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自查报告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30 07:48:16 来源:自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摘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是让人民吃上安全健康食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利保障。本文通过对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的探究,以此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改正和对风险监测技术的提升。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定义;不足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食品安全法》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管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的力度。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定义

关于食品安全:食品是人民赖以生存下去的基本物质基础,而食物中的营养是人民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须补充的元素。而食品安全指的就是,食品无毒害物质添加,且有人类身体所需的必要营养物质。安全的食品,不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任何危害。而不安全的食品,则可能导致急性危害、亚急性危害以及慢性危害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指的就是,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人员系统性且持续性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社会进行通告的过程。

二、食品安全监测存在不足之处的表现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的技术和相关法规制度在我国依然不够先进和完善,以此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食品领域太广泛。由于我国食品的产业链非常长,所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造成这个局势是由我国的地理因素和国民经济结构特征决定的,食品生产的形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而食品安全监测对于具有一定产业结构的现代型和科技型的食品生产工厂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而对于个体型的生产作坊在监测上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食品安全监测在整个产业链上每一环节不能做到完全监测,往往存在疏漏的状况。

(二)相关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能力欠缺。食品安全监测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试验器材。而往往很多的省县级别的城市关于食品安全监测的实验器材缺乏先进和专业,且相关的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的素质能力不足,在食品风险监测水平上还远远达不到国家的监测标准。因此,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处于较低的水平阶段。一方面,我国在对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事业上投资太少,技术发展缓慢,且没有完善相关的监测制度,同时食品样本的稀少和数据信息的匮乏都是影响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在食品安全上所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往往都是参考国外,而由于中西方的种族差异,西方人类与亚洲人类身体在对各种不同食物的所需求标准上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同时,关于气候和环境等的评估标注上也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因素。

(三)对于监测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较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由卫生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的,具体表现为卫生部门负责对协调和统一的工作,而其他相关部门则分阶段性的进行管理工作。整个食品安全监测风险工作包含的环节很广泛,涉及到环保工作、医疗卫生以及农业生产与质量检查等。同时,在这些环节的监测中若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的把问题信息和数据上报回馈到卫生部门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由卫生部门生成相关的信息资源,相关专家并同时对其进行评估。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还不够完善,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对食品没有培养起对食品安全风险监督意识,没有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度。同时,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也存在监管人员和消费者、消费者和生产单位、生产单位与相关监管部门之间的不对称性特征。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内部的职业分工不够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内部应该完善分工制度和建立多种监测机构,同时这样也能有效杜绝管理者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状况。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相关专家也应该充分发挥其职业功能。同时,社会独立身份的专家可参与到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的评估活动中来,而行政部门通过评审选举成立专家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评估专家组也应履行好其职能,积极参与到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计划,提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技术支持,并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数据的聘雇结果向大众进行解释,同时积极的对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评估交流会进行组织开展。专家委员会也要积极的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五)没有完全遵循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各省?城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府应充分发挥起职业功能,主观能动的遵循国家根据国家制定的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计划,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定相关的执行方案。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都应该在对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信息数据得知获取后都应该及时的向国务院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通告汇报。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信息数据经过核实后,立即结合实际情况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计划方案做出准确的调整与安排,并落实到相关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中去。但当前,各相关部门并没有就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进行系统、统一的协调工作安排,往往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各环节的疏漏和脱节现象。因此,常常产生浪费资源与重复建设的后果。阻碍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对于风险监测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存在漏洞。我国在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还不够完善,往往是在整个风险监测工作中若发生失职的现象往往很难清晰准确的追究到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部门之间没有平衡好利益与职责的关系,没有分工协作共同进步的合作意识。

三、关于国际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情况分析

在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问题相比较于我国,在监测技术和监测制度、监管制度上更先进和完善。因此有很多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其中,国际上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模式最值得被我国所吸收的是,针对之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设立一个独立性的食品安全机构,然后有这个机构对之前的监测部门进行统管,同时对食品从开始生产到终端销售的所有流程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切实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工作水平。

结束语:

食品安全监测水平的提升是保证消费者权益与健康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应当明确当前安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监测技术,提升监测能力,并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与管理。

参考文献:

唐晓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建设及其问题思考[J].食品科学,2013,34(15):342-348.

付文丽,陶婉亭,李宁,等.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5,27(03):271-276.

推荐第2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

朔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 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产者利益 C.保护食品正常出口 D.严惩违法行为

2、《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的含义是( ) A.在商店里出售的,可供吸食的物品

B.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C.历史上,人类曾经食用过的所有动物或植物种类 D.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3、国家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主要是通过建立()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C.食品抽检制度 D.食品风险预警制度

4、统一公布国家食品安全信息的部门是(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D.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5、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乡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食品安全委员会D、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6、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下列哪个部门报告。( )

A、本级人民政府

B、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上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7、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哪个部门报告。( ) A.县级质量监督部门

B.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8、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对试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的新发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在审核通过后的多少个工作日内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信息通过网络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个

9、下列不属于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的内容的是(

A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B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 C 实验室检查或辅助检查结果 D可疑病因 E填报人的签名、填报日期 F 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10、卫生行政部门在完成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工作后的多长时间内,由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录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数据采集平台完成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 )

A 一周 B一天 C 半个月 D 一个月

11、食物中毒的含义是:(

A 凡食进致病性细菌及其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B 凡食进各种“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C 凡食进被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D 凡食进各种含有自然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E 凡食进各种“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12、下列那些属于食物中毒?(

A中毒性痢疾 B中毒性消化不良 C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 D有毒蜂蜜中毒E 急性酒精中毒

13、在我国引起肉毒毒素中毒最多见的食品是:(

A 豆制品 B 肉制品 C 罐头食品 D 自制发酵食品 E 鱼制品

1

14、食物中毒个案调查需调查发病前多长时间内摄入的食品?( )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5、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是卫生部会同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下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多部门、全过程、经科学设计的风险监测工作。下列哪个部门没有参与联合发文?()

A.工业和信息化部 B.商务部 C.食品药品监管局 D.农业部

1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环节涵盖了多个环节,下列哪个环节没有包括?( ) A.食品生产加工 B.流通 C.餐饮消费 D.食品进出口

17、卫生部组织实施的《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未包括哪个内容?( ) A.开展乳制品、食用油等方面食品安全监测 B.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 C.“地沟油”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监测; D.食源性疾病监测、主动监测。

18、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报告流程为( ) A ABCDEFGHI B ABCEDGFHI C ABCDEGFHI D ABCEFDGHI A监测对象到试点医院就诊,临床医生发现符合本报告系统定义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B医生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C医院专管人员搜集和汇总报告卡。 D医院专管人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上报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医院专管人员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诊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F经专家组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由试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网络填报电子报告卡上报,并将信息反馈试点医院。

G试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纸质报告卡并审核后,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协助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必要时可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专家支援)进行会诊确认,该专家组的决定为最终结果。

H国家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报告后,确认是否应启动流行病学调查。

I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其它信息,对报告病例/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 )

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C、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D、近期食品的价格涨跌幅度

2、卫生部会同哪些部门本着及时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

A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B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C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工业和信息化部

3、生产经营下列哪些食品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

A、未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B、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包装直接入口的食品 C、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 D、有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4.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下列哪些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A.生物性

B.化学性

C.物理性

D.辐射性

5、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某食品不安全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采取措施使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

B.通过各种途径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C.当场销毁相关食品

D.研究改进生产工艺方法

6、食品安全事故,指下列哪些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 A.食物中毒

B.食源性疾病 C.食品污染

D.食品微量元素

7、下列容易引起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有( ) A 菜豆 B生豆浆 C 黄花菜 D 苦杏仁 E 棉籽油 F 银杏

8、下列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 A防止食品被污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B保持环境整洁,预防鼠、蟑螂等有害昆虫传播。 C控制细菌繁殖及毒素的产生,低温保藏,盐腌、风干等措施。 D彻底加热煮透食物。E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9、下列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是(

A有机磷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鼠药中毒(毒鼠强、氟乙酰胺、敌鼠钠盐等) D砷化物中毒 E假酒中毒 F蘑菇中毒

10、食物中毒应采集下列哪些样品?( ) A可疑食品的剩余部分、半成品和原料。

B生产设备上的残留物。食品加工工具、用具及食品容器、餐饮具、抹布、操作人员双手等接触食品物品的涂抹样。 C中毒患者的大便、血液、尿液、呕吐物或洗胃水等。

D从业人员粪便、肛拭子、咽拭、疮疖脓液等。 E其他与食物中毒有关的可疑样品。

11、下列属于食源性疾病的是( ) A.食物中毒;

B.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和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C.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D.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1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个案组成且存在下述一个或数个特征。( )

A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B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C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不能得到合理解释; D 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

13、下列不属于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范畴的是( ) A国家法定传染病; B原因明确的食源性疾病( )个案或事件;

C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D未经试点医院会诊、也未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事件; E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14、医疗机构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结束后的1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以下资料( ) A纸质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B患者的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C 患者的血、尿、粪等生物样品;D电子版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15、目前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与原食物中毒报告网络之间的区别有( ) A 报告网络从21个省扩充到全国31个省;B 由原来的省级报告延伸到地(市)级和县(区)级; C由中心要求的发病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的事件扩充到所有级别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 D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相分离,提高了报告系统的有效性; E目前的报告系统仅以搜集我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信息为目的,与行政处罚、卫生部门绩效考核等指标无关。

16、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漏报,下列属于降低漏报率质量控制措施的有(

3 A 强化培训,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试点医院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本次监测目的、内容和意义,消除医护人员和疾控人员的顾虑。

B 采用现场督查、不定期电话交流、传真、网络沟通等形式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进行督导; C 加强对市场流通领域食品的监测;D 加大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17、食物中毒的处理应包括:(

A 迅速抢救中毒者 B 禁止继续食用或出售可疑食品 C 采集可疑食品及患者排泄物送检 D 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及处理

18、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主要包括(

A 中毒发生情况。B 中毒食物 C 责任单位 D 中毒发生原因E 有意义的采样和检验结果F 致病因素

19、卫生部组织实施的《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 A.开展乳制品、食用油等方面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

B.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C.加大学校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食品的监测; D.食源性疾病监测、主动监测。

20、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常规监测范围和年度重点,将以下哪些情况作为优先监测的内容(

A.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 B.易于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 C.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

D.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 E.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

2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包括(

A.食品 B.食品添加剂C.食品相关产品 D农药

22、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各监测点应当及时向( )报告。 A.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辖区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三、判断题

1、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

2、食品经营者贮存和经营散装食品,可以不必在贮存位置和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

3、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

4、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规定可以自行确定检测方法。( )

5、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用的评判依据应经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认。( )

6、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并及时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通报相关部门。( )

7、食品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某种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 )

8、风险情况交流就是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的团体之间就与风险有关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相互交流。( )

9、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个案组成。( )

10、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食品实施免检。( )

推荐第3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培训小结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培训小结

2013年07月15日,蒲县人民医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业务培训暨年度工作会议在我院门诊六楼会议室进行。本次培训是依照《2013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而安排的,由我院具体实施。参加培训的人员均为院内各科室的业务骨干,共32名。分管领导及各科室领导也悉数参会。

由分管领导副院长刘蒲强对《蒲县人民医院2013年度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进行宣读,然后就目前工作现状进行安排部署。 由下设办公室人员消化内科主任郭芳对所有相关人员就《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及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诊断、处置和报告流程做了重点的培训。

现场的气氛非常和谐,培训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培训过程中学员非常认真的汲取知识,并不时有人进行提问。培训结束后进行了考核测试。共有 32人参加了考试,考试成绩非常理想,全员通过,平均考评成绩为92.13,此次培训非常成功

蒲县人民医院

2013年7月15日

推荐第4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报告

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报告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系统、连续地收集、整理、分析食源性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全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其流行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能力。围绕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等任务,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努力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做好专业参谋,扎实完成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各项工作任务。现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从制度上保障风险监测工作

根据《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制定了详细的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和采样计划,细化监测任务和采样工作进度,对具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进行协调安排和部署。明确了相关单位职责,要求区疾控中心和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基本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将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当成一项重要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及时做好调查、采样、检验、网报和分析报告等工作,为开展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时间监测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扎实工作,严格要求,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一)食品样品采集

为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严格按照省市《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了《2016年xx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计划》,根据监测计划及任务安排,制定了详细的样品采集、存放、送样等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严格按照采样要求规范采样,确保采样及时、准确。从3月份开始在超市、食品商店和农贸市场等居民的主要购买点采集样品,采样人员以消费者身份购买样品,对样品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建立溯源档案,并确保相关样品信息的保密性。采集的样品有儿童食品、速冻米面生制品、煎饼、草莓、生鲜肉、即食非发酵豆制品、水果、蔬菜等。截止目前,全区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采样9次,采集样品18份。完成食品风险监测理化项目3次,采集样品44份。将样品分别编号并送至疾控中心,微生物样品用无菌袋包装,冷藏箱送样。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

根据市《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局制定了《2016年xx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主要对异常病例、临床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三方面进行监测,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做好暴发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分析和网络报告,并承担对各医疗机构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督导考核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是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开展,人员还没有得到充分培训,对具体内容、程序仍有疑惑,监测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监测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二是人员短缺。监管人员少,食品安全工作任务重,监管还不能完全到位。

四、下一步打算

(一)要继续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省市有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文件和规定,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二)继续落实食源性疾病监测责任制。继续把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各项工作制度,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深入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深入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事件监测工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努力构建监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监测水平,确保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取得实效。

xx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6年7月8日

推荐第5篇:某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总结

2011年XX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总结

根据XX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XX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X卫监督[2011]X号)精神,为做好我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在中心领导的精心布臵下,经过参加食品监测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本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

为确保此次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县卫生局非常重视,根据《2011年XX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了《2011年XX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并成立了《XX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方案要求,此项工作由我中心负责实施全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采样、检验、上报工作。中心领导非常重视,分别先后派出5人次参加XX卫生厅召开的全X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暨业务培训会议及X疾控中心召开的全X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网络直报培训会议,回来后明确职责,我中心按我县监测方案的要求,在采样、检验前提前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计划,于2011年X月X日至2011年X月X日分三阶段分别在XX、XX、XX乡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三次监测采样共出动采样人员16人次,车辆5车次分别对XX、XX、XX乡镇的超市、食品批发店、市场摊点、快餐店、饭店、饮食店、乡镇村屯农户共92家开展食品采样抽检工作,并按计划如期完成任

1务并及时上报、反馈有关监测数据。

二、监测结果

根据《2011年XX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我县采用常规监测方法监测我县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两个方面。采样、化验均按照国家标准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进行。

1、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常规监测:三次监测完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84份,超标14份,超标率为16.67%;其中植物油、花生粒、干玉米及其制品黄曲霉毒素B1项目分别检测5份、6份、6份,检出花生油超标1份、花生粒超标1份,共超标2份,超标率为11.76%;熟肉制品亚硝酸盐项目检测15份,超标4份,超标率为26.67%;馒头、油条铝项目各检测5份,共超标8份,超标率为80%;液体奶黄曲霉毒素M1项目检测12份,酱腌制蔬菜亚硝酸盐项目检测15份,大米、根茎类蔬菜、叶菜类蔬菜中铅、砷、镉、汞项目共检测15份,均未发现超标。详见附表1。

2、食源性致病菌常规监测:三次监测完成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共96份,检出27份,检出率为28.13%;其中婴幼儿配方粉/婴幼儿谷基辅助食品、糕点及饼干、蛋制品各检测12份均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检测12份,检出大肠菌群1份,检出率0.3%,鲜榨果蔬汁检测12份,检出大肠菌群9份,检出率75.00%;米粉或盒饭

各检测6份,检出大肠菌群7份,腊样芽孢杆菌1份,共检出8份,检出率66.67%;熟肉制品检测12份,检出菌落总数2份,大肠菌群2份,共4份,检出率为33.33%;速冻熟制米面制品检测12份,检出5份,检出率为41.67%,主要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 详见附表1。

三、存在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1、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总超标率为16.67%,食品微生物总检出率为17.71%,说明我县食品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明年有条件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扩大监测点范围,以便更好掌握我县食品危害因素的分布,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把我县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降到最低点。

2、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加大经费投入,使食品监测的面更广,让监测的点及食品更具有代表性意义,为保障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3、监管部门应加大食品源头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把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起第一道食品安全防护墙,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4、积极开展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使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意识深入人心。

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一年X月X日

.

推荐第6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总结(材料)

薛城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汇 报

薛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年8月17日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为保障我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系统、连续地收集、整理、分析食源性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我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其流行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能力。围绕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等任务,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努力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做好专业参谋,扎实完成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各项工作任务。现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从制度上保障风险监测工作

根据枣庄市卫计局《关于印发2016年枣庄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下发了《2016年薛城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卫计局李新体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卫生局副局长李杰、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谢慧、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启耀担任。成员由卫生局防保股、疾控食品与

环境卫生科、区人民医院、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枣庄市中医院院公共卫生科负责人组成。制定了薛城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处置与通报工作制度。抽取薛城区疾控中心及薛城区人民医院业务骨干组建了薛城区食品安全流行病调队伍。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工作由卫计局防保股的专人负责。明确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报告的具体科室和责任人,从而确保监测工作各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岗、到位、到人,基本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2015年对疾控中心及医院开展了3次工作督导。2016年初召开了食品风险监测工作协调会议,协调沟通了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将监测过程中发现隐患和结果报告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疾控中心及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相关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向所有医疗机构公开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上报卫生局防保股及联系电话,为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扎实工作,严格要求,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一)食品样品采集

为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区严格按照《枣庄市2016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了《薛城区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计划》,根据监测计划及任务安排,制定了详细的样品采集、存放、送样等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严格按照采样要求规范采样,确保采样及时、准确。从3月份开始在超市、食品商店和农贸市场等

居民的主要购买点采集样品,采样人员以消费者身份购买样品,对样品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建立溯源档案,并确保相关样品信息的保密性。采集的样品有儿童食品、速冻米面生制品、煎饼、草莓、生鲜肉、即食非发酵豆制品、水果、蔬菜等。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区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采样9次,采集样品18份。完成食品风险监测理化项目3次,采集样品44份。将样品分别编号并送至枣庄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样品用无菌袋包装,冷藏箱送样。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

根据枣庄市《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区制定了《2016年薛城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2016年薛城区共设有哨点医院3家,薛城区人民医院、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枣庄市中医院,主要对异常病例、临床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三方面进行监测,凡发现两例以上(有共同饮食暴露史)或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要在接诊后两小时内电话报告给薛城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或薛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哨点医院临床医生负责将每天接诊的所有食源性疾病或疑似病例包括个案(散发)和聚集性病例信息的采集,直接登录医院信息系统(HIS)填报或手工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我们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薛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每日至少登录2次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上报。并做好暴发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分析和

网络报告,并承担对各医疗机构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督导考核工作。上半年全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184例,其中薛城区人民医院报告170例,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13例,枣庄市中医院1例。无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

二、存在问题

我区虽然在食品风险监测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如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未能直接承担食品风险监测检验任务,主要原因是中心专用食品风险监测的仪器设备较少和监测检验技术人员数量较少。

三、下一步打算

针对以上问题,我区将会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增加区疾控中心检验技术人员,满足工作的开展。积极争取资金,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力争达到山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示范单位标准。

目前,我区向枣庄市疾控中心申请部分检测任务在我疾控中心试验室完成,新招录的检验人员9月初到位,相信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区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将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推荐第7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探讨论文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实施微生物检验,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严格监测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时间不断增加,我国食品安全出现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人们越来越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加大力度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极为紧迫。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实施微生物检验的质控情况,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样品测试内容对奶粉中所含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实施定性分析。生化反应鉴定要求到属或者种。

1.2方法

1.2.1仪器、试剂

检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为恒温培养箱,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分析系统(生产企业: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所用培养基以及试剂主要由BD、北京陆桥技术、法国科玛嘉、青岛海博有限公司提供。经过检定及校准,研究中所用仪器设备、试剂等均在有效期内。

1.2.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以《2016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1]作为参照,对所选样品实施微生物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实施室内质量控制,保证检验所得相关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和准确性。

1.2.3实验室检验

①无菌操作分别将样品接种mLST-Vm肉汤、李氏增菌肉汤LB、缓冲蛋白胨水、肠道菌增菌肉汤、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3%)、改良EC肉汤、氯化钠肉汤(7.5%)、胰酪胨大豆多粘菌素肉汤中,然后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适当温度环境中进行适当时间的培养。②分别挑取以上增菌液接种至阪崎肠杆菌显色平板、TSA、PALCAM平板、沙门菌显示平板、HE、XLD、TCBS平板、弧菌显色平板、MAC、大肠显色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B-P平板、MYP平板中,放置恒温培养箱适当温度环境中进行适当时间的培养。③对增菌液中细菌的生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平板上菌落特点进行密切观察;④在MAC菌落特点为粉红色、中等大小菌落,大肠显色平板上为蓝色菌落。阪崎肠杆菌显色平板上为蓝绿色菌落,在TSA上为黄色菌落。其它平板上无可疑菌落。⑤选取平板上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挑MAC、大肠显色平板、阪崎肠杆菌显色平板及TSA上可疑菌落接种至TSI(三糖铁)、MIU(动力-靛基质-脉酶)、普通平板中,并进行培养。⑥对MIU、TSI结果进行观察,选取普通平板上出现的菌落实施氧化酶实验。选取两种可疑菌纯培养物行生化鉴定。

2结果

主要检出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阪崎肠杆菌。增菌之后行接种选择平板相关操作和所获得的结果均与直接接种法相同。本次研究结果上报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控样品检验获得“满意”结果。

3讨论

在实施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中,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为一种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进行验证的最有效措施之一[2]。目前,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室间,主要选用该种方法对微生物检验结果实施质控考核。在质控考核过程中,相关分析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实验室检测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还必须对医学检验、食品卫生检验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操作步骤和流程等均有全面了解,并娴熟掌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污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相关病原菌进行全面考虑[3]。在实施细菌鉴定过程中,工作人员须时刻保持清晰思路。同时实施增菌、直接划平板,对增菌以及分离培养基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培养基营养状况以及培养环境的温湿度等能够符合培养条件,在检验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漏检率,提高检出率。在常规样品检测、实验室间质控考核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均须首先要保证室内质量控制,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同时,在检验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检验及分析工作人员必要要重视每份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实施检验流程及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样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设计的样品采集、样品处理、细菌染色、培养基选择、试剂使用等各个环节均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准性,进而保证样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可靠及准确性。在食品卫生检验工作中,食品微生物检验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相关机构必须定期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实施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考核,对实验结果进行严格把关,进而推动卫生检疫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及素质,促进实验室检测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进而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能够有序、快速进行,并保证检验质量,进而为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柳勤,叶新,张惠文,等.2015年天河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结果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14(10):540-541.

[2]杨绪刚.2014年商丘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快速检验结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09(04):295-296.

[3]宋秋坤,李爱军,王孝文,等.平顶山市食品微生物安全风险监测评价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6,16(05):111-112.

推荐第8篇: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总结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办发【2012】62号)及《2012××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办发【2012】74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县食品安全风险监

一、组织实施 为确保此次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2012年××市县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了《2012年××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方案要求

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采样、检验、上报工作。中心领导非常重视,先后派出3人次到××市疾控中心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业务培训,以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技术技能。

二、样品监测

2012年9在××等乡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人次

共出动采样人员205车次,针对超市、食品批发店、市场摊点、饭店等20家开展食品采样抽检工作并及时上报、反馈有关监测数据。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 监测按《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食源性致病菌常规监测按《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及时送至实验室,并按要求详细填写样品登记表。

三、监测结果 根据《2012年××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我县采用常规监测方法监测我县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两个方面。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样本进行了检测。共监测各类样品60份,其中,完成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任务25份包括:膨化食品5份,水发产品5份,粉丝、竹笋等5份,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等5份,熟肉制品、腌腊制品等5份。完成食源性致病菌常规监测任务35份,包括:焙烤食品10份,凉拌菜5份,果蔬类5份,婴幼儿食品5份,皮蛋10份。

三、存在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1、

2监测的面更

3、监管部门应加大食品源头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

4、积极开展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使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二0一二年一十二月一十九日

推荐第9篇:某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进展汇报

2015年xx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进展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xx省卫计委《关于印发2015年xx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x卫[2015]11号)精神,为做好我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在县卫计局的领导下,县人民医院、二医院、疾控中心参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完成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

为确保年度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县卫计局非常重视,根据《2015年xx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并成立了xx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方案要求,此项工作由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全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采样、检验、上报工作;县人民医院、县二医院为哨点医院,负责食源性疾病检测报送工作。两所县级医院、疾控中心领导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非常重视,分别先后派人参加xx省、xx市疾控部门组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暨业务培训会议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网络直报培训会议,回来后明确职责,各相关单位按我县监测方案的要求,提前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计划,于2015年6月9月期间,分两个阶段分别在xx镇、xxx乡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两次监测采样共出动采样人员6人次,车辆6车次,分别对xx镇的超 1 市、食品批发店、市场摊点、快餐店、饭店、饮食店、乡镇村农户共56家开展食品采样抽检工作,并按计划如期完成任务并及时上报、反馈有关监测数据。

二、监测结果

根据《2015年xx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我县采用常规监测方法监测我县食品化学性污染物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两个方面。其中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常规监测任务29份;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菌常规监测任务51份。采样、化验均按照国家标准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进行。

1、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常规监测:两次监测完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13份,全部送、省疾控中心、xx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完成率44.8%。已检测样品4份,无超标样品,其余8份正在检测,结果未出。

2、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菌常规监测:两次监测完成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共43份,完成率84.3%。已检测21份,超标2份(其中地方食品梗皮检出大肠菌群>1100MPN/g,流动早餐包子检出大肠埃希氏菌460MPN/g)。

3、县人民医院检测上报食源性疾病21例;县二医院检测上报2例。

三、存在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1、食品中微生物超标2份,说明我县食品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在检测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扩大监测点范围,以便更好掌握我县食品危害因素的分布,及时采取相应

2 的对策,把我县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降到最低点。

2、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加大经费投入,使食品监测的面更广,让监测的点及食品更具有代表性意义,为保障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3、监管部门应加大食品源头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把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起第一道食品安全防护墙,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4、积极开展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使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意识深入人心。

5、疾控中心尽快按要求完成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及时录入相关数据,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上报相关部门。

推荐第10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竞赛考试题库

首届全国卫生监督技能竞赛云南省预赛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竞赛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时间是( C ): A、2009年5月1日 B、2010年6月1日 C、2009年6月1日 D、2011年2月10日

2、《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实施的时间是( A ):

A、2010年11月1日 B、2010年6月1日 C、2000年6月1日 D、2009年2月10日

3、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 C ): A、国家质检总局规定 B、质监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规定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D、国家认可委规定

4、食品安全标准是( B ):

A、非强制性标准 B、强制执行的标准 C、大部分是强制性标准,少部分是非强制性标准

1 D、国标、行标、企标三种

5、食品检验实行( C )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A、食品检验机构 B、检验人

C、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 D、食品检验机构或检验人

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A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小时 B、4小时 C、24小时 D、10小时

7、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障( C )安全:

A、检验人员 B、检测仪器 C、实验室 D、检测环境

8、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 A )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检验机构的检验资格:

A、虚假 B、合格 C、不合格 D、公正、准确

9、食品检验机构应当符合( B ),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规定通过资质认定后,在批准的检验能力范围内,按本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检验活动:

A、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评审准则》

B、《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 C、《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D、《食品检验工作规范》

10、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 C ),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A、食品检验机构 B、检验人

C、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 D、食品检验机构或检验人

11、每个州(市)抽取的县级监测点数目为4――8个。抽取的监测点覆盖的城乡人口数至少应当占本州(市)人口总数的( B ):

A、25%

B、30%

C、35%

D、50%

12、要零售场所和餐饮服务场所分别采取同一样品的,餐饮食品样品采样量应当不少于同类样品的( D ):

A、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十分之一

D、四分之一

13、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监测范围在全省( A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

A、16个州(市)级,129个县(市.区)

B、10个州(市)级,120个县(市.区)

C、8个州(市)级,30个县((市.区)

D、5个州(市)级,10个县(市.区)

14、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监测对象为全省各州(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臵完毕的,发病( A )级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

A、2人

B、5人

C、15人

D、1人

15、云南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由( A )承担:

A、10家哨点医院及所在地疾控中心

B、10家哨点医院

C、10家疾控中心承担

D、8家哨点医院和疾控中心

16、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 B )证

4 明,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A、风险监测 B、风险评估 C、风险预警 D、风险识别

17、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 B )规定:

A、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D、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18、食品风险监测工作人员采集样品,应当( D ):

A、以出厂价购买 B、免费抽取 C、以批发价购买 D、按照市场价格购买

19、( C )是指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种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A、食品毒理学实验 B、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D、流行病学调查

20、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5 GB2760-2011,下列( D )食品可以添加食用香料: A、新鲜水果 B、大米 C、蜂蜜 D、风味饮料

21、测定食品中水分时样品两次质量差不超过( B ),即为恒重。

A、1mg B、2mg C、3mg

22、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为计算乘以(C )即为蛋白质 。

A、5.30 B、6.00 C、6.25

23、测定样品时仪器一般预热( )分钟。

A、5 B、10 C、30

24、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光源是(D) A、氢灯

B、火焰 C、电弧 D、空心阴极灯

25、测定食品中水分时样品两次质量差不超过(B),即为恒重。

A、1mg B、2mg C、3mg

26、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为计算乘以(C)即为蛋

6 白质。ml。

A、5.30 B、6.00 C、6.25

27、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B )

A.滴氯霉素眼药水 B.用清水洗眼睛 C.用干净 手帕擦拭。

28、检测科室应定期对所用检测方法进行 (C),确保使用的标准方法为最新有效版本。

A、认可 B、认证 C、确认

29、小型仪器室及天平室室内应保持干燥,每台天平内应放臵一小瓶(袋) ( B ),且要勤换。 A、保鲜剂 B、干燥剂 C、稳定剂

30、当仪器设备经校准/比对给出一组修正因子时,应对检测数据进行( C ),确保修正因子得到正确应用。 A、复检 B、限制 C、修正

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的分析线波长为( D )。

A、213.8nm B、248.3nm C、285.Onm D、283.3nm

7

32、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时,为了防止铁、铜、锌等离子的干扰,应加人( D )。

A、柠檬酸铵 B、氰化钾 C、盐酸羟胺 D、以上都是

33、食品分析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感官检验法、物理检验法、化学分析法和( D )。

A、嗅觉分析法

B、密度法

C、折光法 D、仪器分析法

34、测定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是( A )。

A、凯氏定氮法

B、缩二脲法 C、重量法 D、薄层法

35、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的方法中,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配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 C )配合物。 A、黑 B、白色 C、红色 D、紫色

36、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态氮时,常在试品中加入( B )。

8 A、乙醇 B、甲醛 C、甲醇 D、丙酮

37、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38、实验室用电安全,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C )。 A、清扫仪器时应关闭电源 B、严禁用湿抹布擦洗电器 C、电线浸湿后仍继续工作

D、遇触电事故迅速关电源或用绝缘物拨开电线

39、不允许开启天平加减砝码或样品,是因为这样做带来危害最大的是( A )。

A、易损坏瑙玛刀 B、易使样品晒落在称盘上 C、称样不准确 D、天平摆动大,停不稳

40、食品中食盐的测定,通常选用的指示剂是( C )。 A、溴甲酚兰 B、溴甲酚绿—甲基红 C、铬酸钾 D、重铬酸钾

41、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三大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硝胺,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一食物中( A )

9 A、发霉的玉米 B、炸糊了的薯条 C、过了保质期的牛奶 D、海鱼和贝蛤类食品

42、发芽马铃薯的主要致毒成分是( D ) A、亚麻苦苷 B、苦杏仁苷 C、秋水仙碱 D、龙葵素

43、食品安全监管的目的是为了( B )地预防,减轻和消除食品安全的危害与风险,防止特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A、尽量 B、最大限度 C、尽最大努力 D、彻底

44、食品的贮存包括冷藏和冷冻两种方式,那么食品冷藏贮存温度是指多少度( A ) A.4-10℃ B.0-(-29℃) C.0-(-10℃) D.0-(-18℃)

45、食物代谢解毒的主要部位是( E ) A、胃 B、肝脏 C、小肠 D、大肠

10

46、以下鱼不能食用的是( A ) A、河豚鱼 B、鲫鱼 C、银鱼 D、鲤鱼

47、鲜黄花菜中含有的毒素是( C ) A、龙葵素 B、皂素 C、类秋水仙碱 D、钩吻碱

48、《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时间是:(B) A、2009年2月28日 B、2009年6月1日 C、2009年5月1日 D、2009年7月1日

49、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A) 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产者利益 C、保护食品正常出口 D、严惩违法行为

50、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B)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质量监督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农业行政部门

51、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A)负责。

11 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2、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由(A)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3、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B)

A、明星代言 B、产品标准代号 C、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D、制作成份

54、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D)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四年 B、每三年 C、每两年 D、每年

55、(B)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A、食品安全风险方案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D、食品安全风险计划

12

56、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臵的机构(A)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A、应当 B、不应当 C、可以 D、不可以。

57、以下哪一种微生物不是常见的致病菌?(B) A、酵母菌

B、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沙门氏菌

58、干制食品的安全评价指标为(A) A、水分活度 B、成熟度、总固形物 C、大小、形状、匀称和样式 D、质地、松脆、硬度

59、食品中的微生物性危害分类,应当不包括:(A) A、动植物性危害 B、细菌性危害 C、真菌性危害 D、病毒病和寄生虫病

60、河豚鱼毒素属于(C) A、血液毒 B、原浆毒 C、神经毒 D、肝肾毒

13 6

1、食品卫生标准中的菌落总数是指被检食品中(A) A、单位重量(g)、体积(ml)内所含的细菌数 B、单位重量(g)内所含的细菌数

C、单位重量(100g)、体积(100ml)内所含的细菌数 D、单位体积(ml)内所含的细菌数

62、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B) A、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本身 B、其产生的外毒素即肉毒毒素

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生长快 D、食品腐败

63、牛乳中检出的黄曲霉毒素,应主要属于

A、黄曲霉毒素B1 B、黄曲霉毒素B2 C、黄曲霉毒素G1 D、黄曲霉毒素M1

6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防腐剂(C) A、苯甲酸及其钠盐 B、山梨酸及其钾盐 C、丁基羟基茴香醚 D、对羟基苯甲酸酯

65、有时细菌会形成芽孢来帮助其做什么?(C) A、大幅度增加致病性 B、繁殖

14 C、在不利环境中存活 D、更加容易来回移动

66、进行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时最值得信赖的资料是:(A) A、流行病学研究 B、动物试验研究 C、体外试验 D、构效关系

67、食品再加热卫生要求中规定的食品加热时的中心温度要达到多少℃以上 (A) A、70 B、75 C、80 D、85

68、引起肉毒中毒的较常见食物是:(A) A、臭豆腐 B、海鲜 C、水果 D、鸡蛋

69、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核心步骤是( D) A、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 HI) B、危害特征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 HC) C、暴露评估(Exposure Aement, EA) D、风险特征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 RC)

70、《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卫生部及相

15 关部门于每年( )底以前制定并下发下年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7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提出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建议,于每年( )底前报送卫生部。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72、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不包括的内容是( )。 A、食品 B、食品添加剂 C、消毒餐具 D、食品相关产品

7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 )起施行。 A、2009年5月1日 B、2009年6月1日 C、2010年5月1日 D、2010年10月1日

74、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 )年,需要延续有效期的,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 )个月,向资质认定部门提出复核换证申请。

A、2 6 B、3 3 C、5 1 D、3 6

16

75、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应当在检测后的( )日内上报。

A、20 B、5 C、7 D、15 7

6、《食品检验计算机要求》实验室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应当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二级以上的要求,该处二级指( )。 A、访问验证保护级 B、安全标记保护级 C、用户自主保护级 D、系统审计保护级

77、食品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应当妥善保存至少( )年。

A、1 B、2 C、3 D、5

78、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当由( )进行。

A、食品检验机构 B、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 D、食品行业协会

79、下列哪一项属于2012年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项监测项目( )。

A、亚硝酸盐 B、苯甲酸 C、安赛蜜 D、瘦肉精

17 80、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样要求抽取的城市、县城和乡镇的人口数至少占本监测点人口数的( )。 A、20% B、30% C、40% D、50%

81、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样要求:各类食品抽样计划,各监测点在零售阶段应从饭店(酒店)等餐饮单位抽取样品数量不少于( )。

A、10% B、20% C、30% D、40%

82、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样要求:在零售场所和餐饮服务场所分别采取同一样品的,餐饮食品样品采样量应当不少于同类样品的( )。 A、1/2 B、1/3 C、1/4 D、1/5

83、2012年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食源性疾病监测包括( )。

A、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B、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

C、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 D、以上均是

84、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是:同一区(县)内发

18 生类似病例( )例。

A、1-3 B、2-4 C、3-5 D、4-6

85、云南省2012年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监测对象为全省各州(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臵完毕的、发病( )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

A.1 B、2 C、5 D、10

86、对含不稳定性质的农药残留样品应立即进行测定,一时不能测定的样品应马上捣碎后在低于( )℃条件下冷冻保存。

A.0 B、—5 C、—12 D、—18

87、《2012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质量控制考核方案》要求:检验机构应在收到质控样品后( )天内进行检验。

A.7 B、15 C、30 D、40

88、元素标准储备溶液保存在0~5℃的冰箱中,有效期为( )个月。

A.1 B、3 C、6 D、12

19

89、实验室使用的各种气瓶必须在装气前经过试压或进行定期技术检验,充装一般气体的有效期是3年,充装腐蚀性气体的有效期是( )年。

A.1 B、2 C、3 D、5

第二部分 不定项选择题:

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A B C D ) 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C、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D、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

2、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A B C D )

A、隐瞒 B、谎报

C、缓报 D、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3、食品安全事故是指(A B C )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

20 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A.食物中毒 B.食源性疾病 C.食品污染 D.食品有害因素

4、食品检验机构应当配备与食品检验能力相适应的(A C),聘用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员,建立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档案。

A、检验人员 B、质量负责人 C、技术管理人员 D、技术负责人

5、食品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应当( A D ),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观、公正、准确,不得出具虚假或者不实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报告。

A、尊重科学 B、根据标准 C、法律法规 D、恪守职业道德

6、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针对所开展的检验活动,制定相应的( A C D )等。 A、检验责任追究制度 B、规章制度

C、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D、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预案

21

7、抽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A B C D ) A、随机从零售的食品中抽样 B、应尽量采集不同生产厂家的样品 C、样品要具有代表性

D、每批次的同类食品只采一个样

8、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 A B C D )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A、农业行政 B、质量技术监督 C、工商行政管理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9、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信息,应当做到( A C D ) A、准确 B、公正 C、及时 D、客观

1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 A B C )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A、隐瞒 B、谎报 C、缓报 D、不报

11、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A B C D)内容。

A、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

22 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B、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C、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D、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12、《食品安全法》在不同章节对食品检验工作或食品检验活动进行了描述,包括( A B C D E )等十个方面,规定了食品检验工作或食品检验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B、委托检验 C、监督抽检 D、隐患筛查 E、进出口检验

13、《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A B C )等部门确定的技术机构承担。

A、质量技术监督 B、工商行政管理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D.农业部门

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A B C D )等方面的

23 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A、医学 B、农业 C、食品 D、营养

15、云南省2012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抽样设计方案,使用多级分层抽样.第一层抽取( A ),第二层抽取( B ),第三层抽取( C )。 A、监测点

B、零售点

C、各类食品

D、监测点.各类食品.零售点

16、食源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哨点医院采集的粪便或肛拭标本进行肠道病原菌检测。其中( A C )为必做项目。

A、沙门氏菌

B、副溶血性孤菌

C、志贺氏菌

D、轮状病毒

17、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直接接触样品的容器应( A B C D )。 A、无菌 B、防水 C、防油 D、防漏

18、食源性疾病监测包括( ABC )

A、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

24 B、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C、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

D、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19、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包括( BCD )

A、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B、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C、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

D、食源性疾病监测

20、关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 B C)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以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监测对象

B、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

C、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D、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21、获得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信息来源有(A B D)

25 A、倍数 B、正态分布 C、t分布 D、均匀分布

22、进行不确定度估算时(A B C)

A、可以不给自由度 B、合成时,可不考虑相关性C、k可以统一取2。

23、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原子化器主要由( B C )组成。

A、石墨管 B、雾化器 C、燃烧器 D、石墨炉

24、获得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信息来源有(A B D)

A、倍数 B、正态分布 C、t分布 D、均匀分布

25、在样品容器外加贴取样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样品(A B C)采(抽)样人、采(抽)样日期等内容,并按《样品管理程序》的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A、名称 B、来源 C、采样地点

26、消除原子吸收分析中化学干扰的方法有( A B C )

A、加人释放剂 B、使用高温火焰 C、加入消电离剂 D、加入缓冲剂

27、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食品的常量分析?( A B )

26 A、物理检测法 B、化学分析法 C、仪器检测法 D、色谱分析法

28、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B C )。

A、有机物 B、矿物盐 C、无机盐 D、石头

29、( B C D ) 是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

A、水浴锅 B、马弗炉 C、恒温烘箱 D、天平

30、还原糖测定的重要试剂是( C D )。

A、盐酸 B、淀粉 C、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D、蛋白沉淀剂

31、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试剂是(A D)。

A、硫酸 B、硼酸 C、硝酸 D、硫酸钾

32、( A E )是蛋白质测定蒸馏过程中,接收瓶内的液体,测定所用的指示剂。

A、硼酸 B、硝酸 C、氢氧化钠 D、酚酞 E、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33/维生素C又叫、维生素C属于( A E )。

A、硼酸 B、烟酸 C、抗坏血酸

27 D、脂溶性维生素 E、水溶性维生素

34、恒温烘箱是(C D )的主要设备。 A、蛋白质测定 B、酸度 C、水分测定 D、固形物

35、应用( C D )来准确移取10毫升样品溶液。 A、量筒 B、烧杯 C、移液管 D、大肚吸管

36、测定有的食品加入海砂的目的(B C)。

A、增加样品质量 B、防止样品表面硬皮的形成 C、使样品分散,减少样品中水分蒸发的障碍

37、在食品中添加( A B C )需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

A、甜味剂

B、防腐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38、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分为4级,下面属于这4级类的是( A B C )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企业标准

D、卫生标准

28

39、下列标准代号不属于国家标准的是(B C D)。

A、GB1079

2 B、ZBX6601

2C、QB/TXXXX

D、Q/JXXX

40、下面属于光度分析法的是( A C D )

A、目视比色法

B、比浊法

C、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41、化学试剂的包装及标志按规定颜色标记等级及门类,下面正确的是( B C D )

A、优级纯、玫红色 B、基准试剂、浅绿色 C、分析纯,红色AR D、化学纯、兰色CP

42、下列测定方法属于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有( A B C )。

A、砷斑法

B、银盐法

C、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

D、钼黄光度法

43、关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 B C)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以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为监测对象

B、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

29 有关部门制定、实施

C、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D.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44、食用没有煮熟的四季豆(扁豆)导致中毒的原因是( A D ) A、含有皂素 B、含有秋水仙碱 C、含有龙葵素 D、胰蛋白酶抑制剂

45、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包括下列哪几项:(A B C D) A、发病呈暴发性

B、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C、发病与食物有关

D、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46、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 B C D E ) A、微生物性危害 B、化学性危害 C、生物毒素 D、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47、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污染物包括( A B C )

30 A、农药 B、重金属 C、N-亚硝基化合物 D、病毒

48、奶消毒方法是( A B C D ) A、巴氏消毒法 B、超高温瞬间灭菌法 C、煮沸消毒法 D、蒸汽消毒法

49、以下常见的致病菌有?(A C D) A、酵母菌

B、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沙门氏菌

50、食品质量安全指标包括( A B C D ) A、理化指标

B、感官指标

C、卫生指标

D、标签标识

51、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原则包括( A B D) A、预防原则 B、全过程监管原则 C、效益原则 D、公众参与原则

5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监管体制是( A D ) A、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 B、品种监管为主、分段监管为辅 C、集中监督与分散监管相结合

31 D、综合监督与具体监管相结合

53、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的规定,(A B C D)属于食品添加剂。

A、营养强化剂 B、食品用香料 C、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D、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54、食品卫生指标中大肠菌群(大肠菌值)是指哪种当量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近似数来表示。简称为大肠菌群MPN。(A C)

A、100g B、每g C、100ml D、每ml

55、是高分子化合物类食品容器,其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B C D)

A、有害金属 B、单体 C、低聚合度化合物 D、热解产物

56、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株,主要是(A B) A、寄生曲霉 B、黄曲霉 C、构巢曲霉 D、烟曲霉

57、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应至少包括下列哪些项目?

32 (A B C D)

A、食品的水分 B、食品中微生物 C、食品的营养成分 D、环境温度

58、食品卫生标准应至少包括下列哪些项目?(A B C D) A、食品原料与产品卫生标准 B、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C、食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 D、食品标签标准

59、反映油脂酸败的常用指标是(A C D )

A、酸价 B、碘价 C、羰基价 D、过氧化物值

60、感官鉴定包括:(A B C D)

A、触觉检查 B、视觉检查 C、嗅觉鉴定 D、品尝试验

6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是(A B C D) A、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 HI) B、危害特征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 HC) C、暴露评估(Exposure Aement, EA) D、风险特征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 RC)

33 6

2、食品污染包括(A B C)

A、生物性污染 B、化学性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物理性污染

62、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内容包括( )。 A、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 B、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C、食源性疾病监测 D、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

63、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形式包括( )。 A、监督抽检 B、常规监测 C、专项监测 D、委托监测

64、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时遵循( )原则。

A、及时性 B、代表性 C、合格性 D、准确性

65、霉菌产生的毒素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体现在( )。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致突变 D、致畸和致癌

66、属于云南省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常规监测项目有

34 ( )。

A、三聚氰胺 B、氨基甲酸乙酯 C、苏丹红 D、黄曲霉毒素B1 6

7、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样计划使用多级分层抽样:包括( )。

A、监测点 B、零售点 C、各类食品 D、养殖场

68、被监测食品抽样数量的要求按照随机原则挑选本地具有( )的监测样品。

A、随机性 B、代表性 C、典型性 D、适时性

69、2012年云南省(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中凉拌食品采集限于( )。 A、餐饮店 B、超市 C、餐饮小食店 D、流动小摊点

70、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经费的安排及下拨原则是( )。

A、突出重点 B、兼顾一般 C、合理安排 D、建立长效机制

71、《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技术手册》对食品

35 中铝测定的方法中推荐样品处理方法有( )。 A、微波消解 B、干灰化法 C、密闭高压罐消解 D、湿法消解

72、《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中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包括( )。

A、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B、危害因素调查 C、实验室检验 D、健康宣教

73、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结论应当包括( )。 A、事故范围 B、发病人数 C、致病因素 D、污染食品及原因

74、2011年云南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项目超标率排名前三位的是:( )。

A、铝 B、黄曲霉毒素M1 C、亚硝酸盐 D、铅

75、下列属于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的食品是:( )。 A、豆腐 B、腐乳 C、豆腐干 D、豆浆

76、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质量控制由下列那几个部门组织实施。( )

A、省质监局 B、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6 C、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77、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对采样人员的要求( ) A、采样人员应经过相应的采样和微生物技术培训,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B、采样人员至少2名,其中包括检验人员陪同,认真填写采样单,要求2人签字确认。

C、采样人员以消费者的身份购买样品,以保证样品的实际情况。

D、采样人员应有无菌操作的概念,防止样品污染。

78、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项目属于“熟制米面制品”的食品是:(

A、米线 B、夹心饼干 C、汉堡包 D、炒饭

79、2012年(国家级)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项目中属于“定量”检测的种类是:( ),

A、沙门氏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蜡样芽孢杆菌 D、阪崎肠杆菌

80、2012年(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涉及30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项目有以下几种:(

37 A、亚硝酸盐 B、铝 C、安赛蜜 D、铅

81、2012年(省级)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项目中属于“酱腌菜”监测项目的是:( )。

A、大肠菌群 B、沙门氏菌 C、志贺氏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三部分 判断题

1、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检验人独立进行,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 )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

3、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 )

4、《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首次在我国确定了食品安全风险

38 监测工作的法律地位。( × )

5、当检验结果是处于临界状态的边缘数据时,给出不确定度是规避风险的较好办法。( √ )

6、食品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至少3年,有特殊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 )

7、食品检验机构应该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 √ )

8、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 )

9、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违反《食品安全法》。( √ )

10、违反《食品安全法》,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刑事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 )

11、承担政府监督抽检检验任务的机构必须是食品检验机构。( √ )

39

12、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 √ )

13、食品检验机构不得聘用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 √ )

14、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 )

15、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 )

16、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两年应该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 )

17、样品的采集,应保证所采集的样品对该类食品具有代表性。( √ )

18、采样人员以消费者的身份购买商品,以保证样品的实际状况。( √ )

40

19、《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实施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制。( √ )

20.食品安全标准是自愿执行的标准。( × )

21、如仪器出现故障,应马上退出检测状态,立即向保管人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可以自行“修理”.(X)

22、不可在仪器室内制备和储存样品。(√ )

23、使用C18柱子时,其pH须在0~ 14 间。(X)

24、测定果酒中甲醇时不需蒸馏。(x)

25、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测定方法中每加入一种试剂均需摇匀。(√)

26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氨气无需将结果换算成标准体积结果。(X)

27、计算扩展不确定度时一般情况下k=2-3。(√)

41

28、仪器使用后不需定期检查气路是否漏气。(X)

29、测定食品中蛋白质时蒸馏无需气密良好。(X)

30、仪器使用后不需定期检查气路是否漏气。(X)

31、《食品中酒测定方法》甲醇、异丁醇、异戊醇的测定方法可用气相色谱法。(√)

32、砷标准使用液:含砷1µg/mL。此溶液当日配制使用。(√)

33、测定食品中蛋白质方法为分光光度法。(X)

34、测定食品中甲醛时不需蒸馏。(x)

35、测定食品中甲醛方法为分光光度法。(√)

36、已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发生改变时,不需进行重新评估。(x)

37、计算扩展不确定度时一般情况下k=2-3。(√)

38、贮存化学品的建筑物或场所的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

42 事故照明等用电都应符合安全要求,但不必安装避雷设施。(x )

39、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止法》的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处臵、贮存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经过公安部门的批准并领取经营许可证。(√ )

40、搬运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应该轻拿轻放,轻轻拖、拉、抛、滚。(√ )

41、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

42、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国家

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 ×)

43、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44、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直

43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 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45、违反本法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

消费者的,依照本法的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

46、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47、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食品安全信用

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

48、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纪检

监察部门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 )

49、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不允许进口(×)

44 50、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51、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52、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度。(√)

5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情况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54、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55、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臵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

56、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45

57、《食品安全法》施行后,食品生产经营者之前已经取得的许可证一律无效。(× )

58、名人、明星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59、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能自行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只能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

60、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6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以后,无需再进行健康检查.( × )

62、食品安全一般指相对安全性,是指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在有效控制食品有害物质或有毒物质含量的

46 前提下,一切食品是否安全,还要取决于食品制作,饮食方式的合理性,适当食用数量,以及食用者自身的一些内在条件.( √)

63、《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四级.( )

64、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 )

65、不同批次的食品可以共用一个检验合格证.( × )

66、食品加工的过程中职员操纵不当、原料生熟不分、工用具混用均可造成交叉污染。( √ )

67、消毒是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有

47 效杀灭微生物,但不影响食品品质或其安全的加工工序。( √ )

68、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69、根据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危害来源与性质,常把它们归纳为三种危害,它们是:细菌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70、病毒能在非活体细胞中繁殖,污染病毒的食品一旦被食用,病毒即可在体内繁殖,引起感染病毒疾病。(×)

71、饮用及食品生产用水的卫生问题,除了水的色、臭、味、混浊度外,重要的是水中残留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是否已被控制。(√)

72、葡萄球菌肠毒素和河豚毒素对热都很稳定。(√)

73、罐头杀菌首先要考虑杀灭罐头食品中肉毒梭菌的问题。(√)

48

74、水分活度越大,食品的游离水分就越少,这样就不利于微生物的增殖。(×)

75、传统的农药残留测定,系主要依赖气相或液相色谱等仪器。(√ )

76、菌落总数可作为指标菌,其检测可判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存在可能性。(×)

77、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核心步骤是暴露评估。(×)

78、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应规定统一的检测方法。( )

79、食品检验机构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可以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

80、食品生产企业经过连续3年抽检合格,可以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免检申请。( )

49

81、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 )

82、食品安全标准是非强制性标准。( )

83、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规定:从每类零售点抽取的同类食品的样本量应与这一类零售点销售份额成比例。( )

84、散装液体样品应充分混匀后再按需要的数量采集。( )

85、2012年(省级)项目白酒(甲醇)样品要求零售点的本地定型包装产品为主。( )

8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采集样品必须至少由2名以上专业人员共同完成。( )

87、云南省2012年食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是16个州市和30个县级疾控中心,及10家哨点医院。( )

88、2012年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监测重点人群是年龄14~65岁的成年人。( )

50

第11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为做好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确保监测与评估工作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 及时通报的活动。

第三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应本着代表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对本市区域性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评估。

第五条 卫生监测科负责本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日常管理工作。按照上级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组织实施,负责采集样品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报告监测情况。

第六条 检验科按照上级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协助采样并及时完成监测方案规定的监测任务,按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 , 确保政府下达的任务能及时认真完成。年底做好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结上报卫生检测科和办公室(质量管理科)。

第七条 办公室(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

第八条 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所获得的数据、结果、结论等相关信息实行保密制度,在批准公布前,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引用 或对外公布。

第九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 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 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它是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信息、科学数据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

第十条 当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属于区域性污染,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或接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由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十一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报告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

第十二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具体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程序》进行。( 见附录 )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12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为做好中心食 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确保监测与评估工作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 及时通报的活动。

第三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应本着代表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对本市区域性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评估。

第五条 卫生科负责本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日常管理工作。按照上级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组织实施,负责采集样品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报告监测情况。 第六条 检验科按照上级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协助采样并及时完成监测方案规定的监测任务,按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确保政府下达的任务能及时认真完成。年底做好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结上

报卫生科和质量管理科。

第七条 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 第八条 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所获得的数据、结果、结论等相关信息实行保密制度,在批准公布前,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引用或对外公布。

第九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

风险特征描述等。它是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信息、科学数据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

第十条 当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属于区域性污染,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或接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由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十一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报告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

第十二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具体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与评估工作程序》进行。 (见附录)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录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程序 附件 7 附录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程序 1.目的

为规范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 》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中心按照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或计划,对本辖区范围内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 3.职责

3.1中心主任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和协调。

3.2 收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或计划时,中心分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立即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编制计划,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优先于其他检测任务,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3.3 卫生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采样送检、数据分析汇总、结果评价及结果报送。

3.4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的质量控制等。3.5 检测科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报送等。

3.6 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所需的物资和交通工具等的后勤保障工作。 3.7本中心成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4.程序 4.1采样

4.1.1采样由卫生科2名(含)以上人员参加,检验科协助。4.1.2采样后,采样人员应及时填写采样记录。

4.1.3采样数量应满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或计划。4.1.4 采样点的选择要根据被监测食品抽样数量的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中挑选出在本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的监测样品。 4.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 4.2.1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4.2.1.1 通过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主动收集动物、食品和环境中分离的病原情况以及对这些病原的耐药性和相似性进行分析, 可以进一步确定污染源或污染环节,掌握我市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流行和耐药趋势,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也为制定或评价良好生产、加工操作规范提供基础数据。

4.2.1.2监测项目涵盖沙门氏菌、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O157:H

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等主要食源性致病菌。

4.2.1.3 微生物检验科负责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的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报送等。

4.2.1.4检测方法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规定的方法进行。4.2.2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4.2.2.1通过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为食品风险评估、预警和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降低我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4.2.2.2 监测项目有农药残留、元素、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质等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

4.2.2.3 理化检验科负责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的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报送等。

4.2.2.4检测方法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规定的方法进行。4.3 质量控制

4.3.1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的质量控制等。4.3.2检验科按规定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室间质评。 4.4数据分析汇总、结果评价及结果报送卫生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分析汇总、结果评价及结果报送。 4.5后勤保障

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所需的物资和交通工具等的后勤保障工作。 4.6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6.1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4.6.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时机

4.6.2.1 当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属于区域性污染,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4.6.2.2 接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的。

4.6.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四个步骤,即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风险评估的最后结论是在考虑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做出的。通过风险评估,找出减少风险的措施,得出风险概率,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4.6.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 并及时 将结果、报告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 5.支持性文件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卫生部等七部门 2010 年) 附件 8 食品检验回避制度

第一条 建立食品检验回避制度,就是为保障社会实现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防止在食品检验中可能发生的营私舞弊现象发生。 第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验人员应主动回避: 1.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检验;

2.本人与客户或与委托检验项目有利害关系; 3.参加过初次食品检验的复检事项;

4.作为专家提供过咨询意见的食品检验项目。

第三条 回避的提出和实施:

1.自行提出回避,由其所属的食品检验机构决定; 2.客户要求检验人员回避,向食品检验机构提出申请; 3.客户对回避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撤销委托; 4.有提请和批准的相关记录。 第四条 回避申请由中心分管领导批准。

第五条 对违反本制度的检验人员,一经查实,将视情节给以行政处 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 中心党支部要加强对食品检验回避制度的检查与监督,要与 检验人员晋升、奖励等环节结合起来,完善回避监督管理机制。

第13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发展

浅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发展

任凌云

天津市津南区卫生监督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人的生命安全,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尚书〃洪范》中即有“八政之目,以食为先”的记载。在中国,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而在“苏丹红事件”、“阜阳毒奶粉事件”以及最近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出现的背后,暴露了中国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会对国内民众的健康有极大的不利影响,还会对中国的食品对外食品贸易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WTO国际贸易体系建立后,WTO有一系列的规则来保障食品贸易的安全,WTO各成员方也纷纷制定、完善国内的食品安全法规以及各项相关制度。其中,欧盟于2003年建立了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同年,日本政府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美国FDA也于2004年出台了扣留进口食品的行政程序。而中国入关以后,在这方面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要想融入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就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相关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一、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概述

风险性分析是利用多科学的理论知识建立的食品安全评价、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全面框架,在国际食品卫生标准和各国食品法规政策制定和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实践和应用。风险性分析概念首先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80年代末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逐步考虑经风险性分析应用于CAC标准制定,揭开了风险性分析在食品卫生领域应用的序幕。199

5、1997和199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风险性分析在食品标准中的应用”、“风险性管理与食品安全”、“风险性信

息交流在食品标准和安全问题上的作用”三个专家会议,提出了风险性分析的定义、框架及三个要素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模式,奠定了一整套完整的风险性分析理论体系。1995年1月,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束,WTO成立,涉及食品贸易的卫生与植物检疫协定(SPS协定)与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协定)作为附件随之生效。风险性分析与风险性评估在文件和协定中的引述,更加确定了风险性分析理论在协调各国食品卫生标准、法规中的法律地位,风险性评估成为全球范围食品安全研究和提出食品监管措施的通用技术手段。风险分析通常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信息交流。

(一)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对人体接触食源性危害而产生的已知的或潜在的对健康不良作用的科学评价,是纯科学的评估过程,由科学家独立完成,评估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定性和定量两种形式,适用于所有人群。比如说苏丹红,它对消费者的健康有没有危害、消费者能摄入多少、食用后能造成多大程度的危害、吃多少是安全的、吃多少是不安全的,都需要通过风险性评估来回答。

风险性评估分为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性特征描述四个步骤。

1、危害识别:确认食品中或食品本身可能产生健康不良效果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因素。

2、危害特征描述:对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有关健康不良效果性质的定性、定量评价,是危险性评估的开始。

3、暴露评估:就是对人体接触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对食品而言就是摄入量估计。

4、风险性评估特征描述:风险性特征描述的结果是提供人体摄入生物、化学、物理因素对健康产生不良作用的可能性估计,它是危害识别、风险特征描述和摄入量评估综合分析。其中包含伴随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性管理

风险性管理是指权衡接受、减少或减低危险性,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政策措施,尽可能的控制这些危害,从而保障公众健康,具体就是讲根据风险性评估的结果,权衡管理决策方案,并在必要时选择并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包括:

(1)风险管理应当采用一个具有结构化的方法,它包括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所有这些方面都必须包括在风险管理活动当中。

(2)在风险管理决策中应当首先考虑保护人体健康。

(3)风险管理的决策和执行应当透明。

(4)风险评估政策的决定应当作为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包括在风险管理中。

(5)风险管理应当通过保持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二者功能的分离,确保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完整性,减少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利益冲突。

(6)风险管理决策应当考虑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7)在风险管理过程的所有方面,都应当包括与消费者和其他有关团体进行清楚的相互交流。

(8)风险管理应当是一个考虑在风险管理决策的评价和审查中所有新产生资料的连续过程。

(三)风险交流

食品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控制并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保护公众健康。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身体基本状况等是风险评估的重要研究内容,消费者对政策的理解影响着他们对食品市场的信心,而这对市场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消费者在整个风险分析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受到了管理当局的重视。

英国的管理机构在政策制定过程和决策中充分征求了消费者的意见,这些调查包括食品营养和食品消费偏好等,并由此对大众的食品消费习惯得出结论。在荷兰,公众也能迅速获得风险评估和管理机构的决议和建议。关于新型食品,更有专门网站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生产过程、应用、资料档案、卫生委员会的评估、形成的决议、在国内和欧盟的发展等相关信息。

除了和消费者直接的交流,风险交流还可以在管理的透明度方面加强建设,做到各项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美国就主要从法律的角度来确保管理的公开透明性,信息公开法则保证公众有权知晓联邦行政管理的各种信息和情况,信息公开是增强管理过程透明度的关键。

风险交流除了在国内进行,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加深,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食品供应体系的日益复杂化,食品供应链中非人为的技術性不确定风险成为各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的中心问题。

当然,进行一个风险分析的实际项目时,并非三个部分的所有步骤必须包括在内,但是某些步骤地省略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前提下,而且整个风险分析的总框架应当完整。

二、HACCP和GMP 4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和良好作业规范(GMP)是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性质量控制措施,即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 (一)HACCP HACCP是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

在HACCP中,有七条原则作为体系的实施基础,它们分别是:

1、分析危害 – 检查食品所涉及的流程,确定何处会出现与食品接触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污染体。

2、确定临界控制点 – 在所有食品有关的流程中鉴别有可能出现污染体的、并可以预防的临界控制点。

3、制定预防措施 – 针对每个临界控制点制定特别措施将污染预防在临界值或容许极限内。

4、监控 – 建立流程,监控每个临界控制点,鉴别何时临界值未被满足。

5、纠正措施 – 确定纠正措施以便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临界值未被满足。

6、确认 –建立确保HACCP体系有效运作的确认程序。

7、记录 – 建立并维护一套有效系统将涉及所有程序和针对这些原则的实施记录,并文件化。

由此可见,HACCP实际上是一种包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控制程序。CAC认为HACCP是迄今为止控制食源性危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1995年 5

12月,美国发布联邦法规“水产与水产加工品生产与进口的安全与卫生的规范(21CFRPart123and1240ProceduresforthesafeandsanitaryProceingandImportigofFishandFisheryProductsFinalRule)该法规又简称为:海产品HACCP法规,它规定自1997年12月18日开始在美国水产品加工业及水产品进口时强制推行HACCP,这不仅对美国国内水产业,而且对于进入美国的外国水产品及其生产者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997年12月18日该法规正式实行。至此,美国基本完善了在水产界推广应用HACCP的法规体制。我国目前还没有把实施HACCP作为官方的强制性要求。

(二)GMP 食品GMP诞生于美国,因为深受消费大众及食品企业的欢迎,于是日本、英国、新加坡和很多工业先进国家也都引用食品GMP。目前除美国已立法强制实施食品GMP以外,其他如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澳洲、中国台湾地区等均采取鼓励方式推动企业自动自发实施。

GMP--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公司)具备合理的生产过程,良好的生产设备、先进科学的生产规程、完善的质量控制以及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成品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对其生产过程的正确控制,以达到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GMP也是一种风险管理措施,我国国内医药企业强行实施GMP。

三、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食品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位臵。多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采取了多项控制措施,取得 6

了很大进展。2001年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列入国家“十五”攻关重大项目,2002年上升为国家12个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十五”期间,我国投入经费16亿多元开展食品安全技术研究。目前我国已构建了共享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进出口食品监测与预警网,制订或修订国家标准39项、行业和地方标准161项,提出了595个食品安全标准限量指标的建议值。同时建立了219项实验室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研制出81个检测技术相关试剂(盒)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以及25种相关检测设备。并首次进行了实验室质量控制国际对比试验,有168个实验室参与国际有关实验室组织之间的对比试验或获得互认。

四、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一)美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应用

美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用广泛, EPA农药项目办公室生物农药及污染防护处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大豆和玉米) 注册程序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危害识别、人体健康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危害识别首先确定产品特征, 从分子特征、蛋白质表达水平、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价包括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确定生物化学性质, 氨基酸序列符合性评价等。环境影响评价包括非目标生物体试验、环境灾难性和濒临物种影响评价等。

从1995~ 2010年, EPA已通过注册33种转基因植物。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兽医药学院介绍, 风险评估首先要对危害识别, 确定链接危害的因果途径,根据危害途径确定风险分析使用模型, 然后为模型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分析、整理数据, 最终做出科学决策。风险评估中数据资料系统性审查十分重要,关系到评估结果的科学公正。

审查程序包括问题的系统性阐述, 文献搜索, 文献关联性筛查, 文献质量评价, 数据抽取与整合、撰写研究报告, 发布研究报告等步骤。文献搜索应当在全球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文章、研究报告、政府信息等)。文献关联性筛查应当成立资料审查工作组, 工作组由统计、微生物、化学分析、流行病学、免疫学等领域的6~ 8位专家组成。工作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查,去除错误数据、实验设计存在缺陷、分析方法错误等方面的资料, 同时要考虑采集含有对分析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数据资料。保证资料采集的随机、客观、正确, 尽可能避免资料分析的主观性。当多个实验数据不同或存在结果相反的情况, 评估专家应当作出决定。在工作组中流行病专家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澳大利亚风险分析应用情况

澳大利亚有一套科学的风险分析系统用于进口食品中化学剧毒物和有害微生物。澳大利亚把进口食品分为风险食品、积极监督食品、随机监督食品三类。

1、食品的风险监管

1.1、风险食品:是指那些已知能够给人体健康及安全带来风险的食品。

风险食品有三种检查水平:

(1)严格水平:对进口实施批批检验,连续5批检验通过后转为正常水平;

(2)正常水平:对进口批的25%抽样检验,连续20批检验通过后转为简化水平;在正常水平状态下只要一次检验不通过则转为严格水平。

(3)简化水平:按进口批的5%进行检验;在简化水平下只要一次检验不合格,则转为正常水平。

1.2积极监督食品:是指有可能给人体健康及安全带来风险,但目前对这些风险了解不足,或者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对风险进一步确认或评估。

1.3随机监督食品:是除风险食品和积极监督食品以外的食品。进口时随机抽查5%。

2、食品微生物的风险分析

以进口奶酪为例,需要以下步骤: 2.1确认奶酪中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2.2在奶酪生产的各个环节评估此微生物的寿命;

2.3与经巴氏灭菌或热处理过的牛奶所作的奶酪作等同比较;

2.4检查原产地的检验审核机构以保证此奶酪产品是严格按照规章生产的。

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仅限于已确知有毒有害的食品以及食品原料,食品召回也针对已经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危险的食品。而对不断涌现的新食品、食品原料的安全性,以及新涌现的生物、物理、化学因素、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和危害,没有开展科学风险评估。

(一)风险评估与管理“一肩挑”

中国目前所开展的风险评估主要在卫生部下属的食品卫生标准委员会中进行,由同一组专家既进行风险评估、又进行风险管理(如起草标准)。这是由于专家资源不足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不符合“风险分析”中“评估”与“管理”相对独立以确保其过程科学的原则。

(二).科技人才严重匮乏

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涵盖中央、省级、地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但作为食品生产的源头和消费基地的县级区划亟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现在中国各相关机 9

构拥有最先进、完善的检测仪器,但招收具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意识和操作能力的研究生尚且不易,很难相信这些仪器能在合格的操作者手中得到充分使用——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正是评估工作的“软肋”。

(三)食品的危险性评估控制技术未广泛应用

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兽医规范”(GV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分析”(HACCP) 等安全控制技术,对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十分有效。而在应用HACCP方面,我国食品企业才刚刚开始实施,缺少覆盖整个行业的HACCP 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在实施GAP、GVP 的食品源头治理方面,目前,我国所掌握的科学数据还不够充分,还需进一步研究与实践。这些缺陷会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四)食品方面的新产品安全性评估缺乏

一方面,我国对一些新型包装材料、酶制剂、食品添加剂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缺乏研究与评估;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资源加工的食品的安全性研究与评估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样就难以发现食品生产中的新问题,我们的食品安全性评估体系就难以与世界接轨

五、建议与措施

(一)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国家级机构

从美国和欧盟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看出,当今国际上共同的趋势是设立一个部门负责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而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弊端决定了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国家级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一改多头监管的混乱局面,无论是评估还是交流,都应该由这个国家级机构来负责,评估和交流作为这个机构的两个子机构,各司其职。

对于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法》中第二章共七条明确了关于风险评估的规定,由此明确了“风险评估”在行政管理和执法中的法律基础。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食品安全领域开展风险评估尚处在需要大量实践的阶段,技术手段和专家资源都集中在国家级业务机构中,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国家级的评估机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还可以避免不同地区各自的评估冲突、不同部门分阶段评估导致方法不统

一、结果不同等混乱局面。

对于风险交流,食品安全信息需要国家有统一的渠道予以发布和解释。食品安全信息是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的基础,也是现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食品行业的发展。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公众主要依靠政府提供权威而专业的信息,中国有必要加强对媒体、对公众提供针对事件特定内容的信息服务,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政府的机构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建立国家级的统一的风险交流机构,无疑会有利于这方面工作的开展。

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级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会更有效地处理种类食品安全事件,也使得中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二) 要构建好食品安全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制度,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措施,尽可能控制好我国的食品风险,保障公众健康安全。为此,要大力汇总和掌握在实施GAP、GVP 食品源头治理方面的科学数据,大力鼓励和推进食品企业采用和实施HACCP 体系,大力制定和规范好覆盖全行业的HACCP 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WTO体制下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北京科技大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现状与发展趋势》2010.4.16

《美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现状》,2011.01 陈 锐、张凤、吴勇卫、张睿明、王冀、郭艳

第14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暨质量控制

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暨质量控制

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全面贯彻2011年河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及时组织和科学指导基层开展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河南省疾控中心卫生检测检验中心于3月28~31日在郑州兴源宾馆召开了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暨质量控制研讨会,郑州、开封、洛阳、南阳、安阳、周口和鹤壁市等7个国家污染物检测区域重点实验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理化实验室张榕杰主任首先对2010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工作进行了回顾和简要总结,并详细解读和培训了2011年食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方案。本年度监测工作分为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其中常规监测部分农药残留检测由去年的41种减为17种,增加了食品中违禁药物(沙丁胺醇、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氯丙嗪、孔雀石绿、隐形孔雀石绿)的检测。在专项监测中增加较多,主要包括三大项,其一为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检测,如:生物胺、丙烯酰胺;其二为包装材料部分增加了对双酚A、二氨基甲苯、蒸发残渣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其三为食品中违禁添加物质检测增加了对硫氰酸钠、L-羟脯氨酸、富马酸二甲酯、酸性橙、玫瑰精、碱性嫩黄、苏丹红Ⅰ-Ⅳ、呋喃类药物和喹乙醇。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研讨了2011年多组分农药残留样品的前处理技术、标准购买、标准物配制及检测结果报送等有关问题,并在省疾控中心卫生检测检验中心理化实验室组织开展了现场试验。通过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对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为开展下一步的监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卫生检测检验中心

第15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

2010-07-26 15:11

《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比较,突出的变化之二就是增加了“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与“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规定和内容。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食品监测是指对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食品的有计划抽样检测,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观察某种物质在该食品中的含量。监测任务的来源一则根据国家下达的监测计划结合本省的实际制定的本省监测计划。二则,根据新闻部门、公众反映或者群众举报的信息。通过监测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进行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掌握的监测信息提交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化学、检验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的依据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由上述可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的是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客观数据;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意见会指导下一步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制度和调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河北的“三聚氰胺”事件无疑对这两项制度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早在2007年在外国已发现食用中国出口的饲料动物急性肾衰死亡案例。实际上这种饲料中已加有“三聚氰胺”如果即时进行食品和乳制品的监测和前瞻性评估,可能会即时修订食用乳的标准。不会出现在“乳与乳制品标准中”没有“三聚氰胺”检测项目、检测报告合格但有毒有害物质不被检出的现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建立使检测机构可以按照监测计划有目的的对食品中某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检验,发现擅自添加物质后再报卫生部组织专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一方面指导修订检测标准,另一方面指导查处工作。这两项制度的建立附合国情,便于实际操作,为食品安全增加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第16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中心按照、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或计划,对本辖区范围内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

3 职责

3.l 中心主任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和协调。

3.2 收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或计划时,中心分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立即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编制计划,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优先于其他检测任务,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3.3 卫生监测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采样送检、数据分析汇总、结果评价及结果报送。

3.4 办公室(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的质量控制等。

3.5 检测科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报送等。

3.6 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所需的物资和交通工具等的后勤保障工作。 3.7 本中心成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采样

4.1.1 采样由卫生监测科2名(含)以上人员参加,检验科协助。 4.1.2 采样后,采样人员应及时填写采样记录。

4.1.3 采样数量应满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或计划。

4.1.4 采样点的选择要根据被监测食品抽样数量的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中挑选出在本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的监测样品。 4.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 4.2.1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4.2.1.1 通过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主动收集动物、食品和环境中分离的病原情况以及对这些病原的耐药性和相似性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确定污染源或污染环节,掌握我市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流行和耐药趋势,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也为制定或评价良好生产、加工操作规范提供基础数据。

4.2.1.2 监测项目涵盖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 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等主要食源性致病菌。 4.2.1.3 微生物检验科负责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的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报送等。

4.2.1.4 检测方法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规定的方法进行。 4.2.2 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4.2.2.1 通过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为食品风险评估、预警和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降低我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4.2.2.2 监测项目有农药残留、元素、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质等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

4.2.2.3 理化检验科负责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的检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报送等。

4.2.2.4 检测方法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或上级部门规定的方法进行。 4.3 质量控制

4.3.1办公室( 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的质量控制等。 4.3.2 检验科按规定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室间质量控制。

4.4 数据分析汇总、结果评价及结果报送卫生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分析汇总、结果评价及结果报送。 4.5 后勤保障

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所需的物资和交通工具等的后勤保障工作。 4.6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6.1 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4.6.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时机

4.6.2.1 当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属于区域性污染,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4.6.2.2 接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4.6.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四个步骤,即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风险评估的最后结论是在考虑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做出的。通过风险评估,找出减少风险的措施,得出风险概率,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4.6.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报告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

5 支持性文件

5.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卫生部等七部门2010年)

第17篇:酉阳自治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酉阳府办发„2011‟160号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酉阳易网http:///刊发

关于印发《酉阳自治县2011年食品安全风

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各部门:

《酉阳自治县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酉阳自治县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规定(试行)》、《重庆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和《重庆市2011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季行动方案》(渝食安委„2011‟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按照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的《201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卫办监督发„2010‟16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一)获得2011年酉阳自治县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以及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数据,从而了解和分析我县食品污染水平。

(二)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降低我县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及责任单位

(一)完成以餐用具消毒效果监测及食品监测,其中:检测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样品来源采取购买的形式采集(见附表1)。责任单位: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配合单位:县食药监局、工商局、商务局、卫生监督所。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可能危害身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微生物及毒素、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等风险因素进行监测(见附表2)。责任单位:县质监局。

(三)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见附表3)。责任单位:县工商局。

(四)餐饮服务食品、餐饮具、工用具等进行监测(见附表4)。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

(五)生猪、肉牛、山羊饲养场等畜禽养殖和预混料进行检测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和菜克多巴胺及动物疫病等进行监测。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局。

(六)蔬菜、水果等农药残留开展监测。责任单位:县农委。

(七)食源性疾病监测

1.监测单位

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

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②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

县疾控中心协助质监、工商、食药监局等部门开展食品抽样检测,对食品安全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学处理,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和报告。

2.监测内容

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监测、报告。

②食品安全事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报告。

三、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四、保障措施

县财政将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设备投入,增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顺利开展。

五、信息通报

监测责任单位发现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或特定食物中污染水平异常增高时,及时上报县食安办,由县食安办立即通报各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同时上报县政府与市卫生局,提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建议。

主题词:食品安全 监测方案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各人

民团体。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8月22日于刊发

第18篇:食品安全风险舆情监测信息收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收集制度

1、为规范办公司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传递、汇总等食品质量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企业内部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文件等收集、整理、汇总,定期开展质量分析、评价、评审,特制定本制度。

2、质量信息收集:通过各种方法(网络信息、电话通知、传真、E-mail等)收集有关商品质量、管理的相关信息的工作。

3、质量信息传递;将收集到的各种质量信息通过电脑系统或传真等方法传递给相关的部门或个人的过程。

4、质量信息汇总:将所收集的商品质量信息进行一个分类、汇总。

5、采购科 负责对供货厂商通知的有关质量信息传递给生产科和质检科;负责对生产科、质检科传递的质量信息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6、质检科负责收集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质量信息;负责收集各种质量信息,并转发给相应部门或个人,并对收集的所有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类及汇总;负责对客户的质量查询、质量反映和质量投诉等问题,认真做好记录,查明原因,分析问题,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确保食品质量。

1

7、食品质量信息内容

1)国家和食品行业有关质量政策、法令、规定等;

2)供货单位的人员、设备、工艺、制度等生产质量保证能力情况;

3)同一市场的同行竞争对手的质量措施、质量水平、质量效益等;

4)企业内部涉及经营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文件等。包括食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各个方面;

5)上级质量监督检查发现的与食品经营及质量管理或本企业相关的质量信息;

6)客户的质量查询、质量反映和质量投诉等。 4.2质量信息汇总。

质检科根据从各个渠道(企业内部、外部)所收集到的质量信息进行分类,按不同的类别(宏观质量信息、货源质量信息、竞争质量信息、内部质量信息、监督质量信息、用户反馈质量信息)分别进行整理汇总。

8、质量信息分析,质检科每半年对半年来汇总的所有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将所收集的质量信息按食品质量公告、相关法律法规、不良反应报告及客户反应的质量信息等类别进行分类。

9、质检科针对不同类别的质量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分

2 析的方式主要有文字描述和表格描述,通过这两种方式有机的进行结合,将各种质量信息产生的原因及处理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进行汇总,并针对公司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如何加强管理,提高食品质量的处理建议。

10、食品质量信息反馈,质检科将收集到的质量信息按类别进行分析后的结果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传递给相关部门的部门负责人或个人。

11、根据国家法津法规或文件精神的要求对公司相关制度程序内容有所修订的,办公司与质检科必须及时的提出对公司的相应制度或流程进行修订,经过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审批后,立即下发给对应的部门或员工进行学习并执行,严格按照监管的要求开展工作,提高公司食品的质量管理水平。

第19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长治县中医院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根据长治县卫生局转发长治市卫计委《关于对全市2015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长卫疾控函发【2015】17号)文件精神,我院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对照附表1-3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从自查的整体情况看,我院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还存在一些隐患,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本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组织机构健全,设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医务科、中医科、内科、外科、检验科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强有力的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在本机构内,指定专门领导、专门科室、专人负责监测工作。

二、本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制度健全,流程完善,各科室职责明确,有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档案资料。本年度本单位监测方案已制定并上报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

三、本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建立了定期和长效培训机制。本年度已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按照培训方案,开展了全员培训,并组织考试。

四、本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医务科)实行了院内周督查制度,督查方式以到各科室现场督查为主,结合其他形式进行,督查时间为每周五。

五、本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报工作规范进行。各科室密切配合,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病例暴发事件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机制和流程,严格按照报告流程,尽量准确及时填写、上报《病例信息表》。

六、整改措施:

1、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领导。坚决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领导及工作组要对这项工作经常过问,定期听取汇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责任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更新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按照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培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3、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进行制度化、规范化。领导(专家)组、临床医生、检验科、网报员各司其职,协调有力,坚决杜绝漏报、瞒报,提高《病例信息表》填写质量。

4、严格执行院内周督查制度,督查工作要覆盖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有关的所有科室。

5、密切配合县疾控中心开展本院及辖区内流行病学调查,并做好工作记录。

长治县中医院 2015年8月3日

第20篇:监督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自查总结

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根据卫生部《2009年食品安全保障项目管理方案》和《2010年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有关要求,昆明市是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之一,卫生监督机构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工作,按照昆明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参加培训,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一)派出人员参加了云南省卫生厅组织的“2010年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培训班”,认真学习了此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目的、意义,根据《2010年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中我市今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安排部署,明确了样品采集工作的内容、采样方法的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二)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昆明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样工作方案》,对采样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按照工作要求细化采样任务,对采样地区、采样人员和时间进行了具体的的安排,并与负责样品检验的省、市疾控中心协调好采样时间及送样工作的相关事项。

(三)为圆满完成此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工作,我局邀请了云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一处柴剑波副处长对我局负责样品采集的食品卫生监督处、开发区管理处工作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工作专题培训。

二、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工作:

根据《昆明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样工作方案》要求,负责样品采集的卫生监督员按照《2010年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样品采样要求》,执行分层抽样的方法,严格遵守采样要求及注意事项。按照工作安排,我局2010年6-10月在我市各类餐饮单位、食品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共采集乳制品、酒类、蔬菜、粮食等各类食品437件,已按要求分别送云南省、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验,截止10月,云南省、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检验出部分样品结果,我局已将检验报告留档。

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此次专项工作共有3.4万元,目前0.4万元用于此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宣传、培训,约3万元用于样品购买、保存、转运费用。

四、下一步工作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继续完成11月份的采样工作任务;

(二)做好此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工作的总结;

(三)由于采用量大、任务重,采样任务较紧张,目前仍有180余件样品未采集,3万余元经费已用完,样品购买经费不足,为采样工作的顺利完成带来困难。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自查报告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