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广州培训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成长与笑脸相伴 素质与快乐齐飞 ——参加广州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河龙中心学校 毛井水

继上一次参加了永威培训后,今年的5月9日至14日,本人又有幸到广州参加了生本教育培训,在不自觉中,就会把这两次培训的实质内容在内心进行对比,这就象在我的眼前迎面走来了两位姑娘,前者是在古朴中透露着温良贤惠、清素淡雅;后者则是时尚中洋溢着热辣滚烫、激情四射。它们都是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但是它们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方面却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上一次的永威考察报告中我提出了个人的观点:“教学根本就不存在着模式,教无定法,这才是最好的方法,我还是坚持信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我此次考察结束之后,似乎为这个“适合”匹配到“生本”。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了人斯普郎格主张:“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核心所在。”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唤醒孩子们没有觉悟的灵魂,造就一批有个性的独特的个体。“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基本原则,“下有保底,上不封顶”这是生本教育的育人准绳,这跟我县推行的适合教育的主题也正好不谋而合。这样的教学,学生快乐地自主成长,老师亦可在快乐中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能让师生融为一体,一起努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的幸福。

第一部分:我的所见所感

一、以“爱心”为基石,师生的情感就是教学的第一生产力。 对学生的爱应该有这三个层次,首先是要尊重学生。荆志强老师的一个例子,让我记忆犹新,他班上有一个学生因为基础差而经常抄作业,有一次他到班上去发现了这位同学正在抄袭别人的作业,就轻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又抄作业了”,这位同学却两眼瞪着老师,暴跳如雷地大声怒吼道:“我又不会做,我不抄怎么办”,说完把笔狠狠地往桌上一摔,笔也顺势溅落到了教室的地面上,让这位同学尽情的发泄完了之后,老师将地上的笔捡起并笑嘻嘻地还给了这位学生,并征求他的意见问:“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吧吗?”,上完课后,荆老师叫这位同学留一下,这位同学还是瞪着白眼大声说:“有什么事,不就想罚我吗?”,荆老师说:“没事,我请你吃饭?”这位同学说:“不吃,你这肯定是鸿门宴”。荆老师再次解释说:“真的没有,就是请你吃饭。”而后荆老师请这位同学在学校食堂吃了食堂中最好的饭菜(好象是说请他吃的是牛肉面条,五元钱),吃完后,老师也没有给他提任何要求,也没有给这位同学任何的批评和指责。接下来相安无事的几天之后,这位同学给荆老师发来了满满几屏的短信:荆老师,我不是人,我是猪……,接下来是真心忏悔和表决心的话。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是荆老师用他的真诚感动了上帝,用爱火熔断了师生间的距离。还有,学生如果在课堂上答题答错了,他会说“错得好,因为这次错了,你下次就不会错,更重要的是你帮助同学们跳过了这个坎,让同学们也不会再错了”。你看吧,他能让同学错得如此精彩,他能把错也当作是难得的资源加以利用。老师对学生极大的尊重换来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服,有一句话叫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种诚服将会化作学生对老师永远的敬重,将会化作学生学习中的绵绵动力,将会是班级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的叠加则是浩然的班风。

第二个层次是因为尊重,所以信任。生本教育下的班级管理,教师给予学生绝对的信任,他们实行的是高度的自治。实行纵横交错的立体化管理,纵的建好由小队长、中心组、大队长三级管理的网络,通过兵教兵,兵管兵,做到一级抓一级,绝不越级。横的有总负责、新闻发言人、纠错队长、纪检队长、海豹突击队长等,每人一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他们各行其事,各负其责,从而使班级整体有序高效运行。

第三个层次是因为信任,所以依靠。在学校,你们听说过“有困难,找学生”的吗?在此之前,我只听说过“有困难,找老师”,但在这次的培训中,我听到了,不仅听到了,我还相信并且赞同。象荆志强老师,他是水产专业的,后来一直教数学,而有一次他们学校缺化学老师,他虽然对化学不在行,但他主动请婴既教数学,又担化学课,他是让学生教学生,有人说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磁器活,但他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依靠的就是学生教学生,他说学生比老师历害,就象教练员的成绩总是不如运动员一样。如果老师哪节课觉得不好上了,那也可以找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可以给你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他们甚至会帮助你设计出一整套上课的方案,因为他们本身就可能是非常高明的老师,是可以依靠和倚重的对象。

二、以“奖赏”为诱饵,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诱饵”这两个字,好象太过于难听,但它确实指向了奖赏的最大用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任何人甚至其它动物都不会拒绝善意的奖励和赞赏,就连动物都可以通过训兽师们恰到好处的奖赏,换来了他们期望的各种表情和动作,何况是富有灵性的人。在生本的实践中,在荆志强的教学里,各种名目繁多的奖励,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有物质的、精神的、有常规的、特殊的,甚至让学生自己设奖,要什么就奖什么(指能办到的,如奖旅游等),就是班上成绩最差的都可以拿到一个“最具潜力奖”,在荆老师的课堂上经常能看到他翘起母指说这样的话:“太棒了,我怎么没想到。”“谢谢你,你让我们又多了一种思路”“真是太伟大了,你是怎么想到的”“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让我们研究一下”……,他的学生听到了一次之后,就会想听第二次,第三次……,你说他的学生能放下脚步不努力前行吗?我记得92年的时候我到三明一中听课,当时那里出现了一位奥赛化学世界冠军,那位获奖的同学介绍说:我在化学课上经常被老师比作“电脑”,比作“神童”,老师这样的抬举我,我必须付出一万分的努力,不敢往下掉,可见这表扬的威力有多大。这也是在生本的理念下,学生之所以形成极大的学习热情的最大动力磁场。最重要的是践行生本教育的老师能用所教学科的内在魅力打动学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指出:“凡事发自内心,源自本性,必会快乐,必能成功!”这也就是生本教育的精华所在。

三、以“展示”为舞台,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也就是生本理念中所指的“激扬生命”)。

生本绝不是放任自由,绝不是信马由缰。我很喜欢的生本教育中最后成为实践者们口中都耳熟能详的那个词语就是“静待花开”。就象实行生本教学的语文,他们的学生有广阔的阅读,我听过两节语文课,一节是小学的《月亮之迷》,另一节是中学的《家乡的文化印象》,其中他们讨论的话题分别是“对于月亮你有哪些迷团”(为了这个迷团,同学要尽可能全面地去了解月亮,尽可能地去提出疑问,破解迷团)和“你对家乡的哪些文化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为了这个印象,他们就要走访、查阅各种资料、利用网络和人际关系等各种资源、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为了更好的展示,他们还要了解各地的特色文化,甚至会稼接到自己的家乡)。他们用这样简单、低入、开放性的话题,让同学们八仙过海、各尽所能,在当时的条件下让同学们调尽所有的资源,穷编撰之能事,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在课堂上展示评比,展示的内容可以是相声、小品、诗歌、散文、朗读、辩论,他们或唱或跳,或歌或舞,还有的把学生的作文、美术作业手工制作等作品张贴于教室的墙壁中,悬挂于走廊的横梁上,有什么就说什么,会什么就展示什么,真正让同学们在展示中体现价值,实现自我。因为天天都在展示,因为节节课都是学生的舞台,在这里老师真正的成为了配角,当展示进入高潮的时候,老师甚至会淡出人们的视野,或是跟同学们一起开怀大笑,或是默默地退到教室的一角,所以在荆志强老师的课堂上有一把专供他自已座的椅子,在课堂上他自已反到成了看客,教了二十多年书的我也真是羡慕他当老师能当得这样的洒脱。你想有了这样的展示,同学们能不进行海量的阅读吗?(象华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的阅读书籍就达到了3万册),有了海量的阅读那语文中的什么“字词句段”,什么“语法和修辞”,还需要枯燥繁锁地去死记硬背吗?在听荆老师的讲座时,他展示了一篇学生的习作,题目是《风》,这位小作者在文中联想到了大诗人李白那象风一样的一生,意境优雅,格调清新,我记住了最后两句:“明月清风此夜,人生几哀欢”。他说跟这样的同学谈论分数是不是太见外了,我确实也有同感。此时写体会的我突然又想到了我的女儿,我在我女儿的读书笔记的封面上写下了这样一段爸爸的嘱托词:“愿你能穷可用之时,在书海淘金;尽倾心之力,在笔下耕耘。爸爸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您的思绪能随着轻轻的笔尖流淌万年……”,从这里可以窥探出一个父辈的心思,但我那不争气的女儿总是看到书本就哈欠连天、恹恹欲睡,试想如果能够让她在“生本”课堂的浸润下喜欢上读书,做父亲的我该是有多高兴。因为在生本教育中学生几乎都有海量的阅读,他们最终的语文考试就能做到厚积而薄发,水到而渠成,确实是静待花开。

四、用“评价”作护航,确保教学有不败的质量。

在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用卷子定乾坤的年代,再好的理论如果没有质量的支撑也是枉然,在培训期间所有的主讲者,校长举的是他们学校的成绩,老师举的是自己科目的成绩,因为有成绩才会有发言权。什么样的教育最终都有一个夯实双基的过程,不管是永威的“四清”,还是生本理念下的“评价激励超越”。在5月12日上午的交流讨论中,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那的学生有同步练习册吗?怎么批改?”有位胡校长告诉我:“有哇,就象其它作业一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小组长评组员、大组长评小组长,老师抽查等方式评改,并且组与组之间要评比,进行捆绑式考核,对学生做错的部分除订正外,还要求组里要出好相应的姐妹题,再次进行考核,做到题题清”,我又追问道:“有了这样的评价,如果你的课堂并不那么精彩,也同样会有好成绩,这应该是最最重要的一环,你说是吗?”这位胡校长给我的回答是不置可否,无论如何这都是他们的教学质量能永远立于不败的最最重要的棋子,是确保质量的天平不会倾斜的最重要的砝码。生本教育的评价和考核方法的多样化和有效性也确实令人称奇,生本教育不是只有奖励,也有处罚,处罚方式也名目繁多,种类齐全,有常规处罚(对没过关的同学罚认字、罚补课、罚唱歌)和特殊处罚(如开小队家长会,三级过关处罚制即小队内处罚,中心组处罚,“369”处罚,没听说过吧!就是每天做三道有质量的纠错题,全组6人整体捆绑,做的天数一般是9天……还有亮点和黑点的调节),时常还有纪检队长、纠错队长、海豹突击队长和老师的随时抽查(如在荆志强的数学教学中,他让班级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海豹突击队,每天出3题抽查5名同学,用小黑板公布在教室后面,打钩通过,打叉表示未过,加减分评判)。实行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定期评比、及时奖罚。因为实行了捆绑,小队都不甘落后,原来的闲聊被讨论、质疑和互助的学习交流所代替,当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也就形成了自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习惯了也就成自然,也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局面,当老师把学生带到快乐的高速公路入口,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的愉快,想停也停不下来,这就是当老师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

五、以“笑声”为起点,构建快乐的教学,实现幸福人生,这也是生本教育的魅力所在。在这次培训中,我听过的四节课,节节课都充满着掌声和欢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香江中学初一的那节语文课上的陈柳媚老师,当学生在主持展示时,她的情绪也受学生的感染,时而会心的微笑,时而捂嘴大笑,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质疑,有时是心平气和的各抒己见,有时是脸红耳赤的争峰辩驳,一个组的同学在展示豫剧时,主持人突然来一句:“老师请你来一段”,我真的惊诧于这样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和充满生机的灵动课堂。这样的课堂能让思想在交流中产生火花,让心灵在撞击中发生共鸣,思绪在辩驳中突显清晰,呈现了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优美画卷,当我听完这节课,说实话,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家乡的文化印象,但我从孩子们口中了解到了很多风土习俗和经典艺术,在我的心底对家乡文化有了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坚不可摧的印象,同学们则是在“乐中学,学中乐”,最后也肯定跟我有同感,达成了学习目标。良好的课堂气氛、零距离的师生情感、跳跃的思维、愉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都在这笑声中一览无余。所以,这种笑声和笑声中隐藏着的快乐至少代表着课堂上学生的无拘无束,代表着老师不是高高在上,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带动的是鼓舞人心的教学,学习知识的不再是味同嚼蜡,求知的过程不再枯燥无比,赫尔巴特说:“教学的主要毛病是令人厌倦。”而这样的课堂恰恰彻底治愈了这种“毛病”。

第二部分: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有思想上的深刻变革。我们的改革为什么总是进度迟缓,为什么总是不能触及本质,究其原因,就是思想问题,就是孽根性还在,改得还不够彻底,需要脱胎换骨般的深刻变革。用郭思乐教授的话说,我们很多老师都还是停留在过去的那种木匠“接榫式”教育,没有真正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本身的基础非零,不是任人涂鸦,老师也不能像木匠一样按既定的图纸将木料简单的拼接;学生应该是一稞小苗,我们老师只需像老农一样进行一些施肥和除草等护理工作小苗本身就能很好的生长,我们不应该再当木匠,而是要象老农那样进行“种长式”教育,要从过去的师本、考本、本本走向生本,师者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和解惑,而是设计让学生好学的教学,总之,学生怎么好学我们就怎么教,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我们老师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我们县的适合教育理念下的“学导用”教学的践行者们,也应该把这作为我们的着力处和落脚点。

二、学生才是我们教学的最大资源。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生本教育对学生也具有同样的认识,这段话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我们应该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还有及其丰富的家庭和社会教学资源。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把自身的潜能开发达到极限。我们可以给学生积极创造参与教学的机会,同时增强他们对教学的责任感,只有把学生当作最大的教学资源,教学才不会就只是老师唱的独角戏,就会汇集全体师生的所有力量,当涓涓细流汇江聚海之时,就会显现出排山倒海之势,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我们的教育自然就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教学离不开管理。生本教育的教学流程分四个环节:前置学习研究(自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对学),学生上台展示(群学),评价激励超越(护航)[详见荆志强著《幸福地做老师》P54页的流程图]。这些过程看似简单,但要顺利进行,靠老师一个人不行,需要所有的师生要齐上阵,要有非常明细的分工,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环环相扣。而要形成这样的机制,养成这样的习惯,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有大爱的胸怀,持之以恒的努力,恰到好处的奖惩,科学合理的调剂;需要老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超强的人格魅力。所以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但又要持之以恒,最好做到象荆志强老师的学生那样,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社会缩影,里面有民主的班级公约,有文明的班级制度,有“公检法”等执行机构,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有了这样的一套管理机制,他就是不在家,甚至没有人在班上,班里也是井然有序,运转自如,而且这样的管理还延伸到了校园的角落,渗透到德育的方方面面。

四、快乐成就幸福。

荆志强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成功的背后都是巨大的付出,生本不是不要努力,而是要让你们快乐地学习,不觉得幸苦,发自内心想去学。”他们那有的学生家长挂电话给老师说:“你能不能叫我的孩子不要那么爱读书,我的孩子每天总是学习到深夜,不肯休息”,还有一次荆老师晚上11点55分在网上发的微博,11点58分时有一个学生就在网上回复,荆老师问他怎么还没有休息,他回复说:“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组比一组的差,我要好好的把二次函数的题型弄清楚,明天出几道有质量的题目来整整他们”。他所教班级的学生都有这样疯狂的学习干劲,动力在哪里?这当然跟前面讲到的师生亲密无间的情感、恰到好处的激励和奖赏、心花怒放的展示、章纪严明的评价是分不开的。这种疯狂的学习干劲,确实令人感到惊叹,这些学生就象着了魔、上了道,他们能把学习当作是莫大的享受,当作是天底下最大的幸福。培训期间,我跟有些校长交流时我说过这样的话:“对于这种疯狂的学习热情,我想到了邪教中的法轮功”,法轮功的信徒们,他们能够做到引火自焚,肯定不是自焚时就不会痛苦,他们是被“洗脑”了,他们的心目中有非常邪乎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万死不辞,所以自焚时的巨大痛苦他们能够忍受,这也就是精神的力量。当然,我这样的比喻很不恰当,这样的“洗脑”一者是用于正道,使人从善向上;另一者是用于邪道,让人趋恶颓迷,但是他们让人着迷、让人疯狂的手法可能也有殊途同归之处。你说有了这样的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在这样一群学生中教书的老师自然就会轻松而洒脱,跟学生一同体验着成长的幸福。

第三部分:反思与见解

一、好的教育就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模式。对于课堂教学,我不习惯用“模式”这样的字眼,因为我认为好的教学根本就不是照套某种模式,它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理念,有一个无限发展着的目标,有一个给学生一片汪洋的胸襟。这样的理念不是靠一节课,靠一次活动就能轻而易举构建的,它需要教育者的持之以恒和满腔热忱,需要施教者的默默耕耘和充满灵动的爱。我在以前撰写的一篇论文中提到:“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点燃一支火把,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也许我们老师漫不经意的某一句话,就可以触动某个学生的那根弦,点燃学生的激情,甚至让他为此奋斗终身。在课堂上提供适合的资源,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交流、摸索、实验、探究、调查等途径生成属于自己的知识,进而培养成习惯、上升为能力、内化为素质。笔者认为虽然不存在恒古不变的模式,但确实存在着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它应该契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认识水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了教和学的和谐统一,这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鱼”和“渔”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本领。学是为了离开现成的课本,达到胸有万卷、阔海游鱼的境地,好的教学策略应该是能够很好地促成学生达成这一目标。也就是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学服务的。有一句话叫做“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这说的是老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的问题,其实现代的好老师,不仅是一桶水的问题,即便自己是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河,最重要的也是要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找水,这样,同学们在离开老师的时候,才不会靠别人施舍的数量有限的水度日,才不至于会被渴死。

二、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好的教学方式,我还是更愿意用“生成”两个字来形容,因为是“生成”的,所以学生获得的知识才能如同本体;因为是“生成”的,学生达成的技能才是自然而然;因为是“生成”,才能体现过程的艰辛与快乐,也因为是“生成”的,才能上升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才能让学生生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在这一方面,我想即使是先贤古圣,也不敢说尽善尽美,但它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学生的参与度要高(包括不同的感官、深度的思考、激烈的辩析、身临其境的实践、感同身受的情境等),它需要施教者倾注满腔热忱的爱、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教学机智。在这个领域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这次的生本教育课堂是较好的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是不是它就尽善尽美,肯定值得探讨。

三、术有专攻,在课堂上对于某些问题老师应该有明确的观点或准确的答案。老师在某个领域对学生说来有自己的专长,老师的“点拨”不是可有可无,在某些时候应该是必不可少,并且对于已有的明确答案,要明确表态,不能不置可否,任由学生毫无目标的所谓“讨论”和漫无边际的“延伸”,因为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的时间是有限的、宝贵的,是全班所有的学生共同拥有的,是不容浪费的。我不是想吹毛求疵,但就是这次广州之行那么成功的课堂,精彩之中却弥留着类似这样的遗憾,如《月亮之谜》那些学生提出的谜团,有些在科学发展到了今天早就有了定论,但老师对每种疑问总是不加选择的鼓励,让所有的学生也不置可否的随从,上完课之后,这个月亮之“谜”确实增加了不少。再如《家乡的文化印象》对于这些古老民俗文化该弃还是该留的讨论,有些学生的观点就非常的偏激,但是讨论完了,对于这一问题也没有值得肯定的观点呈现,让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自己都对,诚然,我们应该允许百花齐放,但总会有一些更为娇艳。

总之,经过了此次广州之行的培训,我的思想又一次经过洗礼,心灵再一次受到撞击。就在培训完回家的第二天晚上我发表了这样一段微博:“听完荆志强老师的报告《幸福地做老师》后,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真的有一种想甩开臂膀、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的冲动”。我就用这句话来与我的同行们共勉,作为本次体会的最后落幕。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所有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战友们,让我们踏着新的理念启航,迎着新一轮的朝阳,努力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朝着“幸福”教师的目标迈进。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广州文化旅游管理培训心得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心得

广州之行心得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入职培训心得

广州干部培训

广州烹饪培训

广州培训心得体会

广州GTI展心得

广州社区实习心得

广州志愿者服务心得

广州培训心得
《广州培训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