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医改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9 21:01:28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医改工作总结

xxx卫生局

2010年医改工作总结报告

各位领导:

2009年,我区医改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改”的思路,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使各项医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医改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xxx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0一0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卫生局成立了由局长xx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下发了卫生系统医改工作任务分解通知,明确了目标及责任。自工作开展以来区政府召开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会2次,区级主要领导听取医改工作汇报5次,调研医改工作2次,极大地推动了我区医改工作地顺利实施。

二、主要做法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0月14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们一是向区政府主管领导汇报会议精神及我

区贯彻意见;二是做好宣传,营造筹资氛围。利用区、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召开了定点医疗机构会议,安排部署2010年筹资宣传工作。并在区电视台插播公告,宣传筹资标准和国家配套标准,调动农民参加积极性。三是召开筹资动员会,积极收缴2010年参会基金。截止12月11日,全区共收缴合疗基金304.10万元,共计10.4846万人,占农业人口94%,目前,各乡镇都在进行缴费扫尾工作。

2、积极准备实施药品“三统一”工作

我区自2007年9月按照“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依法

监督、公平公正、竞标竞价、合同配送”的原则,在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行药品“统一配送”,与今年省、市要求的药品“三统一”政策相吻合,11月底各乡镇卫生院对医院及村卫生室的药品、设备进行盘点和造册登记,摸清药品库存品种、数量,并对乡、村两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我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奠定了基础。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全区卫生系统共落实建设项目11个,建设面积19330

平方米,总投资5798.2万元;设备配置项目一个,60万元设备已全部到位。

落实第一批、第三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4个(城关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计划建设面积600平方米,投资84万元;区妇保院设备配置项目,价值60万元;区人民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计划建设面积7200平方米,投资2260万元;水沟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计划建设面积600平方米,投资110万元),计划投资2514万元,新建面积8400平方米,配备设备一批。目前,城关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外粉已完成,正在进行内粉和室内管道安装,完成投资60万元;区妇保院60万元设备配置已到位;区人民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正在处理屋顶,完成投资1000万元;水沟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完成前期准备,进入招标程序。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为推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服务能力,今年通过“振兴计划”招进23名医学院校本科和大专毕业生,极大地充实了乡镇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提高区乡两级医疗单位人员业务素质,今年区级医疗单位共派8人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各乡镇卫生院派出业务骨干33人次到市、区两级医院进修学习,全区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岗培训及“三基”考核。区人民医院与西安交大一附院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每年固定免费提供3个进修名额,并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区级三所医疗

机构分别与11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了省、市、区、乡四级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使我区在医疗队伍建设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制定并下发了《xxx卫生局关于在全区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65岁以上老人健康检查项目的通知》,召开了专题会议,对上述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及责任。印制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检查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各5万份,全部下发。在全区11个乡镇及两个社区启动了居民健康档案和65岁以上老人健康检查项目,65岁以上老人调查摸底工作已全部完成,共计8795人,体检工作正在积极实施之中,现已体检3270人,完成比例为37%;居民健康档案建档20197人(城镇6754人,完成比例为39%;农村13443人,完成比例为12%),电子档录入因服务器问题仅录入1154人,完成比例为1.0%。

2、全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工作,下发了

《xxx2009年乙肝疫苗补种项目实施技术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层层落实责任。全区设立了50个接种点、180名接种人员,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85人,下发宣传单3200张,悬挂横幅28条,设置宣传专栏14个,张贴标语240多条,群众知晓率达98%以上。本次乙肝疫苗应种3033人,实种2970人,接种率达到97.9%。

3、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及时召开了启动会,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xxx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文件,针对不同级别的助产机构制定了详细的服务包及管理制度、制作免费住院分娩卡及各种表册, 开展业务培训,规范助产服务,建立了资金支出账户,专款专用,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截止12月10日,全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510人,补助471人次,平均补助金额721.87元。

4、预防出生缺陷工作。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培训,制定下发了叶酸药品发放管理方案,截至目前下发叶酸登记表、册106本,发放叶酸药品4960瓶。

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医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规范运作,加大管理力度,不断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扎扎实实按照省、市政策,认真落实好医改各项工作。

xxx卫生局

二0一0年8月3日

推荐第2篇:医改工作总结

医政科2016年医改工作总结

一、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做好全区医疗卫生资源规划布局,正在制定**区医疗机构设臵“十三五”规划,优化资源配臵,积极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今年,我局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新批准开办个体诊所8家(其中口腔类2家、临床类3家、中医类3家),多元化办医格局进一步健全。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民营医疗机构84间,占全区医疗机构总数的61%。其中民营综合性医院4间、门诊部11间、诊所(卫生站)49间、社区卫生服务站14间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

同时,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贯彻落实医师多点政策,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备案管理制度。当前在我区注册登记多点执业的医师有12人。

二、继续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全面推广基药 目前我区二级医院(即区中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比例为44.43%,三级医院区人民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比例为41.15%。实现了上级要求的二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达到≥40%,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达到≥30%的标准。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有3家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及2家村卫生站已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对参保病人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并达到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且采购品规数、金额占比均不低于60%的要求。

三、大力扶持发展我区中医药事业

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引进省级优质资源,在我区中医院创建肿瘤治疗养护康复基地和广东省传统医学与运动伤害康复研究基地,同步推进广东省网络医院、康复等优势专科建设。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今年,我区新批准设臵中医诊所3间,目前我区开设中医科的医疗机构已达47家,约占总数的34%。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对基层中医药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共约200人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量约35万人次。今年,我区“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共累计服务人次2500人。加强中医药人员培养。3月3日召开了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对5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进行部署,目前已完成导师的选定,将于近期正式启动培养工作。目前全区中医(中西医)类别医师共有205人,约占总数的22.9%。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完成率超过50%,管理人数分别约为1.7万人和0.6万人;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完成率也达到80%。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重新调整完善我区医疗机构管理和医疗质量评估专家组。目前,区级医疗机构管理和医疗质量评估专家组共有专家78名,专业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精神科、传染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中医科、护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药学、行政管理等专业,充分发挥专业组专家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指导作用,定期对区内医疗机构的核心制度、院感防控、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进行督查和评估。3月29日我局邀请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到我区人民医院、明城华立医院开展了专科医疗质量检查,为我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把脉,加强我区医疗质量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五、优化医疗资源整合,推进重点专科发展

结合区级医疗资源整合,加快妇产科、儿科等重点科室建设与发展。扩充产科、儿科病床,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区人民医院妇幼院区由开放150张床位提高到开放230张床位;总院区ICU扩建工程已经完成,优化候诊区,重症病床由12床增加到20床,增加医务人员编制,提高重症病区抢救能力。组织全区助产人员30人参加了4月份市2016年孕产妇评估与助产技能培训班,提高了技术水平。5月20日,组织区人民院大儿科举办了广东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早产儿感染与营养学习班》,邀请省内多名新生儿知名专家来授课。

六、开展医院管理服务创新,改善医疗服务

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区人民医院、中医院进驻市健康智能网的预约挂号平台,市民可以通过访问市健康智能网或关注健康公共微信号进行网上预约挂号。区人民医院的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已全部开放预约挂号。除通过智能卫生网全市统一的平台外,还可通过114电话预约,医院前台自助机预约以及微信预约。由于区直医疗机构开通了微信预约,各单位预约号源大幅增加,通过提供便捷服务,架起了医患沟通的桥梁。社工进医院打造品牌服务,医务社工自入驻医院以来,积极融入医院,致力于开展“导医就诊我帮你”志愿者服务、“守护关爱”医患互助服务、“心灵驿站”医患关怀服务以及“健康**”社区宣教服务等四大品牌服务,成效显著。截至今年5月,已开展个案36个、小组11个、活动32次,招募义工43人,服务总人数已超过1600人,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存在不足

(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目前我区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区内上等级的医院总数少;专科医院发展相对较慢,妇产科、儿科、康复和老年养护等专科领域服务能力薄弱,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相对滞后。

(二)中医药提升工程方面。区中医院虽建立专科网络视频平台,但尚未纳入全国和省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网络平台;中医骨干人才少,中医类别医师占所有医师比例约15%,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更少,影响中医药服务在基层全面推广。个别单位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进度慢;基层中医药服务门诊量偏低。

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1、引导公立和民营医院错位发展。加强总体统筹和规划,引导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错位发展,避免医疗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特别是支持社会资本申办老年护理、慢性病疗养等特色医疗机构。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培育和突出民营医院的专科技术优势和特色医疗品牌,使群众能就近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2、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医疗工作的首位,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的形成,实施精细化管理,落实制度标准,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通过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关键部门质量、医院药事管理、医院感染控制、病种规范诊疗等,确保医疗安全。

3、进一步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规范医务人员接诊方式和改善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节约患者时间成本。积极推进志愿者医院服务。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单病种成本,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4、继续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建立区级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网络平台;继续抓好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继续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诊疗水平。

医政科 2016年10月20日

推荐第3篇:医改工作总结

双永安卫发[2012]xx号

双流县永安中心卫生院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自09年实施医改工作以来,我院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院领导班子精心组织,全院职工协同配合,在落实医改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双流县永安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67年, 2009年7月按照县委“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卫生均衡发展”44号文件的要求,正式挂牌成为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永安分院。2010年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乡镇卫生院,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十一五”规划“小康型乡镇卫生院技术集成示范”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辖区内有

- 1四川省补充目录252种,医院配备155种;成都市补充目录141种,医院配备21种。结合辖区群众需要及医院实际开展的诊疗项目,并申请了利多卡因胶浆、布洛芬混悬液、芬太尼注射液等10余种专科用药。所有药品均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基药销售额占全院药品收入的94%左右。借助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研项目《小康型乡镇卫生院技术集成综合示范》,与四川大学循证中心、山东大学共同探讨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机制。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均等化目标迈进

一是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我镇辖区内居民30935人建立了健康档案,电子档案建档率达95.11%;其中对24157人建立了规范化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达74.27%。65岁以上老人规范建档率达99.82%。

二是规范慢性疾病和重点人群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1342人,健康管理率达27.43%;其中规范化健康管理1011人,规范化管理率达75.33%。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448人,健康管理率达22.18%;其中规范化管理355人,规范化管理率达79.24%。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185人,健康管理率达25.42%;对发现已经确诊了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

- 3五是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工作。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为奋斗目标,积极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体系的服务能力。2011年12月,全面启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工作,按照行政区域规划配置了9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立病人管理循环制度,实施“预防、保健、健教、康复、体检、疾病诊疗”一体化服务。优先为辖区内的低保人群、慢性病人、残疾人员、65岁以上老人等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完成签约1145户,签约人数达2823人,签约比例10.81%,完成下乡入户随访1376人次,提前完成了2012年的目标任务。

(三)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四个改进”入手,让病人看的起病、看得好病、少跑冤枉路、免花冤枉钱。2012年1-6月完成门诊收治病人45103人,同期增长4.5%,住院收治病人2760人,同期增长7%。

一是改进管理机制。参照二级医院标准,健全完善了医疗质量核心管理制度,制定医疗质量上墙制度40余项,定期开展医疗质量专委会、病历交叉质控、处方点评等业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增加了消毒设备的投入,手术室增加了层流消毒设备,不断规范医疗行为,简化医疗流程,避免了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发生。

- 5让老百姓获得更为均等、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

(四)高度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

按照成都市基层公益性医疗单位服务体系的建设标准,全面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医院完善了机房设施,配套双服务器,开通了“永安中心卫生院”独立网站、触摸屏宣传系统、LED屏显示系统,完成了Lis系统、Pacs系统的对接工作,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系统,与县医院建立了远程专家会诊系统,放射学远程会诊中心完成“CR”片会诊60余人。与四川维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使用了《疾病分析与服务系统(公共卫生版)》即DASS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华西医大循证医学中心合作,率先使用《临床智典》用药软件,直接提供临床药物的使用说明及配伍禁忌,为日常诊疗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

主题词:医改

总结

抄送:县卫生局

双流县永安中心卫生院 2012年7月6日

(共印10份)

- 7 -

推荐第4篇:医改工作总结

2012年度旗卫生局医改半年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半年,我局医改工作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改”的思路,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使各项医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于年月日成立了以局长谷局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旗卫生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卫生系统医改工作任务分解通知,明确了目标及责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医政股/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医政股/科。

二、主要做法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为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旗采取“一站式”服务,全县农民参合率再攀新高。今年全旗参合农民达人,参合率%,比年增加了人,提高了个百分点。补偿力度进一步提高。通过科学调整补偿方案,使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旗级定点医院、旗外定点医院及非定点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住院封顶线由 万元提高到 万元。农民受益程度日益增加。新农合筹资

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2012年上半年我旗新农合筹资总额达万元。1-6月份共补助参合农民人次,农民受益率%,其中门诊减免人次,住院补偿人次;共支付补偿金额万元,基金使用率达到%报账更加方便快捷。实行了参合农民在自治区、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直补工作,直补率达%以上,基本实现了“参合农民在哪住院,在哪报账,当天出院,当天报帐”,使参合农民真正得到了便捷、实惠、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2、扎实推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举行仪式,宣传发动

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经旗委、旗政府研究,我旗于***年*月开始在全旗中心卫生院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2)制定方案、完善措施

为扎实有力、有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试点单位具体操作有章可遁,我旗制定并下发了......文件。明确规定试点单位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在医院醒目处公示基药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配备好专用互联网电脑,安排专人具体负责药品采购工作;药品采购必须通过自治区医药采购服务平台“网上基本药物采购系统”进行网上采购中标药品;配备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不得低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品种数量的95%;非目录药品使用的品种数量和销售总额不得超过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的30%;不断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工资的财政拨款部分从%提高至%,试点单位因药品零差率而减少的收入按其前....年药品加成收

入的平均数(...万元)预拨,现自治区财政补助已到位...万元,旗财政补助已到位...万元。

(3)全力实施,效果良好。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我旗高度重视、全力实施,按照全自治区统一要求,...所中心卫生院从...年起全部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实行网上集中采购中标药品,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目前,我旗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数据可得到充分反映:一是....所中心卫生院在2012年1-6月期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主要指标与2011年同期比较如下:总诊疗人次数由——人次下降为——人次,下降了——%,门急诊人次数由——人次下降为——人次,下降了——%;病人门诊均次费用由——元降为——元,降幅为——%;病人住院均次费用由——元降为——元,降幅为——%;药品收入由去年——万元降为——万元,降幅为——%。二是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为:平均配备数为——种,配备率为——%;基本药物的平均使用占药品全额的——%。三是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比非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个乡镇都已达到——%的报销比例。因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效缓解了广大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也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4)加强督查,解决问题

为了解我旗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情况,进一

步促进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今年写一些大的事迹。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今年以来,我旗不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度,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定期组织培训,系统内对口帮扶等措施,逐步健全旗、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到目前,我旗已建有规范化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所、达标卫生院——所,还有旗医院的事迹现已投入正式使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医院卫生服务功能。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为提高旗乡两级医疗单位人员业务素质,同时按照基层赴旗级以上,旗级赴市级以上的人才培养规划,每年各医疗卫生单位派近——名业务技术骨干去外地进修学习。全旗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今年以来,我局已完成了——名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岗位培训,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三基”考核。旗中心医院医院与——医院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长期提供技术支持;旗级——所医疗机构分别与——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了自治区、旗、乡、村四级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使我旗在医疗队伍建设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4、全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增进居民健康、实现卫生公平的重大举措。我旗从——年启动实施了对建立

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行免费管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继续抓好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目前为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份,完成任务数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完成率为——%;对——名儿童、——名孕产妇、——名位高血压患者、——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完成率分别是——%、——%、——%、——%;免费为——名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完成任务数的——%;免费发放了——万份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套健康教育宣传光碟,免费为——名农村育龄妇女在孕前三个月和孕早期三个月补服叶酸发放,完成任务数的——%;对全旗——名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给予了专项补助,完成率——%;已建设了——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完成率——%;6月底前完成了——名8-15岁儿童第三剂次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完成率——%。并统一制订了档案管理制度、建档流程图、各乡镇均等化项目领导小组责任人等制度牌,实行制度上墙。配套资金的逐步到位为我旗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配套我旗——年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资金122.4万元已足额到位,自治区财政应拨付——万元,已到位——万元,旗级财政配套资金——万元也已足额到位。为促进工作开展,6月上旬卫生局组织了一次工作督查,各单位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制定下发了2012年度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方案。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新农合下半年将实行信息化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分解下发2012年度工作任务,加快实施、加强督查。三是进一步强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中心卫生院已全面实施的基础上,一般卫生院于——月份启动实施。四是进一步加强旗、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按照自治区、市级的部署,尝试开展公立医院的“临床路径管理”、“护理规范管理”等工作。

总之,我们将继续按照医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规范运作,加大管理力度,不断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扎扎实实按照自治区、市、旗政策,认真落实好医改各项工作。

推荐第5篇:医改工作总结

甘谷县三年来医改特色工作总结

我县自医改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县卫生系统团结一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走中医药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经过三年来的工作,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中进展顺利,运行平稳。各项医改特色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我县积极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有针对性按照季节特点,针对季节性、多发病、常见病、流行病的发病方式,三年来,先后在六峰、渭阳、新兴、礼辛、大庄、白家湾等乡镇利用戏场、集市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播放影像资料,邀请名老中医义诊,发放老年人钙片、山楂丸等各种方式。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的宣传活动,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糖尿病日‛、‚高血压日‛、‚世界精神病日‛ 在各乡镇,县大十字广场进行健康咨询义诊活动,并在甘谷电视台开展健康教育栏目,吸引群众参与,在各种健康卫生宣传日通过移动短信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开展强化免疫等活动时发送短信30余万条。全县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三年来,我们先后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8次,播放影像资料58次、205小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1014次,印制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3种,70余万份,健康处方11种,30万份,全县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及宣传46期,其中县卫生局举办讲座8期,局直部门开展讲座及宣传20期,乡镇卫生机构举办讲座及宣传18期;县卫生局各股室印制宣传折页10种30万份,印制《甘谷县公共卫生服务手册》13万份,印制中医药类宣传资料及健康教育处方17万份,妇幼、疾控印制各种专业宣传资料15种36万余份,各乡镇卫生院印制各种宣传资料21种65万余份。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掌握有了很大提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全面落实中医药优惠政策,中医药事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是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我县结合医改政策,相继出台了《甘谷县中医药师承教育试点的通知》、《关于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甘谷县卫生局《关于对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医疗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优惠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项目督查小组等机构,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卫生局设立了中医股,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立了中医科、中药房,制定了中医药工作考核指标,将中医药工作指标定性为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等级评审必备指标。

二是宣传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氛围。我们通过健康教育专栏、有线电视宣传中医药知识,张贴标语宣传中医药优惠政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制作悬挂历代名老中医药专家画像、张贴老中医药专家名言、医训,向患者宣讲中医药‚治未病‛知识和中医药食疗处方,组织医护人员和康复练习太极拳,强身健体等活动全力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形成群众爱中医、信中医、医生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环境。

三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积极抢救名老中医经验的同时,为有效地提升了乡村卫生人员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根据甘谷县中医药人才现状,建立了‚一师一徒‛‚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传、帮、带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确定指导教师11名,继承人33名。经县卫生局中医特色技术指导小组的巡回考核,师承教育的各项工作运行良好。有力的推动了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收集、编撰中医药适宜经验。我县地产中药材丰富,据统计全县地产中药材106种,历史上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发挥过重要作用。目前我县已有18名中药人员根据临床经验,提高了疗效显著的中药处方31个,所有处方经县级专家组筛选后上报县中医学会进行论证筛选、推广,并有15个处方在天水市推广使用。同时我县积极征集名老中医有关地方病、常见病验方、验案,编辑了《甘谷县中医药诊疗农村常见病适宜推广选录》,已先后出版二集,第一集收集处方15方。加强中医药技术培训。2010年,全县先后选送了17名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对553名乡村医生进行市、县两级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340名乡村医生参加了全国中医药远程教育。2011年7月份,卫生局中医药管理股积极组织推荐了全县17名,在当地声誉较高的中医药人员,加入了中华中医药协会省级会员。已有5名长期在基层以中医药诊治为特色的中医执业医师于2011年1月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甘肃省第二批乡村名中医‛,有3名中医药人员于2009年被市卫生局命名为‚天水市市级名中医‛、有6名被命名为‚天水市乡村名中医‛。第二批‚天水市乡村名中医‛已经开始,今年已向市卫生局推荐11名候选人。以上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实了我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技术力量,提高了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是积极创建中医药特色医疗机构。县卫生局成立中医药管理股,县卫生监督所成立了中医药监督科,疾控中心成立了中医科,县人民医院各科室设置中医病床,各卫生院都加强了中医科室建设。本着先行试点、逐渐推广的原则,经过反复筛选,确定大像山镇、磐安镇、礼辛乡、金山乡、安远乡、大石乡卫生院为中医特色卫生院,大像山镇东关村、六峰镇中州村等164个村卫生室为中医特色村卫生室。

五是探索新农合中医药适宜技术补偿制度。凡使用在甘谷县乡村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的《甘谷县中医药诊疗农村常见病适宜技术推广选录》中的11种处方以及在乡镇卫生院推广使用的4种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诊疗患者,从乡村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中给予100%门诊诊疗补偿。同时,在县中医院、中医特色卫生院以及甘谷县新农合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如甘肃省中学院附属医院、天水市中医院等,凡使用中医药诊疗的住院患者,新农合起付线下降30%、补偿比提高20%,有力提高了中医药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

六是建立中医药发展长效机制。我县充分利用各类相关政策,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优先为中医基础较好的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备牵引床、煎药机、电针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工作和开展‚建立‘一下’‘二进’公共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方式、方法‛的活动。聘请民间老中医、退休名中医师和农村有影响的中医、药人员共23名,开展在乡镇卫生院每周两天的诊疗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七是于2011年11月下旬在我县召开甘肃省卫十一项目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现场会。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杨兰、省妇幼保健院副主任郭金仙、省项目办主任曹永春、省卫XI项目专家杨敬宇、包晓霞、张本忠、省中医药管理局主任王云、省中医学院赵鲲鹏博士、甘谷县副县长潘慧琴、县宣传部长董珺以及康乐、会宁、皋兰、静宁四个项目县、我县17个乡镇卫生院有关人员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先后在磐安中心卫生院、礼辛卫生院、金山卫生院中医馆进行观摩展示活动。我县的中医药工作得到省中医药管理局代表和省级专家、兄弟县区的较好评价。

三、门诊统筹与慢性病管理工作进展顺利

我县于2010年6月上旬制定了《甘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与慢病补偿实施方案》,于2010年6月28日在六峰乡卫生院及中洲村、巩家村、苍耳王村卫生室,2010年7月1日在金山乡卫生院及苏家山村、蒲家山村卫生室,白家湾乡卫生院及刘家湾村、马耳湾村卫生室进行了门诊统筹与慢病管理工作试点。在2010年7月25日,举办了‚甘谷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乡村培训会‛,会议要求2010年7月31日将门诊统筹卡发放到群众手中。2010年10月1日开始在全县开展门诊统筹、慢性病管理工作。

门诊统筹基金按照参合群众人均30元标准确定,由村卫生室或者乡镇卫生院包干、用于日常门诊统筹补偿。门诊统筹采用以乡为单位预算,以村为单位包干,以户为单位补偿封顶的原则,以人为单位当日限额补偿的方式进行,确保了基金收支平稳,实现了基金零风险。门诊补偿采用参合群众持门诊补偿卡(分A、B卡,村医持A卡,群众持B卡)的形式进行。在门诊医疗过程中,乡村医生进行登记,每次消费限额村卫生室不超过20元,乡镇卫生院不超过30元。费用在3元以内不收取任何费用;在3元以上,20元以内,村卫生室收取1元药事服务费。村卫生室超出20元,乡镇卫生院超出30元部分由参合群众自行负担。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内药物,乡镇卫生院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规定的307种药物的基础上,允许使用目录外药物,但不得超过10%。在试点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已有药物按照平进平出,按进价销售的原则开展药品销售。

慢病补偿管理基金按照参合农民人均5元的标准从新农合基金中筹集。病种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肿瘤放化疗,由乡镇卫生院及以上级别卫生机构按有关卫生标准、规范认定;慢病门诊费用补偿不设起付线,补偿比例80%,家庭累计封顶500元。乡镇卫生院按照分配到的资金数额、参合人数、慢病患者人数等,合理测算后确定每个慢性病补偿与管理对象。目前,门诊统筹与慢性病管理工作已在全县顺利实施,初步达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

推荐第6篇:医改工作总结

2011年医改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我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市、县医改办、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重视下,按照省、市对医改工作的总体部署,以 “保质量、强服务、建机制”为核心,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在加大医改宣传力度,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加强医疗硬件建设,加快流程再造,大力开展医疗救助及便民服务,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转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了我院医改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下面,我把我院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落实好医改相关政策和工作,由院长负责医改工作的组织实施。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围绕2010年医改重点工作目标,对今年医改重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逐条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责任人,确保落到实处。

一是为切实加强对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院长任组长,分管副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在医务科设立医改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二是为顺利推进全院医改工作,安排专人对国家、省、市医改相关政策,督促、指导、协调全院医改工作。三是加大医改方面的资金、物质投入,确保了全院医改工作顺利推进。四是围绕2011年医改重点工作目标,对今年医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逐条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责任人,确保落到实处。

二、大力宣传医改政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参与率。

为了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我院通过广泛动员、会议学习、宣传栏、宣传画、口头宣教等形式对医改

1--

的重要政策和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提高医护人员对医改工作的认识。

三、积极落实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一是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保险,提高参保率。二是实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单病种限额付费管理,减轻农民就医负担。三是开展了违规骗保不规范医疗行为自查自纠活动,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利益不受损害。四是提高报销补偿水平,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强化督查,保证了我院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四、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拥军优属、免费医疗等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

一是制定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今年已安排6名医务人员分批次、分时间段对县内3家中心卫生院以下派的方式进行对口支援,给他们带去新技术、新项目,以推进医改。二是在门诊服务窗口设置军人、优抚对象窗口,对现役、退伍军人和优抚对象实行“一免费五优先五优惠”政策。三是在“三八妇女”期间对全县妇女实行让利体检活动。四是积极加大对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如增加对困难家庭的农村孕产妇的补偿金额。

五、扎实推进妇幼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一是切实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力度。二是抓项目工作,深入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和孕产服补叶酸工作,强化项目规范管理和资金运行。三是强力推行了住院分娩,做好了两--

2个系统管理,切实降低了两个死亡率。四是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技术服务,抓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落实,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儿童保健队伍的服务能力,提高儿童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

五、通过大力实施婚前检查、新生儿筛查等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出生缺陷。六是定期对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督查指导,确保各种项目有序开展,真正惠及于民。

六、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扎实、有效进行。

一是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我院开始投入3个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即省级新生儿科、省级产科、市级产前筛查中心。二是结合我院实际,积极开展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工作。目前,我院现已开展了计划性剖宫产和自然临床阴道分娩2个临床路径管理。三是规范临床用药,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四是由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和医务科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医疗质量检查,确保各项医疗制度的落实。五是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六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七、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增加便民、惠民、利民措施,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为推动“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文明单位创建、“平安医院”创建等活动具体要求,积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2011年我院推行整体化系统护理服务制度,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让病人知晓自己的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主动配合治疗。二是积极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

3--

作,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三是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四是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和侯医环境,升级医院病历系统,开展电子病历,优化服务流程,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措施。如在门诊候诊大厅增设24小时开水供应设备,增加对医院各科室功能及分布标示,设立意见箱等。五是定期向病人及家属开展问卷调查,采纳病人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解决或答复。同时,从年初就公开了医院各项收费、检查及药品价格,真正让老百姓放心看病、明明白白花钱。六是实行院办公室无假日上班制度,病人或家属随时都可以办理相关出院手续和咨询、反映各种问题。七是落实社会服务承诺制,保证产儿科急救通道畅通无阻。八二是积极开展医药卫生服务价格自查自纠活动,进一步规范各科室的收费行为。

八、加强医疗硬件建设,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提升医院服务能力水平,推进我院综合性改革。

一是从今年5月起在全院安装电子病例系统,全面实施电子病例管理,推进医疗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二是积极将香港援建项目建成的金城新院区投入使用,大力引进、增添先进医疗设备。2011年上半年,我院共购置电子腹腔镜、DR、四维彩超、多功能呼吸麻醉机、多普勒胎心检测仪等医疗设备共计20件。三是增设婚检宣传咨询室、主婚检室、男性婚检室、女性婚检室,并安排专人负责。四是为了更好地为全县1万余名新生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体现我院“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办院方针,在2011年5月我院向县规划建设局请示规划、建设新生儿诊疗中心,预计投入建设资金392.2万元。五是重安全,促生产,积极开展安全月活动、消防演练等活动,并在在6月底,我院开始监控系统招标,着手准备在院区安装电子--

4眼,对院内安全实行全程监控,为医院稳步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增强医改队伍,提高人员素质,确保各医疗改革项目的落实。

一是完善医院管理方案,实行激励机制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以增加他们工作和推动医改的积极性。二是是通过县人事局、卫生局公开招考、招聘等方式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截至目前今年我院共增加人员12人,增强了我院人才队伍。三是积极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护士长及助理护士长竞聘上岗。四是加强医护人才培训,上半年共安排7名同志分别到川北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儿童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五是选取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干部从事医改工作。六是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改政策的培训学习。

十、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医改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逐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使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宣传改革经验,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医保基金管理水平。

(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注重项目建设及配置所需的设备设施,不断完善

5--

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院将紧紧围绕省、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吃透医改精神、明确医改任务、理清医改思路,进一步加强调研,科学合理制定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6

推荐第7篇:医改工作总结

XX卫生院医改工作总结

我院于去年7月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9月份正式实施基层医改,全面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管理体制回归了公益性,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建立了体现绩效的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本院网上采购药品共计 万元,药品直接让利患者 万余元。去年9月至今,门诊 人次,住院人次 人,业务收入 万元,门诊人次比上年同期 了 %,住院病人比上年同期 了 %,业务收入总量已较上年同期 万元。

为确保医改顺利进行,我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医改的发展:

一、强化管理,确保卫生院规范良好运行

基层医改后,县财政给予人员支出保障,卫生院的工作重心已从“保吃饭”向“保规范”转移,我们不再为“吃得上饭”范愁,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履行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个基本”的职能。为此,我们着力于规范管理,以确保卫生院的良好运行。

一是抓建章立制。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XX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Xx卫生院医德医风考核制度》、《XX卫生院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xx卫生院职工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建立起卫生院良好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是抓责任落实。从院班子成员到科室再到每一位职工,我们层层明确了各自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责任,并于年初,由卫生院与各科室、科室与职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了院班子抓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抓每位职工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明确责任,工作放权,我院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工作的落实。

三是抓工作规范。我们坚持定期例会、监督检查、医疗质量检查制度,分析存在问题,部署本周工作,并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按需召开全体职工会议,以会代训举行业务学习,介绍医疗卫生方面的新知识、新动向,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通报卫生院收支、职工绩效考核、监督检查结果、医疗质量检查结果等方面工作情况,从而促进了工作规范。

二、强化考核,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的“绩”和“效”

考核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保证措施。我们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挂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进了卫生院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是明确考核内容。我们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以及收入和支出指标核定到各科室,各科室再分解到每位职工,做到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可操作性强,使得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

二是确定考核办法。我院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每天职工进行自考并记录,每周监察监督组进行督查自考情况,每月有考核结果,结果公示后无异议将作为兑现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依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对不同的岗位依据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等确定不同的分配系数,再按照考核得分和分配系数核定其绩效工资。 三是严格兑现奖惩。我们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制定了多项奖惩办法,如,值班、加班、误餐给予补助,出满勤、卫生清洁,给予满勤额外加分,兼职人员给兼职补助,科室负责人给职务补助,等等以经济奖惩促进了职工的行为规范。

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优质服务活动

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医德医风内容学习,对医务人员进行严格医德医风考评,将考评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结合,不断提高我院职工的整体素质。

四、将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列为全院工作重点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下发的《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两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和指示方针,我院成立了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了符合我镇居民健康需求的工作方案、实施计划和相关管理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医院职工和乡村医生参加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项目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处置能力,促进了我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发展。

我院在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全镇辖区常住居民建立了统

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并组织医务人员到村对居民进行健康查体。截止到2010年9月,我院共为20614名辖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全镇建档比例已经达到总人口的40%;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3747名,糖尿病475名,高血压患者1244名,重症精神病患者27名,特殊人群占建档人数的26.6%。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我院向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截止到9月底,我院共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12种,共6000余份;开展健康咨询活动4次,卫生院共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18个,开展健康知识讲座9次。

五、积极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工作 从2011年12月初开始,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结算模式,以缓解老百姓住院一次性交费的压力,为更多的病人开通了绿色生命通道。

“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推行近半年来,受益患者多达871人,住院病人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医院共为患者垫付资金近123.9万余元,得到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通过“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的推行,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医疗机构增添了活力,医务人员受到了鼓舞。

六、对下步开展医改工作的建议

一是按照政策要求,继续完善落实基本药物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实施,保证基本药物质量,严格使用制度,逐步达到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和使用总量要求。

二是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强化提高医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完善卫生院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有效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技水平。

三是对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理顺服务关系,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推荐第8篇:医改工作总结

本溪市中医院2016年医改工作总结

(2016年12月14日)

按照《本溪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我院自去年全市医改工作启动以来,积极面对,主动参与,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力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为载体,全面推进我院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目前,医院已经全部实现药品零差价;完成了中医药服务价格调整工作;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工作正在逐步落实。现将2016年我院医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改主要工作

(一)改革医院管理体制

1.医院高度重视,成立医改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分工明确。加强财务管理,设立总会计师负责医院的财务管理,规范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促进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医院经营风险。同时,建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实行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执行,落实院务公开,充分发挥职代会职能,强化民主管理。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规范各类医疗行为,落实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工程等文件精神。医院年初制定了《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制定病种临床路径标准流程和临床路径表单,每个临床科室最少选择3个优势病种来执行。截止11月末我院

- 1

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科研教学和满意度等考核细则逐级分解工作任务,结合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最终确定考核指标,制定《绩效考核细则》,绘制《绩效考核工作流程图》和《绩效考核组织机构图》,使考核工作流程清晰,责任明确。通过日常不定期考核,每月定期考核,季度质控部门抽查,年度重点目标考核等全方面的考核方式,形成PDCA循环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开展以来,医院绩效总扣款59042元,奖励38140元。通过绩效考核的实施,使我院的管理工作更趋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

其次,为了配合医改工作,医院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重新修订了以绩效考核、成本核算为抓手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新的分配方案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绩效工资方案以奖励性绩效调整为重点,以临床一线的工作量强度、技术含量、风险系数为基础,突出中医特色,将中医病历书写、中药饮片使用、辨证使用中药情况等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重点指标,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工作质量及效率大幅度提高。全院月工资发放总额控制在全院当月医疗业务收入的25%以内。医、护、机关后勤人员薪酬支付比例为1.8:2.5:1。

(四)信息化建设工作

为适应医改要求,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就医,近几年,我院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了涵盖医

- 3

市公立医院(16家)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本医改组发[2015]1号)要求,我院从2015年11月1日启动医改,及时调整了各项收费。从2016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医院实现经济收入11,413.94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48.21万元,减幅2.13%。其中:业务收入10,493.14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94.33万元,减幅2.73%。

1.从门诊和住院收入来看

门诊总收入6,603.76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62.93%,比去年同期增长177.12万元,增幅2.76%。

住院总收入3,889.38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37.07%,比去年同期减少471.45万元,减幅10.81%。

2.从药品和非药品收入来看

药品收入5,245.95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49.99%,比去年同期减少564.04万元,减幅9.71%,其中:西药、中成药收入3,173.36万元(含自制成药),占业务总收入的30.24%;不含自制成药,占业务总收入的25.7%。低于市级公立医院药占比35%的要求。

非药品收入5,247.19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50.01%,比去年同期增加269.71万元万元,增幅5.42%。

3.其他指标

门急诊人次297,964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15,590人次,减幅4.97%。

出院人次5,701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69人次,减幅4.51%。

- 5

技术、风险等因素挂钩,使职工工资有所提高。

三、医改工作存在的难题

虽然医院实现了药占比下降的预计目标,收费结构得到了改善,但是医改仍存在一些问题。

1.药品零差价后,使药剂工作的成本相对提高,相应改革措施仍需深化,建议允许将现有药房由医药集团托管,人员工资由医药集团承担。

2.“三医联动”应该真正落到实处,建议加强医药和医保的联动工作。

3.政府应该加大补偿力度。4.人才缺乏。

5.基层服务能力较弱,双向转诊实现困难。

四、今后的医改工作重点

1.加强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工作。设专人负责与成员单位之间的转诊事宜,为双向转诊提供绿色通道,转诊患者有门诊就诊、住院、大型仪器检查的优先权。

2.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医联体内的推广和使用。同时指导成员单位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建立起中医理疗、康复、护理一体化的中医特色科室,让社区群众能够就近接受较好的中医医疗救治服务。

3.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专家到成员单位开展门诊坐诊、临床查房、专题讲座等,免费接收

- 7

推荐第9篇:医改工作总结

强力推进医改工作

打造健康惠民工程

——**县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2010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医改工作文件、会议精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模式,全面形成合力,确保了医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我县一年的工作简要的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1、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我县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政府办、发改局、卫生食药局、财政、人社局、宣传部、编委办、教育局、民政局、计生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发改局局长兼任,分别从财政局、发改局、卫生食药局、民政局抽调了4名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实施常态化管理和任务推进机制。

2、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围绕医改责任目标内容,我县对今年医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逐条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职责,确保落到实处。同时县政府还将医改的五大任务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县民生工程来抓,并安排专项和配套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了医改各项工作任务按进度保质保量实施。

(二)突出工作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明显实效。我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规范资金管理、处方病历书写、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大

了监管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成果。一是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核查,走访了参合农民,广泛听取医院、医师和群众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了农村新作合作医疗实施细则;二是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是否提高、医疗服务行为是否规范、费用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和合理报销等指标进行了量化考核,促进了各定点医疗单位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内部管理的规范;三是定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了合医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运行;四是对慢性病治疗实行了门诊补偿,对特殊群众提高补偿比例,扩大了全医的补偿覆盖面,群众得到了实惠。从总体来看,新农合工作取得了五大成效:一是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二是等到了各个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三是通过广泛的动员、宣传、组织和发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四是各个乡镇分别制定了过硬的工作措施,参合率逐年提高。五是许多战斗在第一线的同志付出了非常辛苦的劳动和代价,不分白天黑夜、想尽了千方百计,并且许多分管的同志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要深入村组召开会议又要亲自动手微机录入,整体工作做到了宣传到位、管理到位。

2010年,全县新农合筹资共计7356380元,其参合率为95.8%,到10底全县住院人次达26952人、门诊人次门诊130432人,共计157384人次,共计补助金额为27251081.25万元。截止2010年11月10日,全县2011年度新农合筹资共计9736650元,其参合率为82.94%,参合人数324555人,群众参合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2、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有序开展

— —

在全省今年全面实施公开卫生以来,我县于去年12月下旬和今年元月初,对2010年的工作进行了提前谋划。

(1) 研究下发了《**县2010年卫生工作要点》、《关于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方案》等8个文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落实。

(2) 在元月初开展了分级分类培训工作,一方面县卫生食药局组织县乡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管院长、临床医师,以及乡镇卫生院防保组长、妇保人员进行了分类培训;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组织全体医技人员、乡村医生开展了工作,在全县全面迅速启动了公共卫生项目工作。

(3) 我县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了两个督查组,常年定时不定时的对各乡镇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常规性的跟踪督导检查,有力的保障全县的医疗卫生工作的强势推进,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完善了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了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落实了艾滋病救治政策和预防干预措施,各项防治指标达到了阶段要求标准,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结核病发现率、治愈率分别达到了100%和70%,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转诊率、系统管理率达到了95%以上,追踪到位率、病人家属筛查率达到了85%以上;开展了预防门诊规范建设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提高了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具体操作中,我们把慢性病管理职责明确给县疾控中心负责落实,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实行专人管理,并成立该项工作的领导组和工作组。疾控中心今年接连两

— —

次组织县医院、中医院、保健站和各乡镇防保人员,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管理服务规范,结核病、艾滋病、麻风病、地方病防治和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免疫规划和传染病报告处理等内容进行了强化培训。

二是扎实开展了老年人及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继续实施了妇儿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了基层妇幼卫生项目、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项目、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实施工作;狠抓了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危险因素调查、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工作;继续开展了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新生儿访视、系统管理工作,以及孕产妇体格检查、心理咨询、健康指导等工作,全面提高了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今年全县接种率巩固在90%以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75%以上,甲肝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达9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75%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5%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0/10万和15‰以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完成31216人,占老年人总数的91.5%;新生儿访视4034人次,访视率95.5%;0-36月儿童管理(新标准)14824人,管理率86.1%;孕产妇系统管理(新标准)4004人,管理率94.8 %;产后访视4034人次,放访视率95.5 %。两癌普查工作结合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有效开展,今年共普查68945人次,普治19653人次。

三是在医务人员中普及健康咨询知识,开展全员健康咨询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地方病防治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健康教育及促进工作,着力提高城乡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

— —

我县结合上半年的抗旱救灾工作,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一次饮水安全的健康知识教育活动,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共印发宣传资料6万多份。

四是各乡镇的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有序启动,健康档案规范建立。目前全县共规范建立居民建档96100多份。

五是完成了乡以上医疗机构疾病谱排序任务、在医务人员中普及健康咨询知识,开展全员健康咨询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地方病防治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健康教育及促进工作,着力提高城乡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知识知晓率。

六是全力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项目,并顺利通过了省市复评验收。这一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公共卫生的服务均等化。

3、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范实施。经各级共同努力,我县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顺利:一是县医院外科大楼(属国债项目)计划投资2480万元,内科综合大楼建设(属2009年中央投资项目,其中中央投2330万元,县级配套70万元),计划投资2400万元,目前两个项目的主体工程早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二是蜂岩、琊川卫生院扩建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天桥乡卫生院扩建工程计划投资57万元,目前该项目主体部分已完成。三是新增村卫生室建设项目17个,目前已全面动工,年底将全面投入使用。截止11月20日止,全县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村卫生室共有52个,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了逐步健全。四是龙泉镇卫生院投入使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强化内部服务功能的同时,有效的完善社区卫生的服务功能。

— —

4、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序推进。按照省市工作步调,在今年元月份,我县就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了调研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的基本情况,草拟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制度的工作方案,并开始在永和镇卫生院开始实施这一工作,永和镇卫生院在元至2月份做了些一准备工作,建立了药品专用帐户,控制了进药数量和种类,3月20日永和镇启动了这一工作,开始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紧接着于7月1日在全县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部实行了网上招标采购。同时,我县为了加强药品监督工作,还建立健全了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将药品监管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了反应迅速、部门联动、处置有力的药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县卫生食药局制定了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处置制度和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县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体系,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和报告处置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全县我县的用药安全得到了保障,各乡镇的药价较往年降低了15%以上,群众得到了实惠。

5、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启动。研究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草案),初步规划了我县公立改革的主要内容实施步骤,通过改革到2012到县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县中医院力争到达二级乙等标准,乡镇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逐步完善。今年先将县人民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医院已按二级甲等要求开始进行规划和创建。同时,我县今年一方面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载体,在县医院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医院财务制度和成本核控工作;另一方面以

— —

创建“中医先进县”为契机,在县中医院落实了政府投入倾斜政策,探索建立质量监管评价制度,并县以中医院为龙头,带动乡镇卫生院加强了中医门诊建设,提高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我县虽然在医药体制改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不容忽视当前工作存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卫生人才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医技人员工作量大,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二是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乡镇卫生院的设施设备还薄弱,村级卫生室建设点多、面广、单价低,建设中涉及的问题多,达到标准建设要求还很困难;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既要考虑大病统筹,又要兼顾门诊补偿,既要考虑资金不大量结余,又要考虑不超支,还要考虑特殊群体等等这些问题,加之群众思想意识不高,所以按照上级要求实行门诊统筹还很困难。四是由于我县整体财力有限,在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基本药物零差销售补偿、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在资金投入方面还比较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的原则,根据省编委办公室、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省编办字„2010‟)45号)规定,按服务人口1.4:1000的比例配置,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人员和床位编制工作。完善县级医疗机构人员和床位编制设置,县级医疗机构执业医师按服务人口每千人0.76的比例配置,执业护士按医护比1:1.2的比例配置,医技人员按1:1的比例配置。二是加快医疗卫生单位进人

— —

速度,改变招考模式和方法,突破3:1的开考比例瓶颈,适当降低报考与录用人数比例,对具有执业资格人招考人员设置加分等优惠政策,把素质较高的人员吸纳到医疗单位服务。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以强化优厚待遇为前提,聘请、吸引优秀专科医师和管理人才,充实卫生人才队伍。三是完善卫生服务业务用房国有化、固定化长效机制,着力在解决用房困难上有所突破。

(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机制。一是继续完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细则》。二是严格执行各级医疗机构基本用药目录和费用减免规定。三是医疗机构必须公示常用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四是严格控制单处方用药量和非基本用药目录,坚决制止大处方,以减轻病人负担。五是认真落实好公示制度和资金审核、审计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序。六是提高筹资水平,力争明年人均达到150元。

(三)建立医疗卫生服务投入补偿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同时按照省卫生厅要求,完善所有药物网上采购制度。二是逐步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稳步推进县乡同药同价工作。三是做好预算工作,提高县财政对药品零差率补偿和软、硬件建设配套投入比例。

(四)建立双向转诊和慢病管理长效机制。探索双向转诊有效机制,推动双向转诊;探索上级医院下基本医疗卫生单位挂帮机制,推动患者转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探索开展名中医进社区、下乡镇活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强化农村慢病防治管理,努力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推动疾控、妇保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下村(社区)。建立公共卫生安全信息平台,聘请一批义务卫生监督员,促进行业自律。

— —

(五)完善公立医院规范管理机制。以创“二甲”医院和“中医先进单位”为载体,积极开展争当“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卫生技术能手”、“卫生执法标兵”等活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健全医德医风考评机制,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

**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一日

— —

推荐第10篇:医改工作总结

陈桥镇卫生院2010年医疗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2010年是落实医疗体制改革具体方案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按照县卫生局的工作部署,开展用人机制的改革,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根据单位工作目标、任务需要编制岗位、因事设岗,以岗位工作需要编写岗位说明书,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公示聘用结果;全体员工实行绩效工资制;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镇村两级医疗机构所用药品一律实行零差价销售;及时按规定做好参合人员门诊和住院医药费结报工作等,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住院病人和社会满意度均达95%以上。现就我院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成立相关组织,开展宣传培训。遵照上级有关要求,院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多次组织镇村两级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上级医疗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明确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机构所有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等规定。

二、、从元月份开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镇村两级医疗机构用药范围严格控制在二个目录内,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相关管理规定,全镇所有临床用药统一集中采购、集中配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无超目录用药或私自购药行为。门急诊、住院人次分别比上年有了较大的增长,医疗性收入增长达 30%以上。

三、按照卫生局的工作部署,开展用人机制的改革。全体员工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根据单位工作目标、任务需要编制岗位,因事设岗,以岗位工作需要编写岗位说明书,采取全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并公示聘用结果;依照执业医师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对13名无医、护、药等一线工作资质的人员进行了转岗或岗位调整,对乡村医生队伍进行了清理。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将新农门诊部转变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规范了镇两级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四、全体员工实行了绩效工资制。按照卫生部的“八项行业纪律”和省卫生厅的“八个不准”的要求,建立健全“层次分明、职责清晰、功能到位”的医疗质量、岗位目标管理体系和医德医风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和评先评优挂钩。

五、多次组织医疗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基本药物制度、抗菌素的合理使用等专题知识培训,重点学习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临床抗菌素使用指南》等,同时,严格控制处方规模,规定特殊情况需经院长或医疗组长审批,定期进行处方考核,兑现奖惩办法,从而有效的控制了处方量,每百张处方平均金额较上年下降了35%以上,农民看病贵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六、认真做好“新农合结报工作”,维护参合人员利益。今年来,我院在简化就诊环节、方便百姓就医的同时,门诊医药费报销的幅度由原来的15%上升为25%,且看病交费时当场结报;住院报销的额度由原来的6万提高到12万。11月我院开始运行新农合住院直报工作,医院成立了新农合领导小组和审核、补偿办公室,配置了兼职审核员,并对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住院病人医药费的报销由过去的参合人员先自已掏钱结帐后再拿发票来院报销改为医院为参合人员先垫支报销部分的药费,患者出院结帐时立即对其住院医药费进行审核、应给予补偿的部分由医院给予垫支,确保出院患者在当日就能得到补偿,从而最大限度的方便了“参合”人员,切实维护了“参合”人员的权益。此外,我们在院内大厅醒目位置放置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栏和公开栏”等各种指示牌,宣传、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知识、政策和帐目,公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公布优质服务承诺内容和报销程序,方便患者即时结报。患者通过实实在在的报销所得,真正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社会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七、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按照“镇村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所有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全部从卫生院代购,药品使用范围严格按照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使用基本目录” 执行。通过季度督查未发现有乡村医生私自购药现象,药品商标与批号与我院相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执行医改的门诊报销规定,按月到卫生院结账。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政府的公益性服务实体,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通过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履行职责,不断巩固医改工作的成果。

陈桥镇卫生院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11篇:医改工作总结

2017年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医改工作总结

2017年是我院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十三五”医改规划的重要一年,根据市卫计委等上级部门医改总体制度设计和决策部署要求,我院医改工作持续推进并确保能落实到位,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汇报。

医改政策执行方面

一、人事改革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应市社会保险处要求,对我院所有在编人员的养老保险进行了改革。同时,报备了自2016年1月以来的养老保险的所有变动情况和首发待遇申报资料、年度工资申报资料,并在新养老保险系统上做出相应更改。

(2)按照沧州市政府《关于调整市属高校和公立医院用编增人程序的通知》、沧州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沧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立医院使用人员控制数和领导数备案的通知》要求,及时调整院内职工聘任及用人政策。

二、两票制承诺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医改办等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推行“两票制”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冀医改办(2017)2号)及冀卫办医(2017)27号文要求,做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实行“两票制”工作,与医药配送单位制定并签署了“两票制承诺书”。

三、药品、器械坚持阳光自主采购

严格执行《河北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相关规定网上采购,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阳光采购。

四、取消药品加成

按照卫计委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要求,我院早已取消了药品加成,坚决杜绝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的出现,真正做到了让利于民。另,我院高值医用耗材应用方面一直坚持为零。

五、物价收费和医保支付制度执行情况

依据市医改办的要求,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涨,我们严格审查不合理费用,聘请医保中心专家来我院讲解物价收费相关政策,并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使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从而加强对不合理费用增长的控制。

依照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还积极探索复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按病种收费模式,对我院的临床路径及日间手术费用进行整理上报,共整理出6个科室20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及4种日间手术费用,并按时上报医改办。

六、院内医疗反腐工作常抓不懈 我院不断加强行风建设,推行“九不准”规定,与药品供应商等合作单位建立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坚持用药和医用高值耗材招投标制度等,有效杜绝了一切腐败之源。

医疗技术协作方面

一、围绕我院“开放办院,科教兴院”的方针,为了更好的落实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我院积极与全国知名医院开展联系,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我院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在我院的医院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培养及项目合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院与石家庄妇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工作协议,我院可派医务人员到石家庄妇产医院进修学习,石家庄妇产医院对我院转诊患者实行医疗费用减免政策并派医疗专家来我院义诊、会诊示教手术及健康教育讲座等工作。

三、我院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签订了《河南省妇幼儿童康复联盟医疗技术指导单位协议书》、《河南省妇幼产科联盟医疗技术指导单位协议书》,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我院可提供技术援助、疑难危重病人会诊、义诊、转诊等便利条件。

医疗项目创新工作

为充分将医改落实到实处,我院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开拓新项目探索新领域,并且在配套工作方面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和改进。

一、无创DNA检测——为胎宝宝撑起健康保护伞

氏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最好的手段就是在孕期及早筛查出来及时终止妊娠。为生下一个健康宝宝,准妈妈们在产前都要做各种各样的身体检查,而唐氏综合征筛查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为全市唯一一家经省卫计委批准的产前诊断中心,承担着我市各县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工作。自此,我市各县区无创DNA检测项目收费标准也从2200元降至1350元。让惠于民,造福沧州百姓!也让更多想做无创DNA检测的孕妈妈不再因为高昂的费用而纠结!

二、胎儿医学中心挂牌成立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院整合学科优势,引进国内先进技术,与天津中心妇产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山东省妇产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建立了沧州市妇幼保健院胎儿医学中心,组建了自己的胎儿医学专家队伍。涉及产前血清学筛查、侵入性产前诊断,产前超声筛查、诊断以及胎儿治疗等。目前,我院已经常规开展的产期筛查和诊断项目包括:孕早期超声NT检测和孕早期唐氏综合症筛查,绒毛活检术(经腹或经阴道),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羊膜腔穿刺术,孕中期超声筛查,III级超声会诊,经皮脐血穿刺等。通过对整个孕期胎儿生长发育进行严密的动态监测,最大限度的提高我院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和胎儿疾病诊断率。

三、产前诊断中心高通量实验室

沧州市产前诊断中心与博奥检验联合共建NIPT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我院是唯一有资质的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医疗机构。且我院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产前诊断机构,可独立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并出具检测报告,纳入我市孕产妇保健管理系统。

四、国医馆

国医馆的建设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服务区。按照中医药服务需求, 配备中医药专业人员共四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培养适合我院的中医药服务人才,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

五、上线功能科检查报告自助打印系统,实现报告医师电子签名。取报告单的流程得到优化,减轻了科室工作压力,方便了患者。

六、上线医生护士手写电子签名,在病历中直接打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七、上线我院微信服务平台,目前提供就诊卡充值,当日挂号,预约挂号,诊间缴费,住院预交金缴费,挂号查询,报告查询等业务。制作微信支付操作指南桌牌,并发放至各科室门诊、病区。

八、上线医保病历调阅平台,实现在线审核医保病历。改变了医保科将纸质病历送往医保中心审核的模式,提高了病历审核效率。

九、上线床旁结算系统。依托“一卡通”,门诊医生开具电子入院申请单后,可在MIS自助机上办理入院,或在病区护士站办理入院,出院前一天医生下明日出院医嘱,医保科对病历电子审核,当天出院时护士站进行医保结算,报销的费用直接退到就诊卡中。将住院结算窗口“移”到住院病区,免去了患者在病区和结算窗口之间的多次奔波,是真正的便民措施。

十、上线一卡通扣、退住院患者被褥押金功能,杜绝病区现金流。

十一、拟实施his中预约检查功能,计划2018年1月试运行。

十二、签署《微脉平台建设合作协议》,按计划逐步开展实施。

取得的荣誉、成果

沧州妇幼盆底康复项目获河北省先进集体奖;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主办的“优秀医院宣传平台及宣传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授予“最佳医院文化传播奖”;

院报《沧州妇幼》被全国医院报刊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医院报刊”;在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举办的全省妇幼健康宣 传工作大会上,被评为河北省妇幼健康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我院新闻活动均在各类媒体(燕赵都市报、健康报等省级以上报刊;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妇儿工委官网、河北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搜狐网、凤凰网等知名网站)都有发表或转载,在省内外反响强烈。

宝宝大赛、市妇幼公益月嫂培训班、胎教音乐会、母乳喂养快闪、智慧孕育大型讲座、孕妈参观团进妇幼、三八节健康就医活动、小记者进妇幼、脑瘫患儿公益演奏会、寒暑假矮小儿童免费筛查活动及各类进社区、下乡义诊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7年我院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2018年我们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促进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12篇:医改工作总结 (上报)

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改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在原城郊乡医院的基础上转型而来,成立于2009年3月,总占地面积5310.9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3109平方米。中心辖新地、西南地、大三家、贾营子、八里铺、工农、城郊、东郊、城南、曲家沟、小房11个行政村和益华、西城、八角楼3个居民社区。户籍人口数36661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952名,0-6岁儿童数3679人,筛查并管理高血压患者1712名,糖尿病患者352人。中心核定编制数31人,现有正式在编职工27人,外聘人员19人。在岗职工中(包括外聘人员):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18人、护师3人、药师1人、检验师1人、护士5人、药士1人、其他人员7人。中心设有全科诊室、中医科、康复科、儿科、妇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影像科、检验科等9个科室。

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各项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门诊服务量5010人次,收入51.3万元;2010年门诊服务量10010人次,收入36.5万元;2011年门诊服务量5900人次,收入44.2万元;到2012年10月门诊服务量1789人次,收入21.1万元.

二、积极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自2011年7月份,区卫生局开始安排部署医改各项工

作,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下,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各项医改政策和文件精神,进一步坚定医改的决心和信 1

心,也深刻体会到医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医改工作有序地进行,基本药物制度、人事制度、绩效考核、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公共卫生均等化等都已推进与落实,顺利完成医改各项任务。

1、推进人事与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

作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基础和关键点,2012年9月红山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赤红政字﹝2011)89号)及九个配套文件,将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位于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卫生单位,顺利实施定编定岗、岗位竞聘工作,在核编31的前提下,有27人竞聘上岗,上岗率100%。职工工资实行全额拨付,同时执行收支两条线和财务报账制管理,工资分配执行绩效考核机制,按月考核年终发放。

2、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执行零差率销售

我中心自2011年9月起正式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品及50种非基本药物,并于2012年1月起动集中网上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通过加强宣传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培训临床医生,严格要求与引导临床使用基本药物,目前,药房的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均为100%。截止到2012年10底,我中心和所属村卫生室共网上采购药品205个品种,采购金额23余万元。

3、强化监管,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

是基层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综合考核从27名乡村医生中确定10人为一体化管理卫生室负责人,并签订了聘用合同。我中心成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按照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实施“五统

一、两独立”的业务管理,按照与村卫生室签订的“目标责任状”和“绩效考核办法”,规范卫生室日常执业行为,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解决村卫生室在一体化管理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村卫生室开展各项工作。

三、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各项工作

1、截止到2012年10月,为居民共建健康档案27580份,并全部录入微机管理;

2、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制度,积极推进规范化免疫门诊建设,落实定点接种,实行日免疫工作制度,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达98%以上,加强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

3、今年共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244人,体检率为63%(1244/1952),比去年的49%(711/1437)高出14个百分点。

4、慢性病管理,截止2012年10月,我院共登记高血压患者为1196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其中体检随访714人;共登记Ⅱ型糖尿病患者226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其中体检随访151人。

5、妇幼保健工作,截止本月末,共为563名孕妇和558名新生儿建册建档,建档率100%;产前检查累计2140人次;

3至6岁儿童体检累计3278人次;适龄妇女(35至65岁)体检和“两癌”应普查人数为9555人,实际体检1867人,普查率接近20%。叶酸投服率、服用率、随访率、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均达到相关要求。

7、健康教育工作

到目前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6期,参加讲座累计482人次;各种形式宣传栏58期;开展主题日宣传活动5期,悬挂条幅11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8种近5万余张,8种健康知识宣传小册1.5万册。

第13篇:中医医院医改工作总结

市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我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及广东省和清远市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工作。在市卫计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院医改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市中医院是一家以中医为主,中西结合,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91.69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20257.06平方米,医院现有职工268人其中在编人员173人,编

外聘用95人。卫生技术人员23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47人、师级职称83人。有本科学历71人,大专112人。住院部实际开放病床280张。设内一科、内二科、外科、肛肠科、骨伤科、儿科、五官科、康复科等病区,其中康复科、骨伤科、肛肠科为重点建设专科;门诊设急诊、骨伤、外科、内科、儿科、妇科、五官、皮肤、肛肠、针灸推拿科等科室。2015年建立了血液净化中心(血透室)。辅助科室设有检验科、影像科、功能科等科室。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医院的功能定位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我院的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中医院是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龙头,要中医特色明显,综

1 合服务功能较强主要承担县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重症患者救治,疑难疾病初诊、转诊,中医适宜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以优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为主,中西医并重,做好中医三级网络建设。

(二)实行药品网络平台采购启动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 目前除过中药饮片之外,其余药物一律使用网络平台采购,一律以进价销售

医院于2015年10月1日起我院开始试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市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取消多少,补偿多少”的原则给予足额补助,使药品费用明显下降,2016年1-10月,已拨款100万元。

(三)落实医疗服务价格

配合市物价局,进一步落实市级制订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实施方案,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财务科要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及时纠正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行为,确保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达到减轻患者负担的目的。

(四)加强体制改革

1、实行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医院实行院务公开制度,将医院的信息按照《医院院务公开管理办法》公开相关信息,重大事件经院务会议集体研究通过。

2、建立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医院形成了职代会,让职工代表充分参与医院的决策。

(五)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为此,医院注重基础环节、终末质量并重,科室质控与全面监督并举,建立个人、科室、医院三级质控。医务科和护理部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建立在“三基三严”基础上,每季度对全院医生、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和测评,使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基本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六)、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注重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有效规范医疗行为,控制患者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二是医院目前对20个病种开展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今年1-10月共进入临床病例1600例,退出路径17人,完成率99.9%,优势病种平均入径率为60%。三是医院财务管理精细化,业务费用支出占业务收入比例下降。四是大力开展了抗菌药物整治活动,抗生素使用明显下降

(七)、优化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诊环境

通过优化门诊就诊程序和服务流程提高挂号、缴费的工作效率。实施急诊患者绿色通道。实施无假日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八)、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推行绩效考核制,制定了《连州市中医院2016年绩效考核方案》,在医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40%的绩效工资纳入考核,每月考核兑现。绩效考核方案将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与医疗技术水

3平、岗位技术风险、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病人满意度等相挂钩,分配制度向临床一线倾斜,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九)、加强信息化建设

我院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建设完成,规范了各种业务及管理流程,还通过对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的实时获取、传递、共享,使医院的管理效益提高到新水平。在门诊大厅安装自助触摸查询机二台,使患者可以随意查询医院各科室信息。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等。信息化给患者和医院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提高了医院的公信度,具有良好好的社会效益。

(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按照市卫计局的要求,我院建立了市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医药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免费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才200余人次。基层人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市中医院 2016年10月31日

第14篇:舟曲县医改工作总结

舟曲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医改工作启动三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舟曲县紧紧围绕“保基层、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中心任务,突出惠民措施,增强改革实效,扎实、稳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全县医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一些单项改革、重点环节改革及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经费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县及时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单位为成员的医改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开展工作。2009—2011年,全县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到位资金768.8万元,已下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18万元。为切实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审核和费用结算工作,县上专门成立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核算中心,为下一步医药分开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推进五项改革,破解看病难题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推进。新农合方面,截至目前,各级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参合人数112963人,参合率达到99.23%,住院统筹补偿比例较上年提高5%。认真落实全州新农合实施方案中一系列扶持中(藏)医药优惠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自产、自制的普通地产中(藏)药材、中医适宜技术和甘肃省公布的部分院内中药制剂全部实行100%报销,对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宫颈癌乳腺癌、重性精神病、肺结核、中晚期肾病、先天性耳聋等8种农村重大疾病进行定额补偿。为简化报销程序,方

便群众报销,县上实行先给农合办定期预拨资金,年终统一结算的

方法。针对乡镇卫生院没有垫付能力的实际,采取了先给乡镇卫生

院预借垫付周转金,让医疗机构先垫付,后结算的办法,极大地提

高了群众报销药费的及时性。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方面,

本年度全县职工参保6035人,居民参保8372人。截止目前,城镇

职工实际报销比例达73%以上,城镇居民实际报销比例达58%以上,

全县城镇职工医保住院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达12万元,城镇居民

医保住院费用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5万元,新农合住院费用最高支

付限额为8万元。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在我

县全面铺开,重点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

销售,改革“以药补医”的现状。自2010年12月1日起,全县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对基本药物按进购价

实施零差率销售。县级医院于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基本药物零

差率销售。2011年11月1日起,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用药

均通过省药采中心提供的网上集中采购平台进行采购。截至8月7

日,共发出基本药物订单总金额1150万元,配送总金额533.94万

元,入库总金额509.54万元。2012年1月1日起,县人民医院等

3所县级医院开始实施零差率销售,并从网上集中采购基本药物。

截止6月底,县级医院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272.6万元,县财政按

15%补偿40.88万元。

(三)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础设施方面,18个基

层卫生院重建项目总投资2063.55万元,建筑面积13355.66平方

米,已有17个通过初验,其中11个已竣工投用,并统一设置门诊、

住院、辅助科室、公共卫生等科室。总投资1667万元的210个村卫生室与六位一体活动室整合建设,现已全部竣工。去年县上筹资80万元,为各乡镇卫生院集中采购了办公桌椅、诊疗桌椅、传真机等医疗办公设备,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医疗体制方面,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制定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乡镇卫生院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成为常态化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服务、主动服务。今年县上开始实施医疗人员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制、绩效工资制,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卫生院长全部实施竞聘上岗,其中有10名经过竞聘已给予副科级待遇。服务网络方面,强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财、物”的统一高效管理,2011年9月1日起,开始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设置、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进行了“五统一”管理,并结合“五统一”管理做到“六有”(即看病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依据、进药有凭证、收支有明细、传染病有报告的管理体制),现在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

(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及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服务内容。按照全国统一标准,逐步在全县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截止目前,全县已规范化建档83571人,实施电子化管理78049人,电子化管

理率67%;管理糖尿病人1002人,高血压4631人,儿童30202人,每年至少进行4次随访和一般体格检查、询问病情,并对用药、饮食进行健康指导;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向群众发放《健康教育手册》3200套、《健康教育处方与合理膳食手册》3200本,受教育人口超过10万人;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5%;狠抓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实施“降消”项目,大力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使全县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到75%以上,6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5972人,管理率达到77.5%,住院分娩率达到80%,叶酸投服率达到100%;向老年人提供自我保健、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目前规范化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9205人,累计免费体检9205人次。

(五)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为扎实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我县自2012年1月1日起,取消县医院职工差额工资,差额部分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县医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5个病种临床路径实施单病种诊疗管理;各医疗单位继续深入开展“四个排队”、“八个排队”分析评估制度;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医院管理年”及“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进一步加强医疗业务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各单位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临床用药安全,诊疗行为逐步规范,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面推行院务政务公开制度,实行收费药品价格公示制、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门诊费用查询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等制度,建立医务人员不良业绩登记及公示制度,极

大地优化了执业环境,密切了医患关系,缓解了看病难和贵的问题。

下一步,我县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会议的总体安排,继续深入扎实推进此项工作,确保医改这项惠民工程圆满完成。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付方案,加快实行全县“一卡通”工作;二是继续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加大投入,加强监管,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确保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三是继续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指导,加大公共卫生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细化考核细则,不仅要完成数量,而且要在质量上有新提升;四是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巩固和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关系。增强村卫生室服务功能,争取政策,增加村医服务报酬,提高村医工作的积极性;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行单病种限价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探索建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力度。

第15篇:卫生局医改工作总结

2010年度县卫生局医改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我局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改”的思路,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使各项医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于2010年 月 日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县卫生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卫生系统医改工作任务分解通知,明确了目标及责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医政股,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医政股。

二、主要做法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为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县采取“一站式”服务,全县农民参合率再攀新高。今年全县参合农民达 人,参合率 %,比2007年增加了 人,提高了 个百分点。补偿力度进一步提高。通过科学调整补偿方案,使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定点医院、县外定点医院及非定点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 %、%、%、%,住院封顶线由 万元提高到 万元。农民受益程度日益增加。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 元,2010年我县新农合筹资总额达 万元。1-12月份共补助参合农民 人次,农民受益率 %,其中门诊减免 人次,住院补偿 人次;共支付补偿金额 万元,基金使用率达到 %报账更加方便快捷。实行了参合农民在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直补工作,直补率达 %以上,基本实现了“参合农民在哪住院,在哪报账,当天出院,当天报帐”,使参合农民真正得到了便捷、实惠、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2、扎实推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举行仪式,宣传发动

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经县委、县政府研究,我县于***年*月开始在全县中心卫生院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2)制定方案、完善措施

为扎实有力、有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试点单位具体操作有章可遁,我县制定并下发了《县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暂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和临床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试点单位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在医院醒目处公示基药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配备好专用互联网电脑,安排专人具体负责药品采购工作;药品采购必须通过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网上基本药物采购系统”进行网上采购中标药品;配备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不得低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品种数量的95%;非目录药品使用的品种数量和销售总额不得超过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的30%;不断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工资的财政拨款部分从35%提高至100%,试点单位因药品零差率而减少的收入按其前三年药品加成收入的平均数(90万元)预拨,现省财政补助已到位50万元,县财政补助已到位24万元。

(3)全力实施,效果良好。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我县高度重视、全力实施,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四所中心卫生院从今年1月份起全部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实行网上集中采购中标药品,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目前,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数据可得到充分反映:一是四所中心卫生院在2010年1-7月期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主要指标与2009年同期比较如下:总诊疗人次数由28351人次下降为27816人次,下降了1.89%,门急诊人次数由27042人次下降为26079人次,下降了3.56%;病人门诊均次费用由26.60元降为21.98元,降幅为17.37%;病人住院均次费用由1068.49元降为843.47元,降幅为21.06%;药品收入由去年148.37万元降为118.42万元,降幅为20.19%。二是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为:平均配备数为290种,配备率为94.5%;基本药物的平均使用占药品全额的78.84%。三是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比非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出15%,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四个乡镇都已达到90%的报销比例。因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效缓解了广大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也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4)加强督查,解决问题

为了解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情况,进一步促进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今年5月底至6月初,卫生局局长漆爱水亲自带队,组织相关人员到中源、罗湾、高湖、仁首四所中心卫生院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工作督查。调研中发现,四所中心卫生院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都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及网上集中采购药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1、所使用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和销售金额尚达不到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的70%;

2、选择一家中标配送企业实行网上采购药品时,很难配齐药品品种。针对一些问题,漆爱水局长每到一处都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不折不扣,脚踏实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查找问题,完善措施,解决问题,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群众医药经济负担,真真正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度,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定期组织培训,系统内对口帮扶等措施,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到目前,我县已建有规范化标准化村级卫生室95所、达标卫生院4所,还有县中医院斥资600多万元新建了5519㎡设计科学,设施一流的新住院大楼,现已投入正式使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医院卫生服务功能。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为提高县乡两级医疗单位人员业务素质,同时按照基层赴县级以上,县级赴市级以上的人才培养规划,每年各医疗卫生单位派近20名业务技术骨干去外地进修学习。全县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今年以来,我局已完成了8名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岗位培训,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三基”考核。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与南大一附院、二附院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县级三所医疗机构分别与8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了省、县、乡、村四级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使我县在医疗队伍建设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4、全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增进居民健康、实现卫生公平的重大举措。我县从今年启动实施了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行免费管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继续抓好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目前为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6624份,完成任务数的6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3%,完成率为103%;对2907位儿童、631位孕产妇、2184位高血压患者、592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完成率分别是60%、44%、64%、54%;免费为2665位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完成任务数的94%;免费发放了2.8万份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1套健康教育宣传光碟,免费为585名农村育龄妇女在孕前三个月和孕早期三个月补服叶酸发放,完成任务数的40.48%;对全县810名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给予了专项补助,完成率51.59%;已建设了118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完成率78.7%;6月底前完成了12003名8-15岁儿童第三剂次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完成率100%。并统一制订了档案管理制度、建档流程图、各乡镇均等化项目领导小组责任人等制度牌,实行制度上墙。配套资金的逐步到位为我县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配套我县2009年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资金122.4万元已足额到位,省级财政应拨付68.5万元,已到位18.5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4.38万元也已足额到位。为促进工作开展,6月上旬卫生局组织了一次工作督查,各单位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制定下发了2010年度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方案。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新农合下半年将实行信息化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分解下发2010年度工作任务,加快实施、加强督查。三是进一步强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中心卫生院已全面实施的基础上,一般卫生院于11月份启动实施。四是进一步加强县、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国债项目建设单位三爪仑乡卫生院年底必须完工,争取县人民医院国债项目早日动工,加快仁首中心卫生院国债项目工程进度。五是按照省、市的部署,尝试开展公立医院的“临床路径管理”、“护理规范管理”等工作。

总之,我们将继续按照医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规范运作,加大管理力度,不断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扎扎实实按照省、市、县政策,认真落实好医改各项工作。

第16篇:医改办医改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我局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改”的思路,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使各项医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于2010年1月6日成立了以局长漆爱水同志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靖安县卫生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卫生系统医改工作任务分解通知,明确了目标及责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人秘股,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医政防保股。

二、主要做法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为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农民参合率再攀新高。今年全县参合农民达93964人,参合率96.7%,比2007年增加了6217人,提高了6个百分点。补偿力度进一步提高。通过科学调整补偿方案,使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定点医院、县外定点医院及非定点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75%、60%、45%、35%,住院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农民受益程度日益增加。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2010年我县新农合筹资总额达1409万元。1-7月份共补助参合农民 14460人次,农民受益率15%,其中门诊减免9573人次,住院补偿4887人次;共支付补偿金额648.82万元,基金使用率达到86%报账更加方便快捷。实行了参合农民在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直补工作,直补率达90.7%以上,基本实现了“参合农民在哪住院,在哪报账,当天出院,当天报帐”,使参合农民真正得到了便捷、实惠、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2、扎实推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举行仪式,宣传发动

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经县委、县政府研究,我县于2009年12月24日在高湖镇中心卫生院举行了全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健,县政府副县长李雪梅,县发改委、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药监局等单位领导,各乡镇分管领导、卫生院院长共计4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李雪梅副县长主持仪式,胡健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卫生局局长漆爱水、试点单位代表舒基林作了发言。

(2)制定方案、完善措施

为扎实有力、有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试点单位具体操作有章可遁,我县制定并下发了《靖安县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暂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和临床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试点单位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在医院醒目处公示基药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配备好专用互联网电脑,安排专人具体负责药品采购工作;药品采购必须通过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网上基本药物采购系统”进行网上采购中标药品;配备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不得低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品种数量的95%;非目录药品使用的品种数量和销售总额不得超过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的30%;不断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工资的财政拨款部分从35%提高至100%,试点单位因药品零差率而减少的收入按其前三年药品加成收入的平均数(90万元)预拨,现省财政补助已到位50万元,县财政补助已到位24万元。

(3)全力实施,效果良好。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

决策,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我县高度重视、全力实施,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四所中心卫生院从今年1月份起全部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实行网上集中采购中标药品,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目前,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数据可得到充分反映:一是四所中心卫生院在2010年1-7月期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主要指标与2009年同期比较如下:总诊疗人次数由28351人次下降为27816人次,下降了1.89%,门急诊人次数由27042人次下降为26079人次,下降了3.56%;病人门诊均次费用由26.60元降为21.98元,降幅为17.37%;病人住院均次费用由1068.49元降为843.47元,降幅为21.06%;药品收入由去年148.37万元降为118.42万元,降幅为20.19%。二是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为:平均配备数为290种,配备率为94.5%;基本药物的平均使用占药品全额的78.84%。三是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比非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高出15%,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四个乡镇都已达到90%的报销比例。因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效缓解了广大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也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4)加强督查,解决问题

为了解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情况,进一步促进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今年5月底至6月初,卫生局局长漆爱水亲自带队,组织相关人员到中源、罗湾、高湖、仁首四所中心卫生院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工作督查。调研中发现,四所中心卫生院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都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及网上集中采购药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1、所使用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和销售金额尚达不到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的70%;

2、选择一家中标配送企业实行网上采购药品时,很难配齐药品品种。针对一些问题,漆爱水局长每到一处都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不折不扣,脚踏实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查找问题,完善措施,解决问题,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群众医药经济负担,真真正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度,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定期组织培训,系统内对口帮扶等措施,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到目前,我县已建有规范化标准化村级卫生室95所、达标卫生院4所,还有县中医院斥资600多万元新建了5519㎡设计科学,设施一流的新住院大楼,现已投入正式使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医院卫生服务功能。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为提高县乡两级医疗单位人员业务素质,同时按照基层赴县级以上,县级赴市级以上的人才培养规划,每年各医疗卫生单位派近20名业务技术骨干去外地进修学习。全县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今年以来,我局已完成了8名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岗位培训,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三基”考核。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与南大一附院、二附院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县级三所医疗机构分别与8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了省、县、乡、村四级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使我县在医疗队伍建设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4、全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增进居民健康、实现卫生公平的重大举措。我县从今年启动实施了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行免费管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继续抓好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目前为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6624份,完成任务数的6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3%,完成率为103%;对2907位儿童、631位孕产妇、2184位高血压患者、592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完成率分别是60%、44%、

64%、54%;免费为2665位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完成任务数的94%;免费发放了

2.8万份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1套健康教育宣传光碟,免费为585名农村育龄妇女在孕前三个月和孕早期三个月补服叶酸发放,完成任务数的40.48%;对全县810名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给予了专项补助,完成率51.59%;已建设了118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完成率78.7%;6月底前完成了12003名8-15岁儿童第三剂次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完成率100%。并统一制订了档案管理制度、建档流程图、各乡镇均等化项目领导小组责任人等制度牌,实行制度上墙。配套资金的逐步到位为我县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配套我县2009年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资金122.4万元已足额到位,省级财政应拨付68.5万元,已到位18.5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4.38万元也已足额到位。为促进工作开展,6月上旬卫生局组织了一次工作督查,各单位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制定下发了2010年度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方案。

第17篇:卫生局医改工作总结

隆化县卫生局2010年医改工作总结

2010年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按照省、市对医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医改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主要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明职责。为顺利稳妥地推进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局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医改办,确定专门人员从事医改相关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先后制发《xx县卫生局2010年医改重点工作安排》、《xx县卫生局、隆化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价方案的通知》等医改文件8个,有力地促进了相关工作。二是外出考察学经验。8 -9月份,组织局机关各股室成员、合管中心主任、各乡镇卫生院院长60余人分3批次到xx县考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各乡镇卫生院认真汲取经验,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尽快回归乡镇卫生院“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职能,为改革的全面铺开做好准备。三是实地调查摸家底。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包括全县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人员基本情况,总资产和负债情况;近三年人员工资支出、经费支出情况;药品销售情况(包括药品加成、药品收入)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财政最低保障额度;村卫生室资产情况(房屋、设备、人员)和近三年人员平均工资情况(包括药品加成、药品收入)。四是加强培训促执行。组织编写了《国家医改文件汇编》,在《卫生工 1

作简报》开辟了《医改动态》栏目,专门刊发有关医改工作的各项动态。截至目前,共开展医改调研活动3次,集中学习活动2次,召开医改工作会议1次,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成效

对照《2010年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责任状》的目标,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一是在医疗保障方面取得新突破。2010年参合农民达到326712万人,参合率达92.2%。中央及地方财政为参合农民补贴标准由2009年80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20元/人,个人筹资部分提高到20元/人,报销补偿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4万元,达到了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统筹区域内全部实现了就诊即报和出院即报,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了60.76% (1-10月份)。二是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县各级公立医疗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291种。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全部列入了新农合报销目录。结合进村入户送健康工程,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1-10月份,入户90856户,发放宣传资料18600份、“健康手册”103593册,解答咨询241925人次,减免医药费用6200元。三是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启动了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争取国债项目资金19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681万元。启动中央专项资金建设村卫生室37个,争取资金149万元。制定了农村医疗卫生岗位需求计划,启动首批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培训,培训50人,其中6人参加了转岗培训。县医院与附属医院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1-10月份,送出县级医院技

术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培训18人,完成在岗培训乡镇卫生院人员330人,村卫生室人员296人。按照每人每年2520元的标准,向455名乡村医生发放了公共卫生补助。四是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场等化。与县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价方案》,向各项目实施单位预拨5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底前将对各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依据考核结果发放剩余补助资金。1-10月份,补种乙肝疫苗18916人次,补助农村妇女住院分娩2055人,补助白内障复明手术36例,补服叶酸930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63291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县主要领导调整和县委中心工作安排的影响,全县尚未召开医改启动会议,县政府没有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也没有出台指导性文件,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没有明确,医改工作的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全县医改工作主要由卫生部门结合各项具体业务工作开展,影响了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二是乡镇卫生院人员规模大、债务多。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较多,按照改革要求重新核编人员分流压力大。一些乡镇卫生院由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或引进设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债务,给县财政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体制改革增加了困难。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积极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争取将医改工作列入县政府2011年工作日程,医改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二是借鉴xx县医改工

作经验,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查和改革测算,起草《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偿方案》,为改革作好准备。三是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筹资水平每人每年提高到150元,参合农民个人筹资部分提高到每人每年30元。四是推进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工作,实施五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第18篇:中医医院医改工作总结

XXX县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我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工作。在卫生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院医改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成立于1991年,是一所以突出中医特色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全民所有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8992平方米,编制床位190张,实际开放床位300张。全院共有职工2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6人。是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医院目前承担农村中医药三级网络建设、XXX县城镇居民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35-65周岁筛查高血压、糖尿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公共卫生项目。

现开设临床科室有:脑病科、脊柱病科、肝胆科、骨伤科、糖尿病科、针灸科、心血管病科、外科、肛肠科等21个临床科室,九个病区。功能科室有:B超室、检验科、心电图室、胃镜室、磁共振室、CT室、放射科。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医院的功能定位

科学制定县级医院改革方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卫生局制定了《XXX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我院的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中医院是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的

1 龙头,要中医特色明显,综合服务功能较强主要承担县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重症患者救治,疑难疾病初诊、转诊,中医适宜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以优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为主,中西医并重,做好中医三级网络建设。

(二)政府各级对医院予以政策支持

一是从2013年1月开始对医院实施全额预算管理,二是在医改政策的支持下,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医院财务科事项全成本核算管理,计划从2015年1月正式实施全成本核算。四是医务人员收入提高,工作干劲足,集体凝聚力强。五是目前除过中药饮片和疫苗之外,其余药物一律使用网络平台采购,一律以进价销售。

(三)启动医院药品“三统一”

医院于2012年9月1日起我院开始试行药品零差率销售,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经费补偿的通知》,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取消多少,补偿多少”的原则,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按30%、30%、40%的比例给予足额补助,使药品费用明显下降,2014年度截止10月份,已经拨款178.38万元。

(四)落实医疗服务价格

配合县物价局,在2012年价格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市级制订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实施方案,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财务

2 科要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及时纠正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行为,确保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达到减轻患者负担的目的。

(五)加强体制改革

1、实行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医院实行院务公开制度,将医院的信息按照《医院院务公开管理办法》公开相关信息,重大事件经院务会议集体研究通过。

2、建立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医院形成了职代会,让职工代表充分参与医院的决策。

(六)、探索新农合付费方式改革。

医院于2012年3月制定了出台了《关于新农合患者住院挂账结算暂行实施办法》,在中医医院、崇皇中心卫生院率先试点推行合疗患者住院定额预交和零预交的新型合疗结算方式,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同年5月份在全县推行合疗患者在县级医院入院只需预交1000元押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不交押金,出院即时结算政策。此项措施切实减轻了群众入院负担,缓解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优化了合疗报销程序。

(七)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为此,医院注重基础环节、终末质量并重,科室质控与全面监督并举,建立个人、科室、医院三级质控。医务科和护理部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建立在“三基三严”基础上,每季度对全院医生、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和测评,使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基本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

3 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八)、推荐临床路径管理,注重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有效规范医疗行为,通过严格执行合疗的四合理政策,有效控制患者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二是医院目前开展8个专业22个病种,截止11月底共进入临床病例数993例,退出路径例数1例,入径率为66%,完成率99.9%。三是医院财务管理精细化,业务费用支出占业务收入比例下降。四是大力开展了抗菌药物整治活动,高值耗材占医疗收入的比例较去年同期下降0.5%。职工收入较前有明显增长。

(九)、优化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诊环境

通过优化门诊就诊程序和服务流程提高挂号、缴费的工作效率。实施急诊患者绿色通道。实施无假日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推行绩效考核制,制定了《县级医疗机构收益分配管理规定(暂行)》,在医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40%的绩效工资纳入考核,每季度考核兑现。绩效考核方案将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与医疗技术水平、岗位技术风险、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病人满意度等相挂钩,分配制度向临床一线倾斜,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十一)深化护理模式改革

一是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推行辩证施护,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一是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分类确定辩证施护病种19个,实施8项中医护理操作,每个临床

4 科室开展不少于两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二是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在入院评估资料中体现中医辩证施护。三是制定护理人员中医理论及技能分期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每年开展一次护理人员系统化培训。

(十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我院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建成HIS、LIS、PACS等系统,规范了各种业务及管理流程,还通过对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的实时获取、传递、共享,使医院的管理效益提高到新水平。在门诊大厅安装自助触摸查询机一台,使患者可以随意查询医院各科室信息。在检验科走廊安装化验单自助打印机,解决领取化验单等排队、等候的现象。信息化给患者和医院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提高了医院的公信度,具有良好好的社会效益。

(十三)、做好对口支援和县镇一体化工作,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我院为XXX县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单位,通过三年多的运行,建立了县级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一是创新人员管理考核机制。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三是基层人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四是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了强化。五是中医药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在崇皇分院新增脑病、脊柱病、糖尿病、脾胃病和心病科,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适用技术,开展艾灸、拔罐、针灸、推拿、颈腰椎牵引、运动疗法等特色服务,通过县带动乡、乡带动村,促进了中医药服务技术下沉,提升了

5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存在问题

1、我县目前还未成立法人理事会,医院目前还未落实法人治理结构。

2、未由于医院目前人员相当紧张,所以对于不能在对口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统一调整岗位,实行绩效考核,为执行待聘和落聘政策。

3、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和目前医院运营的模式,预约诊疗计划在完善信息系统后实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正在招标阶段,计划明年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4、由于医院硬件条件限制,未建立远程会诊信息系统。

XXX县中医医院 2012年12月15日

第19篇:蒙江医改工作总结

濛江乡卫生院推动落实深化农村医改重点工作

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社会主义现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卫生政策,是党和国家对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卫生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在肯定农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农村卫生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体制改革滞后。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现象比较突岀。

一、增添设施设备,改善医疗服务条件

当今医学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医生为了确诊患者的病情离不开必要的辅助检查设备,卫生院的设备、设施不足,严重的制约卫生院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与村卫生室没有本质区别,而且也得不到群众的信任。我院根据实院际情况,分析了多种因素,咨询专家和有关领导,有计划、有针对性购臵设备。增加服务项目,在增强为患者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增强医院的创收能力。

二、加强业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医院业务管理,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诊疗规范、操作规程,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和差错的发生,维护医疗安全。鼓励在职医务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和学习培训,转变思想理念,强

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既从以往的发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 积极探索卫生院用人机制,医院各方面条件差,招不来人才,有设备,没有人能使用或者使用不精不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医院要发展只能大力培养本院业务骨干,尊重人才,才能留住人才,为医院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每个项目有专人管理,每个村有包村医生,负责项目的人管理包村的医生,包村医生管村医,没有村医的由包村医生全权负责,形成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院举办多期培训班,对包村医生和村医就有关公共卫生项目知识学习,充实他们业务知识,提高他们对公共卫生的服务能力。

四、全面实基本药物制度

我院至2010年6月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对外广泛发动宣传,通过发放致全乡百姓的一封信、张贴宣传标语、横幅、公示药品价格对比表等方式向全乡百姓宣传医改带来的惠民政策,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使广大老百姓正确认识到基本药物是最安全有效﹑价格最低﹑最常应用的药物。对内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基药、掌握基药使用基药。要站在讲政治高度使用基药,这是国家惠民工程,

得民心工程。我院基药种类由开始的120余种,上升到现在的286种,门诊人次大幅增加,门诊收入不增反降。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改,赢得了老百姓的一致称赞。

五、充分利用新农合对乡镇卫生院在政策的倾斜

管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并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确定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明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增加服务内容,细化服务和考核标准。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央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目标和任务,优化人员和设备配臵,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形式。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农村环境卫生与环境污染治理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卫生城市和文明村镇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卫生环境。加强卫生监督服务。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和农民工卫生工作。

(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技术适宜、运转有序,包括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各类医院在内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乡村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快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健全各类医院的功能和职责。优化医院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医院

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现有

一、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资源,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联合攻关,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城市大医院要与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距,最终实现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覆盖就业人口,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到2009年全面推开,重视解决老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水平,适当增加农民缴费,提高保障能力。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有条件的地区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系。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鼓励和引导各类公益性组织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签订劳动合同并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要按照国家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缴费责任,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务工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做好农民工

医保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服务等政策衔接。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继续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经办管理的方式。

(七)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产业、提高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集中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建设规范化、集约化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执业药师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和数量。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用药。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制订基本药物使用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规范药

品生产流通。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严格市场准入,严格药品注册审批,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推动医药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建立覆盖面广、体系健全、便民惠农的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支持用量小的特殊用药、急救用药生产。完善药品储备制度。规范药品采购,坚决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药品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八)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原则,合理确定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政府与医药卫生机构之间的职责范围,形成职能明确、定位清晰、综合协调、权责统一的管理体制。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中央、省级可以设置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承担全国或区域性疑难病症诊治的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县(市、区)主要负责举办县级医院、乡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机构;其余公立医院由设区的市负责举办。强化区域卫生规划。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科学制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站)等基层卫生机构和各级医院建设和设备配置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调整优化结构和布局,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要逐步进行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建立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中央统一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和政策,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创造条件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有效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资源,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行政管理的统一。

(九)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以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质为核心,逐步建立规范、科学、高效、有序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公共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按照承担的职责任务,由政府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人员准入,加强绩效考核,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人才、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广大群众提供低成本服务,维护公益性质。要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明确收支范围和标准,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务管理办法,并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的总额预付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严格收支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改革药品加成政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探索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

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健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第20篇:安宁医改工作总结

医改工作总结

我区医改工作自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和市卫生生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我区按照国家和省市及相关部门对医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医改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进一步扩大了新农合保障覆盖面,2011年全区参合人数14200人,参合率96%。

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完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项目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2个。

3、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区3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8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了零差率销售。

4、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通过制定《兰州市安宁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把公共卫生补助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群众满意度紧密挂钩,科学合理确定分配系数,调动了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5、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定下发了《安宁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等九个方案,积极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保健,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病管理等9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

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2011年,电子化建档率城市72.5%,农村57.5%;二是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不少于20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2011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率城市80%,农村60%;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城市70%,农村60%;三是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 2 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6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98%;2011年,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90%以上,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85%以上,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含麻疹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四是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2011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与及时率100%;五是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2011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83.03%;六是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2011年,孕产妇保健覆盖率100%。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巩固在100%;七是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2011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城市60%,农村50%。八是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 3 定期进行随访;九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

6、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制度。我区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实行“八个排队”排队制度,并上墙公开公示,将统计评估结果作为对科室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考核及不良业绩记录的重要依据。通过落实“八项排队”制度和排队结果分析评估制度,切实降低药物占比、住院自费比以及抗生素使用比,提高青霉素的使用比例,解决大处方、滥用抗菌素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

7、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2011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4项中,我区主要实施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一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情况。2011年我区农村孕产妇193人,住院分娩193人, 补助107人,补助金额4.28万元。二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情况。制订下发了《安宁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安卫发[2009]57号)文件,按要求认真开展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其中,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100%,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了100%,孕产妇及婚前保健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率以及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 4 体检测率也分别达到了100%。不但提高了广大群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而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感染机会,提高了我区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2011年艾滋病孕期检测人数为793人,无阳性病例。三是根据《2009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兰州市安宁区实施方案》,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分2轮进行,于2010年4月(第一轮)完成1994年—1995年出生人群补种工作,全区调查摸底应种1966人,实际接种1864人,接种率95%;2010年4月-2011年4月(第二轮),对1996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接种疫苗,目前已完成第

一、第二针补种工作,应种3545人,实种3425人,接种率为96.61%。第三针补种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仍有差距,新城区医院尚未开工建设,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投入使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重要医疗设备不足。二是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上仍有差距,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够。三是对医改的而相关政策理解不透彻,在药品零差率补贴,收支两条线管理、绩效工资改革等方面还没有深入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5 (一)继续推进新农合制度改革。扩大新农合覆盖面,使全区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2011年平均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逐步提高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三)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进一步健全以新城区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到2011年底,全区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2011年,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积极协调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使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日投入使用。

(五)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后,2011年底,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配齐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将基本药物全部列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积 6 极探索政府负责其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按扣除政府经常性补助后的成本制定。按照中央、省市文件规定,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不得接受药品折扣。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七)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一是推进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工作;二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是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医改工作总结
《医改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