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5:37:0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案例

《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案例

南京市秦淮实验小学

肖俊晖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二册数学P48---49的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P53---54的1---3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它是学生学完 “图形的放缩”后安排的内容。比例尺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好它很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同学们会很有兴趣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比例尺的种类,能读懂不同种类的比例尺。

(2)根据比例尺的含义,会正确的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3)正确进行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2)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和比例尺的求法。

教学难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脑筋急转弯引出地图;

2、师问: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这么一张小小的图纸上呢?(缩小以后画出来的)

3、那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像这样余姚将实际尺寸缩小以后画在图纸上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4、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是的,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或房屋时,都要将原物体缩小以后画在设计图上;其实生活中还有需要将原物体扩大以后画在图纸上的例子,比如手表零件图,电脑芯片图等。那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当一回小小设计师。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比例尺的含义

1、设计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设计要求:

2、小组内交流自己时怎么设计的?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距离的。

3、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回报自己的设计方案(最低3个同学,各代表一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板书:

(1)8cm:8m=8cm:800cm=1:100

6cm:6m=6cm:600cm=1:100

(2)4cm:8m=4cm:800cm=1:200

3cm:6m=3cm:600cm=1:200

(3)8cm:8m=8cm:800cm=1:100

3cm:6m=3cm:600cm=1:200

4、比较以上3副图,有什么不同?

(3)和(1)(2)的形状不相同,显得长而窄,改变了原来的形状。

(1)和(2)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不过它们的形状和教室的原形状相同,只不过大小不同。

5、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试说)

6、引导学生发现:第(3)副图是因为长和宽缩小的倍数不同,所以改变了形状,(2)和(3)的长和宽都是同时缩小的相同的倍数,只是第(1)副图上的长和宽同时缩小的是100倍,而第(2)图上的长和宽同时缩小的是200倍,所以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而且没有改变原来的形状。

7、师随即说明: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有着一定的倍数关系,在数学中我们就约定用一个“比”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像这里的“1:100和1:200”这些比都是表示一副图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把它叫做“比例尺”。

8、那谁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尺”?(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老师表述完整“比例尺”的含义“一副图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9、强调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后项是“实际距离”,不可以调换,并解释“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的含义。同时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并强调分数比的形式)

(二)学习比例尺的种类

1、你在那里见过比例尺?(学生说)

2、出示3副图片,学生找出比例尺并读一读;

3、在学生不认识其中的“线段比例尺”时瞬势介绍比例尺的种类: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4、说说每个比例尺表示的含义。(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一说)

5、当学生不知道线段比例尺所表示的含义时,老师顺势解释它所表示的含义,再让学生说一说它的含义。

(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之间的转换。

1、可以将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怎么改写呢?(学生试着说说)

2、那就在草稿纸上用你们的方法试一试。(学生试做)

3、交流你的改写方法。老师根据学生说的过程板书改写过程。

4、数值比例尺可以改成线段比例尺吗?怎么改?(学生试着说说)

5、师生一起将1:800000000这个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三、课堂小结

1、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比例尺”的一些什么知识?

2、学生回忆后说一说;

3、师根据学生回答做一个简要的知识小结。

四、巩固练习

下面就请大家把刚才学到的知识用上,去完成下面的练习: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比例尺是一种测量工具。(

(2)所有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3)一个小型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

(4)比例尺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5)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

2、阅读下面一段话,找出其中的比例尺。

把一快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

(1)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 是 (

(2)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

(3)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400。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

3、完成书P53的第2题。

五、总结拓展

1、评价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2、拓展。教学评价:

1、这节课,体现了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师为学生服务,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教不越位”,学生“学习到位”。整体特点是:教师自然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新知;重视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其中,最大亮点是:学生体会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经历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即经历了比例尺的“定义化”过程。

2、整节课,教师始终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谈话交流,以师生平等的心态实施教学。宽容、善待、鼓励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新发现及时给予肯定。

3、教师善于加工、重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两个转化,让学生感受到:噢,原来数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呀!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好多问题啊!

推荐第2篇:《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

《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

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和螺丝钉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在学生认识了比例尺后, 我让学生通过查找地图的比例尺知道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 接着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抓住1:6000000、1:150000000、60:1„„.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放大功能,也有缩小功能,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一格的从多角度来思考比例尺的意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本节课在教学时,也有一些处理不够恰当的地方:首先,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我所设计的导入情景,学生们对越来越小的中国地图的平面图很感兴趣。在这里,我应该组织学生深入讨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初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在出示几幅图片后还应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的例子,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在让学生总结比例尺的意义时,过于匆忙,应该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逐步总结出比例尺的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第三,对比例尺的放大讲得不够透彻。第四,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够高。这主要是比例尺的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也没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推荐第3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5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掌握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3、感受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在练习本上画规定长度的线段吗?现在请在练习本上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请画出4米长的线段,怎么办?你准备用几厘米来表示?(你们已经有了工程师的思想)

像1cm、2cm、4cm这样的是画在图上的长度叫做图上距离,4m指的是实际的长度叫做实际距离。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比例尺》。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大家提出这些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目标认定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掌握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3、感受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自学探究

合作展示

1、初学交流

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阅读课本53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叫比例尺? (2)比例尺有几种?

(3)怎样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4)怎样求比例尺?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合作引领

(一)

(1)、比例尺的含义与求法。

师:什么叫比例尺?

生: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找重点字词,理解概念)

生:(图上距离是前项

实际距离是后项

比例尺是一个比

不是尺子)

(2)、怎样来求比例尺呢?(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一条线段长4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生一起完成,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及要求。说所求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3)、出示例1.带着收获来看下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

这个比例尺1:50000的含义是什么呢? 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50000cm,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倍。

1:500 0000就是把实际距离缩小500 0000倍变为图上距离画在图纸上。这就是比例尺最神奇的地方。

(4)、出示一幅中国地图1:1000000说说意义。

强调:1:1 0000 0000就是把实际距离缩小1 0000 0000倍变为图上距离画在图纸上。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画在图纸上。(出示幻灯片)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

出示图片:比例尺2:1表示什么意义呢?

(图上距离2厘米相应于实际距离1厘米。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2。

(5)、七星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mm。量出下图七星瓢虫的长度,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说一说在做题时要注意什么? (6)、仔细观察说说比例尺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1:100000000

1:50000

2:1

5:1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上面两个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画在图纸上,下面两个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画在图纸上。

3、相机测评(辨析题)

(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8: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0000厘米。(

) (4)、比例尺就是一把尺子。(

(5)、在一幅地图上量得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400米的距

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 (

4、合作引领

(二) (1)比例尺的种类

①、我们了解了比例尺,比例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比例尺有哪几种?

②、出示图片,说说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含义 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

0——50千米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50千米。

(写出相应板书)那么你能知道2厘米相当于实际多少吗?3厘米呢?

(2)、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例1)

你会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吗?

学生尝试改写,并与同学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改写。(强调做题方法,步骤,注意事项)

三、全课总结

请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求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1、统一单位,

2、化简比,

3、找准前后项)还有什么疑问吗?

带着大家的收获,一起进入我们的课堂检测时间。

四、达标测评:

(一)填空题:

1.(

)和(

)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

)的比。

3.比例尺分(

)比例尺和(

)比例尺两种。 4.0

40km 这是(

)比例尺,它表示图上(

)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千米,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5.比例尺1:500 0000表示把(

)距离缩小(

)倍。

(二)、学以致用:

1、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米,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一个精密零件的长度是40毫米,画在图纸上是8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五、拓展提升

教室长9米,宽6米。请按1:100的比例尺画出教室的示意图。

总结: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普遍,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推荐第4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丈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同学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丈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独立探究、合作生成

教师:请同学们在自身纸上画出长9米,宽7米的教室地面来。 同学1

有同学会发出质疑)哪有那么大的本子?不够画怎么办? 同学2:可以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图形的放缩,把教室的长和宽都缩小一定的倍数在纸上表示出来。

教师:你的想法很对,跟笑笑同学的想法一样(用课件出示第31页笑笑家的平面图),在这幅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同学:在图的右下方有“比例尺1:100”

教师:观察真仔细!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同学讨论。 2同学汇报: 同学1: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同学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同学2: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教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

二、自然生成、进行应用

1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教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比例尺? 同学1:在中国地图上。 同学:在世界地图上。 同学:在房屋设计图上。 „„

2教师:比例尺1∶300是什么意思?(注重意思的多样化) 同学交流(略) 3认识比例尺特征: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的比例尺、世界地图的比例尺„„ 教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同学: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般写成前项是1的比

4、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现在请大家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算一算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 )米,宽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1) 同学独立完成。 (2) 汇报算法

同学1:先量出卧室的长5厘米,实际长=5厘米×100=500厘米=5米 同学2:量出卧室的长4厘米,实际宽=4厘米×100=400厘米=4米 同学3:卧室的实际面积是5×4=20平方米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算出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在家长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3按比例尺是1:200,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

四、总结深化、活化知识 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五、研究性作业

1完成第30页的考虑题。

2、试画自身家庭的住宅平面图,并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面积。

puleblue

发表于:2012-10-03

赞助商链接 -

教学目标: 让同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同学的形象思维和笼统概括能力,增强空间观念,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教具: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活跃气氛:出一相关的脑筋急转弯.蜗牛走完的是图上的距离,飞机行完的是实际的距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图有关的知识.(板书:比例尺) 二.基础训练 1.出示“红光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50米,宽30米.把这块草坪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出的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分别写出草坪上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教科书例6)讨论:做题时应注意什么? 2化简比的练习: 5厘米:3000米 1厘米:40千米 2厘米:4毫米 三.进行新课

(一)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讨论

1)是怎样把我们国家那么大的面积绘制在图纸上的呢? (2)在生产中,有时机器零件比较小,如手表中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怎么

办? 2.揭示:需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看书弄清.) 3.考虑:比例尺是1:1000的图上, 假如图上距离是1份,那么实际距离就是这样的( )份,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几分之几) 假如图上距离是1厘米,实际距离就是( )厘米,即( )米.假如图上距离是2厘米呢? 理解归纳

1)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注意什么问题? 二.应用求比例尺.(示相关练习) 三.教学线段比例尺

1.看书理解什么叫线段比例尺.说明: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和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地面相对应的实际距离.2,尝试练习.(示题)

(1)说说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2)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四.巩固练习1.填空。

(1)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 )。

(2)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长的线段表示50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3)一个长2毫米的精密零件,画到图纸上长3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2.操作游戏

拿出准备好的一枚硬币,先用薄纸蒙着,再用铅笔图出硬币的面纹。比较“图距=实距”,比例尺是1:1 五总结: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puleblue

发表于:2012-10-0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比例尺,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时长度单位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出示学校操场平面图(面积是5000平方米,绘制成平面图)用到了哪些新知识? 2.明确比例尺的发生是实际需要。

3.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4.本题中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

5.举出生活中比例尺的例子,并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6.明确:比例尺是一个比,它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因此不能带有计量单位。

7.完成“做一做”

二、求比例尺的方法

1.在平面图中要用10CM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M的距离怎样求比例尺? 2.生列式计算。 3.小组交流汇报。

4.小结方法:1.根据比例尺概念写出比。2.统一单位后再计算。3.化成前项是1的整数比。4.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三.比例尺的分类。

1.观察课本48页平面图。

2.说说各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形式有什么不同?(1).数值比例尺:用数字形式表示如:1:100000000表示„„(2).线段比例尺:用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如:„„(3).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根据线段比例尺写出比,统一单位再化成最简比的形式。(4).练习。

3.缩小比例尺与放大比例尺(前项小于后项是缩小比例尺,前项大于后项是放大比例尺) 四.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1.出示例2,读题,理解题意;看图,明确比例尺。

2.探究方法,列式计算。(1).可以设哪个量为X?单位不同怎么办?(2).可以设实际距离为X,根距比例尺公式列成方程来求。由于实际距离单位是千米,而已知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可以先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化成千米数。(3).生列式计算。(4).交流汇报。(5).巩固练习:P54第6题。 3.小结方法。

推荐第5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回顾旧知,激发兴趣

1千米=( 1000 )米

1米=( 100 )厘米 1千米=(100000)厘米

30米=( 3000 )厘米 15千米=(1500000)厘米

60000000厘米=( 600 )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5秒钟,这是怎么回事?(在地图上爬)

(2)这是一张中国地图,北京到上海的实际直线距离大约是1000千米,量得图上直线距离约是2厘米。在绘制这幅地图时,我们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出示目标 1.出示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2.齐读

3.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吗?

三、自学指导

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看图 2.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图,思考:

( 大小 )变了,( 形状 )没变。

四、先学、后教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把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后,再画成平面图,那么,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

缩小比例尺:画房子平面图时,我们不可能在纸上按房子的实际大小画出来,这样就需要把房子的实际尺寸缩小

扩大比例尺:画精密零件时,我们需要把精密零件的实际尺寸扩大后画在图纸上

1.过渡语:自学时,比谁学习最认真,坐姿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例: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你知道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吗?

600米=60000厘米 3:60000=1:2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 2.欣赏图片(图片略) (1)1:20000 (2)1:200 (3)1:100 (4)1:4500000 数值比例尺的特点: (1)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为“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应化为“1”。 3.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种形式的比例尺

0

30米

比例尺: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 1:1000 线段比例尺 :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10米的距离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20)米。 (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5)千米。 (3)

0

50

100

150米

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50 )米, 把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5000)。 2.判断

(1)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米。( × )

(2)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可以相互转换。( √ ) (3)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 )

(4)比例尺30:1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厘米。( × ) 3.选择

(1)用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B )。

A 1∶900000

B 1∶90000

C

1∶900 (2)1∶240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是( C )千米。 A

24

B

240

C

2400

(3)一个精密零件的长度只有3.5毫米,画在一张图纸上是70毫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B )。 A 70∶3.5

B

20:1 4.笑笑家的平面图

(比例尺1:100)

.

(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2)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

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 4 )米,宽是( 3 )米,面积是( 12 )平方米。 (3)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 (5)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①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②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5.拓展提升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8厘米。

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8×6000000÷8000000=6(厘米)

答: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6厘米。

(2)在比例尺是1:8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15厘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A地出发,经过多少小时才能到达B地? 15×800000=12000000(厘米) 12000000厘米=120千米 120÷60=2(时)

答:汽车经过2小时才能到达B地。 a.同桌交流

b.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c.集体订正

六、谈谈你的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

七、布置作业

课本22—23页:试一试、练一练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功能:

缩小比例尺

扩大比例尺

表现形式: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推荐第6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孙艳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情感。

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四、教学难点:根据实际距离确定一幅图的比例尺。

五、教学过程

一、独立探究、展示交流[课前复习一下长度单位的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进率是多少?

1米=( )厘米 200米=( )厘米 6000厘米=( )米 1千米=( )厘米 10千米=( )厘米 1350000厘米=()千米] 师课件出示教室黑板图片。演示黑板的长4米,宽1.5米,让学生尝试将黑板照样子画在本上 (1)画出黑板的平面图; (2)写上图上的长和宽的长度;

(3)分别写出图上长、宽与实际长、宽的比,并化简。

1、根据自己完成的作业情况,四人小组交流(重点交流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选择本组认为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2、学生在全班汇报设计思路。

生1: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100倍,图上的长就是4厘米,宽就是1.5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黑板的平面图。 „„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4厘米 : 4米=4:400=1:100(1/100) 1.5厘米:1.5米=1.5:150=1:100(1/100 )

二、学习新知,建立数学模型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100的比例尺,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 表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1米)。

2、认识比例尺特征:通过刚才的交流和板书,对比例尺你都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补充总结。总结比例尺的求法

学生尝试总结,并学生说说在求一副图的比例尺时应注意什么:

1、比例尺的前项是图上距离,不能换了顺序;

2、比例尺的前项(也就是图上距离),一般应化简成“1”;

3、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同一幅图的比例尺相同。 比例尺与尺子的区别

教师举起手中的尺子说:我用这把尺子量到我们的黑板的比例尺是1:200。你觉得这样说有没有问题?告知学生: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3、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尝试求比例尺,并探究用比例尺分别求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1)课件出示学校平面图,(演示学校跑道的图上距离)是20厘米,实际长度是100米,你能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100米=10000厘米

20厘米:10000厘米=1:500 2)请你根据学校这副平面图,计算出学校一个篮球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平面图中篮球场的长为5.6厘米,宽为3厘米)学生板演

长:5.6×500=2800厘米=28米 宽:3×500=1500厘米=15米 面积:28×15=420平方米

3、学习了比例尺,那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说一说后,师展示收集的资料: 然后出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地图,让学生交流线段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之间的联系,及互相转化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笑笑家的平面图)教师:现在请大家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算一算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 )米,宽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1) 学生独立完成。 (2) 汇报算法

学生1:先量出卧室的长5厘米,实际长=5厘米×100=500厘米=5米

学生2:量出卧室的宽4厘米,实际宽=4厘米×100=400厘米=4米 学生3:卧室的实际面积是5×4=20平方米

2、填空(课件出示) (1)比例尺1:20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在这幅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千米。

(2)把千米数化成厘米数,是把原数()倍,即千米数后面添上()个0,把厘米数化成千米数,是把原数()倍。即厘米数后面去掉()个0。(是否在下一课时练习,本课不要出现) (3)把下面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是()。

(4)某一种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4、开阔视野、拓展延伸

刚才我们认识的比例尺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图上的距离小实际的距离大,请同学们想一下,实际生活中还有没有其它的情况?(学生猜测交流)。

1)图上距离大实际距离小,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放大比例尺。 出示一题:一个cpu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8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出示一图(图和实际大小一样):把实际距离按原来的大小画出来,比例尺就是1:1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第30页的第

3、5题。

2、试画自己家庭的住宅平面图,并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面积。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点什么?(收获、疑惑、感觉)

2、试画自己家庭的住宅平面图,并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4厘米 : 4米=4:400=1:100(1/100) 1.5厘米:1.5米=1.5:150=1:100(1/100 )

二、学习新知,建立数学模型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教学反思

一、设计方面

(一)设计本节课出发点是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学习数学。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比例尺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4、作业的设计

(二)在设计中一直没有实现的是:想设计一个能联系实际又很有创意的亮点,象华应龙老师开课导入时,设计一个寻宝的导入,不仅有圆的知识,为很好的理解圆心、半径打下基础,还涉及到立体图形球体,令人回味无穷。实为巧妙之举、独具匠心。可是我一直想不出这样的例子,感觉这节课设计很普通。

二、教学方面

(一)这次讲课我设计的教学内容没有处理完,我又一次的认识到,同样的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生成和收获,如果自己事先的设计,中途遇到意想不到的生成问题,影响了时间会拖堂怎么办?是处理还是不处理?处理的什么程度?如何在不影响整体设计的前提下,并且巧妙没有痕迹的改动事先的设计,这是我今后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小组合作中四种人的作用处理的不够好,当学生在交流时第二,三种人的作用不明显,老师也有急于求成的心里,讲的较多。所以今后的授课中尽量做到少讲,并且在设计问题上下功夫,尽量是全体学生有兴趣和需要。真正的向精讲多练靠拢

推荐第7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科翔小学

徐海燕

教学内容:比例尺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 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察比较。

(1)出示纸面和中国地图同样大小的北京地图。(挂图) (2)观察、交流。 这两幅地图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名称和内容不同,一幅是中国地图,另一幅是北京地图。 生2:比例尺不同,一幅是1∶100000000,另一幅是„„(表述合理即可) 2.质疑。 同样大小的纸面,为什么一幅能表示出整个中国,而另一幅只能表示出一个城市?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明确原因:作图时,选定的比例尺不同) 3.导入。 什么是比例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比例尺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进入新知学习阶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53页例1上面的内容,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明确: ①什么叫比例尺? ②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③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④比例尺是比还是尺? ⑤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2)讨论、交流。 预设

生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生2: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 生3:比例尺有放大和缩小两方面的作用。 生4:比例尺不是尺,是比。 生5: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2.观察实物地图(第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了解比例尺的两种表现形式。

(1)观察、讨论。 ①第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属于什么比例尺?它表示什么? ②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属于什么比例尺?它表示什么?

(2)交流、补充。 预设

生1:比例尺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生2: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地图上1 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 km的实际距离。 (引导学生理解:一小格表示图上距离1 cm,0后面第一个数表示图上距离1 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两小格表示图上距离2 cm,0后面第二个数表示图上距离2 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以此类推) (3)学习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师: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①尝试改写。 ②指名板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cm∶50 km =1 cm∶5000000 cm =1∶5000000 ③归纳改写方法。 3.课件出示机器零件图,认识放大比例尺。 (1)引导学生观察机器零件图,并思考: ①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 ②这幅图的比例尺与我们之前接触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1,表示图上2 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 cm。 生2: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说明实际距离被放大后画在了图纸上。 生3:之前接触的比例尺,比的前项是1,而这幅图的比例尺,比的后项是1。 (2)小结。 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我们刚才学习的就是放大比例尺,放大比例尺通常写成后项是1的形式。 4.自学教材53页例1,知道怎样求比例尺。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例1后思考: ①求比例尺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②求比例尺要用哪个公式。 ③求比例尺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交流汇报,提炼方法。

预设

生1:知道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就可以求出比例尺了。 生2:根据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比例尺。 生3:求比例尺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学生尝试解决并汇报解题过程) (3)小结: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出它们的比值就是比例尺。求比例尺时,单位一定要统一。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加深对比例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表述和归纳的能力。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53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56页1题。 (1)思考:本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比例尺的意义及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2)学生试做。

3.完成教材56页3题。 (在书上测量,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56页

2、4题。

板书设计 : 比例尺的认识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的两种表现形式: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 km=12000000 cm 2.4∶12000000=1∶5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比例尺的作用:缩小比例尺的前项为1,如1∶1000000;放大比例尺的后项为1,如2∶1。

教学反思: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在生活中引入新课。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五副大小不一国旗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 但形状不能改变。

2、在自学中学到知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怎样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这一部分知识教简单。因此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

推荐第8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掌握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地图,包括会使用电子地图上的放大、缩小、漫游、测距等工具,根据需要找到目的点。通过查看电子地图了解所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学会使用网上的电子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以上两个网站,会运用网站中放大、缩小、漫游、测距、我的天下等工具。

课件、细线、尺子 教学过程:

一、通过实例了解放大、缩小、比例。

看同一张底片洗印出的两张照片,先看小的,再看大的。你发现什么?(两张照片是同一张底片洗印出来的,只是其中一张洗印得较小,另一张洗印得较大。)为什么照片洗印的大小不同,图象的形状却没改变?(照片放大时是按比例放大的。)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要把实物绘制成图,总要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或放大。什么时候需要把物体按比例放大画成图形?(如种表零件图、细胞构造图、分子结构图等)什么时候需要把物体按比例缩小画成图形?(地图、风景照片)特殊地,也可在图上反映实物的实际大小。

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个形状象一只报晓的雄鸡,把它画下来就是这个样子,出示电子地图中的中国地图。告诉学生: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下来。

二、上网学习

1.学习什么叫比例尺。

⑴下面将要在地图上查找我们学校,谁能详细、准确地说出学校在我们祖国的什么地方?(中国华南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桃园路)我们在地图上查找我们学校的时候就要从大范围到小范围逐一往下查找,请两人小组上网查找,看哪组最先在图行天下网站中找到我们学校。

学生打开电子地图: 图行天下http://www.daodoc.com/default.htm 各组学生在电子地图上查找到我们学校的位置,再各自找到自己家的大概位置。各自用尺子量一量从自己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有多远?而实际大概有多远呢?教学生利用“测距”工具测定学校到自己家的实际距离。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两人小组上网学习并把测量、计算结果在Word中打出来,便于老师检查。

① 利用“测距”工具测定地图上10厘米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② 算一算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比表示什么?

⑵.多组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同时老师把学生的回答调到大屏幕上。 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计算得是否正确。图上距离是10厘米,而测定的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米,先要把实际距离化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再求比。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为1的比。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如下几种:1∶100、1/100和线段比例尺。

如1∶100的意义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不同的图的比例尺的大小不一样。 1.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1)教师打开电子地图:城市通,调出幅深圳地图。让学生学会看线段比例尺:本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想想在地图中标出比例尺有何作用?(可利用比例尺计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请学生两人小组操作,打开电子地图:城市通 http://map.chinaquest.com/default.asp?city_id=20

找到所熟悉的地区的地图(如学校附近或自己家附近的地图),调整比例尺。 要求: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两人小组上网学习,并把测量、计算结果在Word中打出来,便于老师检查。

①.地图上的比例尺是多少?任意选定你熟悉的两个地方,量出图上距离是几厘米?

②.计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2)让学生回答学习结果,同时老师把学生的回答调到大屏幕上。 方法一: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 方法二:用图上距离×比例尺的后项求出实际距离。 两种方法比较,方法二更简便。 2.设计南山地铁路线图。

学生打开电子地图: 图行天下http://www.daodoc.com/default.htm 中的南山地图,算出图中的比例尺。

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已于2001年春节全面开工,从罗湖至侨城东。2004~2008年结合地铁一期建设,将一号线从竹子林向南头检查站方向延伸,以后南山地铁也会很方便。现在请大家设计南山地铁路线,地铁总长15千米,图上距离应是多少?学生动手计算。

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图上距离。

方法二:用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后项。

设计要求:在电子地图上“我的天下”中标出地铁的起点、终点和途经路线。 把2~3名学生设计的地铁路线图调出来让全体学生看看是否合理。

三、学习比例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使我们能看懂地图,通过地图及地图上的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实际和按比例作图等。

推荐第9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节《比例尺》第30~32页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要为生活服务这样一个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材分析:《比例尺》这节课采取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得出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互相合作,得出结论,使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正反比例、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比例尺学生可能在生活中遇见过,如地图上,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它叫什么,有什么用,而且这节知识比较抽象,学习起来不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能应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现代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比例尺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明白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具:直尺、地图、课件 学具: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3千米=( )米 1分米=( )厘米

1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25米=( )厘米 100厘米=( )分米

10千米=( )厘米 100毫米=( )厘米 二.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学校的中心广场上快乐的玩耍,游戏,可是你们知道广场的长与宽是多少吗?(长300米,宽200米)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当设计师,请同学们将我们操场的占地面积画在你的练习本上,好吗?

2.学生独立画图,小组交流,展示小组代表作品。3.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广场,画的图的大小不同呢? 4.交流后,小组派代表发言。 三.新授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在绘制平面图或地图的时候,都需要把实际的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

2.出示课本情境图,笑笑家的平面图,结合图形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教师说明: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所以就给它起了个新的名字?比例尺. 教师说明:

(1)比例尺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为自己所画的广场图修改合适的比例尺。 4.小组合作求出笑笑家的总面积。

(1)引导学生讨论出求实际占地面积必须真的实际的长和宽。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没一种方法的思路及注意点。

(3) 集体交流、讲评。讨论能不能先求图上的面积,根据实际面积=图上面积÷比例尺求实际面积呢? 四.巩固练习

(一)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把一块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

1.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1 ∶4( ).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400().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 ).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

(二)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计算一下,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五.全课小结

自我评价这节课学的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六.板书设计 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教学反思:

教学后,我反复回忆了课堂的过程,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如下:

一、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学习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才感到亲切,学得主动。通过课前展示的图片,学生对图片上的东西是按倍数缩小(放大)了这种生活常识有了深刻的体验,再让学生来画广场的平面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

二、存在问题。

当学生阅读自学完比例尺的定义后,我的强调说明,个别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后面练习中出现下面两种错误:①比例尺带了单位;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位置调换。如果教学时,让学生自学交流后教师能提出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比例尺有单位吗?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能调换位置吗?学生交流讨论,能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避免或减少练习中出现上面两种错误。 一节课是否上得好,并不是看这位老师上得有多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进行有效教学。看来还得不断修炼自己,在备课时,多备学生,做好“学情预设”;课堂上,擦亮眼睛,多留心学生出现不同的情况,这往往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推荐第10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 例 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求比例尺。

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千米=(

)米

1米=(

)厘米

1千米=(

)厘米

5千米=(

)厘米

200千米=(

)厘米

1000厘米=(

)米

3000000厘米=(

)千米

60000000厘米=(

)千米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大家坐公交车从海口到县城需要多少时间?可是有一只小蚂蚁很厉害,它只用5秒钟就从海口到达了县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有二,一是激发兴趣,活跃课堂。二是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这里恰好引出了小蚂蚁在地图上爬行的便图上距离,而我们坐公交车所走过的路程就实际距离,非常直观形象的区分了两个概念,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师:下面我们共同作一个小研究,你能把1米长的线段画到自己的练习本吗?有什么好办法吗?(出示这个小研究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学生不能按实际大小画,只能想办法缩小,从而引出比例尺,让学生亲身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2、师:你打算画多长的线段代表1米呢,那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表达出来,完成下面的表格。(电脑出示,教师强调单位统一并化简)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结束了探究,汇总了答案,教师小结:这里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进行了比较,写出了比,这些比 1:10

1:100

1:50„„就是比例尺,总结出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揭示了课题并板书课题)。

要求学生能很准确的说出每个比例尺表示什么。

3、问:认识了比例尺,你在哪里见过比例尺呢?(地图上)

电脑出示两幅地图:①数值比例尺1:270000表示什么?(这是一幅澂江县地图,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切身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②云南省地图

线段比例尺:0

300

600km 告诉学生线段比例尺1格就是图上的(1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300km, 2格就是图上的(2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600km 你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即求比例尺要知道谁? (板书)1cm:300Km=1cm:30000000cm=1:30000000(3千万) 强调:①线段比例尺只看第一格对应的实际距离即可。

②注意千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添5个0,去5个0)

(这里利用两幅地图,自然而然的认识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并使学生学会了相互转化)

4、(接下来我说)看到了这么多的比例尺,刚才说的比例尺都是把实际比较大的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也可说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所以它们有共同点你发现了吗?(前项比后项小,,而且一般前项为1)那么在应用比例尺过程中还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

(这里注重了细节的强调,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三)、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1、填空。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米。

(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10、试一试:求比例尺。

在一副图中,量得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4.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你能计算出这副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强调换算单位。

11、练一练:

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智能积累:

(1)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如果量的平面图上宽是3厘米,那么,实际宽是多少?实际面积是多少?

(3)笑笑在平面图上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你知道他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课后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自己确定比例尺,把自己家的平面图画下来吗?

五、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第11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

前阳小学姚永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 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课件展示)。(指名回答)

二、认识比例尺,探究新知

1、师:接下来请大家动手来画几条线段,看谁画得又快又准,听好要求,先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接着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长10米的线段。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画不下了,哪有那么大的纸? 可以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图形的放缩,把教室的长和宽都缩小一定的倍数在纸上表示出来。

师:用他说的方法,你能在纸上表示出长10米的线段吗?

(说一说你是用多长的线段来表示10米的)

2、师:笑笑也用这个方法把她家的平面图画了下来(课件出示笑笑家平

面图),那么在这幅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新知识? 生:在图的右下方写有“比例尺1:100”的字样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这个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把自己的想法跟伙伴们交流一下,比一比谁想到的多。 (学生组内交流)

生1: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生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生3: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例尺。其实比例尺并不是一把尺子,而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可以表示为:(师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生齐读)

(课件出示地图等,学生汇报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三、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

1、师:既然知道比例尺的意义了,那么如何来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请看,淘气也把他的卧室平面图画了下来。(课件展示) (指名读要求,独立解决问题,课件展示,指名汇报)

2、师板演计算过程:我们按照比例尺的意义来写出计算过程,图上距离是

8厘米,实际距离是400厘米,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 离,写成比的形式为8/400,化简后是1/50。

板书:4米=400厘米

8/400=1/50=1:50

3、师:试着算一算你用10厘米线段表示10米,是按照多大的比例尺画的呢?

四、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比例尺能帮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请大家量一量图上笑笑卧室的长、宽各是几厘米。 (生汇报,课件展示)

师:(课件展示算一算笑笑卧室实际的长宽各是几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 学生独立完成。 (2) 汇报算法。(课件展示) 学生1:先量出卧室长5厘米,因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所以实际长=5厘米×100=500厘米=5米

学生2:量出卧室的宽4厘米,因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所以,实际宽=4厘米×100=400厘米=4米

师:还可以这样想:(板书)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

学生3:因为卧室是长方形,所以卧室的实际面积是实际的长乘以实际的宽就是5×4=20平方米

师:同学们真聪明,利用比例尺一下子就算出了笑笑卧室的实际面积了那现在我们来算一算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好不好?

生独立算出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指名汇报)

五、运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

1、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

师:长为2米的窗户画到图上应该画几厘米呢?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选派代表进行全班汇报) 全班汇报订正,重点说出2米=200厘米,200/100=2厘米,所以卧室的窗用2厘米的线段来表示。课件展示) 思考:计算实际距离时,我们总结出了公式,那么计算图上距离是否也有公式呢?(指名汇报)

2、下面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父母的卧室还有一扇宽1米的门,画到图上是几厘米呢?

新授小结:分别说说求比例尺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一般方法。

六、练习巩固

师:下面我们试着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们比例尺知识掌握得如何。 基本练习:31页试一试(

1、要引导学生明确求比例尺中的哪个量;

2、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认识线段比例尺,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深化练习:完成32页的第3题。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综合练习: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下面我要考考大家,请大家当一回设计师,

我们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你们能把教室占地面积的平面 图画在本上吗?要求比例尺为1:200。

(生独立解决,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图上的长宽各是多少) 知识拓展:自己读读32页你知道吗?认识放大比例尺。

师: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放大比例尺,想一想哪些地方会用到这 种比例尺呢?(生举例说明手表的零件,手机的零件等)

七、全课总结

师: 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汇报围绕我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还有知道了比例尺怎样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还知道了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还有比例尺可以把很大的东西缩小画在纸上,也可以把很小的东西放大画在纸上) 师:这节课同学的收获可真多!下课。

第12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一、预习

1、量一量你的卧室长度。想办法把它画到纸上。

2、找一找生活中什么地方能用到比例尺。

二、

1、比例尺的产生

(1)、拿出你画的卧室平面图 同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学生汇报

(学生说我把卧室的实际距离缩小了)

(3)师:多聪明的学生呀。他想的办法很好,他把实际距离缩小以后画到本上。在画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学会了使用比例尺。

2、什么是比例尺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尺?

教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

3、比例尺的意思

观察第31页笑笑家的平面图,在图的右下方有“比例尺1:100” 谁能说一说: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同学讨论。 同学汇报:

同学1: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同学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同学3: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4、自然生成、进行应用

1教师补充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教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比例尺? 同学1:在中国地图上。 同学:在世界地图上。 同学:在房屋设计图上。

5、(1)认识比例尺特征:

出示中国地图的比例尺、世界地图的比例尺„„ 教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同学: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般写成前项是1的比。 前项是1的比例尺我们叫它缩小比例尺。 (2)比例尺的前一项都是1吗?

师:在生产中,有时机器零件比较小,如手表中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怎么办?

有时候把实际距离是8厘米的物体画到图上也是8厘米,那么它的比例尺是多少?1:1 总结:缩小比例尺、放大比例尺、等值比例尺。

6、(1)、谁来说一说怎么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师;比例尺是个比值

(在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必须统一。比例尺没有单位。)

(2)练一练:北票到朝阳50千米,比例尺是1:100000,它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学生讨论。

试做

汇报。 师:(注意:求图上距离的时候,可以先变换单位,如果不先变换单位那么求出来的原来是什么单位 ,求出来就是什么单位)

(3)教师:现在请大家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算一算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 )米,宽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同学独立完成。 汇报算法

同学1:先量出卧室的长5厘米,实际长=5厘米×100=500厘米=5米 同学2:量出卧室的长4厘米,实际宽=4厘米×100=400厘米=4米 同学3:卧室的实际面积是5×4=20平方米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想,比例尺是1;100 。也就是说图上一厘米表示时间距离是1米,那么大家讨论一下,同桌说说你对我刚才话的理解。

6、师出示线段比例尺,讲述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和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地面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尝试练习.(出示题) (1)、说说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0___25___50___75千米。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25KM(2)、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25km=2500000cm(五个0)

数值比例尺=1:2500000(五个0)

四、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算出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在家长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3按比例尺是1:200,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

五、总结深化、活化知识 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六、研究性作业

1完成第30页的考虑题。

2、试画自身家庭的住宅平面图,并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面积

第13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二册第30.31页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自己学过的有关数字的成语。(如:丢三落

四、三心二意等。

2、你能填出这个成语吗?展示成语以()当(),(以一当十)并提问,以一当十,以二当多少(20),以五当多少(50),以多少当120等等(12),你是怎样得出的。(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一个数的10倍,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的十分之一)。如果用比来看这个成语,怎么求这个成语的前项与后项。(学生再次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以一当更多等。

3、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位帮我画一个长10米,宽8米的的长方形地。(学生画图)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画图的情况,(画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画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

4、你认为他们谁画的比较像?(都比较像)。

5、为什么?你来说一说自己的作图过程。

1、比实际缩小200倍。

2、比实际缩小100倍。

6、如果用文字来描述比较麻烦,怎样用数学的的方式来表现呢?请大家自学课本30页的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探索新知

1、出示笑笑家的平面图。

学生认真观察图形,说一说:

(1)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提问学生得到的数学信息)

(2你想提出什么问题?(1:100是什么意思?笑笑家的卧室有多大?笑笑家的客厅有多大?……)

2、我们先来解决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学生猜想。

㈠由学生说出各自的猜想与理解。

㈡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统一认识。

1

(2教师说明。

在以上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幅比例尺的意思。(比例尺1:100,是指图上距离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100倍,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扩大100倍。)

3、比例尺的意义。

1、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厘米:100厘米 =1:100或(1/100)

同时说明:这种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我们叫比例尺。一般情况下,缩小比例尺的前项为1。有的时候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我们叫扩大比例尺,扩大比例尺的后项为1。)

4、即时练习。

请你算一算刚才两位同学画的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过程要求:

(1学生尝试求出比例尺。

(2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答情况。 (3反馈说明。

板书:图上距离5厘米

实际距离10米,5米等于1000厘米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5:1000=1:200或(1/200) 图上距离10厘米

实际距离10米,10米等于1000厘米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1000=1:100或(1/100) 课堂小结。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求比例尺时单位要统一)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笑笑家的卧室有多大?

(1)要算笑笑家的卧室有多大?即为卧室的实际的大小,我们要算出卧室实际长与宽,怎样算实际的长与宽呢?)(学生讨论得出,测量图上的长与宽,再根据比例尺计算。) (2)学生动手测量笑笑卧室的长和宽,并填空。

长4厘米,宽3厘米。

(3)算一算,笑笑卧室的实际的长和宽。

过程要求:

A:说一说你想怎样想的。(实际的长是图上长的100倍,实际的长用图上距离乘以100就可以了)

B:算一算。

C:板书计算过程。

实际的长:4×100=400厘米 400厘米=4米

实际的宽:3×100=300厘米 300厘米=3米 (3)笑笑卧室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3×4=12(平方米)

(4)说一说计算实际距离要注意什么?(注意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4题。

1、第4题。

(1)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意思。

2

(2)在图中找出正南方向。

(3)在平面图上找出窗户位置及长度。(长度即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是在实际距离的基础上缩小了100倍。)

(4)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 (5)板书:实际距离:2米=200厘米

图上距离:200÷100=2厘米

求图上距离时要注意什么?(由于图上一般以厘米作单位,所以我们要先将单位统一成厘米再计算。)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能求出第三个量。注意求比例尺是要先把单位统一。求图上距离时要一般把单位统一成厘米。求实际距离时得出的单位一般是厘米,要把单位化成更大的单位等)

五、布置作业,课本30页第三题。

第14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组织学生画出的平面图,使学生体会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

离的比,知道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是比例尺,知道比例尺的两种形式并能互化。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观察、思考、动手、讨论等合作学习,进一步发展了画图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协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与人交流、沟通,互动、互助的学习品质。

重点和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确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置教学情境,感受比例尺

(一)画画比比

1、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前的这块黑板同学们熟悉吗?

请你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和宽。

2、丈量黑板的长和宽:(板书:黑板实际长3.5米,宽1.5米)

3、画黑板:你能照样子把黑板画在本子上吗?(师巡视)

4、质疑:这么大的黑板,为什么能画在这么小的一张纸上呢?(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了。

5、挑两个黑板图(一个画得不像一个画得较像)出示:

评价:①谁画得更像一点?

②分析图A画得不像原因可能是什么?(长和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师生合作,算一下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屏幕显示)

图上长7厘米,长缩小:350÷7=50

图上长5厘米,长缩小:350÷5=70

宽1.5厘米,宽缩小:150÷1.5=100

宽2.5厘米,宽缩小:150÷2.5=60

师 点拨:从上面计算结果来看图A长和宽缩小的比例差距较大(即比例失调),所以看上去画得不像;而图B长和宽缩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画得较像。

(二)再画再比

1、想一想怎样画得更像?(长和宽缩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课件展示准确的平面图:

3、请你帮老师算算长和宽分别缩小多少倍?

图上长3.5厘米缩小:350÷3.5=100

宽1.5厘米缩小:150÷1.5=100

4、小结: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黑板的平面图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见,为了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画图时必须要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二、结合实际,理解比例尺

(一)说一说

①讲授:课件中的长方形是按缩小100倍来画的,我们就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

②谁来说说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百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百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等等)

③图A、图B长和宽比例尺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小结:一幅图一般只有一个比例尺,当长和宽的比例尺不一样时,所画黑板就会失真。

④用自己话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计算比例尺?

小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比。

(二)算一算

①下图是我校附近的平面图(屏幕同时显示),水果批发市场距我校直线距离约300米,可在这幅图上只画了3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评讲:你是如何算得?结果是多少?(1﹕10000)要注意些什么?

②从1﹕10000这一比例尺上,你能获取那些信息?

板书: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厘米等等。

三、自学新知

师:今天学的比例尺就是书上48至49面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看看,还有什么内容陈老师没讲到的呢。

1、学生看书自学,汇报。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师:有关比例尺的知识还有很多呢 (1)出示:标有数值比例尺的中国地图 让生说比例尺1:100000000的意思 (2)出示:机器零件图 说出图中2:1的意思

师:像1:100、1:100000000、2:

1、、、、这些比例尺有什么特点?(生汇报,师小结为了计算方便,一般都把前项或后项写成是1的比。像这样用数字比的方式表示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 (3)出示:标有线段比例尺的北京地图

让生讨论比段比例尺的意思,并介绍线段比例尺。 师:那怎样将线段比例尺变成数值比例尺呢?

3、线段比例尺改写数值比例尺

学习例1,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改写,汇报。师板书。 师:谁能说说改写时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小结)

四、巩固练习

1、火眼金睛

(1)比例尺是一把尺子。 (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80:1,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倍。(

) (3)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

2、练习八的第

1、2题。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练习八的第3题。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

四、课堂总结,回顾比例尺。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用“收获、启发、成功、遗憾”四个词谈谈你这节课的感受吗?

第15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沛县实验小学 吕美荣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科书第48页的例6,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

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力求做到“学进去,讲出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看懂线段比例尺。 教学过程:

模块一:揭示课题。

1、脑筋急转弯:上海到杭州大约是150千米,一只蚂蚁从上海爬到杭州只用了5秒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地图上爬)你非常聪明! 在地图上爬的距离我们称为图上距离,150千米称为实际距离。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人们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课件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提问:想知道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模块二:自学交流。

一、导学。下面请导学提纲引领我们自学,谁愿意大声地读一遍导学提纲?

课件出示导学提纲: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48页的例6,完成下列问题:

1.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3.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4.怎样理解1:1000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比例尺1:1000怎样用线段比例尺表示?

二、自学。现在自学开始,5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得好!学生认真地自学,老师巡视。

三、交流。

1.小组合作。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导学提纲中的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交流展示。刚才同学们进行了自学和讨论,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学成果。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汇报第一个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6及问题1:红光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 50米,宽30米。把这块草坪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出的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分别写出草坪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

交流问题1.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预设一:我们小组认为:(1)题目要求我们写出两个比。(2)这两个比分别是草坪长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草坪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汇报一下这个问题?

预设二:我们小组认为: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请你说一下具体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50米=5000厘米 5:5000=1:1000 3厘米=0.03米

0.033=303000=

11000

追问: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5厘米:50米=5厘米:5000厘米=1:1000 3厘米:30米=3厘米:3000厘米=1:1000 第一种书写格式:先统一单位再列式,第二种书写格式先列式再统一单位,你喜欢哪一种?(先统一单位再列式) 追问:写出的两个比有什么关系?(相等)

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尺?

预设三:我们小组认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教师完善板书比例尺的意义。

追问:你认为在比例尺的概念中,哪些字、词比较重要?(“比”: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是实际距离。)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再闭上眼睛说一遍。

追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0或

11000)

可以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汇报一下第四个问题?

预设四:我们小组认为: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即10米。

追问:草坪的比例尺1:1000表示把这块草坪按几比几缩小?(1:1000)

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教师相机出示:

并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板书: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一般应画连续的3-4段,每段必须是1厘米。

追问:从这个线段比例尺来看,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图上的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

3.质疑问难。提问:刚才同学们汇报了自学的成果,非常好!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请同学们大胆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有一个问题:比例尺能带单位名称吗?(不能,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能带单位名称。)

模块

三、拓展提高。

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看哪个小组能够顺利过关!

(一)基本练习

闯“说”关: 做“练一练”第1题。

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追问:同样长的实际距离在哪幅图中要画得长?哪幅图中1厘米的图上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长?

闯“做”关: 做“练一练”第2题。

荷花村到杏树村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量出这两个村的图上距离,并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二)拓展练习。闯“想”关: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把一块长4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10厘米,宽画了5厘米。

① 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400。(

) ②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③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

) 闯“跳”关:一个精密零件实际长度是4毫米,画在一幅设计图上是2厘米,求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 学生试做:4毫米=0.4厘米 2:0.4=20:4=5:1 比例尺5:1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是把精密零件按照5:1放大,可见比例尺有缩小功能,也有放大功能。 模块

四、小结反思。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意义、求法、分类。 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②求比例尺时,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③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应化简成“1”。 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的第

1、2题。

课外延伸:在一副比例尺是3:1的生物图上,量的蝗虫的长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比例尺

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叫这幅图的比例尺。

求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或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分类: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第16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在具体的情景中揭示概念教学的真谛

《比例尺》教学设计 长阳实验小学

鲁爱民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测量、绘画、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学会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揭示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宜昌吗?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大约要了多长时间?长阳到宜昌的客车大约要70分钟,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它很牛,它只用了2秒钟秒钟就从长阳到达了宜昌,你知道它是怎么去的吗?

生:蜗牛是从地图上爬过去的。

师:是啊,我们把蜗牛爬过的这段距离叫图上的距离(板书)。其实,从长阳火车站到宜昌的实际距离是约50千米,我们把这50千米叫做实际距离(板书)。你能想办法在你的作业本上画出来这50千米的距离吗?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创设有悬疑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最快、最直接进入新课,同时描述性地了解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含义,为后面了解比例尺的概念打下了基础】

二、动手操作,感知概念。

1、师:先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师:你打算画多长的线段代表50千米呢,那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表达出来吧。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我在练习本上画1厘米的线段代表的是实际距离的50千米(板书:1厘米 50千米); 我在练习本上画5厘米的线段代表的是实际距离的50千米(板书:5厘米 50千米);

„„

4、同学们,你们用的线段的长度虽然不一样但是表示的都是50千米的实际距离,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因为你们所用的比例尺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什么叫比例尺吗?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板书比号和等号)

师:你知道什么叫比例尺了吗?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关系式,你能把它改写成其他的关系式吗? 生:我可以把它们改写成除法算式:因为比号可以看作是除号,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生:我可以把它们改写成分数形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师:你能说说如果知道其中的任意两项可以求出其他一项吗?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变一变等活动,初步感知了比例尺的含义,明白了比例尺的其他书写形式和计算方法,对于比例尺的概念有了比较初步的认识。】

三、探究分享,理解概念。(—)初步认识比例尺。

1、那么你能算出你刚才画的线段和实际距离的比也就是他们的比例尺是多少吗?

观察讨论:

⑴你觉得比例尺有单位吗?为什么? ⑵你还有什么发现?单位要统一 ⑶其他的怎么求? 前项是1

2、问:认识了比例尺,你在哪里见过比例尺呢?(地图上等)

3、同学们也收集了有关比例尺的有关资料,请你们四人一组分享你们的收获。

师:谁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 生1:我通过交流知道了比例尺有三种形式。

生2:我知道在画图的时候通常比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在图纸上,因此又称缩尺。

„„

4、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比例尺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电脑出示两幅地图:

⑴分数比例尺1/40000表示什么?

⑵出示中国政区图。把标示的两种比例尺放大来研究,增强对比性。

①数值比例尺:1/36000000。你能说说这个比例尺的意思吗?怎样读这种大的数字比较快?

②线段比例尺:

师:告诉学生线段比例尺1格就是图上的(1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360km, 2格就是图上的(2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720km。

③你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即求比例尺要知道什么?

(板书)1cm:360Km=1cm:36000000cm=1:36000000(3600万) ⑶你有什么发现?

①线段比例尺只看第一格对应的实际距离即可。

②注意千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添上5个0或去掉5个0) ③你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

4、介绍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裴秀是我国西晋时期人,距今1700多年。那时我国绘制的地图很粗糙,常常与实际地理位置相差很远,且没有南北方向。不少名山大川,在地图上也没有标明。

裴秀决心改变这种现状。他读了许多古籍图册,跑遍了各地进行调查,还访问了不少老人。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裴秀画出了一张张草图,最终创立了“制图六体”的理论。

什么叫做“制图六体”?六体就是由六个部分组成。哪六个部分呢?我们现在学的比例尺以及路程就是其中两个,其他还有方位、地势高低、角度大小和曲直。裴秀创造的“制图六体”理论,在1700多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被称为我国的“科学制图之父”。

师:看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 生:我为裴秀感到骄傲。

师:是啊,我们为裴秀感到骄傲,但我更为同学们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有信心继续我们的精彩吗?

【通过师生的四个探究活动:交流、讨论、分享、计算,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有了深入地了解,学生知道了比例尺计算的技巧、比例尺的渊源、表示方式和具体情景中的含义,所以这一环节的四个步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丝丝相连,体现了概念教学的一般共性。】

四、贴近生活,运用概念。

(—)笑笑最近购买一套房子,在售楼中心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我想要面积大些的,你们建议我买哪套?

(这里电脑出示两个房屋平面图来挑选,一个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倍,一个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选定面积大的第一套房屋,接着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实际面积。)

1、你能说说1/100,2/100是什么意思吗?

2、请你帮忙计算下。

3、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共同总结在计算时所用的不同方法。比如列方程法;运用关系式法;理解法等。

【在这里,教师创设购房的具体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和问题,从错误、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体现了选择策略的技巧和算法的多样化。最终,孩子们通过对比例尺概念的再认识,明白:实际住房面积不能只看图上面积的大小来确定,而要通过计算求出实际面积,比例尺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师:有了新房间,就要装饰一番,这有一张长1米全家福照片,老师想把它放在卧室的正南墙,请你帮忙试试吧!

1、我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如何求?

2、怎样确定在正南?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三)、扩大比例尺的探究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想把这只蚂蚁的图片挂在孩子的卧室里。你看清了这只蚂蚁的大小了吗?

没有看清,为什么?因为这只蚂蚁太小了。怎么办?师: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要用到这种放大的情况呢!

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收集的一些电子元件图、生物图„„(电脑出示)

1、这时老师把这只蚂蚁的图片放大,它的实际长度5毫米,比例尺20 ︰1,求图上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一个cpu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8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3、总结:像20:

1、6:1这样后项为“1”的比例尺称为放大比例尺。

【通过对放大比例尺的探究,进一步深化了比例尺的概念。教师从生活中精选的题目,便于全面理解了比例尺概念的含义。】

五、总结回顾,升华概念。

1、全课总结:学习了比例尺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学习了这节的课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感受数学的魅力。

【总结是为了对比例尺这一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升华。】

第17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组内研讨课】

《比例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比和比例知识的延伸和应用,比例尺不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尺子,却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比例尺的学习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第

48、49页。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于常见的平面图和地图并不陌生,但对“比例尺”这个概念可能会有些生疏和抽象,课堂上将紧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经历“比例尺”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目标与要点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能够根据比例尺知识求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情感。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难点是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提供较大的探索空间和众多的动手操作时机,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硬生生地把知识强塞给学生。

四、教学策略设计

比例尺是人们约定俗成地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以往我们执教传统教材,是直接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然后让学生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要求化成单位相同再写比,这样的比就是比例尺。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知道了比例尺,但是比例尺为什么应运而生?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如何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教材创设了设计足球场平面图的情境,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验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绘制平面图时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既体现了新理念,又让学生有了更多自我体验和感悟的时间与空间。

有了以上的思考,就有了我第一次设计尝试,遗憾的是学生面对一个长8米,宽6米的教室,没有意识到在纸上长要画多长,宽要画多长,按多少“比”在来画。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来看,有3人用1∶1000 来画的,有13人画出长的比是1∶500 ,宽的比是1∶300 ,两个比不同,导致学生画出的形状与原来足球场的形状不同。大部分学生画出了任意长和任意宽,组成一个长方形,标上实际距离。这种情况是不是学生缺乏一种体验,一种按倍数缩小并缩小相同倍数的体验,因此学生不能自动生成。以上的教学实践引起了我的反思,重新尝试第二次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师准备:一幅李成俊同学的照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生活原型再现:

师:(出示李成俊同学的照片)你们认识他吗?他是谁? 生:李成俊

师:怎么可能呢?照片上的人这么小,怎么会是他呢? 生:是缩小了„„

师:如果李成俊的眼睛不缩小,鼻子和嘴巴缩小了,那会怎么样? 生:不像他了,像丑八怪„„ 师:那怎样才能像他呢? 生:都要缩小。

师:一起缩小,是吧。如果他的眼睛缩小100倍,鼻子和嘴巴缩小10倍,像他吗? 生:不像,要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创设情境,以疑激思

同学们,昨天我们测量了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现在老师提议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当一回绘画师,画出教室的平面图。再动手之前,先思考这两个问题:

1、要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你有这么的的纸吗?你怎么办?

2、随便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这一定是教室的平面图吗?

(三)、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通过学生讨论,引出学习要求: A、你是怎样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长度;

B、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多少,并化简;

C、写上图上的宽和实际的宽的比,并化简;

根据要求个人作图,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选择你们组认为最好的,贴在黑板上。 (2)学生小组学习(3)学生汇报设计思路

生1: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1000倍,图上的长就是8厘米,宽就是6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足球场的平面图。

„„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0米=6:6000=1:100 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揭示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1:200的比例尺,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

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倍;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200;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米;

(四)、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

1、示中国地图。(课件)

师:比例尺1:10000000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生:图上距离1厘米是实际距离的1000000000厘米。

2、示北京市的地图。(课件)

师:观察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生:这是一幅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50千米。

3、学生读教科书。

师:书中这两种比例尺分别叫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前面的一种叫数值比例尺,后一种叫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没有单位.生2:实际距离都比图上距离大。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尺都是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大呢?请同学们看书第49页后,回答并说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有的机器零件很小,需要把实际长度按一定的比扩大后,再画在图纸上,这就出现了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的比例尺。 师:图中的2:1表示什么?

生:图中的2: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1.小结:为了计算,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师1的比。

4、教学例1.师:我们能不能把它(手指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呢? 指名学生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厘米:50千米

=1厘米:5000000厘米

=1:5000000 师:做这类题,因该注意什么?

生:统一单位,比例尺不带单位名称,一定是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五)加深理解,拓展应用

1、判断题: (

) ①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

②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③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3、拓展应用:

我们学校操场的长是200米,宽是100米.同学们,你们能自己确定比例尺,把操场的平面图画下来吗?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

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4厘米:8米=4:4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教学实施

本节课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

一是情境导入,由于第一次设计时,让学生一进课堂就设计一个教室的平面图,学生们不知道平面图要按照一定的倍数缩小,而且要缩小相同的倍数,缺少这种经验和体验,出现了任意画的情况。因此,二度设计时我选择了生活原型——从照片引入,学生对这种生活常识应该说不陌生,为画平面图做好了很好的铺垫。

二是结合教室实际的长和宽和图上的长和宽,使学生初步确定什么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在动手画图时,对如何确定图上的长和宽就是要将实际的长和宽缩小一定的倍数,也就是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并引出比例尺的意义,再结合两幅地图的比例尺介绍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零件的放大的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三、教学反思

上完课,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经历了实践与理论的深思与探索,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学习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才感到亲切,学得主动。通过课前展示学生的照片,学生对照片上的人是按倍数缩小了这种生活常识有了深刻的体验,再让学生来画教室的平面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

2、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只有体验过,理解才会深刻。让学生在画教室平面图的交流互动中,体验探究比例尺的产生过程,理解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理解是多方位的,个性化的。有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才有了后面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的表达。

3、让学生密切联系了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本节课从让学生设计教室平面图,到让学生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贯穿了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第18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83页。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比和比例知识的延伸和应用,比例尺不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尺子,却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比例尺的学习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能够根据比例尺知识求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三、教学要点分析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提供较大的探索空间和众多的动手操作时机,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硬生生地把知识强塞给学生。

四、教学策略设计

比例尺是人们约定俗成地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以往我们执教传统教材,是直接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然后让学生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要求化成单位相同再写比,这样的比就是比例尺。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知道了比例尺,但是比例尺为什么应运而生?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如何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青岛版教材创设了设计足球场平面图的情境,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验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绘制平面图时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既体现了新理念,又让学生有了更多自我体验和感悟的时间与空间。

有了以上的思考,就有了我第一次设计尝试,遗憾的是学生面对一个长95米,宽60米的足球场,没有意识到在纸上长要画多长,宽要画多长,按多少“比”再来画。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来看,有3人用1∶1000 来画的,有13人画出长的比是1∶500 ,宽的比是1∶300 ,两个比不同,导致学生画出的形状与原来足球场的形状不同。大部分学生画出了任意长和任意宽,组成一个长方形,标上实际距离。这种情况是不是学生缺乏一种体验,一种按倍数缩小并缩小相同倍数的体验,因此学生不能自动生成。

学生准备:尺子

教师准备:中国地图

山东省主要城市位置图

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脑筋急转弯”的方法导入:

师: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300多公里,而一只蚂蚁从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 生:爬的是地图.师:对了,同学们见过地图吗?(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观察

师:为什么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却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之上? 生: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

而又为什么同样是中国地图,却又是大小不一呢?(缩小的倍数不一样?) 那么到底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画出来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例尺)

(二)以疑激思:

师:为了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舒心的学习环境,快乐的活动场地,我们学校的足球场进行了升级改造。你们能将长95米、宽60米的足球场画在纸上么? 生:作图。

【设计意图:质疑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将长和宽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在纸上表示出来。】

(三)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通过学生讨论,引出学习要求。(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长度; (2)画出足球场的平面图; (3)写上图上的长和宽的长度;

(4)分别写出图上长、宽与实际长、宽的比,并化简。

根据要求个人作图,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选择你们组认为最好的,在投影仪上展示。

2、学生小组学习。

3、学生汇报设计思路。

生1: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1000倍,图上的长就是9.5厘米,宽就是6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足球场的平面图。„„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9.5厘米:95米=9.5:9500=1:1000

6厘米:60米=6:6000=1:1000 2)19厘米:95米=19:9500=1:500

12厘米:60米=12:6000=1:500

4、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1:500的比例尺,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

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倍;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500;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米,

5、加深理解,拓展应用。

(1)在咱学校校园的平面图上,用15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长度60米,你能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2)辨析:比例尺是一把尺吗?

(3)比例尺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地图上或平面图上) (4)出示山东省主要城市位置图。

师:在这张地图上,你去过什么地方?

师:今年暑假老师准备去泰安登泰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淄博到泰安有多远吗?需要什么条件?

生:比例尺。出示比例尺 1∶8000000

生:图上距离。

师:给你一把尺子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解决。

交流:

生1:在这幅地图上,我用尺子量得烟台到泰安的距离是5.5 厘米,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5.5×80=440千米。

生2:根据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可以用5.5×8000000

=44000000厘米=440千米

生3:根据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8000000,也可以用 5.5÷1/8000000=5.5×8000000=44000000厘米=440米 生4:老师,也可以用方程来解。

解:设淄博到泰安的距离是x厘米。 1:8000000=5.5:x

x=44000000 44000000厘米=440千米

师:那老师如果乘坐每小时100千米的汽车,几小时就能到达? 生:4.4小时

【设计意图】:运用实例,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同时,借助于学生对比例尺的多角度理解

(四)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一)基本练习

1.理解具体平面图中比例尺的含义,结合“自主练习”第1题。 (1)独立思考后互相交流,再个别作全班反馈。

(2)引导思考:这两幅图中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一样长吗?

(由于比例尺的不同,图上1厘米所表示的实际距离也是不一样长的。) (3)观察思考:在看线段比例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实际距离的单位) 2.看图计算比例尺,结合“自主练习”第2题。 (1)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再交流。

(2)相互检查,并提示算比例尺的注意点。

(3)明确:要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就得知道这幅图的图上距离和相应的实际距离,然后统一长度单位,最后进行化简比。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千米。( )

(2)比例尺不是一种测量的工具,它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 (3)一个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上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10。 ( )

(二)拓展练习

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来了,下个星期我们要放三天的假,你有没有外出游玩的打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所准备利用这个假期去北京看看。你想这个时候老师最关心的是什么?(我们这离北京有多远?)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是呀,我也想到了类似的办法,于是我找到了这张地图,对淄博到北京的距离进行了测量,看,淄博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多少?(2厘米)这时我该怎么办了?可偏巧碰到了这张地图,后来我在图上查到了淄博到北京的路程是500千米,可我又偏想知道这张地图的比例尺,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鼓励了算法多样化。

四、回顾小结,延伸课堂。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什么?(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观察一下,我们所求的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都是几?(都是1)在计算比例尺的时候为了直观与方便一般把比的前项或后项化简到1。

板书设计:

比例尺

(1)9.5厘米:95米=9.5:9500=1:1000 6厘米:60米=6:6000=1:1000 (2)19厘米:95米=19:9500=1:500 12厘米:60米=12:6000=1:500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第19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十二册《比例尺》第

48、49页 【学习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 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应用;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能够把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学习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学习难点】:正确计算比例尺,能够把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 【学习活动流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 脑筋急转弯

师:坐81路公交车从佛冈新居到郑州火车站,大概要用40分钟,但有只蚂蚁从佛冈新居爬到郑州火车站却只用了4秒钟。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猜:蚂蚁可能在地图上爬。

师:对了。蚂蚁爬的是从佛冈新居到郑州火车站的图上距离,而人们坐车所行的是从佛冈新居到郑州火车站的实际距离。

师: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操作计算。

师:我们来个最简单的——画线段游戏。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

①橡皮长5厘米

②圆规长11厘米

③米尺长1米

师:咦?怎么不画了?

生:画不下。

师:那怎么办呀?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1米画到纸上去?

生:用

师:这个办法不错。就用这种方法画吧。

学生画完,集体交流。

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呢?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师: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教师指生板书计算过程。并解释计算结果表示的意义。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师:其实像这样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板书课题及关系式)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师:下面每位同学算出自己的比例尺。 (生独立计算后汇报结果,师板书)

师:同样是1米的米尺的线段图,为什么它的比例尺却不一样呢?(缩小的倍数不同)

师:你们在哪见过比例尺? 生:地图上。 师:(出示学校的平面图)这是咱们学校的平面图,看到比例尺了吗?是什么意思?

师:把课前收集到的地图拿出来,找到地图的比例尺,互相说一说你的这幅图的比例尺是什么意思?

······

师:观察一下,这些比例尺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生:(可能发现)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师:强强认识了比例尺,他说:“原来比例尺就是一把尺子呀。”你有什么意见吗?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前所说的一道脑筋转弯的题目吗?原来坐车是从从佛冈新居到郑州火车站实际距离约是8千米,而蚂蚁行的是2厘米的图上距离,怪不得只要4秒呢!那么,你能求出这副地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做前先交流)

师:大家交流一下,谁能告诉大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师: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把千米化成厘米,也就是说我们在求比例尺的时候,首先写出比,再把单位统一起来,最后化简比。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让能说说求一幅图的比例尺的方法是怎样的? 对应练习: 完成课本第48页“做一做”

师:根据你所求的比例尺,你能用另一种说法说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让学生说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

三、认识线段比例尺和后项为1的比例尺

1、比较理解线段比例尺

师:同学们,你们还见过其他形式的比例尺吗?

(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学生收集到的有线段比例尺,就让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老师出示)这样的比例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表示什么意思? 师:像1:1000000这样用数来表示的比例尺叫数值比例尺。而用一条线段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我们把这样的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

能不能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呢?怎么改?两人一组说一说。

师: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小结: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转换.把线段比例尺转换成数值比例尺只要把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化简就可以了.

2、认识后项为1的比例尺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比例尺呢。(出示齿轮图纸5:1)在这幅图上有比例尺吗?他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这样的比例尺和我们前面见到的比例尺有什么不一样? 生:之前见得比例尺前项是1,这个比例尺后项是1。 师:这是为什么?

师:在生产中,有时由于生产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比例尺不仅可以对图形进行缩小,还可以对图形进行放大。像1:4和4:1这两个比例尺的意思一样吗?

师小结:前项是1的比例尺是缩小原图,后项是1的比例尺是放大原图。

纵观这节课所认识的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 求比例尺时,通常要做什么?化简后的比例尺带不带单位?

四、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小结看书。

2、练习:

(一)填一填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出示一个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米,把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二)判断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

(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五、谈学后体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比例尺》教学设计

郑州市二七区佛岗小学

李炎辉

第20篇:“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的三个知识点“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比例尺的意义”。(第48页,P49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情境,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并认识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学会求平面图的数值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绘图、计算等活动,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利用有吸引力的课件,结合具体的教学地图,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求数值比例尺。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图片、地图、尺子、规格统一的小纸张。 【教材分析】

教材在比例尺教学内容编排中直接指出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并点明意义,同时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教学比例尺的求法和线段比例尺转换为数值比例尺,而将比例尺的应用放在后面课堂学习。 【设计构思】

鉴于教材的内容编排和一课时内容安排的可能性,为使教学能更好地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能很好地让学生在实际探索中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知识的获取过程。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大胆地对教材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在探索比例尺的时候,先讲数值比例尺的意义和求法,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相互转化安排在后面课程中学习。如有不适之处,请分析纠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脑筋急转弯”吗? 生:喜欢!

师:好!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脑筋急转弯”:一只蜗牛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2分钟,这是为什么?

生:这只蜗牛可能在地图上爬的。

(出示中国地图——上海到北京的距离)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的确像这位同学说得这样,上海到北京有1200千米的路程,这么远的路程,在地图上只有这么短的距离,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板书:比例尺) 师:看了课题,你对比例尺有哪些了解呢? 生:我在地图上见过比例尺。 师:哦!你见过比例尺。

生:我知道要把一个比较大的物体呈现在纸面上,必须要将它缩小一定的倍数,这就需要比例尺。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比例尺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得那样,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这就需要涉及到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知识——比例尺。为了更好的研究这部分内容,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数学活动。

[评:借助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充分了解学情,为进一步探究比例尺知识做好铺垫。] 师:在探究之前,老师还想问问大家,你想在这一节课里学到什么知识? 生:什么叫做比例尺? 生:比例尺是不是一把尺? 生:怎样求比例尺? 生:比例尺有没有公式? 生:比例尺能买到吗? 生:比例尺用来做什么?

二、实践操作,感受新知

1、动手探究体验,主动构建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在这节课里学到这么多的知识,想法真不错。老师就要看谁的表现最好,谁回答问题最积极,谁的动手能力最强,好嘛?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画2厘米长的线段。 师:画好了吗? 生:画好了。

师:看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不错。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5厘米长的线段。

师:大家真不简单,很快就画好了。再来个有点难度点的。一间教室有8米长,请你把它画在练习本上? 师:有问题吗? 生:练习本不够长。

师:怎么办?请同桌商量一下。

师:商量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们打算怎么画? 生:把它的长度缩小一定的倍数后再画。

师:好,同学们,现在老师就请你们把它画出来。 活动建议:

(1)确定图上的长画多长,完成表格。

(2)个人独立画出后,再算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3)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4)评选出你们组谁画的最好。 师:明白了吗?开始吧。 我是小小设计师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设计完的同学,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是把它缩小100倍后画出来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生:我是缩小40倍画出来的。1:20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8厘米:8米=8:800=1:100

4厘米:8米=4:800=1:200

2厘米:8米=2:800=1:400 1厘米:8米=1:800=1:800

2、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设计,我们知道——

(指着图上距离)这些都是图上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图上距离。(板书) (指着实际距离)这些都是实际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实际距离。(板书)

师:那么,我们还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这种比的关系,这个比叫做什么呢? 生:比例尺

师:谁来完整的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尺? 生: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评: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作图来进一步认识比例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从学生于悉的生活环境下,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学生认识比例尺,建立比例尺的概念。] 师:那么 你画这条线段的比例尺是多少? 生:1:100 师:1:100表示什么?

生: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厘米 生: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生: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师:请同学们跟同桌说说你刚才画这条线段时比例尺的意义。

师:同样是8米长的线段,为什么有的画的长一些,有的画的短一些? 生:比例尺不同,用比值大的比例尺画出的图大。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比例尺,老师这里有几个比例尺,你知道他们表示的意思吗?

(出示中国地图): 1:100000000 生: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

生: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0000倍。 生: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000000 师:像

1:100等这些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讨论:比例尺的特点。 生:前项都是1,

师:像这样的比例尺画出的图会是什么样? 生:比实际长度小。

师:我们把这样的比例尺叫做—— 生:缩小比例尺。

师:是的,工程队在建房、修路、架桥时,都要先设计好图纸,工程师们就需要按一定的比例将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出来。

师:有时候,还要把一些细小的东西放大后画在图纸,比如手表的零件。 师:我这里有这样两个比例尺(课件出示):小明说,这两幅图的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你同意吗?

师:谁来说说这两个比例尺的意义?

生:比例尺:1:10是指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生:比例尺:10:1是指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倍。

师:比例尺:10:1也就是说把实际图形放大后画出来。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样的比例尺?

生:比如把手表的零件画在图纸上就要放大。 师:弹簧零件。(2:1)课件出示。

师:比例尺10:1 2:1,这些比例尺表示什么? 师:像这样的比例尺画出的图会是什么样? 生:比实际长度大

师:我们把这样的比例尺叫做—— 生:放大比例尺。

师:放大比例尺又有什么特点? 生:放大比例尺的后项是1.

3、讨论比例尺的特点

师:这些比例尺都是由数字组成的,我们又把他们统称为—— 生:数值比例尺。

师:你觉得数值比例尺有一个什么特点?

生:数值比例尺一般都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师:比例尺有单位吗?为什么? 生:比例尺没有单位

生:因为比例尺是一个比,所以没有单位。 师:同学们讲的非常好。

师:既然比例尺有这么广泛的应用,现在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你们对比例尺的知识掌握了多少?

三、理解运用,适度拓展(题目见课件)

(一)填一填:

(二)判一判

(三)算一算

(四)练一练。

[评:力求让学生掌握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算一算航线图上的比例尺,进一步将数学与生活联系。]

四、全课回顾、课外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评:进一步将比例尺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给学生留一个研究性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板书设计:

比 例 尺 的 意 义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比例尺 或

= 比例尺

(比例尺没有单位)

1:100 1:10000000000 缩小比例尺

10:1 2:1 放大比例尺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们来看一幅地图,广州到北京的直线距离是32厘米,一位老师从广州坐飞机到北京开会,32厘米用了2个小时,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32厘米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不是32厘米。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不一样。

2、图上距离32厘米是怎么得出来的? 生: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得出来的。

师:这个比例就叫比例尺,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设计意图】出示地图,创设学生探究的学习情境,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研究的知识有个感性认识,初步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意义建构

1、看一看

下面几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②安庆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③笑笑家的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在纸上,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说一说

(1)比例尺1 :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2)在比例尺1 :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厘米。

(3)在比例尺1 :40000的地图上,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倍。

3、议一议

(1)什么是比例尺呢?

生: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样表示呢?

生: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有什么特征呢?

生: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带计量单位;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③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是“1”。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自己发现特征的,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经历知识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请同学们把数学书翻到第30页,指名朗读第二题。

1、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 )米,宽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动手测量,计算实际长、宽和面积的过程要求:

(1)说一说你想怎样计算;(2)算一算;(3)板书计算过程。 实际的长:4×100 = 400(厘米) 400厘米= 4(米) 实际的宽:3×100 = 300(厘米) 300厘米= 3(米)

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笑笑卧室的面积:4×3 = 12(平方米)

2、算一算: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说一说你的思路:①先测量房子图上的长与宽;②再计算房子实际的长与宽;③最后计算房子的面积。

(2)动手操作、计算。

(3)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板演计算过程及结果。 图上的长:9厘米;图上的宽:6厘米。

实际的长:9×100 = 900(厘米) 900厘米= 9(米) 实际的宽:6×100 = 600(厘米) 600厘米= 6(米) 房子的面积:9×6 = 54(平方米) 答:笑笑家的总面积是54平方米。

师:知道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怎样求实际距离呢? 生: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3、标一标: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在图中找出正南方向,在平面图上标出窗户位置及长度。

2米=200厘米,200÷100=2(厘米) 师:知道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怎样求图上距离呢?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4、找一找: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①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②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4×100 = 400(厘米) 400÷8 = 50(厘米) 8 :400=1 :50 答: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50厘米,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 :50。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的首要理念就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呢?只要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奠基意义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在测量方法上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合理化。

四、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有时,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一个精密零件的长度只有3.5毫米,画在一张图纸上是70毫米,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70 :3.5 = 700 :35 = 20 :1 答: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 20 :1。

2、有的地图上的比例尺用线段来表示。小明家在学校的正西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900米。你有办法找到小明家在图上的位置吗?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米。(在学校正西方向900米。)

3、这位老师从广州坐飞机到北京开会,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 192000000(厘米) 192000000厘米= 1920(千米) 答:广州到北京实际距离是1920千米。

【设计意图】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落实新理念,执行新课程计划时,应主动树立新课程资源观,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大胆开发符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实际的个性化课程。

五、总结新课,整理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学会了怎样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板书设计: 比例尺

比 例 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3、能够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4、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具准备:中国地图,零件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如果我们想把整个中国的地域一眼看尽,有没有可能?

师:对,今天老师就把中国地图搬进了课堂。(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把960万平方千米的大中国画在这张没有半个黑板大的地图上的吗?(生:)

师:对了,就是把我们的祖国缩小画在地图上的。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地图,你有什么发现?(生:)

为什么大小变了,而形状没有变呢?(生:)

再出示一副螺丝钉的放大图。问:这幅图是否能很清楚地看到它的螺纹?(生:)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4(电脑出示),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a.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什么意思?长度单位相同吗?单位不同怎么办?

b.学生试做。

(2) 学生边口答,师边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厘米:10米=10:1000=1:100

(3) 归纳总结:根据例4,说说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谁是前项?谁是后项?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拿出学生收集到的不同图纸,让学生同桌互相说出它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师总结:a.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比,它不带计量单位。

b.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一定要先化成同级单位后再化简。 c.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如例4的比例尺应写成1:100或。注意有时放大的比例尺后项为1。

2、练习。(课件出示)

(1) 下面这段话中的各比,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a.把一块长5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25厘米,宽画5厘米。那么图上长和实际长的比是(

)。

b.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

)。 c.图上周长与实际周长的比是(

)。 d.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

)。 e.实际宽与实际长的比是(

)。 f.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

)。

(2) 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练习后讲评。

3、教学例5。(课件出示)

(1)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得用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可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尝试练习后,对照课本检查。有意识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用方程和算术方法板演后,讲解。 (2) 练习: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练后教师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后集体订正。

2、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回家找找自己或爸爸妈妈今年的全身照片,算一算照片的比例尺。

教后反思: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教材对比例尺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了改动,但还是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与实际生活较远,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和螺丝钉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在学生认识了比例尺后,我让学生通过查找地图的比例尺知道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 接着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抓住1:6000000、1:150000000、60:1…….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放大功能,也有缩小功能,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一格的从多角度来思考比例尺的意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本节课在教学时,也有一些处理不够恰当的地方:首先,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我所设计的导入情景,学生们对越来越小的中国地图的平面图很感兴趣。在这里,我应该组织学生深入讨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初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在出示几幅图片后还应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的例子,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在让学生总结比例尺的意义时,过于匆忙,应该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逐步总结出比例尺的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第三,对比例尺的放大讲得不够透彻。第四,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够高。这主要是比例尺的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也没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