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01认识分子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0:38: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0.

1认识分子》教学设计

10.1 认识分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2、知道分子非常小,一般物体中含有大量分子。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领会猜想的方法。

2、经历通过计算认识分子“小”和“多”的过程,感知分子的大小,逐步形成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事例,意识到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里可能隐含着深刻的物理学道理,从而激发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猜想方法研究微观世界;认识和感受分子的小和多。

教学难点:

认识到猜想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并领会猜想的内涵。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讲授法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 语: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追问,物质的本源是什么,何处是宇宙的尽头┈ [视 频]:欣赏从粒子到宇宙。

提出问题:关于粒子和宇宙,你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疑问? 学生畅言。

师明确:人类对粒子和宇宙的探索开始于2000多年以前,经过多代科学家前仆后继不懈的努力,至今形成了物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粒子物理学、宇宙学。 过 渡:本章我们就来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历程及成果做粗浅的介绍。 板书课题:10.1认识分子

二、启发引导,探索新知:

(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多媒体展示]:屋檐滴水时间长了能“水滴石穿”;如104页图10-2所示,铁铲用久了会变薄;当我们走近花园时能闻到花香。

讨论交流:这些物质是怎样散失的呢?由此你能猜想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介 绍: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大块物质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做“原子”,意思是这种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 明 确:我们注意到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猜测和想法,我们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猜想”。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 学生阅读: “金钥匙”。落实对“猜想”的认识。

过 渡:自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之后,经过2000多年,化学家终于在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微小粒子。

(二)什么叫分子

学生阅读后,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介绍:举例什么是化学性质。 多媒体展示:人类探索分子的历程。 学生欣赏:一些物质的分子结构图。

课外阅读: “信息浏览”。了解古代思想家对物质结构的其他思想。 过 渡:我们学习了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知道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那么这个大量到底有多少呢?一粒沙是由大量分子组成,那么一个沙分子又有多大呢?

(三)分子的大小

学生阅读:106页“分子的大小”有关内容。 活 动: [多媒体展示] ⑴简介: “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方法:把1滴油酸滴入盘中的水面,让其充分展开,形成单分子油膜,若把分子看成球形,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可认为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我们只要测出一滴油酸分子的体积,再测出油酸展开后的面积就可算出油膜的厚度,即为分子直径。

总结:大多数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⑵计算、比较与想象:感知分子的大小 ⑶数据感知:认识分子的大小。

① 107页图10-7, 1cm3的空气中,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让1亿个分子跑出来,要经过9000年才能使容器中所有的分子都跑出来;

②若有这么多砖块,它们能将地球铺满,且厚度达120km,相当40000层楼高; 总 结:

板书:2.大多数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分子的体积小, 分子的质量也小。

三、进阶练习多媒体展示:例题。

讨 论:你能再找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吗?

四、课堂总结 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与存在的疑惑。

五、作业安排:

《基础训练》10.1节 。

六、板书设计

10.1 认识分子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2.大多数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分子的体积小, 分子的质量也小。

教学反思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的教学设计

分子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01)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13.1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101认识分子教学设计
《101认识分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