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导论(燕山大学)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4: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导论(燕山大学)]

导 论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导论(燕山大学)。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验证明,智育搞不好就出次品,德育搞不好就出废品。

毛泽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1、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 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要通过研究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盛唐时期的历史学家刘知几说:“史之为用,其利实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晚清的思想家龚自珍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

2、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党的领导人曾反复地对治史的重要性作出过深刻的论述。

毛泽东认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能割断历史。“我们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1938年10月,他提出,“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

邓小平认为,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青年人不了解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他明确地提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他强调,“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他指导起草的党的第二个历史问题决议,正是以全面的科学的观点评价人物和历史的一个范例。1990年4月,他在同外国客人谈话时还讲到: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当年组织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江泽民认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1990年7月,他在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时指出: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过去饱经忧患的历史,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不了解,不熟悉,甚至有些年纪大的人也渐渐淡忘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任务,必须向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加强国情教育,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他指出,我们“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胡锦涛认为,“历史是—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教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导论(燕山大学)》。”“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他指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久以前,他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必须了解中国,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正因为如此,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大学阶段为什么还要学呢?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他们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脉胳,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对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情况,也还缺少深入的了解,并存在着若干困惑。试点高校的大学生经过学习这门课程,普遍反映是有收获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为,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本课程不是一般的讲历史,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而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认识“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体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它强调的是要用事实来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帮助大学生提高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怎样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课?

1、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自学为辅。 (2)以老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讨论为辅。 (3)以专题讲授为主,以系统学习为辅。

2、上课具体要求 (1)思想上要重视 (2)课前预习教材 (3)认真听课记笔记 (4)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5)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3、考试方式与成绩计算

(1)考试方式:开卷、闭卷或写论文 (2)成绩计算:平时学习+ 期末考试

4、主要参考书目

(1)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2002年27次印刷。 (2)蒋士第等编:《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第11次印刷。 (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费正清 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费正清 费维恺编:《剑桥中国史》(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7)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8)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一章(燕山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燕山大学)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中篇综述(燕山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六章(燕山大学)之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导论(燕山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导论(燕山大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