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众传媒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6: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简答

受众与传播内容的关系:受众的(1个性特征2以往的经验3自身的需要)4大众传播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5传播者对受众的魅力6受众所属群体的压力7受众的价值观认知能力8认知偏差

突出的主要方法:1使用大字号标题和大篇幅2新闻配以照片,“新闻人物”“新闻分析”等,强化读者的印3在社论版配以社论4在“社论版对页”配以本报专栏作家的文章或其他人的评论5“新闻摘要栏”6星期日版的“一周回顾”组件加上背景材料,新材料,重新改写加以综述7重大事件连续显著刊登,并连续利用以上各种做法加以配合。

编辑的职业特征:1编辑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编辑活动是围绕他人的劳动成果展开的3编辑活动是大众传播的中间环节,是联系精神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4编辑活动离不开符号系统,要熟练运用这些符号系统,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化的训练5编辑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社会传播活动。

采访中常见的心理误区:1观察中的偏差2注重个案,忽视统计信息3带着偏见的观察或寻找

新闻价值:

1时间是突出而且重要的,重要程度以影响的的大小来衡量

2事件具有趣味性,尽管它可能跟人们的生活没有直接相关

3事件具备冲突性和矛盾性

4事件是不同寻常的即反常的

5事件是新近发生的或者内容上具有新鲜性

6事件是在邻近的地区发生的或者与受众具有某种利益上的接近性。

对客观性的理解

1记者在事实的报道中不带偏见

2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实之外

3记者不应对事实发表评论

4努力做到平衡和公平)对新闻事件的表述上也要考虑新闻价值。对于电视新闻来说事件还要具备一定的可视性。

自我调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自我调节,指人们给自已制定行为标准,用自己能够控制向奖赏或惩罚来加强、维护或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

狭义的自我调节,实际上指自我强化,即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用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魔弹论”也即伯罗所谓的“皮下注射论”,德弗勒称之为机械的“刺激—反应论” ,认为大众传播具有骇人的威力,它将受众描写成受其本能驱使、人数庞大、缺乏教养、没有个性和独立见解的群众。他们孤寂无援,彼此隔离,难以沟通,除了有限的社会规章、法制、契约外,严重依赖大众传媒跟社会发生关系。他们被看作射击场里固定不动的靶子或护士面前昏迷的病人,是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的存在,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对准人体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产生神奇效果。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的理论核心

1应答型 已知刺激引起反应

2操作型 有机体自身发出反应与已知刺激无关。

直觉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关系的原则2接近或邻近3相似4封闭5好图形原则6共方向原则7简单8连续

新闻写作的五个环节:(预备期,感知期,内孕期,外化期,反馈期)

写作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统摄思维,克服懒惰心理)

写作中的心理误区:(指认不当,写作中的偏见,陈述无意识投射)

版面编排符号1字符2线条3色彩4图像5版面空间

动机(好奇心,求新,得益,参与,接近)

受众需要大致可以做以下归类(获取信息,娱乐消遣,获取知识,拓宽社交)

播音主持的心理(对象感,亲切感)

广播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语言 音乐 音响 画面)

1强化: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斯金纳把强化分成正强化(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和负强化(去掉讨厌的刺激物)两种。 强化列分辨别刺激,行为反应,强化刺激。

2: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分四个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无需亲身体验强化,只要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便可完成学习。

3:潜意识: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潜意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无论是正常人的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怪异症状,以及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4:顿悟:这一概念是由苛勒提出来的。顿悟说认为人遇到问题时,会重组问题情境的当前结构,以弥补问题的缺口,达到新的完形从而联想起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顿悟说主要有两个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是在主题内部构造完形,而非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5: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儿童最初的图式是遗传性的图式,一经和外界接触,在适应的过程中图式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

6: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顺应则是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使机体适应环境。

7: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别”。

8:传播者:“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主体,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动者,也是传播内容的源头。传播者有职业传播者和普通传播者之分。本章研究的对象是大众媒介的从业人员。

9:控制:“控制”描述的是传播者在传播中的双重状态,就是传播者操纵传播同时又受到操纵。一方面传播者对信息流通可以进行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即“施控”,另一方面传播者受其时代与社会的制约,不得不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诸多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压力,即“受控”。

10:“伪事件”:西方政府常常为了某种意图,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将本来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事情,经过巧妙安排而弄成轰动性的大事件,吸引媒体对此加以报道,从而转移媒体和公众对其他事件的注意,有历史学家将这种人为事件称为“伪事件”。

11:印象整饰:人在交往中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在新闻采访中,印象整饰体现在记者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或身体动作以及仪表风度等使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自己人”的效应,从而缩短采访对象与记者心理距离,使记者顺利实现采访的目的。

12: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目标为中心,把思路向四周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统摄思维”是一种驾驭、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记者将通过发散思维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归纳、整理,以求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13:定势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某种认识或事物前已形成的态势和习惯,它具有固着、潜在和综合性的特点。

14:从众:指人们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5:平衡:西方报纸往往自我标榜公正无私、立场不偏不倚,在新闻报道,社论,评论,特写专栏以及读者来信中,尽量表达不同的意见,并在各种新闻体裁中相互补充。

16:前台性:播音员主持人是一种前台现象,是媒介机构和所在栏目综合水准和整体流程的综合体现,他们不仅以个人的形象出现,更多的是代表组织的形象,他们是某一媒介或新闻机构的人格化。

17:对象感:指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也就是说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冤枉,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18: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19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大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弊大于利

大众传媒论述题

大众传媒文化

大众传媒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总结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