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师大 小学语文教学论 期末答案范围

发布时间:2020-03-03 05:13: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0132《小学语文教学论》2013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一门学科教学论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论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旨在通过对古今中外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建立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指导小学教学实践,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服务。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名词解释 4道题,每题5分,共20分; 题型二:简述题 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 题型三:案例分析 1道题,每题15分,共15分; 题型四:论述题 1道题,每题25分,共25分。

答题技巧:对有教学经验的同学来说,学习本课是比较容易的。在学习本课的时候可以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同时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对理解书中的知识也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学经验有助于回忆所学的知识;没有教学经验的话,只有好好的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了。

在做简答题时,不需要做过多的展开,一般抓住要点稍加说明即可。

回答案例分析的题目时,一般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如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原则);这一理论在例子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例子中,老师对内容的处理是否得当,对此进行评价。这类问题是考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题目。

总之,这是一门偏向应用的课,在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教学的实际,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有很多题目要求举例说明,因此就需要对教学比较熟悉。只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多看教学实例,同时自己也有意识的运用在课上所学的知识,把理论与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的话,是很容易做好的。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 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

作为一门学科教学论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论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研究对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具体而言,包括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要求、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等。

研究任务: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这一客观现象的考察和分析,总结教学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指导小学教学实践,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服务。

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选题

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研究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

(雪中送炭)如何对作文、造句、写字等主观型命题的解答作成客观的评价? (锦上添花)如何将有关阅读能力或作文能力的标准化测量工具简化为普通教师可以便捷使用的工具?

(事半功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花更少的精力取得更好的效果? (常中有变)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有没有变式,以及有哪些变式?

1 (移花接木)国外母语教学经验能否运用到汉语文教学中?

(相反相成)不同语文教学流派或主张是否有共通之处?模仿与创造如何结合? (模仿和创造)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择善而从)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师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需求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多多益善?)如何确定学生练习的量和度?

(天衣无缝?)“描红—仿影—临摹”的教学顺序可否调整?

三、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法:根据一个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概况,突破小学语文学科领域,进行拓展。 调查法:问卷、访谈、课堂观察、作品分析。

实验法与行动研究:确立问题—找原因提假设—制订教学干预措施—尝试、验证、改进—总结(发表研究结果)。

经验反思与总结:教学随笔,听课评课,交流研讨。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演变

1.古代“语文”科的变化

2.近、现代小学语文课程内容

二、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概况

1.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2.语文课程改革

三、语文的含义

1.叶圣陶对“语文”定名的说明 2.语文(口语和书面语)的意义

①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称;语文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既有规范性又有多样性;人们需后天学习才能掌握语文;语言交际有一定的目的、对象,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中介;是知识的载体;可以调节思维过程。③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内容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语文运用有明显的个性。

四、语文科的课程价值

1.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语文 2.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学习语文

五、语文课程的特点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

工具性的体现即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人们通过运用工具而掌握工具,学生在尝试运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

2.“课标”: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母语)材料。

3.真实的语文交往,虚构(模拟或想象)的语文交往。 人文性

1.语文课程目标——学生的人文素养; 2.课程人文内涵;

2 3.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二)基础性

表现在:语文学习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小学是终身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养成。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述

课程目标性质: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 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的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二、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内容和作用

1.2001年“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课程目标

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③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⑤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⑥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⑧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⑨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⑩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构成: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一般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一般性的,即各个学科都需要考虑的教育目标,如,爱国情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对自己说的话和写的文章负责任,等等。

二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教育目标,通常包括听、说、读、写(写字)、作(作文)等方面内容。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教材

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无本质差别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无本质差别,都是由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制订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某一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 3 程标准两部分。

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科教育方面的专家经过科学程序研制和编写,可以反映一定时期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成就。因此,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常被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教师或教学管理者对课堂教学、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的依据。

二、小学语文教材 1.小学语文教材概述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 2.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基本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反映语文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和新近发展;训练序列遵循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编选工作;文字和版式编辑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②教育性原则:选文、学习指导和练习都要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将语文学科特有的教育目标和其他领域教育目标有机结合;提问和练习要有一定难度,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所“得”。

③适应性原则:体现时代精神;适应国情和乡土地域特点;从学生经验出发,与学生的兴趣和接受程度相适宜;吸收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反映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④效率性原则:便于教师教和学生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提示清晰;作业练习为学生探索、尝试、思考和表达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用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准则,它反映了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依据包括小学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规律、总结概括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等。教学原则对教学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本章主要讨论六项基本原则:

一、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情感教育相统一

1.语文教育中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

2.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具体做法。

二、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统一

1.在理解语文材料内容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和发展思维; 2.指导学生感知、比较和分析语文符号及其结构规则; 3.借助语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事物的不同视角。

三、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发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

四、听说读写相辅相成

1.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 2.听说读写结合的具体做法。

五、模仿与创造的辩正统一

1.各种示范性的语言文字作品为儿童提供可重组的语言文字素材; 2.语文知识的活学活用,必须以范例的大量积累为基础。

六、课内外兼顾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

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从教师角度主要有讲授法、观察法(直观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自学辅导法、创造教学法(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个体的独特性)等。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则可以有自读自悟、探究与问题解决、欣赏(感受、体验、艺术再现)、角色扮演、游戏、发表(成果展示、分享和交流、体现个性)等。本章内容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进行教法的讨论。

本章内容重点掌握从教师角度来分类的教法的优缺点及实施注意事项,能结合具体课例进行分析。

要点:①就自己尝试过或观摩过的一次语文课堂教学,分析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适宜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②就每种教学方法,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写明该教学环节的目标,运用该方法的理由,以及运用该方法的具体过程。

第六章 识字写字教学

一、当代我国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1.集中识字

基本特点:“先识字后读书”,分批集中识字与相对集中阅读教学交替进行。 集中识字成效分析结论:

在学生有一定的积累的情况下,对一些规律性比较强的字采用归类集中教学是有效的方式。

2.分散识字

基本特点:先教好汉语拼音和一批独体字(借助拼音和插图);边读书边识字(随课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加强字义教学。

当代比较有影响的其他识字教学方法还有: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部件识字、奇特联想识字、意义分类识字、听读识字、猜认识字(模糊识字)、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汉字标音识字,等等。

二、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是帮助识字、帮助学习普通话、有利于学习查字典、辅助阅读和写作。汉语拼音教学的改革趋势是拼音教学降低要求,减缓难度,突出汉语拼音的工具价值。

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低年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 5 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三、写字教学

写字教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1.写字是学生有效进行书面交流而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2.学习书写有助于学生掌握字形; 3.写字是认识和体会民族文化的过程; 4.学习汉字书写还有审美教育的功能。

第七章

听说读写教学

一、听、说教学(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即快速、准确、恰当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2.提高学习能力:接受信息、寻求指导、为读写打基础。 3.发展认知能力:听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

二、阅读教学

1.阅读概述

2.阅读教学内容和要求 ①阅读的态度 ②阅读量(过程) ③阅读材料 ④阅读习惯 ⑤阅读方式 ⑥语文知识 ⑦阅读能力

3.阅读教学课堂结构

第一步初步综合(整体)阅读,初知大意;第二步深入分析阅读;第三步总结巩固,进一步整体阅读。

4.阅读教学实施要点

①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和阅读方式训练; ②阅读能力培养。

三、作文教学

1.作文概述

①作文:是把从客观现实中吸取的感性材料,通过头脑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

②写作一篇文章的具体过程包括:(1)作前准备:包括选择材料、启发积累、审题、立意等;(2)构思组织:包括编写提纲、组织材料、详略取舍等;(3)起草初稿:包括用词造句、构段成篇等;(4)修改誊清:包括增删内容、调整结构、订正文字、誊抄定稿等。

③命题作文的一般心理活动包括:(1)辨识;(2)联想;(3)分析;(4)结构;(5)言语。

④作文能力

一是作文的基本能力:观察;思考;联想;想象(改造、创造)。

二是专门的作文能力,包括审题立意能力、明确文章的体裁、题材、人称、行文要求以 6 及确定文章所表达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等;布局谋篇能力;运用表达方式;运用书面语言;修改文章。

2.作文指导要点

①作文的命题;②作文过程的指导;③作文的评改;④指导学生自我修改作文。 3.作文指导的一般过程

每次作文指导的一般过程是:作前指导——指导审题、立意和构思——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讲评——学生修改并定稿、教师总结。

第八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

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1)前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特征分析。(2)设定教学目标。(3)计划教学活动流程,包括确定教学顺序、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和制作及利用媒体、确定教学活动程序等。(4)教学方案的评价与调整。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文本(教案)的基本结构

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材分析、学生特征分析、教学要求或教学目标、教学准备(场地、设备、材料等)、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导入——具体教学过程——总结)、作业练习、备注,等等。

3.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设计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一个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一段指导语或一个评语;一个提问等的教学设计。

4.语文学习需要分析

“教教材”的课程形态下:学习需要通过教材体现;教师只需“吃透”教材。

“用教材教”的课程形态下:学习需要指学生现有语文水平与课程标准(大纲要求)之间的差距;教师要发现差距,并选择教学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鉴定、改进、激励和强化、导向和决策等。 2.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包括 ①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评价; ②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评价; 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3.发展性评价主要应用于: ①诊断学习需求。

②揭示发展成就,激励学生。 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4.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 ①语文素养的评价:

在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结合学生的语文实践表现和语言文字作品;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 评价方式多样化。

②评价方式多样化:

时间场所: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考试;

7 书面/口语;

定期的(系统的)/不定期的(灵活的); 定量的(分数)/定性的(描述); 描述具体表现/概括品质;

评价主体:教师评/同伴评/自评/其他; 独立评/合作评。

③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多种做法: 学生自己出考题; 二次评价(重考);

在家进行开卷考试:阅读材料,搜集资料回答问题和写作; 高年级学生考低年级学生朗读和背诵。 ④特殊的评价形式: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里放什么?

目录;作品(文字、图画、音像等);自评;反思笔记;学习记录(调查)表。 档案袋怎么用?

写理由,开始反思;回顾、修改,反思与改进相结合;讨论,展示和交流学习与反思的成果。

三、重点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语文综合性学习2. 识字能力 3. 集中识字

4.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5.作文 6.语感

二、简述题

1. 如何指导和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

2.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有哪些? 3.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处理模仿与创造的关系? 4. 如何培养小学生练习作文的兴趣? 5.

简述小学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内容。

6. 举例说明直观法或观察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7. 举例说明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统一的可能性和基本做法。 8. 为什么要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9.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10.如何理解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三、案例分析

1. 选择一项识字教学内容,就其教学方法和配套教具提出设想并说明理由。

2. 就自己尝试过或观摩过的一次小学语文教学,说明其如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在发挥学生自主性方面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8

四、论述题

1.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就一种教学方法,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写明该教学环节的目标,运用该方法的理由,以及运用该方法的具体过程。 2.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检测? 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种的语文教育内容。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沟通课内外,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

2.识字能力:识字能力指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能够不依靠教师而独立识字,即具有自学汉字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借助汉语拼音或其他注音工具读准字音;能用部首检字法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能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分析字形结构,辨清字形,牢记字形;能借助字典,或通过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词)义。

3. 集中识字:集中识字是我国影响比较大的一种识字教学流派。其特点是“先识字后读书”,分批集中识字与相对集中阅读教学交替进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集中识字是我国古代传统语文教学基本采用的识字教学形式。主要采用归类识字的做法。

4.小学语文教学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用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准则,它反映了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依据包括小学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规律、总结概括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等。

5.作文:把从客观现实中吸取的感性材料,通过头脑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

6.语感:一般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它是在一定言语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阅读能力,主要依靠直觉思维。

二、简述题

1、如何指导和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

首先,阅读教学要选择和推荐适宜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 其次,针对不同作品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使学生体验阅读的意义:(1)围绕事实类作品,通过学习与探究提取信息;(2)对用于阅读和写作方法学习的作品进行分析、评议;(3)通过自读、摘录、背诵名篇佳作等方式累积语言;(4)自读和谈论文学类作品,体验阅读的快乐。

再次,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1)共同阅读(分享阅读)与各自阅读;(2)读后讲述(复述、介绍、评议等);(3)阅读前后的讨论活动,讨论的主题包括读物的人物、情节、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顺序和方法;学生与读物的关系:相关经验、感想等;(4)写读书笔记或剪报。

2.小学语文教学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有哪些?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9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人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处理模仿与创造的关系?

首先,各种示范性的语言文字作品,包括诗歌和古文,以及教师的语言,既为儿童提供了可供他们模仿的语言文字范型,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可用于自己重组和再造的语言文字素材。语文的创造必须以扎实的语文功底为基础。有人统计过,叶圣陶写《倪焕之》近14万字,但只用了3039个不同的汉字;曹禹创作《雷雨》《日出》《北京人》共17万字,但也只包括2808个不同汉字。可见,伟大作家进行创作所用的基本语文符号与普通人所用的语文符号并无两样。而缺少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底,任何创作将无从谈起。

为使学生形成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以让学生模仿和学习为目标的语文范例要力求规范,其文字、结构、顺序、格式等尽可能避免给学生不规范的影响。

再者,被动接收的语言文字范例要转变为自己能主动运用的“活”的语文,必须以范例的大量积累为基础。对此试用修订版“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提出了语言文字积累的要求或目标,并以附录形式列出了推荐阅读或背诵的文献(见专栏4-3)。这些推荐信息无疑对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提供了参考,但同时,学校和教师还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图书馆,或班级共享方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读物。特别帮助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自己难以找到相关资料的学生能获得语文的积累。

此外,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语文创造。为鼓励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理解语言文字,并对学生具有独特性和新颖的表达方式和学习方式(读书方式)给以肯定和鼓励。 4.如何培养小学生练习作文的兴趣?

(1)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多正面引导和积极评价,对学生作文多就少改,因材施教;(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包括多主体进行评价;(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和写作的动机;(4)凭借范文,扩展思路;(5)教师“下水”,亲自尝试写作过程,既体验作文之甘苦,由体会每次写作的难点。

5.简述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内容。

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内容是(1)语言:普通话(通用语);(2)态度:文明礼貌、尊重与合作(包括仪态、手势等);(3)能力:倾听、表达、交流;(4)口语交际方式(与交际目的、对象和情境相适应);(5)情境对话:日常交际、讨论、辩论、说服、请教、协商、角色扮演等;(6)独白:自我介绍、作品发表、演讲、转述或讲述(见闻、故事、音像制品)等。

6.举例说明直观法或观察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法要注意:(1)在语文学习中,如何处理搜集资料同通过直接经验学习的关系?(2)形象化的经验是否会影响语言文字经验?(3)时间与资源:利用校外资源的安全与组织问题。

7. 举例说明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统一的可能性和基本做法。

理解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过程伴随着相应的思维过程。语言训练包括解词、用语、析句、组句、析段、组段、析篇、组篇等的训练;思维训练不外是观察、理解、认识问题,即感知词句、探索思路、分析概括、联想想象等的训练。

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统一的具体做法是:

(1)在理解语文材料内容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和发展思维。 (2)指导学生感知、比较和分析语文符号及其结构规则,即对语言文字形式展开思维, 如字形结构的分析和比较、文章脉络和写作顺序的梳理、不同表达方式或写作方法的对比等。

10 (3)借助语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事物的不同视角。 8. 为什么要在小学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是帮助识字、帮助学习普通话、有利于学习查字典、辅助阅读和写作。

9.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一般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它是在一定言语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阅读能力,主要依靠直觉思维。小学生的语感主要表现为形象感、意韵感等,培养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读写感悟、形象感受、理法分析。

10.如何理解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作文。在这种情况下,作文是学生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以满足个体需要为目的(研究成果报告、情感表达、与人沟通等)。

第二是作为学生的作文(练笔):一种练习性的写作,以训练书面表达为目的。作文教学中的作文多为此种性质。

三、案例分析

1.选择一项识字教学内容,就其教学方法和配套教具提出设想并说明理由。 评分要点:

(1) 清楚说明教学内容、目标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练习等,以及拟使用哪些配套教具,如字典或电脑等(8分)

(2) 对具体做法的理由有所阐述(3分)

所阐述的理由与具体做法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而且论述比较合理(4分)

2.就自己尝试过或观摩过的一次小学语文教学,说明其如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在发挥学生自主性方面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评分要点:

(1) 教学过程叙述清楚(3分)

(2) 根据过程说明其在以下几方面如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8分)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肯定性的反馈,等等。 (3) 明确说出上述做法的优点和不足,并简要阐明理由(4分)

四、论述题

1.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就一种教学方法,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写明该教学环节的目标,运用该方法的理由,以及运用该方法的具体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从教师角度主要有讲授法、观察法(直观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自学辅导法、创造教学法(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个体的独特性)等。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则可以有自读自悟、探究与问题解决、欣赏(感受、体验、艺术再现)、角色扮演、游戏、发表(成果展示、分享和交流、体现个性)等。

选择教学方法进行的设计,要符合题目要求。

2.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检测? 参考答题要点及评分建议:

(1)从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课程目标,或 11 者各部分教学的要求谈小学生的语文素养。(12分) (2)学生语文素养的检测要点包括:(1)在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进行。(2)分析学生的语文实践表现和语言文字作品。(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单项评价主要用于诊断和分析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综合评价则主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表现综合起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评价要注意防止偏废,同时要抓主流,以正面教育为主。(4)评价方式多样化,将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结合;书面评价与口语评价结合;定期的系统性的评价与不定期的灵活的评价结合;定量的(分数)评定与定性的(描述)评定结合;描述具体表现的评语与概括品质的评语结合,形成教师评、同伴评、自评,独立评、合作评等多元评价模式。(10分) (3)条理清楚,语言通顺。(3分)

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是各科教学都需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 (1)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对语文学习,如认识生字、练习写字、写话等的兴趣,也包括对语文练习或活动的兴趣,如听故事、阅读书报、提问、讨论、记笔记、写日记、办刊物等。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信任学生,对学生赋予积极的期待;调动学生的现有经验和兴趣;运用直观演示、适时肯定等课堂教学艺术鼓励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如配合《捞铁牛》做浮力实验,配合《马踏飞燕》做重力实验,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激发兴趣。

(2)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首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通过适宜的作业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如在学生经验和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讨论以澄清认识;分组完成需要借助几个人的力量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分工准备课本剧表演;让小组成员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开展综合性的主题活动,等等。多种学习方式需要交替使用,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服务。 (3)发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示范与讲解——尝试与训练辅导——独立运用——反馈、提高与熟练化等步骤使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课外阅读习惯、积累词句和勤练笔的习惯、边读边思边记忆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质疑问难和虚心求教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卫生习惯,等等。 其次,要指导学生对语文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12 任务和要求,教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并提供自我修正的机会。 (4)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如一位老师提到她在作文教学中告诉学生“作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做到题材选择自由、感想表达自由、语言表达自由。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创作的愿望。其次,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样化的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条件和资源,实施分层教学。

为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明确师生之间是主体间的对话关系。教师需要信任和尊重学生,随时准备对学生的语文表达作出反应。要把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受,尊重他们的表达和交际习惯。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发现和肯定学生语言文字表达成果的特色和优势,以便给以肯定和积极评价。

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309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小学语文教学论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部分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指导

6103+《小学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北师大 小学语文教学论 期末答案范围
《北师大 小学语文教学论 期末答案范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