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教学论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1: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语文教学论答案

1.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是“国文”时期、“国语”时期、语文”时期、“新语文”时期。

2.2001年3月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体现了“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3,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国语》 4,“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和言语。

5.作为语文新课标核心理念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全员,二是全面,三是全过程。 6.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民主性、实践性。

7.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是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8.语文课程的建设着力点可在开放和生态两个系统的建设。 9.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全面、适度、具体、分层。

10.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是时代性和开放性原则、科学性与规范性原则、目标性和实践性原则。

11,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关键在于教师要胸中有书、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用中有法、用中求“活”。

12.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 13.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评价的自主性。

14.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为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15.探究学习一般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调查研究、交流总结四个阶段。 1.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指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或本质之间的联系。 2.愉快教学也叫快乐教学,即让儿童在愉快中学习。

3.中国的教育鼻祖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有朗读法、背诵法、自学法、练习法、讲读法、谈话法等。 5.听课和评课,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增强业务素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6、识字、写字教学包括汉语拼音教学和汉字的识与写教学。

7、识字教学的方法可分为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三部分。

8、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

9、小学写字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入学后的写字准备教学、识字教学中的写字教学、写字课教学。

10、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 11.理解词语是词语教学的重点,积累和运用词语是词语教学的关键

12、复述有三种形式: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

13、变予教学是指打破逐段讲读的程序,不按课文结构顺序,直接切入,直奔课文的中心或 重点组织教学。

1.媒体可分为单媒体和多媒体。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整合一般可从课内的整合和课外的整合 两个角度考虑。

3、教育技术主要研究媒体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因而需要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4、教育技术中的认识论基础是客观主义和构建主义。

5、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应把握开放性和系统性两大原则。

6、生活体验的设计思路一般有专题性设计和问题性设计两种。

7、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

8、教学设计可分为三大流派: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流派、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流派、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流派。

9、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情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10、小学语文学习档案袋的构成包括:设计说明、系列作品、反思记录

11、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般由三个指标构成:素质评价指标、职责评价指标、绩效 评价指标。

12、教师素质评价指标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理论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组成。

13、同行评价是指由语文教研室或学校的其他教师对该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1、小学语文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流程为明确问题、收集数据、初步研究、确定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计划、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

2、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导向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3、观察法有三个特征,一是观察的目的性,二是观察的客观性,三是观察的能动性

4、调查法的特征有:自然性、间接性、灵活多样性、适用性

5、实验法过程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6、实验法的特征有主动变革性、控制性、因果性

7、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

8、英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洛克认为,教师不是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

9、小学语文教师的发展可从学历、非学历提高和专业化发展两方面着手。

10、教师素质是多项素质的整合,可以分为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

11、吕淑湘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 经验,异口同声的说得益于课外书。

12、1990年开始,烟台市大面积推广“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

13、广东丁有宽老师的教改实验,创立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新体系。

14、情境教学的特点是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二、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一般分为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说明)两部分。

2、蒙学读本: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教材。

3、非认知因素:指的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和。

4、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5、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6、语文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7、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指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语感:就是在视听当下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解语音、字形所表示的意义的能力。

2、读活课文:指的是美读,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引申拓展,迁移运用。 3练习法: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与实际操作,巩固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

4、谈话法:即问答法,一般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使之有所获得的一种教学方法。

5、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6、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即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

7、说学法:就是说“怎样指导学生学”,指要通过教材,指导学生学会怎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

1、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转换成为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具体计划,是创设教学“系统”或“程序”的过程。

2、小学语文学习档案袋:不是指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分数档案袋,而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 资料和汇集。

3、自评、是指学生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

4、问题性设计:围绕问题定向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一般可考虑两种途径:其一,抓住课文中的语句或课后练习的设计,引导学生从课外资源中寻找答案,使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

5、隐形对话:指并无明确对话者的对话,对话中某一方是潜在的(如,教材背后的作者和选编者、作品中的人物等),即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师生与作品人物的对话等。

6、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广义泛指学生的一切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在探索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7.多媒体:英文缩写为MPC,是指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连接。

1.小学语文课程行动研究:是由小学语文课程实践者为了解决小学语文课程问题、提高小学语文课程实践质量及其依赖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研究。

2、教学札记: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反思教学中用札记形式写下的有关教学得失的文字。

3、观察法:是指利用感官的通道以及心要的辅助设备,对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以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4、教师角色:即教师在社会上、学校里、学生中的行为定位、群体定位、学术定位等。 5.学历:指在学校的学习经历,或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 6.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7.调查法:是研究者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问卷、调查,了解其具体现状并进行分析、处理、进而提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简述题

1.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组成是什么?

答:

1、学校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语文”“写字”“阅读”“习作”等。

2、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

3、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师生、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等积极影响。

2.简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 答案:

1、1950年8月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2、1956年10月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3、1963年5月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4、1978年2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5、1986年12月的《其以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6、1992年6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7、2000年3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3.简述什么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答案:

1、九年一贯,通盘安排。

2、突出主体、实践能力

3、阶段分明,大体有序

4.简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答案:

1、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

2、小学生的学习是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

3、小学生的学习是在一种互相帮助、竞争的环境中的集体交往活动。

5.简述非认知因素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

1、非认知因素能够转化为学习动机。

2、非认知因素可以帮助确定学习目标。

3、非认知因素具有维持作用。

4、非认知因素具有调节作用。

5、非认知因素具有强化作用。

1.简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内涵。

答案:

1、强调教学模式接受教学思想的指导并以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

2、教学模式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归纳型教学模式,一种是演绎型教学模式。

3、强调了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教学模式的制约。

4、强调教学模式是指向教学结构的,包括理论结构、实践结构两个方面。

5、教学模式从静态着眼,是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从动态上看,是变化发展的,是可以具体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

2.简述愉快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答案:

1、融入爱心,创设愉快氛围策略。

2、渗透美感,创设丰富“诱因”策略。

3、激发兴趣,鼓励创造策略。

4、建立情知并举的教学格局策略。

3.简述语感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答案:

1、感知阶段:读通课文。

2、领悟阶段:读懂课文

3、积累阶段:读熟课文

4、运用阶段:读活课文

4.简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

答案:

1、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互动

2、重视调控学生的内外结合。

3、重视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

5.简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答案:

1、从我国语文教学传统中创新

2、从其他学科教学中学习和创新

3、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中学习和创新

4、从各种教学实验中学习和创新

5、从国外的教学方法中学习和创新。

1.简述为什么要家长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中来? 答案:

1、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资者之一,自然关心学生在学校的发展和受到 了什么样的教育,参与评价是家长应有的权利。

2、家长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是促使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 有效途径。

3、家长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也增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监控,有助于促 进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2.简述课程整合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从计算机技术应用上分 1整合的重点放在CAL技术上,即计算机辅导教学。这种整合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 辅助个传统学科的教学。

2、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整合。 从语文的教学实践来分

1、在师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解除上,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 探究等手段实施课程整合。

2、从教学观念的更新出发,并不完全依赖计算机技术,甚至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进行教 学,但实施的是以教育技术的理论把握的课堂教学。

3.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案:

1、坚持整体性和综合性相结合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4、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

4.简述如何从教学内容设计的角度,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处理。 答案:

1、教材内容的心理化

2、教材内容的简约化

3、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4、教材内容的操作化

5、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6、教材内容的令动画

5.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课内的整合和课外的整合的区别。

答案:课内的整合是基于对教学设计整体性原则的把握,已教学内容的设计为重点,根 据教材特点,提出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思路及策略。课外的整合即根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综合性原则,注重语文课程与生活的整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胡整合。

1、简述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研究发展的现状。 答案:

1、强调与课程改革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小学语文课程研究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2、重视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把小学语文课程研究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

3、立足国本,面向世界,把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吸收国外先进课程思想结合起来。

4、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2、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特点。

答案:

1、它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方法。

2、它强调研究与行动的结合,即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它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工作中相互协调的研究方法。

3、简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基本理念。

答案:

1、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要为一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2、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主体是教师。

3、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国家语文课程的重要补充。

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案:

1、初为人师阶段,这是适应和发现期。

2、初步定型期,这是新教师正式进入教师角色的转换期,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期。

3、稳定时期,是平静和保守期。

4、创新成熟或更为保守的阶段,是在教师只为专业发展或功成名就的时期。

5、简述1982年开始黑龙江佳木斯第三小学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特点。

答案:

1、以解决小学生汉字与学语言的矛盾为出发点,突破了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先识字后读书的传统,成功的探索了利用汉语拼音让学生在一至五年级语文教学全过程中进行听说读写语言实践,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新路子。

2、在种种关于“注音识字”的争论中坚持实验,并不断发展完善。

四、论述题

1.论述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外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答案:

1、图书馆、广告栏等课外阅读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阅读《自读课本》这一课外学习资源,实现课内外衔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利用社会上的图书馆、布告栏、报廊、标牌广告等文字、图书资源、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紧贴时代脉搏,社会生活。 通过阅读网络资源,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参观、游览等实践活动资源的开放与利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文化场所举办的相关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在参与中开发利用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在参观中利用这些地方的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社会调查、访问,在调查访问实践中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组织学生投身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发现探索,开放利用课外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如组织讲故事、朗诵等。 2.论述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工具性、文化性、基础性之间的关系。 答案: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它侧重于形式、技能。文化性是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 它侧重于内容,教育。语文的文化性集中体现为人文性。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 把语言文字的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忽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 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人文教育也无法落实 语言为的基础性。工具性侧重于交际功能,文化性侧重于教育功能,而基础性侧重于发展的 功能。总之,我们既要从局部,又要从全局的角度认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这对于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和要求,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是有益的。 1.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整合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案:

1、从各种教学方法的本身来说,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相比,队伍庞大,数量可观,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

2、从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一节课里不能由一种 教学方法唱独角戏,肯定还运用其他的方法。

3、从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来看,擅长各种教学方法的“全能教师”为数不多。面对丰富的 课程内容,多元智能的当代少儿,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有的教师醉心 于某种教学方法,而在实际中,这是不科学的。

2.结合实际的教学体会和案例,分析你展开一次主题探究的研究型语文学习的策略。 答案:主题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核心是问题探究,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 进行收集资料,有目的进行收集资料并讨论。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 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对自己身边,大家关心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形象,组织讨 论,主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展开探究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重在加强对探究活动过程的指导。一项完整的探究活动,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定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这四个阶段。 1.论述如何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答案:

1、确立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目标。

2、巧妙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强调学生参与学习全程,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恰到好处。

4、树立精品意识,拥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如课堂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 力。

2.举例论述,你如何开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想象体验。

答案:根据想象的有意性和无意性,想象可以分为有意形象和无意想象。在教学过程中 组织学生展开的想象都是有意想象,这种想象一般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根据新颖程度的不同, 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虽然创造想象是最为高级的一种思维形式,但与语文 学习关系最为紧密的是再造形象。如《桂林山水》写了桂林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展示了山水如画的美妙意境。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可以借助回忆来展开内心视像。 但没有欣赏过桂林山水的人,就只能借助再造想象了。教学中可以假想旅游的方式,使用视 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想象中对多种表象进行调整、加工和重组,从而 产生桂林山水的新形象。

1、论述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要求。

答案:

1、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2、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3、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每点需展开论述。

2、为什么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一种校本研究?

答案:校本研究是指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中发现某个教学问题,并 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吸取他人经验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见校本研究是密切结合小学 语文教学的实际,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小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具体教 学问题为对象,以学校语文教师为研究主题的研究活动,是一种融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 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同时校本研究是一种研究理论,遵循自然合作人本的研究,将研究定位于为了教学。也是一种研究制度,要求学校管理层面的政策支持并形成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方法,把新的理念,目标转化为小学语文教学行为的手段或桥梁。校本研究的对象是小学语文工作者的自身的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论部分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