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刘瑞君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26 07:52:00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习刘瑞君心得体会

学习刘瑞君心得体会

刘瑞君同志,原涉县县委群工部常务副部长、信访局局长,5月11日,刘瑞君同志因突发脑出血昏迷在工作岗位上, 15日病逝,年仅51岁。51年的生命长度,33年工作在基层,他用生命诠释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学习刘瑞君同志,就是要始终秉持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在信访局的238个日日夜夜里,刘瑞君无时无刻不牵挂信访群众,他常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群众的事当做天大的事”。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牵挂信访群众,他用生命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对群众的无限忠诚。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95年的风雨取得今日的成就,就是因为时刻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刘瑞君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也正是因为其坚守共产党人的信念信仰,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今天,我们向刘瑞君同志学习,就是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的准绳,以“保障广大群众最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导向,与群众心贴心,多为群众干实事、好事。

学习刘瑞君同志,就要敢于涉险滩、啃硬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信访工作被称为“机关第一难”。然而,刘瑞君在乡镇工作期间,却主动要求分管信访工作。刘瑞君同志在解决矛盾纠纷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特别灵活,特别有效,他积累的10多种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工作法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的工作会遇到更多新问题、新矛盾,为适应这些新情况,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本领,学习刘瑞君同志亲情解决法、聆听解决法、现身说法解决法等工作方法上的睿智,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工作开展。

学习刘瑞君同志,就要做到清正廉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被检查出患重度糖尿病后,刘瑞君把家里的冰箱搬到单位,用以储藏胰岛素,避免来回奔波,并主动放弃了组织将其调他回县城工作的安排。对于家人,刘瑞君也是严格要求,面对妻子想回县城的建议,他耐心宽慰劝说,并告诫儿子要凭借自己的实力来闯出一番天地,不搞特权,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的榜样。俭以养德,学习刘瑞君同志对自己“抠门”,就要常思贪欲之害,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为官一任,清正廉洁,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刘瑞君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好干部,他用短短51年的光阴、33年扎根基层的赤子之心,感动了世人,为我们树起了一面光荣的旗帜。今天,我们向刘瑞君同志学习,就要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是要为民、务实、清廉,把好事干好干实,在赶考的路上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推荐第2篇:刘瑞琴先进事迹

为矿工兄弟撑起又一片蓝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刘瑞琴,来自金鼎公司支架分公司,1988年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支架的研发、创新等技术服务工作。虽然我没有下过井,不知道下面到底有多么的危险,但也时常从电视上或者听在井下工作的朋友讲述也深有体会。我从刚参加工作时车间的技术员,到后来技术科的设计员、审图员,高级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再到现在支架公司的技术副总,深刻的明白在我手下生产出来的支架,不仅只是一台设备,它关乎着千万矿工兄弟的生命和幸福,他的设计、安全性能使我在二十多年的技术工作中,痴心技术,不懈追求,心中始终坚持为矿工兄弟撑起有一片安全的天空。

记得多年前大学毕业以后,我被分到了晋城矿务局机电修配厂大修车间当技术员。刚到车间时面对支架设备的高大感到丝毫的恐惧,再加上一个女生对脏乱工作环境的排斥,始终对这个“大家伙”提不起兴趣来。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可怕的矿难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亲人在井口撕心裂肺的呼唤让我感到同情和震惊,更为震惊的是矿难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支架常年累计的质量问题造成了塌方事故。此刻让我明白了支架的重要性,在我的脑海中对支架又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从那一刻我下定决心,支架的技术之路我走定了,而且要走的更好,绝不让出自我手的支架在为矿工带去灾难。

面对现代化的综采设备—高端液压支架,才发现原本从书本上学的和实际的东西相差甚远,远远满足不了眼前工作的需要,那时起我就立志只有坚持学习,才能胜任技术工作。因此我首先细心观察和实践,在工作中遇上问题我就带着问题去学习,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学习先行,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在跟老一辈技术人员的学习下,以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为主线开展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顶住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开展技术、工艺创新和技能培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增强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服务意识得到了显著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设计液压支架的工程技术人员,深知现代化矿井对高端液压支架的先进性和精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完成更先进的高端液压支架的设计,我刻苦钻研,虚心学习,精心设计,反复论证,优中选优,与公司相关领导及其他相关人员首先深入集团公司各矿对现用大采高支架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同时到全国各大煤机厂,对其生产的高端液压支架优缺点及其生产工艺进行甄别,吸取其精华。2010年,公司经过改制,由原来的煤机修理厂转型为现在的金鼎公司,为了赢得市场,公司领导毅然决然地提出要技术创新,进行自主研发,当时作为技术部门的主管,无疑感到身上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我的团队开始了艰难的研发之路,无数个日夜我们都在讨论着一个个方案,又多被推翻,面对我们当时的技术力量,为了创新设计我多次外出学习,上北京、下河南、闯关东请教专家,对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的探讨和论证,不仅对支架主要结构件进行优化,而且对护网、脚踏板、连接销这样细小的附属件也要进行优化,最终经过多方的请教和试验,最终拿出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技术创新的第一步总算开始了,接下来的实际生产才是最艰难的,过程中会出现怎么的困难是我永远无法预料的。为了确保高端液压支架样机制造零风险、压架试验零风险、批量生产零风险的质量目标,我对新设计的支架都要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和质量要求,精心编制质量分级表,对图纸中的重要部位提出质量分析,参照国内外的最高标准制定适合我公司生产的液压支架的制造标准和检验标准。对车间工人和班组不厌其烦的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指导,使工人能够真正的领会图纸工艺的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每天我都要时刻盯在现场,监控着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道焊缝我都要亲自验过才算合格,每一个尺寸我都要亲自测量过才能进行拼装,及时将出现的问题解决并记录,对设计更是该了又改,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用多少人的汗水换来了创新产品的试制,7.6米液压支架就这样艰难的诞生了,它被评为世界最高支架的那一刻,和我当年生我女儿时候一样,我哭了,它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看到它的诞生以前付出多少的苦都无所谓了。2011年在太原能博会上,初次亮相的它就震惊了同行,前来参观的人无不为它的精美外观和高大称赞,成为全场的亮点和焦点,充分展示了公司的实力和形象,一举占领了煤机市场。

随着当时创新的激情正值高昂,紧接着6.2米高端液压支架的自主设计,该支架在太原煤博会上成为“晋煤名片”,在寺河矿综采工作面支架“三强”擂台赛中,战胜“国内二强”,勇夺擂主,精彩通过工业性试验。实现了我公司支架制造高可靠性、高质量、打造品牌产品的目标。目前,我们正在研制新的支架架型----超前支护, 。。。。。。。。。。。(对超前支护进行简要说明)

正是用这种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的精神,才有了创新产品完美的设计、优越的性能。在技术创新的征程中,磨炼了我的意志,考验了我的智慧,验证了我的能力,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作为一个女同志,我肩负着工作和的家庭双重责任,面临艰难的抉择,我还是把工作放在首位,在液压支架的生产过程中我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下班时间。每天深入车间紧盯现场,对工人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对生产中出现的图纸、工艺问题与工艺人员和检验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有时因为一道焊缝、一个倒角、一个加工符号都要进行反复的探讨,确保每张图纸、每道工序的准确合理,确保我们的产品成为技术一流、工艺一流、质量一流。

女儿从小就盼着我能休息一天,带她去公园好好玩玩。为了不影响工作,每次我都哄她:“等妈妈有时间一定带你去。”可到现在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也没能满足她的愿望。早上孩子还没起床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参加公司的早调会了,无法为孩子和爱人做一顿早餐,工作紧的时候就在单位随便吃一口,有时好几天都无法和家人好好吃顿饭。也许说了大家不相信,我至今没亲自给爱人和女儿买过一件衣服,孩子的衣服都是她的爸爸带上去买,最让我难受的是,孩子高考前,老师专门把家长请到学校,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后期工作,每天给孩子合理搭配饭菜,每天中午放学提前把饭菜做好,让孩子进门就能吃上现成饭,空余下时间多休息会,保证下午上课质量,而我每天都很晚才能回到家,慌慌忙忙凑活做顿饭,有时候工作紧的时候,孩子放学进门还得自己生火做饭,时常就是煮一袋方便面凑合吃。我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可女儿从来没埋怨过我,反而安慰我:“我知道妈妈忙,没时间,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你放心吧!”我的爱人也从来没埋怨过我,还时常替我为父母尽孝,为女儿尽母亲的责任,女儿的懂事更让我内疚,因为我没尽到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但我总觉的工作放不下,不是因为少了我别人干不好,而是我觉得既然我在这个技术岗,就要为更多的煤矿工人撑起他们头上那片安全的天空,让他们能放心的工作,高兴的回家和家人团聚。

今天我能坐在这里为大家交流我的工作经验,不是我工作做的有多么的突出,我只是尽了我应尽的职责,对于工作我应该说是称职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也没有辜负党对我多年的培养,对于刚参加工作立下的誓言只不过刚开始实现,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我始终在路上,但是我坚信“不怕榜上无名,坚信脚下有路”,为了我的矿工兄弟放心的下井工作,为我们企业和国家开采出更多的资源,我愿为他们撑起这片安全的蓝天!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报告,那就是----创新争优绝无悔,业绩不优誓不休!

谢谢大家!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一段时期的初级党校学习,我的心境自然澎湃而又亢奋。其实,无论是谁,这种难得的熏陶刚过,思想上和认识上都会大有一吐为快的强烈之欲望。这对深刻理解中国***始终是一个最先进的党、最伟大的党,始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楷模,也始终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等等,以及正确选择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有它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赋予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发达,因此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标准和新的特征,做到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将“三个代表”写入了新的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界定,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坚定信念,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行动。

再次,我懂得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考验的过程,不是你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听了几位优秀学生党员的入党经历,学到了我们不仅要在组织上积极要求入党。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作风,时时刻刻,用党的标准提醒自己,什么要积极主动的去做,什么要积极同违背党标准的做斗争。入党的过程,便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便是升华自己的过程。

当然,我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由巨大的反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 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入党动机,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在学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看着那些面对党旗宣誓的***员,我感动了,我感到了作为***员的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员。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

汇报人:***

2012年3月31日

【1】 【2】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http://www.51test.net

推荐第3篇:毕瑞君消防

当消防员的梦想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出色的消防员。

每天晚上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新闻联播,最近看到很多关于G20的新闻,G20非常注重安保工作,特别是对于火灾的安保工作。新闻里我看到一群消防员叔叔救人的情境:只见他们穿上防火的衣服,架起高高的云梯,扛起水管,奋不顾身的向大火冲去,拯救那些困在火场里面的小孩和大人。

当我看到那些哭泣的孩子被被消防员叔叔救出时,消防员叔叔的脸上手上都是黑黑的,有时还会受伤,我想这一定是他们奋力救人的最好证明,这是他们无私奉献的最好表现,我也流下了眼泪,因为消防员叔叔救出了很多生命,这样的事情我在新闻里看到很多,哪一次我没有流下激动的眼泪呢?我为消防员叔叔们感到骄傲!

在我们美丽的省会城市杭州马上要举行G20峰会,峰会期间需要很多的志愿者,服务人员,安保人员,其中少不了消防人员。我多么希望成为G20峰会的小小消防员,为G20的顺利举行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我现在还小,等我长大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当一名出色的消防员,穿上防火服,冲进火场救出那些被困的人,让他们更加辛福安康。所以我相信我们的消防员叔叔们会竭尽全力为我们的G20峰会保驾护航!

毕瑞君 岱山县蓬山小学五年级联系电话:4772215

推荐第4篇:君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君瑞网络

公司简介 东莞君瑞网络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政府、集团企业提供优秀的网络信息化、协同办公及商务系统、精准营销、全案策划等多元化解决方案。并于2006年和电信及CNNIC合作,拥有自己的独立服务器和虚拟主机域名注册平台,以整合的线上线下立体式业务集群,逐步成为跨文化营销综合服务企业,全力为客户提供超越其期待的商务渠道。

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君瑞网络不断汲取国际先进的服务理念与技术,凭借资深的行业分析策划、完美的视觉设计、领先的研发能力、完备的项目管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深厚的网络运营经验及丰富的媒体资源等七大优势,添以诚信、高效的专业服务团队,已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众多国内知名集团企业的信息及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

君瑞网络人工作的定义不只是任务完成,而是以“诚信,创新,共赢”为理念,凭借团队的智慧而不断超越,专注打造精品创造奇迹,为客户缔造网络经典,创建网络新生活。

让互联网品牌的价值最大程度地体现!企业文化 不断超越、成就卓著的不竭动力——

愿景:成为业内最具信誉最具专业水准的网络服务供应商,为行业树立标杆,让网络带给用户更多享受。宗旨:倾情投入,缔造经典、创建网络新生活!

理念:诚信(Good faith)、创新(Innovation)、共赢(Altogether wins);

精神:态度(Manner)、激情(Fervor)、用心(Intention);

人才观:为德才兼备者提供最优越的平台,与君瑞网络一路创新发展;

推荐第5篇:向刘宝瑞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最近,在党的领导与号召下,全国上下各单位各组织积极开展了“向刘宝瑞同志学习”的活动。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学习优秀党员的队伍中去,并且通过这次学习,受益颇多,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警醒,对于自己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

刘宝瑞同志对党无限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心。我们也要学习刘宝瑞同志对党矢志不渝的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和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把追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生最大的光荣,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作为终身信仰。对待工作也是如此,要兢兢业业,不怕吃苦,认真踏实,善始善终,不半途而废,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对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化作了刘宝瑞同志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一生实践,无私奉献是刘宝瑞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学习刘宝瑞同志,就要学习他的事业至上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学习他不计名利、勇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严谨求实、敬业勤奋的工作态度也是刘宝瑞同志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习他的勇于探索,锐意创新,敢于负责。把每一项工作当成一个难题去攻克,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

刘宝瑞同志心系群众,奉献社会,清正廉洁。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优良的作风,特别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更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贪图安逸,不追求享乐奢华,做到严格要求,克己奉公,抵制一切的诱惑和糖衣炮弹的来袭。

刘宝瑞同志用一生演绎了这样一句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话:生

命不息,奋斗不止。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向刘宝瑞同志学习,学习他刻苦钻研的精神,爱岗敬业的态度,艰苦奋斗的毅力和不断创新的风格。我们还要学习刘宝瑞同志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政治品质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

推荐第6篇:向刘宝瑞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学习刘宝瑞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在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刘宝瑞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是一个有感情但感情并不脆弱的人,但刘宝瑞的事迹却着实让我感动,几次令我热泪盈眶。

刘宝瑞,以其毕生的信念与奋斗,将他一颗赤热的“中国心”他的芳名必将留芳千古,他的精神必将传世万代。

学习刘宝瑞的精神,就应该像刘宝瑞那样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吴大观始终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并无怨无悔地为之奋斗终生。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爱国就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如今,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和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尽心尽力。

学习刘宝瑞的精神,就应该像刘宝瑞那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必须对党充满信心。回顾中国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虽然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

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更加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明、正确的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中国更加富强。为此,我们要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永远跟党走。

学习刘宝瑞的精神,就应该像刘宝瑞那样绝对不向党和国家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我想,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心中应该多想着党、国家、他人的利益,少想自已的得失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每一名党员来说,这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责任!这是一个追求,更是一份义务!这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警醒!而且,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要把理想和信念印在脑子里,融在血液中,毕生去实践入党誓词,在平凡的工作中,时时事事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饱满的热诚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用“刘宝瑞式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

推荐第7篇:先进事迹(刘)

***,男,汉族, 1972年4月出生, 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乡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部长。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他深刻知道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他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些许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二、尽心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为军属排忧解难,确保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及时了解掌

握并妥善解决好军属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关系到现役军人安心服役,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一件大事。多年来,积极为军属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现役军人安心服役。与乡民政所配合,在春节来临之际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优待金和慰问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烈士军属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经常了解烈士军属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正确疏导;定期不定期与现役军人进行联系,了解他们在部队的思想、工作情况,通报其家庭情况。通过大量工作,我乡连续17年未出现军人军属上访等不正常现象。截至今年底,乡内有现役军人28人,其中军官3人,士官11人,士兵14人,立功授奖的有12人次。

二是结合实际,拟定、修改和完善了学习、工作、值班、请示、汇报等制度。配备了微机和有关战备器材。为实现正规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9年5月6日,经县常委研究决定组建了60名水富县常驻民兵应急分队,进行了军事训练,在训练中,全体参训人员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听从指挥、服从命令、苦练本领,经过全体参训人员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四个月训练时间里完成了全部训练内容,顺利通过了县人武部的考核。在参加昭通军分区的大比武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得到了军区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三是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今年,按照乡委、乡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县人民武装部的指示精神,对全乡广大民兵加强教育,提高忠于党、忠于祖国的思想,切实履行起保卫人民群众这一神圣职责的同时,重点

开展了学科学、用科学活动。一年来,乡内民兵外出务工445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靠诚实守信,为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经与乡内重点工程承建单位取得联系,由民兵连、排组织民兵投入建设达200余人。同时,广大民兵积极参与了乡内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抢险救灾工作。民兵的积极参与,保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据统计,全年民兵及民兵干部化解矛盾纠纷55件,参加保秋护秋160人次,为全乡稳定工作作出了贡献。

三、情真意切,以亲情待人。

该同志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一直与人相处很好,朋友很多。他说,一个人关心其同事,首先就要干好本职工作,不要让别人来替自己操心、费力;其次要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去拉一把。该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他虽然是领导干部,但从不自摆架子。平时总是能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如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对待同事是这样,对待单位其它党员、职工也是如此,他常说,整个政府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也就必须履行一员的义务。因此,他一旦听说有干部职工、党员病了或要退休了,都总能关心并看望。该同志为人服务的心境和友善态度,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他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干部职工,也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推荐第8篇:刘凤君 事迹材料

享受并幸福着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是来自新安镇一中的刘凤君,我当班主任的年限不长,只有6年。说起当班主任的原因就是因为现任职教育部 《人民教育》杂志社,任管理室主任的任小艾的一句话:“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我。我下了一个决定:要向在大家眼里是烦,累,压力大的班主任工作发起挑战。也许是因为自己发自内心的主动想要做的原因,我用我的青春、自信和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用智慧和技巧化解一个个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我成长的很快,我的班级在学校的各项活动,评比中常常名列前茅。在2012年我所带的班集体获得市级三好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工作要踏实认真,兢兢业业,还要用真诚对待学生,用爱心呵护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培养良好班风的同时,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把青春和汗水化作阳光雨露,照耀滋润每一棵小苗,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尽管这样做很苦很累,但职责所在,苦和累都不足惜,尤其是看到学生学业进步和品行提升,变得有知识有教养,更懂事明是非,自己的喜悦情溢于言表,幸福感充盈内心,各种苦累,诸多烦忧,都抛却脑后,这也许就是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所在,单单做个教师教几节课是很难收获这种深刻体验的。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法主要有如下几条:

(一)艺术培养班干部,班级管理借力打力

我个人的实践证明班主任要摆脱“累”字,那得靠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所以,组建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十分重要。我在班干部人选上要注意性格和能力的搭配。不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性格搭配,还要考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性格搭配,优化组合。充分给予学生信任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班级才能活起来。对于班干要严格要求并定期辅导,例如“如何安排工作的程序,才能事半功倍;学习和工作之间如何调整;说话要注意艺术才能使别人更好地接受你的意见等”。适当的时候要给予对班级作出巨大贡献的班干恰当的奖励,保持他的积极性。对于班干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要更多地给于理解和指导,而不是指责。宽容比责骂更容易让人乐于改变其行为。

现在我的班级,我只需把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传达给班干部,他们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各项活动和任务能有条不紊,按质按量完成。我只负责查看结果。

(二)艺术组创建优良班风, 班级管理事半功倍

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强大而又无形的约束力影响着班级中每个成员。因而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着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使班级里具有亲切、和睦和互助的关系;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氛围;遵守班集体行为规范和维护班集体荣誉的精神状态。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坚持以特色为龙头,带动和挖掘更多更丰富多彩的内容:

1、每周或两周评选一次各方面的标兵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进行精神激励,把评比结果及时通知家长,大力宣传,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推进班风建设。

2、在座位安排上建立竞争机制。每一次月考后,看谁的进步幅度大,谁就有被向前调座的机会,由此激励学生逆水行舟,顽强拼搏。

3、把家长会开成帮助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出努力方向和解决问题的会议,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4、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爱好足球,可以规定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资格参加。每次月考后,学生进行评议,只有那些在学习、守纪、劳动、文明礼貌等方面表现好的或进步大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活动。不合格的只好努力争取下一次的机会了.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郊游,参加者仍由学生评选,我认为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不妨试一试.

(三)艺术把握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班级管理四两拨千斤

1、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创造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哪怕是少许的进步,尝试成功的快乐,树立信心;帮助学生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克服学习中的具体困难。

2.教会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利用本学科对他们进行限时练习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做题速度。

其次,每年都根据学生出现的新问题开了相关的主题班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把考试后交流学习经验改为考试前交流复习经验。

(四)艺术处理各种关系, 班级管理锦上添花

智者治乱于前,勇者化剑为犁,仁者善始善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会面临几种关系,处理的得当会锦上添花,处理不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绊脚石。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在处理与班级学生的关系上:

初中学生,进校时,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差生自卑心理严重,由于底子差,他们不愿学,上课无精打采,也不愿和老师谈心,见了老师躲得远远的。针对这些特点,我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力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遇事尽量以商量的口气,不用命令的口气或责备的语气说话。尽量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与情感。我知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性、有自尊心,有时犯一些小错误也是正常的,要正确引导,不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更不要为此去处罚他们。平时对学生多一分关怀少一分训斥;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我主动去接近他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路就在自己的脚下,消除自卑心理,重新认识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发掘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初中学生年龄正处于\"一半是儿童,一半是成人\"的特殊时期,其要面子,渴望被人尊重,被人理解,对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运用好批评的技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重在引导,把严厉和宽容相结合,多采用鼓励性批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意接受批评,而且产生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力量。

2、在处理与课任教师的关系上: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3、在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上:

要以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沟通的前提。以诚相待架起沟通的桥梁。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首先必须充分 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另外,我多半情况下会“多报喜,巧报忧”。

我的六年的班主任工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享受并幸福着。”享受当班主任的过程,幸福当班主任的成就。最后我用一句话,作为结束语:让我一天天在学生的进步中肯定自我,让我一天天在学生的成长中收获成功,让我一天天把桃李满天下的理想放飞,让我„„这是局外人永远也无法体验得到的幸福。

享受并幸福着

新安镇一中 刘凤君

推荐第9篇:刘明君事迹材料

爱心守护一家人

--记莱州市地税局刘明君同志

刘明君是莱州市地税局监察室的一名科员,1979年参加税务工作至今,她的生活中曾出现过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活磨难,由于她能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处理,用孝心和爱心对待家人和身边人,家人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和磨难,迎来了今天家庭的和谐幸福,被莱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好女儿”和“现代二十四孝贤”,2009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选为“全省孝老爱亲模范”,2010年被烟台市地税局授予首届道德模范,她的家庭被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11年入围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候选人。

走进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亲情可以突破血缘关系 刘明君有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在她29岁那年因病去世。父亲有病十年,她的母亲她陪着他到处求医问药,给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却承受了太多生活的艰辛。父亲去世以后,刘君唯一的心愿就是让母亲过得舒心。父亲去世的第二年,继父来到她们家,母亲曾担心她不能接受,但刘明君深深理解老人的艰辛和心灵的伤痛,她对母亲说:“走进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我会拿他当亲生父亲尊重的。”继父家有三女一男四个孩子,当时只有一个大姐成家,他们相处的情同手足。接下来四年,继父家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先

后结婚、出嫁,每一次刘明君都是跑前跑后,尽心尽力的帮忙操办,从为弟弟订婚宴到为二妹结婚化妆,甚至连小妹妹的对象也是她给介绍的„„就这样他们快乐、和睦的生活了五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第五年,刘明君的母亲生了重病,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母亲成了她唯一的愿望。接下来两年的时间,刘明君抛下幼小的孩子,陪着母亲到济南、潍坊等医院去治疗,曾经两个多月时间,衣不解带、不分昼夜„„她就是想尽所有的孝心,去挽留母亲,不为自己留下遗憾。母亲最后的日子里,是刘明君最痛最难的时候,也是她最感动的一段日子,继父家的四个孩子和他们的爱人,一直轮流在家帮她伺候母亲,亲情突破了血缘关系,母亲安详的走了。母亲去世后,这时候,很多人想到的是刘明君家财产的分配、房产的归属等问题,而此时,刘明君想的是生活对老人的再次打击,想的是老人帮助自己和弟弟精心照顾病重的母亲这份浓浓的亲情。刘明君告诉自己,我还有家,家里还有一个父亲,我们还是一家人。

刘明君一如继往地关心着继父的生活,在她的积极建议下,继父又找了一个老伴,住进了他们的家,刘明君叫她阿姨,阿姨家有两个孩子。这时候,他们的家庭是由三个完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的。作为家里的老大,刘明君以身作则,起到了协调和谐的主力作用,每逢节日或者老人

的生日,他们三家三十多人相聚在一起,那份融洽气氛令街坊邻居赞不绝口。后来,阿姨已经离婚的女儿患了癌症,他们全家的孩子都伸出了友爱之手,刘明君忙前忙后地协调医院治病,每天都到病床前探望护理。阿姨的女儿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曾经流着眼泪拉着刘明君的手说:“大姐,我很知足、很幸福,这么多的兄弟姐妹关心我,今生我无法报答你们,等来世吧。”阿姨的女儿去世后,刘明君托人找关系帮她的儿子安排了满意的工作,使阿姨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就这样,他们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友爱、和谐的相处了已近二十年。

家庭凝聚在一起,亲情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磨难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刘明君的婆家有一个小她一岁的小姑,小时候高烧大脑留下癫痫后遗症,自理能力很差。小姑在孩子两岁时候遭受了离婚和下岗的双重打击,病情愈发加重。那段时间,全家人笼罩在痛苦和郁闷之中,她的公婆整天唉声叹气,小姑更是哭哭啼啼,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时候刘明君毅然充当起全家的支撑,首先从思想上安慰小姑和老人。她对公婆和小姑说:“有我和她哥哥在,什么也不用怕”。随后,刘明君根据小姑自身的特点,给她买了毛衣机、手套机,帮她想各种办法独立生活。但是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败,公婆都过意不去了,劝她说:“你尽到心,就行了,别费劲了。”但她不想放弃,不想让小姑的人

生就这样毁了。经过多方考察,刘明君出资给小姑建了一个卖衣服的小商店。小姑一开始不愿干,刘明君就利用双休日帮她进货、帮她赶集卖货,下班后不管多累,她也要抽空去小姑店里帮把手。小店慢慢有了起色,小姑也渐渐的有了独立经营的能力,慢慢的走出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二十年来,她们患难与共,多少次,小姑癫痫病发作,刘明君第一个守护在她身边,让她感觉到亲人的温暖;多少次,小姑的孩子有病,刘明君和老公在第一时间赶到,有一次正值“非典”期间,公婆突然打来电话,说孩子发高烧,刘明君和老公爬起来就赶过去,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看到孩子烧的发紫的脸,看到孩子无助的眼神,刘明君心疼极了,因为是特殊时期,发烧需要隔离观察,她流着眼泪对孩子说:“不要怕,你妈妈还有舅舅舅妈都会在这里陪着你”。孩子在亲人们的关爱下一天天长大,刘明君又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孩子从小到大的家长会都是她去参加,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和爱护。小姑的女儿性格内向,平时不善于表达,去年,当孩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全家为她庆祝的时候,她流着眼泪对刘明君说了声谢谢就哽咽得说不下去了,她心里最清楚,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有多少人为她付出了爱。有了爱心,小姑不再是负担,亲情让他们一家人战胜了所有的磨难。现在,刘明君的家庭生活在和谐、快乐和幸福中。儿子已经是大学四年级学生,小姑的女儿健康活泼,没有一点单亲家

庭的阴影,公公70多岁还快乐的经营着一个小粮店,小姑在市政安排的街道工作,她的老公自己经营着生意,一家7口人其乐融融。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除了关爱家人,平常,刘明君也尽自己的力量去关心帮助一些弱势群体,在付出中收获了幸福。几年前,每天上下班路上,刘明君会看到一个残疾人生活在一个小车上,每次看到他,刘明君都会把赶集买的好吃的给他一些,他连一个谢谢也不会说,可是每次看到刘明君他都会傻傻的笑着向她致意。2005年初冬的一个早上,刘明君快走到办公楼门口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人从骑着的破三轮车上重重的摔在了局办公楼门前,她急忙跑过去,发现那个人口吐白沫,不停地抽风,刘明君断定他是癫痫病发作,马上给他卡人中,对他进行救助。等他醒来后,刘明君才发现,这个病人虽然个子很大,看面庞,却还是一个象儿子一样大的孩子,那么冷的天,他只穿了两件又薄又破的衣服,一双眼睛惊恐地看着周围的人。一种母爱油然而生,刘明君一边安慰他不要害怕,一边喂他喝水。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刘明君又送给他50元钱,让他去理理发,好好休息休息。第二天,刘明君把儿子穿过的一大包棉衣送给了他。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三个月后,刘明君去农贸市场赶集,走到一个海鲜摊打听价钱,那个人看了看她说:“你买吧,我不会多要你的

钱。”她就奇怪地问为什么?卖海鲜的人说:“你是地税局的,是个好人,那天你救助那个拣破烂的孩子,我就在现场。”刘明君听了之后,心里感觉暖暖的,人心都是向往善良啊,你的点滴付出都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感恩,她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推荐第10篇:向刘宝瑞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推荐)

向刘宝瑞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习了刘宝瑞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刘宝瑞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现谈几点体会以深切缅怀刘宝瑞同志。

刘宝瑞同志用一生演绎了这样一句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刘宝瑞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他对人民、对国家、对党和事业无限忠诚,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他拥有宽广的胸怀,敬业勤奋,奉献社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他要求严格,事必亲躬。他还心系群众,奉献社会,难能可贵的是,他清正廉洁,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作为一名政法工作者,我们要向刘宝瑞同志学习,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党和人民而不懈努力。刘宝瑞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有顽强的意志,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提高工作能力。

要学习他身体力行、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争创一流的优秀品格,学习他面对困难和挫折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习他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思想品德,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立足本职,踏实工作。

刘宝瑞同志是我们熟悉的好同事,是我们身边看得见、能接触的先进,他的事迹让我们感到亲切感人。几十年来,刘宝瑞同志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身检察事业,日夜奋战在工作第一线,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一句话“事业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学习刘宝瑞同志,要学习他忘我工作、献身事业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我们要以刘宝瑞同志为榜样,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学习刘宝瑞同志,要学习他与时俱进,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坚持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探索新经验,迎接新挑战,不断适应新形势。

学习刘宝瑞同志,要学习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昂扬

的斗志、饱满的激情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以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以质监事业为重,个人、家庭放在后面,只要在职在岗一天,就要忘我拼搏工作,创出一流成绩。

学习刘宝瑞同志,要学习他廉洁自律,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不计得失、一身正气的高尚情操。像他那样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

刘宝瑞同志的先进事迹就像一面镜子,对照他来检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很容易看到不足和差距。在以后工作中,要以刘宝瑞同志为榜样,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和人民的重托。

总之,学习刘宝瑞同志,就是要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时刻豁得出\"。

第11篇:滕瑞振先进事迹

技术创新是永远的追求

------轨道公司天津火车站项目经理滕瑞振同志先进事迹

滕瑞振同志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站在研究如何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地下工程施工的理论最前沿,在负责北京地铁王-东区间大洞室群大断面暗挖施工的技术创新中,他是其中的主要组织者之一,由他和他的同事研究提出的若干技术创新性成果推动该项目获得了铁道部建设工法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在负责当时全国最大的南京地铁一号线新街口站的施工中,他大胆提出的盖挖逆作综合施工工法取得了可惜的成效,为后来的同类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数和施工经验,但是他并不以此满足,不断对此工法进行改进优化,并更一步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先后提出了不少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施工工法,如《盖挖逆作地下结构中间桩柱施工工法》获2003-2004年度铁道工程建设工法、《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施工技术》获得2005年度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更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软弱地层提出的湿作业中间桩柱施工工法创新,经检索在国内大型工程应用施工尚属首次。

鉴于滕瑞振同志在投标和工作中历来的优异表现,在2006年底,公司领导决定由滕瑞振同志出任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第二施工标段的项目经理,该项目不仅是天津市建市六百年以来最大的单体工程,也是天津市人民最为关注的二十项民心工程、全国重点工程之一,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天津市建委领导全程管控,业主——天津市城投集团领导更是多次实地指导,同时作为轨道交通公司在天津市场的中的第一标,其投资金额之多、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从集团公司领导到公司领导都极为关心,多次前来帮助指导,本标段的政治

意义和经济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天津站交通枢纽作为当时最大的市政工程,其建设的主要目的解决天津站零距离交通换乘,简称零换乘,它涵盖了京津铁路、

2、

3、9号线地下轨道交通、出租车以及公交中心等多个附属子工程。第二施工标段负责其中包括

2、

3、9号线轨道交通在内的轨道换乘中心工程施工,该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同工期紧、施工任务重,如在地连墙、中间桩柱施工阶段,滕瑞振同志和他的同事要在10个月内完成近3亿元的投资计划,其艰巨性极为罕见;

二、该工程具有超大面积、极不规则、超深基坑盖挖逆作的特点,在同类工程中,不仅堪称国内之首,在国际上也保持领先,特别是在市政工程领域内

1.2m厚地连墙深达55.0m,中间桩桩径2.2m旋挖成孔84m,中间桩直径2.2m、长31.5m的临时钢护筒回收周转重复利用以及长30m的钢管混凝土柱安装精度,在软土地层局部砂层中近2万平米基坑开挖深度达32.5m等施工技术要求及难度都极高,安全性、施工风险性极大。

但是,面对这些重重困难,滕瑞振同志并不退缩,发扬攻坚克难的十六局铁军精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带领全体员工全面开展各项科技攻关任务,以科技研究带促进现场实施工,以施工验证反馈科技水平研究再优化,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的施工时间,更节约的成本,创造了客观的企业效益!如去年申请的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2007年度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盖挖逆作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不仅得到了集团公司有关领导、相关技术专家的高度肯定,同时获得了500万天津市市长科技研究基金部分支持。这九大施工技术创新与突破主要有:①大直径超深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②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③钢

管柱精确安装与钢管柱内混凝土研究施工技术;④复杂条件下超深临时钢护筒回收周转利用施工技术;⑤超深超大面积地下工程降水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技术;⑥盖挖逆作法衬墙竖向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⑦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与逆作主体结构(梁、板、柱、墙及其节点)施工技术;⑧盖挖逆作法防水施工及深入研究;⑨确保周边建筑物、京津城际铁路运营安全、基坑安全的降水、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时空效应施工控制技术。

由于在科技创新上尝到了甜头,今年滕瑞振同志和他的同事们决定更进一步加强科研力度,超越常规,预计开发工法3项、论文5篇以及节约投资创造效益3000余万元,截止到今年3月份项目部已经完成了五项科技技术创新与突破,主要表现在55m超深、1.2m厚地连墙施工的泥浆配置成槽技术、钢筋笼整体起吊技术,接头止水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创造了单台成槽机月成槽12幅厚1.2m、深55m地连墙施工纪录,远高于同行业8-9幅地连墙/单台单月进度水平,最快达到月成槽48幅/每月;而通过钢筋笼整体起吊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地连墙钢筋笼的优化,节约工程投资达600万元。在直径2.2m、84m深的中间桩旋挖成孔施工控制,特别是中间桩临时钢护筒起拔回收周转利用,31.5m钢护筒起拔更是克服了地下30m水头压力和土摩擦力作用,通过技术攻克小组技术论证,加工一套具有1280吨顶升能力的顶拔器,仅用20多天就解决了此项难题,同时优化顶拔方案,由原来需300吨吊车配合起拔优化为150吨吊车就能完成起拔工作,为业主节约临时钢护筒成本近2000万元,赢得业主赞誉和各方认可,天津建委专门批示要将中铁十六局的这一科技创新成果加以推广应用。

当前,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地下二层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同时配合实施超深基坑降水运行控制,创新性提出将预应力后张法应用于盖挖逆作工程侧墙上,以确保地下

三、四层结构板的安全开挖。

可以说,在滕瑞振同志的带领下,天津站二标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以及文明施工工作始终走在枢纽各个标段前列,同时在开展企业文化、基层党组织、和谐工地建设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到目前为止,天津站项目部获得了由业主对整个天津站交通枢纽各标段的安全排名中名列第一,在集团公司的短板、亮点月度、年度排名中也始终名列前茅,在滕瑞振同志的精心管理下,天津站项目部不仅是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项目部,同时也受到了天津建委、业主及监理的一致好评,为公司在天津市场实现滚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12篇:瑞琼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一、爱岗敬业,为教坛奉献力量。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学中我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并认真写心得体会。工作期间,我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待人要宽厚,做事要有责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生活俭朴。经常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做一个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二、投身教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探索新教法,不断尝试,做到实干巧干,精益求精。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研论坛》、《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备课时,我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留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我则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在教育学生上,我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本人几年来所教学科的成绩均超镇平均线。

三、作为教导,以身作则带好头。

俗话说:在其位、务其职、思其政。作为教导主任,我时刻要求自己做到正确定位,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努力做好校长的助手, “上情下达”,“下情上晓”,起到了桥梁沟通作用。在工作中,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顾全大局,融合群体,在校长的指导下,制订好学校教学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工作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并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作正常。坚决服从上级命令,上级布置任务下来,我二话不说,埋头苦干,经常加班加点我也没有半句怨言。从事教导主任工作的几年年来我感到非常有意义,因为我可以用我的知识、智慧、情感和我一生中最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为自己留下一些或许对未来有用的东西,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是怀着对教育的梦想,在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从中我也感受到了投入工作才能享受工作的快乐,因为我坚信一切的回报都是和投入成正比的,我愿意用最大的真诚,对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负一份职责。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年来,我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我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勤奋工作,开拓进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庆幸我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让娇嫩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这希望的田野上!

2017年5月

第13篇:班主任工作总结刘君红

高一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为了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现对本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初步摸情况

我班学生的基础是处于学校第二层次的班级,绝大部分学生基础相对好一点。共有52人,其中1人是2周后明转学而来,其中男生27人,女生25人,全部智力正常,绝大部分身体、心理健康,整体素质良好,有4人无心学习,纪律散漫,上课经常睡觉,迟到,缺席,这些都给搞好这个班的建设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

二. 抓好新班级的班风班貌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一个高一年级的新班来说,起步的头两个月能否形成良好的班风至关重要,我是这样做的,第一,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班会,我就将已打印的班规人手一张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带回家让家长签名,一开始就形成班主任、学生、家长三方的一种合力,让学生和家长明确“依法治班”的管理思想;第二,选举代理班委,一共选出三套班子,每套班子工作一星期后,由全班同学在相互了解基础上选出最佳班委,这样做,把竞争引入班级体工作,能不效克服因主观武断造成班委派不理想,改选双造成消极影响的弊端。第三,指导班委工作,让每个班委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思想也非常明确,方法恰当地开展份内工作。第四,严格按班规办事,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力争在头一个月里树立起班规的权威,使班规成为学生自律的保障。

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

1、以卫生工作为突破口,培养集体荣誉感 。从一开学,我班卫生评分始终名列全校榜首,极大了增强了全班同学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以一发带动全身,有力地推动了全班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2、歌咏比赛初显身手,在人数编少的情况下,经过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我班在学校举办的歌咏比赛中夺得二等奖,再次增强了同学的自信心。

3、运动会上靠团结的力量,在缺乏体育尖子的不利条件下,夺得高一团体总分第二名,仅次于特色班四十班,以雄辩论的事实证明我班同学已完全树立起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信念。总之,一个学期以来,我班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初步树立了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象,为高中三年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四、抓典型,以点带面以点补面

本班学生特点是知识基础较差,成绩现两极化,思想也两极化,特别是双差生较多,所以要带好这个班,首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发挥优等生的榜样和转化差生,即抓好典型,正确将学生分好层次,分批集中进行指导教育,要要分为四种:双优生(成绩思想都好的),中等生,成绩差的,又差生,对双优生多给予关心和鼓励,从高一就鼓励他们,让他们定好目标,平时每测验一次都要对他们进行关心和鼓励,对双差生实行天天跟踪,记录,由他本人作记录和班主任记录,对于每月缺席较多的同学,除了按学校规定上报外,还要每月在班会上进行通报批评。

五、主要收获

通过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我获得了主要收获是使自己总结到了一些看样管理学生,做好学生工作的经验,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要敢管,舍得花时间,这样虽然平时在管的过程中学生会觉得你烦,但在关键时刻,学生是辨得清你管教他们的好处。

第14篇: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l 本课的地位: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知道,阅读的对象不单指文章,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二第三册第三单元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技巧,鉴赏散文就较为容易,要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披文以入情”,也就是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就可以。

l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记叙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l 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②能力目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概括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 ③德育目标: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④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

l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难点是夹叙夹议的方法;刘和珍精神的理解。

l 教法学法设计:

课堂常规练习:

[今日名言]巴勒斯坦国总统、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 :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目的:让学生积累语言,并让学生进入人生需要斗争的心理空间。

一、出示一幅足球场上的一个前仆后继的照片

1、首先请大家给这幅画定个标题

目的:轻松入课。

2、请大家说说自己从这幅画联想到的人和事

目的:第一次试着让学生说出课文中的那个前仆后继的场面,并学会用“前仆后继”这个词语概括课文的经典场面。

二、“三一八”惨案中前仆后继的一个场面

1、齐读课文第五部分第二段

目的:理解课文的核心材料。

2、再请大家说说自己从这段文字联想到的人和事(如刘兰芝等,还有许多勇敢地面对那些即将破产的企业的企业家们。

目的:学会联想

3、老师的联想

关于家庭:

藏羚羊,天敌追赶时飞身做桥让孩子逃命。

唐山地震中的父子,让孩子吮咬破的手指头上的血;

贵州缆车中的父母,双手举起孩子以防孩子被震。

刘兰芝及《氓》的主人公,勇敢地选择离开。

关于个人前途:

史铁生,双脚残废后终究活下来,而且成为著名作家;林冲,不用自己超人武艺逃避,忍差人折磨和草料场的风雪; 项羽,失败而不偷生,“不肯过江东”。

关于社会责任:

谭嗣同,中国倘要流血,就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目的: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人生需要勇毅精神的意义。突出人文教育。

4、简介时代背景/集会/游行/请愿/纪念/遗物,出示幻灯片。

目的:更深地进入课文,理解课文。

5、刘和珍小传(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北师大周报》)

目的:训练学生学会借助课本资源学习。

6、解释词语:勇毅。勇:有胆量,敢干,如勇敢、沉勇。毅:果决,志向坚定而不动摇,如刚毅、坚毅、毅然 目的:提出刘和珍精神的本质,理解课文的组织材料实际就是以“勇毅”两个字为中心的。

7、刘和珍生前的点点滴滴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蔼;“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目的:理解课文的具体叙述,明确课文叙述与议论结合的具体做法,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

8、句子分析:

“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答:事实、为、明证。

目的:从人文教学开始进入深入细致的语言教学。

9、对联: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

答: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

目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运用。酝酿感情,为深入学习课文语言作准备。

10、出示幻灯片(纪念刘和珍的灵堂设计)

目的:制造氛围,为悼词写作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作准备。

11、请同学们自己评点课文,每人对刘和珍说一句话。

目的:深入细致地学习课文的语言。

12、评点课文的重要语句

目的:贯彻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任务。

13、说话活动。

目的:实现语言学习的能力过渡。

14、老师出示悼词范例。

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

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

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

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

刘和珍,你虽死犹生!“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虽然青山掩埋了你的忠骨,但你的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却将一直陪伴我们走向未来!

目的:吸出课文语文言的精髓。

15、作业

(1)请同学们下课后想法下载一个课文朗读的资料。

目的:与时俱进,做新时代的中学生。

(2)请以“选择”为话题写300字左右的短文。

目的:学以致用。从全文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设计说明书:为刘和珍塑像。200字左右。

目的:强化刘和珍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

教法分析: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 ⑴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课时“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以确保学生一课一得。⑵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⑷依据“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的安排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

导语设计:首先出示幻灯片——鲁迅肖像,刺激学生的视觉,引发学生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联想,并出示“我以我血荐轩辕”,“与无声处听惊雷”两首诗,从鲁迅献身祖国的誓言,到冲破黎明前黑暗无声的呐喊,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示范朗读:播放朗诵磁带,指导朗读,以激情燃烧激情。

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熟悉课文内容以后,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查阅资料,由学生口头介绍写作背景;在个性化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筛选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与高考接轨。(出示幻灯片:字词积累,随堂训练,见附页)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不同,我由浅入深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使前一梯度为后一梯度奠定思考的基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水平的高度。 同时本着不将散文肢解成几个碎片,维护散文完整美的原则,设计问题。第一梯度的思考题:①口述刘和珍的故事,她是怎样一个女性?(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审美沟通过程,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主观感情移入到课文中产生共鸣,体现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境界,以达到“归真”心理过程)。②三一八惨案死伤200余人,为什么作者要写刘和珍?(这个问题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表明作者选材的典型性,以弱女子的刚烈反衬段祺瑞政府的残暴,让庸人觉醒;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弱势群体关怀”道德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梯度的思考题,是建立在第一梯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①明确本文是怎样在记叙的基础上议论抒情的?②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教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情感流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这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师生的感情随作者的感情波动而波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学生认识到本文的情感美、语言美、思辩美,以达到从“归真”到“求美”的审美心理过程。)

板书设计: 分组讨论后,由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可能会出现直线、曲线、图表等有创意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相互评价,学会赏识对方。避免了教师刻板的板书设计,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略) 第三梯度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安排在第二课时实现能力的升华。

第二课时的安排是“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

要先给学生方法: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感悟语言,理解鉴赏关键语句,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究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先给学生方法。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

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强化学生树立阅读是一种生命行为、一种生存状态的理念。其方法包括快乐阅读;有意阅读;专注阅读;持续阅读;广泛阅读;精深阅读;动态阅读。精深阅读有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培养钻研的意识,积淀人生智慧;“动态阅读法”,就是要读而有记,读而有思,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致用,让阅读成为知识的发酵剂,让书籍成为灵魂的营养液,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命行走的能量,让人生变得更加轻灵、丰润、华美、高尚。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设计第三梯度的问题:①让学生有选择的背诵部分议论性文字,体会深层含义,提出你对本文的疑问?(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习惯,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个性化的解读习惯。)

拓展延伸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将本文与鲁迅的几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思想性和社会性,写读后感,养成思考的习惯。

迁移应用: 学以至用。让学生学习鲁迅关注生命,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让学生关注当前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教学效果预测:总之,在新课标教育理念下,从以下几点可见这堂课的效果① 没有将文质兼美的散文肢解成几大块,维护了散文的整体美。②突出了新课标以“学”为主,而不是传统的以“教”为主,从复述故事到板书设计,从质疑到评价,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③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终身教育的需要。④提升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⑤使学生树立了“以人为本”、“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一篇悼念性散文。全文七个部分,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

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

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

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本节课要讲的是第

二、

三、

四、五部分,即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精神品质。课文第二部分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意在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意在唤醒“庸人”,使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在第

三、

四、五部分,作者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其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此外,本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技巧,这对学习本课有帮助作用。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阅读较复杂的记叙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概括刘和珍的性格、精神、品质,感受作者情感。刘和珍的生平事迹是文章的主体,因此应该作为重点来学,同时还应感受作者寄托在刘和珍身上的情感。

【教学难点】

归纳本文的两个写作目的。特别是唤醒庸人,牢记血债这个写作目的,是难点中的难点,疗救病态社会中的病态国民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因此,应结合鲁迅对庸人的情感态度来思考。

【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3)“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

一、说教材

(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五本书中,仅设有2个单元的现当代散文。必修一的第三个单元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必修2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共有6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秋绿记》)〈纪念刘和珍君〉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篇写人记事散文。

相对于老教材,所选散文篇章比例有所下降。那么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课本所选经典篇章的学习,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 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课文七部分之间的关系。

2、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体会作者其中的情感。

3、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4、学习爱国青年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难点是夹叙夹议的方法;

3、关键语句的理解。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编者编排这些文章是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和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对于我校高一的学生,学习本课要达到编者的目的,是比较的困难。学生对于这个“割裂”的文章形式,不宜接受。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先理顺文章内容,由浅入深,透过文章对人和事的描写,揭示作者多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成为一个难点。

(一) 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 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

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三、说教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

⑴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课时“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以确保学生一课一得。 ⑵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

⑷依据“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说教学过程

课文有七节构成,学生在理解过程的时候,难免理不清头绪。因此我依照我们认识的基本规律,采用“挈领法”。

(一)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

提问:课文的题目是《纪念刘和珍君》,那么请阅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部分是写刘和珍的,请为刘和珍写一篇小传。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就会把文章中的信息从新组合,把有关人物点点滴滴总结在一起。从而把人物形象丰富话。 通过写小传,学生明晰了刘和珍有哪些事迹,之后让学生思考从这些事迹,认识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大概应抓住以下事迹:

预定莽原(追求真理)

“风潮”领袖(敢于反抗) 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

府门喋血(勇敢坚强、勇于抗争)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的提问到,“始终微笑”的这样优秀的学生却遇害了,每人个人的内心会怎样? 悲!这种情感贯穿全文。

在悲愤之后,我们就会追问,这样好的学生是谁杀的?是反动政府。被害之后,反动文人还进行毒辣的“污蔑”。对于这些,我们抱有的感情是什么?

“愤”!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在燃烧。

这种悲愤的情感,即记述刘和珍君是课文的那几部分?一到五部分,那么六七两部分讲什么内容呢?

这样把授课内容转到第二部分,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这里需要指导学生怎样分析作者对待关于惨案意义的问题。

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就有肯定,又有否定。在肯定青年的血没有白流的同时,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要改变斗争方式。

(二)局部探讨,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如果说通过梳理,对文章整理的理解不难的话,对于文章个别语句的理解,确实难的。品读下面的例子: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4、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5、在文中作者提到了几类人,“真的猛士”“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几类人,分别指什么人?对每一类的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精神?

6、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找出来认真体会,看看前后是否矛盾。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发展的。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还不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先互相探讨,然后老师引导理解。

(三) 在整体加局部理解之后,拓展练习:

1、假如给刘和珍君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

2、请根据你的理解,为刘和珍君写一幅挽联。

(二) 作业布置 写一则“三·一八”简讯。 板书设计

第15篇: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教学重难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二、出示投影,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三、学生自读文本,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①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②思考: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2、分析第二大部分(

3、

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

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四、分析: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五、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1、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惨象……流言……灭亡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3、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

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4、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5、“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

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

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六、总结全文

文章

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

3、

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

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教学反思

第16篇:记念刘和珍君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

一、说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用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既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也有对觉醒的国民的呐喊。《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文中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对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记念刘和珍君》感情真挚,感悟深刻,具有典型人文性。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教学目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了解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体验的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产生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心灵的介入。学生能否感受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残酷,能否从中感受就义青年从容勇毅的身影和作者那出离愤怒的原因。也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说教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提问法、讨论法、探究法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朗读法: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作品充沛的感情和精美语言。质疑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问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内容和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学生讨论则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四、说学法

在学法上,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包括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意在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来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选择背景导入法,“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这样设计目的在于:背景导入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节2:阅读全文,理清思路。

本文有些语言精辟却难懂,文中的思想厚重却不容易把握。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然后请学生思考文章的层次结构。选用个别提问法和整体讨论法,对文章层次进行总结:

提示:作者已经将文章分为七个部分,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具体再划分层次,第一二部分是交代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第

三、

四、五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是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将来的意义。

环节3:细读课文,具体赏析

1、请个别学生阅读一二部分,然后提问,为什么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都出现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所表达的内容有区别吗?

提示:第一部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无话可说”是针对反动派制造惨案,流言家的“阴险论调”,是作者悲痛和愤怒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第二部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达了作者希望以撰文来纪念烈士,警醒庸人世界不要忘了烈士的鲜血。

2、探究“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两句话的含义,了解作者对反动政府暴行的愤怒、对走狗文人的抨击、对战斗者的激励的感情。 提示:“真的猛士”与“庸人”相对,敢于直面,敢于正视,将更加奋然前行,他们承受者超乎寻常的痛苦,但是为了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3、请个别同学朗读第三四五部分。并组织讨论,从文中可以看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

讨论总结:课文记叙刘和珍的事迹,包括预定《莽原》、反抗校长、虑及母校、参加请愿等,认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从容勇毅的精神。结合神情“始终微笑着的”感受刘和珍的乐观坚毅的性格。

4、通过对刘和珍了解,(总是微笑的和蔼的、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青年,)对比其遇难时的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棒的挥舞。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讨论总结:让人更加看清段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劣。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么一批以刘和珍为代表无辜的可爱的请愿群众。真正滥施暴虐的就是段祺瑞政府。而什么“暴徒”,“受人利用”等无耻流言也都不攻自破了。

5、请学生朗读第六七节,思考作者借助陶潜的诗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补充知识:文中所引的四句诗是陶潜《挽歌》三首中第三首的最后四句,这四句的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悲伤过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身体都化与山的一部分。表现了陶潜那种淡然面对生死的态度。作者在引用这四句诗之后,又在结尾写道:“倘若如此,这也就够了。”意为,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了。显然,鲁迅先生在引用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积极的含义。

6、探究“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当时社会的状况。提示:庸人指处于反动势力和爱国青年的中间状态的那些人。鲁迅先生又称他们的是“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是作者的自贬语。说明了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不惜自贬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

7、提问学生“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句的理解。

提示:这句话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也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环节4:课堂小结。作者通过记念刘和珍君,表现了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揭露了反动政府的残暴罪行、走狗文人的卑劣无耻,同时激励战斗者更愤然而前行。

环节5:拓展练习:搜集鲁迅、刘和珍相关资料互相交流。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关注当前的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指导思想,我力图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课堂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尽量让他们动口动手,用心感悟,并把感悟的内容用说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上分享,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我的说课结束,因水平有限,会有考虑不周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17篇: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反思总结

运城中学姚成勇

《纪念刘和珍君》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其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讲解和学习的一课。虽然在高中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多多少少都有接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药》《祝福》等等,但是每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多学生都会“头疼”, 考虑到这一点和文章本身理解上的难度,我在教学上作了以下尝试。

学习的过程教学流程如下:

一、情景设置;

二、自主合作;

三、展示交流;

四、师生互导;

五、拓展提升。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是有效的,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即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于关键文句的理解。教学思路的贯彻比较到位,教学过程相对完整,时间安排合理,学生活动热烈,质疑追问环节体现到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全员参与,除了对本小组的问题进行讨论之外,对其他问题也有所涉及,老师巡视点拨。展示时,大部分小组学生展示话语结构标准,站姿准确,声音洪亮。

当然,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作为主角之一的我对于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对于一些问题的探讨也只是浅尝辄止。比如在课堂上有学生在谈对课文中的某些语句的理解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由于自身的宏观感不够,所以就把问题给收了回来,不能展开深入讨论。

问题的设置不够科学到位,宏观大于微观,引导性和放射性不够。 教学情感有待加强。上课的过程中果断有余,感情不足。同时也由于时间的不足,拓展延伸部分归于小组,未能拓展到班级整体。

第18篇: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学会依据作者的感情、摘录关键词语梳理行文脉络。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清理思路,把握内容与主旨。

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 :

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敢于去思考、敢于去表达) 课时安排 :

四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背景、积累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梳理文脉、进一步熟悉内容思路、体悟主旨;第三课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揣摩词语的表现力,理解和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于一体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淘尽黄沙始见金”,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出示刘和珍遗像及对联图片)

二、鲁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以及十几部杂文集。

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三、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事件过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四、朗读感知

1、听朗读录音,感受全文内容;

2、正音:

洗涤(dí) 不惮(dàn) 不恤(xù) 尸骸(hái) 桀 ( jié) 骜

屠戮( lù ) 浸渍( zì ) 攒(cuán)射 惩创(chuāng) 荫(yìn)庇 菲(fēi)红 菲(fěi)薄

3、释词:(学生记五分钟后竞答)

寥落 桀骜 屠戮 喋血 洗涤 浸渍 菲薄 租赁 殒身不恤

五、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刘和珍,那些文字写刘和珍(

三、

四、五部分)?

——生活艰难中,定进步期刊,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2、是怎样描写刘和珍的?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神态细节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微笑着的,和蔼的

3、由此看来,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放下节课讨论)?

第二课时

1、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2、为什么要写其生前的微笑和温和及其他情形?

——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

3、“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怎样理解作者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 ——鲁迅的自谦,表达作者由衷的敬意和谦恭而深沉的自责。

4、第五节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这样写,是用铁的事实进行反驳,让执政府的暴虐不言自明,让流言的荒谬不攻自破。

5、“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6、除写刘和珍外还写了哪些类人,是什么人(杀人者和流言家)?那些文字表现这些人(第一部分第三段第四部分的三四段,第二部分第二段五部分的末段)?

7、作者对这三类人的感情如何?

对刘和珍、革命青年等是沉痛悼念、奉献尊敬高度赞扬 ;对反动者和流言家是愤恨控诉;对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是痛心;全文以悲愤的感情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其中,悲是悲痛的意思。悲的是刘和珍的牺牲;愤是愤恨的意思。狠杀人者的残忍,流言家的下劣)。

8、文章总体思路。

(1)、

一、二部分交代写作缘由,这缘起有几点?文章是否有提示性的话语?请找出来,并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悼念死难烈士,让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控诉反动政府的杀人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卑劣。(第一节)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为了激励人们,不能再苟且偷生,要学习猛士。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唤醒麻木的庸人,让他们记住这血红的教训。(第二节)

(2)、其实这一写作缘由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可是作者说了那么多,是不是啰嗦呢?那么还有什么用意? ——是为了概括展示各方面的动态: 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请我撰文),反动势力方面(放出阴险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开始忘却),作者本人(极其悲愤);为下文的议论抒情铺垫。

9、理解“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此后的几个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尢使我觉得悲哀。”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揭露反动军阀制造了流血惨案,走狗文人在惨案后制造流言的罪行,表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愤怒和悲痛。

10、作业:

(1)、背诵

二、四节。(2)、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三课时

1、

六、七部分揭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朗读

6、7节

2、讨论六部分的内容:

——劝戒不要徒手请愿,因为这样做代价大而作用小;激励奋然前行。

3、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不赞成徒手请愿。

运用比喻,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 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4、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5、第七节前两段有欲扬先抑手法,目的是什么? ——高度赞扬和热情讴歌烈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6、从这节看,作者认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有哪些?

——中国女子没有压抑致死;让庸人看到希望;激励真的猛士前行。

7、小结:

全文由写作缘由入手,评述了惨案的发生与刘和珍的事迹,总结教训和意义,并抒发了作者的悲愤爱憎感情。

8、作业

(1)、总结内容和主旨。

——这篇杂文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忆了刘和珍的事迹,评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意义和教训,表达了对以刘和珍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并奉献无比的尊敬,对反动势力屠杀革命者的罪行的愤怒控诉,对庸人麻木心态的批判。

2、总结写作手法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举例说明:

如:第四节,“我向来――喋血呢?”“惨象,――灭亡。”都是议论抒情的结合,穿插于记叙中。

如:第五节第二段在记叙中穿插了“自然,„„罗网”一句,是议论;“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议论抒情结合。

作用: 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第四课时

1、品读与鉴赏鲁迅《秋夜》

2、《秋夜》的第三自然段语言特点与鲁迅一贯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之处?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第19篇: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1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以及十几部杂文集。

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教学目的】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结构,分析第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8226;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洗涤(dí) 惮(dàn) 攒射(cuán) 尸骸(hái) 长歌当哭(dàng)喋血(dié ) 杀戮(lù) 殒身不恤(yǔn)(xù)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

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8226;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四、作业;背诵

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二至五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二部分:

那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赞颂猛士的情感?(敢于、怎样)

二、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集体阅读第

四、五两部分

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阅读第

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六七部分,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

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8226;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第20篇:《纪念刘和珍君》

临沭一中课时教案

高三语文

《纪念刘和珍君》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喋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殒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的含义。

2.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3.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复习重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复习难点

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复习步骤

第一课时

[复习时间] [复习过程]

一、读记《新学案》p12“积累应用部分”

二、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学生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

三、

四、五节。

提问:第

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第

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三、品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 1.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文字。 (1)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出自《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出自《淡淡的血痕中》) (2)学生分析后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 (1)

用心

爱心

专心

- 12 -

刘瑞君先进事迹
《刘瑞君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