就能见效。尤其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蔡春林已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远近闻名,被人称为“蔡一针”。他的这个“一针”绝活,对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引起的腿前神经痛效果极佳。蔡春林坦言,这是他在26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发明的。用的是中医经络传导理论,扎的是西医的神经节。他解释,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压迫的是大腿后侧神经,极少一部分人会出现腹股沟和腿前神经疼痛,传统针灸对于前侧的疼痛

2 很难起效。这种针刺神经节的“神经传导疗法”,只要扎准一个点,从上到下都有感觉。

熟悉蔡春林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能不检查的从不开检查,该做的检查一定会千方百计地说服病人做。蔡春林说,农村患者经济条件差,医生一定要学会为病人精打细算,医生更应该关注和照顾好弱势群体。蔡春林说,关爱弱势群体,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只要我们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四、信念医生,精研中医做传人

1988年,走上工作岗位蔡春林才知道,现实远比想象要残酷得多:当时的中医院,设置了针灸科在内的五个临床科室。整个医院知名度不高,业务量不大,更谈不上好的效益。但蔡春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想着无数还在土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对当年那样一份工作已经相当知足了。所以,不管外界条件如何,蔡春林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下决心要尽最大努力让患者得到最好的医疗和服务。作为一名医生,蔡春林清楚的知道,医院硬件设施的提高,只是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好的就医环境。要想真正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具备过硬的技术才是关键。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工作之初,蔡春林就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平时及时收集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同时又虚心向同事学习。总之,什么对病人有利,蔡春林就去学什么。而且在长期的临床经验中,蔡春林还感觉到,像针灸等祖国传统医学,向“病人”学习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和提高医疗水平的方法。因为祖国的

3 传统医学,来源于生活,流传在民间,妙手绝技,祖传秘方,无不尚存。有些病人在四处求医的过程中,经历过医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蔡春林同病人在交流中,留意于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告诉蔡春林一些有利于病情的方法和治疗手段,蔡春林便将这些经过摸索和改良,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应用到自己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破解医疗技术难题,打破技术瓶颈制约,给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工作之余,蔡春林又组织科室人员对重点、难点医疗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在科内开展针灸、理疗、脊柱微创、小针刀、牵引、液体松解术、骶管疗法、穴位封闭等治疗方法。目前通过病人的反映来看,蔡春林们的治疗方法,对各种疼痛、风湿、类风湿病疗效明显,尤其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2007年,由蔡春林科承担的科研课题“追活丸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经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并获新洲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生病之后,院领导多次劝蔡春林回家休养,工资不少一分钱。但蔡春林还是坚持去上班。因为只有在工作中,蔡春林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病人,在为病人解除痛苦的过程中,蔡春林才会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价值才得到了体现。有时候,面对情绪悲观的患者,蔡春林还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现身说法,告诉他们,无论再大的病痛,你蔑视它,不去时时在意它,它就没有那么可怕,以此来鼓励更多的病人战胜病魔。

有人说蔡春林这样“自虐”是傻。雷锋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蔡春林要把有限的

4 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蔡春林想,自己在病中工作,既能服务于病人为他们解除痛苦,又能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被需要的价值,这种于人于己都有利的傻,应该是值得的。

五、高尚医生、甘为人梯做常人

蔡春林的门诊量最大,患者回头率最高。省针灸学会统计,在全省的二级医院中,蔡春林的门诊和住院病人都是位列前三。据近10年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蔡春林共接诊了患者15万人次。

按医院关于绩效工资的规定,带教医生绩效奖金是科内一般工作人员的2倍以上。但是蔡春林“犟”着不按“规矩”行事,总是和科里的人平分。从事护理工作的黄楚香去年底曾三番五次找到蔡春林要求下调自己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医院的规定执行,都被他拒绝了。黄楚香认为:“以前蔡春林身体好,做得多,我们多拿点钱还没什么。但现在蔡春林是个病人,看着他吃力做事的样子让人心疼,大家还这样拿钱,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他做得多拿得多是应该的,其他人少点也是理所当然。”但蔡春林认为科里的人都做了事,都同样付出了劳动,坚持自己得平均奖金。

六、淡定医生,名利观中显操守

由于工作出色,蔡春林2009年获武汉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提名奖,武汉市优秀技能标兵,第三批新洲区区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1年被市卫生局评为创先争优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 5 为新洲区“十佳”医生,2013年被新洲区文明委授予“道德模范”称号、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十大新闻人物”

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名和利这些许多人日夜追逐的东西,蔡春林却淡定,他回避媒体对自己的宣传报道,有时是领导和同事出面,他才碍着情面接受一些采访。蔡春林面对这些荣誉和赞扬,他是那样有淡定和冷静,他说:“对于我这样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因病失去生命的人而言,还是多搞点实在的东西好,多诊几个病人,多搞点研究!这才是我真实的想法。”

在微博、网络上和热线电话里,十多万读者对“不喝水的针灸师”蔡春林进行了热议,读者和网友无一例外地被他深深感动,称赞他是“最美的针灸医师”。

蔡春林医生的先进事迹报道后,“全国道德模范”、汉口医院名誉院长王争艳两度落泪。在她眼里,蔡春林天生是一个医者,悲天悯人,不忍拒绝。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作出重要批示:“春林同志十八年如一日,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为病人服务,精神感人!”

第20篇:李春文先进事迹

件件实事得民心

李春文,一名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名勤劳朴实的农家汉子。在哈播村乃至整个国庆乡提起李春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一名村干部,李春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法设法、客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公而忘私、身体力行,与哈播村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哈播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哈播村的主任,他深知一个村干部素质高低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只有通过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此,他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一五”规划,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如何让哈播村民尽快致富?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刻打动着他的思想,他对全村的产业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发现哈播村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收入少,增产不增收。积极调整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当务之急。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发现哈播村适合种植茶叶,于是努力为村子争取项目、引进技术资金,并找到县农牧站农科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全村内推广茶叶种植。积极支持和鼓励村民种植茶叶。然而,当时整个江城县都在

- 1明天的明天也过去了,他依然在村里走访,在田间奔波。但他心里明白,既然大家相信他,让他走上这个岗位就必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这条路一定要坚定的走下去。

他为群众办实事、创业绩、躬身为人民、取信于民、为民谋利。在周曲人民发生特大泥石流时,看着那大片大片房屋顷刻间被泥石流淹没,他在也不能平静了,在业坐立不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大山寨后基不稳,也可能会发生泥石流。他忙着跑乡里,奔县里,到处引项目,筹措资金。为了确保地基的安全性,他不停的在寨子里选择搬迁地点,自己亲自带领城建技术人员去考察、勘察、规划,做群众思想工作,调节利益纠纷。最终,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为大山寨安基工程引进资金一百多万,使大山寨村民得到了实惠。现在,大山寨的安基工程正顺利进行着。

李春文主任常讲,村两委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村两委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村两委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在担任主任这十六年时间里,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村委和党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 3

裴春亮先进事迹
《裴春亮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